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服务行业研究

2024-08-12

会计服务行业研究(共12篇)

会计服务行业研究 篇1

摘要:会计行业对于维护社会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而会计人才也是我国整体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首先简要介绍会计行业人才队伍建设的基本现状和重要意义,然后重点论述当前我国会计行业人才发展的现状,最后就如何进一步做好会计行业人才队伍发展和建设工作提出几点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会计行业,会计人才,对策建议

引言

为了全面推进我国会计行业的科学发展进程,切实培养和造就一大批高素质会计人才,使我国会计能够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更大的发展空间和主动权,国家财政部于2010 年9 月21 日印发了《会计行业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2010—2020 年)》,为我国会计行业人才发展规划工作指明了方向。应该说,我国会计行业人才队伍建设工作自改革开放以来,取得了较为辉煌的发展成就,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据有关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09 年底,我国有近千万的会计工作者,在这之中具有高级职称的会计从业人员就达到了9.4 万人,而注册会计行业30 多万从业人员中有9.2 万执业注册会计师。这些数据都在一定程度上显示了我国会计行业人才队伍建设的整体水平和质量,也表明我国会计行业本身具有较大的发展活力和广阔的发展空间。这些成绩的获得,一方面是由于我国积极建立和完善相关法律制度体系,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注册会计师法》等一系列法律来不断规范和完善会计人才培养和评价体系;另一方面是由于我国会计人才成长和发展的环境不断得到优化,随着会计行业和会计人才在维护国家经济安全和促进社会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政府和企业都越发重视会计人才培养和发展,着力营造一种良好的人才成长环境,并以此来推动会计行业人才建设工作的持续、健康发展。但同时我们也应该清楚地认识到,当前我国的会计人才发展总体水平与一些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还没有很好地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客观需求,高层次复合型会计人才相对来说还比较缺乏,这些都是我国应该在今后一段时间内的会计人才发展工作需要着力改进和完善的。

一、当前我国会计行业人才发展的现状

(一)会计人才德育教育较为缺乏

会计工作是社会和企业经济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会计信息是会计工作质量的重要保障,而只有会计人员拥有足够的诚信水平才能够从根本上确保会计数据信息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然而,当前我国会计行业正面临着较为严重的“诚信危机”,众多会计造假案给我国会计行业的整体发展带来了十分严峻的挑战。究其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受整个社会大环境的不良影响。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建设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物资条件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很多会计行业从业者单纯地追求自身物资水平的提高,而忽视了对于会计行业职业操守的坚持,逐渐降低了工作标准和道德底线,由此引发了很多违法违规案件。其次是会计专业教育对学生的诚信水平关注不够,从当前我国各个高校的会计人才培养实际来看,很多会计专业对于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重视程度不够,没有与时俱进地在教学内容和专业实践等方面穿插会计诚信教育的内容。由于未能在从业之前就给学生打下坚实的诚信基础,学生在走上实际工作岗位之后就很难对自己的工作做到“拒腐防变”。

(二)会计人才的综合能力素质有待提高

会计人才综合能力素质不高是当前我国会计行业人才发展所面临的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这也是《会计行业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2010—2020 年)》中明确指出来的,必须引起高度的重视。从当前我国会计行业人才发展的实际情况来看,会计人才队伍综合素质不高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国际性视野不够。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企业积极参与到国际竞争当中,同时也遭受到来自国际同行的严峻挑战。在这之中,会计人才的知识视野和国际化水平对于企业的运行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然而,从当前我国会计行业人才现状来看,国际性视野不够的问题还比较突出,很多会计从业人员都不具备最新的会计理论知识,对于很多国际性的会计制度和法规也不是很熟悉,致使在与国际同行进行经济交往的过程中处于较为被动的地位。其次是信息化程度不够。在当前的社会发展和技术进步条件下,会计电算化已经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了应用和普及。但是目前很多会计工作者对于会计电算化的掌握程度还不是很好,思想还停留在较为传统的工作理念上,对于很多先进的会计理论和实践技术都没有及时掌握,在工作中很多信息化技术和手段都难以充分发挥出应用的作用和效能。

(三)会计行业人才培养体系不够健全

人才培养体系事关会计行业人才发展全局,在很大程度上已经成为了制约和影响我国会计行业人才发展质量的瓶颈之一。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我国会计行业人才培养体系不够健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会计人才整体学历水平偏低。受我国经济水平飞速发展的推动,我国会计行业在短时间内取得了很大的发展进步,会计从业人员数量和规模得到了飞速提升,各个高校和机构培养了一大批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胜任日常财务工作的会计人才,但是会计人才整体学历偏低的问题也逐步凸显出来。从安徽省的有关统计数据来看,具有本科以上学历的会计从业人员仅占总体人数的10%不到。其次是高级会计师评审机制不够完善。高级会计师人才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了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经济发展对于会计人才的总体需求。但是由于会计人才整体素质不高,加之相关高级会计师的选拔机制和评审标准不够完善,致使我国当前很多地方的高级会计师报考人数和合格人数都比较低,致使高级会计师人才稀缺的问题一直比较突出。

二、进一步做好会计行业人才队伍发展和建设工作的几点措施

(一)强化会计人才的德育教育

“诚信文本”是对每一名会计工作者最基本的要求,也是会计人才所需具备的最基本的素质。对于会计人才来说,道德与诚信不是先天就有的,必须要在后天的职业教育和现实工作中不断强化和积累。一方面,各级政府部门和企业单位要重视对于会计人才的诚信教育,通过定期的教育和宣传来使会计从业人员时刻保持高尚的道德节操,能够在自身的工作实际中严格遵守和落实各项会计工作制度与规定,自觉与各种违法违纪行为作坚决的斗争,从源头上确保会计数据和信息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对于那些诚信水平不达标的会计从业人员要及时调离相应的工作岗位,切实将诚信水平作为考核评价的一个重要要素。另一方面,各高校的会计专业在日常教学和实践过程中,要充分重视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在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考核评价等方面提高诚信教育的比重,通过法规教育和鲜活的案例分析来使学生认识到诚信教育的重要性。

(二)着力提升会计人才综合能力素质

《会计行业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2010—2020 年)》中明确指出,到2020 年,我国会计人才发展的战略目标是:培养和造就一支规模宏大、结构优化、素质较高、富于创新、乐于奉献的会计人才队伍,确立我国会计人才竞争优势,建设国际一流的会计人才队伍,为在21 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奠定会计人才基础。基于这样的发展规划和理念,在当前的会计人才发展工作中必须要充分做好以下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是要全面提升会计人才的国际化水平。各级部门和各企业应积极规划本单位的会计人才建设和发展工作,创造和提供更多的机会和机遇,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到国际交流与合作当中去,拓展知识视野,提升交流能力,进一步熟悉和掌握国际会计活动的基本规范和准则。二是要提高会计人才的信息化水平。要积极稳妥地推进会计电算化建设,使相应的会计人才及时掌握最新的会计工作理念,摒弃传统的会计纸质化思想认识,在实际工作开展过程中,充分借助各类先进的信息化技术和装备,在提高工作效率和确保工作质量上发挥积极的作用。

(三)进一步完善会计人才培养体系

完善会计人才培养体系是当前着力改善我国会计行业人才发展局面的当务之急。要逐步调整和完善会计人才学历结构。《会计行业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2010—2020 年)》中对会计人才结构优化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和目标:会计人员中受过高等教育的比例达到80%;涉及会计审计实务、会计理论研究和会计管理等方面的各类别高级会计人才总量增长50%;继续增加各类别初、中级会计人才在会计从业人员中所占比重,力争使各类别高、中、初级会计人才比例达到10∶40∶50,会计人才的分布、层次和类别等结构趋于合理。结合上述要求,政府要通过调整知识结构、政策引导和资金扶持等多种方式,积极引导各个高校加强会计人才的学历教育,逐步加大会计硕士等高学历人才的培养规模;同时要加强“应用型”高层次会计人才培养,以会计人才能力框架为导向,促进会计学研究生教育逐步向以“应用型”专业学位教育为主转变。另外,要逐步建立高级会计师等顶尖会计人才的评审机制,在人才培养、激励约束和跟踪评价等方面进行机制完善,着力造就一大批会计领军人才,充分发挥其在会计行业和日常工作中的带头作用。

结论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步伐的不断加快,社会对会计人才的需求和要求也是越来越高,对于会计人才能力和素质的要求也是越发严格。为此,会计行业不光要做好会计人才培养工作,着力解决当前会计人才较为短缺的问题;同时要想方设法提升我国会计人才的质量和水平,尤其是要重视对会计人才的诚信教育和道德培育,使其更加符合和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现实需要,切实为国民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发挥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黄湘.高端会计人才核心能力框架探究[J].河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3,(5).

[2]刘爱英.会计人才培养和会计教育改革问题研究[J].商业会计,2012,(10).

[3]周萍.高级会计人才能力素质的研究综述[J].中国证券期货,2013,(4).

会计服务行业研究 篇2

1.增强财务管理理念,健全财务管理体制。意识是行动的前导,因此建筑施工企业应该首先增强企业内部员工的财务管理理念,把财务管理理念渗透到企业各个层面上去,树立崭新的财务风险意识,合理的确定企业的投资,财务管理理念从上层领导向下层员工逐步渗透,使得全体员工意识到财务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性,另外建筑施工企业也应该健全财务管理体制,使得全体员工都有章可循,加强内部控制,实施成本管理,创新管理体制,加强绩效控制,从而提升了建筑施工企业整体的财务管理水平,增强企业竞争实力,最终实现企业效益最大化。

2.建立健全各项核算制度,并严格执行。制度的建立比较容易,但由于项目部的特殊,严格执行困难就比较大,核算人员要充分发挥他们的职责。对于人员出勤情况要每天做考勤记录,对贵重材料做到每天凭送货单及进仓单登记购进数,凭领料单登记耗用数,对于一般砂石料,每天登记购进数,每天下班前对其进行盘点。对机械设备,每台设备的维修费、耗油数及工作量每天都应做好记录,以便考核:对外购材料应有相关部门的验收,并在进仓单上规范材料名称,以提高核算的效率;并且每天应统计完成的工程量。

3.完善会计核算机制,加强资金财产的管理。建筑施工企业应该完善会计核算机制,充分发挥会计核算对企业资产的监控作用,把资产下放到各个项目负责人手里的同时,应该由总公司对这些资产进行统一核算,而不是由各个项目内部人员核算。对资金进行统一管理,可以减少资金浪费,降低项目成本,使企业更加明确自己总体的资金规模。建筑施工企业应该强化企业财务管理人员意识,使其明确资金时间价值的理念,加强现金收付管理,在不伤害企业商业信誉的前提下尽量的早收晚付,以获得尽可能多的利息收入。对现金的收付程序必须进行严格的管理,减少企业资金的浪费。建筑施工企业的应收账款占企业总体资金的很大比例,对企业资产的质量影响非常的重要,因此建筑施工企业应该加强内部应收账款的管理,定期进行坏账分析,对于应收账款账龄比较长的,加强催要的力度,以减少坏账损失,使企业获得最大的收益。

4.加强建筑施工预算控制,实施有效的监督。建筑施工企业会计控制效果的好坏,往往和预算有着十分重要的联系,加强建筑施工企业的预算管理是非常重要的。对于施工企业来说,预算控制必须从两方面着手,一方面是企业的公司预算,包括财务预算和种.种投资预算。另一方面是针对具体施工工程项目的工程预算。其关系到企业是否盈利,工程是否能顺利实施,因此必须作为企业内部会计工作的重点。树立风险意识,建立有效的风险管理系统,对财务风险和经营风险进行全面防范和控制。强化会计信息系统的维护管理,保证会计信息的安全完整。

5.提高财务人员的素质。在提高财务素质方面,主要注重以下三方面:一是在招聘中,要注意选对人,选择那些掌握新会计准则技能,吃苦耐劳,而且有进取精神的人来担当会计工作;二是在工作中要加强会计人员的后续学习,及时掌握更新的会计政策与方法,促使会计人员能主动更新相关知识;三是管理考核中,要加强对会计人员的管理与考核,要做到疑人不用,用人不疑,发现问题能及时处理。

总之,财务会计管理工作在建筑施工企业的全面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规范、调节作用,科学的财务会计管理工作能使建筑施工企业及时地规避风险、准确的抓住市场机遇、对市场调节做出最快速的反应,并帮助企业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增长,因此我们只有健全机制、加强企业财务管理建设、提高财务会计管理水平才能最终使建筑施工单位以较强的竞争态势实现可持续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管秀清.谈建筑施工企业如何加强流动资金管理.企业科技与发展.(22).

