措施和作用(精选12篇)
措施和作用 篇1
统计与会计隶属不同的学科, 在企业管理中也分属不同的部门, 使得统计核算工作和会计核算工作都是独立完成的。在实际的企业管理工作中, 这两项工作互渗透和利用, 可使两项工作的效率都得以提高。
企业统计与会计的区别与联系
1.企业统计与会计的区别
(1) 统计与会计拥有各自的完整理论体系, 是相互独立的两门社会科学。统计是作为数据分析的方法手段应用于企业的, 大数法则是其理论基础。通过大量观察现象总体的数量特征分析研究现象总体的本质与规律, 主要用于不确定现象总体的研究, 得出现象总体的规律性。会计作为一种计量手段应用于企业, 计量和核算企业的经济业务, 帮助企业最大化自身的经济利益。
(2) 统计与会计的计量方法有区别。统计是通过大量观察、编制指数、分组汇总等方法研究事物的发展变化情况, 根据研究对象的不同采用不同的计量单位核算, 既可以用货币核算, 也可以用劳动或者实物核算。会计主要以货币为计量单位, 仅能对企业的财务进行货币核算, 会计的核算方法是采用货币形式核算企业的经济业务。
(3) 统计与会计具备各自的核算原则。统计的核算原则是生产原则, 核算以企业的生产为基础, 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成果进行统计, 市场价格是企业统计核算的计价基础。会计的核算原则是权责发生制, 核算以企业的销售为基础, 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成果进行核算, 配比不同期间阶段的收入与费用, 历史成本是会计核算的计价基础。
2.企业统计与会计的联系
企业统计与会计虽然是两门独立的学科, 但是在应用中又有密切的联系。统计与会计的原始数据是相同的, 信息资源可共享, 在实际应用中两者相互配合, 使各自职能得到充分发挥, 更有效地完成核算工作, 监督生产经营情况, 保持企业良好运行。正因为两者的资源可共享、核算目标一致, 所以想要自身的核算工作更好地完成, 彼此之间相互借鉴是非常必要的。
会计工作运用统计方法的技术手段进行数据的处理、数据的计算和分析, 促进会计方法的应用和发展。例如, 会计中的财务会计包括动态要素和静态要素两部分。动态要素包括收入、费用、利润三个方面, 反映的是企业某一时期内的规模流量, 这与统计核算上的时期指标一致。静态要素包括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三个方面, 主要反映的是企业资金在某一时点上的状况, 这与统计上的时点指标是一致的。
统计的平均数理论在核算存货时也常常被采用, 如加权平均法和移动平均法等。统计方法的应用, 使会计的实用性得到了极大的丰富。统计核算也需要借鉴会计的方法, 会计方法的应用也使得统计的实用性得到了很大程度的丰富。账户之间要相互对应、相互依存、保持总体平衡, 这是会计核算的账户原理。统计核算的账户体系设置也是依据同样的原理加以发展的, 并且统计核算中的很多统计指标也源自会计的核算资料。
企业统计工作与会计工作协调运用的作用
1.加强企业的基础信息工作
企业的统计工作和会计工作从不同的角度采用不同的方法, 对企业的原始数据信息进行整理核算, 提高生产经营效益是其共同目的。统计工作为企业提供生产经营方面的统计信息, 研究的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所有的数据方面的情况。会计工作为企业提供有关财务的会计信息, 研究的是企业的财务数据和相关经济活动。企业统计工作和会计工作提供的信息是企业信息系统中基础的信息, 也是最重要的信息, 其他信息都是统计信息和会计信息的衍生信息。
2.增强企业经营决策的正确性
在竞争激烈、瞬息万变的市场经济中, 企业的决策者如何做出正确的决策, 依赖于及时可靠的市场信息。抓住转瞬即逝的发展机会、降低决策的风险、提高决策的准确性, 都离不开及时准确的信息资源。企业的统计工作和会计工作的目的就是提供准确的信息, 从不同的角度反映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 采用不同的方法核算企业的数据信息, 帮助决策者做出正确的决策。统计工作能够反映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整个过程的情况, 对实物和价值量进行核算。会计工作能够反映企业资金的收入支出情况和资金的循环情况, 对价值量进行核算。提高企业经营决策的准确性需要统计与会计的相互协调, 帮助企业获得及时可靠的市场信息。
3.提高企业核算效率
目前, 由于企业的核算体系中统计核算与会计核算是独立完成的, 会造成统计人员和会计人员各自的工作缺陷。
统计人员不了解会计知识和方法, 无法很好地理解会计报表和账目中的信息资料, 不能有效地利用已有的会计资料, 无法将已有的会计资料转化成所需的统计资料, 导致统计工作人员需要重新收集海量的信息资源, 浪费了时间、财力和物力。
会计人员缺乏相关的统计知识, 单纯地利用会计专业知识无法编制内容深入的财务报表, 形式单一、内容浅显、计算简单是目前大部分企业会计财务报表的主要表现, 导致企业无法深入开展财务管理工作, 无法有效控制成本和预测资金的筹集和投资。
企业的统计与会计协调发展, 可促进统计人员和会计人员增强互补性, 提高核算的效率, 更好地服务于企业的生产经营。
企业统计工作与会计工作协调运用的措施
企业统计工作与会计工作应相互借鉴、互为补充, 忽视任何一项工作都会对企业的经营管理产生影响。只有两者协调运用, 才能使管理信息更加准确可靠, 更有效地利用数据信息, 帮助企业及时做出正确的决策。
1.加强统计人员与会计人员的分工协作
企业统计工作与会计工作有着密切的联系, 统计人员与会计人员不仅要各司其职, 还要更好地分工协作, 相互交流、互补发展, 借鉴彼此的优势, 共同促进企业更好更快地发展。
企业应开展业务培训, 提高统计人员和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 培养精通统计与会计的复合型人才。通过培训, 使统计人员更加了解会计账目和会计报表, 会计人员更加熟悉统计的核算方法和预测方法, 成为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 更好地完成各自的工作。通过规范化的业务培训, 可提高会统人员的知识水平和业务能力。如果没有条件开展培训, 企业可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 聘请一些既懂得统计核算又懂得会计核算, 同时掌握微观核算和宏观核算知识的业务一流、技术过硬的高素质综合人才, 为企业统计与会计工作的协调发展奠定人才基础。
2.统一统计核算与会计核算的指标口径
企业统计与会计工作在研究对象、研究内容、研究方法方面都有一定的差异性, 因此, 统计与会计核算的指标口径也存在差异。要促进两者协调发展, 就要对原始数据进行规范化处理, 力求核算指标口径最大程度上的统一。对内容相同的核算指标, 指标的含义、计算口径和方法也要相同;对内容不同的核算指标, 要有明确的说明, 避免使用上产生混淆, 给企业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3.建立统计与会计的数据库共享平台
企业可借助现代信息技术, 构建高效的信息化环境。通过建立统计与会计的数据共享平台, 更好地完成数据信息的收集、整理、分析和研究工作。
通过数据共享平台, 可实现统计信息与会计信息的转化应用, 对数据信息进行准确高效地处理, 不仅可提高信息的使用效率, 还可进行数据信息的综合分析, 促进统计与会计协调发展。
通过数据共享平台, 使统计核算和会计核算的效率得到提升。对统计工作人员已核算过的各种指标, 会计人员无需重新核算;而会计工作人员已核算过的财务数据, 统计人员也无需再进行重复整理。
实现统计信息与会计信息的准确转换, 可大大节省核算工作的时间, 实现信息资料的共享, 避免统计与会计工作结果的矛盾和冲突, 提高工作效率。
参考文献
[1]雷永平.论如何建立起会计与统计一体化体系[J].科技信息, 2012 (9) .
[2]刘茜.实现会计、统计协调统一的构想分析[J].时代经贸, 2013 (12) .
[3]章平.会计与统计一体化核算体系的研究[J].科技信息, 2013 (4) .
[4]毕美清.会计与统计的核算一体化管理之我见[J].现代营销, 2012 (11) .
