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新格局

2024-10-19

国际贸易新格局(通用12篇)

国际贸易新格局 篇1

电子商务是人类创造性的应用了互联网技术, 并把它与商务活动紧密结合的产物。电子商务起源于电子数据交换, 而互联网技术的产生与发展则为电子商务的应用注入了新的活力。电子商务的根本性变革在于把商品的四流统一反映在信息流上, 并由信息流来完成组织和支配。企业通过电子商务可以构筑覆盖全球的商业营销网, 从而获得全球性、无时限的商务空间。电子商务的特点决定其必然会取代传统的商贸形式而在未来占主导地位。正如这句话所说“电子商务代表着未来贸易方式的方向”。在国际化市场的大背景下, 电子商务技术的广泛应用, 成为外贸型企业竞争能力的重要标志, 并由此形成新的贸易特点、贸易格局。

一、电子商务时代下的国际贸易特点

1. 从业人员知识体系的综合性

电子商务由于在贸易环节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 提高了企业经营管理的效率, 使得进出口企业可以大量减少办事人员。但同时企业对所从事业务的人员的知识结构、能力水平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电子商务时代下的国际贸易从业人员, 除了具备传统贸易方式下需要的外语、贸易实务、金融、管理、国际贸易政策、国际惯例以及商品学的知识外, 还要求具备开展国际电子商务必需的计算机信息技术的知识、网络技术的知识和网络实践操作技能, 并伴随着电子商务技术的发展, 能够做到不断的更新知识, 否则将会难以适应电子商务时代开展国际贸易的需要。

2. 商品交易方式的多样性

以互联网络为媒介的电子商务方式, 使商品的交货方式发生了变化。例如很多商品都可以以图文方式在网络上展示、客户可以通过网络图文信息选择商品完成交易, 既省时、省力、又省钱, 而在传统的贸易方式下, 这些商品的交付则要通过跨国的邮寄运出来完成, 成本高、时间长。当然对于上述商品, 贸易双方仍然可以选择传统方式实现交付。

3. 国际贸易业务主体的多元性

电子商务技术的日趋成熟和在国际贸易中的广泛应用, 使得国际贸易的主体向多元化发展, 其表现有:

(1) 传统贸易体制下进出口经营权受到约束的一些企业, 尤其是大量的中小型企业将成为国际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

(2) 消费者自己由于可以实现直接网上订购, 因此也成为了国际贸易主体的一部分, 这在传统贸易体制下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

(3) 在传统贸易“中间商”的主体地位不断下降的同时, 电子商务的发展催生的新型中间商———电子商务运营商将会大量涌现, 为国际电子商务的普及搭建“贸易平台”。

(4) 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而逐渐形成的网上“虚拟市场”, 也带动了新的企业形式———虚拟企业的产生和发展, 并在网络贸易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4. 国际贸易管理实施手段的技术性

互联网的发展与应用不但使得国际交易手段发生变革, 也在推动和影响着政府的贸易管理行为发生变化, 新的贸易方式要求政府机关部门改进工作方法和管理手段, 提高工作效率。政府通过建立专门的网站, 可以更加透明、快捷地发布贸易政策, 处理企业登记、审批业务、由传统政务走向电子政务, 使国际贸易管理逐步实现“电子化、网络化”。

二、电子商务给国际贸易格局带来的新变化

1. 加快全球贸易经济一体化进程, 有望形成一个统一、虚拟的国际化大市场

电子商务的日趋成熟与迅速发展, 打破了以往的传统市场, 一个崭新的以信息网为细节的市场空间快速形成, 在这种网络环境中各国间的经贸联系与合作得以大大加强, 成为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加速器。

(1) 产生了全球统一的虚拟市场。互联网所覆盖的国家已经超过200万个, 互联网连接也已经超过20万个, 终端用户递增的速度已经超过40%, 由于互联网快速而广泛的发展, 使得以互联网为基础的电子商务成为全球化, 虚拟化的交易市场。

(2) 市场价值规律将在全球范围内发生作用。虚假市场的建立, 打破了过去传统的空间与距离的制约, 使得商品及与之相关的信息具有了广泛、公开、完整和及时的特点, 使得进出口双方信息的对称性增加, 价格扭曲的可能性大大减少或避免, 同质同量商品之间的竞争更为激烈, 市场价值规律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3) 增大了市场风险。电子商务运用于国际贸易, 交易者、交易方式、交易意向和交易标的的表达都虚拟化。交易者, 尤其是买方的直观视觉因网络而被部分阻断, 交易的过程和交易结果也因此而增加了不确定性, 因商品和服务交易方式的变化而使得信用风险、质量风险和技术风险都有所增加。

2. 促使国际分工进一步深化, 比较优势得到充分发挥

电子商务的出现省去了生产与客户之间的中间环节, 缩短了厂商与消费者的距离, 厂家能直接从市场中了解到客户需求的变化, 这使得电子商务的作用将延伸到国际生产领域, 深化国际分工, 使各国的比较优势得以充分发挥。

(1) 电子商务使得企业生产的竞争性增加, 生产的灵活性增加。这里所说的企业弹性, 就是根据市场变化和客户要求, 利用高薪技术降低企业转制成本, 迅速调用各类人员、信息, 形成新的生产模式, 为客户设计生产符合要求的新产品。这样, 企业的生产方向和组织形式可以随时发生变化, 经营更加灵活。

(2) 电子商务的发展将促进跨国公司生产布局在全球范围内的优化。企业可以通过网络接受订单, 组织生产, 这即可缩短产品生产周期, 又可降低库存, 这有利于外贸企业在全世界范围合理内配置资源, 有效安排生产, 促进不同类型企业之间的分工与协作关系更加紧密。比如在原材料、元器件的采购方面, 企业可以通过互联网络在全球范围内招标, 以取得最优惠的供货条件。在产品设计方面, 隶属于不同公司的科研人员也可以通过网络实现共同设计。

(3) 全球市场一体化大背景下, 电子商务使得交易产品技术含量提高, 服务贸易在全球贸易中的比重增加, 产业结构向更加合理化发展。

(4) 电子商务延伸国际生产领域, 深化国际分工, 反过来又加速了产品和半成品的流通速度。

3. 国际贸易交易手段的改变使得贸易效率大大提高

电子商务时代的到来, 使得国际贸易中的一些交易手段发生重大变化, 交易更方便, 更快捷。日常往来的进出口业务凭证, 可以利用加密方式并通过网络在管理部门、交易主体之间传送, 这种方式比使用传统的传真与信函方式更加方便, 效率更高, 而且成本很低企业可以通过网上市场, 虚拟洽谈来开发新的客户。电子货币的应用取代了传统的纸质货币, 网上可以转账和信用证的结算, 使得国际贸易付款方式发生巨大变化。电子音像制品、电子书籍、各类电子软件等产品, 可以通过网络完成交易, 通过快递发往全国, 甚至全世界各地用户手中。

4. 引发国际贸易经营主体和经营方式的创新

由于时间与空间的限制, 在传统的国际贸易模式中信息收集的成本相当高, 致使许多国内商品生产企业没有足够的人力、财力和物力来实现商品的出口。对外贸易企业正式利用了自身从事国际贸易业务、熟悉国际市场, 掌握国际市场信息的优势, 即方便在国外市场寻找合适的买方, 又方便在国内市场找到合适的卖方。商品的跨国交易就此完成, 并能从中赚取差额利润。

5. 分化国际消费偏好

网络全球化的特点使得各类信息传播速度很快, 无论是哪种产品, 哪种服务, 只要上传网络马上就会面对全球市场, 新的消费理念成为新的消费时尚, 迅速通过网络传遍世界各地。另一方面, 买卖双方可以利用数字化网络进行互动, 完成贸易活动且在交易中买方处于较为主动的地位, 这就要求企业必须在相同产品的差异化上多下功夫, 从而保持竞争优势。电子商务的这种大批量的定制必将对国际贸易传统的大宗交易模式产生冲击。

三、电子商务带来国际贸易重组新格局, 企业的对策

在信息技术革命与国际贸易方式的变革中, 欠发达国家处在一种比较落后的境地, 大部分国家电子商务方面的政策尚未明确, 更无法专门涉及电子商务在国际贸易领域的引导, 国际贸易是经济全球化的急先锋, 电子商务成为打开全球市场的利器, 这就要求我们企业务必从这几方面来进行有效的应对:

1. 从外部环境考虑

(1) 法律方面的问题, 到目前为止国际上仍然没有一套完整的电子商务法律体系, 而我国目前的法律还不能够完全的适应电子商务时代下的国际贸易规程, 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在制定全球电子商务政策时充分考虑其规则约束的归属及难以界定的电子商务行为处理程序。

(2) 信用方面的问题, 我国还缺乏成熟的信用制度支撑电子商务的发展, 电子商务信用体系的完善成了目前最重要的环节。

2. 从内在因素考虑

(1) 模式的问题。对我国的外贸公司而言, 应坚持“商务为本”的思想, 要以自己的传统业务为基点, 避免追求表面的商务“电子化”, 最终选择的电子商务模式要适应本企业的特点, 同时这对物流体系也会提出更高的要求。

(2) 企业信息化的问题。把计算机技术引入企业管理, 使企业内部管理网络化、系统化、整合利用企业内外部资源, 提高资源使用效率。很多外贸公司抱怨员工离职时带走了公司的商业机密和客户渠道。那么通过建立有效的公司内部信息网。并有效地开展电子商务可以加强公司的管理水平, 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公司客户渠道流失。并加强对品牌和域名的整合和管理。

(3) 人才方面的问题。由于我国高校教育体制的原因, 电子商务的人才输送还远远满足不了企业的需求, 这就要求我们加快高校在校企合作方面的改革。

四、结语

电子商务在国际化市场的应用正在成为一种趋势, 也是国际化市场大发展的必然结果, 我国要在新世纪成为贸易大国、强国, 电子商务在其中发挥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国际贸易是一种跨国界的活动, 它可以跨越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地区, 在进行国际贸易的时候大量的跨越国界的通信是很大的一笔开支, 国际贸易的发展非常需要廉价的通信手段。国际贸易中大量的单据数据处理, 需要有高质量的自动化系统。以互联网为基础而发展起来的电子商务系统, 完全能够适应和满足国际贸易需求, 所以在电子商务时代的国际贸易活动中, 我们要抓住契机, 使我国的国际贸易能够从中真正的收益。

摘要:电子商务对国际贸易的影响是革命性的, 对国际贸易的发展是广而深的。由于世界各个国家和各个地区的企业引入了电子商务, 已经使国际市场上的格局发生了本质上的改变, 也许在不久的将来我们所看到的世界市场也将会被重新划分。本文从电子商务的视角来分析目前已经处于电子商务时代中的国际贸易具有什么样的新特点, 在这种新特点下又具有了什么样新的国际贸易格局, 在这种新的国际贸易格局产生的时候我们又该如何去面对, 这些仍然是我们需要去探讨并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电子商务,国际贸易,新格局,对策

参考文献

[1]王建《.电子商务》.企业的角度.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7年2月[1]王建《.电子商务》.企业的角度.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7年2月

[2]臧良运《.电子化国际贸易》.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0年6月[2]臧良运《.电子化国际贸易》.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0年6月

[3]叶秀琪.浅谈信息化下电子商务与国际贸易变革.科技资讯, 2011年[3]叶秀琪.浅谈信息化下电子商务与国际贸易变革.科技资讯, 2011年

[4]欧阳金丽.电子商务引发国际贸易的变革.中国管理科学, 1999年11月[4]欧阳金丽.电子商务引发国际贸易的变革.中国管理科学, 1999年11月

国际贸易新格局 篇2

这一段三个刚出狱的女人的出场,紧接着第一场的“生产”段落,在谋篇上也是有机巧设计的,那便是“出狱”与“出生”的同类象征意义。我们看到这三个女人在车水马龙的德黑兰街头的那种胆怯、慌张又充满好奇的表现,不难比照出初生婴儿对这个陌生世界的惯常反应。而不同的是,这里的出生(从监狱获得新生/出生)是一次戴着无形镣铐与宿命罪孽的诞生,即天生的罪人。这也可以反过来解释与象征出第一场戏中那个叫莎玛兹的一直没露面的女人的生产(生女婴)就是一种罪,而诞下的.女婴也摆脱不了自诞生之日起就被指称为“有罪”的悲惨宿命。这一场戏中还有一些可以关注的细节,如警车、警察、乌鸦叫声、警笛声,这些符号在从此开始的影片中随处可见;还有娜葛丝在躲避警察的慌张中弄丢了“饰链”,虽然只是她对阿瑞祖说的一句台词,但我们接下来就会发现这并不是偶然,导演在整部影片中都在无所不用其极地表现一切环状的道具或布景:环状楼梯、汽车站附近建筑物的环形走廊阳台、还有几乎所有的柱子都是圆柱、甚至是小旅馆门口的同心圆状台阶、乃至最后一场戏的环形监狱。

这一场之后,是无法回家的娜葛丝去寻找另一个狱友芭莉。芭莉被哥哥从家里赶出来,她怀了孕,而作为孩子父亲的男友却在狱中被处决了。然后我们跟着芭莉/摄影机又见到了曾经同为狱友的莫妮耶和艾尔罕。莫妮耶正在努力成为“白色世界”的一员,代价是心甘情愿地接受丈夫的第二个妻子、甚至 “快乐地”与这个女人分享自己的亲生骨肉。然而,莫妮耶还是没有忘记过去,她还是可以亲热地和芭莉交谈;所以,当我们看见她和她丈夫的第二个妻子载着芭莉去医院时,鲜明地发现她还是身着与第二个妻子的全白造型形成强烈对比的一袭黑袍。

芭莉去求助的下一个狱友艾尔罕或许是莫妮耶多年之后的目标。艾尔罕已经成功地告别过去,进入了幸福的“白色世界”(她只有和芭莉私下谈话的很短时间里穿过黑衣),所以她一定要拒绝芭莉。这里有一个场景是有象征意味的:芭莉到处找艾尔罕,终于在一间诊室的门口找到她了。画面上是身穿黑袍的芭莉隔着一扇白色的门,透过窗口看见身穿白衣艾尔罕和同样穿着白衣的丈夫在一间白色的房间里对话。芭莉没有推门(那扇门以及那扇门通往的世界是对她禁止的),而是头也不回地逃走了。

芭莉又在街头邂逅遗弃私生女的娜叶蕾,娜叶蕾再带我们/摄影机认识妓女莫甘,然后和她一起回到监狱。摄影机在记录这两位女性的时候,用了比之前更极端的长镜头和固定镜头,恐怕也可以在行动上解释为一种放弃寻找出路后的沉痛与漠然回归。

全片的最后一场戏是摄影机在环视了监狱一周后,停留在黑色的窗口前(比照开篇生产室的白色窗口:颜色大反差、画面位置和大小比例却惊人相似)。狱卒从窗口向里喊着莎玛兹的名字,但回答却是这里没有此人。黑色的窗口“哗”地关上(比照开片白色窗口同样的打开方式),全片结束。导演帕纳西在采访中指出,首尾呼应中隐含地点出了开场的那一幕其实是发生在监狱生产室里。我倒倾向于更开放性的解释:可能是同一个人,也可能根本就只是同名。帕纳西的解释在逻辑上有牵强附会的嫌疑,而且这种看似精巧的设计太刻意了就显得匠气十足。

《古兰经》第二四章《光明(努尔)》中宣称:

“你对信女们说,叫她们降低视线,遮蔽下身,莫露出首饰,除非自然露出的,叫她们用面纱遮住胸瞠,莫露出首饰,除非对她们的丈夫,或她们的父亲,或她们的丈夫的父亲……”(第○三一款)

《古兰经》第四章《妇女(尼萨仪)》中宣称:

“你们的妇女,若作丑事,你们当在你们的男人中寻求四个人作见证;如果他们已作见证,你们就应当把她们拘留在家里,直到她们死亡,或真主为她们开辟一条生路。”(第○一五款)

于是在这一背景下,《生命的圆圈》就具有了撼人的文化与政治意义。影片以不露声色的笔法将伊朗女性在男权与宗教压制之下的卑微惨痛处境揭露得深沉而血肉淋漓。一鳞半爪的细节(如:从头至尾,女主人公们想抽支烟的企望都不得实现,唯有在被抓回监狱的警车上才荒诞地达成愿望)都能让全世界大多数的观众惊骇不已——他们始知伊朗除了《小鞋子》、《白气球》那样遥远到似乎只会在梦中发生的、贫瘠泥土中生长出来的天真纯良,也会有如此原始与暴力的法与罪。

