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核心(共12篇)
控制核心 篇1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 以核心竞争力为基础的多元化逐渐取代无关多元化和相关多元化而成为多元化经营的一种新趋势。这一趋势的出现使公司高层管理者开始关注一个新的管理难题———控制模式失效, 即公司对其下属企业控制乏力。这一管理难题的出现引发了理论界对控制模式的诸多思考。
一、基于核心竞争力的理论探讨
追溯公司多元化经营的演变历程, 可将其分为三个阶段:无关多元化阶段、相关多元化阶段和核心竞争力延展阶段。在无关多元化阶段, 企业追求合理的业务组合, 以寻求“金牛型———问题型———明星型———金牛型”这一现金流动协同效应;在相关多元化阶段, 企业开始寻求业务单元之间有形和无形的联系, 以此获得竞争优势;在核心竞争力延展阶段, 企业则将经营范围扩展到更广泛的领域。
20世纪90年代以来, “倒U曲线”推动着越来越多的公司从事以核心竞争力为基础的多元化经营。这一趋势的出现使得仍然采用传统控制模式的企业难以对下属公司进行有效控制。笔者认为, 核心竞争力理论在推动多元化经营新趋势出现的同时, 也为公司提供了一种潜在的控制模式, 并使公司进一步加强对下属公司的控制成为可能。哈默和普雷哈雷德在《竞争大未来》一书中以独特的角度对核心竞争力理论作了比较详细的论述。他们认为, 核心竞争力是能使公司为用户提供某种特定好处的一组技能或技术的集合。它具有三个特征:一是顾客价值, 即在创造顾客价值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二是独特性, 即它使公司区别于其他公司, 并带来竞争优势;三是延展性, 即它可以扩展到广泛的经营领域。
传统控制模式取得成功的关键在于, 它们分别抓住了无关多元化和相关多元化中最重要的竞争优势来源———现金和关联。以核心竞争力为基础的多元化经营中竞争优势的深层次来源则是核心竞争力。公司可以将核心竞争力的培养纳入到自身活动范畴, 借助于对核心竞争力的掌握, 达到对下属公司的有力控制。这种控制模式抓住了比现金和关联更深层的竞争优势来源———核心竞争力, 因此它是一种更为有力的控制模式。
二、基于核心竞争力的控制模式
1. 基于核心竞争力的控制模式。
公司间的竞争是一种多层次的竞争, 而且随层次的加深, 竞争也越来越重要。从长远意义上讲, 最终控制公司命运的是公司在深层次竞争上的成败。因此, 深层次上的竞争力对于任何一家公司来讲都至关重要, 它是公司立足于激烈市场竞争中的根基。公司将核心竞争力的培养纳入到自身活动范畴, 借助核心竞争力在竞争中的特殊地位, 可以达到对下属公司更有力的控制。基于核心竞争力的控制模式具有以下特征: (1) 以核心竞争力在公司间竞争的特殊地位为杠杆, 通过对核心竞争力的掌握来达到对下属公司的有效控制; (2) 基于核心竞争力的控制模式并不完全排斥财务控制和横向组织两种传统的控制模式, 而是以二者作为有益补充; (3) 双向流。从公司总部到下属公司的“竞争力流”和从下属公司到公司总部的“信息流”, 公司需要特别注意“信息流”的畅通。
2. 控制程度。
哈默和普雷哈雷德将核心竞争力定义为能使公司为用户提供某种特定好处的一组技能或技术的集合。由此进一步引出了对核心竞争力的控制程度问题, 即公司对于这一组技能或技术是全面控制, 还是部分控制。作者认为, 全面控制和部分控制各有优缺点, 且前者优点与缺点分别是后者的缺点与优点。全面控制的优点包括: (1) 控制有力。与部分控制相比, 全面控制能确保公司对下属公司保持较强势的控制地位, 进而对其下属公司施加强有力的影响。 (2) 效率。采用全面控制模式, 公司可以集中资源用于核心竞争力的开发, 并将其延伸到广泛的领域中, 从而使有限的投入获得最大的产出。全面控制的缺点包括: (1) 资源有限性。当公司的资源相对有限时, 公司可考虑采用部分控制方式, 即控制这一组技能或技术集合的核心部分。 (2) 资源积累的途径依赖性。资源内部积累有两种途径:直接积累和通过业务活动来积累。当某一资源的积累依赖于后一种途径时, 由于下属公司对业务活动的控制, 公司就难以采用全面控制方式。 (3) 灵活性。基于核心竞争力的控制模式尤为强调“信息流”对于核心竞争力开发与积累的重要性。公司在采用全面控制模式时, 往往会面临丧失灵活性的风险。公司要跟上环境的快速变化就变得极为困难。 (4) 风险性。全面控制的结果往往会导致下属公司完全依赖于总部, 丧失自生能力。当公司的能力有限或者由于其他原因而出现失误时, 所有下属公司都将丧失生存基础, 并陷入困境。 (5) 下属公司的积极性。全面控制也会使下属公司形成一种完全被控制的感觉, 因此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下属公司的积极性。多萝西·伦纳德·巴顿指出, 公司能力包括核心能力、能动能力和附加能力三种。公司即使在核心竞争力上很强, 但由于下属公司缺乏积极性, 其能动能力和附加能力较弱, 最终绩效同样可能会很差。下属公司的积极性也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信息流”。全面控制和部分控制只是两个相对的程度概念, 在全面控制与不控制之间还存在一定的选择区间。实践中, 公司应当根据自身的具体情况, 综合考虑全面控制和部分控制的优缺点, 选择出一种比较合适的核心竞争力控制程度。
3. 控制模式间的相互关系。
伴随多元化经营模式的演变, 公司控制模式的范围和焦点在不断地发生变化。每一种控制模式都有其自身的优点和缺点, 故单独采用任何一种控制模式都难以达到对下属公司的有效控制。因此基于核心竞争力的控制模式无法囊括公司控制模式的完整内容, 它需要财务控制模式和横向组织模式作为有力支撑。与财务控制模式和横向组织模式分别在无关多元化和相关多元化中占据主导地位一样, 以核心竞争力为基础的多元化需要一种以基于核心竞争力的控制模式为主导, 以财务控制模式和横向组织模式为有效补充的公司控制模式。
三、以核心竞争力为主线的管理
基于核心竞争力的控制模式客观上要求公司转变角色, 将一部分重心转移到以核心竞争力为主线的管理上。以核心竞争力为主线的管理包含着一系列重要课题, 公司应当特别对以下内容予以重视。
1. 培养方向。
成功战略的本质就在于, 在战略与其诸要素之间建立起一种动态的适应性。公司应当监控环境要素的动态变化, 依据核心竞争力的识别标准, 确定其培养方向。核心竞争力的识别标准有六个方面: (1) 顾客价值:在创造顾客价值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2) 独特的:为企业独有或极少数企业所拥有, 以此形成自身特色; (3) 难以模仿的:存在模仿上的障碍, 其他企业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资源来模仿它; (4) 难以替代的:其他企业很难用别的优势资源来替代它; (5) 可低成本获得的:企业可以较低的成本获得, 包括费用、风险、代价等方面; (6) 延展性:可以扩展到较广的经营领域中。
2. 培养途径/方式。
核心竞争力的培养可以有若干途径, 而且作为某一途径的具体化, 核心竞争力的培养可以有不同的方式。比如, 联盟这一途径可以采用单向控股、互相控股、合资公司或签署协议等方式, 还可以诉诸于聚集或非聚集的方式;收购这一途径可以采用合并或控股等方式。对于某一特定资源而言, 不同途径与方式的效果存在很大的差异。因此, 公司能否选择有效途径与方式, 克服阻碍, 快速、低成本地实现核心竞争力的培养, 将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3. 情报体系。
情报体系包括环境情报体系和情报处理体系两大组成部分: (1) 环境情报体系。核心竞争力的培养首先依赖于一套完善的环境情报体系。环境情报体系的首要内容在于识别所需的环境情报类别。环境情报可分为许多类别, 如顾客情报、市场情报、竞争情报、技术情报等。公司应当对那些对于核心竞争力的培养相当重要的环境情报类别有一个比较明确的认识。环境情报体系的第二项内容在于确定环境情报的获取渠道。公司应当明确两个方面的问题:第一, 何处存在丰富的特定类别环境情报的流动;第二, 应当由哪一种业务活动来承担这类情报的搜集任务。环境情报体系的第三项内容在于处理好公司与其下属公司之间的关系。公司应当认识到, 掌握大多数业务活动的是下属公司。公司采用基于核心竞争力的控制模式时, 为了不丧失灵活性, 就必须解决好这一问题, 否则公司就很有可能反应迟钝, 甚至迷失前进的方向。 (2) 情报处理体系。环境情报被收集之后, 还需要有一套完善的情报整理、分析、积蓄和流动体系, 以此支持致力于核心竞争力培养的公司内部各项活动。公司应当采用一套非常规范的制度, 明确公司内各部门和成员在这一体系中的角色, 保证情报处理体系的有效性。
4. 组织行为。
多萝西·伦纳德·巴顿指出, 核心竞争力是识别和提供竞争优势的知识体系, 这一体系包括: (1) 组织成员所掌握的知识、技能; (2) 公司技术系统知识; (3) 管理系统。包括公司管理制度、对创新的激励及有计划的员工教育等; (4) 价值系统。与哈默和普雷哈雷德对核心竞争力论述的角度不同, 巴顿主要是从组织行为的角度来对核心竞争力的培养机制展开研究的, 这为我们探讨与核心竞争力培养有关的组织行为提供了重要理论基础。组织行为的根本作用在于它统一了公司内部各项活动的方向, 主要涉及以下两方面的问题: (1) 价值观。巴顿将价值观分为大价值观和小价值观两类, 其中小价值观涉及到技术的选择。小价值观为员工知识与技能、技术系统和管理系统确定了方向, 并最终形成与核心竞争力培养有关的各项活动的规范。 (2) 管理系统。员工中积累起来的知识需要被引导和管理, 而担负此角色的是公司的教育、奖励、人才引进、激励系统等制度范畴。这些制度范畴对与核心竞争力培养有关的各项活动具有引导和限制作用。小价值观和管理系统、技术系统及员工知识与技能相互作用, 最终形成了“自我强化的良性循环”。借助于这一循环, 我们就可以解释为什么某项技术得到很大的关注, 而其他技术则受到冷落;为什么有些人被招聘, 而有些人则被淘汰;为什么有些人的薪水比同事的薪水高许多;为什么有些人会不断地得到奖励。
5. 核心竞争力的配置。
资源配置的目的在于充分利用有限的资源, 以取得最大限度的回报。战略资源配置经由20世纪70年代追求财务协同和80年代追求业务单元之间的潜在关联两种资源配置形态后, 已经演变到核心竞争力延展这一配置形态。公司应当以核心竞争力为基础, 借助于核心竞争力的延展性, 抓住潜在的市场机会, 将公司的经营范围扩展到广泛的产品领域中去。例如, 本田借助于发动机技术这一核心竞争力, 将经营领域扩展到汽车、摩托车、割草机等许多领域, 从而获得了丰厚的回报。
6. 核心竞争力的保护。
以核心竞争力为基础的多元化经营和基于核心竞争力的控制模式的共同风险就在于, 一旦公司失去了核心竞争力, 则所有的下属公司都会陷入危机。因此公司应当特别重视核心竞争力的保护工作, 建立完善的保密制度, 设置隔离机制, 以尽可能地将其他公司与公司的核心竞争力相隔离。
7. 动态学习机制。
核心竞争力的培养需要两种学习机制:静态学习机制和动态学习机制。上述六个方面相互作用, 就形成了一种静态学习机制, 共同推动核心竞争力的培养, 但同时也形成了一种“核心刚性”。这种惯性力量的存在会导致公司最终会因环境要素的变化而丧失竞争力。因此, 公司还需要一种动态的学习机制, 监控外部环境的动态变化, 不断消除组织内部存在的滞后惯性因素, 推动公司快速地走向新一轮的静态学习周期。
控制核心 篇2
¤联动控制器——可直接发信号,通过驱动装置控制设备;也可通过电气控制装置(卷帘控制器、气体灭火控制器)间接控制设备。
消防联动控制设计:
1.消防联动控制器应能按设定的控制逻辑向各相关受控设备发出联动控制信号,并接受相关设备的联动反馈信号。[说明]:
通常在火灾报警后经逻辑确认(或人工确认)联动控制器应在3s内按设定的控制逻辑发出控制信号给相应设备,设备动作后将动作信号反馈给消控室并显示。(所有设备)2.消防联动控制器的电压控制输出应采用直流24V。
[说明]:24V在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中应用最普遍。联动控制器可当电源,当线路压降超过5%时,其直流24V电源应由现场提供。
3.各受控设备接口的特性参数应与联动控制器发出的控制信号相匹配。
4.消防水泵、防烟和排烟风机的控制设备,除应采用联动控制方式外,还应在消控室设置手动直接控制装置。(手控盘上的启停按钮应与水泵、防烟/排烟风机的控制柜直接连接。)5.需要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联动控制的消防设备,其联动触发信号应采用两个独立的报警触发装置报警信号的“与”逻辑组合。(防止误喷)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联动控制
(1)湿式系统、干式系统的联动控制:(通常不需要联动)联动控制方式:应由湿式报警阀压力开关的动作信号作为触发信号,直接控制启动消防泵,联动控制不应受联动控制器处于自动或手动状态影响。[由压力开关直接连锁启动水泵] 2 手动控制方式:应将消防泵控制柜的启(停)按钮用专用线路直接连接至消控室内联动控制器的手动控制盘,直接手动控制消防泵的启停。水流指示器、信号阀、压力开关、消防泵的启停动作信号,应反馈至联动控制器。(2)预作用系统的联动控制: 联动控制方式:应由同一报警区域内2只及以上独立的感烟探测器或1只感烟探测器+1只手动报警按钮的报警信号,作为预作用阀组开启的触发信号。由联动控制器控制预作用阀组的开启,使系统变为湿式系统;当没有快速排气装置时,应联动控制排气阀前的电动阀的开启。手动控制方式:应将消防泵控制柜的启(停)按钮、预作用阀组、快速排气阀前的电动阀的启(停)按钮,用专用线路直接连接至消控室内联动控制器的手动控制盘,直接手动控制3者启停。水流指示器、信号阀、压力开关、消防泵的启停动作信号、有压气体管道气压信号、快速排气阀前的电动阀的动作信号,应反馈至联动控制器。
(3)自动控制的水幕系统的联动控制: 联动控制方式:
当用于防火卷帘的保护时,应由卷帘下落到楼板面的动作信号与本报警区域内任一火探器或手动报警按钮的报警信号,作为水幕阀组启动的触发信号,并由联动控制器控制水幕系统相关阀组的启动;
当仅作为防火分隔时,应由该报警区域2只独立的感温探测器的报警信号作为水幕阀组启动的触发信号,并由联动控制器控制水幕系统相关阀组的启动。2 手动控制方式:应将水幕系统相关控制阀组、消防泵控制柜的启(停)按钮,用专用线路直接连接至消控室内联动控制器的手动控制盘,直接手动控制„„„„。压力开关、水幕系统相关控制阀组、消防泵的启停动作信号,应反馈至联动控制器。
