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利性阅读

2024-10-31

功利性阅读(共12篇)

功利性阅读 篇1

近年来随着阅读率的下降, 学者专家开始求解阅读率下降的原因, 一时之间, 功利性阅读成为了众矢之的, 对功利性阅读采取了口诛笔伐的攻势, 功利性阅读被很多学者认为是一种危害性的阅读方式而加以否定。与此同时, 以养心阅读为代表的经典阅读被推上前台大加赞扬, 一抑一扬, 对这两种阅读的态度明朗, 一个像是绝对错误的阅读方式, 一个像是绝对正确的阅读方式, 事实是这样的吗?二者之间是不能共存、很好的结合呢?笔者通过分析, 希望能引起读者的共鸣。

1 功利性阅读

1.1 什么是功利性阅读

广义的功利性指的是“功效利益”。广义的功利性阅读, 是指为了获取“功效利益”而阅读。这里强调阅读是为了取得某种功效或者利益, 亦可理解为阅读具有目的性。[1]其目的或为求知, 或为养心, 或为求知和养心二者兼得。

狭义的功利性指的是“功名利禄”, 这里指的这种阅读是指为了实际可见的利益而阅读, 这种阅读能快速地获得知识, 这种方式仅以求知为目的, 忽略了阅读能陶冶情操这一养心功效。所以本文所指的功利性阅读主要是狭义的功利性阅读。

2 功利性阅读产生的原因

2.1 社会普遍价值观的影响

在市场经济形态下, 人的价值是通过财富的物化关系来表现的, 于是许多大学生的价值观中将找到高薪职位, 获得较高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地位作为人生的价值追求。[3]在这种社会普遍价值观的引导下, 作为读者, 尤其是当代的大学生, 深受影响。他们片面地认为, 能现实地提高经济收入和生活水平的阅读才是有用的, 才值得关注和付出努力。[3]在这种情况下, 学生们自然会选择性的进行阅读, 把有限的时间进行功利性阅读。

2.2 学业压力、就业压力和经济压力的影响

许多高校课程设置过分追求学科比例, 设置课程量偏大, 学生课外时间偏少。若是理工科, 由于要应付繁多的作业、实验, 还要安排适当时间预习, 根本没有多少时间阅读课外书籍。还有一些学生, 还辅修第二专业, 时间极其宝贵, 阅读的指向性更明确。

另外, 就业压力不容小视, 这种压力致使学生长时间处于压迫、紧张和焦虑的状态。目前的形势是就业艰难, 大学生毕业人数逐年增加, 人才竞争日趋激烈, 社会亟需实用型人才, 在这种大形势下, 大学生要想谋一个好的职位, 不得不面对现实, 不得不花费更多的时间来读专业性的书籍, 进行功利性阅读在所难免。

再者, 经济压力也是很多学生在大学期间必须承担的, 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有勤工俭学的经历。在各种压力的挤兑之下, 很多学生在阅读方面, 目的性非常明确, 那就是进行选择性的功利性阅读以期达到目标, 缓解以上各种压力。

3“功利性阅读”的优点

功利性阅读可以说是人类阅读活动常见的一种形式, 是人类生活的有效方式之一。社会的发展以及人类的进步也离不开这种必要的阅读形式。[4]

3.1 功利性阅读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社会的发展进步

不可否认, 功利性阅读培养出了大量的专业性人才和实用型人才, 满足了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没有一定倾向的功利性阅读, 无法达到培养专业人才的目的。他们服务于社会的各个部门和角落, 为人类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功利性也是人类进行阅读的内驱力, 在一定程度上, 功利性已经成为社会进步的有力动因。[1]

3.2 有利于读书习惯的养成

应当承认:阅读, 不可急功近利, 但又不能没有功利。[4]功利是推动学生读书的一种动力, 虽然这种动力的持续性值得商榷。学生们通过英语考级、计算机考级还有其他的证书考试, 获得证书的同时也巩固增加了知识, 同时也有利于阅读习惯的养成。所以这种“功利性阅读”在很大程度上有利于读书习惯的养成, 而功利性能够成为培养阅读习惯的助推剂。

3.3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严谨精神

“功利性阅读”一般都是为了专业知识的学习, 多数是为了考证或解决实际的问题, 所以这种阅读有助于学生严谨性的培养, 不严谨, 不认真, 不定量分析, 一般是通不过考试的。相对来讲, 理科生比文科生做事情要严谨务实, 这和“功利性阅读”是分不开的。

4 功利性阅读的缺点

很多学者都认为功利性阅读有问题也是有一定的原因的, 从前面的分析可以看出, 功利性阅读是一种外压式阅读, 一旦外部压力解除, 阅读行为容易停止。再者, 这种外压式的阅读容易产生阅读焦虑, 产生求胜求成的焦虑心理, 焦虑容易让人厌恶阅读。正是因为有这些缺点的存在, 功利性阅读才屡遭诟病。有缺点, 就需要有弥补的方法, “养心阅读”就是很好的补充和弥补。

5 养心阅读

5.1 养心阅读的概念

所谓养心式的阅读, 就是阅读不为赶考升学, 不为求职升级, 只为增长见闻、陶冶情操, 侍奉爱好的阅读。养心阅读的终极目的只是与心灵相关。当阅读和精神质量相守, 当阅读和情操品位相望, 这样, 面对人生的酸甜苦辣、得失兴败, 才能真正地处之泰然。[6]养心阅读是培养人心境, 培养放松、悠然自得、乐在其中的一种读书境界, 让读书成为一种幸福的感受, 这种阅读, 真正能滋润人们的心田。

5.2 养心阅读的优点

阅读能练就坚强的神经。书中的世界, 能抚平人生很多的沟壑, 安慰很多的焦躁, 肢解很多真相, 通达很多情愫, 这才是阅读的真情实意。热爱阅读, 是人之皆有的权利, 是获得充实心灵的通途, 是抵达平稳状态的手段。[6]

阅读是缓解焦虑情绪的一剂良方。尤其是当今如此快节奏的社会生活中, 阅读对于滋养人的心灵, 不失为一种明智的选择。养成读书的习惯, 你会发现阅读与生活、工作、交际和处事的提升息息相关阅读是修炼“道”的过程, 在字里行间中去品味生活, 去享受生命, 去珍爱人生, 去滋养心灵, 从而远离焦虑的侵袭, 远离浮躁的困扰。

作为养心阅读的主要方法便是提倡经典阅读, 经典文学具有培养民族精神和爱国精神的作用, 经典文学具有强化道德、养成责任意识的作用, 经典文学具有培养豁达胸怀, 养成健康心理的作用, 经典文学具有陶冶情操、培养审美情趣的作用。[7]阅读经典已经在全国各个高校刮起了一阵旋风, 各种各样的读书节以及读书活动都在如火如荼地展开, 目的是要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 提高学生的软实力。

6 将功利性阅读与养心阅读结合起来

有很多学者抨击“功利性阅读”, 同时又很多学者提倡阅读经典, 即“养心阅读”;好像“功利性阅读”和“养心阅读”是对立的, 非此即彼。其实, “功利阅读”与“养心阅读”其实是人类阅读的两个层次、这两种阅读是相互依存、相互联系, 相互推动、相互转化的。人们在通过读书获取自然、科技知识的同时, 会在阅读过程中受到作者的潜在影响而形成严谨、认真和积极奋斗探索的精神品质, 从而完善人格、净化心灵, 达到“养心”的境界。反之, 当读书达到了“养心”的境界, 灵魂纯洁了, 人格高尚了, 对社会责任感也随之增强。为了更有效地回报社会, 他们又会转入寻求新知识、培育新能力的“功利阅读”。所以, 功利性阅读不应该打压, 应该鼓励, 应该尊重这种阅读方式, 养心阅读大力提倡更加无可厚非, 二者是不矛盾的。事实上, 很多审美性阅读多是从功利性阅读引发的, 都是一个由浅入深、逐步积累、不断增长、不断进步的过程。[4]

总的来说, 这两种阅读方式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孪生兄弟。功利性阅读培养的是学生的硬实力, 而养心阅读培养的是学生的软实力。若功利性阅读是物质文明建设的话, 那养心阅读便是精神文明建设。二者结合的好, 培养的就是复合型的人才, 就是合格的人才, 就是社会需要的人才。

摘要:近年来, 随着阅读率的下降, 人们将原因归结为功利性阅读, 同时大力提倡养心式经典阅读。把阅读率下降全部归谬于功利性阅读是片面的, 选择功利性文献是读者的自由, 进行功利性阅读是读者的权利, 应受到充分尊重和公正对待。同时功利性阅读和养心阅读是相互依存、相互联系、相互推动、相互转化的。两者的结合才能培养合格的、复合型的、社会需要的人才。

关键词:功利性阅读,养心阅读,人才培养,阅读模式

参考文献

[1]封玮, 谷丽萍, 单承伟.从功利到权利—为功利性阅读申辩[M].图书馆建设, 2009 (2) .

[2]杨秀敏, 聂英.当代大学生的功利性阅读与图书馆的阅读教育辅导[J].科教文汇, 2013, 1.

