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基础

2024-08-26

历史基础(共12篇)

历史基础 篇1

一、夯实基础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 高考的考查角度、试题模式都在发生巨大的变化。在新课程理念下, 试题开始由基础知识为主、能力考查为辅的模式向注重基础知识灵活运用的模式转变。这样的转变符合新课程重视培养学生素质和能力的要求。那么, 在新高考形势下, 如何应对新的转变呢?“万变不离其宗”, 只要我们在了解基础知识的基础上注意总结试题类型, 掌握基本答题技巧和方法, 一切会迎刃而解, 由此可见基础知识的复习在整个高三教学过程中是极其重要的。教师要指导学生清楚《考试说明》中历史知识的考查范围, 并注意形成学科知识体系。在教学中, 将大量时间用在基础知识的落实上, 依据考纲, 明确目标。《考试说明》强调再认、再现历史知识的能力, 准确记忆基础知识。在高考中无论是选择题还是非选题都是运用已知的知识解决未知问题的综合性较强的题型, 虽然我们仍很难清楚地划分基础知识所占的比重有多少, 能力分数有多少, 但不掌握相关历史基础知识, 再有能力也只能望题兴叹。“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这是人尽皆知的至理名言。

1.打 好 高 三通史 复 习 的 基础 。

首先, 要立足于通史的整体要求确定复习目标。明确通史之大体, 立足于“通”的目标, 围绕揭示特征和演变线索两大主题, 努力体现每个历史阶段前后迭连间的异同, 突出阶段性的标志, 把握每时期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特征。

其次, 要从构建扎实的通史知识基础角度复习。复习目标确定后, 认真梳理每一个历史时期的重要历史事件, 深入挖掘每一个阶段历史间的纵横联系, 紧紧围绕阶段特征和发展线索整合这个时期的重要历史知识, 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教学实践表明, 只有这样, 才能避免浮夸空洞的通史复习, 提高高三通史复习实效。

2.掌 握正确 的 历史观是 高 三 复 习 的 关键 。

现行高三岳鹿版教材, 必修ⅠⅡⅢ就是从人类文明史观分为《政治文明历程》、《经济发展历程》、《文化发展历史》三大部分, 有助于把握文明观, 正确掌握教材脉络, 构建历史整体结构, 亦是当今高考的试题特色。此外, 在学世界史时还应把握整体史观 (全球史) 和现代史观。

二、注重历史知识的纵横联系

纵向联系: 就是从时间推移的角度考查历史事件的过程及因果关系, 从而探索历史, 十九世纪六七十年代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在资本主义发展阶段中居于重要地位, 涉及国家多、波及范围广, 同时对世界历史进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为了使学生正确全面地认识、准确掌握这段内容, 最好按照背景、原因、经过、结果、意义等方面进行纵向比较, 分析概括各自的特点, 才能找到资本主义的发展趋势, 通过纵向联系、比较, 得出资本主义的发展趋势:工场手工业向机器大工业过渡, 生产的发展大大促进生产关系的变革, 资本主义工厂制度向垄断 (企业制度) 过渡。

横向联系:通过空间拓展的方式将某一历史现象与同一时间其他类似或相反的现象进行类 (对) 比分析, 吃透教材。如中国明清批判思想与欧洲启蒙运动; 春秋战国百家争鸣与古希腊先哲们的人文精神起源;二十世纪苏俄的新经济政策、三十年代美国罗斯福新政与中国改革开放。

三、加强时序性教学

针对历史新教材的编写体例和结构, 强调时序性教学不是指以前的通史模式, 时序性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从宏观和整体角度分析历史问题和解决历史问题的思维模式。如何进行时序性教学? 笔者经过对课程标准和教材的解读, 在吸收传统历史教学精华的基础上, 结合多年教学实践进行了初步反思, 认为时序性教学应该从宏观和微观等方面进行渗透教学。

1.微观时序性教学是指以单元或某个专题为单位进行的教学。以必修二有关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为例, 在进行教学设计时, 通过图表法展示民族资本主义的每一个阶段, 在图表法中分析其成因、现状及对中国民主化进程产生的影响, 按照时序性原则对这一内容加以整合, 课堂教学效果就会很好。

2.宏观时序性教学 , 基于高中历史新教材的结构特点 , 笔者认为宏观时序性教学应该立足于整个历史课程或者整个模块。立足历史这门课程, 在进行历史教学时, 将古今中外的历史内容按照历史先后顺序进行整体规划, 注重必修各个模块之间的相互联系, 帮助学生树立大历史观、文明史观、整体史观和全球史观。

在中国近代史教学中, 高三教师可帮助学生树立两条基本线索, 即:中国近代史是一部中华民族的屈辱史, 另一条线索是中国近代史是一部中华民族的抗争与探索史, 从宏观上把握近代 (政治民主化、经济工业化、思想文化先进化) 的过程, 形成完整的近代历史思维。

