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主题报道

2024-11-02

重大主题报道(精选11篇)

重大主题报道 篇1

一、具备大编辑视野和前瞻意识, 实现题材突破

把党和政府要说的与群众要看的统一起来, 增强重大主题报道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不断发现和挖掘新鲜、重大并具有前瞻性的题材, 为社会提供最具权威性和指导性的新闻信息。做背景报道、关联报道、组合报道时, 不仅要播报新闻, 还要解读新闻, 把新闻策划落实在细微之处, 处处体现新闻节目的个性特征。 (1) 围绕中心, 紧密配合。做好党和国家方针的宣传者, 政策的阐释者, 成为沟通政府、联系群众、传递民声的桥梁与纽带。 (2) 主题宏大, 立意高远。主题不可局限于现实, 而是要纵贯历史, 面向未来, 立意有高度、有深度。 (3) 关注时代, 关注民生。

二、应用差异化策略, 实现个性化报道

差异化策略是指以“我的方式”, 在横向上与其他媒体区分, 纵向上不断突破和向前发展。围绕党和政府重大决策的精神及内涵, 可以从三方面策划: (1) 相关的新闻事件。即由一个新闻事件联想到与之相似、相关或相对的其他新闻事件, 突破时间、地域、国界的局限, 寻求跨时空、跨地域、跨国界的境界。 (2) 深度分析。即依托一个新闻事件策划一系列层层深入的解释性报道, 最终挖掘出新闻事件的终极意义。 (3) 创新新闻报道形式。可以集纳演播室新闻、现场报道、新闻背景、专家评述、记者现场报道、新闻评论等体裁, 以实现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化的报道。

三、不断反馈策划效果, 及时调整报道策略

依据新闻资源不断发展变化的最新信息, 对原策划的主题、内容、形式、进度、规模和强度, 进行更加符合客观实际的适时适度的调整、修正, 使新闻策划与报道对象、采访环境的客观实际相吻合。为此, 新闻记者要置身新闻现场, 直接接触采访对象和报道对象, 发现细节材料, 融化抽象材料, 获取生动材料, 得到直接材料, 并将这些“一线信息”尽最大可能在第一时间迅速反馈给编辑部, 以便编辑部依据这些信息对整个报道的主题及时做出科学合理、实事求是的调整。

四、注重人文精神, 使重大主题报道鲜活起来

重大主题报道固有的抽象性、综合性、非事件性特点, 往往使它变成一副宣教嘴脸——习惯于使用公式化的思维和语言, 注重对物的关心, 对数据的偏爱, 缺乏生动的语言, 少了人文关怀。电视是形象的艺术, 如何使形象与抽象统一起来并相互映衬呢?笔者认为, 在传播者、受众及传播媒介这三者当中, 起连接作用的是人。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内涵和动力是人, 所以, 在报道经济现象、剖析经济规律的同时, 应该把心态和眼光投向人。人的身上体现着故事和情节, 更重要的是, 人是新闻传播的核心。

重大主题报道 篇2

随着网络技术的日益成熟,网络媒体作为继传统的报刊、广播、电视三类新闻传播媒介之后的第四传播渠道,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当中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网络媒体凭借自身的优势已成为人们生活中越来越不可或缺的信息源。各重要新闻网站作为党和政府的喉舌,如何发挥积极引导作用,努力形成网上正面舆论强势,尤其在面对重大突发事件时,怎样做好舆论引导、化解矛盾、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营造良好的网络舆论环境,是非常值得网络媒体工作者关注和研究的重要课题。

一、网络媒体的特点

互联网作为新闻宣传的新兴载体,具有其它媒体所无法比拟的特点和优势。网络媒体工作者在新闻传播工作中,尤其是在面对重大主题的新闻宣传时,只有充分认识并发挥互联网优势,才能收到良好的传播效果。

(一)时效性强。与传统媒体新闻相比,网络的时效性是有目共睹的,网络新闻的更新发布是以分钟甚至秒来计算的,而新闻的一大重要特点就是需要时效性强。因此,网络新闻的时效性远胜过传统媒体新闻,这一点在报道突发性事件上尤为见长。如台湾大选选举结果、伊拉克对美国和韩国人质的斩首公布等,都是通过网络新闻率先播报的。

(二)多媒体性。网络媒体突破传统新闻媒体的限制,将报纸,广播电视,新闻的优点有机的整合到了一起,实现了文字、声音、图象的同期声而且在表现形式上多种多样,并可以借助网络的技术将一些文字设计动画,图象,声音等多种多样的表现形式,以一个动态的形式展现在受众的面前,使得受众能够更加被吸引。比如新浪网在报道美国“911”事件时,运用了网络手段,在美国世贸大厦被撞的影像中加上了本.拉登的头像,这样一下子便吸引了众多的眼球,使得网站的新闻的阅读量飙升。中央电视台著名的《面对面》栏目同样把节目搬到网上,现在只要是打开电脑,登上互联网就可以看到每一期的节目。有声有色,图文并茂。

(三)信息的大容量。网络容量之大,任何其他媒介都无可企及,对于网络新闻而言,其在空间能力上最突出的特征就是信息贮存与转运的能力。网络新闻采用的超链接方式使网络新闻的内容在理论上具有无限的扩展性与丰富性。就像刚刚取得圆满成功的神七载人航天这一重大事件,只要我们点开其中的一条网络新闻,就可以看到连接的各种最新消息、神七在各个飞行时段的状态、太空迈步的视频资料、国际社会的反映、我国航天事业下一步计划等相关新闻,使受众不仅对神七所肩负的任务有了认识、也使他们对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有了全面的了解。

(四)传播范围广。网络新闻的发行是全球性的,其受众可能遍及四海。“虚拟空间”并无所谓“领域疆界”,因为在互联网上信息传输速度和成本与所在的物理位置几乎毫无关联。这使得网络新闻可以在几乎任何地点间传送发行,比如一家市县报上网后,其网络新闻会拥有不少关心该地区情况的省外、国外读者。网络新闻全球化的特征,有利于地方性媒体和全国性媒体的公平竞争,有助于改变中国在国际传媒界中声音微弱的现象。

(五)高自由度。在网络传播中,用户的主体地位却得到充分体现,用户可随时依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去检索、查寻和浏览各种信息,用户有选择和控制传播结果的主动性。另外,在网络传播中,通过网上评论、电子公告牌、电子邮件、论坛、博客、播客、MSN、QQ等多种形式进行交流和对话,用户既可以利用网络公开发布信息,也可以利用网络广泛交流意见从而参与到新闻传播过程中来。

二、精心策划是重大主题网络新闻宣传之关键

重大主题宣传是新闻媒体促进科学发展,共创社会和谐的重要使命,也是新闻媒体作为党和人民的喉舌,承担主流舆论引导的重大社会责任。重大主题网络宣传必须事先进行专题策划,策划是重大主题网络宣传成功的关键环节,一定要结合网络覆盖面广、表现形式多样化特点,充分利用网络信息资源,有效地整合网络信息题材,最大限度的通过互动得到受众的反馈,从而使得网络新闻宣传比同类新闻更专业、更先进、更全面。

(一)做好舆情调查,增强宣传针对性。在面对重大主题网络新闻宣传中,只有做好舆论舆情调查分析,全面了解网络受众需求,才能策划出针对性强的网络宣传专题,从而达到引导舆论的目的。据调查,截止2008年6月底,中国互联网网民数量达到2.53亿,超过美国跃居世界第一。如此庞大的网民群体,只有了解他们的切身利益和直接感受,了解主流受众人群的思想状态和关注热点,才能设计出好的网络新闻专题,吸引更多眼球,争取到更长的停留时间。

(二)突出主题,拓展信息深广度。新闻专题策划贵在突出主题,做到纲举目张;同时,还要追求信息的广度和深度,使信息全方位覆盖。在版面设计上不妨采用T”型布局,这种结构既能充分发挥网络的技术优势,更好地突出主题,又能使网页在布局上简洁清爽、方便网民浏览,还可拓展信息深广度——网民只要把鼠标对准相关子栏目热键,就会弹出一串下拉式链接。这种“一网打尽”式的策划布局,能使受众感受到“一站式消费”的快感,牢牢吸引受众眼球。当然,在布局时也要防止栏目层次过多、给受众阅读带来阅读麻烦。

