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利性组织

2024-10-15

营利性组织(精选12篇)

营利性组织 篇1

根据社会结构理论, 现代社会的社会组织可以分为政府组织、营利组织和非营利组织三大类型, 它们分别是政治领域、经济领域和社会领域的主要组织形式。在社会经济领域, 组织形式主要就是营利组织与非营利组织两种, 这两种组织由于其存在的根本性目的不一样, 因此其财务管理活动及内容也存在很大差别, 本文拟就两者在财务管理方面的内容进行比较分析。

一、组织目标不同

众所周知, 营利性组织最典型的就是企业, 而企业是以盈利为最终目的的, 其出发点和归宿都是营利。因此营利性组织的目标就包含三个:生存、发展、获利。首先, 企业必须生存, 只有生存下来才能进一步发展, 只有发展才能获利, 而企业最终只有获利才能体现其生存的价值, 这三方面是息息相关的。

非营利组织是不以获取利润为目的, 为社会公益服务的独立组织。非营利组织表现为各种社会团体、事业单位或者民办非企业单位等形式, 在教育、文化、科学技术、医疗卫生、环境保护、权益保护、社区服务、扶贫发展及慈善救济等领域为社会公益提供服务。日本学者川口清史认为:非营利组织一般是指不以获取利润为目的, 而从事商品生产、流通、提供服务的民间组织通常指的是不以营利为目的的这样一些组织。尽管这些组织提供有偿服务, 并收取合理的费用来弥补它们提供服务所消耗的成本, 以维持组织的生存, 但它们不是以盈利作为组织运营的最终目标。非营利组织即使有盈余也要回馈给其他有利于该组织宗旨完成的运作或组织的扩充, 而不会分配给组织的成员、管理人员, 或者进入任何一个私人的账户。非营利组织机构通常包括学校、医院、慈善机构、合作团体、社区组织等。因此非营利组织的组织目标不是营利, 而是为了满足社会及其成员各种社会性的需要, 即完成某些社会使命。相对于营利性组织而言, 非营利组织服务于社会大众, 而不是特定的个人或组织。所有的非营利组织都是在利用自身的资源为社会提供产品和服务, 他们提供服务是服从于某些公共目的和为公众奉献, 在一定范围内为社会公益服务, 也就是完成某一社会使命。而企业服务的对象为其股东, 也就是说企业必须以股东财富最大化为目标, 力求给股东带来财富的最大增长。

二、组织的财务管理目标不同

与企业组织的营利目标相对应, 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也就与获利紧密相连。有关企业财务管理目标我们通常有几种具体的表述, 有利润最大化、每股盈余最大化、股东财富最大化、相关利益主体的利益最大化, 尽管表述不一样, 但其实质都是一样的, 都是以营利为其最终目的。由于股东出资创立了企业, 企业就必须为股东创造财富, 而利润则代表了企业新创造的财富, 利润越多说明企业为股东所创造的财富越多。因此利润指标成为衡量企业绩效标准的一个重要指标, 为企业提供了量化分析的方法, 便于企业进行分权管理, 同时也便于不同企业之间进行业绩的比较。同时为了获取更多的利润, 企业必须源源不断地为顾客提供更多、更好的产品和服务, 以吸引顾客的购买意愿, 尽可能增加收入来源, 同时尽可能降低生产和服务的成本, 为投资者创造尽可能多的财富。因此, 顾客是企业收入的主要来源, 也是其财富增加的源泉。由于有利润等量化的绩效指标, 便于对经营者的经营业绩进行量化的考核进而将责任、权利落实到个人。同时, 所有者通过股东大会、董事会等机构实施对经营者的监督, 因此, 在营利性组织中, 其责、权、利相应明确。

与非营利组织的目标——完成某一具体的社会使命相对应, 非营利组织财务管理的目标可以描述为:获取并有效使用资金以最大限度地实现组织的社会使命。因此在非营利组织财务管理中, 首先没有利润指标。非营利组织是为了实现其社会使命而运作的, 因此, 对于为实现其社会使命所提供的服务, 也会收取一定的费用, 但该收费水平与营利组织相比相当低, 有些甚至是免费的。非营利组织在运作过程中也会产生收益, 以便提供其活动的资金, 维持该组织的生存。但即使有收益, 也不能将收益分配给其创立人、会员、干部、董事或员工。这是因为非营利组织的最终目标是完成社会使命, 并不是为了产生利益。因此在非营利组织管理中没有利润指标。其次, 在非营利组织财务管理中, 顾客不是其主要资金来源。其资金来源大多为外部的捐赠, 而这些捐赠者的主要目的不是期望获得同等或成比例的回报, 而是希望非营利组织为整个社会或特定团体提供更多的服务或商品。最后, 由于缺乏利润等具体的量化衡量指标体系, 使得非营利组织内部的责、权、利不明确, 相应的非营利组织运营效率的衡量就成了一大难题。而且, 量化衡量指标的缺乏, 一方面不便于非营利组织的分权管理, 另一方面不便于不同非营利组织之间绩效的对比较。

三、财务管理活动的内容不同

对于营利性组织而言, 其财务管理活动的内容可以概括为三大部分:筹资、投资和收益分配。根据资本金制度, 企业在创立时需要一定的自有资金, 以便其进行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 因此在企业成立之初就要进行权益资金的筹集。而在其后正常生产经营过程中, 企业为了扩大再生产, 不可避免地会通过负债或权益等形式筹集企业所需资金。企业的筹资是为了投资的需要, 通过投资活动, 为企业带来投资收益的增加, 最终为企业带来财富的增加。由于企业是由投资者出资建立的, 因此企业通过投资获得的投资收益, 最终要对股东进行相应的投资回报, 即收益的分配。在这三种主要活动中, 筹资活动与投资活动是企业财务管理活动的主要内容, 这是由利润最大化或股东财富最大化的企业财务管理目标所决定的。因为只有投资活动才能给企业带来财富的增加, 而投资需要资金的支持, 相应的要求企业进行必要的筹资活动。

由于非营利组织的财务管理目标为获取并有效使用资金以最大限度地实现组织的社会使命的, 以及区别于营利组织的上述财务特征, 决定了非营利组织财务管理的主要内容是收入与支出的管理。非营利组织的收入来源主要有三个渠道:民间捐赠、服务收费和政府补贴。民间捐赠大部分部分来自个人、基金会和企业的捐款, 这是非营利组织独特的收入来源, 也是其与公共部门及私人营利机构相区别的标志之一。服务收费是非营利组织获得资金的极其重要来源, 在发达国家, 会费、收费活动和商业经营所形成的收入在非营利机构总的资金来尖的比例达到一半以上, 它也是非营利组织总收入的最大部分。非营利组织尽管不以营利为目的, 但为了自身的生存与运作, 提供有偿的服务。除了民间捐赠和服务收费以外, 政府补贴也是该组织收入的主要来源。在一些欧洲发达国家, 非营利组织最大的一个资金来源就是政府补贴和拨款。政府除了给非营利组织以直接的资助外, 还通过所得税豁免、私人和企业非营利捐款的减税等对非营利组织提供间接资助。较为充裕的资金来源, 在一定程度上确保非营利组织有能力完成其社会使命。非营利组织的支出是指非营利组织为组织自身的生存发展和开展业务活动以实现其社会使命而发生的各种资金耗费。这里的支出与企业的投资不同, 投资是为了获得经济上的利益, 投资的最终目的必须从经济效益出发, 而非营利组织支出所注重的是社会效益, 即是否能够满足某些社会使命。

四、组织的权益不同

对于企业而言, 股东出资创办了企业, 对于企业的资产, 股东拥有所有权。股东以其出资比例为限承担相应的义务并享有相应的权利。在企业破产清算时, 对于企业的破产财产, 股东拥有剩余财产的求偿权。

而对于非营利组织而言, 由于其所有权形式特殊, 资金来源大多为捐赠, 因此资金的提供者对于组织的财产并不享有所有权, 相应的就不存在可以明确界定并可以出售、转让、赎买的所有者权益。即使非营利组织解体, 资财提供者即捐赠者也没有分享一份剩余资产的权利。这是因为非营利组织的成员不是按照法律要求而组成的, 而是在自愿的基础上, 捐赠出一定的资金或财产给该组织。在成员将资金或财产捐赠出后, 捐赠者对该资产就失去了所有权, 该资产的所有权就归非营利组织所有。非营利组织成员不能对其捐赠出的资财的权益进行转让、出售, 但非营利组织在某些情况下必须按照资产提供者的要求来进行运作、管理和处置。但资财的提供者不期望收回或者以此获得经济上的利益, 因而非营利组织通常不进行损益的计算, 也不进行净收入的分配, 即使有收益也是留归组织本身所有。因此对于非营利组织而言, 资产的权益属于组织本身所有, 而不是归资产的提供者所有。

参考文献

[1]萨拉蒙:全球公民社会——非营利部门视界[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2

[2]陈晓春:市场经济与非营利组织研究[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 2001

[3]邓国胜:非营利组织评估[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1

营利性组织 篇2

摘要:志愿者是非营利组织区别于政府组织及企业的一个显著特征。志愿者的加入,可以有效的降低非营利组织的运营成本,减轻资金压力,使得非营利组织的工作产生巨大的效力和活力。随着环境的发展和竞争的日益加剧,如何建立一支具有高度责任感和灵活性、专业基础的志愿者队伍,并对其进行有效的管理是非营利组织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据统计,目前我国的志愿者约占总人口的7%,而西方发达国家的这个数字一般都在40%以上,我国非营利组织志愿者管理工作刚起步,在这一方面与西方有一段距离。本文通过对中西方非营利组织的志愿者管理进行比较研究,发现双方在非营利组织志愿者管理的问题,然后取长补短,提出一些可行性建议和办法加以解决,特别是对于我国非营利组织的发展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中西方

非营利组织

志愿者管理

问题与解决

一、非营利组织的志愿者管理

谈到非营利组织的志愿者管理,那么就有两个概念需要解释清楚,这两个概念分别是非营利组织和志愿者。谈到非营利组织的英文原文是Non-Profit Organization,缩写为NPO。这里,将它定义为:非营利组织是不以营利为目的、主要开展各种志愿性的公益或互益活动的非政府的社会组织。从这里可以看出,非营利组织具有非营利性、非政府性、志愿公益性和或互益性等特点,它的活动范围遍及当今社会的各行各业,是现代社会不可缺少的一个组成部分。而志愿者,又被称为义工,一般是指那些具有志愿精神,能够不计报酬,主动帮助他人,承担社会责任的人。

志愿者是非营利组织重要的社会资源,志愿者管理是非营利组织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如果说人力资源管理体现的是非营利组织和企业、政府在人的管理上的共性的话,志愿者管理则鲜明地体现了非营利组织的个性,它是非营利组织所特有的人力资源管理。

非营利组织的运作与一般政府和企业不同。政府和企业有大量的员工,所以需要特定的人员和制度来处理人事问题,但是非营利组织只有少数员工,其他的人员只有负责制定政策的理事和没有薪金的志愿者,非营利组织的人力资源管理方式不能完全照搬一般的企业或政府的人事管理。志愿者是非营利组织重要的、独特的社会资源。志愿者管理是非营利组织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Stenzel & Feeney 于 1968 年指出志愿者五种不同的基本理念:志愿者并不是一个职业工作者,志愿服务 是无酬劳的,可以自由决定对组织提供多少的服务时间;志愿者所提供的服务是不支薪的,仅可以申请交 通费、餐费或参加研讨费与训练的费用;志愿者与机构内的专职人员,具有不同的责任;志愿者对于志愿 服务有不同的使命与背景,不像专职人员需要有专业的背景与学习经历;志愿者对于组织的认同程度不同,此差异呈现出志愿者的人力运用,是一特殊现象,并将走向“专业化的管理”。志愿者管理鲜明地体现了 非营利组织的个性,它是非营利组织所特有的人力资源管理。在非营利组织中,志愿者是组织最大的动力 来源。没有志愿者的投入,许多非营利组织恐怕将举步维艰;但也有的组织招募了许多志愿者,却对组织 毫无帮助,反而造成了新的问题。因此有效地进行志愿者管理是极为重要的。

二、西方非营利组织的志愿者管理

1、人员选择范围小

在国外,参加志愿者活动的人中,中年人比例较高。35~54岁的人所占比例为55%,24~34岁的为50.8%,18~24岁的年轻人为38.4%,75岁的老年人参与比例为33.7%。然而近几年,社会发展了,人们的生活节奏也随之加快。繁重的工作使得人们闲暇时间减少,工作的负担也让更多人选择和家人在一起。这使得正处于事业发展期的广大中年人在志愿服务和休息之间左右为难。这也导致了目前志愿者可选择的范围相对有限。

2、人员流动性大

志愿者工作的特殊性可能导致大量人才的流失。由于志愿者多数是利用自己的闲暇时间来为社会提供这种志愿性服务的。工作的性质以兼职为主。当本职工作变化或工作的时间、地点发生变化时就有可能退出该组织。同时志愿组织的主力军——大量的退休人员和学生本身也是不稳定的。年长的志愿者很有可能由于身体的原因无法为社会提供志愿服务。而学生群体也面临升学和就业的压力。以上这些原因都可能导致志愿组织人员不稳定、流动性大的特点。

3、人员培训的缺乏 志愿组织对人员培训方面的重视还远不及企业。对员工进行培训,既能给企业为了带来更多的利润,也符合员工的需要,成为一种员工的福利。而在有些志愿组织中,工作的专业性相对较弱,对人员的培训也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这样既不利于志愿者知识的积累和更新,也不利于志愿者对工作产生热情,工作的积极性弱化。

4、难以留住志愿者,造成人才流失

使用过志愿者的非营利组织也存在留住现有志愿者的问题。在1992年美国的一项民意调查中发现,40%的非志愿者曾经当过志愿者,但他们最终退出了志愿者行列。主要原因在于一些志愿者管理人员不清楚怎样留住他们。研究发现,不满意的地方主要有如下方面:

