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质量最佳国家排名

2024-07-16

生活质量最佳国家排名(共6篇)

生活质量最佳国家排名 篇1

近日,国家质检总局、教育部、工业和信息化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国家旅游局、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中华全国总工会、共青团中央等十部门,联合下发《关于开展2011年全国“质量月”活动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决定2011年9月在全国开展以“建设质量强国共创美好生活”为主题的“质量月”活动,引导和动员全社会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增强质量意识,积极参与质量发展事业,营造重视质量的良好氛围,提升我国质量总体水平,推进全面建设质量强国步伐,加快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通知》围绕着营造质量氛围、开展群众性质量活动、开展质量服务活动、开展质量整治和提升活动4个方面,提出了20多项具体活动内容,公布了“好质量好生活”“走质量强国之路促发展方式转变”等10条“质量月”活动宣传口号。

在深入开展质量宣传活动方面,《通知》指出,要开展“全国质量工作先进单位和个人”表彰活动,鼓励社会各方面争创质量管理最高荣誉;联合工信部、国资委等部门举办推动实施质量强国战略理论研讨会;召开质量强市工作现场经验交流活动,以及部分地方部门和企业代表质量工作座谈会,进一步推动全国质量兴省(市)活动的深入开展;开展贴近群众的宣传活动,如:群发公益手机短信、“食品检测实验室开放日”活动等,扩大“质量月”影响力,加大新闻媒体对质量工作的宣传,营造人人重视质量的社会氛围。

在广泛开展群众性质量活动、推广先进质量管理方法方面,《通知》强调,要以企业为主体,在企业中广泛开展党团员带头质量提升攻关活动、职工班组质量提升活动、“质量提升、青年先行”活动。“质量月”期间还将召开第三十三次质量管理小组代表会议,教育部和国家质检总局将共同在质量管理优秀企业和检验检测机构中,选择命名一批“中小学质量教育社会实践基地”,推动质量教育,提高中小学生质量意识。

在大力开展质量服务活动、形成有利于质量提升的环境方面,《通知》要求,要组织开展“全国知名品牌创建示范区”建设,即:以产业聚集区、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产业园区、现代服务区、旅游区为重点,推动地方政府加强品牌培育,形成长效机制;组织开展质量建设志愿者活动,动员质量管理专家和大学生积极深入企业开展质量援助;组织开展窗口标准化建设活动;鼓励开展企业质量诚信倡议和质量技术交流活动;开展质量大讲堂活动及质量诚信与防伪产品展览等活动内容。

在扎实开展质量整治和提升活动、维护人民群众利益方面,《通知》提出,要开展好重点行业质量提升活动,如:围绕轮胎制造、乳制品生产行业的重点和关键问题开展一系列活动,推动落实企业质量主体责任,规范行业发展,提升行业整体质量水平;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违法行为;加强进出口商品检验监管;严厉打击食品非法添加和滥用食品添加剂违法行为;大力开展工程和通信服务质量监督检查。

生活质量最佳国家排名 篇2

关键词:国民道德指数,排名,比较分析

一、2011年世界部分国家国民道德指数统计

笔者根据已构建的国民道德指数指标体系和相关数据, 现将2011年世界部分国家的国民道德指数统计如下。 (1)

二、统计结果分析

1.采用SPSS11.5进行配对样本T检验, 统计结果显示:2010年和2011年的人均产值 (t=-4.854, p<0.001) 、专家评估 (t=31.424, p<0.001) 两个指标上差异达到显著水平, 而教育开支总数 (t=-1.741, p>0.05) 、基尼系数 (t=1.827, p>0.05) 、清廉指数 (t=-0.451, p>0.05) 等指标的差异并未达到显著水平。其中2011年的人均产值显著高于2010年的人均产值, 而专家评估显著高于2010年。2011年和2010年的国民道德指数排名并没有显著变化。

