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设计中的质感设计

2024-06-27

产品设计中的质感设计(精选6篇)

产品设计中的质感设计 篇1

质感审美通过质感设计予以诠释。对于鞋饰设计而言, 质感设计不仅承载着主体的主观感受, 还被解读为文化、科技、品牌、时尚和观念的隐性内涵。

在鞋饰设计中, 将质感审美理念融入到整体或局部的设计构思中, 对设计形态塑造进行质感的提升, 可以在主客体的信息交互中, 使之呈现出真实化与多样性。

1 质感审美概述

(1) 质感的语义学意义

质感, 英文Texture, 从语义学意义上来讲, 包含有“肌理”、“结构”、“纹理”、“质地”之意。“质”是指物体本身的材质、质地, 是客观性的阐释。“感”是指使用者的感受、情感, 心理的感觉等, 是主观性或主客观统一的阐释。因此, “质感”是通过物体的表面特征给人带来视觉或触觉的情感、心理感受, 蕴涵着生理学与心理学的二维因素。

(2) 质感的审美层义

从设计学的范畴而言, 任何“物”亦或是“产品”的造型和审美要素都与其所用材料的材质相关。

通常情况下, 人们的触觉与视觉等, 对材质表面的各种肌理排列组织的多样效果, 可产生坚硬和柔软、温暖和冰冷、干燥和湿润、粗犷和细腻、透明和隐喻等主观性的审美心理感知, 上升为主体审美层义解读时, 便可解释为亲切与陌生、华丽与朴素、稳重与轻浮、繁琐与简洁等。进而言之, 感知 (感受) 是指主体通过视觉或触觉对客体感知后产生的主观情感或感觉, 具有主观性。而且, 主体的感知 (感受) 往往表现为某种特定的心理感受会随着时间、环境、对象等因素的改变而改变, 这种主体审美特性具有不确定性。

因此, 在理论研究上, 把质感分属于触觉和视觉的范畴, 即从触觉质感与视觉质感的二维视角来分析研究设计质感, 更具有全面性和科学性。

从材料学的范畴而言, 产品设计的材质分为天然材质和人工材质两类。前者是指未经人工加工的天然材质, 展现出一种天然的美感, 具有真实性。比如石头、原木、树皮、沙土、皮毛等。人工质感指经过人为手段加工合成后的单一或合成的材质, 如金属制品、塑料制品、木制品、竹制品、棉麻制品等。与天然质感相比, 人工质感更强调技术性、突出工艺美。在现代化工业设计中, 人工质感被广泛应用, 并越来越被大众所接受。由此, 人工质感不仅已经成为设计领域极其有力的设计手段, 甚至越来越成为现代设计固有构成之一, 也为使用者带来更为丰富的质感体验。

从主体的审美范畴而言, 按照人的生理和心理感受来分, 质感可以分为触觉质感和视觉质感。触觉质感是指用触摸材料的表面来感知材料的特性, 并得出相应的内心感受。即物体的形态、材质、纹理等外在信息, 通过人们的触觉进行直接传达。

视觉感受的差异因素往往是因为材质表面特性的不同, 形成对视觉器官的不同刺激而产生的。如色彩、光泽、肌理等会产生不同的视觉质感, 从而形成对材料的内心感受, 如精致感、均匀感、粗犷感、光洁感、透明感、素雅感、华丽感和自然感等。触觉心理能对所获得的触觉信息进一步加工整理, 并为视觉积累经验;相对于视觉而言, 触觉具有敏感性和直接性。

(3) 触觉质感与视觉质感

首先, 触觉分布于全身皮肤上的神经细胞, 能接收到来自外界的温度、湿度、疼痛、压力、振动等方面的信息。触觉传达的信息更具有多样性、多变性、多维性。这种主体多性能可以最大限度地体验产品丰富的外在信息。从物体表面特征对触觉刺激来分析, 触觉质感又有快感触觉和厌恶触觉。

通常人们喜欢细滑、柔软、湿润、光洁、干净、凉爽的触觉感知。如高品质皮草、丝质绸缎、光洁的陶釉等, 都能使人产生愉悦的心理感受。反之, 干涩、粗糙、油腻、杂乱, 容易让人产生厌恶与不安感受。如油腻的餐具、泥泞的地面、被腐蚀的金属等。

另外材料的触觉质感还与材料表面组织构造有着极大的关系。如木头、玻璃、金属、塑料、布料等, 通过触摸的信息传递, 主体能感受到粗糙的表面, 给人以朴实、温暖、自然、和谐、粗俗等感受;细腻的表面给人以精致、人工化、刻薄、高雅、高科技的感受。相同种类的触觉, 如布料、石头均属于表面粗糙的物体, 但依然能感受到质地的不同, 前者轻薄、柔软、温和, 后者坚硬、厚重、质朴。

肌理也是触觉质感不可少的内容, 分为天然材料自身的组织结构和人工材料的人为组织设计两种。通常同一材料, 只需改变其表面的肌理结构, 便能产生不同的触觉和视觉效果。

