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操作(精选12篇)
业务操作 篇1
一、会计内部控制的重要性
(一) 确保会计信息的准确性。
通过会计内部控制进行业务处理, 使会计信息在相互制约的状态下形成, 从而有效地防止错误和弊端的发生, 保证会计资料的准确性, 为企业经营决策提供可靠会计信息。
(二) 确保财产资金的安全性。
会计内部控制制度强化了对财产管理和资金使用的过程控制, 可以有效防止和减少财产损坏、资金损失现象的发生, 杜绝浪费、贪污、盗窃、挪用和不合理使用等问题的发生。
(三) 确保生产经营的有序性。
科学的内部控制制度, 能够合理地对企业内部各个只能部门和人员进行分工控制、协调和制约, 促使企业各部门及人员履行职责、明确目标, 保证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有序、高效地运行, 提高企业经营效益。
(四) 确保制度执行的彻底性。
会计内部控制能够促使企业全面贯彻落实国家统一制定的财经纪律及法规, 企业通过实施会计内部控制制度以进行自我约束, 增强遵守国家财经纪律和法规的自觉意识。
二、会计内部控制存在问题的表现形式
(一) 风险意识不强。
绝大多数会计人员直接管账、管钱, 很多案件及操作风险都要从这些部位引发, 这就要求会计人员在防范意识上要警钟常鸣, 常备不懈。
(二) 制度执行不力。
有了制度、流程却未能很好的执行, 制度只是挂在墙上, 停留在口头上;操作流程未落实到工作的每一个环节中。一些会计人员违章违规现象得不到及时纠正, 会计检查发现的问题存在屡查屡犯、整改不力的现象, 给当前会计工作带来较大隐患。有的企业会计业务处理环节没有建立有效的制衡机制, 筹资、投资、营运等环节没有体现职责权限和岗位分离要求;有的企业定期或不定期检查和评价流于形式, 责任追究制度不落实;有的企业资金活动管理不严, 导致资金被挪用、侵占、抽逃或遭受欺诈。
(三) 防控手段不多。
一些企业的会计业务仍停留在手工处理方式的落后阶段, 单纯的采用人盯人或人管人的原始防控方式。有的企业受经营规模限制和资金投入制约, 还未达到会计业务处理电算化管理要求;有的企业对虽采用了计算机处理会计业务的方式, 但还没有形成一套系统的、行之有效的、符合实际的体系。
(四) 业务素质不高。
多数企业年轻员工多, 受社会不良思潮影响, 有的员工为了贪图享受, 利用工作之便, 挪用、侵占资金;有的是员工为了追求所谓的个人目标和价值, 置法纪于不顾, 完全脱离了内控制度与流程的约束, 违规操作, 实施犯罪, 给及时识别风险、有效防范案件带来了很大难度。
三、会计内部控制存在问题的解决途径
(一) 提高管理者的内部会计控制观念。
企业管理者的观念, 对建立和完善内部会计控制体系具有决定性的作用。管理者应善于接受先进的管理理念, 具有创新精神, 勇于突破传统管理模式的局限, 深化企业财务管理改革。
(二) 规范企业治理结构。
现代企业制度是符合现代化大生产要求, 适应市场经济运行规则的企业制度。企业应按照《公司法》等有关规定和“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原则规范治理结构, 实现企业内的权力机构、决策机构、监督机构和执行机构协调运行, 形成所有者、经营者和劳动者之间的激励和控制机制, 并通过建立科学的领导体制、决策程序和责任制度, 使相互的权利得到保障、行为受到约束。规范的企业治理结构是建立健全内部会计控制体系的前提条件。
(三) 提高会计人员的素质。
要当一名称职的会计工作者, 不仅要有崇高的职业道德境界, 而且要掌握会计理论知识和业务技能, 学习会计法律、法规和制度, 善于运用经济方法和法律手段, 解决会计工作中的各种问题。
(四) 健全内部会计控制制度。
企业应以《会计法》、《审计法》、《内部会计控制规范》等相关法律法规为指导, 以会计制度为依据, 结合企业实际情况, 制订适合企业业务特点和管理要求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 并组织实施, 以规范其财务会计工作。在设计时, 应注意内部会计控制的整体性, 从只注重建章立制向整体框架的构建与认真实施转变, 从补救为主的控制向以预防为主的控制转变, 从事后审计向常规审计与定期或不定期审计结合转变, 使内部会计控制真正达到防患于未然的作用。
(五) 建立完善的监督机制。
企业在实施内部会计控制过程中, 应加强内部检查和外部监督。一是在企业内部建立财务审计制度, 对所有相关的财务事项进行审计和稽核, 并对财务内部控制的执行情况进行评价, 确保财务内部控制的贯彻实施。审计应具有独立性和客观性, 避免出现被管理者操纵的现象。二是企业应加强与税务、审计等部门的信息沟通和交流, 借助注册会计师等外部审计力量, 评价财务内部控制体系的实施情况。
(六) 完善业绩评价体系。
业绩评价是财务管理中的一个承上启下的重要组成部分, 内部会计控制制度执行效果到底如何, 最终要借助业绩评价的结果来反应。通过业绩评价结果的反馈, 我们可以发现企业存在的问题, 并在基础上进行改进。
业务操作 篇2
协 议 书
甲方(需资方):
乙方(出借方):
第一条:乙方为支持甲方新建开发项目,向甲方出借资金亿元人民币,借款期限为五年,年利率为5%。
第二条:甲方在乙方资金到位后,应当即向乙方支付一次性贴息,贴息数额为借款总额的25%(含当年年息),并自第二年起,年满十二个月支付一次利息;此外,甲方在资金到位后,应当即向参与运作企业一次性支付4%的咨询服务费。
第三条:甲方在签订本协议的同时,应向乙方提供企业六证一卡及项目批复或备案文件;乙方确认出借资金并确定出借额度后,即指定操作人员赴甲方所在地办理相关业务。
第四条:操作程序
1、乙方操作人员应携带有效资金证明(不少于,赴甲方银行,由乙方和甲方银行相互核实资金和担保事宜。甲方同意在乙方进入甲方担保银行前两小时,向乙方支付陆万元,作为核行保证金,同时双控甲方资金壹佰万元,做为履约保证金。
2、乙方核实甲方担保银行前,应首先接受银行对其所持的资金证明进行核实,乙方对银行的核实仅限于核实银行签字官员和经办官员身份和任职文件,并核实银行是否为甲方提供借款担保并出具不上网银行保函。在确定身份并肯定答复后,乙方应当即将元人民币转入该银行,并在小时内将全
部借款转入该银行;甲方将壹佰万元保证金支付给乙方,银行开出保保函及贴息承诺书后,乙方将借款金额转入甲方帐户;担保银行应同时将保函和贴息转交给乙方。
3、甲方或甲方银行在办理上述业务后,亦应当即一次性向参与运作企业支付咨询服务费。
第五条:违约责任
1、如甲方未按双方约定进行核行业务不实或当日不能开出同等数额银行保函,甲方所交的陆万元费用及保证金不予退还,并赔付乙方人民币伍佰万元作为补偿。
2、以上业务均应在参与运作的企业协助下进行,任何一方不得违反。否则,违约方向该企业赔偿壹百万元人民币。
第六条:甲乙双方应认真执行并履行约定程序和义务,如发生纠纷,可向当地仲裁机构申请仲裁。
第七条:本协议一式叁份,甲、乙双方和运作方各执一份,有同等法律效力。
甲方:
乙方:
运作方:
业务操作 篇3
“给我一个支点,我将撬动整个地球。”职称评审中的“阿基米德点”,就是业绩考核。新的职称制度,就是抓住了这个支点。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教育部印发的《关于深化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指出:“要充分考虑教书育人工作的专业性、实践性、长期性……注重教育教学工作业绩,注重教育教学方法,注重教育教学一线实践经历。”这是一个明确的指向。
过往的职称业务考核
事实上,以往的职称评审,并没有完全摈弃教师的业绩,而且还列有专门的条款。以2012年颁布的《江西省中学高级教师资格条件(新修改)》为例,在这个文件中,业绩作为重要的评审条件,包括被评为市级以上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学科专业竞赛(包括论文、优质课、教具、录像课、课件制作等)获市级一等奖或省级二等奖以上奖励。指导学生获得教育主管部门批准举办的本学科竞赛或综合性竞赛市级一等奖或省级二等奖以上奖励。而且要求这些业绩是任现职以来所获得的。
由此看来,这样的业绩条件,还是有一定意义的。至少它包含了教学工作的多方面,突出了教育教学这一核心工作,还把课堂教学也列入了其中,而且标准还是比较高的。因为能够在业务竞赛中获奖的教师,毕竟只是极少数。这是高标准、严要求。从理论上说,对于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是有重要激励作用的。
可是,优质课、录像课、论文、课件等,都可能是在经过了重重包装之后的东西,也就是说,作假的成分比较重。例如对于优质课,多年来已经广受人们的诟病,几乎成了过街的老鼠。人们普遍认为,优质课是经过了课前的反复排练的假课、作秀课;经过了排练与剪辑之后的录像课,也基本如此。一句话,没有经过现场考核的东西,就难以摆脱造假的嫌疑。
那么多的人评上了高级职称,按道理,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应该有明显的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也应该有明显的提升。可是,教改的现场依然是“春风不度玉门关”,原因当然比较复杂,但教师的业务能力没有因评上职称而得到提高,不能不说是个重要原因。
毋庸讳言,在教师队伍中确实存在业务能力跟职称不相称的情况。如果说,这仅仅是个别现象倒也无妨。问题在于,这是一种比较普遍的现象。因为以往评职称,凭的不完全是业务能力和业绩,业务能力和业绩之外的东西所起的作用往往更大。所以,过去的职称评审中有关业绩的条件,并没有完全起到促进教师兢兢业业抓好自己业务水平提升的作用,反而让很多一线教师把精力放在业务之外。所以,有些教师尽管业务能力平平,业绩也不尽如人意,但因为有着诸多业务能力和业绩之外的条件,中级、高级职称照评不误。
本来,职称评审中的业绩考核,应该成为促进教师更加努力工作、提升业务能力、创造突出业绩的推进器和重要杠杆,结果却事与愿违,这不能不让人感到遗憾。
业务考核的难与易
业务考核,是一个难题。教育教学工作专业性强,实践性强,具有长期性。业务考核要做好的确存在一定的难度。
专业性强,就需要拥有较高专业水平的人士才能准确考核,否则,就可能走样。问题在于,所有教师都来自一线,比较分散,他们来自不同的区域、不同的学校。要真正进行专业考核,需要一定的时间。但是,职称评审时的专业考核,根本就不可能在长期的专业跟踪中进行。一般而言,都是在指定的较短时间内完成的。而在较短时间内要准确考核一位教师的专业能力,确实难以做到。即便是进了教师的课堂,听了教师的一两节课,恐怕也难以完全反映出教师的真正水平和能力。就算同时查看了教师的文字材料,例如备课笔记、教学论文、学生作业等,恐怕也存在着纸上与实际的差异,难以准确全面掌握教师的工作能力。例如一位长期工作在乡村的教师要评高级职称,就存在这个问题。就目前情况而言,一些农村学校,它们的管理制度可能存在不少缺憾,对教师们的工作,要求可能没有那么严格,备课、作业等要求都可能比较低。要评职称了,要听课,他们的课堂教学水平可能并不高,其他资料也可能不那么齐全,但业务考核这个环节却不能缺失。如果考核的话,那么又该怎样进行呢?
