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节奏的训练

2024-09-20

音乐节奏的训练(精选12篇)

音乐节奏的训练 篇1

节奏是音乐的脉搏, 音乐没有节奏就失去了表达音乐思维的能力。根据教材内容, 选择好恰当的教学方法, 认真、严肃且充满活力地上好音乐课, 能使学生有较高的情绪, 并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音乐课堂学习当中来。在教学中, 教师应采取措施控制节奏, 培养学生的节奏感, 以达到音乐教学的良好效果。

一、根据内容训练节奏

中学音乐教学内容十分丰富。从宏观上看, 有唱歌、音乐知识、视唱练耳和音乐欣赏等几个部分。再具体说, 每一部分又都有各自多样的教材内容。例如歌唱部分, 既有创作歌曲又有民歌;既有独唱、齐唱, 又有轮唱、合唱等。在以上内容的难点处, 应使节奏张弛适中, 使学生有充分的时间来模仿、理解。如进行节奏听音训练时, 开始学生对音值的长短掌握有些困难, 教师要花一定的时间反复弹奏、练习, 让学生辨别。又如音准的辨别比音符时值辨别更困难, 所花的训练时间就更多。在进行复习时, 为了使学生掌握技能技巧, 需要反复训练, 节奏则要求适中。实践告诉我们, 要上好一节音乐课, 单单运用几种教学方法是不够的, 还需要在教学环节的设计和课堂布局上进行周密的思考, 根据教学内容, 灵活地、有效地控制教学过程中的节奏。

二、根据课堂实际情况训练节奏

教师要提前背好课, 设计好教学场景, 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训练课堂的节奏。如在讲唱歌的姿势时, 发现学生的姿势不符合要求, 跟不上进度时, 就应该放慢节奏, 纠正姿势, 使学生掌握基本要领。如发现学生已经紧张到濒于疲惫或情绪开始厌倦时, 教师要调整一下节奏并改变练习手段及练习难度;如发现学生已经掌握了要领, 教师则可以穿插一些有趣的练习, 如视唱比赛、听音比赛等, 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至于音乐欣赏方面的知识传授, 虽不能结合演唱方面的技能技巧训练, 但对提高学生音乐审美能力有着重要作用。根据音乐课的节奏训练, 我们在教学中就可以把音乐知识的讲解贯穿于唱歌中。

三、利用现有条件训练节奏

教师要充分利用现有的条件来训练音乐课中的节奏。如教授节奏节拍听觉训练时, 可利用小节拍器, 也可利用电子琴乐间节拍器部分。为了训练课堂节奏, 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 教师可将以上方法穿插起来, 结合兴趣活动一起进行。教师要挖掘学校教学资源, 充分利用好学校的现有条件, 创造性地组织好教学, 将教材安排得当, 增加学生的练习机会。

四、教师的情绪控制训练节奏

同一教学内容, 不同的时间、不同的班级、不同的教学对象、不同的教学环境都会使教师的精神状态、热情程度有所不同。教师应根据当时对音乐内容的灵感闪现, 创造性地进行即兴发挥, 用热情洋溢、富有感染力的情绪影响学生, 进行节奏训练。

总之, 音乐课教学的节奏, 会给学生的音乐活动以内在的刺激力量, 从而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愉悦情感。较欢快的节奏可使课堂教学内容充实, 能增加学生的练习机会与次数, 提高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 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音乐节奏的训练 篇2

【关键词】音乐教学;节奏训练;打击乐器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xx)07-0082-01

音乐教学在高职院校中开展得较多,是一门艺术类的专业学科,而节奏训练则是音乐教学非常重要的内容,可以帮助学生更深地认识音乐,从而提高学习效率。但节奏训练若掌握不好,容易使训练和理论脱节,难以让学生产生代入感,所以有必要寻求更好的解决途径。

一、高职音乐教学节奏训练的重要性

目前的高职音乐教学主要采用欣赏教学的模式,教师通过课堂氛围的营造,使学生能够在音乐欣赏中逐步掌握音乐知识。如果能在音乐欣赏里增强节奏训练,将极大地加强教学的趣味性,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今节奏训练越来越受到音乐专业学生的欢迎,使学生摆脱枯燥乏味的感觉。节奏训练可以提高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激发出音乐创作的灵感,所以节奏训练在音乐教学中非常重要,深化了学生的文化内涵。

二、高职音乐教学节奏训练的应用

(一)节奏训练的多媒体辅助作用.节奏是音乐的灵魂,也是音乐专业的第一课。采用多媒体进行节奏训练是当前使用较多的方法之一,多媒体课件可以随时播放多种多样的节奏音乐。教师可以首先采用较为简单的节奏,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例如时针的走动声、火车驶在铁轨上的声音,都是非常有节奏的,也是生活中所能碰到的。还可以对某个音乐类型进行设定,以提高学生的感悟力为目标,采用多媒体分解音乐节奏的元素,使学生能够对音乐节奏的变化进行了解,强化学生的自我发挥和自我创造能力,对音乐内涵能够更深入地领会。

(二)节奏训练中的打击乐器使用。对于节奏训练来说,打击乐器是非常重要的道具,如果将打击乐器应用到课堂,可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吸引学生来尝试,这样有利于节奏训练的开展。例如,教师在使用打击乐器进行表演的时候,可以让学生用拍手的方式跟上节奏,并发掘更多的打击道具,包括水桶、桌子等,使表演的元素更丰富,从而体会到打击乐器所带来的乐趣。节奏通常分为1/4拍、2/4拍、3/4拍、4/4拍,每一类型的节奏有相同点和不同点,通过打击乐器来增强学生对节拍的记忆力。教师可以把学生分为四个小组,每个小组控制一个类型的节拍,以此来进行节奏训练通常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并最终组合其一首完整的节奏乐曲。教师还可以评价学生的节奏打击效果,并注意节奏在动态变化时的不确定因素,让学生首先掌握单一的节奏,然后逐步掌握复杂点的节奏,最后讲解乐谱。

(三)通过课外活动加强节奏训练。高职院校的音乐教学,不能局限在课堂之中,可以通过课外活动加强节奏训练。例如,教师可以鼓励学生组建打击乐团,在课外进行各种活动,相互学习,相互提高。教师还可以利用画面、声乐、语言等方面的手段,对学生的节奏感进行培养,然后通过课外活动巩固锻炼。这种多渠道的教学方式,可以不断增强学生的节奏思维,提高音乐方面的想象力。节奏训练充满着律动感,本身在年轻人中间就比较受欢迎,在坚持练习下,学生的反应能力将大幅提高,也能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高职音乐教学节奏训练的反思

高职院校的音乐教学,通常要求教师有一定的专业素质,在音乐教学的过程中,不断提高自我能力,积极探索新知识、新方式,进行自我调整。因此,在音乐教学的节奏训练中,教师要以丰富的人格魅力感染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形成自身的节奏感。当前的节奏训练一般会存在以下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节奏训练不能跟艺术素养紧密结合。音乐教学是一种艺术教育,需要掌握一定的艺术素养,但是在教学的过程中,这两者之间通常难以形成紧密的结合。教师的大部分精力一般会放在节奏技巧的训练上,而忽视学生艺术素养的培

育,这让学生不容易体会到节奏的艺术魅力,从而影响到节奏训练的效果;二是音乐教师未深入了解打击乐器,通过打击乐器开展节奏训练不顺利。因为打击乐器的种类比较多,要想对每一种打击乐器进行深入了解是比较困难的,这就需要教师在课余时间加深对乐器的了解。针对这两个问题,音乐教师应在节奏训练的过程中,提高自身能力,尽量多掌握几种打击乐器,在提高理论讲解能力的同时,也能(转 载于:www.hnNscy.CoM :音乐节奏训练教案)以身示范,做好学生的节奏培训。音乐教师可以通过理论讲解和节奏表演,加强学生的节奏训练,并在课堂里充分发挥出人格魅力和自身能力,促进学生主动学习,使学生感受到节奏的魅力,提高学生的艺术欣赏能力,以此来推动学生综合发展。

参考文献:

[1]季毅.在普通高校音乐教学实施节奏训练的途径探究[j].戏剧之家,20xx(01).

[2]翟芮.浅谈音乐教学中节奏训练的重要性[j].大众文艺,20xx(19).

[3]罗筠.浅谈节奏训练在高校音乐教学中的应用[j].音乐时空,20xx(04).

