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用和社会效益

2024-07-04

作用和社会效益(共12篇)

作用和社会效益 篇1

摘要:众所周知, 舞蹈是通过手和足等身体部分展现出来的另一种艺术气息的美, 而群众舞蹈则是以群众为主导, 包含了各个层次的人物, 从儿童到老人都涉及在内, 它具有娱乐性, 通过群众舞蹈寄托了他们的思想和情感, 他们同时扮演着表演、创作和欣赏的角色。

关键词:群众舞蹈,影响范围,社会作用

一、群众舞蹈遍布人们的生活中

(一) 儿童。无论学校还是艺术中心都会在活动中以舞蹈的形式将儿童融入其中。

(二) 青少年。他们的年龄稍大, 已经开始接触较深层次的舞蹈类型, 不像儿童中只当作一项“活动”, 他们开始用艺术的眼光审视这项“活动”。他们通过舞蹈来成就他们之后的成功道路。

(三) 上班族, 企业家, 老人等等。他们属于最深层次的人, 他们也不缺那一份心底的朝气, 开始活跃起来自然而然形成了另外一种形式的舞——广场舞。他们只是利用这种方式来宣泄自己的情感或者表达自己的情绪, 来享受其中带来的乐趣, 时间一久, 变成了他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沉浸在这种艺术中, 为自己的身心增添一丝快感。

二、群众舞蹈影响的范围极大

有评论家说:“群众舞蹈将是现在和未来社会中极有前途的艺术门类。

(一) 从思想上, 人们把群众舞蹈这一艺术作为了自身的寄托愿望、演绎道德规范的准则。群众舞蹈以另一种方式表达了他们的思想情感, 是他们的精神寄托, 渐渐规范了他们的行为, 无论从说话, 气质上都有明显的改变和提升。这种改变对他们而言是一种精神思想上的升华。思想决定着行为, 这种影响为他们在自己的人生中埋下了极为重要的伏笔。

(二) 从认识上而言, 丰富了他们的知识, 众所周知, 舞蹈可以追溯到远古时代, 人类在感悟大自然的同时, 舞蹈诞生了, 经过无数次完善和改进, 衍生出现在的各个舞蹈种类, 只是学习一次舞蹈的演变就可以丰富我们的知识。舞蹈一系列的变迁、演绎, 让我们的知识有了极大的提高, 学到很多, 感悟很多。这种知识会成为判断我们之后经历的种种事情的准则。

(三) 从审美的角度上, 群众舞蹈能增强了我们的审美意识, 它本身就是一种美的体现, 通过学习, 感悟认识它, 久而久之, 这种印象便会渗入骨髓, 审美的标准是区分人与人之间气质的最重要因素, 有了鉴别美的能力, 自身修养、思想都会跟着提升。这种审美观独一无二, 只有切身体会才会发现, 才能明悟, 这种能力的存在让我们思想不再情绪化, 心性更加成熟, 更加坚定, 对待事物的看法也有自己独到的见解, 其影响可以说是很深刻的。

三、群众舞蹈对社会生活的作用

事实证明, 在时间的推移中, 群众舞蹈已经成了人类群众文化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部分。新中国成立以后, 舞蹈成了人民群众的一项文化娱乐活动, 例如:“解放秧歌”、“集体舞”、“胜利腰鼓”和“交谊舞”, 等等, 都在我们生活中起到了团结和联谊的作用。

群众舞蹈推动着社会的发展, 不断提高着人们的生活水平。随着社会生活的不断进步, 在不知不觉中, 群众舞蹈活动已深入人心, 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在群众舞蹈的培养和熏陶下慢慢改变, 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这种变化在时代的变迁中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 提高了人们的道德素质和思想意识, 进一步推动了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进步。从某种角度来讲, 群众舞蹈的兴起有利于国民文化的丰富, 人们身心的陶冶, 更是提高了国民的素质, 使得人类社会更加团结友爱, 社会更加进步发展。

综上所述, 不难发现, 群众舞蹈的诞生对人类社会的影响是巨大的, 对推动我国社会文明的发展有重大作用。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 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人们开始接触的形式多样、类型繁多的文化活动来丰富生活, 增添乐趣, 经过不断的创新、改革, 推陈出新, 形成了群众舞蹈, 它的存在为人们的生活展现了另一片更广阔的天空, 生活水平也随之提升一大截。至此, 群众舞蹈的影响力远不止此, 我们所看到的只是冰山一角, 在世界上, 它也存在着地位, 它改变着我们, 我们在享受着它, 互利互补。

群众舞蹈的诞生是必然性, 不可阻挡的, 随着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它, 欣赏它, 它的发展已然达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高度。希望我们以后可以融入到这项文化生活中, 壮大它的队伍, 使更多的人注意到它。

参考文献

[1]欧建平.外国舞蹈史及作品鉴赏[M].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8.

[2]王宏建.艺术概论[M].文化艺术出版社, 2010.

[3]王红玉.广场舞蹈作用力之初探[J].黄河之声, 2009 (24) .

[4]吴青晖.广场舞蹈时下兴旺之探析[J].大众文艺, 2010 (04) .

作用和社会效益 篇2

其次,社会保障制度的基本原则如下:一是社会化原则。现代社会保障要面向社会大众,要打破部门和行业界限,实行组织机构、服务人员和资金筹集的社会化。二是稳定化原则。社会保障不但要维护社会稳定,同时作为政府宏观调控经济的重要手段,还应当在调整产业结构、稳定和发展经济上发挥作用。三是法制化原则。随着社会保障事业的发展,需要制定一整套完整的社会保障法律体系。使社会保障做到依法管理。0四是系统化原则。机构健全、功能配套、程度合理。社会保障管理的社会化和法制化,都有赖于系统化的实现。系统化包括两方面:一是社会保障部门与非保障部门的系统化;二是社会保障部门内部的系统化。再次,社会保障制度的作用:

1、保证社会安定,构筑和谐社会

人民基本生活得不到保证,社会就不可能得到安定。为了保持社会的安定,每个国家都采取各种措施,其中社会保障这种措施被普遍采用。在我国,有时会出现决策失误或管理不善而导致经济失调,有些企业会在市场竞争中破产,劳动者也会因此而暂时失业,就会造成生活上的困难。建立社会保障制度,帮助劳动者摆脱或减轻经济上的困难,消除职工退休、失业等后顾之忧,安定民心,有利于安定社会秩序。社会保障作为国民收入再分配的重要手段,对消除城乡之间、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之间、工农之间、东部地区和中西部地区之间的差别,缩小各类居民收入的差距,消灭贫困、缓解各类社会矛盾,协调各种社会关系,都有着重要的作用。所有这些对建立公平、正义为主要内容的和谐社会有着重要作用。

2、提高劳动生产率,促进生产发展

人类的繁衍发展与劳动力再生产是人类发展的必然过程。社会保障与工资一样,都为劳动力的再生产提供必要条件。劳动力再生产是社会再生产的基础,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生产的发展,取决于劳动力维持和再生产。而社会保障的实行可使劳动者患病时得到及时治疗,较快恢复劳动能力;同时义务教育、职业培训等又提高了劳动者的劳动技能。因此,劳动者具有健康的体魄、旺盛的精力和较高的技术,就可以大大提高劳动生产率,从而促进生产的大力发展。

3、破除陈旧观念,配合计划生育政策

计划生育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以及伴随着社会进步产生的传统大家庭的分化,大大瓦解了我国传统的家庭保障功能,相应地增加了社会保障的责任和义务。特别是在广大农村,如果实行健全的社会保障,使劳动者在年老丧失劳动力时能获得社会的物质帮助和照顾,还可减轻子女赡养老人的负担,又能破除千百年来人们养儿防老的观念,对控制人口的增长,实行计划生育有积极推动作用。

4、协调各方关系,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作用和社会效益 篇3

关键词:和谐社会非营利组织

一、概述

社会是包含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的有机系统。任何一个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从不会局限在经济领域。必然会向政治、文化与社会领域推进。我国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和先进文化建设战略实施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逐渐成为当前我国政治和社会生活中的一个重大课题。它致力于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目标。这样一项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系统工程建设,需要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动员社会各种组织和全体公民的积极参与。非营利组织的兴起,代表着人类社会重大的组织制度创新,在政府部门和营利性组织之外发挥着协调、辅助和补充功能。当前政府职能改革的重点之一,是在依法行政的前提下,大力培育和扶持社会组织承担各种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职能,以解决我国长期社会职能主体缺失的体制弊病。

非营利组织的英文缩写为NPO(non-profit organi,zation)。严格地说,NPO是一个尚无明确定论的概念。因为它定义的不确定性,各国在实践中常常采用法律上的定义来界定这一团体。美国税法第501条中有26个条款对各类组织免征所得税。凡是符合那些条款的各类组织在美国就可定义为NPO。世界银行组织撰写的《非政府组织法的立法原则》中这样写道:NPO是指在特定法律系统下。不被视为政府部门的协会、社团、基金会、慈善信托、非营利公司或其他法人,而且不是以营利为目的。即使能赚取任何利润,也不可以将此利润分配。但是工会、商会、政党、利润共享的合作社或教会均不在此列。我们认为它是不以盈利为目的、主要开展各种志愿性的公益或互益活动的非营利的社会组织。也就是作为一个外来词,直接译为汉语是“非营利组织”,与其他一些名称,如非政府组织(NGO,non-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公民社会(civil society)、中介组织(interrnediate association)、志愿者组织(VO,volun-tary organization)、草根组织(GRO,grass organization)等在一定意义上指的是同一类组织。因此在不进行严格界定的情况下,这些名称通常可以互换使用。