实践性强,这也是导致业务考核实施难的一个原因。实践性强的工作,考核的最好办法就是在实践中进行,这是不易之理。俗话说,是骡子是马,拉出来遛遛。话虽这么说,但实施起来却没有这么简单。教师的专业能力,最重要的就是课堂教学能力。而要考核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教师队伍庞大,教师人数多,这成了考核的最大障碍。以江西省为例,全省共有40余万中小学教师,假如每年有十分之一的人需要进行职称评审,人数就有4万左右。如果每个教师都要上一节课,需要多少时间?这是一个很容易算出来的数学题,实施起来难度太大。即便是以说课的方式进行,每个教师说课10分钟,实施起来也仍然有困难。再说,中小学有很多学科,每个学科都必须分开进行,各学科的标准存在一定差异,难以完全一致。比如初中语文与初中数学,标准肯定不同,学科之间难以平衡。
这样,拉出来的“骡子”就有可能被看成是“马”,“马”也有可能被看成是“骡子”,难以真实判断出教师的教学水平。
长期性,指的是教育的效果可能严重滞后。这是正常现象。教育是个慢功夫,想在一夜之间出效果,是不可能的。一个初中教师,不论教的是哪一门学科,其教育教学效果,一般都得三年或者更长的时间才能体现出来,不可能立竿见影。有的学科,尤其是文科,就更是如此。一个语文教师教给学生的东西,一般而言,是很难在短时间内见效的。以比较难见效的写作为例,学生要写好作文,需要长期的积累、长期的训练。教师教给学生的写作方法,学生可能在短时间内难以理解,难以领悟。但是他们却可能在10年甚至20年后突然领悟到了,突然起到了作用。 这些,从一些名人的回忆录中可以看出,一些名人在回忆成长过程中对自己产生过重要影响的人物时,常常会提到自己的语文老师。这些语文老师的教育教学效果就在短时间内难以准确衡量。
教师业务考核之难就难在这里。
再说考核之易。
目前实行的办法——学生成绩考核法,这是比较容易操作的。
把学生的考试成绩直接作为教师的工作业绩进行考核,这是最简便易行的,也是最容易操作的,但其弊端也不言而喻。所以,长期以来,这种考核办法也广受非议。
考核之易,还体现在其他方面,例如论文发表、课件获奖、案例获奖之类的硬件考核。
论文发表、课件获奖等,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折射出教师的相关素养和专业水平。在这方面,目前的弊端主要在于严重的造假行为。论文抄袭、课件请枪手制作、案例套用等等,导致获奖证书的含金量与教师的实际专业水平和业绩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业务应该“考核”什么
一线教师,所承担的工作,远远不止于教学,还包括了诸多其他工作。怎样进行考核?首先遇到的问题是考核什么,考核哪些方面。
以往的考核,根据《江西省中学高级教师资格条件(新修改)》的相关条款可知,主要考核如下内容:
工作质量方面,主要包含工作量、实施素质教育的情况、工作胜任情况、公开课情况等。
工作业绩方面,主要有专业性荣誉(特级教师、骨干教师等)、专业能力获奖情况以及学生获奖情况。
论著出版和论文发表情况。
其他各省的中学高级教师资格评审条件,基本上大同小异。
从业务考核范畴来看,基本上涵盖了教育教学工作,尤其是教学工作的主要方面。可以说,工作的各方面都得到了体现。既有能力上的,也有绩效上的,还有专业能力提升方面的。但是,如果我们再细细思量一番,就可以发现,这样的考核存在着非常严重的,也可以说是致命的缺憾。首先是课堂教学能力方面。这项最不该缺的,竟然缺了。应该说,课堂教学能力,是教师最为基本的职业或者说是专业能力。考核教师的专业能力,这应该是最主要的内容,而且,所占权重应该较大。其次,把不那么重要的因素却提到了不应有的高度。这个因素就是论文。对一线中小学教师而言,论文真有那么重要吗?
对一线教师而言,他们最重要的工作是教育教学,而不是科研。把科研提到那样高的地位,很明显,这是受了大学教师职称评审的影响。对于中小学教师而言,教学能力才是核心能力,所以应着重考核的是他们的教学能力,而不是科研能力。一线中小学教师需要科研,但不需要大学教师或者专业研究人员那样的科研能力,只要能够成功解决工作中的问题就可以了,完全没有必要无限拔高。
至于教师的工作量,那是对教师工作的基本要求,完全可以不列入考核范围,只要学校自行掌握就行了。实际上,对一线教师而言,工作量是他们工作的基本要求,凡是工作量不满的,学校自然会采取措施进行管理,职称评审时,就完全可以撇开这些内容。尤其是高级职称的评审就更应该如此。
笔者以为,职称评审中的业绩考核,侧重点应该放在能力方面,兼及工作效果,舍弃基本要求。
具体说来,突出课堂教学能力,兼及工作效果,弱化论文比重,删除基本要求。
突出课堂教学能力。教师的教学能力是教师职业的立身之本。一个教师如果课堂教学能力差,不要说评职称,就连当教师都很难说是合格的。按道理,高级教师要比中级教师教学能力强,中级教师要比初级教师教学能力强。但当前的现实告诉我们:情况并非如此,甚至还有可能相反。造成这样的后果,当然可以说与职称评审时忽视课堂教学能力的考核有关。如果把教学能力作为最为重要的条件进行现场考核,就可以利用职称评审这一杠杆,激励教师努力提升自我修养和教学能力。既然教师那么在意职称,我们就可以好好利用职称评审这一手段达到促进教师能力提高这一目的。
职称评审时对教学能力的考核,可以适当加大它的权重,甚至可以达到60%的权重。
兼及工作效果。在能力考核的基础上,适当考核教师的工作效果。虽然说能力是第一位的,但效果也重要。一般而言,一个教学能力强的教师,其教学的效果也差不到哪里去。但是,这样的理论设想,也常常会遇到意外。一些学科,由于本身的特点,难以在短时间内见效,例如语文学科就是这样。但我们绝不能因为某些学科的特点而完全忽略了实际的效果。例如教师所获得的专业方面的获奖情况,像课件、论文、案例教具制作、实验技能等,应该适当加以参考。需要指出的是,这方面所占权重不宜过大。
删除基本要求。这是对原先有关工作量、素质教育、普通话等方面因素而提出的。前面已经提到,像工作量之类的指标,根本没有必要进入职称评审标准系列。因为那是对教师工作的基本要求。一个教师,如果连基本工作量都达不到,那不就是能否评上职称的问题,而是工作是否合格的问题了,是否有资格参加职称评审的问题了。至于是否实施素质教育,普通话是否标准,这已经是教师资格的问题,而不是评审职称的问题。
怎样考核更简便有效
至于怎样的考核才更简便有效,则是一个操作性的问题。
其实,考核要简便而有效,首先就要精简考核项目。以往,我们把一些基本的要求,一些本来不属于职称考核范畴的东西,通通塞进了职称考核工作中,这无疑增加了考核工作的难度和复杂性。例如工作量的问题、素质教育的问题,与教师的实际教育教学能力关系不是很大。再如指导学生参加学科竞赛获奖问题,固然与教师有关,但与学生自身的素质更直接相关。在这方面,农村教师常常更吃亏。因为相对而言,农村学生在整体素质上比不上城里学生。农村教师要辅导学生在竞赛中获奖,所付出的精力可能是城市教师的很多倍,但效果可能还不如城市教师。所以,在一定程度上,一个教师所辅导的学生能否在学科竞赛中获奖,很大程度上是看教师的运气,看能否遇上高素质的学生,否则,可能花费再多的精力也难以获奖。所以,学生获奖这方面的考核,就显得没有多大必要。
其次,以现场考核为主。所谓现场考核,就是当场考核。能力是可以从现场考核体现出来的。例如现场听课、现场写作、现场制作课件、现场撰写案例等等。
现场说课要慎行。因为说课只能展示教师的教学设计能力、表达能力,难以体现教师的教学掌控能力以及教学智慧。有的教师说课能力强,但教学能力差。
现场考核,可以考核出教师的真才实学,挤出水分,留下干货。
至于学生的考试成绩,可以适当作为参考,但所占权重要小一些。
业务操作 篇4
1地面气象测报业务软件在日常运行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由于气象测报的重要性, 我们需要对气象测报业务软件在运行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进行科学地分析。
1.1 气象观测业务软件的不间断性
如果地面气象观测站使用自动观测方式进行气象观测时, 需要确保其气象测报业务软件处于不间断的运行状态, 从而实现正常的数据采集以及传输过程。由于在新气象观测实施规范颁布以及实施之前, 原有的气象观测站的自动采集器并不具有能够进行分钟资料的储存功能, 因此, 不具备及时观测效果。
1.2 逐日地面数据的维护
所谓的逐日地面数据的维护是指对每一天定时观测到的编报已经保存在B文件中的数据进行科学维护的过程, 并且适时地输入一些无遥测项目记录的人工观测数据。
1.3 数据安全存储过程
通常情况下, 气象的观测人员都需要浏览当天所有记录观测的定时数据, 并且对其进行科学地校对以及维护。然后再根据天气现象等类别输入无遥测项目记录的人工所观测的数据, 将其进行保存以后对自动站中的原始数据文件以及B类文件进行科学备份, 从而确保数据的安全存储。
1.4 自动站的监控软件的重启需求
自动站的监控软件作为自动气象站中采集器和计算机进行接口的软件, 如果其运行时间超出一定范围, 就有可能降低其采集的成功率, 因此, 对于自动站的监控软件来说, 需要做到每一天的晚上8点以后进行科学性的重启。
1.5 指示灯的作用
在自动站的监控软件运行过程中, 网络主通道以及网络辅通道的指示灯是用来显示自动气象站在组网以后同中心站进行通讯连接时的状态。通常情况下, 红灯代表该通道不正常, 而绿灯代表通道为连通状态。与此同时, 自动站的指示灯代表的是自动站的监控软件同气象采集器连接时的工作状态, 一般来说, 绿灯代表自动站的监控软件没有对气象采集器运行操作, 自动站的监控软件此时处于一种空闲状态, 而红灯代表自动站的监控软件同采集器无法挂接, 黄灯显示自动站的监控软件同采集器已经处于通讯的状态。对于系统的指示灯来说, 其显示的是监控软件的运行状态, 如果软件在运行过程中可以正确观测台站的参数, 则该指示灯显示红与橙闪烁, 否则该指示灯则一直显示为红色。
1.6 时钟设置
时钟的设置作为自动气象站能否采集到正确数据的关键性因素, 在计算机以及采集器的设置过程中要确保其一致性以及正确性。因此, 在对时钟进行设置的过程中需要特别的注意, 如果要对计算机以及采集器的时钟进行同时设置, 只需要点击采集器校时按钮, 如果只需要改变计算机的时间, 则点击计算机校时的按钮。
2 地面气象测报业务软件在操作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地面气象测报软件在操作的过程中由于环境以及技术的限制, 容易发生一些专业性的问题。因此, 在了解软件运行原理的基础上, 气象工作人员还需要对其的注意事项进行科学分析。
2.1 风向记录的注意事项
如果出现自动站在风向记录过程中缺测的现象, 通常可以使用人工站所观测的风向进行代替。具体操作为直接输入风向的方位, 同时在B文件的存储过程中都按照输入的内容进行存入, 并且当从B文件转到A文件的过程中, 如果是自动站进行记录, 需要注意风向的角度转换。
2.2 气压缺测的注意事项
如果出现在过去的3个小时内该站的气压发生缺测现象, 改为从自记的纸中记录此3小时的变压, 则可以在该3小时气压当中进行变压值的直接性输入, 将-599到+600的气压记录都看做是变压值进行直接的编报。
2.3 降水量记录时注意事项
通常情况下, 在观测编报的菜单当中有一项名为校对气温/气压/降水量的选项, 该选项的主要功能是用于在定时的观测以及编报过程中对即将要采用的过去时次数据进行科学地校对, 从而确保正确的计算编报过程。需要注意的是该项在降水量的校对过程中非常重要, 因为有时候对于降水量的多少需要进行人工的干预, 在这种情况之下会出现错误, 因此, 在出现降水时要特别注意对数据记录的修改以及存盘, 数据的存储依据在B文件中。
2.4 数据输入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在对地面的数据进行逐一的维护以及输入过程中, 软件中的程序只能考虑到对单个的记录所具有的格式进行错误性检查, 并没有对所有相关的记录进行矛盾性检查, 因此, 在数据的输入过程中需要严格按照各项输入的规定执行操作。
