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根尖周炎

2024-06-10

牙根尖周炎(共6篇)

牙根尖周炎 篇1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 医疗技术的提高, 使得各种严重损害的牙齿得以治疗和保留, 并能行使正常的功能。但仍有很多经过根管治疗后的患牙再次出现临床症状, 牙周红肿反复发作, 根尖瘘管长年不能愈合等, 因无法治疗而拔除, 造成牙列缺损, 影响咀嚼和美观。为此, 本文收集了178例200颗患牙资料, 并就其临床治疗和疗效进行了总结分析, 使濒临拔除的牙齿得到了保留, 从而为临床开辟出新的治疗方法。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1.1.1 一般资料

178例患者中男76例, 女102例, 年龄最大69岁, 最小17岁, 各年龄组的患者分布均衡。200颗患牙以单根管的牙构成较高, 占患牙的84%, 其中以下颌双尖牙比例最多, 上下第一恒磨牙次之, 占总牙数的48%.

除6颗患牙病史不详外, 其余194颗患牙中, 病史最短的3个月, 最长的十余年, 其中病程半年以上的有82颗, 占患牙数的47%。患者主诉病史:均有自发痛, 牙龈反复肿痛, 溢脓, 占患牙的总数53%.

178例患者共200颗患牙, 均按诊疗指征收集[1,2,3]。 (1) 患者主诉经过治疗后, 患牙仍反复肿痛, 唇颊侧出现瘘管并不愈合。 (2) 放射线检查, 根管成阻色像 (根管充填治疗) , 充填不到位或弯曲, 或治疗后牙冠修复, 根尖闭锁, 根充不完善, 根扩器折断, 根管内X线有根充不完善的透射区。 (3) 治疗后的牙齿颊侧或唇侧红肿, 牙周袋大于3 mm, 瘘管、牙齿松动。

1.1.2 患牙临床检查及疾病类型

200颗患牙中, 叩诊不适或疼痛占总牙数的78%, 多数患牙不松动或Ⅰ度松动。154颗慢性根尖周炎, 其中82颗发生黏膜瘘或皮瘘, 为瘘管型根尖周炎, 另外72颗为无瘘管型根尖周炎。

200颗患牙的疾病类型, 残髓炎8颗, 急性根尖周炎38颗, 慢性根尖周炎116颗, 慢性根尖周炎急性发作38颗。

1.2 检查项目

对200颗患牙进行一般临床检查:X线根尖片, 叩痛, 松动度, 创伤, 牙周袋、牙周是否有红肿、瘘管。

1.3 治疗方法

1.3.1 适应证:

因牙根弯曲、牙齿劈裂而冠修复、器械根管内折断无法取出等原因无法再次进行根管治疗的牙齿, 出现疼痛、肿胀、瘘管、松动的牙齿。

1.3.2 常规治疗:

再次根管治疗、调, 去除干扰点, 均衡全口力负担、牙周洁治、牙齿修复, 去除不良修复体, 纠正不良咬习惯。

1.3.3 经上述方法仍然不能解决和消除病痛的, 我们实行局麻下对根尖瘘管做根管马达仪治疗。

方法:经根管马达仪直接治疗, 1次治疗5 s, 2~3次为1个疗程。

1.4 疗效评定

患牙分别治疗后3个月、6个月、1年~2年复查。检查上述各项临床指征, 发现问题及时对症处理, 治疗评定采用牙髓治疗中的三级疗效评定标准:痊愈 (Ⅰ级) 、有效 (Ⅱ级) 、无效 (Ⅲ级) 。

2 结果

2.1 患牙的疗效见表1.

2.2 应拔除的患牙根管马达仪治疗观察

其观察治疗2年以上, 54颗患牙中有46颗痊愈, 痊愈率为85.7%, 而未做根管马达仪治疗的患牙, 经其他方法治疗痊愈率为50%.对治疗后1年的患者复查结果表明:2组之间的疗效在统计学上有明显的差异 (χ2=5.142, P<0.05) , 见表2.

