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固醇糖尿病

2024-10-15

类固醇糖尿病(精选7篇)

类固醇糖尿病 篇1

肾上腺糖皮质激素 (下称激素) 在风湿性疾病治疗中广泛应用, 且时间较长, 由其所致的类固醇糖尿病日益突现, 现就2000~2008年, 我院收治风湿性疾病合并类固醇糖尿病患者24例, 报道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男4例, 女20例;年龄23~70岁, 40岁以上18例, 40岁以下6例。

原发病分布情况:类风湿关节炎5例, 皮肌炎2例, 骨关节炎2例, 系统性红斑狼疮11例, 系统性血管炎2例, 原发干燥综合征2例。

类固醇糖尿病的诊断标准:既往无糖尿病史, 在运用激素治疗过程中出现血糖升高, 同时达到糖尿病标准者可诊断为类固醇糖尿病。

1.2 检验方法及结果

所有患者血糖测定均采用葡萄糖氧化酶法。激素治疗前常规做葡萄糖耐量检查, 激素治疗后每周1次血糖监测, 包括晨空腹血糖和餐后2 h血糖监测。

患者未用激素前有3例糖耐量异常, 余血糖正常。用药后出现糖尿病时间为2 d~3年, 平均12.4个月。出现糖尿病时激素用量为60~11 540 mg, 平均3 375 mg (24例均以泼尼松为标准, 即泼尼松5 mg相当于地塞米松0.75 mg, 氢化可的松20 mg, 甲泼尼松琥珀酸钠4 mg计算) 。

本组20例均无糖尿病症状, 仅4例出现多饮、多尿、多食、消瘦症状, 6例空腹血糖7.7~13.9 mmol/L, 尿糖 (++) ~ (++++) , 10例空腹血糖6.1 mmol/L以下, 8例空腹血糖6.1~7.1 mmol/L, 尿糖 (+) ~ (+++) , 餐后2 h血糖均>11.1 mmol/L, 下午和晚上血糖均在15.0mmol/L以上, 最高的甚至达30.0mmol/L以上。

1.3 治疗

本组20例选用30/70混合重组人胰岛素治疗, 每天胰岛素总量20~84 U, 早中晚三餐前30 min皮下注射, 大致以1.5∶1∶1的比例分配三餐前胰岛素, 血糖均控制满意, 余4例分别用口服降糖药物格列美脲、阿卡波糖和二甲双胍等治疗, 根据血糖变化调整药物剂量, 效果满意。随着激素用量减少, 降糖药物剂量也逐渐减少, 停用激素后有15例患者血糖恢复正常。

2 结果

类固醇糖尿病临床特点: (1) 病情发展快, 且具有可逆性; (2) 在每日一次的给药模式下, 血糖水平以餐后升高为主, 尤其是下午至睡前血糖难以控制, 空腹血糖多为正常或轻微升高;药物治疗应加大中午及晚上的剂量; (3) 病情相对较轻, 很多患者症状不典型, 是经血糖筛查才得以发现, 并发酮症酸中毒的比例低; (4) 肾糖阈值低, 血糖和尿糖不成比例。

类固醇糖尿病发病率与年龄有关, 随着年龄增长, 葡萄糖耐量减低, 在此基础上加用激素, 更易患糖尿病。与糖尿病家族史显著相关。与使用激素时间、剂量有关, 时间越长, 剂量越大, 发病率越高, 其中与日最大剂量显著相关。有资料报道, SARS病例治疗期间约36.3%发生了糖尿病, 发生的平均天数为17.5 d, 比风湿病病例常规激素治疗后引起的类固醇糖尿病发病率及发病时间均明显提高和提前, 这与SARS激素治疗日剂量大有显著相关。也有学者认为糖尿病发生率并不随用药时间的延长而增加[1]。

3 讨论

激素是所有药物中对葡萄糖耐量影响最大的药[1]。正常人使用激素后, 也可出现一过性血糖值上升, 但大多数在1周内恢复正常。发展为类固醇糖尿病者, 多半在激素治疗前已有糖耐量曲线的下降, 或有糖尿病家族史[2]。这就提醒我们在给风湿病患者用激素治疗前常规评价患者糖耐量的重要性。

类固醇糖尿病导致糖代谢障碍经典机制主要是[3]: (1) 刺激肝糖原异生; (2) 抑制外周组织对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 (3) 增加肝糖原合成; (4) 对胰升糖素、肾上腺素及生长激素的升糖效果有“允许”和“协同”作用。

总之, 类固醇糖尿病起病隐匿, 多无症状, 故对40岁以上长期用激素治疗的风湿病患者需定期复查血糖, 以便早期发现本病。为避免漏诊, 应同时注意餐前、餐后血糖, 并进行多点血糖监测。同时在治疗过程中如原发病需继续激素治疗, 可同时按糖尿病治疗血糖升高, 规律监测血糖, 均可获得满意疗效。

摘要:目的:探讨风湿病合并类固醇糖尿病的临床特点及其发病率与哪些因素有关。方法:对24例风湿性疾病合并类固醇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症状, 实验室指标, 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类固醇糖尿病患者, 以下午和晚上血糖升高为主, 临床症状多较轻, 易延误诊断, 其发病率与患者年龄、服用肾上腺糖皮质激素剂量、用药时间、糖尿病家族史均有关。结论:提示40岁以上风湿病患者慎用肾上腺糖皮质激素, 长期应用需定期复查血糖。

关键词:风湿性疾病,类固醇糖尿病,肾上腺糖皮质激素

参考文献

[1]廖二元, 超楚生.内分泌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1:1621-1622.

