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叙的线索

2024-09-18

记叙的线索(精选4篇)

记叙的线索 篇1

记叙文的线索是贯穿全文、将材料串连起来的一条主线, 把文章的各个部分联结成一个统一的整体。如果说丰富而生动的材料是一颗颗耀眼的珍珠, 那么线索就是将这些珍珠串连起来的彩线。清朝评论家刘熙载在《艺概》中说, “惟线索在手, 则错综变化, 为吾所施”, 可见线索的作用非同一般。记叙文的线索通常有以下几种。

一.时间。有些文章以时间的推移来组织材料, 通过时间的变化写出事件的发展、人物的变化, 以时间作为贯穿全文的线索。如《最后的常春藤叶》:十一月, 琼珊病倒——一天早晨, 琼珊病重;这天夜里, 贝尔曼画常春藤叶——第二天早晨, 琼珊病危, 贝尔曼生病———第三天天色刚明, 琼珊病情转好, 贝尔曼被送到医院———第四天, 琼珊脱离危险, 贝尔曼在医院去世。

二.地点。有些文章, 根据作者的构思、行文的需要, 以地点的转换来安排内容, 把地点作为叙事的线索。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写了两个地方:百草园和三味书屋。通过两个地方生活环境的不同, 表达出“我”的不同经历与感受。

三.人物。有的文章, 按人物动作行为的变化、思想性格的发展、人生历程的见闻等来组织材料, 以人物作为行文的线索。如《孔乙己》中, 鲁迅就以“我”的见闻为线索, 反映了孔乙己半生苦读不售, 恣睢沦落, 终至被丁举人打断了腿默默死去的悲剧, 揭示出科举制度对人性的扭曲残害。

四.实物。有些文章紧扣某一实物, 将各种人或事都集中到它的周围, 以此来展开故事情节。该实物在文中起点明中心的作用, 与情节的展开有着密切的联系。如《记一辆纺车》, 作者以“纺车”为线索, 通过回忆在延安时期使用纺车的经历, 描绘当年纺线比赛的欢快场面, 叙写了艰苦岁月中劳动生活的乐趣, 颂扬了抗日军民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五.事件。可以只写一事, 详细地写出事件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等几部分, 由此表达文章的主题;也可以详略得当地写几件事情, 来表现人物某些方面的精神和品质。如《武松打虎》就以“武松打虎”一事为线索展开情节:开端———店小二因山上有虎不让武松多喝酒, 但武松执意喝了十八碗;发展———武松不听店小二劝告夜走山路, 高潮——武松在山上打虎, 结局———武松下山遇假虎。通过对这一完整事件的详细叙述, 一个胆大心细、武艺高强的武松就栩栩如生地出现在我们眼前了。

六.感情。文章是表达作者情感的。有的文章没有中心事件, 也没有具体的故事情节, 就要以作者的思想感情为线索;有的文章, 有中心事件, 也有具体的故事情节, 在写作时也可以以人物的感情为线索。如《我的叔叔于勒》一文就以菲利普夫妇对于勒的感情变化为线索组织材料:因于勒花光家产带来的憎恶———因于勒信中所写的富裕勾起的期待———因卖牡蛎人貌似于勒产生的怀疑———因确认于勒身份引起的憎恶, 通过情感的变化, 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纯粹的金钱关系”这一主题。

文章的线索选定后, 常借助以下三种方法展开。

一.借助描写。描写, 就是用生动形象的语言, 对人物、事件、景物的存在与变化的具体状态作精细的描绘、摹写, 给读者以身临其境的感觉。如冰心的散文《笑》, 以人的表情“笑”为线索, 借助对不同人物的笑的描写加以展开。文章分别描写了三种笑:墙上画中安琪儿的笑――圣洁的笑;古道边小男孩的笑――天真的笑;海边茅屋老妇人的笑――安详的笑。全文线索清晰, 主旨鲜明。

二.借助细节。细节是指生活中的细微而又具体的典型情节, 它是塑造人物, 表达主题的重要手段。如陈运松的《妈妈喜欢吃鱼头》, 以“妈妈喜欢吃鱼头”为线索, 借助细节加以展开。作者分别写了三代人吃鱼头的生活细节:“她总是说‘妈妈喜欢吃鱼头’”, “外婆说‘你忘啦?妈妈最喜欢吃鱼头。’”, “妻说‘乖孩子, 妈妈喜欢吃鱼头’。”用三个相似的细节, 表达出同样的舐犊之情。

