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点和作用

2024-10-26

特点和作用(共12篇)

特点和作用 篇1

1 电力营销的特点

1.1 销售渠道的垄断性

电能的传输必须通过电网来实现。发电厂把煤炭、水能等资源转化为电能, 通过输配电网传输到终端用户输配电网是电流的传输载体也是电力的销售渠道。由于输配电网具有自然垄断性, 同一个地区只能存在一个供电企业, 垄断性地拥有电力销售渠道。因此, 目前电力企业间的竞争都只发生在独立发电企业之间。发电企业将通过市场竞价获得上网发电机会, 低报价, 效率高的大机组将优先获得发电机会, 而效率低、环境污染严重的机组将面临被淘汰的境况。虽然供电企业由于输配电网的自然垄断性, 具有垄断专营权, 但是随着中国“大用户直供电”试点工作的开始, 供电区域的独家垄断也将逐渐削弱。

1.2 电力市场营销区域的专有性

电力的发、输、配、供、用瞬间进行、生产和消费的实时平衡以及电力无法大规模经济储存决定了电力营销的区域性特征, 特定电力企业的营销工作只能在某一区域进行。长距离输电损耗决定了大多数发电企业只能向周边地区供电, 而且目前发电企业还不能直接与终端用户交易。在区域电力市场中, 发电企业竞价上网, 省级电网企业代表所在省份参与市场交易, 满足省内用户需求。供电企业以营销区域划分供电营业区, 在一个营销区域里只能存在唯一的供电企业是由电力供应必须连续、稳定、可靠这个特殊要求所决定的。正是由于电力的有别于其他商品的特点和输配电网的自然垄断性, 决定了电力企业的营销工作只能在一定区域范围内进行。一般商品中的渠道营销对于电力企业是不适用的, 电力的销售只能通过特定的输配电网进行, 离开了输配电网, 电力营销无从进行。

1.3 销售价格的固定性

价格是反映商品供需关系的信号, 也是商品价值的体现。由于电力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行业, 关系到国计民生, 国家对电价严格控制, 电力企业没有价格制定权, 尤其是供电企业面临电价“两头钉死”的局面, 一方面购电是在电力市场中进行, 发电商根据成本状况和市场需求提出报价, 市场交易中心根据报价从低到高排序, 按照价格结算机制确定最终的市场出清价格, 购电价格无法由供电企业决定;另一方面终端销售价格已经由地方发改委、物价局制定的目录电价控制了, 供电企业只能在这夹缝中求生存, 经营手段和策略都受到了限制。对于其他行业大打价格战, 利用价格策略促销的做法, 电力企业只能是“望梅止渴”。

2 电力营销的问题

2.1 营销观念有待提高

供电行业是国家基础性产业, 服务质量、服务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形象, 所以说电力市场营销工作的重中之重是服务。但是, 由于电力行业长期以来的垄断地位, 使大部分的员工缺乏开拓市场的观念, 企业电力市场意识淡薄, 服务观念与供电企业市场营销的硬件建设相比还比较薄弱;再者就是员工素质、服务理念以及服务态度都不能满足用户的要求提升, 无法适应市场竞争的需要, 同时服务手段的单一, 造成电力业务报装和售后服务的效率不高。

2.2 对需求侧管理重视不够

对电力需求侧管理的认识存在局限性。认为需求侧管理属政府职能, 对提高供电企业效益没有帮助, 甚至可能会减少企业效益, 即使实行需求侧管理的供电企业, 也仅仅是对电力需求侧管理工作的认识局限于是为缓解电力供应紧缺而开展的一项服务, 没有认识到这项工作是提高能效、保护环境、开拓市场的战略举措, 缺乏正确的工作目标、科学的管理方法、有效的技术手段和有针对性的措施。

2.3 营销管理工作有待提高

营销方法的陈旧和管理手段的落后, 一直是影响电力公司改革发展的垢病。尽管电力公司在电力销售业务上大量使用计算技术, 但是就全行业而言, 应用还是零散的、低水平的, 这无疑也就给电力行业的发展和电力用户带来了障碍。同时, 计划经济时代遗留的以产定销和以能力的大小来提供电力供给, 而不是以电力销售为出发点和按照客户的需求来生产供应的工作方式也大大制约了电力行业的发展。由于计划经济时代电力长期供不应求和供电企业拥有部分政府职能, 造成了供电企业法律知识的淡薄, 导致供电企业对客户进行的供电服务仍带有行政管理的色彩, 营销业务流程组织形式依然存在“职能性”结构, 不是以客户为中心, 以效益为目标。售电形式还停留在“坐商”的基础上, 并且手续没有得到简化, 这些都严重制约了电力市场的开拓。

3 电力营销的作用与对策

3.1 市场细分

市场细分是企业营销战略的起点。企业的一切营销战略, 都必需以市场细分为出发点。不实施市场细分, 就无法确定企业的目标市场, 企业也就无法在市场竞争中为自己准确定位。没有明确的市场定位, 企业也就无法塑造差异化的品牌形象。无法确定企业的目标市场, 企业也就无法有针对性地去开发差异化的产品, 并通过差异化的价格和销售渠道策略去占领市场。只有进行市场细分, 才有营销战略的差异化。因此, 市场细分是企业战略营销的平台。企业的各项营销战略, 都必须建立在市场细分的基础上。

3.2 应用营销策略

目标市场的需要决定了市场营销组合的性质。通过市场细分和目标市场的确定, 宜春供电公司应重视对三类目标市场的研究。从电力产品入手, 提高品牌形象、电能质量和供电可靠性, 集中优化电力营销服务水平, 规范电价和各项服务性收费、积极开拓市场, 加强电力需求侧管理, 积极探索电力商品分销模式和渠道, 形成产品、价格、促销和分销手段综合运用的营销策略组合, 市场营销组合中各个因素有机地联系起来, 同步配套地组合起来, 以最佳的匹配状态, 为实现整体营销目标服务。以便最终将合格的电能产品以合适的价格、合适的促销方式, 送到合适的地点。

3.3 完善营销技术支持系统

积极在营销系统推广新技术, 提高营销的自动化水平, 以达到减人增效和优质服务的目标。在推广的过程中要积极稳妥, 以实用为准则。要充分利用当前成熟的计算机和通信技术, 建设和完善电力营销管理系统, 做到决策科学化, 缴费银行化, 管理集中化和考核制度化, 以新技术的应用带动管理水平的提高。

4 结束语

为了促使电力营销得到保障需要转到“以客户服务为中心”上面来, 从组织结构的调整来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靠“承诺”服务、示范窗口等手段, 并不能改变电力营销体制的僵化, 这就需要电力公司尽快实现市场营销职能的转变, 以市场为中心, 按照市场营销规律, 构建一个符合市场营销规律、适应市场运行, 具有市场开发、需求预测与管理及客户服务等功能的市场营销体系。

摘要:电力营销是电力企业获得经济收入的最重要的渠道, 在我国电力营销存在着很明显的特点。本文就此做了简要的分析, 并提出了解决现在我国的电力企业在电力营销上存在问题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电力营销,特点,作用,分析

参考文献

[1]张爱玲;周国庆;广州地区开拓电力市场的经验和措施分析[J];广东科技;2007年03期.[1]张爱玲;周国庆;广州地区开拓电力市场的经验和措施分析[J];广东科技;2007年03期.

[2]李惠;关于电力市场营销经营战略的思考[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5年17期.[2]李惠;关于电力市场营销经营战略的思考[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5年17期.

[3]张少军, 王晗;建立我国未来电力市场的思考和建议[J];现代电力;2004年03期.[3]张少军, 王晗;建立我国未来电力市场的思考和建议[J];现代电力;2004年03期.

特点和作用 篇2

政务信息工作是机关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提高政务信息的产出率、命中率,这是每位信息员所关注的。下面,我结合自身工作实践,就如何写好信息,从五个方面与大家共同进行探讨和交流。不当之处,敬请各位批评指正。

一、对政务信息的总体认识

(一)政务信息的概念

我们通常所说的政务信息,是指由政府机关采集,通过特定载体反映与经济、社会管理及公共服务相关的活动情况或数据方面的信息。

政务信息必须同时具备三个要素:

首先,它是由政府机关通过合法途径采集整合的信息;

其次,它是与公共管理、公共服务及依法行政相关的信息;

第三,它是借助特定载体显露的信息。

(二)政务信息的特点

一是指导性。政务信息反映的是领导意图、社情民意。从某种意义上讲,政务信息是正式公文的补充,其指导作用显而易见。

二是真实性。真实是政务信息的生命。政府机关的信息来源较为正统,而且在编发时一般要经过三次审核,因而可 信度是比较高的。

三是保密性。大家知道,有些政务信息涉及到党和国家的秘密,是不宜公开的。因而政务信息的传输和运作不是一个完全开放的阵地。这也是政务信息网区别于其他信息网络的一个显著特征。正因为如此,在收集、传递、处理政务信息时务必注意到内外有别,增强保密意识。

四是时效性。及时、迅速是政务信息的又一鲜明特点。政务信息一般不登载时过境迁的内容。

(三)政务信息的功能

政务信息是决策的依据,是领导的“耳目”,是沟通上下关系的桥梁和渠道,其作用、效果往往是大块头的报告所不能取代的。概括起来是八个字,两句话:“下情上达,上情下达”。

二、政务信息与新闻报道的区别

1、写作要求不同。政务信息基本采取直叙的方法,干净利落,庄重朴实,力戒装饰,要求事实准确,分析中肯,建议合理。写新闻报道则不同,例如写通讯,对修辞的要求非常之高。包括比喻、拟人、反问、借代、双关、对偶、夸张等等。

2、结构体式不同。政务信息提倡开门见山,一般不要导语和结尾,一气呵成,一段成篇。新闻稿则不同,通常有导语、主体、结尾三部分构成,否则不成体统。在标题制作 上,新闻为了烘托气氛,揭示内容,可设肩题、主题和副题。信息一般不用两栏标题,提倡单句实体,讲究简洁明快,一语道破。

3、反映内容不同。信息侧重反映实际工作情况,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建议等,要求喜忧兼报,不回避和隐瞒问题。新闻主要是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推广先进、典型经验,褒扬好人好事。尽管对不良倾向也揭露和批评,但必须坚持正面宣传为主,牢牢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