3 讨论

本文收集的178例患者的200颗牙的根尖周炎瘘管均为经各种治疗后而无法得到彻底痊愈, 这类牙病的临床表现与急慢性根尖周炎相似, 但有其本身的特点, 因该患牙都是经过治疗的牙齿, 却总是存在慢性炎症, 并形成瘘管, 不愈合, 在缺乏其他更好的治疗方法情况下, 患者只好放弃治疗而拔除。但通过我们临床根管马达仪的治疗, 使患者的病牙得以保留, 减轻了病痛, 延长了牙齿的寿命[4,5]。

本文论述的82例瘘管牙齿, 多为后磨牙, 原因也是因为后磨牙的根管治疗困难, 变异较多, 牙根弯曲的也多, 所以容易导致治疗不彻底后形成慢性炎症。我们采用根管马达仪治疗, 时间短, 无痛苦, 不需手术, 术后无需应用抗生素, 不感染, 经济, 疗效明显, 2 min~3 min可完成治疗。大量的临床事实证明, 上述方法为无法保留的患牙开辟了新的治疗方法。通过临床资料分析, 总结出上述患者经过治疗后仍然反复发病的患病原因, 为该病的诊治提供了新的思路。

参考文献

[1]龙江山, 苏醒.牙周炎治疗对患者龈沟液IL-8水平的影响[J].口腔医学, 2005, 24 (5) :131-133.

[2]苏杨, 宁三强.前牙前磨牙根管治疗术的临床疗效分析[J].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2006, 22 (6) :65-66.

[3]江一虎, 刘华.急性根尖周炎牙根管内厌氧菌的细菌学研究[J].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2005, 21 (3) :51-53.

[4]张举之, 等.口腔内科学[M].第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5:105-106.

[5]徐樱华, 等.实用学[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 1990:137-138.

牙根尖周炎 篇2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

选择在我院口腔门诊就诊的4岁~10岁乳牙根尖周炎患儿137例, 共计180颗患牙。男72例, 女65例, 乳前牙74颗, 乳磨牙106颗。随机分为A组90颗牙, 用氧化锌碘仿丁香油糊剂行根管充填;B组90颗牙, 用氢氧化钙碘仿糊剂行根管充填。2组患者一般资料无显著差异, 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治疗前所有患牙均行X线检查, 了解其术前根尖周病变情况。常规行乳牙根管治疗, 治疗过程均严格无菌操作。根管预备时不宜将根管壁扩挫切削过多, 用3%过氧化氢溶液和生理盐水反复交替冲洗根管, 干燥后放入樟脑酚 (CP) 棉球, 氧化锌丁香油粘固粉暂时严密封洞。1周后复诊, A组用螺旋输送器反复导入氧化锌碘仿丁香油糊剂直至填满;B组用螺旋输送器反复导入氢氧化钙碘仿糊剂直至填满, 氧化锌丁香油粘固粉暂时严密封洞。1周后复诊, 常规垫底, 牙体充填。

1.3 疗效评定

治疗后嘱患者6个月、1年、2年返院复查, 根据患牙症状, 通过影像学检查判定疗效。成功:自觉无不适症状, 无叩痛及红肿, 瘘管消失, 咀嚼功能正常, X线片对比术前示根尖周骨质暗影消失或有所缩小。失败:咬痛、叩痛未减轻, 瘘管未消失, 咀嚼功能受限, 牙龈肿胀, 并发急性根尖周炎, X线片示根尖周暗影未缩小或有扩大。

1.4统计学方法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组病例治疗后6个月、1年、2年复查, 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 。见表1。

3讨论

乳牙虽然是一副暂时性咀嚼器, 口内存在时间较短, 但对维持恒牙列的完整性和诱导恒牙的正常萌出起到重要作用, 因此, 寻求一种理想的乳牙根管充填材料尤为重要。

临床上沿用的氧化锌碘仿丁香油糊剂虽具有良好的镇痛杀菌作用, 但氧化锌有短暂的炎症反应, 其作用时效短暂, 对长期控制炎症疗效不佳;且氧化锌在根管内吸收迟缓以及乳牙牙根的吸收, 往往在乳牙滞留病例中糊剂未完全吸收;同时氧化锌对根管壁粘结性较强, 导致流动性较差, 较难进入侧副根管, 不能严密充填。

