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观市场营销环境

2024-10-07

微观市场营销环境(精选9篇)

微观市场营销环境 篇1

1 企业网络营销宏观环境分析

企业网络营销宏观环境分析主要从国家的经济、政策、人口、科技与教育水平等方面进行。

1.1 政治法律环境的影响

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 企业在市场经济中发展.必然要受到国家政治和法律环境的影响与制约。企业在互联网络上经营, 也要受到国家、地区所制定的有关互联网络的相关政策、法律、各项规章制度的制约和影响。

1.1.1 我国电子商务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现状

2005年4月1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签名法》正式实施, 这是我国信息化领域的第一部法律, 标志着我国电子商务法律建设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签名法》通过确立电子签名的法律效力、规范电子签名行为, 从法律制度上保障了电子交易的安全, 为促进电子商务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法律环境, 为我国电子商务安全认证体系和网络信任体系的建立奠定了重要基础。

为推动网络营销的发展, 我国政府还颁布了《中国电子商务发展战略纲要》, 特别是在与网络营销相关联的电信业、互联网服务业和电子信息产业, 国务院和有关部门先后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法规和规章。随着整个网络营销体系的建立, 国内电子商务的竞争环境也在逐步随之完善起来, 这将更有利于企业之间的网络竞争。

1.1.2 国内网络营销发展需要立法解决的问题

由于我国的网络营销发展相对于发达国家要滞后一步, 尚处在发展初期, 缺乏足够的社会实践, 因此, 目前在中国全面制定一套网络营销法律的条件还不成熟, 立法工作也还在初始的研究阶段, 相关的法律、政策正在制定和建立过程中。法律的不健全, 对企业网络营销的发展产生了一定的阻碍作用。

一旦网上交易出现问题, 消费者往往处于弱势地位。若消费者进行维权。则需要克服跨地区远程交易维权成本高、区域管理、买卖双方和中介方的法律关系等一系列问题。

除此之外, 在网络营销的市场准入、网络营销经营者的合法性、网络营销交易的安全性及法律保障等方面还存在有急需解决的立法问题。

1.1.3 发挥政府在网络营销发展中的作用

企业是网络营销发展的主体, 应该在网络营销的技术、应用、实践和服务中起主导作用。政府的作用是推动网络营销业的发展。我国的网络营销立法正在发展过程之中, 有关的法制建设也在不断地健全完善, 国家有关部门和法学界人士都在关注国际网络营销的发展趋势, 并从法律不断完善、技术不断创新、基础设施不断建设和认知度不断提高的发展眼光去考虑研究问题, 提出了许多好的建议。在制定相关法律法规过程中还需要政府、专家、企业等各方人士相互协作, 共同创造一个有利的法律环境。

1.2 人口环境的影响

市场是由消费者构成的。在其他条件一定的情况下, 人口规模的变化将引起市场容量和市场潜力的变化。人口结构的变化将引起消费结构和产品构成的变化, 人口组成的家庭、家庭类型的变化对消费者市场有着显著的影响。

1.3 经济环境的影响

经济环境是对市场具有广泛和直接影响的重要宏观因素。宏观经济环境对网络营销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国家经济体制、经济政策、经济增长等方面;同时, 网络营销也受到国民收入、市场价格水平、税收等比较具体的经济因素的影响。

网络营销的发展与经济发展程度有直接的关系。市场三要素之一就是购买力, 而社会购买力受宏观经济的制约, 直接受收入水平、市场价格等因素影响。事实也证明, 北京、上海、广东等经济发达地区的网民数量远远大于西部及偏远等经济不发达地区的网民数量。所以, 企业在定位消费群体、制定网络营销策略时, 应着重考虑网络消费者的购买能力和对产品价格的不同需求。

1.4 科技环境的影响

科技环境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对生产力、生产方式、生产效率等诸多方面的影响上。科技进步不仅改变生产力和生产方式, 还对市场有直接且显著的影响。因此, 科技进步有可能给市场、给网络营销带来颠覆性的影响, 企业在实施网络营销过程中, 要不断关注科技的发展和创新, 应对科技进步给企业经营带来的挑战。

2 企业网络营销微观环境分析

分析网络营销的微观环境因素, 企业可以认清所面对的各种竞争者, 确定自身的优势和劣势;掌握网络营销过程中企业内部条件的变化情况, 以及这些变化对企业网络营销的影响作用, 合理建设和挖掘内部环境资源, 有效地适应、协调和利用各种外部环境条件。

2.1 企业内部环境分析

从企业网络营销的角度出发, 企业内部环境分析应主要侧重于产品特性、财务状况、企业领导人对待网络营销的态度、企业内部网络营销资源的拥有和利用状况等。这些都是与企业网络营销有重要关系的因素。在实际分析过程中, 应从以上几方面明确具体地找出企业目前的情况, 并归纳出企业自身的优势和劣势。

2.2 企业外部竞争环境分析

企业网络营销外部竞争环境分析是对企业的主要竞争对手的分析, 首先应确定企业的主要竞争对手, 然后对其进行网络营销目标、主要消费群体、产品特色、网上营销策略、网络工具运用等方面的分析.并明确提出他们具有的优势和劣势, 为自己企业网络营销定位和网络营销策略策划提供依据。

2.3 消费群体的需求环境分析

消费群体的需求环境分析是企业微观环境分析中重要的方面之一, 能否准确地认识企业主要的消费群体需求是企业制定和实施网络营销策略能否成功的关键。消费群体的需求分析主要包括消费群体的主要需求、网上行为特点、影响其网上行为的主要因素等。在进行消费群体需求分析时, 首先应明确企业的主要消费群体, 然后逐一进行分析。在分析过程中还可以借助相关的市场调查工具, 进行线下或网上的消费者调查。

3 网络营销给企业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网络营销几乎对传统营销的每个步骤都有一定的影响.产生了多方面的冲击。网络营销为企业带来的机遇与挑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3.1 对企业的整体影响

在面向国际市场方面, 无论客户是位于全球哪个地方, 都可以通过网络建立商务关系。网上的潜在客户在受教育程度和收入方面都相对较高, 客户也会比传统的有所改变。客户可以通过网络平台的优越性充分的比较产品。互联网有着无限的空间, 它有着对产品广泛介绍的优势, 这是其他媒体所不能比拟的, 它也是迄今为止最廉价的营销工具。

3.2 网上企业的竞争优势

网上企业拥有较明显的成本优势。网上企业没有专门的存储仓库, 但是却能提供充足的商品资源, 创造更大的利润, 它在中间环节也相对现实企业较少, 从而很好的节约了成本, 进而提高了消费者价值。小企业可以与大企业站在同一起跑线上。人们很难判断网上企业的规模和历史, 消费者关心的只是产品和价格信息。

3.3 增加竞争调研的透明度

了解竞争者状况在网络营销的条件下, 网上企业可以充分的运用网络透明度这一优势, 通过实际访问竞争者网站获得它新产品、价格和服务的信息, 阅读与竞争者有关的新闻去获取消费者对他们产品和服务的评价, 并借此改善自己的质量, 以消费者地眼观去观察自己与竞争企业的不同与评价, 从分运用网络来了解竞争者状况。在日常的新闻组和讨论版上了解本行业的发展状况, 敏感的领导还能预测到本行业的发展趋势。卖现与其他企业的联合世界各地的零售商、分销商、代理商可以通过了解网上企业的信息, 做出市场分析, 从而做出对这个产品的前景预测, 如果适合本企业可以主动联系, 争取合作, 通过网上建立长久合作关系。

3.4 市场拓展

通过在网上做调查问卷的形式来了解潜在客户的需求情况。也可通过像杂志、电视、广播等媒体来宣传网络营销, 让更多的客户去接触、了解, 增加他们的印象, 留意网站的内容。另外, 也可以通过邀请客户参加研讨班和产品展示会的机会来加深对企业的了解。

3.5 销售

对产品目录进行更有效的管理, 调整产品的结构构成, 向新市场中销售老产品。可以通过网上销售改变那些在传统分销渠道流通不畅和不适合普通商品目录的产品改善企业的销售状况, 并且通过网络营销还可以弥补传统商品目录不能详细描述产品性能的缺点。网络营销还有着及时发送价格调整消息、减价信息和新产品信息, 降低与潜在客户及时联系成本的优势。在网上可以低成本即时的更新信息, 进行营销变量和产品价格的测试, 网络营销还有着根据客户和季节变化及时更新产品展示的优势。网络销售可以分为直接销售 (如可直接下载的计算机软件、在线游戏等) 和通过网络营销将客户指引到各地的分销商 (如kodak就是这种形式) 潜在用户可以通过访问网页下载打印的优惠券, 获得对该商品购买的优惠。这样既可增加网站访问量, 加深客户对企业的了解;也可以促进销售额的提升, 促进企业之间的交易。在网站上提供产品的背景知识让客户去学习, 利用多媒体动态的展示产品, 加深客户对企业产品的研究。

3.6 公共关系

与记者建立良好的关系。根据记者的提问和细致的答复在网络上的宣传, 加大企业的知名度, 并及时向记者、雇员以及消费者公布公司的政策变化, 以此来消除误导信息。设置专门的网络信息监督员, 及时纠正新闻组和邮件列表中的错误信息, 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 减少不必要的误解。举行网络上的新闻发布会, 这样可以使不等参加新闻发布会的人及时了解新闻发布会的内容。

3.7 客户服务

充分运用客户的反馈信息, 了解客户对本产品的满意程度、新产品意见和偏好程度等, 通过E-mail与客户建立“一对一”的联系, 准确判断消费者的需求心理和决策过程, 对市场进行细致分析, 并结合客户的需求, 向客户发布符合其需求的产品信息以及向他们传播新产品信息和升级信息等。及时发现不满意客户, 并了解不满意原因, 进行改进处理。建立老客户的信息库, 让他们参与到网络营销中来, 以消费者的身份去提供宝贵意见, 促进技术上的改进, 也为公司及时发现消费者在网上发布的不利消息。

3.8 网上广告

由于网上的所有活动都是可以追踪的, 可以及时的了解到消费者购买产品的决策过程和测试广告的实际效用, 还可结合其他媒体增加广告的多样性。

3.9 降低产品支持费用

当客户逐渐习惯了网络产品支持, 可以适当减少这方面的雇员, 还可以通过FAO等方法降低人工回答消费者产品咨询等的费用, 培训高层次人才。网络产品支持能够真正意义的实现24小时的服务, 增加了客户满意度, 这是真正聪明的客户的首选。客户可以通过网上产品支持中获得的详细问题回答和背景知识, 从更深层次的了解产品, 并能解决以后产生的类似问题, 成为产品专家, 一旦客户自己解决了产品问题, 会增加他们对产品的兴趣, 进一步促进他们购买升级产品和新产品。

3.1 0 增强品牌形象

通过网上全方位的展示品牌信息可以扩展品牌形象。热衷于这一品牌的客户, 会在网上寻找该品牌的详细信息。

摘要:本文通过分析我国企业网络营销的宏观与微观环境, 进一步阐述了网络营销给企业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关键词:网络营销,宏观,微观,机遇,挑战

参考文献

[1]张和荣.对我国企业网络营销的再思考[J].云南财贸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6 (4) .

