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质和作用

2024-06-22

性质和作用(精选12篇)

性质和作用 篇1

义和团运动, 又称义和团事件、庚子事变、庚子拳乱等。义和团运动是发生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震惊中外、影响深远的重大历史事件。这一事件虽已过去一百多年, 但它所引起的讨论还未停止, 人们对其起因、性质、作用、影响等都有不同的看法。本文将主要分析义和团运动的性质及作用。在论述之前, 由于前人对这一问题也做了许多有益的成果, 我先对其研究状况做一回顾。

在辛亥革命以前, 人们已经开始了对义和团运动的研究。最早肯定义和团“有功”的是1901年《开智录》发表的《义和团有功于中国说》, 赞扬义和团的献身精神和勇敢斗争的精神。而资产阶级史学家全盘否定义和团, 甚至把清政府的卖国行为和帝国主义的入侵也归罪于义和团。马克思主义史学家充分肯定义和团运动的正义性质和爱国的精神, 普遍认为义和团运动是一次反帝爱国运动。张毅认为义和团运动是一场反帝民族战争, 同时具有反封建的性质。范文澜、翦伯赞认为义和团“不可避免地要带一些幼稚的、落后的历史传统”, 来作为其斗争的精神武器。[1]胡绳认为义和团运动是古代“农民革命、农民战争的继续”。[2]史学家们普遍认为义和团运动不仅打击了清政府的统治, 还打破了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以上当前史学界关于义和团运动的性质及其作用的观点, 对于这些问题我想提出一点粗浅的看法。

一、义和团运动的性质

义和团运动是一次反帝爱国的民族解放运动。义和团运动是一次以农民为主体的自发的反对帝国主义列强侵略与瓜分中国的爱国运动, 也是一次民族解放运动。近代以来, 帝国主义全方位的侵略和压迫, 激起了中国人民不间断地进行民族解放斗争。以广大农民为主体的下层民众广泛地动员起来进行反对洋人洋教, 反对侵略瓜分的挽救民族危亡的正义斗争, 才使之成为一场全民族要求解放的群众性运动。广大农民的参加加强了它的这一性质, 因为“农民是民族运动的主力军, 没有这支军队就没有而且也不可能有声势浩大的民族运动”。[3]

义和团运动不具有反封建的性质。我们知道, “封建主义”指的是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的生产方式及其上层建筑, 所谓反封建, 就是反对封建主义。义和团始终没有提出反对封建主义的纲领, 也没有触及封建政权和封建土地所有制问题, 甚至连清王朝都不反对, 当然也就不反对封建制度。在这里值得一提的是, 虽然义和团在主观上不反对封建主义, 但在客观上对封建统治也有所冲击。

义和团运动是一次革命运动, 而不是一次农民战争。农民战争指的是农民阶级为了反抗封建地主阶级的统治而进行的战争。而义和团对于当时的清政府来说是合法团体, 其领袖是清朝的皇室贵族;同时, 义和团兴起时中国已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已经不具有产生旧式农民战争的历史条件。[4]义和团运动不能称为农民战争, 而是中国资产阶级旧民主主义革命过程中的一个发展阶段。

“扶清灭洋”的口号具有坚定不移的反帝精神。这个口号主要是号召人民积极参与“灭洋”, 避免帝国主义与清政府对义和团的双面夹击, 便于集中力量反对侵略势力。当然这个口号对于义和团运动的持续发展是不利的, 它模糊了清朝与帝国主义的关系, 这使得一些成员放松了对清政府的警惕, 导致最后被清政府利用而惨遭失败。对于一些人认为的义和团运动存在着“笼统排外”, 把运动的失败归于“排外”精神, 我认为这是错误的认识。“排外”精神是出于对侵略者的憎恨, 是广大农民为解救民族危机挺身而起的正义反抗, 具有进步意义。同时, 运动失败是由于它本身的缺陷性, 它没有形成严密的组织, 没有先进阶级的领导等。

义和团运动中的宗教迷信色彩。确实, 义和团带有明显的封建迷信色彩, 在运动初期, 义和团的宗教迷信对于吸纳群众, 积聚力量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只是这种迷信毕竟是不科学的, 它在后来义和团发展过程中起了消极作用, 它模糊了起义的本质和腐蚀了成员的战斗力, 它宣传的“刀枪不入”给义和团造成很大伤亡。

综上所述, 义和团运动是一次以农民为主体的反帝爱国的民族解放运动, 也是一次革命运动, 但不具有反封建的性质。

义和团运动的作用

义和团运动虽然在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下失败了, 但是它在中国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还是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义和团运动的伟大历史意义在于义和团成员在反对帝国主义和抵抗清军的过程中所释放出来的巨大能量, 即表现了中国人民高尚的爱国主义精神、反侵略的伟大气魄和不甘屈服于帝国主义及其走狗的顽强的反抗精神, 显示了中华民族的力量。这些对中国后来的革命者有着极大的鼓舞和鞭策作用, 民族资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从中得到启示, 激发着他们从改良转向革命。周恩来指出:“1900年义和团运动, 正是中国人民顽强地反抗帝国主义侵略的表现, 他们的英勇斗争, 是50年后中国人民伟大胜利的奠基石之一。”[5]

动摇了清政府的封建统治基础, 暴露了清朝统治集团的极端腐朽和无能。义和团运动打乱了清政府的统治秩序;同时, 造成了地方大员分庭抗礼;刺激了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反清义举, 如1900年兴中会成员郑士良发动惠州起义;加速了清朝的灭亡和民国政府的建立。

义和团运动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侵略势力, 打碎了帝国主义列强妄图瓜分中国的阴谋。义和团运动虽然没有成功阻止帝国主义侵略中国, 但“迫使帝国主义改变了侵华的手段。”[6]

义和团运动对帝国主义和清政府的沉重打击, 也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开辟了道路。最明显的表现是义和团运动促进了清末“新政”的出现和推行。新政的推行加快了中国近代社会经济的近代化步伐, 使民族资本主义获得了很大发展;同时, 还部分实现了戊戌变法没有达到的目标, 又为辛亥革命的爆发创造了条件。

义和团运动尽管失败了, 但是它在中国历史发展进程中的历史作用是无法抹灭的, 它所表现出来的反帝爱国精神会永远激励着我们。

参考文献

[1]故宫博物院明清档案部:《义和团档案史料》上, 北京:中华书局, 1959年。

[2]苑书义:《义和团运动与中国近代社会》, 成都: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1987年。

[3]廖一中:《义和团运动史》, 北京:人民出版社, 1981年。

[4]福森科:《瓜分中国的斗争和美国门户开放政策 (1895-1900) 》, 北京:三联书店, 1958年。

性质和作用 篇2

海运提单,简称B/L,是承运人或其代理人收到货物后签发给托运人的货物收据,以及承运人据以保证交付货物的凭证。

1.它是承运人或其代理人出具的货物收据,证实其已按提单的记载收到托运人的货物

2.它是代表货物所有权的凭证,提单的合法持有人拥有支配货物的权利,因此提单可以用来向银行议付货款和向承运人提取货物,也可用来抵押或转让

3.它是承运人和托运人双方订立的运输契约的证明。提单条款规定了承、托双方的权利和义务、责任和豁免,是处理纠纷的法律依据。

保险的基本原则

1、保险利益原则

2、最大诚信原则

3、补偿原则

4、近因原则

单独海损与共同海损的区别

1、前者是风险直接导致损失;后者是为了解除或减轻这些风险而人为造成的损失

2、前者由受损方自己承担;后者由受益方按获救财产价值的多少,按比例共同分摊

3、前者的损失一般是被保险的货物;而共同海损的损失,除被保险货物除外,还包括支出的特殊费用

信用证的特点

1、信用证付款是一种银行信用

2、信用证是独立于合同之外的一种自足的文件

3、信用证业务是一种纯粹的单据业务

发盘的构成条件

发盘也称报盘、发价、报价,法律上称为“要约”,是指交易一方向另一方提出购买或出售某种商品的各项交易条件,并愿意按照这些条件达成交易、订立合同的意思表示。

1、发盘要有特定的受益人

2、发盘内容要十分确定

3、发盘中必须明确表示受盘人受其约束

性质和作用 篇3

【关键词】汽轮机;油;性质;润滑;乳化

0.前言

汽轮机油是电力系统中重要的润滑介质,主要用于汽轮发电机组的润滑系统和调速系统。在汽轮机的轴承中起润滑和冷却作用;在调速系统中起传压调速作用。汽轮机油用量大,一个大电厂若加上必需的备用油量,用油量就会更大。随着电力工业的快速发展,汽轮机油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汽轮机组的安全经济运行。这就要求我们能对汽轮机油的作用及性质进行分析,从而发现油质发生变化的原因,以便我们在以后的工作中制定针对性的措施,确保汽轮机用油的品质。

1.汽轮机油的作用浅析

汽轮机油在汽轮发电机组的润滑油系统和调速系统中是一个封闭的循环系统。其作用主要有:

1.1调速作用

汽轮机的调速系统主要由调速汽门、伺服阀、及其控制系统等部件组成,调速汽门的开大或关小由伺服阀来控制,使汽轮机在负荷变动时,调节蒸汽的进汽量来保持汽轮机额定的转速;而伺服阀由控制系统来控制。

1.2润滑作用

滑动摩擦有2条物理定律,它们是:

(1)两固体表面间摩擦与接触表面积无关。

(2)两固体表面间的摩擦与表面正压力成正比。

作相对运动的摩擦表面之间有如下的几种情况:

a前面述及减少机械表面相互之间的摩擦和磨损的方法,是要设法避免两摩擦表面的直接接触。

b最简便、使用得最早的方法是在摩擦表面间加润滑剂。用润滑剂来隔开摩擦表面,防止它们直接接触,就是通常所说的“机械的润滑”。

c根据摩擦零件的工作条件和润滑油在摩擦表面间所起的作用。将机械零件的润滑分为两个类型;流体润滑及边界润滑。

d流体润滑是在两个摩擦表面之间有一薄层具有一定压力的流体,流体将摩擦表面完全隔开。流体中的压力平衡摩擦零件所受的外载荷。

1.2.2流体动力润滑的数学理论基础

1.3散热作用

运行中的汽轮机油,不断在系统内循环流动,油温将不断升高,其主要原因是轴承内油品的内摩擦产生热量,其次,由于油与轴颈相接触,被汽轮机转子传来的热量所加热,故此,油在系统内循环时,将不断地带走设备所产生的热量,并经冷油器把热量排出。由此可知,油作为传热介质,对系统内的有关设备起到冷却、散热的作用。

1.4冲洗作用

由于摩擦产主的金属碎屑被汽轮机油带走,从而起到了冲洗的作用。

1.5减振作用

汽轮机油在摩擦面上形成油膜,使摩擦部件在油膜上运动,即两摩擦面间垫了一层油垫,因而对设备的振动起到了一定的缓冲作用。

2.对发电厂汽轮机油质的要求

汽轮机油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汽轮机组的安全经济运行,故对汽轮机油的质量具有严格的规定和较高的要求:

2.1良好的抗氧化安定性

汽轮机油在机组中循环速度快,次数多,使用年限较长,并在一定温度下和空气、金属直接接触;因此要求其在运行中热稳定性好,氧化沉淀物要少,酸值不应显著增长。

2.2良好的润滑性能和适当的粘度

选择适当粘度的汽轮机油,其粘度随温度变化小,能保证汽轮机组在不同温度下得到可靠的润滑。一般在保证润滑的前提下,尽可能选用粘度较小的油、因其散热性及抗乳化性能均好一些。