氢氧化钙是一种强碱性物质, 可与炎症产生的酸性物质发生中和反应[2], 有利于消除炎症和减轻疼痛, 同时利用其抑菌杀菌作用清除牙本质小管内感染物质, 有效治愈根尖周病变;其可促进尖周肉芽组织纤维化, 类牙本质及类骨质组织钙化, 严密封闭根尖孔;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 而且可被组织吸收, 不干扰其后恒牙的正常萌出[3]。碘仿本身并无杀菌作用, 当应用于局部组织遇到组织液、脂肪和某些细菌代谢产物时, 可缓慢释放游离碘和细菌蛋白质结合产生沉淀使细菌死亡, 达到长效杀菌、消毒作用, 大量减少根管内炎性渗出物, 以减少根尖周病灶组织感染源, 促进组织愈合[4]。氢氧化钙和碘仿调制成糊剂能充分发挥两者的药理作用, 有效减少患儿复诊次数, 缩短病程, 避免了因机械和药物刺激引起的治疗后疼痛反应, 减少外界感染机会, 提高治疗效果。

通过本组病例的临床观察, 认为对于儿童乳牙尖周炎用氢氧化钙碘仿糊剂进行根管充填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

参考文献

[1]石四箴.儿童口腔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0:108-109.

[2]樊明文, 周学东.牙体牙髓病学[M].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3:204.

[3]胡建军.氢氧化钙碘仿糊剂在治疗乳牙尖周炎中的临床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 2011, 6 (10) :143.

牙根尖周炎 篇3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2005年4月~2008年2月门诊患者186例, 其中, 男107例, 女79例;年龄18~62岁;均为前牙和双尖牙, 其中, 双尖牙108颗, 前牙78颗;牙髓坏死118例, 慢性根尖周炎68例;68例X线片示根尖区有0.2~0.8 cm大小不等的密度减低区。患者因后牙有咬合疼, 或咀嚼时偶有不适感而就诊。临床检查:均有牙体组织龋坏, 探诊无反应, 牙髓无活力, 叩痛无明显异常或仅有不适感, 无瘘道, 牙齿无明显松动。

1.2 发病情况

将患牙常规消毒开髓、拔髓、根扩, 在根管内插入一根根管扩大针, 拍X线片测量计算牙齿工作长度, 根据测得的工作长度做进一步根扩, 以3%双氧水冲洗根管, 暂封樟脑酚。术后第2天患者即因患牙剧烈疼痛复诊, 检查患牙叩痛明显, 松动度Ⅰ~Ⅱ度, 有时伴有根尖部肿胀。

2 结果

患者复诊后, 即按急性根尖周炎治疗原则处理, 去除暂封药物, 用樟脑酚加碘仿开放引流, 服用抗生素, 2~3 d疼痛症状消失后重新暂封樟脑酚, 1周后复诊检查无叩痛, 以碘仿丁香油糊剂加牙胶尖根充。

3 讨论

急性根尖周炎是指从根尖周牙周膜由浆液性炎症反应到根尖周组织的化脓性炎症的一系列反应过程。临床主要症状是咬合痛, 继而发生钝痛, 患牙有浮起、伸长感, 疼痛为持续性、自发性、局限性的, 牙位明确;口腔检查可见患牙根尖部肿胀, 叩痛剧烈, 甚至松动。

3.1 病因

本组通过临床观察分析认为, 死髓牙根管预备封药后继发感染考虑有以下几个原因:

3.1.1 根管预备不当是主要原因, 包括两个方面: (1) 未能正确

确定工作长度。根管预备过程中根管器械超出根尖孔, 进入根尖周组织, 既可造成根尖周组织的机械性损伤, 同时也将根管内感染物质带入根尖周组织。 (2) 根管预备方法不当。采用常规法预备根管, 由于根管器械在根管内的“活塞”作用, 可以使根管内含有细菌的内毒素的碎屑挤压出根尖孔。

