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非营利组织的发展

2024-07-02

中国非营利组织的发展(精选8篇)

中国非营利组织的发展 篇1

中国非政府和非营利组织发展的可能性

政治民主化和经济全球化是历史潮流,任何力量都无法阻挡。在政治层面,为政府决策建言献策,反应百姓民意,直至监督政府的行为,这是非政府组织和非营利组织肩负的历史使命;在经济层面,随着政府直接干预经济活动的减少,以及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现象的普遍存在,需要各类行业协会发挥积极的作用,促进行业自律,避免过度无序竞争对整个经济活动的伤害。正是在这样的前提下,我们预言,中国非政府和非营利组织的未来发展,空间巨大,前景广阔。但是必须看到,在这种可能性的后面,还存在诸多因素,会影响发展的速度和方向,对此应有充分认识。

1、政府执政理念左右中国非政府和非营利组织发展

严格意义上,我们的政府不是民选政府,是自上而下的任命模式。所以各级政府有自己的诉求,或者说,政府本身存在凌驾于民众要求之上的追求,在目前,主要是对GDP政绩的近似偏执的热衷。政府热衷GDP数字,就会牺牲很多东西,比如环保和民生福利,没有主动地欲求来均衡改革成果的合理分配。而非政府和非营利组织存在的很大一个目标就是要构建和谐的社会关系。用专家的话说,中国正面临着一个不是很长的战略发展机遇期,言下之意发展经济还是重中之重的任务。这本身没有问题,关键是各级地方政府,没有很好地分清经济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区别与联系,将经济增长等同经济发展。印度有学者指出,中国的经济增长并不可取,以牺牲环境资源和社会内部矛盾激化为代价,随时可能引发灾难性的社会后果。所以,从大的方面看,这类组织能不能发展,很重要的一条是政府有没有转变观念。就目前的情况看,只有维持经济相当幅度的年增长率,才能延缓社会矛盾在就业、保障等发面的危机爆发。从这一点上看,此类组织近阶段发展的空间不会很大。尽管此类组织发展的好处在于她可能帮助政府解决一部分矛盾,但是从政府的角度考虑,得不偿失。

2、政策法规真正发挥作用需要一个较长的周期

中国政府在总结本国成绩,借鉴国外经验的基础上,努力建设一个比较完善的政策法规体系,促进中国非政府组织的健康发展。该政策法规体系将起到保护非政府组织和非营利组织的自主权利和创新能力,并在机制上鼓励个人和企业对

于此类组织的捐助。要设立标准和准则,确保组织运行的透明度,资金管理的安全、有效性。法制社会的建设需要一定的社会基础,如诚信守信,较高的道德水准,较强的是非观念。在这一点上,我们的现状相当不乐观。社会基础制度的崩塌源于社会信仰的缺失,而培养这种能力,需要很长时间,甚至是几代人的努力。非政府组织和非营利组织活动经费主要来自于社会捐助,一方面由于制度建设的滞后,这类组织的行为受到的监督不够,屡屡爆出丑闻,另一方面,从业人员的素质低下,缺乏职业操守,在众多丑闻被揭露以后,引发民众不信任情绪,直接影响到此类组织的生存。道德失范的问题,不是短时间内可以改变的,中国社会的现实是,道德水准正在以更快的速度走下坡。即使有再多的法律法规,面临这样的局面也是无可奈何。

3、监督与权力再配置

中国共产党一党执政的政治格局,在中国面临内忧外患,强敌环视的情况下,有着一定的优势。一个高度集权的政体,有利于组织起社会的资源,优先着力解决某些突出问题。非政府和非营利组织的作用,就是要监督政府的行为,这就牵涉到政府权力的出让和整个社会权力的重新配置问题。存在这种可能,但是可能性不大。

4、信息化和全球化带来的机遇

互联网技术的普遍运用,使民众获得咨讯的方式彻底改观,迫使政府采用更科学合理的手段来治理社会。在以前的时代,政府可以通过管制舆论,封锁消息的手段来维护特定的利益。现在这样做的难度大大增加。全球视野和科技手段迫使政府作出让步。这就为非政府组织和非营利组织在集权体制下的存活奠定了基础。虽然我们的很多非政府组织和非营利组织在人员、财务各方面由政府一手操办,但是必须承认,从无到有,至少也是很大的胜利。

所以,总结地说,非政府组织和非营利组织在中国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但是由于政治的,经济的,法制的因素,在近阶段还难以有突破性的进展,有待于政治体制改革的推进从根本上解决这些制约因素。

中国非营利组织的发展 篇2

首先, 康晓光形象的把非营利组织的这种现象归结为“长不大”现象, “500万、20人”是中国草根NGO难以突破的瓶颈。

其次, 一些相对大型的NPO, 诸如香港乐施会支持的“贵州发展论坛”和“云南发展交流网”;上海NPO信息咨询中心支持的”NPO孵化器”;四川东区志愿者协会支持的”孵化器”;北京富平学校支持“富平民间组织发展基金”等类似的项目很多, 但从在四川、甘肃、云南、北京、贵州等地的调研发现, 实际上活跃的N P O还非常少。笔者在为福特汽车环保奖进行地区培训的时候, 发现在中国N P O中占核心地位的环保组织数量非常有限, 而且大量的还是学生社团。

经历了十多年的推动和发育, 花费了大量的财力和物力, 为什么取得的效果却如此的少呢, 当然与外部的宏观环境有很多的关系, 但是行业自身也存在着很多的问题, 中国NPO的出路到底在那里呢?

一、职业化

国外的非营利行业是一个产业, 为国民经济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也为大量的民众提供了就业的机会。NPO的从业人员也把自身的工作视为一种职业, 与企业没有本质的区别。然而, 中国的NPO从业人员讲的最多的是“奉献”和“付出”, 如果你工资高, 不加班, 就不是一个“好人”。而且在这个行业里不乏有一部分自己都不能好好的养活自己, 天天高喊着口号去做好事, 道德优越感很高的人。最可怕的是他也要按照他的标准去要求别人, 认为自己做的是好事情, 别人就应该支持, 与很多利益相关群体的关系保持的不好。而且事实证明这些机构本身发展确实存在问题。

N P O确实是需要依靠使命和价值观激励员工, 长时期的仅仅靠着热情和付出是不可能支撑机构长远的发展的。N P O是一个职业, 归根到底都是为社会提供服务的, 没有任何的差别, 职业化是非营利组织的出路。

另外中国非营利组织的行业工资水平相对较底, 这与行业一直遵循的“奉献”有很大的关系, 结果却是找不到合适的人、留不住有能力的人。人才是行业发展的基础和核心, 如果缺乏有能力的人, 就不能很好的发展, 组织能力不足, 就得不到捐赠方的信任, 也就得不到资金的支持, 到头来没有资金去雇佣有能力的人, 形成一个恶性循环。因此, 一定要采用与能力想配套的薪金水平, 找到并留住有能力的人, 才能保证非营利组织的长远发展。

二、专业化

与职业化紧密相关的就是专业化, 既然N P O是一个职业, 就必须加强其专业性, 现阶段, 中国很多NPO的从业人员都是半路出家, 因为很少的高校会涉及相关的课程。

被称为中国N P O标志性转折的“怒江水电站”事件, 最终靠N P O的力量取得了成功。非营利组织想要得到大众和媒体的认可, 必须从加强自身的专业能力入手, 通过“摆事实、讲道理”才能让别人信服, 才能让其他利益相关群体信任你, 才能继续为之提供资源。

三、网络化

中国现阶段的N P O相对于政府和企业来讲, 处于非常弱小的地位, 在和他们争夺资源的时候, 处于非常不利的地方, 精英联盟才能取得博弈的优势。中国非营利组织需要成立不同的网络, 比如目前存在的小额信贷网络, 把一些有着共同目标的组织团结起来, 争取自身利益最大化, 或者联合起来去开展一些有影响力的项目。同时由于整个行业的发展还很初级, 竞争化程度不高, 具备网络化的基础。

四、结盟化

中国非营利组织的孕育和成长不是靠自身发展起来的, 而是主要靠外力推动的, 因此天生有着很多不完善的地方, 而且资源相对也比较稀缺, 在一个部门相对比较弱小的阶段, 与其他部门结盟也不失为一个好的办法。现实中也证明了这一点, 很多与政府、企业有着紧密关系的NPO发展的相对比较理想。

五、社会企业

社会企业作为目前最流行的词汇, 指任何可以产生公共利益的私人活动, 具有企业精神策略, 以达成特定经济或社会目标, 而非以利润极大化为主要追求, 且有助于解决社会排斥及失业问题的组织。实际上就是企业和非营利组织一个最好的结合。

从世界各国N P O的发展历程分析, NPO与市场的关系越来越密切。首先, 由于外部资源越来越少, 迫使NPO自己不得不解决可持续发展的问题, 通过市场化的操作, 它不仅可以解决自身发展的成本, 甚至会有一些盈余, 因此, 他们可以摆脱单纯依赖政府补贴或慈善捐赠获得资金的限制。其次, 在资金盈余的情况下, 它们可以进入私人资本市场, 为其长远的目标进行融资。因此, 社会企业的经营方式在效率、稳定性和可持续性上的优点是非常显著的。另一方面, 私人企业在此时期也大量投入于社会福利领域, 以本身市场机制的竞争优势, 争取更多的政府补助方案;同时面对未来经济如何发展的问题, 很多发达国家都开始引入“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即企业在创造利润的同时, 更要注重社会的发展和环境的承载能力。

英国的Track2000, 万花筒都是类似非常成功的案例。国内也有诸如天津鹤童、青海省的吉美坚赞福利学校、上海妙心家政、厦门五齐学校这样成功的案例。

参考文献

[1]王名刘国翰何建宇著:中国社团改革——从政府选择到社会选择.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1年12月

