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期胆囊

2024-09-20

急性期胆囊(精选10篇)

急性期胆囊 篇1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LC) 是目前公认的治疗胆囊炎[1], 胆囊结石的首选方法。但急性炎症期的胆囊由于水肿及粘连重, 在腹腔镜下处理相对困难。我院从2002年3月至2009年3月共施行LC手术860例。其中有41例为急性期水肿粘连严重的胆囊, 经过适当的科学处理, 效果满意, 无严重并发症。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男性18例, 女性23例, 年龄在28~76岁, 平均52岁, 病程1年~25年, 均有上腹部疼痛史, 5例有黄疸史, 均有37~39.5?C不同程度的发热病史。8例有胰腺炎病史, 此次入院均为急性期胆囊炎, 病程2-13天, 超声提示胆囊结石、胆囊炎、胆囊明显增大、壁水肿、厚约0.4~0.7cm不等。8例合并胰腺炎患者在抗炎对症, 炎症控制后2周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余均为入院1~2日急诊行LC手术。

1.2 方法

41例均在全麻下行LC手术, 采用三孔法或四孔法。粘连重, 胆囊大暴露困难的采用四孔法, 助手给以帮助, 便于操作, 减少付损伤。气腹压力12~14mmHg, 由于胆囊壁厚水肿严重、张力高, 钳夹困难。本组患者全部采用先行电钩于胆囊底洞穿减压, 吸引器直接吸出胆汁, 胆囊空虚后镜下8字缝合打结, 然后解剖胆囊三角, 水肿重, 仔细分离, 解剖出胆囊壶腹, 顺壶腹下找胆囊管, 由后向前, 必须呈现"象鼻"样外观, 反复论证可靠, 确认胆囊管后上钛夹, 并剪断。因术前报告无胆总管结石, 除钳夹探查胆囊管外, 不要随意解剖胆总管, 因为解剖层次不清, 盲目行胆总管探查会给患者造成不必要的损伤[2], 尤其是急性期胆囊。胆囊动脉的变异在水肿粘连的情形下尤为突出, 要仔细辨认, 水肿的牵扯、挤压可能离右肝管、胆总管很近, 损伤极易发生。注意电钩切除胆囊易出血、易破裂, 取出亦很困难, 操作过程中要耐心, 细致, 不要急于求成, 大的出血, 胆囊破裂结石漏入腹腔, 均会影响手术进程, 造成付损伤, 导致手术失败。仔细辨认, 步步为营是操作的关键, 胆囊取出困难时可适当扩大戳口。对急性期胆囊的腹腔镜手术, 应常规放置肝下引流管, 术后1-2d酌情拔除。

1.3 结果

本组37例成功完成LC, 耗时60~150min。平均105 min。余4例因粘连致密无法镜下解剖而中转开腹手术, 均Ⅰ期痊愈出院。

2 讨论

2.1 胆囊水肿粘连程度的评估

主要根据病人既往和此次发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包括发热病史, 腹痛的严重程度、频度, 查体中胆囊的大小、压痛程度、肌紧张程度, 超声检查对胆囊大小及胆囊壁厚程度有特异性诊断, CT检查亦很有帮助, 注意胆囊管的结石情况, B超对胆囊管结石的检出率为12.1%, CT对胆囊管结石不敏感, 有条件的单位作MRCP检查 (3) 。尽早或尽量抗炎消除水肿后手术是最佳选择。

2.2 术中情况的处理

术中根据胆囊情况均采用电钩洞穿胆囊底减压的方法, 一边电钩穿洞一边吸引器吸取胆汁, 解决了高张力胆囊的问题。便于钳夹胆囊暴露术野, 便于解剖Calot三角, 一定要以胆囊壶腹为标志, 顺藤摸瓜, 而不是由下而上, 那样很容易损伤胆总管, 右肝管。全国腹腔镜胆囊切除规约中的"象鼻"样外观一定要呈现, 遇管道样结构要三思而后行, 水肿粘连致正常解剖异位所造成的假象, 易造成严重并发症, 尽量不要将胆囊分破, 结石落入腹腔及胆汁污染会给病人造成多方面的影响[4]。

2.3 腹腔镜外科医生技能的重要性

更重要的是腹腔镜外科医生的操作技能的提高。随着技能的成熟, 成长曲线的完成, 逐渐能胜任更大难度的急性期胆囊的腹腔镜手术。

总之, 对于急性期胆囊的腹腔镜手术病例, 术前要有充分的认识, 思维构想, 要有坚强的腹腔镜下手术基础。通过术中巧妙, 适当, 科学的处理, 大多数急性期胆囊是可以通过腹腔镜这种微创办法来处理的。当然, 难度是可想而知的, 不能盲目, 真的是粘连致密无法镜下解剖时, 必须中转开腹。

摘要:目的:总结腹腔镜下急性期胆囊的手术处理经验体会。方法:回顾分析2002年3月2009年3月施行的LC的临床资料, 共860例。其中急性期胆囊的切除41例。结果:37例成功, 4例因水肿严重, 粘连致密而中转开腹。结论:急性期胆囊手术, 尤其在镜下操作困难, 需具备一定手术经验, 采用科学合理的手术方法, 大都可以成功, 确实难予以处理的应中转开腹。

关键词:急性期胆囊,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参考文献

[1]陈训如, 田伏洲, 黄大熔.微创胆道外科手术学[M].北京: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 2000, 123-145.

[2]李宁, 徐涛, 吴可人, 杜为东.术中胆道造影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J].肝胆胰外科杂志, 2005, 17 (3) :215.

[3皋岚雅, 焦成文, 王坚, 等.腹腔镜下胆囊管嵌顿结石的处理[J], 肝胆胰外科杂志, 2005, 17 (3) 213.

[4]梁毕科, 刘淳, 宋世兵, 等.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胆囊破裂对病人术后的影响[J].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2002, 2 (5) :340.