非政府组织的基本属性包括组织性(正规性)、民间性、非营利性、志愿性和公益性。联合国国际标准产业分类体系(ISIC)将非营利组织分为3个大类:教育类、医疗和社会工作类、其他社区社会和个人服务类。目前国际上比较流行的、使用比较普遍的一种分类方法是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非营利组织比较研究中心提出的分类体系:12个大类和24个小类。

在我国现阶段,与国际上一般所称的NPO有点类似的组织叫做民间组织。“民间组织”一词从此作为NPO的官方用语开始在我国被正式使用。非营利组织归属于民政部门登记管理。它们将民间组织分为社会团体和民办非企业单位。社会团体是指公民自愿组成,为实现会员共同意愿。按照其章程开展活动的非营利性社会组织。国家机关以外的组织可以作为单位会员加入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是使用非国有资产举办的从事各种社会服务活动的实体型机构,如各种民办的医院、学校、剧团、养老院、研究所、中心、图书馆和美术馆等。

二、中国的社会转型呼唤非营利组织走向社会管理的历史舞台

在我国社会结构和社会体制双重转型的过程中,需要有多种社会整合形式对社会成员和社会群体进行有效的整合,以理性、合法的方式,满足他们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多方面的需求。也就是说,社会利益主体和社会需求的多元化,需要社会管理和社会服务的多元化。非营利组织正是适应我国社会发展的需要,从社会历史发展的幕后走向社会发展的前台。扮演着新的时代角色。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各种非营利组织发展迅速,数量和质量都有很大提高。目前,中国的社会团体已有14.2万个,基金会1200个,民办非企业单位12.4万个,涉及经济、文化、教育、卫生、社会福利等领域,这些民间社会组织在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广泛的积极作用。

三、非营利组织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

非营利社会组织以其非营利性、民间性、公益性、自愿性与组织性为特征,在社会管理和社会服务方面与政府及企业相比有其独特优势。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发挥社团、行业组织和社会中介组织提供服务、反映诉求、规范行为的作用,形成社会管理和社会服务的合力”的要求,对非营利组织在建设和谐社会中发挥积极作用。

非营利组织将承担起政府改革后的部分职能。成为政府与人民群众之间的桥梁和纽带。在建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我国政府正在向公共服务型政府转变,逐步把一些社会管理职能交给非营利组织,充分发挥其作用。非营利组织形成了连接企业、个人和政府的桥梁,承担“无限政府”所不应承担的职能。另外,发展非营利组织,就在国家与分散的社会成员之间形成了一个中介力量,一方面,社会组织能够代表所属群体的利益下情上达:另一方面也能以桥梁纽带身份把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上情下达,还能进行不同群体的利益协调和对话。在此,非营利组织起到政府和社会成员矛盾缓冲带的作用,为人们的利益表达提供了多种渠道与合法的表达方式。这样,可以减少社会成员的失范行为和对抗性的社会冲突,维护社会秩序和社会稳定,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

帮助政府建立起民主的管理机制,实现社会成员有序的政治参与。民主的管理机制是一个政府政治文明的价值取向,是一个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重要标志。非营利组织在日常工作中,能够深入基层,了解社会各阶层的不同需求,并将来自民间单个的资源与能量汇聚起来,成为一种团体的诉求:一方面,它可以有组织、有目的地进行社会动员,整合和影响组织成员的价值观及利益表达方式。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实现有序的政治参与;另一方面,为组织成员的利益表达提供了形式与渠道的多样性,保障公民利益表达的畅通。非营利组织还可以通过自己的制度化功能,培养公民的民主意识、民主文化从而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进程。

社会组织的自治机制和社会资本可以有效地实现社会整合,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和谐社会的底线是必须有社会的和平与稳定,非营利组织的自治性、民间性、志愿性、组织性、公益性以及作为社会与个人之间的中介所具有的特点决定了其可以发挥自我管理、缓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的作用。首先,非营利组织可以通过组织的制度化管理,规范和整合其组织成员的行为。其次,它可以凝聚组织成员的意见,实现政府与个体成员的有效沟通,扩大社会成员对政治的有序参与,减少和化解社会矛盾,实现社会的稳定。第三,非营利组织能有效地动员社会力量和社会资源,帮助政府解决社会管理中的一些薄弱环节,有助于开展社会互助、发展公益事业,对城市下岗职工、失业人员、进城农民、妇女、儿童、老年人、残疾人群、少数民族地区的贫困人口等社会弱势群体提供社会援助,增进社会福利。促进社会公平。在缓解当前我国就业压力和社会贫富差距等方面发挥积极的作用。第四,公民通过志愿参与以无偿服务他人、回报社会为特征的各种非营利组织,有利于促使全社会形成热心公益、扶贫帮困、团结互助、平等友爱、共同发展的社会氛围和人际关系,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实现社会价值理性的回归,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浅析体育的社会价值和作用 篇4

关键词:体育,社会价值,文化价值,经济价值,健康

随着全面健身运动的开展,越来越多的人们积极主动的参与到体育锻炼中来,人们的健身意识也越来越强烈,体育在人们生活中的地位也越来越重要。体育包括学校体育、竞技体育、大众体育等。体育在社会进步和发展的同时,对社会文化、经济和社会安定方面都发挥了其价值。体育最本质的功能就是教育功能,体育的教育功能可以让人们掌握不同运动项目的运动技能和方法,让人们在运动中学会释放压力,为人们不良情绪的消除提供了发泄的机会,同时,还能够培养青少年坚强的意志品质。体育独特的功能和价值也使得其在构建和谐社会中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1体育的社会价值

1 . 1体育的社会文化价值

体育的文化价值主要是指体育对人们的内在精神所发挥的影响力。

1.1.1是国家间文化交流的重要手段

体育作为一种社会文化活动,在国家与国家、地区之间的交往、文化交流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媒介作用。顾拜旦曾在《体育颂》中歌颂道:“啊,体育,你就是和平!你在各民族间建立愉快的联系。”通过国际级的比赛,各个国家汇聚一堂,相互学习、交流和了解,为国与国之间的友好往来打下了基础,也促进了国际关系的稳定发展。体育运动员的素质和行为代表了整个国家,被誉为“穿运动衣的外交家”,他们往往能够在国家政治外交上发挥意想不到的作用。我国体育外交史上有名的“乒乓外交”就实现了小球转动大球,使得美国政府结束了长达20年之久的对华贸易禁令,推动了中美关系的改善。

1.1.2协调人际关系,维护社会稳定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文明的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参加体育锻炼可以让人们扩大交际圈子,认识更多的人。体育运动让人们在锻炼的同时,暂时忘却烦恼,不良情绪得到了改善。体育竞赛也释放了现代代人的生活压力,缓解了来自各方的压力。另外,随着全面健身运动的开展,国家相关部门也举办了越来越多的适合人们参加的体育竞赛。这些竞赛为相同运动项目爱好者们提供了一个互相学习和交流的平台,也推动了体育事业的发展。体育运动对协调人际关系,缓和社会矛盾,加强社会公德,提高人们文明程度有积极的作用。

1.1.3激发爱国主义精神

现代社会,体育作为一种国际交流的手段,在国际比赛中获得的成绩排名是一个国家体育事业发展规模和水平的重要标志,也是一个国家强盛兴衰的标志。一个国家在重大国际比赛上的得失,例如像奥林匹克运动会这样的大型国际比赛,运动员场上的表现和国家所获奖牌枚数是人们所最为关注的。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使得整个民族和国家都为之沸腾,也激发了国民的民族精神和民族自尊,爱国主义精神得以升华。近年来,我国运动员在国际比赛上的突出表现,也激起了国民的民族自豪感和健身意识的增强。

1 . 2体育的社会经济价值

社会越进步,体育越发展。反过来,体育的发展也会社会进步贡献了力量。体育产业、体育竞赛、体育组织等都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现代社会是知识经济时代社会,人们对体育的认识发生了变化,随着社会竞争日益激烈,各种各样的生活、工作压力也越来越大,各种突发性疾病也越来越多,人们也日益认识到健康的重要性,人们对健康的投资也越大。保持身体健康,除了注重生活作息规律和饮食外,运动也是保持年轻和健康的重要途径,健身成为一种时尚,体育也成为了人们健身娱乐的消费。

