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生制度改革

2024-07-26

招生制度改革(共12篇)

招生制度改革 篇1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提出, 推进考试招生制度改革, 克服“一考定终身”的弊端, 探索“学校依法自主招生, 学生多次选择, 逐步形成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考试招生制度”。近些年, 教育部和各省市围绕考试招生制度改革进行了多种尝试, 普通高等学校自主招生、春季高考、高职院校自主招生等改革形式应运而生, 尤其是高职院校自主招生开展得有声有色。所谓高职院校自主招生, 是指由高职院校自主进行入学测试、自主确定入学标准、自主实施招生录取, 考生参加自主招生考试合格后, 可直接被录取, 不用再参加统一高考的一种普通高等学历教育招生入学形式。各招生院校根据专业特点和办学条件自主确定录取原则, 并在招生章程中向社会公布。

一、高职院校自主招生的历史沿革

2003年, 为适应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需要, 黑龙江省率先尝试省属高职院校自主招生的入学方式。2004年, 江西省25所高职院校参加自主招生试点改革, 规定招生人数不得超过年度总招生计划的10%。2005年, 上海市遴选出3所民办高职院校试点自主招生。2006年, 教育部决定在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超过50%的北京、上海和天津等地进行高职院校自主招生试点改革。2007年, 教育部允许4所国家级示范性高职院校进行自主招生, 2008年, 自主招生考试试点院校增加到8所。2009年, 天津市首次批准12所高职院校举办自主招生考试, 招生计划795个, 随后几年, 招生院校数量和招生规模逐步增加。2014年, 天津市共有20所高职院校进行自主招生, 招生计划3440个, 占市属高职院校总体计划的6.5%, 为历年之最。

二、天津市高职院校自主招生实施办法

经过6年实践探索和经验积累, 天津市高职院校自主招生改革逐步完善。无论是参与自主招生的院校数量, 还是投放的自主招生计划数都逐年增加。

1.高职院校自主招生总体目标。

高职院校自主招生坚持公平竞争、公正选拔、公开透明的原则, 依法自主规定报考资格、自主组织专业考试、自主确定录取标准、自主实施招生录取, 积极探索在新的历史时期适合高职院校培养需要, 适合学生成长发展的全面考核、综合评价、择优录取的选拔模式。

2.高职院校自主招生考试。

高职院校自主招生考试包括专业素质考试和综合能力考试两部分。其中, 专业素质考试内容体现招生院校的选拔培养要求, 由招生院校负责组织实施。由于高职教育是培养专业特长突出的技能型人才, 因此, 专业素质考试主要是针对考生的动手能力、分析能力以及职业素质、品德、心理等方面的测试, 以考查考生的综合素质、专业适应度、职业潜能及职业认同感。综合能力考试则主要考查学生是否具备时事政治、言语理解、分析判断和社会适应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和能力。

专业素质考试方式为面试及操作考查, 考试成绩总分为150分;综合能力考试方式为笔试, 考试时间90分钟, 考试成绩总分为150分。

3.高职院校自主招生录取。

各招生院校和市招生委员会高等学校招生办公室按照“学校负责、招办监督”的原则, 实施高职院校自主招生录取工作。各招生院校负责本校自主招生新生录取工作。市招生委员会高等学校招生办公室监督招生院校执行招生政策和招生计划的情况。

招生院校根据考生报考本校各专业的情况和考生专业考试成绩, 确定各专业最低录取控制范围。录取时, 招生院校以专业素质考试和综合能力考试成绩为主要依据, 结合考生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的绩点分数, 综合评价、择优录取。录取结束后, 招生院校将录取结果报市招生委员会高等学校招生办公室备案, 并向社会公布各专业录取原则和录取最低分。

已被自主招生录取的考生, 原则上不能再参加普通高考高职 (专科) 各批次的录取。能否参加普通高考本科各批次的录取, 由招生院校自主确定并在招生章程中公布。

录取照顾政策。招生院校制订实施的录取照顾政策, 遵照普通高考的相关规定执行。招生院校可根据本校选拔要求, 制订实施对获得相应职业资格或技能等级证书考生的录取照顾政策。招生院校制订实施的录取照顾政策总分值一般不得超过20分。

三、天津市高职院校自主招生特点分析

1.增加考试次数, 革除“一考定终身”弊端。

参加天津市高职院校自主招生的考生享有两次考试和录取的机会。全市高职院校自主招生工作在每年4月份以前完成, 没有被录取的考生, 可继续参加秋季普通高考;已被录取的考生, 如参加秋季普通高考, 仍可参加本科三批及以上批次院校的录取。2011年和2012年被高职院校自主招生录取的考生中, 分别有72.5%和70.3%的考生选择继续参加秋季普通高考。其中, 分别有30.7%和26.1%的考生被本科院校录取。由此可见, 天津市高职院校自主招生从制度设计层面, 为考生提供了更多的选择机会, 改变了“一考定终身”的局面。

2.选才标准多样化。

参与自主招生的高职院校“以专业素质考试和综合能力考试成绩为主”进行选才, 改变了普通高考“一张试卷选拔两类人才、以文化考试为主”进行选拔的现状。招生院校在规定学生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达到一定标准的基础上, 以自主组织的专业素质考试和综合能力考试成绩为主要依据, 结合考生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的绩点分数, 进行选拔录取, 能够体现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和高职院校的选才需求。同时, 为那些有志于就读高职、动手能力较强、职业潜质较好但不擅长文化课学习的考生, 提供了展示自身特长、凭借自己兴趣选择深造的入学机会, 让他们可以选择自己喜爱的学校和专业, 发挥自己的特长和专业潜质。

3.自主招生专业特色明显。

参与自主招生的高职院校可以突破以往录取批次的限制, 与其他重点高校一样享有优先挑选优质人才的机会, 将更多的考生纳入招生视野。自主招生投放的专业一般是经教育行政部门审批或备案且教学资源成熟、专业特色鲜明、就业率较高、吸引力强的重点建设专业。通过自主招生, 可以选拔专业适配度高、动手能力强的考生, 更有利于学校培养专门人才。

4.兼顾对学生高中阶段学习成绩和特长的考查。

招生院校在录取工作中, 合理参考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 以兼顾对学生平时成绩的考查。如有的院校规定, 报考考生的语文、数学、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8门课程的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中, 有一个A的加6分, 有一个B的加3分, 有一个C的加2分。2014年, 参加自主招生的20所天津市高职院校中, 有18所院校对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予以承认并折算分数计入总成绩, 9所院校承认高中阶段取得的计算机、英语类等级证书和市级艺术、体育类获奖项目并折算分数计入总成绩。

四、结论

天津市组织实施的高职院校自主招生, 旨在选拔适合高等职业教育培养需要、动手操作能力较强的优秀高中毕业生进入相应高职院校进行高职阶段学习, 从实施效果分析如下:

1.随着报名人数逐年增多, 高职院校自主招生作为一种新的招生录取方式已得到各方的广泛认可, 并且在普通高中有比较稳定的生源基础。

2.高职院校自主招生有利于考生报考意愿的实现。根据开学后针对学生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 自主招生录取的学生在对学校和专业的满意度、对专业的了解、对学校生活的满意度方面皆高于普通高考招生录取的学生, 并且差异十分显著。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 自主招生实现了大多数学生的报考意愿, 但与普通高考招生录取的考生相比, 文化课成绩普遍偏低。

3.高职院校自主招生录取方式与普通高考有显著区别, 通过两种方式录取的学生, 总体水平基本相当, 但各具特色, 说明自主招生可以应用在高等职业教育的选拔中, 且与高等职业教育的职能与定位更加匹配。

天津市高职院校自主招生走过了五六个年头, 通过问卷调查和实证研究表明, 在高等职业教育招生方面, 自主招生比普通高考更具有效率优势。从实施效果分析, 初步实现了分层选拔、分类录取的目标, 招生院校的自主权和考生的选择权得到体现, 专业素质考试内容较好地满足了院校的选拔培养要求。在良好形势下, 天津市高职院校可进一步扩大自主招生规模, 争取在“十二五”期间, 实现全市高职院校全部实行自主招生, 以利用制度优势, 确保高职院校优先、有效率的选拔, 确保招生录取质量, 同时使高等职业教育招生模式更加有利于自身培养目标的实现。

招生制度改革 篇2

据了解,在考试招生制度上,北京将出台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减少和规范中高考加分项目和分值等配套文件;加快推进职业院校分类招考,扩大高职自主招生试点规模;完善优质高中招生名额分配办法,提高指标分配比例;进一步规范特长生招生。

在高等教育领域,北京将着力在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提升高校创新服务能力、促进就业创业等方面实现突破。20,北京将深化市属高校与中央高校、国外高校及企事业单位合作,开展“北京高校高水平人才交叉培养计划”,扩大北京学院试点规模,加强高校联盟建设,推进卓越人才培养计划。

扎实推进高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 篇3

关键词:教育改革 考试招生 教育评价

在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中,把推进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列为“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提出要“从根本上解决一考定终身的弊端”。这一决策准确地抓住了妨碍我国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关键问题,回应了多年来人民群众的强烈呼声和深切期待。

从教育评价角度看考试的过度使用之害

教育评价是教育活动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判断教育活动的成效离不开科学、有效的评价。世界各国、有关国际组织以及不少专家学者长期关注教育评价问题,推出了众多教育评价理论、模式、体系。我国在教育评价的研究上也取得了很多成果,并用于指导教育评价实践,使教育评价的科学性和影响力明显增强。尽管如此,一提起教育评价,人们首先想到的还是考试,最爱使用的评价手段也是考试,这可能与我们悠久的考试历史和传统观念不无关系。考试还不仅仅用于教育评价,它常常被拿来用作选拔、评价人才的工具,升学、入职、升迁等都离不开考试,考试成绩成了人才竞争的“硬指标”。考试的过度使用,催生了我国社会独特的“考试现象”、“考试文化”以及“考试产业”,考试的目标、功能被广泛异化。学校或教育机构、教师、学生都围着考试转,教育偏离了“人本中心”,考试成了教育的中心,出现了教育偏离教育活动本质的严重问题。

教育评价是一门科学。按评价性质分为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按评价主体分为教育者评价、受教育者自评和第三方评价;按评价方式分为笔试、面试、网上考试、学习过程评价等多种形式。当今教育评价科学和评价技术的发展,使我们有条件做到教育评价的针对性、有效性和科学性。然而,在实践中存在的最主要问题是过度地使用终结性评价,忽视过程性评价,评价方式、手段也比较单一。其中“升学考试”就是强化了对一个教育阶段的终结性评价,是导致“应试教育”盛行、助长急功近利之风的重要原因。把考试作为主要升学依据,现在看来至少有三种危害:一是在教育目标上容易出现跟着考试大纲走,“考什么教什么”而不是“用什么教什么”,使教育脱离经济社会发展实际,也脱离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二是在教学实践中容易出现以“解题技巧”替代“科学内在逻辑”,以“知识点”的堆砌替代综合能力素质的培养,使教育脱离了青少年成长发展规律,限制了学生的科学思维、批判思维和想象力、创新力。三是在教育管理上容易出现以中考成绩、高考成绩评价学校、校长、教师,甚至评价各级地方政府工作的趋向,把考试成绩和升学率纳入政绩、业绩考核指标,使考试承受不应承受之责、学生承受不能承受之重。

《决定》提出了我国教育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目标任务,就是在政府宏观管理、专业机构组织实施、社会参与监督的体制下,探索实行“招生和考试相对分离”“学生考试多次选择”和“学校依法自主招生”,进一步打通终身学习通道,服务于人人成才和人的终身发展。

高考高招改革措施的特点:多、少、合、分

《决定》以高考改革为重点,紧紧盯住了近年来高考存在的主要矛盾,提出了一系列具体、明确、有力度的改革措施。这些改革措施与以往有很大不同的重要一点是具有“组合拳”的特点,笔者将其概括为“多、少、合、分”四个字。“多”就是考试与评价的维度、方法多,考试机会多。有全国统一高考、学业水平考试(高中会考)、综合评价、一年多考的社会化考试,还可以认可其他路径的学习成果进行学分转换,这样做使人们升学的路径多了、道路宽了,高校招生录取可参照的依据也多了,招生自主权大了。“少”就是减少全国统考的科目,有所为、有所不为。正是由于开辟了多样化的考试与评价维度,使减少全国统考的科目成为必然。减掉的科目去了哪里?可能把权力下放给地方或高校了,也可能采取其他方式进行评价了或者由别的相关评价内容替代了,但减掉不意味着不重要。保留少量的全国统考科目也是十分必要的,它有助于增强高校统一招生考试的信度和效度,有助于评估和掌握各地高中阶段教育的基本情况。“合”就是文理合在一起,不再分文理科。这有助于学生们在高中阶段打好扎实的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基础,更好地适应当今科学发展的趋势,同时也有利于科学制定高中阶段教育目标和教育标准,拓宽考生高考报名志愿的选择面,增加考生发展机会,促进教育公平。“分”是指普通院校和职业院校依据各自教育特点分类考试和招生,以及探索“招生和考试相对分离”。《决定》中还涉及到了另外一个层面的“合”“分”关系,就是用“学分转换”制度将普通高校、高职院校、成人高校的教育资源整合起来,拓宽终身学习通道。三大类教育有“分”有“合”,共同构建起我国终身教育体系。

