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测评价指标体系(共12篇)
监测评价指标体系 篇1
在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 党中央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 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全面落实新的科学发展观, 核心在于把经济社会发展真正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 关键在于发挥科技创新在引导和支撑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决定性作用。
科技进步又称技术进步, 是经济学家在研究经济增长理论的过程中提出的概念。技术或科技包括三个方面内容:科学知识、操作对象和工作手段。经济增长理论考察的技术进步与科学技术学考察的技术进步有所不同。在科学技术学中, 技术进步是指科学知识原理的发展, 操作对象 (机器设备) 的高度精确化以及工作手段 (方法) 的改良等, 这是一个意义非常广泛的概念。作为经济增长理论考察的技术进步只是指技术在生产方面应用而引起的经济增长的集中反映, 具体包括: (1) 知识的进展, 主要是知识增加所产生的发明和创造对经济增加所起的积极作用; (2) 资源的重新配置, 即劳动力和资本从效率低的部门转移到效率高的部门; (3) 规模经济, 即扩大企业经营规模所引起的经济效益; (4) 管理水平的提高。
真正认识到技术进步是经济长期发展源动力的还是到了新古典经济学时期。此时的经济学家们已经开始注意了对技术在经济增长中作用的研究。在现代经济发展中, 虽然人们绝不会再怀疑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巨大作用, 但是作为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 技术和自然资源、劳动、资本的表现形式又有很大不同。
一、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综合对科技进步进行研究的有关理论, 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 不同的技术决定了各种要素在经济活动中的结合方式。资本、劳动和自然资源在经济活动中总要按一定比例, 以某种具体形式结合在一起才能形成现实的生产力。而各种生产要素结合的比例及具体形式, 从根本上讲是由技术决定的。一般地说, 技术进步能使其他要素得到节约, 而降低劳动时间和劳动强度是技术进步的最终目的。
(二) 技术进步不断改变劳动手段和劳动对象。劳动手段, 主要表现为生产工具, 尤其是机器设备。技术进步对劳动对象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一是通过改变材料的物理或化学属性, 导致新材料的出现;二是为人类寻找新的矿产资源提供手段。
(三) 技术进步能促进劳动力质量的提高。人类社会的一切技术进步都是劳动力质量不断改善和提高的结果。反过来, 技术进步又会促进劳动力质量的改善和提高。
(四) 技术进步促进了产业结构的变化。在技术进步的作用和推动下, 产业结构的演变和发展趋势为:生产要素不断地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转移, 再由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转移。应该说, 引起产业结构变动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既有要素禀赋变动的原因, 也有人们消费偏好变化的原因, 以及进出口商品结构变化的原因等等, 但最根本的原因还在于技术进步的推动。
二、科技进步监测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为了能够衡量与评价某个地区科技进步的水平和能力, 有必要建立一套全面的、科学的、系统的监测评价指标体系具体来讲科技进步监测评价指标体系主要包括四个方面:一是反映科技投入的指标体系。分为人力投入指标、财力投入指标和装备投入。二是反映科技产出的指标体系。分为科技贡献指标和科技成果指标两个方面。三是反映科技投入产出效益的指标体系。分为经济增长、结构优化、效益提高三个方面的指标。四是反映社会进步的指标体系。分为人口素质环境保护两个方面的指标。由以上四个方面共36个指标构成了科技进步监测评价指标体系, 具体如表1:
摘要:科技进步监测评价指标体系旨在寻求可操作的、定量化的方法, 以衡量与评价科技进步的水平和能力, 它是科技进步研究从理论到实践的重要纽带。本文按照建立指标体系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构建了科技进步监测评价指标体系。
关键词:科技进步,监测评价,指标体系
参考文献
[1].林善炜.中国经济结构战略调整[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3
[2].李剑虹.论科技进步对经济结构调整的作用[J].改革与探索, 2002, 2
[3].郁方.科技进步与中国第三产业的发展[J].广东社会科学, 2002, 3
监测评价指标体系 篇2
日前,三门峡市环境保护委员会成员单位座谈会召开,通报全市环境形势和环保责任目标完成情况,交流意见和建议,总结去年工作,部署2013年工作。副市长高战荣出席会议。
会议指出,各成员单位要持续开展主要污染物减排工作,推进工程减排,强化结构减排,深化管理减排;深入开展水环境综合治理;强力实施大气环境治理,启动机动车污染防治工程和PM2.5监测评价体系,继续对市区、西站区、义渑城区、灵宝道南工业4个区域开展大气环境综合整治,开展清洁家园行动;加快推进生态环境建设;严格环境监管,维护群众环境权益。要落实责任,加大目标督察力度,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工作,确保2013年环保工作任务全面完成。
监测评价指标体系 篇3
关键词:增值评价;教育质量监测;区域教育;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G40-058.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6)10A-0007-05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利用信息技术和先进统计技术,增值评价以其客观、精确的评价理念与技术日益成为学校评价与管理主流。区域开展以学生的全面发展水平为评价依据的增值评价,利用成熟的统计学知识,借助信息技术手段,对影响学校质量发展的生源、规模、经费、办学条件、师资水平等诸多因素进行增值评价,可以客观展现学期或学段内学生的发展情况,让学校注重学生群体发展的均衡性,并在教学过程中关注个体差异,体现教育公平。
一、当前区域教育质量监测与评价的现状与问题
相当长一段时间以来,区域对学校教学质量评价主要是以学生考试分数、平均分、优秀率、中高考升学率等为评价指标。这会让区域内学校过分强调生源质量,关注学生成绩,忽视学生的全面发展,损害教育公平。为了更加科学客观地评价区域内学校教学情况,有些区域在实践中探索新的评价方法。例如,有的将几次考试按照不同权重进行计算并进行综合排名,根据学期初、学期末两次学校排名考查学校的发展情况。有的将评价分成若干核心指标,然后逐项考核,通过对多次评价结果的分析来衡量各学校的进步幅度。这些方法均含有增值评价思想,比单纯依据升学率或学生某一次的成绩考查学校教学质量有了进步。当然这些方法也存在着一些缺陷,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是对学生个体关注较少。上述评价都是将学校所有学生成绩作为一个整体进行计算,不关注单个学生的成绩,也没有将起点不同的学生进行分类计算。因此,因为高分学生对学校排名贡献较大,教师关注更多,导致学校单纯以成绩为依据进行分层教学。
二是没有学校间的比较。上述评价考虑到了学校几个学期内的纵向比较,但很少有与区域内其他学校间的横向比较。
三是评价标准单一。上述评价是在核心评价指标基础上进行分项打分计算的,评价指标体系设立时考虑了占大多数的普通学校和薄弱学校,对于优质学校考虑得比较少,因此评价结果难以促进优质学校的发展。
二、区域教育质量监测增值性评价的实践研究
区域教育质量监测增值评价是在控制区域内学校生源、外部环境、学生家长等因素的前提下,对学校经过一段时间(一个学期和一个学年)发展达到评价指标程度或管理效果的考量。增值评价通过建立每次考试的“正态化分布常模(测验量表)”,追踪每个学生在总体常模中位置,即“入口、出口”的“正态化标准分”的发展变化,来取得学业成绩发展变化的定量、科学的数据;以每个学生进步的幅度即“增值”为基础,通过一系列科学的计算方法,对学校(或教师)的教学效能做出定量评价。区域教育质量监测增值评价体系以学生全面发展为核心,关注学生学业质量、道德品质、行为习惯、身心健康等多方面的发展情况。区域教育质量监测增值评价是实施区域教育科研管理、提高教育质量的有效手段。区域监测推进过程中逐步生成反映区、片、校三级教育发展现状的大数据,通过分析大数据能够获取影响学生发展的相关因素、学校教师发展状况,学生从“入口”到“出口”的发展性变化等数据,为本区域教育行政部门科学决策提供数据支持。区域教育质量监测平台通过提供区、片、校三个层面可测量的、阶段性的教学结果,促使区域和学校构建“教学—监测—分析—改进”的教学内部循环及片区合作交流,使教学改进和评价之间循环往复、不断提升,建立以符合区域教育特色发展的质量保障体系[1]。图1为区域教育质量监测增值评价结构图。
(一)区域教育增值评价的意义及计算方法
区域教育增值性评价是评估区域某一所学校的学生在某一段时间内与另外一些学校的相似的学生群体相比,所取得的相对进步情况[2]。为了定量地测量学生学业的进步幅度,必须要有学生的前测成绩和后测成绩信息。随着学生在校时间的增加,教师会预测学生的成绩能有部分提高。“净增值”是指通过学校教育使学生学习成绩超过预期成绩的部分。因此,只需把前测成绩带入一定的数学模型计算出预期成绩,再用正态化标准分数的后测成绩减去预期成绩,就得到了净增值。区域监测增值评价体系综合学生成绩背景和团体(学校或班级)总体背景两个水平单一变量的影响,建立正态化分布常模,将原始分转化为正态化标准分数,计算出前测成绩水平排名,将全区学生分成N个组,得到增值评价需要的增值、合成增值、预期成绩、学生净增值、团体净增值等指标。最后,通过比较不同学校的增值幅度来评价学校的增值情况。
(二)区域各学校增值评价的影响因素