[2]宋敏, 郑永晨, 韩梅.类固醇糖尿病免疫组化研究[J].中国老年杂志, 1997, 17 (2) :93.

[3]邢小燕, 李光伟.类固醇糖尿病的临床研究[J].国外医学:内分泌学分册, 2003, 23 (6) :361-362.

类固醇糖尿病 篇2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0年12月一2013年11月该院收治的风湿性疾病合并类固醇性糖尿病患者96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48例,男23例,女25例;年龄23~63岁,平均年龄43岁;治疗组48例,男24例,女24例;年龄21~65岁,平均年龄43岁。风湿性疾病患者的情况如下:34例类风湿关节炎、26例系统性红斑狼疮、18例皮肌炎、12例骨关节炎、4例系统性血管炎和2例原发干燥综合征。所有患者在使用糖皮质激素之前无糖尿病病史。两组在年龄、性别、病情和病史等方面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1.2.1 对照组

所以对照组患者在治疗期间要严格控制血糖的平稳,随时调整饮食和运动量。对于缺乏糖尿病健康知识的患者,在进行糖尿病监测和并发症相关知识宣教的同时,要及时进行饮食和运动的调整,让患者认识到糖尿病的相关性,培养患者良好的饮食和卫生习惯。

1.2.2 治疗组

治疗组监测调整血糖的做法与对照组一致。治疗组在调整饮食和运动量的基础上,根据患者的病情应用胰岛素和口服降糖药进行治疗。对于应用胰岛素的患者,每天给药的总剂量为25~80U,三餐前皮下注射来控制血糖;对于非依赖性胰岛素患者,可以应用格列美脲、阿卡波糖和二甲双胍等口服降糖药物治疗,剂量根据血糖变化调整[1]。

1.3 疗效判定标准[2]

风湿性疾病合并类固醇性糖尿病的疗效判定标准与2型糖尿病一致。显效:空腹血糖小于6.5mmo1/l、餐后血糖小于9mmol/1、糖化血红蛋白值小于7%;有效:空腹血糖在6.5~7mmol/l、餐后血糖在9~12mmol/l、糖化血红蛋白值在7%~7.5%;无效:空腹血糖大于7mmol/l、餐后血糖大于12mmol/l、糖化血红蛋白值大于7.5%。

1.4 统计方法

观察两组数据进行结果比较,=χ2检验,应用SPSS 11.0软件完成数据的统计处理。以P<0.05,说明有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①治疗组显效29例(60.42%),有效15例(31.25%),无效4例(8.33%),总有效率91.67%。

②对照组显效21例(43.75%),有效14例(29.17%),无效13例(27.08%),总有效率72.92%。

两组数据比较,显效率、有效率、无效率和总有效率χ2检验,*P<0.05,说明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著性。

3 讨论

目前,中国糖尿病的发病率仅次于印度,并且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糖尿病大国,也已经成为继癌症、心血管之后,严重威胁公众健康的第三大疾病。糖尿病的主要病因是饮食没有节制和明显的遗传特性,其临床表现为多饮、多尿、多食和身体消瘦。风湿性疾病合并类固醇性糖尿病的发病原因主要是大量的糖皮质激素应用于风湿性疾病,导致糖异生和肝糖原合成加快等糖代谢异常情况发生[3]。据统计,风湿性疾病合并类固醇性糖尿病的患者占糖尿病患者总数的1 0%以上,因此长期服用糖皮质激素是诱发糖尿病的又一因素,并且需要高度重视。我院在监测血糖、调整饮食和运动量的同时,采用适当的降糖药治疗风湿性疾病合并类固醇性糖尿病收到较好的效果。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患者的空腹血糖(FBG)、餐后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得到了明显改善,有效地提高了风湿性疾病合并类固醇性糖尿病的治愈率,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史玉媛,风湿病合并类固醇糖尿病24例临床分析[J],中国医药导报2009,6(36):187

[2]乔海平.浅谈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评价标准[J],环球中医药2012,5(11):825-827

类固醇糖尿病 篇3

1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择我院收治的219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糖尿病组。所有病例均经WHO的诊断标准确诊为2型糖尿病, 且当日检测血糖≥7.0mmol/L, 其中男118例, 女101例, 年龄20~82岁, 平均年龄 (50.42±18.04) 岁。另选288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 无糖尿病和心脑血管病, 当日检测血糖<6.1mmol/L, 男156例, 女132例, 年龄18~78岁, 平均年龄 (47.63±20.33) 岁。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方面差别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1.2 仪器与试剂