消火栓系统的联动控制
4.3.1 联动控制方式,应由消火栓系统出水干管上的低压压力开关、高位消防水箱出水管上的流量开关或报警阀压力开关等信号作为触发信号,直接控制启动消火栓泵,联动控制不应受联动控制器处于自动或手动状态影响。(压力开关作连锁触发信号)
当设置消火栓按钮时,消火栓按钮的动作信号应作为报警信号及启动消火栓泵的触发信号,由联动控制器控制消火栓泵的启动。4.3.1 手动控制方式,应将消火栓泵控制柜的启(停)按钮,用专用线路直接连接至消控室联动控制器的手动控制盘,直接手动控制消火栓泵的启停。消火栓泵的动作信号应反馈至联动控制器。
气体灭火系统、泡沫灭火系统的联动控制
4.4.1 气灭系统、泡灭系统应分别由专用的气体灭火控制器、泡沫灭火控制器控制。
(气体灭火控制器本身有联动功能)
4.4.2 气体灭火控制器、泡沫灭火控制器直接连接火灾探测器时,系统的自动控制方式应符合规定: 应由同一防护区内2只独立的火探器的报警信号、1只火探器+1只手动按钮的报警信号或防护区外的紧急启动信号,作为系统的联动触发信号。(探测器组合宜为1烟+1温)气体(泡沫)灭火控制器在接收到满足联动逻辑的首个触发信号后,应启动设在该防护区的火灾声光报警器,且触发信号应为任一防护区内的感烟(或其他)探测器或手动按钮的首次报警信号;
在接收到第二个触发信号后,应发出联动控制信号(1执行关口动作:联动关闭排风机、空气调节系统、防火阀、门窗;2根据需要可延时30s启动灭火装置),且联动触发信号应为同一防护区与首次报警的探测器或手报按钮相邻的感温探测器、火焰探测器或手报按钮的报警信号。
4平时无人工作的防护区,可设计为无延迟喷射。气体(泡沫)灭火控制器在接到满足逻辑关系的首个联动触发信号后,执行的操作:
1)关闭防护区的送、排风机及阀门;
2)停止通风和空调系统,关闭该区电动防火阀;
3)控制开口封闭装置的启动,包括关闭防护区的门、窗。
在接到第二个联动触发信号后,启动气体灭火装置、泡沫灭火装置。
4.4.3气体灭火控制器、泡沫灭火控制器不直接连接火灾探测器时,系统的自动控制方式:
系统的联动触发信号应由火灾报警控制器或消防联动控制器发出。系统的触发信号和联动控制均应符合4.4.2规定。(探测器→联动控制器→气体灭火控制器) 【防火门的联动控制】 由常开防火门所在防火分区内的2只独立的火灾探测器或“1探+1手报”的报警信号,作为常开防火门关闭的联动触发信号。(由联动控制器或防火门监控器联动控制防火门的关闭!)疏散通道上各防火门的状态信号应反馈至防火门监控器。
【防火卷帘的联动控制】
4.6.2防火卷帘的升降应由防火卷帘控制器控制。4.6.3疏散通道上的防火卷帘的联动控制: 联功控制方式,防火分区内任2只独立的感烟探测器或任1只专用烟感的报警信号,联动控制防火卷帘下降至距楼板面1.8m处;任1只专用温感的报警信号,联动控制防火卷帘下降至楼板面。(在卷帘任一侧距卷帘纵深0.5m~5m内应设置≥2只专用温感)
[说明]疏散通道上的防火卷帘,主要用于防烟、人员疏散、防火分隔,因此需要两步降落方式。地下车库的车辆通道上的防火卷帘,也应按疏散通道卷帘的要求。卷帘控制器直接连接火灾探测器时,防火卷帘由卷帘控制器按控制逻辑联动控制防火卷帘的下降。卷帘控制器不直接连接火灾探测器时,联动触发信号为火灾报警控制器连接的火灾探测器的报警信号,由联动控制器按控制逻辑向卷帘控制器发出联动控制信号,由卷帘控制器控制防火卷帘的下降。手动控制方式,由防火卷帘两侧设置的手动控制按钮控制卷帘的升降。4.6.4非疏散通道上的防火卷帘的联动控制:
[说明]仅用于建筑的防火分隔作用,不具有疏散动能。共享大厅回廊楼层间等处的防火卷帘。1联功控制方式,防火分区内任2只独立的火灾探测器的报警信号,作为卷帘下降的联动触发信号,并联动控制防火卷帘直接下降至楼板面。
2手动控制方式,由防火卷帘两侧设置的手动控制按钮控制卷帘的升降,并应能在消控室内联动控制器上手动控制防火卷帘的降落。
4.6.5防火卷帘下降到1.8m处、下降到楼板面的动作信号、卷帘控制器直接连接的烟感、温感的报警信号,应反馈至联动控制器。
防排烟系统的联动控制
【防烟系统】4.5.1 1 由送风口所在防火分区内的2只独立的火灾探测器或“1探+1手报”的报警信号,作为送风口开启和送风机启动的联动触发信号。(由联动控制器控制需要加压送风场所的送风口开启、送风机启动!)由同一防烟分区内电动挡烟垂壁附近的2只独立的感烟探测器的报警信号,作为电动挡烟垂壁降落的联动触发信号。(由联动控制器控制挡烟垂壁的降落!)【排烟系统】4.5.2 1 由同一防烟分区内2只独立的火灾探测器的报警信号,作为排烟口、排烟窗(阀)开启的联动触发信号。(由联动控制器控制排烟口、窗、阀的开启,同时停止该防烟分区的空调系统!)由排烟口、排烟窗(阀)开启的动作信号,作为排烟风机启动的联动触发信号。(由联动控制器控制排烟风机的启动!)
4.5.3防烟系统、排烟系统的手动控制方式:在消防控制室内的联动控制器上手动控制送风口、挡烟垂壁、排烟口(阀)的开关及防烟风机、排烟风机的启停。
(防烟、排烟风机的启动、停止按钮应采用专用线路直接连接至联动控制器的手动控制盘,并应直接手动控制风机!)
4.5.5排烟风机入口处的总管上设置的280℃排烟防火阀(常开)在关闭后应直接联动控制风机停止,动作信号应反馈至联动控制器。(连锁)
电梯的联动控制设计
4.7.1 消防联动控制器应具有发出控制信号强制所有电梯停于首层或电梯转换层的功能。
火灾警报和消防应急广播系统的联动控制 4.8.1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应设置火灾声光警报器,并在确认火灾后启动建筑内的所有火灾声光警报器。4.8.5 同一建筑内设置多个火灾声警报器时,系统应能同时启动和停止所有火灾声警报器工作。4.8.9 消防应急广播的单次语音播放时间宜为10s~30s,应与火灾声警报器分时交替工作, 消防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系统的联动控制
4.9.1(1)集中控制型消防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系统,应由火灾报警控制器或联动控制器启动应急照明控制器实现。
(2)集中电源非集中控制型消防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系统,应由联动控制器联动应急照明集中电源和应急照明分配电装置实现。(3)自带电源非集中控制型消防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系统,应由联动控制器联动应急照明配电箱实现。4.9.2 当确认火灾后,由发生火灾的报警区域开始,顺序启动全楼疏散通道的消防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系统,系统全部投入应急状态的启动时间不应大于5s。
控制核心 篇3
关键词:供电企业;物资管理;核心环节;控制方法;企业管理 文献标识码:A
中图分类号:F253 文章编号:1009-2374(2016)12-0169-02 DOI:10.13535/j.cnki.11-4406/n.2016.12.080
电能作为一种清洁无污染能源,它与人们的日常学习、生产与生活密切相关,而供电企业又作为供应电能的主要单位,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做好供电企业的各项管理工作,就是对人们日常生活的保障。對于供电企业来说物资管理是其日常管理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通过对物资的计划、采购、使用等各环节的协调,不但可以有效减少各项物质资源的消耗,还能更好地保障正常电力生产物资供应。因此为了进一步做好供电企业的物资管理工作,我们就必须了解企业物资管理的核心环节,并掌握相应的控制方法。
1 供电企业物资管理的作用
随着电力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电力企业之间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各供电企业都在优化自身的内部管理,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供电企业增强自身经营管理的一项重要措施就是物资管理。强化物资管理是内部经营改革的创新内容,将物资管理贯彻于电力企业经济管理有着多方面的作用。
1.1 指导生产
目前我国的电力行业正在进行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电力企业的高效运营还需国家的宏观经济调控进行引导。各供电企业也正在与相关发电企业在输配电方面实现生产供应的统一,科学、合理地进行供电物资管理可从供应链角度,在满足电能正常供应的基础上,对发电厂以及供电企业各项生产进行指导,可有效防止电力能源物资出现过度消耗的现象。
1.2 创造收益
随着社会的发展,各行各业对电能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而建设一条完善的输配电系统需要耗费巨大资金,对于输电系统成本的回收,需要后期给电力用户提供很长时间的电能,若资源配置不合理,这种高额的生产成本会直接影响到电力企业的收益,而通过对电力物资的管理可以优化配置各种资源,全方位地进行调控,有利于促进企业收益的持续提高。
1.3 规划发展
通过对企业物资的有效管理,可以使企业的成本投入得到有效控制,对工程项目各项资金的收支情况进行规划,把企业的物资管理工作做好,让企业及时掌握现有的物资信息,参照日常作业活动的需要,安排物资供应,提升资源的使用效率,有利于规划整个行业的未来发展,能促使企业建立更好的管理体系,进而保障各项物质资源的充分、合理利用,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2 新时期供电企业物资管理的核心环节
随着行业以及经济发展背景的不同,各企业物资管理的具体内容也是不同的。对于供电企业来说,建设输配电工程需要用到多种物资,特别是需要投入大量的硬件设备,并且这些设备都比较昂贵,基于此,各供电企业必须对自身的物资调配方案进行详细规划。就当前的供电企业物资管理的现状而言,其核心环节主要集中在物资的计划、采购、使用以及储备上。
2.1 计划环节
在进行物资规划作业时,各供电企业要以自身的供电方案为基础,为了有效对后期物资原料的正常供应进行维持,各供电企业的物资规划要具有一定的针对性,进行物资管理的首要步骤就是开展物资规划,在进行具体作业时可按如下方法进行:首先,让项目部门依据省公司和实际生产情况,把具体的所需物资清单总结出来;其次,管理部门要调研物资市场,对各项物资的具体行情进行深入了解,对各种物资的价格情况掌握一手资料,并且要综合考虑物资的使用效率,对采购物资阶段的进货多少进行严格控制。
2.2 采购环节
对有评委亲属参加投标的必须进行回避,发现有影响公众利益的不良倾向时,要及时纠正,认真查处。要加强采购队伍的专业技术人员的建设,对经常遇到的重点专业,应面向社会招聘一些有经验和相关知识的专业技术人员,以减少因工作不周密而造成的不公平现象。
2.3 使用环节
分配利用物资的主要方式就是配送,各个部门的所需物资由配送人员进行相关发放,在确定配送计划时,要统筹各施工阶段的具体要求,科学、合理地进行安排,这样可以使材料的配送效率得到大幅度提升,企业在选择具体的配送方式时,要以方便、高效的原则为指导,选用最适合自身的配送方式。
2.4 储备环节
企业未使用完的物资可在固定仓库存储把这些物资当作备货来用,为了有效减少企业储备物资的资金占用量,物资在满足实际生产需求以及扩大再生产需求的情况下,要把物资的实际库存量尽可能地减少,此外为了防止企业出现物资超储现象,各企业要实时监控自身的物资储备情况,并且要把物资的实际储备量及时地向相关管理层汇报。
3 管理控制供电物资的主要方法
由于电力物资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所以各供电企业在进行物资调配时,要从多方面入手,就当前的供电企业物资管理现状而言,笔者认为系统化、信息化、自动化规范化将是未来供电企业物资管控的主要发展方向,因此对供电企业各项物资的管控也应从这四个方面入手:
3.1 系统化管理
建立的物资管控系统要能实现统一控制,以便更好地管理各项物资的调配工作。而要想使企业的物资管理实现系统化运作,首先规划工作必须要做到位,对各供电阶段的物资需求量要仔细进行分析,以便设计出的物资管理系统更科学、更可行,具体的智能型物资管理系统,可如图1所示:
3.2 信息化管理
在进行企业物资管理工作时要善于使用一些信息技术,信息技术的应用不但可以使物资数据分析更方便,而且还可以及时有效地传输各项物资数据。如在进行物资管理时可借助计算机来收集、分析、处理物资信息,利用一些先进的通信技术可实现各项物资数据的快速传输,以便设计出的采购与具体使用方案更具有收益性,这些技术的应用都有助于促使供电企业内部体制改革的加快,促进企业管理水平的提升。
3.3 自动化管理
物资存储的主要场所就是仓库,可通过建立一些自动化的仓库来最大限度地防止物资受外界环境的影响,如潮湿、光晒等都会对材料造成损害,同时建立自动化仓库也是未来仓储大量物资材料的需要,此外还应注重提升自动化仓库的相关配套设施,如吊装设备、运输设备等。
3.4 规范化管理
要在先进科学理论的指导下不断规范化管理各项物资,如在物资管理上可以充分利用“库存论”,“库存论”实质上一种预见性理论,随着我国城乡建设的如火如荼开展,各项电网建设活动以及需改造的工程也越来越多,为了能更好地满足建设需求,一些常用必需物资我们必须要有足够的储备量,为此各供电企业要以各地方的实际发展情况为基础,在库存论的指导下对仓库物资的储蓄量进行严格控制,要在不造成各项物资浪费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满足各种紧急情况下的应急调用,要让物资储蓄真正实现它的功效。
4 结语
总之,电力工程建设的主体单位之一就是供电企业,它的作用是给各用电客户及时地供应并输送原始电能,在这个过程中电能传输的基本平台就是供电系统,供电系统各项物资的管理情况将直接影响着企业的经济效益。为了使得企业物资管理的控制作用能得到充分发挥,进而不断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这就要求各供电企业必须以各企业的实际生产情况为基础,制定有针对性的物资管控体系,并且要注重在实际经营操作中及时的贯彻与运用,只有这样才能促进企业的高产、高效。
参考文献
[1] 王旭.浅议供电企业物资管理工作优化[J].中国电力教育,2013,(2).
