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沿海经济带(共9篇)
辽宁沿海经济带 篇1
辽宁沿海经济带是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和我国面向东北亚开放合作的重要区域, 在促进全国区域协调发展和推动形成互利共赢的开放格局中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1 沿海经济带概况及发展特点
辽宁沿海经济带位于我国东北地区, 毗邻渤海和黄海, 包括大连、丹东、锦州、营口、盘锦、葫芦岛6个沿海城市所辖行政区域, 陆域面积5.65万km2, 海岸线长2920 km, 海域面积约6.8万km2。2006年2月, 《辽宁省人民政府关于鼓励沿海重点发展区域扩大对外开放的若干政策意见》正式颁布, 明确提出了“五点一线”沿海经济带对外开放战略。“五点”即沿渤海一侧的大连长兴岛临港工业区、辽宁 (营口、盘锦) 沿海产业基地、辽西锦州湾沿海经济区, 沿黄海一侧的辽宁丹东临港产业园区、大连庄河花园口工业园区。“一线”即滨海公路, 西起葫芦岛市绥中县, 东至丹东东港市, 全长1443 km, 连接葫芦岛、锦州、盘锦、营口、大连、丹东6市的21个县 (市) 区、103个乡镇, 沟通大小港口25个, 连接工业园区228个、旅游景点133个。建设“五点一线”沿海经济带, 是辽宁省委、省政府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在深化省情认识基础上, 着眼于实现辽宁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目的是以“五点一线”沿海经济带开发建设带动辽宁新一轮大开放, 实现沿海地区与腹地发展的良性互动, 努力打造沿海经济强省。“五点一线”沿海经济带已经成为全省经济增长最具牵动力、最具发展空间的区域, 其发展的优势和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八个方面。
1.1 先进的思维理念
“五点一线”的模式站在全省、全国、全球的视角上, 用先进的思维观念审视发展空间, 确定发展定位, 谋划发展蓝图, 让人们感到视野开阔、耳目一新。例如, 大连市以国际化的眼光, 提出要建设东北亚的国际航运中心, 而且将“五点一线”的重大支点长兴岛临港工业区发展目标定位为:承接东北地区装备制造业由内地向沿海转移的重要基地;大连市新型的卫星城市;大连东北亚航运中心的组合地区;中、日、韩的自由贸易区。
1.2 超常的发展思路
为实现面向全省、面向东北、面向世界的发展目标, “五点一线”各市都采取了超常的发展思路, 处处体现了大思路、大手笔、大气魄, 纷纷建社大园区, 引进大项目, 培育大产业, 增强经济发展后劲。例如, 葫芦岛市在北港工业区道路建设过程中, 由于地质情况复杂, 回填土方得达到12层, 才能保证填后地表不塌陷。如按正常作业至少的施工两年, 为确保当年竣工投入使用, 市规划建设局邀请全省专家一起攻关, 终于研究出“道路强夯”办法, 即对垫土施以超重型机械加压强力行市, 这样既能保证质量, 大大缩短回填周期, 又能大幅度降低工程造价, 一举三得。
1.3 优越的区位条件
“五点一线”沿海经济带具有“黄金海岸”的美誉, 处于东北亚经济圈关键地域, 不仅与吉林、黑龙江两省、内蒙古东部地区、京津唐地区联系密切, 而且与日本、俄罗斯、韩国、朝鲜发展贸易潜力巨大, 腹地支撑广阔。沿海经济带宜港海岸线1000 km, 其中深水岸线400 km, 优良商港港址38处, 有大小港湾40余个, 与世界140多个国家和地区通航。这种区位优势为辽宁沿海地区的快速起跑和将来的长足发展, 创造了先天条件。
1.4 巨大的资源优势
资源优势也是“五点一线”沿海经济带发展的巨大优势。一是土地资源极其丰富。“五点一线”地区充分利用海岸线周边废弃的盐田、盐碱地和荒滩, 作为开发开放空间, 既符合国家土地政策, 又具有地价低、不必进行大规模动迁等许多地区不具备的特殊优势, 开发伊始, 就极大地引起了国家内外投资者的关注。二是能源储量巨大。黄海、渤海沿岸陆域、海域多种矿产资源居于全国前列, 海上能源开采利用前景广阔。
1.5 超前的产业规划
凭借区位优势, 依托资源条件, 在园区产业发展乃至全市产业发展上, 都体现了超前规划、科学规划。“五点一线”上的“五点”, 全部定位为高科技、外向型、朝阳型产业区。
1.6 广阔的发展空间
“五点一线”沿海经济带发展空间广阔、发展潜力巨大。例如, 大连长兴岛临港工业区1 29.7 km2;葫芦岛北港工业区35 km2。随着大连港、营口港、锦州港、葫芦岛港等港口吞吐能力的不断提升加之国家和省里出台的一系列优惠政策的事实, 不久将来的“五点一线”沿海经济带, 必将对辽宁的全面振兴产生巨大的拉动作用。
1.7 完善的城市功能
“五点一线”沿海市城街路宽敞、环境整洁、路树成荫、路灯别致、建筑新颖、商厦林立, 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1.8 良好的精神状态
“五点一线”上一幕幕火热的建设场面, 一片片平整的土地, 一个个重大项目的落户开工, 都展现了干部群众锲而不舍、勇争一流的精神状态。例如, 葫芦岛北港工业区干部连续近一年“早五晚十”、没有休息日的在建设工地摸爬滚打, 使原来不毛之地的北港正在成为招商的热土。
2 辽宁沿海经济带建设的启示
2.1 思路决定出路
实施“五点一线”发展战略, 最大限度地盘活了辽宁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这一战略决策紧紧抓住了老工业基地振兴和扩大对外开放两大机遇的结合点, 充分发挥了辽宁西拥渤海、东挽黄海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 牢牢把握住了辽宁实现全面振兴的主脉, 成功地搭建了沿海与腹地良性互动的最佳平台。最重要的是, 实施“五点一线”沿海经济带开发的大思路、大战略, 使辽宁人强化了沿海意识、开放意识, 拥有了大步走向海洋、走向世界的新起点, 燃起了沿海六市乃至全省人民的创业激情, 点燃了辽宁全面振兴的新希望。
2.2 环境决定发展
沿海六市都非常重视发展环境建设。重视环境建设带来了客商、带来了项目, 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大发展。
2.3 实干决定成效
“五点一线”沿海经济带的发展实践证明, 要实现大发展快发展, 必须有苦干实干的韧劲和拼命三郎的狠劲。就“五点一线”的一个支点而言, 葫芦岛北港工业区的开放度、知名度、影响力在“五点”中没有比较优势, 一切都得从“零”起步。不到一年时间, 大片原始的旷野实现高标准的快速交通干道建成通车。他们以只争朝夕的创业激情, 忘我的工作干劲, 创造出葫芦岛一片新天地。
摘要:建设“五点一线”沿海经济带, 是辽宁省委、省政府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在深化省情认识基础上, 着眼于实现辽宁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目的是以“五点一线”沿海经济带开发建设带动辽宁新一轮大开放, 实现沿海地区与腹地发展的良性互动, 努力打造沿海经济强省。“五点一线”沿海经济带已经成为全省经济增长最具牵动力、最具发展空间的区域。
关键词:经济建设,发展思路,区位条件,资源优势
辽宁沿海经济带 篇2
辽宁沿海经济带重点园区产业项目贴息资金管理办法
来源:登沙河临港工业区http:///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快辽宁沿海经济带的开发建设,支持沿海经济带重点园区(以下简称园区)的产业发展,充分发挥财政资金扶持和引导作用,加强辽宁沿海经济带重点园区产业项目贴息资金(以下简称“贴息资金”)的使用和管理,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贴息资金是指:省本级财政预算安排的,对园区重大工业项目给予的企业贷款利息补贴。贴息资金属于引导性资金,通过贴息方式吸引银行、非银行金融机构等对园区内产业项目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引导企业的投资项目向沿海经济带园区集聚,为项目落户和企业发展提供支持。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企业贷款是指:企业当年或下达贴息计划后一年内从中国境内银行(含外资银行)、非银行金融机构取得的一年期以上(含一年期)的专项用于固定资产投资的贷款。企业获得的流动资金贷款不予贴息支持。
第二章贴息资金使用原则