[2]姚高发.关于对建筑施工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思考.新疆农垦经济.(9).

[3]杨军.我国施工企业财务管理若干问题探讨.现代商业.2010(17).

山西省煤炭行业环境会计应用研究 篇3

摘 要:运用环境会计理论,对煤炭行业发展过程中产生的能耗进行科学核算和管理,对于节能减排,行业绿色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基于上述背景,本文以山西地区煤炭行业为对象,对整个行业环境会计应用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详细论述了行业环境会计应用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从健全核算体系、强化信息披露和提升从业人员素养三个方面入手,提出了优化山西地区煤炭行业环境会计发展的具体对策。

关键词:山西地区;煤炭行业;环境会计;完善对策

山西是我国的产煤大省,在省内煤炭行业的发展中,所产生的能耗一直居高不下,由此引发的一系列环境问题也必将引起关注。为了使煤炭企业运营中的能耗产量得到有效监控,运用环境会计理论,对其进行精确计算,对于降低煤炭企业生产中的能源浪费,控制环境污染问题,促进煤炭业绿色生产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本文的研究具有一定的现实价值。

一、山西煤炭行业环境会计发展现状

(一)企业环境会计的应用普及情况

近年来,山西省由于煤炭生产和消费引起的温室气体和污染物排放问题十分严重,根据山西省煤炭厅公布的数据,2010年,山西境内煤炭企业排放的二氧化碳达到316万吨,烟尘达到702.6万吨,由此带来的水资源破坏总量为39.8亿吨,预计到2020年,上述三组数据将呈现进一步的增长。在此背景下,山西境内的煤炭企业也逐渐关注起环境会计理论,并将其应用到企业节能减排的过程中。

据华泰证券、巨潮资讯等信息平台上的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底,山西省境内的煤炭上市企业中,除了美景能源、永泰能源和山煤国际三家企业,由于企业改组、名称变更等原因,没有应用环境会计理论核算、计量运营成本、支出等信息,其余的8家省内煤炭上市企业环境会计应用的比例高达80%。上述数据表明,环境会计核算、计量方法,在山西省内煤炭行业企业中的应用普及率较高,有着一定的企业应用基础。

(二)企业环境会计信息的披露公布情况

一方面,关于行业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方式的情况。根据证券之星公布的数据,2014年,山西省境内11家煤炭上市企业均在年度报告中披露了有关环境会计的信息。其中,100%的上市企业通过在财务报表和报表附注部分披露相关的环境会计信息;20%的企业在公司治理结构中也提及了环境会计信息。但是,没有任何一家上市企业通过审计报告的形式披露环境会计信息。

另一方面,关于行业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内容的情况。2014年,山西省境内11家煤炭上市企业均披露了关于专项储备、城市建设税和资源税等方面的环境会计信息,这主要源于国家出台了严格的环保标准规定。而关于排污费、矿山环境恢复治理保证金、绿化费、水资源补偿费等环境会计信息内容的披露比例则十分低。因此,从整体情况来看,山西省境内煤炭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内容仍有待进一步完善。

二、山西煤炭行业环境会计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一)会计核算体系不完善

一方面,核算标准体系问题。目前,我国的会计准则制度中,并没有对煤炭企业的环境会计核算标准进行详细的规定,这使得企业在环境会计定量核算过程中,呈现“有漏洞可钻”的态势。如前文所述,山西省内的煤炭企业也仅仅将国家强制规定的环境成本列入核算对象,而对于排污费、水资源净化费用等,则采取避重就轻的原则,少核算甚至不核算,如此一来,导致企业统计的环境会计核算量与实际量存在出入,降低了环境会计核算指标的可行性。

另一方面,核算审计体系问题。如前文所述,2014年度,山西省内的上市煤炭企业中,没有任何一家进行环境会计审计,这使得企业关于环境会计的核算结果处于监控的真空状态,这无疑大大降低了煤炭企业环境会计信息的可靠性。

(二)会计信息披露机制不健全

一方面,会计信息披露方式不统一。如前文所示,山西煤炭行业企业在披露环境会计信息时,并没有统一的执行标准,这导致企业公布的环境会计信息缺乏可比性。

另一方面,会计信息披露内容不全面。目前,山西煤炭行业企业在披露环境会计信息时,存在项目内容不全面的问题,例如,对企业环境资产、环境权益、环境收益会计信息的披露内容十分少,也并没有对企业生产中可能遇到的不确定性环境会计信息给予反映,这对于企业财务资产的健康发展将带来不利影响。

(三)企业会计人员素养不高

环境会计是一门综合了会计学、环境学、经济学等多个学科体系的新型学科,需要从业人员具备过硬的专业素养。然而,就目前的现状而言,山西省内煤炭行业企业的会计从业人员素养还未能达到上述要求,例如,很多企业的会计人员对会计专业实务技能十分娴熟,但缺乏环境专业的相关理论和实践素养,这使得企业环境会计的核算、审计工作质量并不高。

三、完善山西煤炭行业环境会计应用的建议

(一)不断完善环境会计核算體系

一方面,应不断健全环境会计的法规制度。山西地方政府应尽快建立一套关于环境会计的地方法规,明确煤炭企业进行环境会计核算时的具体标准,包括:核算的内容、核算的指标、核算的流程等,杜绝企业自我核算过程中的避重就轻。在健全完善的核算体系指导下,煤炭企业环境会计核算问题也能够得到根治。

另一方面,增加对煤炭企业环境会计报告的审计环节。政府相关部门应采取“两级审核”的方式,对煤炭企业环境会计报告进行审核,一级审核为:要求企业在提交环境会计报告时,提供自查审核报告;二级审核为:地方政府会计监管部门对企业提交的环境会计报告进行二次审核。如此一来,既能够大大提升企业环境会计报告的真实性、完整性,又能提高企业环境会计的应用自查水平。

(二)健全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机制

一方面,统一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方式。政府相关部门应尽快编订煤炭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参考模式,要求企业严格按照相关的模式编订环境会计信息报表,上交至有关监管部门,如此一来,为企业环境会计信息的监督管理提供了统一的标准,使企业之间提交的环境会计信息具备可比性。

另一方面,完善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内容。目前,山西省内煤炭企业披露的环境会计信息内容主要为政府强制的管理费用和应缴税费,而对于其他非强制性环境会计费用,如资源资产适用、开采、损耗等费用并没有明确提交,因此,政府相关部门应出台政策性文件,构建完善性的煤炭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内容标准,强化企业会计信息披露的全面性。

(三)提升企业会计从业人员素养

煤炭企业自身也应加强对内部会计人员的培训和教育,例如,定期组织专业培训班、外出培训、与高校联合培训等方法,培养既具备环境专业知识,又具备会计专业素养的“两栖类”会计人才,全面提高企业会计人员的环境会计信息核算、披露和审计能力,为煤炭企业环境会计综合实践应用能力的提升奠定基础。

四、结束语

煤炭企业若想获得长远、可持续的发展,必须注重对环境的保护和不可再生资源的珍惜利用,而运用环境会计理论,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的项目进行精确核算,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在下一步的发展中,山西省内的煤炭企业应继续推广环境会计的应用,并确保应用的质量,从而为企业实现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奠定基础。

(作者单位:青海大学)

参考文献:

[1] 王巍.我国环境会计要素确认问题及对策研究[J].沈阳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6

会计行业诚信缺失及其对策研究 篇4

一、会计行业诚信缺失的现状

1. 原始凭证存在失真的情况

当前, 公司自制的原始凭证也开始出现了失真的情况, 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就是各种利益, 这些团体、具备或者个人的利益被作为了优先考虑的对象, 同时还受到企业领导层的影响, 导致原始凭证难以真实反映公司的真实情况。出公司自制原始凭证失真之外, 外来原始凭证失真的现象更加严重, 主要的原因是制假造假的水平不断提高。此外, 企业或者商城为了达到推销的目的, 常常会依据客户的需求开出一些“表里不一”的发票。

2. 会计凭证存在失真的情况

会计人员在实际工作的过程中并不能够确保自己所采用的原始凭据都是真实的。同时, 会计工作较为繁琐与细致, 会计人员在记账、算账及报账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错误或失误。此外, 很多会计人员在利益的诱惑或者领导的压迫之下会出现各种人为导致的失真问题。

二、会计诚信缺失的原因所在

1. 信息存在失衡现象

当前, 不同的企业在市场经济中所享有的信息是不同的, 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信息失衡现象的出现。企业的所有权与经营权隶属不同的部门, 企业经营者由于对企业运作事项直接参与, 能够得到最为直接的信息反馈;而企业所有者却只能够通过会计反馈信息对企业经营状况进行了解, 这就从根本上导致了信息失衡的情况。如果出现信息失衡的情况, 经营者可能会由于自身利益等向企业所有者提供不真实的会计信息。

2. 利益驱动因素

信息失衡只是会计造假情况猖獗的原因之一, 其中最为关键的原因就是经济利益的驱动, 导致制假造假的动力得到了提高。当前, 大部分的企业都选择通过虚假的会计信息来获得投资、优惠政策及税收减免等特殊的经济利益。企业负责人为了能够通过企业业务的增加而实现经济利益的增加, 常常会通过职权或者利益影响会计人员, 从而出现了会计失真的情况。此外, 由于处于买方市场, 导致部分注册会计师与会计事务所出现了审计质量的降低。

3. 会计信息监督体制不健全

会计信息的监督形式主要包括内部监督与外部监督两种情况。会计信息监管不完善直接导致了会计信息内部监督各种问题, 其中最为关键的就是会计信息内部监督流于形式。会计信息分布的面积较为广泛、覆盖的行业较为全面, 导致在会计信息外部监督的过程中存在很多困难, 导致外部监督不能够达到监督的目的。

三、会计行业诚信失真的对策

1. 强化会计诚信的宣传力度

通过大力的宣传教育活动, 让民众明确诚信问题是会计工作中最为重要。当前, 我国处于经济、社会转型的变革时代中, 要向群众有组织、有目的与有计划的进行诚信宣传活动, 其中企业负责人、政府官员是宣传教育的重点对象。通过强化会计诚信的宣传力度, 从根本上树立公众会计诚信的意识。

2. 实现会计信用档案的建立

企业应该对会计诚信缺失、会计信息造价等信息进行及时的记录, 实现集公司、会计人员、注册会计师、会计事务所于一体的诚信档案。通过计算机对这些档案进行记录与归纳, 实现信用查询系统的建立, 方便公众能够通过信用查询系统对个人或者企业的信用信息进行查询。通过会计信用档案的建立于完善强化企业与个人的会计诚信意识。

3. 加大司法与政府的监督力度

当前, 会计诚信工作应该遵循“认真指导”的原则, 明确会计诈骗中的主要负责人, 让违法的企业无处遁形。首先, 要实现处罚条款与实际利益的相互结合;其次, 明确会计行业综合治理的可实施性, 通过“多管齐下”的办事手段弥补监督部门监督不当的情况, 实现激励与约束的相互结合, 充分发挥会计诚信应有的作用。针对会计诚信的违法者要严惩不贷, 通过会计人员违法成本的增大而发挥对会计违法的震慑作用。

四、总结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尤其是加入WTO之后, 在这种情况下高素质、高水准的会计从业队伍是中国实现健康、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之一。因此, 要促进会计从业人员从业素质与道德水平的提高, 强化会计行业的诚信度与公信力。当前, 实现会计从业人员诚信素质的提高已经成为了会计从业队伍建设的重要任务, 进而促进中国会计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摘要:诚信是会计工作人员的必备品质, 也是会计行业发展的核心要素。当前, 会计信息失真现象逐渐增加, 导致会计行业的诚信问题受到了严重的考验。本文对当前会计行业存在的诚信缺失现象及其原因进行了分析, 指出了降低会计诚信缺失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会计行业,诚信缺失,对策

参考文献

[1]王宏丽.论会计诚信——会计诚信缺失的探讨[J].经济研究导刊, 2012, 10: (43) 85-86.

[2]万太英.探究会计行业缺失诚信的原因及对策[J].现代经济信息, 2012, 03 (54) :199.