(三)强化互动,扩大受众参与度。重大主题网络宣传策划,应自觉把强化互动、扩大受众参与面渗透其中,提升网络宣传影响力。中国广播网获得一等奖的《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型主题宣传报道专题,采用“记者直击、专家解读、编记博客、网络视频、专题社区论坛、听众网友手机短信”的方式,将博客、短信、访谈、论坛等多种互动方式整合起来,别开生面。

(四)彰显个性,打造特色。在策划中整合优势,彰显个性,才能使其魅力独具,引人注目。一方面在视角选择上,除选题要敏锐及时之外,还要有自己独特的视角,独特的视角最能体现网站的思想、灵魂且无法“克隆”。因此,专题策划的视角就成为彰显策划水平和特色的“制高点、分水岭”。另一方面在形式美化上,特别要注意强化网页的视觉效果,具体有栏目的设置、页面的美编和布局等,力争给网民以最大的感染和冲击。

三、主动发布是重大主题网络新闻宣传之根本

重大主题宣传要结合网络新闻时效性特点,加强网上新闻发布及时性、准确性、权威性,这也是网上正面舆论强势的立命之本。要牢牢掌握网上舆论主动权,保持信息渠道畅通,确保在第一时间发布权威信息,及时发出党和政府的声音,抢占先机、赢得主动。尤其在对重大突发事件的报道中,应即时发布突发事件的处理情况、事件真相和采取的措施等相关信息,让正面声音第一时间主导网上舆论,最大限度地压缩网上不实信息和流言蜚语的空间,从而有效地掌握网上舆论的主动权。例如今年汶川地震之后,我国媒体及时发布了相关信息,对人员伤亡情况、地震造成损害情况及救援措施进行了及时、详细、连续的报道,既保证了广大受众的知情权,也提高了政府的公信力,起到了反映真相,安定人心的效果。

四、互动合作是重大主题网络新闻宣传之生命

对重大主题网络宣传需要增强与网民的互动,也要加强各网络媒体间合作,以期达到更好的宣传效果。互动性是这个社会最重要、也是最基本的需求和健康标志。受众不满足简单的获取信息,更重要的是要表达网民自己的意见建议和思想感情,对于专题互动意见要及时给予回应或反馈,才能建设良性互动,团结、协调社会各种力量和智慧,才能广开渠道、引起共鸣、密切联系群众、不断获得公众认可,否则起不到预期宣传的效果。

媒体合作它包括网络媒体之间,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之间和媒体与受众之间的互动。这是形成网上正面舆论强势的有效措施。网上正面舆论强势的形成有赖于网络媒体同传统媒体之间,以及不同类型、不同层次、不同区域的网络媒体之间及与受众之间的相互呼应配合。

(一)建立本地区各类主要网络媒体之间协同作战的机制。通过机制,协调各网站发挥各自优势,形成舆论合力。如“中国聊城”网、“聊城新闻网”“聊城信息港”等网络媒体在面对我市重大活动时,针对各自不同受众,设置专栏专题,从不同角度对重大活动进行解读,形成舆论合力。

(二)建立同各地网站之间的长效合作机制。要同中央重点新闻网站、知名商业网站、兄弟省区市重点新闻网站及其他地方商业网站发展密切关系,建立长效合作机制,形成网上大宣传格局。聊城政务网站与“新华网山东频道”、“人民网”、“CCTV城市频道”、“新浪城市”等多家网络媒体联合互动,对聊城重大节庆活动进行宣传报道,在提高我市知名度和影响力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三)建立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之间的高效合作机制。对于传统媒体的信息资源优势和网络媒体的信息传播优势应该充分挖掘,使二者密切配合,形成联动,实现传播效应的最大化,形成报网互动。

五、创新模式是重大主题网络新闻宣传之方向

互联网技术的日新月异对网络新闻报道方式提出了新的要求。在重大主题报道中,不仅要通过加大策划力度,拓展报道内容,体现主题宣传的纵深感,还要利用新技术不断创新报道手段,拓宽覆盖面,增强影响力。充分发挥网络能够把各种媒体融合起来的技术优势,创新宣传模式,实现文字、声音、图片、影像等多种信号同时传播,增强主题宣传吸引力,提高舆论引导的效能。例如,在奥运开幕当日,人民网即创新推出全新栏目《北京时间》,全记录北京的一天,在页面上采取通栏倒计时直观表现手法,在每一整点推出一个独家图片故事,图文并茂展现北京各地倒计时盛况,其新颖的形式、鲜活的内容在众多奥运报道网站中独树一帜,得到网民高度关注。

他很少写“重大报道” 篇3

类似的事情时常发生。编辑和特约撰稿人(记者)之间的信任,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尤其是何伟,他很少写那种传统意义上的重大报道,编辑们也许对此有点沮丧,无能为力。他们曾拒绝了何伟提出的很多故事。但随着信任度逐步提高,他们双方都在尝试更变通地处理问题。

何伟和《纽约客》的合作长达14年。那些已发表在《纽约客》的文章,共有数十篇,大多都已收录进他的“中国三部曲”。他故意漏掉了一些,对一些读者来说,这是个瘙痒难当的损失,就像拼贴画上始终少了一块,那个缺口最后变得越来越醒目。

2013年,何伟把那些漏掉的文章集合成一本新书出版。《奇石》英文版收录了18个故事,横跨中国、日本和美国。中国仍是这本书的主题,但中国之外还有一个更广阔的世界。尼泊尔的志愿者、日本的黑道、美国西部的偏僻小镇。《奇石》今年翻译成中文出版,也许是为了弥补中文读者的损失,何伟添加了六个故事。其中四个来自《甲骨文》,另外两个是关于埃及革命的新故事——他新生活的注脚。

菲利普·罗斯曾带着几分嫉妒地说,美国作家可以写任何他们想写的东西,却常常被忽略,而他的东方同行没什么写作自由,但所写的任何东西都会被尊重和关注。

这个观点,可以反过来类比在何伟身上。他每一本有关中国的书,都能获得极大的关注和追捧。而中国的记者们(包括作家)所写的报道,却常受到批评和质疑。我猜测后者也常常嫉妒地作过比较——最常见的解释,恰恰是罗斯所说,美国作家拥有更多的写作自由。

但事实上,抛开“写作自由”的因素不谈,和大多数记者相比,何伟的书之所以迷人,最本质的原因仍要回归到文学和写作上的天赋,以及他选择题材的方式。

何伟有一种本领,把我们所熟悉的事物全给陌生化。中国读者喜欢这种新鲜感。即使是姚明这样的明星,何伟也能写出新意——姚明在离乡回乡之间的困境。他不是不能写名人,有时只是不愿写。整体而言,何伟仍是对普通人的生活感兴趣,但不是一般的普通人。

广播重大主题报道的“时空思维” 篇4

如何让“规定动作”出彩?从“时空思维”入手,即,在对新闻主题与材料的选择、加工过程中,将新闻事实放在时间与空间交错的大背景下进行全方位、多侧面的报道,以超乎寻常的历史穿透力,让受众立体认知新闻事件的价值和内涵。

“时空思维”要找准节点

时空思维需要的是全方位思考,它可以选择一个中心,思路向四面扩散。在重大民生工程的主题报道中,工程竣工(开工、通车等)本身就是一个历史节点,此类主题报道的采写架构关键,是要找准具体的有内在联系的时空节点。

2009年12月26日,全长1068.6公里的武广客运专线正式通车运营,标志着中国大地全面实现城市高速铁路化的时代大幕开启。楚天交通广播策划制作的大型主题报道《千里飞越武广线》,进行了4个小时的现场直播,全国30家交通广播全程直播了首趟武汉至广州的高速列车G1001次的行驶过程。

《千里飞越武广线》的运作离不开时空节点,它就像人身上的骨架,支撑起了有血有肉的报道内容。

时间节点:1936年,粤汉铁路全线通车;1957年10月15日,武汉长江公路铁路两用大桥正式通车,京汉和粤汉铁路连为一体,形成中国第一条贯通南北最长的干线铁路;与粤汉铁路40年曲折的建设历程相比,京广高速铁路从2005年动工到2009年建成通车,只用了4年,粤汉铁路时速只有40公里左右,武广客专时速则达到了350公里。这一切,折射出的是社会发展的辉煌成就。

