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囊胆固醇息肉

2024-10-21

胆囊胆固醇息肉(共5篇)

胆囊胆固醇息肉 篇1

慢性胆囊炎是消化系统常见的疾病, 临床一般分为结石性胆囊炎、非结石性胆囊炎、黄色肉芽肿性胆囊炎, 其中结石性胆囊炎发生率最高, 而结石绝大多数以胆固醇成分为主, 因此, 有可能存在各种原因导致慢性胆囊炎的发生, 主要是为胆囊局部黏膜损伤、胆固醇代谢异常、局部胆固醇聚集, 形成草莓胆囊, 进而形成胆固醇性息肉, 进一步发展为胆囊胆固醇性结石[1]。为了证实推断, 笔者对我院1年的胆囊手术标本进行了形态学观察。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病例来源于我院2009年6月~2010年5月的经腹腔镜手术的胆囊疾病224例, 其中, 非结石性胆囊炎133例 (伴有胆固醇性息肉67例) ;结石性胆囊炎63例 (伴有胆固醇性息肉13例) ;黄色肉芽肿性胆囊炎1例 (未伴有胆固醇性息肉, 但伴有结石) ;其他胆囊疾病27例, 包括急性化脓性胆囊炎、胆囊腺瘤和胆囊癌。

1.2 方法

常规石蜡切片, HE染色, 光镜观察。

2 结果

2.1 非结石性胆囊炎

被覆上皮基本完整, 固有腺体部分慢性炎细胞浸润破坏, 固有层内大量单个核细胞浸润, 可见散在的泡沫细胞;肌层及浆膜层散在淋巴细胞浸润, 有时可见个别腺体植入;伴有急性炎症时, 各层可见不等量的中性粒细胞浸润, 偶尔有脓肿形成。

2.2 结石性胆囊炎

被覆上皮、固有腺体经常缺失, 形成小的局部溃疡;另外, 肌层及浆膜层常见腺体植入, 肌层偶见结石嵌入;其他组织学改变同非结石性胆囊炎。

2.3 胆固醇性息肉

在非结石性胆囊炎和结石性胆囊炎的背景上, 出现单个或多发的上皮性突起, 直径1.0~10 mm, 固有层内大量的泡沫细胞, 蒂部纤细, 仅由被覆上皮及少量间质纤维构成。

2.4 黄色肉芽肿性胆囊炎

分为局限型和弥漫型。局限型胆囊壁结构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 代之以结节性肉芽肿性结构, 其中央为炎性坏死组织, 间杂有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和中性粒细胞, 外层为大量吞噬了脂质的泡沫细胞及增生的纤维母细胞。弥漫型病变累及胆囊壁全层并波及邻近组织, 无典型的肉芽肿样结构, 表现为泡沫细胞、淋巴细胞、浆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弥漫性浸润, 纤维母细胞增生。

3 讨论

众所周知, 胆囊结石形成需要具备3个条件:胆汁中胆固醇过饱和、胆囊收缩功能降低及结石成核。当胆汁胆固醇过饱和时, 过饱和的胆固醇与胆汁磷脂泡相互融合, 导致胆固醇成核及单水结晶形成, 最终形成肉眼可见的结石[1,2]。

正常的胆囊黏膜上皮细胞可以主动和被动地吸收胆汁中的胆固醇[2]。在慢性胆囊炎的早期, 胆囊黏膜的吸收和分泌功能没有明显受累, 在炎症的作用下, 胆囊黏膜吸收了过量的胆固醇, 使胆固醇过饱和, 被巨噬细胞吞噬形成泡沫细胞, 转变为慢性胆固醇性胆囊炎;病变进一步发展, 泡沫细胞增生, 局部黏膜增生, 向黏膜表面隆起, 进而形成了胆固醇性息肉;胆固醇息肉形成后, 胆汁胆固醇过饱和使得胆囊黏膜吸收了较多的胆汁胆固醇。胆囊黏膜上皮细胞胆固醇的吸收增多, 使酰基辅酶A-胆固醇酰基转移酶活性增强, 胆囊上皮细胞合成胆固醇酯增多。大量的胆固醇酯在黏膜上皮细胞及黏膜固有层沉积[3,4];同时胆汁内细菌繁殖, 导致胆汁成分有利于结石形成[5]。胆固醇息肉颗粒状表面亦为结石形成提供了依附支架, 或者因为息肉蒂部非常纤细, 在轻微外力的作用下, 就会脱落, 成为结石成核, 导致肉眼可见的结石形成。