会计服务行业研究 篇5

IDC(Internet Data Center,即 “互联网数据中心”,以下简称“IDC”)起源于互联网信息发布者对网络高速互联的需求,是伴随着互联网不断发展的需求而发展起来的为互联网服务商、企业、媒体和各类网站提供大规模、高质量、安全可靠的专业化服务器托管、空间租用、网络批发带宽以及应用服务、企业 e 化等服务

一、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分析

根据 CNNIC 公布的第十四次中国互联网统计公报,截至 2004 年 6 月底,中国互联网用户超过 8700 万,居世界第二位。接入互联网的计算机数超过 3630 万台,网站总数突破 62.7 万个,国家顶级域名注册量约 38.2 万个,IPv4 地址使用数量达到 4000 万个,互联网国际出入口带宽达到 54G。中国互联网发展呈现以下特点。

近十多年来,中国互联网仍然保持了高速增长的趋势。1997 年的上网用户人数为 62 万,相比之下,现在的网民数量已是当初的 125 倍。根据 CNNIC 的调查,2002 年底中国网民总数为 5910 万,2003 年上半年,上网用户总人数为 6800 万人。在半年时间里,网民人数净增了近1000 万,全年网民人数净增约 2000 万,增长率约达 34%。另外,至去年11 月底,与年初相比,用户数量增长 32%,上网计算机增加 44%,网站数量增加 35%,IPv4 地址使用数量增长 25%,国际出入口带宽增加了 213%,国家顶级域名注册数量增加 59.3%。市场规模巨大。中国互联网上网人数经过几年的高速发展,用户数居世界第二位,超过第三位的日本 1000 多万,占全球比例 11%左右。绝对数量虽大,但相对数量小,意味着发展空间大。

二、IDC市场分析

目前,国内的数据中心都基本具备运行监测、带宽监测、负载平衡、灾难恢复等管理性的增值服务,但在服务形式上,大体上还是延续从前的服务器托管和机房租用模式,由用户选择服务平台,它们只负责提供场所和管理服务。而国外的 IDC 除了提供服务器托管、租用、流量分析监控等业务之外,它们更突出的 特色在于应用层次的服务,不仅仅是资源外包,而且包含了应用、开发的外包式服务,以满足企业个性化的电子商务

业务要求。而就国内目前的情况看,IDC 与应用层次仍存在着一定距离。在经历了最初的服务器托管,到后来的为企业、媒体和各类网站提供空间租用、专 业化服务器托管、网络批发带宽以及 ASP、ICP 等业务后,目前的国内 IDC 公司开始对高端服务领域进行开发。企业的 ERP、防火墙、数据库、操作系统等都放在数据中心,数据中心负责维护软件、数据库的安全,在出现问题后与厂商的协调工作。

国内 IDC 市场主要面临的阻碍有:中国的电子商务发展水平总体上还处于初级阶段,仅为美国的 0.23%13,尤其是企业的信息化程度较低,企业对于互联网的应用也还没有达到很高的程度。其二,政策和电信资源并没有达到真正的开放程度。IDC 运营的网络基础平台还存在着互联互通的效率问题。其三,由于建设 IDC 的投资很大,建设成本较高,导致服务费用偏高,这在一定程度上减小了对中小企业的吸引力。IDC 的机房建设规模,目前已经出现相对过剩,这使得竞争越发激烈。

三、IDC 现状

联数据中心(IDC)市场。国内的数据中心在服务形式上,大体上还是延续从前的服务器托管和机房租用模式,由用户选择服务平台,它们只负责提供场所 和管理服务。而国外的 IDC 除了提供服务器托管、租用、流量分析监控等业务之外,它们更突出的特色在于应用层次的服务,不仅仅是资源外包,而且包含了应用、开发的外包式服务,以满足企业个性化的电子商务业务要求。而就国内目前的情况看,IDC 与应用层次仍存在着一定距离。

IDC 出现在 20 世纪 60 年代,大型机时期出现的重要数据的灾难备份中心可以说是IDC 的雏形。90 年代中期,美国的 Exodus 提出了“IDC”的概念。Exodus 的创始人曾是 IBM 公司的副总裁,此人最先提出 IBM 拓展 IDC 服务。在建议没有得到采纳的情况下,他跳出 IBM,组建了 Exodus。

国内投资经营 IDC 业务的企业可以粗分为三类:电信运营商,例如:中国电信、网通、联通、铁通等,它们的优势在于拥有基础电信网络资源、规模效益好;互联网服务提供商,例如:世纪互联、263、首创网络、清华万博等,它 们的优势体现在市场营销和客户服务方面;其他服务商,如房地产商 iLink、iAdvantage 等,它们的优势在于资本雄厚,基建条件优越

四、中国 IDC 市场分析

根据各运营商的 IDC 发展计划,预筹建的机房基本上在两年内全部完工,据此推算各 IDC 服务商运营能力的扩张速度。机房面积所代表的 IDC 运营能力较好地代表了IDC 的收入水平,可以按机房面积平摊运营商的 IDC 总收入。据业内人士估算,目前中国的 IDC 运营商的单位机房面积收入处于 3600 美元每平方米的水平

五、IDC与服务器托管

IDC是基于高稳定、高带宽的电信基础网络平台,提供多种信息服务的综合业务。服务器托管作为IDC业务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目的是为了适应用户网站的发展和电子商务应用对于充足网络资源的迫切需求,向用户提供高速接入、网站系统托管、应用托管、电信级专业维护等系列服务,对用户而言具有投资小、见效快、无线路之忧等优点。

服务器托管是企业上网方式的大趋势,站在企业角度上,无论以何种方式接入互联网,都必须考虑三方面的问题,即是否高速、经济、安全。而目前在国际上非常流行的服务器托管业务,正是满足了企业上网的高速、经济、安全的三大要求,并且已逐渐成为各大中型企事业单位及I C P、I S P等I T行业上网的首选方式。业务优点: 1.成本较低主机托管和由自己单独构建机房、运营系统及租用专线相比能大幅降低成本。

2.可靠性高好的托管商可以提供电信级机房,可以实现3 6 5天全天候运营服务,由于数据中心内由专业技术人员负责维护,可以放心托付,安全性能高。

3.高速接入利用高速线路实现无阻塞接入CH I NANE T骨干网。4.灵活性好启动业务快,扩展方便。

六、服务器托管

会计服务行业研究 篇6

关键词:电子商务;会计;融合

中图分类号:F713.36 文献标识码:A

The Integration of E-commerce With Accountancy

XU Yue-hua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Trade,Hulunbeir College,Hulunbeir 021008,China)

Abstracts: With the widespread rise of network economy, E-commerce has become highlighted in promoting the economic growth as it is backed up by the information industry. It also affects the traditional economic management mode of the interrelated industries. To adapt to the modern commercial activities with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ccounting need innovate the operation and meet the challenges and opportunities brought by E-commerce.

Key words:e-commerce;accountancy;integration

随着全球信息资源的网络化,人们实现了跨时空的信息资源共享,电子商务(E-business)这一具有浓重技术色彩新经营方式的兴起,促使世界经济结构产生了重大调整,从而带来了相关行业管理模式的变革。

一、电子商务运营模式的特殊性

电子商务是利用信息技术在网络上进行的电子化贸易活动,在电子商务环境下,其运作呈现出一定的特殊性,主要表现有以下几点:

(一)全球性

Internet作为电子商务的主要媒体,是对全球开放的,不受地理位置限制,面对的是全球性统一的虚拟市场,电子商务生来具有“全球性”特征。各发达国家对电子商务十分重视,网络的全球性使得网上的交易将打破有国界的贸易壁垒,谁主导了电子商务,谁就将在这个现代商务市场中占据有利地位。

(二)虚拟性

在电子商务环境下,其商务活动和市场交易是数字化的。由于信息交换不受时空限制,因此可以跨越时空形成虚拟市场,完成在实物市场中无法完成的交易。电子商务模式下,交易的主体、客体及经营活动都呈现虚拟的特点,买卖双方从交易洽谈、签约,到支付货款,都是通过网络进行的。

(三)协调性

商务活动本身是一种协调过程,它需要客户与公司内部、生产商、批发商、零售商间的协调,在电子商务环境中,它更要求银行、配送中心、通讯部门、技术服务等多个部门的通力协作,为提高效率,许多组织都提供了交互式的协议,电子商务活动可以在这些协议的基础上进行。

二、电子商务对会计行业运作模式的影响

在现代网络经济的冲击下,传统的市场准则和会计运作规则发生了动摇,许多新问题不断出现,要求原有的市场机制和会计运作模式做出相应的调整。

(一)会计组织的集成化

传统的会计组织一般按照专业会计分类为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管理会计、税务会计等,相互独立,自成体系,信息与数据的共享性差。而电子商务环境则打破了原来相对独立的专业会计体系,使得部门之间的界限逐渐消除,会计分工趋向于非专业化,这就要求会计部门能够随时根据环境变化制定出与之相适应的策略。

在业务过程高度集成的网络组织中,整个会计组织呈现扁平化的趋势,控制职能相对集中,管理层次逐步减少,各个职业部门的业务相互融合,一些业务要求工作人员同时具备信息技术知识和会计处理能力。

(二)会计手段的电子化

电子商务作为一种新型的交易方式,将生产企业、流通企业、政府以及消费者带入了一个数字化生存的新天地,电子商务是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各种市场交易活动,它的应用使得组织的交易和业务过程趋向自动化,使得组织成为全社会开放公共网络的有机组成部分,商业活动的实时沟通和支付都采用电子化的手段,信息的传递、呈报也完全采用数字化和电子化的方式,甚至对交易和业务过程的监控也需要采用电子化的手段。

(三)财务评价的预期化

电子商务环境突破了对于固定资产、存货等传统企业资产的依赖,相应的折旧费用、人工费用及管理费用大幅度降低,而技术开发费、网络维护费等将会增加,因此,传统的财务分析比率,如固定资产周转率、存货周转率、流动比率等,对于电子商务环境下的财务状况的评价已经不再完全适用。

传统财务分析中获得利润的主要途径是对资本的有效利用,而在电子商务环境下,利润的取得更加依赖于技术的先进性和信息的有效性,资本的作用相对减弱,资本利润率、总资产周转率等传统的财务评价指标也不能有效反映电子商务环境下的利润状况。

在电子商务环境下,一些新的评价指标至关重要,例如:访问量、点击率、用户忠诚度等。虽然在目前的财务报表中,无法对这些新兴指标进行统一的量化,但在对电子商务企业进行财务分析时,要将这些因素作为评价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由于电子商务企业的特殊性,在评价企业价值时不能完全以传统的财务理论来衡量。传统上市公司的市盈率一般在10%-20%,高者偶尔能达到30%-40%,而美国在线、雅虎等几大网络公司的市盈率却能够达到60以上。著名的亚马逊公司在1998年的盈利为赤字,但是这年的股票涨幅却高达3 099.7%。因此,评价电子商务企业的价值要着眼于企业的发展潜力,基于对未来收益的期望值,来预测企业的未来获利能力及预期价值。

三、电子商务给会计行业带来的新机遇

(一)信息可靠性保证

从最初阶段的供应商输入,到最终阶段的客户输出,传统价值链通常是一个直线式依次流动的过程,而电子商务企业则是以客户为中心,在价值链的许多环节与客户和中间商共享信息,为各方带来了方便和益处。当供应链的各种过程和步骤通过电子商务信息系统被电子化处理时,审查交易数据和评估其完整性的任务就变得非常重要,这就要求会计不仅需要保证会计信息的完整,还要保证系统信息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1.服务器可靠性

服务器的可靠性,是指在网络环境下,用户需要经过一定步骤才能取得相应的操作授权,得到授权的用户要求通信联结及远程服务器能正常运作,服务器与组织内的基础数据库和操作系统及因特网的联结都应该可靠,以便在需要时能得到想要的信息。例如一位股票投资者听到了股票市场变动的消息时,打算立即登陆系统查看自己的股票,此时如果服务器无法保证系统的迅速接入,使得投资者不能进行所希望的操作,就反映了服务器的不可靠性。

2.信息可靠性

信息可靠性,指的是顾客要求系统提供的信息是可靠而即时的,所得的信息可以用来做出准确地决策。如果前述的投资者能够接通系统,但是下载实时报价时却需要较长时间,这样当该投资者看到这些报价时,已经是过时的信息,这就是信息的不可靠性。

(二)系统风险评估

多年以来,会计业一直进行着财务风险评估业务,但在网络财务环境中,存在更为隐蔽的财务会计信息失真的风险,因为网络财务的分布式操作使得网络系统容易受到内部和外部的攻击,商品交易的“无纸化”改变了传统财务会计的顺序化处理模式,这样一来信息失真的风险更加隐蔽。电子商务环境延伸了原有会计行业风险评估的范围和内容,不但要考虑经营风险,还要对技术风险进行评估。

通过应用信息技术和会计技能,会计师能找到会计系统控制的薄弱之处,将经营风险和技术风险联系起来考虑,从而判定风险是否能够得到合理控制。在电子商务环境下,会计行业在评估系统风险和交易安全性方面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三)技术咨询业务

财务报表鉴证是会计行业提供的主要服务之一,然而在近十年中,该种业务的收入却保持着相对停滞的状态,而咨询业务的收入却呈现指数增长的趋势,美国前100家会计师事务所的电脑咨询业务收入早已超过了会计、审计业务的收入,传统鉴证业务的性质也变得越来越具有技术倾向。

(四)新型业务的拓展

随着电子商务的到来,一系列新的经营问题出现了,如:电子商务与税收问题,电子商务与法律问题,企业战略与电子商务的统一,ERP与电子商务的融合问题,等等,这些新的问题为会计行业提供了拓展新型业务的市场机会。

参考文献:

[1] 梁伟. 基于电子商务的企业会计发展问题探究[J].商场现代化,2006(3).

