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循环

2024-06-08

双循环(通用12篇)

双循环 篇1

随着房地产业的快速发展, 带来了建筑装饰业的新发展, 建筑装饰行业门类也日益增多, 学生的就业面越来越大。高职院校相继根据专业的需求开设了“室内陈设设计”这门课程, 弥补了专业知识上的空缺。几年来, 在长期的教学实践和教学理论指导下, 通过构建“教—学—做双循环教学模式”, 试验结果表明, 以该模式为核心的教学改革, 能有效地促进课程的教学效果。

一、“教—学—做双循环教学模式”提出的现实背景

在高职院校建筑装饰工程技术专业课程体系中, 室内陈设设计课程是在修完建筑装饰设计课程后开设的设计课程, 课程的核心内容与目标则是关注学生室内陈设的构思能力以及艺术思维能力, 突出室内陈设的艺术效果[1]。在实践教学中, 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 课程定位应偏重于实践教学内容, 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往往会存在一些偏差, 有些教师注重课程的理论教学而忽视实践教学环节, 有些教师偏重实践教学而忽略了理论的指导, 没有把课程作为一个完整的体系进行设计。

(2) 教师在课程教学中使用现代先进的多媒体教学设备, 但没体现出教学的实质性效果。教师仍然是课堂教学的主角, 学生只是被动式的接受者。

(3) 有些院校室内陈设设计教学还采用传统教学模式, 注重基础教学的研究, 培养具有扎实设计基础的学生, 没有明确课程的培养目标和性质。

以上三个问题的出现, 是人才培养就业导向对课程提出的新的要求, 作为教师我们应顺应市场需求, 适时调整“室内陈设设计”课程的教学模式是唯一的方法与途径。

二、项目式教学内容的改革

“室内陈设设计”课程选择典型的空间作为教学项目。教学项目为居住空间家具与陈设设计、餐饮空间家具与陈设设计、办公空间家具与陈设设计、展示空间家具与陈设设计。每个项目下设不同的任务, 通过“教—学—做双循环模式”展开教学。见下表。

项目式教学法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亲自处理一个项目的全过程, 并且在这一过程中学习掌握教学计划内的全部教学内容。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让学生全部或部分独立组织、安排学习行为, 解决在处理项目中遇到的困难, 最终完成课程教学。室内陈设设计课程的教学要求注重考量学生的综合素质。室内陈设设计, 既要关注与项目相关的社会环境、家庭经济能力和家庭文化特点, 还要以人为本考量个体的物质、情感和感官的需求。这就需要学生在开展室内陈设设计时要以自身的被人认可的艺术素质为基础, 综合运用政治、经济、文化、科技、教育、体育、卫生等的综合信息, 快捷准确地把握空间的主题与风格, 达到符合双方要求乃至被社会认可的艺术效果和艺术价值。

三、“教—学—做双循环教学模式”方案实施

1. 模式的含义解释

“教—学—做双向循环教学模式”是“室内陈设设计”课程长期实践教学与课堂理论教学发展的产物, 是通过多年教学实践找寻的一个有效推动教学效果的教学模式。双向循环模式不等同于以往由“教”到“学”到“做”, 和由“做”到“学”到“教”, 而是在教学过程中, 制订出“教”中“学”和“做”“学”中“做”和“教”“做”中“学”和“教”双循环的教学模式, 最终达到“教学做合一”。 (如图所示) 所以说, 教师是教学的策划者, 如何达到教学做合一是我们最终的目的。

2.“教—学—做双向循环教学模式”方案实施

(1) “教”中“学”和“做”。在课程标准的指导下和注重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的基础上, 精选教学内容, 改变传统课堂式的教学方法, 提高教学内容的趣味性, 达到教师与学生的互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有效地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并通过“做”提高实践能力和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如以教学内容“家具部件构造”任务为例, 教师在教学中先讲述有关家具部件构造的理论知识, 再通过实体模型展示家具部件的构造。教师在展示模型过程中, 引导学生思考家具部件的材料、家具五金连接件等, 学生不仅可以学到家具部件构造的知识, 还能在“教”的过程中达到知识的融会贯通。最终, 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动手实践, 进行家具部件组装。学生在“做”的过程中对遇到的问题教师给予指导, 这种“教”中“学”和“做”的教学方法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2) “学”中“做”和“教”。学生在“学”的过程中, 以任务驱动模式展开教学, 教师将企业一线的实例引入课堂, 学生通过工作任务的完成, 形成了在“学”中“做”和“教”的教学方法, 既提高了学生自主性和学习的积极性, 也提升了教学效果。如教学中布置“为某特定场景设计系列家具”的任务, 学生在任务的驱动下, 自主学习相关系列家具的知识, 收集设计资料, 出设计方案, 最终定设计方案, 到模型制作。在学生“学”中“做”的过程中, 教师将家具设计的实例引入课堂, 对学生进行引导, 形成“学”中“做”和“教”的教学方法。

(3) “做”中“学”和“教”。学生根据老师下发的任务, 在“做”的过程中, 通过综合实训的方式完成, 课程学完后, 学生通过模拟一个工程案例, 系统地完成家具的设计和室内陈设品的布置。在整个实训教学环节中, 学生通过作品构思到图样制作、模型制作再现了教学内容, 同时在“做”的过程中, 通过“学”弥补了知识的不足。教师在学生“做”中“学”的过程中, 引导学生将书本知识转化为实际设计理念和思路, 达到教学相长的教学效果。

四、结论

实践证明, “室内陈设设计”课程在教学过程中采用“教—学—做双向循环教学模式”能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以及运用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同时, 在小组共同完成项目的过程中, 能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和创新学习的能力。

参考文献

[1]王红伟, 刘丽丽.高职实训教学探析[J].中国科技创新导报, 2013 (11) .

[2]李克东.教育传播科学研究方法[J].电化教育研究, 2000 (11) .

[3]徐国庆.实践导向职业教育课程研究:技术学范式[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4.

[4]李天智.项目教学法在《室内设计实训》课中的应用[J].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2 (01) .

双循环 篇2

双循环两相生物处理工艺除磷试验

摘要:采用双循环两相生物脱氮除磷工艺(BICT)进行除磷试验研究.双循环两相生物脱氮除磷工艺由独立设置的前置厌氧反应器、悬浮生长的主反应器、附着生长的硝化反应器及介于主反应器和硝化反应器之间的沉淀池组成.在改变四种运行参数(泥龄、充水比、上清液回流比、运行时序)的条件下,对双循环两相生物处理工艺的除磷能力进行了实验室规模的`试验研究.试验用反应器总体积为70L,连续运行210d.试验原水为市政污水.结果表明:BICT工艺通过缩短主反应区的运行泥龄,在不降低系统脱氮效率的基础上,强化了系统的除磷能力.当泥龄从20d降低至5d时,系统的除磷效率由76.5%提高至89.3%.缩短泥龄使主反应区的充水比得以提高,容积利用率增加;充水比可由最初的33%增加至60%.硝化液回流比由1 00%提高到200%时,系统的除磷效率几乎没有变化,这说明硝化液回流比对系统除磷能力影响较小;在循环周期中增加后曝气可进一步提高系统的过剩摄磷能力.作 者:李勇 黄勇 潘杨 LI Yong HUANG Yong PAN Yang 作者单位:苏州科技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系,江苏,苏州,215011期 刊:水处理技术 ISTICPKU Journal:TECHNOLOGY OF WATER TREATMENT年,卷(期):,32(10)分类号:X703.1关键词:BICT 除磷 生物污泥 泥龄

