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指标评价体系

2024-10-01

发展指标评价体系(共12篇)

发展指标评价体系 篇1

摘要:本文阐述了城市物流的含义, 并结合以往研究和城市物流特点, 提出研究城市物流评价指标体系必须考虑它与物流辐射区经济发展的关系。之后分析了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和城市物流发展水平的构成要素。在此基础上, 作者建立了科学的城市物流发展评价指标体系, 并对指标体系进行了阐释和量化, 为进一步评价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城市物流,指标体系,物流绩效评价

纵观21世纪以来全球经济的发展态势, 以若干城市为核心的大都市经济区域已成为世界经济最为活跃的区域, 并开始逐步主导全球经济。城市经济作为一种聚集经济, 是人流、商流、资本流等各种生产要素聚集在一起的规模化生产, 以生产的批量化和连续性为特征。而生产要素的聚集是为了商品的扩散, 需要与之相适应的城市物流系统作为保障。因此建立科学的城市物流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 对解决城市物流发展中的一系列问题, 促进城市物流健康发展, 提高城市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1 城市物流的含义

关于城市物流的含义, 目前学术界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 不同的学者有不同角度的阐释。Taniguchi (1999) 把城市物流定义为“在市场经济中, 考虑城市交通环境、交通堵塞和能源消耗的同时, 由私人企业来实现的使物流和运输活动总体最优化的过程”。我国学者崔介何 (2003) 认为“城市物流是在一定的城市行政规划条件下, 为满足城市经济发展要求和城市发展特点而组织的区域性物流”。程世东 (2005) 认为“城市物流是指物品在城市内的实体流动、城市与外部区域的货物集散以及废弃物的清理等活动”。

从以往研究可以看出, 以往许多学者将城市物流看做一个相对封闭的系统, 忽略了城市物流与外界的联系。但笔者认为, 城市物流尤其是对于一些具有一定区位优势的大中型城市来说, 它们作为区域物流系统的中心和重要节点, 它们的城市物流系统不仅服务于市内的企业、个人等, 而更多的是服务于广阔的城市物流辐射区或腹地区域内的需求者。因此, 城市物流是一个更加开放的物流系统, 其所服务区域内的经济发展水平直接决定了对城市物流的需求规模, 并且城市物流本身的发展也可以带动所服务区域经济的更快发展。从这个角度出发, 笔者尝试给出城市物流的定义:城市物流是为了满足城市以及城市物流服务区内人们生活及经济活动的需要, 在城市内及城市与外界之间的各类物品从供应地向接受地的有效实体流动。

2 城市物流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现状

关于城市物流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以往许多学者已做了不少尝试, 但至今仍没有一套完整的评价指标体系。史秀苹等 (2004) 提出城市物流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包括城市物流活动指标与城市物流影响指标。城市物流活动指标包括服务水平、成本、基础设施状况和现代化智能运输系统 (ITS) 的应用情况, 而城市物流的影响指标考虑了城市商品运输对交通、环境、资源的影响。蔡虹 (2006) 从物流发展合理化程度、物流子系统效率、物流发展外部环境入手构建南京市物流业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李孟涛等 (2007) 从经济、产业、环境三方面选取15个具体指标构建了城市物流评价指标体系, 并选取了辽宁省14个城市的具体数据进行了评价分析。

从以往研究可以看出, 以往关于城市物流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都没有考虑物流服务辐射区经济水平对城市物流的影响。在研究中许多学者使用了GDP、工农业生产总值等反映经济水平的指标, 但都只是局限于城市范围内的。正如前文所述, 城市物流与其所服务区域内的经济发展有着非常紧密的关系。因此笔者认为研究城市物流评价指标体系时必须考虑它与物流辐射区经济发展的相互关系。

3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3.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1) 科学性原则:

首先, 指标的选取应具有科学的理论根据。其次, 城市物流评价指标体系应能客观、真实地反映实际情况。

(2) 系统性原则:

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应从系统论的观点出发, 既能反映系统的内部结构与功能, 又能正确评估系统与外部环境的关联。不仅能全面反映研究对象现有状况, 而且还能够体现研究对象的发展潜力及发展趋势。

(3) 定量性原则:

以定量指标为主。对定性指标要明确其含义, 并按照某种标准赋值, 将其恰如其分地转换成定量指标, 纳入评价体系进行计算。

(4) 灵活可操作性原则:

指标体系的设计应该有灵活性, 使各城市可以根据自身特点和实际情况进行运用, 并且设计的指标应该可采集, 对一些难以衡量的指标尽量予以避免。

(5) 可比性原则:

分析和评价城市物流发展水平, 需要从时间上和空间上进行比较。因此应该选取对于不同时期和不同城市都具有代表性的指标。

3.2 城市物流发展水平的构成要素

通过前文分析, 结合以往研究, 可以总结得出城市物流发展水平的构成要素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是城市物流发展能力:城市物流发展能力主要从物流服务水平、服务效率、成本效益和基础设施等方面反映物流服务的供给状况。它是构成城市物流发展水平的最直接要素。不仅能体现城市物流的现状, 还能反映城市基础设施是否能支持城市物流的现有发展和未来可拓展的空间。

二是城市物流发展环境:城市物流发展环境主要从物流服务区经济水平、政策与法律以及物流人才保障等方面反映城市物流系统所在环境。由于经济发展水平直接影响物流需求规模因此物流服务区经济水平可以间接反映城市物流的需求状况, 如前文所述这是反映城市物流发展水平的重要因素。物流服务区经济水平可以说是城市物流发展的经济环境, 而政策法律和人才保障则是政策和人才环境。因此城市物流发展环境是从物流发展经济环境、政策环境和人才环境反映城市物流发展水平的。

三是城市能源消耗与环境污染:随着城市物流的发展, 必然会带来能源的消耗和对环境的污染。人类不能以牺牲环境来换取发展, 并且这些负面影响也必然会对城市物流今后的发展形成制约。从可持续发展的观点出发, 在发展的同时尽可能地降低能耗和环境污染, 才是城市物流发展的长远之计。因此城市物流发展带来的能耗与环境污染程度是反映一个城市物流发展整体水平的必不可少的重要因素。

3.3 城市物流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城市物流评价指标体系实际上就是利用具体的指标将城市物流内涵、特征进行具体化、层次化的描述, 为进一步的综合评价奠定基础。在参考总结以往研究和前文的分析基础上, 遵循评价指标选取原则, 并结合资料的可得性, 建立下表所示的评价指标体系。

如上表所示, 该体系主要从三个方面四个层次对城市物流发展水平进行评估, 涉及具体指标31个。这些指标中包括定量指标也包括定性指标, 从而比较全面、客观地反映了城市物流发展水平的整体情况。

物流发展能力指标B1:从物流服务能力、现代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物流标准化、物流成本效益、基础设施适应度五个方面体现了城市物流自身发展状况;其中物流系统柔性指数=同一时间段内按照顾客要求完成的特殊订单数量/同一时间段内系统收到的所有来自客户的特殊订单数量;客户满意度=同一时间段内客户满意订单数/同一时间段内完成的所有订单数;物流企业信息化比例即拥有联网计算机管理系统的物流企业占市内所有物流企业的比例;公共信息平台建设率指如港口、机场、货运站等城市中的公共物流节点建立物流信息管理平台的比例;集装箱货运量比例=集装箱货运量/货运总量;使用标准托盘企业比例即使用标准托盘物流企业占所有物流企业的比例;社会物流效率系数=物流总成本费用/本市GDP, 该指标与物流发展水平成反比;成本费用利润率=考察期内物流企业利润总额/同期成本费用总额;总资产报酬率= (利润总额+利息支出) /评价资产总额;货运周转总量反映考察期内通过城市物流系统的货物总量;物流基础设施等级可用专家评分法评定;物流基础设施等级和物流基础设施投资总额是反映物流基础设施数量和等级的指标;路网设计通行能力、所连接等级公路数、所连接主干铁路条数、机场进出航线数、港口进出航线数、运载工具数是反映物流通道数量和物流通道处理货物能力的指标, 可在相关统计资料中得到。

物流发展环境指标B2:从物流服务区域经济水平和物流发展支持要素两方面反映城市物流发展的环境优势, 体现了城市物流发展的经济、政策、人才基础和推动城市物流发展的内在需求动力。其中人均GDP反映物流服务区域经济发展整体水平;工农业总产值、建筑业总产值、进出口贸易总额、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反映了各主要行业的整体规模从而间接反映了各行业对物流服务的需求量;物流需求系数是社会物流总额与区域GDP总量的比值, 表明了每个GDP单位的产出需要多少个单位的物流总额来支持;政策环境可用专家评分法评定;物流人才素质指数=一定时期内各类专业技术人员、大专以上学历者数量/城市物流从业人员数量;普通高校在校生数反映物流人才储备水平。

能耗与环境指标B3:从环境影响和能源消耗两方面着手, 以可持续发展的眼光看城市物流的发展水平。其中货运污染物排放水平主要指二氧化碳和烟尘排放量由于无法得到单纯货运所带来的污染物排放水平用“工业二氧化碳排放量+工业烟尘排放量”代替;水上货运对海洋生态环境影响水平用专家评分法评定;货运交通事故指数=undefined, 其中V表示全社会总货运量, Vi表示不同运输方式的货运量, maxi表示全国不同货运工具事故率最高的地区的事故率, mini表示全国不同货运工具事故率最低的地区的事故率, Mi表示不同货运工具本区域内事故率;货运能源消耗量可近似用“不同交通工具所消耗的汽油、柴油总量×货运交通工具占交通工具总数的比例”表示。

4 结 语

由于城市物流与其所服务区域内的经济发展水平有着非常紧密的关系。这些区域内的经济发展水平决定了它们的物流需求也就决定了城市物流的需求规模。因此本文在评价指标体系中加入了物流服务区域经济水平这一指标, 反映了城市物流发展的主要拉动因素和内在动力, 从而使评价指标体系更加全面、客观、科学的反映城市物流发展水平, 为进一步的评价和规划城市物流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李孟涛, 冯康.辽宁省城市物流绩效评价[J].物流技术, 2007 (1) :73-76, 103.

[2]史秀苹, 刘志英, 关志民.城市物流评价指标体系初探[J].冶金经济与管理, 2004 (4) :43-45.

[3]Eiichi Taniguchi, Russell.G.Thompson, Tadshiyamada, Ron Van Duin.City logistics network modeling and intelligence transport sys-tems[M].2001:1-47.

[4]崔介何.物流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3:83-104.

[5]程世东, 荣建, 等.城市物流系统及其规划[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2005 (1) :55-57.

发展指标评价体系 篇2

摘要:评价指标体系在规划环评中起着评价框架的作用,可以借助于指标体系全面地研究旅游发展总体规划环评.由于规划方案与各种环境影响之间的.因果关系、数量关系不明确,旅游发展总体规划环评在收集定量数据、进行定量预测时可能会遇到极大的困难,所以不适合采用“以本底为导向”SEA体系.受到定位学派战略形成理论的较大影响,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制定者通常的思考程序是先确立规划目标后再确定规划方案.如果从构建可持续发展目标入手,能够更容易让战略制定者从环境、社会方面去考虑战略方案.根据旅游发展总体规划主观性较强的特点,文章认为适宜采用“以目标为导向”SEA体系进行规划环评.作 者:罗嘉佳    吴仁海    Luo Jiajia    Wu Renhai  作者单位:罗嘉佳,Luo Jiajia(广东省水利电力勘测设计研究院,广东,广州,510635)

吴仁海,Wu Renhai(中山大学环境科学研究所,广东,广州,510275)

期 刊:环境科学与管理   Journal: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MANAGEMENT 年,卷(期):, 35(3) 分类号:X820.3 关键词:旅游发展总体规划    战略环境评价    指标   

发展指标评价体系 篇3

【关键词】海事;海上救助;评价指标;人才

1建立海上救助系统发展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必要性

从2003年3月起,我国对救捞合一的管理体制进行改革,实行救助与打捞分开管理。救捞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一支政令畅通、行动迅速、装备精良、人员精干、技术过硬、作风顽强的专业海上救助队伍,实行全天候海上救助值班待命制度,构建应急反应和紧急救助机制,切实履行国际义务和国家职责。体制改革完成之后,我国海上救助系统面临一系列新问题:(1)作为国家专业救助力量,如何将经营性理念向公益性服务理念转变;(2)如何利用有限的财政投入,有效担负专业救助任务,履行国家对相关国际救助公约的履约责任,树立我国专业救助机构的国际地位;(3)如何适应海上交通事业的快速发展和救助任务不断增加的新形势;(4)如何采取有效措施满足交通运输部“3精2关键”的要求;(5)如何建立科学合理的救助核心价值观,提升救助行业的软实力;等等。