2.5 当出现地温的传感器被大雪覆盖时
仍然需要按照正常的程序进行观测取值, 并不需要对其进行特殊的处理, 但要, 在观测簿的报表备注中需要作特殊的注明。
3结语
通过以上的叙述我们知道, 地面气象测报业务所需计算机软件需要进行24小时的不间断运行, 因此, 为了能够更好的应用气象测报业务软件, 发挥出其最大的功效, 需要在对地面气象观测业务软件进行简单了解的前提下, 最大限度的避免因为计算机软件长时间的运行而出现的突发性事件的产生, 并且时刻了解在地面气象观测业务软件使用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从而提高气象测报的质量以及延长软件的使用寿命。
摘要:本文通过对地面测报业务软件进行科学性简述, 帮助人们在了解其工作原理的同时, 掌握其工作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从而最大程度地避免软件由于长时间的运行而产生突发事件, 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气象测报的质量。
关键词:地面气象测报业务,气象测报业务软件
参考文献
业务规范操作 篇5
一、合同签定规范
客户(包括卖方和买方)以交付一定佣金为条件,要求我司提供各项服务(咨询、代理、经纪、办理手续等)时,业务人员要与其签订合同以保证交易的顺利进行。签订的合同分为格式合同和非格式合同。
格式合同:
1、买卖单只允许签订以下四种合同,即:《买卖意向书》、《房屋转让合约》、《委托购(售)楼合同》、《业务委托书》。具体规定如下:
1)《买卖意向书》——客户交小定时(存在价格上的差异或客户过几日补大定的情况下签署)。
2)《房屋转让合约》(即居间合同)——只有双佣或不足双佣时,强制签订本合约。
3)《业务委托书》(样板附后)即买卖双方自行协商,委托我司办手续的单,不允许签订公司印制的格式合同,而须签订《业务委托书》,该业务委托书由区域经理签字确认后客服部方可给予办理。
2、合同中的条款不允许随意修改,如有修改要由合同当事人签字确认,我司盖印校对章后方为有效。如果在确保房款和其他交易条件不变,出现买方姓名变更,在办理国土局过户手续前,须签署《姓名变更声明》,但如果客户为投资客,要求我司在过户到其名下前转卖该物业并赚取利润时,应严词拒绝。
3、格式合同补充条款:
1)如成交物业仍在抵押、按揭、查封、绿本、等非完全所有权状态中,买卖双方愿意成交的情形:
买卖双方在签署本合约时皆清楚该物业仍处在于状态中,均同意在此状态之下签署本合约并自愿遵守本合约规定的所有条款。
2)如买方同意为卖方赎楼的情形:
①买卖双方协商,买方愿意用购买该物业的首期款(部分金额)人民币替卖方赎出该物业抵押在银行的房地产证,如首期款不够还清银行欠款的则不足之金额由卖方负责支付。
②卖方在签署本合约后年月日或之前须与经纪方指定人员到公证处办理全权公证委托书,委托经纪方办理有关该物业赎房地产证、转名(委托内容详见委托书)一切手续。该委托公证费由卖方支付。届时卖方须将买方首期款不够赎楼之差额打入经纪方指定帐户。
③买方须在卖方与经纪方办出全权公证委托书年月日或之前将首期款打入经纪方指定帐户,并在卖方房地产证赎出日内(以有关部门注销抵押登记日期为准)与经纪方到有关部门办理该物业转名手续,该物业成功转到买方名下后日内(以有关部门答复日期为准)买方本人持身份证原件配合经纪方到有关部门领取新房地产证并送交银行做抵押贷款登记。
3)业主自己赎楼补充条款
甲方同意自行赎楼并承诺在日前赎回房产证,并将房证原件留存在经纪方处以便过户之用;乙方在该日前需将首期款人民币元交予XX地产代为托管,作为乙方购买该物业的保证。甲方如果未经乙方同意逾期赎楼,将承担相应法律责任。乙方如逾期交付首期款,甲方得以解除合同,不返还定金。
4、买方先交担保金再补交定金的情形:
买方签署本合约时已交部分定金人民币予经纪方,待卖方签署本合约后日内(以合同最后签署日期为准)买须补齐合约规定之定金人民币元整给予卖方,否则将承担违约责任。
5、与客房先签合同,后换居间合同时:
举例:如果客户支付担保金人民币5万元,同我司签署单方合同,现三方签署居间合同时,业主收取1万元,我司托管4万元时: 因签单方合同时,我司已经为客户方出具了担保金收据,现改为居间合同,卖方在合同下方收据处签署了收据,卖方在合同下方签收:“收到定金人民币5万元。”我司为卖方开具托管定金4万元收据。
如买方收据丢失,则卖方无须在居间合同下方签署收据,而需要另外给我司开具:“收到XX地产转付的XX物业定金人民币5万元。”我司再为卖方开具收到托管定金4万元的收据。
6、提前交楼时间及交楼设施的情形:
①买卖双方同意,在付首期款(签署《市房地产买卖合同》合同、年月日或之前)时,将该物业交付买方使用,交楼时内附家私(详见家私清单),买方验收该物业确认收楼后,该物业设施问题与卖方、经纪方无关。
②卖方同意于X年X月X日提前交房给买方,买方承诺及时领取新房产证并在2日内办理抵押登记,如有延迟将承担卖方放款金额每日万分之五的违约金。
7、如卖方要求写净收价的情形:
卖方售出该物业净收楼价为人民币元(含还清该物业之银行欠款、含担保公司之借款及利息)。
8、如售价要写回原房地产价格的情形:
买卖双方经协商在签署《市房地产买卖合同(现售)》合同时售价按房地产证价格填写,买方同意本合约与原房地产价差额部分作为补给卖方该物业附属设施之费用。
9、如卖方是A+B两个人名,但B又不能来签合约的情形:
①A代表B参阅并同意签署本合约,如合约条款中有发生争议的,A负连带责任。
②B全权授权委托A办理共有之物业出售一切事宜,包括签订合同、收取房款、开具收据,并同意对A的行为承担连带责任。
10、如买方要求在签署《(现售)》合同时加一个人名或改另一个名的情形:
买卖双方同意在签署《房地产买卖合同(现售)》合同时买方另加入XXX(或以XXX的名义签署)之名,此人也同意并遵守该合约规定之所有条款。
11、水电过户、附属设施补充条款的情形:
该房地产内的附属设施、设备及室内装修的价格以及煤气等初装费均已包含在房价款内,并随给物业交付时一并转让买方。
12、买方按揭方式购买补充条款的情形
①乙方的贷款申请未经贷款银行审核通过或者审核通过的额度不足申请额度,则乙方应在日交将其补足并支付给甲方。
②乙方应在签订买卖合同后日内向该贷款银行申请贷款,签订借款合同等一切相关协议,办理一切相关手续,并支付一切相关费用并申请办理借款合同公证手续(若需),待乙方贷款申请经贷款银行审核通过后日内,甲乙双方应赴办理产权过户及抵押登记手续(送件)并由经纪方收执收件回执。
③买方贷款金额超过银行标准贷款需要更改合同的,现售合同价须按更改合同填写,多出税费部分由买方支付。
④业主一般应在收取除银行承诺贷款外的首期款后交房。另有约定除外。并须在合同上填写:预留业主迟交房押金1万元(含水电费押金),本押金于交房当日退还。
13、房屋租赁合约死期补充约定:
甲乙双方一致同意本租赁合约中的租赁期限为死期,即:如果双方任何一方因故无法在本期限内履行合同约定,则保证金权利由守约方享有。
三、签订非格式合同注意以下问题:非格式合同必须由律师起草、审核,并经总经理审批后,相关人员方可予以盖章。
四、业务人员应严格按照上述规定与客户洽谈后签约,否则将自行承担分店内相应的经济责任。
五、严禁业务人员以公司、个人名义在未经公司法律部签字审核的情况下,私自对外签订、承诺涉及公司利益的一切文件,如有违反:未造
成直接经济损失的,处以罚款1000元;造成损失的,公司将给予罚款、辞退、追究法律责任等。
六、相关声明的格式:(版本全有)
收费:A、佣金收取制度
一、佣金收费标准
1、租单的佣金合计为该房壹个月的租金;
2、买卖单的佣金合计为购房总价(或售房总价)的3%(不足壹万元按壹万元收取)最高为购房总价的3.9%。
二、佣金折扣
1、分行经理折扣权限最低为9折。
2、区域经理折扣权限最低为7.5折。
3、如遇特殊情况,副总经理折扣权限为7折以下。
4、以上折扣须分行经理、区域经理级以上经理人在成交报告上书写“同意按该单佣金X折收取”,并签字确认后回传至客服部,客服部及财务部可凭其传真件办文及按其确认的标准收取佣金。
如未按规定标准收取或超过权限打折,由责任人承担公司佣金损失。
5、严禁写全包价,将佣金写在房款中,在签定合同时未体现款项,从佣金中支付的,由责任人负责补齐。
三、盘客确认制度
各区域可自行制定报总监和副总经理处备案。
四、量化管理制度
各区域可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本区域量化指标,报总监秘书处备案。如有修改,也应及时报送备案。
五、钥匙管理(见钥匙管理)
六、业绩结算制度
租、售单结算方式及结算标准:(每月1号召开会议)
1、结算方式:每月一小结,月底为截止日期,即每月1号至当月最后一日的24时止,此月25日发放。
2、售单结算标准:
一次性付款——买方领到房产证的日期为结算日。
接揭付款——按揭付款的以买方抵押合同送到国土局的登记日期为结算日。
3、租单结算标准:以佣金全部收回之日期为结算日。
4、吃定单的结算标准:按合同规定确认可吃定之日起3个月后予以结算。
5、相关人员就合同各项款项的理解和结算有分歧的单,暂不结算。待纠纷处理完毕时再按照处理结果进行结算。
6、未按照公司制度规定签订和审核合同,造成公司在此后两年内存在可能的法律风险的单,待该单签订之日起满两年方予以结算业绩。
七、业绩分配制度
1、每单业务的完成需要持盘、客方业务人员的通力协作才能完成,对持盘和持客方业务人员的业绩分配明确如下:
1)开盘——百分之十五
凡于公司以内或以外所接的楼盘,业务人员应以第一时间开盘,开盘之业务人员可将该楼盘成交后公司应收佣金的15%作为业绩。
2)钥匙——百分之五
业主放盘时,业务人员能成功向业主争取得到钥匙者,得公司应收佣金的5%作为业绩。
3)独家代理——百分之二十
当业主放盘时,业务人员能同业主签署《独家代理委托书》,得公司应收佣金的5%作为业绩。
独家委托的确认:
①物业权利人的身份证复印件;
②物业的产权证明资料复印件
③与我司签《独家代理委托书》。
以上三项必须同时具备,则认定为独家代理。
4)转介楼盘——百分之二十
人员接到客人委托外区或其他部门负责之楼盘,必须尽快将该楼盘资料转介到负责该盘之分行或分公司(填写《员工业务转接申请表》),若该楼盘成功为本公司售出或租出,则首们接到该楼盘之同事可得公司应收佣金之15%作业绩。
5)转介客人——百分之二十
如业务人员接到商业部或外区负责之楼盘的客人时,可将客人转介到负责该楼盘之部门,成功交易时,可得公司应收佣金之20%作业绩。(业务人员不需陪同客人一起看楼,只需填写《员工业务转接申请表》)
6)带客合作——百分之五十
如业务人员接到其它区域或部门负责之楼盘的客户时,且与客人沟通良好,在征得自己所在部门和盘方所在部门经理同意的情况下,可采取合作的方式,而盘方的业务人员不能以该楼盘已有同事跟进而拒绝合作,至成功交易时,可得公司应收佣金的50%作业绩。
2、尾盘业绩分配制度(针对开发商):
鉴于业务拓展的需要,公司对针对三级市场的尾盘及批量盘在承接与销售中的业绩分配制度作以下规定:
1)凡公司指派业务人员进驻尾盘现场之情形,其业绩分配制度如下:
①盘方业绩:盘方业务人员分取总业绩的20%作业绩。
客方业绩:现场业务人员自己接待客户,分取总业绩的80%作业绩。
②A:凡由其他同事转介的客户,转介方分取总业绩的20%作业绩。
B:现场人员分取总业绩的60%作业绩。
C:凡由其它同事自己带客看房,一旦成效,属合作行为,双方业务人员分取总业绩的40%作业绩。
2)不需派驻现场:盘方佣有40%业绩,客方拥有60%业绩。
八、离职人员业绩提成制度
1、业务人员离职时,仍有单未结清,需要其他业务人员协助完成,离职之业务人员需在该单提成中抽出不高于30%给予负责跟进行业务人员。该离职转介单需交至财务部一份。
2、负责跟进业务人员,所收提成不予计算在其本人业绩内。提成于该单结算后次月提成发放日发放。