总之, 在新课程背景下, 加强历史的时序性教学已经引起了一些专家和部分一线教师的关注。在教学过程中, 渗透历史的时序性教学意识不仅是历史学科本身的客观要求, 还是培养学生历史思维的必要途径之一, 笔者借此抛砖引玉, 希望广大高三历史教师探索出一条适合自己的高中历史教学方法。

四、培养学生的历史迁移能力

1.挖 掘教 材 隐性知识, 让 学 生 学 会 迁移 。

历史教材一般以专题或章节体为主, 教材编写时设计了很多隐性知识, 这就需要我们挖掘隐性知识, 解决问题。如必修三专题六的《启蒙运动》, 教材没有专门讲启蒙运动的影响, 我们在复习时就要通过知识迁移方法把这一隐性知识找出来:先让学生回忆必修一中香港澳门回归的意义, 学生理清思路:对港澳、中国、世界等三个方面的影响, 然后引导学生对启蒙运动影响进行分析:第一层面是对当时法国的影响, 第二层面是对当时欧洲的影响, 第三层面是对世界的影响。还可以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学艺术、科学等方面加以分析。

上述例子让我们明白知识迁移的作用很大, 如何培养这种能力对我们提高成绩、掌握应试技巧很有帮助。只有加强对教材知识的整合并注重挖掘隐性知识, 才能提高迁移能力。如何整合和挖掘教材知识呢? 可按纵向和横向方法整理教材知识, 从历史构成要素角度整理知识, 按照重要历史人物、重大历史事件、重大历史阶段整理教材知识, 梳理知识形成知识网络。注重规律性知识的总结, 注重共性知识的总结, 注重结论性知识的总结, 注重方法性知识的总结, 只有这样才能熟悉知识、迁移知识。在总结教材知识时, 譬如, 我们熟知的主观和客观的关系、经济与政治的辩证关系、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等, 在解决问题时就可以利用这些原理感知和体会分析问题的角度, 进而提高知识迁移能力。

2.加 强 知 识 的 归类和概括 , 让 学 生 学会 迁移 。

凡是学生掌握的知识经验都是概括了的, 能从一个情境向另一个情境迁移。对知识经验的概括性水平越高, 就越容易产生迁移作用, 因为概括化水平越高的知识, 越能反映同类事物间的共同性特点和规律性联系, 与具体事物的联系就越广, 迁移的相对性就越大。提高学生概括、分析能力是促进学习迁移的突破口。在高三历史复习过程中,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已有知识进行概括, 从而促进迁移的发生。

比如, 中国近现代史是每年高考的“重头戏”, 在学习时我们可以根据“屈辱史”、“抗争史”、“探索史”、“发展史”四条线索及其内在实质性联系构建一个概括性的、清晰的、纵横交错的知识结构网络。这样, 无论从哪个角度命题, 学生均可将该问题纳入、同化到这个网络中。2010年高考江苏卷中有一道题要求回答旧民主革命时期中国社会政治、经济、思想、文化教育、外交等方面的变化, 即是一道典型的知识迁移题, 部分考生对该问题的回答不够完整和准确, 其实如果能够按照上面要求构建起一个知识网络结构, 此问题便可迎刃而解。

3.变 更 问题 情境 , 将问题 类 化 , 实 现 知识迁移 。

教师应将知识归类任务交给学生, 指导学生自己整理归类。在课堂中, 教师把解题技巧、解题策略、审题和检查方法通过习题教给学生, 培养学生解题思路和技巧, 使书本知识得以活学活用, 从而学到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依据问题与认知结构间的共同因素, 将问题进行“类化”, 将问题与知识结构、新知与旧知、未知与已知相“链接”, 利用构建的知识结构“类化”这个新问题。

必修Ⅰ第三单元西方资本主义的确立的复习过程中, 让学生自行对各国政体的建立、特点及对其本国及世界的影响进行归纳“类化”。教师在教学中有意引导学生对各国的崛起过程进行知识迁移, 变更问题情境, 从而实现知识迁移。

在高考历史复习中, 教师应注意创设和利用有利于知识迁移的条件和契机, 注意知识间的相互联系, 精选有针对性的例题和练习, 让学生对知识形成正确的迁移, 最终形成正确的思维模式, 提高复习效率, 在高考中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许凌云.试论“通史家风”[J].历史研究, 1983 (4) .

[2]王家范.中国历史通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0.

[3]许凌云.读史入门[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7.

[4]钱穆.国史大纲[M].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9.

[5]陈独秀.独秀文存[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 1987.

[6]邱浪平.在高考复习中培养学生的历史知识迁移能力.