4、服务对象不同。新闻服务的对象是所有社会大众,不分年龄、性别、职业和文化程度。而政务信息服务的对象范围要窄得多,层次则要高得多。简言之,信息是为领导决策提供依据,新闻旨在教育群众、宣传群众、激励群众。

5、实际功效不同。新闻可以不涉及具体工作,比如奇闻轶事。而政务信息必须与工作紧密相关,这是由它的本质属性决定的。即使同样反映工作,两者的作用力也不尽相同。新闻一般是通过宣传造势来作用于工作,具有间接性。而政务信息的作用在于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具有直接性。换言之,新闻偏重于宣传效应,政务信息则偏重于参谋效应。

三、政务信息的采集和来源

(一)信息采集原则。密切关注三点:抓住重点,剖析难点,把握特点。准确把握三向:向上明方向,左右看 动向,向下明倾向。

(二)信息收集的主要渠道

等信息不行,必须找信息。发现信息点是关键,而灵敏的信息意识又是寻找和发现信息点的关键。

经常有从事信息工作的同志反映,身边都是平平常常的业务工作,哪有那么多具有价值的信息呢?政务信息从哪里来呢?简单说也就是15句话,共大家参考。那就是:文件堆里挖信息;翻阅材料筛信息;讲话稿中捡信息;领导口中理信息;联系上下摸信息;会议之中捕信息;参与活动追信息;重大事件抢信息;深入基层拾信息;关注新闻抓信息;掌握规律掏信息;情况反馈传信息;跟踪问效知信息;与外联系通信息;利用网络选信息。

1.在文件和材料中发现信息。只要留心,凡是过手的文件和材料,都可以从中发现信息。特别是看领导讲话,要注意从信息的角度研究问题,一般领导讲话的结构都是“目前的形势和我们的任务”,信息则要注意搜集领导关心的这个问题的深层次情况和外延情况,深层次情况是指问题存在的严重程度,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解决问题的意见和建议,外延情况是指外地对该问题有没有好的解决办法,别人有哪些经验值得自己借鉴等。另外,看了领导讲话,知道了领导对什么工作进行了布臵,信息就应该注意收集各地各部门的贯彻落实情况、贯彻落实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等。2.从老百姓生活的点点滴滴中发现信息。政务信息工作的性质要求信息员要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关注民生疾苦,面对社会不公正、不公平的现象,要有打抱不平之心。但信息工作不是上访告状,要从研究工作的角度进行研究和反映。也就是说要出于公心。信息员在走街穿巷、走亲访友,甚至出差在外的时候,都要用信息的眼光去观察客观事物,研究社会现象,从中发现信息兴奋点。比如吃盐的时候要想到盐务工作情况,坐公共汽车的时候要想到城市公共交通情况,看见有人打架斗殴要想到社会治安情况,看到农民播种要想到种子安全问题,看到中学生谈恋爱要想到中学生青春期教育问题。一句话,信息员要充满信息想象力。

3.从新闻媒体披露的新闻中发现信息。看电视、报纸,浏览互联网,只要留心,都能发现信息点。但新闻媒体上的内容不能直接报送,只能作为一种启发,通过工作途径重新组织材料。一般来讲,新闻多是对一个具体事件、具体问题进行报道,信息应该对倾向性的问题进行分析,从更深层次进行反映。

四、如何编写政务信息

具体讲,编写政务信息要求主题突出、中心明确、层次清楚、文字精炼,尽可能做到简明扼要、深入浅出。

1、确定好信息的主题

主题就是信息所表达出来的基本观点或中心思想。我们 写任何一条信息,编写的目的是什么?要让决策者了解什么?这些问题是编写信息时首先要搞清楚的。一条信息只体现一个主题。因为信息的主题范围越小,就越有利于把事情和问题说清楚,说透彻。信息编写应站在服务对象的角度去考虑内容的取舍,提炼信息的主题。为此,我们工作中要着重把握那些有新意的、有特色的、有共性的事项和问题。

2、巧妙设计结构

结构是文章的表现形式和框架。主题是灵魂,结构是骨架,是用来表现主题的。主题确定了之后,怎么来表现,就是结构的问题。政务信息的结构比较文学作品、机关公文、新闻报道,要短小得多,简单得多,正因为简单,却不容易把握。政务信息在写法上要避免素材的堆积,一般采取直言表达,总分结构。具体要求有三点:一是简朴。能省的则省,通篇给人以明晰、舒畅、一目了然的感觉。二是严谨。不因其短而粗,虽短但“五脏俱全”。三是自然。长短详略,顺其自然,如行云流水般自由。通常,政务信息文稿中不出现“为了”,不出现指导思想,简写事件的过程(甚至不要过程)。

3、精心制作标题

政务信息的标题是信息内容的统帅、纲领,是吸引决策者关注的关键所在,也是整个信息的中心。它要求简洁明快,一语破的。信息标题一般不用引题,多用单句实题,使人一 目了然。

信息标题必须与内容一致。有两方面含义。一方面,事实与内容相一致,不能用一些不适当的副词、形容词,以免华而不实、故弄玄虚。另一方面,标题的观点在信息中要有充分的依据。

例子:“新城区解决困难人员就业问题取得成效”。(内容中就要有安臵多少人就业。)今年以来,该区通过加强再就业技能培训、落实就业优惠政策、建立就业服务平台等措施,切实帮助“零就业”家庭、“4050”大龄人员等就业困难群体解决就业难问题,取得明显成效。截至目前,该区新增就业人数4596人,安臵困难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2332人,安臵“4050”等大龄困难人员再就业796人,解决“零就业”家庭就业24户。

信息标题用好补语。补语用得好,可以增加标题的信息容量,阅者即使不看文章,也能对内容有大致了解。

例:《新城区秋季“两免一补”惠及学生6562人》。目前在实际编写中,许多人把标题放在正文前面作为首句,以增强信息的精炼性。

例如:新城区四项措施打造高品位东新街民族民俗夜市街区。规范现有经营户使用环保灶具,确保排污排烟达标。对道路统一用石材铺设,并安装具有文化底蕴的节能灯饰。将原“中山门便民蔬菜市场”临时用地设计为公共绿地或景 观建设。引进西安饭庄、老孙家、德发长等有影响和规模的餐饮老字号,提升街区整体经营水平。(6月13日西安市委办公厅第110期《每日情况汇报》)

规范来讲,标题当中除使用顿号、引号外,不可以用逗号等其他标点符号。

4、写好信息主体部分

政务信息的主体部分,是信息所反映事物的叙述和说明,是所表明观点的依据。写好信息的主体部分,首先要做到条理清晰,层次清楚,材料运用精当。其次是做到文字简炼、准确。

例1:中山门街道强措施 确保一季度“开门红”2011年以来,中山门街道力争“全面指标高点定位、特色工作亮点出新”,采取多项强硬措施,确保一季度各项经济指标实现“开门红”。一是高度重视,咬定“开门红”目标不放松。通过算好当前的时间帐和任务帐,分解任务到科室,落实责任到个人,确保各项目标任务完成。二是加大力度,抓牢协税护税不放松。走访纳税大户,了解企业运营情况,及时掌握收入及纳税现状,稳固已有税源;做好招商引资及闲臵楼宇的包装推介工作,引进实力商户进驻,开拓新税源。三是加强督查,盯住工作落实不放松。对民乐园步行街170家开业店铺做好跟踪服务,协助新装修门面商户办理执法、工商、税务等相关手续,督促步行街早日开业运营,并做好开业后 的税收准备工作。四是增强考核,突出效能建设取成效。围绕区“效能建设年”活动,认真执行目标考核办法,对重点科室的目标完成情况实行“周汇报”、“月点评”、“季总结”,力保各项任务的圆满完成。

例2:我市亚行贷款西安城市路网完善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获省发改委批复。项目共包括5个子项目,分别是路桥完善子项目、行人通行与安全子项目、综合交通设施子项目、交通管理系统子项目和环保子项目,总投资37.4亿元,利用亚行贷款约10亿元人民币。

信息撰写时应站在第三者的角度来反映本单位开展的工作,杜绝在文章中出现“我们、我局、我乡、我办”这种低级错误。

同时,在一篇反映成绩的信息中,需要用数字说明的,我们要注意对数字进行处理,下面我讲几种情况。

大家在写信息中也经常用到,也经常容易出现错误。例1:完成收入41846523元。应写作4184.65万元。例2:出动劳力141人。我们可以写作:出动劳力140余人,但不能写作141余人。

例3:前后数字矛盾。共完成多少万元,其中,完成**多少万元,完成**多少万元。其中里面的数字相加不等于共完成的数字。

5、核实

信息写好以后,不要急于发稿,应对内容再认真核对,这一环节,是信息编发的最后一道关卡,差之毫 厘,失之千里,稍有差错就会带来工作失误。因此,信息员在处理这一关时切不可有差不多的心理,贪图省事。

五、几种常见的政务信息写作要领

政务信息在写作上总的要求是:长稿写短,事不过三,反映的点位不可过多;大稿写小,侧重写某一个侧面、集中写一点;散稿写精、虚稿写实,不妄加结论性、评论性的语言;重点写好,关键部位要用提神的语言来表达。

(一)决策反馈性信息

1.贯彻落实上级重要会议精神的全盘部署。要领:一是开头交待清楚是贯彻落实什么会议精神。二是针对会议要求解决的主要问题把本部门的安排部署逐一交待清楚。

2.对上级重大改革举措出台后的反映。要领:一是马上收集情况做到快速反应。二是在开头简要交待对什么改革的反映和所反映情况的来源。三是把正面或负面的反映涉及的政策条款和产生这种反映的主要原因交待清楚。四是尽可能提出具体建议。

3、对于反映执行中所出现的问题,要领:一是指出上级什么政策不符合本地实际;二是通过算帐、摆事实说明本地情况;三是分析如此执行政策对本地的不利影响及对大局的不利影响;四是提出具体的政策建议。

4.对重大部署执行结果的反馈。要领:一是适时反馈,不要太晚。二是力求反馈全面的阶段性成果。三是扼要介绍 主要作法或经验。四是如果还存在问题或困难,须择其要者予以反映,并说明主要原因提出建议。如街道部署开展安全检查,过一阶段后,各单位对此事的总体执行情况要做一综述。例如6月26日街道部署开展安全检查,写了一篇“中山门街办四项措施狠抓辖区消防工作”,7月4日,又写了一篇“中山门街道检查地区468家消防场所”信息。既有安排,又有结果。