登沙河临工工业区http:/// ···········································
第四条符合规划和产业政策原则。贴息资金支持的项目应符合国务院批准的《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规划》和省沿海经济带开发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批准的项目所在园区的产业发展规划,并符合国家节能减排、低碳经济、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要求。对园区内规模以上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国家鼓励类产业、省政府确定的各园区主导产业项目优先给予支持。基础设施、服务业和农产品加工项目,不在本贴息资金补助范围。
第五条公开公正原则。贴息资金的使用对园区内符合条件的各种所有制和大中小型企业一视同仁。贴息资金相关政策及时对全社会,广泛宣传。拟支持项目对外进行公示,接受社会监督。
第六条不重复支持原则。两年内已享受省财政其他贴息资金支持的项目,原则上不再重复安排本贴息资金。
第三章贴息资金使用条件
第七条项目申报单位为注册并坐落在省政府批准的沿海经济带重点园区和享受省政府沿海经济带相关政策区域内的企业。
第八条申请贴息的项目应符合以下条件:
1.项目属于《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或《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中非限制类、禁止类的工业项目。
登沙河临工工业区http:/// ···········································
2.项目在贴息内实际到位贷款额不低于2000万元人民币(或等额外币)。对于科技含量较高等具有一定特殊性的项目,经请示省政府同意后,实际到位贷款额可以适当降低。
3.按国家有关规定履行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管理程序,经政府投资主管部门核准或备案,并依法办理环保等相关审批手续。
4.项目已开工建设,并按项目计划达到形象进度。
第四章贴息资金支持方式
第九条贴息金额原则上不超过按同期中国人民银行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计算的一年应发生利息额的70%;对省委、省政府确定的新兴产业和重点产业,贴息金额原则上不超过按同期中国人民银行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计算的一年应发生利息额的80%。重点项目经请示省政府同意后,可以适当提高贴息比例。
第十条单个项目年贴息额不超过1200万元人民币。重点项目经请示省政府同意后,可以适当提高贴息限额。
第十一条大连市所属项目的贴息资金由省和大连市按5:5的比例分担。
第十二条同一项目原则上只享受一年的贴息支持。对于确需连续几年给予贴息的重点项目,经请示省政府同意,可适当放宽贴息年限。
登沙河临工工业区http:/// ···········································
第五章资金申报和审核
第十三条符合贴息资金申报条件的项目,项目承担企业向所在园区管委会投资主管部门和财政部门报送贴息资金申请报告,报告中应包含以下内容:
⒈项目基本情况(并附项目基本情况表)。包括企业基本情况和财务状况、项目背景、建设内容、总投资及资金来源、项目进展情况、申请贴息主要原因和政策依据等。贷款已到位的项目还应包括项目贷款实际到位金额及进账时间、贷款银行(或非银行金融机构,下同)、贷款期限、贷款性质、贷款用途等。
⒉项目单位对资金申请报告和附属文件真实性负责的声明。
⒊项目核准或备案的批准文件。
⒋城市规划部门出具的城市规划选址意见。
5.国土资源部门出具的项目用地预审意见。
6.环保部门出具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审批意见。
7.上一经注册会计师审计的会计报表和审计报告。
8.银行、非银行金融机构贷款合同或贷款意向书。贷款到位的还应提供进账单等贷款凭证。
登沙河临工工业区http:/// ···········································
9.其它申报材料。
第十四条园区管委会投资主管部门会同财政部门对企业报送的项目材料进行初审。其中,园区投资主管部门重点对项目审批相关要件等进行审核;园区财政部门重点对项目贷款情况等进行审核。园区管委会投资主管部门和财政部门依据本部门职责对申报材料的真实性负责。
第十五条园区管委会投资主管部门会同财政部门对项目申报材料进行初审后,将项目申请材料分别上报所在市沿海办(发展改革委)和市财政局。市沿海办(发展改革委)会同市财政局对项目进行审核后,在规定时间内将本地区贴息项目申请文件和项目申报材料分别上报省沿海办(发展改革委)、省财政厅。其中,大连市在申报项目时还应上报本市拟同意安排50%配套资金的承诺函。
第十六条省沿海办(发展改革委)会同省财政厅对项目申报材料进行审核。其中,省沿海办(发展改革委)重点对项目基本情况、项目审批相关要件、项目是否符合支持产业目录、项目是否在政策支持区域内等进行审核;省财政厅重点对项目贷款情况等进行审核。审核后,省沿海办(发展改革委)会同省财政厅聘请相关专家对各地上报的项目进行评审。
登沙河临工工业区http:/// ···········································
第十七条省沿海办(发展改革委)会同省财政厅根据综合评审结果和贴息资金规模,确定拟贴息项目名单和贴息资金额度,上报省沿海经济带开发建设领导小组审定后对外进行公示(公示期原则上不少于5天)。项目公示无异议后,省沿海办(发展改革委)会同省财政厅向各市沿海办、市财政局和各园区管委会下达产业项目贴息计划。
第十八条贴息计划下达后,原则上有效期为1年。企业依据产业项目贴息计划积极与银行或非银行金融机构沟通,落实项目建设所需贷款。
第六章资金核定与拨付
第十九条省财政厅依据产业项目贴息计划拨付贴息资金。其中,设有一级财政并设有国库的园区由省财政厅将贴息资金指标文下达到市财政局,贴息资金直接拨付到园区财政部门;没有设一级财政和没有设国库的园区由省财政厅将贴息资金拨付园区所在市财政局。
第二十条已列入产业项目贴息计划的企业,落实项目建设贷款后,需在产业项目贴息计划有效期内向园区财政部门提出拨付贴息资金申请。逾期未办理的,取消项目贴息资格。
第二十一条园区财政部门对企业报送的拨付贴息资金申请材料进行初审后报送所在市财政局。市财政局审核后向省财政厅提出拨付本地区项目贴息资金申请,并报送如下材料:
登沙河临工工业区http:/// ···········································
1.拨付贴息资金申请报告。报告中应有对各项目相关情况的概述,主要包括项目进展情况、项目贷款实际到位金额及进账时间、贷款银行(或非银行金融机构,下同)、贷款期限、贷款用途等。
2.沿海经济带重点园区产业项目贴息资金申请表(见附件)。
3.其它材料。主要包括使用贷款卡通过人民银行贷款查询系统查询到的项目贷款记录(贷款发生额或余额详细信息、贷款借据信息等)、贷款合同复印件、贷款进账凭证复印件、贷款银行提供的贷款用途说明、企业自有资金落实到位证明等。
在审核过程中,财政部门应派员随同企业人员到贷款发放银行通过人民银行贷款查询系统现场打印项目贷款记录,并分别在查询记录上签字确认、加盖本单位公章。对于贷款发放银行在外地的,其贷款卡查询工作可以在当地相关银行进行。
第二十二条省财政厅对各市上报的审核意见进行确认后,园区财政部门(或市财政局)根据贷款合同实际执行情况和项目企业申请,在项目贷款实际到位6个月后,通过国库集中支付方式拨付贴息资金。对于已经发生的6个月的利息,一次性将相应的6个月的贴息资金拨付给项目单位,其余贴息资金按还息进度拨付给项目收息银行。
登沙河临工工业区http:/// ···········································
第二十三条项目停止执行或发生重大变化的,以及项目实际贷款期限缩短至1年内或将贷款转做他用的,财政部门应停止拨付贴息资金。
第二十四条有关项目贷款银行根据贴息资金实际拨付情况为项目企业开具项目贷款的完息凭证,项目企业依据银行开具的完息凭证进行账务处理。
第二十五条贴息资金的清算和使用情况报送。
1.单个项目贴息资金拨付完毕后,市财政局及时将《沿海经济带重点园区产业项目贴息资金使用情况清算表》、银行收到贴息资金后开具的完息凭证复印件报送省财政厅。