3.1.2 根管消毒不当, 当选择药性过强、浓度过高的药物消毒

根管, 封药时药液过多, 都可能造成对根尖周组织的刺激, 而造成封药后疼痛。

3.1.3 以3%双氧水根管内冲洗时压力过大, 冲出到根尖孔引起急性根尖。

3.1.4 根管预备封药后, 可能会造成根管内菌群失调。在封闭

环境下厌氧菌的活力会大增, 在消毒药物效力不足的情况下, 会引起急性坏疽性根尖周炎。

3.1.5 本研究总结的186例患者中可以看出, 双尖牙发生例

数多于切牙和尖牙, 可能因其多为双根管, 若操作不慎引起感染的机会更多。

3.2 预防措施

综合以上原因笔者提出以下预防措施:

3.2.1 开髓后做简单扩管后即拍片测工作长度尤其是做根尖

1/3预备之前, 一定要有准确的工作长度, 最好分次扩管即第一次扩管不用扩得很彻底。

3.2.2 根管预备时一定保持根管湿润, 保证足够的冲洗, 根管锉不可跳号, 根管锉应预弯。

3.2.3 不要选择药性过强、浓度过高的药物消毒根管, 封药时药液不可过多。

3.2.4 应选用2%氯亚明和3%双氧水交替冲洗根管, 冲洗器

应置于根管内, 冲洗的速度不要过快, 力量不要过大, 以免残渣和溶液压出根尖孔, 引发疼痛。

3.2.5 如有条件, 可采用超声预备根管, 应用超声高频震荡所

引起的空化现象与超声流作用, 可获得较为彻底、清洁、高效的根管预备效果。

3.3 继发感染的处理

若根管预备封药后继发感染, 其处理如下:在去除暂封药物后, 用樟脑酚开放引流, 口服抗生素药即可。约2~3 d疼痛症状消失后, 再封药1周复诊检查无痛即可行根充术。由此引发的急性根尖周炎不易被患者接受, 容易造成患者对医生的不信任和以后治疗的不合作, 所以要尽量预防。

参考文献

[1]吴静贤.碘伏应用于根管消毒的临床观察.现代口腔医学杂志, 1999, 13 (2) :144.

[2]樊明文, 周学东.牙体牙髓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6:214-218.

[3]王晓仪.现代根管治疗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1:88-90.

牙根尖周炎 篇4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月本院收治的慢性窦道型乳牙根尖周炎患者88例为研究对象。患者临床表现为明显的牙痛、于患牙根尖区见牙龈窦道, 部分患者有脓性分泌物渗出。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 各44例。对照组男25例, 女19例;年龄3~9岁, 平均年龄 (5.6±1.4) 岁;部位:乳前牙24例、乳磨牙20例;观察组男26例, 女18例;年龄4~8岁, 平均年龄 (5.4±1.3) 岁;部位:乳前牙25例、乳磨牙19例。所有患者均采用一次性根管治疗, 所使用的根充材料均选择日本森田株式会社生产的Vitapex注射型糊剂和专用的注射器。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治疗前均行常规X线片检查患牙, 了解患牙的病变情况。均选取最粗大的根管进行开髓, 将坏死组织以及残髓去除。然后开始根管的预备, 用3%过氧化氢溶液与0.9%氯化钠溶液对髓腔进行反复的交替的冲洗消毒, 有脓液渗出的需进行3 d引流, 无脓液渗出的进行隔湿及碘仿棉捻封药并用氧化锌封闭。待炎症消退后, 对照组患者应用氢氧化钙糊剂进行根管充填, 观察组患者使用Vitapex注射型糊剂 (日本森田株式会社生产) 和专用的注射器进行根管充填。将其专用注射器插入根尖1/3处, 稍加压力将Vitapex糊剂缓慢注入, 在注入的同时缓慢的后退注射器, 直至糊剂渗出根管口处, 将多余的糊剂清除, 磷酸锌水门汀垫底, 并用玻璃离子永久充填。