(二)问题性信息

1.对上级正着手重点整治的问题。这种信息采用率较高。要领是把相关问题来龙去脉交待清楚,找出问题的根源和实质,尤其要点明造成问题的责任对象,并说明请求上级解决什么问题。

2.对上级正在酝酿的决策有一定参考价值的问题性信息。要领:一是指出问题,二是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三是对发展的趋势作出预测,四是提出具体建议。这是按逻辑顺序排列的。

3.重大安全或突发案件。要领:一是运用资料把案件基本情况介绍清楚;二是扼要说明本部门采取的主要措施,有的还提出请求上级帮助的具体要求。

4.反映重大社情民意性信息。这类信息如集体上访、群众生活困难、单位改革、工资发放难兑现,要领:一是把相关问题来龙去脉交待清楚,找出问题的根源和实质,二是并 点明造成问题的责任对象,三是说明请求上级解决什么问题。

(三)建议性信息

建议性信息是为领导服务最直接的一类信息,很受领导欢迎。开发和写作这类信息是我们工作的又一个重点和难点。它一般应包括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三个部分。提出的问题不宜大,应当是比较具体的问题;分析问题要力求条理清楚,理由充足,切中要害,为提出建议作好铺垫;解决问题要提出具体可操作的建议,力戒原则笼统,力戒对现行政策措施的重复。符合这一条件就是一条可发的好信息。

(四)经验性信息

1.已经取得显著成效的经验。要领:一是简单交待背景和目的,二是具体介绍主要作法,三是介绍成果。

2.暂无显著成效的作法。要领:一是选择确有创新意义的能给人一定启示的作法来写,二是简单交待背景和目的,三是具体介绍作法。

(五)动态信息

要领:写清时间、地点、人物、采取的措施、取得阶段性成效。

(六)领导言论性信息

指各级领导对本系统工作的肯定性讲话和指导性言论。由于领导人特殊的身份,其言论对本系统工作的开展具有重要的影响,因此,成为全地区政务 信息的重要内容。要领:简单交代背景,具体介绍领导言论。

论创新型企业的特点和作用 篇3

[关键词] 自主创新创新型企业创新型国家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将“全社会创造活力显著增强,创新型国家基本建成”纳入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目标和任务之中。在将要构建的国家创新体系中,企业是创新的主体,而创新型企业是创新的重要力量,是未来产业发展的主角。

一、创新型企业的特点

1.创新型企业的概念

对于创新型企业各国使用不同的名称。在美国称之为“技术密集型新生企业”(New Technology-Based Firm:NTBF)。在日本把研发费用高于销售额3%以上的中小企业称之为“风险企业”(Venture Business)。在韩国也把研发费用占销售额一定比例以上(对不同行业规定了不同的比例,一般在5%~6%之间)的企业、生产创意型产品的企业和以技术开发为主业的企业统称为“风险企业”(Venture Business)。

尽管称谓各有不同但却有共同的内涵,即以小规模资金、技术密集型、高成长和高风险为共同特点。所以,创新型企业生存的条件如下:

(1)要有开发新技术和新产品的能力。

(2)在市场需求和技术变化具有不确定性的今天,要有应变能力。

(3)为了克服中小企业资源有限的弱点,要积极谋求战略联盟和专业化。

(4)要有经过检验的收益模式。

(5)科技型中小企业经不起失败,所以要有应付突发事件的应急计划。

(6)要采用高科技市场营销战略(Technology Adoption Life Cycle:Chasm理论的应用)。

2.创新型企业的特点

(1)科技特征。创新型企业创办者多数是科技人员出身,具有较高的素质和敢为人先的改革精神,并具有率领企业在国内外市场开拓进取的胆识和魄力,他们是企业迅速崛起的重要条件。从业人员结构,以科技人员为主体,其中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科技人员占职工总数的比例不低于30%,在一些知识密集、技术密集地区,科技人员超过50%,直接从事研究开发的科技人员占职工总数的10%以上。

创新型企业以高新技术及其产品的研制、开发、生产、销售和服务为己任。其技术领域涉及生物医药、电子信息、机电一体化、新材料、节能环保技术等。

创新型企业的产品附加值高于传统产业,研究与开发投入比例较高,企业每年用于高新技术产品研究开发的经费不低于销售额的3%。

(2)经济特征。创新型企业是市场经济的率先探索者和实践者,它们始终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使产业发展与科技活动紧密结合并较好地解决了科技与经济相脱节的难题。创新型企业始终以科技成果商品化、产业化为目标,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创新型企业创新成本和效率优于大企业,他们的创新成本很低,在更大程度上它们更依赖于高水平的专业知识。

(3)规模特征。创新型企业一般趋向小型化,从业人员少则几人、几十人,大多数在100人左右,规模较大的也在500人以下。据对65000余家科技型中小企业的统计,平均每个企业从业人员48人,资产规模绝大多数在千万元以下。企业组织结构一般较精炼,管理机构简单,管理层次简便快捷,领导层精干灵活,因事设岗,一人多岗,为协调相关职能提供了前提条件,有利于对创新创意迅速做出决策。他们灵活简便的工作作风也有利于创新工作的开展。

(4)机制特征。在发展实践中形成了别具特色的运行机制体系:创造物质财富、讲求精神文明的动力机制;坚持自主开发、把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技术创新机制;政企分开、独立自主的决策机制;技工贸相结合、以市场为导向的经营机制;同效益效率挂钩、按贡献大小分配的分配机制;自我积累、自我约束的行为机制;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等。

二、创新型企业的创新方式

创新型企业在创业之初,大部分企业既不具备与其它企业在已有市场上竞争所必需的资本优势,也难以从政府部门获得资金支持。唯一具备的优势就是掌握有一项或几项科研成果和所拥有的研发人才。因此几乎所有的企业都把发展出路选择在利用科技优势开拓新的市场上,即在资本市场不发达的情况下,利用领先的科技优势获取经济效益。在技术创新方式上,主要是通过对国外技术的模仿及二次开发、科技知识的商业进入、科技成果的二次开发和商业化等方式进行。

1.国外技术的模仿及二次开发

这是创新型企业创业时的主要创新方式之一,企业利用国内外市场的技术差距,依靠国家政策和国际交流合作机会等独特的优势条件,从国外引进技术产品,并进一步消化吸收和改进,使之适合中国市场的需要。

2.科技知识的商业进入

企业主要通过科技知识的贸易运用和科技知识服务性应用来实现。贸易运用是靠创业者们所具有的某行业知识及信息上的优势或专业领域的技能开展活动;服务性应用是创业者们运用在科研机构多年的科研积累及训练,能得心应手地并比他人高明地运用这种知识和技能,为工业部门解决实际问题,从而创造了独特的技术服务市场,有效地积累资金。

3.科技成果的二次开发和商业化,主要通过自主科技成果产品化及二次开发完成

(1)主要表现为产品自主创新。由于创新型企业大多是从科研机构中分离出来的实体或由科研机构中分离出来的人员创办的,这些科研机构在长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沉淀了大量的科技成果。因此企业的许多产品都是这些科技人员直接拿到市场或花很小的代价完成改进完善,即二次开发,然后迅速进入市场。由于企业主要利用了创业前已有的成果或科研积累,二次开发仅付出了较小的代价,因此创新型企业能够在发展初期以很小的投入获得较高的收益,从而迅速发展起来。

(2)同时也表现为技术有偿转让。科技人员把自己或本单位内的科研成果通过公司的市场化包装或改良,再以转让或合作的方式卖给用户,通过技术有偿转让的方式,实现其获取经济效益的目标。

三、创新型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

美国等发达国家的实践表明,创新型企业对提供较先进的产品和服务、推动技术进步、扩大就业和提高国家经济竞争力具有重要贡献。特别是在知识经济时代,创新型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战略地位日益显著。在以大规模生产为特点的传统经济时代,大企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力军,而在知识经济时代这种状况开始发生变化,大企业的优势逐渐减弱,而中小企业尤其是创新型企业的优势逐渐显露出来。最为典型的例子是亚洲金融风暴结束了韩国的财阀经济时代,之后迎来了创新型企业时代。在我国,创新型企业的地位和作用也将日益提高。

1.创新型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要源泉

创新型企业没有规模经济和资金雄厚的优势,较弱的自身实力和激烈竞争的市场决定了它们必须不断通过各种方式进行创新,并及时将这些创新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以维持其生存和发展。技术创新是创新型企业的基本特征之一,它从一诞生就是以科技成果转化为主要目的,在成长过程中,科技型中小企业探索出以市场为导向、技工贸一体化、产供销一条龙的技术创新模式,进行了成功的技术创新。

2.创新型企业是活跃科技市场的基本力量

创新型企业虽然资金不足,但机制灵活,富于创新,可以发挥贴近市场的优势,活跃在竞争十分激烈并快速变化的市场机制最鲜明最灵活的领域。

3.创新型企业是科学技术向生产力转化的重要桥梁

研究表明,创新型企业是科技成果转化的主体,与大公司相比,小企业技术成果转化比较快。大企业为了维护既得市场利益,常常把技术作为储备,有计划地拖延技术转化周期和延长占有时间,因此在科技成果向生产力转化方面带有先天的惰性。从我国近十年的科技体制改革的历史看,创新型企业实际上担负了向市场传播和普及高新技术和高科技产品的责任。

4.创新型企业技术创新具有很高的效率

来自欧洲的一份调查表明,中小企业用于研究与开发的单位投入所产生的新产品数是大企业的3.5倍。美国大企业的R&D经费有26%来自联邦政府的资助,而中小企业仅占11%,但中小企业却创造出美国50%以上的创新成果。

浅析园林水景工程的作用和特点 篇4

1水景的作用和特点

水景是环境空间艺术创作的一个要素, 可籍已构成多种格局的园林景观。充分利用水流动、多变、渗透、聚散、蒸发的特性, 做到动静相补, 声色相衬, 虚实相应, 层次丰富, 就可以产生特殊的艺术魅力。水池、溪涧、河湖、瀑布、喷泉等水体往往又给人静中有动, 寂中有声、以少胜多、发人联想的强烈感染力。因此, 水景用于造园, 有着多方面的作用和特点。

2水景的作用

园林水景有着多方面的功能和作用, 但在造园的作用方面主要有以下四种:

1) 系带作用。水面具有将不同的园林空间和园林景点联系起来, 而避免景观结构松散的作用, 这种作用就叫做水面的系带作用。它有线型和面型两种表现形式。线型水体作为一种关联因素, 可以在散落的景点之间产生精密结合的关系, 互相呼应, 共同成景。一些曲折而狭长的水面, 在造景中能将许多景点串联起来, 形成一个线状分布的风景带。

2) 统一作用。许多零散的景点均以水面作为联系纽带时, 水面的同一作用就成了造景最基本的作用。水体的作用还能把水面自身统一起来。不同平面形状和不同大小的水面, 只要相互连通或者相互邻近, 就可以统一成一个整体。无论是动态的水还是静态的水, 当其以不同形状的、不同大小的和位置错落的湖、池、溪、泉等形态呈现在园林中时, 哪怕形状、大小、位置差别再有多大, 它们都能相互协调和统一。这是由于它们含有水这一共同而又唯一的造景联系因素的缘故, 能够因水而统一, 因水而连成整体,

3) 焦点作用。飞涌的喷泉、狂跌的瀑布等动态水景, 其形态和声响很容易引起人们的注意, 对人们的视线具有一种收聚的、吸引的作用。这类水景往往就能够成为园林某一空间中的视线焦点和主景。这就是水体的直接焦点作用。由于水面将园林空间在很大程度上敞开起来, 水中的岛、堤、半岛, 甚至某一段向水中凸出的湖岸等, 都可能构成水体空间的视觉焦点。这种视觉焦点是水面所造成的, 因此, 可以认为这是园林水体间接的视觉焦点的作用。在设计中, 除了要直接处理好水景与环境的尺度与比列关系外, 还应考虑它们所处的位置和间接形成焦点的作用。通常将水景安排在向心空间的中心点上、轴线的轴心上、空间的醒目处或视线容易集中的地方, 这样, 可使其突出起来并成为焦点。作为直接焦点布置的水景设计形式有:喷泉、瀑布、水帘、水墙、璧泉等。

4) 基面作用。大面积的水面视域开阔坦荡, 可作为岸畔景物和水中景观的基调、底面使用。当水面不大, 但水面的整个空间中仍具有面的感觉时, 水面认可作为岸畔或水中景物的基面, 产生倒影, 扩大和丰富空间。

3水景应用的特点

在造园中, 园林水景的应用具有灵活多变、形象各异的基本特点。从水景的形态、位置、情调、风景效果以及理水手法等方面, 都体现出多种多样的特色。

1) 亲和。通过贴近水面的汀步、平曲桥, 跨入水中的亭、廊建筑, 和又低又平的岸边等造景处理, 把游人与水景的距离尽可能的缩短, 水景与游人之间就体现出一种十分亲和的关系, 是游人感到亲切、合意、有情调和风景宜人。

2) 延伸。园林建筑一半在岸上, 一半延伸到水中;或岸边的树木采取树干向水面倾斜、树枝向水面垂落或向水心伸展的态势, 都使临水之意显然。前者是向水的表面延伸, 而后者却是向水的空间延伸。

3) 藏幽。水体在建筑群中、在林地中或在其他环境中, 都可以吧源头和出水口隐藏起来。隐去源头的水面, 反而给人留下源远流长的感觉;把出水口藏起来的水面, 水的去向如何, 也更能让人遐想。

4) 渗透。水景空间和建筑空间相互渗透, 水池、溪流在建筑群中流连、穿插, 给建筑群带来自然的、鲜活的气息。有了渗透。水景空间的形态更加富于变化, 建筑空间的形态则更加舒散、更加灵透。

2水景的形式分类

2.1按照水景表现形态划分

水景的表现形态多种多样, 给人的风景感受也是多有不同的。园林水体的大小宽窄、长短曲直, 以及水景要素的不同组合方式等等, 都会造成水体很不相同的、富于变化的风景效果。按照水景的表现形式可以将水景分为以下5类:

1) 开朗的水景。水域辽阔坦荡, 水景空间开朗、宽敞, 极目远望, 天连水, 水连天, 天光水色, 一派空明。

2) 闭合的水景。水域周围景观物较高, 向外的透视空间仰角大于13°, 常在18°左右, 空间的闭合度较大。由于空间闭合, 排除了周围环境对水域的影响, 因此, 这类水体常有平静、亲切、柔和的水景表现。

3) 幽深的水景。带状水体如河、渠、溪、涧等, 当穿行在密林中, 山谷中或建筑群中时, 其风景的纵深感很强, 水景表现出幽远、深邃的特点, 环境显得平和、幽静, 暗示着空间的流动和延伸。

4) 动态水景。园林水体中急促的流水、狂泄的瀑布、奔腾的跌水和飞涌的喷泉, 就是动态感很强的水景。动态水景给园林带来了活跃的气氛和勃勃的生气。

5) 小巧的水景。一些水景形式, 如无锡寄畅园的八音涧、济南的趵突泉、昆明西山的珍珠泉, 以及在我国古代园林中常见的流杯池、砚池、剑池、璧泉、滴泉、假山泉等等, 水体面积和水量都比较小。但正因为小, 才显得精巧别致、生动活泼, 能够小中见大, 让人感觉亲切多趣。此外建筑庭院李的小水池、水生植物池, 和室内景园的浅水池, 也具有小巧的水景效果。

2.2按照水景的平面设计形式划分

园林水体的平面设计形式可分为规则式、自然式和混合式三种。

1) 规则式水景。这样的水景的水体都是由规则的直线岸边和有轨迹可循的曲线岸边围成的几何图形水体。根据水体平面设计上的特点, 规则式水体可分为方形系列、斜边系列、圆形系列和混合形系列等。

2) 自然式水景。岸边的线型是自由曲线线型, 由线围合成的水面形状是不规则的和有多种变异的形状, 这样的水体构成的水景就是自然式水景。自然式水景主要可分为宽阔型和带状型两种。

3) 混合式水景。这类水景的水体是规则式水体与自然式水体形状相结合的一类水景平面形式。

水之影:由于水面能够倒映周围的景物, 所以在园林水面周围宜合理布局各种景物, 才能获得双倍的光影效果, 虚实结合, 相得益彰;水之声:由于技术的发达, 现在的音乐喷泉可以根据不同的曲目、旋律和节奏变化多端, 表现各式各样的水形供人们欣赏和娱乐;水之形:对于静态的水体, 可以设置构筑物来划分水面, 增强层析感和空间感。

3结语

景物描写的特点和作用 篇5

人是场景中的人,即人生活在场景中,既然如此,人就不可能不受其影响,潜移默化地改变着自己,甚至成了人的一部分。文人重性情,也重周围的环境,现实或幻想中的场景经常出现在他的作品中,通过这些场景传达出微妙的东西,因此在文学类的作品中,我们不能忽略关于场景的文字,这些妙笔生花的文字是怎样从他们的心中流淌出来的呢?何以如此形象生动,让人如醉如痴、同喜同悲?又从这样的场景中流出哪些美妙的东西,让人意会,让人言传这就不能不探讨其特点和作用,现暂时总结一下,以资共享。

在诗歌和以写景为主的散文中,景物描写占得比重较大,作者往往通过这些景语来抒发自己的情怀,把许多景物集中在一幅画中,准确有序且形象生动,把自己的情感蕴涵在自己苦心经营的画里,这就要调动多种多样的手法,若去分析,一般有哪些特点呢?就以高中学过的毛泽东的《沁园春 长沙》这首诗和朱自清的写景抒情散文《荷塘月色》为例来分析。《沁园春 长沙》上阙写景: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

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一“看”字领起本词的景物描写:在这幅画里,作者用诗心摄取了山、林、江、舸、鹰、鱼等一系列的景物虽多而不乱,景物的布置很有顺序:由远及近,这就涉及到观察景物的角度,有次序的才能美;否则,一会儿写这里,一会儿写那里,再美的景胡乱安置远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作者不仅看到了眼前岳麓山的枫林,也可能联想到了北京香山的黄栌,和祖国无数山岳中由绿变红的乌桕、水杉、槭树、槲树、黄连木……那一重重山,一层层树,让自然之神彩笔一抹,晕染得一片嫣红,比二月笑放的春花还要艳丽,比六月飘舞的彩霞更加瑰奇。近观:“漫江碧透,百舸争流。”秋水澄澈,秋江碧波,脚下的湘江,在秋天更加清澈晶莹,如碧绿的翡翠,如透明的水晶。江面上,千帆竞发,百舸争渡,静中有动,生气勃勃。仰视,“鹰击长空”,万里无云的秋空,雄鹰奋振健羽,自由飞翔。俯瞰,“鱼翔浅底”,因透明而清浅见底的江里,鱼群摆动鳍尾,任意遨游。作者以短短四句诗,描绘出一幅立体的寥廓万里、绚丽多彩的江南秋景,宛如当代著名的岭南画派大家关山月浓墨重彩的彩墨山水图。不愧为“驱山走海置眼前”(李白《当涂赵炎少府粉图山水歌》),“咫尺应须论万里”(杜甫《戏题王宰画山水图歌》)的大手笔。在这里,作者运用了多种多样的手法:从写景的视角上看,由远及近,由高到低;从色彩上看,作者浓墨重彩,对比鲜明,充满着勃勃生机;从动静的角度看,有动有静,动静相宜;从虚实上看,有眼前景,也有心中景,虚实结合。总之,作者调动他多种手段,描绘了一幅多姿多彩、生机勃勃、雄奇伟丽的湘江秋景图,抒发了以天下为己任的壮志豪情。

散文大家朱自清在他的《荷塘月色》里,也用他的如椽巨笔,曲折有致地传达出他的心曲。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 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 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 了。

从写景的角度看,作者在视角角度上,有远近高低,从逻辑上,由实到虚,从自然到人类。不仅如此,他笔下的景物不再是自然界里的无感情的东西,一个个都是情种,让人感觉到时刻向你抛眉弄眼,有满腹的心事向你倾诉,这在于作者还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比喻、通感,形象生动地描绘出事物的特点,把荷叶比成裙,且是舞女舞动时飘起来的;荷花像明珠,像星星,又像刚出浴的美人,形象地写出了花的晶莹剔透、纤尘不染;荷香比成歌声,若有若无,隐约随风,缠绕耳际,让人心醉,把闻到的通过听到的表现出来,真是妙极!作者不仅绘其形,还运用拟人雕其神,荷花,袅娜、羞涩;荷叶,肩并肩密密地挨着;流水,脉脉含情。这哪里是“物”,这是人,是少女!她要向你诉说万种风情,让你心动神摇。当然,这里的描写也有动有静,有虚有实。作者调动了大量的手段描绘出月下荷塘的朦胧美,传达出自己的无限情意:淡淡的喜悦,淡淡的哀愁。