(1) 仪器:日本东芝 TBA-40FR全自动生化分析仪。 (2) 试剂:试剂及质控液均由北京利德曼生化技术有限公司提供, 各项目均严格按照SOP文件操作。

1.3 研究方法

被检者在检测前3d开始正常饮食起居, 避免过食油腻、避免剧烈运动。检测当日均已禁食12~14h, 于清晨空腹采取静脉血4ml, 2h内离心分离血清, 转速3 000转, 离心时间20min, 检测在2h内完成。血糖、胆固醇、甘油三酯、尿酸的测定方法按《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推荐, 分别为GOD-POD酶法、COD-PAP 酶法、GPO-PAP 酶法、尿酸酶-POD法[2]。在安静状态下, 取坐位测量右上肢血压数值, 间隔5min, 重复测量, 取均值。诊断标准:收缩压≥140mmHg (1mmHg=0.133kPa) 和 (或) 舒张压≥90mmHg[3]。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处理, 组间显著性比较采用t检验。

2结果

糖尿病组的多项检测指标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较见表1。胆固醇、尿酸、血压与对照组相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 (P<0.01) ;甘油三酯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0.05) 。

3讨论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饮食方式的转变, T2DM 的发病率正在逐年增高, 血管并发症是T2DM患者致残、致死的主要原因, 血管并发症主要与糖、脂、尿酸代谢紊乱及血管内皮细胞损害等密切相关。糖尿病血管病变可分为两大类即微血管及大血管病变。目前认为微血管病变是糖尿病的特异性病变, 其发生、发展与糖尿病病程和高血糖等代谢紊乱密切相关, 被公认为糖尿病并发症。2型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是发生于“共同土壤”, 即共同遗传和环境基础上的疾病, 这些学说解释了糖尿病与大血管病变的关系[4]。

长期高血糖可以通过多条生化途径, 引起器官组织的损毁, 甚至即使血糖控制正常后, 病变已属不可逆转。糖尿病各种慢性并发症是多种因子作用的过程。糖尿病患者各种器官的病变均有共同的病理生理表现, 即血管腔进行性狭窄, 引起有关脏器血供障碍[4]。尿酸是2型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的一个重要的独立危险因素, 独立于血糖、血压而存在[5]。高尿酸血症时, 尿酸微结晶容易析出, 沉积于血管壁, 直接损伤血管内膜, 刺激血管平滑肌细胞增生;参与动脉粥样硬化的炎症反应;促氧自由基生成增加并参与炎症反应;促进血小板黏附、聚集, 这些因素可直接对冠状动脉硬化产生影响。糖尿病患者由于糖代谢紊乱加速肾动脉和全身小动脉硬化, 使外周阻力增加, 血压升高。同时, 高血糖又使血容量增加, 肾脏超负荷, 水钠潴留, 也引起血压升高。另一方面, 高血压又可加重糖尿病引起的损害, 同时升高的血尿酸可激活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 引发动脉平滑肌细胞增殖导致高血压, 血压升高又使肾功能损害加重, 几方面互为因果, 形成恶性循环促使病情发展[6]。所以糖尿病引起的脂代谢、血尿酸及血压异常以及由此引起的微血管、大血管病变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参考文献

[1]平龙玉, 叶丹.冠心病和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脂、血糖和尿酸检测分析 (J) .重庆医学, 2008, 37 (12) :1340.

[2]叶应抚, 王毓三, 申子瑜.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 (M) .第3版.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医政司, 2006:471-479.

[3]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委员会.2004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 (实用本) (J) .中华心血管杂志, 2004, 32 (12) :1060.

[4]朱禧星.现代糖尿病学 (M) .上海: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 2000:300-342.

[5]杨玲, 陈军建.2型糖尿病患者血尿酸与大血管病变的相关性研究 (J)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05, 25 (12) :876-878.

类固醇糖尿病 篇4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Ⅱ型糖尿病患者200例, 男105例, 女95例, 年龄44~69岁, 按WHO诊断标准。患者均为首次诊治, 未用药物治疗。对照组200例, 男104例, 女96例, 年龄42~68岁, 经体检、心电图和实验室常规检查排除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肝、肾等与脂代谢有关的疾病。两组性别和年龄相匹配。血液标本采自禁食12h以上。血清存-20℃、密封于塑料管中, 1周内完成检测。

1.2 技术与方法

仪器:芬兰DENLEYDRAGON型酶标仪, 日本岛津CL-7200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试剂:抗CETP-MoAb结合反应板 (96孔) , 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的抗CETP单克隆抗体,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HDL-C)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DL-C) 试剂盒由日本第一化学株式会社提供。载脂蛋白A1 (ApoA1) 、载脂蛋白B (ApoB) 、总胆固醇 (TC) 、甘油三酯 (TG) 试剂盒由上海申能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提供。CETP参考血清采用法国Bocage医院脂蛋白实验室Dr.Lagrost赠送的CETP定值血清, 定量范围0.28~4.52mg/L, 批内和批间变异系数各为4.9%和10.2%。