随着我国国际航运中心建设步伐的加快、国际海事活动的增加以及船舶建造水平的提高,海上交通环境日趋复杂,海上救援工作的难度也随之增大。此外,多年来形成的海上搜救工作多部门参与的局面随着海上救助复杂程度的加深而扩大,海空立体救助的需求不断增加。救助体系面临如何统一指挥、相互协调等诸多问题。为对我国救助体系进行总体评价并提出改进措施,建立科学合理的救助系统发展能力评价体系是当务之急。

2构建原则

救助系统发展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是由一系列相互联系的、能反映海上救助系统发展中取得的成绩和遇到的问题的指标构成的有机整体。要建立科学、全面、实用的评价指标体系,应遵循如下指导原则:

(1)科学性原则。指标体系应尽可能全面地反映救助系统的本质特征,既有科学的管理理论作指导,又符合救助系统自身的特点。

(2)系统性原则。既要避免指标体系过于庞杂,也要避免因指标过少而忽略重要因素,要兼顾当前与长远、局部与整体、定性与定量的需要。

(3)可操作性原则。设计要方便、简洁,便于操作,易于度量。

(4)全面性原则。指标的设置应包括救助系统工作的各个方面。

(5)目标导向原则。指标体系应能体现评价目标。

3体系设计

海上救助任务主要包括:执行国家和交通运输部有关海上救助工作的方针、政策、法规;负责在我国沿海及相关水域进行人命救助;以人命救助为目的的海上消防;财产救助;国家指定的特殊抢险救助任务;代表国家履行有关国际公约和双边海运协定等国际义务;等。为了更好地执行救助任务,海上搜救系统需要有专业的人才队伍、精良的装备和良好的管理能力。基于此,设定3个1级指标:人才、技术装备和管理水平。

3.1人才

人是组织的核心元素,海上救助事业的发展也需要依靠人才的作用。海上救助人员可分为3类:一线救助人员、高级指挥人员和组织管理人员。

(1)一线救助人员一线救助人员是施救任务的直接执行者,其表现直接影响救助效率、救助成果以及我国救助机构在国际上的地位和影响力。受自然条件影响,水上救助的难度和危险性远大于一般的陆上救助,尤其在遇险信息不明、天气恶劣、水域复杂的情况下更是如此。一线救助人员的年龄结构、专业知识水平和应急反应能力直接影响救助效率。随着科技进步,救助装备的科技含量逐渐提高,一线救助人员需要拥有较高的学历水平和操作技能水平。此外,一线救助的工作环境十分艰苦,救助人员需要具备良好的心态和敬业精神。基于上述分析,救助系统指标体系中一线救助人员项下的2级指标应包括7个方面:年龄结构、学历水平、操作技能、救助知识水平、应急反应能力、敬业精神和知识更新速度。

(2)高级指挥人员在大多数情况下,搜救信息一般由搜救中心(RCC)传递给救助局救助处,由救助处指挥人员制定救助计划,并指派船舶或飞机前往救助。在救助过程中,高级指挥人员的地位是比较重要的。高级指挥人员一方面需要具备丰富的搜救经验,另一方面要具备充沛的精力,因此,合理的年龄结构对于高级救助指挥人员来说十分重要。与一线救助人员相似的是,指挥人员也需要拥有较高的学历水平、经验水平、知识更新速度以及应急反应能力。

(3)管理人员作为管理的主体,组织中管理人员的决策和领导能力直接决定组织的发展方向。管理人员的素质、年龄结构、管理知识和经验决定其管理方式及实施能力。有效的管理能够调动组织中其他人员的积极性,充分发挥人员的潜能。

3.2技术装备

技术装备是完成救助任务的必备硬件,且救助装备的优劣直接影响救助任务的实施效率。救助技术装备主要分为3类:基础设施、信息装备和救助装备。

(1)基础设施基础设施是员工工作和训练的物质基础,包括救助基地、训练基地、办公楼、码头等。这些基础设施是一线救助人员训练、休息的保障,也是救助船舶休整、补给以及其他人员工作的物质保障。基础设施的现代化程度、专业化程度、资源利用程度以及更新速度都影响办公效率。

(2)信息装备救助机构不仅需要实现救助设施和船舶的自动化和信息化,办公系统也应实现信息化。对信息装备的评价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信息装备的先进性以及普及程度、信息传递的速度和方式的多样性、网络功能的健全性和系统综合处理能力。

(3)救助装备随着救助难度的增加,救助机构需要借助现代化程度更高的救助装备。救助装备的现代化程度和装备之间的协调程度直接影响救助效率。船舶仍是目前实施救助的主力军,船龄结构对救助活动影响较大。

3.3管理水平

除了过硬的物质基础和人才支持外,良好的管理对救助系统而言也十分重要。救助系统的管理水平评价可从4个指标入手:管理体制、管理制度、管理理念和组织文化。

(1)管理体制管理体制是规定组织在各方面的管理范围、权限职责、利益及相互关系的准则,其核心是管理机构的设置、职权的分配以及各机构间的相互协调。对海上救助系统来说,合理的管理体制是高效完成救助任务的保证。企业内部组织的集权程度、管理层次和整合程度对海上救助系统管理水平有重大影响。部门间的协调程度、部门设置合理程度、部门分工的明确程度、管理程序的合理性等对救助系统的管理体制影响较大。

(2)管理制度组织的制度文化决定其成员在共同活动中遵循的行为准则,对员工和组织本身具有规范和约束作用。制度的完善程度、更新速度、柔性化程度以及合理化程度可作为评价海上救助系统管理制度优劣的4个指标。

(3)管理理念理念直接影响人的行为,所以在海上救助管理过程中也应加强对救助理念、管理理念的重视。管理理念的先进化程度、普及程度以及员工的认可度可作为衡量其水平的3个指标。

(4)组织文化组织文化是指组织在经营管理过程中形成的独具特色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组织文化的建设关键是建立共同的价值观,培养团队精神、责任感,加强沟通和员工培训,鼓励员工的知识创新。海上救助强调团结合作,因此良好的组织文化必不可少。海上救助系统的组织文化评价指标包括创新能力、凝聚能力和精神文明建设水平。

参考文献:

[1] 黄世国.建筑企业安全管理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设计[J].重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58-60.

[2] 孙玉军,邱丽敏.试论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J].北方经贸,2009(1):66-68.

[3] 交通部救助打捞局.海上救助实用指导手册[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7:33-45.

[4] 王新华,孙智慧,赵琰.企业组织内部协同性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与分析[J].山东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66-70.

北京包容性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篇4

包容性发展是一种全新的发展模式和战略, 它主张实施一种更加全面、更加公平、更加和谐的发展路径, 有着丰富的理论内容。这就需要从发展的主体、过程和结果等几个方面去考察包容性发展的要素结构和逻辑框架 (见图1) 。

(一) 发展主体的普遍性是包容性发展的逻辑起点

发展主体的普遍性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人口构成、发展机会与参与程度。这三方面因素决定了发展主体的普遍性程度。

1. 人口构成

人口构成是人口存在和运动的形式, 它是指依据人口所具有的各种不同的特征 (如自然、社会、经济和生理) 来描述人口内部关系。人口构成状况及其变动趋势, 对于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人口构成要与国民经济结构和生产力水平相适应, 无论是人口总体还是人口主体部分的劳动力人口, 都必须与包容性发展保持着一种协调。如果这种协调被打破, 人口构成将会影响到包容性发展的运行条件, 阻碍包容性发展的实现。根据反映人口性质的不同标志及人口构成因素的特点, 可以将人口构成分为三大类:人口的自然构成、人口的社会经济构成和人口的地域构成。

人口的性别结构和人口的年龄结构是人口自然构成的主要内容。经济发展程度以及发展方式是影响人口自然构成的主要因素。在发达国家或地区, 个体的经济参与度高, 出生率低, 年轻人口比重较低, 老年人口比重较大, 女性平均寿命比男性长, 女性人口略多于男性人口, 其性别比较低;在发展中国家或地区, 个体的经济参与程度有限, 人口出生率高, 年轻人口比重较大, 同时由于生产力不发达, 生活条件和医疗条件难以跟上实际要求, 女性死亡率较高, 男女平均预期寿命较接近, 男性人口多于女性人口, 其性别比较高。 (1)

人口的产业结构和文化结构是人口社会经济构成的两个主要方面。人口的产业结构是指在国民经济各部门和各行业的就业人口之间的比例关系及其相互关系, 人口的产业结构是由产业结构所决定的, 并随着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变化而变化。包容性发展下人口产业结构体现出第一产业人口较少, 第二产业人口稳定, 第三产业人口比重较大的特点, 物质生产领域人口与非物质领域人口比重均衡。

人口的行政区域结构和人口城乡结构是人口地域构成的主要内容。人口的行政区域结构是指某一个国家或地区, 各行政区人口占该国人口或该地区总人口的比例及其关系,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 人口的国别结构也成为了人口行政区域结构的主要方面。人口行政区域结构主要受行政地域面积和行政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所影响, 行政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越高、经济发展方式较为合理, 就能吸引更多的人口流入, 提高行政区域人口比例。人口的城乡结构直接受影响于城镇化水平。随着社会经济发展, 经济发展的普惠面逐步扩大, 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 加上人口管理制度的改革, 必将使人口城镇化水平进一步提高, 促使人口城乡结构发生较大变化。

2. 发展机会

包容性发展区别于传统的经济增长理念在于强调社会弱势群体、低收入人口、中小企业、民间组织等都有相对平等的发展机会, 能从经济增长与发展中更多受益;强调经济发展的主体拥有平等的发展机会, 弱势群体、贫困人口都能得到有效的保护。包容性发展中的发展机会的普遍性主要体现在公平性这一特征上。

经济发展中的主体 (如人、群体、组织和企业) 之间的差异与生俱来, 在经济发展过程中, 不同经济主体无论在自然禀赋还是在资源获得能力方面差异性也是很大的, 这些因素之间的差别都是不可消除的。这就按照“改善起点公平、确保过程公平、完善结果公平”这个原则营造出公平的发展机会。

改善起点公平——经济发展中主体的起点是和处于资源稀缺条件约束下的个体能力相关的, 如果一项行为具有竞争性和排他性, 那么起点必然不可能公平。如不同的自然人, 在其天赋、社会给定条件和所处地域环境等不受自身控制的方面区别于他人, 造成了起点的不公平;不同的组织, 由于其成立之时的资源禀赋、组织架构、运行模式等方面不尽相同, 也面临着起点的不公平。这种先天因素造成的起点不公平有些可以通过社会经济措施尽量加以消除, 有些则难以消除。因此, 起点的公平难以完全实现, 需要进一步改善。

确保过程公平——过程公平的实质是机会平等, 个体自主活动能力得到充分发挥并由此取得成就的机会对所有个体都是开放的。对于人和群体来说, 拥有就业、创办企业、开展商业贸易、投资经营、创新创造的机会, 并且这些机会都是开放的。过程公平意味着个体之间先天的差别并不是关键因素, 个体之间只存在利用机会实现自身的目标的能力和努力程度的差别。也就是说, 具有同等能力、又付出了同等努力的人可以获得同等机会;付出了同等努力但能力各异的人可以获得不同机会。对于不同的企业、组织和机构来说, 过程公平意味着扩大准入范围, 降低准入门槛, 进一步营造公开、公平的市场环境, 确保良好的竞争秩序, 出台无偏向性的扶持政策等。所以, 机会平等原则的作用就在保证整个社会经济运行体系拥有一种程序上的正义, 以此来保证最少受惠者的最大利益, 实现所有主体在发展机会上的包容性。

完善结果公平——结果公平指的是社会财富和收入在分配上的平等。经济发展进程中财富的分配不合理、两级分化、大企业恶意兼并成为一种普遍现象, 造成了社会的不公和经济发展的畸形。这使得结果的公平的重要意义凸显出来。上个世纪中叶以后, 各国政府逐步意识到放任经济增长带来的不良结果的危害性, 逐步通过教育改革、最低工资、社会保障、社会福利、反垄断等措施的实施, 一定程度上完善了结果的公平程度。但结果的公平只能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和一定的社会生产力水平的背景下加以完善, 强调绝对意义上的结果公平, 将会导致绝对的平均主义, 这是与包容性发展的本质背道而驰的。

3. 参与程度

经济参与是发展主体对经济社会现象和形势的关注、了解并且评价, 同时根据现有条件进行选择和实践的过程。经济参与是包容性发展中发展主体普遍性的突出表现。经济参与的主要表现有:积极就业, 通过就业改善自身经济条件;主动投资, 对投资回报有着理性的预期;兴办实业, 通过实体经济分享经济发展的成果;广泛贸易, 通过贸易实现自身经济福利的最大化;关注国家的经济发展, 同时对国家有关重大经济决策表现出高度的热忱;眼光敏感地把握着经济动态, 及时掌握经济信息。一般来说, 在经济发展进程中, 经济参与度是不断提高的。改革开放30多年来, 我国个体经营和民营企业的发展就是经济参与度大幅提高的例证。尽管当前发展主体的经济参与意识和参与行为较之以往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 但仍需要努力提高民众和群体经济参与能力, 还要强调经济参与进程中的主体的创造性和开拓性。