2.3良好的抗乳化性能

因机组在运行中蒸汽经常从轴封不严密处漏入油系统,使油水混合而成乳化液,影响油的润滑性能和机组的安全运行,故要求汽轮机油具有良好的抗乳化性能,容易与水分离。使漏入润滑系统内的水分在油箱内能迅速分离排出,以保持油质的正常润滑和冷却作用。

2.4要具有良好的防锈性能

对机件能起到良好的防锈作用。

2.5良好的抗泡沫性能

油在运行中产生泡沫要少。以利于油的正常循环、润滑。

2.6良好的析气性能

油在运行中于空气接触,形成雾沫,油应能快速消除泡沫。

2.7具有良好的清洁度

油品应有很好的清洁度,以免在摩擦面上破坏油膜,形成干摩擦,造成设备损坏。

3.汽轮机油乳化的危害与防治

3.1汽轮机油乳化的危害

汽轮机油系统的主要作用是向汽轮机发电机轴承提供润滑油和调节保安系统的压力油。因此,汽轮机油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着汽轮机的安全可靠性。例如,汽轮机油乳化给机组带来的危害是很大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一种液体只有同时具备适当的粘附性和粘度,才能作为润滑油,且润滑油对于摩擦表面的附着力还必须大于润滑油本身分子间的摩擦力。这样,两个摩擦表面在相互滑动时,每一表面上都带动着一个附着油膜,形成两个摩擦表面之间的液体摩擦,转子在高速转动时,轴颈与轴瓦底部形成压力很高的油膜,支承转子重量在轴瓦中滑动。若油质乳化,就使润滑油的粘附性不好,油对摩擦面的附着力不够,油膜受到破坏,转子轴颈就可能和轴承的轴瓦发生干摩擦,使轴瓦烧损,机组强烈振动,甚至毁机。

(2)汽轮机在运行中,润滑油需要带走的热量主要来自转子轴颈与轴承滑动摩擦所产生的热量,高温蒸汽通过汽轮机转子上的动叶片等部件传导到轴颈上的热量,以及发电机因转子电流过大发热和磁铁发热经发电机转子传递到轴颈处的热量。如果汽轮机油乳化,其乳化液沉积于油循环系统中,妨碍油的顺畅流动,使供油不足,影响散热,轴承与轴颈处温度不能控制在规定值内,易引起轴承烧瓦事故。

(3)抗乳化度是汽轮机的重要指标,一般抗乳化度≤8min。汽轮机油乳化,将加速汽轮机油的氧化,使酸值升高,产生较多的氧化沉淀物,从而延长了汽轮机的抗乳化时间,亦即恶化了油的抗乳化性能。

(4)汽轮机油乳化,将使调节、保安系统中的滑阀等部件锈蚀,造成卡涩,降低了动作的灵敏度,严重时,还会引起调节、保安装置拒动。从而导致机组严重事故的发生。

3.2汽轮机油乳化的分析

水分、激烈搅拌、乳化剂,均能引起汽轮机油乳化。其中,水分的存在和激烈搅拌是产生乳化的主要原因。

(1)汽轮机油中水分的存在,会加速油质的老化及产生乳化;同时会与油中添加剂作用,促使其分解,导致设备锈蚀。汽轮机油中含水,表明汽轮机端部汽封密封不严,蒸汽进入油系统、大气中湿气进入油箱、冷油器泄漏以及机组大修时蒸汽吹扫油管路残留水分所致。此外,油箱、轴承箱上的排油烟(气)机及排气管不能及时排出存留在箱内的湿气,也是油中存水的一个因素。

(2)油中溶有空气,特别是在高温下,会加速油的氧化变质。汽轮机运行中,因其油品气化变质而产生的环烷酸皂、胶体等物质都是乳化剂,使油更容易乳化。

(3)汽轮机油的乳化,与油品中的添加剂性能亦有关系。汽轮机油添加剂(如抗氧化剂和防锈剂),大都是具有一定表面活性的化合物或混合物。这些物质的分子结构中,一端是具有亲油性的非极性基团,另一端是具有一定表面活性的亲水性极性基团。虽然它们都溶解于油而不溶解于水,但在一定转速下极性基团对水就具有一定的亲合能力,增强了油水分离的难度,促进油质乳化。

(4)激烈搅拌。在汽轮机高速旋转时,油和水被激烈而充分的搅拌,呈乳浊液态。此时,上述亲水的极性基团有了与水充分亲合的机会,当亲合力很大时,就会与水牢固的结合在一起。又由于亲油性的非极性基团能溶于油中,从而通过这种物质的作用使水和油结合在一起。因此,这时水就不能与油分离,即产生乳化现象。

3.3防治汽轮机油乳化的措施

如前所述,汽轮机油乳化给机组运行带来严重后果。因此,应从汽轮机组设备的设计、制造、安装、运行维护、检修、以及油品和添加剂质量等方面着手,层层把关,防止汽轮机油乳化。

(1)防止油系统进水。预防和消除汽轮机油系统进水,是防止汽轮机油乳化的重要措施。为此,首先要确保产品设计和制造质量,即汽封装置结构设计合理、零部件加工符合工艺标准、材质满足高温运行要求。其次是在机组安装过程中,应严格按质量标准组装汽封,尽量调小汽封间隙,并且在运行中具有自动调整间隙的性能;机组大修中,如发现汽封片缺损、断裂、倒伏,以及失去自动调整间隙性能等缺陷,应予修整或更换。

(2)排除油中水分。在汽轮机运行时,应随机投入油净化装置,以便及时对机组润滑用油和调节保安装置的压力油进行油水分离和杂质过滤。目前应用得比较广泛的YJG型油净化器,由沉淀箱、过滤箱、贮油箱、排油烟机、自动抽水器和精密滤油器等组成。

(4)保证汽轮机油质量。对于购进的汽轮机油,其质量应符合GB2537或GB11120-89标准,并应具备良好的粘附性、氧化安定性、防锈性、抗起泡沫性、空气释放性,以及抗乳性能及酸值指标。对于运行中的汽轮机油,除定期进行全面的检测外,平时亦应注意有关项目的监督和取样检测,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5)油中添加抗乳化剂。为延长油的使用寿命和提高油的抗乳化性能,可根据运行中汽轮机油的油质情况,向油中添加抗乳化剂,以破坏油水界面上的乳化膜,将水释放出,达到除水目的。这里需要指出的是,所加入的添加剂应符合质量标准,尽可能降低或除去添加剂中亲水性能较强的成份,达到或高于汽轮机油标准所规定的抗乳化性能指标。

(6)库存油管理应严格做好油的入库、储存和发放三个环节,建立明确的标志和台帐,防止油的错用、混用和油质劣化。根据实际明细建立有关的技术档案与技术资料。储油区应严格执行防火防爆制度,杜绝油的渗漏与泼洒,地面油污应及时清理,严禁烟火。

4.结束语

本文分析了发电厂汽轮机用油的物理和化学性质,以及汽轮机油在发电厂汽轮机组运行中的作用及质量要求、技术要求和安全要求。电厂用汽轮机油应该首先保证油的品质,特别要保证油具有良好的抗乳化性和抗泡性,在运行中要特别注意油中进水,乳化和油的酸值等。对电厂汽轮机用油问题进行分析时提供一些依据,同时也给以后更进一步认识和运用电厂汽轮机油的特性提供些参考。[科]

【参考文献】

[1]许守澄.国产大机组的油系统清洁度问题[J].热力发电,1992,(1):25-29.

[2]顾宏,邵关兴.汽轮机油净化技术和净油装置[J].华东电力,1997,(8):25-29.

[3]孙坚明.电力用油[M].电力部西安热工研究院,1996,P146-157.

[4]杨道武,朱志平等著.电化学与电力设备的腐蚀与防护[M].中国电力出版社,2004,P18-21.

性质和作用 篇4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不断发展, 多媒体教学成了课堂上一道常见的风景线。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 确实能够创设情境, 丰富课堂教学, 增大课堂容量, 但是, 如果使用不当, 往往适得其反。笔者通过自身的教学实践, 以“二氧化硫的性质和作用”为例, 跟大家一起谈谈若不用多媒体, 如何上好一节常生态的化学课。

二、教学思路

本节课着眼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以及化学综合素养的构建, 在教学设计过程中, 通过实验探究, 让学生掌握二氧化硫的性质, 了解二氧化硫对空气的污染、酸雨的防治, 使学生树立环保意识。

三、教学目标

1.了解二氧化硫的物理性质和用途。

2.掌握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

3.知道硫酸型酸雨的形成原因、过程、危害及其防治的原理。

四、重点和难点

重点:二氧化硫的氧化性、还原性和漂白性。

难点:通过探究实验, 归纳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

五、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一节典型的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学习。在学生学习了氯、溴、碘、硅、钠、镁、铝、铁、铜及其化合物等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基础上, 进一步介绍硫及其化合物。

六、课前准备学生实验用品

1.探究二氧化硫的物理性质:收集满二氧化硫的集气瓶一瓶, 收集满二氧化硫的矿泉水瓶一瓶, 吸有15mL蒸馏水的注射器一支, 胶带纸。

2.探究二氧化硫酸性氧化物的性质:石蕊试液、pH试纸、试管若干。

3.探究二氧化硫的还原性:盐酸 (1mol/L) 、氯化钡溶液 (0.5mol/L) 、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0.1mol/L) 、溴水 (0.1mol/L) 、双氧水 (5%) 、试管若干。

4.探究二氧化硫的漂白性:品红溶液、试管、试管夹、酒精灯。

七、教学过程

1. 从旧知识导入新课。

(1) 提问:同学们能写出你所知道的有关二氧化硫的化学方程式吗?学生一般会写出以下的几个方程式:

(教师点评后选一组答案不要擦, 留在黑板上, 便于后面化学性质的讲解。)

(2) 提问:根据大家书写的方程式, 发现二氧化硫的性质类似于我们曾经学过的哪种气体? (CO2) , 二氧化硫属于酸性氧化物还是碱性氧化物? (酸性氧化物)

(3) 提问:二氧化硫对环境的危害主要是什么?

(4) 提问:为什么二氧化硫会成为大气污染物?在空气中它又是如何形成酸雨的呢?

(5) 根据提供的实验器材总结二氧化硫的物理性质, 探究其水溶性。 (操作:将注射器中的水注入矿泉水瓶中, 然后迅速用胶带封住针眼, 振荡。

现象:瓶子瘪掉了。

结论:二氧化硫易溶于水。

2. 提出问题, 实验探究二氧化硫的物理性质及化学性质。

问题一:二氧化碳溶于水会发生化学反应而生成碳酸, 那么二氧化硫溶于水是否也会发生化学反应呢?其产物又是什么?能否设计实验证实你的猜测?