总之,在运用写景来抒情的诗歌和散文中,景物的描写主要是用来抒发人物的情感;从不同的角度看,写景的方法也是多样的。从写景的视角上看,由远及近,由高到低等等,分层写景,符合逻辑顺序,也更具美感;从对景物的感知调动的感官上,可视,可听,可嗅,从多个角度写景,有形有声有色有味;从色彩上看,运用大量冷或暖色彩的词,渲染一种阴沉或明朗的氛围,悲乐之情由此可现;从修辞格上讲,可比喻,可拟人,可夸张,可排比,可对偶,使景物形象生动,有气势,具有音韵美;写景还常常既有动景,又有静景,动静结合,营造意境,又富有生机;还有既有实景,又有虚景,虚实结合,更丰富地表现事物,揭示人物内心;有时,还运用叠词,既突出了事物的特点,读起来朗朗上口,富有音韵美。传统的叙事类的作品中也少不了场景描写,作家往往用它去表现人物、推动情节、深化文章的主题,下面就结合具体的作品来作分析: A、首先对人物的作用

作者往往给作品中的人物设置一个特定的场景,营造一处特殊的意境与氛围,尤其是侧重对自然景物的描摹来烘托人物的心情,甚至揭示人物的性格。

(1)、营造意境渲染气氛,烘托人物的心情或心理。《祝福》中开头的场景描写:“旧历的年底毕竟最像年底,村镇上不必说,就在天空中也显出将到新年的气象来。灰白色的沉重的晚云中间时时发出闪光,接着一声钝响,是送灶的爆竹;近处燃放的可就更强烈了,震耳的大音还没有息,空气里已经散满了幽微的火药香。„„天色愈阴暗了,下午竟下起雪来,雪花大的有梅花那么大,满天飞舞,夹着烟霭和忙碌的气色,将鲁镇乱成一团糟”。这些有关年底祝福的场景描写,虽是炮竹声声,但作者并未突出其本身热闹喜庆的特点,选取“沉重的灰白的晚云”、“钝响”“阴暗”“乱”营造了一种 的氛围,烘托出“我”的 心情。《山羊兹拉特》中有一段赏心悦目的场景描写,不仅暗示暴风雨已过,也营造出一种的 意境,烘托出阿隆的 情怀。所以高明的作者不是把情感明召大号出来,而是通过景物描写,让读者自己玩味出来。(2)、营造意境与渲染氛围,烘托人物形象

《故乡》中,作者回忆少年闰土,有一段这样的场景描写“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其间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项带银圈,手捏一柄钢叉,向一匹猹尽力的刺去,那猹却将身一扭,反从他的胯下逃走了”,此段描写营造了 意境,导引闰土这一人物出场,给闰土设置了一个特定的背景,正面衬托了少年闰土 的形象。《炮兽》一文作者运用大量的文字来写炮兽的疯狂与强大,渲染出紧张恐怖、令人窒息的氛围,其实也在为下文炮手和朗德纳克的出场作铺垫,这么疯狂强大的东西都被制服了,反衬出炮手的勇敢无畏尤其是朗德纳克的沉着冷静与有勇有谋。

(3)揭示人物性格。

有一些场景它并不是用来营造意境渲染气氛,主要是用来显示人物的身份地位与性格,尤其是对一个人的客厅书房的描写。《林黛玉进贾府》对于荣府尤其是“”的描写,通过

显示出其家主人的 地位身份及其富贵来源。《祝福》中有关鲁四老爷书房的描写也堪称经典。“房里也映得较光明,极分明的显出壁上挂着的朱拓的大“寿”字,陈抟老祖写的,一边的对联已经脱落,松松的卷了放在长桌上,一边的还在,道是“事理通达心气和平”。我又无聊赖的到窗下的案头去一翻,只见一堆似乎未必完全的《康熙字典》,一部《近思录集注》和一部《四书衬》”。一个老于世故、落后保守的地主阶级形象典型跃然纸上。

B、场景描写对情节的作用。

场景描写不仅对人物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对情节的作用也不可小视,作者往往给故事设置一个特定的背景,或凄凉或明朗的场景暗示出故事的结局给全文奠定了一个调子,有时甚至用一些景物去推动情节的发展。《祝福》中开头的有关祝福和雪的场景描写,使进入小说显得舒缓、自然,给故事交代了一个特殊的背景,祥林嫂的故事发生在最能体现封建礼教的年底的祝福时,更加强了其悲剧性;而这段 的场景,也暗示了其悲惨的结局,全文就笼罩在这种凄凉的基调中。《山羊兹拉特》中有关暴风雪的描写“”,如果没有这场突如其来的暴风雪,又怎会有山羊兹拉特和阿隆的相依为命的故事情节?场景描写的这种作用在《水浒传》中的《林教头风雪山神庙》里体现得尤为明显。在此文中,施耐庵先生用了大量笔墨写了风雪之大,因为风雪大“屋子摇撼得动”,而至于把用来住的草堂都压塌了,林冲只能到山神庙暂时栖身,又因风雪大,用石头堵住了山神庙的门。想把林冲活活烧死的陆虞侯等也来此躲风避雪,进不了山神庙而在门外邀功请赏,说出了火烧草料场的阴谋,林冲怒火中烧,杀了三贼,直上梁山。这回写得异常精彩,尤其是对于风雪的传神描写,直接推动了后来故事情节的发展。C、对主题的暗示象征或者深化作用。在一些文学作品中,有的景物描写不再仅仅满足于营造一种意境、渲染一种氛围,抒写一种心情,而是有特殊的涵蕴,这样的描写往往有暗示或象征作用。尤其是把场景置于文章的结尾,结尾往往是卒章显志、画龙点睛之笔,此处用景物描写来替代,既委婉含蓄又深化了文章的主题,值得品味,发人深思。《炮兽》中节选文字的结尾这样写道“”这段阴森恐怖的场景,暗示了未来不可知的更大的危险。郁达夫的《悼鲁迅》的结尾“”,这里的新月不再仅仅是指刚升起的月亮,还象征着,《祝福》的结尾写道“”,这段收尾不仅在结构上照应了前文对祝福景象的描写,写人们的热闹喜庆,众神的醉醺醺并要降福给鲁镇的人们,而就在此时,祥林嫂却死去了,更增强了讽刺与批判的力量,深化了文章的主题。《丹柯》中关于森林沼泽雷雨的描写占了文章的很大部分,随着环境的步步恶化,推动着故事走向高潮;此外,这些景物描写象征了人生路上的坎坷,使本文的主题更具有普遍意义,是对主旨的进一步深化。

在一些文章中,景物是发展变化的,有哀景有乐景,运用对比的手法,也突出了文章的主题。《丹柯》中丹柯率领人们走出险境的恶劣恐怖的景物描写与丹柯牺牲后人们获得光明自由的场景描写,两者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突出了丹柯 《山羊兹拉特》中暴风雪来时的场景描写与阿隆与兹拉特战胜暴风雪后的景物描写,也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暗示没有兹拉特的救助,阿隆将被可怖的暴风雪吞噬,也突出了文章的主旨:,也不止在营造意境,推动情节的发展等等。

D、结构上,给下文做铺垫或照应前文。

有些景物描写不只为文章的内容服务,它还体现了作者的匠心,在结构上作了精心的 安排,看似是不经意的一笔,恰能使后面所发生的情节不显得突兀,因合情合理而让读者信服,这样的景物描写就为下文作了铺垫。在《山羊兹拉特》中开头的景物“”,这里的芳草就为后文阿隆找到草堆,兹拉特吃到青草活下来并救助阿隆作了铺垫。《炮兽》中的前文有这样看似无意的一句话“”,就为后文朗德纳克拿起钞袋卡住 作了铺垫,如果没有前面的交代,后面的故事怎么能让人相信呢?《祝福》中的开头与结尾都有关于祝福景象的描写,不只是突出了的主题,在结构上还首尾呼应,更显出了作者小说的成熟。

特点和作用 篇6

自上世纪50年代以来,磺脲类药物的降糖作用一直受到医生和患者的肯定和推崇。从最初的D860(甲苯磺丁脲)一直到优降糖(格列苯脲)和糖适平(格列喹酮)等,许多不同时期研究开发的磺脲类降糖药物都发挥过重要的治疗作用。当然,每一种药物都不可避免地存在不完美的地方。逐步完善的药物应用研究和对患者用药后反应的观察,使我们对药物的特点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和认识,如降糖作用的快慢、持续时间的长短、药物剂量的范围以及对肝肾功能的影响等。

实际上,磺脲类药物家族中的每一个成员都有其各自的特点。除了医生能够熟悉和掌握药物的知识外,患者也需要了解自己服用药物的治疗作用和不良反应,更好地配合医生的治疗,最大程度地避免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这里简要地介绍糖适平(格列喹酮)的作用特点与用药安全性方面的知识。

磺脲类药物服用后在体内发挥治疗作用的同时又不断地被肝脏和肾脏进一步的处理和清除。因此,不会出现药物在体内蓄积而引起药物过量的现象。可以理解的是许多糖尿病患者都非常关注降糖药物的不良反应,尤其是对肝肾功能的影响。尽管国家药物管理机构批准使用的药物在有效性和安全性上都是有保证的,但由于药物化学结构上的一些不同,对患者肝肾功能的要求和影响也存在一定的差异。糖适平是唯一一个不以肾脏(尿液)排泄为主的第二代磺脲类降糖药物,它主要在肝脏内代谢,大部分经过肝胆管由粪便排出体外。糖适平除了具有从肾脏排出很少的特点之外,它在体内吸收较完全,作用时间较短,刺激胰岛素分泌的作用明显,发生低血糖的危险性相对较低,引起体重增加的不良反应也较小。因此,早期肾功能不全的2型糖尿病患者仍然可以安全地使用该药。

对于老年糖尿病患者来说,出现肾脏病变时最好使用胰岛素治疗,但由于胰岛素治疗需要皮下注射,而且胰岛素剂量的调整和血糖监测也相对繁琐,因此,在糖尿病肾病早期仍有相当一部分患者使用糖适平等口服降糖药物治疗。糖适平可以有效地降低老年糖尿病患者的空腹和餐后血糖水平,其降糖疗效与应用胰岛素治疗的患者相近。同时,糖适平使用安全,不加重老年糖尿病患者的肾功能损害。正是得益于服用方便、降糖作用明显以及不良反应小的优点,同其他口服降糖药相比,糖适平在糖尿病早期肾病的患者中使用具有一定的优势。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做功的特点 篇7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做功情况的分析是学生学习的疑难点, 经常出现根据作用力的做功情况判断反作用力的做功情况的错误做法, 下面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做功特点分析总结如下:

一、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可以都不做功

例如, 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 相互间的万有引力都不做功;再如静止在水平桌面上的物体与桌面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支持力和压力) 都不做功.