巴黎恐袭后国际格局新裂变 篇3

2015年11月15日,就在袭击发生后两天,俄罗斯总统普京与美国总统奥巴马在G20峰会间隙进行了长达35分钟的会谈。据俄总统助理乌沙科夫称,“(美、俄)有关打击ISIS的战略目标基本上非常相似,但在战术方面存在差异。”

与此同时,根据英国《金融时报》11月17日消息,俄罗斯总统普京下令俄军与法国“盟军”统筹制定在叙利亚的联合作战计划,俄法两国正在相互走近。

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王勇对《瞭望东方周刊》表示,巴黎恐袭将对国际格局特别是大国关系产生一定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法国对俄政策、欧洲对俄政策以及美国在其中的角色。

ISIS成法国头号敌人

中国社科院欧洲研究所欧洲政治室副主任赵晨对《瞭望东方周刊》表示,此次袭击的恶劣程度远远超过针对《查理周刊》的恐怖袭击,堪称法国版“9·11”。法国将采取更加强硬的措施打击ISIS,这也将影响到法、美、俄关系的发展。

“以往法国在中东地区参加美国主导的打击ISIS的反恐行动上,主要目标和美国一样,是推翻阿萨德政权,并不把全部精力都放在ISIS上。而如此残忍的暴行发生后,预计法国会把打击重点转向ISIS。”赵晨说。

法国总统奥朗德曾对推翻叙利亚阿萨德政权态度坚决。

2015年5月29日,奥朗德在巴黎接受法国电视二台采访时表示,如果联合国安理会授权,不排除武力介入叙利亚局势。此前一天,奥朗德就叙利亚局势与英国首相卡梅伦进行了电话交谈,两人同意“为加强国际社会对阿萨德政权的压力而共同行动”。

赵晨表示,西方支持的叙利亚反对派是一个零散组织,有一部分是和ISIS勾结在一起的,另一部分则是西方所扶持的代理人。但是,西方并没有培植出来一个真正能统一反对派的代理人。在ISIS威胁越来越大的情况下,西方也认识到,最大的敌人是ISIS,而不是阿萨德政权。

2015年11月16日,奥朗德在凡尔赛宫对全体法国议员发表反恐讲话时的态度已发生了微妙变化,他表示,“阿萨德不是解决叙利亚问题的出路,但是,法国的敌人是ISIS。”

显然,奥朗德不再把阿萨德下台作为前提条件。

“在支持叙利亚反对派上,法国的积极性曾经比美国还要高,因为叙利亚以前是法国的殖民地,法国和阿萨德政权有很深的仇恨。但是,现在不是阿萨德政权而是ISIS发动恐怖袭击。”赵晨说。

奥朗德在16日的讲话中还首次呼吁组建一个唯一的打击ISIS的国际联盟。

目前,存在两个有分歧的打击ISIS的联盟: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联盟在叙利亚和伊拉克轰炸ISIS,支持反对派;以俄罗斯为首的联盟在叙利亚轰炸ISIS,支持阿萨德政权。

王勇认为,法国政府可能在民众的压力下,改善与俄罗斯的关系,在军事手段应对ISIS问题上加强与俄罗斯的合作,甚至可能出现实质性合作。

事实上,奥朗德在16日讲话中已表示将在未来几天与美国和俄罗斯元首会晤,目的就是团结所有力量,要求召开安理会,通过打击恐怖主义决议案。他呼吁,应该把所有真正愿意打击武装恐怖分子的国家联合在一起。

欧洲对俄罗斯政策或更积极

王勇认为,在经历巴黎恐袭后,法国对俄罗斯政策的调整有可能推动整个欧洲对俄罗斯态度的转变,包括在乌克兰问题、北约东扩、欧盟扩大等问题上的变化。

“这种改变有着深刻的背景。美国9·11事件之后,反恐战争导致中东局势混乱,ISIS崛起,并出现难民危机,这些使很多欧洲人相信,欧洲是美国反恐政策、中东政策的受害者。”王勇说。

而且,一直以来美国政府对于打击ISIS并没有明确的策略和准确的预估,在这一问题上依赖美国似乎并不可靠。

就在巴黎恐袭发生前一天,当地时间11月12日,美国广播电视台(CBS)曾播出一段奥巴马的专访。在采访中,奥巴马乐观地称,ISIS在叙利亚和伊拉克已经受到了遏制。

《纽约时报》也曾发表美国中东特别行动司令迈克尔·K·纳加塔(Michael K. Nagata)少将的私下评论,承认自己搞不清楚ISIS的诉求。

“为了保护欧洲的利益,欧盟各国必须采取更加积极的对俄政策,承认俄罗斯在东欧及周边地区的安全需要。这种可能的对俄政策调整,可被视为德国、法国等欧洲主要国家对外政策调整的继续。此前,欧洲已加强与中国、印度等新兴经济体的关系,在中美战略竞争方面,欧洲也采取了更加中立的立场,甚至在亚投行等问题上更亲近中国。”王勇说。

“此前欧盟和俄罗斯之间关系紧张,主要是因为俄罗斯吞并克里米亚,并对乌克兰东部的反叛分子提供支持。然而,欧盟和俄罗斯已经充分认识到必须在打击恐怖主义的斗争中合作。双方不会允许相互间的差异成为共同打击ISIS的阻碍。”牛津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李查德·卡普兰(Richard Caplan)告诉《瞭望东方周刊》。

不过,欧盟内部统一步调、共同反恐仍然存在挑战。

此前,欧洲各国就曾因欧盟内部分摊难民的“配额”而引起分歧。目前,欧盟各国间制定的不同难民政策,不同程度的边境开放政策也带来了严峻的安全隐患。

已有迹象显示,此次巴黎恐袭中,至少有1名叙利亚籍恐怖分子以难民身份进入希腊,然后潜入法国作案。有评论称,巴黎发生的系列恐怖袭击案或将冲击欧洲现有的难民政策,以及内部开放边界的申根协定。

nlc202309031134

即使欧洲内部没有分歧,欧盟与俄罗斯调整关系似乎也并不容易。

王勇表示,欧洲面临太多的困难,尤其是欧洲经济尚未走出衰退,希腊等国家主权债务危机仍然是个困扰。

与此同时,欧盟若调整对中、俄政策,将意味着对美政策的较大改变,美国绝不希望看到这种改变。

“美国掌握有各种不同的手段控制、抵制欧洲的政策调整。因此,要实现对外政策的调整,欧洲必须调整自己的对外政策理念,强化内部团结,强化统一的对外政策,建立统一的欧洲军队,加强欧洲联合,同时下决心投入巨大的资源重塑中东格局。”王勇说。

美、俄交锋还是握手

在巴黎恐袭前数日,一架从埃及飞往圣彼得堡的俄罗斯客机起飞后不久在埃及西奈半岛坠毁,机上224名乘客和机组成员全部遇难。

日前,俄罗斯政府也确认上述事件是遭到了“恐怖行为”攻击。这无疑将加剧普京在反恐问题上的强硬立场。11月17日,俄罗斯国防部称,为对叙利亚境内的ISIS进行猛烈打击,俄军机空中飞行次数增加一倍。

但是,俄罗斯能否与美国在反恐问题上达成实质性的合作共识还并不明朗。目前,俄罗斯加大了对ISIS控制区的打击,但仍未有消息表明美俄将合作进行空袭。

美国全球安全分析研究所所长盖尔拉·拉夫特(Gal Luft)对《瞭望东方周刊》表示,他并不认为美、俄之间会开启实质的合作,毕竟在阿萨德政权的去留问题上他们的目标并不一致。

“事实上,我认为巴黎恐怖袭击也不会对大国关系立刻产生影响,目前能产生的影响也仅是欧盟收紧难民政策。”盖尔拉·拉夫特说。

王勇说:“在军事打击ISIS的问题上,欧盟未来将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与俄罗斯的协调、合作;在乌克兰问题上,软化对俄立场,以更加缓和的方式推动乌克兰问题的适当解决;缓和在叙利亚问题的立场,对阿萨德政府的去留采取更加灵活的政策。当然,这些政策调整的幅度仍主要取决于美国的态度。”

不过,2016年即将举行的美国大选也使美国外交策略存在诸多不确定性。

“随着美国总统大选的临近,党派斗争将会进一步加剧,美国对外政策有可能趋于强硬,给欧洲政策调整的空间有限。但是,还存在一种可能性,即如果美英等更多国家出现由ISIS发动的大规模恐怖袭击事件,美国对俄政策有可能采取较大幅度的调整。”王勇说。

他认为,可以预期的是,法国等欧洲国家可能希望中国在应对ISIS、处理叙利亚难民等问题上发挥更大的作用,给予其更多的支持。中国需要做的是,加强对不同国家政策调整的观察与研究,及时调整对策,必要时提升中国介入的程度。

赵晨说:“西方一直希望中国参与到打击ISIS的行动中,但是中东的问题的确过于复杂,中国支持打击恐怖活动,但是采取何种具体措施,还需要从长计议。”

国际贸易新格局 篇4

金融危机的产生一般来自于某一个局部内的一个国家或者几个国家,金融危机产生的直接原因在于短时期内缺少资金,无法满足企业或者市场对资金的需求,导致金融行业面临经济危机。金融危机会直接导致经济衰退,影响到其他国家的发展。在金融危机中,比较典型的是东亚局部金融危机与美国局部金融危机,二者金融危机虽然产生的原因不同,但是都对国际新格局的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2 东亚局部金融危机对国际新格局产生的影响

在20世纪90年代,一场金融风暴席卷东亚发达国家,致使东亚的一些国家在这场金融风暴中经济受到严重损害,不仅如此,东亚金融危机对国际的新格局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2.1 影响到东亚发达国家的国际地位

东亚金融风暴起于东亚发达国家,因此,在这场金融风暴中,首当其冲的是东亚这些发达国家,直接导致大批企业面临倒闭。这场金融危机使得东亚发达国家,比如日本、韩国等国家的经济遭到重创,而潜在的危害是这场金融危机使得日本、韩国等发达国家的经济总体实力与其他发达国家经济实力产生了差距,尤其是加剧了与超级大国美国的差距,减弱了这些发达国家在国际经济体系的地位。

2.2 提高新兴国家的国际地位

东亚金融危机对新兴国家的影响较小,比如说对中国以及印度,主要是东亚金融危机产生的一部分原因在于发达国家盲目进行经济扩张,出现资金供应不足,短期资金短缺无法得到提供。相对这些东亚发达国家的扩张,新兴国家经济发展相对平稳,经济资金预留较为充足,因此,在这次东亚经济危机中,受到的影响相对较小。正因如此,新兴国家在亚洲的经济地位得到提升,同时在世界国际体系中有了很大的进步。

3 美国局部金融危机对国际新格局产生的影响

美国作为世界强国,在世界的经济中占有很重要的作用,特别是美国利用自身强大的科学技术,提高国家生产力,极大地促进了经济的发展,金融的运用更是将经济推到了很高的水平,但是,金融在运行到一定程度时,由于自身金融体系的局限,会出现很大的弊端,最终导致金融危机的产生。美国产生金融危机会直接影响到国际新格局的产生。

3.1 美国金融危机削弱美国超级大国地位

正是由于美国自身金融体系在发展运行中,无法适应经济发展需求,在2007年导致了次贷危机,致使美国经济陷入停滞增长状态,甚至出现负增长,需要依靠美国政府的支援,因此,美国金融危机对美国经济产生致命的影响,使得美国经济综合实力与其他发达国家经济实力之间的差距进一步减小。美国金融危机对美国超级大国的地位起到了很大的阻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1)美国经济受到重创,大批金融企业面临倒闭危机,其他一些行业因无法得到有力的资金支持面临资金短缺现象,使得美国政府必须采取措施拯救美国金融企业,迫使美国持有他国债券,阻碍了美国经济发展。美国之所以成为超级大国,主要原因就在于其自身经济实力雄厚,而美国金融危机导致其经济受到影响,继而削弱了其超级大国的地位。

(2)美国作为世界超级大国,其产生的金融危机直接影响到其他国家的经济发展,使得国际经济进入低迷阶段,其他国家对美国金融进行了一片谴责,同时对美国的货币美元产生了怀疑,考虑在国际货币流通中增加流通的多元性。因此,美国金融危机对美国自身潜在的危害在于其他国家对美国经济事务产生质疑,影响到美国在国际经济体系中的主导地位。

3.2 美国金融危机波及其他发达国家

作为美国的重要合作伙伴,其他发达国家需要依靠美国强大的经济平台,结合自身的经济,才可以在国际经济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随着美国金融危机的产生,其他发达国家的经济受到严重损害,影响到国家的经济发展,资金无法得到充足的供应,企业只能面临倒闭或者重组。正是由于这些发达国家的金融设计模式与美国设计模式极其相似,成为当今国际的先进金融设计模式,当美国出现金融危机时,这些发达国家也会遭受到同样的危害,致使其他发达国家的经济地位受到很大程度的影响。

3.3 美国金融危机侧面提高新兴国家经济地位

当今国际环境下,任何国家都受到国际经济环境的影响,因此,在美国金融出现危机时,新兴国家,比如巴西、中国以及印度等国家的经济也会受到损失。但是,美国金融危机在影响到所有国家的同时,会给这些新兴国家带来机遇,因为,这些国家与以美国的金融关系相比其他发达国家来讲,要小很多,新兴国家的金融设计模式与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有很大的不同,因此,在美国金融危机的影响下,新兴国家受到的影响最小。美国金融危机对整体的国际格局不会产生大的变化,但是会发生细微的变化,即新兴国家依靠自身经济影响较小,金融模式相对可靠等优势在国际经济中具有更多的发言权,推动了国际新格局未来变化。

4 局部金融危机推动国际新格局多极化方向发展

局部金融危机的产生将对各国产生严重的经济影响,导致经济发展受到很大的阻碍。而局部金融危机不仅对国家的经济产生影响,对国际新格局的产生也会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

4.1 局部金融危机使得格局多元化

当前经济环境下,各国经济发展不平衡,由此,产生“一超多强”的局面,即以美国为核心的超级大国,日本、英国等其他国家作为强国,这些国家在国际经济体系中占最重要的地位,很多经济决策来自于这些国家。而局部金融危机的产生,尤其是美国金融危机的产生,使得美国超级大国与其他国家的经济悬殊极大的减小,同时侧面地提高了新兴的发展中国家的地位。虽然,目前的国际格局在大的方向上不会发生重大变化,但是对国际新格局的形成,即多元化发展会起到促进作用,有利于推动国际新格局的发展。

4.2 局部金融危机让更多国家主动选择多元化发展

局部金融危机因为其产生时没有受到其他方面的约束,因此,产生的负面效应比较大。美国产生的局部金融危机实际上很大程度上与它自身强推的新自由经济模式有很大的关系,美国为了发展自身经济,作出最有利于自己的决定,没有考虑到整个经济环境下其他国家的发展状况,使得新自由经济模式在强推的过程中,遇到严重的不足,不适应国际发展,最终导致金融危机的产生,而这让很多国家开始认识到只有选择多元化发展,才可以互相约束,提出最有利于各国的经济发展模式,因此,局部金融危机促进了国际新格局的发展。

4.3 以中国为主的新兴国家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得到发展

在当今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任何局部发生金融危机都会波及其他国家,对其他国家的经济产生不利的影响,因此,对于我国的经济发展也会受到很大的影响。不过,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影响的同时,因为我国经济发展模式的不同以及自身的独特发展,使得金融危机对我国波及范围较弱,因此,从侧面来讲,提高了我国等新兴国家的国际经济地位,有利于国际多元化经济格局的发展。

5 结论

在经济的发展中,难免会出现一些经济模式弊端,在新时期,由于各国联系更加紧密,交流日益频繁,因此,局部金融危机会直接导致国际其他国家受到金融危机的负面影响,而局部金融危机的产生很多时候是由于当今世界格局的弊端产生的,因此,金融危机的发生会影响到当今国际格局,让各国更加认识到多元化发展的优势,从而促进国际新格局的产生。

摘要:在新时期,为了促进各国自身经济的发展,各国会加强与其他国家的经济交流和合作,由此,各国经济会受到彼此影响,局部发生金融危机会直接影响到其他国家的经济发展。而局部金融危机之所以产生,不仅是由于局部经济模式出现弊端,更在于当今国际格局不适应新时期发展需求。本文基于此,通过对金融危机的研究与分析,对东亚局部金融危机与美国局部金融危机对国际新格局的影响分别进行了分析,并对局部金融危机对国际新格局的发展影响做了总体阐述,有利于更好的研究金融危机与国际格局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局部,金融,危机,国际,新格局,影响

参考文献

[1]张晓晶.全球失衡、金融危机与中国经济的复苏[J].经济研究,2009(5).