教师提供:二氧化硫水溶液、碳酸氢钠溶液、石蕊试液、pH试纸

设计意图: (1) 通过这一问题的提出, 学生将会作出自己认为合理的猜想, 并解释其猜想的依据, 且用教师提供的实验用品, 开放性地设计实验 (可以用pH试纸, 也可用石蕊试液, 还可以用碳酸氢钠溶液等) 。学生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经验, 努力探索解决新的问题, 充分发挥了每个学生的学习潜力, 促进了个性的发展。

(2) 由此让学生认识二氧化硫溶于水所形成的水溶液显酸性, 让学生认识到这是二氧化硫作为酸性氧化物所具有的一般性质。总结归纳出二氧化硫作为酸性氧化物的通性: (1) 与水反应; (2) 与碱反应; (3) 与碱性氧化物反应; (4) 与盐反应等。这将有利于学生对元素化合物知识体系网络化的形成。

问题二:刚刚同学们提到二氧化硫可能会形成酸雨, 这种酸雨主要是硫酸型的酸雨.那这种硫酸型的酸雨到底是怎样形成的呢?某科技兴趣小组采集酸雨样品, 每隔一段时间测定的pH值, 得数据

提问:为什么久置于空气中的雨水的pH值会变小并保持不变?结合前面所讲的氧化还原反应的知识来解释这一问题。

学生会很容易得出结论:二氧化硫具有还原性。

设计意图:通过数据的分析,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问题三:根据提供的实验药品探究二氧化硫的还原性。

教师提供:盐酸 (1mol/L) 、氯化钡溶液 (0.5mol/L) 、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0.1mol/L) 、溴水 (0.1mol/L) 、双氧水 (5%) 、试管若干。

学生实验 (1) :取矿泉水瓶中的二氧化硫水溶液2mL于一支试管中, 滴加氯化钡溶液, 观察现象, 再滴加少许过氧化氢溶液, 振荡, 观察现象, 放置片刻后滴加盐酸, 观察现象。

学生实验 (2) :取2mL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或溴水) 于一支试管中, 滴加二氧化硫水溶液, 振荡, 观察现象。

现象: (1) 中开始无明显现象, 后生成不溶于盐酸的白色沉淀。

(2) 中高锰酸钾溶液 (或溴水) 褪色。

结论:二氧化硫具有还原性。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明显的实验现象, 分析得出二氧化硫具有还原性, 印象深刻。

八、课堂小结

1.二氧化硫能使滴有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褪色——酸性氧化物的性质。

2.二氧化硫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还原性。

3.二氧化硫能使溴水褪色——还原性。

4.二氧化硫使品红溶液褪色——漂白性。

九、教学效果

性质和作用 篇5

一.重点和难点 1.重点

我国税收的性质和作用

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

2.难点

税收是实行经济监控的重要手段

二.学法指导

1.我国税收的性质和作用

税收是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但是,许多人对税收的性质、作用缺乏足够的认识,有些人甚至一无所知,违反税收的行为经常出现。而更多的人对违法行为往往抱无所谓的态度,起码没有同盗窃国家财政等同看待。所以,深刻认识我国税收的性质和作用,有助于学生增强依法纳税、自觉纳税的意识。

(1)关于我国税收的性质 首先,要把握“税收的性质”。马克思说过:“赋税是喂养政府的奶娘。”这表明,税收是与国家的产生连在一起的。所有国家都必须有税收,这是税收的共性。这种共同的属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税收都是取得财政收入的基本形式;第二,都是为国家实现其职能服务的;第三,都是以国家政治权力为前提的分配关系;第四,分配的主体都是国家;第五,税款都是取之于民。这些都是不同社会制度下国家税收所共有的。

其次,要把握“我国税收的性质”。不同社会制度下的税收,又有其各自的特征。作为社会主义国家,我国的税收,除了具有上述税收的共同特征外,又具有自己的特殊性。其根本原因在于:不同性质的国家,代表不同阶级的利益。资本主义国家的税收从根本上说是为资产阶级的利益服务的;社会主义国家的税收是为人民的利益服务的。所以,我国税收的性质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新型税收。集中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从税收的来源、税收的增长和税收所体现的分配关系来看,税收的来源主要是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向个人征收的比重很小;税收的增长主要依靠生产的发展、经济规模的扩大和效益的提高;税收所体现的分配关系不是剥削关系,而是国家、企业、个人在根本利益一致的基础上,整体与局部、长远与目前利益的关系。第二,从税收的用途来看,我国的税收在财政支出中,不论是直接用于经济建设,发展科、教、文、卫事业,还是用于维护社会稳定、巩固国防,都是为劳动人民的利益服务的,劳动人民是税收的最终受益者。

(2)关于我国税收的作用,把握以下几点:

第一,税收是组织财政收入的基本形式,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积累资金。这就是说,一方面,税收收入占国家财政收入的绝大部分(90%以上);另一方面,由于税收具有强制性、无偿性和固定性的特征,单位和个人都必须严格执行税收政策,依法纳税,这使财政收入有了稳固的保证。

第二,税收是调节经济的重要杠杆。例如,对价格高于价值的一些商品多征税,平衡商品之间的利润水平,避免片面地生产价高利大的产品,而不生产价低利小的产品;同时,还可以合理调节消费行为,避免因过度消费某些商品而损害人们的健康。又如,为鼓励农村经济的发展,改善农民的物质文化生活,国家对乡镇企业采取低税或减税政策。

第三,税收是国家实现经济监督的重要手段。从宏观方面看,税收可以反映国家经济的运行状况,据此,国家可以及时采取相应的对策。例如,从各地个人所得税的缴纳状况,可以大致了解地区之间收入水平的差距,从而采取必要的调节政策和措施,防止地区间的收入过于悬殊。从微观方面看,国家各级税务部门通过征管工作,对企业的经营活动进行监督,及时发现或防止企业违反税法的行为,促进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2.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 这是本课教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教材是从纳税人的角度介绍有关财政、税收的基本知识的;讲财政税收等宏观经济问题是为落实纳税人的权利和义务上来的。因此,这部分内容,是全课知识教育和思想教育的结合点。

为了突出重点,首先要联系税收的性质和作用来强调公民应自觉依法纳税。其次,要讲清公民应具有“纳税人意识”。所谓“纳税人意识”是纳税人的义务和权利相统一的自觉意识。具体地说,一方面,增强纳税人的义务意识,自觉纳税;纳税不仅是法律规定的公民的基本义务,而且也是维持、改进和创造公民赖以生存的社会条件的必然要求。社会主义的国家性质决定了税收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联系在一起。例如,国家机构的设立和运作、公共设施的建设和维持,以及自然环境的保护等,都是公民赖以生存及其利益得以实现的基本社会条件,而这些庞大的开支主要来源于税收。因此,每个公民既然享受着各种社会服务,就必须承担相应的义务。弄清这个道理,就能增强纳税的自觉性和自愿性。另一方面,增强纳税人的权利意识,依法实行纳税人的权利。社会主义国家是为人民服务的,人民是国家的主人。由于国家公务职员的薪金是靠“纳税人”的税金支付的;国家公职人员所管理的国家事务、社会事务是“纳税人”自己的事务,其费用也是靠“纳税人”的税金支付的;公共权力设立的最终目的就是为“纳税人”服务的。因此,公民要以主人翁的态度,增强自己对国家公职人员及其公共权力的监督意识,积极关注国家对税收的征管和事业,以维护公民自身的合法权益。

中学生没有经济收入,一般情况下不是直接纳税人,但在日常生活中,有的人也会碰到与税收直接关联的事情而成为直接纳税人。比如,骑自行车的同学都有一个叫自行车税的问题;购买彩票,若中奖需缴纳个人偶然所得税。在这种情况下,都应自觉纳税。要从现在就培养和强化“纳税人意识”,为将来走上社会打下思想认识基础。3.税收是实行经济监控的重要手段

(1)税收为什么能够实现对经济的监督? 因为税收具有对经济进行监督管理的职能,所以税收能够实现对经济的有效监督。税收的监督管理职能包括:对微观经济的监督管理和对宏观经济的控制两个方面。从微观经济方面看,税收是对国民收入进行的分配,而国民收入也是由国民经济的各部门、各企业创造或实现的。因此,从处在社会再生产各环节的各个部门、各个企业取得税收收入,客观上就要求对其纳税情况和经营活动的全过程进行检查和监督。可见,对微观经济的监督是税收监督管理职能的一个重要方面。从宏观经济方面看,税收作为一种分配方式它介入了社会经济生活的诸方面。征税的同时,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许多经济信息、经济动态都会得以体现和反映,这些信息又是国家对国民经济宏观管理的主要依据。所以,对宏观经济的监督也是税收监督管理职能的一个重要方面。

(2)税收是怎样对经济进行监督的?

税收工作具有联系方面广、综合性强、信息灵通的特点,这就使税收成为了监督管理国民经济的重要工具之一。首先,在日常的税收征收管理工作中,税务干部可以深入到国民经济的各部门,社会再生产的各环节,以及经济实体的生产、销售、利润分配及其使用的各方面,以便了解生产、经营、纳税等情况,总结经验,揭露矛盾,发现和解决问题,同偷税、漏税、抗税等违法行为作斗争。其次,税收部门除了强化日常监督管理工作之外,还配合财政、审计、物价等部门进行财税大检查,对大量侵占国家收入的违法案件,进行严肃的处理,起到保护国家财政收入的作用。三.具体内容

(一)我国税收的性质和作用

1.不同社会制度下税收的性质不同

首先,税收作为一种分配关系,在不同的社会制度下都具有一些共同点。这些共同点就是税收的基本属性,具有这些属性才能称作税收。其共同属有:

(1)税收都是国家取得财政收入的基本形式;(2)都是为国家实现其职能服务;(3)都具有共同的基本特征(三性);

(4)都是以国家政治权力为前提的分配关系;(5)分配的主体都是国家;(6)税款都是取之于民的。

这些共同点的存在反映了税收的共性,即不论是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还是社会主义社会,只要具备了上述这些共同点的财政收入形式就都可以叫作税收。但是,在不同的社会制度下,税收的性质却各不相同。税收在不同的社会制度和不同的国家中,反映了不同的经济关系和阶级属性。我们把税收的这种阶级属性称为税收的性质。税收的本质和税收的性质不同。税收的本质,即在任何国家、任何社会,它都是凭借政治权力所形成的一种特殊的分配关系,这不是因国家与社会性质不同而改变的。但是,这种特殊分配关系的阶级属性,却因生产关系的性质不同,即社会制度和国家不同而不同。如,在中国古代的封建社会中和近代的半殖民地半殖封建社会中,统治者们为了自身的利益,通过税收对劳动人民进行残酷的剥削。

2.我国社会主义税收的性质

(1)社会主义的税收是“取之于民”的 在我国,由于公有制经济居于主体地位,所以国家税收的主要来源是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上缴给国家的税金。税收是我国财政收入的主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它已占到了财政收的95%以上。“取之于民”反映的是社会主义税收在国民收入分配中劳动者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目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正确结合。

(2)社会主义税收也是“用于之民”的

我国税收“用之于民”的重要表现有:国家拿出大笔资金用于提高人民生活,从1979年到1981年,国家对解决多年遗留下来的问题,拿出1400多亿元来改善城乡人民生活(占同期财政收入总额的31%)。其中,用于提高农副产品收购价格的支出是422亿元,用于提高职工工资和实行奖金制度的支出是300亿元,用于安排城镇2600万人就业的支出是105亿元,用于增加职工住宅的支出是152亿元,还有用于减免农村税收、增加进口商品价格补贴的支出等等。社会主义税收的“用之于民”反映了税收所代表的这部分社会产品和国民收入,归全社会共同占有,为全体劳动人民的利益服务。3.我国税收的作用