1.2.1体育的直接经济价值

人们对健身的投资越大,越能促进体育事业的发展。越多的人参与体育锻炼,就形成了越大的消费群体,越大的体育市场需求。体育产业已经成了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力的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体育产业作为一项绿色无污染的健康产业,得到了国家强有力的智齿。体育产业是经济发达国家的支柱产业,在北美、西欧、日本,体育产业的年产值均排在国家十大产业之列。体育产业已成为国际公认的21世纪最具活力,是具有高渗透性、交叉性、拉动性的朝阳产业、健康产业、绿色产业。中国宏观经济向好的大环境下,随着居民人均收入的提高,休闲时间的增加,体育消费升级以及《加快发展体育产业指导意见》的出台,相信中国体育产业将迎来黄金发展阶段。数据显示,经过20多年的市场化尝试,中国体育产业规模化进程实现了较快的发展。2011年,体育产业呈现出繁荣的发展景象,第26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赞助总收入达12.27亿元人民币;意大利超级杯吸引了近8万人涌入“鸟巢”,单是门票收益就超过亿元。

1.2.2体育的间接经济价值

体育锻炼可以让人们在身体素质得到增强的同时,还能够释放压力,消除不良情绪,从而改善人们的精神面貌,提高心理承受能力和受挫能力,全面发展自己。当今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企业文化的建设也逐渐被人们重视,而员工的素质和工作效率是影响企业文化的重要因素。体育锻炼能够增强员工的身体素质,保障出勤率,从而保证企业的正常生产。较好的身体素质和心理承受能力能够保证员工工作效率的提高,提高劳动生产能力。

1 . 3体育的社会调控价值

体育竞赛不仅可以促进各国运动员之间的沟通、理解和交流,也能改善国家之间的外交关系。在古希腊时期,举行体育运动时,各城邦之间要立即停站,这就是常常说起的“休战宣言、和平声明”的发表,当优胜获胜时我们要为他升国旗,奏国歌,当国旗升起国歌奏响的时候,所有人都会投去赞许的目光,洋溢在幸福之中,这时也不会引起他国敌视的。另外,体育运动对于维护社会安全,减少暴力,降低犯罪有积极的作用,每次大型体育赛事的举行,刑事犯罪的事件都会有很大程度的下降。同时体育运动竞赛活动中的公平、公正、遵守规则、服从裁判等特定的要求对培养市民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自觉遵纪守法有积极的作用。

1.4体育的教育功能

教育功能是体育最本质的功能。学校体育教育能够有效增强学生的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

1.4.1促进学生身体健康

根据最新的全国学生体质检测报告显示,学生的身体素质呈现缓慢下降趋势,肥胖检出率持续增加。针对青少年的身体素质较差问题,国家有关部门出台了一系列体育教学改革的措施,旨在通过有效的方式吸引学生积极主动参与体育锻炼,提高身体素质。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可以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对减肥、塑身美体也有一定的作用。

1.4.2促进学生心理健康

学生可以在体育锻炼中展现自己,忘却烦恼,释放压力。枯燥的锻炼可以培养学生持之以恒的品质,还能培养学生的吃苦耐劳、不畏艰难的精神。团体运动还能够让学生学会与其他队员的相处,改善人际关系,也能够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参加游泳、溜冰、单杠、跳马等项目的运动,则会使人们在运动中克服胆怯心理,以勇敢无畏的精神去战胜困难,越过障碍,消除胆怯、自卑的心理障碍。

2体育对构建和谐社会的作用

2 . 1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人是社会构成的最小单位。个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全面发展的前提和基础。人的全面和谐发展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身体的全面发展,即身体健康;二是心理的全面发展,即心理健康。和谐社会是一个人可以获得彻底解放和全面发展的社会,而体育正是实现人的彻底解放和全面发展的一个重要手段。体育锻炼能够增强人的身体素质,促进心理健康,从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2.2促进社会和谐

现代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认为:人和动物一样,具有一种与生俱来的攻击性。现代社会竞争日益激烈,人们面对来自各方的压力也越来越大,如果这种压力得不到释放,长期积压就很容易使人崩溃,产生心理问题,甚至当生活不如意时产生报复社会的想法和行为。近年来,街头砍人、爆炸等报复社会的事件频发,扰乱了社会稳定,这在一定程度上就是人们的心理问题引起的大爆发。体育锻炼为人们释放压力提供了一个发泄的机会,有利于促进心理健康,协调人际关系,从而促进社会和谐。体育运动必须肩负起促进人际交流、疏导生活情感、丰富人们精神文化生活的历史责任,必须防范人们因为精神生活空虚而滋生的打架、赌博、参加非法组织、信仰邪教等社会越轨行为。

3结语

发挥工会作用构建和谐社会(精) 篇5

发挥工会作用构建和谐社会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构建“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任务,这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出发作出的重大决策,体现了党的执政理念和执政方式的重大发展,反映了党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执政规律的深刻熟悉,是包括广大职工在内的人民群众的共同愿望。我省是一个经济欠发达的西部省份。近年来,随着省委、省政府“改革抓企业,发展抓项目”重大决策和工业强省战略的逐步实施,全省经济社会快速健康发展,形势喜人。但是,同东部发达地区相比,自然条件差,经济总量小,人均水平低仍然是我省的基本省情。从这个实际出发,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因素,大力推进我省和谐社会建设则显得尤其重要。包括工人阶级在内的广大劳动群众,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主力军。工会是职工群众自愿结合的组织,是党联系职工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是国家政权的重要社会支柱,是职工合法权益的代表者和维护者。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离不开工会组织的积极参与和工会作用的发挥,这也是新时期我省各级工会组织在推进全省经济社会和谐发展过程中承担的一项重要任务。推进和谐社会建设,就是要以省委、省政府有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决策为指导,认真落实全总提出的“组织起来,切实维权”的工作方针,从省情和甘肃工会的实际出发,以构建“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布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为目标,以充分发挥工人阶级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主力军作用为基本形式,以建立稳定协调的劳动关系为切入点,以表达和维护职工合法权益为基本职责,以不断提高职工的思想道德素质为重点,为推进我省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做出贡献。一要动员和组织广大职工积极促进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物质保障。加快我省经济社会发展,是包括全体职工在内的我省广大人民群众的殷切期望,也是构建和谐甘肃的根本所在。工会组织要顺应广大职工的意愿,在职工中大力宣传加快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意义,把广大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引导到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上来。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更好地团结和动员广大职工为加快我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建功立业。以深入开展百万职工职业技能素质提升活动为载体,把“创建学习型组织,争做知识型职工”活动不断引向深入,切实提高我省产业工人和各类新型劳动者的职业技能和技术素质,培养一大批有较高技术素质的专业技工人才,为构建和谐甘肃,促进企业产品更新换代和技术升级提供技术和人才保障。要紧紧围绕企业改革和发展实际,在各类企业广泛开展劳动竞赛、合理化建议、技术革新、技术协作、发明创造等职工经济技术活动,评选职工创新能手、创新示范岗,激发广大职工以创新精神投身生产建设,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提升企业核心竞争能力,积极培育和开发我省的精品名牌,促进我省企业不断做大、做强,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二要积极协调劳动关系,努力构建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新构架。建立稳定协调的劳动关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工会是社会经济关系,主要是劳动关系矛盾的产物,协调劳动关系是工会的重要职责之一。当前,我省劳动关系状况总体上是好的。但随着国有企业改革,非公有制经济快速发展,社会经济关系更趋复杂,劳动关系矛盾同过去相比呈多发态势。尤其是一些进城务工人员集中的建筑、服务、餐饮行业,受资方(或用工方)追求最大利润和劳方处于弱势等因素的影响,各种侵害职工权益的问题较为普遍,劳资矛盾比较尖锐。工会要适应社会转型期的需要,在同级党委的领导下,积极争取政府(行政)的更大支持,进一步完善劳动关系矛盾预警机制和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机制,积极参与处理各种劳动纠纷,促进劳资双方互利双赢、构建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三要切实履行表达和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基本职责,积极参与协调社会经济利益关系。构建和谐甘肃,必

须妥善协调、统筹兼顾包括广大职工群众在内的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我省军工、煤矿等资源型企业较多,受资源枯竭、技术落后等因素影响,一些企业经济效益差、职工生活困难的问题较为突出,在企业改革改制中轻易引发一些矛盾。工会组织要在全面履行各项社会职能的同时,突出表达和维护职工非凡是国有企业改革改制过程中职工的合法权益。积极参与涉及职工利益的重大政策措施的制定和国有企业改革工作,代表职工的利益,反映职工的诉求,构建党政与职工之间联系、沟通的桥梁,切实保护职工合法的劳动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安全卫生权益。积极推动各类所有制企业建立健全职代会或相应制度,大力推行厂务公开制度,保障职工对涉及自身权益和劳动关系重大事项的知情权、参与权、决策权,落实法律赋予职工的各项民主政治权益。深入实施送暖和工程,建立健全扶贫帮困工作机制,推进困难职工帮扶中心建设并切实发挥作用,为困难职工提供生活救助以及法律咨询、职业介绍、子女上学援助等帮助,尽最大努力为职工排忧解难,解决实际问题。积极推进政府落实和改善社会保障政策,为社会低收入群体和困难职工提供帮助,使生产生活碰到暂时困难的职工同社会其他方面一样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四要加强职工教育,不断提高职工队伍的思想道德素质。构建和谐社会,离不开包括广大职工在内的公民道德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工会是职工群众自己的组织,开展职工社会主义道德教育,是工会组织的优良传统,也是工会组织的工作优势。要以提高职工的思想道德为重点,深入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把职工职业道德建设“双十佳”评选表彰活动作为工会工作品牌,作为推进职工职业道德建设的重要一环来抓,常抓不懈,引导职工树立体现时代特点、符合市场经济需要的职工职业道德行为规范,推动老实守信、敬业爱岗、团结互助、融洽和谐社会风气的形成。劳动模范是工人阶级的杰出代表,是推动企业改革发展的骨干力量,在他们身上集中体现了当代工人阶级艰苦奋斗、无私奉献、敢为人先、争创一流的崇高精神和时代风貌,要深入开展向新时代劳模代表许振超、李斌以及许许多多劳模的学习活动,以劳模的事迹影响和带动全社会,形成昂扬向上、奋发有为、各得其所、和谐相处的良好社会氛围。《发挥工会作用构建和谐社会》,欢迎阅读发挥工会作用构建和谐社会。