[2] 刘雪晶. 电子商务环境下会计若干问题探讨[J].商业时代,2004(18).

[3] 中国会计学会.计算机信息处理环境对会计理论与实务的影响及对策研究[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2.

[4] 刘曼路,凌春华.电子商务中的财务与会计[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1.

对传媒行业责任会计应用的研究 篇7

一、传媒行业中责任会计存在的问题

1. 责任单位的划分存在问题

现代传媒行业中, 往往只是将企业内部各个组织单位简单地划分为成本中心、利润中心和投资中心, 这都是效仿西方责任中心的结果, 这种做法简单明了, 但是却存在着严重的不足。首先, 这种分配方法做不到对企业各单位的全面考核, 有的单位甚至一味地追求自己的责任目标, 而忽视其他各单位的利益, 从而危害企业整体的利益;其次, 不符合我国企业的实际情况, 例如, 某个组织单位可能属于成本中心, 但有时候也会发生很多的费用, 从某方面来讲, 他也严重地影响了利润中心的核算, 因此他也可能是一个利润中心。所以, 如此简单地划分不能满足企业控制的需要。

2. 责任目标的制定有待完善

传媒行业中, 各个组织单位都有自己的不同特点和性质, 在制定不同责任中心的目标时, 很难找到一个合理统一的尺度作为衡量。有的组织单位顺利完成了目标, 但是他对传媒企业的贡献并不是很大, 相反, 有的组织单位虽然没有完成预定的指标, 但他对传媒企业的贡献可能是巨大的。因此, 不同组织单位之间单纯的业绩比较没有太大的意义。而且, 责任目标的制定往往是通过自上而下的方式制定的, 有的组织单位为了顺利完成目标, 可能会隐藏自己真正的实力, 这不利于调动其积极性, 有可能损害传媒企业的经济利益。

3. 责任会计考评体系有待完善

目前, 很多传媒企业内部都可能存在着严重的超员现象, 这种隐性失业的存在会严重浪费企业的资源, 阻碍各责任单位顺利完成绩效指标, 影响传媒企业的工作效率, 责任会计也不能够发挥他应有的作用。传媒行业在评价个组织单位业绩的时候, 往往只是采用单一的评价指标, 例如, 如果企业过分地强调成本降低的指标, 就会出现低质量的产品, 不能保证质量, 这时候就会造成逆向激励, 取得适得其反的效果。

4. 责任会计未能做到权责利的有效结合, 阻碍激励机制作用的发挥

在现实生活中, 要想充分落实权、责、利的有机结合是相当困难的。在传媒行业中, 也是非常明显, 各级高级管理人员的收入往往与他们所付出的代价、承担的责任不相匹配, 因而不能极大地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责任会计以权责利的有效结合为生命, 没有了权责利的有效结合, 责任会计也就无从谈起, 严重地影响了责任会计制度的发展。

5. 责任会计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突出的问题

首先, 大多数传媒企业对责任会计的认识不够充分, 责任会计观念相对薄弱, 许多企业的管理者、领导者往往认为, 会计仅仅是简单的记账、报账, 对企业会计的认识还停留在传统阶段, 根本没有认识到管理会计、责任会计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 也是由于他们的不重视, 使得责任会计在传媒企业中的实施相当困难;其次, 会计人员的整体素质较差, 没有理解责任会计的内涵, 不能有效地实现责任会计在传媒行业中的应用。

6. 责任会计本身发展不够完善

责任会计是管理会计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企业管理的不断加强而出现的。但是, 不可否认的是, 责任会计发展的还不够完善, 责任会计的自我完善还需要企业各方面的配合, 需要企业加强内部控制、加强财务控制等。

二、对传媒行业应用责任会计的几点建议

1. 根据传媒企业自身的特点设立责任中心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 企业分工越来越细、种类越来越多, 各个企业在性质、目标、经营范围和经营规模等方面都存在着很大的不同, 因此, 不同的企业应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来划分责任中心, 而不是一味地照抄西方经验。只有使责任会计与企业实际相结合, 才能发挥其最大的功能, 才能更好地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率, 更好地为企业服务。

2. 传媒企业必须事先明确各责任中心的权利、责任和利益, 做到权、责、利相结合

不同的部门有不同的管理权限, 各责任中心只有明确自己的权限, 做好自己分内的事, 才能促进各责任中心之间工作的开展, 才能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率。相同地, 各责任中心的责任也是必须明确的, 杜绝互相推卸责任的现象。传媒企业可以建立经济责任制度, 将权、责、利落实到个人, 对于付出努力的人要奖, 对不作为的管理者要罚, 这样在出现问题的时候也不至于将整个责任中心一棒子打倒, 真正做到奖罚分明。权、责、利的有效结合, 能充分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有力地促进企业目标的最终实现。

3. 传媒企业需要建立合理的考评制度

传媒企业建立和应用责任会计有多方面的需求, 但是, 考核和评价责任中心的管理实施业绩是其主要目标之一, 也是传媒企业实施奖励、落实权责利相结合的重要步骤。传媒企业在对责任中心进行业绩考核的时候, 要对不同的对象采取不同的考核指标和方法, 真正做到合理、科学。例如, 对于利润中心来说, 主要是考核其最终利润的大小, 紧抓收入和支出这两项;对投资中心来说, 应以投资收益率来作为其考核指标。总之, 传媒企业在建立考评制度的时候, 要考虑企业的长远目标与近期目标相结合, 绝对目标与相对目标相结合, 价值目标与非价值目标相结合, 建立符合自身特点的考评制度。

4. 加强责任会计观念, 提高会计人员素质

传媒企业应该加强对责任会计的认识, 加大对责任会计的推广, 加大宣传力度, 管理者和领导者应该重视责任会计的有效应用, 改变思想中存在的“责任会计无用论”的陈旧观念。各会计人员要不断地学习新的会计知识, 特别是责任会计知识的运用;重视对会计人员的继续教育和培训, 培养一批能掌握企业管理和责任会计的复合型人才。总之, 责任会计适应了社会市场经济的发展, 能有效地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率, 为企业创造不朽的神话, 是改革发展的必然趋势。

5. 不断完善责任会计制度

石油天然气行业会计核算问题研究 篇8

一、石油天然气行业企业的差异性特征

(一) 生产规模和产量计划的管制性

和一般行业企业相比, 我国石油天然气生产企业的生产规模和产量计划严格受到国家和政府的强制性约束, 其中包括国家和政府对石油工业投资规模的制约和对石油产品价格的管制。这决定了石油天然气生产企业不能仅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生产目标, 即使市场经济一般原则对石油工业存在普遍意义, 石油天然气行业企业也不能完全适应一般行业企业的决策、分析和评价方法及原则。

(二) 生产组织和运行环境的复杂性

在现有经济模式下, 我国石油天然气行业已采取上下游一体化的管理思路, 在生产组织结构上, 石油天然气企业也呈现出了新的特征, 即集团总公司据油田分布情况、规模大小等因素对下属各个管理局进行分管, 管理局则按专业分工所需分管下属各生产单位, 各个生产单位又据作业程序的要求对更低一级的生产单位实施分管。目前石油天然气企业生产组织结构看似完整有效, 但本质上并未改变国有经济垄断经营的局面, 且在运行过程中也常发生矛盾冲突。比如在管理局这一层次, 专业分工的问题极易导致各管理局之间生产组织结构的重复性设置, 使部门生产能力和业务量之间出现冲突。

(三) 生产经营中的非规范性

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主要包括物流、资金流和产权流的揭示, 以及决策指令的传递、实施和反馈。在物流揭示方面, 由于石油天然气生产企业的产品是原油和天然气, 故石油天然气行业企业和一般行业企业的先流入、再流出、又流入的循环往复式连续性物流过程不同, 其物流特征在于企业各种实物形态的生产资料只流入、不流出, 整个过成是非连续的。在资金流揭示方面, 石油天然气行业企业在矿区权的取得和租约合同签订两方面与一般行业企业差别甚大, 这主要由石油天然气生产企业的资金流特点决定, 其一般须经过矿区权的取得、租约定金的支付、钻井作业的支出、开采过程的支出和生产工程的支出等一系列流程, 最终才能通过产品销售流入。在产权流揭示方面, 石油天然气行业产权组成方式、内容、计量方法的变化和复杂性, 以及石油天然气生产企业的权益由契约、资本投入总额、资本投入比例、资本运营收益等要素共同揭示的特点, 均决定了产权流信息揭示的多变和多样性。

二、石油天然气行业会计核算的主要特点

(一) 财务会计报告方面

石油天然气生产企业面临的主要风险在于油气储量的寻找, 其较高的油气发现成本和较大比例的不成功探井, 要求石油天然气行业企业财务会计报告必须以大量的表外信息对表内信息进行补充。根据FASB第19号和第69号文件, 石油天然气公司期末会计报告须对相关特殊资产补充揭示, 如储量变动情况、资本化成本的原值和净值、油气生产活动分阶段发生的成本等, 且揭示石油天然气生产活动时必须揭示和探明的石油天然气储量相关的、按标准计算贴现的未来现金流量等内容。

(二) 会计计量方面

石油天然气生产企业发生的主要成本包括矿区取得成本、油气勘探成本、油气开发成本、油气生产成本等四类基本成本, 以历史成本原则为基础, 石油天然气生产企业对发生的成本支出进行会计核算时, 采取成果法或完全成本法。将四种基本成本联系起来, 会计核算结果便是发生成本的资本化或费用化, 成本资本化时, 在成果法下, 成本可作为发生的已耗成本或作为废弃成本、减损成本或生产成本计入费用;成本费用化时, 在完全成本法下, 成本可作为当期费用在本期冲减收入。

(三) 会计确认方面

1. 资产的确认。

一般行业企业拥有的主要资产多由商品流通领域交换获取, 即实际支出便体现出资产的价值, 与之相比, 石油天然气行业企业控制的主要资产是采取一定的技术手段、经过不同生产阶段才能获得的油气资产, 因而在为油气资产计价时, 须根据各生产阶段划分资本性支出和收益性支出。但在油气资产概念界定上, 国际上尚未形成统一的认识, 只是有理论认为油气资产即各采油气区块的油气井和相关设施。据WPC、SPE对石油天然气储量分类的认定中, 油气资产包括:油气生产井、注水井、资料研究井等;联合站、计量站、注水站、压气站、油气集输站等;井场装置、热采设施;集输油气支管线、集输油气干管线等;储油设施;油气处理设施;污水处理及其他环保设施;油田内部供电、供水、通信设施及其它生产用建筑物。

2. 成本和费用的确认。

一般行业企业经营活动中的成本费用总与一定的收入相匹配, 而石油天然气行业企业所发生的主要成本费用却与收入并无必然联系, 这主要由油气资源不可再生性使发现成本承担着和发现价值无关的耗费的客观现实所致。FASB第19号会计文件的规定表明, 石油天然气行业企业对勘探成本费用的确认应视能否成功发现。在我国, 油气生产企业通常将发现的和成功井相关的支出全部资本化、和不成功井相关的支出费用化。完成地震、重力等地质勘探作业后, 得出的地质结论无论是否发现油气显示, 所有实际支出均予以核销, 直至探井实际完成, 再将未发现油气显示的探井成本列为费用, 将发现油气显示的探井的有效井段转化为生产井列为成本。