2.每一结束后1个月内,市财政局会同市沿海办(发展改革委)将上《沿海经济带重点园区产业项目贴息资金使用情况汇总表》报送省财政厅、省沿海办(发展改革委)。省财政厅根据贴息资金使用情况与市财政局进行清算,必要时可聘请中介机构对相关材料进行审核。清算后结余的贴息资金抵扣下贴息资金额度或专项上解省财政厅。
第二十六条省沿海办(发展改革委)、省财政厅组织开展项目综合评审和清算审计所需费用在贴息资金中列支。
登沙河临工工业区http:/// ···········································
第七章管理和监督检查
第二十七条省沿海办(发展改革委)、省财政厅通过相关信息公开平台将资金适用范围、申报条件、程序、项目安排情况等内容进行公开。省沿海办(发展改革委)应重点对贴息项目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省财政厅应重点对贴息资金拨付使用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第二十八条项目承担企业法人代表对项目建设、资金使用、达产达效承担责任,按季度向园区管委会投资主管部门和财政部门报告项目进度及贷款资金使用情况。
第二十九条园区管委会投资主管部门和财政部门对贴息资金支持的项目进行跟踪检查,及时掌握项目进展情况和贴息资金使用情况。对违反规定,弄虚作假,套取财政贴息资金、项目实施存在重大问题的,将收回已拨付的贴息资金,并依法追究相关人员责任。
第三十条项目竣工投产后,园区管委会投资主管部门会同财政部门按项目管理要求及时组织验收,并向省沿海办(发展改革委)、省财政厅报送企业的生产经营、效益、税收贡献及审计部门出具的审计意见等材料。省财政厅根据工作计划,可委托中介机构对贴息项目开展绩效评价。
第八章附则
登沙河临工工业区http:/// ···········································
第三十一条本办法由省财政厅、省沿海办(发展改革委)按各自职责负责解释。
政协委员把脉辽宁沿海经济发展 篇3
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战略实施以来,沿海大开发、大开放呈现良好态势。截止2010年底,辽宁沿海经济带42个园区已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7000亿元,其中基础设施投资超过2200亿元,重点园区固定资产投资占沿海六市的1/2以上,占全省1/4以上。沿海六市合计实际利用外资132.2亿美元。同比增长71%,占全省63.8%。六市实际利用外资首次全部超过1亿美元。辽宁沿海六市完成GDP9273亿元,占全省总量的50.7%。
重视产业同构问题
辽宁沿海经济带的产业结构存在一定程度的同构现象,而且大多发生在石化、造船等传统优势产业,造成产业上游和初加工环节比重较大、低水平重复建设和相互竞争资源。锦州市政协主席李玉霞建议。由省统筹协调,对各市的传统优势产业重新定位,纳入全省总体结构优化评估,在主导产业、传统优势产业和“两大基地”建设布局中,明确各市分工,形成错位配套,相互依托,融合发展。
加大港口资源的整合力度
辽宁是中国海岸线资源最丰富的省份之一,宜港岸线1000公里。随着沿海经济的引领和带动作用越来越突出,沿海省份从南到北兴起了新一轮港口整合热潮,有效地解决了区域内夺腹地、争货源、抢资源、拼投资等问题。大连市政协主席刘俊文认为,遼宁作为东北地区唯一的出海口,应建立省级港口发展管理机构,研究制定港口发展总体规划,建立港口整合推进工作机构,加快港口整合工作的落实。
推进骨干企业重组
丹东市政协主席于国平建议,结合六市产业基础和主导产业,以国有骨干企业为龙头,以广泛吸引民营资本和中小企业参与为手段,搞好装备制造业的资源整合,提高重大装备的自动化智能水平和配套能力;加强海洋科技创新体系的建设整合,积极建设现代海洋渔业、海洋装备制造业,实现海洋与陆地的综合立体开发。
加强科研带动技术创新
事业发展,人才当先。营口市政协主席王杰建议加大海洋科研院所及涉海大专院校建设力度,进一步整合全省涉海科技研究力量。引导其以委托开发、联合研发等多种形式进入企业,参与企业的技术改造和科技研发,共同开展海洋科研和人才培养,其建研发中心和科研基地,形成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机制和产业创新体系。
有效开发和利用海洋资源
盘锦市政协主席刘家升认为,要进一步加强对海洋资源的有效开发和利用。充分利用辽宁丰富的海洋资源,从辽宁沿海各市的比较优势出发,充实完善发展规划,制定具有辽宁特点的海洋产业发展、科研开发、海洋服务等发展战略,形成合理的产业布局和海陆一体发展格局。
建设近海亲水的幸福岸线
加倍珍膳海岸线资源,正确处理发展与民生的关系也是政协委员们关注的话题。葫芦岛市政协主席郑宏伟建议建设近海亲水的共享岸线,把辽宁沿海打造成融景观带、旅游带、休闲带为一体的好去处。整合湿地、滩涂、河口等自然资源和园区、港口等产业资源,实现海岸线的整体设计和特色开发,拉近海与百姓、海与生活的距离。
针对此前沿海六市政协对辽宁沿海经济带系统调研提出的问题和建议,参加会议的邴志刚副省长表示,今年在推进沿海经济带建设上已有部署,尤其是解决部分园区运行机制不适应发展的问题已提上日程。
邴志刚说,省政府今年在沿海经济带开发开放建设上,首先是以科学定位、完善功能、提升水平为目标来开展园区规划的评审工作,努力解决产业雷同的问题。
其次,编制辽宁省海岸保护和利用规划,邀请国内环境、城建、海洋工程、产业等专家,对辽宁沿海经济带在开发利用和生态保护做出科学规划。
第三,按照优化结构提高质量的要求扩大招商引资,提升沿海经济带项目的质量,在落地项目选择上要选新兴、技术含量高的产业和好的现代服务业项目。而对一些不符合园区特点和产业布局的低端项目要停批,不予财政支持。
此外,加强沿海经济带的系统化建设也是今年政府重要工作之一,在沿海经济带上把城市带、生态旅游带、产业带都建设好,推进港区、园区、城区的一体化进程。
辽宁沿海经济带旅游资源探查 篇4
1 旅游资源研究综述
1.1 基本概念
资源一般指生产资料或生活资料的来源;也即凡是资源对人类生产、生活都具有实用价值, 而且是生产生活中最基本的物质基础或原材料。实用价值和基础性是资源的共性[1]。
旅游资源在国际上被称为旅游吸引物。国内较有代表性的观点认为, 旅游资源是指凡能吸引旅游者产生旅游动机, 并可能被利用来开展旅游活动的各种自然、人文客体或其他因素[2]。旅游资源首先是资源, 具有资源的共性, 即在旅游业发展中具有可利用的价值, 并且是重要的基础, 其实用价值和基础性主要体现在对游客的吸引力。是否具有吸引力是旅游资源的第一判断标准。
旅游资源开发 是指在旅游资源调查评价的基础上, 以发展旅游业为目的,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 有组织有计划地对旅游资源加以利用, 发挥、改善和提高旅游资源对旅游者的吸引力的综合性技术经济工程[2]。旅游资源开发的最终目的就是提高旅游资源的吸引力。
1.2 研究进展
针对旅游资源及其开发研究由来已久。国外学者通常把旅游资源称为旅游吸引 (物) (tourist attraction) 是指旅游地吸引旅游者的所有因素的总和[1]。国内旅游资源的开发推动了旅游资源的研究, 20世纪90年代形成一批论著, 其中《基础旅游学》较全面地收集了关于旅游资源定义的现有研究成果[3]。国内外学者一致认为旅游资源具有吸引功能, 旅游资源作用的对象为旅游者, 旅游资源必须与旅游业相联系。21世纪以来针对旅游资源更多侧重整合性开发利用研究。王欣等[4]从一个新的角度探讨了旅游资源整合的方法和模式; 毛端谦等[5]认为通过空间整合实现区域旅游资源的效益最大化并最终提高整个区域的旅游竞争力;李建丽[6]认为以城市旅游资源整合为纽带发展区域旅游, 符合国际流行趋势, 利于带动区域经济发展;汪宇明[7]利用核心-边缘理论探讨了旅游资源区域整合的途径;冯学钢[8]认为只有联动开发旅游资源, 才能使旅游区有更大的发展;柴海燕[9]认为应通过确定区域“主题”来整合旅游资源。综上可知, 旅游资源开发研究已为国内外所关注, 但目前针对辽宁沿海经济带旅游资源的系统研究尚属空白。
2 辽宁沿海经济带旅游资源调查
辽宁沿海经济带从东到西联结了辽宁省所辖的丹东、大连、营口、盘锦、锦州和葫芦岛6市, 濒临黄、渤两海, 呈现“N”字形绵延分布于辽宁省的东、南、西三面, 这里山水相依、文明久远、民俗独特, 自然人文景观交相辉映[10]。
丹东市具有江、山、边境、海等特色品牌旅游资源, 主要旅游资源包括:鸭绿江、虎山长城、河口仙境、九水峡、抗美援朝纪念馆、锦江山公园、凤凰山、安平河、红铜沟、世标山庄、水丰湖、太平湾、五龙背、东汤等温泉、蒲石河、玉龙湖、五龙山、大小鹿岛、獐岛、青山沟、天桥沟、天华山、大孤山、黄椅山、花脖山、响水寺、白石砬子、大梨树等农业旅游示范点、丹东人洞穴遗址、汉代西安平县遗址、近代战争遗址、现代桥梁遗址、水电站大坝、江海分界碑、园林工程、民俗风情、柱参、丝绸、板栗等。