[2]刘亚平, 蒲继生, 巨正东.谈谈我国企业开展网络营销的问题[J].科学.经济.社会, 2001 (3) .

[3]杨同卫, 封展旗.网络环境下企业创名牌的营销策略[J].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9 (4) .

微观市场营销环境 篇2

微观市场环境是直接制约和影响企业营销活动的力量和因素。企业必须对微观环境因素进行分析。分析微观市场环境的目的在于更好协调企业与这些相关群体的关系,促进企业营销目标的实现。

微观环境是指对企业服务其顾客的能力直接构成直接影响的各种力量,包括企业本身及其市场营销渠道企业、市场、竞争者和各种公众。

一、供应商分析

(一)供应商分析的必要性

供应商是指对企业进行生产所需而提供特定的原材料、辅助材料、设备、能源、劳务、资金等资源的供货单位。这些资源的变化直接影响到企业产品的产量、质量以及利润,从而影响企业营销计划和营销目标的完成。

(二)供应商对企业营销的影响作用

1、供应的及时性和稳定性

原材料、零部件、能源及机器设备等货源的保证供应,是企业营销活动顺利进行的前提。如棉纺厂不仅需要棉花等原料来进行加工,还需要设备、能源作为生产手段与要素,任何一个环节在供应上出现了问题,都会导致企业的生产活动无法正常开展。为此,企业为了在时间上和连续性上保证得到货源的供应,就必须和供应商保持良好的关系,必须及时了解和掌握供应商的情况,分析其状况和变化。

2、供应的货物价格变化

供应的货物价格变动会直接影响企业产品的成本。如果供应商提高原材料价格,必然会带来企业的产品成本上升,生产企业如提高产品价格,会影响市场销路;可以使价格不变,但会减少企业的利润。为此,企业必须密切关注和分析供应商的货物价格变动趋势,使企业应变自如,早作准备,积极应对。

3、供货的质量保证

供应商能否供应质量有保证的生产资料直接影响到企业产品的质量,进一步会影响到销售量、利润及企业信誉。例如劣质葡萄难以生产质优葡萄酒,劣质建筑材料难以保证建筑物的百年大计。为此,企业必须了解供应商的产品,分析其产品的质量标准,从而来保证自己产品的质量,赢得消费者,赢得市场。

二、企业内部门分析

企业开展营销活动要充分考虑到企业内部的环境力量和因素。企业是组织生产和经营的经济单位,是一个系统组织。企业内部一般设立计划、技术、采购、生产、营销、质检、财务、后勤等部门。企业内部各职能部门的工作及其相互之间的协调关系,直接影响企业的整个营销活动。

销部门与企业其他部门之间既有多方面的合作,也经常与生产、技术、财务等部门发生矛盾。由于各部门各自的工作重点不同,有些矛盾往往难以协调。如生产部门关注的是长期生产的定型产品,要求品种规格少、批量大、标准订单、较稳定的质量管理,而营销部门注重的是能适应市场变化、满足目标消费者需求的“短、平、快”产品,则要求多品种规格、少批量、个性化订单、特殊的质量管理。所以,企业在制订营销计划,开展营销活动时,必须协调和处理好各部门之间的矛盾和关系。这就要求进行有效沟通,协调、处理好各部门的关系,营造良好的企业环境,更好地实现营销目标。

三、营销中介分析

(一)营销中介分析的必要性

营销中介是指为企业营销活动提供各种服务的企业或部门的总称。

营销中介对企业营销产生直接的、重大的影响,只有通过有关营销中介所提供的服务,企业才能把产品顺利地送达到目标消费者手中。营销中介的主要功能是帮助企业推广和分销产品。

(二)营销中介分析的主要对象

1、中间商。指把产品从生产商流向消费者的中间环节或渠道,它主要包括批发商和零售商两大类。中间商对企业营销具有极其重要的影响,它能帮助企业寻找目标顾客,为产品打开销路,为顾客创造地点效用、时间效用和持有效用。一般企业都需要与中间商合作,来完成企业营销目标。为此,企业需要选择适合自己营销的合格中间商,必须与中间商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必须了解和分析其经营活动,并采取一些激励性措施来推动其业务活动的开展。

2、营销服务机构。指企业营销中提供专业服务的机构,包括广告公司、广告媒介经营公司、市场调研公司、营销咨询公司、财务公司等等。这些机构对企业的营销活动会产生直接的影响,它们主要任务是协助企业确立市场定位,进行市场推广,提供活动方便。一些大企业或公司往往有自己的广告和市场调研部门,但大多数企业则以合同方式委托这些专业公司来办理有关事务。为此,企业需要关注、分析这些服务机构,选择最能为本企业提供有效服务的机构。

3、物资分销机构。指帮助企业进行保管、储存、运输的物流机构,包括仓储公司、运输公司等。物资分销机构主要任务是协助企业将产品实体运往销售目的地,完成产品空间位置的移动。到达目的地之后,还有一段待售时间,还要协助保管和储存。这些物流机构是否安全、便利、经济直接影响企业营销效果。因此,在企业营销活动中,必须了解和研究物资分销机构及其业务变化动态。

4、金融机构。指企业营销活动中进行资金融通的机构,包括银行、信托公司、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的主要功能是为企业营销活动提供融资及保险服务。在现代化社会中,任何企业都要通过金融机构开展经营业务往来。金融机构业务活动的变化还会影响企业的营销活动,比如银行贷款利率上升,会使企业成本增加;信贷资金来源受到限制,会使企业经营陷入困境。为此,企业应与这些公司保持良好的关系,以保证融资及信贷业务的稳定和渠道的畅通。

四、顾客分析

(一)顾客分析的必要性

顾客是指使用进入消费领域的最终产品或劳务的消费者和生产者,也是企业营销活动的最终目标市场。顾客对企业营销的影响程度远远超过前述的环境因素。顾客是市场的主体,任何企业的产品和服务,只有得到了顾客的认可,才能赢得这个市场,现代营销强调把满足顾客需要作为企业营销管理的核心。

(二)顾客分析的市场类型

1、消费者市场。指为满足个人或家庭消费需求购买产品或服务的个人和家庭。

2、生产者市场。指为生产其他产品或服务,以赚取利润而购买产品或服务的组织。

3、中间商市场。指购买产品或服务以转售,从中赢利的组织。

4、政府市场。指购买产品或服务,以提供公共服务或把这些产品及服务转让给其他需要的人的政府机构。

5、国际市场。指国外购买产品或服务的个人及组织,包括外国消费者、生产商、中间商及政府。

(三)顾客分析的要求

上述五类市场的顾客需求各不相同,要求企业以不同的方式提供产品或服务,它们的需求、欲望和偏好直接影响企业营销目标的实现。为此,企业要注重对顾客进行研究,分析顾客的需求规模、需求结构、需求心理以及购买特点,这是企业营销活动的起点和前提。

五、社会公众分析

(一)社会公众分析的必要性

社会公众是企业营销活动中与企业营销活动发生关系的各种群体的总称。公众对企业的态度,会对其营销活动产生巨大的影响,它既可以有助于企业树立良好的形象,也可能妨碍企业的形象。所以企业必须采取处理好与主要公众的关系,争取公众的支持和偏爱,为自己营造和谐、宽松的社会环境。

(二)社会公众分析的对象

1、金融公众。主要包括银行、投资公司、证券公司、股东等,他们对企业的融资能力有重要的影响。

2、媒介公众。主要包括报纸、杂志、电台、电视台等传播媒介,他们掌握传媒工具,有着广泛的社会联系,能直接影响社会舆论对企业的认识和评价。

3、政府公众。主要指与企业营销活动有关的各级政府机构部门,他们所制定的方针、政策、对企业营销活动或是限制,或是机遇。

4、社团公众。主要指与企业营销活动有关的非政府机构,如消费者组织、环境保护组织,以及其他群众团体。企业营销活动涉及到社会各方面的利益,来自这些社团公众的意见、建议,往往对企业营销决策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作用。

5、社区公众。主要指企业所在地附近的居民和社区团体。社区是企业的邻里,企业保持与社区的良好关系,为社区的发展作一定的贡献,会受到社区居民的好评,他们的口碑能帮助企业在社会上树立形象。

6、内部公众。指企业内部的管理人员及一般员工,企业的营销活动离不开内部公众的支持。应该处理好与广大员工的关系,调动他们开展市场营销活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六、竞争者分析

(一)识别竞争者

创业企业进行市场竞争环境分析,需要识别自己所面对的竞争的对手,这似乎是一件简单的工作,就像柯达知道富士是自己的主要竞争对手,但是创业企业实际的和潜在的竞争对手范围很广,它往往被新出现的企业或技术击败,就像柯达在胶卷业最大的竞争威胁来自数码相机。根据产品替代观念,我们可以区分四种层次的竞争者。

1、品牌竞争:当其他企业以相似的价格向相同的顾客提供类似产品与服务时,企业将其视为竞争者。例如,被海尔视为主要竞争者的是价格、档次相似、生产同类彩电的康佳及TCL等企业。

2、行业竞争:企业可把制造同样或同类产品的企业都广义的视作竞争者。例如,海尔可能认为自己在所有彩电制造商竞争。

3、形式竞争:企业可以更广泛地把所有制造商能提供相同服务的产品的企业都作为竞争者。例如,海尔企业认为自己不仅与家电制造商竞争,还与其他电子产品制造商竞争。

4、通常竞争:企业还可进一步更广泛地把所有争取同一消费者的人都看成是竞争者。例如,海尔可以认为自己在与所有的主要耐用消费品企业竞争。

创业企业还可以从行业观点来辨认自己的竞争对手。行业竞争观念是从行业角度来界定竞争者,主要来自现有竞争企业、潜在加入者、替代品生产者。

(二)了解竞争内容

创业企业所面临的市场竞争内容主要包括产品、价格、宣传、服务、信誉等各个方面。(1)产品竞争。首先是产品质量竞争,主要是指产品内在质量(可靠性、适用性、先进性等);其次是产品形式的竞争,主要有产品品牌、包装、外观、商标等;还有产品服务竞争,主要根据服务的阶段性有售前服务、售中服务、售后服务。

