比较优势理论及其研究

2024-10-21

比较优势理论及其研究(共9篇)

比较优势理论及其研究 篇1

摘要:比较优势理论作为国际贸易理论中的经典理论, 目前主要有规模经济分析、R&D分析、人力资本配置分析、劳动市场波动性和弹性分析等研究成果。通过研究比较优势理论的发展路径、新进展和发展前景展望, 使比较优势理论与时俱进。

关键词:比较优势理论,发展路径,发展前景

一、前言

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大致经历了古典贸易理论、新古典贸易理论、新贸易理论以及新兴古典国际贸易理论四大阶段。比较优势理论是古典及新古典贸易理论的核心, 它认为产生国际贸易的原因是各国在产品生产上存在比较优势, 这种比较优势用相对劳动生产率、相对劳动成本或者机会成本衡量。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是比较优势理论的一个特例, 而赫克歇尔-俄林理论本质上也是一种比较优势理论。与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相似, 赫克歇尔-俄林理论认为产生国际贸易的原因也是因为相对价格的不同, 只是这种相对价格不是由劳动生产率或技术水平的不同所产生的, 而是由于每个国家的资源禀赋不同所产生的相对价格优势。新贸易理论则是从规模经济等新的角度解释了产业内贸易和发达国家间的贸易这种新的贸易现象。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程进一步加快, 世界经济逐渐成为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整体, 国际贸易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国际分工是进行国际贸易的前提条件, 而目前的国际分工是由旧的国际社会政治经济秩序和各国资源的禀赋差异决定的。因此, 本文通过研究比较优势理论的发展路径和发展现状, 从而找到该理论的发展前景, 试图以新的研究视角来解释新的贸易现象。

二、比较优势理论的发展路径

大卫·李嘉图对国际贸易模式的研究一般被认为是比较优势理论的起点。李嘉图认为, 所谓比较优势就是不同国家生产同一种产品的机会成本差异, 该差异的来源是各国在生产该产品上的劳动生产率差异。从现代经济学的角度看, 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存在许多局限性, 其中最大的局限就是该理论里仅有劳动这一种生产要素。因此, 在多种要素存在的情形下, 该理论在解释比较优势来源时就会产生困难。

赫克歇尔-俄林的“要素禀赋理论”发展了李嘉图理论。该理论构造了一个包含“两个国家、两种商品、两种生产要素”的模型, 认为国际贸易发生的原因是要素禀赋结构差异, 以及由这种差异所导致的要素相对价格在国际间的差异。

在赫克歇尔-俄林理论之后, 贸易理论进一步发展的动力主要来自于数据收集和处理技术的发展, 以及对贸易理论进行实证检验。“里昂惕夫之谜”的提出使得人们对赫克歇尔-俄林理论的普遍适用性产生了怀疑。这种怀疑导致两种结果:一部分研究者认为通过对赫克歇尔-俄林理论进行改进, 引入人力资本、土地等生产要素, 进而在更为广泛的基础上考虑国家之间要素禀赋结构的差异就能够解决难题。这些研究者的实证检验结果也证明上述改进基本是有效的。另一部分研究者则试图通过放弃赫克歇尔-俄林理论的部分重要假设条件来构造“新的贸易理论”。并且, 两个方向的发展均取得了重要的成果:

第一, 放弃赫克歇尔-俄林理论关于规模收益不变的假定, 研究规模收益递增对于国际贸易的影响。

按照规模收益递增理论, 一国的企业或者行业可能仅仅由于历史或者偶然的原因而较早地进入某个产业, 从而可以较早地扩大生产的规模并利用规模经济来形成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成本优势。

第二, 放弃赫克歇尔-俄林关于贸易参与国在获得生产技术方面具有相同可能性的假定, 研究不同国家的技术可获得性差异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技术可获得性差异理论既可以用来解释发达国家之间的贸易也可以用来解释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贸易。对于前者, 即使两个发达国家在开发技术方面具有相同的能力, 但是由于随机性, 开发出来的具体技术也具有差异;另一方面, 不同国家可能专业化地开发不同产品或产业方面的生产技术。因此, 两个国家的技术能力相同并不意味着两者开发出来的最终产品相同。这样, 两个技术能力相同的国家仍然存在贸易的可能性。对于后者, 其研究结果是产生了著名的“产品生命周期”理论。该理论认为, 新的技术和产品一般是在发达国家首先开发成功的。当产品和技术趋向成熟并进入标准化阶段时, 产品的生产则转移到发展中国家进行。与产品和技术的这种生命周期相适应, 国际贸易首先是从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输出新产品, 然后则改变成从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输出成熟的和标准化的产品。

按照赫克歇尔-俄林理论, 国际贸易应当主要在要素禀赋结构相差较大的国家之间进行。然而, 国际贸易的发展越来越表明, 要素禀赋结构相似的国家 (地区) 之间的贸易———主要是发达国家之间的贸易, 反而占据国际贸易的主要份额。这样, 贸易理论就需要对这种现象进行解释。于是, 新的贸易现象又导致了新的贸易理论的产生。新贸易理论, 包括其对规模收益递增条件下国际贸易问题的分析、技术可获得性的分析、分工和专业化与企业技术和产品开发之间关系的讨论、不同国家之间市场需求差异的分析等, 为国际贸易的这种新的发展动向提供了解释。

三、比较优势理论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 克鲁格曼等人的规模经济分析

20世纪70年代以来国际贸易中产业内贸易的兴起推动了比较优势理论新的发展。克鲁格曼和赫尔普曼引入规模经济来分析比较优势 (1985) 。他们建立了一个垄断竞争模型, 该模型基于自由进入和平均成本定价, 将产品多样性的数目视为由规模报酬和市场规模之间的相互作用内生决定。他们认为传统的比较优势理论强调比较优势是外生给定的, 而许多情况下, 它是先天获得 (内生) 的。后天获得的比较优势决定了一国在某些制造业, 尤其是高技术产品制造业国际贸易中的地位。要素禀赋差异和“外部经济”是内生比较优势的源泉 (见表1) 。

克鲁格曼虽然强调后天获得的比较优势的重要性, 但他认为传统的外生比较优势理论并没有过时, “无论在理论还是实际中, 生产率落后的国家同样能够保持国际贸易平衡, 因为决定贸易的是比较优势而非绝对优势”。在自给自足情况下, 一个国家的产品多样性数目很小, 而贸易丰富了消费者的选择。同时如果贸易增加了消费者的需求弹性, 那么单个厂商的规模效率也能改进。这样, 单个厂商通过规模经济作用确立了在国际市场中的优势。实际上, 克鲁格曼在更早时候 (1980) 就提出国内市场规模会影响一国在国际上的比较优势。他论述了在几种背景下, 具有大的本国市场的厂商更能有效利用规模经济从而在国际上更有竞争力。许多实证研究也表明出口商通常比内销的厂商规模更大, 厂商和产业的规模与出口量之间具有正相关关系。

(二) 赫而普曼等人对R&D的分析

格鲁斯曼和赫而普曼从研究与开发 (R&D) 的角度推进了比较优势理论 (1989, 1990) 。他们将原来盛行的对比较优势的静态分析扩展到动态分析, 创建了一个产品创新与国际贸易的多国动态一般均衡模型, 研究通过R&D产生的比较优势和世界贸易的跨期演进。在模型中, 公司引进新产品会发生资源成本;前瞻性的生产者引导R&D进入具有获利机会的市场;新产品不完全代替老产品, 并且当更多的商品可买到时, 价格、利率和贸易模式会跨期演进;贸易有产业内和产业之间的, 前者受制于R&D支出, 后者受制于资源禀赋;国际资本流动用来为R&D融资, 在一些情况下跨国公司会出现。

早期的动态研究 (Krugman, 1979;Dollar, 1986等) 对贸易均衡的稳态性质作出了有意义的分析, 但由于没有考虑到所有一般均衡的相互影响和驱动产品创新率的经济因素, 从而使分析不够完全。而格鲁斯曼和赫而普曼的框架很明确地处理了对私人投资R&D激励和R&D活动的资源要求。资源通过分配到R&D部门, 会导致差异化产品和同质产品的生产, 然后就会形成沿着贸易均衡动态路径的赫克歇尔-俄林贸易模式。这种贸易模式, 会导致比较优势的发展。

(三) 格鲁斯曼等人的人力资本配置分析

格鲁斯曼和麦吉 (2000) 从人力资本配置的角度分析了国际间的比较优势。他们创建了一个具有相似要素禀赋的国家间贸易竞争模型, 分析了人力资本的分配对比较优势和贸易的影响。他们发现, 具有相对同质人力资本的国家, 出口产品所使用的生产技术以及人力资本之间的互补性特征。此时, 当所有的任务被相当好地完成时, 要比一部分任务被极好地完成而另一部分任务完成得很差时的有效产出更大。高效率的生产组织要求具有相似才能的人力资本匹配, 这在有同质人力资本的国家更容易实现。另一方面, 对于具有异质人力资本的国家, 其出口产品所使用的生产技术以人力资本之间的替代性为特征。此时, 具有相对杰出人物的公司完成一些任务, 而另一些任务由才能相对较低的人组成的公司来完成。那么, 对于具有异质人力资本特征的国家, 如果杰出人物有更大的比例, 将会在对杰出人物敏感的产业中占有比较优势。

(四) 梅里兹等人的劳动市场波动性和弹性分析

库纳特和梅里兹 (2009) 从劳动市场的波动性、弹性的角度分析了国际间和部门间的比较优势。劳动市场制度的国际性差异对公司调整适应外来冲击的能力有影响。波动性在制度上与特定部门的差异相互作用 (如公司内不同部门的特定抗冲击性差异) , 形成了一种新的比较优势。大量的实证研究得出结论:劳动市场弹性较大的国家偏向于出口波动性大的产品。通过阐述劳动市场体制的差异如何整合的于恩布什、费舍尔和萨缪尔森 (1977) 的比较优势模型, 表明了该模型可以扩展到多因素、多国模型。