政治参与是指发展主体为实现其政治权利, 通过直接或间接方式影响政府活动的行为。它是现代社会制度赖以存在的基础, 体现了现代政治的精髓。在政治参与过程中, 公民及团体通过各种实际行为, 表达自身的利益诉求, 影响政府决策, 希望达到一定的效果和目的, 其主要特征是“自觉”、“合法”、“有序”。公民及团体作为我国社会政治生活的重要部分, 其政治参与的程度和水平直接影响和决定着整个国家政治参与的程度和水平, 特别是国家出台有关经济政策、方针与战略过程中, 政治参与就能体现出公民与团体参与的普遍性, 显得更为重要。

文化参与是指发展主体为了实现其文化权利, 直接或间接参与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 为繁荣发展文化做出贡献, 为提升自己的文化素养做出努力。公共文化服务是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利的重要载体, 它具有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的要求。加强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 完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 让群众广泛享有免费或优惠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务, 是文化参与的基本条件。

自我参与也可称为社会参与, 是指发展主体按照自组织原则, 参与社会管理、社会服务等事务。如城市社区自治、农村村民自治、各领域的自愿者活动等都是自我参与。自我参与是社会包容性的重要体现。在现代社会治理结构中, 社会组织与政府一起承担着重要责任, 自愿者队伍起着协助社会组织和政府的作用, 三者之间密切合作, 共同担当社会治理的任务。实现包容性发展, 不能只是政府包揽一切社会事务。

(二) 发展进程的协调性是包容性发展的基本要求

发展进程的协调性体现在以下三方面:经济社会协调, 城乡区域协调以及人与自然协调。

1. 经济社会协调

经济和社会要协调发展, 形成共同发展的有机整体。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经济增长速度的稳定性

经济增长是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原动力, 没有经济增长, 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就无从谈起。经济增长的原理表明, 国家经济在起步阶段增长普遍较快, 随着经济总量的增大、产业结构的改善、劳动力与科技水平的提高, 经济增长又普遍减速。根据这种经验现实, 我国经济增长正经历发达国家几十年前经历的工业化、城市化的转型。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工业化所引致的“结构性加速”, 成就了30年的经济高增长的奇迹。但是, 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逐步完成, 产业结构发生由第二次产业向第三次产业的演化, “结构性减速”将会发生。但经济处于结构性增速阶段, 产业结构较为初级, 投入产出率较低, 经济增长的方式比较粗放, 经济增长的质量较低;当经济进入结构性减速阶段, 产业结构渐趋成熟, 就业向服务业部门集中, 高就业比重、低劳动生产率增长的第三产业的扩张, 拉低了全社会劳动生产率增长率。作为长期增长的重要影响因素, 劳动生产率增长率的减速将影响国民收入增长, 进而给国民福利及投资、消费等带来冲击。由此可见, 经济增长速度过快或过慢都会对社会经济造成负面的影响, 保持一个稳定的经济增长速度是非常重要的。

(2) 经济制度变迁的稳健性

社会制度包括经济制度、政治制度、法律制度等内容, 经济制度是社会制度的主要内容。经济制度为人类的经济活动提供了秩序, 为资源配置提供了准则, 制度与技术一起决定了从事经济活动的生产成本和交易成本, 决定了社会生产的总量和质量。包容式发展强调制度的重要性, 制度要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演进, 不能对社会生产起到阻碍, 也不能对社会生活造成损害。这就要求制度变迁有着一个合理的速度与进程, 既不能过于超前于经济现实, 也不能落后于经济发展的要求。当经济体中的要素相对价格出现变化时, 交易的成本与收益发生变化, 相应的制度变迁就及时地发生改变, 以降低交易成本, 促进资源更有效率的配置, 原有的制度被新的制度所代替。

(3) 社会各项事业发展的一致性

经济增长的根本目的是为了社会的发展, 是为了更好地造福于人民群众, 提高人民群众的福利水平。社会各项事业, 特别是教育、科技、文化、医疗卫生、环境保护等社会事业应有长足的发展, 要保持与经济增长相同步, 不能与经济发展相脱节。这就需要建立起一个机制, 起到“稳定器”的作用, 将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同步起来, 实现经济发展推动社会各项事业发展, 社会发展反过来助力于经济发展。从我国三十多年的发展历程来看, 经济增长的成果在一定程度上“涓滴”了各项社会事业, 但仍然没有实现经济增长与社会事业发展相同步。

(4) 社会结构的动态平衡性

社会结构包括人口结构、就业结构、收入结构、地区结构、阶层结构等。由于各个经济体发展起点不一样, 发展路径也不尽相同, 所以各种结构的具体表现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 但要保持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波动, 社会结构要体现出动态均衡性。

除了上述几个方面之外, 思想观念的革新、政治体制的完善、社会管理的创新等内容都是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应有之义。经济增长很重要, 但经济增长不是唯一目的, 还要强调社会发展。我国社会发展存在着经济社会发展不协调的局面, 要特别强调社会发展, 强调社会结构的调整、社会事业的发展、社会管理水平的提高和各项宏观机制体制的改革。

2. 城乡区域协调

与传统的发展理论相比, 包容性发展注重经济发展的空间包容性, 这种空间包容性就直接体现在城乡区域协调这一环节。包容性发展理论主张消除城乡差别因素, 促进区域之间的总体协调, 但并不是说完全消除城乡区域差别, 而是在尊重差异性的基础上, 实现城乡区域科学发展的格局。

城乡区域协调的前提是城乡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一个国家和地区的发展, 必然存在着内部的异质性, 在经济发展中, 存在着一个时间上继起, 在空间上并存的动态演进过程。在传统经济时代, 城乡区域之间分割明显, 区际经济联系较弱, 区域差距和不平衡并未显现出来。而在经济发展过程中, 经济增长的核心区和边缘区开始出现与分化, 城乡区域差距逐渐拉大。城市或经济发展强势地区处于资源支配地位, 农村或经济发展滞后区, 区域差距随着经济发展而不断扩大。

按照传统区域经济发展理论 (如发展极理论、扩散效应理论) , 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 产业结构的变迁和社会事业的进步, 区域间的相互依存逐渐加强, 拉动落后地区的开发, 实现经济发展由发达地区向外辐射的作用。从我国的实际情况来看, 导致呈现区域差距扩大的主要因素, 如要素禀赋、产业基础、制度设计、人力资本、自然环境与资源等方面的差距还会存在, 消解差距的政策和有力因素虽然形成, 但还未有较大改善, 城乡区域间不平衡发展的格局将会持续。

3. 人与自然协调

人生活在自然之中, 人的一切生产活动都要围绕着自然展开, 但自然又不能成为限制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障碍。包容性发展注重人与自然协调问题, 努力实现人类发展与自然生态保护与利用的双赢局面, 包容性发展理念主张发展进程的可持续性, 以可持续性为标准, 协调人与自然间的相互关系。包容性发展并不否定经济增长。毕竟经济增长是促进经济发展, 促使社会物质财富丰富和人类社会进步的原始动力。包容性发展强调的是经济增长质量的提高, 自然环境的有序利用。

对于自然资源, 包容性发展主张高效利用。自然资源的高效利用不仅要从扩大资源供给上想办法, 而且需要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 改变传统的利用方式。首先, 要科学开发、合理利用, 主张节约, 改变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中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 提倡节约, 高效利用资源;其次, 建立起合理的资源价格形成机制, 因资源产品价格偏低, 资源性产品比价关系不合理, 需建立起国家宏观调控下的主要由市场形成价格的机制, 价格形成机制应总体趋向市场化, 价格变动要更加灵活, 与价格改革相关的市场体系建设和外部环境要不断完善, 相关的配套改革也要不断深化, 充分利用科技手段, 特别是新能源技术改变现有资源利用方式的科学性, 提高技术含量;再次, 针对可再生资源和不可再生资源要分别对待, 差别使用。确定可再生资源的利用强度和供给阈值, 保证自然循环和恢复的功能不受破坏, 以确保可再生资源的永续利用;对于不可再生资源, 应努力降低消耗强度, 并通过循环利用提高使用效率, 使不可再生资源的耗竭速度不超过替代资源的速度, 维护不可再生资源的代际平衡。不仅如此, 还要提高人类对自然资源保护重要性的认识程度。

对于生态环境, 包容性发展主张使用与保护的有机统一。生态环境一方面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和空间条件, 另一方面又承受着人类活动产生的废弃物质和各种作用的结果。由于生态环境有着一定的自清洁机制, 所以在工业革命以前, 人类对生态环境的利用和影响都是处于一种较低的水平。随着现代生产技术的应用, 生产力水平大大提高, 生态环境的自清洁机制出现结构性紊乱, 生态环境问题逐次在各个国家出现。从最开始的伦敦雾事件, 到日本的废水污染, 再到新兴发展中国家的环境灾难, 无不体现了生态环境问题的普遍性和继起性。包容性发展主张生态环境的有序有限使用。有序使用指的是通过清洁生产、资源重复利用、环境政策等控制环境污染, 逐步减少经济活动对环境的破坏和对自然生态系统的干扰;有限使用指的是充分认识到环境承载力的大小, 在经济发展中贯彻不超过生态环境承载力极限的原则。环境保护是一项综合工程, 还需要综合治理才能见到实效。

包容性发展中的人与自然协调是一种动态的协调, 也是有基础的协调, 这种基础就是制度与技术, 通过制度建立个人使用资源和环境的行动与自身收益之间建立起某种可以合理预期的联系, 使得保护环境和合理利用资源的动机内在化;通过技术提高资源使用的技术含量, 全面降低生产活动对自然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

(三) 发展成果的共享性是包容性发展的重要目标

发展成果的共享性主要体现在收入分配的相对合理性、社会保障的广泛覆盖性以及公共服务的差别均等性三方面。

1. 收入分配的相对合理性

国民收人分配广义上指一国在一定时期内经济活动成果在各经济主体之间的分配;狭义上指国民收入在国民经济各部门、各生产单位和非生产单位以及居民中的分配过程。就我国现实情况而言, 收入分配内部结构包括初次分配、再分配和最终分配, 收入分配状况受经济发展水平、社会政治制度、观念习俗等多方面因素影响。

从人类经济发展进程来看, 没有绝对合理的分配制度, 分配制度是要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进行分析与讨论的。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打破了原有的“平均主义”的分配方式, 通过扩大收入分配差距的方法, 起到了提高经济效率的作用。但收入机制内部弊端较多, 收入差距的持续扩大, 社会经济发展明显失去公平性和包容性, 收入分配矛盾不断深化。党的十七大提出科学发展观与和谐社会理论之后, 政府已经意识到缩小收入分配差距、实现社会范围内的普遍公平成为我国当前经济发展中的一个重要目标。

2. 社会保障的广泛覆盖性

包容性发展中的社会保障应该在覆盖面、保障内容和机制体制三个方面进行建设。包容性发展是一个历史性任务, 在不同的发展阶段, 社会保障建设的内容也有所区别。在现阶段, 包容性发展要以体制机制建设为抓手, 以扩大社会保障的覆盖面为主线, 进一步完善保障内容。

从社会保障的自身内涵来看, 其最终目标是实现所有人的全覆盖。但由于种种原因, 不同国家的社会保障覆盖面还是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我国当前社会保障基本面庞大, 而财政支持力度有限。因此, 实现社会保障的广泛覆盖性成为了我国当前包容性发展实践的重中之重。“十七大”提出了社会保障体系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的概念, 我国已经在全国范围内启动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试点, 在一些经济发达地区已经基本实现制度全覆盖。

3. 公共服务的差别均等性

公共服务均等化是指政府要为社会公众提供基本的、在不同阶段具有不同标准的、最终大致均等的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公共服务均等化有助于公平分配, 实现公平和效率的统一。当前, 我国基本公共服务的非均等化问题比较突出, 并由此使地区之间、城乡之间、不同群体之间在基础教育、公共医疗、社会保障等基本公共服务方面的差距逐步拉大, 并已成为社会公平、公正的焦点问题之一, 实行公共服务均等化在当前具有非同寻常的重大意义, 所以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缩小城乡差距和贫富差距以及地区间不均衡发展的重要途径。

二、北京包容性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通过理论分析, 针对北京实际, 突出体现首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包容性综合评价要求, 同时参照国内外相关研究中关于指标的设计理论, 笔者设计了北京包容式发展评估指标体系 (见表1) 。

三、北京包容性发展状况的评价与分析

本部分重点论述了计算方法选择与权重的设定, 基于指标体系的测算结果以及对测算结果的分析。

(一) 计算方法选择与权重的设定

针对计算方法选择与权重的设定具体分析如下:

1. 计算方法的选择

本项研究根据包容性发展的目标, 参考一些既存的先进值并通过综合一些相关数据的计算来设定相应的参考值, 并将之定义为目标参考值。目标参考值既可反映包容性发展的趋势与目标, 同时通过对比分析, 也可以找出发展的现实差距。

2. 权重的确定

在实际应用时, 常常选用专家打分法这种主观权重的方法。所谓专家打分法, 即采用专家评价得分作为各指标的权重。该方法一定程度上是充分发挥专家的智慧与经验, 在某种程度上它更具有说服力。考虑到本项研究的指标数据的实际情况, 因此采用专家打分来确定权重。

(1) 一级指标的权重 (见表2) 。

(2) 二级指标的权重

各二级指标的权重, 是按一级指标进行分类设计的, 各一级指标下的二级指标的权重值之和为1 (见表3) 。

(3) 三级指标权重 (见表4) 。

(二) 基于指标体系的测算结果

基于指标体系的测算结果包括以下几项得分, 分别是:北京包容性发展综合得分, 一级指标的得分, 二级指标的得分以及三级指标的得分。

1. 北京包容性发展综合得分

北京包容性发展的综合得分由3个一级指标得分合成而来, 是通过对3个一级指标的得分进行加权计算得出的。最终结果是0.7358 (表5) 。

2. 一级指标的得分

一级指标分别从发展主体的普遍性、发展进程的协调性与发展成果的共享性三个维度评价北京包容性发展的基本状况, 它们的得分由9个二级指标合成而来, 是通过对9个二级指标得分进行加权计算得出的 (见表6) 。

3. 二级指标的得分

二级指标的得分由35个三级指标合成而来, 是通过对35个三级指标的得分进行加权计算得出的。为了便于后面的分析, 二级指标的得分按发展主体的普遍性、发展进程的协调性、发展成果的共享性, 分成三个部分排列 (见表7~表9) 。

4. 三级指标的得分

本指标体系共有35个三级指标, 每个指标均是针对北京包容发展的某个方面而设定的, 并根据2010年的各项指标的数据与目标参考值, 按指标的性质进行加权计算, 获取各三级指标的得分 (见表10) 。

(三) 对测算结果的分析

对测算结果的总体分析, 对发展主体的普遍性测算结果的分析, 对发展进程的协调性测算结果的分析, 以及对发展成果的共享性测算结果的分析, 具体如下:

1. 对测算结果的总体分析

北京包容性发展综合得分为0.7358。从总体上看, 这个结果是比较乐观的, 它表明北京作为中国的首都, 包容性发展达到中等以上水平, 具有向更高程度包容迈进的潜力, 这是与其首都地位相称的。但是也应当看到, 北京包容性发展还存在不足, 还有许多提升的空间。包容性发展涉及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各个方面, 改革开放30多年来, 北京在这些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发展成绩。特别是举办2008年奥运会, 此后又实施建设中国特色世界城市的战略, 北京的发展速度明显加快, 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 国际化程度显著增强, 现在处在历史上最好的发展时期, 同时也处在向更高发展目标迈进的起点上。实现包容性发展是向更高发展目标迈进的重要途径, 应该说基础打得良好, 但也存在一些障碍。克服这些障碍, 需要有科学的态度、科学的方法, 也就是说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客观分析发展中存在的不足和问题, 认真查找存在问题的原因, 科学制定解决问题的举措。包容性发展之路并不是唯一正确的发展道路, 只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的一种路径选择, 因此对北京包容性发展综合得分较高不能盲目乐观, 而需要辩证地看待, 既看到成绩, 也看到问题, 在矛盾的对立统一中把握发展规律, 明确发展方向, 实现科学发展。

2. 对发展主体的普遍性测算结果的分析

如表11是发展主体的普遍性各级指标的测算结果, 且按照得分高低排列。

从表中不难看出, 发展主体的普遍性总体得分高于北京包容性发展综合得分, 表明在这个维度上的发展情况较好。需要注意的是, 虽然参与程度的得分高于综合得分, 但是其中的每万人拥有社会组织数得分低;人口构成与发展机会的得分均低于综合得分, 主要是受其中的外籍人口占总人口比、私企员工占总就业人数比、中小型企业贷款占总贷款比、城镇新增就业人数增长率等指标得分低的影响。所有这些得分低的三级指标都与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偏好”有关, 即:在经济建设中重视公有制成份, 对多种经济成份共同发展重视不够。由于公有制经济成份主要体现在国有大型企业上, 这种“偏好”导致中小企业发展受限。中小企业多为私营企业, 且可以提供大量就业岗位, 它们的发展受限, 必然会带来就业岗位增长率低等社会问题。另外, 对多种经济成份共同发展重视不够, 不利于完善市场经济体制, 会带来外籍人口、社会组织偏少等问题。因此, 努力创造条件进一步促进多种经济成份共同发展, 对于实现发展主体的普遍性具有重要意义。以上只是对问题 (即矛盾) 的主要方面进行了分析, 还有其它因素导致这些三级指标得分低, 这些因素属于问题的次要方面, 可不作专门的分析。

3. 对发展进程的协调性测算结果的分析

此项分析需要借助表12。表12是发展进程的协调性各级指标的测算结果。

如表12所示, 发展进程的协调性总体得分低于北京包容性发展综合得分, 表明在这个维度上的发展情况存在较大不足。需要注意的是, 虽然人与自然协调的得分高出综合得分许多, 但是其中的一般预算支出中环境保护支出占总财政预算支出比得分低, 看上去这与万元GDP能耗、污水处理及生活垃圾无害处理率、人均公园绿地面积的得分高相矛盾, 其实不然。虽然万元GDP能耗的降低、污水处理及生活垃圾无害处理率高、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增加是由财政环境保护支出支撑的, 但是北京已经进入了后工业化社会, 一些诸如首钢这样的能耗较高、污染较重的企业已经迁出北京, 因此环境保护支出占总财政预算支出的比重不大。从长远发展看, 增大这个比重是有必要的, 因为在环境保护方面还有许多其它的项目要做。

经济社会协调的得分略低于综合得分, 但是CPI偏离数、GDP增速的标准差、城镇化率等三个指标的得分均为0.95以上, 应该说是相当高。CPI偏离数与GDP增速的标准差得分高, 分别说明北京居民消费品指数相对平稳性以及经济运行总体状况良好。城镇化率的得分高, 说明北京的综合发展水平有较大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得分仅为0.5685, 拉低了经济社会协调的得分。该分值是同世界先进水平比较得来的, 说明北京整体的经济发展质量与世界先进水平有明显差距。形成这种差距的主要原因是北京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产业结构的步伐还不快。北京的第三产业产值虽然已经占地区生产总值的75.7%, 但是第三产业内部结构需要优化, 特别是迫切需要进行生产性服务业内升级。

城乡区域协调在本指标体系所有二级指标中得分最低, 仅为0.4694, 拉低了发展进程协调性的整体得分。主要原因是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差距较大, 城乡收入差距也较大。如城乡移动网络使用率比得分为0.43, 城乡人均固定资产投入比得分为0.15, 城镇居民与农民收入比得分为0.46, 表明城乡差距大是影响北京包容性发展的重要问题。按照新的发展规划, 北京的农村基本在生态涵养区, 这里的固定资产投入低于城区有其合理性, 但是差距太大应引起重视。至于农村移动网络使用率不高, 有同样的原因, 也有整体文化程度相对较低、经济发展对信息化的需求不高等原因。城镇居民与农民收入比得分低是一个突出的问题。北京的城乡二元结构问题一直受到政府和学术界的重视, 人们更多地关注其中的户籍问题, 有的甚至认为它是主要问题。在北京, 虽然农村人口占城市常住人口的比例很小, 但不可忽视城乡收入差距大的问题, 因为这个问题严重影响包容性发展。

4. 对发展成果的共享性测算结果的分析

表13是发展成果的共享性各级指标的测算结果, 且按照得分高低排列。

不难看出, 发展成果的共享性总体得分高于北京包容性发展综合得分, 表明在这个维度上的发展情况较好。需要注意的是, 虽然公共服务得分较高, 但是其中的公共交通出行分担率得分较低。相对于我国平均水平而言, 北京的公共交通出行分担率达40.9%, 在全国领先, 但是北京作为特大型城市, 应进一步挖掘潜力, 通过继续加大公共交通的建设, 采取措施充分发挥公共交通的作用, 缓解北京的交通拥堵问题。

收入分配得分较高, 其下面的劳动工资占GDP比、基尼系数、资本收入总额占GDP比得分均高于综合得分, 是否说明北京在收入分配方面没有问题?答案是否定的。收入分配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 加之在统计的准确性上存在诸多困难, 现在的测算只代表相对状况。从能够掌握的情况看, 就全国而言, 北京收入分配问题并不突出。

社会保障得分仅为0.5408, 远低于综合得分。其下面除农村居民养老保险参保率得分为0.92外, 其它的三个指标得分均非常低, 农村扶持残疾人数占总人数比为0.54、保障房覆盖面为0.36、社会保障支出占财政支出比为0.34。这反映了北京在社会保障方面总体投入不够, 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因此, 在北京包容性发展中, 社会建设是一项很重要的内容, 只有社会建设搞好了, 经济社会才能协调发展, 包容性发展才能得以实现。

摘要:在厘清包容性发展维度的基础上, 制订了北京包容性发展评价指标体系, 并通过专家打分法确定了权重, 计算出北京包容性发展的具体分值。从深层次反映北京包容性发展的现状, 指出存在的问题并进行分析。

关键词:包容性发展,指标体系,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V.奥斯特罗姆, D.菲尼, H.皮希特.制度分析与发展的反思问题与抉择[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92.

[2]道格拉斯.诺斯.制度、交易成本和经济增长[A].萨缪尔森, 诺斯, 弗里德曼, 等.西方经济学经典选读[M].深圳:海天出版社, 2002.

[3]杜志雄, 肖卫东, 詹琳.包容性增长理论的脉络、要义与政策内涵[J].社会科学管理与评论, 2010 (4) :41-52.

[4]邱耕田, 张荣洁.论包容性发展[J].学习与探索, 2011 (1) :15-17.

发展指标评价体系 篇5

水源保护地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研究

摘要:水源保护地作为特殊的区域,对城市水资源的利用与保护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文中在讨论指标体系构建原则的基础上,确立水源保护地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确定指标权重与可持续发展综合水平,并对金庭镇~可持续发展综合水平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自2003~20金庭镇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价得分呈下降趋势.这充分说明金庭镇的可持续发展水平在减弱,应该引起政府有关方面的重视,采取有效措施来促进水源保护地的可持续发展.作 者:周华S    王学华    孙建丽    ZHOU Huayun    WANG Xuehua    SUN Jianli  作者单位:苏州科技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江苏,苏州,215011 期 刊:苏州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Journal:JOURNAL OF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SUZHOU(NATURAL SCIENCE) 年,卷(期):, 27(2) 分类号:X196 关键词:水源保护地    可持续发展    指标体系    评价   

发展指标评价体系 篇6

一、数学新课程发展性评价的标准

1.价值标准。价值标准指向于价值取向评价,这种评价是存在于价值本体关系中的评价,它是由价值主体对价值客体直接表现出来的情感情绪评价,它融入了评价主体与客体的情感、兴趣和爱好等主观因素与体验,因而在此种评价过程中,其感性成分偏重。在教学评价的历史舞台上,价值取向评价有倾轧一时的现象,这种纯感性的评价形式,使评价主体以自己的喜好、情绪为参照,各自持有不同的评价标准,而评价对象则会为取悦于评价主体在行为上过于形式化、表演化,进而导致评价缺乏公正、信度与效度,此时评价退化为一种主观臆断的形式。

2.科学标准。科学标准指向于价值认知评价,这种评价是存在于价值认识关系中的评价,它是由认识主体根据特定价值尺度对客体价值所做出的理性评价,是一种根据客观标准对评价对象所作的评价,在评价过程中,其理性成分占绝对优势。传统的教学评价曾长期出现如下局面:其评价功能仅是甄别与选拔,且评价标准倾向于整齐划一,这种极端化的价值认知评价形式使评价主体以机械、呆板地观念来度量和测评对象,这往往容易引发定势效应;而对于评价客体的影响则是,评价对象为了达到评价标准要求,则会削弱甚至丧失其个性化特色。

二、数学新课程发展性评价指标体系的建构

1.条件指标。条件指标是指从评价客体履行各种职责或完成各项任务应具备的条件而提出的评价指标。所以,条件指标又叫素质指标。素质是对评价客体长期起作用并能决定日后发展方向的基础和条件。在传统课程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影响下,课程评价工作中的条件指标通常被人们所忽略。我们应该看到条件指标的重要性。如果忽视了条件指标,就可能导致评价客体急功近利的短期行为。表现在数学课程上,就有可能不重视数学教师师资队伍的培养和提高,只要求数学教师提高学生成绩而忽视了数学课程和教师自身的长期发展;表现在数学教师的个人方面,也就会只顾眼前工作,不愿继续学习、提高自身素质,最终不能取得优秀的工作成绩。在评价指标系统中,条件指标应当受到重视。只有知道评价客体具备什么样的素质,我们才能在此基础上对评价客体所取得的成绩进行评价。