急性期胆囊 篇2

急性胆囊炎是临床上常见的急腹症之一。发生此病多与人们经常进食油腻食物、过度劳累及精神等因素有关。此病患者多表现为右上腹绞痛、寒颤、发热、恶心、呕吐等症状。部分此病患者还可能出现巩膜黄染的情况。由于老年人的自身免疫力较低,脏器的功能较虚弱,对感染的应急反应也比较差。因此,患有急性胆囊炎的老年患者,若是选择传统的手术方法进行治疗,会增加术后发生并发症及死亡的几率。而使用胆囊穿刺引流术,不仅能避免术后胆囊发生急性感染,还能降低患者发生死亡及并发症的几率。

用胆囊穿刺引流术治疗急性胆囊炎的方法是:在B超的监测下,将导管插入到胆囊内,引流出其中的炎症液体,从而缓解患者的症状。有些患有急性胆囊炎的老年人,同时还患有急性心脑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或多器官功能障碍等疾病,这无疑为传统手术增加了风险。而胆囊穿刺引流术的安全性较好,穿刺、置管的成功率较高,因此,易被老年人接受。临床实践证明,老年急性胆囊炎患者进行胆囊穿刺引流术后,其临床症状能迅速得到缓解,且不会导致死亡,患者在术后发生并发症的几率仅为8.4%。此外,使用这种方法还能结合患者的情况对其进行全身抗感染治疗,从而可迅速控制炎症的生成与发展。另外,由于各种原因导致手术操作困难的胆病患者,也可使用这种方法引流出胆囊内的炎症,使患者先渡过危险期,待患者的病情稳定之后,再进行胆囊或结石切除术来根治病灶。需要注意的是,存在肝前腹水、严重出血、胆囊不肿大、弥漫性腹膜炎及胆囊穿孔者,不能进行胆囊穿刺引流术。

总之,胆囊穿刺引流术具有安全性高、出现并发症的几率低等特点,适合不能耐受手术的老年急性胆囊炎患者使用。目前,此项手术已在临床上得到广泛的应用。

急性胆囊炎患者的围术期护理 篇3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07年1月—2010年7月采用胆囊切除术治疗的急性胆囊炎患者85例, 遵照知情同意原则分为两组, 对照组42例中男25例, 女17例;年龄27~58岁, 平均 (42.5±3.0) 岁;其中, 急性单纯性胆囊炎35例, 急性化脓性胆囊炎4例, 急性坏疽性胆囊炎3例。观察组43例中男27例, 女16例;年龄26~58岁, 平均 (42.3±3.5) 岁;其中, 急性单纯性胆囊炎34例, 急性化脓性胆囊炎5例, 急性坏疽性胆囊炎4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均衡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围术期护理, ①术前护理:协助医师完善术前检查, 查血常规、血型、出凝血时间肝、肾功能化验, 作心电图、胸片, 了解心肺功能有无异常, 做B超, 了解腹部情况;皮肤准备范围在右、中腹, 彻底清洗病人脐部;患者术前1天禁食易产气食物, 如牛奶、豆类等, 术前常规禁食8~12h, 禁水4~6h;术前有吸烟史者应戒烟, 准备胃管术中备用。②术后护理[2,3]:术后当天禁食, 第二日进食低脂流质, 饮食高维生素、高蛋白、低脂、易消化的食物;观察生命体征和主要脏器的功能, 观察留置的引流管, 每小时须观察和记录, 差异较大时, 应及时处理;术后8~12h即鼓励病人下床活动, 手术后当天即可下床如厕, 24h后鼓励患者离床活动, 伴高血压、心脏病的患者可先在床上活动, 坐起无头晕后再下床活动。

观察组采用舒适护理, (1) 心理舒适:向患者介绍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优点, 手术取得的效果及术后的注意事项, 解除患者的顾虑, 取得病人的信任和主动配合。 (2) 身体、环境舒适:为患者创造比较好的住院环境, 同时根据患者的需要尽量达到其身体舒适, 同时注意皮下气肿、疼痛的护理、气胸、胆漏等的发生, 以防影响康复。 (3) 社会舒适:护理人员对待患者及其家属要态度亲切和蔼, 采用文明用语, 让患者感觉被尊重;同时对患者进行健康宣教, 多介绍疾病相关的知识, 让其感觉到被重视, 知道医护人员会认真帮助其康复。

1.3观察项目

观察记录两组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及住院时间, 组间进行比较分析。

1.4统计学处理

利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 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 (x±s) 表示、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的比较采用χ2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本研究中两组患者的手术均成功完成, 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少于对照组, 且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 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均P<0.05) 。如表1所

注:与对照组比较, ★P<0.05。

3讨论

急性胆囊炎常突然发病, 一般先出现右上腹绞痛, 呈阵发性加剧, 并向右肩或胸背部放射, 伴有恶心及呕吐;在发病早期可以没有发冷及发热, 当胆囊有化脓感染时, 则可出现寒战及发热;有些患者还可以出现双眼巩膜黄染;当炎症波及胆囊周围时, 病情日益严重, 腹痛加重, 范围也比原来扩大, 给患者带来较大的痛苦感, 应积极治疗。对于以下情况均会施行紧急手术治疗:临床症状重, 不易缓解, 胆囊肿大, 且张力较大有穿孔可能者;腹部压痛明显, 腹肌强直, 腹膜刺激症状明显, 或在观察治疗过程中, 腹部体征加重者;化脓性胆囊炎有寒战、高热、白细胞明显升高者;老年病人, 胆囊容易发生坏疽及穿孔, 对症状较重者应及早手术[4]。本研究中采用胆囊切除术治疗的急性胆囊炎患者, 为了使患者在围术期恢复良好, 对观察组采用舒适护理获得良好效果, 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少于对照组、住院时间也明显缩短。随着现代护理学科的发展, 护理工作不再是单纯简单的技术操作, 更应注重“以人为本”的护理过程[5,6]。舒适护理是一种整体的、个性化的、创造性的、有效的护理模式, 其目的是使病人在生理、心理、社会上达到最愉快的状态或降低不愉快的程度, 因此更适合临床应用[7]。另外, 舒适护理还要求护理人员不仅业务过硬, 而且仪表素雅、举止端庄、亲切和蔼、坦诚可信, 特别是在礼仪、信仰、生活习惯等方面尊重患者, 避免不理解而造成对患者的伤害, 这样最大程度保证患者在身体、心理、环境等方面的舒适度, 以良好的身体、精神状态面对疾病治疗及护理工作, 能够促进患者的康复。

综上所述, 对采用胆囊切除术治疗的急性胆囊炎患者采用舒适护理, 更有利于患者的康复,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余建伟.老年急性胆囊炎的诊断与治疗[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07, 6 (8) :64-65.