创新中循环 循环中增效 篇3

确立可持续发展观。这是发展循环经济的前提。可持续发展观主张,发展经济时不仅应考虑扩大经济总量,还应考虑生态承载能力;不仅应关心经济的发展,还应关心子孙后代的生存。必须改变高消耗、高污染、高排放和“先污染、后治理”的传统发展模式,走以生态工业为主导的可持续发展道路,通过减少经济活动中的物质资源消耗和废弃物排放,保护生态环境,实现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钢铁企业发展循环经济,必须从实际出发,重在先进实用、经济高效。济钢在发展循环经济时,并不片面追求国际最新的技术和装备,而是要求技术和装备先进实用、经济高效。对于济钢节能降耗、发展循环经济的实践,有关专家认为,这是一种系统创新,是一种先进技术的有效集成。

树立循环使用资源的新资源观。这是发展循环经济的关键。传统工业经济的生产是通过最大限度地开发利用自然资源来获取利润。循环经济的生产观念则主张充分考虑自然生态系统的承载能力,尽可能地节约资源,循环使用资源,不断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形成对自然资源减量化利用及多次重复利用的良性循环。济钢的做法是:在资源利用上,以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率为目标,由单一的资源利用机制转向综合利用机制,通过科技进步,加快资源的综合利用、重复利用、循环利用,推进废物资源化;通过调整产业结构,提高低能耗技术密集型产业的比例;通过优化能源配置,提高能源利用率。在生产过程中,尽可能地利用可循环再生的资源替代不可再生资源,使生产合理地依托在自然生态良性循环之上;尽可能地利用高科技,以知识投入替代物质投入,达到经济、社会与生态的和谐统一。

发展以清洁生产为主的生态产业。这是发展循环经济的主要途径。生态产业要求合理、充分地利用资源,尽量使产品在生产和消费过程中对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的损害达到最小,实现废弃物多层次综合再生利用。在应用科学技术时,不仅应考虑其开发利用自然的能力,而且应充分考虑其修复生态系统的能力,使之有益于改善环境;在制定企业自身发展规划时,不仅应淘汰和关闭浪费资源、污染环境的落后工艺、设备,而且应使用清洁生产技术,鼓励节能、降耗、减污。济钢以实施清洁生产为切入点,把循环经济的过程具体化,坚持“源头削减、过程控制、末端资源化治理”的思路,积极开发清洁生产工艺,大力生产清洁产品。济钢成功投产的燃气—蒸汽联合发电装置,国产化率达到95%,节省了大量的资金,效果令人满意。1995年到2004年,济钢年产钢从170万吨增加到687万吨,吨钢综合耗新水由21.4立方米下降到4.9立方米,吨钢综合耗能由1 204千克标准煤下降到698千克标准煤,取得了明显的节能效益。

建立科学完善的绿色管理技术体系。这是发展循环经济的保证。制定支持循环经济的政策法规,包括制定充分利用废物资源的经济政策、在税收和投资等方面对废物回收采取激励措施等,将会大大促进循环经济的发展。政府应加强引导,探索新的循环经济模式。应建立绿色环境保护制度和绿色激励约束制度等,制定符合国际惯例和我国国情的可持续发展认证认可体系以及产品质量标准体系,以促进经济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

双循环 篇4

关键词:专业星级,机电控制,基础实训课程,双循环,能力提升

专业建设一直是学校人才培养水平内涵建设的关键切入点, 在湖南理工职业技术学院的专业星级评定指标体系中, 课程建设的分量达到了36分 (百分制) , 其中实习实训课程达到14分, 可见实习实训的重要性。但对于高职教育的机电类专业, 怎样实施技能的训练, 是一个值得探索的课题。

1 高职机电控制类专业技能训练现状

高职的人才培养目标就是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 从字面上解释, 就是高素质、高技术、高技能。高素质的培养体现在公共基础模块中, 比如社会责任感、吃苦耐劳、作风严谨、环境适应能力等的培养, 就安排在思政、数学、体育、心理健康等课程中。高技术和高技能主要安排在专业模块中形成[1]。但是高技术、高技能并不是一撮而就的, 需要进行一个由浅入深的过程, 符合人体身心发展的规律。

但是, 现在的高职教育中, 由于招生形式的严峻, 学生个体差异性较大, 学生的接受能力出现较大的差异, 而整个教学过程却很难有差异, 大部分高职院校的机电控制类课程都是安排在第二学期 (或者第三学期) , 也是学生跨入专业门槛的第一个学期, 操作对于他们来说, 即新颖刺激又充满困难, 在老师统一的指挥下, 势必出现两种情况, 第一种是自己能独立完成或者在别人的指导下完成;第二种情况就是没有人来指导或者根本就不会完成, 前者的出现是那些学习能力强、思维活跃的学生, 后者就是那些上课不认真、思维愚钝的学生。学生两极分化, 严重影响到后面专业综合实训的开展。

同时, 学生面对的是基于书本的单项训练, 老师怎样教, 学生就怎样练, 缺乏一个整体工程项目的概念, 在实训操作的过程中, 基本上没有动脑去思维, 使学生感到知识的乏味, 认为我好像是懂了就行, 让基础性实训操作陷入事是而非的境界, 学生的积极性无法调动起来, 严重影响后续的专业训练。

正所谓“基础不牢, 无以为续”, 后续专业训练的老师就感觉到学生什么也没有学会, 于是出现放弃一部分学生, 常此以往, 严重影响学生的质量。这些问题也己引起职教人的高度重视, 提出专业基础实训教学的主要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能力和素质, 对学生进行技术应用能力、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基础实训教学要增加工艺性、设计性和综合性, 逐步形成基本实践能力与操作技能、专业技术应用能力与专业技能、综合实践能力与操作技能有机结合的实训教学体系[2]。

2 专业基础训练的任务

专业基础训练以原理性的验证比较常见, 也就是在讲解原理的同时, 会增加一些“理实一体化”的内容, 在高职教育中, 常被称为“项目引领”, 让学生在学习专业基础的时候, 就感受到项目化的内容。

机电控制类专业的基础训练是电工基础、电子基础和机电控制线路的安装与调试等课程的项目化内容。以机电控制线路的安装与调试课程为例, 其课程的基本任务是:通过项目化的基础实验内容, 让学生了解机电控制线路的技术标准, 熟悉机电控制元件的基本工作原理与使用方法, 初步了解控制线路的设计方法, 掌握控制线路的安装与调试, 学会处理简单的线路故障[2]。主要引导学生加强专业基础课程的理论的理解, 加强基本原理的应用。

3 机电类专业基础实训的过程分析

机电类专业的基础课程, 实践比较丰富的莫过于机电控制线路的安装与调试课程, 其设计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是原理的讲解, 基本器件的认识;第二是基本技能的训练, 安装和调试控制线路, 第三是项目文件的评定。

对于第一部分, 一般是采用教师讲解的方法进行, 采用的主要方法有视频、PPT, 还有现代的MOCOO、5分钟课程资源等等。学生通过教师展现的动画或者实物样品, 认识基本的元器件, 了解其基本参数和使用规范。

第二部分是技能训练, 广泛采用的方法是任务驱动法, 老师给定一个实际工作过程的任务, 比如说:三相异步电动机的正反站控制的实现, 学生可以按照已经给定的金典电路图进行安装于接线, 或者自己设计的出非金典的控制线图, 进行安装接线, 从而实现其功能, 老师在此过程中, 担负着指导和引导的功能, 最终对结果进行评价。现在比较推广的是反转课堂的教学模式, 学生预先自学, 然后完成任务。

第三部分是项目文件的处理。一个有效的课堂, 往往需要进行最终的评价, 了解学生的知识的掌握程度, 规范学生的职业行为, 提高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

4 专业基础训练的“双循环”模式

从上面分析可以看出, 为了实现项目的有效管理, 完全可以将课程设计成一个逐步提升的项目串, 学生只有完成简单的任务后, 才能进行下一步的任务。对照项目设计的内容, 设计和使用了两个实训室, 安装有固定软件的电脑设计实训室和电气控制系统安装与调试实训室, 充分利用世界大学生的空间课程资源, 学生采取在电脑设计实训室进行理论自学、电路设计和仿真等工作, 教师承担指导和引导等工作, 待这个项目任务完成后, 学生进入实物实训室, 进行线路的安装和调试, 再回到电脑实训室进行项目文件的书写和评价, 从而完成一个项目任务的循环和一个实训室的循环, 并准备进入第二个循环过程。

机电控制类专业的基础训练, 采用“双循环”的实践模式, 在自行设计的一体化教室进行, 经过教师的精心设计, 将企业的工程项目引进实验教学, 解决了学生工程意识缺乏的局面, 提前让学生体验继电器控制设计的全过程, 缩短了企业和学校的差距, 提前让学生接触企业的东西, 为企业的准员工提供了一个培训过程。

参考文献

[1]苏俭, 周志萍.电气类专业综合实训课程的研究和实践[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6 (25) :1000-1001.