[2]康晓光著:创造希望——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研究.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7年11月

中国非营利组织的文化基础 篇3

关键词:非营利组织;非营利文化内涵;中国文化

一、非营利组织在中国的发展

(一)非营利组织在中国兴起的背景与原因

自从上世纪80年代以来,非营利组织就在中国迅猛崛起,成为社会上一股异军突起的力量。非营利组织是指“以特定的公共利益为目标,提供公共服务的非营利性的公共组织。”[1]伴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政府失灵与市场失灵所产生的漏洞也日益造成社会矛盾的加剧,在此情况下,作为社会重要组成部分的非营利组织,无可厚非的承担着特殊的责任与使命。

非营利组织在中国的兴起与西方的非营利组织有着不同的社会背景与文化环境。中国非营利组织的发展与整个社会的经济文化制度形成了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密切联系。从非营利组织在中国发展的背景来看,中国的制度转变特别是经济制度的转变给非营利组织在中国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契机。改革开放以前,中国实行的是计划经济体制,所有的社会组织基本上都属于公有的,政府垄断着公共物品与公共服务的提供。改革开放以后,经济与政治体制的改革为非营利组织的发展提供了宽松的环境,由于市场经济的杠杆作用,公共物品与公共服务的提供上形成了多元化的选择,不再由公有制垄断,由此中国的非营利组织在中国独特的社会改革背景下逐渐兴起。

(二)中国非营利组织的成就与问题

非营利组织在中国的发展是一个逐渐与中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背景相融合的过程。在中国社会特定的文化氛围中,虽然发展时间不长,但是中国非营利组织已经成为中国社会不可忽视的力量。特别是在解决社会问题,化解社会矛盾上,非营利组织都扮演着无可替代的角色。一方面,从社会领域来看,中国非营利组织在科教文卫体、社会服务、环境保护、扶贫救灾等众多领域都已做出无可替代的贡献;另一方面,从非营利组织对社会文化的建设来看,中国非营利组织的兴起,吸收了大量的志愿人员,从精神层次上提高了公众的社会参与意识,推动了中国社会的民主化进程。

然而,虽然在一系列领域中国的非营利组织的都取得了可喜的成就。可是毕竟非营利组织在中国的发展还很不充分,就其应有的能力与作用来说,是没有发挥完全的。非营利组织在中国的发展过程中也曾与中国文化发生过激烈的碰撞,在牟取公众利益时,做事情事倍而功半。这说明我国的非营利组织在内涵建设特别是——组织的灵魂——文化的建设上还十分薄弱。由于起步较晚,我国的非营利组织不仅在组织建设上与国外相比稍显稚嫩,在理论建设上更是与国外的非营利组织相差一段距离。事实上任何事物的发展都离不开理论建设的支持。中国非营利组织在理论建设还在起步阶段,在这样一个重要的过程中要抓住非营利组织与中国文化的融合,使文化成为我国非营利组织的有力支撑。中国文化,特别是中国流传几千年的悠久文化所营造出的特有的背景环境,不应成为非营利组织在中国发展的阻碍力量,而是应该成为推动非营利组织在中国发展的强大动力。只有与中国特有的文化背景相融合,非营利组织才能更具内涵,才能更好的发挥自身所拥有的能量。

二、中国文化对非营利组织文化的影响

(一)非营利组织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融通点

“文化并不简单的是意识观念和思想方式的问题,它像血脉一样熔铸在一个民族的精神文明的各个方面和社会存在的各个领域中,自发的左右着人们的行动。”[2]非营利组织的文化突出的是非营利组织的非营利性、志愿性以及服务性。非营利组织的文化旨在营造出一个为社会提供公共服务的组织,这个组织并不以自身的盈利为存在的目的。从非营利组织的文化与特点可以看出非营利组织与中国传统文化有着异曲同工的契合点。中国传统文化是指:“中国古代思想家所提炼出的理论化和非理论化的、并转而影响整个社会的、具有稳定结构的共同精神成果的总和。”[3]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处事的根本出发点,是中国精神文明的历史浓缩。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是——“仁”。

以儒家文化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在内涵与精髓上与非营利组织的非营利文化在本质上是共通的。例如,中国传统文化所提出的“大同”社会理想,是古代文化理论所追求的终极社会模式,是一种人人平等、互相友爱的、互助互利的社会,这与现代的非营利组织文化不以营利为目的向社会提供公共服务是社会资源实现优化分配终而达到一种和谐的状态是殊途同归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是中国传统文化君子情怀的具体体现;推己及人,乐于奉献的道德情操,更是与现今非营利组织所提出的志愿性、奉献性是不谋而合的。也可以說中国传统文化孕育深厚的互助互利、志愿精神的传统,是一种非营利精神的抽象化表达。

因此,非营利性,不仅仅是非营利组织文化的核心,同时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高度浓缩。非营利组织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的通融点也基于此。非营利组织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在价值观上都体现出一种先进性,是一种精神上意识上的建设,都是“仁”的具体表达与承载。无论是传统文化的“大同”还是非营利文化“志愿性”都深刻的指引着社会与组织的发展方向与目标。因此,非营利组织与中国传统文化并不是先进与落后的关系,相反,非营利组织在中国的健康发展需要汲取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作为重要的理论建设。

(二)中国文化与非营利组织文化的再造与重塑

文化是一个组织立足社会的精神支撑,是组织的内在核心与灵魂,代表着一个组织的基本价值观,引领组织向着既定目标前进。因此,非营利组织的文化建设,是非营利组织的外在形象体现,对树立非营利组织的品牌大有裨益,非营利组织的发展无法脱离文化建设的内在激励。

中国华夏文明流传千载,浓烈而深厚的文化氛围必然会对一切外来和新兴事物产生巨大的同化作用。非营利组织作为一个新兴事物,在中国的发展还是不充分的,精神对物质的指引作用必然导致中国传统文化对非营利组织有不可避免的再造与重塑作用。而非营利组织必然要经过中国传统文化的锤炼与融合,逐渐适应中国的文化背景与社会环境。只有符合中国的传统价值观,才能在如此激烈竞争的环境下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不能适应中国文化氛围的组织必然会被自然淘汰,因此中国文化对非营利组织的再造与重塑既是无法避免的也是十分必要的。

非营利组织的核心特点是非营利性,然而,由于我国非营利组织的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没有建立长远的战略目标及非营利文化建设,使得非营利组织的市场化倾向日益明显。对于非营利文化建设,中国的非营利组织显得薄弱。对于非营利组织的管理还停留在管理学的理论层面上,并没有充分发挥文化的能动作用。因此,在中国文化对非营利组织的再造与重塑时,会将传统文化核心的“仁”等思想与非营利组织相融合。“天下为公”的“大同”社会模式、“厚德载物”的包容精神、“百姓昭明,协和万邦”的外交观念、“博采众长,兼容并包”的开放胸怀、“不涸泽而渔,不焚林而猎”的环境意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人本精神、“君子和而不同”的交往思想、“有教无类”,“诲人不倦”的教育思想、“负荆请罪”,“退避三舍”的君子风度等等,会使非营利组织的非营利精神从抽象转化为具体,从外来转化为本土,从而使人更加容易接受,而与中国文化相融合的非营利组织文化也将成为非营利组织立足于当今激烈竞争社会的根基。与企业文化一样,非营利组织吸收中国文化,不仅仅会提高精神层面的理论建设,它也会成为一种无形资产、精神财富、潜在影响力甚至是组织之间的核心竞争力。非营利组织吸收中国传统优良文化,树立其文化建设意识,在无形中不仅与中国社会融合的更加紧密,更是树立了良好的组织形象,可以得到社会的认可,公信力将大大提升。

三、形成基于中国文化的非政府组织文化

(一)把“天下为公”、“国家至上”作为非政府组织活动理念的基石

非政府组织文化的特色不仅仅应该停留在非营利性上,更不应该仅仅局限在一个组织的日常管理层面上,而是应该体现其深刻的思想性和理念上。在传统文化深厚的中国,能深刻体现人文精神、社会心理的非政府组织,在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层面上应该将代表公益精神的非政府组织的抱负和胸襟提高的以国家利益为根本、以兼济天下的情怀作为组织活动的基本出发点。

《礼记•礼运篇》说:“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人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千百年来,中华传统文化的目标正是要建立一个扶危济困、以解救天下苍生苦难为目标的“大同社会”。“大同社会”、“兼济天下”是中华民族历朝历代的仁人志士孜孜以求和为之不懈奋斗的理想社会。从孔子的“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的大同社会梦想,到孙中山先生毕生追求的“天下为天下人之天下”的革命追求,可以看出,“天下为公”、“国家至上”是为公共利益服务的最高境界。因此,如果中国非政府组织将“天下为公”、“国家至上”作为组织的活动的基点和处世原则,那么无疑是对中国文化最深刻的理解和最完美的表达。唯有如此,非政府组织才能真正以非营利精神造福于天下,造福于民。

(二)把“民为邦本”、“社会和谐”作为非政府组织的社会价值追求

出自《尚书•五子之歌》中“民惟邦本,本固邦宁”的这句话,深刻表达了中国文化中的重民思想。传统的中国文化认为百姓是构成国家的基本要素,应该以人为本,把人作为国家的重心。在古代社会中,就已经有先贤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思想。虽然在君主专制下这一理想并不能真正实现,但是历史上的明君却都明白同一个道理:“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可以说“爱人贵民”集中地体现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鲜明的人文意识。

