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研究报告

2024-07-05

行业研究报告(通用12篇)

行业研究报告 篇1

协同创新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最早是由MIT的Pete Gloor提出的, 依据他的理论, 协同创新是由自我激励的人员组成小组, 大家形成集体愿景, 并通过沟通网络交流思想、信息及相关进展状态, 从而合作实现共同的目标[1]。校企、校地的产学研协同创新过程是以学校作为成果的创新源头和人才培养基地, 以新技术的转移、科技难题的解决为合作纽带, 建立双方科研合作载体, 双方开展科研攻关、开展技术转移和人员培训等合作活动, 故行业特色的高职院校如何与所在行业构建协同创新机制是值得研究的问题。

1. 行业特色高职院校的类型及其特征

1.1 类型。

目前具有行业特色的高职院校占我国高职院校总数的半数以上。具有行业特色的现有高职院校分以下几类: (1) 由政府机构主管类型, 为政府行业主管部门所属高职院校;该类型为主流类型; (2) 由国有大型企业集团主管类型, 为企业所属高职院校; (3) 由教育主管部门与行业部门共建类型, 为教育和行业主管部门双所属高职院校。

1.2 特征。

行业特色高职院校的特征明显: (1) 专业布局体现行业特点。专业结构相对集中, 一般都是紧密联系行业产业链而设置。 (2) 整合行业资源能力强。与行业联系的历史源远流长, 服务的行业范围长期相对不变。行业内可资利用的校友人脉丰厚, 与行业开展合作的基础坚实。 (3) 实行双重的管理体制。学校的人事由行业主管部门管理, 教育部门负责教育业务的管理和指导[2]。

2. 行业特色高职院校与行业协同创新形势分析

2.1 先天优势。

因行业类高职院校的类型和特点所决定, 行业特色高职院校与行业协同创新的先天优势明显。

2.1.1 行业特色高职院校能及时把握行业发展脉络

相关行业的发展规划、法律法规等一般都是由行业主管部门起草, 需要对当时的行业现状及企业的技术需求等情况进行详细了解。基于行业特色高职院校与行业主管部门的天然联系, 行业特色高职院校较易获得其支持, 迅速准确地获得本行业的前沿发展信息、科技需求及人才招聘信息等, 起到对行业发展的动态把握, 进而有针对性地开展科技服务和人才培养工作的作用。

2.1.2 行业特色高职院校与行业内企业联系密切

基于行业特色高职院校与行业内企业的天然联系, 其服务的内容固定, 服务对象固定。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学生实习就业、“双师”人才的培养及企业世纪科技需求的解决、人员培训等都需要双方紧密联系, 相互合作。长久的合作, 更容易建立深层次的合作关系, 形成良性循环。

2.1.3 行业特色高职院校与行业有资源共享和整合的需求

学校与企业的资源配置方面具有互补性, 如高职院校具有各专业的实训场地、相关专业实验设备等, 而企业具有良好的实践场所、经验丰富的一线工人等, 这有助于双方形成良好的互动关系, 共享资源、共同降低成本, 提高效率, 有助于双方协同创新工作的开展。

2.2 行业特色高职院校与行业协同创新存在的制约因素。

近年来行业特色高职院校逐渐加大协同创新的力度, 支撑行业发展, 但行业特色高职院校与行业协同创新也存在一些制约因素。

2.2.1 行业特色高职院校与行业协同创新外部支撑力不强

根据国内外相关的经验, 协同创新机制的构建一般都需要强大的外部支撑力, 如国家相关政策, 行业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 中介机构作用的充分发挥等各方汇集成的强大的外部支撑力。但目前国内协同创新工作的开展所需的外部支撑力较弱, 主要原因是公共服务不完善, 例如担保机构少、融资服务缺失、中介服务机构不规范等。行业特色高职院校与行业协同创新的开展缺乏相应的合作平台支撑, 行业特色高职院校与企业的产学研合作项目规模偏小, 缺乏深层次长效稳定合作。

2.2.2 行业特色高职院校与行业协同创新内部动力不足

协同创新工作的开展需要主管部门、中介机构、龙头企业和行业特色高职院校各主体的积极参与, 但是目前各主体之间协同创新的体制尚不完善。目前行业特色高职院校与行业开展产学研合作以“点对点”居多, 行业内企业间竞争关系的存在, 企业间互信基础薄弱、共赢意识淡薄、协同创新动力不足。对于行业特色高职院校的教师和科研人员而言, 职称评定是他们关心的核心问题, 论文、专著的产出是他们追求的终极目标, 而把科研成果通过企业转化为生产力方面的科研动力不足。

2.2.3 行业特色高职院校与行业协同创新人才机制不完善

2012年3月, 教育部、财政部发布关于实施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的意见, 决定实施“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 (简称“2011计划”) 。“2011计划”提出的协同创新中心, 有一个主要特点是:人员来源多元[2]。这与现行的行业特色高职院校内的各种实验平台和研究中心等沿用的人事制度不同, 中心内的研究人员可以来源于多个协同单位, 采用因项目而设的人事聘任制度。但是, 目前高职院校的人才聘用大多采取依附于岗位本身的终身聘任制, 学校与企业之间互聘科技人员的机制不流畅, 以课题或项目为牵引而聘用创新人才的机制不完善。

2.2.4 行业特色高职院校与行业协同创新的利益分配机制尚未建立

行业特色高职院校与行业协同创新能够顺利开展, 建立科学合理、各方主体都满意的利益分配机制必不可少, 其中知识产权及相关的经济利益的分配机制尤其重要。目前我国相关法律法规对开展科研合作涉及知识产权相关主体的责任和权利等的认定不够细化, 各方的利益分配机制尚未建立, 加上各方主体对科技合作协议的管理水平参差不齐, 在实际的科技合作中容易发生摩擦, 影响各方产学研协同创新关系的可持续发展。

3. 行业特色高职院校与行业协同创新机制的构建

3.1 行业特色高职院校与行业协同创新网络的构建。

行业特色高职院校与行业协同创新网络主体主要包括主管部门、行业协会为代表的中介机构、龙头企业和行业特色高职院校等, 各主体之间的相互联系、互动、协调构成协同创新网络。其结构如下图所示。

核心协同层各主体之间的互动网络, 通过知识在各主体之间流动, 助推形成协同创新成果, 是各主体之间的技术、人员和装备等集成协同的结果。外围协同层主要包括地理、历史环境、宏观经济环境、基础设施及社会文化、习俗和规范等[3]。行业通过介入学校的教育决策咨询、建立全方位评价机制、行业参与学校教学改革、优化人才培养目标和多方合作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等, 实现行业特色高职院校与行业的协同创新, 实现多赢成效。

3.2 协同创新网络中行业特色高职院校的作用。

行业特色高职院校是行业内专业技术的创造、传承、传播机构, 可以为行业内各企业提供最新的科学技术研究成果, 输送专业技术人才, 承担企业生产过程中的技术咨询、员工培训等工作[4]。行业特色高职院校通过以下几种途径参与协同创新活动:一是利用校内资源 (图书馆、科研平台) 等为行业内企业提供各种便利等, 从而参与协同创新活动中;二是通过培养学生, 为企业提供源源不断的高素质人才;三是与企业开展产学研项目创新合作。

3.3 协同创新网络中行业的作用。

3.3.1 行业政府主管部门

在协同创新网络中, 行业政府主管部门是发动者, 亦是协同创新的重要参与方。作为具有行政管理权限的机构, 行业政府主管部门可以以行政命令、抽查督查和政策引导等多种方式发挥协同创新作用。第一, 以行政命令形式打破地方利益保护主义, 有利于企业主观能动性的发挥。第二, 在制定相关规则后, 行业政府主管部门可以以抽查督查形式介入。第三, 行业政府主管部门还可以设立政策引导基金, 引导协同创新的开展。

3.3.2 行业中介服务机构

行业中介服务机构是行业内科技成果转化的桥梁和纽带, 起到规范引导的作用。一方面, 由于中介服务机构的穿针引线, 集聚创新网络中的各种资源, 规范创新行为, 从而实现低成本低风险交易, 实现协同创新, 从而在促进行业特色院校与行业融合模式的协同创新机制形成和发展方面, 发挥着一种正向催化剂作用[4]。另一方面, 中介机构可以为各创新主体提供全方位的咨询服务, 如创新有关知识、创新项目的选择、策划、创新项目方案的设计、法律、财务、营销等[4]。

3.3.3 行业内龙头企业

所谓行业内龙头企业是指在某领域为地区或国家作出较大贡献的企业, 一般在领域内对其他企业有较强的号召力和示范引导效果[5], 即指行业中的中流砥柱企业。该类企业是协同创新的主体方, 也是协同创新网络中行业另外两方发挥作用的落脚点。一方面龙头企业示范与导向作用明显, 其开展协同创新活动具有带动效应。另一方面龙头企业对技术研发、转型升级、协同攻关创新的需求最迫切。

4. 相关政策建议

4.1 出台法律, 在制度层面为行业参与职业教育提供保障。

目前为止, 国内尚未出台相关规范行业类组织的法规, 只有有关部委出台的几部行政规章。法律法规的缺失导致国内行业协会难以在职业教育体系中发挥积极的作用, 故以法律形式对国内行业协会参与行业教育过程的权限方位、法律效力和具体程序等详细规定, 将会极大地提高行业参与职业教育积极性和责任感, 更好地加快行业参与职业教育工作的步伐[6]。此外, 法律权威的凸显, 法律手段的运用, 有助于形成科学制定行业参与职业教育的机制, 保证行业和职业教育的协调可持续发展。

4.2 建立全方位评价机制, 为行业特色高职院校与行业协同创新提供科学保障。

在行业特色高职院校与行业协同创新的过程中, 应建立全方位的评价机制, 如对协同创新开展情况聘请第三方机构对协同创新效果的评价: (1) 学校老师与学生之间互评, (2) 学校与教师互评, (3) 学校与学生互评, (4) 行业与老师互评, (5) 行业与学生互评等。在该评价机制里应至少包括如下几个方面:一是评价机构合适, 二是评价指标明确, 三是评价方法恰当, 四是评价效果合理。同时, 评价机制能够根据实际情况予以适当调整。

4.3 行业参与学校的教育决策咨询, 推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

中央、省 (直辖市) 政府、地方政府与职业院校四个层面构成了国内职业教育的行政管理体系[6]。其人员组成多为职业教育体制内人员, 行业内人员参与力度不大, 易造成学校决策与行业发展脱轨。故应该新增相关行业内代表比例, 让行业在职业教育重大事宜决策咨询时发挥应有的作用。

4.4 行业参与学校的教学改革, 面向行业, 优化人才培养目标。

在相关改革方面, 2012年末, 《教育部关于调整和增设全国行业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的通知》 (教职成[2012]9号) [7]颁发。该文件对行指委的主要职能、指委主任委员聘任等做了详细的规定。建议各行指委, 在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 纵观国内外行业课程和人才培养体系标准, 打造一个行业特色高职院校与行业相衔接的课程和人才培养体系标准, 兼顾学生专业知识和行业岗位技能两方面, 并做到行业特色高职院校与行业企业良好互动, 共建实训中心、开展企业员工培训等。

4.5 行业参与学校师资队伍培养, 多角度融合, 打造一流师资队伍。

目前行业特色高职院校的教师一般分三部分:专职教师、兼职教师及新入职教师。对这三部分教师的培养, 行业应该积极跟进, 分类培养。第一, 积极主动地推荐选聘兼职教师进入行业特色高职院校。从行业对口合作企业人员内选聘满足条件、具有较高的专业素养和技能水平且实践经验丰富的工程师做兼职教师;第二, 强化专职教师的企业挂职锻炼考核力度。专职教师除了满足作为高职院校教师的最基本条件外, 还应定期到企业挂职锻炼, 并将挂职经历纳入年底考核、职称聘任中;第三, 行业应和高职院校一起做好新入职教师的培训工作。新入职教师要加强教学技能、实践技能的培训工作, 鉴于生产一线的技术更新不断加快, 新入职教师应多参加行业协会的活动、多到企业生产一线去, 不断学习最新的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 并将其融入课堂教学中。

摘要:行业特色高职院校与其所属行业关系密切, 协同创新是双方实现发展的重要途径。本文全面分析了行业特色高职院校与行业协同创新的形势与不足, 论述了行业特色高职院校与行业协同创新网络的构建及网络中的各方作用, 并给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行业特色高职院校,行业,协同创新

参考文献

[1]P.A.Gloor.Swarm creativity:competitive advantage through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networks[M].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6.