当前,对区域内学校进行增值评价研究时,大数据的采集都纳入了区、片、校各层面的影响因素。对增值评价影响的因素可以归纳为学生学习背景、教师教学背景、学校育人环境等三个层面。学生学习背景影响因素主要包括学生的家庭环境,如:父母亲的学历、工作性质等,学生的性别、从小养成的学习惯、学习能力及个性、兴趣爱好、思维特点、态度等。教师教学背景包括教师学习经历、性别、个性风格、个人品质、教学风格等。学校育人环境因素包括学校性质(公立还是私立)、学校所处位置(城区还是乡村)、学校在校人数、师生比例、学校硬件、信息化程度、学校管理、校长治校理念等。在以学生学业成绩为评价重要指标的基础上,充分考虑以上学生学业成绩的影响因素,能够帮助学校通过增值评价,更加有效地提高教学和管理质量。
(三)区域教育增值评价的实施方法及策略endprint
1.基于增值评价的同步问卷调查与测试相结合的试卷命制方法
学生在校期间学业成绩一部分是显现的,通过试卷考核进行评价,还有一部是隐性的,要通过教师观察或问卷调查、课题研究推算出来。因此在区域命制试卷时,每一份试卷的最前面应设置与学生学业发展影响因素有关的同步问卷。同步问卷与学校课题研究相结合能够发掘出学校内影响学生学业成绩的相关性因素。因此,在进行试卷命制时,问卷内容要与学科测试内容相适应,问卷内容要服务于测试内容,设置同步卷时要有针对性,当问卷数据和测试成绩出来后要进行大数据分析,共性的问题要作为学校课题进行研究。在进行试卷命制时,设置同步问卷采集学生学业背景、教师教学背景以及学校育人环境等因素,通过问卷与课题研究相结合的方式寻找造成测试分数差异、学生学习分层、区域学校发展不平衡的原因,揭示增值评价的内涵与本质,对区域统一测试的结果做出更为全面的评价。试卷命制时,同步问卷调查与测试相结合不只关注测试的结果,同时也看重学习起点和教学过程,形成的增值评价包含了学业水平及影响学业水平的各种因素,引导区域各学校注重背景因素,促进区域教育质量的提升[3]。表1为同步问卷的基本内容:
2.注重差异,从排序评价过渡到增值评价
目前,学校进行成绩评价分析时,多采用“两率一分”(平均分、及格率、优秀率),通过排序,在考试中排名在前的就评价为优秀。此种评价唯分数论,只与试卷内容及考试标准有关,导致教师在传授知识时局限于考试内容,将内容丰富的课堂教学变成了以排名为主的应试教学,从而使学生的学业负担过重,学生的学习兴趣降低。学校教学质量的提升是一项系统工程,不能局限于对分数的追求,更应该关注学生的健康成长。学校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身心特点、家庭背景、知识结构等,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要多采用增值评价,即在评价过程中要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注重差异,关注学生发展的个性化与多样化。学校差异如同学生发展不同一样是普遍存在的,排序评价对区域内薄弱学校关注较少,这些学校的问题往往被掩盖在平均成绩之下。通过增值评价,能够关注到困难学生的点滴进步,关注到薄弱学校在管理、教学质量提升上的闪光点,对区域教育的均衡发展有很好的促进作用。区域内开展增值评价时,要关注学校的起点和教学过程,对区域内学校通过质量监测平台进行起点、过程及终点的长期跟踪,实现区域内教学质量的跟踪评价,并通过增值评价报告推动区域各校质量提升改进。
镇江市丹徒区教师发展中心根据区域特点研发的增值评价平台可以实现学校群体及学生个体的跟踪评价,学校及学生可以根据需要进行不同指标的跟踪评价、分析比较,便于群体及个体进行教学反思与诊断改进。图2为区内某中学2013级学生从入校到中考成绩标准分的跟踪分析比较。
3.依据课程标准,以多元形式呈现增值评价结果
学生的学业质量发展情况是反映区域学校教育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学生在不同的课程领域表现出来的状态以及在认知领域表现出来的进步程度是评价学业质量的重要指标。长期以来,学业质量评价过于依赖排序评价,将学校和学生分为三六九等,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片面追求分数,不注重分数差异形成的原因及学生因此付出的代价。教师依据课程标准,进行同步问卷调查与测试,强化测试后的诊断与改进,可避免出现只用分数来衡量教学质量的问题。结合问卷采集到学生分数形成的原因,让分数背后的问题逐步显露出来。区域教育质量监测平台将问卷数据化,把分数不能解释的因素用问卷形式呈现,再通过增值评价,以多元形式呈现给学校及学生,体现监测的内涵与本质,让学校及教师做出更为准确的价值判断。
区域教育质量监测平台采用多元形式呈现的增值评价,对每次监测给出的评价报告不再是单一的分数指标排序,而是提供全区各种评价指标,既包括基础的“二率一分”,也包括基于标准分的常模比较,便于学校、教师、班主任、学生根据需要进行组合查询与评价,然后进行相应的诊断与改进。每次区域监测后,都将增值性评价报告反馈给学校。增值性评价报告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基于课程标准的学生认识领域的评价结果,另一方面是基于问卷的背景因素的评价结果。通过向学校及时反馈增值性评价报告,能达到改进区域教学质量的目的。如图3所示,通过雷达图按照英语学科试卷命制双向细目表中知识能力点维度进行评价反馈,有助于研训人员及学校发现某一学科中的某一方面的教学问题,从而进行跟进诊断。
4.遵循服务性原则的评价结果的反馈及使用
区域进行增值性评价时,要充分发挥学校的自主性,引导学校开展自主评价。基于学生和学校发展过程的增值性评价是学校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和保障,因此区域、片区及学校各级研训人员和教务人员在进行评价结果的反馈及使用时,要遵循服务性原则,包括试卷的命制、问题的设计、测试工具的使用等都要做好服务及指导,这样才能保证测试数据的可靠性、反馈的真实性。区域开展的各类测试通过学业监测平台形成大数据,并对其进行跟踪分析,通过增值评价反馈给各学校,学校根据区域常模对标找差,进行教学诊断改进。学校及学生通过账号登录进行班级及学生个人的学业查询及跟踪比较,通过成绩分析与诊断说明,以及各类散点图、柱状图、雷达图等各种可视化的图表进行增值呈现,更好地体现过程评价为学校和学生个人服务的目的。区域进行增值评价反馈时,淡化学校间的横向比较,重视学校内部历次评价间的纵向比较,以发现问题为出发点,真实服务于学校课堂教学。通过基于服务的增值评价反馈,让学校不仅关注课堂,更要关注影响教学的相关因素。学校要借助学业监测平台,注重起点和结果,并关注过程和质量,通过跟踪一学年或者整个学段学校和学生的动态质量曲线,引导管理人员进行适当的指导和干预,提醒学校、班级、教师和学生进行及时调整和修正。
三、区域开展教育质量增值评价的反思与展望
近年来,镇江市丹徒区利用标准分对区域学校进行增值评价,改进了区域评价模式,充分利用数据对教育教学的反馈和指导作用,让评价更好地为区域教育、学校教学、学生成长服务。区域教育增值评价,一方面能够帮助教育主管部门考查学校的整体办学水平,诊断教学现状;另一方面可以促使学校关注学生学习的影响因素,引导学校进行分层教学。区域开展学业质量的增值评价充分考虑了学校及学生的原有基础和进步情况,使得区域内城乡学校或班级得到相对公平的评价。在评价过程中淡化校际比较,重视校内的发展性评价,使区域内学校更加注重提升内涵,挖掘自身潜能。endprint
(一)区域教育质量增值评价应用还须完善评价指标体系
区域教育质量增值评价结果的科学性和准确性取决于基于本区域教育特色的评价指标体系。相对完善的评价指标体系应当适应学校的发展,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和可靠的信度,能够通过增值评价将不同学校和评价对象统一到相同的评价体系中,以便于跟踪比较。完善区域教育评价指标体系时,还要充分考虑影响学业的因素,评价指标体系应尽可能地将学生的综合素质考查作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在考虑文化水平的基础上,还应将德、智、体、美、劳等包含在内。通过多次评价实践统计出各个因素的作用大小及其作用方式,适当调整评价指标体系。只有这样,才能使评价也成为教学质量管理的一个组成部分,增值评价才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二)通过增值评价,进行分层教学,促进区域学校均衡发展
区域进行学业水平增值评价的最终目的是引导学校进行基于课程标准的分层教学,通过评价发现学校特色、学生个体差异,并根据评价反馈找出学校、班级、学生差异形成的原因,然后促使学校进行具有学校特色的校本课程实施,进行分层教学,逐步缩小学生个体差异,促进区域教育的均衡发展。传统评价用某一次成绩来衡量学校或学生个体,增值评价从学生的入口到出口进行过程性的跟踪,公平、科学、全面地评价学校,促进学校特色建设。增值评价让学校从重学生成绩到重教学过程,从重生源质量到重学生培养,从讲客观条件到研究主观因素,从单纯关注中、高考结果到重视教育全过程。增值评价能够充分显现薄弱学校所付出的努力,从而科学全面地反映区域内每一所学校所取得的成绩。
(三)大数据与增值评价相结合,不断创新完善增值评价系统
通过几年的积累,区域学业质量监测平台已经采集了海量的数据,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学校及学生个体对评价的需求越来越个性化。区域将通过互联网平台将数据逐步图形化、可视化,并通过短信、微信等媒介向不同群体进行有选择性的发布,让家校联系更加便捷。区域相关部门也将通过大数据平台,进一步优化评价指标,使评价成为学校教育教学的一个部分,凸显增值评价的诊断、改进与激励作用,让学校通过增值评价更好地了解学生,有针对性地改进教学,激发学生的潜能,让教师从关注学生分数到追求学生的个体成长,并促进自身的专业化成长。
通过基于增值评价的区域教育质量监测体系的实践研究,将学生全面发展质态把握、教学质量的过程研究、学生学业影响因素分析等诸方面逐步融入到区域教育评价过程中,进一步完善增值评价体系,促进区域教师和研训人员自觉改变教学行为及研训方式 ,切实提升区域教学质量,为区域学校均衡发展服务[4]。
参考文献:
[1]韩江萍.区域教育质量监测的成功案例——关于上海市“绿色指标”评价机制的现实意义[J].基础教育课程,2014(04).
[2]任玉丹.英国学校增值性评价模式对推进我国教育公平的启示[J].教育探索,2011(05).
[3] 熊志权,李自立.基于课程标准的区域学业质量差异化评价研究与实践——来自广东省珠海市义务教育综合评价改革的案例[J].中国考试,2015(12).
[4]熊善军.大数据支撑下的区域教育质量监测平台实践研究[J].教学与管理,2016(02).