[2]崔玉森, 周书之, 千学敏.高龄肺癌围手术期呼吸指导与护理[J].中华护理杂志, 2000, 35 (6) :354.

[3]武雪婕, 刘烨.开腹胆囊切除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护理对比分析[J].中国民康医学, 2010, 22 (7) :892-893.

[4]李立祥, 吴正友.急性胆囊炎伴胆囊结石的外科治疗[J].安徽医学, 2010, 31 (4) :28.

[5]周智.急性胆囊炎综合治疗护理[J].中国误诊学杂志, 2005, 5 (6) :1165-1166.

[6]袁群秀.128例急性胆囊炎围手术期护理体会[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0, 19 (2) :172-173.

急性胆囊炎的家庭救治 篇4

一、主要症状

腹痛是急性胆囊炎的主要症状,常在进食油腻食物之后出现,开始可为剧烈绞痛,多位于中上腹部,可伴有恶心、呕吐;在绞痛发作过后,便转为右上腹部疼痛,呈持续性,可伴有右肩部或右腰背部放射痛。有的病人可能开始没有明显的胆绞痛,而是上腹部或右上腹部持续性的疼痛,而有的病人右上腹部疼痛较轻,主要表现为右肩背部疼痛,这主要是由于胆囊位置较高所致。随着疼痛的持续加重,病人常会畏寒、发热。若发展至急性化脓性胆囊炎或合并有胆道感染时,则可出现寒战、高热,这种情况在老年病人中更为突出。大多数病人在右上腹部有压痛,局部肌肉较紧张,有时可以摸到肿大的胆囊或是炎性肿块。有部分病人还可出现眼睛发黄等现象。

二、家庭急救

一旦病人在家突然发生右上腹疼痛时,千万记住:不要随便使用止痛药物。因为一方面止痛药虽然能麻痹痛感神经,但并未阻止胆囊炎病情的发展变化,反而会由于疼痛缓解而忽视了病情,延误治疗时机,很可能导致胆囊炎的严重化,进而引起化脓穿孔,甚至出现腹膜炎,以至于危及生命;另一方面也会影响医生对疾病的诊断和对病情的判断,同样会耽误治疗,得不偿失。腹部疼痛伴体温升高、寒战、畏寒者,切忌在家自行处理。

对急性胆囊炎家庭急救应采取以下正确措施:

如果出现上述症状,而且以前体检有胆囊结石者,应该首先考虑可能是急性胆囊炎(确切的诊断要靠医生的综合分析)。此时应尽快到就近的医院诊治,行动不便的,可以拨打120急救电话。

在此期间,应禁食禁水,可以口服阿托品或是64-2以缓解疼痛(所有服用的药物均应做好记录,以备医生查询)。抗生素应尽量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如确实要使用,应明确是否有药物过敏史,尤其是对于青霉素类的药物,如果药物过敏情况不清楚,应坚决禁用。如果以前没发现有结石的情况或没做过体检,就更应尽早去医院救治。右上腹部疼痛不仅仅是急性胆囊炎的症状,急性胆管炎、十二指肠溃疡、右肾结石等都有可能出现这种情况。B超检查是诊断急性胆囊炎最简便有效的方法,可以看清楚胆囊炎症程度及胆囊内结石的大小、多少等情况,为医生对病情的判断提供参考。

三、日常预防

我国是胆囊结石的高发区。结石的主要成分是胆固醇、胆红素、钙以及少量的脂肪酸、甘油三酯、黏蛋白等。结石的形成与病人的饮食习惯、地理环境、营养条件及胆道本身的病理改变和身体的代谢活动等因素有关。胆囊结石多为胆固醇结石,而人体中胆囊内胆固醇含量的过饱和是形成结石的必要条件。正常人在夜间停止进食时,胆汁中的胆固醇也呈过饱和状态。所以以油脂性食物为主的人好发结石,不吃早餐的人也易发胆结石。因此,在家庭预防中就要注意饮食结构的改善,减少对胆固醇的摄入,增加含维生素及纤维素丰富的食品,养成按时吃早餐的习惯,从而有效地预防胆结石的形成。

急性期胆囊 篇5

关键词:急性发作期胆囊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临床效果

在临床上,急性发作期胆囊炎属于一种常见的急腹症,患者如果没有及时入院治疗,那么很容易并发其他疾病,进而给身体健康带来较大的威胁[1]。在传统治疗急性发作期胆囊炎中,临床采用的方法是开腹胆囊切除术。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腹腔镜切除术逐步替代了传统疗法并发展成为治疗胆囊良性疾病的金标准[2]。本次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2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68例急性发作期胆囊炎患者,作为探讨急性发作期胆囊炎患者应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的临床效果的研究对象,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68例研究资料均为2013年1月-2015年12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急性发作期胆囊炎患者,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4例。对照组中,男15例,女19例,年龄24~64岁,平均(44.2±17.5)岁;观察组中,男14例,女20例,年龄26~65岁,平均(44.6±17.8)岁。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1.2.1 对照组

医护人员给予患者传统开腹胆囊切除术治疗,在实施手术前半个小时,对患者进行硬膜外麻醉。患者采用仰卧位,经右上经腹直肌处作一切口,将胆囊充分暴露出来,游离胆囊管后进行结扎,顺行切除胆囊,同时对血管进行结扎处理,术野冲洗后在患者小网膜孔处放置引流管,并且逐层将切口缝合。

1.2.2 观察组

医护人员对患者实施腹腔镜胆囊切除术,首先让患者采用仰卧位,气管插管全麻处理后,创建二氧化碳气腹,使腹内压维持在12 mm Hg,然后进行常规三孔法操作,医护人员利用1 cm Trocar进行腹部穿刺后置入腹腔镜,借助腹腔镜进行手术。在手术过程中,医护人员需要将患者的身体倾斜约10°,使患者头高脚低约15°。利用电凝钩和分离钳将粘连分离开来,充分暴露出胆囊,四周组织极有可能遮住胆囊三角,助手可以借助抓钳将四周组织按压住,近壶腹部向上推压胆囊体部或抓提胆囊颈部,充分显露出胆囊三角,如果能够清晰观察到“三管-壶腹”,那么医护人员即可利用钛夹钳将胆囊动脉与胆囊管夹闭后切除胆囊。