3、凡业务人员转岗、调换分行、离职,则失去取得开盘、钥匙、独家代理、转介楼盘业绩的权利;盘源作为开盘分行的公盘。(同部门同区域调换分行仍享受之前之全部权利)
九、水电过户指南(见附表)
十、合作和转介制度
1、转介楼盘——百分之二十
1)业务人员接到客人委托外区或其他部门负责之楼盘,必须将该楼盘资料转介到负责该盘之分行或分公司(填写《员工业务转接申请表》),若该楼盘成功为本公司售出或租出,则首位接到该楼盘之同事可得公司应收佣金之15%作业绩。
2)人员填写“转介表”经分行经理签字确认,传真至接受分行,经接受转介分行经理确认(确认件传真给转介分行留存),由接受分行开盘,或直接在公司信息平台上直接录入相应区域楼盘资料中(开盘页面上的跟进记录第一条注明盘源人)。
2、转介客人——百分之二十
如业务人员接到商业部或外区负责之楼盘的客人时,可将客人转介到负责该楼盘之部门,成功交易时,可得公司应收佣金之20%作业绩。业务人员不需陪同客人一起看楼,只需填写《员工业务转接申请表》,《员工业务转接申请表》需经分行经理签方可转介。
3、带客合作——百分之五十
如业务人员接到其它区域或部门负责之楼盘的客户时,且与客人沟通良好,在征得自己所在部门和盘方所在部门经理同意的情况下,可采取合作的方式,而盘方的业务人员不能以该楼盘已有同事跟时而拒绝合作,至成功交易时,可得公司应收佣金的50%作业绩。
六、分行企业形象行为规范评比执行标准
检查形式:行政事务部配合分行经理为单位每月不定期突检。
一、整洁卫生,物品摆放(20分)
1、地面日拖洗,办公桌必须随时保持清洁,办公桌面不准摆放任何与办公无关的物品,办公桌支架上方挂放衣物、挎包、雨伞、围巾等生活用品和其他杂物。
2、必须随时保持办公场地、墙面物件没有涂污和划痕,不准挂放和张贴其他杂乱物品。
3、户外广告牌须整洁大方无杂物挂放,内容必须符合统一制作要求,色彩调配符X地产统一要求,明显损坏的户外广告牌须及时更换。
4、门窗玻璃明净、无污痕;无乱贴、乱挂现象。
5、电话机须统一摆放在桌面左上方。传真机、传真纸、收发传真件、复印机、电脑、日常办公用品须保持清洁,整洁分类摆放。
6、饮水机须摆放在方便使用位置,机身须经常清洗,饮水纸杯须统一收放在饮水存物箱内定量插放在饮水机侧面,用过的水杯要及时清理,不得随意乱扔乱放。
7、书报夹须整齐放置在客户洽谈接待处,客户(或员工)阅读过的书报须及时收齐在书报夹上放好,不得乱丢乱扔;签字笔、直尺、订书机、订书针、大头钉等日常办公用品,须统一收放,用过之后要注意收好和处理,不得随处乱扔。
8、文件柜须收放文件专用,柜箱和抽屉内须物件摆放整齐、整洁有序,不得乱放其他杂物,文件夹须分类收放文件资料,应表明收放文件类型、日期和编号,取用文件后须随手将文件夹放回取用收存处。
9、垃圾篓须摆放在办公桌下,不应放在显眼处。(新世界)
10、员工生活用品:雨伞、西装、大衣、便包、行囊等物,须统一放置地点,不得随意乱放。
业务操作 篇6
旺季做销售,平时抓基本,厂家常在思考如何调整产品结构,如何推出更有前途的新商品。新品上市,可谓是有喜有忧,喜的是有新品就有增加新销量的可能;忧的是新品进卖场可没那么容易。但是,新品总归还是代表着新的机会,还是得想尽办法去攻坚。那如何让新品顺利进场呢? 拿着新品匆匆忙忙去见采购,势必灰头灰脸地被拒绝,机会总是垂青有准备的人。所谓有准备,一是要有信心之备,二要有资质之备,三要有能力之备,要想让新品顺利在谈判桌上通过,就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准备工作。 同类商品市场调查 在市场上找到同类商品,对其品种数、品牌数、陈列、促销、价格、销售等做出详细的调查并列表分析。还要对卖场及流通领域的商品价格及销售动态做一些调查,这样在销售分析及市场描述方面会有更充分的数据和信息。统计本品牌类似产品的销量及促销数据,列表分析,这样可能得出详实的对比信息,从而确定新品的价格定位及差异化促销策略。在谈判时才能够谈之有物,而不是空谈。很多时候业务员不知道跟采购谈些什么,实在是因为功课做得太不够了,没有原料怎么做菜? 确定新品进场的相关信息 根据详细的同类商品调查分析表,首先确定新品进场的品种及规格,然后确定新品的供价和建议零售价。还要拟定新品上市有针对性的促销方案,这是采购选择新品的重要考虑。一般而言,卖场采购不会无底线地和你胡乱砍价,或者针对费用漫天要价(除非他很看不上你),他会在一个幅度内提出要求。如果你的功课是花了功夫去做的,根据采购的需求和可能提出的要求而准备,你在谈判时就可以自信地主动上场,进退有度了。 准备新品进场的相关资料 没有对市场进行调查就找采购,没有准备资料就把样品带去谈判,采购肯定不会认真对待,这样给采购的第一印象就是你在敷衍不尊重他,何来的好心情与你谈下去?新品进场的相关资料通常包括: 1.生产商相关营业性证明资料,如营业执照、税务登记证、商标注册证、卫生许可证、经销委托书等。 2.最新批次有效的质检报告。 3.有签章的正式报价单。 4.填写完整的卖场新品审报单,并说明需要进场的门店及其他同城同品零售价格。5.新品进场费用确认函。 6.新品进场后的促销计划。 7.卖场指定要求的有关资料。 以上资料必须按照卖场要求按顺序整理装订并用文件袋装好,注明供应商名称,以备采购签收及后期卖场其他环节的审核。 以上只是做了纸面上的工作,接下来就是要谈判了,注意几个细节: 古话说成事需天时地利,所以要选好的天气,阳光灿烂的日子,看什么都会舒服些;也要选好的时机,采购近期情绪动态很关键,比如被公司的紧急任务搞得焦头烂额的时候就不要找他,频繁出差开店的时候也不要找,采购个人情绪阶段性低落的时候也不要找他。这些信息的收集主要靠你的细心观察和经常沟通获得。需要注意的是事前与采购电话预约,一来表示尊重,二来你按照事先预约的时间与他洽谈,他在谈判时对你会更有耐心,三来即使你当时被拒绝,也为下一次预约垫了底。 选好天时地利还不够,还要把话说出来,要拉近你与采购的距离,并通过理性的分析最终说服采购认可你的新品进场计划。信心+专业+口才+真情+时机=有效沟通。在新品的谈判过程中,我们应该尽量避免出现以下几种情况: 随意承诺。新品进场也是采购提条件的好时机,业务人员在强势且苛刻的条件面前容易让步,为了赶快进场而随意承诺。如果承诺最后无法实现,将使进场事宜无限期搁置;如果轻易承诺,采购认为你还有更大的空间,会追加条件,逼得你无处躲藏。最恰当的办法就是对采购的条件不生硬拒绝,而是客气地说要回公司商议,再次回复采购时提出其他相关有利条件作为补偿,试探采购的口气及底线。应允采购的要求一定要让采购有来之不易的成就感,为以后的谈判打基础。 针锋相对。在谈判的过程中,讨价还价是不可免的,如果你沉不住气,把采购的苛刻要求理解为采购的针对性刁难,势必引发怒火,句句反驳,自己也会显得咄咄逼人。摆正心态,把每一次沟通定位为公务行为,不要掺杂太多感情因素,就不会与采购发生大的摩擦。同时,自己把每一次谈判都作为学习和考验,就会用敬重之心对待,结果会大不相同。 盲目无序。新品进场是个系统工程,有谈判、建档、订货、上架、促销等很多环节,因此新品进场的沟通也是一个系统过程。在整体的把握上,一定要控制好节奏,先做什么,再做什么,每个环节要准备什么,如何开展,都要计划好,否则一股脑地全丢出去,又一团乱麻地被踢回来,采购会被这种无序的工作扰得很烦。进场时的品种、费用、订单数量,要一次确定好,促销、人员、陈列则要定好大纲。细节上的东西自己把握好,有头绪不盲目也就不会出大乱子了。
(编辑:袁航market@vip.sina.com)
业务操作 篇7
1新型自动气象站测报业务软件系统构架
天祝县DZZ6新型自动气象站建成并投入地面观测业务使用后, 满足了气温、相对湿度、气压、降雨量、风向、风速、太阳辐射等的自动化观测。较其他自动气象站在硬件结构、处理存储能力、终端操作能力等方面具有很大的优越性。 DZZ6新型自动气象站包括采集器、传感器、供电系统、通信系统、终端计算机等, 其中采集器分为主采集器和分采集器, 包括硬件和嵌入式软件, 主采集器主要用于对气象要素进行采集、处理, 再与终端计算机或远程数据中心进行交互, 兼管其他分采集器;DZZ6新型自动气象站测报业务软件采用SMO系统, SMO系统以Windows操作系统、文件系统为基础软件支撑, 建立在主机、存储设备、网络设备及安全系统组成的基础硬件平台之上, 进行解析、监控、订正和储存处理各种观测数据和系统数据, 并划归数据层。系统核心业务包括调度控制器、配置管理器、异常处理机、内存管理等核心组件和算法库等[1];系统应用层包括6个分系统, 分别为数据收集、 质量控制、数据传输、业务监控和工作管理;系统接口层主要有用户界面和对外接口, 其中用户界面提供数据显示和业务监控, 数据显示界面主要作用是用于数字、图表等各种实时数据的显示, 业务监控界面则提供系统运行信息展示、报警界面和人机交互业务流程配置管理等, 对外接口包括系统及其他业务系统之间的数据接口和通信接口等。
2地面气象测报业务软件SMO系统数据处理流程
地面气象测报业务软件SMO系统观测数据处理流程以系统操作为起点, 进行实时数据采集、历史数据下载、人工订正、数据查询和数据显示。其中人工订正、数据查询和数据显示参照格式描述文件直接对数据文件进行操作, 实时数据采集应制定每分钟、每小时触发的数据采集指令, 历史数据下载则要制定固定时间段内的数据采集指令;然后通过系统任务调度控制器对上述指令进行排序, 实时数据采集指令要排在历史数据下载前, 这样就可避免实时数据采集受到历史数据下载的影响;接着由系统线程利用生成并排序的指令队完成数据采集;再由台站极值配置文件及质量控制配置文件中获取质控参数和操作流程, 用于完成数据质量控制流程, 然后生成指控码, 将质控具体信息输入质控日志文件。
3新型自动气象站测报软件操作技能
3.1参数设置
参数设置时, 台站会根据上级网络部门提供的参数进行文件传输路径参数的设置, 如果只是设置了“通讯组网接口软件”中“文件传输路径”, 却未更改“自动站组网设置”, 那么设置后的“文件传输路径设置”只在进行手动传输数据文件时可用, 地面测报软件自动上传时就会发生数据不能自动上传而是被保留在AWSNet文件夹中的现象。因此, 在作“通讯组网接口软件”参数设置时, 要同时对“文件传输路径”和 “自动站组网设置”进行更改, 以避免上述错误现象出现, 确保文件的自动正常上传及地面气象测报业务正常运行[2,3]。
3.2正点长Z文件上传
在业务工作过程中, 如果主通道内设置了2个以上无用的节点, 这样出现的多个节点就会使程序自第2个节点开始传输时, 传输结束后, 所上传的文件均保存在AWSNet文件, 并继续向第2或第3个节点传输但传输失败, 所上传文件却未删除掉并在下一次传输时被再次继续传输, 同一个数据文件被反复上传后, 就会出现无数个更正报现象。
3.3制定地面审核规则库
新型自动气象站气压传感器显示小时内的每分钟气压数据并且数据为正常, 但进行正点数据维护时, 台站正点气压数据却出现缺测, 首先要考虑测报业务审核规则库问题, 应根据台站多年历史气象要素数据记录和审核经验设置测报业务审核规则库。
3.4观测编报
定时观测和编报时需要对过去时次数据进行校对, 可利用“观测编报”菜单中“校对气温/气压/降水量”选项进行校对, 特别是要加强降水量数据的校对, 避免因人工干预出现降水时次等的错误记录。对出现的错误经修改后要及时保存, 将数据记录存入B文件中, 未存盘修改无效。
摘要:天祝县新型自动气象站测报业务软件采用SMO系统, 对各种观测数据和系统数据进行解析、监控、订正和储存系统处理, 根据地面气象测报业务软件系统数据处理流程, 在业务软件操作技能应用中应注意参数设置、正点长Z文件上传、制定地面审核规则库及滚侧编报等, 加强软件日常维护措施, 确保地面气象测报业务软件正常运行。
关键词:地面气象测报业务软件,系统构架,系统数据处理,操作技能
参考文献
[1]童有智, 薛宗猛.地面气象测报业务软件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J].青海气象, 2007 (4) :73-74.
[2]曹梅.使用地面气象测报业务软件的几个技巧[J].陕西气象, 2011 (6) :34-35.