[2]孙希良.全球金融危机对国际格局及大国关系的影响[J].中共济南市委党校学报,2009(2).

[3]权丽平.亚洲金融危机——行为金融学的剖析[J].金融研究,2005(8).

[4]何秉孟.美国金融危机与国际金融垄断资本主义[J].中国社会科学,2010(2).

[5]谢平.金融危机后有关金融监管改革的理论综述[J].金融研究,2010(2).

[6]朱锋.金融危机对国际政治的影响[J].世界经济与政治,2008(12).

当代国际战略格局_考试内容整理 篇5

答案一:

1.1973年第4次中东战争,美国调动以阿矛盾,造成石油减少,使两方经济滞胀,大量资本流入美国。

美国因为越战消耗大量财富,需要资金重振经济,所以美国采取了从国际市场收回美元的作法。具体措施是宣布美元与黄金脱钩,等美元贬值到最低值时回收。美国接下来需要让美元升值,而石油涨价可以增加各国对美元的需求。于是挑起第四次中东战争,最终导致石油价格上涨。其影响是美国从欧洲转移了财富。

2.1986年,美国联合沙特使石油价格下降,导致苏联收入崩盘,为其解体埋下伏笔。

苏联作为重工业发展模式,石油对其工业发展有重要影响,另外其本身也是石油输出大国,通过贩卖石油收取大量资金,美国希望通过打击石油价格来瓦解苏联经济。于是美国派遣要员至沙特,与沙特国王协商,通过告知其美元即将贬值的消息来换取沙特石油的价格降低,从而迫使苏联石油价格下降,石油收入大幅减少,民不聊生,为日后的解体埋下隐患。3.2008年,美国喜欢打压俄罗斯经济,举行国会听证并发布名为“石油看跌期权”金融工具,造成国际市场石油价格大幅下跌,俄罗斯经济崩盘。2008年俄罗斯从美国银行贷款5000亿美元,并用20余家国企股份抵押。作为以双轨制为经济模式的国家,只要石油价格维持在90美元一桶,俄罗斯就有足够资本还债,于是美举行国会听证,请来了金融炒家,发布了石油供大于求的消息,同时发布了名为“石油看跌期权”的金融工具,于是石油价格大幅下跌,导致俄罗斯经济崩盘。

答案二:

(1)第四次中东战争中,美国因越战消耗了大量财富经济陷入“滞胀”,急需大量资金重新提振经济。美国从国际市场上回收美元(宣布美元同黄金脱钩,等到美元贬值到最低时回收),美国需要让美元升值,石油涨价可增加各国对于美元的需求,于是挑动第四次中东战争,导致石油价格上涨。石油价格上涨其实是美国从欧洲转移了财富(美元升值、沙特等用卖石油的钱买美国债)。

(2)在国际资本市场表现不佳、低利率和疲软股价中,美国将有实力的投资机构和投资者招募到国际石油市场,将货币市场和股票市场资金转移至石油市场。

(3)通过战争和其它手段渗透抢占石油资源。发动伊拉克战争、利比亚战争,致使盛产石油的国家战乱不断,同时也影响了周边地区。美国的反恐战争,也直接影响市场的预期。伊朗作为世界第二大储油大国,不仅受到美国经济制裁,还受到战争威胁。无论伊拉克战争还是潜在的对伊朗的战争,无不给世界石油市场带来恐慌,造成油价动荡不定。美国还通过阿富汗战争,对中亚地区进行军事和经济渗透,通过参加石油开发等手段,竭力占有中亚及里海的石油资源。

(4)利用美元、黄金和石油的比价关系,疯狂套利,操纵原油期货价格。因为石油以美元标价,美国就可以通过国内的利率调整和美元汇率政策影响和操纵国际油价。例经济危机美元贬值,石油价格上涨。据计算,美元贬值10%,就会使以美元计价的石油价格上涨7.5%。美国在控制美元和石油定价权上同样实行“单边主义”,以图保持对世界经济的影响力。有评论指出,美国把石油作为经济武器,其目标主要对准中国,以遏制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5)美国购买大量石油加大石油储备,推动石油价格上涨。这样美国可以通过原油库存变化,影响国际油价的市场预期,对国际油价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在遇到国际油价上涨的时候,根据自身需要,或动用战略石油储备,以期达到抑制油价的作用。或国际油价越是上涨,则越是扩大石油战略储备,不断增大世界石油供给的压力。二.美国对华构筑战略包围圈的意图

美国对华构筑了满月形遏制圈,意图有如下几点: 1.使得美国有能力封锁中国,将中国困死在陆地上

因为走向海洋是大国崛起的必要条件,所带来的资源、贸易通道都是巨大的财富。其中南海是中国南下印度洋的通道,马六甲海峡是中国能源咽喉,第一岛链能够遏制中国前出太平洋的步伐。美国在这些地点都拥有自己的势力范围,能将中国困于陆地。、2、使得美国可以直接支援中国的分裂势力

美国在中亚的军事基地可以支持新疆的分裂势力。2001年吉尔吉斯斯坦向美军开放马纳斯空军基地,使得美空军拥有了打击中国领土的便利条件。驻阿富汗美军同中国的兰州战区也已经是零距离军事接触。此外美国大型运输机可降落在中亚多个机场,支持分裂中国势力。美国可以利用印度分裂中国的西藏地区。印度将中国视作假想敌,符合美国的战略利益。值得注意的是,青藏高原是中国的水源,而亚洲七条江河的水源都来自西藏冰川。印度临近西藏,可以在水源处采取投毒行为危害中国水源,造成巨大的打击。

3、利用包围圈上的一些国家来消耗中国的实力

在中日钓鱼岛争端,南海岛屿争端(越南、菲律宾等),中印边界争端等都有美国插手的影子,他企图以争端消耗中国实力。

4、遏制中国战略武器的打击能力

中国的洲际导弹拥有远程打击能力,对美国本土构成威胁。因此美国在日本部署了第二套X波段雷达,能够提早发现中国的战略武器飞行轨迹,将其击落,从而遏制其打击能力。

5、在中国周边制造事端,增加与中国谈判的筹码

美国可以利用朝鲜的核问题借机拉拢朝鲜,并算准中国不愿失去战略盟友的心态,增加谈判筹码。

三.美国对华战略包围圈上有哪些空隙?美国如何填补这些空隙? 空隙:

主要有朝鲜,缅甸和巴基斯坦这三个国家。1.朝鲜

作为中国的战略伙伴之一,美国试图拉拢朝鲜从而将美日韩对中朝俄的局势改变为美朝韩日对中俄的优势。美国利用朝鲜核问题的机会,来拉拢朝鲜。因为朝鲜需要原料与技术得到核保护,而中国无法公开的施以援手,美国就可以暗中提供资料趁机拉拢。朝鲜更是可以以此要挟中国,造成中国战略选择的困境。填补空隙的方式是朝美制造紧张局势,美国随机派遣特使来斡旋,实则是双方以此为契机互相交流联系。2.缅甸

缅甸也是中国的战略伙伴之一。因为历史遗留问题,缅甸的果敢地区为中国居民所住。可缅甸并没阻挠,果敢也称为中国的“飞地”,被视为两国的友好象征。美国总统奥巴马试图填补空隙,派遣韦布.吉姆赴丹瑞,表达了美国对缅甸方面的重视。随即造成果敢地区的中国居民给驱逐甚至被杀害。密松水电站项目的搁置也是受美国所影响。该水电站的修建由中国出资,位于克钦邦境内,离中国较近,是互惠的工程。而美国则暗中资助反对修建的团体,之后缅甸以破坏环境和移民有意见为由停止了修建。缅甸近年的政权转变是从专制变成了“美国影响下”的民主。3,巴基斯坦

巴基斯坦是我国忠实的盟友,素有“巴铁”之称。美国一直力图拉拢他,却奏效不大。1979年美国为其提供大量援助来抵抗苏联入侵,可巴基斯坦却拿出一部分为中国做科研经费。正是这笔钱使得我国攻克了技术难题,为其枭龙战机升级,也间接提高了中国的空军实力。在日后的北约空袭事件中,美国向巴基斯坦表明将牵头调查空袭炸死巴基斯坦士兵事件,可巴基斯坦态度依旧强硬,称将重新考虑巴美关系。美国在巴基斯坦上的努力收效甚微。填补:

军事部署:

如钓鱼岛争端借机加强了美国在亚太的兵力部署、打击了人民币国际化、扼杀“亚元”并使得中、日不可能联手; 第一岛链的部署;

1993年,美国和印度改善关系、发展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2001年,军事力量进入阿富汗及中亚地区 ; 2009年,美国和蒙古建立军事合作关系;

2011年以后,美国战略东移,在中国东面制造事端、借机加强军事力量。美国在军事部署上对中国实施了包围战略,但在文化、经济和其他军事关系上还存在一定的空隙。美国采取了以下措施填补空隙:(1)文化上的渗透

利用各种手段把美国文化描述成自由、民主,把中国文化描述成专制、集权,培养年轻一代对美国文化的崇拜和对中国文化的憎恨(2)经济上的欺骗和掠夺

美国人对中国经济实力的增强感到担忧,绝大多数美国人希望美国领导人在贸易与经济问题上对中国采取强硬立场。调查显示78%的美国人认为中国拥有过多美国国债是一个严重的问题,多数美国人认为工作外包以及贸易赤字也令人不安。(3)其他军事关系

4.美俄博弈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答案一:(1).表现在战略空间的争夺上北约不断东扩,不断压缩俄罗斯传统战略纵深,其反导系统已经部署在了俄罗斯家门口

(2).表现在国际军火市场上美制武器销售额上升很快,极大蚕食了俄罗斯武器市场的份额,传统的苏制(俄制)武器进口国很多都转向美制阵营

(3).国际事务的话语权方面世界热点地区(如中东)力量体系纷杂,世界各国都有参与其中,这是体现国家实力的最佳场所,美国和俄罗斯支持自己的盟友在这些地区获取优势,间接造成美俄两国的对抗

(4)经济领域俄罗斯自从摆脱债务危机,迈入万亿GDP俱乐部后,国力蒸蒸日上,对美国而言这是潜在的能挑战其全球优势地位的对手,因此美国与俄罗斯不断进行金融暗战,企图打击对方经济体系,削弱其潜力

答案二:主要体现在政治,经济,军事三个方面。

(1)政治上俄罗斯奉行连中抗美的战略,外交上尽力维护前苏联时期的势力范围,显然这是个没落的,缺乏正义制高点的无奈之举。

(2)经济上俄罗斯以石油天然气,及矿产资源等出口为主要收入,美国是石油天然气的最大消费国,平抑石油天然气价格是俄罗斯与美国的生死之博弈。

(3)军事上美国对俄罗斯极尽围堵,美国的导弹防御系统已经包围俄罗斯。武器装备出口也是美国与俄罗斯的博弈主要战场,美国武器装备的先进性使俄罗斯的武器装备出口市场日渐萎缩。俄罗斯在政治上不能占领制高点、在经济上不能摆脱较为单一的发展状态、在军事上缺乏教育,科技的发展支撑,美俄博弈,俄罗斯是极其被动的。

5.俄、格战争对美、俄博弈的影响?

答案一:(1)、重重打击了美国在原苏联势力范围的渗透,震慑其他打算亲美的原苏联加盟国:美国是靠不住的,你看的我揍格鲁吉亚的时候,美国只是谴责了一番。

(2)、扶持南奥赛梯和阿布哈兹两个格鲁吉亚地区独立。美国谴责时,俄罗斯搬出南斯拉夫科索沃做档箭牌,让美国无论如何都无法自圆其说。

(3)、扶持两个小国独立并在上面驻军,将车臣与格鲁吉亚隔开,美国无法通过格鲁吉亚渗透车臣,保障车臣稳定。

(4)、冷战结束后,俄军第一次在境外作战,并打败了美国小弟,极大振奋了冷战失败后俄罗斯人的自尊心。

国际贸易新格局 篇6

[关键词]国际格局;中国;和平崛起

[中图分类号]D81;D822 [文献标志码]A [DOI]10.3969/j.issn.1009-3729.2014.01.003

自1991年苏联解体至今,国际格局依然处在单极与多极相互较量之中。学术界对于目前的国际格局到底是单极还是多极,仍处于争论阶段。[1]国内学者阎学通提出“两超多强”理论,并说在未来的10年,中美会形成两极格局。[2]但是,无论是阎学通,还是其他的学者,均未注意到当今国际新格局的建立模式已经与过去国际格局的形成方式有了本质的不同。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其关键的原因就在于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给国际关系的发展带来了深刻变化。就笔者所接触的文献资料来看,学术界对于国际格局建立的新模式尚未触及,而这一全新的建立模式又与中国的和平崛起和未来发展密切相关。本文拟就国际格局建立新模式的形成及其对我国未来发展的影响进行一些探讨和分析,以期推进中国的和平崛起。

一、国际新格局建立的特点

从世界性国际关系形成后的第一个国际格局威斯特伐利亚体系的确立,到半个多世纪之前的雅尔塔体系的建立,国际社会先后经历了4次大的国际格局体系,即威斯特伐利亚体系、维也纳体系、巴黎-凡尔赛体系、雅尔塔体系。新的国际格局产生之后,大体经历了“稳定—矛盾的产生—矛盾的积累—矛盾的最终激化—分崩瓦解”这一过程;并且这些国际格局的建立都是在经过战争之后才确立下来的,战争成为新国际格局体系建立的关节点。纵观人类社会国际格局的建立,无一不是经历这样的过程。只有经过战争,旧的格局才能被打破,新的格局才能被确立。然而,自雅尔塔体系解体之后,新格局的形成却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

雅尔塔体系是二战后几个主要的获胜国(美、苏、英、法、中等国)通过波茨坦会议、开罗会议以及雅尔塔会议等一系列会议而建立起来的。1991年12月25日,随着苏联的解体,雅尔塔体系轰然坍塌,国际格局开始了新一轮的重组和建构。美国作为当时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自然当仁不让,力图建立起自己主导的单极格局,而其他几个大国则希望建立多极格局,纷纷发展双边关系,国际格局的多极化趋势有了比较明显的发展。但就国际格局整体而言,是单极格局和多极格局并行发展。美国在克林顿任总统期间,经济获得较大发展,连续7年保持增长,财政也首次出现盈余。与此同时,欧洲经济增长缓慢,日本经济持续低迷,俄罗斯政局动荡,经济恢复缓慢,中国经济虽增长迅速,但总量仍很小。美国自乔治·布什上台以后,凭借其日益增长的雄厚经济实力和在克林顿时期已大规模加强的军事实力,加速推进美国单极主导世界体系的步伐。在乔治·布什执政初期,美国的单边主义倾向开始显露,使得中美、中俄矛盾都有所显现。然而“9·11事件”的突然爆发,使得整个美国为之震惊。美国随即改变其战略步骤,开始重新审视其国际战略,将恐怖主义列为其首要打击目标,并为此加强了与中、俄等国的合作,从而缓和了在乔治·布什上台之初显然已有所紧张的美中、美俄等大国关系。美国在“9·11事件”后发动了2场战争:一场是阿富汗战争,另一场是伊拉克战争。在对阿富汗的战争中,美国不仅得到了联合国的授权,而且也得到了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支持;然而在对伊拉克的战争中,美国则遭到了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反对,其盟友中也只有英国派兵参加了战争,法、德则持坚决反对立场,使得美国希望获得对伊拉克战争的联合国授权的愿望落空。法、德与美国的分歧和矛盾实际上是国际格局的单极化与多极化之争的具体表现,美国是想建立以其为主导的单极格局世界,而法、德、俄、中等国则希望建立一个多极格局的世界。2003年德国总理施罗德在八国集团首脑埃维昂会议召开前夕,对勃兰登堡门前的20万听众明确表示:“我确信文明社会需要一个多极社会。”[3]法国外交部长福歇说:在全球化进程中,欧美关系主要是多极化与单极化的问题。[4]可以说,直到今天,国际格局多极化与单极化的斗争仍在继续,国际新格局仍处在构建之中。

