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运营能力

2024-06-25

企业运营能力(精选10篇)

企业运营能力 篇1

创新是人类社会进步的动力源泉。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 四大发明、丝绸、瓷器、算盘、十进制等这些中华民族的发明创造, 为人类文明进程做出了巨大贡献。今天, 创新已经成为时代和社会发展的核心主题, 也是打造国家竞争力的关键, 还是企业赢得现实竞争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手段。GE的杰克韦尔奇曾经说, “我坚信, 如果组织内部的变化速度慢于外部变化速度, 失败就在眼前。”。有研究表明:全球7 0%以上的企业认为创新是排在前三位的战略大事, 有9 0%以上的企业高管认为通过创新实现有机增长是在行业内取得成功的关键。因此, 企业要实现由传统的粗放式增长向新型的内生式、创新型增长转变, 必须系统提升创新能力。

一、对创新概念的理解

企业创新的本质是创造新的产品或者服务, 以引领或满足客户需求, 最终达到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因此, 创新的关键是要能形成满足客户需求的新产品新业务, 运营创新、商业模式创新等都是服务于产品与服务的创新。其中运营创新包括营销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等。

创新与研发不同。研发侧重于理论基础, 创新侧重于经营实效;研发是创新的手段, 创新是研发的目标;研发是微观与局部, 创新是宏观与全局。

二、建设企业创新能力必须坚持的关键点

(一) 必须坚持以客户市场洞察为前提、以企业战略方向为引导

创新的直接目标是满足客户的需求。美国苹果公司连续多年被哈佛大学《商业评论》选为世界创新公司冠军, 其秘诀之一就是坚持以客户为导向, CEO乔布斯曾骄傲地说:“在苹果公司, 我们遇到任何事情都会问:它对用户来讲是不是很方便?它对用户来讲是不是很棒?每个人都在大谈特谈‘噢, 用户至上’, 但其他人都没有像我们这样真正做到这一点。”。苹果公司目前已经成为世界第一大市值公司, 其先后推出的IPOD、IPHONE、IPAD, 都成为引领世界潮流的创新产品。

然而, 满足客户需求不是一件轻松的事, 这既包括满足客户的显性需求, 也包括对客户隐性需求的挖掘和引导。通信运营企业需要建立自己强有力的市场研究队伍, 明确市场研究的方法、流程与结果应用, 提升市场洞察与运营能力;同时需要适度利用外脑, 快速弥补在客户市场洞察方面的短板。

战略就是选择。企业创新行为必须在企业既定的总体战略、竞争战略之下予以推进。企业战略对目标客户选择、主要产品与服务领域、战略目标实施的路径等都有清晰、准确的描述, 创新正是围绕战略既定的方向与领域、有选择地重点突破, 才能形成合力, 支撑战略目标的实现, 也才会有自身的生机与活力。

(二) 必须坚持深入建设创新文化

如果说创新成效是树上的果实, 那么创新文化就是树下的土壤, 每个员工都是果树, 建立创新机制就是浇灌果树, 推进创新行动就是为果树修剪、除虫害等过程。如果没有树下坚实而肥沃的土壤, 企业的创新推进将成为空中楼阁, 必不能持久。

事实上, 世界上优秀的企业常把创新作为企业文化的核心, 无论战略还是执行, 这些企业都坚持注重实效、知行合一, 创新突破。Google作为全球最具创新能力的I T企业之一, 要求员工7 0%时间用于核心业务开发, 2 0%时间用于相关但又不相同的项目上, 1 0%时间则一定用于全新的业务和产品上, 并通过系列考评保证公司这项政策的有效执行。再如IBM公司, 建立了系列激励制度引导和推进企业创新变革。现代企业经营发展的内外环境已经发生了深刻变化, 不能再视员工的才智于不顾, 而是要建立系列的激励机制, 激发员工亮出自己的创意, 这也是获取创意最有效最经济的方式。更重要的是将创新作为核心价值观并制度化。

要想有效推动创新, 仅仅是鼓励、给予员工时间是不够的, 还必须建立起容忍失败的文化氛围。因为创新过程本身就是试错的过程, 正如爱迪生发明电灯泡一样, 一次最终的成功往往是建立在千百次失败的基础上。因此, 宽容不可预见、不可防范的失败是创新文化的关键要素。

创新文化建设需要适当的载体。大张旗鼓的创新活动有利于激发企业创新氛围, 如建立创新观念、探讨创新方法、围绕经营实践的创新突破活动等, 有利于潜移默化地建立创新文化。

(三) 必须坚持提升全员创新能力

创新成效的取得是以全员创新能力为基础的。而创新能力不仅是一种创意提出能力, 更重要的是一种创新突破的实践能力。因为创新成效的评价不仅依据创新性, 而且还要依据价值性与操作性。

1、提升各级管理者的创新领导力

关键是各级管理者要给员工提供一个理性化、人性化的平台, 所谓理性化平台, 就是要切合每一个人的实际情况, 要有“容才之量、识才之能、用才之心”, 做到知人善任。“善任”就是要有个性化的平台。一个好的领导者是可信赖和受尊敬的, 能提出振奋人心的目标, 并有能力吸引怀有同一目标的追随者或员工, 营造智慧激荡、创意迸发的氛围, 形成相互信任、双向交流、尽人之智的良好环境。领导者的水平决定着组织的发展水平, 组织发展的水平不会超越其领导人的水平, 因此各级管理者必须在不断自身学习的同时, 真正营造“赛马不相马”的机制, 坚持人才是从实践中、从业绩里来, 而不是主观培养出来。

2、提升全体员工的创新能力

创新能力是员工取得创新成效的前提。虽说创新能力与生俱来, 但它更需要后天的积淀与发挥, 有一定的规律和方法可循。通过员工立足岗位的创新实践、鼓励员工利用业余时间参加继续教育、送外培训等方式, 在不断提升员工岗位核心技能的同时, 提升员工对创新及其方法论的理解, 对创新工具的运用, 使员工在创新实践中不仅提想法, 更注重实践, 在实践中少走弯路, 提升创新实效。

3、提升创新管理人员的管理能力

企业的创新主要包括自上而下的集约化创新与自下而上的群众性创新。群众性创新是企业创新的基础, 集约化创新则是群众性创新的升华。两种不同的创新要使之从无序的自发状态到可管可控的有序引导, 从抽象的概念到形成具体的生产力, 都需要科学有效的管理方法, 需要依靠创新管理队伍的持续管理和有效推进。可以说, 创新管理人员队伍的素质能力将一定程度上决定企业创新能力提升的成败。

(四) 必须坚持防范风险

要突破“不创新等死, 创新找死”的怪圈, 就要注重创新风险的防范。创新就是在非确定性领域的冒险之旅, 但冒险不是无畏地横冲直撞, 而是有计划、有目标的严谨探索, 一方面需要通过严格的项目管理防范可避免的风险, 另一方面要评估不可避免风险可能的后果, 使之在可控、可承受的范围之内;而不是一次失败就导致组织局部或全局失败, 导致对员工个人努力的全盘否定。

(五) 必须坚持系统思考

创新行动是员工的行为习惯, 通信运营企业创新能力的提升就是要把组织、员工不自觉的行为习惯变成一种自觉自愿的持续的行动, 这就需要从文化、机制、制度、支撑保障手段等方面系统思考。创新能力的提升本身也是企业的一场深刻变革, 这个过程也是最好的创新实践, 如果在这场变革中都没有创新、没有突破, 更不可能有组织、员工激情四溢的创新行为。

(六) 必须坚持持续行动

创新不可能一蹴而就。也就是说创新不是一个结果, 而是一连串不断突破的结果, 或者也可以说创新本身是一个长期持续的过程。因此创新重在行动, 贵在坚持, 更需要细节管理和精细管理, 不可能每次遇到问题就能马上找到原因, 要善于从细节处入手, 不断尝试、反问、推敲、验证, 大胆设想小心求证, 才能取得最终的成功。苹果公司制造手机的想法始于2000年, 当时计划与摩托罗拉联合开发, 最终分道扬镳, 未能如愿。然而时隔7年之后, Iphone终于横空出世, 这期间的坚持与等待正是创新推进中的重要力量。

三、通信运营企业创新推进的简略思考

通信运营企业以服务提供为核心, 与工业企业重在产品创新不同的是, 通信运营企业创新的重点领域不在技术研发、而在满足客户需求的服务模式方面。这是由于通信运营企业核心优势是运营着庞大的客户群, 也具备了一定的掌控客户的能力。

因此, 在创新推进的实践中, 通信运营企业集团公司可建立驱动全集团各级组织、员工创新的机制与体系, 加强对各领域创新方向的引导, 并重点加强全集团产品创新工作的组织。其中, 前瞻性、试验性的产品创新以与设备提供商联合推进为主, 集团公司相关部门直接负责, 省市公司分别在市场调查、客户需求分析与提供、产品测试及试推广中发挥积极作用。应用性产品创新可以指定相应省公司承接开发任务, 集团公司协调相关厂商予以支撑或提供相关资源, 发挥省市公司在产品创新中的主观能动性, 提高产品与客户需求的契合度。省市公司创新的重点则宜聚焦于运营创新与商业模式方面, 如合作创新、营销创新、管理创新、技术创新等, 使客户感知更好、企业运营效率更高、核心竞争能力得到巩固与提升。

总之, 通信运营企业需要建立以战略为指引、整合组织资源推进创新的体系, 打破固有的行政组织体系限制, 避免以公司、部门各自为阵推进创新, 导致都认为自己确定的创新领域最重要, 但并未对企业整体资源使用效益最大化、核心竞争力形成发挥最大效用, 甚至导致重复劳动。

创新无处不在、无时不在, 让我们把握机遇, 在创新的浪潮中乘风破浪, 开拓进取。

企业运营能力 篇2

摘 要 企业的资本运用能力体现可以看作为企业通过物化资本的从优配置来强化企业内部的运营效率与对外效用的能力。但是现今由于各方面因素的制约、限制导致我国企业的资本运营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原地踏步,很难提升。而本文针对企业内部对企业运营资本影响的主要因素提出相关的解决对策,从而加强、强化我国企业内部的资本运营能力。