3. 矿业权流转中相关的损益确认。

一般行业企业转让无形资产的使用权或所有权, 均同时确认损益, 但在石油天然气行业企业进行矿业权流转中对损益的确认却依据不同的情况进行划分:已探明矿区, 只转让部分权益时, 确认转让损益;保留非经营权益而只转让探明矿区经营权时, 确认转让损益;转让全部权益时, 据转让收入的数额与其未摊销成本间的差额确认损益。未探明矿区, 转让部分权益时, 不确认转让损益, 但由出让方据合同价格或双方协议价格冲减未探明矿区余额, 受让方据实际支付的金额增加未探明矿区成本;转让全部损益时, 由出让方确认转让损益、受让方增加未探明矿区成本。除上述情况以外, 其它任何形式的转让和相关交易均不进行损益的确认。

三、石油天然气行业会计核算的理论研究及注意事项

(一) 我国石油天然气行业会计问题的综合研究

在采掘业会计尤其是石油天然气会计研究方面, 美国、英国、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国家一直走在世界前列。近年来, 随着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 (IASC) 及其改组后的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 (IASB) 对采掘业会计的深入研究和探讨, 我国也开始在石油天然气行业会计问题上进行新的实践和总结。虽然起步较晚, 且与世界发达国家存在差距, 但目前我国石油天然气会计问题的综合研究已初显成果, 集中体现在我国油气会计制度的历史变迁及发展方向、油气行业的特殊性及基本会计问题、我国油气会计准则的框架结构研究、我国三大石油公司会计制度现状分析、油气会计准则的国际比较、油气会计制度改革研究等方面。

(二) 我国针对石油天然气会计核算的专门研究

会计是一项提供财务和管理信息的工作, 它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 借助于企业、事业、机关、团体及其它经济组织的经济活动, 进行记录、计算、控制、分析、报告等事项。会计核算和实施会计监督是会计的两个基本职能, 其中会计核算又称作会计反映, 即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尺度, 反映会计主体的资金运动, 对收入、费用、成本进行计算是会计核算的一项重要内容。自上世纪末, 我国对石油天然气行业会计核算的研究已从最基本的计算收入、费用、成本等内容向外延伸, 现在相关的研究范围已大大拓展。关于石油天然气行业会计核算的专门研究主要包括:油气会计的发展历史及基本理论、油气资产的折旧折耗和摊销、油气矿业权的取得和勘探开发成本的会计方法、油气生产成本和销售收入会计、油气矿业权转让会计和油气资产估价管理、油气生产活动的报告和揭示、油气资产减值会计和油气资产的清理及处置会计等。

(三) 规范石油天然气行业会计核算的注意事项

从石油天然气行业特性出发, 结合石油天然气行业会计核算的特点, 改革油气会计制度、规范油气行业会计核算体系, 此两者相辅相成且势在必行, 其中设置油气会计核算科目是油气会计改革的核心内容之一。油气会计核算科目的设置须考虑到油气财务会计报告、会计计量、资产确认等具体特点, 充分体现油气会计核算特殊性, 并以特殊的方法处理特殊的问题, 还须与我国现行会计准则及《企业会计制度》保持一致性, 同时借鉴国外的先进模式, 尽可能与国际会计惯例相互协调。

正确地设置石油天然气行业会计核算科目, 不仅能从根本上规范油气生产企业的会计核算, 还能真正完善油气会计专业核算办法。根据我国石油天然气开采情况, 油气勘探成本核算所设科目应包括地质勘探支出、地质勘探费用、地质勘探投资、累计折旧折耗及摊销等, 油气开发成本核算所设科目应包括油气开发投资、油气资产、油气资产减值准备、油气资产累计折耗、油气资产清理等, 至于油气生产成本核算所设科目则可依据油气行业企业现行做法。

摘要:基于石油天然气行业企业的差异性特性, 分析了其会计核算的主要特点, 并对完善其规范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石油天然气,会计核算,问题研究

参考文献

[1]吴杰, 孙秀娟.美国石油天然气会计准则的发展历史及启示[J].会计研究, 2000 (12) .

[2]林金高.石油、天然气会计问题研究[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2.

[3]龚光明.油气会计准则研究[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 2002.

[4]黄灿标.石油天然气行业会计核算——成果法与完全成本法[J].会计之友, 2005 (9) .

[5]武广, 韩云.新的会计核算规则对石油天然气行业的影响[J].山西科技, 2007 (4) .

家电行业物流服务模式创新研究 篇9

1.1 自营模式的内涵

自营物流是指企业通过把人员、设施、设备和其他技术资源的整合, 来完成供应、生产、销售等物流活动环节的一种物流模式。自营物流的优点是显而易见的, 它提高了毛利润的空间, 企业可以不通过各种中间环节, 直接面向零售商, 获取中间商的利润空间。自营物流可以降低商品价格, 价格降低自然会带来销售量的增加, 还可以提高顾客的满意度, 压缩企业的人力资源成本。

1.2 外包模式的内涵

物流业务外包, 是指企业为了节省成本, 集中优势资源于企业的核心业务上, 而将物流业务委托给专业的第三方物流公司来运作的一种物流模式。外包模式的优势体现在:①减少对企业运营的负担, 提高核心业务的竞争力。把企业的各种资源集中在核心业务上, 降低了企业的业务分散压力;②优化企业资金构成比例, 降低固定资产占比, 加速资本流动。企业的资金是有限的, 而且需要合理的资金构成比例, 但自营物流需要购置场地、建立仓库, 购买叉车、货架、汽车、仓储等设施设备, 建立大量物流配送中心, 需要大量的固定资产投入, 这对于许多企业来说, 尤其是中小企业是个巨大的负担, 而通过物流外包, 企业可以集中优势资源于企业的核心产业, 优化企业的资金构成比例, 降低企业的固定资产投入;③实现灵活的物流业务, 共担经营风险。由于自营物流需要大量的场地、仓库、设施设备, 从而带来巨大的资源配置风险和固定资产投资风险, 通过把物流业务承包给第三方物流公司, 可以共同承担企业的经营风险。

2 家电行业物流服务模式存在的问题分析

2.1 家电行业物流管理观念落后

由于物流管理观念的引进时间短, 我国各企业对物流管理的认识和理解还很肤浅化、表面化, 对现代物流管理观念的更深层次地研究认识还是普遍缺乏的。一方面, 对物流概念理解得过于简单化, 许多企业还认为物流就是简单的运输、储存、配送, 认为物流很简单, 完全可以企业自己来完成, 排斥将物流业务进行外包;另一方面, 重生产、轻物流, 工程建设、业务规划、制订生产计划过程缺乏对物流环节足够的认识, 企业在各种经营战略中没有设立物流战略。

2.2 家电企业的集约化程度低, 运作成本高

集约化经营是以效益为根本对各种要素重组, 以最小的成本获得最大的投资回报的一种商业模式。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①各个供应商独自进行配送, 独自组织车辆装卸、搬运、运输, 造成大量的人力资源浪费、车辆使用率低、仓储设施利用率低等问题, 不能充分地调动各种社会资源来参与配送, 造成家电企业的集约化程度低。各供应商之间缺乏联系、缺少协调机制, 造成运输时间长、交接货物繁琐、运输成本高等问题;②家电行业的日常经营绩效也会受配送作业效率的影响, 容易形成隐性成本。配送效率低下会造成零售商的资金成本压力、货物储存成本高等问题。

2.3 服务作业体系不完善, 自营物流配送规模小

近年来, 家电企业的配送中心, 许多都是在原有仓库的基础上改造完成的, 所以设施设备不健全, 配送规模也比较小。并且现代计算机技术的应用率低, 许多业务仍然由人工来完成, 机械化程度低, 造成服务功能体系难以建成的现象。甚至很多家电企业并没有通过配送中心来配送货物, 没有做到统一规划、统一送货, 只是若干店铺使用了统一的名称, 没有统一的运作模式和完善的服务体系, 服务效率低下。

2.4 配送中心现代化程度低

长期以来, 家电公司对物流现代化的认识程度不足, 大多沿用了原有的仓库、配送中心, 仓储、车辆、装卸搬运设施设备简单陈旧, 对新技术、新设施的投入欠缺。虽然这些年也建造了许多新型的物流配送中心, 但就整体而言设施依然陈旧, 而且功能不齐全, 物流设施结构不合理。总而言之, 配送中心的现代化程度依然落后。先进设施和现代技术的欠缺, 严重制约了配送中心的效率, 由于机械化作业比例低, 大多作业还是由人工来完成, 会造成货物损毁率大、差错率高、效率低下等问题, 各个物流环节之间联系性差, 很难做到“一站式”的服务。

3 家电行业物流服务模式创新的策略

3.1 更新传统物流观念, 为我国家电物流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传统的以产品为中心点的市场供应概念, 已经不能适应新时代的发展, 传统的供应概念的公司以产品为中心出发, 总是试图找到代价最小的方式向客户交付产品, 而现代以物流为主导的“市场后勤观”越来越被接受, 以市场需求为中心的现代市场观念, 正在逐步取代以产品为中心的传统观念。首先对消费者的需求做调查研究, 然后制订生产计划, 完成生产任务, 最后通过企业的物流活动来快速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总而言之, 在物流管理中贯彻市场导向才是现代市场观念的核心。家电企业应该加快建立物流人才的培养体系和模式, 采取“走出去”和“引进来”相结合的方式, 大力培养专业物流人才, 为我国家电物流未来的发展提供人才支持。

3.2 实现商品配送服务规模化, 提高配送效率

通过运用现代先进的物流管理技术、计算机科学技术、管理信息系统等, 科学统一地规划各个零售商及门店的需求量、运输服务路线、配送频率和速度, 集中考虑各配送路线的人员配备、设备配置、车辆使用, 实现物流配送的规模化, 降低物流成本。通过配送服务的规模化, 使人员、车辆、仓储设施设备实现价值的最大化, 提高配送效率。

3.3 建立符合家电行业自身特征的配送服务体系

配送服务体系的建立对企业十分重要, 家电企业要根据自身资金实力、配送需求量、服务规模、各配送区域分布来进行整体规划, 建立科学、现代化的物流配送中心, 逐渐形成完善的配送服务体系。为各零售商提供高效、便捷的物流配送服务, 降低公司和零售商的货物资金压力, 提高零售商的服务满意度。

3.4 提高配送中心现代化程度

只有提高配送中心现代化程度, 才能够提高整个公司的物流服务水平, 在提高配送中心的现代化程度的时候, 应该认真、高效地做到以下几点, 才能够最大程度地达到要求:①现代物流配送中心的作业面大, 应该配备自动起重机、自动旋转货架、自动分拣机、升降机、输送机、传送带、叉车等设施设备;②应不断将配送中心建设成为进货功能、装卸搬运功能、储存加工功能、配送功能、信息处理功能为一体的物流结点;③配送中心的信息业务量大、数据庞大且复杂, 而大量的数据和信息需要实时处理和储存。因此要建立自动订货系统、地理信息系统、管理信息系统、自动分拣系统、全球定位系统、电子数据交换系统等信息管理系统。

4 结语

家电行业物流服务具有一般服务的共同特点, 但面对日益复杂多变、竞争激烈的环境, 家电企业应该不断以创新来适应时代发展的变化, 在不断地创新中提高竞争力。

本文通过对家电行业物流服务模式存在的具体问题进行研究, 得出如下结论:①更新传统的物流观念, 为家电行业的未来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②我国家电物流公司必须实现商品配送服务规模化, 提高商品的配送效率, 降低服务成本;③应该建立符合家电公司自身特征的服务体系;④提高配送中心现代化程度的行动刻不容缓。相信通过以上的研究会对家电行业物流服务模式创新有一定的帮助, 当然我们的研究还有一定的不足之处, 但是希望本文对家电行业物流模式的发展提供一些借鉴意义, 不断加强我国家电行业物流服务模式创新。

参考文献

[1]崔介何.企业物流[M].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 2012 (2) .

[2]白光利.漫谈国内家电物流[J].家电科技, 2013 (1) .

[3]陈方建.中国家电物流:步入发展快车道[J].物流技术, 2014 (3) .