企业和社会在创新创业中的作用 篇6

【关键词】企业;社会;创新创业;高校教育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创新创业教育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高校积极开展有关创新创业教育也受到社会更多的关注。创新创业教育的面向对象除了在校的学生之外,还包括社会上打算创业或者已经创业甚至创业成功的人士,开展有关创新思维培养以及创新能力锻炼方面的教育。创新创业成为党中央关注的重点内容,李克强总理在经济形势座谈会上就提出了加快打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引擎,在听取专家及企业的意见时,再次强调了要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支持创新型企业特别是创新型小微企业的发展。

需要注意的是,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并不是一项独立化的教育活动,它是应企业和社会的需求而产生的,教育工作的开展也要受市场经济的检验。所以本文从企业和社会的角度出发,分析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以便为高校进行创新创业教育提供一个明确的方向。

一、完善国家创新创业政策

为支持创新创业,我国政府出台并实施了多项有关创新创业的政策,在2015年,国务院下发的《关于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中就从资金、环境、产业等九个方面提出三十条政策措施,推进创新创业的实施。在《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中提出全面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针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九项任务,提出三十多条相关举措。

据调查统计发现,大学生在创业中面临对国家政策、法律法规的准确把握。针对这一问题,国家要对创新创业政策不断完善,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提供相关服务工作。首先,各级地方政府可将关于创新创业的政策汇编成册,发给接受创新创业教育的学生,确保大学生对相关政策的理解;其次,各级政府可以开展有关创新创业政策的解读报告等活动,为大学生解读相关的政策,听取大学生关于创新创业的意见,以便更加完善创新创业政策;再次,政府应当适当对高校放宽办学自主权,为大学生提供更多便利的创新创业政策。针对大学生创新创业存在的空白领域,鼓励大学生积极参与。例如通过弹性学制或者创业实践成绩等政策鼓励大学生创新创业;最后,各级政府还可以通过建设创新创业相关环境,把市场经济引入到创新创业教育中,规范市场行为。

二、建立多元化的融资渠道

高校的教育经费主要来源于政府财政拨款。为实现高等教育的良性发展,培育更多社会需求的人才,政府应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力度。各级政府针对创新创业设立专项基金,用来缓解大学生在创业中的经济压力。在调查统计中,大学生创业中面临着较大的资金问题,而且不少大学生认为学校应该为创新创业者提供基金支持,应该在政府与社会合力之下,为大学生创新创业建立多元化的投资渠道。首先,对于存在资金困难的创业大学生,政府和企业可以向他们提供一定的担保贷款,必要时银行可减息让利;其次,开展信用担保贷款,为高校、企业和社会推荐优秀大学生或者是学校中的创业能手等作为无形资产,向银行申请信用担保贷款;再次,政府可以将高科技创新创业园区以及高新开发区等平台作为大学生的创业实践平台,为大学生的创业场地租金给予优惠,更有效地孵化创新创业的项目;最后,政府应当适当对创新创业的大学生适当降低市场条件,例如可减免大学生创业税务、减少公司创办的注册资金。

三、完善政府自身的服务体系

相关调查统计显示,大学生创新创业需要有社会专业化的管理服务,完善政府服务体系。首先,借助互联网、电视及报纸等多种形式,发布有关创新创业的项目信息,同时为大学生提供咨询服务;其次,政府行政管理部门组织高校创新创业的教师进行定期的学习沟通,以便为高校创新创业项目提供更为科学的指导和服务;再次,由政府做好法律援助的牵头工作,为进行创新创业的大学生提供法律咨询服务;最后,制定并实施创新创业的激励政策,鼓励各社会各单位接受实习大学生,对社会资源进行整合推动大学生创新创业的顺利开展。

四、校企合作创新创业教育平台

在《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中提出,作为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主体,高校应在政府支持之下,多与社会和企业进行沟通,力争企业参与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首先,高校应解放思想,从学校实际出发,创新教育的形式,构建合理的校企合作的创新创业教育平台。高校发挥专业知识的优势,与企业建立深度合作,切实将市场的机制引进到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中来,为创业的大学生提供实战平台;其次,学校应当选择部分就业指导老师在企业进行锻炼,将理论和实践有机结合,提升指导教师的授课能力;最后,在学校的人才培养上,增加创新创业课程体系,扩大创新创业教育活动,提升大学生创业能力。

五、企业积极参与创新创业教育

对于学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应鼓励企业参与,可以在校园中创办企业,企业应当提升对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视,既可以获得大学生的口碑,也能获得高校的技术和人才的支持。在校企合作中,企业内经验丰富的优秀员工可以去高校担任指导老师,建设创业模拟中心,重视大学生创业观的培养,通过多样化的方式展现企业的创新情景,依据企业相关活动,引导学生创业创新行为。企业是创新创业的受益者,提升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活动,向社会以及企业输送更多合格的优秀的人才。

六、结论

高校通过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对大学生创业观念、创业能力进行培养。充分发挥企业以及社会的积极作用,集聚多方力量共同推进创新创业教育。通过完善相关政策,拓宽融资渠道,完善服务体系,加强校企合作,通过高校、社会和企业通力合作,使创新创业的大学生更加了解政府政策,缓解创业经济压力,了解掌握市场脉络,培养富有创业创新精神的人才。

参考文献

[1]胡彩霞.社会资本与高校创业创新教育的关系分析[J].网友世界,2014,(3).

[2]梁泽军.企业和社会在创新创业中的作用[J].科教导刊,2015,(8).

作用和社会效益 篇7

( 一) 社会组织的定义

在社会学中社会组织, 指单位或组织为了实现某个目标而聚合起来形成的社会群体。它由公民群体自发组成, 为实现参与成员的共同目标, 并按照一定的章程行动的非赢利性社会团体。就目前的形势看, 社会组织正在发展壮大, 这是我国改革深化的必然产物。[1]而在这里主要指不以营利为目的、主要开展公益性或互益性活动、独立于党政体系之外的正式组织。具有不同程度的非政府性、社会性、自治性、组织性和公益性, 是社会组织最基本的特征。笔者所探讨的社会组织主要包括两个层次: 第一层次是按照法规, 经由民政部门登记注册、获得社会团体或相应法人地位的社会组织, 主要包括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和基金会三类; 第二层次则指那些在街道或社区备案的社区社会组织。[2]

二、社会服务管理中社会组织的地位

目前, 我国工业化进程还不完善, 什么样类别的社会组织和制度适应我国当前的发展进程还需要探索, 在社会组织管理这块缺少经验。实质上根据我国的国情, 重点要处理社会怎样得以保持前行和安稳的问题, 怎样在社会管理与社会建设两者之间寻找一个平衡的关系, 这是社会工作组织管理中所必须面临的挑战和难题。社会工作组织的成长是处理症结的有用路线之一, 当下这个时段我们须要反省, 而不是要盲目地照搬西方的经验, 需要找寻到适应中国国情的方式与方法。[3]

( 一) 民政与主管相结合的双管理体制

当前我国民政部门和主管单位对社会工作组织进行共同管理的双重机制。民政部门主要工作是年检和登记, 而主管单位起管理和监督的作用。所以, 社会工作组织不但需要接受业务主管单位的管理, 而且还要在所在民政部门进行登记注册, 这样的管理体制有利于对社会组织进行严格的管理登记, 且增强对它运作当中的监督管理。

( 二) 构建政府与社会组织合作的良性循环

社会工作组织应该被政府部门创建有一个实际的理解。在“小政府、大社会”的共同管理下, 不但政府要在“全能型”政府的理念中走出去。而且政府要分清边界, 明了本身的权利跟义务, 明确社会组织的紧要地位和作用, 政府和社会工作组织还应当达成平等对话的合作伙伴关系。有意识地收缩手中的权力。改变传统上大包大揽的局面。把本应属于社会的职能归还给社会组织。[6]

( 三) 社会组织是政府管理不可或缺的助手

社会组织能够与政府形成一种在管理上的互补, 在公共服务领域发挥各自的作用, 社会组织能够帮助政府将服务与管理相互渗透形成一种合力, 共同发挥作用。因此, 建立政府部门与社会组织的战略伙伴关系, 是我国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目标, 同时也是社会改革的需要。此外, 社会工作组织都要依照社会需求给自身量体裁衣。社会工作组织必须要保持本身的代表性、自主性和独立性, 且找出自身应饰演的角色, 可以确实达到给人民群众解难, 给政府分忧, 公共服务要供应有用的, 而且把提升社会公信力做为目标, 获得合作伙伴政府的支持和信任, 建造互助合作的良好氛围。同样。社会工作组织还应真心实意为民众谋福利, 解决他们的困难。赢得人民群众的认同和信赖, 形成政府和人民群众益处传达的桥梁, 加强效益传达机制。支持政府在公共行政领域取得的本质成就。化作政府和人民群众交流的纽带。