(五) 国内有关比较优势理论的研究

国内学者中以林毅夫为代表力挺比较优势理论, 他们认为产业结构和技术结构是经济发展的内生变量, 是由要素禀赋决定的。在一个劳动力相对富裕的国家, 劳动力的价格就会很便宜, 而资本的价格就会相对较昂贵, 如果一个经济体系能够对要素禀赋的变动作出及时反映, 要素价格就会反映其禀赋的稀缺, 企业就会调整产品生产的要素投入, 在技术选择时尽可能地使用相对便宜的要素。在传统赶超战略下形成的生产要素存量配置结构, 是与要素禀赋所决定的比较优势相违背的, 因此导致大量的赶超企业缺乏自生能力。政府为了保护此类企业, 会采取各种扭曲价格的方法, 或给予他们补贴, 从而影响了市场的正常运转, 制约了资本积累的速率、技术进步和生产率的提高。

与之相反, 以洪银兴为代表的学者则提出“比较优势陷阱”。他们认为比较优势理论是一种静态的视角, 没有考虑产业结构的调整;比较优势理论所讲的比较成本是对本国产品的比较而言, 并不意味着在国际竞争中就一定具有优势。落后国家按照比较优势参与国际分工, 由于劳动密集型产业无法成为带动产业升级的龙头产业, 容易导致进口漏出和储蓄漏出, 从而不能带动本国经济的发展。长期单纯执行比较优势战略会造成一国产业结构不能得到升级, 而且会固化原有产业分工, 使发展中国家在国际分工中长期处于不利地位, 更为严重的是一些发展中国家出现了贸易条件恶化和贫困化增长的现象。因此他们认为, 竞争优势理论应该取代比较优势理论成为新的国际贸易主导理论。

四、发展前景与展望

比较优势理论作为一个经济发展理论, 尽管自李嘉图提出至今已近二百年, 但仍为企业和国家进行生产活动选择时, 在要素相对密集度方面所应该遵循的基本原则。“两优择其甚, 两劣权其轻”不仅仅是指导国际贸易的基本原则, 在社会生活的其他诸多方面, 都已成为进行合理社会分工, 以取得最大社会福利与劳动效率的原则, 有较为广泛的一般适用性。然而, 一个企业不可能进入这个国家具有比较优势的每个行业, 因此, 需要在这些行业中有所取舍。综上所述, 主要存在以下两个问题, 这为比较优势理论的发展提出了新的方向和完善途径。

第一, 贸易理论的实证检验问题。根据一些学者对于各种现象的计量分析结果, 以上理论中的多数理论———包括赫克歇尔-俄林的比较优势理论和新贸易理论的各种流派都获得了支持。然而, 并不存在某种理论具有普遍适用性。或者说, 要素禀赋、专业化与分工的发展、规模经济分析、劳动市场波动性和弹性分析等“新”、“旧”贸易理论解释变量对国际贸易现象都有一定解释能力。

第二, 各种贸易理论间的关系。既然实证检验不能简单地排除某一种贸易理论, 就必须考虑如何处理各种贸易理论之间的关系。最直观的想法是构造一个包含多种解释变量的一般化贸易模型, 从而将各种贸易理论综合起来。然而, 沿着这个方向进行的工作都遇到了较大的困难。再者就是, 不对各种贸易理论进行综合, 而是从贸易现象着手———将贸易现象分为不同的类别, 每个类别适用不同的贸易理论来解释。比如, 传统比较优势理论主要用来解释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的贸易现象, 或者要素禀赋结构差别较大的国家之间的贸易现象;新贸易理论则主要用来解释发达国家之间的贸易现象, 或者要素禀赋结构差别较小的国家之间的贸易现象。这两种想法都可以作为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

参考文献

[1]Ariel Burstein, Marc J.Melitz.Trade Liberalizationand Firm Dynamics[EB/OL].http://www.economics.har-vard.edu/faculty/melitz/papers_melitz.

[2]Cun~at, Alejandro and Marc J.Melitz.A Many-country, Many-good Model of Labor Market Rigidities as aSource of Comparative Advantage.Journal of the European E-conomic Association, Papers and Proceedings, 2010 (8) :1-8.

[3]洪银兴.从比较优势到竞争优势———兼论国际贸易的比较利益理论的缺陷[J].经济研究, 1997 (6) .

[4]林毅夫.发展战略、自生能力和经济收敛[J].经济学, 2002 (1) .

[5]杨小凯, 张永生.新贸易理论、比较利益理论及其经验研究的新成果:文献综述[J].经济学, 2001 (1) .

比较优势理论及其研究 篇2

冯林宏,男,汉,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公共经济与管理专业。

赵苏杰,女,汉,河南财经政法大学,企业管理专业。

摘要: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服务贸易在国际贸易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面对这种新的贸易形式,学者普遍关注这货物贸易理论在服务贸易中的实用性问题,依据古典经济学,比较优势理论是国际货物贸易发生的基础;那比较优势理论是否使用于国际服务贸易呢,一些学者对此问题进行了广泛研究,得出了不同的结论。本文在对学者们的研究成果进行综述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关键词:比较优势理论;服务贸易;适用性

随着服务贸易在国际贸易中比重的不断增加,学者们亟需分析国际服务贸易生成的内在原因和背后合理的理论阐释。当前,学者们对服务贸易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个是传统的比较优势理论是否同样适用于服务贸易,另外就是如果比较优势理论使用于服务贸易,应当针对服务贸易不同于货物贸易的特点如何进行修正,如何利用比较优势理论的逻辑来更好地阐释服务贸易的生发机制。

一、比较优势理论简述

比较优势理论起始于18世纪中期,经过长时期的发展,成熟于20世纪30年代。1817年李嘉图在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比较优势理论,指出国家和地区间可以依据自身的比较优势进行分工生产并进行交换从而引发国际贸易。伴随着实践的发展,20世纪30年代,赫克歇尔和俄林进行了进一步研究并提出了著名的H-O理论(赫克歇尔-俄林理论),指出在完全自由的贸易条件下,一国将出口密集使用本国相对比较丰裕要素的产品,进口密集使用本国相对比较稀缺的要素的产品,这种贸易模式将会是贸易双方的福利状况都得到改善。比较优势理论较好地解释了国际货物贸易产生的原因,也进一步推动了国际贸易的发展。

二、服务贸易的特征浅析

1、服务的生产和消费是同时进行的、不可分割,这种不可分离性决定了服务的生产和消费是同时进行的,生产者与消费者可以进行直接接触并进行互动。服务的生产往往不能实现规模效益,同时服务的提供者一般需要具有经营管理优势和专业素质优势。

2、服务的往往不能触知,消费者一般通过企业形象、创新优势及品牌特色对服务的消费进行选择。服务的这种抽象性和不可接触性,导致服务的消费者难以事先对服务进行先期评估。进而导致企业形象和品牌这些无形因素对服务贸易的影响远高于对货物贸易的影响。

3、服务具有不可储存性,服务在生产的时候就要被消耗掉,其价值能被保存的时间很短,这就要求提供者进行合理的服务需求管理,这是服务贸易比较于货物贸易的又一不同之处。

4、服务质量的不稳定性,服务的生产难以用统一的硬性标准进行规范,这种特征要求服务的提供者在管理、创新及人员素质方面具有差异化优势。同时要求企业注重对人员素质的培训。

三、比较优势理论在服务贸易中是否适用

有一部分学者持有完全适用的观点,认为比较优势理论完全能够阐释服务贸易发展的内在逻辑,完全没有必要将服务贸易和货物贸易进行区分。主要研究成果表现为:1981年,卢茨和萨皮尔依据国家间科学技术和要素禀赋的不同,针对客运、货运及相关的民间服务进行了一系列的实证分析,分析发现适用于货物贸易的传统贸易理论也完全适用于服务贸易;1984年,Alasdair Smith和Brian Hindley研究发现在实践应用和理论分析中完全没有必要去对商品和服务进行严格概念上的区分,因为国际竞争能够有效地改善服务的质量和价格;1986年,Sanjay Lall在对发展中国家进行的实证研究中也得出了相同的结论。

也有以部分学者持有完全不是用的观点,任务服务与商品相比具有明显不同的特征,正式这种特征导致比较优势理论在服务贸易是不是用的。主要的研究成果有:1979年,H. Dick和R. Dick使用能够显示比较优势的指标体系分析了知识密集型服务贸易,并以要素禀赋为基础对显性比较优势的指标进行了回归分析,分析发现没有有力的证据表明比较优势决定了服务贸易的现行模式,得出了如果不考虑服务贸易的扭曲,要素禀赋理论对服务贸易没有解释力的结论;1988年,美国经济学家G. Feketekuty从服务贸易的特点出发进行分析,结果发现服务与商品具有显著的差别,而这种差别决定了传统的比较优势理论对于服务贸易并不适用。

还有一些学者持有相对比较折中的观点,主张应当对比较优势理论进行一定的改正。它一方面认为比较优势理论的核心逻辑是符合服务贸易的,另一方面也指出具体理论在对服务贸易进行阐释的时候具有局限性。这一折中的观点是当前学术界持有的普遍观点。主要研究成果有:1988年,M. Sundberg和K.Tucker研究发现消费者理论、国际贸易理论及厂商理论虽然不能充分说明服务贸易的比较优势,但是考虑到服务市场的结构特征和需求特征,这些理论也是适用于服务贸易的。

结束语

服务贸易和或货物贸易相比在产品特征上是有不同的,但是服务贸易和货物贸易生发机制的内在逻辑还是相通的。所以将服务贸易和货物贸易的基本理论建立在相同的逻辑基础上是具有合理性的,同时在具体分析应用时,可以依据服务贸易的自身的特殊性进行相应的修正。(作者单位:河南财经政法大学)

参考文献:

[1]武力超.比较优势理论在服务贸易中的适用性.云南财贸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J].2008(1).