会计服务行业研究 篇10

服务创新是不断满足人们对高品质保险服务的需求、保证企业在行业内的地位, 提升企业竞争力的最关键因素。通过提高保险行业的服务创新能力, 可以促进整个保险行业健康和谐发展的。虽然我国保险公司已进行了一些服务创新, 如推出专线客服热线、异地出险就地理赔、小额快速理赔通道等等, 但是这些创新层次较低, 无法满足顾客的多层次、多样性、无限性需求, 需要对保险服务创新项目进行深层次的全面分析。

二、RATER指数

RATER指数是全美最权威的客户服务研究机构美国论坛公司经过调查研究而发现的一个可以有效衡量客户服务质量的指数, 其客户服务质量评价标准是世界公认客户服务质量评估工具。对服务质量的衡量主要是以顾客感知服务质量与期望服务质量之间的差异模型为基础, 分析服务质量问题产生的原因, 并帮助管理者了解应当如何提升服务质量。服务质量定义为“感知”与“期望”的差距, 即SQ (服务质量) =P (感知) -E (期望) 。其中, 期望和感知服务质量的评价采用5点尺度来衡量, 其五个维度分别为信赖度reliability、专业度assurance、有形度tangibles、同理度empathy和反应度responsiveness, 被称为RATER指数。如今, 很多行业将五个维度作为衡量客户服务质量优劣的标准, 客户对企业服务的满意度直接取决于RATER指数的高低, 使之成为企业提升市场竞争力的关键。RATER指数在各类服务行业中的广泛应用有效的跟踪了行业内服务质量的变化趋势, 有利于寻求服务创新点, 不断提高服务质量。

三、问卷调查

1. 问卷设计。

按照RATER的五维度信赖度、专业度、有形度、同理度和反应度的顺序展开的, 确定基于RATER指数的顾客期望价值和感知价值调查问卷的具体问项, 问项设置见表1。

2. 样本收集和处理。

本次主要调查对象是在保险公司购买过保险的客户, 采用抽样调研, 共发放200份问卷, 服务期望和服务感知问卷各100份, 共回收196份, 有效问卷回收率为98%。通过相关系数来检验问卷的可信度。信度是指问卷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即是受试者在同一份问卷上测试结果的稳定性和可靠性的特征。信度通常用一种相关系数来表示, 相关系数α越大, 信度就越高。当α=1.00时, 问卷的可靠性达到最高;而α=0.00时, 则测试的可靠性降到最低。一般系数α≥0.50即可。问卷对服务质量五个维度的α值的计算结果见表2。

可以看出:两份调查问卷的信度大都在0.75以上, 说明问卷的整体信度较高。其中, 实际感知问卷中有形度的信度为0.769, 但当把第12个问题“是否有良好的服务咨询和投诉平台吗?”去掉时, 信度迅速升为0.796, 说明原“服务咨询和投诉平台”是影响服务质量有形度的重要因素。两份问卷各自的总体信度分别为0.972、0.902, 由此得出问卷的总体信度较高。

3. 配对T校验。

配对样本是指对同一样本的某个变量进行前后两次测试所获得的两组数据, 或是对两个完全相同的样本在不同条件下进行测试所获得的两种数据, 配对样本T检验是先求出每对观测值的差, 再对差值求平均值, 通过检验配对变量均值之间的差异的大小, 来确定两个总体的均值是否存在显著差距。为了能够清晰地了解客户的期望和感知价值在哪些方面存在差异, 可以结合期望和感知的均值、标准差, 利用配对样本T检验来分析, 配对样本检验中T的置信区间是95%, 所以, 当双尾检验显著性概率sig<P/2即0.025时, 问卷中的期望与感知有明显差异;当双尾检验显著性概率sig>0.025时, 此时问题中的期望与感知就没有明显差异。样本数据的双尾检验显著性概率sig=0.000, 均<0.025, 即保险行业整体的服务质量水平与顾客所期望差距甚远, 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从问卷上的五个维度在“期望”上的平均值, 就可以看出客户对各维度的重视度。期望值越高, 说明客户对该维度越重视。通过计算, 在“期望”一栏中, 客户对于服务质量五维度的期望值的平均值按分值排序为:信赖度、同理度、反应度、专业度和有形度, 分值依次为4.95、4.95、4.95、4.91、4.86。其中分值较高的是信赖度、同理度、反应度。从各维度的分项可以看出, 能够及时履行合同承诺、从业人员能够准确了解客户所需、能够让客户对投诉结果满意、企业遵循合同规定、及时有效的为客户办理投保、续保和退保是客户比较看重的方面。

4. 客户期望价值与实际感知价值之间的比较。

顾客期望与实际感知的均值折线图表, 如图1所示。

从两条折线可以看出, 客户期望与实际感知之间存在明显差距, 在服务的信赖度、专业度、有形度、同理度、反应度等五个方面的实际服务质量均不能使顾客感到满意, 而在信赖度、专业度和反应度三个维度的顾客感知与顾客期望相比均有较大差距。说明首先保险公司进行服务时应该考虑以客户利益、需求为中心, 加快理赔效率、建设客户忠诚度, 打造客户信赖品牌, 实行人性化服务, 以提高企业信赖度。其次, 应在处理顾客要求和投诉时应努力做到既专注又快捷, 提高反应水平。最后, 在员工专业服务素养和服务水平方面的顾客感知和期望也存在一定差距, 应该努力提高从业人员的专业素养、服务技能, 最终客户对保险服务的信任感。

四、保险行业服务创新水平低的原因分析

1. 理赔渠道单一、形式保守。

大多数的客户认为理赔难是源于:一是由保险产品自身所决定。保险是无形产品, 又是中长期投资, 好坏短期内不易识别, 加上保险条款专业化又较强, 信息不对称, 大多数保险客户在购买保险产品时对保险条款不清楚。二是部分保险从业人员误导客户, 间接放大产品的功能。三是部分保险企业为了满足自身获益, 往往会有拒赔、少赔的现象。四是部分保险购买者对保险理赔时的期望过高。这些都导致了客户对理赔的不满意, 使得部分客户感觉被欺骗了。

2. 保险从业人员的专业素养比较低。

在现代保险代理机制下, 保险从业人员学历, 专业均没有经过筛选, 以此吸引了大量社会闲散人等再就业。对保险从业人员的要求:学历仅需初中及以上水平, 年龄为18周岁以上, 通过保险从业资格证。这就意味着保险从业人员的准入门槛较低, 业务人员的专业素质与保险的发展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保险从业人员只需通过保险从业资格证, 即可办理入司、上号。对其接下来的衔训、继续教育不作硬性要求。基本法规定其晋升通道取决于开单保费及其增员数量, 与从业人员的素质、学历无关, 经调查研究发现, 从业人员学历基本上均是初中水平, 平均年龄42岁以上。

3. 宣传内容失真, 市场沟通存在差距。

如果一个企业宣传的服务承诺与实际提供的服务存在差距, 不能够及时兑现, 那么会导致客户对服务质量的评价大打折扣。产生差距的原因在于, 一是过度承诺, 部分调查客户反映保险公司的部分产品在宣传中有些夸大其词, 部分销售人员夸大保险产品作用, 销售误导顾客;二是沟通障碍, 保险条款相对专业性较强, 理赔所需手续也相对较繁琐, 加上受销售人员沟通技能、客户理解能力等因素影响, 客户不能够得到有效真实的信息;三是工作脱节, 营销宣传与公司内部运营系统发生冲突, 不协调一致。

五、提升保险行业服务创新水平的对策

1. 拓宽理赔途径。

进一步深化保险服务创新, 一方面, 应围绕“保险咨询→风险评估→保险方案设计→承保→承保后风险防范→出险后的查勘定损→理赔”这一服务链, 逐步向外扩展链接;另一方面, 应从我国相关的制度改革和社会发展需要出发, 展开各种各样的增值服务以及附加值服务。以寿险为例:一是针对医疗、养老制度改革后居民迫切需要医疗、养老方面优质服务的现实, 在做好医疗、养老保险的同时, 大力开展诸如免费体检、健康咨询、康复护理等方面的服务。二是针对就业改革后失业者的增多, 在提供失业保险的同时向客户提供再就业培训、再教育咨询、就业信息等服务项目。三是开展教育保险时将出国咨询、教育咨询、家教信息等内容作为延伸服务。四是为客户提供投资咨询、理财指导、金融信息等家庭理财方面的服务。通过良好的服务, 打造保险业的整体品牌, 吸引更多公众自愿投保, 变潜在的需求为现实需求。

一个思路清晰的、能快速作出反应的理赔指导可以使客户的理赔服务工作比较顺利开展。如果没有专业的理赔指导, 客户可能会遇到理赔上的各种困难。因此, 当前的首要任务是致力于提升理赔专员及其相关内勤人员的专业素养, 提升整个泰康人寿内部管理人员的综合素养和形象。尤其是客户在发生事故后, 迫切希望有一个全国统一的电话号码能够拨打, 以得到保险公司专业的指导。所以, 全国统一的电话号码、接通电话的速度以及电话接听专员的专业素养就显得尤为重要。

2. 提升保险从业人员的专业素养。

保险从业人员是保险人与被保险人订立保险合同的桥梁和纽带。这就要求保险从业人员具有合理的科学知识、健康的心理承受能力以及适合自身角色的能力素质。保险从业人员素质低下, 直接导致了客户与保险公司的互相不信任, 因此提高保险人员的素质是扭转大众对保险偏见的一剂良药。基于从业人员素质低, 年龄偏大、学历偏低的特点, 可制订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措施, 例如:严格保险从业人员的招聘制度, 吸收高素质人才, 积极响应中国保监会规定:2013年7月1日起, 保险从业人员学历必须达到大专及以上水平;建立健全的绩效考核机制。适当的将业务保费量计入考核, 而且将客户的质量、风险程度、退保率计入考核, 打破了仅与订单量挂钩的局面;保证培训时间, 严格执行中国行业协会对岗前培训、后续教育、道德教育等方面的规定。

3. 建立实时沟通渠道、正视宣传工作。

真实有效的企业宣传能够提升企业的品牌竞争力以及树立良好的品牌形象。建立于客户进行实施沟通的平台, 通过企业网站平台、微信、微博等方式, 实现和客户的实时沟通, 为客户提供量身定做的保险服务和产品。保险行业实行“国际化、专业化、制度化经营, 招纳人才, 以亲和力赢得市场青睐、脚踏实地, 与实际相结合, 开展宣传工作, 彻底打造在百姓心目中的新形象。

参考文献

[1]Parasuraman A, Zeithaml V, Berry L.L.SERVQUAL:A Multi-Item Scale for Measuring Customer Perceptions of Service Quality[J].Journal of Retailing, 1988, 64 (1) ;

[2]陈瑞霞.我国饭店服务质量测评初探—以天津市H饭店为例[J].天津:天津商学院学报, 2005, 4 (7) :21-22.

[3]郭城、韩冰.客户服务工具箱——Pocket管理系列[M].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2006:92-96

[4]王燕, 肖洪安.基于加权SERVPERF模型的通信企业在农村市场的服务质量评价—成都、新都、双流、雅安四地476户农户的调查[J].四川:农村经济, 2009 (9) :111-114.

[5]陈信康.服务营销[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5:112-113.