纵观自雅尔塔体系崩溃至今多极化格局与单极化格局的建立过程,我们可以发现,国际新格局建立的方式将与以往4次国际格局建立有所不同,其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国际格局建立的非战争性

以往4次国际格局无一不是经历过大规模的战争后才建立起来的。而苏联解体后的国际格局建立却是一个全新的模式,即首次不是通过大规模战争的方式来确立的。在以往的国际格局建立过程中,为了维护自己国家和统治阶级的利益,世界上的主要国家进行了数次大规模的战争,最终确立了利益分配模式,建立了新的国际格局。在已发生的这些战争中,有为争夺地区霸权的,也有为争夺世界市场的,但其共同的原因都可以归结为国家集团间利益矛盾的不可调和性,最终导致大国之间战争的爆发,而战争的结果则是国际新格局的产生。

历史已进入21世纪,新的国际格局的建立还会延续以前的那种大规模兵戎相见的方式吗?答案是否定的。现阶段的情况已与百年前甚至几十年前的情况迥然不同。当今世界已成为了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生产、贸易、金融等领域的国际化已使各个大国之间的经济联系日益紧密,虽然国与国之间还存在贸易壁垒,但双边条约已将这些国家紧密地联系起来。除此之外,还有众多国际机构如联合国、世贸组织等来加强与协调国家之间的关系。因此,国家之间的矛盾可以通过很多机制来解决。同时,由于经济联系的日益紧密和科技带来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出现,以发动战争的方式获得的利益要远远小于其带来的损失。因此,从目前和今后较长一段时期来看,新的国际格局以大国之间发生战争的方式来建立的可能性是不大的。

可见,国际格局重新构建过程中的非战争性是新的国际格局形成中最显著也是最为重要的一个特征。

2.国际格局建立的稳定性与非稳定性、确定性与不确定性

未来国际格局的建立具有稳定性与不稳定性并存的特征。所谓稳定性主要是指在国际格局确立的过程中,各主要大国在国际格局的走向方面虽然有种种分歧与斗争,但总的来说,战争是不会发生的,国际局势在国际格局变动的过程中总体上是和平的,世界格局中的大国关系总体上仍呈现出较为稳定的状态[5]。同时,国际格局的建立又是一个不稳定的过程,即在建立的过程中,单极与多极格局两种趋势会相互较量,各主要大国之间有时也会发生比较激烈的矛盾与斗争,如在伊拉克战争中美国与法、德两国之间的争执。大国关系错综复杂,大国与大国之间在相互斗争与合作中努力寻找自己在国际格局中的有利位置。这样,在国际格局的形成过程中就会出现稳定性与非稳定性并存的局面。

国际格局的建立还具有确定性与不确定性并存的特征。新的国际格局的趋势基本上可以得到确认,即总体上存在2种可能的趋势:一种是单级化的国际格局,另一种是多极化的国际格局。美国希望建立由自己所主导的单极国际格局,而法、德、俄、中等国则希望建立多极国际格局。基于目前世界各国的经济、军事发展的实际情况,其他类型的格局模式出现的可能性不大。这是未来国际格局建立的确定性。同时,国际格局的建立又有其不确定性,即2种格局究竟哪一种会最终得以确立。现在的形势是美国凭借其强大的经济与军事实力,采取一系列措施努力推进其称霸全球的战略目标。如果在不久的将来美国的经济陷入停顿,其他大国与美国的经济差距相对缩小,美国就难以维系其称霸全球所需的经济与军事实力,其称霸全球的战略目标就难以实现,其主导下的单极格局就不可能建立。

3.国际格局建立的长期性

从世界上第一个国际体系威斯特伐利亚体系到50多年前雅尔塔体系的建立,除威斯特伐利亚体系因为战争延续的时间长导致确立的时间较长之外,其他国际格局的确立从开始到完成的时间都不是很长。而现阶段的国际格局的建立,自1991年雅尔塔体系崩溃以来,已有30余年,以目前的情况来看,还需要较长的时间才能够最终得以确立。美国希望建立以自己为主导的单极国际格局,并在现阶段利用其强大的经济军事实力推进此战略,而俄、中乃至欧洲一些国家则希望建立多极化国际格局。这两种趋势的斗争始终在持续。目前美国仍然拥有强大的经济、军事实力,继续在推进其单极国际格局体系的建立,而其他国家随着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在国际舞台上对于美国的制衡日益显现,在未来的国际舞台上,为了维护自身的国家利益,其他大国必将加强自身的自主意识,积极推进国际格局的多极化。所以,在未来国际格局的建立过程中,两种趋势的斗争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4.国际格局建立的非标志性

以往4次国际格局的建立,都是以会议和条约的形式得以最终确立和实现的,并且这些会议和条约成为新的国际格局得以确立的标志,诸如巴黎-凡尔赛体系、雅尔塔体系等。然而,在未来的国际格局建立过程中,国际格局的形成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其斗争也是复杂多变的,其形成具体以什么条约或什么事件为标志,是很难确定的。未来国际格局形成的大致情况可能是这样的:在一段相当长的时期内,相互关联的许多力量导致国际格局进程出现不同发展阶段,这些阶段和事件的总和最终确立新的国际格局。所以,新的国际格局的形成很可能不会有非常明显而具体的标志,如条约、协定等。

二、国际格局建立出现新特点的原因

国际格局的建立之所以会出现上述新特点,其原因主要有以下5个方面。

1.全球化的发展

人类社会在进入资本主义社会之后,全球化趋势发展日益明显,各国在生产、分配、交换、消费领域的合作已经跨越国界。尤其是二战后,全球化的加快发展使各国间的经济、政治、文化联系日益紧密,特别是国际上几个主要大国(美、俄、中、英、法、德、日等)之间的经济联系更加紧密。同时,全球化的发展也使得各国为了发展本国经济不断扩大对外开放。二战后出现的许多国际组织,如联合国、世贸组织,以及各种各样的地区组织也在各国关系的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现在各国间在发展相互关系中,虽然也有矛盾,但是经济的开放性使得很多经济利益方面的纠纷,可以通过双边或者多边渠道加以解决。正是这些现实的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发展变化,使得国与国之间,尤其是大国之间发生战争的几率越来越小。二战后全球化的发展和各国间经济、政治、文化联系的日益紧密,正在成为化解国与国之间战争的有效因素。

2.世界格局多极化的影响

苏联解体后,美国成为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而其他实力相对较强的国家大多希望建立多极化的国际体系。这些国家虽然无法单独与美国相抗衡,但是都具有很强的综合国力。在这些国家中,中国的崛起、俄罗斯的复苏,使得它们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这些大国实力的不断增强,使得美国随心所欲实现自己国家利益的想法受到很大的制约。虽然美国想极力推进自己主导的单极国际格局,但是国际多极化的趋势也在稳步向前推进。由于各国的综合实力不断提升,在国际事务的解决方面,各国间纵横捭阖、相互制衡。这样做不仅有效维护了本国的国家利益,也有效制衡了一些大国为实现自己的国家利益而采取极端的做法。叙利亚危机的解决就是世界多极化诉求制衡独家称霸的一个重要体现。一开始美国和欧洲盟国想推翻叙利亚巴沙尔政权,让其反对党执政,但是俄罗斯及中国坚决反对,最终迫使美国放弃了攻打叙利亚的计划。

正是各大国间经济、军事、政治实力的接近,使得发动战争的代价增大,最终使各国都选择了与对方发展和平关系的外交政策。

3.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威慑

目前,除二战中的战败国德国和日本外,美、俄、中、英、法以及印度、巴基斯坦等国都拥有核武器。核武器虽然是用于战争的,但是核武器所拥有的巨大威慑力,也会使得任何想发动战争的人都不得不考虑:是否需要借助于武力方式来谋求自身利益。未来可能的世界大战只可能在大国之间进行,而这些大国又都拥有核武器——有核国家的战争,其代价是任何参加国都无法承受的。核武器使得国与国之间在对抗中,尤其是大国之间的对抗中总是留有最后的外交回旋余地。

4.国家之间相互认同的加深及民主制度的制约

随着各国间经济、政治联系的日益紧密,以及战后各国生产力的发展和进步,媒体和通讯工具的日益先进,各国间的文化交流也日益增多,各国民众之间的交往更为密切,国与国民众之间的相互认同逐渐加深。同时,二战后各国纷纷建立了民主制度,随着全球化的发展,这一制度又在全球不断扩展,而民主制度对于战争的爆发有着相当的制约作用。各国民众间相互认同的增加以及民主制度的制约作用,使得现在各国政府在选择战争的时候,增加了更多的理性成分。

5.世界主要国家经济运行方式的趋于一致

笔者认为,造成国际格局和平重构的最根本原因是全球化的发展所导致的世界各主要国家经济运行方式趋于一致。所谓经济运行方式趋于一致,是指各国的社会制度虽然有所不同,但是其经济运行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十分接近。目前,商品经济或市场经济的经济运行方式正在全球范围内推行,世界上的主要大国,要么已经是,要么将采取这一经济运行方式。二战后,美、英、法、德等国实行的是生产资料私有制和市场经济形式。而改革开放的中国,虽然基本经济制度依然是社会主义公有制,但在经济运行方式上也采取了市场经济。中国和世界各主要发达国家经济运行方式的接近,使各国间的经济更好地建立起相互联系。由于实行了对外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国于2001年加入了世贸组织。苏联解体后的俄罗斯在经济运行方式上也选择了市场经济,并于2011年加入世贸组织。也就是说,各国纷纷采取适应商品经济发展的经济运行方式来发展本国经济,这使得各国间的经济联系和相互依赖的程度日益加深。

市场经济要求实行扩大开放,以使得更多的资源和生产要素纳入其中。市场经济倡导的是公平的竞争和开放的市场。现在的全球化过程已经与资本积累时期的殖民地式的掠夺有了很大区别。虽然依然存在不公平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但是全球化是一个客观的过程,谁要是拒绝这一进程,谁就等于拒绝了国家发展和现代化的机会。纵观世界近代以来的战争,爆发的原因多数是因为生产方式方面的矛盾,即先发的资本主义国家要求落后国家打开国门和市场,而后发的国家为了保护自己的国家利益而拒绝这一要求所导致的。但是,二战后的全球化的发展,使得越来越多的国家自主地选择了市场经济,这使得各国间在经济运行方式上逐渐地趋于一致。依靠战争建立起来的国与国之间的利益关系,已经逐渐让位给国与国之间的经济竞争关系。现有的国际组织,如联合国、世贸组织、G20峰会、亚太经合组织,以及各种多边和双边会议与协议的存在,使各个国家在发展相互关系中可以借助这些机构来解决一系列的争端,这使得未来大国之间发生大规模战争的几率越来越小。

四、中国和平崛起的策略

新的国际格局构建模式对于中国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我们要抓住机会,推进我国的和平崛起,并在此过程中构建新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要做到这一点,必须要做好以下工作。

1.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谋求与世界各国的共同发展

当今时代依然是全球化继续推进的时代,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在世界范围内继续拓展,越来越多的地区将被纳入到世界市场体系中来,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是世界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在全球化的发展过程中,“古老的民族工业被消灭了,并且每天还在被消灭。它们被新的工业排挤掉了,新的工业的建立已经成为一切文明民族的生死攸关的问题;这些工业所加工的,已经不是本地的原料,而是来自极其遥远的地区的原料;它们的产品不仅供本国消费,而且同时供世界各地消费”[6]。因此,我国的经济社会要发展,就要主动地融入到这一过程中来,通过全球化来发展自己,与世界各国建立广泛的联系,争取实现自己的和平崛起。自1970年代末期以来,中国正是通过实行改革开放,在积极主动与各国发展经济关系的过程中,获得了巨大的发展。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中国要更加主动地实行对外开放政策,继续发展自己的经济,增强自己的综合国力,使中国经济更加广泛地融入到世界经济体系中。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做出的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决定,确立了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正是顺应了世界经济全球化发展的要求。

由于我国选择了市场经济运行方式,我们与世界上发达国家之间基于社会制度不同导致的矛盾得到了缓和。我国与其他各国间的矛盾可以通过采取公平竞争、双边或者多边协调的方式予以解决。这样,双边的经济矛盾就可以在共同认可的经济规则和经济运行方式的基础上进行调解。未来,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中国与其他国家,特别是发达国家之间发生剧烈冲突的因素会进一步消除,这将为建立公正有序的国际环境创造条件,也必将为我国的和平崛起奠定坚实的基础。

2.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积极推动和谐世界建立

当今世界,国家利益依然是各国发展对外关系的主要动力。目前,美国虽然仍希望建立以其为主导的单极国际格局,但是其他实力较强的国家,如俄、中、英、法、德,甚至印度、巴西等国,则都希望建立多极化国际格局,因为多极格局可以更好地维护这些国家的利益。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团结更多的力量来实现我们国家自己的利益,应成为我国外交的主要目标。在国际舞台上,我们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致力于建立和谐世界,这是非常正确的外交方针。和谐世界的理念已经获得了越来越多国家的认可。坚持这一理念就会吸引和团结大多数希望建立多极化国际格局的国家及希望国际社会民主发展的国家,从而更好地维护自己国家的利益,这对于美国建立单极国际格局体系和谋求霸权的行为会起到一定的遏制作用。和谐世界的建立既有利于中国国家利益的维护,也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稳定。

3.建立独立完整的经济体系和国防体系,凭借实力实现自我保护

即便是在经济全球化发展的今天,国与国之间的关系非常紧密,但是国与国之间在经济政治利益方面仍然会存在矛盾和冲突。因此,中国应该建立完整的国民经济体系和国防体系,在与世界超级大国的经济政治对抗中,即使它们进行经济封锁或其他更为严重的打击,也不会对我国产生致命的影响,这样才能够更好地维护本国利益。同时,建立完整的经济体系和国防体系也能使那些妄想对中国采取经济制裁甚至军事打击的国家望而却步。只要经济体系和国防体系不出问题,中国的和平崛起就有了根本保证和基础。

4.做好必要的军事斗争准备,武装保护自己的发展和进步

国与国之间国家利益的矛盾在某种程度上还存在着不可调和性。美国为了维护其国家利益,希望建立自己主导的单极国际格局体系。而面对中国的崛起,美国一直视中国为竞争对手,甚至对中国进行战略包围。自2012年9月以来,我国与日本之间产生的钓鱼岛争端,以及与菲律宾之间的黄岩岛争端等事件的背后,都有美国的影响。虽然现在各国的经济运行方式趋于一致,国际新格局的建立有避免发生战争的可能,但是如果你不具备保卫自己的能力,军事力量过于弱小,争取和平就是一句空话。战争是否发生取决于战争发动者对于战争利益的考量。在国与国之间利益和认同不一致的情况下,爆发战争并不是不可能的事情。因此,发展必要的军事力量,做好军事斗争准备,对于维护国家利益,具有重大的意义。

五、结语

全球化的发展对于国际关系格局的建立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在未来的国际新格局建立中,人类很可能首次以和平的方式建立新的国际格局体系。而在这一过程中,中国正处于快速发展时期,如何在这样的一个时代背景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努力为中国的和平崛起创造一个良好的国际环境,是我们需要研究的重大课题。只要我们顺应全球化的发展趋势,继续推进改革开放,不断壮大我们自己的力量,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积极倡导和谐世界的建立,我们就一定会推进世界的和平与稳定,从而为国际新格局的和平构建贡献我们自己的力量,最终实现中国的和平崛起。

[参考文献]

[1]叶江.论当前国际体系中的权力扩散与转移及其对国际格局的影响[J].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13(3):61.

[2]阎学通.历史的惯性[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3.

[3]俞邃.世界多极化问题[J].世界政治与经济,2004(3):12.

[4]周敏凯.论伊拉克战争后大西洋联盟的危机[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9):22.

[5]楚树龙.国际格局的变与不变及中国的国际战略[J].现代国际关系,2013(4):3.