业务操作 篇8
关键词:出纳业务,课程体系,教学方法
一、前言
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文件中已明确指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理念:“高等职业院校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 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以服务为宗旨, 以就为为导向, 走产学结合发展道路, 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千百万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要高度重视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 重视培养学生的诚信品质、敬业精神和责任意识、遵纪守法意识, 培养出一批高素质的技能性人才”。会计作为一门操作性较强的综合应用学科, 在课程改革的大环境中, 为了缓解高职会计专业毕业生专业技能与企业需求之间的矛盾, 培养出符合企业需求的一线技能型人才, 有必要对目前的高职会计专业主干课程教学进行改革。而出纳是财务工作的起点, 担负着会计核算的基础工作, 是企业财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一个专门的财务岗位, 它对从业者具有较高的专业要求, 不但要具备会计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还要有扎实的出纳专业技能和良好的职业素养。所以, 在会计专业中设置“出纳业务操作”课程, 并加强其教学研究是培养适应会计职业需求的应用型会计人才的重要手段。
二、“出纳业务操作”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
“出纳业务操作”课程是一门操作性和实践性均很强的会计专业课程, 该课程与职业岗位工作直接对应。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打破传统教学模式, 由教师向学生传授、灌输书本知识, 到重视课堂上学生主动积极的参与、研讨的转变, 即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新理念。教学设计以就业为导向, 在企事业单位相关岗位调研, 进行充分的岗位任务与职业分析的基础上, 围绕出纳岗位的工作职责, 按照高职学生认知特点, 让学生在完成项目操作的过程中学习相关理论知识, 培养岗位职业能力和可持续性发展能力。
三、“出纳业务操作”课程改革措施
(一) 构建“出纳业务操作”课程体系
1.“出纳业务操作”课程改革目标
出纳岗位是会计机构的首要岗位, 高职会计专业的毕业生绝大部分是从出纳岗位做起的, “出纳业务操作”课程就是依据出纳岗位设置的, 旨在培养学生的出纳岗位技能与出纳职业素养, 使学生能够适应出纳岗位的工作要求, 完成出纳岗位工作任务。“出纳业务操作”课程以出纳岗位的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分析为依据, 以会计理论为基础, 以货币资金核算为重点, 以培养出纳技能为出发点, 围绕出纳技能进行教学。“出纳业务操作”在教学中应突出实验性和学生操作性, 大力提高会计专业学生的核算技能, 构建以工作任务为线索的职业活动导向型课程。
2.“出纳业务操作”课程内容及学时安排
本课程教学时数为32学时, 其中理论课时比例为30%, 实践课时比例为70%。具体见安排表1。
在教学实施过程中, 始终贯穿基本技能的训练, 出纳基本功训练包括现钞的真假识别、点钞、数字的书写、填制和审核出纳凭证的训练;出纳业务训练以库存现金、银行存款等货币资金的收付业务流程为主线, 将出纳岗位业务分解设计成若干个工作任务。课程内容紧紧围绕出纳工作任务, 循序渐进, 同时融合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对出纳专业知识、技能和职业道德素养的要求。
3.“出纳业务操作”实训安排
本课程的教学模式设计理念:重视学生在校学习与实际工作的一致性, 有针对性地采取任务驱动、项目导向、课堂与实习地点一体化等行动导向的教学模式。注重能力的训练, 重视在实践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和创新能力, 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促进学生积极思考, 激发学生的潜能。因此在教学内容上还应安排大量的出纳工作实务案例, 在教学组织安排上贯彻行动导向的原则, 强调“行”、强调“动”、强调“做”, 强调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1) 单项实训。包括基出技能实训 (数字书写技能实训、点钞和验钞实训) ;现金结算业务实训 (现金收、付款凭证的填制、审核, 现金日记账填制等) ;银行结算业务实训 (支票填制与使用实训、银行本票业务办理、银行汇票业务办理、委托收款业务办理、汇兑业务办理、商业汇票业务办理、托收承付业务办理、银行存款日记账填制等) ;月末及其他业务实训 (现金盘点报告表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编制、工资表的编制和发放、资金运动表的编制、凭证的装订与整理工作等) 。
(2) 综合实训。设计25笔左右典型的货币资金业务, 要求独立完成并上交完整实训资料 (原始凭证的填制、粘贴, 填制记账凭证凭证, 现金和银行存款日记账等) 和实训报告表。
(二) “出纳业务操作”课程教学方法与手段
为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要积极探索多样的教学方法, 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教师通过运用工作流程再现、演示示范、角色扮演等方式, 直观生动地介绍出纳岗位业务流程、业务操作要点、办理业务接人待物的注意事项以及能够发挥主观能动性决策的经验, 并与学生积极互动, 让学生通过自我体验的方式, 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中更有热情地学习相关知识, 提高相关能力。
1. 任务驱动教学法
出纳工作的核心是现金收支与银行结算业务, 过去对学生在出纳方面的教学只侧重于编制现金、银行存款的收付款凭证与登记日记账, 而没有具体办理业务流程的教学内容, 与实际工作有一定的距离。为此, 我们用任务 (如:出纳的收付款、各种银行结算方式的办理、货币资金的清查等) 组织教学, 通过完成出纳岗位各种工作任务来训练和强化核心能力。以任务驱动技能训练不仅使学生对出纳工作的全过程有一个比较全面的认识, 掌握了现金收支、银行结算等核心能力, 还能够体会与银行、与企业员工打交道的技巧, 全面增强了学生的职业素养。
2. 模拟演练教学法
“出纳业务操作”的核心教学模块基本上都是在教师的指导下, 以学生模拟操作训练为主进行学习。先是知识点的操作训练, 再过渡到知识群的操作训练, 使学生的专业知识内容体系逐步形成, 出纳岗位职业能力逐步增强。“出纳业务操作”课程教学的过程是一个人人参与的创造性活动, 注重的不仅是结果, 更是完成项目的过程, 学生在出纳岗位实践过程中理解和把握出纳岗位实践所必需的知识和技能, 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和方法。通过实际操作, 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 并促使其在动手能力、沟通交流等方面努力实践。
3. 案例教学法
以实际案例办理为例讲解出纳业务办理的相关法律法规规定及业务办理流程, 增强教学的真实感和指导性。出纳岗位职业道德与风险防范等内容采用案例教学法进行教学。
4. 角色扮演法
在具体业务的训练过程中, 将学生分组, 学生四人一组, 每个小组的每位同学分别扮演不同的岗位角色, 如出纳员、会计主管、制单会计、财务负责人等, 在完成一个任务转往入下一个任务时, 也进行岗位的轮换。把实训室假想为企业财务科, 让学生身临其境地从事出纳及相关工作, 熟悉工作流程, 模拟企业岗位需要。成绩的评定既要看整组学生的综合表现又要看每位同学的个人表现。这种方法使学生的学习热情空前高涨, 对出纳业务处理的印象大大加深, 团队合作、沟通协调能力同时得到很好的锻炼。教师负责引导学生在自我思考、自我参与、自我体验的情境学习过程中, 总结从事出纳工作具体业务的重点及难点, 帮助其了解自身的不足以及今后努力的方向。
5. 多媒体教学法
“出纳业务操作”课程广泛采用现代教学手段, 利用多媒体教学设施, 制作集文字、表格、声音和图像于一体的多媒体教学课件, 丰富了教学内容, 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课程建设资源全部上网, 充分满足了学生自主学习的需求。
6.“以赛促学、以赛促训”
为了提高学生对出纳知识的学习兴趣, 在班上分组开展点钞比赛、人民币真假识别竞赛等, 并作为评定成绩的依据等。通过举办这样的活动, 巩固了学生对“出纳业务操作”内容的理解, 增强了学生对专业知识的学习兴趣, 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
(三) “出纳业务操作”课程考核方式
“出纳业务操作”课程评价目的不仅是为了考察学生达到学习目标的程度, 更是为了检验和改进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教学, 改善课程设计, 完善教学过程, 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
该课程考核方法包括过程性考核和终结性考核。其中过程性考核为80%, 终结性考核为20%, 强调过程性考核。过程性考核包括常规项目考评、单项实训考评和综合实操考评。常规项目考评是指出勤、作业、课堂表现等综合考核;单项实训考评是指课堂内分组活动时在组内活动情况考评;综合实操考评是指在第五模块学习时, 综合实习过程及最后提交上来的会计凭证和日记账情况来综合考评。终结性考核部分为最后一堂课的随堂测试, 考核学生对基本技能、常用原始单据规范填写最终掌握情况。具体操作见表2。
四、“出纳业务操作”课程改革的实施保障
(一) 建立教学资源库
“出纳业务操作”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 教师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 去努力开发, 积极利用课程资源, 通过集体备课, 以完善课程标准为切入点, 对比实际情况, 修改课堂设计、自主学习设计和教学课件, 建立教学文件、实训、原始交易所、试题库等, 丰富教学资源。
(二) 加强“专兼”结合的师资队伍建设
“出纳业务操作”是实践性的课程, 教师首先应对某一具体工作岗位内容、职责非常熟悉, 才能设置出合理、有效的项目, 才能很好地应用项目教学法教学。但中青年教师基本是从高校到高校, 实训指导能力不足。学校最好聘请行业富有工作经验的师傅指导学生的实训, 但考虑到兼任教师的时间安排问题, 采用由专、兼职教师共同完成课程实训指导和讲授, 其中兼职教师授课比例占总课时的30%以上, 以保证教学的质量和实践水平。这样, 既可优级化师资, 又可提高整体教学水平, 使教师的整体水平能紧跟行业发展水平。通过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可使专业教师得到锻炼和培养, 提高教师的实际动手能力和设计能力, 加强教师与企业事业单位的密切联系。
(三) 建立健全配套实训室及教学资料
出纳是一门操作性极强的综合性学科, 在教学的过程中, 学院应该建全手工模拟实训室, 准备实训所需要的公司印章、法人印章、岗位卡片、印泥、空白原始凭证、记账凭证、现金、银行存款日记账等教学资料, 只有这样, 项目教学法才能有效地进行。
参考文献
[1]刘玲玲.《出纳业务》课堂教学改革[J].中国连锁, 2013 (10) .
[2]赵宇.高校“出纳实务”课程建设[J].教育与职业, 2013.
[3]程艳.高职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与探讨[J].高职教育, 2012 (1) .
业务操作 篇9
一、《报关业务操作》在国际贸易中的重要性
《报关业务操作》即报关是指进出口货物的收发货人及其代理人、进出境运输工具负责人、进出境物品的所有人向海关办理有关货物、运输工具、物品进出境手续的全过程。可见, 报关在国际贸易中是很重要的。
1. 每笔进出口业务都会涉及到报关。
由于进出口的所有货物都必须经过国家关境, 同时, 国家对进出关境的货物有自己严格的管理规范, 即对于在不同关境之间进行交流的人员、货物、物品、运输工具在进出关境时向相关国家的海关办理相应的手续。因些, 每笔进出口业务也被包含在内, 同样要进行报关, 办理相关的海关手续。换句话说, 一笔进出口业务在进出关境时, 需要首先向海关申报, 即填写报关单, 提交相关的单证和材料或者资料, 然后在海关接受申报后, 将对货物进行查验, 接下来, 需要按照相关的规定进行税费的缴纳, 最后在完成这一系列的动作后, 海关才会放行, 此时, 该笔业务中的货物才能进出关境。当然也只有货物和所提交的单证符合相关的规定后才能进出关境。总之, 不报关货物就不能进出口。
2. 报关是决定国贸业务成功的关键。
国贸业务是否能成功, 除了取决于合同双方是否按照合同的规定履行合同以外, 更重要的是这个货物是否能顺利通关。只有报关的整个流程的顺利进行进而顺利完成, 才能使得国贸业务中的货物顺利地进出口, 由此, 进出口商才能顺利履行完毕合同, 才能收到符合合同规定的货物或者安全收汇。否则, 对于进出口商来说, 业务的成功将成为空谈。
3. 报关是外贸政策与外贸管制执行的体现。
我们在办理报关手续时, 必须按海关法及其他相关的法律、法规去办理。作为管理报关业务的海关是国家的行政机关, 是国家进出境监督管理机关, 而海关的这个监督管理是一种国家行政执法活动。因此在外贸业务中的我国企业, 必须首先认识清楚海关的性质与职能。海关履行自己的职责的同时, 实际上就是对国家外贸管制政策的执行。同样, 征收进出口的税费也是按照国家的相关规定去实施的, 对于税费的多少或者是否征收税费问题, 均以国家外贸政策和相关法律法规为依据。比如, 对于实施外贸管制政策项下的货物的进出口, 如果是属于进出口许可证项下的范围, 报关时就必须提交许可证件。
二、《报关业务操作》所涉及的知识范围