(2)价格竞争。这是市场竞争的主要手段,价格竞争可能赢得市场占有率,也可能使企业的利润降低,因此要小心慎用,创业企业应该不断节约生产成本,提高经营管理水平,以取得价格上的优势。

(3)渠道竞争。这是产品营销的基础,是产品从生产者到消费者经过的流程。

(4)促销竞争。这是吸引消费者的有效手段,可以借此来宣传产品,传播商品信息,同时宣传企业,帮助消费者在心中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

(5)信誉竞争。商业信誉是消费者心目中对企业或产品的一种信任感。信誉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很重要的地位。

(三)判别竞争者的目标

竞争者的目标有长期目标和短期目标之分。长期目标一般是一年以上的从战略角度出发确定的发展方向;短期目标一般是一年以下为实现长期目标而指定的具体行动步骤。很多时候竞争对手可能会确定一个组合目标:销售额、市场份额、现金流量、技术领先、服务领先等。创业企业需要了解竞争对手的加权目标,估计其对各种类型的竞争性攻击可能会做出何种反应。

(四)辨别竞争者的战略

创业企业最直接的竞争者是那些为相同目标市场推行相同战略的人。一个战略群体就是在一个特定行业中推行相同战略的一组企业。一个企业需要辨别与他在竞争的那个战略群体就是最具威胁的对手所在地。其次,公司也必须关注其他群体,因为群体与群体之间也存在对抗。首先,某些战略群体所吸引的顾客群相互之间可能有所交叉。第二,顾客看不出他们的供应品有多少差异。第三,各个组别可能都想扩大自己的市场细分范围,特别是在规模和实力相当以及在各组之间流动障碍较小的情况下,更为如此。一个企业还必须不断地观察竞争对手的战略。

对竞争对手的战略辨别需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战略范围:本地性、地区性、全国性、多国性、全球性。

2、战略意图:争取企业生存、维持现有地位、战胜弱小竞争者、进入行业领导企业行列、成为行业领导者。

3、战略性质:保守型、防卫性、保守防卫性、进取性、进攻性。

4、战略形式:低成本领先、差异化制胜、集中核心点战略。

5、战略手段:生产、价格、渠道、促销、广告等。

(五)评估竞争者的优势与劣势

1、优劣势评估

市场中的各个竞争者是否能够正确执行其战略、达到其规划的目标主要取决于惊着着各自拥有的资源和能力。创业营销人员需要通过收集竞争者的关键数据,比如市场销量、销售额、市场份额、毛利率、投资回报率等来了解有关竞争者的优势和劣势。对于竞争者的劣势,创业企业可以针对最成功的竞争者开展定点赶超。

2、竞争反映模式

竞争者对外部刺激的反应多种多样,创业营销人员需要了解竞争者的心理状态以预见其可能做出的反应。根据反应强度和范围可以将竞争者的反应划分为六种模式。

(1)消极性防御者:此类竞争者可能是由于没有反击所需的资金,或者是信赖顾客忠诚性而选择坐观其变,并非立即采取反击行动。

(2)全面性防御者:此类竞争者为了使自己的地位不受侵犯,往往会对外部的威胁作出全面的反应,这样往往会将防御战线拉长,如此措施对单一的竞争对手可能效果不错,但是要用以同时对付多个对手就会显得力不从心,手忙脚乱。

(3)死守型反击者:此类竞争者的反击行动一般是最有效的。因为反击范围集中、信念强烈,其反击强度一般都是很强的,而且持久。

(4)选择型反击者:此类竞争者可能只对某些类型的攻击作出反应,而对其他类型的攻击则不予理会,这样集中力量重点反击,所以需要了解敏感部位,避免不必要的冲突。

(5)随机型反击者:此类竞争者反应不确定,并不表露可预知的反应模式,他在任何特定情况下可能会也可能不会做出反击,可能会采取任何可能的反击方式。众多小公司大部分情况都是随机型反击者

(6)凶暴型反击者:此类竞争者对向其拥有的领域发起的任何进攻都会作出迅速而强烈的反应,以警告竞争对手最好不要惹它。

3、竞争情报系统 全面收集竞争对手的信息不是随机偶然得到的,创业企业更应当建立自己的竞争情报系统以实现成本有效化,并建立跨部门小组来设计处理这一系统。

在设计一个竞争情报系统时,往往有四个步骤。

(1)建立情报系统:这一步要求必须明确哪些竞争情报信息最为重要,识别这方面信息的最佳来源和委派专人负责管理这个系统及其业务。

(2)收集资料数据:这一步的资料数据主要从实地调研(推销人员、销售渠道、供应商、市场调研公司、同业公会)和新录用的雇员及竞争者的雇员那里获得,从与竞争者做生意的人员中取得信息,从观察竞争者或分析实物证据来获得信息和公开资料(政府刊物、讲话、文章)。另外,国内外的大量有用资料存储在光盘和信息网上,使全球信息唾手可得。

(3)估计与分析:这一步检查资料和数据的有效性和可靠性,给予解释并适当组织。

(4)传播与反应:在这一步,关键重要的信息必须传递到相关决策者手上,并解答经理们有关竞争者问题询问。

微观市场营销环境 篇3

一、竞争动力分析原理

一个企业的长期持久的利润水平和竞争优势取决于五种竞争动力因素:

1. 替代产品的威胁, 替代产品往往在性能、质量、价格等有关

方面上具有明显的优势, 可能使现有产品毁于一旦, 丧失其竞争力分析替代产品的威胁大小, 不能仅从产品的表面上来看, 要从产品的功能来看, 从某种意义上讲, 只要功能相同或近似地两种产品, 那么它们就是替代产品。水电与火电, 还是通过煤气来加热, 对用户来讲, 效果是相同的, 但因功能相同, 肯定是替代产品。从热水器而言它的功能是加热水, 是通过电能来加热, 还是通过煤气来加热, 对用户来讲, 效果是相同的, 但因功能相同, 所以我们说, 煤气与电能是替代产品。

2. 来自潜在的进入者进入本行业产生的威胁, 新的进入者进入

本行业, 意味着不仅带来资源和生产能力的增加, 而且带来了市场占有率的争夺;带来了对现有厂家的直接威胁。潜在的新进入者进入某行业产生的威胁大小取决于进入与退出本行业障碍的高低。

(1) 进入障碍包括:

1) 规模经济效益——常常有些行业必须达到规模经济效应, 否则就不可能有单位成本优势。而要达到规模经济效应, 需要大量的投资, 实力不雄厚的企业就无法达到要求, 从而不能进入该行业;2较高的开发费、试验费、营销费、开办费用。没有足够实力的企业, 别想进入电力行业;3) 较大固定资产投入——限制一些企业进入某行业;4) 转换费用巨大——要想使顾客从购买别人的产品转向购买新企业的产品, 需要花大量的资金, 包括广告费用、宣传费用、培训费用才能使顾客认识到新企业的产品确实比别人的产品好, 从而转换到购买新企业的产品, 这就需要大量投入, 实力不行的企业、就别想进入, 从而限制了进入某行业。

(2) 退出障碍包括:

1) 昂贵的固定专用资产、设备——有大部分行业的设备、机器是专用, 一旦想退出这个行业不干了, 这些专用的资产、设备, 其他的企业不需要, 而变卖又不值钱, 因此不易退出;2) 政府要求——政府可能出于方方面面的考虑, 比如稳定的考虑、就业的考虑, , 而不提倡, 不鼓励企业退出, 或按政府规定, 需支付巨额劳资费用, 企业也不愿退出;3) 专业化要求——像西方国家一样, 已经形成了管理的专业化, 出现了一批职业经理, 经理们不愿看到自己失败的记录, 因为这将影响着他们的生涯。因此, 不愿意退出某行业。

(3) 供应商讨价还价的能力。供应商往往通过质量和价格两个方面来挤压企业利润, 如果供应商供应的商品, 对他来说, 并不是主要顾客, 或供应商供应的商品是专业化的;或者供应商供应商品占其很少的比重;或者供应商实力雄厚, 且仅有一家或几家垄断等, 在上述情况下, 供应商就有较大的讨价还价能力。

(4) 购买商讨价还价的能力。购买商讨价还价能力的大小直接影响着企业的利润、如果购买的商品占其收入较大的比重时, 或购买商购买的商品是其重要的输入要素时;或购买商购买的商品数量较多时, 或购买商购买的商品是标准化的商品等, 在上述情况下, 购买商就是强大的讨价还价能力。

二、地市供电企业在微观环境变化中应采取的对策

1. 产品与服务策略对策。

产品与服务是市场营销组合中的第一要素。企业只有提供能满足消费者需求的产品和服务, 才能实现获得利润的目标。产品和服务策略是市场营销组合中价格策略、渠道策略、促销策略的基础。地市供电企业的产品与服务策略主要包括:

(1) 电力产品策略。供电企业产品策略主要包括质量优先策略、电力产品差异化策略、电力产品品牌策略等, 在扩大市场占有率, 增强市场竞争力方面起到重要作用。另外, 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不断增强, 愿以绿色电力资源来换取“天更蓝、水更清、地更绿”的清洁环境的人数越来越多, 相应的电力市场能够提供的绿色能源的种类也逐渐增多, 供电成本越来越低。

(2) 电力服务策略。供电企业在提供电力服务的全过程中, 应树立以市场为导向、以客户满意为宗旨的新型用电服务体系, 把不断提升优质服务水平作为促进电力市场营销的自觉行动, 努力为社会提供“优质、规范、方便、真诚”的服务。供电企业应通过打造高素质营销服务专业队伍、全方位优质服务策略、建立健全社会监督机制等多方面措施并举来提高服务水平。

2. 电价对策。

电力产品的价格是影响电力需求的重要因素之一, 也是供电公司重要的应用策略之一。现阶段我国电能销售价格由国家制定, 供电企业没有自己的定价权, 所以供电公司只能在国家规定的电价范围内研究和制定相应的价格策略, 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加强需求侧管理, 灵活掌握电价政策和运用电价策略是供电公司营销工作的重点。

三、小结

随着我国电力体制改革的深入, 人们对电力市场的认识也越来越深刻, 电力市场营销已经成为电力企业的一项重要的经济活动。对于供电企业而言, 电力市场营销是其核心业务, 同时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体制下, 供电企业必须以市场为导向, 进一步开展电力营销活动, 开拓电力市场, 不断提高经济效益。供电企业必须重视市场营销环境的分析和研究, 分析和甄别环境中有利因素所带来的机会和不利因素所构成的威胁, 及时调整营销战略, 趋利避害, 与时俱进, 以实现企业的市场营销目标。

摘要:微观环境因素对电力企业的影响, 尤其是用户、竞争者对企业发展的影响巨大。用户、竞争者对电力企业发展和营销对策有着多方面的影响, 为此, 电力企业营销活动即要适应环境又要设法改变环境, 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持续、健康、稳步发展。

关键词:竞争动力法,微观环境,电力企业营销,营销

参考文献

[1]徐帅.供电企业营销环境分析系统设计[J].电力需求侧管理, 2008 (04) .[1]徐帅.供电企业营销环境分析系统设计[J].电力需求侧管理, 2008 (04) .