关键词 企业 内部资本运营 资本运营 对策

一、资本运营能力的意义

企业资本运营能力主要的概述定义为是指将企业通过物化资本的从优配置来强化且内部的运营效率与对外效用的能力。而相对于资本而言,就是说企业要有一定的实力去获得利润,从而相对于企业来说,效益的流动趋势就会由低向高而发展,但是前提的基本条件就是企业只能在法律允许加以维护的情况下,企业才有相关权利去联系正规渠道去筹集、盘活资金,从而使企业的的经营功能一步步走向成熟,从单一运营功能发展为多功能的经营功能;另外,由于企业想获利的资本天性,就必然决定了企业客观对资源的进行优化组合,同样这也就是企业在市场中的对外的经济实力、对外效用的体现。

而从企业的生产利润来看,可把它分为增值效应与转移效应的一种企业内生效应。增值效应指的是凭借企业的资本运营能力而实现企业利润、社会财富的这一过程,是循序渐进、持续增量的一个过程、范畴,这是企业实现资本积聚的一个必然过程;而转移效应,不言而喻,就是说企业通过资本运营能力强弱来对企业的社会财富进行转移的这一过程,而企业的效益、利润都来自这一过程的转移,从而对这相对集中的效益利润存量实现再分配、计划。(即资本集中再分配的这一过程)。由此可见,前者遵从于效率原则,它的过程实现是属于企业不断发展与改进的这一过程。而后者可能会对社会部分人员的福利水平用一定的方式、手段降低其福利,从而改善自身的需求。因此,这种效应能否长期存在,最终取决于企业能否产生资本运营的增值效应情况。

二、我国资本运营能力提升缓慢的主要相关因素

(一)融资能力相对匮乏

企业为实现丰富的经济利润,就需不断的储蓄实力,积累资本,从而有资本提高企业运营生产能力,这一过程企业也同样的积累自身的剩余价值,从而逐步获利、盈利,企业在效益得以满足的情形下,其生产规模也不断壮大,但这一过程主要面临的困境就是:企业资本金稀缺、债务偿还能力欠佳、内页内部相对亏损。相对于此形势下,国家出台了相关法律以及针对改进的措施,使企业的运营生产矛头逐步指向更加开放深远的市场,相关国家政策客观调控市场机制力度以及加大市场的竞争压力,从而客观上使经营负责人与职工的利益以及企业经济效益之间的关系更为紧密,即企业在压力中逐步提升了自身实力。但是,企业实际生产运作中,还是存留各种各样的深层次问题,其面临形势仍然紧张、严峻。具体表现为企业的负债率不断提高、资本循环渠道稀缺、资金筹集周转失灵甚至出现大量的流失;停产以及逐步走向破产的企业逐步增多;企业运作效率相对低效。因此,现今我国多数企业的融资能力还是相对困乏的,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企业的运营能力提升。

(二)资本运营目标战略不明确

企业要想在生存的基础上求得发展就要明确生产经营和资本运营的导向并以此明确策划经营战略目标。企业资本运营战略很深长度上决定着企业的经济生活动范畴以及发展走向。尤其当今企业市场瞬息万变,根本就不会存在永远的赢家,而相对于部分中小企业对于运营的方式管理,还存在着不少管理误区,主要表现为:(1)追求巨大效率从而看重扩张、忽略收缩;(2)对于市场瞬息万变的忧患意识不到位、不明确,对资产结构管理的战略目标不够深远,从而良机已过,为时晚矣,企业蒙受巨大的损失。

三、如何强化企业内部资本运营能力的相关对策

(一)针对企业自身资本运营模式确立资本优化、提高价值等的运营理念

企业一家独大从一定程度上说明了企业管理者的经营观念足够优秀。事实上,企业管理者的经营理念要结合市场的随性变化而强化对把握市场前瞻性非常关键。现行国家部门企业经营者熟知生产运营模式的基本流程,诸如重企业的生产、销售、采购、经济控制、售后服务、产品推广、技术流程、加强管理、人力资源建设和利用等企业运作流程模式,但往往缺少的是针对性经营管理观念。对于系统性、复杂性的企业资本运营过程其实并不只是套路式的出售、转让资产或收购企业,是需要企业针对于自身面临的经营活动做出系统科学的明确导向并确立资本优化的管理念,从而实现企业经济价值的资本运用过程。作为时下企业经营管理者,首当其冲的就是要明确资本运营现今管理观念,从而通过资本运营的针对性具体实施过程不断强化企业的竞争实力。

(二)强化自身的管理机制,建立中长期发展战略

企业的发展规模一步步走向成熟、壮大,就会有构建现代企业的整治管理结构的需求机制,这时就要建设健全、并逐步完善自身发展管理机制。目光长远的企业负责人,往往先行于他人一步,企业创办运营开始时就建立规范的管理、治理结构,从而使自身起点高于其他企业。全球许多跨国性企业相对来说都有一套较为健全的管理机制与发展战略,而且在进行有关的资本运营之前,都会审慎地研究资本运营活动与企业长期发展战略之间的关系,是否符合长期发展的要求,是否有利于实现企业的长期目标等,以保证资本运营能够为企业带来长久的竞争优势、发展潜力。而这正是国内企业所缺乏的。这就要求我国的企业应建立企业发展的中长期战略,作为资本运营的基础,防止运营活动的短视现象。

四、结语

我国的资本运营体系相对于全球范畴来说,还没有走向成熟与完善。当前必然会存在着许多问题。但是,伴随我国市场经济的改革与深入,逐步出台完善健全资本市场法律法规,而且随着国家资本运营良好环境的改善,我国企业的资本运营的运行道路一定会更加畅通。因此现行企业应强化企业内部的资本运营能力,炼好自身企业的基础功夫。

參考文献:

[1]刘运球.资本运营是实现国有企业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企业家天地下半月刊(理论版).2009.02.

[2]孟庆良.关于民营企业资本运营与产业整合的研究.经营管理者.2009.12.

企业运营能力 篇3

一、企业资金运营管理的不足之处

企业资金的运营管理直接影响到企业发展战略的实施以及企业未来的发展前景,企业在资金运营管理过程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不足:

(一)企业资金使用不规范

企业资金使用的不规范主要表现在:企业对于内部资金随意使用。具体的来说,一些企业集团在没有充分了解市场需求以及企业发展方面需求时就草率的制定好资金的使用规划,因此就直接导致企业集团资金的盲目使用,在资金计划上也显得过于随意,这种行为存在严重的弊端;企业制定的计划可操作性低,有一些类型的企业在制定详细的资金使用计划之后,通常由于其所制定计划缺乏一定的可操作性,因此在计划的真正实施过程中经常会出现一些无法预料的突发事件,导致资金计划很难正常的执行,促使企业在银行内的账户过多,一些集团的资金分布也变得较为广泛,并且相关的随意性比较强。同时严重影响了企业的长远发展,导致企业在资金使用方面的效率和质量难以提升。

(二)缺乏完善的资金管理制度

资金管理制度主要针对企业的资金使用和预算、财务部门的协作作用以及资金的使用评估等多个方面进行管理。国内大部分企业为了加强资金管理以及运营的水平,大都建立了一套完善的资金管理制度,然而所制定的制度大都只是建立在预算和结算方面,在预算评估和评估的效果方面却仍然不够充足。国内很多企业资金管理制度不完善的情况表现在资金管理制度当中预测和决策能力缺失、资金的计划使用没有按照预定计划进行以及资金管理制度不够科学等方面,在对资金的分配和管理当中,大多数的财务人员通常都是以员工们的工作经验来作为其进行规划的标准[2]。一旦出现突发性资金使用问题时,在资金使用和评估管理的工作当中,企业内部各个部门的配合力度将大大削弱,财务部门在进行资金跟踪以及相关的评级工作当中由于缺少相应的评价细化标准,将导致资金运营的效果大打折扣。

(三)企业资金风险防范意识薄弱

市场经济的发展,导致很多企业出现不择手段寻找销路的情况,因此就出现对客户资料调查不够深入的情况,一些产品合同的签署也不够规范。特别是某些企业在拓展销路的过程当中,在企业客户的选择方面,没有做到详细的调查和研究,因此为了能够真正取得销售合同而开始不记后果的进行,甚至有些企业不惜以签订短期合同以及赊账的销售方式来对客户进行拉拢。从客观上来看,使用这些方式虽然能够给企业带来比较理想的销售业绩,但是这样却导致企业的流动资金过大,资金被大量的挤占,甚至出现长期拖欠的情况,这样很可能造成企业资金运转步骤的后果。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由于企业信用管理体系不完善,由于国内信用管理体系仍然处于起步阶段,所以在相关制度的制定和实施方面仍然处于起步的阶段,仍然有许多方面以待完善。

二、提高企业资金运营管理能力的对策

(一)构建统一的资金预算管理体制

主要需要做到一下几点:采用以收定支,加上成本和费用互相匹配的原则,严格遵循收付实现制同时采用直接编制的方法,通过间接编制的方式来进行相互的印证,从而实现对企业资金的预算平衡,注重多全年资金的预算和平衡,做好月度的资金调整和控制,促使月度资金预算成为最为直接有效的管理工具。进行预算调整实行跟踪管理,在实现资金预算的过程中,在遇到前提条件产生变化的同时,这种变化主要是指业务量的增加、业务划转以及新业务的出现等,这就需要针对资金的预算进行相应的调整和追加,并通过业务部门的申请来对资金管理部门提出相应的管理意见。构建监督绩效考核评价制度,针对资金的调度和运营来实施动态的资金控制,同时对相关情况做好跟踪分析以及反馈等,更重要的是需要对有关部门和相应的责任人实施绩效考核制度。做到以上几点促使企业资金运营管理进入良性的循环,从而最大限度的提升资金运营的效率。