措施和作用 篇2
根据《深入开展安全大检查活动,确保春运和“两会”期间安全稳定的措施》的通知要求和部、局电视电话会议精神,充分发挥党组织和党员在安全大检查活动中的作用,动员全段各级党组织、广大党员干部在保安全、提质量、促稳定工作中创先争优,调动党员积极性和创造性,确保创先争优与安全大检查活动同步推进。现就有关要求通知如下:
一是抓教育,提高思想认识。全段党、工、团各级组织要按照部党组、路局党委的部署和段安全大检查活动要求,认真组织班子成员、中层干部和基层干部职工学习传达;重点对活动各项要求,组织班子成员、机关包保干部深入一线车间、班组开展层层宣讲,使活动要求等强传达到每名职工,做到全覆盖;充分利用领导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职工大会、班组政治学习、党内“三会一课”,组织干部职工对照活动要求和自身认识开展学习、讨论活动,查找认识方面的差距和不足,努力把干部职工的思想统一到部局会议精神和段安全大检查活动的要求上来,努力提升推动活动深入开展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二是践承诺,规范一言一行。各党总支、党支部要按照创先争优承诺通知要求,组织全体党员按照规定的程序和步
骤,结合实际,突出工务系统、线桥职工或单独作业人员岗位特点和干部、工班长、职工能力大小,着重从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加强业务技能学习、坚持标准作业程序、大力减少违章违纪、努力提升线桥质量、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等方面进行承诺,并由党总支、党支部书记进行认真把关,将审核后的承诺分别在班组党支部“党员承诺书”揭挂地进行公示,广泛接受全体职工的监督,保证承诺内容实、措施细、效果好。
三是选载体,保证推进有力。各党总支定期与车间共同开好安全分析会,及时查找党总支、党支部、党员在安全生产中存在的典型问题,制定针对性措施进行整改和卡控,并组织党性强、技术精、作风实的党员对管内安全关键和薄弱环节进行一对一包保,做到关键设备有包保、关键环节有卡控、关键人员有帮教、关键病害有整治、关键岗位有盯控。继续深入开展“党员监督岗”活动(附各工种“党员监督岗”工作准则<试行>),有的放矢地筑牢“安全屏障”,各党总支、党支部书记作为第一责任人,组织党员针对安全生产中的重点和难点,组织技术骨干开展“立项攻关”活动,使党组织和党员成为安全管理的舵手和能手,有力推进安全生产持续稳定。
四是抓融入、服务安全大局。各党总支要紧密围绕春运、安全大检查活动中干部职工思想动态、关注热点问题,做好一人一事思想政治工作,落实好干部“一岗双责”要求,切实加强对上级决策部署、形势任务等方面宣传、解读和引导工作,引导干部职工主动支持、理解上级工作部署,主动参与、完成上级交办工作任务,主动维护职工队伍稳定,把思想政治工作做到岗位,落到人头。各党支部、广大党员要积极参与安全大检查活动,努力做到带头维护队伍稳定、带头落实作业标准、带头吃苦耐劳、带头学习提高,以党员实际行动引导和带动职工确保安全大检查各项任务目标圆满完成。
五是树典型,打造优秀样板。全段专兼职宣传干部和通讯员,要将笔头、镜头对准一线,认真提炼总结在安全大检查活动中涌现出的先进典型事迹,段党委在《武桥工报》开辟专栏,每期刊载至少两篇各党总支、党支部的经验做法和表现突出的党员先进典型事迹,重点从“带头遵章守纪、坚持标准化作业;带头钻研业务、提高自身技能素质;带头精检细修、确保安全畅通;带头服务一线、积极办实事解难事。”等方面进行选题和宣传,通过大力选树先进典型、积极推广先进经验,打造优秀样板,为职工群众树好榜样,营造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
六是严考核,提高活动效果。各党总支要进一步开动脑
筋,深入思考,精心谋划和优化创先争优活动方案,突出安全大检查主题实践活动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各级党组织要将安全大检查活动与领导点评创先争优活动有机结合,创先争优活动领导小组成员和办公室成员每周要利用包保、检查等时机,参加党总支和党支部的“三会一课”,开展随机点评或集中点评工作,对发现的问题利用党群工作通报平台落实总支书记责任,明确整改要求和时限,由党群办派员进行复查销号,对落实不力、工作不主动、活动无效果的党总支、党支部在通报批评的同时,加大月度考核力度,切实提高活动实效。
措施和作用 篇3
关键词:高中语文教学 快乐教学 措施 作用
目前,高中语文教学面临着很多问题,特别是有些学生能够背诵课文,但是却不能在写作中灵活运用课文中的好词佳句。即使按照要求结合课文的意思来造句,有些学生都不知道该怎么写。究其原因,是因为学生没有很好地理解课文内容,不能做到举一反三、融会贯通。要想提高语文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必须从学生的情感入手,实施快乐教学法。对于高中语文教学来说,快乐教学法是非常重要的一种教学方法,并且与新课程改革理念相符。
一、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实施快乐教学法的措施
1.营造轻松欢快的教学环境
教学环境能够对学生的学习产生很大影响,甚至还能影响中学生的心理发展。因此,学校要根据教学目的和内容,美化或者加工教学环境。对于整个学校来说,优美的教学环境是学校精神文明的象征,有助于教师实施快乐教学法,令学生身心舒畅、精神焕发,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中。同时,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动手装扮教室,营造积极向上、快乐友善的教学环境。
2.与学生平等相处
快乐教学法是师生共同实施的一种教学方法,学生和教师为同一个目标和内容而努力,因为只有师生互相理解、相互合作、相互尊重,才能充分调动双方的兴趣和积极性,建立师生良好的感情基础,使学生更愿意接受教师实施的快乐教学法。
事实上,无论在什么场合,教师都应该尊重学生,并且让学生感受到自己得到了尊重。这样,学生才能够乐意地接受教师的教育,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平等地对待优生和差生,处理问题时一视同仁,不带有个人的偏见。此外,教师还要多鼓励学生,不能经常批评或者怒斥学生,否则就会引起学生的反感,使得学生和教师之间产生隔阂。总而言之,每一位教师都应该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每一个学生,对每一个学生都要有信心,相信每一位学生都会进步,都能够改正自己的错误。
二、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实施快乐教学法的作用
1.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
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写作是一个重要部分,良好的写作能力能够为学生今后走向社会奠定扎实的基础。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很多学生都不喜欢写作,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学生没有好的写作素材;二是教师把写作当成硬性要求,规定习作题目,使得学生厌烦这种死板的写作形式。实施快乐教学法,教师要先开阔学生的视野,让他们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对生活中发生的事情形成感悟,然后引导学生在写作过程中表达出自己的真实情感,从而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
2.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在传统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交流较少,通常情况下教师都是传授书本知识,与学生没有感情交流,不重视学生的情绪和想法,从而使得学生在课堂上不喜欢发表自己的意见,即便发言,也是声音很小、很胆怯。相反,实施快乐教学法的目的,就是让学生在快乐的氛围里学习知识,让学生能够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实践证明,实施快乐教学法后,学生的自我表达能力、语文学习能力等方面均有所提高,并且能够主动地朗诵课文或者表达自己的观点,使得语文课堂教学变得更加生动丰富。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快乐教学法是一种教学艺术,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是,快乐教学法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必须具备奉献、敬业的精神,认真设计教学问题,精心准备教学内容,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和专业素养。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快乐教学法的作用,让学生在快乐学习中获取知识。
参考文献:
[1]杨得刚.快乐教学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读写算(教研版),2014,(22).
[2]李井泉.浅谈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快乐教学[J].青年与社会:中外教育研究,2011,(6).
措施和作用 篇4
1 完善规章制度, 推进科学化管理
在安全管理方面, 企业应切实做好安全工作落实时的“四个关键”:关键在领导、关键在员工、关键在现场、关键在基层。当前很多安全生产管理的检查流于检查各种材料, 采取听汇报等形式。为切实了解问题, 企业应要求检查人员深入现场, 在生产第一线发现安全生产所存在的问题, 在发现问题后第一时间采取相应的解决对策。同时, 企业要明确相关工作人员在安全生产管理中的职责, 实行严格的安全责任考核。
1.1 发挥安全理念先导作用。
很多企业在安全管理上做了大量工作, 但基层的一些违规现象却时有发生。其本质在于观念问题, 很多企业未将正确安全理念灌输给员工。一些企业在利润驱使下, 盲目地去追求效益, 在安全生产方面抱有侥幸心理, 很多工作都是为了应付上级安全检查。如果对安全抱有侥幸心理, 则安全生产建设很难落实。安全理念是安全生产与企业健康发展的前提, 只有所有员工都重视安全生产关联, 将“要我抓安全生产”的理念转变为“我要抓安全生产”的理念, 才能开展好各项安全工作。
1.2 发挥好亲情的教育作用。
为确保安全观念能深入人心, 一些企业则利用职工亲属, 充分打好感情牌。在各种节日组织安全教育, 潜移默化地向职工宣传安全生产的重要性。一些企业主打亲情牌, 将职工家属发展为企业的安全教育员, 定期组织职工亲属联谊, 工会向职工家属发出安全倡议书, 鼓励家属做好职工的安全教育工作, 将安全教育的“第二道”防线充分发挥作用, 让家属成为安全生产管理的重要力量。
1.3 发挥管理方法的作用。
过去, 管理者抓安全教育, 主要是采取批评教育和经济处罚的手段, 甚至个别管理人员在安全检查的执行过程中, 采用简单粗暴的做法, 这不仅伤害职工对企业的感情, 还会让职工对企业安全管理产生抵触, 使教育作用不能发挥。为增强安全管理的实效性, 管理者在严格执行安全管理的刚性制度时, 要注重刚柔管理相结合的原则。一些燃气公司进行了积极尝试, 如设置“不规范行为警示台”, 对员工进行相关违规的图片展。一些企业还动员违章操作者作为主讲人, 将违章经过及危害阐述清楚, 促使职工自我反思。这样现身说法的效果要远远好于单纯的说教, 企业管理人员要深入基层, 做到弯得下身子, 接得了地气, 了解基层运行现状, 解决存在的问题。
1.4 注重“严、细、实”三个环节。
注重严、细、实三者的因果关系, 要做到“细”字为先, “严”字当头, “实”字托底。我们在日常安全管理工作中也只有在每个节点, 每个程序, 每个步骤上都做到严、细、实, 才能确保企业生产运行平稳安全。
2 加强安全教育培训
生产一线是企业安全工作的阵地, 燃气公司等需要加强对职工的安全培训。从源头控制、班组的自保与互控、安全生产专项检查等方面不断完善企业的安全管理建设。
2.1 安全生产要注重源头控制, 加强相关制度的管理与完善。
对各种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源, 企业要加大对其监督与检查力度。对企业涉及到保障职工安全的制度与规定, 企业应定期对员工进行培训, 确保在安全生产管理方面可做到合理规范, 强化各相关部门的责任。
2.2 以班组为单位, 提升职工“自保与互控”的意识与能力。
班组是企业的基本单位, 与安全生产息息相关。为夯实班组的安全教育, 一方面, 企业要定期、不定期地对职工进行安全知识的相关培训, 提高职工面对危险及各种生产中突发事件的应变能力, 提升其自我保护的安全技能;另一方面, 企业应尝试建立班组“自保互控”体系, 燃气等公司在生产作业时, 通常都是以班组为单位, 企业在加强员工自我保护的同时, 还要加强员工之间的相互协作技能, 做到以“自保为主、互控为辅”, 不断增强职工安全意识的内在驱动力。
2.3 安全管理工作要突出重点, 将安全生产专项检查落实到位。
各企业应围绕安全生产的重点, 开展专项监督检查作业。在检查形式上, 企业可尝试职工代表定期检查、突击检查、巡回检查等多种方法, 增强监督检查针对性和实效性。对重大危险源和重大事故隐患, 企业要第一时间下达预警通知书, 建立相关的安全档案, 对相关危险进行追踪整改。同时, 企业要进一步加强对生产现场、生产设备、有毒有害作业岗点的监督检查力度, 在发现问题后要第一时间进行整改。
参考文献
[1]方东平.工程建设安全管理[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2003.
