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发展路径选择

2024-09-04

辽宁发展路径选择(精选11篇)

辽宁发展路径选择 篇1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指出:十二五时期“以科学发展为主题, 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 “继续稳定和拓展外需, 加快转变外贸发展方式, 推动外贸发展从规模扩张向质量效益提高转变、从成本优势向综合竞争优势转变”。为此, 商务部等八部委出台了《关于加快转变外贸发展方式的指导意见》。本文结合该指导意见和辽宁省“十二五”规划要求, 研究提出了辽宁加快转变对外贸易发展方式的战略、路径。

一、辽宁加快转变对外贸易发展方式的战略

1、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科学发展观要求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这是辽宁加快转变对外贸易发展方式的纲领。发展对外贸易可使一国资源得到优化配置, 实现社会财富增长和提高社会福利。只追求贸易数量增长, 而忽略质量的做法是违背科学发展观的, 会对经济发展产生负面影响。因此, 要提高对外贸易的质量、效益和优化结构, 以实现对外贸易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2、以科技进步和创新为支撑

技术和创新决定了生产效率或者生产率的增长速度, 从而决定了外贸发展方式。科技进步和创新是转变对外贸易发展方式的中心环节和核心动力。因此, 辽宁加快转变对外贸易发展方式必须以科技进步和创新为支撑, 通过促进科技进步和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拥有更多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 提高出口产品的技术水平和附加值, 促进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增长, 有效地发挥科技对转变外贸发展方式的促进作用。

3、以优化对外贸易结构为导向

对外贸易结构是对外贸易的基础, 对外贸易结构的变动关系着对外贸易的发展和对外贸易发展方式的转变。优化对外贸易结构具体包括优化商品结构、优化市场结构、优化外贸方式结构、优化主体结构等。

4、保持对外贸易快速增长

外贸发展方式涵盖了外贸的量性增长、质量提高、结构组成、利益得失以及生态资源可持续性等内容。因而, 保证对外贸易的适度规模和稳定的增长速度是转变外贸发展方式的基本要求。而且, 辽宁省对外贸易占辽宁省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 (外贸依存度) 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因此, 要保证辽宁对外贸易的快速增长。

5、促进对外贸易稳定可持续发展

合理的对外贸易发展方式所追求的应该是对外贸易的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是指对外贸易的增长要建立在国内资源的合理利用、环境保护的基础上, 建立在依靠科技进步和产品价值不断提高的基础上。辽宁对外贸易要可持续发展, 需要由粗放型外贸发展方式转变为集约型外贸发展方式, 由高投入为主的外贸发展方式转变为效率提高为主的外贸发展方式, 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要快于投入物增长速度, 增长与资源、环境、效益相协调来实现良性循环。

二、辽宁加快转变对外贸易发展方式的路径

1、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转变对外贸易发展的观念

转变对外贸易发展方式, 关键是要树立并真正实施科学的对外贸易发展观, 形成有利于加快外贸发展方式转变的思想保障。科学的对外贸易发展观应该是合理的、健康的、可持续的发展观。合理的对外贸易是指我们要了解对外贸易的真实面目, 它的主要功能和作用就是互通有无, 通过国际分工提高国内经济效益、促进经济增长和结构优化、增加国民福利和国家利益、平衡国民经济发展。健康的发展是指对外贸易的增长与GDP的增长、对外贸易结构与国民经济结构、对外发展的扩大与国民福利的增进要形成良性循环、互相促进的关系。

2、促进辽宁省对外贸易的快速增长

1978年对外开放以来, 辽宁省对外贸易规模不断扩大。1978年, 辽宁省进出口总额为15.9亿美元, 其中出口15.2亿美元, 进口0.7亿美元。2011年, 辽宁省进出口总额959.6亿美元, 其中出口510.40亿美元, 进口449.2亿美元, 全省对外贸易在全国排名居第8位, 成为中国对外贸易大省。但辽宁对外贸易规模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2011年辽宁省外贸依存度为28.3%, 全国外贸依存度为49.90%, 其外贸依存度低于全国总体水平21个百分点以上, 只相当于全国总体水平的56.4%。

1978—2010年, 辽宁省进出口总额年平均增速约13.9%, 对外贸易总额增长了近40倍, 其年均出口增速约为13.2%。1978—2010年, 中国进出口总额比1978年增长了143倍, 年均增长16.8%。其中, 出口年均增长17.2%。辽宁省对外贸易年平均增速约比全国平均水平低3个百分点, 出口年均增速比全国平均水平低4个百分点。

对外贸易发展方式是量和质的统一, 对外贸易量的增长是转变对外贸易发展方式的主要内容。要从全局和战略高度充分认识加快对外贸易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切实统一思想, 加强领导, 采取有效措施, 加快辽宁省对外贸易的增长速度, 促进全省对外贸易又好又快发展。《辽宁省十二五年规划纲要》提出, “十二五”期间, 全省出口年均增长15%。2012年4月《辽宁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对外贸易发展的意见》提出加快辽宁省对外贸易发展的主要目标:到“十二五”期末, 全省对外贸易进出口总额超过2530亿美元, 年均增长27.4%。其中, 出口超过1350亿美元, 年均增长27.6%。全省外贸依存度由2011年的28.3%提高到52.2%以上, 进入全国出口前6强省份。而完成这一目标的任务非常艰巨, 但“要建设对外贸易大省, 不断提高对外贸易对全省经济发展的贡献度, 到“十二五”末, 基本实现辽宁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 力争总体发展水平进入东部发达省份行列”, 必须努力完成这一目标任务。

3、提高出口商品结构的层次, 优化出口商品结构

近几年来, 辽宁省出口商品结构虽然有所改善, 但出口商品结构层次仍处于低端化水平, 工业制成品、机电产品、高新科技产品出口在辽宁省出口产品中的比重过低, 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提高出口商品结构的层次, 优化出口商品结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提高工业制成品出口的比重。优化工业制成品出口商品结构, 促进工业制成品的升级换代;加快从单纯的价格优势向质量、技术、品牌等综合优势转变。

(2) 提高机电产品出口的比重。增加辽宁省机电产品出口规模, 机电产品出口年均增长要超过25%。加快调整机电产品出口结构, 从中低端向中高端延伸。以挖掘机、起重机、盾构机、工程机械等为骨干产品, 充分利用产业优势, 打造辽宁重装备出口基地;以输变电装备、汽车零部件为突破口, 通过创新和产业化发展, 提升出口产业优势;以船舶出口为基础, 延长产业链, 做大做强辽宁船舶工业;进一步加快机床产品结构调整, 控制低档产品生产, 淘汰落后、污染、高耗能产品, 发展技术含量和经济附加值高的产品;大力发展数控系统和功能部件, 提高它们在产业中的比重, 寻求新的出口市场。

(3) 提高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比重。加快调整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结构, 进一步加大高新技术产品出口, 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年均增长要超过30%。辽宁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增速不低于东部省份的平均水平, 使辽宁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占辽宁省出口比重达到全国平均水平;加快调整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结构, 以计算机及外部设备、通讯及网络产品、航空航天、光电一体化、生物工程与制药、新材料等产品出口为重点, 培育全省高新技术产业集群。

4、优化出口市场结构

2011年末, 与辽宁省有贸易往来的国家和地区有215个, 排名前五位的出口市场为日本、欧盟、东盟、美国和韩国, 这五大市场出口占全省出口总额的66.2%。辽宁的出口市场较为集中。优化其出口市场结构, 要在保持原有市场的基础上不断开拓新市场, 以提高市场深度和实施多元化市场战略。要全方位开拓国际市场, 按照《全省国际市场开拓指导计划》, 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引导企业积极走出去抢占市场。要在巩固日本、欧盟、美国等传统市场的同时, 全力开拓非洲、南美、东欧、中东、中亚等新兴市场, 实施出口多元化。通过提升质量、品牌, 投资拓展市场深度。

5、强化一般贸易, 加快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

2011年, 辽宁一般贸易出口占到全省出口总额的43.65%, 加工贸易出口占出口总额的47.09%, 加工贸易出口占全省出口总额的近一半。辽宁加工贸易的主要问题是加工贸易的竞争优势依然是依靠劳动密集型产业结构, 加工贸易技术含量和附加值低。加快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是实现辽宁加快转变外贸发展方式的重要路径。首先, 要鼓励引导加工贸易从单一的加工向研发、设计、销售上下游延伸, 尽快提高辽宁省在国际分工价值链中的地位和产品附加值;其次, 提高加工贸易的技术溢出效应和产业带动效应, 增强辽宁的自主创新能力;再次, 扩大国内采购比例、延长国内产业链条;最后, 要鼓励发展配套产业, 提高承接产业转移能力。“十二五”期间要以辽宁船舶工业转型升级为切入点, 以长兴岛综合保税区为载体, 申请设立全国船舶工业转型升级试验区, 实现“十二五”期间在全国率先转型升级的目标。

6、优化主体结构

辽宁对外贸易主体较为单一, 2011年国有企业出口所占份额为28.2%, 民营企业出口所占份额为24.47%, 外商投资企业所占份额为45.49%。外资企业出口成为辽宁出口的主导力量, 民营企业出口所占份额低, 不利于外贸稳定可持续发展和外贸效益的提高。辽宁对外贸易的未来应当建立在自主发展的基础上, 省内的国有和民营企业应当占据绝对主导地位。因此, 要鼓励和扶持私营企业出口, 促进贸易主体多元化, 发挥其体制、机制优势;做强大企业, 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本土跨国公司。

7、促进自主创新和科技进步, 为转变外贸发展方式提供有力支撑

自主创新和科技进步是实现转变辽宁外贸发展方式的核心动力和中心环节, 是实现辽宁省外贸发展方式转变的必由之路。辽宁出口企业缺少核心技术, 出口产品质量较差, 国际竞争力低。从辽宁的专利获批数量来看, 辽宁的专利数量明显偏少;从累计总数来看, 辽宁专利获批数量占全国总数的比重为3.56%。2010年, 辽宁获批专利数量仅占全国的2.31%, 与国内相对发达地区如江苏、广东等相比差距甚远。因此, 要坚持以技术创新为动力支撑, 通过技术创新, 提高自身的自主创新能力, 进而为外贸发展方式的转变提供强大的动力支撑。

8、以出口品牌战略为主线, 引领出口发展方向

坚持品牌为主线就是要继续落实出口品牌战略, 并利用品牌产品的出口来提高本省商品的国际竞争力。要加强出口品牌培育, 制定产业政策, 为出口品牌成长提供政策支持。提高品牌意识, 鼓励企业租品牌、买品牌、创品牌, 鼓励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商标的产品出口企业通过《商标国际注册马德里协定》和PCT申请商标国际注册和国际专利注册, 增加商标和专利的国际注册数量, 维护企业海外商标权益。通过政策引导, 每年商标境外注册100件。到“十二五”末期, 争取境外商标注册达到1000件, 境外商标注册企业达到600户。把品牌建设的重点放在开发自主知识产权上, 尽快建立出口产品自主创新体系。形成“以点带面、点面结合、各方协同、阶段推进”的自主品牌培育机制。

9、大力发展服务贸易

近年来辽宁省的服务贸易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 但占全国的比重仍然偏低。因此, 要制定全省发展服务贸易中长期规划, 推进服务贸易体系建设。着力培养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知名品牌的服务贸易龙头企业, 提高服务贸易在辽宁对外贸易中的比重。服务贸易出口年均增长要超过30%。积极搭建平台, 推动软件、技术、文化、会计、医疗等重点领域服务出口以及信息服务、商贸流通、金融等新兴服务出口。积极发展服务外包, 建立支持服务外包产业发展专项基金, 着力引进总部、高端、离岸型服务外包企业, 扩大信息技术外包、业务流程外包、知识流程外包规模。支持大连国际服务外包保税研发测试中心通过国家正式验收, 并将这一模式在省内推广。抓紧服务外包示范城市建设, 发挥大连服务外包示范城市的作用, 提升大连软交会的水平, 加快推进沈阳进入“中国服务外包示范城市”的步伐。

1 0、强化国际贸易摩擦案件的应诉

建立贸易摩擦应对机制和技术性贸易壁垒应对体系, 制定贸易摩擦应对预案。研究制定技术标准、安全标准、碳标准等非传统贸易摩擦的应对预案, 推进趋势预警、主要贸易国技术法规和标准预警、重点产品预警和专项预警的体系建设。

摘要:本文根据2001—2011年辽宁对外贸易相关数据, 分析了辽宁对外贸易发展方式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并研究提出了辽宁加快转变对外贸易发展方式的战略、路径。

关键词:外贸发展方式,战略,路径

参考文献

[1]商务部等八部委:关于加快转变外贸发展方式的指导意见 (商贸发[2012]48号) [EB/OL].http://fdi.gov.cn, 2012-02-17.

[2]辽宁省人民政府:辽宁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EB/OL].http://www.ln.gov.cn/, 2011-04-01.

[3]辽宁省人民政府:辽宁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对外贸易发展的意见 (辽政发[2012]16号) [EB/OL].http://www.ln.gov.cn/, 2012-04-17.

[4]国家统计局网站[EB/OL].http://www.stats.gov.cn.

[5]辽宁统计信息网[EB/OL].http://www.ln.stats.gov.cn/infop-ub25/.

辽宁发展路径选择 篇2

(一)资源环境保护的紧迫性有待提高

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是建立在资源的过度使用和环境的过度破坏下实现的,这一点已经得到了学者们的共识。环境资源的低利用率是造成污染的一个重要原因,工业占我国终端能源消耗的一半左右,但我国能源重复利用率远远低于发达国家,而且我国高能耗工业部门的能耗水平与国际先进水平总体相比仍有20%-30%的差距。例如我国工业水的再利用率是30%-40%,而在OECD国家再利用率可以达到75%-85%。2004年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约占全球的4%,但消耗的一次性能源约占全球的12%。企业是社会的子系统,面对宏观环境的变化,为了生存和发展,企业需要及时改变传统的决策模式。2009年,《中国百位企业CEO调查报告》显示,93%的CEO认为企业必须转型升级,49%的CEO已经开始着手带领企业升级,而在企业转型的过程中,就不能不考虑环境带来的影响。随着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和倡导低碳经济,对环境保护的要求日益增高,因此对环境保护的相关法律法规和环境标准也会日益增加,环境规制不断加强,公众的环境意识不断提高。企业必须重视这些变化对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改变传统的发展战略,制定以“效益优先、资源节约、环境友好”为导向的新的企业未来发展战略,并将这种导向体现在环境管理会计中。

(二)管理层的环境保护态度存在差异

企业的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以及我国企业尤其是国有企业中的内部人控制现象,使得企业的决策都是高管人员做出的,企业高管对环境保护的态度直接影响了企业的决策行为选择。重视环境保护的高管会将环境保护的观念内植于企业的价值观体系,这样做的结果一方面使得企业的伦理观得到加强,从企业文化的层面关注环境;另一方面也会使企业自觉的符合政府的环境规制要求,对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起到促进作用。而不重视环境保护的管理层不会意识到环境对公司战略的实施范围和业绩测量具有重要影响,对企业的环境管理工作不够重视,不会倾向于实施实施EMS,对EMS进行认证,以及不会从事大量的避免或减少对自然资源过度使用和破坏的环境管理实践。尽管目前大部分企业都在支持和赞同与绿色有关的活动,甚至将其作为荣誉和时髦的话题,但很少将其作为行动的指南,这很大程度上与管理者对环境保护的态度是有关的。

(三)环境成本的估算体系没有建立

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严峻,企业面临的与环境有关的成本包括环境保护成本和绿色投资过程中所产生的环境有关的成本将持续上升,对环境成本的忽略将带来决策的失误。因此真实反映包括环境成本在内的产品的全部成本对企业发展至关重要。而要提供由于环境因素所造成的成本和收益,就需要环境管理会计提供相应的信息。环境管理会计中最先受到关注的项目是环境成本。与环境有关的成本达到企业总成本的3%-10%,在化工行业甚至可以达到总成本的20%左右,但现实中很少有企业考虑这些成本(Colby,1991)。要将环境成本信息应用到管理决策,首先要对与产品、过程、系统、工厂相联系的环境成本进行确认和计量。不同的企业可以根据不同的目的对环境成本进行定义。因此,由于目的不同,不同的企业对环境成本的定义就可能有所不同,其分类也可能产生差异。目前还没有形成一个国际公认的环境成本概念。因为要对环境成本下一个明确的定义和衡量,需要在时间上和空间上恰当地界定环境成本的内涵和外延,这存在着一定程度上的难度。