三.借助联想。联想是人们根据事物之间的某种联系, 由一事物想到另一有关事物的思维过程。它是架设在某一事物和其他与之相似、相反或有某种联系的事物之间的桥梁。如车旅作家吴颢的《离家时分》, 作者围绕“离家时母亲为我送行的距离, 在一次次缩短”这一线索, 联想到“23年前第一次探家”、“再次探家”、“母亲摔伤探家”、“春节探家”等几次“我”离开时母亲为“我”送行的情景来展开思路, 进行具体的描写, 使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了一份独特而具体的母爱。

如何契领记叙类文章的线索 篇2

一、物线

物线是指将具体的物品作为文章记叙和描述的线索。记物为主的记叙文或者以物喻人的文章常常以物线贯穿。

龚自珍《病梅馆记》,以梅喻人,病梅象征旧中国被统治者肆意摧残的各种人才。作者由病梅催人泪下的苦况和艰难处境,写到决心疗梅以拯救人才,抖擞国威的坚定意志和勇敢行为,体现了一位爱国者的深沉的民族忧愤和赤子之心,令人肃然起敬。文章以梅贯通文脉,句句写梅,实际上是句句写人,字字饱含丰富的意绪和情志,它与《己亥杂诗》比照参读,可以更深一层地领会线索的深邃内涵。

莫泊桑的《项链》则是以项链为线索,生动而引人入胜地记述了借项链、丢项链、寻项链、赔项链,直至后来明白是假项链的一系列曲折起伏、扣人心弦的故事情节,深刻揭示了以马蒂尔德·路瓦栽夫人为代表的小资产阶级的十足的虚荣心,从而巧妙而有力地揭示了小说的主题,耐人寻味。

二、事线

事线是指文章的中心事件,中心事件常作为记叙文的主线来贯穿全文。

如吴伯箫的《猎户》就是以“寻找打豹英雄董昆”这一中心事件来结构全文的,甚至在篇幅上还占有优势,但事件最终还是为了突出董昆这个人物形象。写尚二叔和百中老人只是一种侧面烘托,所谓烘云而托月,以次佐主,以侧写正,中心还是非常突出的。

又如《为了六十一个阶级弟兄》就是以寻找和运送特效药这一中心事件为线索辐射式地组织多方面的材料。采用这种线索来组材和结构故事,可以突出材料的集中性、典型性、统一性,避免松散和堆砌,体现主题思想的单一性、深刻性、明确性。

三、人线

人线是以作品刻画的某一人物为线索。人物可以是主人公,也可以是非主人公。若是非主人公,则一定是故事的见证人或叙述者。这里的情况较为复杂,需要做出细致的艺术分析和判断。

鲁迅的小说《祝福》以“我”的见闻作为线索,而主人公是祥林嫂。小说的基本情节是围绕祥林嫂的悲惨遭遇展开的。小说采用倒叙笔法,先写“我”见到了已经沦为乞丐的祥林嫂,同她作了关于灵魂有无的谈话,后写第二天听到她已悲惨死去的消息,交代了故事的结局。接着追叙了“我”先前所见所闻的她的半生事迹的片断——整个故事情节从头到尾都用“我”的见闻这根线索贯穿起来。小说开头写“我”与鲁四老爷的见面,第二段介绍鲁镇年终祝福的习俗,开头与结尾的景物描绘、气氛渲染等内容是作者为展开情节而铺陈的特定环境,是非情节因素。但这些非情节因素,也是以“我”的见闻为线索串连起来的。

由此可见,在包含非情节因素的叙事性作品中,线索不仅贯穿于整个情节的发展过程,也贯穿于情节因素之中,且把情节因素与非情节因素有机地联系在一起,起到结构全文的作用。如《一件小事》中的“我”,不仅是线索,也是故事情节的参与者,是情节因素。