大连市具有海、节庆、现代都市风情等特色品牌旅游资源, 主要旅游资源包括:棒棰岛、老虎滩等南部滨海、星海湾等海湾、星海等城市广场、圣亚海洋世界、极地海洋动物馆、碧海山庄、金石滩、发现王国、森林动物园、观光塔、蛇岛、夏家河子海滨、西郊度假区、安波、步云等温泉、朝阳沟森林公园、仙人洞森林公园、仙浴湾、白玉山、东鸡冠山及203高地、中日甲午海战和日俄战争遗址、老铁山、太阳沟、冰峪沟、长山群岛、长兴岛等海岛、俄日风情街、滨海路、国际服装节等节庆活动、海鲜、贝雕、现代城市风情等。
营口市具有温泉特色品牌旅游资源, 主要旅游资源包括:金牛山遗址、石棚、楞严禅寺、盖州上帝庙、思拉堡温泉、熊岳天沐等温泉、望儿山、白沙湾等海滨, 月亮湖公园、雪帽山、龟石滩、绣龙等森林公园、墩台山、赤山、西炮台遗址、玄贞观、水产品、水果等。
盘锦市具有湿地、滩涂等特色品牌旅游资源, 主要旅游资源包括:双台河口自然保护区、辽河碑林、辽河文化产业园区、丹顶鹤黑嘴鸥等珍稀鸟类、芦苇等湿地植被、河蟹文蛤等湿地水产、翅碱蓬等盐生滩涂植被、有机稻米、张氏祖居祖坟、甲午古战场、南大荒农场、辽河油井塔林、湖滨公园、中兴公园、马术俱乐部、鼎翔生态旅游区、西安现代农业园区等。
锦州市具有园、山、馆、寺、窟、辽文化等特色品牌旅游资源, 主要旅游资源包括:世博园、医巫闾山、北镇庙、万佛堂石窟、奉国寺、笔架山及天桥、辽沈战役纪念馆、大广济寺及其辽塔、锦州市博物馆、崇兴寺双塔、北镇鼓楼、李成梁石坊、北普陀山、龙岗墓群、吴楚庄园、松山生态园、青岩寺、黑山天主堂、翠岩山、大小凌河、女儿河、二郎洞、生生果园、义县八塔山、义县化石馆、动物园、东湖公园、道光廿五贡酒、沟帮子熏鸡工旅示范点、北镇农业旅游区等。
葫芦岛具有海、岛、泉、城等特色品牌旅游资源, 主要旅游资源包括:兴城古城、兴城海滨、九门口水上长城、碣石宫、菊花岛、葫芦山庄、兴城温泉、祖氏石坊、文庙、首山、龙潭大峡谷、葫芦岛军港、绥中新浪海滨浴场、虹螺山、止锚湾、塔子沟双塔、龙湾海滨、莲花山圣水寺、灵山寺、乌金塘水库、前所城、朱梅墓园、人文纪念公园、塔山阻击战纪念塔等。
3 辽宁沿海经济带旅游资源的结构解析
由于旅游资源性质、价值、区位条件、规模、组合等有很大的差异, 因此其内容、形式、开发模式都呈现出多元化的特征, 不同类型的旅游资源开发方式、开发重点、开发途径不同, 内容丰富、品种繁多、特色鲜明的旅游资源进行类型解构, 深层次剖析旅游资源的价值和功能, 可以为旅游资源开发、旅游业发展提供宏观决策依据, 也可为规划开发提供参考, 避免出现开发趋同和产业同构, 并利于最大限度地发挥旅游资源的功能和效益。
3.1 辽宁沿海优良级旅游资源
为了促进我国旅游资源的永续利用和旅游业可持续发展, 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1999年发布了《旅游区 (点) 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国家标准, 这是我国第一个评定旅游资源的国家标准, 国家标准从旅游资源品位与价值、旅游资源与环境保护等10方面把旅游区 (点) 质量等级划分为5级, 从高到低依次为5A、4A、3A、2A、A。辽宁省旅游资源类型多样, 内容丰富, 2012年初, 辽宁省14市共有5A级旅游区3家 (其中辽宁沿海6市5A级旅游区2家, 占辽宁省的66.7%) , 4A级旅游区63家 (其中辽宁沿海6市4A级旅游区32家, 占辽宁省的50.8%) , 3A级旅游区88家, 2A级旅游区54家, 1A级旅游区9家, 辽宁14市中沿海6市的优良级旅游资源在辽宁省有绝对优势, 这为辽宁沿海经济带旅游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资源基础。
3.2辽宁沿海国家级品牌旅游资源的比较优势
旅游区是承载旅游资源的大类, 其中包括若干小类, 像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等。辽宁沿海各类旅游区中不乏高品位的旅游资源, 如万里长城中仅有的水上长城——九门口长城作为世界文化遗产已闻名海内外, 还有中朝两国的界江——鸭绿江等景区已形成较高知名度和美誉度。目前辽宁沿海共有世界级旅游品牌2处, 主要国家级旅游品牌68处 (表1) , 总数分别占全省同级旅游品牌总数的28.6. 7%和50.7%, 而其中有些类别具有绝对比较优势, 像旅游度假区在全省占80%, 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分别占全省比例的77.8%和69.2%。辽宁沿海具有比较优势的旅游资源主要是自然类型, 适合开展生态旅游、休闲度假旅游等潮流旅游项目, 这也正是辽宁沿海经济带旅游发展的潜力所在。
注:度假区取省级以上是因为我国度假区建设较晚, 目前全国国家级的只有1992年试办的12家, 其中包括大连金石滩国家级度假区.
3.3 辽宁沿海旅游资源的空间结构解析
旅游资源的空间结构是指旅游资源分布形成的点、线、面等空间组合关系。辽宁沿海众多不同类型、各具特色的旅游资源连接起来, 构成了纵横交错、多层次、多系统的网络结构, 总体来看辽宁沿海旅游资源空间分布呈现出点轴式和圈层式并存的结构模式。大连、丹东、营口、盘锦、锦州、葫芦岛6市旅游资源众多, 形成旅游发展中的“节点”, 贯通6市的交通通道沿线积聚形成了丹大山水边境风光带、盘营大滨海休闲游憩带、盘锦葫走廊文化带等各具特色的旅游资源“轴”, 点轴联结形成旅游资源网络;这里既有以蓝色海洋旅游资源为依托闻名海内外的“浪漫之都”大连, 还有以“三沿” (沿海、沿江、沿边) 著称的丹东, 更有扼守新中国咽喉的红色之都锦州, 丹东、大连和锦州由于历史发展、区位等因素形成了以全市旅游资源为基础, 通过规划共绘、交通共建、市场共拓、产业共兴, 优化配置旅游资源, 构筑形成旅游的核心层、近郊层与远郊层的多级旅游圈层。以大连为代表的“大城”和营口盖州思拉堡温泉小镇为代表的“小镇”, 以及全国最长的滨海公路等形成的点轴与圈层交相错综, 构造了辽宁沿海旅游资源的网络结构, 这一“大城小镇嵌景区”的空间分布为“全域旅游”奠定了坚实的资源基础。
4 结论
旅游资源是旅游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 随着旅游需求的多样化、个性化趋势的显现, 必须不断对旅游资源进行深层次的开发或创新性地发掘, 才能不断满足旅游者的需要、确保旅游业持续健康发展。本文以辽宁沿海旅游资源为研究对象, 多角度、全方位解析了旅游资源的结构, 结果发现:
(1) 辽宁沿海旅游资源密度大。
辽宁 1 920 km 的海岸线上有8座国家级优秀旅游城市和300余处各类旅游资源。
(2) 辽宁沿海旅游资源的品位高。
辽宁沿海有世界文化遗产九门口水上长城和全球五百佳城市大连, 更有68处国家级以上的品牌旅游资源, 不仅数量大, 而且品位高。
(3) 辽宁沿海旅游资源类型齐全, 组合优良。
辽宁沿海既有城市又有旅游区。自然旅游资源中有山地丘陵地貌, 辽河、鸭绿江等河流, 黄、渤两海, 凉爽的避暑气候, 珍稀动植物等;人文旅游资源有古人类遗址、古建筑、古墓葬、宗教、城镇、文学艺术、民俗风情等人文活动类旅游资源亚类, 旅游资源类型多种多样, 组合良好。
(4) 辽宁旅游资源动态性强。
辽宁沿海旅游资源中发现王国等主题公园的火爆和道光廿五文化名酒的品牌传承, 充分表明了随着社会的进步, 对人类具有吸引力的旅游资源在不断拓展。
参考文献
[1]甘枝茂, 马耀峰.旅游资源与开发[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 2005:4.
[2]马耀峰, 宋保平, 赵振斌.旅游资源开发[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5:1.
[3]谢彦君.基础旅游学[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 2004.
[4]王欣, 吴殿廷.旅游资源整合新论[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5, 16 (4) :29-33.
[5]毛端谦, 习复芳, 秦金瑜, 等.鄱阳湖区旅游资源空间整合研究[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 (32) :215-220.
[6]李建丽.区域旅游资源整合研究[J].中国发展, 2009 (4) :81-84.
[7]汪宇明.核心-边缘理论在区域旅游规划中的运用[J].经济地理, 2002, 22 (3) :3722375.
[8]冯学钢.安徽省“两山一湖”旅游区联动发展机制与对策研究[J].人文地理, 2003, 18 (2) :19223.
[9]柴海燕.旅游资源区域整合初论:以东部沿海地区为主[D].武汉:武汉大学, 2005.