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建议

第一,要全面、准确地领会《决定》精神,增强改革的大局意识和整体意识。考试招生制度改革事关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的大局,牵一发而动全身,必须在国家教育行政管理部门的统一领导下,加强改革的顶层设计和整体推进。涉及国家基本教育制度的重要改革,不能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也不能随波逐流盲从跟风,要围绕关键问题进行充分调查研究,集思广益,慎重决策。否则,就有可能老的做法“破”了,而新的制度“立”不起来,给教育发展带来损害。从近日媒体报道看,英语在一时间成为了各地改革的突破口。有的意见主张降低英语在高考中的占比,英语计分下降而别的考试科目分数增加;有的意见主张把英语放给社会化考试;有的意见主张小学三年级以前不开设英语课。这些意见把英语教学改革、减轻学生的过重课业负担、高考制度改革问题交织在一起,不知道要解决什么主要矛盾,在一定程度上引起了思想上的混乱。再如,关于减少全国统考科目问题,有的同志就非常担心被减掉的科目在教学中受到冲击,“不考则不学”“少考就少学”,陷入“应试教育”泥潭,使教育教学质量出现新的滑坡。因此,要想真正发挥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对于教育综合改革的“正能量”,就必须充分认识和高度重视这项改革的方向性、全局性和协同性。

第二,要认真总结高考制度恢复30多年来我国考招制度改革的实践探索和经验教训,妥善处理新旧政策的衔接和过渡,扎实推进考招制度改革。1977年恢复高考以来,我国围绕考试招生所进行的改革探索从未间断,形成了目前在全国统一考试的基本框架下,部分省市分省命题、部分高校试行自主招生考试等相结合的考招模式,并且通过实施“3+X”方案、施行新课改高考方案等不断优化考试内容。《决定》对考招制度改革的部署,不是对原有考招制度的否定,而是新形势下改革的进一步深化。我们不要草率地放弃过去的做法和经验,不要轻易地改变比较成熟的体制机制和组织框架,切实处理好继承与创新的关系。按照十八届三中全会要求,以《决定》提出的“多”“少”“合”“分”各项改革举措为重点,到2020年抓出决定性成果。

第三,高校要做好准备,妥善应对考试招生制度改革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新情况、新挑战。一是关于教育分流问题。高中不再文理分科,意味着把教育分流的时间延迟到了高等教育阶段,那么是否应当考虑在新生进入大学之后尽早进行专业教育分流?是否会改变现在高校普遍施行的“宽口径”“厚基础”“大类招生”等教改做法?二是关于生源减少的问题。有数据表明,2020年全国高考报名人数将是2008年的一半,未来几年参加高考的人数会明显减少。这使得学生选择高校的机会加大而高校选择学生的余地变小,对大多数处于中下游的高校而言靠什么来吸引生源?三是关于高校考试招生诚信体系建设问题。一个社会如果在人才选拔、评价上过分依赖考试,认为只有考试结果最可信,就恰恰说明了社会诚信的缺失。考试貌似是最公平的办法,但由于考试内容、方法、时空等存在较大局限性,难以做到适用于所有人和每个人的各个发展阶段,也不能一味地使用考试手段。《决定》提出的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是社会诚信体系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高校应该抓住改革的机遇身体力行、率先垂范,弘扬诚信精神,建设诚信文化,完善诚信制度。高校在自主招生权力扩大的同时,更要尊重考生的正当权益,接受更为严格的社会监督,及早着手建立严谨、有效的考试招生诚信体系,维护好考试招生的公平和正义。

本文系北京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MAA11001)部分研究内容

(作者系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党委副书记)

招生制度改革 篇4

一、自主招生考试录取政策现状及改革初衷

自2003年教育部选择了22所高校正式开展自主招生以来, 截至2014年, 已有90所高校拥有自主招生资格。经过十多年的发展, 自主招生的考试录取方式也几经变化, 执行过程中益处与弊端都不断展现出来。其优点在于不仅扩大了高校办学自主权, 也利于弥补高考不足, 改革人才选拔模式, 提供多样化的选拔途径。但随着社会的发展, 其弊端也日趋明显。总结起来, 在本次新政策出来之前, 自主招生的问题焦点多集中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 考试规模及教育公平公正问题

教育部对高校自主招生规模依据文件规定应不超过高校当年总招生人数的5%。然而, 实际执行过程中, 尤其是自主招生最热的近几年, 有相当一部分高校通过不同形式的各种计划和政策, 采取迂回方式, 超过了该比例。[1]越好的高校, 自主招生加分录取的比例越高。据阳光高考网站提供的数据统计得知, 这个比例在2011年达到了顶峰, 当年获得自主招生预录取加分资格人数, 清华大学有1405人, 北京大学有1650人, 而每年这两所学校录取的总人数平均约3300人/校, 即使除去高考后未能通过的学生, 每年通过自主招生加分渠道进入这两所高校的学生, 也都接近总录取人数的30%规模。如果再加上两校每年平均500~600人/校的保送生人数, 以及每校100人左右的艺术和体育特长生, 实际真正纯高考渠道的招生计划只占总招生人数的50%都不到。并且, 现在的自主招生模式中, 笔试考试、面试的形式、内容等都让农村等偏远不发达地区的学生无法站在和发达地区学生相同的起跑线上, 形成事实上的教育与录取不公平现象。农村学生难以像城市学生那样获得自主招生的丰富资讯, 缺少参加自主招生的特长培训、参加各种竞赛的条件, 以及对参与自主招生考试的经济投入等也是有较大阻碍的。

正是基于这样的情况, 《意见》提出了“提高中西部地区和人口大省高考录取率”“实施国家农村贫困地区定向招生专项计划, 由重点高校面向贫困地区定向招生”“大幅减少、严格控制考试加分项目, 2015年起取消体育、艺术等特长生加分项目”“严格控制自主招生规模”等一系列具体措施。其中, 对中西部地区、农村贫困地区的招生政策有一定的倾斜, 已经在2014年自主招生政策中有所提前体现。各大高校推出的“自强计划” (清华大学等“华约”6校) 、“腾飞计划” (复旦大学) 、“师表计划” (北京师范大学) 、北京大学对农村户籍人数占自招总人数比例20%等都是有所侧重。而自主招生的规模人数也确实在逐年控制下调之中。

(二) 对生源选拔理念和定位的矛盾问题

自主招生政策设立之初的本意, 应该是希望根据高校的人才选拔和专业培养需要, 给予高校一定的招生自主权, 打破单一的高考分数论, 给具有特殊学科专长和发展潜力的“专才”“偏才”“怪才”等学生以读好大学的机会, 并给予多元化评价、多样化选拔的招生录取渠道, 最终从招生源头实现创新人才的选拔。[2]然而, 在实际执行过程中, 近年来的自主招生定位却越来越跑偏了。形成了事实上的、把自主招生作为提前争取优秀生源的途径, 最终还是成为了以“高分生”“特优生”为结果的变相“小高考”。2012年之前, 自主招生考试的科目涵盖语文、数学、外语、物理、化学五大学科, 其形式和内容都与高考无异。对此, 《意见》再次强调“自主招生主要选拔具有学科特长和创新潜质的优秀学生”。其实, 这个内容自2013年起已经开始推行, 大部分学校和联盟的考试科目缩减为两门, 大大减轻了学生的备考负担, 也给单科特长生有了更大的机会。

(三) 自主招生考试形式及考试联盟问题

在中国现有的环境下, 考试形式就是指挥棒。高校将自主招生考试作为选拔优秀生源的重要途径, 各校也不得不在这个平台下暗自角力竞争。[3]2011年可谓是自主招生的巅峰之年, 四大考试联盟应运而生, 把针对自主招生的考试形式的讨论推上了风口浪尖。联合考试的优势, 在于共享考试成绩, 减少学生的考试成本。联盟内部高校之间资源共享, 生源分层定位互补, 有助于增强与其他联盟学校的竞争力。考试统一命题也增加了权威性和稳定性。但另一方面, 联合考试逐渐演变成联盟之间的抱团竞争, 争抢优质生源的途径。甚至通过与其他联盟安排在同一天考试的方式, 剥夺了学生的选择权利。再加上不同联盟的考试内容与风格的差别, 让想要报考跨联盟、多学校的学生负担进一步加重了。联合考试发展的变形, 让人们感叹其类似于“小高考”的强势定位, 不利于个性化学生通过自主招生获取录取优势。因此, 《意见》明确指出“试点高校要合理确定考核内容, 不得采用联考方式或组织专门培训”“规范并公开自主招生办法、考核程序和录取结果”“2015年起推行自主招生安排在全国统一高考后进行”。通过这些举措, 把自主招生的考试形式拉回到了选拔学科特长及创新人才的方向上来。

(四) 招生制度及腐败问题

经过11年的时间, 自主招生制度在给予高校较大的招生选拔权力的同时, 也提供了滋生腐败的土壤。2013年, 在自主招生中披露的中国人民大学招生办主任腐败案件, 就是典型的代表。在缺少健全的招生制度、自主招生定位和理念又相对模糊的情况下, 势必会给少数人觊觎的机会。《意见》对此提出了要“加强信息公开”“加强制度保障”“加大违规查处力度”, 要求高校将涉及考试招生的相关事项, 包括标准、条件和程序等内容, 在招生章程中详细列明并提前向社会公布。同时, 加强学校招生委员会建设, 建立招生问责制。这些都将对高校自主招生工作进行督导, 将高校招生阳光工程制度化, 确保自主招生公平公正和择优录取。

二、改革措施的可能性实施方式

通过对自主招生过往问题的回顾和《意见》中对应的新政策分析, 我们认为, 新一轮的自主招生考试及招生制度改革在具体实施过程中, 可能会有以下展现方式。

(一) 自主招生规模继续缩减, 加大信息公开透明度

随着高校招生录取的公平公开的进一步推进, 自主招生的总体招生人数规模将继续保持稳定的下降趋势。保送生的范围和人数也会进一步限制, 加上体育、艺术特长生的取消, 高考招生计划指标人数将稳步增长。高校将通过对保送生、自主招生的政策、人数、要求和范围的提前公示, 加大信息公开透明力度。

自主招生的人数减少, 并不意味着学生参与自主招生的机会下降。以前, 占据招生比例较多的自主招生, 其中有很大一部分学生实际上是不通过自主招生考试加分也可以录取的“特优生”。举例来说, 2013年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在北京实际录取的总人数均在360人/校左右。其中, 高考计划名额约200人/校, 剩余的100多人中包括保送生、艺术特长生、体育特长生、艺术生和自主招生等。而当年清华大学给予北京学生自主招生加分资格人数186人, 北京大学207人。高考后需要通过自主招生加分才达到录取分数线的约40~50人, 其余大部分都是高考分数直接就过线的。由此可见, 如果能加大招生指标并合理公开、提前分配, 配合明确的自主招生定位、人数、要求和范围等措施, 才能够真正实现自主招生的特色回归。通过增加常规高考招生计划人数, 让“特优生”返回到正常高考体系之中, 让自主招生真正体现选拔学科特长、创新潜质、农村贫困地区优等学生的方向上来。这样对自主招生人数规模的缩减, 应该说定位更加精准清晰了, 这反而有利于这些特殊生源的自主招生和选拔。

(二) 学科特长、创新潜质、农村贫困的定位区分明确

通过前述的公开举措, 高校提前将所希望的学生定位公示, 明确自主招生向学科特长、创新潜质和农村贫困优秀学生倾斜, 是符合《意见》的改革方向的。

学科特长和创新潜质实现的是高校对之前的学科竞赛保送生范围缩小措施的承接。自2014年起, 五大学科竞赛考试的保送生资格范围从省级联赛一等奖缩小到国家级一等奖, 一下子把保送生资格从6000人缩小到了235人。这个巨大的落差, 让2014年部分高校的自主招生渠道加大了对学科竞赛获奖学生为代表的学科特长生源的吸纳比例。清华大学的拔尖计划、北京大学的生科院拔尖创新计划等多项具体计划都面向省队或省一等奖学生提供自主招生的渠道。可见, 未来学科竞赛的获奖仍然能够成为自主招生学科特长和创新潜质门槛的最重要筛选条件之一。

农村贫困学生的支持计划也会继续扩大规模。这将给特定的老少边穷地区学生带来较多的升学机会。

(三) 考试形式、考试时间改革, 减轻学生负担

取消联盟考试, 自主招生考试时间统一在高考之后, 这两项具体要求, 将会对现有的自主招生考试形式带来重大变化。结合当前高考考试时间和录取安排, 我们可以预见, 各高校的自主招生考试时间将紧跟高考进行。结合《意见》提出的逐步“推行高考成绩公布后填报志愿方式”, 很可能将考试安排在高考分数公布后进行, 即6月底7月初的时间段内。这样的时间安排的优势, 首先, 给学生以真正的二次机会, 根据自己的高考分数情况决定是否参加自主招生考试。其次, 不占用前期高考复习的时间, 高考已经结束, 学生能以更加轻松自如的心态应对自主招生考试。第三, 有利于高校通过提前划定自主招生对高考学生分数的具体要求, 减轻学生和高校双方的投入, 提高自主招生的实施效率。