在非政府组织精神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过程中,在以中国文化对非政府组织进行重塑与再造的前提下,“民為邦本”这一朴素的观念,表达的是一种独具特色的文化思想。非政府组织与企业及政府最大的不同在于它的公益性。而所谓的公益,就是为广大民众的利益所提供的公共服务。非政府组织将传统文化中的“民为邦本”的思想融入于自身的文化建设,这使得其在承担社会责任、履行历史使命时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随着当今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社会文明与民主程度不断提高,中国现今社会的政治体制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民是国家的主人,这是真正体现了“民为邦本,本固邦宁”的思想。然而,社会的进步并不意味着矛盾的根本消除,在市场失灵与政府失灵的前提下,非政府组织在固本安民上承担着特殊的责任。人民的稳定关系着整个社会的安定与和谐,而和谐的社会环境才能使我国社会达到更加平稳而健康的发展,因此,在特殊的历史使命面前,非政府组织应该勇于承担,担负起应该承担的责任,把“民为邦本”、“社会和谐”作为非政府组织的社会价值追求。

(三)把“济困扶危,雪中送炭”作为非政府组织的道德情怀

“济困扶危,雪中送炭”自古以来便是善良人文情怀,是最受人称赞的道德情操。古人曾经有“锦上添花众人有,雪中送炭无一人”感慨。在事态炎凉的社会背景下,有的人愿意趋炎附势,结交权贵,不愿意悲天悯人,济困扶危。如果一个人尽心尽力的帮助他人,就是高尚的行为,就是脱离了利己的低级趣味的行为。非政府组织的出现,使社会关系、人际交往、价值观念发生了重要转变,不仅可以弥补市场经济带来的负效应,而且在道德领域展开了一幅新的互助互爱的全新图景,谱写了一曲曲扣人心弦、可歌可泣的慈善道德颂歌。

伴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伴随着中国经济政治体制的改革与转变,使中国非政府组织勃然崛起。在与国际组织的交往与接轨过程中,逐渐吸纳了其高尚的精神文化和公益慈善的情怀,在社会主义事成经济大潮中发挥了其应有的作用。

然而,非政府组织虽然不以营利为目的,但是组织本身的存在、运营与发展根本就脱离不了物质、资金的支持。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在经济杠杆的作用下,非政府组织并不能置身事外,非政府组织与其他组织一样也要面临着激烈的竞争,倘若经一部好也要面临着被淘汰,这是市场经济的法则。由于经济利益的诱惑,受组织运营的影响,有些非政府组织为了维持组织的存在与发展,逐渐背离了非营利组织的初衷,忘记了组织成立的宗旨,卷入利益的纷争之中,鲜有“济困扶危、雪中送炭”之举了,代之而起的是趋利避害。因此,现今中国非政府组织面临的很大问题便是如何防止市场化的倾向,怎样高扬公益精神、志愿服务、非营利行动的旗帜问题。面对这种情况,以中国传统文化的仁义理念加强非政府组织的文化建设,吸取国外非政府组织文化建设经验,投身和谐社会建设,使我国非政府组织的管理和建设的当务之急。所以,把“济困扶危,雪中送炭”作为非政府组织的道德情怀,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在社会和谐治理的过程中保持非政府组织非营利本色的必然要求。

(四)把“义利并举”、“义以生利”作为非政府组织的活动目标

一提起非政府组织很多人自然而然的将非政府组织与利润相隔离,认为非政府组织,不应该与金钱和利益相联系。其实,这是对非政府组织的一个误解。非政府组织是不以营利为目的组织,不能进行任何营利性的活动,但这只是非政府组织的初衷。在以为社会提供公共服务为目的的前提下,非政府组织可以从事一些与营利有关的活动。当然,这与营利组织的行为具有明显的区别,非政府组织所从事的营利活动,都不会用来进行组织内部的利润再分配,而是用来维持和运营组织,组织中的个人也并不会因为非政府组织的营利性活动而取得任何利益。

在中国传统道德中,虽然主流价值观是以义至上,将“义”作为最高的道德准则,认为金钱利益是低俗的。为了保持自身的高洁,哪怕是箪食褛衣,也要“视金钱如粪土”、“视富贵如浮云”、“不为五斗米而折腰”等等。但是,“也有一批实用主义的思想家、哲学家提倡讲义与利并举,主张义利双兼,这种充满着浓重的讲利重义的管理思想,倡导‘见利思义’、‘义然后取’。”显然这是一种更加理性、更加实用的思想观点,“义利并举”、“义以生利”,二者相互依存、不可偏废,“义”的实现不能脱离“利”的支持而凭空存在。当然,不能只追求利益而放弃大义。利益的存在会使道义可以更好地实现,毕竟精神无法脱离物质而存在,同时,“义”的实现也需要有“利”的支持。只有将二者相统筹,才能体现义利并举。从另一方面来说,“义”也可以生“利”。在非政府组织实行义举时,无疑会提高非政府组织的品牌形象以及在社会的公信力,这势必使组织获得良好的回报。因此“义利并举”、“义以生利”是非政府组织的活动目标。

(五)把“修己安人”、“克己奉公”作为非政府组织的修养准则

中国古代推崇的处事原则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严于律己,宽以待人”。这种处事方式透漏出的是“仁”的情怀和修养。所以,这不仅仅是一种人际关系的交往方式,也体现出传统文化熏陶中的个人修养的水平和程度。《论语•宪问》云:“子曰:‘修己以敬。’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人。’”[4]这是说要提高自身修养,使人民安乐。从这里不难看出的是,中国古代文化中已经从管理者的角度思考管理他人和加强自身修养的关系了。

非政府组织的管理不仅仅要从制度上进行约束,同时还要加强对组织成员的道德修养与精神境界的提升。从非政府组织成员的构成来看,由于很大一部分是来自志愿者,因此,与企业管理不同的是,利益激励并不能起到很好的激励作用。非政府组织成员更注重的是精神上的回报。因而,非政府组织的“大学之道或管理之道,亦即管理的最高境界:修己安人。修己叫做自我管理,是德行;安人叫做管理他人,是德政,将二者发扬光大,便是‘明明德于天下’。”[5]这就是说,非政府组织的管理者要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因为自身的威严并不是由于组织中的地位决定的,而是来自个人的较高修养。非政府组织中的成员要注重克己奉公,严于律己,要具有鲜明的志愿精神,只有加强双方的道德修养,才能更好地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所以,把“修己安人,克己奉公”作为非政府组织的修养准则,是提高组织知名度与公信力最有力的武器。

参考文献

[1]张志刚.李希茜.NGO文化建构初探[J].甘肃理论学刊,2005,(2).

[2]王永华.实现传统文化与时代的对接[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3,(4).

[3]李宗桂.中国文化概论[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1998.

[4]武晓花.论语通译[M].吉林:延边人民出版社,2003.

[5]郑直.管理的最高境界:修己安人、内圣外王[EB/OL]. news/viewnews-21164.

中国非营利组织的发展 篇4

一、非营利组织的分类和法律管理体系

依据中国现行法律法规,非营利组织主要指以下三类组织:依据《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1998)在民政部登记注册的社会团体,依据《基金会管理办法》(1988)在民政部登记注册的基金会,和依据《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1998)在民政部登记注册的民办非企业单位。其中前两种获得社会团体法人资格,后一种视不同情况获得法人、合伙或者个体的行为主体资格。按照现行《民法通则》的规定,企业、机关、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法人四种法人具有民法中的法人地位。没有经过民政部批准!登记取得法人地位的社会组织,被视为非法组织。

国际上对非营利组织管理的法律框架有不同的模式。在美国,根据联邦税法501C3,在宗教、慈善、教育、科学、公共安全实验、文学、促进业余体育竞争或防止虐待儿童或动物等七个方面,从事非营利性、非政治性活动的组织可以申请成为慈善组织,获得税收优惠。除此以外,并没有一部专门的法律来统一规定非营利组织的活动,多种多样的志愿活动已经渗透在整个社会的运作机制之中。英国非营利组织的传统主要源于志愿互助和民间慈善,它们被称为“志愿部门”,比我们通常意义上说的“非营利部门”的概念要窄,其历史可以上溯到几个世纪以前,英国1601年出台的《慈善法》和《救济法》,是世界上较早的专门规范非营利组织和非营利行为的法规。另外,有些国家针对非营利部门设有专门的基本法律,用以促进这类组织的发展和规范其活动,如日本的《非营利组织法》,南非的《特定非营利活动促进法》,德国的《结社法》,匈牙利的《公益组织法》,捷克的《公益法人法》等等,侧重点各不一样,但其作用地位均是使非营利组织纳入到整个法律制度体系之中。

总结国际上对非营利组织管理的法律制度框架,主要可以对中国非营利组织的法律制度建设提供以下三个方面的借鉴意义:

第一,对公民自组织的合法性的认可。在倡导结社自由的许多国家,非营利组织进行登记和取得法人地位是其获得税收等优惠政策的条件,但登记与否并不是组织合法性的前提。如在美国、加拿大等国家,公民自组织被认为是公民的权利,注册与否则是可以选择的。不过,组织要获得税收优惠,则需要经过复杂的申请、验证,只有在经过批准取得相应的资格后才能享受相应的税收优惠。日本的《民法典》及一系列细致的法律规范严格定义了各类法人的设立程序,但同时也允许未经任何登记注册的“任意团体”的存在,它们不具法人资格,但同样具有组织合法性,日本众多的非营利组织都以“任意团体”的形式长期存在和开展活动。1998年日本颁布了《特定非营利活动促进法》,旨在为大量以“任意团体”形式存在的非营利组织提供一个易于获得法人资格的申请和认证机制,尽管如此仍然有许多非营利组织采取任意团体的形式。在台湾,非营利组织的成立首先须经事业主管机构核定备案,再到法院进行法人登记,但台湾也有大量“非法人社团”,它们由于种种原因不去法院登记,同样能合法地开展各种活动。可见,无论是在具有悠久的结社传统的欧美法系国家,还是尊崇国家权力的大陆法系国家(或地区),大都为拥有法人资格之外的非营利组织留有一定的法律空间,且这一空间在许多国家或地区还有不断扩大的趋势,日本和台湾正在推进的非营利组织管理体制改革都体现了类似的趋势。