[2]王华锋, 韩忠培.行业特色高职院校融入产业集群的科技服务模式[J].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4 (12) :24-27.

[3]王帮俊.高水平行业大学产学研协同创新网络特征与联结机制研究[J].济南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4, 24 (1) :23-29.

[4]王文龙, 张猛, 史乾.行业特色院校与行业融合模式协同创新机制探索[J].中国高校科技, 2015, (7) :35-37.

[5]龙头企业[EB/OL].http://baike.baidu.com/view/125729.htm

[6]石曼, 胡斌武.行业与高职院校协同创新机制探究[J].职教论坛, 2013 (28) :21-24.

[7]教育部关于调整和增设全国行业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的通知[EB].http://www.moe.edu.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moe_958/201301/xxgk_146769.html.

行业研究报告 篇2

IT行业

2002年:一场虚火

2001年是网络泡沫破灭的一年,这种影响一直持续到2002年。低迷、不景气等词汇就像幽灵一样缠绕着IT公司。就整个2002年的才市来看,可以说是迷茫、动荡和虚热。据了解,2000年,IT业招用员工人数达到高峰,2001年,下滑始露端倪,2002年,各大公司更是普遍压缩用人计划。IDC报告显示,2002年,全球IT业呈现出有史以来最严重的滑坡,增长率下跌2.3%。虽然中国IT业仍然保持了18.1%的增长势头,但其在就业市场上的表现却远不如前。此前的一些人才大户,如“巨大中华”四大公司,都大幅缩减了招人计划。

据各公司的数据调查显示,2002年IT人才需求一直是惨淡经营,甚至连IT高级人才的日子也不好过,国内外一些著名IT企业2002年年尾都传出了裁员消息。

虽然摩托罗拉、中国联通、TCL等都打出了招贤纳士的大旗,总体需求量也很大,但学生们却普遍感觉他们所提供的就业环境不比往昔。比如联通计划在全国招收2000名毕业生,TCL计划招收800多名毕业生,但就业地点多在西北、西南、东北。

虽然一些新成长起来的公司偶露峥嵘,像UT斯达康宣布月进一批优秀人才,让人眼前一亮。但更多的却是反映整个行业不成熟的浮躁。

9月,托普曾宣称要在全国招收5000名技术人才,似乎让人一下感觉IT的春天来了。但业内人士纷纷提出质疑,一阵热炒过后,这事儿也就没了下文,炒作的痕迹十分重。而“软件蓝领”的概念,从年初炒到年尾,让想跻身IT业的人们兴奋不已,但据调查,国内对软件蓝领人才的需求并不是媒体所说的那么多,相当多的软件公司明确表示,他们不需要软件蓝领,此举大概是培训公司们出的损招。

但总的来说,信息产业仍然是一个朝阳产业。预计2003年会有一些亮点。

一、金融、零售、电子、房地产等行业为IT人才提供了新的机会

IT业的全面复苏还需时日,但在其他行业,对信息人才的需求开始抬头。据统计,最渴慕IT人才的是一些大型的股份制企业,和新兴的民营企业。

根据报告,金融服务行业和房地产行业在明年可能成为雇佣IT人才的热门。与此同时,批发和商业服务行业预计在雇佣新IT职位上有所增长。零售行业的信息部门也可望再增加IT职工。

在美国,调查公司有同样的结论。在IT公司普遍缩减用人计划的情况下,西北地区以及南加利福尼亚州的生物、金融服务和医疗企业都显示出对IT人才有较大的需求。其他可能增加IT员工的部门主要是与网络安全相关的部门。

目前外资金融机构,如国际金融公司、美林、花旗、汇丰银行、纽约人寿、友邦、太平保险公司等都纷纷抢滩中国市场,他们凭借雄厚的实力、先进的技术、灵活的策略对国内的金融界发起挑战。他们用“网上银行”掠取中国的优质客户,同时以“人才优势”来换取竞争优势。虽然我国国有商业机构已经大幅度提高了“金融科技”人才的薪酬,但股份制金融企业和外资金融机构高达数十倍的年薪最终将“热门人才”挖走。

由于我国金融硬件水平已达到国际先进,因此以“金融科技人才”为根本的软件水平必须提高到战略高度。为此,金融公司势必会鼓励在职人员的在职培训;并且进一步提高“金融信息”人才的待遇并出台相关政策,吸引IT界人才投身金融。

据说,中国人民银行已经制定出了金融信息人才的培养战略方针,已指定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信息学院作为金融信息人才的专门培训基地,以期培养能适应国际规范的、信息技术与

经济管理业务紧密结合的高层次复合人才。

二、国家对软件业的重视,软件人才需求会增加

2002年9月18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振兴软件产业行动纲要(2002年至2005年)》。纲要称,到2005年,我国的软件与信息服务业国内市场销售额要达到2500亿元市场目标,在从业人员规模上要形成80万人开发人员队伍。然而现有的统计调查显示,我国国内企业现有软件技术开发人员大约20万人,达到2005年80万人的规模,每年至少需要补充60万的人才缺口。

有关专家指出,我国的IT队伍存在严重的结构失衡,既缺乏高级IT人才,更缺乏技能型、应用型信息技术人才,缺乏一大批能从事基础性工作的技术人员。目前,软件开发主要分两类,一类是通用软件开发;另一类是软件定制服务。未来国内IT企业将需要大量的通用软件开发人才。同时,针对各行各业的软件定制服务也将对软件人才提出更高的要求,当然最好是该行业的从业人员能够进入IT业设计适合行业特征的软件。

在未来的2到3年内,信息产业部将在全国设立百所软件人才培训基地,培养应用型软件人才。面对这一巨大蛋糕,国内外培训机构跃跃欲试,争先下手。据了解,仅北大青鸟APTECH公司在全国就已建立和发展培训中心76家,形成了22000多人的培训规模。而且,培训出的人才在人才市场非常走俏。

2003年是《行动纲要》全面开展的重要一年,可以想像,软件人才前景乐观。

三、大公司需求旺盛

微软和IBM在2002年都宣称要推出自己的人才培养计划。IBM的“天才孵化计划”主要是与中国最顶尖的一些大学如北大、清华、上海交通大学等合作,每年挑选10多名软件和MBA方面的顶尖学生在IBM中国研究中心做项目开发,费用和设备均由IBM提供。此计划从2003年开始,每年在中国举行,合作的院校将从北大、清华拓展到其他重点高校。微软也宣布在中国启动一项“长城计划”,跟IBM非常相似的是,微软选择的合作院校主要也是北大、清华、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等。微软承诺,在未来3年内,微软至少将投资两亿元与上述院校共同培养软件人才,微软亚洲研究院还将在全国各大高校和科研机构推出每年至少150场学术讲座。

微软中国宣称,要从2003年开始就保持50%的增长,为此目标,比尔.盖茨在上海透露微软亚洲研究院将在中国网罗2000名顶尖程序员。可见,能否得到一流人才对于微软意义同样巨大。

四、培训和安全市场

值得重视

IT市场虽然不如前几年红火,但IT培训业在短暂的几年中迅猛发展壮大起来了。业内人士估计,目前我国的IT培训市场每年有20亿元的规模,这促使大量机构跟进。目前,全国各地很多培训机构都将IT人才培训列为工作重点,还出现了许多专业的计算机知识培训学校,它们采取各种优惠措施争夺生源,在IT培训业进行着一场混战。这样,对培训师资的争夺势必会更加激烈。

另外,从目前国内各企事业单位的IT技术人员需求来看,信息安全技术人员十分匮乏。随着计算机的广泛使用,病毒的种类也越来越多,危害越来越大。专业的反病毒工程师还是国内IT人才架构中的一个空白。随着信息安全受到社会各界越来越多的关注,以及电脑病毒危害的频频发生,从反病毒软件的安装、调试、维护到日常使用,都需要具备一定安全技能的技术人员来实施。因此,反病毒工程师必将成为国内IT技术人才需求的一个新热点。

彩电行业分析报告 篇3

1970 年 12 月 26 日,我国第一台彩色电视机在天津通信广播电视厂诞生。 1982 年,国家开始批准引进彩电生产线,彩电得以在国内大规模生产,外资彩电品牌也大批量进入中国,从此,国内彩电开始进入了品牌竞争时代,。至今,我国彩电行业的品牌竞争格局经历了五个阶段。

第一阶段( 1982-1985 年)国产品牌涌现

从 1982 年开始,国内企业就纷纷从日本引进彩电生产线,到 1985 年前后,我国电视机年产量已达 1663 万台,超过了美国,仅次于日本,成为世界第二的电视机生产大国。这期间国产彩电品牌无论是技术还是规模都有了长足的进步,并涌现出了长虹、熊猫、金星、牡丹、飞跃等一大批国产品牌。

第二阶段( 1986-1992 年)松下 、东芝等日本品牌占据绝对优胜

在这一时期,国产品牌囿于技术、品种、功能、质量、价格等诸多因素的局限,难以满足国内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于是日资彩电企业凭借其技术优势和品牌优势,不失时机地抢滩中国彩电市场,并确定了优势地位。

第三阶段( 1993-1998 年)国内品牌大反攻

我国彩电市场成为竞争度、开放度最高的市场之一。以长虹、康佳、 TCL 等为代表的彩电企业发起一轮轮的价格战,成长为国内彩电行业的主导品牌。国产品牌与国外品牌的市场占有率之比由以前的 2 : 8 变成了 8 : 2 。

第四阶段( 1999-2001 年)洋品牌反扑高端

在被赶出低端市场后不久,洋品牌转向技术升级产品,抢先高端市场,索尼、松下、夏普、 LG 、三星、飞利浦等在等离子电视、液晶电视、背投电视为代表的高端彩电市场处于主导地位。而大部分国内彩电品牌仍旧在低端市场上进行残酷的竞争。

第五阶段( 2002- 今)土洋品牌全面竞争

经过几年积累的国内彩电企业,在高端彩电中已经具备一定优势,于是,从 2002 年开始,长虹、 TCL 、创维等企业分别发起背投普及风暴、等离子风暴、纯平降价普及风暴及高清风暴,将占据高端彩电市场的外资品牌拖进价格战。