监测评价指标体系 篇4
人才发展包含人才培养、开发、使用和评价等环节[2]。其中, 人才培养要求加大人才投入力度;人才开发要求能够详细识别人才各个方面的特征, 实现人才向高层次、创新型、高技能人才的转变;人才使用要求搭建人才载体, 营造政策环境, 发挥人才效能;人才评价则要求对现有的人才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 识别人才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发展的潜力, 并制定符合该地区发展特色的人才培养、开发和使用政策, 从而能够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避免优秀的人才由于没有得到正确的评价而被长期闲置, 造成人才、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低效率[2]。
1 目前我国人才发展监测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情况
1.1 国家人才发展监测评价指标体系
《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颁布后, 中央人才工作协调小组2010年研究制定了国家人才发展监测评价指标体系, 其中, 国家人才发展主要指标反映人才发展整体水平 (包括人才资源总量、每万劳动力中研发人员、高技能人才占技能劳动者比例、主要劳动年龄人口受过高等教育的比例、人力资本投资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人才贡献率6项) ;人才队伍建设指标反映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高技能人才和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基本状况 (包括人才资源规模、素质、结构等方面的若干指标) ;重点领域人才资源指标是反映经济社会发展重点领域人才资源状况的专项指标 (包括人才资源总量、素质、结构和急需紧缺人才开发状况等方面的若干指标) 。国家人才发展监测与评价主要指标是衡量人才发展整体水平的综合评价指标。
1.2 地方人才发展监测评价指标体系
云南人才发展监测指标体系, 以国家人才发展监测评价指标体系为指导, 紧紧围绕云南省经济社会发展目标, 2011年建立和完善了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高技能人才、农村实用人才和社会工作专业人才资源统计指标。同时结合云南实际, 研究制定了省级和州市县人才发展主要指标。其中, 省级指标包括基本情况、人才规模、杰出人才、人才结构与素质、人才引进、人才载体、人才效能等8个一级指标, 每个一级指标下设若干二级指标, 如二级指标人才效能指标下设人才贡献率、本省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本省万人PCT国际专利申请量3个指标;州市县人才发展主要指标包括基本情况、人才规模2个一级指标, 每个一级指标下设若干二级指标。
四川省人才发展监测指标体系主要包括: (1) 人才发展主要指标。反映人才发展目标及整体水平, 包括人才资源总量、每万劳动力中研发人员、高技能人才占技能劳动者比例、主要劳动年龄人口受过高等教育的比例、人力资本投资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人才贡献率6项指标。 (2) 5支人才队伍建设指标。反映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高技能人才和农村实用人才队伍规模、素质、结构等方面的专项指标。 (3) 人才发展监测与评价主要指标。包括人才资源综合评价、规模与素质、投入与效能以及人才队伍状况等衡量人才发展整体水平的若干综合评价指标。 (4) 重点领域人才资源指标。反映地方经济社会重点领域人才资源总量、素质、结构和急需紧缺人才开发状况等方面的专项指标。
江苏省人才发展监测指标体系在衔接国家指标体系的基础上, 结合本地特点, 研究制定了反映江苏作为人才大省在人才培养、开发、使用各环节的监测指标体系, 包括人才规模、人才素质、人才投入、人才引进、人才培养、人才使用、人才载体、人才效能等指标。
2 贵州省人才发展监测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必要性
中组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人才统计工作的通知》 (组通字[2011]27号) 文件规定, 党政人才、公有制经济领域的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和企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才统计实行年度统计;非公有制经济领域人才、高技能人才、农村实用人才统计每两三年进行1次。在此基础上, 全口径的人才资源统计每5年开展2次。按照这个规定, 贵州省在2011年上半年开展了全省2010年度人才资源统计工作。2011年贵州省委十一届二次全会通过的《关于进一步实施科教兴黔战略大力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的决定》明确, “建立健全人才工作专项统计制度, 把民营经济单位人才、城乡各类人才纳入统计范围, 省和各市 (自治州) 、县 (市、区) 每年要发布人才统计公报, 形成人才年度发展报告”。2013年5月份召开的贵州省委十一届三次全会再次对人才工作进行了专题研究, 将人才工作上升到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
本文以人才发展监测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为着眼点, 以贵州省近几年的人才发展状况为依托, 建立合理有效的人才评价指标体系, 对贵州省的人才发展进行客观、公平、公正的评价, 找准贵州省自身人才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 同时掌握人才队伍发展的规律和特点, 并对一些重大趋势性问题加以研判, 增强人才工作的针对性、前瞻性、主动性和预见性, 优化人才结构, 为省委省政府进一步做好人才培养、引进和使用提供决策参考。
3 贵州省人才发展监测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3.1 贵州省人才发展监测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
3.1.1 科学性原则
本指标体系围绕人才培养、引进和使用等关键环节, 以科学的人才理论作指导, 使评价指标体系能够在基本要领和逻辑结构上严谨、合理, 同时抓住最重要、最本质和最有代表性的影响人才发展的因素, 同时借鉴了浙江、江苏、云南、四川等省份的科研成果, 征求了我省专家学者的意见和建议。
3.1.2 衔接性原则
人才发展监测评价指标体系最终是为国家人才资源统计和贵州省人才资源发展统计调查报表制度服务的, 因此, 本指标体系在覆盖国家指标的同时, 结合了贵州民族地区人才发展的特点, 新增了全口径的农村实用人才和非公有制经济领域的人才统计指标, 同时衔接了省内公有制经济领域、党政机关已有的统计指标体系。
3.1.3 可比较性原则
人才发展监测评价指标体系设计中所选用指标具有一定的可比性, 可在市 (州) 、区 (县) 或行业之间进行比较。体现人才发展所用的指标应能以一种便于理解和应用的方式表示, 其优劣程度可量化, 可用于各级政府、组织、人社、农业等部门的人事人才工作的比较评价。
3.1.4 可操作性原则
在坚持务实统计的前提下, 评价指标体系要繁简适中, 各指标的设置要适应经济发展, 适应贵州监测力量及技术水平;同层次指标之间要界限分明, 避免雷同, 各指标应可能量化, 数据要易于获取, 并尽可能利用现有统计指标, 以统计上的人才标准为依据。
3.2 评价方法[3,4,5]
本文采用层次分析法 (AHP) , 围绕人才培养、引进和使用等关键环节, 将这些环节按支配关系进一步分解, 按目标层、准则层、指标层排列起来, 形成一个多目标、多层次的模型, 形成有序的层次结构。通过两两比较的方式确定层次中诸要素的相对重要性, 然后综合评估主体的判断确定诸因素的相对重要性的总顺序。
本文层析分析法采用9级标度来表达因素之间相对重要性程度, 见表1。
假定上一层元素支配的下一层元素有n个, 则n个元素构成一个两两比较判断矩阵A= (aij) n×n, 其中, aij表示元素i和j的重要性之比, 则元素j与i的重要性之比为aji=1/aij。如果向量ω= (ω1, ω2, …, ωj) T满足:Aω=λmaxω, λmax作为判断矩阵A的最大特征根, 对应的特征向量是ω, 经归一化处理, 结果就是权重向量。
在构建判断矩阵A时, 本研究并不要求所作判断符合传递性和一致性原则, 即对aij·ajk=aik严格成立的条件不作硬性要求, 但是判断矩阵A必须在总体上满足一致性检验。一致性检验的具体步骤如下:
(1) 对一致性指标进行CI (Consistency Index) 计算。
(2) 对平均随机一致性指标RI (Random Index) 对应查表。
(3) 计算一致性比例CR (Consistency Ratio)
当CR<0.1是时, 认为判断矩阵的一致性可以接受的, 将各权向量作为下级指标对于上级指标的主观权重;若CR值大于或等于0.1, 则需要对判断矩阵进行调整。
3.3 贵州省人才发展监测评价指标体系的指标选取
根据以上原则, 结合贵州经济发展阶段和水平, 进一步设计我省人才发展监测评价指标体系, 由于指标体系是为国家指标服务的同时, 监测全省9个市 (州) 、88个县 (市、区) 人才发展情况, 因此指标体系覆盖了中央、国家各部委重要的各种人才统计指标数据, 涵盖了省级层面的人才发展主要指标、人才发展监测评价指标和人才队伍建设指标, 市州、县市区级层面的人才发展监测评价指标和人才队伍建设指标[1]。
3.3.1 人才发展主要指标[1]
主要反映贵州省人才资源总量、每万劳动力中研发人员、高技能人才占技能劳动者比例、主要劳动年龄人口受过高等教育的比例、人力资本投资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人才贡献率, 该指标主要反映全省人才的总体状况, 体现人才规模大小, 科研人员总量、劳动者素质、人才投入以及人才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份额。
3.3.2 省级、市州、县市区人才发展监测评价指标[1]
省级人才发展统计监测评价指标主要反映全省人才规模、人才投入、人才素质、人才引进、人才培养、高级专家、人才使用、人才载体和人才效能9个方面;市州、县市区人才发展统计监测与评价指标主要反映9个市 (州) 人才规模、人才投入、人才素质、人才引进、人才培养、人才使用和人才效能7个方面, 见表2。
4 结束语
贵州省人才发展监测评价指标体系是一个多层次、多指标的复合体系。本研究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人才指标的分类层次, 并用该方法确定了县 (市、区) 级人才发展监测价指标权重, 由于2013年为贵州省第一次全面统计全省人才发展资源情况, 该指标权重及实证分析只能用于课题组内部使用, 因此, 本文未能展开讨论。根据统计及测算结果显示, 采用该方法设计的评价体系获得了良好的信度和效度, 其体系的科学性也得到了实际验证。该指标体系的应用不仅有利于管理部门开展人才资源统计, 合理配置人才资源, 而且还能动态反映县域、行业、产业的人才发展趋势, 促进贵州人才良性发展。
本研究成果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丰富、充实我省人才资源统计的研究, 特别是为监测县域人才发展提供了有益补充。
参考文献
[1]中共贵州省委组织部, 贵州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贵州省统计局, 等.贵州省人才资源统计报告 (2012) [R].贵阳:中共贵州省委组织部, 2013.
[2]汪萍, 徐小林.江苏人才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建构与应用[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 2011 (3) :124-132.
[3]张来武.提升科技进步示范县 (市) 创新能力研究[M].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1.
[4]王元, 刘冬梅.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科技对策[M].北京:北京出版集团公司北京出版社, 2011.