第二,完善的非营利组织法人制度。世界上的两大主要法系,即大陆法系(又称民法法系或成文法系),和英美法系(又称普通法系或判例法系),对非营利法人有着不同的规定。大陆法系对法人最基本的分类是公法人和私法人,后者又分为社团法人和财团法人。基金会在大陆法系中的地位属于财团法人,财团法人制度主要规定在民法典中,还有一些单行法规定一些特殊的财团法人,如对私立学校!医疗机构等,有些国家有专门的法律。如日本在法律上将非营利组织细化为许多不同的形式,有许多分别法管理,其法人形式主要包括:公益法人、社团法人、NPO法人、社会福利法人、学校法人、宗教法人、医疗法人、公益信托基金、共同组合、任意团体等。英美法系中没有区别公法和私法,非营利组织主要的法律形式包括非营利公司、协会和信托(Trust)。

第三,与管理体制相适应的非营利组织的分类标准。国际上对非营利组织的首要分类原则,首先是公益性与互益性原则,这一划分原则与税收优惠政策的不同相关联。一般而言,对非营利组织的税收优惠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组织自身的优惠;二是对面向非营利组织的捐赠方的优惠,公益性组织比互益性组织享有更多的捐赠方优惠。第二是会员制与非会员制,这一标准是按照组织性质划分的,与大陆法系的社团法人和财团法人相对应,在运作、管理等方面均有不同特色。第三是按不同活动领域划分,如霍布金斯国际比较项目按照国际产业分类标准,设立非营利组织国际分类,按活动领域分为12大类27小类。

综上所述,予以公民自组织更大的法律生存空间,明确非营利组织的法人地位!将之纳入适当的法人制度体系,以公益性和互益性对非营利组织进行分类,实行税收优惠等,是建立健全非营利组织法律体系的重要前提。

二、政府与非营利组织的关系

在传统的“统治”观念中,政府是公共事务管理、公益事业、社会福利的唯一提供者,而现代“治理”理念认为,公共治理的主体是多元的,非营利组织也是重要的治理主体。一个良性的治理结构,需要不同治理主体的合理分工、合作努力,不同主体要形成一种良性的“伙伴关系”。在理念上,非营利组织应当既保持自己与政府和企业的相对独立性,又能形成良好的合作。那么,这一原则在具体实践中如何体现?政府和非营利组织应当如何分工定位!互补互促?英国的做法特别值得一提。

1998年,英国政府和非营利组织的代表共同签署了一份《英国政府和志愿及社会部门关系的协议》,这不是一个法律,而类似一个备忘录,但其重要意义是它经过广泛的讨论,由政府和非营利部门共同协商达成,共同签署遵循,为二者以后的关系确立了基本原则和行为依据。这也是英国工党政府上台后最重大举措之一。协议的基本思想是志愿及社会部门的活动对于发展一个民主、包容性的社会是至关重要的。协议确认了志愿及社会部门对于社会的重大益处,同时表明政府应当进一步发挥在促进志愿活动和对志愿及社会部门提供支持方面的积极作用。具体体现在协议的一系列共同原则中,主要包括:

(1)志愿活动是民主社会不可缺少的部分;

(2)独立而多元化的志愿及社会部门对于良好的社会至关重要;

(3)在制定公共政策和提供社会服务方面,政府和志愿及社会部门具有界限分明但相辅相成的作用;

(4)政府和志愿及社会部门在共同目标达成中的协作将使其能够更好实现各自的价值;

(5)政府和志愿及社会部门的不同责任形式使其能够适应不同利益相关群体,但二者的共同之处是都需要统一、客观、负责、开放、诚实和领导力;

(6)志愿及社会部门有权依据法律对其活动进行宣传,以促进组织目标的实现;

(7)政府在支持志愿及社会部门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尤其是对于一些团体和组织的资助;

(8)政府和志愿及社会部门都认可促进所有人机会平等的重要性,无论他们的种族、年龄、健康状况、性别、性取向和宗教信仰。

在上述原则下,协议确立了政府和志愿及社会部门各自相对应的5项责任。其中,政府的责任主要包括:承认和支持志愿及社会部门的独立性;以参与、明确、透明的原则提供资助,并需要就融资方式、签署合同、承包等方面征询志愿及社会部门的意见;对可能影响志愿及社会部门的政策制定需要征询它们的意见;促进互惠的工作关系;政府和志愿及社会部门一起建立评估系统,每年对协议的实施情况进行评估。

相应地,志愿及社会部门的责任包括:保持高度的治理与责任;遵守法律和相应规范;在参与政策制定过程中与服务对象和其他利益相关者进行协商;促进互惠的工作关系;同政府一起对协议的实施情况进行评估。

英国政府和志愿及社会部门之间的协议尽管遇到许多问题,如贯彻落实困难,容易回到原来不信任状态等,但文件出台以来已经取得了许多进步,是一个非常有益的尝试。

最后还有政府对非营利部门的资金支持问题。政府是否应该予以非营利组织财政支持?什么力度合适?政府资助与非营利组织独立性之间的关系如何?这始终是讨论中的问题。西方非营利组织的独立性非常强,人们假想地认为它们的资金来源相对独立于政府,但美国霍布金斯大学在42个国家进行的非营利组织国际比较研究项目结果显示,非营利组织的平均收入来源结构为:服务收费占49%!政府资助占40%和慈善所得占11%,其中保健!教育和社会服务领域得到政府的资助尤其显著,分别占到该领域总资金来源的55%!47%和45%。换言之,尽管有些非营利组织担心过多地依赖政府的资金会带来独立性削弱的危险,但总体上,政府的财政支持对非营利组织的发展是必不可少的。这种情况可以理解为,非营利组织开展的活动多为公益活动,它们所提供的基本上属于公共物品,这相当于替代政府履行了作为公共部门的一定职责。正是因为这样,政府要把一部分资源提供给非营利组织。问题的关键恐怕不在于政府是否从财政上支持非营利组织以及支持幅度的大小,而在于政府提供这样的财政支持的方式是否会影响到非营利组织的独立性。根据许多国家的实践,政府采购是一种既能有效提供必要的财政支持,同时又不至于过多干涉非营利组织内部事务的较好的机制。

中国于2002年6月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采购法》规定了政府对货物、工程和服务的采购原则,包括公开招标、邀请招标、竞争性谈判、单一来源采购、询价、国务院政府采购监督管理部门认定的其他采购方式等六种政府采购方式,并指明公开招标应作为政府采购的主要采购方式。政府采购,尤其公开招标的方式,应是非营利组织获得财政支持的重要渠道,但在目前的实际运行中,大部分非营利组织尚未被纳入采购的对象。因而,在政府采购的进一步实行中,有必要认识到非营利组织是政府采购的重要对象,政府采购需要认真贯彻公开透明、公平竞争、公正和诚实信用的原则,这才能有利于非营利组织发展和社会公益事业的开展。

三、非营利组织的内、外部监督管理体制

非营利组织作为治理结构的重要主体之一,对其的监督管理,以及组织内部的管理体制,对非营利组织的良好运作和作用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中国目前对非营利组织的监督管理主要由民政部门负责统一登记注册,在监督管理上实行“登记管理机关”(即各级民政部门)和“业务主管单位”双重审核、双重负责、双重监管的原则,财务等情况通过年检上报,资产来源属于国家资助或者社会捐赠、资助的并接受审计机关的监督;对非营利组织的人事、财会、保障等方面尚缺乏系统性的规定,尚没有形成一个适应于非营利组织特性的组织建设规范。从世界各国的经验看,对非营利组织的监督管理模式基于不同的传统和社会制度结构,具有不同的特色,这些对中国非营利组织的制度建设也具有启迪意义。

第一,与法律制度框架相应的对非营利组织的管理机构。各国的法律结构不同,对非营利组织管理的侧重点不同,管理机构也不尽相同,但一般趋向采用过程控制的原则以及在法治背景下的制度约束和社会规范。美国的非营利组织管理模式是较为典型的过程控制。在美国,对非营利组织的管理没有一部专门的法规,也没有专门的管理机构,对非营利组织的管理以税收为重点,管理的法律框架亦以税法为基础。一个非营利组织的成立几乎不会受到什么限制,但它的行为受到卫生部门等的监督和规范,它的行为需要符合和遵守各方面的法律法规;统一的管理最重要在于税收方面,组织需要向联邦税务局报告财务情况,如果它申请获得了联邦税法第501条规定的税收优惠的资格,则由税务局负责审查核准,同时通过公开和透明的机制对其开展活动和运作的全过程实行社会监督。

日本对非营利组织的管理职责分散在许多部门中,经济企画厅负责一般非营利组织的登记注册,文部省、厚生省则负责学校、医院等专业性非营利组织的登记注册,对不同类型的非营利组织依据特殊的法规规范。