二、2002-2003年度品牌竞争格局

(一) 整体竞争格局

1 、 三大阵营

( 1 ) TCL 、康佳、长虹、海信、海尔、创维构成第一大阵营,且竞争力指数要远远大于跟随品牌。

( 2 )索尼、东芝、飞利浦、 LG 、松下,与第一阵营界线非常清晰。

( 3 )国产二线品牌组成第三阵营。

2 、国产彩电品牌市场份额成长性比较

过去市场份额较大的老品牌,如长虹、康佳,市场份额都有所下降,而当时的一些新型品牌或转行品牌都有了较大幅度的上升。但长虹依然占据着最大的市场份额。

(二)市场竞争深度分析

1 、国外品牌依然占据高收入市场

尽管每个品牌都有高、低端产品,但总的来说,在人们的心目中,中外品牌的价值或影响力还是有差异的。从上图可以很明显看出,国外品牌占据着彩电消费群的高端社会阶层,特别是索尼,以其高质量、高品味站在了金字塔的顶端。

2 、国产彩电忠诚度远远不及国外品牌

( 1 )忠诚度排名靠前的几乎都是国外品牌,只有海尔凭借其品牌知名度高的优势,列居忠诚度第二。

( 2 )在市场份额上取得骄人成绩的品牌,在忠诚度的排名中均相继落马,有的甚至跌出了前十名。

3 、理想与现实的差距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对中国彩电行业的发展并不抱乐观态度,中国的主力消费人群被国外品牌所占据,本土品牌知名度远远低于国外品牌,即使现在国产品牌依靠市场份额的绝对优势获得了高竞争力,可是,如果在技术上没有取得突破的话,国内彩电品牌将无法与跨国企业展开全面的竞争。

三、主要品牌竞争手段分析

1.TCL 2002年,国内彩电品牌开始在高端电视领域与外资品牌展开竞争,等离子方面,TCL可谓是国内实力派企业,是国内唯一、世界第七家掌握等离子驱动控制核心技术的企业,TCL等离子研发所闫晓林博士后更是世界等离子标准制定小组的领军人物。2003年1-5月份,TCL等离子继续保持国内销量领先的位置。TCL除了领跑等离子电视外,2003年又向背投发力,以60H z和85H z兼容的中国第五代数字精密显示背投畅销市场,另外,还有逐行扫描H iD氧吧背投、音响背投、网络背投、液晶背投以及背投中的顶级产品LCOS硅晶数字背投等,成为国内背投产品品种最齐全的企业。

2.康佳 康佳彩电不俗的市场表现是其成功实施“高清战略”的结果。作为国家骨干彩电企业, 康佳一直非常重视高清晰数字电视(HDTV)的开发,1999年1月7日,中国第一台高清晰数字电视------康佳T3298在美国拉斯维加斯全球消费类电子产品展上亮相;1999年9月26日,中国第一条高清晰数字电视生产线在康佳正式启动。进入2002年,康佳提出高清战略,以“高清”来统领液晶、背投、等离子和数字电视等四大系列高端电视产品,并相继研发成功数字高清逐行背投、数字高清液晶电视、数字高清等离子和数字高清CRT电视。本地化的生产更有效地降低了机顶盒的生产成本,为数字电视进入家庭降低了门槛。

3.长虹 长虹的翻身,与背投是分不开的。2001年4月,长虹推出了第二代50赫兹逐行扫描和100赫兹隔行扫描“精显”背投,在技术上,第一次与洋品牌处于同一水平。之后,长虹乘胜追击,当年7月推出了第三代背投,一举在技术上超越了洋品牌,市场占有率也节节攀升。2002年初,在经过与美国硅谷的高科技公司联合攻关,掌握背投核心技术后,又率先推出了第四代75Hz变频逐行扫描精显背投。经过一系列的动作,确立了长虹在背投彩电领域的优势地位,也保证了它能够在彩电行业继续拥有话语权。

四、彩电市场未来发展走势

行业研究报告 篇4

在技术演化进程中, 不连续性技术的大量涌现经常会导致不同技术轨道之间的竞争, 竞争结果一般是以单一主导设计的确立为转折点。当一些企业的技术标准成为主导设计之后, 其他企业开发的技术标准则会受到主导技术的排斥而被锁定在市场之外即发生“技术出局”现象。Melissa A. Schilling (1998) 将技术出局分为两种类型:技术动荡期的技术出局和渐进变革期的技术出局, 并且详细分析了影响第一种技术出局的四种主要因素, 即技术学习投资不足、互补资产的缺乏、安装用户规模较小和进入时机不当。两种类型的技术出局都会对行业及业内企业的竞争力带来严重后果。对于多元化经营的企业, 技术出局意味着从某个特定市场领域退出;对于非多元化的企业, 技术出局则意味着破产或并购。

现阶段许多领域技术已逐渐成熟, 第二种类型的技术出局现象更为常见, 却并未引起研究者的重视。本文基于前人研究的基础之上, 重点研究主导设计形成之后 (渐进变革期) 技术出局的影响因素及其作用。

二、渐进变革期的技术竞争及技术出局

主导设计的出现使得技术发展由动荡期进入渐进变革期 (安德森和图什曼, 1990) 。在这个时期, 企业把焦点放在提高效率和市场渗透上, 企业试图通过提供差异化的式样和价格来赢得更大的市场份额。Melissa A. Schilling (1998) 将技术出局定义为:由于主导设计的出现, 企业自己开发的技术受到主导技术的排斥而无法向特定市场出售技术或产品的情况。渐进变革期的技术出局即指在市场已经出现主导设计的情况之下, 由于专利保护, 企业无法基于这种技术标准进行生产, 或者企业在特定市场上远远落后于现行技术标准的最新发展, 以至于在生产竞争性产品时无法追赶。

在主导设计已经建立的行业中, 诸如安装用户规模、互补资产和进入时机等影响先前技术选择的因素已变得不再重要。那么, 在这种情况下, 是什么因素导致一些企业无法生产或销售符合主导设计的产品?本文在综合前人研究的基础之上, 将导致技术出局的因素归结为两类:即技术学习投资不足和竞争者专利的存在及作用力, 如图1所示:

(一) 技术学习投资不足。

技术学习具有两个显著作用:产生新产品和新信息;提高搜索现有信息并对其加以消化吸收和利用的能力。企业资源基础观及组织学习和组织更新的文献显示, 通过技术研发投资及相关的学习, 企业既扩大了其知识和技能基础 (核心能力) , 又改进了吸收和利用未来信息的能力 (吸收能力) 。首先, 技术学习具有累积性和自我强化效应。企业投资于新技术开发项目, 可以提升现有的知识基础和经验, 并且获得新的核心能力。在技术演化过程中, 持续的技术学习投资能够帮助企业预见技术的变革并对不断变化的技术环境做出快速反应, 使其产品和工艺顺应技术轨迹的发展, 满足客户的期望需求。

其次, 对技术学习的投资还可以促进企业通过提高其吸收能力而获取知识和开发未来技术的能力。吸收能力的概念最先是由Cohen和Levinthal提出的, 他们认为“企业所具备的发现外部新信息的价值, 随之将其吸收 (Assimilate) 并应用于商业用途的这些能力的集合就是企业的吸收能力” (Cohen and Levinthal, 1990) 。企业内部企业知识吸收能力成为企业不断识别市场机遇并快速利用市场外部新知识实践创新, 保持和提高竞争优势的关键因素。刘常勇、谢洪明 (2003) 研究指出, 企业的吸收能力主要受研发投入、学习强度和学习方法、组织学习机制以及先验知识等因素的影响。崔志、于渤等 (2008) 实证研究结果表明, 企业内部人力资本水平、先验知识、内部组织管理因素、R&D活动水平以及企业的外部社会资本5种因素对我国企业知识吸收能力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吴隆增、许长青等 (2008) 通过对珠三角地区高科技企业的实证研究表明, 吸收能力通过组织学习对技术创新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投资与吸收能力意味着对新的核心能力开发的投资, 从而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企业对消费者需求形成精确预期的能力、核心能力以及获取新能力的速度都是学习的函数。总的来说, 对技术学习的投资大大影响了企业开发或生产能满足消费者需求的技术的能力。因此, 企业未对持续学习进行投资会提高技术出局的概率。

(二) 竞争者专利的存在及作用力。

在主导设计已经建立的市场, 专利保护的存在及其有效性加大了后发企业技术出局的可能性。 (在本文中, 专利一词代表专利、版权、商标以及其他形式的知识产权保护形式) 。对于专利拥有者来讲, 专利保护可以防止竞争对手盗用自己的产品和技术, 同时可以获得垄断利润;对于行业内的后发企业而言, 专利尤其是技术诀窍的保护反而构成强大的技术壁垒。正如Katz和Shapiro (1986) 提出, 当B企业拥有较强的技术专利保护时, B企业则可能阻止A企业生产类似产品。此外, 如果A企业试图向市场推出第二代新技术, B企业更愿意坚持原有技术, 并以其强势的专利保护阻挠二代技术的引入, 从而导致A企业技术出局。对不同的行业来说, 专利保护的作用力是不同的 (Levin , Nelson & Winter, 1984) 。例如, 在化工和医药行业, 专利是防止竞争对手复制的有力工具, 而在电子行业中, 存在着很多类别的产品和技术难以由专利来加以保护, 更多类别的产品或周边技术即便受到专利保护, 但专利保护的作用力也是很小的。

总之, 在主导设计已经建立的情况下, 很多后发企业被锁定在市场之外是与业内巨头专利保护的存在及作用力密切相关的。

三、国产手机行业案例研究

根据迈克尔·波特的战略集团理论, 将中国手机市场上主要的品牌商分为四大战略集团: (1) 技术领先战略集团, 主要是以诺基亚、摩托罗拉、三星、索尼爱立信等国际知名企业为代表, 具有很强的技术背景并占领60%以上的市场份额。 (2) 品牌战略集团, 以联想、中兴、海信为代表, 主要依靠原有领域的品牌影响力, 市场份额的变化比较稳固。 (3) 渠道战略集团, 以波导、TCL、厦新等拥有渠道资源的制造企业为主, 企业数量较多, 竞争激烈, 市场份额变化大。 (4) 价格战略集团, 家电类背景制造企业居多, 总体数量众多, 主要依靠生产制造能力开展竞争, 竞争策略雷同, 目标市场集中, 竞争最为激烈, 市场份额小且极其不稳定, 代表企业有CECT、天时达、中侨、创维等。

从1998年开始, 国产手机品牌开始登上中国手机市场竞争舞台。凭借低端市场价格竞争和本土化的渠道优势, 国产手机在2003年取得突破性的发展, 占据国内50%以上的市场份额, 形成与诺基亚、摩托罗拉、三星等洋品牌分庭抗礼之势。之后, 随着洋品牌战略的迅速调整, 并深入中低端市场, 国产品牌的市场占有率逐年下降, 如图2所示:

核心专利和关键技术的缺失, 以及研发力量的薄弱, 成为国产手机跟国外品牌手机企业竞争的最大薄弱环节。

(一) 技术“软肋”。

手机的技术大致分为三层:底层的芯片、中间的软件和表层的外形。对于最核心的芯片技术, 世界上只有德州仪器、高通、飞利浦等少数几家专业芯片厂商手中握有芯片级技术;完全掌握手机模块和协议层软件技术这个层次的企业主要是摩托罗拉、索爱、三星等手机巨头;第三层是手机外形技术, 近年来日韩以及中国台湾省企业进步很快。在产品的研发和技术方面, 国产手机品牌在研发方面投入的资金和时间较少, 而研发的漏洞最终直接导致了产品质量的缺失, 技术力量仍然主要集中在外层, 譬如结构外观设计、应用层软件开发、射频模块设计技术。从本质上说, 由于缺乏技术积累, 大多数手机企业仍然停留在组装加工的层面, 专用芯片、底层软件、TFT显示屏等核心部件主要依赖进口。核心技术的缺乏可以归结为两大主要原因:一方面国产手机起步晚, 后发劣势难以避免, 技术积累不足;另一方面在于国内各品牌生产商长期以来的研发投入不足, 学习、消化吸收能力较差。诺基亚和三星每年将其销售收入的10%投入研发, 仅诺基亚一家投入研发的费用比起所有国产手机的研发经费都要高出数倍, 所以国产手机首先必须重视核心技术的研发, 然后再在实践的基础上逐渐积累各项研发成果, 最后实现研发创新。

(二) 专利壁垒。

从目前情况来看, 国外厂商不仅垄断手机制造方面的核心技术, 也垄断了包括GSM和CDMA的通信协议标准专利。国外巨头掌握着GSM手机技术中约85%的世界基础专利, 欧美强势品牌在知识产权方面, 凡是能纳入专利的都毫无遗漏的纳入, 甚至将诸多本不可能被授予专利的商务模式、技术方法、服务方式等纷纷纳入专利范畴。国内手机生产商对于引进的各核心技术要付国外生产商占销售价格8%~13%的专利使用费, 国产手机的利润空间进一步被挤压, 价格优势丧失, 直接导致国内品牌手机竞争力下降。从我国DVD厂商和韩国手机厂商因高额的专利费而全面溃败的遭遇就可以看到这一问题的严重性。而且, 知识产权保护已成为跨国公司打压国内品牌的非常规性武器。2006年诺基亚以手机外观被侵权为由, 将深圳天时达等四家公司送上被告席, 请求赔偿侵权损失50万;此外, 由于涉嫌手机外观设计侵权, 韩国三星手机起诉台湾、香港、大陆等多家手机制造商和经销商。国产手机都面临侵权诉讼的潜在危险。以双模双待概念起家的宇龙等厂商亦同样遭遇过知识产权的纠纷。资料显示, 在全球范围内, 诺基亚、爱立信、摩托罗拉、三星、飞利浦等企业的GSM专利申请总数已从2004年的2, 400多件增加到目前的3, 000多件, 而同一时期, 中国申请到的GSM手机专利数量仅为327件 (中国企业报, 2008年4月) 。

四、结语

本文分析了主导设计形成之后而发生的技术出局的影响因素, 并以国产手机行业发展为例研究了学习投资不足、竞争者专利的作用力对于行业竞争力的影响, 指出研发力量薄弱、核心技术缺失及国外品牌的专利控制增加了国产手机生产企业技术出局的可能性。3G的到来给国产手机创造了不可多得的机遇, 尤其是3G的三大标准之一的TD-SCDMA是中国自己的标准, 国产手机生产商应当重视核心技术的研究与开发, 丰富产品线, 注重外观工业设计, 形成自主知识产权, 完善品牌营销策略及服务体系, 同时在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 在行业协会的协调和促进下, 通过行业内战略联盟的方式, 充分利用3G有利机会, 实现国产手机行业的崛起。

参考文献

[1].Melissa A.Schilling.Technological lockout:An in-tegrated model of the economic and strategic factors driving technology success and failure[J].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1998, 23 (2) :267~284

[2].Anderson P, Tushman M.Technological discontinui-ties and dominant designs:A cyclical model of techno-logical change[J].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 1990, 35 (4) :604~633

[3].薛红志, 谭劲松, 何铮.技术动荡期的技术消亡及其战略驱动因素研究[J].研究与发展管理, 2007, 6

[4].刘常勇、谢洪明.企业知识吸收能力的主要影响因素[J].科学学研究, 2003

[5].吴隆增, 许长青等.吸收能力对组织学习和组织创新的影响——珠三角地区高科技企业的实证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 2008

[6].三星将发起手机专利侵权诉讼[N].南方都市报, 2006-2-16

茶叶行业研究报告 篇5

一、茶叶的概述

(一)茶叶的介绍:

茶叶别名:茶、槚(jiǎ),茗,荈(chuǎn),拉丁文名:Camellia sinensis(L.)O.Ktze.山茶科、山茶属灌木或小乔木,嫩枝无毛。叶革质,长圆形或椭圆形,茶叶指茶树的叶子或芽。可以用开水直接泡饮,依据品种和制作方式以及产品外形分成六大类。茶叶饮品被誉为“世界三大饮料之一”。茶叶的故乡在中国,饮茶始于中国。

(二)茶叶的特点

茶叶性味甘,苦,微寒,是我国传统的天然保健饮料。人们已经发现茶叶中所含的化学成分达500多种,其中主要成分有咖啡碱、茶多酚、蛋白质、氨基酸、糖类、维生素、脂质、有机酸等有机化合物,还含有钾、钠、镁、铜等28种无机营养元素,各种化学成分之间的组合比例十分协调。

适度饮茶对人体有一定的医疗保健作用。它能提精神、去疲劳、助消化、能消炎杀菌、防治肠道传染病,能防暑降温,解渴生津。

二、茶叶行业的发展状况及发展趋势

(一)茶业行业产业链模型

(二)国际茶叶产业发展概况

茶叶作为三大无酒精饮料(茶叶、咖啡、可可)之一,早已被世界各国所接受,全世界已有 50 余个国家发展茶叶种植。受自然气候条件利好和全球经济转暖的影响,2013 年全球茶叶种植、生产、消费均保持上升趋势,茶叶国际贸易略有下降,供销基本持平。据国际茶叶委员会(ITC)统计,2013年全球茶叶产量490.7万吨,同比上升6.5%,再创历史新高。从地区看,亚洲茶叶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八成以上、非洲占一成左右、其余为欧州及其他地区。从国家看,中国茶叶产量192万吨,同比上升7.55%,占全球茶叶总产量39.12%。印度、肯尼亚、斯里兰卡和越南位列世界前五,上述5国茶叶产量之和占全球茶叶总产量82.94%。

据国际茶叶委员会(ITC)统计,过去十年间全球茶叶产量以年均4.08%的速度增长,动力主要来自生产率的提高和茶叶种植面积的扩大;茶叶消费以年均 3.81%的速度增长,茶叶产量增加的主要原因是稳定的油价、充足的劳动力和适宜的气候。

预计 2023 年,茶叶产量将提高 41%,2033年将达到现有产量的1.77 倍,而中国将成为世界产茶国中产量增长最快的国家。

从国际茶叶贸易情况看,世界茶叶消费国超过 120 个,长期以来,俄罗斯、英国、巴基斯坦、美国和埃及五个主要进口国家的进口量占世界茶叶进口总量超过 40%。

国际茶叶委员会统计数据显示,2013 年,全球出口茶叶186.5万吨,肯尼亚出口 49.4万吨,同比上升14.88%,占比26.48%,继续保持世界第一;我国出口 32.58万吨,占比17.47%,位居第二,;斯里兰卡、印度和越南位列其后出口量分别为31万吨、21.5万吨和14万吨,以上五大出口国总占比达79.61%。2013年,全球茶叶进口 171 万吨,比 2012 年上升 5.4%。俄罗斯进18.50万吨,为世界最大茶叶进口国;美国进口13万吨,位居第二;巴基斯坦进口12.7万吨,位列第三,美国、埃及紧随其后。

就茶叶消费类别看,虽说红茶的全球消费量从2002 年的70%下滑至目前的 60%左右,但仍为全球消费量最大的茶叶。在大多数亚洲国家、中东、俄罗斯和西方国家,饮用红茶仍是传统消费;而中国、日本、越南和北非为主要的绿茶消费地区。随着我国的国际影响力提升,中东、印度、巴基斯坦以及西方国家,饮茶口味正逐步改变,绿茶越来越 受欢迎;在北美洲、部分欧洲国家,乌龙茶、普洱茶也得到更多消费者的认知 与青睐。

(二)国内茶叶产业发展概况

在茶叶种植方面,近年来,国家持续加大对农业产业扶持力度,中国茶叶产业的发展得到了各级政府的高度关注和大力推动,茶区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种植面积逐年增加,绿色、有机、低碳以及标准化茶园发展速度明显加快。2013 年我国茶园面积达到 257.93万公顷,较上一年新增 29.94万公顷,增幅为13.13%,其中可采摘面积为 194.50 万公顷,占茶园总面积的 75.41%。另据农业部统计数据显示,2013 年全国茶树无性系良种面积达 到 135.40万公顷,同比增加 29.33 万公顷,占茶园总面积比例为 52.49%。2013 年全国 无公害茶园面积到达 164.13 万公顷,占全国茶园总面积的 63.63%。全国有机茶园面积达到15.2万公顷,占全国茶园总面积5.89%。

在茶叶产量方面,随着我国茶叶消费市场的增大,茶叶生产也不断升温,产量连创 新高,产品结构不断得到优化,有资源优势和市场竞争力的茶叶品种发展迅速。2013 年全国茶叶产量继续保持增长态势。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3年全国茶叶 总产量达到 192.45万吨,较 2012 年增长 7.53%。

2004年至 2013年我国茶园面积、茶叶产量统计图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恒泰证券整理

我国茶叶生产在品种分布上,呈现出明显的地域特征。根据农业部 2009-2015 年《全国茶叶重点区域发展规划》,我国茶叶生产划分为长江中下游 名优绿茶重点区域、东南沿海优质乌龙茶重点区域、长江中下游特色及出口绿 茶重点区域、西南红茶及特种茶重点区域四大区域。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3 年全国茶叶产量前五的省份分别是福建省(34.70 万吨)、云南省(30.17 万吨)、四川省(21.95万吨)、湖北省(22.20 万吨)和浙江省(16.86 万吨)。2012 年,我国绿茶产量约124.9万吨,占全国茶叶总产量的 64.89%,乌龙茶、红茶与黑茶约分别占茶叶总产量的 11.90%、10.29%与10.24%。

从国内茶叶消费来看,消费整体呈现多元化、高品质的发展趋势。绿茶消 费仍占市场主流,大宗绿茶消费情况较往年总体变化不大,乌龙茶市场稳步扩 大,红茶、黑茶市场销量不断提升,普洱茶市场总体趋于平稳并呈恢复性增长。

(三)行业市场规模

我国茶叶内销数量从 2002 年的 48 万吨,增长至 2013 年的 125 万吨,成为全球第一大茶叶消费国,年均增长率为 8.29%。

2004年至 2013年我国茶叶内销量统计图

数据来源:中国茶叶流通协会、恒泰证券整理

据国际茶叶委员会统计,国际茶叶消费大国的年人均茶叶年消费量在 2 千 克左右,如土耳其(3.16kg)爱尔兰(2.19kg)英国(1.94kg),而我国目前虽说年总消费量达72.57万吨,但人均茶叶消费仅 0.57 千克,我国饮茶的普及率不及30%,市场空间及潜力巨大。