(二)提高企业内部经营管理水平

从企业的经营管理方面来看,企业集团的资本运营和运作通常都只是内部进行存续期间的短期行为。只有经营管理才能作为企业的发展主体,同时在发展的过程当中必须要做到谨慎、认真和长久等。科学合理的企业管理行为来自于正确的企业集团所具备的管理方式,这是也形成企业科学管理理念的必然条件[3]。所以就必须提高企业集团内部管理水平,这样才能真正提升企业集团的资金运营管理,促使企业在进行高效率的管理当中作出高经济效益的产出工作。所以,在提高企业集团内部管理水平的同时,还应当制定好企业未来的发展规划以及对企业资产结构的优化,在提升资金运营能力的过程中重视企业的未来发展,根据既定的企业发展规模和发展阶段来制定详细的发展战略,以此来实现企业在资金来源和取代当中选择最为合理的规划目标。另外,还应当优化资产结构,以提高资产使用效率,这就需要裁减不合理资产,尝试拆分资产等,通过这些方式,来降低资金成本,这样才能真正提高企业内部的经营管理水平。

(三)优化债务,规避企业资金风险防范

结合李克强总理报告中稳定和完善宏观经济政策、保持稳增长与调结构的平衡内容来看,洛阳铜加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在降低资金成本,提升企业资金运营能力方面,还应该做好资产结构的调整,做好财务风险的防范,优化债务结构。首先,要定期对财务指标和数据进行整理、汇总与分类、分析,对于潜在的一些财务风险要提前防范和监控。一旦发现异常,甚至是恶化的情况,必须及时采取应对措施,及时化解财务风险的来临,确保公司经营管理活动的顺利展开。

综合来讲,最能够反应公司财务风险情况的财务指标,包括偿还能力、资产收益率、经济效率及获利能力。公司稳定持久的经营发展,可以透过资产收益率指标来体现,对于公司自身和同行业的平均水平,可以判断资产收益率指标的达标情况。如果没有达标,则需要采取措施,积极改善不良情况。针对不同的指标表现,结合公司自身的状态,强化财务风险防范意识,构建有效的财务风险预警系统,会确保公司的稳定发展。其次,以市场化的发展理念为基础,通过当下的发展情况,构建现代化的企业制度,明确资产归属与债务归属问题,强化经营与管理效率,将财产风险较大的债务及时处理,建立专业部门管理债务问题,及时综合公司发展情况,对债务结构进行优化。最后,公司需要透过全面预算体系构建,来实现对公司财务风险的严格把控。科学化的预算结合有效的预算执行,能够保障公司最大程度上规避财务风险。将公司的财务风险管理和控制,与全面预算管理相融合,需要将财务风险管控的目标和方式介入到全面预算当中。只有这样,才能够保障全面预算管理的效率,确保目标的达成。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如今国内大多数企业内部资金运营管理能力不足,这种现象比较普遍,因此要想降低资金成本,提升企业资金运营能力就需要构建统一的资金预算管理体制、提高企业内部经营管理水平、优化银行债务和贷款结构等,这样才能真正提升企业资金运营能力。

摘要:2015年3月,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报告中指出,新的一年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进一步深化改革工作刻不容缓。政府一方面会继续积极实施财政政策及稳健的货币政策,注重预调微调、定向调控,用好增量,盘活存量;另一方面将以微观活力支撑宏观稳定,以供给创新带动需求扩大,以结构调整促进总量平衡,确保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然而,我国经济运行仍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经济下行压力较大,结构调整阵痛显现,企业生产经营困难增多,部分经济风险凸显,因此就导致企业在银行筹资方面变得比较困难,企业发展资金问题越来越严重。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就应当加强资金运营管理,科学合理的使用和分配企业资金,以此来降低企业资金成本,从而提升企业资金运营能力。本文针对降低企业资金成本,提升企业资金运用能力进行分析,并推出相应措施以供参考。

关键词:企业管理,资金筹措,资金成本,资金运营能力

参考文献

[1]谢杭洁.企业营运资金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以千足珍珠为例[J].商场现代化,2014

[2]叶喜敏.浅谈流动资金运营中的问题[J].经营管理者,2011

[3]翟金花.中小企业营运资金管理探究[J].管理观察,2014

运营商能力开放平台长短互见 篇4

运营商在移动互联网时代面临两大困境:一是必须从CT业务转向融合ICT业务;二是要从封闭的电信体系转向开放包容的互联网体系。开放是互联网技术的核心精神,但在互联网经济领域,理性经济人的本性却使其趋于封闭和垄断。对于中国运营商而言,封闭是其原生态,也是盈利基础。但随着互联网产业链的拉长及价值的重组,开放成為必然要求,唯有合作、分享才能达成多赢。在此大背景下,互联网公司纷纷开放自己的能力资源,推出了开放平台。运营商也不甘示弱,相继上线了能力开放平台。中国移动在2011年12月14日发布了OMP开放平台;几乎同时,是年12月8日,中国联通发布了wo+开放战略,随后当月20日推出了wo+体系的四大开放平台;中国电信于去年3月27日发布了天翼开放平台,虽发布较晚,但其能力却早已开放,只是以往均由互联网基地和专业公司提供。“没有一家公司可以把产业链的所有事情从头做到尾。”中国移动总裁李跃在2011年12月14日举行的开发者大会上如是说。在他看来,今天的移动互联网仅是冰山一角,未来将会是“一场大戏”,中移动要做的事情就是搭一个台子,让广大的开发者上台来成為这场大戏的主角。

电信业是互联网业的母体,為互联网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互联网要发展,运营商不可或缺。运营商开放平台的出现,对互联网企业是竞争和促进,是有益的。国内三大运营商的开放平台上线已有时日,长短互见。运营商的诸多能力资源是目前互联网公司难以望其项背的,也是最吸引合作伙伴的,利用好了对自身、开发者、产业发展均有裨益。例如运营商良好的形象和口碑、夯实的合作关系、电信级的基础设施和客服系统、庞大的用户基数和数据等。但其短板亦显而易见,官僚、分割的体制机制、互联网思维缺位、管理与技术架构脱节等。运营商需要扬长避短,力求补齐短板,以发挥最大优势。

运营商平台百花齐放

中国移动研究院历时3年,研发了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开放云平台OMP(Open Mobile-Internet Platform),将一些核心资源开放给开发者。中移动研究院业务研究所互联网产品开发室主任刘涛表示,OMP支持多维度、多类别、多形式的能力开放,包含基础资源、电信、移动业务、互联网等能力。其Web/终端应用“统一开发工具”提供了简单友好的开发环境,方便开发者获取资源和能力。OMP的应用运行引擎是一个基于云计算PaaS的应用托管环境,该平台打造了首个“工具商店”商业模式,提供以工具為核心的“能力开放、应用开发、应用托管”一站式服务,旨在成為开发者的武器库,并通过“应用收益+工具收益”的融合商业模式汇聚开发者。

中联通wo+体系的四大开放平台,包括“wo+全媒体开放平台”、“wo+智能通信开放平台”、“wo+分享传播开放平台”、“wo+社交生活开放平台”。推出不久,便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和效果,通过wo+的开放,中联通扮演了移动互联网新角色,為商家、用户、运营商之间搭建了一个共享平台。wo+之所以能够成為用户关注的焦点在于其“一站式”立体体系,其首批签约合作商有腾讯、新浪、3G门户、人人网、天极网、盛大果壳等50余家行业巨头,同时还与众多App开发商进行了深度合作。

中电信天翼开放平台是中电信為广大互联网开发者提供的全新开放合作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由中电信自主研发,全部网络资源、存储资源和计算能力均由“翼云”云计算平台提供,是中电信首个使用云计算技术构建的互联网服务平台。中电信创新业务事业部总经理肖金学表示,以往由不同产品基地和专业公司提供的开放能力,目前已全部集成到天翼开放平台,并陆续向合作伙伴开放。今后所有开发者只需登录http://open.189.cn就可以申请全部开放能力,包括查阅技术文档、下载SDK、访问开发者社区和申请应用测试上线等。

运营商平台的比较优势

运营商的开放平台相比互联网企业的平台有诸多优势,在发展上也有一些别样的思路。

互联网公司开放平台是将自己的能力开放给开发者,合作共赢。开放平台的潜台词是孤木难支,需要合作。但一家公司的能力也是有限的,开放平台不仅需要开放自己的能力,其本身也需开放。中移动OMP平台一方面将自身资源开放,另一方面汇聚工具开发者提供一揽子开发工具,在应用开发、应用测试和应用发布各环节為开发者提供全方位服务。天翼开放平台上线初,肖金学便表示,平台未来将向第三方开放,允许第三方合作伙伴通过将能力部署到天翼开放平台上,实现与中电信共享平台服务体系。这样的开放平台才是真正的开放平台,是开放平台2.0,多样化的能力对众多异质开发者。运营商发挥资源和运营能力;能力开发者发挥在某一特定领域对技术深层次掌控的能力;开发者发挥对客户深刻理解的能力,迅速、有效使应用产生商业价值。

现在,移动应用平台与开放平台已不能绝然区隔。营销渠道分发、计费系统同样是一种能力。中移动基于OMP和MM商城构建了“前店后厂”一体化模式,开放能力培育开发者,并通过MM為开发者提供应用展示和售卖渠道。目前中移动MM开发者社区已开放了基于话费账户的应用内计费能力。中移动研究院提出,IaaS支持Paas构成开放的云环境,然后推动SaaS的发展,思路可谓清晰、务实。中国运营商是央企,服务多年,家喻户晓,其形象与威信是刚崛起短短几年的互联网公司难以企及的。中国的电信用户数已破10亿,远超互联网公司,经年积累的用户数据是运营商在开放平台上為开发者提供高价值、高质量的大数据服务的先天优势。运营商的数据中心可以為开发者提供云存储、云检测、云托管等多种云能力。中联通wo+打造了诸多云端应用,如dropbox存储系统、iCloud无缝同步方案、通讯录备份和手机网盘等。运营商本就与开发者有着良好合作传统,这种关系自然会延伸迁移到开放平台上。中联通wo+开放平台一改传统合作模式,实行零门槛合作。