[2]金建平.城市燃气企业风险管理研究[D].天津大学, 2010.
建筑工程监理作用的控制措施论文 篇5
关键词:建筑工程;工程监理;控制措施
我们国家开展工程监理工作很多年,并且工程监理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随着建筑行业体制改革和标准的不断完善,市场竞争日益加剧,尤其随着国外很多建筑行业标准以及准入机制的约束,对建筑行业的标准提出了更多的要求。因此必须要通过有效的措施加强行业监管,才能保证建筑工程质量更优。要充分认识到建筑工程监理的重要作用,并结合当前工程监理存在的问题,找出有效的控制措施,从而促进建筑行业长期可持续发展。
1建筑工程监理发展历程概述
论建筑工程监理的作用及控制措施 篇6
【关键词】建筑工程;监理;控制
1、建筑工程监理作用
实施工程建设监理,是提高工程质量,控制项目投资,预防质量安全事故的
发生的有效手段。监理单位受到项目业主方的委托,根据国家建筑工程建设相关
的法律法规、规程标准、制度及建设文件、工程合同和监理合同,依法对建设过
程项目进行监督管理。
建筑工程施工阶段的监理工作的主要任务是“三控两管一协调”。“三控”
指进度控制、投资控制、与质量控制,“两管”是信息管理、合同管理。“一协调”即组织协调。投资控制是监理管理工作的基础,主要体现在工程造价的监理环节。通过科学的工程造价控制,有效控制投资额和施工阶段费用。进度控制是建筑工程监理工作的条件。有效控制建筑工程的施工进度可以促进整个建筑工程顺利完工。
建筑工程监理工作的核心是质量控制。建筑工程项目的形成和质量保证关键
在于施工阶段是否严格实行施工图纸,施工阶段的监理质量也关系着整个工程项
目的质量控制。监理工作的质量控制应贯穿施工全过程,对施工前、施工过程及
施工后验收三个阶段进行监理工作。
2、建筑工程监理的重要性
建筑工程监理不仅在实施工程中起着重要的监督和协调作用,而且在保护国家和企业利益等方面占据着其他部门不可取代的坚实地位。
2.1 建筑工程监理影响着建筑工程的质量
建筑工程的质量在工程建设过程中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监理工程师在建筑工程建设中,他的行为会直接或者间接的影响建设工程项目使用功能和价值的实现,这在保证建筑工程质量的工程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2.2 建筑工程监理的相关工作影响着工程进度的实现
建筑工程的施工进度控制不仅是时间计划的控制以及现场施工管理的问题,在进度工作控制中还要从工程的设计、招标、施工和竣工等各个阶段综合考虑,对整个工程进行持续、全面、严格的管理,这样才能保证建设工程顺利进行,并且能减短工程投入使用的时间,进而取得最佳的投资效益。在设计初级阶段,监理单位要设计制定高质量的任务书,才能保证工程进度目标的实现。总监理工程师在审核总进度计划时,要将总进度目标进一步分解并确定工程计划的关键线路,以及控制工程节点的进度目标,在此基础上制定监理进度控制计划。
3.3建筑监理对安全工作所起到的作用
建筑监理会针对在不同的施工阶段、施工环境、突发状况等现象,能够及时有效的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以谋求最大程度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频率。因为只有在保障安全的环境下才能实现建筑员工的最大工作能力,也才能保障工程市场上出现安全优质的建筑产品,所以安全生产是保障工程质量水平的前提条件,工程质量的好坏同样也是工程安全的保障。综上,工程的安全监理工作,目的是实现对建筑工程施工中出现的安全生产状况进行有效的监督和管理,是工程建设监理工作中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
3、建筑工程监理的控制措施
3.1提高监理地位和人员素质,建立完善机制
首先,提高监理地位,要靠监理自身的努力扎实做好业务,提高服务水平和质量,赢得甲方的重视。要改变监理在行业中的尴尬地位,根本方法还是要靠监理企业在工作中将业务做精做实。监理企业在工作中要认真做好工程投资、进度、质量控制、安全生产监管以及合同、信息的管理协调工作,为业主创造更大的价值,带来经济效益,才是改变企业及行业地位之本。充分利用工作制度制约施工单位。监理在工作中应充分发挥指令、通知、备忘录的作用。采用正式的文件交涉,对绝大多数的施工企业都会有效。其次,提高人员素质,要多管齐下。监理企业要留住高素质监理人才,企业的发展依靠人才。监理企业应该从长远发展
的角度考虑留住人才,用好人才,特别是集技术和管理于一体的复合型监理人才。这类人才对监理企业,乃至行业的影响是不可估量的。对专业素质过硬,懂管理,擅长用外语交流的中青年要重点培养,为今后的市场竞争贮备优秀人才,增强企业竞争能力。最后,要建立完善的优胜劣汰制度。政府管理监理企业和人员资质,责任主体缺失,不利于行业发展。将人员资质与企业资质捆绑,不利于人才合理流动和市场的培养。
3.2树立监理工作的原则,保证监理质量
首先,在工程质量上严格把关,按照合同中规定的质量目标,认真执行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把质量控制当作监理义不容辞的责任。在处理质量与进度、质量与投资的关系上,突出质量但追求质量与进度、投资的统一。
其次,对建设项目工期目标和投资目标要坚持合同约定,加强动态跟踪和控制。当出现违约或索赔事件时,要坚持实事求是和公平公正的原则,按合同规定及时解决。当发现违规分包或违规转包现象时,首先要如实向业主报告并申明监理对此问题的处理意见。当业主不采纳监理意见,不改变分包、转包现状时,监理应摆正自己的位置,清楚监理的权限范围,尊重业主的选择。
3.3 建筑工程施工中安全监理的工程控制。
建筑工程项目施工中,尤其是高层施工时,需要使用较多辅助器械。进行建筑安全监理时,对施工所用机械的检查是一项非常严禁的工作。建筑工程施工用的塔吊是工程安全监理检查的重点,由于其构建部分较多,安全监理时难度较大。
塔吊主要涉及的构建有:力矩限制器、限位器、保险装置以及夹轨钳等结构组成对塔吊的工程安全监理,主要是要检查起重机的起重量限制器、力矩限制器等重要结构的不同行程、不同功用的限位开关,保证其完整性、可用性、有效性。塔吊的安全监理在塔吊的不同环节进行检查,在正常使用时,安全监理人员要进行各项环境的检查,确认塔吊是否能安全、稳定的运行,是否能达到设计的规定和技术要求。进行建筑工程安全监理时,物料提升机也是监理检查的重点。在建筑施工的过程中,较为常见的物料提升机主要包括:钢丝绳、架体制作、架体稳定、安装、质量验收、架体等。提升机中的钢丝绳要避免连接使用,钢丝绳的卷筒和端头要牢固配合,卷筒要按照顺序进行排列。施工提升机时,当吊篮在工作的最低位置上时,要保持卷筒上有3 圈以上的钢丝绳。脚手架的搭设要根据建筑工程施工设计标准,结合施工方案以及制定的标准进行。在脚手架的搭设方案设计后,经过分析验证无缺陷后要将设计方案上交给建筑施工单位负责人签字,同时要上报给项目责任人。在搭设脚手架的方案确定后,才能进行脚手架的搭设。搭设脚手架时,要保证支撑系统的牢固,如有大面积的支撑排架,在参照施工标准以及搭设操作要求的基础上,还要组织特殊设计和施工。
在建筑工程施工结束后,要及时拆除脚手架。在脚手架的拆除过程中应当按照自上而下的顺序进行,根据顺序采用逐渐拆除的方式进行拆除。脚手架拆除过程中,要将连墙件等一并拆除,避免造成拆除后其他脚手架出现松动的现象。脚手架拆除过程中,要设置施工安全警戒区域,并设置明显的警示标志,必要时要设置专人管理,在构建拆除后,要严禁高空抛掷。
结束语
建筑工程中的工程监理是贯穿于工程建设的全过程和全区域内,通过对全局性的控制和监督,对压缩建设成本,提升工程建设质量,合理控制施工进度,及时完成施工工期等具有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余颂歌.浅析如何做好监理工作[j].科技信息,2008(24)
[2] 陈江南.论如何提高建筑工程施工阶段的监理工作[J].城市建设,2012,(14).