[2]汪素芹.国际服务贸易[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

比较优势理论及其研究 篇3

和国家高等院校相比, 地方院校在发展过程中存在先天不足的缺陷:无论是教育经费、地理位置等客观方面, 还是从办学思想、学校定位等主观方面都远远不如国家高等院校, 造成地方院校在高等教育市场上缺乏竞争力、发展困难、毕业生就业率低下等系列尴尬问题的出现[2]。在严峻的生存压力面前, 学者们和广大地方院校管理者开始了反思, “以质量求生存, 以特色求发展”[3], “构建特色学科方向, 特色学科梯队, 特色学科研究, 特色人才培养和特色条件保障”[1], 等, 成为了他们共同的呼声。事实上, 在学校拥有办学自主权的条件下, 学校发展特色建设的过程, 就是学校寻找比较优势、发掘比较优势、围绕比较优势优化整合教育资源的过程。本文将基于比较优势理论对地方院校发展特色的必要性和发展模式等相关问题作些浅显地梳理。

一、比较优势理论简述

比较优势理论源于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亚当·斯密将不同国家同种产品的成本进行直接比较, 认为在某种产品上所花成本绝对的低就称之为具有“绝对优势”。只要有这种绝对成本优势, 就应该发展这种产品的专业生产, 并出口换回自己在生产上不占绝对优势的产品, 贸易双方都从交易中获益[4]。

李嘉图发展了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 在《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 (1817) 中, 提出了著名的比较优势理论 (Law of Comparative Advantage) , 李嘉图所确定的比较优势理论的核心是:一个国家倘若专门生产自己相对优势较大的产品, 并通过国际贸易换取自己不具有相对优势的产品就能获得利益[5]。李嘉图的理论实际上说明在单一要素经济中, 生产率的差异造成比较优势, 而比较优势决定了生产模式。

赫克歇尔·俄林把地域分工和贸易理论向前推进了一步, 创立了资源禀赋理论。赫克歇尔·俄林的资源禀赋理论认为, 一国在密集使用其相对丰富和廉价要素的产品生产上具有比较优势, 因而应专业化生产并出口这类产品, 而进口那些密集使用了本国稀缺要素的产品, 以获得比较利益[6]。因此, 各地能生产出价格相对低的商品, 则具有相对优势。

总之, 正是各生产单位对资源的占有、分配和利用等情况的差别, 造成了比较优势的产生。而比较优势的差别直接导致了生产物品的专业化 (即所谓“社会分工”) 和贸易的产生。这种专业化的结果是, 当每个人都能够专门地从事自己最擅长的事情时, 生产就会变得更加有效率, 从而整个社会可创造物质财富总量与其整体经济福利便会有所增加。专业化所带来的总产量增量, 就是贸易的好处。那么, 贸易的进行, 也就由此变得顺理成章。同时, 更多可分享的总产量本身, 同样促进着专业化决策的发展。比较优势的原理本来是国际贸易学中的重要概念, 但我们可以发现, 比较优势原则或机会成本原则不仅适合贸易分析, 而且适合于一切利用稀缺资源所从事的生产活动。学校教育作为一种特殊的生产活动, 比较优势理论同样是适用的。

二、地方院校发展特色化的必要性

地方院校全国高等教育的格局中, 尽管为数不少, 但由于其自身的诸多劣势, 导致在高等教育体系中所占地位轻微, 份量不足, 二是在自我发展道路上举步维艰, 步履维艰, 也就是说, 地方院校每发展一步或实现一个目标总要比国家高校付出更多的成本和代价。地方院校劣势表现在很多方而, 究其主要层面有以下几点: (1 ) 历史短。地方院校大多是“文革”后期新成立的院校, 相对讲, 其办学历史较短, 较之“文革”前乃至解放前开办的高校而言, 缺乏学校各方面建设的积累, 包括思想、风格、声望和学科特色, 显得先天不足。 (2 ) 教学型。由于后起, 大多是适应地方人才培养的格局需求而建立, 教师队伍整体水平低下, 科学研究能力欠缺, 基本上都是教学型高校。 ( 3 ) 资源缺。地方院校与国家高校相比在整体教育资源分割份额很少, 突出的表现在所拨经费匮乏、人才资源缺乏且非良性流动, 加上交通不便等区位条件, 造成信息短缺, 基础设施落后, 图书资料不足。 (4 ) 实力差。由于多种不同层面上的落差悬殊位置, 致使地方院校在人才培养、学科建设, 科研诸多方而实力较差, 无法与“211”大学、重点大学抗衡[1]。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高等教育系统内的竞争是一种普遍规律, 是市场经济框架下高校发展的动力, 它们能否取得优势地位主要靠其竞争力。然而竞争力的强弱, 取决于谁拥有竞争优势。根据比较优势理论, 高校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就必须拥有竞争力, 竞争力取决于学校竞争优势, 而竞争优势主要靠学校的比较优势和绝对优势。而学校比较优势和绝对优势显现出来的就是学校特色。由此可见, 学校追求特色化, 就是追求竞争力;追求竞争力, 就必需发展特色;学校拥有特色, 就拥有竞争力, 就能在激烈的竞争中得以生存和发展。

如果说国家高校多靠绝对优势形成竞争力的话, 对于地方院校而言, 靠什么形成竞争力呢?显然只能多靠比较优势了。一般来讲, 地方院校与国家高校提供的是一种教育服务, 其直接产出是学生知识、能力的增进, 素质的提高。这种直接产出需要学校投入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 同时, 任何学校所拥有的办学资源是有限的, 特别是地方院校尤其如此。如前所述, 地方院校在资金投入、师资队伍、办学传统等方面与重点院校相比是没有绝对优势的。但是, 从比较优势理论可以看出, 任何学校都有自己的比较优势, 即便是办学条件最差的学校也可以找到自己的比较优势, 创建自己的学校特色。与国家高校相比, 地方院校在办学历史、管理归属等方面与所在地域有着更为紧密的联系, 对地方经济建设、文化和社会发展的情况更为了解, 因此要注意利用好比较优势原理, 根据地方经济建设、产业和技术结构的特征和特殊的文化资源筹划学科建设, 确定专业;以培养生产或社会活动的实用型人才为重点任务;在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方而集中有限资源, 瞄准地方的特殊需求;在人才的知识结构和能力体系的某些方而有所突破, 形成特色, 靠自身的特色在竞争激烈的人才市场上取得主动。

地方院校特色化是以自身的优势为竞争优势, 从而使潜在的竞争优势转化成现实的竞争力的过程。可以说, 特色化的过程也正是竞争力形成的过程。强调“异峰突起, 出奇制胜, 办出特色”, 以提高自己的竞争力。有限的资源一旦用于学校某方面特色的创建, 就不能再用于创建其它特色。由于不同学校所拥有的不同资源数量和质量是有差异的, 每个学校在选择创建学校特色过程中, 就面临着如何寻找本校的比较成本优势。由此可见, 比较优势理论为高校特色化指明了方向。

三、基于比较优势的地方院校发展特色模式

根据比较优势原理, 地方院校发展特色的模式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是重视边缘学科, 开辟学术处女地, 集中优势资源在学科建设的某些点上形成突破, 形成学科建设的亮点。从学校实力来看, 地方院校的基础条件、资金力量、学术队伍的力量、科研技术设备、学科结构体系等都不及国家重点高等学校, 如果也跟随国际上学术研究的热点学科、学科的发展前沿, 想要在竞争中取得胜利是不太现实的, 并且也将导致重复建设, 浪费大量资源, 失去自己的特色与优势。而新兴的边缘学科则处于社会需要和学科发展的内在逻辑交点上, 具有旺盛的生长力和众多的生长点及广阔前景, 因此地方高校可以抓住有利时机根据自身的条件开拓创新, 逐渐形成本校的特色学科。1998-2000年间, 加州大学圣巴巴拉分校连续三年获得了三个诺贝尔奖, 究其原因就是它没有盲目跟随, 而是极有前瞻性的选择了当时的冷门专业高分子材料导体或有机材料导体, 他们集中利用有限的资源和单薄的设备将这个专业做到了世界最好, 打开了地方院校的名校之路。地方高校在发展特色学科上若剑走偏锋, 需对该学科进行全面考察, 做到人无我有, 人有我优。

二是以社会需要为导向, 结合地方特色, 发挥区域优势。社会需要是生产力发展的原始动力, 它为科学的进步提供了丰富的材料与大量新课题。事实上, 每个地区都有独特的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 对高校人才的要求也各不相同。地方高校应当立足实际, 以当地经济特点为突破口, 积极设置面向与当地支柱型产业、高新技术产业等相关特色学科, 将区域资源, 特别是将具有区域特色的资源利用好。该种特色资源不仅包括自然资源还包括具有很强区域性、传统性和独特性的区域文化。区域自然资源在很多时候具有不可替代性, 因此在学科研究和人才培养都具有很强的竞争力和生命力。例如景德镇自五代时期开始生产瓷器, 至今已有千年历史, 素有“瓷都”之称。景德镇陶瓷学院, 便是立足于景德镇的千年文化上, 建成以陶瓷工程和美术工艺为龙头专业的重点学科, 在国内外都产生了非常重要影响。而利用好地域文化资源, 不仅可以突出地方高校的特点, 增强学校的竞争力, 还可以促进地域特色文化的发扬光大和广泛传播, 促进不同地域文化的交流与合作[7]。山东省的曲阜师范大学扎根孔孟桑梓之地, 汲取传统文化精华, 利用孔子文化的区域文化优势创立孔子文化学院, 作为为宣扬孔子文化的翘楚, 成为了山东省的重点学科, 享誉国内外。