《报关业务操作》课程主要介绍报关的基本知识、基本流程与基本技能, 帮助学生了解海关的有关法律、法规, 我国进出口的有关政策法规以及海关总署对报关业务的最新规定, 从而使学生掌握从事报关所必备的应知应会的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该课程是国贸专业教学培养计划中一门非常重要的专业必修课程, 作为国贸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 也同时作为报关员职业资格考试的基本内容, 知识面和范围非常广, 在学习时, 报关业务操作必须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
1.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知识。
报关业务操作本身就是外贸合同履行中所涉及的一个环节, 而且由于每一年的报关员资格考试大纲内容中都涉及到了国贸的知识, 因此学习报关业务操作课程时就需要有这些知识基础。在报关业务操作工作流程中的第一个环节准备所有的单证, 就需要报关员掌握国贸相应的知识, 来判别单证的正确与完整, 以确保正常通关。第二环节申报, 这一环节中, 需要报关员正确填写报关单, 在填写报关单时均是以随附的单证为依据, 不掌握国贸的知识, 即无法读懂单证也无法正确填制。继而货物无法通关。
2. 外贸管制知识。
外贸管制又称为进出口贸易管制, 是指一国政府从国家的宏观经济利益和对内对外政策需要出发, 在遵循国际贸易有关规则的基础上, 对本国的进出口活动采取的或禁止、或限制、或鼓励的各种贸易政策、制度或措施的总称。外贸管制的宗旨是“限入奖出”, 通过设置关税壁垒和非关税壁垒来限制进口, 通过政府补贴和支持手段来鼓励出口。报关业务操作课程则会涉及到外贸管制的相关内容, 在进行报关时, 必须根据国家外贸管制的要求办理相应的手续, 譬如是许可证范围内的货物, 需要首先申领相应的许可证, 而且同时需要掌握各种许可证件的使用规范等。那么要掌握外贸管制知识就要了解对外贸易管制的相关条约。而这些国际条约主要包括:WTO双边贸易和多边贸易协定《京都公约》、《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公约》、《蒙特利尔协定书》、《精神药物国际公约》、《伦敦准则》、《鹿特丹公约》、《巴塞尔公约》、《国际纺织品贸易协定》、《建立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公约》。由于报关业务操作过程即是外贸管制和外贸政策执行的体现, 报关业务操作中即涉及到外贸政策与外贸管制知识。只有掌握了外贸政策与外贸管制知识后, 才能确认报关业务过程中所要提交的各种单证。
3. 国际惯例与国际规则知识。
在报关业务操作中所涉及到得国际惯例与国际规则主要包括《IN-COTERMS2010》, 即《2010通则》、《UCP600》、《URC522》等。《2010通则》是针对贸易术语的国际惯例, 通过这个惯例的学习, 可以掌握在进出口业务中, 贸易术语的应用, 进出口双方的责任义务与权利, 风险责任费用的划分与转移等;而《UCP600》和《URC522》则是针对国际支付方式的规定的惯例, 在《UCP600》中阐述了采用信用证这种结算方式, 各种单据的填制需要注意的问题, 以及在信用证项下各当事人要承担的责任和所能享有权利, 并且在这个惯例里还明确说明了信用证是一种纯单据业务, 所以在信用证项下最重要的是要按信用证的要求制作相应的单证。而《URC522》则是针对托收这种结算方式的国际惯例和规则。在学习报关业务操作课程时, 必须得了解这些惯例。
4. 报关与海关管理知识。
海关是国家行政机关、是国家进出境监督管理机关、海关的监督管理是国家行政执法活动;同时海关的任务是:监管进出境的运输工具、货物、行李物品、邮递物品和其他物品, 征收关税和其他税费, 查辑走私, 编制海关统计和其他海关业务。而报关则是海关执行自己权力和完成任务的体现。针对报关这种职业的特殊性, 在学习报关业务操作课程时, 必须搞清楚海关对报关的管理。海关对报关的管理包括对报关员、报关企业、报关事务的管理。
5. 报关制度的规定。
报关时针对不同类型的货物采用不同的报关制度。报关制度包括一般进出口货物报关制度、保税货物报关制度、特定减免税货物报关制度、暂准进出口货物报关制度以及其他货物的报关制度。对于不同类型的货物, 报关时需要提交不同的单证, 报关员需要懂得这所有的内容, 报关业务操作课程内容中就包含了对这所有货物报关制度的规定的阐述。
6. 报关所涉及到的法律和制度。
报关时必须了解与之相关的法律和制度。报关所涉及到的法律主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行政处罚实施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知识产权海关保护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稽查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统计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关税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进出口货物报关单填制规范》等, 而报关所涉及的相关制度有:海关行政许可制度, 海关行政复议制度, 海关行政裁定制度, 海关事务担保制度, 海关行政处罚制度, 知识产权海关保护制度, 海关稽查制度, 海关统计制度等。
三、当前《报关业务操作》课程教学所存在的问题
由于报关业务操作这门课程本身理论性较强的特点, 使得很多时候在教学时存在相应的问题, 而导致学生不想学、厌学、提不起学习的兴趣、没有学习的积极性。
1. 满堂灌的教学方式。
报关业务操作课程中包含了很多的理论知识, 在教学时, 很多时候都采用满堂灌的方式, 给学生教授理论知识, 从而导致学生有很大的厌学情绪, 而且他们会觉得这课程好像没什么可学, 没什么用。
2. 缺乏实践环节的教学。
本来, 报关业务操作这门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 由于很多高职院校在开设这门课程时, 没有相应的模拟软件或者相应的实践教学设备, 使得教学中缺少实践环节, 从而导致学生没有实践经验, 同时在学习时也没有积极性。以上仅仅是从学校教学方式和教学安排上分析其存在的问题, 其实当前高职院校所开设的报关业务操作课程教学中还存在很大的问题, 在此就不一一列举了。
四、《报关业务操作》课程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的建议
由于报关业务操作课程的知识范围很广, 学生往往不知道应该从何下手, 老师在教授时不能一味地采用满堂灌、全理论地进行授课, 要让学生全面掌握该课程的知识, 也正是因为存在教学上的诸多问题, 作为老师需要进行一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上的改革。
1. 任务式教学。
由于报关业务操作在实际工作过程中除了对理论知识有要求以外, 更重要的是要知道整个报关业务的操作流程, 本身还是具有较强的操作性和实践性, 因此, 我们可以采用任务式的学习方法, 来使得学生更好地去掌握报关业务操作课程的内容
以下是从报关员的角度对于报关业务工作流程的一种任务式学习方法, 其环节如下。
然后根据以下报关业务操作的业务流程进行不同类型货物报关业务操作来进行相应内容的学习。
同时也从海关的角度去进行相应角色的扮演, 让学生了解各个环节之间的衔接。
2. 师生互动的方式。
上课时采用与学生互动的方式, 可以引起学生的思考, 调动起其学习的积极性。由于老师上课时不再是满堂灌, 而留出更多的时间给学生思考问题, 然后进行热烈的讨论, 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达到教学目的。当然, 如果要达到很好的效果的话, 必须让学生提前预习。采用这种方式时, 老师可以提前给学生布置相关的任务, 给出任务目标, 让学生可以提前了解相关的知识, 上课时, 学生听起来没有那么费劲, 而且还会有自己的想法, 从而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 案例教学法。
一般情况下, 由于报关所涉及到得知识很多都是理论性的, 不太好教学。不过其实我们同样可以引入案例来教授报关各个环节的知识。通过课前发放案例纸, 学生课后去查询相关资料, 然后在上课时大家讨论分析, 提出自己的的观点, 老师进行总结, 这样一个过程去完成整个教学。采用案例教学方法可以达到鼓励学生独立思考, 积极进取、刻苦学习的目的;可以引导学生变注重知识为注重能力;最重要的是这种重视双向交流的方法能提高学生接受程度。通过用案例教学法, 可以让学生将报关中的各个环节融会贯通, 最后掌握整个内容。
4. 基于报关工作过程教学。
报关一般包括三个阶段:前期阶段、进出境阶段和后续阶段, 对于一般进出口货物而言, 则只有进出境阶段。在介绍前期阶段时, 以具体实例说明不同类型货物在此阶段需要做得工作, 比如进料加工就需要先获得审批然后备案、设立银行保证金台账, 最后取得加工贸易手册。同样介绍进出境阶段和后续阶段时, 依然以案例的方式进行教学。各个环节需要做些什么工作、需要准备什么资料等, 在教学时以时间先后分别列出, 然后一个一个地学习, 从而让学生有系统的印象, 更利于学生的学习。与此同时, 布置任务让学生根据报关业务的工作过程去设置相应的案例或者通过案例, 让学生分析其报关业务流程等, 以促进学生的吸收和巩固学习。
5. 用软件对报关进行模拟。
报关业务操作的基木技能的掌握光靠“纸上谈兵”是无法掌握的。我们在进行报关业务操作课程学习时, 由于不可能让学生去实际工作中去实作, 因为实作需要有报关员证, 没毕业的学生是不可能注册成报关员的。因此, 教师必须安排相当比例的课时用于“实训项目”, 即安排学生去报关单位、海关顶岗实习或在报关业务模拟实训室进行模拟操作, 从而让学生去体会报关的各个环节的知识和所需要注意的问题。
6. 分小组完成模拟工作任务。
在学习报关知识时, 可以把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 分别扮演不同的角色, 其中包括进出口收发货人, 海关关员和报关员等。要求他们完成几笔业务的报关流程, 业务的设计可以让学生自己弄, 也可以有老师事先备好, 在完成一轮后, 再交换各自的角色, 要让学生扮演这所有的角色, 真正理解各种角色的重要性和所需要掌握的知识。通过这种分组模拟完成工作任务的方式, 可以让学生充分意识到自己的职责, 更好地学习报关知识。
7. 实地参观报关流程。
在进行了所有知识的学习后, 为了让学生有更深更好的感官上的印象, 带领学生到报关大厅进行实地的参观不失为一种好方式。在实地参观中, 学生可以真正体会到报关到底是怎么操作的, 引起学生的兴趣, 从而利于学生对知识的巩固与掌握。
综上所述, 我们在进行教学时, 要针对不同的学生层次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当然, 作为高职学生, 他们最后基本上都得走上工作岗位, 我们在教授知识时, 主要应该考虑的是知识对其工作的用处。而作为国贸专业的学生来说, 报关是他们必须掌握的知识, 因此我们需要注意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进而, 我们在教学时最好是根据实际使用中的工作流程所涉及到得知识采用更能让学生积极学习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来进行教授, 使其掌握实际操作时各个环节的知识, 提高其知识技能, 使其毕业后更好地就业。
摘要:《报关业务操作》本身是一门操作性很强的课程, 报关员在从事报关业务时, 无疑需要掌握很多理论知识, 但是对于学生来说, 做一名优秀的报关员是他们就业后的目标, 那么在学习中, 更重要的是要掌握报关业务的操作流程和海关的监管要求。本文通过对报关业务操作课程的教学研究, 提出建议, 以提高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和毕业后的动手操作能力。
关键词:报关业务,报关流程,操作能力
参考文献
[1]翟树芹, 肖斌.对高职院校报关实务课程教学现状及对策的研究[J].科技信息, 2008, (19) :579.
[2]全立新, 董展眉.高等职业教育“应用”与“应试”困境分析——以报关实务课程为例[J].职教论坛, 2008, (1) 下:25.
[3]梁莹莹, 孟亮.高职报关实务课程教学策略研究[J].教学改革, 10 (6) :35-37.
[4]张迎春.浅谈 (报关实务) 课程教学改革[J].经济师, 2008, (10) :138.
国内保理业务操作难点及对策 篇10
但是从2014年开始, 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背景下, 企业应收账款违约增加, 国内保理业务风险凸显, 不良业务大幅增加, 银行纷纷压缩国内保理业务, 这给中小企业融资造成了很大的压力。在这种形势下, 如何发展国内保理业务, 成为经济发展一个迫切的课题。本人从银行操作实践的角度对国内保理业务难点进行了分析, 并提出了若干建议。
一、国内保理业务发展的现实难点
(一) 违约追责难
虽然近年来我国从建立企业征信系统开始, 在各地区、各行业的积极探索下, 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取得了较大进展。在征信领域, 已经建立起企业和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 为商业银行以及其他行业和个人提供了有效的服务。但是目前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依然滞后, 惩罚机制还不完善, 企业违约成本低, “失信”现象屡屡发生, 银行对违约企业制约手段不多。通过法律诉讼从立案到受理、一审、二审或终审, 再到处理抵押物一般要2-3年, 在此期间企业还有很多办法对付银行对账户、财产的查封。有些地方政府也会出于保护本地企业的考虑, 拖延时间、制造障碍, 让银行有理难伸张、有法难落实, 追责难度很大, 影响了银行办理国内保理业务的积极性。
(二) 操作风险环节多
国内保理业务与普通贷款相比较, 操作的环节比较多。国内保理业务除了借款人, 还有应收账款的债务人。银行给予授信时, 要对应收账款双方进行资信调查分析, 这增加了调查的工作量, 也增加了风险控制的难度。
此外, 国内保理业务是建立在应收账款的基础上, 银行要对双方的贸易背景进行核实, 审核相关的贸易合同及商业票据。现实的情况是:目前发票管理还不够严格, 部分企业利用其中漏洞虚构应收账款, 骗取银行融资, 也增加了审核的风险。
此外, 保理业务虽然在央行应收账款质押登记公示系统进行登记, 但是这种登记不同于土地、房地产的登记, 没有强制约束性, 只是消极登记, 作为一种软约束仅仅起到公示作用。
(三) 诉讼法律程序复杂