会计服务行业研究 篇11

作者简介:邓敏(1973-),女,广东省旅游职业技术学校酒店管理高级讲师,学校酒店管理专业带人,全国职业技能大赛策划者。研究方向:酒店管理教学。

朱小彤(1972-),广东省旅游职业技术学校酒店管理讲师,学校酒店管理专业带人,全国职业技能大赛策划者和评委。研究方向:事酒店管理教学。

张璆晔(1967-),广东省旅游职业技术学校英语高级讲师,学校旅游外语专业带头人,全国职业技能大赛中职组评委。研究方向:英语教学

郝臻(1982-),女,广东省旅游职业技术学校酒店管理讲师。研究方向:酒店管理专业教学。

王薇(1962-)女,广东省旅游职业技术学校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高级讲师。研究方向:导游专业教学。

李斌海(1971-),广东省旅游职业技术学校烹饪专业部副主任,中式烹调高级技师,学校烹饪专业带头人。研究方向:烹饪教学及学生管理工作。

张鹏鹂(1975-),女,广东省旅游职业技术学校酒店管理讲师。研究方向:酒店管理专业教学。

摘要:本文通过分析现行旅游服务类专业教学标准与行业标准要求的差异,有针对性地提出旅游服务类专业人才培养规格要求的建议及旅游服务类专业教学标准的修订建议,使旅游服务类专业建设向纵深发展,突出旅游职业教育的特色和优势。

关键词:旅游服务;专业教学标准;行业标准

中图分类号:G7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1422(2014)06-0159-04《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教育部等三部委发布的《关于实施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计划的意见》(教职成[2010]9号)进一步明确指出示范校建设要创新教育内容,以人才培养对接用人需求、专业对接产业、课程对接岗位、教材对接技能为切入点,深化教学内容改革。如何将中职旅游服务类专业教学与我国旅游服务行业标准对接,以培养出适合酒店行业发展需要、适合广东旅游经济飞速发展的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就成为了一个急需解决的课题。通过大量文献资料研究以及对广东及周边近20家旅游行业的企业、学校的实地考察、调研和访谈,分析学校专业教学标准与行业要求的差异,提出针对性的措施和建议,从而为各中职院校旅游服务类专业的建设提供有价值和可操作性的参考。

一、现行旅游服务类专业教学标准与行业标准要求的差异

通过大量的文献资料和调研数据统计和对比分析发现,学校各专业的人才培养规格与行业用人标准、学校专业竞赛标准与行业竞赛标准、行业硬件标准与专业实训环境设施标准、行业服务质量标准与学生服务技能标准等方面都或多或少存在差异。

在人才培养规格上,我们对酒店行业用人标准调查发现:单纯具备一定饭店相关操作技能与理论知识的专业毕业生已不能满足社会需求。酒店普遍认为,真正的饭店业人才除了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技能以及良好的职业道德外,还要有较强的责任心、工作热情、服务意识、团队协作意识、吃苦耐劳精神,掌握一定的心理学知识,拥有较强的沟通能力、社交能力以及组织协调能力,具备基础的英语会话能力。调查发现,许多用人单位偏爱那些具备一定饭店专业知识和技能,又有较强综合素质的复合型人才。而学校对本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描述为“以培养面向酒店、会议中心、度假村、招待所等住宿单位,从事前厅、客房、餐厅、康乐等部门的服务工作与基层管理工作为主的酒店服务与管理人员”,未全面准确体现行业用人标准和要求。

在学校专业竞赛标准方面,在仪表规范上、技能项目上、技能要求上、熟练程度上存在着低于行业竞赛标准的情况,如校内的技能竞赛缺乏对英语项目的比赛,缺乏对设计方面的要求,且扣分项低于行业标准。

在专业实训环境和学生服务技能标准方面,由于新教学方法的大力倡导和各学校对教学环境的日益重视加快了对传统教室的更新改造,多媒体投影教室和专业实训室成为很多学校建设、评比的重要硬件条件,计算机网络教室的普及也成为一种趋势。但就校内实训设备来看,调查中毕业生对于学校实训设施设备数量和种类的总体评价一般,实训设备陈旧、老化,实训设备有限,令实践教学达不到预期的目标,学生的服务技能水平较行业要求有较大差距。

二、旅游服务类专业人才培养规格要求的建议

依据“五个对接”及系统培养人才的要求,针对旅游服务类专业建设现状,提出以下建议:

1.在人才培养规格上,注重职业道德和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实现人才培养目标与企业岗位的对接

区别于现阶段高职对实践技能和专业理论知识的注重,中职教学标准首先在人才的培养上将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工作态度放在首位,据此发挥学生的内在调节能力,保持身心健康,引导学生正确面对挫折,从容应对高强度的工作,自觉培养服务意识,理性服从工作安排。围绕这一要求,我们还要不断强化教育教学中的职业道德理念的灌输和培养。比较有特色、见实效的做法,如“养成教育周”、“道德学分”、学生实习期间的心理辅导等,还可以结合学生在校学习及实习期间的表现进行道德考评,树立职业道德典型,宣传行业优秀道德模范等。其次,为适应饭店新科技、新运营方式和组织方式的变化,突出员工的工作能力的多面化,要强调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在拓展相关服务技能的基础上加强对团队合作能力、应变能力及创新创业能力等社会能力和方法能力的培养。

2.合理调整课程结构和课程内容,实现教学内容与职业标准的对接

课程服务教育目标,为缩小人才培养效果与行业企业需求的差距,首先,对于新课程的设置要预先进行科学的社会调查和预测,构建基于饭店工作过程、以工作任务为载体、以项目为导向、以职业生涯发展路线为脉络的课程体系。根据本次调研和国家职业能力鉴定标准分析得到的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表,将工作项目与饭店岗位群对接,课程内容与岗位核心任务对接,拓展服务技能工作项目和基层管理工作项目与高职教育内容衔接。

其次,完善课程结构,参照2∶2∶3∶1的学时比例调整公共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实习实训课程和选修课程四大模块的比例,课程的整合和删减以够用、实用为原则。课程设置顺序应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规律,遵循能力递进的原则。

再者,课程内容要紧密联系生产劳动实际和社会实践,突出应用性和实践性。强化实习实训环节,课程开展形式注意灵活多样,如认识性实习实训、教学实习实训、突击接待实训、赛前强化培训、顶岗实习等多种方式。增加学生企业锻炼的时间和频率,鼓励学生参加各种学校或行业技能竞赛,使学生在校内和校外反复的空间转换、理论知识与社会实践反复的检验融合中成熟。在校企合作方面不断探索新的合作方式,深化合作内涵,邀请更多的行业企业实践专家来校进行多种形式的授课。

3.丰富教学方法,完善实训环境,实现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的对接

中职教学设计注重对实际岗位工作情境的模拟和重现,还要分析课程性质和任务。公共基础课注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为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全面的素质培养服务,为学生的终身教育发展需要服务。专业课教学,根据本专业的职业能力要求,提倡以项目、案例等为载体,设计理论实践一体化的课程教学,实施多种形式的“做中学、做中教”教学模式。在教学方法的使用上,打破单一的传统讲授法,根据课程特征和学习要求实践多种新方法。在实践技能培训中采用“四阶段教学法”,让学生在较短的时间里掌握学习内容;在培养学生工作过程能力、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时,采用“项目教学法”;在培养学生社会能力,特别在服务性工作中人际冲突、群际冲突的处理技巧,采用“角色扮演法”,达到让学生感悟职业角色内涵、体验职业岗位的情感和增进职业认同感的作用;现代工作岗位培训法则发挥了院校实践教学和企业实际工作岗位锻炼的优势,将“工作”与“学习”结合得更为紧密。

教学场所的建设上,增强现有理论学习教室的实践性教学功能,增大投入、更新设施设备,保障学生有充分的实训机会。

4.大力推行双证书制,实现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的对接

早在1996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中规定“实施职业教育应当根据实际需要,同国家制定的职业分类和职业等级标准相适应,实行学历证书、培训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并明确“学历证书、培训证书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作为职业学校、职业培训机构的毕业生、结业生从业的凭证。”双证书制度有利于提升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将职业标准融入课程标准、职业技能鉴定考核融入课程考核,对双证书制度的推行更加有利。鉴于此,各专业可针对行业岗位群特点,选取学生需考取的职业资格证书,既通过证书考取锻炼和检验学生的知识和技能水平,又能实现学生技能要求与行业用人标准的无缝对接。

三、旅游服务类专业教学标准的修订

1.根据行业用人标准和要求,调整学校人才培养规格

如酒店专业,从以前的“以培养面向酒店、会议中心、度假村、招待所等住宿单位,从事前厅、客房、餐厅、康乐等部门的服务工作与基层管理工作为主的酒店服务与管理人员”的培养目标,修订为“本专业主要面向旅游行业的高星级饭店、高档度假村、主题饭店、豪华邮轮、会员制俱乐部等企业,培养能从事高星级饭店及同类型企业餐饮、客房、前厅、康乐、销售等部门的服务、运营与管理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

如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从以前的“培养面向旅游旅行社、酒店、企事业单位服务和管理第一线的应用型人才,培养具有良好的旅行社服务与管理知识,掌握旅行社、旅游酒店各岗位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并具有综合职业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修订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适应21世纪社会经济发展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牢固掌握必需的文化科学知识和专业知识,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富有时代特征和创新精神,在旅游行业第一线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实用型专门技能人才。”

如中餐烹饪与营养膳食专业,从以前的“培养面向酒店餐饮企业等企事业单位,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上述专门化方向其中一个职业工种的原料加工、食品(菜点)烹调等相关岗位的职业能力,熟悉岗位操作流程,掌握操作技能和厨房基层管理方法,养成良好职业素养的实用型人才”,修订为“培养主要面向饭店、餐馆、酒楼等餐饮企业以及企事业单位的餐厅、食堂、中央厨房等,从事中式烹调、面点制作、营养餐设计以及厨房、餐厅的管理、设备养护等工作的实用型人才。”

2.根据行业用人标准和要求,调整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随着学校各专业人才培养规格的调整,学校相关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要做相应的调整。以高星级饭店运营与管理专业为例。首先要调整课程结构和教学计划。要到达修订后的人才培养目标,要在原课程的基础上增加饭店运营和管理方面的课程,课时上保证对学生外语(主要是英语)的教学,增加高星级饭店业务所需的特色课程。其次是教学内容的调整。在坚持酒店工作“主流”需求方向,扎根于基础技能和运营管理的需要的同时,要注意将教学内容与四、五星级饭店的要求标准对接,满足高星级饭店运营及管理业务的需要,调整并及时更新教学内容,将新标准、新技术、新创造及时融入教学中,推陈出新,同时采纳适合的教学方式,优化人才培养结构,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再次,要培养与酒店专业人才培养规格要求相吻合的师资。新的人才培养规格对本专业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专业教师要具有较宽的行业视野、较强的行业实践能力和较新的教学理念,即“双师型”教师,才能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因此要加强“双师型”教师的培训工作,加强教师对高星级饭店评定的标准、规范、内容、运营业务和管理的学习和实践。

以旅游外语专业为例,旅游外语专业人才培养的定位要充分重视与旅游产业企业的结合,根据产业发展和岗位需求动态进行调整。旅游外语专业是一个应用型的新型专业,中职旅游外语专业应定位在面对旅游行业企业的、从事服务工作的一线劳动者和基层管理人员。主要岗位有旅行社前台、国际品牌酒店的前厅、餐饮、客房、商务中心等部门以及景区接待和讲解、会展接待和讲解以及商务接待等具体岗位。 因此,在课程体系开发过程中,要充分重视企业调研,组织实践专家访谈会,针对企业所需制订教学课程和内容。要将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将旅游企业的职业标准融入到课程标准、课程内容的设计和实施中。通过充分对旅游行业企业以及相应的学校进行深入的调研,发挥行业企业的作用,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保障人才培养质量,满足经济社会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需要,全面提升职业教育专业设置、课程开发的专业化水平。在行业岗位调研、岗位典型工作任务对旅游外语专业人才需求和职业能力分析的基础上,旅游外语专业总体培养目标应确定为使学生成为具有良好的沟通能力、接待能力和组织能力,能用规范流利的外语从事旅游工作。

3.制订与行业竞赛标准一致的学校专业竞赛标准

从各专业竞赛规程的制订、比赛工作的组织筹备、竞赛设备的配置标准、比赛评分标准和方法、比赛流程等,都参照行业竞赛标准制订,使赛事活动的组织、学生的竞技能力和水平尽量与行业要求规范一致。甚至可以直接用行业竞赛标准作为本专业学生竞赛标准。

如酒店专业的托盘比赛、中餐宴会摆台比赛、西餐宴会摆台比赛、客房铺床比赛、前厅接待服务比赛、鸡尾酒调制比赛等,可以参考或直接援引酒店行业技能大赛标准。如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的普通话演讲比赛、导游大赛等可以参考或直接援引导游服务行业的比赛标准。如中餐烹饪与营养膳食专业的刀工比赛、热菜烹饪比赛、冷拼比赛、蔬果雕刻比赛、点心制作比赛等,可以参考或援引烹饪行业比赛标准。

4.配备与行业硬件标准相匹配的专业实训环境设施标准

在设施设备配备及专业实践教学环境建设方面,要参照行业标准进行配置和建设。

以高星级饭店运营与管理专业为例,因高星级饭店更注重标准化、规范化、定制化和个性化,要使所培养出的学生能胜任此工作环境和工作特点,则学校需按照高星级饭店(即四星级以上饭店)的设施设备标准和要求建设教学环境和实践教学平台,从而实现学校专业教学与酒店行业要求的无缝对接。主要包括:第一,合理整合教学资源,配备教学实训必备的设施设备和环境;第二,整编教材,建设网络课程资源。高星级饭店的信息化程度非常高,如前台预订系统、客房智能系统、无线上网和自动服务等技术等。配套的教学资源应立足酒店实践,具有较高的信息化水平,以拓展学生学习渠道,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需要。