如金属的表面处理有很多, 如表面镀层工艺、金属拉丝工艺、热处理工艺等;玻璃有磨砂工艺、喷砂工艺等。由此可见, 设计的主旨就在于要努力将物体表面的工艺处理更加契合人的实际需求 (愉悦的、舒适的、安全的触觉感受) , 尤其是在与肌肤直接接触部位。

其次, 相对于触觉质感而言, 视觉质感是经验的映射过程。由于长期触觉经验积累, 触觉经验通过大脑将各种信息进行分类、总结、记忆。久而久之, 便形成一定的视觉经验。由此, 可以说视觉经验是在触觉信息的反复积累中形成的, 它能很大程度上帮助人们判断产品的质感信息。当面对熟悉的物体表面特征时, 一般情况下, 单凭视觉经验就可以判断其材质和属性。

视觉取决于光而存在, 视觉质感直接受光的影响, 不同或相同的材质, 由于受光的不同而产生不同的质感。

玻璃受到光照以后, 透明的体征更加明显, 经过光的折射与反射, 玻璃自身特征表现为视觉的弱化, 而周围景物的影像的扭曲变化更为明显客观, 在视觉上给人以轻快、明朗、开阔等感受;再如高质量塑料表面受光照后, 表面的光泽度加大、能少量反射周围景物, 而其不透明、坚硬的特征, 在视觉上给人精细、均匀的感受。

金属在受到光照以后, 明暗对比非常强烈, 呈现不透明、反射强等特征, 给人华丽、高技术、冷漠的感受。

木质、毛皮、布料等材料, 表面粗糙, 为无光或亚光, 给人朴素、平稳、温和的感觉。

可见, 视觉质感虽然带有鲜明的主观性, 但也受客观自然条件的影响。相对于触觉质感来说, 视觉质感具有直观性、经验性、主观性和非真实性的特征。在设计上, 设计师常常利用这一点, 通过各种人工手段与制作工艺, 形成独特新颖的视觉质感。

2 质感设计的方法

款式、色彩与材料是构成鞋饰设计的三大要素。其中, 材料是产品必不可少的、最基础的载体。不同的材料给赋予物品不同的“表情”, 给主体带来不同的感官体验。相对而言, 款式与色彩虽不及材料那样重要, 但却是丰富材料、丰富主体审美不可或缺的, 也正是由于款式和色彩因素, 才使得相同材料因加工工艺不同而形成具有差异性的质感, 进而影响和丰富最终产品的主体情感表达。

(1) 构成设计语义

语义原本来自工业设计中的语义学范畴, 简单地说, 即设计领域将研究语言的构想运用到产品设计上的一门学科。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教授克拉斯·克利本道夫 (Klaus Krippendorff) 和俄亥俄州立大学教授莱因哈特·布特 (Reinhart Butter) 给出的定义是:产品语义学是研究人造物体在使用环境中的象征特性, 并将其知识应用于工业设计上。这不仅指物理性、生理性的功能, 而且也包含心理、社会、文化等被称为象征环境的方面。

将质感设计纳入到语义学, 并逐渐从先锋设计师激进的设计理念转向对设计新思潮的表达, 使人们更加乐于接受这种强调关注内心的设计。因为, 它不仅阐释了质感对设计的语义学意义, 更多则是质感设计理念与主体的审美内心之间象征意义的解读。

(2) 增加实用功能

就像鞋首先是“好穿”一样, 鞋饰的功能也绝不仅局限于装饰, 而是更加强调其实用性与装饰性的统一, 良好的鞋饰质感设计不仅可以丰富和拓展主体对鞋的审美, 更可准确地帮助表达鞋本身的功能。

例如, 不管何种鞋底材料, 几乎都少不了与防滑功能相关的装饰, 流线型、花型、几何形、复合型等各式各样的鞋底花纹图案设计, 不仅提供良好的视觉审美感知, 更主要的目的是基于工程学和力学原理用以增大鞋底对地面的摩擦。

再如, 鞋的商标通常会出现在鞋帮面、内底或鞋底。如女式凉鞋由于帮面狭小, 商标则往往选择置于内底上, 且通常以转印标和布标为主, 选择这类商标材质基于两点考虑:一是柔软性, 可以给予足部亲切、温暖的触觉感受;二是耐磨性, 由于商标与足部长时间摩擦, 容易变形、破裂、污染、脱落的;另外, 商标采用棉质材料, 会使足部感觉透气、舒适。

由于真皮本身的价值昂贵, 致使采用真皮材质而设计的鞋饰, 往往成为鞋产品高品质的象征。由此可见, 功能设计离不开质感设计的协助。

(3) 赋予形态变化美

在鞋帮面的装饰中, 质感设计成为尤为重要的一个环节。通常情况下, 柔软的材质如天然皮革、布料、软木、合成纤维等给人亲切、自然、高品质的感受。金属、玻璃、钻石等人工质感的材质给人现代化、快节奏、潮流的感受。不管什么形态与何种材质, 高品质的质感才能给主体以身心愉悦的感受。

天然质感、人工材质、天然与人工的组合材质, 都是设计师必不可少的鞋饰设计素材, 而在设计中, “用材料来思考”的反向理念, 也为鞋饰设计来带灵感。

由于现代化技术与工艺的发展, 通过质感模拟, 使某一种材料可以模拟和代替天然或稀缺材质。同时, 特殊的加工工艺催生了“同材质异质感, 异材质同质感”的效果, 极大丰富鞋饰材料表面的质感变化, 提升了鞋靴产品的品质。