(1)税收是组织财政收入的基本形式。

组织财政收入是税收的基本作用。目前,我国税收已占国家财政收入的95%以上;在日本占91%;在英国占96%;在美国占98%。这说明,税收在各不同制度的国家里都普遍存在,并且在国家财政收入中都占有重要地位。税收在保证国家重点经济建设、保证国家机器正常运转方面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特别是我国目前正在进行经济体制的改革与转换,更需要大量的财力作为改革的后盾。否则,财力分散很可能导致改革半途而废,甚至影响国家政权的稳定。所以,当前更应该强化和重视税收在组织财政收入方面的作用。

(2)税收是调节经济活动的重要杠杆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主要不是运用直接控制的手段,而是通过市场和对经济活动参加者的经济利益的调节实现的。其中,税收就是重要的调节手段之一。税收为什么能够调节经济活动呢?那是因为,税收具有调节经济的职能。这种职能是指国家通过征税,改变不同纳税人、不同经济部门在国民收入中所占的比重以及不同产品的盈利水平,从而对经济的发展产生某种影响的功能。国家在利用税收发挥组织财政收入作用的同时,还通过税种、种率、减免、加征等办法,对不同的纳税人、不同的经济部门、不同的社会产品实行征与不征、多征少征,来改变不同纳税人和经济部门对国民收入和占有数量和比重,影响它们的物质利益,从而鼓励或限制某些部门经济的发展,改变经济结构,国家的一些政策,一些政治、经济目的,就是通过这种调节职能的发挥来实现的。我们说税收是一种经济杠杆,一般就是指税收的这种调节经济的职能。

《辞源》和《辞海》的性质 篇6

关键词 辞源 辞海 词典性质 词典类型

关于《辞源》和《辞海》的性质,真可以说是众说纷纭。不仅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说法,而且同一个人在不同的著作甚至同一著作中也有不同的说法。同一个人在同一著作中有不同的说法,显然是自相矛盾,不足为训。同一个人在不同的著作中有不同的说法,如果不是作者经过研究修正自己的观点,而是任意变卦,那也不足为训。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说法,则是正常的现象,但在同一个问题上,真理终究只能有一个,应该摆事实,讲道理,辨明是非。就本文所说的问题而言,如能对现在的歧异现象加以梳理、澄清,对两部词典的编纂者做好工作是有益的,对读者正确认识这两部词典的性质是有益的,对学者深入研究这两部词典的经验教训是有益的,对完善词典类型理论也是有益的。

一、《辞源》的性质

《辞源》初版和“修订本”的性质有同有异,因此要分别讨论。

1.《辞源》初版的性质

《辞源》初版的主编陆尔奎,在该书开头有一篇《辞源说略》,其中说:“辞书种类綦繁,而大别为普通专门两类。吾国编纂辞书,普通必急于专门。且分为数种,亦不如合为一种。社会所需之常识,纷错繁赜,非可以学术门类为之区分。如阅一报纸,俄而国家政闻,俄而里巷琐语;俄而为匡时之论,俄而为戏谑之辞。文之体裁不同,而遣辞斯异。且人所与为周旋交际者,必不止一种社会。故此为恒言,彼为术语;此则尽人可解,彼则毕世罕闻。所业不同,言辞又异。因一辞不得其解,而求之专门辞书,虽罗书数十种,有未足备其应用者。”因此,《辞源》的目标是“一书包举万类”,犹如“宏雅之儒,有问必答”。对这种性质的词典,当时称为“普通辞书”,不那么恰当。数十年后,才称之为“综合性词典”,可谓名副其实。

但是,1979年《辞源》修订本的《出版说明》中,在“综合性词典”一词已经确定的情况下,却称《辞源》初版为“语文词书”,未免令人遗憾。“词书”一词,用者较少;此处所说,其实就是语文词典。语文词典可以收百科词语,但只能占一小部分,且以已经进入日常词汇者为限。像《辞源》初版那样兼收普通词语和百科词语,“一书包举万类”的词典,实已超出语文词典的范围。

鉴于《辞源》初版本身的内容,学者多称其为综合性词典(或综合词典、综合性辞典、综合性辞书)。如刘叶秋(1983:233)、胡明扬等(1982:49)、李开(1990:87)、张明华(1998:148)、杨祖希(1988:5)、吴泽炎(2009:39[1])、沈岳如(2009:53)、许振生(2009:61)、苑育新(2009:139)、周行健(2009:148)、乔永(2009:333,2011:405[2])。这可以说是对《辞源》初版性质认识的主流。

除此之外,还有各种不同的说法。

(1)语文词典(或语文性词典、语文词书、语文辞书、语文工具书)。如周行健(2009:148)、史建桥(2009:295)、乔永(2009:333,2011:401)。对这种说法,上文已经论及,不赘。

(2)百科词典(或百科性的词典、百科性词语词典、百科辞书)。如陈原(2009:32)、汪家熔(2009:105)、周行健(2009:146)、乔永(2011:413)。《辞源》修订本的《出版说明》明确指出,《辞源》初版的收词“以语词为主,兼收百科”。既然如此,怎么可能是百科词典呢?按照通行的做法,百科词典只收百科词语(包括术语和专名),不收普通词语。

(3)百科全书(或百科全书式辞书)。如吴泽炎(2009:41)、许振生(2009:62)、乔永(2009:331,2011:401)。百科全书非但不收普通词语,而且在百科方面,从注释的对象(百科全书不称“词目”,而称“条头”或“条目标题”)到注释的方式都和词典有明显的区别,因此,《辞源》初版不可能是百科全书。

(4)一些难以成立的术语。如刘叶秋所称的“百科全书式的词典”(2009:45)。在现代,词典和百科全书早已明确为辞书的两个品种,不存在把两者合而为一的“百科全书式的词典”。再如张明华所称的“综合性语文词典”(1998:148)和“百科综合性词典”(1998:150)。词典的“综合性”,仅指其兼收普通词语和百科词语而言,因此,既无所谓“综合性语文词典”,也无所谓“百科综合性词典”。又如乔永所称的“综合性百科辞书”(2009:334)和“综合性百科辞典”(2011:406)。这两者之所以不能成立,前文已经说过了。他还称《辞源》初版为“百科性语文辞书”(2011:416)。既是“百科性”,又是“语文辞书”,其合成之自相矛盾,显而易见。

2.《辞源》修订本的性质

1959年9月10日中央宣传部关于修订《辞海》《辞源》问题向中央的请示报告(中央10月17日批准)中规定,将《辞源》修订为“主要供阅读古籍用的工具书”。据此,修订时删去了《辞源》中原有的近现代哲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技术科学等方面的词语,所收词语,一般止于1840年,对古汉语词目特别是其中的百科词目则颇多增补。

《辞源》修订本仍为兼收普通词语和百科词语的综合性词典,这一点和《辞源》初版并无不同。但修订本的收词范围仅限于古汉语,这一点和初版有很大的不同。所以,修订本的性质,应该是“古汉语综合性词典”。这种性质的词典,和《辞源》初版不同,和《辞海》也不同,是独一无二的。

但是,《辞源》修订本的《出版说明》却自称为“阅读古籍用的工具书和古典文史研究工作者的参考书”。这种说法失之笼统,因为“工具书”和“参考书”品种繁多,此说并未揭示该书是什么性质的“工具书”和“参考书”。对于《辞源》修订本的性质,还是应该按照词典类型的理论,称其为“古汉语综合性词典”。

由于《辞源》修订本《出版说明》的影响,用与“阅读古籍用的工具书和古典文史研究工作者的参考书”近似的说法称《辞源》修订本的不少。如《〈辞源〉研究论文集》(2009)第43、46、60、96、139等页。

另有一些学者则认为《辞源》修订本的性质是古汉语词典(或辞典、辞书、工具书)。如张明华(1998:153)、郭庆山(2009:135)、周行健(2009:145)、郭良夫(2009:163)、田忠侠(2009:193)、乔永(2009:334,2011:406)。但是“古汉语词典”一般被理解为语文词典,几无可能被理解为综合性词典。事实上有些人就认为《辞源》修订本是语文词典(或语文辞书)。如周行健(2009:148)、李俊(2009:203)、张喆生(2009:276)。

至今我只看到有一个地方称《辞源》修订本为“以语词为主的综合性词典”(2009:148)。但此说缺少“古汉语”的限定,因此不能把修订本和初版区别开来。持某一论点者人数之多少,并不能说明是非。我相信,经过认真的讨论,一定可以把《辞源》修订本的性质弄清楚。

二、《辞海》的性质

《辞海》从初版到现在的第六版,一直是兼收普通词语和百科词语、内容涵盖古今中外的大型综合性词典。

初版的《编辑大纲》说:“辞书有专门普通之别,《辞海》之作,目的在供一般人之应用,固普通辞书也。”所谓“普通辞书”,源自前引《辞源》初版的《辞源说略》,概念不够明确。由于当时还没有科学的词典分类,不能苛求于前人。

上文引用过的中央宣传部关于修订《辞海》《辞源》问题向中央的请示报告中规定,将《辞海》修订为“以百科知识为主兼顾单字、语词的综合性大辞典”。据此,从1965年《辞海》第二版开始,各版的《前言》都自称为综合性辞典(或综合性辞书)。我国词典界对《辞海》的性质也大都认为是综合性词典,只在表述上有个别文字出入。如杨祖希称之为“综合性词典”(1979:36),胡明扬等称之为“综合词典”(1982:14),刘叶秋称之为“综合词典”“综合性的词典”“综合性大词典”(1983:233,240),李开称之为“综合性大词典”(1990:75),张明华称之为“综合性词典”(1998:153)。这可以说是对《辞海》性质的认识的主流。

但是也有其他不同说法。

1.刘庆隆将其归入“语文字词典”之中。他说:“《辞海》(作者按:指其初版)百科词汇注释比《辞源》更详细、更系统,在语文字词典中对百科词汇的注释,在当时达到了一个高峰。”(《现代汉语词典》编纂学术论文集 2004:422)诚然,“语文字词典”可以收列和注释百科词汇,但是有一个限度,无论如何,百科条目不能比语文条目更多,否则就不是“语文字词典”了。而《辞海》初版中百科条目和语文条目的比例就约为六四开,以后各版,百科条目的比例有所提高,达到七三开左右。由此可见,不能把《辞海》称为“语文字词典”。但这并非个例,陈原也称《辞海》为“包括百科用语的语文辞书”(2009:29)。

2.周行健称之为“百科词典”(2009:146,148),汪家熔称之为“百科性词典”(2009:113),吴泽炎则称之为“兼收语词的中型百科词典”(2009:40)。百科词典是不收普通词语的,不存在“兼收语词的百科词典”。《辞海》既然有三分之一左右的语文条目,那就不是百科词典了。“中型”之说亦可酌。吴文发表前几年问世的《辞海》第三版就有十万余条,一千三百多万字,如果这还是“中型”,那要多大篇幅才够得上“大型”呢?