[2]赵春锋, 陈国民, 范小三, 等.基于PLC的电工实习教学装置的研发[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13 (32) :136-140.

[3]盛南岭.自主设计注重时间强调特色再现生产[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10 (29) :1 7 1-1 7 4.

[4]贾宁, 吴雨倩.论职业教育发展方式的转变[J].教育发展研究, 2013 (7) :16-20.

双循环 篇5

一、深化把握“ “ 双循环” ” 新发展格局的核心内涵与战略意义 二、积极融入“ “ 双循环” ” 发展格局谋划 x xx 高质量发展的现实选择 三、立足构建完整内需体系建设消费主导型城市 四、以突破关键核心技术作为主攻方向着力增强 x xx 自主创新能力 五、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主线提升 x xx 产业链供应链发展水平

六、以高水平开放合作作为支撑深入参与引领国际经济循环 七、以高紧密度区域合作为载体积极对接国家重大战略 八、以优化营商环境为基础积极促进有效投资规模不断扩大

构建“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是适应我国比较优势和社会主要矛盾变化、适应国际环境复杂深刻变化的迫切要求,是当前和未来较长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战略方向。我们要认真落实中央这一战略部署,让 xx 经济在融入“双循环” 发展格局中全力推进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进程,不断促进 xx 高质量发展。

一、深化把握“ “ 双循环” ” 新发展格局的核心内涵与战略意义

“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内涵十分丰富,要深刻把握“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核心要义。这是我们做好融入“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工作的前提。首先,新发展格局要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以国内大循环为主

体是指经济增长主要依靠内需带动,对生产、分配、流通和消费循环具有较强的控制力。任何一个大国经济都是以国内需求为主体的,外部需求只是国内市场和国内需求的延伸和补充。其次,新发展格局要以扩大开放为条件。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绝不是关起门来搞封闭运行。改革开放 40 多年的经验表明,中国的经济融入全球化进程,中国的超大规模市场与世界市场和国际规则接轨,促进国内国际大循环,是中国快速发展的重要条件,也是促进世界经济保持均衡发展的重要因素。再次,新发展格局要以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为要求。国内循环与国际循环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统一整体,国内循环与国际循环二者缺一不可。在工作中,要积极促进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更好联通,更好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通过国际循环更好促进国内大循环。

“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是当前和未来较长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战略方向,融入“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基本要求。

短期看近年来由于单边主义、贸易保护主义思潮泛滥,“逆全球化”“反全球化”沉渣泛起,世界经济不确定性、不稳定性增加。特别是今年叠加新冠疫情影响,人流、物流阻断,全球物资生产受到严重影响,跨境投资受阻、国际贸易放缓、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受损,世界经济将进入深度调整期。世界经济正进入 xx 世纪 xx 年代全球大萧条以来最严重的经济衰退。在如此严峻的形势下,外需对我国经济的拉动作用进一步减弱,进出口贸易和利用外资对地区经济发展的贡献将大打折扣,我们必须把经济发展的立足点放在国内,把扩大内需作为

后疫情时代促进经济发展、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的重要方向。

长期看后疫情时期,是转方式、优结构、换动力的最佳时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在经济发展方式、产业结构、发展动力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在市场、技术、关键设备和零部件受制于人,其主要原因是过度依赖于外需,依赖于国际循环,国内超大规模市场的优势没有得到发挥。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把经济发展的立足点放在国内,调整需求结构,优化供给结构,转换发展动力,充分挖掘和激发国内市场、国内需求的巨大潜力,成为必要的选择。这其中,首当其冲的任务是完善国内大循环,主要是畅通商品的大循环,保证全国在统一高效的商品市场上实现货畅其流;畅通要素供求大循环,提高要素市场化程度,最终形成内需主导增长、消费拉动增长、创新驱动增长的局面。

xx 是典型的内需主导型、投资拉动型经济。在后疫情时期,优化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转化发展动力的要求更为迫切、任务更为繁重。要抓住国家加快形成“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有利时机,让 xx在融入“双循环”发展格局中育新机开新局。

二、积极融入“ “ 双循环” ” 发展格局谋划 x xx 高质量发展的现实选择

在融入xx亚区域合作中谋划国家中心城市的发展定位xx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是落实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中心城市作为所属区域甚至整个国家的发展中心,是区域或国家对外交流的窗口,是对外开放程度最高的城市,是区域经济连接世界的桥梁和纽带。一个中心

城市需要规模和体量,也需要强大的实力和完善的功能,这些都是在与区域的经济循环中实现的。xx 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就是要把城市规模做大、功能做优、品位做高、形象做美,充分彰显在全国、在xx 亚地区越来越重要的战略地位。xx 在“双循环”格局中加大对内合作对外开放领域,不断强化城市的开放功能,不断提高参与国际分工的能力,提高参与国际合作的层次。

三、立足构建完整内需体系建设消费主导型城市

投资、消费、出口是经济发展的三大需求。从全国而言,外部市场的萎缩使得出口导向的发展模式难以为继。目前投资消费失衡成为突出矛盾,投资主导既严重扭曲了产业结构,面临产能过剩的压力,而且投资的边际产出持续下降。消费作为最主要的内需,应当成为xx 最主要的拉动力。xx 由典型的投资拉动型经济,逐渐变为消费拉动型经济;由生产主导型城市,逐步变为消费主导型城市。针对居民消费需求,应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稳步提高居民收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让广大居民能消费;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特别是提升对农民工及其家属的保障水平,减少消费的后顾之忧,让更多市民敢消费;不断改善消费环境,提高商品和服务质量,推动居民消费好。特别是充分发挥交通设施便捷、发展基础雄厚、网点布局完善、高端消费业态集中、购物环境优越的有利条件,加快提升商贸流通业态,拓展城市商圈,促进多样化商业业态发展,进一步增强区域商贸辐射功能,打造“xx 购物天堂”,使 xx 真正成为 xx 商贸中心。

四、以突破关键核心技术作为主攻方向着力增强 x xx 自主创新能

发挥科研院校和重点企业科技创新主力军作用,构建科技支撑体系。加快关键共性技术攻关,围绕市场急需、长期未能解决的关键材料、关键工艺、关键零部件,组织政产学研用共同攻关;实施创新平台工程,积极争取建设一批国家级产业创新中心、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着力解决跨行业、跨领域的共性关键技术问题;完善科技成果产业化机制,建设国内枢纽型技术转化中心,推进科技成果转化。从战略高度抓紧追赶数字经济发展步伐。全力保障新一代信息网络基础建设,营造数字经济发展氛围,加快布局工业互联网示范项目,集中精力抓好工业互联网示范工程。

五、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主线提升 x xx 产业链供应链发展水平

顺应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浪潮,深入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和产业链提升工程,全力打好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攻坚战。加快推进数字经济、智能制造、生命健康、新材料等前沿领域的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围绕高档数控机床、机器人、压缩机、燃气轮机等优势产品,梳理关键材料、关键部件,尽快实现突破。将提升产业链供应链发展水平放在突出位置,着力推动强链补链固链,增强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维护产业安全。以国内价值链为依托,既壮大本土的“链主”企业,又培育有发展前途的“隐形冠军”。梳理具备较强比较优势的产业链,通过实施产业协同延链、企业培育建链、项目牵引强链、创新提升补链、数智赋能畅链、要素保障稳链等行动,增强