叙事性作品中以“我”作为线索,通过“我”的所见所闻来叙述故事,固然一线贯通,脉络分明,条理清晰,但更主要的是可以增强故事的真实性,加深艺术感染力。

四、情线

情线是指具有强烈感情色彩的散文,尤其是抒情浓烈的散文,常以作者思想感情的变化贯通全文。例如,峻青的《雄关赋》,是以爱国主义即对祖国的信念这根红线,把作者儿时想象中的雄关、眼前壮伟的雄关和心中信念的雄关贯穿起来,使分散的材料构成结构严谨的艺术整体,奏出一曲撼人心魄的激越的爱国主义乐章。又如,鲁迅《记念刘和珍君》一文,是以作者痛悼烈士、憎恨反动政府的强烈悲与愤、爱憎交织的思想感情为线索的艺术精品。

五、时线

时线是指以时间先后为贯穿全文材料的线索,采用这种线索,能把事物的发展过程、各阶段发展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勾勒得一清二楚,从时限上显示文章结构的序列性、发展性、阶段性、条理性及变化情状。夏衍《包身工》以包身工一天的活动,即从早到晚的受虐情况为线索,实际上也是以时序为线索组材和安排事件。

六、地线

地线是指以空间地点转换为贯穿全文的线索。冰心的《小桔灯》是按地点转换来记叙和描写的。有的文章中,时线和地线相重合。如李健吾的《雨中登泰山》,是根据作者在雨中登山的行踪转换,亦即游山的时间推移为记叙线索的,而作者的行踪即是观察点的不断变化,这样地点转换和时间推移是契合在一起的。

记叙文的线索和结构顺序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不能混为一谈,虽然二者之间并不是没有联系的。结构顺序是指材料形成故事情节的发展次序,但它不一定是线索。如前所述,有些游记性散文,线索常常根据作者游览的行踪来确定,而作者行踪的变化又总是与时间的推移、空间位置的变换相一致。这种情况下,线索和结构顺序相重合。

有些记叙文特别是小说,常有两条线索,即所谓双线和复线、主线和副线、明线和暗线、实线和虚线。叶圣陶的《夜》,明写、详写、实写老妇人的恐惧、悲伤、愤怒以及决心承担起第二次做母亲的责任,记叙老妇人要把大男培育成人,为牺牲的父母、为老百姓报仇的思想发展演变过程,刻画了其由普通家庭妇女成长为革命母亲的动人形象;暗写、虚写女儿女婿为革命而献身,这一内容写得很简略;明线、主线的详写,主要是为了突出人物性格和主题,暗线和副线往往虚写略写,目的是不喧宾夺主,围绕主线展开并为主线服务。暗线、副线可全文贯穿或局部点缀。

显示线索的表征一般来讲可以是某个词语,可以是贯通文脉的强烈议论或抒情,也可以是具有特定含义的某个事物,还可以是文章标题。如契诃夫的《装在套子里的人》,描写主人公别里科夫从外表、言论、穿着到居室、生活习惯以及思维方式,无一不是套子式的,即腐朽、保守、落后、扼杀新生事物的沙俄专制主义的枷锁套子的化身,套子就成了小说的线索。

总之,掌握有关线索的文学知识,熟悉寻找线索、分析线索的艺术手段,对提高学生的阅读、写作、分析、理解、辨别、比较等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文体阅读能力二·辨析记叙线索 篇3

记叙文在组织材料时, 无论运用哪一种记叙方式, 都必须将材料构成一个有机整体, 因此优秀的记叙文都有一条清晰的线索。或者以时间的转移、空间的变换、思想感情的发展为记叙线索, 或以具体的问题、物品贯穿全文。阅读时抓住了统领全篇的线索, 就能对文章的结构条理有一个清楚的认识。因此, 把握记叙的线索也是记叙文阅读的一个重要方面。

线索就其性质来讲就是联结材料的或明或暗的纽带, 其作用就是使材料统一, 结构严谨, 便于文章内容的表达。因此, 线索也就是作者写作思路在文章中的体现。阅读记叙文, 必须揣测作者的思路, 准确地把握文章的线索。可以作线索的事物是多种多样的, 大致分六类, 简称为:物线、事线、人线、情线、时线、地线。线索在语言上往往是有标志的。有的题目本身就是线索, 有的是采用某个词语从头到尾反复出现的办法来显示, 有的是通过议论、抒情等方式来显示。