1.3 疗效判断标准

显效:患者治疗后病症完全消失,切口迅速愈合;有效:患者治疗后病症显著缓解;无效:切口无愈合或发生感染。其中有效和显效患者所占比例即为治疗总有效率。

采用生活质量核心量表评价患者生活质量情况,内容:角色功能、躯体功能、情感功能、社会功能,满分为100分,得分越高说明其情况越好。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对照组患者经过治疗后,总有效率为79.41%,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7.06%,观察组患者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5.100,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比较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角色功能、躯体功能、情感功能、社会功能指标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患者术后未出现并发症,对照组中出现出血、积液、感染、胆管损伤的患者各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11.76%,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4.250,P<0.05)。

3 讨论

急性胆囊炎属于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暴饮暴食、过多摄入油腻食物、劳累过度等都有可能导致胆囊发炎。急性发作期胆囊炎的临床症状具体表现为右上腹绞痛,部分患者还可能出现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3]。WHO相关调查结果显示,年龄越大患病率就越高,女性的发病率要比男性高[4]。然而近几年青壮年由于日常生活习惯过差,导致急性胆囊炎的发病群体逐渐趋于年轻化。

临床治疗该病的传统方法为开腹胆囊切除术,然而开腹手术疗法创口较大,而且该病发作急骤,由于局部出现充血水肿,所以在分离胆囊的时候很容易出现出血症状,使术野模糊,进一步增加了手术难度[5]。此外,患者术后极有可能引发切口出血、感染、积液等不良症状,给预后带来不利影响。随着医疗技术的飞速发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开始广泛应用于急性胆囊炎临床治疗中,该手术疗法创伤较小,减轻了患者的痛苦,所以受到患者的认可。

在本次研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了传统开腹胆囊切除术,观察组患者采用了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经过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临床效果显著,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这提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观察组患者术后各项生活指标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这表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能够促进患者恢复肠道功能,提升生活质量。观察组患者术后无一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对照组中则有4例患者出现了并发症,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提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能够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安全性较高。

综上所述,急性发作期胆囊炎患者给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能够取得良好的疗效,而且其能够改善预后,值得临床借鉴。

参考文献

[1]马振刚.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发作期胆囊炎的临床分析[J].中国医药导刊,2015,17(1):34-35.

[2]石一峰,万德炎,邱俊然,等.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发作期胆囊炎的临床体会[J].当代医学,2012,18(19):77-78.

[3]徐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发作期胆囊炎的临床疗效[J].中国社区医师,2015,31(23):58-59.

[4]于华龙.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发作期胆囊炎的临床疗效分析[J].中国农村卫生,2015,8(4):28-29.

急性期胆囊 篇6

关键词:急性胆囊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临床疗效

急性胆囊炎的病死率为5%~10%,几乎均因并发化脓性感染和合并有其他严重疾病[1]。急性胆囊炎发作的主要原因有胆囊内结石突然梗阻或嵌顿胆囊管,胆囊管扭转、狭窄和胆道蛔虫或胆道肿瘤阻塞[2]。行胆囊切除术是急性胆囊炎的根治方法,目前临床上使用较为广泛的两种方法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和开腹胆囊切除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具有创口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的特点,本文通过回顾性分析本院收治的65例患者临床资料,对比两种方式的疗效,借此分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胆囊炎的临床应用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3年10月~2015年12月收治的急性胆囊炎患者65例,入选患者有发热、呕吐、疼痛症状;经放射性诊断表现为胆囊区结石,胆囊阴影扩大,胆囊壁钙化斑,胆囊腔内气体和液平,确诊为急性胆囊炎;排除急性胰腺炎、右下肺炎、急性膈胸膜炎、胸腹部带状疱疹早期、急性心肌梗死和急性阑尾炎等疾病。患者急性胆囊炎发作时间均<72 h。按照所行胆囊切除术的种类分为观察组(34例)和对照组(31例)。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采用胆囊切除术对急性胆囊炎进行治疗,对患者进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禁忌证筛查,若有禁忌证,则不考虑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患者进行术前常规准备。观察组患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采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患者取头高脚低左斜15~20°。常规消毒后穿刺入腹。入腹后先探查证实术前诊断,解剖分离胆囊三角,三角显露并上钛夹离断胆囊管和胆囊动脉,然后自肝床电切剥离胆囊。操作完毕后,肝下置引流管,取出器械,结束手术。对照组患者行传统开腹胆囊切除术,采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取右肋边缘为手术斜切口。完全剥离胆囊后,使用生理盐水清理患者腹腔,采用间断式缝合法缝合患者胆囊床。所有患者术后都行抗感染常规治疗。

1.3 观察指标观察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手术指标比较

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术后并发症比较

观察组患者术后出现2例并发症,包括术后出血1例,腹腔感染1例。对照组患者术后出现6例并发症,均为切口感染。观察组整体术后并发症发生率5.88%优于对照组19.35%(P<0.05)。见表2。

注:与对照组比较,aP<0.05

注:与对照组比较,aP<0.05

3 讨论

急性胆囊炎是一种常见的胆囊疾病,临床症状表现为右上腹疼痛、发热、呕吐等。急性胆囊炎发病急,发展快,严重时可能致死。急性胆囊炎的治疗可以分为一般治疗、药物治疗和外科手术治疗,其中外科手术是胆囊炎的根治方法。

开腹胆囊切除术能够达到确切的手术效果,彻底清除胆囊残留物,有效减少腹腔感染的几率。但是由于开腹手术造成了较大的手术创伤,术后愈合时间长,术后恢复期较为痛苦,且可能发生切口感染等并发症,患者需要接受抗感染治疗。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是一种微创手术,主要作用步骤是对患者进行全身麻醉和常规消毒后穿刺入腹,并形成气腹。通过腹腔镜观察胆囊周围组织环境,操作仪器分离并取出胆囊[3]。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最主要的特点是创口小,引起的手术创伤较小,术后恢复疼痛感较低。恢复速度也较快。研究中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恢复时间优于对照组也证实了这一观点。