以旅游外语专业为例,无论是现已经建好并投入使用的语音室、旅行社、酒吧、西餐厅等实训场所,还是正在筹建的英美文化体验室、日式客房、咖啡室等实训场所等实训场所,要按照行业的实际环境进行改造或建设,以能让学生身在实际的职场环境中掌握技能和体验不同外国的文化习俗,也为学生的外语和技能的学习提供更好的平台。

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中餐烹饪和营养膳食专业建设要求也要根据各自的专业学生就业岗位群的环境特点和要求,进行专业实训环境建设和设施设备的配置,使烹饪专业的学生进入实训场地就如进入企业厨房实际环境、旅游专业学生进入实训场地就如进入旅行社或景点景区,使实训环境与其将来的就业环境无缝对接。

5.制订与行业服务质量标准一致的学生服务质量要求标准,并通过各种途径培养学生达到该标准

以高星级饭店运营与管理专业为例,在学生仪表、仪态、职业修养方面,可参照《中国饭店行业服务礼仪规范(试行)》制订本专业学生的礼仪规范,按饭店员工的仪表、仪态、岗位服务规范来要求和约束学生;在清洁卫生方面,按照《旅游饭店星级的划分与评定》(GBT14308-2010)、《餐饮业和集体用餐配送单位卫生规范》和《中国旅游饭店行业规范(中国旅游饭店业协会2009年8月修订版)》中对环境清洁卫生、设施设备清洁卫生及个人清洁卫生方面的要求要求学生。同时,结合学校“岗位对接,四级递进职业能力培养模式”的成功做法,将对学生的要求一以贯之,做到课内课外一致、校内校外一致,以使学生的服务礼仪达到行业的要求标准。在专业技能方面,按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颁发《客房服务员职业资格》(国家四级)、《餐厅服务员职业资格》(国家四级)、《前厅服务员职业资格》(国家四级)以及茶艺师(国家四级)、调酒师(国家五级)、咖啡师(国家四级)、康乐服务员(国家四级)、插花员(国家五级)、营养师(国家五级)的标准要求学生,并通过课程讲授、实践教学、课后实训、技能考证、技能比赛、见习实习等多种方法和途径使学生达到行业要求和标准。

中餐烹饪与营养膳食专业则可根据《餐饮业和集体用餐配送单位卫生规范》和《中国旅游饭店行业规范(中国旅游饭店业协会2009年8月修订版)》制订本专业学生服务质量要求标准,要求学生考取《中式烹调师职业资格》(国家四级)、《中式面点师职业资格》(国家四级)和《营养配餐员职业资格》(国家四级)等资格证书。

旅游外语专业则可根据《中国饭店行业服务礼仪规范(试行)》、《旅游饭店星级的划分与评定》(GBT14308-2010)、《旅游法》和《旅行社行业标准》及涉外礼仪规范要求等中的较高标准制订本专业学生服务质量要求标准,并要求学生考取《饭店英语证》,并选考《前厅服务员职业资格》(国家四级))、《客房服务员职业资格》(国家四级)、《餐厅服务员职业资格》(国家四级)、《景区讲解员》、《展览讲解员》等资格证书。

参考文献:

[1]浙江省饭店业行业规范.

[2]2012年山东省技能大赛“现代酒店服务”评分标准.

[3]2013年广东省旅游饭店服务技能大赛比赛规则及评分标准(八项).

[4]酒店住宿业服务质量标准与评定.

[5]北京市住宿业服务质量标准与评定.

[6]四星级酒店硬件配置标准.

[7]五星级酒店配套设施及要求.

[8]中国旅游饭店行业规范(中国旅游饭店业协会2009年8月修订版).

[9]餐饮业和集体用餐配送单位卫生规范.

会计服务行业研究 篇12

汽车产业是一条集市场与研发、采购与制造、销售于服务、整车厂与零部件厂等关键环节组成的庞大产业链。如今, 信息技术在汽车行业中大行其道, 贯穿于产业链中的方方面面, 将互联网、信息技术等融入汽车生产和销售, 既可以降低汽车制造成本、拓展销售渠道、提高服务效率, 也使有车一族可以开着聪明的爱车, 实现信息检索、实时路况导航、电子路书、股票交易和社群交流等互联应用, 开启真正意义上的汽车信息化时代。

1 信息化对汽车企业的重要影响

虽然, 信息化的影响已经深入到汽车企业的方方面面, 我们通过简单梳理其影响范围, 可以看出其信息化可以分为3个层次:1) 汽车企业内部的信息化, 是指以信息技术统筹管理企业的所有信息, 以开发和利用信息资源, 提高管理水平、研发能力、经营水平, 其已经成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2) 汽车行业的信息化, 是指通过现代因特网技术构筑汽车行业的信息网, 以优化资源配置, 以信息流部分取代人流和物流, 大大提高了行业的运营效率;3) 产品信息化是指用信息技术装备汽车 (整车) 产品, 以实现汽车的各种先进功能, 极大地提高了汽车的舒适性、方便性、安全性和节能环保性。企业内部的信息化为行业的信息化提供技术基础, 反过来行业信息化为企业内部信息化提供发展的舞台。

企业信息化已经成为企业决策的重要支撑, 对企业自主创新起到了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但是, 由于企业单独实施信息化的成本较高, 其信息化的效益难以充分发挥, 反过来也影响了信息化自身的建设。

2 我国汽车企业信息服务发展现状

目前大多数整车制造商都已经拥有比较完整的IT系统, 在信息化方面有着相对成熟的经验。这对汽车产业链上的零部件供应商和经销服务商的信息化建设, 起到了拉动作用。调查显示, 2007年汽车行业信息化投资主要以大、中型企业为主, 信息化投资48.1%的投入来自大型企业, 中型企业的投资额占总体投入的比例36.5%, 小型企业的投资额达到5.49亿元, 占总体投入比例的15.4%。

汽车企业为了在激烈市场竞争中赢得主动, 也越来越重视信息化工作。根据部分企业调查的情况看, 企业在信息化方面的投入相对较大。例如, 上海通用汽车有限公司2007年企业信息化的投入为4.2亿元, 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2007年的信息化投入为7 200万元。近几年我国汽车企业信息化建设主要表现在以下4个方面:

1) 主流企业都有适当的信息化战略。

2) 多数企业有专门信息化人才和部门来负责企业的信息化工作。

3) 企业信息化方面的投入涵盖了研发、生产、企业管理、市场流通等各个方面, 与业务融合越来越紧密。

4) 合资企业信息化工作普遍好于自主品牌企业。

一方面, 是我国汽车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步伐加快, 规模扩大;另一方面, 信息化的服务能力建设却相对滞后, 据不完全调查, 目前我国专业的汽车信息化服务企业的经营规模只占整个汽车行业的1.2%, 主要特点是小、散、乱, 没有形成可信的品牌企业, 散兵游勇式的发展现状必然造成恶性竞争、难以持续发展。

3 信息服务的主要发展方向

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苏波在“十二五我国汽车产业发展面临的形势和任务”中专门提到汽车服务业的发展问题。他指出我国要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 不断提高我国制造业的服务化水平, 是“十二五”工业转型升级的重要任务。汽车服务业是连接汽车生产和消费、惠及千家万户的基础性服务, 是汽车产业价值链的重要组成部分, 已成为国外汽车制造商的主要利润来源。加快汽车服务业发展, 就要以品牌营销为主体.建立新车销售、配件供应、售后服务、旧车交易等的服务体系, 要大力发展汽车金融、汽车保险, 以及汽车租赁等高附加值的现代汽车服务业。支持有条件的大型汽车企业由制造业向服务领域延伸, 在推动研发、设计等环节发展的同时, 拓展汽车金融服务和售后服务, 提高服务业的比重和水平。大力促进汽车产业聚集地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 强化汽车制造业与服务业的互动机制。完善汽车服务业标准体系和行为规范, 完善汽车服务相关的法规、规章、管理制度。到2015年, 初步建立起具有国际竞争优势的汽车服务体系, 拥有一批具有世界竞争实力和规模的汽车服务企业。因此, 我们认为, 在汽车市场逐渐饱和的现实背景下, 构建具有我国特色的汽车服务行业具有重要意义, 而将信息化与服务业结合, 则会起到倍增器的作用。

通过多年的分析研究, 我们认为, 可以在以下3个方面加快信息服务领域的研究和建设:

3.1 面向汽车企业, 提供产研销全过程的精确化指导的信息服务

汽车企业为了在激烈市场竞争中赢得主动, 也越来越重视信息化工作。根据部分企业调查的情况看, 企业在信息化方面的投入相对较大。例如, 上海通用汽车有限公司2007年企业信息化的投入为4.2亿元, 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2007年的信息化投入为7 200万元。

一些大型的汽车整车企业, 尤其是合资企业, 例如一汽大众、上海大众、上海通用、长安汽车和江铃集团等, 其整体信息化水平都已相对较高。普遍采用了现代信息技术与制造相结合所形成的各种企业信息技术, 如计算机辅助设计CAD, 计算机辅助制造CAM、计算机辅助工艺编制CAPP、柔性制造系统FMS、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等。同时, 他们均拥有了自己的网站和内部信息网络系统, 有的企业还投入大量资金进一步完善和扩充其设备和功能。

但是整个汽车行业的信息化水平还是相对较低的, 尤其是领导信息化意识淡薄的企业很多, 有的企业甚至至今还没有计算机系统和内部网络系统。到目前为止, 国内整个汽车行业也只有四分之一的企业拥有自己的主页。

3.2 面向汽车用户, 提供新车购买、售后维修保养、旧车交易和汽车使用全过程的信息服务

我国是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巨大市场, 据不全统计, 我国拥有或使用汽车的人口有1.2亿, 如此巨大的信息服务客户群, 其背后的经济价值将相当惊人。如何为这个全体提供高质量的信息服务是所有汽车行业的企业需要思考和认真研究的重大问题。整合汽车交易、汽车维护保养、汽车交通服务、汽车事故处理、汽车保险服务、汽车旅游服务等资源, 为汽车用户提供全时空、全过程的信息服务, 将极大较少汽车的使用成本, 反过来必然为汽车服务企业带来巨大的附加价值。

3.3 面向政府机构, 提供汽车消费、使用、管理全方位的信息咨询服务, 促进汽车产业发展和社会、自然和人文的协调

当前汽车行业快速发展面临的资源和环境约束问题愈加凸显。首先, 面临着能源短缺的巨大挑战。汽车保有量不断增加直接推动了国内石油需求量的上升。2009年, 汽车消耗的汽油、柴油占国内汽柴油消费量的比例分别已经超过80%和40%, 达到约1.3亿吨。未来较长一段时期汽车保有量的持续增长将给我国带来更大的石油供给压力。其次, 汽车污染物排放也对我国大气质量.特别是大城市空气质量的影响程度也越来越大。资源和环境约束的进一步加剧。对汽车工业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形成了“倒逼机制”。如果我们通过实时监控采集大量汽车消费、使用和管理的全过程数据, 并分析其与当前环境的影响关系, 为政府机构的决策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 自然也有利于我国汽车行业结构优化和长期健康有序发展。

4 提升信息服务的建议措施

我国的汽车信息服务在刚性需求的推动下, 发展的势头比较快, 但由于缺乏规划、各自发展、效益低下, 反而不利于该行业的健康有序发展, 因此我们可以采取4个方面的措施来提升我国汽车信息服务业的质量。

1) 尽快建立完善领域内的信息服务标准规范

2) 启动汽车服务领域的信息化建设规划

3) 培养该领域的各层次符合人才队伍

4) 培育具有典型示范效应的汽车信息化服务企业

5 结束语

我国汽车行业的信息服务必然会随着我国汽车行业的快速发展而发展, 也必然会经过市场的淘汰和洗礼而逐渐发展壮大, 相信不远的将来, 随着我国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 会有越来越多的资源投入到信息服务行业, 并在我国这个巨大的需求市场的培育下, 成长起来一大批优秀的信息服务企业。

参考文献

[1]苏波.十二五我国汽车产业发展面临的形势和任务[J].内燃机与配件, 2011, 06:39.

[2]吴蒙, 等.我国汽车企业信息化发展研究[J].汽车工程师, 2010, 06:12.

[3]杨青飞.信息化对汽车制造企业组织变革的影响[D].西安工业大学, 2008.

上一篇:幼儿道德行为习惯培养下一篇:高中语文议论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