1.3 观察指标与疗效判定标准[3]

观察两组痛疼率及疗效。患牙无不适症状及疼痛, 根尖区无窦道, X线示根尖周透射区消失为治愈;患牙稍有不适及轻度疼痛, 根尖区窦道好转, X线示根尖周透射区缩小为好转;患牙仍有不适症状及疼痛明显, 根尖区仍见窦道, X线示根尖周透射区无改变或者增大为无效。治疗成功率= (治愈+好转) /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s) 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 (%) 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对照组患者治疗后无疼痛35例、轻度疼痛2例、中度疼痛4例、重度疼痛3例、治疗后疼痛率为20.5%,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无疼痛40例、轻度疼痛2例、中度疼痛1例、重度疼痛1例、治疗后疼痛率为9.09%, 对照组疼痛率高于观察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治疗后1年随访, 对照组患者治愈25例、好转12例、无效7例、治疗成功率为84.1%, 观察组患者治愈32例、好转10例、无效2例、治疗成功率为95.5%, 对照组治疗成功率低于观察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3 讨论

乳牙的生理结构特点以及牙根处牙槽骨的特殊性决定了儿童乳牙极易出现慢性窦道型根尖周炎[4]。感染性根管治疗的关键在于使用能够发挥持续性的消毒效果、能恢复根尖周组织和封闭根尖孔的根充材料[5]。由氢氧化钙、碘仿和聚硅氧烷油等主要成分组成的Vitapex糊剂, 其中的氢氧化钙具有较强的强碱性, 释放出的OH-破坏细胞的磷脂以及细胞膜结构而发挥出消灭细菌的目的;碘仿能够有效的释放出游离碘, 从而氧化细菌的原浆蛋白、使其发生变性反应、特别是对厌氧性细菌具有更显著的杀灭功效, 同时其能够促进肉芽组织的快速增生, 大大的降低渗出反应, 促进根尖区病灶的修复和愈合;与单纯的氢氧化钙糊剂比较, Vitapex糊剂含有独特的聚硅氧烷油成分, 其具有较好的封闭性、优良的防水特性、稳定的化学性能以及良好的渗透性, 从而有助于糊剂充满根管, 促进炎症的吸收, 避免药物干燥从而发挥出持久的药物作用。与曹东伟[6]的临床研究结论相符合, 本组研究中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成功率高于对照组, 观察组患者的疼痛率低于对照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表明应用Vitapex糊剂更有利于保持持久的杀菌效果, 有助于提高治疗的成功率。

综上所述, 慢性窦道型乳牙根尖周炎应用Vitapex糊剂进行治疗与氢氧化钙糊剂相比较, 具有相容性好、操作简单方便、杀菌作用强、疼痛反应轻以及治疗成功率高的技术优势, 更适于慢性窦道型乳牙根尖周炎的根充治疗, 在基层医院具有更广泛的应用前景。

摘要:目的 比较分析应用注射型碘仿氢氧化钙 (Vitapex) 糊剂与氢氧化钙糊剂治疗慢性窦道型乳牙根尖周炎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88例慢性窦道型乳牙根尖周炎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 各44例。对照组患者应用氢氧化钙糊剂进行治疗, 观察组患者应用Vitapex糊剂进行治疗, 所有患者均随访1年,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疼痛发生率以及治疗成功率。结果 对照组患者治疗后疼痛率为20.5%, 高于观察组的9.09%,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治疗后随访1年, 对照组患者治疗成功率为84.1%, 低于观察组的95.5%,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慢性窦道型乳牙根尖周炎应用Vitapex糊剂进行治疗与氢氧化钙糊剂相比较, 具有相容性好、操作简单方便、杀菌作用强、疼痛反应轻以及治疗成功率高的技术优势, 更适于慢性窦道型乳牙根尖周炎的根充治疗, 在基层医院具有更广泛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氢氧化钙糊剂,注射型碘仿氢氧化钙糊剂,慢性窦道型乳牙根尖周炎

参考文献

[1]邵海荣, 卫粉兰, 谭德华, 等.Vitapex糊剂治疗乳牙窦道型慢性根尖周炎的临床观察.基层医学论坛, 2013, 17 (25) :3282-3284.