[3]胡韬.大学生功利性阅读的心理剖析及大众传媒导引[J].媒介教育, 2011, 9.

[4]董一凡.试论“功利性阅读”的社会功能[J].图书馆杂志, 2010, 7.

[5]曹维劲.阅读的“谋事”与“谋心”—兼为功利性阅读正名[J].编辑学刊, 2008, 1.

[6]梁凤莲.进入阅读犹如路过天堂[J].思维与智慧, 2009, 12.

[7]张明珠.浅谈文学经典阅读对素质教育的作用[J].读与写杂志, 2009 (6) :11.

功利性阅读 篇2

论道德行为选择的功利性及其淡化

现实人们的行为选择基于利益考虑的前提下,使行为具有了功利性倾向,功利性使人们在进行道德行为选择中,必然存在一种“成本-收益”的理性思考.为此,要使人们自觉地遵循一定社会要求的道德规范,必须建立一种对德行者的道德奉献与回报的.机制,使人们在履行道德而遭遇生活困境时,得到必要的伦理制度关怀.

作 者:黄海国 作者单位: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广西,柳州,545005刊 名:经济与社会发展英文刊名: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年,卷(期):1(6)分类号:B82关键词:利益 功利性 道德 行为选择 伦理关怀

谈高校大学生的功利性阅读 篇3

摘要:文章通过探析功利性阅读的背景原因,指出功利性阅读的利与弊,提出高校图书馆面对此现象应采取的一种态度和办法,趋利避害,使功利性阅读朝着一个有利于高校大学生身心健康的方向发展。

中图分类号:G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1588(2012)01-0117-02

1功利性阅读存在的原因

功利性阅读出现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不可否认确有一部分大学生功利心强、心浮气躁,只愿意快速浏览一些对考试、找工作有用的书籍,抱着用过就扔的不良心态。大部分的大学生还是希望博览群书,获得深厚的文化底蕴,为以后的生活和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但是在快速发展的信息时代,面对考研和就业等方面的压力,大学生们需要迅速、快捷地掌握所需知识,这必然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此时,他们选择功利性阅读也就无可厚非了。当然,还有很多其他方面的原因,我们要正视这种现象,深刻地进行剖析。

1.1功利性阅读是压力下的无奈之举

目前,大学生们所面临的考研、就业压力之大,人人皆知。在大学生中,除专业课外,阅读更重眼前利益,针对性强,目标明确,多拿一本证书,就多一条就业出路;多拿一本证书,就多一个就业机会;在社会要求实用型人才和就业双重压力下,大学生们不得不正视现实,为就业生存而努力奋斗,为了毕业后能找到一份相对满意的工作,必须尽快掌握相关技能和知识。他们往往希望所学的知识能很快派上用场,而等不及“腹有诗书气自华”的积淀。碰到用得上的专业书,也没有时间坐下来静心翻阅,而是要找到核心内容并迅速掌握它,这是一种救火式的阅读。在这种强大的现实压力下,哪里还有心情再读一些晦涩难懂的经典名著,找几本轻松点的通俗读物来看看,适当进行减压也是正常的。

1.2功利性阅读是一种个性选择

一方面,电子阅读因其资源更新速度快、不受时空限制、查找方便等特点,日益受到大学生们的青睐。每当临近考试、毕业,他们更依赖于内容丰富、方便快捷的网络,在日新月异的今天,电子阅读有着经典名著不可比拟的优越性。调查显示,近30%的大学生经常用MP4或手机看电子书,超过50%的大学生在写论文和完成作业时,资料查阅途径首选的是电子资料。而据湖北大学图书馆的统计,该校2009年电子图书下载总量达到10.484万次,单个电子资源的利用率高达40.5%。另一方面, 时代的发展,不允许大学生们只待在象牙塔里苦读圣贤书,除专业课外,应该尽量多地涉及各个领域的知识,了解社会动态。休闲娱乐、汇集大量信息的杂志因轻松的阅读形式和内容,成为绝大多数大学生的首选。他们认为,一本小小的杂志可以集纳多种不同观念,并能对最近时事热点进行及时追踪和延伸阅读, 是他们了解社会的一个窗口,而且价格不贵,值得投资。

1.3功利性阅读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从古到今,功利性阅读长期存在,从古代流传的“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学而优则仕”、“十年寒窗无人问、一朝成名天下知”等名句可见一斑。虽然这些并不是我们所倡导的,但是“开卷有益”、“学以致用”的思想还是深入人心的。阅读的本质是什么?就是通过阅读获得自己的知识需求。阅读是读者的权利和自由,学以致用、阅读一些对自己未来生活和工作有帮助的书籍并没有错,我们不能因为高校大学生阅读有关考试、就业、为人处世等方面的书就指责他们功利性强。虽然阅读经典名著,提高人文素养也很重要,但是在时间和精力有限的情况下,功利性阅读更为现实,更能对他们走入社会后的工作、生活起到立竿见影的作用,这才是大学生们最为看重的。

2面对功利性阅读高校图书馆应做的工作

前面我们分析了功利性阅读的成因,虽然说功利性阅读是时代的产物,是一种阅读需要。但并不能成为一种阅读的主流。在特定的环境中,比如面临考试、择业、人生困惑等问题时,为了快速解决找到答案,进行功利性阅读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但读书是一种体悟生命、感受文化魅力、涵养内在精神的一种生活方式,是一种生活习惯和需要。若长期进行功利性阅读,则势必会造成大学生们浮躁的阅读心理,知识结构的简单化,进入不了文化的核心,这也是我们所担忧的。作为高校图书馆,要正视这种现实,采取一系列有计划、有目的的措施,帮助大学生达到阅读与功利的平衡,充分发挥高校图书馆的教育职能。

姚江萍:谈高校大学生的功利性阅读

2.1有针对性地开展导读工作

大学生的阅读规律和阅读动机同其年龄、知识积累程度和智力发展水平密切相关。从导读的客体上来说,新生刚刚来到一个新环境,对一切都感到好奇,面对琳琅满目的书籍,往往是无所适从、难以选择,要么搜寻一圈后空手而归,要么是不分良萎地搬回一堆。造成这种局面一方面是因为他们年龄尚小,身心没有发育成熟不会选择,另一方面是因为对图书馆不熟悉,也可以说是图书馆的导读工作不够细致。新生的入馆教育非常重要,应该指定专人对新人进行入馆前的阅读教育,内容包括图书馆的重要性、阅读的意义、图书馆的布局、利用图书馆的各种方法、登录图书馆网站了解新书动态等,挑选一些培养文化素养和道德品质的经典名著编制成导读书目,将新书推荐放在大厅、图书馆网站等醒目的地方。帮助新生树立良好的阅读动机、激发他们阅读的兴趣,并迅速融入到图书馆的良好阅读氛围中。对于即将毕业的高年级学生,他们的大学生涯很快就要结束,除了兼顾专业课外,更多的是面临着毕业和就业的双重压力,实用性和功利性变强。高校图书馆在此时要理解他们的功利性阅读行为,要建立导读反馈系统,及时收集了解他们的阅读需求,购置一批相关专业的最新书籍,从网上搜索最新资讯,有针对性地提供文献信息检索帮助,将他们所需要的有关资料及时送到他们的手中。

2.2开展丰富的读书荐书活动

“读书需求师,读书需交友”。一个人的精力总是有限的,面对浩如烟海的书籍,想从中找到所需知识,恐怕也不是那么容易的,如果图书馆能建立“读者协会”,定期开展“读书交友活动”,在活动中让同学们各抒己见,发表自己的阅读感想,由已经毕业的大学生或者善于阅读的同学现身说法,谈一谈自己的阅读感想和提高阅读效率的方法,大家一起来讨论功利性阅读的利与弊,从讨论中发现自己的误区在哪里。我想这比一味地去指责要有用得多,对于“饥不择食”般的功利性阅读者来说,如果没有各种压力,他们当然也更喜欢读一些经典名著、一些沁人肺腑的美文,总比枯燥无味的专业书强吧,奈何社会形势不允许,他们的时间和精力有限,必须在有限的时间里得到尽可能多的知识。此时,他们更需要的是一些“过来人”的经验之谈,能够使自己不但快速掌握所需知识,而且避免走入误区。对于社会上几乎一边倒的惋惜和指责声,大学生们常常谓之为“站着说话不腰疼”。高校图书馆要设法组织好“读者协会”,设计好讨论主题,为同学们之间的互相鼓励、互相推荐,互相交流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帮助他们把握好功利性阅读的度。

2.3做好大学生职前心理辅导工作

大学生进行功利性阅读,期望在就职前多获取一些技能和知识,这是没有错的。只是大部分的大学生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位,而是“胡子眉毛一把抓”,只要是关于技能方面的书都看,包括计算机、英语、会计、驾驶、心理学等,恨不能一口吃个胖子。这就走入了一个误区,因为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你无限地扩大自己的学习范围,只能导致什么都会一点,但又什么都不精。等到去面试的时候才发现,什么都干不了。所以,高校图书馆要做好这方面的工作,由专人对大学生进行职前心理辅导,也可请专业的心理专家到馆进行培训。使大学生们了解社会现有的形势,明白一个新毕业的大学生完成由学校到社会的转变,不是一日之功,需要一个积累和准备的过程。面对社会和职业的需求,不能有急躁情绪,应该制定一个较详细完备的生涯发展策略,认清自己的差距,带着明确的目标训练自己,专注一门学精学透。另外,一个人只有在与外界的互动中,才能了解社会和他人,才能在一个更为广大的坐标体系中,真正地了解自己的不足。只有专心致志将自己的专业学好,有一身过硬的本领,才是立身之本。

参考文献:

[1]刘学平.功利性读者的文化报复[J].图书馆建设,2004(5).