(四)缺少科学合理的环境管理业绩评价体系

传统管理会计的业绩评价体系主要关注企业的短期经济绩效,而较少关注或不关注能够给企业带来长期效益的环境绩效。因此导致业绩评价尺度往往是单一的、短期的财务数据,如收入、边际贡献。这些财务数据本身在计量方面就缺少环境方面的信息,因而导致评价业绩不可能考虑环境业绩,尽管新的一些业绩评价体系考虑了非财务指标,如平衡计分卡,但其也存在没有纳入环境责任相关指标的缺陷。环境管理业绩评价是环境管理会计的主要内容,通过科学、合理和可行的环境业绩评价体系可以正确评估企业整个价值链上的节点对环境所带来的影响,主要包括企业生产产品和提供服务、客户在消费产品和服务所带来的环境影响。以激励管理当局重视环境问题,不断提高企业环境保护和环境治理的努力程度。

二、可持续发展下环境管理会计的历史使命

(一)环境管理会计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21世纪以来,可持续发展的提出对经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可持续发展也成为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主旋律,企业作为经济活动的主体,是经济发展模式的主要体现者和执行者,扮演着非常关键的角色。正如迈克尔?波特认为:竞争实际上不是在国家之间,而是在企业之间进行的。1984年世界环境管理工业会议上提出了可持续发展,会议代表在有关环境问题上达成了共识:认为企业是全球环境日益恶化的最终根源,企业必须要承担起环境保护的责任,对环境的污染实质上是低效率的生产问题,是一种浪费。同时企业也是解决环境问题的重要力量。环境保护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因此,为了实现企业的永续发展,企业必须放弃危及企业生存和发展的不文明生产方式,通过创造性的环境管理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赢得社会的认可,获得相对于竞争对手的比较优势,使本企业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上长期发展。环境管理会计通过环境会计系统所提供的相关信息,评价资源效率、发现环境改进机会、有效管理企业的环境和经济业绩,这些机制构成了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二)建立环境管理会计有助于企业更好地参与国际竞争

企业的竞争越来越表现为一种全球化的竞争,无论是企业走出国门、还是在国内与跨国企业进行竞争都需要企业竞争优势的确立。目前很多发达国家利用环境问题对中国企业的出口产品或投资项目设置重重障碍,阻挠中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另一方面发达国家利用中国在经济高速发展的机会,将破坏自然生态环境、污染严重,在本国环保不达标的生产项目建在中国,同时利用自身的竞争优势占领中国市场。环境问题已经不仅仅是一个经济问题,同时也是一个政治问题,而企业建立环境管理会计有利于企业抵制发达国家的环境剥削,通过环境管理会计信息系统对比国外企业在本国和中国所采取的环境保护的相关规定和要求,分析其在中国包括原料、生产和最终产品的生产流程是否对中国的生态环境造成了负面影响。另外通过分析国外企业在全球竞争过程中所具有的环境保护的优势,学习和借鉴他们在环境管理会计方面的经验,结合我国具体情况,尽快完善我国的环境管理会计。

三、构建面向可持续发展的管理会计的路径选择

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建立适应绿色经济发展的环境管理会计必将成为一种管理会计领域发展的一种趋势,因此,需要构建面向可持续发展的管理会计路径。具体来说包括以下几个要点:一是要将环境问题作为环境管理会计的内在要素,二是要把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作为环境管理会计的目标,三是建立考虑环境成本的可持续发展业绩评价体系。

(一)承认环境的生产要素特征

随着环境问题的加剧和经济的发展,获取和使用环境所需

支付的成本费用逐渐增加,环境资源的价值也在逐步显现。为了获得潜在的经济效益,企业对于拥有环境的使用权会具有强烈的要求,这为环境作为生产要素提供了可能。将环境要素与土地要素、劳动要素、资本要素共同纳入生产要素禀赋体系之中,成为生产力的基本要素之一,是继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科学技术、管理要素之外第六种要素,可以称之为“条件性要素”。将环境作为一种生产要素,更正了原有的生产要素理论对环境的狭隘性认识,在物与非物结合的环境观的基础上承认了环境的价值性和稀缺性,按照可持续发展对经济系统和环境系统协同融合的要求,对环境的性质重新进行了界定,这种界定承认了环境以改变自身构成的数量、结构和能力为代价参与生产,决定生产可能性曲线位置和性质功能并形成了物质财富,有利于改良环境管理和经济活动理念。任何时代和地域的生产活动都要承载于当时当地的环境之上,如果不具备必要的环境条件,那么生产将无法进行,即使在市场是资源配置的主要力量的市场经济条件下也是如此。市场是资源配置的主导力量,而主导力量不是基本力量,环境承载力也称环境容量才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力量。市场牵引的主要力量再强大,但如果作为基本力量的环境承载力下降或萎缩,无法有力提供物质和条件支持,那么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终将难以为续。因此仅仅把生态环境看作是经济发展的外生因素而不是内在因素是环境污染、资源耗竭和生态恶化的根本原因。将生态环境作为一个内在要素纳入生产要素体系中,可以有效实现环境保护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有效结合。

(二)环境管理会计的目标定位

作为盈利性的组织,企业不可避免地要追求经济利益,按照成本效益原则,使经济主体在运行过程中投入的消耗获得最大的成果。但企业取得经济利益的过程往往不是孤立的,需要利用环境和索取资源。由于环境自我修复功能的环境阈限制和自然资源存量和再生能力限制,企业不能无限制地滥用资源和环境。因此,企业在追求经济利益的同时,不能盲目地掠夺开发资源和破坏环境质量,必须兼顾环境利益,从特定的环境视角评价经济活动对环境所产生的影响,即所产生的环境质量变化。尽管企业的经济利益和环境利益在现实中往往表现为相互冲突,是互生共存的矛盾统一体。企业需要协调两种之间的关系,发挥两者共生统一的一面,既不能一味为了保护环境而停滞生产,也不能以发展经济为由破坏环境。总之,企业环境管理会计存在的本质不仅在于其经济性,还在于其社会性,企业需要促进经济和环境的协调发展,在追求经济利益的同时为增加环境利益做出贡献。

(三)建立全面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和绩效标准

发展壮大县域经济的路径选择 篇3

【人物名片】

张红宇,经济学博士,现任农业部产业政策与法规司司长,兼任农业部软科学委员会秘书长。

研究领域涵盖农业和农村经济政策、农村产权制度和农业宏观管理等,多次参与中央和国务院重要文件起草工作,并先后承担了联合国粮农组织、世界银行、联合国发展计划署、经合组织、澳大利亚国际农业研究中心等国际组织以及中国社会科学基金重大课题和国务院有关部委委托的课题研究。

农业农村经济是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也是县域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农业农村经济不繁荣,城乡二元结构就难以破除,农村巨大的消费潜力就难以激发,县域经济就缺乏坚实基础和长远发展空间。目前,地方发展农业农村经济的主要挑战是农业生产经营效益低,高效农业和农产品加工业占比不高,生产环节在产业链中所占利润比例太低;农业生产经营规模小,市场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不强;城乡要素交换不平等,农村土地的财产属性不充分,农村金融资源大量外流,制约了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

发展农业农村经济,要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增强农村发展内在活力。一要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在保障粮食生产的基础上,大力发展高效经济作物和园艺产业,推进畜禽规模化养殖和水产健康养殖,提高农业生产设施化、标准化、集约化水平。发展壮大农产品加工业特别是精深加工,引导加工企业改造升级和优化重组,加快提高农产品加工业产值。发展农村生产性和生活性服务业,因地制宜发展休闲农业、乡村旅游,带动农民就业增收。二要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坚持家庭经营的基础性地位,同时完善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分离的土地承包制度,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培育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探索发展规模经营和社会化服务相结合的经营模式,鼓励农民开展专业合作、土地合作、股份合作,支持产业化龙头企业做大做强,建立工商资本租种耕地的风险防控机制,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加快培养新型职业农民,使之成为农村致富带头人。三要深化农业农村改革。围绕集体经济股份化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量化农民的集体收益分配权,建立农村产权交易市场,推进农村产权流转,充分释放农民财产性收入增长潜力。大力发展小微型农村金融机构,扩大农村有效抵押物范围,创新农村金融产品服务,发展特色农产品保险和互助保险,推动金融资源回流农村。

发展壮大县域二三产业

近年来,农村劳动力省内转移就业的比重逐步上升,反映出县域二三产业吸纳就业的能力不断增强。这既是由于在成本攀升压力下,沿海产业向内地转移步伐加快,也是由于改革开放已有三十多年,无论是外出务工农民还是内地的小微企业和个体户,资本原始积累都在从量变转向质变,农民工返乡创业和县域小微企业的数量明显增加,创造了大量就业岗位。加上近年来内地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区域竞争优势持续提升,县域二三产业蓬勃发展将成为今后一个时期的大趋势,为壮大县域经济提供强大动力。

在这种大背景下,必须乘势而上,进一步改善县域二三产业发展的外部环境,更好地承接沿海产业转移,培育县域支柱产业。一是支持小微企业发展。鼓励农民工返乡创业,以农村二三产业为重点大力发展县域小微企业。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加强创业辅导培训,落实好中央关于小微企业的税费优惠政策,有条件的地方通过专项基金、担保贴息等方式对小微企业给予扶持,安排一定比例的用地指标专门用于小微企业,鼓励小微企业技术更新升级。二是促进产业集聚。结合各地工业化发展阶段和当地独特优势,选择和培育县域主导产业,重点发展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较多的产业。围绕主导产业发展产业集群,发挥龙头骨干企业的引领带动作用,形成完整产业链和规模化专业市场,提升产业竞争优势。引导企业向产业集聚区集中,建立完善产业集聚区的技术、电子商务、物流、信息等服务平台,强化能源供应、环境治理等基础设施建设,支持产业集聚区企业发展壮大。三是完善城市基础设施网络。加大城市基础设施投入,强化交通、信息、电力、物流基础设施,帮助企业降低运营成本。立足城市群建设,统筹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加快完善城市间基础设施网络,实现基础设施共建共享,促进交通运输、信息通讯基础设施一体化,强化中心城市对周边城市和小城镇的辐射带动作用。

完善城乡基本公共服务

新形势下发展县域经济必须与新型城镇化战略相结合,加快完善城乡基本公共服务。新型城镇化的核心是人的城镇化,为农业转移人口提供与城镇居民同等的基本公共服务。这将带来大量的基础设施投资需求,强力推动县域经济快速发展。完善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将有助于吸引和留住人才,为企业提供稳定的人力资源,缓解农村劳动力供求矛盾,从而形成区域特有的核心竞争力。

完善城乡基本公共服务,要建立健全城镇化健康发展体制机制,优化城市空间结构和资源布局,推进公共服务制度改革。一要加大城乡公共服务投入。按照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总体目标,完善各级政府之间以及政府、企业和个人之间的公共服务成本分担机制。统筹考虑外来务工人员和本地农民工的培训就业、社会保障、公共卫生、随迁子女教育等公共服务的资金需求,纳入财政年度预算和正常支出项目范围。二要完善规划、合理布局。注意乡村过疏化对公共服务效率的影响,以及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的长期趋势,结合当地城镇化发展规划,合理配置城乡公共服务资源。选择人口密集、发展潜力大的重点城镇,集中强化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和教育、卫生、文化等公共服务设施,既有效辐射周边农村居民,又尽量避免资源利用率不高甚至闲置。三要推进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着力提高非本地户籍人员和本地农民工的公共服务水平,切实保障其在就业、教育方面的平等权利,不断改善其医疗、住房条件。加强城乡公共服务制度衔接,逐步解决制度碎片化,实行城乡一体的基本公共服务制度。在此基础上,创新人口管理,加快户籍制度改革,放开落户条件,逐步把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转为城镇居民。

辽宁发展路径选择 篇4

自从中国人民银行于2008年批准在全国范围内试点小额贷款公司以来,我国小额贷款公司迅速发展起来,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以中国人民银行的统计数据显示,自2005年开启小贷公司试点以来,当年公司数量尚不足10家,截止2013年6月末,全国共有小额贷款公司7086家,贷款余额7043亿元,上半年新增贷款1121亿元。 从分地区情况统计表看,辽宁的小额贷款公司机构数为499家,位居全国第2位,机构网点几乎遍布所有县区,实收资本达到290.02亿元,其贷款余额达到270.65亿元。虽然辽宁省小额贷款公司发展速度较快,还有不断壮大的趋势,在为三农和中小企业发展提供资金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然而发展的可持续性不容乐观,小额贷款公司作为一种新生事物,除了自身的业务存在缺陷外,还面临着许多其他的制约因素,这些制约因素如不及时化解,会严重影响到辽宁小额贷款公司的正常运行,也会阻碍辽宁小额贷款公司的可持续发展,亟需建立其制约因素的化解机制。本文正是从小额贷款公司发展的角度,分析辽宁小额贷款公司发展的制约因素,找到化解辽宁小额贷款公司制约因素的有效路径,对于促进辽宁小额贷款公司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二、辽宁小额贷款公司发展的制约因素

1、小额贷款公司面临经营的风险

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会遇到一些企业经营非常困难或者发生资金链供应出现断裂的情况,对于这些存在风险的机构是需要非常慎重的放贷,但是信贷公司更需要帮助一些面临暂时困难的中小型企业通过债务重组度过难关。 小额贷款公司的办理是“准金融业务”,但是在现实中,专业人才相对还是较为缺乏的,与银行的专业人员进行比较,在相关业务的核算以及流程的操作控制上还是存在很大差异,这样也就会导致发生风险的大一点,还有目前小额贷款公司还是处于贷款的规章制度不够健全的阶段,可能造成内部风险的发生,一个公司要想很好的发展,想要盈利就必须重视对风险的控制。

2、资金来源狭窄

由于小额贷款公司既不能很好地吸收公众的存款,又不能获得银行的再贷款,持有的资金总会有用尽用完的时候。对于这种情况我们也做了相应的调查,调查显示有部分小额贷款公司还是希望可以向银行进行贷款,还有部分小额贷款公司就直接向银行提出给予30%的贷款的建议。 据相关媒体报道,辽宁省瑞安华峰的小额贷款公司日前发行了总额为2亿元的小额贷款,采取分期募集的方式,已经成功的发行,开创了小额贷款发行私募债款的首例。这笔债款的资本成本率是8.5%,贷款期限是三年,并且前期的5000万元的募集资金已经全部到位,主要是用于扶持 “三农”以及100万元资产以下的小型企业的需要,这也成为了首例作为开拓小额贷款公司的渠道之一。

目前的小额贷款公司的资金来源主要分为三个途径: 资本金、捐赠资金和来自两家以下的相关银行的融入资金,资金是非常有限的,有限的资金不能很好的满足贷款业务的迅速扩张的需要。

3、法律法规及监管制度不完善

关于小额贷款公司的性质认定,在2008年5月颁布的《关于小额贷款公司试点的指导意见》中明确的指出了: “小额贷款的公司的设立主要是由自然人、企业法人和其他相关的社会组织联合投资设立,不吸收公众的存款,主要是经营小额贷款业务的有限责任公司或股份有限公司。”小额贷款的审批主要是由省政府相关主管部门,相关部分审批后是不需要获取相关的经营许可证的,所以小额贷款不属于金融机构。但是,实际上对于小额贷款公司所开展的经营货币、发放的贷款等相关业务正是属于金融机构所做的业务范畴,这也是促使小额贷款公司出现身份不明的原因,对于有心人很容易形成法律监管的漏洞。省内各地区的监管机构一般是当地的金融办来监管,本身就存在先天不足的问题。

首先,制度设计存在冲突。作为小额贷款公司的监管部门,地方金融办同时也是政府部门,由政府部门来监管小额贷款公司本身存在内在的利益冲突。其次,监管的专业性难以胜任。小额贷款公司被作为一般企业法人,但经营的却是金融业务,开展业务的专业性较强,金融办往往鞭长莫及。最后,监管力量不足。各市县金融办专职人员比较少,审批工作上应接不暇,监管就更难以顾及。

三、辽宁小额贷款公司未来发展的路径选择

1、提高风险防御能力

小额信贷公司要想很好地稳定健康发展提高风险的防御能力是很重要的,具体的方法是:第一,我们应该发现公司中的经营不足或是治理不足等问题,并且要不断地完善公司治理的结构,不断地提高公司风险管理的能力。第二,在对客户的选择时要求非常的慎重,不仅仅是依靠工作人员的个人经验,更重要的是要根据办理客户的收入情况和信誉度来综合的确定办理客户的授信额。第三,为了能够全面的覆盖风险,我们需要建立非常规范的计提和资产分类制度,并且对资产需进行非常准确的分类,计提的呆账、死账的准备金都是需要非常充分的。

2、放宽融资限制

(1)改善小额贷款的融资比例

改善小额贷款公司的融资比例,加大小额贷款公司的资金吸取的途径,能够让公司有足够的资金,以达到良性运转,加强公司经营链条的目的。同时增加小额贷款的业务范围,加快自身的发展,形成多线多业务发展,增加融资的业务范围与方式。