总之, 胆囊黏膜在感染等因素的作用下, 形成了慢性胆囊炎, 胆囊黏膜局部的脂质代谢障碍导致胆固醇的过饱和, 过饱和的胆固醇被单核细胞吞噬形成泡沫细胞, 进而形成慢性胆固醇性胆囊炎, 病变进一步进展, 泡沫细胞聚集, 形成胆固醇性息肉, 然后, 息肉结石化或脱落成为结石中心成分, 病变进展为结石性胆囊炎。

摘要:目的:探讨慢性胆囊炎、胆固醇性息肉与胆囊结石的演变关系。方法:通过197例慢性胆囊炎胆囊切除标本进行病理组织学观察。结果:慢性胆囊炎各组织学类型均伴有不同程度的脂质代谢障碍的组织学证据, 即胆固醇的聚集和泡沫细胞的形成。结论:从慢性胆囊炎、胆固醇性息肉形成至胆囊结石的形成为一系列具有因果联系的演变过程。

关键词:胆囊炎,胆囊胆固醇性息肉,胆囊结石

参考文献

[1]焦大海, 韩天权, 蒋兆彦, 等.胆囊胆固醇息肉和胆囊结石发病关系的研究[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2009, 29 (7) :574-577.

[2]Wittenburg H, Lyons M, Li R, et al.FXR and ABCG5/ABCG8 as de-teminants of cholesterol gallstones formation from quantitative trait locusmapping in mice[J].Gastroenterology, 2003, 125 (3) :868-881.

[3]Kahaiy GA, Guraya SY, Murshid KR.Cholesterolosis, Incidence, corre-lation with serum cholesterol level and the role of 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J].Saudi Med J, 2004, 25 (9) :1226-1228.

[4]Braghetto I, Antezana C, Hurtado C, et al.Triglyceride and cholesterol con-tent in bile, blood, and gallbladder wall[J].Am J Surg, 1988, 156 (1) :26-28.

[5]Vitetta L, Best SP, Sali A.Single and multiple cholesterol gallstones andthe influence of bacteria[J].Med Hypotheses, 2000, 55 (6) :502-506.

胆囊胆固醇息肉 篇2

第一个就是不合理的生活习惯的人了,没有没有规律饮食、不爱吃早餐的人群是导致胆囊息肉形成的重要原因了,这个原因一说出来相信很多人都怕了。不吃早餐的话人体胆汁利用不上存留于胆囊内刺激形成胆囊息肉就容易导致疾病了。

第二个胆囊息肉形成的原因是喝酒,因为酒精在我们的人体内主要通过肝脏分解、解毒,所以酒精是会直接损伤肝功能的,这样的话就导致了肝胆功能失调,出现紊乱就导致了胆囊息肉,也会增加胆囊息肉的癌变的几率的。

第三个胆囊息肉形成的原因是平时的饮食常吃高脂肪、高胆固醇食物,所以爱吃蛋黄、鱼子、动物肝、脑、肠等的人要注意啦。人体内胆汁中胆固醇增高也会容易导致胆固醇结石的,还有油炸类的食物也不能吃了,否则病情就要加重了。

胆囊胆固醇息肉 篇3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5月至12月在解放军总医院进修期间45例术后病理证实的胆囊胆固醇性息肉图像资料, 男18例, 女27例, 年龄22~52岁, 平均 (30±9) 岁。19例患者有不同程度右上腹痛, 26例无明显临床症状;9例伴有胆囊结石。