[2]董一凡.功利性阅读概念及功能的梳理[J].图书情报工作网刊,2010(1).

[3]谢鸣敏,石武强.功利性读书无可厚非[J].河南图书馆学刊,2006(4).

[4]周庆梅.浅谈大学图书馆的阅读教育[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09(7).

[5]梁春阳.大学生读书方法与图书馆导读工作[J].西北高校图书馆,1997(1).

(编校:严真)

功利性阅读 篇4

一、以丧失人文精神为代价获得短期“效益”

语文教师缺乏的不是教学方法、技巧, 也不是各种各样的理论, 而是最起码的语文素养和必要的人文精神, 从而导致语文阅读教学存在许多功利主义行为。

部分教师过于追求课堂表现, 课堂设计更多考虑的是教师课堂教学表现能否吸引眼球, 能否标新立异, 能否控制全局等, 而不是从学生学习知识、能力培养的角度出发。课堂设计流于表面, 华而不实。另有部分教师还没有走出应试教育的影响, 更多地关注学生的分数, 只注重学科知识体系的传授和学生解题能力的训练, 乏味单调的灌输和机械训练泯灭了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1. 极端模式探索弱化了文本内容挖掘。

语文教学的极端探索造成了诸多顽疾, 它把解决问题的关键指向了阅读教学外部条件的构建与改进, 试图通过这样的努力能够解决问题:通过不断探索总结出来的经验形成名目多样的课堂教学模式, 并试图改变当前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非阅读” (非人文) 问题;借助多媒体形式和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演绎教学内容, 意图解决过去教学手段单调乏味的问题;着力于学生综合分析理解问题能力的培养, 让学生从纯粹接受知识的泥沼中走出来, 进而经受自主、合作和探究的考验等等。种种努力确实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阅读教学中存在的传统与单一, 而且显然是取得了或者部分取得了预期效果, 仿佛给语文教学尤其是阅读教学带来了一丝生机与希望。然而, 透过好看的表象, 我们看到的却是有些糟糕的真实:它追求形式胜过内容, 它追求统一胜过个性, 它追求“技巧”胜过艺术。这样的表里不一, 让我们再一次将关注的目光投向了语文阅读教学。

2. 合作探究造成盲目的导向牵引。

课堂上一些教师一味迎合新课程标准, 追求合作探究这一时髦的学习方式, 但合作探究的目的、时机和过程都有很大的随意性。表面看起来很热闹, 实际上并没有思维撞击的火花。学生没有时间也不愿独立思考 (可能已经习惯了) , 讨论只是泛泛交流, 并没有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 没有人愿意倾听别人的不同意见, 几乎所有学生都把希望寄托在教师的说教上。这种有名无实的合作探究, 容易滋长学生随心所欲、浑水摸鱼的学习倾向, 使教学出现随意性和盲目性。

3. 情感目标小结有虚假作秀之嫌。

我在很多公开课调研中都有这样的发现, 老师为了凸显自己设定的三维目标, 在课堂小结中将情感目标像知识目标一样罗列出来, 给人虚假的感觉。阅读教学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具有主观性、体验性、内隐性等特点, 它既不能通过生硬的讲授来实现, 又不能靠某一节课来完成, 而是贯穿于学习的全过程。从教书育人的机制来看, 语文阅读教学应是“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式的, 并不是对每一节课都牵强附会地加上一个环节, 只有与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融为一体, 才有生命力。

4. 耍弄“技巧”驾驭了饱含内里的语文课程。

教师上课耍弄“技巧”, 学生在语文课上也基本是学“技巧”, 他们熟练地答着试卷, 如同在机器旁熟练地处理着一批批零件;他们熟练地写着抒情文章, 内心却激发不起半点情感波澜。难怪有人慨叹:“语文教育正有异变为一项纯粹的技能培训和手艺磨炼的可能。”“这是传统中国语文教育, 在向现代中国语文教育转型过程中, 所发生的最深刻、最惊心、最骇人的核变。”技巧是绝对重要的, 但我们绝不可把语文异变为一门单纯学习答题技巧并基本用技巧来驾驭的课程。

二、太多的“统一”制约了师生全面获益

阅读教学选文标准的一致性从“以文化的普遍一致性证明当今秩序的合理性”的角度显示出语文教育受历史遗留思想钳制的悲哀, 而学生个性发展也因此大打折扣。

由于我们被太多的“统一” (高考的需要) 束缚着手脚, 语文阅读教学几乎不允许广大师生对文本作出独立的自由见解, 诸如《祝福》批判悲剧的社会环境和封建伦理道德, 《雷雨》揭露旧中国旧家庭的种种黑暗罪恶的现象和地主资产阶级的专横、冷酷与伪善。这些统一的解读使得阅读教学的“精神空间”极为狭隘, 缺乏应有的个体精神的见仁见智。教法也是如此。一位教师的教法成功了, 于是在本地区甚至更大范围争相模仿效法、推广, 不顾教师个性, 而试题思路和考试模式更是如出一辙。于是, 学生牺牲了在这个年龄阶段本应有的奇思和幻想, 他们过早地成熟和老成, 过早地包裹起了真实自由的自我和个性。

成型的教学模式反过来又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师生。尤其是学生全面获益。因为模式的形成, 也即方法探索的终极定型。在模式运用过程中, 思维方式和指向都是一定的、已知的, 对接受信息的分析与综合只是形式上的演绎, 因为无数次的演练已形成固定的图谱和套路, 方法模式化导致的思维定势, 不仅导致学生养成了思维惰性, 而且束缚了学生的思维空间, 影响了学生非逻辑性思维的发展。而语文学习, 尤其是文学作品的学习, 直觉思维、灵感思维和发散思维对于感受和理解形象艺术性又是至关重要的。更重要的是它压抑了学生的自我意识、创新意识和完整人格的形成与确立。

语文阅读教学是塑造学生精神世界的教学, 它追求的是能够让更多的学生有更多的机会表达自我。通过语言学习塑造灵魂, 强化自我意识。这就要求教师敢于培养叛逆者, 不断创造民主教学气氛, 使学生充分、自由地发表自己的见解, 使学生在认识、探索某种对象的活动中产生一种乐趣, 使其得到极大的满足, 从而促进他注意力高度集中, 达到忘我的程度。

三、忽略文本对话淡化了学生的阅读认识

阅读是读者与作品与作者对话的一种活动。也就是说阅读是以作品为媒介, 借此体验、感悟和理解作者在作品中流露出的思想和情感。这种阅读活动, 是读者与作者之间心灵的对话。当然, 这种对话, 是无声的对话, 是精神的对话, 是灵魂的问答和心灵的碰撞。

当前的阅读教学往往忽略了阅读的本质, 忽视了学生的主体体验与感受。反观阅读主体的学生, 其阅读情况又是令人吃惊的, 几乎所有学生除了课堂上跟随教师分析课文的思路并进行简单的阅读之外, 课后阅读少之又少。即使阅读了, 也是随性而为, 除非任务所迫。大部分同学不太清楚研究性阅读的实质是什么, 如何进行研究性阅读。研究性阅读对提高思维能力有什么帮助等等。存在这种现状, 我认为有以下几个原因。

1. 高考制度是导致应试化倾向的幕后推手。

高考制度决定了阅读教学的应试化倾向, 教师在教读课文时, 自觉不自觉受到高考题型的束缚, 把各类不同文章的阅读拘泥于“背景、段意、主题和特点”的固定模式, 对本来丰富多彩的文章内容作了标准化、唯一化解读, 显然在不知不觉中压制了学生充溢思想的灵性。更有甚者, 把教材当做考试阅读进行指导并将课文编成考题, 指导学生不读全文, 只对应地找出考题所涉及的内容半猜半蒙, 完全忽略了学生在阅读中应富有的个性情感体验和创新潜能的开发。这绝不是真正的阅读教学。难怪会出现这种奇怪现象:开学时学生最爱看的书是语文书, 可是后来最讨厌上的课也是语文课。

2. 教师“精讲”取代了学生“慢读”。

现在的学生阅读量少, 训练题多。学生的课余时间被大量的数理化、英语作业占据, 甚至还上各种辅导班, 最后所剩无几的一点时间只能“身体调节”, 哪有精力看书?而课堂上只有可怜的几分钟阅读, 大部分时间被老师烦琐的分析和频繁的提问占据着。任何能力都是学习主体“悟”后“练”出来的, 而绝非是“讲”或“听”出来的。缺少阅读, 对语文阅读教学是釜底抽薪, 对学生能力的养成就是一句空话。