二、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可以都做功

1.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可以都做正功

例如, 光滑水平面放上两块条形磁铁, 如图1、2所示, 由于它们间的相互作用引力 (或斥力) , 使它们运动而具有动能,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都做正功.

2.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可以都做负功

例如, 如图3、4所示, 光滑水平面运动的两块条形磁铁, 由于它们间的相互作用引力 (或斥力) , 阻碍它们的运动, 使它们的动能减少,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都做负功.

三、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可以一个做功, 一个不做功

例4 如图5所示, 一个物体在粗糙的水平面上运动, 水平面对物体的滑动摩擦力做负功, 物体对水平面的滑动摩擦力不做功:再如 (如图6所示) 在光滑的水平面上, A磁铁固定, B磁铁在引力作用下运动, B磁铁对A磁铁的引力不做功, A磁铁对B磁铁的引力做正功.

四、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可以一个做负功, 一个做正功

例如, 如图7所示, 一子弹以水平速度射入置于光滑水平面上原来静止的木块, 并留在木块中, 在此过程中子弹钻入木块的深度为d, 木块的位移为s, 木块对子弹的摩擦阻力Ff, 则木块对子弹的摩擦力做功为-Ff (s+d) , 子弹对木块的摩擦力做的功为Ffs.

总之,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可以都不做功, 可以都做功, 可以一个做功, 一个不做功, 可以一个做负功, 一个做正功, 并且做功的代数和可以为零, 可以为正, 也可以为负, 不能根据作用力的做功情况判断反作用力的做功情况.

河北省邱县第一中学

浅谈标题在新闻中的作用和特点 篇8

好的新闻标题大体有三方面的特征。首先, 一定要是新闻事实的总体解释, 其次是新闻的构件, 最后可对新闻事实评价。因此, 好的新闻标题都是简洁的文字, 有个性的主题, 可以使人民通过它对新闻事实有所认识和评价, 具有对新闻的导读作用。笔者认为其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标题是新闻的一部分:新闻用事实说话, 标题用核心说话, 就是说标题要准确评述新闻核心、精神实质, 要把新闻主要内容反映在标题上。所以, 这类新闻标题大概与新闻内容相匹配, 这是新闻标题最基本的特点。这种一致主要包括两方面含义:一是标题的信息, 与新闻事实相同。具体来说, 其一, 标题所反映出来的信息一定是新闻中固有的, 不能加上任何的虚构。其二, 标题从新闻中选取某方面, 但是这种选择要顾全新闻的整体内容, 不能歪曲新闻的整个事实。二是标题中要在新闻中要有充分证实。标题可以具体描述新闻的一切事实, 也可以对新闻中的事实进行高度概括和评论, 但对新闻内容所作概括及评论一定要有充足的新闻事实作一些具体各个事实的依据, 不能想什么就是什么或肆意抬高架势。例如, 本报近期刊发的《“六个统一”显现整体优势》从标题就可以基本了解到, 是“六个统一”的工作方法提高了企业的工作水平。

高度精准的概括。新闻标题是对新闻事实的高度概括与缩略形式。新闻要准确地宣传马克思主义, 宣传党的方针和策略, 因此新闻标题要做到表形达意, 突出中心突出到位。表达意思准确是指, 标题表达的意思要准, 评价新闻也要准, 运用文字的方向要准。在重大问题和原则问题上, 不容许含糊, 态度要鲜明, 事实要具有倾向性, 通过对新闻事实、文字和表现方法的运用来肯定、否定或中立。突出很到位是指标题要有重点, 恰到好处体现新闻事实, 不能越位或错位。要把新闻中的精彩部分当作拟定标题的主要内容, 即把新闻中最有价值和社会意义的事实使用到新闻标题之上。本报发表的关于油田勘探开的专题报道《举全油田之力实现勘探突破》的标题就准确地概括了新闻的核心。

要简洁且易理解。新闻标题应该让人民在最短时间内获取最多的知识, 所以, 精彩的新闻标题都明快易懂。明快的标题使人民能了解其中的重点内涵, 被人民接受。繁长的标题, 副题一堆, 会使人民感到郁闷, 没兴趣。好的标题都是“金子”砌成的, 不用绕圈子, 用最短的句子、最少的字来表达新闻事实的核心。用一行就能说了的句子, 绝对不用两行, 力求简赅。而且, 好的标题通俗流畅, 古字、方言、技术术语等艰涩奇怪的句子一般不出现在新闻标题里面, 会造成阅读和理解障碍, 容易让人们眼睛很累。本报在油田实现油气当量上千万吨时发表的新闻《千万梦想今成真!》就简洁明快有力。

要别具匠心。精彩的新闻标题如神龙出水, 无限魅力, 令人叫绝。一个人民称好的新闻标题, 次数多了, 频繁的在人民面前展出, 就没有新鲜感了。因此, 新闻标题要多样, 不拘一格, 令人耳目一新, 忌题目一样。所谓求新颖, 就是内容要新, 形式要新, 文字要新。要以生动、优美的方式吸引人民。一是巧用富有表现力的事物表达标题的主要内容, 如比喻、比拟、借代。二是巧用诗词佳句或模仿现在句式格调表现标题内容, 如引用, 仿拟。三是巧妙的使用词语、语句间的种种联系表现标题的核心内容。四是巧用词语的多种含义来表现新闻内容, 如双关, 反语。例如, 本报刊发的反映油田治理电量流失实现节支的专题就用了《电老虎!纸老虎!》的标题, 十分巧妙, 又表达了油田在治理电量流失方面的工作特点。

要注意充分拥有逻辑性。新闻报道有方方面面的知识做依托, 新闻事实元素太多了, 信息量大, 内容选择的可能性及“搭配”方式不少, 致使标题种类和形式有许多样子的特点。因此, 新闻标题逻辑性强, 思维逻辑性在新闻标题的撰写中的有相当具体的表现和意义。所以, 一定要把新闻标题的逻辑关系快速、轻松地融入新闻标题当中, 多层次、多角度的准确把握新闻的中心与主要内容, 使人民更好地把握、理清思路和新闻事实真相, 合乎逻辑的标题关键词组合也能使新闻增添价值和看点。

特点和作用 篇9

关键词:网络媒介,快速传播,新闻编辑

近些年来, 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与创新, 网络技术在人们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占据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当今人们可以通过QQ、MSN、论坛、部落格、微博等网络媒介自由地、不受现实因素制约地发表对某些事件的观点和看法, 也可以转载自己感兴趣的新闻话题。网络媒介自身具有的特点使所有参与新闻传播的群众具有多重身份, 既是传播活动中的新闻发表和传播者, 又是新闻接收和受传者。越来越多社会群众关注的焦点和热点话题都是通过网络媒介进行传播的, 对我国传统媒体的发展造成了一定的冲击和影响。

1 网络媒介具有的传播特点

网络媒介事件主要指的是通过人民群众对互联网、网络技术为媒介进行传播的热点话题和社会现象的关注、讨论和传播, 并引起专业媒体和当地政府注意的事件。近些年来, 网络事件显然已经成为社会舆论的高频词, 越来越多的社会事件在网上被炒大, 例如“郭美美”事件、“王老吉”事件、“虐猫”事件等被广泛传播在网易、搜狐等各大主流社区的讨论帖中, 由此我们不难看出网络媒介具有快速传播的特点。

1.1 网络媒介的传播具有周期性

随着时代的发展, 网络传播对世界各国经济发展和社会建设所发挥的影响越来越大, 在信息爆炸大背景的影响下, 网络媒介的传播也同样具有了一定的爆发性, 社会事件通过网络媒介的传播变成网络事件, 并会在极短的时间内被社会群众所关注, 但是一般以网络媒介进行传播的事件被关注的时间并不具有持久性, 一旦有更新的、更大的网络事件出现, 就会遭到覆盖, 具有明显的周期性, 多数的网络事件产生的实效性是十分低的。

1.2 网络媒介的传播具有多样性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持续发展, 网络媒介在传播过程中所涉及的内容题材越来越多样和丰富, 可供人们讨论的热点话题越来越多。但是, 多数的社会群众对以网络为传播媒介进行传播的网络事件的看法都是持有辩证观点的, 同样的网络事件, 有些人赞同、有些人反对;当然, 多数群众对网络事件持有的观点在大体上还是一致的, 尤其是在思想道德和价值取向等方面, 与传统媒体是比较吻合的, 例如大家较为关注的“欧洲马肉风波”事件、“新西兰奶粉”事件、“郭美美”事件, 而针对某些网络事件社会群众所持有的看法就出现了分歧, 例如“京东、国美、苏宁三国价格大战”、“8毛钱治病”事件等, 有人支持、有人反对、有人认同、有人谴责。在网络事件的传播中具有一定的价值取向, 一般会在某一时间范围内具体表现出来, 例如“速成鸡”事件、“地沟油”事件等, 而价值取向观点分歧较大、观点不一致的网络事件, 通常都会有后续的类似事件, 社会群众对此类事件关注的持续时间也相对较长, 例如“小月月”事件和“扶老人”的系列事件等。

1.3 网络媒介的传播具有互动性

网络媒介的传播除了具有周期性和多样性之外, 还具有明显的互动性, 以网络媒介为传播途径的网络事件和传统的专业媒体传播的相同事件之间具有明显的互动效应, 很多的网络事件都是以网络媒介作为传播途径进行宣传和传播后, 才引发专业媒体关注的, 例如由赵普39字微博引起的“毒胶囊”事件、在赵本山小品中参演的宋小宝和赵海燕都是在网络爆红后才受到专业娱乐媒体注意的, 又如陕西房姐和福建表叔事件也都是先受到广大热心网友的发现, 通过网络迅速转载和跟帖后, 才受到了相关政府和部门的调查与核实, 还有就是继“我爸是李刚”之后的“我女是彭帅”等事件, 充分体现了网络媒介与社会群众之间存在的互动性。