辽宁沿海经济带物流业效率分析 篇5
关键词:沈阳经济区,物流业,效率分析
辽宁沿海经济带是以大连为龙头, 涵盖锦州、丹东、营口、盘锦和葫芦岛等沿海城市及其所辖的行政区域, 位于环渤海地区和东北亚经济圈的关键地带, 是东北地区的主要出海通道和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 区位优势明显, 战略地位突出, 是辽宁省经济发展最为活跃的区域, 并于2009年被国务院批准正式成为国家战略。
一、沈阳经济区物流业投入产出表
本文对相关地级市的投入产出数据进行分类整理, 得到表1所示的辽宁沿海经济带物流业的投入产出表。
注:数据来源于各地级市统计年鉴或公报
二、沈阳经济区物流业效率分析
为深入研究辽宁省物流业效率变化的区域差异, 探究辽中所属的沈阳经济区物流业效率变化机理, 本文测度沈阳经济物流业效率, 包括总技术效率、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测度沈阳经济区物流业效率变化结果见表2。
注:经作者运用DEAP2.1软件计算所得
辽宁沿海经济带物流业效率的有效程度高于辽宁省物流业效率平均水平, 表明辽宁省物流业发展具有一定的区域差异, 所致原因可能是辽宁沿海经济带区位优势显著、专业物流人才较为集中和港口物流需求系数较大。从辽宁沿海经济带来看, 辽宁沿海经济带物流业效率均处于无效状态 (见下表3.32) , 且都呈上升态势, 但在2011年-2013年为有效状态。具体而言, 辽宁省沿海经济带物流业总技术效率提升最快, 表明产出偏低的浪费现象有所缓解;就纯技术效率而言, 辽宁沿海经济带物流业效率提升相对明显, 较大减少了资源投入无效现象, 反映出辽宁沿海经济带物流技术和管理水平提升较大, 而这与辽宁沿海地区经济质量相对较高、物流从业人员质量有着紧密的联系。在规模效率上, 辽宁沿海经济带的规模效率提升幅度最小, 表明辽宁沿海经济带物流产业规模与资源配置的匹配程度增加缓慢。
参考文献
[1]秦志琴, 张平宇, 王国霞.辽宁沿海城市带空间结构演变及优化[J].经济地理, 2012, 32 (10) :36-41.
[2]肖寒, 姜清源.辽宁沿海经济带与沈阳经济区的区域互动研究[J].资源开发与市场, 2014, 30 (2) :173-178.
辽宁沿海经济带 篇6
一、软件产业发展现状
(一) 发展成就
“十五”以来, 大连软件产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
软件园区建设领先全国。大连软件园是国内最大的软件园区, 拥有国内外软件企业400多家, 软件年销售收入200多亿元;正在建设的旅顺南路软件产业带是国内最大的软件产业集聚区, 占地面积30平方公里, 建成后可吸纳从业人员20万人, 每年实现软件销售收入上千亿元、出口数百亿美元。
软件企业不断发展壮大。全市软件企业发展到700多家, 从业人员7万多人。其中, 超过6000人的企业1家;超过3000人的企业5家;100-1000人的企业70多家。东软、华信、海辉名列国内软件和服务外包出口前三名;东软和海辉进入全球IT服务百强企业、亚洲服务外包10强企业。
软件产业国际化进程加快。全市已引进外资软件企业300多家, 其中世界500强企业40多家, 全球十大服务外包供应商有6家进入大连开展业务。大连对日本软件和服务外包居全国第一;承接欧美服务外包快速增长。
软件人才培养逐渐扩大。大连在22所高校、40所职业中专开设了软件专业, 成立了5所软件学院, 大连理工大学软件学院、东软信息学院成为全国最大的软件学院, 软件专业在校生达5万人。建立了100多所软件人才培训机构, 每年可培训软件人才上万人。
软件产业示范作用增强。国家先后授予大连“中国服务外包基地城市”、“软件产业国际化示范城市”、“软件人才国际培训基地”、“国家软件版权保护示范城市”等称号。大连软件产业的发展模式被国内许多城市借鉴和效仿。大连的国际知名度不断提高, 被美国ID C公司评为全球离岸交付指数城市世界第五、中国第一。
软件销售收入快速增长。2008年, 全市软件销售收入306亿元, 出口10.5亿美元, 比2005年增长2倍多, 年均增长45%以上。2009年虽然受到国际金融危机影响, 但软件销售收入仍达到400亿元, 出口14亿美元, 同比增长30%以上;软件销售收入占G D P的9.07%, 经济贡献率进一步提高。
温家宝总理曾要求大连加快发展软件和服务外包产业, 赶超班加罗尔和马尼拉, 争创“中国第一”、“世界第一”。大连正在按照这一要求, 向全球软件和服务外包新领军城市迈进。
(二) 制约因素
1. 缺乏高端软件人才。
大连的软件人才结构不尽合理, 从事编码和数据处理的普通人才较多, 缺少架构师、设计师、估价师等高端人才, 也缺少外语熟练并掌握多种专业技能的复合型人才。
2. 软件研发能力不强。
大连软件产业发展主要依靠中低端服务外包, 缺少以自主研发为基础的应用软件和嵌入式软件开发, 难以承接国际高端服务外包业务。
3. 上市软件公司较少。
国内软件产业基地城市几乎都有上市软件公司, 有的城市上市软件公司多达几十家, 而大连还没有培育出一家上市软件公司。
4. 产业政策不完善。
目前, 我国对软件和服务外包企业缺乏明确界定, 尤其对BPO外包服务企业尚未按软件和服务外包企业认定, 使许多服务外包企业难以享受国家优惠政策。
(三) 发展目标
大连力争用5-10年时间, 建成世界一流的软件产业基地, 形成中国第一、世界第一的软件产业集群;建成国内一流的软件人才培养基地, 形成高素质的软件人才队伍;建成国内一流的软件研发基地, 成为全国软件自主创新示范区;实施规范化的软件产业政策, 成为全国软件产业政策示范区。在此基础上, 逐步建成东北亚国际服务外包承接中心和分拨中心, 软件产业的发展规模、经济效益、国际市场占有率均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成为可与美国硅谷、印度班加罗尔、爱尔兰都柏林相媲美的全球软件和服务外包新领军城市。
到2015年, 大连软件企业发展到2000家, 其中万人以上软件企业超过10家, 软件产业从业人员达到30万人。软件销售收入超过1200亿元, 年均增长20%;软件出口超过80亿美元, 年均增长30%。软件产业对G D P贡献率达到10%以上, 成为全市重要的支柱产业。
二、软件产业空间布局
“十二五”时期, 大连将构建以旅顺南路软件产业带为中心的软件产业网络体系。具体的规划布局是, 建设一个核心功能区、两个人才资源区、三个综合服务区和四个软件园区, 形成总面积150平方公里、建设用地面积30平方公里的软件产业集聚区。
(一) 一个核心功能区
七贤岭核心功能区是高新区的科技创新基地。占地面积5.7平方公里, 包括大连创业服务中心、海外学子创业园、动漫产业园、二次孵化基地、产业发展区、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基地、商务和生活服务区、旅游疗养区等, 具有较强的科技创新服务功能, 提供技术研发、成果转化、产业化生产、教育培训、商务服务、生活服务等全方位服务。
(二) 两个人才资源区
1. 凌水人才资源区。
位于甘井子区凌水街道。这里汇集了大连理工大学、大连海事大学、东北财经大学、东软信息学院等11所高等院校, 中科院大连化物所、机车研究所等40多个科研机构, 拥有中科院院士和工程院院士20多人, 还有IT培训机构、实训基地和国际合作培训组织100多家, 主要提供人才培养和研发服务。
2. 龙头人才资源区。
位于旅顺南路软件产业带西部、旅顺口区龙头街道。这里正在规划建设大学城, 总占地面积9平方公里, 首期占地面积2.5平方公里, 大连医科大学、大连外国语学院已进驻大学城。根据规划, 将来还要进驻10所大学, 引进国内外软件人才培训机构和实训基地, 实施重点产业人才培训计划, 每年培养高端软件人才2万人。
(三) 三个综合服务区
三个综合服务区即河口、龙王塘、龙头综合服务区, 分布在旅顺南路软件产业带的东、中、西部。综合服务区将遵循以人为本、服务生产和生活的原则, 规划建设中高档酒店、写字楼、公寓、住宅、购物、餐饮、教育、医疗、休闲娱乐等服务设施, 营造便利舒适、快捷高效、生态和谐的服务环境, 为软件产业带发展提供商务服务和生活服务。
(四) 四个软件园区
1. 大连软件园。
位于甘井子区凌水街道、高新区东部, 规划占地面积3平方公里, 建筑面积140万平方米, 累计投资约60亿元。包括产业发展区、教育培训区和生活服务区。目前已成为我国最大的软件园区和服务外包基地, 软件销售收入和出口占全市70%以上。
2. 河口国际软件园。
位于旅顺南路东部、高新区西部, 规划占地面积2.6平方公里, 总投资100亿元。包括东软国际软件园、新加坡腾飞软件园和中科院创新园。东软国际软件园由东软软件研发基地、东软信息技术学院、国际合作产业区、中小企业孵化器、IT会所等项目构成, 未来能容纳从业人员1.5万人, 每年软件销售收入达到20亿元。新加坡腾飞软件园一期建成10万平方米商务大厦, 将为软件产业带发展提供高质量商务服务。中科院创新园包括国家燃料电池及氢源技术工程研究中心、高技术转化中心、催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 是我国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的重要科技创新基地。