取消联盟考试, 各校自主命题或设计考试形式, 也有利于高校针对各自的需求进行学生选拔。避免自主招生考试陷入“小高考”的怪圈之中, 有利于自主招生回归其本质的定位。

(四) 加强面试, 减少笔试, 增强录取的精准度

由于高考后到录取前的时间间隔较短, 在此期间安排的自主招生考试录取环节不可能设计得太复杂, 主要估计还是以面试为主, 笔试为辅, 甚至可能取消笔试环节。用面试逐步替代笔试, 对提高自主招生录取的学生质量和精准度应该说利大于弊。只要通过合理的面试、考试机制设计, 如随机抽签分组等现在比较成熟的方法, 规避违规和腐败风险, 即可以发挥出面试的最大价值。

实际上在2014年, 部分高校已经在做类似的试点。清华大学2014年自主招生考试的面试环节, 与以往相比就进行了大幅的调整, 通过“学科专业面试”环节的设计加入, 针对不同学科特长学生的创新潜质进行甄别遴选, 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主要措施就是让大师们参与进来, 而不是靠一张卷子就把学生的创新性评判出来。“清华学堂人才培养计划”6个专业学科都是大师亲自面试, 如数学学科由菲尔茨奖获得者、著名数学家丘成桐亲自对好苗子进行面试。清华大学各学科专业的专家、教授, 针对面试精心准备了具有学科专业特点的考核形式, 可以说是各显神通, 每个考场几乎各不一样, 力求能够最大程度地了解考生的学科特长与创新潜质。

这样的院系专家教授参与到自主招生的一线选拔中来, 代表的正是自主招生从选拔综合性的“特优生”, 向选拔真正的“特长生”转变。学生的学科能力以后要更多地通过面试来考察和展现, 注重学生对学科知识的扎实理解, 对学习和思考方法的真正掌握, 以及独特的学科思维特长, 这样学生在面试时才能应对自如。过去那种只针对应试能力的特长生培养体系将不再推崇。

三、对自主招生政策未来发展的认识

除了以上这些可能马上进行的具体改革措施, 我们还可以更进一步探讨为实现真正的高校自主招生, 一些内在的、本质的、可能的改革方向。

(一) 加大院系自主招生权力, 弱化学校统一招生

前面谈到的学科院系专家到一线面试的比例提升, 是自主招生专业化的前哨。未来高校的自主招生, 本质上将逐步进化为高校各专业院系的自主招生。只有这样, 才能真正实现对学科特长、创新潜质等有学科专业背景要求的“专才”“偏才”“怪才”的选拔录取。[4]现有的录取模式还是强调高校整体层面的录取, 这样势必会导向“掐尖”等竞争, 只有将招生录取与院系挂钩, 加大院系的自主招生权力, 将自主招生的计划指标提前细分到高校各专业院系中去, 通过一定的机制设计保障公平、公正、公开, 就可以最大化地调动院系的学科资源, 选拔真正对相应学科有兴趣的人才。

这个方向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也已经有了一些例子。在2014年的自主招生中, 出现的改革试点学院名额, 就是逐步放开院系自主招生权力的实验。清华大学理学院、北京大学物理学院、上海交大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工科试验班等项目, 通过提前指定学生的报考院系和专业, 采取学院专业面试为主的形式, 很多都省略了笔试环节, 直接通过面试给予认定自主招生加分的资格。我们认为, 这种模式将可能进一步在高校自主招生的大部分院系中予以推广, 从而实现自主招生对学科特长学生的定点招生要求。

(二) 校长招生特权的责任化与清晰化

高校自主招生的另一个重要方向, 是高校校长的招生特权责任化与清晰化。提到校长特权, 似乎在当前的反腐环境下讳莫如深。在过去的自主招生体系中, 公开的校长特权, 只能在“中学校长推荐制”这个体制中看到。该体制给予了高中校长以推荐特权, 可以向高校提出优秀学生的提名参与自主招生录取。被提名的学生有的可以直接跳过笔试, 只需参加面试即可获得自主招生加分资格。[5]在实际执行过程中, 却演变成高中校内考试、评分、推优简单化、制度化的过程。这种选法实际上已经偏离了校长推荐的本意, 即作为校长认可的有特殊才能、需要推荐给大学的学生, 而不一定是需要全校认可的优秀学生。

在未来的自主招生体系中, 将不仅继续保持和强调高中校长推荐的独立性, 还需要适当给予大学校长优秀学生招生特权的制度。《意见》提到“建立招生问责制, 2015年起由校长签发录取通知书, 对录取结果负责”。在设置校长责任的同时, 也就可以给予相应的权力。当年, 北京大学蔡元培校长因为胡适的推荐, 录取了作文满分、数学0分的罗家伦。后来罗家伦31岁就当上清华大学校长, 同样点招录取了语文、英语极佳, 而数学只考了15分的钱钟书。这段佳话, 就是校长招生录取特权的有力例证。

在公开透明的机制监督下, 给予大学校长保留适量的招生特权, 为天才学生留下了可能, 这是可以大胆迈出的一步。

(三) 增加学生的选择权, 建立双向选择录取的开放机制

通过考试招生体制改革, 把自主招生安排在高考后进行, 如果实施得力, 可能发展为彻底改变现有招生录取模式的重大机会。《意见》中对于录取模式提出的要求是:“推行高考成绩公布后填报志愿方式。创造条件逐步取消高校招生录取批次。改进投档录取模式, 推进并完善平行志愿投档方式, 增加高校和学生的双向选择机会。2015年起在有条件的省份开展录取批次改革试点。”

由此可以设想, 当高考出分后填报志愿、平行志愿、高考后自主招生考试三者有机结合时, 可能会真正迎来高校、学生双向选择的录取方式, 让学生的选择权增加, 实现与国际接轨的多张通知书模式。这无论对于优秀学生或特长学生, 都能根据自己的成绩和定位来挑选自己心仪的学校。高校也能在充分竞争的前提下, 选择自己想要的学生, 最终, 将真正实现招生录取的自由开放, 实现高等资源的优化配置, 实现“特优生”“特强生”“特别生”各类学生的价值最大化。

参考文献

[1]全国高等学校学生信息咨询与就业指导中心.高校特殊招生:学生名单公示[EB/OL]. (2014-4-24) [2014-9-13].http://gaokao.chsi.com.cn/zsgs/mdgs.jsp.

[2]张继明.高校自主招生制度改革走向研究[J].教育与考试, 2007 (5) :7-10.

[3]周继良.试论高校自主招生联盟的学生选择与影响因素[J].高校教育管理, 2012 (2) :51-55.

[4]林强.我国高校自主招生考试研究述评[J].江西教育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 , 2011 (10) :35-37.

招生制度改革 篇5

一、初中毕业、升学考试与高中阶段招生制度改革的基本原则

(一)统一要求与个体差异相结合的原则。充分发挥考试评价促进发展的功能,在实现基本要求的基础上注重学生的个性和潜能发展,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发展,推动中小学课程改革的实施。

(二)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的原则。坚持改革、发展与稳定、继承的统一,充分发挥各地与学校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从实际出发,稳步推进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

(三)评价方法多样化与评价主体多元化的原则。突出过程性评价和情意目标考查,改革单纯纸笔测试的考试方法,充分发挥教育行政部门、教研部门、学校、教师、学生及其家长和社会在评价中的作用。

(四)科学、客观、公平、公正的原则。加强对考试和评价过程的管理与监督,增强评价与考试改革的实效性。

二、初中毕业、升学的考试、考查和考核

(一) 实行二考合一

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实行二考合一,共用一份试卷。初中毕业、升学的考试、考查和考核遵循教育部颁布的《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施方案》的规定,分为全市统一考试、考查和学校考查、考核两类进行。

(二) 全市统一考试、考查

1.考试科目

思想品德(政治)、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体育与健康。

2.考查项目

英语口语,物理、化学、生物实验操作。信息技术视条件逐步列入统一考查范围。

3.考试形式

思想品德(政治)、历史两科实行开卷考试,体育与健康为实地测试,其它学科均为闭卷考试。

4.考试时间

思想品德(政治)、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历史考试时间安排在九年级结束时进行,即在206月28日下午、29日、30日进行;生物、地理考试时间安排在八年级结束时进行,即在年6月28日上午进行。生物实验操作考查安排在八年级第二学期适当时间进行,体育与健康实地测试、英语口语考查和物理、化学实验操作考查安排在九年级第二学期适当时间进行。语文、数学、英语考试时间各120分钟,思想品德(政治)、物理考试时间各90分钟,化学、生物、历史、地理考试时间各60分钟。

5.考试成绩

语文、数学、英语三科试卷卷面分值各为150分,思想品德(政治)、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试卷卷面分值各为100分,所有学科按A、B、C、D四个等级记载,除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外,其他学科的原始分不对外公布,缺考、0分的不记等级。各科等级比例按各县(市、区)考生总数的2:3.5:3:1.5划定,如果考生学科卷面分值达到85%以上者,均划为A等级,如果考生学科卷面分值达到70%以上者,划为B等级,如果考生学科卷面分值达60%以上者,该科不划为D等级。

语文、数学、英语三科成绩按原始分记入中考总分,物理、化学两科成绩分别按原始分的60%和40%计入中考总分,以上五科成绩满分为550分。

往届生报考普通高中的,其投档分扣减20分。

体育与健康的三项测试项目总分为100分,其中必考项目(即中长跑男生1000米、女生800米)50分,两项选考项目各25分,体育与健康学科中考成绩为三项得分之和。按90 分以上、80分以上、60分以上、60分以下分别以A、B、C、D四个等级记载。

八年级生物、地理中考成绩达不到C等级者,不得在九年级参加中考重考,其生物、地理中考成绩记为D等级,但应参加学籍所在学校组织的毕业补考。

缺考考生、往届生应参加我市生物、地理考试,考试成绩只记C或D两个等级。

在生物、地理考试的报名结束后转入我市就读的学生,须参加我市生物、地理考试,其考试成绩仍按A、B、C、D四个等级记载。

英语口语考查和物理、化学、生物实验操作考查的成绩按合格、不合格两个等级记载,缺考、0分的不记等级。

6.考试命题

(1) 命题的指导思想

严格按照部颁《课程标准》和省颁《考考试大纲》,并结合本市教学实际命题。坚持以学生为本,立足基础,难易适中(基础题、中等题和稍难题的比例为8:1:1),促进高中阶段招生改革和基础教育事业发展。

(2) 考试内容与要求

考试的范围按部颁《课程标准》及省颁《考试大纲》的要求,淡化单纯记忆的考查,要在全面考查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基础上,着重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思维能力,重视考查在具体情境中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注意考查对高中阶段学习乃至终身学习影响较大的知识与方法。试题应力求体现应用性、探究性、综合性、开放性和教育性,使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要求得到全面体现;试题要加强与社会生活、学生经验的联系,增强问题的情境性,体现考试的时代性;试题要注意表述规范、设问明确、语言简洁、图形清楚、专业用语准确,答案应避免出现歧义。

试卷结构应简约合理,题量适当,难度适中。文科类科目要严格控制客观题的题量,英语要加强对听说能力的考查,理科类科目要加强对实验能力的考查。

(三) 学校考查

学校考查科目包含音乐、美术、综合实践活动(含劳技、信息技术、社区服务、研究性学习等)、地方和学校课程等。考查时间安排在该科课程完成时进行。考查成绩分为合格、不合格两个等级,缺考、0分的不记等级。

(四) 考试、考查的组织管理

全市统一考试、考查由市教育局负责组织、管理。统一考试的科目由市教育局组织人员命题,考试由市、县(市、区)教育局、招生办组织实施,考试科目的评卷实行网上阅卷。英语口语考查和物理、化学、生物实验操作考查由市教育局组织人员命题,由县(市、区)教育局组织实施。

学校考查由县(市、区)教育局制定方案实施,也可由学校在考前自主制定方案并报县(市、区)教育局批准后向学生公布实施。考查成绩应在校内公示无争议后报县(市、区)教育局备案。各县(市、区)教育局应加强对学校考查工作的监督检查。

三、初中毕业生综合素质评定的内容与方法

(一)评定的内容

根据教育部、省教育厅有关文件确定的学生基础性发展目标,结合我市实际,确定以道德品质与公民素养、学习能力、交流与合作能力、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和综合实践活动等六个方面为评定内容。

(二)评定的组织

各县(市、区)教育局成立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定领导小组,负责制定综合素质评定实施方案,指导学校的评定工作,监控评定过程,接受投诉和举报,纠正评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查处评定过程中的违规行为。

学校成立学生综合素质评定委员会及班级评定小组。评定委员会负责落实评定方案,制定实施细则,任免班级评定小组成员,组织并监督评定工作,认定评定结果,接受和处理投诉、举报。班级评定小组由班主任、任课教师、学生代表等方面人员组成,负责对班级中的每个学生进行综合素质的评定工作。评定委员会及评定小组的人员组成必须具有代表性,人数均应在5人以上。