补齐短板强化优势

企业运营能力 篇5

RBF网络即Radial Basis Function Neural Network,是以函数逼近理论为基础而构造的一种前向网络,它是由输入层、隐藏层和输出层组成的三层网络,如图1所示。输入层由信号源节点组成,第二层是隐藏层,该层的变换函数采用RBF。近年来的研究表明:无论在逼近能力、分类能力(模式识别)和学习速度等方面RBF均优于BP网络。RBF网络的输出为

采用Gaussian函数作为径向基函数。

从Gaussian核函数可见,其中矢量参数x是函数的自变量矢量,是输入;c是常数矢量,径向基函数的中心;Φ(x-c)就是径向基函数。

Gaussian函数网络有3个学习参数:各RBF的中心CK、方差σK和输出单元的权值WK。径向基函数网络算法步骤如下:

(1)从输入向量中选一组初始中心值CK;

(2)计算方差值

式中dmax为最大的距离,K为CK的数量;

(3)由输入x(n)计算yi(n)

(4)更新网络参数

yd (n)为网络期望输出;μN,μC,μσ为3个参数的学习步长。

(5)如网络收敛,则计算停止,否则转到步骤(4)。

2 基于RBF网络的分析模型

把企业发展过程作为一时间序列,就可以采用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对企业的营运能力进行预测,具体可按以下步骤进行。

2.1 预测企业营运能力指标体系设计

对指标体系的设计一般要遵循以下原则:即科学性、完备性和可操作性,要以客观、准确地反映企业发展转折点作为出发点。此外,合理控制指标体系的规模也是重要的方面,指标太少,处理和建模相对简单,但难以综合反映被预测对象的特性;指标太多,有利于预测,但也存在掩盖对象之间差异性的问题。根据上述要求,并结合企业发展实际情况,确定预测企业发展转折点的指标体系如下:

X1应收账款周转率(次数)、X2应收账款周转率(天数)、X3存货周转率(次数)、X4存货周转率(天数)、X5营业周期、X6现金周期、X7流动资产周转率(次数)、X8流动资产周转率(天数)、X9固定资产周转率(次数)、X10固定资产周转率(大数)、X11总资产周转率(次数)、X12总资产周转率(天数)。在这里,我们选取的都是企业发展的先行指标,只有这样才有利于对企业的发展进行预测,因此,在这里还要确定指标的滞后期。

2.2 基于RBF网络预测模型

2.2.1 确定输入层的节点数

由于输入层的节点数取决于数据源的维数,如果数据中存在大量未经处理或者虚假的信息数据,那将会妨碍对网络正确的训练,所以要剔除那些无效的数据,确定数据源的合适维数。我们在这里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并考虑到系统的学习时间和网络的复杂性,选取了上述17个指标作为输入矢量,(X1,X2,…,X12),由于人工神经网络只能处理表示成数值的输入数据,所以要将一些模糊、混沌的信息变换或编码,一般将数值标度泛化至0~1之间。

2.2.2 确定隐含层的节点数

隐含单元数太少,网络可能训练不出来,这是因为隐含单元数极少时,局部极小值就多,就不能识别以前没看过的样本,容错性差,但是隐含单元数太多又使学习时间过长,误差也不一定最佳,因此存在如何确定一个最佳的隐含单元数问题。我们可以采用Hecht-Nielsen提出的确定隐含层节点数的方法,即节点数为2N+1:,其中N为输入层的节点数。当然也可以根据经验和使用情况确定。在此,我们根据使用情况确定隐含层单元数为15。

2.2.3 输出层节点数的确定

输出层的维数根据使用者的要求来设计,根据企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和研究的需要,在这里设定为一个节点,即响应输出为Y1。

2.2.4 实际输出矢量的计算

我们将输出指标按照企业实际情况进行合成,得到合成指数,一般限定在0~1内,这样我们也就可以根据已有的数据来计算未来的企业营运能力,预测企业的发展。

2案例研究

为验证上述分析模型的有效性,也检验分析方法的可行性,我们选择了三家上市公司A、B、C (出于商业原因,这里隐去实际企业名称),以三个企业1990年至1999年的实际数据对BP网络进行了训练,并使用训练后的BP网络对企业2000年至2008年进行了计算,计算结果如下图所示。从实验结果来看,BP神经网络的预测效果准确率为90.00%。综合以上几个实验可以得知,模型有效且预测率较高,可以有助于全方位的对企业发展能力进行评估和预测。

3 结语

本文针对企业营运能力提出了基于RBF神经网络的分析方法,给出了分析原理,学习算法,集合实际案例研究表明:RBF神经网络能够有效地对企业发展能力进行评估,分析与预测精度达到预期目标,客服了传统方法在计算速度慢的缺点,又提高预测精度。可为企业管理人员分析企业价营运能力提供依据。

参考文献

[1]Wang H M,Chen X,An G,et al.IC engine misfire fault diagnosis with contour map based on explosive noise signal resample[J]. ISTM,2003,15:4037 - 4040.

[2]Hagan M T.Dem uth H B,Beale M.Neural network design[M] Boston:PWS Publishing Company,2002.

[3]李维安.服务管理:运营、战略与信息技术[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

企业运营能力 篇6

如今, 资金运营管理成为企业管理工作中的重要内容, 而良好的资金运营离不开有效的资金筹措这个重要基础, 资金筹措是企业进行资金管理及其他生产经营管理的必要前提, 资金筹集与资金运营管理是两个相互相成的过程, 两者之间的关系非常紧密。所以想要实现企业的良性经营及各方面水平的综合提升, 就必须加强资金筹措与资金运营管理的共同提升。

一、正确处理筹资与运营的关系

资金筹措是有效运营的基本前提, 同时有效运营也能够给进一步良性筹资带来有力促进, 所以想要切实提升筹资能力与资金运营能力, 首先就要加强对两者关系的梳理。

首先, 要坚持企业生产经营成本与生产经营效益之间相匹配的原则。企业想要生存与发展必然要实现经济效益的合理化最大化增长。成本与效益之间的关系是决定企业是否有效发展的最重要关系。

其次, 要加强对投资项目的有效分析, 要综合分析投资项目所需资金的规模、所需资金的形式以及所适合的筹资方式等, 加强这些方面的认真分析对于提升企业资金运营效果都是非常重要的。因此资金筹集必须以具体资金项目的实际情况为出发点, 必须加强具体项目资金运营的基本特点以及对资金的具体要求, 从而进行筹资渠道对比分析、筹资时机八五以及筹资数额的权衡, 从而有效降低筹资成本支出提升资金运营效果。

最后, 企业的任何与资金有关的经济活动都必然存在着与之相对应的经济风险, 资金筹措是为了更好的实现资金运营投资, 从而获取投资收益, 但是这种投资也会因为其收益的不确定性而潜伏着或高或低的风险, 总的来说, 收益越高风险越高, 收益月底风险越小。所以在资金筹措方面也必须以科学合理的风险分析为依据, 必须加强投资风险与投资收益之间的权衡比较, 根据具体项目的投资规模、投资期限及预期收益进行风险评估活动, 有效把握具体项目的各项风险、大小及发生几率, 从而进行相应的措施研究与应对手段制定, 最大限度降低资金运营风险。

二、加强资金筹集与资金运营效率提升的措施研究

(一) 提升企业融资水平

筹资筹资是企业得以生存发展及不断长大的最重要物质保障, 也是企业进行有效资金运营的基本前提。在融资筹资方面, 首先企业应该将融资筹资的注目点放在企业内部, 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企业内部融资。内部融资具有外部融资所不具有的优势, 首先, 内部融资所带来的筹资风险相对较小, 而且能够有效免除不必要的筹资渠道建设及其他工作所带来的筹资成本增加, 能够为资金运营提供更多资金保障。其次, 内部融资可以提升企业内部各部门对自身工作的不断加强与改善, 因为内部资金调配与企业内部的各组织、部门都有些非常紧密的关系, 从而能够激励企业内部员工、部门管理人员重视自身的管理水平升级, 提升部门生产服务水平, 从而让所筹集的资金能够发挥出更大的经济价值。所以加强企业资金筹集效率及资金运营效率首先应该关注企业内部筹资这个环节, 通过注入增资扩股、出售公司股份的运营方法来实现更加有效的资金吸纳, 为良好的资金运营打下基础。

(二) 加强资金使用效率

企业所进行的资金运营管理工作, 从性质上来说可以被分为生产性资金运营和项目建设性资金运营。两者由于其资金的服务对象不同而在资金运营目标及方法上都存在很大差异。对于生产性资金的运营操作应该通过加强统一化的财务管理来实现, 并有效落实统一的管理标准与统收统付。与此同时还要不断加强资金的预算编制与实际管理, 尤其是对产品销售预算、原料及资源的采购预算、资金投资预算及成本支出的费用预算等, 通过全面加强与生产环节各方面的资金管理质量来实现盘活资金, 提升资金使用效率的最终目的。对于项目建设性资金的运营管理来说, 由于项目建设的自身特点, 因此项目建设性资金的运营管理工作较生产性资金运营管理更为复杂, 在具体管理过程中要加强对优化设计的关注力度, 要全面提升项目资金预期收益的合理化分析与方案设计, 从而更为合理的进行项目各阶段的资金投入数量把握与及时动态监控, 提升资金在项目建设活动中的经济效益显现与提升。

(三) 加强预警机制建设

资金筹措和资金运营都具有与之相应的财务风险, 财务风险的潜伏与发生都极大的影响着企业资金再运营过程中的可靠性与安全性, 所以为了全面提升资金运营过程中的稳定性与持久性就必须不断加强风险预警机制建设。风险预警机制首先要通过加强企业生产成本管理控制来实现, 针对成本支出的特点及周期进行科学合理的管理措施制定, 严格控制不必要的过度扩张, 确保资金在运营过程中的风险发生几率, 降低企业的生产经营风险发生几率。然后还要进行具体的预警机制建设, 要制定严格的项目投资前科学评估与分析制度, 其评估原则应该包括再生产的持续稳定、扩大再生产的有序适度、发展速度的合理可控等, 从而充分保障资金在运营过程中的安全稳定以及具有较好的流动性。最后是要加强内部控制机制建设, 实现对资金运营的事前预测、事中监督、事后审计, 最大限度避免风险隐患的真实发生。