3.刘叶秋基本上视《辞海》为综合性词典,但他在个别地方却称之为“百科全书”(2009:97)。许振生也持此说(2009:60)。对这种说法,上文论述《辞源》初版的性质时已有评析,不再赘述。

4.还有几个难以成立的术语。郭庆山称之为“百科全书性质的词典”(2009:137)。所谓“百科全书性质”,和《辞海》的性质不合,而且,“百科全书性质”和“词典”是不能合而为一的两个术语。周行健称之为“百科性综合词典”“百科综合词典”(2009:145,146)。这两个术语之难以成立,上文论述《辞源》初版的性质时也已评析,不赘。

三、几点感想

对于上述众说纷纭的现象,我有几点感想。

第一,有些学者的说法失之草率、随意,以致不仅自相矛盾,还使用了生造的、难以成立的术语。如周行健(2009:145—150)的《〈辞源〉(修订本)与新〈辞海〉》一文,五千余字,对《辞源》修订本的性质却有五种说法:古汉语工具书、语文性词典、语词性词典、中国古代百科词典、以语词为主的综合性词典;对《辞海》的性质则有四种说法:以百科为主的综合性词典、百科词典、百科性综合词典、百科综合词典。读者看了,只觉眼花缭乱,无所适从。又如张明华的《中国字典词典史话》(1998),第148页的大字标题是《〈辞源〉——第一部大型综合性语文词典》,其下第一句则是“《辞源》是我国第一部大型以语词为主、兼收百科的综合性词典”,第150页又称之为“百科综合性词典”,第152页第7行则称《辞源》初版为“为阅读古籍而用的古汉语辞书”。这类事例,为数不少,只是程度有所不同而已。我想,如果不树立和发扬严谨的文风,如果不遵循起码的逻辑,那么要解决本文提出的问题是没有希望的,而且有可能越搞越乱。

第二,本文开头说过,对《辞源》和《辞海》的性质,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说法是正常的。现在我要补充一句,持有不同见解的人们,长期以来没有质疑,没有讨论,没有批评,没有争辩,这就不能认为是正常的了。有了问题就应该解决,否则有百害而无一利。解决学术问题,贵在质疑、讨论、批评、争辩,真理愈辩愈明嘛。打破沉闷,平心静气地把问题摆到桌面上来,分析研究,弄个明白,此其时矣。

第三,重视规范性文件的作用。国家标准GB/T 15238—2000《术语工作·辞书编纂基本术语》,对解决我们的问题是有帮助的。例如,该文件认为“词典”和“辞典”是同义词,但以“词典”定目,附以“辞典”;而“综合性词典”等词典类型,则不附“综合性辞典”之类。至于“辞书”,则确定为字典、词典和百科全书的统称,把它和“词典”区别开来。对于“语文词典”“专科词典”“百科词典”“综合性词典”,也都加以区别,不容混同。我以为这些都是恰当的,如能给予重视,将可消除不少无谓的分歧。

第四,词典的性质问题不仅是学术问题,而且是实践问题。一部词典的性质决定了它的编纂工作应该怎么做。正如兹古斯塔主编的《词典学概论》所说:“在计划编一部词典时,头等重要的事情是尽可能早地决定,就上述各方面而言,这部词典应是什么性质的。”(1983:303)在《辞海》编纂工作中,有不少编纂者就是因为未能明确认识它的综合性词典的性质,把它当作专科词典来编,以致在设计框架、选收词目、编写释文等方面都偏离了适合于《辞海》的轨道。这个教训,值得记取。所以,无论就词典类型的理论而言,或者就词典编纂的实践而言,研究《辞源》和《辞海》的性质都是很有意义的。

附 注

[1]吴文出自《〈辞源〉研究论文集》,商务印书馆,2009。以下凡出自此论文集者仅列出出版年份和页码。

[2]乔文出自《〈辞源〉修订参考资料》,商务印书馆,2011。以下凡出自此资料者仅列出出版年份和页码。

参考文献

1.韩敬体编.《现代汉语词典》编纂学术论文集.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2.胡明扬等.词典学概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2.

3.李开.现代词典学教程.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0.

4.刘叶秋.中国字典史略.北京:中华书局,1983.

5.史建桥,乔永,徐从权编.《辞源》研究论文集.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

6.史建桥,乔永,徐从权编.《辞源》修订参考资料.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

7.杨祖希.词典学试论.辞书研究,1979(1).

8.杨祖希.综合性辞典研究.辞书研究,1988(5).

9.张明华.中国字典词典史话.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

10.兹古斯塔.词典学概论.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

(上海辞书出版社 上海 200040)

电场作用对明胶溶液性质影响研究 篇7

明胶是Ⅰ型胶原的水解产物,固态时为一种无色(或略带浅黄色)、无味、半透明、坚硬的非晶态物,不溶于有机溶剂,可溶于水。它的相对分子质量不均一,分布为1.5万~37万。明胶溶于水之后具有两性聚电解质的特性,等电点是明胶的一个重要性质[1]。透明度及黏度是表征明胶溶液的光学性质和分子结构状态,对明胶分子的存在形态和物理化学性质变化有重要的影响[2]。电化学氧化技术近年来广泛用于环境科学。在电流作用下阳极具有强烈的氧化作用,能将有机物氧化成小分子中间体或CO2,其方式可以分为直接阳极氧化作用和间接氧化作用,阴极对有机物的作用并不明显[3]。本试验通过外加直流电场,研究明胶溶液物理化学性质在作用前后发生的变化及规律,并进一步探讨作用机理。

1 试验部分

1.1 主要试验材料及仪器设备

主要试验材料:明胶、冰乙酸、乙酸钠、浓硫酸、浓盐酸、乙醇、氢氧化钠、氯化钠、硫酸钠,以上试剂均为分析纯,由成都市科龙化工试剂厂生产。

主要仪器设备:电子天平,赛多利斯科学仪器(北京)有限公司;pH计,上海精密科学仪器有限公司;集热式恒温加热磁力搅拌器,郑州长城科工贸有限公司;752紫外光光栅分光光度计,尤尼柯(上海)仪器有限公司;浊度仪,上海第三光学仪器厂;直流稳压电源,上海力友电器有限公司;电流表,温州市鹿城百里电表厂;石墨电极(6.0cm×4.8cm×0.4cm)、电解槽(6.2cm×5.2cm×5.0cm)、阳离子膜,成都新蜀西科试验设备有限公司。

1.2 试验方法

1.2.1 试验原理

明胶是一种两性聚电解质,分子大,溶于水后,微粒直径约为1~100nm,可均匀分散于水溶液中,其溶液性质不同于小分子溶液。明胶分子在溶液中可离解的基团(主要为—COOH和—NH3)发生离解,分子表现出带正电荷或带负电荷,这取决于溶液的pH,带电分子在电场下的迁移方向由其所带电荷决定,故跟溶液pH值相关[4]。外加电解质也可以影响明胶的带电性质,但主要是对其双电层厚度的影响。在电解槽中,阳极对有机物有强烈的氧化作用,通过不同的pH支持电解质对明胶进行处理,可以研究其溶液性质相应的改变[5]。

1.2.2 试验内容

明胶溶液浓度5%,溶液配制方法为:称取5g明胶,加95倍水浸泡2.5h,每隔30min适当震荡,在60℃的水浴锅中恒温水浴搅拌30min,使明胶充分溶解。

电解方法:取电解槽2套,阳极和阴极均为石墨电极,一套阳极和阴极中间被阳离子膜隔开,另一套不带阳离子膜,电解的电流为85mA,磁力搅拌器转速60r/min。详细电解条件见表1。另外每组做对比样品一份,不经电场处理,直接测定相关性质作为对比。电解后溶液p H若发生变化,使用支持电解质阴离子所对应的无机酸和Na OH,将其调至电解前的pH以测定以下相关性质。

1.2.2. 1 等电点的测定

使用乙醇浊度法测定等电点,配制pH=4.0、4.2、4.4、4.6、4.8、5.0、5.2、5.4、5.6的乙酸—乙酸钠缓冲溶液,每次取3mL缓冲溶液和1mL样品,充分摇匀后加入乙醇至刚出现浑浊为止,记下加入乙醇的量,其它试样也加入等量的乙醇,充分摇匀待其产生浑浊后使用浊度仪分别测定浑浊程度。根据蛋白质在等电点处溶解度最小的性质,可知浑浊度最大时的pH值即为该样品的等电点[6]。

1.2.2. 2 黏度及黏度降的测定

使用奥式黏度计测定样品在35℃时的黏度。方法为使用奥氏黏度计分别测量蒸馏水和样品在35℃时的流出时间,因为样品溶液浓度低,试验前后溶液的密度变化很小,ρ0≈ρ1,因此可根据公式(1)计算样品黏度。将样品在35℃恒温条件下静置24h后,测定样品的黏度并计算黏度降[7]。黏度降计算方法为公式(2)。

t0为水的流出时间,t1为明胶溶液的流出时间。η0=0.722 5mP·s,水在35℃时的黏度值,η1为明胶溶液黏度值,η2为恒温静置24h后测得的明胶溶液黏度值,计算方法同公式(1),△η为黏度降。

1.2.2. 3 色泽、透明度的测定

取适量试样使用紫外光光栅分光光度计测量样品在450、620nm时的透光度,测量值分别为明胶的色泽、透明度。

2 结果与讨论

2.1 等电点变化

电场作用后的明胶的等电点见表2。未经电场作用的样品明胶等电点为4.8。使用Na Cl做支持电解质,经电场作用1h后,明胶位于阳离子膜阳极时,等电点降低0.4;位于阳离子膜阴极时,等电点无明显变化;无阳离子膜电解时等电点升高0.2。使用Na2SO4做支持电解质,经电场作用1h后,明胶位于阳离子膜阳极时,等电点降低0.2;位于阳离子膜阴极时,等电点无明显变化;无阳离子膜电解时等电点升高0.2。从表2中可以看出,电场作用前后的明胶的等电点变化趋势,与溶液p H无关。

电解过程中,有机物会在阳极上发生氧化反应并生成小分子中间体或CO2。溶液中含有支持电解质时则阳极发生的反应不一样,当Na Cl做支持电解质时,阳极反应有(1)和(2)。R代表有机物分子,反应(1)为主要反应。

反应(1)产生的Cl2溶解在溶液中部分形成HOCl和ClO-,具有强烈的氧化能力,将和溶液中的明胶继续发生反应,使明胶分子结构发生改变,从而其等电点发生变化。当Na2SO4作为支持电解质时,阳极反应为(2)和(3),反应(2)为主要反应,因此阳极对明胶分子的总氧化能力比Na Cl做支持电解质时要弱一些。

阳离子膜只允许阳离子通过,阴离子和大分子等则无法通过,因此阳离子膜将阳极区域和阴极区域隔开。当明胶位于阳极区域时阳极对其作用明显,等电点发生变化,当其位于阴极区域时由于阴极对有机物无明显作用,其等电点基本未发生明显变化。当两极之间没有阳离子膜时溶液体系中各离子可自由移动,明胶分子在阳极发生氧化反应,因此等电点同样发生改变。

2.2 黏度变化

2.2.1 Na Cl做支持电解质

在Na Cl做支持电解质电解的结果见图1。从图1可以看出,p H=4时溶液的黏度值比p H=6时稍低。p H=4和p H=6时,经电场作用后明胶溶液黏度变化趋势基本相同,随时间的增加溶液黏度逐渐降低。电解过程中无阳离子膜不电解的溶液黏度值最大,电解都会降低明胶溶液的黏度,且在阳离子膜阳极电解时黏度降的最低。黏度下降程度大小顺序为:阳离子膜阳极电解>无阳离子膜电解>阳离子膜阴极电解>无阳离子膜不电解。