酒店宏观环境和微观环境分析 篇4

成都总府皇冠假日酒店

一:宏观环境

①政治法律因素:中国成都是一个政局稳定的城市,国家形势良好。国家旅游政策:我国正处于旅游的完善阶段(2003——至今)。随着人们对旅游这种休闲方式的不断认可,入境、国内、出境三大旅游形式在我国的有序开展,我国旅游政策的发展走向了稳健而全面完善阶段。成都政府行为:成都市一直都支持成都的旅游业的发展,快完善旅游产业体系,推动旅游新业态新领域发展,大力提升旅游产业素质,不断优化旅游发展环境。

② 文化因素:周围有文殊院,武侯祠,成都市博物馆 四川省展览馆 文化多样,文化内涵深厚。

③ 经济因素:酒店坐落于成都市中心,位于总府街购物中心和顺城街办公中心交汇处,毗邻四川省展览馆和省政府大楼;消费人群都属于收入比较高的工作人员,消费者的支付能力也很高。

④ 科技因素:没什么特别的科技因素。

⑤ 人口因素:成都人口1404.76万,特别是总府路一段路每天的人口流动很大。人口城市化不断上升

⑥ 地理因素: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距双流国际机场约40分钟车程、火车北站仅20分钟车程,步行至天府广场只需10分钟。

二:微观环境

① 酒店企业:皇冠假日酒店及度假村隶属洲际酒店集团,是分布于世界主

要都会、门户城市和度假胜地的高端酒店品牌,为商务旅客带来高水准服务、舒适享受和愉快体验,。全国皇冠假日酒店共有35家,分布在北京 成都 烟台 长沙 三亚 中山 厦门等城市。

② 酒店消费者:消费者包括高收入人群和中等收入人群。

③竞争者:在成都市有几家豪华的五星级酒店,在周边就有城市名人酒店,锦江宾馆等,只有做到比别人更加高质量的服务,才会在竞争中脱颖而出。

分析评价结果及建议:

微观市场营销环境 篇5

市场微观结构是指包括交易制度、信息结构、市场参与人在内的金融市场的交易结构。微观结构的设计影响到证券市场的流动性、信息的生成模式、投资者的预期结构及价格的发现过程, 对阐明市场价格的形成机制十分重要。

1、交易制度

交易制度是交易所或市场管理者组织交易而形成的一套交易系统。信息技术使得交易清算的效率大大提高, 增强了证券流动性。从交易执行的连续性上看, 还存在连续交易系统和批量交易系统。连续交易系统及时地处理每笔到来的指令, 使得交易可以在交易日的任意时点发生。批量交易系统则是以拍卖形式完成交易。

2、市场的信息结构

资本市场的功能之一是通过资产的价格反映信息。信息既包括宏观经济信息、政策信息, 又包括公司经营信息、利润分配信息。而在证券市场上市场本身也可以产生信息, 这主要是指交易的历史记录如成交量、成交金额和交易者身份, 还包括报价和指令情况等。信息的披露制度就是规定这些信息应该如何被披露, 向谁披露等等。

在市场微观结构理论中, 证券市场被假定为是信息不对称的。私人信息的存在使得这一假设变得合理, 同时它也关系到市场参与人结构的划分。公共信息是指所有市场参与人都能获得的信息, 私人信息是被少数人 (通常是机构) 掌握的信息。区分这两者的关键要看信息本身是否使一部分交易者享有信息优势, 从而获得超额利润, 而另一部分人处于信息劣势, 承担受损失的风险。从公共信息中也可获得收益, 即正常回报。这一观点在效率市场假设中得到实证支持, 因为多数市场检验认为证券市场是弱有效的, 这意味着只有内幕信息可以带来超额回报。

3、市场参与人

从金融市场的交易来看, 市场参与人应包括买卖双方和中介, 至少应包括买方和卖方。从研究市场微观结构的角度出发我们忽略买卖的差别, 因为所有交易者既可以买也可以卖。而无论是做市商 (m arketm aker) 还是专营商 (specialist) , 他们既可充当中介又可以进行证券买卖。

以美国的全国证券商自动报价系统 (N A SD A Q市场) 和纽约证券交易所 (N Y SE) 为例, 做市商可以分为场外做市商和场内做市商。在N A SD A Q市场上 (场外市场) , 做市商建立某种证券一定数量的库存, 根据供求与行情, 设定买入价格 (bid quote) 和卖出价格 (ask quote) , 买入价格低于卖出价格, 差价为做市商价差 (spread) 。交易通过做市商接受并匹配指令进行, 每隔一段时间进行一次清算。这也称为报价驱动系统 (quote driven system) 。这种做市商 (m arketm aker) 由于多存在于交易所外, 故被称为场外做市商。在交易所内, 如在N Y SE市场上, 存在另一种类似的交易商, 称为专营商或场内专家。这类交易商一方面可以自营, 一方面有责任维护某种证券的流动性和稳定性, 所以也被称为场内做市商。

二、证券的流动性及其价格波动分析

证券市场的流动性是指证券交易的方便程度, 包括深度 (depth) 、宽度 (breadth) 和弹性 (resilience) 。市场深度指市场上存在大量略高于市价的卖出指令和略低于市价的买入指令。市场宽度大则意味着这些指令不仅数量多, 而且数额大。弹性则反映了价格对指令的敏感程度。因此, 流动性实质上是买卖大量某种证券而不使其价格剧烈波动的一种价格平衡能力。

买单驱使价格上升, 卖单驱使价格下降是表面性的常识。从信息的角度看, 买入指令导致价格上涨是因为市场上所有人都预期有知情交易者在吸货, 当前价位偏低, 反之亦然。市场本身也许并不知道私人信息的性质 (利好还是利空) , 但交易本身就是在传递信息。因为所有交易者谨慎地意识到虽然指令可能交易者的获利动机, 信息劣势的地位使他们宁愿相信后者。在这种情况下, 交易状态本身就是有用的信息, 也将被吸收到价格中, 做市商也会根据交易状态调整报价, 这就是通常所说的做市商的学习过程。

三、市场微观结构对流动性的影响

既然非流动性的瞬间价格变动是由指令所引起的, 那么很显然如果交易者是零星的或指令都是小额的, 也就是市场缺乏深度和宽度, 那么单个指令对证券价格的影响可能就很显著。相反, 如果市场上活跃着众多参与人, 那么证券的市场价格与其真实价值的偏差就会大为减少。这说明要想提高流动性, 市场结构就应有利于增加参与者的数量。依据对流动性的理解, 下面着重分析市场微观结构给市场流动性带来的影响。

1、交易机制的影响

交易系统的不同对流动性的影响是不同的。我们对连续交易系统和批量交易系统作一个比较。在批量交易系统的拍卖市场上, 因为指令是被集中且定期执行的, 所以和连续市场相比, 拍卖市场上的价格决定次数就会比较少。原则上, 每次市场清算都涉及大量指令, 那么每一次拍卖应该导致一个匹配供求的较好的价格。这种交易机制使供求趋向平衡的能力较强, 从而引发的价格波动较小。而在连续交易市场上, 逐笔交易是瞬间完成的, 那么瞬间的买卖指令 (假设符合某种随机分布) 有可能极端失衡而造成价格巨幅波动。相对于集中的拍卖, 从某种程度上连续交易系统加剧了供求不均衡的隐患。

虽然定期交易的拍卖市场确保了流动性, 但很多交易所并不采用这种拍卖的形式, 比如N Y SE仅仅以拍卖开盘, 然后便转入连续交易系统。原因之一并不是连续市场在流动性上优于拍卖市场, 而是交易所上市的股票大多本身就具有较好的流动性。不过为数更多的场外交易的证券则多采用批量处理的形式。但究竟哪种形式更好还有待于实际的市场操作的检验, 这也是设计市场微观结构的目的之一。

2、做市商对流动性的影响

根据前面的介绍, 交易所和管理机构规定了做市商的义务, 要求他们维持市场的正常运转, 保持较小的买卖价差, 使价格保持平稳, 并且对他们的交易也作出某些限制。这些要求直接增益于投资公众, 也构成了做市商的做市成本。从做市商的义务来看, 他们的行为增加了市场流动性或至少是维系了市场的流动性。下面我们分析做市商的有无对流动性的影响。

做市商通常负责某几种证券, 交易者实际上是和做市商交易, 做市商在提出报价后必须接受到来的指令。当市场上某种证券的供求出现较大缺口 (供求差额) 时, 做市商就要尽量填平这个缺口来平衡供求。这说明由供求缺口较大导致的价格波动被做市商抵消了。做市商可以通过调整报价弥补这种补缺行为给自己带来的损失, 但这种人为的调整显得较为平缓。

在没有做市商的市场上, 表面上看来交易自动撮合成交, 实际上有些证券长时间无人问津或供求很不均衡, 这都会导致价格的大幅波动。

既然做市商提供了流动性, 那么如何补偿做市商的做市成收益。其次, 做市商收取所有交易者一小笔佣金。另外, 作为补偿, 市场允许做市商获得一些未公开的信息, 比如指令情况, 而任何私人信息都是有价值的。交易所也赋予了做市商管理交易活动的权威地位, 比如解决交易者的争端和分配交易量。因此, 做市商的角色就不是被动的流动性提供者, 而会不时地主动影响价格。

3、限价指令交易者对流动性的影响

市价指令 (m arketprice order) 使得交易者以卖出价 (ask) 买入, 以买入价 (bid) 卖出。如果简单假设证券的价值在中间价上, 那么交易者支付1/2价差的成本。这时市场上可能存在大量回避当时价差的投资者。他们提交限价指令, 比如按照做市商的买入价买入, 卖出价卖出。正如前面所述, 大量的这类指令实际上增加了市场的深度与宽度, 价格的略微变化可能使证券随时成交。实证研究表明, 在活跃的市场上, 这类交易者提供的流动性是很显著的。

四、结论

证券流动性的含义为市场管理者提供了决策上的依据, 即资本市场不仅要使得交易迅捷, 而且不应招致价格的大幅波动。合理的市场微观结构促使证券市场有较好的流动性, 使得价格有较高的信息含量。本文基于市场微观结构对市场流动性问题进行了分析, 得出以下结论:市场流动性的重点不是交易的迅捷, 关键在于稳定价格的波动;拍卖市场的交易机制有较强的平衡供求的能力, 为市场提供了较好的流动性;做市商和限价指令交易者在微观结构中为市场提供了流动性。

无做市商制度的连续拍卖市场是我国证券交易的主要特征。目前对这些特征影响市场的认识还远不够, 交易机制的设计, 是否引入做市商制度在我国还是一个新的课题, 这对我国科技二板市场的建立也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摘要:交易系统计算机化引起了证券交易的一系列变革, 使得以证券交易结构为核心的市场微观结构成为影响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本文介绍了市场微观结构的一些要素, 着重分析市场微观结构对市场流动性的影响。

关键词:市场微观结构,流动性,交易机制,做市商

参考文献

[1]曹凤岐:证券投资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6.