要想准确地把握记叙的线索, 首先要吃透原文, 弄清人物之间的关系和事件的来龙去脉。在此基础上, 分析各个材料之间的联系, 揣测这些材料是凭借什么联系在一起的。弄清了材料的有机联系, 也就是找到了文章的线索。

布鞋

厉彦林

(1) 世上鞋的品种、样式、颜色应有尽有, 令人眼花缭乱, 但让我久久难以忘怀的, 还是童年、青年时代的布鞋。

(2) 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 故乡的大人、孩子穿的都是布鞋。衣服旧得实在没法穿了, 就把补丁一层层拆开, 把有用的地方剪成一块块的碎布料。家家都有针线笸箩, 里边装满了剪裁缝补衣裳剩下的布片或布条, 我们这里叫“铺衬”。那铺衬五颜六色, 薄厚不一, 颜色不一, 新旧不一。铺衬积攒多了, 就选个太阳毒的日子, 把面板或木锅盖或木饭桌支在院子里, 用铁锅调出热气蒸腾的糨糊, 把新一些的布料和旧一些的布料错开, 将厚一些的和薄一些的摊均匀, 将碎布条一块块、一层层粘起来, 在太阳底下晒上几个小时, 就成了硬邦邦的袼褙。如果赶上阴雨天, 就拿到热炕上或火炉上或热锅里烘烤, 那袼褙成色也不差。做鞋前, 先找村里的巧媳妇, 按脚大小, 照着棉鞋或单鞋样式, 先在纸上剪出鞋样子, 然后把这纸鞋样缝在袼褙上, 刷刷几下就剪出鞋底、鞋帮, 然后就可以做鞋了。

(3) 那时乡下孩子很少有鞋穿, 谁能穿上娘做的新布鞋, 准会挺胸阔步, 炫耀一番。我娘一生勤劳, 做一手好针线活。春天, 为我做一双或圆口或方口的布鞋;冬天, 为我缝一双黑粗布甚至黑条绒的厚棉鞋。看娘做鞋, 是我童年记忆里最为鲜亮的风景。纳鞋底是既细致又累人的活儿。娘总要用一块布包着鞋底纳, 想方设法不把鞋两侧的白布弄脏。夜深人静时, 娘坐着小方凳, 弯腰弓背, 一手攥住鞋底, 一手用力拽针线, 指掌间力气用得大、用得均匀, 纳出的鞋底平整结实, 耐穿。那动作, 轻松自如, 透出一种娴熟、优雅之美。那针线密密匝匝, 稀疏得当, 松紧适中, 大小一致, 煞是好看。纳鞋底的时间长了, 手指会酸痛, 眼睛会发花。有时娘手指麻木了, 一不小心就会扎着手指。看到娘滴血的手指, 我很心疼, 便安慰娘道:“等我长大了, 挣钱买鞋穿, 你就不用吃这苦了。”娘微笑着说:“等你长大了, 有媳妇做鞋了, 我就省心了。”望着鞋上密密匝匝的小针脚和娘那疲倦的眼睛, 我激动不已。多少次我听着油灯芯热爆的噼里啪啦声, 那熟悉的麻线抽动的嗤嗤声, 渐渐进入温柔缥缈的梦乡。

(4) 娘做的布鞋伴我度过了艰苦的学习生涯。娘经常笑着说:“孩子咱可要听话、争气, 咱不和人家比吃比穿, 咱得跟人家比学习。识字多了, 才有出息, 才不愁没鞋穿。”后来, 我准备进县城读书了。多少个夜晚, 灯光摇曳, 娘把纳鞋底的绳扯得很紧, 牢牢地、细细地把所有关爱都纳进了鞋底。入校时我拿出自己的布鞋, 将鞋面贴在脸上, 那软软的绒毛仿佛儿时娘的抚摸, 似乎又看到了娘那期待的目光。我们这些年龄不大就离家的孩子, 记忆中娘的一喜一怒、一举一动都成了美好的回忆。

