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业绩评价方法综述

2025-01-15

企业业绩评价方法综述(精选9篇)

企业业绩评价方法综述 篇1

一、引言

在对企业业绩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中, 一种是从相对宏观的角度, 结合目前的业绩评价指标体系, 来试图探索出一种更适合当前企业发展的, 更能准确说明企业经济成果的新的指标体系。若类比建房的话, 应该是试图构建出更完善更结实的地基。另一种是从微观的角度, 针对不同的业绩评价指标体系的权变变量, 进行细化分析, 也就是说, 结合全变变量的特点, 将一般化的业绩评价指标体系特殊化, 找出更具体更具操作性和实用性的业绩评价指标体系。类比建房的话, 就是在现有的地基上, 针对使用目的, 需求等因素, 来建造出不同构造, 不同大小的房子。当然要注意的是, 这里并不包括家装部分, 也就是说, 这只是相对个性化了, 但是也还不是面向具体客户的。本文就试图从这两个不同的研究方向, 对在此方面的研究进行综述。

二、一般化业绩评价指标的研究

(一) 业绩指标体系的演进历程

应该说在业绩指标体系的研究中, 我国大部分都是在借鉴西方研究者的成果下, 再结合我国企业的特点及国情进行的研究。在研究整体的业绩指标体系演进历程的学者中, 夏新平、李永强、张威 (2003) 算是对这一演变历程, 描述比较详细的了, 也对以后的我国其他学者的研究起到了导向的作用。他们认为企业的业绩评价指标体系的演进过程主要分为两个大的阶段——传统的财务指标业绩评价体系和创新性的业绩评价指标体系。前者又经历了四个阶段:成本业绩评价时期 (19世纪初到20世纪初) , 杜邦财务评价体系 (20世纪初到20世纪60年代) ;投资报酬率、销售利润率和预算指标体系 (20世纪60年代到20世纪80年代) ;财务指标为主, 非财务指标为补充的业绩评价体系 (20世纪80年代到20世纪90年代) 。而后者——创新性业绩评价指标体系主要有四个:经济附加值 (EVA) ;平衡计分卡 (BSC) ;动态的平衡计分卡 (DBSC) ;TQM和KBEM基础上的计分卡 (KBS) 。而童盼 (2004) 则从演进逻辑方面解释了一些指标演进的内在推动力。他认为, 指标演进存在三个不同的演进逻辑:经济学逻辑;委托代理理论逻辑及管理学逻辑。经济学的逻辑促使了剩余收益思想和EVA的提出, 委托代理理论逻辑及管理学逻辑则促使了平衡记分卡的提出及发展。基本上每个阶段的体系建设都是基于上一阶段体系的不足, 进行的相应的改进。而且也可以看到业绩指标评价体系已经由单纯的经营业绩的评价, 转到为实现企业战略目标服务。

(二) 传统业绩评价指标体系的不足

目前我国大部分企业使用较多的仍是传统业绩评价方法, 其他两种虽也有应用但也仅限于一些大型的国有企业, 而且还不是很成熟。针对我国的现状, 许多学者指出了传统业绩评价指标体系的不足:夏新平、李永强、张威 (2003) 认为财务性 (不能很好的反映无形资产和智力资产) ;短期性 (战术性反馈) ;内部性 (未考虑客户、供应商等) 是传统业绩评价指标体系的缺点。祝焰、莫清 (2005) 总结了传统业绩评价指标体系的缺陷:评价方法单一, 指标反映过去;重结果忽视过程, 静态而非动态的指标;无形资产和智力资本的战略作用没有得到体现;局部而非全面评价的指标。张军波 (2006) 则认为我国现行的业绩指标评价体系存在着:评价体系不分评价主体和评价客体、内外部评价不分;偏重财务评价, 容易产生短期行为;指标设置未能充分考虑企业的发展潜力;未将知识与智力资本纳入评价指标体系和权重设置不合理等一些问题。田月昕、王存英 (2006) 认为我国业绩评价指标体系均偏重于财务评价指标, 忽视了非财务指标因素, 不能全面反映企业的经营业绩。隋静 (2006) 则认为我国目前使用的国有资本金业绩评价指标体系, 不利于加强企业的战略管理和核心竞争力的形成;指标的设计欠科学合理性;仍以会计利润作为各项指标的依据等。毛洪涛 (2008) 则认为传统的财务性业绩指标体系, 易导致短期行为并容易被操纵。通过上面可以看出, 我国学者对我国目前的指标体系的认识基本上是一致的, 当然也还存在着一些不同, 有的学者考虑得比较深入, 有的则比较浅显, 正因为对现状的稍有不同的理解, 致使学者们提出了不同的完善方案。

(三) 业绩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

遵循不同的业绩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 就会构建出不同的业绩指标体系。而学者们在所应遵循的原则方面虽有共同点但是也还存在着不同见解。石书玲 (2004) 认为在构建业绩指标体系中主要应该遵循以下几条原则:指标系统的选择应体现评价主体的不同要求;适应企业内外部环境变化的要求;尽量选择能真正反映和有助于提升企业价值的指标;兼顾结果指标与过程指标间的动态平衡;指标应定义明确并具可操作性。马道刚、潘桂云、徐玲 (2005) 明确了经营业绩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五大原则:系统全面原则;体现企业战略目标原则;可操作性原则;业绩评价与业绩管理相结合原则;激励性与责任性相结合原则。毛洪涛 (2008) 提出了四大设计原则:财务指标和非财务指标相结合的原则;系统性原则;采用标杆管理法制定标准;可操作性原则。可以看出虽然个人有个人的见解, 但是可操作性原则在学者们中间还是得到了广泛的认同, 这也体现出我国学者在思考业绩指标体系的构建中, 还是注意到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原理的应用, 并考虑到了我国的特殊国情, 应该说是值得学习的。

(四) 业绩指标体系的完善

通过上面的综述可以看出, 我国学者在对我国的业绩指标体系的现状及构建原则方面还存在不同的认识, 要么观点不同, 要么研究深度不同, 因此有的学者就提出了指标体系改进的方向和趋势, 而有的学者则进一步提出了具体的完善方案。童盼 (2004) 在提出了三种不同的演进逻辑基础上, 从管理观出发, 认为未来业绩评价指标的演进就是寻找价值动因的过程。业绩评价指标的未来演进中的关键在于构建一种框架, 用以容纳各种指标。继而作者指出, 未来的业绩评价指标创新将基于对企业价值链的更深刻的认识和新理论体系的构建。马道刚、潘桂云、徐玲 (2005) 认为企业经营业绩评价包括企业经营效益水平的评价和经营者业绩的评价两个层面, 因此, 应在结合国有资本金绩效评价体系和平衡计分卡优点的基础上, 在这两个层面分别设计相应的指标体系。因为二者的评价主体是不同的。王巧义、陈香兰、张振 (2005) 考虑到一些著名的跨国大公司都使用了EVA作为业绩评价指标, 所以他们认为应该推广应用经济增加值指标。祝焰、莫清 (2005) 在探讨企业战略业绩评价指标体系的基本框架中, 借鉴了平衡记分卡思想, 但是又结合当前的发展和形势, 对其进行了修正, 又增加了两个不同的维度:创新维度和供应商维度。张军波 (2006) 从出资人的角度构建出了一种新型的复合式的企业业绩评价指标体系, 主要由共性指标, 个性指标, 否决指标三部分组成, 克服了以往一揽子指标的弊端, 充分考虑到了不同企业, 不同时期, 不同评价主体, 所带来的评价指标体系的不同。其中对共性指标的选取上, 借鉴了平衡积分卡的模式, 分别从财务层面、客户层面、技术创新、生态环保和社会贡献层面加以分析和选取田月昕、王存英 (2006) 则认为由于现行业绩评价指标体系对企业长期发展能力评价方面存在空白, 因此可以从市场状况、内部经营状况、人力资源、可持续发展能力、企业的信誉状况、固定资产装备水平等六个方面对企业长期发展能力进行评价。隋静 (2006) 和毛洪涛 (2008) 则对于新的业绩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框架方面的认识是基本一致的。二者都认为理性的选择是:吸收传统业绩评价方法、EVA和BSC的各自优点, 在三者的相互结合中, 改造现行的企业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可以简单地称为“横四纵三”的结构框架。横向划分应用了BEC的基本原理, 纵向则体现了我国资本金业绩评价指标体系中的指标分层思想, EVA则视为了这一体系的核心指标。而指标体系构建中也都体现出以财务业绩的评价为落脚点的宗旨。但是也可以看到, 他们之间也还是有很多不同的, 毛洪涛 (2008) 对这种体系框架进行了更详细的分析和研究, 相对隋静 (2006) 构架来说也更加完善, 思路也更加清晰, 主要体现在一下几方面首先, 在两人的文章中都提到了应该注重指标间的权重关系和业绩指标选择的基本标准。但是隋静 (2006) 一文中则并没有给出具体的权重确定方法及指标选择标准的确定, 而毛洪涛 (2008) 则着重强调了可以使用层次分析法来确定指标间的权重关系 (虽然以前有的学者也指出应考虑指标间的权重关系, 但是都没有指出如何具体确定如:田月昕、王存英 (2006) ) , 和以标杆管理法为工具选用业绩评价指标的基本标准。从而使得这一业绩评价方法更具可操作性。其次, 在所构造的我国的企业业绩评价指标体系中, 虽然二者在框架结构和基本思路上是一致的, 但是在指标的选取上却略有不同, 尤其是毛洪涛 (2008) 着重强调了EVA指标的运用, 将他作为重要的指标分解起点和归宿, 它的统领地位在财务层面上得到突出体现, 并在财务效益和发展能力指标中加以反映, 而隋静 (2006) 构架的指标体系则没有反映。通过以上的综述, 可以发现, 很多学者都更倾向于借鉴平衡分析法, 因为这一方法体系不仅涉及到了财务指标还考虑到了非财务指标的重要作用, 及构建框架间的逻辑关系, 以更全面的反应企业的业绩。这就可以看到我国业绩指标体系构建的发展趋势。

(五) 权变变量

任何一种业绩评价指标都只是提供一种方法平台, 具体内容要因企业所面临的外部环境而变化, 业务单元的设计要综合考虑其使命、战略和文化。石书玲 (2004) 认为影响战略业绩评价体系指标选择的变量主要有企业战略、行业特性、企业生命周期。祝焰、莫清 (2005) 考虑了业绩评价指标的两个全变因素:企业战略和企业的不同发展阶段。其中将企业战略分为三种类型:开发型、防守型和分析型, 企业的生命周期为:创业、成长和成熟和衰退四个阶段。张军波 (2006) 认为业绩指标评价体系构建应该区分评价主体、评价客体。隋静 (2007) 认为企业业绩评价工作的完善和发展是一个与时俱进的动态过程。