由此可见, 一个包括合作体制、支持体制、监管体制、管理体制与运行体制在内的现代社会组织体制能够取得一个全新的突破, 围绕政社分隔、责权明晰、依法自治的平稳前行, 我国社会组织的改革发展一定能够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景象, 社会组织的发展也必将取得重大突破, 我们政府的社会管理向社会治理转变也必然能够平稳推进, 社会组织的地位与作用也必将得到社会各界的认可, 社会组织的春天也必将到来。

摘要:自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 我国的社会结构产生了巨大变迁, 社会组织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是其中一个显著的变化。如今社会组织触及社会生活的每个畛域。并且社会工作组织也对社会介入、社会管理、社会责任以及公共服务等各个方面产生了巨大作用。在新形势下, 社会管理向社会治理转变, 权力下放, 这也就给社会组织在社会服务管理中提供巨大的成长空间。

关键词:社会工作组织,社会服务,社会管理

参考文献

[1]发挥社会组织在社会管理中的积极作用[J].学会, 2011 (5) .

[2]赵凌云.分类培育发展社会组织的对策研究——以北京市东城区为例[J].中国民政, 2011 (2) .

[3]王然.关于社会服务发展演进与概念定义的探析[J].中国民政, 2011 (8) .

[4]民政部政策研究中心课题组.关于社会服务发展演进与概念定义的探析[J].中国民政, 2011 (6) :5.

[5]枢纽型社会组织与政府的互动模式探析[J].理论界, 2012 (10) .

作用和社会效益 篇8

关于精神生产的含义, 有的观点认为, 精神生产就是意识的生产, 即“思想、观念、意识的生产”。但是, 严格来说“精神生产”和“意识生产”的概念还是有所差别的。意识生产包括人类全部意识的生产, 涵盖面远远大于精神生产的范围。意识生产包括两种基本形式:其一, 意识的初级形式, 即初级意识的生产。它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直接的感受、观点、心理、情感等等, 具有不规律、不系统、自发性等特点。其二, 意识的高级形式, 即哲学、道德、宗教、科学和艺术等社会意识形式的生产。这种高级形式的意识生产 (精神生产) , 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分工, 从物质生产中逐步分化出来的。因此“从这时候起, 意识才摆脱世界去构造‘纯粹的’理论、神学、哲学、道德等等。”笔者认为, 精神生产属于后者, 即意识高级形式的生产。

精神生产属于历史唯物主义范畴, 其生产主体是“现实的人”。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受着自己的生产力的一定发展以及这种发展相适应的交往的制约。”因此, 精神生产不同程度的受到生产力发展的制约, 但是“人们是自己观念思想等等的生产者。”在受生产力制约的同时又凸显了人的主体地位和创造精神。所以, 综上所述, 笔者认为精神生产的科学含义是:在一定的社会生产关系中, 劳动者创造先进的精神产品的特殊的社会生产活动。

2精神生产在社会生产关系中的地位简述

精神生产是社会生产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生产是个有机整体, 包括精神生产、物质生产和人的自身生产三个要素。这三种生产相互作用、相互促进, 创造了人类社会的一切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 从而构成社会发展的动力基础。

首先, 人是构成社会的主体, 人的自身生产是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的前提。“任何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存在”。人在自身的生产发展中既要向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提出目的和需求, 又是这两项生产的现实生产者, 这就要求在社会生产中必须高度重视人的自身的全面发展。

其次, 物质生产是社会生产的基础, 也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根本力量。人类通过物质生产提供的生活资料才得以实现自身生存和繁衍, 然后才能进行其它生产活动。所以说, 没有物质生产的发展, 就没有人类自身生产的发展。同样, “精神生产随着物质生产的改造而改造”。物质生产为精神生产提供所需的物质基础, 决定精神生产的性质, 并制约着精神生产的规模和发展方向。

最后, 精神生产为人的自身生产和物质生产提供精神支持和动力。人的自身生产的发展不仅仅需要物质资料, 也有精神生活的需要, 只有这样才能做到全面发展。精神生活资料必须依靠精神生产来满足。人们在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生产的同时, 主观世界也得到改造, 精神生产也得到发展。同样, 精神生产也是物质生产发展的不可缺少的条件。劳动生产力的发展“部分地又可以和精神生产领域内的进步, 特别是和自然科学及其应用方面的进步联系在一起”。精神生产为物质生产力的发展提供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生产管理经验, 从而促进物质生产力的发展。

党中央根据社会发展变化适时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和和建设和谐社会的伟大构想。和谐社会的构建离不开人的自身生产、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 科学发展观又很好的指出了现阶段以人为本的发展思路。精神生产作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理论创新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要在社会发展中高度重视精神生产的发展, 在马克主义的正确引导下, 让其为和谐社会建设贡献更多的精神动力。

3精神生产对物质生产的发展起着推动作用

精神生产作为社会生产的方式之一, 是建立在物质生产的基础之上, 随着社会分工产生和发展起来的。物质生产的主要目的是改造自然界。然而, 要想顺利对其改造, 首要任务就是认识自然界。人类作为物质生产作用于自然界的中介和主体, 必然与自然界发生关系。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越来越深刻、越正确, 物质生产的作用就越大。人类对自然界认识总结的过程就是不断创造精神产品的过程, 最主要的精神产品就是科学技术。人是物质生产的主体, 人的本质又是其社会属性, 是“现实的人”, 在物质生产过程必然存在社会关系。为了协调社会关系, 就产生了与之相适应的法律、道德等精神产品, 以保障生产的顺利进行。没有精神生产创造的精神产品, 物质生产就不能前进。精神生产对物质生产的推动作用, 贯穿于人类社会发展的始终。

当前我国已经基本形成以公有制为主体, 多种所有制并存的物质生产格局。物质生产作为构建和谐社会的物质基础, 在发展过程中其决定因素是发展科学技术。精神生产现阶段的主要任务就成为了提高人们的思想文化和科学技术水平, 以此为物质生产发展提供精神支持。邓小平同志曾明确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著名论断。除科学技术之外, 理论、政策、指导思想都是精神生产的产品, 对物质生产起着促进作用同时, 也对和谐社会建设有着重要意义。在建党九十周年讲话上, 胡锦涛同志明确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是指导党和人民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理论。”

4精神生产对人的发展起着促进作用

马克思认为, “人不是在某一种规定性上再生产自己, 而是生产出他的全面性;不是力求停留在某种已经变成的东西上, 而是处在变易的绝对运动之中。”这表明人的发展不是片面的、静止的, 而是全面的、发展变化的。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 人类对自己的发展要求也越来越高。人的全面发展程度是人的自身生产发展的重要标志。“只有全面发展的个人才可能占有它们, 即才可能使它们变成自己的自由的生活活动”。社会的发展, 文明的进步, 归根到底表现在人的全面发展上。人的需要是精神生产的动力。人的需要使人成为一种目的性的存在物。人的需要就是人感受到自身内在的物质或精神上的缺乏为了维持生存和发展, 而对外界事物摄取欲望和要求。精神生产来源于人的精神需要, 精神生活是人的发展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人的精神生产需要不仅是对精神产品的消费需要, 也包括创造精神产品的需要。精神生产是一种自觉地创造性活动, 是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之一。人离开了精神需求和生产就谈不上全面。人有了精神生产才可以“培养社会的人的一切属性, 并且把它作为具有尽可能广泛需要的人生产出来—把它作为尽可能完整的和全面的社会产品生产出来”。精神生产为人类提供精神食粮, 是提高人们精神生活, 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条件。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最终目的是满足人的全面的自由的发展。社会主义精神生产是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 以公有制为基础的生产活动;是在人类精神生产发展的一切优秀成果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我国当前的主要社会矛盾依然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 也是构建和谐社会亟待解决的矛盾。精神生产的目的就是创造精神财富, 用于社会进步和不断满足社会成员精神生活和全面发展的需要。新形势下, 我们要继续进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大力繁荣社会主义文化市场, 在科学发展观的正确指引下, 精神文明、物质文明与人的发展统筹兼顾, 协调发展。

漫画媒介对社会的各种影响和作用 篇9

漫画, 以往以讽刺幽默形式出现在各大报刊和宣传栏的宣传媒介, 现在已经演变为丰富的表现形式的艺术媒介, 种类有讽刺漫画, 卡通漫画, 少儿漫画等等众多分类;其中讽刺幽默漫画历史最为悠久, 在各历史阶段中以生动幽默的形式表达事物, 给广大人民群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讽刺幽默漫画在漫长的历史发展阶段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早在清朝末年至民国初年, “漫画”多数被称为“讽喻画”、“寓意画”等。漫画表达的主题从揭露列强的侵略行径到抨击清政府的卖国;从讽刺官场的虚伪腐败到针对民间的封建迷信, 都有优秀的作品予以体现。讽刺幽默漫画具有可以一针见血, 尖锐, 也可以含蓄, 婉转的特点, 对当今世事以通俗易懂的形式, 传播给群众, 让群众接受进一步的教育和政治意识的灌输;因此讽刺幽默漫画往往也是维护和加强社会意识的稳定的重要媒介之一, 具有政治性的作用;讽刺幽默漫画本身代表的意义是积极向上的, 勇于揭露社会存在的不良现象, 有助于社会进步和维稳。