(四) 有效提升企业信誉

当前大多数企业的融资筹资渠道多为商业银行贷款融资, 大量企业在无法依靠自身进行有效筹资的时候都会向银行大量举债, 商业银行的贷款发放可行性分析主要来源于企业自身的信誉与社会形象。所以企业必须不断加强自身信誉等级提升。加强信誉建设首先要树立正确的信用意识, 要从自身管理及生产经营做起, 诚实守信, 从而通过良好的经营运作来提升企业口碑。其次要确保与银行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 认真分析银行贷款方式及种类, 寻找适合自己的贷款方式, 减少贷款过程中的阻碍。

摘要:本文重点论述了如何实现企业资金筹措能力提升与资金运营管理水平提升的相关问题, 以供参考。

关键词:企业管理,资金筹措,运营管理

参考文献

[1]蔡江.企业集团资金管理模式探微[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1 (3)

企业运营能力 篇7

(一) 内部资金循环问题

首先, 企业集资的方式主要有两种:内源性与外源性。内源性集资指企业经过长期经营所累积的内部资金, 包括基金、股票、研发资金、留存收益等, 内源性集资与企业盈利状况成正比, 企业的规模越大, 盈利持续时间越长, 内源性的资金就越多。内源性的资本积累主要是为企业再生产、再盈利提供资金基础, 通过盈利、资本积累、再盈利的良性循环不断扩大企业的规模。但是目前我国企业普遍存在内部资金储存不足的问题, 甚至负债累累, 从而陷入负债、资金周转困难、负债额加重的泥潭中。政府部门也注意到了这一点, 出台了一系列的改善措施, 扩大了企业的经营范围, 并且逐步增加了市场调节的力度, 加剧了市场竞争的激烈性, 企图利用市场竞争为企业发展提供动力, 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许多企业的经营状况逐渐好转, 企业内部人员与企业经济效益的结合关系越来越密切。但是也引发了其他的问题, 由于市场环境比以前恶劣, 企业逐渐经受不住外在的高强度压力。具体表现在:生产停滞、生产缓慢以及破产企业的数量呈上升趋势, 并且资金没有得到完全的利用, 低效率运营的问题突出。综上所述, 我国企业内部集资能力不足是制约运营能力提高的重要因素。

(二) 企业运营动力不足

利用新技术不断的开发新产品是企业长久发展的唯一方式, 也是在市场竞争中占领先机的必要条件, 技术创新是扩大企业规模, 促使企业价值上涨的助力, 也是资本运营的基础保障。但是我国目前企业在此方面还有很多不足, 主要有三点:第一、产品开发脱离实际, 许多研发理念脱离了实际应用价值, 从而造成开发资源的浪费。第二, 获取研发资金的渠道单一, 没有拓宽用于产品研发的集资通道。第三, 与科研单位缺少联系, 产品的改进没有达到预期效果。

(三) 战略目标不明确

企业经营战略是企业经营活动开展的指向针, 对企业活动发挥导向的作用。尤其是对资本运营来说, 更是需要科学合理的经营战略, 并且在实际工作中良好的贯彻落实。市场竞争的残酷性和多变性使企业长久发展成为难题, 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比一时成功更难实现。我国众多企业在资本运营中还存在诸多问题:冒进的经营战略, 只注重一时的利益, 将经营范围盲目扩大, 而对经营理念没有做出调整;没有依照市场经济的变化改变战略方针, 没有建立战略管理的观念, 错失大量的发展机会, 不光使企业自身的经营效益大打折扣, 也使社会效益得不到体现。

(四) 资本运营人才匮乏

发展战略是由人制定的, 因此人员的主观能动性对发展战略和资本运营的质量起到决定作用。良好的资本运营对人员的要求较高, 不光需要具备专业的知识体系, 还要市场的洞察力, 对于企业的长远发展有打算, 而不是将重心放在生产与销售的单一经营模式中。一个优秀的资本运营人才应该善于分配企业内部资源, 并且还要利用外来资金不断扩大企业规模。由于传统人才选拔的限制, 我国目前企业极度缺乏这样的人才, 较多的企业管理者都是综合素质存在缺陷的人员。

二、提升企业内部资金运营能力的措施

(一) 强化资金运营的重要性

企业的发展与企业负责人的观念息息相关, 尤其是需要管理者具备高瞻远瞩的目光和灵活的经营理念。传统企业的经营方式只侧重于生产、销售、成本控制、售后服务、内部管理等环节, 而没有将资金运营提升为企业发展的有效方式。随着时代变化, 老旧的经营理念已经无法应对市场竞争的压力, 因此要革新经营理念, 重视资金运营的重要性。企业资本运营理念并不是字面所表示的那种单一资产售卖的理念, 而是涉及方方面面, 需要企业各部门良好配合才能实现的经营理念。现代化的企业应该改善以往的经营模式, 在此基础上融入资金运转理念, 最后通过利用资金循环升值的方式扩大企业的规模。

(二) 完善企业制度

完善企业制度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 也是促进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基础, 是国有企业改革的目标。现代企业制度就是提高企业自主经营能力, 强化独立性, 即不需要政府部门的过多干涉, 也可以依照健全的制度良性发展。

(三) 培养资本运营人才

前文中提到, 企业的发展与经营者的综合能力成正比, 因此加强企业内部资本运营能力势必要加强对人员的培训, 培养出一批能够基于企业实际开展经营活动的人才。所以对管理者树立资本运营的理念, 并且适当选拔业务能力强的人员担任企业整体发展战略的策划人, 是加强企业内部资本运营的基础, 也是企业整体素质提高的保证。在人员的选拔中, 秉承优胜劣汰的原则, 重点加强资本运营的专业人才, 设定良好的晋升机制。我国目前实际是真正达到企业管理者标准的人员并不多, 但是有潜力的人员不在少数, 他们学习以及实践的热情高涨, 只是受限于传统人员选拔机制, 因此必须改变政府部门任命制, 向社会以及高等院校广泛推广, 提高人员选拔的范围, 这种人员选拔制度遵循市场规律, 并且选出的人员素质较高, 经过实习培训等一系列的再教育, 就会为企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四) 树立企业长远发展的观念

企业在取得一定成功之后, 如果将这种优势保存下去是经营者的难点之一, 因此必须建立企业长远发展的计划, 改变企业目前结构体系, 使其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趋势, 不断完善企业内部管理制度, 这些都是树立长久发展观念的要素。吸取国外先进公司的转型经验可以得知, 企业开展资本运营前期, 都会对目前企业的现状和长期发展目标进行分析, 研究资本运营与公司长期发展是不是保持一致。因此资本运营战略的设定需要将企业长期发展目标作为基础, 以保证企业资本运营为经营目标的实现带来益处, 国外大企业的这些理念正是我国众多企业所缺乏的, 因此要求我国企业以资本运营为基础, 制定科学合理的长远发展战略。

(五) 促进企业资本运营基金的累积

资本运营基金是在共同基金的基础上升华发展的资金, 具有共同基金的优势, 例如:统一投资, 并且由专业人士开展经营, 如果出现风险则由集体共同承担, 获益就集体一同受益。这种模式适合我国企业资本不断发展的现状, 因此将资本运营资金作为集资的有效方式是可行的。发展运营资金需要基于我国现状, 同时吸取国外优秀模式, 脚踏实地的发展, 政府与市场共同扶持。

(六) 优化资源分配, 加强企业创新能力

企业应该挖掘现有资本的潜力, 促进资本的再升值, 将资本流动起来, 增强企业经营的活力。创新是资本运营的基础, 如果企业在产品研发上突破了瓶颈, 那么将会带动产业机构的革新, 产品的价值也会提升, 进而使企业的获得更大的效益。但是产品创新是建立在目前资本存量基础上, 资金的多少直接影响开发过程, 因此只有完全利用目前资本, 合理分配各项资源, 才可以为创新打下更为坚实的基础。另外, 产品研发创新可以加强企业资本与科技的关系, 提高企业生产以及资本运营的效率, 因此企业的技术创新是增强企业实力、提高资本运用的有效方式。

三、结束语

企业内部资本运营在我国的发展还不成熟, 所以在实施过程中还存在很多问题, 伴随着我国各项经济改革的相继完成, 相信这一理念会逐渐融入企业内部体制, 并且为企业发展提供助力。

参考文献

[1]郭廷友.关于中美企业财务管控环境的比较研究——基于企业内部控制的思考[J].中国总会计师, 2011 (6) .

[2]张千峰, 王江涛, 王志强.谈防范和化解资本运营风险的途径[J].现代农业, 2010 (7) .

[3]李联鹏.论企业集团内部资本市场形成机制[J].财经界, 2013 (30) .

[4]栾天虹, 厉冬娟.企业内部资本市场对现金持有及其价值的影响——基于我国上市公司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J].海南金融, 2013 (11) .