3. 黄泥川天地软件园。
位于河口至旅顺南路中段, 规划占地面积4平方公里, 建筑面积400万平方米, 总投资150亿元。包括产业发展区、配套商业区、配套住宅区和学校, 未来能容纳从业人员10万人, 每年软件销售收入达到300-500亿元, 成为我国最大的软件和服务外包产业基地。
4. 龙头国际软件园。
位于旅顺南路软件产业带东侧, 距旅顺口区较近, 规划占地面积20平方公里。包括软件分园、中小软件企业园、微电子产业园、科技大厦、生活配套区等, 未来将成为大连重要的软件和集成电路设计基地。
三、软件产业发展措施
(一) 加快产业集聚区建设
加快建设旅顺南路软件产业带, 按照“现代化、人性化、生态化”原则, 构建基础设施完备、生态环境优良、产业结构优化、国内外辐射力强大的软件产业集聚区。加快建设配套基础设施, 建设完善交通、能源、供水、供气、环保等基础设施;实施“世界电信港”工程, 建设由高宽带通讯设施、跨国通信网络、数字交换与传输设施、集成化网络服务平台、卫星地面站组成的“信息高速公路”;建设完善商务服务和生活服务设施。
(二) 促进软件企业发展
支持骨干软件企业做大做强,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 扩大国内外市场占有率, 争取在境内外上市, 尽快发展成为软件和服务外包新领军企业。扶持中小软件企业成长, 完成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 逐步进入高成长阶段, 力争在创业板上市。积极引进国内外知名软件企业, 争取引进更多的世界500强软件企业, 提高软件产业国际化水平。
(三) 拓展国内外市场
创新软件产业发展模式, 向高技术、高智力、高附加值的软件和服务外包领域进军。抢占国际高端服务外包市场, 以提高自主研发能力为基础, 发展应用软件、嵌入式软件开发和系统集成外包服务;适应国际服务外包转移趋势, 发展电信增值服务、金融后台服务、动漫制作、研发设计、业务流程管理等BPO外包服务。积极参与国内软件信息市场竞争, 重点推进东北地区信息化建设;依托区位优势和产业优势, 发展金融后台服务外包。
(四) 加强人才资源开发
加强软件人才培养, 鼓励重点高校、软件学院和职业中专扩大软件人才教育;支持社会培训机构扩大软件人才培训实训;引导软件企业开展在岗培训。加强高端软件人才培养, 采取国际合作方式成立高水平的软件学院, 重点培养架构师、设计师、估价师等高端人才和复合型人才;实施“软件人才境外培训工程”, 提高软件企业高层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素质。扩大软件人才引进, 利用人才市场、人才招聘会等渠道发布人才需求信息, 实施优惠的人才政策, 吸引国内软件人才来连发展;依托中国海外学子创业周、软交会及国际友好城市、外资合作伙伴、驻外机构、华侨华人社团等海外引才网络, 实施更加优惠的人才政策, 吸引国外高端软件人才来连发展。
(五) 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辽宁沿海经济带 篇7
关键词:口岸物流,辽宁沿海经济带,建设
2005年,辽宁省委、省政府在辽宁省“十一五”发展规划中提出了打造“立足辽宁,依托东北,服务全国,面向东北亚”的“五点一线”沿海经济带的战略构想。“五点一线”战略,具体是指重点开发建设大连长兴岛、大连花园口岸工业园、营口沿海产业基地、锦州湾产业园区、丹东产业园区这五个区域,建设贯穿黄渤海沿岸的滨海公路,形成沿海经济带,带动辽宁中部城市群,打造对外开放的新优势。经过3年的努力和实践,沿海经济带已经进入快速发展阶段。此刻,如何在更高起点上加快推进沿海经济带开发建设,使其在国内外合作中占据制高点,显得尤其重要。大连、丹东、葫芦岛、锦州、盘锦、营口六个港口城市是辽宁沿海经济带的组成部分,要形成以大连港为中心,营口、丹东、锦州、葫芦岛、盘锦等港口为两翼,优势互补、错位发展的现代化口岸物流,以此来促进和深化辽宁“五点一线”沿海经济带的发展,形成新的开放热点和经济增长点,带动东北全面振兴。
1 发展口岸物流深化辽宁“五点一线”沿海经济带建设的意义
口岸物流是指利用口岸货物集散的优势,以先进的物流服务基础设施、设备为依托,以进出口贸易和转口贸易为支撑,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手段,以优化物流资源整合为目标,强化口岸周边物流辐射功能的综合物流形态。从物流的组织现状来看,港口承担着80%以上的口岸物流工作量。因此,港口建设是口岸物流建设中的重中之重。
港口作为海陆运输通道的重要枢纽和节点,既承担着运输方式交换枢纽的职能,又是集聚临港产业和多种功能的重要平台。港口的发展,可以促进货物集散,可以促进内外文化交流,可以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港口的发展水平已经成为衡量港口城市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以港兴市的先例,外国有之、中国有之,比如:伦敦、纽约、鹿特丹、神户、新加坡、上海、深圳、武汉等,都是依托港口和临港经济发展起来的。
港口不仅可以为港口城市带来大量的物流、客流、资金流和信息流,更为重要的是,港口城市可以加速各种生产要素在港口城市和附近区域的集聚和整合,能够带动港口城市及其周边地区制造业的快速发展,进而为银行、保险、贸易、中介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以及旅游、餐饮、商业、会展等消费性服务业的快速发展提供巨大的发展空间。
从世界范围来看,凡是港口发达的地方,它依托的城市往往是区域性乃至国际性经济中心。港口和城市的兴衰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国际物流是经济全球化的物质体现,港口口岸与国际物流关系密切。积极推进以大连为龙头的沿海经济带建设,将其建设成为国际性经济中心、口岸物流中心和金融服务中心,是全面推动辽宁经济振兴的重要举措之一。
同时我们也应该清醒地看到,辽宁沿海经济带是我国唯一没有整体开发的重要沿海区域,也是东北地区开发开放条件最好的区域,因此如何高水平、高层次地建设好该区域,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正是由于没有整体开发,可以避免走弯路和低水平重复建设,我们应该坚持开放的姿态,博采众长,经过科学开发建设,辽宁沿海经济带完全可以继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珠三角深圳特区、长三角上海浦东新区、京津冀的天津滨海新区四大开放战略高地后,成为我国第五大开放战略高地。
2 国外发展口岸物流的经验
国外有多年以发展口岸物流带动区域经济的经验,很多经验值得我们借鉴和深思。
2.1 以柔性化快速响应货主需求
口岸物流的柔性化就是要根据货主和托运人的需要,能及时有效地处理多品种、小批量、多票数、短周期的综合物流活动。德国的汉堡口岸物流可为多家公司开展多种货物,特别是高价值商品的加工、包装、装配、分类、修理等作业。为货物代理人使用EDI通信方式,办理欧盟的海关手续。汉堡共有1700多家专业货运公司,提供高效快捷的公路货运,这些公司的服务范围遍及整个德国和欧洲其他地区,提供各种仓储、配送、进出口集装箱装拆箱和门到门服务。柔性化快速响应速度成为口岸物流发展的重要因素。
2.2 以合作化形成战略联盟
口岸物流是一个庞大工程,采取合作化的战略联盟方式,加强与腹地及国内外其他口岸的合作与联动,建立口岸物流战略联盟,可有效提升其市场份额和竞争力。美国的洛杉矶紧紧围绕着物流的特定服务,与生产企业建立起许多物流联盟,提供有效的口岸物流作业系统,把买方和卖方联系起来。口岸物流战略联盟成为当今世界先进口岸物流发展的新模式。
2.3 以规模化降低物流成本
整合口岸物流资源,降低物流成本,提高口岸物流竞争能力。荷兰的鹿特丹口岸拥有多样化的集装箱运输形式。它是欧洲最大的集装箱码头,它的装卸过程完全由电脑控制,集装箱装卸量2007年已经超过1079TEU,拥有专业化和规模化的物流中心,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鹿特丹口岸的物流服务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目前,鹿特丹口岸已经先后建成了3个港口物流园区。Eemhaven物流园区、Botlek物流园区和Maasvlakte物流园区,这三大物流园区分别为客户提供大宗产品如木材、钢材、石油、化工产品等的储存、流通加工及配送服务。鹿特丹口岸还有庞大的地下管道网络,把大量的石油及其产品输往西欧客户。运用行业整体优势,高效低成本运作,为客户提供标准化作业流程、一流的管理与信息手段的多元化服务,帮助客户实现规模化和集约化生产,成为现代口岸物流发展的有效方式。
2.4 以综合化促进口岸物流的发展