与其他材料相比, 塑料具有种类繁多、容易成型、强度高、质量轻、性能稳定、表现形式多样、适合批量生产等特质, 因此成为设计师备受青睐的鞋饰造型材料。

塑料的表面经过镀覆处理, 如涂饰、印刷、贴膜、热印烫, 可以产生木纹、布纹、皮革等质感, 通过镀膜技术, 如电镀、离子镀等, 可以产生金属乃至镜面效果。

(未完待续)

产品设计中的质感设计 篇2

本教程是教大家利用Photoshop设计立体质感的盒子图标过程,教程介绍地很详细,希望大家通过这篇教程能学到一些知识!

先看看效果图

1、打开ps、新建一个适当的画布

2、使用多边形工具,拉出一个六边形,

3、然后是重头戏。为这个六边形添加各种图层样式效果,下面是参数仅供参考。

4、下面开始做中间的宝石底部,复制上一图层,缩小后摆在中间。

效果如下

5、最带感的一步来了!制作凸起的暗金宝石!

继续做效果

降低不透明度

6、加上LOL字母“L”,字体自选!

7、给背景加上纹理、渐变的效果,

解析工业设计应用材料的质感 篇3

摘要:工业设计离不开材料,材料的选择运用关系到一项设计的品质。本文主要讲述材料的质感设计以及材料质感的自然、科技、社会属性。质感可被称为“质地”或“肌理”,其既能展现材料本身的实体感觉,又能反映出材质的特殊属性及设计师利用工艺手段赋予产品表面的新颖效果,属于视觉与触觉的范畴。材料和质感互为表里,各种材料借助质感来显露其面貌,同时透过质感来表达材质的特性。换言之,“质感”就是产品材质所呈现在色彩、光泽、纹理、粗细、厚薄、透明度等多种外在特性的综合表现。

关键词:工业设计 材料质感 材质美学

中图分类号:TB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069(2016)02-0060-02

视觉或触觉对不同物态如固态、液态、气态的特质的感觉。在造型艺术中则把对不同物象用不同技巧所表现把握的真实感称为质感。不同的物质其表面的自然特质称天然质感,如空气、水、岩石、竹木等;而经过人工处理的表现感觉则称人工质感,如砖、陶瓷、玻璃、布匹、塑胶等。不同的质感给人以软硬、虚实、滑涩、韧脆、透明与浑浊等多种感觉。

一 材料的质感设计

所谓质感是指物体表面的质地作用于人的视觉而产生的心理反映,即表面质地的粗细程度在视觉上的直观感受。质感的深刻体验往往来自于人的触觉,不过由于视觉和触觉的长期协调实践,使人们积攒了经验,常常是光凭视觉也可以认识到质地的感觉。

1.1 材料质感的分类

质感从宏观上分类可分为天然质感和人工质感两个大类,在造型设计中设计师可以用原始的天然材料质感进行设计,也可以用人力加工的材料质感来设计,还可以两种材料组合设计,究竟哪种材料好要从实际构成要求出发,单从材料类别来讲是没有意义的。如果从构成形式方面来讲,质感可分为三大类和六种典型形式。所谓典型质感,在形式设计实践中,质感的粗细程度是相对的,在辩证设计的实际应用中就更是如此。

1.2 材料质感的表情

所谓质感的表情,就是粗、中、细不同质地表面对人产生的视觉心理影响和情绪反映。一般情况下粗质感具有质朴、厚重、温暖和粗犷的视觉心理反应。从另—方面来说粗质感也具有负面的心理效果,如果使用不当也会产生粗俗、简陋、笨拙的不良后果。细质感则具有精致、高雅、寂静的视觉心理影响。当然它也有消极的一面,即使用不当时会产生平淡、单调的后果。至于中间质感则具有温和、软弱、平静的视觉心理影响,也是一种调和过渡的感觉形态。另外,光与麻的质感也会造成特定的心理影响。

1.3 材料质感构成的要点

所谓要点就是应当注意的问题。这里主要应引起注意的是设计中的面积的问题。简而言之,就是要把握“两头小中间大”的原则。所谓“两头小”就是粗质感表面的面积和细质感表面的面积要小;“中间大”是指中间状态的质感面积要占有主导地位,这样才能确保整体布局有个良好的比例关系,进而形成既有对比又有统一的良好构成形式。在现代形式设计中,由于总体发展趋势,趋于简捷,因此造型要素强调少而精,很少有多余的装饰出现,因此质感就得到了特殊的重视。设计中的质感要素是现代设计形式取得“少中见多”效果的重要手段之一。

1.4 材质与质感的关系

材质是什么7材质可以看成是材料和质感的结合。每一种材料都有质感。每一种质感都代表一种材料给予人们的感觉。所以有关于材质与质感的关系,可以说是一种映射的关系,材料的质感就是材质,每种质感都代表一种材质。有关于材料的质感设计即是材质的设i必须仔细分析产生不同材质的原因,才能让设计师更好地把握质感。而对于材质方面的研究,更能有助于从业者对材料的质感设计。