电解后的样品在35℃恒温下静置24h后黏度值都会下降,其中阳离子膜阳极一侧电解后的样品黏度降最大达5%。

1-无阳离子膜不电解;2-阳离子膜阴极电解;3-无阳离子膜电解;4-阳离子膜阳极电解

2.2.2 Na2SO4为支持电解质

在Na2SO4做支持电解质电解的结果见图2。从图2可以看出:pH=4时溶液的黏度值比p H=6时稍低,电解时溶液黏度随时间增加而降低。电解过程中无阳离子膜不电解的明胶溶液黏度值最大。电解使明胶溶液的黏度下降,下降程度大小顺序为:阳离子膜阳极电解>无阳离子膜电解>阳离子膜阴极电解>无阳离子膜不电解。和Na Cl做支持电解值相比,Na2SO4做支持电解质电解时,同种电解条件下各溶液的黏度下降程度都比前者小。

Na2SO4做支持电解质电解后的样品,在35℃恒温下静置24h后黏度值同样都会下降,其中阳离子膜阳极一侧电解后的样品黏度降最大达3%。

通过对比明胶所在的电解区域可以知道:阳极电解对明胶黏度影响很大,由于明胶的黏度越大反映出其质量分数越高,分子越大,阳极作用后,明胶的黏度降低最明显,说明明胶分子的降解主要发生在阳极区域,而阴极对明胶分子的作用不明显。通过对比不同的支持电解质可以知道:Na Cl做支持电解质时,电解对明胶的降解作用最强,因为电解Na Cl时会在阳极形成Cl2、HOCl和ClO-,它们具有强烈的氧化作用,将会进一步与明胶分子发生氧化反应而使其降解。通过对比电解时不同pH可以知道,pH接近其等电点时黏度变化较小。

1-无阳离子膜不电解;2-阳离子膜阴极电解;3-无阳离子膜电解;4-阳离子膜阳极电解

通过对比静置24h后黏度降的变化可以知道:阳离子膜一侧电解,Na Cl做支持电解质时其黏度降最大,达5%。

2.3 透明度变化

经不同条件下的电场作用后,明胶溶液在450nm和620nm的透光度值基本没有发生变化,即明胶的色泽和透明度没有发生明显变化。

3 结论

电场作用会使明胶的等电点发生偏移,不同的电解条件使等电点的改变趋势不一样。电流值为85mA,电场作用时间1h,在电极之间加阳离子膜,分别使用Na Cl和Na2SO4做支持电解质时,位于阳极一侧的明胶等电点分别下降0.4和0.2,位于阴极一侧的明胶等电点无明显变化。电极间无阳离子膜,使用Na Cl和Na2SO4做支持电解质时,等电点均升高0.2。明胶溶液的黏度与电解时间成反比,当其靠近阳极一侧时黏度下降最大。电场作用对明胶的色泽和透明度没有影响。

摘要:研究直流电场对明胶溶液的作用,考察在不同pH和支持电解质的电场作用条件下,对明胶溶液等电点和黏度的影响。研究发现:经85mA直流电流作用1h,分别使用NaCl和Na2SO4做支持电解质时,位于阳离子膜阳极侧的明胶等电点分别降低0.4和0.2,无阳离子膜时等电点均升高0.2。明胶溶液黏度与电解时间成反比下降,当明胶位于阳离子膜阳极侧时黏度差值最大,而位于阳离子膜阴极侧时各电解条件对溶液黏度影响不大。电解对明胶的色泽、透明度没有影响。

关键词:电场,明胶,等电点,黏度

参考文献

[1]徐润,梁庆华.明胶的生产及应用技术[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0:4-5

[2]郭明勋.明胶溶液的粘度[J].明胶科学与技术,1994,14(3):153-155

[3]沈暮昭.电化学基本原理及其应用[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1987:95-102

[4]蒋挺大.胶原与胶原蛋白[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5-15

[5]N.J.塞勒(英).电化学的实验方法[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5:169-172

[6]陆扬.浊度/分光光度法和毛细管等电点聚焦法测定明胶等电点及其分布的比较研究[J].明胶科学与技术,2006,26(1):44-47

性质和作用 篇8

关键词:集成回填材料,高放废物,力学属性,热响应性

核技术快速发展的同时,产生的大量核废物若得不到合理处置必将对人类生存环境构成极大威胁。因此,如何处置好核废物成为当前亟待的问题之一。对于高放废物处置,曾有“太空处置”、“冰盖处置”、“深海沟处置”、“岩石熔融处置”等多种方案。高放废物在处置过程中必须进行稳定固化,高放废物玻璃固化体必须满足化学稳定性,化学稳定性是指固化体对酸、碱、地下水、盐、气体及其他化学剂侵蚀的抵抗能力。地下水是固化体发生溶蚀的最重要的因素,因此要求通过作浸泡实验检验固化产品和评价处置安全性。国内外已开发很多浸泡试验技术:例如静态试验法(MCC-1,ISO等),动态试验法(MCC-4Soxhlet等),快速浸泡法(PCT,饱和蒸汽法等)[1]。经过多年的研究和实践,目前普遍接受的可行方案是深部地质处置,即把高放废物埋在距离地表深约500~1000 m的地质体中,使之永久与人类的生存环境隔离[2]。埋葬高放废物的地下工程即称为“高放废物处置库”。高放废物处置库采用的是“多重屏障系统”设计思路,即把废物(乏燃料或玻璃固化块)贮存在废物罐中、外面包裹缓冲/回填材料,再向外为围岩(花岗岩、凝灰岩、岩盐等)。一般把废物体、废物罐和缓冲/回填材料称为“工程屏障”,把周围的地质体称为“天然屏障”[3]。如图1所示。其中,缓冲/回填材料是用于填充废物容器之间、废物容器与地质体之间缝隙以及处置库与外界联系通道的材料,因此,展开对缓冲/回填材料的热力学性能和力学强度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1—竖井;2—处置巷道和处置孔

缓冲/回填材料作为高放废物处置库多重屏障系统中的最后一到人工屏障,其位置位于废物罐与地质体之间。因此,缓冲/回填材料的特性对高放废物处置系统至关重要。缓冲/回填材料的工程屏障作用可概括一下4个方面:①工程屏障作用:缓冲外界压力对废物容器的影响,保证处置库结构的稳定性;②化学屏障作用:阻滞放射性核素渗透到围岩和阻止氧化剂到达废物容器表面以及阻止放射性气体进入到围岩中;③水力学屏障作用:填充废物罐与围岩间的空隙,避免废物罐遭直接与地下水或其他腐蚀液体的接触;④导热作用:传递放射性废物产生的热量,防止废物罐内温度升高[4]。

1实验材料及设备

实验材料:以新疆膨润土为基材,添加一定量新疆沸石和四川江油黄铁矿,配置的集成回填材料。其相关物理化学性质如表1。

实验器材:压实成型模具(自己设计并加工);烘箱,上海大中分析仪器厂;FA1104电子天平(精度为0.0001 g),上海良平仪器仪表有限公司;三轴剪切仪,南京土壤仪器厂。

2集成回填材料含水量热变化规律试验过程及结果

2.1试验过程

将以上3种材料自然风干,过200目筛,按一定质量比充分混合均匀后,均匀喷洒适量水,静置密闭容器24 h,使含水量均匀。待含水率w=25%时,用压实磨具压实成三轴试样。试验温度选择30 ℃、40 ℃、50 ℃、60 ℃、70 ℃和80 ℃,热作用时间取48 h、96 h和120 h。每个温度和时间作用下取两个试样,取平均值。

2.2试验结果

按上述步骤完成试验,绘制含水率与温度、时间的变化关系曲线,见图2,可看出随作用时间的增加和温度的升高,集成材料的含水率总体存在下降趋势,温度低于60 ℃,热作用时间小于96 h时,集成材料的含水率下降幅度很小;温度超过60℃后,随热作用时间的增加,含水率下降较明显,特别是T>60 ℃,热作用时间t=96 h时,下降速度最快;当热作用时间达到120 h后,含水率有明显下降。

3温度对集成回填材料细观结构力学属性影响实验及结果

3.1试验过程

用上述相同的方法制作三轴试样,进行不固结不排水三轴压缩试验,试验围压(即小主应力σ3)分别取200 kPa、300 kPa、400 kPa,剪切速率为0.65%。将三轴试样在室温、60 ℃和80 ℃温度下静置96 h和120 h,然后在相应的水环境里完成三轴压缩试验。各个围压进行两次试验,取平均值进行分析。

3.2试验结果

按照土工试验相关规范完成上述实验,根据试验结果(σ3=300 kPa)绘制主应力差(σ1-σ3)与应变ε的关系曲线,曲线显示,主应力差(σ1-σ3)的峰值在80 ℃下静置120 h最大,室温环境下的峰值最小。由此可推测集成回填材料试样主应力差峰值与温度和热作用时间成正比。曲线还显示,在80 ℃时(σ1-σ3)的峰值远大于60 ℃时的值,说明温度是影响集成回填材料的细观结构力学属性的主要因素。

4结论

通过实验研究发现温度和热作用时间对集成回填材料物理化学性有一定的影响。含水率和温度和热作用时间成反比,在60 ℃时作用下96 h,含水率下降速率最快;当温度小于60 ℃,热作用时间小于96 h时,含水率变化很小;热作用时间达到120 h且温度达到60 ℃,含水率下降明显且变化较均匀。通过三轴压缩试验分析得出温度和热作用时间是集成材料的细观结果力学属性的热敏组分,其中温度的影响更大。结合以上两个实验分析可推测出,集成回填材料的含水率对其细观结构力学属性有直接影响,图2显示在80 ℃下静置120 h后试样含水率最小,图3显示在相同条件下,试样的主应力峰值最大;室温条件下,未经热作用的试样含水率应该最大,而在图3中,室温下试样的主应力峰值最小。因此,可推测,在一定温度范围内,集成回填材料的含水率与三轴压缩试验的主应力峰值成反比。

参考文献

[1]张华,罗上庚.高放废物安全处置第一道重要屏障—高放玻璃固化体[A].第三届废物地下处置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北京: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放射化学所,2010:359.

[2]王驹,陈伟明,苏锐,等.我国高放废物地质处置研究[J].原子能科学技术,2004,38(7):339-342.

[3]范香,易发成,朱宝龙.集成回填材料的压缩性能研究[J]中国非金属矿工业导刊,2010(2):15-16.

