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质与作用

2024-05-23

性质与作用(精选9篇)

性质与作用 篇1

引言

20世纪70年代, 西方翻译研究逐渐由传统的翻译规范研究转向描述翻译研究, 这是一个意义重大的转变。描述性翻译研究避免了由于规范性的翻译标准而造成的概念上的困惑以及无止休的争论, 将翻译置于译入语社会文化背景下进行考察, 极大地丰富了翻译的概念。执教于以色列特拉维夫大学的吉迪恩·图里是描述翻译学派的代表人物。在《翻译中规范的性质与作用》一文中, 图里分析了“规则 (rules) ”“规范 (norms) ”和“特异倾向 (idiosyncrasies) ”的区别, 本文围绕图里翻译规范论的产生、发展及主要内容进行探讨, 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其意义与局限性, 期望能对翻译理论的研究有所启示。

一、图里翻译规范论的理论来源和主要思想

埃文·佐哈尔的“多元系统理论”将社会符号置于相互影响的多元系统中, 为翻译研究开辟了一条描述性和系统性的新途径。自此以后, 西方译学研究从理论阐述向文本描述转移。到图里对翻译进行描述研究时, 这种研究范式得以进一步完善。图里的描述翻译学特别强调研究两种不同系统中作家、作品、读者及其文学翻译规范之间的关系, 对源语和目的语的语用和接受关系, 甚至包括出版发行等社会要素之间的关系进行探讨。在《翻译中规范的性质与作用》一文中, 图里分析了规则、规范和特异倾向的区别并指出翻译是受到社会文化规范限制的活动, 其社会、文化特点使之不同程度地受到多种因素限制。翻译规范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译者们在两种不同语言、文化、篇章传统规范之间取舍的产物。在翻译过程中, 翻译者可受原文及其规范支配, 也可受目标语中使用的规范支配。

1. 在翻译规范的来源上:

图里的翻译规范产生于对同一原文在不同历史时期由不同译者翻译的文本所进行的比较研究, 而翻译规范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翻译活动和翻译产品在目标文化中的地位。这就意味着不同的历史时期对翻译有不同的界定, 反映出译者优先考虑的因素以及影响翻译过程的潜意识因素。由于规范决定了译者的抉择, 因而也就决定了翻译文本与原文文本的关系, 而这种关系又决定了某一阶段翻译活动的总体观念, 即特定文本库的总体观念。如此一来, 也就为探索翻译行为的基本规律创造了条件。正如图里所言:“描述研究积累起来的发现应该可以形成一系列连贯的规律, 这些规律可以确定与翻译有关的种种变体之间的内在联系。”这即是说, 发现翻译规范只是一个阶段性的目标, 描述翻译研究的最终目标是要探索翻译的规律。

2. 在翻译实践中:

图里认为“规范制约所有种类的翻译, 这并不是说用完全相同的规范约束它们, 而且, 规范能运用于翻译活动的任何阶段, 能反映在翻译产品的每一层面”。他认为, 译者通常受到两类规范的制约:首先, 预先规范决定译者对翻译的总体倾向, 即倾向于原文本还是倾向于译文文化的读者习惯。具体讲就是决定待译文本的选择, 即翻译政策。预先规范主要关注“翻译方针和翻译的直接性”。而翻译的直接性则是指翻译是不是通过某种媒介语言完成的。其次, 操作规范制约实际翻译活动中的抉择。下面又细分为:矩阵规范, 即在宏观结构上制约翻译的原则;文本规范, 抉择过程的不断进行所采取的具体操作规范将决定译者的选择。图里还提出, 预先规范是其他具体规范的统领, 在“逻辑上和时序上优先于操作规范”。

3. 在翻译规范的建立上:

图里指出, 翻译规范的建立需通过两个主要途径:“篇章和篇章外”。译文篇章本身是各种翻译规范的集中体现, 是分析各种规范的资料总库, 是多种多样的规范之源泉。篇章外是集半理论性或评论性的观点为一体, 如翻译的规定性理论和译者、编辑、出版人以及翻译活动所涉及人员对个别作品, 译者或翻译“流派”的评介等。翻译规范来自于篇章是因为规范不是直观的, 人们实际观察到的并不是规范本身而是受规范制约的行为。规范本身并不是显性的, 它们隐含在译文篇章之中。来自于篇章外的规范性的看法、观点也是规范的来源之一, 但它有可能不够全面或带有偏见, 必须慎重对待。要力图识别它们反映的文化格局。要对各种不同规范性看法进行相互比较, 分析它们与实际翻译行为所展示的模式之间的冲突, 从而寻找到对翻译实践具有普遍意义的规范。

二、图里翻译规范论的贡献与不足

图里研究的目的不在于制定出一整套的翻译规范来制约译者, 而是通过对大量译本的研究, 探求译者在翻译过程中所遵循的普遍规范。因为在多数情况下, 规范要通过不断学习, 知识的不断积累, 从而总结出被大家普遍接受的规范和准则。图里翻译规范论既是描述性的, 又是以目标语为指向的。这种描述性的翻译规范论述使研究者得以客观、全面地看待翻译, 而不必拘泥于忠实完美的理想, 从而使翻译研究超越了传统译论的局限性, 并获得了广阔的发展空间。描述性的翻译规范论通过对翻译规范认识的不断积累, 可以系统地陈述可能的翻译方式, 最终得出翻译的普遍规律。

也有些学者对图里的翻译规范论提出异议。

首先, 他们认为图里的翻译规范论束缚了译者的主体性和创造性的发挥。他们指出, 译者并不是一个没有思想的机器人, 而是一个活生生的能动主体。翻译时, 他受到社会因素影响, 不论是选取翻译材料, 还是选取翻译策略, 他们都受主体性的影响。图里的翻译规范论是以埃文·佐哈尔的多元系统理论为框架, 把翻译规范的研究置于目标语文化系统之下, 所以译文常是译入语文学的源泉, 也就是倾向于异化。这样译文则会模仿译入语文学中主导类型业已确立的传统规范, 甚至死守原创文学已经放弃的旧规范, 成为主要的保守因素, 也就是倾向于归化。译者的能动性在这里似乎完全可以忽略了。由此可见, 在描述翻译研究那里, 译者往往只是目的语社会文化因素借以操纵译文的媒介而已, 其自身的创造性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然而, 译者翻译策略的选择虽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客观文化因素的制约, 但最终还是取决于译者本人。

其次, 图里提出的翻译规范论是描述性的, 而翻译标准本身的描述性质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所以, 用描述方法总结出的理论或标准也会受到一定的限制。如在没有雪的语言里, 人们可能不理解白如雪是什么意思, 那么换成白如霜或白鹭毛等保持交际功能未尝不可。但若换成科技文章或医学文章, 再去依照交际原则进行转换肯定是行不通的。这也就说明任何准则都有其特定的适用范围, 寻求“放之四海皆准”的理论本身就是不现实的, 是错误的。对这一目标所作的任何努力也都是徒劳的。韦努蒂提出, “翻译研究永远都不可能仅仅是描述性的, 仅仅是将翻译作为文化史或是文化批评的研究课题这一举措, 就已经是对翻译在当前文化等级制度中边缘地位的一种反抗, 而对一段特定历史时期中课题的选择总是会与当前的文化需求有关”。

但图里的翻译规范研究和他的描述性研究方法, 对翻译研究具有深远的影响。继图里之后, 赫曼斯和切斯特曼在翻译规范上也颇有建树。切斯特曼是赫尔辛基大学的学者, 他的翻译规范论是对图里描述性翻译规范研究的拓展和深化。他认为, 翻译规范是由翻译理念因子演变而来, 提出了社会规范、道德规范和技术规范。赫曼斯吸收了图里规范研究的积极成果后, 系统分析了规范的规定性和由规范概念顺理成章地推导出抛弃对等概念的合理性。由此可见, 图里的翻译规范论在翻译研究史上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根茨勒将图里的翻译规范论的贡献归纳为4个方面:“第一, 抛弃了一对一的对应概念, 否定了文学或语言学意义上的等值的可能性 (除非偶然因素使然) ;第二, 引入目标文化系统的文学趋向对译文的影响;第三, 动摇了原始信息具有固定同一性的想法;第四, 在相互作用的文化系统中, 原语和译文统一于符号学网络”。

三、结束语

尽管图里的翻译规范研究存在不足之处, 但以图里为代表的翻译规范论在翻译研究上的作用是显著的。他把翻译纳入到一个宏观的社会文化语境进行研究, 使翻译研究从传统的对文本进行孤立的、静态的对比中解放出来。并尝试在社会文化的大背景下研究翻译的多维性质, 使译者的策略和一些翻译现象得到了合理的解释。上世纪80年代以来, 许多中外学者把翻译规范应用到译本的分析中, 也有人把它应用到专业术语的翻译中去, 解决了不少问题。总之, 图里的翻译规范论, 为翻译从传统的规范研究走向描述性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促进了描述性翻译的进一步发展, 开阔了翻译研究的视野。

参考文献

[1]埃文-佐哈尔.多元系统论[J].中国翻译, 2002 (4) .