(三)评定的方法

综合素质评定必须坚持学生自评、同学互评、评定小组评定相结合的方法,评定的信息来源包括:学生的日常表现和成长记录;家长和社会评价;学生平时的`学习情况和学习成绩,参加体育与健康、艺术(或音乐、美术)、地方课程、学校课程和综合实践活动等方面学习情况;学生的爱好特长表现等。评定过程中应注重对原始资料的分析与概括。

评定工作应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如有原则性的重大分歧应提交学校评定委员会裁定。学校评定委员会对评定的真实性和有效性进行审查和认定。评定结果通知学生本人及其家长,并提交主管的教育行政部门中的评定领导小组备案。对评定结果有异议的,可向学校评定委员会反映或向县级评定领导小组投诉。评定结果不得随意更改,如果发现确实有误,应及时处理并记载更改缘由及更改人,同时保存原评定记录备查。

(四)评定结果的表达

应届初中毕业生综合素质等级评定分为优秀、良好、合格、尚待改进四个等级,对应分值分别为3、2、1、0分,并计入中考投档总分。优秀、良好、合格三个等级应各占一定的比例,其中优秀等级比例以县(市、区)为单位,控制在35%以内,各县(市、区)视市级初中“四率”先进校、素质教育先进校、省(市)课改实验基地校和办学质量等情况,可以调剂各校之间的优秀比例。对学生评定为尚待改进时应特别慎重。往届生综合素质等级评定不计分。

四、初中毕业资格的认定与管理

(一)初中生毕业资格由各县(市、区)教育局认定。学生毕业资格应包括:综合素质评定合格;全市统一考试语文、数学、英语、思想品德(政治)、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体育与健康10科成绩等级均达C级以上;统一考查成绩合格;学校考查成绩合格。达不到毕业成绩要求的,可由学校组织补考一次,其成绩仅作毕业资格认定。对于确有特长的学生,可适当放宽学科成绩方面的要求。

(二)毕业生所在学校应为考生填报“初中生素质发展报告册”。内容包括初中生在校期间考试、考查、考核的所有学科、项目的成绩,学生自我评价,教师评语,学校综合评价等内容。

(三)学校按照学籍管理有关规定对符合毕业条件的学生发给初中毕业证书;对达不到毕业要求的,发给初中结业证书。

五、高中阶段招生录取工作

(一)应届初中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历的青年,须在规定的时间内报名。具有“全国中小学生学籍信息管理系统”学籍的本市应届初中毕业生可在学籍所在学校报名亦可在户口所在地县(市、区)招生机构指定的地点报名;非本市学籍考生持户籍在户口所在地县(市、区)招生机构指定的地点报名;往届生、社会考生在原学籍地县(市、区)招生机构指定的地点报名。

(二)高中阶段招生录取工作应对考生进行全面考核,并依据考生志愿择优录取。录取的基本条件是合格的初中毕业生或同等学历的青年。新生录取的主要依据包括:综合素质评定合格;体质健康标准合格;全市统一考试语文、数学、英语、思想品德(政治)、物理、化学、历史、生物、地理、体育与健康10科的成绩等级均达C级以上;统一考查成绩合格;学校考查成绩合格。以上条件与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五科中考成绩总分和综合素质等级分值之和相结合。

(三)各类普通高中学校的录取

为了促进义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推进义务教育阶段实施素质教育,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过重课业负担,缓解升学竞争压力,以进一步推进地区之间、城乡之间、学校之间均衡发展,2016年继续实行把省一级达标学校的部分招生指标定向分配到各初中学校(含民办初中学校)进行分校录取。综合素质评价合格须作为高一级学校录取新生的必备条件之一。

对于语文、数学、英语、思想品德(政治)、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体育与健康10科考试等级均为A的考生,给予投档总分加5分的奖励。

普通高中录取原则:先按等级切线确定入选考生,切线切到某一等级时,应将该等级考生全部划入投档等级内;再按考生志愿以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五科成绩和综合素质等级分值以及其他加分的投档总分(下称投档总分)从高分到低分择优录取。录取时,按招生计划数1∶1划定最低录取控制分数线遇到同分时,单独增加该批次的招生计划,将同分的考生全部录取。

1.省一级达标高中统招生录取

省一级达标高中的招生计划总数扣除保送生、体育艺术特长

生、定向招生计划后,其余计划为统招计划,统一面向本县(市、区)招收考生(以下简称统招生)。

录取办法:按等级切线确定入选考生。根据语文、数学、英语、思想品德(政治)、物理、化学、历史、生物、地理、体育与健康10科成绩的等级排列情况及该批次的统招生和定向生招生数之和(不含单独录取的保送生和体育、艺术特长学生名额)按1∶1.2切线。等级排列采用“A先”原则,等级按10A,9A1B,9A1C,8A2B,8A1B1C,8A2C,7A3B,7A2B1C,7A1B2C,7A3C ┉┉10C的顺序,依次确定入选考生,并确定该批次录取考生的最低入选等级。

在一级达标高中入选考生中根据统招生的招生总数,按1:1.1的比例划出投档总分的投档线,再按入选考生的投档总分,按志愿从高分到低分以统招生的招生数1∶1的比例投档择优录取统招生。

2.省一级达标高中定向生分校录取

(1)名额分配

从一级达标高中的招生计划中,划出计划总数的50%作为定向生招生计划,直接定向分配到本县(市、区)的各个初中学校(含完全中学初中部),名额分配原则上按各县(市、区)教育局核定该校的七年级招生计划比例分配。若参加中考报名人数少于20招生计划的以实际报考人数为基数进行核算,若超过年招生计划的按核定计划数为基数进行核算。定向生名额只用于录取本地初级中学的在籍直升生(即学籍在本校且七年级至九年级三个学年均在本校学习的应届毕业生)。

(2)录取办法

根据考生的志愿顺序,按一级达标高中统招生的最低入选等级,在一级达标高中统招生的最低录取分数线下40分以内,从高分到低分按所分配到初中学校的名额进行录取,如一些初中学校录不满,可将剩余名额分别按城区初中、农村初中学校从高分到低分录取定向资格生。

仍然没有完成计划的初中学校,其定向招生指标调整为一级达标高中统招生指标,按考生志愿从高分到低分依次录取。

3.省二、三级达标高中的录取

按等级切线确定二、三级达标高中入选考生。根据语文、数学、英语、思想品德(政治)、物理、化学、历史、生物、地理、体育与健康10科成绩的等级排列情况及同批次达标高中的招生总数(不含单独录取的体育、艺术特长学生名额)按1∶1.5切线。等级排列采用“A先”原则,等级按10A,9A1B,9A1C,8A2B,8A1B1C,8A2C,7A3B,7A2B1C,7A1B2C,7A3C ┉┉10C的顺序,依次确定入选考生,并确定该批次录取考生的最低入选等级。

在二、三级达标高中入选考生中根据同批次招生总数,按1∶1.1的比例划出投档总分的最低投档控制分数线,再按考生的投档总分,按志愿从高分到低分以统招计划数的1∶1的比例划定各学校的最低统招录取分数线,同时投档择优录取统招生。

4.未达标高中、民办高中(实行自主招生的民办高中除外)的录取办法,由各县(市、区)教育局参照达标高中录取办法执行。

(四)中等职业学校及五年制高职学校录取工作

综合素质评定合格的考生,按中等职业学校的分类录取批次,根据志愿,按投档总分择优录取。五年制高职学校的录取按省教育厅有关文件执行。

(五)一级达标高中须划出招生总数的3%以内的名额,作为优秀学生保送名额。各县(市、区)根据各中学办学质量综合情况和学生数,下达保送资格生指标,适当向市初中“四率”先进学校、素质教育先进学校和省、市课改实验基地学校倾斜。

具有保送资格的学校在公开、公平、公正、客观、合理的前提下实施保送工作。选拔保送资格生应根据综合素质(其中综合素质评定结果应达优秀等级)和平时考试成绩,结合教师推荐和学生投票等形式,确定保送资格生,并张榜公布,接受师生、家长、社会的监督,无争议后,再上报县(市、区)教育局审核。

招生学校对经县(市、区)教育局审核的推荐保送生材料进行审查,着重考察推荐保送生的综合素质和平时学习成绩,必要时可以加试,加试不能单纯采用学科笔试形式。加试应以初中研究性学习为主要内容,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考查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动手能力。招生学校根据审查和加试的情况,确定保送生名单并报县(市、区)教育局批准后办理录取手续。

接受保送生的学校应对这些学生进行跟踪监控,并将跟踪情况上报县(市、区)教育局,作为下一年度下达保送生指标的依据之一。

招收保送生的具体办法由市教育局另文下达。

六、初中毕业、升学考试与高中阶段招生制度改革的组织管理

(一)市、县(市、区)分别成立初中毕业、升学考试与高中阶段招生改革领导小组,负责考试、招生相关的组织、管理工作。

(二)市、县(市、区)教育局和教师进修学校要加强对中学校长、教师的培训,使广大教育工作者了解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和高中阶段招生制度改革的方向和要求。

(三)各普通中学要积极推进评价与考试制度的改革,创造条件鼓励和支持教师积极参与研究和探索,并以多种形式向社会宣传现代教育评价思想,转变传统的考试评价观念,消除对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疑虑,使考试评价制度的改革得到社会的广泛支持。

(四)县(市、区)教育局应对学业考试、综合素质评定及高中阶段招生录取工作进行全程监控并主动接受纪检监察部门的监督。学校、家长、教师和其他社会人士对学业考试、综合素质评定和高中阶段招生中可能损害公平、公正的现象和行为,或者对结果有异议的,可向市、县(市、区)教育局投诉。

招生制度改革 篇6

近年来,我市城乡各高中学校之间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十分突出,学校之间的办学差距较大,总体生源逐年减少,群众的教育需求日益增长,加之日趋激烈的升学和就业竞争,人们的择校愿望越来越强烈,各招生学校屡屡上演生源大战,不正当竞争时有发生,严重损害了教育的公平,也引起了人民群众的不满。另一方面,许多初中学校为了提高升学率,不惜违背教育规律,加重学生课业负担, “减负”成为空谈。

近几年以来,我省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规范办学行为,狠抓落实,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这些违规行为,但实际上仍然暗流涌动,擦边球现象屡禁不止,扰乱了各有关学校的教学秩序,造成学校之间分化严重。

造成以上问题的根源,在于区域内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而生源质量的不均衡则对上述问题的出现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在各高、初中学校办学差距日益拉大的情况下,使薄弱学校失去了办学积极性,从而陷入了办学上的恶性循环。

去年以来,我市市委市府确定了为市民办的12件实事,其中就涉及到教育资源的合理布局及均衡发展等问题。素质教育改革的难点在“转轨”,核心在“体制”。如果我们能从革新入手,变升学竞争为办学水平竞争,使素质教育的科学性得以全面展现,也就为高中招生制度改革提供了前提和条件。

在当前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改革高中招生制度适逢其时。

二、高中招生制度改革的意义

普通高中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龙头,高中招生制度改革对整个基础教育的改革与发展起着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牵住高中招生制度改革这个“牛鼻子”,对于推进素质教育均衡发展,促进教育公平、公正具有深远的意义。

第一,招生制度改革有利于维护教育公平。教育是一项崇高的社会公益事业,实现教育公平是调节社会分配和维护社会公平最重要的手段,事关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我们做好基础教育工作的根本出发点。

第二,招生制度改革有利于促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目前,城乡之间、校际之间教育发展的不均衡,不仅体现在学校的校舍、师资、装备、管理等方面,更体现在生源方面。招生制度改革既有利于薄弱学校增强办学实力,改善生源结构,稳定教师队伍,也有利于缓解热点学校的择校压力。同时,这一招生制度的改革还有利于调动所有学校的办学积极性,从而有利于促进素质教育的全面均衡发展,为全面提高教育整体水平和教育质量夯实基础。

第三,招生制度改革有利于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招生制度改革是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是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关键环节。招生制度改革可以有效地减轻各高、初中学校之间升学竞争的压力,有利于引导学校变升学率的竞争为办学水平的竞争,从而,为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创造宽松的环境。

三、高中招生制度改革的思路

以高中录取档分为依据,以县市区为招生区域,各区域以档分高低为依据,将同档的学生随机平均分配到各招生学校直至完成招生计划为止。这样划分是有依据的。教育部《加强普通高级中学建设的十项措施》中提出:“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积极推进中考制度改革,改善一般高中的生源状况,调动所有高中的办学积极性,大面积提高普通高中的教育质量。”教育部《关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初中毕业考试与普通高中招生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中也提出:“各地应依据本地区实际情况,积极探索,试行优质高中部分招生名额分配、优秀初中毕业生推荐等多样化的高中招生办法。”我市以往的高中招生制度确实存在很多的弊端:往年填报志愿的招生方式,绝大多数优秀生源涌入市一中或各县市区一中就读,比如全区前1000名学生至少有800人到了市一中,甚至外县区的高分考生也被吸纳,其他学校生源质量每况愈下,基本上招不到几名优秀生,这严重挫伤了其他学校教师的工作积极性,极不利于高中学校之间的公平竞争,从很大程度上遏制了我市高中教育整体水平的提升。在以往招生过程中,各学校相互争抢优质生源,各种违规招生行为(比如花大价钱哄抢高分学生已经是公开的秘密)屡禁不止,招生秩序极为混乱,极大地影响了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同时,有偿招生也使各学校的教育成本直线上升,大大加重了学校的经济负担,各学校也苦不堪言。在招生过程中滋生了不少以营利为目的的“学生贩子”,有时甚至因为招生出现了打架斗殴等恶劣现象,严重败坏了高中招生的风气。