(1) 有关国民道德指数指标体系的构建具体论述和2010年相关数据见栗志明《论国民道德指数指标体系的构建》和《国民道德指数指标排名研究》。 (2) 人均产值、基尼系数和教育开支总数来源于世界银行数据库http://data.worldbank.org/, 中国的教育开支总数由国家统计局和财政部公布的数据生成, 清廉指数来源于透明国际, 数据截止时间为2012年12月31日。

2.采用SPSS11.5进行回归分析, 结果显示:2010年的国民道德指数主要受人均产值、专家评估和教育开支总数三个主要因素的影响, 共解释97.8%的变异量;2011年国民道德指数主要受专家评估、人均产值、教育开支总数和清廉指数四个因素的影响, 共解释96.5%的变异量。

综上可知, 2010年和2011年的国民道德指数排名相对稳定, 其中清廉指数对2011年国民道德指数影响较2010年高。

参考文献

[1]栗志明.论国民道德指数指标体系的构建[J].道德与文明, 2012, (4) :112-116.

[2]栗志明.国民道德指数指标排名研究[J].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2, (6) :282-283.

[3]国家统计局.2012年中国统计年鉴[K].

[4]世界银行数据库, http://data.worldbank.org/.

生活质量最佳国家排名 篇3

1文献综述

研究者们通常以企业、产业、区域、国家为不同主体,探讨其技术创新能力的评价问题。以企业个体作为研究主体,基于传统的投入产出理论,技术创新被简化为投入产出的创新过程,因而可以从创新投入和创新产出这两个方面去评价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常用的评价指标包括研发投入、专利数量、新产品数量、 新产品销售[5]。一些研究提出将技术创新过程纳入对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评价体系,包括创新投入、创新产出、创新过程三个方面的评价,其中对技术创新过程的评价重点是评估企业内部创新管理流程的各个要素[6-7]。这方面具有代表性的国外评估体系是欧盟每年发布的《全球创新记分卡》(Global Innova- tion Scorecard),将国家的创新评估体系分为创新驱动力、公司创新活动、和创新产出三个方面,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定期对欧盟成员国企业的创新能力进行评估[8]。

一些研究着重对产业的技术创新能力进行评价, 例如李荣平和李剑玲从创新技术基础、创新转化能力、创新经济支撑力等三个方面提出了包含21个指标的产业技术创新能力的评价体系[9];李元基于技术创新角度,从竞争潜力、竞争实力、竞争环境三个维度构建了产业竞争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及量化方法[10]。一些研究以某地区作为主体评价其技术创新能力,例如柴华奇对我国30个省市自治区的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能力,从创新投入和创新产出两个方面进行了评价[11]。周献中提出了包括技术创新能力、 技术创新效果、技术创新管理3个一级指标和14个二级指标组成的地区技术创新水平综合评价指标体系[12]。范柏乃构建了包含技术创新投入、技术创新活动、和技术创新产出三个层面16个指标的高新区技术创新能力评价体系[13]。朱海就[14]和王杏芬[15]提出区域创新能力是网络的创新能力、企业的创新能力和创新环境所组成的指标体系,其核心是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唐福国提出我国区域技术创新能力的框架包含创新投入、创新产出、以及其它技术创新相关因素三个组成部分[16]。

在以国家为主体,研究其技术创新能力问题时, 一些单一指标常常被用来评价某一个国家的技术创新能力,例如R&D研发指标、专利指标、生产率指标,以及结合定性与定量分析的综合国家创新系统测度指标[17-18]。Faber等采用创新产品销售比例以及专利数量作为测量欧盟十四国的技术创新能力的指标[19],Hu和Mathews以1968年至2001年的各个国家的专利数量为测量指标对西方七国集团成员国和东亚五国的技术创新能力进行了评价和对比[20]。

对于国家技术创新能力的评价,更多研究倾向于采用多指标评价体系。例如,江兵提出了包括政府干预、创新机制、科技与经济结合、产品竞争力4个一级指标和14个二级指标的国家技术创新能力评价的指标体系,并且对28个国家和地区进行了测评[21]。但是研究因为缺乏理论支持,评价体系的层级和指标比较庞杂,特别是将政府干预作为评价指标缺乏根据。