谈谈音乐教学中的节奏训练 篇3

关键词:音乐教学; 节奏训练

中图分类号:J61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4)08-094-001

一、在了解大自然过程中学节奏

在儿童初学节奏时,如果纯粹地把他当作一种知识性的技能进行填鸭性灌输,那是很枯燥的,不利于学生的接受。所以在教学时宜采用启发式或联想的方式进行,充分采用形象化,由自然节奏启发音乐节奏的方法,让学生在情趣盎然的心态中进入音乐王国,把丰富多彩的自然音响节奏,融合在形象化的音乐节奏中,既直观明了,还颇有趣味性;既培養学生对音乐的兴趣,也便于学生记忆与理解,所以对于刚入学的小朋友来说,可以让他们多了解一些自然现象,动植物的生活以及人类劳动的节奏。

在学生学习切分节奏“|×× × ×|”或“|× × ×|”时,可以引导幼儿从自己身边积极探索寻找,引导幼儿寻找周围是否有这样的节奏,如平时早晨听到的公鸡报晓声“|喔喔 喔 喔|”或“|喔 喔 喔|”,从《拔萝卜》的故事中,老爷爷、老奶奶拔萝卜时的呼叫

“|哎 呦 哇|”。

二、在音的长短比较中学节奏

音的长短比较,可以让学生通过速度快慢的变化来体验节奏,从而提高他们对各种节奏的迅速度反应。教师可通过“体态律动”,如拍手、走、跑、跳、队列行进,摇摆等训练学生的节奏。

例:× × × ×| × × × × × ×|

我 是 小兵 跑跑 跑跑 走 走

× × × ×| × × × × × × × × × × × × × × × ×|

拿 起 机 枪 嗒 嗒 嗒 嗒 嗒 嗒 嗒 嗒 嗒嗒嗒嗒 嗒嗒嗒嗒

三、在编词编句中学节奏

编词编句学节奏,是让学生在已掌握某节奏的基础上,来创编与其节奏相同的词句,从而达到巩固节奏的目的。

如节奏型: | × × × × × × × × ×|

老师先创编:|我向老师 敬了 一 个 礼|

然后学生根据这个节奏型创编

如: (1)|我给妈妈 倒了 一杯 茶|

(2) |爸爸给我 削了 一个 梨|

如此,学生越编越多,越编课堂气氛越好,大家沉浸在活泼的音乐气氛中,这种“创编词句”的节奏练习,不仅培养了学生的节奏感,还培养了学生的即兴创编能力,开发了学生的智力潜能。

四、在配伴奏的活动中学节奏

为歌曲配上合适的节奏型作为伴奏,这是在对歌曲的节拍、旋律相当熟悉的基础上更进了一步。一首儿童歌曲,若为它配上合适的节奏型为其伴奏,并通过人声或乐器演奏出来,不仅能使学生对歌曲本身由伴奏而形成的美感产生浓厚的兴趣,而且还能因为学生有了这种创、奏、听的能力后,会对自己充满信心,对音乐的兴趣更浓。

如儿童歌曲《小雨沙沙》,在学生学会了这首歌曲,并掌握了这首歌曲的节拍后,可通过节奏型“|× × 0 |”的选择为歌曲伴奏,并通过同学之间的相互合作演唱或演奏表现出来,不仅使学生得到美的感受,而且使学生通过此种训练方法,更加牢固地掌握有关节奏方面的知识,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创作的兴趣,更培养了学生的动手创作能力。

五、在编写旋律过程中学节奏

编写简单的乐句旋律学节奏,必须在编词编句学节奏的基础上递进一步。对于年龄小的学生,乐句中音高的跳度不要太大,如像此类节奏型:|× × × × × ×|教师可选编一句下行音阶的旋律:|5 4 3 2 2 1|然后让学生展开想象,按照上行和下行音阶来创编旋律,如|1 7 6 5 4 3|6 6 5 4 3 2|1 2 3 4 5 6|等,而对于年龄较大,音准能力好的学生,可以让他们根据自己的能力来创编,如:|2 5 3 1 2 3|3 6 3 6 1 3|1 2 3 4 5 6|等。在创编的过程中,有时学生唱不准,教师要加以引导,及时加以纠正,有的要多让学生唱练。这样长期训练,学生的音准也会不断提高。

六、在游戏活动中学节奏

游戏课在低年级的音乐教学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在中高年级也不例外,而在音乐的游戏中进行节奏训练,也成为一个不可多得的好方法。例如学习四分音符、八分音符、十六分音符后,可通过游戏《走、跑、跳》对学生进行节奏训练:

示例(1)游戏:走、跑、跳

4/4 5 3 5 3 | 5 5 3 3 2 2 3 3 | 5 3 2 3|

走 走 走 走,跑 跑 跑 跑 跑 跑 跑 跑 走 走 走 走,

5 5 5 5 2 3 2 3 2 3 2 3 5 | 5 3 5 3|

跳跳跳跳 跳跳跳跳 跳跳跳跳 走 走走走走,

5 5 3 3 2 2 3 3 | 1 3 2 3 | 5 5 5 5 3 3 3 3 2 2 1|

跑跑跑跑 跑跑跑跑 走走走走 跳跳跳跳跳跳跳跳跑跑走。

通过走、跑、跳的游戏,不仅让学生形象地巩固了四分音符、八分音符、十六分音符的时值,更让学生感受了四分音符、八分音符、十六分音符的节奏型,进行了一次很好的基本节奏训练。

又如在节奏巩固训练的过程中,可通过“节奏回声”的游戏来帮助学生掌握:

示例(2):“节奏回声”的游戏

师拍:× × | × -|

生拍:× × | × -|

师:× × × × | × × ×|

生:× × × × | × × ×|

师:× × × × | × × × ×|

生:× × × × | × × × ×|

诸如此类的练习,教师可先拍一二小节或几个小节的节奏,让学生准确地接着拍。先用慢速,从简单的节奏做起,逐渐增加难度,也可以结合走步、踏步的动作来进行,节奏回声训练还可以采用分组进行卡农式结构(轮奏)的练习。这些练习有助于训练精确的听觉,敏捷的反应,记忆力及形态感。

幼儿音乐节奏训练“三步曲” 篇4

一、聆听感知

这一阶段的训练主要适用于三、四岁的幼儿, 也就是小班的幼儿。每一个孩子都具有聆听音乐的感知能力, 只是人与人之间有差异, 有的感知能力强一些, 有的感知能力弱一些。幼儿园小班的孩子, 虽然年纪小, 对音准的辨别能力差, 甚至没有辨别能力, 但是他们却都喜欢听音乐, 尤其是对节奏感强的音乐特别有兴趣, 喜欢一遍又一遍地听, 喜欢跟在后面唱, 甚至还能随着音乐的节奏扭动身子。因此, 作为教师应该把聆听感知音乐的节奏作为这一阶段训练的重点, 也为今后学习更复杂的音乐节奏做好铺垫, 奠定基础。

1.欣赏聆听。音乐是一门通过耳朵来感知的听觉艺术, 有关音乐的教育行为都必须首先建立在用耳朵聆听的基础之上, 幼儿园的音乐教学也是如此。教师应该把聆听音乐当做教学重点, 同时也是教学难点, 这是因为幼儿的年纪小, 注意力不容易集中且维持时间不长。有什么好的办法可以吸引幼儿的注意力, 且能让他们在聆听感知音乐的过程中获得积极的审美体验呢?我认为可以把音乐和美术有机地融合在一起, 为幼儿欣赏音乐创设良好的情境, 通过多角度来感受音乐给他们带来的情感体验。例如, 我们在带孩子欣赏《瑶族舞曲》时, 教师可以在播放音乐的同时配上与之适应的少数民族瑶族跳舞唱歌的场景美术画面。幼儿通过耳朵聆听音乐的同时, 也通过眼睛欣赏画面, 把听觉和视觉结合起来体验音乐的节奏。

2.模仿创造。如果说欣赏聆听是一种单向接受性的感知形式, 那么模仿创造则是一种互动交流性的体验形式。在对小班幼儿进行音乐欣赏教学时, 教师可以根据幼儿的特点采取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 让幼儿根据老师的提示或示范, 通过动作来体验音乐。如在欣赏《熊跳舞》的活动中, 我们让幼儿跟随音乐一起做拍手、拍肩、拍腿、跺脚等动作来表达音乐, 这不仅便于幼儿体验音乐的节奏, 还能提高幼儿的动作协调能力。在模仿的基础上, 教师可以指导幼儿进行创编, 如让幼儿一边聆听音乐, 一边跟随音乐翩翩起舞, 随便做一些自己想做的动作, 这样就能激发幼儿的创作意识, 初步培养幼儿的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