三是继承传统优势学科, 发挥自身优势, 勇于开拓创新。每所学校都有自己的发展史, 学校的发展过程就是学校特色形成的沉淀过程。任何一所高校都不可能在所有领域都处于领先水平, 这就给了地方院校发展传统优势学科的空间。地方高等院校的传统学科通常是过去特定社会和经济条件下衍生的产物, 是因历史、地域、传统所形成的一种特色和优势, 是地方高等院校得以持续发展的宝贵财富。但是传统优势学科也容易造成地方高校的固步自封, 因此地方院校在学校内部挖掘相对优势的特色学科的同时, 在保持原有特色的前提下, 应对传统学科进行调整重组、改造提升, 坚持“有所为, 有所不为”, 寻找新的学科生长点, 以加快特色学科的建设步伐, 起到事倍功半的效果[8]。

四是人才强校战略是提升高校竞争力的关键。梅贻崎先生曾说“大学之所以言大, 是因为大师比大楼更重要”。一个大师级的老师便是学校的一面招牌, 有时一两个学科顶尖人物就能将整个学科带起来。通常情况下, 大师的作用不仅体现在学校的学术贡献上, 更是体现在其本身的吸引力上, 由此带来的人才良性循环将让高校受益无穷。马克思说:一个工业天才所创造的价值, 足以抵一个城市的全部教育费用。由此可见人才对于高校发展的重要性, 人才强校是时代的要求, 是竞争的选择。知识经济社会的竞争, 首先是人才的竞争, 学校的发展也得益于高素质人才的聚集。股神巴菲特名言“不要将所有的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 而地方院校要在发展中想要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就该学习马克吐温建议的“把所有的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 然后小心的看好他”。地方院校由于资金匮乏, 历史短浅, 发展前景不明朗等劣势在吸引人才方面的竞争力明显不足, 在有限的条件下, 地方院校要想要拔尖, 就必须打破平均主义的方式。正如特曼所主张的“学术顶尖”构想:如果有9万美圆在手, 与其平均发给5个教授, 每人得1.8万美圆, 不如把3万美圆支付其中的一名佼佼者, 而让其他人得1.5万美圆[9]。

五是把握宏观社会及高等教育的整体形势和发展趋势。在不同的历史时期, 不同的社会环境下, 对人才的要求及标准不相同。随着我国入世, 全球化的趋势加强, 国内人才瓶颈的问题便突显出来, 在未来十年里中国的发展中急需企业管理人员 、软件开发人员 、动漫企划人员 、高新科技研究人员、生物学专家、历史研究人员等, 如果地方高校能对这些人才缺口进行细致的考察, 科学的设置特色专业并取得突破, 必然能形成具有强大竞争力的优势学科。

四、结论

随着我国采取多种形式加快高等教育发展步伐, 我国高等教育规模迅速扩大, 进入了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 高等教育大众化不仅包括量的增长, 也体现在教育观念的转变和教育质量的提升上。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必然带来高等教育的特色化, 地方院校要想在这次高等教育大众化过程中脱颖而出, 应该从主客观的角度审视自身整体优化和可持续发展, 在客观方面地方院校要服务于地方经济建设, 要考虑区域经济发展的特点特别是产业发展的结构和水平, 明确市场需求和服务对象;从主观方面地方院校要分析自身在整个高等教育体系所处的地位和功能, 突出比较优势学科, 重点建设龙头专业, 建立一个学科带头人多, 科研人员少;团队攻坚多, 单兵作战少;高层次成果多, 低水平重复少;研究基础多, 随机选题少的高水平发展模式。

参考文献

[1]吴毅.地方普通本科高校特色学科建设的途径与思考[J].渭南师范学院学报, 2007, 22 (6) :71-75.

[2]王京.地方高等学校特色学科建设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2007.

[3]朱琨.优化学校资源创建学校特色——用比较优势理论看学校特色创建[J].太原科技大学学报, 2008, (2) :113-115.

[4]彼得.斯拉法.李嘉图著作和通信集 (第一卷) 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M].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3.

[5]吴殿廷.区域分析与规划[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9.

[6]高洪深.区域经济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2.223.

[7]闫丽霞, 王振华.论区域资源与地方高校的特色化建设[J].当代教育论坛, 2007, (3) .

[8]娄玉珍.大学优势及特色学科成长模式思考[J].教育发展研究, 2006.

比较优势理论及其研究 篇4

[关键词] 比较优势理论规模经济技术进步

2004年起我国对外贸易总额就突破了万亿美元,超越日本成为继美国和德国之后的第三大贸易国。自2006年初以来,我國对外贸易仍保持了近几年来快速增长的态势。据海关统计,2006年前三季度全国进出口总值达12726亿美元,同比2005年增长24.3%,其中出口总额为6912.2亿美元,增长26.5%。仅前三季度的贸易顺差就达到了1098.4亿美元,超出了去年全年1018.8亿美元的水平。然而,我们应清醒地看到我国的主要出口产品仍然处于国际分工的中低端环节,或者说在国际分工的中低端位次上我国的产品和生产具有国际竞争力。于津平(2003)运用RCA和贸易互补性指数测算出我国的劳动密集型的比较优势;魏浩、毛日昇和张二震(2005)用同样的方法和收益性结构指数发现中国最具有比较优势的工业制成品仍集中在技术含量低的产品上。傅朝阳(2005)也运用RCA和NTR指标分析得出我国经济的要素禀赋主要体现在劳动力要素供给相对丰富,出口部门集中在劳动密集型产业。

一、比较优势理论的动态发展

大卫·李嘉图(1817)继承和发展了斯密的绝对优势思想,引出了比较利益理论(law of comparative advantage),指出在各国在国际分工中“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弊相衡取其轻”便可以获得各自源于贸易的利益;赫克歇尔-俄林(1933)的H-O Theorem从资源禀赋的角度解释了比较优势原理,扩展了斯密和李嘉图的劳动价值论的理论基础;哈伯勒(Haberler,1936)又用机会成本理论(opportunity cost theory)解释了比较优势原理。此后,斯托尔帕、萨缪尔森、罗布津斯基等诸多学者又丰富并发展了比较优势理论,使之成为国际分工的主流思想。

早在19世纪末马歇尔(1890)就在《经济学原理》中指出了除要素禀赋外决定生产成本的其他变量,他分别论述了“大规模生产”与“产业区”的问题,引出了规模经济和外部规模效应。迪克希特和斯蒂格利茨(A.K.Dixit & J.E.Stiglitz,1977)将规模经济的概念引入国际分工领域,指出消费市场及其引致的生产规模的扩大降低了平均成本。即使存在要素禀赋的劣势,由于市场的扩大和规模经济的作用,平均成本可以低于小规模生产的具有要素禀赋优势的别国,并迫其退出该产品的生产。而外部规模效应也说明了即使不存在比较优势,对规模经济的追求也会导致国际贸易的发生。克鲁格曼(Krugman,1979、1981)通过在垄断竞争的市场结构中分析规模报酬递增条件下的国际贸易,得出了即使两国间没有技术和要素禀赋差异,也会由于规模经济而产生国际贸易的结论。相反,劳动力增长和外部规模效应等可能仅仅是扩大市场和取得规模经济的一种途径。他认为,在其他相同的条件下,拥有更大国内市场的国家将有更高的工资率,国家倾向于出口那些拥有较大国内市场的产品。国家间商品生产和贸易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生产模式可能是完全由偶然性的历史因素和政府计划所决定的。埃塞尔(Ethier,1979)分析了规模经济与机器种类多样化两难的问题,解释并说明了机器种类数量的增加与新技术的增加、内生的技术进步有关。克鲁格曼(1983)利用产业组织理论分析了产业内贸易并阐述了技术竞争理论,指出如果技术进步发生在后进国家,结果是缩小了与先进国家之间的差距。迈克尔·波特(M. Porter,1990)指出一个国家的竞争优势的形成不仅是其比较优势,更重要的是他的主导产业是否具备比较优势,生产效率的提高是建立优势产业的基础,而提高效率的源泉是在于企业是否具有创新机制。他既考虑现实的利益,更考虑潜在的利益对比,强调要素质量的提高对一国竞争力的影响。

二、比较优势理论评析及我国对外贸易的结构特征

按传统的比较优势原理,国家之间的技术和资源禀赋差异与贸易量成正相关关系,各国之间贸易形式主要应是不同产品之间的行业间贸易。但在战后的现实是:发达国家之间行业内贸易量大量增加、产业领先地位不断在国家间转移;当代国际贸易的现实和比较优势理论的产品市场完全竞争和规模经济的假设相悖;发展中国家贸易条件不断恶化,陷入了廉价劳动力、丰富的自然资源等低位资源要素产品出口 “比较利益陷阱”。而且密集使用自身具备比较优势的生产要素,根据生产要素的边际收益递减规律,会使本国的比较优势最终因对要素的密集使用而产生的边际收益递减趋势所抵消。传统的比较优势理论忽视了技术进步、制度创新和市场效应,固化原有的国际分工,导致发展中国家恒久处于国际分工的中低端环节,逐渐陷入单一产品结构的畸形产业结构。因此过分地强调静态的贸易利益而忽略其动态特征的静态的传统比较优势理论无法改变国际贸易利益分配中的不公平现象,反而只能使其不断加深。

如何使传统的比较优势理论更加符合现代国际分工现实和使所有国家都能得到分工的利益,迪克希特、埃塞尔、克鲁格曼和迈克尔·波特等国际经济学者们作了理论的动态发展,用新贸易理论和国家竞争优势理论对传统的比较优势理论所作的动态的诠释,在传统比较优势理论的基础上将国际贸易的诸多变数如市场结构、研发要素、技术创新等引入动态考察的范围。技术创新在一个不完全竞争的产业中形成规模报酬,规模报酬又影响国际分工。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如果是技术创新作用于内生变量,通过改变需求收入弹性,就会使贸易条件产生良好的变化,形成规模经济效应获得贸易的利益从而导致福利的最终上升。同时,地区分割的市场对产品国际竞争力产生的直接影响是分割的市场促使区际产业趋同,进而导致区际贸易壁垒阻碍商品和要素的国内流动,资源配置效率低下,从而影响规模经济在一国国内的形成。