[2] 冻巧红.浅谈供电企业的物资管理应用[J].决策探索,2013,(10).
[3] 陈嘉伟.关于县供电企业物资“零库存”管理模式的探讨[J].中国电力企业管理,2013,(10).
作者简介:赵丝雨,女,河北邯郸人,国网河北省电力公司邯郸供电分公司物资供应中心工程师,研究生,研究方向:物资管理;胡月,女,河北邯郸人,国网河北省电力公司邯郸供电分公司物资供应中心助理工程师,研究生,研究方向:物资管理;宋彦锋,男,河北邯郸人,国网河北省电力公司邯郸供电分公司物资供应中心工程师,研究方向:物资管理。
控制核心 篇4
由于信息与控制课程群涵盖课程较多, 对整个课程群的建设需要时日。本次仅工业过程控制这一分支进行课程群的建设。过程控制分支的专业核心课程包括检测技术与仪表, 过程控制及计算机控制系统。它们有各自的理论体系, 在教学内容上各有侧重, 其中《检测技术与仪表》属于专业基础课程, 《过程控制》和《计算机控制系统》属于专业必修课, 检测技术与仪表为系统提供过程参数的信息检测, 而计算机控制则顺应计算机逐渐代替模拟仪表进行控制的趋势, 在过程控制系统的构成中起到重要的作用。这三门课程之间的内在联系比较紧密, 具有很强地专业针对性。根据21世纪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 打破课程之间的壁垒, 依据课程之间内在逻辑和结构的联系, 整合优化课程资源, 提出了构建“过程控制”核心课程群。
1 梳理先修、后续课程, 协调各课程理论教学内容
本次课程群建设的内容之一是梳理理清不同课程在课程群系统中的逻辑关系, 针对学生培养目标, 规范教学内容, 突出重点, 避免内容的简单重复。
1.1 先修后续课程授课时间的调整
《检测技术与仪表》是《过程控制系统》和《计算机控制系统》的先修课程, 目前由于考虑到各学期学分均衡的问题, 这三门课程安排在了通一学期开设, 从而造成了教学内容上不必要的重复。经过课程组教师商讨, 可以检测技术与仪表先开几周, 与之关联紧密的过程控制课程适当晚开设, 这样解决了《检测技术及仪表》与《过程控制》中关于温度、压力等参数的检测教学内容上的简单重复。
1.2 理论教学内容的协调
知识的学习需要一定的重复, 以做到融会贯通, 但在授课过程中应本着螺旋式上升的原则避免不必要的简单重复。《检测技术与仪表》重点从测量数据处理、典型传感器的检测变换原理、测量电路等方面介绍, 《过程控制》课程中删去不必要的重复, 但对于相应的检测仪表在选择和安装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检测仪表在构成安全火花防爆系统时的要求等在讲解的过程中会再度强调。这样学生在面对过程控制的实际问题时, 能够正确合理地选用参数检测仪表构成系统。《计算机控制系统》和《过程控制》中都讲PID控制器, 《过程控制》偏重模拟PID控制器的组成, 讲PID参数的整定方法, 通过介绍DDDZ-III型控制器的结构说明为何模拟仪表中PID参数的整定会相互影响, 讲解在构成回路时控制器正反作用的选择, 针对给定突变的问题提出数字PID算法的改进, 以及避免积分饱和的解决手段;而计算机控制系统中则主要介绍各种数字PID算法的实现, 学生通过这两门课程的学习可以从不同角度理解PID的控制器的使用, 并通过仿真及实验进一步加深对PID控制的理解。这样的安排既避免了简单的不必要的重复, 又符合知识学习过程中螺旋式上升的规律。
《过程控制》侧重讲解改善工业过程控制参数控制质量以及满足特殊工艺目的的控制方案, 而《计算机控制系统》讲解以计算机作为控制装置时控制系统的构成, 过程通道的实现, 抗干扰问题的解决方案以及工业控制网络的结构与配置等, 这样通过这两门课程的学习, 学生可以建立起过程计算机控制系统的概念, 为后续学习和研究打下一定的基础。
2 递进式实践教学体系构建
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和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关键。为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我校过程控制课程群的实践教学体系涉及到了专业技能, 综合训练和工程创新三个层面上的内容。
2.1 验证性和设计性实验
为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加强实践能力, 结合专业培养疾患, 在实践教学中每门课程均开出了一定比例的验证性实验和设计性实验, 其中设计性实验均占到40%以上。检测实验室可以各种传感器的实验, 过程控制实验室有6套过程控制系统的实验设备, 可开出温度、液位、流量等参量控制的基础实验和设计性实验, 为通过组态软件可以更方便的实现控制效果的监测;计算机控制实验室配备40套实验箱, 可以完成过程通道AD/DA转换、数字滤波的实现, 各种数字PID算法的实验等单元验证性实验, 也可以风扇和小型温箱为对象构成计算机控制系统开发进行设计性实验。
2.2 课程群综合性实践
综合性实践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 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 锻炼实践能力的重要环节, 是对学生实际工作能力的具体训练和考察过程。在学习完《检测技术与仪表》, 《过程控制》及《计算机控制系统》课程之后, 学生可以在双容水箱, 电加热锅炉为被控对象, 使用MCGS监控组态软件设计液位、温度监控系统, 在模型测试的基础上通过matlab仿真软件整定PID参数, 然后通过研华板卡实现对液位或温度的单回路PID或串级PID控制方案, 完成实时控制。在这些综合实验中, 学生需要连接管路和信号回路来构成过程控制系统, 实验涉及监控组态软件的使用, 参数检测, 过程特性的测试, 数字PID算法的实现, 过程通道的构成等等, 通过这些综合性实验的训练, 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 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而且学生可以体会到仿真与实验的差别, 使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过程控制的相关知识与技术。
2.3 开展工程创新实践教学活动
结合课程群的建设, 开展多种多样的工程创新实践教学活动。学生可以自主选择开放性实验的内容, 根据实验要求, 选用合适的控制装置和对象搭建控制系统并完成相应参数的控制, 比如空气温湿度的监控, 两轮平衡车的控制等等。每年组织学生参加“西门子杯全国大学生工业自动化”, 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并给予相应的指导。这些创新实践活动的开展, 扩宽了学生们的学习渠道, 使教学内容在实践中得以延伸和发展, 提高了学生的文献查找能力, 同时培养了学生撰写报告和申报书的能力, 对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3 结语
过程控制课程群的建设是我校“以信息与控制为特色的核心课程群建设”中的先期工作。本次课程群的建设主要进行了三门课程间教学内容的整合, 并建立了递进式实践教学体系。这些可以帮助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并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工程创新能力。过程控制核心课程群的建设也为我校“以信息与控制为特色的核心课程群建设”提供了一些参考。
参考文献
[1]郭必裕.对高校课程群建设中课程内容融合与分解的探讨[J].现代教育科学, 2005 (2) :66-68.
[2]郭必裕.课程群建设与课程体系建设的对比分析[J].现代教育科学, 2005 (4) :114-116.
[3]李俊峰, 潘海鹏, 等.自动化专业控制系统课程群建设与实践改革[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13, 32 (11) :460-464.
[4]刘丽华, 王巧玲.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过程控制实践教学改革的探索[J].科技信息, 2012 (34) :4.
[5]谭荧飞, 荆霞, 邓韵婷.创新实验设计教学模式对大学生综合科研能力的提高作用[J].教育, 2012, 9 (1) :81.