二 材质的美感

哑光塑料的和谐朴实美、拉丝金属的科技感、半透明材质的绚丽可爱、透明玻璃的晶莹剔透、白色陶瓷的洁净美、木头材料有温馨之美、柔软的材料有肌肤之感。

2.1 材质美的自然属性

(1)材质的情感联想性——材质会使人产生许多感觉的联想。

石头、木头、树皮等传统材质总会使人联想起一些古典的东西,产生一种朴实、自然、典雅的感觉将这样的材质运用到产品中,会使产品或多或少的带上情感倾向。玻璃、钢铁、塑料等叉强烈的体现出现代气息。运用材质进行产品设计与作画很相似,都是为了表达一定的创意,塑造一定的角色形象。材质的相互配合也会产生对比、和谐、运动、统一等意义。—种好的设计有时亦需要好的材质来渲染,诱使人去想象和体味,让人心领神会而怦然心动。

(2)材质的真实性——真实本质的展现就是—种美

材质设计中效果与投入的时间不一定成正比。经过刻意加工过的材料,表面效果丰富了,但设计的价值不一定提高。在很多情形下,强加的颜色和纹理反而显得矫揉造作,得到相反的效果。一只出窑的瓷碗,因手工的操作产生了一些变形和色变。在一些人看来,成为了次品,但若是很有代表性、很真实的话,有时亦是上等的佳作,耐人寻味。在社会鉴赏力不断提高的今天,产品的美学观不仅仅局限于大工业时代的整齐化一的工业美学,能够体现材质自然真实的本质就材质的本质美,这种材质的本质感美学不断地得到世人的认可。

(3)材质的自然生命性——许多材质来源于美丽的有生命的物体

一片布满粗细叶脉的树叶,一片叶生叶落春绿秋黄的森林,自然界的一切无不向人揭示,在自然力量支配下的生物世界充满神秘的多样性和复杂性。现代设计师常在工业产品中融入这种自然材质,使生命的神秘性和多样性能够在产品中得以延续。通过材料的调整和改变以增加自然神秘或温情脉脉的产品情调,使人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大自然是最伟大的设计师,它所创造的壮观、迤逦、神奇任何设计师都无法与之比拟。这种美在于它深厚的历史厚重感,它的多样性和复杂性是干百年来的生命活动而逐步形成的。

(4)材质的纯净性——纯净整洁的美endprint

纯净,自然、原汁原味的美学享受。材质运用要保证材质的纯净性,将材质本质美真实地表达出来。纯净是—种美,清澈的山间小溪,万里飘雪的北国风光,出淤泥而不染的荷花,都映射出一种动人的纯净美,这种美来源于纯洁白,在产品中亦然,晶莹的水晶,光洁的表面,均匀的光影过渡都是纯净美在产品中的表现。

2.2 材质美的科技属性(人工质感)

(1)材质的光学效应美——材质的光泽源于材质对光的反射和折射

材质的视觉设计其实就是光的设计,每一种材质的光学效应是不同的,材料的不同,带给人视觉和触觉上的感受不同,人们对材料的认识大都依靠不同角度的光线。光是造就各种材质美的先决条件,光不仅使材质呈现出不同的光泽度,由于材料本身所具有的特性。

(2)材质的工艺美——材质美的来源是对材料工艺的遵循

用最简单的方法解决最复杂的问题。这就是说材质的使用力求吻合材质的加工工艺。如以前的金属钣金件是由锻打工人手工打造。而随着自动控制的运用,新材料工艺的形成,对材质其也产生了影响。从而使形态肌理多样化。这些进步都是,建立在对材料加工工艺的遵循的基础上的。它们是真实的、合理的,因而也是美的。这种材质的美感来源于材质细致精湛的工艺。

2.3 材质美的社会属性(质感美的设计)

(1)材质的绿色性——材质使用的道德和社会责任

绿色材质的美源于人们对于现代技术文化所引起的环境及生态破坏的反思,体现了设计师和使用者的道德和社会责任心的回归。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工业设计在为人类创造了现代生活方式和生活环境的同时,也加速了资源、能源的消耗,并对地球的生态平衡造成了巨大的破坏。特别是工业设计的过度商业化,使设计成了鼓励人们无节制消费的重要介质,“有计划的商品废止制”就是这种现象的极端表现,因而招致了许多的批评和责难,设计师们不得不重新思考工业设计的职责与作用。用新的观念来看待耐用品循环利用问题,真正做到材质的回收利用。绿色材质的美着眼于人与自然的生态平衡关系,在设计过程的每一个决策中都充分考虑到环境效益,尽量减少对环境的破坏。环保的绿色材质产品是设计者和使用者美丽灵魂的展现。因而绿色的环保材质产生了美。

(2)材质与人的亲和力——材质对人的心理和生理上的关怀

美来自了解,这是材质与人的亲切程度。材质的美是人对材质的熟悉和了解,一般说来,传统的自然材质材质朴实无华却富于细节,它们的亲和力要优于新兴人造材质。新兴的人造材质大多质地均匀,但缺少天然的细节和变化。(图1-图4)