英国的慈善管理委员会机制引起人们广泛的兴趣并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美国也有意学习这一机制,希望借鉴到美国国内。英国的慈善管理委员会是一个对非营利组织实行综合管理的机制,它统一负责非营利组织的登记注册,并对年营业额大于1万英镑的非营利组织进行审查监督。1993年颁布的一项法律赋予慈善管理委员会5项职能:对非营利组织的登记注册、问责、监督、扶助、执行。慈善管理委员会在5位委员指导下工作,其中1位委员长、2名法律委员、1名会计、1名志愿部门代表,都是经公开选拔,由内政部任命的。慈善管理委员会是英国政府的一个特设机构,不隶属于任何部委,也独立于任何党派和政治权力而存在,向法院而不是政府部门负责。这一机制在英国非营利部门管理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第二,社会监督机制的不可或缺。各国有不同的监督管理制度,但社会监督均是一个不可替代的机制。对非营利组织实行社会监督的理论依据来自于对非营利组织“公共责任”的追问。在现代国家中,政府及官员被认为对公众负有“责任”(Accountability),从而延及到各种公益机构的公共责任。非营利组织接受了社会的捐赠和以税收优惠等形式获得的公益资产,前提是做出非营利性宗旨的承诺,因而有责任向公众做出交待。这虽然是一种非正式监督机制,但它使每一个对该组织关心或有疑问的人都可以对它进行检查、监督,一旦被发现问题,则会受到严格的处罚,相当于给了非营利组织一个强烈的自律激励。所以其操作成本低,实行有效,社会效益好,起到正式监督机制所不能替代的作用。

社会监督机制的首要原则是公开。非营利组织没有权利象企业一样拥有自己的“企业秘密”,它必须向社会公众公开其财务、活动、管理等方面的信息。一个公益机构需要交待的公共责任包括四个方面:财务责任,即对资金正当使用的责任;过程责任,即正当的作为和工作程序;项目责任,即对效益负责;优先权责任,即服务对象的相关性和适当性。

非营利组织对公共责任的交待应该包括被动公开和主动公开两种形式。前者指任何一个社会公众对有关数据、信息,包括组织的详细财务报表,有权随时索要、查询、置疑并得以答复;后者指每个非营利组织要将上述重要信息定期以简报形式或者在公共媒体上发布,需要公布信息的信息程度和具体要求一般依据组织规模不同而有所差异,规模越大的组织其需要公开的数据越多、越要求完善。

与此相应的,还需要有媒体的独立和舆论监督。

第三,与非营利组织特性相适应的一系列组织制度建设。在西方,非营利组织与企业和其他组织一样是自然发生、生长的过程,在国家法律制度框架内构建起一套自己的管理机制。如一致的人力资源管理与流动机制,独立的财会、审计制度,票据体系,人员在社会中统一的保险、社会保障体系等。这些制度使非营利组织融入整个社会结构和法律框架之中。中国的非营利组织建设是从全能国家、单位体制中转型而来的,许多地方还没有被纳入整体的制度结构之中,如非营利组织没有与政府、企业组织接轨的人事制度,缺乏专门针对非营利组织的财会、审计制度(如非营利组织的利润计算、报表项目、评价标准等均与政府和企业的财务制度有着许多不同之处),税收票据不健全,社会保障没有覆盖非营利组织和为之制定相应的保险标准等,均是制约中国非营利组织发展的重要因素。

随着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和政府职能的转型,非营利组织正在蓬勃兴起。中国改革开放以来非营利组织的发展既可以看作是“全球结社革命”的一部分,又有着其特殊的背景,尤其体现在政府角色及其与非营利组织的关系方面。西方非营利组织的发展经验,现代公益事业中政府与非营利组织的关系建构,对中国具有重要借鉴意义,但同时也需要充分理解中国非营利组织存在的社会背景和制度条件,将非营利组织的发展放入更广泛的社会变革、制度建设的视野中,真正实现基于社会自治的治理结构的变革。

参考文献:

Betsy Buchalter Adler, Rules of the Road.Washington: Council on Foundations, 1999.Salamon, LasterM, The Emerging Secto.rU.S.A.: Th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Maryland,1994.Salamon ,LasterM&Anheier.HetmutK.The Emerging Non-profit Sector: An Overview U.S.A: Th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Maryland, 1996.萨拉蒙等:《全球公民社会——非营利部门视界》,贾西津、魏玉等译,社科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

苏力、葛云松、张守文、高丙中:《规制与发展——第三部门的法律环境》,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王绍光:《多元与统一——第三部门国际比较研究》,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托马斯·西尔克主编:《亚洲公益事业及其法规》,中国科学基金研究会主译,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郑国安、赵路等主编:《国外非营利组织法律法规概要》,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年版。

中国非营利组织的发展 篇5

浅谈:我国非营利组织会计

发展现状与展望

学院:会计学院

班级:会计

姓名:XXXX

学号:XXXXXXX

摘要:

近几年来,中国民间非营利组织的迅速发展并且发挥着日益突出的作用,因此引起了人们的普遍关注;但同时我国的非营利组织与国外相比,发展还很缓慢,造成其举步不前的原因不仅与非营利组织自身能力不足有关,还与国家相关政策法规的缺乏,管理体制的不完善等原因有关。文章对于目前民间非营利组织发展的现状,进行一定的论述,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对未来的展望。

关键词:政府非营利性组织会计发展信息

一、前言

随着政府转型,经济并轨的发展趋势,非营利组织蓬勃而起,非营利组织的队伍越来越壮大。

主要分布在:卫生、教育、劳动、民政、文化、司法、体育等部门,包括依照国家法律、行政法规登记的社会团体、基金会、民办非企业单位和寺院、宫观、清真寺、(教堂)等,民间非营组织已逐步走向市场。

国家对非营利组织的管理已逐步由行政的直接管理转向宏观调控的间接管理,大社会、小政府的格局逐步形成,推进非营利组织健康发展势在必行,并发布相关法律法规以引导非营利组织规范化、科学化。

目前非营利组织有四大类:

1、行政机关;

2、事业单位;

3、社会团体;

4、民办非企业单位。行政事业单位是政府隶属机构在人事部门注册登记、定编制人数,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社会团体和民办非企业单位在民政部门注册登记,人们习惯称为民间非营利组织,执行的是《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据调查分析,非营利组织会计存在许多利和弊,而我们也要认识到我国处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期,针对我国这一发展特点,我国的非营利组织会计在其发展过程中一定会遇到许多问题,若不能妥善解决,不仅我国的非营利组织不能得到长久的发展,而且对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势必造成影响。

因此,揭示当前我国非营利组织会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不仅有利于我国非营利组织的健康发展,而且对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二、我国非营利组织会计发展现状

非营利组织会计是伴随着新中国的诞生而成长和发展的,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进行,指令性计划经济逐步向市场经济过度,非营利组织会计原有的体系越来越不适应经济形式的发展。非营利组织会计对于反映和监督国家预算的执行情况,也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是,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确认,作为计划经济产物的非营利组织会计体系由于其自身存在制度性的缺陷,已经不能适应经济的发展。

(一)会计体系结构不严谨。我国现行非营利组织会计按照组织类别的不同分别设立包括财政总非营利组织会计、行政单位会计和事业单位会计三个相对独立的分支。非营利组织会计体系各组成部分之间的协调性较差,缺乏统一的客观

基础,不利于政府整体的财务报告的生成,也影响了财政预算管理的效果。

(二)收付实现制影响信息质量。在收付实现制下,只提供与现金交易有关的信息,对于非现金交易的不记录以及对资本资产及其折旧不予以确认。国有事业单位和行政单位这种记账方式,首先是对于非现金的收支不予以入账,不能完整反映营运业绩,从而对宏观经济决策、健康运行产生错误导向,不利于防范和化解政府的财政风险。其次,收付实现制不利于绩效考核。最后,不利于公共资源的管理使用。尤其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当资金支付与物资到达时间不一致时,在收付实现制下特别容易造成物资入账不及时,致使管理混乱,资源浪费。可见,收付实现制虽然有利于控制预算的执行,但是会影响政府会计的信息质量。

三、我国非营利组织会计发展趋势展望

(一)适应新公共管理模式要求,建立政府会计体系。现行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是在吸收企业会计改革的成功经验和借鉴国际公共会计习惯做法的基础上建立的与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有中国特色、科学规范的管理型非营利组织会计模式和运行机制。按照现代政府公共管理理论,世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提供了一个“新公共管理模式”的基本框架性建议,概括地说它应包含五个方面的主要要素原则,即透明度、负责任、灵活性、前瞻性、法律和正直;其宗旨是倡导建立一种“以市场为基础的公共管理,最大限度地重视国家资源的使用效率”。建立较为健全的、有中国特色的政府会计体系,仍然应该坚持我国的渐进式改革路线,在充分借鉴西方国家政府会计发展变革过程中成功经验的同时,结合我国政府其他各项改革的实际情况,以及企业会计改革中的长足之处,制定符合我国国情的高质量的政府会计准则、规范完整的政府会计制度。

(二)引入权责发生制记账基础,充分反映受托责任和业绩信息。目前,我国除国有事业单位进行经济活动和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外,非营利组织会计采用的是单一的收付实现制记账基础。其不足之处很多,突出地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无法全面反映政府债务、资产和财务状况等情况。在收付实现制下,一些在当期已经发生,但尚未用现金支付的政府债务,或者具有连续性的经济事项等,均被制度“善意”地变成了“隐性负债”,从而实质上隐蔽了财政风险,人为地夸大了政府可支配的财政资源,造成一种失真的财政预算平衡假象。

2、不能有效地分析政府的资金运用情况和效果。收付实现制是以款项的实际支付作为成本、费用确认的依据,现行制度规定行政、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不计提折旧,这就意味着购置固定资产的财政资金一旦支出后,就以其原始成本始终挂在账面上,其结果是使提供公共服务的资源产生的业绩和其利用效率不能从非营利组织会计中得到完整反映。同样,在实行财政国库集中支付和政府采购制度后,对已收到但未付款的物资或均衡拨款支付采购的物资,在该记账基础上因未付款而不予纳入非营利组织会计核算之中,削弱了对各项财产物资的全面控制管理。从国家和社会公众的角度看,不利于强化政府部门的受托责任感。