腹腔镜切除术具有强大的优势,也存在着弊端。腹腔镜手术因其特殊性,治疗急性胆囊炎时具有局限性。腹腔镜切除术并发症主要有胆道残余结石、胆管损伤、胆漏、出血等,严重的影响了术后患者的疗效以及预后[4]。解决并发症问题的有效方法是掌握手术的适应证。目前多数观点认为,腹腔镜切除术适应证主要有:①急性胆囊炎发病≤72 h;②B超示胆囊呈“双边影”改变;③未合并黄疸和胆源性胰腺炎;④病程虽>72 h,但≤1周,经抗炎治疗后症状消失,腹部体征轻微;⑤无合并严重的内科疾病。在这些适应证下,按照科学的方法实施腹腔镜切除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既保留了微创的优势,也避免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5]。

本研究显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相对于开腹胆囊切除术来说,临床优势显著,手术时间较短,术中出血量较少,康复时间缩短。治疗急性胆囊炎疗效可观,在临床上具有较大的应用价值。因此对待符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适应证的急性胆囊炎患者时,建议考虑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

参考文献

[1]朱瑞.急性胆囊炎的手术时机选择.大连医科大学,2012.

[2]李松兴,陈志伟,张远军.急腹症患者行急诊腹腔镜检查和治疗的临床价值分析.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22):5064-5066.

[3]梅雪峰.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临床效果及相关并发症的预防.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4(22):118-119.

[4]邓仲鸣,赵云.不同时机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的效果及预后.肝胆外科杂志,2015(6):418-420.

急性期胆囊 篇7

关键词:腹腔镜,急性,炎性反应期,胆囊

急性炎性反应期胆囊炎是消化内科常见疾病之一, 发病率较高, 起病急, 病情严重, 外科手术是其主要治疗手段。近年来, 随着腹腔镜技术发展, 越来越多的患者选择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LC) , 但急性炎性反应期胆囊具有复杂性, 胆囊三角解剖变异, 是手术的难点, 故此, 提高手术技巧是保障手术成功的关键[1]。本文将对2009年3月-2015年8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62例急性炎性反应期胆囊炎患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临床效果显著,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9年3月-2015年8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急性炎性反应期胆囊炎患者124例, 其中男60例, 女64例;年龄30~70岁, 平均 (51.2±2.4) 岁;发病时间6~72 h, 平均 (48.6±3.5) h;合并高血压40例, 糖尿病38例, 冠心病26例, 其他20例。所有患者均经B超及生化检查确诊为急性炎性反应期胆囊炎。排除肝肾功能障碍、脏器严重病变、有手术禁忌证者。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各62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给予对症治疗。对照组给予开腹手术切除胆囊, 观察组给予腹腔镜手术切除胆囊, 具体方法如下。

1.2.1 患者准备协助患者取仰卧位, 头高足低位20°~30°, 向左倾斜体位, 并行全身麻醉。

1.2.2 气腹及器械准备

选用日本奥林巴斯手术腹腔镜及其配套器械, 术区常规消毒, 采用“三孔技术”在脐下缘切开10 mm小口, 气腹针穿刺并注入CO2, 进气量10~20 L/min, 腹内压设为12~14 mm Hg。气腹形成后置镜, 分别于剑突下偏右处、右肋缘下与右锁骨中线处行10、5 mm切口, 作为操作孔, 置入相应器械及1块纱布条, 备用擦拭渗血或胆汁, 以及钝性分离用。

1.2.3解剖胆囊三角通过置镜全面探查腹腔情况, 对胆囊三角周围及粘连者, 先将三角区覆盖的腹膜及粘连组织分离;对胆囊壁张力过高者, 可用穿刺吸引器从胆囊底部抽出胆汁。随后, 将胆囊壶腹远端提起, 切开三角区浆膜层, 用电钩钩开胆囊前三角和后三角腹膜, 充分游离后三角, 吸引器吸净渗出液后, 分离钳夹起纱布擦拭分离, 即可清晰暴露肝总管、胆囊管及胆囊动脉。

1.2.4 处理胆囊管

确定“三管一壶腹”关系后, 分离出胆囊管, 于距肝总管0.5 cm处上两枚钛夹, 远端施一枚钛夹后, 剪断胆囊管。

1.2.5 处理胆囊动脉

将胆囊壶腹向外侧牵开继续分离, 将胆囊三角内脂肪组织推开后, 分离出胆囊动脉, 近端和远端各施一枚钛夹后直接切断该动脉, 注意后支血管, 尽量避免出血, 保持解剖清晰。

1.2.6 解剖胆囊床

将胆囊向外牵开, 并保持一定牵张力, 用电钩沿间隙逆行将胆囊自肝脏分离, 如遇出血可使用电凝、钛夹夹闭或纱布压迫, 以保持术野清晰。

1.2.7 胆囊取出逐层分离扩大切口, 取出胆囊放于标本袋内, 必要时取出结石后再取胆囊。

1.2.8 放置腹腔引流对渗血过多、胆汁污染腹腔、有严重炎性反应者, 需留置腹腔引流管至术后24~72 h。

1.2.9 缝合戳孔

纱布条压在三角处片刻再取出, 观察有无渗血及胆汁渗出, 炎症渗血较多在创面处放置明胶海绵, 放出气体, 在镜头观察下依次退出各操作穿刺器, 最后退出置镜穿刺器, 检查穿刺口有无出血, 清点纱布及器械, 10 mm戳孔均逐层缝合。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围术期观察指标

观察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均明显少于对照组, 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详见表1。

*与对照组比较, <0.05

2.2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术后出现1例 (1.6%) 并发症, 为胆漏, 无切口及腹腔内感染、胆管损伤、肠痉挛等并发症, 无死亡病例。对照组术后出现6例 (9.7%) 并发症, 其中切口感染1例, 腹腔内感染2例, 胆漏2例, 肠痉挛1例, 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3 讨论

急性炎性反应期胆囊炎发病急, 病情进展迅速, 胆囊易水肿、化脓甚至穿孔, 或与周围组织粘连, 增加手术难度[2]。既往临床常采用开腹手术治疗, 但手术创伤大、术后并发症多, 患者依从性差, 由此LC成为急性炎性反应期胆囊炎新的手术术式, 该术式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痛苦少等优点, 但对于复杂性胆囊炎仍需掌握手术技巧, 方能使手术顺利完成[3]。为进一步提高手术疗效, 降低术后并发症, 现将LC治疗急性炎性反应期胆囊炎注意事项总结如下。