临床用药监测评价方法 篇5
为规范临床用药行为,促进合理用药,确保患者用药安全,特制定临床用药监测评价体系。
1.医院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委员会负责临床用药的监测、评价及监管,具体由医务部组织实施,药学部提供技术支持。
2.严格控制全院药品收入占业务总收入的比例,确定各临床科室的药品比例,每月统计相关数据,药比超标的按规定扣罚科室相应奖金。
3.实施临床用药动态监测及超常预警制度,对使用金额排名前50位的西药和前10位的中成药、前10位的抗菌药物、单品种使用金额波动幅度大于30%的药品于上月、上季度、上同期进行对比分析,异常使用或超出使用限量的药品启动预警机制,院内网公示并暂停采购或使用。
4.实施处方点评制度。每月对门急诊处方、住院医嘱进行点评,重点抽查外科、呼吸内科、儿科、肿瘤科、重症监护病区等,对不合理处方、超常处方进行干预,全院通报不合理处方,并进行相应的扣罚。
5.定期开展专项药物临床应用评价。对特定的药物或特定疾病的药物使用情况(如血液制品、中药注射剂、抗菌药物、激素、辅助治疗药物的临床使用,超说明书用药、肿瘤患者用药、围手术期用药等)进行点评分析,提出整改措施,提高合理用药。
6.定期对抗菌药物专项评价,每季度对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情况分析总结,对不合理用药情况及不合理用药医师进行公示,并按规定进行处罚。
7.实施用药错误监测报告制度,建立确定和报告用药错误的登记、报告、分析和处理的程序,通过了解院内外发生的用药错误类型来预防用药错误,避免用药错误的再次发生,确保患者安全。
8.实施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与报告工作制度,及时发现药品不良反应,及时救治,并有记录,及时上报药品不良反应,对严重不良反应建立处理程序及应急预案。
9.制定病区备用药品管理制度,确定各病区急救、备用基数药品的种类和数量,药学部每月对病区备用药品进行检查。
10.严格执行退药管理制度,药学部定期对临床退药进行汇总、整理,对退药原因进行分析,并将结果进行通报。
11.建立药品召回制度,当发生、发现或高度怀疑药品质量与药事工作质量的问题、事件可能影响病人安全与诊疗质量时,按照既定的原则、程序和方法,药学部收回药品,并进行记录。
血糖监测方法、控制指标全分析 篇6
但是,目前部分糖尿病患者缺乏进行血糖监测的意识。2012年有报告指出,我国只有不到10%的城市患者拥有血糖仪,农村患者拥有血糖仪的比例更是不足3%。而在发达国家,血糖仪的普及率达到90%以上。以自我血糖监测为例,大部分患者认为每个月去医院测一两次血糖就可以了,一部分患者甚至根本不测血糖,以为只要用了降糖药就万事大吉。因为监测不充分,所以很多糖尿病患者不清楚自己的血糖是否达到治疗目标,结果在不知不觉中迎来了严重并发症。
那么,如何进行血糖监测呢?反映血糖控制水平的指标有哪些?本刊特邀专家为糖尿病患者进行详细分析,希望可以帮助大家更好地控制血糖,提高远期生活质量。
血糖监测方法、控制指标全分析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内分泌代谢科副主任医师 周健
血糖监测有许多方法,从最初的尿糖测定到最新的动态血糖监测仪,发展非常迅速,这些方法使血糖监测越来越方便、精确、全面、痛苦少。具体进行分类,血糖监测包括了“点”(监测空腹、餐后2小时等各点的血糖)、“线”(动态血糖监测)以及“面”(糖化血红蛋白、糖化白蛋白)等不同的方法。
1.尿糖
尿糖监测目前已较少使用,但有时受条件所限无法检测血糖时,也可以采用尿糖测定来进行自我监测,包括单次尿糖监测和分段尿糖监测。尿糖的控制目标为任何时间尿糖均为阴性,但在一些特殊情况下,如肾糖阈增高(老年人)或降低(妊娠)时,尿糖监测没有意义。因此,在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尽量采用血糖监测。
2. 血糖
血糖监测的最基本形式是糖尿病患者利用便携式血糖仪进行自我血糖监测。通过平时坚持血糖自我监测,患者可以清楚地知道自己平时的血糖水平,帮助医生及时为自己调整治疗方案,以达到治疗目标。
糖尿病患者进行自我血糖监测可以选择一天中不同的时间点,包括餐前、餐后(一般为餐后2小时)、睡前,必要时还需监测夜间血糖(一般为凌晨2~3点)。
具体的监测频率应该是怎样的呢?这就要根据患者病情的实际需要来决定了。目前,糖尿病患者的治疗方案主要有三种:第一种是胰岛素治疗,第二种是口服降糖药物治疗,第三种是生活方式治疗。相应地,血糖自我监测方案也需因糖尿病患者的治疗方案而异,制定个体化的监测方案。以使用预混胰岛素(控制餐后血糖的短效胰岛素和控制空腹血糖的中效胰岛素以一定的比例混在一起)的患者为例,患者可以每周监测3天空腹血糖和3次晚餐前血糖,每2~4周复诊1次,复诊前1天加测5个时间点血糖谱(表1)。
表1 每日两次预混胰岛素注射患者的血糖监测方案举例
血糖监测
空腹
早餐后
午餐前
午餐后
晚餐前
晚餐后
睡前
每周3天
×
×
复诊前1天
×
×
×
×
×
使用血糖仪进行监测有其局限性,主要在于:①存在监测的“盲区”,无法完整反映患者的全天血糖谱,若增加监测频率往往病人较为痛苦;②易受个别不准确测量结果的影响。
动态血糖监测仪是近年来投入临床使用的一种新型的血糖监测仪器,每天可自动记录288个血糖值,可以显示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全貌”,弥补了自我血糖监测的许多不足。但动态血糖检测也有其局限性,主要在于:①检查费用较为昂贵;②对医务人员以及患者的操作要求较高,因此目前仅仅在一些二、三级医院内分泌专科开展。
3. 糖化血红蛋白(HbA1c)
糖化血红蛋白是长期血糖控制最重要的评估指标,也是临床决定是否要更换治疗方案的重要依据。在治疗之初至少每3个月检查一次,一旦达到治疗目标可每6个月检查一次。
当然,糖化血红蛋白自身也有局限性:①如果患者患有血红蛋白异常性疾病,糖化血红蛋白的检测结果往往不可靠;②由于糖化血红蛋白是反映过去2~3月综合的血糖水平,因此对近期的血糖变化不敏感;③糖化血红蛋白不能精确反映患者发生低血糖的风险,也不能反映血糖波动的特点。
4. 糖化白蛋白(GA)
糖化白蛋白是血清中葡萄糖与白蛋白发生非酶促反应的产物,对短期内血糖变化比较敏感,可反映糖尿病患者检测前2~3周的平均血糖水平。尤其是短期住院治疗或近期治疗方案调整的患者,糖化白蛋白是很好的疗效评价指标。此外,糖化白蛋白可用于辅助鉴别应激性高血糖,是对糖化血红蛋白指标的有效补充。
5. 1,5-脱水葡萄糖醇(1,5-AG)
1,5-脱水葡萄糖醇可以反映糖尿病患者前3~7天内的血糖水平,尤其是短期单纯餐后高血糖以及血糖不太稳定的住院患者,1,5-脱水葡萄糖醇是非常有价值的。但这项指标目前主要应用于科研,尚未在临床推广使用。展望未来,如果将即刻血糖、1,5-脱水葡萄糖醇、糖化白蛋白、糖化血红蛋白这几项指标结合起来,糖尿病的血糖控制情况就可以得到更加全面的反映。
以上各项血糖指标的控制目标是多少呢?根据2010年《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的建议:空腹血糖宜控制在3.9~7.2 毫摩/升,餐后2小时血糖宜控制在≤10毫摩/升,糖化血红蛋白(HbA1c) 宜控制在<7.0% 。
其中,不同类型的糖尿病患者有不同的血糖控制目标:病程较短、预期寿命较长、没有并发症、未合并心血管疾病的2型糖尿病患者,在不发生低血糖的情况下,应使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尽可能接近正常水平;而儿童、老年人、有频发低血糖倾向、预期寿命较短以及合并心血管疾病或严重的急、慢性疾病等患者,血糖控制目标宜适当放宽,但是应避免因过度放宽控制标准而出现急性高血糖症状或与其相关的并发症。
除了血糖指标,糖尿病患者还应综合控制其他相关指标(表2),这样才能全面控制糖尿病,预防并发症,提高远期生活质量。
表2 中国2型糖尿病综合控制目标
指标
目标值
血糖(毫摩/升)
空腹
3.9~7.2
非空腹
?10.0
糖化血红蛋白(%)
<7.0
血压(毫米汞柱)
<140/80
总胆固醇(TC,毫摩/升)
<4.5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HDL-C,毫摩/升)
男性
>1.0
女性
>1.3
甘油三酯(TG,毫摩/升)
<1.5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DL-C,mmol/L)
未合并冠心病
<2.6
合并冠心病
<1.8
体质指数(BMI,千克/米2)
<24.0
尿白蛋白/肌酐比值
(毫克/毫摩)
男性
<2.5(22.0毫克/克)
女性
<3.5(31.0毫克/克)
尿白蛋白排泄率(微克/分钟)
<20.0(30.0毫克/天)
主动有氧活动(分钟/周)
监测评价指标体系 篇7
创新型城市指标监测评价是指导创新型城市建设的有效手段,也是评价创新型城市工作成效的重要依据。创新型城市指标监测评价为城市创新发展提供决策参考和咨询意见。
创新型城市指标监测评价系统,是创新型城市指标监测评价的一种有效实施方式。对于评价创新型城市的逐年纵向发展状况,以及各个创新型城市的横向发展对比状况,科学量化的评价创新型城市建设成果意义重大。
笔者以太原国家创新型城市指标监测评价系统为例,对创新型城市指标监测评价系统构建进行研究。
创新型城市指标监测评价系统目标
根据太原的区位特点,以及国家创新型城市的指标情况、分布状况。太原国家创新型城市指标监测评价系统主要实现3个目标:太原国家创新型城市指标监测评价分析;国家创新型城市指标监测评价分析;中部六省省会城市创新型城市指标监测评价分析。
对于太原国家创新型城市指标监测评价分析,主要实现对太原市历年指标的监测评价分析功能,对太原市历年由基础数据生成的二级指标以及进一步生成的一级指数、创新指数进行纵向分析与比较。
国家创新型城市指标监测评价分析,实现对38个国家创新型城市历年的二级指标和一级指数、创新指数进行纵向分析与比较,对38个国家创新型城市某一年的二级指标和一级指数、创新指数进行横向对比以及对38个国家创新型城市二级指标和一级指数、创新指数排名变化情况比较。
中部六省省会城市创新型城市指标监测评价分析,根据太原市的区位特点实现对中部六省省会城市历年的二级指标和一级指数、创新指数进行纵向分析与比较,对中部六省省会城市某一年的二级指标和一级指数、创新指数进行横向对比,以及中部六省省会城市二级指标和一级指数、创新指数排名变化情况比较。
创新型城市指标监测评价系统指标以及指数
创新型城市指标监测评价系统构建的关键是创新型城市监测指标的选取,以及各级评价指数的确定。
太原国家创新型城市指标体系,是在参考国家以及兄弟城市创新型城市指标体系研究的基础上,考虑科技投入产出以及环境等软条件,结合太原市的实际情况进行总体设计的。具体包括创新投入、企业创新、成果转化、高新产业、科技惠民[1,2]5个类别20个二级指标和33项基础数据指标,见表1、表2。该指标体系能够比较好地反映太原市创新性城市建设的状况。
对20个二级指标按照创新投入、企业创新、成果转化、高新产业、科技惠民5个类别,分别除各自对应的标准值(标准值选取38个国家创新型城市2009年各个二级指标值的最大值),乘以各自权重累加进行指数计算,得出创新投入指数、企业创新指数、成果转化指数、高新产业指数、科技惠民指数5项一级指数,进而对一级指数按权重累加得到了创新型城市创新指数。
一级指数计算公式为
创新指数计算公式为
X=Σxi·qi.
式中,xi为一级指数;yij为二级指标;zij为二级指标标准值;qij为二级指标权重;X为创新指数;qi为一级指数权重。
创新型城市指标监测评价系统模块
太原国家创新型城市指标监测评价系统,在系统构架上主要包括五大模块,见图1。
用户权限管理模块。该模块实现的功能是对系统中进行各城市指数录入的用户进行管理。设置系统管理员用户,该用户的权限是进行系统中各项指数的设定,进行增加和删除城市,同时有权利分配系统维护员账号密码,指定用户的操作权限。系统维护员用户,该用户由系统管理员分配,包括对全部城市信息进行录入和修改操作的一级系统维护员和可以对指定的城市的信息进行录入和修改操作二级系统维护员。
数据录入模块。该模块实现对太原国家创新型城市评价指标体系中监测的各项基础数据,按照时间段进行录入修改操作,其中一级系统维护员可以对38个国家创新型城市和中部六省会城市涉及的基础数据进行录入和修改,二级系统维护员可以对指定的一个或者多个城市的基础数据进行录入合修改,以及实现对新闻信息、科技动态的录入删除。
数据计算统计模块。对录入的历年基础数据进行处理生成二级指标,对二级指标按照指数公式计算得出各级指数。对指定时间段或者时间点的二级指标和生成的各级指数进行38个国家创新型城市之间的排序以及历年的排名变化情况计算和中部六省会城市之间的排序以及历年的排名变化情况计算。
数据显示模块。对处理的各项数据结果,根据一个选定城市所选择的时间段的二级指标和各级指数的纵向变化情况,以及所选择城市在选择的时间点所处的38个国家创新型城市或者中部六省省会城市的排序情况,该城市在所选择的时间段的排序变化情况,采用图表、柱状图、饼状图及曲线图等方式表现出来。
数据输出模块。对各项数据的处理结果,以及生成的图表,进行电子文档的导出与纸质文件的打印。
综上所述,太原国家创新型城市指标监测评价系统的构建,对于太原市创新型城市历年指标长期的系统的监测评价分析,掌握太原市历年来创新型城市建设成效,以及了解太原市同38个国家创新型城市以及中部六省省会城市的创新型城市建设成效的对比意义重大。该指标监测评价系统采用一套完善的指标体系,实现对38个国家创新型城市、中部六省省会城市历年的二级指标和各级指数进行纵向分析与比较,对38个国家创新型城市、中部六省省会城市某一年的二级指标和各级指数进行横向对比,以及对38个国家创新型城市、中部六省省会城市二级指标和各级指数排名变化情况分析。太原国家创新型城市指标监测评价系统的构建,有助于太原国家创新型城市指标监测评价工作形成完整的、合理的、良性的、长效的运作状态。同时对于其他城市的国家创新型城市指标监测评价具有借鉴意义。
摘要:太原国家创新型城市指标监测评价系统,是对20个二级指标,33项基础数据指标计算获得5项一级指数数据进行监测评价分析,实现了国家创新型城市、中部六省省会城市二级指标和各级指数的纵向与横向对比,其意义重大,同时对于其他城市的国家创新型城市指标监测评价具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创新型城市,监测评价系统,指标体系
参考文献
[1]侯仁勇,杨道云,陈红.城市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及实证分析[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9(17):141-143.