1.2 仪器与方法

仪器采用PHILIPS IU22SIEMENS-ACUSON 512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造影剂, SONVOVUE。通过超声造影病灶增强的强度分为高-等-低回声, 分析胆固醇性息肉增强的特点, 证实与手术后病理结果的相关性。

2 结果

2.1 二维超声表现

45例胆固醇性息肉, 大小5~25mm, <10 mm共26例, ≥10 mm 19例, 平均 (7±5) mm;一枚38例, 多枚7例, 多发时选取最大1枚进行造影显示, 近似半圆形12例, 杂乱形33例。与胆囊壁回声相比较观察, 较低回声6例, 等回声22例, 偏高回声17例。

2.2 DOPPLE显示

≥10 mm的17例100%探及血流信号, 8例探及动脉血流;<10 mm的28例42.8% (12/28) 探及血流, 5例为动脉血流。血流速度值约12~29 cm/s, 阻力指数范围约0.50~0.65。

2.3 超声造影显示

45例胆囊胆固醇性息肉均能到超声造影时增强表现。胆固醇息肉附着的胆囊囊壁处较薄较易显示, 笔者采用同一平面肝组织观察, 并观察胆囊壁隆起性病变超声造影剂情况。

有42例 (93.3%) 胆固醇性息肉增强比肝实质快, 5例 (11.1%) 增强与肝实质基本同实相。超声造影剂在减退方式上, 22例 (48.9%) 减退比正常肝实质慢, 21例 (21/45, 46.7%) 与肝实质同时减退, 2个增强方式上, 蜂窝样增强38例 (38/45, 84.4%) , 整体增强7例 (7/45, 15.6%) 。

2.4 血流信号显示情况

在超声造影之前60.0% (27/45) , 超声造影后100%病灶增强 (血流信号显示) , 血流信号显示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3 讨论

3.1 常规超声疑难处

胆囊附壁隆起性病变大小, 直接反映在胆囊超声造影显示血流信号上, 所以胆囊腺瘤或早期胆囊癌鉴别非常困难。

3.2 彩色多普勒超声

此次研究将45例胆固醇性息肉分为两组, 胆囊胆固醇性息肉直径<10 mm组中, 只有42.8% (12/28) 可检测到血流, 而胆囊附壁息肉在≥10 mm组中100%可探测到血流信号显示。所以, 超声不可作为鉴别胆囊胆固醇性息肉的诊断条件。病灶内流速不高, 阻力指数偏低, 是胆囊良性病变的表现, 但不能作为胆固醇性息肉的特征性指标。

3.3 增强时相

据文献报道[2]胆囊良性病灶超声造影表现大部分晚于肝实质减退或同步减退与本研究相等。

3.4组织学基础

胆固醇性息肉的形成原因是胆囊内脂类代谢的异常, 胆固醇结晶物沉积于胆囊附壁黏膜层被巨噬细胞吞噬成为泡沫细胞[3], 又被胆囊黏膜增生包裹覆盖, 这些是泡沫细胞形成的结果。

3.5 强化的形式

胆囊胆固醇性息肉大部分呈小环样强化 (本研实为84.4%) 。此次检测病例中小环样强化大部分出现在直径稍大的胆固醇息肉中, 呈整体强化则出现在较小的胆固醇息肉组中;胆固醇性息肉出现了这种超声强化需总结大批病例从病理学方面加以说明。

综上所述, 超声造影能提高胆囊胆固醇性息肉的血流信号显示率。慢减退或同步于肝实质减退及蜂窝样增强对于胆囊胆固醇性息肉的诊断有重要价值。

摘要:目的 探讨超声造影在胆囊胆固醇性息肉病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通过超声造影病灶增强的强度分为高-等-低回声, 分析胆固醇性息肉增强的特点, 证实与手术后病理结果的相关性。结果 在45例胆固醇性息肉中, 42例 (93.35%) 病灶增强增快速度快于周围肝实质, 5例 (11.1%) 与肝实质同步增强, 其中38例 (38/45, 84.4%) 胆固醇性息肉多表现为蜂窝样增强, 7例 (7/45, 15.6%) 为整体增强;减退方式上, 21例 (21/45, 46.7%) 减退慢于肝实质, 22例 (22/45, 48.9%) 与肝实质同时减退。结论 在超声造影中胆囊胆固醇性息肉的血流显示率明显提高;慢减退或同步于肝实质减退及小环样强化对于胆囊胆固醇性息肉的诊断有重要超声价值。