保理业务纠纷所引发的诉讼管辖问题成为商业银行在债权清收过程中面临的一大难题。
银行作为融资的优势一方, 往往会通过各种协议约定有利于自己一方的诉讼管辖, 而保理业务的自身特点却打破了银行约定管辖的这一优势。一般银行借款合同中约定出现争议可向银行所在地法院提起诉讼。但是依据相关法律规定及目前的审判实际, 国内保理应该按照转让应收账款基础合同, 即《购销合同》确定管辖法院, 而大多数的《购销合同》中已经明确约定管辖法院是合同签订地法院, 而不是银行所在地。这样企业会利用法律条款拖延时间, 而且可能利用地方保护主义给银行制造障碍。
在新的《民事诉讼法》中, 增加了担保物权特别程序, 具体规定申请实现担保物权, 由担保物权人以及其他有权请求实现担保物权的人依照物权法等法律, 向担保财产所在地或者担保物权登记地基层人民法院提出, 时效一般是立案之日起30日审结, 大大短于普通程序的6个月时效, 缩短了银行实现债权的时间, 对于有抵押担保的国内保理业务来说提供了新的债权实现途径。
二、商业银行发展国内保理业务的对策
(一) 树立风险意识, 设立专门经办部门
由于国内保理业务的复杂性, 商业银行应当将保理业务纳入统一授信管理, 建立全行统一的保理业务授权管理体系, 由总行自上而下实施授权管理, 各机构不得越权或超授权办理保理业务。商业银行应当针对保理业务建立完整的前中后台管理流程, 各环节要职责明晰并相对独立。
在发展实践中, 银行成立专门的保理工作室或团队, 以专业的人办专业事为原则, 集合专业人员集中办理业务, 负责产品研发、业务操作、日常管理和风险控制等工作。经办人员必须由熟悉保理的公约、法规、行业贸易、企业财务、法律等诸多方面的专门人员办理, 做到专人专岗。开始时可以保理工作室的形式出现, 从建立健全制度、培训专业人员入手, 走专业化道路, 在有效管控保理业务风险前提下促进业务发展。
(二) 严格基础客户选择, 适当增加增信条件
保理业务不同于一般的贷款, 是将应收账款作为还款来源的金融品种, 对于买卖双方, 特别是对买方的信用要求较高。因此, 要尽可能了解客户, 包括公司构架、法人治理结构、法人专业与品质等。由于保理业务的延展性较强, 同业市场操作形式较多也带来操作的复杂性, 因此, 在实践操作中, 要选择信用状况良好、配合程度高的客户, 避免出现违约后带来复杂的处理程序。
此外, 由于业务操作的复杂性, 风险相对较大。为了防控可能的风险, 可以考虑在应收账款转让的基础上, 增加担保条件, 如保证、抵押等, 降低授信业务的风险。
(三) 严防操作风险, 审慎办理利息手续费入账
国内保理业务操作的环节比较多, 风险点也比较多, 经办人员必须严格按照制度要求办理, 比如审核贸易合同支付方式、违约责任、商业发票的票面要素以及资金入账的账务流程等等。
实践中对于融资本金认定是常见的纠纷。《中国银行业保理业务规范》规定保理业务应根据业务成本、风险承担、合理利润等因素制订收费、计息标准。现实操作中, 保理业务有多种支付利息和手续费的方式, 可以先收 (放款时一次性收取) 、后收息 (到期时一次性收取) , 还可以按月或按季收取。出于收益实现考虑, 一般银行都要求先收利息和手续费, 而在入账时, 存在直接将扣收利息和手续费后的余额计入客户账户的情况。这种情况下, 一旦发生纠纷, 容易影响债权金额的认定。最好的做法是企业将应付的利息和手续费先存入账户, 发放保理款后再扣收。如果企业不能先存入账户资金, 银行应该将融资全款发放企业账户后再扣收相关利息和手续费, 并由企业在相关凭证上签章同意。
(四) 加强贷后跟踪频率, 及时采取措施
对于账期较长的保理业务要增加贷后跟踪的次数, 及时掌握应收账款买方的经营情况, 如果发现不利信号及时采取措施如提前督促还款或提前做好延期手续;对于可能进入法律程序的业务要及时做好材料收集工作, 如果存在漏洞要尽快弥补, 如可以通过延期申请等方式让企业明确表示融资本金、利息、手续费等关键要素, 减少审判阶段的纠纷。
在贷后检查中, 如果发现国内保理业务不能按期收回资金且企业配合程度不高, 保全面临的困难就比较大。这种情况下, 可以考虑将国内保理业务转化为贷款等普通融资方式, 减少以后可能发生法律诉讼的难度和处置的时间。
笔者曾经接触过一笔保理业务, 由于银行提前发现了企业可能存在按期不能归还情况, 就在业务发生不良之前, 取得了企业对业务重要法律要素的认可, 又增加了抵押措施。等业务出现不良后, 银行按照担保物权特别程序提起诉讼, 6个月就完成了法律程序, 处置了抵押物, 维护了银行权益。
(五) 利用商业信用保险, 降低资产风险
信用保险是指权利人向保险人投保债务人的信用风险的一种保险, 是一项企业用于风险管理的保险产品。其主要功能是保障企业应收账款的安全。其原理是把债务人的保证责任转移给保险人, 当债务人不能履行其义务时, 由保险人承担赔偿责任。目前多家保险公司都推出了信用保险项下的商业信用保险, 为企业的应收账款进行保险, 在保险范围内由保险公司先行赔付。银行在办理有商业信用保险的保理业务时, 可通过保险将业务风险降低、减少损失, 同时, 还可以减少风险资产占用, 增加考核利润。
(六) 围绕核心企业, 做好买方保理
我国的现实情况是信用环境还不是很理想, 而且由于国内保理操作复杂、风险大, 银行办理的积极性不高。针对这种情况, 建议各金融机构围绕实力较强的核心买方企业做足文章, 从买方保理入手逐步扩大国内保理份额。所谓买方保理就是买方授信项下保理, 即银行给予资信状况较好的买方授信, 由买方向银行推荐保理融资人, 并承诺以其所欠应收账款归还的业务。这种操作模式围绕买方这一核心客户, 给予众多中小企业保理融资, 既解决了买方授信提用不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又降低了银行的操作风险, 提高了业务操作效率, 是目前比较可行的大力推进国内保理业务的现实选择。
参考文献
[1]田辉.我国保理市场现状和发展动向, 中国经济时报, 2014-11-20.
[2]赵立成.国内保理业务风险分析及防范建议, 河北金融, 2012 (05) .
[3]林晓龙, 纵雅婷.中小企业应收账款的风险分析及防范措施的探究, 中国集体经济, 2011 (22) .
[4]李勇.国内保理巧融资, 新理财, 2014 (10) .
业务操作 篇11
通过07、08年全国范围内的考试,我们惊喜地发现全国外贸业务员考试与外贸业务实际联系紧密,考核内容正是外贸公司业务员的实际工作;值得一提的是,该考试命题人员来自一线外贸企业专家。这必然使得该考试充分重视考核学生的业务实践能力。该考试分为理论和实务操作两部分,每门60分以上,方可取得合格证。考试涵盖了国际贸易惯例的发展变化以及我国外贸政策的调整和变化。通过了该考试的考生,既掌握了必要的外贸理论知识,了解最新的国际贸易惯例和我国外贸政策,又具有专业的外语外贸操作能力,基本能够适应外贸企业对外贸业务员岗位能力的要求。为了使更多的外贸业务员和学习“国际贸易”专业的学生了解这次考试的知识要点,本文特介绍2008年全国外贸业务员考试《操作实务试卷》的试题及答案,并对其解题思路和知识要点给予评析。
一、出口报价核算与发盘操作(共15分)
根据以下业务背景资料,回答相关问题。
福建新隆进出口有限公司(Fujian Xinlong I/E Co., Ltd.)是一家流通型外贸企业。2008年4月8日,该公司外贸业务员赵萍收到来自加拿大客户LK Footwear Inc.的电子邮件,内容如下:
赵萍立即通知雪地靴的供应商福州红景制鞋厂报价,次日收到其报价如下:雪地靴,最低起订量1200双,RMB93.6元/双(含税价),增值税税率为17%,每双装1个纸盒,每6盒装一个标准出口纸箱,纸箱尺寸为70厘米?5厘米?0厘米,每箱毛重为12千克,净重为10千克,1200双装1?0FCL,月生产能力为5000双,交货时全额付款,工厂交货。
题1:
经查询,该雪地靴的H.S.编码为6403120090,监管证件代码为B,出口退税税率为11%;若4月9日的美元牌价按USD1=RMB 6.988/ 7.016计,为了防范美元贬值的汇率风险,公司规定,每1美元每月扣减6分人民币,这笔业务预期的收款时间约3个月;国内运费为RMB2400/20FCL,其他所有国内费用为采购成本的3%;厦门至温哥华的海运费为USD1560/20FCL;预期成本利润率为10%。请核算每双雪地靴的出口报价。(计算过程中的数值要保留到小数点后3位,最后保留到小数点后2位。)(8分)
解题思路及评分点:
出口退税额=采购成本÷(1+增值税率)×出口退税率=93.6÷(1+17%)×11%=8.8元/双(1分)
出口成本=采购成本-出口退税额=93.6-8.8=84.8元/双(1分)
国内费用=国内运费+其他所有国内费用
=2400÷1200+93.6×3%=2+2.808
=4.808元/双(1分)
国外运费=1560÷1200=1.3美元/双(1分)
出口利润=93.6×10%=9.36元/双(1分)
因为公司规定,每1美元每月扣减6分人民币,这笔业务预期的收款时间约3个月,所以报价时要比当日的牌价扣减18分人民币,即采用的美元牌价为:
USD1=RMB¥6.808(6.988-0.18) (1分)
FOB Xiamen =出口成本+国内费用+出口利润
=(84.8+4.808+9.36) ÷6.808=14.54美元/双(1分)
CFR Vancouver ==14.54+1.3=15.84美元/双(1分)
要点评析:
主要考核的知识点:(1)出口退税计算;(2)出口成本计算;(3)国内外费用计算;(4)利润计算;(5)人民币外汇换算;(6)FOB/CFR贸易术语之间换算。
涉及的课程:国际贸易实务、国际金融等课程
考核能力:外汇换算能力、计算能力、外贸报价能力。
题2:
根据以上核算的出口报价和相关条件,用英文书写以下发盘函,要求在2008年4月15日前复到有效。装运期为签订合同后60天内。(7分)
解题思路及评分点:
Dear Anne,
Thanks for your inquiry on Apr. 8,2008. Our offer is as follows:(0.5分)
① Pac Boots Style No.NM1048(0.5分)
② Packing:packed in 1pair/box , then 6 boxes/carton(1分)
③ Unit price: USD14.54/pair FOB Xiamen(0.5分)
USD15.84/ pair CFR Vancouver, Canada(0.5分)
④ Minimum Order Quantity: 1200 pairs(1分)
⑤ Payment: by T/T against the fax of B/L. (1分)
⑥ Shipment: within 60 days after the contract date. (1分)
This offer is valid subject to your reply here before Apr. 15, 2008. (1分)
Awaiting your early reply.
Best wishes,
Zhaoping
要点评析:
主要考核的知识点:(1)外贸函电的格式;(2)发盘的写作特点;(3)发盘的主要内容。
涉及的课程:外贸函电、国际贸易实务等课程
考核能力:外贸函电的起草、写作能力、外贸发盘信件写作能力。
二、签订出口合同操作(共15分)
根据前面第一大题和以下业务背景资料,填制出口合同。
通过反复磋商,双方于2008年4月22日达成如下合同条款:
单价:USD15.50/双 CFR Vancouver, Canada
数量:4800双
支付:买方在收到卖方银行开立30%合同金额的预付款保函后,电汇支付30%货款,凭提单传真件电汇支付70%货款。
汇入行:中国银行福建省分行SWIFT CODE: BKCHCNBJ720
收款人:福建新隆进出口有限公司
账号:80020002700605302
装运:收到30%预付款后的90天内装运,允许转运,允许分批装运。
请在以下标注序号的栏目内,用英文填写以下合同条款的相应内容,使其成为一份完整的出口合同。
SALES CONTRACT
NO:XL0798DATE: APR. 22, 2008
THE SELLER: Fujian Xinlong I/E Co., Ltd.
No. 99 Yanan Rd., FuzhouChina
THE BUYER: LK Footwear Inc.
No. 876 Walk Rd., Vancouver Canada
This Contract is made by and between the Buyer and Seller, whereby the Buyer agrees to buy and the Seller agrees to sell the under-mentioned commodity according to the terms and conditions stipulated below:
PACKING:(6)_______________________
TIME OF SHIPMENT: (7)___________________
PORT OF LOADING: (8)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PORT OF DESTINATION: (9)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Transshipment is(10)________ and partial shipment is(11)_______ .
INSURANCE: Covered by the buyer.
TERMS OF PAYMENT:(12)___________________
BENEFICIARY BANK: Bank of China, Fujian Branch
SWIFT CODE: BKCHCNBJ720
NAME: Fujian Xinlong I/E Co., Ltd.
A/C NO: 80020002700605302
REMARKS:
This contract is made in two original copies and becomes valid after both parties signature, one copy to be held by each party.
Signed by:
THE SELLER:THE BUYER:
解题思路及评分点:
PACKING:(6)packed in 1pair/box , then 6 boxes/carton (1分)
TIME OF SHIPMENT: (7)within 90 days after receiving the 30% of contract value by T/TIn advance,(1分)
PORT OF LOADING:(8)Xiamen, China. (1分)
PORT OF DESTINATION:(9)Vancouver, Canada(1分)
Transshipment is(10) allowed (1分)and partial shipment is(11) is allowed (1分).
INSURANCE: Covered by the buyer.