1)志愿活动的项目设计和志愿者们所期待的活动相左。2)缺乏对志愿者必要的回报,3)缺乏适当的培训与管理。

4)相对于全职工来说,志愿者感觉到差别对待。5)对工作时间的要求不合适 6)缺乏个人成就感。

三、我国非营利组织的志愿者管理

中国非营利组织与志愿者血肉相联。他们大多是依靠朴素的热情和情感从事公益事业,管理志愿者。近年来,随着志愿服务在中国的迅速发展,志愿者人数与日俱增,志愿者管理却缺乏相应的发展。事实上,非营利组织对志愿者的态度相当复杂:一方面,志愿者的参与,大大降低了非营利组织的人力成本;另一方面,由于参与志愿服务的动机多元化,如果缺乏使命认同与训练,志愿者往往成为领导或管理上的阻力,而不是助力,甚至可能影响非营利组织的公益形象。因此,与志愿者管理相关的主题就成为非营利组织关注的焦点之一。志愿活动在中国面临着宏观与微观的巨大挑战。

1、缺乏政策支持与法律保障

到目前为止,中国政府还没有就如何开展和完善志愿者工作建立一套完善的法规,尽管它已经在具有法规效力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规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和《中共中央关于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若干问题的决定》中倡导志愿者活动。中国政府已经就社会团体和民办非企业单位的管理颁布了法规,志愿者活动是通过社会团体和民办非企业单位这类载体进行活动的。从目前来看,中国政府对于志愿者工作的政策、法规、规定可以分为四个部分:法规、部门政策、团体章程和国家领导人和部门领导人的支持。这也是中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和法制化国家过渡时期的特色之一。

中国政府也没有对志愿者的活动和志愿者的管理提出一个系统的综合性的政策,尤其是在志愿者的培训、管理和招募方面,更是没有详细的规定。只是在各具体部门的文件和法规中分别根据各自的工作需要,对于开展志愿者活动作了一些要求。

2、志愿者认知和公众参与意识不足

我国志愿服务资源不足、志愿者缺乏的主要原因在于:

● 公众习惯于依赖政府,尚无积极“参与自己的生活”的意愿。公众对志愿者组织和志愿者的认知非常有限;

● 一些政府部门对发掘志愿者资源重视不够,还没有认识到动员志愿者资源对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意义。在传统理念下,还缺乏培育和发展志愿者组织的完善法律、法规。由于民间志愿者组织不发达,公众缺乏参与社会生活的渠道和多样化参与的选择;

● 在政策层面还缺乏积极的制度激励鼓励公众参与志愿活动。在国家层面还没有形成广泛的志愿精神与志愿文化;最后,一些政府部门在推动志愿服务时仍然习惯于借助行政力量,这也制约了民间志愿者组织的发展,影响了社会参与志愿服务的活力。

3、靠个人信念、魅力和热情来吸引和管理志愿者 中国的非营利组织,很多都是由一些志同道合者发起成立的,成立之初基本不受过去体制内单位框架的制约,也没有固定系统的管理制度,更多的是凭着志愿者的信念、热情来工作。其基本管理理念是以组织作为一个大家庭,发起人像是家长,大家都因为认同组织的一些理想与目标而投身进来。或者因为发起人的个人魅力赢得了志愿者的拥护,使组织周围聚集着一些志愿者,而这个大家庭自然也要照顾和保护每一个成员。这也是具有中国特色的非营利组织凝聚力表现之一。

4、缺少志愿者管理理论与机制

中国非营利组织志愿活动的专业管理人员和专职工作者极度缺乏。从事志愿活动的管理人员大多是兼职人士,又缺乏与工作相适应的专业知识,日常的管理工作受到多方面的影响和限制;而缺乏专业人员又使志愿者的总体素质长期得不到提高,兼职的志愿者流动频繁,志愿者和机构之间相互没有法律意义上的约束力,这些因素都大大制约了志愿活动事业的发展,甚至给事业带来负面影响。

志愿者组织的工作进展随着社会的大环境变化而变化,所以工作计划不完善,导致志愿者工作计划不细致,从而成果见效慢,志愿者工作热情很难持久,流失率高。志愿者管理中的很多环节,比如招募、使用、培训、管理、评估和激励等,都亟待科学的管理方法和手段。

综上所述,在中国,民间志愿者组织尚未能得到政府有力的政策、经济、技术和资金支持,开展活动的经费主要依靠自身努力筹集,使得志愿活动的发展受到相当大的限制。

四、改善非营利组织志愿者管理的可行性建议

1.加大向社会宣传公益事业的力度

为了号召和动员公民发扬中华民族助人的优良传统,唤起全民的公益意识,非营利组织应该积极与新闻机构、传播媒体合作,充分利用电视、互联网等大众媒介大力宣传公共服务领域的社会需求,为组织的健康发展营造优良的外部环境。2.建立、完善与志愿者相关的法律法规

从立法的法律依据来看,宪法第42条规定

“国家提倡公民从事义务劳动”,从而为志愿服务立法提供了直接依据,从立法实践来看,我国已经尝试规范志愿者组织,比如《红十字会法》中有一项原则就是自愿服务的原则,这也是对整个志愿服务组织的规定。而且,我国许多专项法律中倡导对特殊群体实行志愿服务,如《残疾人保障法》、《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等。但根据目前我国志愿者队伍发展蓬勃之势来看,出台一部《志愿服务法》来明确志愿服务的相关内容,特别是志愿者、被服务单位和个人及志愿组织三方的权利、义务关系及纠纷解决机制等问题迫在眉睫。目前,共青团中央正在为推进全国青年志愿服务立法进行不懈努力。由于立法程序极为严格,涉及的问题较多,这样一部层次较高的法律的出台之路肯定是漫长而艰辛,但通过相关法律来规范志愿者管理是今后发展的方向和趋势。此外,为了保证志愿者管理的法制化、科学化,还要完善与非营利组织相关的法律法规,将各类非营利组织及其相关公益事业的发展纳入法制化的轨道。

3、政府应加大对志愿服务的扶持力度

2005年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

“建立社会志愿服务体系”,2007年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完善社会志愿服务体系”,2008年由中央文明委牵头,团中央、民政部配合,共同建立了志愿服务的新机制,并逐渐取得了成效。所有这些都说明,国家决策层对志愿服务越来越重视,已把志愿服务当作促进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来考虑。根据莱斯特 ·萨拉蒙教授的研究结果,1995年全球22个国家非营利组织的收入平均40%来自于政府。我国也不例外,未来一段时间内,我国非营利组织、公益事业和志愿服务发展的主要经费还是来源于政府,我们可以借鉴西方国家普遍采用的购买公共服务这一重要的政策工具,健全完善购买非营利组织公共服务的运行机制和制度体系,为非营利组织提供财政支持的同时对其进行引导,加快其专业化步伐。政府还要运用税收法律体系作为政策工具,使非营利组织的免税资格获得和免税程序简单易行。此外,政府要为志愿服务大开方便之门、与志愿者开展合作,对志愿活动进行引导。4.健全、完善非营利组织的管理机制

作为志愿者生存的母体,完善志愿者管理,首先就要完善非营利组织自身的管理。其中包括,加强非营利组织的自身治理,健全组织结构,规范组织行为,完善决策机制;建立制度化的评估机制,加强评估结果对于政府资金扶持和奖惩的影响力,引导非营利组织走上健康发展的道路;建立科学、规范的非营利组织的财务管理,高效率利用资金,使有

限的资源得到最大发挥;强制实行信息公开,加强对非营利组织的监督,建立包括政府、舆论媒体和公民以及非营利组织之间及内部多元立体的监督体系,杜绝非营利组织出现欺诈、腐败等严重影响其威信的现象。

5.开展培训工作,提高志愿者的专业素质

非营利组织要为志愿者营造一种持续教育、终生学习的环境氛围,为志愿者提供学习新知识的机会,使他们能不断提高和完善个人素质,进而满足社会公众变化更新的各种需要。例如,对参与灾害救援的志愿者进行富有针对性的岗前培训和岗前储备机制,根据灾区需求有针对性地派遣志愿者,划分好进入灾区的工作性质类型,明确志愿者的权利和义务,加强志愿者队伍之间的横向协调机制,这样才能发挥志愿者雪中送炭的作用。

6、志愿者的激励,满足志愿者的内在精神需求

激励主要是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由于非营利组织的特殊性,在传统的非营利组织的激励主要运用精 神激励。它是“结合行为科学以及交换原理,利用非经济的激励方法影响人的行为”在非营利组织物质 的激励不应该是激励的主导部分,而只是起到一个平衡的作用。因为非营利组织的志愿者具有较高的责任感、使命感,这是非营利组织激励志愿者一个不容忽视的部分。具体的激励措施有:

1)建立一种信任的气氛,鼓励志愿者发表意见。

2)注意听取建议。主管注意听取属下意见,接受志愿者的建议

3)鼓励志愿者参与建立士气的过程。

4)志愿者的上下、平行及交叉的沟通。

5)维持公平和支持的气氛。

五、结束语

代表着成熟的价值观和社会责任感,是现代公民精神的精髓,它所培养的人与人之间的互信互爱是社会资本的基本要素,近二十年左右,中国的志愿者队伍和志愿服务已有了巨大发展,相信通过完善志愿者管理体系,志愿者队伍会实现可持续发展,并通过良好的志愿服务,贡献社会。

非营利组织的发展,最终取决于非营利组织的人力资源管理。志愿者是非营利组织重要的、独特的社会资源,志愿者管理是非营利组织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它鲜明地体现了非营利组织的个性,是非营利组织所特有的人力资源管理。通过对中外非营利组织的志愿者管理的问题比较研究,可以明确志愿者管理对于非营利组织具有重要意义。因而,我们应该从完善志愿者法律法规体系、加强国家政策和资金支持、社会舆论宣传认可和加强志愿者的培训、评估、激励管理等方面,完善和促进非营利组织志愿者的管理绩效提高,以实现非营利组织的使命。

参考文献:

非营利组织法律问题 篇3

一、非营利组织内涵的界定和发展的根源

非营利组织,有的学者称之为“非政府组织”。“非营利组织”和“非政府组织”两个称呼,有一定的区别,不可以混淆。“非政府组织”是在国际公法或宪法学中使用的政治学概念,从字面上理解包含了除政府以外的所有组织,其范围极其广泛,这就容易与营利性的企业组织相混淆。而“非营利组织”主要是在组织法和税法上使用的概念,从字面上理解包含了除营利性主体以外的所有组织。这种提法比较科学,比较全面反映了该组织的特质。非营利组织是指独立于政府与企业之外的,不以营利为目的的,为社会提供公共服务或为其成员谋取利益的组织。

非政府组织产生与发展与两个失灵有密切关系,一个是市场失灵,一个是政府失灵。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是各国非政府组织求得生存和发展的重要背景。人们向市场和政府之外寻求出路,从而使非政府组织的发展获得新契机。非政府组织不仅是公民表达意见主张、实现结社权的基本形式,也是政府与社会的中介,是政府与企业的协调者。一些政府管不了或者管不好的事情由非政府组织来做取得了良好效果,所以也就出现了近年来我们经常听到的关于政府“还权”于社会以及“小政府,大社会”的提法。非营利组织相对政府而言,具有管理相关社会公务的优势:一般是由公众推选出来的本领域内的精英进行管理,他们不仅具备专业优势,而且来自基层,能及时、准确了解实际情况和反映成员的诉求。因此,政府将一部分社会管理权归还或者分给非营利组织,不仅不会影响政府的权威,反而有助于政府职能优化。非营利组织分享政府权力,不仅可以为国民的福祉直接提供更多的服务,促进公民基本权利的实现,而且从另一个维度来讲,这是一种新的分权方式,有利于防止政府权力异化,保障公民权利。

二、非营利组织存在的法律问题

1.非营利组织的自治性缺乏

我国很多非营利组织的发展是政府主导,官僚化倾向严重。这是因为部分党政干部对民间组织的发展还存有疑问和顾虑,甚至是警惕和恐惧,担心民间组织强大可能会削弱政府的权威,对政府的权力构成威胁。这种观念的存在直接导致行动上对民间组织的排斥。在体制上,市场机制的先天不足和内在缺陷以及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特殊问题,都决定了中国的市场化和现代化进程需要政府主导, 政府的推进和引导在整个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程中起到了核心作用。在这样的背景下,民间组织的发展也具有很强的政府主导色彩。民间组织的生存空间、发展机遇主要取决于政府支持的力度和态度。

2.非营利组织立法层次低,法律体系混乱

我国1982年宪法规定了公民有结社自由。为了将宪法的结社自由权落到实处,在20世纪 90年代之前,我国制定有《基金会管理办法》(1988)等法规。为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形势的变化,《公益事业捐赠法》(1999)、《基金会管理条例》(2004)等先后出台。此外,民政部和国家其他有关部委以及地方政府也制定了大量的规范性文件。如民政部发布有《社会团体设立专项基金管理机构暂行规定》(1999)、《取缔非法民间组织暂行办法》(2000)、《社会团体分支机构、代表机构登记办法》(2001),国家税务总局发布有《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所得税征收管理办法》(1999)等等。这些制度在促进和规范民间组织发展方面起着重要作用。但是,在新的形势下,这些法律制度立法层次低,制定部门多,体系杂乱,如果不加以改进就可能成为制约民间组织发展的最大问题。

3.非营利组织准入门槛高

当前我国对非营利组织登记管理体制的基本特点是:门槛高、限制多、监管不力。其中核心的原则是双重管理体制,即对非营利组织实行“登记管理机关”和“业务主管单位”双重审核、双重负责、双重监管的原则。由于业务主管单位要对所属非营利组织的活动负责,却并不能从中受益,加之条例中并没有对业务主管单位作明确指定或者必须审批的义务规定,从而导致各业务主管单位“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对申请的非营利组织,尤其民间成立的组织,大多采取推脱的态度,使得独立申请的非营利组织很难被批准,不得不转而求助工商登记或者不登记。双重管理体制成为制约非营利组织发展的门槛。和双重管理体制相并行的制度性规定还包括:分级管理原则、非竞争性原则、限制分支原则等。这些原则均遗留着计划经济体制下,政府对社会事务采取行政管理的痕迹,制约了非政府组织的独立发展。