措施和作用 篇7
1 基层图书馆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的地位
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一项利国利民的系统工程, 作为重要的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和公益性文化服务机构, 基层图书馆无疑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基层图书馆与一些大型图书馆在软硬件条件、资金投入等方面存在很大差距, 但从基层图书馆为广大基层群众提供服务、满足大众基本文化需求而言, 基层图书馆的作用举足轻重, 在国家文献信息资源保障体系和公共图书馆服务系统中处于承上启下的地位, 是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的根基。其发展水平决定了一个地区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的进程, 也是建设覆盖全社会的比较完备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关键, 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它秉承“以人为本, 服务至上”的宗旨, 不断创新服务模式, 向社会提供全面、优质、快捷的服务, 将服务延伸到社会的各个层面, 是任何人在任何地方都能够获得图书馆开放、平等、免费的服务。为广大基层群众提供良好的公共文化服务, 是基层图书馆的天职。因此, 大力发展基层图书馆事业, 是提高广大基层群众思想道德文化素质和知识水平的需要, 更是保障公民的基本文化需求的重要职责。
2 基层图书馆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的作用
2.1 基层图书馆具有公益性
公共图书馆是由政府或社区组织支持和赞助的文献信息中心, 以收集、整理、保存、开发、服务为己任, 面向社会所有人提供免费服务, 以保证个人和社会信息获取与利用的平等与自由。公共图书馆是属于政府公共事业管理之下的, 是政府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国家财政支持和保障的公益文化事业。公共图书馆服务属于公共服务范畴, 公益性是图书馆的本质属性。公共图书馆作为一种调整信息分配、维护信息自由公平的保障制度, 其经费来源于政府财政支持, 是国民收入的再分配, 有义务为社会所有纳税人提供优质服务[1]。图书馆是公益性很强的服务阵地, 面向社会所有成员平等开放, 确保人们基本文化权益与知识自由获取, 彰显了普遍均等的公共图书馆服务精神。
2.2 普及科学知识, 提供终身教育的作用
图书馆作为一种社会文化教育机构, 是社会公众进行普及科学知识和终身学习的重要基地。图书馆收藏着丰富的图书文献, 它能满足不同文化程度的读者要求。图书馆长期稳定的对全社会成员普及教育、传授文化知识所发挥的作用, 是任何学校无法替代的。图书馆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公共设施, 为无数普通学习者提供了终身学习的场所和机会, 任何一个社会成员都可以在这里获取需要的信息知识, 特别能够满足残疾人、退休人员、进城务工人员、农民等弱势群体的文化需要。新型的图书馆是大众的互联网, 具有快捷获取信息、高效处理和分析信息以及迅速地把知识传递到用户手中的技术能力, 使读者在这广阔的知识海洋中, 均有机会按自己的能力进修, 推动自主的终身教育, 它成为人们一生中最便捷、最直观、最廉价、最平等的学习平台, 成为面向社会所有人开放的无门槛的大学。
2.3 保护文化遗产, 收集地方特色文献的作用
图书馆的产生, 使人类社会实践所取得的经验、文化、知识得以系统地保存并流传下来, 成为今天宝贵的文化遗产和精神财富。保存人类文化遗产是图书馆最基本的职能。图书馆是作为保存各民族文化财富的机构而存在的。它从诞生之日起, 就承担着保存人类文化遗产的作用, 从古代典籍到现代数字化信息, 只要是人类社会每前进一步所留下的文化遗产都可以作为图书馆保存的对象。它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将馆藏数字化、电子化, 使文献资料更长久、更完整地得到保护。丰富而多元化的馆藏资源, 成为先进文化理论研究、传授文化知识、以及开展文化娱乐不可或缺的资源支持。同时, 由于地理位置、历史沿革、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的差异, 每一个地区都有自身的特色, 对这种地方特色文献的搜集、整理、收藏是基层图书馆保护文化多样性的重要职责。基层图书馆应加强相关文献的收集和整理, 形成特色鲜明的文献资源库, 向读者提供本地区特色文献资源查阅、咨询等服务。
2.4 传播先进文化, 发挥文化娱乐功能
构建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目的就是保障和实现公民的基本文化权益, 满足广大人民的基本文化需求。公共图书馆作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中坚力量理应分为公民文化权利的实现和精神生活的满足提供文化休闲空间和开展多种多样的文化娱乐活动[2]。图书馆收藏的图书资料, 是人类长期积累的一种文化资源, 其丰富的馆藏资源为公共文化服务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 这些资源的利用极大的促进了公众文化娱乐、情趣提升和休闲阅读, 使其拓宽文化视野, 从中享受学习知识的乐趣。同时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公共文化活动, 向社会公众提供公益讲座, 演讲比赛, 文化展览、学术会议、举办知识讲座和电影放映等形式多样的服务, 使图书馆成为广大人民群众离不开的第二休闲空间, 满足了社会大众日益增长的多元化精神文化需求, 提升了居民的文化素养。
3 基层图书馆在构建公共文化体系中的发展对策
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是一项长期而又复杂的公益性工程, 是一项实实在在的惠民工程。基层图书馆必须采取措施, 抓住构建公共文化体系建设的重要机遇, 夯实基础, 创新管理和服务方式, 充分发挥图书馆的职能, 积极推进公共文化体系的建设。
3.1 培育公共服务理念, 提高专业人员素质
培育公共服务理念是现代图书馆践行高品质服务的需要, 也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内在要求和发展方向。要为群众提供优质、快捷、方便的文化服务, 必须要有一支高素质的队伍作为支撑[3]。专业人才是构建公共文化体系中的坚强后盾。为进一步推动图书馆事业的快速发展, 图书馆需拥有一批高素质的专业人才。作为基层图书管理的一员, 要切实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和人文素养, 掌握做好基层图书管理服务工作的新理论、新技能、新知识, 不断提高服务技能, 以适应新环境和用户新需求。通过自己的努力进一步增强图书馆的影响力, 使基层图书馆真正成为公共文化建设的重要力量。
3.2 加强政府主导, 加大投入, 合理规划
政府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核心主体, 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主体力量, 是公共文化服务的组织者, 监督者。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 政府的文化职责, 主要是从公共文化服务事业的规划, 投入、管理和制度安排等方面实现文化责任的兑现。随着市场经济的确立, 文化产业化在社会文化生活甚至政治方面都起着重要作用,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是追求利益最大的市场所无法取代的。为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应逐步加大对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投入, 各级文化部门要争取当地财政部门的支持, 制定本地区图书馆建设的总体方案, 将方案分解落实到地方各级政府、列入年度工作计划, 每年确定图书馆目标, 任务和措施, 制定落实目标责任制, 建立严格经费使用制度, 进行审计和监督, 使政府下拨经费直接进入基层公共图书馆专用账户, 确保购书等经费按时足额到位。
3.3 健全服务体系, 拓展公共文化服务方式
建设基层图书馆服务体系, 是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点和关键环节。基层图书馆应立足馆藏优势、管理优势、人才优势对乡镇文化站、图书室进行有层次和系统化的业务指导。通过建立基层业务辅导站和图书流动站协助乡镇文化站、图书室提升服务水平。基层图书馆应充分利用自身闲置的资源与其建立业务上的指导性关系, 对其藏书结构, 图书加工整理、读者活动、图书借阅、规章制度、管理人员业务培训等方面, 开展业务辅导活动, 使其业务工作规范化、标准化, 以便更好地为广大农民读者开展服务工作。对于藏书数量不足, 财政投入有限、技术力量薄弱环节的文化站、图书室, 基层图书馆通过与其建立流动合作关系, 利用各乡镇文化站、图书室的场地、设备和管理人员, 由基层图书馆配备特色文献资料, 采取建立流动图书箱、流动图书车等方式, 定期调配各图书室的图书, 让基层图书馆的图书轮流放置在各个服务点内, 源源不断的向各文化站、图书室提供充足的文献资料。同时, 也可以利用共享工程提供流动播放器、光盘等载体为广大农民提供适合本地区特点的适用技术, 使流动服务更具有实用性和针对性。
3.4 加快建设基层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工程
新时期, 随着信息社会的到来和科学文化的日益发展, 基层图书馆传统的存储模式和服务方式远远不能适应现代数字化图书馆的发展形势。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加大基层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设的力度。近年来, 随着国家对社会公益性文化事业的重视和投入力度的不断加大, 我国多数大中型图书馆和部分小型图书馆已经实现了图书自动化管理, 建立了本馆的馆藏目录数据库。但对县级基层公共图书馆而言, 由于受经费、机械设备、人力资源等诸多客观因素的影响和制约, 信息化建设起步维艰, 发展速度严重滞后。为加快基层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的建设, 应通过强化领导保障,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加强软硬件设施建设, 建立多功能电子阅览室, 走全面合作的发展轨道等办法, 努力实现全方位的资源共享, 满足基层群众对于科普、教育等多方面的文化需求, 切实让基层群众在文化信息资源工程中得到实惠。
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一项利国利民的系统工程, 是我国在新时期开展文化建设的重大举措, 而基层图书馆是这项工程中最关键的一环。基层图书馆应更新观念, 改变传统服务模式, 创新服务方式, 积极采取措施, 加强信息化建设, 这样基层图书馆的服务领域就会得到进一步延伸, 服务质量就会得到进一步改进, 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的作用才能充分的发挥出来。
参考文献
[1]王瑞英.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公共图书馆的服务定位[J].图书与情报, 2009, 16 (5) :122-126.