[2]朱国华、余宙:建设我国期货市场做市商制度[J].财贸经济, 1998 (10) .

[3]Hasbrouch, Joel.Security Market, Information and Liquidity[J].Financial Practic&Education, Fall/Winter91, Vol.1Issue2.

[4]戴国强、吴林祥:金融市场微观结构[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1999.

[5]K.J.Cohen and R.A.Schwartz.Realizing the Potential of an Electronic Trading System[J].i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Secu-rity Markets Under stress, New York University, 1988.

微观市场营销环境 篇6

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按不同的方面可以作不同的划分。就其覆盖范围来分, 可分为宏观环境和微观环境。而家庭环境就是微观环境中对人的思想政治品德影响最直接、最具体、最深刻、最持久的一个方面。

一、家庭微观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影响

家庭是具有婚姻关系、血缘关系或收养关系并且长期共同生活的小群体, 是社会的基本生活单位。家庭至今仍是最基本的社会生活组织形式。人们出生后经历的第一所“学校”就是家庭, 所以说家庭是个人成长的摇篮。家庭教育对于儿童学习文化知识、培养道德品质、指导行为规范、帮助自主谋生等十分重要。

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中的家庭环境, 主要是指家长在日常生活中表现出来的思想道德素质和行为举止, 对家庭成员特别是对子女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的影响。心理学研究表明, 儿童从出生到六岁时期, 是人格形成的最主要阶段。因此在这一个阶段, 家庭环境是否和谐向上, 会给儿童思想深处留下深刻印记, 由此可见, 家庭环境对子女的思想品德养成又十分突出的影响, 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

1. 家庭影响的普遍性和长久性。2.家庭影响的渗透性。3.家庭影响的主体具有血缘伦理的亲和性和权威性。

二、家庭微观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特征

家庭微观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相对于学校及社会教育环境来说具有以下特征。

1. 教育方式灵活。

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具有程序化的特征, 把教育的目标逐级进行分层, 教育方式不够灵活。家庭思想政治教育则具有灵活性, 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 教育方式和方法的选择也具有多样性。家庭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包含着生活中的每个细节, 没有固定的教育形式, 子女与父母长期生活在一起, 随时随地可以倾听父母的教诲, 父母教育过程中, 或是说教或是训斥, 这就要求父母要学会把握好教育时机, 灵活运用教育方法, 多向子女传递正面向上的信息, 以达到教育目的。

2. 教育过程富有情感。

家庭是子女成长的摇篮, 更是接受教育的园地。父母抚养教育自己的孩子, 使他们健康成长, 心智逐渐变得成熟, 自理自立能力渐渐增强。在这个过程中, 子女会对父母产生浓厚的情感, 会对父母极度依赖, 这种依赖性在学校或社会思想政治教育中是体现不到的。由此可见, 这种家庭环境中的情感教育, 能够使子女容易接受, 教育效果显著。

3. 教育内容不断发展变化。

世界上的事物都是不断发展变化的, 家庭微观教育环境也是这样一个发展过程。随着子女的成长, 他们的思想、心智不断成熟, 自身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也渐渐形成, 这个阶段, 家庭微观教育环境也会随着外部环境的变化而产生变化。子女成长过程中与外部社会接触面扩大, 接触更多的新鲜事物, 获取更多的知识, 回到家中, 家庭成员之间如何沟通, 如何引导子女正确认识这些新鲜事物或知识尤为重要, 这就要求家庭微观教育环境要不断变化, 让这些新鲜事物成为促进家庭微观教育环境发展的动力。

4. 家庭教育作用持久。

生活离不开家庭, 家庭微观教育环境会随受教育者一生。家庭成员之间长久的相处, 会使家庭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个人思想体系中, 使子女在成人后会把自身受到教育教导给下一代, 使家庭思想政治教育不断延续下去。

三、家庭微观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优化措施

家庭教育对于子女的成长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当今社会, 虽然“单独二孩”政策已经实施, 但是社会上并没有得到积极的响应。随着家庭规模的不断变小, 每个孩子拥有的生活、学习等资源增加, 一定程度上, 使孩子健康成长得到物质保障。但是, 想要促进孩子全面发展, 就要培养孩子思想道德素质、政治意识水准等综合素养的提高。因此要保证家庭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就必须加强家庭微观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建设。措施如下:

1. 为孩子提供正面的家庭经历。

家长们要在家庭教育过程中, 根据新形势、新发展, 改变观念, 适时适宜地开展教育活动。要结合家长的工作、社团活动、政治见解、文化经历等方面, 运用正规的教育理论, 对孩子进行正面教育, 提供家庭教育的正规知识。

2. 正确处理家庭矛盾, 减少问题家庭的数量。

社会上, 因家庭矛盾引发的问题家庭、问题少年数量很多。家庭中的不协调因素使家庭幸福指数下降, 导致问题家庭的产生, 集中表现在:一是因父母离异或者父母一方早逝, 产生的单亲家庭;二是因家庭暴力、或者父母关系紧张, 产生的不和谐家庭;三是因父母忙于工作或忙于在外应酬, 缺少与子女沟通, 产生的情感弱化家庭。生活在问题家庭中的子女, 会产生自卑心理, 久而久之, 会使这些子女存在性格内向、孤僻、仇视等心理问题, 更有甚者会走上犯罪道路。

3. 不断丰富家庭教育的措施。

营造积极健康的家庭教育环境, 要做好以下几方面:首先, 要不断提高教育水平, 父母可以多向学校老师学习教育经验, 用正确的教育方法教育子女, 这样不仅可以提高父母教育水平, 也可以使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有机结合, 取得良好效果。其次, 要不断改善教育观念, 可以通过学校家长会等组织, 开展亲子教育座谈会, 会上交流教育经验、评选模范教育家庭等, 使父母从交流中获得先进经验, 更好的进行家庭教育。再次, 要不断加强正面宣传, 可以通过接触家庭范围广的社区、居委会等单位开展宣传活动, 向父母讲解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也可以在社区开展一些亲子活动, 传统文化经典演绎等活动, 提高父母和子女双方的认识, 共同做好家庭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参考文献

[1]《浅析如何优化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付金华、张青兰、余进龙

[2]《江西大学学报》2000年第1期

[3]《培育家庭微观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思考》丁莉选自《教书育人》2007年33期

微观市场营销环境 篇7

一、风险分析与防范

事实上,国内建筑市场的高度自由竞争使承包商在卖方市场下的合同洽商中处于弱势,通常以压低报价中标来维持生存,风险抵抗力低。因此微观环境下,施工项目的风险主要有:

1. 自身缺陷。

自主性不足,如无战略合作的劳务公司、材料供应商,机械设备以租赁为主;资金能力有限,如自有资金不足或筹措能力不强;技术管理水平低,如对勘察报告、设计图纸未能分析透彻;现场统筹混乱,管控能力差等。作为施工企业必须加强内部管理,建立风险分析系统及风险分解结构(WBS),总结出可控部分和不可控部分,找出亏损点和利润点,从而逐一应对。

同时施工企业在投标或承接工程前也应加强内部评估,根据技术水平、人员结构、现金流、资金周转率作出项目运营推演,及早发现并解决问题。施工中建立责任明确、和谐管理的机制,慎重选择适合人选,高低搭配,建立高效的管理团队,减少内耗。

2. 业主强加的风险。

在合同洽商、议价中承包商处于弱势的情况下,不得不接受强加的风险。业主采用总费用包干合同,使承包商单方面承担人料机的涨价风险;业主要求单方担保,使承包商一方资金投入加大却无相应支付保障;以“一个有经验的承包商”为借口加重承包商的责任;业主对利润较高的分项如土方、基础、水电安装、铝门窗、局部二次装饰等采取指定分包的形式降低合同额,而承包商仅收取低廉的配合费但负上总包质量、安全及协调等责任。这些强加风险通常在合同是中明示的,无法消除的。另外一些无理的变更、工作量增加也要求承包商无条件接受。因为工程业务的连续性涉及企业的运营,难以轻言拒绝,对此承包商可采取“担风险不冒险”的方针务实地应对业主强加的风险。

3. 参建方的风险

(1)业主的实力及信用风险。作为相对弱势的一方几乎不可能要求业主更多的让诸如工程担保、银行保函等,而工资、材料、机械价格上存在刚性,难以向其风险转移。故此承包商须对业主的实力及信用进行认真的考察评估才可承接工程项目。

(2)监理工程师的专业水平及道德风险。监理工程师水平低及刁难会使承包商付出一笔不菲的费用,实施中也需要考虑及防范。

(3)供应商的风险。拥有较大实力、渠道、品牌的材料设备供应商会相对强势,价格折扣小,风险转移较难;但选择次一级的供应商时其供货质量、进度难以保证,隐患增加。

4. 项目建设脱离市场需求。

项目定位错误或违背产业政策使项目建设及运营困难,工程款支付自然也难以按期实现。承包商在承接工程时应对项目建设进行可行性评估,如某建筑公司在承接一房地产项目时对该项目的环境及户型进行分析,认为虽地处偏远,但售价适宜,规划远景可期,是适销对路的。虽以较低的工程价承接,但工程款支付准时,资金周转快,最终项目获得成功,承包商也能获得较好的效益。