2.职责指标。职责指标主要是对评价客体所应承担责任和完成任务的情况而提出的评价指标。例如,评价数学教师的教学工作时,首先就要看教师的备课质量。在备课质量方面主要看对数学课程的钻研是否深入,对学生数学素养基本情况的了解是否清楚,对教学的重点是否明确,教学方法是否进行了精心设计,教学结构安排的是否合理,教案的详略是否得当等。第二,看讲课质量。在讲课质量方面主要看:教学目的是否明确,教学内容是否科学,教学重点是否突出,教学方法是否恰当,教学组织是否灵活,语言是否清晰,学生积极性是否高涨以及是否注重教学实效。第三,看学生数学作业评价情况。在数学作业评价方面主要看:作业分量是否适当,作业内容是否与教学内容相关,批改是否及时、认真、准确以及批改后是否对学生作业进行及时评价。第四,看课后辅导。在这方面则主要看对学生辅导的面(即广度)如何?辅导频率如何?辅导态度如何?辅导是否有助于学生的发展?最后,是对考试的评价。考试内容是否与教学内容相关,题目的难易程度如何,分布是否合理,考试之后是否及时进行反馈,这些方面都属于职责指标的内容。

3.绩效指标。绩效指标包括效果指标和效率指标两部分。所谓效果指标是从评价客体的学习或工作所取得的最终成果的角度而提出的评价指标。如评价教师工作质量时,所提出的教师教育工作成绩、教学工作成绩、科研工作成绩等指标就属于效果类指标。效果指标可以使人们关心、重视工作效果,对于那些只管耕耘不管收获的弊端具有克制作用。但是这种指标可能导致只看结果不看过程的现象,容易造成为追求效果而不择手段的后果。效率指标是指根据产出与投入的比例来衡量学习或工作成果而提出的评价指标。其中包括在一定时间内完成任务的多少,以及用一定的人、财、物对社会做出贡献的大小。比如评价教师工作质量时,提出的单位时间内教师完成的教育、教学和科研工作量就属于效率指标。重视效率指标,一方面会使评价客体努力去提高学习或工作效率,另一方面也会使评价客体增强效率观念。效果指标和效率指标都是重要的绩效指标,如果说效果指标是绝对成绩,那么效率指标则是相对成绩。无论是哪种绩效指标,我们都应当认真对待。

发展指标评价体系 篇7

一、构建城市群发展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基本原则

为了建立起一套科学完整的评价指标体系, 必须对影响城市群发展能力的要素进行科学分析, 并进行合理分解, 按照其相对重要性进行排序, 力求全面地反映城市群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建立城市群发展能力评价指标体系主要是选取合适的、能够反映城市群发展能力的指标, 并确定各指标间的关系。对具体指标的确定采取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来进行。定性分析是从评价的目的和原则出发, 遵循评价指标的系统性、科学性、可比性和可操作性原则, 以及总量指标和相对指标、平均指标的合理分配等因素, 在现行国家基本统计指标体系的框架下, 采用综合归纳法确定初选指标, 形成评价指标体系的基本结构和框架。定量分析是通过一系列的检验, 其中主要检验初选指标间的共线性, 剔除具有强烈共线性的部分指标, 保证指标的相对独立性, 使指标体系更加科学合理。

二、城市群发展能力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综合各方面的研究, 我们建立了一套四个层次的反映城市群发展能力的指标体系。最上层的是城市群综合发展能力的比较指数, 即各城市群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比较的最终结果, 是综合发展能力评价的目标层。其次是将城市群综合发展能力分解为发展基础、发展实力和发展潜力3个一级子系统, 可以分别计算城市群的发育指数、实力指数和潜力指数。反映城市群在不同方面的发展能力。第三层是对上述3个子系统进一步分解, 形成城市规模、交通通讯、中心城市地位、经济水平、经济结构、经济效益、居民财富、科技教育和环境保护等9个二级子系统。最底部一层为统计指标层, 由41个指标组成, 其中反映城市群规模的总量指标18个, 占43.9%;反映质量和效益的相对指标和平均指标23个, 占56.1%。反映经济发展水平的指标21个, 占51.2%;反映社会发展水平的指标20个, 占48.8%。

(一) 发展基础子系统

依据城市群发育成长的基础因素, 设立城市规模、交通通讯和中心城市地位三个二级子系统, 选择13个指标, 综合计算城市群的成长发育指数, 反映城市群的发展能力。

1. 城市规模二级子系统。

城市规模是城市群发展的最基础的载体, 也是城市群发展的最基础的要素。城市规模由土地面积和人口资源两个要素组成。因此, 选择城市市区建成区面积和总人口两个总量指标来反映城市的总体规模。选择非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作为反映城镇化水平的指标来反映城市群的人口质量和城市化进程。

2. 交通通讯二级子系统。

便利的交通条件和现代化的信息通讯网络是维系城市群发育成长的纽带和血脉, 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城市群的形成和发展。选择客运总量和货运总量综合反映城市群铁路、公路、水运以及航运等各种运输方式的综合运输能力, 反映城市群人力、物流的流动状况。选择公路密度指标反映城市群交通便利的相对强度。选择邮电业务总量指标反映城市群的通讯能力和发展状况。

3. 中心城市地位二级子系统。

中心城市是带动城市群发展的“极核”, 中心城市的主导功能和辐射作用的强弱影响着城市群的形成和发展, 决定着城市群的规模大小和发展能力。选用首位度和集中度指标来反映城市群内部的极化程度, 极化程度越高说明中心城市的地位越明确。具体选择人口首位度、首位城市人口集中度和前两位城市人口集中度来测度中心城市在人口方面的集聚功能。其计算公式如下:

人口首位度=首位城市市区总人口/第二位城市市区总人口

首位城市人口集中度=首位城市总人口/区域内总人口

前两位城市人口集中度=前两位城市总人口之和/区域内总人口

以GDP总量作为经济实力的代表性指标计算经济首位度、首位城市经济集中度和前两位城市经济集中度来测度中心城市在经济方面的集聚功能。其计算方法与人口首位度、集中度指标相同。

(二) 发展实力子系统

城市群的发展离不开强大的经济基础, 突出的经济实力是城市群发展能力的集中体现。设立经济规模、经济结构、经济效益和居民财富4个二级子系统, 选择16个指标, 从不同的方面反映城市群的发展实力, 综合计算发展实力指数对城市群的发展实力进行评价。

1. 经济规模二级子系统。

地区生产总值是城市群区域内经济总产出的代表性指标, 投资、消费和出口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 同时进出口贸易总额还集中反映了该区域经济的外向程度, 财政收入反映了城市政府保障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财力和支持城市群发展的经济能力。因此, 选择地区生产总值 (GDP总值)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进出口贸易总额和地方财政收入5个指标反映城市群的经济规模和发展水平。

2. 经济结构二级子系统。

经济结构的优化程度反映了城市群经济发展所处的发展阶段, 是城市群发展能力的重要方面。产业结构是经济结构的主导方面, 我们选择第二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和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两个指标来评价城市群产业结构的高级化程度。就业结构不仅反映了从业人员的产业构成, 而且能够反映城市群的城市化进程。我们选择第二产业从业人员比重和第三产业从业人员比重两个指标来反映城市群就业结构的优化程度。

3. 经济效益二级子系统。

经济发展既要注重规模和速度, 更要注重经济效益。我们选择人均GDP、地均GDP、人均财政收入、全员劳动生产率4个指标从不同方面评价城市群的经济效益状况。人均GDP是反映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经济效益高低的最重要的指标, 它集中体现了城市群的经济发展实力。人均财政收入反映了城市政府保障和支持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能力。地均GDP是区域内GDP总值与区域内土地总面积的比率, 它反映了土地的利用效率和经济的集约化程度。全员劳动生产率是全社会从业人员的劳动效率, 它反应了劳动者在一定时间内生产社会产品的能力, 是城市群经济发展实力的重要因素。

4. 居民财富二级子系统。

居民财富的聚集状况同样是城市群经济发展实力的重要方面。由于工资收入是城市居民的主要收入来源, 我们选择职工平均工资反映城市居民的收入水平。由于储蓄存款仍是当前城乡居民财产积累的首选方式和主要方面, 因此, 我们选择城乡居民储蓄存款年末余额和人均城乡居民储蓄存款年末余额两个指标来评价城市群居民财富的聚集程度。

(三) 发展潜力子系统

发展潜力是城市群可持续发展的内在支撑。设置科技教育和生态环境保护两个二级子系统, 选择12个指标, 综合计算发展潜力指数对城市群的发展潜力进行综合评价。

1. 科技教育二级子系统。

城市群的发展离不开科技教育的支撑, 强大的科技创新能力是城市群持续发展的驱动力量。一个地区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的科学文化素质和科技水平, 而科技教育水平又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政府对科技教育的投入力度。因此, 我们选择8个指标来评价城市群的人才科技资源和发展潜力。其中, 科学家和工程师数主要反映城市群拥有的科技人才数量;拥有发明专利数主要反映城市群的科技产出和创新能力;每万人拥有在校大学生数主要反映城市群的教育状况和国民素质;科研经费数、科学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教育经费数、教育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和人均科技教育事业费支出反映了政府对科技教育的投入力度。

2. 环境保护二级子系统。

保护生态环境, 促进人与自然、经济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是城市群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现实存在的环境问题和生态环境的恶化是有目共睹的, 治理污染、恢复和保护环境是当前的重要任务, 而污染治理和环境保护的成效又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政府的投入力度。因此, 我们选择环境污染治理投资总额、污染治理投资占GDP的比重、城市环境基础设施投资完成额和三废综合利用产品产值4个指标对城市群的生态环境保护情况进行综合评价。

三、中国主要城市群发展水平的综合评价

选择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冀三大城市群作为东部先进地区的典范, 选择地域相近, 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近, 具有较大可比性的中西部地区的中原、武汉、长株潭和关中4个城市群为评价对象, 采用因子分析法对城市群的发展能力进行综合评价。

为了保证评价指标体系的完整性, 各项指标的科学性、可比性和可操作性, 我们在运用这套指标体系对中国7个主要城市群进行评价和比较时, 其数据的采集均来自于国家统计局编撰的《中国区域经济统计年鉴———2007》、《中国城市统计年鉴———2007》和《长江和珠江三角洲及港澳特别行政区统计年鉴——2007》。

运用SPSS统计处理软件对基础数据进行处理, 计算得出7个城市群的综合得分以及在3个一级子系统上的得分, 即综合发展能力指数和发育指数、实力指数和潜力指数。并据以进行排序, 其结果见表1。应该说明的是分值的高低只是反映城市群之间的相对发展水平, 并不能具体度量城市群经济社会发展的程度。

表中各城市群综合得分的经济意义是:如果得分大于0, 意味着某一城市群的综合发展水平或某一子系统的发展水平在被评价的7个城市群总的平均发展水平之上;如果得分小于0, 则意味着某一城市群的综合发展水平或某一子系统的发展水平在被评价的7个城市群总的平均发展水平之下;需要继续努力才能赶上其他城市群的发展水平。结合表中总体评价结果和各子系统的评价结果可以看出, 7个城市群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层级明显:在综合得分中, 东部三大城市群综合得分均为正值, 而中西部的4个城市群的得分均为负值, 说明其发展水平与东部三大城市群还存在较大差距。中西部的4个城市群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明显低于东部三大城市群, 综合发展能力显然不在一个层面上。如果说长三角城市群属于第一级别, 珠三角和京津冀城市群属于第二级别, 那么中西部的城市群就属于第三级别。

参考文献

[1]李廉水, (美) Roger R.Stough, 等.都市圈发展[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6.

[2]景体华.2005-2006年: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6.

[3]张克宁, 乔华, 别壮丽, 赵翠清.中部地区城市群经济社会发展比较研究[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 2008.