3. 远离生活实际丧失了生命力。

把学生固定在教室里, 框在语文阅读教材里, 学生缺乏必要的生活积累和生活常识, 远离社会实践。孔子有言:“不观高崖, 何以知颠坠之患;不临深泉, 何以知没溺之患;不观巨海, 何以知风波之患。”因此, 语文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 语文阅读源于社会生活, 应用于社会生活, 一旦离开了社会生活, 就丧失了生命力。把学生关在教室里而忽略了生活实践, 这无疑是“小学而大遗”。

功利性阅读 篇5

学校的法人治理结构(下)

引 言近期,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修改满周年之后,全国各省市陆续出台有关非营利性与营利性民办学校分类管理的地方制度。有关民办教育的讨论再次热络起来,也因此有很多争论凸显。对此,谨提出个人的一些看法,形成《我看非营利性与营利性民办学校分类管理》系列简述,以供各方参考。

此为该系列第6篇,前续已发布:

1、《非营利性还是营利性?初心是关键》

2、《多年制现有学校的转营之路》

3、《民办学校重选办学属性,如何获得补偿与奖励?》

4、《我看非营利性与营利性民办学校分类管理——选什么很重要,办学行为更重要!》

5、《我看非营利性与营利性民办学校分类管理 ——谁有“转设”权?》

6、《我看非营利性与营利性民办学校分类管理 ——营利性民办学校的法人治理结构(上)》

3、董事会如果单纯按照《公司法》的规定,营利性民办学校可以设执行董事,而不一定设董事会。但正如前文所言,营利性民办学校也要符合《民办教育促进法》的规定,因此其董事机构的设置必须符合《民办教育促进法》第二十条、第二十一条等规定。

也即是说,营利性民办学校必须设立董事会、人数不得少于5人、必须包含举办者或其代表、校长、教职工代表、党组织负责人等席位,可邀请社会人士作为独立董事(这也是国家鼓励的),并且其中至少三分之一以上具有五年以上教育教学经验。同时,按照《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第十九条和《营利性民办学校监督管理实施细则》等规定,董事长有着特定的资质要求,包括具有中国国籍(具有政治权利)、信用状况良好等。有观点认为,以上对董事会的要求主要适用于学历教育学校,对那些规模较小的幼儿园和培训机构标准过高。对此个人认为,只能在相关法律法规修改放宽后再作执行,目前仅有这些规定、也就只能如此执行。需要注意的是,《民办教育促进法》和《公司法》有关董事会职权的规定存在差异,《民办教育促进法》规定的董事会职权有部分在《公司法》中属于股东所有。对此,个人以为,《民办教育促进法》和《公司法》互为一般法和特别法:相对于《民办教育促进法》,营利性民办学校属于民办学校中的一类,因此《公司法》成为特别法;而相对于《公司法》,营利性民办学校属于诸多公司制企业的一类,因此《民办教育促进法》成为特别法。所以,股东和董事会在履行职责时,应当同时符合《民办教育促进法》和《公司法》的规定,即两部法律叠加后的共集。也即意味着,某些特定事项,需要同时由董事会和股东审议通过、缺一不可。这是尝试对现有规定的调和,还有待国家予以进一步地明确。同时,董事会的职权在于对学校的事务进行安排和决策,并不是直接进行管理。对学校直接履行内部管理职能的,是下面这位:校长。

4、校长校长(在《公司法》中称“经理”),是所有“学校”都必须、必然聘任的,也是一所学校办得好不好的关键之一。按规定,校长由董事会聘任,并且是列为学校的“重大事项”、需2/3以上董事同意方可。校长的职权在相关法律法规中均有体现,并且《民办教育促进法》第二十五条、《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第二十一条、《国务院关于鼓励社会力量兴办教育促进民办教育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6〕81号)等一再强调,要落实和保障校长“依法”“独立”行使管理权。

5、法定代表人按《民办教育促进法》和《公司法》的规定,营利性民办学校的法定代表人由董事长或者校长(即经理)担任。具体由谁、如何产生,学校的章程应当予以明确规定。另外,对于法定代表人的职权,《民法总则》有明确的规定,即“代表法人从事民事活动”,可谓岗位关键、责任重大。

6、监事(会)在各企业、基金会等社会组织中,监事制度都已普遍建立。但在民办学校中,包括早已设立的非营利性学校,鲜有设监事的。而按照《国务院关于鼓励社会力量兴办教育促进民办教育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6〕81号)的要求,以后所有的民办学校都应当设监事,对营利性民办学校而言《营利性民办学校监督管理实施细则》更是有着更为细化的规定。

因此,营利性民办学校必须建立监事制度。至于是仅设监事还是设监事会,则是学校自己决定。同时,需要注意监事会给党组织领导班子成员和教职工代表的席位需要预先留出,并且教职工代表所占比例不得少于1/3。另外,监事的人员与董事会的人员不能重复。

监事的职责,《营利性民办学校监督管理实施细则》有着明确的规定,归纳而言就是监督学校的内部管理。

7、群众组织民办学校的群众组织,包括教职工(代表)大会、工会、共青团、少先队、妇联等。需要注意的是,这些群众组织,都受党组织的领导(少先队受共青团的领导)。同时,近年来,民主参与、民主决策在现代学校制度建设中被日益重视,营利性民办学校也应积极考虑和探索。其中,关于教职工,应当按照总人数规模,建立教职工大会或者是教职工代表大会。如上文所述,董事会和监事会中都需要由教职工代表(二者不能重复),这个教职工代表的产生最严格地说就应当由教职工(代表)大会推选产生,或者至少是工会推选确定(此方式在很多学校施行,但并不推荐),不能由其他各方指定。

8、学术组织学术组织包括面对教师的学术研究(教研)和教学水平评估、面对学生的学业水平考核等各类机构,在这方面无论是非营利性的还是营利性的民办学校,都应当逐步健全完善。这也是目前公办学校正在探索的,民办学校以其体制机制的灵活,可以多作探索创新。综上,营利性民办学校的法人治理结构涉及范围广、内容多,与以往长期存在的非营利性民办学校存在一些差异。以上所述也只是通常讨论所涉及的机构,还有民主党派、第三方专业机构、社会监督等都未作探讨,学校可以逐步探索和健全完善。

按照《民办教育促进法》的规定,需要学校先行组建符合规定的组织结构、方可取得办学许可,然后才能完成法人登记。因此,想要设立营利性民办学校,举办者和学校都需尽快健全完善治理结构。

阅读教学应远离“功利” 篇6

关键词:阅读;功利;写作

在以往陈旧的教学模式下,老师对于阅读课堂的教学往往太过古板,没有将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予以足够的重视,而是过多地关注写作能力的提升。阅读课的开展,老师并没有投入足够的精力让学生去感受文章的语言美以及文章寓意的深刻,反而是让学生注意文章中作者的写作技巧以及细节的描写方式,让学生注意学习,在今后的写作中将作者这种写作风格用于自己的作文中。就是因为这种陈旧教学模式的限制,阅读课所开设的意义被全部扭曲了,文章中所体现出的情感被忽略,所有的关注都放在了失去灵魂的文字框架上,学生在阅读课上咬文嚼字地阅读,不是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而只是学习写作技巧,模仿他人的写作风格,阅读课成为写作训练课,丧失了原本的意义。部分老师在阅读课堂的教学中直接提出与写作的关联,没有关于文章的讲解,而是过度地关注写作的相关要求。从而导致学生在阅读课堂之后,只是记得文章中的写作技巧、用词方式,而对于文章所表达出的情感并没有过多的意识,没有达到阅读课所应该达到的效果。

这种陈旧的教学方法,老师将学生的关注引领到文章的写作目的,写作技巧以及文风的巧妙。如此一来,文章中所要体现的精髓部分就被忽略掉了。学生只是过多地追求文章的文字表面,对于文章字里行间所表达出的思想情感以及深刻的寓意就无法真正地予以体会。

阅读课堂丧失本意,过于功利,让整个阅读教学过程中充斥着关于写作方式的灌输。在本应以阅读为主的课堂上,部分老师一直在强调着关于写作的注意事项,想要通过这种方式来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以为自己越强调,学生就能越好地把握,考试中就能取得更高的分数。其实,这种方式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学生在写作上的问题,长此以往,反而会使学生丧失对阅读的兴趣。这种模式的课堂教育,让学生不仅没有积累更多的文学素养,反而只是记住了失去灵魂的文字,这些文字只是放在脑子里,缺少理解自然无法真正地掌握应用,并不能从根本上有效地提升写作能力。之前曾有调查显示,现在的学生大部分在写作中过多地强调技巧,强调老师平时强调的注意事项,但是却缺少自己真实情感的注入。对别人写作风格的模仿,文章的千篇一律,失去了自己的特色。