历史基础 篇2

班别: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 座号:_________ 成绩:_________

一、选择题。(共75分,每小题5分)

1.1949年9月在北平举行的这次会议的主要议题是()A.筹建新中国B.制定《共同纲领》 C.准备开国大典D.庆祝革命胜利

2.中华民族摆脱屈辱,有了“站起来”的“尊严”开始于()A.新中国的成立B.抗美援朝的胜利C.三大改造的完成D.一五计划的完成 3.一位历史教师向学生讲到:“那一年,我国许多地区的农村都有很多人因饥饿而得了浮肿病,有的农村还出现了饿死人的现象,有些人饿得靠卧在墙角,脸上有苍蝇在爬,人都没有力气赶。”老师讲的这一段历史发生在()A.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 B.“大跃进”时期 C.“文化大革命”时期 D.改革开放时期

4.1971年10月,中国重返联合国,之所以说是“重返”,是因为()A.中国历尽艰辛,费尽周折才进入联合国 B.建国后中国先加入联合国,后来又退出了 C.美国、苏联操纵联合国,不让中国加入

D.1945年联合国成立时,中国是其创始国之一

5.我国是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我们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在()A.1949年10月B.1956年底C.1978年底D.1992年初

6.1949年10月1日,在开国大典上,随着五星红旗冉冉升起,乐队奏起《义勇军进行曲》 54门礼炮齐鸣28响。礼炮齐鸣28响的寓意是()A.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英勇奋斗了28年 B.有28个民族参加了开国大典

C.人民解放军有28个方阵经过天安门广场

D.有28个民族参加了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7.西藏和平解放的时间是()A.1949年B.1950年C.1951年D.1959年

8.唱这支“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的军队的名称和行动的目的是()A.国民革命军——北伐B.红军——战略转移 C.解放军——解放南京D.志愿军——抗美援朝

9.中国人民志愿军被称为“最可爱的人”,在抗美援朝战争中涌现出无数的战斗英雄,其中“严守纪律,被大火吞噬而壮烈牺牲”的是()A.黄继光 B.邱少云 C.彭德怀 D.毛岸英 10.下列不属于社会主义三大改造范围的是()A.第三产业B.农业C.手工业 D.资本主义工商业 11.三大改造中,国家对资本家占有的生产资料采取的政策是()A.没收B.赎买C.摧毁D.租赁12、1956年,我国建立起了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其标志是()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B.土地改革的完成 C.三大改造的完成D.“文化大革命”的结束

13.“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芝麻赛玉米,玉米比人大。”等上述现象出现于()A.“大跃进”时期B.一五计划期间 C.土地改革时期D.三大改造时期

14.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中,广大人民和干部中涌现出大批先进人物,其中被誉为“两 弹元勋”的是()A.杨振宁 B.李世光 C.邓稼先 D.袁隆平

15.建国后,民主法制曾一度遭到巨大破坏,这主要发生在()A.解放初期B.三大改造时期C.大跃进时期D.文化大革命时期

二、连线题。(25分)

将下列相关的历史事件连线

AB1、刘少奇主席被冤死一五计划

2、优先发展重工业提出改革开放

3、深圳、珠海、汕头、厦门文化大革命

4、十一届三中全会期间东方魔稻

5、袁隆平经济特区

八年级历史基础试题

班别: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 座号:_________ 成绩:_________

一、选择题。(共75分,每小题5分)

1.1949年9月在北平举行的这次会议的主要议题是()A.筹建新中国B.制定《共同纲领》 C.准备开国大典D.庆祝革命胜利

2.中华民族摆脱屈辱,有了“站起来”的“尊严”开始于()A.新中国的成立B.抗美援朝的胜利C.三大改造的完成D.一五计划的完成 3.一位历史教师向学生讲到:“那一年,我国许多地区的农村都有很多人因饥饿而得了浮肿病,有的农村还出现了饿死人的现象,有些人饿得靠卧在墙角,脸上有苍蝇在爬,人都没有力气赶。”老师讲的这一段历史发生在()A.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 B.“大跃进”时期 C.“文化大革命”时期 D.改革开放时期

4.1971年10月,中国重返联合国,之所以说是“重返”,是因为()A.中国历尽艰辛,费尽周折才进入联合国 B.建国后中国先加入联合国,后来又退出了 C.美国、苏联操纵联合国,不让中国加入

D.1945年联合国成立时,中国是其创始国之一

5.我国是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我们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在()A.1949年10月B.1956年底C.1978年底D.1992年初

6.1949年10月1日,在开国大典上,随着五星红旗冉冉升起,乐队奏起《义勇军进行曲》 54门礼炮齐鸣28响。礼炮齐鸣28响的寓意是()A.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英勇奋斗了28年 B.有28个民族参加了开国大典

C.人民解放军有28个方阵经过天安门广场

D.有28个民族参加了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7.西藏和平解放的时间是()A.1949年B.1950年C.1951年D.1959年

8.唱这支“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的军队的名称和行动的目的是()A.国民革命军——北伐B.红军——战略转移 C.解放军——解放南京D.志愿军——抗美援朝