[2]吴家嘉, 袁翔, 杨大伟.氢氧化钙糊剂联合碘仿治疗儿童瘘道型根尖周炎的疗效观察.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3, 6 (21) :45-46.

[3]顾远平, 秦明群, 龙世明, 等.两种方法治疗慢性瘘道型根尖周炎临床分析.临床口腔医学杂志, 2011, 27 (4) :218-219.

[4]刘士霞, 师照鑫, 张凯征.不同根管糊剂行一次性根管充填治疗慢性根尖周炎的临床分析.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4, 23 (36) :4028-4030.

[5]刘英霞, 欧阳东, 刘克礼.碧兰根充糊剂一次性根充窦道型慢性根尖周炎疗效观察.口腔医学研究, 2012, 28 (5) :483-484.

牙根尖周炎 篇5

资料与方法

2014年10月-2015年10月收治牙根尖周病患者80例,将其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采用甲硝唑和地塞米松治疗。治疗组男23例,女17例,年龄13~53岁,平均年龄(35±2.46)岁。对照组男20例,女20例,年龄12~52岁,平均年龄(34±2.54)岁。两组性别、年龄等相关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治疗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采用甲硝唑和地塞米松治疗,具体治疗方法:①合理配置药物:医务人员将3份体积甲硝唑粉与1份体积地塞米松粉和75%的酒精调拌为细条形的糊剂,将调拌好的糊剂进行密封保存,备用。②基本方法:医务人员将患者的患牙腐质全部清洗干净,以便备洞,同时将根髓全部拔除干净后,使用3%双氧水和生理盐水重复冲洗。需要注意的是,应先使用双氧水,然后再使用生理盐水,冲洗后将其拭净吹干,并对其消毒1周,以便去净原封。把原先配制好的糊剂放于根管口2 mm处,使用磷酸锌黏固粉进行充填,医务人员严密查看l周内牙根尖周病患者的病情变化,如果没有自觉症状,就可将部分磷酸锌黏固粉祛除,使用银汞进行充填。

疗效判定标准: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有效的评定:①治愈:X线检查显示根尖周病变部位消失或明显减少,患者咀嚼功能完全恢复至正常,临床症状完全消失,窦道闭合。②有效:X线检查显示根尖周病变部位减少,患者咀嚼功能基本恢复正常,临床症状基本缓解,窦道闭合。③无效:X线检查显示根尖周病变部位无变化甚至扩大,患者有窦道,填充物脱落,临床症状无明显的缓解。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2.0软件分析数据,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治愈30例,有效9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7.5%。对照组治愈25例,有效8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82.5%。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讨论

牙根尖周炎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牙根尖疾病。创伤、感染、牙源性因素以及肿瘤等是引起牙根尖周炎的主要因素。其主要的临床表现为发热、畏寒、白细胞上升以及患牙部位疼痛感较强等[2]。医务人员对患者进行口腔检查时容易发现根尖周严重红肿,且根尖部位的骨质比较突出,移行沟渐渐变浅,对患者进行穿刺时渗出大量的囊性液体。据相关研究结果表明,牙根尖周病主要是一种混合性的感染,但厌氧菌感染的概率达95%~100%[3]。因此,临床如何采用安全、高效的药物治疗牙根尖周病及提高治疗效果、降低患者的感染率,是当前必须要解决的一个临床问题。

目前临床上应用甲硝唑治疗牙根尖周病。此药物主要用来治疗或预防厌氧菌引发的系统感染,如腹腔、皮肤、软组织等部位的厌氧菌的感染,同时还可用于治疗口腔厌氧菌的感染。甲硝唑是硝基咪唑的衍生物,是抗厌氧菌的主要药物,硝基在缺氧的环境下能较好地还原成氨基,阻断细菌内DNA的合成,有效地抑制细菌的生长繁殖。甲硝唑抑制阿米巴与滴虫的作用较好,并具有较强地抑制厌氧菌的作用。因此甲硝唑可用于抗滴虫与抗阿米巴原虫,并广泛用于抗厌氧菌的感染。目前,临床上并未发现有效的耐药性菌株。