石头——古朴、沉稳、庄重、神秘木材——自然、温馨、健康、典雅

金属——工业、力量、沉重、精确玻璃——整齐、光洁、锋利、艳丽

从建筑材质可以明显感觉到不同材质亲和力带来的心理体验是不同的。材质在经历的20世纪的科技崇拜后,材质的亲和美重新被人们所审视。在建筑产品上上海的新天地,南京的1912都重新起用传统砖石材质,设计没有选用玻璃和铝合金框架,而采用古典的砖石和木材制作,再涂上平和美丽的油漆,配上一些较有情趣味道的小物品,工艺古老而简单,却受到国际设计界的好评,其根本原因在于设计者通过对材料的用心选择、色彩的精心搭配和功能的合理配置表现了一种正直的思想和对人性的关怀:没有冰冷的钢管和铰链,让人不感到它是单调生硬的建筑,而是令人亲近和叫人喜爱的休息环境,从而打消压抑感,增加生活的乐趣,也有利于人健康人格的形成。

三 结语

平面设计的视觉质感 篇4

一、印刷视觉传达方式

印刷作为现代平面设计视觉信息传达的一种重要方式, 承载着对于视觉信息与感受的传递。传统的印刷作品多为手工印制完成。现代的印刷给我们带来了的是方便与新型印刷质感。在这里我们将一些绘画的种类归为印刷概念范畴来谈谈其视觉的表现的手法, 以及随之产生的不同视觉质感问题。

现代的视觉表现手法对传统的视觉传达方式的思考与研究给平面视觉传达设计带来了新鲜的血液。当今的平面设计对于传统印刷的方式方法的创新演绎更产生了新颖的视觉质感享受。

木刻、水印、铜版等一些传统版画处理方式和一般的实物展现相比给人以一种更稳重和更平面化的视觉感受。木刻及水印由于印料和印刷载体不同带给人们是一种别于现代机器印刷千篇一律的视觉感受。由于随机性与局部的不规整性和随着印数的变化产生图形变化, 作品产生的独立个性与风格。传统的中国年画就是很具代表性的作品 (如图01) 。

现代的诸多设计作品也利用了其印刷的本质规律特点, 而采用了现代的视觉语言来表现。以及现代很多字体的设计也利用了其特点来设计创作。机器时代的印刷更多的是完整与快捷。丝网在这里也可作为现代印刷的一种独特方式, 它的发明很好地解决了印刷载体的材质问题。这样一来一方面它扩展了平面视觉质感在层次上的一些问题, 再者也增强了平面质感上的视觉享受。现在也有很多的平面设计的作品利用其印刷本质特点, 如放大夸张丝网网点的效果, 套色版的分离错位等。表现上都用现代的手法方式。这些印刷上都给观赏者带来极其本质的视觉感受, 并带有一种强烈的构成意识与节奏感, 以及传达一种微观的视觉信息 (如图02-1、2) 。

激光照排与打印也作为印刷视觉传达方式来谈及对于视觉质感的影响。所谓激光照排, 实际上是电子排版系统的简称。电子排版系统的出现, 给出版印刷行业带来了一次革命性的影响。利用电子排版系统进行的平面设计, 其独特的视觉效果是人力所不能及的。首先它具备十分庞大的资料库, 可随你所需选取任意材料进行加工处理, 其次是设计手段较为丰富, 可以利用电脑柔焦、淡化、变形、移位等各种各样的处理手法来营造不同的独特氛围和效果, 视觉上现代感十足。打印的方式我们较为常见, 一般我们将其与印刷区分开来。打印机所形成图象特性与打印机特有的运行方式之间联系的分析运用是有给观者一种独特的视觉质感享受, 中央美术学院05届毕业设计的一个作品就是利用这一点作的设计 (如图03) 。这种视觉表现手段的作品的大都有着轻快强烈的构成感。

二、设计材料选取问题

平面设计的材料作为视觉语言的直接载体, 除了承载的视觉信息的传递, 同样也承载着对于视觉感受的传递, 材料的选取问题作为设计的一部分对于平面作品本身的视觉质感也颇有影响。一般而言, 平面设计的材料问题大都集中在纸张上。纸张作为一种普遍的平面设计视觉语言载体, 虽然在视觉信息传播效率上大大超出了在纸张发明以前的其他载体, 现代的平面设计师对于纸张的了解利用也是基于对平面视觉质感追求。

由于材料本身属性的不同, 纸张本身的肌理质感也千差万别。这些肌理与质感效果都可以作为平面视觉语言传递中质觉感受的传递。平面设计师的角色就是在诸多中肌理质感中选取合适自己设计作品的材质, 从而很好地表达其作品的视觉语言与质觉感受, 即视觉质感的传递。肌理作为材料本身的一种属性, 诸多设计师们利用了这一点, 将设计材料的肌理质感夸张突出处理, 这样一来, 一方面增强了平面设计图形视觉的感染力, 同时也形成了由于材料本身肌理质感问题而产生的强烈的风格印象。再者也很好地表达了材料本身的质感语言, 以及在不同光影效果下产生诸多不同的、微妙的图形变化, 丰富了视觉设计的质感语言, 产生了厚重而又富于微妙起伏变化的视觉质感。 (如图04)