产业韧性、提升产业链水平。善于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加强国际科技合作,加大国际化科技孵化平台、离岸创新中心等新型平台建设力度,探索构建开放式自主创新体系,走开放创新道路。

六、以高水平开放合作作为支撑深入参与引领国际经济循环

坚持开放带动,顺应世界经济结构深度调整的趋势,积极参与国际和区域新型分工,积极加入新型产业链价值链和区域供给链,在更高层次、更宽领域汇聚资本和资源,争取在国际经济新的循环体系中有所作为。用好国内超大规模市场,以及 xx 中心城市和 xx 地区广阔腹地的优势,打造国际化的一流营商环境,积极扩大进口,扩大外资市场准入,吸引集聚更多高质量外资企业。绘制重点产业招商目标“地图”,打造“区中园、组团式”模式,加快开发区转型升级,推动区域优势互补、协同发展。同时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建设,扩大中欧班列等通道建设,在“走出去”中开展国际产能合作。立足 xx、xx 亚区域合作,与主要发达经济体建立更加紧密的产业和市场循环关系。

七、以高紧密度区域合作为载体积极对接国家重大战略

在空间布局、产业功能定位、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重点产业布局等方面,主动与国家重大战略及相关规划做好对接。融入 xx 腹地和xxx 发展循环,增强 xx 区域协作机制,发挥 xx 振兴与 xxx 协同发展连接带作用,推动产业合理转移和高效集聚。融入 xx 经济带、xxxxx区发展大循环,强化 xxx、xxxx 对口合作机制,全面对接体制机制、经济结构、开放合作和思想观念,全面加强产业、资本、金融、项目互利合作,参与国内大循环和产业分工,促进区域间产业链供应链协

作。

八、以优化营商环境为基础积极促进有效投资规模不断扩大

微循环是主宰生命活动的循环 篇6

微循环是人体各组织器官输送氧气、营养和水分的极其细微的血管网络。就像一张立体网,覆盖着人体每个器官和部位的细胞。直接和细胞进行物质交换。因此决定了人体细胞、器官和每个部位是否健康,功能是否正常。

微循环的毛细血管具有细、每平方毫米600根,长、长度有二十万公里,薄、头发丝直径的二十分之一,慢四个特点。因此本身容易出现堵塞,一旦微循环受阻不通,细胞无法获得营养,代谢垃圾无法顺利排出体外,体内毒素就会愈积愈多,从而导致细胞变异(癌变)乃至死亡。他们所构成的器官、组织和系统就不能发挥正常的生理功能。身体自组织就会进入无序状态(紊乱),人体就会出现各种机能性的疾病。如早衰、心脑血管疾病、肿瘤、糖尿病等。人生活在大自然中,如果正气不足,对自然界的风、寒、署、湿、热避之不及,外邪就会趁虚而入,任何物质的存在都会有它的形态,外邪、内邪、体内毒素,混合生成黄水存于体内,黄水是微循环的天敌,它在血液中形成斑块,堵塞毛细血管,使小动脉血管阻力增加形成高血压;使新生细胞吸收毒素而突变形成肿瘤;使胰脏得不到充足的营养和水分而纤维化,阻碍了胰岛细胞的生成,使胰岛素分泌满足不了需要,而成糖尿病。

微循环分布于不同的组织器官中,对各自的组织器官的生理活动进行物质交换,保证各自的正常运转。大脑的微循环更为重要,内经有“只有脑健全,才能主宰生命活动”的描述。大脑的微循环主宰着各个部位的微循环。大量临床实践证明,排出脑内毒素,打通大脑微循环,其它组织器官的微循环都有改善或疏通。病症都可痊愈或缓解。例如北京市石景山区李XX、女、55岁、乳腺癌晚期,癌细胞扩散各个器官和部位,卧床不能自理,2015年11月万般无奈下,头部排毒,出黄水200左右毫升,10天后,开始和老伴去菜市场卖菜,至今仍在卖菜,从无不适。红山区白XX、男、62岁、十几年高血压,血压始终在90—180mmhg之间,一日3次服降压药,还是得了心绞痛,胸闷等并发症。2015年12月,头部排毒一次,第二天早感觉头清目爽,从此停服降压药,血压始终在80—150mmhg之间,心绞痛、胸闷再没出现过。时至今日从无反复。沈阳市皇姑区黄XX、女、78岁、20多年糖尿病,脸部长期浮肿、眼泪腺闭塞,经常红眼,舌苔厚,2016年4月头部排毒一次,第二天停服降糖药,不再忌口,从此血糖始终在正常范围内,其它症状都好了。时至今日,身体健康,比以前健壮多了。松山区程XX、男、75岁、心脏三支病变,冠动脉100%闭塞,在北京安贞医院,人工投两次失败。2014年3月头部排毒二次,用时20天,再查,成冠动脉窄,现仍悠闲快乐。赤峰市松山区江XX、男、54岁、2014年腰间盘突出加重,腰部没知觉,夜不能寐,是活不能干,2015年头部排毒两次,10天后,腰有感觉了,也不疼了,又回复工作扫大街,到今天感觉越来越好。以上事实证明,排出脑内毒素,打通大脑的微循环,其它部位的微循环就都畅通,因此才使上述风马牛不相干的病都被治愈。所以《黄帝内经》有“主明则下安,主不明则十二官危矣”的千古名言。

双循环 篇7

1.“五点二线双循环”实践教学体系

针对高等本科院校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本文提出“五点二线双循环”的实践教学体系。“五点二线双循环”的实践教学体系建设 (如图1 所示) , “五点”指的是理论课堂教学、实践课堂教学、课外实践教学、认证实践教学、实践基地教学;“二线”指的是以实践能力培养为最终目标的内容线和课程线。首先根据社会和企业需求制定人才培养目标, 然后围绕人才培养目标建立若干条课程线, 每条课程线都与一个独立的人才培养目标对应, 课程线上的课程环环相扣, 前后呼应, 自成体系。然后依据课程线上课程的具体目标制定“五点”中每一教学环节的分目标, 建立从理论教学、模拟实践、企业真实实践到实践检验的一条龙实践教学体系, 并形成课程内容线。从而培养出符合社会和企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双循环”指的是内循环和外循环, 内循环是指单门课程内容修正的循环, 某一门课程经过“五点”教学后会从实践检验中反映出教学存在的问题, 在下一轮该课程教学中这些问题会被解决, 如此循环往复直到确定该门课程最终符合人才培养目标和企业需要的“五点”教学内容。

2. 实践教学体系核心——“五点”

“五点”是理论课堂教学、实践课堂教学、课外实践教学、认证实践教学、实践基地教学。理论课堂是安排在教学计划中的传统理论课;实践课堂指的是安排在教学计划中的单纯实践课程;课外实践教学是每门技术课程结束后的实践检验环节——竞赛;认证实践教学是另一实践检验环节——职业资格认证;实践基地教学是到实践基地 (真实企业) 进行的实践体验和培训。

2.1 理论课堂教学。传统的授课方式中理论课程既要讲解知识点又要进行实践训练, 在有限的时间内, 知识点和实践能力都得不到充分的学习和锻炼, 往往导致理论知识不扎实同时实践能力低。本文提出“五点”的教学改革方式, 在理论课堂教学中明确教学任务和目标, 即只解决课程知识点问题, 详细讲解每一知识点, 围绕知识点展开实践练习, 只练习知识点, 不需要前后关联。

2.2 实践课堂教学。在传统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授课中, 将实践环节提取出来, 形成独立的实践课, 即实践课堂教学。实践课堂的授课目标就是融会贯通理论课的所有知识点, 形成知识体系, 并通过综合模拟案例实现知识体系的应用和实践, 从而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