事件节点:直播内容巧妙贯穿毛泽东“一桥飞架南北”、邓小平“南巡路上”再到如今的武广高速开通,在这三大历史事件中,武汉作为一个历史节点成为新中国不断发展的见证。

空间节点:围绕武广高铁开通这一重大题材,在直播过程中,创造了“三地五个直播间直接对接,四地多名记者现场播报”的立体传播模式,在四个小时的时间里,湖北、湖南、广东三地分直播室跨省联动,武汉火车站、高速列车直播间灵活穿插着11位主持人、25名连线记者,“列车移动直播室”的主持人与记者在列车行进过程中介绍的相关内容成了该节目的最大亮点。

整组节目采用纵横交错的手法,从历史和现实角度,以背景、现场、畅想为主线,贯穿历史穿越、现实跨越、未来飞越的主脉络;突出了民生发展、经济振兴、文化融合的主基调。

重大主题报道如果找不准时空节点,就会无的放矢,流于表面。找准节点,把事件放入全局观和历史观的立体时空中予以观察和分析,就能主题突出,引人关注。

“时空思维”要选好参照

2009年10月1日是新中国成立60周年纪念日,如何展现这60年的发展变化是各大媒体2009年最为重要的“主题报道”宣传任务,成就报道占了相当大的比例。时空思维在成就报道中需要的是选好一个参照系,在比较中写出新闻的厚度和张力,写出新闻的主线和高度,也可理解成选题角度的定位。

成就性主题报道在本质上就是一种“角度新闻”。从选题策划角度看,它的实现有赖于角度的定位,即成就报道=重要时间+题材空间+角度选择。

反复思考后,我们选择的参照是一个家庭与一条路:我家住在解放路。在湖北的不少县市,都有一条解放路。一个普通人,见证着生活的变化;一条解放路,沉淀了时代的变迁。《我家住在解放路》的主题定位看似平凡,实则独具匠心,将“交通广播的定位”、“新中国成立60周年”、“家和国的变化”三者有机结合在一起,通过不同的“我家”、不同的“解放路”、不同的“60年”及衣食住行等时间空间元素的构成,通过一个人或一个家庭娓娓道出“解放”的不同故事,解读昨天,记录今天,描绘明天。

不论是记者深入各地“解放路”的采访,还是受众亲身体会而写就的征文,一篇篇报道恰似打开了尘封在心中的记忆,令人回味。

车是社会进步的象征。《我家的车事》作者用自己几十年生活的轨迹为轴线,将“路事”与“车事”对接,车情与路情交融,在跌宕起伏中演绎“11路公共汽车”(步行)——自行车——摩托车——电动车——私家车5步曲,追寻解放大道上的日新月异和老百姓的生活变化。如作者“费尽周折,买到了上海凤凰牌28英寸自行车后,骑着车逛解放公园看菊花展览,到武汉剧院看话剧”;“95年买了雅马哈摩托车就跃跃欲试,没离合加油开动起来,油门一加飞出一米多远,爬起来一瞧,右小腿擦破了皮,现在想起来就可笑”。这些都是作者当年生活的真实写照,很有感染力。

《我家住在解放路》选择的是一个具有潜在价值的“冷点”,选择了普通人的喜怒哀乐、一些司空见惯的家长里短,尽管不太受人关注,但“冷”与“热”是相对的,放在特定的时代背景下进行观察和思考,就能从“冷点”中发现新闻,成为受众关注的“热点”。

“时空思维”要有机整合

时空思维是相对线性思维而言的。线性思维是一种直线的、单向的思维方式,时空思维则不同,它力图使新闻信息突破时间和逻辑的线性轨道,进行有目的的组合,力争在报道的运作上具有高度的开放性、活跃性、多维性。这一般体现在节庆日与纪念日的主题性组合报道中。

2008年6月1日是汶川大地震之后的第一个儿童节。怎么做?我们的选择是按照时空思维有机编排整合一组报道。

报道开头的“六一”现场,我们将关注的目光聚焦在远在四川的灾区孩子、正在武汉治疗的灾区孩子和已在武汉上学的灾区孩子。这些孩子不仅将5月12日和6月1日连接在一起,更将四川灾区与湖北武汉联系在一起,时空在“六一”这一天、在这些孩子身上交汇,聚焦出的是一个特殊儿童节背景下的人间关爱、民族精神。

报道结尾,我们特别选取了三个人物:备受病魔摧残的白血病患儿,唐山大地震幸存的孤儿,身残志坚的武汉奥运火炬手。他们分别用自己的经历和心声告诉灾区的孩子:坚强面对生活,明天更美好。编辑有意识的编排不仅使整组节目一气呵成,更升华了大灾大爱、自强自立的主题,节目结束时的合唱《明天会更好》再次巧妙地使用了“明天”这个时空概念,使主题升华,引人深思,回味无穷。

重大突发事件报道的应对策略探究 篇5

【关键词】新疆 突发事件 新闻报道 策略

重大突发事件的发生具有不可预测性,一旦发生就具有较高的新闻价值,其影响范围、受关注程度及产生的后果都将是巨大的,常常能够对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产生重大影响,能够对一个地区、一个国家甚至世界格局产生影响,所以新闻媒体对重大突发事件都非常关注。

对于边疆少数民族地区而言,基于不同的风俗习惯、宗教信仰,重大突发事件还常常与民族、宗教等问题联系在一起,因而受到人们的格外关注并能产生广泛的社会影响力。尤其对于新疆而言:新疆自古以来就是多民族聚居地区,不同的民族,不同的文化,形成了新疆独特的文化氛围;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新疆新媒体的普及程度越来越高,受众获取信息的渠道也越来越丰富;新疆地处亚欧大陆腹地,与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巴基斯坦、蒙古、印度、阿富汗等八国接壤,是我国交界邻国最多、边境线最长的地区,它是我国西北的战略屏障,是国家战略资源的重要基地,在全国大局中具有特殊重要的战略地位,新疆的发展和稳定,关系全国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①总体而言,新疆有着明显的不同于其他地区的区情特点,这要求新闻媒体在进行新疆重大突发事件新闻报道时必须时刻保持审慎的态度,采取符合新疆区情特点的报道策略。

一、分类处理,明确报道重点

在新疆,重大突发事件一旦发生,其影响范围、受关注程度及产生的后果都将是巨大的,常常能够对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产生重大影响,其不仅关系到新疆的和谐与稳定,还关系到国家稳定大局,所以在新疆重大突发事件新闻报道活动中,要根据事件的性质分类处理,区别对待。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在《关于印发自治区应急管理集中宣传活动工作安排的通知》中指出:各新闻、网络媒体要全面组织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专题宣传报道。自然灾害专题:主要宣传报道自治区党委、政府领导带领全区各族干部群众应对各类自然灾害的工作情况;提高灾害预防预警和应急能力,加强灾害紧急救援、处置的情况。事故灾难专题:主要宣传报道各地区、各有关部门采取加强源头管理、深化安全专项整治、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自治区安全生产形势和参与事故灾难救援工作的情况。公共卫生事件专题:主要宣传报道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履行职责,坚持“以人为本、预防为主”,处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对管理体系、工作机制,有效提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的情况。社会安全事件应急管理专题:主要宣传报道各级党委、政府及有关部门履行职责,齐抓共管、及时、妥善处理各类突发公共事件,确保自治区经济社会政治稳定的情况。②从一定程度上说,以上关于应急管理集中宣传的有关规定明确了新闻媒体在报道新疆重大突发事件时应该关注的重点,即在分类处理的基础上,针对不同性质的重大突发事件选取不同的报道重点。要及时、妥善的处理各类问题,确保自治区经济社会政治大局的稳定。

二、充分发挥主流媒体的优势,迅速占领舆论制高点

在新疆,与网络、手机等新媒体相比,广播、电视、报纸等主流媒体更具有权威性和公信力,各族群众对其信赖程度比较高,在重大突发事件发生后,人们往往首先想到的是通过主流媒体来获取可靠的信息。然而对于主流新闻媒体而言,一旦出现重大突发事件,往往会反复斟酌和掂量,在新闻报道中一直处于相对被动的状态,要么语焉不详,闪烁其词;要么言不及要,避重就轻,太多的限制往往会产生许多负面效果:如流言满天飞,群众的恐慌、消极情绪会不断加深和蔓延;境内外敌对势力有机可乘,他们肆意歪曲事实,误导受众,从而使我们的舆论宣传异常被动。这就要求主流媒体必须适应当前新的媒体环境,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及时地对重大突发事件的相关情况进行全面、客观的报道,对事件进行权威的解释和引导,从而迅速占领舆论制高点。

