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口岸经济快速发展

2024-06-16

辽宁口岸经济快速发展(共10篇)

辽宁口岸经济快速发展 篇1

立足口岸经济

统筹城乡产业发展

紧紧抓住“桥头堡”建设的大好机遇,依托跨境经济合作区、口岸工业园区等平台建设,通过产业规划引导投资方向,促进产业集聚发展,逐步形成各具特色、重点突出的产业梯度格局,使产业的发展与城乡功能和生态环境和谐共生。引导各级功能区发挥优势,努力形成城乡分工合理、区域特色鲜明、生产要素和自然资源禀赋得到充分发挥的和谐产业空间布局,打造地区梯度经济和谐共生的协同发展格局。

1、推动口岸工业园区建设,提升服务产业发展功能。结合我县城乡产业发展实际,重点建设橡胶工业区、香蕉产业区、咖啡加工区,加快实现橡胶、咖啡原料向成品、精品转变,香蕉仓储、保鲜、配送现代化,形成以农村农产品原料基地为基础、以农产品深加工为重点、面向国内外市场销售的城乡经济一体化统筹发展新格局。

2、挖掘民族文化潜力,提升口岸文化品味。规划建设一条集民族歌舞、饮食、住宿、服饰和异国文化为一体的边境旅游街,利用瑶族传统的“盘王节”等重大节日,大力挖掘、宣传我县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习俗,打造边境民族文化旅游产业,提升口岸文化品味和吸引力,推动城乡文化产业走向市场。

3、抓产业组织培育,引进新型产业合作组织。按照“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多元创办、市场运作”的思路,围绕特色产业兴办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着力提高产业经营组织化程度,增加农民收入;以建设龙头企业配套原料基地为突破口,增强企业对基地的组织带动和服务能力;深入推进龙头示范带动,扶持具有一定实力的专业合作社自办农产品加工企业,为农业最终走上产业化、规模化、标准化打基础,推动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

4、构建产业服务平台,提高科技推广能力。围绕全县农业种植,尤其是橡胶、香蕉、咖啡、菠萝等特色种植,引导农业企业与科研单位联合,与高等院校和农科院所合作,加快农业生物育种推广应用;充分发挥县农技部门和龙头企业研发中心的作用,重点搞好橡胶、咖啡的精深加工;充分发挥科协组织、农技部门、龙头企业、社会中介组织和科技带头人的作用,以农业合作组织为平台,乡镇建立农民科技服务中心,构建适应市场、面向群众的“县有服务中心、乡镇有服务站、村有服务点”城乡一体科技推广体系。

5、着力改善市场运行环境,服务和扶持个体经济和中小企业发展。建立定期召开中小企业、合作组织负责人培训与县各级部门协调沟通机制,使之成为党委、政府了解县情的重要渠道和帮农扶农的途径;落实县级领导分包企业制度,定期组织有关部门现场解决企业存在的困难;广泛借助外力,加强国内外合作,培育、引进一批规模大、档次高、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加快实施“村企互动”工程,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产业支撑功能,实施以企带村、以村促企、村企共同发展,促进生产要素在城乡、产业间自由流动,实现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

辽宁口岸经济快速发展 篇2

关键词:口岸物流,辽宁沿海经济带,建设

2005年,辽宁省委、省政府在辽宁省“十一五”发展规划中提出了打造“立足辽宁,依托东北,服务全国,面向东北亚”的“五点一线”沿海经济带的战略构想。“五点一线”战略,具体是指重点开发建设大连长兴岛、大连花园口岸工业园、营口沿海产业基地、锦州湾产业园区、丹东产业园区这五个区域,建设贯穿黄渤海沿岸的滨海公路,形成沿海经济带,带动辽宁中部城市群,打造对外开放的新优势。经过3年的努力和实践,沿海经济带已经进入快速发展阶段。此刻,如何在更高起点上加快推进沿海经济带开发建设,使其在国内外合作中占据制高点,显得尤其重要。大连、丹东、葫芦岛、锦州、盘锦、营口六个港口城市是辽宁沿海经济带的组成部分,要形成以大连港为中心,营口、丹东、锦州、葫芦岛、盘锦等港口为两翼,优势互补、错位发展的现代化口岸物流,以此来促进和深化辽宁“五点一线”沿海经济带的发展,形成新的开放热点和经济增长点,带动东北全面振兴。

1 发展口岸物流深化辽宁“五点一线”沿海经济带建设的意义

口岸物流是指利用口岸货物集散的优势,以先进的物流服务基础设施、设备为依托,以进出口贸易和转口贸易为支撑,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手段,以优化物流资源整合为目标,强化口岸周边物流辐射功能的综合物流形态。从物流的组织现状来看,港口承担着80%以上的口岸物流工作量。因此,港口建设是口岸物流建设中的重中之重。

港口作为海陆运输通道的重要枢纽和节点,既承担着运输方式交换枢纽的职能,又是集聚临港产业和多种功能的重要平台。港口的发展,可以促进货物集散,可以促进内外文化交流,可以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港口的发展水平已经成为衡量港口城市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以港兴市的先例,外国有之、中国有之,比如:伦敦、纽约、鹿特丹、神户、新加坡、上海、深圳、武汉等,都是依托港口和临港经济发展起来的。

港口不仅可以为港口城市带来大量的物流、客流、资金流和信息流,更为重要的是,港口城市可以加速各种生产要素在港口城市和附近区域的集聚和整合,能够带动港口城市及其周边地区制造业的快速发展,进而为银行、保险、贸易、中介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以及旅游、餐饮、商业、会展等消费性服务业的快速发展提供巨大的发展空间。

从世界范围来看,凡是港口发达的地方,它依托的城市往往是区域性乃至国际性经济中心。港口和城市的兴衰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国际物流是经济全球化的物质体现,港口口岸与国际物流关系密切。积极推进以大连为龙头的沿海经济带建设,将其建设成为国际性经济中心、口岸物流中心和金融服务中心,是全面推动辽宁经济振兴的重要举措之一。

同时我们也应该清醒地看到,辽宁沿海经济带是我国唯一没有整体开发的重要沿海区域,也是东北地区开发开放条件最好的区域,因此如何高水平、高层次地建设好该区域,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正是由于没有整体开发,可以避免走弯路和低水平重复建设,我们应该坚持开放的姿态,博采众长,经过科学开发建设,辽宁沿海经济带完全可以继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珠三角深圳特区、长三角上海浦东新区、京津冀的天津滨海新区四大开放战略高地后,成为我国第五大开放战略高地。

2 国外发展口岸物流的经验

国外有多年以发展口岸物流带动区域经济的经验,很多经验值得我们借鉴和深思。

2.1 以柔性化快速响应货主需求

口岸物流的柔性化就是要根据货主和托运人的需要,能及时有效地处理多品种、小批量、多票数、短周期的综合物流活动。德国的汉堡口岸物流可为多家公司开展多种货物,特别是高价值商品的加工、包装、装配、分类、修理等作业。为货物代理人使用EDI通信方式,办理欧盟的海关手续。汉堡共有1700多家专业货运公司,提供高效快捷的公路货运,这些公司的服务范围遍及整个德国和欧洲其他地区,提供各种仓储、配送、进出口集装箱装拆箱和门到门服务。柔性化快速响应速度成为口岸物流发展的重要因素。

2.2 以合作化形成战略联盟

口岸物流是一个庞大工程,采取合作化的战略联盟方式,加强与腹地及国内外其他口岸的合作与联动,建立口岸物流战略联盟,可有效提升其市场份额和竞争力。美国的洛杉矶紧紧围绕着物流的特定服务,与生产企业建立起许多物流联盟,提供有效的口岸物流作业系统,把买方和卖方联系起来。口岸物流战略联盟成为当今世界先进口岸物流发展的新模式。