三、完善非营利组织的法律制度

1.从法律制度上淡化官方色彩,维护其自治性

从与政府的关系来看,非营利组织可分为三种模式:一是倡导多元主义的市场型,政府对其持放任政策,组织主要是站在政府的对立面为成员利益服务。二是采取法团主义的合作型,政府对组织的设立、撤并和年检进行监督管理。三是团体本位主义的依附型,以社会主义国家为代表,非营利组织有着浓厚的官方色彩。前两种模式虽在与政府的关系上有所不同,但政府都不干涉非营利组织的具体运作;第三种是一种亚模式,有违非营利组织的本质。非营利组织属于市民社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浓厚的政府色彩必将其纳入政治社会,这是对正常社会结构的扭曲。它可能造成权力与权利之间的力量失衡,导致权力恣意与腐化,阻碍社会的发展。我国非营利组织属于典型的第三种模式,必须在政策和法律上加大“去政府化”力度,在其设置、人事和运作上减少行政干预,维护自治性。唯有如此,才能还其市民社会的本性,发挥其应有的社会功能。

2.构建非营利组织的法律体系

我国应该尽快出台《非营利组织法》及相关配套法律,为非营利组织的发展提供法律制度上的保障。《非营利组织法》可以推动非营利组织更好的发展,同时可以限制政府的权力。当然,构建非营利组织法律制度体系是一个系统工程。这种系统性包括对非营利组织的基本法和一系列行政法规、相关地方性法规、政府各相关职能部门的政策措施之间的纵向配套,也包括对非营利组织的法律规定与现行法律制度之间的横向配套,还有组织的法律地位、税收优惠、监督管理、人事制度、社会保障、政府支持等各个方面的配套措施。同时,非营利组织的法律制度构建是在转型时期中国的经济改革、政府改革、社会改革、事业单位改革等背景下进行的,这些不同方面的改革之间既有相互促进的作用,同时也带来不确定性。但面对市场经济、多元治理的必然趋势,逐步构建和完善相关非营利组织的法律体系是意义深远的。

3.降低非营利组织的准入门槛,加强法律制度的监督

要逐步取消严格的双重管理体制和严格的审批制。只要非营利组织符合相关法律规定的条件后,到有关部门登记即可,从而使政府对非营利组织的监管法制化。如果非营利组织违反法律,将受到监管部门的依法处罚。完善非营利组织的监管体制是监管有效的前提和基础,如对非营利组织的监管权究竟由哪个具体政府部门来行使,监管权如何配置,政府监管以及社会监督力量如何有效整合,监管权的边界如何有效制约等。对监管者的监督主要有立法机关的监督、行政机关的内部层级监督和专门监督、司法机关的监督以及新闻舆论和社会监督等。

营利性组织 篇4

一、中国民间组织营利性行为现状

2014年6月以来, 国内媒体相继披露了中华医学会在学术会议中用广告展位、医生通讯录和注册信息等作为回报收取医药企业赞助费、中国红十字会将备灾仓库进行商业出租等消息, 再次引起人们对中国民间组织营利性行为的广泛争议。本文认为, 非营利组织并不是说不开展任何营利性活动, 而是不以其为首要目的 (Henry B.Hansmann, 1980;Lester M.Salamon, 1995) , 获取的利润必须遵守“非分配约束”原则 (Henry B.Hansmann, 1980) , 既不能向出资人分配“红利”, 也不能用于员工分配或变相分配。目前, 除立陶宛、马其顿、菲律宾等少数国家以外, 世界绝大多数国家的法规已不同程度地允许民间组织开展营利性活动, 中国也不例外。如我国《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管理条例》 (1998) 规定民办非企业单位“不得从事营利性经营活动”, 但国务院法制办和民政部对此的解释是:“民办非企业单位不从事营利性的经营活动, 并不妨碍其在从事社会服务活动的过程中进行合理的收费, 以确保成本, 略有盈余, 对于维持其活动, 促进和扩大其业务规模是非常必要的, 这与从事营利活动是完全不同的概念, 必须严格区分”;《深圳经济特区慈善事业条例 (送审稿) 》提出允许慈善组织投资经营, 以便让慈善资产保证增值。中国社会组织网 (www.chinanpo.gov.cn) 基金会子站截止2014年3月12日公布的、民政部登记管理的145家基金会 (以下简称“145家基金会”) 2012年度工作报告表明, 我国民间组织的营利性行为不仅必要, 而且呈增长趋势。

第一, “资金缺乏”也是我国非营利组织履行非营利宗旨和使命面临的主要障碍。145家基金会2012年度收入少于上年收入有67家, 占基金会家数的46.2%, 甚至有少数基金会2012年主要依靠来源不稳定的其他业务收入维持组织生存, 其中4家基金会其他业务收入占本年累计收入的比重超过98%, 有20家基金会2012年末净资产小于原始基金数额, 这使得相当一部分非营利组织履行社会使命心有余而力不足。解决非营利组织资金来源的方式是多样的, 而符合规范的营利性行为应当是不可缺少的。

第二, 从我国非营利组织的收入结构变化看, 营利性行为获取的收入呈增长趋势, 如下表。

上表表明, 与2011年相比, 2012年有76家基金会存在投资行为 (其中5家基金会投资亏损) , 占基金会数量的52.41% (2011年只有42.21%) , 投资盈利的71家基金会投资收益占总收入的比重虽只有9.23%, 占全部基金会收入的比重也只有4.52%, 但这两个比例在2011年分别只有2.37%和0.91%, 而营利性行为 (提供服务收入、商品销售收入、投资收益、其它收入) 获取的收入占全部收入的比重2011年为2.9%, 2012年已达6.92%。因此, 在控制风险的前提下鼓励非营利组织尤其是基金会开展营利性行为, 是促进我国非营利组织的健康、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

二、基于营利性行为的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变革构想

为规范民间组织的营利性行为, 必须在会计制度上进行“顶层设计”, 对经营业务的资金运动过程进行会计反映和监督, 以满足政府管理、公众监督和非营利组织治理对会计信息的需求。为此, 本文提出如下构想, 以期引起理论和实务工作者对《现行制度》变革的关注。

(一) 会计目标应遵循决策有用观

决策有用观强调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和有用性, 会计的目标就是向信息使用者提供有利于其决策的会计信息。就民间非营利组织而言, 会计不仅应确认实际已发生的会计事项, 还要确认那些尚未发生但对民间组织已有影响的经济事项;会计计量鼓励历史成本与在物价变动情况下多种计量属性并行;会计报表应尽量全面提供对决策有用的会计信息, 由于会计信息使用者需求的多样性, 资产负债表、损益表及现金流量表应放在同等重要地位等。而从《现行制度》的会计假设、会计原则及计量基础等可以推测其会计目标是依据受托责任观确立的。

(二) 会计假设应反映民间组织营利性行为的特征

《现行制度》依据一般会计理论, 将民间组织的会计假设界定为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和货币计量等4个基本假设, 但营利性行为具有某种时效性, 可能是某个时期的某个创新项目, 项目结束表明单个行为完成, 如公益创投的资助方不仅有资金、智力资本注入受资助组织, 还在完成受资助组织实现财政自我造血功能后退出。因此, 仅遵循持续经营假设是不够的, 还必须引入特定经营假设, 这一资金运动过程应根据协议期长短确定会计经营假设。同时, 全国性的民间组织, 在各省、市或行业设有分支机构或地区分部、地区办事处, 创新行为主体可能是某一临时机构, 传统的会计主体假设也需要在理论上澄清。为对政府宏观决策有用, 应将带国字头的民间组织及其分支机构作为一个会计主体, 并编制合并报表。

(三) 会计原则应有利于民间组织可持续成长

与营利组织相比, 民间组织会计核算的基本原则有其自身的特点。《现行制度》第7条规定, 民间组织采用权责发生制作为会计基础, 这将使民间组织面临营利性行为发生、现金尚未收到但已产生纳税义务的情况, 即使先征后退也会增加当期民间组织现金流出, 这对公益性为目的民间组织是不公平的, 因此, 在权责发生制的基础上, 应允许民间组织与纳税相关的收付业务选择执行收付实现制原则, 以提高民间组织资金使用的时间价值;另外,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第五十一条规定民办学校“出资人可以从办学结余中取得合理回报”, 假设出资人依法获取的“合理回报”不违背“非分配约束”原则。那么根据收入还是利润确定“合理回报”?显然, 根据收入多寡确定“合理回报”是不合理的, 这就必须在明确收入与成本核算原则的基础上, 遵循配比原则核算营利性行为的“利润”。而按《现行制度》规定, 民间组织成本核算是不完全、不严格的内部核算 (李维安, 2005) , 导致营利性行为产生的交换交易收入与交换交易支出配比同样是不完全、不严格的。因此, 成本核算的原则同样应遵循谨慎性、历史成本等原则, 在已有的投资收益、其他收入和其他支出等科目以外还应设立成本费用类科目, 与交换交易形成的收入等相配比, 以准确反映经营业务产生的利润, 从而确定“合理回报”的界线。

(四) 会计要素应增加“利润”要素

民间组织可以依法开展适度的营利性活动 (过度的经营业务可能改变组织性质, 将民间组织异化为营利组织) , 但《现行制度》与法律规范、客观现实脱节, 表现在会计要素上有“净资产”而没有“利润”要素。而美国1985年12月发布的同时适应企业和非营利组织的第6号财务会计概念公告《财务报表的要素》将财务会计对象要素包括全面收益、收入、费用、利得和损失等10项。因此, 增加“利润”要素已成为《现行制度》亟待解决的问题。同时, 经营业务获取的利润也存在用途问题 (必须遵守非分配约束原则) , 如交纳各类税收、用于哪些公益项目等都必须公开, 这也必须增加利润分配科目。

(五) 会计报告应增加利润表和利润分配表

《现行制度》只要求民间组织编制资产负债表、业务活动表和现金流量表及会计报表附注, 没有要求民间组织编制利润表和利润分配表, 以进行民间组织盈利状况的计量和报告。而事实上, 我国已登记的20万家民办非企业单位, 有很大一部分是以营利为目的的 (金锦萍, 2013) , 我国的行业协会在西方国家也被排除在民间非营利组织之外, 这就要推进社会体制改革, 坚持营利性、非营利性分开 (李克强, 2012) , 但如何识别民间组织的营利性与非营利性, 就须要编制利润表以准确反映民间组织的盈利状况, 让民间组织的营利性行为暴露在马路边 (直接体现于会计工作结果———会计报告) 而不是隐藏在森林里 (仅包含于会计核算过程———会计账户、甚至在原始凭证中) 。编制利润表的目标并不是鼓励民间组织追求利润最大化, 而是便于政府和社会公众监督民间组织的营利性行为是否符合非营利宗旨, 就如同制造温度计并不是让人们体温越高越好, 而是及时监测人们体温的变化。

同时, 民间组织的经营业务必须遵守“非分配约束”规则, 这是衡量民间组织组织是否违背非营利宗旨的底线。编制反映利润去向的利润分配报表, 一是有利于非营利组织自身检视经营业务的合规性, 二是有利于组织外会计报表使用者监督民间组织的利润的使用。编制利润分配报表对加强政社分开后的民间组织内部治理、提高政府监管效率, 增强民间组织经营业务会计信息透明度有一定的意义。

编制利润分配表, 至少可以发现民间组织违背非营利宗旨的下列营利行为, 一是为个人“营利”, 如违反法规将经营业务所获盈利用于资源供给者 (如财务资源供给者、人力资源供给者经理和员工等) 分配或变相分配 (如管理人员薪酬高于公众持有的心理标准或与工作绩效不相符、管理费用支出结构不合理等) , 甚至经理人挥霍公益资金维持奢侈生活;二是为组织自身“营利”, 如收费价格非折扣价或者高于付全价, 盈利率偏高, 经营方式与组织使命无关 (不务正业) , 净资产保留多过, 违背代际公平原则。2013年某儿童大病救助基金年末“还有2000万沉淀在账上”, 难道钱真的用不完吗?这家救助基金有为组织自身“营利”嫌疑;三是为其他相关组织“营利”, 如不符合J·Gregory Dees (1998) 的“社会性企业光谱” (Social enterprise spectrum) 对经营业务的界定, 采购商品价格高于市场价, 资金供给者的“回报”不合理等。

(六) 会计报表附注应增加营利性行为绩效评估《现行制度》要求会计报表附注至少应当包括10项具体内容和1个其他事项, 但缺乏对资源供给者关心的成本分析信息的要求, 也缺乏对政府和社会公众关心的经营业务行为分析。因此, 民间组织会计报告附注应当反映经营业务的现实, 增加经营业务披露的内容, 并提出科学、可行的披露方法, 以满足社会公众对民间组织经营业务的关注要求。

同时, 在会计报表附注中以公益性为导向, 一是增加披露反映民间组织经营业务的内容, 二是在改革J.格雷戈里·迪斯等 (2001) 提出的三个类别 (流动性、资本结构及获利能力) 财务指标基础上, 根据经营业务与民间组织公益绩效的关系, 在附注中披露经营业务的绩效评价。

会计报告附注增加对经营业务的评估, 能够对民间组织的经营业务发挥导向作用、约束作用、激励作用和考核作用, 引领非营利组织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财政部.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 (2) 2-10

[2]刘玉廷.我国会计制度改革进程中新的重要成果——《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发布实施.北京.财务与会计.2004 (10) 4-6

[3]李克强.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人民日报.2012-11-21

[4][美]理查德·F·拉金, 玛里亚·蒂托玛莎著, 李建发主译.非盈利组织公认会计原则解释与应用.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1.201-320

[5]刘亚莉.信息披露:慈善组织获得公信力的保障——英国慈善组织财务信息披露制度解读.北京.中国非营利评论.2012 (2) 253-259

[6]张思强.营利性行为与非营利组织财务规制研究.长沙.财务与金融.2010 (6) 37-40+44

[7]张思强, 卞继红.营利性行为界定与完善非营利组织所得税制标准.长春.税务与经济.2011 (5) 88-92

[8]J·格雷戈里·迪斯.北京新华信商业风险管理有限责任公司译校.非营利组织的商业化经营.载于非营利组织管理 (论文集)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123-151