二、系统训练

这一阶段的训练主要适用于四、五岁的幼儿, 也就是中班的幼儿。随着年龄的增长, 中班的幼儿变得比小班的幼儿更加喜欢唱歌, 更加喜欢表演, 这非常有利于培养他们的音乐表现能力。有了上一阶段的聆听感知训练, 此时教师再对他们进行系统的训练, 可以大大提高幼儿对音乐的感知能力。

1.学习音乐知识。小班幼儿已经对音乐旋律中的节奏、强弱有了大体的了解, 到了中班, 就必须让幼儿对音符有进一步的认识。但由于音符知识比较抽象, 幼儿不容易理解, 就比较不容易引起幼儿的兴趣, 教师可以采取适当方法让音符形象化、趣味化, 以吸引幼儿的注意, 促进幼儿理解。

2.开展组合训练。不同时值的音符组合在一起便形成了音乐的快慢节奏, 组合的变化越多, 音乐的节奏也就越丰富, 因此对幼儿进行组合变化的训练可以促进幼儿的认知能力和反应能力的提高。教师可以选择幼儿最喜爱的儿歌进行节奏组合练习, 如儿歌《两只老虎》中有这样一句:1231|1231|345-|345-|, 我们可以把它们转换成不同动物的叫声来训练。

三、实践活动

这一阶段的训练主要适用于五、六岁的幼儿, 即大班幼儿。他们对音乐的高低、节奏的快慢、情绪的变化都有了较强的感知能力, 此时教师就应该继续进行深入训练, 开展丰富的实践活动, 不断挖掘幼儿在音乐方面的潜能, 提高幼儿表现音乐的能力和对音乐进行再创造的能力。

1.音乐活动化。在平时的音乐教学中, 教师要经常使用幼儿已经学会的节奏知识, 以达到巩固和深化所学知识的目的。例如在学习一首歌曲前, 教师可以先让幼儿认识乐谱, 如果认识有困难, 可以在音符下面贴出相应的动物标识提示幼儿, 然后让幼儿有节奏地念出乐谱, 最后用自己喜欢的动作表达出节奏, 可以拍手、拍肩、拍腿, 等等。

2.培养兴趣。通过进行以上一系列的训练以后, 有些幼儿在某些方面一定会有超乎寻常的表现, 这就是音乐潜能。他们天生具有学习音乐的天赋。教师可以积极与幼儿的家长取得联系, 争取他们的支持与配合, 培养他们的兴趣, 让他们可以得到更深入、更专业化、更系统化的训练, 从小打下坚实的基础。

节奏训练在中职音乐教学的应用 篇5

每一首歌曲都有他自己的背景以及创作灵魂,对于中职音乐教学当中音乐歌曲所存在的背景要进行充分的了解,将背景的知识和资料传达到每一个学生当中,将歌曲中所包含的社会以及一些风土民情等情况进行简要的介绍,让学生们充分的了解一首歌所包含的内容,只有学生在掌握了歌曲的背景以及相关知识以后,才能够将音乐当中所体现出来的节奏与情感真正去进行感受。根据如今快速发展的教育理念,要在中职教学当中结合现代化教学方式,在音乐教学课堂中教师应该将歌曲的背景知识充分的融合到课堂教学当中,从而对学生进行相应的节奏训练,也能够提升教学当中的效率,教学效果显而易见,例如《长大后我就成了你》在这首歌曲的教学当中,要将歌曲中所表达的对于教师职业的尊敬以及光荣进行中心思想的考虑,在课堂开始之前教师可以让学生先根据教材当中的内容去进行探索,结合他们在现实生活当中所掌握的教师特点以及实际生活感受对这首歌进行自主的思考,同时教师主动带着学生去了解教师这个行业的来源以及发展,所存在的重要意义以及所能够体现的功能等情况,从而加深对于这首歌曲所能表达对象的理解和认识,让学生们充分的去了解歌曲表达怎样的感情以及中心思想,让学生们从歌曲当中学习到尊重和热爱老师,这首歌曲所表达的情感非常柔和,因此节奏训练要针对这种背景进行和缓或者是流畅的音乐节奏训练,在实际演唱中更能够体现出这首歌曲的情感。

(二)引导学生捕捉生活声音,增强学生的节奏感

教学当中的所有内容都是从生活当中去进行总结和分析的,无论是任何课程都需要在实际生活当中去发现和探索,找出教学与生活的关联,才能够获得更好的学习效果,对于音乐教学也是如此,对于中职音乐教学课程当中,节奏训练的重要性以及相关的背景知识学生们学会去了解之后,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进入下一步的感悟,在节奏训练当中,去深入到生活当中捕捉每种事物所发出来的声音,探索事物振动做存在的一种节奏感,增强生活当中的节奏训练,加强学生的.音律感,例如现在广场舞当中所选择的音乐节奏感非常的明显,同时整个韵律非常强但是相对比较简单,因此教师可以从这些日常生活当中可以接触到的曲目去进行引导,比如生活当中还有一些鸟鸣或者是时钟转动的声音所传递出来的节奏,让学生们去仔细聆听这些声音,寻找存在的节奏自主地去加强节奏训练,以提高学生节奏训练的有效性,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三)增加学生对乐器的演奏

浅谈小学低段音乐节奏的训练 篇6

一、听说节奏训练

⒈ 听节奏 让孩子们用耳朵去聆听,去感知各种各样的节奏,我播放平时生活中最常见的声音(如:火车声、汽车声、流水声、钟声、猫叫声等),让学生猜一猜,由于猜一猜是低年级学生的爱好之一,固然兴趣浓厚,当我播放流水声哗—哗—,学生一听就知道是流水的声音,听着听着便会将词、节奏脱口而出,同时对节奏的长短、强弱、高低掌握的也不错。此外,还让学生听一些伴奏(包括前奏、间奏、尾奏),听多了,学生有时就会不由自主地把节奏哼了出来。

2.说节奏 除了听到的声音节奏外,还让学生说说平时生活中还听到了哪些声音的节奏。此时孩子们就会畅所欲言,不知不觉中对节奏就有所感悟,慢慢增强了学生的节奏感。

因此,听说节奏训练,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听辨能力,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对音乐良好的感受能力,动口能力等,也为以后的视唱练耳打下基础.

二、模仿节奏训练

低年级学生善于模仿,模仿也是他们最喜欢的活动之一。模仿成人的活动,模仿各种小动物,他们都很喜欢,我们要给孩子多多示范,在示范时,必须要准确、规范、到位,在音乐声中完整的进行示范,使学生对音乐的动作有一个完整的印象。我认为模仿节奏应抓住这几点:

1.進行语言节奏练习。让学生从语言出发掌握节奏,如:念句子、念儿歌,有节奏的念。如二年级歌曲《小乌鸦爱妈妈》,抓住节奏ⅩⅩ ⅩⅩ∣Ⅹ Ⅹ

ⅩⅩⅩⅩ∣Ⅹ Ⅹ Ⅹ

乌鸦 妈妈 爱娃娃

再如:ⅩⅩ Ⅹ∣ⅩⅩ Ⅹ∣ⅩⅩ ⅩⅩ∣ⅩⅩ ⅩⅩ

云对雾,雪对 霜, 和风 细雨,朝霞 夕阳。

2.动作模仿。根据一些简单的节奏型,师示范动作(拍手、拍腿、跺腿、摇头等),让学生模仿,培养他们学习节奏的敏感性,让他们在实践中去感知节奏。

如节奏型:① (拍手)ⅩⅩ Ⅹ∣ⅩⅩ Ⅹ∣

② (拍腿)Ⅹ Ⅹ∣ⅩⅩ Ⅹ∣

③ (跺腿)Ⅹ ⅩⅩ∣ⅩⅩ Ⅹ∣

④ (摇头) Ⅹ — ∣Ⅹ —∣

3、语言动作同时模仿。师有节奏地边说边做动作,利用多种节奏(如二拍子、三拍子、四拍子等)给学生示范,学生模仿,培养他们动作的协调性。

如:①师拍手(念)ⅩⅩ ∣Ⅹ Ⅹ Ⅹ∣ ②ⅩⅩ ⅩⅩ∣Ⅹ Ⅹ Ⅹ∣

请你 像我∣这 样 坐,∣请你 跟我∣这 样 坐。∣

生模仿(念)ⅩⅩ ∣Ⅹ Ⅹ Ⅹ∣ ⅩⅩ ⅩⅩ∣Ⅹ Ⅹ Ⅹ∣

我会像你∣那 样 做∣我会 跟你∣这 样 坐。∣

4、模仿声音。在教歌曲《春天举行音乐会》时,可播放(雨声、风声、水声、鸟叫声)让学生静静的听一听,你听到了春天大自然的哪些声音?你能模仿一下吗?