三、特殊性业绩评价指标研究

(一) 分行业角度

徐经长、唐圣林 (2003) 结合石油石化企业的行业特点 (上中下游一体化经营;经营业绩受经济形势变化的影响较大;石油资源与石化产品市场高度国际化。) , 提出了石油石化企业经营业绩的评价指标体系。作者从定量指标评价体系设置和定性指标评价体系设置两方面进行了分析。认为定量指标应涵盖对石油石化企业规模能力状况、财务效益状况、偿债能力状况、资产营运能力状况、持续发展能力状况、技术与创新能力状况、市场开拓能力状况、国际经营能力状况和人力资源能力状况计9个方面的评价, 并进一步细分为56个指标;定性指标评价体系应涵盖对原油资源控制状况、经营发展策略状况、公司治理与管理状况、观念创新和技术创新状况、市场营销状况、人力资源开发利用状况计六个方面的评价, 并进一步细分为45个指标。通过这些指标的得分来对企业的业绩进行评价。值得注意的是。虽然作者主张定性指标的定量化衡量, 但是同时作者也指出定性指标的量化在企业业绩评价的实践中还处于尝试阶段, 这样做虽然便于考核评价, 但也容易限制评议人员的主观能动性, 从而难以达到定性”的目的。这就提示我们思考, 定性指标的量化“度”的把握, 既不可过于量化以防偏离目标, 又必须适度量化以简化考核。这就需要企业在实践中的经验的积累, 但是也要注意到, 这种"度", 也应该是随着时间、企业、环境的不同而不同的。姚正海 (2005) 结合高技术企业的特点 (智力资本是企业发展的根本动力;技术创新是企业发展的新理念和新途径;企业成长速度快但风险性大) , 构建出了财务、产品与技术创新、智力资本开发、价值链流程、可持续发展五个维度的业绩评价指标体系。

(二) 分企业性质角度

不同学者从不同企业性质和特点对企业业绩评价指标进行了研究。第一, 辛琳 (2004) 主要从外部人角度以企业对外提供的财务报表为依据, 对小企业的业绩评价指标集的构成进行了探讨。作者的研究思路如 (图1) 所示。在实践角度, 作者从小企业的两个主要外部人 (银行与税务机关) 、注册会计师、总会计师、特许财务分析师五个方面所重点关注的财务指标集中结合小企业的特点进行指标的筛选。而在理论角度上, 作者则对单变量模型与多变量模型比率指标进行了筛选, 最后基于集成思想对确定指标集。第二, 钱泽娟 (2005) 结合小企业自身的特点, 从外部人和内部人两个角度筛选出了适合于小企业的指标, 从而构建出小企业的业绩评价指标体系。在外部人角度筛选中, 作者是通过采用评分法, 对税收征管与稽查人员、银行信贷员、总会计师、注册会计师、特许财务分析师等进行量表调查, 根据重要性评分, 选取得分前10位的指标;而内部人角度筛选中则结合小企业的特点, 从国有资本金业绩评价指标体系中, 筛选出了7个指标。进而综合这些指标, 对他们进行统一分析, 依据国有资本金业绩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框架构建出了小企业业绩评价指标体系。这里值得注意的是作者对外部人角度指标的选取中借鉴了辛琳 (2004) 的调查问卷法, 不同的是辛琳 (2004) 调查中注册会计师、总会计师、特许财务分析师的意见是放在从属的位置上, 而在此则是相同的看待。文章中值得思考的是:这种关于内部人角度的指标的筛选方法, 单纯地从国有资本金业绩指标体系这个较大的指标范围中结合小企业的特点进行选择。这里存在一个问题, 其进行筛选, 暗含的前提是把这种评价体系指标认为是广泛的、普遍的, 而小企业视为一种特殊情况来处理的, 而本身国有资本金业绩指标体系就是结合大中型企业的特点而设计的, 而小企业的特点是和大中型企业的特点是明显不同的, 那么在业绩评价指标上就应该也会有很大的差别, 也就是二者的指标集合理论上不应该是包含的关系, 至少应该是相交的关系, 也就是说有些能反映小企业经营业绩的指标并不包含在这个既有的指标体系中, 而这种筛选方法筛选出的指标的代表性就很受限制了, 构建出的小企业业绩指标评价体系的完善性和实用性就很受质疑了。因此在对一些特殊行业的业绩指标体系进行构建时, 既要考虑到他们的共性还要考虑到他们的特性。既要从既有范围中精心筛选, 又要考虑筛选出的指标是否全面, 是否还需要将一些特别的指标纳入其中。第三, 李燕玲 (2007) 针对我国上市公司的特点, 借鉴现代评价方法中常用的经济增加值 (EVA) 、现金净流量评价法, 采用传统指标与现金流量指标两条线来设计业绩评价指标将上市公司业绩评价指标重点放在对利润、EVA和现金流量指标的综合上, 以克服传统利润和净资产收益率指标的缺陷, 实现从量和质两个方面对上市公司的经营业绩进行评价。第四, 贾国军、巩娅玲 (2007) 针对政府主体, 国有独资企业和国家控股企业评价客体, 对传统的业绩评价体系进行了修正和完善, 主要是增补了一些业绩评价指标。值得注意的是作者认为企业不应对因承担社会职能而发生的成本、费用等指标要素发生额负责。相应由于政府的政策而形成的垄断收益和政策收益也不能视为企业的经营成果。理论上来说, 这是说的过去的, 但是在实际中, 对于某些企业来说区分政策收益、政策成本也是不容易的, 而且这样的企业也不占少数。但是这种思想, 对于一般企业业绩指标评价体系的构建还是有启示的, 对于企业的收入中的政策性收入与支出, 是不是应该从企业的收益与成本中剔除呢?因为这部分成果本就不能反映出一个企业的经营能力。第五, 王俊飚、池国华、张硕 (2008) 将评价的主体定位在中小投资者, 评价的客体是我国的上市公司。结合中小投资者的特点, 作者提出了评价指标选择所应遵循的几项原则:一致性、客观性、可比性、经济性、及可理解性。进而通过调查问卷的研究方法, 选择出适合中小投资者对上市公司业绩评价的指标并对各个指标的权重也加以了确定。对于这种指标体系的构建思路和方法, 本人是存在质疑的, 本文认为, 这种方式下构建的指标体系只是中小投资者眼中的合理的指标体系, 主观性很强, 而不是客观上, 最能反映上市公司经营业绩的指标体系。虽然调查问卷的对象基本上都是与会计有关的人员, 但是他们的水平毕竟有限, 又怎么能确保他们眼中有效的指标真的就有效呢?但是文章启示在构建上市公司的业绩评价指标体系时, 应该首先要考虑到评价的主体和评价的客体, 否则在实践中的实用性就很差了。本文针对中小投资者而提出的经济性原则以及数据的可获得性等方面都体现了这一思想, 是值得借鉴的。第六, 张立军、罗珍 (2008) 认为在上市公司经营业绩综合评价过程中, 评价指标的选取是否合适, 直接影响到综合评价的结论。传统的指标筛选方法都或多或少存在不同程度的缺陷, 单纯的主观方法 (例如专家评议法) 主观随意性太强, 而单纯运用统计学方法往往造成各类评价指标分布的严重不均衡, 而且指标体系的经济意义难以解释。所以作者就提出了一种主客观结合的新的指标筛选方法, 兼顾了指标的代表性和全面性, 基本克服了上面所提到的问题。

(三) 分发展阶段视角

张培英、马海鹰 (2008) 认为企业不同发展阶段, 财务特征、战略目标、关键成功因素和业绩评价关注的程度是各不相同的, 相应的业绩评价指标也应该是不同的。作者就通过对现有的企业业绩评价模式的比较和分析, 结合企业在生命周期不同发展阶段的特征, 针对处于不同生命周期的企业分别设计了适合的企业业绩评价模式。作者特别指出文章的目的是为企业业绩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提供一种指导性的模式和思路, 而不是提供一种具体的适用于任何企业的业绩评价指标体系。因为, 业绩评价指标体系不仅是一个动态完善的过程, 不同的企业组织背景业绩评价指标也应该是不同的。

四、结论

通过上述对我国学者对企业业绩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研究的综述, 针对我国目前的现状, 可以判断今后学者的研究重点应该是对非财务指标的深入研究, 及非财务指标和财务指标的搭配研究上。此外, 可以看到大多数的研究只是提供了一个基本平台及方向, 至于实际中具体企业的应用, 还需要具体考虑, 这就为企业的应用带来不便, 但是理论毕竟只能为实践提供方向性指导, 越是具体指标体系应用范围就越窄, 至于这中间的度的把握, 还是需要研究者进一步分析探讨的。我国学者的研究目前还停留在对国外较为流行的指标评价模式的中国化上, 而几乎没有学者或实务者特别针对我国实际情况构建出一种纯本土的指标评价模式, 本文认为这是颇为遗憾的, 也是缺乏创造性的体现。当然这可能是我国的市场经济发展历史还不是很长, 相关学者或实务者, 研究的时间也还不是很长的原因, 本人认为拿来的东西即使国家化的再好, 也改变不了其设计本质和前提。而我国和西方的最大区别即在于此。所以本人认为最终目标就是用自己的实践与思维构建起真正适合我国企业的业绩评价指标体系。由于时间的仓促, 本文在参考的文献数量方面还远远不够, 可能造成个中观点带有某些片面性。将会在以后的继续研究中加以完善。

企业业绩评价方法综述 篇2

【摘要】文章简要回顾了我国企业经营业绩评价方法的发展历程,并从发展过程中总结出几点启示,最后阐述了我国企业经营业绩评价理论与方法的改革趋势。

【关键词】企业经营业绩评价;改革;创新

【中图分类号】f27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7723(2006)05-00

企业经营业绩评价就是为了实现企业的生产目的,运用一定的标准或指标,采用科学的方法,对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做出的价值判断。业绩评价是为企业更好的进行经营管理服务的,对企业的经营具有指导作用,企业经营业绩评价的好坏,直接关系着企业的生存与发展。自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由于经济全球化和世界一体化的发展,我国的经济无论是在生产结构、劳动结构还是经营环境等方面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这种变化打破了传统的企业管理模式,所以,与之相适应,企业经营业绩方法也应该进行相应的变革。