从外销市场上看,绿茶、红茶、特种茶(乌龙茶、花茶、普洱茶等)为我 国茶叶出口的主要品种。其中绿茶出口规模居世界首位,约占世界绿茶贸易量 的 八成左右。而作为当今世界茶叶消费的主体的红茶,市场主要集中在欧美、中东等国家和地区;我国生产的红茶以中、低档居多,由于肯尼亚、斯里兰卡、印度等国的竞争,加之我国缺乏红茶优秀加工企业,短时间内国内红茶出口增长空间有限。

就各地区而言,以俄罗斯为代表的独联体各国是我国茶叶出口增速较快的市场。其中,俄罗斯茶叶市场消费需求较为稳定,年进口消费量 18.5 万吨,近年来一直稳居世界首位。根据国家商务部茶叶出口统计报告显示,2014 年我国茶叶主要出口至摩洛哥、香港、美国、毛里塔尼亚、日本、德国、俄罗斯联邦、多哥、阿尔及利亚和塞内加尔等国家 / 地区,出口至这 10 个国家 / 地区的茶叶占我国茶叶出口总额的 56.75%。其中摩洛哥依然是我国最主要的茶叶出口市场,2014 年我国出口至摩洛哥的茶叶占我国茶叶出口总额的 18.11%。在我国茶叶出口前 10 大市场中,2014 年中国对多哥的茶叶出口量同比增加了38.6%,金额同比增长了 50%,增长最快;对塞内加尔出口量及金额同比均增长30%以上,对香港地区的茶叶出口量同比增加了4.9%,金额同比增长了 33.5%。对德国茶叶出口量同比增加了24%,金额同比增长了 15.4% 在亚、非伊斯兰国家,绿茶已成为当地人民生活基本必需品。摩洛哥是我国茶叶出口第一大市场,2014年销量达 5.9 万吨,占我国茶叶出口总量18%。美国作为我国茶叶出口量排名第三的市场,出口量及金额均有所下降,塞内加尔作为我国茶叶出口的新市场增速迅猛。

在欧盟国家中,红茶占欧盟茶叶市场的 91%,红茶市场几乎饱和,进一步增长的空间已经不大;而绿茶市场正逐步扩大,特别是在高收入国家,如德国和法国。欧盟是目前世界上农药 MRL 标准订的最严格的地区之一,欧洲大部 分国家均执行欧盟的 MRL 标准。受其影响,中国作为欧盟绿茶最大的供应国,在欧盟市场的份额有所下降。但随着我国大面积无公害茶园和有机茶园的建立,2014年我国对欧盟茶叶出口有所恢复。

在特种茶(乌龙茶、花茶、普洱茶)出口上,亚洲地区(以日本市场为主)占绝大部分,据2014商务部茶叶统计报告,2014年我国特种茶出口量为2.45万吨,主要进口国为日本,品种为乌龙茶。出口日本的乌龙茶以茶饮料原料为主,而日本乌龙茶饮料市场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已进入稳定期。

三、影响行业发展的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

(一)有利因素

1、国家产业政策支持

我国作为农业大国,农业始终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点,近几年不断推出一系列的惠农政策。茶叶属于农产品,加之我国茶叶品种分布广的地域特征,各地方政府都在积极推进本地茶产业的发展。

2、市场需求稳定增长

我国作为茶叶产销大国,饮茶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随着生活水平提高,更多国人开始倡导健康生活方式,茶叶以及茶叶饮料已受到越来越多消费者的青睐,消费群体扩大的同时,对于其他饮料的替代作用也在逐步增强。

3、交通运输及物流业的发展

随着交通运输特别是物流行业的发展,茶叶消费的地域性垄断正不断被打破,尤其是电子商务的兴起,茶叶企业的销售半径可迅速扩展至全国,消费者也可以更加方便快捷地购买、品尝各类茶产品,从而带动各类茶叶、茶产品市 场快速增长。

(二)不利因素

1、行业集中度低 我国茶叶产业链上游目前仍以家庭式小作坊生产为主,产业集中度低,企业分散且规模小。这使得大部分茶园仍处于单产较低、管理分散的状态,限制了机械化作业的推广以及产业标准化的落地,由此带来的是产品质量不稳定、品牌难以形成等问题。

2、深加工技术水平落后 我国茶叶深加工技术水平相比发达国家而言仍存在较大差距,茶叶产品仍以初加工为主,产品技术含量及附加值较低。

四、我国茶叶产业目前存在的问题

(一)存在的问题

目前,中国茶叶在世界上是产茶大国,但还不是产茶强国。与世界各主要产茶国比,我国茶叶生产处于微笑曲线的底端,还存在以下问题:

1、茶叶单产低

我国茶叶单产仍处于较低水平。我国茶园面积占世界茶叶面积超过一半,但是产量未达到40%。印度茶园面积不到我国的一半,但茶叶产量却达到我国产量的60%以上。茶叶单产低,表明我国茶叶生产的效益低。造成单产低的原因主要是茶叶生产投入不足及一些地方重规模、轻质量,种扩大面积、轻提高单产和品质所引起的。

2、劳动效率低

茶叶是劳动密集型的产业,从茶叶的种植到采摘、加工和销售都需要大量人工。据统计,我国目前有8000万茶农,另外还有2000万以上涉茶人员从事茶叶销售、茶馆服务等第三产业的工作。但是,从另一方面也反映出我国茶叶生产劳动效率低问题。2012年,我国人均产茶只有22.34公斤,而印度为546公斤、斯里兰卡为402公斤、肯尼亚是为649公斤。在南方茶叶产区,很多农民并不是专业从事茶叶的生产,而是从事多种农副产品的生产。加上缺乏必要的技能培训,普遍存在专业技能缺乏等问题。这与国外茶农有很大区别,在印度、斯里兰卡和肯尼亚,茶农受雇于农场主,大多数人只从事茶叶生产工作,并且经过良好的职业培训,能够熟练掌握各种专业技能。

3、组织化程度低

1984年茶叶放开经营后,我国大多数茶园已经承包给农户,茶叶生产是以家庭为单位。在印度、肯尼亚、斯里兰卡,他们大多以大型农场为主,实行企业化的管理和经营。日本和台湾和我们一样,茶园的所有权也归农户所有,但是他们建立了十分完善的社会化服务组织,并且组建合作社,实现合作生产,也较好解决茶叶生产分散问题。我们国家在把茶园承包给农户后,并没有建立与之相适应的社会化服务组织,农民是一家一户独立生产,没有形成联合,由于管理水平的不一致,导致茶叶生产和经营过度分散。

4、茶叶的标准化程度低

茶叶商品化程度越高,对茶叶的标准化水平和加工工艺要求也就越高。其中一个重要的标志就是茶叶加工的机械化。目前,我国名优茶生产还不能实现全程的机械化加工,大多数还是采用手工制作,作坊式生产。大宗茶生产也是采用半机械化加工,不仅生产效率低,而且生产产品的标准化水平也不高。在印度、斯里兰卡和肯尼亚,茶叶加工已经实现了全程机械化生产。在日本不论是茶园的管理,还是茶叶的加工,也都基本实现了标准化管理,机械化生产。生产的产品一致性很高,为茶叶品牌化经营奠定坚实的基础。

5、缺乏龙头企业

目前,国内市场处于竞争无序的混乱状态,市场分散,大多数为中小型企业,对于某个地区来讲,有区域性的龙头企业或者知名品牌,但就全国市场而言,没有一家企业可以占据2%的市场分额。这种状况,不能够发挥规模化生产的效应,不利于资源的优化组合,不利于品牌的树立。今后一段时期,整个茶产业将面临大的整合,竞争将日益激烈,大量的茶企业将被购并或者被淘汰出局,强者更强,弱者出局。

(二)应对措施

不断变化和发展的中国茶叶市场给企业带来众多的机会,因此,把握未来的发展趋势是行业发展的关键,也是企业正确投资的关键。根据当前茶叶发展现状,现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把握市场热点转换。

从目前情况看,产量增加,市场热点不断,多茶类协调发展已经成为我国现阶段市场主要特征。2004年非典时期引发的绿茶消费热,2005年铁观音消费热,2006年普洱茶消费热,几乎每年都有新的消费热点形成,很好带动茶叶消费整体上升。尤其是普洱茶热的兴起,对我国现阶段茶叶市场将会产生较深远的影响。首先,其他的茶叶都是愈新愈好,而普洱茶越陈越值钱,这样普洱茶除了具有商品本身饮用价值外,还具有收藏价值。二是与其他茶叶品种相比,普洱茶生产能够形成规模生产。普洱茶只要是云南大叶种晒青茶,都可以作为原料。发酵过程类似葡萄酒的生产,可以通过控制温度和湿度来形成质量相对一致的品质;此外,其他茶叶品质最主要取决于原料,而普洱茶更多是在工艺,将不同等级的茶叶拼配在一起可以调出不同风格的口感,厂家可以采用自己独特的工艺形成独有的品质,有利于品牌的树立。

分析这几年茶叶市场热点,非典带动绿茶的消费热带有一定偶然性,是一次成功的事件营销。但是,铁观音和普洱茶热的形成,是对茶叶品质特征准确把握和有效的宣传,成功创造出新的市场发展空间,对行业更具有影响力。我国是多茶类的国家,每个茶类都有不同的品质特征,个性化十分明显,如何根据消费者不同的需求,通过对加工工艺和品饮方式的改进,形成市场卖点,促进需求的增加,使各个茶类都能够协调发展,这样才能使我国多茶类优势得到充分发挥。铁观音热形成是经过十多年的市场培育,普洱茶热更具有创新的成份,绿茶热很好利用非典事件,下一个热点需要形成同样需要依靠创新和大家共同培育。

2、发展名优茶,兼顾大宗茶。

我国名优茶的产量从2000年14.4万吨,增长到2011年的67.6万吨,年均增长近12%。名优茶的产值从55亿元,增长到2011年的560亿元。名优茶产值占总产值的比重逐年在增加,到2012年,名优茶的产值已经达到茶叶总产值的71.8 %。名优茶的快速发展已经成为提高茶叶行业经济效益提高的重要推动力量。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品质的要求已经提上日程,现在许多企业已经开发出有机茶,打造名优茶品牌将是茶企业必经之路。但是,目前名优茶已经遇到了成本不断上升的问题,不少地区已经出现采茶工不足的问题。名优茶的发展日益受到限制。由于在产品质量上过分注重外形,不仅给采摘带来困难,而且增加了加工工艺的复杂程度,这也是名优茶不能完全实现机械化采摘和加工的重要原因,也是制约名优茶规模化经营的重要原因。如何引导茶叶消费由重外形向重内质转变,是名优茶今后能否继续得到快速发展的关键,尤其是名优绿茶显得更为迫切。这几年,有机茶发展已经使部分消费者改变对茶叶品质的判别标准,从外型转向内质,而且逐渐把安全、好喝作为判断品质的标准。普洱茶市场兴起,可以说是对传统茶叶品质判断标准的颠覆,并且创造了新的市场发展空间。随着QS制度的全面实行,茶叶销售逐渐要从散装茶销售转向包装茶的销售,这将会为众多品牌企业带来机会,应该通过包装和品饮方式的创新来促进饮茶方式的改变。