1.3 统计学方法

数据以均数和标准差 (±s) 表示, 数据处理采用成组t检验和相关性分析, 非正态分布的CEPT经对数转换。

2 结果 (表1)

对正常人群血清CETP浓度进行检测, 正态性检验呈正态性分布。参考值以百分位95%范围确定。经相关性分析, CETP与脂类其它指标无明显相关性。

糖尿病组与对照组比较, 血清CETP浓度升高, TG、ApoB升高, HDL-C、ApoA1降低。CETP浓度与各项血脂测定结果之间均无相关性, 与血葡萄糖也无相关性。

3 讨论

人体内脂类代谢是一个复杂的过程, 是通过许多物质的参与和转运来完成的。血清CETP具有促进HDL与VLDL和LDL之间的脂质交换和转运的作用。它催化HDL上的胆固醇酯转运到富有ApoB的脂蛋白VLDL和LDL上, 其中T G被水解, 即游离的T G与HDL结合后被酯化为胆固醇酯, 并通过CETP转移给VLDL和LDL再进入肝细胞。这一过程即为胆固醇酯的逆转运。这种逆向性的生理转运为防止动脉粥样硬化具有重要作用, 是一种保护性因子。

本组资料显示糖尿病患者血清CETP浓度显著高于健康人, 同时患者呈现动脉粥样硬化性脂蛋白谱改变, 包括TG、ApoB增高, HDL-C、ApoA1降低。这与我们报道的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的CETP血脂异常特征十分相似[2]。从细胞水平研究指出[3], Ⅱ型糖尿病患者运输至肝脏的脂肪酸明显增加并伴Trig升高, 由此刺激含ApoB脂蛋白分泌, 血浆中VLDL增高。这些富含TG的脂蛋白在CETP的作用下与HDL交换TC, 富含TG的HDL经肝脂酶和脂蛋白脂酶水解生成较小的、脂质含量少的HDL和游离ApoA1, 后者可被肾小管细胞重吸收和降解, 因此血浆游离脂肪酸转运增高的糖尿病患者产生TG升高和HDL-C降低2种主要脂蛋白异常。同时, VLDL在CETP作用下, LDL和TG含量增高, 在脂酶作用下生成脂质含量低、蛋白质含量高的小而密的LDL[4], 小而密的LDL被认为是致动脉粥样硬化的高危因素[5]。

注:与正常组比较, *P<0.05

综上分析, 糖尿病患者脂质异常明显增加了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性, 因此在糖尿病的治疗中降低血清TG和VLDL, 提高HDL-C水平对于减少心脑血管疾病的合并症是十分重要的。

参考文献

[1]Ginsberg H N.Diabetic dyslipidemia:basic mechanisms underlying the common hypertriglyceridemia and low HDL cholesterol levels[J].Diabetes, 1996, 45suppl (3) :27~31.

[2]Tan K C, Shiu S W, Chu B Y.Lipoprotein subfraction distribution in Chinese patients with non-insulin-dependent diabetes mellitus[J].Clin Biochem, 1999, 32 (2) :257~260.

[3]Lamarche B, Tchernof A, Moorjani S, et al.Small, dense low-densityliporotein particles as a predictor of the risk of ischemic beart disease in man-prospective results from the Quebec cardiovascular study[J].Circulation, 1997, 95 (1) :69~72.

[4]胡汉宁, 陈薇, 杨桂, 等.血清胆固醇酯转运蛋白测定的临床应用[J].重庆医学, 2003, 32 (3) :301~302.

类固醇糖尿病 篇5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按世界卫生组织 ( WHO) 1999 年关于DM的诊断标准[2], 选择2011 年1 月至2012 年12 月在我院住院的T2DM伴糖尿病足患者134 例, 参照2002 年国际临床分级标准[3], 56 例合并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肾病、周围血管病变等微血管病变, 其中男32 例, 女24 例, 年龄32 ~ 78 岁, 空腹血糖为 ( 12. 46 ±2. 32) mmol·L- 1; 余78 例无微血管病变, 其中男47例, 女31 例, 空腹血糖为 ( 9.75 ±2.64) mmol·L- 1。正常对照组为我院健康体检者60 人, 其中男30 例, 女30例, 年龄24 ~60 岁, 空腹血糖为 ( 4. 57 ±1. 24) mmol·L- 1, 排除高血压等影响血脂水平的疾病。

1. 2 方法

1. 2. 1 标本收集与处理真空采集T2DM组及正常对照组空腹静脉血, 并于2 h内分离血清备用。

1. 2. 2血生化检查在Hitachi 7600 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上, 采用直接测定法检测血清HDL-C和LDL-C;采用酶法检测空腹血糖、TC和TG。在检测前、检测中均进行室内质量控制。血清non-HDL-C参照文献[4]按以下公式计算: non-HDL-C = TC - HDL-C。

1. 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7. 0 软件处理数据, 计数资料采用 ±s表示, 两组均数比较用t检验, 以P < 0. 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T2DM组和正常对照组检测结果比较