(2)实行融资成本和税费的优惠政策

如在小额贷款公司的印花税、营业税等税费方面给予适当的优惠,在坏账损失上给予一定的财政补助,融资利率上给与适当的降低。应尽量降低小额贷款公司的经营成本,减少税收歧视,扩大其盈利空间。为体现政府惠农扶农、扶持小企业的政策导向,考虑到小额贷款公司经营成本较高、风险较大等因素,对让利较大的公司实行适当的补助。

(3)建立小额贷款公司的计提拨备和风险补偿机制

鉴于小额贷款公司服务对象的高风险性和服务农村经济所产生的社会效益,小额贷款公司的小企业贷款和涉农贷款税前全额计提拨备损失准备金,并参照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的标准计提呆账准备金。建立风险补偿机制,将小额贷款公司纳入中小企业贷款风险补偿机制范畴,及时出台小额贷款公司与中小企业担保公司互利的长效合作机制。

3、明确适用法律和监管机构

小额贷款公司与银行有一些共同的特点,如发放贷款等,但其实质又不同于一般银行,如不可以吸储等;设置目的虽带有惠及三农的公益性质,但又不属于非营利组织。 因此,小额贷款公司适用银行法,公司法还是其它组织法律是一个没有明确但又不得不面对的法律问题。

此外,我国的小额贷款企业在监管人的问题上文件规定不太明确。我国的《指导办法》只简单提到相关部门,但是对部门名称并没有明确规定。也就说明小型贷款公司法律性质问题尚有待明确。一旦公司性质明确,适用法律和监管机构相对容易明确。两级监管模式有必要设立,两级监管分别指的是民间监管组织如“行业协会”来代替政府部门的直接法律监管,再由银监会来监管行业协会。除此以外,民间融资立法也是我国尽早确立的措施,在我国现有法规的基础上,出台相应的《民间借贷条例》等法律法规,并将小额贷款公司纳入其中。

摘要:目前,辽宁小额贷款公司缓解了中小企业筹集资金的压力,对于推动中小企业快速、健康地发展,推动经济增长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然而,在其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一些制约因素,需要化解。本文对辽宁省小额贷款公司发展的制约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对策。

民间借贷规范发展的路径选择研究 篇5

摘 要 民间借贷属于资金融通的有效方式,其对于我国经济发展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经济形式的变化,对于民间借贷规范性有了较高的要求,其固有的缺陷使之逐渐无法发挥出应有的作用。本文简单分析了民间金融中存在的问题,如风险较大、宏观调控政策的落实不到位、利率较高等,提出了几点规范发展的路径,包括培育和发展咨询服务中介组织、构建多层次信贷市场、健全民间金融监测体系、民间资本联合担保机构等,为进行民间借贷监管的人员提供一定的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 民间借贷 规范 发展 路径 分析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各种金融方式均有一定程度的改革和发展,民间借贷就是其中较为重要的一部分。其属于民间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较为新型的制度,能够有效降低金融交易费用。民间借贷的正常运转在一定程度上方便于部分小企业或者农户的融资行为。但是其本身的性质较为特殊,如风险性、分散性、自发性、隐蔽性且规范性较差,对于金融市场的稳定及经济的发展有着直接的影响。因此,民间借贷的规范化发展是该行业发展的大趋势,也符合时代发展的要求,国家也需要对该类问题予以足够的重视,逐步引导和规范民间融资的运转及发展,使之能够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促进经济的发展。

一、民间借贷中存在的问题

在我国经济的发展中,民间借贷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其在小型企业或者农户融资方面带来了较大的便利,其特殊的性质及组织形式和运转方式为现代金融机构的改革提供了较为科学的参考与借鉴,也为公众的投资提供了多元化的选择。但是其也存在较多的缺陷,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①风险较高。民间融资的相关程序及手续较为简单,借贷凭据不如正规的金融机构齐全,法律效力不足,且许多需要融资的企业或者个人进行各项金融项目时,基本没有抵押作为担保,因此存在较多的不确定因素及风险隐患性;②利率较高。该项金融方式在监管上不如其他金融机构严格,虽然可以在短时间内环节中小企业的资金紧张问题,但是利率高,使得成本提高,企业经营风险也更大。③监管困难。民间借贷在运转的过程中,大量民间资金活动,其均不属于银行体系的借贷,隐蔽性较高,因此央行对信用规模和资金总量的监控及管理存在一定的困难;④滋生其他问题。民间金融的另一个特点即是自发性以及分散性,加上政府管理不力,极易被不法分子做利用,而进行诈骗、洗钱等各种犯罪活动[1]。

二、民间借贷本身运作的规范化

1.培育和发展咨询服务中介组织

积极扶持发展咨询服务中介组织,针对民间借贷市场的具体情况开展工作,提高民间借贷的效率。相关的机构,包括公证机构、律师事务等,也需要将业务范围逐步扩大,积极进行民间借贷合同的公证,对各种民事纠纷提供法律咨询,制定民间借贷合同等,使得民间借贷的各项活动有法律中介的支持服务。西方许多发达国家对于非正式金融的处理方式可以进行借鉴,其针对民间借贷市场突出的缺点,如无组织性、分散性、隐蔽性的等性质,要求其在工商部门进行注册,使之性质更加明确,产权清晰,能够作为专门的金融咨询服务中介机构进行各项活动[2]。

2.构建多层次信贷市场

现代经济形式的变化,使得信贷市场也需要进行改革变化,使信贷市场层次更加明显,在该条件下,民间借贷即可以更加开放、运作更加明了。个人可以先注册,再进行各项金融业务,如贷款等,便于小企业和自然人根据司法途径,有效的保护自身的合法权益,且可以使用金融工具,使资金周转更加快速、灵活,逐渐将民间金融规范化,作为政府监管的一部分,保障期能够充分发挥其化的监管范围,使其在促进小企业多元化、多渠道融资方面更多地发挥出积极作用[3]。

3.健全民间金融监测体系

政府需要建立完善的指标体系,对民间借贷市场进行有效的监管。现有的监测点需要扩张规模,全面收集其各类信息,包括融资规模、资金动态、融资状态机对象、融资期限、实时利率,并并积极配合政府经济部门对其进行分析研究,将其中存在的风险信息及其运行情况进行公示,提示其存在的不确定因素及风险,并作出正确的引导或者监督措施,引导民间融资活动及民众的投资方向,有利于民间融资借贷的逐步规范及稳定的发展。

4.民间资本联合担保机构

民间信用作为一种有效的资源,民间资金的融通可以自发的构建担保合作组织,其作用在于使金融担保更加方便,也为民间资金流通提供了新的思路。该合作组织的运行条件下,民间资金聚集的目的从单纯的通过担保业务获得利益转变为将各自掌握的信息进行沟通及交流,从而达到优势互补的联盟,其中的成员单位可以为其他成员单位贷款提供相应的担保,有利于更加快速的进行融资贷款[4]。

三、总结

民间借贷活动是经济发展的产物,其是一种民间自发创造的新型金融形势,与现代组织单一及多元化的经济结构有着本质的区别,其产生的必要条件则是在我国政府的监管下,金融制度安排供给不足或者制度有缺陷。该金融形势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发展,小型企业的融资更加方便,但是由于其有着较为明显的缺陷,包括规范性不足、自发性、分散性等,对于金融竞争秩序有一定的干扰作用,需要对其进行正确的引导,使之发展更加规范化,健康稳定的运转,充分发挥正面的作用,积极推动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王顺,刘晓霞,郭帅.三十年中国农村金融改革的透析与启示.金融发展研究.2010(10):3-8.

[2]魏源.广东农村民间借贷调查及民间信用发展的启示.财经问题研究.2010(08):59-64.

[3]谷秀娟,王翠兰.民间融资的发展现状、特点与利弊分析——以河南省为例.吉林工商学院学报.2008(03):42-46.

辽宁发展路径选择 篇6

1 分析辽宁省运动员保险的结构内涵

1.1 保险结构内涵

某一事物结构, 拟定了多个层级, 依照设定出来的次序来布设排列, 构成完备的整体。在完整结构中, 融汇了细分出来的多样部分, 整合多样要素。整体集合着多重的单元。从哲学视角看, 唯有融汇了这样的细节, 才会协调整体, 带来一致及协调。统筹多样部分, 适当调配彼此, 凸显最优的整体成效。

辽宁省运动员关联的保险结构, 可以拟定这一内涵:保险结构涵盖着整体架构内的一切成分, 含有保险产品、关联着的其他分支。在这其中, 保险产品被归类为直接成分;关联保险法规, 含有法规政策。从运行态势看, 运动员搭配着的保险体系, 含有基本体系、内部框架的成套机制, 例如伤残保障。除此以外, 它还整合了社会化架构下的多样险种。从管理办法看, 普通情形下的意外险涵盖了这些保险。由此可见, 运动员特有的常见保险并不可完全被划归体育保险。在探析时, 应当明晰保险拟定的根本框架、各类涵盖内涵, 解析保障价值、解析多重约束要素。

1.2 保险结构特有的价值

新时代以来, 对于竞技体育, 运动员凸显了独有的贡献。但是, 竞技特性的人才还是缺失的;短暂的运动期、偏大竞技风险, 添加了这一行业难度。怎么缩减风险、保障应有的行业权益, 是应被侧重探析的。对比发达国家, 我们设定出来的保险起步偏晚, 进展速率偏慢, 含有各类漏洞。频发态势下的运动事故, 引发凸显担忧。这种严峻态势, 折射着本源机制及可用险种的缺失;保险搭配着的后台管控, 缺失应有力度。现有保险市场没能吻合递增的行业规模, 无法满足要求。市场商业保险、政府主导着的偏旧机制, 二者暗藏矛盾, 构成了凸显的瓶颈阻碍。

体育范畴内的举国体制, 在助推竞技进展之中凸显了必备的价值。从其进展轨迹看, 未来很长时段, 它仍会占有主导位置。完善这类体制, 应被看成主流。现有进展阶段, 若要完全否认这一机制, 是很不现实的。保险机制不可脱离更广范畴的社会支撑, 也要伴随商业保障。体育范畴内的保险体系, 应被设定得多样化。设定可行举措, 针对总体投入、消费健身方式、保险特有的税收。运用新颖政策, 融入多层级的助推力量, 共同参与保险。这种参与路径, 化解了现今情形下的结构难题, 也为后续时段的过渡供应了保障。

2 分析我省运动员保险结构的适应度

2.1 保险架构变更

计划经济态势下, 城区职工特有的保险被统一调配, 依照职位予以配置。在慢长的时期中, 这类体系被维持着稳定, 凸显进展实效。在举国体制之下, 运动员独有的待遇优厚。退役后的队员, 生活拥有保障, 缓解了接续就业之中的压力, 摆脱患病负担。在这种框架下, 运动员配有必备的保障, 竞技体育快速拓展。

引进市场以后, 体育体制历经了凸显的转型变更, 调整安置方式。有着行政特性的直接安置, 被变更为混合情形下的安置办法, 市场占有主导。队员退役以后, 取消了惯用的统一调配途径, 直接进到市场, 筛选适宜人才。市场化框架内, 运动员拥有初始的福利待遇, 却没能拥有稳固的保障, 很易遭到淘汰。经济变更转型, 变更了原有的安置流程。在这一时段中, 保障机制有限, 甚至并不足够。

2.2 现有制约要素

在长时段中, 竞技体育凸显了跨越及突破, 这种成就紧密关联着运动员。设定保险机制, 应当拟定专门架构下的保障体系。设定全面保障, 涵盖平日医疗、退役以后生活、伤病医治保护。现有三金一保, 针对优秀的这种运动员, 他们被涵盖在拟定的编制以内, 享受奖金津贴。与此同时, 可被认定的这种伤病范畴, 只涵盖着平日训练、比赛流程内的伤害、必经路径中的意外, 由此排除掉了偏多的伤残主体。拟定了偏僵硬的评判指标, 很难及时理赔。

从运作路径、现有模式观察, 伤残互助特有的保险并非等同专业保险。这种伤残互助, 只是一类补偿。评残级别含糊, 拟定了偏低的偿付指标, 阻碍性能发挥。现有保险层级含有12层级;对应着的偿付金额, 从1000元变更至30万元。但从实际看, 偏小金额的偿付案例偏多, 大额赔付常常不会成功。调研数值表明:伤残队员可获取的偿付金额常常没能超越1万, 没能起到帮助。

2.3 归结我省保险架构中缺陷的现状

从上述解析看, 保险架构并不是很完备的, 现有内涵单调, 多重成分彼此没能调和。内部保险体系、现有运作路径, 二者没能紧密衔接在一起, 互动及延伸不够明晰。常用的赔付路径彼此关联偏少, 很难凸显最大范畴的总成效。

现有机制被设定成举国体制, 它并没吻合市场化的总倾向, 缺失社会环境。在这种根基上, 运动员保险应偿付的代价还是偏高, 受益风险偏大。在市面之上, 缺失带有针对特性的商业险种。现存多样险种, 局限在单一情形下的意外伤害, 保险作用不够。

3 优化辽宁省现有运动员保险结构

从现存状态看, 保险进展特有的阻碍要素, 包含单一架构。辨析细化因素可知:单一框架关系着单一的内涵、单一的对象、保险险种单调。保险机制渐渐被完善, 这种制约涵盖了本源的政策缺失、平日操作失灵, 它们构成瓶颈。为了拉动进展, 拟定了新时段的助推对策。竞技快速进展, 供应了保险进展的依托及支撑。新颖政策之下, 借助发展态势来探析多层级的新颖构架。依托这种途径, 优化根本结构, 提升综合框架内的保险实效。辨识保险延展的总脉络、机制进展轨迹, 可得这一结论:保险构架升级, 是从初始的偏低形态渐渐变更为高层级的新形态。各类整合要素, 含有产品结构、区段投保主体、周期及细分出来的险种。在特定层级内, 升级系列产品。

3.1 拓宽多方参与的主体

架构内的投保主体, 要从单一范畴的政府主体变更为多重的参与主体, 逐渐变更升级。设定好的保障对象, 应当融汇多样对象。举国体制框架下, 运动员特有的保障被划归包干形式, 采纳行政管控。保障耗费的金额, 都来自于财政。统一管理机构, 包含省体育总局。在过去状态下, 行政管理特有的偏旧模式凸显了优良成效。尤其计划经济, 更应采纳一致管理。但是伴随转型, 单一路径下的管控渐渐凸显了弊病。

在保险负担下, 省政府投保担负着偏大的财政压力, 平日支出很难维持着理赔。测算数值表明:在各个年度中, 体育基金会偿付出来的金额, 含有百万缺口, 远远不够赔付。除此以外, 辽宁省运动员真正会获取的这类金额, 数目仍旧偏少。要考量的要素, 含有通货膨胀、其他市场变更, 理赔金额正在递减。单一投保主体, 带来行业架构中的垄断, 阻碍良性竞争;现有保险对象, 也会倾向单一。受到缺口影响, 唯有缩减平日内的理赔范畴, 缩减理赔金额, 才会补偿空缺。经过这种变更, 保险体系排除掉了偏多的运动员。

进展趋向表明:常规保险进展, 不可脱离宏观架构下的政府支撑, 不可脱离管理。同时, 权利应被细分, 分给各类组织、区域内的个人。吸引公众参与, 凝结多重合力, 整合为多方协同的新体系。这种协同途径, 化解了本源的金额缺失, 填补金额缺口, 也延展了体系固有的总覆盖面。理赔压力被分摊, 融汇公众合力, 把体育保险划归在市场架构内。

3.2 全程升级调整运动员保险的模式

赞助保险属性, 应被变更为新态势下的商业保险。消除阶段特性, 设定全程保险。大规模赛事中, 运动员常常可获取的为赛事保险, 它有着临时的特性。临时赛事保险, 含有意外伤亡、互助伤残保险、配套工伤保险。拟定了三重的成套保险, 搭配公司赞助。保险周期不长, 同时范畴单一, 拟定了偏严的索赔要件。通常这类理赔, 仅仅涵盖着参赛时段中的各类伤害、平日训练伤害。赛事期限之外, 平日生活及平日的锻炼, 却没能搭配着适宜的商业险种。这种商业险种, 多被归类为赞助险种、意外伤害险种。

应当明晰的是:运动员平日生活涵盖着的范畴, 远远超出赛场。赛场内的各类伤亡, 并非一切事故。平日锻炼之中遇有的突发伤害, 频率是偏高的。唯一不同的为, 平日表征出来的伤害状态并不凸显, 但比赛时段中受到的伤害更为明晰。观察实际可得, 多数运动员历经常年锻炼, 退役以后都会带有很多的病患, 伤害很难痊愈, 这才是真实现状。有些优秀队员, 受到伤害而没能接着去锻炼, 带来被迫退役;他们生活艰难, 需要常态照料。由此可见, 商业保险应被设定成全程化的。唯有涵盖常态, 才会凸显价值。常态保险融汇了平日内的锻炼、平常就业生活。供应全程保护, 消解后顾忧虑。