另外,企业过分重视名优茶生产和经营,不愿意生产适合普通消费者的中低档茶叶,这也是制约当前茶叶企业规模扩张的问题。其实,大宗茶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我国茶叶市场需要象“猴王”“京华”等质量稳定“老百姓”品牌的茶叶。今后,茶叶还面临进入超市销售的问题,这也急需发展中低档品牌的包装茶叶。

3、打造茶叶品牌。

茶叶品牌有两类,一类是产品品牌,以中茶、竹叶青、大益和龙生为代表;一类是通路品牌,以天福、吴裕泰、张一元为代表,谢裕大、茶乾坤及武夷源等为补充。从这几年情况看,由于茶叶市场发育不成熟,通路品牌发展较为成功,适应了目前茶叶消费多元化和个性化发展趋势。天福连锁经营在全国扩张很快,已经有600多家连锁店,成为国内最具有影响力的企业之一。其他的大多数还是区域性品牌,但是,成长数度也十分惊人。北京市场上知名品牌吴裕泰已有122家店,张一元也有85家店。从市场发展看,茶叶销售今后必须走复合通路,除了传统营销模式外,网络营销等新型营销模式也将被应用到茶叶销售中来,这对企业将提出更高的要求。企业一方面要通过扩大连锁经营规模,来迅速提高品牌的知名度;另一方面必须通过对企业资源进行整合,延伸企业经营的深度和广度,形成具有个性化产品和品牌。因此,具有实力的茶叶企业除了要加强通路建设外,还要加大企业对茶叶资源的控制能力,包括建立生产基地。我国产茶面积分布很广,资源也很丰富,但是优质资源有限,而且茶叶品质受当地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影响很大,特别是国家加大对原产地产品保护后,这些资源今后会成为稀缺资源,更具有价值。

4、发展茶产品深加工

我国茶叶产能很大,如果全部投入生产,我国茶叶产量将远远超过目前的水平。因此,通过发展茶叶深加工,拓宽茶叶的应用领域,提高茶叶的消费量,也是我国茶叶能够得到持续发展的关键。在发展茶产品深加工方面,我国可以借鉴日本的做法。日本的茶叶深加工产品开发延伸到生活的各个领域。用乌龙茶、绿茶、花茶等为原料加工制成的茶饮料,销量已超过可乐等碳酸饮料,成为日本最常见的饮料。日本商店中的茶食品也琳琅满目,而应用茶叶提取物儿茶素等制作的抗菌、除臭产品更是多达数百种,茶叶有效成分还被广泛应用于化妆品、洗涤剂、茶染服装等。在我国,茶饮料、茶食品也已经具有相当规模,只是应用领域还有待于进一步扩大。

5、关注茶文化产业的发展

我国有悠久的茶叶历史,茶文化底蕴十分深厚,而且各民族的饮茶习俗各不相同,为我们提供了十分广泛的茶文化宣传资源。国家提出要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茶叶行业同样要以发展文化创意产业为新的引擎,推动产业升级。以茶文化为题材的旅游业、影视业、出版业、艺术品经营业、动漫业等同样也可以形成新的茶文化产业。现在,以经营茶文化为主体的企业也越来越多,例如以北京老舍茶馆和上海湖心亭为代表的依托地方特色茶文化为经营载体的茶馆企业。以北京圣唐古驿为代表的茶馆、茶博物馆等设计装修企业,以读图时代为代表的茶文化出版企业,加上茶叶的包装设计、茶具制作、广告宣传等,已经形成茶文化创意产业的雏形。应该说,我们的茶文化创意产业还刚开始,但是发展空间很大,我们要深入理解茶文化创意产业的内涵和外延,引导茶文化创意产业的健康发展

五、茶文化对现代社会的作用

(一)茶文化能够提高社会道德修养

茶文化以德为中心,重视人的群体价值,倡导无私奉献,反对见利忘义和唯利是图。主张义重于利,注重协调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提倡对人尊敬,重视修生养德,有利于人的心态平衡,解决现代人的精神困惑,提高人的文化素质;

(二)茶文化是应付人生挑战的益友。

在激烈的社会竞争,市场竞争下,紧张的工作、应 酬、复杂的人际关系,以及各类依附在人们身上的压力不轻。参与茶文化,可以使精神和身心放松一番,以应付人生的挑战,香港茶楼的这个作用十分显著;

3.有利于社区文明建设。

经济上去了,但文化不能落后,社会风气不能污浊,道德不能沦丧和丑恶。改革开放后茶文化的传播表明,茶文化是有改变社会不正当消费活动、创建精神文明、促进社会进步的作用;

4.对提高人们生活质量,丰富文化生活的作用明显。

茶文化具有知识性、趣味性和康乐性,品尝名茶、茶具、茶点,观看茶俗茶艺,都给人一种美的享受;促进开放,推进国际文化交流。国际茶文化的频繁交流,使茶文化跨越国界,广交天下成为人类文明的共同精神财富。

六、总结

网络剧行业深度报告 篇6

网络剧突破电视端的内容限制,可顺畅切入游戏、电影市场,IP拓展性远远胜过传统电视剧。网络剧更为年轻的受众定位,具备强劲的IP转换价值。

而网络剧的制作方,在产业链中上承IP、下接渠道,是产业链核心环节。

版权市场:传统的在线视频模式

版权市场的产业链包括制作方、在线视频、广告主。

? 制作方:

1、将内容出售给在线视频,这是主要收入来源,通常模式为买断模式,但对于部分小型PGC团队也有广告分成模式。

2、在内容中做植入广告,是次要收入来源。

3、主要成本与普通电视剧制作成本类似,包括演员成本、IP成本等。

? 在线视频:

1、主要收入来源为广告收入,包括贴片广告、暂停广告等等。根据我们的产业调研结果,在线视频内部,对于热门内容,如果广告收入能达到版权价格的50%,就算较好的结果了。

2、由于网络剧的IP拓展性极强,部分在线视频已经介入手游发行业务。

3、主要成本包括版权成本和带宽成本。

? 广告主:为版权市场的最终变现对象,目前在线视频广告主以快消、汽车、IT为主。

衍生市场:产业链中游

从IP授权的角度来看,网剧通常处于产业链的中游,获取文学IP进行创作,而后自身IP可以改编为游戏、电影、周边等衍生品。关于IP授权模式,目前游戏是以分成为主,其余以买断为主。

我们将IP产业链分为诞生期、培育期和变现期:

? 诞生期(文学、漫画):低制作成本、低利润、低试错成本,容易获取最优质的剧情,诞生最伟大的IP。

? 培育期(电视剧、动画):中制作成本、中利润、中试错成本,可以最持续、最大面积地影响受众。

? 变现期(游戏、电影):高制作成本、高利润、高试错成本,可以最快最多地将IP的价值变现。

网络剧处于培育期的核心位置,上接文学,下接电影与游戏,具备IP发现与放大功能,价值极高。

市场规模:版权与衍生齐飞,三年十倍空间

? 版权市场:目前市场上,并没有对网络剧市场规模详细统计,但根据我们对产业链的调研,2014年网络剧的版权市场规模应该在30~40亿之间,约占内容采购量的40%。而根据艺恩咨询的数据,2014年网络自制剧的市场规模约为15亿。我们预期,随着行业的快速增长,2017年网剧版权市场规模可达138亿。

? 衍生市场:目前主要的衍生市场是游戏与电影市场,未来可能开发的是玩具、服饰等周边市场。按照网剧IP占2017年电影、游戏市场12%计算,衍生市场可达287亿。

正版时代,强势内容价值凸显

用户为内容付费的习惯在迅速提升,昭示正版时代的到来,而优质内容的价值会得到进一步的提升。我们预期,1~2年内,业内会出现单集成本过1000万的大剧。

自2004年11月乐视网成立以来,中国在线视频行业虽然经历了10年的发展,成为互联网生态中的重要环节,但受困于商业模式,行业整体依然无法实现盈利。

其主要原因包括:

? 在线视频的流量价值远大于收入价值,BAT等巨头对流量的争夺将行业拖入长期亏损。

? 用户对渠道不忠诚,行业先发优势极其微小。

渠道黏性提升,商业模式质变

1、《盗墓笔记》创造历史,昭示正版时代到来;

2、盗版渠道被政府封杀;

3、具备良好付费习惯的90后开始具备消费能力。

付费会员制是在线视频生态建立的基础,优质内容之争将更加激烈。游戏、电影等衍生市场开启。网剧IP价值远高于传统电视剧。在内容产业链中,目前IP价值较大的市场是电影和游戏市场。而电影和游戏市场的白热化竞争,也迫使CP方向上寻求IP。通过与电影和游戏市场联动发挥IP价值,网剧的市场空间得到成倍的放大。

内容产业白热化、IP重要性提升

电影、游戏等内容产业进入第三阶段,IP价值迅速提升。

? 第一階段、内容为王:渠道扩张初期,内容稀缺。拥有内容储备,具备快速开发内容能力的公司获胜。典型公司如2013年的多数手游公司、电影公司。

? 第二阶段、渠道为王:由于内容壁垒较低,渠道壁垒较高,故内容爆炸式增加,渠道溢价能力得到提升。典型公司如腾讯、万达院线。

? 第三阶段、IP为王:第一阶段新增的消费者对于不同内容进行多次消费后,逐渐具备对内容的选择能力,此阶段强势内容可以逆袭渠道。典型如网易。在这个阶段,具有成熟IP的优质内容获得超额发展。而IP的价格也获得极大提升。

市场成熟,倒逼海量IP上线,版权市场和衍生市场的成熟,将倒逼海量IP向网络剧转化。4G时代,移动视频增量巨大,视频是对流量最为敏感的应用类型,我们预期,随着4G时代的到来,视频需求会有一个非常大的增量。

谁是赢家:长剧,转型为王;短剧,渠道为王

网剧市场目前呈群雄逐鹿的态势,视频网站、独立制作公司、传统影视剧公司、传统广电均有布局。

长剧和短剧领域,都可能出现内容巨头,但两者不同的产业生态,喻示了不同的巨头之路。

? 长剧:制作成本较高,为回避风险,通常购买IP,核心竞争力在于IP的把控能力和内容制作能力。传统影视公司优势巨大,故巨头大概率出自转型坚决、机制灵活的传统影视公司。

我国钢铁行业研究 篇7

目前, 我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钢铁生产国, 而澳洲及巴西则是全球主要的铁矿石出产国, 两国控制着我国钢铁的生产命脉。其实, 我国同样也把对方的命运抓在手上, 但是每次铁矿石谈判, 我国都是任人宰割, 特别是2011年, 我国钢铁企业则完全放弃了对铁矿石价格的谈判。这是因为在供需双方的议价能力上, 规模只是提高议价能力的要素之一, 产业集中度、替代品、纵向整合能力等要素综合决定了双方的议价能力, 而我国大部分钢企近年都把发展的重心放在钢铁产能的横向扩张上, 而较少投入资源在钢铁产业价值链来构筑竞争优势, 使得我国在最近几年的铁矿石谈判中一直处于劣势, 并且导致铁矿石等资源的价格一直上涨。钢铁行业存在创新能力不强、产品结构不合理、产业集中度较低以及产能过剩等方面的问题将严重影响我国钢铁产业的健康发展和钢铁行业的国际竞争力。