2.3 课外实践教学。传统教学中实践能力缺少检验和锻炼, 课程结束后不清楚课程教学效果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课外实践教学可以有效的解决这个问题, 课外实践教学主要通过“竞赛”的方式实现, 在每门课程的实践课程结束后马上开始竞赛, 通过竞赛进一步培训和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 同时对学生所学和教学效果做一个检验, 从而指导下一轮的理论教学。

2.4 认证实践教学。认证是另一实践能力检验环节, 在每门课程的前三点实践结束后开始认证实践, 通过认证检验学生是否具备行业能力和资格, 从而检验前面的教学效果。

2.5 实践基地教学。教学计划内的教学始终停留在模拟阶段, 尽管在“课外实践教学中能够进行真实演练, 但不足以使学生与社会接轨, 所以实践基地教学是学生能够真正进入企业与社会接轨的环节, 实践基地教学通过真实项目提升学生实践能力, 并且纠正学生以往对真实项目的错误理解和认识, 是实践能力培养的收关环节。

结论语

综上所述, 在当前高等本科院校实践教学面临严峻挑战的情况下, 本文提出的“五点二线双循环”实践教学体系对信息类专业实践教学的改善具有一定时间意义。

摘要:本文提出“五点二线双循环”的实践教学体系解决高等本科院校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五点”指的是理论课堂教学、实践课堂教学、课外实践教学、认证实践教学、实践基地教学;“二线”指的是以实践能力培养为最终目标的内容线和课程线;“双循环”指内循环和外循环, 内循环是单门课程内容修正的循环。外循环是课程体系修正的循环。

关键词:信息类专业,五点二线双循环,实践教学体系

参考文献

[1]杨朝霞等.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分类分层次计算机基础实践教学体系.计算机教育, 2012.

[2]廖志芳等.软件工程CDIO“五位一体”实践教学体系.计算机教育, 2010.

[3]朱闻亚.基于“专业-就业-创业”的电子商务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研究.中国高等教育研究, 2012.

[4]梁秀玲等.“一主线, 两平台, 三层次”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施.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12.

双循环 篇8

1 双循环强化式教学的目的

现代教育观念认为, 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现代教学不再是教师单纯讲授知识, 而是要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进取意识。只有这样, 才能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的人才。高等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实行双循环强化式教学, 关键是让教师转变观念, 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

双循环强化式教学是根据培养目标要求实行的“1+2”模式, 即实行一年基础课与2年临床见习和毕业实习双循环[2]。通过双循环强化式教学, 学生实践能力得到进一步强化, 从而提高了学生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自学能力、交际能力及为人处世能力、阅读能力, 扩大了知识面, 拓展了思维, 为其将来的实际工作需要和提高就业质量奠定基础。

2 双循环强化式教学的简单阐述

三年制临床医学专业教学采用传统教学方法。即进入二年级临床见习期, 主要以班级 (50人左右) 为单位进行课堂教学;而见习一般将学生分为2组, 结合现有病例进行床旁见习。由于见习时学生人数多, 典型病例相对少, 加之病人维权意识逐渐增强, 导致很多学生无法接触到病人。并且很多病人已经处于康复期, 学生根本无法观察病人最初的典型症状和体征, 导致学生只能就理论而学理论。实行双循环强化式教学, 在第一个循环即二年级见习期就将全班学生分为4~5组, 每组10~12人, 分布到预先设定的病房中, 让学生充分与病人接触, 并于第一时间见到入院病人的典型症状和体征。同时, 教师上课也有很大自由度, 只要在规定时间内讲完所有内容即可。教师还可设置病案, 让学生通过查阅资料及整理、归类、研读书本知识进行主讲和集体讨论, 从而提高学生自学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同时, 建立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站等见习和实习基地, 为基层培养留得住、用得上的医学技术人才。

3 双循环强化式教学中学生的主体作用与教师的主导作用

发挥学生在双循环强化式教学中的主体作用并非是无目的的“放羊式”模式。要使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有所收获, 教师应适时引导, 恰当点拨, 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教师引导学生大胆发表见解, 提高学生学习信心及学习兴趣, 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和高度集中的注意力等各方面能力, 为学生独立思考问题、主动参与教学和创新能力的发展奠定基础。教师要成为学生学习情境的创设者、组织者和双循环强化式教学的参与者、促进者, 依据学生发展规律设计教学, 而不是让学生按照预先设定好的教学过程被动学习。通过学生主体和教师主导角色的定位, 使得教师的“教”促进了学生的主动“学”。

4 双循环强化式教学中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传统教学中, 教师将严谨的教学秩序作为治学标准, 不仅导致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受挫, 知识运用能力较差, 而且无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学生只是机械学习, 不利于其今后学习和思维发展。

双循环强化式教学中, 学生在床旁或在病房见习, 面对的是真实的病人, 学生参与从采集病例到病情了解全过程, 针对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可以直接与教师讨论, 亦可通过在图书馆查阅相关资料, 增加阅读量, 提高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学生是课堂的主体, 教师是学生的引导者和指导者;另外, 双循环强化式教学中增加了农村卫生适宜技术、临床综合实训、预防保健等课程, 使学生在灵活的教学形式下了解与掌握基层工作所需技能, 培养了学生的基层服务工作能力, 强化了学生的基层服务工作意识。

5 学生参与教学过程并探究问题, 发挥主体作用

在双循环强化式教学中, 教师给学生提供更多参与机会, 使学生在实践中实现自我感知、自我体验、自我发展。教师要善于把结论转化为问题, 善于创设条件或提供材料, 让学生主动思考并找到问题的解决方法, 使学生在探究过程中获得成功体验。教师通过创设宽松、活跃、和谐的学习气氛, 改变学生被动学习方式, 促使学生主动接触病人, 提出诊断思路, 给出初步解决方案, 树立“人人平等”的思想, 养成“人人善问”的习惯, 激发“人人求学”的欲望, 提供“人人动手”的条件, 给予“人人成功”的机会, 使学生在实践基础上做到理论知识学会、乐学、学活, 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通过双循环强化式教学, 可让学生更好地领略到医学的神圣、实践的真谛, 促使其在今后工作与学习中, 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 从而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6 双循环强化式教学对教师的要求

医学教学中, 教师一定要把握医学学习过程的精髓———医学思维的构建。在医学思维方式框架下, 通过让学生直接接触病人, 有意识地营造一种宽松和谐的氛围,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让学生以积极的心态参与课堂活动。教师还要采用病案讨论式、以问题为中心等教学方法, 给学生提供合作学习的机会和活动空间, 指导学生设计讨论方案, 让学生了解学习目标、自我定位等。同时, 教师要创设与疾病相关的情境, 充分利用直观教具及多媒体设备等拓展学生思维, 让学生在第一次循环教学之后, 能够构建医学思维, 提高学习兴趣;在第二次循环教学中更有目的性, 能够产生成就感。因此, 教师作为双循环强化式教学的主导者, 只有不断充实自己, 提高驾驭课堂的能力, 提升道德修养和人格魅力, 形成鲜明个性乃至独特风格, 才能更好地让学生发挥主体作用, 使学生乐学、会学、爱学, 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双循环强化式教学中, 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仍处于探索阶段, 但只有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双循环强化式教学才能取得实效, 为基层培养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的实用型医学技术人才。

参考文献

[1]涂明华.农村医学教育的研究与实践[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8.