3.3 设定三维框架的保险产品结构

保险产品结构, 从初始的单一结构渐渐转变成三维的新框架。变更同质保险, 融汇多样内涵。竞技体育实质, 紧密关联着专业情形下的从业危险。现代竞技进展, 竞技难度被提升, 增添了对抗性。高强度状态下, 伤残故障凸显了更高频率。现有运动保险, 单纯涵盖了体系内的互助保险、有着市场特性的意外险、常见赛事保险。这些险种都带有局限, 很难充分保障。对于意外保险, 很易混同某些范畴的其他保险, 显示出同质化。现有偏多险种, 都针对着意外机体伤害、常见重大病患, 而没能针对机体细分出来的器官部位, 例如运动关节。针对细化项目, 也没能搭配可用的险种。因此, 要摸索新颖的险种类别, 摆脱现有困境。

历经长期进展, 保险业累积可用的经验。保险构架被填充, 含有互助特性的福利保险、有着社会化特性的商业险。福利互助保险, 含有残障保险;社会化层级很高的新颖商业险, 含有车险及人寿。此外, 还涵盖着养老险。运动员特有的保险构架, 可借鉴这一范畴的关联经验。融汇社会保险、多样商业保险, 创设互动路径。显示独有优势, 不断添加新颖的保险内涵。设定三维体系, 化解同质化情形下的难题, 满足运动需要。

4 探索辽宁省运动员保险的最佳路径

4.1 拟定更为完备的、适宜的法制架构

设定严谨体系, 供应法律保障。运动员特有的保险法应当被设定, 提升法律层级, 提升法制效力。依照多样的项目特性, 考量项目差异、运动员平日获取的收入差值。设定成套法规, 构建完备体系。强化风险管控, 规制投保行为。这种推动方式, 助推了投保进展。

4.2 融汇社会合力, 拟定多元框架下的融资途径, 供应物质保障

创设优良环境, 互助保险要增添商业水准优良的、带有市场特性的这类机构。凸显社保优势, 延展融资路径, 创设多元体系。这就缓和了本源的投资压力, 化解来源疑难。接纳社会参与, 激发参与热情, 采纳社会管理。例如:可以拟定常态特性的股份方式, 发放必备股份, 促进更广参与。这种多方参股, 便利平日监管。依托竞技比赛、平日发放体彩、设定体育广告这样的途径, 都可拓展投入。依托专门基金来吸纳个体捐赠, 或者活动集资。

4.3 采纳市场化态势下的平常运营, 设定科学管控

这就为长久延展的保险供应了必备支撑。市场运营路径, 平衡了多重的供需关系。采纳市场手段, 调整了拟定的价格机制、各类管控机制, 提升市场水准。突破单一主导, 整合市场手段, 优化内在机制。依托宏观指引来创设更为优良的新颖监管。接纳民间监督, 依托第三方特有的介入路径来提升实效。平衡各类利益, 添加中间调节。

5 探析辽宁省运动员保险的适宜策略

5.1 采纳车险特有的管控模式, 化解运营难题

依照这类运营, 可以拟定常规架构下的运营路径。三位一体模式, 整合了强制险、平日基本保险、附带的附加险。这种一体模式, 为平日的顺畅运营供应了支撑。对于强制险, 单位应依照设定好的年限来偿付。对于基本险, 这类险种紧密关系着每月之内的工资水准、运动执行水准。对于附加险种, 应当筛选水准优良的这种队员, 依照真实情形下的收入水准来设定险种。队员收入越高, 购进险种就应变得越多。

5.2 对于金额缺失, 可以采纳企业年金特有的机制

辽宁省多数运动员, 退役时限都偏短。若伤残并不明显, 可以延迟6年。同时, 运动员凸显了偏强的流动倾向, 应当变更退役以后的年金, 拟定基本年限。依托这种途径, 退役以后即可享受这一时段的福利年金。退役时段内的年金保险, 含有缴纳金额, 缓和了金额缺失这一困扰及矛盾。

5.3 采纳多重支柱, 化解同质矛盾

养老保险配有五个支柱, 运动员特有的养老问题, 也适宜这一模式。如果收入偏低, 养老保险可拟定零支柱, 它含有体校内的队员、退役伤残人员, 保障平日生活。非在编队员、正在接纳培训的这类队员, 适宜采纳强制特性的保险。这是由于, 这类队员表现着的竞技水准优良, 拥有金额收入。然而, 他们流动特性也是偏大的。针对一切运动员, 都应供应非经济特性的、福利优惠支撑。这个范畴保障, 含有创业优惠、购进房产的优惠, 保障退役以后的根本生活。

6 结语

辽宁省体育事业进展, 助推了保险特有的行业拓展。然而, 我省运动员现有的这类保险结构, 却暗藏着深层级的弊病及漏洞。本文辨识了本源的保险结构、解析保障意义。这就为接续的保险升级、转变最佳路径供应了参照。参照典型模式, 借鉴惯用的车险管理, 化解平日内的营运疑难。对于金额缺失, 可采纳新颖的支柱模式, 规避同质险种。

参考文献

[1]孙娟, 陈志凌.优化运动员保险结构的路径选择及实现策略[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2015, (1) :62-68.

[2]李冬梅, 袁奇, 王天宇.我国运动员保险结构优化研究[J].保险研究, 2012, (6) :70-76.

[3]吕兆峰, 田爱华, 杨毅华.辽宁省运动员社会保障体系完善策略研究[J].文体用品与科技, 2014, (24) :21-28.

[4]邹德新, 肖晓, 刘颖.运动员社会养老保险需求意愿研究[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2009, (1) :10-13+34.

[5]关莉, 王占国, 梁殿乙, 等.我国职业足球运动员商业保险现状的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09, (3) :33-35, 39.

[6]陈志凌, 高秋平, 刘大鹏.我国运动员保障体系性质分析及构建策略[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4, (3) :115-121.

[7]张开媛, 王明.运动员伤残保障体系完善研究[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 2013, (10) :112-115.

[8]王金枝, 张梦洁.我国职业运动员保险的现状与对策研究[J].体育研究与教育, 2013, (6) :10-13.

[9]李大新, 赵溢洋.论我国运动员的社会保障[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2006, (6) :9-11.

实现辽宁城乡统筹发展的路径研究 篇7

一、辽宁城乡统筹发展的现状

进入21世纪以来, 辽宁农村经济发展较快, 但与城市相比农村的经济社会发展明显滞后。由于长期受城乡分割体制的影响, 辽宁城乡二元结构特征比较明显。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趋势并没有根本改变, 1978年全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农村居民纯收入的2倍, 到了1995年城乡居民收入之比扩大到2.1倍, 2000年扩大到2.3倍, 2003年进一步扩大到2.5倍。2007年辽宁的城乡差距依然较大, 城镇人均收入12 000元, 而农村只有4 600元。在城乡贸易方面, 1978年城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是农村的2.9倍, 1995年扩大到7.2倍, 2000年扩大到7.6倍, 2003年进一步扩大到8.1倍。在县域经济方面, 辽宁省的发展也比较缓慢。不仅省内的城乡差距大, 而且与东南沿海发达地区的差距更大。辽宁省县域经济占全省经济总量不到40%, 而江苏已达50%, 浙江为58%, 山东为77%, 福建达66%。辽宁一些县与全国百强县相比, 虽然GDP差一倍, 但财政却差几倍甚至十几倍, 辽宁县区财政支出比收入多一倍。同时, 全省各地区之间、城乡之间发展的差距也较大。辽西北地区和辽东山区经济发展缓慢, 全省还有十多个贫困县、近150万的贫困人口, 彻底脱贫任务仍比较艰巨。

二、辽宁城乡统筹发展的有利条件

(一) 老工业基地建设带来的新机遇

20世纪90年代, 经过对老工业基地的改造, 辽宁逐步走上振兴之路。2003年党中央、国务院做出了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战略决策之后, 辽宁老工业基地振兴的开局良好, 2004-2005年辽宁GDP的增长都超过12%, 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的增长则超过20%。

对于辽宁这样一个国有企业高度集中的省份来说, 其总资产占到工业总资产的51%, 但其创造的工业企业的利润只占到全省总利润的9%, 这也从另外一个方面表明, 辽宁的国有企业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

(二) 沿海经济发展的巨大潜力

辽宁是一个沿海省份, 海岸线有2 200公里, 岛岸线 (加上岛屿的沿海线) 是2 900公里, 位于全国的前五名。但是与东南沿海地区的省份相比, 并未显现出海岸线长的优势。2005年辽宁省委、省政府确定了三点一线开发环渤海湾的计划, 将锦州湾、营口临海工业基地、长兴岛, 三点合成一线来带动环渤海湾的开发。同时不仅要开发环渤海湾, 还要开发沿黄海海岸, 把丹东和庄河的临港工业园区建设起来, 形成五点一线, 来支撑辽宁沿海经济带的建设。如果辽宁的沿海经济带能够建设起来, 那将形成一个对辽宁经济的巨大支持, 也会形成我国北方一个繁荣的沿海经济带。

(三) 财政具备反哺农业的能力

“十五”时期辽宁县域财政收入大幅度增长。2005年, 全省77个涉农县 (市、区) 财政总收入达296.4亿元, 为2000年的2.4倍, 年平均增长速度为19.5%。其中, 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52.9亿元, 占财政总收入51.6%, 与2000年比, 年平均增长13.9%。各项税收191亿元, 为2000年的2.2倍, 年平均增长17.1%。因此, 辽宁省已经具有工业反哺农业, 城市支持农村的财政基础。

(四) 农业产业化的蓬勃发展

2004年、2005年辽宁省连续两年粮食产量都达到350亿斤, 为农业产业化提供了条件。在稳定粮食产量的基础之上, 辽宁还大力发展了像蔬菜、瓜果、畜牧业、林业、渔业等特色、优质的农副产业。更为重要的是, 辽宁农业产业化起步早、标准高, 如础明实业、韩伟集团、獐子岛渔业、大正船业等龙头企业, 无论从基地建设、市场开发、还是社会服务体系建设都进入了成熟的发展阶段。

(五) 大连城乡统筹发展的经验

大连市在城乡统筹发展的进程中, 取得了明显成效。2001年, 大连市委、市政府从建设“大大连”、推动全市城乡统筹发展的高度出发, 做出了加快瓦房店、普兰店、庄河三市发展的战略决策, 四年来共集中财力27.7亿元支持北三市发展。至2004年大连北三市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瓦房店、普兰店、庄河三市实现生产总值分别为155亿元、134.8亿元、135亿元, 分列全省县 (市) 的2、3、4位。三市平均生产总值141.6亿元, 是全省县 (市) 平均水平的2.6倍;人均创造GDP1.6万元, 是全省县 (市) 平均水平的1.7倍;三市财政收入达到15.8亿元, 比2000年增长90%, 增幅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1个百分点, 其中瓦房店财政收入列居全省县市的首位, 普兰店、庄河分列3、4位;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9.13亿元, 比2000年增长190%, 高于全省平均水平55个百分点。在2004年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排名中瓦房店市、普兰店市、庄河市分列第48位、70位、73位, 与2003年相比分别前移20位、5位和1位。这些数据充分表明, 大连市立足本地实际, 闯出了一条城乡统筹发展的新路子, 为全省城乡统筹发展工作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经验。

三、辽宁城乡统筹发展的路径

(一) 更新观念思维, 改变二元结构

思维观念的更新, 是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的重要前提。城乡统筹不是一般意义上的通过城区给予农村资金、人才等简单做法支持农村加快发展的概念, 而是要通过加大城乡资源整合和对接力度, 充分发挥城乡双方的优势, 在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 进一步拓展城区经济发展的空间, 从而提高城市的综合竞争力。

长期以来, 我国在城乡关系上存在偏重城市的观念倾向, 打破这种观念上的障碍, 是城乡统筹发展顺利实施的思想基础。我国从20世纪50年代就开始实行了城乡分治的户籍管理制度。50多年来, 对城市居民和农村居民在就业、教育、医疗、住房、社会保障等方面实行的是两种不同的政策, 从而形成了二元社会结构。城乡二元结构是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的一种经济现象。发达国家的经验和当今发展中国家的现实都证明, 随着社会经济的进步, 必然要求城乡二元结构向一元化方向发展, 但前提是要建立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而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要确认农民与城市居民一样的市场主体地位, 给予农民和城市居民同等的待遇。这是深化农村改革、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前提条件。

(二) 壮大县域经济, 加快城镇化步伐

根据人口学中的“人口流动高位移动规律”, 劳动力流动遵守就高原则, 即人口总是从边际效益低的区域, 流向边际效益高的区域。一般来讲, 边际效益低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向边际效益高的城市转移是一条客观规律, 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因此, 大力实施城市化发展战略, 逐步减少农业人口, 是我国现代化进程的必然要求。

辽宁一共有44个县, 全省农民纯收入的80%以上是在所在县域内实现的, 县域经济壮大了, 城乡统筹发展的进程就会大大加快了。然而这44个县的城镇化率只有25%, 而全国的城镇化率是37%, 也就是说这44个县的城镇化率还大大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所以要大力发展县域经济, 以县域经济为载体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三)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形成农村“造血”机能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 城乡关系中的深层次矛盾及问题逐渐凸现出来, “三农”问题日益严峻。打破城乡界限, 提高农民收人,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是实现城乡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

目前城乡经济发展的不协调、城乡居民收入结果的不平等, 其主要原因之一是城市与农村的基础设施差距太大。如果不抓住农村发展基础设施薄弱这一症结, 不改善农村发展的环境问题, 即使为农村增加再大的“输血量”, 农村发展的自身“造血”机能也很难形成。近年来大连北三市之所以受到外来资金的青睐, 是与大连市支持北三市资金主要用于基础设施的改善分不开的。城乡基础设施要统一规划、统一布局, 加快建设覆盖城乡的基础设施网络体系, 促进城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城市和中心城镇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龙头, 是一个地方展示形象的窗口。

(四) 加大农业财政支出, 增强自我发展能力

加大财政对农业的支出, 一是建立农户贷款激励机制, 缓解农户贷款难的问题。可以对贷款额度在2 000元以上、2万元以下的农户小额贷款, 按现行贷款利率给予贴息的支持, 鼓励农民发展生产。二是加大扶贫力度, 实现贫困人口尽快脱贫。对于资源贫乏地区的贫困人口, 可以设立补助搬迁费, 实行异地搬迁扶贫。对于农村弱势群体, 实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和养老保险制度, 保障基本生活条件。三是搞好农民专业技能培训, 增强农民在城市的就业能力。市、县两级财政可以对每个培训农民进行补贴, 扶植转移培训工作, 扩大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程的规模。

另外, 还要提高资金使用的规模效益。资金投入应优先投入到条件较好、具备一定实力的乡镇, 通过改善基础设施, 增强经济发展能力, 强化其对周围乡村的辐射、带动功能。要制定优惠政策, 鼓励城市资金投向农村, 特别是结合农村廉价的劳动力资源和丰富的农产品, 设立农产品加工企业, 使投资获取丰厚的回报。

(五) 出台新用人机制, 促进人才合理流动

辽宁原本是拥有科技成果及科技转化成果比较多的一个省份, 每万人当中拥有的科学家和工程师是28人, 这在全国属于前列, 各类专业技术人员的总量在全国也是居于前列。尤其可贵的是, 辽宁拥有院士53人, 高级技工近万人, 这在全国仍属前列。

制定符合辽宁省实际的促进区域人才合理流动的支持性政策, 消除歧视性思想观念和政策障碍, 逐步打破人才流动中的地域、行业、身份、所有制等方面的障碍, 疏通不同所有制之间、不同行业之间、不同地区之间、不同单位之间的人才流动渠道, 引导人才在区域、城乡、产业间合理流动, 确保人才结构与产业结构实现同步调整, 人才资源开发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根据提升城市竞争力的要求, 培养和造就一大批适应辽宁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层次人才, 并在此基础上, 加大农村实用人才培养力度。依托乡土人才培训基地、各类职业学校、农校、成人文化技术学校以及农业技术推广培训机构, 建立起开放性、多功能、多元化的农村实用人才培训体系。鼓励和支持农村实用人才创办科研和经济实体, 创办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和专业协会;鼓励科技人员以资金入股、技术参股等形式, 与农民结成经济利益共同体, 形成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与农村实用人才培养相结合的良性机制。

摘要:城乡统筹发展是党在新时期提出的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的重大举措, 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辽宁经济已经进入工业化中期, 工业积累加速增长, 到了工业反哺农业的阶段, 需要建立新型城乡、工农关系。实现辽宁城乡统筹发展, 应更新观念思维、壮大县域经济、加强基础建设、加大财政支持、促进人才流动。

关键词:城乡统筹,发展路径,县域经济

参考文献

[1]树立科学发展观统筹辽宁城乡经济社会全面发展[N].辽宁日报, 2004-03-05.