2.3 以规模化降低物流成本

整合口岸物流资源,降低物流成本,提高口岸物流竞争能力。荷兰的鹿特丹口岸拥有多样化的集装箱运输形式。它是欧洲最大的集装箱码头,它的装卸过程完全由电脑控制,集装箱装卸量2007年已经超过1079TEU,拥有专业化和规模化的物流中心,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鹿特丹口岸的物流服务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目前,鹿特丹口岸已经先后建成了3个港口物流园区。Eemhaven物流园区、Botlek物流园区和Maasvlakte物流园区,这三大物流园区分别为客户提供大宗产品如木材、钢材、石油、化工产品等的储存、流通加工及配送服务。鹿特丹口岸还有庞大的地下管道网络,把大量的石油及其产品输往西欧客户。运用行业整体优势,高效低成本运作,为客户提供标准化作业流程、一流的管理与信息手段的多元化服务,帮助客户实现规模化和集约化生产,成为现代口岸物流发展的有效方式。

2.4 以综合化促进口岸物流的发展

口岸物流发展到集约阶段,形成一体化的物流中心,提供仓储、配送、运输、配货和各种提高附加价值的综合服务项目,将过去商品经由运输、仓储、批发带零售的多层次的流通途径简化为口岸集成服务到用户的门到门服务模式,从而提高了社会的整体经济效益。新加坡积极培育口岸物流链,把口岸发展与加工工业的发展结合起来,为工业提供专业、高效的物流服务,提升加工工业水平,进而又提高口岸经营效益。港口物流园区建设与吸引外资相结合,将一些临港土地和泊位提供给跨国公司作为物流专用中转基地,鼓励跨国企业在口岸建设物流中心、配送中心等。发展综合化口岸物流成为现代口岸物流发展的趋势。

3 发展口岸物流深化辽宁“五点一线”沿海经济带建设的措施

口岸是区域物流的枢纽,口岸物流的发展必将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应借鉴国内外的先进经验,通过发展口岸物流经济来深化辽宁“五点一线”沿海经济带的建设。

3.1 改善口岸物流发展环境,提高对客户的柔性化反应速度

要进一步完善口岸物流相关的法律、法规,努力与国际惯例相衔接。要在加强海关进出口监管、提高口岸各项管理职能的同时,强化职能部门的服务意识,尽量简化手续,提高效率,最大限度地方便客户,促进口岸整体通关效率的提高。辽宁省政府及六城市应建立和完善地方电子口岸,扩大联网报关、网上支付、无纸通关、联网监管等项目使用范围,方便企业合法进出和促进企业加强内部管理。加快大通关建设,提高通关效率,最大限度地减少物流在口岸滞留,努力做到人便于行,货畅其流。

同时,对于口岸的其他各项管理,应该遵循“一个窗口”服务的原则,尽量使商检、卫检和动植物检在一个窗口内实施。要尽力缩短货物口岸滞港时间,在出口退税、外汇核查、核销等金融管理方面也应尽可能为客户着想,提高企业从事进出口贸易的积极性。

要大力发展腹地口岸保税物流,吸收周边国家和地区的中转物流货源。通过海铁联运和陆港联动,共建交通运输一体化网络,将大连口岸的港口功能延伸到长春、哈尔滨、沈阳,优化内陆口岸环境,促进辽宁沿海经济带和东北各城市经济的发展。

3.2 辽宁沿海六城市口岸应结成战略联盟,加快经济带的建设

通过战略联盟的建设,实现资源共享、信息共享和利益共享,避免内部恶性竞争,打造良性发展格局。形成以点连线,以线带面的发展态势,辽宁沿海六大港口,就是点;沿海经济带,就是线;辽宁老工业发展,东北振兴,就是面。通过口岸联盟,将辽宁沿海经济带各城市紧密联系,实现口岸物流信息资源共享,提升口岸物流信息管理和服务水平,促使主要港口成为具有国际中转、物流分拨、仓储加工、商品展示、临港服务等全方位增值功能的现代港口。“面海而兴、背海而衰”,“港航兴、产业旺”,这是沿海国家经济发展的基本规律。打好“陆海集疏牌”,以航带港,加快海铁联运、陆海集疏班线化建设,变综合交通优势为沿海经济带增长极,促进辽宁经济的大发展。

3.3 通过专业化分工,形成口岸规模化,降低成本,形成优势互补

错位发展,形成各自的发展特色。大连港和长兴岛组合港区以集装箱干线运输为重点,全面发展石油、矿石、散粮、商品汽车等大宗货物中转运输。营口港以发展内贸集装箱、钢材、铁矿石运输为重点,全面发展原油、粮食、杂货运输。丹东港以散杂货运输为主、发展内贸集装箱运输,承接大宗散货运输。锦州港以石油、煤炭、粮食运输为主,发展散杂货和内贸集装箱运输。葫芦岛港以发展石油化工、散杂货运输为主,兼顾电厂、油田专业化运输。

3.4 整合口岸物流的功能,实现综合化发展

口岸物流涉及运输、仓储配送、流通加工、口岸通关、增值服务等物流过程,是进出口贸易的重要环节。口岸物流的快速发展,可以有效保证进出口贸易“物流、商流、信息流”的有效衔接,增强对外经济的竞争力。传统的港口、航空、公路优势与现代物流业相结合,必将会出现物流功能依托口岸进行整合的新动向。全面提高口岸物流综合协调能力,提升城市总体配套服务能力,以港航建设促进城市发展,以城市发展促进口岸物流功能和服务水平提升,形成相辅相成,良性互动的发展态势,实现综合化发展新格局。

参考文献

[1]百度.口岸物流[EB/OL].http://baike.baidu.com/view/1499056.html,2008-04-01.

辽宁口岸经济快速发展 篇3

摘要:随着新丝绸之路经济带、长江经济带、一带一路等国家战略的推行,西部地区经济整合与发展日益引起大家的关注。作为国家几大发展战略的重要节点,成都应该积极谋划,努力发挥示范作用:主动出击,赢得先发优势;厘清比较优势,明确发展思路;统筹资源,积极建设口岸城市;选准突破点,推动创新型经济发展。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9-4474(2015)03-0007-03

2015年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成都市委副书记、市长唐良智向大会提出建设“成渝西昆菱形(钻石)经济圈”新构想,引发了四地知名学者、教授、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的热议和赞赏,也受到了较广泛的关注。两会上,与会代表比较一致地认同该提议具有战略眼光,有利于更好实现“一带一路”战略和长江经济带战略的互联互通,有利于打造国家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新的战略平台,促进西部地区沿江沿边联动,推动东、中、西部更好地均衡协同发展。同时,大家又对四市的功能定位、产业互补、联动机制、合作方式等表现出极大的关心,希望四市能够克服行政区划意识,真正做到通盘谋划,共同打造中国新的经济增长极。成都作为“首议者”,理应有更大的担当,积极主动谋划,并在四市合作共赢中率先垂范,努力发挥引领和示范作用。

一是主动出击对接,赢取先发优势。成都具有敢为人先的优良传统,在许多领域的改革开放都走在全国前列。作为成渝西昆钻石经济圈的首议城市,成都应该谋定而动,率先提出框架构想、行动方案乃至实施细则,在制度与政策创新、政府职能转变、服务业开放、投资促进、贸易便利化、基础设施集约共建共享以及联席会议制度、协调推进机制、合作方式等方面大胆探索,主动对接其他城市,继续扮演好首议者角色,毛遂自荐当好召集者,心甘情愿做好协调者,甚至甘做某些局部利益的牺牲者,进而在合作共赢中逐渐获取并放大先发优势。