3.1 胆囊周围及三角区粘连

炎症常导致胆囊与大网膜及胃十二指肠等粘连, 难以确定胆囊三角区肝总管、胆总管及胆囊管的关系, 逆行或顺行方法从胆囊底部开始仔细分离, 解剖出胆囊三角, 若三角区因长期反复发作导致, 明显粘连, 可尝试逆行切除法从胆囊底部从上下两个方向开始剥离, 极易找到肝总管及胆囊动脉, 所有管道分离出后, 再分离出三角区脂肪及结缔组织, 仔细检查有无变异血管及胆囊动脉后支[4,5]。无法确定壶腹时, 应沿胆囊壁从高往下解剖, 必要时由胆囊体向下解剖。切除胆囊管前应明确“三管一壶腹”, 当无法确定管道性质时不能盲目切断或结扎[6]。

3.2 胆囊减压

胆囊壁充血、水肿、张力高、有积脓时, 可行胆囊底穿刺减压, 以降低胆囊壁张力, 方便钳抓胆囊壶腹部并向外上牵引, 可充分展开并暴露胆囊三角区, 以便于分离[7]。

3.3 出血的处理

分离时导致胆囊动脉及肝中静脉分支损伤, 胆囊动脉变异、遗漏结扎血管、组织脆性大等因素都可造成术中出血, 当出血过多时, 应用吸引器吸尽积血, 找到出血点并采用电凝或钛夹夹闭等方式止血, 以保持术野清晰[8,9]。对胆囊三角精细解剖, 掌握血管变异情况, 是预防出血的关键, 当剥离胆囊时, 若胆囊壁出现僵硬且无正常层次时, 可将部分胆囊后壁留于胆囊床, 电灼破坏黏膜即可, 以免撕裂胆囊床[10]。胆囊床出血可用电凝止血, 肝窦出血可用明胶海绵止血[11]。

本文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术中出血量, 均少于对照组, 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果提示:LC能获取与传统术式相似的临床疗效, 且创伤小, 术后并发症少, 但由于该术式操作较为精细, 需着重处理胆囊周围及三角区粘连、胆囊减压及术中出血, 以保障手术顺利完成和预后质量。如胆囊三角不清晰, 分离困难, 解剖不明需及时中转, 避免手术时间过长二氧化碳蓄积致高碳酸血症及胆道副损伤等并发症。

急性期胆囊 篇8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3月~2014年3月于我院就诊的48例急性炎症期胆囊炎患者, 其中男27例, 女21例, 年龄33~71 (47.5±3.8) 岁;急性化脓性胆囊炎22例, 急性水肿性胆囊炎18例, 急性坏疽性胆囊炎8例。所有入组者术前均经相关临床检查、影像学诊断后确诊, 均系结石性胆囊炎导致疾病急性发作, 排除既往有严重肝肾疾病及其他脏器功能障碍者。所有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4例, 两组患者一般情况比较无显著差异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观察组实施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 气管插管全麻后, 为患者建立CO2气腹 (12~14mm Hg) , 经3孔法对腹壁进行穿刺, 并将胆囊及其周围粘连组织加以钝性分离, 促使胆囊完全显露, 部分有较高的胆囊张力情况者, 还需采取穿刺针抽取胆汁减压[5], 钝性分离粘连组织, 并抵达Calot三角, 以观察到纹氏孔及胆囊三角后壁为宜。在剥离钳的辅助下, 经Hartmanns袋依次将浆膜层、脂肪组织以及后三角和前三角等加以分离, 待胆囊管后间隙完全打开后, 再对胆囊管加以分离, 分离的同时采取吸引器吸除渗液, 以保证术野的清晰。完成后再钳夹并切除胆囊管及其动脉。在对胆囊管进行夹闭时, 需要试夹以确定胆囊管有没结石嵌顿, 若有此情况, 则需要找到与结石距离较近的胆囊侧并切开, 将结石缓慢排出后再进行夹闭操作[6]。为预防手术时误伤到解剖位置已改变的肝胆管, 还需在将胆囊颈部后壁剥离后继续实行钝性剥离, 直至抵达胆囊床, 此时再选取电钩对胆囊进行分离。完成后再选取适量生理盐水对腹腔进行冲洗, 同时留置引流管, 术后5d内拔管。对照组在临床上实施传统开腹手术治疗。

1.3 观察指标

记录好两组患者的手术成功率、住院时间以及切口感染、胆汁漏等并发症发生情况等。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软件分析数据。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 以±s表示。P<0.05示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手术治疗情况比较

观察组手术成功率100%, 对照组手术成功率79.2%, 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观察组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

2.2 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治疗期间无1例出现并发症, 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5.0%, 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2。

3 讨论

急性炎症期胆囊炎是现阶段危及人类健康安全的一种常见性胆道系统疾病。一旦患病, 患者常常有恶心、呕吐的临床表现, 部分症状较重者, 还可能呕出胆汁[7]。目前医学界及学术界对该疾病的治疗已达成统一共识, 一致认为手术疗法是治疗急性炎症期胆囊炎的首选。传统开腹手术对该疾病的治疗有一定意义, 但手术成功率不是特别理想, 治疗后容易出现结石残留, 并且由于传统开腹手术会给患者造成较大创伤, 对于患者的术后恢复也有很大影响, 甚至还可能诱发切口感染、胆汁漏及胆道出血等一系列并发症。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是新时期我院逐步用于治疗多种胆道系统疾病的一种重要术式, 除了具备有微创、术中出血量少、术后恢复快及操作简便等特点之外, 该术式还能够尽最大限度对结石加以清除, 避免术后感染、胆汁漏等不良症状的发生, 安全性更为理想、可靠。这在近几年的相关研究中亦有报道。在康忠研究中[8], 216例急性炎症期胆囊炎患者经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后, 发现有204例病情得到满意控制, 手术成功率达到了94.44%, 且所有患者术后均无感染情况。在本次研究中, 观察组手术成功率、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 (P<0.05) , 与上述研究一致。

综上所述, 为急性炎症期胆囊炎患者实施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有确切效果, 并且能够尽量避免不良症状的发生, 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并出院, 适合在今后的临床上普及应用。

参考文献

[1]胡荣生, 李秋波.急性炎症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临床应用[J].哈尔滨医药, 2012, 32 (1) :1-2.