二、国内学者对我国钢铁行业存在问题的研究

刘汉章 (2002) 详细分析了我国钢铁行业和国外的差距, 指出虽然我国的钢铁总产量很大, 但我国钢铁行业的总体技术装备和生产专业化程度都比较低, 而产品耗能则非常高, 因此我国钢铁行业的生产率和钢铁产品的品种、质量、附加值等都远远低于发达国家, 钢铁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缺乏竞争力。另外通过分析, 他认为我国钢铁产业的集中度比较低。对于中国钢铁产业出现集中化较低, 并且还在继续下降的原因, 李拥军等 (2006) 给出了他们的解释:由中国的市场化进程、市场区域划分、钢铁产业发展周期、钢铁产品消费结构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导致的。

以上学者都是从定性角度来分析我国的钢铁行业, 并没用使用具体的模型方法来证实自己的观点, 对钢铁行业的分析显得缺乏说服力, 因此后面的许多学者为了增加对钢铁行业问题的解释能力, 使用了很多方法来论证他们的观点。高铁梅、孔宪丽等 (2003、2004) 利用时差相关分析、马场方法等方法筛选了许多和钢铁行业相关的经济指标, 最终合成了反映我国钢铁行业的景气指数, 这是我国学者首次对国内行业增长率波动景气指数进行的研究, 为我国政府、钢铁行业等相关部门准确判断当前和未来的钢铁行业发展方向提供了依据。徐康宁、韩剑 (2006) 通过对我国1992~2004年钢铁行业产业集中度 (CR4和CR10) 的变化分析得出中国确实存在逆集中化现象, 作者还构建了一个反映产业空间集中度的指标, 对全国各地区钢铁行业的主要产品离散性进行了实证分析, 得到我国钢铁行业在地区间更加分散的结论。较低的集中度不仅影响钢铁行业的效率, 而且还严重削弱了我国钢铁企业在获得铁矿石、能源等资源上的谈判能力。

钢铁行业属于资本和资源密集型的产业, 因此规模经济是钢铁行业发挥产业效率和竞争力的主要因素, 而许多学者对我国钢铁行业是否存在规模经济的分析结果都不是很理想。焦国华等 (2007) 利用数据包络分析法对我国主要的大中型钢铁企业的规模效率和相对效率进行了具体的实证分析, 得到企业的规模并不是企业经营效率的决定性因素, 某些中小型钢铁企业也可以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率, 不少大型钢企的相对效率较低。作者还建立了一个分析钢铁企业规模和效率的模型, 得到我国钢铁行业目前并不存在规模经济的特征, 这可能是由我国钢铁行业集中度较低导致的。杜春丽等 (2009) 通过格兰杰因果检验法对我国的宝钢、唐钢、鞍钢和武钢的规模和效益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 也得到钢企的规模效应在我国表现得并不明显的结论。

针对我国钢铁行业较低的集中度和规模经济效益不明显的现象, 政府出台了很多产业政策, 但是以上学者都认为国家的产业政策应该注意导向性, 减少对微观经济层面的直接干预, 相关部门应该将政策重点转移到建立一个优胜劣汰的市场竞争机制上。但是, 政府“扶大限小”的产业政策使得市场竞争机制很难发挥作用, 因为这种政策使效率较低的大企业免于面对高效率中小企业的竞争压力, 而且会使钢铁企业更加注重扩大企业规模而不是企业效率, 导致市场上存在大量效率低下的企业。郎莹、王东杰 (2009) 认为, 由于国内产业政策的调控和企业追求规模经济的内在要求等因素的影响, 最近几年我国钢铁行业横向并购的现象很多。如2005年的鞍钢和本钢合并、2006年唐钢并购承钢和宣钢、2007武钢并购昆钢、2008年唐钢和邯钢并购、2009年鞍钢和攀钢并购等。这些企业的横向并购将使我国钢铁产业的集中度得到提高, 而且有利于企业实现规模经济。作者指出要提高并购的绩效, 并不能一味地由政府主导, 而应该大大发展市场化并购, 维护市场的有效竞争。

三、我国钢铁行业现状

2010年是“十一五”的收官之年。钢铁行业总体呈现恢复性增长的良好运行态势。粗钢产量突破6亿吨, 达到62, 665万吨, 比上年增加5, 309万吨, 增长9.26%;钢材产量79, 627万吨, 增长14.68%。但同时也是我国钢铁行业极其困难的一年, 产能过剩加上钢铁行业受到国外铁矿石资源的约束, 使得2010年我国大中型钢铁企业销售利润率仅为2.91%, 远低于全国工业企业6.2%的平均水平, 成为全国工业行业中利润率最低的行业, 其中生产成本的大幅度上涨是造成钢铁企业利润下降的主要因素。

“十二五”期间, 布局调整和产业升级将成为我国钢铁工业发展的主旋律。钢铁行业间的兼并重组将提速。我国钢铁工业将会面临三方面的挑战:首先, 国内经济增速将有所降低;其次, 生产要素成本呈逐步上升态势。今后一个时期, 劳动力、原燃料价格等将呈现上涨趋势, 必将挤压钢铁行业的利润空间;最后, 资源环境约束将进一步趋紧。

也就是说, 中国钢铁行业的根本出路在于创新, 钢铁行业发展到今天, 仅仅追求高的总产量的出路已经行不通了。虽然中国目前已经是一个钢铁大国了, 但还远远谈不上是一个钢铁强国。整体来说, 中国钢铁企业出口的钢铁产品档次、质量比较低, 技术含量不高, 利润也比较低, 缺乏竞争力, 这在很大程度上加重了整个钢铁行业的集体焦虑。中国钢铁业大而不强的状况如果不能得到改变, 无论是在国际铁矿石谈判中, 还是在与国际同行的竞争中, 都将处于不利地位。

摘要:钢铁行业作为重工业和基础原材料工业, 直接影响到国民经济的稳定运行。中国钢铁产业如何可持续发展, 如何由钢铁大国发展成为钢铁强国, 对我国国民经济稳定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钢铁行业,发展,创新

参考文献

[1]刘汉章.加入WTO对中国钢铁企业的影响及策略分析[J].中国工业经济, 2002.5.

[2]高铁梅, 孔宪丽, 刘玉.中国钢铁工业景气指数的开发与应用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 2003.11.

[3]徐康宁, 韩剑.中国钢铁产业的集中度、布局与结构优化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 2006.2.

[4]李拥军.中国钢铁产业为何出现逆集中化现象[J].经济纵横, 2006.9.

[5]焦国华, 江飞涛, 陈舸.中国钢铁企业的相对效率与规模效率[J].中国工业经济, 2007.10.

[6]郎莹, 王东杰.国内钢铁行业横向并购的形势与动因分析[J].经济纵横, 2009.2.

行业研究报告 篇8

《报告》由家具行业运行情况、五大家具产业区地理分布、特色区域发展概况、重点企业案例、行业科技进步现状、行业发展难点、相关政策实施效果、影响行业发展的利弊因素、发展前景预判及战略对策9大部分构成。

第一部分, 根据国家统计局和海关总署的数据, 从各子行业、主要地区、产品品种、主要出口目的地国家 (地区) 、各种出口贸易方式等角度入手, 对家具行业的产销、出口情况进行分析, 归纳出行业运行的特征及走势。

第二部分, 分述了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环渤海、东北、西部5大家具产业区各自不同的优势与特色。

第三部分, 从发展现状、发展优势、地方政府扶持措施、发展目标等方面, 介绍以“中国椅业之乡”、“中国家具出口第一镇”、“中国北方家具商贸之都”、“中国红木家具生产基地”为代表的家具行业特色区域的发展概况。

第四部分, 以成功开发三级市场的全友家私、做大做强家具出口的美克集团、立足办公家具生产的浙江圣奥、自主创新成就品牌效应的联邦集团, 以及大规模定制实践的尚品宅配5家企业为例, 展现家具企业在危机中把握商机所获得的强劲发展。

第五部分, 详细解析了近年来家具行业通过研制、引进先进生产设备, 开展创新设计, 实践大规模定制, 应用新型材料, 利用电子商务平台进行网络销售等手段, 对自身科技进步、健康发展的推动作用, 同时列举了全友家私、乐雅轩、雅露斯、怡丰名、尚品宅配、浙江圣奥、大自然、喜梦宝等企业的相关科技成果。

第六部分, 把握当前家具行业发展的难点, 主要是贸易摩擦升温加大出口风险, 部分家具卖场过剩, 区域性用工紧缺显现, 原创设计缺少助推力等方面问题突出。

第七部分, 研究遭遇国际金融危机以来, 国家的出口退税率回调、《轻工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等相关政策及地方政府扶持措施的实施, 对保障或促进家具行业发展的效果。

第八部分, 从利弊两面剖析目前影响家具行业发展的各种因素, 积极因素表现为经济工作会议传递发展利好信息, 城镇化进程拉动家具需求增长, 民生工程刺激家具消费走强,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庇护家具出口等;而不利因素则表现为外部经济复苏趋势仍不明朗, 财政金融风险依旧存在, 人民币升值压力加大, 农民收入增加困难, 家具市场遭遇多国挑战, 生产成本被推高等。

中国造纸行业运行报告 篇9

一、产销增长速度放慢, 企稳回升趋势逐渐形成

2009年7月, 造纸行业主要产品的产量增速比6月份有所下降。从单月指标来看, 7月份纸浆产量单月同比下降1.33个百分点, 增幅比6月份降低13.5个百分点;机制纸及纸板产量同比增长11.45个百分点, 增速比6月份放慢4.2个百分点, 其中未涂布印刷书写用纸和新闻纸同比分别下降5.61月份的15.85个百分点长 (5.47个百分点和17.98个百分点, 箱纸板产量同比上升5.23%, 但相比6仍出现较大降幅;纸制品产量7月份尽管实现了正增长) , 但增幅与上月份的80.77个百分点形成巨大反差, 其中, 瓦楞纸箱增长10.02个百分点, 增速比5月份略低。

从累计产量指标来看, 行业生产总体上实现了企稳。1~7月份, 纸浆累计产量为1070万吨, 同比下降9.34个百分点, 降幅比上月减少1.2个百分点;机制纸及纸板累计产量达到5082万吨, 同比增长6.16个百分点, 比上月多增0.2个百分点, 其中, 未涂布印刷书写用纸、新闻纸和箱纸板同比分别下降5.09和9.95和0.08;纸制品1~7月份累计产量达到2306万吨, 同比增长了14.53楞纸箱产量同比增长7.11个百分点, 比上月少增3.1个百分点, 其中1~7月份, 造纸行业销售额同比略微增长, 增幅相比上年同期出现明显下降, 但相比前6个月有所改善。2009年1~7月工业销售产值同比微增0.87个百分点, 比前6月加快0.5个百分点。其中, 纸浆制造业和造纸业同比分别下降15.85个百分点和3.05个百分点, 降幅分别比前6月份收窄3.3个百分点和0.3个百分点。纸制品制造销售形势相对较好, 同比增长8.64个百分点, 比前6月加快0.45个百分点。从行业销售形势来看, 去年1~7月份造纸业大体呈现探底回升态势, 其中二季度改善幅度较大, 进入7月份以来, 由于行业销售处于传统淡季, 回升速度有所放慢。预计着国内宏观经济形势的好转, 需求逐渐开始扩张, 行业销售的回升速度将逐步加快。