[2]吴宏想.图书馆在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的作用[J].建筑学研究前沿, 2012, 18 (5) :375-377.
措施和作用 篇8
首先, 要在“保增长”上创新机制, 克服过去那种“就案办案”和“机械办案”旧习, 树立“三个至上”服务大局的理念, 建立扶持企业发展、保障企业发展的新机制。我们可以针对民事审判和刑事审判中暴露出企业疏于管理等问题, 提出依法规范企业经营行为的司法建议, 来帮助企业整改、规范, 来推动和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 发挥审判机关在企业经济增长中的司法扶植、保障使用。那么, 审判机关如何在企业规避法律风险, 确保交易安全中发挥作用呢?应当抓好三个阶段的司法服务。一是在企业投资开发或资产重组、企业重构中, 要发挥事前预防作用。在投资开发时, 既要帮助企业研究投资环境、市场需求、市场占有份额、生存和发展的利益空间以及投资回报率, 又要帮助企业研究是否符合中国国情、是否符合产业政策、是否享受税收、土地使用等优惠政策。对于国家产业政策鼓励和扶植开发的产业, 要积极地投资开发;对于国家产业政策限制开发的产业, 要慎重地投资开发并严格按照准入许可程序操作;对于国家产业政策禁开发的产业, 要坚决停止投资开发。在企业资产重组或企业重构中, 既要帮助企业清产核资、界定产权归属、清理债权债务, 又要按《公司法》的要求打造法人治理结构。要鼓励和引导企业向产业结构科学, 资产配置合理的方向发展。二是在企业科学管理中, 发挥事中控制作用。在用人上, 既要知人善用, 又要量体裁衣, 既要帮助实行聘任制又要实行劳动合理化管理, 避免人事和劳动争议的发生;在理财上, 既要帮助加强成本管理, 又要帮助加强资产管理, 达到降低成本, 提高资金使用率的目的;在物的管理上, 既要帮助企业加强无形资产的管理, 积极打造专利产品、环保产品、节能产品, 提高产品质量, 达到国家标准, 提高服务质量, 打造企业形象, 进而增加知识产权的含量, 又要帮助企业加强有形资产的管理, 对有形资产价值形态的资产 (指资金、股份) 的运用严格实行审批制度, 问责制度, 对有形资产实物形态的资产 (指动产和不动产) 要建立台账和实施保险, 使资产不断保值增值。三是在企业市场营销中, 发挥事后补救作用, 在合同签订前, 要帮助企业对签约对方, 进行资信调查, 看对方是否有不良业绩和不良资产;在合同签订中, 要采取必要的担保措施, 来避免和化解可能出现的法律风险;在合同签订后, 要对合同的履行情况实施监管, 及时主张到期债权, 杜绝诉讼失效的发生, 避免企业资产的流失。在市场营销中, 既要帮助企业实施价格监管, 又要帮助企业实现公平竞争, 进而提升企业形象, 增强诚信度, 增强消费者对产品的信赖感。
其次, 要在“保民生”上创新机制, 克服过去那种单纯的“不告不理”被动的消极司法旧习, 建立配套的保民生的新机制, 抓好四个环节。一是在立案环节上, 要建立诉求表达机制, 最大限度地保障当事人的诉求。在审判实践中, 我们感到, 由于当事人对民事诉讼基本构成要素不掌握, 往往使该赢的“官司”打输了。为了降低诉讼风险, 我们要加大立案指导诉讼的力度, 要帮助当事人在起诉前, 把你诉谁 (确定诉讼主体) ?诉什么 (确定案由) ?在哪诉 (确定管辖) ?何时诉 (确定时效) ?为什么诉 (确定权利主张) ?凭什么诉 (确定举证范围) ?怎样诉 (确定诉状内容) ?支持不支持 (确定法律适用) 搞清这些诉讼常识性问题, 避免和减轻当事人的诉累。二是在审理环节上, 要建立利益协调机制 (指民商事审判) 和矛盾调处机制 (指刑事审判) , 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这就要求, 法官在审判中, 诉中要释明, 告知当事人在本案中的权利和义务, 提示当事人的诉讼风险, 归纳本案的争议焦点, 引导当事人围绕争议焦点进行法庭调查 (举证、质证、认证) 和法庭辩论 (谈主张权利或抗辩主张的依据) 。这就要求法官在审判中, 判后要答疑。裁判宣告后, 当事人因对裁判有异议或疑问来访的, 由信访室专职信访员初步审查后, 联系案件的承办人, 共同就裁判有关法律适用、证据认定、裁判理由等向当事人解释, 说明裁判程序的合法性和实体处理的公正性, 消除当事人的疑惑, 促使当事人服判息诉。同时也要求法官在审判中, 能调则调、定纷止争, 案结事了;当判则判, 辨法析理, 胜败皆明, 服判息诉。三是在执行环节上, 要建立权利保护机制, 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和谐因素。在送达判决之后, 要告知申请执行的权利和执行期限, 要根据申请执行人的申请, 尽快地向被执行人发出执行通知, 告知自动履行的期限, 被执行人逾期履行时, 向被执行人发出财产申报通知, 根据申报财产情况, 采取强制执行措施, 不仅要保护申请执行人主张的逾期履行的债务利息, 而且要对被执行人强制缴纳执行费和逾期履行迟纳金。按程序采取扣押、冻解、拍卖等司法强制措施, 对有能力偿还却拒不偿还、转移资产的被执行人坚决采取司法拘留措施, 对暴力抗法的被执行人以拒不履行人民法院判决裁定罪, 移交公安机关, 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对于那些“老赖”要采取联动机制, 实行公告执行、悬赏执行、曝光执行、限制贷款、限制出国等措施。四是在审判监督环节上, 要建立问责制度, 最大限度地提升法院的公信力。严格执行再审立案标准。要严把事实关, 对有新的证据, 足以推翻原判决、裁定的;原判决、裁定认定的基本事实缺乏证据证明的;原判决、裁定认定事实的主要证据是伪造的;原判决、裁定认定事实的主要证据未经质证的;对审理案件需要的证据, 当事人因客观原因不能自行收集, 书面申请人民法院调查收集, 人民法院未调查收集的, 要启动审判监督程序。要严把法律关, 原判决、裁定适用法律确有错误;违反法律规定, 管辖错误的;审判组织的组成不合法或者依法应当回避的审判人员没有回避的;无诉讼行为能力未经法定代理人代为诉讼或者应当参加诉讼的当事人, 因不能归责于本人或者其诉讼代理人的事由, 未参加诉讼的;违反法律规定, 剥夺当事人辩论权利的;未经传票传唤, 缺席判决的;原判决、裁定遗漏或者超出诉讼请求的;据以作出原判决、裁定的法律文书被撤销或者变更的, 要启动审判监督程序。要严把廉洁关, 对违反法定程序可能影响案件正确判决、裁定的情形, 或者审判人员在审理该案件时有贪污受贿, 徇私舞弊, 枉法裁判行为的, 要启动审判监督程序。为了解决审的不判, 判的不审, 审与判相脱节的问题, 凡是审判委员会决定再审的案件, 均由审委主审, 对于改判的案件一律实行问责, 要按照《人民法院审判人员违法审判责任追究办法》和《人民法院审判纪律处分办法》追究责任。
保障措施的作用机制及经济影响 篇9
一、保障措施的作用机制
一般来讲, 贸易保护措施对国内市场的保护, 主要是从关境上对进口商品的价格和数量进行控制, 形成价格控制机制和数量控制机制。因此, 价格控制机制和数量控制机制是两种基本的作用机制。对保障措施的作用机制分析, 也应从价格和数量两个方面进行。保障措施既有价格控制机制, 又有数量控制机制的功效, 这主要看保障措施的实施方式而定。保障措施既像关税壁垒那样具有价格控制机制, 又像配额那样具有数量控制机制。
国际上通常的限制贸易的手段主要有关税措施和非关税措施。关税措施是典型的价格控制机制, 因为对进口产品征收关税后, 进口产品的销售成本提高, 竞争力下降, 即征收关税不影响出口商的成本和售价, 但提高了进口商的购入成本, 关税通过价格控制部分地阻挡了商品的进口。配额是一种典型的非关税壁垒, 它通过改变配额指标来调整产品的进口数量, 配额指标一旦确定, 则进口数量也就确定, 它是一种完全的数量控制机制。
保障措施在限制进口方面, 主要通过三种方式来实施:提高关税、实施数量限制和关税配额, 关税配额是关税和数量限制相结合的一种形式。从保障措施的实施过程分析, 保障措施一旦实施, 就会对进口产品产生明显的数量控制和价格控制的双重机制, 并通过这两种机制对进口商品的成本产生影响, 进而影响到进出口国的社会福利、产业结构和经济结构, 如图1所示:
二、保障措施的经济影响
(一) 保障措施对进口国的经济影响
1、正面经济影响
(1) 有效地保护进口国弱势产业的安全
保障措施的实施目的是防止某种产品的进口增长过快给国内相关产业, 特别是竞争力较弱的弱势产业, 造成重大损害或重大损害威胁。一个国家如果没有这样的一种保护弱势产业的安全机制, 就会因为自由贸易和市场开放给其国内经济带来很多负面影响, 如企业出现亏损乃至倒闭、工人大量失业、贸易逆差严重等严重的问题, 而进口国保障措施的实施可以避免上述问题出现。