一、我国企业经营业绩评价理论与方法的简要回顾

在我国,企业经营业绩评价指标体系曾经出现过三次变革:第一次是1993年财政部颁布的《企业财务通则》设计了一套财务业绩评价指标体系;第二次是1995年财政部制定的企业经济效益评价指标体系;第三次是1999年颁布实施的国有资本金效绩评价指标体系。三次变革将我国企业业绩评价指标体系的发展历程划分为四个阶段。第一次变革之前,我国正处于完全计划经济时期,企业经营业绩评价体系是一套与计划管理相适应的国营企业财务管理体系,该体系的考核指标以资金、成本、利润为重点;《财务通则》颁布之后至第二次变革之前,这一时期我国的计划经济逐步被市场经济所替代,原来计划经济下比较单一的业绩评价体系已经不再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对企业业绩评价的要求,为了更加综合的评价企业,企业的业绩评价体系开始涉及到偿债能力、营运能力和获利能力等方面。虽然《财务通则》的颁布使得企业的管理更加科学化,但是《企业财务通则》规定的评价体系仍带有计划经济体制的色彩,不能很好的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相适应;1995年《企业经济效益评价指标体系》颁布之后,业绩评价体系又有了新的发展,在原来的基础上又增加了4个评价指标,新的业绩评价指标体系不但对企业管理的科学化更具指导意义,使得企业开始注重提高企业的综合经济效益,提高资本保全意识,而且充分考虑到投资者债权人的利益;1999年国有资本金效绩评价指标体系颁发后,国企改革也拉开了序幕,新的评价体系主要包括企业资本效益状况、资产经营状况、偿债能力状况和发展能力状况四个内容,它全面反映了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和经营者的业绩,初步形成了与非财务指标相结合的业绩评价指标体系。

二、由我国企业经营业绩评价的发展得到的启示

(一)传统的评价是一种事后评价行为

传统的业绩评价方法所反映的都是过去发生的事情,这是由财务业绩评价指标体系本身的特征所决定的。财务报表是传统业绩评价指标数据的主要依据,由于财务报表反映的是企业过去发生的经济事项,所以,由此计算出的财务指标不可避免地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业绩评价的目的是根据企业的业绩评估结果对企业进行定位,并使企业从中总结经验和教训,为今后的管理指明方向,但是,传统的评价活动是属于企业的事后管理,企业也主要依据此信息对管理者实行奖惩,在这样的业绩评价活动下,企业只会产生短期行为,对企业未来的指导和评价,传统的评价方法捉襟见肘。

(二)经营环境导致了企业经营业绩评价指标体系的变化

综观我国企业经营业绩评价体系的发展历程,我们不难发现,企业业绩评价指标的发展与改进是随着企业面临的经营环境的变化而变化的。企业面临的环境分为内部和外部两种环境。企业经营业绩的评价应该充分体现企业为实现其经营目标的管理要求,环境是影响目标实现的前提条件,企业的目标只有适应环境的变化,符合环境的要求,才有实现的可能。即企业的经营目标必须符合环境的要求,并根据变化了的环境,做出相应的调整,才有实现的可能,企业才有可能求发展。所以,作为体现企业经营管理目标要求的业绩评价体系的设计,也应该符合环境的要求,并根据环境的变化做出相应的调整,以实现企业的效益最大化,保证企业在变化的环境中有立足之地。

三、新经济条件下我国企业业绩评价理论与方法的改革

21世纪是经济全球化、经济信息化和高科技化的世纪,企业面临的经营环境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企业的经营目标、经营理念也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为了在竞争中求生存,企业必须根据新时期经济发展的特征建立相应的业绩评价体系。

(一)关注非财务性评价指标,以求得企业的长期发展优势

企业业绩评价方法综述 篇3

关键词:经营业绩评价;理论与方法;变革

企业经营业绩评价的目的是为了提高企业的生产能力与效率,增强企业的经济效益,通过借助一定的标准或指标,采用较为科学合理的方案对企业的经营过程作出一定的评价判定。业绩评价的目的是为了企业更好的从事经营管理,指导企业的经营活动。

一、事后评价转为为企业实现展露目标服务

传统的财务业绩评价方法主要功能是为企业的事后管理提供相关方面的信息,这就导致了企业短期行为。这种评价方法脱离了企业正在进行的作业活动,不能为管理和决策提供其所需要的信息并且其评价的是分部门的业绩,易产生局部行为,导致管理者做出错误的决定,导致企业难以实现全局目标。现代企业管理者的要求绝不是这样,而是更加高效的评价指标,它应该是促进企业长期战略目标转换成具体的战术目标的,并且有利于具体的执行[1]。将公司已制定好的目标作为业绩评价的出发点和管理的起点,运用指标体系将战略目标巧妙地转换成阶段性的战术目标,然后将这些注意分层转化成具体的评价指标内容,使公司内人员和部门各司其职。总而言之,将宏观的业绩评价指标体系分散成具体的、可实施的、阶段性的,并且为大多数人所熟知的小目标,将业绩评价指标体系深入的融入进战略管理的血液中,这样就将企业的战略管理思想体现的淋漓尽致。

二、财务指标与非财务指标相结合

评价企业战略经营业绩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对财务指标进行评价,但是财务指标评价不能有效的对企业战略经营业绩进行全面的评价,这就意味着企业经营影响的主要因素就是战略经营业绩的评价。因此,需要对战略经营业绩建立指标体系。这样才能对企业经营的影响进行全面的评价,但是在实际的财务业绩评价指标体系中,偏向于企业内部因素,从而严重忽略了对企业外部因素的评价。现如今,我国改革开放以来,西方许多先进的理念、体制、技术都不断涌入我国[2]。因此,我国的市场经济日益激烈,企业国内同行、西方跨国企业等多项竞争的影响。在没有对国外企业、环境以及我国企业等进行全面的正确的评价时,企业很难发现自身的不足以及面临的危机或机遇。这就意味着业绩的评价不但要将企业自身的管理水平进行提高,同时也要时刻注意整个经济市场的发展和要求。在生产时,一定要顺应时代的潮流,以及市场的需求,从而做到全面而系统的评价。财务指标因为本身的数据太依赖于会计报表而导致其本身的滞后性,非财务指标则是站在客户的角度或者是员工的角度等的有关指标。这些细小的指标基本可以放映出整个企业的发展趋势,因此需要对业绩评价指标体系进行全面的完善。

三、强化企业核心竞争力

对创新业绩的评价要引起足够的重视才能不断的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创新作为新时期经济发展的主要特征,给经济注入了新的活力。在创新的领域中,技术的创新最为重要,在国内的竞争中,最为主要的竞争就是经济竞争;在当今的国际竞争中资本相对过剩,并且人才的流动也更加频繁[3]。在竞争越来越激烈的今天,企业要保持在竞争中的优势和地位,必须将创新技术应用于生产力当中,才能不断的扩大生产的范围、提高企业的整体利益。西方发达国家一直都是在竞争原材料,目前的竞争方向已经转变为争夺具备创新能力的人才资源,由此可以看出创新力已经成为了衡量一个国家重要的标志。

所谓的核心竞争力主要指的是企业自身具有的一种不易被其他的对手学习或者模仿的竞争优势,主要体现在各种能力方面,具体包括:开发和研究的能力、创新的能力、实现生产力的能力。核心竞争力有利于提高企业的业绩及稳定企业的可持续的发展,竞争力与创新的能力是一对相互促进的关系。从目前的竞争优势来看,创新有利于不断的开拓企业的市场领域,降低企业的成本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使企业进入到一个良性的循环。

四、评价机制中加入知识与资本要素

在评价指标体系中,一定要将知识与智力资本纳入其中,这样才能体现无形资产在业绩方面的作用。众所周知,农业经济是以资源为基本资源的经济类型,而工业经济是以资本资源为基本资源的经济类型,相应的知识经济是以知识与智力资源为基本资源的经济类型。一旦缺少对知识与智力资本的评价指标,就是整个体系的一大漏洞。传统会计注重对财务的衡量,一般可以将有形资产准确的描述出来,在目前知识与智力等无形资产的确认、剂量、报告等方面严重不足的情况下,这些无形资产对竞争激烈的环境中,企业获得经营状况好坏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例如,在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天津销售分公司中,账面资产的价值与公司的市值之间有非常大的差距,但是其公司的股价都高于传统的产业,这就是知识与智力资本作用的结果[4]。综上所述,将资产纳入会计报表,并成为财务衡量的内容,需要一段时间的试用,及实践,但是,将其纳入企业业绩的评价指标体系中,已经成为必备的财务管理方法。

五、结语

当前,企业经营业绩评价变革将会与如今快速发展的现代化企业潮流合流,融进企业全程战略管理中去,并且以此为新的出发点和立足点,继续持续不断的对企业经营业绩评价的理论方法进行完善和创新,建立健全科学化业绩评价指标体系,从而达到不断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彭媛.我国上市零售企业经营业绩评价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2.

[2]程庆文,汪波.基于AHP和模糊理论的企业经营能力评价体系[J].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2015,01:123-127.

[3]陈亮,郭建林,章秒秒,肖爱连.基于DEA的钦州坭兴陶产业发展绩效及企业经营评价[J].经济数学,2015,04:59-65.

企业业绩评价方法比较 篇4

典型的企业目标有三种:利润最大化、价值最大化和相关者利益价值最大化。前两个指标主要依靠财务指标进行评价, 但是相关者利益最大化却不能完全靠财务指标评价。因此, 在企业业绩评价方法中, 一般会涉及到财务指标和非财务指标的运用。

一、以财务信息为主的业绩评价体系

财务指标是针对企业的财务报告中披露的财务信息——主要表现为财务数据, 进行计算得出的一系列有意义的指标, 一般从四个方面反映企业的业绩:偿债能力、营运能力、赢利能力、其发展能力。现在各国各行业普遍使用的财务业绩评价方法是杜邦财务分析体系。

1. 杜邦财务分析体系。

杜邦财务分析体系, 亦称杜邦分析法 (The Du Pont Analysis Method) , 是根据各主要财务比率指标之间的内在联系, 建立财务分析指标体系, 综合分析企业财务状况。其基本原理是:由杜邦分析体系中的核心指标——权益净利率出发, 将其分解为销售净利率、资产周转率、权益乘数三大主要财务指标, 然后逐一分解到不可再分的、独立的、可操作的单因素为止。

显而易见, 各项财务指标成为杜邦分析法的灵魂:权益净利率反映了净资产的获利能力, 是企业经营成果的重要衡量指标;销售净利率反映企业所获取的净利润与销售收入的关系, 是对销售业绩最有效的衡量指标;总资产周转率是反映总资产营运状况的指标, 资产周转率越大, 表明企业资产在某一期间的周转次数越多, 周转天数越少, 资产利用率越高;权益乘数是一个反映资本结构的指标, 负债比例越大, 权益乘数也越大, 财务杠杆系数也就越大, 会给企业带来较大的杠杆利益。

杜邦分析法通过对企业经济活动的量化和分析, 形成一整套的财务指标, 一方面可以洞察企业销售、资产运营、资本结构的变化, 同时可以为决策者提供财务信息协调企业经营、筹资、投资活动, 实现利益最大化, 达到财务管理目标。

2. 经济增加值 (Economic Value Added, 简称EVA) 。

EVA是美国Stewart公司于1991年首创的度量企业业绩的指标。它是税后经营利润减去债权资本和股权资本的综合成本后的余额, 也称作剩余收入。如果这一差额是正数, 说明公司创造了价值, 创造了财富;反之, 则表示公司发生价值损失。如果差额为零, 说明公司的利润仅能满足债权人和投资者预期获得的收益。