发展指标评价体系 篇8

发展性教师评价理论源于上世纪80年代英国和美国, 目的是促进教师的发展, 突出教师评价主体。与传统奖惩性教师评价制度比较, 发展性评价能够更客观、准确反映教师在工作绩效与自我发展的素质和能力, 更加利于教师的全面发展。在我国, 自《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实施后, 体育教师评价与体育教师发展的内在需求与特征间的矛盾日显突出。因此, 如何建立一套完整、科学、有效的体育教师发展性评价标准和体系显得尤为重要。本文运用发展性教师评价理论, 结合基础教育体育课程改革纲要和《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试图设计出一套能够反映高中体育教师基本素质、工作职责、工作绩效和自身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及其权重分布, 为新课程的实施、基础教育体育课程的改革及教师专业化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

在对相关文献的分析以及对我国现有的教师评价体系和中学体育教师评价体系的现状进行了解的基础上, 设计本课题研究的调查问卷。请调查对象根据每项内容的重要性程度进行排序, 且在每项指标后设有开放性问题, 请调查对象填写自己认为还需要补充的内容。对基础教育体育课程改革背景下普通高级中学体育教师发展性评价指标的选取及权重分布进行专家问卷调查, 对评价指标体系的科学性、有效性和可行性进行问卷调查, 以此对评价指标体系进行论证。在评价后对被评价教师进行评价效果的问卷调查。采用典型调查法, 本研究的调查对象是工作在教学第一线的普通高级中学体育教师, 体育教研组主任, 教导处主任, 主管体育的校长及师范类院校体育学院和体育院校的副教授以上职称专家等。

二、分析与调查

采用自然观察法, 通过对具体课堂教学的观察, 实地考察教学中教师和学生行为以及师生相互作用的表现, 了解在体育课程改革之后教师在教育教学观念、行为的转变, 力图从丰富的个性中归纳出体育教师课堂教学行为的共性。在教育活动过程中, 教师不仅是课程的开发者和实施者, 其自身就是一种重要的课程资源, 因而教师的评价也就具有了特别重要的意义。新时期体育教师评价的指导思想、内容、具体方式方法都必须为适应、服务于体育课程改革而做出重大的变革。体育教师的评价问题既是一个理论性问题, 又是一个实践性问题, 直接关系到课程改革的实施, 学生素质的发展, 体育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和学校教育质量的提高。

发展性教师评价制度不同于回顾性评价制度, 是一种新型的, 面向未来的教师评价制度, 它不仅注重教师个人的工作表现, 而且更加注重教师的未来发展和学校的未来发展, 在实施发展性教师评价制度的过程中, 让教师充分了解学校对他们的期望, 培养他们具有主人翁的精神。它根据教师的工作表现, 确定教师的个人发展需求, 制定教师的个人发展目标, 向教师提供日后培训或自我发展的机会, 提高教师履行工作职责的能力, 从而促进学校的未来发展。较奖惩性教师评价, 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目的的教师评价是一种以发展为本的评价, 其目的是, 在没有奖惩的条件下, 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从而实现学校的发展目标, 它为教师相互评价优点和缺点提供了机会, 为评价者与评价对象共同制定未来的发展目标提供了机会。

发展性教师评价是一种形成性评价, 他不以奖惩为目的, 而是在没有奖惩的条件下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因此, 实施发展性教师评价对促进教师自身发展需要和学校需要的融合, 促进教师的心态与学校氛围的融合, 促进教师现实表现与未来发展的融合, 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根据教师评价指标体系制定的原则, 以发展性教师评价理论为支撑, 以基础教育体育课程改革和《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为指导, 对专家意见进行了认真的分析研究, 按照专家意见的集中程度, 同时考虑个别专家的意见, 舍弃了某些重复或次要的指标。对评价指标体系的一级指标、二级指标和三级指标的选取和权重, 进行了三轮往返调查。各级指标的选取和权重的分布的确定是采用了专家经验权重, 运用统计学的“归一法”, 取得每一项指标的权重。再对调查结果进行归纳, 修整, 使专家对各级指标及其权重的选择区域一致, 意见集中率达到90﹪以上。并参照前人构建的教师评价指标体系, 最后确定了中学体育教师发展性评价指标体系。

教师基本素质是教师从教的基础, 是教师专业发展和未来发展的前提, 体育教师的工作较其他学科教师具有特殊性, 不但要具有教师具备的所有素质, 还要具有体育教育有关的运动技术、技能等专业素质, 所以基本素质对于高中体育教师来说具有更重要的意义。

从统计结果我们还可以看出, 体育教师个人的发展被提到了突出的地位, 发展性教师评价是一种新型的, 面向未来的教师评价, 它不仅注重教师个人的工作表现, 而且更加注重教师的未来发展和学校的未来发展, 所以在高级中学体育教师发展性教师评价的过程中, 应该让教师充分了解学校对他们的期望, 培养他们具有主人翁的精神。制定教师的个人发展目标, 向教师提供日后培训或自我发展的机会, 提高教师履行工作职责的能力, 从而促进学校的未来发展。

从对被评价教师的问卷调查结果可以看出, 他们对普通高级中学发展性体育教师评价指标体系整体认可度较高, 对评价主体和基本素质的评价认可度很高, 相对而言对体育科研评价的认可度偏低。通过与被评价教师的座谈了解到, 造成偏低的原因是体育教师对新课程标准下没有认识到体育科研工作对自身素质提高, 促进专业成长和促进教学工作实践的重要性, 从而造成对体育科研认可度的偏低。总体来看, 本评价体系可以对新课程实施后高级中学的体育教师进行较全面的评价, 基本达到了预期制定的评价目的。

三、结论

利用发展性教师评价理论, 建立了普通高级中学体育教师发展性评价指标体系, 从体育教师基本素质、工作职责、工作绩效和教师发展四个角度对普通高级中学体育教师进行过程评价、动态评价和形成性评价, 体现了评价指标体系的发展性以及评价为了体育教师发展的目的。中学体育教师发展性评价指标体系, 经评价检验, 具有较强的操作性和实用性。指标体系、等级标准、权重系数有较高的可靠性和有效性。中学体育教师发展性评价指标体系, 可以较客观的评价体育教师的综合素质和工作现状, 使体育教师明确自己所要改进和努力的方向, 达到为体育教师专业发展和个体发展提供导向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饶玲.课程与教学论[M].北京: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 2004:360.

[2]教育部.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 (实验) [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3:45.

[3]王景英.教育评价理论与实践[M].吉林: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10.

[4]袁方.社会研究方法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7:199-249.

发展指标评价体系 篇9

关键词:教师专业知识发展,评价指标

一、问题的提出

教师专业化发展是指教师作为专业人员, 在专业思想、专业知识、专业能力等方面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 即是新手教师成长为专家型教师的过程。教师专业知识是教师专业结构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基础。在教育评价的过程中, 不仅要评价教师的知识容量是否充足、结构是否合理, 还要评价教师建构自己知识体系的能力和发展自己各方面知识的潜力, 这样才能通过评价促使教师建构自己合理的知识结构, 不断提高自己的基本素养。因此一份合理完善的教师专业知识评价体系的提出, 可以使教师专业知识发展按图索骥。

二、国内外教师专业知识评估

关于教师专业知识发展研究的内容, 国内外很多国家都曾经提出过相应论述。具体到各国的教师专业知识评价标准中, 有其共性也有个性。

美国是一个文化多元, 各地差异较大的联邦制国家, 教师评价的机构也很多, 因此各州的教师评价标准也不尽相同。但其中最具影响力的是“全美专业教学标准委员会”。该委员会的评价标准以“五项核心标准”为基础, 依据不同学科领域以及学生发展水平的四个阶段 (儿童初期:3-8岁;儿童中期:7-12岁;青少年期:11-15岁;成年前期:14-18岁) 分别制定了教师专业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 体系中标明了各个阶段和学生发展过程中教师应当具备的知识、技能、态度和责任心。其中2008年版教师评价指标体系中涉及专业知识的部分包括: (1) 对每个学生及其学习尽职尽责, 通晓学生是怎样发展和学习的; (2) 通晓所教学科的知识和教学方法, 通晓所教学科的知识, 透彻地了解所教科的发展历史、框架以及在社会中的应用; (3) 有责任管理和监督学生学习-知晓如何确保学生参与, 营造一个秩序井然的学习环境, 懂得如何组织教学以达到教学目标; (4) 能系统地反思与学习, 熟知有关学习的理论和教学策略, 始终关注和了解国家当前的教育问题和焦点;经常批判性地审视自身的教学实践, 深化知识, 拓展所有的专业技能, 将新的发现运用到实践中。[1]

英国的教师评价相对于美国来说发展略晚一些。现在沿用的教师评价标准始于2007年英国学校培训与发展司 (TDA) 颁布的《英国教师专业标准框架》。该标准将教师发展分为五个阶段, 有合格教师 (入职前) 、普通教师 (入职后) 、资深教师、优秀教师、高技能教师, 每个阶段各有其发展标准。其中普通教师专业知识评价标准, 包括教与学方面的知识, 评价与监督方面的知识, 学科与课程方面的知识, 读写、计算及信息通讯技术方面, 学习成绩与多样性方面以及学生的福祉和身心健康方面的知识。与其他国家不同的是英国很注重教师对学生的福祉和身心健康方面的知识的摄取, 在职的教师要了解现行的保护学生和增进其福祉和身心健康的法律、政策与举措, 了解当地保护学生的相关措施, 知道如何识别虐待、侮辱或忽视学生的潜在意识, 并了解如何运用保护学生程序, 了解生活困境和变故对学生进步、发展、福祉和身心健康的影响, 帮助学生向解决这些问题的专家求助。

芬兰的教师专业知识评价与我国内地对教师专业知识的评价很相似。主要涉及到三个板块的内容, 分别是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和评价知识。基础知识领域中包含了主要学科知识、人文科学知识、自然科学知识;专业知识包括所教科目的学科知识、教育学知识、心理学知识;评价知识涵盖了学生评价知识、教师自我评价知识。

香港教师专业评价涉及到学科内容知识和课程及教学内容知识。学科内容知识主要要求教师要掌握学科内容知识、更新学科内容知识及探求新的学科知识、分享有关科目的教学方法。课程及教学内容知识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掌握及应用教学内容知识, 设计、落实及改进课程, 更新及分享教学内容知识。可以看出香港的教师专业知识评价更强调教师专业知识的更新与积累。

三、启示

1、教师专业知识发展体系中应当涵盖教育知识的部分。

因为教育知识是一个教师行业所必备的知识, 同时也是教师成功教学的重要保证。主要应当涵盖一般教育学知识, 如教育学心理学理论、德育论、教学论等等, 和各学科的教育学知识, 包括所任学科的课程论、学生的学科认知特点、学科教学方法等。

2、教师对专业学科知识也应当有所摄入。

不仅要理解所教学科的内涵, 还有了解其外延。在对学科发展历史和趋势、学科基本原理、对人类的价值、推动学科发展的因素有深入研究的基础上, 更加深入地对所教学科和其他学科以及社会实践的联系进行探讨。

3、教育活动是一种不同于一般发明创造或艺术创作, 在教师的教育生涯中始终要进行深入的探究和完善的发展。

这就要求教师具有丰富的人文知识以及对历史、文化、社会的深刻洞察力, 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因此教师在专业知识发展过程中应当有意识地积累自己的通识性知识, 在普通文化知识、法律知识已经评价方面的知识领域都不断积累、不断提高。

4、教师行业的知识积累具有实践性的特征。

这就要求在职教师在专业发展的过程要始终能系统地反思自己的教学理论和教学策略有无可以完善之处, 始终关注国家的教育热点, 并在此基础上对自身的教学实践活动进行反思, 将理论、反思和实践有机结合。

参考文献

[1]孙河川, 王婷.美国高质量教师什么标准[J].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9, 3

[2]马云鹏, 赵冬臣, 韩继伟, 宋祥, 赵晓光.中学教师专业知识状况调查研究[J].东北师大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8, 06:57-64.