[2]Hermans.Translation in System:Descriptive and Systemic Ap-proach Explained[M].Manchester:St.Jerome, 1999.

[3]Gentzler Edwin.Contemporary Translation Theories[M].London:Routledge, 1993.

性质与作用 篇2

第二部分:法律的性质与作用

1、“要求人与人之间关系有序的倾向,主要可以追溯至两种欲望或冲功、它们似乎深深地根植于人的精神之中:第一、人具有重复人过去被认为是今人满意的经验或安排的先见取向。第二.人倾向于对下述—些情形作出逆反反应;在这类情形中,他们的关系是受瞬时兴致、任性和专横力量控制的、而不是受关于权利义务对等的合理稳定的决定控制的。法律的秩序要素还可能具有—种审美成分.该成分在对艺术之匀称美和音乐之节奏美的欣赏中也全得到相应的表现;不过我们不打算在这里对此一假设作进一步的探讨。最后,对秩序的追求还具有一种思想(智识)的成分,该成分从根本上讲并不源于心理,而是植根于人的思维结构之中的。”(关于秩序需求的心理渊源)

2、“尽管法律的规范性标难和一般性概括会防止法律变得过于不确定或不稳定,但是它的安排却要受制于人们根据社会生活的需要和公平与正义的要求所作出的定期性评价。因此,法律的白主性只能是一种部分的自主性。试图把法律同外部的社会力量——这些社会力量不断冲击着法律力图保护其内部结构所依凭的防护层——完全分隔开来的企图,必然而且注定是要失败的。”②(关于法律的自主与独立)

3、“秩序,一如我们所见,所侧重的乃是社会制度和法律制度的形式结构,而正义所关注的却是法律规范和制度性安排的内容、它们对人类的影响以及它们在增进人类幸福与文明建设方面的价值。从最为广泛的和最为一般的意义上讲,正义的关注点可以被认为是一个群体的秩序或一个社会的制度是否适合于实现其基本的目标。如果我们并不试图给出—个全面的定义,那么我们就有可能指出,满足个人的合理需要和主张,并与此同时促进生产进步和提高社会内聚性的程度——这是维续文明的社会生活所必需的——就是正义的目标。”③

4、狭义的理性:“西方文明的知识历史所提供的大量权威典籍可以用来支持这样一个命题,即一个判断或一个结论,只有在它是以确定的、可靠的、明确的知识为基础的情形下,才能被认为是‘理性的’。”④

广义的理性:“在评价领域中,—种理性论证或判断,从其广义来看,是建立在下述基 [美]E.博登海默:《法理学 法律哲学与法律方法》,邓正来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236页。② [美]E.博登海默:《法理学 法律哲学与法律方法》,邓正来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259页。③ [美]E.博登海默:《法理学 法律哲学与法律方法》,邓正来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261页。④ [美]E.博登海默:《法理学 法律哲学与法律方法》,邓正来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270页。①①础之上的:(1)详尽考虑所有同解决某个规范性问题有关的事实方面;以及(2)根据历史经验、心理学上的发现和社会学上的洞识去捍卫规范性解决方案中所固有的价值判断。一个具有这种性质的理性论证和判断,从逻辑的角度来看,可能既不是演绎的、也不是归纳的,而月.严格来讲也不是使人非相信不可的。不过它却可能具有高度的说服力,因为它所依赖的乃是累积的理性力量,而这些力量则是从不同的但却通常是相互联系的人类经验的领域中获得的。”⑤

5、“我们在本节中所提出的理论认为,不应当将“正义”和“自然法”两词作为同义词来使用。自然法乃是一个正义制度的最为根本的基础,它是由那些最低限度的公平和合理的标准组成的,没有这些标准,就不可能有可行的法律制度。而另一方面,正义概念则包括了被一个持定的政治和社会制度认为是正义的规范和原则,而不管这些规范和原则在一个正式的法律渊源中是否得到了明文承认。最后,还存在着一个第三层次,亦即最高层次,它是由一个更完美的和更理想的秩序的蓝图规划构成的,而这一规划则是一个国家的实在法所无力实现的。据此观点,正义概念所关注的既是法律有序化的迫切的和即时的目的,也是法律有序化的较远大的和终极的目的。⑥”(正义的概念范围)

6、“说正义概念具有很高程度的相对性而且这种相对性要求我们把各种正义制度置于其各自的历史、经济和社会环境的话境中进行解释和评价,这无疑是正确的。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某一特定时期的正义理想只不过是专断的社会习俗的一种产物,而且这也不意味着这些习俗之所以为人们所接受,只是统治阶级力图证实该现存社会制度的永恒合理性所作的宣传所致。给予人们和群体平等与不平等的程度,往往是依客观的生产状况而定的、依基本上无法控制的社会现实状况而定的、依社会进化的一般状态而定的,以及依现有的认识和理解水平而定的、、、、、、、正义观念是依赖于严苛并极为有限的现实事实之上的,并且旨在说明矫正这些观念所依赖的根据乃是知识的扩大和增长以及对人之潜力的更具理性的评价。”

“当一种现存的不平等安排因情势的变化或科学知识相人类认识的发展而被认为不再必要、不再正当或不再可以接受的时候.正义感通常就会强烈地表现出来。”⑧

为正义而斗争,在许多情形下都是为了消除一种法律上的或为习惯所赞同的不平等安排 [美]E.博登海默:《法理学 法律哲学与法律方法》,邓正来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272页。⑥ [美]E.博登海默:《法理学 法律哲学与法律方法》,邓正来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298页。⑦ [美]E.博登海默:《法理学 法律哲学与法律方法》,邓正来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314页。⑧

[美]E.博登海默:《法理学 法律哲学与法律方法》,邓正来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315页。⑤

⑦而展开的,因为这种不平等安排既没有事实上的基础也缺乏理性。(正义与平等)

7、“安全具有一张两面神似的面容。一种合理的稳定生活状况是必要的,否则杂乱无序会使社会四分五裂;然而稳定性必须常常为调整留出空间。在个人生活和社会生活中,一味强调安全,只会导致停滞,最终还会导致衰败。从反论的立场来看也是这样,即有时只有经

⑨由变革才能维续安全,而拒绝推进变革和发展则会导致不安全和社会分裂。”(正义与安全)

8、“因此,我们必须得出这样个结论,即每个社会秩序都面临着分配权利、限定权利范围、使一些权利与其他(可能相抵触的)权利相协调的任务。‘共同福利’或‘共同利益’(common good)这一术语是一个不无用处的概念工具,它意味着在分配和行使个人权利时决不可以超越的外部界限,否则全体国民就会蒙受严重损害。在个人权利和社会福利之间创设一种适当的平衡.乃是有关正义的主要考虑之一。特别在涉及自由、平等和安全时,我们在前几节中已经指出,个人对于实现它们的要求乃是深深地根植于人格的倾向和需要之中的,然而与此同时.对上述三个价值的效力范围进行某些限制也是与公共利益相符合的。在这些情形下,正义提出了这样一个要求,即赋予人的自由、平等和安全应当在最大程度上与共同福利相一致。”⑩(正义与公共利益)

9、“在时间上的平等(即将早期判例适用于相同或基本相似的情形)与字间上的平等(亦即平等对待那些根据当今社会哲学观认为应当平等对待的入与物)之间达致协调,乃是一项相当艰巨的任务。它涉及到对法律应以怎样的速度去适应变化不走的时代潮流这个问题的恰当测定,还涉及到对新兴的社会理想或趋向的恒久性和确定性这个问题的评估。”11