监测评价指标体系 篇8
1 监测网络体系
1.1 国家级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站
河南省建立国家级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站11个,分别是中国林科院宝天曼森林生态站、黄河湿地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省野生动物救护繁育中心、董寨自然保护区管理局、河南商城鲇鱼山省级自然保护区、封丘县林业局野生动植物保护管理站、河南黄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孟津管理站、郑州市林业局野生动植物保护管理站、淮滨县林业局野生动植物保护管理站、汝南县野生动植物保护管理站、灵宝市林业局野生动植物保护管理站。
1.2 省级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站
河南省建立省级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站13个,分别是淅川丹江口库区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太行山猕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原阳黄河湿地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开封柳园口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平顶山市新华区林业局(监测白龟山库区)、黄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陕县管理站、黄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孟州管理站、濮阳县林业局(监测黄河滩区)、平顶山市鲁山县林业局(监测昭平台库区)、国有西华林场(监测贾鲁河阎岗闸)、鹤壁市淇河区林业局(监测淇河湿地)、漯河市舞阳县林业局(监测舞阳滞洪区湿地)、黄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吉利管理站。
1.3 市县级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点
各市、县也相应建立市县级监测点61个。
2 监测范围
国家级监测站的监测范围涵盖了省内主要监测物种的重要集中分布区域,如:迁徙中途停歇地、集中繁殖地、越冬地、夜栖地、取食地等;监测物种与人、饲养动物密切接触的重点区域。
2.1 候鸟迁徙路线
2.1.1 猛禽迁徙路线:
在我省有2条基本迁徙路线,一条是以黑龙江省北部为起点,经辽东半岛、山东半岛至我省商丘市越冬;另一条是以黑龙江省中部为起点,经山东渤海地区,到我省信阳市东南部短暂停留,然后直飞广西地区。河南董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监测站、淮滨县林业局野生动植物保护管理站处于该迁徙路线上。
2.1.2 水禽迁徙路线:
在我省迁徙的主要路线是从俄罗斯亚洲部分的北方开始,经蒙古国、内蒙古、山西省及我省郑州市一带,再贯穿信阳市,抵达江西省北部和安徽省南部。河南黄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监测站、河南黄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灵宝监测站和孟津监测站、河南商城鲇鱼山省级自然保护区监测站、封丘县林业局野生动植物保护管理站、淮滨县林业局野生动植物保护管理站处于该迁徙路线上。
2.1.3 涉禽迁徙路线:
在河南省的迁徙路线主要有3条。一条从黑龙江省中部出发,经吉林省、辽宁省、河北省、山东省,到达我省开封市、郑州市、驻马店市,然后从南阳市西部穿过到达湖南省北部,在迁徙过程中将在丹江水库停留一段时间;另一条是从俄罗斯与中国北部的交界地区,经内蒙古、河北省、山东省等地到达河南省的商丘市,然后直接飞往鄱阳湖;第三条路线是河北省的渤海湾出发,经河南省飞往印度。河南省野生动物救护中心监测站、郑州市林业局野生动植物保护管理站、汝南县野生动植物保护管理站处于该迁徙路线上。
2.1.4 鸣禽及其他鸟类迁徙路线:
主要迁徙路线有2条,一条是从山东省的青岛市出发,到达我省的驻马店市,然后穿湖北省飞往云南省的西部,迁徙时在丹江水库停留;另一条是从山东省青岛市出发,经我省信阳市到达湖南省北部。
河南董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监测站、汝南县野生动植物保护管理站、淮滨县林业局野生动植物保护管理站处于该迁徙路线上。
2.2 候鸟停歇地
主要是滩涂,如黄河滩涂等和较大水面集中分布区,如黄河、淮河主河道、三门峡水库、汝南宿鸭湖水库等。
2.3 野生动物资源丰富的自然保护区
主要有河南黄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河南董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商城鲇鱼山省级湿地自然保护区、河南省豫北黄河故道湿地鸟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郑州黄河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河南汝南宿鸭湖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淮滨淮南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等。
2.4 野生动物饲养繁育单位
主要有河南省野生动物救护中心、郑州市动物园等。
3 监测主要对象
监测的主要对象包括易感野生动物和人畜共患的传染病。
3.1 主要野生动物物种
兽类(灵长类、有蹄类、啮齿类、食肉类和翼手类等)和鸟类,特别是候鸟等迁徙物种和珍贵濒危野生动物。河南省共有候鸟134种,其中夏候鸟89种、冬候鸟45种,是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的重点对象。
3.2 疫源疫病种类
3.2.1 鸟类:
细菌性传染病,如巴氏杆菌病(禽霍乱)、肉毒梭菌中毒、沙门氏杆菌病、结核、丹毒等;病毒性传染病,如禽流感、冠状病毒感染、副粘病毒感染、禽痘、鸭瘟、新城疫、东部马脑炎、西尼罗河病毒感染、网状内皮增生病毒感染等;衣原体病,如禽衣原体病(鸟疫)等;立克次氏体病,如Q热病等。
3.2.2 兽类:
细菌性传染病,如鼠疫、猪链球菌病、结核、野兔热、布鲁氏菌病、炭疽、巴氏杆菌病等;病毒性传染病,如流感、口蹄疫、副粘病毒感染、汉坦病毒感染、冠状病毒感染、狂犬病、犬瘟热、登革热、黄热病、马尔堡病毒感染、艾博拉病毒感染、西尼罗河病毒感染、猴B病毒感染等。
3.2.3 其它可引起野生动物发病或死亡的不明原因的疫病。
4 效益评价
4.1 社会效益
野生动物疫源疫病一直是威胁人类健康的一大隐患,许多人类的疫病来源于野生动物,或者其主要宿主和传播媒介就是野生动物。随着人类活动范围的不断扩大,接触到野生动物的机会越来越多,这一隐患也日趋严重,必然要求提高监控能力,有效防范疫病蔓延。建立全省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网络体系的根本目的,就是预先掌握野生动物携带的病原体的种类及其特点和传播途径,并在日常工作中通过监测野生动物疫情,对疫情的发生、种类及其可能随野生动物活动的扩散范围迅速做出判定,阻断疫情向人类传播的途径,将疫情控制在最小范围,消除疫源,将疫病对人民生命健康可能造成的损害和威胁控制在最低程度,维护公共卫生安全。
4.2 生态效益
野生动物是宝贵的自然资源,在维护生态平衡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由于野生动物生活习性不同,生存环境多样,所携带的病原体极其复杂,一旦发生交叉感染或变异,都可能导致野生动物种群出现重大疫病,危及野生动物种群的安全,对自然生态平衡造成干扰。特别是对于珍贵、濒危野生动物,一旦感染重大疫病,不仅使多年实施保护取得的成效毁于一旦,甚至可能导致该物种的灭绝,给自然生态系统造成无法修补的损害。河南省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网络体系建成后,通过对疫源疫病监测、防治,可以提高珍稀濒危物种的健康水平,使我省野生动物资源得到逐步恢复和发展,达到保护生物多样性,维护自然生态平衡的目的。
4.3 经济效益
施工项目成本监测指标体系构建 篇9
控制是依据监测结果对过程采取的行动,包括纠正实施行为、调整要素配置以及对后续过程进行重新计划等。施工项目成本监测是对实际成本及其相关要素进行测量,将测量结果与计划要求进行对比以发现差异,并通过反馈机制传达给控制者的管理行为。作为施工项目成本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成本监测除了需测量实际成本,还必须与成本计划进行对比,分析两者之间的差距。广义地说,计划是控制的开始,控制过程包括计划。施工项目的特殊性决定了施工过程中变化是绝对的,不变则是相对的,随着主客观条件的变化,需要不断地进行计划、监测和整改,据此实现对施工项目成本的全面、全过程和动态控制。立足于某个控制期末,施工项目成本控制与成本监测之间的关系如图1所示。
二、施工项目成本控制对监测指标体系的要求
施工项目成本监测包括设计监测指标体系和现场测量汇总指标值,并将指标实际值与计划值进行对比,以便发现差异分析原因。为了实现对施工项目成本的全面、全过程和动态控制,首先需研究成本控制对监测指标体系的要求,并据此设计出更具系统性和可操作性的监测指标体系,更好地服务于成本测量、汇总和分析工作。
1.满足动态控制的要求。
动态控制强调计划和控制的循环互动,并随着变化了的主客观条件,将这种循环互动贯穿于施工全过程。如图2所示,动态控制对成本监测指标体系的要求是:首先需体现成本计划的动态性,要求随施工过程中变化了的条件不断地编制对应于未完工程的成本计划,一方面用于指导下阶段的施工作业,另一方面作为下阶段成本控制的依据;其次需体现成本监测的动态性,不仅要重视控制期内的成本信息,包括控制期内对应于实际进度的计划成本、实际成本以及二者之间的差异,而且要重视计划和控制循环互动过程中产生的成本信息,包括控制期初(上个控制期末)计划成本、控制期内实际成本、控制期末对应于未完工程的计划成本,以及由三者之间的关系决定的、用于揭示经本期施工导致的成本变动趋势的动态差异。
2.将控制项目造价与成本控制结合起来。
在项目经理负责制下,项目经理部掌控着施工项目的造价。但是,施工项目存在很多不确定因素,施工过程往往会因变更导致承包范围发生变化,而承包范围的变化不仅会引起施工成本的变化,而且会导致承包造价的增减,因此要将控制项目造价与控制成本结合起来。施工项目的造价收入和成本支出之间的相互联系,决定了只通过项目成本绝对指标(责任成本、计划成本、实际成本等)以及相应的成本质量指标(降低率)和成本效益指标(降低额)来计划和评估项目的成本水平是不全面的。应基于既定的企业提成,将施工项目的造价和成本联系起来,设置能反映项目收支对比情况的项目利润和项目利润率指标来评估施工项目的成本水平和对之进行考核。
3.根据耗费特征划分成本项目。