[2]官德鑫, 吕振江.急性炎症期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临床观察[J].中国卫生产业, 2013, 12 (5) :177-178.

[3]于洪武, 戴亚伟, 张芸.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转开腹30例分析[J].肝胆胰外科杂志, 2010, 22 (1) :66.

[4]国维克, 张正东.传统器械经脐入路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40例分析[J].肝胆外科杂志, 2012, 20 (2) :126-128.

[5]吴文学.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机体急性创伤炎症应激反应的影响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 2010, 13 (15) :1639-1641.

[6]刘海燕, 葛梅, 刘丽芳.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围手术期护理体会[J].广东医学, 2011, 32 (10) :1361-1362.

[7]吴耿刚, 汤月良, 卢海武.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在急性胆囊炎中的应用[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1, 5 (2) :19-21.

探讨老年胆囊切除术围手术期处理 篇9

【摘要】目的 探讨老年胆囊切除术的围手术期的处理 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1月一2013年1月 36例老年胆囊切除术临床资料.结果 术后痊愈出院33例,94.4%. 出现并发症3例,5.55%。结论 有效的围手术期处理,能有效提高老年人胆囊切除术的治愈率。

【关键词】老年 胆囊切除术 围手术期

胆囊炎、胆石症是老年人中的多发病、常见病。由于老年人生理储备能力降低,多伴有其他疾病,给治療增加了困难,因此重视围手术期的处理能有效的提高老年患者治疗的成功率。

一.资料与方法

1. 1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1月一2013年1月 38例老年胆囊切除术临床资料,其中男23例,女性13例,年龄60-81岁,平均68. 37岁。发病距手术时问:12h-15年,首次发病18例,50.0%,二次发病11例,(30.55%),多次反复发病7例,(19.44%),单纯胆囊结石31例,(86.11%),胆囊结石伴胆管结石5例(13.89%),诊断:结合患者的病史、临床表现、B超或CT检查确诊。本组病例中27例,(75.00%)伴有一种或多种慢性疾病,其中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15例,高血压病9例,冠心病3例,糖尿病4例,前列腺增生5例。

1. 2临床表现38例患者均有程度部等的右上腹或者剑突下疼痛,轻者隐痛小适,重者绞痛难耐,伴有急性胆囊炎患者出现发热症状,体温一般在38— 39℃之间,白细胞及中性粒轻、中度升高,19例出现黄疽,3例腹肌紧张,有5病患者病情严重程度与临床不相符合,腹痛轻,压痛不明显,术中发现胆囊积脓,其中一例出现坏疽。

1. 3手术方式36例患者均采取胆囊切除手术治疗,其中择期手术31例,急诊手术5例,单纯胆囊切除术26例,胆囊切除及胆总管切开探查取石T管引流术10例。

二.结果

术后痊愈出院33例,94.4%. 出现并发症3例,5.55%。

三.讨论

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很多器官出现退行性改变,表现为免疫力下降,应激能力下降,心肺肝肾的储备能力不足,因此,老年病人手术的风险性和术后井发症发生率大为提高,有统计发现,老年病人手术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达33%^' 62%,有报道提示[1],术后出现多种并发症及死亡病例患者,多因术前存在多种疾病。因此,加强老年病人的围手术期处理,可降低手术风险,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1、术前准备:术前完善心、肺、肝肾、凝血功能、三抗等检查生。对高血压患者术前血压控制在收缩压低于140mHg,舒张压低于90mmHg,术后及时给予有效降压治疗;糖尿病患者术前应将血糖控制在7mmol/l以下,术后严格控制葡萄糖的摄入,必要时予以胰岛素控制血糖糖,定时监测血糖;对肝肾功能不全的患者,术前给予护肝保肾处理,术后严格选择药物,尽量避免使用对肝肾功能有影响的药物;对心脏病的患者,请心内科会诊治疗原发病,包括纠正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等心脏疾病。

2.手术时机的选择:慢性胆囊炎、胆囊息肉或胆囊结石的病人,选择择期手术,完善术前检查,纠正基础的内科疾病。对于急性胆囊炎合并结石的病人,手术时机的选择就尤为重要。我们的体会是根据病人具体情况,确定治疗方案。如急性胆囊炎的病人全身情况好,发病时间在2d以内,根据B超提示周围水肿小严重,考虑有结石嵌顿在胆囊颈的病例,就尽早手术。如果病人一般情况很差,则采取保守治疗,待病情稳定后再考虑择期手术。科学的评估病人,是减少并发症或死亡率的保证。

3.麻醉的选择:对肥胖病人采取全麻插管,可取得满意的麻醉及保持良好的肌松效果。对高而压情绪紧张的患者,可采用全麻插管加硬膜外置管,除上述优点外,在术中对高血压也有一定的降压效果。术后在硬膜外管上接一镇痛泵,可减轻术后病人伤口疼痛,使病人较好的休息,有利于老年人的术后恢复。

4.手术的处理:在选择手术方式上,应考虑安全、简单有效,尽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由于胆道系统解剖关系复杂,解剖变异多,且有些患者反复发作,胆囊三角区粘连严重,术者应准确了解其解剖结构,对手术操作相当熟练,充分理清胆囊管、胆总管及胆囊动脉之间的解剖关系,只有这样,才能有效避免医源性损伤。手术过程中要注意术野开阔,操作轻柔仔细,避免强行分离及过度牵拉胆囊,注意不要误伤肝胆管、切切注意不要将胆总管误认为胆囊管而结扎切断。对于胆囊三角明显充血水肿、增厚粘连的患者需认清胆囊壶腹与胆囊管交界部解剖关系[2]。以避免损伤邻近胆管、血管,引起大量出血. ,感染,甚至发生休克导致死亡。