9.中国人民志愿军被称为“最可爱的人”,在抗美援朝战争中涌现出无数的战斗英雄,其中“严守纪律,被大火吞噬而壮烈牺牲”的是()A.黄继光 B.邱少云 C.彭德怀 D.毛岸英 10.下列不属于社会主义三大改造范围的是()A.第三产业B.农业C.手工业 D.资本主义工商业 11.三大改造中,国家对资本家占有的生产资料采取的政策是()A.没收B.赎买C.摧毁D.租赁12、1956年,我国建立起了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其标志是()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B.土地改革的完成 C.三大改造的完成D.“文化大革命”的结束

13.“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芝麻赛玉米,玉米比人大。”等上述现象出现于()A.“大跃进”时期B.一五计划期间 C.土地改革时期D.三大改造时期

14.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中,广大人民和干部中涌现出大批先进人物,其中被誉为“两 弹元勋”的是()A.杨振宁 B.李世光 C.邓稼先 D.袁隆平

15.建国后,民主法制曾一度遭到巨大破坏,这主要发生在()A.解放初期B.三大改造时期C.大跃进时期D.文化大革命时期

二、连线题。(25分)

将下列相关的历史事件连线

AB1、刘少奇主席被冤死一五计划

2、优先发展重工业提出改革开放

3、深圳、珠海、汕头、厦门文化大革命

4、十一届三中全会期间东方魔稻

中考历史基础知识记忆浅探 篇3

[关键词]记忆方法 复习计划 理解记忆

[中图分类号] G633.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6)250110

现在的中考历史题型多样,这给考生答题带来一定的难度。然而无论如何掌握基础知识相当重要。历史试卷中除了个别题目考查学生思维能力外,其他的试题无论以何种形式出现,它最终考查的还是历史基础知识,而且这个基础还是不能改变的。所以掌握了基础知识,就基本上得到试卷的大部分分数。那么, 考生如何能够记住基础知识呢?

首先,要有一个好的记忆方法。大多数考生在记忆中考历史基础知识时都是照着老师整理好的背诵资料进行机械记忆,考生对考点之间内在联系并不理解,所以记忆的内容会出现遗忘、混淆等情况。如果考生用整体记忆方法会取得较好的效果。这种记忆方法就是先从整体上记忆考点的知识体系即先记住从哪几个大的方面掌握这一考点,然后再具体到每个大的方面又要记住哪些小的方面,最后记住这个小的方面里面的具体内容。

这样的记忆方法虽然与以前直接记忆资料相比多记了考点的体系,但效果比以前要好得多。因为一是帮助考生记得牢固。整体记忆有利于考生掌握考点之间的内在联系,更好地理解考点,在理解的前提下记忆的效果不言而喻。二是复习时可以自力更生。考生可以随时随地按照整体记忆的思路对自己复习提问,不像以前复习需要别人的帮助。三是再复习时可以有的放矢。记过总有一些是要遗忘的,学生按照整体记忆的方法,如有遗忘复习时就可以有针对性地去记忆。四是有利于做题。如果题目的综合性比较强,难以直接回答,那么考生就可以把题目中涉及的考点按整体记忆的思路把知识体系列出来,根据具体题目从知识体系中找。

以上举的是一个考点的记忆,其实整个中考的历史考点都可以用整体记忆这种方法。中考历史有中国史和世界史两大块内容,中国史包括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三块,世界史包括世界古代史、世界近代史、世界现代史三块,然后再记住这六块每一块又有哪些考点,最后再进一步具体细化。

其次,要有一个好的复习计划。其实记忆是有规律的,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告诉人们在学习中的遗忘是有规律的,遗忘的进程很快,并且是先快后慢。随着时间的推移,遗忘的速度减慢,遗忘的数量也就减少。我们就可以利用这个规律制定合理的记忆计划。这个计划要求平时每个星期抽两到三次的时间,每次半小时左右。制定这个计划的原则一是每次计划的时间不要太长。一般第一次制定两个星期的,然后实施一次后就接着往下制定一次。二是计划中每次所记忆的知识要在两个星期内至少复习三遍。下面是一个考生根据这个规律做的记忆计划。

第一周:周一记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周四先复习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再记忆美国独立战争。

第二周:周一先复习美国独立战争,再记忆法国大革命;周四先复习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再复习法国大革命。

第三周:周一先复习美国独立战争,再记忆工业革命。

他安排的是周一和周四两天记忆历史。就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这个内容而言,当他周一记过一次后,经过三天到周四已经忘记了一半以上,因此周四及时复习一次。这一次是对遗忘部分再记忆,所以记得相对要牢固一些。等到下个周四的时候再复习会发现还有一小部分遗忘,所以这时及时再补充记忆一次。这样一个考点在两个星期内刺激三次,就能记得差不多了。考试前再稍微回顾一下这一考点即可。