阅读课堂忽略原本的开设意义,过于功利的教学让学生对于阅读甚至是语文失去了兴趣。因为学生在课堂上只是任由老师讲解写作专业术语以及安排写作任务,并不能通过阅读来体验文学带来的乐趣,对于文学家所传递的情感无法真正地受益,因此,学生会因此认为阅读教学逐渐地偏离了自己原本期望的方向,老师对于阅读的教学也事不关己,并没有十分密切的关联。同时有些学生就算是热衷于文学阅读,但是并没有适宜的环境,反而会影响整个班级课堂的进度,会打乱教师的教学节奏。对于教师的教学内容,其实也想深入地学习一下,然而真正听的时候就会发现这些内容是之前已经强调过很多遍的陈旧知识,从而再次丧失了对于阅读课学习的热情。时间一长,对整个语文学科的学习都失去了兴趣。

因此,这种太过于“功利”的阅读教学应该尽快地予以改变。阅读首先要满足的就是学生天生就有的读书求知欲望。如果课堂上不给学生足够的读书时间,而是让学生嚼老师嚼过的馒头,记老师公布的阅读答案,语文能力的提高就成了天方夜谭。要让学生在阅读中真正能够学有所获,从而积累语文素养,就一定要让学生自己去读,自己走进课文,去吮吸课文中的丰富营养。

想要扭转当前这种太过功利的阅读教学模式,就要明确阅读课开设的原本意义,意识到文学阅读的真谛所在。这需要在今后的教学开展过程中,将阅读与写作运用科学的方式予以分工,权衡两者之间的关联以及彼此之间的权益问题,让学生感受文学所带来的情感冲击,通过更多的文学素养累积,实现学生能力的真正有效地提升。让学生对社会、对人生的认识越来越趋近于理性与正确的过程;使读者在心灵深处对民族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对代表人类文化发展防线的理想和追求实现认同、积淀的过程。

参考文献:

[1]魏慧.谈在高考功利性色彩背景下阅读品质的培养[J].教师,2012.

[2]余耀清.超越功利,成就阅读的价值[J].语文教学之友,2010(2).

功利性阅读 篇7

笔者认为阅读品质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 阅读品质应表现为专注。阅读是用心灵进行的活动, 阅读的过程是阅读者抛却一切芜杂, 沉静下来, 全心投入的过程。阅读者只有专注, 放下所有外界的纷扰, 方能领略书中文字的世界, 从而天光云影共徘徊, 深得阅读之快乐。人的气质也方能渐渐改变提升, 从里向外散发一种无可言喻的儒雅与脱俗。

(2) 阅读品质应表现为坚持。阅读行为不是三分钟热度, 也不是一朝一夕的行为, 阅读应该是一辈子的事。当下高考有很强的功利性, 不少学生急功近利, 在阅读方面总是想走捷径, 耍小聪明, 企图读几篇文章就赶上甚至超过班上阅读能力强的同学, 结果失败了, 于是, 丧失信心, 不肯再读了。因此, 帮助学生认识到阅读是终身需要, 应该永不停止的意义, 并逐步养成持之以恒的阅读品质, 这几乎可以说是语文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3) 阅读品质应表现为思辨性。作为阅读主体的学生, 需要思辨性的阅读品质。通过精读、赏读能深入理解文章的内容, 并准确把握作者的行文思路, 不仅仅在答考卷的阅读能力上需要这种思辨能力, 就是在写作能力甚至思考生活的体悟解读上都需要思辨性品质的培养, 筛选提要, 辨伪存真, 形成独创见解, 并躬身实践, 内化为自己的体验与感悟, 从而从字缝中读出字来。

那么, 我们如何培养阅读品质呢?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我们要大力倡导经典阅读

阅读的文本所反映的水平要高于阅读者的现有水平。这种有一定审美距离的文本阅读, 可以弥补我们人生的缺陷, 可以导引我们人生的方向, 可以提升我们追求的境界, 可以丰富我们的精神世界。要从根本上着力改变高中生课外阅读时对经典文本的冷漠的现状, 就要大力提倡学生阅读经典, 名家的作品对学生的熏陶及感染的力量是相当强大的。一个从小就阅读经典的学生在写作中流淌于文章中的文学素养有一种难言的锋芒, 使人不得不为之吸引, 为之击节。作为一线的语文教师能批改到这样的作文可谓一大幸事。

二、致力培养学生个性化阅读能力

阅读是读者与文本、作者的对话行为, 以读者和作者的情感与心灵撞击共鸣为特征。读者通过解读文本, 将自己已有的情感经验熔铸到作品中, 思作者之所思, 感作者之所感, 与作者心灵交往, 洞察作者人格世界, 从而获取智慧经验。读者因而认识到自我之不足, 因受感召而灵魂得以洗涤和净化, 促进道德修养的提高以及人格的健全和完善。从这个意义上说, 教师应发动学生自主阅读, 引导他们进行个性化阅读, 读出个性, 完善自我。因而, 读书应该是自由自在的, 目之所见, 心之所想, 意之所随, 欣然领悟, 人文合一。阅读的至高境界也莫过于此了。

三、着力于学生阅读习惯的养成

培养良好的阅读品质还需从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入手。为了这一目标, 我每周布置周记两篇, 抄读笔记, 不定期抽查, 可以是单篇的读后感, 也可以是多篇的比较体会。并对完成较好的学生加以表扬, 从而促进学生长期坚持阅读, 把阅读当成学习生活的必要组成部分, 从而达到阅读习惯养成的目的。培养良好的阅读品质是有一定困难的, 但坚持下来, 班级勤奋阅读的习惯初步养成了, 学生在这种风气中相互感染, 形成良性循环, 让学生感受到了中学的最大收获是喜欢上了读书, 学会了读书。

培养学生阅读品质远比帮助学生掌握阅读的方法和规律更重要, 良好的阅读品质是获取知识和能力的关键性要素。努力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品质, 不仅会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 而且会使他们终生受用。

警惕阅读功利化 篇8

想想也的确如此, 曾经特别喜欢光顾的图书馆、阅览室、书店, 现在, 一年半载都难得去一次, 书桌和床头柜上早就想读的几本书籍, 常常是翻了个开头就被静静搁置甚至蒙尘。不知不觉间, 阅读书籍的习惯已然成为过去式。

另一个偶然的机会, 因为一篇精彩的书评, 突然萌发出下载和阅读那篇原作的欲望, 阅读的结果是满心感动。

那是一位母亲对孩子成长的记忆, 清新淡雅的文字间, 作者用心用情融入了浓浓的母爱, 但凡身为母亲的读者, 每一个细节描写, 都仿佛亲身经历过;每一段独白, 都能用心灵去读懂它。原来, 书籍仍有如此魅力。阅读, 让人重拾起一份久违的愉悦, 萌生了一次对生命的思考。那是每天从手机微信“朋友圈”批量化生产、批发式转载的信息里, 所感受不到的。

有关国民阅读调查的结果显示, 2012年, 我国18至70周岁国民的人均纸质图书的阅读量为4.39本。而犹太人平均每人每年读书64本, 北欧国家人均年阅读量达到24本, 韩国人均阅读量约为每年11本。另悉, 近几年国民阅读率 (即每年至少有读一本书行为的读者数量与识字者总体之比) 持续走低, 目前, 我国有阅读习惯的人仅占总人口的5%。这个比例不仅比发达国家, 就是比印度也低得多。面对这些数据, 中国作为一个有着全世界最悠久阅读传统的国家, 是否会汗颜?

网络侵蚀阅读是一个全球化的现象, 有人据此认为, 数字化阅读是导致国人纸质阅读率降低的重要原因。的确, 借助手机等数字化媒体, 刷微博, 发微信, 接受快餐式的碎片化信息, 已大量占据了国人的阅读时空。利用便捷的网络信息平台, 似乎让知识的获取近在眼前, 但有人直言:“天下文章一大抄”。

也有人坦言, “应试教育”忽视了良好阅读习惯的养成, 过早地剥夺了年轻阅读群体对书籍的兴趣。的确, 当今各级各类教育, 阅读总与应试形影相随、互为因果, 被“绑架”在“应试战车”上的学生, 鲜有自主阅读的选择权和时空条件, 阅读少却了“悦读”的味道, 甚至埋下了“厌读”的恶种, 进而结出“厌学”的恶果。有媒体报道, 应试完毕, 曾有学生撕毁的书籍像雪片一样飘满校园。阅读的功利化和机械化, 可谓国民阅读率持续走低的“隐形杀手”。

阅读与网络时代同步本无可非议, 然而, 警惕阅读功利化并非危言耸听。汲取人类知识的精华营养, 蕴藏着古今中外、历代名家智慧的书籍仍无可取代。阅读一本好书, 品赏一篇美文, 如同获得一段独特的生命体验, 这一剂心灵发育的滋养品, 更开启了一扇精神成长的天窗, 蓄积起创新创造的动力。

功利性阅读 篇9

人的能力与智慧是有差异的, 何况学生的语文基础、阅历、情感与家庭背景等等不同, 因而不可能形成众人统一的发展模式。阅读主体的多样性决定了主体对文本解读的多样性, 语文阅读教学不能搞绝对化、“一刀切”, 不可忽视阅读教学的主体 (学生) 的认知与体验的多元性, 更不可漠视阅读教学的社会功能, 即陶冶感化学生心灵, 提高真善美的思辨能力。笔者认为, 当升学考试不再成为教学的指向标, 职高语文在阅读教学中应当剔除应试因素, 以多元化阅读为内核尝试语文阅读教学的改革, 笔者将这种改革尝试谓之为“去功利框架下的多元化阅读”。