国际贸易新格局 篇7

西方面对“十个没料到”, 本能产生出巨大的失落感、危机感、认识滞后感和不适应症, 全球战略平衡打破, “世界重新排序”, 西方惶恐不安。

当下, 西方仿佛从“噩梦”中惊醒, 纷纷反思、调整、变革其内外战略, 并频频对我国制造矛盾与麻烦。我们应在认真分析当前国际政治思潮内涵的演变、国际政治力量对比变化的基础上, 准确判断西方“噩梦”惊醒后的反应, 牢牢把握我们国家在世界政治格局中的历史方位, 冷静应对国际政治、国际关系、国际形势中的新情况、新动向, 科学有效实施和改进提高我对外战略水平, 维护发展我国重要战略机遇期。

一、2001年发生的“9·11”事件是进入新世纪头十年的“强大加速器”和“强大信号”

1、西方为动摇其新保守主义的道德根基而沉痛。“9·11”后美国迅速扛起新保守主义大旗, 军事上先发制人, 外交上单边主义, 阿富汗、伊拉克的军事冒险, 既没给海外民主试验带来“民主”, 又没给世界带来“和平”, 却让美国背上了“世界危险之源”的恶名。美国不仅“卷入旷日持久的困境”, 也在道德、声望与信誉上遭受“毁灭性打击”。美付出了沉重而苦涩的代价, 雄心受挫, 痛定思痛, 开始“从冷战后的得意和自信转为失望与退缩”。

2、新自由主义使美国和其他西方国家“陷入意识形态恐慌”。美国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 让世界“经历了不受约束的盎格鲁—萨克逊自由市场经济的血腥和不公正”。曾一度被视为“楷模”的“美国模式”、“华盛顿共识”, 把“世界各国都变成了受害者”, 现在受到世界的指责和诟病。美国和西方其他国家深感震惊而茫然, 挫败感和迷茫感油然而生。

3、世界出现多种政治经济模式令西方深感不安。西方势力之外力量中心陆续出现, 新兴大国崛起, G20“体现出新的力量平衡”与全球事务管理、合作的新姿态, 改变了长期由北方主导南方、欧美主导世界的地缘政治格局。西方有一种不祥之兆:一是在新世纪的地缘政治格局中, 为“西方不再占据支配地位”而担忧。基辛格准确把握了美国人的心态与处境:“美国有史以来首次面临既不能退出又不能主宰世界的困境”。二是认为“新兴大国对现有秩序发出的挑战”造成了西方力量失衡。西方舆论称, 远东的崛起“已经发动了‘争夺财富的世界战争’, 他们实力的增强, 导致‘西方衰弱’, 他们的崛起是我们的衰退”。三是为西方没有获得冷战的最后胜利而失落。新兴大国政治经济模式各式各样, 世界没有被资本主义意识形态同质化, 俄离开西方的政治视线渐行渐远, 深感自己却成了“冷战的失败者”。面对“新角色崛起”, 西方忧虑“威胁到我们的民主和自由”。

4、中国独特的政治经济发展模式让西方感受到“重大威胁”。西方从未停止过对中国要崩溃的预测, 并多次列出中国要崩溃的时间表:“北京政治风波”、苏联解体、邓小平逝世、香港回归前后、SARS期间、中国加入WTO、国际金融危机, 都是西方预测“中国要天下大乱”的时间节点。冷战后的20年, 中国非但没有乱, 反倒是西方不安宁了;“中国崩溃论崩溃”了, 中国崛起了, 这大大超出了西方的预期。曾提出“历史终结论”而名声大噪的福山主动修正自己的看法:“‘中国模式’的有效性证明, 西方自由民主并非人类历史进化的终点。人类思想宝库要为中国传统留有一席之地。”然而, 中国的崛起, 又让西方患上了新的不适应症:中国的成功, 西方“感觉到战略上的震动”, 认为“‘中国模式’已经成为美国和欧洲自冷战结束以来首次必须认真对待的挑战”。

二、“中国道路”将成为下个十年国际政治中的热门话题

1、全球多制, 多元共存, 世界多极化将继续成为国际政治格局发展的基本方向。世界力量已初步出现从西到东、从北到南的转移进程, 继欧美之后, 亚、非、拉具有全球影响的地区大国出现。基辛格分析说, 一些国家已经成长为强权大国, 同时存在着几个实力相近国家的世界。国际权力呈分散化态势, 世界多极化特征明显。非西方力量在世界事务中影响力上升。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模式多样化、文化多元化将是世界进入下个十年的基本面貌。享誉世界的美国已故世界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6年前深刻断言:在全球大动荡中诞生的新世界将因其多重政治格局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局面;初生的新世界特征不仅表现为政治格局的多重性, 而且表现为文化发展的多元性;幸运的是, 世界历史的趋势是向全球多样化发展而不是走向同一化;今天, 再也不能断定只存在一条资本主义道路了。

2、各种社会制度和发展模式相互依存、调整变革、竞相发展将成为国际政治发展的基本趋势。一是多元共存。20国集团中, 有很多不同的发展模式, 亚洲模式也有不同的版本。即使是美国盟友的国家, 也是千差万别。继续认真规划符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 成为各类国家共同的追求。二是变革调整。国际金融危机告诫世人, 任何一种制度与模式并不完美, 其获得的成功并不意味着永远成功, 更不可能适用于全世界。经过国际金融危机的洗礼, 各大国及世界各类国家着眼于“后危机时代”, 谋求模式创新、战略调整、自身改革成为潮流。三是相互竞争。全球化是地缘政治的竞技场。国际政治关系中的制度之争、价值观之争、发展理念之争、软实力之争、话语权之争将趋于上升。四是西方与非西方在制度、道路、模式、理念等方面的斗争更趋复杂。美西方不会放弃其所谓价值观的普世性, 不会坐视其既有优势和主导权的丧失。而新兴大国和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成就与不断增强的自主性, 同西方政治经济模式所谓的普世性、意识形态的优越性的斗争提供了有力支持, 越来越不愿意受制于“西方中心主义”。

3、西方软、硬实力相对减弱, 但绝不愿坐视其核心价值、既有优势和主导权的丧失。在新世纪头十年和第二个十年的历史联结点, 西方处在一个矛盾、震荡、调整、变革的转折点。其阶段性特点是进行反思与变革:一是认为世界政治体系的发展与苏联解体后西方所抱有的幻想背道而驰, 西方犯了“灾难短视”的错误, 现在要正视“世界重组”和“全球政治觉醒”的现实, 承认“不是美国没落了, 而是整个人类崛起了”的现实, “美国将是最伟大、最强盛的国家, 但是仍有其他强国并肩” (基辛格) , 美要学会与西方之外的政治力量重新相处;二是对“9·11”后恶意盛行的单边主义的深刻反思, 认为美没有将自身面临的安全威胁置于全球合作框架, 承认“美国无法单独解决世界问题”, 奥巴马是在对美进行“拨乱反正”的重要转折时期执政, 决心“开启与世界重新交往的时代”;三是对新自由主义的恶果进行深刻反思, 认为美式资本主义及其主导下的发展模式将“大规模金融杀伤性武器”推向全球, 新自由主义含有最终导致其灭亡的种子, 开始重新判断资本主义何去何从及其变革。西方的调整与变革已经开始:第一, 要看到其变革的艰巨性;第二, 要看到其化解危机、自我修复和变革图新的适应能力;第三, 西方不会接受“西方没落”、“美国衰弱”的观念;第四, 西方将会坚定捍卫其价值理念, 美国将固守“美国始终是一个国际领袖”的信念不变。

4、中国道路、中国模式的推动将成为国际政治中的热门话题。国际舆论称:“中国在世界舞台的再次崛起是近年来最有影响的地缘政治事件之一。”“中国角色”在变化中的国际政治格局中被视之为“核心内容”。追溯中国改革开放起始的时间节点与中国崛起的历程, 历经了中国和世界历史上的一个个特殊敏感的时期:上世纪70年代末中国面临着向何处去的历史选择;80、90年代东欧剧变、苏联解体, 社会主义遭遇重大挫折, 中国面临走什么道路的重大抉择;新世纪头十年, 中国又面临着破解一系列发展难题, 特别是面临化解国际金融危机的风险。30多年来, 中国在世界历史的风风雨雨中, 成功走出了一条符合自身特色、顺应世界潮流的道路, 形成了科学的发展理念与模式, 产生了世界影响, 以自己卓然的“个性”和独特的风貌, 改变了国际政治力量对比:中国是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 中国是将社会主义制度与市场经济结合起来的国家, 中国是有着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大国,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 中国是一个完全没有按照西方的指教行事而取得进步的国家, 中国以这样一种多重身份进入世界体系, 特别是一个“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改变了国际政治格局结构”, 引起世界上不同的声音在评论中国, 不同的立场在看待中国, 不同的态度在对待中国, 不同类型的国家在全方位聚焦中国:支持、期待、炒作、捧杀、质疑、忧虑、牵制、敌意、围堵者应有尽有, “中国模式”成为国际政治中热议、热门、热点与敏感话题。

三、我们应以卓越的政治智慧, 强烈的忧患意识, 找准位置, 审时度势

1、把握国际政治格局和我国外部环境的新变化, 找准身份定位, 增强忧患意识。第一, 国际政治思潮、国际政治力量对比、国际政治体系结构有新的变化, 但现有的世界秩序没有崩溃, 新兴大国是在现有的世界秩序下的崛起, 尚处于成长期, 它们还没有能力追求地缘政治、地缘经济的对抗, “一超多强”格局没有被颠覆。第二, 国际政治力量的发展变化仍不平衡、不对称, 不能将美国和西方的衰退估计过高。美国和西方力量虽相对减弱, 但没有衰落, 在现实国际体系中, 美依然是“头号大国”;发达国家综合影响力和核心竞争力领先格局没有动摇, 新兴大国要成为全球治理中名副其实的一员, 尚有很长的路要走。第三, 坚守发展中国家的定位, 事关我国前途与命运。我国在现有的国际政治力量对比、国际制度结构中有差距。中国道路、中国模式在不断发展与完善之中, 中国崛起将是一个复杂漫长的历史过程。第四, 我国是苏联解体后惟一的社会主义大国, 社会主义在与西方资本主义竞争中仍处在弱势地位, 要避免成为西方矛盾的焦点, 减少发展进程中的阻力和外部压力。

2、我国进入崛起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利益碰撞期, 应有效化解“十大矛盾”。中国崛起正面对各种“崛起难题”:美国认为我国挑战其“领袖”与“霸权”地位, 攻击我国政治制度, 向我国发出意识形态攻势;西方国家“用显微镜观察中国的毛病”;新兴大国与我国展开竞争;周边国家对我国防范;一些发展中国家既希望我国给予支持, 又以焦虑的心态看待中国。我国面临一个高度敏感期和矛盾多发期, 我们应努力化解以下几大大矛盾: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同西方意识形态的矛盾;二是中国崛起与西方遏制的矛盾;三是中国快速发展与世界各类国家日益增多的利益摩擦的矛盾;四是中国发展的实际水平与国际社会赋予更高期待的矛盾;五是同周边国家“疑华”、“借美制华”的矛盾;六是同新兴大国关系利益调适磨合出现的矛盾;七是有效化解所谓大国崛起必然引发国际战略格局剧烈动荡的矛盾;八是大国崛起应避免与当下的霸权国家和世界政治体系发生正面对抗的矛盾;九是国内问题中的国际因素、国际因素中的中国因素双向互动的矛盾。

3、抓住重点, 全面布局, 切实提升我国外交质量与水平。第一, 中美关系关系着我国的战略全局。对中国的敌视根源在美国, 但中美没有美苏冷战时期全球称霸的对抗性, 我国对美工作空间广阔, 回旋余地大。美目前是“傲慢与脆弱的结合体”, 对其傲慢, 巧于周旋;对其脆弱, 适度兼顾其心态、利益与关切。第二, 盘活我国外交资源, 推进全方位、立体化外交, 妥善处理各方关系, 扩大、深化同各类国家利益汇合点。加大对发达国家工作, 巩固在大国关系调整中的主动地位, 擅于利用美及西方国家的内部矛盾, 以防西方联手“制华”;增进同新兴大国的战略互信和机制化交流, 加强合作深度与依赖;巩固周边战略依托, 提高处理涉主权争端的能力, 加强与美在周边事务中的协调与合作, 减少中美在地区战略上的分歧;加大对发展中国家的工作投入, 夯实外交全局中的战略根基;积极开展多边外交, 维护我国家利益, 提升我国际地位。第三, 努力改进公共外交观念与方式, 创造具有中国民族特色又顺应国际规则的公共外交话语体系。思想实力是建构大国地位的基石, 要组织专家队伍, 认真研究提升国际话语权、增强软实力的“中国方案”, 如何用外国人能听懂的语言, 向国际社会讲清楚中国的未来走向和发展目标, 让外部世界不要误判我国的发展意图, 减少对中国实力增长的误解和恐惧, 成为当下紧迫之思和刻不容缓之举。

国际贸易新格局 篇8

一、国际传播的新格局

国际传播的变化, 往往和国家的政治、经济的变化紧密联系在一起, 国力强大, 在国际上说话时腰杆儿就硬。目前的形势是, 一方面, 传统的国际传播几乎被西方少数发达国家垄断, 另一方面, 新兴发展中国家借助快速发展的经济力量在国际传播中寻求话语权, 则必然挑战这种垄断。在新技术手段发展的过程中, 新传播理念逐渐形成, “数字化”和“个性化”等传播观念将日益占据主流地位, 又恰逢经济危机, 西方老牌传媒帝国报纸发行量下滑、媒体生存困难的现状, 给予发展中国家以小博大、以弱胜强的机会, 这也造就了全球国际传播发展的新动向、新脉络。

(一) 国际传播格局呈现的特点

国际传播格局是从宏观的视野来观察国家间传播力量的对比, 作为软实力的重要标志, 国家传播力的强弱直接对应着国家自身的兴衰, 在这种力量的分野中, 西方老牌发达国家和新兴发展中国家正在激烈地抢夺着控制权。

1. 西方传媒占优的态势依然明显

观察国际传播媒介的报道可以发现, 虽然发展中国家的传播力量在逐渐上升, 但这个上升更多的是国家声音出现频率的上升, 而非发出声音的强势。长期以来, 西方发达国家始终在国际传播主题上占据优势地位。从报道量来说, 西方四大通讯社播发的国际新闻占据全世界国际新闻报道的80%;从实力来说, 以新闻集团、时代-华纳集团为代表的西方国际传媒巨头在报纸、杂志、电视、网络、电影等新闻传播行业的各个领域拳打脚踢, 并逐步向全球加强渗透, 因此无论是新闻报道量还是集团资本量, 西方发达国家在全球新闻传播领域都占据绝对优势地位。

在各个国家激烈竞争传媒力的过程中, 媒介实力的差别带来的是不善意、偏见的报道现状, 国际传播业界体现了以西方为主导的价值取向。举个例子来说, 在3·14拉萨事件和7·5新疆事件的报道中, 西方主流媒体上充斥的是偏见的、伪造的信息, 无论是德国的电视台还是美国的网站, 出现一边倒的都是我国武警镇暴的图片和视频, 却有意识地忽略掉滋事分子的暴行, 本应客观的报道却带有严重的西方价值取向, 原本正常的国内社会稳定措施却被解读为残酷镇压, 使我国政府在全球舆论中非常被动, 这是不公平的事情, 不公平的根源在于我国传播实力的落后, 没有强大的国际媒体集团, 我们的传播力量在国际上无法形成主流声音, 所以不公平也无可奈何。

随着媒体的发展, 社会生活越来越变成媒介化的生活, 对于西方民众来说, 中国是他们所接触到的报纸、电视、广播、互联网中的中国, 中国是被西方政府和媒体集团加工过和解读过的中国, 中国真正是什么样的, 只要他们没有来到这片热土, 就肯定不了解。在西方媒体的妖魔化语境下, 造就的是东西方人民关系的紧张, 这是我们不愿意看到的现状。

2. 新兴发展中国家传播力量迅速提升

从国家的传播力来看, 如果说上个世纪80年代的世界还处于发达国家话语霸权的状态下, 那么伴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 发展中国家正在积累后发优势, 在国家话语体系上逐渐找到自己的一席之地, 这当然有赖于传播技术的提高和传播手段的更新, 更为重要的是发展中国家本身经济的发展带来了话语权的提升。在2008年开始的国际金融危机中, 以中国为代表的先进的发展中国家, 从G2到哥本哈根会议等, 都在显示着中国日益上升的话语权, “中国”这个词在国际传播中突然成了热门的词汇。所以说, 国际传播中的话语权, 除了传播工具更新的作用外, 国力的提升更是根本。