春雨的声音。 沙沙 沙沙

春风的声音。 呼呼 呼呼

流水的声音。 哗啦啦 哗啦啦

小鸟的叫声。 叽叽 叽叽

这样的教学紧扣住了节奏的特点,不仅学生学习兴趣浓厚,爱玩好动的天性得以施展,积极性一下子被调动起来,而且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潜移默化中把握了许多不同的节奏,逐步形成了一种听记节奏的能力。

三、 读歌词节奏训练

有节奏的朗读歌词,也能提高学生的节奏感。在上《粉刷匠》这首歌曲时,我让孩子们随伴奏带进行朗读歌词,使学生熟悉这首歌曲的节奏、歌词,为学唱歌曲做好铺垫。

四、 用各种打击乐器训练节奏

敲敲打打,本来就是学生的天性,特别是低年级学生, ,当老师将各种打击乐器展现在他们眼前时,个个孩子都瞪大了眼睛,非常的激动,都想玩一玩,老师及时捕捉他们这一份迫切,对他们进行各种打击乐器的节奏训练。

1.学习大鼓节奏。首先出示大鼓,让学生敲一敲,听一听,并说一说大鼓的声音是怎样的?生纷纷说:咚咚。师在黑板上贴:大鼓 咚咚。再采用自编儿歌节奏的教学形式来训练学生的节奏。师示范:大 鼓∣唱○∣咚 咚∣ 咚○∣

大 鼓∣唱○∣咚 咚咚∣ 咚○∣

教法:①师教一句,生学一句。②生读上句,师读下句,比较两句有什么不同。③师读

上句,生读下句。④学生用左手做大鼓,右手做鼓棒,拍击大鼓节奏,休止符用握拳表示,边说边拍。⑤学生默唱拍击大鼓节奏。⑥请几位学生上台敲大鼓,其他学生跟着默唱。

2、 学习小鼓节奏。在学习小鼓的节奏时,可以让学生区分大鼓和小鼓的声音,老师在黑板上贴:小鼓 哒哒。同时出示小鼓节奏:

Ⅹ Ⅹ Ⅹ Ⅹ∣Ⅹ ⅩⅩ∣ ⅩⅩ ⅩⅩ∣Ⅹ ⅩⅩ∣

小 鼓 来 敲 呀 哒 哒。 小鼓 来 敲 呀 , 哒哒。

ⅩⅩ ⅩⅩ∣Ⅹ ⅩⅩ∣ⅩⅩ ⅩⅩ∣Ⅹ ○ ∣

大家 都来 听 哒哒 小鼓 在唱 歌

根据以上节奏型,让学生边看节奏边读节奏,用腿当小鼓,双手当鼓棒,拍击小鼓的节奏,边唱边拍。

3、 学习碰铃、三角铁、 木鱼、 等打击乐的节奏,同时启发学生在积极体验的状态下,充分展开想象,除了认识的打击乐器外,还可以引导学生自制打击乐器,可利用一些道具(如盆、文具盒、筷子等),去敲一敲,听一听,去创造自己的节奏。学生在学习打击乐器的过程中,一是爱玩乐器,二是在不知不觉中初步感受到各种乐器的音色,还懂得如何敲出特别好听的声音 。

五、用打击乐器合奏

利用各种打击乐器,根据节奏型进行合奏,或给小乐曲配上伴奏,培养学生的合奏能力。

六、 创编节奏

在学生熟悉节奏的基础上,采用打击乐器或动作进行大胆地创编节奏,在这一创编的过程中,教师应放手,积极鼓励学生以个性的参与去创造节奏,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想法,他们能通过合作、讨论、大胆地进行尝试,教师都要给予表扬,不仅要表扬积极参与创编的学生,也要鼓励那些胆小,能力较弱的学生,发掘和保护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浅谈小学音乐教学中节奏的训练 篇7

一、感知节奏激发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对某一项活动产生兴趣, 才有可能掌握这方面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节奏感, 必须抓住学生的直接兴趣, 从而使学生会产生学习的倾向。音乐是听觉艺术, 各种音乐活动都离不开听觉, 对于节奏的感知首先要开展各种听觉训练, 让学生用耳朵去听、去感知。学生生活在声音的世界, 节奏无处不在, 要从现实生活入手, 挖掘节奏。如感知完节奏以后, 需用身体的各个部位来表现。比如, 拍手、跺脚、摇头、拍肩、晃动身体等方法, 并对学生进行行之有效的耐心讲解与动作示范。又如:在教学生认识四二拍强、弱, 四三拍强、弱、弱, 四四拍强、弱、次强、弱, 八六拍强、弱、弱、次强、弱、弱的规律时, 让学生在听拍子的过程中去感受、去揣摩, 让学生一边拍手一边唱。通过这种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 很容易培养出学生的节奏感, 因为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了调动, 最佳的教学效果也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了。我在教学生认识二拍子时, 可以让学生倾听《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在祖国的怀抱里》等这些欢快、有力的歌曲;认识三拍子时可以让学生倾听《小奶牛》《圆舞曲》等, 让学生知道三拍子很轻快、活泼;认识四拍子时, 让学生倾听《送别》《山谷静悄悄》等歌曲, 让学生知道四拍子轻柔、舒缓的曲子。这样, 通过对不同歌曲的节奏的感知, 以便于开发学生的感知力、想象力, 从而有效地提高学生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

二、节奏融入生活美在其中

节奏的概念比较抽象, 学生难于理解, 但学生对节奏却是敏感的, 节奏就存在于我们的周围生活中, 因而要让学生理解节奏, 对节奏感兴趣, 必须从现实生活入手, 挖掘节奏、寻找节奏。我们生活在声音的世界里, 到处都充满着不同的声音、不同的节奏。音乐节奏本来就是从生活中创造出来的, 让学生感知大自然的生活中的声音节奏, 使他们认识到音乐的节奏是从生活和大自然中获取并转化而来的。例如, 老人走路的节奏X—│X—│, 年轻人走路的节奏XX│XX│, 儿童走路的节奏XXXX│XXXX│。教师尽可能地运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 利用生活生活的音响效果加以启发, 把这些节奏很自然的运用到音乐中。又如, 我为了让学生感知动物叫声的节奏, 就一边模仿动物的叫声, 一边打出美妙的节奏。如:青蛙的叫声呱、呱、呱, 打出节奏XXX│;钟表的声音滴答、滴答, 打出节奏XX│XX│;猫叫的声音喵喵, 打出节奏X⺷│X⺷│......总之, 把生活中鲜明的声音, 变为生动有趣的节奏训练, 让善于模仿的儿童在愉快的情绪体验中, 轻松地掌握知识。因为这些声音都是他们比较熟悉的, 是直观的声音形象, 因此很容易掌握。通过学生寻找身边的节奏, 活跃了大脑的思维, 明确了节奏内容, 达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融入游戏发挥想象

游戏是孩子的天性, 所以, 要想让学生对抽象的节奏产生兴趣, 要让学生理解节奏, 把节奏融入到学生的日常游戏中, 用游戏化的方法和手段来激发孩子对节奏感知的兴趣, 其效果是不言而喻的。比如, 我在教学《打花巴掌》这一课时, 可以让学生在游戏中完成拍掌练习, 让学生有规律地打出节奏。儿童的心理特点就是爱动, 喜欢参与和表现自己, 低年级节奏比较简单, 且富有律动感, 因此, 可以把节奏与律动相结合, 边做游戏边打出节奏, 还要把好多小动物动作、叫声等编到歌曲中去, 从而体会到音乐给他们带来的快乐。如《敲门》《发电报》这些游戏可以设置一些神秘的情景, 使理性化的东西变为感性化的东西。教师还可以指导学生玩节奏律动游戏, 拍击或唱读节奏, 在速度及变化方面进行比赛, 这样的练习不仅能全方位地检验学生对节奏掌握情况, 而且还能培养学生的思维创造性和灵活性。