三、重视新媒体的传播优势,增强新媒体的舆论引导能力

当今社会已进入互联网时代,信息传播的方式、广度、速度都是过去任何一个时代无法比拟的。互联网、手机等新型传播媒体已开始在重大突发事件的新闻报道方面展示出强大的优势,并在引导社会舆论方面产生了巨大冲击。新媒体信息传播的互动性高,在报纸、广播和电视等传统媒体面前,读者和观众只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却表现出前所未有的互动性,读者不仅可以在网上或者通过手机接收信息,而且能够与其他人进行实时的互动,就自己感兴趣的节目发表自己的观点;在新媒体面前,受众拥有了更广泛的选择权,通过新媒体,受众可以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任何信息;新媒体还具有全球化传播特征。

新媒体基于自身的传播优势,已成为构建我国新闻传播格局的一股极为重要的力量,新媒体对我国经济、文化、社会和政治生活的介入程度越来越深,在营造社会舆论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此,新闻媒体在进行新疆重大突发事件新闻报到时,一定要重视新媒体,要充分运用新媒体的传播优势,迅速掌握舆论引导的主动权。

四、关注境外媒体,以全球的视野开展新闻报道

新疆由于其特殊重要的地位,重大突发事件通常都会成为国际舆论的焦点,这一方面是因为在信息传播日益国际化的今天,重大突发事件由于新闻价值非常大,一直都是世界各国媒体竞争的新闻资源;另一方面,境内外敌对势力从来都没有放弃过破坏新疆稳定、把新疆从中国分裂出去的险恶企图,利用重大突发事件误导舆论、煽动民族情绪、破坏民族团结和社会安定一直是他们惯用的伎俩。对此,新闻媒体在新疆重大突发事件新闻报道过程中,应该有全球的视野,在做好自身新闻报道的同时,要关注境外媒体的相关报道,并作出相应的评估,对西方媒体各种歪曲和不实报道要组织记者采写针锋相对的稿件,予以批驳;要不断调整自身的报道策略,牢牢掌握国际舆论的主导权。

五、建立重大突发事件新闻报道应急机制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在《决定》中提出要:“重视对社会热点问题的引导,积极开展舆论监督,完善新闻发布制度和重大突发事件新闻报道快速反应机制。”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在关于2008年自治区应急管理工作要点的通知中指出:各地、各部门要建立和完善突发公共事件的监测、预测、预报、预警体系,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预警、早处置……③对于重大突发事件而言,新闻媒体建立新闻报道应急机制已刻不容缓,对于新疆重大突发事件,各媒体单位要能够有针对性的快速反应,进行报道的组织与安排,并将媒体内部的作业流程作有目的地调整,从而在媒体组织内部建立起完善的针对新疆重大突发事件新闻报道的应急机制。

总体而言,与内地其他地区相比,影响新疆重大突发事件新闻报道的因素要比内地复杂得多,主要包括民族、宗教、区内外形势等;就新疆自身而言,随着新媒体的迅速普及,新疆重大突发事件新闻报道的媒介环境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同时,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新疆各族人民的知情权观念都有了普遍增强。这就要求媒体单位在进行重大突发事件新闻报道时既要遵循一般的重大突发事件新闻报道规律,又要采取符合新疆区情特色的新闻报道策略。

参考文献

①《2007新疆统计年鉴》[M].北京:国家统计局,2007:6

②《关于印发自治区应急管理集中宣传活动工作安排的通知》[Z].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文件.新政办发〔2008〕95号,2008-06-20,第4页

③《关于印发2008年自治区应急管理工作要点的通知》[Z].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文件.新政办发〔2008〕14号,2008-01-28,第5页

(作者:乌鲁木齐职业大学传媒学院副院长)

责编:周蕾

增强重大主题报道的实效性 篇6

一、主动出击同步共振

主题性宣传报道规定动作较多, 被动性大, 如何让电视新闻宣传与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协调同步呢?在“新战略”报道中, 我们抢前抓早, 积极谋划, 主动出击, 提前介入, 不等不靠, 变以往宣传被动等任务为抢抓主动权。市委全会召开之际, 我们即打破常规, 立即与市城市规划局联系合作, 谋划城市发展战略宣传报道方案, 抽调骨干记者, 昼夜兼程, 收集了大量的电视资料画面, 与规划部门一个画面、一句解说地详细研究, 仅仅用了一周时间, 将一本以文字为主的战略规划转为电视节目, 制作出了70分钟的电视专题节目《超越自我再塑形象—哈尔滨城市发展战略》, 分别在市委常委会、省市人大政协会议上和电视台集中播放, 得到市委主要领导的充分肯定, 在干部群众中也引起了强烈共鸣。随后, 我们将该节目制作成英、日、俄等六种语言的光盘, 成为市委市政府招商引资、广大干部群众学习全会精神的好教材。主动出击、积极介入, 为我们下一步的宣传报道抢到了先机, 所有参与报道的记者对新战略有了深刻的认识, 使主题宣传有了一手资料和形象了解, 为全面介入主题宣传打下了基础。

二、主力解读聚合资源

把党的意志转变为群众语言、新闻语言, 使之入耳入脑, 就必须坚持“三贴近”原则, 努力做好“解读”这篇大文章, 实现主流媒体的“主力解读”。

一是把握内涵, 注重解读。在加大“新战略”日常宣传动态报道的同时, 我们力求做到规划战略“形象解读”、关键时点“重点解读”, 让观众感受到“新战略”的划时代意义。我们将“新战略”发展规划逐一分解, 以画面资料、特制动画演示、图表展示为主, 辅以专家官员权威采访, 在《哈尔滨新闻》节目中开设“新战略新变化”专栏, 以头条形式播发了上百条新战略报道, 《新闻观察》节目开设了“新战略进行时”系列报道, 播发主题性报道二十余个, 大大地促进了“新战略”的实施和推进。

二是特别报道全景展示。《新闻观察》节目对“新战略”实施成果集中进行了报道, 对“北跃、南拓、中兴”等战略发展情况进行了航拍, 在局台领导的大力支持下, 赶制了八集电视特别节目《超越》, 并制作了主题歌。

三是整合资源, 节目联动。我们以时政新闻主阵地《哈尔滨新闻》为主, 加大“新战略”头条报道的比重, 以新闻专题报道节目《新闻观察》为重点, 加大“新战略”深度报道的力度, 以新闻资讯直播节目《早安哈尔滨》为辅, 强化“新战略”信息服务类提示报道的比重, 从而形成了以早新闻信息提示、晚新闻集中报道、专题节目深入开掘、特别节目锦上添花的宣传报道新格局。

三、主观视角人本支撑

新闻传播的主观视角蕴含于传播符号的表达方式与风格的定位之中, 如何把政论性的内容和深刻的道理运用在观众易产生兴趣的材料和易接受的方式上加以表述, 增强新闻宣传的可视性;如何让城市发展理念尽早转变为电视形象语言?我们的做法是:坚持用典型事实引路, 挖掘细节, 让电视元素丰富饱满;坚持用新变化反衬“新战略”, 用新角度关注新生活, 坚持以人为本, 注重人本支撑。特别节目《超越》以城市巨变、以水定城、项目提速、棚户改造、硬化绿化、路桥建设、交通文明为主题, 细节挖掘充分, 全景式反映了新战略取得的新成就, 新变化, 深入挖掘了新战略过程中的人本细节, 其中:《文明柱之桩筑心中》和《倾心路改破难题》, 分别采访了中山路改造拆除护栏的当事人和小区硬化绿化时给施工队倒库房休息的老百姓, 形象地展示了“新战略”的深入人心;报道了超越自我, 干出松北新速度的张春、路桥人生, 无怨无悔的靳麟生等典型人物, 挖掘了科技创新城暖人心的贴心服务, 以及大学生在大项目建设中争聘本地企业的新现象;推出了“实施惠民工程, 推进老城区升级改造”系列报道, 起到了较好的宣传效果。