5.预防并妥善处理术后井发症:老年患者术前充分评估术前准备,术中操作仔细轻柔,术后处理这三者同等重要。胆囊切除手术本身并不复杂,但因老年人生理功能的特异性,术后可能出现各种井发症,术后应观察生命体征,维持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对于所有的老年患者,术后都应鼓励其早期下床活动,以利于消化道功能的恢复,降低静脉血栓形成的风险;不能下床活动,应鼓励患者勤翻身,对合井有肺部疾病的患者可予以雾化治疗,避免受凉,以降低肺部感染机率。对合井有高血压病的患者术后应继续子以降压治疗,使血压控制在理想范围,为减轻心助负担,预防肺水肿,术后要监测24小时出入量,对心肝肾功能小良患者尤为重要,必要时予以利尿剂。对糖尿病患者术后调整胰岛素的用量,注意检测血糖变化,及时调整胰岛素的用量,将血糖稳定在合理范围。术后1-2天,患者一般处于禁食阶段,可预防使用质子泵抑制剂。对于抗生素的使用,要常规适量给予,伴有糖尿病的患者。由于老年人伤口愈合能力较差,拆线时间,可适当延长。

参考文献

[1]储冰峰,陈大伟,金志伟等.老年胃癌318例临床分析[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01,21(11):664-665

急性期胆囊 篇10

关键词:胆囊炎,结石老年,围手术期,护理

随着我国老年人口的增多, 老年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数量也不断增加[1]。本文观察了护理干预对老年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围手术期的应用效果,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1年3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例年龄≥60岁的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93例为研究对象。93例患者均有右上腹疼痛、饱胀不适等症状, 且经血尿淀粉酶、腹部B超等检查确诊。随机将93例患者分为观察组46例、对照组47例。观察组中男12例, 女34例;年龄62~75岁, 平均 (68.3±4.2) 岁;其中合并高血压9例, 合并冠心病11例, 合并糖尿病4例, 合并慢性肺疾病7例。对照组中男13例, 女34例;年龄61~77岁, 平均 (68.6±4.3) 岁;其中合并高血压9例, 合并冠心病11例, 合并糖尿病4例, 合并慢性肺疾病7例。两组患者在性别比、年龄等资料上无统计学差异 (P>0.05) , 可比。

1.2 方法

两组均采取手术治疗。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 如术前遵医嘱用药、灌肠备皮;术后观察病情, 实施常规腹外科手术与麻醉后护理等。观察组在该护理外另实施护理干预。 (1) 术前干预:考虑到老年患者基础疾病多、病情发展快、耐受性差, 入院后要向患者做好病情及治疗方法介绍等心理护理, 以提高患者及其家属对疾病的认知与了解并树立治疗信心。同时要快速开通静脉通路并遵医嘱积极进行吸氧、抗休克等对症支持治疗, 尤其重点指导患者及其家属严格进食以防加重胃肠负担并预防术后胀气。此外要全面了解患者是否患有支气管炎、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疾病并进行评估。对患有肺气肿、支气管炎等患者术前要禁止其吸烟并进行适当雾化吸入及吸氧祛痰治疗;对血压血糖波动较大患者术前要积极控制血糖血压并加强血糖血压监测[2]。 (2) 术后干预:重点监测患者血压、脉搏等生命体征及导尿管、胆道引流管各引流管情况。在患者清醒后协助患者取半坐卧位并鼓励其早进行床上活动以利于肠道蠕动恢复并尽早排气, 同时术后加强营养支持以提高患者机体抵抗力。重点观察患者体温、血象、切口变化情况, 并进行并发症预防护理, 如指导患者咳嗽咳痰、多翻身、注意保暖以防气道分泌物瘀滞堵塞气道、受凉等而并发肺部疾患;指导患者咳嗽时清捂切口以防切口裂开并发感染, 多摄入蔬菜水果以防便秘;患者导尿管宜在术后1~3d内拔除以减少术后泌尿道感染可能[3]。对合并糖尿病患者, 由于糖尿病影响术后切口愈合, 术后要进行重点护理与关注, 保持患者血糖控制平稳并加强营养以提高患者抵抗力[4]。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术后首次排气时间、术后并发症情况及平均住院时间, 并进行对比分析。

1.4 统计学方法

对两组观察指导运用SPSS15.0软件行数据统计分析, 其中平均手术时间等比较经t检验, 并发症情况比较经卡方检验。P<0.05表示组间比较差异显著。

2 结果

2.1 两组手术时间等比较

见表1。观察组平均手术时间、首次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较对照组缩短 (P<0.05) 。

注:与对照组比较, *P<0.05

2.2 两组术后并发症情况比较

见表2。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4.35%;而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7.02%,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χ2=3.89, P<0.05) 。所有出现术后并发症患者均给予及时对症处理后均痊愈出院。

3 讨论

老年患者受免疫力降低、基础疾病多等因素影响, 一旦结石性胆囊炎发作即起病急、进展快、坏疽穿孔率高, 如不加强围手术期护理, 术后极易发生各种并发症, 严重者甚至可并发症感染性休克等而死亡[5,6]。因此, 必须重视对老年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 以确保手术的顺利实施与促进患者术后尽快康复。

在本研究中, 我们主要从术前、术后两个方面进行了护理干预。在术前护理中, 以加强对患者的术前心理护理及术前准备最为重要。适当的术前心理护理对提高患者及其家属的依从性与治疗信心具有重要意义, 而充分的术前准备更利于手术的开展。在术后护理中, 必须加强对患者的病情观察及并发症预防。只有针对性进行并发症预防才能更真正有效预防术后切口感染等并发症, 真正意义上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

从观察结果看, 实施护理干预的观察组平均手术时间、首次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 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也明显降低。这提示我们以上护理干预能预防术后并发症, 缩短患者首次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加强对急性结石性胆囊炎老年患者术前、术后护理对预防术后并发症、促进患者康复具有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李先军.老年急性结石性胆囊炎38例治疗体会[J].临床外科杂志, 2005, 5 (13) :328.

[2]蒋方国, 宋炜.危重病人应激性高血糖的研究进展[J].中国现代医生, 2007, 45 (3) :79-80.

[3]张秋华, 轩玉红, 孟庆春.急性胆囊炎行急诊胆囊切除后腹腔引流管的护理[J].中国医药指南, 2009, 7 (3) :139.

[4]霍秀兰.对糖尿病患者实施护理干预效果观察[J].中国现代医生, 2007, 45 (15) :120-121.

[5]沈瑾, 张逖, 李梁, 等.老年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的临床特点及外科治疗[J].山东医药, 2011, 51 (34) :60-61.

上一篇:多电平拓扑下一篇:输变电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