地塞米松是一种抗炎作用非常强的皮质激素类药物,能很好地抑制各种不同因素引起的相关炎症,减轻白细胞浸润和吞噬所产生的反应及炎性渗出,从而有效地缓解炎症表现。激素可抑制巨噬细胞、白细胞等炎性细胞在炎性部位的大量集聚,从而有效地抑制细胞的吞噬作用及溶酶体酶、炎性中介物的有效释放与合成。地塞米松的免疫抑制主要是指避免或及时抑制细胞介导产生的免疫反应,大大降低免疫球蛋白和细胞表面受体结合能力,对白介素合成和释放起到一定的抑制作用。甲硝唑和地塞米松联合用于治疗牙根尖周病,能够起到很好的广谱抗菌的作用,同时又能快速、高效地杀灭细菌,从而拮抗甲硝唑药物引起的白细胞下降。碘仿不会对机体的组织产生刺激,是一种普通的消毒制剂,但在机体组织内遇到细菌产物时会慢慢分解,渐渐释放游离碘,进而吸出渗出的液体,进一步加快牙根尖肉芽组织的生长速度。

本研究中,采用甲硝唑与地塞米松治疗牙根尖周病患者,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这表明,采用甲硝唑与地塞米松治疗能够提升患者的治疗效率。

总之,牙根尖周病患者采用甲硝唑与地塞米松治疗,临床治疗效果确切,有利于提升患者的治疗效果,同时也能较好地缓解患者的病情,进一步促进患者恢复健康,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与应用。

参考文献

[1]王萃萃.不同根充糊剂治疗牙根尖周病的临床效果比较[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5,10(8):23.

[2]李建明.地塞米松治疗难治性根尖周炎的临床分析[J].中国民间疗法,2015,(10):42.

牙根尖周炎 篇6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们选取2010年5月至2012年9月牙根尖周病患者96例, 将其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 (48例) 与对照组 (48例) 。48例对照组患者中:男27例, 女21例;年龄在13~52岁, 平均年龄为 (34.6±4.2) 岁。患者感染类型分为:急性感染31例, 亚急性感染17例。患牙的部位分为:前牙17颗;磨牙23颗;前磨牙11颗。48例观察组患者中:男31例, 女17例;年龄在12~61岁, 平均年龄为 (35.8±4.7) 岁。患者感染类型分为:急性感染29例, 亚急性感染19例。患牙的部位分为:前牙21颗;磨牙20颗;前磨牙13颗。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患牙部位等临床资料经统计学的处理, 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 相关数据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氧化锌碘仿糊剂根管填充治疗:糊剂组成为:氧化锌与碘仿按6ı1的比例加用丁香油进行调制, 将其做为填充材料。观察组患者采用复方甲硝唑糊剂根管填充治疗:糊剂组成为:甲硝唑0.2 g、碘仿、氧化锌按1∶1∶2的比例进行调制, 地塞米松5 mg滴入两滴, 将其做为填充材料。

两组患者治疗方法为:对患牙行开髓减压, 2 d后做根管预备, 使用甲硝唑注射液对根管部反复冲洗, 并将药液吸干, 使用氧化锌将樟脑酚棉球暂封达3 d, 若患者牙根尖周病属急性期, 则首先给予开放治疗, 症状消退后, 再进行根管预备。当患者复诊时, 检查患牙处无叩击痛, 且根尖周组织无臭、无色、无红肿方可给予根管填充。具体方法为:将调制好的糊剂采用光滑的髓针, 将其倒入根管部, 以牙胶尖与糊剂充填根管, 确保其严密, 让根管壁与根充剂贴合完整, 切勿欠充或超充, 使用氧化锌暂封, 2周后采用水门汀垫底, 做永久性的充填。