建立国际传播新秩序是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切身要求, 是合乎绝大多数国家利益的, 但是发达国家不会乖乖交出国际传播控制权, 由于国际媒介的垄断可以带来巨大的国家和商业利益, 想从现有国际传播格局中分一杯羹, 还得拿实力来说话。

(二) 国际传播方法的丰富多样

相对于国际传播格局的稳定, 全球传播手段却发生了重大变迁, 互联网成为一种共用的社会资源, 不仅给发达国家、也给发展中国家以相对公平的传播手段, 而在传播手段变迁中最引人瞩目的就是网络传播的微型化和大众化, 微型化和大众化的同时前进, 演变出微博这样一个微型的自媒体。

1. 全球传播手段的同步———无边际

在2006年出版的弗里德曼代表作《世界是平的》一书中这样写道, “随着网络的普及……新一波的全球化, 正在抹平一切疆界, 世界变平了, 从小缩成了微小。”

弗里德曼的预言正在成为现实, 因为科学和技术的进步, 同步沟通在全球范围内成为可能, 从地球村到扁平世界, 媒介化的社会连接着你和我。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 同为年轻人, 无论是在北京、上海的白领, 还是在纽约、旧金山的学生, 大家都用msn聊天;当洛杉矶、东京的年轻人用twitter更新自己每天的生活和心情的时候, 中国记者正在用手机在中国版twitter“新浪微博”发回玉树地震灾区的最新消息, 这是多么大的变化!而仅仅两年前汶川地震的时候, 大多数的中国记者还只是用博客记录报道细节和心得, 微博基本都没有接触过。因为世界的扁平化、微小化, 不同国籍、肤色的人群能够在一个相对同步的语境中相处, 大家做着同样的事情, 西方对东方传播手段的“知沟”在缩小, 东西方的差距更多的是在传播力量的悬殊上而非传播手段的差别。

2. 全球传播手段的变革———自媒体

什么是自媒体?美国学者谢因·波曼在2003年对“We Media”的定义:“它是普通大众经由数字科技强化、与全球知识体系相连之后, 一种开始理解普通大众如何提供与分享他们本身的事实、他们本身的新闻的途径。”这一观点得到了广泛认同。

我们之所以要关注自媒体, 是因为这是正在进行的一场传播革命, 而中国正站在这场革命的队伍当中。自媒体变革的是传者和受者的关系, 传统的传播方式是传者发出信息, 通过媒介到达受者, 传受之间有着较为清晰的区别, 然而在自媒体流行起来后, 传者和受者的界线日益模糊, 最终变成了“所有的人对所有的人传播”。这种由专业媒体和自媒体构成的信息传播活动, 对于传统的国际传播理念进行了巨大的颠覆。

自媒体是个人信息传播的放大器。在传统传播方式中, 个人的传播力量是有限的, 一个人无论有多么厉害, 如果没有大众媒介的帮助, 他或她能够传播的范围是非常有限的, 而到了自媒体时代, 自媒体的力量有多大呢?举个简单的例子, 前不久, 中国新锐80后作家韩寒入选美国《时代》周刊最具影响力人物候选名单中, 就因为他的自媒体平台———新浪博客累计点击量超过3亿次。在网上, 有人自发翻译他的博客成英文, 通过不同渠道向全世界传播。这是一种典型的以小博大的传播方式, 联想到上文说到的国家媒体传播力即国力的说法, 我在这里想说的是, 除了官方的传播以外, 通过自媒体手段的个人和群体传播也是争取国际传播权力的重要手段。

此外, 自媒体传播催生出一种叫做公民记者的新群体。社会中的每一位公民, 只要拥有一台相机、dv, 有一台可以上网的电脑, 就可以采编身边的新闻, 放到自媒体上面传播新闻。传统媒体是一个准入门槛相对较高的行业, 这主要是因为传播渠道的稀缺性, 报纸的版面、电视台的频道总数是有限的, 而且有把关人的严格监督, 信息的流动有限, 而自媒体的硬件和传播渠道是人人可得的, 这就大大降低了新闻生产的成本和门槛。公民记者对传统媒体记者的专业属性造成冲击, 既然每个人都能成为记者, 原有的记者群体就只有更加专业, 才能在自媒体时代找到自己的位置。

二、我国传媒业发展的特点及趋势

2009年世界媒体峰会的共识, 以及这次峰会首次在中国这样一个发展中国家举办这样一个前所未有的事件本身, 昭示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即当代中国与世界的关系发生了历史性变化, 伴随着我国国力的增强和对外开放的深入, 我国正在逐步 (亦或已经) 走向世界舞台的中央, 中国的前途、命运日益同世界的前途和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而在全球化的影响下, 全球传媒也是联动的, 阳光之下无新事, 中国的新闻传播行业不可能“独善其身”, 必须要和世界传播事业接轨, 这暗合了“峰会”的主旨:“合作应对共赢发展”。

(一) 我国新闻传播发展的特点

1. 新闻传播观念的变革

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新闻传播的功能, 早在国民革命时期, 毛泽东就认为笔杆子不亚于枪杆子, 新中国成立以来, 党和政府一直重视文宣工作, 每一次重大运动或抉择之前, 都会以《人民日报》、《解放军报》等主流媒体来宣传和阐释政策。作为喉舌的媒体, 在这里发挥的是宣传、教育的作用, 运用的方式是自上而下的政策性管理体制, 这种方式被证明是行之有效的, 尤其在计划经济体制时代, 新闻生产作为一种意识形态的生产, 本身就像工业、农业生产一样, 是整个社会生产的一颗螺丝钉, 是可控和可以预计的, 人为的痕迹颇重。改革开放以后,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改革的深入, 尤其是进入WTO之后, 我国新闻传播的发展现状和理念受到巨大冲击, 新闻不只是有喉舌的作用, 它也是一个产业, 它有自身发展的规律, 这是从最高决策层到最基层新闻从业者逐渐认识到的。

党和政府非常重视新闻传播的发展, 尤其是观念的变化。例如, 2002年胡锦涛同志就提出了“尊重舆论宣传的规律”;2003年他又提出了传媒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要求 (即三贴近) ;2007年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要求站在时代的高起点上推动“传播手段创新”, 运用高新技术加快构建“传输快捷”“覆盖广泛”的文化传播体系;2008年胡锦涛同志在视察《人民日报》时提出, 媒体“要坚持用时代要求审视新闻宣传工作, 按照新闻传播规律办事”;2009年胡锦涛同志在世界媒体峰会致辞时提出“遵守新闻从业基本准则”。这其中, 最为引人注目的是“按照新闻传播规律办事”的要求, 这意味着从中央的角度来看, 媒体已经不单单是喉舌、一种工具, 而是拥有自身发展规律的行业。胡主席在世界媒体峰会的表态“遵守新闻从业基本准则”更体现了新闻传播观念的变化和对于新闻行业自身规律的尊重, 而世界媒体峰会本身, 也是从了解和掌握新闻规律的基本要求向主动参与新闻规则制定的深层次要求发展的过程。

2. 新闻传播体制的改革

传媒体制改革是中国新闻传播事业发展的关键问题, 也是决定我国传播实力的重要体现。我国传媒行业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奉行的是事业性质、企业管理的组织形式, 媒体除了承担党和政府的宣传职责以外, 还有创造利润的实际要求, 随着市场经济的进一步深入和国家传媒竞争的加剧, 对于现有体制提出了挑战, 传媒的组织形式正在向集团化、市场化和专业化方向发展。

集团化是充分整合媒体资源, 实现媒体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方法。通观世界各国, 做大才能做强, 强大的传媒单位都是集团化运作的, 如新闻集团、维亚康姆集团等, 这些传媒集团不但在本国的传媒领域占据垄断地位, 并且向全世界各个国家扩张, 其成长无不渗透着各国政府支持的影子, 为的就是争取国际传播的话语权。我国传媒集团的发展也是十分迅速的, 1996年5月中国第一家报业集团———广州日报报业集团成立, 标志着我国报业从传统的传播机构向集团化发展的重大转折, 尤其是2004年底, 北青传媒上市为媒体的集团化走出了一条全新的道路, 从开始的如履薄冰到逐渐成熟, 北青传媒走得艰难, 但也走得踏实, 最新报表显示, 2009年该公司的盈利比2008年增长2.7倍。在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 北青能取得如此良好的成绩, 用数字证明了传媒集团发展的优势。

市场化是打造媒体实力, 提升传媒竞争力的法宝。市场化的核心就是在一个相对公平、自由的市场环境中, 媒体充分竞争、优胜劣汰, 让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帮助媒体提升整体实力。2009年, 在媒体市场化中有一个事件引起了业内震动, 那就是《中华新闻报》的倒闭, 这是在新闻出版总署发布《关于进一步推进新闻出版体制改革的指导意见》大背景下发生的标杆事件, 这份创办了16年之久, 发行量曾达到10多万份的大报成为首个倒闭的中央报纸, 打破了中央级媒体只进不出、只生不死的传统, 显示了管理者对于媒介市场化的决心。

专业化是新闻改革的又一个现实命题。以广播电视的制播分离为例, 2008年12月2日, 由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控股的“央广智库广告有限公司”挂牌成立, 之后天津广电集团、上海文广SMG集团等大型传媒集团相继试水制播分离, 把电视剧、卡通、音乐等商业化运作较强的业务剥离出来, 交给专业的制作公司来做, 这样不但减轻了媒体自身的负担, 有利于专注制作新闻业务, 而且提升了传媒集团的经济效益和社会影响力, 促进了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

无论是集团化、市场化还是专业化, 传媒体制改革最终的落脚点都在于新闻生产。回归本源, 媒体的产品就是新闻, 中国的媒体要想在国际传播中打拼出自己的一席之地, 最重要的是中国的新闻在国际上的竞争力, 怎样让我们采编的新闻在国际上有人使用、让人信服, 才是一切改革的终极目标。

(二) 提升我国国际传播力的路径

在全球国际传播发展的今天, 一方面国际传播手段日新月异, 传媒的变革从以年为单位到月、日的变化, 给我国的传播事业带来巨大挑战, 另一方面我国的传媒体制改革正进入深化的阶段, 从旧有宣教的角色转向传播的角色, 在组织形式和人员培养方面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 提升国家传播力,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 高度关注自媒体的迅猛发展

在今天的传媒世界, 谁不重视新媒体发展谁将铸成大错。问题是, 新媒体本身就是一个不断发展的概念, 在报纸主导的时代, 电视和广播称得上新媒体;在报刊、广电主流的时代, 互联网是新媒体;到了互联网时代, 每一种出现的新的互联网形态又是细分出来的新媒体。从这几年的互联网发展来看, 交互式的自媒体发展如日中天, 博客、微博进入黄金发展阶段, 从技术上拉近了全球的交流。

然而, 凡事有利则有弊, 自媒体的迅速发展一方面带来了信息交流的快捷, 另一方面也带来了管控的难度, 有大量事实证明, 西方国家正在通过自媒体进行渗透, 前段时间伊朗的政局动荡等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所以, 即使自媒体再好, 政府的监管也决不能缺位, 在重大突发事件发生后, 对于自媒体的管控是十分必要的。

在对自媒体的管控方面, 应当采取宽严相济的政策, 对于境外背景的博客、微博, 应当严格按照我国的相关法律法规管理, 当国家发生重大突发事件, 威胁到人民群众的基本利益的时候, 对于散布谣言的Twitter等境外自媒体, 需要严格管理甚至关闭, 对国内的自媒体, 如新浪微博等, 应当适度管理, 为我国自媒体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

2. 加快打造国际强势媒体的步伐

中国什么时候能够出现新闻集团、CNN、BBC这样的国际强势媒体?什么时候能够在国际传播的主流声音中掌握一定的话语权?是我们的媒体不够大、不够多吗?不是。我们国家大大小小的媒体数量加起来绝对是在世界领先的, 但做多、做大不等于做强, 我国的媒体资源太分散, 不利于整合强大的国际强势媒体集团。

国际强势媒体, 重大的特点就是影响力大、公信力强, 而媒体的经济实力是基础。国家对于提升软实力、打造强势媒体一定要舍得投入, 要集中投入、整合资源, 在若干个媒体上实施重点突破。我国的传媒集团目前在国际格局中的地位有限, 但背靠中国大发展的经济环境, 完全有能力实现跨越式发展。当然, 在发展中形成传媒的特色极为重要, 只要你有特色, 就往往可以彰显国际传播的话语权, 比如卡塔尔的半岛电视台, 那么小的一个地方, 却出了优秀的国际媒体, 原因无他, 就是这个电视台专报的特色, 特别是关于基地组织的独家新闻报道在国际新闻界打出了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 这方面给我们的启示是很大的。

3. 切实推进国际传播人才培养工程

著名的记者、主播, 某种程度上往往就代表着一个媒体。普通民众可能不知道CBS是哥伦比亚广播电视公司的缩写, 但一定知道有一个叫华莱士的主播曾经采访过前国家主席江泽民, 而华莱士就是CBS的王牌主播。凤凰卫视能够在中国大陆受到广泛认同, 谁能说吴小莉在记者发布会上对总理的提问没起到特殊作用呢?

21世纪的竞争, 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 国际传播事业的竞争, 也是国际传播人才的竞争。华莱士、吴小莉这样的国际传播精英, 不是天生的, 是多年培养的结果。我国要在国际传播话语体系中占据一席之地, 就需要这样的人才。可喜的是, 国家已经注意到专业国际传播人才的培养, 在中央有关方面的部署下, 2008年底已经启动了国际传播人才培养工程, 如复旦大学新闻学院等多家重点 (下转第10页) 新闻院系从去年开始招收国际传播专业的硕士研究生, 相信他们将成为我国国际传播的栋梁之才。

除了自己培养, 我们还应当挟经济发展的威势, 从全世界挖人才。无论是央视9频道还是上海的ICS, 英文频道正在出现一个一个的洋面孔, 这在过去的传媒体制下是不可想象的, 他们纯正的口语和国际化的新闻制作方式, 必然会对现有中国的传媒体制造成冲击, 对现有采编队伍发生影响。但这还不够, 除了会讲洋文的记者, 我们还需要更多地延请外国优秀的王牌记者、王牌主播, 在中国生根, 更好地帮助我们促进国际传播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高欣.寻找Web2.0时代自媒体的把关人——看自媒体背景下的把关人.价格月刊.2009年08期

[2].伍盈、江昀.从汶川大地震看“自媒体”在危机事件中的传播力[J].沈阳大学学报.2009年04期

[3].余霞、刘宇.“自媒体”时代公共危机传播的渠道整合——以四川广元柑橘事件为例[J].企业技术开发.2009年12期

[4].蒋震浩.互联网“自媒体——平台——自媒体”传播模式西南政法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D].四川重庆

[5].李婧怡.将公开透明进行到底——来自媒体的力量;[D].西南交通大学, 成都, 2009.

[6].殷晓蓉.新闻传播学术精要 (2007) .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12

[7].罗杰.菲德勒.[美]媒介形态变化华夏出版社2000.1

[8].庄晓东.文化传播:历史、理论与现实.人民出版社2003.49

[9].童兵.中国新闻传播学研究最新报告:2008.2008.9.