王伟光通过对先行研究回顾,将技术创新分为创新投入、创新产出、创新环境三个方面,并且提出创新投入包括研发投入、资本、劳动力、教育等指标;创新产出包括专利、新产品、新工艺、出口、科技学术论文、 生产率等指标;创新环境包括政治法律、社会文化、经济规则、学习能力、市场结构、政策等指标[22]。此项研究对前期相关研究进行了比较全面的归纳总结,特别是对技术创新能力的投入、产出、环境等三要素的归纳,为我们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但是研究中并没有进一步解决各项指标的具体测量方法的问题,也没有揭示如此庞杂的指标之间的内在联系,另外创新环境是否能够作为创新能力的构成要素仍然值得探讨。

官建成针对国家的科技基础创新和应用技术创新,将创新分为投入和产出两个部分。其中创新投入指标包括研发经费占GDP的比例、研发人员占国家人口的比例、以及外商直接投资和国家购买技术的投入经费;创新产出指标包括被SCI和SSCI收录的文章数量、世界知识产权局的专利数,并且进一步对中国和OECD成员国家的创新活动效率进行了定量分析[23]。但是此项研究中并没有区分科学知识基础创新和技术应用创新,而是将这两项都归入科学技术创新的范畴中进行分析,但是研究将国家的创新能力分为创新投入和创新产出两个部分,也为我们提供了参考。

中国科协发展研究中心构建了包括创新投入、创新产出、创新潜能等要素的创新能力评价模型及指标体系,并且对主要发达国家和新兴国家的创新能力进行了评估和排名[24]。李建平将国家创新竞争力指标体系分为创新基础、创新投入、创新产出、创新环境、 创新持续竞争力,对OECD成员国家的创新竞争力进行了评估[25]。这两项研究构建了对国家创新能力的比较全面和宏观的评价体系,并且在研究中都提出创新潜能是国家创新能力的重要因素之一,创新潜能包括高等教育、贸易开放程度、信息技术等指标,为我们提供了重要参考。

Porter[26]和Furman[27]基于产业集群和产业结构理论,在对OECD十七个国家的技术创新能力比较研究中,提出将技术创新能力的决定性因素分为三类:创新的基础条件,包括制度、资源投入以及政策支持;国家产业环境,包括企业竞争、投入要素、相关产业以及市场状况等;以及前两者相结合的质量。此项研究在对于国家技术创新能力的研究中引入了产业集群和产业结构的理论基础,强调产业要素对国家技术创新能力的决定性作用。

Archibugi等构建了一个国家技术能力评价体系,评估了全球162个国家在1990年和2000年的技术能力表现,并且与国际上的一些评价体系进行了比较分析[28-29]。研究中提出的技术能力包括技术创新活动、技术基础设施和人力资本三个方面。其中技术创新活动以专利和论文数量等指标评估,技术基础设施以互联网普及率、电话普及率和用电率等指标评估,人力资本以高等教育入学率、平均受教育年限、以及识字率等指标评估。研究并没有区分技术应用创新和科学基础创新,因此采用了专利指标和论文指标衡量一个国家的技术创新产出。同时研究中提出技术基础设施以及教育是衡量一个国家技术能力的重要指标,类似于其它研究中的技术创新潜力指标,为我们提供了有力的参考。

世界经济论坛每年发布的 《全球竞争力报告》 (Global Competitiveness Report),该体系中涵盖了两个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创新和技术成熟度[30]。 创新以专利数量为标志,技术成熟度以互联网使用率为标志,说明了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已经成为了评估和决定一个国家技术创新能力的重要因素。 欧洲工商管理学院(INSEAD)和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共同定期发布《全球创新指数报告》(Global Innovation Index)[31]。其中的创新指标体系由投入和产出两大部分构成,在投入部分中有五个主要指标,包括政策环境、教育与研发、信息通讯等基础设施、市场复杂度、和商业复杂度;产出部分包括知识和技术产出、以及创造性产出。此项报告中的创新产出部分侧重于知识创造和创造性产出等科学基础创新产出,而创新投入中的政策环境、市场和商业复杂度也超出了技术创新投入的研究范畴。