二是认清比较优势,明确发展思路。成渝西昆钻石经济圈在国家“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战略中的枢纽地位毋庸置疑,产业互补合作基础已成共识,其整体崛起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建设目标的意义非同凡响。重庆是全国重要的重工业基地和西南重要的商业中心,先进制造业、电子产业发展较快。西安是西北最大的中心城市,航空航天、科技资源丰富,研发能力较强。昆明是中国面向东南亚、南亚、东盟开放的重要枢纽城市,新材料和旅游方面比较突出。成都2014年实际利用外资100亿美元,进出口总额558亿美元,落户世界500强企业达到262家,外国领事机构达12个,国际客货航线增至78条,出入境人数达320万人次,双流国际机场年旅客吞吐量3720万人次,居中西部第一,成都高新综合保税区进出口总额也居全国第三、西部第一。

除了显著的外向型优势外,成都还有政策叠加优势,这突出表现在国家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示范区、全国第二批农村改革试验区、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国家内贸流通体制改革试点、国家互联网首个直联城市和国家下一代互联网示范城市、规划中的国家级流通节点城市等国家级“牌子”的配套政策。同时,成都的“三中心”、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国际旅游目的地和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购物天堂建设成就,万亿级GDP规模,悠久而深远的消费文化传统等,也是成都在成渝西昆钻石经济圈中有目共睹的比较优势。

因此,成都应该从“一带一路”战略和长江经济带战略互联互通、区域经济整体协调发展的角度谋划产业布局,着力西向(成都—西安—欧亚大陆桥—北亚、中亚、欧洲),延伸南向(成都—昆明、泛亚铁路南通道—孟中印缅经济走廊、西部出海大通道),强化东向(成都—重庆—武汉—上海—通江达海),借力空中走廊,大力发展口岸经济,努力放大比较优势,极力提升“首位城市”定位,争取发挥更大更好的牵引带动作用。

三是统筹政策资源,着力口岸建设。国家“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战略的本质是通道经济,核心是要素流动,关键是口岸经济。口岸是国家的门户,是国际经贸活动的窗口,是对外交往联系的通道。口岸建设包括陆海空通道建设,配套的仓储、物流、配送等流通基础设施建设,会展、博览、展示、交易、结算、清算、信贷、信用保险、电子商务等服务平台建设,EDI、大通关、保税仓储、保税物流等服务体系建设。成都不靠海、不沿边的地理劣势,正在通过航空和铁路通道延伸予以缓解。成都是全国第四大航空枢纽,拥有西部最多的国际客货航线,空港保税物流中心(B型)获批设立,第二机场前期工作正加快推进。成都是全国第五大铁路枢纽,拥有亚洲最大铁路集装箱中心站,青白江成都铁路临时对外开放口岸获批设立,“蓉欧快铁”和“中欧班列”黄金双通道架起与中亚、欧洲地区的战略互动桥梁。成都与武汉、泸州签署《港口物流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打造成都—泸州铁水联运通道和公水联运通道,建设长江黄金水道西端区域性物流、交易、结算平台,进一步整合泸州港—宜宾港、乐山港的资源后,可以更好地弥补先天无水港之不足。成都只有进一步打通航空、铁路、公路、口岸四大通道,跨过沿海沿边省市直接与世界对话握手,才能更好地在成渝西昆钻石经济圈中发挥主导作用,进而赢得国际竞争主动权。

同时,成都的口岸城市建设还应该统筹国家级天府新区和区域性国际贸易中心建设、争创国家内陆自贸试验区、争取中新第三个政府间合作项目落户、创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等工作。天府新区成都片区整体崛起,是“统筹发展”的重要体现,符合新常态下成都依托城市群和经济圈发展的需要。涉及天府新区成都片区全域发展、有助于增强综合承载能力的重大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建设,市本级财政应统筹考虑,大力支持,并在政策配套上向基础设施建设薄弱区域适当倾斜。成都高新综合保税区、成都高新综合保税区双流园区、成都空港保税物流中心等海关特殊监管区域,要努力建设成为具有国际水准的投资贸易便利、监管高效便捷、法制环境规范的内陆开放示范区,并在条件成熟时建成中国西部的内陆自贸试验区。1996年新加坡在成都设立官方贸易投资机构,2006年设立领事馆,2012年新川创新科技园启动建设,每周21个航班往来于新加坡与成都之间,居西部城市之首,这些都为成都争取中新第三个政府间合作项目落户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如以上项目能够成功获批获建,将直接带来新的政策叠加优势,大大提升成都作为钻石经济圈首议城市的竞争力和影响力,进而为成都的口岸经济发展注入新的强劲活力,助推成都建成国家向西向南开放的战略要地。

四是选准突破领域,创新驱动发展。在成渝西昆钻石经济圈合作发展中,决定不做什么比决定做什么更重要,有舍才有得,有所不为才能真有所为。相对而言,成都在商贸流通、休闲度假、观光旅游、美食、购物、养老健康服务等领域的比较优势更加明显,因而应该成为首选合作产业。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产业和居民生活需求来看,成都更有众多优势。因此,成都要继续建好西部商贸中心、物流中心、金融中心、信息中心、美食之都、购物天堂,打造涵盖国际商品展览展示交易、国际会议和国际商务三大中心的中国西部国际博览城,加快建成国家级流通节点城市。充分利用全国第四、西部第一的“72小时过境免签”政策,做响做强“大熊猫、大九寨、大草原、大香格里拉”四大国际旅游品牌,大力推进精品旅游区和旅游标准体系建设,积极发展智慧旅游,早日建成国际旅游目的地,甘愿做好其他兄弟城市旅游的过境地,特别是与云南联合打造“中国香格里拉生态旅游区”品牌,积极推动构建“中国—东盟无国界旅游圈”,共同开发和推介跨省区的旅游路线。制定专项战略与推进方案,有组织、有计划、有尊严地把川菜、川酒、川茶推向全世界。积极通过部门统筹协作、加大财政扶持、完善政策体系、加强行业指导、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等一系列政策措施,有序引导养老需求,健全养老服务体系,推进居家、社区、机构养老综合发展,积极探索医养结合新模式,大力支持社会化养老服务业做强做大。

以内贸流通产业政策创新为例,要进一步整合促进内贸流通发展的用地、价格、税收、财政等政策资源,系统研究内贸流通产业促进政策,特别要落实和完善农产品批发市场、农贸市场城镇土地使用税和房产税政策等。在电子商务、食品等重点行业领域,要着力清除市场壁垒和地区封锁,打破行业垄断,激发社会资本活力。同时,为确保政策的实施效果,在制定、实施扶持政策时,要考虑政策的连续性,并注意体现差异化,充分考虑不同区域不同的发展基础、地域特点等因素。要全面深化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工作,深入推进国家营改增试点、城市共同(集中)配送试点、电子发票综合试点、电子商务进农村试点等,积极争取国家内外贸结合专业市场试点、国家境外投资促进服务机制改革、农村金融服务综合改革、移动电子商务试点、国家内贸流通体制改革综合试点等。

辽宁口岸经济快速发展 篇4

循环经济的基本理念由美国经济学家肯尼思布尔丁在20世纪60年代首次提出。而海洋循环经济作为循环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海洋经济发展的全新模式,海洋循环经济的发展要遵循三个原则:减少化、再利用和再循环。总的来说,海洋循环经济的发展主要分为小循环、中循环和大循环三个方面,这也是海洋产业结构的三个重要体系。我国发展海洋循环经济主要是根据临海区位这一发展优势,把海洋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作为重点,最终形成海洋循环经济发展模式。这是保证辽宁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

2.2海洋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是辽宁省经济发展的必经之路

辽宁省经济发展方案与指标的分析 篇5

辽宁省经济发展方案与指标的分析

本文利用辽宁省投入产出表对辽宁省经济发展的几个问题做了初步的.优化分析,得出了具有一定指导性意义的结论.