发展指标评价体系 篇10

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 而创新是知识经济时代的重要特征。高等学校是知识创新的源头, 也是技术创新的重要领地。因此充分挖掘和利用高等学校的智力资源, 依托高等学校的人才、技术优势兴办大学科技园, 不仅是被发达国家所证明的一条成功的经验, 也是发展中国家提高其产业和经济竞争力的重大战略选择之一。

但是目前国内关于大学科技园的研究大多采用定性研究, 研究内容主要涉及评价指标的完善、各评价指标对大学科技园影响力的确定, 而较少对大学科技园发展情况进行聚类或排序分析以及对影响大学科技园发展的各因素进行归类。但是, 在大学科技园发展的研究中, 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是揭示大学科技园的发展水平, 分析某些大学科技园发展缓慢的原因以及确定影响大学科技园发展的关键因素。因此, 对大学科技园发展进行排序以及对影响大学科技园发展的各因素进行归类分析就成为一个有现实意义的课题, 这也正是本文想要达到的研究目标。

1 大学科技园的内涵

大学科技园的概念, 目前还没有一个权威、同一的阐述, 且相关的概念之间有诸多重叠、容易引起混淆的地方, 如大学科技园、研究园、大学研究园、科技工业园、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经济开发区等等。因此, 国内有学者专门对大学科技园的不同阐释和相关概念作了综述和分析。

根据所讨论主题的需要, 本文将采用《国家大学科技园“十五”发展规划纲要》中对大学科技园的界定, 即“大学科技园是以研究型大学或大学群体为依托, 利用大学的人才、技术、信息、实验设备、文化氛围等综合资源优势, 通过包括风险投资在内的多元化投资渠道, 在政府政策引导和支持下, 在大学附近区域建立的从事技术创新和企业孵化活动的高新技术科技园。它是高校技术创新的基地、高新技术企业孵化的基地、创新创业人才聚集和培育的基地、高新技术产业辐射催化的基地” 。

2 大学科技园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

按照大学科技园的内涵, 本文认为对大学科技园的评价应该从以下五个方面入手 (图1) :

2.1 所依托大学的科研水平

大学作为大学科技园主要依托方, 其科研水平、科技成果、人才素质是大学科技园的技术创新能力的主要来源。所依托大学科研水平主要是指大学科技园所依托大学的科技人力资源状况和科研开发能力。具体通过国家级科研开发基地情况 (国家级重点实验室、研究中心) 、纵向科研项目及经费情况、获省部级以上科技成果奖情况、获专利情况、在校师资情况 (院士、教授) 、在校研究生情况 (硕士生、博士生) 共6个指标来反映。

2.2 大学科技园的孵化能力

科技园孵化能力的高低直接关系着大学 (特别是综合性、研究型大学) 这个蕴藏着巨大知识成果和专业人才的“蓄水池”能否释放出其巨大的能量。所以, 本文把孵化能力作为考察科技园自身发展能力的重要因素。具体来讲, 此指标体系由科技园孵化企业情况、孵化面积、与依托单位的关联情况三大方面7个分级指标组成。

2.3 大学科技园的创业环境

大学科技园创业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其能否吸引企业家到该园区创业。好的创业环境一般包括高效率的管理体制, 勇于承担风险的创新、创业氛围, 完善的支撑中介服务体系 (包括政策、法规、体制等的健全情况, 工商、市场、会计、法律等中介服务机构的服务能力) , 健全的风险投资机制等。营造良好的创业环境是大学科技园建设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评价大学科技园的创业环境一般从以下几个指标入手:地方政府支持政策、措施及其落实情况;依托单位支持政策、措施及政策落实情况;学校人才、图书、设施等资源向科技园开放情况;科技园管理机制和管理机构运行情况;科技园提供的用地、通信、交通、物业等基础设施情况;中介服务机构设立情况;风险资金及种子资金设立情况。

2.4 大学科技园的技术创新能力

研究表明, 尽管构成一个国家和地区创新能力的因素是多元的, 但技术创新能力是其中起核心作用的要素, 对经济发展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因此, 大学科技园的技术创新能力是大学科技园得以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 是大学科技园区建设成功的关键。大学科技园的技术创新能力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衡量:科技园企业R&D经费占销售收入的比例;R&D人员占职工总数的比例;中高级职称人员占职工总数的比例;自主创新产品和专利数;在孵企业被批准创新产品数以及园区内各类研发机构数。

2.5 大学科技园的建设成果

孵化育成高新技术企业、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是大学科技园的主要内涵之一。因此, 在评估大学科技园运行情况时, 不能不考虑其建设成果。评价大学科技园的建设成果主要通过以下5个指标:在孵企业近三年销售收入平均年增长率;毕业企业近三年销售收入平均年增长率;在孵企业的单位孵化面积人均销售收入;园区近三年培训从业人员的情况;吸引留学人员创业的人数。

3 大学科技园发展的模糊层次综合评价方法

有关大学科技园发展评价的方法比较多, 如模糊评价法, 专家定权法, 层次分析法等。本文尝试将模糊层次综合评价方法 (模糊评价法和层次分析法的综合使用) 用于大学科技园发展的评价, 其中使用层次分析法的目的是确定影响大学科技园发展的各指标的权重, 而使用模糊评价法的目的是通过各指标的实际数据评价大学科技园的发展状况。

3.1 用层次分析法建立权重集

层次结构模型体现了人们决策思维的基本特征, 即分解、判断、综合。它解决问题的思路是:其一, 建立递阶层次结构模型;其二, 构造判断矩阵;其三, 计算单一准则下的权重向量并作一致性检验;其四, 计算总排序的权重值并作组合一致性检验。

(1) 依据大学科技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 建立递阶层次结构模型, 如图1所示。按照从上至下的支配关系形成一个递阶层次。处于最上面的层次是大学科技园发展指数, 即分析问题的预定目标。中间层次是准则层B (本文中指Bk, k=1, …5) , 最低一层是决策的方案层C (本文中指C1……C31) 。

(2) 对同一层次的各个指标关于上一层次中某一准则的重要性进行两两比较, 构造两两比较判断矩阵。

如:以B1-C判断矩阵为例, Cij (i表示横行, j表示纵列) 是对于B1而言, Ci对Cj的相对重要性的数值表示, 通常Cij取1, 2, 3, …, 9及它们的倒数, 其含义见表1, 它们之间的数2, 4, 6, 8及各数的倒数具有类似意义。

对于准则B1, 通过n1个指标相对重要性的比较得到一个两两比较判断矩阵, 设判断矩阵为A, 则A= (Cij) nn1具有下列性质:

Cij0Cij=1Cij, Cij=1;i=1n1, j=1n1, ij, n=k=15nk, nk指第k个准则下所包含的方案层的指标数, n指方案层的指标总数, 同理我们可以得到其他的判断矩阵。

(3) 由判断矩阵计算被比较指标对于该准则的相对权重。 (以B1-C判断矩阵为例)

第一步:计算判断矩阵每行所有元素的几何平均值w¯i

第二步:将w¯i进行归一化处理得wi, 得到wi也是各指标的相对权重。

第三步:计算判断矩阵的最大特征值

λmax (Aw) in1wi

(4) 进行一致性检验 (以B1-C判断矩阵为例) 。在计算单一准则下相对权重向量时, 必须进行一致性检验, 其检验步骤如下:

第一步:计算一致性指标CI

CΙ=λmax-n1n1-1

第二步:计算一致性比率CR

CR=CΙRΙ其中, RI可以查表2得到, 如果CR≤0.10, 则通过一致性检验, 否则需要调整判断矩阵, 重新计算。

(5) 计算总排序的权重值并作组合一致性检验。 设方案层各指标 (二级指标) 的权重为wi, i=1, …n, 准则层各指标 (一级指标) 的权重为wk, k=1, …, 5

总排序的权重值向量为

Wi=|w′1w2…w′1wn1w′2wn1+1…w′2wn2…w′5wn4+1…w′5wn|, i=1, …n, 一致性检验同上。

通过层次分析法, 得到了大学科技园评价指标的权重, 如表3所示。对于权重的设置, 为了防止个人的主观性过强, 本文采用了专家问卷调查的方法。其中发放问卷共35份, 回收有效问卷30份, 问卷分析发现, 专家们对于各指标间重要关系比较的认识基本一致。

3.2 多级模糊综合评判科技园发展情况

(1) 确定评语集。

本文针对大学科技园发展评价指标中既包含定性指标又包含定量指标的特征, 对于影响创业环境的各定性指标, 使用评语集“优, 良, 中, 差”;对于影响其余四个一级指标的各定量指标, 使用评语集V={V1, V2, …, Vm}={大学科技园1的得分, 大学科技园2的得分, ……, 大学科技园m的得分} (m为被评价大学科技园的数量) , 并未采用评语集“优, 良, 中, 差”。其原因是, 若采用“优, 良, 中, 差”作为评语集, 则需要每位专家针对每个大学科技园的每个二级指标进行具体的评比并给予“优, 良, 中, 差”中的某种评价。然后统计每一个指标分别得“优, 良, 中, 差”的次数。显然, 如果大学科技园的评价指标较多, 难以保证专家对大学科技园的每一项指标都了解, 又鉴于大学科技园发展评价是在不同大学科技园之间进行的横向比较, 是一种相对值, 因此可以对大学科技园的实际数据进行处理后加以应用。

(2) 二级指标综合为各模块得分。

表3大学科技园评价指标的权重表

①对于各项定量指标, 从大学科技园原始数据xij开始, 通过公式1进行数据处理。得到各个大学科技园的处理后数据rij

rij= (xij-min (xij) ) max (xij) -min (xij) 公式1

其中, xij为第j个大学科技园的第i项定量指标的原始数据, max (xij) 为第j个科技园的第i项定量指标的最小值, max (xij) 为第j个大学科技园的第i项定量指标的最大值, rij表示第j个大学科技园的第i项定量指标在所有大学科技园的该项定量指标中的相对大小, rij是界于 (0, 1) 之间。

i=C1…C13, C21…C31, j=1, …m

以影响大学科技园的建设成果的各指标为例。通过数据处理后, 得到下面的5×m矩阵I。

|1C21mC271C31mC31|5×m=|rC271rC27mrC311rC31m|5×m (Ι)

用建设成果的权重矩阵 (0.31, 0.27, 0.17, 0.13, 0.12) 乘以矩阵I就得到一个1×m维的矩阵II, 矩阵II反映了各个大学科技园的建设成果得分, 该m项得分都是界于 (0, 1) 之间的。类似地也能够得到所依托大学的科研水平、孵化能力、技术创新能力各模块的得分。

|大学科技园1的建设成果得分 … 大学科技园m的建设成果得分|1×m (矩阵II)

②对于影响创业环境的各项定性指标, 使用评语集“优, 良, 中, 差”, 其得分为:rij=p=14apijpp=14apij4其中, p=4, 3, 2, 1 (4, 3, 2, 1分别代表优, 良, 中, 差) , apij代表评价第j个大学科技园的第i项定性指标时p出现的次数, i=C14…C20, j=1…m, 得到rij后, 同理可以得到各大学科技园中影响创业环境的各指标的得分矩阵, 各得分在 (0, 1) 之间的。

可以将各大学科技园依托大学的科研水平、孵化能力、创业环境、技术创新能力、建设成果模块的得分综合成一个5×m维的矩阵III。他们是构成科技园发展指数的基础。

|1m1m|5×m (ΙΙΙ)

(3) 各模块得分综合为大学科技园发展指数。

再用一级指标的其权重 (wk) 乘以矩阵III可得到各大学科技园的发展指数矩阵, 这些发展指数的大小代表了大学科技园发展的强弱。 即

总体而言, 模糊层次综合评价方法结合了层次分析法和模糊评价法的基本原理, 是一种相对较好的评价方法。将其应用于大学科技园发展的评价, 不仅原理科学, 逻辑合理, 方法简单, 结论可靠, 而且能够对构成大学科技园发展的各因素作进一步的分析, 因此, 该方法具有普遍的适用性。

4 影响大学科技园发展的各因素的归类分析

在前面分析的基础上, 我们对影响大学科技园发展的各因素进行归类分析。具体做法如下:以rij为横坐标, 以Ci的总排序权重Wi为纵坐标, 可以将影响第j 个大学科技园发展的因素分为四个部分, 如图2所示。通过图2, 本文可以确定第j 个大学科技园应当优先着重改善哪些影响因素, 以最大限度地提高其发展水平。

那些rij值较高, 重要性也较高 (即Wi较高) 的二级指标属于保持区, 对于这些因素, 大学科技园应当注重保持已有的优势, 并适时地进行发展, 使优势得以不断地巩固;那些重要性较高, 而rij值较低的因素属于加强区 (优先改进区) , 大学科技园应当特别重视处于加强区的因素, 尽力提高这一区域的各rij值, 使之向保持区靠拢, 因为加强区内指标的rij值的提高, 可以极大地促进大学科技园的发展;必备区中包含那些rij值较高而重要程度不高的因素;最后的一些因素是那些重要程度不高、rij值也不高的因素, 对于这些因素, 大学科技园没有必要花费过多的精力, 可以进入忽略区。

总之, 对于大学科技园发展的评价, 可以通过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的权重;可以结合各指标的权重, 通过模糊评价法来比较各个大学科技园发展的优劣;在此基础上, 可以确定各指标处于哪类区域, 以提出大学科技园的发展策略。

摘要:在界定大学科技园内涵的基础上, 提出了大学科技园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 探讨了模糊层次综合评价方法在大学科技园发展评价中的应用, 并对影响大学科技园发展的因素进行分类。

关键词:大学科技园,评价指标体系,模糊层次综合评价方法

参考文献

[1]杨海英, 熊飞.高新技术企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与评价方法研究及其应用[J].科技管理研究, 2007 (3) :54-55.

[2]贺仲雄.模糊数学及其应用[M].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 1985.

[3]黎薇, 金泳锋, 陈媛.层次分析法在评价企业专利竞争力中的应用[J].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7 (2) :104-105.

[4]陈益升.国家高新区考核评价指标体系设计[J].科研管理, 1996, 17 (6) :1-2.

[5]LAMATAMT, PELAEZ J I.AMethod For Improving The Consisten-cy Of Judgements[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Uncertainty, Fuzzi-ness and Knowledge-Based Systems, 2002, 10 (6) :677-682.