5. 宏观传导。

通货膨胀引致工资上涨,材料成本增加,这必然蚕食工程利润;政策法规的影响,如房地产的限价限购政策令房屋销售困难也直接出现工程款支付延期,影响项目资金周转甚至出现经营困难;社会环保意识增强对施工现场安全文明费用大幅增加等。

6. 其他。

项目周边或涉及到的居民或单位的干预、抗议或苛刻要求等。对于这些更为意外的事件,作为实施方只有在前期通过深入的调查做出预案,施工中适度利用政府部门的权威性进行宣传、沟通、回访,了解他们真实的意图并予以满足才能使工程顺利开展。

二、风险权衡与补偿

1. 不平衡报价。

在总价或单价合同承包模式下对技术成熟易于控制的、能提早结算付款的分项报价可适当降低,技术难度高控制难的抬高报价,以保持总体报价的竞争性。

2. 增加诱因提高合同金额。

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通过价值工程的分析,按提高风险收益增加较大成本增加不大或降低风险收益减少但成本较大减少等原则与业主在合同框架下进行协商可更大地增加项目收益。

(1)提高目标。针对业主的具体情况提高项目目标,如创双优、示范工地等。如某住建工程,承建商针对业主急于创造品牌形象而提出创“省双优”的目标,业主也乐意接受需额外支出一笔费用的事实。

(2)加快进度。进度加快不仅降低管理成本,最重要的是能加快资金周转率及设备租赁率从而提高企业利润率。同时工程提前完成使投产提前或销售提前,降低业主资金成本。故此在内部挖潜的前提下,与业主协商进度奖罚条款,这样除内部收益增加外还得到业主追加的奖励。

(3)提高质量水平。针对质量通病或社会关注质量热点提出技术工艺改造措施或进行图纸的技术优化。如在外墙抹灰砂浆添加更有效的添加剂加强外墙防水效果、地下室及天面的防水节点优化等措施更能保证质量的情况下,哪怕适当增加投资业主一般来说都是接受的。

3. 注重业主满意度。

工程项目不仅赚取利益还需赢得业主的满意,才能保证业务的连续性,获得持续效益。塞翁失马,焉知非福,风险权衡应放到企业经营的角度考虑。

(1)主动接受业主强加风险。虽为无奈之举,但体现合作诚意。对指定分包的队伍加强技术指导,保证质量安全,为持续发展打下根基。

(2)增值服务项目。业主决策也有欠周详之处,作为承包商应多提合理化建议,尽力支持建设项目的整体工作,少去计较一时之得失;紧密配合业主的工作,如销售计划、场景配套。使业主得到不仅是工程项目的本身,还有得到相关的额外服务。

(3)加强沟通相互理解。毕竟甲乙双方为不同的利益体,甚至是对立体,每项的行为均有不同的解读。只有双方理解,才能步调一致,减少争议;同时还能地减轻来自建设方的风险。

4. 联合承包。

难度较高或资金使用强度高的项目,可选择联合体或合模式进行承包,虽然失去部分主导权,但风险得到分担。

三、风险损失控制

1. 工程手段

(1)实施样板管理。如工法技术未能摸透,可通过质量技术样板,实施小规模的施工,总结经验再大面积实施,如新型墙体的防渗工艺。

(2)实施代换策略。工资及机械费用存在“刚性”,采用同质(同效果)低价的材料进行代换,可增加利润。如利用三级钢、冷轧带肋钢进行等强代换,相同表面处理时用釉面砖代替通体砖等。

(3)采取保守的技术方案。先进的技术利润较高但风险较大,成熟技术风险小利润低。总体来说采取选择抗风险能力强的技术方案是有利的。

(4)加强二次设计。除对图纸不明之处进行会审外,还应对各施工流程、工艺、节点进行推敲、细部放样等,从而提高质量、减少返工率。

2. 行为手段

(1)全方位管理。利用调查法等建立风险表,对企业、项目及供应商、劳务合作单位等全面体检,提出风险防范的措施及要求,并一一落实,全方位提高风险素养并增强忧患意识。

(2)善用资源建立社会网络。与材料商、劳务承包人建立伙伴关系,共担价格风险;多与业主、监理工程师、同行咨询,形成社会信息系统,共同解决技术难题。

(3)实施开放管理。增强项目内部沟通,重视现场人员的技术反馈;增强与供应商、劳务人员的互信。只有相互扶持才能共渡难关。

(4)注重索赔。“中标靠低价,盈利靠索赔”是在卖方市场下的无奈之举,事实上利润来源于平常点滴的积累。

3. 制度手段

(1)确立管理效益制度。对被确认的重要风险因素应落实专人负责风险管理,并赋予相应的职责、权限和资源。在组织上全面落实风险控制责任,建立风险管理体系,将风险效益作为各层次管理人员的考评之一。

(2)建立风险指标体系。施工过程中对风险的监控必须有章可循,可按风险分解结构(WBS)及实际施工方案、工法、经济手段制定风险指标。

(3)建立标准管理流程。实施标准管理流程,能沟通顺畅,提高成效;采用标准工法,是质量安全的保证。

(4)建立风险管理独立机构。现时风险控制职能通常分散在企业负责人、项目经理、安全员、质量员、造价员的职责上,没有独立的机构执行,职责不清。因此需要建立由企业负责人直接领导独立于项目部的垂直管理机构,进行独立运作,才可有效执行及监督风险管理措施。

四、结语

风险管理的基础来源于分析与防范,具体的风险的处理具有实时性和操作性,主要体现的应变能力,现时主要依靠项目管理者的直觉、经验甚至是即兴发挥来降低风险损失,哪怕有预先的分析、计划预案也很不适应。故此不少人员对风险管理产生怀疑,但这正体现风险管理仍处于较低水平的缘故。风险忧患意识淡薄,这将直接损害项目及企业的经济利益,必须加强风险管理。

微观市场营销环境 篇8

关键词:电力市场,博弈,市场力,对手环境约束曲线,信息反馈,不完全信息

0 引言

随着电力市场改革的深入开展,人们更为关注对电力市场稳定性问题的研究。Alvarado首次提出了电力市场稳定性问题[1],通过假设发电商电量增加的速度正比于价格与成本之差,而用户电力增加的速度正比于收益与价格之差,建立了两个一阶微分方程,研究平衡点附近的静态稳定性问题。Alvarado在后续的研究中考虑了频率的二次调节与报价的关系模型[2,3],试图研究当负荷发生变动时系统的稳定性问题。文献[4]建立了电力市场的框架模型,倡导用实验电力市场方法探索电力市场和电力系统的内在规律。

在开放的电力市场中,博弈论是研究和理解竞争行为的重要工具之一,对探讨电力市场稳定性的本质具有指导作用。经典博弈模型[5]以讨论均衡点为主,然而在电力市场中,基于某些因素,即使均衡点的存在,也不能保证参与者在实践中可以达到均衡态。博弈学习理论[6]将均衡看作在具有有限理性的参与人之间为寻求各自利益最优化而展开长期博弈的极限状态,分析有限理性的参与者通过各种学习过程,以达到稳定的均衡状态,其中心问题之一是参与者如何形成对手行动的预期(即学习)。文献[7,8]提出了猜测函数均衡的概念,建立了相应的电力市场的模型。文献[9]用猜测函数模型比较了几种常用博弈模型,建立了这些模型的统一描述。

以复杂系统自动机网络建模[10]的观点来看,博弈学习规则只是底层单元的部分演化机制。电力市场演化机制是多样性的,因此其演化结果也是多样和复杂的,只有从创新市场机制入手,才能有效地维持电力市场的稳定。

本文以博弈学习理论作为基础,从单个发电商的生存环境入手,引入对手环境约束曲线的概念,分析发电商价格可控区间和市场力的关系,提出市场力的信息反馈环的概念,并利用信息反馈环建立了一个猜测函数模型,给出了一个合理的厂商不完全信息学习机制,在学习中所用的信息是可行的。最后通过算例分析,得到市场力通过信息反馈环逐步加强的结论。

1 博弈基础

在博弈理论中,总假定每个参与人试图最大化自身期望效用ui(σi,σ-i),如何达到这一目的取决于参与人如何评估其对手采用的行动。对手行动由混合策略σ-i所决定,在环境不变的长期博弈中,参与人i观测到对手的博弈行为σ-i,则他可通过对σ-i的最优响应达到期望效用最大化的目的。即选择混合策略,使得

称为对对手策略σ-i的最优响应。

假定博弈环境是不变的,参与人可获得对手的历史信息,并根据这些信息预测或假定对手行动的分布,从而在下阶段采用对这一预期分布的最优响应:

(1)在初始阶段,参与人i有一个外生的初始权重函数k0i:S-i→R+,即对所有s-i∈S-i,

(2)在博弈的第t期,参与人i观测到上一期t-1对手采用的策略ts-1-i,根据这一观察更新自己的权重,更新公式为

上式意味着随着博弈的进展,对手重复使用频率高的策略将得到大的权重,反之将被参与人i忽略。

(3)归一化权重得到参与人i对对手在t期采用纯策略s-1的概率分布预期。

(4)参与人i自己根据对对手的行为概率分布预期,在t期选择任一对γt-i的最优响应ρti(γt-i)∈BRi(γt-i)作为本期的博弈策略。

(5)参与人i在估计对手行为概率预期的同时,也可得到自身的边际经验分布:

显然d ti(s i)是i使用纯策略si的频率。

2 发电商生存环境分析

电力市场中的发电商,受到市场出清规则和其它发电商综合作用的影响,其报价策略应使自身游向高利润的地方。设有K个厂商,发电商i的成本函数为:

发电商采用边际成本的倍数报价:

其中:si为厂商i报价的纯策略,si为纯策略集;0s=1,sl=s0+l⋅δs,δs>0为离散策略间距,slow>0为策略之下界。令βi(s i)=1/(2ai si),αi=-bi/(2ai),则厂商i的供应函数为:

将其定为发电商i的对手环境约束曲线,如图1所示。

由图可见,发电商i的对手环境约束曲线在i的出力区间内是单调递减函数,其形状完全由对手的报价策略和市场弹性所决定,发电商i无法决定该曲线的形状。对手环境约束曲线在发电商的最小供应iq=0和最大供应iq处所对应的价格构成了i的价格可控区间。发电商i按边际成本倍数报价,得到一簇报价策略线,每一条报价策略线与对手环境约束曲线的交点均满足市场出清条件(4),这意味着发电商i只能在其价格控制区内改变市场价格,因此价格控制区反映了发电商i的市场力。将发电商i的利润等值线与其价格控制区叠加在一起,可以完整地反映出发电商i的生存环境。在图1中,报价曲线和环境约束曲线的每一个交点都是发电商i一种可能选择,由图可见,大多数交点可获得正利润。而最优利润则发生在对手环境约束曲线与等值线的切点处,即图1中的最优策略报价曲线,因此,发电商不一定追逐价格可控区间中的高价格,利润是决定其市场力发挥的主要因素。

对手环境约束曲线越平缓、发电商可供应的发电量越少,其市场力就越低。发电商不能直接决定对手环境约束曲线,但每一发电商的报价函数均为其它对手环境约束曲线的一部分,因而其策略对该曲线将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这样的影响又通过环境约束曲线反馈给发电商,形成信息反馈环。而诸发电商市场力的发挥与反馈环性质有关,如果市场中所有发电商均以利润最大化为追逐目标,则最终可能会形成均衡市场力,使市场价位进入均衡状态;如果某些发电商恒以控制区间的高价格为追逐目标,不断加大释放其市场力的力度,其市场力就可能在信息反馈环的作用下不断被放大,并诱导其它发电商市场力的增加,加大市场风险,最终导致电力市场不稳定。假定市场中有一部分发电商或发电量,其用于抑制市场力,则这种力量也将通过反馈环施加给其余发电商,并且应具有相当的力度。同时,信息结构对发电商市场力的发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不同的信息结构导致了发电商之间不同的演化机制,因而会表现出不同的市场形态。就此意义而言,市场一定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首先,不对称信息结构和对称信息结构下的均衡态应该是完全不同的,这导致了均衡态的多样性。其次,如果考虑到均衡不存在的情形,市场性态就会更复杂。同时,发电商之间可能通过信息交换达成某种形式的共谋,共谋意味着多个发电商将自己的市场分力预先加以合成并通过信息反馈环共同释放,因而是维持电力市场稳定性需要特别加以关注的情形。除此之外,信息的不完全可能使保守型的发电商循规蹈矩,通过市场的历史数据逐步学习报价策略,也可能使冒险型的发电商抬高报价,试图获取更高利润,等等。

3 对手环境约束曲线的猜测

从上面的分析可知,当对手的报价策略给定之后,发电商i可通过选择其出力变量iq获得在其生存环境约束下的较大利润。如果发电商i决定了t期的出力iq,则很容易确定其边际成本的倍数策略tsi,这时厂商i可求出对对手策略的最优响应:

注意到当iq固定时,Ci(q i)与对手策略无关,因此

于是式(6)可化为

其中:Eσ-i(λr-i(Q-qi))是发电商i的对手环境约束曲线的期望,为厂商i对对手环境约束曲线的估计。若厂商i可以准确估计这条曲线,则对于理性的厂商,式(7)是一个很好的决策特性指标。

在完全信息的情形下,厂商根据对手报价的历史信息,确定本期的对手行动的预期,从而可做出本期的正确决策。在不完全信息的情形下,对手报价的历史信息不能直接被观察到:对手的成本函数和报价策略未知,或者ISO不公布各厂商的历史报价函数,则厂商不能构造出精确的对手环境约束曲线,其预期自然也无法得到。

但是,发电商至少知道市场出清价和自身出力的历史信息,也知道对手环境约束曲线为单调下降函数。利用这些信息,厂商可粗略评估自身的生存环境,给出较好的报价决策。

对手环境约束曲线整合了厂商的多个对手信息,在这条曲线下,厂商如同面对一个竞争对手。虽然无法知道该曲线的细节,但假设其为单调递减的线性函数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在不完全信息的情形下,获得分段点的信息是困难的,因此可简单猜测对手供应函数具有如下形式:

4 发电商微观行为分析

假定发电商i的对手采用混合策略,因此环境约束曲线中的系数(s-i,α-i)是随机的,则发电商i对对手环境约束曲线的预期是:

对式(11)进行简化,得:

其中:ε为零均值的随机误差。在这些假定下,可分析发电商i在不完全信息情形下的博弈行为,即在持续的报价过程中,发电商i获得了市场价格和自身出力的一系列样本:

根据这些样本对未知参数进行估计,并根据这些估计自适应地改进i的报价策略,使之获得最优利润。

根据市场出清规则qi+q-i=Q-rλ,实际价格和出力需满足方程

则厂商i的预期对手环境约束曲线为:

发电商i根据式(13)可确定其最优报价策略,该策略对应一个厂商i所预期的最优价格。由式(13),可知厂商i的利润函数为,其最优出力可通过求解下面的利润最大化问题得到:

5 案例分析

本文使用IEEE 30模型进行案例分析。其中,各厂商的成本参数如表1所示。

考虑如下两种初始环境:1)低初始报价:各厂商以等概率随机选取策略{0.8、0.9、1}之一乘以边际成本作为报价函数,这时各厂商报价总是低于边际成本(但仍获得正利润),市场价位偏低。2)高初始报价:各厂商以等概率随机选取策略{1.3、1.4、1.5}之一乘以边际成本作为报价函数。这时报价策略中则总是高于边际成本,市场价位较高。

各厂商按上述方案之一产生一组随机策略组合,并通过市场得到统一出清价及自身的出力;如此重复30次得到30组初始样本,用这种方式描述市场不同的初始状态。在实验中负荷取为695 MW,弹性系数为0。

对环境1进行了多组实验,结果表明市场价格总是保持持续上扬的趋势,发电商行为表现出正反馈的特性。我们执行了近2 000次迭代,在前100次迭代中,除厂商1外,其它厂商均估计对手斜率参数等于0。由于厂商1估计的斜率参数不等于0,这一策略信号通过市场出清过程和信息反馈环反馈给其余厂商,并在不断重复中逐渐被放大。放大强化的过程大致为:其余厂商逐渐开始以非零的斜率参数估计对手预期环境约束函数,从而开始抬升报价,这些信号重复进入市场,通过价格反馈给其余厂商。如此,这种正反馈过程不断强化诸厂商抬升报价策略的信念,使市场价格不断抬升。我们观察到利润分配格局基本与厂商的成本保持一致,且所有发电商均在这种正反馈过程中得益,即各厂商的利润函数随着迭代次数的增加保持递升趋势。因此如果没有外力的作用,所有的厂商都将乐意将此过程维持下去,这必将导致电力市场的不稳定。结果表明:迭代开始阶段,由于正反馈信号较弱,市场价格增速较小,价格增加缓慢。但随着正反馈信号不断加强,价格增速变快,这最终将而导致电力市场不稳定性。

当初始环境处于高价格的情形(环境2),正反馈现象仍然存在。通过观测,可发现各发电商的对手环境斜率参数曲线同步平行缓慢增长,策略概率接近于退化分布,即某一主策略具有接近于1的概率,但是在该策略两端的邻近策略具有很小的正概率。小概率策略的存在表明厂商仍存在改变报价的微弱动力。这导致了比环境1弱的正反馈,因此价格增速较环境1缓慢。在对环境2的多次实验中,我们还观察到负反馈的情形:在前2 000次迭代中,市场价格快速下降。然而市场价格不会为负,存在下界,因此下降不可永远持续下去,一定会在某个位置出现转折。在后2 000余次迭代中,价格开始缓步上升,负反馈结束,正反馈开始。

在电力市场中,当各发电商均以价格逼近为追求目标时,信息反馈环的作用较为明显。在长期迭代过程中,每个厂商的策略通过市场信号反馈给其它厂商,并通过他们的对手环境约束曲线中影响其报价策略,这种反馈作用在各厂商的斜率参数的迭代过程线中得到直观表达。通过这种反馈,市场合力得到加强或减弱,其过程较为缓慢并且是渐进式的。市场价位及趋向与初始环境有关,如果市场价位接近于完全竞争的边际成本价格,处于寡头地位的厂商将希望释放其市场力,因而价格有抬高的趋势,但市场价格可能会在一个较长调整期内增加缓慢,随着正反馈作用逐渐增强,价格增速加快,价格增长曲线变陡,最终很可能趋向无穷(理论上),这提示电力市场在危机爆发之前可能存在一个较长的市场力聚集过程。在高价位的初始环境,正反馈和负反馈可能并存,市场价格有可能先下降后上升,也可能直接上升,但上升速度非常缓慢,反馈作用较弱,这可能是因为各厂商已有足够的利润空间的缘故所至。

6 结束语

在电力市场中,发电商在进行报价时可利用对手的平均策略信息,对对手的行为了解更加充分,从而能够更好地释放自身市场力,以获得更高的利润。市场力是导致电力市场不稳定的最主要因素。本文对完全信息结构下发电商的生存环境进行分析,通过对对手环境约束曲线的猜测,引出了发电商在不完全信息下的演化机制:由于信息的匮乏,发电商不得不将其利润最大化的决策问题改为追求某种特定目标。例如:发电商获得额外信息可附加在优化问题的约束域上,从而形成不同的目标博弈模型;或者,只有一部分厂商使用价格逼近法,而另一部分保守型厂商宁愿使用水平直线作为对手环境约束曲线的估计,则市场的表现可能会完全不同。总之,演化机制是可创新的,市场表现是多样的、复杂的,这是在研究电力市场稳定性时需要面对的问题。

参考文献

[1]Alvarado F T.The Stability of Power System Markets[J].IEEE Trans on Power Systems,1999,14(2):505-511.

[2]Alvarado F,Mota W.The Role of Energy Imbalance Management on Power Market Stability[A].in:Proceedings of the31th Hawaii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ystem Science[C].Hawaii:1998.

[3]Alvarado F,Meng J,DeMarco C,et al.Stability Analysis of Interconnected Power Systems Coupled with Market Dynamics[J].IEEE Trans on Power Systems,2001,16(4).

[4]薛禹胜.电力市场稳定性与电力系统稳定性的相互影响[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2,26(21):1-6;26(22):1-4.XUE Yu-sheng.Interactions Between Power Market Stability and Power System Stability[J].Automation of Etectric Power Systems,2002,26(21):1-6;26(22):1-4.

[5]Rudukevich A.Supply Function Equilibrium in Supply Markets:Learning All the Way TCA Techenical Paper,1999.

[6]Fudenberg,Drew and David K.Levine The Theory of Learning in Games[M].Canbridge,MA:The MIT Press,1998.