矛盾的观念在材料的选取问题中也可以得到体现。材料本身的诸多属性就是矛盾对立的双方。在诸多的设计中, 设计师们恰如其分地将矛盾材料或者材料矛盾的双方结合运用, 诸如:透与半透以至不透、凹与凸、厚与薄、硬与软、平滑粗糙等, 都是矛盾材质的对比运用。这样一来便会产生层次感丰富, 强烈视觉矛盾感的平面视觉质感, 同时又有一种空间交叉的美感。 (如图05)

传统手工制作设计材料也是作为平面设计的视觉质感的产生方式方法。由于材料手工制作完成, 这样一来便使得其作品在材料的质感上有一种很独立的个性与天然的手工感。设计师们现在很多都是自己去寻找制作纸张进行自己的设计。这样一来就有可能带来许多机器生产所不存在的质感效果。生活中常见材质质感的视觉化运用所产生的是另一种生活化的视觉质感, 生活中材料视觉元素的凝练, 以平面化的语言营造其肌理质感效果, 随之产生的可能是厚重质感而轻快视觉语言表达的感觉。这样的方式方法是对于视觉质感其概念的外延, 更是对于平面视觉设计方式方法的生活化表达。香港设计师黄炳培先生的作品《无处不在的红白蓝》 (如图06-1、2) 就是很好地利用了这一点。

除了上述几种材料的选取设计的方式方法以外, 由于电脑的广泛运用以及电脑处理手段的多样化, 很多的质感都可以用电脑去制作模仿, 就是做出仿实物肌理质感效果形式, 这样产生的质觉感受单薄且虚假, 视觉表现上也很无力, 视觉质感也很缺乏实在的感染力的。再者一点就是印刷材质问题, 同样的印刷方式在不同的印材上所形成的视觉质感有所不同, 油墨在接触平面印材的时候会产生诸多的不同变化, 图形边缘清晰的, 模糊的等都会有不同的视觉质感。作为印刷研究范畴的话, 这一点也可以作为印刷的视觉传达方式来探讨其视觉质感问题。

三、平面设计的形式感

平面的视觉表现手法作为平面设计图形风格演绎的手段方式, 其不同的视觉表现形成了风格迥异的视觉质感, 所呈现出来的图形样式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平面的形式及视觉质感的趋向。

平面设计者对于空间多维层面上的研究与思考是当今设计的一种很普遍方式方法。日本平面设计家五十岚威畅先生的诸多字体设计作品就是一种超乎平面语言演绎平面形态的设计。这样的设计呈现出来的是一种多层次面、多角度的平面构成语言。其平面视觉的质感传递更是一种纯平面化形态所不可取代的。与此类相当的一种方式就是解构。解构作为当今艺术与设计的一种重要指导观念, 也潜移默化地渗入到平面设计的领域。此类方法的设计很好的丰富了图形本身的形式, 从平面到空间, 从单步骤到多步骤地过程化演绎, 都是包含在解构思维设计观念中的。诸多设计的过程都是很美的, 其图形丰富的质感层次很多都是视觉表现手法所带来的, 其视觉质感问题也受到其表现的观念手法的左右。印刷与材质问题都可以结合到视觉表现手法中来, 从而很好地为平面设计的形式感的创作服务。这些都是很好形成平面视觉质感问题的关键, 也是其视觉质感这一概念呈现的前因。

四、视觉质感概念观点总结

视觉质感这一概念的提出是基于对视觉表现手法的探索研究及对当今平面设计的表现效果的归纳论述。在平面设计发展与方式方法不同趋向的今天, 视觉质感这一崭新概念势必会受到设计观念手法创新的左右, 有什么样的表现方式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其作品的视觉质感的风格。视觉质感的传递也是随着作品的表现手法方式的不同感性地传递给读者, 所以我们在研究视觉质感这一概念性问题的同时更多的是对于其成因即平面视觉设计的方式方法的研究。同时我们也要不断地探索与试验设计方式手段的新领域, 不断革新与突破原有的设计方式及思考方法, 使得平面设计的视觉质感成为引导平面设计方式方法多元化发展的概念。

摘要:文章以平面设计的表现方式方法去探讨平面设计中的视觉质感这一概念。阐释了视觉质感与平面设计之间关系的一系列问题, 以及影响视觉质感的一系列视觉表现方式方法问题。

产品设计中的质感设计 篇5

Illustrator是由Adobe公司开发的矢量绘图软件,可以方便的进行矢量图的创作和编辑。到现在已经升级到了Illustrator CS5。他独具特色的绘图工具和控制项可以让工作者以更有效更直观的方式来进行图形操作。该文使用的是Illustrator CS3。

2 质感表现

客观世界里,质感是由于光线照射物体,物质本身的材料不同存在不同的反射规律而产生的,多指某物品的材质、质量带给人的感觉。一个物体在特定的光照条件下大致分为“三大面五大调”。三大面是指明、暗、灰;五大调是指高光、亮部灰面、明暗交界线、暗部灰面、反光。Illustrator作为一款专业的矢量绘图软件,使用网格、高斯模糊、渐变、混合等工具可以实现物体的“三大面五大调”,很好的描绘出物体的质感。