关键词:超声造影,胆囊胆固醇性息肉,增强方式

参考文献

[1]D.H.Evan.超声造影 (CEUS) 使用规范和临床应用指南[M].2008, 101-106.

[2]刘吉斌.现代介入性超声诊断与治疗[J].非心脏超声造影显像, 472-493.

胆囊胆固醇息肉 篇4

关键词:胆囊单发结石,胆固醇息肉,保胆手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胆管镜

胆囊结石多系遗传或者饮食因素引起, 其治疗方法由过去的开腹胆囊切除术发展到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极易出现腹胀、腹泻、消化不良等并发症[1,2], 已经引起临床重视;加之部分患者恐惧身体器官被摘除, 故近年来越来越多患者尝试保胆手术。针对胆囊收缩功能正常单发性胆囊结石及胆固醇息肉患者, 可保留良好功能胆囊。本次研究对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所收治胆囊单发结石及胆固醇息肉患者70例实施不同手术方式治疗, 对比其疗效差异, 以期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意见。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资料来源于2015年1月—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胆囊单发性结石患者51例, 胆固醇息肉患者19例, 随机将其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 保胆组35例, 胆囊结石25例, 胆固醇息肉10例;男14例, 女21例;年龄在26岁~68岁之间, 平均年龄49岁。胆囊切除组35例, 胆囊结石26例, 胆固醇息肉9例;男15例, 女20例;年龄在20岁~77岁之间, 平均年龄52岁。2组基线资料无显著差异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1) 对2组患者进行腹部彩色超声多普勒与上腹部MRCP检查, 确诊为胆囊单发结石或胆固醇息肉; (2) 脂餐试验 (超声测量法) 提示胆囊收缩功能正常, 胆囊收缩率E值均大于等于30%; (3) 排除胆总管结石患者, 均无腹腔镜手术禁忌证。

1.3 治疗方法

保胆组行腹腔镜辅助胆管镜保胆手术, 胆囊切除组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

1.4 观察指标

术中及术后情况情况: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术后并发症:腹泻、胆管感染及肝纤维化。

1.5 统计学方法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 采用t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患者手术指标对比

保胆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和排气时间均显著低于胆囊切除组 (P<0.05) ;但2组在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等方面无显著差异 (P>0.05) 。见表1。

2.2 2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对比

保胆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2.86%, 明显低于胆囊切除组的34.3%, 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2。

3 讨论

胆囊结石及胆囊息肉是临床常见疾病, 其总发病率占正常人群10%[3]。19世纪末德国医生Langenbuch提出著名的“温床学说”, 认为胆囊切除不仅因胆囊内有结石, 还因为它能生长结石, 并于1882年成功实施了第1台开腹胆囊切除术[4], 此后胆囊切除成为治疗胆囊结石及胆囊息肉的主要手段。随着腹腔镜技术的不断发展,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逐渐取代了开腹胆囊切除术, 成为治疗胆囊结石的“金标准”[5]。但是手术带来的医源性损伤在所难免。有关文献[6]报道, 该手术的手术并发症发生率约5%, 病死率为0.2%左右;其中胆管损伤最为严重占0.18%~2.3%[7], 目前仍有0.17%;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可达15%, 并且临床治疗十分困难, 部分患者消化功能受损明显, 体重减轻, 影响正常生活[8]。