T2DM组血清TC、TG、LDL-C及non-HDL-C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均显著增高 ( P < 0. 05) ; T2DM合并微血管病变组各指标均高于T2DM无微血管病变组 ( P <0. 05) 。T2DM无微血管病变组HDL-C略低于正常对照组, 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 P >0. 05) , T2DM合并微血管病变组血清HDL-C明显低于T2DM无微血管病变组, 两组之间有统计学差异 ( P <0.05) 。见表1。

2.2 T2DM患者脂质成分与其微血管病变之间的相关性

T2DM微血管病变与TC、TG、LDL-C、non-HDL-C等水平均呈正相关, 与HDL-C水平呈负相关。比较各相关系数, non-HDL-C与T2DM微血管病变之间相关系数最大, 提示其相关性优于TG、TC和LDL-C, 说明non-HDL-C是T2DM脂质代谢紊乱的敏感指标, 可作为早期T2DM微血管病变的预测指标, 见表2。

mol·L- 1

3 讨论

目前, 代谢综合征的患病率在世界范围内迅速增长, 已经成为人们最为关注的公共健康问题之一, 代谢综合征是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的临床前期状态[5]。T2DM患者由于机体缺乏胰岛素, 使参与体内脂代谢的脂蛋白酯酶与肝脂酶的活性降低, 从而发生代谢综合征, 表现为高血糖、高血压、高血脂以及高凝血症等[6], 但临床也发现有相当比例的单纯T2DM患者的血脂水平并不高。

糖尿病患者糖代谢紊乱会进一步引发脂肪代谢紊乱, 同时血脂的代谢异常也会影响糖代谢, 使糖尿病患者病情加重, 二者互相影响[7]。T2DM患者尤其是血糖控制不良者, 其体内胆固醇脂转移蛋白 ( CEPT) 的活性也随TG水平升高而升高, CETP活性的升高会导致HDL数量降低, LDL颗粒增多[8]。在血糖控制良好的患者中, 极低密度脂蛋白和LDL-C处于正常或偏低水平, HDL-C可处于较高水平[9]。最近研究[10]报道, T2DM患者有血管病变时, 血管病变保护因子HDL等水平降低, 危险因子LDL等水平升高。本研究结果提示, 与正常对照组相比, T2DM组血清TC、TG、LDL-C均显著增高 ( P < 0. 05) , 且T2DM合并微血管病变患者上述指标均高于T2DM无微血管病变患者 ( P <0. 05) , 说明DM有明显的脂代谢异常。DM患者血脂增高能促进血管壁细胞摄取脂质, 增强脂蛋白酶活性, 氧化蛋白成分, 降低HDL-C和增加LDL-C[6,11]。LDL-C经过损伤的内皮进入血管壁内膜下沉积, 是动脉粥样硬化的主要成分[12]。检测结果还显示: T2DM无微血管病变患者HDL-C略低于正常对照组, T2DM合并微血管病变患者血清HDL-C明显低于T2DM无微血管病变患者。

近年来临床研究显示, non-HDL-C与T2DM有着密切的相关性[13]。non-HDL-C包括HDL-C以外的一切有致动脉粥样硬化 ( As) 作用的脂蛋白 ( 以胆固醇计) 。2003 年美国的全国胆固醇教育计划 ( NECPATP) 正式将non-HDL-C补充为观察血脂异常治疗效果的主要指标[14-15]。non-HDL-C通过与动脉壁亲和力增加及其代谢性质的改变, 使其随着DM病情的发展, 各类脂质指标也随着病情加重逐渐提高。本研究结果提示, T2DM组non-HDL-C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 且T2DM合并微血管病变患者各指标均高于T2DM无微血管病变患者 ( P < 0. 05) 。T2DM组患者脂质成分与T2DM微血管病变之间的相关性显示:T2DM微血管病变与TC、TG、LDL-C及non-HDL-C等指标均呈正相关, 与HDL-C呈负相关; 且non-HDLC与T2DM微血管病变之间相关系数最大, 表明non-HDLC在脂质代谢过程中更能反映T2DM合并微血管病变的发展程度。

类固醇糖尿病 篇6

关键词:糖尿病合并原发性高胆固醇血症,胰岛素,立普妥,综合治疗,研究

糖尿病多合并原发性高胆固醇症, 并很容易导致对胰岛素的抵抗, 为了提高糖尿病合并原发性高胆固醇血症患者的治疗效果, 控制并减少胰岛素的注射用量, 降低升高的总胆固醇 (TC)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DL-C) 、载脂蛋白B (APOB) 和三酰甘油 (TG) 水平[1]。早期预防糖尿病患者的肝肾疾病、眼底病变和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风险, 首选采用阿托伐他汀 (立普妥) 调脂治疗。本研究对36例糖尿病合并原发性高胆固醇血症患者采取胰岛素和阿托伐他汀 (立普妥) 对比综合治疗的情况进行分析研究, 对采取阿托伐他汀 (立普妥) 调脂治疗的治疗组和未使用阿托伐他汀 (立普妥) 进行调脂治疗的对照组, 分别抽取患者的血液进行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胰岛素水平的测定, 计算胰岛素敏感指标 (ISI) , 以探讨阿托伐他汀 (立普妥) 与胰岛素抵抗的相关性。