控制核心 篇5
制药企业的目标是生产出高质量、低成本的药品,满足人民的用药需求。在制药企业中,生产车间是企业的基本单位,车间管理是企业管理的源头。车间管理包括生产管理、技术管理、质量管理、设备管理、成本管理、劳动组织管理等,但笔者认为车间管理的核心是质量管理和成本控制。1 质量管理
1.1为什么质量管理是车间管理的核心
质量是企业的生命,只有保持稳定的质量才能保证企业的长盛不衰。而药品是治病疗伤、维护健康的特殊物质,其质量更是与人的生命息息相关。因此,对制药企业来说,药品质量是企业的头等大事。药品质量不是检验出来的,而是设计和生产出来的。药品生产企业的质量管理是依据GMP的要求,实行全过程的质量管理。而药品形成的过程在生产车间完成,其质量的优劣受生产过程的很大影响,生产车间是决定药品质量关键环节。GMP要求把不合格品消灭在质量形成的过程中,贯彻以预防为主的管理原则,百分之百的保证产品质量。由此可见,生产车间是制药企业质量管理体系中最重要的环节,加强生产车间质量管理,是保证药品质量的基础。1.2车间质量管理的内容
(1)审核原辅料、包装材料
生产过程使用的一切原料、辅料、包装材料均应按规定的方法进行检测,其结果与质量标准进行比较,作出合格与否的判定。不合格的原辅料、包装材料不准投入使用。原辅料、包装材料的质量检验,一般由企业质管处负责。化验报告交库房,车间领料时随物料发放。审核原辅料、包装材料和化验报告经车间质量员审核后,物料方可向小组发放。
(2)检查、督促标准操作规程的执行
在药品的生产工艺确定后,药品的质量就取决于生产过程了。标准操作规程是经反复实验,长期总结,并经验证而确立的,它的每一个操作都与药品质量息息相关。只有严格按照既定的规程操作,才能保证药品质量的稳定。做为车间质量员,其中一项重要工作就是进行日常检查、掌握操作规程的执行情况,尤其是检查影响质量的关键岗位,如精制岗位、包装岗位、分装岗位及各岗位的清场,加强生产过程的质量管理消除产生不合格品的种种隐患,做到“防患于未然”。如果疏于过程管理,等到检验不合格后,再去查,就很难发现问题,而且会造成很大浪费。
(3)中间体(半成品)质量检验
进行中间体(半成品)的质量检验是加强过程控制的重要环节。通过中间体(半成品)的质量控制,才能对在生产过程中质量波动的情况和范围,进行有效的、及时的控制,以使将要产生的质量问题消灭在萌芽之中。中间体(半成品)的检验由车间化验室负责。化验员取样应遵循经批准的取样规程,取样方法应能使所取样品代表所取的那一批。检验操作规程由各级化验室、技术负责人根据质量标准组织编制,经质检部门负责人审核,总工程师(或厂技术负责人)批准,签章后由企业行文颁布执行。检验人员应按规定做好检验操作记录,检验结果由检验人签字,化验室技术员(或组长)复核。检验操作记录、检验报告单须按批号保存三年或药品有效期后一年。
(4)产品清场管理
生产车间在更换生产品种或者更换生产批号时,在投料前后要对作业场所、设备、管道、容器进行彻底清理,不允许有上一个生产品种或上一个生产批号产品的痕迹。清场岗位填写清场记录,由质量员检查清场结果并签字,最后发给清场合格证,方可进行生产。
(5)成品放行审核
成品检验合格后,由质量员下达批包装指令。包装完毕,由技术处和质管处专业人员进行成品放行审核,填写成品放行审核单。审核的内容有:
①、起始物料是否有合格报告书;
②、批生产记录中主配方、称重、抽料、标准操作、工艺控制、半成品交换、记录填写、物料平衡、清场记录、包装指令是否符合要求;
③、偏差处理是否符号要求;
④、生产流动卡是否完整,是否与批记录一致;
⑤、半成品检验是否按规定取样,是否符合半成品质量标准,记录是否完整、准确无误,有无复核;
⑥、成品是否按规定标准程序取样;
⑦、成品检验是否执行批准的检验规程,检验记录是否完整、准确,报告书是否齐全,结论是否正确;
⑧、质量检查、各质量控制点监控记录是否完整、准确,抽查是否合格。审核通过后,由技术处和质管处专业人员签字放行,成品方可入库。(6)质量工作总结
企业下达到车间的质量指标有一次性合格率和优级品率,按月度进行考核。一次性合格率一般要求为100%,其质量标准为国家法定标准,即中国药典标准或局颁标准。优级品的质量标准高于法定标准为企业内控标准,优级品率根据实际情况而定。车间质量员月末要填写质量月报,上报质量指标完成情况,分析车间存在的质量问题,提出质量改进的建议,拿出解决问题的措施。
小组技术员月末要就中间体(半成品)或成品的质量完成情况进行书面总结,对比指标,分析问题,不断提高产品质量。
车间每月要召开质量分析会,会议由车间技术主任召集质量员、工艺员、小组技术员、化验组长(或技术员)参加。会议解决当前质量管理工作中的紧迫问题;通报车间、小组质量指标完成情况,肯定成绩,指出问题;不断强化质量意识,提高岗位责任心,防止质量事故发生。2 成本控制
2.1 为什么成本控制是车间管理的核心 随着医药市场的激烈竞争,药品质量上的差距将逐渐减小,而竞争的焦点将转向成本,谁拥有较低的成本,谁将拥有较高的利润空间。对于制药企业来说,成本是企业的竞争力,是企业得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药品成本由生产药品所花费的原材料费用、动力费用、人员费用、管理费用等组成,其高低收技术水平,管理水平的影响。2.2 成本控制的内容 2.2.1制药车间成本的组成
制药车间的成本包括以下方面:原材料成本、动力成本、人工成本、设备折旧成本、其他制造成本。
(1)原材料成本
原材料成本是生产单位药品所消耗的原料、辅料、包装材料的价值。原材料成本主要由技术水平决定,其控制指标是由公司技术处下达的收率和单耗。每月末生产任务完成后,由公司生产管理处、技术处等部门组织专业人员对车间物料的盘存情况进行现场检查,汇总出本月原材料领有量、期末盘存量、在产品结存量(正在生产中的物料数量)和成品的交库量。以此数据做为计算原材料成本的依据。
(2)动力成本
动力成本是指单位药品所消耗的水、电、汽、冷(冷盐水)等动力的价值。每月底由机动能源处与车间共同查表,汇总出水、电、汽、冷消耗量,以此数据做为计算动力成本的依据。
(3)人工成本
人工成本是指单位药品所消耗的人员工资的价值。它是由全车间员工当月的工资总额除以当月的交库量。
(4)厂房设备折旧
在新建车间时,厂房、设备等固定资产一次性投资往往很大,在车间投入运行后,厂房设备逐渐磨损,直至报废。因此固定资产折旧也应计入成本。厂房设备的折旧金额一般由企业根据车间的具体情况,计算出一个定额,车间依据这一数值计算当月的厂房设备折旧成本。
(5)其他成本
对于生产车间,除以上四项固定的成本组成外,还有一些因素影响成本。如生产设备发生故障,进行修理所产生的费用;员工发放劳保用品的费用;产品化验的费用;车间零购产生的费用;进行实验产生的费用;办公用品费用等,这些因素都是生产药品时所产生的支出,所以都应计入成本。企业根据车间的规模,每月下拨一定的车间经费,以经费本的形式管理,用于以上诸多因素的支出,同时便于公司的费用控制。2.2.2成本分析
成本依其是否随产量而变动,又可分为以下三种:(1)变动成本
变动成本是指成本的高低随产量的变动而发生正比例的变化,例如原材料成本、动力成本、随产量的增加而增加。
(2)固定成本
固定成本是指在短期某一生产能力下,成本高低不受生产量的多少所影响者,例如厂房设备折旧。
(3)半变动成本
半变动成本是指随生产量的变动而增减,但其增加不呈现正比例关系者。例如人工成本,人工成本与生产规模有密切关系,如果产品规模小,其人工成本在总成本中占的比例就大,是制约成本的主要因素。车间有时为了降低成本,往往会在完成企业下达的产量后进行适当超产,其目的就是减少人工成本,以期在经济责任制考核中加分或不扣分。又比如用于零购、检修、劳保、化验、实验、办公用品所产生的费用,即属于车间经费控制的费用,随生产量的增加,它们都不是呈正比例增加,而是小于正比例关系。
成本分析就是利用所收集的成本数据资料,加以分析比较,作为成本控制的依据。制药企业的生产车间常用的分析方法是平均成本法,即以总成本除以总产量。平均成本一般是随产量的增减而做反方向的变动,即产量增加时,平均成本就降低了,这是由于平均固定成本随产量的增加而降低之故。另外,大规模的生产,由于资源的充分利用及大批量订购与采购的因素,有时也可降低平均变动成本。例如重新调整车间员工的班次与作息,而使员工工作效率提高,因此使平均人工成本降低。大批量采购原材料,而使平均原材料成本降低,这种利益是由于生产规模经济所形成的。2.2.3成本控制
成本控制就是运用以成本的资料及成本计算方法,设定成本的标准值或上限值,再与实际发生的成本相互比较,由此而找出异常的成本项目,针对这些异常项目,通过工作改善,管理程序及一些降本方法来降低其成本。因此,成本控制的目的在于控制成本,使其降低至一适当合理的水准,并因成本的降低而提高利润。
(1)成本控制的方法
对于生产车间来说,其成本目标一般由公司强制下达,车间要做的就是通过科学管理,降低各项成本,达到或优于目标成本。成本考核是公司经济责任制考核的重要内容,其完成与否,完成的优劣直接与车间员工的效益挂钩。因此成本控制也是调动员工工作情绪,激励员工工作热情的一个手段。
降低成本的方法,可由成本结构上去努力,即由降低原材料费用、人工费用、动力费用、厂房设备折旧费用及其他制造费用上着手。
降低原材料费用可通过工艺的优化提高收率;通过工艺的控制减少不合格品的产生;通过严格物料管理,减少损耗来实现。
降低人工费用可采用自动化机器取代人工;通过简化或优化作业流程减少操作人员;通过调整班次或调整生产进度,提高员工的生产效率;通过教育培训提高工作绩效,从而减少人工费用。
降低动力费用可通过加强日常巡查,减少跑冒滴漏,防止意外发生;通过照明的改善来节省电力;通过能源(水、汽、冷盐水)的再生与利用,来降低成本。
降低其他制造费用方面应从节省支出及彻底排除浪费方面着手。(2)实施成本控制要遵循的原则
①全员经营。只有全体员工上下一心,共同努力,成本才能降低。
②提高成本意识。将正确的成本意识灌输给全体员工,唤起员工的成本觉悟,主动加入到降本的行列中。
控制核心 篇6
随着信息技术,尤其是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企业的组织形态及运营模式发生着重大的变化,企业的竞争正日益从企业外部产品和市场的竞争走向企业内部资源、知识和能力的竞争、企业核心能力理论的兴起正是顺应这一变化趋势的必然。
根据Prahalad和Hamel的理论,企业的核心能力是某一组织内部一系列互补的技能和知识的组合,它具有使一项关键业务达到业界一流水平的能力,是能够提供企业竞争优势的知识体系。它有如下特点:一是核心能力是企业独特的核心竞争优势,它通过产品和服务,给消费者带来独特的价值和效益;二是核心竞争优势体现在企业的一系列产品及其服务上;三是它是其他企业难以模仿的能力。
由于财务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独特地位和作用,财务核心能力成为企业核心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能力和企业核心能力的增强必然反映在企业财务能力和财务核心能力的改善与增强上。而企业财务核心能力的提高又能促进企业核心能力的提高,并确保企业持续竞争优势的延续。
一、财务能力及其表现
财务能力是指企业获取、优化配置各种财务资源,使企业形成并保持持续的竞争优势,获得稳定超额收益的能力。它包括三个方面:财务表现能力、财务活动能力和财务管理能力。
(一)财务表现能力
财务表现能力包括盈利能力、偿债能力、营运能力、成长能力与社会贡献能力等多个方面。财务表现能力信息主要体现在企业财务资源、财务状况及其变动方面。这些信息集中体现在以资产负债表、损益表、现金流量表及其附注以及相关补充信息上。现行财务报告体系就是以财务资源、财务状况及其变动为核心间接反映财务表现能力。在企业财务表现能力中居于核心地位的显然是企业的盈利和成长能力。
(二)财务活动能力
财务活动能力包括企业筹资能力、投资能力、资金运用能力和分配能力等,其核心体现了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因为筹资能力直接影响企业资产规模;投资能力直接影响企业投资报酬;分配能力直接影响企业声誉;日常管理能力直接影响企业营运能力。它们共同影响企业可持续盈利成长能力。
(三)财务管理能力
财务管理能力包括组织的财务决策能力、控制能力、协调能力和创新能力等,其核心体现了企业可持续创新能力。财务管理能力取决于企业组织的治理结构、管理方式与方法、管理者的素质等多个方面,它直接影响着企业财务活动能力和财务表现能力。因此,它们是财务核心能力的必要组成部分。
二、财务核心能力及其特征
财务活动能力与财务管理能力最终将反映在企业财务表现能力上。企业可持续创新能力推动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推动可持续盈利能力,这三种财务能力相互结合、相互促进,形成企业财务核心能力,即企业可持续盈利成长能力。企业可持续盈利成长能力是盈利能力与成长能力的复合,其基础是盈利,目的是成长?关键是可持续,三者缺一不可。
价值性、渐进性、难以模仿性和动态性是财务核心能力的本质特征。
(一)价值性是财务核心能力最突出的本质特征