发展循环农业,引领绿色循环发展 篇9

关键词:节水农业,绿色循环发展,彰武

彰武县位于辽宁省西北部, 东连沈阳市康平、法库两县, 西接阜新蒙古族自治县, 南与新民市接壤, 北界内蒙古自治区的库伦旗和科尔沁左翼后旗。东距省会沈阳市125km, 西距阜新市115km。北纬42°07′~42°51′、东经121°53′~122°58′之间。彰武地势北高南低, 东西丘陵, 北部沙荒, 中、南部为平原。大体是“三丘、三沙、四平洼”。海拔最高 (西北部) 为313.1m, 最低 (南部) 为59.3m。属于东北平原, 内蒙古高原与辽河平原的过渡段全县总土地面积36.33万hm2, 人均占有0.87hm2, 耕地面积18.2万hm2。184行政村, 1 000多个自然屯。年平均气温7.1℃, 平均24.2℃最低-12.4℃, 多年平均最高37.4℃。无霜期平均156天, 最多180天, 最少127天, -2℃152天, 0℃171天。平均降水量510.2mm, 5—9月435.9mm占全年85.4%, 最大744.1mm, 最小329.4mm。丘陵地占29.94%, 沙漠地占28.87%, 平洼地占41.19%, 人口稠密, 资源贫乏, 是扶贫开发重点县。

1 大力发展节水农业

推动水肥一体化高标准示范区建设, 带动地方扩大技术推广应用规模和范围;推动实施河北地下水超采区综合治理试点工作;进一步做好旱作节水农业技术模式集成创新;加强节水农业关键技术研发, 开展高产高效模式攻关;探索物联网技术在水肥一体化上的应用, 开发自动控制灌溉与施肥系统;推进工厂化循环水养殖技术和池塘循环水养殖技术示范。在省农业部门的大力支持下, 彰武县大力推广旱作农业大垄双行膜下滴灌技术, 粮食产量2014年达到20.8万t, 产量明显增加。

2 有序推进化肥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

通过大力发展畜牧业、农村能源沼气, 产生丰富的有机肥资源, 进而减少了化肥施用量, 改善了土壤结构, 提高了农作物种植效益。全面启动了化肥农药零增长行动, 在化肥减量增效方面, 在优势产区, 以化肥施用量大的作物为重点, 创建减量增效示范区, 示范带动化肥减量增效新技术、新产品、新模式的推广应用。在农药减量控害方面, 创建农作物病虫专业化统防统治与绿色防控融合推进示范基地;开展农企合作, 农药企业参与共建农药减量控害示范基地, 扶持新建农作物病虫害防治专业化服务组织, 建立新农药、新药械示范基地, 示范推广一批高效低毒农药和现代植保机械。推进稻田综合种养技术示范, 节肥减药效果明显。

3 提高秸秆综合利用率

实施秸秆综合利用项目, 开展秸秆还田、养畜、秸秆沼气、秸秆炭化等方面工作;启动地重点乡镇秸秆利用示范区建设, 加快推进秸秆利用的规模化、产业化发展。坚持以千家万户养殖为基础, 以联户养殖为方向, 以秸秆利用为重点, 以科技服务为支撑, 以金融支持为动力, 综合利用玉米秸秆, 有力推动了草食畜牧业的快速发展。特别是立足县情实际, 大力推广“人畜分离、联户养殖、集中管理、单独核算”的联户养殖模式, 创出了一条最广大、最普通、最贫困老百姓稳定增收的路子。

4 畜禽粪便基本处理

随着畜牧业的快速发展, 产生了大量畜禽粪便, 产生了丰富的农业有机肥资源。产生有机肥250万t以上。目前, 全县共建成户用沼气池2万多户, 约占总农村户数的四分之一。畜禽粪便全部实现了沼气利用和腐熟无害化还田, 基本实现了畜牧业“零”污染, 增加了土壤有机质, 显著提高了耕地肥力, 减少了化肥使用量, 为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5 农产品加工副产物综合利用

彰武县农产品加工产业包括粮食、蔬菜加工产业、畜产品加工产业、酿造加工业等, 在农副产品精深加工基地建设农产品加工副产物综合利用设施, 对农产品加工副产物中的有用物质进行梯次利用, 实现副产物的肥料化、饲料化和能源化综合利用。

6 废旧农膜基本回收

彰武县建设回收废旧地膜加工站1个建设废旧地膜回收储存点2个, 遍布全县24个乡镇62个回收网点, 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回收、加工网络。县农业局在全县推广、宣传应用厚度0.008mm以上的地膜, 增加地膜可回收率, 减少农产品产地地膜残留, 增加了农民收入。

参考文献

[1]窦士伟, 揭益寿.发展绿色循环现代农业是改善农业生态环境的必由之路[J].高科技与产业化, 2008, 4 (8) :15-16.

[2]曾安东.浅谈农村绿色循环农业推广与应用[J].新农村:黑龙江, 2016, (4) :37.

双循环 篇10

关键词:双循环互动,教学方式,技能

1 “实践———教学——实践———教学———实践”双循环互动教学方式的特点

1.1 拓宽教学模式, 促进工学结合

近年来, 上饶职业技术学院园艺专业根据市场需求与人才培养目标要求, 对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改革, 将原有的2.5+0.5 教学模式改为0.25+0.75 +0.5+1+0.5, 使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更加贴切, 工学结合更加深入。在园艺专业方向上, 实行0.25+0.75 +0.5+1+0.5 的教学模式:即学生入校后先进企业实习2 个月, 然后再回学校学习理论, 直到第2 学期结束, 第3 学期回企业实习, 第4 学期和第5 学期回学校系统学习理论, 第6 学期学生进行毕业实习及顶岗实习。实践证明:该教学方式的实施, 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实践技能。

1.2 多方式融合, 搭建教学训练生产就业模式

上饶职业技术学院园艺专业坚持产教结合及工学结合, 职业资格证书和专业课程相融合, 专业教育与创业教育相融合原则, 建立了以江西省万年喜果绿化有限公司为中心的校外基地群, 根据企业性质任务及专业特点, 校企合作方式包含了学生在企业的实训顶岗, 教师到基地锻炼为企业服务, 企业为学校提供奖学金等多项合作内容及以校企合作顶岗实习, 其主要内容是学校根据专业培养目标, 安排学生到基地参加生产任务及顶岗实习, 进一步促进了校企结合工学结合实践教学体系的形成。

1.3 使实践和理论教学统一, 强化了学生的技能训练

双循环互动教学方式在理论和实践上突破了传统的“文化课———专业课———专业课———技能训练”的教学方式的框架, 教学的讲授强调实用、适度, 实践强调科学、规范, 使学生既具有必要的理论知识, 又富有熟练操作技能, 学生毕业后能很快适应生产岗位的要求。在教学上, 以技能训练为中心, 配制的理论知识构成教学模块, 因而保证二者同步。

1.4 提升了教学资源的配置, 强化了教学资源的优化组合

学校采用双循环互动教学方式后, 统筹考虑师资配置, 提高人员效率。在教学上剔除了那些交叉的教学内容, 节约了教学时间。再次, 该教学保证了实际操作训练的质量, 提高了设备、教材的使用率, 提高了教学工作的“产出比”。

2 “实践———教学———实践———教学———实践”双循环互动教学方式的保障

2.1 加强师资培训, 打造一支双师型教师队伍

为了培养一支优质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学校专门成立了专业教师培养计划, 组织教师参加骨干教师培训、实训基地负责人培训等。为了提高专业教师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要求专业教师, 每2 年到企业专业实践的锻炼时间不少于2 个月。

2.2 规划教材, 开发校企合作教材

对于学校采用双循环互动教学方式和模块式教学, 可组织精干教师和企业实训导师编写专校企合作教材, 以便更好地实现学校和企业知识的衔接。

3双循环互动教学方式考试模式的改革思路

3.1 树立能力本位考试观

考试观念的更新是高职教育考试模式改革的前提, 将过去“以知识为本”的传统高等教育考试观念, 转变为以职业能力考核为中心的考试理念;由注重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转变为注重学生对知识灵活运用的能力。

3.2 调整考试时间, 注重过程考核

高职教育的传统考试模式为期末终结性考核, 这远远达不到高职教育考核学生职业技能的要求, 而且园艺专业随着季节的转换, 其主要工作任务会有很大不同。因此, 对于园艺专业结合农时, 调整考试时间是完善技能考核内容、体现考试全面性的必然要求。