积极研讨“划片招生,就近入学”的规定,切实规范学校的招生秩序。 按照办学“以县域为主”的要求,各县市区要切实承担起辖区内的办学责任,进一步细化各高中学校的招生区域,不准跨区域择校,不在片区就读的不予注册学籍,或者无论在哪里就读都要在片区注册学籍。确因户籍、住址变动等实际原因需要跨区借读的,须经流入地、流出地两区县教育局同意,并报市教育局批准后方可办理相关手续;同县市区内学生需出规定片区择校的,由所在县市区教育局严格审批手续。各县市区要统筹安排教师资源,达到学校之间的均衡发展,机会均等,公平竞争,有效缓解升学竞争带来的压力。

四、高中招生制度改革的要求

普通高中招生制度改革涉及每一位学生和家长的切身利益,是一项事关基础教育发展全局的工作。改革过程中,首先要搞好调查研究,这是保障科学决策的前提。在制定高中招生政策过程中,要广泛征求各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和广大初、高中学校及学生家长的意见、建议,还要虚心学习先进地区的成功经验,把他们的成功经验与本地实际相结合,有效地增强决策的科学性。

第二,维护教育公平,促进均衡发展是制定高中招生政策的基本准则。在政策制定上,既要考虑保证高中的生源质量,更要注意维护薄弱学校和弱势群体的利益,着眼素质教育的均衡发展。

第三,严格程序,阳光操作是高中招生制度改革成功的关键。为确保改革的成功,应当制定科学的程序和严格的制度,并实施招生工作的“阳光工程”,坚持把普通高中的招生政策、招生计划、指标分配方案及结果、录取资格、录取分数线和录取时间、程序、结果等通过各种媒体全部面向社会公开、公示,自觉接受群众和社会的监督。

第四,加大宣传力度,争取全社会的理解与支持,是高中招生制度改革顺利进行的重要保证。招生政策出台前后,特别是改革初期,我们应该特别注意通过报纸、网络、电视、电台、明白纸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使学生和家长充分了解高中招生制度改革的相关政策,争取各级领导、各界群众的充分理解、认可和支持。

我国高校招生制度改革研究 篇7

1.高校招生制度改革的必要性

目前, 我国高校招生制度依然存在一些问题, 通过抽样调查问卷可以发现, 满意高校招生制度的群体只有总人数的三分之一左右, 具体表现在:第一, 高考制度限制了高校招生。目前, 我国采取的高考制度选择了统一考试、统一录取的模式, 这就使得学生的个性能力很难得到认可, 有些有特长的学生往往会在高考中没有办法展现自己的特质, 因而被高校拒之门外。第二, 高校自主招生的权力一直受到限制。虽然一直强调让高校有自主招生的权力, 但是这项权力一直没有完全放开, 受多种因素的影响, 高校招生仍然采用依靠高考分数分配的传统模式, 这样的招生制度无法适应高等教育大众化的现实要求。从总体看, 高校招生制度仍存在问题, 弊端没有克服, “唯分数论”正在走向极致 , 这样的发展情况将无法满足社会对多样化、个性化和有创造性的人才的需要, 高等教育将无法因材施教, 培养出社会主义建设的有用人才。

2.高校招生制度改革途径探寻

2.1应用多元化模式, 改革录取制度。

为了解决现行的高校招生问题, 必须尽快建立多元化模式, 完善高校自主录取制度。第一, 建立以学生为本的录取制度。学生与生俱来就在心理与智力水平上有各自的风格和强弱的差异, 这就要求国家在选拔人才时必须兼顾这种差异, 尊重学生的主体性, 树立多元的智力观和人才观, 建立多元化的高校招生录取制度。可以尝试克服一张考卷决定学生选择方向的弊病, 使选拔方式多元化, 针对高校进行双向选择, 可以由学生选择学校, 然后结合高考成绩, 进行自我推荐。在高校设立的多元化评价方式下, 由高校决定是否录取该名学生。这样的双向选择, 让学生有多重选择, 扩大考生选择考试与高校的权利, 尊重和保护考生的个性。第二, 德育评价的招生模式引入。德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选拔出具有良好道德品质的学生, 高校在招生过程中要重视对学生道德品质的考察, 实行高考成绩、平时成绩及品德表现相结合的录取方法。这个方法的推行能够促使重视学生的素质教育, 录取应参考平时成绩和品德表现, 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第三, 高校可以尝试脱离高考制度, 进行完全意义上的自主招生, 在高中阶段选拔需要的人才, 实现与高中的直接合作, 逐步实现高校自主招生的多元化尝试, 将自主选拔、高考双向选择与德育评价指标等结合, 为高校在招生方面提供更多的渠道和更大的空间。第四, 考试科目的设置及各科的考试内容将在考查考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 向能力和素质的考查倾斜。尤其是综合科目将增加对考生运用多学科知识分析与问题能力考查的分量。 各科考试命题将更灵活, 以往的应试教育和死记硬背的学习将不适应高考的需要。

2.2借鉴国外经验, 尝试全面改革。

国外高校的招生制度与国内的招生情况存在本质上的差异, 长期的人才培养模式值得我国高校招生制度改革的借鉴和学习。首先, 国外高校采取的“宽进严出”的考试方法, 并且都取得比较成熟的经验。我国高校招生制度改革可以进行这方面的尝试, 可以选择一些试点院校进行改革尝试。这些院校要试行“宽进严出”的方法, 实行弹性学制和中期淘汰制。这些制度的试行, 可为探索更科学、合理、可行的招生制度积累经验。在2014年, 我国广西将对高职高专招生录取进行改革, 在招收高职专业的民办高等院校试行注册入学, 民办高校可以让未被录取的考生申报该校注册入学, 根据考生的高考统考成绩和高中毕业会考成绩择优录取。其次, 借鉴国外的招生入学原则。历史悠久的英国高校招生一直采用各地区平等招生的原则, 美国哈佛高校的政策明确表示不对任何特定的学校、社区、州或国家设置配额。我国的高校招生制度也考虑到学生的平等入学原则, 尽可能减少各地区的招商分数差异。同时也要借鉴高校对人才的多方面的评价原则, 考虑到在高中阶段学生的社会参与、在课外活动领导才能等表现。

综上所述, 高校招生制度的改革迫在眉睫, 今后改革的方向, 就是要突出高校招生工作的公平、公开、科学、多样与灵活、重视能力和素质考核等特点。在实施改革制度的过程中要尝试多元化模式, 改革录取制度;借鉴国外经验, 尝试全面改革, 最终保证高校招生制度改革促进高考制度改革, 中学阶段的素质教育改革, 为我国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提供助力。

参考文献

[1]柴永香, 傅海伦.我国高校招生考试制度改革研究及其内容分析[J].中国成人教育, 2013 (11) .

[2]陈敏.中外高校招生制度比较研究[J].教育发展研究, 2004 (12) .

招生制度改革 篇8

一、内容与方法

内容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高考制度与教育的关系、高考制度的功能与影响、高考改革的价值与观念、高考改革的速度与条件、高考模式与文化国情、高考公平与效率、高考改革的矛盾与困境、高考移民与移民高考、自主招生与大学联考、高考志愿填报的设计、高考命题与加分政策、高考名额分配与高校分布、高考改革的理性反思、高考改革的独统之争、高考机构与考试立法、高考改革与科举的历史启示、高考的历史记忆与个人发展等。

该研究以高校招生制度(又称“高考制度”)为研究对象,基于政治、社会、制度、文化、考试、教育、法律等多维视角,注重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定性与定量相结合,运用制度分析法、文献分析法、实际调查法、比较研究法、历史考察法、数据统计法等研究方法,从宏观、中观与微观三个层面,理论上廓清我国高校招生制度的发展与存在的问题,历来改革方案的利弊得失,以及世界发达国家及地区的高校招生制度的优点,实践上通过政策建议与试点实验,突出高考改革的科学性与可行性,最终力图构建符合社会发展和国际发展趋势的高校招生制度,以促进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更好地发展。

二、结论与对策

(一)高考改革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

高考制度是关系到我们国家整个教育系统乃至社会和政治稳定的一个重要的制度,可以说是中国最重要的国家考试制度,应该充分认识高考改革的难度,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系统工程。应该明确,统一考试制度并不是计划经济产物,而是招生考试发展到一定阶段或者高级阶段的产物。高考改革存在许多两难问题,改了这头实际上另外一头出现更大问题,比如统一考试和选拔专才问题、考试公平与区域公平的问题(也就是倾斜的高考分数线问题)等等。总之,研究高考改革的时候应该考虑到它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难度非常大。不是说改革以后就好了,把它推倒就可以解决问题,没那么简单。比如实行多年保送制度实际是为高考改革开一个口子,原来说3%招生名额,结果出现弊端有目共睹,前年缩减回来,提高条件,压缩比例。但保送生制度的存在是一个参照系,保送制度虽然口子开得很小,但大家可以不断与考试选拔进行比较,有比较才有鉴别,看看没有刚性的标准的情况下人情、关系、权势能够介入到什么程度,就此而言保送生制度又有其存在的价值。因此,高考改革的难度很大,一定要在全面研究和长期规划的情况下慎重推行。

(二)高考改革应把握全局观

高考是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之间的衔接点和关节点,参加高考是中国学生从高中晋升到大学的一个关键步骤,因此高考历来不仅受到中学校长和师生的重视,而且是高等教育和整个教育界乃至全社会关注的一个热点。作为中国的一项基本教育制度和复杂的系统工程,高考改革具有相当大的难度,往往是牵一发而动全身。高考实行多年以后利弊得失充分显露,使得近年来改革高考的呼声日渐高涨。在社会各方面和舆论的强大压力下,高考从内容到形式都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然而,有些改革却不能尽如人意,经常是改了一方面的问题,又出现了另一方面的问题,甚至改来改去又基本上回到了原点。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原因之一是对高考改革的难度和复杂性认识不足,对高考改革中的两难问题不够了解。而要避免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使高考改革积极稳妥地进行,就必须把握高考改革中的全局观。课题组在研议高考改革时不可攻其一点,不及其余,对一些两难问题应兼顾两端,掌握平衡点,把握全局观,尽量避免改革中的失误,使高考制度继续为高校选拔人才、维护社会公平发挥出积极的作用。

(三)高考改革需理性认识、稳步推进

高考改革关系到国家创新人才的培养、学生健康成长,而且关系到社会公平的维护、高等教育资源的分配,涉及到宏大的社会利益再分配问题,关系到维护我国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高考制度是社会的减压器,它事关千家万户的安居乐业、事关国家的长治久安、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顺利实现。高考虽然有许多积极作用,但作为一种大规模统一考试,也有它的局限性,有不少消极的影响,特别是对中小学教育产生一些负面的影响,如中学只抓智育而忽视德育和体育,片面追求升学率,学生学习压力过大、负担过重,且近视率攀升、体质下降,影响求异思维和个性发展,学校办不出特色等等。但总体而言,高考是适应中国国情的国家教育考试制度,高考制度必须坚持,高考改革势在必行。高考改革本身的复杂性与艰巨性,不同利益群体的相关诉求,导致高考改革举步维艰,因此高考改革任重道远。但无论难度有多大,还是要集思广益,积极稳妥推进高考改革,使高考制度与时俱进,为科学公平选拔创新人才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四)文化国情决定高考模式

高考制度的发展和改革,必然要受到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的制约,十分典型地体现出高等教育的基本规律。高考是传统文化遗传和现实社会环境的产物,其改革受文化国情的制约特别明显。有什么样的文化,就有什么样的招生考试制度;有什么样的社会环境,就有什么样的招生考试方式;有什么样的国民,就有什么样的招生考试模式。如果美国的文化跟中国的文化差不多,如果美国社会都是由类似于“虎妈”蔡美儿那样高度重视子女教育的华人组成,那么很可能美国的高校招生考试也会演变成跟中国的高考类似的制度。影响中国高校招考改革的文化因素,既有追求或崇拜考试公平的文化传统,也有依托人情、好走关系的传统习惯,但最主要的还是的教育价值观。受历史上重视教育、读书至上传统的影响,现今多数中国人都有高度重视甚至过度重视教育的观念,除非万不得已,多数父母一般都不愿让孩子失去升学机会。因此,中国社会大众普遍希望增加优质高等教育资源,最希望名牌大学能够扩招。然而,高考的竞争、受高等教育机会的竞争归根到底是社会地位的竞争。社会永远是分层的,社会职业也永远是分层的,当多数或所有适龄青年都有机会接受高等教育的时候,社会便可能从重学历变为重“学校历”了。这是水涨船高的结果,也是学历社会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规律。