所谓“去功利框架下的多元化阅读”, 就是在阅读教学中, 解读文本时, 改变传统教学模式, 打破教学主导者 (教师) 一言堂的做法, 摒弃将阅读演变成答题训练的方式, 充分激励学生自我解读, 将个人见解表达出来, 在论辩中形成相对统一的认识, 并允许不同的观点的存在;在文本阅读时, 注重从课内延伸到课外与之相关的读物, 进行比较阅读, 并形成对文本的深层次理解;还可以将阅读与现实生活相结合, 在实践中加深对文本、对生活的理解。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将这一设想付诸行动, 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解读文本“生本化”:阅读应该让学生读出自己的思想来

所谓“生本化”, 即阅读教学必须以学生的发展为本, 尊重阅读者 (学生) 的主体地位, 把语文课堂教学还给学生。“生本化”阅读强调阅读是个性化的行为, 充分发动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与主张, 形成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的思想碰撞, 在相互的交流中提高阅读与分析能力, 形成正确的见解, 寓语文阅读能力的提高于思想的碰撞之中。

要充分发动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和主张, 必须将文本阅读要解决的问题与学生的实际水平和思想相吻合, 激起学生广泛思考和激烈讨论。例如作家余华的小说《十八岁出门远行》一文, 小说结尾有这样一个情节:被打得遍体鳞伤的“我”爬进被拆得遍体鳞伤的汽车的驾驶室里, 回忆起出门时欢快地离开家的场景。教学完毕, 有学生感到疑惑不解:这样写, 似乎跟上文的野蛮抢夺的情节不搭调。笔者在教学上“放手”让学生自我感悟, 并激励他们展开充分的思考、想象与争论, 提问:“你们跟小说主人公是同龄人, 你们的感觉比老师更有说服力, 请大家来说一说小说为何这样安排情节。”经过一番辩论, 不同的解读呈现出来:有的说这是倒叙手法, 故事的结尾部分其实是故事的开头, “我”刚出门时的心情就是欢快的;有的说这样处理, 好比嘴角渗血的微笑, 更有凄惨的悲剧美;有的说, 小说中“我”一贯是这样的, 即使在保护汽车和苹果的过程中被打趴下了, 也没有悲戚戚的, 结尾这样处理, 跟上文基调不矛盾;有的说, 人生之路十八岁只是开始, 遭遇什么都很正常, 遍体鳞伤又算得了什么?笑一笑, 抹去嘴角的血, 明天还会继续……不同的解读, 体现了不同的思考与感悟, 有理有据, 分析到位。其实作家原本就没有给小说人物贴上善恶美丑的标签, 荒诞的故事情节叙述, 反常理的人物个体和群像描绘, 为的就是要激发读者的思索。

以学生为本的语文阅读教学, 还应引导学生将自己的情感体验化为口头和书面语言表达出来, 从而形成思维的再创造, 将阅读化为学生认识社会、认识人生、感悟生活的认知活动。学校在评聘新教师时, 常常通过说课来考察该教师对教材内容的再创造能力, 受此启发, 笔者在阅读教学中尝试应用了“学生说课”的方法, 推行由点到面的说课:从高一开始选几个学生培养其备课、说课能力, 让他们做榜样, 带头说课, 然后推广到全班, 让学生事先准备好说课内容, 随机抽查。刚开始有点忙乱, 后来就逐步上路了, 针对不同文体, 他们根据自己搜集的资料, 有模有样地面向全班说课。有时针对同一课题, 不同学生之间产生激烈的观点碰撞, 非常精彩。经过说课锻炼, 他们的思想与文本作者的思想有了更深的交流, 使阅读教学一改以往的苍白肤浅, 出现了生动活泼、欢快轻松的情景。

二、阅读材料“多样化”:阅读应该把目光从课内延伸到课外

语文教材只是阅读的起点, 而非终点, 阅读教学应该从语文教材逐步过渡到更加丰富的课外阅读。如果过分强化教材, 倾力于教材内容的诠释而无视教材对于社会生活的意义, 无异于教学生脱离生活, 做“井底之蛙”。所以, 语文应当是一个开放的课堂, 阅读教学不能拘泥于课内, 要敢于跳出课本和课堂, 从一个大的视野来把握语文, 重构阅读。

传统的阅读教学往往盯住课文, 没有将课内的文本阅读引导到广泛的丰富多彩的课外美文中去, 比如只盯住鲁迅的作品, 却舍弃了丰富多彩的林语堂、梁实秋作品;让学生背熟了一篇《六国论》, 却来不及涉猎唐宋八大家的更多散文精粹。多元化阅读教学主张学生多读书, 就要从课内延伸至课外。例如教学台湾作家李乐薇的散文《我的空中楼阁》一文, 笔者引导学生先读课外读本上陶渊明的《归园田居》, 联想“暧暧远人村, 依依墟里烟”的场景;回忆初中课文刘禹锡的《陋室铭》, 体味“无丝竹之乱耳, 无案牍之劳形”的意趣;找来梁实秋的《雅舍》, 品读作者开朗脱俗、安适自乐的生活态度。这一番课内阅读延伸到课外阅读的过程, 让学生思接千古, 在传统文化中完成了古今对话, 明白中国文人自古以来就有宁静致远的共性追求。有了这样的比较阅读, 就理解了作家李乐薇在《我的空中楼阁》中对远离喧嚣的宁静世界的向往之志了。

课外阅读是课内阅读的延伸, 更是语文学习的拓展。例如学完莫泊桑的小说《项链》之后, 笔者就会推荐学生课外阅读他的成名作《羊脂球》, 并回顾初中学过的另一篇小说《我的叔叔于勒》, 这样基本上能够帮助学生勾勒出莫泊桑小说创作的大致轮廓, 初步领会“批判现实主义”文学作品在典型环境中再现某一阶层人物的典型性格的创作方法。

针对学生对未知世界充满了好奇, 渴望通过阅读认识世界、认识社会的特点, 大胆放手, 给学生创造宽松自由的阅读环境。学生拥有阅读自主权, 才有机会博览群书, 才有可能博采众长。阅读越广泛, 视野越开阔, 学生的读、写、说等语文能力也就进步越快了。当然, 考虑到他们的认识往往较为感性, 教师可组织学生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 如读书笔记评比活动, 开一个小小研讨会, 举办一次朗诵会等, 以此加深学生对作品的理解, 引起学生理性的思考, 通过阅读来认识社会生活。

三、阅读途径“立体化”:阅读应该从书本读到生活的每一处

生活处处有语文, 自然界中皆学问, 倡导多途径阅读, 是多元化社会对语文阅读教学提出的新要求。陶行知先生曾说:“活书是活的知识之宝库。活的人、活的问题、活的文化、活的武功、活的世界、活的宇宙、活的变化, 都是活的知识宝库, 便是活的书。”生活和阅读相接, 阅读优化生活, 生活印证阅读, 如此, 阅读主体的阅读感悟就愈多, 阅读所激发的思维就会活, 阅读的智慧就会高, 阅读的价值观念就会新, 生命的质量就会优。比如笔者近几年在执教建筑装饰专业的语文课期间, 就将原来每月在校图书室读书看报的两节阅览课改为每月一次以“踏访山河, 问寻江湖, 悦读杭州, 怡情明志”为主题的文化采风课, 它以醇厚的杭州文化为母体, 以杭州特有的文化符号———京杭大运河、玉皇山、钱塘江和西湖为载体, 引领学生学习并汲取杭州文化的营养, 以此来促进他们的专业素养和人文素质。笔者用两年 (四个学期) 的时间带领学生品读“杭州”这部大书, 从她那里学到教科书之外、课堂之外更广阔、更有意义的知识。笔者把学生们走入杭州、亲近杭州、踏寻杭州的经历定义为“悦读杭州”, 旨在期待学生在这样美丽的城市, 遍寻美丽的轨迹, 描摹美丽的符号, 寄托美丽的梦想。新时期的语文教师应该善于把世界变成最鲜活的阅读素材捧到学生面前———辽阔的田野、翩飞的黄蝶、夏夜的星空, 是学生无穷无尽的生活宝库, 学生身在其中, 学在其中, 乐在其中。

多途径立体化阅读, 不仅包含着阅读对象的多元化, 如图文、雕塑、模型、电子读物、影视作品等, 也包括阅读方式的多元化:文笔菁华要精读, 文化快餐就快读;阅览报刊用泛读, 经典名著要重读;精力充沛时可以自读, 疲惫倦怠时可以听读;涉猎陌生领域, 多家电视台抢着来代读, 戏说的文史知识有百家讲坛的名嘴们在解读。无论何种方式, 只要有助于拓展阅读、提高语文能力的, 都可以为我所用。笔者在阅读教学时结合职高专业特点, 把语文课堂拓宽到生活环境中, 指导学生不仅会读有字之书, 更善阅无字之书:在教学《洛阳诗韵》、《都江堰》、《胡同文化》和《世界遗产》等课文时采取对比阅读的同时, 还组织学生参观杭州城市规划, 观看钱江新城图文资料和立体模型, 又结合课文阅读到南宋官窑、丝绸博物馆、中国美院, 带领建筑装饰专业的学生参观、品鉴。让学生在官窑的碎瓷片里, 聆听歌曲《青花瓷》的清韵;在丝绸博物馆的蚕茧里, 寻觅中国古代服饰的底纹;在南山路上中国美院和浙江美术馆拜读大师画作, 教会学生细细品味《画里阴晴》。