四、主导舆论监督促进

在重大主题宣传报道中, 适当适宜地进行有效监督会取得出奇制胜的效果, 更能起到主导舆论的作用。我们坚持正面引导、反面促进、两者有机结合的做法, 加强了舆论监督的针对性。我们在《哈尔滨新闻》和《新闻观察》节目中, 及时开设了“聚焦中兴战略给脏照照亮”专栏, 报道了“新战略”中的不和谐音, 在节目中发布了十余期的治理脏乱差“红黑榜”, 《南棵绿荫小区何时走下黑榜》、《小区同上红黑榜, 差距咋就这么大》等新闻, 均引起了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这些部门闻过则改, 整改速度快, 百姓叫好。与此同时, 还加大了跟踪问效力度, 相继推出了《上了黑榜突击整改, 居民渴望保持常态》、《南岗区自兴街巨型垃圾有人管了》等报道。随着舆论监督力度的加大, 一些地方脏乱差现象得到极大改观, 盲点难点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有力地配合了“新战略”的推进。■

重大主题报道 篇7

从社会渠道获得线索。我们在与各地县市通讯员加强联系, 获得新闻线索的同时, 还可以进一步扩大消息来源。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各媒体热线电话这一信息平台, 从中发现和挖掘有价值的新闻线索。在解决了新闻线索来源问题之后, 对线索的筛选也十分重要, 并不是说“捡到篮子里的都是菜”, 对线索的精挑细选是一则好报道的关键组成部分。

民生市井、日常琐事是百姓生活组成部分, 但琐碎、庸常的事物并不是民生新闻的全部内涵。关注民生话题, 并不是简单堆砌生活中的琐碎事物, 我们在选择时, 尤其要注重新闻线索的典型性和代表性。通过对身边那些典型小事、典型细节的报道, 倡导一种社会观念、社会秩序、社会道德和社会风尚, 这是报道民生新闻的终极意图。“一粒沙里一个世界, 一朵花里一个天堂”, 一则看似普通的民生新闻报道也完全可以映照出一个时代、一个地区的生活图像。

记者选择民生新闻线索时, 还应当注重与当前的时政热点相结合, 及时捕捉那些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时政新闻, 挖掘与民生的深层关系。比如高考改革、推进就业再就业、新农村建设等等, 这些都是最贴近百姓生活的、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事件。从时政热点中挖掘民生“关注点”, 这样的新闻才会更厚实, 更有看头。如果民生新闻线索的内容只是一味的局限于关注夫妻如何吵架、谁谁离家出走、哪儿发生了车祸等等琐碎事件, 有意排斥和回避时政新闻, 那便是画地为牢, 不仅浪费了新闻资源, 也是狭隘的民生新闻观。

当遇到看似简单的新闻事件, 双方各执一词、反复出现并使问题复杂化时, 记者迅速进行新闻分析, 对新闻事件有一个公正、客观的判断和报道。这类新闻事件中记者更易遇到别有用心者, 需增强新闻效应的预测意识。两名女同志到哈市某俱乐部去休闲, 与保安人员发生口角, 被打。她们向记者反映事件时, 非常气愤, 可随着事态的发展, 当事人的动机和行为发生了改变。记者如实报道新闻事件后, 这两名女同志不停地要求记者继续报道。后来记者得知, 她们是想通过媒体的报道给办案机关施加压力。在这种情况下, 记者一定要提高警惕性, 不能当“裁判员”, 更不能干扰司法的公正。

在报道中还要拓展民生新闻空间, 进一步增强贴近性, 实践证明, 只有关注民生问题, 才能做好民生新闻。但是民生新闻并不只囿于“生活诉求、家长里短”, 在有关国计民生的方针政策也是民生新闻的宝贵资源。记者应该站在民生的角度去打量新闻线索, 用群众的语言去解读新闻事件。

近年来老百姓关心的住房、看病和上学问题。在社会求职与个人创业问题上的心理矛盾, 农业新技术的应用上及由此产生的新成果等等, 都是民生新闻的重点报道内容。记者可以因势利导, 做好政策解读, 采访相关部门, 倾听百姓心声, 这样做出采访的新闻点面结合, 既有权威性又有服务性。

当然, 在新闻实践中, 话语权也必须经过筛查取舍, 新闻事件的当事人的表达的主观意愿, 必须符合国家的法律法规和社会公德。比如有一条新闻反应邻里纠纷:当事人举报隔壁邻居为了增加拆迁补偿面积, 正在准备违章搭建, 遭到对方否认, 相关部门也查无实据。本来这条新闻反应的是社会现实, 有关方面可以根据新线索加强引导平息矛盾, 但是片尾却不恰当地引用了当事人的言语:“如果不查的话, 我们家也马上搭建”。舆论监督的话语权变成了“民意示威”。

弱势群体利益表达问题, 民生新闻无法回避, 但应当努力避免矛盾激化。曾经有一起纺织工人讨薪事件, 工人称已经有两个月没有拿到工资, 到了约定拿钱的时间, 老板又躲到了外地。新闻推出后, 反响很大, 老板找上门来, 声称事情大体属实, 但是在外地是为了筹措资金, 可是经此折腾, 工厂已经停产, 订单无法完成, 因为当地纺织工人紧缺, 不明真相的工人已被中间人带到其他企业。所以, 对那些可能对经济行为产生较大影响的新闻事件, 记者要慎之又慎地用好话语权。只有新闻报道的客观真实性和记者的全面分析能力有机结合起来, 才能真正塑造新闻传媒的公信力。

民生新闻还要创新节目形式, 一些地方台推出的方言节目是一种有益的尝试, 但是乐观的期待是让更多的受众参与节目。媒体可以就某一个社会事件征集观点;可以就某一种生活方式请市民现身说法;也可以组织一支常备的“市民评论员”队伍, 在新闻报道上全面体现公众的价值判断;还可以开设类似“帮忙”的小板块, 进一步服务受众。媒体还要充分利用节日和纪念日, 策划群众喜闻乐见的活动, 让节目走进受众, 提高新闻传播效果。另外还要体现人文关怀, 构建情感载体

民生新闻在强化平民意识、服务受众的同时, 还应以帮助受众提高思想素质、政治素质、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目标, 最终的指向应是体现深厚的人文关怀, 为百姓构建情感的载体。

重大主题报道 篇8

《南宁日报》文章《凤舞九天·龙驰神州》这组报道反映的是事关广西南宁交通发展的两大里程碑事件,报道独具匠心,精心策划,进行有意识地编辑处理。在掌握大量翔实资料的基础上,记者以多视角、多角度的亲身体验进行报道,既有强烈现场直击的画面感,又有专家的深度点评,还加上事件回顾等新颖的方式。不仅有效展示了新航站楼和高铁的“高大上”、市民的满心期待,也成功地挖掘出了两个事件的重要历史意义。

可以说这是一次成功的重大主题的新闻报道,无论从报道的策划组织、领导力量的确定、报道力量的配置,还是报道时间的安排、版面处置“强化处理”的方法使用上,都成功探寻到这一重大新闻主题的“厚度”和“高度”。本文试图以该组报道为例,剖析在进行重大主题报道时,如何在新闻的“厚度”和“高度”上取得更大的成效,从而更好地发挥出重大主题报道的舆论导向作用和优势。

一、采访报道前期的精心策划

如何创新重大主题的报道?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作为地方主流媒体,重大主题报道,往往是报纸版面中分量最重、最引读者关注的一个部分,因此,对于重大主题报道来说,有组织有计划显得特别重要。重大主题新闻策划,“体现在要有一个出色的‘设计方案’,好的方案创意能使重大主题报道改变人们印象中严肃、沉闷的形象,用鲜活、时尚的面目示人”。

2014年9月25日,南宁吴圩国际机场新航站区正式启用,与此同时,南宁首府动车首发北京,这都开启了南宁交通发展的新纪元,为提升南宁首位度奠定了坚实基础,亦是南宁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显著成果的重要标志。这无疑是事关广西、南宁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主题,为了做好这组报道,《南宁日报》提前对报道思路、总体要求、版面设置、稿件组织、人员调度等,一一作了详细的安排,策划文本几易其稿,最终报道气势恢宏,但不失轻灵秀美。

根据《南宁日报》文章《凤舞九天·龙驰神州》成功的新闻策划,至少得出以下几点结论:

一是“新闻策划要考虑时代大背景,把握时代脉搏,了解历史和现状,认真贯彻党的路线方针和国务院的有关重大决策,紧密围绕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来进行选题和策划”。《凤舞九天·龙驰神州》的新闻策划正是考虑了时代的大背景,正如开篇描述:“对于首府南宁,旧机场如同一双不合码数的鞋,束缚着南宁向前奔跑的脚步。为此,自治区党委、政府决定用‘一号工程’重塑‘第一形象’,这是我区航空发展史上的一次破局。”整组报道正是从这一新闻背景出发,从历史和现实的角度全面反映了机场航站楼启用及动车进京的历史和现实意义,具有鲜明的时代感。

二是“新闻策划要提炼主题,选择独特角度、独特创意的主题和新颖独特的视角是新闻策划成功与否的关键”。提炼主题和选择角度是新闻策划的难点和焦点。作者根据《南宁日报》的特色,经过认真分析研究确定了“新航站新希望”这一主题,展示了南宁如何抓住机场航站楼启用以及动车进京的历史机遇,发挥独特的区位优势,以新的姿态迎接挑战。实践证明,上述这个新闻策划角度的选取,深入挖掘和揭示了新闻事件的实质和意义,既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地方特色,又进而增强新闻报道的“深度”和“厚度”。

二、增强重大题材报道的可读性

“‘独家’是最好的深度,因为人无我有。在重大题材里难以获取‘独家新闻’的情况下,努力获取‘独家视角’,是一种行之有效的竞争策略。不让有价值的新闻人云亦云,努力寻找一个‘独家视角’,就比较容易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重大主题报道追求宏观性和思想性统一的同时,还要更接“地气”,把笔头对准人、对准事,将主题报道做新做细。《凤舞九天·龙驰神州》的这组报道有一定的可读性。采编人员大胆突破“大块文章”的桎梏,从“小角度”出发解释“大问题”,并直接引用受访者生动真挚的语言,行文可读性和感染力明显增强。在报道时,记者见人、见情、见景。记者花费了大量的时间进行实地采访,因为掌握了丰富的细节,使得整组报道生动细腻,非常耐读。

一方面,通过人物的切身经历与感受,印证报道主题。《凤舞九天》这一组合报道,通过走近人、关注人,描写和记录了南宁机场新航站区开门迎客当天,航班机长、旅客感受和体验,反映他们在目睹高大上的机场航站楼后获得的成就感和满足感。如《凤舞九天》中写道:“到过北京机场、广州机场、昆明机场的赖永是一位生意人,一年四季国内国外飞来飞去,他对南宁机场新航站区有特别的好感……赖永说,有了新机场,南宁的旅游、经济也将不断壮大。有了新机场,南宁的旅游、经济也将不断壮大。”

另一方面,通过精心设计捕捉细节和变化,让报道入脑入心。《凤舞九天》以“不眠之夜”和“全新一天”串起了旧机场转场和新航站楼启用,这一设计看似随意,但暗藏着黑夜与白天,新与旧的寓意,从而收到了“以一目尽传其神,窥一斑略知全豹”的效果。此外,文中这些精心挑选的人物和细节描写,看似普通,却都能从特定的角度揭示“新航站新希望”的深刻内涵。

《龙驰神州》有这样一个细节:列车上,一封写在清洁袋上的特殊“情书”深深表达了乘客的感情。“9月25日清晨,我们乘上南宁开往北京的首列动车和谐号,见证铁路历史变迁的我们心里乐开了花。”这篇《乘坐南宁开往北京首列和谐号见闻赞》,语言质朴,饱含了对南宁铁路建设变化的深切感情,也表达了对首发进京动车的赞扬和期待。“情书”的作者是六旬老人曾席英。“作者以‘看’到和‘采’到的‘独家’细节不断地穿插其中,娓娓道来,传神的细节成为报道的闪光点,增强了文章的张力和感染力。而且这些细节也成了推动事件发展的关键因素,有助于作者进行深层剖析的关节点。独家的细节使得这篇深度报道提供的图像呈现出多维的、立体的,而且是不可复制的。虽然是‘细节’,但正是它的出现,使新闻呈现出了‘厚重’。”

三、强化采访报道的后期编辑制作

重大主题报道由于关注的媒体众多,比较容易出现趋同。但其中观察与分析问题的角度和深度,会因记者的观察能力、对新闻事实分析的深度,以及写作水平的高低而有所差异。加上编辑的“独特”编排、整合,能够从新闻中挖掘、开辟出“独家”的东西,从而进一步增强新闻的“厚度”,提升新闻的“高度”。《凤舞九天·龙驰神州》在版面的后期制作上也进行了精心的编辑,既有可读性强的通讯,也有现场的照片和赏心悦目的美术版面,使得这组报道的版面设计精良,标题制作精美,如同给新闻穿上了一件亮丽的“外衣”,抓人眼球,也成就了这一组报道的成功。

(一)内容组合

在当天的版面上,《南宁日报》当天的值班总编对这一组大型策划报道在版面上进行了认真打造。在版面设计上,编辑合理、有序地搭配相关新闻,给深度新闻报道找到恰当的表现形式。在稿件编辑上,尽量让深度新闻剪裁合理合度,把篇幅较大的新闻进行分块处理,减轻读者的阅读疲劳。如《凤舞九天·龙驰神州》这组报道在刊发时,还配发了《再回首:新航站楼建设的那些年……》《新旧航站区数据对比》《专家评论南宁枢纽城市的作用不容小觑》,使得整篇报道丰满而富有力度,不仅有深度,而且“独家”。这些经过精心设置的版面和栏目交替推出,多角度、多侧面地报道,使报道有立体感、层次感,既有气势,又有冲击力。

特别是将“南宁吴圩国际机场新航站区启用”和“首府动车首发北京”的这两组稿件分别放在了2014年9月26日报纸的第四和第五版,形成一个连版的版面形式进行展现。两组报道既各自独自成篇,又相互呼应,很有气势。整个版面“体现出清晰的编辑思路,显现出超前的意识和独特的创意,多角度挖掘出题材的深度”,让打开报纸的读者有一份意外惊喜。

(二)标题制作

正如洪燕杰所说,“‘题好一半文’,一个好的新闻标题犹如画龙点睛,可以为新闻增加亮色”。在本次报道中,编辑从众多的信息中提炼出新闻中最生动的内容,即动车和飞机,并进行高度概括,将飞机比喻成“凤”,将动车比喻成“龙”,分别拟出了“凤翔九天”“龙驰神州”的标题。

这两个标题言简意赅、对仗工整,为整组报道添色不少。其中凤对龙,九天对神州,一个天上一个地下,比喻十分生动、形象,给报道增添了许多人文气息,充分展现了广西机场和动车的大发展。标题的对应既增强了读者对新闻的印象和兴趣,同时也加深了对新闻的记忆,能够过目而不忘。

通过对《凤舞九天·龙驰神州》这组重大主题报道的分析,可以洞见若想在新闻的“高度”和“厚度”上有所突破,其中所需功夫并不简单。无论是前期的策划,还是后期的采写和编辑,都离不开新闻工作者的“精雕细琢”。正是因为这样的努力,《南宁日报》才能使整个报道既体现出党报权威性的特色,又充分挖掘出新闻事件的深度;既有声势又有感染力,达到了很好的宣传效果,在同类报道中独树一帜,并获得了当年广西新闻奖二等奖。重大主题报道,顾名思义,决定着它在“高度”和“厚度”上有着更高的要求。通常读者们只被精彩的新闻报道所吸引,而忽略了新闻工作者在寻“高度”求“厚度”方面需要付出的辛勤劳动和各种心力。对《凤舞九天·龙驰神州》的分析反映出,重大主题报道的“高度”和“厚度”不仅是衡量新闻质量和精彩度的重要指标,同时也是对新闻工作者业务能力和水平的测试和检验。而如何在“寻高求厚”的道路上走得更好更远,还需要新闻从业者们进行更多的实践和探索。

参考文献

[1]洪燕杰.为新闻定制一件得体的外衣——浅析深度报道的版面编辑[J].中国报业,2013(6):61-62.

[2]黄保才.重大主题报道应该走出哪些误区?[J].新闻实践,2011(7):13-15.

[3]潘伟胜.论新闻策划的内涵及实践要求——从《南昆千里行》新闻策划谈起[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3):46.

[4]彭广余.让重大主题产生重要影响[J].新闻战线,2014(11):69-70.