(五)异地高考应因地制宜

异地高考是招生考试的中国难题,或者说是中国高校招生考试改革中特有的巨大难题。其他国家和地区很少面临异地高考这样的困境,只有在中国这么一个人口众多、幅员辽阔、各地区经济和文化教育水平差异很大,且户籍管理严格、高校招生报考又与户籍挂钩的国家,才会出现这种特别棘手难题。目前,全国绝大部分省市都已经出台了异地高考方案,但是各个省市之间的方案的差别很大,这有它必然的原因。不同省区接受的流动人口和高考移民的指向不一样的,异地高考方案当然也不一样。此外,异地高考还牵涉到城市承载能力等问题,像北京、上海是特大城市或者超大城市,人口、交通、环境的承载能力不得不考虑。因此,异地高考关键在这个“地”字,因为中国各地的优质教育资源差别太大,基础教育水平落差也很大。各地情况差异很大,移民和考生流向甚至完全相反,制定异地高考方案也非常复杂。中央可以提出改革要求和政策指导,但很难规定严格各地的条件,具体方案只能由省级人民政府出台。如果国家硬性提出一些规定,而异地高考矛盾巨大的省市却落实不了,其结果必然是有令不行。因此,解决异地高考问题只能分类指导,因地制宜。

(六)统一高考无以取代,自主招生值得探索

无论高考如何改革,统一考试的主体还是无法动摇。从高校招考的历史演进来看,实行统一考试已成为许多国家高校招生制度发展的大趋势,只是各国大学如何采用统考成绩作为招生录取的依据有所不同而已。世界各国因政治、经济、教育发展水平、文化传统不同,在高校招生考试制度选择上各有差异,但无论是采用高中毕业考试成绩,还是另行举办招生考试,统一考试已成为许多国家或地区大学入学的重要环节。现行高考制度有其产生的必然性和存在的合理性。如果高度重视甚至过度重视教育的文化传统没有改变,如果重人情与关系的社会风气没有改变,如果诚信体系没有真正建立起来,统一考试将仍然会是高校招生录取的主要依据。其实,统一招考是招生考试发展到较高阶段的产物,时过境迁之后,再回到各校单独招考既无必要,也很困难。高考改革的终极目标,并不是改成各高校单独招考,也不见得是以美国高校招考模式为依归,而是探索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有自身特色的招考制度。高考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统考为主、能力测试、多元评价、分类招生的高校招生考试制度。因此,高校自主招生在现阶段仍然值得探索。

(七)必须建立以统考为主的多元招生考试制度

有论者出于对“应试教育”弊端的深恶痛绝,对高考制度进行激烈的抨击,认为高考阻碍了素质教育的推行、阻碍了基础教育的改革、阻碍了创新人才的培养,必欲除之而后快。有论者则提出应模仿美国的大学招生方式,以“三合一”的方案代替目前的高考模式,既看高考考分,又看高中成绩,还看社会活动、文体活动、公益义工等德行表现和成长记录,以综合成绩来决定录取是否录取。确实,理论上这样录取最为全面、更加理想,但实际上在目前的中国却很难做到。因为国情不同、文化传统不同,移植美国的招生方式需要有相应的制度环境和文化土壤,否则就会水土不服,无法生长。而实际上,若没有高考的把关,中国的教育和社会问题可能比现在的应试问题更为严重。由于中国独特的传统文化,许多情况与西方国家不相同,因此在高校招生考试方面没有现成的模式可借鉴。现阶段的中国,统一考试还是适应国情的招考办法,应在坚持统一高考的基础上不断改革,逐步建立起全国普通高校招生统一考试为主,与多元化考试评价和多样化选拔录取相结合,政府宏观指导、调控,高校自主招生、自我约束,社会有效监督的高校招生考试制度。

(八)维护高考秩序必须加强考试立法

有考试就可能有作弊,即使作弊行为可以杜绝,作弊的念头和心理也不可能消亡。防止考试作弊,除了加强正面教育以外,采取技术措施以外,还需从法制上加以防范。在防止考试舞弊的技术方面,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永远会上演高考安检制度的猫鼠游戏。要遏制大范围的作弊,只有从制度设计和立法方面来着手。一部中国考试史,就是制度与人较量的历史、法治与人治的角力史,或者说是一部考试作弊与反作弊的历史,是少数人挖空心思实施作弊与制度设计者绞尽脑汁防止作弊互相较量的历史。严肃法纪,惩处高考舞弊案件,是维护高考制度权威性和公正性的必要措施。公平公正是考试制度的灵魂,而考试违纪是对考试程序公平的严重挑战。为了规范考试行为,维护考试秩序,保障考试安全,保护参与考试的公民、社会组织的合法权利,必须制订考试法。

(九)高考贵在提供公平竞争机会

为什么高考在中国会受到举国上下的高度重视?主要是因为高考提供了可贵的公平竞争机制,人们都很珍惜这种公平竞争的机会。考试选才遵循的是能力本位原则,主要是通过测量“才”来决定去取,才学是考试的基本元素,因此考试自古以来就有“量才尺”的说法。现行高校录取形成主要取决于高考成绩的状况有其客观原因。由于实际很少考虑考生的平时表现和学业成绩而凭高考分数高低依次录取新生,“文革”前高考曾被指责为没有坚持政治方向和以学生为敌等等,并导致1958年和“文革”中停废统一高考。然而,取消考试,实行推荐上大学后,“走后门”成风,高教质量严重下降,其恶果大家至今仍记忆犹新。实行高考制度有其弊病,但不用高考制度必将造成更大的祸害。理论上说考试不一定是最好的选才方式,实际上却找不到更好的可操作的公平竞争方式,而考试的办法至少可以防止最坏的情况出现。1977年恢复高考后,在所有高校招生考试文件中差不多都有“德、智、体全面考核,择优录取”这一条原则规定,可实际操作下来,很自然地就演变成目前这种以分取人的状况。因此,在重人情、关系、面子的中国传统文化环境中,发展到以高考分数为主要录取依据,反映出一种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现实。

(十)高校招生名额分配应分层调控所谓分层调控,即根据高校的办学水平与层次采取不同的方式进行调控

鉴于当前的高考平均录取率已逼近80%,高考竞争的实质已转为对以“985工程”大学及“211工程”大学等为代表的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的竞争。因而,高校招生名额的调控应以“985工程”大学为主,“211工程”大学次之,省属及其他高校再次之。具体而言,“985工程”大学的名额分配调控,应秉承精英办学的理念,在严格控制招生规模的同时,克服本地化招生倾向,把全国最优质的高等教育资源办成名副其实的全国性大学甚至世界性大学,主要通过自由竞争和划分一定比例的民族与地域性(含贫困区、山区及农村乃至国际生等)生源的方式分配招生名额。“211工程”大学的名额调控,可以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为导向,允许较高比例(不宜超过40%)的地方化招生,但应注重生源多样性,最好按比例明确分割。省属重点及其他一般高等院校,则可完全以服务地方为主或以自身办学定位及生源情况,完全自主地分配招生名额。如此,其利有三:一是确保国家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的效益最大化,利于培养拔尖创新人才;二是以较优质的高等教育资源满足地方经济发展人才需求的同时,也较公平地满足广大考生的升学竞争需要;三是完全自主分配名额的省属及一般院校,利于高等院校的特色化与多元化发展,利于形成一个层次有致、类型鲜明、丰富多样的高等教育生态系统。

(十一)教育部直属高校应分布至所有省区

为了促进教育公平,缩小区域间高等教育发展差距,国家开始逐渐重视部属高校生源计划投放的合理性与公平性。多年来,随着高考竞争的加剧,以及几个直辖市与一些人口大省或高考大省重点高校录取率差距的加大,高考的录取分数线向某些省区尤其是京、津、沪等几个主要城市倾斜,由此也引发了越来越多的议论与关注。特别是1997年以后,“倾斜的高考分数线”问题的争论,质疑和辩护的双方,言词都十分激烈,甚至是十分情绪化的抨击。这是最近几年来每年必须面对一次的老问题,几乎每年在全国人大和政协两会上,都有关于统一高考分数线或者调整重点大学录取名额问题的提案。而近两年,与此相关的异地高考、“高考移民”问题更是成为舆论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一些论者认为,过去倾斜的高考分数线、现在重点高校招生指标不均衡是中国教育的“最刺眼的不公”或“最大的不公”。而目前教育部为解决高校招生区域不均衡的问题,所采取的一系列举措,包括省部共建地方高校、拿出东部更多的名额给西部地区等,都无法明显缩小各省区之间的差异。课题组认为,在不扩大“985工程”大学的情况下,要真正缩小各省区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的不均衡状态,减少各省区重点大学录取名额的差距,在没有教育部直属高校的省区设置教育部直属高校是一个值得考虑的政策选择。

(十二)高考仍是社会下层实现向上流动的主要渠道

招生制度改革 篇9

一、招生制度改革促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实践举措

(一) “幼升小”划片招生, 促进小学教育公平均衡发展

小学划片招生源于上个世纪, 划片标准至少是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划分范围。当初教育行政部门相关工作人员了解该区域有多少居民, 多少适龄儿童, 然后依据学校周边人口数量大致划定区域。当初划定区域时还有个原则, 为保证学生上下学安全, 划分时尽量不越过城市主干线。此外, 在小学布点时, 教育部门尽量按照保证居民500米范围之内有一所小学布局, 这也跟划分范围息息相关。近年来, 因为城区改造、新楼盘建设、学校建设变化等, 全区都面临在之前划分基础上重新调研进行微调。划片招生、就近入学中的就近指的是相对就近, 不是指绝对地理位置的远近。为此, 我区根据学校布局、办学规模大小、片区路段辖区内义务教育阶段学龄人口分布以及楼盘新建情况, 重新确定了招生范围, 合理调整了城区学校服务路段。

(二) “小升初”就近入学, 促进初中教育公平均衡发展

1. 合理划定招生范围。

区教育行政部门在上级教育行政部门指导统筹下, 根据适龄学生人数、学校分布、所在学区、学校规模、交通状况等因素, 按照就近入学原则依街道、路段、门牌号、村组等, 为每一所初中合理划定对口小学 (单校划片) 。对于城市老城区暂时难以实行单校划片的, 则按照初中新生招生数和小学毕业生基本相当的原则为多所初中划定同一招生范围 (多校划片) 。优质初中也同样纳入多校划片范围, 不搞特殊政策。

2. 有序确定入学对象。

区教育行政部门充分利用全国中小学生学籍信息管理系统组织实施小升初工作, 严格实行“一人一籍、籍随人走”, 提高学籍管理信息化水平, 为小升初学生登记、随机派位及遏制学生无序流动等提供基础性保障。

单校划片学校采用对口直升方式招生, 即一所初中对口片区内所有小学毕业生入学。多校划片学校, 先征求入学志愿, 对报名人数少于招生人数的初中, 学生直接入学;对报名人数超过招生人数的初中, 以随机派位的方式确定学生。随机派位工作由区教育行政部门统一组织, 邀请相关单位和家长代表参与。

未在户籍所在片区小学就读的学生, 如申请升入户籍所在片区初中, 由区教育行政部门统一受理、审核, 统筹安排到规定的公办初中学校就学, 民办学校一律不安排, 确保了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公平享受初中教育的“同城待遇”。

3. 规范办理入学手续。

区内初中新生入学手续办理工作在同一时段进行。学生及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持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规定的有效证明, 到拟升入的初中或县级教育行政部门指定的地点办理入学手续。

区教育行政部门及时汇总入学手续办理信息, 对实际办理入学手续人数超出或不满计划数的学校, 及时进行必要调整。

(三) “初升高”双轨并举, 促进高中教育公平均衡发展

普通高中招生的“两轨并举”制度, 是指普通高中“联招考试”和“指标到校”两种招生考试方式同时并行的制度。

1.“联招考试”。

普通高中“联招考试”要坚持综合评价、择优录取的原则。学业考试成绩和综合素质的评价结果都是普通高中招生的主要依据。“联招考试”由市教委统一部署, 统一组织, 统一命题, 统一考试, 统一阅卷, 统一划定最低录取线;市级重点高中和“联招”高中按考试成绩, 从高到低择优录取。

教育行政部门根据招生计划, 参照报考学生的学业考试成绩和综合素质评价结果, 按照差额投档的原则, 分批录取。在招生过程中, 避免将综合素质评价结果简单转换为权重作为录取依据的做法。

各高中学校根据报考学生的学业考试成绩和综合素质评价结果, 确定学校招生标准并进行录取;对体艺方面的特长生, 学校可组织专门委员会加试。组织加试必须经地方教育行政部门批准, 加试内容应主要考查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以及综合运用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如参照学生初中阶段的研究性学习成果, 采取面试、答辩等多种形式进行。

2.“指标到校”。

教育部《关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初中毕业考试与普通高中招生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要求:“各地应依据本地区实际情况, 在确保公正、公平的前提下, 积极探索、试行优质高中部分招生名额分配、优秀初中毕业生推荐等多样化的高中招生办法, 以促进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校均衡发展。”为此, 渝北区在实行“联招考试”招生制度的同时, 贯彻执行教育部和重庆市普通高中招生改革政策, 从2009年开始尝试推行优质高中部分指标到校、优质高中自主招生的政策。优质高中指标到校、自主招生的办法是, 首先经过渝北区学业质量抽测性统一考试, 选拔70%的初中毕业学生, 由各优质高中按照学生志愿, 以考试成绩依据, 从高到低择优录取, 从而较大程度地保证了本区优质高中的优质生源。