[9]Henry B.Hansmann.The Role of Nonprofit Enterprise.The Yale Law Journal, Vol.89, No.5 (Apr., 1980) 842

非营利组织报告 篇5

(一)概念

非营利组织或非牟利机构(英语:Nonprofit Organization,NPO)是指不以营利为目的组织或团体,它的目标通常是支持或处理个人关心或者公众关注的议题或事件,因此其所涉及的领域非常广,从艺术、慈善、教育、政治、公共政策、宗教、学术、环保等,分别担任起弥补社会需求与政府供给间的落差。

(二)产生

二战后,一方面,人们对两次大战进行了反思,战争给社会造成了空前的灾 难和巨大浪费;另一方面,民族间的、地区间的、国家间的差别和矛盾继续存在,并可能激化。人们发现,社会中的两大部门已不能满足社会经济活动与公共需求的平衡需要。于是,社会组织形态开始蛹化,逐渐出现了第三部门——非营利性组织,也就是社会公益部门。如出现了联合国,以协调国家之间的关系;建立世界银行,对不发达国家和地区做扶贫性质的援助性贷款工作;成立了世界卫生组织,关注支持不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卫生与健康问题;WTO组织也属于这种非政府组织。这些组织的出现和发展大大有利于世界的发展和社会的和谐,这些公益组织的力量也越来越强,影响越来越大。但随着社会不断发展和进步,社会三大部门内在也发生了变化。逐渐按照市场的要求来进行改造和建设,进行了市场化改革。因市场化的选举竞争和规则的执行使政府腐败逐渐消除,社会服务水平得到极大地提高。非营利性组织则通过公平的竞争主体和公行的自律互律准则,促进公益市场的透明化,提升公益组织的效率,增进社会的文明与和谐。

(三)性质及分类

实际上非营利组织的运作与企业一样是需要产生利益,但区别在于非营利组织是为组织倡导的服务对象和服务内容而产生利益,这一点通常被视为这类组织的主要特性。然而,某些专家认为将非营利组织和企业区分开来的最主要差异是:非营利组织受到法律或道德约束,不能将盈余分配给拥有者或股东,因之而具有独立、公共、民间等特性。因此,今日社会中,非营利组织有时亦称为第三部门(the third sector),与政府部门(第一部门)和企业界的私部门(第二部门),形成第三种影响社会的主要力量。非营利组织还是必须产生收益,以提供其活动的资金。但是,其收入和支出都是受到限制的。非营利组织因此借由公开筹款,或由公、私部门捐赠来获得经费,而且经常是免税的状态。私人对非营利组织的捐款有时还可以扣税。慈善团体是非营利组织的一种,而非政府组织也可能同时是非营利组织。根据美国研究非营利组织的专家莱斯特*萨拉蒙教授的研究,非营利组织有六个特性:(1)组织性,即有一定的组织机构,是根据国家法律注册的独立法人;(2)民间性,即非营利组织在组织机构上独立于政府;(3)非营利性,即非营利组织可以营利,但所得利润必须用于组织使命所规定的工作,而不 能在组织的所有者和经营者中进行分配;(4)自治性,非营利组织有不受外部控制的内部管理程序,自己管理自己的活动;(5)志愿性,在组织的活动和管理中都有相当程度的志愿参与;(6)公益性,即服务于某些公共目的和为公众奉献

根据中国现行的法规和管理体制,非营利组织要在民政部门登记注册才能成为合法的民间组织,因此,各种形式的非营利组织实际上分为两个大类,一类是在民政部门登记注册的非营利组织,另一类是未在民政部门登记的非营利组织。前者通常称之为合法登记的民间组织,并按其依法登记的形式,分为社会团体、基金会和民办非企业单位三个大的类别,然后在三个不同类别的民间组织中,再具体划分为相应的类型,如社会团体划分为学术性、行业性、专业性和联合性四种类型,基金会划分为公募和非公募两种类型等;后者则是一个十分庞杂的体系,包括所有未在民政部门登记的非营利组织,其中有一部分是在政府其他部门或相应的企业或事业单位挂靠的民办单位(如各种培训机构、咨询服务机构、教育机构等),一部分是在工商行政部门以企业形式登记的非营利组织,还有相当一部分是未登记的各种社区群团组织及境外在华非营利组织等。由于登记管理体制的限制,现行法规和相关政策的有效范围只限于合法登记的民间组织。将民间组织划分为基金会、社会团体和民办非企业单位三个大的类别,体现了非营利组织在组织构成、性质和运作机制上的重大区别,即将财团性、社团性和服务实体性三种类别的非营利组织作了合理的划分,如果撇开关于其中个别名称争论的话题,这种分类是中国民间组织现行管理体制中值得肯定的部分。在上述三大类别分类的基础上,可以考量非营利组织在社会功能上的差异性,依据主要社会功能对基金会、社会团体和民办非企业单位进行具体分类,并进而为分类管理的立法和政策体系构建提供依据。

1.动员资源型。非营利组织为了能够生存和发展,必须动员各种社会资源,包括慈善捐赠和志愿服务。

2.公益服务型。非营利组织提供的公益服务遍及社会的各个方面,包括公益慈善、救灾救济、扶贫济困、环境保护、公共卫生、文化教育、科学研究、科技推广、农村和城市的社会发展及社区建设等许多领域,都是非营利组织开展公益服务较为集中的领域。

3.社会协调型。在社会转型期,各种形式的非营利组织越来越成为公民表达意愿、维护权益、协调关系、化解矛盾、实现价值的最为广泛和直接的形式,这是中国的非营利组织近年来在数量上急剧膨胀的重要原因之一。4.政策倡导型。非营利组织不仅积极参与各级相关立法和公共政策的制定过程,以各种努力倡导和影响政策结果的公益性与普惠性,而且往往作为特定群体特别是弱势群体的代言人,表达其利益诉求和政策主张。

上述分类,强调了不同类型的非营利组织在功能作用上的不同特征。事实上,在功能作用接近的同一类别的非营利组织之间,它们在信息、资源、活动等方面具有很强的流动性,相互沟通、交流、合作与互动的频度很高;而功能作用相差较大的不同类别的非营利组织之间,流动性一般较弱,彼此间缺乏相互的沟通、交流、合作与互动。这种现象表明,非营利组织是一种功能导向的社会组织。

(四)作用

非营利组织在我国社会生活当中所发挥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1.分担职能。填补因政府能力不足而存在的公益真空。政府的职能转变,就是要使政府由全能型向治理型转变,精简后的政府无法承担大量复杂的社会问题,而市场也无法解决哈丁所谓的公地的悲剧问题,由此产生的公益真空为非营利组织的填充补位提供了条件。比如自然之友等环保组织对原始森林、长江源等的保护,中国青少年基金会开展的希望工程和/保护 母亲河等活动。

2.服务基层。代表民众尤其是弱势群体的声音。非营利组织的最大优势在于能够深入社会基层、贴近贫穷民众。它们能够接近社会当中易受损害的群体,帮助这些社会成员参与同他们切身利益有关的决策和资源分配。很多非营利组织的立足点在农村和城镇社区,它们的关注点在天高皇帝远的老少边穷地区。那些志愿者们凭着他们满腔的热情和崇高的追求关心着穷困的人们,保护着日益恶化的环境,同时也如实地反映民众和社区的需要,为他们争取应得的利益。3.化零为整。把闲散资金用于公益事业,促进精神文明建设。非营利组织大都追求公益,不谋求私利,容易使人产生信任感,因此比起政府和企业来更有利于接受私人的捐赠,从而广泛吸纳闲散的社会资金来用于公益事业,促进整个社会精神文明水平的提高。

4.维护多元,保护和促进生态、文化的多样性。非营利组织的广泛存在本身就是社会多元化 的一种反映,因此维护自然界的生态多样性和社会上的文化多样性就是维护自身的生存环境。随着改革开放的继续发展,社会日益出现多元的需求,而生态的多样性也越来越为人们所重视,在这方面众多的非营利组织也已做出不小的努力。只要我们的改革能够顺利推进,非营利组织的运作空间将越来越广阔。

(五)现状

一是合法性问题。对于一些非营利组织来讲,合法性问题一直是一个难题,也给其活动的开展带来很大麻烦。由于没有合法地位,一些非营利组织在接受捐赠及其他资金支持时,就不能开出票据,只能通过其他公司或组织来接受。例如,5年来,上海根与芽组织一直在努力取得合法地位。因为不是商业组织,工商局不给注册,上海市社团管理局又说该组织具有一定的国际背景,目前没有相关的法律法规能够为类似的社团注册。此类情况大大影响了非营利组织的发展和相关活动的开展。

二是资金缺乏。目前,我国非营利组织大多处于由政府领域向公共领域过渡的时期,政府部门迫于财政压力千方百计压缩财政预算,希望非营利组织脱离政府系列,因此不会在资金上再给予非营利组织较大的支持。大部分非营利组织的资金来源都经历了从早期比较单一的政府拨款到多渠道自筹的过程。有些非营利组织资金筹集便利,但非营利组织的资金问题依然是一个难题,甚至成为一些非营利组织发展的瓶颈。

三是公信力不足。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非营利组织获得了较大发展,但却忽视了非营利组织的信用建设问题。与国外相对成熟的非营利组织相比,我国的非营利组织不论在内部建设上,还是在外部环境上都相对欠缺。官方监督主体的多元化和激励不足影响组织规则有效性的发挥,社会监督薄弱和竞争环境的缺失导致外部约束软化,腐败和道德滑坡导致工作人员志愿失灵,这些问题的存在不利于非营利组织社会公信力的提升。

四是缺乏吸纳志愿者的有效渠道。社会对志愿者缺乏应有的认识与理解,非营利组织自身在吸纳志愿者方面也存在一定的问题。例如,有人想参加志愿活动却没有机会,不知道该如何在志愿者组织机构填写注册登记申请表,更不知道这些组织在哪里。另一方面,非营利组织志愿力量开发不充分,没能动员志愿者持续参与。虽然有很多人踊跃报名乐于当志愿者,但一些人通常是在一两次活动之后就放弃了。志愿者的高流动性给组织志愿活动增加了难度,也不利于工作的衔接。

(六)对策

1.政府应通过立法活动给予非营利组织合法的地位,并给予其明确的划分与归类后的地位。2.非盈利组织应该拓宽集资渠道,不能仅仅依靠政府财政转移支付。所以非营利组织应该建立起非常好的社会公信力,因为社会公众的力量与资源是巨大的,利用这些资源可以使非营利组织快速发展。而良好的社会的公信力则是由公开透明的信息机制与良好的运营能力决定的,所以在集资问题上,非营利组织应该发挥自己自主能动性。

浅析非营利性组织员工绩效问题 篇6

【关键词】非营利组织;绩效管理;绩效提升

1.非盈利性组织绩效管理概述

1.1非营利组织绩效管理的含义

非营利组织绩效管理是管理组织内员工绩效的系统,员工要参与到绩效管理过程中,通过组织与员工的不断沟通,将员工个人工作目标与组织联系在一起,使员工不断纠正工作中的偏差,根据组织的目标不断改进自己的业绩,双方在绩效评估内容和标准上达成共识。通过绩效计划,绩效实施与管理,绩效评估和绩效反馈不断改善员工业绩。绩效管理的思想精髓是以人为本,重视员工的发展,以达到实现组织目标和员工个人价值“双赢”的目的。

1.2非营利组织绩效管理的特点

非营利组织绩效管理是一个系统,它包括绩效的界定、绩效的衡量以及绩效信息的反馈过程;非营利组织绩效管理是将员工工作活动与组织目标联系在一起的过程,组织的绩效最终要通过员工的工作绩效来实现,员工工作绩效改善的根本目的是保证组织目标的实现;非营利组织绩效管理是组织与员工不断沟通的过程。绩效管理通过管理者和员工持续不断的沟通,从而保证员工的工作过程以及工作结果始终与组织目标相一致。

2.非营利性组织员工绩效管理的一般过程

绩效管理是一个完整的系统,绩效管理过程通常被看作一个循环。这个循环的周期通常分为4个步骤,即绩效计划、绩效实施与管理、绩效评估与绩效反馈。

2.1绩效计划

绩效计划是绩效管理流程中的第一个环节,发生在新的绩效期间的开始。关于绩效计划,从不同的角度看,有不种的含义。从静态的角度看,绩效计划是一个关于工作目标和标准的契约;从动态的角度看,绩效计划就是管理人员和员工共同沟通,对员工的工作目标和标准达成一致意见,形成契约的过程。绩效计划的程序一般包括:准备阶段、沟通阶段和对绩效计划的审定和确定阶段。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这一阶段主要包括准备制定绩效计划所必需的信息和准备绩效计划沟通的方式两方面。第二阶段:沟通阶段。沟通是人与人之间传达信息和思想的过程,它是协调工作的基础。在组织内部,它把许多独立的个人、群体联结起来,成为一个有机整体;在组织外部,它促进组织与其他组织和社会公众的相互理解,建立良好的外部环境。因此,本阶段是绩效计划阶段的核心,在这个阶段,需要管理者与员工对本次绩效期间内的工作目标和计划达成共识。第三阶段:审定确定阶段。在进行了周密的准备,并且与员工进行沟通之后,绩效计划就初步形成了。但为了使绩效计划合理,最终完成还需要对其进行审定和确定。

2.2绩效实施与管理

制定了绩效计划之后,被评估者就得按照计划开展工作,在工作过程中,管理者要对被评估者的工作进行指导、监督和反馈,对发现的问题和偏差及时予以解决,并对绩效计划进行调整。随着内外环境的变化,绩效计划也要根据实际情况不断改变。