3. 财务指标分析体系的局限。

财务指标以财务信息为计算分析基础, 而财务信息的缺陷也导致财务指标的局限性。 (1) 假设前提存在缺陷。许多的财务指标都是以持续经营、货币计量为假设前提。当面对市场通货膨胀等外界的因素发生变化时, 财务指标往往不能真实反映企业的业绩。 (2) 缺乏预测性。财务信息是对于历史财务状况的反映, 因此, 基于财务信息的财务指标评价方法是一种静态的分析方法, 限于对历史财务信息的分析和考核, 过多地停留在衡量企业已采取行动所产生的业绩效绩上, 难以评价企业为取得未来绩效而取得的进展。 (3) 过分注重财务指标的考核。这样有可能会导致企业管理层的短期行为, 而忽视企业长期价值和总体战略。 (4) 财务指标缺乏可比性。由于传统的会计报表完全按有关的会计原则来编制, 无法按物价水平或通货膨胀程度来调整有关数据, 使账面值与实际值有一定差距。加上不同企业可能选择不同的会计方法, 使不同公司计算出的财务指标缺乏可比性。这些都严重影响到财务数据对事实的真实反映程度。

二、以非财务信息为主的业绩评价体系

1. 德鲁克以改革为核心的观点。

根据彼得.德鲁克 (Peter Drunker) 的观点, 评价一个公司改革的出发点不能仅从其自身业绩出发, 而应仔细评估其所处行业在一定时期内的改革, 以及公司在改革中的地位和作用。他强调业绩评价系统必须首先突出管理部门的思想意识, 通过设计一系列特定性质的问题, 提醒雇员注意真正需要重视的方面, 再提供一个内在的组织机构, 使雇员能够重视并发现这些方面可能存在的问题。

2. 霍尔的“四尺度”论。

罗伯特.霍尔 (Robert Hall) 认为, 评价公司的业绩需以四个尺度为标准, 即质量、作业时间、资源利用和人力资源的开发。

霍尔把质量、时间和人力资源等非财务指标导入公司的业绩评价系统, 并认为企业组织可以通过对上述四个尺度的改进, 减少竞争风险。他同时承认, 要求公司做出全方位的改变是困难的, 只能在一段时间内取得四个方面的逐渐改进。需要注意的是, 任何指标的改进不应以牺牲其他指标为代价, 如作业时间的改进不应以降低质量为代价, 同样, 质量方面的改进也不应以牺牲资源为代价。

3. 非财务指标为主评价方法局限性。

(1) 非财务指标的业绩评价可靠性不足。业绩评价信息的使用这需要的能够准确反映企业真实业绩的信息。而许多非财务信息的收集和统计有困难不规范。比如客户满意度, 不能有效地反映出企业业绩和经济活动情况。 (2) 非财务指标主观性和易于操纵的特点, 使得整个业绩评价体系的可信度不高, 容易引起质疑。 (3) 非财务指标涉及范围很广, 进行业绩评价时可能会造成过多的业绩指标的存在势必产生信息过载, 使每个业绩指标的重要性丧失, 相关性也下降。 (4) 非财务评价方法难以用货币计量。非财务指标的改善与利润增长没有明显的关系, 在短期内, 非财务指标的变动对于管理层决策者没有很大的直接指导作用。

传统的绩效评价体系所存在的缺陷和导致的不良结果, 导致许多新的评价方法适时而生。

三、综合指标业绩评价方法

1.平衡计分卡 (Balanced Score card) 。罗伯特.卡普兰和戴维.诺顿在总结了12家大型企业的业绩评价体系的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平衡计分卡的概念, 并很快成为国际上流行的战略管理业绩评价工具。

主要包含四个方面内容:财务、顾客、内部业务、学习和创新。每一方面的内容4到7个单独的指标。一个平衡计分卡有大约25个指标。

财务方面的典型指标有利润、现金流量、资本报酬率、销售增长率、营业收入增长率以及经济增加值等。顾客方面的计量指标主要有顾客满意度、顾客保持率、新顾客的获得、顾客盈利性和在目标市场上所占份额、重要顾客的购买份额等。

基于战略管理的平衡计分卡指标体系体现了企业需要兼顾的多方面平衡, 综合考虑了财务信息和非财务信息对业绩评价的作用, 因此国内部分学者将其称之为“平衡模式业绩评价指标”。

2、克罗斯和林奇的等级制度。凯文.克罗斯和理查德.林奇提出了一个把企业总体战略与财务和非财务信息结合起来的业绩评价系统。为了强调总体战略每一业绩指标的重要联系, 他们列出了一个业绩金字塔。

在业绩金字塔中, 公司总体战略位于最高层, 由此产生企业的具体战略目标, 并向企业组织逐级传递, 直到最基层的作业中心。有了合理的战略目标, 作业中心就可以开始建立合理的经营效率指标, 以满足战略目标的要求。然后, 这些指标再反馈给企业高层管理人员, 作为制定企业未来战略目标的基础。

四、财务信息与非财务信息业绩评价方法优劣

1.综合指标评价业绩体系的优势。从上面介绍的平衡计分卡以及等级制度中可以看到综合两种信息进行企业的业绩评价以相关者利益最大化为目标导向, 追求各利益相关者多元目标的平衡。 (1) 综合业绩评价法要求管理者从多角度选择数量有限的关键指标, 因而有助于把注意力集中到战略远景上来。 (2) 财务指标与非财务指标相结合的业绩评价指标体系, 强调企业从整体上来考虑营销、生产、研发、财务、人力资源等部门之间的协调统一, 而不再将他们割裂开来, 以实现企业的整体目标为导向, 强调整体最优而非局部最优。

2.综合指标评价业绩体系不足。综合指标业绩评价方法引入了非财务指标, 完善了传统业绩评价的缺陷, 同时也带来新的问题。 (1) 综合指标评价法一般要使用十几个或更多的评价指标, 对于指标的权重确定问题无法回避。从理论上来讲, 确定权重的方法有多种, 并且似乎还很复杂。到底财务信息和非财务信息数量如何分配, 还没有定论。权重问题仍然有待完善。 (2) 关于非财务指标具体的量化存在问题。例如, 平衡计分卡没有给出确切的计分方法, 从而不能产生一个明确的业绩评价的结果。因为平衡计分卡作为一种管理理论, 其创新之处在于使管理者有了一种正确认识企业业绩的视角, 帮助管理者做出正确的战略规划并有效地执行。但是在具体的评价中, 还应当引入适当的计量方法。

综上所述, 通过不同企业业绩评价体系的比较分析, 笔者得出的结论是:在进行企业业绩评价时, 只有综合分析财务业绩指标和非财务业绩指标, 使其优势互补, 才能更加全面而准确地评价企业状况和经营者, 提供最全面、真实、可靠的信息, 以满足各利益相关者不同的信息需求。

参考文献

[1].冯丽霞.企业财务分析与业绩评价.第1版.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 2001:195-242.

[2].蔡剑, 张宇, 李东.企业绩效管理概念、方法和应用.第1版.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7:97-106.

[3].谭明军, 王艳艳.论杜邦分析法在企业绩效评价中的运用.现代商业 2007 (10) :18-19.

企业的性质和业绩评价方法 篇5

斯密 (2001) 考察了企业业绩好及企业存在的原因, 他认为, 业绩好是企业存在的原因, 分工和专业化是企业业绩好的原因。马歇尔 (1981) 则认为, 企业本质上是一个组织, 分工和专业化是这个组织的行为, 组织的行为是多样的, 因此组织的业绩也是多样的。简而言之, 组织的行为决定业绩, 业绩反映组织的行为。奈特 (Knight, 1965) 和新古典经济学都认为, 企业的目标是追求利润最大化, 而笔者认为, 单纯追求利润最大化的企业将使其劳动成本最低、技术成本最低、管理成本最低, 这样的企业将失去立足之地, 完全不是市场竞争同行企业的对手, 如果连生存都是问题, 那么谈何追求利润最大化。奈特 (Knight, 1965) 认为, 企业的本质是企业家和员工之间风险重新分摊所带来的收益, 并把伴随这一风险分摊过程的控制权的相应转移作为企业组织的根本特征。他认为, 企业的边界即企业的规模在于能否通过扩张降低不确定性。而笔者认为, 不确定性有正反两个方面, 企业的目标应该是尽可能地扩大正的不确定性, 缩小负的不确定性。如果企业单纯追求降低不确定性, 那么必将为降低不确定性而降低不确定性, 从而缩手缩脚、无所作为。科斯 (2003) 认为, 企业本质上是对市场的替代, "企业的显著特征就是作为价格机制的替代物", 企业是一种有别于市场的协调分工方式, 是用行政命令替代市场交易。或者, 科斯说张五常理解了他的意思, 即企业是用内部的要素市场替代了外部的产品市场, 是用一种市场行为 (要素交易) 替代了另一种市场行为 (产品交易) , 而不是用一种非市场行为 (行政命令) 替代一种市场行为 (产品交易) ;企业的边界在于内外边际成本相等之时, 由在企业内完成交易的费用与在市场上完成交易的费用相比较而确定, 企业的目标是降低交易成本, 而交易成本的来源有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 主观来源主要是人的有限理性和机会主义倾向, 客观来源主要是资产专用性、不确定性和交易频率等;企业内部以科层组织进行管理交易。

的确, 分工一方面可以降低不同工序之间的转换成本, 另一方面可以获取规模经济, 从而提高业绩。同时, 分工可以促进专业化, 而专业化可以提高业绩。如此看来, 斯密的企业理论看似在寻找企业组织存在的原因 (分工与专业化) , 实际上找到了企业组织存在的结果 (业绩) 及其原因 (分工与专业化) 。马歇尔的企业理论逻辑上很严密, 但是没有考察企业行为的原因。奈特和新古典经济学都认为, 企业的目标是追求利润最大化, 实际上他们找到的企业存在的原因也是一种结果。科斯的企业理论为企业存在找到的原因是交易成本, 但交易成本实际上是企业的业绩之一, 同时他忽视了企业的生产成本、收益和净收益, 因此交易成本也是企业组织的结果之一。企业行为的原因决定了企业行为, 企业行为导致了企业业绩。寻找企业行为的原因是为了实施良好的企业行为, 研究企业业绩也是为了实施良好的企业行为, 因此, 这两种做法实际上都是为了实施良好的企业行为这一目的, 都可以达到实施良好的企业行为这一效果。当然, 就其现实可行性而言, 研究企业业绩要比寻找企业行为的原因要相对容易测量一些。

2 笔者提出的企业组织最终产品业绩竞争理论

行为至此, 笔者将自己关于企业理论的主要观点概括为企业组织最终产品业绩竞争理论, 具体包括如下内容:

企业追求的目标是分层次的, 首先是企业最终产品业绩的竞争 (生存竞争是第一竞争) , 其次是企业内部生产要素业绩的竞争 (组织竞争是第二竞争) , 最后是企业利润业绩的竞争 (发展竞争是第三竞争) 。

企业本质上是一个生产组织, 是一个生产要素的组合, 是一个产品的提供者。生产性是企业的本质属性。要产品就要企业, 没有一种产品是不需要企业来生产的。没有企业, 就没有产品, 也就没有市场 (包括要素市场和产品市场) 。企业是市场竞争的主体和基本生产单位, 市场是由企业、居民和政府构成的总体。

企业的边界在于产品的内外边际成本相等之时。企业与市场的关系, 不是企业边际成本与市场边际成本的比较, 而是一个企业与其他生产同类产品企业边际成本的比较。换言之, 科斯所说的企业是对市场的替代或张五常所说的用企业内部要素市场来替代企业外部产品市场, 实际上是一个企业与其他生产同类产品企业的相互竞争或替代关系。简而言之, 企业与市场的关系是一个企业对其他生产同类产品企业的局部或全部替代。企业不是标准化的, 也不是同质的或者无差异的, 企业在产品效用和成本之间、各种生产要素的收益和成本之间、企业利润业绩之间都是异质的。企业之间的竞争在产品效用相同的情况下是产品边际成本之间的竞争, 在产品业绩相同的情况下是生产要素收益之间的竞争, 再在生产要素收益相同的情况下是生产要素成本之间的竞争, 最后才是企业利润业绩的竞争。优质的企业将不断扩大自己的生产边界, 直到自己生产产品的边际成本与同一市场竞争对手的边际成本相等之时。在完全竞争的市场条件下, 只要企业的边际成本低于市场价格, 那么企业就可以进行生产或者扩大生产边界, 就其极限意义而言, 单个最优质企业的规模可以扩展到覆盖整个产品所在的行业, 从而占有整个市场。当然, 企业是丰富多彩的, 是富有创新、活力和变化的, 是市场竞争的生命力之源, 没有哪一个企业可以始终占有一个市场。

企业内部是一个生产要素的自由交换市场。资本可以雇佣劳动, 劳动也可以雇佣资本;资本可以雇佣技术 (或管理) , 技术 (或管理) 也可以雇用资本;劳动可以雇佣技术 (或管理) , 技术 (或管理) 也可以雇佣劳动。哪一种要素居于主动地位, 那么哪一种要素的所有者就是企业内部的实际控制人和剩余索取权者。在当今社会中, 大部分企业是资本及其所有者居于主动和控制地位, 如福特汽车、微软公司等;也有一部分企业是技术及其所有者居于主动和控制地位, 如大部分的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等;还有一部分企业是管理及其所有者居于主动和控制地位, 如股权结构非常分散的民生银行、浙商银行等以及一部分VC、PE企业和大股东缺位的一些国有企业中国石油、中国石化等;当然, 也有一部分企业是劳动及其所有者居于主动和控制地位, 如生产队和一些互助性的生产经营组织。

与科斯的企业理论相比较, 科斯提出的交易成本不可直接测量, 只能进行比较制度分析;而笔者提出的企业组织最终产品业绩是可以直接测量的 (如果是同质的产品, 那么价格越低越有竞争力;如果是有差异的产品, 那么性价比越高越有竞争力) 。因此, 就其现实应用性而言, 笔者提出的企业组织最终产品业绩竞争理论更加现实可行。当然, 笔者也相信自己的理论也可能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 但是通常自己很难发现。因此, 如有任何问题, 欢迎探讨。

3 企业业绩评价方法的评判标准和最具代表性的企业业绩评价方法

一个良好的企业业绩评价方法应该能够较好地实现企业业绩评价的目标, 因此, 准确定位企业业绩评价的目标是构建良好的企业业绩评价方法的重要前提和评判标准。关于企业价值增值度量指标的目标, 黄卫伟和李春瑜 (2005) 在其专著《EVA管理模式》一书中作了较好的分析和归纳。在借鉴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 笔者认为, 企业业绩评价方法的目标和评判标准应该包括以下五项内容:1) 是否真正地反映了企业业绩;2) 判断企业业绩是否实现了增长;3) 确定企业业绩增长的数量和速度;4) 明确企业业绩增长的基本动因;5) 适宜将企业业绩增长目标落实为具体的管理行动。

传统的企业业绩评价方法是以净利润为基础的企业业绩评价方法 (李晓梅, 2008) 。该方法认为, 净利润是对企业业绩的正确反映。企业存在和追求的最高目标是为股东创造利润并使利润最大化, 这里的利润是指企业收入扣除各种成本 (含债务资本成本) 和所得税之后的净利润, 即会计利润。

现代的企业业绩评价方法是以自由现金流和企业价值为基础的企业业绩评价方法。该方法认为, 以自由现金流为源泉的企业价值才是对企业业绩的正确反映。企业存在和追求的最高目标是为股东创造价值并使企业价值最大化, 这里的企业价值实际上是指企业各期自由现金流的折现值之和。该方法的理论基础是由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莫迪利安尼和米勒在其经典论文《资本成本、公司财务和投资理论》一文中提出来的"MM定理"。

较新的企业业绩评价方法是以经济利润和企业价值为基础的企业业绩评价方法 (李延喜, 2002) 。该方法认为, 以经济利润为源泉的企业价值才是对企业业绩的真正反映。企业存在和追求的最高目标是为股东创造价值并使企业价值最大化, 这里的企业价值实际上是指企业各期经济利润的折现值之和。

4 企业业绩评价方法的新思考

笔者认为, 在企业业绩评价方法的五项目标和评判标准中, 第一项目标和评判标准即是否真正地反映了企业业绩, 这是最重要的内容。前述的以净利润为基础的企业业绩评价方法、以自由现金流和企业价值为基础的企业业绩评价方法和以经济利润和企业价值为基础的企业业绩评价方法它们最本质的问题是都没有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就其本质含义而言, 企业业绩应该是指属于股东所有的企业价值, 而不是作为企业价值源泉的净利润、自由现金流或者经济利润。这一点可以从债券的利息和价值的关系中可以得以理解, 债券的各期利息是债券价值的源泉, 但不是债券的价值本身, 债券的价值是其各期利息的折现值, 这里的折现率是各期的社会平均利润率。净利润、自由现金流或者经济利润大于零, 只能意味着股东本期赚钱了, 并不能意味着为股东创造了价值;净利润、自由现金流或者经济利润增加了, 只能意味着股东本期赚的钱增加了, 并不能意味着为股东创造的价值增加了;净利润、自由现金流或者经济利润增加得快了, 只能意味着股东本期赚钱增加的速度快了, 并不能意味着为股东创造的价值增加的速度快了。净利润只能在一定程度上间接反映真正的属于股东所有的短期的企业业绩, 以自由现金流和企业价值为基础的企业业绩评价方法反映的不是真正的属于股东所有的企业业绩而是属于股东和债权人所有的长期的企业业绩, 以经济利润和企业价值为基础的企业业绩评价方法反映的不是真正的属于股东所有的企业业绩而是属于股东和债权人所有的企业的超常业绩, 因此笔者在以上方法的基础上, 进行了新思考, 构建了一种以净利润和企业价值为基础的企业业绩评价方法。

笔者认为, 以净利润为源泉的企业价值才是对属于股东所有的企业业绩的真正反映。企业存在和追求的最高目标是为股东创造价值并使企业价值最大化, 这里的企业价值实际上是指企业各期净利润的折现值之和, 即各期净利润/ (1+加权平均资本成本率) 之和。这里的净利润是指会计利润。这样一来, 就可以既符合企业业绩的本质含义, 又符合现行的会计准则和现行的税务实际。

因为以净利润为源泉的企业价值才是属于股东所有的企业业绩的计算公式是确定而统一的, 因而以净利润和企业价值为基础企业业绩评价方法的优点主要有:1) 可以真正准确地反映企业业绩;2) 可以很准确地判断企业业绩是否实现了增长;3) 可以很准确地确定企业业绩增长的数量和速度;4) 可以很准确地明确企业业绩增长的基本动因;5) 适宜将企业业绩增长的长短期目标落实为具体的管理行动, 当然期限越长越准确。

摘要:本文沿着最具代表性的企业理论的发展脉络, 对企业的本质、边界和内部结构进行了分析和比较, 进而提出了笔者关于这一问题的主要观点——企业组织最终产品业绩竞争理论。以前关于企业业绩评价方法的研究, 最具代表性的主要是以净利润为基础的企业业绩评价方法、以自由现金流和企业价值为基础的企业业绩评价方法和以经济利润和企业价值为基础的企业业绩评价方法。这些企业业绩评价方法既有优点, 也有缺点, 企业业绩评价问题还没有得到很好地解决。本文在强化企业业绩评价方法评判标准的基础上评价并借鉴了已有的主要企业业绩评价方法, 进而提出了笔者新思考的企业业绩评价方法。

关键词:企业理论,本质,边界,内部结构,企业业绩评价方法

参考文献

[1]Knight, Frank H., 1965, Risk uncertainty and profit[J], New York:Harper&Row.

[2]黄卫伟, 李春瑜.EVA管理模式[M], 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5.

[3]科斯.企业的性质[A].载盛洪主编, 现代制度经济学[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4]李晓梅.企业战略业绩评价研究[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8.

[5]李延喜, 郭晓扬, 张启銮, 孔祥泉.基于EVA的企业业绩评价方法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02 (9) 20-22.

[6]马歇尔.经济学原理[M], 北京:商务印书馆, 1981.