再次,要尽可能理解记忆。历史基础知识中涉及的时间、人名、地点、文件等一些比较死的知识,这些要老老实实地记住。但是历史基础知识中一些内容、性质、影响等文字比较多的部分可以去理解记忆。考生记住一些关键词,根据关键词去理解记忆,这个效果比硬生生记住的效果要好得多。比如,关于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影响,可以在记住生产力、工厂、城市、工业国四个关键词后理解记忆其相关内容。考生需要先理解工业革命是机器生产代替手工劳动的生产技术变革,所以生产力提高。同时也由于机器生产导致企业组织形式的变化即工厂的出现,而当时的工厂都集中在哪儿呢?由此想到城市的兴盛和城市人口的增加,最后是哪些国家的城市兴盛?想到英、法、美等国成为强大的工业国。当然,有些内容的记忆是可以找出窍门的,比如在记忆中国最早的四个经济特区的时候,考生可以记住第一个字珠、深、汕、厦,可以理解为“猪身上下”,这样既有趣味又能按照从南到北的顺序记住这四个经济特区。

现在中考历史的题目虽然比较灵活多变,但万变不离其宗。如果考生在记忆历史基础知识时能够做到以上几点,相信可以记得比较牢固,以不变应万变,大多数历史试题都是可以迎刃而解的。

兴趣是初中历史教育的基础 篇4

关键词:故事,图片,互动,兴趣

一、巧妙提问, 营造气氛

爱因斯坦指出:“提出一个问题, 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如讲五四运动时, 一开始提出一个问题:“为什么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上鸣礼炮时, 有礼炮54门, 齐鸣28响?”这就引发了学生的兴趣, 先提出问题, 然后告诉学生54门礼炮是为了纪念五四运动, 齐鸣28响是为了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 领导人民进行了28年的斗争, 最终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那么, 为什么要纪念五四运动呢?五四运动是怎么一回事?以此导入新课———五四爱国运动。这一问题的提出, 顿时激发了学生的兴趣, 不少学生七嘴八舌开始讨论, 教学气氛逐步形成, 大家快乐学习的场景基本形成, 这时指导学生带着问题阅读课文及观看插图。这样的开头, 既激发了学生的兴趣, 同时为学生的学习作了铺垫。著名教练米卢的“快乐足球”的理念, 把中国足球队带进国人期待了几十年的世界杯赛场。同样, 快乐的学习氛围也能收到好的教学效果。

二、用好插图, 拓展思维

教材中有一些插图, 如人物插图的秦始皇图像、孙中山图像等, 不同时代的人物具有不同的服饰, 不同的人物拥有不同的气概, 比如, 秦始皇霸气冲天, 一统天下;孙中山忧国忧民, 坚忍不拔。要领略不同时代的景象, 不同人物的品质, 单纯依靠教师讲是不行的, 关键是要学生自己用心去领悟、去观察, 如果不指导学生看图, 即使教师讲得再生动形象, 也难表达作品中的高超艺术, 学生也难以领悟出人物内在神韵。插图直观性强, 形象生动。大量图片信息的输入, 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促进学生积极思维, 提高教学质量等都将起到积极的辅助作用。对于历史课本的许多文物插图, 仅观察画面是无法达到课文记述要求的, 这就需要扩展介绍有关知识, 增强观察的深刻性、理解性。在认识这类插图时, 要围绕画面的内容, 说明其背景、产生的经过、主要内涵和重大意义等。以《清明上河图》为例, 张择端的画卷, 描绘了当时都城中汴河两岸的风光;全卷总长5米多, 共绘人物550多个, 牛马驴骡等牲畜56匹, 车辆约20辆, 大小船只20余艘, 还有房屋、桥梁、城楼等建筑, 反映了当时城市的繁华景象, 表现了当时商品经济发展的情况。

三、古今对比, 激发情感

通过古今历史事件的比较, 展示祖国历史发展过程, 激发学生的民族情感和学习热情。

从鸦片战争伊始, 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都侵略过中国。从清政府到南京国民政府, 西方列强强迫中国签订了一百多个不平等条约。这些条约包括强迫中国割地赔款、开发通商口岸、控制中国的关税、镇压中国人民的革命运动, 等等。中国人民被这些创深痛巨的不平等条约压得喘不过气来, 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中国历史进入20世纪30年代以后, 中国人民经历了一段更加艰难困苦的阶段。先是1931年日本对中国发动九一八事变, 中国东北一百多万平方千米的锦绣河山沦陷, 三千万东北同胞在日本军国主义铁蹄下过着耻辱的亡国奴生活, 后来日本又发动全面侵华战争, 大半个中国领土沦丧。这种国破家亡的痛楚, 深深地印入几代中国人的心底。抗战胜利后, 中国人民又被拖入了内战的深渊, 抗战胜利后中国人民重建家园的美好愿望被无情地击碎。

通过对上述历史的讲述, 使学生懂得中国近代为什么落后, 为什么这样贫穷。这是统治者的腐败, 是帝国主义侵略造成的。要使中国富强, 就必须打倒帝国主义, 打倒封建专制主义。教育学生不忘国耻, 奋发图强, 立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四、参与其中, 互动教学