企业可持续盈利成长能力的高低,即企业财务核心能力的大小,最终都将体现在企业的价值上。企业价值本质上是由其未来预期现金流量的现值决定的,是企业运行效率的综合反映或体现,是企业适应市场环境、盈利能力和竞争优势持续时间的综合表现,它不但度量了企业已有资产的盈利能力,还体现了企业对经营环境的战略适应能力。在资本市场有效率的条件下,企业价值的高低反映在三个方面:一是当前盈利能力;二是盈利能力的可持续性;三是盈利能力的增长潜力。即可持续盈利成长能力上。
(二)难以模仿性是财务核心能力独特的本质特征
财务核心能力的难以模仿,决定了它具有天然的竞争优势,即使被其他企业模仿,也会由于体制、文化、背景的不一致,造成“水土不服”,难以模仿性能给企业带来持续的竞争优势。这种独特性不仅带来财务管理的差异性,而且决定企业财务效率差异和财务收益差异。
(三)具有渐进性特征
一些非关键技术在市场上是可以买到的,而企业财务核心能力是无法用钱买到的,也不可能在短时期内就会形成,而是经过长时间知识、技术和人才积累逐渐形成的,许多企业成功的经验表明,核心竞争能力的形成需要10年左右,甚至更长时间。
(四)具有动态性特征
财务核心能力是企業在长期实践中积累起来的,它需要不断地创新、发展和巩固,这样才能保持其可持续的优势。如果竞争对手普遍掌握类似的财务核心能力,那么,在某阶段形成的财务核心能力就会贬值或淘汰。因此财务核心能力需要巩固、发展和创新。
三、财务风险控制对企业财务核心能力提升的意义
当前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企业面临着日益增大的财务风险。树立财务风险观念,建立和完善风险控制机制,加强风险防范,已成为企业加强财务管理,提升企业的财务核心能力,进而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
(一)财务风险及其危害
企业财务风险是指在财务管理活动中,客观存在的由于各种难以预料或无法预料和控制的因素作用,使企业实现的财务收益和预期的财务收益背离,因而有蒙受损失的机会或可能性。主要包括:筹资风险、投资风险、流动资金运作风险和收益分配风险。
1.筹资风险及危害
筹资风险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由于企业负债经营带来的风险;二是由于利率、汇率的大幅度变动,使企业的资金成本大幅度变化,从而影响了企业预期的财务收益。
2.投资风险及危害
主要指在长期投资中,由于投资额、投资回收率、投资项目的使用期限大幅度变动,使投资报酬达不到预期的财务目标而发生的风险。
3.流动资金运作中的风险及危害
指在短期投资中,由于各项流动资金的结构不合理等而产生的风险。流动资金风险的产生,影响企业正常的经营活动,影响企业偿债能力,进而导致企业破产的可能。
4.收益分配风险及危害
指由于收益分配可能给企业今后的生产过程产生不利影响。大幅度提高职工工资奖金,给投资者分配过多利润,使企业承担过高的生产成本和资金成本,并由此无法保证在预计的经营期间内持续经营,从而引发财务风险。
(二)财务风险控制对企业财务核心能力提升的意义
1.财务风险控制是对原有企业财务核心能力的再造
传统的对财务核心能力的要求主要集中体现在财务决策、组织、控制和协调等能力方面,一个企业如果具备优于竞争对手的上述能力,就意外着它拥有能给企业带来竞争优势的财务核心能力,为企业带来差异财务效益。但随着企业环境的不确定性因素的增加及竞争的加剧,客观上要求企业具备较强的识别、预知和处理风险的能力。因此,财务风险的预警和控制就显得尤为重要。它能在风险凸显前就察觉,并能够及时将风险影响的范围和程度及应采取的对策、措施传递给利益相关者,以减少风险发生时对企业或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冲击程度,增强企业抵抗风险的能力,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从而保持企业的可持续盈利能力。
2.对财务风险的控制促使财务管理者更新观念
财务管理观念是指导财务管理实践的价值观,是思考财务管理问题的出发点。面对变换不定的理财环境,传统的财务管理思想显然已经不能满足需要,那种漠视风险的想法和做法,只会使企业陷入更为复杂的风险境地,必将难以在激烈的竞争中赢得一席之地。因此,财务管理者必须更新财务管理观念,树立风险防范意识,从思想到行为上对风险有个客观、正确的认识和对待。一方面需要充分认识到风险的客观存在性,风险对企业影响的严重性甚至毁灭性;但另一方面也应该认识到风险与机会并存、风险与收益并存这样一种特殊的内在逻辑关系。唯有此,才能够保持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从而提升企业的财务核心能力。
谈梁柱核心区箍筋间距控制 篇7
1 传统工艺的箍筋间距
按照设计要求,梁柱节点核心区处的箍筋间距取决于箍筋加密区间距尺寸,可是实际施工过程中,由于梁柱节点核心区处的钢筋交错复杂,梁柱主筋规格较大,分布较密。如此一来,给现场施工带来了一定的难度。根据传统工艺的操作,支撑体系搭设完毕后,劳务木工班组进场支设梁底模,留有一侧模板,支设完毕后,木工班组撤场,钢筋班组进行梁钢筋绑扎及梁柱核心区的箍筋安装,然后进行板钢筋和梁一侧模的安装,钢筋班组安装完毕,木工班组进场继续施工。用如此方法,木工班组和钢筋班组交叉作业施工,虽然质量上能保证梁柱核心区的箍筋间距,但是从整个工程现场组织流水施工上来讲,现场施工操作较乱,木工班组和钢筋班组同时作业,现场材料堆放较乱,存在施工安全隐患,在有限的施工现场内开展交叉作业有难度,所以,在工期特别紧张的情况下,施工劳务作业班组基本不选用此种方法。
2 目前施工工艺的箍筋间距
对于目前施工现场,梁板钢筋绑扎施工工艺有一种“沉梁法”。施工工序为支撑体系搭设完毕,木工班组进行支设梁模,板模,支设完毕,木工班组撤场,钢筋班组进行梁、板钢筋绑扎,此时,由于模板已支设完毕,只能在梁模上支撑方木或者钢管进行梁钢筋绑扎,等主筋、箍筋绑扎完毕,把梁放到预先支好模板的梁模里,如此做法,称之为“沉梁法”。这种方法在沉梁过程中,箍筋不可避免地受到主筋摩擦阻力的影响,会有箍筋绑丝脱落现象,导致箍筋会有挤在一起的情况,箍筋数量充足,但是间距没有保证,在钢筋隐藏验收过程中,且容易产生一种箍筋数量不足的“偷工减料”的误解,这样对于梁柱核心区的箍筋间距没法保证,特别是当把梁放进梁模里时,箍筋间距已很难进行调整,对于箍筋挤成一堆的情况,此时再调整箍筋间距,但是由于钢筋较密,操作工人难以伸手或者用工具伸进去用绑丝把箍筋和主筋进行固定。从而导致了箍筋间距不能保证的情况,进而影响了梁柱核心区的质量。此时不论是加“U”形开口箍或者其他焊箍方法,都难以满足设计要求,没有正确表达设计意图。此种方法从一定意义来讲,木工班组和钢筋班组之间的交叉作业少,施工时不会存在较乱的情况,对于劳务作业队伍来讲,较省力省时,同时对于素质较差的施工劳务作业队伍还存在侥幸心理,总是希望在验收时蒙混过关。再加上项目管理人员较少,检查不及时,过程控制不到位。等梁沉到梁模时,已经很难进行修改,这些因素结合起来,导致了梁柱核心区的箍筋间距难以保证,同时慢慢演变为一种施工现场的梁柱核心区的质量通病,凡是较大尺寸梁柱核心区都存在此质量通病。
3 施工现场针对梁柱核心区箍筋间距控制
项目为公共建筑,建筑面积达8万多平方米,框架结构,为一级抗震,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对于此建筑的梁柱核心区箍筋间距,综合设计规范要求、设计方的保守设计、抗震设防等级高等等因素,这些因素使得此项目中梁柱尺寸较大,主筋规格较大,箍筋规格较大且分布较密。加上建设单位对于工期要求紧。施工现场项目部针对此工程编制了较为合理的施工方案,并且就梁柱核心区的箍筋间距专门进行了研究讨论。一则考虑不能用传统工艺来施工,这样一来,箍筋间距保证了,但是工期没法保证,而且从安全的角度考虑,交叉作业,专业不熟悉,劳务作业队伍整体素质较差,方木堆放与钢筋堆放存在安全隐患。首先不考虑用传统工艺来进行梁柱核心区的箍筋间距控制,如果用目前较为广泛的“沉梁法”施工,加上工期较紧和劳务作业队伍的素质差,梁柱核心区的箍筋间距肯定是存在较大的质量问题,自检不合格,验收不通过,进行整改,时间浪费,质量无法保证。
针对目前梁柱核心区的箍筋间距问题,某施工现场项目部开展梁柱核心区间距QC攻关小组,专门成立QC小组,以项目总工牵头,质量员、技术员、施工员、施工劳务作业班组长配合进行攻关。针对本工程较大尺寸梁柱的核心区箍筋间距,进行反复研究探讨,借鉴前人的智慧经验,采用“沉梁封闭式箍筋法下滑法”对施工方案及工艺进行深化优化,总结出一套较好的施工工艺。
首先,根据现场实际情况把支撑体系搭设完毕后,木工班组进行梁板模板支设,支设完毕,钢筋班组进行梁板钢筋绑扎,此时,拿方木把梁架起,进行梁钢筋的绑扎。对于此工程,梁、柱纵筋较密,按图1制作,应做成焊接封闭环式箍筋,不得焊伤箍筋。预先把此箍筋笼套在柱子上,待梁下沉时,整个箍筋笼随着梁筋一起下滑到梁柱核心节点处。
具体做法如下:梁柱节点箍筋必须按图2焊接封闭环式箍筋制作,并按设计要求的间距加密箍筋。根据本工程的主筋规格尺寸要求,现场安装可在柱每侧设置1根12钢筋导筋段与节点箍筋点焊制成钢筋笼,四周4根12钢筋导筋与箍筋焊接成钢筋笼随绑扎后的梁筋一起下沉至设计位置。
等梁沉入梁模内时,箍筋笼整体下滑,这样,可以保证箍筋间距问题,但是此项目中梁柱尺寸较大,而且焊接质量有时很难保证,下滑时柱纵筋较多且规格大,存在下滑时箍筋脱焊的情况,针对此情况,根据现场反复试验,进行多次试验,项目先进行样板制作,与劳务施工作业班组具体操作人员进行反复研究试验,最后,得出了点焊的同时,拿绑丝把导筋和箍筋进行绑扎牢固。如此一来,箍筋间距能保证,同时,木工班组和钢筋班组的操作相互不影响,保证了梁柱核心区间距的同时,加快了施工进度。
4 结语
针对梁柱核心区的箍筋间距问题,设计方的保守设计,施工劳务作业队伍素质较差,不可避免地形成了施工现场质量通病,如何能保证梁柱核心区箍筋间距,是施工单位的质量控制重点。
控制核心 篇8
在建筑中, 为确保建筑的稳定性, 首先要保证中心点的稳定。对一个建筑物来说, 核心筒就是其中心点, 起着优化受力结构的作用。具体来说, 核心筒就是在建筑物中央部分, 由通风井、楼梯以及公共卫生间等围护形成的中央核心筒, 与外围框架形成一个外框内筒结构。此结构较为稳定, 抗震性极强。现在高层建筑越来越多, 从物理学来看, 一个事物越高, 中心越不容易稳定, 所以核心筒的设计在高层建筑中是十分重要的。
1核心筒的特点
一般而言, 核心筒多是由钢筋混凝土浇筑而成的, 有空腹式和实腹式两种, 前者主要由钢筋混凝土密柱组成, 后者则是钢筋混凝土剪力墙式的。
在钢框架—钢筋混凝土核心筒结构中, 受材料自身性能影响, 两种构件的截面有着很大不同, 就抗侧向的刚度而言, 前者要远远小于后者。而随着高层建筑的高度不断增加, 作用在建筑物上的水平压力越来越大, 核心筒的承载力也有所提升。钢框架承载的主要是竖向压力, 还有部分水平压力, 楼层越高, 其承受的水平压力越小。
为保证建筑质量, 加强其安全性, 在核心筒的设计施工中, 需注意以下几项:
(1) 通常来讲, 核心筒应该实现在建筑物整个高程中的贯通, 其宽度至少也应保持在筒长的1/12以上。如果筒体设置有剪力墙或者其他有利于整体稳定性的构件时, 宽度可相应地有所缩减。
(2) 核心筒的整体性。框架/核心筒结构的周边柱间必须设有框架梁;在设计筒体墙时, 无论竖向配筋, 还是水平配筋, 至少要设置两排;墙肢布置应遵循对称、均匀的原则;关于其外墙截面厚度, 一般都在200mm以上。
(3) 做抗震设计时, 需使连梁的延性有所提升, 可通过减小梁截面高宽比或设置水平缝的方法来实现;在筒体的各个角落, 尽量不要开洞, 如果遇到特殊情况必须开洞时, 需注意筒角内壁到洞口的距离, 至少要在50mm以上。
(4) 此结构还有一特点, 即能够最大限度地争取使用空间, 使各种辅助服务性空间向平面的中央集中, 使主功能空间占据最佳的采光位置, 并达到视线良好、内部交通便捷的效果。
2剪力墙裂缝控制技术
2.1 出现裂缝的原因
2.1.1 温度原因。
引起裂缝的原因有很多, 温度影响是较为普遍的一个原因。如果混凝土入模时的温度过高, 或者浇筑时放热量过大, 以致于在养护阶段采用不恰当的手段, 都容易造成温度收缩裂缝。
2.1.2 干燥原因。
在硬化过程中, 混凝土会发生一系列物理化学反应, 从而引起混凝土的收缩变形, 产生一定的收缩应力, 一旦此应力超过了混凝土的抗拉强度, 混凝土就极有可能从外到内因干燥出现收缩裂缝。另外, 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 为了增加模板的使用次数, 往往会将模板过早的拆掉, 从而导致混凝土的干燥收缩裂缝。
2.1.3 施工工艺。
在施工过程中, 为缩短工期, 节约成本, 施工单位可能在混凝土还未达到规定的强度标准时就开始堆放各种材料设备, 以致于施加的压力要远高于设计值, 从而产生裂缝。
2.2 裂缝控制措施
2.2.1 原材料的控制。