(2) 有助于恢复国内产业的竞争力
如果进口产品大量增加, 就会使国内同类产品的市场份额大幅度减少, 从而导致产量、销量、生产率、设备利用率降低, 出现利润下降, 亏损增加, 甚至被迫退出市场竞争, 这样就会扼杀国内产业的成长。通过对进口产品实施保障措施, 就可以为国内产业提供临时的保护, 为国内产业改善竞争力或将原生产资源转移至其他产品生产提供时间。从这个意义上讲, 保障措施的主要贡献在于培育竞争者。
2、负面经济影响
(1) 限制了竞争, 导致传统产业效率低下
保障措施通过价格机制和数量机制扭曲了消费, 并且限制了竞争, 从而激励了厂商在高成本下进行低效率生产。美国许多的传统产业多年来依赖国家保护政策, 进行低效生产, 拒绝进行大规模的结构性调整, 导致多年来管理不善、成本居高不下等问题无法解决。如钢铁产业是美国反倾销和保障措施最大的用户, 1970年到2002年, 美国发起的保障措施调查中, 有123起是钢铁产品, 但是美国的钢铁业并没有在保护中提高效率。相反, 产品结构不合理, 成本高于欧盟和日本钢铁产品, 甚至同一些发展中国家钢铁业相比, 也不具备竞争优势。
(2) 对就业的间接负面影响大
对某一产业尤其是上游产业的保护可能使下游产业成本升高, 经营环境恶化, 发生亏损甚至破产, 失业加剧。以美国钢铁业为例, 据估算如果美国对进口钢材平均征收20%的关税, 大约可以挽救9000个钢铁工业的就业岗位, 但由于钢材价格上涨将导致消费需求减少, 钢铁消费行业将因此失去714万个就业岗位。而根据美国小企业管理局 (SBA) 的统计, 2002年3月美国对钢铁业发起的保障措施调查, 使得在2002年一年中, 金属、机器设备、交通工具和零部件制造等钢铁消费行业由于成本压力过大而减少了22.4万个工作岗位。
(3) 容易招致贸易报复
经济全球化使各国的经济联系越来越紧密。一国的某种产业也许因为国外产品进口冲击而受到损害, 但其他产业却从对外出口中获得利益。保障措施很可能是一个负和博弈过程。从短期来看, 首先实施保障措施的国家和地区占有暂时的有利地位但从长期来看, 总收益未必就是正值, 因为受指控国会利用各种条件, 包括保障措施进行贸易报复使在出口中获益的外向型产业同样成为他国报复的牺牲品, 结果贸易保护措施往往得不偿失。
(4) 影响出口贸易
进口国之所以进口某项产品, 其根本原因在于进口国自己生产该产品不具有国际比较优势, 会低效率地占用进口国较为稀缺的资源;或者说这些资源被利用在其他产品上会使其他产品具有更强的国际比较优势, 会占有更大的国际市场, 从而获得更多的利益。但当对进口的该项产品实施保障措施后, 由于出口国对进口国市场的该产品供给量会减少, 进口国生产同类产品或相似产品的产业则可以恢复并增加产量, 这样就打破了前述的原有的国际分工格局。一方面, 进口国增加的该产品的产量, 由于缺少国际比较优势仅仅只能针对进口国本国的市场, 增加产量对进口国的出口贸易不会产生多大贡献;另一方面, 进口国扩大该产品的生产, 会增加对本国稀缺的生产资源的需求, 进口国原本利用这些资源生产具有国际比较优势的产品, 由于资源需求增加以致资源成本提高, 从而减弱了这些产品的国际竞争能力, 出口贸易受挫。
(5) 阻碍了国内产业结构调整和新兴产业的发展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 各国产业结构的调整需要更多地考虑国际分工的因素, 只有顺应国际分工的要求, 各国产业结构的调整才是合理的, 它们的经济资源才有可能实现最佳配置。而实施强制性的保障措施, 会破坏业已形成的国际分工, 因为保障措施通常保护的是进口国落后的没有竞争优势的传统产业。保护这样的产业, 只能阻碍进口国产业结构的调整:一方面, 落后的传统产业因为受到保护而形成了很强的依赖性, 发展的动力不足, 这些产业自身不会有所进步;另一方面, 落后的传统产业低效率地占用了一部分稀缺的经济资源, 在一定程度上又制约了其他新兴产业的发展。
(二) 保障措施对出口国的经济影响
1、减少出口贸易额
保障措施对出口国的直接影响是被实施保障措施的出口产品的出口市场萎缩, 出口数量下降。出口的下降来源于三个方面:第一, 征收的关税是出口产品的价格提高, 出口市场消费需求下降;第二, 国外进口商不愿经营受保障措施影响的产品, 进一步加剧出口市场的萎缩;第三, 保障措施具有一定的连锁效应, 一个国家对出口国的产品采取保障措施, 常常会有另外一个或几个国家跟进, 就同样的产品采取保障措施。特别是目前国际经济格局呈现出区域化、一体化的趋势, 一旦出口国产品遭到进口国的保障措施, 就意味着出口国的产品将很可能要失去进口国所属经济体的全部市场。
2、失去规模经济的利益
规模经济是指由于生产规模扩大而导致长期平均成本下降的情况。具有规模优势的企业, 在一个相当大的产量范围内, 随着产量的增加, 单位产品的成本递减, 企业具有规模优势。但规模经济的实现与市场容量有密切关系。如果市场广阔, 则它的制造业就有条件进行大规模生产, 提高经营效率, 降低成本, 实现规模节约, 取得比较优势, 产品出口到国际市场上就具有竞争能力;反之, 则相反。而保障措施则会造成市场缩小, 降低一国该行业规模经济水平, 从而导致利润率下降。图2反映的是保障措施的实施对出口国规模经济的影响。
由图2可知, 由于一国遭遇保障措施, 致使出口市场减小, 产量缩小, 从Q2下降到Q1, 原有的规模经济不复存在, 进而使得平均成本上升, 从C2上升到C1。该行业整体的利润下降, 甚至可能导致亏损。从这个角度来看, 保障措施的实施对出口国的影响比较严重, 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 尤其为甚。对于走上新兴工业化道路的发展中国家而言, 拥有规模经济优势, 对于其经济发展至关重要。这是因为其产品出口的比较成本优势, 不仅来自于其低廉的劳动力成本, 而且来自出口扩大导致的规模生产成本下降。这种规模经济效应对发展中国家走上工业化道路无疑具有重要的动态利益, 然而一旦该企业受到保障措施影响而出口下降, 企业的产出将出现下滑, 规模经济效应就会消失, 使新兴工业化国家的动态比较优势不能发挥, 进而会影响其产业结构的升级。
3、使本国的优势产业遭到打击
出口国出口的产品常是具有国际比较优势产业的产品, 这些产业往往在出口国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在整个产业结构中担负重要的支撑作用。出口国遭受保障措施的产业, 其大量的出口产品只有转回头来再投入到出口国本国市场上来, 与本国原有的产品抢夺市场, 这势必造成市场供求失衡, 价格下跌, 以至于产品严重积压, 大批工厂被迫停产, 最后的结果就是这些产业长期一蹶不振。
4、对于受限产品的出口企业来说无疑是一个重创
在遭受保障措施的限制下, 为了尽量减少出口产品积压所带来的损失, 受限的企业往往争取将这些原定销往实施国的产品销往其他国家。但是销售方向的转变会给企业带来不小的损失, 而且会影响这类企业的就业状况。另外, 受限产品对一国的出口不可能继续保持一种比较高速增长的势头。一国生产和经销这类产品的企业需要找新的市场或者将回流到国内, 这样对国内市场压力会加大。此外, 为了维持生产和就业, 在传统的出口市场遭遇保障措施后, 企业必须开拓新的市场, 增加了企业的营销成本。
虽然进口国实施的保障措施给出口国经济带来的更多是负面影响, 但我们也应该看到保障措施带给出口国的也有积极的方面。出口国的产品在受到进口国的保障措施限制的情况下, 如果其出于外部压力的作用, 考虑不断提高产品的加工层次和技术含量, 就会促进该国的产业结构调整, 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 从而增强该国产品在未来的竞争力。
摘要:保障措施是指WTO成员在进口激增并对国内相关产业造成严重损害或严重损害威胁时, 所采取的紧急限制进口的措施。保障措施的作用机制有价格控制机制和数量控制机制两种形式。保障措施是由进口国实施的, 其在给进口国经济带来正面影响的同时, 也带来了很多负面影响。保障措施是一种针对公平贸易的保护手段, 出口国在既无倾销, 又无补贴的情况下, 产品的正常出口受到抑制, 会给出口国的经济带来诸多不良影响。
关键词:保障措施,作用机制,经济影响
参考文献
[1]孙敬水.技术性贸易壁垒的经济分析[M].中国物资出版社, 2004.
[2]徐复.保障措施与中国经济发展的攻防方略[M].南开大学出版社, 2004.
[3]严建苗.WTO框架下保障措施经济学[M].浙江大学出版社, 2006.