随着胆囊功能被人们深入研究, 发现其不仅是一个重要的消化器官, 拥有浓缩、存储、排除胆汁的功能和缓冲调节胆管内胆汁流体压力的作用。胆囊同时也是人体的一个重要免疫器官[9], 有一些复杂及重要的化学免疫功能由胆囊形成。胆囊作为一个器官不应轻易被切除。冉瑞图教授指出“温床学说”具有在形成胆囊结石的理论上的片面性和局限性[10,11,12]。

在临床上, 腹腔镜辅助胆管镜保胆取石术的手术指征国内已有了统一标准手术适应证[13,14,15]。本组研究结果显示, 保胆组术中出血量为 (24.28±6.77) m L、排气时间为 (11.31±3.82) h, 均显著低于胆囊切除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2组在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等方面无显著差异 (P>0.05) 。说明保胆手术临床表现更好。本研究另一组数据显示, 保胆组仅发生1例胆管感染, 其并发症发生率为2.86%;胆囊切除组发生10例腹泻、1例胆管感染及1例肝纤维化, 并发症发生率为34.3%, 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说明保胆手术并发症控制更好, 可有效改善预后质量。

胆囊胆固醇息肉 篇5

1 COX-2与胆囊结石的关系

近年来, 研究者在胆囊胆固醇结石的基因研究领域有了重大发现, 发现COX-2 (cyclooxygenase-2) 与胆囊结石的发生可能存在一定的关系。最早Nilsson等人通过复制猫胆囊炎模型, 发现COX-2在炎症性胆囊黏膜上呈高表达。

COX-2为病理性诱导型酶, COX-2是花生四烯酸转化前列腺素 (PGs) 途径的关键限速酶, 可催化PGs合成PGE2进入核内调节靶基因的转录, 进而参与不同类型组织的炎症反应。1991年Xie和Kubu等分离克隆出COX-2基因。人COX-2基因位于染色体1q25.2-25.3, 有10个外显子、9个内含子, 由5’端0.8 kb的转录起始位点上游区、6 kb的蛋白质编码区及1.5 kb的3’端非编码区组成。COX-2可参与生殖及分娩等生理过程, 作为病理性酶也参与炎症反应、肿瘤形成、细胞增殖及凋亡等多种病理过程。

在正常静息细胞内由于内源性糖皮质激素的抑制作用, COX-2表达受限而检测不出来, 其主要表达在单核细胞、上皮细胞、血管平滑肌细胞、滑膜细胞、巨噬细胞等一些与炎症反应有密切相关的细胞上, 在生物因子、炎性信号以及促癌剂等刺激作用下表达迅速上调, 表达量增加10~80倍[1]。在急性和慢性炎症组织中COX-2可高水平地表达, 在炎症早期即可表达, 在炎症6 h后COX-2不存在, 48 h后可重新表达, 表达水平与炎症的严重程度相关。