临床教学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篇11

关键词:临床;教学;评价指标;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12-0150-02

高等医学教育在培养医学生对医学理论知识整体掌握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医学专业知识与技能的训练。在新课改的过程中,医学高校也不断深化改革,构建出全新的教学模式,即“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教学法,注重医学生对临床教学实践的早介入,目的是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医学生的临床实践综合能力,从而使醫学的教学质量有大幅度的提升,为社会培养出更多的技术精湛的医学人才。

一、临床教学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在医学教育发展中就需要各高等医学院校对临床教学有所侧重。同时,卫生及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还需要出台相关的客观、科学、系统的评价标准来进行评审和指导。医学高校在教学评估期间,再将最佳经验做法与日常教学管理有机的结合起来,使教学评价常态化,提高教学质量。构建适用日常教学评价的临床教学评价指标,是临床教学必备的条件。本文将在分析影响临床教学因素的基础上,对科学构建临床教学评价指标体系作系统研究。

1996年河北省在高等医学院校就开始进行临床教学评审,并于2001年成立了“河北省高等医学院校临床教学评审组”制定、修订《河北省高等医学院校临床教学评价体系》《高等医学院校临床教学基地管理办法》,制定了《高等医学院校临床教学基地评审指标体系和管理办法》,10年内以“教学条件”、“教学状态”、“教学效果”三方面内容,对225所省高等医学院校临床教学进行评审,以促进我省高等医学院校临床教学建设与管理走向规范化。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极大地促进和加强了高等医学院校临床教学与管理质量的提升,同时,教学设备的完善,教学环境的改善,也为提高临床教学水平创造了条件,为高校向社会输出合格高级医学人才奠定了基础。

二、设计临床教学评价指标体系的基本途径

临床课程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是以教育学评价理论为根基。基于借鉴国内外相关的课程教学评价的资料,结合医学教育的独特性质,即知识面广、逻辑性强、临床教师不固定的特点,联系临床教学质量评估实践,初步形成由医学教育专家、教研主任、教学管理人员组成的专家咨询组,由于他们的教学经验丰富,临床评估指标体系具有一定的科学性与可操作性。

三、临床教学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思路

教研室可以借助临床教学评价,对课程教学质量现状从成绩上给予肯定,对相关的薄弱环节进行客观地分析和认识,根据医学高校的发展方向,推动课程改革。学院领导和教学管理部门通过科学、合理的教学质量评估体系,综合评价授课后的临床质量指导高等教育教学管理。临床教学评估指标体系涉及的评估要素较多,并指导整个高等医院校临床教学,能够科学地概括医学临床课程教学质量的真实现状。由于评价体系设计从临床课程教学规律性出发,结合临床教学特点,紧紧围绕了提高临床教学与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的宗旨,综合评价指标得到了调整与优化,呈现出了教学评价体系的科学和可操性。

四、临床教学评价指标体系在临床主要教学环节的实践分析

1.科学地选择教材是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随着医学知识的快速发展,医学高校引进多种版本的教材,质量上出现不同,由于评价体系中涉及了学生的直接感受评价,这就为教研室提供了教材选用的重要参考依据。

2.以临床教学的基本特点来优化教师授课评价指标体系。临床课程内容的讲授需要以教学大纲要求为纲,做到精、准,突出层次性与重点,注重将新时期医学的新进展充实到临床教学中去。在医学发展中,医学的分科越来越精细,这就增添了医学临床课程的知识量,临床教学的时间上是有限的,事无巨细的逐一讲授,是不现实的。需要教师首先梳理教材,将内容重组,给出概念,指出重难点,然后就要以典型的临床案例为依托理论联系实际,调动学生的兴趣,进行知识向技能的转化。医学教材相对与科学和社会发展来说,还是显示出文本资源的滞后性的。学生的学科前沿知识的获取,还要靠教师对医学领域内最新成果的剖析,结合自己的科研与临床经验体会的传授。

3.将教学态度纳入教学评价体系中。临床教学的主讲教师是临床医生,承担着医疗与教学两项任务,但是工资待遇没有相应的成倍增加,临床工作本身就是很繁杂的任务,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严重影响到临床教师教学工作积极性。个别教师认为临床教学增加了医生的负担,这就需要将教学态度纳入到教学评价过程中。医学院校的教学改革,依靠教师的思想的更新。激发临床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从传统的单向讲解向以学生为中心的知识拓展与探索的转型,培养医学生的自主学习的求知欲和临床创新实践能力,更新传统的研究教学理念。通过评价指标在临床教学中的运用,帮助学生将医学知识在实践中构建知识网络体系,培养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动参与意识。通过师生互动交流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为学生搭建对所学的医学知识的质疑与验证的平台,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探究的积极性,将理论知识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内化为临床实践能力,实现理论知识到技能水平直至职业素质的全面提高。

4.评价指标的设计凸显客观性和导向性。医学教育改革围绕实践教学在不断的深化,高等医学教育临床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已在医学教育界达成了共识,让学生早期接触临床实践,可以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内化为临床实践能力。在医学人才培养过程中,临床教学是关键。临床教学质量关系着医学人才培养的质量的高低。基于医学教育有别于普通高等教育的特殊性,需要加强临床实践教学的指导。构建科学的、具有可操作性的临床教学评价体系,对教材的有针对性的选用,对临床实践中对病例的讨论,指导实践性教学与实践训练乃至实践考核的准确评估都有很重要的指导意义,对教师在医学理论的教学和教法的改革上以及教学管理的规范程度上都有助推作用。

总之,高等医学院校随着科技进步成立了专门机构,在不断努力改革尝试,模拟临床技能操作,以求研究和完善临床教学效果的评价体系来强化临床实践教学。

参考文献:

[1]孙韬,杨燕军,黄启钊.加强检验医学专业学生临床知识学习的思考与体会[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0,(2).

[2]王玉琢,吕绍南,刘烽杰.课程教学质量评估初探[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3,(5).

[3]饶叶俊,周鸿.军队高等医学院校课程教学质量评估内容的探讨[J].中国卫生质量管理,2000,(5).

[4]陈慧,刘济科.研究型大学教师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优化[J].高等理科教育,2009,(2).

[5]韦巧燕.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探析[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S2).

[6]张敏.关于在自学考试中培养学生学术素养的几点思考[J].湖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8,(6).

[7]钱夕元.UCSD课程及教学质量评价体系(CAPE)的考察与思索[J].化工高等教育,2006,(6).

发展指标评价体系 篇12

一、企业可持续发展及其财务评价

企业要实现可持续发展, 必须承担和履行三个方面的责任。其一, 经济责任。企业作为一个经济主体, 应根据不断变化的经营环境适时调整经营策略, 使企业始终保持持续的盈利能力和发展能力, 创造更多的社会财富。其二, 生态责任。企业的生存发展在依赖自然环境和消耗各种自然资源的同时排放的废弃物对环境会产生负面影响, 它不仅危及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更危及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因此, 企业合理利用资源、减少甚至消除废弃物、保护生态环境, 是企业应承担和履行的义不容辞的生态责任。其三, 社会责任。企业在经营活动中, 应不断地提高员工素质、提供优质产品、遵纪守法、照章纳税、维护债权人和合作商的合法权益。总之, 企业在国家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企业只有承担并履行好应尽的经济责任、生态责任和社会责任, 才能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企业可持续发展财务评价是指通过一系列反映企业可持续发展的财务指标, 运用一定方法对企业履行经济、生态和社会责任的绩效及其未来发展潜力进行的评价。在企业可持续发展财务评价体系中, 财务评价指标居重要地位。财务评价指标体系设置科学、完整, 并具有可操作性, 对于正确评价企业可持续发展绩效, 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二、企业可持续发展财务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企业可持续发展财务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应遵循以下原则:

(1) 科学性。构建指标体系要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指导, 依据企业可持续发展系统的各构成要素及其相互联系, 全面反映和描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2) 全面性。企业可持续发展涉及经济、生态环境、社会等方面。因此设计的财务评价指标体系应能够完整地、多角度地反映企业的生存能力和持续发展能力。

(3) 重要性。描述企业可持续发展的财务指标涉及面很广, 不可能将所有的指标都纳入评价指标体系, 而应区分主次, 选择能反映企业可持续发展业绩及其未来发展能力的主要方面的财务指标作为指标体系的构成内容。

(4) 可比性。指标选择口径一致, 不仅有利于同一企业的不同时期和不同企业之间的对比, 并且能揭示其内在规律。

(5) 可操作性。设计的指标应能够从企业内部的各种会计和统计资料中直接获取或通过加工后间接获取真实可靠的信息。

三、企业可持续发展财务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依据企业可持续发展基本思想和构建财务评价指标体系的原则, 本文拟从经济、生态和社会三个层面来构建企业可持续发展财务评价指标体系。

其一, 经济评价指标。经济指标是衡量企业可持续发展最重要的指标。一方面, 生产符合社会需要的商品并为社会创造更多的经济价值是企业经营活动的主要目标。另一方面, 企业只有不断地获取收益和保持持续的盈利能力, 才能为企业履行生态责任和社会责任奠定坚实的经济基础。企业可持续发展经济评价指标包括偿债能力、盈利能力、营运能力、发展能力和创新能力五个方面的指标。

(1) 偿债能力是指企业偿还到期债务的能力。企业拥有足够的偿债能力和支付能力, 其经营活动才能正常运行。现行的企业偿债能力是通过资产对负债的保障程度来衡量的, 这种评价方式不符合企业可持续发展要求。因为在企业可持续发展前提下, 用于还债的只能是现金, 不可能是存货或固定资产。也就是说对于企业来讲, 真正能用于偿还债务的是企业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因此, 评价企业偿债能力, 应引进现金流量指标, 通过现金流量与企业负债的比率关系来衡量企业的偿债能力和支付能力。

(2) 盈利能力是指企业在经营活动中获取收益的能力。盈利能力既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标志, 同时也是企业内外有关各方都密切关注的中心问题。企业盈利能力除用销售利润率和资产利润率等指标来衡量外, 还应补充净利润现金流量方面的指标。因为企业的会计利润可以通过改变会计程序和方法等方式人为地进行操纵, 而企业要操纵净利润现金流量则非常困难, 因此补充净利润现金流量指标能使企业的盈利能力更具说服力。

(3) 营运能力是指企业经营管理和运用资金的能力。企业营运能力是企业偿债能力和盈利能力的基础和补充, 是评价企业对供、产、销各个环节的管理能力和资产营运效率的重要指标。基于前述理由, 企业营运能力也应引入现金流量指标, 通过现金流入量与资产的比率关系来评价。

(4) 企业发展能力是指企业通过自身的生产经营活动, 不断累积扩大而形成的发展潜能。从财务角度看, 企业发展能力是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 也是提高企业偿债能力、盈利能力、资金营运能力最重要的保证。企业发展能力主要通过收入增长率、资产增长率、资本增长率等指标来衡量。

(5) 企业创新能力主要指企业依靠技术创新推动其发展的能力。技术创新能力是企业持续发展和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原动力。它主要通过创新投入能力和创新产出能力指标来衡量。

其二, 生态评价指标。企业应承担起应负的生态责任, 不仅是社会对企业的要求, 也是企业自身发展的要求。企业履行应尽的生态责任, 就应采取各种有效措施控制环境污染, 保护生态平衡, 减少资源消耗, 做好排放物回收再利用, 提高环境保护效果。因此自然资源利用、环境治理和环保绩效就构成了企业可持续发展过程中生态环境评价的重要指标。

其三, 社会评价指标。评价企业社会责任履行情况涉及的范围非常广泛, 内容非常多。在此, 我们主要通过设置职工权益保障、职工培训教育、消费者和客户权益保障、对政府贡献、对社区贡献等指标来衡量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情况。

根据以上分析, 企业可持续发展财务评价指标体系及其具体内容如表1所示。

本文的指标体系具有以下三个特点:第一是涉及面广, 层次清晰。该指标体系从经济、生态、社会三个层面构建, 并在此基础之上, 对各个层面进一步分解为能体现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具体指标, 使各财务信息使用者能更快更好地获取自己所需的有用信息。第二是突出表现了“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注重效率和效益的考核, 如:创新能力中的投入及产出指标、环境的投入和绩效的考核等;也更加注重“以人为本”, 如:职工、消费者和客户权益的维护。第三是用现金流量相关指标代替了现行的财务评价指标体系中营业收入的相关指标, 特别是偿债能力、营运能力的考核全部引入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量, 这样能够更真实、更科学地评价企业的偿债能力和营运能力。

单位:元

同时, 本文的指标体系是从财务角度和定量分析角度设计的, 而一些非财务指标和定性指标, 如:顾客满意度、职工满意度、企业营销形象、企业诚信状况、政策法律环境、人文环境等, 也会对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产生影响, 在对企业可持续发展进行财务评价时, 也应考虑这些因素的影响。另外, 以上指标也可以通过专家赋值法或根据企业的不同发展阶段及指标的重要程度赋予一定的权重, 进行综合分析。

参考文献

[1]李涛、林源:《现金流量指标与传统财务指标在企业综合评价中的应用比较》,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2008年第6期。

上一篇:治疗前列腺癌用药有方下一篇:课程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