二、招生制度改革促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基本经验

(一) 做好“三个调研”, 夯实基础教育公平均衡发展的基础

一是开展“学情”调研。根据重庆市政府、市教委相关文件精神, 区教委组织开展了对本区辖区内适龄儿童、小学毕业生人数、户籍、实际居住地等基本信息的基础统计和专题调研, 做到心中有数。二是开展“民意”调研。召开了涉及城市热点地区龙溪、回兴、两路片区中小学招生座谈会, 征求了学校意见、街道意见, 并从多种途径征求了部分家长的意见, 走好群众路线。三是开展“经验”调研。由于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招生政策有重大调整, 渝北区没有贸然开展, 而是采取多种方式调查了解主城其他区县的经验和作法, 借“他山石”以“攻坚”。

(二) 落实“三项责任”, 强化基础教育公平均衡发展的职责

一是履行“主体”职责, 做好职能部门的工作。区教委在前期调研基础上, 认真贯切《重庆市义务教育条例》、《渝北区进城务工人员女安排办法》等法规和政策文件精神, 形成《重庆市渝北区中小学招生工作方案》, 提请各方讨论。二是履行“协调”职责, 争取其他部门的支持。区委、区政府分管领导主持召开渝北区中小学招生工作专题会议, 召集区人大、区政协、区信访办相关同志及全区各街道分管教育的领导, 对今年中小学招生工作进行专题研究。通过会后的再调研、再修改, 区教委细化了《重庆市渝北区2013年中小学招生工作方案》、《渝北区2013年义务教育阶段招生工作宣传方案》、《渝北区2013年义务教育招生工作应急预案》, 进一步明确了招生工作的基本原则和实施办法。三是履行“汇报”职责, 争取区委区府的领导。全区中小学招生工作一度时间成为全社会高度关注的热点问题, 区教委主动向区级“四大班子”领导汇报, 受到区委、区政府的高度重视。有关初中招生工作意见经区政府常务会研究原则同意, 其后又经区委常委会审议通过方予实施。

(三) 加强“三类宣传”, 营造基础教育公平均衡发展的环境

在全区相关小中学招生文件下发的基础上, 区教委制定了招生工作宣传预案, 切实做好各种宣传。一是做好街道和社区宣传。区教委积极与城区街道和社区领导、干部并通过他们与社区群众沟通, 提前作好宣传、解释工作。所有街道、社区甚至部分楼盘均传达了有关“免试招生, 划片招生, 就近入学”及入学“三对口”等招生办法。二是做好学校宣传。区教委制定《渝北区2013年中小学招生宣传提纲》, 分发到各学校。各学校按照要求, 深入镇街, 深入社区, 深入楼盘, 深入学生家庭, 把“阳光招生”政策及实施办法宣传到千家万户, 做到家喻户晓。三是做好咨询宣传。根据工作预案, 落实责任, 逐级开通了咨询热线电话, 答疑解惑, 及时掌握并妥善处置实施工作中出现的个别特殊问题。

(四) 下足“三大功夫”, 谋求基础教育公平均衡发展的实效

一是下足小学招生工作功夫。全区小学招收新生多年来实行“三对口”操作办法, 积累了比较丰富的经验。工作重点是严格按照调整后的学校服务路段划片招生, 做好个别学生家长的说服解释工作。对进城农民工等类型流动人口随迁子女入学, 采用分级管理, 区教委管理直管学校, 各教管中心管理辖区内小学校, 全力安排适龄儿童入学。二是下足初中招生工作功夫。已经在本区小学就读的学生, 按照“三对口”原则并结合“中小学校对口”, 采用“大片区, 小路段”方式, 就近安排入学。原在区外小学就读的学生, 区教委竭力扩大公办学校资源, 尽力满足进城农民工随迁子女、城市建设中拆迁户子女, 配住廉租房、公租房等流动人口随迁子女在公办学校平等接受义务教育。三是下足高中招生工作功夫。在试行指标到校、名额分配、推荐等招生办法时, 坚持严格程序、公开过程, 取信于民, 防止走后门的现象。

(五) 坚持“三项制度”, 落实基础教育公平均衡发展的保障

基础教育招生制度改革通过制度建设来体现公正、公平、公开, 应实行严格的公示制度、诚信制度、监督制度和评估监控制度等, 杜绝腐败现象。

1. 公示制度。

小学、初中划片招生路段与普通高中招生制度改革方案, 包括初中毕业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内容、方法、程序, 考试费用的收支, 以及多样化的普通高中招生办法等, 应提前向社会公示, 征求意见, 接受社会监督。要加大宣传力度, 争取社会各界对改革的理解与广泛支持。

2. 诚信制度。

建立小学新生户口核查、进城务工人员子女信息公布、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综合素质评价和普通高中招生录取的诚信机制。参与命题、审题、阅卷、综合素质评价、招生录取的有关人员, 要签订诚信协议并建立诚信档案;同时要采取有效措施, 督促有关人员严格履行诚信责任和义务。

3. 监督制度。

纪检监察、教育督导、教育行政等部门对小学划片招生、进城务工人员子女信息、学业考试、综合素质评价及普通高中招生录取工作, 包括考试费用的收取与使用等进行监督, 实行领导责任制。同时应有相应措施, 实行社会监督。学生、家长、教师和其他社会人士对于户籍信息、学业考试、综合素质评价及普通高中招生中可能危害公平、公正的现象和行为, 或者对结果存在异议的, 可向区教育行政部门投诉, 区教委应给出书面答复。

招生制度改革 篇10

(一)高校招生宣传概述。高校招生宣传就是指一些计划招生的高校向考生及其家长宣传自己学校的办学特色及办学实力,当然这其中的宣传手段也包括很多种,例如报纸报刊、新闻广播以及互联网媒体等宣传途径,高校利用多种宣传手段来使自己在各个高校的招生宣传竞争中脱颖而出。其中宣传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向考生和家长宣传有利于体现学校办学实力的各项指标。例如学校现有的教学条件、师资力量以及校风校纪等,这样不仅可以让考生及家长对学校有深入的了解,也可以增加考生和家长对学校的认可度。第二,可以介绍一些家长感兴趣的问题。例如学校的奖学金政策、历年的招生情况以及往届毕业生的就业情况。这些都是考生和家长们在选择报考院校时的首选的需要考虑的问题。第三,向家长及考生们介绍学校的招生制度和招生规定,让家长及考生们对报考流程有清楚的认识,这样可以增加学校的可信度,为考生及家长带来切实的报考保障。

(二)高校招生宣传制度的重要作用。想要保证一所高校有良好的生源,就必须要做好高校招生的宣传制度。以前,考试们往往是等待考试成绩出来以后,直接根据自己的分数选择报考院校。长此以往考生们就会发现自己缺少对报考院校的了解,甚至出现所报专业不符合自己的学习兴趣和不适应院校环境等问题。所以在这样一个报考问题的面前,高校的招生宣传就显得尤为重要,高校不仅可以通过招生宣传来提升自己的实力和知名度,也可以给考生最专业的报考指导,让考生们在选择院校的时候避免手忙脚乱的现象。同时随着全球化经济的发展,教育在各国之间的竞争也越来越大,为了避免考生资源外流,高校招生宣传也必不可少,合理的宣传可以增强自身高校的竞争力,也为考生提供了更多更好的选择空间,可以吸引考生及家长的眼球。另外,国内的很多高校都在争创一流的高校口碑,所以优质的生源也是提升高校口碑的方法,而良好的宣传就是优质生源的保证,所以高校的宣传制度在各个高校的竞争之间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二、高校招生宣传制度改革创新策略

(一)招生宣传工作必须遵从的基本原则。报考对于每一位考生的整个人生都有至关重要的影响,所以高校在开展招生宣传工作的时候,应该遵守招生宣传工作的基本原则。首先,要坚持指导性和服务性的原则。高校每年的招生宣传工作不仅是学校的一项重要工作,同时也是高校招生部门的一项重要工作,在宣传的同时不能只考虑宣传所带来广告效应,也应该多从实际出发,本着为考生服务的原则,为考生提供最专业的报考指导,多为学生们考虑。其次,要遵守实事求是的原则。在宣传工作开展的过程中,要本着自己学校的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宣传,不得夸大和虚报学校的具体情况,更不能为了加压竞争对手,而对其进行恶意抹黑。应该本着学校真实具体的情况为考生们提供最准确的指导,不让考生们的未来和前途受到影响。再次,经过遵循宣传制度经常性的原则。高校的声誉不是一气呵成的,更不是每年的一次突击宣传就能满足的,而是一年一年慢慢积累下来的,所以要建立起宣传制度经常性的意识,让它慢慢的成为一项日常工作。最后,要遵守针对性和全面性相结合的原则。在开展招生宣传工作的时候要注意有重点,有针对性的宣传,要用最少的投入取得最大的回报。

(二)高校招生宣传的研究和探索。第一,改进招生计划和招生政策的公布方式。过去我省在招生信息发布的时候多采用纸张媒介,相对于具有规范性和权威性。但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发展,关于招生计划和招生政策的公布方式也应该多样化,例如采用光盘、电子版等模式,让学生们获取信息的方式更加便捷迅速。第二,高考信息的公布。应该在现有的公布内容上,增加报考人数、招生人数等内容,有利于考生们更加准确的获取信息,更好的制定报考计划。第三,分专业公布每年的报考人数。考生们在报考的时候往往会考虑自己所报专业的就业前景,所以,如果分专业的公布报考人数,有利于考生更直观的考虑每个专业的发展前景,不是一味的考虑大城市而过分忽略一些冷门专业,让考生们的就业前景更加光明。同时应该公布近三年内的高校录取信息,这样不仅能够让考生们有更加准确的定位,也可以让高校提高生源质量。

(三)招生宣传战略体系构建。随着招生改革制度的不断完善,招生宣传工作显得越来越重要。因此,构建相应的招生宣传战略体系也是一项必不可少的工作。首先,可以将学校的分散性宣传统一在一起,放在最大的宣传平台上,这样有利于实现价值的最大化。其次,要从学校的全局角度出发,带领学校的招生宣传工作。最后,可以将招生宣传作为一项长期工作,慢慢积累学校的知名度,带来更多的生源。目前,关于各个领域的战略体制构建已经逐渐深入,所以,高校的招生宣传工作也应该借鉴其他领域的战略体系构建,得到更好的发展。

(四)促销理论在高校招生宣传中的应用

目前,高校之间的生源竞争日益激烈,在高校的宣传招生中可以借鉴企业的促销理论。企业的促销理论无非就是广告、销售促进、人员推销和广告宣传。所以高校在宣传招生的过程中应该应用企业促销中的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制度详细的招生策划管理,第二,要合理的选择宣传方式和宣传工具。在校园内开展适当的文化宣传活动,增加学校的知名度,在社会中利用网络和纸张媒体增加学校的招生宣传力度。第三,加强招生人员队伍建设。要求招生人员具备专业的知识和技能,同时要有良好的工作作风和品格。

参考文献

[1]王蓉晖.促销理论在高校招生宣传中的作用[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9).

[2]王谦.地方高校招生宣传战略体系工程模型构建[J].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5,17(7).