“总而言之,我们可以说,无论足向后的拉力还是向前的推力,对任何法律制度的恰当运作而言都是至关重要的。。法律发展中侧重过去的力量与侧重未来的力量之间的力量对比,在一个国家的不同历史发展阶段中是不尽相同的。一个理想的法律制度可能是这样一种制度,其间,必要的法律修正都是在恰当的时候按照有序的程序进行的,而且这类修正只会给那些有可能成为法律变革的无辜牺牲者带去最低限度的损害。”12(关于法律稳定与变化)

10、“最后,我们可以得出结论认为,法律制裁问题,总的来说是同法律的秩序作用及其增进正义的目的联系在—起的。法律强制执行措施,其目的乃在于实现和加强有序的、一

[美]E.博登海默:《法理学 法律哲学与法律方法》,邓正来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321页。⑩ [美]E.博登海默:《法理学 法律哲学与法律方法》,邓正来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325页。11 [美]E.博登海默:《法理学 法律哲学与法律方法》,邓正来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342页。12 [美]E.博登海默:《法理学 法律哲学与法律方法》,邓正来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343页。⑨致的和有效的执法。如果法律制度缺乏正义,那么依赖政府强制力的做法一一作为政府的首要政策目标——就不可能得到人们的普遍拥护。但是另一方面,如果一个正义的和令人满意的法律制度能在思想上和行动上赢得人们的忠实服从,那么这种法律制度也就无需辅之以制裁了。由于人和制度都有缺陷,所以上述那种理想状况能否实现就颇值得怀疑了。只要在有组织的社会中和在国际社会中还存在大量的违法者,那么法律就不可能不用强制执行措施作为其运作功效的最后手段。”(法律与制裁)

11、“法律的基本作用之一乃是约束和限制权力,而不论这种权力是私人权力还是政府权力。在法律统治的地方,权力的自由行使受到了规则的阻碍,这些规则迫使掌权者按一定的行为方式行事。通过颁布旨在指导未来行动的行为标准,法律缩小了就事论争的判决的范围,因为这种判决方式不遵循任何模式.因而使人们无法预见。”

“当权力意志在社会上表现出来时,它总是会同一个在重要性和力量上与其相当甚或超过它的组织原则——法律意志(the will to law)相碰撞并受到这种原则的反击和限制。权力意志根植于支配他人并使他人受其影响和控制的欲望之中,而法律意志则源于人类反对权力冲动的倾向之中,即要求摆脱他人专断统治的欲望。法律制度最重要的意义之一,就是它可以被视为是一种限制和约束人们的权力欲的一个工具。”15(法律与权力)

12、“法律和道德代表着不同的规范性命令,然而它们控制的领域却在部分上是重叠的。从另一个角度来看,道德中有些领域是位于法律管辖范围之外的,而法律中也有些部门在很大程度上是不受道德判断影响的。但是,实质性的法律规范制度仍然是存在的,其目的就在于强化和确使人们对一个健全的社会所必不可少的道德规则的遵守。”16 读后感

这个部分作者阐述了法律必须具备秩序与正义这两种基本的性质,得出法律就是秩序与正义的综合体,也因为这两个基本特征的存在,使法律具有其他社会控制的方式所没有的优势,最后再就法治的利弊做出了客观说明。

秩序,意指在自然进程和社会进程中都存在着某种程度的一致性、连续性和稳定性,无序概念则表明存在断裂和无规则的现象。历史证明凡是在人类建立了政治或社会组织单位的 1

413

[美]E.博登海默:《法理学 法律哲学与法律方法》,邓正来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369页。14 [美]E.博登海默:《法理学 法律哲学与法律方法》,邓正来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372页。15 [美]E.博登海默:《法理学 法律哲学与法律方法》,邓正来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378页。16 [美]E.博登海默:《法理学 法律哲学与法律方法》,邓正来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400页。地方,他们都力图阻止出现不可控的混乱现象,也曾试图确立某种适合生存的秩序形式。人类的这种倾向深深地根植于整个自然结构中,是人之本性使然之。人类对于秩序的需求有其深刻的心理渊源,弗洛伊德认为人具有重复过去生活方式的先见取向,而这种对生活方式连续性的诉求与人要求在相互关系中遵守规则的倾向之间是存在联系的;另一方面,将社会交往置于规则支配下的更深层的心理基础乃根植于人们在受到他人专横对待时所产生的反感之中。

社会模式中有两种社会模式被认为不具有可以创设和维护有序的管理过程的制度性手段。这两种模式就是无政府状态和专制政体。无政府状态建立在人之善的假设之上,认为人之交往靠友善即可维持一种理想的社会状态;专制政体则认为人的权力是可以不受限制的行使的,掌权者可以为所欲为。这两种社会模式都是权力过度膨胀的表现,都不利于实现人类的最大幸福,而法律则在实现人类幸福的里程碑中起了重大的作用。为了防止为数众多的意志相互抵触的无政府状态,法律限制了私权利,为了防止专制政府的暴政,法律控制了统治当局的权力。

正义,各个不同时代的人对正义有不同的理解,一般来说,正义包含着自由、平等、安全三大主要价值基础。自由有肯定性自由和不受干预的否定性自由,自由不只是排除外部约束和免受专断控制,而且还包括了服务于被称之为人类文明的伟大事业中发挥个人天赋与习得技术的机会。平等有意味着凡是法律视为的相同的人都应该得到同等的对待。安全则意味着法律要尽量维持一种稳定的社会状态,实现一种公共的社会利益。

秩序与正义体现为法律的形式与内容两个方面。在一个法治健全的法律制度中,秩序与正义通常不会产生冲突,相反,它们往往会在一个较高的层面上紧密相联、融洽一致。秩序的维持在某种程度上是以存在着一个合理健全的法制为条件的,而正义则需要秩序的帮助才能发挥它的一些基本作用,综合起来可以概括为法律旨在创设一种正义的社会秩序。虽然现实法律制度中很少会出现没有秩序的正义与没有正义的秩序这么两种极端形式,并找到某种综合秩序与正义的可行的方法,但是即使如此,秩序与正义这两个价值偶尔也会有分道扬镳的情形。秩序价值倾向于重视法的确定性和稳定性,在两个价值冲突时倾向有序的和可预见的司法方式加以解决,即强调遵循先例,而正义价值强调有序的连续性在某个特定案件中必须让位于正义的强制性要求。那么在秩序与正义冲突时,我们该如何去权衡呢?

个别衡平原则(individual eguity)在解决此冲突的问题上是可欲的。个衡平法上的判决,它的唯一目的就在于在一个以某种不可能以相同或相似方式在现实中重新出现的事实组合为特征的案件中公平地对待各方当事人。衡平要求赋予法官一定的自由裁量权,但是这种权力的行使应当限制在一定的范围内,即不应该达到侵损规范性制度的程度,也就是说法官要在尽量维护法的稳定性与可预见性的情形下谨慎适用衡平原则。首先,法官适用这种衡平裁量权必须受到上诉审查的约束。其次,法官在背离一项制定法规则时,必须置身于该法创制时的背景中,即有足够的理由相信若法规制定时可以预见现在的情形就一定会如现在一样做出改变。

然而,衡平原则一般在普通法系的国家适用的比较多,在中国这种大陆法系国家适用的比较少。那么中国现在的司法过程中会怎么处理正义与秩序的冲突呢呢?在我国这种以法典为为主要依据的国家,若出现某一案件适用某一法条及其不公正时,往往会通过司法解释的形式予以调和,或是根据价值位阶原则以及最小损害原则来处理此类案件。

正义与秩序的微妙关系还体现在法律稳定与变化关系上。由于法律力图增进社会的秩序价值,因此它必须注重连续性与稳定性;然而正义所要求的不仅是一种时间上的平等,有时亦是一种空间上的平等,平等对待那些根据当今社会标准而应受到平等对待的人是符合正义要求的。法律发展中侧重于过去的力量与未来力量的力量对比中,在不同阶段是不同的。一个理想的法律制度应该是要早适当时候予以修正的,而且这类修正必须给无辜牺牲者带来最低的损害。

性质与作用 篇3

1 材料与方法

1.1 仪器与试剂

日立荧光光度计 (F-3010型) ;UV-Vis分光光度计 (TU-1901双光束) ;PB-10型p H计;恒温水浴锅 (HH-S4型) ;Milli-Q纯水机。