企业运营能力 篇8

关键词:职业能力,学校,政府主导,创立,运营

企业招聘时为什么要“有从业经验者优先”?企业普遍反映大多数大中专 (包括职业学院) 毕业生岗位胜任能力差, 即职业能力低下, 硕士、博士也要很长的工作适应期, 拥有职业资格证的毕业生也名不符实, 都远远达不到岗位的职业能力要求。糟糕的是, 大多数企业认为机会成本太高不愿意承担员工职业能力的培养, 他们认为自己这里是战场, 不是练兵场, 因而打出“有从业经验者优先”的招聘语。难道毕业生都要一出校门就被抛到社会中去漂浮两三年以获得“从业经验”?因此, 提升求职者的职业能力, 是全社会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课题。

现有各类各层次学校 (包括职业院校) 都是事实上的注重专业知识传授的学历教育组织, 其不可能以职业能力培养为重点。学校里教师教的是专业, 而企业员工干的是职业。专业要求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 职业要求的是职业态度和职业能力, 这样就导致了学校与企业的事实上的不对接。尽管在政策指导下, 大量学校特别是职业学院搞了校用 (企) 合作、双师型教师、兼职教授和毕业双证制等举措, 但效果甚微, 甚至还让学校有不伦不类之感。其根本原因是学校和企业是两种不同性质的组织, 其使命和目标及游戏规则都有本质的不同。现实的条件是学校不可能办企业, 企业也不可都能办学校。因此需要一个中间组织 (职业能力培养学校) 来主要承担求职者职业能力培养的工作, 将有学历的并与企业签订了用人协议且明确了工作岗位的大中专毕业生等求职者送到该学校中进行职业能力培养, 培养后能很快满足企业的岗位要求, 形成一条学历学校培养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职业能力培养学校培养职业能力、企业培养组织文化的人才培养价值链, 各司其职, 最终提高企业的满意度和求职者的成就感。

一、地方政府主导型职业能力培养学校设立的必要性

1.揭开职业能力培养的急迫之谜

今天, 企业普遍反映大多数大中专 (包括职业学院) 毕业生岗位胜任能力差, 即职业能力低下, 硕士、博士也要很长的工作适应期, 拥有职业资格证的毕业生也名不符实, 都远远达不到岗位的职业能力要求。糟糕的是, 大多数企业认为机会成本太高不愿意承担员工职业能力的培养任务, 他们认为自己这里是战场, 不是练兵场, 因而打出“有从业经验者优先”的招聘语。难道毕业生都要一出校门就被抛到社会中去漂浮两三年以获得“从业经验”?殊不知刚毕业的两三年是人生最关键的时期, 它决定着毕业生们一生的职业态度。谁敢保证他们不会因此而对社会失去信任, 对人生失去信心, 进而得过且过甚至玩世不恭。这对社会来说是多么大的人才浪费!因此, 提升求职者的职业能力, 是全社会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课题。

2.根治人们对职业能力理解的片面性和现有学校培养的局限性

职业能力是包括思想品德、心理状态、专业知识、业务技能、灵活主动及环境适应等等在内的综合素质所转化成的工作能力, 不是一些人所理解的职业技能。现有各类各层次学校 (包括职业院校) 都是事实上的注重专业知识传授的学历教育组织, 其不可能以职业能力培

养为重点。学校里教师教的是专业, 而企业员工干的是职业。专业要求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 职业要求的是职业态度和职业能力, 这样就导致了学校与企业的事实上的不对接。尽管在政策指导下, 大量学校特别是职业学院搞了校用 (企) 合作、双师型教师、兼职教授和毕业双证制等举措, 但效果甚微, 甚至还让学校有不伦不类之感。其根本原因是学校和企业是两种不同性质的组织, 其使命和目标及游戏规则都有本质的不同。现实的条件是学校不可能办企业, 企业也不可都能办学校。因此需要一个中间组织 (职业能力培养学校) 来主要承担求职者职业能力培养的工作, 将有学历的并与企业签订了用人协议且明确了工作岗位的大中专毕业生等求职者送到该学校中进行职业能力培养, 培养后能很快满足企业的岗位要求, 形成一条学历学校培养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职业能力培养学校培养职业能力、企业培养组织文化的人才培养价值链, 各司其职但又协同运行, 最终提高企业的满意度和求职者的成就感。

3.引导政府对职业能力培养投入的落地并产生真正的社会效益

各级地方政府每年投入了大量经费花在职业能力培养上, 如果再加上促进就业的各项费用, 那就更大了, 可花了钱效果却并不明显, 造成社会公共资源特别是财政资源的大量流失。这充分说明现有的培养职业能力和提高就业水平的思路和方法有缺陷, 现有的各类进行职业培训和就业培训的组织的存在合理性和运行模式需要进行根本性的反思。因此, 各级地方政府应充分整合职业能力培养资源, 用好用活财政资金的投入, 创立职业能力培养学校, 以职业能力促进就业。

二、国内外目前对职业能力培养学校的研究状况

1.目前国内尚无组织和个人研究该项目, 有一些组织和个人做了一些与本项目有相关性的研究。如职业能力的重要性及职业能力的构成要素、在大中专学校如何实施职业能力培养等。这些都不是本项目的研究重点, 重点是研究职业能力培养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这是我们认为职业能力培养的根本问题。本项目主要研究职业能力培养由谁组织实施最好?它是什么性质的组织及为什么必须是这样性质的组织?它被创立后该如何运营。

2.国外有组织和个人也研究了与本项目相关的课题, 如职业能力培养的美国模式、德国模式、英澳模式等。但他们都只是侧重于研究培养过程, 没有更多的研究培养体制与机制。日本有职业能力培养大学校, 但由于其政府管理体制与我国不同, 因此其运营模式也有根本的不一样。

三、由地方政府主导职业能力培养学校的运营

1.职业能力培养学校为什么必须由地方政府主导

由于职业能力有很强的地方色彩, 必须针对当地各行各业的所有企业的职业岗位群而设置职业能力培养内容, 培养来自祖国各地各类各层次学校的拥有学历证书并与当地企业签订了用人协议且明确了工作岗位的大中专毕业生等求职者。尽管国家也要求学历学校设置专业要与其所在地的产业结构和行业实际相结合, 但毕业生等求职者绝大多数是跨地域流动求职。其培养师完全由当地各行各业的岗位职业能力最高水平者兼职担任, 实行小批量、多批次的传帮带培养模式;它由当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主管并组织实施。实践已经证明并将继续证明, 只有地方政府凭借自己的社会公共权力, 全力投入并强力推动, 才可能根本解决本行政区域内的各行各业的岗位职业能力的需求问题。也只有这样, 才能使职业能力根植于地方土壤, 推动当地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为了使职业能力根植于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土壤, 职业能力的培养将必然被纳入地方政府公权力的统一支配下, 以行政层级为单位在县级以上政府设立职业能力培养学校, 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负责进行管理并组织运营。从而探索出一种最佳创立模式来充分证明创立地方政府主导型职业能力培养学校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应该成为一个新兴事物并良好运营, 给社会创造巨大的可持续的价值。通过地方政府主导型职业能力培养学校这种最佳运营模式, 高效配置地方职业能力培养资源, 给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持续的原动力。

2.定位职业能力培养学校的性质及其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

我们所研究的职业能力培养学校是由地方政府出资组建的具有社会公益性的提供公共产品的教育培养组织, 它的组织性质必须是公立的, 始终由政府职能部门主管, 但可以依法定程序实行培养业务不同程度的标准化外包。即职业能力培养学校始终保持政府主导的公立单位性质, 其投资主体是政府, 其培养业务可以实行考核合格后标准化外包。因此, 把它取名为地方政府主导型职业能力培养学校。由于职业能力有很强的地方色彩, 它针对当地各行各业的所有企业的职业岗位群而设置职业能力培养内容, 培养来自祖国各地各类各层次学校的拥有学历证书并与当地企业签订了用人协议且明确了工作岗位的大中专毕业生等求职者。毕业生等求职者绝大多数是跨地域流动求职, 尽管国家也要求学历学校设置专业要与其所在地的产业结构和行业实际相结合。职业能力培养学校它只搞职业能力培养, 不搞学历教育, 培养合格后发给求职者货真价实的职业资格证, 以证明其职业能力水平;其培养师完全由当地各行各业的岗位职业能力最高水平者兼职担任, 实行小批量、多批次的传帮带培养模式;它由当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主管并组织实施, 即是说职业能力培养学校属地方政府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主管, 接受教育部门的业务指导。实践已经证明并将继续证明, 只有地方政府凭借自己的社会公共权力, 全力投入并强力推动, 才可能根本解决本行政区域内的各行各业的岗位职业能力的需求问题。也只有这样, 才能使职业能力根植于地方土壤, 推动当地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当然, 我们重点研究职业能力培养学校的创建的意义与怎样创建以及建成后如何运营, 会产生多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其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也是研究的内在应有之意, 不重点研究职业能力的培养内容和要素。

参考文献

[1]门奎英.我国高校毕业生职业能力素质探索[D].华中师范大学, 2008.

[2]郭静波.全面培养学生职业能力夯实职业学校学生就业基础[J].河南农业, 2007, (22) :44.

[3]尹华丁.国外经验对我国政府主导职教集团化办学的启示[J].职教论坛, 2011, (7) :88-91.

企业运营能力 篇9

关键词:出版业;财务绩效;公司治理

近年来,出版传媒行业作为我国文化产业中覆盖而最广、比重最大的重要分支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契机,同时出版行业内的竞争将更加激烈,外部投资也将更加活跃。根据中国证监会行业分类,传播与文化产业中的出版业上市公司从2008年的8家发展到2012年的11家(分别是大地传媒、天舟文化、国学时代、中文传媒、时代出版、浙报传媒、长江传媒、中南传媒、凤凰传媒、出版传媒、ST传媒)。其中,国有控股9家,民营公司2家。本文根据CSRC行业分类,以出版业上市公司2008年-2012年的横截面数据和时间序列数据为研究对象,考察了其近5年来的财务业绩表现特征和发展趋势。

一、出版业上市公司绩效与运营能力指标的选取和定义

在我国现有的市场和法律环境下,财务指标能够更好地反映公司的经营业绩。净资产收益率是公司净利润与平均股东权益余额的比例。净资产收益率越高,盈利能力越强。净资产收益率是最全面的财务业绩指标,是最有代表性的经营业绩指标,故本文将主要使用净资产收益率来衡量出版业上市公司的绩效表现。另外,资产负债率、公司规模、无形资产比重和净利润增长率是公司运营绩效的重要影响或相关因素,因此在绩效和运营能力评价时有必要纳入这四个特征变量,以综合反映出版上市公司的财务表现和运营能力。需要说明的是,出版传媒业的特点,决定了其经营与盈利更多依赖于以知识产权和内容资产为代表的无形资产,所以考察出版企业的无形资产在总资产中的比重也能反映我国出版行业的运营能力和发展潜力。综上,本文选择下列变量(如表l所示)作为我国出版业上市公司绩效和运营能力评价指标。