施工项目成本的大小主要取决于施工过程中的生产性耗费,在成本核算范围一定的条件下,施工项目成本控制的主要目标是控制施工耗费,通过统筹协调各种耗费之间的关系实现降低施工总费用。如图3所示,为了获得并维持施工能力,施工项目需占用劳动力、施工机械和周转材料等施工资源,并需委托分包商完成部分施工任务,施工过程还需消耗大量建筑材料。根据施工过程中施工耗费的不同特点,现将施工项目成本分解成实体材料费、施工资源费、分包工程费和现场包干费等成本项目。
4.根据不同管理层的需要设置指标体系。
监测指标体系一般包括明细指标和综合指标两个层次。明细指标作为对施工过程进行分析、评估和重新计划等基层控制工作的直接依据;综合指标的主要作用是向施工企业的高层管理者或业主代表报告施工项目成本的实际状况及其变动趋势。
三、施工项目成本监测指标体系的构建
在分析施工项目成本控制对监测指标体系要求的基础上,本文设计了如图4所示的成本监测指标体系: (1) 期末计划成本; (2) 期内计划成本; (3) 期内实际成本; (4) 期内成本差异; (5) 期末成本动态差异; (6) 期末项目利润; (7) 期末项目利润率。立足于施工过程某个控制期末(施工项目开工前的成本信息可以被看成是一个特例),借助于成本监测指标体系可获得的成本信息包括施工项目预期收支对比信息、控制期内的成本差异信息、控制期末对应于未完工程的计划成本信息以及对应于未完工程的施工项目成本动态差异分析信息。
1.期末计划成本。
期末计划成本用于反映施工过程中某个控制期末对应于未完工程的预期施工费用,基于施工项目的承包范围和已完成程度,结合拟定的施工方案,期末计划成本的计算方法详见式(1)至式(5)。
2.期内计划成本、期内实际成本和期内成本差异。
(1)期内计划成本:期内计划成本用于反映施工过程中某个控制期内对应于实际进度(用期内完成的实物工程量计量)的计划成本,基于已完成的实物工程量,结合控制期内基于原成本计划的资源和材料耗费以及相应的价格水平,期内计划成本的计算方法与期末计划成本的计算方法相同。
(2)期内实际成本:期内实际成本用于反映施工过程中某个控制期内对应于实际进度(用期内完成的实物工程量计量)的实际成本,基于控制期内对应于实际进度的实际资源使用和材料消耗以及资源和材料的实际价格,期内实际成本的计算方法与期末计划成本的计算方法相同。
(3)期内成本差异:期内成本差异用于反映施工过程中某个控制期内对应于实际进度的实际成本与计划成本之间的差异,如式(6)、式(7)和式(8)所示,为了描述控制期内出现的成本差异以及耗费量和价格对成本差异的影响,可按“净值”原理,分别计算期内成本差异、期内耗费量差异以及期内价格差异等三种指标。
3.期末成本动态差异。
期末成本动态差异用于反映施工项目经过某个控制期施工导致的成本总水平的变动趋势。基于控制期末针对未完工程编制的新计划,则相对于上个控制期末(本控制期初)的成本动态差异分析指标的计算方法如式(9)所示。
4.期末项目利润和项目利润率。
设置期末项目利润和项目利润率的目的,如式(10)所示,主要是用于动态地反映施工过程中各控制期末施工项目的预期总造价和成本总支出之间的差异,据此计划和评估项目利润和项目利润率等效益水平。
承包工程造价远高于施工项目的成本费用, 这是由它们的成本费用的结构不同所决定。所以式(10)的计算方法仅适用于总成本层面的收支对比,当细分到成本项目或量价明细时,为了便于对比,还需要将构成工程造价的费用进行重新组合,使之和施工项目成本的费用结构相一致。
(1) 造价的费用构成:我国现行《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将工程造价划分为分部分项工程费、措施项目费、其他项目费以及规费和税金等, 其中分部分项工程费、措施项目费和其他项目费包括完成清单项目包含的施工任务所需的人工费、材料费、机械费以及需分摊的管理费和利润。费用计算方法:针对分部分项清单项目和能套用定额计价的措施项目采用定额计价法, 其中人工费、材料费和机械费一般基于清单项目包括的定额工程量, 参照计价定额规定的消耗量标准, 并结合现行价格水平进行计算, 管理费和利润一般按人工费和机械费的一个百分比进行分摊计算;对于不能套用定额计价的措施项目和其他项目, 主要采用费率计算法, 通常按某个基数 (如分部分项工程费) 的一个百分比 (费率) 进行计算。
(2)施工项目成本的费用构成:如果将工程造价看成是施工项目经理部的总收入,则立足于施工项目经理部,按目前建筑施工企业的一般做法,其必需的费用支出包括分包工程费(劳务分包费和专业分包费)、实体材料费、施工资源费、现场包干费、企业提成(企业管理费、预算利润和必须上缴的工程利润)和规费、税金。
(3)满足施工项目收支对比要求的造价费用结构:为了使施工项目的造价收入和成本支出具有可比性,需要将构成工程造价的费用按施工项目成本核算的口径重新组合,使之与施工项目成本的费用结构相对应。具体做法如下表所示:
注:誘表示造价费用与成本费用有关联,空格表示无关联。
首先,将工程造价中的管理费按一定比例分解成企业管理费和现场管理费两部分。其次,套用定额计算由施工方案决定的现场临时设施的直接费(仅包括人工、材料、机械费),并将工程造价中采用费率计算法计取的措施项目费(和其他项目费)减去该直接费的剩余部分称为剩余费用。再次,将造价中的现场管理费加剩余费用之和称为预算包干费,对应于施工项目成本中的现场包干费。最后,将造价中的企业管理费加利润称为预算提成,对应于施工项目成本中的企业提成。
通过对工程造价费用的重新组合,则可以采用式(11)的方法,计算控制期末施工项目预期的项目利润明细信息。
四、施工项目成本监测的实施
所谓施工项目成本监测的实施,是指为了获得监测指标体系中具体指标的指标值,针对施工项目成本的各项要素开展的包括调查记录和统计汇总在内的现场统计工作。统计的主要内容包括:施工项目实际进度、实际分包工程费、实际施工资源费、实际实体材料费、实际现场包干费等。
1. 施工项目实际进度统计。
统计施工项目实际进度的方法,一般是调查并记录控制期内实际完成的定额工程量。对应于实际完成的定额工程量,可以计算基于原成本计划的控制期内计划成本,以及各成本项目的计划成本和相应的“量”和“价”的明细。
2. 实际分包工程费统计。
实际分包工程费统计,是计算控制期内对应于实际完成定额工程量的实际的分包工程费用,包括“劳务分包”和“专业分包”两种。基于控制期内实际完成的定额工程量,实际分包工程费的计算,只需将定额工程量分别乘以相应的分包单价并按分包商进行汇总。
3. 实际施工资源费统计。
实际施工资源费是控制期内对应于实际进度的包括人工、机械和周转材料在内的实际费用。其大小取决于实际的需求量和相应的计时(租赁)单价,其中需求量又是配置强度和装备时间的乘积。实际施工资源费的统计,只需如实记录不同批次人工、机械和周转材料的进退场信息,包括供应商、进退场时间、每批次的数量和相应的单价等。将原始记录汇总成资源台账,采用会计核算的方法,根据资源台账即可计算出本控制期内施工资源的实际费用。
4. 实际实体材料费统计。
实际实体材料费是控制期内对应于实际进度的实际消耗的实体材料的费用,其大小取决于实际的消耗量和相应的购置单价。统计实际实体材料费,只需如实记录不同批次材料的供应信息,包括供应商、供应时间、每批次的供应量和相应的单价等。并通过控制期末的库存盘点计算出本控制期内实体材料的实际消耗量和相应的购置价格,将二者相乘即可得出本控制期内实体材料的实际费用。
5. 实际其他现场包干费统计。
实际现场包干费是控制期内对应于实际进度的实际支出的现场包干费用,对于实际现场包干费的统计,只要将每次开支的现场包干费如实记录下来并汇总成台账,再根据台账便可以计算出本控制期内开支的实际现场包干费。
综上所述,施工项目成本监测指标体系满足了全面、全过程和动态控制施工项目成本对辅助决策信息的需求。基于这种成本监测指标体系,便于开展基于集成管理模式的施工项目成本计划和贯穿于施工全过程的成本控制。如果研发出相应的计算机辅助决策系统,并将其应用于工程实践来提高管理效率,则能够进一步加强施工企业对施工项目成本的控制。
【注】本文系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施工项目成本控制计算机辅助决策系统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10-K9-32)。
参考文献
[1].S.leen B.kang.Information Management to integrate Cost and Schedule of Civil Engineering Project.Journal of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and Management, 1998;5
[2].丁士昭主编.建设工程项目管理.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10
[3].马智亮, 秦亮, 任强.建筑施工项目信息化管理系统框架.土木工程学报, 2006;39
中国海洋经济监测指标体系研究 篇10
(1) 海洋经济发展缺乏宏观调控和统筹协调。
(2) 海洋产业同构、趋同现象严重。
(3) 产业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 仍处于粗放型发展阶段。
(4) 近岸开发过度, 资源环境压力巨大。
(5) 海洋科技创新能力不强, 缺乏核心竞争力[1]。
作为上层建筑的海洋经济管理需要适应这种趋势的变化, 对海洋经济运行状况与运行规律进行全面掌握和系统分析, 以满足海洋经济宏观调控需要。因此, 开展海洋经济监测评估技术研究, 形成系统的理论和支撑体系, 已成为国家海洋行政主管部门与沿海地方政府实施海洋经济宏观调控的重要工作之一。
海洋经济监测指标体系设计是实施海洋经济宏观调控的基础。“指标”反映了被研究对象某一方面典型特征的概念和具体数值的综合;“指标体系”则是系统、全面、科学、客观真实地反映被研究对象内在本质的若干个相互联系的指标所组成的有机体。指标可以将系统解构为诸多相互关联的因素, 通过指标的名称和数值实现对具体因素的“质与量”的定义;同时, 还可以按系统因素的具体内容获得指标的统计数据, 来掌握系统在某一方面发展演化的内在规律。指标的监测功能是指标的动态反映功能, 也就是指标对其所代表的系统的特征能在时空两个维度上做出正确的反映。
海洋经济监测指标体系, 是通过一系列具体指标的设置与测度, 实现海洋经济监测研究中“质”与“量”的统一。目的是能够正确评价当前海洋经济运行的状态;准确预测未来发展的趋势;及时反映海洋经济调控的效果;系统把握海洋经济发展的立足点;实现从经济规模、发展速度为主的增长方式向经济与环境资源协调统一的发展方式的转变。
1 海洋经济周期波动的内在机理
建构海洋经济监测指标体系时, 会处理许多经济时间序列来进行实证分析, 这些时间序列反映着海洋经济某个部门或行业的经济活动。所以, 当我们需要对每个序列的特性以及不同序列之间的相关性进行深入分析时, 应首先考虑数据背后的经济环境及其内在运行机理。
1.1 海洋经济发展周期及现状
我国海洋经济的发展可以从3个阶段进行周期划分[2]:
第一周期为1978—1994年, 在这一阶段政府、民营企业和外商投资的不断投入, 使海洋经济开始作为一个真正的大产业快速发展起来。随后宏观经济信贷投资和消费失控, 通货膨胀加剧, 经济秩序混乱使海洋经济发展受到限制。而后紧缩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大幅缩减的固定资产投资规模, 使投资、消费全面下降, 波及海洋经济在复苏前经历了多年收缩期。