牛血红蛋白购自天津市中山研究所, 用二次蒸馏水配制浓度为2×10-5mol/L;四环素从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购买, 配制浓度为2.25×10-4mol/L;十二烷基硫酸钠 (SDS) 购自上海化学试剂公司, 配制浓度5.0×10-3mol/L;另外配制p H为7.4 (内含0.1 mol/L Na Cl) 的三羟甲基氨基甲烷 (Tris) 缓冲溶液;实验用水为二次蒸馏水。

1.2 实验方法

分别设定试验温度20℃和35℃, 在10 ml试管中加入1 ml血红蛋白溶液、2 ml SDS溶液和适量四环素溶液, 同时需加入2 ml Tris缓冲溶液以模拟人体正常生理条件, 摇匀定容后放置20 min, 固定荧光分光光度计激发波长281 nm, 扫描体系的荧光发射光谱。并扫描Δλ为80 nm的同步荧光光谱。

2 结果与讨论

2.1 体系荧光光谱

由于血红蛋白只有微弱的内源荧光, 四环素猝灭荧光的灵敏度较低, 实验效果较差。因此, 本实验采用荧光增敏技术, 在体系中加入表面活性剂SDS, 大大增加了血红蛋白的荧光强度, 以提高四环素猝灭荧光的灵敏度。四环素浓度的不断增加, 血红蛋白的荧光有规律地降低, 荧光峰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见图1。

注:血红蛋白浓度2×10-6mol/L;SDS浓度1.00×10-3mol/L;四环素浓度1-8:0.0、0.5、0.9、1.8、2.7、3.6、4.5、5.4 (×10-5mol/L) 。

2.2 四环素和血红蛋白反应体系猝灭机制的判定

许金钩等〔3〕将小分子对生物大分子的荧光猝灭过程分为两种, 一种是静态猝灭过程, 另外一种是动态猝灭过程。动态猝灭是蛋白质分子和小分子之间的电子或能量转移过程, 不会改变蛋白质分子的二级结构和生理活性;静态猝灭是生物大分子和小分子进行配合反应, 生成了不发荧光的新物质, 这种小分子会使大分子在结构和生理活性上产生改变。

本实验从温度对体系Stern-Volmer猝灭常数Ksv的影响以及四环素对血红蛋白吸收光谱的影响来判断体系的猝灭机制。使用F0/F纵坐标, 〔Q〕为横坐标, 绘制四环素在20℃和35℃下对血红蛋白的Stern-Volmer猝灭曲线。见图2。温度升高, 四环素对血红蛋白的荧光猝灭层度随之增大, 由此应属动态猝灭。根据Stern-Volmer方程, 由图2中猝灭曲线斜率能够计算出四环素对Hb的Stern-Volmer猝灭常数Ksv和速率常数Kq, 计算值列于表1。一般来说, 猝灭体系的最大扩散碰撞猝灭常数为2.0×1010L/ (mol·s) 〔4〕, 由计算值看出四环素的Kq大于这个值。但考虑到实验体系加入了缓冲盐, 离子强度较大, 这是影响猝灭常数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 因此Kq的增大是体系离子强度引起的〔5〕。

为进一步验证四环素对血红蛋白荧光的猝灭机制, 测定了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图。见图3。由图3可以看出, 四环素加入后血红蛋白的紫外吸收光谱未发生变化, 这是二者没有生成另一种配合物的标志, 因此猝灭机制为动态猝灭。

2.3 体系作用力类型和结合距离

根据其相互作用的焓变ΔH, 以及熵变ΔS可以判断其相互作用力的类型〔6〕。若体系反应的ΔH<0且ΔS<0, 则氢键或者范德华力占主要作用;ΔH<0且ΔS>0, 体系作用力主要体现为静电作用;ΔH>0且ΔS>0, 则体系作用力主要体现为疏水作用。根据热力学公式计算四环素与Hb作用的ΔrHm4.57 k J/mol和ΔrSm125 J/ (K·mol) , 由此推断其与血红蛋白之间的主要是疏水作用。

按照Frster偶极-偶极无辐射能量转移理论〔7〕, 对血红蛋白-SDS体系的荧光光谱与四环素的UV-Vis吸收光谱的重叠部分进行积分计算。见图4。求得四环素与血红蛋白作用的结合距离r为4.82 nm, 临界能量转移距离R0为3.29 nm, 转移效率E为0.066。由此可见, 符合r<8 nm, 且0.5R0<r<1.5R0, 表明四环素与血红蛋白之间均存在能量转移, 血红蛋白的荧光猝灭是通过非辐射能量转移造成的。

2.4 体系中血红蛋白构象变化

同步荧光光谱技术, 是同时扫描体系的荧光激发波长和发射波长, 记录荧光强度, 这种方法可以有效消除重叠光谱的干扰, 分离不同荧光基团的特征图谱, 因此经常用来分析蛋白质的细化结构。本文选择Δλ=80 nm, 扫描血红蛋白的同步荧光光谱。见图5。得到血红蛋白两个荧光基团酪氨酸残基228 nm处和色氨酸残基269 nm处〔8〕。由图5分析, 在四环素存在情况下, 血红蛋白的色氨酸、酪氨酸残基荧光强度都出现降低。并且, 在四环素的浓度增加过程中, 血红蛋白色氨酸的峰形不断发生变化, 其荧光峰的位置也出现了蓝移现象。这说明四环素加入后, 色氨酸所处的微环境极性有所减弱, 疏水性相应增强, 血红蛋白的分子结构变得紧凑〔9-10〕。

综上, 由实验结果得知, 四环素与血红蛋白之间存在能量转移, 其对血红蛋白的荧光猝灭机制属于动态猝灭过程, 二者之间的主要作用力表现为疏水作用, 四环素存在条件下, 可改变血红蛋白的分子构象。

摘要:目的 研究四环素与血红蛋白的作用机制。方法 利用荧光法、UV-Vis吸收光谱法和同步荧光法研究作用体系之间的光谱性质变化。结果 计算出体系热力学参数ΔrHm4.57 k J/mol和ΔrSm125 J/ (K·mol) 、结合距离r为4.82 nm。结论 体系的作用力主要为疏水作用, 四环素可改变血红蛋白的构象。

关键词:四环素,血红蛋白,相互作用

参考文献

[1]王文铃, 李铁英, 李家泰.盐酸四环素的抗菌作用与药物动力学研究-四环素抗菌作用的在评价[J].抗生素, 1982, 7 (5) :295-300.

[2]林琳, 孙素颜, 穆雪, 等.对磺酸基杯芳烃与血红蛋白相互作用的光谱研究[J].分析科学学报, 2007, 23 (6) :681-684.

[3]许金钩, 王尊本.荧光分析法[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6.

[4]Ware WR.Oxygen quenchixg of fluorescence in solution:ax experimental study of the diffusion process[J].Journal of PhysicasChemistry, 1962, 66 (3) :455-458.

[5]Lakowica JK, Weber G.Quenching of fluorescence by oxygen.Aprobe for structural fluctuations in macromolecules[J].Biochemistry, 1973, 12:4161-4170.

[6]奥西埃著.生物无机化学导论.罗锦新, 张乃正译[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1987.

[7]Frster T, Intermolecular energy transference and fluorescence[J].Annals of Physics, 1948, 2:55.

[8]陈晓翔, 杨培慧, 蔡继业.表面活性剂引起的血红蛋白构象变化[J].环境与健康杂志, 2005, 22 (1) :25-27.

[9]周秋华, 王彦卿, 张红梅, 等.单宁酸与牛血红蛋白相互作用的光谱研究[J].化学研究与应用, 2008, 20 (7) :816-820.

性质与作用 篇4

土霉素的电化学性质及其与DNA相互作用的研究

研究了土霉素在玻碳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并利用电化学方法研究了土霉素与小牛胸腺DNA(ct DNA)的相互作用,DNA的存在能导致土霉素还原峰电流降低,峰电位正移,推测土霉素与DNA在该条件下以键合模式相互结合.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的研究进一步确证了上述结果.