作 者:于桂荣 张建华  作者单位:于桂荣(沈阳航空工业学院基础部,辽宁,沈阳,110034)

张建华(辽宁大学工商管理学院,辽宁,沈阳,110036)

刊 名:沈阳航空工业学院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SHENYANG INSTITUTE OF AERONAUTICAL ENGINEERING 年,卷(期): 19(4) 分类号:F222 关键词:线性规划   经济发展   优化   分析  

多措并举 促进水利经济快速发展 篇6

来源莲

山课件 w ww.5 Y K j.Co M 6 我县立足水利资源优势,多措并举,做大水电产业,促进了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水利经济实力明显增强。2004年,全县水利经济产值达1900万元,增长18%。

一、整合内力。一是深化机构改革。为加强水利经济发展的领导,对县水利局内部组成机构实行调整,水利系统各单位设立了专门机构抓水利经济工作,做到班子稳定,分工明确,任务分解到人。二是推行管理创新。水利部门建立了“作业分组、项目承包、优化组合、竞争上岗”新机制,实行浮动工资制度,工作任务与工资、奖金、福利挂钩,严格奖罚。三是完善考核机制。将发展水利经济作为一项重要考核内容(占各项工作的30%),列入水利系统年终目标管理考核,并实行一票否决制。要求局机关副科以上干部每人牵好一条线,驻好一个点,管好一大片,驻点工作业绩与驻点单位的经济任务、招商引资完成情况捆绑在一起。通过改革,完成了一大批如病险水库除险保安、渠系配套、渠道清淤、水毁工程恢复、堤防工程建设、人畜饮水解困工程等,并节约资金近500万元。

二、借助外力。一是立项争资。认真做好水利项目的前期准备工作和储备工作,抢抓省扶县的良好机遇,积极向上争取国家加大对我县水利事业的支持,共争取大源水库除险保安、左岸堤防工程、水土保特、永定渠大坝水毁恢复、人畜饮水解困、大石水库闭台改造、茨冲灌区渠系配套和危房改造等项目资金1170万元。二是招商引资。实施开放带动首选战略,以水、电资源优势为载体,不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共(本文权属文秘之音所有,更多文章请登陆查看)引进安仁特种橡胶厂、渡口水轮再生胶厂、宏发轧钢厂、灵官龙坦泉全自动化水厂、大源二级电站、桐冲电站和大石水电开发等7个项目,合同引进资金820万元,完成产值2100万元,创税80万元。三是股份投资。茨冲管理所股份投资100万元,在灵官镇月塘村租赁山地30年,开发脐橙800亩。水利局、大石电站干部职工股份投资110万元,兴办大石山口田水系项目。大源管理所干部职工股份投资40万元,兴建装机1×125千瓦的大源二级电站,已发电100余万度。

三、挖掘潜力。一是进行综合经营。水利系统充分利用水能、水电、水土资源优势,因地制宜,进行整体开发和综合经营。共上水库综合主体开发、城镇水电设备安装、水上旅游和饮食服务等20余个项目,年创产值1000万元。二是开发小水电站。利用充足的水能资源,大力发展小水电。全县共规划、勘测、设计小水电站35座(本文权属文秘之音所有,更多文章请登陆查看),总装机容量达16000千瓦。目前,豪山江龙电站、四麻垅电站和关王洪水电站等17个新建小水电站竣工投产,总装机9445千瓦,年均发电2300万度,产值410万元。三是规范用水管理。进一步加强了全县7大中型灌区管理和加强了城乡人畜饮水解困工程建设,积极推进水价改革工作,保证供水质量,提高服务水平。2004年,安平自来水公司完成供水28万吨,产值33万元;大源水库向县城完成供水328万吨,产值382万元。同时,进一步加强了水政执法工作。共审批、核发河道采砂许可证36个,对直接从永乐江引水和打机井取水的40多个单位进行登记,对20多个造成水土流失的单位严格整治。文章

来源莲

新疆霍尔果斯口岸经济发展研究 篇7

1 新疆霍尔果斯口岸及口岸经济发展现状

1.1 霍尔果斯口岸通关过货及对外贸易发展

霍尔果斯口岸具有年进出口货物200万吨, 出入境人员300万人次的通关能力。2002年, 口岸出入境人员14.68万人次, 出入境运输工具2.9万辆次, 进出口货物34万吨。自2008年以来通过该口岸销售到中亚国家的蔬菜、果品接近20万吨, 其中90%以上来自内地。霍尔果斯口岸已成为中国西部重要的果蔬出口通道。作为以出口为主的口岸, 霍尔果斯口岸通关过货量、贸易额在近年持续快速增加, 凸显了其作为新疆主要边境口岸的地位。

1.2 霍尔果斯口岸经济发展现状

霍尔果斯口岸经济以二三产业为主。据霍尔果斯口岸办透露, 2008年口岸经济发展较快, 在工业经济方面, 口岸入驻工业企业23家, 累计投资额5.2亿元, 实现工业总产值4.3亿元, 工业增加值达到1.2亿元。在物流业方面, 口岸有大型仓储物流企业11家, 仓储物流总面积达63万平方米。从事涉外服务的企业有10余家, 货物托运单位100余家, 货物运输量快速增长。此外, 口岸旅游业也逐步向产业化推进。2010年1—6月, 霍尔果斯口岸累计进出口货物量121.9万吨, 实现进出口贸易额15.26亿美元, 较2009年同期分别增长327.8%和107.1%。天然气进口和农副产品、机电产品出口是进出口贸易额高速增长的主要原因。

2 新疆霍尔果斯口岸及口岸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2.1 口岸基础设施建设仍滞后于经济发展需要

首先, 霍尔果斯口岸进出口通道狭窄、查验基础设施陈旧。以每日工作8小时为例, H986每日最多可检验100辆车, 而新疆经霍尔果斯口岸对哈萨克斯坦出口的通关车辆则在三四百辆, 通关检验能力不足已经成为通关瓶颈。

其次, “电子口岸”建设需要进一步加强。目前, 霍尔果斯口岸和新疆其他口岸的海关报关清关系统、口岸检验检疫系统与相应的其他环节信息系统的联网尚不通畅。

最后, 霍尔果斯口岸供水能力不足, 污水处理、垃圾处理设施滞后等已很难满足经济快速增长的发展要求。

2.2 新疆边境口岸建设缺乏稳定的建设资金

边境口岸建设目前主要是以当地政府投入为主, 国家对边境口岸的投入十分有限, 加之地方财政困难, 无法筹措到足够的资金投入口岸建设, 导致对口岸基础设施的投入不足。依据我国现行的税收体制, 边境口岸无法从进口关税和进口环节税中获得财政收入, 也无法享受增值税分成。目前, 新疆边境口岸建设资金来源主要是自治区政府、地方政府和口岸联检系统三个方面, 建设主体并不明确。自治区政府下拨的口岸建设专项资金较少, 无法满足口岸运行和基础设施建设的需要。同时, 边境地区的可用财力也很有限, 口岸除了当地财政拨款和口岸建设费外, 没有其他收入, 基础设施投入严重滞后。