在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与科学技术的发展、国际分工不断深化的当今世界,一国的对外经济利益的取得主要取决于其在国际分工格局中的地位。如果其要素禀赋在较为落后的产业而且使之静态化,那么在国际分工中将处于不利地位,贸易大国就有可能陷入“比较利益陷阱”,从而损害国家长期发展的可能性。每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和外贸战略既要立足现有的成熟的支柱产业和主导产品,同时又要积极培育和壮大新兴的未来的支柱产业,使二者协调发展,不可或缺。因此,主动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动态地发挥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不断地探索我国产业结构优化的途径,制定相应的战略,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我国贸易政策分析及策略探讨

1.贸易政策应以优化产业结构为目标,转变外贸增长方式。我国在要素禀赋中比较优势主要体现在劳动力要素供给方面,按照比较优势的定位我国大多数产业处于国际分工的低端生产环节。而且由于丰富的剩余劳动力,工资水平上升的压力较小,导致了劳动密集型产业扩张阻碍了产业结构的升级换代,以静态的比较利益参与国际分工的粗放型贸易扩张使贸易条件不断恶化。同时由于“合成谬误”的存在,各发展中国家的外贸政策趋同,同类产品、同类产业的竞争不断地恶化我国的出口市场,致使“贫困化增长”的产生。现实的贸易策略应是既要保持我国中低端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又要有意识地提高和实现向中高端国际分工环节的发展,增大对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技术投入。在劳动-技术的融合度越来越高的今天,创造我国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技术内生型比较优势。这样,一方面可以提升我国原有的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水平,另一方面又可以扩大劳动就业量,缓解目前困扰我国的就业压力。同时,贸易政策要引导、鼓励企业对技术和知识含量丰富的资本品进口,并加强自主研究开发,提高我国装备制造业的现代化水平,全面提升我国的产业结构。

2.建立健全统一的国内市场,协整国内和国际贸易,培育源自规模经济的比较利益。我国由于长期以来的行政分割,并没有形成统一的国内市场,产品与生产要素流通不畅,资源配置效率低下,国际资源配置过程缺乏国内资源合理化的支持。这种条块分割不但排斥竞争,还由于市场的过于狭小而阻碍了市场分工和专业化发展,无法形成规模经济,进而影响我国国际分工的动态化发展。因此,建立统一有序的国内市场,促进国内市场的资源配置的合理化是我国追求动态比较利益的重要的因素,使国内贸易和国际贸易相互协调,以获得来自于规模经济的利益。贸易政策对产业结构的调整应该从开放的角度,以国际产业关联为背景,选择主导产业,必要时从战略角度对产业的发展进行必要的保护使之能取得规模效益,并伴随着技术创新和技术进步,提高产品的比较优势,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主导产业。

浅析比较优势理论 篇5

关键词:国际贸易,比较优势,一般性理论

一、理论的一般性与现实的特殊性

脱离现实的理论自然是不存在的, 理论在建构之时便以解决现实问题为旨归, 就广泛意义上的理论而言, 理论的一般化来自于演绎式的研究方法与观察者视角的有限性, 此外还有对世界中存在和谐的共同规律的想象[1]。而就特定的经济学理论而言, 其一般性建构的动力还来自于经济学对理论预测未来能力的追求、社会科学存在紊乱的复杂性问题[1]以及现实利益的介入。当然, 讨论这一动力的来源并非本文的重点, 以上的列举也难称完善, 但理论在一般化建构中的这些问题却明白无误。但这并不是说理论本身一无是处, 只是理论本身存在限度。

就经济学而言, 以解释国际贸易理论何以产生并将如何发展的问题, 比较优势理论发展出了众多的分支, 无论这些根据不同国家或不同问题发展出来的理论彼此之间存在多大差异, 其所根据的仍旧是李嘉图在其《政治经济学及其赋税原理》一书中所提出的那个单一要素世界的贸易模型中所揭示出的在一国国内各种要素之间的“相对比较优势”能够促进国际分工与贸易的一般性原理。[3]比较优势的社会历史属性和限度比较优势理论的社会历史属性李嘉图并不是站在人类历史之外进行经济学研究并提出他的理论的, 时人也并不仅仅因为其逻辑的精巧而接受其理论。一如斯密, 当李嘉图建立他的模型, 并围绕国际贸易、收入分配展等问题开论述时, 并没有试图解释除了那一时代英国以外的经济问题。如果不考虑英国当时正在经营的海外帝国以及其凭此而拥有的国际贸易最大受益国的地位 (由于拿破仑战争中欧陆洲大陆的对外贸易基本停滞以及由此对后来欧陆对外贸易的不良影响, 跨州的国际贸易的核心在十九世纪到二十世纪初的百余年中始终由英国据有) , 便很难理解为什么英国经济学理论家们会如此关注国际贸易, 而不是像法国与德国的经济学家那样在研究时更加关注财政与农业。具体就比较优势理论而言, 李嘉图并没有探讨他所假设的那个单一要素模型所存在的市场“何以生成”以及“属性为何”, 是因为对他而言, 大英帝国缔造的国际贸易体系是一个客观存在, 他只需解释国家 (就其所假设的模型以及之后展开的论述, 可以判断, 他指的是缺乏工业基础的非西方国家) 为何以及如何“加入”这个贸易体系即可。因此, 单一要素模型尽管提供了比较优势理论的一般化建构的可能性, 但却是李嘉图就那一时代的历史背景与现实问题所提出的, 因而, (原教旨的, 也是最一般化的) 比较优势理论的历史特殊性难以避免。

比较优势理论的限度比较优势理论的限度是由其社会历史属性中的限度决定的。首先, 比较优势理论所解释的国际贸易结构与今天的国际贸易结构不同, 那一时代的国际贸易集中于英国及其殖民地、半殖民地之间, 除了英国以外的国家所面临的不仅仅是与英国在工业技术上的代差, 还有由英国的海上霸权所缔造的“封闭的海洋” (出自《海洋封闭论》, 在这一时代是选择性的封闭, 决定权有英国资本家决定) 。而当代国家贸易体系中并不存在十九世纪的英帝国那样的垄断性力量, 贸易结构的层级性实际上削弱了。

其次, 国际市场的商品丰富性空前提升并没有增加比较优势在国际贸易中获益的可能性, 原因很可能是:商品间的关联性上升了, 很少有哪一个国家能够完成所有的生产工序, 而各国产品间的关联性以及各阶段产品供给需求关系的不同, 这种情况往往造成处于商品生产上游的发展中国家对于国际贸易的规则制定与定价失语, 进而造成难以获得比较优势理论所说明的收益。

二、中国的现实与反思

中国的现实我国在三十多年来的改革发展之中所秉持的经济发展与贸易政策是以进入国际经济体系为目的的, 由于缺乏完整而先进的工业体系, 比较优势理论在我国发展为主流国际贸易理论。在这一理论指导之下, 我国的工业化程度有了很大提高, 但却仍旧没能成为“不可替代”的国际经济体系的核心性成员, 反而出现了国际资本大量涌入蚕食打击民族资本的现象。中国的政治角色与其在国际经济体系中的地位始终存在巨大矛盾, 这种矛盾既为中国经济提供了保护伞, 又使蚕食中国经济成为其他各大国的当然选择。

反思比较优势理论及其衍生理论所论述的并非是国际贸易体系中主导国家的选择, 而恰恰是国际贸易体系中处于被动地位的发展中国家加入国际贸易体系并参与国际分工的必要性。因此, 固步自封于这一理论追求简单经济效益的国家只能永远处于国际体系中被支配者的地位。中国应该有更加适应本国诉求与现实的理论。

参考文献

[1]杰弗里·M·霍奇逊《经济学是如何忘记历史的》[M]高伟马萧鹏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1月第一版

[2]戴维·w·皮尔斯《现代经济学词典》[M]宋承先寿进文等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8年12月第一版

[3]保罗·克鲁格曼茅瑞斯·奥伯斯法尔德《国际经济学理论与政策 (第六版) 》[M]海闻潘园园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9月第一版

关于比较优势理论的评述 篇6

自古典贸易理论以来, 提倡自由贸易的经济学家认为, 贸易能够推进对各国都有利的国际劳动分工, 自由和开放的贸易使得各国能扩大其生产和消费的可能性, 从而提高各国的贸易收益和福利水平。

然而, 我们不得不注意到国际贸易带来低廉价格与多样化消费的同时, 也冲击着一国的特定产业和部分就业。在英国, 伦敦的潜水艇工作消失了;在美国, 北卡罗纳州的纺织工人失业了;在我国, 则由于长期的贸易顺差导致贸易条件恶化, 造成福利净损失[2]。

因此, 我们不能盲目乐观, 而有必要结合新的国际贸易形势, 衡量自己参与国际分工的损益。自由贸易优于封闭经济的事实已毋庸置疑, 然而, 关键的问题在于, 虽然自由贸易对增进一国福利有着积极的作用, 但这并不意味着每个个人、企业、部门或生产要素都能从贸易中获益, 有研究显示:在过去40年中, 高收入国家非熟练劳工的实际工资率下降, 原因在于从低工资的发展中国家进口商品增加了, 而这些进口品是由那些与高收入国非熟练劳工有市场替代关系的要素生产的, 因此导致了高收入国家非熟练劳工实际工资的下降[3]。

1 比较优势理论的局限

比较优势理论除了其古典假定的局限性外, 仅仅基于一种"以物换物"形式的简单贸易条件 (相对价格) 来分析各国收益, 此外其研究主体仅限于国家主体之间, 贸易利益分配问题只在于宏观层面, 这一问题同样存在于拓展的比较优势模型中。约翰·穆勒在其基础上, 运用价格分析法进一步阐述了国际商品交换比率的确定以及贸易利益分配问题, 但文字叙述简单, 理论分析粗糙。

之后, 包括塞缪尔森的序数效用图, 西托夫斯基曲线等都未能明确给出上述贸易损失和贸易收益之间的关系以及在此关系之下的总福利变化情况。

总之, 笔者将三代贸易理论、福利经济学理论以及国内外相关理论在论证贸易收益问题上的共有局限性总结如下:

(1) 没有定量地、分别地衡量凭借比较优势参与国际贸易的一国国民收益和损失, 对一国内不具有比较优势的部门的工人收入损失没有关注, 或刻画不够具体;

(2) 衡量福利的标准不够全面、客观。

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国际贸易收益问题与规范分析和福利理论密切相关的特征引起了经济学界的广泛关注。[1]自李嘉图、穆勒以来, 关于这一问题的探讨从未停止过, 保罗·塞缪尔森在1962年的论文中通过小国、大国的假定, 论证了贸易经济下的消费可能性曲线位于闭关自守消费可能性曲线之外, 并用序数效用理论分析得出结论"可以通过对商品增量的重新分配来使每个人的福利得到改进"[4], 但其却回避了个人福利的比较。

以Viner、Kemp和Wan等为代表的经济学家则从贸易创造和贸易转移的角度分析福利变动, 但这一理论主要用于分析关税同盟和自由贸易区的经济效应, 不具有衡量基于比较优势的贸易损益问题的一般性。

国内学术界则主要从中国凭借比较优势参与国际分工贸易来获取贸易利益问题进行研究。其中林毅夫所倡导的比较优势利益说认为, 只要发展中国家能正确依据本国的要素禀赋优势来发展本国经济, 参与国际本国贸易, 那么随着本国资本的不断积累, 其经济就会随着资本的增多而逐步缩小与发达国家的经济差距[5]。洪银兴则持相反观点, 认为如果一国仅仅以要素禀赋优势来参与国际分工, 就会掉入"比较利益的陷阱"。张二震关于贸易利益分配的现有研究认为, 要素分工在促进国际间贸易分工利益总量的提升的同时, 要素分工也使得国家之间的贸易利益分配变得更加复杂。

3 可行研究方向

笔者认为, 为弥补古典贸易理论在贸易损益问题上研究方法的不足, 有必要以一种更明确和客观的经济建模方式来分析上述损失和收益问题, 运用经济学标准范式, 着重刻画一国内不具有比较优势的部门失业工人的收入损失, 结合消费者剩余、生产者剩余, 效用水平, 更全面具体地分析基于比较优势理论的贸易损益问题, 从而就我国立足于自身特点, 充分发挥比较优势, 明确对外贸易思路, 优化对外贸易战略, 以更合理、更从容的姿态参与到全球分工体系中这一目标给出合理建议。

摘要:有许多实践者和经济理论家认为, 贸易对一些人有利, 对另一些人有害。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 贸易受益者是否可以对贸易损失者给予补偿, 从而实现整个社会的福利状况的改善[1]。比较优势理论的结论其实已经部分回答了这一问题, 李嘉图的2×2×1模型中暗含了一个命题:一国内集中生产的部门的收益量大于另一个受损部门的损失量, 然而模型并没有具体展开分析两者的关系。本文将自古典贸易理论以来的国际贸易理论做以简要文献综述, 着重分析比较优势理论的局限, 并提出可行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比较优势,贸易损益,分工

参考文献

[1]赵艳.塞缪尔森经济理论研究[M].151.

[2]何河, 周长富, 王月.要素分工、贸易顺差及贸易收益分析[J].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11 (3) .

[3]保罗·塞缪尔森, 威廉·诺德豪斯著.萧琛译.微观经济学[M].246.

[4]Samuelson.1962 The Gain from International Trade Once Again.In:Stigliz, ed.1966.The Collected Scientific Papers of Paul A.Samuelson, Vol.2.Cambridge, Mass.:MIT Press.

比较优势理论及其研究 篇7

关键词:动态,静态,比较优势理论

前言

从亚当·斯密提出绝对成本理论至今200多年的历史,比较优势理论有了较大的发展,先是李嘉图的相对比较优势,然后是H—O的要素禀赋优势,D—S的规模经济优势等,这些理论已成为国际贸易纯理论的有机组成部分。但是,很多人对比较优势的理解不够准确甚至错误,究其原因主要是对比较优势理论的相关概念理解不够透彻。本文主要从基本概念入手,实证分析比较优势动态性和其对我国产业结构优化的重要意义。

一、比较优势理论的相关概念及模型

(一)两个基本概念及模型

1. 要素禀赋。

要素禀赋指一国拥有的各种可能生产要素之间的相对充裕关系。它有两种度量形式。其一是以实物单位比较。在2×2模型中,若(B国可用资本总量/B国可用劳动总量)>(A国的可用资本总量/A国的可用总劳动量),则A国劳动相对丰裕,B国资本相对丰裕。或以两国的资本存量与劳动存量之比(TK/TL—人均资本存量)来比较。其二是以相对要素价格定义。同样在2×2模型中,若(B国的资本租用价格/B国的劳动时间价格)<(A国的资本租用价格/A国的劳动时间价格),则B国资本相对丰裕,A国劳动相对丰裕。或以两国的利率与工资的比率进行比较(R/W)。因为价格是由供给与需求共同作用决定的,所以用要素相对价格比较更能反映资源的稀缺程度,而用实物衡量只考虑了供给方面。

由此可知,要素禀赋或要素丰裕度是个相对概念,不能用绝对量判断某国的要素禀赋。比如中国与美国比较,显然是劳动丰裕的国家,但与朝鲜比确是资本丰裕的国家。

2. 要素密集度。

要素密集度指产品生产过程中所投入要素之间的比率。在2*2模型中,若(生产X所使用的资本/生产X所使用的劳动)>(生产Y所使用的资本/生产Y所使用的劳动),则Y相对于X是劳动密集型产品。所以,要素密集度仍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不能抽象地判断一种产品是哪种密集型,只有与其他产品比较才可以。若产品的生产技术是固定要素比例的,则可以通过直接比较所使用的资本、劳动比率辨别其要素密集性。若生产技术可以使劳动与资本相互替代,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随要素价格变化所投入的要素比例会发生变化,其结果可能导致要素密集度逆转。如图1。

(二)比较优势的转移

前文所说产品要素密集度的变化反映了比较优势动态变化的特点。进一步说明,随时间推移产品可能由技术密集型变为劳动密集型。在现实世界中,很多产品都是先由发达国家依靠先进的科学技术水平创新出来的,经过一段时间后出口到别国。随着创新产品的不断普及,外国会逐渐掌握其生产技术并开始模仿该种产品。最终劳动将成为该产品的主要投入要素和成本的主要部分。这样,比较优势利益便从创新国转移到劳动资源相对丰裕的国家,结果是这些国家成了该产品的出口国。这就是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弗农(Raymand vernon)提出的”产品周期(product cycle)”学说。如图1所示。如纺织业生产的中心最先是在以知识与技术密集的欧美发达国家,上世纪60年代逐渐转移到资本日渐雄厚的亚洲新兴工业国家,80年代后又渐渐转移到劳动密集型的中国和印度。最近,随着我国劳动力成本不断上升,纺织出口受到来自劳动力成本更低的周边国家,如越南、巴基斯坦、印尼的有力竞争。

接着前面产品周期理论分析。当外国向创新国进口技术、资本密集型创新产品时,相当于该国技术、资本存量相对于其他生产要素(如劳动)有所增加。接下来其他部门中的劳动等生产要素便会流入创新产品的生产中。这样创新品的生产量将绝对增加,而其他相关产品的产出则绝对减少。若此时各种产品的价格不变,上述文字叙述即为“雷布津斯基定理(Rybczyski theorem)”。该定理表明,要素禀赋的变化决定资源配置的变化,即决定产业结构的调整方式。此定理也不无暗示比较优势定理在经济条件发展变化时存在动态变化的性质。

由此可见,在产品生产技术发展的不同阶段,由于产品所需要的生产要素密集性的变动,比较优势也会在各贸易主体间发生变化。而进一步,要素在单一经济体(尤其是发展国家)内的重新配置,更促进了比较优势的转变。

二、比较优势理论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启示

根据比较优势的动态变化可知,经济增长国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和相应的劳动密集型产品的产出是产业结构升级的必经阶段。当这些国家根据现有资源禀赋参与国际分工的时候,其产业结构升级的条件也在形成,必将顺着有利于产业结构升级的路径变化。这也从理论上支持了我国长期坚持对外开放基本国策的必要性。

回顾改革开放的三十年,我国产业结构的变化历程基本符合比较优势理论的动态变化。近些年来,我国出口产品中资本密集型产品份额已有很大提高,初级产品出口比重逐年下降。然而,我国不少中小企业的产品整体上仍缺少核心技术,附加值偏低,缺乏国际竞争力,故对外部经济环境依赖度很高,经不住国际市场动荡的考验。此外,随着全球经济竞争的不断加剧,各国的焦点逐渐转向了高科技的竞争。高技术产品不仅能靠自身市场开发的能力为经济增长做出贡献,而且能应用于传统产业的改造,提高整个国民经济的生产效率和国际竞争力。因此,在当前人民币加速升值,美国经济持续疲软,原材料成本上涨,出口需求降低的国际大环境背景下,我国应加强政策引导,变被动为主动:即鼓励企业以积极的姿态参与国际分工,承接新一轮新技术产业转移,在国际竞争与合作中寻求自主创新,从而淘汰那些依赖低成本、高耗能、高污染和低附加值的企业,助推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另外,还要充分发挥政府的职能,提高政府效率,节约制度成本,提高交易效率。总之,在开放与改革中,稳固传统的比较优势,并寻求新的最具活力的比较优势,扶持发展,从而有节奏、有步骤地推动产业结构升级,最终促进我国经济的持续、健康、稳定的发展。

三、小结

理解比较优势理论必须透彻理解其中包含的基本理论。随经济的不断发展,要素禀赋和要素集度也呈现动态变化,从而使比较优势内涵不断拓展与完善。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国际分工和贸易基础、模式都发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变化,各种新贸易理论也随之而产生,来解释不同的比较优势,使之具有动态性。在准确理解比较优势的基础上充分利用比较优势原则进行国际贸易与分工,积极发挥各经济主体的作用,对于优化我国产业结构,最终促进经济的增长具有重大意义。