(5) 如今城市人穿布鞋已逐渐成为时尚。穿惯皮鞋的都市人, 开始与布鞋有了缘分。无论身在何处, 有一双布鞋, 一双包含亲人惦记和祝福的布鞋, 就学会了感恩, 尽管踩着纵横交错的路, 有黑暗、有泥泞、有坎坷、有暴雨, 可人生的路不会错、不会斜, 心中总是洒满春风、阳光、幸福和欢乐。

(摘自《人民日报》2009年4月25日, 有改动) 【阅读训练】

1.文章以___________为线索, 通过对_________的回忆, 表达了对__________之情。

2.请从第 (3) 段中找出具体表现“我娘做一手好针线活”的句子, 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认真品味文中第 (4) 段加线句子, 说说这句话表现了母亲怎样的特点。

多少个夜晚, 灯光摇曳, 娘把纳鞋底的绳扯得很紧, 牢牢地、细细地把所有关爱都纳进了鞋底。

4.联系上下文, 说说你对下面句中加点字“贴”的理解。

入校时我拿出自己的布鞋, 将鞋面贴4在脸上, 那软软的绒毛仿佛儿时娘的抚摸, 似乎又看到了娘那期待的目光。

5.如果删去最后一段, 文章就会逊色不少, 请谈谈本段在文中所起的作用。

(选自2009年湖北襄樊中考语文试卷)

【解题要点】

一双布鞋反映了时代的变迁, 也寄托了作者对母亲的深切怀念之情。这篇叙事散文, 以布鞋为线索, 通过对母亲为我做布鞋往事的回忆, 表达了对母亲的怀念、感激之情。文后试题涉及线索辨析、内容概括、情感体验、词句理解等知识和能力的考查。

第1题, 此题以填空的形式考查了学生对本文的线索辨析、内容概括、情感体验等方面的能力。参考答案:布鞋;母亲为我做布鞋往事 (或“布鞋”“母亲为我做的布鞋”) ;对母亲的怀念、感激。

第2题, 考查的是信息提取能力。答题时首先要读懂题干明确试题的要求, 其次要根据题干要求到第 (3) 段中寻找相关语句。参考答案:纳出的鞋底平整结实, 耐穿。那针线密密匝匝, 稀疏得当, 松紧适中, 大小一致, 煞是好看。

第3题, 此题考查的是对关键语句的理解, 理解语句要结合具体的语境, 还要注意题干中的要写出这句话所表现的母亲的特点的要求。参考答案:勤劳 (舍得吃苦) 、细心、认真、关爱 (疼爱、爱护) 孩子。

第4题, 此题考查的是对词语含义及表达效果的理解分析。对“贴”的理解, 不能仅从字面理解其含义, 要结合具体的语境及作者的情感进行思考分析。参考答案:这一动词生动形象 (传神) 地表现了我对母亲关爱的感激之情, 十分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布鞋。或“深感母亲做鞋的艰辛, 深感布鞋的珍贵”。或“表现对母亲的惦记 (惦念、怀念、想念、依恋) 之情”。

中考记叙文阅读指导之线索 篇4

【阅读目标】

1.把握记叙文的线索及其种类。2.理解线索在一篇文章中所起的作用。

【概念阐释】

线索是贯串文章始终的脉络,是记叙文布局的重要手段。作者通过线索使文章的人物、事件、场面、环境、细节等有机地组织在一起,使文章条理清楚,层次清晰。

【阅读指导】

记叙文的线索多种多样。人物、事件、感情变化、地点的转换等都可成为文章的线索。下面就介绍几种常见的记叙文的线索。

一、以人物为线索。文中人物可以是文章的主人公,也可以是整个事件的见证人或经历者。这个人物是作者特意安排的一条眼线,是连缀故事情节的必要人物。如《最后一课》一文,就是以小弗郎士的见闻和感受为线索。以人物为线索的作品往往具有较强的真实感,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

二、以事件为线索。全文紧紧扣住某一事件,逐层深入。如《羚羊木雕》一文,文章以羚羊木雕为线索,由开始父母对羚羊木雕下落的追问,引出羚羊木雕来历的不平凡及其珍贵,从而回忆和万芳友谊的真挚并互赠礼物的经过,引起读者的思考:两代人应该怎样相处?友谊与金钱孰重孰轻?