二、我国出版业上市公司绩效和运营能力的实证评价

本文全部数据来自于深圳证券交易所、上海证券交易所和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公布的上市公司年报数据。为了保证数据的有效性,在样本的选择上遵循以下原则:考虑到极端值不能反应财务正常的出版公司特征和对实证分析的不利影响,剔除了业绩过差的ST、*ST、S*ST公司的年报数据。通过对样本数据的筛选与整理,应用Excel2003进行相关处理后,我们可以得到2008年~2012年的出版行业上市公司绩效数据的描述性统计结果如下。

1.我国出版行业上市公司整体绩效不太理想,盈利能力波动较大,公司规模和成长能力趋于平缓。

表2表明,2008年-2009年净资产收益率均值小于0,最大值和最小值也有较大差异,即个体差异较大,这反映出版行业上市公司绩效水平不一。究其主要原因,可能是金融危机所带来的不利影响。2010年~2012年净资产收益率比较稳定,均在10%左右,但这三年净资产收益率没有明显提高(见图1),说明出版行业缺乏活力。尽管我国出版业已在国民经济中占据了十分重要的位置,但整体上仍然处于产业化的初级阶段,和西方国家发达的出版业相比,我国的出版行业仍然具有巨大的发展空间。

从表3中可以看出,净利润增长率个体差异相对比较大,可以看出我国出版行业上市公司的净利润稳定性较差,波动性大。而且净利润增长率趋于稳定(见图2),表明出版业近几年盈利能力自2009年以后基本保持不变,说明我国出版业持续增长动力不足。受我国出版传媒行业的市场和产业政策影响,出版业公司规模比较适中,而且个体差异不太大,普遍呈较弱上升趋势(见表4),反映了我国出版产业规模还是呈现良好的发展壮大态势。

2.出版业资产负债率个体差异较大,全行业负债水平变动幅度较大;无形资产比重尽管明显大于全行业平均水平,但是呈现下降趋势。

分析表5和图3可以看出,我国出版企业的资产负债率个体差异相对比较大,2008年-2012年负债变动幅度很不稳定(见图3),表明我国出版业还没有形成一套成熟的运营模式,负债不稳定的原因可能是企业融资能力或者运营能力还处于较低水平。负债是把“双刃剑”,在好的情况下,在竞争市场条件下充分利用负债的财务杠杆效应,不仅有利于企业最佳资本结构的形成,而且还可为企业带来超额投资回报。当然企业必须同时重视负债可能带来的财务风险的识别和控制。

表6表明,2008年-2012年我国出版业上市公司无形资产在总资产中的比重平均值为5,86%,明显高于全行业平均值1,06%。但是无形资产比重各年变化不大(见图3),基本没有表现为增长,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有两种,一是近几年无形资产的投资力度基本保持不变,二是我国会计准则对无形资产的确认和计量不能反应真实的无形资产投资情况,使得部分无形资产可能被计入了资产负债表的其他资产或者费用中。

此外,我国出版行业上市公司整体绩效处于中等偏下的水平。2012年出版行业上市公司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9.81%,低于沪市954家上市公司2012年实现的净资产收益率13.53%,略高于深交所1538家上市公司2012实现的净资产收益率8.43%。究其原因可能是出版业在公司治理和运营管理中没有充分认识和发挥负债的财务杠杆效应和无形资产在知识经济时代的价值创造潜力,客观原因可能是受全球金融危机的滞后影响和市场竞争的影响。自2008年9月份以来,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席卷全球,许多国家经济增速放缓,银行濒临倒闭。受全球原材料价格上涨、劳动力成本上升、需求减少、资金紧张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我国企业受到较大的冲击,公司绩效明显下降,出版行业也不例外。由于后金融危机的影响,同时国有控股公司占大多数,2010年公司绩效提高后,近两年并没有明显提高。

三、完善我国出版企业运营管理,提高企业绩效的对策建议

上述实证分析表明,目前我国出版行业上市公司整体绩效不太理想,缺乏活力。针对这一绩效现状和运营特征,出版行业上市公司的未来发展应旨在完善经营管理水平,提高公司经营绩效。

nlc202309021504

1.建立规范的公司治理结构与职业经理人市场,提高经营效率

公司治理结构是现代公司制度的核心,狭义上是指所有者对经营者的一种监督与制衡机制,广义上是指公司各个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利益协调和相互制约机制。目前大部分出版业上市公司尚未真正建立起符合市场经济体制条件的规范健全的公司治理结构,法治化对于其实现公平、高效不可或缺,同时要建立多元的股权结构,充分发挥上市公司外部独立董事和监事会的监督作用,加强内部控制。我国出版企业转企改制后,建设现代企业制度,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是当前深化改革最为紧迫的任务。

职业经理人市场的实质是充分发挥企业家竞争优势,实现人才资源有效配置的机制。持股激励制度要发挥有效作用,不仅需要有高素质的企业家,还需要引入公平竞争和选拔机制,建立公司与职业经理人双向选择的资源优化机制。国内出版业尚没有成熟的经理人市场,对职业经理人的重要作用还没有充分认识,也谈不上给予他们股权激励,即使有也是很少量的,所以未来要充分发挥政府对出版职业经理人市场的宏观管理职能,政府有计划地制定市场的各种配套的法律、法规,保障公平竞争,保护公司与职业经理人的合法权益。同时,出版业要调整产业政策,改变经营策略,使企业的经营管理更加灵活,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率,创造比较稳定的利润水平,使企业能够快速成长。

2.规范管理层持股,实现激励机制与约束机制同步发展

我国应尽快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健全股权激励机制,以便充分调动出版上市公司管理层的积极性。股权分置改革后,尽管管理层持股得到较大范围的应用,股权激励得到更多公司的认可,但是没有合理的股权激励机制做后盾,股权激励效果依旧不太理想。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上市对于部分出版公司而言,更多的是作为一个获得更多资金的渠道,公司的管理层持股机制也多为上市时根据工作岗位认购的股份,并未与公司绩效很好地挂钩,所以建立合理的股权激励机制已是当务之急。

在加大管理层持股力度、提高持股比例的同时,也应该考虑对管理层的有效约束。管理层是出版公司控制权的核心,主导公司的生产经营活动和日常管理,影响公司未来的发展前途。因此,公司对管理层实施持股激励,共同分享经营成果的同时,也应该适当缩小管理层的行为空间,进行必要的约束,防止激励过度导致激励失效。例如,完善公司的内部控制体系,合理保证企业经营管理合法合规、资产安全、财务报告和相关信息真实完整;在设立监事会的同时,在公司内部设立监督委员会,该委员会直接由董事会管辖,负责对管理者的工作和行为进行全方位的监督。

3.适度举债,加大无形资产投资力度和管理水平,提升可持续增长能力

债务融资具有税收屏蔽的作用,所以可适度举债,有利于公司绩效的提高。从上述实证分析结果得知,目前我国出版行业上市公司的负债比率不太合理,个体差异很大,说明出版业整体没有发挥负债的杠杆作用,也没有重视适度负债问题。出版上市公司应结合自身的发展规划和财务战略,通过财务分析预测,寻求一个合适的负债水平,进行有效的融资和投资。政府应使信用担保体系更加完善,加大信贷政策对出版行业上市公司的支持。

近年来我国企业无形资产投资普遍持续增长,速度高于总投资的增长速度,但在总资产中所占比重仍处于较低水平。无形资产是重要的经济资源,在出版物相对过剩的买方市场中,一个出版企业所拥有的出版品牌、出版社的信誉等无形资产的数量与质量已成为影响其市场份额和市场业绩大小的关键,决定了其在市场中的竞争能力和竞争优势。能否有效地开发、使用和管理无形资产,将决定我国出版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和出版业产业化的发达程度。当前我国出版业对无形资产的管理相对落后,近几年无形资产投资力度没有呈现增长趋势,为了使无形的财富创造最大价值,出版企业应采取有效的措施对其进行管理和开发,在加大无形资产投资力度的同时,还应加强对无形资产的保护管理。

另外,出版企业还应该努力进行投融资创新,改善资金状况,如成立企业基金会,吸引风险投资,为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保障。

企业运营能力 篇10

关键词:创新,情境虚拟,课堂创新

运营管理是组织正常运作的基本职能之一,也是管理学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从历史的角度来看,运营管理的思想、方法和技术是由制造业的企业组织创立和发展的。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技术的进步,运营管理已经突破了制造业企业组织的范围而延伸到一般组织,其主要的原因就是运营管理是关于流程的管理。从流程管理的角度来看,营利性组织关注的是工作过程的低成本和高质量,而非营利性组织关注的焦点同属于效率管理,即在同样资源投入的前提下尽可能扩大工作效果或同样工作效果的前提下尽可能减少资源的投入。但如何把日益复杂的动态运营管理理论讲述清楚,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关键问题。用传统的授课方法,显然是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创新力比知识更重要。创新力是综合各种知识和实践经验的能力,是人最重要和最有价值的一种能力,是发挥个人潜能的关键要素,是企业成功的原动力,也是社会进步的推动力[1]。进入21世纪的今天,无论是从目前各类组织的改革需要出发,还是从长远的管理人才的培养出发,“企业运营管理”课堂创新教学法建设都显得十分必要和紧迫。

对大学生而言,创新能力会在开发创造潜能、设计人生和征服命运等方面起到积极的作用。创新的本质特征在于其特定的目的性、新颖性和主观能动性。E.阿西莫夫曾说过,21世纪可能是创新的伟大时代,机器将最终取代人完成所有单调的任务,电子计算机将解放人让世界运转,而人类则最终得以自 由地做非他莫属的工作——创新。