3、财务成果易于被管理当局操纵。收付实现制下,收入、费用是按其款项实际收付的时间来确认记账的,它不考虑收支项目的配比性。为真实反映政府的财务状况和管理业绩,提供高质量的财务信息,使社会公众能客观全面地评价政府的受托责任,消除以上不良现象的产生,引入权责发生制记账基础,成了我国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改革的必然趋势和要求。目前,财政部门实行的部门预算和国库制度改革以及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等,为非营利组织会计引进权责发生制作了大量的基础性工作。可以预见,有中国特色的非营利组织会计在结合了这两种记账基础后,将会分发挥它们各自的优势,形成有充分加强政府职责行为的规范,明确政府的财务受托责任、增强非营利组织会计信息全面、完整、真实、透明和决策相关的效果。

4、建立基金会计模式,强化核算内容。为保证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和发展的需要,提高国家政府财政资源的有效利用程度,我们应借鉴目前西方国家普遍采用的政府基金会计模式。在建立有中国特色的政府基金会计时,应根据复式预算的要求和政府的受托责任情况,立足于加强政府行为规范化和财政资源配置合理化,从现实的需要出发稳步推进。

为进一步体现非营利组织会计核算的明晰性和责任主体责权利的承担与享有,对一些经济业务应以权责发生制为确认基础,并相应地对核算内容和核算科目予以增加和设置。特别是根据现行的一些部门按统一安排预算的要求所设的一级预算科目,应在其下依据实际责任要求,进一步体现出部门日常维持性支出、转移性支出和公共工程项目支出等的二级和三级明细科目,以便加强对财政资金的具体分配状况和预算支出具体分布的管理和监控,满足政府对预算执行情况、项目效率等的分析需要。

(三)、重新塑造财务报告体系,加快预算制度建设

1、重新塑造、揭示财务报告体系。重塑财务报告体系,首先,我们可以借鉴企业会计改革的成果,发挥非营利组织会计长期采用收付实现制的优势,编制我国非营利组织会计的《现金流量表》,有效地解决目前我们在现金流量信息方面的短缺现象,从而增强宏观经济决策中对经济前景预测方面对此信息的迫切需求;其次,在现行提供预算执行情况信息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有关反映国有资产分布和利用的信息、政府采购基金及专项基金使用效率和效果的信息、社会保障基金管理和使用情况的信息等等;再次,在合并会计报表方面,我们可以有步骤地、渐进地引进企业合并报表的相应技术手段,完善反映各级政府之间财务状况全貌的合并财务信息;最后,我们还可以充分利用现代网络技术手段等,向社会各界实时地、透明地披露除国家机密以外的财务信息。

2、加快部门预算制度建设。部门预算是市场经济国家预算管理的基本形式,是在推行零基预算的基础上,按照综合财力状况,依照个人部分、公用部分和事业发展的顺序,采取先进的技术手段,由部门编制,财政审核汇总,形成涵盖部门所有收支的完整预算。部门预算制度,打破了预算内外资金界限,统筹考虑部门和单位的各项资金,一改传统预算对各部门实际占有的预算资源反映不清楚和不全面的局面,使得公共部门各自拥有的预算资源总量的对比关系一清二楚,有利于改变支出部门非均衡的利益分配格局,解决部门经费“苦乐不均”的现象,从而大大提高部门间预算关系的透明度。

(四)、深入研究、充分准备,保障非营利组织会计改革成功

我国现行的非营利组织会计是传统计划经济的产物,其会计主体与财务报告主体不分,将行政单位作为完整的主体及事业单位的主体划分不够恰当确切,我国现行非营利组织会计和会计集中核算制度最终都要转化为政府公共会计并融入国库集中收付制度。

我国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的改革是一项艰巨复杂的工作,它涉及政府体制改革、经济改革、管理模式改革等方方面面,牵动着各方的利益和责任,因此要进行充分准备和采取必要措施,以保证其改革的顺利进行。简要地说,要具备如下保障要求:第一,法律是推行政府预算改革的基本前提保障,也是进行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改革的第一步,是改革成功的法律基础。第二,改革的系统性、技术性和全面性,要求我们要积蓄较强的人才力量、技术支持力量和具备良好的外围

管理环境,这是保障其改革成功的核心要求。第三,要处理好借鉴与吸收的关系,既要保持我国在宏观财政政策上的调控力度,全面用好并盘活国有财政资源,又要提高政府财政管理的灵活性、有效性及其责任感,还要体现出社会公众对政府管理职能和业绩的有效监督与评价。

参考文献:

非营利组织的管理读书笔记 篇6

09公共事业管理(1)班 张伟康 3109009981

德鲁克的这本书经过悉心设计,本书由使命开始,告诉我们组织存在的目的,然后引入绩效表现,再由绩效的衡量引到任何评价结果,亦教我们怎样发掘所有内部和外部的资源,最后是如何让领袖发挥自己的潜力。

第一部分:领导的第一要务是思考并定定义组织机构的使命。确立具体的目标,使命陈述必须简洁明了。成功使命的三要素:首先,向外寻求机会和社会需求;其次,什么是我们信仰的,要具有奉献精神。

第二部分:领导工作充满风险。

1、组织在取得成功的时候必须乘势进取、不断成长,但同时也必须确保组织能够进行调整变革。迟早有一天组织的发展会缓慢下来,机构规模会达到稳定水平。因此,组织必须保持冲劲、弹性、活力和远见,否则就会僵化。

2、艰难的抉择非营利组织没有所谓的损益,他们往往会认为所做的每件事情都是公正、合乎道义并服务与美好理想的,非营利组织可能比企业更需要在运作方面进行合理的取舍,需要大胆面对重要抉择。一旦我们认识到变革并非威胁,而是机会,这会迫使你去组织资源寻求创新。我们如何才能建立一个良好的运行机制,充分发挥会员的能动性,允许其制定和执行适当的创新决策,同时在变革过程中保证组织维持必要程度的正常运行?首先,要构建需求机会的组织机制。其次,还有如何构建新体制的问题。接下来,我们需要创新的战略:要把创新服务导入市场的方式。

3、如何选拔领导者首先,我会看看这些人做过什么事情,有何专长。其次,我会评估组织的状况,并思索一下,什么是组织面临的重大而直接的挑战?

4、个人领导角色。我认为领导第一种重要的能力是倾听的意愿、能力和自律。第二种必要的能力沟通交流的意愿,能够让其他人能够理解你的意思,这需要极大的耐心。最后一种基本能力是个人服从工作需要的意愿要认识到与工作相比,个人的一切显得无足轻重。卓有成效的非营利组织的领导者能够保持人格和个性的完整独立,即使把一切都奉献给组织,在他们离开后,工作仍要继续下去。

5、平衡决策。领导者的一项重要工作是在长期和短期、全局和局部之间取得平衡。管理非营利组织需要双桨划独木舟,如同要在专注宏伟蓝图和关照一位急需帮助的孤单年轻人这样的情形下取得平衡一样。有效地领导者会通过其在相关协会和其他组织的工作经验从大处着手来解决这一难题。另外,我认为更难处理的是,资源集中在单一目标和分散于充分的多元化发展之间的平衡。更为重要的平衡,也是最难处理的过度谨慎畏缩和鲁莽冒进之间的平衡。

6、领导注意事项。第一条,应该认为大家都不明白他们所说的事情;第二条,领导者不能嫉贤妒能,这是在组织领导者中常见的人性弱点;最后,不要挑选接班人。第三部分:设定新目标:弗朗西斯.赫塞尔宾访谈录。以幼女童军组织为例。首先他去调研研究了所服务社区的需求;其次,他必须进行推广和说服工作,必须要为这一新的使命创造客户来源:;第三是如何推动变革。题、推动成功的要点是管理者必须设法让执行者明白应该做些什么,通过培训让他们掌握推行行动的方法。推行新方案的总体战略是;必须非常谨慎地制定营销计划。不仅仅是传播营销信息,还要了解所有面向客户的网络渠道,并懂得如何运用这些网络渠道。仅仅是向客户发送书面材料是不够的,还要在各营销环节中配备相关人员。必须不断进行评估——及时获得执行情况的反馈信息。如果组织战略没有发挥作用,就要进行适当的调整,采取不同的方法把组织推进向前。

中国非营利组织的发展 篇7

公民社会的发展需要公民参政议政意识的觉醒, 更需以共同利益为依托组成利益团体与政府、私部门相互博弈, 争取合法合理的发展环境。美国学者李斯特 索罗门说, 如果20世纪的特点是民族国家的兴起的话, 21世纪的特点就是“结社的全球化”。中国的第三部门是在政府强大的集权控制的夹缝中悄悄兴起的产物, 无论是组织形式还是法律规定时至今日依然带有些许的计划经济色彩, 日益与市场经济格局不相符合。由于第三部门具有非盈利性和公益性的特征, 国际通行的做法是对其非营利活动的产出和收益实行税收优惠, 鼓励民间资本的介入。在中国, 第三部门本身的税收问题也由现行税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加以保护。但现行民法通则对非营利法人分类含糊不清, 无公益法人和营利法人的分类, 以致下位法对于第三部门税收优惠的范围难以准确认定, 税收法律建设存在很多问题, 可操作性较弱。

基于上述现实问题, 本文着重分析中国非营利组织税收相关法律存在的问题, 从法人的重新分类、免税资格认定、相关法律的修改上对中国非营利组织的税收法律建设提出合理化的建议。