在选择材料时, 应保证水泥、掺合料以及外加剂的性能优越, 采用中低水化热的水泥来完成混凝土的配置。为使混凝土中的总水化热有所减少, 应加大粗骨料的用量, 减少水泥用量, 有效降低混凝土的水灰比;用水量需要加以严格控制, 可掺入适量的优质掺合料, 提高混凝土的性能;掺加适量的高质粉煤灰来替代部分水泥;将热峰时间向后推迟, 可掺加具备高效缓凝性质的减水剂;为减少水泥用量, 可用级配合理的粗细骨料代替;在混凝土的拌制过程中, 为达到减小温度应力的目的, 可掺入适当的微膨胀剂。另外, 水泥、掺合料以及外加剂的比例应符合标准并通过试验来确定。
2.2.2 混凝土建筑之前的准备工作。
选择合适的坍落度以及适宜的配合比, 禁止粉砂的使用, 对砂率、水泥量以及水灰比加以严格控制, 使混凝土的抗拉强度有所提升, 有效减少收缩裂缝出现的情况。对混凝土的配合比进行优化, 在混凝土能够正常使用的基础上尽量减少用水量, 保持低砂率、低坍落度、低水胶比, 通过掺加一定数量的引气剂和减水剂, 生产处低热、高韧性的抗裂混凝土。
2.2.3 加强现场管理。
设计和准备工作固然重要, 但最为关键的是现场施工阶段。必须做好交底工作, 强化现场施工人员的质量意识, 务必保证每一个施工人员都严格按照施工图纸进行工作, 将人为因素造成的失误降到最低。
3超高层混凝土的泵送技术
对于超高层的施工, 一般而言, 混凝土使用量大, 运距较长, 垂直运输的量也大, 加大了施工难度。可选择高压混凝土输送泵和高压管一次泵送至楼层, 使用布料杆均匀布料、人工振捣的方法。
由于传输的高度较高, 对输送泵施加的压力也相当大, 垂直布管难度大, 容易造成甭管堵塞。为避免这一情况发生, 应将混凝土的配合比调制最佳, 选择综合性能较强的输送泵, 按照标准的规范进行泵管布置工作, 浇筑混凝土时控制好节奏。一旦出现堵塞现象, 要及时进行排出, 通常会使用反泵法做有效处理。
4结束语
如今, 城市建筑发展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阶段, 施工难度也有所增加, 虽然当前的科技技术十分发达, 但建筑的安全问题仍是一个难点, 尤其是超高层建筑。核心筒是建筑的中央部分, 对其质量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必须把握好其相关的各种工艺技术。
摘要:经济的大力发展加快了城市化进程, 城市建筑是一个城市最明显的标志。如今, 建筑行业在长期的发展后取得不少佳绩, 超高层建筑也成了建筑的一个方向, 其安全问题尤为关键, 核心筒处于建筑中心, 发挥着重要作用, 其质量好坏直接决定着建筑安全。因此, 必须掌握好核心筒的施工技术等, 以确保建筑质量。
关键词:超高层建筑,核心筒,施工方法
参考文献
[1]朱涛, 张群梅.超高层核心筒剪力墙裂缝的控制[J].江苏建筑, 2010, 18 (3) :210-212
[2]佘俊, 赵健.超高层框架—核心筒结构施工模拟分析[J].山西建筑, 2013, 24 (9) :162-164
[3]金静.超高层建筑核心筒模板体系的优化设计及应用[D].安徽理工大学, 2012
[4]任海波, 吕利霞, 倪明非.中海广场中楼核心筒内外墙体液压爬模施工[J].施工技术, 2008, 27 (6) :154-156
控制核心 篇9
高层建筑核心筒产生变形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⑴在钢筋混凝土核心筒和钢结构外框架结构体系施工过程中, 结构是一形态、刚度、质量不断变化的结构体系, 同时由于核心筒领先于钢结构施工, 核心筒前部形成了悬臂端;
⑵核心筒在外力作用下将产生一定的变形;
⑶由于内外结构刚度的差异, 将导致内外结构产生差异变形, 主要是核心筒和外围复合巨型框架柱之间的竖向变形差异;
⑷由于混凝土材料自身特性原因存在收缩徐变现象, 必然使结构产生一定的竖向变形。
针对以上产生变形的原因:认真分析研究核心筒的整体变形和变形差异, 借鉴其他工程经验, 结合核心筒的垂直向预留设计补偿值, 提出核心筒竖向补偿需要采取的技术措施, 达到控制结构整体变形和变形差异的目的。
2 外荷载对核心筒整体变形的影响分析
外荷载主要有风荷载、地震荷载以及大型机械如塔吊荷载的影响, 在结构施工的各个阶段, 外荷载作用下, 结构的变形应都在可控制范围内。其中风荷载的影响较为显著。
3 混凝土收缩徐变对核心筒的影响分析
随施工进度混凝土核心筒的收缩变形计算公式来计算核心筒的收缩变形。
公式如下:
混凝土结构施工结束后各层的变形量分布如图1所示:
不采取措施的情况下, 结构竖向总变形43.2mm;5年后收缩稳定, 结构竖向总变形72.4mm。
随施工进度混凝土核心筒的徐变变形考虑混凝土龄期影响 (弹模随龄期关系) 和施工进度影响 (以下计算480天的结果) 。
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 混凝土的收缩徐变存在一定的影响, 可以分阶段采取一定的补偿措施, 以消除其影响。
4 核心筒结构整体变形
建立了整体结构模型, 分析了整体结构在自重作用下的变形情况。整体结构和核心筒模型见图3所示, 核心筒整体变形见图4所示。
5 核心筒与外框架变形差异分析
分析了在结构自重、混凝土收缩徐变作用下, 核心筒与外框架之间的竖向变形差, 其变形差异见图5所示, 不同标高处变形结果如表1所示。
6 核心筒竖向预留补偿分析与控制
在施工过程中, 根据设计竖向预留补偿程序, 结构的设计标高并非将层间高度叠加, 为了达到建筑设计的理论标高, 竖向核心筒墙体结构需要进行竖向补偿, 设计根据其估计的塔楼结构施工时间, 提供了在考虑了混凝土收缩、徐变、轴向压缩等因素下的预留补偿值。设计预计塔楼结构施工时间见表2所示, 核心筒垂直预留补偿值见表3所示。
虽然设计已经提供了核心筒垂直预留补偿值, 但根据期望竣工日期, 工程的结构施工日期将会大大缩短, 即实际工期与设计计算核心筒预留补偿值时的估计施工时间有较大差别, 因此根据招标文件期望竣工日期排定的实际施工进度, 并借鉴其它大型工程经验, 对整个施工过程进行仿真分析, 优化核心筒垂直预留补偿值。
根据施工过程分析结果, 确定核心筒的垂直预留补偿值见表4。
同时结合施工现场的监测, 对核心筒竖向预留补偿值进行科学调整。
7 结束语
通过分析外荷载对核心筒整体变形影响, 混凝土收缩徐变对核心筒的影响, 核心筒结构整体变形, 核心筒与外框架变形差异分析, 找出核心筒竖向预留补偿技术措施:
⑴根据设计竖向预留补偿程序, 施工过程中, 竖向核心筒墙体结构需要进行竖向补偿, 考虑混凝土收缩、徐变、轴向压缩等因素下的预留补偿值。
⑵根据招标文件期望竣工日期排定的实际施工进度, 即实际工期与设计计算核心筒预留补偿值时的估计施工时间有较大差别, 对整个施工过程进行仿真分析, 优化核心筒垂直预留补偿值。通过施工现场的监测, 对核心筒竖向预留补偿值进行科学调整。
参考文献
[1]游宝坤, 吴万春, 刘江宁, 于发明, 韩立林, 陈富银.论补偿收缩混凝土及其对建筑物裂缝的控制[J].人民长江 (Yangtze River) , 1989, (12) .
[2]丛俊华.浅谈建筑物裂缝控制[J].苏州城建环卫学院学报, 2000, (1) .
[3]石春民.复杂高层建筑结构设计要点分析[J].江苏建筑, 2013, (S1)
[4]张厚先, 陈德芳.高层建筑施工[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
[5]杨跃.高层建筑施工[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2004.
控制核心 篇10
一、核心员工的界定以及核心员工流失风险
(一) 核心员工的界定
核心员工是指那些拥有专门技术、掌握企业核心业务、控制关键资源部门、对企业经营产生深远影响的员工。
从企业创造价值的来源来讲, 核心员工大致可分为三类:第一类, 具有专业技能的核心员工。这类核心员工主要是拥有企业某一方面或领域的专业技能的人才, 其工作效果关系着企业的正常运转。第二类, 具有广泛外部关系的核心员工。这类核心员工拥有企业所需的广泛外向关系资源, 是企业与外部组织交流的桥梁, 如关键的销售人员和业务人员, 企业需要通过他们获取所需的资源和产品的输出。第三类, 具有管理技能的核心员工, 这类员工主要是能够帮助企业抵御经营管理风险, 节约管理成本, 其工作绩效与企业的发展密切相关 (李海清, 2009) 。
一般来说, 核心员工可替代性小, 是企业的稀缺资源, 对企业的发展和前途起到核心作用, 因此往往是人才市场上主要的争夺对象。其流动性高, 一旦流失, 对企业造成的损失往往是难以估量的。
(二) 核心员工流失风险
关键人才是企业的核心和代表, 是灵魂和骨干, 他们的流失对企业造成的危害是巨大的。归纳起来讲, 大致可分为四个方面:一是成本上升, 包括重新招聘的成本、培训费用、薪资等。国外的研究表明, 在人才流失后, 重新招聘和培训人员的费用是维持原人才所需薪酬额的2.8倍以上;二是潜在威胁, 如商业秘密的外泄和客户资源的流失等;三是导致正常的工作被中断, 企业经营效率下降;四是影响在职员工的工作情绪, 从而影响其工作效率, 也会影响以后招聘 (褚秋芬, 2006) 。
二、从内部控制看企业核心员工流失原因
企业核心员工的内部控制主要包括: (1) 员工的聘用、培训、辞退与辞职; (2) 员工的薪酬、考核、晋升与奖惩; (3) 关键岗位员工的强制休假制度和定期岗位轮换制度; (4) 掌握重要商业秘密的员工离岗的限制性规定。企业核心员工流失很大程度上归于企业内部控制制度设计不科学, 或者没有有效运行既定的内部控制制度。下面主要从四个方面阐述核心员工流失的原因。
(一) 招聘制度
公司对招聘过程没有形成科学管理。具体如下:
1. 企业在进行招聘前没有对企业现有能力和未来发展战略
需要做一个全面评估和规划, 以明确所需人才的素质和数量, 从而可能出现人力资源使用上的“盲目消费”, 也就是在用人方面盲目攀比, 招聘高学历人才, 或者招聘人数超过实际需要人数。这样企业一方面没有足够岗位容纳他们, 另一方面受聘人才缺乏个人发展空间, 这些都促使了人才的离职倾向。
2. 企业在招聘过程中, 缺乏与核心员工充分的双向沟通, 使
员工了解企业的价值观和企业文化, 判断员工是否赞同该文化并且愿意与之融合;只重视员工的硬技术, 对员工的软件因素如诚信品质及跳槽经历缺乏背景调查, 无疑是纳入了核心员工流失的风险。
(二) 薪酬与激励制度
1. 缺乏公平竞争的薪酬体体系。
薪酬的内部公平是确定薪酬战略的一个重要原则, 如果没有薪酬的内部公平竞争, 员工会失去工作的积极性;薪酬的外部公平也不容忽视, 如果薪酬低于行业平均水平, 员工会产生对比后的心理不平衡感, 从而更愿意向高薪企业流动。在传统多工资等级的企业中, 造成企业核心员工流失的主要原因就在于员工对企业公平性的质疑 (李海清, 2009) 。
2. 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
企业吸引和留住核心员工的关键之一在于充分承认和体现员工的价值, 使员工得到应有的尊重和地位。没有科学合理的激励机制, 为核心员工提供富有刺激性的奖励方案, 会挫伤员工工作的积极性, 最终导致人员流失率的上升 (周庆行、杨玉芝, 2007) 。有效的激励不仅仅是物质上的, 一些核心员工更注重自我价值的实现, 所以, 精神激励同样重要。
(三) 岗位设计
1. 授权不充分。
赵国强 (2006) 认为, 组织中的权力是资源的垄断性配置的结果, 这种垄断性配置是将若干有形资源以及某些无形资源垄断性地配置给特定的无形资源。而授权, 则是这种垄断性配置行为或过程本身。为每个人的无形资源配置相应的资源, 体现了对人才的尊重。
核心员工拥有具有较高的专业知识技能和较强的管理能力, 这些对企业来讲是一种无形资源, 需要特定的有形资源为其价值的实现提供基础, 即需要一定的权力。
2. 工作过分单一, 缺乏新鲜感和挑战性。
员工长期从事某一项工作会产生厌倦感, 或者正在从事的工作对核心员工失去了挑战性, 对未来工作前途不明朗, 或者不能胜任目前工作, 这些都会使员工产生跳槽换个工作环境的想法。因此企业有必要合理设计岗位内容和形式, 防范此类问题的产生。
(四) 培训制度
从某种意义来说, 员工培训是企业的一种经济投资活动, 同其他投资活动一样收益与风险并存, 企业通过对员工的培训, 员工的知识技能得到提高, 同时也提高了企业的创新能力和获利能力。从理论上讲, 这本应是一个双赢的过程。但是在现实中, 对员工培训之后, 这类员工的离职率比培训前大幅上升了。因此员工培训前后的控制工作对核心员工的去留有重要影响。
1. 培训对象选择的失误。
企业在选择培训对象时, 通常只是根据该员工在培训后预期对组织的贡献和工作的重要性来确定人选的, 往往是那些企业中直接创造价值的员工或是高级技术或管理人才, 但忽略了对这些将要参加培训的员工的忠诚度的调查。因而没有从源头上避免员工流失的风险。
2. 培训过程中缺乏沟通和监督。
培训是一个需要企业在整个过程中对员工和培训效果进行全程监控的复杂过程。如果在此过程中缺乏监控或者与培训机构、员工的沟通, 会失去对员工培训效果的控制, 也可能对员工的离职倾向不能及早发现 (秦檀、赵建, 2006) 。
3. 培训后对核心员工缺乏约束。