作 者:张敏 程发良 姚海军 ZHANG Min CHENG Fa-liang YAO Hai-jun 作者单位:东莞理工学院,生物传感器研究中心,广东,东莞,523106刊 名:分析测试学报 ISTIC PKU英文刊名:JOURNAL OF INSTRUMENTAL ANALYSIS年,卷(期):200726(5)分类号:O657.1关键词:土霉素 DNA修饰电极 循环伏安法 嵌插作用 紫外-可见光谱

性质与作用 篇5

1 实验部分

1.1 试剂

黄嘌呤氧化酶和槲皮素购于Sigma公司, 缓冲溶液采用磷酸缓冲溶液 (PBS, pH 7.4) , 水为二次蒸馏水, 其余试剂为分析纯。

1.2 仪器与方法

UV-7504 PC (756MC)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 (上海) ;PHS-3C型pH计 (上海) 。

2 结果与讨论

2.1 槲皮素与黄嘌呤氧化酶相互作用的紫外光谱性质

由图1可见, 黄嘌呤氧化酶的吸收峰在270nm处;槲皮素的紫外光谱主要有两个吸收带, Ⅱ带在265nm的吸收峰在258nm处存在肩峰, Ⅰ带在376nm处有最大吸收。当槲皮素与黄嘌呤氧化酶溶液混合后, 两处吸收峰发生了转移。

(a) 25UL-1槲皮素和5×10-5mol/L黄嘌呤氧化酶混合溶液, (b) 5×10-5mol/L槲皮素溶液, (c) 25 UL-1酶单体[3]

265nm处吸收峰移至270nm, 红移了5nm。而376nm处吸收峰蓝移至374nm, 移动了2nm。Ⅰ带吸光度下降, Ⅱ带的双峰在混合后变化成单一的吸收峰。说明槲皮素对黄嘌呤氧化酶具有抑制作用。

2.2 槲皮素与黄嘌呤氧化酶孵育时间对紫外光谱的影响

图2显示了槲皮素与黄嘌呤氧化酶作用时间对紫外光谱吸收峰的影响, 随着孵育时间的增加Ⅰ带和Ⅱ带吸光度都在下降, 且具有线性关系, 其线性回归方程为:A=10.656+0.190t (min) , 相关系数为: (r) =0.9951;A=44.974-0.264t (min) , 相关系数为: (r) =-0.9874。说明槲皮素对黄嘌呤氧化酶的抑制具有时间依赖性。

孵育时间: (a) 3min; (b) 45min; (c) 80min; (d) 120min, 槲皮素浓度2.5×10-5mol/L, 黄嘌呤氧化酶浓度25UL-1

3 结论

槲皮素对黄嘌呤氧化酶活性有抑制性, 并且随着槲皮素与黄嘌呤氧化酶作用时间的增加抑制作用增加。

参考文献

[1]Haraguchi H, Ohmi I, Sakai S, et al.Effect of polygonum hydropipersulfated flavonoids on lens aldose reductase and related enzymes[J].J Nat Prod, 1996, 59 (4) :443

[2]姚新生.天然药物化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9, 191

性质与作用 篇6

关键词:建筑历史研究,建筑史学史,全国建筑历史学术讨论会

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自此,中国共产党掌握国家政权,至1956年底完成三大改造[1],又进一步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这一国家政治制度与主导意识形态的巨大变化,对1950-60年代包含建筑史研究在内的建筑学界,从指导思想、工作重点到机构设置,从生产到教育,都产生了多层次、多方面的复杂影响。

一个引人注目的现象是召开会议的规模与频度,从1952到1959年不到十年的时间,建筑界总共召开了涉及不同领域的十次全国性会议。其中,1958年召开的“全国建筑历史学术讨论会”是建筑史学界的第一次全国性会议。此次讨论会历时12天。参加讨论会的代表来自三十多家单位共计一百余名[2]。会议主要包括4项内容:一是梁思成、刘敦桢先生分别就他们的建筑历史研究和教学工作做检查发言;二是听取各地民间住宅调查和人民公社规划的报告19篇,并进行讨论;三是决定采取集体方式编写俗称“建筑三史”的“建国十年来的建筑成就”、“中国近代建筑史”和“简明中国建筑通史”。最后通过了《决议》。并在1958年第11期《建筑学报》以专刊的形式刊登了会议的相关内容。

那么,在新的国家制度建立的背景下,这样的全国性会议在建筑史领域发挥了什么样的作用?已有学者指出1958年的会议在中国建筑史学史中具有分水岭的意义,然而为何一次学术讨论会能够具有如此巨大的效力?这些会议是否如其名称所示仅仅是学术讨论?如果只是学术讨论会,那为何梁思成、刘敦桢先生的自我批评成为重要内容,而且是这些批判文章而不是民居调查报告最终被刊登在《建筑学报》上?这些是本文试图考察的问题。

从会议组织的角度看,研究、生产、教育、出版、管理部门的广泛参与是1958年的全国建筑历史学术讨论会的首要特点。此次会议是根据国务院科学规划委员会[3]的指示,由建设工程部建筑科学研究院组织召开的。时任建筑科学研究院院长的汪之力领导了整个会议的组织工作。参加讨论会的共有来自全国11所高等院校和12家设计院所、3家单位的8个相关研究所、若干相关部门及出版单位等代表共计一百余名(图1)。从图中可以看出,虽然会议的名称叫做“建筑历史学术讨论会”,但被要求参加此次会议的单位分别隶属于建工部、教育部、科学院、文化部与冶金部;在具体单位中占大多数的是高等院校这样的教育与研究机构,与作为生产单位的各类建筑设计院,但除此之外还有中科院等专门的研究机构,以及行政管理机构,如国家文物局、科学技术局等,建筑工程出版社等出版机构。涉及单位的广泛程度反映出这一会议的国家性质,以及由此而来的会议的巨大组织能力:它是根据国务院科学规划委员会的直接指示召开的,使组织单位能够跨越部门的界限,将不同领域的人集中起来讨论特定的问题。

而一百多位代表都由各单位推荐,并得到各单位的党委同意才能够参加会议,这突显了在会议组织中,执政党所占据的主导地位。这些代表从政治背景和专业特点来说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1)部门领导。他们大多非建筑专业人员,早年加入共产党,投身无产阶级革命,并大多在组织部或政治部从事相关工作。建国后,分管建筑史研究、建筑工程或建筑教育工作,代表政府的主流态度。以时任建筑工程部建筑科学研究院院长兼党委书记汪之力(1913-2010)[4]、时任建筑工程部副部长杨春茂(1914-2009)[5]为代表;

(2)来自高校或科研机构的建筑史学者,代表人物就是建研院建筑理论与历史研究室及南京分室的梁思成、刘敦桢;

(3)建筑师,这些建筑师基本都是在1949年前受的教育,也在1949年前就已成名,如天津工业建筑设计院的董大酉,上海民用建筑设计院汪定曾,上海工业设计院赵深,北京工业设计院陈登鳌;哈尔滨工业大学的哈雄文等。

(4)由党培养的历史学家。以时任近代史研究所副所长、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学部委员刘大年为代表,早年进入抗日军政大学学习理论知识,有深厚的理论功底,具有浓厚的无产阶级意识形态倾向,其史学研究关注现实、服务政治。

在所有代表中,第二第三类在人数中占据多数,然而,从会议过程和发言的重要性来看,梁思成的总结报告针对的是建筑历史学科本身,而汪之力或刘大年等人的发言却起着主导整个会议的政治方向的作用。特别是汪之力,不仅主持会议,也做了总结发言,并刊登在《建筑学报》上。这些都可以看出在这样的会议中,统一思想认识是超越于学术讨论之上的。

1 | 隶属关系结构20150404

参会单位和人员里有大量设计单位和建筑师是此次建筑史学术讨论会的另一个突出特点。而在提交会议讨论的报告中,又以民间住宅调查与人民公社规划为主要内容。生产单位的参与和会议讨论内容的明显导向性,使此次会议所说的“建筑史”与1930-40年代以营造学社成员为主的建筑史研究显然有着根本的区别,既不是为了弄清中国建筑的沿革,也不是为了建立普遍意义上的中国建筑的特点,而是与现实的建设有着紧密联系。事实上,1958年5月,在中共八大二次会议确定“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后, “大跃进”运动在全国范围迅速展开,一切工作都必须围绕着为社会主义服务。同年8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在北戴河召开扩大会议,“人民公社化运动”也很快迎来高潮。在这一形势下,建筑历史研究的价值也必须体现在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上,具体而言,就是必须跃进式的拿出成果,指导人民公社建设,为人民公社建设服务。在1958年会议之前,刘敦桢领导的中国建筑研究室已经以此为目标,与华东设计院合作展开了民居调查。至1958年会议,参会者提交报告的内容充分反映了会议对建筑历史研究工作的主导方向,即以民居研究为手段,为人民公社建设提供参考,以配合国家大政方针和经济建设需要。