[2]建设和谐社会——大连市统筹城乡发展调研报告[N].辽宁日报, 2005-05-25.

[3]蔡苏文, 袁晓莉, 赵玉珍.青岛市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对策研究[J].生产力研究, 2007 (12) :24-25.

辽宁省县域经济发展的路径分析 篇8

昔日曾经以工业大省闻名的辽宁省现已步入全国农业大省行列。辽宁省共有14个省辖市, 100个县 (市、区) , 其中县 (市) 44个、主要涉农区30个、城区26个。全省总人口4375万人, 约占全国人口总数的3.2%。农村人口1956万人, 城镇化率达60%以上。全省陆地面积14.8万平方公里, 占全国的1.5%。耕地面积6128万亩, 人均耕地1.4亩, 其中基本农田面积5448万亩。在县域和农村面积占比较大的情况下, 大力推进和壮大县域经济, 对妥善解决 “三农”问题, 协调城乡经济发展, 构建和谐社会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经过“十一五”特别是“三年倍增”计划以来的积极努力, 辽宁省县域经济异军突起, 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成为辽宁省老工业基地振兴的中坚力量, 在全国的影响力和竞争力不断增强, 在2010全国县域经济科学发展交流年会上, 被国家县域经济权威机构总结为“辽宁现象”。2010年, 全省44个县 (市) 地区生产总值实现8483亿元, 是2005年2963亿元的2.9倍;占全省比重由2005年的37%提高到46.4%, 5年提高9.4个百分点;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实现492亿元, 是2005年83亿元的5.9倍;占全省比重由2005年的12.3%提高到24.6%, 5年提高12.3个百分点, 在2010年全省的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量中, 有50%的贡献来自县域经济。辽宁省县域经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在全国的排名大幅前移。

但是, 在正确看待成绩的同时还应该清醒地意识到县域经济作为辽宁省的“短板”, 在一定程度上制约全省经济的跨越发展。在第十一届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县 (市) 名单中, 辽宁省并未跻身前三甲, 作为分别位居第一第二和第三的江苏省、山东省和浙江省在县域经济发展方面还有很多值得辽宁省学习和借鉴的经验。

二、县域经济的深刻内涵

县域经济是以县级行政区划为地理空间, 以市场为导向, 以县级政府为重要推动, 优化配置资源, 具有地域特色和完备功能的区域经济。

(一) 县域经济属于区域经济范畴。县域经济是一种行政区划型区域经济, 是以县城为中心、乡镇为纽带、农村为腹地的区域经济。但是, 区域经济学的很多理论、方法在运用时尚需结合我国县域经济的具体情况, 有关县域经济的发展规律还需要我们努力探索。

(二) 县域经济具有一个特定的地理空间, 是以县级行政区划为地理空间, 区域界线明确。

(三) 县域经济以一个县级政府作为市场的重要推动力量, 具备一个县级财政部门, 因此, 县域经济具有一定的相对独立性和能动性。温家宝同志指出“农村的发展, 县委、政府是关键”。

(四) 县域经济具有地域特色, 这种地域特色与其地理区位、历史人文、特定资源相关联。

(五) 县域经济是以市场为导向。县域经济不是封闭的“诸侯经济”, 具有开放性。县域经济虽然是在县级行政区划上形成的, 但它又不同于县级行政区划,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 县域经济要突破县级行政区划的约束, 在更大的区域内进行资源配置, 获取竞争优势。县域经济还要接受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指导。

(六) 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基本单元。县域经济是功能完备的综合性经济体系, 县域经济活动涉及到生产、流通、消费、分配各环节以及一、二、三产业各部门。但是, 县域经济又不同于国民经济, 县域经济不能“小而全”, 要 “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宜商则商” “宜游则 (旅) 游”, 注重发挥比较优势, 突出重点产业。

(七) 县域经济是以农业和农村经济为主体, 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化是县域经济发展的主题和方向。发展县域经济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新的切入点, 是全面推进小康社会建设的重要任务。

三、辽宁省县域经济的发展概况

为了变“短板”为经济腾飞的“引擎”, 十年间辽宁省先后出台了很多政策, 并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

(一) 2006年, 辽宁省出台了《关于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 省财政每年为全省44个县 (市) 提供2000万元工业园区建设专项资金, 助推县域经济发展。

(二) 2008年, 辽宁省实施县域经济发展第一个“三年倍增计划”, 并于2010年全面超额完成。借助第一个三年倍增计划的东风, 2011年又启动了第二个“三年倍增计划”, 在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城镇化“三化”同步推进发展战略的带动下, 辽宁省县域经济异军突起, 驶入了加快发展的快车道, 形成了全国县域经济发展整体格局中最为抢眼的“辽宁现象”。

(三) 2011年法库陶瓷、庄河农产品加工等15个县域产业集群销售收入总额超百亿。县域地区生产总值和县域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等指标都有着质的提高和量的飞跃 (见图1和图2) 。

过去十年, 辽宁省的县域经济取得了较大程度的发展, 县域经济总量占全省经济总量的比重由2005年的37%提高到2011年的48.2%, 接近半壁江山, 曾经是全省经济发展短板的县域经济如今已经成为全省经济发展的主力军和支撑力量。

四、发展辽宁省县域经济的政策取向

(一) 重视农民增收

发展县域经济的最根本目的就是增加农民收入, 实现“藏富于民”“让利于民”。辽宁省“十二五”规划将GDP增长预期目标调整为7%~7.5%, 将城乡居民收入增长的预期目标从5%提升至7%以上, 并且加了一个注释, 明确提出收入增长按照不低于国内生产总值增长预期目标确定, 在实施中要努力实现和经济发展同步。此举深刻体现了藏富于民的思想。发展县域经济的愿望及强大的动力来自于人民, 只有切实提高农民收入, 才能为县域经济发展提供不竭的动力。

辽宁省要继续坚持以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政策方针, 在财政、税收、金融、信贷、投资等多方面制定相应的特殊政策来支持县域经济的发展, 同时建立良好的激励机制。

(二) 大力发展准特色产业

如前所述, 县域经济就是特色经济, 辽宁省的各县市区要根据自身的资源优势和产业优势, 与市场需求相统一, 大力发展特色经济, 延长产业链条。而且要在发展壮大县域经济的同时, 继续狠抓环境建设, 下决心保护好自然环境, 为生态辽宁建设作出更大贡献。

(三) 扶持壮大龙头企业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 要发展辽宁省的县域经济, 必须在资源的转换和深度开发上做文章, 把着眼点放在农业产业化上, 把重点放在培植龙头企业上, 壮大和发展一批与农牧业相关的产业, 上一批高起点、高科技、高附加值的项目, 发展具有地方特色的工业经济, 以工促农, 全面发展。

(四) 加快小城镇建设

发展县域经济, 不断创新机制, 健全镇级财政管理体制, 加大对重点小城镇的财政投入力度, 拓宽融资渠道, 完善小城镇基础设施, 将小城镇逐步发展成为县域经济发展新的增长极。辽宁省还应该将支持绿色生态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作为重中之重。

(五) 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

充分发挥县域经济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作用。推动县域经济发展, 可有效提升乡镇企业的规模和效益, 增加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地转移。给予乡镇企业资金和政策倾斜, 形成乡镇主导产业对当地经济的拉动作用, 逐步趋向于建立乡镇企业集聚区, 最终形成经济发展与城镇化发展相辅相成、良性互动地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体系。

五、推动辽宁省县域经济发展的路径思考

(一) 抢抓机遇, 实现县域经济跨越式发展

国家实施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沿海经济带开发开放上升为国家战略、沈阳经济区获批为国家新型工业化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第十二届全运会落户辽宁等多重战略机遇的叠加以及由此形成的综合政策优势, 对于辽宁省县域经济发展都是千载难逢的良机。辽宁省应抢抓机遇, 继续加大对县域经济的投入, 实现县域经济的跨越式发展。

(二) 加快农业现代化、工业化发展步伐

发展现代农业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 是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农村工作的必然要求。传统农业仅包括初始的种植等生产体系, 属典型的“种植农业”, 它的主要任务是确保粮食安全。而后续的加工体系却从农业产业中剥离, 逐步被边缘化。仅仅依靠传统农业, 无法提升农业经济运行质量。所以发展现代农业的关键在于连接和延长农业产业链。

辽宁省各县市应把农民增收作为农业农村工作的统领, 从推进绿色农业着手, 积极发展设施农业和高效特色农业, 不断延伸产业链, 逐步优化农业结构, 全面提升农产品质量。围绕农业资源的加工转化, 逐渐形成一个覆盖全省的庞大应用集群。

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明确指出:要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 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 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少、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作为昔日东北老工业基地的辽宁省, 更要注重以信息化带动新型工业化, 促进信息产业快速发展;推进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市化的良性循环, 统筹城乡发展, 突破城乡二元经济结构, 以工业化支撑城镇化, 以城镇化提升工业化;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实施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 充分考虑环境的的承载力, 以发展循环经济为理念, 改造传统产业, 逐步形成低投入、低能耗、低排放和高效能的节约型经济增长方式和新型工业化之路。

(三) 加大县域经济的财政保障力度

一是建立预算执行通报制度, 以加快资金拨付进度。督促市县财政部门加快预算执行进度, 加强年初待分配资金的细化和指标下达工作, 将省级预算安排的对下转移支付提前通知市县, 要求市县将其全额编入年初预算, 增强市县财政预算的完整性。

二是加强基层财政资金监管, 以确保各项资金落实到位。要求县级财政完善县乡财政体制, 缓解县乡财政困难, 促进县乡财政经济发展, 建立健全县乡财政监督工作机制, 强化县乡财政监督职能。加强对县乡财政管理, 提高县乡财政各项涉农补贴资金监管水平, 加强对困难县的指导和监督。

三是进一步规范政府性债务管理, 完善地方政府及其融资平台公司债务的统计报告制度, 加强市县债务管理, 逐步建立债务规模和结构监测体系, 努力防范财政风险。进一步完善和调整中央对省市县、省对市县财政体制, 保护地方政府尤其是县乡政府发展经济的积极性。

(四) 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 也是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总体目标, 同时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环节。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目标和基本要求就是“生产发展, 生活宽裕, 乡风文明, 村容整洁, 管理民主”。

经过改革开放以来的快速发展, 我国综合国力显著增强, 辽宁省支持保护农业、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经济基础日益雄厚。党中央、国务院为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也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更直接更有力的政策措施, 特别是农村“六小工程” (节水灌溉、人畜饮水、乡村道路、农村水电、农村沼气、草场围栏等) 建设进展顺利, 成效显著, 为辽宁省新农村建设积累了有益的经验。

具体可以通过发展生产, 为新农村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通过提高农民整体素质促进乡风文明;为农民提供更好的生产、生活、生态条件, 改善农民的生存状态;通过健全村民自治制度, 做到管理民主。

(五) 大力发展县域特色经济

辽宁省县域经济发展中存在着盲目模仿、照搬、缺乏特色等问题。应参照江浙地区的发展经验, 大力发展县域特色经济。比如浙江的萧山, 因纺织印染、机械汽配、服装羽绒、建材钢构、电子电器、精细化工等产业的发展优势, 使其经济综合实力跻身全国第七位。近年来, 辽宁省依托地区产业特色加大产业集群培育力度, 一系列特色产业集群迅速逆势崛起。目前, 沈阳法库陶瓷、锦州光伏等特色产业集群发展势头强劲, 已经成为地方经济“稳增长”的重要助力。

因此, 在大力推进县域经济发展的进程中, 辽宁省必须充分发挥各区市县的比较优势, 开发特色经济, 继续坚持走“你无我有, 你有我优, 你优我特”的特色之路。有特色就有吸引力, 有特色就有竞争力, 这样才能保证辽宁省县域经济在市场竞争中争取主动, 立于不败之地。

摘要:虽然近年来辽宁省县域经济发展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但是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所以对辽宁省县域经济的发展路径进行研究有着现实意义和价值。通过对县域经济的内涵进行阐述, 分析了辽宁省县域经济发展中取得的成绩, 提出了发展辽宁省县域经济的政策取向和路径。

关键词:辽宁省,县域经济,发展路径,新农村

参考文献

[1]赵冰梅.论发展辽宁县域经济的比较优势[J].社会科学辑刊, 2004 (6) .

[2]李震坚.辽宁县域经济发展探讨[J].现代商贸工业, 2009 (10) .

辽宁发展路径选择 篇9

一、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路径

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驱动因素角度, 国内的一些研究将战略性新兴产业形成与发展的路径大致划分为三种:市场培育下的内生式路径、政府培育下的外推式路径、市场选择与政府扶持共同作用的路径。

(一) 市场培育下的内生式发展路径

市场培育下的内生式发展路径是指战略性新兴产业依靠自身素质, 在与其他产业的市场竞争中优先获得生产要素和市场份额, 并依托比较优势, 赢得市场需求倾斜式支持和拉动, 进而逐渐发育、发展的过程方式。从产业构成主体——企业角度看, 是企业根据千变万化的市场需求, 通过长期的自主研发或技术引进消化, 推出适应市场需求的新产品, 并将新产品规模化生产, 最终形成新的产业的过程。其实质是新产业在自然市场环境下依靠自身力量进行生存竞争, 并在市场拉动作用下成长的过程。因此, 该路径又可称为市场拉动式路径。

市场拉动式路径的特点:一是内生性, 即战略性新兴产业形成与发展是在经济系统内部各产业相互竞争、相互作用下市场选择的结果, 是经济系统内生的产业;二是自主性, 即战略性新兴产业形成与发展是在市场竞争中依靠自身力量形成与发展的, 并没有过多依赖于政府政策;三是客观性, 产业的市场选择、发育成熟与规模化生产发展是完全依托于技术成果转化, 并且是市场竞争客观选择的结果。

这种发展路径的长处:一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在形成与发展的过程中经历了严酷的市场竞争锤炼, 产业的抗风险能力及内生成长能力较强;二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在形成与发展的过程中经历了市场的严格选择, 其固有优势得到了固化和加强, 因而产业的抗外界干扰能力、应变能力和自我发展、自主创新能力比较强。其不足之处主要是形成与发展的速度比较缓慢, 从萌芽到市场地位的确立所需时间也比较长。产业发展会有一定程度的盲目性、波动性。

(二) 政府培育下的外推式发展路径

政府培育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形成与发展路径是指战略性新兴产业在政府政策的倾斜式扶持下, 优先获取了必需的生产要素和市场份额, 从而逐渐发育、成长和发展的过程方式。在这种路径下, 政府通过明确的政策导向以及对新技术成果转化、产业化的财政扶持, 使其在与其他传统产业的竞争中获得优势地位。其实质是产业在政府培育下进行发育成长的过程。因此, 该路径又可称政府培育下的外推式路径。

相对于市场拉动式路径, 该路径体现出一些截然相反的特点:一是外生性, 即战略性新兴产业形成与发展是政府选择的结果, 是外部力量干预经济系统的结果;二是依赖性, 即战略性新兴产业在资源、政策等各方面都对政府的支持、保护政策存在很强的依赖性;三是主观性, 即产业选择是基于政府对产业结构升级调整的认识与把握, 而产业的产品能否被市场所接受或容纳, 并没有明确的验证。

该路径的主要长处:一是在政府的强力推动下, 战略性新兴产业形成与发展的速度比较快, 产业从萌芽到市场地位的确立所需时间比较短;二是政府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目的性比较明确, 前瞻性强, 确定性程度比较高, 政策不易波动, 产业发展的不确定性因素较少。不足之处是没有经历市场竞争的严酷摔打, 因而产业素质与市场自发方式相比可能会比较低;产业是在政府的政策推动、刺激下发展起来的, 产业的自我发展、自主创新能力还没有得到固化和加强, 产业和企业的抗风险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相对于市场培育下的内生式发展路径要弱。

(三) 市场培育与政府扶持共同作用的发展路径

对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形成与发展而言, 纯粹的市场自发模式或纯粹的政府培育模式在现实经济中都是少见的。通常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在市场机制与政府政策共同构筑的环境中形成与发展, 因而在不同程度上受到市场机制与政府政策的共同作用和影响。也就是说, 现实中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形成与发展是市场选择与政府政策扶持共同作用的结果。这种形成与发展模式是一种市场拉动与政府推动相结合的模式——推拉结合模式。