1 对象与方法

1.1 资料

对36例糖尿病合并原发性高胆固醇血症患者的住院患者, 其中男性15例, 女性21例, 均符合WHO糖尿病诊断标准, 糖尿病史6~19年, 进行身高、腹围、腰围的体质检测, 然后根据体质检测结果计算体质量指数为 (29.36±2.48) kg/m2, 均>26kg/m2, 平均糖化血红蛋白 (HbA1c) <6.9%。眼底、肝肾、心肺功能正常。随机分为对照组 (18例) 和治疗组 (18例) , 两组均给予糖尿病饮食及运动治疗, 并继续应用中效胰岛素或70/30R预混人胰岛素治疗, 49~62U/d。治疗组联合使用阿托伐他汀 (立普妥) 调脂治疗。治疗期间每2周检测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胰岛素的水平, 共进行了6周的临床对比治疗检测。

1.2 检测方法

采用时间分辨免疫荧光分析法测空腹胰岛素水平和胰岛素敏感指标 (ISI) , 餐后及空腹2h血糖使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

1.3 统计学分析

两组比较采用SPSS10.0统计软件进行 (χ—±s) 检验, 两组之间进行了统计学的t检验, P<0.05, 提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胰岛素敏感性。联合使用阿托伐他汀 (立普妥) 调脂治疗的治疗组6周后胰岛素敏感指标 (ISI) 上升, 进行统计学分析差异有显著性 (P<0.05) , 而未使用联合阿托伐他汀 (立普妥) 调脂治疗的对照组, 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进行统计学分析差异没有显著性 (P>0.0 5) 。

2.2 餐后及空腹血糖在治疗组与对照组均有下降, 经统计学分析无意义 (P>0.05) 。

2.3 使用联合阿托伐他汀 (立普妥) 调脂治疗的治疗组患者, 空腹胰岛素和C肽在治疗后较前具有明显的下降, 经统计学分析差异具有显著性 (P<0.05) 。经与未使用阿托伐他汀 (立普妥) 调脂治疗的对照组空腹胰岛素及C肽相对比, 对照组空腹胰岛素及C肽相虽然有所上升, 但是经统计学分析无意义 (P>0.05) 。

3 讨论

糖尿病患者合并胰岛素抵抗, 是糖尿病治疗过程中的一个难题, 一方面增加了胰岛素的用量, 给患者增加了负担, 另一方面频繁更换不同型号的胰岛素, 也影响了治疗的依从性和治疗效果。特别是在糖尿病患者合并原发性高胆固醇血症情况下, 患者的血浆脂联素、胰岛素增敏激素的水平下降可进一步加重胰岛素抵抗。原发性高胆固醇血症, 脂肪细胞的增殖可使胰岛素受体数目减少和活性降低[2]。糖尿病合并原发性高胆固醇血症患者的肌肉组织的三酰甘油含量与胰岛素抵抗成正比关系。三酰甘油 (TG) 过高可通过游离脂肪酸 (FFA) 干扰胰岛素在患者机体组织中与受体的结合[3], 糖尿病合并原发性高胆固醇血症患者的游离脂肪酸 (FFA) 的升高可抑制组织通过胰岛素介导的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 并且影响胰岛素的分泌[4]。从而导致胰岛素的生物效能的降低, 影响胰岛素对糖尿病患者的治疗效果[5]。经过使用阿托伐他汀 (立普妥) 调脂治疗后, 糖尿病合并原发性高胆固醇血症患者的各项生理指标均有改善, 从而达到使原发性高胆固醇血症糖尿病患者减轻胰岛素抵抗和改善糖代谢, 增强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中国肥胖问题工作组数据汇总分析协助组.我国成人体重指数和腰围对相关疾病危险因素异常的预测价值:适宜体重指数和腰围相关研究[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2002, 23 (1) :5-10.

[2]Vasovic O, Zamaklar M, Lalic K, et al.The prevalance of hypert-ension and microalbuminuria in diabetes mellitus type 1 and type 2[J].Srp Arh Celok Lek, 2005, 133 (6) :229-232.

[3]Hiroshi H, Toshihide K, Yukihiro Y, et al.Effects of pioglitazone on metabolic parameters, body fat distribution, and serum adiponectin levels in Japanese male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J].Metabolism, 2002, 51 (3) :314-317.

[4]李光伟.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及其临床评估和处理[J].实用糖尿病杂志, 1999, 3 (1) :6.