培训后的员工对企业来说是一项重要资本, 缺乏约束造成的流失损失是重大的。如企业没有采用法律手段明确规定受训员工的权利与义务, 或者采用经济约束条件如让员工负担一部分培训费用等来对受训员工形成制约。这样, 受训员工离职成本较低, 且由于培训带来的自身价值增值, 员工离职净收益会增加, 增加了员工的离职可能。
三、核心员工流失风险防范对策
从上述分析可见, 要应对企业核心员工流失的风险, 企业应加强内部控制制度的科学设计和有效执行, 具体可以考虑以下措施:
(一) 完善招聘策略
1. 企业要把核心员工的招聘纳入到企业的整个管理系统, 包括企业发展战略、公司组织和业务需求, 是综合权衡的结果。
对招聘要做好计划, 明确所需人才的数量和结构, 使得所聘人员人尽其才。明确告知应聘者关于企业各方面的正确信息, 减低应聘者不切实际的预期值, 减少早期辞职的发生。切忌盲目招聘, 出现人才“拥挤”或者让员工觉得“大材小用”了等消极结果。
2. 做好招聘过程中的筛选, 与应聘人员进行充分的交流。
首先要考察应聘人员的价值取向;其次要向其明确本企业的价值观和企业文化, 判断员工与企业文化的契合度。如果两者冲突较大, 要慎重考虑是否招聘;最后要考察应聘员工的诚信品质, 责任感以及跳槽经历。
(二) 优化薪酬与激励制度
1. 薪酬结构要支持工作流程, 要有利于员工行为与企业目标的一致性。
绩效考核工作要做到公平、透明, 使员工的工作能得到公平的薪酬, 体现其个人价值所在, 因而激励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另外, 在核心员工与一般员工之间要合理拉开差距, 使核心员工特别的价值体现出来, 同时保证薪酬有提升的空间。
2. 对企业的核心员工应当提供富有刺激性的个性化激励方案。
要使核心员工对企业具有较高的承诺和卓越的绩效表现, 企业就必须能够为核心员工提供一个极具竞争力的个性化激励方案。对核心员工的激励要考虑到他们的个性特征和心理预期, 针对不同情况, 为其设计个性化的激励方案, 从而有效激励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邓坤来, 2006) 。
(三) 科学设计岗位
1. 要充分授权。
企业要根据核心员工的素质和性格合理选择授权, 敢于授权, 让核心员工有施展才华的空间, 减少员工在工作中的束手束脚, 扩大个人发展空间, 使员工在顺利完成工作同时实现自身价值。当然在授权同时要给予相对应的责任。
2. 使工作设计更富弹性, 人岗匹配。
首先, 企业可以有意识地安排员工有秩序地进行岗位轮换, 给员工带来工作的新鲜感, 同时舒缓员工压力。赵玲玲认为, 员工在新奇感和成就感的驱动下, 会更有效地发挥其工作潜能和积极性。岗位轮换可以变“钻井”为“拓湖”, 使员工对于“纵向晋升”的聚焦转化为“横向移动”。通过在不同工作岗位上的轮换, 掌握全面的工作技能, 提高操作能力, 同时伴以配套的薪酬制度, 同样可以使员工在心理上产生满足感。其次, 岗位设计要使人岗匹配, 从而使资源得到优化配置, 从而使人力资源、物力资源、财力资源信息资源等都得到有效利用。如果工作难度和强度超过与员工的承受能力, 或者员工对工作内容产生厌恶感, 员工的离职可能性大。
3. 做好核心员工的职业生涯管理。
职业生涯规划是指员工进入企业后, 员工和人力资源经理根据个人条件、背景共同协商, 为员工制定发展计划、路线, 协助员工开发各种知识技能。首先企业要分析确定本企业的战略目标, 并结合本企业知识型员工的状况, 制定企业职业生涯管理的目标。其次可以建立职位变动制度, 设计多种职业阶梯模式, 运用非职务变动发展来丰富和完善职业生涯管理方式。同时企业要建立一个与核心员工互动沟通的信息平台, 来开展职业生涯管理活动, 通过与知识型员工进行有效的沟通以取得其认可与支持。在核心员工职业生涯设计中要重视绩效管理的作用, 它能够帮助员工提升绩效, 督促员工向职业目标前进 (刘清华、徐枞巍, 2008) 。
(四) 做好培训事前、事中和事后控制
1. 培训前慎重选择计划培训的核心人员。
首先应该对员工对组织的忠诚度进行评估, 避免选择对企业忠诚度和归属感不强的员工。其次, 要进行培训需求分析, 将公司的中长期发展规划及目标细化到各个工作岗位上, 明确各部门各个岗位的要求, 建立员工信息系统, 将其素质及潜质与企业的岗位要求相结合, 最终选出确实需要培训的员工。
2. 培训过程中与培训机构和员工进行充分交流。
一方面了解员工的培训状态, 对培训效果进行及时回馈, 另一方面了解员工的心态, 及早发现员工的离职倾向, 从而做出防范措施。
3. 运用法律手段, 与受训员工签订契约, 防止员工受训后立即跳槽。
另外可以让受训员工承担一部分培训费, 然后将员工承担的部分培训费以激励的方式分期返还。还可以借鉴职工股权和期权的理论与实践, 在职工股权制度基础上, 在员工培训中引入期权理论, 即把学习和培训过程中发生的费用, 以员工自付、企业股票期权补偿的方式制度化, 这既有利于提高员工学习积极性、稳定员工队伍减少受训员工的离职率, 又有利于有效利用资金、增强培训效果 (秦檀、赵建, 2006) 。
此外, 对员工的培训可以尽量针对企业发展战略的特殊要求, 进行针对性的培训, 增强核心员工的资产专用性, 有效应对资产流动性。
对于掌握重要技术和商业秘密的员工, 为防止技术和商业秘密外泄, 还应与其签订保密协议和竞业条款, 避免人员流失后给企业造成的损失。
随着全球化竞争的展开, 人才争夺战愈演愈烈。在这样的环境下, 谁拥有了核心人才, 谁就拥有了竞争的主动权。为此, 企业应从招聘制度、薪酬和激励制度、岗位设计、培训制度等方面完善内部控制制度, 并使之有效运行, 从而防范核心员工的流失风险, 保证企业的竞争力, 实现核心员工与企业的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1]褚秋芬我国现代企业中核心人才流失的原因及对策研究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717 (6) :239-241
[2]邓坤来企业核心员工流失与企业员工稳定机制研究J湖南农机2006 (5) :87-90
[3]李海清企业核心员工流失分析与风险管理J北方经济2009 (1) :95-96
[4]刘清华徐枞巍知识型员工职业生涯管理浅析J商场现代化 (中旬刊) 2008 (533) :103
[5]秦檀赵建受训员工离职的原因及对策J当代经理人 (中旬刊) 2006 (21) :256-260
控制核心 篇11
关键字:高能气体保护脉冲冷弧技术成型,红外测温,激光实时补偿,氩气降温
1.引言:快速成型技术[1-4]集成现代数控技术、CAD/CAM技术、材料科学等领域的最新成果,以增材制造为思想,以降维制造为手段,实现三维原型件或功能件的先进制造技术。当前,快速成型技术基本用于非金属样件的加工,然而其加工出来的产品,在机械、力学及材料学等各方面的性能,还不能够满足工程上的实际需求。另外当前的快速成型技术成型的精度比较低有待进一步的提高。目前最主要的金属快速成型装置多为采用了激光器或者是电子束作为成型的探头,然而此类设备的结构比较复杂、功耗较大、寿命却相对来说比较短。工业生产对提高设备的成型精度和降低设备的运行成本有十分迫切的需求。因此,基于精密焊接技术基础的快速金属模型、模具的制造是一种非常实用又制造成本较低的方法, 其研究具有较高的理论意义和很大的实用价值。
2.研究内容:在金属高能脉冲熔积快速成型系统中,控制模块和软件的设计与实现是其核心。主要包括模型建立、数据转换、传送、解析、电机控制模块。系统采用 ATmega2560核心板为控制器,系统首先采用CAD制图模块制作出三维立体模型并导出其G码,然后通过C#编写上位机软件将G码传递给ATmega2560控制端,ATmega2560可以自动解析G码,从而控制电机及喷头的运动,最终实现三维立体成型。控制模块结构原理图如下图1-1所示:
图1-1 控制模块结构原理图
2.1 控制电路总体结构
本系统控制核心采用ATmega2560,系统包括步进电机驱动、喷头控制、走丝控制、红外测温控制四部分。ATmega2560控制板通过串口与上位机软件进行通信,当接收到上位机发送的G码后,进行传递解析并控制相应的步进电机动作。此外,固态继电器实现喷头的运动及温度控制。红外测温模块采用MS6520B红外测温枪,红外测温枪主要用于温度的测量与显示。控制电路采用ATmega2560控制板为核心控制器,与电机驱动电路、温度控制电路相结合实现喷头的运动及温度控制。控制电路的核心部分为ATmega2560,其作用是解析从上位机端接收到的数据(G代码),生成相应的控制信号,分别控制电机驱动模块和SSR固态继电器,进一步驱动XYZ轴步进电机及喷头。控制器设计如图2-1所示:
图2-2 控制器设计
2.2 关键模块的设计与实现
金属高能脉冲熔积快速成型系统关键模块的设计与实现主要包括:核心控制模块、USB通信模块、XYZ轴运行控制模块、电机驱动模块、限位开关电路模块。
2.2.1 核心控制模块
本系统控制核心采用ATmega2560控制板,通过USB通信模块与PC通信,接收数据并处理,通过控制步进电机带动喷头运动,根据三维模型快速成型工件。ATmega2560运算速度快、精度高,是一种简单易用的开源形电子原型平台。本研究采用ATmega2560控制步进电机驱动喷头、走丝、红外测温动作,与PC机外围设备相连,运行时与PC机上的软件进行通信。
2.2.2 USB通信模块
成型机原型系统中计算机软件模块与ATmega2560控制板的交互,通过USB通信模块来完成。USB通信模块主要负责PC机端与ATmega2560端的信息传输,只需通过一根USB线就可实现接口转换。使其在上位机中不需根据情况改变传送数据类型,而直接传送数据,该模块通过转换数据使得上位机和下位机能实现高效通信。由于电脑中并没有串行UART接口,而ATmega2560控制板只能通过USB转串口电路实现电脑与电脑之间的通信。接口转换芯片采用FT232RL,可以实现USB到串行UART接口的转换,也可转换到同步、异步Bit-Bang接口模式。
2.2.3 XYZ轴运行控制模块
金属高能脉冲熔积快速成型系统的主体框架由直线光轴搭建,光轴之间用框架脚连接,并将步进电机固定在各轴上。中心的熔积喷头由ATmega2560控制,X、Y、Z控制系统有四个步进电机驱动,电机由ATmega2560控制。X、Y、Z轴互为直角,X、Y轴是由同步带分别接一个步进电机来定位,Z轴则是由丝杆控制,通过两个步进电机驱动,喷头由一个单独的步进电机控制。
2.2.4 XYZ运动电机驱动模块
ATmega2560通过4块A4988电机驱动芯片来控制系统X、Y、Z轴的移动,使控制系统精度高,稳定性好,同时A4988较小的结构节省了安装空间。A4988芯片是一种带转换器和过流保护的 DMOS 微步驱动器,驱动芯片通过响应ATmega2560发送的数据来控制步进电机运动。
2.2.5 限位开关电路模块
限位开关是一种电气开关,用以限定机械设备的运动极限位置。为了避免喷头部分运动而碰到系统周围框架,造成支撑杆和传动带损坏。在喷头运动边界部分安装限位开关,当喷头运动到极限范围时会触碰到限位开关,从而使电路断开,及时保护系统。
2.3 通信软件部分
通信软件是一套由C#编写的上位机控制软件,它与ATmega2560通过串口进行通信,并且将需要成型的三维图像信息转换成可以识的G代码,并将其传输给ATmega2560。本部分通信软件的开发环境为Microsoft Visual Studio2010,采用C#为开发语言,通信方式通过USB进行串口通信。通信软件工作的方式首先对电路板进行测试。设置发送数据方式为手动控制,可以通过改变X、Y、Z轴的坐标参数来控制快速成型机的运动。其次进行实物打印,设置发送数据方式为自动发送,打开串口,控制软件可以将模型编辑器生成的G码通过串口自动发送给ATmega2560。单片机对G码进行解析,从而控制X、Y、Z轴的电机运动。整个环节中,ATmega2560编程采用IDE编程软件,其界面友好,编程简单,而且是开放源代码的软件,它还免费提供了丰富的函数库可以随时调用。并且只需要一根USB线就可以将编写好的程序方便的下载。C#编程采用Microsoft Visual Studio2010进行编程,它不仅具备操作简单、使用方便、易于编程与下载的功能,还具有集成的开发环境、上位机控制和实时测试的功能。
2.4 CAD成型软件接口
系统首先使用CAD绘图软件画出所要成型件的CAD模型,然后用G码转换器把CAD模型转换成G码。再使用G代码传输软件读取G码,并把G码信息解码后通过串口传送给ATmega2560完成相应控制动作。下图中的2-1为CAD模型设计,2-2为G代码传输到上位机。
图2-2 CAD模块设计 图2-3G代码传输到上位机
左图直接将需要成型的模型生成G代码文件,然后G代码文件经过右图打印机控制软件传送给ATmega2560,ATmega2560控制板可以自动解析G代码,从而控制电机运动,实现快速成型。
3 总结
对金属高能脉冲熔积快速成型系统的核心控制部分进行了详细研究与实现,完成了核心控制电路的设计以及通信模块的设计。完成了ATmega2560核心控制器与C#通信软件的编程。实现了CAD成型软件接口通过ATmega2560的G码解析执行,并将其发送到上位机软件,控制器可以很好的控制步进电机和喷头动作。
参考文献:
[1]王位. 三维快速成型打印技术成型材料及粘结剂研制[D].华南理工大学,2012.