2.3 新疆边境口岸管理体制尚需完善

首先, 口岸人员编制不足制约口岸效率的提高。新疆政府授权口岸党委和口岸管理委员会作为地区党委、政府的派出机构, 行使协调联检单位和履行县 (市) 一级党委、政府行政管理的双重职能, 但此规定未对口岸管理体制和职能做出具体、明确的规定。目前, 新疆主要口岸没有县级党委、人民政府相应的干部人事管理权限, 现有职能部门和“一关两检”人员编制 (口岸建设初期核定的) 均严重不足, 致使很多部门职能无法正常发挥作用。口岸建设管理体制改革的滞后严重制约着口岸的长远发展。

其次, 新疆边境口岸兵、地融合问题影响口岸发展。随着口岸过货量的快速增加, 霍尔果斯口岸的地域面积已经呈现出明显不足, 口岸与兵团在统筹规划、资源共享方面矛盾突出。霍尔果斯口岸与兵团农四师分别制定的发展规划在部分土地的规划用途、规划管理权限上发生冲突。由于口岸地域面积的局限性, 口岸除自身19.47平方千米用地外, 其余均是兵团用地。而霍尔果斯要实现发展, 仅仅依靠口岸19.47平方千米的行政区划是远远不够的, 所以区域资源共享, 与周边地区的能源、资源共享, 形成布局合理的上下游产业链是口岸发展的关键。

2.4 口岸物流业发展落后

2003年中哈边境合作中心项目启动后, 霍尔果斯口岸积极推动物流业基础设施建设, 启动了霍尔果斯口岸国际客服中心、中央商务区等物流平台的建设。目前, 国际商贸中心、互市贸易中心已经陆续开始运营。这些物流中心的建成为口岸物流业的发展提供了硬件基础。但是, 新疆口岸物流仅仅局限于装卸等简单配套服务, 中方物流在中亚五国几乎没有影响力, 远未形成真正的物流产业链。口岸物流业发展的相对滞后不利于新疆发挥内陆国际商品集散地功能和过境货物的周转港功能, 更无法对周边国家经济产生强辐射作用。

2.5 口岸经济发展缓慢

口岸外向型经济结构不合理, 边境商品贸易比重过大, 加工贸易滞后;出口商品多为中东部地区生产, 当地产品的进出口规模有限。口岸工业经济增长缓慢, 口岸的发展对地方经济的带动效应有限。一方面, 口岸工业产值受单一企业影响较大, 缺乏特色产业的支撑与拉动。另一方面, 口岸工业配套设施落后、人力资源不足制约着口岸工业经济的增长。同时, 口岸通关是否顺畅也极大地影响着口岸经济的增长。

3 促进新疆边境口岸发展的政策建议

根据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提出设立霍尔果斯特殊经济开发区, 霍尔果斯口岸当前和今后将以跨国边境游为突破口, 围绕建设旅游特区, 大力发展边境旅游, 努力将霍尔果斯打造成为新疆旅游新的增长点, 充分显现了霍尔果斯在新疆对外开放、引领外向型经济发展的特殊地位, 随着中哈霍尔果斯国际边境合作中心基础设施建设完成, 将出现我国首个跨国而建的经济、贸易、投资合作中心, 这在全国乃至世界都没有先例。截至目前, 中哈霍尔果斯国际边境合作中心各项开发建设工作进展顺利, 合作中心已完成了围网、监控、道路、综合管沟、联建中心等基础设施建设;合作中心海关验收、人员通关证件、资金筹措方案等多个专题已在自治区层面形成统一意见。同时, 口岸围绕中心区产业定位全力加快配套区发展, 确保保鲜仓储项目、农产品出口基地项目的顺利推进。对于如何抓住机遇, 努力加快发展, 现提出以下建议:

3.1 多渠道筹集资金, 落实口岸建设经费

一是争取中央和自治区财政将口岸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纳入同级财政的年度预算, 确保满足新疆新开放口岸和口岸改造建设的资金需求;二是建议加大中央转移支付资金支持力度;三是新疆对外贸易属于典型的转关出口型, 进口环节增值税全部上缴中央财政, 地方政府无法享受增值税分成, 因此, 建议国家从扶持落后地区经济发展、维护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社会稳定出发, 将海关代征进口环节增值税视同国内增值税, 按照中央和地方75∶25分成;四是利用亚洲开发银行贷款资金, 重点解决部分边境口岸基础设施升级改造和新疆“电子口岸”建设问题;五是引进民间资本, 加快口岸基础设施建设, 并积极探索通过市场运作解决口岸基础设施的资金来源。

3.2 改革口岸管理机制, 解决兵、地融合问题

一方面要积极争取国家支持, 适当增加边境口岸管委会和口岸联检部门人员编制, 加强口岸监管力量, 满足口岸一线24小时的工作需要, 确保贸易投资便利化的实施;另一方面要建立兵团和地方的沟通协调机制, 为实现口岸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3.3 积极促进口岸物流业的发展

加大资金和政策的投入力度, 推进口岸物流业发展。一是在现有三大中心加快发展的基础上, 规划果蔬、建材、机电交易中心, 并加快保税物流园建设, 确保形成综合性保税物流平台, 在保税区内优先发展国际采购、中转、配送等现代物流业务;二是制定优惠政策, 吸引各类资金投入到新疆口岸物流基础设施的建设, 鼓励国内外的物流企业进入新疆, 提高新疆整个物流行业的服务水平;三是在合作中心配套区优先发展包装、搬运、保险等现代物流衍生业, 促进口岸现代物流业快速提升。

3.4 抓住机遇加速发展

进一步解放思想, 更新观念, 加大开放力度, 提高开放水平, 用好、用足、用活中央和自治区给予的优惠政策, 依托资源优势和地缘优势, 抓住建设经济特区的大好机遇, 充分发挥霍尔果斯口岸的对外职能和对外贸易基地的作用, 大力发展边境贸易, 拓宽国内外合作领域, 形成多层次、多领域、全方位开放经济格局。抓住国家重点工程项目“精—伊—霍”铁路建设的大好机遇, 这一工程的实施将为霍尔果斯口岸边境贸易的大发展提供更好的交通条件, 提高霍尔果斯口岸的货运量。充分发挥霍尔果斯口岸资源、地缘、沿边、沿线等自身优势, 扩大对外开放。依照加速新疆“五大基地建设”和“两大流域开发”的要求, 根据中亚国际市场的要求, 对霍尔果斯口岸产业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

参考文献

[1]何黎明.我国口岸物流发展现状与趋势[J].中国物流与采购, 2008 (2) .

[2]马龙龙, 祝合良.物流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7.

[3]闫亚娟, 王海燕.中国与新疆毗邻国家陆路口岸跨境合作分析与评价[J].新疆财经, 2008 (2) .