2.3绩效评估

绩效评估就是评定者对于评定任务有关的绩效信息进行收集、组织、贮存、提取、整合并予以实际判定而获取一些信息,并及时将结果反馈给被评估者,从而起到有效的检测及控制作用。绩效评估是绩效管理过程的一个主要环节,是组织与员工之间的互动过程。绩效评估能及时为人力资源管理提供信息,因此,实施绩效评估一直被认为是组织内人力资源管理中最难也是最强有力的方法之一。

2.4绩效反馈

绩效反馈是绩效管理过程的最后一个环节,也是绩效管理是否能取得成效的关键环节。作为一个完整的绩效管理系统,当绩效评估完成之后,需要对评估结果进行细致的分析,并且将评估结果及时反馈给被评估者,这样才能让员工了解自己的实际工作是否满足组织的要求,从而达到改善和提高绩效水平的目的。但在实际工作中,许多管理者往往回避绩效管理的反馈过程。这样,不仅使员工发现不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而且会挫伤员工工作的积极性。那么,有效绩效反馈有那些条件呢?首先,需要管理者具有良好的沟通能力,并且需要作好充分的准备,这是保证绩效反馈取得良好效果的前提。其次,要让员工积极参与到绩效管理的整个过程中,并且给他们以充分发表个人意见的机会,使员工感到他们是绩效管理的参与者,而不仅仅是被评估者、旁观者从而消除他们对绩效管理的抵触情绪。另外,如果在绩效管理中引入奖励机制,员工对绩效反馈会更加积极,对改善员工工作业绩和提高工作效率更有利。

绩效管理的整个流程,从制定绩效计划开始,经过绩效实施与管理的过程,然后进行绩效评估,最后到绩效反馈。绩效计划是绩效管理流程中的第一个环节;绩效实施与管理是耗时最长的一个重要的中间环节;绩效评估是绩效管理过程的一个主要环节,它是实现组织目标的主要手段;绩效反馈是绩效管理过程的最后一个环节,也是绩效管理能否取得预期效果的关键环节。

3.非营利组织绩效提升的策略

3.1构建学习型组织

组织向学习型组织转变是组织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美国管理学家彼得.M.圣吉博士认为,组织是一个系统,这个系统可以通过不断学习来提高生存和发展的能力。要使组织茁壮成长,必修建立学习型组织,在许多行业中,具有比竞争对手学习和变化更快的能力或许是唯一有力的竞争优势。为了帮助组织适应越来越紛乱复杂的世界,管理者需通过实行共同愿景、自我超越、团队学习、改善心智模式和系统思考等步骤构建学习型组织。

3.2组织创新

创新是组织和社会发展的推动力。对营利组织而言,创新就是创造新产品、新技术、新材料、新市场、新的管理制度和方法等的实践活动。对非营利组织而言,创新则是管理者高瞻远瞩、开拓进取,通过创造良好环境、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去倡导、鼓励和组织好各方面的活动,使组织能根据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的变化,做出迅速反应,及时调整和变革自身活动的目标、活动的内容和活动的方式。

3.3发展战略联盟

一个非营利组织要生存下去,至少要做到收支平衡。然而,由于非营利组织收入来源的特殊性,决定了单靠既定的收入根本无法满足日常的支出。要改变这种收支不平衡的状况,非营利组织必须根据自身的特点,开发合适的经营项目创造收入。目前非营利组织正转向商业领域以寻求拓展,发展新的资金来源。目光敏锐的非营利组织领导人开始把注意力转向了昔日是对立面的营利性组织,谋求与之建立战略联盟,实行双赢。

3.4创建特有的组织文化

组织文化是组织在长期的管理活动中形成的共同的管理理念、思维方式和行为规范的总和。绩效管理的贯彻,首先要建立以人为本的组织文化,充分尊重员工,提供给他们发展的空间和舞台。员工在这种工作氛围中,就会工作积极性高涨。强烈的归宿感就会将员工和组织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在主人翁的意识驱动下,更容易促使员工为实现组织目标而努力,从而巩固、发展组织的文化。

3.5完善内部自律与外部监督机制

加强非营利组织的绩效管理,有必要建立组织内部的自律机制和外部监督机制。非营利组织的资金及其资源,除部分来自政府外,其余大部分来自国内外营利组织以及个人的捐赠。这种资金应受到政府及社会各方面的严格监督。除要遵守政府颁布的法令规定外,还需要不断强化其机构的透明度,将内部自律与外部监督机制建立和健全起来。

【参考文献】

[1]储敏伟,杨君昌.财政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2]藤毅轩.人力资源解决方案-绩效管理与实施[M].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2003.

非营利组织产权问题 篇7

一、产权的概念解析

根据法律定义, 产权就是指财产所有权。财产所有权所赋予产权归属性和独立性。具有所有制的产权制度通过法律界定的权利起作用, 规范商品经济中财产关系和人们的行为, 维护商品经济健康并保证市场经济平稳运行。具体来说, 对于法律范畴, 产权具有排他性, 即产权主体是明确的个人或组织, 不存在主体不清, 无法界定的情况;其次, 产权是规定人们行为相互关系的一种既定规则, 具有经济实体性, 并且是社会中的基础性原则性规则。产权是来源于人在社会经济生活中所享有的权利和责任的规范, 都是在约束可能的行为中作出选择的权利。产权可以帮助人在交易实施之前形成合理的预判, 使得组织的工作人员和外部社会人员实现内部和外部的激励。

二、非营利组织的产权制度及存在问题

非营利组织的目标并不是营利, 它通常是利用公共资源或公共资产解决私人和政府无法处理的社会事务, 政府通过非营利组织间接性对公共事业进行投资和监督。非营利组织所包含的领域十分广泛, 其中包括慈善事业、教育行业、学术领域、环境保护等等。它的运作并不是为了牟利, 这一点被视作非营利组织的主要特性, 同时其调动社会资源, 提供社会公益服务, 协调社会矛盾, 宣传积极社会政策等。

关于非营利组织的产权问题, 首先, 我们了解下私有资产产权的界定。私有财产包括了所有权、使用权、占有权、收入独享权和转让权。所谓的明晰产权, 就是要把这些权利落实到个人头上。私有资产的所有权明确在所有者头上, 具体到个体上;我们说非营利组织的产权不明晰, 就是指这些权利并没有真正落实到个人, 形成了多人享有一权的现象。我国著名学者王名将非营利组织的资产界定为“公益或互益资产”, 其公益性表明, 资产属于整个社会, 不属于个人或其任何组织机构。也就是说非营利组织的资产不存在一个完整产权的拥有者, 产权无法落实到个人, 也就是我们所说的非营利组织的产权并没有明晰的归属界定。资产的使用控制权和剩余所有权分离, 非营利组织只是作为中介机构, 其控制权受到限制, 但受益权缺乏明确的主体, 不能明确针对某个个体、组织或群体。在非营利组织中, 资产是客体, 其主体是出资人、非营利组织本身和社会大众三方且分离, 分离的权利主体使得非营利组织的产权不同于所有权明晰的私有产权, 也不同于所有权主体为国家的国有产权, 作为一种“公益产权”, 没有明确的权利主体, 存在于社会之中, 具有重大作用和重要意义。

非营利组织产权主要涉及到出资方、非营利组织、社会大众。出资方可以是社会中的个人、组织或者国家政府;非营利组织作为受赠方, 接收其捐赠资本, 作为管理者, 使其成为社会公共资产和服务;社会大众则作为受益人, 接受公共资产提供的服务享有部分使用权。但任何一方, 都不能对这部分非营利组织资产的产权完整拥有。但作为非营利组织产权, 当其资产所有权从投资者转移到非营利组织时, 所有权便脱离个体所有者, 转而成为社会资产的一部分, 产权被分离, 剩余控制权和剩余索取权部分属于非营利组织, 但其又无法完全拥有。而非营利组织作为受赠方接受私有资产的捐赠或政府拨款, 只是暂时代理这部分资产, 享有部分控制权、使用权, 但只能用于公益性目的的社会事务。而整个社会群体作为最终受益者也只能享有公共资产所带来服务的权利, 不能拥有和控制。所以无论是哪一方都无法成为公益资产的完全拥有者, 他们都只能享有部分权利, 最终资产的归属, 也不属于任何一个人或组织。

在产权经济学里, 产权制度发挥作用的前提是必须要有明确的产权界限, 然而非营利组织产权无法像私有资产那样拥有明晰的所有权主体。在非营利组织中, 由于产权关系不明确, 所有权无法界定, 剩余收益权虽是属于社会大众, 但也没有具体明确的主体享有, 管理者行为缺乏经济利益的驱动而失去积极性, 因此所有者就不会因获取更大剩余收益而受到激励, 在监督管理方面也受到相应的影响, 与产权明晰的国企和私有企业相比, 其绩效水平就会相对较低。我国非营利组织产权出现所有权和使用权运行中的若干问题原因, 首先在于权利设定和划分方面存在明显缺陷, 虽然无法明确确定其资产所有权和控制权, 但应该通过法律法规明确非营利组织的资产代理权, 其次, 明晰化的产权界限必须有相关的制度规范来保证所有权和使用权的分配。

三、非营利组织的产权问题的解决措施

首先, 对于不明晰的产权界定, 要从根本上入手, 即从制度上才能解决问题。首先对非营利组织的归属权进行明确的设定, 资产不是A的就是B的, 即使在产权分离时, 也要明确产权的归属权, 将分离开的产权明确归属到特定的主体上。其次, 对于资产的使用权和控制权仍需相关法律制度约束, 明确其权利主体, 对于无法明确归属权的, 更加要补充条例规范其主体使用权。对于非营利组织中员工对产权控制权和剩余收益权受限而缺乏积极性时, 更要通过侵犯公益产权行为的相关法律制度来解决。

其次, 要增强非营利组织对社会资本的控制。虽然明晰的产权制度是组织运营的基础, 但是, 在非营利组织实现其公益性目的的同时, 对社会资本的控制也是非常重要的, 社会资本是非营利组织的命脉, 通过控制管理社会资本可以消除对产权分配不明确所带来的问题。例如, 对组织员工进行培训教育, 提高员工的责任感和对组织的归属感, 以减少产权问题带来的损失。

最后, 要加强对非营利组织资产的监督管理, 不仅从非营利组织内部规范监管制度, 加强监管力度, 同时还要增强社会公众力量, 带动所有社会受益群体, 共同对公共资产进行监督, 形成多元化管理监督制度体系, 做到产权透明, 从监督体系中减少产权缺乏明晰所带来的弊端。

摘要:产权问题一直是各项经济研究的基础和前提。非营利组织的产权制度不同于政府组织或市场组织, 其性质导致其产权特殊性, 非营利组织出资人不拥有产权。提出的非营利产权即公益产权的明晰, 对公益产权的社会责任的实现有重要意义, 需要政府立法部门、非营利组织自身共同努力。

关键词:非营利组织,产权,公益性,产权归属

参考文献

[1] .王名, 佟磊.清华NGO研究的观点与展望.中国行政管理, 2001 (10) .

[2] .黄少安.产权经济学导论.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4.

[3] .贾西津.第三次改革-中国非营利部门战略研究, 2005.

[4] .王名.非营利组织管理概论.人民大学出版社, 20l0.

[5] .胡建锋.略论我国非营利组织产权制度的构建.湖北社会科学, 2011 (7) .

非营利组织的收支管理 篇8

非营利组织, 也称为非政府组织 (Non 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s, 简称NGO) , 是独立于政府体系和市场体系之外, 不具有物质产品生产和国家事务管理职能, 主要以精神产品或各种服务形式向社会生产和人民生活提供服务, 不以营利为目的, 资产供应者不图回报, 其剩余资产不存在明确的所有者权益的单位。常见的非营利组织主要包括环境保护组织、科技组织、文体组织、医疗卫生组织、照顾弱势群体的社会福利团体、非企业单位、宗教组织、寺院、宫观、清真寺、教堂等。

二、非营利组织收入的管理

(一) 非营利组织收入的内容

非营利组织收入是指非营利组织开展业务活动及其他活动依法取得的非偿还性资金, 这是非营利组织为实现其社会使命而获取资金的主要来源。非营利组织的收入来源广泛, 按收入来源区分为非自创收入与自创收入。

1. 非自创收入是指非营利组织接受的政府拨款和社会捐赠。

这是非营利组织收入的重要来源。非自创收入的管理需要做好与政府合作、寻找企业合作伙伴、面向社会公众募捐。非营利组织的非自创收入来源主要包括各级政府财政补助收入、上级补助收入 (我国一部分非营利组织) 、社会公众的捐赠收入。捐赠收入有各种不同形式, 有现金捐赠、非现金捐赠、捐赠承诺、劳务捐赠等。有些捐赠可能设立条件, 按照捐赠收入是否设立条件, 捐赠又分为永久性限定捐赠收入、暂时性限定捐赠收入和非限定性捐赠收入等。

2. 自创收入是指非营利组织通过提供产品或劳务而向消费者直接收取的收入以及通过投资而从受资方取得的收益。

扩大自创收入并加强其管理, 应当是我国非营利组织发展的方向。

非营利组织的自创收入主要包括业务收入、经营收入和投资收益。业务收入是指非营利组织为实现其社会使命而开展业务活动取得的收入, 这是自创收入的基本形式。

(二) 非营利组织收入的特点

1. 收入来源比较广泛, 包括自创收入和非自创收入。

有人认为非营利组织不应该有经营收入, 其资金应全部来自于外部援助, 尤其民间捐赠应当是非营利组织的主要收入来源。其实, 这是社会观念对非营利组织的误解。实际上, 非营利组织的收入来源非常广泛, 非营利组织收入有一部分是来源于接受民间捐赠和公共部门支持, 但其主要来源还是自创收入。在香港, 非营利组织收入中自己创收约占40%多。在经济发达的美国, 1995年民间捐赠 (包括个人、公司和基金) 也只占非营利组织总收入的12.9%, 而非营利组织的主要收入来源于自创服务收入, 服务收入约占收入的56.6%。

2. 非自创收入不纳税。

非自创收入一部分来自于政府补助, 一部分来自于社会公众捐赠。这些收入将有利于非营利组织活动的开展, 替代政府无法进行专职或部分专职的公益活动的开展。一般情况下, 各国政府对于这部分非营利组织取得的非自创收入是不征税或减免税赋的。