口岸物流发展到集约阶段,形成一体化的物流中心,提供仓储、配送、运输、配货和各种提高附加价值的综合服务项目,将过去商品经由运输、仓储、批发带零售的多层次的流通途径简化为口岸集成服务到用户的门到门服务模式,从而提高了社会的整体经济效益。新加坡积极培育口岸物流链,把口岸发展与加工工业的发展结合起来,为工业提供专业、高效的物流服务,提升加工工业水平,进而又提高口岸经营效益。港口物流园区建设与吸引外资相结合,将一些临港土地和泊位提供给跨国公司作为物流专用中转基地,鼓励跨国企业在口岸建设物流中心、配送中心等。发展综合化口岸物流成为现代口岸物流发展的趋势。
3 发展口岸物流深化辽宁“五点一线”沿海经济带建设的措施
口岸是区域物流的枢纽,口岸物流的发展必将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应借鉴国内外的先进经验,通过发展口岸物流经济来深化辽宁“五点一线”沿海经济带的建设。
3.1 改善口岸物流发展环境,提高对客户的柔性化反应速度
要进一步完善口岸物流相关的法律、法规,努力与国际惯例相衔接。要在加强海关进出口监管、提高口岸各项管理职能的同时,强化职能部门的服务意识,尽量简化手续,提高效率,最大限度地方便客户,促进口岸整体通关效率的提高。辽宁省政府及六城市应建立和完善地方电子口岸,扩大联网报关、网上支付、无纸通关、联网监管等项目使用范围,方便企业合法进出和促进企业加强内部管理。加快大通关建设,提高通关效率,最大限度地减少物流在口岸滞留,努力做到人便于行,货畅其流。
同时,对于口岸的其他各项管理,应该遵循“一个窗口”服务的原则,尽量使商检、卫检和动植物检在一个窗口内实施。要尽力缩短货物口岸滞港时间,在出口退税、外汇核查、核销等金融管理方面也应尽可能为客户着想,提高企业从事进出口贸易的积极性。
要大力发展腹地口岸保税物流,吸收周边国家和地区的中转物流货源。通过海铁联运和陆港联动,共建交通运输一体化网络,将大连口岸的港口功能延伸到长春、哈尔滨、沈阳,优化内陆口岸环境,促进辽宁沿海经济带和东北各城市经济的发展。
3.2 辽宁沿海六城市口岸应结成战略联盟,加快经济带的建设
通过战略联盟的建设,实现资源共享、信息共享和利益共享,避免内部恶性竞争,打造良性发展格局。形成以点连线,以线带面的发展态势,辽宁沿海六大港口,就是点;沿海经济带,就是线;辽宁老工业发展,东北振兴,就是面。通过口岸联盟,将辽宁沿海经济带各城市紧密联系,实现口岸物流信息资源共享,提升口岸物流信息管理和服务水平,促使主要港口成为具有国际中转、物流分拨、仓储加工、商品展示、临港服务等全方位增值功能的现代港口。“面海而兴、背海而衰”,“港航兴、产业旺”,这是沿海国家经济发展的基本规律。打好“陆海集疏牌”,以航带港,加快海铁联运、陆海集疏班线化建设,变综合交通优势为沿海经济带增长极,促进辽宁经济的大发展。
3.3 通过专业化分工,形成口岸规模化,降低成本,形成优势互补
错位发展,形成各自的发展特色。大连港和长兴岛组合港区以集装箱干线运输为重点,全面发展石油、矿石、散粮、商品汽车等大宗货物中转运输。营口港以发展内贸集装箱、钢材、铁矿石运输为重点,全面发展原油、粮食、杂货运输。丹东港以散杂货运输为主、发展内贸集装箱运输,承接大宗散货运输。锦州港以石油、煤炭、粮食运输为主,发展散杂货和内贸集装箱运输。葫芦岛港以发展石油化工、散杂货运输为主,兼顾电厂、油田专业化运输。
3.4 整合口岸物流的功能,实现综合化发展
口岸物流涉及运输、仓储配送、流通加工、口岸通关、增值服务等物流过程,是进出口贸易的重要环节。口岸物流的快速发展,可以有效保证进出口贸易“物流、商流、信息流”的有效衔接,增强对外经济的竞争力。传统的港口、航空、公路优势与现代物流业相结合,必将会出现物流功能依托口岸进行整合的新动向。全面提高口岸物流综合协调能力,提升城市总体配套服务能力,以港航建设促进城市发展,以城市发展促进口岸物流功能和服务水平提升,形成相辅相成,良性互动的发展态势,实现综合化发展新格局。
参考文献
[1]百度.口岸物流[EB/OL].http://baike.baidu.com/view/1499056.html,2008-04-01.
辽宁沿海经济带 篇8
关键词:就业现状,原因分析,策略思考
0 引言
为了深入研究辽宁沿海经济带农民的就业转型问题,2010年6月,课题组组织45人的调研队伍,选择典型区域进行调研,以调查问卷和访谈的方式,走访了几个村委会和多家农户。通过深入调查研究,各级地方政府为促进农民就业做了大量工作,对农民进行经济补偿,也为解决农民就业提供了一系列保障措施,这些措施很好地促进了农民就业。当然我们也发现了农民就业现存的一些问题,课题组对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策略。
1 辽宁沿海经济带农民就业现状
1.1 农民就业不稳定,就业质量差,就业空间小
农民失地后主要有安置就业、外出务工、经营二三产业等几种就业形式。调查数据显示,征地时安置就业占劳动力的比率较低,外出务工和经营二三产业的占了少一部分,有近一半的人做短工或赋闲在家无业。
1.2 农民自主就业比例较低
沿海经济发展中,农村城镇化进程加快,一些新兴服务需求涌现,农民有自主就业的机会,但受环境、意识、习惯、能力等影响,农民自主就业比例较低。
2 辽宁沿海经济带农民就业转型问题的原因分析
2.1 农民就业工程缺乏系统性规划和建设
农民就业不稳定是源于农民就业工程缺乏系统性的规划和建设。政府对农民就业有很多理性的节点式的安排,通过控制节点工作,促进农民就业。但政府的设计和安排是基于农民宏观利益的,这些条块政策难以从根本上解决农民长久就业和发展问题。犹如治病哪疼医哪,治标不治本,且没有系统化的健康安排。
2.2 面对新型生存模式,农民综合素质低,职业能力差
就业质量差就业空间小是因为农民综合素质低,职业能力差。以土地为生的农民,在传统的生活习惯中养成了被动的生活态度,缺乏自主生活能力,对“市民”生活缺少把控能力。
2.3 农民就业和创业环境制约农民就业
主创业比例低是因为农民就业和创业的环境不好。用工单位用农民工积极性不高,有些企业缺乏社会责任感,农民在工作中容易受到歧视,还有企业恶意欺诈农民,失地农民属于弱势群体,就业压力很大。
2.4 农民就业培训体系不完善
农民的素质和劳动技能问题,一直是困扰失地农民就业的瓶颈。就业培训是政府解决农民就业问题的重要措施。但实际工作中培训体系还很不完善。
3 辽宁沿海经济带农民就业策略思考
3.1 从宏观层面上,关注农民就业的整体规划
将农民就业问题纳入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总体规划中,做为规划的一个重要部分。把农民就业工作当作系统工程,有设计、有规划、有步骤地建设农民就业工程。
3.2 从策略层面上,关注农民的长远生存能力
从策略上,要成立农民就业帮扶组织,为农民就业和长远发展提供帮助。帮助农民解读政策,调适心态,提高适应现代生活模式的综合素质。为农民提供长远职业规划和系统化的培训,并为农民提供创业扶持及对农民进行劳动保护,帮助农民处理劳动欺诈及纠纷等,系统化地扶持农民就业。(1)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工作提高农民基本素质。制订农民素质提升计划,选择合适项目运行,按照终身学习理念,计划有组织地提升农民职业素质和市民素质,提升其生存能力。选择合适的形式,比如以前的夜大,农民大学等方式,为农民提供不同需求的辅助,成为农民就业和成长的大本营,真正让农民有归属感,有尊严感。(2)为农民做心灵辅助。农民在生活和生存方式转型中,心理压力很大,包括在就业岗位上遇到的问题很多,组织专家对农民进行心理辅助。成为农民的心灵救助站,让农民心里压力有处释放。(3)为农民提供政策及经验咨询。帮助农民解读现有就业政策,及创业扶持等政策,让国家政策更好地为农民服务。机构与农民签约,对农民进行籍册式管理,对农民进行注册登记和跟踪,依靠社区模式,帮扶组织要成为农民之家。农民在这里得到真正的心灵上和生存技能及生活能力上的帮助,直到农民彻底转型,具备相应能力,可以从容应对就业压力,真正转变为职业人时为止。(4)成为农民利益集体谈判的代言人,不断改善农民的就业及创业环境。充分发挥专家能力,捍卫弱势群体利益,对用工欺诈和歧视等行为进行谈判。并充分发挥专家权威力量,通过研究和沟通,找到具体的措施,改善失地农民就业及自主创业环境。(5)扶持农民自主创业。自主创业需要资本、资源、信息、技术、经验、扶持政策等因素,农民一时难以很好把控。完善各项制度,做好创业配套措施。鼓励失地农民从事经商开店等活动,并在政策允许条件下对自主创业人员在资金、税收、场地、收费等方面予以扶持,以减少他们的创业风险,增强自主创业的信心。对农业生产方面有特长的农户,要发挥他们的种植、养殖技能,为他们积极创造条件从事农业生产。拓宽农民创业融资渠道,鼓励农民自谋职业和自主创业。
总之,农民问题是辽宁省沿海经济带发展中的重要问题,且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长期坚持不懈的规范和建设,选择最佳、最合理的失地农民职业教育对策,建立适合农民的职业教育内容、模式和方法。通过订单式培训,不断提高农民就业竞争力,并进行监管跟踪,实现农民成功就业转型。增强农民的可持续就业能力。才能使农民真正适应新的经济环境,并与环境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田永胜.中国之重———权威人士谈新农村建设[M].北京:红旗出版社,2006.