此次会议的讨论内容中,比民居和人民公社更重要的是对建筑史研究领域意识形态问题的校正与统一。会议安排梁思成、刘敦桢在会上做检查发言,直接否定了营造学社时期的历史研究路线,而且既批判复古主义,为艺术而艺术的唯美主义,又批判资产阶级纯技术的功能主义,以解决建筑史学研究群体资产阶级思想仍主导学术研究的问题。同时,安排历史学家刘大年[6]做专题报告,使建筑史研究者了解无产阶级唯物主义历史学研究成果,为建筑史研究提供借鉴。以此来修正建筑历史研究方向,统一建筑历史研究的意识形态问题。而会议发言中频繁出现的“群众路线”、“党的领导”、“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思想斗争”等词汇,都是1950-60年代政治核心话语。正是在这次会议上,以决议的形式,建工部代表国家宣布了建筑历史的无用。在这篇决议中,厚古薄今、学术脱离政治、为研究而研究、单纯从建筑布局艺术手法出发来研究、传统的繁琐考证等都受到了指责,决议也宣称,“研究任务必须为人民公社建设发挥积极的战斗作用。研究人员必须正确认识建筑发展规律,指导今后实践,正确总结劳动人民在历史过程中所累积的丰富经验,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汪之力的总结发言里直接批评了刘敦桢的古建筑研究、住宅研究与园林研究,并同样宣称现阶段的建筑历史必须为人民公社建设服务,其它都是无用的。[7]正因如此,此次会议决非是单纯的学术讨论会,而是承担着在建筑史领域统一思想,明确研究方向与方法的重要任务。由此也可以理解,生产、研究、出版、教育、管理等各个部门的参加,也保证了会议的主导思想能够被传达到建筑历史相关的每一个领域。

在会议结束后,刊登于《建筑学报》1958年第11期专题中的是五篇文章:《插红旗,拔白旗——全国建筑历史学术讨论会展开对资产阶级学术思想的批判》、《汪之力院长在建筑历史学术讨论会上的总结发言》、《建筑历史学术讨论会议决议》、刘敦桢先生《批判我的资产阶级学术思想》以及梁思成发言记录《全国建筑历史学术讨论会关于建筑历史科学研究和教学工作的检查发言》。丝毫没有涉及民居研究与人民公社规划本身。其中第一篇准确表达了这个会议的实质,可以说对建筑史领域的批判与检查才是此次会议的真正目标。

而经过12天的会议之后形成的《建筑历史学术讨论会议决议》[8]不仅是对此次会议的总结,更重要的是以“决议”的形式为之后的建筑史领域的工作明确指导思想和工作计划。《决议》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1.概述此次会议召开的基本情况,明确指出此次会议的目的是在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高潮的形式下为今后工作制定方针与计划。2.将过去的研究定性为资产阶级研究方向、学术思想和研究方法,并以列举的方式指出了哪些做法是错误,几乎涵盖所有营造学社时期,及1950年代以梁思成和刘敦桢为代表的建筑史研究内容和方法。3.明确什么是新时期的历史任务,什么是正确的思想立场,什么样的建筑理论与历史研究才是符合新社会要求的研究。4.以大跃进的姿态, 下达以“分片包干”的各单位大协作方式编写“建筑三史”的任务。这不仅是第一次以国家名义布置建筑史写作的任务,而且一反既往历史学家个人化工作的模式,将历史写作转变为一场自上而下组织起来的集体运动,从而将建筑史变成了国家历史叙述的一部分。

因而,此决议代表着当时建筑历史研究取向的“官方定论”:建筑史观的方法论取向,“研究人员必须具有鲜明的工人阶级立场,以马列主义的观点,全面地从本质上来分析研究建筑发展的规律”。建筑历史研究的组织方向,“在当地党委领导下,组织各地区高等学校,规划设计部门与有关单位,分片包干,在半年或一年之内,分别完成各地区的建筑史编写工作,然后集中起来,编成我国第一部较为完整而系统的建筑史”。

1958年会议之后,会议决议中涉及的几个方面的方针与工作都得到了迅速的贯彻,为人民公社服务的民居调查在全国范围内展开;营造学社时期的历史学意义上的写作与研究即使没有被完全抛弃,也不再是历史学家的主要关注;“建筑三史”的工作在全国范围内有条不紊的展开,建筑史学家们努力学习着用马克思唯物主义的思想方法来撰写历史。

由此可见,1958年的建筑史学术讨论会绝非是单纯的学术会议,而是一种自上而下统一思想,贯彻国家方针,并紧密围绕国家需求组织具体工作的管理机制,管理方式。从组织过程看,此次讨论会自上而下的、跨单位跨部门的组织方式,可以使会议精神在第一时间得到无差别的传达;同时,各单位间有明确的行政级别,下级服从上级,地方服从中央,使讨论会上各项任务在会后能够有序完成。讨论会通过对于与会单位的统一管理(在召开会议时体现为对与会单位的选择),为各项学术运动的推行和研究任务的顺利完成提供组织架构上的便利。从会议内容上看,围绕人民公社的调查报告的提交,以及尤其是梁思成、刘敦桢的自我批评的发言为建筑史研究者树立了警示性的榜样,什么是该做的,什么是错误的,并通过在建筑学会官方刊物《建筑学报》上刊登的方式,向全国的建筑界工作者传达了相应的信息。而“决议”的贯彻执行更说明了1958年会议所具有的官方性与权威性质。

1958年的全国建筑历史讨论会并非孤例,以会议作为管理的手段,甚至法律的补充在这个时期是一种普遍现象。正如毛泽东在1958年8月召开的北戴河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说:法律这个东西没有也不行,但我们有我们这一套。民法、刑法那么多的条文谁记得了……我们基本上不靠那些,主要靠决议、开会,一年搞四次,不靠民法、刑法来维持秩序。我们每个决议都是法,开会也是法……。[9]这种对会议的定位恰是对此次建筑历史学术讨论会的很好注释。这使每个会议的“决议”都必须像法律一样被执行。因此,如前文已经提及的,仅1950年代就召开了重要建筑会议10次。而这个时期无论是涉及建筑风格的“社会主义内容民族形式”,还是作为建筑设计指导方针的“适用、经济、在可能条件下尽量美观”等贯穿整个1950-60年代的建筑领域的相关政策、原则,其提出、推广与结束都以会议为平台推动进行[10],进而从管理层面,对建筑设计、建筑艺术、建筑历史等各方面产生巨大影响。例如,“适用、经济、在可能条件下尽量美观”这一建筑设计指导方针在第一次全国建筑工程会议上提出(1952.7),经第一次全国省市建筑工程局长会议(1954.12)、建工部召开的设计及施工工作会议(1955.2)、以及中国建筑学会第二次代表大会(1957.2)等多次会议反复强调,从而将这一方针推向高潮并落实实践。

浅析义和团运动的性质和作用 篇7

在辛亥革命以前, 人们已经开始了对义和团运动的研究。最早肯定义和团“有功”的是1901年《开智录》发表的《义和团有功于中国说》, 赞扬义和团的献身精神和勇敢斗争的精神。而资产阶级史学家全盘否定义和团, 甚至把清政府的卖国行为和帝国主义的入侵也归罪于义和团。马克思主义史学家充分肯定义和团运动的正义性质和爱国的精神, 普遍认为义和团运动是一次反帝爱国运动。张毅认为义和团运动是一场反帝民族战争, 同时具有反封建的性质。范文澜、翦伯赞认为义和团“不可避免地要带一些幼稚的、落后的历史传统”, 来作为其斗争的精神武器。[1]胡绳认为义和团运动是古代“农民革命、农民战争的继续”。[2]史学家们普遍认为义和团运动不仅打击了清政府的统治, 还打破了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以上当前史学界关于义和团运动的性质及其作用的观点, 对于这些问题我想提出一点粗浅的看法。