2 网络媒介快速传播的特点对新闻编辑的影响和作用

2.1 对新闻编辑职业技能方面产生的影响和作用

近些年来,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发展, 从事信息产业的企业越来越多, 网络媒介越来越多地介入到了人们的日常工作和生活之中, 网络媒介的普及和应用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社会群众表达自己观点和看法等方面话语权的需求, 相对也提高了对传统新闻媒体编辑专业性、技巧性等方面的相关要求, 尤其对新闻编辑的思想品德修养、文化修养以及业务技能的要求越来越高。当网络事件发生后, 在第一时间判断网络事件具有的新闻价值, 及时掌握社会群众对该项事件的关注力度和大体持有的观点及立场, 同时新闻编辑还需要在网络媒介具有的周期性时间范围内, 对网络事件进行相关的审查、核实、编排, 以及相关的后期跟进工作等, 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对新闻编辑综合能力的要求。

2.2 对新闻编辑职业素养方面产生的影响和作用

当某一网络事件受到社会群众关注的同时, 新闻编辑作为社会群众的一员, 自然也会有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如何针对争议性较大的网络事件进行新闻价值的判断和阐述是十分考验新闻编辑职业素养的, 新闻编辑面对社会舆论争议较大的网络事件, 需要保持中立、客观的态度, 一方面需要及时了解和掌握广大群众对事件持有的观点和看法, 一方面需要对事件的具体情况进行深入、系统的调查和审查, 加强与社会群众的交流和沟通, 尽可能做出相对客观、公平的评论, 力求在最大程度上降低社会群众对事件的争议。

2.3 对新闻编辑其他方面造成的影响和作用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创新, 网络媒介对新闻编辑造成的影响和作用越来越明显, 这在广播电视台新闻编辑的工作过程中体现得更为明显, 虽然网络媒介快速传播的特点丰富了社会群众获取信息的渠道, 让广大社会群众能够更加及时地了解社会实时动态, 但是到现在为止社会群众相信广播、相信报纸、相信电视, 然后才相信网络, 为此, 在面对网络媒介快速传播的特点时, 广播电视台新闻编辑在工作过程中首先需要解决的就是网络权威性的问题, 还需要对网络事件、网络新闻进行辨别、分析、比较、筛选, 对新闻事件进行再次整合, 正确引导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问题, 新闻编辑在工作过程中承担着社会舆论宣传的责任, 要合理选择头条新闻。多数广播电视台编辑在日常的工作过程中需要合理、充分地利用互联网资源丰富的特点, 在海量的网络资源中, 挑选自己工作的真正需要, 将合适的网络资源素材, 通过自己独特的编辑方针, 做出自己的特色。

3 结语

随着论坛、贴吧、博客、部落格、双空间、微博等网络传播媒介的迅速发展和普及, 如何在海量的信息资源中获取具有新闻价值的资源, 成为新闻编辑工作的重点和难点, 如何更好、更真实地还原新闻事件的本来面貌, 也是我国信息产业在未来发展过程中不可回避的、值得深思和探索的问题。新闻编辑在工作过程中需要不断地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和职业技能, 巧妙地运用网络媒介, 实现网络传播和传统传播的有机结合, 充分发挥专业媒体的实际效用, 为维护我国高效有序的社会秩序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邹迎九, 陆桂生.网络媒介新闻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8, (05) .

[2]施勇勤, 金一超.网络媒介事件传播特征及其对新闻编辑的启示[J].中国编辑, 2012, (02) .

[3]徐歆.网络媒介传播的多维反思[J].中国广告, 2009, (07) .

特点和作用 篇10

由于行政事业单位工作性质和功能的特殊性,其内部审计也具有区别于其他单位内部审计的风险特点和作用。 如何辨识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的风险特点,充分认识内部审计的特殊作用,是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机构生存和发展的前提。

一、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的风险特点

内部审计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一种组织内部的管理活动,是内部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 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审计具有区别于其他单位内部审计的风险特点。

(一)风险后果的间接性

由于行政事业单位的直接经济活动有限,加上内部审计机构和人员一般不直接参与经济活动,因此一般不会直接造成经济损失。 内部审计机构主要是通过提供审计结论和审计建议,对决策层在各方面的决策产生影响,从而影响单位的改革和发展,其带来的审计风险后果是间接的。

(二)风险表现的隐蔽性

由于内部审计风险后果具有间接性, 造成的各种损失,特别是对政府部门及事业单位生存、发展的宏观方面,没有具体的数据可以衡量,一般不容易被人发觉,甚至内部审计机构和审计者本人都很难觉察到。

(三)内审人员的差异性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风险的产生有领导不重视、内部审计独立性弱、审计程序过于简单、审计方法不够先进等多方面的原因,但主要集中在内部审计机构和内部审计人员本身,如审计风险意识不强,审计人员知识结构不能胜任日益广阔的审计领域等。

(四)评价不准确,不能提供建设性意见也是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风险的一个特征

随着国家政治、经济、社会环境的改变,政府部门和事业单位遇到许多前所未有的新兴事项。 一方面,由于与新兴事项相适应的评价标准还未建立,暂时还很难下定论;另一方面,受人员专业水平和领导、同事等人际关系的影响,内部审计人员对所审计事项往往不敢定性,避重就轻,仅仅就事论事,或罗列事项、数据,或描述现状,不敢挖掘深层次的原因,不进行评价,就更不能提供正确的处理意见或为领导决策提供建设性建议了。 这是内部审计机构面临的最大风险,是关乎自身生存的风险。

二、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的作用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的风险特点隐蔽了内部审计工作的重要性,使内部审计工作的作用不能充分的发挥,甚至使大部分人看不到内部审计工作所发挥的作用,以为内部审计是可有可无的。 其实只要实施得当,内部审计不仅能规范单位的经济行为,防止国有资产流失,更能有效地规避本单位的财务风险和决策风险,这些作用集中表现在监督和服务这两大职能上。

(一)内部审计的监督职能

内部审计的监督职能是指对国家政策、法规、制度的遵循情况进行审计,还包括对本单位内部制订的政策、规章、制度、计划的执行情况和执行效果的监督、检查、反馈、跟踪等等。

1. 约束作用。 内部审计人员按照国家的法律、财经法规以及本部门、本单位的规章制度,对本部门、本单位财政收支、会计信息及相关活动的真实性、合法性、完整性进行监督检查,督促本部门、本单位的各项活动在合法的轨道上运行,对各种违法、违规现象起到约束作用,从而保护国家和本部门、本单位的利益。

2. 防护作用。 内部审计人员通过对本部门、本单位会计信息、经济活动的真实性、合法性进行审计,起到了抑制非法、保护合法、加强防护的作用。

(二)内部审计的服务功能

1. 参谋与助手的功能。 内部审计通过对各项活动的全过程审查,能及时地发现问题,找出管理中的漏洞,并提出改进建议,为领导出谋划策,促进管理,提高效益。

2. 建设的功能。 内部审计机构通过参与某些项目、工程等有关规章制度、计划方案的制订,提供相关的审计建议,并监督项目实施全过程,保障项目建设的合法性、合规性。

3. 保护的功能。 内部审计通过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为本单位事业的平稳发展扫清障碍。

4. 沟通协调的功能。 内部审计工作综合性强,涉及面广,一项审计工作常常需要多个部门的配合,能在多个部门的共同协作中搭建一个沟通协调的平台。

5. 其它服务功能。 内部审计机构以自身的专业知识和行业经验为本行业的其他单位提供咨询服务等。

综上所述,内部审计在很多方面有着重要作用,是行政事业单位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 内部审计机构应不断加强自身力量,尽可能地降低审计风险,充分发挥其作用,为本部门、本单位的健康、和谐发展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吴彩霞.事业单位内部审计风险及其控制措施〔J〕.现代商业,2010(17).

[2]胡小雯.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产业科技论坛,2011(8).

[3]乔娟.浅议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3(16).

地理教学方法的特点与作用 篇11

地理教学方法是地理教学活动中十分活跃的因素之一,其具备“继承性”、“实践性”、“多样性”、“创造性”、“地理性”等特点。“继承性”主要表现为对古代传统教学方法的沿袭、保留,对国外先进教学方法的引用、吸收,对其它学科教学方法的借鉴、渗透。地理教学方法正是在继承的基础上,不断地完善和丰富起来的。“实践性”主要表现在地理教学方法的分类、评价,以及新的地理教学方法的创立。目的是使广大地理教师和学生在课堂或课外、野外能更好地加以运用。“多样性”则表现在由于地理教学活动的诸要素情况复杂,无论是教师的讲授、提问、演示或者是学生的听讲、观察、思考、练习等,其活动的方式都应是多种多样的。“创造性”是指地理教学方法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在不断创造、不断革新、不断发展。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及地理教学目的的调整、地理教学内容的更新、教学设备条件的改善和地理教学理论研究的深入,地理教学方法也在变化、发展着,旧的方法不断被改造甚至淘汰,新的教学方法则不断涌现。“地理性”是针对地理学科是一门地球表面各种自然、人文地理事物空间分布的科学,因此,地理教学方法须渗透“地理的气息”,体现出区域性与综合性。

正确的方法有利于学生学习地理知识和掌握地理技能。方法正确就能顺利引导学生学习地理知识,使学生在形成地理表象的基础上,掌握正确的地理概念和理解地理基本原理。如充分运用直观的教学方法,并采用实习的方法使学生直接感知地理事物,就有利于学生积累丰富的地理表象。教学方法也与学生掌握地理技能紧密相关,练习的方法就是学生掌握地理技能的主要途径。

有效的方法能促进学生智力、能力的发展。不恰当的教学方法非但达不到发展学生智力的目的,甚至会阻碍学生智力、能力的发展。有效的教学方法不仅是教师讲、学生听,而且要求学生更多地动脑、动手、动口,充分地思考、想象、体验与实践,这对于开发学生的智力和发展能力是极有益处的。

合适的方法有利于对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贴切、自然、巧妙、潜移默化的教学方法,对于树立学生正确的资源观、人口观、环境观以及可持续发展观念,培养爱国主义情感,建立全球的观念,都是十分重要的,而采用“说教”、“灌输”、“贴标签”式的方法,往往会适得其反。