3. 政府资助或接受捐赠收入属于非偿还性资金。

非营利组织取得的各项收入, 是不需要偿还的, 甚至也没有相应的成本支出, 因而这些收入可以安排用于开展组织业务活动及其他活动。而非营利组织取得的需要偿还的资金, 一般应该作为“负债”处理, 不能作为单位收入处理。

(三) 非营利组织收入的管理

1. 依法安排收入, 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

当前, 我国多数非营利组织靠政府完全资助或部分资助, 而这些单位的资金管理采取收支两条线模式。对于非营利组织取得的, 不论是预算内政府资助收入, 还是自创的预算外收入, 都必须统收统管, 上缴同级财政专户, 而支出则由同级财政监督, 按照预算内外资金收支计划和单位财务收支计划统筹安排, 从财政专户中拨付。

2. 充分利用现有条件, 积极开拓财源、组织收入。

各非营利组织除了政府给予支持外, 还应该按照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 充分利用人才、技术、设备等条件, 拓宽服务范围, 开拓财源, 组织自创收入, 增强自我发展能力。

3. 保证收入的合法性与合理性。

在非营利组织收入管理中, 要特别强调收入的合理性和合法性, 将非营利组织的收入纳入正确的法制轨道。所谓合法性, 就是要依法办事, 依法组织收入, 严格遵守国家收费政策和管理制度。所谓合理性, 就是要从我国的实际情况出发, 取之得当, 用之合理。

三、非营利组织支出的管理

(一) 非营利组织支出的内容

非营利组织支出是指非营利组织为组织自身的生存发展和开展业务活动以实现其社会使命而发生的各种资金耗费。这里的支出与企业的投资不同, 投资是为了获得经济上的利益, 投资的管理必须从经济效益出发, 而非营利组织支出所注重的是社会效益。对于非营利组织的支出管理, 应当按支出的用途分为项目及活动支出与行政支出分别进行管理。项目及活动支出是非营利组织为了实现其社会使命而发生的支出。项目及活动支出的管理应当从社会效益出发, 通过规划与监督, 保证最大限度地实现组织的社会使命。行政支出是非营利组织为了自身的生存与发展而发生的支出。行政支出的管理应当厉行节约尽可能控制行政支出占总支出的比重。当然, 也并非行政支出所占的比重越低越好。

(二) 非营利组织支出的特点

1. 非营利组织支出注重社会效益, 营利组织核算注重利润。

如前所述, 任何一个组织开展活动都会有一定的行政开支, 并且非营利组织也应当注重自身的能力建设, 包括对员工的培训。只有非营利组织的能力得到提高, 资金才能被更为有效地使用。

2. 除了经营性支出外, 非营利组织的支出一般不讲究投入与产出比较。

即非营利组织支出成本效益原则中的效益是社会效益而不完全是经济效益。比如, 慈善总会善款的拨付或支出, 大学支付学术资助费、优秀学生奖学金等各种支出。

(三) 非营利组织支出的管理

1. 在财务活动中, 非营利组织, 尤其是政府资助的非营利组织应

该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等财经法规和财经纪律, 办理各种拨款支出必须以预算为准;其他非营利组织在搞好单位内部会计控制规范及内控目标的前提下, 经常核查制度的落实情况, 保证本单位各项支出的合理性、合法性。

2. 完善财务预算编制责任制, 强化预算约束刚性, 实行支出的分类管理。

在不影响组织活动的前提下严格遵守支出计划, 不得随意改变资金用途。同时, 在支出管理中, 要精打细算, 厉行节约, 决不大手大脚地花钱。应教育本单位全体同仁尽最大努力采取措施, 挖掘财力, 不断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3. 本单位有自创收入的非营利组织在进行支出核算过程中, 应该

非营利组织筹资对策研究 篇9

现阶段我国非营利组织仍处于初探阶段, 存在平均规模较小、资金严重不足、专业人才占比低等问题。王民 (2006) 认为, 非营利组织在调动社会资源、提供公益服务、协调与治理社会、倡导与影响政策方面发挥着难以替代的作用, 维持并发展非营利组织事业是加快社会进程的必要之举。

因此, 如果非营利组织想要在社会中发挥更大、更深入的作用, 就必须拥有良好的筹资能力, 解决资金短缺问题。

一、非营利组织的概述

国外对非营利组织的研究较中国更早, 对非营利组织的理解也更加深入, 但随着各国社会在发展阶段及文化上存在的差异, 对非营利组织的定义也存在差别。Levitt从部门划分的角度对非营利组织进行界定, 他认为除去政府和私营企业之外的第三部门为非营利组织, 它的核心使命是公共社会利益。Lester M.Salamon (2002) 认为, 只要一个社会组织符合以下五个性质 (组织性、非政府性、非营利性、自治性、志愿性) 中的三个即可以成为非营利组织, 这个定义被大多数国家所接受。国外对非营利组织的定义往往侧重于两点:组织使命是服务于社会;营利不应分配于私人 (会员、成员) , 而应当留存于需要其帮助的社会成员。我国对非营利组织并无专门明确的法律定义, 但值得注意的是, 我国的非营利组织有公立非营利组织 (又被称为事业单位, 即利用国有资产从事教育、文化、体育等公益事业的社会组织) 和民间非营利组织。两种组织均不以营利为目的, 所有者不具有所有权, 不得要求经济回报。

据民政部统计, 1988年在我国注册登记的民间社会组织总数仅为4446个, 但截止2012年底, 全国共有社会组织49.9万个, 比上年增长8.1%;吸纳社会各类人员就业613.3万人;接收社会捐赠达470.8亿元。非营利组织已经成为我国社会发展当中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

非营利机构的筹资能力是指非营利组织为其所筹建的项目进行资金募集的能力。它实际上是非营利组织与潜在的资金提供者进行沟通, 引起对方的共鸣和兴趣, 最终愿意为其项目进行无偿投入并不求资金回报的过程 (如下图所示) 。

一般而言, 非营利组织筹集资金的方式主要分为三种:经营及营业外收益、负债筹资与权益筹资。经营及经营业外收益主要包括经营收益、政府支持和接受捐赠。 其中经营收益主要来源于会费收入、产品服务收入以及投资收益, 政府支持包括政府直接投资、税收优惠以及人才输送。负债筹资主要有长、短期借款和BOT筹资。权益筹资方式在国际范围内因为通常受到较多限制而应用较少。

对于这些筹资方式募集资金应当维持的比例, 国际上一直存在争议。联合国认为, 非营利组织应当有一半以上来自于其会员所缴纳的会费和支持者的捐赠, 而不是来自于市场价格出售的商品或服务。而Lester M.Salamon (2002) 认为, 非营利组织不能成为一个以私人捐赠为主要资金来源的组织, 这样带来的财务风险、市场风险极高, 应适当地寻求政府对于非营利组织的支援。目前, 在我国对于非营利组织经营收益的管理仍然较为严格, 如2011年福建省旅游局就对在QQ团购福州站上销售的“港澳游贵宾券”的海峡非营利组织研究院予以喊停, 并责令其停止相关非法宣传和经营活动。但同样的行为在日本则会受到鼓励, 日本政府鼓励本国非营利组织进行“服务、产品上的创造”, “努力加大营利活动在组织总收入中的占比”。对于政府与公共部分的扶持, 各国政府均采取支持态度, 但力度方面存在差异。由于我国经济体制经历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重大变革, 一大部分以国有资产经营的公共事业单位脱离了政府编制而进入市场, 一时难以进入完全自我筹划、自我管理的阶段, 在这个过程中这些经济实体一时难以脱离政府部分的直接资金支持或补贴。根据清华大学NGO研究所的研究数据, 我国非营利组织的资金来源仍然有超过50%来源于政府投入或补贴, 在国际上属于较高水平。在美国, 慈善捐赠在非营利组织筹资中占据重要地位 , Druker认为, 美国的志愿精神对非营利组织的影响巨大, 对于政府减轻赤字压力或增加盈余效果“令人惊讶”。

二、非营利组织筹资现状

(一) 筹资机制存在先天不足

政府的运作模式是将来自于纳税人的财政收入用于为纳税人提供公共物品和服务, 纳税人需要公共物品所以会主动且愿意为此纳税, 而且税收具有强制性。企业的运作模式是企业从投资人处取得资金, 通过对生产资料的加工再造获取利润, 将一部分利润分配给投资者。投资者根据资金回报率进行决策是否进行投资。而非营利组织的运作模式是将资 金提供者 (政府、消费者、捐赠人) 的资源进行再分配, 而受益者往往与资金提供者并不是同一群体, 且二者之间基本不存在任何交易。正是由于“出资人”与“受益人”的错位, 导致“出资人”出资意愿完全取决于本身的财务状况、志愿精神、非营利组织的劝募能力, 而非“出资人”的主要诉求———经济利益。同时, 当下人均收入水平依然不高、全民公益氛围尚未形成, 非营利组织也缺少直接的激励方式, 使得筹资机制问题并未得到很好的克服。在筹资机制不足没有明显的缓解之前, 非营利组织长期筹资能力的建设就非常困难。

(二) 对政府直接投入依赖性较高

目前非营利组织从政府或公共部门扶持所获取的资金仍占总资金来源的51.31%, 其中包括政府提供的财政拨款和补贴45.33%, 政府提供的项目经费5.98%。政府或公共部门扶持是我国非营利组织筹资的主要来源。较高的筹资依赖性一 定程度上损害了非营利组织的独立性。非营利组织从性质而言也是非政府组织, 自身的组织建设、项目管理等重大决策都应由会员进行而不受其他外部力量影响。而现在大多数政府向非营利组织施以援手, 必然有其政治上的考虑, 政府一般会以资金支持为条件对非营利组织进行一定的干预以使其有效地配合政府。另一方面, 非营利组织对直接投入的依赖增加了政府转移支付的周转次数和中间成本, 不仅降低了资金的使用效率, 更难以接受监督, 极易发生权力寻租等圈钱交易。同时, 针对非营利组织税收优惠减免力度不足。在2013年, 河南省就仅新认定了3家非营利组织享受免收企业所得税的优惠, 而在美国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上的减免已成为企业或个人主动捐赠的动机之一。

(三) 经营收益少

我国非营利组织经营收益占总资金来源的仍不到20%, 而同期欧美国家的平均经营收益的比重已经达到了36%。事实上, 随着公民理念的提升, 购买非营利组织所提供的服务、产品已经逐渐被各国所接受, 并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我国在1995年也从法律上确定了经营收益在非营利组织业务活动的合法地位, 但在实务当中对于非营利组织出现超额利润的管理也相当严格。由于非营利目标和超额利润的矛盾经常受到公众与媒体的监督, 导致非营利组织在营利行为的发展和营利范围的拓展上束手束脚。同时, 部分非营利组织提供的产品或服务不符合市场要求, 设计过程从上而下, 消费者无法表达其个性化需要, 就很可能选择不接受其服务。其次, 资金运营能力不足, 闲置资金难以通过投资增值。非营利组织对资金增值的要求较小, 主要是因为对其资金的安全性进行考虑, 管理者不敢随意将资金投入资本市场进行运作, 导致机会成本较高。另外, 非营利组织在资金运营方面的人才也确实较为稀缺。

(四) 劝募手段单一, 慈善公信力缺失

普遍认为, 非营利组织资金来源应该是慈善捐赠为主导的, 但由于公信力缺失、普遍存在“搭便车”心理和潜在捐赠人与非营利组织之间存在的信息不对称现象, 使我国难以具备强大的慈善捐赠条件。我国目前最主要的劝募手段一般为组织募捐和个人捐款, 一般没有稳定的捐赠金额。捐赠往往是伴随着自然灾害、社会热点、项目建设等而开始或发展的, 这种运动式的捐赠能在短期内聚集到大量的资金与物品, 之后的分配权一般都在政府、救灾办、项目办或非营利组织工作人员手中。如果在遇到巨大自然灾害的情况下是很难将如 此大量的物资在短期内很好地在受灾者中消化的, 因此, 建立日常化、稳定化的物资劝募渠道非常重要。

另一方面, 近年来频发的炫富、贪腐事件常常与一些大型慈善组织挂钩, 部分非营利组织财务信息披露严重不足, 这些都会导致公众对非营利组织的日常管理、项目建设产生强烈质疑, 非营利组织公信力落入低谷。2011年“郭美美”事件发生之后, 中民慈善捐助中心发布了《中国慈善透明报告 (2011) 》, 仅有8%的受调查公众对公益慈善组织的信息公开情况表示满意, 76%的被调查公众表示未收到任何慈善组织的信息, 而对于社会公众最为关注的财务信息, 仅有3%的受调查公众表示获得过。而对于非营利组织的信息披露方面, 我国法律规范几乎是一片空白。

三、非营利组织项目筹资对策

(一) 在附有限定回报率条件下吸收权益筹资

权益筹资是企业最为常见的筹资方式, 只要在法律允许的条件下, 这种方式就完全可以借鉴到非营利组织。我国的法律并无规定非营利组织的法人代表必须是出资人, 并且可以从事合理的营利活动, 所以组织的经营管理权可以与出资人相分离, 非营利组织吸收权益性投资是可行的。有人疑虑, 组织目标的重心是否会从追求公众福利偏向股东权益最大化, 其实这可以用剩余回报率和限定经营管理权的方式解决。

将营利组织的权益筹资模式移植到非营利组织中, 刺激非营利组织市场发展。首先, 积极与政府合作, 以建设公共事业获取额外资源 (资源回报率一般应高于当地资产回报率) , 然后, 在保证公益性的前提下, 将业务收入在留足项目经费、留存收益后再进行利润分配。同时限定股东在非营利组织中日常管理、项目建设的决策权限, 限定最低投资回报率, 维护股东权益。

股东权益=当年收益-当年项目经费-当年留存收益-其他

最低年投资回报率= (最低年回报额/总投资额) *100%

限制投资回报率, 使其低于同期债务投资报酬率和股权投资报酬率, 能在一定程度上将部分以短期营利为目的的企业排除, 确保出资人以公益为主的初衷, 保证非营利组织能以社会利益为行事指南。