[4]蒋德恩.保障措施的滥用――一种新形式的非关税壁垒措施及其应对策略[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2006, (9) .
[5]张海星.反倾销的经济分析与对策[J].宁夏社会科学, 2003, (3) .
房建工程造价作用及优化措施分析 篇10
1 房建工程造价的作用
房建工程施工中,造价管理与控制是非常重要的内容,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1 推动工程招投标顺利进行
房建工程建设中,采用招投标方式能实现对工程质量的有效控制,选择最优施工单位,并体现公平、竞争原则,对确保房建工程质量和效益也具有积极作用。招投标过程中需编制工程量清单,明确各部分的造价,研究可行性报告、资金来源、施工方案等,并对此进行科学合理地计算,保证投资预算报告公正与合理,有利于实现对造价的控制,确保招投标活动顺利进行。
1.2 有利于节约项目建设成本
房建工程造价控制是项目施工的重要内容,施工单位和造价控制人员应严格遵循规范流程,加强成本管理,编制科学合理的工程量清单,有效规范和指导项目工程建设各项工作。同时还能推动施工顺利进行,节约房建工程项目建设成本。
1.3 有利于防止不必要的损失
房建施工中,若忽视加强造价控制,可能对工程建设带来不利影响,甚至导致资金浪费现象,出现不必要的开支。而加强造价控制能扭转这种情况,实现对资金的有效利用,防止出现不必要的损失。
1.4 有利于提高工程建设效益
房建工程造价控制是全面、动态的过程,需将其落实到项目建设全过程。通过制订有效的造价控制计划,落实各项措施,加强材料费用、机械费用、人工费用的控制,能够提高资金利用效率,有利于促进房建工程效益提升。
2 房建工程造价存在的问题
现阶段由于受多方面因素影响,房建工程造价控制仍存在很多问题与不足,总体来说这些问题表现在以下方面。
2.1 思想认识不足
房建施工企业中,很多人在思想上存在误差,他们认为造价控制是财务部门的事情,将造价控制的责任归于会计人员。在他们看来,技术人员只负责技术和工程质量问题,项目组织人员只负责生产和项目进度,材料负责人员只负责材料采购、存储和发放工作。从表面上看这样分工明确,各部门负责相应的工作,但没有明确造价控制的责任,使造价控制工作难以落到实处,制约着房建工程造价控制水平提升。
2.2 材料造价管理被忽视
材料管理方面的问题主要表现为材料浪费严重,对材料费用管理欠缺规范。材料采购缺乏计划不能按进度进行,材料采购的资金被占用。材料采购过程中缺乏监督和管理,导致暗箱操作情况发生。材料运输、管理和收发过程中,相关制度没有得到真正落实,造成管理混乱。材料出现严重浪费现象,影响整个房建项目工程造价控制水平。
2.3 人工费用控制不到位
人工费用方面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人工费用控制欠规范。施工中没有严格按施工计划进行,施工人员安排不到位,施工中难以进行严格控制。此外,对于定额外用工没有进行严格审核,使实际费用与计划费用安排存在很大误差。场地管理不到位,材料运输不规范,造成材料多次倒运,浪费大量人力,增加房建工程的人工费用。
2.4 机械费用控制被忽视
主要表现为机械配置不合理,不能满足房建施工进度和计划要求。房建工程建设中没有正确评估机械设备利用率,未能分析市场前景和工程建设投资回报率,盲目投资机械设备购置,大大增加房建工程成本。
3 房建工程造价优化措施
房建工程造价控制存在的问题制约企业发展,影响房建工程项目效益。为加强房建工程造价控制,提高项目效益,结合工程实际情况,可采取以下优化措施。
3.1 转变房建工程造价管理的思想观念
相关人员要转变思想观念,造价控制不仅与财务部门紧密相联,其他管理部门也有责任,也应树立房建工程造价控制意识,并明确各自的职责,在实际工作中作好每项工作,履行职责,加强房建工程造价控制工作。
3.2 建立房建工程造价控制体系
建立规范、权责统一的造价控制体系,为加强造价控制做好准备工作。房建工程造价控制体系由项目经理和施工队长组成,明确各方职责,确定造价控制目标。项目经理是造价控制的领导,他们要认真履行职责,规定各部门、各工作人员的职责和权限,并给予他们相应的权利,使他们在实际工作中认真履行职责,促进房建工程造价控制水平提升。
3.3 加强房建工程材料和机械造价控制
材料采购中要实行招投标制度,避免在采购的过程中私自提高价格,防止资金外流现象发生。对外发包队伍,要先核对工程量,签订合同再进行施工,避免在结算时多报工程量,发生弄虚作假现象。此外,对房建施工所使用的材料,还要建立完善的采购制度和收发材料制度。在不影响施工进度的前提下,尽量减少库存量,这样有利于资金周转。对于机械设备,要提高机械设备使用效率,对于闲置的机械要进行有效利用,减少不必要的开支。同时加强机械设备维护与保养,进一步提高机械设备使用效率,确保房建工程建设质量和效益。
3.4 加强房建工程人工费用控制
人工费用控制策略主要是加强用工数量控制,尽量减少不必要的工作量,以节约人工费用。还可实行承包制度,将房建工程所有的用工数量承包给单位或责任人,从而减少不必要的用工数量,提高所有员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升工作效率,降低人工费用。
4 结束语
新形势下,房建工程造价控制具有重要意义,能提高项目建设效益,促进施工单位发展和市场竞争力提升。今后在房建工程建设中,需要认识造价控制存在的问题,并根据具体情况采取造价控制策略。从而进一步作好造价控制工作,提高资金利用效率,避免出现不必要的损失,确保房建工程质量和项目建设效益。
摘要:房建工程造价是工程建设中十分重要的问题,它关系到工程的质量和效益。现阶段房建工程造价存在一些问题与不足,主要表现在思想认识、材料管理、人工费用、机械费用等方面。为应对这些问题,加强房建工程造价控制,实际工作中需要采取相应策略,转变思想观念、建立房建工程造价控制体系、加强材料和机械造价控制、重视人工费用控制,并注重提高造价管理人员素质。
关键词:房建工程造价,材料造价,人工费用
参考文献
[1]陈安红.浅谈房建工程造价的成本控制方法[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5(30).
[2]袁双双.工程造价控制中存在的问题及优化措施研究[J].江西建材,2015(2).
措施和作用 篇11
【关键词】房建工程;造价;作用;优化措施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房屋建筑行业在设计理念、施工技术等方面,都有了巨大的进步。而房建工程的造价,则往往由于某些因素的影响,导致总费用的增加。如何能够科学且合理的控制房建工程的造价,进而优化造价控制的管理措施,提高企业的经济收益,一直是企业造价管理和项目决策人员所共同关注的课题。
1、房建工程造价管理的作用
1.1确保房建工程招、投标工作的顺利开展
房建工程项目的招投标行为,是体现建筑市场公平、公正竞争机制,保证工程建设质量、实现企业利益最大化的重要手段。在房建工程的招投标过程中,标底和投标报价是两个重要的内容,需要项目造价人员针对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资金来源、施工方案等,做出科学、准确的计算分析,公平、公正的编制投资预算报告、工程量清单及招标控制价,才能保证标底和报价的合理性,确保招、投标工作的顺利展开。
1.2确保建设周期且提高经济效益
房建工程的造价控制是一个全面、动态的管理过程,涵盖工程建设的全过程。造价人员针对工程项目建设进度编制定期报告,可全面反映工程建设的进度及费用偏差,向业主提供改进措施,协助项目决策和管理人员进行项目的经济分析。而对于施工方,合理的施工预算,可以协助施工管理人员准确的编制施工进度计划,组织人力和物力,在保证工程质量、工期的基础上,以最小的投入,实现房建工程最佳的经济效益。
2、房建工程造价的优化措施
当前,我国房建行业的造价管理观念普遍落后,重视程度不高,对项目在建设过程中的决算、估算、预算和概算方面,没有施行全面的、动态的分析和控制,“三超”现象严重。笔者认为,对房建工程造价的优化,应在建立造价约束机制的基础上,对项目实施的各阶段进行有效控制,并做到优化过程从一而终。
2.1建立工程造价约束机制。房建工程造价约束机制,要以强化对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标制度、合同管理监督机制和工程监理制度的管理着手。具体措施为:1)建设单位、施工单位所聘用的工程造价人员,必须要取得相应的资质等级,熟悉房建工程施工的基本知识,并可独立进行造价控制管理的业务能力。同时,要注意提高造价控制管理人员的业务和思想道德素质;2)强化对房建工程造价控制管理单位的管理和监督,并防止中介性质的企业以牟利为目地而进行的恶性竞争;3)政府审计单位要充实中、高层造价人员,保证工程造价管理与监督的质量,充分发挥政府审计机构的职能。