卡通漫画作为商业化产物的主力军之一, 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日本漫画家手冢治虫带领下, 迅速风靡世界, 成为现今最受欢迎的媒介之一;读者群也从最初的少儿读者扩大到现在的老少适宜。卡通漫画之所以能获得极大的发展, 是由市场经济决定的。市场经济的发展促进人民群众生活水平逐渐提高, 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了就会对精神文明产物提出更高的要求, 如娱乐文化产业;娱乐文化产业除了视听媒介以外, 还有书籍, 网络为主的媒介, 这些都为卡通漫画的生存和发展带来宽广的空间。

卡通动漫和讽刺幽默漫画相比, 具有表达范围更宽广的优势;如卡通漫画可以表达严谨的历史题材, 也可以表达幻想题材, 以及类似于深沉或荒诞的艺术题材都可以得到很好的表达。正因为卡通漫画具有表达范围宽广的特点, 才能吸引更多的读者, 社会各层次的读者以及不同年龄段的读者。所以卡通漫画对社会的影响和作用, 要比讽刺幽默漫画深远, 更深入人心。

卡通漫画对读者的影响甚至可以贯穿读者的童年到成年阶段, 每个阶段表现的不同题材, 让读者对漫画虚构的世界观有更深刻的认识。读者作为社会的个体, 从卡通漫画受到的影响可以延伸到读者日常生活的思维意识的活动;而且卡通漫画表达的主题大部分都是积极向上的, 如漫画常见的表达思想如友爱, 团队合作, 正义感等等。

而且卡通漫画衍生的产物, 如动画, 相关题材的影视作品, 以及周边玩具, 这些产物让卡通漫画的商业价值得到了进一步的开发。其中相关题材的影视作品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吸引从未接触该作品的观众, 如美国电影《蝙蝠侠》, 《X战警》等源自于漫画改编的电影作品, 吸引了大量的各年龄层的观众, 进一步扩大了卡通漫画的影响范围;衍生的玩具周边, 如毛偶, 模型玩具, 文具, 服装, 商标等等, 在社会生活和工作的各方面中不断地对群众生活的渗透和影响, 让不曾接触卡通漫画的群众也能接受并熟悉卡通漫画的述事方式和表达形式。

少儿漫画作为针对低龄儿童的漫画, 以绘本表现形式为主, 主要是表达童话故事和启蒙教育为主;特点是画面清新明快, 表达的故事情节比较单一, 便于低龄儿童的理解。少儿漫画和卡通漫画最大不同的是思想出发点。少儿漫画思想出发点比较低龄化, 便于理解;卡通漫画为了考虑各年龄层读者的需求, 思想出发点比较高, 即使最简单的也要比少儿漫画起点高, 而且卡通漫画思想出发点甚至从成人的思维方式去诉说故事情节, 让卡通漫画作品更具有可看性, 可观赏性, 还能促进读者对社会有更进一步的认识。卡通漫画还能改编电影和动画等表现形式, 进一步扩大作品影响范围, 这些都是少儿漫画不能具备的。但是少儿漫画也具有先天优势, 能够满足早教市场大量启蒙教育读物的需求, 能够充分挖掘启蒙教育的资源, 对少儿读者甚至陪读的家长能产生一定的思想教育作用, 进而在一定程度上补充和加强卡通漫画给社会带来的影响和作用。

其他漫画形式还有网络漫画, 手机漫画, 都是新兴的媒介, 源于现在高度发达的网络。作为新兴的媒介, 网络漫画和手机漫画诉说能力和对社会作用和卡通漫画相比大同小异, 都具有多种特性, 产生于市场经济, 满足群众精神文化需要。

如今社会的信息来源于文字信息和图画信息, 以及视听信息;视觉上的文字信息和图画信息都能满足传播信息需要, 但从信息接受程度来看, 图画信息更容易被广大群众接受, 因为对图画信息的解读不用具备太高的文化层次, 而且本身具有简单易读的特点, 表现形式也是直接的;所以作为图画信息的漫画, 自然而然被广大群众接受。

摘要:作为喜闻乐见的漫画表现媒介, 在社会生活中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漫画种类很丰富, 如卡通漫画, 少儿漫画, 讽刺幽默漫画等等。各种漫画对社会各种影响和作用取决于漫画本身分类的定义和读者定向决定的, 由社会意识和群体意识推动下不断地发展和丰富。

作用和社会效益 篇10

《社会分工论》的内涵

在《社会分工论》中,“机械团结”和“有机团结”这两个范畴是涂尔干用来研究社会团结而划分的,是为了说明个人与社会是如何结合在一起的,体现了全书的主题———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机械团结”的主要特征是:社会中人与人的差异很小,集体成员有相类似的特质;由于人与人之间没有分化,这样的社会表现出高度的一致性;人与人之间保持着相似性和相同性是以集体湮没个性为代价的;个人的行动总是自发的、不假思索的和集体的;社会与宗教结为一体,宗教观念渗透了整个社会。“机械团结”的一个明显的客观标志是“镇压的权利”,即对差别性的、异质性的强制压抑。这种团结的形式对应的是原始社会,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一种氏族社会,氏族中的各个成员都是可相互替换的,“你见到了一个美洲土著,你就见到了所有的美洲土著。”“有机团结”则是发达社会的产物,它是建立在社会分工与个人异质性基础之上的一种社会联系,其主要特征表现在:社会上个人与群体之间存在显著差异,并且这种差异不断发展;社会分工变得错综复杂,社会的基本任务以各种曲折的方式由人们共同来完成;专门化分工发展的结果导致相互依赖性的增长。作者将“有机团结”的社会与具有各种器官的动物有机体进行类比分析,体现了明显的有机论色彩。他认为:一方面,劳动越分化,个人就越贴近社会;另一方面,个人的活动越专门化,他就越成为个人。我们在完成本职工作时,还要符合法人团体共同遵循的习惯和程序。与此同时,我们以另一种方式所承受的重任已不再像承受整个社会那样沉重了,社会已给了我们更多自由活动的空间。所以,社会部分的个体化越鲜明,社会整体的统一性也就越大。

在《社会分工论》中,涂尔干首先否认了孔德所说的,社会分工的发展是人类知识进步的结果,指出它并非如经济学家长期以来所认为的是人们不断追求物质幸福的愿望,进而证实了分工的发展主要是由于社会容量和社会密度的增加所导致的人与人之间生存竞争不断加剧。社会之所以出现分工,是因为人口的增长,即增加了社会容量;但仅仅是增加社会容量还不足以引起分工,还需要社会密度的改变。社会密度是指人与人之间交往的频度和强度,即关系密度。只有在一定区域范围内,社会容量与社会密度同时达到一定程度,才会产生分工。因为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人们仍然采用相同的职业方式维持生存,那么就会因为争夺有限的资源而引发激烈的竞争。“两个有机体越是相似,就越容易产生激烈的竞争。正因为它们有着同样的需要,追求着同样的目标,所以它们每时每刻都陷入一种相互敌视的状态中。在竞争中总会产生胜负。竞争中的失利者“要么被人淘汰,要么进行改革,除此以外没有任何选择的余地。改革本身就意味着必须确立一个新的专门领域”。有了新的专门领域,“各种不同的职业可同时存在,不相互侵害,因为他们追求的目标是不同的”。就像动植物一样,“它们之间的差别越大,就越不容易发生斗争。”由此,“社会的成员越多,这些成员的关系就会更加密切,他们的竞争就会越残酷,各种专门领域也会迅速而完备地产生出来。这样,劳动分工就会一步步地发展起来,最终导致了以高度劳动分工为特征的工业社会的形成。涂尔干对分工原因的论证充分体现了他的社会有机体思想,深受达尔文进化论的影响。他说:“劳动分工是物竞天择的结果。这也是一种比较平心静气的解决方式。幸好有了分工,不然竞争对手就会把对方置于死地,不能共同生存下去。在某些同质性较强的社会里,绝大多数的个人都是注定要被淘汰的,然而正因为有了分工的发展,这些人才能够自保和幸存下来。”

涂尔干认为,社会分工的发展产生了许多社会后果,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后果就是改变了社会团结的基础,使社会团结的类型由在古代社会占据优势地位的“机械团结”,过渡到在现代工业社会占据优势地位的“有机团结”。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就是“机械团结”的优势和地位不断衰微,“有机团结”的优势和地位不断增强的过程。因为一方面,社会分工的发展逐步削弱和瓦解着“机械团结”赖以存在和维持的前提条件,分工程度的提高使人们之间的差异越来越大,个体的独立意识也越来越强,于是集体意识要维持其强势地位也越来越困难,由此建立在集体意识控制力基础上的“机械团结”势必逐渐衰微下去;另一方面,劳动分工在削弱了人们之间传统联系的同时,又以另一种新的方式并且在一个比以往更高的程度上,将人们紧密地结合起来,使人们在一种比以往更高的程度上感受到社会团结的存在,这条新型的社会团结纽带就是由劳动分工的发展所造成的人与人之间在职能上的依赖。涂尔干认为:“劳动分工的最大作用,并不在于功能以这种分化方式提高了生产率,而在于这些功能彼此紧密的结合作用,形成有机团结。”