[7]Day C J,Hobbs B F,Pang Jong-Shi.Oligopolistic Competition in Power Networks:A Conjectured Supply Function Approach[J].IEEE Trans on Power Systems,2002,17(3):597-606.

[8]Aleksandr Rudkevich.Tabors Caramanis SupplyFunction Equilibrium:Theory and Applications[A].in:36th Annual Hawaii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ystem Sciences(HICSS'03)-Track2[C].Big Island,Hawaii:2003.

[9]宋依群,倪以信,侯志俭,等,基于猜测供给函数均衡的发电公司策略行为[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3,27(13).

微观市场营销环境 篇9

当前, 不可再生资源日益枯竭, 木材以其固有的固碳、可再生和调节室内环境等天然属性对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显著贡献。用短切碳纤维与木质纤维复合的纤维板结合了碳纤维的优点, 不仅赋予了复合材料良好的导电性, 而且对传统中密度纤维板的力学性能起到了很好的补充与改善。在大力提倡智能环保建筑的今天, 开发高附加值、高性能的功能型复合材料己经成为碳纤维增强木质复合材料 (CFRW, Carbon Fiber Reinforced Wood) 发展的必然趋势。力学性能是复合材料的基础性能, 只有对其进行了深入的认识与掌握才能在更深的层次、更广的方面应用好复合材料, 发挥出复合材料的优越性。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 对复合材料及其结构的力学性能表征的研究需求日趋迫切, 通过对材料微观结构的模型化弄清材料的宏观力学性能, 进行材料的虚拟设计与选材, 既具有重要的基础研究意义, 也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1]。有限元方法在力学分析方面有很大的突破, 运用有限元方法在ANSYS环境下使其微观结构模型化, 能够对其性能进行更好的分析以及直观的了解。本文以短切碳纤维增强木质导电复合材料为研究对象, 研究基于有限元方法的复合材料力学性能ANSYS环境下的建模仿真预测, 实现复合材料微观与宏观的有效关联, 从而为功能型木质复合材料的开发制备提供提供基础性能可靠设计的保障。

1 ANSYS环境下的有限元分析

有限元法的基本思路就是将复杂的结构看成由有限个单元仅在结点处连接的整体, 首先对每一个单元分析其特性, 建立相关物理量之间的相互联系;然后, 依据单元之间的联系, 再将各单元组装成整体, 从而获得整体特性方程, 再应用方程相应的解法, 即可完成整个问题的分析[2]。有限元的分析一般都借助于一些有限元软件, 然而国际上著名的通用有限元软件有几十种, 本文采用ANSYS10.0进行复合材料的建模仿真研究。

ANSYS10.0软件主要包括前处理模块、分析计算模块和后处理模块3个部分。启动ANSYS图形用户界面, 从主菜单就可以进入各处理模块[3]。

1) 前处理模块主要有三部分内容:参数定义、实体建模和网格划分。

参数定义:主要包括定义单位制、单元类型、材料模型和材料特性参数、几何参数等。

实体建模:根据用户对模型的需要, ANSYS软件主要有两种建模方法, 即自顶向下与自底向上。自顶向下建模时, 由用户定义模型的高级图元, 其他相关参数由程序自动定义;自底向上建模时, 则有用户从最低级的图元依次向上定义各参数并构造模型。

网格划分:ANSYS软件包含了多种网格划分方法, 如:延伸划分、映像划分、自由划分等, 能够很方便的对单元的形状、大小进行控制。

2) 求解模块: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定义分析类型、分析选项、载荷数据等, 然后进行有限元的求解过程, 最后获取分析的结果。ANSYS软件提供的分析类型有很多种, 如:结构静力分析、结构动力分析、结构非线性分析、动力学分析、热力学分析等[4]。

3) 后处理模块:观察由求解模块获得的分析结果。若需要观察以图形形式显示和输出的结果, 可利用ANSYS软件提供的通用后处理模块POST1, 若需要通过绘制曲线或裂变查看一个时间段中的结果, 则可以利用ANSYS提供的时间历程后处理模块POST26。

运用ANSYS环境下的有限元分析方法能够将复合材料的结构进行模型化分析, 在微观环境下对复合材料各方面的性能进行测试及研究。

2 实验方法及数据测试

2.1 实验方法

本实验运用短切碳纤维、木质纤维、脲醛胶粘剂、异氰酸树脂胶、固化剂等原材料通过搅拌机、预压机、热压机 (如图1所示) 制备出不同碳纤维掺杂比例的复合材料。

首先按照常规中密度纤维板的制板工艺对木质纤维施加脲醛树脂胶, 然后按照设定的质量比, 将短切碳纤维先与异氰酸酯均匀混合, 再加入拌胶木质纤维混合, 直至混合均匀后进行铺装。一部分复合板采用贴面热压混合的复合方式, 贴面碳纤维与木质纤维质量比例分别为单面1:1、单面2:1、单面3;1、双面1:1、双面2:1、双面3:1;另一部分复合板采用体混合的复合方式, 其混合碳纤维掺杂比例分别为:10%, 20%, 30%, 40%和50%。

2.2 数据测试

先将制作好的复合纤维板放在恒温恒湿箱中, 温度设置为室内常温20℃左右, 湿度设置为65%左右, 放置到质量恒定为止。再利用游标卡尺测量试件的尺寸, 即宽度和厚度, 宽度在试件边界中心处测量, 厚度在试件几何中心处测量, 精确到0.01mm。调节万能力学试验机 (如图2所示) 使得两支座跨距为试件厚度的20倍, 测定弹性模量, 测得的部分数据如表1所示。

弹性模量是指物体所受的应力与在此应力下产生的应变之比, 试验中弹性模量值按式 (1) 计算, 精确至0.1MPa:

式中:bE为试件的弹性模量, MPa;

l为两支座间距离, mm;

h为试件厚度, mm;

(f为在载荷-变形图中内力的增加量, N;

s为在力21f-f区间时间变形量, mm。

从实验数据可以看出在木质纤维中施加短切碳纤维后的复合材料的弹性模量比单纯木质纤维板的弹性模量有了显著的增加, 单表面板的弹性模量总体比双表面板的弹性模量大, 而混合板的弹性模量总体和双表面板差不多;对于单表面板不同的混合比例弹性模量随着碳纤维比例的增大而下降, 双表面板中碳纤维混合比例越大弹性模量越大, 尤其在3:1处变化比较明显, 混合板随着混合比例的增大弹性模量逐渐变大, MDF复合板的弹性模量符合国家规定的标准中密度纤维板力学性能。

3 基于有限元的力学性能微观建模仿真

早期有限元建模方式采用脱机方式 (如SAP5) , 但这种方式输入工作量很大还很容易出现输入错误, 因此现在很多有限元分析软件都采用了自动分网功能, 使得建模过程主要在计算机上通过人机交互方式进行。

在进行建模之前首先对分析对象的形状、尺寸、应力和变形的大致规律等进行分析;然后根据对象的具体特征对形状和大小进行必要的简化、变化和处理, 以适应有限元分析的特点;再根据结构的类型、精度要求、应力和形变特点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 进行单元的选择与单元特性定义;最后进行网格的划分并定义正确的边界条件。

按照以上步骤, 对短切碳纤维木质复合材料力学性能进行模型的建立。然而在实际中碳纤维复合材料中的纤维是随机分布的, 对复合材料进行微观力学分析时为简化研究过程, 假设碳纤维是按照一定的规则分布, 并将其分为若干个子块, 如图3所示。再细分将每个子块分为若干个线性四面体, 每个线性四面体与元有四个节点并且每个节点有三个自由度, 如图4所示。

运用ANSYS10.0软件对复合材料进行模型的建立, 首先设定碳纤维与木纤维材料的属性, 碳纤维选择Solid 45单元类型, 碳纤维材料属性EX=1.8×105, PRXY=0.28, ALPX=7.5×103和木纤维基体材料单元选用Solid185, 材料属性EX=4×103, PRXY=0.33, ALPX=23.6×10-6, Yield Stress=140, Tang Mod=7×103;然后在ANSYS中建立有限元实体模型并进行布尔操作, 划分有限元网格, 如图5所示。再在Current LS中进行求解, 获取各方向的应力云图, 如图6所示, 并查看各方向的应力分量和等效应力, 通过建立的模型对力学性能进行分析[5]。

在进行弹性模量分析时采用三角单元模型, 运用自适应网格划分方法, 如图7所示, 首先根据力学性能试验所需的环境在ANSYS10.0软件中定义出模型的边界条件, 然后在复合板的几何中心位置施加一定的压力, 并在复合板的两端处施加支反力, 从图中可以看出在此力的作用下复合板的中间位置产生明显的应变, 如图8所示。

通过对不同碳纤维与木纤维配比的复合板进行力学实验并对其试验结果进行仿真, 对照每个仿真结果可以发现:碳纤维的加入明显改善了中密度板的性能, 对其施加同等的应力时, 短切碳纤维木质复合材料产生的应变远远小于普通中密度纤维板, 对比图9和图10可以看出贴面复合板的弹性模量在一定程度上优于体混合板的弹性模量。对短切碳纤维木质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建模实现了复合材料结构的模型化, 通过在软环境下从微观角度对模型进行各方面的研究, 得出了复合材料的宏观力学性能, 有效实现了复合材料宏观与微观的有效关联。

4 结论

基于有限元理论, 并应用ANSYS10.0软件进行复合材料微观模型的建立, 可以查看各方向的应力分量和等效应力, 进而实现对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的建模。本文主要对最能反映复合板力学性能的弹性模量位移进行了仿真分析, 通过对不同碳纤维含量以及不同混合方式的复合板的力学性能研究, 获得不同试件在静态弹性模量性能方面的直观表现, 从中可以看出碳纤维的加入明显增强了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并通过微观下不同碳纤维配比得的性能参数, 获得碳纤维对复合材料宏观力学性能的影响情况。通过对复合材料的建模仿真研究实现了结构的模型化, 能够在软环境下对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进行测试并不断调整, 为木质复合材料工艺设计及优化提供数字化依据。

参考文献

[1]曾黎明.功能复合材料及其应用[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7:13-15.

[2]王焕定, 焦兆平.有限单元法基础[M].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0.

[3]杜平安, 于亚婷, 甘娥忠.有限元-原理、建模及应用[M].2004.

[4]王瑞, 陈海霞, 王广峰.ANSYS有限元网格划分浅析[J].天津工业大学学报.

上一篇:大学生赛下一篇:七项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