3.3 改革考试内容

考核内容不能单纯以书本知识作为考核依据, 应从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出发。结合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标准, 安排考试内容, 注重提高学生对知识的获取、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突出考题的应用性、操作性和技能性。

4结语

高职院校园艺专业教学方式的改革, 应坚持专业化、技能化、规范化、服务化的改革方向, 以培养学生职业技能设计的发展前景为改革目标, 不断优化教育教学资源, 改进教学模式, 提高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循环日记 篇11

《高中英语课程标准》提出“注重培养学生在书面上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要求。因此,英语写作教学在高中英语教学中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一方面,这是历年高考英语的重中之重,其分值为25分;另一方面,写作最能反映一个人的英语功底,它可以从构思、立意、论证到驾驭文字的技巧对学生英语表达能力做出全面的考查。在实际教学中和课堂效果上,写作教学都落后于听、说、读、写三项技巧。写作便成为英语教学中的薄弱环节,也是最困惑的问题之一。就我校英语写作教学而言——徘徊于低谷中。大多数学生作文寥寥数语,究其原因有三:

(一)教材编排因素。

一直以来,写作只是英语教材中阅读,语法等课程的附属品。虽然每个单元都有写作训练,但其内容依据各单元阅读部分的话题散播在各单元的最后一课。因此,写作支离破碎的内容、缺乏系统的框架使教师无法建立一套完整的、操作性强的、行之有效的英语写作教学体系,导致在写作课时的安排上十分有限,一般只是蜻蜓点水、一带而过。

(二)教师的因素。

大多数的教学活动仍然停留在讲授课文大意,讲解课文中的语言点和语法内容上,没有给学生提供足够的机会与环境进行交际能力的训练,只是为了迎合高考要求,有的甚至到了高三才开始强化练习写作。此外,英语写作教学一直重复同一种模式”教师布置写作内容——学生完成上交——教师批改——发回给学生”。当这种模式一旦僵化,师生间的交流多数是教师的单向灌输。这种乏味的模式挫败了学生的写作兴趣与自信心。

(三)学生的因素。

词汇的匮乏使学生在写作时不能得心应手表达自己的思想。语法规则与句型的不熟悉使大多数学生在写作中语法运用不规范、句子结构混乱。由于学生不会灵活使用语篇的衔接和连贯手段,只是一味的堆砌句子,结果写出的文章条理不清晰、逻辑不严密、语义不连贯。但最突出的问题是学生缺乏写作的热情与积极性,学生学习英语的唯一动机是应付期中、期末或升学考试。因此,外语的学习尤其是写作成了一种负担。

二、循环日记策略的实践过程

如何才能改变高中英语写作能力滞后的现实,提高写作教学效益。笔者认为关键是帮助学生克服畏难情绪,激发学生写作动机,培养写作兴趣。因此,笔者在写作教学中运用“循环日记”,而且对它推崇倍至。笔者分三步走:

(一)明确要求。

日记本身只是展示内心情感而已,并不要求有多么严整的结构与奢华的语句,所以每位学生都能写。我要求每组学生都选择一本精美笔记本,小组成员每天轮流写日记,把生活难忘点滴记下来,把心灵的感悟记下来,哪怕是记流水帐,每天也得动笔。

(二)激发兴趣。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开始实施循环日记,学生并不太积极。每天只不过在记流水帐,从早上上学写到晚上睡觉,没有实在的内容;有的还在日记中抱怨每次日记都是在宿舍的被窝里写的。尽管如此,笔者还是会在日记下方加上评语,从自身出发来鼓励他们认真生活,努力学习。渐渐发现他们越来越喜欢写日记。有好几位学生总是用这样的开头 “Oh, yeah! It’s my turn to write the diary”(终于盼到我写日记了),而且他们也开始和笔者有真心交流了:他们会把生活上、学习上的问题和想法写在本子上,甚至把同学之间的矛盾或是学生与其家长的矛盾向笔者倾诉。这使笔者很欣慰,学生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了,也更坚定我让学生坚持写日记的信心。

同时,笔者采取评赏性的评改方法,从批评的取向改为欣赏的取向,对学生的习作评语要具体,有鼓励性、建议性,让学生看到自己的进步,知道存在的问题及怎样修改。比如,对学生的游记日记评语:”看到你描述了这么多的名胜古迹与自然风光,老师恨不得马上飞过去去感受那美景,如能按一定的顺序写,大家一定可以更快更省力地分享你的旅行快乐,你能否试试?”此外笔者每天会把学生日记中优美的句子摘抄在黑板上供全班分享,学生都争先空恐后查阅字典力求自己的句子完美从而激发了学生愿意习作、热爱习作、变“要我写”为“我要写。”

(三)系统指导。

在实际教学中,由于受到课时和教材编排因素的影响,绝大多数写作练习常常在下课前被一带而过,布置为回家作业。加之老师在批改作文只用A B C等级来评定作文的成绩,并没有指出文章的优点与缺点所在,使学生觉得自己的努力没得到认可,挫败了他们的兴趣与自信。而循环日记就对症下药,把英语写作系统指导贯穿学生每天的学习生活中,笔者会适时纠正他们的语法错误,比如:“主---系---表”和“主——谓——宾”之类的简单句,还有一些Chinese English 。而一篇文章不仅要合乎语法,更要意思连贯。因此笔者会在语义与语用方面来教导学生一些语篇衔接和连贯的基本手段以及写作类型与方法。他们都认真运用,日记的字数越来越多,质量越来越好。

三、循环日记策略的实践意义

循環日记策略从本学期一开始便实施,从笔者亲身的经历来浅谈循环日记的三大功能:

(一)加强心灵的沟通。

循环日记为师生间的互动与交流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学生内心深处的痛苦与快乐不在隐藏在自己的空间中,可以在日记中真情流露。笔者可以看到他们考试失利的苦闷与彷徨;可以看到他们同学之间的摩擦与和解;可以看到他们对老师的褒扬与贬抑;可以看到他们在情感的泥沼里无法脱身的痛苦。

案例:大多数的学生都抱怨现在的功课太多,每天作业堆积如山。有的甚至抱怨学校、老师。但这是学生的肺腑之言,所以不能一味地对其进行批评,而应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引导他们乐于学习、自主学习。只有鼓励学生勇敢讲真心话,老师才知道学生心里在想什么,才能与学生进行沟通与交流;才有利于构建和谐民主的课堂。可以说日记是透视学生心灵的望远镜,使我们老师及时适当地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心理辅导与教育。

(二)益于能力的培养。

循环日记有利于学生之间的合作与团结。每位学生写的日记都会被全组人看到,学生写日记前都会去浏览前几位学生写的日记,并且会对前几位同学提出的困惑或观点提出自己的见解;培养他们解决问题和合作能力。如他们无法解决,笔者可以在日记评语中写下自己的想法做出提示。

案例:刚接这个班时,对班上同学的情况不是很了解.在一位同学A的日记了解到另一位学生的情况:由于家庭困难,父母身体又不太好,所以对他关心不够,使他从小就未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得知情况后,我首先从生活上关心他,悄悄发动班上的同学为他献爱心,平日里给予他更多的关怀与帮助。之后,我又根据他的学习情况,安排了两位学生帮助他,并适时在课堂上给予他发言的机会。由于他刻苦努力加之方法正确,他的成绩很快有了起色。

(三)促进动力的激发。

日记,顾名思义,对每天生活的记录。无需奢华的语句和严整的结构,所以学生敢于写、乐于写。由于笔者要求日记要给一组上的其他同学看,因此学生写时格外的认真,他们要展示自己最好的水平。为能准确表达自己的意思,学生们会主动查阅字典找对相应的英语单词和固定句式,这样可以不断扩充他们的词汇量。印象最深刻的是有一位学生在自己的日记中介绍如何过春节时,正确表达了-----春节联欢晚会:Spring Festival Gala Evening 农历:Lunar Calendar 年夜饭:the dinner on New Year’s Eve灯会: Exhibit of lanterns 拜年:pay New Year call等。