推拉结合模式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形成与发展的一种重要模式, 可在很大程度上克服单纯市场自发模式和单纯政府培育模式的不足, 而把两者的长处结合起来, 形成市场拉动与政府推动的合力, 从而更有利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形成与发展。当然, 从理论上讲, 市场机制与政府政策相结合的具体方式也有两种:一是先让市场自发选择, 然后政府力量再介入进行培育、扶持。二是政府先进行选择、培育、扶持, 然后再接受市场的选择与检验。这两种方式的优势要视情况而定。无论哪种方式, 最终都应以能否通过市场检验为准则, 因而, 市场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形成与发展中似乎起着更为基础的作用。

(四) 各种发展路径的适用条件

从上述三种理论路径的形成机理看, 市场培育下的内生式发展路径仅出现在自由经济时代的完全市场经济的国家或地区, 如美国的硅谷。由于市场化程度较高, 对来自外部的产品及产业信息比较敏感, 再加上具备较强的博弈意识, 在未来市场预期还不明朗的情况下, 敢于把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企业的战略性产业加以培育和发展;而在市场化程度还不完善的区域, 由于体制机制不灵活, 外部的产品及产业信息不畅, 对新兴产业的市场需求不敏感, 企业或产业很难介入尚处于培育阶段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因此, 市场化程度还不完善的区域适合于政府培育式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形成与发展路径。辽宁省的数控机床、燃气轮机等产业属于这种政府推动型路径, 但由于缺乏自主性、内生性和客观性, 产业的发展速度不够快, 产业规模不够大, 竞争力还不够强。

目前在国内外最为成功的是市场培育与政府扶持共同作用的发展路径, 这种路径既综合了市场培育和政府拉动两种路径的长处, 又克服了两者的缺点。其典型代表是江苏世界级光伏产业基地的形成案例。2000年前后, 在江苏省光伏产业还是一片空白的时候, 从海外留学归来的太阳能专家施正荣, 带着14项专利技术和25万美元, 开始创办无锡尚德太阳能公司, 起步阶段政府支持了尚德公司9个科技计划项目, 对尚德公司的起步和发展起到了“催化剂”的作用。到2005年, 该公司产量就达到67.7兆瓦, 销售收入2.26亿美元, 利润0.69亿美元, 销售利润率达到30%以上, 被誉为“暴利标签”。2008年, 该公司产量达到500兆瓦, 占全国的1/3, 名列世界光伏行业第二;实现销售收入19.24亿美元, 利润3.43亿美元。

施正荣创办无锡尚德太阳能公司后不久, 引起了江苏众多民营企业的关注。2005年前后, 在“暴利标签”的感召下, 一批本省民营企业纷纷介入光伏产业, 先后建立了300多家相互配套的关联企业, 形成了从高纯多晶硅、硅片、电池、组件、集成系统设备到光伏应用产品较为完整的产业链。与此同时, 江苏省光伏产业区域布局基本形成。在南京、镇江、常州、无锡、苏州、扬州、泰州、南通等沿江地区形成了在国际光伏产业界享有盛誉的“长江下游光伏产业带”。徐州、连云港等沿海及苏北地区光伏产业也已全面起步。

一家光伏生产企业的示范效应, 激活带动了一个省的光伏产业, 2008年江苏省光伏产业实现产值900亿元, 约占全国的70%, 产业规模稳居世界第一。涌现出一批领军型企业, 无锡尚德太阳能公司、常州天合太阳能公司、苏州阿特斯光伏公司、南通林洋光伏公司等6家光伏企业在海外成功上市。6家企业市值 (2007年7月1日) 总额已达49.53亿美元, 平均每家企业市值为14.75亿美元。如果只有一个施正荣, 只有一个尚德, 也许没有今天的江苏光伏产业。在积极引进高端人才的战略引导下, 施正荣、赵建华等一批知识型企业家脱颖而出, 国际光伏一流人才纷纷涌入江苏省, 形成了强大的研发力量, 组建了江苏省太阳光伏能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产业技术研发国际转移中心。江苏把光伏领域作为向海内外引进高层次人才计划的四大重点领域之一, 每年用于光伏领域的人才经费达2000万元以上, 加速了光伏产业人才的集聚。

开发一个产品是企业的事, 造就一个产业就是政府的事。政府要从扶植产品向培育产业转变, 不光是扶持一个企业, 而是扶持多个企业形成产业链。江苏的光伏产业发展始于无锡尚德太阳能公司, 正是这个企业首先自发地将产业发展目标指向新兴产业, 并创造了“暴利标签”, 才引起了其他民营企业的纷纷介入。这时候, 政府出面适时引导省内各市企业沿产业链配套, 徐州、扬州和连云港重点发展硅材料产业, 无锡、常州、苏州、南京和镇江等地重点发展光伏垂直一体化产品, 而苏州、南通等地则重点发展新一代薄膜太阳能电池。在产业初步形成规模后, 政府适时出台了产业布局和区域布局等引导措施, 围绕几个龙头企业, 引导配套企业沿产业链上下游集聚, 形成了世界上最大的光伏产业集群。

与江苏等东南沿海省份相比, 辽宁省的市场化程度尚不完善,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应该采用市场培育与政府扶持共同作用的发展路径, 这样一方面可以避免单纯政府推动所带来的产业素质低、自我发展能力不强、抗风险能力弱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差的弊端, 同时也可以借助政府“看得见的手”的推动作用, 降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成本, 缩短产业的成长时间, 使新兴产业快速成长起来。在这方面, 一些国家和地区已经制定了较为科学的扶持政策, 可供辽宁省学习和参考。

二、辽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七个关键环节

对于区域来说, 产业基础、产业分工有所差别, 其战略性产业的选择也不尽相同。在国务院确定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七个领域中, 辽宁省最强的是高端装备制造业, 新材料产业中的先进结构材料较强, 新能源产业的风电机组、核电设备及光伏设备有一定基础, 生物产业中的生物医药和生物农业有一定基础, 新一代信息产业中的软件略好, 新能源汽车和节能环保产业基本处于起步阶段。通过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路径的分析不难看出, 领军企业拉动力、产品竞争力、品牌效应、技术人才、研发能力、产业集群、财税政策支持等是新兴产业发展的关键生产要素、成长要素和外部环境, 是新兴产业发展的关键环节, 必须将这七个关键环节作为“总抓手”。

(一) 抓领军企业, 带动新兴产业发展

辽宁省的高端装备制造业已经发展起一批区域性乃至全国性的行业领军企业, 如机床、飞机、汽车、机车等行业中的一些企业。新材料行业中的鞍、本钢和忠旺铝材等具有一定知名度。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中的东软是我国软件行业的杰出代表。另外一些企业如沈阳远大、大起大重等通过跨业经营, 发展迅速, 这些企业为辽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辽宁省新兴产业可依托的企业见表1) 。

在新能源、节能环保等领域辽宁多数企业处于起步阶段, 但是与全国同类企业相比发展水平也大体相当。也就是说, 辽宁省这些行业的发展在起步阶段并未落后, 其中的若干企业能否发展成为行业的领军或龙头企业, 需要企业和政府的共同努力。

领军企业通常占据产业链两端 (即研发和销售) , 这两端都是价值链高端, 利润空间比较大, 竞争力也很强。因此, 要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 就要抓产业中的领军企业。领军企业一般分为两类:一是龙头企业, 面向终端市场提供完整功能产品或服务;二是核心企业, 为龙头企业提供某些关键零部件或关键服务。

辽宁省具备较好基础的领军企业 (主要是一些装备制造业企业) , 在规模、资金、技术、人才资源和品牌等方面都具有较强的优势, 与战略性新兴产业中的一些领域都或多或少有纵向或横向联系。这些企业利用自身的优势完全可以在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有所作为。大起大重集团旗下的华锐风电在国内率先进军风电行业并取得佳绩就是其中的成功范例。其不足之处是集成创新能力和市场开拓能力有待进一步加强, 一些产品受制于关键零部件。解决的办法:一是企业要从整个产业链的全局出发, 解决资源融合整合、行业跨越的战略问题;二是企业联合政府、科研院所, 通过重大项目的合作, 解决集成创新的技术问题;三是通过市场途径解决企业的高层管理人才问题, 有了好的企业家, 才能加速企业的发展。

(二) 抓产品, 实现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化发展

衡量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模的指标是产品种类及其规模, 就全国的产品种类比较看, 辽宁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品种类仅高端装备制造业较多, 其他6大产业的产品种类都不多, 全系列产品更少。新能源产业中, 风电为全系列产品, 核电只有少量组件;光伏产业只有多晶硅提纯和硅锭, 电池封装、配套组件制造再到光伏太阳能整体解决方案都不多见;生物质发电和燃料电池几乎空白。新材料产业中, 仅先进结构材料产品种类较多, 纳米材料、新型功能材料、先进复合材料等行业的产能都很小。生物产业中, 生物制药、生物农业额在全国都处于较弱地位。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 辽宁省的软件、集成电路等行业虽被列入发展重点, 但产品种类较少, 规模不大。在其余几个产业中, 辽宁省的产品数量更少。

从产品的规模上看, 辽宁省仅高端装备制造业的一些产品规模较大, 国内市场的占有率也比较高, 但国际市场占有率又很低, 这说明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培育仍然是迫在眉睫的任务。除高端装备制造业外, 在其他6个新兴产业近30个行业中, 行业产值仅为数十亿元, 而上海的集成电路、江苏的光伏太阳能、广东的新型平板显示 (LED) 制造、北京的生物制药等行业的产值都为数百亿元甚至是数千亿元的规模, 规模上的差距十分明显。

因此, 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首先要增加产品种类, 其次要扩大产品规模, 这样才能形成有竞争力的产业。

1.支持重点产品发展。依据辽宁省战略性新兴产业现状和市场需求, 确定辽宁省重点发展的产品。新能源装备中的核电装备和风电机组, 新材料中的先进金属材料, 生物产业中的生物医药和现代中药, 高端装备制造业中重大工程自动化控制系统的数控机床、盾构机、航空航天、轨道交通装备、海洋工程装备, 这些产品发展基础很好, 应进一步做强。

2.鼓励开发新产品。目前, 辽宁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许多行业还处于空白或刚起步状态, 如传感和物联网、太阳能光伏、新能源汽车、通讯和电子产品等。也有一些行业缺乏系列产品, 定制能力和灵活性不强。为促进这些行业的发展, 政府相关部门应该制定鼓励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品开发政策。对于能带动相关产业发展的重大产品, 通过设立科技重大专项, 鼓励企业开发新产品。对于其他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品, 制定包括直接参与研发、加强产研合作以及鼓励企业自己研发的财政和税收政策。

3.加强政府采购。政府对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品的采购, 既能满足政府机构对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品的需求, 又有利于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开拓市场和资金回笼。结合辽宁省实际, 尽快研究出台“政府采购目录”, 并对以下两类产品优先进行政府采购。一是企业自主研发的重大技术产品, 如高档数控机床、水下机器人、生物医药产品等;二是可直接纳入政府一般预算支出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品, 如政府办公自动化和电算化 (数据库和资源共享系统) 、节能环保市政设施 (垃圾回收、污水处理、节水灌溉、新能源汽车) 、司法和公共安全 (刑侦设备和鉴证实验室设备) 、教育和培训 (多媒体和数据库) 等。

4.创造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产品需求。在政府采购的同时, 政府也可以通过其在基础设施和公共事业领域的管理职能, 实施各种有利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项目建设, 培育市场需求, 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品的消费, 间接地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可考虑实施农村电气化、城市太阳能屋顶计划、新能源发电基地、智能电网建设、海上科考和勘探、近陆海洋工程、智能交通网络、城市电气化交通、城市基础设施升级和更新换代、远程教育和医疗等新兴产业项目, 并争取国家支持以及民间资本的进入。

(三) 抓品牌, 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

品牌是企业最重要的无形资产。可口可乐的总裁说过这样一句耐人寻味的话:“即使把可口可乐在全球的工厂全部毁掉, 我们还可以东山再起, 其原因就在于可口可乐作为无形资产, 其重要性已经超过土地、货币、技术和人力资本等生产要素。”战略性新兴产业生产的主要是新产品, 因此在营销阶段品牌的培育更为重要, 只有建立起品牌, 企业的生产能力才能得到释放, 才能规模化生产。产品品牌形成后, 通过带动产业链上下游配套产业的集群发展, 区域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更容易扩大规模, 更能提升区域的产业竞争力。

1.重视产品质量。目前, 辽宁省战略性新兴产业中的很多产品已经得到了消费者的认可, 如高端装备制造业中的数控机床、加工中心和盾构机, 新能源行业的风电机组等。这些产品虽然已经在市场上占据了一席之地, 但是还未能达到塑造一个品牌所需要的质量要求。不同的产业对产品质量的解读有所区别, 高端装备制造业对产品的可靠性、使用寿命有很高的要求;新材料行业则对材料本身功能有特殊的需要;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对产品的要求侧重于产品能否使工作更方便、更高效。因此, 必须根据各类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不同特点, 分别建立长期的产品质量管理机制, 使辽宁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向品牌产品的方向发展。

2.重视售后服务。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品进入市场的初期, 人们对其价值认识并不明确, 售后服务就成了除产品成本以外唯一可见的价值。因此, 建立完善的售后服务机制, 将成为产品向品牌发展的一个重要内容。辽宁省现有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品与其他省市相比, 向来存在售后服务跟不上的问题, 产品质量虽然不错, 但是人们对其印象却是“傻和粗”。售后服务的缺失导致生产者和消费者沟通不畅, 市场反馈相对滞后, 产品品牌无法在消费者心中形成良好的形象。因此, 企业必须借助这轮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一开始就推出一批售后服务完善的新兴产业产品, 在消费者心中“先入为主”。新能源、高端装备产品要增加安装、定制、维护保养等服务环节;新一代信息产业产品要加强技术支持、培训、具体解决方案等环节;新材料、生物产业产品要进行实时地跟踪和反馈, 增加产品灵活性等。

3.宣传内在价值。宣传内在价值就是向消费者推介品牌的灵魂、核心价值观以及文化底蕴。消费者在认识一个新产品时, 都会对该产品所体现的内在价值有一个认识。而这些无形的价值必须借助宣传手段, 使其视觉化、形象化。通过对辽宁省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品的调查发现, 对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品缺乏必要的宣传策略。大部分企业没有完整的视觉识别系统 (如商标、标语) ;产品宣传缺乏深度, 忽略产品文化内涵和企业核心价值观, 停留在对企业现状和产品功能的介绍上;宣传方式古板、单一, 不具备“软硬兼施”的宣传手段。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一方面要加强企业文化建设, 将辽宁省众多历史悠久、底蕴深厚的产品塑造成品牌;另一方面要在企业之间、政府和企业之间建立类似“品牌电脑-品牌组件”、“政府项目指定产品”的品牌战略联盟, 从而通过多种渠道、多种手段, 潜移默化地对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品的内在价值进行宣传。

4.孕育品牌发展的外部环境。品牌的成长离不开健康良好的市场环境。一个地区政府的优惠政策、鼓励措施、法律法规等都对一种产品能否形成自己的品牌具有重要推动作用。目前辽宁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市场的外部环境较好, 省政府和各级地方政府都十分重视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兴建了许多相关基础设施, 给予了很多优惠政策, 但对比发达国家和国内先进省份, 管理还显僵化, 政策不够细致。首先, 应明确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品牌的优惠政策和鼓励措施, 通过这些政策推动企业实施品牌战略, 即提高产品质量和售后服务, 加强内在价值的挖掘。其次, 政府应该针对新兴产业品牌的特殊性, 制定相关法律法规, 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品牌的知识产权进行保护, 使“幼稚”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在一个安全舒适的摇篮中成长。

(四) 抓研发, 支撑和引领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国内外不同时期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历程表明, 凡是能够形成核心竞争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 都是依靠原始技术创新发展起来的。如美国硅谷的电子信息产业, 至今仍然在计算机芯片、操作系统和互联网技术方面保持全球的垄断地位, 其原因只有一个, 就是只有他们掌握这方面技术, 并进行了严格的技术封锁和保密, 其他企业得不到该项技术, 不能进入这个领域。我国江苏多晶硅光伏太阳能产业基地, 也是依靠国外归来专家带回的光伏技术转化为产业的。随着未来几十年全球不可再生能源的耗尽, 未来能够对世界经济带来革命性影响的产业肯定是新能源产业。而在新能源产业中, 未来成本最低、最具竞争优势的可能是薄膜太阳能光伏产业。目前, 该领域最前沿的技术仅被美国第一太阳能公司及日本的一家公司掌握, 我国还不掌握该领域的核心技术, 导致薄膜光伏产业几乎空白。因此, “先有技术, 后有产业;没有技术, 就没有产业”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普遍规律。自金融危机爆发以来, 许多国家为寻找带动下一轮经济增长的战略突破口, 抢占未来产业和经济的制高点, 都把新能源、新材料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 并持续加大这些领域的研发投入。奥巴马在美国国家科学院第106届年会上宣布, 把美国GDP的3%投向研究和创新。为了发展辽宁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 必须把研发作为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第一要务来抓, 并以直接和间接、短期和长期相结合的政策, 鼓励和支持研发活动。