企业财务管理业绩评价方法探讨 篇6

目前, 由于针对企业职能部门的业绩评价研究成果较少, 直接导致评价方法和指标设计思路是空白。平衡计分卡是一种相对于传统业绩评价更加全面的管理思想和方法。因此, 借鉴平衡计分卡的原理和思想对财务管理业绩的指标进行设计, 有助于提高其科学性和合理性。

1.1 平衡计分卡的定义

美国著名教授Robert S Kaplan和复兴方案公司总裁David P Norton于1990年提出平衡计分卡, 随后理论界和企业界都对之十分推崇。平衡计分卡的核心思想在于立足于企业战略规划, 通过对创造企业未来良好业绩的驱动因素的分析和衡量, 从财务、客户、内部流程以及学习与成长等四个维度综合衡量和评价企业的经营业绩。因为它平衡兼顾了战略与战术、长期和短期目标、财务和非财务指标、滞后和先行指标、内部和外部指标等诸多方面从而得名平衡计分卡。

根据平衡计分卡的评价的框架, 既然企业最终目的是获得利润, 因而反映获利水平的财务性绩效指标是企业的重要方面。但顾客对产品或服务的满意, 可以巩固和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优势, 确保企业长远的财务业绩。内部流程是企业向顾客提供产品或服务的过程, 其对于企业财务以及顾客方面目标的实现往往起关键作用。企业的学习与成长反映企业是否具有能继续改进和创造未来价值的能力, 从而成为实现上述三个方面指标的基础。可以看到, 平衡计分卡在保留传统财务指标的同时, 引入顾客、内部流程以及学习与成长三个方面的评价指标。通过四个维度之间的逻辑关系, 找到了一个全面的绩效测量框架和推动绩效实现的科学思路。

1.2 企业财务管理评价中的维度确定

平衡计分卡作为一种绩效评价工具, 它同样可以被应用于企业财务管理工作本身的绩效评价之中。由于财务部门本身是不盈利的, 而是以服务其他部门和企业财务需求作为自己的职责, 所以企业财务管理部门的业绩绩效平衡计分卡的基本模型、具体内容必然不同于企业组织层次。

财务部门管理的业绩评价模型也应该有四个维度, 分别是:一是服务对象维度。在服务对象维度, 财务部门管理人员需要回答两个问题:谁是我们的服务对象?我们怎样为我们的服务对象创造价值?其中关键的问题是服务对象的确定, 这直接关系到服务对象满意度指标的制定。从宏观来说, 财务部门的服务对象企业和全体员工。但由于员工与股东之间存在多重委托代理关系, 具体财务管理服务的效果在多大程度能满足股东的利益是需要考虑的。但所有与财务管理部门有直接联系的单位或人员都必须作为服务对象, 因为只有具体的服务对象满意, 才能说财务管理部门在履行了自己的职责。也就是说, 企业各部门员和管理者对财务管理部门的资金保障程度、服务满意度决定了财务管理的业绩好坏。二是财务维度。财务管理部门自身虽然不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 但在市场机制逐渐健全的条件下, 高效率的工作和低成本的创造价值对企业发展也是至关重要的。因此, 也要考虑财务管理部门本身的资金消耗和效益问题。三是内部流程维度。财务管理的内部流程维度的评价指标是由服务对象维度的相关指标所驱动的, 这与企业层次的由财务指标驱动不同。财务管理工作需要建立众多内部控制制度和与核算、资金管理相关的业务流程, 因此评价财务管理业务流程的效力也是对财务管理工作业绩评价的重要维度。四是学习与成长维度。学习与成长是财务管理部门是否具有继续改进和创造未来价值的能力, 主要体现在财务管理手段的创新能力、财务目标定位准确程度、内部人员创新能力等内容。

以上是应用平衡计分卡思想设计的财务管理业绩评价的四个主要维度。当然, 平衡计分卡不只是有固定的四个维度, 所有对财务管理业绩评价的成败起着重要作用、且能为企业创造价值的, 都可以在平衡计分卡上得到体现。

2 内部流程业绩评价指标设计范例

通过对财务管理业绩衡量的平衡计分卡维度和内容分析, 对如何评价财务管理业绩有了初步认识。下面以财务管理工作的内部流程维度为例设计该维度的评价指标, 并说明了层次分析法是确定指标权重较为适宜的方法。其他维度的指标设计和权重确定可以参照内部流程业绩维度进行。

2.1 一级评价指标设计

首先, 明确财务管理工作业务类型和内容, 确定具体的流程种类。一般企业财务管理工作流程都包括预算工作流程、会计核算流程、借款报销流程、成本计算流程等。

然后, 在各类流程框架下, 细分每个流程的具体环节。如会计核算流程需要细分成会计凭证填制、传递、审核、记账、入账、编制报表、归档等, 这些环节需要设计出相应的评价标准。按照相同的思路, 可以设计出其他类别业务流程的详细环节和评价标准。

2.2 明细评价指标设计

在确定了预算工作流程、会计核算流程、借款报销流程、成本计算流程四类一级评价指标后, 就需要针对每类一级指标设计对应的二级甚至三级明细指标。

对于预算工作流程, 要看预算编制过程中企业所属各单位和部门是否履行了相关职责, 并严格按照企业单位确定的零基预算要求组织了预算编制。此外还应该考察预算编制过程中, 各单位和部门是否科学合理地编制了预算。因此, 可以对预算工作流程一级指标具体分为三类二级指标, 分别表示财务管理部门和其他部门单位组织编制的程序是否严格规范, 各部门、单位是否认履行了相关程序并切实按照零基预算的要求认真编制建议方案、修订部门或单位分项预算。对于所属三级明细指标要详细区分每个二级指标应该包括的内容。

对于会计核算流程设计二级评价指标要按照会计核算流程的各组成环节进行设计, 主要包括会计凭证填制、传递、审核、记账、入账、编制报表、归档等各项工作的评价指标。对于三级评价指标应该是二级指标的详细划分或标准要求。如会计凭证填制的三级评价内容可以为要素是否完整、填制程序是否规范等内容或标准要求。

对于借款报销流程可以分为借款审批、借款过程控制两大二级明细指标;而对于成本计算流程要根据不同企业或行业具体考虑设计, 因为不同企业的产品种类和成本动因及发生序次有很大差别。

2.3 评价指标权重确定

不同的评价指标在形成最终评价结果时的重要性不一样, 为此需要确定各指标的权重。目前, 确定评价指标权重的方法比较多, 包括层次分析法、模糊评价法等。尽管不同的权重确定方法都是以专家打分来确定, 但由于层次分析法能够为不同层次的指标赋予权重。因此, 比较适合有多层次评价指标体系的财务管理部门业绩评价。

3 财务管理业绩评价实施程序

在利用BSC思想确定评价指标和利用了AHP方法确定各评价指标的权重后, 就需要明确实施绩效评价的实施程序。首先, 应该给每个指标确定一个标准值;其次, 针对具体单位财务管理工作计算出得分值;再次, 把具体单位得分值与标准值作比再乘该指标的权重即得到某指标的实际得分值;最后再把所有指标的得分值进行加总, 即可得评价结果值。

3.1 给每个绩效评价指标确定标准值

标准值往往是经验的总结。如财务部门向其他部门提供的财务保障和服务所得到各部门和人员认可的程度。究竟满意度达到多少才算标准, 这需要进行经验判断;再如, 财务管理人员的各层次学历比例、岗位轮换频次应该是多少才算达到标准, 这也需要根据单位不同和时代不同进行合理判断。也就是说, 如果是企业单位内部进行自我评价, 需要对各项业绩评价指标的标准值根据经验给出或使用行业平均值。

3.2 具体企业财务部门管理各指标得分值及相对值的确定

为了对某一具体企业财务部门管理工作进行业绩评价, 就需要对每个指标给出每个单位的值。可以考虑与本行业的企业进行比较, 需要用具体单位各项财务管理业绩指标的实际值与标准值 (可以是行业平均值或中位值) 作比较, 得出相对得分值。然后用得分值和权重相乘加总, 即可得对应类别或维度的值。再把各维度的指标得分加总就是某一财务管理部门的总得分, 这样就可以把一个行业的财务管理部门进行排序比较。

定量指标算出后, 还应结合以前财务管理工作中常用的定性分析和评价给出最终的财务管理业绩评定结果。

4 结语

企业财务管理是企业正常运转的重要业务内容之一, 但由于长期以来财务管理业绩难以考核, 导致财务管理本身的业绩不理想。究其根本原因, 主要是由于财务管理制度不健全、财务服务意识低、财务管理创新程度低、财务管理活动无绩效观念导致。而本文设计的财务管理工作业绩评价方法有助于改善这一局面, 推动企业管理绩效的提升从而有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以BSC思想为基础, 介绍了设计评价指标的思路;以AHP法为基础, 介绍了在以BSC思想指导下设计评价指标后权重如何确定;然后说明了财务管理部门工作业绩的评价实施步骤。当然本文并没有详细考虑企业财务管理工作实施业绩评价所带来的实施成本和附带成本问题。因而, 下一步的研究应该针对不同的改进方法和思路探讨改进的可行性及相对优劣程度。

参考文献

[1]龚巧莉.基于绩效预算管理的企业业绩评价体系设计[J].新疆大学学报 (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08, (36) :23-25.

[2]王希云.对平衡计分卡理论下企业绩效评价的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 2008, (38) :32-35.

[3]韩涛, 王立公, 王道顺, 王建华.基于企业利益相关者的企业绩效评价研究[J].企业研究, 2009, (1) :39-40.

[4]王斌.中国国有企业业绩评价制度:回顾与思考[J].会计研究, 2008, (11) :21-28.

企业业绩评价方法综述 篇7

企业经营业绩的评价一直是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 它关系到投资者、债权人和企业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 因此如何合理有效地综合评价企业财务状况显得尤为重要。目前运用得最广泛的财务分析方法是比率分析法, 它通过分析财务报表中各项目构成的具有鲜明财务意义的比率来评价企业财务状况, 但它无法凸显企业财务状况各方面具有的内在联系。所以, 欲达成此目的应选用综合财务评价分析方法。目前综合财务评价分析方法应用最广的是沃尔比重法和杜邦财务分析法。

20世纪初, 亚历山大·沃尔率先在其《信用晴雨表研究》与《财务报表比率分析》中提出沃尔评分法。沃尔用线性关系将若干财务比率结合, 借此评估企业之信用水平。沃尔选择七种财务比率, 并分别确定其在总评价中的权重, 总和100分。接着确定标准比率, 并与实际比率进行比较, 得出每项指标的分数, 最终得出总评分。沃尔评分法也具有一些弱点, 比如未能说明缘何选择七个指标, 而非更多或更少;为何不选择其他财务比率;没有阐明各指标所占权重的合理性。这些弱点至今仍未获得改善。此外, 沃尔评分法还存在一个技术问题, 即某指标一旦出现严重异常, 将会严重影响总评分的合理性。这个问题源自相对比率与比重相乘。

杜邦财务分析体系由美国杜邦公司首先应用。该体系利用各财务指标的内在关联, 对企业经营效益进行分析评价。该体系将权益报酬率作为核心指标, 有机结合企业赢利能力、营运能力和资本结构, 构造一个完整、自上而下、全面直观凸显企业财务状况及经营成果的指标体系。杜邦体系凸显企业绩效的薄弱环节, 点出企业改进的可能方向, 并为企业决策者优化经营结构和理财结构、改进企业财务状况指出可能的方向。但是杜邦财务分析体系亦存在不足:指标比较单一, 难以全面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无法反映现金流量。因此, 杜邦财务分析体系也亟待完善。

层次分析法是一种结合定性与定量、层次化、系统化的分析方法。它也是一种系统分析的数学工具, 能够把复杂问题分解成组成要素, 并按支配关系形成层次结构, 进而应用两两比较方法确定决策问题的实用性和有效性, 从而利用较少定量信息使决策思维过程数学化, 为多目标、多准则或无结构特性的复杂决策问题提供简便决策。层次分析法一举改变长期以来决策者与决策分析者间难以沟通的状态。大多数情况下, 决策者能够直接运用层次分析法进行决策, 因而大大提高决策的可行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文将在沃尔比重法和杜邦财务分析法的理论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改进AHP的企业业绩综合评价方法。