辽宁口岸经济快速发展 篇8

【关键词】 区域经济理论 口岸 发展

区域经济的发展与口岸经济的发展具有相互促进作用,区域经济,作为一 个更大的经济系统,凭借其自身具有优势的经济要素,必然要对处于落后的、劣势的口岸经济产生积极的影响,区域经济要素要向口岸经济要素传递或渗透,使其形成新的配置、联系、结构、影响等,从而优化口岸经济要素结构,例如改善口岸基础设施建设,促使口岸产业结构升级,扩大市场贸易规模等等,以提高口岸经济发展水平。而口岸经济推动着区域经济发展的发展,其根本动因就在于地域分工的不同所带来的成本差异,因而引起经济系统之间的经济要素传递与流动,造成经济要素之间联系、影响、作用的结果以及形成新的、积极的要素结构配置,进而建立更为合理的经济要素配置方式,发挥其经济功能,提升经济水平,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新一轮区域经济合作已经成为当代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了世界经济竞争正在从国家之间的竞争和不同意识形态之间的竞争转化为以区域经济合作的区域集团之间的竞争,与此同时,区域经济合作理论也随之发展。最早区域经济合作理论是以古典贸易理论比较利益理论为基础。该理论认为,由于比较利益的存在,导致各成员国在某些生产领域的取得专业化发展,相应的生产活动开始转移到生产成本较低的国家中,进而使每个国家的总体利益都增加。根据发展中国家的实际情况,经济学家布朗、小岛清等人研究了“标准的区域经济合作”理论对发展中国家的适用性,小岛清提出的协定分工理论,认为组建区域经济集团后,企业可以摆脱原有市场规模的限制,通过协议使各成员方分享规模经济带来的效益。。除此,区域经济一体化还可以通过区内设厂生产,绕开区域经济同盟的贸易壁垒限制,从而能扩大吸引外资的规模。20世纪70年代, 形成了新国际劳动地域分工理论,它以产品生命周期理论、雁行理论和比较利益理论为基础结合而成。新国际劳动地域分工理论承认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经济技术差异,但是它认为世界经济技术存在一个从先进国家到落后国家的传递过程。在产品和技术周期的不同时期,不同的国家有着不同的比较优势,生产区位在不同发展国家之间转移,并通过产品交换实现比较利益。后来又产生了新经济地理理论,新经济地理理论是以亚当斯密的分工理论为基础。认为规模收益递增、不完全竞争等是贸易利益产生的重要因素;思考了李嘉图的比较利益理论中忽略的假设条件,强调运输成本对国际贸易量的影响。在同样的贸易条件下,两国间距离越近,贸易运输成本就越小,交易费用也就越小,贸易量就会越高,贸易量会随着距离的增加而递减;区域经济的出现依赖于运输成本、规模经济和制造业等因素。产业部门的经济地理集中导致地区经济的持久增长,区域经济一体化则进一步使生产和创新集中。由于地缘因素、资源禀赋的差异和市场演进,发展中国家之间仍然存在贸易利益以及其他共同利益,依然有进行经济合作的必要,这些理论都在不同程度上探讨了区域经济合作的问题与方式。基于以上区域经济合作理论,绥芬河作为中俄两国重要边境口岸城市,必须尽快进入一体化进程中。

边境区域的经济文化交流是东北亚一体化进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30多年的对外开放实践,在中俄共同形成的区域经济空间范围内,绥芬河已经走进了一体化进程。而且作为中国重要的口岸城市之一,绥芬河正在中俄以及东北亚区域经贸合作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进入新世纪,凭借其独特的地缘交通优势、较高的开放度以及中俄经贸合作全面升级的重要机遇,绥芬河应尽快成为东北亚陆海大通道经济带上的一个发展热点,并在政治经济以及文化上的交流担任重要的角色。

绥芬河地处东北亚经济圈的中心地带,距离俄罗斯远东最大的港口城市海参崴230公里,与俄罗斯有一条铁路、两条公路相通。俄罗斯引导着中俄大企业对接,在能源、原材料等大项目合作开发上都有合作的空间。参与俄远东远东地区能源、原材料开发,不仅是对俄投资合作的重头戏,也是我国能源开发战略的需求。俄远东是世界资源最富集的地区之一,在石油、天然气、木材、贵金属蕴藏量之大在东北亚乃至整个中亚地区都无与伦比。因此,建立大绥芬河经济区势在必行。对此,绥芬河市应积极态度应对国际国内形势需要,做好区域一体化的工作:1.签訂两地建立经济区的框架协议。2.按照“统一规划,整体布局,设施共建,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协调发展”的总体思路,制定大绥芬河经济区发展规划,提升区域开发战略加快开发步骤、促进产业布局的合理性。合理配置生产要素与合理利用资源。形成整体发展态势,提升整体竞争力。3.制定统一的区域经济政策。4.在规划、土地、环保、交通、外贸、旅游、市场建设、招商引资等方面进行磋商协调。5.统筹安排经贸旅游,招商投资和环境推介等方面的活动,包括共同组办洽谈会、区域发展论坛,统筹安排区域性市场的功能协调等。6.建立文物风景资源共享、文化、体育互动机制;包括大型文体设施、高等院校等社会事业的协调、共建、综合利用等。7.银行、交通、电信等部门研究出台两地同城化的具体措施和办法。8.积极与俄方就建立经济特区事宜进行对接,实现双向互动。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以来,绥芬河市在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等方面都实现了跨越式得发展。2010年,对外贸易进出口总额实现60.5亿美元,占全省边境贸易总额的50%以上;边境上的小额贸易占全省的87%;口岸过客44.8万人次,同比增长52%;过货量占全省各口岸过货总量的70%以上。在经济全球化的条件下,在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今天,绥芬河是在中俄区域经济合作中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的。2001年7月中俄签署的《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开辟了两国合作的新纪元,为中俄边境地区的投资与合作提供了可靠的法律依据和政治保障。为绥芬河的发展展示了稳定的、可预见的、良好的发展前景。2011年中俄两国贸易额将达780亿美元,比2010年增长37%。这些都标志着中俄经贸合作开始进入“快车道”。绥芬河——波格拉尼奇区域经济合作进程明显加快,已经出现了联手互动、协调推进的开放格局。

参考文献:

[1] 江建能.我国对俄边境口岸物流发展问题研究[D]. 北京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44 - 49.

[2] 周起业等,《区域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北京:1989.12.

[3] 宋魁著,《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概论》,哈尔滨出版社,哈尔滨:1998.3.

[4] 韩 飞《基于SWOT方法对绥芬河综合保税区发展趋势分析及对策》商业经济 2010.6 19-22.

作者简介:薛双:哈尔滨商业大学2010级国民经济学研究生;

肖亚军:哈尔滨商业大学经济学院 研究生,黑龙江建筑职业技术学院 教师;

杜春德:哈尔滨海尔工贸有限公司。

辽宁口岸经济快速发展 篇9

云南省新平县环境保护工作纪实

“十一五”以来,新平县坚持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并举,在全县

经济快速增长和消费水平提高的情况下,污染减排工作取得新突破,环境保护工作取得新进展,全县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总体上保持了协调稳定,为构建“富裕文明和谐生态新平”做出了积极努力。

2007年,新平县环境保护局在玉溪市环境监察工作考核评比

中荣获一等奖;2009年,被玉溪市人民政府表彰为环保百日整治先进单位;2010年被表彰为第五批云南省绿色学校创建活动优秀组织单位、第三批云南省绿色社区创建活动优秀组织单位、云南省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先进集体;局长马金勇先后被表彰为全国排污费征收工作先进个人、全国第一次污染源普查先进个人、云南省主要污染物减排工作先进个人。

推进污染减排。“十一五”期间,新平县先后投入近1.3亿元完成了云南新平云新糖业有限公司冲灰水、制糖废水循环利用设施及酒精废醦液PSB光合菌剂技术生产有机肥工程,云南新平南恩糖纸有限责任公司造纸黑液碱回收、酒精废醦液PSB光合菌剂技术生产有机肥、造纸中段废水生化处理工程,新增工业废水处理能力15600吨/日等;县城污水处理厂一期工程投入正常运行,二期工程及管网建设工程按期完成,新增城市污水处理能力10000吨/日,工程减排