[5]王培莲.大型新闻报道活动的策划思路及实现[J].声屏世界,2013(3):21-22.

重大主题报道 篇9

《南阳日报》去年以来的探索实践表明, 围绕相关主题策划特刊, 对重大时政新闻进行集中报道, 充分发挥了特刊在重大主题报道中的独特作用, 不仅能使主题新闻凸显亮点, 更重要的是提升了社会舆论的关注度, 从而产生更加广泛深远的影响。

做好重大主题性特刊需要把握的关键

与一般的新闻报道相比, 特刊的采写、编排是一项系统工程, 能否高屋建瓴地拿出报道方案, 最大限度地发挥新闻资源的优势, 将掌握的新闻资源“吃干榨净”, 是决定特刊成败的关键因素。这就要求特刊策划者和编采人员在实施操作的各个环节上, 必须具有全局意识, 齐心协力, 形成集体合力。

第一, 精心策划选题。策划在新闻报道中的突出作用是毋庸置疑的, 特刊能否取得成功, 最重要之点在于其报道形式与报道内容上大大小小、方方面面的策划是不是做得到位。

《南阳日报》的特刊选题分两种情况:一是可预见性的重大选题。2008年4月下旬, 南阳市举行第七届玉雕节暨宝玉石博览会, 这是市委、市政府推动经济发展, 提高南阳知名度的一项重大举措, 经过多年的探索, 节会已成为南阳扩大开放的一个品牌。为了配合本届节会的举办, 南阳日报在一星期前就组织专门人员精心策划, 在节会开幕当天推出《玉博会特刊》, 受到了与会嘉宾和读者的好评。二是临时性的社会关注度骤然提升的热点选题。这方面, 要特事特办, 敢于打破原有报纸的正常出版计划, 确定选题后即刻执行。譬如《南阳日报》2008年5月的汶川大地震特刊和8月的北京奥运会特刊, 都是临时决定停出原有报纸部分版面, 组织人员连夜紧急编排推出的。在北京奥运会期间, 从8月8日开幕到8月24日闭幕, 《南阳日报》先后编发12个《奥运会特刊》, 全面记录了北京奥运会的辉煌历史。

第二, 发挥资源优势。特刊最大的优势在于整合资源, 其实施过程也在于合理调配和充分利用资源, 最大限度地发挥资源作用。南阳日报除了拥有自己熟练的编采业务队伍外, 还在南阳13个县市区建立了记者站, 发展了一大批特约记者和资深通讯员, 同时利用网络技术中心和南阳新闻网建立了媒体资料库。这些已成为南阳日报独特的资源优势, 为特刊的特色内容采编提供了坚强支撑。2008年8月下旬, 河南省第三届豫商大会在南阳举办。为了配合大会宣传, 向与会客商展示富饶、开放、充满魅力的新南阳, 南阳日报提前介入, 充分发挥所拥有的资源优势, 在豫商大会开幕当天推出4开16版的《豫商大会特刊》, 给与会客商和社会各界留下了深刻印象。

第三, 讲究编排创意。重大主题性特刊的采编工作标准高、要求严, 它不但要求采编人员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较大篇幅的报道, 还要求参与者对采编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种种“状况”做足准备, 这样才能及时调整、排除困难, 保证特刊的编排过程从容有序、井井有条。

2009年3月22日是《南阳日报》创刊60周年纪念日, 早在一个月前, 报社编委会就精心策划, 几乎调动报社所有编辑记者, 采用尽量丰富多彩的编采手段, 陆续以“激扬南阳60年”为主旨推出纪念特刊, 每日一两个到多个版面不等, 在一个月时间里, 先后有40余个亮点突出、设计精美的版面与读者见面。这些版面回顾了报社的自身发展, 向读者全面介绍了《南阳日报》在记录南阳风云中逐渐发展壮大的辉煌历程, 充分展现了南阳日报作为地方主流媒体的独特优势, 对宣传南阳日报品牌产生了巨大的作用。

创新是特刊走向成熟赢得读者的不竭动力

新闻姓“新”, 报纸永恒的话题是变化。所以每一次特刊的出版, 对编采人员来说都是一次新的考验:如何出新?如何变化?如何做得更好更有影响力?解决这些难题, 南阳日报编委会的思路是适应市场经济的新形势, 适应读者的新需求, 从求得最佳宣传效果入手, 不断创新, 在创新中走向成熟。

就拿一年一度的“两会”报道来说, 创新成为媒体竞争和报道提升水平和影响力的重要理念。经过多年的努力, 南阳日报的“两会”报道形成了独特的框架结构:正刊重视大会程序性报道和领导活动新闻;早刊重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与读者的互动;特刊则往广度和深度延伸。三者之间既相互配合呼应, 又各自分工明确, 特色鲜明, 在整体上提升了“两会”服务的水准。

尤其是“两会特刊”, 已经成为南阳日报的一个品牌, 2008年南阳市“两会”是换届会, 特刊进一步发挥品牌优势, 刊发不少既有深度又新鲜活泼的报道, 受到代表委员的欢迎。一是对市领导参加代表团活动的报道压缩篇幅, 并注意提高程序性报道的质量, 在版面处理上注重突出重点, 讲求效果;二是对《政府工作报告》的解读, A2和A3两个版面打通处理, 通盘考虑报告内容, 按主题分篇处理, 配发相关图片, 版面形式大气活泼, 内容丰富多彩, 读者阅读方便;三是对每一个版面的报眉冠以“南阳信心”的大字, 彰显了市委、市政府和与会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在金融危机的特殊时期, 沉着应对, 加快南阳经济社会发展的坚定信心;四是开辟“两会新视线”栏目, 刊发一组系列报道, 通过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热议南阳“四大工程”, 探讨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一系列真知灼见, 提出一些广大人民群众关心的问题, 增强了报道的深度。

《和谐移民·吻别故土特刊》的报道内容以首批移民在“迁出地”和“迁入地”的活动为主, 而搬迁过程和在移民新村第一夜的生活又成为重中之重。内容上, 特刊从“迁出地”和“迁入地”两大视角进行全景展现。“迁出地”主要以“倾情关注”、“渠首慰问”、“大全家福”3个版面, 主要记述各级党委、政府关怀移民, 南阳日报志愿艺术团赴移民试点村慰问演出, 记者为首批移民拍摄大全家福等动人的故事和精彩的瞬间。而“迁入地”内容则主要是“新村安家”图片版, 通过典型瞬间记录了首批移民进入移民新村第一天的不平凡生活。与此同时, 特刊还通过“全程直击”专版和“难忘瞬间”图片通版 (两个版面打通) 的全方位报道, 将“迁出地”与“迁入地”有机地联系起来。

《和谐移民·吻别故土特刊》从受众的需要出发, 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 “迁出地”、“迁入地”新闻与全程直击式报道有机地融为一体, 多视角展现了首批移民搬迁的方方面面, 详细的文字和精彩的照片相得益彰, 权威性与鲜活性满足了不同受众的需求, 深入浅出的报道模式给读者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重大主题报道 篇10

2014年7月16日,一個操着东北口音的中年人来到灵璧县清大新能源办公室,60多岁的董老师接待了他,他看到办公室墙上挂满了资质证书、荣誉证书及众多搞成功的学员赠送的锦旗,心里暗暗佩服:董老师真是一位名副其实的能源专家。他说:“董老师,我是吉林省临江市的杜永,我已同你联系七年,但一直怕项目不真实,不敢接产,上次你答应我先到已接产成功的学员家去考察再接产”,董老师说:“对,只有这样,你才能放心接产”。董老师同他办理好考察相关手续后,杜永冒着35度的高温来到已接产成功的厦门市学员老程家一看,老程和他儿子俩正在把加工好的一瓶瓶一桶桶液体煤气往车上装,准备往农户、饭店送货,老程对杜永说:“我是2007年在董老师那里学习技术的,这几年生意一年比一年好,尤其去年董老师给我的液体煤气新配方有重大突破,它以成本低、热值高、环保节能淘汰了传统的生物醇油技术,新配方每吨比老配方多获利1000多元左右,尤其全气化灶,不用风机火力极强,产品不堵嘴子、不喘气,燃烧比液化气还好,并节省燃料30%以上,老程又带杜永到正在使用他产品的多家农户和饭店考察,用户都说这产品节能环保。老程说:“我现在每天可销售二吨多产品,日获利4000多元”。杜永听后按月按年一算惊奇的说:“程老板按这样算你一年要赚100多万”,老程笑着说:“我现在已干7年了,有很多固定的用户天天用我的产品,从去年起每年纯利润都在100万元左右”。杜永亲眼看到这接产成功的事实马上学习了液体煤气和气体液化气技术,回家一周后打来电话说:“我已顺利搞成功,液体煤气成本10公斤20元/瓶,我以50元/瓶售出,气体液化气成本10公斤45元/瓶,我以80元/瓶售出,都低于当地市场价格非常好销,用户都反应效果好环保节能,董老师我在你处学习此技术不到2万元值得,前几年我花了10几万元搞了好几个项目都没搞成,你的项目我考察回来第三天就搞成开业了,太好了,我发了财一定去面谢你”。