二、模型的建立

(一) 建立层次分析结构模型

确定目标层 (A层) :这里的最高层也就是目标层是企业业绩综合评价。

确定准则层 (B层) :虽然不同利益主体进行财务分析各有侧重点, 但就企业而言, 可归纳为四方面:赢利能力、偿债能力、营运能力和发展能力。其中, 偿债能力是实现财务目标的重要保证;营运能力是实现财务目标的经济基础;赢利能力则是二者协同作用的成果, 也对增强二者具有推动作用。四种能力相互协同, 构成企业财务综合分析的基本内容。

确定子准则层 (C层) :子准则层共十二项, 对盈利能力选取每股收益、总资产利润率、股东权益报酬率3个指标进行评价, 对营运能力选取应收账款周转率、存货周转率、流动资产周转率、总资产周转率进行评价, 对偿债能力选取流动比率、速动比率、资产负债率, 对发展能力选取营业收入增长率、总资产增长率、净利润增长率和每股收益增长率。综上, 建立的递阶层次结构如下图1所示:

(二) 构造两两比较矩阵, 并进行一致性检验

依据各层次元素相互的重要性, 运用1~9标度法对各层元素之重要性展开两两比较, 得出判断矩阵如下:

计算得:λmax=4, CI=0, CR=0, 接受一致性判断。

计算得:λmax=3.0093, CI=0.0046, CR=0.0088, 接受一致性判断。

计算得:λmax=4.0207, CI=0.0069, CR=0.0078, 接受一致性判断。

计算得:λmax=3.0536, CI=0.0268, CR=0.0516, 接受一致性判断。

计算得:λmax=4.1228, CI=0.00409, CR=0.046, 接受一致性判断。

(三) 权重向量及一致性指标

由表1~ 表5的结果可知, CR值均小于0.1, 因此各判断矩阵都符合一致性条件。

(四) AHP 总排序及一致性检验

按照单排序的计算结果, 依次计算总排序的权重向量, 同时计算总排序随机一致性比例。其计算结果见表6:

由于CR<0.1, 所以判断矩阵符合一致性检验。

因此, 我们便可由C1~C14各指标的具体值赋予对应的财务比率的权重。

(五) 综合评价

本文采用线性加权的综合评价模型来评价。公式如下:

公式中:Y为企业经营业绩评价综合评分;为上一步算得的评价指标的综合权重系数且满足Σ14i=1;xi表示被评价企业各财务指标的实际值。如果企业经营业绩评价综合评分Y值愈大, 表明企业业绩综合评价越高, 遭遇财务危机之可能性愈低。反之, 若Y值愈小, 表明企业企业业绩综合评价越低, 遭遇财务危机之可能性愈大。而此结果也便于不同公司间业绩的直观判断比较。

三、结 论

本文在沃尔评分法和杜邦财务分析法等综合财务评价分析方法的基础上, 提出一种基于改进层次分析法的企业业绩综合评价方法。首先, 层次分析法可为企业业绩综合分析提供层次思维框架。透过对各影响要素的两两比较, 可增强判断之客观性, 再根据层次分析法确定出的反映企业各方面财务能力的财务比率权重, 算出企业最终的综合业绩评分值, 根据综合评分直接反映企业综合业绩水平的高低, 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但使用层次分析法进行分析评价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 对选择的要素进行两两比较打分常常需借助专家意见, 这将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层次分析法的主观性;其次, 本文选取的14个财务指标是根据大部分企业综合选用的财务比率。在实际评价中, 如果企业实际情况大相径庭或只侧重对企业某一方面能力进行评价时, 可根据实际情况自行更变指标。

参考文献

[1]吴祈宗.运筹学与最优化方法[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3.

[2]王莲芬, 许树柏.层次分析法引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0.

[3]汪应洛.系统工程[M].北京:机械工程出版社, 2003.

[4]朱建军.层次分析法的若干问题研究及应用[D].东北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2005.

[5]李丹.曾繁荣.企业绩效评价研究方法综述[J].财会通讯.2011, (1) .

企业业绩评价方法综述 篇8

(一)会计指标评价体系

以二十世纪初出现的杜邦评价体系为代表,这是一种以实现会计利润最大化为目标的业绩评价体系。以财务比率分析为例,具体分为偿债能力、营运能力、盈利能力和成长性四个方面.囊括多项以纯会计数据计算得出的衡量指标。

这种方法的优势在于计算方法简便直观,标准统一,便于同行业多家企业或一家企业不同时期的对照,体现出了会计专业人士严谨的科学态度。但是,这种方法也存在不足:企业内部方面,它仅以财务指标评价业绩并和激励机制挂钩,可能导致为了追求部门利益而故意操纵财务数据,最终造成损害企业整体利益的损害;对于企业外部,仅关注企业财务方面的历史数据,忽视了企业未来的发展,使企业利益相关者无法对企业在新时期的生存能力和竞争力进行可靠的评价。

(二)经济增加值(Economic Value Added)评价法

EV A是在传统财务指标业绩评价的基础上对已有指标的“调整”。它的主要特点是:以经济利润代替会计利润,并强调价值增量,即税后净营业利润与全部资本成本之间的差额。其中资本成本包括债务资本的成本,也包括股本资本的成本。这是一种重视股东利益的业绩评价方法。

与单纯会计指标不同,EV A的绝对值并不是企业股东关心的全部,EV A的增长同样至关重要。只有EV A随时期推进而持续增长,才表示着股东财富的增加。如果企业将EV A作为企业业绩衡量指标,当其价值不断扩大时,企业的生产效率、创新能力往往比其他企业高,为股东创造的财富更多,体现出了一定的社会价值。

诚然,EV A评价法仍然存在着很多不足。与杜邦财务评价系统一样,EV A欠缺对非财务指标的考虑,无法很好地对企业的日常业务流程进行控制。此外,该指标将重点放在实现并扩大股东利益上,对企业其他的利益相关者(如员工、顾客、供应商)的考虑仍不周全。

(三)平衡计分卡(Balanced Scored Card)评价法

B SC法可视为对传统业绩评价法的“补充”,也就是在财务指标的基础上增添非财务指标。它在财务、顾客、内部流程、创新与学习四个方面设定具体目标,通过不同的评分值,以综合评分的形式,定期考核每个方面的目标执行情况,及时反馈,适时调整修正指标。

其中,财务面的财务性指标是一般企业常用于绩效评估的传统指标;其次是客户面,要求企业应以目标市场为导向,应当专注于是否满足核心顾客需求;内部运营绩效考核,以对客户满意度和实现财务目标影响最大的业务流程为核心,指标涉及企业的改良和创新过程、经营过程和售后服务过程;同时,面对激烈的全球竞争,企业必须加大对企业及员工学习和成长能力的投资。

B SC方法的创立,确保公司战略得以顺利与正确地实行,同时确保了公司长期和短期目标、内部与外部利益,综合反映战略管理绩效的财务与非财务信息的兼顾与平衡。企业的产品价值、员工价值、顾客价值、投资者价值、供应商价值和社会价值都能得到良好体现。

但是,除在财务面设计的平衡计分以外,这种新型业绩评价方法使用的数据大多来自企业内部,数据获取的难度大大增加。而且,平衡计分卡并不是一种全盘适用的衡量方法,对于某些企业,非财务指标的增加以及本身繁琐的操作会阻碍企业对业绩做出及时而迅速的调整,同时评价指标易流于形式,损害企业员工士气。

二、新时期的企业业绩评价

当前的世界经济社会不断进步发展,企业面临着充满机遇与不确定性的新形势,所处的内外部环境在不断变化。这就要求我们所要构建的业绩评价系统中包含的指标不应是一成不变的,应该随着经济发展不同阶段、企业所处不同时期做出相应调整。因此,业绩评价方法的发展不应只局限于“指标”的挑选,而也应关注比较的基准以及比较的对象。

针对业绩评价指标适用范围限制的问题,各企业可根据企业类型及内部实际情况选择最适合企业发展的方法及模式:以会计利润最大化为目标的企业适合采用传统财务业绩评价指标,而EV A法则适合以股东财富最大化为目标的企业,以企业价值最大化为目标的企业则适合采用以B SC法为代表的综合模式。

同时,只有为各项已有数据找到正确的参照物,才能充分发挥各类指标的优越性,为企业各个方面指明准确的发展改进方向。

首先,应该继续深化纵向比较,也就是企业内部数据的比较,针对紧邻时期、较长期间或是环境近似时期间的差异进行适当的分析,可以得出企业在近期产销方面的细微变化,把握连续年度发展趋势,逐渐摸索出特定环境下企业应当采取的应对及改进措施,从而保证企业能从容应对自身发展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同时,企业还应当加强纵向比较,即准确获取同时期同行业企业的相关指标,与企业相应数据进行比较,使企业了解近期行业环境以及经济状况,分析自身与同行业的优秀企业之间的差距,及时调整企业发展方向,查明整个行业近期走势,从而预测出企业未来将面临的市场形势。

三、结语

回顾企业业绩评价演进的历史,可以看出传统的评价方法采用大规模的财务指标分析,构建出了近乎完备的会计信息衡量系统,涉及企业生产销售管理等各个方面,尽管后来出现了多种改良方法,通过实际与预算的对比以及多种比率的业绩评价方式依然未被完全取代,甚至仍为大多数企业普遍应用。而随后出现的各类新模式,则是对传统评价体系的更新与改良,这种扩充推动了业绩评价体系朝着更适用于企业环境的方向不断完善与发展。

传统评价方法不应被轻易摒弃,而是应将其之后出现的创新模式融会贯通。在新的经济形势下,企业的管理、财会部门人员应当建立涉及财务、资本、环境、创新、社会责任等多层次多等级的“指标池”,根据当前的内外部环境筛选出需要的指标,以适用于各评价主体的要求。同时,出于预算管理的考虑,企业还应将预算目标作为评价标准,在预算执行的过程中定期对企业的经营执行情况进行纵向与横向的全面考核。

综上所述,企业只有将多种业绩评价方法相结合,选择适合本时期相应部门的指标,并且将预算管理全方位嵌入业绩评价整个流程,才能够为自身目标及战略的执行与实现获取良好的保证,并使企业在复杂多变的经济环境中不断做出适应性调整,从而进一步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优势。

参考文献

[1]郭晓茵.基于预算管理的企业业绩评价体系研究.现代商贸工业,2012,(18).

[2]韩冬梅,杨峰.新经济形势下构建企业业绩评价系统的思考.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12).