四、运用语言打出节奏

音乐节奏的主要来源之一是人类的语言, 语言本身含有丰富、生动、微妙的节奏, 自然的语言能产生自然而然的效果。学生生活在语言环境当中, 从语言节奏出发来掌握音乐节奏是比较容易的。语言节奏训练是说话练习的基础, 音乐语言最重要的两个要素是节奏和旋律, 而节奏可以脱离旋律仍具有表现力。节奏的语言训练, 不仅能使“试唱”这一教学难点得到解决, 还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节奏大多数是从生活中体提炼出来的, 音乐的节奏和语言的节奏有着密切的联系。为了表现节奏可进行有节奏的语言训练:如短语、词组、简单句, 并拍出节奏, 通过一定的词组和语句掌握一定的节奏, 再结合一定的动作和舞蹈加强动作节奏感, 使学生在诵读或唱, 跑跳, 边拍掌, 边跺脚等过程中, 来提高学生对节奏的理解和认知。通过说儿歌、童谣、唐诗等来掌握一定的节奏, 再加上拍掌、拍腿、跺脚三种不同的节奏旋律伴奏方式, 使歌曲的节奏练习富有音乐性, 不是单纯压抑的打拍子, 而是通过流畅自如有力度的变化, 使孩子拍出最美的节奏。这样一方面进行了节奏训练, 另一方面又培养了学生的语言动作能力, 同时也体验了美的节奏给他们带来的美的熏陶和美的享受。

五、运用打击乐培养节奏感

德国音乐家、音乐教育家卡尔·奥尔夫认为:打击乐是最为人类所掌握的乐器种类之一, 也是现代社会幼儿最容易掌握的乐器。不同的打击乐器有着不同的外形和音响效果, 幼儿最初对打击乐产生兴趣来源于对乐器本身的兴趣。因此, 我们要重视打击乐器在音乐教学中的作用, 首先要感受声音的强弱, 长短高低。在教学中, 学生发现乐器轻敲, 就会发出微弱的声音。用力敲, 就会发出比较重的声音。还发现每种乐器声音长短不一, 如三角铁的声音长, 木鱼的声音短, 可见打击乐器其乐无穷。在学生学习《时间像小马车》这一课时, 做了一个这样的练习;全班分四组:第一组击三角铁, 第二组击沙锤, 第三组击响板, 第四组是击双响筒。这样子做反复练习, 边唱边打节奏, 寓艺术熏陶于音乐教学之中。如学习《柳树姑娘》《过新年》等, 我就发给孩子打击乐器, 让孩子自己为自己伴奏。那时学生的表现欲极强, 从他们的眼神中我感到了学生的天真自信。这样使课堂气氛洋溢着快乐和喜悦, 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乐感和无尽的想象力, 又增加了学生对音乐的学习兴趣。

浅谈音乐教学中的节奏训练 篇8

一、高职音乐教学节奏训练的重要性

目前的高职音乐教学主要采用欣赏教学的模式, 教师通过课堂氛围的营造, 使学生能够在音乐欣赏中逐步掌握音乐知识。如果能在音乐欣赏里增强节奏训练, 将极大地加强教学的趣味性, 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今节奏训练越来越受到音乐专业学生的欢迎, 使学生摆脱枯燥乏味的感觉。节奏训练可以提高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激发出音乐创作的灵感, 所以节奏训练在音乐教学中非常重要, 深化了学生的文化内涵。

二、高职音乐教学节奏训练的应用

(一) 节奏训练的多媒体辅助作用. 节奏是音乐的灵魂, 也是音乐专业的第一课。采用多媒体进行节奏训练是当前使用较多的方法之一, 多媒体课件可以随时播放多种多样的节奏音乐。教师可以首先采用较为简单的节奏, 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 例如时针的走动声、火车驶在铁轨上的声音, 都是非常有节奏的, 也是生活中所能碰到的。还可以对某个音乐类型进行设定, 以提高学生的感悟力为目标, 采用多媒体分解音乐节奏的元素, 使学生能够对音乐节奏的变化进行了解, 强化学生的自我发挥和自我创造能力, 对音乐内涵能够更深入地领会。

(二) 节奏训练中的打击乐器使用。对于节奏训练来说, 打击乐器是非常重要的道具, 如果将打击乐器应用到课堂, 可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吸引学生来尝试, 这样有利于节奏训练的开展。例如, 教师在使用打击乐器进行表演的时候, 可以让学生用拍手的方式跟上节奏, 并发掘更多的打击道具, 包括水桶、桌子等, 使表演的元素更丰富, 从而体会到打击乐器所带来的乐趣。节奏通常分为1/4 拍、2/4 拍、3/4 拍、4/4 拍, 每一类型的节奏有相同点和不同点, 通过打击乐器来增强学生对节拍的记忆力。教师可以把学生分为四个小组, 每个小组控制一个类型的节拍, 以此来进行节奏训练通常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并最终组合其一首完整的节奏乐曲。教师还可以评价学生的节奏打击效果, 并注意节奏在动态变化时的不确定因素, 让学生首先掌握单一的节奏, 然后逐步掌握复杂点的节奏, 最后讲解乐谱。

(三) 通过课外活动加强节奏训练。高职院校的音乐教学, 不能局限在课堂之中, 可以通过课外活动加强节奏训练。例如, 教师可以鼓励学生组建打击乐团, 在课外进行各种活动, 相互学习, 相互提高。教师还可以利用画面、声乐、语言等方面的手段, 对学生的节奏感进行培养, 然后通过课外活动巩固锻炼。这种多渠道的教学方式, 可以不断增强学生的节奏思维, 提高音乐方面的想象力。节奏训练充满着律动感, 本身在年轻人中间就比较受欢迎, 在坚持练习下, 学生的反应能力将大幅提高, 也能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高职音乐教学节奏训练的反思

高职院校的音乐教学, 通常要求教师有一定的专业素质, 在音乐教学的过程中, 不断提高自我能力, 积极探索新知识、新方式, 进行自我调整。因此, 在音乐教学的节奏训练中, 教师要以丰富的人格魅力感染学生,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以形成自身的节奏感。当前的节奏训练一般会存在以下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节奏训练不能跟艺术素养紧密结合。音乐教学是一种艺术教育, 需要掌握一定的艺术素养, 但是在教学的过程中, 这两者之间通常难以形成紧密的结合。教师的大部分精力一般会放在节奏技巧的训练上, 而忽视学生艺术素养的培育, 这让学生不容易体会到节奏的艺术魅力, 从而影响到节奏训练的效果;二是音乐教师未深入了解打击乐器, 通过打击乐器开展节奏训练不顺利。因为打击乐器的种类比较多, 要想对每一种打击乐器进行深入了解是比较困难的, 这就需要教师在课余时间加深对乐器的了解。针对这两个问题, 音乐教师应在节奏训练的过程中, 提高自身能力, 尽量多掌握几种打击乐器, 在提高理论讲解能力的同时, 也能以身示范, 做好学生的节奏培训。音乐教师可以通过理论讲解和节奏表演, 加强学生的节奏训练, 并在课堂里充分发挥出人格魅力和自身能力, 促进学生主动学习, 使学生感受到节奏的魅力, 提高学生的艺术欣赏能力, 以此来推动学生综合发展。

摘要:节奏训练是音乐教学中的重要内容, 可以提高学生的音乐学习效率, 增强学生的代入感。高职音乐教学应加强节奏训练, 采用多媒体进行辅助训练, 多使用打击乐器, 并通过课外活动进行节奏训练。

关键词:音乐教学,节奏训练,打击乐器

参考文献

[1]季毅.在普通高校音乐教学实施节奏训练的途径探究[J].戏剧之家, 2016 (01) .

[2]翟芮.浅谈音乐教学中节奏训练的重要性[J].大众文艺, 2015 (19) .

[3]罗筠.浅谈节奏训练在高校音乐教学中的应用[J].音乐时空, 2014 (04) .