(二) 择机采取BOT负债筹资方式

BOT (Build-Operate-Transfer, 建设-经营-转让 ) , 是一般用于大型工程建设的一种筹资方式。它适用于非营利组织的模式可以为政府对非营利组织授予特许权, 拥有项目经营权的非营利组织授予一家或几家企业对该项目固定资产进行筹资建设, 在建设完成的固定期限内这些企业拥有该项目的经营权, 所经营收益归入企业, 期满后无偿转让给非营利组织。非营利组织采取BOT筹资方式的项目一般都应用于筹资成本高、回收期长的基本设施建设。

BOT筹资方式的成功运行, 能让需要得到帮助的群体在短时间内得到公共事业带来的生活质量上的提升, 同时营利组织也获取了应得的经济收益。目前, 在我国这种新的筹资方式已经开始运用, 但大多都集中在中国企业参与到他国的公共事业建设中去, 而本国非营利组织却一般不具有同政府谈价还价的话语权, 致使目前大量非营利组织的项目仍集中在助学建校、医疗援助方面, 而较少涉及到取水工程、暖通工程等大型项目建设。

不可忽视的是, BOT筹资也常常会出现沟通成本过高、一定期限内对项目失去控制、运营难度高等问题, 而这些问题都需要非营利组织付出切实的努力, 引进专业人才, 提升项目管理水平, 争取与政府多沟通、多合作。

(三) 促进产品及服务转型, 增加经营收益

会员是非营利组织存在的生命力。非营利组织进行任何业务活动的前提都必须要有足够数量和素质的会员。一般而 言, 大多数非营利组织都会要求会员每年缴纳一定数额的会费, 一来作为项目活动的一种重要来源, 二来也成为组织日常管理活动的经费。非营利组织在产品和服务上的设计应当以消费者为导向。 为了扩大这部分收益, 我们应当在遵从目标的前提下, 可借鉴企业的营利模式设计相应的筹资方案。

非营利组织在为某一项目进行筹资时, 往往可以伴随着某些产品和服务。如统一服饰、优质售后服务和有纪念意义的小礼物。 从产品和服务细节入手打造非营利组织的独有形象, 甚至于品牌的影响力, 旨在能为会员企业以及会员个人带来较强的声誉提升或满足感。在前期对消费者加以区分, 有侧重地选择潜在会员, 使得定制的产品和服务更能为消费者创造价值, 从而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不仅如此, 为了获取持续不断的资金来源, 需要更为稳定的客户群体, 我们可以针对不同的客户制定不同的方案, 来增加客户的稳定性。

(四) 利用媒体增强公信力, 刺激慈善捐赠

近年来, 我国不断出现的慈善丑闻打击了国内民众对于慈善捐赠的热情, 甚至于倒逼政府加强对非营利组织的管理以求平息“民愤”, 这些负面新闻加上媒体对此类事件的极大渲染导致我国慈善捐赠并未达到它应达到的高度。因此, 我们应当建立健全慈善组织的管理体系, 进一步刺激慈善捐赠, 平衡非营利组织收入结构。

媒体是非营利组织吸引慈善捐赠最重要的手段之一。非营利组织在面对负面新闻时, 应当抱以危机处理的谨慎态度, 对负面新闻内容当中所指出的当事人或事件予以详细的调查并作出合理的处理, 利用微博、微信等当下热门的媒体沟通工具, 随时与民众沟通, 打消民众的疑虑, 澄清谣言, 给民众留下秩序井然、赏罚分明的内部控制印象。同时, 对组织内不涉及国家安全等敏感区域的财务报表、重大捐赠、大额项目建设等信息及时准确地传达给社会公众, 积极运作媒体关系, 保持正面、包容的姿态, 提升非营利组织的形象与公信力。

摘要:近十年来, 非营利组织在我国公益救助、抗灾、教育、环保等方面的影响日益凸显, 但由于其对政府直接投资过于依赖、业务收费乏善可陈、公信力与劝募能力低下等原因, 导致其在运营过程中仍然面临着较为严重的资金短缺。本文在对其现状成因做出分析的基础上, 提出采用附有限定条件的权益筹资、BOT筹资、促进产品和服务转型、提升公信力以刺激捐赠等新方式来缓解筹资困难。

关键词:非营利组织,筹资困难,筹资方案

参考文献

[1]Jody Blazek.Finaneial, Planning for Non-profit Organizations[M].New York:John Wiley&Sons, Ine., 1996.

[2]莱斯特.M.萨拉蒙, 沃加斯.索可洛斯基著, 陈一梅等译.全球公民社会:非营利部门国际指数[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7.

[3]莱斯特.M.萨拉蒙等著, 贾西津等译, 全球公民社会——非营利部门视界[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2.

[4]彼得·德鲁克著, 吴振阳译.非营利组织的管理[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7.

[5]王名.非营利组织管理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2.

[6]郭国庆等.现代非营利组织研究[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

[7]黄灿.关于非营利组织资金筹集方式的思考[J].经济研究导刊, 2013 (21) .

[8]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S].财会[2004]7号.

[9]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 基金会发展研究委员会.处于十字路口的中国社团[C].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 2001.

浅谈非营利组织会计 篇10

1.非营利组织会计的概念

非营利组织会计, 我国又叫预算会计。就是用于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各类非营利组织财务收支活动及其受托责任履行情况的一种会计类型。作为会计的一个分支, 它与企业会计在会计基础理论如会计信息质量特征、基本原则、基本假设、会计信息的表达方面有许多相似之处, 但由于其核算对象、任务、受托责任和业绩考核方面的特征, 使得非营利组织会计又有其特殊性。

2.我国非营利组织会计的现状

在发达国家, 非营利组织会计起步较早、制度比较完善, 已形成了较为规范的非营利组织会计法规体系, 学术界对非营利组织会计理论的研究也比较系统。我国对非营利组织的研究才刚刚起步, 由于研究的时间尚短, 以致研究总体上还不是很深入全面。

随着社会的发展、国际上会计发展的趋势, 以及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 各界要求非营利组织“自负盈亏”的呼声越来越明显。这意味着经济效益指标对非营利组织将越来越重要。加上迫于市场经济的压力, 为了求得生存和发展, 非营利组织不得不参与到市场的竞争中, 与企业等盈利组织争夺市场业务。这就导致了企业与非营利组织在部分业务上的争夺和交叉, 甚至出现了二者在业务上不再那么“泾渭分明”。同时, 非营利组织会计准则和企业会计准则之间的界限也变得模糊不清。再加上, 非营利组织在业务上的拓展, 使得现行的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在很多新业务处理上都显得无所适从。现行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暴露出的问题也越来越明显。

二、我国非营利组织会计中存在的问题

1.会计分期假设不够合理

会计分期是指会计核算人为地划分为若干个时间间隔相等的时期, 以便有效及时提供会计信息, 比较会计信息。目前, 我国非营利组织会计采用了公历制会计年度, 但是这样做存在很大的局限性。在我国, 国有非营利组织的资金来源主要是靠国家财政拨款, 拨款的多少也得通过每年国家的预算来体现。每年三月份, 国家预算将会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审议通过, 然后再下发到各个行政事业单位去执行预算。这样一来, 各行政事业单位执行预算时至少也是三月份了, 而公历制下的会计年度应该是从1月1日至12月31日, 结果将导致各非营利组织在第一个季度将无预算可执行。这将导致我国预算的法律效力大打折扣, 同时影响到非营利组织会计分期的有效性和正确性。业务发生时, 非营利组织不能有效地记录, 从而有碍于非盈利组织对运行绩效的正确判断以及自身的长远发展。

2.会计确认基础不完善

从我国现状来看, 非营利组织存在两种会计确认基础:收付实现制和权责发生制。国家拨款的资金收支活动采用了收付实现制, 非营利组织中的经营性活动采用了权责发生制。对于处理国家拨款资金这一块上, 收付实现制虽然能反映准确的现金流量信息且操作简单方便又易于理解, 但是它无法体现会计的配比性原则, 容易混淆收益性支出和资本性支出, 不能反映出非营利组织隐形的资产和负债, 不能真实反映出会计主体拥有资源的实存量。导致提供出来的财务信息有限、相关性差, 同时对非营利组织参与市场竞争更是弊大于利。长期以往, 将会使非盈利组织对自身经营绩效、资产的保值增值能力不能准确评价, 在市场竞争中趋于劣势, 影响到自身的发展。

3.资金来源单一且不稳定, 经费严重缺乏

当前, 我国正处在改革与发展的关键时期。特别是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更是处于一个特别的时期, 国内外对此争议颇多。市场经济的发展又很大程度取决于各市场主体的发展情况。非营利组织作为市场主体的一部分, 没有政府的强制性和课税权, 同时还没有完全参与到市场竞争中, 也不能通过经营活动获得丰厚利润, 只能依靠社会捐助和政府拨款来开展活动。现阶段如果完全依靠非营利组织独立地参与到市场竞争中谋求发展, 必然使其发展过程延长, 甚至出现反复或者是中途夭折, 很大程度上都不利于我国非营利组织的长期发展, 更不利于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

4.会计法规体系不够完善

当前的非营利组织会计法规体系中还存在很多的不足之处:事业单位和民间非营利组织的会计制度尚处于分离状态;非营利组织会计本就归属于企业会计体系, 但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却与企业会计制度联系不够紧密, 致使各会计主体间信息不能相互比对, 难以较好地满足会计信息使用者的要求。而且近年来, 伴随着民办学校、医院甚至民办社团组织的从无到有、从少到多, 更多的会计新问题层出不穷。对此, 虽然国家有关部门也制定了相应的措施, 但都没有从根本上统一其会计核算。比如一些民办学校和医院对新出现的问题甚至连执行哪些会计标准都不清楚, 而一些正在进行改制的国有事业单位里, 会计人员对诸如校友捐款、对外捐赠等新问题的会计处理也都是无从下手, 而按照原会计标准所反映出的会计信息又明显与事实不符。事实上, 事业单位与民间非营利组织在发展事业和提供服务方面并无本质的区别。

三、对我国非营利组织会计的建议

1.会计分期可以采用跨年制

对于我国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中会计分期假设的改革, 我们可以学习其他国家, 如美国、英国等采用的跨年制。例如:将每年的4月1日与来年的3月31日作为一个会计年度, 这样就可以保证与我国人大会议通过国家预算的时间相一致, 从而也确保了国家预算的刚性, 同时还有利于各非营利组织正确反映自身业务的发生。再比如, 国有非营利组织中的高等院校也可以根据其学年明显的特点, 采用跨年制, 即以学年度作为会计年度。这样不仅能真实反映出高校运作的特点, 而且还可以避免年终结束时反映的结余是虚的。因为学年刚刚过半, 资金还要用于下一学期的运作;收入反映也不真实, 因为学生上缴学费等在9月份开学时进行。如果采用了跨年制, 不仅刚好解决了这一问题, 同时也可以与国际惯例更趋于一致, 有利于我国非营利组织在国际上的长远发展。

2.把权责发生制作为非营利组织的核算基础

在非营利组织会计中, 对于国家拨款的资金收支活动也采用权责发生制。因为在权责发生制下, 各会计主体更关注各类交易和事项发生的实质, 不仅仅看现金的实收实付, 它更强调收入与费用的配比, 同时还严格划分了收益性支出和资本性支出。这就可以更真实地反映出非营利组织的财务状况和经营绩效, 对非营利组织参与到市场竞争中有积极的作用。

3.扩大自主权, 拓宽非营利组织资金来源渠道

非营利组织在保持其原有职能和业务的基础上, 国家应该扩大其自主权, 适当放手, 让其拓宽自身资金来源渠道, 切实参与到市场竞争中。如非营利组织可以像企业那样, 开展部分营利性业务, 不仅解决了自身资金不足的问题, 同时也可以为更好地开展非营利活动奠定资金基础, 更好满足社会和公众的需要。

4.完善非营利组织会计法规体系

建立非营利组织法规体系, 完善非营利组织管理机制。综合《民间非营利组织的会计制度》和《事业单位的会计制度》, 比较《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和《企业会计制度》, 再根据会计准则制定详细统一的新《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让现行的非营利组织会计法规, 在横向上做到统一可比, 纵向上建立《会计法》统御下的新制度。

总之, 我国非营利组织的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 在很多方面都还不成熟。再加上市场化经济和会计国际化的发展, 非营利组织会计的改革变得势在必行。希望我国的非营利组织会计越来越好。

参考文献

[1]丁玉芳, 邓小军.非营利组织会计与财务.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 2010.

[2]李海波, 刘学华.新编预算会计.立信会计出版社, 2007.

[3]魏明海.龚凯颂.会计理论.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9.