1.1 COX-2参与结石形成的机制

(1) COX-2与胆囊结石成核因子:胆囊黏膜COX-2的高表达可引起胆固醇结石在形成期黏膜分泌黏液亢进, 黏液中的黏蛋白、糖蛋白等蛋白成分可作为胆囊结石重要的促成核因子, 胆汁内促成核因子作用大于抗核因子作用, 导致促成核因子成为结石形成的支架[2,3]。黏蛋白1 (MMUC1) 易于结晶析出而形成结石。糖蛋白可以使胆汁沉淀浓缩, 加速结晶基质的形成, 缩短成核时间。B类I型清道夫 (SRB1) 是细胞膜上的一种糖蛋白, 可以增加胆汁中胆固醇的含量, 增大结石成石率;COX-2表达增高后, 细胞内维生素A含量明显增加, 维生素A使视黄醇蛋白 (RBP) 的分泌增加。促成核因子RBP属于脂肪酸结合蛋白, 具有促成核功能, 可以缩短成核时间, 使胆囊结晶形成[4]。 (2) COX-2与胆固醇合成酶:COX-2也可促进胆固醇合成酶的增多, 使胆固醇浓度过饱和。研究表明COX-2能调节细胞脂质的代谢, 使HMGCo A还原酶 (HMGCR) 合成增加[4]。HMGCR对胆汁的胆固醇饱和度起到关键的作用, 决定着胆固醇合成的数量, 调节胆汁胆固醇的生物合成[2]。COX-2也能调节肉碱棕榈酰转移酶-1 (CPT-1) , CPT-1的表达调控与CYP7A1有一定相关性, 是调节胆汁胆固醇的关键因子。COX-2也与胆固醇27羟化酶 (CYP27) 和ATP结合盒转运体A1 (ABCA1) 的胆固醇逆向转运有关, 使它们的表达上调, 促使胆囊结石的形成。可见COX-2浓度直接影响着胆汁中胆固醇酶类的转化, 影响着胆固醇的饱和度[5]。 (3) 炎症反应与胆囊结石:COX-2促使PG合成增加, 使胆囊胆汁内黏蛋白 (MP) 含量增加, 胆汁的黏稠度增加, 加速胆固醇过饱和[5];COX-2也可刺激胆囊黏膜分泌更多量黏液, 使得单水结晶形成几率增加。过饱和的胆汁又可抑制胆囊运动, 使胆囊平滑肌松弛, 胆囊处于低运动状态, 进一步滞留胆汁。炎症因子的释放造成胆囊黏膜通透性增加, 导致促进成核的蛋白质漏入胆汁, 促使胆汁成石。COX-2可引起胆囊黏膜的炎性水肿, 导致胆囊黏膜吸收水、电解质的增加, 吸收钙功能障碍, 钙盐沉淀[5]。炎症黏膜脱落上皮和炎性细胞也可以构成胆囊结石的核心, 促使结石的形成。前列腺素促使胆汁酸含量减少, 胆固醇相对浓度增高而处于过饱和状态, 可使胆固醇从胆汁中析出而形成结石。胆囊黏膜中COX-2呈高表达, 并伴前列腺素E2 (PGE2) 和炎症因子的大量合成, 促进胆囊黏膜分泌更多的黏蛋白。黏蛋白促进成核, PGE2促进肝胆汁分泌及胆囊管收缩、促进胆囊分泌氯离子等影响胆固醇结石的形成[6]。 (4) COX-2与免疫球蛋白:COX-2也可促使免疫球蛋白增加, 免疫球蛋白与抗成核因子的自身抗体结合, 间接起到促成核作用。免疫球蛋白促使炎症介质的释放可损伤胆囊黏膜并改变黏膜的功能, 促进结石形成。

2 与胆囊胆固醇结石相关的基因

2001年Lammert等人应用数量性状定位分析技术进行研究, 提出45条、6大类胆囊胆固醇结石病的候选基因。

2.1 编码肝脏脂质调节酶含有5个基因

HMG-Co A还原酶编码羟甲基戊二酸单酰辅酶A, 是合成胆固醇过程中的限速酶。Yun等[7]研究表明, HMG-Co A还原酶的活性在胆囊结石患者体内处于明显高水平, 是导致胆固醇过饱和的诱导基因。CYP7A1是编码胆汁酸经典合成途径中的限速酶[8], SánchezCuén等[9]研究表明墨西哥人CYP7A1与胆固醇水平存在着相关性。CYP7B1 (编码氧固醇7α羟化酶) 和CYP27 (编码固醇27-羟化酶) 是胆汁酸替代合成途径的限速酶, 研究表明CYP27能够影响胆汁酸的代谢及胆固醇的饱和。SOAT1编码氧-乙酰转移酶, SOAT2参与调节胆固醇体内平衡、肝脏胆固醇的酯化, 催化胆固醇酯形成胆固醇。