[2]潘光辉.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和就业问题研究[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9.
[3]陈锡文.中国农村改革30年回顾与展望[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4]安虎森.制度变迁、转型与中国经济[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7.
[5]潘光辉.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和就业问题研究[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9.10.
辽宁沿海经济带 篇9
一、财政促进就业的重要意义
财政政策是一个国家调整宏观经济的最基本的手段之一, 财政促进就业的措施主要包括税收优惠、财政补贴以及财政转移支付等。公共财政主要提供公共物品, 满足公共需要, 其中包括解决就业问题。公共财政的职能主要通过公共财政支出发挥出来, 公共财政支出主要体现在民生问题的支出上。民生问题的头号难题是就业问题, 采用积极的财政政策, 发挥其促进经济增长、解决就业的功能, 这是财政政策的宏观调控作用所在, 财政政策应该在扩大就业方面体现其职能作用。辽宁沿海经济带的发展, 离不开公共财政的扶持。辽宁沿海经济带的战略定位, 强调要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实现, 尤其强调民生问题的解决, 这些都与财政密切相关。财政政策在沿海经济带发展的过程中到底如何实施?除了要调整财政的支出结构外, 需要更加关注吸纳就业的主体, 关注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的就业吸纳能力。不断完善公共财政对就业扶持的服务体系, 不断助力辽宁沿海经济带实现充分就业, 促进经济早日实现腾飞。
二、财政政策提升辽宁沿海经济带就业的主要途径
财政政策提升就业的主要途径有四种。财政补贴能够减轻企业和个人负担, 财政社会保障支出能够维持劳动者个人最基本的生活, 税收优惠政策能够提高企业的利润水平和提高企业吸纳就业的积极性, 财政公共服务领域支出机制可促进提高劳动者就业质量和改善就业环境。
1. 完善财政补贴机制。
财政补贴机制主要是对职业介绍和岗位补贴、中小企业融资补贴和基金扶持、人才支持战略, 通过以上支持政策的实施, 降低企业用工成本, 提升劳动者技能和增进劳动者福利, 这对于促进就业具有重要作用。一是职业介绍和岗位补贴。对劳动力市场中找寻工作的劳动者实行职业介绍补贴, 对与找寻工作人员签订劳动合同的企业, 进行职业介绍补贴, 并简化职业介绍补贴办理的手续。要合理制定补贴政策, 并给予分类补贴。二是要按就业岗位给予补偿性补贴, 对于一些制造业企业而言, 其工作时间长、劳动强度大、技术含量高的岗位应提高每个月的补贴标准, 或者进行年薪补贴。三是对企业的新入职人员进行培训补贴。就目前供给大于需求的劳动力市场而言, 企业为了最大程度不影响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 也为了节约时间和资金, 往往不愿意招聘那些技能低下、经验不足或者缺乏工作经验的应聘者, 尤其是那些刚毕业新加入劳动力市场的青年学生, 往往因为缺乏经验而就业困难。通过这样的补贴, 不但节约了企业的培训费用, 更鼓励企业积极发展生产、招聘新员工, 这样的措施必将会鼓励企业吸纳青年就业。
财政补贴措施, 还要区分企业规模大小, 对于大型企业而言, 尤其是那些制造业企业、加工类企业及交通运输等企业, 要积极鼓励企业进行新产品研发, 扩大企业规模, 从而吸纳就业。对于辽宁沿海经济带而言, 港口优势明显, 临港制造业如造船业、临港物流业、交通运输业、现代服务业等要积极发挥规模效应, 不断提升其国际竞争能力, 一流的企业必将带来巨大的就业效应。中小型企业更应该受到财政政策的支持, 要给予那些有创新、有潜力的中小企业贷款, 并给予贷款利息补贴以减轻其成长负担。要建立专项的中小企业成长基金, 鼓励其自主创新, 促进其发展, 带动更多人员就业。
财政补贴机制更要配合辽宁沿海经济带人才支持战略的实施。辽宁沿海经济带新的开放战略将会面临更大的人才挑战。辽宁沿海经济带需要加强人才政策的扶持力度, 在人才开发、人才引进、人才培养、人才留住等方面加大财政投入力度, 全面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尤其是符合辽宁老工业基地建设需要的蓝领人才, 这是工业制造业企业选用人才时首先要考虑的。更为重要的是要加强对高层次人才的引进, 政府财政要给予更大的优惠政策, 从科研支持、工作环境、家庭支持、培训、晋升等多方位进行财政扶持, 全面增强培养人才、重视人才的意识。具体的做法是, 继续贯彻实施2008年底发布的《关于辽宁沿海经济带人才整体开发战略的实施意见》, 在具体的开发策略上主要建立以区域人才服务互助机制、区域人才资源共享机制、跨区域人才互动机制、区域人才政策协调机制为中心的四大机制。
2. 财政社会保障支出机制。
企业在经营困难的时候, 往往面临社会保险负担。财政对社会保障的支出, 主要体现在社会保险缴费补贴上。企业在经济危机来临时, 不但面临无法支付员工工资的风险, 就连最基本的社会保险缴费都非常困难, 尤其是那些中小企业, 更是无法及时足额缴纳社会保险。财政应该在社会保险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要对经营有困难的企业进行统计和登记。财政也可以对就业者直接进行社会保险缴费补贴, 以降低就业者失业风险。财政支出机制应该成为常态, 并把社会保障支出纳入预算内, 使宏观政策与宏观经济产生联动机制, 在经济低迷时期要发挥其扶持作用。对于辽宁沿海经济带而言, 老工业基地的历史遗留问题依然存在, 国有企业仍占据重要比例, 中小企业正在迅速成长, 财政社会保障支持将成为调控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
3. 财政的税收优惠机制。
财政的税收优惠主要是指税收的减免措施。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过程中, 老工业基地建设中制造业发挥了带头作用, 临港工业区发挥了先导作用。财政应实现普遍优惠的就业政策, 针对企业岗位, 无论企业大小, 只要有新的用工行为, 签订新的劳动合同, 将按人数给予一定比例的税收优惠, 这对于后金融危机时代促进就业非常有意义, 尤其是将会促进青年就业, 减轻政府负担。同时, 应降低中小企业负担, 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根据目前一般纳税人和工业小规模纳税人的税负水平, 可将商业小规模纳税人的征收率调低。二是大幅度提高增值税 (包括营业税) 的起征点。如此, 将会极大促进社会力量创办企业的积极性, 从而最大限度提供就业岗位。
4. 财政公共服务领域支出机制。
【辽宁沿海经济带】推荐阅读:
盐城沿海经济11-06
沿海经济强省11-18
沿海地区海洋经济12-05
沿海经济发达地区论文07-27
关于加快沿海经济发展促进工业向沿海转移实施意见的通知09-14
辽宁经济06-03
辽宁县域经济09-28
辽宁经济建设06-24
辽宁经济发展09-04
辽宁经济的发展0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