性质和作用 篇9

1 债务属性对企业过度投资约束作用

企业自由现金流相对充裕时, 即使企业缺乏可以获利的投资项目和成长机会, 企业经理也会倾向于通过扩大企业规模实现自身对企业资源的管理控制权, 表现为随意支配现金流量投资于净现值为负的投资项目 (Jeson, 1976) 。Hart也认为企业经理有建立企业帝国的冲动。而债务筹资会产生债务利息固定支出, 减少了企业可以自由支配的现金流量, 实现对经理自利性机会主义行为的制约, 从而可以抑制了企业的过度投资行为。同时债务合同中有关于资金用途的约束条款的规定, 也会对企业的过度投资的行为产生约束作用。Jenson (1986) 、Lang (1996) 认为债务可以减少经理自由支配的现金流量, 其作为公司治理的一种机制, 可以对企业的过度投资行为产生约束。我国的唐雪松、周晓苏、马如静 (2007) 通过实证研究我国上市公司的过度投资发现, 债务是制约上市公司过度投资的一种有效机制。

债务融资会给企业带来按期偿还本金的压力, 若企业不能按时偿还债务, 可能会带来破产威胁, 也会对过度投资产生约束。Ross (1977) 认为由于企业存在信息不对称的问题, 与企业经理相比, 债权人无法全面了解公司的状况, 在债权人监督不高的情况下, 经理会为了自身利益而投资于净现值为负的项目。但是一旦投资项目失败会给企业带来严重不利影响甚至会导致企业破产, 经理人也会面临破产带来的窘境。信号传递模型中, 较高的债务水平被视为企业质量不好的信号, 企业质量越差, 破产概率越高, 而负债水平越高, 企业破产的概率越高。债务带来的破产的威胁会促使管理者将资金投资于净现值为正的项目, 约束经理的过度投资行为。

债务作为一种治理机制, 可以视为公司治理的手段。债务本身的属性可以缓解股东、经理、债权人的代理冲突, 从而对过度投资产生约束。债务对过度投资的约束机制如下:债务需按时偿还本金和利息, 减少企业的自由现金流量, 可以抑制经理通过自由现金流进行过度投资;同时债务合同中的约束条款对资金的用途做出了规定, 不按时偿还债务的还会导致企业发生财务危机, 可想而知, 企业经理为了自身利益的考虑, 不希望企业破产, 为了避免破产带来的风险, 管理者想方设法降低债务带来的破产的可能性。从而会促使经理努力工作, 提高投资效益。

具体到我国的企业, 国有股一股独大, 出现了不少国家股东。国有股权是否能对公司治理产生有利作用?一种观点认为政府会利用其对国有股权对企业进行干预, 从而实现政府的政治和经济目的。政府为了经济发展和扩大就业, 即使企业投资项目的净现值为负, 仍会进行投资, 这会导致企业投资行为偏离价值最大化的目标。另一种观点认为国有股权可以充当企业的保护伞, 我国还处在经济转轨时期, 对投资者保护的法律尚不健全。

企业治理结构复杂, 国有股权存在使企业不能对经理人进行有效的监督, 同时上市公司的经理人行政官员特征浓, 企业在进行投资决策时会偏离价值最大化目标。国有股权对企业的积极治理作用是有限的。政府利用掌握土地、财政资金等重要的资源, 有能力对企业的行为进行干预, 从而影响企业的投资行为。地方政府追求包括经济增长、扩大就业、晋升等政治和经济目标, 这些动机会使其干预企业做出过度投资的决策。即使投资项目失败, 政府也会通过减免税收、财政补贴等方式对企业进行资助。与非国有企业相比, 国有企业有政府的依靠, 筹措资金相对容易, 因此债务不能对国有企业形成融资约束, 反而为其融资提供便利。从这个角度分析, 国有股权的存在会削弱债务对过度投资的约束作用。

2 不同的债务来源对企业过度投资的约束作用

债务按来源不同可以分为银行借款、商业信用和企业债券。

从理论上讲, 银行借款约束债务人的过度投资行为具有优势。与商业信用、债券持有人等其他债权人相比, 银行是一种专业性的贷款机构, 可以对企业进行有效的监督 (Grossman、Hart, 1982) , 银行可以更容易的取得企业的财务信息。企业在银行有存款账户, 用来存放资金, 银行可以通过存款账户来了解企业的资金状况, 并获取企业的非公开的信息。银行借款是企业融资的一种重要方式, 银行与企业的关系比较密切, 银行有专门的客户经理负责维护银行与客户的关系, 贷款的各个环节客户经理都有企业有密切联系。银行借款与其他的融资方式相比, 监督作用更强 (Smith、Warner, 1979) 。

银行对企业管理层形成有效的约束的前提条件是有明晰的产权制度、市场化运行机制, 在这样的基础上, 才能使银行在遵循市场化的原则下发放贷款、定价、收回贷款, 而且银行的债权才能受到法律的保护。具体到我国来说, 我国四大银行是通过国有银行改制而来, 大部分商业银行是国有控股, 贷款的行政色彩浓厚。银行要获得自身发展的同时还要服务于地方经济的发展。银行向国有企业发放贷款, 地方政府提供了隐形的担保 (黄珺、黄妮, 2012) 。因此国有企业具有融资的便利条件, 银行债务治理无效率 (谢海洋、董黎明2011) 。银行借款不能对国有企业形成约束, 很难发挥债权对过度投资的约束作用。

在企业的日常经营活动中, 商业信用也是企业融资的一种形式。商业信用主要包括日常经营活动中产生的应付款项、应付债券、预收款项等。相比银行借款, 商业信用融资成本低。这种资金的融通方式期限较短, 与企业的交易行为密切相关, 企业须接受阶段性的还款的压力。理论上, 若企业超过信用期限未偿还款项, 会产生再融资的压力, 影响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但是商业信用的债权人分散, 且没有相应的抵押和担保, 在我国, 信用体系尚不健全, 商业信用难以发挥其治理效应。童盼、陆正飞 (2005) , 赵岩、王钧 (2011) 实证分析不同的债务来源对企业过度投资行为产生的影响。他们以我国上市公司数据为样本, 研究发现“商业信用事前无保障、事中难控制、事后难监督, 无法保障债权人权利”。国有企业性质特殊, 与政府存在密切关系, 且经理人的官员特征浓厚, 即使出现偿债困难, 政府也会对其进行资助, 对于国有企业, 商业信用很难发挥治理效应。

在我国的资本市场中, 与股票市场相比, 债券市场不发达。从理论方面分析, 债券作为企业的一种融资方式, 能够发挥治理效应。首先, 债券持有人提供债务资金, 利息能否及时收回、资金是否安全关系到债券持有人的切身利益。其次, 有关部门会对债券的发行进行监督, 因此其具有约束作用。再次, 我国的债券发行引入了债券受托管理人的制度, 该项制度要求专业机构来履行受托协议约定。但是我国的债券持有人过于分散, 这种分散的状况可能使债权人不能对企业进行有效的监督。随着我国的资本市场的发展和不断完善, 通过发行债券筹集资金的企业越来越多, 债券发行量也随之增加, 债券融资会成为企业融资的重要来源之一。债券会发挥其应有的治理作用, 约束企业的过度投资行为。

考虑到国有企业由政府控制, 为了满足经济目标和政治目标, 政府会对企业的投资行为进行干预, 这种干预活动不是以企业价值最大化为目标, 会使企业投资于净现值为负的项目, 就会导致过度投资现象。国有企业具有融资的便利条件, 即使存在破产的危险, 政府也会对其进行资助, 所以由于国有股权的存在, 债券融资不能对过度投资形成约束作用。

摘要:过度投资问题一直是国内外学者讨论的一个热点话题, 从产权性质角度分析债务对过度投资的制约作用, 分析不同的债务来源包括银行借款、商业信用和企业债券对过度投资的约束作用。

关键词:产权性质,债务,过度投资

参考文献

[1]唐雪松, 周晓苏, 马如静.上市公司过度投资行为及其机制的实证研究[J].会计研究, 2007, (7) .

[2]童盼, 陆正飞.负债融资、负债来源与企业投资行为-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经济研究, 2005, (5) .

性质和作用 篇10

关键词:研究生,秘书,管理,人际关系

1 研究生秘书其工作性质剖析

首先,研究生秘书是研究生教育的分管院长的参谋和助手。分管领导对本院研究生管理的新决策和新措施很大程度上来源于研究生秘书给出的详细信息和参考意见。作为一个参谋和助手,决定了除了管理方面的常规工作外,需要许多创新性的思考,比如:如何协助分院领导选拔拔尖研究生培养人才,对这些人才如何采用不同于其他研究生的培养途径和手段;这是分管院长需要决策的问题,也是研究生秘书需要思考的问题。

第二、研究生秘书是信息反馈和信息传递的中介。研究生院作为主体决策者,具有许多信息需要通过研究生秘书下达给分管院长、研究生导师、任课教师以及研究生。同时,研究生、研究生导师以及分管院长的一些想法和思路更需要通过研究生秘书上传研究生院或分管院长。尤其是当前,在职研究生作为研究生教育的重要补充,但在职研究生是一个比较松散的群体,信息传递的工作往往需要更加细致和科学化,同时,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充分估计信息传播到信息执行之间的合理时间。

第三、研究生秘书是研究生教育的日常管理的枢纽。高校研究生秘书工作是研究生教育管理系统中不可或缺的环节,它涉及院系研究生教育和培养工作的方方面面。有人初步统计过,研究生秘书每学年内要完成约100多项工作,(1)这个数据说明了研究生秘书是一项非常重要而又比较繁琐的工作。简单地说,一个研究生需要经过考试、复试及录取成为受培养的研究生,在培养阶段,需要完成规定的学位课和非学位课学分、研究生小论文,需要通过学位论文撰写、评阅、答辩及最终的学位授予,从招生录取直至学位授予的全过程管理均是研究生秘书落实完成的。

第四、研究生秘书是一项针对多对象的服务性工作。(2)研究生秘书的工作对象包括分管院长、研究生院工作人员、硕士生导师和研究生,面对多种复杂关系,需要研究生秘书站在学院的全局角度,努力提供服务策略和服务水平。研究生导师在职称、学历、个性等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而且研究生导师队伍中存在许多外聘导师,他们许多时间不在聘任单位,研究生的日常管理工作许多落在研究生秘书头上,这无疑增加了研究生秘书的难度,尽量合理安排这些外聘导师的工作时间是研究生秘书需要在复杂关系中不断协调的工作。研究生院的工作人员从全局管理整个学校的研究生,但是各个学院存在诸多个性差异,研究生秘书一方面需要在研究生院的指导下工作,同时需要协调自己学院的个性差异。研究生在家庭背景、学历层次、教育背景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

许多研究生出身于农村,家庭经济状况相对较差,有的学生大学四年几乎耗尽了家庭所有积蓄或本是借款读完本科阶段的。对于这些特困研究生,研究生秘书一方面在新生入学的较短时间内需要准确掌握这些情况,通过协助学院或学校建立一个长效机制,比如:通过学校建立的勤工俭学服务中心,家教服务中心等服务机构,帮助经济拮据的学生渡过经济难关。当前,随着研究生培养机制的不断深入,大多高校纷纷增加研究生获得助学金、奖学金、创新基金和困难补助金的机会,为了使得评定具有相对的合理性,学校针对实际情况均指定了相对详细的评定细则,研究生秘书参与这一评定活动,同时根据自己掌握的比较详细地情况,可以提出参考意见。

第五、作为拔尖人才培养,研究生秘书工作是一项富有挑战性而具有较大创新的工作。新时期的研究生教育把培养优秀或拔尖人才作为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要任务。拔尖人才培养是一项复杂而又系统的工程,也是关乎学校乃至国家长远发展的大事,也是研究生教育之中的重中之重。这个群体一般思维活跃,具有自主探索的精神,他们在导师的指导下,但往往逾越导师的指导框架,甚至指正导师研究成果的不足,同时,他们的跳跃式思维,往往决定了他们思维具有较大的创新性,但也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他们能在很短时间内取得成果,短时间内的结果可能是一个很小的进展,但往往可能是一个失败的结果,因此,对于这些学生的答辩,需要研究生秘书组织聘请大师级人物,对他们的研究结果作合理评价。同时,对于这些拔尖人才,在规范管理和非常规管理方面,需要不断改善工作思路和管理方法。