三.固定资产投资增长明显落后于各行业平均速度

2009年1~7月, 造纸及纸制品业累计共完成固定资产投资643.1亿元, 同比增长18.5个百分点, 增速比上年同期放慢7.7个百分点。从月度变化来看, 年初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 固定资产投资一度出现负增长, 而3月份以后投资增速逐步加快, 但从横向对比来看, 造纸行业的固定资产投资还处于相对低位, 距离全部行业的平均增速的33个百分点存在较大距离。造纸行业投资增速放缓的原因主要来自两个方面, 一是虽然国内经济形势已经明显好转, 但制造业产能过剩的问题仍然突出, 突出表现在CPI和PPI的同比负增长上, 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企业对市场前景的信心;二是国家"保增长、扩内需"的政策导向偏向于基础设施、民生工程的投入以及支柱性行业的振兴, 造纸业作为一般性制造加工行业所享受到的"政策红利"非常有限。

四.出口情况仍无明显改观

去年1~7月, 造纸及纸制品业实现出口交货值237亿元, 同比下降21.25个百分点, 与6月份相比略有改善, 但远低于去年同期的正增长5.09个百分点。其中, 纸浆制造同比下降42.95个百分点, 上年同期为增长21.35个百分点;造纸同比下降22.36个百分点, 去年同期为增长1.95个百分点;纸制品制造同比下降16.82个百分点, 上年同期为增长9.33个百分点。相比1~6月份, 各子行业的出口指标均有所改善, 环比指标均为正增长, 同比降幅有所收窄, 但幅度变化不大, 这表明外部需求的明显改善尚需时日, 预计去年下半年造纸行业的出口将有利于国际经济形势能否企稳回升。

中国水泥行业运行报告 篇10

受国家加大基础设施建设的拉动, 建材行业保持了平稳较快增长, 水泥产量增速回升。去年10月份, 水泥产量同比增长23.9%。

去年1~10月累计, 全国水泥产量13.41亿吨, 同比增长18.7%, 增速同比加快18.2个百分点。其中, 海南、内蒙古、四川等水泥产量同比增长超过40%, 上海、山东增长及5%。

二、销售增长情况

去年1~10月累计, 水泥制造业总体销售情况良好。水泥制造业累计实现工业销售值4608.67亿元, 同比增长19.2%, 增速比去年同期下降5.2个百分点。水泥制品制造业累计实现工业销售1949.95亿元, 同比增长22.8%, 增速较上年下降13.9个百分点。

去年10月份, 水泥价格有所回升。当月重点建材企业水泥平均出厂价289元/吨, 比上月上涨1元/吨, 同比下降14元/吨。

三、进出口分析

受国际经济形势下滑、外需减少的影响, 今年以来我国水泥出口数量继续减少。去年1~10月累计共出口水泥1339万吨, 同比下降40.9%, 水泥出口金额5.87亿美元, 同比下降37.8%。

四、企业经营情况

1. 不同规模企业经营情况

去年1~10月份, 大型水泥制造业企业工业销售值增速较去年同期有所加快, 而中、小型企业工业销售值增速度有所下降。其中, 小型企业实现工业销售值2189.87亿元, 同比增长21.7%, 增速较上年同期减少6.5个百分点, 中型企业实现工业销售值1971.86亿元, 同比增长21.7%, 增速较上年同期减少6.5个百分点。

水泥制品制造业企业中, 小型水泥制品制造业基数较高, 且增长较快;大、中型水泥制品制造业实现工业销售值增长缓慢。其中, 小型水泥制品制造业实现工业销售值1674.22亿元, 同比增长25.6%, 小型企业在水泥制品制造业中占有绝对优势。

2. 不同所有制企业经营情况

去年1~10月份, 除股份合作制企业和私营企业水泥制造业企业市场供需状况较好, 工业销售值增速超过20%, 其中私营企业实现工业销售值1638.59亿元, 同比增长20.7%。工业销售值增长最慢的是集体企业, 同比仅增长3.2%。

电子信息行业分析报告 篇11

关键词:通信设备;战略;出口;政策

[中图分类号]F830.49[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646(2011)07-0038-02

2010年以来,通信设备制造业主要产品产量保持低位平缓增长。2010年前三个季度,我国通信设备行业受电信业投资下降影响,仅增长15%,低于2009年同期17.5个百分点。同时,通信设备行业继续保持低位增长,前9个月销售产值和出口交货值增长10.1%和11.6%,低于全行业平均水平16.5和17.4个百分点。

2010年1-11月,通信设备制造业主要产品产量增速继续处于负增长状态。十二五规划明确了对三网融合、工业信息化、物联网、电子政务等领域的支持,对于通信设备行业是一个比较大的利好,未来几年通信设备行业需求空间将得到放大。2011年作为十二五规划第一年即国家战略转型第一年,信息化基础—通信网络建设必将成为投资重点。2011年投资的增长将来自运营商光通信网络投资的持续增加,同时无线通信投资规模将同比小幅上升,以及广电开始进行光网络建设。从投资重点来看,2011年运营商投资重点将在光通信领域,另外无线通信网络的无线覆盖及网络优化投资将明显增加;运营商节能减排投资将逐步开始。那么,在当前通信设备市场瞬息万变的形势下,我国通信设备企业该如何分析当前发展形势、把握未来市场发展方向、及时调整产品结构,并根据行业趋势制定发展战略呢?

一、由于电信运营业的持续繁荣,刺激通信制造业继续保持较快速度的增长,国内通信产品市场稳中有扩

进入2010年以来,我国电信运营业在前一段改革重组的基础上,深化改革,破除垄断,开展竞争,市场开发能力明显提高,综合实力进一步增强,全行业继续保持快速发展的良好势头。正是由于运营业的持续繁荣兴旺,为通信制造业创造了巨大的市场空间。

二、多种因素影响,出口增速减缓

三、我国通信制造业存在的问题

1.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不尽合理,重复生产,产品趋同,规模经济效益不很高;科研开发投资少,基础研究工作重视不够。

2.我国虽然已成为全球移动通信业制造大国,但远不是强国。

3.我国移动通信设备的元器件与零部件的本地化配套率还比较低,尤其是核心芯片(包括基带芯片与RF芯片)尚主要依赖从国外进口。

4.技术基础薄弱。

5.人才结构性矛盾突出。

6出口下滑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通信制造业的快速发展。

四、政策措施

1.落实扩大内需措施。结合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建设以及家电下乡、其他重点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的实施,进一步拓展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空间。

2.加大国家投入。

3.加强政策扶持。紧跟政策,抓紧研究进一步支持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

4.完善投融资环境。落实金融促进经济发展的有关政策措施,加大对电子信息产业的信贷支持。

5.支持优势企业并购重组。在集成电路、软件、通信、新型显示器件等重点领域,鼓励优势企业整合国内资源,支持企业“走出去”兼并或参股信息技术企业,提高管理水平,增强国际竞争力。

6.进一步开拓国际市场。继续保持并适当加大部分电子信息产品出口退税力度,发挥出口信用保险支持电子信息产品出口的积极作用,强化出口信贷对中小电子信息企业的支持。

7.强化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加快实施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推动产业创新发展。加强移动通信、笔记本电脑、软件、新型显示器件等领域创新能力建设,完善公共技术服务平台。

五、对通信制造业发展的建议

为了加快我国通信制造业的发展,使之能够满足迅速发展中的我国通信运营业的要求,并使我国尽快完成由一个通信设备制造大国向真正的移动设备制造强国的转变,在当前应着力抓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加快产品结构调整,提高高科技含量产品的比重。

2.花大力气掌握通信产品的核心技术。

3.采取有力措施,加快通信产品配套元器件各建设开发项目的实施,迅速加大通信设备的元器件、零部件本地化的配套能力。

4.充分利用我国移动通信运营业发展迅猛的优势,实施技贸结合、产用结合的方针,为国产设备提供更大的市场空间,要求运营企业在同等条件下,优先使用国产设备,以促进国内通信制造业的发展。

5.进一步加强沿海地区通信制造业,支持中西部地区有特色的通信制造业。

6.加大打击走私力度。为保护刚刚成长起来的国内移动通信产业和市场,有关部委要进一步做好反走私工作,并运用法律、经济手段规范市场行为。

7.落实出口优惠政策,调动企业出口的积极性,加大出口退税力度,为企业出口通信产品创造良好的环境。

8.创造良好创业环境,培养一流的企业家队伍。要深化产权制度改革,在分配制度上大胆探索,调动管理人员和职工的积极性,增强企业凝聚力,留住高素质人才。

[1]《电子信息产业经济运行动态》2010年第8期.

[2]《21世纪经济报道》2月12号刊.

作者简介:

何聪(1990.02—)男,四川成都人,中南大学土木工程专业本科在读,研究方向:土木工程方向。

中国水泥行业运行报告 篇12

1. 工业总产值增长情况

今年以来, 在国家加大基础设施建设等一系列拉动内需的政策效应作用下, 建材行业总体表现出增速回升的积极迹象, 但产能过剩问题仍然十分突出, 必须加大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力度。一季度, 我国水泥制造和水泥制品业分别实现工业总产值1033.38亿元和427.7亿元, 同比分别增长21.3%和23.3%, 增速分别较去年同期下降0.1和23个百分点。

在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拉动下 (一季度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8.6%) , 水泥生产扭转了去年下半年以来低速增长的局面。一季度, 全国水泥产量2.8亿吨, 增长12.9%;一季度, 全国水泥熟料累计产量2亿吨, 同比增长11.4%, 其中预分解窑熟料产量1.1亿吨, 比去年同期增长14.8%。水泥制品制造业中水泥混凝土压力管产量增速均达100%, 增速较去年同期加快103.4个百分点。

山东、江苏、浙江、广东、河北、四川和河南继续保持水泥产量大省的地位, 而北京、天津、河北、上海、浙江等省份水泥产量则较去年同期有所减少。

二、销售增长情况

一季度, 水泥制造业总体销售情况良好。水泥制造业累计实现工业销售值982.05亿元, 同比增长19.4%, 增速比去年同期略有下降。水泥制品制造业累计实现工业销售418.92亿元, 同比增长22.4%, 增速较上年下降24.9个百分点。

三、进出口分析

受国际经济形势下滑、外需减少的影响, 今年以来我国水泥出口数量继续减少。1~3月累计共出口水泥355万吨, 同比下降54.5%, 水泥出口金额1.52亿美元, 同比下降48.2%。

四、企业经营情况

1. 不同规模企业经营情况

一季度, 小型水泥制造业企业工业总产值和工业销售值增速较去年同期有所加快, 实现工业总产值499.65亿元, 同比增长28.8%, 实现工业销售值478.61亿元, 同比增长26.5%, 增速分别较去年同期加快4.4和0.4个百分点。而大、中型企业工业总产值和工业销售值增速较去年同期略有下降。

水泥制品制造业企业中, 大型水泥制品制造业由于基数较低, 工业产值和工业销售值同比增长较快;中型水泥制品制造业实现工业总产值和工业销售值有所减少;小型水泥制品制造业实现工业总产值和工业销售值同比分别增长27.6%和26.8%, 增速却较去年同期下降较大。但小型企业在水泥制品制造业中仍占有绝对优势。

2. 不同所有制企业经营情况

一季度, 股份合作企业和私营水泥制造业企业市场供需状况较好, 工业总产值和工业销售值的增速均超过20%。其中私营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369.21亿元, 同比增长24.2%, 实现工业销售值354.61亿元, 同比增长23.1%。

上一篇:腐败制度建设下一篇:织过程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