[2]刘杰. 面向快速成型的设备控制、工艺优化及成型仿真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2.
[3]尹希猛,王运赣,黄树槐. 快速成型技术——90年代新的造型工具[J]. 中国机械工程,1993,06:30-32.
[4]颜永年,张伟,卢清萍,王刚,刁庆军,时晓明. 基于离散/堆积成型概念的RPM原理和发展[J]. 中国机械工程,1994,04:64-66.
作者简介:汪静,甘肃省电力公司电力经济技术研究院,甘肃省兰州市七里河区西津东路628号,邮编:730000,女,1988.12生,汉,甘肃陇西人,初级助理工程师,硕士研究生,方向:智能仪器与检测技术,电话18709578169
控制核心 篇12
本文认为核心员工流失的原因大致可归纳为三个方面:其一, 薪酬等市场经济作用下的向优势企业流动。其二, 企业自身因素导致员工不满的向其他企业流动。其三, 受家庭等影响的其他个人因素。事实上, 核心员工这一特殊群体的离职大多属于自愿性失业, 如果企业与其之间的关系仅仅靠劳动契约来维系, 那么在市场经济作用下, 核心员工就很容易向优势企业流动, 换言之, 相对于优势企业, 本企业核心员工的流失就变得难以控制。
因此, 从心理契约的角度来说, 如果企业能够利用自身优势, 通过管理劳动契约所不能明确充分界定的对核心员工与企业之间的相互期望与责任, 规范企业行为, 增强企业与员工心理契约的实现程度的激励, 就能够提高核心员工的满意度和忠诚度, 弱化市场经济作用下导致的核心员工流失, 弥补企业在人才市场竞争中的不足, 对控制核心员工向优势企业的流动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1 心理契约的内涵
心理契约最早是由组织心理学家Argyris在《理解组织的行为》一书中, 为了描述组织与员工之间的关系提出的, 强调在组织与员工的关系中, 除了正式的雇佣契约规定的内容外, 还存在着隐含的、非正式的、未公开说明的相互期望, 他们同样是决定员工态度和行为的重要因素。基于对文献和理论的研究, 本文认为, 心理契约是员工对劳动契约所明确规定的责任义务以及其以外所形成的隐含的期望、承诺实现程度的感知。在这一概念中, 着重强调三点, 下文的研究与对策也是基于这三点展开的。其一, 这种感知与组织本身与员工自身条件有关;其二, 这是一种个人自我感知, 可能存在偏差, 且内容随组织环境的变化而变化;其三, 这种感知易形成于工作内容、工作绩效等难易准确界定与衡量的员工中。
2 心理契约对核心员工流失的影响过程分析
大量的实证研究表明, 心理契约对工作满意、离职意向和组织政策有显著影响。本文在Morrison and Robinson (1997) 的心理契约违背的发展过程模型和Turnley and Feldman (1999) 的实验模型的基础上构建了以下模型, 阐释了心理契约对员工流失的影响过程。
如图1所示, 本文认为, 从心理契约的创建, 到发生心理契约违背, 再到员工的行为反应, 要经历三个重要的感知阶段。
第一阶段, 对比感知阶段, 即员工会将在组织中的工作实践与在心理契约创建阶段形成的期望和组织给予的承诺进行对比感知。而员工能否感觉到这种不一致受警觉性和显著性两方面的影响。
第二阶段, 归因感知阶段, 即员工发现不一致后会在“组织承诺为兑现”与“自我承诺未兑现”之间进行归因, 并进行公平性比较。需要强调的是, 员工的归因只是一种自我感知, 很可能出现偏差, 而由于核心员工的工作内容及绩效更难以准确界定, 更容易发生归因的感知偏差。这时就需要组织进行正确的引导, 给予必要的解释。
第三阶段, 反馈感知阶段, 即员工公平性比较后可能会寻求申诉或沟通, 或者表现出不良的情绪, 组织也可能给予一定的解释与补偿, 员工在“个人反馈”与“组织反馈”之间感知反馈是否有效, 若有效, 则回到第一感知阶段, 若无效, 则可能发生心理契约违背, 并表现出降低绩效、维持现状、离职等行为反应, 并且对于核心员工来说, 降低绩效或维持现状都是短暂的, 很可能会快速向离职行为转化。
3 基于心理契约的控制核心员工流失的对策
从心理契约对核心员工流失的影响模型中我们可以看到, 由于心理契约是一种“内在的”、“隐含的”的“感知”, 三个感知阶段中都容易发生偏差, 那么, 组织行为的作用就是决定性的, 决定着组织与员工的心理契约实现程度, 直接影响着员工的行为。
3.1 过程式的核心员工的心理契约管理
企业对员工心理契约进行管理时, 应该注意到, 一方面, 心理契约形成始于企业招聘行为发生时, 而不是员工与企业签订劳动契约时。另一方面, 心理契约的内容会随着员工的工作年限、组织环境等的变化而变化。因此, 企业应该对心理契约采用过程式的动态的管理, 规范企业在心理契约创建、维护、修补三个阶段的行为, 建立基于心理契约三阶段的核心员工激励机制。
3.1.1 心理契约创建阶段——传递正确的、实际的企业和岗位信息
员工早期的心理契约是以招聘人员的沟通和承诺为基础产生的, 招聘人员在初步界定员工与企业的心理契约间发挥了关键的作用。因此, 企业在最初的招聘过程中就应该传递正确、实际的企业和岗位信息给应聘者, 尽量避免源头上的认知偏差, 引导使其产生合理期望, 企业更应该充分了解核心员工的兴趣、动机、以及对企业的期望。另外, 加强规范的引导产生合理期望的培训和加强直线经理人与其的沟通也是十分必要的。上述这一过程与一系列行为对企业与员工心理契约准确界定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否则, 在偏差性的心理契约一旦形成, 在心理契约的维护阶段的激励措施就可能“有气无力”, 不利于推动员工与组织的心理契约的实现程度, 从而影响激励措施对核心员工流失的控制作用。
3.1.2 心理契约维护阶段——建立有助于提高心理契约实现程度的激励机制
在心理契约维护阶段, 有针对性的激励机制对提高心理契约的实现程度有积极的意义。在薪酬激励方面, 提供对外具有竞争力的薪酬是企业对核心员工自身价值的肯定, 在提高其离职成本的同时, 也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其与企业间的心理契约。因此, 在对待核心员工的薪酬问题上, 建议企业尽可能的采用市场领先型的薪酬策略, 也要注意把握激励薪酬发放的及时性和需要性原则。在成就激励方面, 核心员工大多是处于追求实现自身价值的高需求层次中, 特别注意从给核心员工提供有挑战性的工作内容、较大的晋升空间和发展机会、设计科学的职业生涯规划等多个方面着手, 以激发其工作积极性。在情感激励方面, 要注意要特别从细节上给予核心员工无微不至的关怀, 例如, 很多企业会为员工准备午休用的躺椅、在员工生日时送上蛋糕祝福等。这就需要直线经理与核心员工之间的沟通“常态化”, 充分了解核心员工, 从细节上着手加强与核心员工的情感交流, 往往对降低核心员工的流失率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3.1.3 心理契约修补阶段——关注并及时处理与反馈核心员工的申诉
大量实证研究表明, 心理契约的内容会对应着员工的工作年限、组织环境等的变化而变化, 因此, 组织应该时刻关注心理契约内容的变化, 关注员工所表现出来的不满, 对于核心员工提出的合理要求和申诉要及时反馈, 或者说, 在核心员工产生离职倾向和未采取离职行动前及时加以控制或补偿, 才能减少心理契约违背的发生。
3.2 权变式的核心员工的心理契约管理
对于核心员工对组织的心理企业的心理契约进行权变式的管理既具有必要性, 也具有可行性。必要性是说, 企业给予不同员工的组织承诺不同, 员工对企业的期望也不尽相同, 一成不变式的心理契约管理并不能满足核心员工的需求;可行性是说, 核心员工创造着企业的80%的绩效, 但其数量却只有全部员工的20%, 企业并不需要耗费巨大的管理成本而可以将人力资源管理的重点放在核心员工的身上, 实现差异化的管理。
所以, 从心理契约的角度, 控制核心员工流失, 企业的首要任务是, 一方面要区分普通员工与核心员工的心理契约差别, 另一方面还应该按照岗位、年龄等因素对不同类型的核心员工的心理契约类型进行划分, 例如, 核心员工中, 较为年轻的员工往往更注重职业发展, 而年龄较大的员工较为注重工作稳定性。再比如, 业务类岗位、技术类岗位、职能类岗位的核心员工对工作新鲜感、培训、薪酬等偏好不同, 其对企业的期望也不同, 企业应该予以区分。这一过程有助于企业充分了解核心员工的需求和期望, 采取差别化的企业关怀和激励措施。例如, 改变原有的“普享式”福利措施, 采取差别化的福利激励, 采取提供给核心员工规定额度的“福利套餐”供员工自助选择的方式等。这样, 在心理契约维护阶段的激励才具有针对性, 才能够在真正意义上提高核心员工的满意度和忠诚感, 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控制核心员工的流失。
摘要:核心员工低替代、高贡献、高自我实现等特点形成了其在人力资本市场中的高流动性, 而能否有效控制核心员工向优势企业流动是企业能否取得竞争优势的关键。现代企业中, 如果对核心员工仍然只是单纯的基于劳动契约的管理, 那么, 相对于优势企业, 核心员工的流失就变得难以控制, 而基于对核心员工更强情感承诺与心理依附的管理却能从一定程度上弥补企业在人才市场竞争中的不足。因此, 本文基于心理契约对核心员工流失的影响过程分析, 提出了控制核心员工流失的对策, 以期对企业控制核心员工向优势企业流动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心理契约,核心员工流失,对策
参考文献
[1]张国宾, 周爱军.基于重复博弈的心理契约分析[J].企业经济, 2006 (06) .
[2]陈加洲, 凌文辁, 方俐洛.组织中的心理契约[J].管理科学学报, 2001, 04 (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