3 实例创建

该文以FLUKE 377为例。

1)首先,运用钢笔、矩形、圆形等工具鼠绘该仪器的线框。得到如图1所示。接下来不是马上对线图进行上色,而必须先认真分析对象各部分的材质所具有的质感特性。设定光源所在的方位,确定反光,阴影,高光的位置。通过质感分析,我们大体就确定了光线分布特性,依据这些特性,再选择相应的制作工具,就可以比较准确的表达出对象的质感了,使其突显它的三大面和五大调,以达到逼真的效果。

2)我们将要对仪器的每一个部分进行修饰。先做钳口。钳口为金属材质,外包一层红色绝缘材料。直接填充红色会很平板,我们可以让其周边较中间更深一些色,显得有立体感。选中该区域,执行对象—路径—偏移路径,向内侧偏移输入数值-0.1CM。给外侧路径填充R:74,G:0,B:0,内侧路径填充R:126,G:18,B:14。此时可以看到外围色比较深,内部较浅,中间有明显的分界线,我们运用混合工具,让两种颜色自然过渡。此时还缺少反光,绝缘材质的反光较小。所以用钢笔再画出一块反光区域,填充渐变:R:126,G:18,B:14~R:255,G:255,B:255,并将该区域的不透明度调低至10%,得到如图2所示效果。画好以后,用同样的方法绘制好钳口开关。

3)现在我们用网格工具制作下方的显示屏。先为圆角矩形框填充墨绿色R:36,G:44,B:35,然后为该矩形添加网格。如果在网络线上单击,则只会形成与之交叉的网格,如果在物体空白处单击,则会产生相交叉的两条网格线,通过多次单击,会细分物体。网格的每一个交叉点,我们都可以编辑它的曲率、影响范围,每一个网格点都可以赋予颜色,网格点和网格点之间会有柔和的过渡,当然,如果不想让这个过渡柔和的话,也是可以实现的。在此,我们对显示屏的高光和背光进行编辑,得到如图3所示效果。

4)旋轮的绘制。运用线性渐变填充该区域的颜色。R:246,G:213,B:42~R:247,G:179,B:20,角度90。选择该路径,执行偏移路径为-0.5cm。填充同一渐变,改角度为-90。对此两个圆形区域进行混合,使颜色自然过渡。如图4所示。

我们可以用类似方法绘制好电源开关按钮。另外,我再用网格工具为微调盘加上一个外环,注意给网络点上的颜色要与外壳整体色相协调,如图5所示。

5)橡胶按键。橡胶很软,表面反光小。圆角矩形工具绘制好按键的轮廓后,运用混合工具完成颜色的填充。如图6所示。

6)塑料外壳。塑料与金属两大材质的本质区别在于塑料材质的表面光滑程度没有金属材质高。而反射材质的反射率、反射模糊率同样取决于材质的光滑程度,即材质越光滑,反射就越强烈,反射模糊率就越低,高光就越明显。所以,表现塑料质感的时候需要更多的细节绘制,例如一些细小的高光和反光等。塑料的“软”的感觉,表现出来是在物体的表面有一种朦胧的光感。对于该仪器的外塑料外壳,先填充基色。运用渐变和高斯模糊添加亮色和暗色。最后用钢笔绘制一些高光,如图7所示。

7)用钢笔工具在外壳上加一个黑色的贴膜区域。并用文本工具加上文字。调整文字的不透明度,再适当地高斯模糊一个像素,使之与实物图片更相近。

8)用相同的方法对其他部分进行制作并修饰,注意调整各个图层的前后关系。最终得到如图8所示的效果图,加上倒影能更加逼真。

4 结束语

通过本例的制作,我们可以看出质感的表现遵循严谨的光学原理。在绘制具有质感物体之前,先对各种不同材质的物体的光线分布特性进行认真的分析是有必要的,这样才能将感知到的质感在Illustrator软件中表达出来。经过不断的对不同材质的光线特性的积累,在质感制作中会越来越得心应手,从而在设计中获得良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植物的质感在居住环境中的应用 篇6

1 植物的质感特性

将植物作为景观设计的材料这种观念形成已经有一定的历史。对材料质感的知觉训练在包豪斯的课程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笔者认为掌握植物的质感特性不仅仅可以丰富营造植物景观的方法, 更重要的是它还可以提升现有的景观设计观念。

1.1 质感的概念

质感 (quality) , 视觉或触觉对不同物态如固态、液态、气态的特质的感觉。不同的质感给人以软硬、虚实、滑涩、韧脆、透明与浑浊等多种感觉。本文所谓质感, 是指园林植物表面的自然特质, 是植物的天然质感, 也即植物的“材料”属性。

1.2 植物质感的决定因素

园林植物的质感由两方面因素决定。一方面是植物本身的因素, 即植物的叶片密度、大小、形状, 立叶角度, 小枝的密度、弯曲度, 茎干的大小、形状及排列, 叶表面粗糙度, 叶缘形态, 树皮的外形, 植物的综合生长习性等;另一方面是外界因素, 如植物的被观赏距离、环境中光线以及其它材料的质感等因素。