2.2决策阶段的造价控制。房建工程的立项阶段,其实质是对拟建工程的必要性与可行性的一种分析过程,此阶段,造价人员首先要做好准备工作,认真审查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资金来源、施工方案等,以科学、合理、准确的计算方法分析工程的经济效益,编制投资估算报告,为工程的立项和决策提供有效依据。对于工程中应用的新材料、新设备,应建立价格信息网络,及时并准确的掌握最新的市场价格信息,再根据项目的定位,适时调整材料或设备的采购价格;而对于大宗性的材料或设备,应采取招投标或货比三家的方式采购。
2.3设计阶段的造价控制。房建工程在设计阶段需注意三方面的造价控制:1)项目为政府依法审批;2)设计院图纸设计合理;3)造价工程师严格控制。拟建的工程项目,首先要做科学且合理的功能定位,质量稳定可靠并满足国家或行业相关的质量标准,尤其是能够满足功能需求;其次,优化设计方案,有效控制工程的造价。建设方要与设计院积极合作,并按照相关资料和指标审查、分析和比较设计文件,着重设计方案的优化;最后,工程项目应根据投资估算对图纸等设计文件实施限额设计,在保证能够满足功能需求的基础上,细化并分配投资限额至各分项工程后,再进行专业设计,确保项目的总投资不被突破。
2.4施工阶段的造价控制。在房建工程施工的招标阶段,要认真审查招标文件,注重相关条款的完善,避免漏项、错项或表述不清,招标工作要公平且公正,保证招标过程透明。同时,要对投标各方的专业资质进行审查,严格监督招标过程,对于投机倒把、串通报价等行为,要坚决予以制止。施工阶段的造价控制主要涉及对人工费用、材料费用和机械使用费用等的控制。人工费用的造价控制,应按照施工所需的工程量,合理确定作业工与零用工的比例,并签订劳务合同;材料费用的造价控制,首先应尽可能的选择距施工地点较近的采购点,以节省材料的运输成本。其次,要对市场的材料价格做全面的调研,货比三家,保证购买的材料价格最低;机械使用费用的造价控制,施工单位应结合工程的实际需要,合理选择满足施工要求的机械设备,节省机械使用成本。科学且合理的建设周期布设,可有效控制各单项工程施工的造价成本。为更好的施行项目建设的造价成本控制,应在项目施工前,按照设计和施工规范的要求,制定详细的施工进度资金使用计划,合理安排施工顺序,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降低施工成本的支出,确保工程造价始终处于控制范围内。
2.5竣工阶段的造价控制。房建工程在竣工阶段的造价控制,首先要保证已完成设计要求的所有工程内容,工程质量经验收合格。竣工决算要与施工合同中的条款挂钩,审查主材价格、取费标准、结算方法、分项工程的取费程序是否重复等。对于隐蔽工程,应检查验收记录是否满足规范要求,并与竣工图纸一致,对于重大设计变更是否经过审批,且有监理工程师签字确认。上述条件任何一条不符合规范要求,均被视为竣工验收不合格。
3、结束语
房建工程项目的造价管理,是一个动态的优化过程,其优化措施的执行效果决定着项目所能获取的价值。所以,作为房建工程造价管理人员,应从全员的角度出发,利用规范化的操作体系,积极总结并积累造价优化经验,控制好工程造价的每一个环节,协助项目决策和管理人员进行项目的经济分析,提高房建工程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胡波.对建筑工程全过程造价管理的研究[D].天津大学,2010.
[2]张凌云.工程造价控制.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作者简介
措施和作用 篇12
高压隔离开关保证了高压电器及装置在检修工作时的安全, 起隔离电压的作用, 不能用与切断、投入负荷电流和开断短路电流, 仅可用于不产生强大电弧的某些切换操作, 即是说它不具有灭弧功能;按安装地点不同分为, 屋内式和屋外式, 按绝缘支柱数目分为, 单柱式, 双柱式和三柱式, 各电压等级都有可选设备。还可将高压配电装置中需要停电的部分与带电部分可靠地隔离, 以保证检修工作的安全。
2户外安装高压隔离开关时的注意事项
2.1户外隔离开关, 露天安装时应水平安装, 使带有瓷裙的支持瓷瓶确实能起到防雨作用;户内型隔离开关, 在垂直安装时, 静触头在上方, 带有套管地可以倾斜一定角度安装。一般情况下, 静触头接电源, 动触头接负荷, 但安装在受电柜里的隔离开关, 采用电缆进线时, 则电源在动触头侧。隔离开关两侧与母线及电缆地连接应牢固, 遇有铜, 铝导体接触时, 应采用铜铝过渡接头, 以防电化腐蚀。
2.2隔离开关的动静触头应对准, 否则合闸时就会出现旁击现象, 使合闸后动静触头接触面压力不均匀, 造成接触不良。
2.3隔离开关的操作机构, 传动机械应调整好, 使分合闸操作能正常进行, 没有抗劲现象。还要满足三相同期的要求, 即分合闸时三相动触头同时动作。此外, 处于合闸位置时, 动触头要有足够的切入深度, 以保证接触面积符合要求, 但又不允许合过头, 要求动触头距静触头底座有空隙, 否则合闸过猛时将敲碎静触头的支持瓷瓶。
3高压隔离开关操作顺序
3.1合上隔离开关时的操作:
1) 无论用手动传动装置或用绝缘操作杆操作, 均必须迅速而果断, 但在合闸终了时用力不可过猛, 以免损坏设备, 使机构变形, 此瓶破裂等。
2) 隔离开关操作完毕后, 应检查是否合上。和好后应该隔离开关完全进入固定触头, 并检查接触的严密性。
3.2拉开隔离开关时操作:
1) 开始时应该慢而谨慎, 当刀片纲要离开固定触头时应迅速。特别是切断变压器的空载电流, 架空线路和电缆的充电电流, 架空线路小负载电流以及环路电流时, 拉开隔离开关时, 更应迅速果断, 以便能迅速消弧。
2) 拉开隔离开关后, 应检查隔离开关每相确实已在断开位置并应使刀片尽量拉到头。
3.3在操作中误拉误合隔离开关时:
1) 操作中误和隔离开关时, 既适合错, 甚至在合闸中发生电弧, 也不准将隔离开关在拉开。因为带负荷隔离开关, 将造成三相弧光短路事
2) 误拉隔离开关时, 在刀片纲要离开固定触头时, 便发生电弧, 这时, 应立即合上可以消灭电弧, 避免事故。如果隔离开关已经全部拉开, 则绝不允许将误拉的隔离开关再合上。
4故障及分析
4.1引起隔离开关过热的原因及处理措施
1) 在检修和安装时使用过多导电膏造成隔离开关触头过热。在检修工作中, 发现在导电回路动触接触部分, 使用过多导电膏的隔离开关过热性缺陷比较集中。因此在检修时, 一定要清除掉动静触头上的积污, 用棉纱擦拭干净, 然后再按规范标准涂上导电膏。
2) 隔离开关触头表面氧化, 使接触电阻增加造成隔离开关过热。隔离开关接触面在电流和电弧的热作用下, 会产生氧化铜膜和烧伤痕迹, 这样就增大了隔离开关的接触电阻造成触头过热。
3) 固定接触联接接触不良, 引起隔离开关过热。固定接触部位螺栓未压紧、接触面不光滑有赃物、镀层脱落或者接触面渗进雨水潮气和尘土使其氧化、铜铝接触处理不当产生电化腐蚀。
4.2瓷瓶断裂故障
发生这种故障的隔离开关尤以220k V等级为多, 有的发展成重大事故, 所以影响极大, 支柱绝缘子和旋转瓷瓶断裂问题历年来都有发生, 有的是运行多年的老产品, 也有是刚投运才一年多的新产品。绝缘子断裂与电瓷厂产品质量有关, 也与隔离开关整体质量有关, 绝缘子浇制不均等问题, 此外还有水泥胶装的问题。
4.3锈蚀
运行中高压隔离开关从锈迹斑斑的外观就可知其锈蚀的严重性, 而产生锈蚀的主要原由设计、材质选择、表面处理和涂敷工艺等多方面因素造成的。
1) 结构设计。转动轴承内部锈蚀, 除采用的润滑脂原因外, 关键是没有采用可靠的密封措施;折叠式开关平衡弹簧的锈蚀也是设计上未采用密封结构, 而导电管和传动管内部积水生锈则是在设计上没有考虑放水致。
2) 部件选材。金属部件的选材不当是造成锈蚀的一个主要原因。如轴销、弹簧、螺栓、螺母、机构箱等可以使用抗腐蚀能力强的不锈钢材料, 机构箱外壳也可以选用铸铝整体结构等, 虽然选这些材质可能会增加本, 但是如能大大提高零部件的抗腐蚀性能, 用户还是乐于接受的。防腐防锈是高压隔离开关运行可靠性的关在, 制造厂应该加大成本做好这项工作。
3) 检修维护。高压隔离开关不按时检修维护, 甚至长期不修是造成锈蚀故障的原因之一。产品的防护再好, 材料抗腐蚀性能再高, 也不等于永远不发生锈蚀, 必须要定期进行维护, 以免发生严重锈蚀。运行单位对设备进行必要的维护和检修, 不但可以减少因锈蚀而引发的故障, 同时还可以大量减少因其他原因可能引发障。所以作好高压隔离开关检修维护工作是保证设备安全运行的关键。
5结论
随着电网自动化程度的越来越高和无人值班站的广泛推行, 对高压隔离开关的安全运行要求也越来越高, 只有充分了解了高压隔离开关在运行中可能出现的各种故障现象及其故障原因, 进行足够的重视, 并加强工艺质量管理, 根据设备自身结构灵活处理, 对于日常的巡视和检查应做好记录, 掌握设备的运行状况, 才能保障变电站的安全可靠运行。
参考文献
[1]何振波.关于隔离开关故障分析和处理方法的探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电子版) , 2011, 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