TERMS OF PAYMENT:(12) 30% of proceeds payable by T/T, (1分) after the buyer received the advance payment guarantee (1分)issued by the sellers bank for 30% of proceeds; (1分)70% of proceeds payable by T/T against the fax copy of B/L. (1分)
要点评析:
主要考核的知识点:(1)外贸合同的格式;(2)外贸合同条款的特点;(3)外贸合同主要条款的内容。
涉及的课程:外贸单证、国际贸易实务等课程
考核能力:外贸合同填制能力、英文翻译的能力。
三、出口履约操作(共20分)
根据前面第一、二大题和以下业务背景资料,回答相关问题。
题1:
2008年4月23日,福建新隆进出口有限公司外贸业务员赵萍填制好保函申请书,备齐相关资料,并交纳全额保证金,向中国银行福建省分行申请开立保函。2008年4月25日,中国银行福建省分行通过审核,同意福建新隆进出口有限公司开立保函的申请,内容如下:
中国银行福建省分行通知福建新隆进出口有限公司,于2008年4月30日收到LK Footwear Inc.的电汇款USD22 320.00。请问:
(1)该银行保函是属于哪一类保函?分别在何时生效和失效?(3分)
解题思路及评分点:
该银行保函是属于预付款保函(1分);2008年4月30日保函生效(1分);
在福建新隆进出口有限公司履约后或LK Footwear Inc.到2008年7月30日仍未在中国银行福建省分行所在地提出索款,则该保函失效。(1分)
要点评析:
主要考核的知识点:(1)银行保函的格式;(2)银行保函的种类;(3)银行预付款保函的特点。
涉及的课程:国际结算、国际贸易实务等课程
考核能力:银行保函的理解、翻译能力、理解银行预付款保函作用的能力。
(2)如果福建新隆进出口有限公司未能按合同规定的期限发运,且不能及时退还预付款,则会产生什么后果?(2分)
解题思路及评分点:
LK Footwear Inc.会凭保函向中国银行福建省分行索款(1分),而中国银行福建省分行会没收全额保函保证金。(1分)
要点评析:
同上述(1)
题2:
2008年4月30日,福建新隆进出口有限公司与福州红景制鞋厂签订了4800双雪地靴的购销合同。假设福建新隆进出口有限公司2008年6月18日(星期三)接到福州红景制鞋厂的通知,预计3天后能完成2400双雪地靴的生产和装箱工作,请问:(1)外贸业务员赵萍应去福州红景制鞋厂进行哪个阶段的质量跟踪?该批商品出口前是否需要向当地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报检,为什么?(3分)
解题思路及评分点:
生产尾期检查(1分);需要,(1分)因为该产品的监管证件代码为B,即出境货物通关单,需要法定报检。(1分)
要点评析:
主要考核的知识点:(1)跟单的特点;(2)报关报检的商品监管代码
涉及的课程:报关报检实务、国际贸易实务等课程
考核能力:理解跟单特点的能力、理解海关商品监管代码的能力。
(2)经查询,每周只有星期日才有班轮从厦门开往温哥华,货代公司的20GP/40GP整箱报
价分别为USD1500/1800,应如何订舱?为什么?(3分)
解题思路及评分点:
应订2008年6月29日船期,因为2008年6月22日船期来不及办理相关手续;(1分)订1个40GP整箱,(1分)因为2400双雪地靴的总体积可以装2个20GP整箱,也可以装1个40GP整箱,总毛重4800千克(2400??2)也没超过1个40GP最大载重量,且1个40GP整箱的运费比2个20GP整箱的运费便宜USD1200。(1分)
要点评析:
主要考核的知识点:(1)集装箱运费计算;(2)安排船期知识。
涉及的课程:国际贸易实务、国际货物运输等课程
考核能力:集装箱体积、载重计算能力、运费计算能力、20GP、40GP报价比较能力。
(3)在该笔业务中,福建新隆进出口有限公司除了要委托货代公司代理订舱之外,一般还需
该公司代理哪些业务?(2分)
解题思路及评分点:
一般还需该公司代理向厦门出入境检验检验局换取出境货物通关单(1分)和代理报关业务。(1分)
要点评析:
主要考核的知识点:报关报检实务知识。
涉及的课程:报关报检实务、国际贸易实务等课程
考核能力:了解报关报检实务能力。
题3:
2400双雪地靴装船后,外贸业务员赵萍收到货代公司寄来的全套正本海运提单,并把海运提单传真给LK Footwear Inc.,请问:
(1)根据销售合同的规定,LK Footwear Inc. 应电汇多少美元给福建新隆进出口有限公司?
为什么?(2分)
解题思路及评分点:
LK Footwear Inc. 应电汇26040美元给福建新隆进出口有限公司。(1分)
按合同规定,70%余款见提单传真件支付,即2400?5.50?0%=26040美元(1分)
要点评析:
主要考核的知识点:(1)银行汇款知识。
涉及的课程:国际结算、国际贸易实务等课程
考核能力:合同支付条款的理解能力、计算能力。
(2)当外贸业务员赵萍收到LK Footwear Inc. 银行汇款回单的传真件后,能否马上把全套正本海运提单和其他单据寄给LK Footwear Inc.,为什么?(2分)
解题思路及评分点:
不能马上把全套正本海运提单和其他单据寄给LK Footwear Inc.,(1分)因为LK Footwear Inc.可能会退汇,所以只有当款项到银行账户时才算真正收汇。(1分)
要点评析:
主要考核的知识点:(1)银行汇款知识。
涉及的课程:国际结算、国际贸易实务等课程
考核能力:T/T的流程理解能力。
题4:假如福建新隆进出口有限公司顺利收到第一批货款后,在2008年7月18日把第二批2400双雪地靴顺利装运并从货代公司收到全套正本海运提单。外贸业务员赵萍把海运提单传真给LK Footwear Inc. 后,对方公司无任何回应。后经查实该公司因经营不善而破产,导致无法履约。请问在此情况下,外贸业务员赵萍可采取哪些应对措施?(3分)
解题思路及评分点:
措施包括:(1)在加拿大当地另觅买家;(1分)(2)或把货物运回国内处理;(1分)
(3)凭合同向LK Footwear Inc.所在地法院提出债务清偿请求,以降低损失。(1分)
要点评析:
主要考核的知识点:外贸合同执行中无法履约处理知识。
涉及的课程:国际贸易实务等课程
考核能力:外贸合同无法履约情形应对处理的能力。
业务操作 篇12
关键词:商业银行,柜面业务,操作风险,化解,建议
一、商业银行柜面业务操作风险的主要表现点
操作风险是商业银行基层机构面临的八大风险之一, 而柜面业务操作风险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目前, 商业银行柜面业务的操作风险主要有如下三大表现点:
(一) 现金管理风险
现金管理方面的风险主要表现在:现金柜员尾箱未双人清点、双人封箱;离岗后钱箱未加锁或虽加锁但未妥善保管;自助设备清机加钞未执行双人操作;上门收款现金不及时入账;未经授权办理大额存取款业务;未审核客户身份证件办理大额现金存取款业务;无支付凭证或者使用商业银行内部凭证办理客户单位资金支付业务;未能识别而收入本外币假钞或者变造币等。
(二) 账户管理风险
账户管理方面的风险主要表现在:柜员为无证件或者未获得相关批文的客户开立账户;印鉴管理不严格, 印鉴预留不全或企业内部人员以虚假证明更换开户印鉴;企业网上银行开户注册时, 未核对客户、账户资料的真实、合法、有效性等;恶意查询并且盗取账户信息, 伪造或变造支款凭证等。
(三) 授权管理风险
授权管理方面的风险主要表现在:授权柜员授权时不认真审核凭证和账务, 致使授权制度流于形式;交易业务做不到事中授权;大额现金取款不严格按照规定审批;自制凭证或调整有关账户信息不经有权人审批;资金调拨业务不经有权人审查授权;未认真审查账户余额及信用等有关信息即出具资信证明等。
二、化解商业银行柜面业务操作风险的建议
(一) 建立健全商业银行柜面业务操作风险管理体系
一是健全操作风险管理组织。实行集中管理的操作风险治理结构, 包括4个方面: (1) 商业银行要建立规范的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制度, 设立独立董事, 通过高级管理层权力制衡, 抑制“内部人”控制、“道德风险”的发生。 (2) 设立独立的柜面业务操作风险管理部门。如果单独设立的条件不成熟也应指定某个部门承担起该管理责任, 但必须与市场、交易等部门进行分离, 并保持分析判断、管理决策上严格的独立性。 (3) 实施垂直化的风险控制流程。 (4) 明确各部门在柜面业务操作风险管理中的定位和职责, 理顺董事会、高级管理层、操作风险管理部门、业务部门、内控部门、审计部门的管理边界。
二是明确业务部门科学化操作范畴, 具体包括: (1) 营运管理部门是负责金库密码控管、钥匙管理牵制、交换票据等是否安全的控管管理机构。 (2) 营运业务主管负责重要空白票据领用、保管、盘点等。 (3) 重要空白票据的管理与限制规定;遗失支票的处理规定。 (4) 活期存款开户、管理、以及存折处理领用、及管理。 (5) 定期存款开户、管理、续存、转期程序规定、中途绩约、利率计算、解约的处理等。 (6) 外汇业务是否按有关规定办理?内部控制与牵制原则是否合适?处理与风险管理是否安全? (7) 授信业务查核, 包括查核利益相关者授信申请是否达到银行法规定?授信文件与征信数据文件的真实、正确性如何?是否按5P原则作为授信重要依据?征信资料是否正确?订价是否按规定? (8) 投资、转投资与银行业务查核。尤其对于转投资的限制是否依据程序?投资是否正常?投资政策是否经股东大会同意等。 (9) 会计、信息业务查核。会计制度是否安全?会计报表是否正确透明化?会计是否达公平表达原则? (10) 其它业务的内控查核, 包括信用卡、消费金融业务、信托业务、衍生金融商品业务等。
(二) 商业银行柜面业务操作的内部控制的设计
一是建立适当的交易作业流程。商业银行交易作业应严格遵守责任分工的原则, 按照前台、中台及后台的流程进行。及时处理所有经核准的交易, 并留存原交易人员执行交易的稽核轨迹, 以控管交易过程可能衍生的风险。此外, 应制定适当的交易处理控制程序, 以控管交易过程中可能衍生的风险。交易的处理应在交易执行后即予完成, 或至少在当天完成, 以确保纪录的及时性。为确保交易纪录的完整性 (例如:独立的交易序号、交易细节、交易方及交易时间) 与正确性, 须按规定保存交易文件。由独立于业务单位的人员执行交易纪录的验证程序, 这包含有效性检查、监督信用风险及市场风险限额。交易的变更、取消与异常交易均需额外的监督与授权。
二是信息系统应界定适当的授权范围与层级。商业银行信息部门应明确界定交易人员运用内部信息的授权范围与层级, 以避免非授权或不当授权的情形。此外, 对于人员轮调时的权限应及时变更, 以避免因人员调动产生空窗期。另对商业银行内部的账号及密码控管应建立制度, 并要求定期更换, 以防止非法取得的密码使用。
三是内部稽核 (审计) 部门应执行适当的稽核 (审计) 作业。商业银行内部稽核 (审计) 部门应加强查核 (审计) 工作, 针对业务操作部门前台交易与后台结算与交割, 以确保交易遵照商业银行制定的作业流程进行, 避免非授权的行为发生。针对风险控管部门, 应确保其对于各业务操作部门及银行整体风险进行适当的监督与控管, 并适时将结果传达业务操作部门及高层管理者, 以采取适当的应对措施。内部稽核 (审计) 单位应审视银行风险管理制度的落实情形, 并揭露在稽核 (审计) 报告中。对于检查所发现的缺失或异常事项, 应于该稽核 (审计) 报告陈述后加以追踪, 定期作成追踪报告, 以确定相关单位及时整改。
四是加强舞弊事件的查核, 借助外部专家。鉴于舞弊事件的发生, 对于商业银行经营乃至投资人权益造成严重威胁, 因而针对舞弊事件的查核极为重要。舞弊查核技术是一项非常特殊专业, 近年来已逐渐发展成熟。在内部稽核之外, 商业银行可考虑委托外部专家以独立、专业及客观的角度, 发现舞弊或发生舞弊的蛛丝马迹, 以防杜类似案件发生。
(三) 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制度的设计
一是制订风险管理政策与作业程序。管理高层应核定适当的风险管理政策与作业程序, 以作为商业银行日常执行风险管理作业的规范依据。其内容应能确实反映商业银行的营运策略目标、风险偏好及所面临风险的特性, 并通过一定程序传达到整个银行系统中。应定期与不定期对其风险管理执行效能进行评估, 包括是否合乎发展预期、风险管理运作是否具有独立性、风险管理制度的执行是否有效, 及整体风险管理基础建设是否完备等。此外, 业务单位与风险管理部门也应深入了解其权责, 以落实执行。
二是明确执行风险管理作业。风险管理流程应包括风险辨识、风险衡量、风险监控、风险报告与风险回应措施等。商业银行的交易因银行策略有所不同, 但仍离不开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业务操作风险等本质。此外, 在风险监控上, 为监控各种风险限额使用情形及其超限的状况并做出适当的报告, 以便于响应措施的实行, 及措施实行后对其执行情形的了解与评估等, 商业银行应制定一套完整的风险监控作业流程。
三、小结
对商业银行可能发生的柜面业务操作风险, 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制度可营造出切实的稽核检查或复审手段, 来维护资产质量及安全。同时, 对于可能发生的道德风险给予有效的指导与教育机会。但应注意的是, 商业银行应按照公允的风险管控准则规定, 派任专业与具有独立资格的部门与员工来担任执行风险管理工作, 由这些部门与员工亲自撰写工作报告进行公允表达。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措施确是其迈向稳定经营与增进营运效率, 达成预期目标的最佳指导原则与有效政策。但是, 一项制度并非“天衣无缝”, 也并非“断草除根”, 同时并非也可防止一切的缺失与舞弊发生, 因此CSCO委员会的报告也指出:风险管理、内部控制是一项过程与目的, 但并非是绝对的结果。
参考文献
[1]张勤.浅谈如何有效控制银行的操作风险[J].市场周刊 (理论研究) .2006 (04)
[2]叶立新, 冯俊文.金融风险新领域——银行操作风险的计量与管理[J].经济管理.2006 (22)
[3]龙云飞.浅析我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问题[J].中国集体经济 (下半月) .2007 (11)
[4]张红革.商业银行综合柜员制操作风险与防范[J].河北金融.2008 (07)
【业务操作】推荐阅读:
进口业务操作07-07
业务操作风险07-23
业务操作技能12-18
快递业务操作08-03
信贷业务操作流程08-28
评估业务操作规范06-26
煤炭业务操作流程12-05
出口业务操作流程12-28
代理保险业务操作规程05-08
固有业务会计操作规程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