1.3 植物质感的分类

根据植物质感的粗细不同, 可分三类:粗质感植物通常具有革质、多毛多刺的叶片, 深叶色, 粗大致密的枝干, 斑驳的树皮。中粗型植物是指那些具有中等大小的叶片、枝干以及具有适度密度的植物。细质型植物往往有细小规则的叶片, 浅叶色, 细弱、稀疏的枝干, 光滑柔软的树皮特性。

2 植物质感对景观表达的作用

人们对肌理的感受一般是以触觉为基础的, 但由于人们触觉物体的长期体验, 以至不必触摸, 便会在视觉上感到质地的不同。我们称它为视觉质感。不同植物的质感对景观表达的作用往往体现在植物的视觉质感上。

2.1 粗质型植物

粗质型植物强壮、坚固、刚健。将其植于中粗型及细质型植物丛中时, 粗质型植物会首先为人所见。

粗质型植物通常还有较大的明暗变化。因此, 粗质型植物可在景观中作为焦点, 以吸引观赏者的注意力, 或使景观显示出强壮感。

在使用和种植粗质感植物时应小心适度, 以免它在布局中喧宾夺主, 或使人们过多地注意零乱的景观。粗质型植物不宜配植在要求有整洁的形式和鲜明轮廓的规则的景观中。粗质型植物有使景物趋向观赏者的动感, 从而造成观赏者与植物间的可视距离短于实际距离的幻觉。如果一个空间粗质型植物居多, 会使空间显得小于其实际面积, 空间显得拥挤。因此, 粗质型植物适合运用在空间极其广阔的区域, 以使空间不至于显得过分空旷。

2.2 细质型植物

细质型植物柔软、纤细, 在风景中极不醒目, 它们往往最后为人所见。当观赏者与景观间的距离增大时, 它们又首先在视线中消失。因此, 细质感植物具有一种远离观赏者的倾向。

细质感植物的轮廓非常清晰, 整个外观文雅而密实。由此, 细质型植物被恰当地种植在某些背景中, 会使背景显示出整齐、清晰、规则的特征。

与粗质型植物相反, 细质型植物有使景物远离赏景者的动感, 从而造成观赏者与植物间的可视距大于实际距离的幻觉。当大量细质型植物被植于一个空间时, 它们会构成一个大于实际空间的幻觉。

2.3 中粗型植物

中粗型植物往往充当粗质型和细质型植物的过渡, 表达的情感也介于粗质型和细质型植物之间。

3 居住环境中的景观营造

3.1 基本原则

在居住环境的景观营造中, 草本和木本、观花和观叶植物要合理搭配, 突出重点。在粗质型和细质型的植物之间, 种植中粗型植物进行过渡, 使得整个景观协调、统一。同时, 要结合考虑植物的体量、姿态、色彩等观赏特性与环境协调。

3.2 居住绿地绿化对植物质感的应用

植物造景要考虑植物的质感与周围的建筑物、空间大小相适应, 与环境相协调。

在居住绿地中, 通常用柔软的细质型植物材料来软化生硬的几何式建筑形体。一般体型大, 立面庄严、视线开阔的建筑物附近, 选择粗质型的植物;在玲珑精致的建筑物四周, 要选择细质型的植物。在高层建筑旁的绿地, 就要少应用粗质型植物, 过多的粗质型植物会增加高层建筑给人的压抑感, 这时应增加细质型植物的比例, 以减少这种压抑感。

组团绿地、宅旁绿地等大空间设计时, 粗质型植物居多。而配套公建绿地、小区道路绿地等小空间设计时, 更多的选择细质型植物。在娱乐的地方和安静休息绿地, 选择低矮的细质型植物。

园林植物与山石相配, 能表现出地势起伏、野趣横生的自然韵味, 宜选择粗质型的植物;与水体相配形成倒影, 宜选择细质型的植物。

3.3 居室绿化对植物质感的应用

居室绿化并无固定格式, 如利用窗台进行攀缘绿化, 或摆设盆景;在客厅书房博古架上摆设盆花盆景;以透空隔扇栽种攀缘植物, 来分隔空间;以垂吊植物装饰墙面或顶棚等。车尔尼雪夫斯基说:“美时生活, 首先是使我们想起人以及人类生活的那种生活”。由此, 在植物的选择上, 更多的采用细质型的植物, 营造女性、优雅的情调和温馨、恬静之感。

4 结语

目前我国的各类绿地植物景观设计对于植物质感的考虑仅停留在定性化描述的程度, 并不够深入, 也有欠科学严谨, 是一个有待深入研究的设计领域。虽然精确地测定某种植物的质感并加以利用可能有一定的困难, 但绘画学、心理学对材料的质感已有不少透彻的研究, 设计师若能借鉴并对植物的质感逐渐由感性的定性化描述向理性的定量化描述发展, 定能创造出更高品质的居住环境。

参考文献

[1]吴家钦, 卢轩.植物作为景观材料的视觉特性研究初探[J].山东林业科技, 2004.

[2]王志彦, 赵辉, 储博彦.植物的质地在植物景观设计中的应用[J].河北林业科技, 2006.

上一篇:宽带信息服务下一篇:医院数据备份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