目前辽宁省研发投入占GDP的比重不到2%, 企业的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重普遍低于3%。要发展辽宁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 就必须加大研发投入, 形成多元化研发投入体系, 力争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重提高到5%。一是通过政府补贴以及税收优惠等政策, 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二是加大政府财政资金直接投入的力度, 建议将“本级财政应用技术研究与开发资金总额”和“本级财政应用技术研究与开发资金占当年本级财政决算支出比例”作为各级领导班子和主要领导干部工作绩效考核的重要指标。三是政府直接设立风险投资基金以及鼓励各种经济成分设立风险投资基金, 引导风投资金投入到研发、中试研究、产业化研究等环节。

公共技术研发平台一般由政府来做。对于绝大多数无力设立研发机构的中小企业, 政府可以通过不同方式搭建公共技术服务平台, 为战略性新兴产业中小企业提供研发支持。一是依托不同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建立本行业的公共技术服务平台。二是依托产业园区的不同产业集群建立服务于本集群的公共技术服务平台, 如大连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管委会投资近4000万元建设了动漫游戏公共技术服务平台 (包括动作捕捉平台、音频采集平台等) , 用于大连动漫走廊内企业的研发。三是依托高等院校或科研院所建立若干既服务于本机构又能为企业研发提供支持的公共技术研发平台, 如可依托沈阳工业大学建设风电研发平台, 依托东北大学能源学院建设薄膜光伏研发平台, 依托锦州光伏产业基地和辽宁工学院建设多晶硅光伏研发平台, 依托沈阳金属研究所建设纳米材料和碳纤维材料研发平台, 依托东北大学建设先进陶瓷材料和先进金属材料研发平台, 依托沈阳药科大学建设生物生化制药研发平台。

必须承认, 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的技术成果多数掌握在发达国家, 我们的技术仍远远落后于国际前沿水平。近年来, 随着企业资金实力的不断增强, 辽宁省很多企业已经有能力并购国外科技型企业和引进国外研发团队, 或有能力委托国外研发机构为我研发。本次金融危机对发达国家造成了较大冲击, 为我们利用国外优秀研发资源、引进智力和技术提供了便利, 我们必须抓住这个机会, 大力实施智力引进, 广泛利用国外优秀科技资源。同时, 在一些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 出于战略的需要, 发达国家的技术输出方不会输出技术。而国内的科研机构为跟踪国际技术发展, 往往拥有这些领域的实验室成果, 只是这些成果未经过中试研究和产业化研究, 还没有达到产业化的成熟程度, 其真正价值还没有被企业所认识。因此, 政府应定期举办科研机构成果推介会, 挖掘国内科技成果, 鼓励企业以产学研合作方式实施成果转化。

(五) 抓人才, 为战略性新兴产业提供智力保障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特征决定了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依托技术发展起来的, 而技术的提供者是研发人才, 因此研发人才是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第一要素。国内外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实践表明, 一个优秀的技术人才可以将技术转化为一个新产品并形成产业。辽宁虽人力资源丰富, 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所急需的人才尤其是企业高端人才仍很短缺。从某种意义上讲, 抓战略性新兴产业, 首先需要抓人才。

教育系统担负着为经济发展提供技术人才的重任, 诸多战略性新兴产业涉及到学科交叉, 属于边缘学科, 目前还很少列入大学的专业设置和学科设置, 如光伏发电技术、复合材料技术等专业学科, 还不能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提供急需的专门人才, 特别是辽宁省院校, 战略性新兴产业学科专业几乎没有设置。目前比较有效的办法是针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技术特征, 增加有关战略性新兴产业方面的课程设置, 如在强电专业下设置“风力发电技术”课程和学科, 在弱电专业下设置“光伏发电技术”课程和学科, 这些学科一方面可以培养人才, 另一方面也可以开展应用科学和应用技术研究, 为辽宁省战略性新兴产业提供技术支撑。教育系统应该根据辽宁省新兴产业的重点领域, 加强相关学科建设, 设置有关专业和研究机构, 开展关键产业技术的竞争前研究。在这方面, 省外大学已经进行了成功的尝试。华北电力大学早在2006年就设置了风能与动力工程专业, 每年招生30人, 为国内培养了不少风电技术专业人才。辽宁省的沈阳工业大学也在2010年刚刚新增了风能与动力工程专业。类似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学科设立宜早不宜晚, 教育系统应根据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需求, 制定省属院校专业的调整方案。此外, 为了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学科建设, 建议把每年财政一般预算支出教育经费增量的若干比例用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相关学科建设方面。

辽宁省在人才引进方面出台了许多政策和措施, “双百工程”、“十百千高端人才引进工作工程”、“海外高层次人才‘千人计划’”、“博士后培养工程”、“科技企业家培养工程”、搭建国际国内人才合作交流平台等, 已经逐步搭建了一个较为完整的政策框架。为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建议这些人才引进措施向战略性新兴产业倾斜, 重点引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所需的各类人才。同时, 跟踪和分析实施过程中遇到的新问题、新情况, 及时反馈信息, 调整完善相应细则, 满足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面临的人才需求。

(六) 抓产业园区, 促进产业集群式发展

产业园区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有效载体。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以高科技为基础的产业, 而国际上高科技产业的发展呈现出“集中布局”的空间结构, 国内外大量高新技术园区所取得的成就也证明了这种发展模式的有效性。所以, 建设战略性新兴产业园区, 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式发展, 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快速而有效的途径。在适宜的地区建设产业园区, 不仅为产业发展提供了基本的空间载体, 更为重要的是大量同类或相关企业聚集在一起, 彼此之间在经济方面的交易和非经济方面的联系都更加便利, 从而大量节约交易成本, 最大限度地利用规模经济, 发挥集聚效应。

园区的发展分成四个阶段, 即要素集聚阶段、产业主导阶段、创新突破阶段和财富汇聚阶段。要素集聚阶段主要通过优惠政策、低要素成本等外力的吸引, 导致人才、资本、技术等要素的聚集。产业主导阶段, 在政府和市场的双重驱动下, 园区内的企业数量增多、规模变大, 对各种要素重新进行整合, 形成稳定的主导产业和具有上、中、下游结构特征的产业链, 具备较强的经济实力。创新突破阶段, 园区内产业及其骨干企业的研发能力大大加强, 大量风险资本涌入, 各类创新活动对园区的发展质量和水平起决定性作用, 园区发展主要动力是技术创新和市场竞争。财富汇聚阶段, 园区内聚集着高价值的有形与无形的品牌, 拥有高素质人才, 运作着高回报的金融资本, 从而形成了园区新一轮发展的全新“要素”, 使得园区对地区经济发挥巨大的牵引作用, 也使园区进入新一轮的发展循环。

对照上述发展过程可以发现, 辽宁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园区的发展主要存在如下问题:企业数量少, 园区实力弱, 资源集聚较慢。从辽宁省已有或正在规划的支撑新兴产业发展的园区可以看出, 除了装备制造和材料产业等少数几个园区正处于产业主导向创新突破的转换阶段外, 其他的产业园区或生产基地不仅数量少, 而且实力较弱, 大多数还未完成要素集聚阶段的任务;智力资源短缺, 创新效率较低, 辽宁省虽是教育大省, 且拥有庞大的产业工人队伍, 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需要的高端技术人才和企业家人才却很缺乏;投融资体制建设步伐缓慢, 风险投资机制尚未建立起来;管理模式不完善, 企业还未建立起发达的开放型、网络化的创新体系和生产体系, 产学研创新互动局面远未形成;孵化功能与社会科技服务体系不健全, 技术中介服务市场发育不全;创新文化范围不浓厚, 适宜创新、创业的文化还需要进一步确立、弘扬和发展。为使这些园区真正支撑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 政府、企业以及社会组织应共同努力, 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积极招商引资, 引进项目, 促成产业集聚。招商时要考虑产业链整体, 考虑产业内和产业间的分工、协作, 利用企业之间的关联促使园区内的产业尽快形成集群。园区形成了分工合理、配套完整、协作灵活的产业群, 才能真正发挥园区的集聚和辐射功能, 才能对区域外的企业有更大的吸引力, 从而形成良性循环。

2.园区要整合各方力量, 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园区或基地的建设不应只关注生产企业, 还应联合教育科研机构、中介服务机构、政府服务等各方力量。园区在建设之初就应考虑靠近教育、科研资源集中的地区。园区还要恰当利用条件和创造条件吸引科研机构及中介、金融等服务机构进入园区。此外, 园区内企业也要加大与园区外科研机构及其他服务机构的联系与合作, 从而提高创新能力, 开发出适用、有市场前途、科技含量高的产品。

3.理顺风险投资渠道和退出机制。建立和完善多元化投资机制, 建立以政府投入为引导、企业投入为主体、科技贷款为支撑、社会集资为补充的多元化、多渠道风险投资体制。不可过分依赖政府资金, 要广泛吸引海内外和社会资金, 形成国内外风险投资共舞的局面。拓宽资金来源渠道, 加快建立各种风险投资机构, 完善风险投资基金的运作, 并采取有效的退出机制。

4.建立规范、高效的园区管理体制。转变政府职能, 规范行政行为, 建设服务型政府, 提高行政效率。改变传统的自上而下的垂直型管理架构, 适当向以人为本、以事为本的扁平化组织管理模式转变。要使园区的管理体制适应园区的发展和市场环境的变化, 从而构筑起良好的软环境。

5.建立和完善各种专业化服务体系。新兴产业园区应发展多种类型的科技企业孵化器, 大力发展服务于创新和产业化的中介机构, 制定和实施相关政策以调动社会力量兴办服务机构, 努力构筑精细的专业化分工协作体系。

6.营造良好的创新文化氛围。应从文化层面为园区提供深厚的积淀, 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培养企业和从业人员的冒险精神和创业精神;培养诚信、尊重知识、遵守创新游戏规则的理念。要加大宣传教育, 使创新文化深入人心, 营造适合园区长远发展的创新文化。

(七) 抓财税政策, 形成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洼地效应

不同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以及不同企业处于不同的创新形态和创新阶段。因此, 应从财政、税收、金融等方面完善支持政策, 形成具有差别性、动态性的政策支持体系。

1.直接财政扶持政策。对辽宁省经济发展有重大战略意义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 可对率先进入该领域的龙头企业进行直接的研发投入扶持, 依托其进行重大技术攻关并进行产业化;依托若干重点实验室, 集中力量对辽宁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中具有战略意义的关键技术进行投入市场前研究, 提高应用基础研究能力;对重大装备产品的首台套进行政府采购或补贴;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市场需求。对可应用于公共领域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品进行政府采购, 如节能工程、节能产品等惠民工程;结合现有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以及辽宁产业特点, 支持若干院所加强学科建设或建立新学科和新专业, 谋求未来竞争力。

2.间接财政扶持政策。建立辽宁战略性新兴产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由省财政出资各相关部门配合并吸引社会资金建立战略性新兴产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 重点向本省注册的创业期中小企业投资;建立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培养基金, 用于培养熟练技术工人、工程师和科学家等。

3.财政政策工具的选择与整合。适应区域经济特点和产业发展规律的财政政策体系, 能最大程度地发挥政策的统筹调控作用。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财政政策也应该适应新兴产业不同的创新形态和创新阶段, 进行组合应用。

4.政策工具整合。可查的辽宁省涉企财政政策中, 关于税收优惠的有10项, 关于中小企业发展的有7项, 关于技改的有9项。其中, 技改类的财政政策包括产业技术研究与开发资金、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政府采购、自主创新产品政府首购和订购、技术贴息资金、“五点一线”沿海经济带园区产业项目贴息、科技专项资金、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资金、专利技术转化资金、企业技术中心专项资金等9项。这些政策体系比较分散, 无法形成政策合力。因此, 建议对各种财政和税收优惠政策进行整合, 对包括战略性新兴产业在内的高技术领域产业协调支持, 重点倾向战略性新兴产业。确定辽宁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范围, 建议以2009年为基数, 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上缴地方的增值税、营业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和房产税, 省财政可考虑一定程度的优惠返还。对于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 给予一定所得税优惠。建议对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实施包括研发加速折旧等税收优惠政策。

5.金融政策。对于利用资本市场进行融资的企业给予奖励。鼓励银行信贷向战略性新兴产业倾斜。省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中心对符合条件的中小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贷款优先提供担保。鼓励并支持申请中小企业发集合债。

摘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一般可划分为市场培育下的内生式、政府培育下的外推式、市场选择与政府扶持的推拉结合式等三种发展路径, 依托这些路径, 结合辽宁的特点, 必须抓住领军企业拉动力、产品竞争力、品牌效应、研发能力、人才技术、产业集群、财税政策支持, 以此培育和发展好辽宁战略性新兴产业。

我国地方政府债券的发展路径选择 篇10

在这个背景下,管理层和银行机构都实施了从紧的贷款风险指引,这就造成了地方融资平台,因无法获得再融资资金而面临资金链断裂的风险,进而导致投资明显下降,而且还将出现对地方政府的倒逼现象。2011年10月,中央政府批准了广东、浙江、上海和深圳四个地方政府独立发行三年期和五年期的政府债券。对于这一举措,不少专家学者指出,地方政府发行债券,可以缓解我国地方融资平台再融资困难和银行系统压力,同时也会对提高地方财政的透明度产生十分积极的推动作用。不过,这个新现象也带来了一系列需要深入研究和广泛探讨的相关问题。

地方政府债务发展思路

地方政府债务现状

从地方政府性债务余额增长角度看,我国地方融资平台在1998年和2009年出现过高速增长的情况。这两次分别发生在亚洲金融危机和美国次贷危机爆发之后,政府为了应对经济增长放缓,而采取刺激性经济政策的结果。加之《预算法》的约束,即各级地方预算不列赤字,也不得发行地方政府债券,地方融资平臺成为解决地方政府的预算内财政收支严重失衡问题,而选择的一种融资工具。据统计,2009年我国地方政府债务占GDP的比重从2008年的18%迅速上升至26%。从融资角度来说,由于受到我国金融市场的发展现状以及金融产品结构单一的影响,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融资方式也相对地集中于银行贷款。从地方政府负债结构来看,银行贷款在地方政府负债中的占比基本稳定在80%的水平。其中,地方政府债券发行数量虽然也呈现小幅上升趋势,但它在地方政府负债中的占比仅有7%左右。

地方债务的解决方案

从地方政府的债务结构视角来看,假设我国经济金融发展环境在未来一段时期内不发生重大的变化,对于我国地方债务问题解决方案的设计与选择,一些专家学者认为,应充分发挥地方政府、银行系统、中央政府以及金融市场的积极作用,通过对地方政府部门资产与负债进行存量和增量调整的方式,逐步化解我国地方债务问题。同时,这一调整方案不仅牵涉我国的财政体制调整和金融体制改革,也将会触及到一些深层问题。

现有的国内一些专家学者提出的地方融资平台债务问题解决方案,大多从短期与中长期相结合、地方政府与金融机构以及金融市场相结合的设计思路出发,主要包括五个关键环节。第一,地方政府与银行机构结合,以解决地方融资平台的不良贷款问题。第二,地方政府与金融市场相结合,以解决地方融资平台再融资的问题。第三,地方政府与金融市场相结合,从而有助于盘活大量的非营利性资产。第四,中央政府通过对地方政府的税收返还、转移支付以及政策调整等行政手段,为地方债务化解提供支持。第五,积极构建并完善市政债券市场。化解地方债务的具体解决方案可以概括为地方政府发行债券、出售地方政府资产与动用地方政府部分收入这三种方式的组合方案,即确定以发行地方政府债券与出售地方政府资产为主要形式,并以动用地方政府部分收入为辅助的解决方案。

发行地方政府债券与出售地方政府资产结合。据估计,通过发行地方政府债券与出售地方政府资产相结合的方式,能够解决地方政府超过1万亿元的不良贷款问题。按照银监会在2010年7月经济金融形势通报会议公布的数据计算,截至2010年6月底,银行对地方融资平台的贷款总额已经达到了7.66万亿元人民币,其中1.76万亿元的贷款属于高风险贷款。根据一些信用评级机构30%的不良贷款率的假设,那么我国地方融资平台的不良贷款额为2.3万亿元。因此,地方政府可以选择通过发行债券和出售资产相结合的方式,来解决这一巨额的不良贷款及有关的债务问题。按照德意志银行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马骏等人的观点,地方政府可以发行地方债券,并且其发行债券的规模也可以相应扩大,由2011年之前的每年2000亿元提高到每年3000亿元,并可将其中的50%用于解决地方融资平台的再融资问题。