化学需氧量1252.68吨,较2005年削减41.76%,超额完成削减21.7%的目标任务;淘汰落后生产能力高炉2座、电炉1座、水泥机立窑1座,不计增量累计结构减排二氧化硫151.677吨,二氧化硫和化学需氧量分别控制在1405和2348.7吨以内。

强化源头控制。一是推进规划环评,为政府宏观决策服务。工

业园区规划环评报告书经玉溪市环保局组织审查通过,完成了麻洋河、马鹿河、南恩河等流域水电开发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审查。二是规范审批程序,完善集体审批制度建设,发挥环保部门环境预审作用,建立健全了“事前介入、事中监督、事后跟踪”高效的服务和管理机制。“十一五”期间,共办理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审批531件,办理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89件。环境影响评价执行率100%,重点项目三同时执行率100%。

摸清污染源及污染物现状。在全国第一次污染源普查工作中,新平县环境保护局共完成了1329个普查对象,连续在2009年、2010年开展了污染源普查数据动态更新调查工作,为“十二五”总量控制及污染减排工作奠定了基础。此外,还对全县污染物排放情况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调查,较为准确地掌握全县污染物排放情况,同时开展了全县POPs(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更新调查及全县消耗臭氧层物质(ODS)调查工作。

提升污染源防治水平。“十一五”期间,新平县环境保护局完成了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的达标治理和改造:一是完成了水泥制造行业立窑布袋除尘建设,立窑排放标准颗粒物由原来的400mg/L提高到

50mg/L;二是新平县环境保护局连续3年派出工作人员进驻仙福公司等企业,督促指导企业完成限期治理;三是完成了制糖行业、酒精废醪液PSB光合菌剂治理,引导企业将高浓度有机废水通过光合菌剂技术处理后生产液态肥;四是完成了造纸行业污染治理,南恩公司先后投入近亿元完成了造纸黑液碱回收,中段废水生化处理工程,造纸废水排放标准化学需氧量排废浓度由原来的450mg/L提高到现行的90mg/L。

强化环境监管。“十一五”期间,新平县环境保护局完成了23家企业污染源在线监测监控数据采集与传输设备的安装,加强在线监控,实现了污染源动态监管。此外,新平县环境保护局进一步强化日常监察,严处环境违法行为,并认真组织开展排污申报登记、核定工作。

2008年底,新平县环境保护局开展“环保百日整治”专项行动,对仙福公司等17户企业进行集中整治,对平安矿业有限公司等9户企业进行停产整改,对大开门家庆磁选厂等4户企业进行关停,对南恩公司进行限期整改和治理,有效防止了各类环境污染事件的发生,保障了群众健康。

开展农村面源污染治理。新平县环境保护局全面贯彻落实2008年7月24日国务院召开的全国农村环境保护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切实把农村环保放到更加重要的战略位置,以农村环保宣传教育为切入点,逐步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农村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着力防治农村面源污染。一是启动了戛洒镇、戛洒镇南蚌村委会旋

辽宁口岸经济快速发展 篇10

关键词:满洲里,口岸经济,现状

满洲里位于内蒙古的东北部,面积739平方公里,人口30万人,全市生产总值达79.64亿元。满洲里市辖煤炭电力能源基地扎赉诺尔矿区、国家级中俄互市贸易区和边境经济合作区、东湖出口创汇农业区,是自治区计划单列市,具有省级管理权限。[1]1992年,国务院将满洲里列为我国沿海开放城市后,满洲里是内蒙古边疆上的一类口岸,同时也是我国最大的陆路口岸城市,是东北亚地区唯一具备与多国合作、共同开发条件的城市。

一、满洲里口岸经济运行情况

1.口岸货物流通增长势头良好

满洲里口岸由铁路、公路、航空口岸组成。2007年口岸进出口货运量达到2402万吨,比2006增长10.6%;上缴关税及代征税79.1亿元,增长14.5%。铁路口岸现有货场综合换装能力达到2000万吨以上,海拉尔到满洲里复线贯通后,口岸年通关能力可达到7000万吨。公路口岸货检区年通过能力为300万吨,旅检区年通过能力300万人次。航空口岸于2005年起实现了临时对外开放,相继开通了满洲里—俄罗斯伊尔库茨克、满洲里—赤塔的临时国际航线。航空口岸正式对外开放和西郊机场二期扩建工程竣工后,满洲里航空口岸年接送国内外旅客能力可达100万人次。

2.对外经贸取得新佳绩。

2000年至2006年,共审批对外工程承包和劳务合作项目369项,合同金额1.15亿美元,完成营业额7130万美元,实际派出劳务人员13267人。合作领域涉及建筑工程承包、森林采伐加工、农业种植、铁路换装等多个领域。合作区域覆盖了俄罗斯赤塔、乌兰乌德、伊尔库茨克和克拉斯诺亚尔斯克等地区。

3.创汇农业取得新进展

满洲里市东湖区加大农业科技投入,引进苹果、洋葱等新品种16个,凭借水土丰腴,生态良好,推广使用有机肥、生化农药,大力培育绿色农产品,使地产果菜出口品种数量不断增加。特别是近两年,菜农大量种植的五彩椒、厚皮甜瓜、皇冠系列西瓜、以色列番茄等新品种,备受俄罗斯人青睐,成为农业创汇的新亮点。俄罗斯消费需求市场量的扩大,出口额逐年增加,2007全年菜果出口35.5万吨,相比2000年的4万吨增长八倍多;创汇9117万美元,按可比价计算比2000年增长91.4%。

4.口岸旅游经济迅速发展

满洲里不断提升跨境旅游业的层次和水平,相继建成了边境第五代国门、俄罗斯套娃广场、查干湖旅游景区、欧式旅游观光婚礼宫等一批标志性旅游景点,旅游业稳步发展。2007年边境旅游人数90.8万人,增长12.4%,其中:中方出境20.3万人,下降7.6%;俄方入境69.5万人,增长18.7%,旅游总收入27.10亿元,增长16.9%(不含一日游);旅游创汇2.43亿美元,增长15.9%。新增青鸟、天马、欧亚等8家国内旅行社和5家三星级酒店。目前,满市各类商场1816处,餐饮服务业1062户,星级宾馆床位数已达5400多张。满洲里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正在快速度、高质量、大规模向前发展。

二、满洲里口岸经济发展的环境分析

1.地缘独特

满洲里位于内蒙古呼伦贝尔大草原的腹地,东临兴安岭山脉,南濒呼伦湖自然保护区,西邻蒙古国,北接俄罗斯,对内背靠中国东北三省。向外西接俄罗斯西伯利亚铁路,面对的是整个西伯利亚市场,所经沿线是俄罗斯人口多、资源富集的地区。向西可以一直延伸到莫斯科、圣彼得堡等欧洲部分;向东可以辐射到远东地区。满洲里口岸与俄罗斯后贝加尔斯克市接壤,距赤塔州的赤塔市427公里,距布里亚特自治共和国首都乌兰乌德市1029公里,距伊尔库茨克州的伊尔库茨克市1487公里。在地理位置上的地缘优势使近年来中俄蒙贸易总体形势良好,呈逐步增长趋势。

2.中俄深化合作促进满洲里口岸经济的发展

中俄合作正进入从以政治安全为主,转为以经济合作为先导的战略转型期,俄罗斯正积极实施“融入亚洲战略”,这为东北亚地区特别是中俄两国毗邻地区实现发展与合作的战略升级,共同打造两国边境地区经济振兴带,提供了重要的发展机遇,在能源资源、高新技术、旅游经济等诸多领域合作开发潜力巨大。