一、义和团运动的性质

义和团运动是一次反帝爱国的民族解放运动。义和团运动是一次以农民为主体的自发的反对帝国主义列强侵略与瓜分中国的爱国运动, 也是一次民族解放运动。近代以来, 帝国主义全方位的侵略和压迫, 激起了中国人民不间断地进行民族解放斗争。以广大农民为主体的下层民众广泛地动员起来进行反对洋人洋教, 反对侵略瓜分的挽救民族危亡的正义斗争, 才使之成为一场全民族要求解放的群众性运动。广大农民的参加加强了它的这一性质, 因为“农民是民族运动的主力军, 没有这支军队就没有而且也不可能有声势浩大的民族运动”。[3]

义和团运动不具有反封建的性质。我们知道, “封建主义”指的是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的生产方式及其上层建筑, 所谓反封建, 就是反对封建主义。义和团始终没有提出反对封建主义的纲领, 也没有触及封建政权和封建土地所有制问题, 甚至连清王朝都不反对, 当然也就不反对封建制度。在这里值得一提的是, 虽然义和团在主观上不反对封建主义, 但在客观上对封建统治也有所冲击。

义和团运动是一次革命运动, 而不是一次农民战争。农民战争指的是农民阶级为了反抗封建地主阶级的统治而进行的战争。而义和团对于当时的清政府来说是合法团体, 其领袖是清朝的皇室贵族;同时, 义和团兴起时中国已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已经不具有产生旧式农民战争的历史条件。[4]义和团运动不能称为农民战争, 而是中国资产阶级旧民主主义革命过程中的一个发展阶段。

“扶清灭洋”的口号具有坚定不移的反帝精神。这个口号主要是号召人民积极参与“灭洋”, 避免帝国主义与清政府对义和团的双面夹击, 便于集中力量反对侵略势力。当然这个口号对于义和团运动的持续发展是不利的, 它模糊了清朝与帝国主义的关系, 这使得一些成员放松了对清政府的警惕, 导致最后被清政府利用而惨遭失败。对于一些人认为的义和团运动存在着“笼统排外”, 把运动的失败归于“排外”精神, 我认为这是错误的认识。“排外”精神是出于对侵略者的憎恨, 是广大农民为解救民族危机挺身而起的正义反抗, 具有进步意义。同时, 运动失败是由于它本身的缺陷性, 它没有形成严密的组织, 没有先进阶级的领导等。

义和团运动中的宗教迷信色彩。确实, 义和团带有明显的封建迷信色彩, 在运动初期, 义和团的宗教迷信对于吸纳群众, 积聚力量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只是这种迷信毕竟是不科学的, 它在后来义和团发展过程中起了消极作用, 它模糊了起义的本质和腐蚀了成员的战斗力, 它宣传的“刀枪不入”给义和团造成很大伤亡。

综上所述, 义和团运动是一次以农民为主体的反帝爱国的民族解放运动, 也是一次革命运动, 但不具有反封建的性质。

义和团运动的作用

义和团运动虽然在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下失败了, 但是它在中国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还是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义和团运动的伟大历史意义在于义和团成员在反对帝国主义和抵抗清军的过程中所释放出来的巨大能量, 即表现了中国人民高尚的爱国主义精神、反侵略的伟大气魄和不甘屈服于帝国主义及其走狗的顽强的反抗精神, 显示了中华民族的力量。这些对中国后来的革命者有着极大的鼓舞和鞭策作用, 民族资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从中得到启示, 激发着他们从改良转向革命。周恩来指出:“1900年义和团运动, 正是中国人民顽强地反抗帝国主义侵略的表现, 他们的英勇斗争, 是50年后中国人民伟大胜利的奠基石之一。”[5]

动摇了清政府的封建统治基础, 暴露了清朝统治集团的极端腐朽和无能。义和团运动打乱了清政府的统治秩序;同时, 造成了地方大员分庭抗礼;刺激了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反清义举, 如1900年兴中会成员郑士良发动惠州起义;加速了清朝的灭亡和民国政府的建立。

义和团运动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侵略势力, 打碎了帝国主义列强妄图瓜分中国的阴谋。义和团运动虽然没有成功阻止帝国主义侵略中国, 但“迫使帝国主义改变了侵华的手段。”[6]

义和团运动对帝国主义和清政府的沉重打击, 也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开辟了道路。最明显的表现是义和团运动促进了清末“新政”的出现和推行。新政的推行加快了中国近代社会经济的近代化步伐, 使民族资本主义获得了很大发展;同时, 还部分实现了戊戌变法没有达到的目标, 又为辛亥革命的爆发创造了条件。

义和团运动尽管失败了, 但是它在中国历史发展进程中的历史作用是无法抹灭的, 它所表现出来的反帝爱国精神会永远激励着我们。

参考文献

[1]故宫博物院明清档案部:《义和团档案史料》上, 北京:中华书局, 1959年。

[2]苑书义:《义和团运动与中国近代社会》, 成都: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1987年。

[3]廖一中:《义和团运动史》, 北京:人民出版社, 1981年。

性质与作用 篇8

关键词:集成回填材料,高放废物,力学属性,热响应性

核技术快速发展的同时,产生的大量核废物若得不到合理处置必将对人类生存环境构成极大威胁。因此,如何处置好核废物成为当前亟待的问题之一。对于高放废物处置,曾有“太空处置”、“冰盖处置”、“深海沟处置”、“岩石熔融处置”等多种方案。高放废物在处置过程中必须进行稳定固化,高放废物玻璃固化体必须满足化学稳定性,化学稳定性是指固化体对酸、碱、地下水、盐、气体及其他化学剂侵蚀的抵抗能力。地下水是固化体发生溶蚀的最重要的因素,因此要求通过作浸泡实验检验固化产品和评价处置安全性。国内外已开发很多浸泡试验技术:例如静态试验法(MCC-1,ISO等),动态试验法(MCC-4Soxhlet等),快速浸泡法(PCT,饱和蒸汽法等)[1]。经过多年的研究和实践,目前普遍接受的可行方案是深部地质处置,即把高放废物埋在距离地表深约500~1000 m的地质体中,使之永久与人类的生存环境隔离[2]。埋葬高放废物的地下工程即称为“高放废物处置库”。高放废物处置库采用的是“多重屏障系统”设计思路,即把废物(乏燃料或玻璃固化块)贮存在废物罐中、外面包裹缓冲/回填材料,再向外为围岩(花岗岩、凝灰岩、岩盐等)。一般把废物体、废物罐和缓冲/回填材料称为“工程屏障”,把周围的地质体称为“天然屏障”[3]。如图1所示。其中,缓冲/回填材料是用于填充废物容器之间、废物容器与地质体之间缝隙以及处置库与外界联系通道的材料,因此,展开对缓冲/回填材料的热力学性能和力学强度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1—竖井;2—处置巷道和处置孔

缓冲/回填材料作为高放废物处置库多重屏障系统中的最后一到人工屏障,其位置位于废物罐与地质体之间。因此,缓冲/回填材料的特性对高放废物处置系统至关重要。缓冲/回填材料的工程屏障作用可概括一下4个方面:①工程屏障作用:缓冲外界压力对废物容器的影响,保证处置库结构的稳定性;②化学屏障作用:阻滞放射性核素渗透到围岩和阻止氧化剂到达废物容器表面以及阻止放射性气体进入到围岩中;③水力学屏障作用:填充废物罐与围岩间的空隙,避免废物罐遭直接与地下水或其他腐蚀液体的接触;④导热作用:传递放射性废物产生的热量,防止废物罐内温度升高[4]。

1实验材料及设备

实验材料:以新疆膨润土为基材,添加一定量新疆沸石和四川江油黄铁矿,配置的集成回填材料。其相关物理化学性质如表1。

实验器材:压实成型模具(自己设计并加工);烘箱,上海大中分析仪器厂;FA1104电子天平(精度为0.0001 g),上海良平仪器仪表有限公司;三轴剪切仪,南京土壤仪器厂。

2集成回填材料含水量热变化规律试验过程及结果

2.1试验过程

将以上3种材料自然风干,过200目筛,按一定质量比充分混合均匀后,均匀喷洒适量水,静置密闭容器24 h,使含水量均匀。待含水率w=25%时,用压实磨具压实成三轴试样。试验温度选择30 ℃、40 ℃、50 ℃、60 ℃、70 ℃和80 ℃,热作用时间取48 h、96 h和120 h。每个温度和时间作用下取两个试样,取平均值。