1.3 评价指标

疗效判定标准[3]。治愈:患者临床症状消失, 咀嚼功能恢复至正常, 窦道闭合, X线检查显示, 根尖周病变部位消失或明显减少。好转:患者临床症状缓解, 咀嚼功能接近正常, 窦道闭合, X线检查显示, 根尖周病变部位减少。无效:患者临床症状无明显缓解, 有窦道, 填充物脱落, X线检查显示, 根尖周病变部位没有变化或扩大。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7.0软件给予数据、资料进行分析, 经t检验, 将P<0.05作为标准, 判断两组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患者临床有效率为96.3%, 对照组患者临床有效率为78.4%, 两组相比, 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 , 具有统计学意义, 见表1。

3 讨论

牙根尖周炎是常见的牙根尖疾病, 诱发因素有[4]感染、肿瘤、牙源性因素、创伤等。患者的临床症状表现有畏寒;发热;全身不适;白细胞升高;患牙部位有触、叩痛感等, 在给予口腔检查时可见根尖周红肿, 根尖部位骨质较彭隆, 有乒乓感, 移行沟变浅, 行穿刺时, 有囊性液体渗出。有资料报道[5], 牙根尖周病多为混合性感染, 但厌氧菌的感染率可达100%。甲硝唑不仅对阿米巴、滴虫有较好的抑制作用, 而且对厌氧菌也具有较强的抑菌作用, 到目前为止, 临床上还没有发现耐药性菌株, 甲硝唑做为抗厌氧菌的首选药物, 其属硝基咪唑衍生物[6], 在缺氧情况下, 硝基还原产物仍能阻断细菌的DNA合成, 可以有效抑制细菌繁殖。地塞米松属皮质激素类药物, 其具有较强的抗炎作用, 对各种因素引发的炎症均有较好的抑制作用, 可以减轻炎症渗出, 以及白细胞的浸润与吞噬反应, 地塞米松与甲硝唑联合应用, 既可达到广谱的抗菌作用, 又能够有效杀灭细菌, 还能够拮抗因甲硝唑药物而使机体产生的白细胞减少等不良反应症状。碘仿属消毒制剂, 对机体组织没有刺激性, 当其在组织中遇到细菌的产物时, 即会分解, 缓慢释放出游离碘, 吸收渗出液体, 提高肉芽组织的生长速度。从本次研究结果可以看出, 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这一结果说明了甲硝唑与地塞米松联合应用, 对牙根尖周炎有显著的治疗作用, 其可缩短患者治疗时间, 减轻患者的痛苦与经济负担。

摘要:目的 分析和研究甲硝唑和地塞米松治疗牙根尖周病的疗效。方法 我们选取2010年5月至2012年9月牙根尖周病患者96例, 将其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 (48例) 与对照组 (48例) 。对照组患者采用氧化锌碘仿糊剂根管填充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复方甲硝唑糊剂根管填充治疗, 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临床有效率为96.3%, 对照组患者临床有效率为78.4%, 两组相比, 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 , 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将甲硝唑与地塞米松应用于牙根尖周病患者的治疗中, 治疗效果比较显著, 复方甲硝唑糊剂制作方法简单, 并且药源充足, 价格低廉, 在给予患者有效治疗的同时, 也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 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关键词:甲硝唑,地塞米松,牙根尖周病,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 王素环.60例根管治疗的临床分析[J].中国保健营养 (下旬刊) , 2012, 22 (11) :42-44.

[2] 刘云.58例复方甲硝唑糊剂治疗根尖周病的临床分析[J].按摩与康复医学 (中旬刊) , 2011, 2 (5) :27-28.

[3] 朱敏.三种根充糊剂治疗牙根尖周病的疗效比较分析[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10 (12) :1023-1024.

[4] 陈丰.不同根充糊剂治疗后牙根尖周病的疗效比较[J].当代医学, 2011, 17 (33) :215-216.

[5] 车彤.根管治疗中不同充填材料的应用效果及其生物相容性[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2010, 14 (21) :87.

上一篇:广东省佛山市下一篇:气压弹道联合超声碎石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