三、以情感为线索。全文围绕某种情感组织文章,完成对主题的表达。如《春》一文,就是以作者的感情发展为线索,即“盼春—绘春—赞春”。文章开头“盼望着,盼望着”写出了作者对春天的盼望之情;中间的段落则是对春天美景的具体描绘;结尾“春天像小姑娘„„领着我们上前去”表达的是作者对春天的赞美之情。

四、以时间为线索。如《走一步,再走一步》一文,“那是费城七月里一个闷热的日子”“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暮色开始四合”“暮色苍茫,天上出现了星星”等,文章用时间脉络串联起了整个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最后从事件中感悟出深刻的人生哲理。

五、以中心事件为线索。如《皇帝的新装》一文,文中的线索是:皇帝“爱新装—做新装—看新装—穿新装—展新装”这一中心事件。

【即学即练】

阅读下文,回答文后各题。

一次温暖贴心的流浪

马 德

那年,他坐上南下的火车。车过黄河的时候,已近黄昏。他从车窗望去,在夕阳的照耀下,黄河波光黯淡,弥散着无边的落寞。他有些伤心,颓然坐在那里,一言不发。

“小伙子,你去哪里?”对面座上,一个中年男人,白净的衬衫,白净的面庞,就连这笑眯眯的问话,也泛着动人的白净。“我哪里也不去。”他冷淡而不合逻辑地应了一声。男人笑笑,说:“你要是出来玩的话,我们不妨结伴走。”他苦笑了一下,没有说什么。是的,这次从家里跑出来,他也不知道要到哪里去。按说,高三了,也快高考了,他不该这样。可是,那个家,他实在不愿待下去了。父母离异后,他跟着父亲。父亲喝醉后,不是骂他就是打他。父亲说,看到他,就想起了他的母亲,于是,父亲就把所有的气都撒在了他身上。

他出来,就不想回去了。去哪里,他不知道;能到哪里,他也不知道。买完车票后,他的口袋里已经没剩多少钱了。按照他的想法,他就这样流浪下去,哪怕沦为一个乞丐。因为,他对生活已经不抱任何希望了。对面的男人并没有因为他的无礼而生气,男人拿出面包和火腿肠,说:“吃吧,我带了不少呢。”说完,不由分说塞给了他。他没有推却,他知道,既然流浪了,没必要那么客气。

“兄弟,”男人突然神色有些暗淡,说,“这段日子,我的心情很不好,和单位的领导吵了一架,就跑出来了。我也不知道要到哪里去。如果你也是出来玩的话,我想和你结个伴„„”

男人的话一下子拉近了与他的距离。“大哥,我也是从家里跑出来的。我和你一起走。”两个落难的人,一下子走到了一起。之后他们游览了西湖、钱塘江、黄山。十多天的相处,他敞开了心扉,把所有不幸遭遇都告诉了男人。男人很同情他,同时也抚慰他,鼓励他,让他重新燃起了对生活和人生的希望。

如果后来他没有考上大学,如果他没有到那所高校任教。也许,男人只是他生命中的一个过客。他到那所学校后,惊奇地发现,男人竟然也在那儿任教,姓王,是中文系的教授。

久别重逢,他们又聊起几年前的事。原来,他从家跑出来的那天,王教授正好去北京出差回来。“当时,我发现你有些不对劲,就决定帮帮你。至于我的故事,那是临时编的,只是想让你相信我。”他吃惊地说:“你是怎么看出我的情况来的?”“从你凌乱的衣着、黯然的神色、恍惚的眼神中,最主要的是靠我的直觉。”王教授又是一笑,就像几年前他们初次见面时那样,纯净、恬淡,充满着人性的善与美。

“你的直觉?”“是的,我的直觉。因为,我年轻的时候,也有过和你一样的遭遇。在路上,一位婆婆收留了我,给了我爱与温暖,才使我走到了今天。所以,当我试探出你果真是从家里跑出来之后,就决心把你从人生的困境中拉出来。”

那次离家,实在是一次危险的流浪。然而,正是这次流浪,让他遇到了王教授,(选自《做人与处世》2009年第5期)

1.请写出本文的行文线索。

2.作者为什么称那次流浪为“一次温暖贴心的流浪”?

3.你认为王教授是一个怎样的人?

上一篇:常态混凝土下一篇:运行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