参考文献

[1]陈武.比较优势与中国农业经济国际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

[2]海闻.国际贸易.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比较优势理论与西部地区经济发展 篇8

1 比较优势理论演进

自从经济学开山鼻祖亚当·斯密1776年在其“圣经”《国富论》中提出绝对成本理论以来, 比较优势理论的研究开始进入国内外经济学界的视野。200多年以来, 基于这方面的研究如同雨后春笋, 硕果累累。其理论本身经历了一个由古典比较优势理论、近代比较优势理论到现代比较优势理论的飞跃;同时, 在应用领域中, 也由单纯的国别贸易发展到经济生活中的各个方面。然而, 我们可以发现, 对于该领域的研究还远未终结。

1.1 古典比较优势理论

英国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的比较优势理论被称为国际分工论或绝对成本理论。斯密认为国际贸易的产生就是用本国的产品去交换自己不擅长生产的东西。同时, 即便是生产同种产品, 其成本是不一样的, 因此在交换过程中, 将不同国家的同种产品的成本进行直接比较, 认为在某种产品上具有先进生产技术、所花成本绝对的低就具有“绝对优势”。他主张各国应选择自己最擅长的产品进行生产, 然后进行交换, 这样的国际分工和贸易必然对双方都有利。

后来, 李嘉图于1817年在其著作《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中进一步发展了比较优势理论, 它是建立在生产活动的机会成本之上的。因此, 他与亚当·斯密理论的侧重点有所不同, 即如果一国生产某种商品的机会成本低于其他国家, 该国在生产上就有比较优势。其精髓是:一个国家即便在每一种商品生产上都不具备绝对优势, 它仍然会在某些领域拥有比较优势;不仅各自具有绝对优势的国家有可能通过交换增加福利, 具有比较优势的国家同样可以通过贸易增加福利。这样一来, 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都会通过专业化生产和自由贸易获得比闭关锁国更大的利益。

1.2 近代比较优势理论

自20世纪初, 近代比较优势理论一直是国际贸易领域最为重要的研究成果。其主要代表人物有赫克歇尔、俄林和哈伯勒等人。1919年瑞典经济学家赫克歇尔在其论文《对外贸易对收入分配的影响》中, 明确提出了要素价格均等命题, 并且讨论了国际要素禀赋差异在确定比较优势和国际贸易中的作用。这一著作成为现代比较优势理论的源头。可以说, 他在国际贸易理论领域中做出了划时代的贡献。他指出, 由于各国都会出口密集地使用本国相对丰富的要素生产的产品, 因此国家之间的要素禀赋差异被认为是产生国际贸易的充分条件;他还明确说明, 如果不考虑地区分布, 则使用相同工艺和要素的产业会获得相等的回报, 这被后来学者称为HO模型的“一体化均衡”特性。

后来, 他的学生俄林的理论对他的贸易思想作了重要的发展。他不仅考察了贸易格局, 而且考察了贸易的经济效应问题, 比如要素价格的均等, 贸易对要素供给的反作用, 等等。并在其老师理论的基础上, 重新表述了比较优势理论 (即H-O理论) 。哈伯勒1933年放弃李嘉图模型中的成本不变假定, 推广到成本递增的情形。他运用向外凸出的生产可能性来描述成本递增情形, 这对于精确地模型化现代比较优势理论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此外, 他还通过长期和短期转换曲线的变化, 来说明时间的变化对经济贸易均衡的影响。

1.3 现代比较优势理论

20世纪8 0年代, 由哈佛大学迈克·波特教授分别在《竞争战略》、《竞争优势》和《国家竞争优势》中系统地提出了竞争优势理论。他站在产业 (中观) 层次, 从下而上, 即从企业 (微观) 层面向上扩展到国家 (宏观) 层面上, 这是对国际贸易研究方法的一种拓展。波特认为:一个国家的竞争优势, 就是企业、行业的竞争优势, 也就是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优势。一国兴衰的根本在于能否在国际市场竞争中取得优势地位, 而国家竞争优势的关键又在于国家能否使主导产业具有优势, 并使企业具有合适的创新机制和充分的创新能力。

比较优势理论的应用虽然是针对国与国之间贸易分工而言, 但其基本原理同样适用于讨论地区之间的分工与发展问题, 适用于新形势下西部地区与发达地区以及国际间的往来。此外, 在运用比较优势理论时, 还应结合本国或本地区的不同发展阶段, 适时采取相应的战略方针, 并利用比较优势积极扶持自己的优势产业, 建立和发展自身相对优势的产业模式。

2 西部地区比较优势的一般描述

改革开放以来, 中国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 短短30多年从形式上几乎走完了西方国家近百年的历程, 经济总量迅速增长、经济结构发生显著变化, 呈现出一种面貌全新的成长状态。国内生产总值由1978年的3645.2亿元增加到2009年的335353亿元, 净增长91倍;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也由1978年的381元增加到2009年的25575元, 净增长66倍。与此同时, 我国西部地区经济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 2009全国各省市人均GDP排名中, 西部地区的内蒙古和陕西分别列于第7位和第17位。总的来看, 西部地区经济发展过程中拥有资源的比较优势、农产品的比较优势和旅游业的比较优势。

2.1 资源的比较优势

(1) 我国水能资源主要集中在西部地区, 京广铁路以西占全国水资源总量的90%以上, 其中尤其以西南地区为最多, 占全国总量的70%。另外, 西部地区耕地面积10.1亿亩, 占全国71%;林地占全国83.5%;草地47.1亿亩, 占全国的94.9%。此外, 矿产资源开发潜力大, 如煤炭、天然气、水电等能源矿产;铬矿、锰矿等钢铁原料矿产;铜、铅、锌、锑、钼、镍等有色金属矿产;钾盐、芒硝、磷矿等化工矿产在西部地区占绝对优势。 (2) 西部地区日照时间长。西藏自治区的拉萨市就是日光城, 每天日照时数超8小时, 年平均日照时数3005小时。风能也是重要的资源, 内蒙古高原、西北地区、青藏高原北部等地, 年有效风能达5000~7000小时, 平均有效风能密度达150~300瓦每平方米。 (3) 西部地区拥有富集的生物资源。西藏的原始森林是全国最大的原始森林之一;云南素有“动物王国”、“植物王国”的美誉, 在全国3万多种高等植物中, 云南就拥有1.8万种, 占全国的60%;四川的大熊猫、金丝猴、牛羚、梅花鹿、华南虎、天鹅、穿山甲等都是我国的珍惜动物。

2.2 农产品的比较优势

随着农产品买方市场的全面形成, 消费者对农产品的需要已经从追求数量过渡到追求质量, 从追求质量转为“品牌消费”, 而品牌消费的内在本质则是更高层次的质量消费。对于那些有资源优势能体现地区特色的常规作物和畜禽, 在继续保持优势的同时必须依靠科技进步, 提高内在品质。新疆库尔勒香梨是全国独一无二的资源优势产业, 拥有“库尔勒香梨”、“沙依东”、“2+8”、“孔雀”等注册商标。此外, 在发展特色农业的过程中, 还应该注重发展地区之间的裙带效应来创立品牌效应。如在新疆发展棉花、西瓜和甜瓜生产基地;云南、内蒙古、新疆的糖料生产基地;在西南地区发展热带水果生产基地;在西北地区发展猕猴桃、苹果、梨、葡萄等优质水果生产基地和枸杞子、甘草、红花等中药材生产基地。

2.3 旅游业的比较优势

我国西部地区的旅游资源是十分丰富的, 这是自然和历史留下来的宝贵财富, 不少资源的原始性、唯一性、垄断性已为世人所公认。从1982年到1984年, 在国家已经非三次公布的全国重点风景名胜区119处中, 西部地区就有42处。如四川和重庆的峨眉山、黄龙寺、九寨沟;贵州的黄果树瀑布、红枫湖;云南的路南石林、西双版纳、丽江玉龙雪山;陕西的华山、宝鸡天台山, 等等。再者, 大自然的造化与民族文化的结合, 使西部旅游资源具有明显区别于其他地区的自然神韵和浓郁的西部风情。源远流长而关系复杂的民族文化, 差异鲜明而又各成体系的风俗习惯, 古朴自然而又充满朝气的民族艺术, 浑然天成而又风格迥异的民间建筑, 情调浓郁而又千姿百态的自然风光, 无不展现西部旅游的风采。

3 西部地区经济发展中的比较优势选择

2000年10月, 中共十五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 把实施西部大开发、促进地区协调发展作为一项战略任务。在这一伟大战略的号召下, 西部地区将面临史无前例的发展契机, 在大开发战略的指导下应进一步充分发挥比较优势, 走上可持续发展道路。

3.1 树立优胜劣汰的竞争意识

人的价值观产生在某种程度上是受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的。长期以来, 深受历史原因的影响, 西部地区人民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意识和农耕文化观念浓烈, 同时广大人民群众受教育的程度本来较低, 人们普遍缺乏竞争意识。所谓机遇只青睐有准备的人, 因此, 必须树立强烈的机遇意识, 主动出击, 抓住机遇, 努力赢得西部大开发的先机。立足于西部地区优越的要素禀赋, 充分发挥比较优势, 形成“人无我有、人有我多、人多我优、人优我特”的特色经济发

区域经济Regional Economy

展道路。

3.2 推进开发生态农业

西部地区应加快推进生态农业, 构建可持续农业发展的长效机制。生态农业主要是将生态学原理和经济学原理有机结合, 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成果和现代管理手段, 以及传统农业的有效经验建立起来, 能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现代化农业。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 坚持以生态文明理念为主导, 因地制宜地规划、组织和进行农业生产。对于部分地区可以有效地进行整合, 结合当地特色, 组建专门某项农产品生产区, 进行规模种植。同时, 政府部门要注重环境的保护和治理, 坚持创建精品与增加效益相结合的原则。

3.3 注重保护生态环境

西部地区要从整体上进行统筹安排, 逐渐推行影响环境预警体系, 以确保危害程度逐步降低。同时, 要进一步建立生态环境保护区。作为一个拥有巨大发展潜力的西部地区, 应该充分意识到自身所具有的资源优势, 并能合理地将环境与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关系放在首位, 不断地从自身做起, 真正地建设成为一个温馨、幽雅的绿色世界, 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为外商营造一个安全、舒适的投资硬环境。

摘要:保持西部地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是保证今后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发展的关键。本文系统地对比较优势理论予以总结和梳理, 并结合西部地区的具体区情, 最终演绎出利用其比较优势发展的战略部署。

关键词:比较优势,西部地区,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保罗.克鲁格曼.国际经济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8.