2.2试验结果

按上述步骤完成试验,绘制含水率与温度、时间的变化关系曲线,见图2,可看出随作用时间的增加和温度的升高,集成材料的含水率总体存在下降趋势,温度低于60 ℃,热作用时间小于96 h时,集成材料的含水率下降幅度很小;温度超过60℃后,随热作用时间的增加,含水率下降较明显,特别是T>60 ℃,热作用时间t=96 h时,下降速度最快;当热作用时间达到120 h后,含水率有明显下降。

3温度对集成回填材料细观结构力学属性影响实验及结果

3.1试验过程

用上述相同的方法制作三轴试样,进行不固结不排水三轴压缩试验,试验围压(即小主应力σ3)分别取200 kPa、300 kPa、400 kPa,剪切速率为0.65%。将三轴试样在室温、60 ℃和80 ℃温度下静置96 h和120 h,然后在相应的水环境里完成三轴压缩试验。各个围压进行两次试验,取平均值进行分析。

3.2试验结果

按照土工试验相关规范完成上述实验,根据试验结果(σ3=300 kPa)绘制主应力差(σ1-σ3)与应变ε的关系曲线,曲线显示,主应力差(σ1-σ3)的峰值在80 ℃下静置120 h最大,室温环境下的峰值最小。由此可推测集成回填材料试样主应力差峰值与温度和热作用时间成正比。曲线还显示,在80 ℃时(σ1-σ3)的峰值远大于60 ℃时的值,说明温度是影响集成回填材料的细观结构力学属性的主要因素。

4结论

通过实验研究发现温度和热作用时间对集成回填材料物理化学性有一定的影响。含水率和温度和热作用时间成反比,在60 ℃时作用下96 h,含水率下降速率最快;当温度小于60 ℃,热作用时间小于96 h时,含水率变化很小;热作用时间达到120 h且温度达到60 ℃,含水率下降明显且变化较均匀。通过三轴压缩试验分析得出温度和热作用时间是集成材料的细观结果力学属性的热敏组分,其中温度的影响更大。结合以上两个实验分析可推测出,集成回填材料的含水率对其细观结构力学属性有直接影响,图2显示在80 ℃下静置120 h后试样含水率最小,图3显示在相同条件下,试样的主应力峰值最大;室温条件下,未经热作用的试样含水率应该最大,而在图3中,室温下试样的主应力峰值最小。因此,可推测,在一定温度范围内,集成回填材料的含水率与三轴压缩试验的主应力峰值成反比。

参考文献

[1]张华,罗上庚.高放废物安全处置第一道重要屏障—高放玻璃固化体[A].第三届废物地下处置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北京: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放射化学所,2010:359.

[2]王驹,陈伟明,苏锐,等.我国高放废物地质处置研究[J].原子能科学技术,2004,38(7):339-342.

[3]范香,易发成,朱宝龙.集成回填材料的压缩性能研究[J]中国非金属矿工业导刊,2010(2):15-16.

性质与作用 篇9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不断发展, 多媒体教学成了课堂上一道常见的风景线。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 确实能够创设情境, 丰富课堂教学, 增大课堂容量, 但是, 如果使用不当, 往往适得其反。笔者通过自身的教学实践, 以“二氧化硫的性质和作用”为例, 跟大家一起谈谈若不用多媒体, 如何上好一节常生态的化学课。

二、教学思路

本节课着眼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以及化学综合素养的构建, 在教学设计过程中, 通过实验探究, 让学生掌握二氧化硫的性质, 了解二氧化硫对空气的污染、酸雨的防治, 使学生树立环保意识。

三、教学目标

1.了解二氧化硫的物理性质和用途。

2.掌握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

3.知道硫酸型酸雨的形成原因、过程、危害及其防治的原理。

四、重点和难点

重点:二氧化硫的氧化性、还原性和漂白性。

难点:通过探究实验, 归纳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

五、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一节典型的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学习。在学生学习了氯、溴、碘、硅、钠、镁、铝、铁、铜及其化合物等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基础上, 进一步介绍硫及其化合物。

六、课前准备学生实验用品

1.探究二氧化硫的物理性质:收集满二氧化硫的集气瓶一瓶, 收集满二氧化硫的矿泉水瓶一瓶, 吸有15mL蒸馏水的注射器一支, 胶带纸。

2.探究二氧化硫酸性氧化物的性质:石蕊试液、pH试纸、试管若干。

3.探究二氧化硫的还原性:盐酸 (1mol/L) 、氯化钡溶液 (0.5mol/L) 、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0.1mol/L) 、溴水 (0.1mol/L) 、双氧水 (5%) 、试管若干。

4.探究二氧化硫的漂白性:品红溶液、试管、试管夹、酒精灯。

七、教学过程

1. 从旧知识导入新课。

(1) 提问:同学们能写出你所知道的有关二氧化硫的化学方程式吗?学生一般会写出以下的几个方程式:

(教师点评后选一组答案不要擦, 留在黑板上, 便于后面化学性质的讲解。)

(2) 提问:根据大家书写的方程式, 发现二氧化硫的性质类似于我们曾经学过的哪种气体? (CO2) , 二氧化硫属于酸性氧化物还是碱性氧化物? (酸性氧化物)

(3) 提问:二氧化硫对环境的危害主要是什么?

(4) 提问:为什么二氧化硫会成为大气污染物?在空气中它又是如何形成酸雨的呢?

(5) 根据提供的实验器材总结二氧化硫的物理性质, 探究其水溶性。 (操作:将注射器中的水注入矿泉水瓶中, 然后迅速用胶带封住针眼, 振荡。

现象:瓶子瘪掉了。

结论:二氧化硫易溶于水。

2. 提出问题, 实验探究二氧化硫的物理性质及化学性质。

问题一:二氧化碳溶于水会发生化学反应而生成碳酸, 那么二氧化硫溶于水是否也会发生化学反应呢?其产物又是什么?能否设计实验证实你的猜测?

教师提供:二氧化硫水溶液、碳酸氢钠溶液、石蕊试液、pH试纸

设计意图: (1) 通过这一问题的提出, 学生将会作出自己认为合理的猜想, 并解释其猜想的依据, 且用教师提供的实验用品, 开放性地设计实验 (可以用pH试纸, 也可用石蕊试液, 还可以用碳酸氢钠溶液等) 。学生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经验, 努力探索解决新的问题, 充分发挥了每个学生的学习潜力, 促进了个性的发展。

(2) 由此让学生认识二氧化硫溶于水所形成的水溶液显酸性, 让学生认识到这是二氧化硫作为酸性氧化物所具有的一般性质。总结归纳出二氧化硫作为酸性氧化物的通性: (1) 与水反应; (2) 与碱反应; (3) 与碱性氧化物反应; (4) 与盐反应等。这将有利于学生对元素化合物知识体系网络化的形成。

问题二:刚刚同学们提到二氧化硫可能会形成酸雨, 这种酸雨主要是硫酸型的酸雨.那这种硫酸型的酸雨到底是怎样形成的呢?某科技兴趣小组采集酸雨样品, 每隔一段时间测定的pH值, 得数据

提问:为什么久置于空气中的雨水的pH值会变小并保持不变?结合前面所讲的氧化还原反应的知识来解释这一问题。

学生会很容易得出结论:二氧化硫具有还原性。

设计意图:通过数据的分析,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问题三:根据提供的实验药品探究二氧化硫的还原性。

教师提供:盐酸 (1mol/L) 、氯化钡溶液 (0.5mol/L) 、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0.1mol/L) 、溴水 (0.1mol/L) 、双氧水 (5%) 、试管若干。

学生实验 (1) :取矿泉水瓶中的二氧化硫水溶液2mL于一支试管中, 滴加氯化钡溶液, 观察现象, 再滴加少许过氧化氢溶液, 振荡, 观察现象, 放置片刻后滴加盐酸, 观察现象。

学生实验 (2) :取2mL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或溴水) 于一支试管中, 滴加二氧化硫水溶液, 振荡, 观察现象。

现象: (1) 中开始无明显现象, 后生成不溶于盐酸的白色沉淀。

(2) 中高锰酸钾溶液 (或溴水) 褪色。

结论:二氧化硫具有还原性。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明显的实验现象, 分析得出二氧化硫具有还原性, 印象深刻。

八、课堂小结

1.二氧化硫能使滴有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褪色——酸性氧化物的性质。

2.二氧化硫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还原性。

3.二氧化硫能使溴水褪色——还原性。

4.二氧化硫使品红溶液褪色——漂白性。

九、教学效果

上一篇:心理急救下一篇:现代钻井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