2.2 编码肝脏脂蛋白受体和相关蛋白有11个基因

Apo B编码载脂蛋白B[9], Apo B在人类血浆中有两种亚型Apo B100和Apo B48。Apo E编码载脂蛋白E是乳糜微粒的主要蛋白成分[9], 是血清的主要脂质转运蛋白。LDLR编码低密度脂蛋白受体[10], 肝细胞通过增加LDLR摄取血浆LDL等脂蛋白, 相应地也增加分泌到胆汁中的胆固醇的量[10]。GP330也是LDLR基因家族的成员。LRPAP1编码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相关蛋白的伴侣蛋白, 参与细胞膜LRP (编码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相关蛋白) 的嵌插。HPL编码肝脏酯酶, 参与乳糜微粒残粒的隔离、摄取和分解过程。LPL编码脂蛋白酯酶, 主要参与肝外脂蛋白的代谢。LCAT选择性介导HDL胆固醇的摄取。SRB1编码HDL受体, 为B类I型清道夫促进胆固醇的摄取和转运[11];PLTP编码血清磷脂转运蛋白, 参与磷脂和胆固醇从甘油三酯脂向HDL的转运。

2.3 编码肝脏及小肠细胞内脂质转运器含有9个基因

SCP2编码非特异性转脂蛋白, 是最早从小鼠肝脏中被分离纯化出含量最高的可溶性碱性蛋白。NPC1编码尼曼匹克蛋白1型, 是参与转运胆固醇的脂蛋白衍生物[12]。PTCP编码磷脂酰胆碱转运蛋白, 是磷脂酰胆碱独有的细胞内转运蛋白。OSBP编码氧化胆固醇结合蛋白, 它能下调HMGCR和LDLR[13]。CAV编码L-型钙通道, 是一类胆固醇结合蛋白;CAV2编码胆固醇结合蛋白。FABP1负责编码脂肪酸结合蛋白, 调节细胞内的脂肪酸代谢[14];FABP6只在回肠细胞表达, 参与胆盐的转运。AKR1C3A编码3α-羟化固醇脱氢酶。

2.4 编码肝脏及小肠细胞膜脂质转运器含有8个基因

BSEP编码ATP依赖性胆汁酸盐输出泵 (ABCB11) , 是导致胆囊结石发生的主要致石基因, Lith1是最有可能的候选基因[15]。AB-CC2编码胆小管多特异性有机阴离子转运器, 属于ATP结合器 (ABC) 家族的膜转运蛋白[16]。ABCB4编码磷脂酰胆碱跨膜转运器, 是ABC超家族的第3个成员[17];SLC21A1编码蛋白属于有机阴离子/前列腺素溶质载体家族, 该家族还有SLC10A1 (编码钠/牛磺酸共转运多肽) 、SLC21 (编码有机阴离子转运多肽) 、SLC22A1 (编码有机阳离子转运体) 、SLC10A2 (编码回肠钠/胆盐同向转运蛋白) 。FIC1 (ATP8B1) 编码P4P型ATP酶, 是P型ATP酶亚家族的成员。

2.5 编码肝脏脂类调节转录因子含有5个因子

SREBF1编码胆固醇调节元件结合因子蛋白, 产物是SREBF1a/1c;SREEBF2位于15号染色体。FXR在胆汁酸代谢中发挥重要作用, 当与胆盐结合时, 异二聚体NR1H4/NR2B1抑制CYP7A1的表达[18]。RXRα编码视黄醛衍生物受体α, 维持甾醇和脂肪酸代谢平衡。LXRα是LXRs核受体超家族的成员[19]。

2.6 编码胆囊收缩素及其受体和胆汁黏蛋白含有7个因子

CCK编码胆囊收缩素, 引起胆囊收缩;CCK-AR编码胆囊收缩素A受体[20]。MUC1、MUC3、MUC5B、MUC6编码黏蛋白[20,21,22]。CETP编码胆固醇酯转运蛋白, 参与LDL和HDL之间胆固醇酯的运输[23,24]。

3 数量性状定位分析Lith基因

Cnrey和Paigen在1995年采用数量性状定位分析 (QTL) 的遗传学分析技术, 利用近交系小鼠发现首个小鼠致石基因—Lith1基因, 由此开始了遗传基因在胆固醇结石发病机制的研究。目前确认了23个Lith基因[25], 可见胆固醇结石病为多基因遗传性疾病。

上一篇:比较优势理论及其研究下一篇:卫生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