2 研究生秘书在研究生教育质量工程中的作用分析

首先,研究生培养质量与生源的质量关系有直接关系,研究生秘书在把握研究生生源质量方面起关口作用。(3)良好的生源是培养合格的研究生、优秀的研究生以及培养拔尖研究生的基础。在研究生招生过程中,研究生秘书和待录取研究生是最先保持联系和接触的,尤其是非本校研究生,来参加考试或面试的学生总是最先和研究生秘书沟通,从他们的言行举止、谈吐礼仪以及相关信息可以粗略判定这一学生的大致情况,尤其是对于一些热门的专业,在调剂过程中,待调剂的生源很多,有分数很高的,有动手能力很强的,如何从上百个备选生源中挑选适合本校本专业的优秀生源往往是研究生秘书需要反复思考的问题,和相关领导、教师共同拟定复试人员的一个难题。因此,往往要求研究生秘书最先掌握比较详细的第一手资料,也需要他们最先从大量备选对象中挑选出一定比例的生源供院级领导或教师再筛选;为了比较科学地挑选生源,在面试过程中,有时教学秘书需要协同教师决定面试内容,布置面试场景等。

第二、研究生秘书在组织探索研究生创新培养模式,如何打造良好培养环境方面起重要作用。(4)2009年国家教育部高教司明确地将研究生分为学术型研究生和专业学位研究生,逐步加大了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比例。对于两种类型的研究生,培养思路和培养目标在本质上存在有较大的差异,对于专业硕士研究生,需要组织硕士生导师制定适合本专业的培养大纲、培养计划,开设有针对性的课程体系或课程群。目前,专业硕士生的培养处于一个不断摸索的阶段,许多方面需要在原来培养目标或计划中做出较大的调整,这些调整需要研究生秘书在征求导师们提出的各种创新培养模式基础上,根据学校及学院特色有的放矢组织制定。当前,随着高校与企业的深度合作,高校科技产业园,企业科技产业孵化园、大学生创新产业园等相继建立,为创新培养模式探索搭建了有机平台,研究生秘书需要协同分管院长积极组织导师参与和企业的双向交流和合作,同时共同探讨联合培养的基本框架。许多研究表明,通过校企合作,并依托校企合作项目是培养优秀科技人才的有效途径。许多高校为了精简结构,将科研和研究生秘书合为一体,这样,研究生秘书在创新人才培养中所起的作用更大。

第三、研究生秘书在研究生合格培养中起重要的督促作用。各大高校根据教育部研究生学位管理条例制定了操作性更强的管理细则,研究生秘书是管理细则的主要实施者,作为常规管理,重要的在于把学校或学院的研究生管理指导思想、具体实施办法、研究生每个学期需要完成的任务等让学生做到心中有数,然后,按照细则的规定,一项一项地让学生落实下去,这是一项比较繁琐,且难以看到成绩的工作,但是却是保证研究生培养质量最基础的工作,也是研究生秘书的基本职责所在。实施这些细则最终落在研究生导师和研究生头上,因此,研究生秘书需要同时对导师和学生均加以督促。

3 当好新时期研究生秘书工作的探讨

首先,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是当好研究生秘书的首要条件。研究生秘书的工作对象面广人多,保持良好的素养、客观公正的态度、无私奉献的工作精神和乐观的处事态度是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的基础。

第二、善于总结、及时总结,简化工作程序,提高工作效率。研究生工作是非常繁重的,如果没有一定的工作经验和积累,短时间内难以胜任这种超负荷工作。培养多总结、多梳理,建立适合自己的工作章程,是简化工作程序的有效方法。此外,通过学院及分管领导的支持,完善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责任人制度,研究生课程群建设设立课程负责人,研究生论文设立各专业答辩小组组长等,这样,只要保持与负责人的良好沟通,就可以圆满完成各培养阶段的任务。常规的管理工作规范化、制度化。在研究生培养方案框架下需要建立出行之有效的管理工作规章制度,使研究生管理制度化、规范化。

第三、提高自己的信息化管理能力。作为研究生秘书,需要提高自己的教育管理知识和素质,需要不断提高自己的计算机水平,需要不断提高自己运用学校建立的办公自动化系统,需要不断参与各种技能培训和交流,(5)从各方面提供自己的信息管理能力和业务水平。

4 总结

围绕如何当好新时期的研究生秘书这一问题出发,分析了研究生秘书的工作性质,指出在服务对象面广人多的研究生秘书工作中,研究生秘书既是分管院长的参谋和助手,又是多方沟通的信息中介,同时是研究生管理工作的枢纽;剖析了研究生秘书在研究生教育质量工程中的作用,在提高生源质量、研究生创新培养模式、合格培养等方面对研究生秘书的重要作用作了重点分析,最后,对新时期做好研究生秘书总结出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培养总结的良好习惯以及提高自己的信息管理能力等几个关键要素,对研究生秘书工作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注释

1房莲,朱泉同.高校研究生秘书工作刍议.科教导刊,2011(10):176-177.

2冯敏,王越.充分发挥研究生秘书在研究生二级管理中的作用.中国林业教育,2009(6):148-150.

3王玉杰.保证和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的对策.沈阳教育学院学报,2011(6):69-70.

4李宏娟.以培养创新型人才为目标,推进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现代管理,2010

5(4):216-217.

再议烃的组成和性质 篇11

NaHCO3反应生成CO2,故A正确;蛋白质和油脂在一定条件下都能水解,蛋白质属于高分子化合物,而油脂不属于高分子化合物,故B错误;C选项中的两反应均是取代反应,故C正确;根据苯分子的结构特点和性质,可知D正确。

答案:B。

2.碳的成键特征与同分异构体

(1)有机物中碳原子的成键特征

①碳原子的最外层有4个电子,可与其他原子形成4个共价键,而且碳碳原子之间也能相互形成共价键;②碳原子不仅可以形成单键,还可以形成双键或三键;

③多个碳原子可以相互结合形成碳链,也可以形成碳环,碳链或碳环上还可以连有支链。

(2)同系物

①定义:结构相似,在分子组成上相差一个或若干个CH2原子团的物质互称为同系物。

②同系物的化学性质相似,物理性质呈现一定的递变规律。

例3下列化合物分子中的所有原子都处于同一平面的是(多选)( )。

A.溴苯 B.对二甲苯 C.氯乙烯 D.丙烯

解析溴苯可看做是苯分子中的一个氢原子被

溴原子取代,故所有原子在同一平面上;对二甲苯中甲基上的三个氢原子最多有一个在苯环决定的平面上;氯乙烯可看做是乙烯分子中的一个氢原子被氯原子取代,故所有的原子共平面;丙烯中甲基上的氢原子最多有一个在双键决定的平面上。

答案:AC。

例4对于苯乙烯的下列叙述:

①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②可发生加聚反应;

③可溶于水;

④可溶于苯中;

⑤能与浓硝酸在浓H2SO4作用下发生取代反应;

⑥所有的原子可能共平面。

其中正确的是( )。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⑤⑥

C.①②④⑤⑥ D.全部正确

解析苯乙烯中含有碳碳双键,可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可发生加聚反应,①②正确;所有的烃都不溶于水,与有机物苯互溶,③不对,④正确;苯乙烯相当于乙烯基取代了苯中的一个氢,苯中的12个原子共平面,乙烯基共平面,单键可以旋转,所以所有的原子可能共平面,⑥正确。

答案:C。

3.突破有机物分子中原子共线与共面——找准共线、共面基准点

(1)如共面型

分子中所有原子均在同一平面上。

(2)正四面体(或四面体型)CHHHH分子中所有原子不可能都在同一平面上。

例5下列关于有机物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正丁烷和异丁烷的熔、沸点不相同

B.乙烯、苯、乙酸分子中的所有原子都在同一平面上

C.C4H9Br的同分异构体有4种

D.乙烯和甲烷可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鉴别

解析正丁烷的熔沸点高于异丁烷,A项正确;乙酸分子内含有甲基,所有原子不可能共平面,B项错误;丁基有四种同分异构体,C4H9Br的同分异构体有BrCH2CH2CH2CH3、CH3CHBrCH2CH3、BrC(CH3)3,(CH3)2CHCH2Br四种。C项正确;乙烯能够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甲烷则不能,二者可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鉴别,D项正确。答案:B。

4.有机物的熔沸点的判断

判断有机物的熔沸点可以从相互作用的分子间作用力的大小进行判断。若相对分子质量越大,分子间作用力越大,熔沸点越高。若相对分子质量相同的烃,支链越多,熔沸点越低。如正丁烷的沸点高于异丁烷的沸点。

例6下列化合物中,在常温常压下以液态形式存在的是( )。

A.甲醇 B.乙炔 C.丙烯 D.丁烷

解析常温常压下,一般碳原子数小于或等于4的烃均为气态,乙炔、丙烯和丁烷都是气体,只有甲醇为液体。

答案:A。

O-Cl-相互作用性质的研究 篇12

关键词:氯化钠,径向分布函数

1 势能模型

氯化钠水溶液和非水溶液中, 涉及到阴离子与阴离子, 阴离子与阳离子之间的相互作用, 采用OPLS刚性三点模型能准确地描述离子溶液的性质[1,2,3,4,5], 其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势能表示为:

式中第一项为静电相互作用, 第二项为短程Lennard-Jones作用, u (ri, rj) 为甲醇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势能;qi代表第i个原子或粒子上所带有的电荷;rij为原子或粒子i与j间的距离;εij和σij为Lennard-Jones交互作用参数, 采用Lorentz-Berthelot规则计算, εij= (εiεj) 1/2, σij=1/2 (σi+σj) .O-H键键长0.9×10-10m, O-Me键键长为1.3×10-10m, 键角O-H-Me为180°, 具体参数见氯化钠水势能模型参数表:

2 结果与讨论

径向分布函数是表征流体微观结构的物理量, 它是对某原子周围其他原子球形局部分布的描述。径向分布函数的定义为

式 (2) 中的后一种形式可用于计算机模拟时计算g (r) , 表示体系平均。径向分布函数的物理意义是指距离某个任意目标粒子r处出现另一个粒子的区域密度与平均密度的比。当目标分子附近 (即r值很小) 时, 区域密度不同于体系的平均密度, 但与目标粒子距离较远时区域密度应与平均密度相同, 即当r值很大时, 径向分布函数的值应接近于1。它反映出液体分子聚集的特性, 可藉此了解液体的“结构”。

对摩尔浓度为0.005的氯化钠溶液进行了MD模拟, 研究了氯化钠水溶液、氯化钠甲醇溶液以及氯化钠乙醇溶液微观结构和动态性质。从O-Cl-的径向分布函数图中可以看到径向分布函数的第一峰值按水、甲醇、乙醇的顺序依次递增, 分析其结构第一峰值依次递增的原因很有可能是由于溶液中H粒子数目增加引起的, 在成分构成上醇类比水多了C原子。

参考文献

[1]H.Berendsen, J.Grigera, and T.Straatsma, The missing term in effective pair potentials J.Phys.Chem.1987, 91 (24) :6269-6271

[2]L.Dang and D.Smith, Molecular dynamics simulations of aqueous ionic clusters using polarizable water J.Chem.Phys.1993, 99, 6950.

[3]D.Smith and L.Dang, Computer simulations of Na Cl association in polarizable water J.Chem.Phys.1994, 100 (05) :3757-3766.

[4]W.Jorgensen, J.Madura, and C.Swenson, Optimized intermolecular potential functions for liquid hydrocarbons J.Am.Chem.Soc.1984, 106 (22) :6638-6646.

上一篇:开敞式复合屋面下一篇:胆道结石再手术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