同时,地方政府还可以出售包括上市国有企业的部分股份、非上市国有企业股权以及土地等资产。参照2002年至2010年我国地方政府资产负债表,截至2010年底,我国地方政府持有的上市公司股份约为4.3万亿元。另外,截至2010年,我国地方政府所持有的非上市公司股权为6.5万亿元,二者之和超过10万亿元。针对我国经济增长放缓以及发展仍处于转轨阶段的证券市场实际情况而言,地方政府可以选择每年按照一定的比例逐步减持上市公司股份和非上市公司股权,如果将减持比例设置在5%到10%之间,那么地方政府每年将会获得5000亿元至1万亿元的资金规模,用于解决地方融资平台的不良贷款问题。

以地方政府部分收入缓解地方债务困难。地方政府部分收入将为地方债务问题的解决提供有力的资金支持。据统计,截至2010年我国地方政府公共财政收入为4.06万亿元,政府性基金收入为3.36万亿元。二者之和为7.42万亿元。因此,假设以五年为调整周期,如果地方政府对其支出水平进行合理调整,那么支出每降低1%,约合700多亿元,五年内地方政府就可以获得大约3500亿元的资金规模用于消化地方融资平台的不良贷款。

综合来说,地方政府在化解地方债务问题的三种方式中,出售地方政府资产和动用地方政府部分收入这两种方式都具有明显的短期性特征,属于应急性的风险解决方案。而对于地方政府发行债券的融资方式而言,这是一种具有较高稳定性的重要金融行为。从西方国家的实践经验来看,地方政府以发行债券的形式进行融资,在地方政府的融资结构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而银行贷款只占有非常小的比重。值得注意的是,我国地方政府目前所发行的债券并不是完全意义上的市政债券,它与西方国家的市政债券还存在着法律、体制和机制等方面的实质性差异。

发展地方政府债券的路径选择

完善地方政府债券的法律监督体系。首先,需要从法律上对地方政府发行地方政府债券予以确认。这就要求对我国现行的《预算法》进行修改,为地方政府债券的存在提供法律依据,并对地方政府债券的发行、监管以及债权人的合法权益实施有效的监督和保护。其次,在承认地方政府债券存在的情况下,法律应当赋予地方政府举债权。从世界各国的实践经验来看,我国地方政府通过发行债券进行融资是一个必然的发展趋势。按照市场经济体制与分税制改革的客观要求,在逐步完善中央政府监管制度的前提下,以及在建立公共财政体系和严格划分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财权与事权的基础上,法律赋予地方政府举债权是必要的选择。

建立市场与行政相结合的管理体制。我国目前已经建立了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但是在市场秩序方面还需要进一步规范。完全采取市场机制的约束方式来对地方政府债券进行监督管理的条件和时机还不成熟,如果过度放权,加上地方政府的融资冲动,可能会使得地方政府债务问题转化为债务危机。因此,建立市场机制与行政控制相结合的管理体制是目前地方政府债券发展过渡时期的合理选择。在这个管理体制中,应该重点关注地方政府负债资金运行制度,其中资金用途以及债务偿还问题又是重中之重。同时,地方政府还应建立偿债准备金制度,从而减轻地方债务对地方财政运行的影响。

辽宁发展路径选择 篇11

“十二五”以来, 辽宁体育市场规模不断壮大, 投资主体已呈现多元化发展, 涌现出了一批自主品牌建设基地, 形成了以沈阳、大连、锦州为核心的体育用品批发零售商业圈。辽宁体育事业发展迅速, 现已建成室外体育场46830个, 场地面积达7899万平方米, 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1.69平方米, 人均体育用地面积为2.81平方米, 场馆建设居于全国前列。同时, 辽宁体育产业规模不断扩大, 作为朝阳产业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健身休闲、竞赛表演、场馆服务、体育用品、彩票娱乐、体育旅游等产业已初步形成规模, 成为体育产业的主体;以足球、篮球、排球为代表的集体球类项目已走向职业化, 处于全国领先地位;近年来, 乒乓球、羽毛球等小球项目职业化进程加快, 辽宁新生的职业体育俱乐部和体育赛事品类更加多元化;体育培训、体育康复、体育中介、体育科技、体育创意等新兴产业快速发展。但是辽宁体育产业也存在着起步晚、体量小、基础薄, 多元化体育服务供给不足等诸多问题, 为此笔者就辽宁体育产业的发展方向和布局选择进行了全面分析并给出相关建议。

二、辽宁体育产业发展的重点方向

1. 培育体育产业市场。增加体育服务供给, 倡导“绿色消费”、“运动处方”等体育消费新理念, 通过赛制化、市场化、社会化、品牌化和基地化创新体育市场供给引导需求;发展多元化市场主体、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投资体育产业, 组建辽宁省体育产业集团, 鼓励有条件的市成立体育产业集团或公司, 打造品牌性体育龙头企业;拓展体育产业空间, 发展体育用品及其装备制造业、体育培训业、冰雪运动产业、水上运动产业、体育健康产业、少数民族体育产业、运动休闲产业, 丰富竞赛表演和场馆服务市场, 促进体育中介和体育旅游市场的快速发展;培植体育文化、弘扬体育精神及完善体育产业软环境;制定体育产业市场规范, 实施职业运动员资质和高危险性体育项目的经营与管理。

2. 推动足球、篮球、排球职业化发展。

确立足球、篮球、排球职业化、市场化、产业化、社会化发展, 实行职业俱乐部模式, 完善联赛制度, 强化各类运动协会组织, 合理规划球员职业发展路径;鼓励省内外知名企业助力职业联赛, 以体育社会化营销树立品牌形象;健全辽宁省体育产业化运作机制, 全面发展赛事经济, 积极承办三大球高水平赛事, 依托良好的竞赛氛围和观众群体, 促进足球、篮球、排球相关产业向纵深发展。

制定《辽宁足球中长期发展规划》和《辽宁省足球场地设施建设规划》;改革足球协会职能, 健全市场化联赛机制, 实现管办分离;加快推进校园足球进程与后备人才梯队化培养, 改进足球专业人才培养方式;完善职业足球俱乐部建设和运营模式, 构建全方位、全过程足球产业链。

3. 提高竞赛表演水平。

引导和鼓励社会各界承办高水平体育竞赛表演活动, 培育体育竞技表演公司, 实现办赛形式市场化、投资主体多元化、竞赛组织专业化;大力引进足球、篮球、排球、乒乓球、羽毛球、游泳、马术、网球、帆船帆板、棒垒球等国内外有影响的单项赛事及部分项目的国际级单项赛事。着力开发各类体育项目业余联赛市场, 培育一批具有城市特色并能在国内外形成持久影响力的传统赛事、品牌赛事。

4. 发展群众性体育运动。

保证基本公共体育服务的供给, 因地制宜地实现群众性体育项目和场所的有效供给,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推动各级各类公共体育设施免费或低收费开放;发挥各市政府在发展群众性体育运动中的引领和组织作用, 建立群众体育活动组织, 培养一批社会体育指导员, 科学引导群众进行锻炼;鼓励社会力量举办多层次、多种类、多形式的体育活动和业余联赛, 提升人民群众的运动技能, 培植传播更快更高更强的体育精神;按地域特色和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运动形式, 建设足球 (沈阳·大连·盘锦) 、篮球 (本溪·锦州·阜新) 、排球 (大连·锦州·营口) 、乒乓球 (鞍山·抚顺·本溪) 、羽毛球 (鞍山·本溪·锦州) 、网球 (大连·本溪·丹东) 、游泳 (大连·葫芦岛·营口) 、健身操 (抚顺·丹东·辽阳) 等八大类群众体育基地。

三、辽宁体育产业发展的布局选择

依托优势体育资源和多元产业模式, 积极引导和推动体育产业各业态合理布局和集聚发展, 打造一批省、市级重点体育产业功能区, 构筑特色鲜明、功能互补、空间集约的“一带二路三核九区”体育产业发展格局。

1. 一带拓展。

主动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开放战略, 积极发展与蒙、俄、朝、日、韩的体育交流;以黄渤海沿线的大连、丹东、锦州、营口为重要节点, 做强、做精、做特沿海体育项目和体育资源, 拓展山水旅游功能, 推进以大连为核心的蓝色体育特色经济。重点发展瓦房店将军石体育中心产业园区、长山群岛体育休闲产业园区、大连太阳沟体育文化产业园区、丹东边境户外旅游功能区、锦州国际铁人三项和海上帆船运动项目、盘锦湿地马拉松、自行车精品赛事项目以及大连青山运动休闲主题公园。

2. 二路引领。

依托沈大高速公路 (沈阳·辽阳·鞍山·营口·大连) 、京沈高速公路辽宁段 (沈阳·鞍山·盘锦·锦州·葫芦岛) 便捷、快速的互联互通交通网络, 以两路沿线城市较完整的体育产业要素结构和城市功能为基础, 引领体育设施共用共享, 强化体育产业互动与交流, 完善区域间以市场流、产品流、观众流为优势的体育产业链, 开展体育场馆运营管理、竞赛表演、中介服务、体育用品制造和商贸会展等多方面合作。重点建设沈阳奥体中心赛事表演功能服务区、沈阳白清寨运动休闲旅游度假区、大连体育新城产业基地、国际体育休闲 (大连) 博览会、鞍山区域性体育产品流通中心、中国 (葫芦岛·兴城) 国际沙滩·泳装文化博览会、锦州体育产品商贸物流中心、鞍山海城体育用品博览城和“海城-西柳-南台”体育服贸箱包制造产业。

3. 三核聚集。

一是传统体育核心区。借助沈阳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的契机, 整合沈阳周边城市鞍山、抚顺、本溪、营口、阜新、辽阳、铁岭的体育产业资源, 重点发展足球、篮球、排球竞赛表演业、冰雪运动、体育用品会展业及先进体育装备制造业等传统优势产业, 大力推进体育培训业、体育博彩业、体育信息业等潜在优势产业, 打造以沈阳为中心的区域体育运动竞赛与装备制造聚集区, 将沈阳建成“东北亚体育中心城市”。二是蓝色体育核心区。以濒临黄海、渤海优势海域资源的滨城特色为基础, 以“中国帆船帆板训练基地”、“辽宁省航海运动学校水上训练基地”、“大连游艇运动基地”及其他国际级比赛场馆为支撑, 利用大连地区生态、经济和沿海优势, 整合竞赛产业资源, 大力发展水域特色的体育竞赛表演业、体育场馆服务业、体育健身休闲业、体育旅游业、体育会展业, 引进国际知名水上运动品牌体育赛事, 培育具有区域影响力的体育用品博览会, 打造辐射东北三省及内蒙古自治区 (简称“东北四省区”) 的蓝色体育产业发展中心, 将大连建成现代化水上体育名城。三是体育商贸核心区。以环渤海经济区和辽宁西部重要的节点城市锦州为核心, 利用锦州位于“沿海经济带”和“京沈高速”交会点的便利条件和锦州港的优势, 培育体育用品会展和制造业, 形成“锦州研发、锦州制造”的体育产业园区优势, 带动辽西地区以及“京沈高速”沿线城市体育产品的生产和流通, 建成以体育产品批发为主、服务东北四省区的“锦州体育用品会展与交易中心”。

4. 九区支撑。

一是体育运动服务功能区。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场馆运营, 大力发展公共体育服务业、赛事策划业、会展服务业、场馆运营业;发挥各市中心城区体育资源作用, 使之成为群众体育健身的指导、培训、活动基地;重点发展为体育产业提供营销咨询、赛事策划的中介机构以及服务于体育文化的会展基地。二是职业赛事表演功能区。开发职业赛事市场, 将NBA季前赛和英超、德甲等顶级球队的商业比赛引入辽宁;办好沈阳国际马拉松赛、庄河环英纳湖国际公路自行车公开赛、抚顺红河谷国际漂流大赛等现有赛事;创办沈抚环浑河自行车骑行赛、白清寨山地自行车邀请赛等新赛事;重点打造辽宁省及各市业余足球联赛、篮球联赛、乒乓球、羽毛球联赛。三是体育用品产销功能区。以传统老工业基地转型升级为契机, 利用辽宁省长期以来装备制造业和现代化物流体系的优势, 全面促进现代体育装备制造的产销发展。以沈阳康平高性能碳纤维产业园为基础, 建设国内领先的体育用品生产和研发产业园区;发挥鞍山西柳服装加工基地的集聚效应, 培育一批体育服装制造企业, 建立国内知名体育运动服装品牌。四是冰雪体育产业功能区。整合升级具有冰雪训练、健身、休闲、旅游等功能的八大品牌冰雪基地;创办符合辽宁地域特色的冰雪赛事;开拓冰雪服装及装备市场, 进行冰雪装备设施的研发和生产;创建冬季冰雪体育旅游品牌, 开发丹东冰雪民俗边境之旅、抚顺冰雪休闲娱乐之旅等冬季特色体育旅游线路。五是水上运动产业功能区。在沈阳、大连、抚顺、丹东等竞赛标准游泳馆集聚游泳、跳水、水球等水上竞技项目;沿辽河、浑河、大凌河、太子河等流域, 集聚划船、赛艇、皮划艇等船类项目;沿黄海、渤海沿岸, 集聚帆板、摩托艇、冲浪、潜水等项目。六是山地户外运动功能区。以辽宁东线长白山脉和千山山脉, 中部抚顺高尔山、三块石、岗山、猴石山, 西线努鲁尔虎山、松岭、黑山、医巫闾山等为基础, 结合周边林、湖资源优势, 推进相关赛事、大众健身休闲和体育旅游项目。开展登山、穿越、露营和自驾游等户外休闲活动。七是城镇运动休闲功能区。开发适合大众健身、休闲娱乐的陆地和水上项目, 鼓励徒步、自行车等休闲运动, 加快徒步绿道、自行车骑行道、房车和帐篷露营地等运动休闲设施建设;加强城市周边沿水、沿山区域健身运动设施开发;规划建设全民健身体育运动主题公园。八是滨海湿地运动功能区。依托水系资源与湿地优势, 打造体育、运动与旅游相结合的湿地运动区, 开展泥浆运动、芦苇定向、水上游乐、垂钓、自行车骑行、露营、观鸟等特色运动休闲项目, 举办湿地极限运动等主题赛事, 建设东北区域知名的滨海湿地运动功能区。九是生态运动健康功能区。发展新型体育医疗保健康复产业, 引入国家级体育医院、著名运动损伤诊疗与运动康复机构;结合各地市优势温泉疗养资源, 发展高端专业运动训练产业, 为国内外专业队伍提供驻训条件;发展老龄体育产业, 开发适合老年人的运动健康产品和项目, 提高老年人健康水平及生活质量。

四、促进辽宁体育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1. 重视体育产业发展的协会主导作用。

培育发展体育产业协会, 发挥其在制定服务规范、引导产业布局和拓展业务领域等方面的指导作用, 建立评议和监督机制, 促进行业自律;推进辽宁省体育产业标准化工作, 提高辽宁省体育行业标准化水平;组织针对体育产业管理人才的政策法规培训和业务培训;加强体育组织、体育企业、体育从业人员的诚信建设。

2. 拓宽体育产业发展的资本投资渠道。

支持社会资本投资体育产业, 推广运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 (PPP) 等多种模式, 支持引导社会资本参与体育产品和服务供给、场馆设施建设运营、体育赛事活动举办和职业体育发展。支持有条件的体育企业进入资本市场融资, 通过发行债券、股票以及资产重组、股权置换等方式筹措发展资金。

3. 加强体育产业发展的人才培养力度。

依托辽宁省内高校教育资源的优势, 鼓励相关高校开办体育产业、体育康复相关专业, 重点培养体育产品研发设计、赛事策划、场馆运营、体育营销、体育康复等高端应用型人才;对在职的体育产业管理人员加强业务培训;培育体育产业职业经理人和经纪人;鼓励退役运动员、体育教师和具有体育训练经历人员从事体育产业工作。

摘要:本文在对辽宁省体育产业发展现状进行深入调研分析的基础上, 判定辽宁省优先发展的体育产业主导产业, 明确体育产业发展重点。随着省级体育活动和设施的不断改善, 应逐步构筑以特色聚集效应为支撑的一带拓展、二路引领、三核集聚、九区支撑的体育产业空间发展格局, 并提出重视体育产业发展的协会主导作用、拓宽体育产业发展的资本投资渠道和加强体育产业发展的人才培养力度的对策建议。

上一篇:自体球结膜下一篇:官兵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