笔者在语文教学中实施多元化阅读教学, 效果是明显的。学生的阅读兴趣被激发出来了, 读书看报成了课余生活的一大乐趣, 笔者现在执教的三个班级, 人人都为自己订阅了至少一份报刊。大量的阅读为他们语文能力的提升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2007建装 (2) 班的同学在“悦读杭州”过程中推出了《拜谒南宋官窑》、《采风南山路》等系列专刊;2009级建装专业学生推出了一期摄影散文集《“悦读”秋天———讲述我们自己的故事》, 读写能力在阅读中积累, 在积累中提升;如今校广播站主播、校文艺表演主持人, 都由笔者执教的班级学生担纲;2009建装 (3) 班吴秀秀同学撰写并主演的校园心理剧本《迷路的纸飞机》在市级比赛中获得编剧、表演两个一等奖。让笔者感到欣喜的是, 装饰专业的老师也反映学生们在色彩的领悟力、构图的想象力方面都有较大的进步, 多元化阅读也帮助学生提升了专业素养。

参考文献

[1]周万梅.从高考作文看个性化多元化阅读.语文学习, 2003 (7) .

[2]童国嘉.“生本化”课堂教学的理念探析和实践模式.教学与管理 (小学版) , 2007 (2) .

浅谈审美的功利性 篇10

审美,意味着在进行这项精神活动的时候,不能带有任何直接的实用性或者功利性,也不能带有某种隐喻式的欲念表达。在观赏每一件艺术品的时候,这个物件必须自成目的,而审美主体必须以审美属性作为最本质的属性。

站在现实生活角度,美本身就是一种社会现象,是社会历史发展的产物,必然受到现实客观物质生活的制约;再者,美随着历史社会的变迁不断发展变化,审美更是如此。故而,审美从来不具有唯一性。

石器时代的项链,在当时所处的狩猎时代是没有实用性的,很大程度上只是一种纯装饰品;陶器时代的陶罐,最初人们制造它们的目的是适用,来满足自身生产生活的需要,但是随着物质条件的不断改善,即便是一个陶罐,在造型样式、色彩、纹样等方面越来越具有装饰性。于古人而言,这些东西尚不具有直接的功利性,更遑论对于现下的人,故而其存在价值愈发体现在审美价值和历史价值上。发展到社会后期,越来越多的精致的、只是为了观赏的艺术品被制造出来,这些艺术品的艺术魅力穿透古今,与其实用价值无关,只关乎审美。

这个案例在一定程度上向我们讲述了一个审美主体精神需求——审美需要是不断被满足的过程。而美一旦成为人的审美对象,便具备了独立性。审美需要逐渐发展,在最初阶段,其功利性只是处于潜在地位。随着审美主体的审美需要不断被满足,即便是一个只能观赏的艺术品,一旦被创造,便具有了满足私欲这样的功利性。

二、透过伦理剖析人类审美状态的功利性

伦理活动属于精神意识的信仰状态,具有社会性和历史性等特点,是人类活动的基本类型之一。自封建社会形成发展至今日民主社会,无论就其出发点亦或根本目的而言,伦理作为物质社会发展的精神产物,其社会功利性却是不曾更改。

作为一种从物质活动中发展分化出来的高级人类活动,伦理观、审美观不能带来实质性的、客观的、可视的物化结果,从原始社会的图腾开始,伦理活动便是以感性的形象去影响甚至改变欣赏者的审美属性,是一种带有及其深刻功利性的超验活动。带有伦理性的审美活动若在某一历史时期恰恰与物质现状或基层意识形态有某种一致性时,一度可能成为具有实用功利活动的先导,以舆论约束影响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行为是伦理最基础的社会功能之一。

一代圣人孔子游学之初,初衷本是为了在诸侯混战的争霸时代以提倡“仁政”为平民百姓谋得一席生存之地,在孔子有生之年,他的伦理观没有得到诸位君主的认可,但却在此后的几千年间大放异彩直至今日。他极其重视礼仪文化,提倡周朝森严却周密的礼仪制度,提倡学习诗乐来修身养德。这样的目的显然与统治者谋求统一与威严的治世要求相符合,孔子伦理观已由当初单纯的政治伦理成为普及至社会各个层面的道德标准。

伦理观作为一种特殊的审美意识,极其重视内容,这样的审美观念在提出之际,便带有十分明显的功利性。基于各个时代不同的历史要求,伦理观中所体现的社会意识、审美意识自是不尽相同,但正是因为这些各具历史性和时代性的主导思想,更加体现出审美意识的社会功利性。

三、透过艺术现象看审美的功利性

不论是艺术现象还是自然现象或社会现象,它们自身都具备着多种属性,而审美属性,只不过是其中的一种。任何个人都是社会存在的反映,任何人都不能脱离一定的历史条件和阶级团体。故而,审美主体和艺术创作者都不能摆脱社会脱离现实创造出“纯艺术”来。

毕加索艺术地位无需多言,而他将自己作品商业化可谓推到一个极致。通过办画展将自己的作品赋予一个背后的故事以求卖得一个更高的价格。后期,在毕加索艺术创作的时候就知晓,自己正在创作的这个作品是要被卖出去的。但若说这些待售的作品不具有审美价值显然不可能,即使它创作的目的是为了金钱。另一方面,所有艺术创作者都不可能脱离现实进行创作,审美的时代性和社会性决定了在商业社会,艺术品的创作不可能完全脱离现实、脱离社会。

再者,为数不少的自然景区,因为不尽相同的传奇故事,使景物更具审美性,也成就了其本身。云南小石林的“阿诗玛”雕像,在影视作品中亦是一个老故事;江西的勺子洞,对于旧时人民的命运,也是一种传奇式的反映形式。典故来源大同小异,均与命名者的实际生活有关。人们对自然美的观赏并没有完全摆脱物质需要的功利性。将故事传奇作为一种精神产物来认识,这些传奇故事似乎将景物都带上了一定的局限性,甚至对立性。但是这也表明,旧时代的审美主体在欣赏自然美的同时,未必能忘怀他们切身的物质需要。

摘要:人类对于美学的研究直到近代才形成一个较为系统规整的体系,审美观念虽具有一定的时代性亦或局限性。提及美,谈及审美,作为人类社会生活中的一部分,不可能不具丝毫功利性。本文将从三方面对审美的功利性展开阐述。

关键词:审美需求,伦理,艺术本质

参考文献

[1]彭吉象.艺术概论[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7.

功利性阅读 篇11

斯坦的书全球销量累计超过3.5亿册,而他的写作生涯正是从爱上阅读开始的。孩童时的斯坦,爱看惊险小说、惊险连环画。有一天,他在理发店发现两部很好看的连环画《惊险地窟》和《魔界奇谭》,为了看完,斯坦每个星期六都去那家理发店理发。由此,很长时间他的头发都是短短的。

如果儿时的斯坦在中国,恐怕不会如此幸运。中国的很多家长,无法容忍孩子如此热爱连环画,他们视连环画为“闲书”。从事文字工作的王先生一直为上中学的孩子爱看“闲书”而抱怨,“她不爱看经典名著,偏老看乱七八糟的小说,那有什么用啊。”现在,有这样烦恼的家长随处可见。

儿童阅读是否开卷有益?读闲书和读经典是否矛盾?不久前的一天,一场关于儿童阅读功利化的对话,再次发生在白冰与儿童文学作家秦文君、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总社社长李学谦之间。

家长对于儿童阅读的功利思想造成了很多阅读误区。白冰分析说:“一些家长只注重孩子通过阅读提升智力,却忽视孩子人格的成长、情感世界的构建,造成一些孩子智商虽高情商却低的情况;很多家长只看重孩子读经典,却忘记了引领孩子走入阅读世界,让他们爱上阅读更重要,因为那将使孩子获益终生。片面强调功利阅读,强迫孩子遵从家长意志,往往会造成孩子的心理逆反,导致孩子终生学习的障碍。”

教育目的的功利性之批判 篇12

在这个反思的过程中,本文仅针对教育目的中表现出的功利性作一点浅显的分析,以期能引起对此问题的关注。我们对教育目的的功利性的批判,并不是对教育目的追求现实价值的完全否定,而是指出教育目的,必然要以非功利性的、更为长远的人的全面发展和人的幸福为终极追求。