音乐节奏的训练 篇9

《辞海》中对音乐术语中的节奏定义为:音乐构成要素的基本要素之一,指各种音响有一定规律长短强弱的交替组合,是音乐的重要表现手段,也用以比喻均匀的,有规律的工作进程。德国著名作曲家、儿童音乐家奥尔夫认为,一切音乐的开始和基础,便是节奏。不管是简单的歌曲或是复杂的交响乐,节奏都是其不可缺少的重要元素。柯达依曾说:“节奏是人的本能,是各种音乐要素中和人的生理、心理感受最直接的部分。通过节奏训练可以发展听觉、音乐能力。”因此,帮助幼儿建立正确的、良好的节奏感能让幼儿顺利走上音乐学习之路。

“3~6岁的幼儿,大脑及身体的节律对音乐节奏的感受不能相互协调,不是说这个年龄阶段的不能感知节奏,而是对节奏的外在表现形式把握得还不够清晰。”[1]这就需要我们幼儿音乐教育工作者在音乐教育实践中探索如何对幼儿进行科学的节奏感训练,使其能够感受、体验音乐中的节奏美,并能够准确再现节奏。

2 幼儿音乐教育中节奏感训练的方法

2.1 引导幼儿捕捉自然及生活中的节奏。

让幼儿将小手轻轻放在心脏的位置,感受自己自然的呼吸和均匀的心跳,带着孩子到户外聆听清脆的鸟叫声、哗啦啦的流水声、热闹的蝉声、滴答的雨声、呜呜的风声、钟表走动的声音、交通工具的鸣笛声、公鸡的打鸣声、小狗的叫声……这些从自然及生活中所获得的有关节奏韵律的经验能帮助幼儿获得对节奏的规律变化最直观、最直接的感受和体验,将节奏的概念扎根于幼儿的音乐意识当中。

2.2 在歌唱教学中培养幼儿敏锐的节奏感

“有专家研究认为:‘刚满2个月的婴儿就能模仿母亲哼唱歌曲的音高和旋律片段,到了3~4个月能进一步模仿节奏,2岁左右能唱出4度以内的音程,并且能唱自编歌曲’”[2]歌唱能帮助幼儿提高对音乐的感知力,这种感知力其中就包括音乐节奏感。在音乐教学实践中我们会发现,如果我们只是通过播放歌曲让幼儿进行跟唱学习,幼儿很难把握歌曲中的节奏、唱准音的时长和半音。但是我们可以通过让幼儿随琴演唱或一边用小手打节拍一边演唱的方法帮助幼儿更好的感知节奏、唱准音的时长、半音,区分变调。幼儿对音乐的节奏感同时也能在歌唱教学中渐渐提高。

2.3 将语言节奏训练与音乐节奏训练密切结合

诗人托马斯·卡莱尔说:“所有的热情的语言本身都有音乐性。”语言本身含有的丰富、生动、微妙的节奏与音乐中的节奏具有共通性。在日常教学中,我们往往会通过语言节奏感强的童谣、诗歌、顺口溜、绕口令等对幼儿进行节奏感训练,从而帮助幼儿更好的掌握音乐中的节奏。“奥尔夫音乐教学法”中也提倡让孩子说一些简单的词、短语、简单句并拍出简单节奏,然后幼儿就可以用这些“节奏基石”去建筑自己辉煌的音乐大厦。

2.4 身体是幼儿表现节奏的最简单的“乐器”。

达尔克罗兹曾说过:“音乐来源于情感,而身体动作是宣泄情感最简单的方式,因此,身体动作也是表现音乐、发展音乐感受力、分析能力、理解能力的感官和教学途径。”我们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不仅是能让他们能听辨节奏,而且还能准确的表现节奏,比如用拍手、跺脚、拍腿、拍屁股、捻指等身体动作来发展其对节奏进行直接的感受、体验、表达。在音乐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给出一段音乐(比如乐曲、鼓声、歌曲等),让幼儿在轻松、自然的状态下对节奏作出反应,让幼儿用自己喜欢的身体动作去表现,发展身体动作与节奏的协调性,增强对音乐节奏的认同感。舞蹈是幼儿用身体表现节奏的较高阶段。

2.5 打击乐活动能够帮助幼儿进一步提高音乐节奏感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对4~5岁的幼儿在艺术领域的目标要求中指出:“喜欢倾听各种好听的声音,感知声音的高低、长短、强弱等变化。能用拍手、踏脚等身体动作或可敲打的物品敲打节拍和基本节奏。”打击乐器是幼儿最容易掌握,最容易从中获得快乐的音乐表达工具。打击乐活动要求幼儿必需拥有准确的节奏感、并能够全面控制把握好节奏,才能获得较好的演奏效果。与此同时,正确的节奏感也能随着打击乐的学习的不断深入而增强。

3 小结

幼儿节奏感训练是幼儿音乐教育中最基础的环节。对于处于“具体形象思维”阶段的幼儿来说,我们不能采用抽象、枯燥的节奏训练方法,而是应采用形式多样、生动有趣的方法引导幼儿在快乐中感知节奏、理解节奏、表现节奏,从而建立起良好的节奏感,叩响通往奇妙音乐殿堂的大门。

参考文献

[1]况燕.幼儿节奏训练的实质[J],大众文艺,2012(24).

音乐节奏的训练 篇10

一、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了解音乐节奏

部分学生对音乐节奏的理解不够, 他们的知识结构存在缺陷包括很多原因:比如过去部分音乐教师素养不够, 他们没有系统的引导学生理解音乐节奏, 这使学生的音乐知识结构存在缺陷;部分教师引导学生学习音乐节奏的知识时, 仅限于理论方面的讲解, 学生对音乐节奏的理解不深入……为了让学生能够系统的理解音乐的节奏, 中职音乐教师需重新引导学生学习音乐的节奏, 让学生能从音乐节奏的角度理解音乐。部分音乐教师提出, 音乐节奏是一种很抽象的知识, 自己引导学生学习音乐节奏的理论知识时, 很多学生表示听不懂自己在说什么, 那么如何才能有效的引导学生学习音乐节奏的知识呢?实际上音乐知识来源于生活,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接触到音乐节奏, 音乐教师可挖掘学生的生活经验, 让学生从生活中学到音乐节奏知识, 以此方法可打好学生学习音乐理论的基础。

比如一名音乐教师在做音乐节奏训练之前, 读了一首诗给学生听:“李白乘舟将欲行, 忽闻岸上踏歌声。”教师问学生“踏歌”是什么音乐?学生结合自己学过的语文知识, 谈到这首诗中提及的踏歌是踏着音乐节拍唱歌。教师可引导学生来演示一遍踏歌, 学生照自己的理解踏出音乐的节拍。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到踏歌的节拍是有固定的节奏的, 然后引导学生思考生活中还听过哪些音乐节奏?一名学生经过思考, 谈到交际舞曲中有节奏, 男性和女性一起跳交际舞时, 两人必须有共同的节奏, 如果两人节奏不一, 就会彼此干扰, 跳得不合谐。另一名学生提到鼓点有节奏, 自己以前曾听广场的大妈打腰鼓, 他们的鼓点节奏整齐划一, 让人听着觉得特别精神。教师可引导学生思考音乐的节奏有怎样的特点?不同的节奏会给人怎样的感觉?学生经过思考以后提出自己听过的音乐节奏有的非常快速有力, 这种节奏非常能振奋人的精神;部分音乐节奏轻柔舒缓, 它给人从容、舒服的感觉;有些音乐节奏一直不变, 它给人稳定、安详的感觉;有些音乐节奏经常改变, 它给人轻松、活泼的感觉。教师可引导学生了解到人们形容音乐节奏一般用快、慢、恒、变等词形容音乐节奏。

教师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了解音乐知识, 将能让学生以具象的音乐事件来理解抽象的音乐知识, 这种教学方法能降低学生学习抽象音乐知识的难度。

二、结合音乐的理论知识让学生了解音乐节奏

当学生了解了音乐节奏给人快、慢、恒、变的感觉以后, 教师可引导学生思考, 要如何创作音乐节奏才能传递给人快、慢、恒、变的感觉呢?部分学生觉得自己似乎不能用音乐原理来传递特定的音乐节奏感觉。教师可引导学生系统的了解音乐理论, 教师可一边给学生讲解理论一边让学生聆听音乐节奏, 以此传递音乐节奏的感觉。

教师可以用表1中描述的音乐节奏理论系统让学生理解音乐节奏的元素与节奏的传递之间的关系:

音乐教师引导学生理论知识的时候, 不能一味的给学生讲理论知识, 还要用具体的案例让学生理解这些理论知识。比如教师给学生讲述“三连音”时, 教师可用钢琴弹奏一段《义勇军进行曲》, 教师可让学生根据这段音乐写出这段乐谱, 学生写出教师弹奏的乐谱为:

学生看到这张曲谱中部分音符有一个特点, 即它的一个音乐小节中同时会连用三个同样的音符, 结合这个例子就能理解到, 什么是三连音, 继而学生也能理解到什么是五连音、多连音等。教师不光可以举例让学生理解节奏的知识, 还可以引导学生讨论他们听过的音乐中存在哪些节拍知识。一名学生就提到流行歌曲《光辉岁月》中有一段就存在连音的应用, 学生将这段音乐曲谱描述如下:

这名学生认为无论是《义勇军进行曲》也好, 还是《光辉岁月》也好, 它们都用连音传递出一种非常激越的感情, 由此可见连音运用的意义。

教师把音乐理论知识和音乐案例结合起来, 能够引导学生理解如何应用音乐节奏的理论创造需要的音乐节奏, 学生也将能够学会从音乐理论的角度欣赏音乐节奏。教师以这种角度做节奏训练, 将能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三、结合经典的音乐案例让学生了解音乐节奏

为了让学生系统的了解音乐节奏, 教师可播放经典的音乐给学生欣赏, 学生在欣赏的时候将能系统的理解音乐节奏的使用方法, 应用这种教学方法, 教师可引导学生建立一套完整的音乐系统知识。

比如教师在音乐中播放非常流行的音乐舞曲《兔子舞》, 教师可让学生分析这首音乐是怎样的节奏?学生听完以后, 表示这是一首快四的音乐。教师可引导学生思考, 为什么它是快四的音乐呢?学生表示这是由于这支舞曲是四个拍子一变奏, 兔子舞的拍子速度非常快, 人们通常还没来得急做出反应, 它的节奏已经变了。学生认为这是一支非常典型的快四舞曲, 它的快节奏、多变奏非常容易让人兴奋。教师引导学生继续谈自己的理解, 学生仔细的思考以后, 谈到慢四舞曲虽然同样是四个节拍一变奏, 可是它的节奏就非常舒缓, 人们可以慢慢的跟着这个节奏走。比如非常著名的广场舞曲《红尘》就是慢四, 它的音乐节奏舒缓, 四拍一变, 即使是老年人也能跟上这个节奏, 可见慢四就能舒缓人们的心情。

对幼师音乐教学中的节奏训练探讨 篇11

【关键词】幼师 音乐教学 节奏训练 相关措施

幼儿处于一个特别的年龄时期,具有胆小,好学,好问,善于模仿等特点,根据幼儿的特点,教师应该为幼儿创设一个符合幼儿年龄特点的环境,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营造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笔者将从:幼儿节奏训练开展的必要性、如何对幼儿开展节奏训练,两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幼儿节奏训练的必要性

节奏感的培养对于幼儿音乐教学有很大影响,节奏在音乐当中十分重要。音乐可以没有曲调但不能没有节奏,节奏的快慢、长短、动静、疏密等变化都会影响到音乐作品效果。据笔者调查研究,大部分幼师并非是毕业于专业音乐学院,对于音乐方面的知识了解不深,对于节奏训练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在幼儿音乐课堂上,仅仅是利用钢琴弹几首简单的儿歌,要求幼儿学会演唱。而往往在这种传统教学中,幼儿精力难以集中,感受不到音乐的快乐,长此以往,幼儿便会丧失学习兴趣。教师对节奏训练重要性认识的缺乏也会导致幼儿无法形成良好的节奏感,无法促进幼儿健康成长。

众所周知,音乐离不开节奏,没有了节奏的音乐放佛一滩死水,毫无生气,以三拍子为例,三拍子节奏型在圆舞曲的应用非常多,其强弱规律是一强二弱,强拍每隔两拍才出现一次,与二拍子相比三拍子显得更为流畅和灵活,并且具有强烈的不平衡感,正是如此才让三拍子的乐曲显现出圆舞曲的风格特征,而慢速的三拍子乐曲又能表现出音乐的优雅与抒情性的特点。教师必须对幼儿进行节奏训练,遵循从易到难的原则,首先是平均节奏型,例如:四分节奏型。教师通过多次训练让幼儿形成相应的节奏记忆,以此达到提高幼儿节奏感的目的。节奏训练的开展有利于提高幼儿的乐感,培养幼儿节奏感,使幼儿能辨别音的高低、长短、音色、节拍,以增强他们的音乐记忆力,为幼儿今后的学习打下良好基础。

二、如何对幼儿开展节奏训练

幼儿节奏感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这是一个相对持久的过程,教师必须及时转变教学观念,采取多种教学方法来开展节奏训练,一方面激发幼儿学习兴趣,让他们在学习中获得快乐。另一方面教师可以将游戏应用到课堂上,不仅能提高幼儿专注力,还能提高幼儿节奏感。笔者将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激发幼儿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幼儿在学习某种本领时如果没有兴趣,他们的注意力便难以集中,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要尊重幼儿学生的个性心理,从其自身兴趣、爱好展开积极诱导,不可强行分配或布置节奏训练任务,以免降低幼儿参与课程学习的自主性与热情度。在授课实践当中,启发幼儿对节奏教学兴趣,是有效教学的关键点。例如:教师可以在幼儿课本上选择一些较为简单的儿歌,并将简单的节奏型用钢琴演奏出来,如:节奏型:XXXX|XXXXX 教师在教授这个节奏时,可以将一些简单好玩的句子应用进去:如:我是小鸡,叽叽叽叽叽。教师再带领幼儿大声朗读,通过这种方法充分激发了幼儿的学习兴趣,也为接下来的节奏训练的开展奠定了基础。其次,在课堂上教师可增加互动环节的活动内容,让幼儿学生感受到自己在本堂课中的主体性位置,增强其练习自信心与课堂表现力。给其充足的训练自信和参与热情。在日常生活中选择材料来感知节奏,听节奏。例如:下雨时的声音是“沙沙沙沙”,时钟的声音是“滴答滴答”。还要让幼儿知道节奏是可以变化的,例如小鼓可以敲出许多种节奏,不同的节奏型是不同的感觉。

(二)应用游戏开展训练

幼儿年龄小,专注力难以持久,据此,教师可以通过互动游戏来开展节奏训练。例如:教师在教授八分节奏与四分节奏时,教师可以通过击鼓传花的游戏来加强幼儿对节奏型的认识,如:八分节奏,教师可以迅速敲击一下“哒”,四分节奏,教师在八分节奏型基础上延迟半拍“哒啊”。多示范几遍后,教师再向幼儿说清楚游戏规则,当老师敲击八分节奏型时,幼儿们将手里的红花传给身边的小朋友,一旦敲到四分节奏型,教师会立即停下来,这时候手里拥有小花的幼儿便站起来为大家表演。通过这个游戏,不仅让幼儿们了解了八分节奏型与四分节奏型的区别,还营造了有趣的学习氛围,从而达到幼儿节奏水平的提高,此外,教师还应该关注到每一个幼儿的心理,尊重幼儿个体差异性,拓展幼儿活动空间,通过活动的开展,幼儿节奏感会得到显著的增长,此外,教师还可以让幼儿配合动作进行节奏训练,如:双手拍掌、双手拍腿、左手拍右腿、右手拍左腿。通过这些实际训练,使幼儿头脑中对节奏型有了具体的认识。

结束语

综上,笔者对节奏训练开展的必要性进行了分析,节奏训练对于幼儿乐感的形成具有一定作用,幼师在开展音乐教学时必须加强对幼儿进行节奏训练,根据幼儿年龄特点,采取行之有效地方教学策略,激发幼儿学习兴趣,积极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提高幼儿积极性。让幼儿真正感受到音乐的魅力,为幼儿教育事业的发生打下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罗展东. 浅谈幼师视唱练耳和钢琴教学中的节奏训练[J]. 大众文艺,2011,14:231.