1 课堂创新教学法的思考框架

企业运营管理中的新观点和新问题不断地被反映出来,然 而作为一门课程,介绍运营管理基本的思想、方法和技能是主要的。在运营管理所探讨的问题中,有些部分颇具技术性,综合了工业工程、成本会计、一般管理、数量方法和统计学等专门领域的知识。运营管理的许多活动,例如,产品设计、设施选址、运营安排与质量管理等,皆为当今大多数企业组织的核心活动。无论从哪个方面来讲授,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都是学生掌握这门课程的核心所在。这与管理类其他课程有着本质的区别。我们要清楚地认识到,简单地掌握几个知识点,对学生而言毫无用处,与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更是背道而驰。

1.1 课堂创新教学法思考模式

在创新能力与课堂创新教学法的研究中,我们应以“问题”为中心。即面对尚待解决或尚不明白的事实产生的疑点,利用课堂创新教学法去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不可能一蹴而就,总要经过问题发现、问题解决、反馈、总结验证等一系列促进问题解决和逐渐趋于问题解决的中间步骤[2]。它主要由学生在课堂中呈现的问题的提出、问题求解、验证新教学法和表述并形成教学成果几个步骤构成,见图1。

如图1所示,以“问题”为中心的创造过程模式注重实践的运用,有利于总结课堂教学的经验,体现了教师在从事具体创新课堂教学法时所直接感受到的学生学习状况和课堂效果等。

1.2课堂创新教学法与能力培养的弊端

基于上述的思路,我们对当前的教学现状进行深入的调查和了解。学习和教授运营管理是一件艰苦的事情,也是一件有趣的事情。教学改革到现在,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不同程度地体现了“重教学轻能力”“重形式轻质量”倾向以及课堂教学“创新”缺失的现象,淡化了课程创新本质,课堂创新创而不新,使得课堂教学“穿新鞋走老路”。学生在课堂上还是得不到能力的培养,学习兴趣大打折扣。无论是从大学教育的阶段性规律还是从大学生的学习方式来看,传统的教学都有其无法克服的弊端。其教学方法如同中学的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却往往是中学一门课课堂内容的好几倍,结果导致学生不求甚解,囫囵吞枣,甚至转移兴趣,不想学习专业知识。因此必须改革课程教学,实施创新教学。

1.3课堂创新的有效途径

学生是学习的真正主体,这是教师有效教学的出发点。如何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使学生带着问题学习,学会思考,增强自己的创新意识,是落实课堂教学法创新的关键。笔者认为应强调在教学活动中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独特性等个性品质。其基本模式是:创设情景一学生加入一总结转化[3]。围绕此模式我们在教学实践中进行了初步探索,认为要把握好如下几个路径。

(1)把握知识脉络,锻炼纵向思维。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在变化中发展,有其内在的规律性,一切事物都相互联系、相互转化[4]。“企业运营管理”这门课程也是如此。教师应启发学生沿着脉络进行纵向思维,由表及里,由浅入深,顺藤摸瓜,理出以原理为中心的知识脉络。要启发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找出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确立贯穿知识的主线,理出知识脉络,锻炼学生的纵向思维。

(2)通过联想归纳,发展横向思维。教师应启发和引导学生联想、对比、归纳、总结,发展学生的横向思维,教会学生理解、掌握概念的方法。

(3)“设疑、启思、倡辩”,培养求异思维。在教学中,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应“设疑、启思、倡辩”,充分给学生表现自我的机会,鼓励学生提出异议,发展学生的求异思维能力。求异思维的核心就是反向思维,就是能根据实际情况,针对实际问题,用前所未有的新观点、新角度认识事物,提出不同凡俗、异于他人的独特见解。教学中的求异思维训练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教师要结合学生实际,随时随地进行设疑训练,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和创新思维能力[5]。

(4)由点到线及面,引导学生的发散思维。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发散思维,对同一问题,要进行多方位、多途径思考,寻求多方法、多答案解析,由点到线,由线到面,加强知识间的前后联系和纵横联系。思维是智能的核心,教给学生正确的思维方法,就等于给了他们点金、术,为他们以后独立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因此,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纵向思维、横向思维、求异思维和发散思维能力,是全面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

2“企业运营管理”课程创新教学的实践

在企业组织的管理实践中,从事运营管理工作具有非常高的挑战性。为了能让学生适应这门课程的学习,教师应强调学生在学完运营管理课程之后应学会欣赏并喜爱运营管理者这一角色。“企业运营管理”课程强调的指导思想是:强化学生主体地位,给学生营建自主积极学习的大舞台,把学生推向前台。

2.1假设及角色定位

作为教师,我们应将运营管理的基本概念及演进过程通过适当的方式演绎出来。在这里我们应明确设计的假设及角色定位。一方面,在课堂上,我们可以巧妙地设计一些项目情境竞争。比赛规则所暗藏的理念是“管理人”假设,是“有限理性”假设,这样学生在游戏过程中可以较真实地反映一些教学效果。当然,这种假设要靠一定的竞争规则,也可以说是奖惩规则来保证。另一方面,大学阶段是学生进行创新能力教育的大好时机。我们应充分利用角色竞争活动,让学生全神贯注于角色扮演,并从中获得最大的满足,体验角色竞争带来的乐趣,使创新能力在其中得到发展[3]。积极参与这些活动,有助于学生今后专业的发展,有利于增强自身的创新能力,体验创新的快乐。

2.2情境虚拟教学的构思

思维游戏无疑是提高创新力的一种极好的训练方式[4],为了锻炼读者综合运用逻辑学、运筹学、心理学和概率论等多种知识的能力,笔者从训练创新性思维的角度出发,对每一类游戏都进行了精心的选择和设计,难易结合,赋予活泼形式。在游戏竞争的过程中,学生们会得到更多方面的视角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与方法,以利于在学习、工作与生活中作出更多不同角度的观察、更正确的判断。我们把情境虚拟教学法的分组作为课堂教学的一个需要进行认真研究的内容,尽力为学生创设富于变化、利于互动、便于交往、乐于体验的环境[5]。具体做法是:将班上学生进行分组,一般每组成员为8~10人左右。设立两种模式,模式一:组员全为男生,而与之抗衡的一组全为女生;模式二:组员为男女生混合。两种模式的配合,是让学生在策划时体验一下各种组合情况的不同感受,为学生培养下一步的创新和独立思考能力提供一些感性认识[6]。在教师指导方面,我们则指定一名教师担任“总经理”,另外由两名专业教师作为比赛总指挥(也即总经理)的“耳目”,参加各小组讨论和具体要求实施,监督他们的行为并参加最后决策信息的提供。在各小组进行竞争和比赛游戏时,教师作为“最后管理者”进行评论,并把相关的知识点和技巧及关键进行点评,引导讨论,确定每场的淘汰人员。适时对各小组的虚拟运营进行指导和引导。

2.3具体教学案例分析

在运营实践中,管理人员常会碰到一些一次性的、以后不再重复的工作任务。此类工作任务通常称为项目[1]。由于这些工作任务与那些程序性、重复性工作存在一定的差别,因此通常所采用的计划与控制方法不太适用,而这一特点正符合我们进行试验课的设计。我们可以根据在学生中开展策划广告、营销策略、价格谈判等几个课堂案例进行的总结和归纳,从中体会情境虚拟教学法的设计和运作过程。

第一个竞争项目是广告策划,我们抽出20名同学,其中10名男生为一组,10名女生为一组。具体内容为:模拟有一个沐浴液的生产公司需要我们为他们设计一个广告来吸引顾客。比赛很快有了结果,专业教师们评出女生获胜。原因是男生的设计没有创意。女生们则抓住了广告的创意关键,即:与众不同,给人留下深刻印象。接下来为第二场较量,即营销汽水。让两组同学分别以200元为启动资金,进行汽水营销,以赢利多的组为胜出组。两组接到指令后便开始运营。结果是男生因没有抓住销售产品的地点作为关键而导致销售失败。

通过两场较量,我们可以看出女生组的实力明显占优势,于是我们临时作了一些调整。重新调整后的两组打破了男女分界,接下来又进行了第三回合的较量,这一回合为价格谈判。要求他们将几样物品的价格谈定,一天之内完成,谁价格最低谁取胜,两位教师分别跟着两组成员进行判别。我们通过这次测试发现其中一组没有对所购物品进行分析和分类,没有策划哪些物品可以集中在一起运作,而另一组则注意到了这些问题,而且显得很团结。

上述三个实例是我们操作得比较成功的例子,接下来我们又进行了虚拟管理餐馆、运营快餐店及推销策略和旅馆运营等操作,也都取得了一定的效果。我们通过这种情境虚拟教学法,既让学生在实战中掌握许多相对抽象的知识,又让我们更清楚地了解学生的薄弱环节,避免平均用力[7]。

3结语

为了取得一定的教学效果,我们精心设置数十个情境,充分结合课本的知识点,通过情景教学,让学生参与其中掌握的知识[8]。这种教学法类似于计算机的电子游戏,但与之区别的是,我们是在现实中利用一定的社会资源实现目标,这种方式取得的效果是无法通过书本或课堂讲课的方式达到的。通过实践,我们发现,可以将“企业运营管理”中部分知识点设计为实验课程,通过专题竞争比赛,运用团队的方式进行协作交流、有效碰撞、互动沟通,达到了知识的深化、内化、延伸、扩展、信息共享,增强了学生在“企业运营管理”课程学习中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自信心[9]。最重要的是让学生对现实的运营有了一个相对具体的了解,而不是纸上谈兵,更好地提高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张林格,等.企业运营管理[M].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6:197.

[2]肖云龙.创造学[M].湖南:湖南大学出版社,2004:31.

[3]王亚卓.越玩越好学:提高青少年创新能力、推理能力的280个思维训练[M].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2007:116.

[4]谭斌昭.自然辩证法概论[M].广东: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1:113.

[5]陶学忠.创造创新能力训练[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76.

[6]刘悦安.创造学实用教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134.

[7]袭村野.提高创新力的400个思维游戏[M].北京:中国书店出版社,2007:171.

[8]李士,等.创新学习——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系列读本[M].安徽: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08:138.

上一篇:科幻影片下一篇:咨询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