第二个周期为1994—2000年, 在这一阶段十四大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我国经济再次进入高速增长期, 海洋经济也在良好的宏观环境下再一次成长。然而经济的高速增长使相似的问题再次显露, 信贷投资失控、通货膨胀加剧。而后总量控制、结构调整和改进调控方式等经济政策使海洋经济展现出与总量经济相似的周期波动。
2000年至今正处于第三个周期, 海洋经济作为国民经济一个新的亮点, 进入了从不成熟走向成熟, 从粗放型走向集约型的过渡发展时期。
1.2 海洋经济周期发展特点及形成机理
由海洋经济的发展周期及现状可以看出:
(1) 对海洋产业的投资作为总需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拉动海洋经济增长, 是决定海洋经济总供给水平的主要因素, 其波动在相当程度上影响着海洋经济的增长和波动周期。
(2) 造成海洋GDP周期性循环特征的另一因素是从计划经济体系到市场经济体系的变革, 投融资体制的变迁和投资主体的多元化, 强化了投资的收益和风险的导向功能, 使得引致投资的规则性增强, 不规则自发投资开始成为海洋经济周期的重要冲击源。
(3) 海洋经济的发展伴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而发展, 陆域海域联动是海洋经济周期的又一特点。其中, 区域性投资对海洋经济具有明显的冲击力。
(4) 高科技带来海洋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也会带来高风险, 技术冲击会是海洋经济周期上升趋势的一个内在动力, 也会是导致周期波动性的因素之一。
(5) 海域生态环境、海域海岛的开发秩序和技术装备是海洋经济发展的关键, 在海洋经济的快速发展时期很容易被忽视。
(6) 海洋经济周期呈现良性发展需要以上因素的和谐发展, 如果缺乏保护和道德意识, 将会遏制海洋经济的发展势头。
海洋经济发展除了自身内在的产业链条间的相互影响外, 海洋产业之间在资本、技术、信息及人力等诸多方面也有着直接或间接的联系与交流;同时, 海洋经济各种产业与系统环境、海洋生态环境、社会经济环境也存在着资源、劳动和物质能量等方面的交换, 成为海洋经济发展的内在传导机制, 影响着海洋经济周期波动。例如, 当海洋捕捞业从上游产业——造船业获取生产资料进行生产活动时, 已经产生向下游产业——水产品加工业和海洋药业或消费市场提供商品或服务的功能;海洋自然规律、自然状况和自然资源的制约, 要求海洋经济与环境之间应具有可持续发展的协调关系, 这些都会直接或间接影响着海洋经济发展的周期波动。
2 海洋经济监测基准指标的选择
建立海洋经济监测指标体系的首要环节是确定基准循环, 而确定基准循环的前提是确定基准指标。从理论上讲, 在宏观经济中, 作为基准指标较为理想的是国民生产总值或国民收入或社会总产值, 因为这些指标最综合、最全面地反映了国民经济的整体发展水平和运行状况。
在我国已有的海洋经济统计资料中, 反映海洋经济总体运行的指标主要有全国主要海洋产业总产值、全国主要海洋产业增加值和全国海洋生产总值等。全国海洋生产总值是从《中国海洋统计年鉴2007》开始计算的, 指按市场价格计算的沿海地区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海洋经济活动的最终成果, 是海洋产业增加值和海洋相关产业增加值之和。海洋产业是指人类开发利用和保护海洋资源所进行的生产和服务活动。其中, 主要海洋产业是海洋经济的基础, 是直接开发和利用海洋资源的产业;海洋科研教育管理服务业是开发、利用和保护海洋过程中所进行的科研、教育、管理及服务等活动, 如海洋信息服务业、海洋环境监测预报服务、海洋保险与社会保障业和海洋科学研究等。海洋相关产业是海洋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以各种投入产出为联系纽带, 与主要海洋产业构成技术经济联系的上下游产业, 涉及海洋农林业、海洋设备制造业、涉海产品及材料制造业和涉海服务业等。全国主要海洋产业增加值, 全国海洋生产总值具体关系如图1所示, 海洋生产总值与国内生产总值的对应关系如图2所示。
对比反映海洋经济总体运行的3个指标, 主要海洋产业总产值与主要海洋产业增加值仅考虑主要海洋产业, 并未包括海洋科研教育管理服务业、海洋相关产业。2008年全国海洋生产总值为29 662.3亿元, 其中海洋科研教育管理服务业增加值为5 107.1亿元, 占比17.2%;海洋相关产业增加值为12 311.5亿元, 占比达到41.5%, 两者合计占比58.7%[4];2009年全国海洋生产总值为31 964亿元, 其中海洋科研教育管理服务业增加值和相关产业增加值合计占比59.36%[5], 可见其在海洋生产总值中的作用举足轻重, 不容忽略。
因此, 在以上3个指标中, 海洋生产总值包含的海洋产业更为全面, 更能反映海洋经济与陆域经济的关联作用和体现大海洋的发展理念。而从数据方面考虑, 主要海洋产业总产值从《中国海洋统计年鉴2007》开始已经不再统计, 因此, 不适宜作为基准指标。主要海洋产业增加值一直有统计数据, 具有较好的连续性, 比较适宜作为基准指标。
综上所述, 在海洋经济监测指标体系的构建过程中, 借鉴陆域宏观经济监测指标的经验, 文章选择海洋生产总值、主要海洋产业增加值作为基准指标。
3 海洋经济监测指标体系框架
海洋经济监测的对象可以分成两类:一类是对海洋经济系统运行状况的监测;另一类是对海洋经济支撑因素的监测, 包括陆域经济因素和人为因素, 比如陆域经济的运行状况、金融和财政政策以及对人类施予海洋的活动之约束等。在区域经济综合实力的相关研究中, 反映经济实力提升的指标通常通过经济总量及增长、经济结构优化和经济效益提高3个方面来体现, 这种分析结构也可以应用于海洋经济系统的运行状况描述, 体现海洋经济基础、海洋经济能力和发展水平以及海洋经济发展的潜力和动力。
另外, 考虑到当前海洋经济发展的可持续要求, 海洋经济的监测主要从以下4个角度选择指标:海洋经济总量[6]、海洋经济结构[6]、海洋经济效益和海洋经济可持续。
由于指标分类方法所需的数据总是处于动态调整中, 所以参考陆域经济, 根据指标的经济含义和投入产出关系先行确定了指标体系框架。在用数量方法进行指标分类时, 可以根据需要灵活地进行比重分析和动态分析, 比重分析依据的是某项经济指标占总体的比重, 动态分析依据的是不同时间的同类指标的数值对比, 比如计算增长率借以分析指标发展的方向和增减速度。根据修正的指标或可从中把握海洋经济的特点和变化趋势, 增强备选指标相对于基准指标变化的敏感度。
3.1 海洋经济总量指标
海洋经济是陆海一体化的经济, 海洋的大规模开发离不开陆域经济的支持。沿海地区加强海陆经济联动, 可以实现两者资源互补、产业互动和布局互联。因此, 经济总量指标中不仅要有考察海洋经济自身运行情况的指标, 而且要有考察陆域宏观经济的指标, 目的是分析其对海洋经济的影响作用。
另外, 海洋经济涉及行业多、范围广, 加之自身具有的高投入、高技术和高风险的特点, 对外依存度较高的产业不可避免地会受到世界经济的冲击。考虑到国际原油价格对油气业、化工业和交通运输业的影响, 出口订单对船舶工业的影响以及世界经济环境对旅游业的影响, 综合海洋支柱产业和新兴产业, 我们选择海洋油气业, 海洋交通运输业以及海洋旅游业的产值作为经济总量指标的组成部分 (表1) 。
3.2 海洋经济结构指标
海洋经济结构指标涉及海洋经济运行中重要的结构关系, 如产业结构、投资结构、进出口结构和劳动力结构等。海洋开发是一个涉及多行业、多领域的系统工程, 海洋产业结构协调发展和产业布局的合理化, 是海洋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节点。能否合理有效地利用人力、物力、财力和自然资源是推动科技进步和劳动生产率, 提高海洋经济增长质量的保障。要在保持传统海洋产业快速增长的同时, 积极推动海洋经济结构的优化和调整 (表2) 。
3.3 海洋经济效益指标
经济效益是资金占用、成本支出与生产成果之间的比较。在分析海洋经济效益时, 文章从海洋经济的产出效率、海洋经济的增长潜力以及海洋经济的增长稳定性3个角度选择指标。产出效率是指单位要素投入所获得的产出多少, 海洋经济中投入要素为劳动和资本, 因此可以选择单要素生产率或者全要素生产率。分析的目的在于观察海洋产业一定时期的收益及获利能力。海洋经济的增长潜力是测度当前的海洋经济发展中新的生产能力、生产能力提高的情况及经济系统能够提供的技术支持等。分析的目的在于反映海洋经济的新增长点。海洋经济的增长稳定性[7]是指当海洋经济的增长围绕着潜在增长能力 (即发挥了各种经济资源效率所能达到的最大限度的增长率) 上下波动在一定的区间内。分析的目的在于衡量海洋经济长期运行趋势的稳定性。如果海洋经济增长率过度偏离潜在增长率, 则意味着海洋经济增长存在着较大波动, 易造成资源的巨大浪费或者开发不足 (表3) 。
3.4 海洋经济可持续性指标
海洋经济可持续性监测主要以海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为目标, 监测在现行经济运行方式下, 经济增长和海洋资源效率、生态环境的相互影响问题。由于海洋产业有别于陆域产业, 由海洋环境与海洋资源的自然特性决定的现代海洋产业演进要有更多的条件和较大的风险。要使海洋产业发挥带动陆域经济的作用并实现可持续发展, 就要考虑不同于陆域经济的供求约束、协调机理和产业发展规律。现代经济中任何经济活动的进行都依赖于资源的消耗。海洋资源的特性决定海洋经济发展存在极大的不确定性, 海洋产业的生产能力表现在资源的储量、开发量以及供给规模和速度。在选择这类指标时, 由于监测的短期分析的要求, 应选择较易显示变动趋势的指标, 以加强对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监测, 及时对替代资源进行研究和开发。海洋环境污染和海洋灾害的影响也应在监测指标体系中体现, 这些因素会使海洋经济发展中的风险突出, 对风险的控制应立足于对环境污染的及时治理和对海洋灾害的经济损失的评估、补偿 (表4) 。
4 结束语
对于海洋经济监测指标体系, 下一步的工作是实现它的监测功能, 即对指标进行先行、同步与滞后的分类。在现实所要揭示的现象中, 依存关系是否成立, 因素的影响有多大, 单靠理论逻辑不能回答, 需要借助于方法技术检验。所以, 对于海洋经济监测而言, 陆域经济指标和指标的经济含义及其分类结果能够起到很好的借鉴意义。另一方面, 随着对海洋经济运行机制和运行状况的深入分析, 就能够解释技术方法分析结果与经验理论预想之间的异同, 也越容易找到深层次、本质化的问题。
目前宏观经济监测的分析主要集中于对周期波动进行分析, 找出统计规律, 分解出风险因素等。建立海洋经济监测指标体系是一项循序渐进的工作, 随着海洋经济数据的完善, 统计周期的延长, 统计口径的统一, 越来越多的相对成熟的宏观经济监测方法将被运用到海洋经济周期的分析当中。
摘要:文章借鉴陆域经济评价、景气循环监测指标的经验, 针对中国海洋经济监测问题, 对海洋经济周期波动中的扰动因素进行了细致梳理与分析, 研究了海洋经济的发展周期、现状、特点和形成机理, 界定了海洋经济的监测对象及其指标分类体系, 构建了中国海洋经济监测指标体系框架, 为进一步设计分类海洋经济监测的先行指标、同步指标、滞后指标体系的奠定了基础, 对于推进海洋经济监测预警由定性研究向定量化研究转变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实践意义。
关键词:海洋经济,周期形成机理,监测指标体系
参考文献
[1]王宏.加强管理促进海洋经济又好又快发展[J].中国国情国力, 2009 (8) :4-7.