和谐社会中团结与竞争的意义

在当今市场经济发展的新时期,建设和谐社会成为我们普遍认同的观点。涂尔干在《社会分工论》中,通过对分工的详细论述,阐述了“机械团结”与“有机团结”的相互关系及其分别对社会产生的影响,为我国建设和谐社会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

1.分工发展为实现和谐社会,提供了兼容共生的社会资源

民族、宗教、党派、阶层是国家重要的社会资源。在这些社会资源之间虽然有这样那样的差异,但是它们都是共存、共生于一个社会之中,各有各的生命力。和谐社会应为各类人谋取一定的物质利益,提供生存发展的条件,从而把各种社会资源联合起来,形成合力。和谐社会应是各种社会资源相互促进而又相互制衡的经纬交织的公民社会。和谐社会以实现社会的动态和谐为条件,与之相适应的社会联结形式是由分工形成的团结———“有机团结”。劳动分工的发展促使社会系统功能分化、多种信仰并存、多级阶层同在。它们运行在各自的生命轨迹,而又相互牵制,表现在意识形态上则是共同意识的模糊化和个体意识的突显,而这正是“有机团结”的主要特征。

在以人为主体的社会里,要使社会各部门的功能专业化与人的多元化发展相适应,各部门就必须相互依存、相互补充,将彼此制衡的各种社会资源在使用中加以协调,为个人的多方位发展营造一个和谐的社会环境。

2.分工发展为建设“和谐社会”,提供了科学的社会规范

社会规范是社会控制的“防火墙”,是社会发展的支撑点。社会在发展的同时,社会规范也在更新。更新后的社会规范依然是推动社会整体前进的推进器。社会规范的内容很广泛,包括风俗、道德、法律、纪律、宗教等。作为典型规范的法律与劳动分工之间是存在联系的。受分工影响的社会团结,涂尔干认为,其本身也是“一种整体上的道德现象,它是非物质性的,但并非只具有一种纯粹的潜在状态,而是通过一种可感的形式表现出来”,这种形式就是法律。“正因为法律表现了社会团结的主要形式,所以只要把不同的法律类型区分开,就能够找到与之相适应的社会团结类型。同样,法律完全可以对劳动分工所导致的特殊团结做出表征。”

表现“机械团结”的法律制度具有强制性特点,它将违反和触犯共同意识的行为视为犯罪, 视为对社会整体的威胁,而非对特定个人的冒犯。惩罚的目的不是纠正越轨行为,而是通过宣泄集体激情以“治愈”越轨行为的伤害。刑法是典型的强制性法律,在“机械团结”的社会占据主要的法律地位。而在“有机团结”的社会通常实行恢复性法律。这种法律基于审慎的理性,比较宽容,其目的是维护原有关系,将被破坏的关系修复还原。犯罪行为不再视为对整个社会的威胁,而仅仅是对被侵害一方权利的损害,惩罚是基于数量的、合理补偿的考虑。常见的恢复性法律有民法、商业法、诉讼法、行政法和宪法等。两种法律制度相比,显然是恢复性法律更深得人心,具有维护社会稳定、和谐的功能。“有机团结”的社会比“机械团结”的社会进步,其中显著的一点就表现在法律体系中的主导地位已由强制性法律让位于恢复性法律。这也体现了“有机团结”的社会具有人性化的特点,有利于激发成员遵循社会规范的主动性,更有利于社会的长期稳定与和谐。

3.分工发展促进社会结构合理化,推动和谐社会的实现

所谓“合理”,是说社会的各个组成部分,也就是子系统之间有一个较匀称、较均衡、较稳定的关系。这些子系统通常是指人口结构、阶级结构、民族结构、职业结构、地区结构、家庭结构。社会结构是社会的框架。社会结构合理是社会和谐的前提。社会结构不合理,必然会把社会距离和社会矛盾拉大,与此相应社会张力也大。社会张力一大,社会冲突一触即发;反之,社会结构合理,社会距离适当,社会矛盾也会较小,在这种情况下进行社会管理、社会整合、社会控制的难度较小、成本较低,和谐社会就建成有望。

涂尔干认为:“分工不仅为社会提供了凝聚力,而且也为社会确定了结构特性。”在分工出现以前或是分工不发达的阶段和地区,社会结构是一个由彼此相似的同质环境共同构成的体系。与之相应的社会团结是“机械团结”,共同意识借助确定的中介机构以施展个人的影响力。一般来说,“机械团结”这一纽带不仅无法像“有机团结”那样把人们紧密地结合起来,而且随着社会的不断进化,它也不断松弛。社会纽带越松,外在因素就越容易介入社会中,因为在这种社会结构中,社会成员不是相互依赖的,而是各自有完整的社会生活。社会只要求每个成员必须具有同样的信仰和行动就可以了,并不介意外在因素对社会的介入,也不在意社会内部组成部分的增减。然而,这些不安定的因子总是或多或少地对社会施加影响,如果统治者以强制性手段对之进行镇压,尚能维持高压性的社会稳定。可一旦这些因子积累到一定程度,社会矛盾逐渐增多,政府难以应付,整个社会的均衡将被打破,面临动荡混乱的危机。也就是说,这是一种刚性的社会结构,社会缺乏自我调节的功能。因此,这种社会结构是不合理的,和谐社会不可能产生于其中。

与上述社会结构显著不同的,就是分工促进下的“有机团结”占主导地位的社会结构,它是各种不同机构组成的系统。涂尔干认为:“其中每个机构不仅都有自己特殊的职能,而且它们也都是由各种不同的部分组成的,相互协调、相互隶属,共同结合成一个机构,并与其他机构相互制约。”在这个类似于有机体的社会系统里,各部分都已彻底分化,一旦有新的因素卷入,就会扰乱原有的和谐状态,破坏原有的各种关系。因而,社会为了维持原有的平衡,不会轻易让外界因素介入;即使介入了,社会也能对自身结构进行适应性调整,以维持原有的均衡、稳定状态。而这正是建设和谐社会所需的具有弹性、合理的社会结构。

建设和谐社会,应彻底地从计划经济的“机械团结”转向市场经济的“有机团结”,如此方能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值得注意的是,“有机团结”的社会并不是盲目排外,而是对外界因素加以甄别地吸收和排斥。威胁社会稳定、不利于社会和谐的因素被排除在外,而促进社会进步的积极因素则允许进入,使其在不影响社会稳定的前提下引导社会发展。

作用和社会效益 篇11

摘 要:《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出台以后,全面深化改革推进社会主义建设实现“中国梦”成为了全国人民共同努力地奋斗目标。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作为党在新时期对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创新理论,在深化改革时期也为我国的各领域改革指明了方向。

关键词: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未来社会 关系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4)03(b)-0012-02

十八届三中全会以后,党吹响了全面深化改革的集结号,在这个关键时期,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主导作用逐步确立的同时,社会各阶层的利益冲突也更加凸显。深化改革作为实现“中国梦”的重要途径,是党在新时期、新形势下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举措,然而面对人口红利消失殆尽,社会矛盾日益凸显,收入差距已趋严重等重大社会问题,用怎样的思想和理论引导这一场新的改革,关系到深化改革的成功与否。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作为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实践中发展的重要理论,为社会主义社会发展指明了新的道路。在深化改革的关键时期,如何运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成为了协调各阶层利益,改善人民生活水平,建立民主法治的社会主义国家,最终实现“中国梦”的目标的关键因素。

1 深化改革是实现“中国梦”的必由之路

“中国梦”作为当前形势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蓝图,它是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的具体体现,更是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实践的总体规划,它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明确了方向。而“五位一体”建设理论的出现为“中国梦”的实现做出了全方位的规划。而要实现这一切就必须紧紧围绕“发展”二字。

从农奴社会走向社会主义的历史过程,人类用自己的实践证明了发展是社会进步的动力。从新中国的一穷二白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国人民用自己双手证明了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动力之源。尤其是在改革开放之后,随着中国共产党和中华民族对社会主义有了新的认识,我们深刻地体会到只有在改革中不断发展才能真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在构建社会主义“五位一体”建设的今天,我们不仅仅只是在经济上的修修补补。而是要从经济上入手,立足于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从根本上改革经济发展中不适应时代要求的地方,转变我国经济发展模式。在注重高效率的过程中,改革分配方式,使人民享受到改革所带的福利。深化经济改革為政治改革的发展提供了基础,我们将稳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更加凸显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所在,更加彰显法治社会的活力,更加巩固党的领导,让人民生活得更有尊严。