二、非营利组织与法人

按照大陆和英美两大法系的规定, 非营利组织应具有法人资格和公益法人资格, 这是非营利组织相关法律规定的必备条件。

非营利组织不仅要具有法人资格, 更应具有公益法人资格。非营利组织为实现其设立的目的和宗旨, 公益法人或称非营利法人正是以追求不特定的多数人的社会公共利益为目的, 而非以其成员或其创办人或任何私人或非营利组织的私利为目的。否则, 非营利组织不以营利为目的的宗旨便不能实现。

中国1986年制定的《民法通则》将法人分为企业法人和非企业法人两大类, 非企业法人分为机关法人、事业单位法人和社会团体法人三类, 事业单位法人和社会团体法人是中国非营利组织的两大法人组成部分, 无公益法人的特别规定。

三、中国非营利组织税收法律存在的问题

由于中国法人分类无公私法人, 法人分类不合理, 导致下位法的有关非营利组织税收优惠的法律规定模糊不清、税收法律法规立法滞后、税法体系不健全等问题, 有关非营利组织减免税的法律法规的具体规定较少且不明确具体。

(一) 现行法律未对非营利组织做出准确定义, 缺乏对其本质特征的明确规定, 税收优惠往往被滥用。

中国现行的《民法通则》将中国法人分为四类:企业、机关、事业、社团法人, 没有穷尽现实中所有法人类型, 如基金会。民办非企业单位的法人地位至今未予完整确认。且法律并没有要求这些视为公益性的非营利单位具有法人资格, 更未要求他们具有非营利法人或公益法人资格, 但却被赋予了享受公益法人待遇的权利。由于缺乏对非营利组织法人类型、本质特征的明确规定, 税收优惠往往被滥用。许多不符合免税条件的非营利组织实际上享受着免税优惠, 对享受免税的收入没有用于公益事业, 而是用于如提高雇员待遇等, 在造成国家税收流失的同时, 也阻碍了真正的非营利组织的发展。

(二) 税收立法的层次性不高。

目前, 中国尚无一部专门针对非营利组织的税收法律, 缺乏专门的税收体系, 根据税收法定原则, 有关非营利组织的课税要素, 即纳税主体、征税对象、税目、税率、计税依据、税收优惠等, 都应有立法机关来确定, 并应把立法机关的授权立法限制在很小的范围内。但中国关于非营利组织的税收立法主要通过政府部门制定的的各种税收法规和规章来实现, 存在明显的违反税收法定原则的现象。

(三) 无生产经营活动的单位不需税务登记的法律规定已不合时宜, 导致税收征管不畅。

现行《税收征管法》和《实施细则》规定, 不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单位一般不需进行税务登记, 但若取得应税收入、发生应税行为或者应税财产, 依照法律、行政法规规定负有纳税义务的, 应在纳税登记义务发生之日起三十日内向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申报办理税务登记。

上述法律规定明确了中国非营利组织在登记机关 (民政部) 登记注册后就会自动获得免税资格, 大都为进行税务登记。在发生应税行为时由于税收监管的薄弱和未进行税务登记的, 非营利组织大多不主动履行税务登记义务, 出现偷逃税款的情况。

(四) 相关税收优惠政策带有些许计划经济色彩, 不利于民间资本的引入。

中国目前还没有形成鼓励企业和个人捐赠的税收制度。根据《所得税暂行条例》的规定, 只有接受财政部门拨付事业经费, 将收入纳入财政预算管理或预算外资金专户管理的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民办非企业单位才可以免税, 也只有向经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以文件形式加以特许的20多个非营利组织捐赠财产才可以将捐赠支出在税前扣除。这种规定沿袭了非营利组织以往的官办作风, 削弱了非营利组织向民间筹集资金的能力, 限制了非营利组织的发展方向, 不利于中国“大社会”格局的形成。

(五) 禁止非营利组织从事经营活动, 取得经营收入。

《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第四条, 《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第四条明确规定, 不得从事经营活动。但许多非营利组织却以各种名义进行营业活动, 由于未进行税务登记或税收监管等方面的问题, 税务机关对此无能为力。这与国际惯例相冲突, 各国在非营利组织进行经营活动上是抱有支持姿态的, 只要这种营利活动不影响组织的非营利宗旨且在合理的比例内。

三、对中国非营利组织税收相关法律修改的一些建议

中国非营利组织立法是在中国社会政治体制改革和治理变革的大背景下开展的, 它在一定程度上意味着要重新划分格局和改变政府对公共事业的管理体制, 通过非营利组织实现公民参与的层次化、多极化, 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个人的积极自由和消极自由, 实现国家权力和社会权力的某种形式的平衡, 这种平衡正是一个社会稳定和繁荣的基本条件。要想解决中国非营利组织发展过程中的一系列问题, 完善相关法律制度是最基本的前提。

(一) 以公私法人二元论为基础, 进行法人分类。

鉴于上述法律规定的模糊, 笔者建议将在民法通则的修改中以社团法人和财团法人作为私法人的基本分类。社团法人细分为公益、中间和营利法人;财团法人细分为公益和中间法人。机关法人和具有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法人属于公法人, 当其以民事主体身份参与民事关系时, 用公益法人 (如学校) 和中间法人的身份;其余原则上都属于私法人的范畴:企业法人、事业单位中实行企业化管理的法人归于社团法人中的营利法人, 非以营利和非以公益为目的的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法人归于社团法人的中间法人 (如社交俱乐部, 同乡会) ;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中以国家拨款或以指定用途的私有捐助财产为成立基础, 有专门管理机构的法人组成财团法人 (如基金会和民办非企业单位) 。当非营利组织当中的公益法人进行非营利活动时, 享受政府的税收优惠。公私法人分类也解决了民办非企业单位的身份困境。

(二) 明确界定非营利组织的法律地位, 特别在税法中的地位, 解决高位法“迁就”低位法的畸形现象。

中国即将制定颁布《税收基本法》, 民法通则的修改呼声也在此起彼伏。在新法推出、旧法修改的绝佳时机下, 建议在两法中规定非营利组织的概念、基本类型和法律地位, 特别是对非营利组织的非营利性、非政府性、组织性、自治性、公益性等特征加以明确说明。特别在税法中, 明确界定非营利组织的法律地位, 提高国家关于非营利组织税收立法的层级, 注意与其他相关法律的衔接配合。

(三) 修改《税收征管法》和《实施细则》, 废除以发生纳税义务作为办理税务登记条件的做法, 实施普遍登记。

非营利组织应与营利组织一样, 在设立后的一定期限内向税务机关办理税务登记, 取消注册为非营利组织就天然享有税收优惠的资格。

无论是英美法系还是大陆法系国家或地区的法律, 均要求享受免税待遇的非营利组织, 按规定的报表和内容, 按规定的时间向政府主管部门提交财产状况及经费收支报告, 一般以年度为单位。中国若实行非营利组织的税收登记常态制度, 就需与建立非营利组织的免税资格申请制度相配, 税务机关在非营利组织办理税务登记时严格审查, 符合条件者才能享有免税资格。且免税资格终身制, 实行年度审查制, 按年度向税务机关进行纳税申报, 税务机关实行实时监督管理。

(四) 在即将制定颁布的《税收基本法》中, 对于企业捐赠所应减免的应税额度应适当放大, 鼓励企业的慈善行为。对于个人, 特别是富裕阶层, 进行捐赠等慈善行为, 捐赠额应从应税额中扣除。

政府要逐渐退出民办社会服务机构的举办, 鼓励更多的民间资本进入非营利组织特别是社会公益事业的发展中。在教育、科技、文化等社会公益事业领域, 政府除了依法保障民间以捐助资产兴办的公益性非营利机构享受免税等优惠待遇外, 根据实际情况尽可能给予适当资助, 也是政府的一份职责。但这不等于政府参与举办, 也绝不是政府参与举办民办公益性非营利机构。企业和个人对非营利组织的捐赠应当是非营利组织重要的资金来源, 也应该是影响非营利组织发展的重要因素。

(五) 取消相关法律规定的非营利组织不能进行非营利活动的条款。

相关法律应用严格界定的营利与非营利活动的内容和相应的非营利活动税收减免的规定来取代不合时宜的“不得进行经营活动”的条款。非营利组织非营利性的特征与其营利性的活动两者在合理的规制下是能很好的相互配合而促进组织的良性发展的。

四、结束语

中国非营利组织的发展面临两个根本性的问题:法人制度和税收法制。本文主题虽为非营利组织税收法律建设的相关问题及其建议, 但基于完善的法人制度是非营利组织相

关税收立法的基石, 只有合理明确的法人分类, 才能为非营利组织税收优惠等相关问题提供上位法的法律依据, 所以本文在第二部分介绍了法人制度和公益法人的相关知识从而更好的引出第三部分第一点所阐述的问题。

笔者期待非营利组织相关税收法律的尽快修改。通过税收相关法律对非营利组织的调整, 能够更好地体现税法规制的精神。这种调整也是对非营利组织实施管理的有效手段。

摘要:本文从法人制度和公益法人的相关知识出发, 介绍了因中国现行民法通则中法人分类的模糊不清导致了非营利组织税收相关法律等下位法建设的欠缺、相关税收法律规定不合理或滞后等问题。围绕上述相关问题, 本文从公私新法人分类的建议出发, 给出相关相应的法律修改建议, 以期对于中国当前非营利组织税收相关法律修改有所帮助。

关键词:非营利组织,法人,税收,法律,问题,建议

参考文献

[1]蔡磊.非营利组织基本法律制度研究[M].厦门大学出版社, 2005.194-195.

[2]邵金荣.非营利组织与免税——民办教育等社会服务机构的免税问题[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3.87-88.