类固醇肌病的研究现状 篇7

关键词:类固醇肌病,糖皮质激素,肌病

糖皮质激素具有强大的抗炎和免疫抑制功能,广泛用于临床,主要治疗炎性疾病及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糖皮质激素使用得当,疗效明显,应用于少数敏感个体或使用不当时,则可诱发类固醇肌病(steroid myopathy,SM)。SM是一种非炎性“中毒性”肌病,由Cushing(1932)首先描述,可由内源性或外源性糖皮质激素水平升高所致。内源性见于库欣综合征(Cushing’s syndrome),外源性见于使用糖皮质类固醇激素(glucocorticoid,GC)诱发的肌病,亦称GC性肌病[1]。主要表现为肌肉萎缩和肌无力,以含氟糖皮质激素(地塞米松、倍氯米松、曲安西龙等)较非氟性制剂(如泼尼松等)更易诱发[2]。近年来,大量对SM病因学和发病机制的研究,推动了对这一疾病的整体认识。以下就SM的相关发病机制、临床特点、诊断、鉴别诊断、治疗及预后等作一综述。

1 发病机制

1.1 糖皮质激素的抗合成代谢作用

①糖皮质激素可破坏氨基酸平衡,阻碍氨基酸向肌细胞内转运而抑制蛋白合成;②糖皮质激素通过降低翻译起始因子(e IF)水平,干扰m RNA翻译,阻碍Ⅱ型肌纤维蛋白合成[8];③糖皮质激素可以下调肌细胞表达的胰岛素生长因子(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s,IGF-1),从而阻碍肌卫星细胞向肌纤维分化;④糖皮质激素水平增高损伤垂体—性腺轴功能,导致睾酮水平的相对减少,使雄激素受体在肌细胞的表达下调,使肌肉蛋白的合成下降;⑤糖皮质激素可造成Myostatin肌肉抑制素表达上调,Myogenin肌细胞生成素表达下调,从而抑制肌肉蛋白的合成和肌细胞的生成[3]。

1.2 GC的促进肌肉蛋白分解代谢作用

GC主要通过4条途径〔泛素-蛋白酶体系统(ubiquitin-proteasomsystem,UPS)、溶酶体系统、钙依赖蛋白酶系统(Ca2+/calpain钙调蛋白)及碱性肌原纤维蛋白酶途径〕激活骨骼肌蛋白水解途径的活化作用:,其中以泛素-蛋白酶体系统及碱性肌原纤维蛋白酶途径最为敏感[4,5]。

1.3 GC致线粒体功能异常的作用

SM患者线粒体的钙负荷、氧化能力和膜电位受损。肌细胞由于长期暴露于糖皮质激素导致线粒体基因表达损伤和钙、细胞色素C的释放,从而使细胞功能降低。DU等[6]研究发现,糖皮质激素受体不仅对核基因转录发挥明显的基因效应,而且能够转移进入线粒体,调节线粒体膜的渗透性,从而影响氧化磷酸化、细胞存活和凋亡的线粒体基因的表达。

1.4 肌膜兴奋性的改变

SM患者可出现肌膜渗透性的改变。RICH等[7]通过对SM患者肌纤维动作电位、刺激频率及波幅的监测,观察到肌膜兴奋性下降,考虑糖皮质激素与电压依赖性Na+通道的失活致膜电位变化有关。

1.5 局部因素

生长因子能在局部发挥调控肌发育作用,糖皮质激素通过影响生长因子产生从而诱发肌肉萎缩。

2 临床表现

SM易感人群主要为老年人、肿瘤患者和激素治疗前存在营养不良、长期活动差、卧床及负氮平衡患者。多在脓毒血症、恶病质、饥饿、代谢性酸中毒、严重胰岛素缺乏等病理情况时发生,患者以肌肉萎缩为重要临床特征,根据患者起病情况分为急性及慢性两种。急性SM也称为急性四肢瘫痪性肌病(acute quadriplegic myopathy)、重病性肌病(critical illness myopathy)或重症监护性肌病(critical care myopathy)[8],系类固醇使用后于急性期出现的一组肌病综合征。多发生于短时间、大剂量使用糖皮质激素时,但国内外均有小剂量使用即出现急性SM的报道[9],既可发生于治疗初始,也可发生于维持治疗阶段[10],多发生于类固醇激素治疗后5~7 d。临床上出现广泛肌无力及横纹肌溶解,伴有肌痛,严重者可发生呼吸肌受累。有些患者表现为严重肌萎缩、迟缓性四肢瘫、腱反射减弱或消失,而感觉系统及颅神经多不受累[11]。慢性SM相对多见,起病隐匿,PEREIRA等[12]对慢性SM临床描述为使用泼尼松或同等量其他类型激素40~60 mg/d,治疗期三四周后缓慢出现典型的肢体无力,下肢重于上肢,以四肢近端受累为主,通常髂腰肌早期受累且症状严重。同时伴有库欣氏综合征的临床表现(如满月脸、糖尿病、骨质疏松等)。

3 实验室检查

3.1 肌电图

急性坏死性SM主要表现为大量异常自发电活动,并可见潜伏期短、波幅低、时程短的多相运动单位波。慢性SM中,常规的肌电检查方法只有少部分可见低波幅、短时程的运动单位波。