一、当前各种教育目的的功利性体现

(一)科学主义的教育目的

当代中国最热门的专业是经济、法律等增加社会财富和维护现有社会秩序的知识,最引发人的学习欲望的是英语之类的工具型学科。“什么知识最有价值?一致的答案是科学。”这句话反映的就是当代的现实吗?科学主义的教育目的是以社会性需要为出发点和归宿,以科学为中心的。它是伴随着科学的发展及科学功能的日益显现而产生的。[1]这种观点并不认同持久投入与长周期回报。在一个科学知识称霸的世界中,各种意义的追寻都会成为无意义。“科学”只承认那些符合客观实际的事实材料是知识和真理,探寻这样的知识才是有意义、有价值的。[2]这就是科学主义的教育目的所反映出的功利性。它使人成为现实的附庸,让人只会生活在现在,从而失去了追求未来的勇气。

有学者提出,教育目的要由工具性的教育目的向人文性、生命性的教育目的转化。不仅让学生完成知识的积累,更重要的是让他们拥有独立思考的能力、敏锐的思维,善于在批判和分析中学到新的知识。由培养单一型的人才向复合型、创新型的人才转变。[3]其实,即使如此,这也还是以现实需要出发的教育目的。但是,我们并不反对以培养具有知识的人为目的的教育,这是教育通往更为深远目的的必由之路。正如有学者指出,功用教育不是唯利是图的教育,更不是仅仅为了生存、为了谋利而不择手段的教育。教育的本质不仅在于为了人的生存,也在于为了人类的向善和利他,这也是人类千百年来博弈的结果。[4]教育首先应该是为人的生存而存在的。只有具备了相应的生存技能才有可能进一步“诗意的”和“超功利的”地“栖息于大地之上”。然而,我们在满足生存的教育中已经行走多时,似乎已经开始遗忘人有进一步走向完善自我和诗意生活的目的。为此,教育目的可以是功利的,但是更应该是追求超功利的和诗意的。

(二)社会本位的教育目的

社会本位的教育目的是以使受教育者社会化为主要目标的,人的发展必须服从社会需要,个人的价值是在社会价值之下实现的。而我国的教育目的中,社会本位的因素是相当强的。正如有学者认为,当今在我国的教育目的中“人本位”内涵已经相当稀少,而且我国至今仍不像西方发达国家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那样,把教育的社会价值目标同教育的发展价值目标一并作为“教育目的”题中应有之义。[5]

为此,有学者认为,教育目的应定位于培养“人”。即使是当代我国把教育目的培养的对象定位为“公民”,也是不甚适合的。因为“公民”是现代社会中的一个特定概念,尽管国内外学者对公民意识和公民素质并没有一个统一的看法,但大体都没有超出政治、法律和道德的范畴。[6]以培养“公民”为教育目的的教育明显过多地带上了国家意志。即国家要求培养怎样的“人”,作为个体的人就会被培养成适合国家需要的“公民”。无论是从角色、道德标准还是从政治倾向上,仅仅满足了现实需求。即使在这样的教育目的中作出了对“公民”的远景设想和未来期望,那也是次于国家需要的第二位的目的,因而其功利性的意味就越发地突出了。华南师范大学教科院对广州一所普通中学600余名初中生的调查显示,对“你为什么学习”的回答,依次为:实现个人价值(59%),找份好工作(40.7%),为父母而学习(34.2%),提高素质(28.8%),报效祖国(26.9%),赚更多钱(24.3%),成名成家(17.8%),没有目的(5.9%)(转引自中国青年报:《我们为什么学习比一下才知道》2001年9月6日)。如果我们曾有悲于陕西放羊娃的愿望,就会感伤大城市儿童的理想。“放羊──娶妻──生子──放羊”与“学习──立业──结婚──学习”这两种循环相差多少?

过去常以国内生产总值(G D P)来衡量中国社会的发展。G D P的增长率体现了教育目的达成的情况,即教育为国家财富积累输送了多少人力资源,人力资源在社会中创造了多少经济价值。于是,人在社会发展中成为社会的工具。作为工具人,人的存在目的显然物质性大于精神性。满足社会发展需求的目的可量化,对个人发展的衡量呢?现代教育是基于工厂制度之上,着重与生产劳动结合,从而培养全面发展的个人的教育。这是我国现代教育的主流认识。然而,当前我们对人的全面发展,更倾向于理解为可以从事多个行业,能以多种形式推动社会的发展,这充其量只能算是掌握多种技能。对“全面发展”的曲解,根源在于当代意识中“人”的指向是人类整体而非个体人。

二、减弱教育目的功利性的可能性

(一)人类发展的现状

爱因斯坦说过:“关于这个世界最不可理解的事情,就是这个世界是可以理解的。”人类的伟大在于用自己的思想与行为改变了赖以生存的世界。同时,也是这一伟大的力量,使人类在前行中为自己制造着一些束缚。今天,牵绊我们双脚的荆棘,更多地来自我们自己。

在经济高速发展之后,我们的生存条件得到显著提高,这不得不说是人类通过自己的劳动创造的“奇迹”。在这一过程中,教育普及了有利于人类文明进步的各种科学知识,也为社会培养了优秀的建设型人才。这正是我们引以为傲的教育成果。然而,就此把教育的目的仅仅视为培养创造现实财富的人才,那将是教育最大的悲哀。在经济与社会进步的同时,我们的社会也暴露出了许多弊端。人与自然的关系越来越紧张,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越来越疏远。环境恶化、贫困、排斥、隔阂、压迫、战争等现象还未减少。就教育方面而言,正是由于我们的教育还不完善,培养出的人也还不完善,使当前的教育成为导致这些现象的因素之一。那么,我们的教育目的,难道还不应有所发展,而还要停留于过去时代的标准吗?

正如有学者指出,一种正确的教育目的,虽然是作为一种观念的、思维的形式反映人的未来理想,但是这种理想发展却是以一种趋势、一种可能存在于现实的人身上。为此,正确的目的是具有客观根据的。但是还应看到,人的发展如同其他事物的发展那样,具有多种可能,呈现多样的趋势。[7]已有的教育目的曾为人类取得的成果作出了指导性的贡献,但并不能因此而不思变。我们要让教育目的更为适应人类前进的步伐,因为我们已经进入了更为自由地追求完善与幸福的时代。

(二)个人发展的需要

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委员会的报告中这样指出,教育是为一个新世界培养新人,而这种新人就是完人。[8]人是生活在具体历史下的人,作为历史的剧作家又是历史的剧中人。每一个人都有发展的潜力和可能性。当我们已经有丰富的物质生活时,追求精神与理想世界的需要显得更为重要。当代许多社会问题也正反映了人的精神世界空虚才是人类最大的贫困。无休止的选秀活动充斥在各种媒体;名人的私生活成了人们谈论的话题;一夜暴富的人用钱作出丧失良知的行为等等。即使这些社会问题的成因是多方面的,也不能不说与教育对人的引导失误有关。如果在教育中,我们更多地关注一个人的精神世界,使受教育者都有意识去寻求幸福的真谛,当代的教育目的就应该更倾向于非功利性的价值取向。

意义的世界又是一个带有超验和理想的世界,从超越现实生活的限定去追寻生活的意义,这种追寻总是对经验的超出,所要实现的是更加符合人性的可能生活。超验和理想不是现实,而是对现实的一种否定,它虽不具有现实性和确定性,却引导人们在不断突破现实中走向新的真实。[2]只有在探寻中,人的发展才有可能成为现实,教育目的的设置不能一叶障目,只顾眼前利益。分离了人发展的整体性,或者偏向了人的理性或者是非理性,忽视了人的全面性需要。[10]

(三)社会发展的需要

陆有铨先生指出,教育目的的核心就是关注人的“德、智、体”的发展。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教育目的的变化体现在对“德、智、体”这些方面的具体内涵的不同理解中。[11]在当今世界,特别是在迅速发展的中国社会,作为社会系统组成因素的教育,也在发展中发生着变化。纵观我国各时期的教育目的,可以看到教育对培养人的“德、智、体”的具体内涵的变化。其间优劣,却始终体现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可见,教育目的的非功利性追求不仅是人的完善所要求的,同时还能作用于社会发展的需要。

有学者指出,从某一种教育目的在理论意义上的生成而言,它既是一定的历史阶段的产物,具有与该时代所需要的教育目的的合理性和适切性,同时也必然会带有一定的历史局限性。[12]以我国的教育目的设置为例,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就明确提出:“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有学者认为这就预示着需要对“知识教育”阶段的问题(所谓“应试教育”)进行纠偏并使教育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即“素质教育”阶段(1995年至今)。[13]我国正处于新世纪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时期,在新的文化解读中,小康社会是一个物质、精神、政治与环境俱为和谐的社会。一个如此宏伟的目标,更需要有完善的人与之共进。教育目的也应指向培养完善的人,不仅要建设社会,更要懂得享受生活。

三、结论

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在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的报告《教育──财富蕴藏其中》中提到,教育在人和社会的持续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它不是把人作为经济工具,而是作为发展的目的加以对待的。正如费德里科·马约尔强调的,发展过程“首先应为发挥今天还有明天生活在地球上的人的一切潜力创造条件,人既是发展的第一主角,又是发展的终极目标”。[14]

上一篇:河南区域下一篇:结构重建论文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