诚信服务引领创业梦

吉林省汪清县彭先生已向董老师咨询能源项目六年,每一次都电话咨询项目真实性,但董老师总是说:“我说我的项目有多真实有多好,你可能说我讲假话,我们的项目已在全国30多家杂志、报纸报导13年了,你无论看到哪一家杂志、报纸,你可打电话到杂志社、报社咨询一下,这13年来,我单位技术怎么样,信誉怎么样,有无投诉我单位的,我敢承诺:如说有投诉我单位的可奖励你2万元”。细心的彭先生每年都向多家杂志社询问灵璧清大有无投诉的,杂志社同志都如实回答说:“多年来,到目前确实还没有投诉的”。尤其《现代营销》、《创富指南》、《大众创业》等杂志说,多年来不但没有投诉的,而且一直被广大读者评为“重合同、守信誉诚信企业”。彭先生听了心里很踏实,他下决心学习汽油、柴油技术,由于他本人是个残疾人,不能参加面授,董老师又以优惠价给他函授,在配制中又多次咨询董老师,不到半个月彭先生打电话说:“董老师在你的多次指导下,柴油的五个配方,我已搞成三个配方,汽油七个配方全部搞成,可配制0#、-10#、-20#柴油和90#、93#、97#汽油,颜色、味道、耗油量、动力和市场汽、柴油一样,我在汽车、摩托车、柴油机、挖掘机反复试验效果很好,每吨利润2500元左右,太感谢你了”。

记者总结:灵璧清大新能源项目已在我杂志多年报道,是最受读者关注的诚信企业,创造13年来无一例投诉的良好口碑,由能源专家专利发明人亲自传技,严格区域保护。凡在别处学习生物醇油燃料技术配方推广效果差效益低的,来贵单位保证全能解决。如与所说不符贵单位赔偿您五万元的考察费。

单位:安徽省宿州市灵璧县清大新能源技术开发服务部(科委宿舍院内)

项目咨询:18955767919

传真/电话:0557-6032829

索取资料:15855575602

网址:www.6032829.cn

重大主题报道 篇11

多年来, 南阳日报紧扣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这一重大主题, 按照“三贴近”原则, 创新报道内容、报道手段和报道形式, 进行了持续多年、浓墨重彩式的报道, 为促进工程的开展提供了舆论支持, 在省内外引起强烈反响。

本文分析了南阳日报南水北调工程报道的成功之处, 希望对新闻媒体做好南水北调的报道提供借鉴。

南水北调工程报道的突破:规模大, 时间长, 有创新

重大工程的报道, 始终是媒体的重要任务。南阳日报编委会认为, 南水北调是中国当代史上与南阳关系密切、为数不多的具有全国意义的重大事件, 见证、记录并推进这一进程, 是地方党报的光荣使命和责任, 必须始终关注、全力以赴报道好这一重大工程。

跟踪南水北调工程, 加强南水北调报道。从2002年12月南水北调工程宣布开工, 到目前中线工程第一批移民即将搬迁, 长达6年多, 时间跨度大。南阳日报始终关注这一重大工程, 把它定位为超大型宣传战役, 及时跟踪报道工程进展情况, 多次组织重点报道、深度报道, 使南水北调的宣传高潮迭起。近两年来, 南阳日报有关南水北调工程的报道, 每年都有近百篇, 有消息、通讯、言论、图片、专版, 在社会上形成了支持南水北调工程建设的浓厚氛围。

组织好南水北调有关活动的报道。近年来, 中央、省、市围绕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组织了一系列活动, 如南水北调邮票南阳首发、“丹江情”北京宣传周系列活动、央视心连心艺术团南阳慰问演出、南阳在京举办南水北调图片展等。南阳日报及时开设专栏进行报道, 较好地配合了活动的开展。

策划系列重头稿, 把南水北调报道不断引向深入。南阳日报编委会认为, 南水北调工程报道领域广, 内容多, 报道必须常写常新。报社围绕水源地水质保护、总干渠膨胀土试验段建设、文物保护、移民等, 加强策划引导, 使南水北调工程的报道一个战役接一个战役地打响。

如2003年, 南阳日报策划了“来自南水北调水源地水质保护工作的报告”系列报道———《倾全市之力保一库清水》《以生态农业除面源污染》《断污染根源催环保工业》《建绿色渠首造碧水蓝天》, 分别在一版刊发, 对水源地水质保护起到了推动作用。这组文章获全国地市报好新闻二等奖、河南省“中原环保世纪行”好新闻一等奖。

创新报道方式, 放大传播效果。2008年9月26日, 南水北调中线总干渠 (南阳段) 开工。南阳日报策划推出《南水北调大事记》专版。《大事记》从1952年毛泽东视察黄河第一次提出南水北调的设想开始, 一直到2008年南阳段开工, 半个世纪的大事一目了然。

图片专版反映。南阳日报在“南水北调北京图片展”的报道中, 在央视心连心艺术团慰问演出的报道中, 都刊发了图片专版, 注重用图片反映。

报纸网络互动。南阳日报利用自己主办的南阳新闻网站, 与报纸报道密切配合。同时, 南阳新闻网开设南水北调网页, 开通网上视频, 与水利部南水北调网站等相链接, 收到了较大的传播效果。

南水北调工程报道的启示:高度重视, 不断创新, 精心策划

胡锦涛总书记2008年6月20日视察人民日报社时指出:“新闻报道工作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适应国内外形势的新变化, 顺应人民群众的新期待, 以改革创新精神做好工作。”我们要认真贯彻胡锦涛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 用全局的视角、时代的眼光审视重大工程报道, 增强做好重大工程报道的责任感、使命感。要深入研究重大工程报道的特点和规律, 进一步推动内容、形式和手段创新, 把重大工程报道提高到新的水平。

重大工程报道要讲政治。重大工程是国家、省或市的重大建设项目, 有的涉及经济发展全局, 有的关乎人民切身利益。对党报来说, 支持和服务好重大工程建设就是讲政治、顾大局。南阳日报高度重视南水北调工程的报道, 曾经派出由副总编辑带队的采访团赴湖北十堰、山西安康等地, 沿汉江采访水源地水质保护工作;曾经派出得力记者奔赴青海采访丹江口水库前期移民生活状况等。做好重大工程报道, 新闻媒体要用政治家的立场、眼光和思想方法去选择素材、组织报道、把握基调。要舍得版面、舍得人力、舍得投入, 高度重视重大工程报道。

重大工程报道要不断创新。创新是贯穿新闻事业发展的永恒主题和不竭动力。南阳日报在南水北调工程的报道中不断延伸报道内容;创新报道形式和手段, 而且推出了一批优秀作品。做好重大工程报道, 不仅要创新内容、创新形式和创新手段, 而且要语言创新、文风创新、版式风格创新等。

重大工程报道要精心策划。加强新闻创新策划, 是重大工程报道成功的关键。从南阳日报南水北调的报道来看, 大多时间长、采访点多 (省内外) 、参与记者多, 这样围绕一项工程, 从多层面、多角度来反映和深化, 没有强有力的策划势必会成为一盘散沙。

重大工程报道要贯彻“三贴近”原则。重大工程报道, 没有现成的模式、没有舒适的采访条件, 写作要求也高。记者如果没有敬业精神和过硬的采访作风, 就难以完成采访报道任务。重大工程报道也只有按照“三贴近”的要求, 不断增强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 才能收到良好的宣传报道效果。

(作者单位:南阳日报社)

上一篇:学生学业情绪下一篇:全生命周期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