国际贸易新格局 篇9

(一) 世界传媒业发展基本现状

据统计, 近年来全球传媒行业以每年7%的速度稳步增长。传媒业已经成为各个国家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美国传媒产业创造的财富, 占国民生产总值的5%以上。英国传媒产业约占GDP的5%, 每年创造近330亿美元的财富。自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 日本定下“文化立国”的产业方针, 近年来日本动漫产业年营业额每年均已超过230万亿日元, 动漫产业已经成为日本第三大产业, 广义动漫产业占日本GDP十几个百分点。韩国政府倡导文化立国, 先后制定文化产业发展五年计划、文化产业前景和文化产业推进计划等, 明确提出力争将韩国世界文化产业市场占有率从1%提高到5%。作为文化产业的拳头产品, 印度电影年产量已经达到美国好莱坞电影年产量的3倍。

2010年中国传媒产业的总产值为5808亿元, 比2009年增长17.8%;2011年中国传媒产业的总产值为6379亿元, 比上年增长15.2%。传媒经济已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世界大多数国家和地区都重新审视和关注传媒文化的利用和开发, 传媒产业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时期。

从全球传媒业格局来看, 迄今美国仍是全球传媒产业最大的市场, 2009年其收入占全球收入总额的47.9%。2011年美国娱乐和传媒产业 (包括互联网、电视、广播、户外广告、电影娱乐、视频游戏和体育) 收入仍位居全球之首, 不过增长速度放慢, 总额为7540亿美元;位居全球第二的是EMEA (欧洲、中东和非洲) 地区, 总额达到6170亿美元;第三是亚太地区, 2011年亚太地区娱乐和传媒产业的收入总额达4700亿美元;仅次于亚太地区的是拉美地区, 收入总额为680亿美元。

(二) 世界传媒业发展最新趋势

1. 传媒资本运营力度加大

在信息时代, 传媒产业作为第三产业中最活跃的部分, 无疑对资本市场有着极强的吸引力和诱惑力。通过控股、参股、兼并、重组等手段进行资本运作, 实现垄断经营成为这个行业共同的利益追求, 传媒产业正在通过资本市场实现快速融合, 资本运营成了当今世界传媒业迅速扩张的首选渠道。

20世纪末以来, 这种快速融合的趋势日益明显。据有关资料统计, 1999年, 全球宣布的企业并购交易总额达3.4万亿美元, 而到了2006年, 这个数字增加到4万亿美元, 这其中传媒集团之间的并购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美国在线 (American On Line简称AOL) 是以互联网业务起家的新媒体, 近年在电子在线商务等领域实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而时代华纳 (Time Warner) 是以传统业务为主的老牌媒体。二者结合之后, 时代华纳从AOL那里得到了全新的依托网络扩张而来的信息传播渠道, 而AOL则从时代华纳那里得到了庞大的编采队伍所提供的更丰富的信息资源, 双方原来各自拥有的受众成了共同拥有的受众, 双方原先各自的市场也合二为一, 从而创造了巨大的垄断性的新优势。

传媒集团并购带来的直接结果是使各自的技术优势、市场优势、品牌优势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 取得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 使传媒业的结构得到深度调整。

2. 传媒产业链延伸范围扩大

资本扩张、跨国并购的另一个结果是, 各个传媒机构在维持主业地位的同时, 纷纷涉足更多的经营领域, 分散风险, 增加盈利点, 争夺行业垄断地位。作为文化产业的核心, 传媒产业的运营应该突破单纯的传媒产业链, 把传媒作为资源的整合平台, 在全球范围中竞争。以美国五大传媒集团为例, 美国在线-时代华纳集团除了拥有美国有线电视网CNN以外, 还经营《时代周刊》和《财富》;新闻集团除了拥有福克斯电视网FOX以外, 还拥有《纽约邮报》《电视导报》, 在海外还拥有130家报纸。2010年, 新闻集团的主要收入来源有三大块:电影娱乐 (收入76.31亿美元) , 有线网络节目业务 (收入70.38亿美元) , 报纸与信息业务 (收入60.87亿美元) , 形成了主业突出的多元化产业结构。

3. 传媒技术创新加快

20世纪60年代, 加拿大学者麦克鲁汉提出媒介是“人体的延伸”, 媒体把人类紧密的联系在一起, 使全世界变成了一个“地球村”。如今, 传媒不仅实现了“人体的延伸”, 并与现代信息网络技术结合, 从根本上影响了整个信息领域的发展。业务流量的激增、互动模式的出现, 使得媒体技术和信息网络技术相互促进, 这一变化蕴藏着重要的创新、发展机会, 对未来信息产业产生巨大的推动力。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相得益彰的发展离不开技术创新, 传媒产业的发展很

随着全球信息技术的发展, 新的传播技术催生了新的传播媒介, 大大拓展了原有传媒市场空间, 成就了世界范围内的传媒新格局。受这种时代大背景的影响, 我国传媒业发展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 在《国家“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等国家政策的推动与引导下, 我国传统传媒在体制上将进一步变革, 趋于灵活化和市场化, 竞争力将大幅提升。具体表现在平面媒体政策相对宽松、广电媒体市场准入大门渐启、市场拓新先机开始显现、科技含量不断提高, 传媒业正呈现出强劲的产业化发展趋势, 传媒产业雏形已经形成, 并且传媒业的快速发展带动或促进了相关行业的发展。

大程度上取决于新技术的成功运用。

纵观传媒发展史, 可以发现信息传播技术的革新往往引发传媒业的重新布局, 推动传媒业的再次发展, 传媒发展史就是一部信息传播技术的革新史。信息化时代, 科技的发展速度空前加快, 技术的更新换代周期越来越短。传媒产业要想在未来获得引领性的位置, 必须要抢滩网络数字新技术, 通过资本运作直接进入新技术领域, 充分利用数字技术革命的新成果, 为传媒产业的持续发展增加动力。

二、世界传媒新格局下的北京市传媒产业发展对策

在研究国内传媒业及某个传媒机构面临的问题和困难时, 如果我们具有全球视野, 就可以借鉴国外同行的经验或教训, 甚至找到现成的解决方案, 可以更好更快地抓住机遇, 节约时间和成本, 实现超越式发展。

北京市传媒业对国外传媒界成功经验的借鉴可以是多方面的:有宏观层面的, 如涉及传媒的法律规章、政策制度、管理手段等;有中观层面的, 如传媒机构的发展战略、市场策略等;也有微观层面的, 如新闻采编流程、具体报道的操作等。具体说来, 北京市传媒业的大力发展离不开以下几个方面:

(一) 树立“大媒体”意识, 增强产业竞争能力。

“大媒体”是指传媒业不分领域全面竞争的现象, 而且传统大众传媒业、电信业、信息 (网络) 业都将统合到一种称为“大媒体业”的新产业下。“大媒体”是一种全新的传播概念和传播方式, 向人们提供包括通信、影视、音乐、商业、教育等内容覆盖面极广的全方位资讯和娱乐, 包括上述资讯和娱乐生产的全部内容、设备和过程。

参考国际经验, 在欧洲一些国家如德国, “大媒体”的概念已经深入人心, 无论是在实际运用实体、理论研究领域, 还是作为文化政策指导者的政府层面。这种基于媒体消费者不同功能诉求, 更加“全面”而且“细化”的运作模式, 更能反映“大媒体”环境下各媒体传播功能的特点和受众的细化需求。

目前, 这种把报纸、杂志、电台、广播影视、绘画、博物馆、音舞演出, 以及以数字传媒作为“大媒体”来运作的模式在国内的出现存在一个“滞后期”, 面对“大媒体”时代的来临, 北京市传媒发展如果能将数字化媒体纳入传统媒体 (如报纸) 日常运作中将被认为是一种具有前瞻性的考虑。因此, 北京市传统媒体首先要深挖传统媒体功能的内涵, 使其独有的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功能得到放大;其次要适度收缩其功能的外延, 通过功能的收缩和分拆, 给新闻信息受众和广告主提供更多的选择。在这一过程中, 实施传媒整合战略。加强与自身市场不重叠的强势媒体的合作, 使对方的有用的资源“为我所用”。通过观念整合, 打破各个经营实体各自为政的经营观念, 以集团的整体利益为最终目标, 优化配置各种资源;通过结构整合, 推动媒介组织由单一组织向多元化、网络化的组织结构形态演变;通过资源整合, 从广告、印刷、发行、有线网络经营等方面进行资本化运作, 开展同类异质化并购, 把传媒作为资源整合的平台, 围绕传媒相关的领域战略性地整合各种优质资源, 相互依托, 相互支持, 做强做大北京市的传媒产业。

(二) 坚持传媒体制“大改革”, 放松对传媒产业的管制

长期以来, 我国的传媒产业一直被国家和大众赋予喉舌功能, 被认为是传播意识形态, 思想动态的工具。所以, 国家针对传媒行业的政策壁垒十分严密, 准入限制也是异常严格。而作为我国政治、文化的中心, 北京市传媒产业的政治属性尤为凸显。

2013年3月10日, 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公布, 方案提出, 将新闻出版总署、广电总局的职责整合, 组建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主要职责是, 统筹规划新闻出版广播电影电视事业产业发展, 监督管理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机构和业务以及出版物、广播影视节目的内容和质量, 负责著作权管理等。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加挂国家版权局牌子。同时, 不再保留广电总局、新闻出版总署。

这标志着我国传媒业已经展开了体制大改革的步伐。在国家传媒体制改革政策的推动下, 北京市传媒业将迎来全面大发展的良好局面。首先, 从政府对传媒业的管理来看, 通过整合行政资源, 减少机构数量, 减轻部门协调成本, 使政府运作更有效率, 更符合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宏观管理角色定位。其次, 从对传媒市场的影响来看, 传媒体制的大改革将掀起传媒企业投融资变革、兼并重组的浪潮。应此机遇, 北京市广电和出版业等行业相关的大型传媒集团应该成为重组的主导者。

(三) 促进传媒产业“大创新”, 优化传媒产业发展方式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推进文化创新, 增强文化发展活力。在时代的高起点上推动文化内容形式、体制机制、传播手段创新, 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 是繁荣文化的必由之路。”十七大精神为北京市传媒业创新发展迎接挑战指明了方向, 为北京市各传媒出版单位实现大发展大繁荣提供强大动力。

北京市传媒业的创新体现在体制机制、发展方式、传播技术创新等几方面。

首先, 体制机制创新要求北京市传媒监管部门加快政府职能转变, 优化对传媒企业的管理。例如建立传媒行业行政审批受理中心, 集中受理行政审批业务, 提高审批效率, 以更好的服务北京市传媒业的发展。

其次, 发展方式创新方面要求北京市各传媒企业应该立足于跨区域、跨媒体、跨行业的发展战略。跨区域的扩散发展带来的是整个行业的提速。例如《北京青年报》2009年通过广州地铁沿线各站的“日阅堂”潮流资讯站报摊打开了广州市场, 这种“独立渠道”入市的策略为北青传媒带来了巨大收益。跨媒体创新发展有利于在媒介融合的技术背景下打破媒体间的壁垒。跨媒体发展要求北京市传媒业从传媒产业链的上游入手, 通过对内容生产环节的“全媒体”改造, 来满足媒介融合的需求。例如新华社从一个内容提供商逐渐向产业下游延展, 在网络、手机、电视、电子阅读等领域全面出击, 完成了全媒体改造。跨行业发展能够实现理论上的“互补效应”, 降低传媒产业随宏观经济起伏的效益波动性, 实现传媒企业的效益最大化。

国际贸易新格局 篇10

2006年底, 中国银行业依承诺全面开放, 中国的银行业真正迎来了与外资银行正面搏击的时代。2007年3月29日, 汇丰、渣打、花旗和东亚4家转制的外资银行拿到了法人银行营业执照, 从2007年4月1日起全面开办人民币业务。

一方面, 中国银行业综合竞争力还不强, 与国际知名银行仍有很大差距, 却遭遇全面开放, 迎来与外资银行在国内市场上的正面交锋的激烈竞争;另一方面, 全球金融大变革也给中国银行业进军国际市场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遇, 中国的银行业如何顶住压力, 迎接挑战, 同时抓住这次重新洗牌的机会在新的国际金融格局中搏得一席之地, 从而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国际银行, 培育与经济发展相符合、与经济地位相匹配的金融体系, 本文在实证对比分析的基础上, 提出不仅要注重提高“战斗力”, 同时要辅以合理有效的“战术”, 机智应对挑战与机遇并存的新局面。

一、全面提升服务质量

为什么要把服务质量放在第一位, 我们先来看下面一组数据。至2007年底, 外资银行在中国占到2.4%的市场份额, 有不少的分析冠上了“只有”的形容, 觉得这区区2.4%的市场份额完全不足以撼动我们庞大的根基, 但再挖掘一层来看就是另一番景象了。根据银行业的“二八原则”, 即20%的高端客户创造银行业80%的利润, 和综合考虑外资银行实施的“集中高端客户”战略, 我们很容易计算得出, 外资银行从抢走的2.4%的高端客户身上已经轻松拿走了国内银行业将近10%的利润份额。这个数字足以撼动我们了。

再看另一组数字, 总体上看, 外资银行目前在我国的收入主要包括利息收入、手续费及佣金收入、汇兑收益三块, 2006年三项收入合计占总收入的97.64%;外资银行支出主要集中在利息支出和管理费及业务费支出上, 2006年两项支出占比合计高达94.13% (高勇进, 葛兆强, 2008) 。由此可见, 外资银行在中国的收入和利润模式与中资银行没有多大区别, 也就是说外资银行在我国的主要收入来源也是传统业务, 这点与中资银行并无明显差别。

既然如此, 缘何会出现南京爱立信公司突然凑足巨额资金提前还完了南京工商银行和交通银行的19.9亿元的贷款, 转而再向花旗银行上海分行贷回同样数额款项的惊人之举, 这一事件被称为外资银行在国内争夺高端客户的标志性事件, 引起了国内金融业的激烈震荡。在没有任何研究表明外资银行有比中资银行更优惠的贷款价格的情况下, 只能推测出一个原因, 就是外资银行提供的更加快捷、高效和人性化的服务。

虽然中资银行“冷面判官”和“衙门作风”的形象已经改善很多, 并且也针对高端客户开办了私人银行的业务, 但外资银行“沙发+茶水+微笑”的服务还是略胜一筹。面对客户的多种选择, 中资银行在国内“非我莫属”的时代已经走远了, 现在需要主动开发客户和维护客户;而在国际金融市场, 我们面对的是已经习惯国际知名银行高品质服务的发达国家的顾客, 他们不会用“发展”的眼光去比较你跟“过去”的变化和进步, 他们只会客观地感受和评价你跟竞争对手之间的差别和优劣, 从而决定自己的选择。所以, 我国的银行业需要切实提升创新能力, 丰富产品种类和品种, 满足顾客对金融服务的多样化需求, 同时要更彻底地转变服务理念, 提供更高质量、全方位的服务。在国际竞争中, 质量就是品牌, 这条亘古不变的道理在银行业同样适用。

二、大胆革新人才机制

资金、信息与人才是现代商业银行经营的三大核心要素, 人力资本的概念已经深入人心。人才对于银行业的发展尤为重要, 不管是对复杂的金融衍生品的研发设计, 还是优质高效的柜台服务, 人才就是打响品牌最有力的武器, 可内资银行似乎还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从人才引进、培养、转换到输出依然存在很多突出问题。

北京地区的银行招聘很流行这样一段话, “首选是有北京户口的男生, 次选是有北京户口的女生, 再次选是在京外地户口的男生, 末选是在京外地户口的女生”, 不知道是什么样的体制和制度让户口和性别一举取代能力和技术成为银行选择员工的新标准, 我们更为关注的是在这样的标准下我们用什么来保证强大丰富的人力支撑去跟有序高效的外资银行比拼。国有商业银行也缺乏完善、清晰、市场化的激励机制, 现有激励机制主要是官本位, 以控制权收益为主;个人收益和业绩联系不紧密, 使得员工, 尤其是高级员工和业务骨干, 缺乏足够的激励。

改革都需要大胆和创新, 我们除了要逐步建立市场导向和业绩导向的人力资源管理和激励制度以外, 还要敢于在一些关键的岗位上引入国际专才。

首先, 建立明确的业绩考核与评价体系, 准确衡量决策机构、管理人员以及员工个人对于银行所做的贡献。在科学、准确衡量业绩的基础上, 改变原有的基数分配、按人员分配以及按级别分配的做法, 推进隐性福利货币化, 根据业绩和贡献进行激励。

其次, 借鉴国外银行公司治理的先进经验, 采取多种方式相结合来增加银行工作人员的收益。核心人才多为知识型人才、进取型人才, 自我实现愿望强烈, 希望在企业中获得更多的发展空间, 偏好宽松自由的工作空间, 勇于承担责任, 追求卓越。因此, 对核心人才的激励不能仅施以单一的薪酬管理, 要辅以能够更多地体现企业为满足核心员工个性化的主导需求而进行的绩效管理、职业生涯发展规划等。

第三, 以素质投资为要点, 突出培训激励。强者愈强是社会法则, 也是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应该鼓励的一种导向, 在知识经济时代, 知识折旧速度加快, 核心人才要特别注重自身素质的不断提升。良好的教育培训, 既是给核心人才充电, 进一步开发其人才资本的主要手段, 也是非常有效的激励手段。

三、准确勾画“走出去”战略蓝图

一方面, 纵观国际大银行的发展史, 当母国的金融环境趋于饱和或者已经在母国取得了强大的市场地位后, 向海外拓展是必然的选择;另一方面,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不断加快, 改变我国经济大国、金融小国的不利局面, 我国金融业进入国际金融市场逐力, 在国际金融格局中取得与经济地位相匹配的地位也是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