音乐节奏的训练 篇12

我们知道, 普通职业院校的音乐教育目的并不是为了培养音乐家, 而是为了培养和提高国民的素质, 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而节奏训练是完成音乐教育目的的重要途径之一, 是音乐的必要组成部分。在职业院校艺术类课程设置中, 音乐教学对学生思想的启迪, 以及个人文化内涵的塑造起着直观重要的作用。而节奏训练可以成为一种独特的手段成为音乐创作教学的有利支持和重要补充。这样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开拓, 以及学生音乐潜力的挖掘。同时节奏对于学生大脑的发展以及形象思维意识的加强可以起到很重要的作用。这归结于节奏可以促进学生右脑的再发育。

二、教学手段的思考

在音乐教学上采用的教学手段是多样的, 如目前在职业院校音乐教学的节奏训练普遍借用的手段多为爵士鼓、民族打击乐等形象的打击乐器, 或是单纯节奏的模仿性训练。但节奏元素在人体自身以及大自然中的存在与挖掘却往往被人们所忽视。因此我们在这里所谈的节奏手段更多的是指启发学生利用身体自身或是生活中随处可见的物质形成独创的节奏元素。

三、教育模式的思考

1、外来教育模式的吸收

美国在实施以“创造”为主题的普通音乐教育的过程中, 没有局限于美国本土的音乐教育模式。而是大胆吸收外来的各种有利于培养人的创造性的先进音乐教育模式。如奥尔夫教学法、柯达伊教学法、达尔克罗斯教学法、铃木教学法等等。这些外来的音乐教育模式在使用的过程中, 结合美国的实际, 逐步被兼容、消化, 最终形成美国式的音乐教育模式, 继而为培养、提高美国公民的素质发挥极大的作用。

在我国音乐教育界, 国外音乐教育模式与方法的消化吸收, 一直成效甚微。这需要我们在学习外来音乐教育模式时, 结合本国实际, 不生搬硬套, 兼容、消化, 变为自己的东西。在此方面, 我们应好好思考。

2、鼓励多元化教育模式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国, 而且民族与民族、地区与地区之间经济与文化差异甚大, 我们有必要采用多种音乐教育模式来发展我国的普通音乐教育, 让不同的地区、不同的职业院校、不同的教师都能找到适应本地或个人实际的模式。这样有利于培养、提高人的素质的, 尤其是能培养人的创造性思维。

四、对教师的素质要求

1、节奏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培养

鉴于普通职业院校节奏训练的特殊性, 其对教师专业知识的储备要求也与其他教学手段有所不同。这里所指的节奏专业知识与技能不仅指打击乐器的技巧能力, 也包括对节奏训练概念上的认识。

在普通职业院校从事音乐教育的教师多来自于师范院校或是音乐学院某技巧类专业。因此, 在教学过程中, 容易出现教师技巧娴熟, 但不能把节奏训练与普通职业院校进行艺术教育的最终目的相联系。或者教师对以音乐教法相对熟悉, 但对打击乐器的演奏技巧存在缺陷等问题。因此, 作为一名从事节奏训练的教师而言既要有专业方面的演奏能力也要有具备技巧与理论课堂相结合的能力。只有这样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才能真正抓住学生的内心, 让学生跟随教师一起进行律动, 在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的同的魅力又以节奏为出发点感受不同时期、不同内涵的艺术作品。

2、复合型能力的培养

音乐教学对教师要求的特殊性在于对教师诸多能力的要求, 一名优秀的教师比一套合适的教材或一套完美的课程设置更为重要。在某种程度上, 做一名合格的普通职业院校音乐教师比当一名驰骋舞台的优秀技巧演员更为艰难。普通职业院校的音乐教师兼音乐课堂教学与艺术实践指导于一体, 须有广博的知识, 一专多能的本领和完成教学任务的能力。对于参与性很强的节奏训练来说, 要求老师能够很好的表现专业演奏技能。在学科技能领域要求一名普通职业院校音乐教师同时具备钢琴演奏、声乐演唱、合唱指挥、乐队排练、史论研究、美学鉴赏、M I D I制作、舞台编导、统筹等诸多技能的和谐统一。只有具备此等技能, 才可能在普通职业院校音乐教学领域游刃有余、胜任自如。

不仅如此, 同时需要老师能够具备广泛的知识, 从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发现与节奏相关的要素, 并融会贯通到教学中来, 这就需要具备复合型的知识储备。身处普通职业院校, 教师有很多机会进行跨学科知识的学习和补充, 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在课堂教学中与学生产生互动, 注意到各个学科之间的互通性及延展性, 注意到各门不同性质的学科之间的内在本质联系。

在日常工作中, 我们应该多思多想多发问。在各个学科中寻找与音乐的关联性。以音乐为出发点, 折射到舞蹈、歌剧、电影、美术、建筑等诸多艺术层次, 在舞蹈、歌剧的赏析中可以穿插节奏律动的训练;在电影、建筑、美术等艺术课程中, 主要从音乐节奏的时代性和民族性入手, 了解不同时期的社会背景、人文文化。实践证明。以节奏这几大特点出发, 在结合具体乐器的课堂使用, 使课堂气氛活跃, 学生注意力不易转移, 同时也启发学生自身去发现学科之间的延展性以及互通性, 使他们的大脑在课堂上得到积极的运转。

控制要点

1、课堂节奏训练的开展——多媒体节奏训练手段在普通职业院校艺术课堂设置

节奏训练可以以多媒体的方式进行, 并是对艺术类创造性教学手段的一种补充。在音乐六要素中, 节奏是不可忽视的一个部分, 可以说节奏是音乐的灵魂, 是音乐的脉搏, 任何音乐都有着鲜明的节奏。学生在学习唱歌、舞蹈、器乐等活动中, 都离不开节奏。节奏训练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它是学生学好音乐的首要条件, 是音乐学习的基础, 同时节奏有着千变万化的不定性, 它的这一特性对发散学生的思维,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在音乐教育课堂有很多把节奏与多媒体教学结合的例子。比如在讲述节奏时, 把日常生活中能感知联想到的节奏编成有声有色的图像, 如火车声、马蹄声、公鸡打鸣声、军人行进声、知了声、布谷鸟的叫声。先让学生进行模仿, 然后教师让学生找找自己身边有哪些节奏。这样通过这些形象化引导式的节奏学习, 调动了学生的激情, 让他们在不知不觉中愉快地掌握所学的知识, 把枯燥单调的音乐节奏变得生动有趣、简单易学。同时在寻找模仿声音时, 发挥了学生的想象力, 激发了他们的创作兴趣和热情。

但对于职业院校学生我们的采取多媒体形式教学不能简单局限于节奏型的;领悟及感知。重要的是要通过多媒体的方式让学生在节奏训练中成为教学的主体。要让他们主动的学习。

利用多媒体形式我们可以进行简单的乐曲创作训练。例如:教师可以在某一个特定节奏类型的音乐下, 利用多媒体的科技手段更直接清晰的让学生了解某一时期的音乐节奏元素变化。同时我们也可以让学生自己发挥想象利用多媒体进行简单的创作。一方面可以增强学生对音乐的理解, 另一方面我们可以充分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2、课外节奏训练的开展——打

我们需要重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主体地位的落实, 从活动入手, 不断激发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引导学生积极参与, 主动思考, 主动实践。

在普通职业院校的音乐课堂中, 因班级人数多, 可以采用通过小组活动的形式开展, 即:建议成立课外打击乐团。这样可以在最短时间内完成个别练习和相互学习。活动也有益于加强同学之间的了解, 相互学习。在每个小组集体展示成果的过程中, 学生感到学习氛围和轻松, 一方面锻炼了学生的胆量, 培养了学生音乐表现力, 另一方面, 其他同学可以通过观摩, 发现不足, 学会欣赏别人, 激发和培养他们以后的表现欲望。即兴活动贯穿于教学中, 让学生在每一堂课都有机会去体验创造, 实现自我成长的需要, 体现了创新教育的精神。

普通职业院校的音乐教育不仅应在课堂, 更应该在校外广为开展。这也是由于我们进行教学的对象的性质—普通职业院校的大学生这一角色的性质决定的, 同时职业院校学生学习音乐的最终目的也并非进行技巧性训练, 而是综合素质及创造意识的培养。因此, 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对学生进行节奏训练的训练。例如:在职业院校成立打击乐团。节奏的鲜明特性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兴奋度与积极性, 其演奏的形式、手段特点亦可在排练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相互配合及即兴创作性, 调动了学生的创造意识。

六、小结——节奏训练的实施建议

本文主要就节奏训练的特殊性、必要性的论述对节奏训练在普通职业院校音乐教育具体实践提出部分建议, 同时对在普通职业院校如何开展节奏训练进行了简单的阐述。

本文根据普通职业院校音乐教育的现状对节奏训练的具体实践提出了部分该注意的问题。如:教学目的、手段以及模式上的重新思考。进而对进行节奏训练的重要和环节—教师队伍的素质培养提出了建议。最后, 对具体的学生实践进行了简单阐述。

上一篇:智能路径优化方法下一篇:中职生班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