[2]殷克东, 孟彦辉.我国海洋经济的发展周期划分[J].统计与决策, 2006 (20) :43-45.
[3]国家海洋局.中国海洋统计年鉴2007[M].北京:海洋出版社, 2008.
[4]国家海洋局.2008年中国海洋经济统计公报[EB/OL]. (2009-02) [2010-07-01].http://www.cme.gov.cn/hyjj/gb/2008/index.htm.l
[5]国家海洋局.2009年中国海洋经济统计公报[EB/OL]. (2010-03) [2010-07-01].http://www.cme.gov.cn/hyjj/gb/2009/index.htm.l
[6]殷克东, 方胜民.海洋强国指标体系[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8:73.
浅析环境监测及环境影响评价关系 篇11
[关键词]环境监测;环境影响评价;相关性;建议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更加意识到环境问题带来的严重影响,目前环保和生态保护成为国家间经济发展的重点。环境监测作为各级环保部门的实施环境管理的一项重要的监测技术,能够对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些破坏环境的行为进行监测。环境监测作为环境影响评价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实现环境保护的发展目标,进而为环境的管理工作提供科学的依据。
一、环境监测和环境影响评价的关系
(一)环境监测贯穿于环境影响评价的全过程
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开展中,环境监测是全程参与的,也是其重要的一个步骤。环境监测的结果对环境影响评价质量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并影响着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顺利展开。在环境影响评价的初期、项目建设期等各个阶段都贯穿着环境监测。首先在建设项目的开始前,一些具有丰厚资历的环境影响评价单位首要要将环境监测委托给相关的部门,或者对建设项目进行环境因子的本底值监测。如果环境监测没有任何的问题,就可以顺利展开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并制定未来的监测计划。其次在建设项目试运行后,需要对项目进行环境监测,查看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中相关的环境保护措施是否正确落实,并且查看试运行期间对环境造成的影响。最后在项目稳定运行期间,需要对项目进行整体上的环境影响评价,查看项目运行期间的一些隐患问题对环境造成的影响,进而提出优化和改进的方案。因此在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整个过程中都贯穿着环境监测,为环境影响评价提供大量的有效数据作为决策支撑,保障环境影响评价发挥自身的价值和作用。
(二)环境监测支撑着环境影响评价的运行
环境监测综合利用物理、化学、生物等技术对环境因子进行综合的评定和分析,它作为环境影响评价的基础性工作,能够支撑着环境影响评价的顺利展开。首先,环境监测能够对将要建设的项目的环境进行综合全面的监测,并且预测建设项目区域未来的环境质量和发展趋势,为环境管理提供良好的决策依据。在监测建设项目的环境质量时,需要调查建设项目的建设规模,周围的布局以及区域的规划现状等。其次,为建设项目拟定常规的监测方案。在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中需要对环境进行基础的调查,并且对周边的污染源分布情况以及水文等环境进行综合分析和预测,同时为环境影响评价提供可靠的监测方案。最后服务于建设项目的竣工验收。建设项目竣工验收后需要进行环境监测对周边的环境进行综合分析,查看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中的环境保护目标是否达到,对一些对环境保护不利的建设进行改进,对于不符合环境质量监测不能进行验收。
(三)对环境影响评价起着监督和指导的作用
建设项目在进行环境影响评价时,环境监测可以在项目的实施前完成也可以在项目的投产运行中进行监测,并且发挥环境监测在项目运行中的监督作用,进而检验环境影响评价的有效性和可靠性。如果项目运行后环境监测质量达标,并且没有对环境造成任何的影响,说明了建设项目能够进行下一步的运行。其次对环境影响评价起着良好的指导作用。环境监测作为环境影响评价中的一个重要的环节,在建设项目的设计阶段,能够通过环境监测来论证项目建设的可行性,并且对可能引起的环境问题进行综合的分析和评价。并且在项目实施后能够对项目未来环境的质量进行综合的分析和预测,进而为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作出重要的指导。
二、环境影响评价对环境监测内容的影响
在进行建设项目环境调查阶段的环境监测时,主要是依据是环境影响评价中的等级、经济条件等,以此来确定监测的对象、项目和内容等。在制定监测方案时需要依据环境影响评价的内容,讲求经济性和实用性,达到监测方案的最优效果。在监测时需要优先监测污染物,进行统筹的规划。在制定监测计划和方案时要统筹兼顾,综合分析环境问题的影响程度和复杂程度,针对不同的环境问题制定多样化和针对性监测方案,并且深刻把握建设项目环境的基本资料。在监测工作中需要保障质量第一的原则,进行有效的质量控制,确保环境监测数据的准确形合可靠性,能够正确的反映出建设项目的环境问题和将要发生的环境问题,从而为环境影响评价提供正确的参考。环境影响评价规定了环境监测在建设项目竣工时的监测内容。在竣工验收阶段,主要监测环保措施的运行效果,环境影响评价中规定的环境影响因子是否达标,建设项目的环境质量状况和未来的建设项目的环境发展趋势等。
三、环境监测在环境影响评价中的作用发挥
只有真正做好环境监测工作,才能够保障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顺利展开和质量,进而从源头上加强对环境的保护。首先环保部门要加大对环境监测技术人员的培训和技术指导,提高环境监测单位对环境影响评价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增强监测技术,为建设项目的可行性提供具有说服力的数据,从而提高建设项目的环境质量和可持续发展。其次,在监测的过程中严格按照相关的技术标准如ES、GIS等技术标准,提高数据采集的精确化和科学性,进而为环境影响评价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撑。最后,借鉴国外先进的环境监测技术,根据我国污染物的生产和排放等特征,制定完善的与环境保护相配套的监测方法,进而提高环境监测的质量。
四、结语
随着经济的发展,环境问题更加突出,环境和生态保护成为了当前经济建设中需要解决的一个重点问题。环境影响评价作为环保部门环境管理的一种方式,随着体系的日益完善,环境监测在其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通过环境监测与环境影响评价两者关系的探讨,进而提出一些合理的建議,以供参考。
参考文献:
[1] 普布央金,次仁央金,尼玛卓玛等.浅谈环境监测在环境影响评价中的重要性[J].西藏科技,2014,(11):14-16.
[2] 刘广超.环境监测在环境影响评价中的重要作用[J].资源节约与环保,2013,(6):106.
[3] 王琳.环境监测与环境影响评价的耦合关系探讨[J].教育教学论坛,2014,(1):276-277.
创新型区域监测指标体系的研究 篇12
在经济全球化程度加深、知识经济时代来临、可持续发展思想普及的社会经济背景下, 世界经济发展愈来愈呈现区域化特征。区域经济越来越成为国家、地区乃至世界经济重要组成部分。国外的最新研究表明, 当今发达国家经济的主要驱动力来自创新型区域。区域的经济增长在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各个区域的创新能力。
区域创新系统理论主要来源于以下四个理论:国家创新系统理论、渐进经济学理论、新区域科学和现代区域发展理论及新产业区理论, 是一个相对新兴的研究领域。我国对区域科技创新的研究起步较晚, 但发展很快, 研究进展较大。在党和国家高度重视的宏观背景下, 各地政府陆续开始了区域创新工程的建设, 但由于不同地区资源构成与知识技术基础都不尽相同, 实施区域创新需要突破的重点和选择的战略都应有所不同。为了适应区域优化和个性化的需要, 现在许多地区都在着手构建和培育本区域的创新体系。
二、构造一套综合的监测指标体系的思路
1. 指标体系设计原则
在选择创新能力监测指标时应遵循以下原则:
(1) 整体性原则。整体性原则是指设计指标体系时, 一方面要注意分析整体的内部要素即每个构成部分, 不遗漏任何影响要素, 力求全面反映环境建设整体的功能;另一方面由于指标体系的整体评价功能应大于各分指标的简单总和, 所以在力求全面的同时注意指标体系的精炼有效性。
(2) 科学性原则。遵循科技发展的基本理论和科技创新活动的自身特点, 指标的定义、分类、范围、数据收集、计算方法、权重确定等都要真实、规范, 有科学依据。
2. 区域监测指标体系框架的设置
鉴于我国目前还没有比较系统的评价区域创新能力的统计指标体系, 遵循以上指标体系设置原则, 并考虑统计数据和统计资料的可获得性, 在参阅大量文献的基础上, 以全新的角度构建出一套反映区域科技创新能力的综合指标体系。这一框架的基本结构是:将反映我国各区域建设进程的监测指标分成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将反映我国创新型区域的建设进程情况分为四个领域:创新资源投入能力、知识创造与传播能力、技术创新能力、创新影响能力。通过计算创新型区域总指数和各领域的指数来实现;第二个层次根据四个领域确定了17个分领域, 通过计算分领域的创新型区域指数实现;第三个层次用以反映具体的创新活动及其创新的条件和成果等, 通过在上述17个分领域中选定的45个监测指标实现 (详见表1) 。
(1) 创新资源投入领域
创新资源是建设创新型区域所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和潜在的创新驱动力, 创新资源包括人力资源、技术资源和资本投入三方面。为此选择了创新资源领域的四个分领域指标, 包括
教育投入、GDP投入和科技投入。根据这三个分领域确定了7个三级监测指标, 如表1所示。
(2) 知识创造与传播领域
在知识经济时代的资源与要素配置中, 知识已经成为最重要的直接资源和基本要素。知识创造能力是本地区创新的基础, 因为只有知识才能最终转化成创新产品、创新工艺以及创新服务等, 该领域主要反映了知识进入生产领域以及知识的传播情况。选择了该领域的4个分领域指标, 分别为:研究与开发投入、专利与论文数量、科技投入产出比综合指标、知识传播能力。根据这4个分领域指标确定了12个三级监测指标。
(3) 技术创新领域
选择了该领域内的二级指标, 分别为:企业研究开发投入、设计能力、制造和生产能力、新产品产值。在此基础上, 依据各分领域的不同特点依次选取了11个三级监测指标。
(4) 创新影响领域
【监测评价指标体系】推荐阅读:
评价监测分析05-30
监测与评价模式07-02
环境质量监测与评价08-22
地下水资源监测与评价08-26
环境监测与评价专业论文05-21
开展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监测评价工作实施方案11-09
第八讲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监测与评价10-28
集团化工新材料有限责任公司职业病危害监测及评价管理办法08-30
在线监测体系0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