非营利组织研讨乡村阅读推广 篇11

经验与方法

健华社是美国华人捐助成立的基金会,基金会不大,但坚持的时间很长。自1989年开始已经20余年,在全国各地设立了127家乡村图书馆。基金会不设管理费,所有志愿者都是自愿无偿,这也注定不能经常出差巡视。如何保证基金所用正当?中国区总代表夏勇利用自己的民主党派身份,请各地民主党派代为监督。

广东在人们心目中是繁华富庶之地,但贫富分化现象也存在。温丽明毕业后,怀着对教师职业的憧憬来到梅州山区,却发现与原来想象的大不相同,月收入1000多元,许多老师都感到自卑。一个偶然的机会,她受立人乡村图书馆的乡村图书馆启发,在本校建一座图书室。校长说,只要不花学校的钱,你们就去做吧。她们从学校老图书馆搬来800册旧书,取名“一盏灯”图书室。可是书太旧,学生不愿看。她与立人乡村图书馆的李英强联系,很快得到心平基金会捐助的1400余册新书。老师与学生自愿管理,聚起一批志同道合的朋友。

“芥菜种”小组是6位在校大学生从生活费中抽钱在汶川建的一个图书室。张侠说,她们愿意做最基层的事,不管多么边远的山村,愿意一点一点地做起来;不追求面积规模,只求做一个图书室就有一个图书室的效果。

“担当者行动”的官文宾说,在大学里经常讨论,对社会有许多抱怨,但反观自身,自己到底做了什么?于是他们提出一个口号:反求诸己,于2004年成立担当者行动。最开始做的是乡村基础教育调研和传统助学,随着国家对学生的两免一补,上不起学的人少了。后来他们又做乡村图书馆,但志愿者难找,还要发工资,而且图书馆开放也有问题。最后,他们定位于“班班有个图书角”,这种方式管理成本低,而且比较有效,孩子下课就可以看。目前,他们已经在77个班级建立了图书角。

立人乡村图书馆是2007年李英强联合几位青年同仁发起的,他们的口号是,到你的家乡去做一个乡村图书馆。他们是理念先行,立意高远,这不是文化下乡或扶贫项目,而是一个乡村教育项目。为此,立人选点的要求也比较高,3年一共才建了5个分馆,都是独立运作。除了提供图书,他们更看重阅读指导与开展各种活动。他们认为,一个好的图书馆,相当于一所大学。立人的目标,是将乡村图书馆建成当地的学习中心(教育基地)、文化中心(精神家园)与交流中心(公共平台),拓宽本地文化视野,更新本地精神生活。

真爱梦想基金会是由金融机构和上市公司的管理人员发起的公益组织,定位于为乡村学校建立多媒体教室(梦想中心)。2009年已经设立100家,今年准备做到180家。梦想中心由教室改造,基金会提供标准化模板,学校自己装修。梦想中心的所有配备也是标准化的:面积约70-100平方米,图书3000册,8人一台电脑,55英寸电视,DVD一套,数码相机、MP3若干。为监督学校高效利用,他们在每间梦想中心装了一个网络摄像头。除了基础设备,他们还请各界精英设计了“梦想30课程”,在学校中推广互动式素质教育,要求学校每周一课。他们希望改善中国教育的公平状况,帮助偏远乡村的孩子探索更广阔的世界和更多的人生可能性。

新教育研究院院长卢志文讲了许多新教育的理念,比如:一个人的阅读史就是其精神发育史。阅读不能改变人的长度,但可以改变人的深度;阅读不能改变人的物相,但可以改变人的气象。教育就是唤醒,每一个生命都是一粒神奇的种子。新教育运动就是要激扬理想,让师生过一种完整而幸福的教育生活。他说,新教育运动兴起时,城市获取信息更为便利和敏感,最早联系新教育,但他们的热情往往不能持久,爱跟新口号。后来越来越多的农村学校知道了新教育,他们更为朴实,要么不做,一旦做了,就能够坚持下来。新教育的政策是,谁做得好,他们支持的力度越大。

奕阳教育机构的张守礼将乡村阅读分为三个阶段,目前已经从原来的书本扶贫过渡到阅读推广,不只是看书识字,还有方法与内容。未来的趋势,必将是文化立人,参与乡村公共生活的重建,激活当地文化网络。

分享与合作

会上,大家分享了许多很好的经验,比如——

当地人参与

许多人认为,建立乡村图书馆,首先要建立与当地的关系,如果乡镇不接纳,就很难融入。除了基础设施与管理者需要当地配合,还要避免以外来文化面目出现,否则容易引起当地政府的不信任,觉得不是骗吃骗喝,就是别有用心。许多组织也表示,如果没有当地人参与,事情宁愿不做。

网络平台

多背一公斤是以公益旅行为切入点,号召人们在旅游的时候多背一公斤图书,送给乡村与山区的孩子们。他们用网络发动大家,降低了公共参与的成本。志愿者还会在网上发布各学校需要资助的信息,社会各界可以据此捐助。

老年人资源

武汉滋根的胡昌民说,我国有一大批离退休人员,没事情干,很失落,完全可以在公益活动中发挥余热。而且老人有人脉资源,容易打通当地机关,取得信任。他本人就是将退休的时候,弟弟的公益情结感染给他,现在觉得越做越有趣。

信息平台

哈哈姐开创的一公斤捐书网,是一个具有公益捐书、图书室借阅管理、阅读引导、反馈分享等功能的网络平台。通过这个平台,受捐学校和学生可以自主管理,便捷借书;捐赠者捐书只需举手之劳;NGO能通过网络跟踪所建图书室的使用情况。这套软件提供NGO免费下载使用。他们的费用将从何来?哈哈姐说,一是个性化服务,二是向政府使用者收费。

公益中盘

众多的乡村图书馆的建立,必须涉及到图书的大量采购。采购的特点是品种多(涉及上千品种),副本量小(通常只有1-2本),多批次,多样化,存在着低成本和高品质的矛盾,而且储存、物流有困难。为此,他们准备成立一个公益中盘,搭建一个图书采购、配送、物流平台,由天下溪具体运作。在收费问题上,有人建议,可以收费或打折,有的可以免单,但价格要明示,并确保比正常商业采购成本更低,品质更高。

图书分享

皮卡书屋是群海龟妈妈建的书屋,它以美国社区图书馆为蓝本,为0-15岁小读者们提供丰富多彩的中英文图书。可能由于定位较高,书屋利用率较低。馆长程欣到会上招商,问有没有周围的图书馆需要,她们愿意轮流分批提供给大家。

学习借鉴

交流产生新想法,立人就从中受益不少。立人设点要求比较严格,与北京的NGO交流后,他们受天下溪启发,建立起农村小图书站,一下就开了10个图书站。后来,又受滋根“爱的书库”启发,开发了立人高中版爱的书库。

互通有无

乐助会会长李锦文说,中国的NGO很多,很分散,现在的情况是,广东的基金会到湖南做公益,湖南的基金会到四川做公益,实际上浪费许多资源。他建议大家优化配置,“我们在西部有一些项目你们能不能代管,你们在广州的项目我也可以帮你们管。”还有人建议每个机构把自己专注或擅长的事情列出来,大家互相联络。

真爱梦想发起人吴冲说,规模化产生专业化需求。他们擅长筹款、网络发展和产品设计,愿意将图书采购、书刊募集、教练培训、图书管理系统、夏令营等活动进行服务外包,与专业的公益组织合作开展。

会上还发现一个矛盾的现象,一方面许多NGO组织缺钱缺人,一方面又有一些基金会认为不缺钱,只缺好项目。NGO的管理费,通常是捐助金额的5%-15%,但由于公益组织绝大多数很小,实际上管理费也很少,还有的根本没有管理费,比如湖北麦田、健华社,大家都是自愿做义工。同时真爱梦想、乐助会等基金会表示,并不缺钱,只缺好项目。西部阳光更是几次发言,有缺钱缺志愿者都可以向他们申请资助。

薛野说,与梁漱溟、宴阳初等乡村教育前辈相比,我们有可能超越我们的前辈,因为我们有更多的社会资源(企业家与基金会的参与),更多的方案(NGO组织很多,方式多样),更好的工具(互联网大大降低了交流的成本)。

困难与问题

并不是所有的人都支持公益事业。陶安秭的家庭就是如此。为此,她已经换了三个笔名,并对家人说自己在大学教学,一周8节课,实际上一周只有2节课。她在做城市民工子弟的流动图书馆。

也有人提到,NGO志愿者救助别人,他们的困惑谁来分解?实际上他们也需要心理手册,进行情绪疏导。有的志愿者做公益不但自己深陷其中,甚至把家庭也几乎捐助到破产。

方洁在读大二时就开始做志愿者,毕业后工作了半年,觉得没有意义,于是辞职做起了公益事业。她所在的华夏志愿者服务社定位于向京郊民工子弟学校开展文艺演出。她发现受助的学校也是贫富不均,有的学校有许多志愿者,而较边远的学校无人去。还有的志愿者不小心伤害了孩子们的感情,有的学校甚至不愿再接纳志愿者。

还有一个很突出的问题,由于国内民间组织注册比较难,90%以上的NGO都没有注册。这种情况下,有时资金往来与信誉就容易产生问题,全靠个人信誉。还有的NGO注册为文化公司,作为企业而存在,但企业必须纳税,而NGO是公益,并没有具体经营,有的NGO就把账做得基本持平,以减少纳税。对此,许多当地政府也能理解,并默认这种做法。

此外,图书室的管理,图书的有效使用也是大家反映较多的。有的借阅率不高,有的借阅者把书拿回了家不归还,还有学校的积极性与信息反馈的及时性,人员专业技能的缺乏,尤其是阅读老师的培训,也是普遍关心的问题。

非营利性组织发展认识与体会 篇12

我国非营利性组织应积极倡导社会管理的多元化机制, 找准自身定位, 以可持续发展为重心, 正确处理好营利与公共服务的关系, 实现社会管理的良性循环和自身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我国改革开放三十年后的今天, 非营利组织虽然已经获得一定程度的发展, 但仍处于探索和起步阶段。因此, 如何借鉴国外非营利组织组建的成功经验, 正确处理好营利与公共服务的关系, 对于促进我国非营利组织的成长和社会的发展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在美国, 非营利组织是市场经济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公共服务供给体系中区别于政府和企业的第三部门。由于非营利组织具有组织性、非营利性、公益性、自治性、志愿性等特点, 使其在公共服务供给具有独特优势。譬如, ISM具备根据美国法律注册的合法身份, 具有法人资格, 以非营利公司组织的管理模式运作。它既不是政府机构的一部分, 也不由政府官员主导的董事会领导, 所以具有很好的自治性并服务于公共目标, 不隶属于任何机构或受外部实体的控制, 并以企业化灵活的市场化运作方式来追求卓越和实现可持续发展。它的设立目的不是为所有者创造利润, 而是为专业群体和社会提供有偿公共服务, 组织的可持续发展建立在崇高的社会理念和优秀的人才基础之上, 以丰厚的薪酬与福利吸引人才。ISM具备良好的营收能力, 收支相对平衡, 盈余又重新投入其所从事的事业中去。同时, ISM的会员及成员广泛地志愿参与到组织内部任务的执行和事务的管理, 彰显出其强大的凝聚力。

从我国非营利性组织发展现状来看, 它们在成立的渊源上分为“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两种类型, 但由于历史等诸多原因, 只能定义为“处于过渡形态的非营利组织”。作为我国正处于从政治社会向公民社会转化这一过渡阶段的非营利组织, 必然面临很多生存和发展问题。一方面, 创收能力不足和资金投入缺乏是制约当今我国非营利组织发展的首要因素。非营利性组织并非不能有营利和盈余, 关键是怎样平衡好创收与非营利的关系。由于我国一些非营利性组织历史包袱较重, 市场和创新意识匮乏, 难以实现稳定的营收, 资金供给和投入的不足导致不能提供有效的公共服务, 甚至无法正常开展工作。另一方面, 资金不足带来的另一个严重后果就是人才的流失, 难以吸引和留住高素质的专业人才。在我国公民收入两极分化日益严重的经济社会背景下, 非营利组织的薪酬水平和职业发展综合竞争力明显不及社会其他领域掌握优势资源的部门, 同时在“劣币驱逐良币”的效应下, 导致优秀人才的流失。最后, 官僚作风导致非营利性组织自治性和志愿性程度比较低, 内部管理和活动通常以自上而下方式开展, 使其自治和志愿的特征受到严重削弱, 社会公共服务功能受到严重制约。以上这些都已成为制约我国非营利性组织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因此, 非营利性组织在倡导社会管理的多元化机制的过程中, 应找准自身的定位, 以可持续发展为重心, 正确处理好营利与公共服务的关系。

我会作为我国物流与采购领域唯一的综合性社团组织, 在国家深化行政体制改革的过程中, 我们应该积极倡导社会管理的多元化机制, 逐步淡化和转变行政化管理模式, 借鉴和吸收非营利性公司组织的运作模式, 促进我国政府观念转变和非营利组织事业的发展。通过与政府部门建立合作伙伴关系的机制, 用市场化的功能去分工公共服务领域的职责, 从而实现社会管理的良性循环和自身事业的可持续发展。一是基于内外部的既有优势资源, 构建物流、采购与供应链一体化发展的战略, 以物流领域的成功经验带动采购与供应链的发展, 形成三者联动发展的核心竞争优势。二是整合系统内各直属及分管协会、单位部门的资源, 以社会需求为导向, 加强横向协作和资源共享, 形成齐头并进的局面, 发挥协同效应。三是加强自身自律机制的建设, 逐步推行选举、财务等方面的公开制度, 面向社会公众开放并接受监督, 提升对社会不同利益群体的吸纳和整合的能力。四是加强物流、采购与供应链的研究力量和投入, 积极探索与院校及企业多元化的合作模式, 成立研究中心或研究院, 推动整体理论研究与实践水平上一个新台阶。五是加强行业规范、职业道德以及社会责任准则等方面的规划和建设工作, 更好地履行职责和社会责任, 推动公益事业的发展。六是发挥核心报刊、杂志以及网络等媒体整合营销的宣传优势, 通过产业联盟、实验基地、专业论坛等有效渠道和平台引导会员单位和专业群体的广泛参与, 扩大行业的影响力和知名度。

专业组织的生命力在于引领专业领域的发展潮流, 关键在于建立自有知识体系和树立公共服务品牌, 成为思想理念的引领者和专业人士职业发展的源泉。

为实现引领全球采购与供应管理领域的目标, 专业组织必须具备以下两方面的关键要素:一方面是建立自有知识体系, 成为思想理念的引领者。另一方面是树立公共服务品牌, 成为专业人士职业发展的源泉。面对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均衡, 行业发展不相称的现状, 我们更应该重视区域和行业的调查研究, 服务于我国经济的发展的大局。结合当前国际采购与供应管理领域专业组织的发展方向和最新趋势, 一方面, 我们应高度重视和支持采购与供应管理领域的工作, 加强我国该领域基础工作的建设, 推动我国该领域自有知识体系建设, 建立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供应管理职业认证项目。另一方面, 加强与国内外一流组织机构的合作, 加快推动我国区域化PMI的建设进程。在行业标杆基准、专题调查研究等方面, 借鉴和吸收国外先进的理念和方法, 树立研究和服务品牌, 形成研究与服务良性互动的局面。

上一篇:TnPM管理下一篇:出版产业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