3.国家政策的倾斜

从国内形势看,内蒙古东部地区已经被国家纳入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规划范畴,为我们加强与东北地区的经济联系,实现更宽领域、更深层次的合作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自治区政府对蒙东地区经济发展的高度重视,为我们加大经济结构调整力度,推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加快产业升级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沿海经济发达地区一些发展要素资源的短缺,为我们充分利用资源优势,加速承接发达地区资金、项目和技术转移,全面推进工业化进程, 不断增强区域竞争能力,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4.基础设施改造为口岸经济发展提供便利条件

新国际货场建设包括铁路物流中心、煤炭集散货场、汽车专业货场和化学危险品等专业货场,货场主要办理汽车、木材、化肥、矿石、石油制品等大宗货物的换装、交易,货场区内还将配套建设集仓储、保税、加工、商贸于一体的国际物流园区。新国际货场建成后,满洲里铁路口岸站场布局、资源配置将更合理,口岸功能和换运能力将得到全面提升,综合换运能力将达到7000万吨,能够满足至2020年满洲里口岸发展的需求。航空方面,建成于2004年的满洲里西郊机场在投入运营当年就成为内蒙古自治区的第四机场。公路方面,加快公路运输枢纽站的建设,建成满洲里国际汽车客运站,大力发展国际、国内旅客运输网络。铁路方面,认真研究并积极促动满伊铁路的修建,打通与中原地区快捷的运输通道。在开行满洲里至大连货运集装箱班列的基础上,努力开通满洲里至长春的集装箱班列,加快与东北地区的战略协作。

5.高等学府落户满洲里,为口岸城市经济发展提供更多的人力资源和智力支持

在满洲里西郊,投资2亿元建设的内蒙古大学满洲里学院于2008年6月30日落成。9月份,这里首次迎来500名来自全国的学子。满洲里的发展需要高素质的人才,需要既懂俄语,又懂经济、懂金融的人才,如果仅靠全国各地挖人才、引人才,将很难满足满洲里发展的需要。内蒙古大学满洲里学院的建成能在一定程度上满足满洲里市及毗邻俄蒙地区东北、华北经济圈对高层次人才需求。

三、满洲里口岸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沿边口岸间竞争日趋激烈,满洲里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中国目前对俄罗斯开放了25个边境口岸,满洲里口岸在过货量、进出口贸易额、基础设施条件等等方面一直处于前列,但是随着国内对各个口岸的重视,满洲里口岸已经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其中离满洲里最近的黑山头、室韦口岸这些大的陆路口岸都对满洲里口岸存在潜在的竞争,这两大口岸的过货量都在逐年上升。除了内蒙古边境线上的口岸,黑龙江的绥芬河口岸也与满洲里存在竞争。

2.信息获得不畅通

缺乏对俄罗斯、蒙古资源的深度调研,联合开发意识不强,宣传协调力度不够。同时国内各个利益部门之间政策不一致,国内信息失灵。俄罗斯对中国进口商品政策的多变,导致一些协议、合同履行难,妨碍贸易的正常往来。

3.进出口商品结构单一,双方合作层次不高等问题一直未有改观

在满洲里市从事进出口贸易的企业绝大部分是民营企业,存在规模小、资金少、产业链短、融资能力差、市场抗风险能力弱等问题。很多公司靠享受边境贸易的优惠政策来维持经营,中俄两国的贸易政策稍有变动,就会给企业带来很大影响。此外,满洲里进口的商品主要是木材、化工原料为主,出口商品主要是轻纺织品、冻肉、菜果和日用品等,这些商品附加值不高,缺少科技含量。中俄双方都缺少有实力的大型企业参与双边贸易,因此双方贸易中初级商品贸易占主导,技术贸易和服务贸易较少,相互投资和合作规模和层次都不高,对俄投资也只是集中在森林采伐、木材加工、金属矿开采领域,投资规模较小。[2]

四、促进满洲里口岸经济发展的建议

1.实现口岸疏运现代化,营造优良的口岸软环境

建设满洲里国际电子口岸,以信息化促进物流现代化,提升口岸疏运现代化水平,提高满洲里口岸的竞争力。整合部门资源,共享数据信息。实现提前报关、提前报检、实货放行。重点完成满洲里口岸门户网站建设和集中申报系统开发;完成口岸税费核算系统、闸口自动核放系统、铁路口岸商务记录退补税系统;完成“一单三报”系统。推进联检联运部门的作业流程改革,进一步简化手续,减少环节,提高效率。协调有关部门合理设置收费项目及标准,创造公平、合理的口岸税费环境。加大对出口的扶持力度,打造主要出口货物“绿色通道”。加强对俄沟通、协调,继续发挥满洲里与俄毗邻地区协调联络工作组的作用,完善机制、丰富内容、拓展广度和深度,共同提高通关效率。

2.积极发展创汇农业,带动地方经济发展

加速发展创汇农业,实现“调精一产”的战略。大力建设出口农产品“示范基地”。引进和推广优良品种,建设二卡、新开河镇、万亩灌区、绿缘出口创汇生态农业示范基地。大力建设出口创汇农产品“集散基地”,加强与海拉尔、扎兰屯等城市菜果、粮食、畜产等农产品生产基地的联系,充分发挥满洲里口岸农产品批发“全国农业定点市场”的集聚辐射作用,发挥口岸的运输、仓储、加工、包装、监管、分拨等功能,大力推广先进的经营模式,不断加大仓储市场建设规模。在建好自身基地的同时,针对满洲里市耕地面积小,难以适应俄罗斯广阔的消费市场,[3]积极做好外埠基地联建工作。

3.加强与港口城市的合作

主动接轨长三角、珠三角经济带,紧盯港澳台地区,强化与环渤海港口城市的合作,逐步提高与这些地区的融合度,以加快物流速度,降低贸易成本,实现合作双赢为目标,构建陆海联运大通道,打造口岸直通车;拓展经济技术合作领域,为区域内企业搭建合作平台,营造平等互利、合作互动的良好环境,推动“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产业对接、企业协作、要素重组”的全方位合作关系向纵深发展。

4.积极加大对俄罗斯和蒙古国市场的开发

充分利用边境地区的口岸地缘优势、境外友好关系和客户网络优势,深入研究俄罗斯、蒙古的政策、法律、市场,及时了解俄罗斯毗邻地区资源、市场开发状况和产业发展趋势。引导和支持有条件、有实力、有信誉的企业“走出去”战略,合作开发俄罗斯、蒙古资源,重点在对俄罗斯、蒙古能源原材料投资合作和出口加工、农产品仓储加工、科技合作等基地建设上取得突破性进展。要积极引导民间贸易走规模化、集约化经营之路,进一步扩大民间贸易总量。大量开展对外工程承包,扩大劳务合作。举办中俄蒙三国经济论坛等形式,大力开拓俄罗斯、蒙古机电产品、房地产、旅游、家电、电子信息、通信产品等市场。鼓励用国产设备、材料作为境外合资企业的中方投资。积极将对外经济合作区域由毗邻地区逐步向俄腹地延伸,并扩大与蒙古国的合作领域和规模。努力建设后贝加尔(中国)商贸园,阿金斯克、布里亚特(中俄)工业园区,赤塔(中国)华商园区等境外基地。抓紧与俄有关方面建立森林资源开发利用长期合作关系,实现境内外林、浆、纸及木制品行业的产业化。

参考文献

[1]金昭.满洲里口岸经济的战略思考[J].俄罗斯东欧中亚市场.2001(6):4-7.

[2]赵伟,应艳,赵婷.满洲里对俄边贸:现状与问题[J].浙江经济,2005(20):30-32.

上一篇:分组实验制取蒸馏水.萃取和分液教案下一篇:省体育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