特点和作用 篇12

一、隐性德育视角下中学校园文化建设的特点

校园文化中的隐性德育, 是隐含在校园文化中的德育形式, 它是通过校园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等方式向学校师生员工传递德育信息和施加德育影响, 在直接体验和潜移默化中使他们的思想观念与行为受到教育的过程。校园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校园环境、校园精神、校园制度和校园活动。它们蕴含着隐性德育功能, 对受教育者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使之自主、自觉地接受隐性德育影响, 实现隐性德育的育人目的, 发挥其持久的育人效果。

(一) 教育目的的育人性

隐性德育的计划是一种远期教育规划, 是总体设想, 是一种处于意向性、预期性状态的计划。中学校园文化建设则是通过文化活动、规章制度、人际关系等对师生员工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产生影响的一种教育方式, 以达到育人目的。隐性德育过程是对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塑造过程, 是一个教人为善的过程。校园文化建设包括学校“硬件”方面建设和学校“软件”方面建设。美国教育社会学家科尔认为:“物体在空间里的摆设并不是随心所欲的, 房间以其物质形式表示着该场所与机构的的精神和灵魂。” (2) 然而, 对于学校硬件建设诸如校园建筑设计、环境布置都不是毫无生命的客观存在, 实际上是教育信息的传递, 有助于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对于学校软件的校园内的文化氛围也不是自然形成的, 而是为了适应学生的发展需要而营造出来的。一般来说, 校园精神文化建设是通过一系列的校园文化活动表现出来。

(二) 教育内容的渗透性

校园文化是以学生所特有的思想素质、思维方式、价值取向等为核心的, 以具有校园特色的人际关系、生活和行为方式为基准的, 再由学生参与的各种文化活动为表征的精神风貌, 营造出特定的文化氛围、文化环境, 从而形成育人的环境。校园文化育人的作用是潜在的、无形的, 隐性德育就以其为载体并依附着它, 对每一位成员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 使生活在校园中的人不断修正自己的心理和言行, 以获得群体的认同和接纳。

人们接受教育内容的过程, 就是对教育内容先认知后认同的过程。青少年在对显性教育认知的基础上, 再在校园文化中渗透着隐性教育, 就会帮助他们对教育内容更好的认同, 从而提高教育的实效性。正因为如此, 校园文化的物质环境、规章制度等都渗透着对学生的道德蕴涵和教育意志的传递。苏霍姆林斯基说过, 孩子在他周围———在学生走廊的墙壁上, 在教室里, 在活动室里———经常看到的一切, 对于他的精神面貌的形成具有重大意义。

(三) 教育对象的自主性

中学生是校园文化主体和受教育的对象, 他们在校园文化中学习具有自主性和能动性。在显性的学科课程的教学活动中, 教育者更多的是从外部提出诸多教育要求, 压抑了学生的自主性和能动性。隐性德育的一个重要特征就在于其实施方式是非规范的和隐性的, 这样使得学生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并不知道自己在接受哪一方面的教育, 并让学生感到自己不是被迫的、被动的, 而是自愿的、主动的。

在校园文化的隐性德育下, 教育者提出的要求是隐藏在校园创设的并经过校园主体互动强化后的文化环境、精神氛围中的。因此, 这种要求的隐蔽性一般与学生的自我愿望、个性特点不会直接发生冲突, 并使受教育者感受到自己是作为被尊重的人而存在的, 这就满足了他们自主、自尊的需要, 从而愿意积极主动去接受教育。

(四) 教育效果的持久性

隐性德育具有潜移默化、民主平等、循序渐进、形式多样等特点, 它遵循受教育者的思想道德形成和发展规律, 尊重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 在不知不觉、潜移默化中将渗透在校园文化中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等传递给受教育者, 悄悄地滋润着受教育者的心田, 使之受到心灵的感染、情操的陶冶和哲理的启迪。在这一过程中, 学生培养形成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甚至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对其一生的影响必然深远持久, 这不同于在显性教育过程中获得的知识、技能, 会因时间的长久而逐渐被遗忘。校园文化作为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隐性课程”, 它通过整个学校的环境、舆论、人际交往甚至学校的风气潜移默化地对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行为方式施加深远持久的影响。“校园文化赋予学生的良好品质是伴随终身的, 很难随时间的推移而转变。”通常来说, 通过校园文化转化成稳定的素质和品格, 往往对人的影响更为深刻、牢固。

二、隐性德育视角下中学校园文化建设的作用

中学校园文化是一所学校的文化历史积淀, 内涵丰富, 外延广泛, 形式多样, 是学校发展的灵魂, 是凝聚人心、展示学校形象、提高学校文明程度的重要体现。它作为一种实施教育力量, 对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起着潜移默化的引领作用, 并产生持久深远的影响, 而这种影响往往是任何课程所无法比拟的。隐性德育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对师生员工的思想观念和行为具有积极重要的教育作用, 它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一) 和谐的中学校园物质文化陶冶师生员工的情操

校园是每个教育工作者施展才华, 教书育人的天堂;是每个学生学习生活的地方, 是他们成长的摇篮, 也是实现他们理想, 放飞梦想的圣地。对于每一个师生员工来说, 充满魅力的校园环境给他们带来的是温馨和舒适, 让他们日复一日愿意在这里播撒爱与希望的种子, 即便有泪水、汗水, 也无怨无悔。当教育工作者们迎着初升的朝阳, 踏进充满生机的校园, 浑身充满的是奉献的力量。对于学生而言, 校园是他们的第二个家, 优美的校园环境可以使他们产生清新舒适之感, 引起他们对学校集体的认同和归属, 进而使他们形成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有助于他们正确人生观的形成, 抵制消极情绪。试想一下, 在书卷味浓密的校园内, 在漫步林荫大道, 与同学们一起端坐在草地上, 仰望苍天, 激扬文字那种豪迈之情;走进古香古色而又富有现代气息的图书馆内, 那种宁谧、神圣的氛围让你融入到书海的世界里对陶冶学生情操有着重要作用。当泉、池、廊、舍、花、草、树、木交相辉映, 名言警句抬头可见, 学生作品展览绵延等校园文化隐性德育情景能让广大的师生员工在美的欣赏中树立远大的报国理想, 保持着高尚的情操。

(二) 独特的中学校园精神文化引导师生员工的价值取向

校园精神文化是指包括校园历史文化传统和绝大多数师生认同的文化观念、价值体系、生活信念等意识, 也是通常所说的校园精神。校园精神往往能使教育工作者找到自己的主导位置, 全身心投入教育工作当中去实现自己的人生追求。对学生而言。中学校园精神文化在本质上是用文化唤醒和高扬学生的生命意识, 它所关注的是学生真正的精神生活和内心世界。一所中学若没有带有精神文化是将难以引起校园师生的共鸣, 也难以对师生员工的价值取向起到引导作用。通过隐性德育将校园文化进行有机结合, 或者通过校园精神文化发挥隐性德育功能, 形成一种带有学校特色而且符合学校实情的校园精神文化, 就会逐渐受到广大师生员工的认可。他 (她) 们在认可的基础上会进而产生思想的认同, 再由思想的认同就会形成一种集体的意识和氛围。这样使得生活在校园中的人或者刚进入这所学校的师生员工就会在这种氛围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 在不知不觉中认同这所学校的理念进而成为自己的价值取向。

(三) 健全的中学校园制度文化规范师生员工的行为

校园制度文化是指学校的校纪校规、教学管理、校园管理、宿舍管理、奖惩等各种规章制度。它是校园文化建设初级阶段的产物, 对保障学校教育的有章、有序和有效起到重要的作用, 是中学校园文化建设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俗话说:“不以规矩, 无以成方圆”。所以建立健全、完善科学合理、规范的校园制度文化, 有利于科学管理, 有利于规范师生员工的行为。但是, 中学的校园制度必须与隐性德育有机结合起来, 通过将中学的德育目标与德育任务过校园制度加以体现。同时, 在制度的制定过程中必须充分发挥师生员工的主体地位, 发扬民主作风, 让师生员工感觉到自己是被尊重的。他 (她) 们在尊重和参与的氛围下容易促进对校园制度的理解, 能够更好地促进校园制度的贯彻落实。由此, 通过隐性德育的渗入打破校园制度原有的仅仅以刚性约束为主的方式, 实现刚柔并济, 这样校园制度体系会越来越健全, 师生员工对制度的遵守和执行意识越来越强。

(四) 多彩的中学校园活动文化培育师生员工的素质

《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指出:“重视校园文化建设, 要大力开展学生喜闻乐见、丰富多彩的、积极向上的学术、科技、体育、艺术和娱乐活动, 引导校园文化气氛向健康高雅方向发展。使学校成为最好的小环境之一, 并对大环境的优化做出积极的贡献”。“以小环境带动大环境的优化”足以体现了中学校园活动文化的德育功能。

校园活动文化是校园文化建设中最活跃、最丰富、最多样化的部分, 丰富多彩、健康活跃的校园活动文化是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活动的交汇点, 对师生员工起着重要作用。教育工作者往往能够在活动的组织中增强自己的各种能力。而对学生而言, 不但能够巩固和加深课堂专业知识的学习, 而且能弥补课堂专业知识学习过程中的不足, 从而扩大他们的知识领域, 发展独立思考和积极创造能力。此外, 校园活动文化还可以发挥学生的各种潜能, 锻炼多方面的能力。如写作能力、组织能力、社交能力、活动能力等。开展校园文化的过程, 实际上就是学校结合新课程改革要求而让学生自我表现, 自我教育, 自我管理, 自我完善, 自我感染, 自我提高和不断社会化的过程。总之, 校园活动文化兼顾教育与情趣、知识与娱乐、活动与安闲、努力让学生根据天资所好、扬长避短, 各得其所, 各行其乐, 提高了他们的综合素质。

重视中学校园文化建设中的隐性德育, 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隐性德育功能, 认识和把握隐性德育在中学校园文化建设中的重要性, 总结和梳理隐性德育视角下中学校园文化建设的特点和作用, 对于今后如何加强中学校园文化建设具有积极的指导作用。

参考文献

[1]周凤林.关于学校隐性德育的思考[J], 教育探索, 2001, (9) :9-13.

[2]苏霍姆林斯基著, 赵玮、王义高等译, 帕夫雷什中学[M].教育科学出版社1983年版

上一篇:地区实际下一篇:离散傅里叶变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