由于历史课内容纷繁复杂, 年代、人名、史实颇多, 学生很难记住。为了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集中注意力,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更深刻地理解和记忆教材中的史实和结论, 除了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启发的方法外, 可以用角色扮演的方式给学生以深刻的印象。如在讲唐朝民族关系“和同为一家”一课时, 教师可使用“唐朝边疆各族分布图”, 每讲一个民族, 就示意学生用不同颜色的小纸片贴在图上对应民族的位置, 并注上该民族首领及其演化后的民族名称, 学生分别扮演唐王、外国使臣, 演绎万国来朝的情景, 这样, 很容易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通过形象记忆, 多数学生能较好地掌握教材内容。

五、以情感人, 讲好故事

情感是人的内心活动, 对一个人的行为活动具有增力或减力的效能, 有支配行为的独特作用。教师通过深情讲解历史故事, 从而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 又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如在讲“两汉经营西域和对外关系”一课时, 告诉学生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的目的是为了联络大月氏, 东西夹击匈奴。在讲到张骞带着一百多人刚走出汉朝边境就被匈奴兵抓住时, 学生为张骞的安危担忧;当听到匈奴人想让张骞投降, 把他拘留了十几年, 而张骞始终保持节操, 忠于祖国时, 学生被张骞临危不惧、忠心报国的爱国精神所感动;继而听到张骞终于找到机会逃出时, 学生又为之欢欣鼓舞;当再次得知张骞历尽千难万险, 从大月氏返回汉朝的途中又被匈奴人捉住并扣留一年时, 学生又一次为张骞的命运担忧;当知道张骞好不容易在经受十几年的磨难之后, 终于和另一个人回到了长安时, 学生的高兴之情溢于言表。这样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情感, 同时培养了学生思考问题的能力。

学生的学习往往受兴趣的支配。如果学生对学习没有一点兴趣, 那就不但学不好, 而且会觉得负担很重, 产生畏难情绪和厌倦心理。反之, 只要有兴趣, 思想就集中, 容易学得好、记得牢, 即使学习时间长些, 内容多些, 也不会损害孩子的身心健康。所以, 我们开发学生的智力, 必须注意激发其兴趣。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 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性学习, 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只有经过教师精心设计、巧妙安排, 才能在教学中充分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使他们的学习化繁为简, 变被动为主动, 从而在充满兴趣的教学中既接受爱国主义教育, 又增长知识, 提高教学质量, 真正达到学史明志、知史做人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冯忠良, 伍新春, 梅林.教育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8.

导游基础知识重点-历史 篇5

导游基础知识——历史

1.中国远古的古人类遗存

古人类: 代表性考古发现

(1)直立猿人 元谋人、蓝田人、北京人

(2)智人

早期智人 大荔人、丁村人、马坝人

晚期智人 柳江人、资阳人、山顶洞人

2.中国原始社会考古文化

氏族社会分为:

(1)母系氏族社会(山顶洞人、浙江河姆渡文化、仰韶文化西安半坡遗址)-母权、财产公有

(2)父系氏族社会(龙山文化、浙江良渚文化、山东大汶口文化)-父权、财产私有

3.中国古代传说

盘古————开天地

女娲————造人类

伏羲————画八卦

燧人————钻木取火

神农(炎帝)、黄帝 ————教稼穑创医药{中华民族先祖}

唐尧、虞舜、夏禹{禅让} 4.记识中国历只重要年代及相关历史事件

约前2072年夏朝建立,约前1600年商朝建立,前1046年周朝建立,前221年秦朝统一六国,公元589年隋朝统一全国,618年唐朝建立,907年唐朝灭亡,1279年元朝统一全国,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5.按时间顺序记识下列王朝、国号及历史时期的名称

夏商周,春秋战国,秦汉,三国,西晋,东晋十六国,南北朝,隋唐,五代十国,宋辽金,元明清,中华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

6.三国

魏蜀吴

7.南北朝包括

南北朝:

(1)南朝---宋齐梁陈

(2)北朝---北魏(1)东魏----北齐

(2)西魏----北国

8.五代十国中的五代

梁唐晋汉周,前面加个“后”

9.中国文字 的萌芽及殷代世界上最先进的文字

萌芽:半坡遗址发现的刻划符号

殷代世界上最先进的文字:殷墟甲骨文

10.中国古代文学成就

《诗经》: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

“楚词体”,屈原创,《离骚》

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

唐代李白为“诗仙”,杜甫为“诗圣”

11.明清小说

书名 朝代 作者 文学地位

《三国演义》 明代 罗贯中 我国最早的长篇小说

《水浒传》 明代 施耐庵 我国第一部以农发起义为题村的长篇

小说

《西游记》 明代 吴承恩 我国最杰出的浪漫主义长篇神话小说

《金瓶梅》 明代 兰陵笑笑生 我国第一部文人创作的长篇小说

《红楼梦》 清代 曹雪芹 我国古代长篇白话小说的高峰

《聊斋志异》 清代 蒲松龄 我国古代文言小说的高峰

12.中国先秦诸子学术思想

学派 时代 代表人物 代表著作

儒家 春秋 孔丘(创始人)《论语》

道家 春秋 李耳(创始人)《老子》

墨家 春秋 墨翟(创始人)《墨子》

法家 战国 韩非(集大成者)《韩非子》

兵家 春秋 孙武(代表)《孙子兵法》

13.中国古代主要史学成就

时代 作者 书名 史学地位

春秋 《春秋》 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

西汉 司马迁 《史记》 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东汉 班固 《汉书》 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