企业绩效评价研究方法综述 篇9

一、传统企业绩效评价方法

(一)沃尔评分法

财务状况综合评价的先驱者之一是亚历山大·沃尔,其在20世纪初出版的《信用晴雨表研究》和《财务报表比率分析》中提出了信用能力指数的概念,把若干个财务比率用线性关系结合起来,以此评价企业的信用水平。他选择了7种财务比率,分别给定了其在总评价中占的比重,总和为100分。然后确定标准比率。并与实际比率相比较,评出每项指标的得分,最后求出总评分。沃尔评分法的指标内容与计算可见表1。

沃尔评分法理论上的一个弱点就是未能证明为什么要选择这7个指标,而不是更多或更少些,或者选择别的财务比率,以及未能证明每个指标所占比重的合理性。这个问题至今仍然没有从理论上解决。沃尔评分法技术上也有一个问题,就是某一个指标严重异常时,会对总评分产生不合逻辑的重大影响。这个缺陷是由相对比率与比重相乘引起的。财务比率提高一倍,其评分增加100%,而缩小一倍,其评分只减少50%。

(二)杜邦财务分析体系

杜邦财务分析体系(The Du Pont System)由F·唐纳德桑·布朗首创,它是利用各财务指标间的内在关系,对企业综合经营理财及经济效益进行系统分析评价的方法。其特点是以权益报酬率为核心指标,将企业盈利能力、营运能力和资本结构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自上而下的、能够全面直观的反映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指标体系。杜邦财务分析体系揭示公司绩效领域中的薄弱环节,指出公司努力和改进的方向,同时也为决策者采取措施优化经营结构和理财结构、改善企业财务状况指明了方向。杜邦财务分析体系存在的不足有:一方面指标较单一,很难全面反映企业财务状况;另一方面不能提供重要的现金流量而亟需补充和完善。

二、现代企业绩效评价方法

(一)经济增加值(EVA)评价法

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美国出现的几种新的企业经营业绩评价方法中,最引人注目和应用最广泛的就是EVA(Economic Value Added)方法。根据EVA的创立者美国纽约斯特恩·斯图尔特咨询公司的解释,EVA是企业资本收益与资本成本之间的差额。更具体地说,EVA是指企业税后营业净利润与全部投入资本(借入资本和自有资本之和)成本之间的差额。如果这一差额是正数,说明企业创造了价值,创造了财富;反之,则表示企业发生价值损失。如果差额是零,说明企业利润仅能满足债权人和投资者预期获得的收益。这一概念的基础是利润,用于股本投资的钱实际上不是利润,在企业的收益高于其资本成本以前,实际上是亏损经营,企业是否有净利润实际上不能成为判断企业盈利与否的标准,只有企业创造的利润弥补了资本成本时,才可以说是盈利的。基本EVA公式如下:

其中,NOPAT是税后营业净利润,IC是投资成本,D是长期负债,E是所有者权益,KD是长期负债成本,RF是无风险投资报酬率。

EVA克服了传统评价指标未扣除股权资本成本的缺陷,并且EVA指标综合了公司的投入资本规模、资本成本和资本收益,因此它可以更好的反映公司资本经营增值的状况,使绩效评价结果更合理、准确。该方法一经提出,在短短的几年时间内就得到了广泛应用,在于其自身的优点:首先EVA真实反映了企业的经营业绩。EVA指标考虑了资本成本,只有考虑了权益资本成本的经营绩效指标才能反映企业的真实盈利能力。其次,EVA指标尽量剔除会计失真对绩效评价的影响。EVA指标要求在计算之前对会计信息来源进行必要的调整,以尽量消除公认会计准则所造成的扭曲性影响,从而能够更加真实、更加完整地评价企业的经营绩效。再次,该方法将股东财富与企业决策联系在一起。根据EVA的定义可知,企业EVA业绩持续地增长意味着公司市场价值的不断增加和股东财富的持续增长,因此,应用EVA有助于企业进行符合股东利益的决策。第四,EVA方法注重企业的可持续发展。EVA不鼓励以牺牲长期业绩代价来夸大短期效果,即不鼓励诸如削减研究和开发费用的行为,而是着眼于企业的长远发展,鼓励企业的经营者进行能给企业带来长远利益的投资决策,如新产品的研究和开发、人力资源的培养等,这样就能够杜绝企业经营者短期行为的发生。最后,EVA方法显示了一种新型的企业价值观。

(二)平衡计分卡评价方法

由哈佛商学院的会计教授Robert Kaplan和战略复兴集团总裁David Norton开发出来的企业平衡计分卡,迅速吸引了企业和咨询界的注意,这其中的原因在于:首先,现实正需要这样的一套评估体系,随着传统评估体系遇到巨大的挫折,面对更加复杂环境的需要,巨大的市场机会呼唤这一方法的出现。其次这一方法通过《哈佛企业评论》一系列的文章和咨询顾问的宣传,得到很好的包装和推广。最后,这一方法看起来简单,但是存在一定的深度,这一优点使第一次看到企业平衡计分卡的读者很快就了解它,但是当其更细致地探求的时候,意识到其中所蕴涵的内容远比初次显现的要多。企业平衡计分卡的基础比较简单,要旨在于:如果一个组织有好的、平衡的评估体系,企业内部人员就能够有足够的信息来回答以下四个问题:财务远景,企业怎样对股东负责;消费者远景,消费者怎样看待企业;内部远景,企业在哪些方面必须足够优秀;创新和学习远景,企业怎样才能持续的创新和创造价值。平衡计分卡的具体构成原理见图1。

在开发平衡计分卡过程中,Kaplan和Norton认为这四个问题应该分先后加以解决。首先,必须考虑怎样对股东的财产负责以及企业将会怎样。在这一阶段应该进一步思考的包括:应该怎样经营企业;该企业值得投资吗;能否从该企业获得现金流。一旦这些问题被提出,为了实现这一财务战略,要开始探求可以给市场提供什么。接下来是内部远景:为了实现财务战略和创造价值,企业必须在哪些方面足够优秀。这包含了以下问题:企业将如何构建;需要什么样的流程;需要什么样的核心竞争力;这些核心竞争力中,哪些企业内部已经具备,哪些还需要发展。

在大多数的组织中,已经存在与前三个远景相关的绩效评价方法。实际上,在大多数组织中最主要的问题是存在太多此类评估方法。平衡计分卡方法的一个优点在于其只需要选定一些决定性的评估方法。一般的,平衡计分卡开发者只需要选3~5种方法,因而经理们必须选出对企业最重要的绩效指标。指向创新和学习远景的平衡计第四个方框,大多数管理团队都认为难以使用。寻找适合这一方框的评估方法要求管理者能够具有长远眼光,并且准确地辨别出企业如何才能持续创新和创造价值——而这也是许多组织都讨论过却未能评估的课题。

(三)绩效金字塔评价法

Kelvin Cross和Richard Lynch提出了把企业总体战略与财务和非财务信息结合起来的业绩评价系统。为了强调总体战略与绩效指标的重要联系,他们列出了一个业绩金字塔,如图2所示。

绩效金字塔中,公司总体战略位于最高层,它首先传递给下一层次,由下层直接执行,产生市场满意度和财务绩效指标。战略目标再往下继续传递给企业的业务经营系统,产生的指标有顾客的满意程度、灵活性、生产效率等。前两者共同构成企业组织的市场目标,生产效率则构成财务目标。最后,战略目标传递到作业中心层面,由质量、运输、周转时间和耗费构成。质量和运输共同构成顾客的满意度,运输和周转时间共同构成灵活性,周转时间和耗费共同构成生产效率。由此,绩效信息渗透到整个企业的各个层面,当这个信息向组织的上层运动时,目的是逐级汇总,最终使企业高层管理人员可以利用这些信息为企业制定未来的战略目标。绩效金字塔着重强调了组织战略在确定业绩指标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反映了绩效目标和绩效指标的互赢性,揭示了战略目标自上而上逐级重复运动的等级制度。这个逐级循环过程揭示了企业持续发展的能力,为正确评价企业绩效做出了重要贡献。

(四)其他方法

除了上述几种主要的绩效评价方法以外,常用的绩效评价方法还有主成分分析法、聚类分析法、数据包络分析法、灰关联分析法、人工神经网络分析法、模糊综合评价法、层次分析法等。运用这些方法,我国学者进行了大量的相关研究。

张晓峰、李博(2007)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2006年50家上市公司的12个财务指标进行分析。通过分析,构建了一个新的财务业绩评价体系,用来对上市公司的财务结构进行分析。许兴阳等(2008)针对目前主成分分析法用于综合评价的不足,提出了基于等效时间点的改进型评分方法,并对13个文化类上市公司1998年~2005年54个有效财务数据样本的分析,得出其综合评价排名,进而得出适合通过上市方式进行融资的企业特征。

何亮亮、商鹏(2007)采用多元统计的聚类分析、主成份分析和因子分析方法,对《评价报告》提供的截至2006年4月30公布上市公司所属的21个行业进行分类、评分、排序,并从统计学和经济学相结合的角度,分析了影响上市公司行业业绩的主要因素和原因,做出综合评价。

傅毓维等(2006)从考核投入产出效率的角度出发,选取基本财务指标构成评价体系,在此基础上,建立基于误差逆传播人工神经网络(BP神经网络)的高新技术企业绩效评价模型。同时,以医药行业2003年度22家上市公司财务数据作为神经网络的训练和测试样本,将训练好的BP神经网络应用于企业绩效的当期评价和仿真预测。李晓峰和徐玖平(2006)将BP神经网络方法应用于轻工制造板块的39家上市公司的财务预警上,构建了上市公司财务预警模型,实证分析表明,建立的模型有效、可行。田小华(2007)以平衡计分卡思想为基础,引进层次分析法模糊综合评价模型来对上市公司经营者的经营业绩进行考核,综合地、全面地衡量一个经营者的业绩。王云杰等(2006)依据9个评价指标以及2004年的年报数据,运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对陕西省23家上市公司的经营业绩进行了综合评价、排序。结果表明,钛金制造、电子信息、旅游行业、软件开发的上市公司业绩较好,机械、房地产、餐饮类等公司表现一般,而商业上市公司的整体经营状况不佳。

三、结论

现代企业绩效评价方法的不断发展,逐渐弥补了传统绩效评价方法的不足。首先,增加了对诸如产品质量、市场占有率、客户满意度等非财务指标的评价;其次,开始考虑外部环境因素对企业自身发展的影响;再次,更加注重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评价;最后,评价手段丰富多样,运用计算机等现代化技术,使评价结果更加科学有效。相信不久的将来,在研究学者的不懈努力下,还会涌现出更多更好的企业绩效评价方法。

参考文献

[1]何亮亮、商鹏:《基于多元统计分析的上市公司行业业绩评价》,《经济论坛》2007年第9期。

[2]傅毓维、尹航、杨贵彬:《BP神经网络在企业经营绩效评价中的应用》,《运筹与管理》2006年第8期。

上一篇:医疗保障事业下一篇:负荷牵引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