[2]邹东涛.中国西部大开发全书[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1.

[3]王文长, 李曦辉, 李俊峰.西部特色经济开发[M].北京:民族出版社, 2001.

[4]李辉文.现代比较优势理论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6.

比较优势理论及其研究 篇9

关键词:比较优势,竞争优势,纺织业,对策

一、比较优势与竞争优势理论

(一) 关于比较优势的理论。

1776年, 斯密在《国富论》中提出了绝对优势理论:当一国生产某种产品的成本低于其他所有国家, 即在该产品的生产上具有绝对优势时, 这个国家应该分工生产这种产品继而从别国换取本国的劣势产品, 那么双方都可以通过交换获利。斯密的理论只回答了当一国在某产品的生产上具有绝对优势时可以参与国际分工和交换并获益。那么, 当一个国家连一种具有绝对优势的产品都没有, 还能否参与国际分工和交换并获益?后来的学者李嘉图提出的比较优势理论回答了这个问题, 他指出, 一个国家即使在任何产品生产上都不具有绝对优势, 只要这个国家在国际分工中专门生产自己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 并开展国际交换, 就能从国际贸易中获益。所谓比较优势就是更大的绝对优势和更小的比较劣势, 这就是说, 在各种产品的生产上都占有绝对优势的国家, 应集中资源生产优势相对更大的产品, 而处于劣势的国家应生产劣势更小的产品。比较优势理论为落后国家参与国际贸易并获益提供了依据。绝对优势与比较优势理论都认为生产成本是国际贸易发生的基础和原因, 但均未说明是什么造成了成本差异。瑞典学者赫克歇尔和俄林提出的要素禀赋理论对此进行了解释:一国要素禀赋决定着要素价格差异, 后者又决定产品成本差异, 在完全竞争市场上, 成本差导致产品价格差异, 因此分工与贸易最终由要素禀赋决定。从而得出结论:一国应出口密集使用其丰裕要素生产的商品, 进口密集使用其稀缺要素生产的商品。

(二) 关于竞争优势的理论。

20世纪80年代以来, 波特在其三部著作《竞争战略》、《竞争优势》、《国家竞争优势》中提出了竞争优势理论。波特的国家竞争优势是指竞争主体在市场竞争中建立起来的持久优势地位。波特认为国家的繁荣不是固有的, 而是创造出来的, 他把一国的竞争优势归结为企业、行业的竞争优势, 认为决定一国竞争优势的因素有以下几方面: (1) 生产要素。包括基本要素和推进要素, 前者指一个国家先天拥有的自然资源等要素, 后者指通过投资和发展创造的要素。波特认为, 一国要取得竞争优势, 其推进要素比基本要素更重要。 (2) 国内需求。它指国内需求的结构、市场大小和成长速度、需求的质量等。 (3) 相关支撑产业。指企业所有相关产业及供应商的竞争能力。它是促进一个国家主导产业取得国际竞争优势的保证。 (4) 企业的战略、结构与竞争。它指企业的经营理念、经营目标、形成与组织管理方式、竞争的激烈程度、创新与企业家才能等。 (5) 政府。波特认为政府可以通过自己的一系列活动达到影响产业竞争优势的目的。 (6) 机遇。是指那些超出控制范畴的事件, 包括技术突破、能源危机等其他突发事件。波特认为机遇的来源可能是自然演化的, 也可能由突发事件促成, 关键在于如何去捕捉。前四个因素为决定一国竞争优势的基本因素, 而后两个为附加因素。这六个因素形成了一个含括波特竞争优势理论主要思想的“钻石模型”, 模型中的每一组因素都可单独发生作用, 但又同时对其他因素产生影响。

(三) 比较优势与竞争优势的关系。

依照比较优势理论, 一国出口的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一般都是用本国丰裕的生产要素生产的, 生产成本低廉, 因此具有价格上的竞争优势, 而且有竞争优势的产品不但要有价格优势, 还要有其他诸如品牌、质量、垄断力等优势, 这些所有因素被称为竞争优势。比较优势只是一种静态的优势, 是竞争优势基础, 只有将比较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 才能形成真正的出口竞争力。

二、我国纺织业的比较优势与竞争优势分析

(一) 我国纺织业的比较优势分析。

长期以来, 比较优势理论一直是各国产业发展的重要理论依据, 我国对外贸易也以此为指导。由于我国的比较优势从过去到现在都主要体现在劳动力密集上, 所以在外贸战略上突出劳动力密集型产品出口, 纺织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 我国丰富的劳动力资源构成了纺织行业成本优势和价格优势。近年来, 由于发达国家的技术壁垒不断升级, 甚至有的标准目前我国纺织行业的技术和工艺水平很难达到。印度、越南等国的纺织品出口规模也迅速扩大, 出口产品结构雷同, 造成国际市场的竞争不断加剧, 特别是我国人民币持续升值, 生产成本不断提高, 造成我国纺织品价格优势、国际竞争力不断减弱。如果我们继续增加低附加值的纺织品的出口, 就会在纺织品领域与其他发展中国家发生更加激烈的竞争和贸易摩擦, 受到更多的反倾销指控, 由于竞争进一步降低附加值纺织品的国际价格而陷入“比较利益陷阱”, 由于缺少重要的技术和管理效应而使产业结构难以升级。由此, 纺织品出口要想正常健康发展, 其发展就不能仅局限于比较优势, 而应当把纺织业潜在的比较优势转化为现实的竞争优势, 实现从外贸大国向外贸强国的转变。

(二) 我国纺织业的竞争优势分析。

在当前, 中国纺织业在国际上的竞争力主要表现在成本、规模等方面。首先, 我国具有丰富、廉价且相对熟练的劳动力。其次, 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 对纺织品的国内需求很大, 加之我国国内社会政治稳定, 国民经济迅猛发展,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对纺织品的消费需求还会增加, 国内消费市场的潜力还很大。但以上这些与整合的竞争优势还相差甚远。同时应该看出, 纺织业的产业链很长, 其上游产业 (包括纤维生产、自主品牌的创立) 和下游产业中的市场营销环节均属于技术或资本密集型, 在这方面发达国家具有明显优势。中国纺织工业协会会长杜钰洲在纽约举办的第八届中国纺织品服装贸易博览会上说, 目前国际纺织品跨国价值链中最主要的收益大都归于技术和品牌, 两者获取的利润占到全部利润的80%, 而国内企业作为生产和加工者只能获得剩余的20%。纺织业高附加值的欠缺部分地抵销了我国劳动力资源上的优势, 使得我国纺织业只能靠价格优势占领市场, 获得微薄利润。因此纺织业外贸发展战略转向竞争优势为导向的轨道是必然选择。

三、我国纺织业由比较优势向竞争优势转化的策略

(一) 增加研发投入, 积极推动技术创新, 提高科技含量。

我国纺织企业在创新研发方面投入严重不足, 产品结构不合理。在欧美国家, 纺织品企业的研发投入占到销售总额的3%~5%, 部分企业高达10%, 而我国纺织行业的投入比例仅为0.7%~1%, 这就造成我国产品结构呈现明显的中高档产品少而“大路货”多的格局。根据波特的理论, 产品中蕴涵的高科技因素是建立行业竞争优势的重要推动力量, 这就要求企业在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并进行再创新的同时, 增加对科技研发的投入。同时, 由于劳动是不均质的, 具有较高人力资本含量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具有更强竞争力, 这说明纺织业由比较优势向竞争优势转变的重要途径, 就是加大人力资本和技术投入, 提高产品技术密度, 使其由简单劳动密集型转变为智力劳动密集型。

(二) 增强品牌意识, 培育我国纺织业的品牌优势。

走品牌化差异化的经营轨道, 创名牌企业和名牌产品是增强我国竞争优势的重要举措。我国出口企业应尽快加速采用国际标准, 提高中国纺织品的质量信誉, 增强品牌意识, 学习国外企业的营销策略和经验, 培育自有品牌, 并利用自有品牌开拓国际市场, 占领国际市场, 获得品牌和营销环节的利润。

(三) 建立创新型产业群, 构建企业竞争优势。

波特认为, 一群在地理上互相靠近, 在技术上相互支持并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相关产业和支持产业所形成的产业群集, 是竞争优势的重要来源。这种地理上的集中, 虽然加剧了企业间竞争, 但也能吸引人才和投资, 同时具有技术溢出效应, 使企业迅速相互借鉴学习, 不断进行观念交流和技术创新。

(四) 政府应加大对纺织业的宏观调控力度。

主要是抑制产能快速扩张的局面, 同时引导纺织企业加快实现从“以量取胜”到“以质取胜”的转变, 提升产品档次和产业水平, 增强我国纺织行业的综合竞争力。

参考文献

[1].陈颖·我国纺织服装企业竞争优势与战略选择·北京纺织, 第24卷第5期

[2].谢娟·比较优势与竞争优势的对比研究·国际经济探索, 2001, 4

[3].我国外贸发展从比较优势向竞争优势的战略转变·山西财政税务专科学报, 2001, 12

[4].张吉国, 周娟, 田野青·从比较优势走向竞争优势:中国对外贸易战略转变的依据和路径·商业研究, 2007, 7

上一篇:工程信息资料下一篇:胆囊胆固醇息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