2研究方法

通过对以上研究的梳理与分析,尝试构建对国家技术创新能力的评价体系。首先,本文的研究范畴是技术创新,定义为应用创新的范畴,区别于科学知识的基础创新,因此例如通常作为对科学知识创新评价指标的论文数量等指标,不被纳入技术创新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其次,技术创新属于创新的范畴,不同于广义的创新所包含的市场创新、供应链创新、和组织创新等,因此例如创新的环境要素也不被纳入技术创新能力的评价体系。另外,国家层面的技术创新能力相对比较稳定,其变化相对比较缓慢,需要在中长期的时间范围内(本文选择2000年至2010年期间) 考察,因此必须选择在中长期内相对稳定的指标作为评价标准。

对一个国家的技术创新能力进行评价,技术创新投入、技术创新产出、技术创新基础是最为重要的三项要素(表1)。技术创新投入是国家对开发新技术新产品的投入,主要是指在研发上的资本投入和人力投入,是评价一个国家的技术创新能力的关键指标。 技术创新产出是国家的技术创新成果,也是评价一个国家的技术创新能力的重要指标,而专利数量和新产品数量是衡量技术创新产出的重要指标。技术创新基础是国家技术创新能力长期发展的动力,包括教育和技术基础设施,构成了国家技术创新能力评价体系的重要要素之一。

在对评价指标的测量方法方面,因为以国家作为评价主体,因此测量数据选择根据以下几项原则确定。一是时间性,测量数据在10年甚至更长时间范围内的可获得性。二是稳定性,在10年甚至更长时间范围内测量数据值的波动较小,能够反映国家技术创新能力。三是可靠性,测量数据来源于国际性组织的统计数据库。在没有其它证据显示存在更有效的权重比例分配的前提下,本文选择了大多数研究所采用的统一权重法,即所有指标分配相等的权重比例, 作为对国家技术创新能力评价体系的赋权法。

各项指标的定义及测量如下所示。1.1研发资本的测量值为人均研发投入,参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定义与统计,人均研发投入是指根据购买力平价计算的各个国家的研发投入(现价美元)。1.2研发人力的测量值为每千名劳动就业者中研发员工数量,参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定义与统计,其中研发员工是指直接从事新产品、新流程、新方法、新系统开发工作的专业技术员工和管理者。以上两项数据来源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 Institute for Statistics, http://stats.uis.unesco.org/)。2.1新产品的测量值是高科技产品出口占制造业产品出口比例,根据世界银行定义与统计,其中高科技产品是指具有高研发强度的产品,例如航空航天、计算机、医药、科学仪器、 电气机械等领域的产品,数据来源于世界银行(World Bank,http://data.worldbank.org.cn/indi- cator/NY.GDP.MKTP.CD)。2.2专利的测量值是每百万名居民专利申请平均数量,根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的定义与统计,数据来源于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 Statistics Database,http://www.wipo.int/ ipstats/en/statistics/patents/)。3.1技术基础的测量值为每百人中固定宽带用户数量,根据世界电信联盟的定义与统计,数据来源于世界电信联盟(ITU Sta- tistics,http://www.itu.int/ITU-D/ict/statistics/)。 3.2教育的测量值为人均公共教育支出占人均国民生产总值GDP的比例,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定义与统计,数据来源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 Insti-tute for Statistics,http://stats.uis.unesco.org/)。