英语日记的写作在面向全体学生的同时兼顾个别,注意因材施教,尽量创造条件激发其潜能。同时笔者采取评赏性的评改方法,当好学生日记的忠实读者,从批评的取向改为欣赏的取向,针对不同层次的日记写作进行不同层次的批改,使每个学生都能有所收获,使他们乐于书面表达,增强写作的自信心。

四、结束语

循环日记是笔者针对目前学生英语写作状况的大胆尝试,此文也是本学期笔者与学生共同努力的心得体会。归纳有三:首先要帮助学生克服畏难情绪,激发与培养写作兴趣,形成与构建适合自己英语学习策略;其次,要更新写作教学观念,改变以往”只重视结果(Product),忽视过程(Process)”的写作教学方法。要重视对学生写作过程的指导,从审题、构思、谋篇布局以及遣词造句等各个环节对学生加以指导,循序渐进地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另外,有必要进一步改进和完善高考英语写作的测试方法和评估目标体系,如题型设置灵活化、包括写作形式、体裁等的多样化;作文的设计方式及分值的调整,等等。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学生有效地学习,满足学生英语写作能力的愿望,提高学生英语写作的水平。

参考文献:

[1]Oxford,R.1990.Language Learning Strategies: What Every Teacher Should Know.New York: Newbury House.

[2]Richards,J.and T. Rodgers.1986.Approaches and Methods in Language Teaching. Cambridge: CUP.

[3]程晓堂,郑敏.英语学习策略[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4]肖礼全.英语教学方法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编辑徐褀琛)

循环物流与循环经济联动发展研究 篇12

2010年10月18日, 第十七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再一次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这是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提高生态文明水平的一个重要举措。循环物流是贯穿包括生产、流通、消费各经济环节的一条主线, 是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一把钥匙, 对推动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有重要作用。

二、循环物流与循环经济的联动发展效应

1、循环物流。

社会再生产是一个循环不断的过程, 伴随此过程物的流动也是一个循环不断的过程。物流可分为正向物流和逆向物流两大部分。正向物流是指从供应链上游向下游运动所引发的物流活动, 逆向物流则与此相反。正向物流和逆向物流的有机结合就构成了循环物流。循环物流取代了传统物流的单向运行模式, 具有资源节约、循环利用、绿色低碳等特点, 代表了现代物流发展的新趋势。

2、循环经济。

循环经济也即物质闭环流动型经济, 它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 以“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为特征, 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它运用生态学规律把经济活动组织成一个“资源一产品一再生资源”的反馈式流程, 以最大限度地利用进入系统的物质和能量, 减少污染物排放, 提高资源利用率, 提升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 并保护生态环境。循环经济是一种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经济模式, 是对以“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传统经济增长模式的根本变革。

3、二者之间的联动发展效应。

循环物流与循环经济之间具有联动发展效应。循环物流以循环经济发展理念为指导, 它有利于节约资源, 提高经济效益, 改善生态环境, 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一种新型物流模式, 也是发展循环经济, 实现科学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循环物流贯穿循环经济的全过程, 是循环经济发展的有力支撑、重要手段和根本保障。要发展循环经济, 就必须考虑物的流动过程中的循环化, 所以发展循环经济就必须发展循环物流。循环物流体系的构筑为循环经济的实施搭建了平台, 而循环经济的发展又会推动循环物流的良性发展, 进而形成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的有机整体。

三、促进循环物流与循环经济联动发展的策略

促进循环物流与循环经济联动发展的手段就是要构筑循环物流体系。循环物流体系的构筑是一项系统工程, 它包括社会物流循环体系、产业物流循环体系、供应链物流循环体系、企业物流循环体系和生活物流循环体系五个层面, 涉及到政府、行业、企业和公众各级主体。就当前的形势而言, 要重点把握住逆向物流、第三方物流和物流平台建设等循环物流的重点发展内容。各级主体要联合行动, 形成合力, 把握重点, 为构筑我国循环物流体系, 促进循环经济发展创造条件。

1、加强政府的主导作用。

我国物流产业虽已被确立为新兴产业, 但它并不是一个独立的产业系统, 而是分散在若干个行业内, 运输、包装、储存、信息等分别由各部委进行管理。因此构筑循环物流体系, 促进循环经济发展不可避免要从政府入手。政府是构筑循环物流体系的总体规划者和监督管理者, 是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政府要做的工作主要有:通过政府宏观政策引导, 确立循环物流发展的战略目标。以法律的形式明确各行业对环境保护和再生资源循环利用的法律责任, 规范其经营活动, 逐步将循环物流与循环经济的发展工作纳入法制化轨道。目前我国虽然已出台了《环境保护法》、《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等法律, 但相关法律还不完备, 应当借鉴欧盟、美国等发达国家经验的基础上加以完善。要加强规划, 畅通循环物流资金来源渠道, 改善循环物流的投资环境, 充分调动民间投资, 形成了多元化的投资格局。此外, 政府还要积极传播循环理念, 使循环生产、循环消费的理念深入人心, 为循环物流和循环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文化氛围与社会环境。

2、彰显行业协会的自律作用。

行业协会是构筑循环物流体系, 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它是循环物流发展的自律者, 也是循环经济发展的引领者。这里所说的行业协会不仅指物流行业相关协会也包括其他行业的相关协会。要引导物流企业积极践行循环物流。因此, 能否形成物流企业与生产制造企业、商贸企业良性互动的行业环境, 对循环物流的发展与构筑循环物流体系至关重要。物流行业协会要积极联合其他行业协会构建行业物流循环网络, 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物流整合功能与自律功能。

3、突出企业的核心作用。

企业是构建循环物流体系的主要实施者, 是发展循环经济的核心力量。在此方面, 生产制造企业与商贸企业责无旁贷, 专业物流企业即第三方物流更不能缺少。循环物流不但对保护环境、节约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对企业降低物流成本和环境风险成本、提升核心竞争力和社会形象也具有积极的作用。因此, 企业应将经营战略与循环物流结合起来, 积极构建既能实现企业正常经营的正向物流, 又能实现退货、返修、缺陷产品召回、资源回收利用等功能的逆向物流所共同组成的有机体系, 即企业物流循环体系。鼓励企业注重循环物流人才的引进与培养, 并对企业流程进行循环再造和转型, 把握好发展循环物流的重点是发展逆向物流这个主要任务。专业物流企业是构筑企业物流循环体系和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鼓励产业内龙头企业牵头, 联合各合作企业, 积极搭建供应链层面的物流循环信息平台, 促进供应链物流循环体系的形成, 以达到推进供应链循环经济发展的目的。

4、调动公众的参与作用。

发展循环物流, 促进循环经济发展, 需要公众的参与。公众是构筑循环物流体系, 促进循环经济发展强有力的推动者与最终受益者。要积极培育公众的循环意识和循环发展理念, 使“环保、生态、绿色、低碳”的现代理念深入人心。鼓励公众支持废物回收与再利用活动, 自觉把可回收和不可回收的垃圾分类投放, 以达到简化垃圾回收处理流程和降低回收费用的目的。积极倡导循环消费、绿色消费和低碳消费, 促进消费领域的生态化和科学化。通过消费领域的革命, 可以促使企业循环生产, 可以推动政府规范循环物流与循环经济管理。

参考文献

[1]黄贤金.循环经济学[M].东南大学出版社, 2009.

[2]高凤莲.绿色物流在发展循环经济中的地位与对策[J].中国流通经济, 2008, (8) .

[3]汪波.物流及其在循环经济中的作用[J].商业研究, 2007, (3) .

[4]张东生, 方惠.绿色物流与循环经济一体化发展[J].烟台职业学院学报, 2008, (6) .

[5]陈建中.大物流与循环经济[J].中国流通经济, 2007, (11) .

上一篇:群众文化组织开展下一篇:公共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