招生制度改革 篇11

关键词:改革高考招生制民办高职院校对策思考

现行高考招生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唯分数论影响学生全面发展,一考定终身使学生学习负担过重,区域、城乡入学机会存在差距,中小学择校现象较为突出,加分造假、违规招生现象时有发生[1]。因此,必须改革入学考试的方式和内容,增加考生的自主选择权,保证高考的科学性和规范性[2]。2013年11月,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将高考招生制度改革作为一项战略任务,进行了顶层设计和全面部署。改革的价值取向是,通过高考招生制度改革促进高校优化人才选拔标准和评价方式,科学选拔各类人才;引导基础教育深化改革,促进学生健康发展;促进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平等,维护社会公平公正。

一、高考招生制度改革彰显选择性教育理念

浙江省作为全国高考招生制度改革试点地,于2014年9月颁布高考综合改革试点方案,目前已取得初步成效。浙江省高考改革凸显了“选择性教育”的理念[3],其核心在于为学生选课程、选考试、选专业、选学校提供更多机会,使招生公平从现有的程序公平、机会公平进一步走向内容公平。对考生而言,可以自主选择全国统一高考、高职院校单独考试、高职院校自主招生、“三位一体”招生等四种考试招生模式;可以自主选择考试科目、时间;在统一高考招生时可以按“专业+高校”方式选择填报多所高校;在高职自主招生中,可以一档多投并在多所拟录取高校之间选择。可以看出,选择性教育理念强调把更多选择权交给学生和学校,核心价值取向是引导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这样一来,学生在学校及专业选择上既能更好地满足社会需要,又能符合自身的兴趣爱好,真正体现了按需培养原则,从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二、高考招生制度改革给民办高职院校带来了新挑战和新机遇

随着高考招生制度改革的全面推进,高职院校招生将发生六大变化:一是评价方式由唯分数论的“考试成绩”变为“文化素质+职业技能”;二是招生模式由统一高考招生单一选拔模式变为统一考试招生、高职提前招生、单独考试招生、“三位一体”招生等多类型、多元化选拔模式;三是评价时间由考后选拔变为评价选拔标准提前公布;四是竞争内容由学校之间的竞争变为专业直接竞争,专业建设压力增大;五是测试形式由文理科两种组合变为多种组合;六是录取形式由分批次录取变为平行志愿投档。这种变化给本就在夹缝中生存的民办高职院校带来新的挑战,突出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办学定位无所适从。本次改革区分职业院校以培养操作型、技术型人才为主,普通高校以培养学术型人才为主。面对这一重大教育改革,民办高职院校继续走“学术型”高考招生的老路子得不到政策的支持;但走“技术型”高考招生的新路子,又缺乏经验借鉴,只能“摸着石头过河”。而且在培养“技术型”人才的过程中,理论素养是否需要培养、如何培养等问题都需重新定位。二是评价方式亟需重建。本次改革要求高职院校考试招生与普通高校相对分开,实行“文化素质+职业技能”评价方式。这要求高职院校必须放弃传统唯分数论的招生评价方式,重新构建既体现本校人才培养目標和规格,又体现专业差异性和特色的“文化素质+职业技能”的评价方式。三是生源结构发生变化。取消本科招生录取批次,考生以平行志愿投档,增加了高校和学生的双向选择机会,但传统“一本”“二本”院校的“挤压式”招生会让民办高校招生基数变小、质量降低,给民办高职院校带来生源数量和质量竞争的新挑战。四是教育资源严重不足。作为普通高校补充的民办高校,软硬件设施离培养“技术型”人才的要求还有较大差距,改善现有的办学场地、实验室、实训室等,既需要大量资金,又要走繁琐的审批程序,给民办高校转型增加了不少的负担。

这场改革给民办高职院校带来巨大挑战的同时,也赋予民办高校更大的发展自主权和政策灵活性,对民办高职院校而言也是一次难得的发展机遇。民办高职院校可以抓住“一本”和“二本”院校重新洗牌的机会,充分发挥办学自主权,创建适应市场、适应社会的人才培养模式,大力发展特色专业来吸引考生,就有可能利用这次改革机会脱颖而出,发展成为地方名牌高校乃至全国名牌高校,否则将被淘汰。因此,民办高职院校要主动抓住这次改革和发展机遇,积极深化综合改革,增强人才培养竞争力,全面提升学校的口碑和信誉,推动学校的内涵建设和特色发展再上新台阶。[JP]

三、民办高职院校应对高考招生制度改革的措施思考

(一)转变教育理念,找准办学定位

要坚持以选择性教育思想为指导,主动服务学生的成长成才和区域经济发展。在人才培养上,坚持“分类培养、分层教学、尊重选择、多样成才”的理念,着重培养高端技能应用型专门人才,体现“高等性”和“职业性”。在服务面向上,围绕地区支柱产业发展,打造区域性培养现代高技能型人才的重要基地,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和科技保证。

(二)完善基础设施,夯实办学条件

办学条件已是未来考生选择学校的重要标准之一,而民办高职院校的基础设施存在先天不足。民办高职院校要进一步加大建设经费投入,完善硬件设施,加强实训、实习、见习基地建设,使办学指标达到或高于人才培养的要求。通过在职进修、派出进修、校企合作、吸引高层次人才等措施,建设一支素质优良、业务精湛、专兼结合的师资队伍。营造浓厚的崇尚“工匠精神”的校园文化,更好地彰显培养技能型人才的办学特色。

(三)立足学生发展,深化“分类培养”

加强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研究、教育和指导,并从企业用人第一需求出发,加强产学合作、产教融合和创新创业教育,着力构建“素质引领、校企一体、分类培养”的人才培养模式。针对录取学生多样化的实际,完善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和教学计划,优化学生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素质结构,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效果与社会需求的契合度。

(四)优化专业结构,加强专业建设

新的招生考试制度,考生志愿由“专业+学校”组成,录取不分批次,实行专业平行投档,专业直接面临考生的选择。这迫切需要学校倍加重视专业建设,增强专业的竞争力。要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区域经济为根本,坚持面向行业、企业、社会需求设置专业,并适时调整和更新专业内容;进一步提升专业办学实力,大力建设独具特色的专业,做强王牌专业和龙头专业,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

(五)实行多元招生,优化生源结构

主动融入和主动服务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稳步推进“生源基地”建设,完善招生网络,构建“多元化”招生体系,实现生源结构最优化。制定科学规范的考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和具体办法,完善“3+2”和五年一贯制招生模式,尝试“高职提前招生”和“技能拔尖人才免试入学”模式,积极争取应用型本科招生。

(六)强化专业导向,狠抓招生宣传

招生工作将与专业建设、人才培养体系建设的关系越来越密切。要强化专业导向,明确专业在招生工作中的主体责任,理顺“学院、分院、专业”三者在招生工作中的各自职责。要综合运用现场咨询会、“走进生源学校”活动、热线电话、报纸、新媒体等,多途径、多形式、分专业做好新高考招生政策的宣传咨询和解疑释惑工作,并向考生、家长、社会全方位展示办学特色、就业升学优势、助学优惠政策等,加强考生填报志愿指导,进一步提高生源质量。

(七)完善就业体系,提高就业质量

从机构队伍建设、职业规划服务、就业信息服务、创业指导服务、就业帮扶服务、跟蹤调查反馈等方面,建立一整套完善的就业管理服务体系。完善就业服务精准化,积极开展就业指导,创建帮扶工作机制,更好地实现优质就业。

(八)创新体制机制,注重内涵发展

招生制度改革对学校内部治理结构和管理体制机制提出了新的改革要求。要进行学习制度创新,探索宽口径培养、短学期制、学分制、现代学徒制及订单式培养、校企合作育人、联合培养留学生等多样化的改革尝试;优化院系设置和教学组织,积极创新教学管理机制和学生事务管理机制;大力推进分类教学、分层教学、小班化教学等,全面促进因材施教;加强教育教学质量监控和保障,改善学习效果,促进学生成才成长。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EB/OL].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4-09/04/content_9065htm,2014-09-03/2016-11-02

[2]钟秉林深化综合改革应对高考招生制度改革新挑战[J]教育研究,2015(3)

招生制度改革 篇12

关键词:高考招生,考试制度,改革思路

改革开放30多年来, 我国招生考试制度为学生成才、国家选才、社会公平作出了历史性贡献, 对提高教学质量、提升国民素质、促进社会人才纵向流动、服务国家现代化建设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随着历史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多样化高素质人才的需要, 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便于高校科学选拔人才和维护社会公平公正, 高考招生制度改革势在必行。而高考招生改革受多方面因素影响, 往往是“牵一发而动全身”, 不可能一蹴而就。高校如何应对高考招生考试制度改革, 是值得学习、调研和思考的命题。

一、高考招生考试制度改革, 彰显选择性教育理念

高考招生制度改革强调把更多选择权交给学生和学校, 是要实现教育改革从选课到选考的进一步推进。好的教育, 必然是在学生、学校不断选择中实现的。践行因材施教, 尊重学生的选择权, 给学生提供了多种升学发展选择通道, 在统一高考招生、高职提前招生、单独考生招生和三位一体招生等多种考试招生模式学生可任选。鼓励学生个性特长的发挥, 可自主选择选考科目, 实现“考其所长”、“考其所好”;同时大部分科目有2次考试机会, 降低了一次考试的重要性, 减轻学生学习心理负担, 引导学生朝着全面健康而有个性的方向发展。改革招生录取机制, 取消招生录取批次, 只有本科和专科之分, 淡化高校身份, 这样高校可以在提升办学水平和社会声誉下功夫, 从而吸引质量较好, 数量充裕的生源。试行改革试点的浙江规定, 高校可以根据自身办学定位, 选择不同类型的考试招生模式, 确定是按专业类还是按专业招生录取;高校还可以根据专业培养需要, 研究提出对考生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科目报考要求和综合素质评价使用办法等。学校2017年将按电子信息类 (电子信息工程、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计算机类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数字媒体技术、软件工程) 、中国语言类 (汉语言文学、汉语国际教育) 、工商管理类 (工商管理、财务管理) 、法学类 (法学、知识产权) 在浙招生试点, 根据专业类培养要求, 有设定选考科目两门或三门或不设定选考科目几种方式。这样做, 对考生来说, 可以增加选择专业和学校的覆盖面, 有助于扩大考生选择权。对高校来说, 既保证了专业培养的必需, 又可使符合该专业的生源相对充足, 有利于招生选拔。为适应招生考试制度改革, 高校逐步实现大类招生是发展的趋势。大类招生, 顾名思义, 按学科大类或专业类招生。新生入学以后, 通过1至2年的通识课程学习, 再按学生意愿按选择专业, 分流培养。大类招生培养能拓宽专业口径, 基础更加扎实, 知识面更加广阔, 具有一专多能和适应性强;同时通过1至2年的按大类培养, 可以避免高考填报志愿的盲目性, 有效地延缓学生对专业的选择, 让学生更好地了解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动态和市场就业信息。由于现在的高中生对于大学专业存在一些误区, 有的按专业名称认识专业, 并不了解专业内涵, 混淆专业名称而错报志愿情况屡有发生;有的认为只要是热门专业就业前景就一定看好;有的以为录取分数高的专业就是好专业, 其实一般意义上, 专业没有好坏之分, 只有适合与否。这样学生在专业选择上能更好地满足社会的需要, 同时又符合自身的兴趣爱好, 真正体现了按需培养的原则, 从而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质量。

二、高考招生考试制度改革, 推进综合评价选拔

开展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是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重视与高中课程改革相衔接, 把综合素质评价作为招生录取参考条件, 并将具体使用权交给高校。统一高考招生、高职提前招生、单独考试招生和三位一体招生四类考试招生模式均强调评价选拔的综合性, 推进人才评价选拔从单一向综合转变。前三种模式在改革之前的招生考试中已存在, 下面着重谈谈三位一体招生。它是由高校依有关要求确定统一高考、高中学考和综合素质评价三部分成绩按各自权重, 按比例合成。具体合成比例, 由高校根据学校和专业培养目标确定, 其中, 统一高考成绩占比原则上不低于综合成绩的50%。招生当年提前报省教育考试院备案后, 并在本校招生章程中向考生及社会公布, 按综合成绩, 择优录取。在三位一体招生中, 作为报考条件和初次遴选的主要依据之一, 高校可以从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等级、特长表现情况、选修课程情况、社会实践情况等多方面提出要求, 或纳入综合成绩;在高职提前招生中, 高校将中学综合素质评价作为选拔录取参考, 纳入到综合评价内容;在统一高考招生中, 高校可事先对考生高中阶段综合素质评价提出要求, 作为录取参考。

三、高考招生考试制度改革, 确保公平公正公开

我国高考招生始终坚持以公平为准绳, 长期实行标准统一、内容统一的国家统一高考, 不仅维护考试的公平公正, 满足了社会群众崇尚考试、重视公平的心理, 而且也在很大程度上维护了社会的安定和民族的融合。不能不承认在很长一段时间里, 在我国, 统一高考招生被认为是最公平的制度, 尽管可能不是最好的, 却是最有效的。科学性与公平性是高考招生改革的不懈追求。目前的高考招生制度改革就是要千方百计让所有考生享有平等竞争并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 但统招统考的缺陷是“共性多、个性少”, 这种所谓高等教育机会均等和“一刀切”的做法, 实际上不能满足不同个性特征的学生接受到适合自身的高等教育, 充分感受学习的快乐, 也阻碍了不同个性学生的潜能与智力得到应有的充分开发, 为将来更有效的生活奠定基础, 再加之地域差异、成才环境不同造成的不公平。高考招生制度改革中分类考试或多次考试可以极大地减轻考生的心理压力和负担, 也可以缓解一年一次超大规模、极度紧张的考试所造成的压力, 改变“一考定终身”的不合理现象, 形成“分层分类, 统独结合”的多元录取机制, 让学生的潜能得到更好的发挥, 更加体现以人为本, 以生为本。当然, 分类考试对公平性的要求也更高, 需要建立和完善包括考生、命题人、考务监考人和阅卷人在内的利益相关人员诚信体系, 做到让社会各方面广泛接受, 维护社会公平公正性和安全平稳实施。高考招生制度改革按教育部十公开 (招生政策、高校招生资格、高校招生计划、高校招生章程、考生资格、录取程序、录取结果、咨询与申诉渠道、重大违纪事件及处理结果、录取新生复查结果) 要求及时全面地向社会公开, 使高校招生工作全程在阳光下运行。同时纪检部门全程参与高校录取工作, 设立举报电话, 自觉接受媒体和社会监督, 形成内部监督和外部监督、监督和自律相结合的监督机制和体系, 使高校招生工作始终处于纪检部门全程监督之下。

四、高考招生考试制度改革, 推进高校教育综合改革

上一篇:学生探究能力培养策略下一篇:加强采购监督审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