数据统计区间由2000年至2010年。统计的国家包括G20成员国的中国、美国、英国、日本、法国、 加拿大、意大利、俄罗斯、澳大利亚、德国、韩国、南非、 阿根廷、土耳其、墨西哥1,另外还包括北欧国家瑞士和瑞典,共计十七个国家。对于有少数国家缺失个别年份数据的情况,采取的办法是按照平均增长率的假设,通过计算与缺失数据年份的最近两年增长率得到数据进行补充。

因为各个测量单位不相同,所以采取校正法对各个指标的统计数据分别进行标准化,以便进行整合和统计,经过标准化以后各个国家的数据值介于1和0之间。 标准化的校正公式为:Yij= (Xij- Ximin)/(Ximax-Ximin)。其中,Xij表示i指标j国家的测量值,Ximax表示i指标中所有国家的最大值,Ximin表示i指标中所有国家的最小值,Yij表示i指标j国家标准化后的值。

3分析讨论

如表2所示,通过统计以上国家的1.1至3.2项指标数据并进行标准化,而后根据统一权重法进行加权平均,得到各个国家的技术创新能力评价得分。 2010年技术创新能力位列前四位的国家分别是韩国(0.86)、瑞典(0.72)、加拿大(0.71)和美国(0.66),位列在后四位的国家分别是土耳其(0.09)、阿根廷(0.15)、墨西哥(0.24)和南非(0.26)。2010年中国的技术创新能力得分为0.27,2000年中国得分为0.11,与领先国家仍然存在较大差距,在金砖国家中仅次于俄罗斯,在新兴国家中优于南非和墨西哥等国家。

如图1所示,2000年至2010年期间,按照技术创新能力可以将主要国家划分为三个集团,领先集团包括韩国、瑞典、加拿大、美国、日本,中游集团包括法国、德国、英国、澳大利亚、瑞士,第三集团包括意大利、俄罗斯、中国、南非、墨西哥、阿根廷、土耳其。其中在2000年至2010年期间,加拿大由中游集团上升进入领先集团,技术竞争能力提升显著;而日本由领先集团下降进入中游集团,技术竞争能力下降明显。

领先集团和中游集团大多数是发达国家,结果显示领先集团和中游集团的差距在逐步缩小,说明发达国家之间的技术创新能力的差距逐步缩小竞争更加激烈。第三集团大多数是新兴发展中国家,俄罗斯处于领先的位置,但是与领先集团和中游集团的差距未见明显的缩小。其中意大利作为老牌的发达欧洲国家,在技术创新方面相对比较薄弱,处于第三集团的位置,这是因为其竞争优势产业大多数集中在传统的例如皮具服装等产业。除了欧洲的意大利和俄罗斯以外,在第三集团的新兴国家中2010年中国处于领先位置,在十年期间中国超越了南非、墨西哥、阿根廷,成为了新兴国家技术创新的领导者。

如表3所示,2010年韩国技术创新能力排名第1,瑞典、加拿大、美国分列第2、第3、第4位;2000年瑞典排名第1,美国、日本、韩国分列第2、第3、第4位。2000年至2010年的十年期间,韩国排名上升了三个名次,排名上升两个名次的国家包括加拿大、法国、德国;排名下降了三个名次以上的国家包括瑞士和日本,下降了两个名次的国家包括美国和墨西哥。

在此十年期间,韩国、瑞典、美国是全球技术创新的领导者,排名一直保持在前四名之内。瑞典表现出竞争优势明显,处于第一第二的位置,反映出近十年来瑞典在以通讯技术为代表的高科技发展方面的全球竞争优势。韩国的表现也很突出,技术创新能力在十年期间迅速得到提高,具有明显竞争优势,这与近年来韩国在以信息互联网为代表的高科技发展方面的成果相关。相对而言,瑞士和日本的技术创新能力呈现出下降趋势,这也反映出瑞士与日本近年来在高科技产业方面竞争力的日渐薄弱,其优势产业仍然集中于传统的制造产业。