中国非营利组织的发展 篇8

【摘要】在非营利组织中引入新的管理机制,建立绩效预算评价指标体系,有助于提高其使用资金和服务的质量,收到良好的社会效益,从而实现非营利组织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对此进行深入阐述。

近年来,随着社会需求的多样化,我国非营利组织得到了迅速发展,并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其活动广泛分布于经济、教育、文化、卫生、科技、体育、环保、社会福利、社会中介和法律服务等领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已成为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的重要社会力量。非营利组织在体制转轨中存在诸多的问题,要使其更好地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实现可持续的有效发展,就必须从制度和管理上下功夫。

一、非营利组织的特征

非营利组织(Non-profits Organization)是指不以营利为目的、主要以精神产品或各种服务形式向社会公众提供服务的非政府的各种组织机构的简称。西方学者把它称为第三部门。如果把政府视为第一部门、市场(营利部门或企业)视为第二部门,那么相对于前两个部门而言,非政府和非营利组织则称之为第三部门。常见的非营利组织有各种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基金会、社区发展合作组织、志愿者组织、国有医院、学校和研究院(所)等。非营利组织与企业、政府等其他社会组织相比,具有很多特殊性。

(一)非营利性

非营利组织不是为其拥有者谋求利润,但这并不是其不产生利润,而是所产生利润的用途必须遵循服务于公众的基本宗旨,不能在其所有者或管理者中进行分配,这是与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为目的的最大区别。

(二)组织性

非营利组织必须是建立在一定制度化基础上的正式组织,有常规的组织机构和管理体制,具备法人资格。

(三)民间性

非营利组织必须与政府组织分离,有自己的独立决策权,不为政府所控制。

(四)非政府性

非营利组织和政府部门存在着许多相似之处,它们的资金来源可能都是财政预算资金,有可能将社会公益性而不是营利性作为组织的目标;非营利组织实行自我管理,自我监控,内部的治理程序不受制于政府、私营企业或其他非营利组织。

(五)公益性

非营利组织成员活动的目的是为公众利益服务,因此它具有公益性。

(六)资金或资源来源的特殊性

非营利组织的资金或资源提供者将资金或资源交给该组织,目的在于保持和加强该组织为整个社会或特定团体提供商品或劳务的能力,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因为出资而拥有非营利组织的所有权。

总的来说,非营利组织的特征可概括为提供公共服务,不以营利为目的,经营期间不获取回报,承担一定的受托经济责任,清算时资产提供者不获取清偿财产。

二、绩效预算管理是非营利组织可持续发展要求的必然

(一)绩效预算的定义

绩效预算是要阐述和明确请求拨款所要达到的目标,为实现这些目标而设定的计划需要花费多少钱以及用哪些量化指标来衡量其在实施每项计划的过程中取得的成绩和完成工作的情况。绩效预算由绩、效、预算三个要素构成。“绩”是指财政性资金支出要达到的目标;“效”是指用具体指标评估完成目标的情况和取得的成绩;“预算”是指财政为这一支出目标提供的拨款额度。1949年美国首次提出了这种预算方法,称为performance Budgeting,是政府部门按所完成的各项职能进行预算,干多少事,拨多少钱。绩效预算已成为西方发达国家主要的预算模式,我国正逐步引入绩效预算方法,并将其融入到预算管理中。

(二)绩效预算评价方法对非营利组织的作用

非营利组织种类繁多,不同类型的组织采取的管理方法不同,但目的却一致,其侧重点是从关注组织的“过去”转向了关注组织的“发展”,关注组织使命与员工岗位工作的关联性、绩效合同、绩效完成过程及绩效结果,把财务指标与非财务指标、效率指标与效益指标、长期指标与短期指标结合了起来,实施动态调整,从而推动非营利组织的发展。非营利组织的社会团体多是由政府职能部门转变而来,收入的主要来源是依靠政府的财政拨款和补贴,实行“核定收支、定额定项补助、超支不补、结余留用”的预算管理办法。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国家不再是非营利组织收入的惟一提供者,除财政拨款和专项补贴外,还有非营利组织的会费收入、用于公益事业的营业性收入以及私人的捐赠收入等等。

对于不断加大的投入,非营利组织必须打破过去“重投入、轻效益”的做法,引入科学的管理方法,加强对资金及其资源的管理。目前,更适合非营利组织特征的管理方法是较为先进的绩效预算评价方法体系。该方法体系不仅对其“过程——效率”进行管理,更重要的是能对其“结果——效益”运用科学的方法加以客观公正的评价,与组织目标是相一致的。

绩效预算评价方法的运用,对于非营利组织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1.绩效预算评价方法可以较大幅度地提高非营利组织资金的使用效率

非营利组织引入绩效预算管理的主要目的就是要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效率是指人们在生产中投入与产出或成本与收益之间的比例关系。效率的高低取决于一定成本下收益的多少或一定收益下成本的大小,即:成本/收入=效率。花费了一定的人力和物力能够提供最多最好的产品和服务是效率高的表现。就非营利组织来说,每单位收入所产生的经济价值或所耗用的成本,均可作为重要的绩效评价指标,如社会福利机构在募集收入过程中所消耗的成本等。就大部分非营利组织来说,非营利活动所需要的开支与能募集的资源之间存在着巨大的缺口,如果所获得的收入使用效率不高,或无效使用资源都将导致社会整体资源的不合理配置,从而降低社会整体福利水平,也将会面临着被淘汰的命运。因此,非营利组织只有通过建立绩效预算评价方法体系,从非营利组织效率角度实施科学评价,从而使收入发挥最大的效用,获得最大的价值,才能更好地生存和得到可持续发展。

2.绩效预算评价方法对非营利组织运营效益进行评价,可以较大幅度地提高其组织的满意度

对营利组织来说,经济效益的最大化是其追求的目标;对非营利组织来说,社会效益是其追求的目标,社会效益是否达到了预期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可以通过服务对象的满意度得到体现。以服务对象满意度为中心也应是非营利组织追求的最高目标,服务对象满意反映了服务对象对服务或产品价值的一种主观感受。组织在强调效率性的绩效指标时,如果无法兼顾产品或各种服务的质量,必然导致服务对象满意度的降低,从而使组织的发展缺乏恒久的生命力。因此,运用绩效预算评价方法,对非营利组织资源利用的过程进行有效管理,在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的同时兼顾组织产品和服务的质量,可以提高服务对象的满意度,从而使其组织运营的结果达到最佳。

(三)绩效预算评价是非营利组织的一种管理手段

非营利组织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社会各部门、各阶层人力、物力和财力的不断投入,而这些投入的资源是具有稀缺性与排他性的,只有使其稀缺的资源发挥出最大的效用,非营利组织才可以生存、发展与壮大。尽管营利不是非营利组织的组织目标,但并不意味着非营利组织因此可以不追求组织绩效,相反,非营利组织如何追求更有效地利用组织资源完成组织使命,已成为其工作重点。由于各类组织在同类社会资源上的竞争愈来愈激烈,非营利组织自身的企业化运作实践仍处在不断完善的过程中。如果非营利组织对资源的管理与运用效率较差,必然会影响到预期结果,因此非营利组织及其绩效评价成为受到广泛关注的问题。笔者认为,非营利组织对公共管理过程中投入、产出、最终结果所体现出来的绩效实施评价与认可时,应该通过超越财务指标以外的若干指标,把评价的重点转移到投入、产出、最终结果等方面来,并且通过绩效预算评价的形式来规范组织成员的行为。因此,建立科学的非营利组织预算绩效评价体系是十分重要和必要的。

(四)绩效预算评价是非营利组织的一种监督机制

非营利组织的社会公益性及其特征决定了非营利组织应该成为一个多重投入、多重产出、多重目标、多重效率、多重效益、多重服务的复合体,其管理表现为复杂化,资金来源也表现为多样化。多数情况下,非营利组织除国家财政拨款以外,还存在社会和个人的捐赠。非营利组织的出资者在捐出其资金所有权的同时,虽然不再拥有资金的权利,既不享有经营管理权,也不享有收益分配权,但必然关注该笔资金的使用方向,与非营利组织的经营管理者共同关注预期结果。非营利组织的经营管理者只能对组织的资产进行管理,不能随意对其资产权益进行出售、转让,并且在某些情况下,必须按资源提供者的要求进行管理。当非营利组织的生存目标与公益目标发生冲突时,往往会出现组织的行政支出远远高于公益性支出,这时资金支出性质就发生了转变,即公益性资金转变成生存性资金,失去了公益性,从而导致组织无法实现应完成的社会使命。此时,组织也失去了生存的意义,则更谈不上可持续发展。非营利组织通过绩效预算评价这种科学管理手段,对组织的运营过程和资金的使用效率和效益进行有效的监督和评价,并对其投入结果进行全面考核,可以确保资金和资源按正常、有效的途径使用,实现组织目标,使资金的运营效果达到最佳,行使了对经营管理者管理资金的行为的有效监督。

三、构建绩效预算评价指标体系是非营利组织必不可少的环节

非营利组织绩效管理的关键是建立预算评价指标体系,这也是非营利组织实施绩效预算管理必不可少的环节。非营利组织绩效预算指标体系的设置不仅要遵循目的原则、科学性原则、可比性原则、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原则、整体与可行性原则,还应考虑非营利组织所面临的特殊环境,即非营利组织的特殊性。笔者从投入、产出、最终结果的全过程入手,构建非营利组织绩效预算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框架(如上图所示)。

由于非营利组织的出发点和最终结果都不是以营利为目的,而是努力为社会公众服务、提高其组织在社会公众中的满意度,因此,建立一个多重的绩效预算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对财务预算评价指标、资金运作有效度和社会效益各项指标进行分析、考评,既可以提高非营利组织的财务管理水平,同时还可以促使非营利组织健康、有效、可持续地发展,始终保持良好的社会公众形象。

上一篇:白居易的哲理名言下一篇:经得起塞车考验心情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