文化软实力是衡量一个民族强盛与否的重要指标,开展文化领域的深化改革有利于“中国梦”的实现。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我国文化的根本,更是中国社会发展的精神支柱。只有在全社会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建立“中国梦”的统一认识,人们才能够加团结一心,中国文化才能更好地融入世界。同时,加强在社会建设和生态建设的改革,作为社会主义发展的新领域,引领社会发展正能量,构建绿水蓝天的美丽中国即使人民的期望更是“中国梦”的发展目标。然而,这些都离不开深化改革的发展,只有立足于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从中国发展的事情出发,将人民的声音听清了,将中国发展中的问题理顺了,“中国梦”的美好蓝图才能最终实现。

2 为我国深化改革提供了思想保障

解决在过去30年里,改革过程中所产生的各种问题,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向前发展,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深化改革的重要目的。然而面对着的各种社会矛盾的阻碍,举什么旗帜,走什么道路,建设什么社会成为了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和前提。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的出现,为我国深化改革的开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思想保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未来社会从总体上个划出了美好的蓝图。

经过三十多年的实践和探索,我国的各领域都取得飞速的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也在实践中有萌芽走向成熟,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迎来了崭新的时代。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对未来社会的描绘,它仅仅只是一种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指导,绝不是我们建设的教条。我国的改革开放,是在特殊的历史背景下启动和推进的,但又是遵循了这一社会主义发展的客观规律。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中国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现实条件也在发生巨大的改变。在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实践中,我们专注于回答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使我们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领域都有了很大的进步。

然而,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尤其是在全面深化改革攻坚克难得关键时期,改革所产生的社会矛盾和问题也日益凸显。如何协调好各方利益,在确保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同时,积极调动社会各阶层力量投身到改革的事业当中来成为了改革成败的关键。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发展,它是将中国社会发展的实情和马克思主义相结合的必然结果。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的提出,打破了我们将建设的目光只局限于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领域的建设。它创造性地提出了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新思想,在建设怎样的社会主义的问题上给出了新的认识,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绘了美好蓝图。

3 为我国深化改革指明了发展目标

改革不是倾覆,解放不是否定,创新不是折腾。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实践当中,我们改变的是经济运行体制、社会管理模式,然而,社会主义的国家性质,在任何时期都不可动摇。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提出,从根本上回答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实践的目标。它既坚持了社会主义的前进道路,又对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最终目标做出了规划。但是它并没有的提出教条式的条款,而是在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之下,结合中国现实国情,对中国实现社会主义社会进行了特征上的描绘。

在深化改革发展的今天,我们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六个特征作为我们建设的总目标,更是我们的思想指南。它将马克思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具体化,将人民民主专政的思想形象化,让人们真真切切地感受到社会主义发展所带来的社会新气象,让社会风气更加正派。

在全面社会改革的今天,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仍然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总目标。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从根本上巩固了社会主义制度,为深化改革的指明了方向。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未来社会的表述从本质上,坚持社会主义性质不变,坚持党的指导思想不变,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变,坚持人民利益导向不变。改革不是倾覆,改革必须为社会主义服务,改革的目的就是为了更好地巩固社会主义制度,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在对深化改革实践指导中,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不变”的同时,进一步论证了改革带来的制度完善和创新,使人们认识到改革社会主义发展所带来的巨大活力。

4 为我国深化改革巩固了政治基础

人民民主专政是实现“中国梦”的根本政治保障,更是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政治核心。无论改革如何深入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的思想始终不变,我们在推进深化政治体制的改革过程中,不是为了将人民民主专政性质改变,反而是通过改革更加巩固和发展人民民主专政制度。

作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政治制度,人民民主专政的思想本质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不谋而合。在新时期新阶段,我国人民民主专政有了新的变化,在坚持工农联盟牢不可破的基础上,我们更要团结所有参与到社会主义建设的各社会阶层。人民民主专政最大限度地保障了人民的政治权利,充分调动了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为我国改革事业提供了强有力的生力军,为实现“中国梦”提供了政治保证。

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我国的社会阶层也发生着变化。从整体上来看工人阶级仍然是我国的领导阶级,而农民阶级依旧是我们最为可靠的盟友,但是由于我商品经济不发达,社会生产力较为落后,依靠新兴阶层来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建设力量,为实现社会主义提供良好的物质基础。和谐社会理论所提到的充满活力就需要有这些新兴阶层的参与,他们所提供的社会创造力更能够保障社会的创新发展,而这也更能够体现人民民主专政在维护社会安定有序中的巨大作用。

然而,在全面深化改革时期,社会中间阶层与无产阶级的矛盾,也会随着市场在资源配置中作用的逐步加强而扩大。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的产生进一步化解了这一矛盾的产生,有效地推动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发展。通过对民主法治建设的完善,使人民享受到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感受到社会的公平正义;通过对社会资源的兼容共同,是资源的分配更加合理,促进社会结构的合理化建设,从而推动社会的和谐发展,最终真正实现人民民主专政。

5 结语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不仅是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核心理论,更为实现“中国梦”的提供了社会建设上的理论保障。在改革发展的实践中,为维护社会稳定、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做出了巨大贡献,并为我国社会发展制定了总的目标。

在全面深化改革的今天,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对改革的发展有着重大的指导意义。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不仅从理论上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内涵,更从实践上为我国深化改革的发展目标指明了方向,巩固了我國社会主义制度的建设,提升了我国人民的民主自主权利,为实现两个百年目标夯实了社会基础。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72.

[2]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65.

[3]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42.

[4]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21.

[5]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67.

作用和社会效益 篇12

民生新闻的优势作用

所谓的民生新闻,顾名思义,实际上就是反映人民百姓生活,与人民息息相关的新闻事件,这些事件往往可以很好地反映出民意和民情,为百姓所称赞。这些民生新闻包括了百姓身边的所有事情,衣食住行,交通天气等等,都成为了播报的重点。民生新闻实际上强调的就是以平民化的视角来看待整个社会,看待各种纷繁的发生在人们身边的大事小事,一般而言,民生新闻的优势主要就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贴近人民生活

这一点又简称为贴近性,这是民生新闻非常明显的一个特点。例如,有一条新闻内容是一名轿车车主在某地连着撞伤了三个人,最后驾车逃亡。这样的新闻就真真切切的发生在我们身边,发生在我们居住的环境当中,这种新闻会让我们百姓感到毛骨悚然,但是害怕的同时更有了一分警惕,这样将会非常有利于我们百姓注意自身的安全,避免这些犯罪现象的出现伤及了自己。

2.新闻稿件的编写语言比较通俗易懂

由于民生新闻这一特点,就导致了新闻稿件在进行编写的时候,要格外的注意语言的通俗性,因为新闻是面向整个社会群体的,在这个群体当中,男女老少都存在,所以,无论是哪一知识层面的人都必须要兼顾到。另外,民生新闻涉及的内容大多数都是百姓的日常生活,衣食住行,柴米油盐,所以,很少会出现一些生僻的内容和深奥的语言。通俗性也就成为了民生新闻非常重要的一个优势和特点。

3.大多数的内容可以体现出浓浓的人文关怀

民生新闻除了要反映一些日常的新闻事件,还要为百姓传递一些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政策。例如,某一地区对于退休老年人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有了一些新的改变和突破,或者是某地的医疗卫生条件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提高等等。这类的内容就可以被成为民生新闻的重要内容,它不仅仅与百姓生活相关,还可以为百姓的利益考虑,进而百姓就愿意去关注,为他们自身的生活带来了便利和改善。

4.为百姓带来更多的娱乐和休闲时光

民生新闻就其自身的特点而言,它不像时政新闻那样权威,也不像一些文化新闻那样有着很高的品味,这类新闻就是反映普通百姓生活,贴近百姓, 走进百姓,服务百姓,所以,很多的人都愿意选择茶余饭后关注一下电视当中对于民生新闻的播报,看看身边的有趣事,更好地释放压力,同时也了解了身边的一些时事,这也是民生新闻非常重要的一个优势所在。

关于以民生新闻促进社会和谐的几点看法

无论是网络民生新闻、电视民生新闻亦或是广播类的民生新闻,其所报道内容、价值导向都将对社会和谐有重要的影响。新闻事业是关乎国家稳定、民族团结、人民安居乐业的工程,特别是民生新闻,贴近人民生活,报道人民周边事,对人民对社会、国家的评价更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民生事无关轻重,但有大小之分。比如关于人民的衣食住行、柴米油盐等日常生活的“小民生”,再如涉及国计民生的“大民生”,如流浪儿童救助、留守儿童关怀、民工讨薪等。随着社会意识形态的丰富以及信息传播速度的加快,对于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人民已经不再关注,为此,民生新闻应该提高格调,将“大民生”设置为重点,做好价值观的引导,构建和谐民生。对多家卫视台分析发现,民生新闻的的重点多在琐碎的小事,比如邻居家的猫不见了、谁和谁有仇等,这不仅受到观众的唾弃,甚至在无形中引导观众关心琐碎,而忽略社会和谐、社会责任。为此,民生新闻还应重点关注社会意义巨大、影响力深远、涉及范围广的民生话题,引导大家一同为社会和谐贡献自身的力量。

另外,还应坚持理性思维,以社会稳定为大局。比如,当前社会存在的仇富仇官、官二代星二代坑爹等现象,如果民生新闻过多的关注此类消息,并以幸灾乐祸的方式报道,显然是一种媒体造势,难以构建和谐社会。

结语

上一篇:绝缘电阻测量下一篇:参与式教学法实施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