中国2000年排名16,2010年排名13,上升了3个名次,技术创新能力的国际竞争力上升显著。中国在金砖国家中的排名仅次于俄罗斯,在新兴发展中国家中处于领先地位。结果表明,中国在技术创新方面的国家竞争力不断增强,反映了长期以来特别是最近十年以来国家技术进步与创新的有效成果,也体现了自20世纪末以来国家技术发展战略促进了创新能力的显著提高。

4结论

对创新能力的研究受到学术界以及国际组织的重视,国家的创新能力是国家竞争能力的重要支柱力量,而技术创新能力是创新的核心课题之一。本文探讨了技术创新能力的评价问题,通过分析构建了由技术创新投入、技术创新产出、技术创新基础构成了国家中长期技术创新能力评价体系。与其它评价体系相比较,此评价体系的特点一是集中考察狭义的技术创新而不是广义的创新;二是从中长期去考察国家的技术创新能力,选择相对稳定的指标包括研发资本、研发人力、专利、高科技产品、教育、技术基础作为评价标准。在2000年至2010年的时间内,以OECD主要成员国家为对象,尝试性的进行了技术创新能力的评价与排名,揭示了全球范围内技术创新能力的竞争态势,希望为关于国家层面的技术创新能力研究提供有意义的参考与借鉴。

摘要:探讨了国家技术创新能力在中长期内如何进行评价的问题,通过理论分析构建了包括技术创新投入、技术创新产出、技术创新基础的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模型,并且以G20成员国家为主要对象,在2000年至2010年的期间,对这些国家的技术创新能力进行了初探性的评估和排名,揭示了全球技术创新能力的竞争态势。

生活质量最佳国家排名 篇4

早在2009年, 太重就进入了全国首批91家创新型企业名单;2010年太重又被国家列入全国首批103家创新型企业之一和国家首批重点高新技术企业;2011年进入全国创新型企业20强, 排名在第十位, 成为山西省唯一进入20强的企业。

2014年, 国家工信部对全国首批技术创新示范企业进行了考核评价。本次考核从创新投入、人才激励、创新合作、创新队伍建设、创新条件建设、技术积累储备、技术创新产出、技术创新效益等方面, 对企业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评价, 共有55家认定企业通过考核, 太重集团排名第一位。

生活质量最佳国家排名 篇5

中国大陆(不包括台湾)共有61家公司进入《财富》世界500强排行榜,比上一年增加了15家公司。这是中国上榜公司数量连续第8年上升。美国的上榜公司仍然是最多的,达到133家;其次是日本,68家。如果计入台湾地区的上榜企业,中国的上榜公司数量将达到69家,已经超过日本,仅次于美国。

2011年,入围《财富》世界500强的门槛为约195亿美元,比上年的约171亿美元提高了24亿美元。与去年相同,今年上榜的61家大陆公司中仍然只有两家民营企业,即华为公司和江苏沙钢集团。

香港生活费排名首度低于京沪 篇6

本次调查从2010年9月到2011年9月, 这段时间正是中国通胀持续上升的时期, 其中服务和商品价格在这段时间平均上扬了9%, 远远高于香港物价涨幅。此外, 由于人民币兑港币和人民币兑美元在过去12个月里升值了大约6%, 港币紧盯美元, 汇率变化也使香港的物价相对变得更加便宜, 这又进一步推动了排名的变化。

ECA国际公布的调查只统计住房以外的生活成本。如果将住房计算在内的话, 香港仍然仅次于东京, 是亚洲第二昂贵的城市, 而北京和上海会排在第5和第6位。不过, 京沪两地的住房成本近年来也有很大的增幅。ECA国际为本年度调查设定的一篮子商品和服务主要包括食品、酒类、烟草、服装、电器、交通和餐饮服务。其选取的400多处购物地点主要是跨国公司派驻当地雇员经常光顾的商店。除了通胀和汇率因素外, 物流成本和税收也是造成京沪两地日常生活花费超过香港的原因。

上一篇:寻找工作和生活的平衡下一篇:计算机信息技术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