3.2 血清中肌酸激酶(CK)活力及尿中肌酸水平

急性SM中CK多显著增高[13],其原因考虑为与肌膜短期内大量破坏相关;慢性SM患者血清中CK多无显著变化,而尿中肌酸水平则可在临床症状出现前即增高。MINETTO等[14,15]对健康人群口服地塞米松8 mg/d 1周后及安慰剂组进行肌肉纤维传导速度(MFCV)、血清中CK活力及肌红蛋白含量测定,结果发现血清中CK及肌红蛋白的下降和MFCV的减慢存一致的变化,从而认为MFCV、CK和肌红蛋白下降是SM的早期敏感指标[16]。

3.3病理特点

肌肉活检是确诊SM的重要手段,超微结构改变包括线粒体变性、肌膜下或肌纤维间线粒体和糖原聚积、脂质增多、肌膜出现指状突起等[17],部分肌纤维有肌核内移,肌周核增多,无明显肌纤维坏死和再生。急性SM主要为Ⅰ、Ⅱ型肌纤维弥漫性损害,而慢性SM主要为Ⅱ型肌纤维选择性萎缩。具有特征性的病理改变是Ⅱ型纤维选择性萎缩,以ⅡB型纤维萎缩最为突出,部分纤维呈“小角化”改变[18]。

4 诊断

临床上,此类患者尤其是神经内科患者因症状易混淆,不易排除基础疾病对肌肉的影响,尚缺乏特异的实验室检查手段。目前,SM诊断尚无统一标准。同时,出现急性全身性肌无力较易引起注意;而慢性肌病起病隐匿,不易被察觉。因此,SM的诊断较困难。对于使用糖皮质激素患者出现急性发作性四肢近端无力,实验室检查发现血中CK活力明显增高,临床出现肌肉压痛症状,肌电图检查发现大量异常自发电活动,肌活检提示大量坏死肌纤维,并且排除中毒性肌病等可考虑急性SM。慢性SM诊断则主要结合患者有内源性皮质醇增多病史、使用类固醇激素用药史,临床上缓慢出现四肢近端无力,实验室检查提示,血清中CK活力正常或轻度异常,同时,尿中肌酸增高明显,肌电图检查可见正常或呈轻度肌源性损害,肌肉活检检查可见选择性Ⅱ型肌纤维萎缩,可考虑此疾病诊断。

5 鉴别诊断

SM主要与炎性疾病如皮肌炎、多发性肌炎鉴别。SM多为糖皮质激素治疗起始及治疗过程中起病,常伴有库欣氏综合征表现,肌酶活力可正常或轻度升高,减少激素用量症状可改善,中止治疗后尿中肌酸水平可降低,肌肉活检为选择性Ⅱb纤维萎缩。而炎性肌病起病多为炎症活动时,不常伴有库欣氏综合征表现,肌酶活力显著升高,减少激素用量症状加重,尿中肌酸在中止治疗后继续进一步升高。肌肉活检表现为肌内和血管周围炎性浸润,肌束周围萎缩。

6 治疗

对于需用糖皮质激素作为不可替代的治疗药物的患者,应充分考虑其可能对骨骼肌造成的影响,密切监测患者病情变化。目前对于SM的治疗包括减少糖皮质激素的剂量,延长给药间隔如隔日给药,更换为非含氟类固醇激素。有研究认为,将糖皮质激素剂量减半,在2周内患者肌力将有所改善[18]。同时,需补充钾、钙并提供充足的维生素等。有研究发现,雄激素可减少糖皮质激素对肌肉萎缩及肌力下降的不良反应,但使用受到性别限制[19]。YAMAMOTO等[20]研究发现,动物实验中,支链氨基酸(BCAAs)的使用可以通过抑制UPS和自噬途径,防止地塞米松所诱发的大鼠比目鱼肌肉萎缩,提示BCAAs对GC性肌病有预防治疗作用。另有研究发现,过表达肌组织中的IGF-1,或剔除肌肉生长抑制素,可有效防止GC性肌病的发生,激动IGF-1与阻滞肌肉生长抑制素基因表达对肌病有效[21]。近年来,谷氨酸、牛磺酸、肌氨酸、克伦特罗等也被认为可作为GC性肌病的治疗手段,但仍有待更多研究证实。同时,适当的体育锻炼包括耐力及阻力训练对减轻类固醇激素所致的肌无力及肌萎缩症状有一定的治疗作用[22]。另外,黄体素拮抗剂RU486是一种选择性GC受体拮抗剂,有研究提示其对GC诱发的肌肉萎缩具有潜在治疗作用[23]。

7 预后

SM类固醇肌病所致肌萎缩通常是可逆的。内源性糖皮质激素增加引起的患者,原发疾患治愈后患者肌无力及肌萎缩症状基本可逆转。此外,急性SM患者,中断糖皮质激素治疗后加强支持治疗,一般预后良好,肌无力及肌萎缩症状的恢复需半年以上,部分遗留后遗症状。慢性SM患者可能需数周至数月完全恢复。

作者声明

上一篇:沙盘教学下一篇:少儿竞走运动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