经过近几年的改革与发展, 与国际知名银行相比, 我国的银行虽在某些方面具有一些明显的比较优势, 比如资本规模, 但在总体实力上还有很大差距, 要想在国际竞争中突破重围, 脱颖而出, 除了稳扎稳打提升“战斗力”以外, 采用明智有效的“战术”也很关键, “走出去”战略就是这个有效的“战术”。吸取老牌国际大银行成功的经验, 走向全球必须要有一个清晰的区域发展战略, 结合我国银行业的发展现状和国内资本的流向, 我们走出去的初期阶段, 目标可锁定在两个地区, 一是欧美等高度发达的金融中心, 二是中国资本主要流向的东亚、东盟以及中东地区。

1. 选择欧美等高度发达的金融市场, 主要基于两个方面的因素, 一是大量优秀的高端金融人才, 二是成熟宽松的金融环境。在华尔街风暴甚嚣尘上的时候, 我国招商银行却逆风而行, 在2008年底毅然在华尔街设立分支机构, 网络招揽了一大批“刚好”失业的高端金融人才, 他们都是在华尔街这片滚钱的沃土上摸爬滚打多年的精英, 是我国银行业进军国际市场最紧缺的资源, 难怪招商银行把他们视为设立该分支结构最有价值的投资回报。

现代金融体制和竞争规则在我国还很年轻, 在国内成长起来的金融人才尚不能胜任引领我国银行业国际化的重任, 缺乏具有国际化管理经验的高级管理人员以及富有创新能力和精通技术的业务开发专才是我国银行业国际化的最大障碍。在高度发达的金融中心开拓业务, 一方面可以利用自身的资金优势吸引优秀的国际金融人才加盟, 快速提升自身的国际业务水平, 也有助于实现本土化;另一方面, 国内派出的工作人员置身于成熟的国际环境, 通过与国际高端人才的交流也能快速成长, 通过这样一个人才引进和派出的过程快速实现我国银行业国际化的人才储备。

在发达的金融市场设立分支机构, 有利于在真实的环境中学习先进的经验, 如不良资产处置办法、管理模式和业务处理流程等, 进而提升整体的经营管理水平。这跟我们学英语是一样的, 在母语国家学习就更快更容易。此外, 发达市场丰富的金融产品线和宽松的制度环境也为我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提供了广阔的舞台, 同时发达的金融市场特别是美国市场还是金融创新产品最好的试验田。最后, 在市场环境和法律体系都更加完善的金融中心, 为我国商业银行尝试混业经营, 走向多元化和国际化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实践平台。

2. 根据“客户跟随效应”, 将海外扩张的重点目标放在中国周边的东亚、东盟以及中东等地区, 通过开设分支机构和并购当地银行等多种手段进行扩张, 并逐步将触角延伸至非洲和拉美地区。

之所以采取这样的策略, 首先与我国企业对外投资的分布有着密切关系。长期以来, 我国对外投资主要集中在亚洲地区, 据商务部发布的《2006对外投资报告》显示, 我国对外投资存量中亚洲地区已经占到了将近70%,

此外, 我国对亚洲的投资, 多属实际扩张中的产业, 它们对跨国银行服务的需求也更大, 是我国银行跨国经营的重要利润增长点和支撑点。同时, 这些地区有着与我国大致相同的文化背景和风俗习惯, 容易沟通, 管理文化易于融合, 能够有效降低扩张成本。

四、结语

银行业是规模优势比较突出的部门, 通过规模的扩张, 可以充分利用现有的管理资源和现金流量, 降低成本收入率, 提高资产回报率。但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 也许就是这个原因支撑了如火如荼的银行国际化进程, 虽然华尔街风暴引发了不少学者对银行业盲目扩张的质疑, 但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汹涌浪潮中, 银行业国际化始终是大势所趋。在中国银行业改革20年后, 终于迎来了与国际知名银行在国内和国际市场展开全面竞争的挑战和机遇, 中国的银行业也在这样复杂的环境下正式步入国际化快轨。笔者所见只是冰山一角, 需要我国银行业精心备战, 做足准备, 灵活应变才能通过国际化进程的洗礼, 最终建立起现代化、国际化、富于国际竞争力的银行体系。

摘要:2006年底, 我国银行业全面对外开放, 外资银行在我国享受国民待遇, 与内资银行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展开了全方位的竞争, 这是一场不见硝烟却异常残酷的战争, 对我国内资银行造成的冲击和影响不言而喻。2008年, 由美国次贷风波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 导致众多老牌国际知名银行倒闭, 意外的全球金融大变革也给我国银行业大举进军国际金融市场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遇。文章通过对比分析, 提出了在新时期、新环境下我国银行业进入国际金融市场, 开展国际竞争的新策略。

关键词:国际竞争,服务质量,人才,“走出去”战略

参考文献

[1].王松奇.中国商业银行竞争力报告2007 (M)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8

[2].廖岷.中国银行业的外国直接投资:意义及挑战[J].国际金融研究, 2008 (1)

[3].王满, 于润.全面开放后中外银行竞争态势的比较分析[J].经济与管理, 2007 (8)

[4].普华永道会计事务所.外资银行在中国[J].新金融, 2007 (7)

[5].高勇进, 葛兆强.外资银行进入:效应分析与政策选择[J].上海证券报, 2008.4.23

[6].贾瑛瑛.中国银行业“走出去”:把握机遇防范风险[J].中国金融, 2008 (18)

[7].高静娟.中国商业银行竞争战略研究.辽宁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2005

漫谈近代国际关系格局 篇11

一、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的确立

一战后,帝国主义国家之间力量对比的变化使它们之间争夺世界霸权的斗争由两大军事集团演变为战胜的协约国五强——英、法、美、日、意之间的斗争。在全球范围内,英美斗争为主要矛盾;在欧洲,英法对立严重;而在亚太地区,日、美、英三角冲突中以日美斗争为主。争霸形式从战场转移到和会的谈判桌上,帝国主义列强相继召开了巴黎和会与华盛顿会议。在争霸中,欧洲列强暂时维持了自己的优势地位,挫败了美国控制国联、称霸世界的野心;同时,欧洲列强也承认了美国的优势和日本在亚太地区的特殊地位。通过这两次国际会议,帝国主义列强建立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是以实力为基础划分势力范围、分割世界的帝国主义国际新秩序。它完成了一战后列强关系的调整,但没有改变资本主义国家剥削、压迫广大落后国家和地区的基本格局。由于这一体系不可能消除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因此不可能长期维持下去。列宁曾经指出:靠《凡尔赛和约》来维持的整个国际体系、国际秩序是建立在火山口上的。

欧洲国家内部的斗争不仅削弱了自身的优势,也加速了国际关系中心向美苏两极格局转移的趋势。在凡尔赛体系中,欧洲帝国主义国家之间存在两类矛盾:法德矛盾是战胜国与战败国之间的主要矛盾;英法矛盾是战胜国之间争夺欧洲大陆霸权的主要矛盾。战后初期,两对矛盾中以英法矛盾为主要矛盾,英国在结盟防德、赔款及欧洲安全等问题上都处于主动地位,均势政策获得胜利,法国的大陆霸权则受到严重打击;美元成为德国和欧洲经济恢复发展的关键,欧洲在加强与美国经济联系的同时,也加深了对它的依赖;德国则渔翁得利。

二、美苏两极格局的确立

20世纪30年代,德国在经济危机的打击下走上法西斯道路,法西斯势力与资本主义民主势力之间的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最终导致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之后,传统的欧洲列强英、法、德或者被削弱,或者战败;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苏联则成为唯一可与美国抗衡的国家。美苏矛盾尖锐,国际关系日趋紧张,以雅尔塔会议为基础,战后两极格局最终取代了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关系格局。在完成世界国际关系中心的转移上,第二次世界大战起了决定性作用。

冷战是社会主义国家苏联与资本主义国家美国之间实力的较量。二战后,美国的经济、军事实力居于世界第一位,它称霸世界的野心日益膨胀,但又不得不正视日渐强大的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于是美国带领其他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采取了除武装进攻之外一切手段的敌对行动,以“遏制”共产主义,即冷战政策。20世纪50年代,赫鲁晓夫担任苏联领导人之后,对外开始争取与美国平等的地位,企图与美国共同主宰世界。美苏开始了长达三十多年的争霸。

三、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进入20世纪90年代,随着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美苏对立的两极格局不复存在,暂时形成了“一超多强”的局面,世界政治格局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但一个新的相对稳定的世界格局迄今还没有形成。

冷战后,美国为了称霸世界,成为“世界领袖”,重新制定了全球战略。美国试图凭借其强大的国力建立美国主导的单极世界。而美国建立单极世界的企图遭到包括其他西方大国在内的几乎所有国家的反对。实力不断增强的欧盟、日本、中国和俄罗斯等国家或国家联盟。成为牵制美国称霸世界、促进世界格局多极化的重要力量。

四、对国际关系格局的基本认识

1国际关系格局是指一定时期内,国际上各种基本力量对比所形成的相对稳定的结构和体系。随着大国之间政治、军事、经济力量对比的变化,国际关系格局也会随之调整,乃至彻底改变。

国际贸易格局分化研究 篇12

关键词:国际贸易,格局分化,多极化,区域化

一、前言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 国际贸易格局不断分化, 发展中国家迅速崛起, 国际贸易呈现多极化发展态势, 这不仅扩展了WTO成员与内容, 也弱化了多边贸易规则。可以说, 国际贸易的区域化发展, 使得各种贸易区域同时并存, 间接导致了“中国套娃”现象。如何在激烈的国际贸易竞争中取得一席之地, 是我国必须慎重考虑的重要问题。

二、国际贸易格局分化分析

1、国际贸易多极化发展

从目前来看, 国际贸易呈现多极化发展态势, 这是国际贸易格局发生分化的重要表现。从宏观角度而言, 国际贸易多极化发展态势具体表现为:美国一国称霸→美、欧两极对立→欧、美、日三足鼎立→欧、美、亚多极发展。

美国一国称霸的时期是二战结束-20 世纪50 年代。1948 年, 美国贸易总额在全球贸易总额中占据17.2% 的比例。这时候, 欧洲国家经济开始复苏, 光英国一个国家, 在全球贸易总额中就占据12.4% 的比例。但当时还没有形成欧共体, 美国仍然一枝独秀。到了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 欧洲经济迅猛复苏, 美、欧两极对立的国际贸易格局开始形成。美国贸易总额在全球贸易总额中的比例有所下降, 这种情况直到六七十年代都没有得到缓解, 而此时日本经济开始崛起, 正式形成美、欧、日三足鼎立的状态。到了七八十年代, 以亚洲四小龙 (香港、新加坡、韩国和台湾) 为代表, 东亚经济体快速发展, 接着金砖国家 (以中国为代表) 也开始崛起, 国际贸易格局正式踏上多极化发展的轨道。我国自实施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 国民经济实力大幅度增长, 在国际上开始有了一定发言权。

2、国际贸易格局区域化发展

国际贸易不仅多极化发展, 还开始转向区域化发展, 这也是国际贸易格局分化的一个重要特征。国际贸易区域化发展具体是指国际贸易形成了三大板块:一是欧盟贸易体;二是以美国为中心的北美贸易体, 三是以中国、日本、韩国为中心的东亚贸易体。据有关数据统计, 2013 年, 这三大经济贸易体在全球贸易总额中所占的比重分别是31.9%、14.9% 和24.7%。这些数据汇总后, 在全球贸易总额中占据了超过70% 的比例, 可见影响力之大。其中, 欧盟贸易的区域化程度最高。在三大贸易板块的影响下, 还形成了一系列不同规模、不同等级的次级贸易区域, 进而形成“中国套娃”现象。

3、中国贸易秩序变革

如今, 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着不容小觑的重要作用, 在国际贸易体系中也有着不可或缺的重要地位, 其发展将对国际贸易格局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第一, 从国际贸易大格局来看, 中国对外贸易的蓬勃发展是促进国际贸易格局进行分化与重组的关键要素。1948 年, 中国贸易出口额只占世界贸易出口额的0.9%, 到了1958 年, 中国出口额占据了2.4%的比例。进入21 世纪之后, 这个数据不断变大, 2010 年达到了10%, 2013 年突破了11%, 已经是世界单一经济体中所占比重最多的国家。反观美国, 其在世界出口总额中所占的比重从1948 年的22% 一直下降到2013 年的8%, 日本的占比在1986 年达到了9.8%, 但是在2013 年, 仅占3.8% 的比例。不难看出, 进入21世纪之后, 中国已经成了国际贸易增长最重要的“催化剂”, 是国际贸易体系中不可替代的重要一极, 也是世界各国都要高度重视的合作伙伴。

三、中国发展国际贸易的对策

虽然中国在国际贸易体系中占据不容忽视的重要地位, 但是我们不能盲目乐观, 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 客观看待国际贸易格局的变化, 并采取有效对策应对各方面的挑战。

1、始终维护以WTO为基本框架的多边贸易秩序

必须承认, 中国对外贸易之所以屡创佳绩, 不仅是中国国民经济自身发展的结果, 也与中国加入WTO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可以说, 中国是WTO多边贸易秩序的积极受益者。它为中国参与国际贸易提供了广阔的舞台, 同时也为中国应对贸易单边主义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如今, 中国国际贸易迅猛发展, 针对中国的贸易冲突也与日俱增, 这是国际贸易格局分化的客观反映。历经多年的洗礼, 中国政府已经初步掌握WTO规则, 并学会了将其作为维护自身利益的重要武器。从目前来看, WTO多边贸易秩序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挑战, 中国应该自始至终地维护以WTO为基本框架的多边贸易秩序, 在国际贸易竞争中勇于发出自己的“声音”。

2、夯实促进建设东亚区域贸易秩序的新措施

1997 年, 东南亚爆发金融危机后, 东亚经贸合作的力度不断加强, 成立了“10+3” (东盟10 国加上中国、日本和韩国) 框架, 之后又在日本的提议下建立了“10+6” (在“10+3”基础上再加入印度、新西兰与澳大利亚) 框架, 旨在大力促进东亚的经济合作, 推进贸易便捷化和自由化的进程, 然而, 这两个框架并不包括美国。不得不承认, 这两个框架目前还处于十分松散的状态, 内部矛盾频繁发生, 再加上受到美国主导的TPP影响, 其发展前途令人堪忧。这样一来, 东亚的“中国套娃”现象便日益明显。处于这样的局面中, 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发展战略在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 但是要想获得长远的可持续发展, 我国不能仅仅着眼于硬件建设, 还要加强软件建设, 为东亚的区域贸易发展注入“新鲜血液”。

3、以经济新常态为契机深化改革开放进程

如今, 中国已经迈入了经济与贸易发展的新常态局面中, 对外贸易的高速增长可能不会再出现, 所以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成了发展对外贸易的最重要途径。从目前来看, 中国开始从商品资本输出慢慢转型为生产资本输出, 服务贸易已然成了中国对外贸易发展的最新增长点。

另外, 以美国为主导的TPP希望建设亚太区域内的小型世界贸易组织, 而中国没有被列为邀请之列。但是我们不能片面地认为TPP要将中国边缘化。如今的国际贸易格局已经不能缺少中国的存在, 即使美国想孤立中国, 也很难如愿, 在这种情况下, 中国要继续深化改革开放, 为应对TPP做好万全的准备。

四、结束语

回想过去, 中国在争取加入WTO时, 也曾经带有一些疑惑, 面临着种种意想不到的挑战, 但事实证明, 中国加入WTO这一举措是十分正确的, 是经得起时间考验的。如今, 国际贸易格局不断分化, 一国想要独霸的局面永远不可能再出现。中国的发展实力不断强大, 在国际贸易体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未来, 中国也要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 在经济全球化和世界一体化的进程中, 不断推进对外贸易的转型升级, 力求为世界经济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王宏禹, 张晓通, 赵柯.论中国经济实力的运用[J].东北亚论坛, 2013, 1:91-98.

[2]姜文学.TPP在美国重塑国际贸易秩序中的双重功能[J].财经问题研究, 2012, 12:81-89.

[3]田丰.中国与世界贸易组织争端解决机制:评估与展望[J].世界经济与政治, 2012, 1:128-146.

上一篇:尝试英语差异化教学下一篇:高素质技能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