北宋 司马光 《资治通鉴》 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

14.中国古代最大的类书、丛书

时代 书名 评价

明代 《永乐大典》 中国古代最大的一部类书

清代 《古今图书集成》 中国现存古代最大的一部类书

清代 《四库全书》 当时世界上最大的一部丛书

15.中国最早的石刻书法作品

《石鼓文》,秦大篆,现存北京故宫

16.中国古代书画艺术的“书圣”、“画圣”、“草圣”

时代 姓名 艺术成就

书圣 东晋 王羲之 《兰亭集序》——“天下第一行书

画圣 唐代 吴道子 著名画家

草圣 唐代 张旭 擅长草书

17.中国迄今发现最早的吹奏乐器

西安半坡,陶埙

18.世界迄今发现最完整的编钟

湖北随州市,战国曾侯乙墓编钟

19.中国古代重要对外交往

时代 姓名 对外交往活动及期成就

西汉 张骞 出使西域,开通丝绸之路,开中西交通新纪元

东汉 大秦国王安敦使臣 海路来中国,中国与欧洲直接通使的最早记录

东晋 法显 中国第一个到印度取经的人,著《佛国记》

唐代 玄奘 西游天竺取经,著《大唐西域记》,为取经者中成就最卓著之人

20.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北宋,“交子”

21.中国古代的农学成就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河姆渡稻种)

我国现存最早、最完备的农书——北魏贾思勰《齐发要术》

世界上第一部茶叶专著——唐代“茶圣”陆羽《茶经》

22.中国古代重要的天文历法成就

我国最早的历法——夏历

世界上关于日食最早的记录——见于殷墟甲骨文

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有确切日期的日食——《诗经》载公元前776年9月6日

二十四节气的确定——春秋测定科至、夏至,战国确定二十四节气

哈雷彗星的最早记录——保存于《春秋》

世界上最早的天文学家著作——战国,《甘石星经》

东汉张衡发明了世界上最早的测定地震方位的仪器(地动仪)、浑天仪

唐代一行在世界上第一次测量出地球子午线长度

23.中国古代主要医学成就

时代 姓名 医学著作 医学成就

战国 扁鹊 创“四诊法”——望、闻、问、切

西汉 《黄帝内经》 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医书

东汉 《神家本草经》 我国第一部完整的药物学著作

东汉 张仲景 《伤寒论》 奠定了中医医疗学基础,被 尊为“医圣”

东汉 华佗 发明“麻沸散”,用于麻醉,世界首创

西晋 王叔和 《脉经》 我国现存最早的脉学专著

唐代 唐太宗 首创世界上第一座医校,比

欧洲早200年

唐代 《唐本草》 世界上第一部国家编定颁布 的药典,比欧洲早800多年

唐代 孙思邈 《千金方》 “东方医学圣典”,“药王“ 南宋 宋慈 《洗冤录》 我国第一中系统的法医学著作

明代 李时针 《本草纲目》 当时世界上内容最丰富、考订最详 细的药物学著作

24.中国古代的数学成就

时代 姓名 数学著作 数学成就

西汉 《周髀算经》 提出勾股定理,比西方早 500年

东汉 《九章算术》 负数、分数、联列一次方程 等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南朝 祖冲之 圆周率,计算到小数点后第

七位,比欧洲早100年

25.中国古代的著名建筑工程及其他建筑成就

时代 姓名 成果名称 历史地位

秦代 秦始皇 万里长城 首连秦、赵、燕长城,为万里长城之始

隋朝 南北大运河 成为南北交通大动脉

隋朝 李春 赵州安济桥 世界现存最早敞肩石拱桥

唐代 长安城 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城墙建筑

北宋 李诚 《营造法式》 世界上最早、最完备的建筑学著作

北宋 泉州洛阳桥 我国第一座海港大石桥

南宋 泉州安平桥 我国现存古代第一长桥

26.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

1、造纸术:

(1)灞桥纸 是世界迄今发现最早的纸

(2)蔡侯纸 于东汉时期,是蔡伦发明纸,为世界文化发展作出了贡献

2、印刷术:

(1)《金刚经》卷 于唐代868年,是现存世界上最早的雕版印刷品

(2)活字印刷术 于北宋年间,由毕昇发明

3.火药

(1)隋唐年间发明了火药

(2)北宋时首次用于军事

4.指南针:发明于宋代,首次用于航海

27.中国古代的帝王的称谓:

秦朝以前称:后、王、天子

秦始皇起:皇帝、皇、帝;联;皇上、陛下、国家、大家、天家、圣人、至尊、万岁、万岁爷、天子

28.中国古代皇族、皇戚的称呼

皇帝的祖母:太皇太后

皇帝的父亲:太上皇

皇帝的母亲:皇太后

皇帝的正妻:皇后

皇帝的诸妾:统称嫔妃,有美人,贵人、才人、昭仪、婕妤、贵妃、贵嫔等称号。

皇帝的诸子中皇位的法定继承人:皇太子,也称太子

皇帝的女儿:公主

皇帝的姊妹:长公主(汉代)

皇帝的女婿:驸马,清朝称额附

29.中国古代帝王的谥号,庙号、尊号、全称、年号、陵号

名称 含义 举例 说明

谥号 古代对死去的帝王、大臣、贵族 表扬:文武景惠 周始,秦废,汉复

按其生平事迹评定,给予褒贬 烈昭穆英成康 或同情的称号 贬义:炀厉灵幽

同情:哀怀愍悼

庙号 帝王死后,其继承者立庙奉祀,高祖、太祖、世

追尊为“某祖”、“某宗”、祖、对祖,太宗、汉代以后 的名号 高宗、中宗、世宗

尊号 对皇帝在生前或死后奉上的尊

崇颂扬性的称号

全称 庙号、尊号、谥号的合称 乾隆:“高宗法天

隆运至戾先觉体元

立极敷明孝文奋武

钦慈神圣纯皇帝

年号 皇帝即位后为纪年而设置的称号 建元、嘉靖、乾隆 始于汉武帝时(公元前140年)

建武中元、天册万岁

陵号 帝王陵寝的名号 长陵、阳陵、杜陵、始于西汉

霸陵

30.中国古代年月日及记录法

年:

1、含义:庄稼收获一次;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365.25日为一个太阳年

2、记录方法:干支纪年法,帝号纪年法,年号纪年法

月:

1、含义:月亮绕地球与太阳一个“合朔”的周期为29.53059天叫一个月,大月30天,小月29天,闰年13个月。

2、记录方法:干支纪月:如正月地支为寅月,腊月则为丑月,闰月不设干支,每月分上中下三旬,10天为一旬,始日为朔,末日为晦,十五为望,初三为拙,初八或初七为上弦,二十二或二十三为下弦。

日:

1、含义: 一昼夜为一日

2、记录方法: 干支纪日法

31、中国古代一年分四季、有二十四节气

四季又称四时:

孟月 仲月 季月

春季 正月 二月 三月

夏季 四月 五月 六月

秋季 七月 八月 九月

冬季 十月 十一月 十二月(腊月)

32.阴阳

阳 :日 天 君 男 夫 父 刚 雄 强 上 动

暖 前 脏

阴 :月 地 臣 女 妻 母 柔 雌 弱 下 静

寒 后 腑

33.五行、五色、五方、五脏、五音对照表:

五行 五色 五方 五脏 五音

土 黄 中 脾 宫

金 白 西 肺 商

木 青 东 肝 角

火 红 南 心 徵

水 黑 北 肾 羽

33.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

科举制度是封建统治者通过考试方式选拔官吏的制度,自隋到清末历时1300多年,影响巨大。

考试分为:院试、乡试、会试和殿试(廷试)

其地点分别为:(1)乡试在省治所;(2)会试在京城;(3)殿试在京城殿廷,皇帝亲自面试;

考中者称胃分别为:秀才、举人、贡士(中式进士)和殿试中的一甲、二甲和三甲,其中一甲三名(进士及第)状元(第一)榜眼(第二),探花(第三);二甲若干(进士出身);三甲若干(同进士出身);

它们第一名的称谓分别为:乡试为解元;会试为会元;殿试为状元(殿元)

连中三元:在乡试、会试、殿试中均考第一名称“连中三元”(解元、会元、状元)

34.四书五经

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宋代所定,朱熹集注,始名,封建科举必读书。

五经:《诗》、《书》、《礼》、《易》、《春秋》;汉武帝时定,也是封建科举必读书。

35.三纲五常

三纲: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

五常:仁、义、礼、智、信

中国封建伦理道德的规范化教条,对维护封建秩序起了巨大作用。

36.中国古代的姓、氏

姓:中国早期是一个氏族的号,如姬、姜、子;平民和奴隶无姓;

氏:姓的分支

1、子姓——华、向、乐、鱼

2、姬姓——孟、季、孙、游

3、姜姓——申、吕、许、纪、崔、马

(1)受封的邑名——蔡、蒋、霍

(2)所居地名——西门、南郭

(3)官司职名——司马、乐正

(4)祖先的字或谥号——孔丘的孔

战国以后,以氏为姓,氏姓混同,汉代通称为姓。

37.中国古代的名、字、号

名:出生三月以后由父亲命名

字:男成年礼、女许嫁礼时取字。

男子的字前加伯、仲、叔、季,表排行;字后加父或甫表性别;春秋战国时期有加子的现象。

名与字意义上有联系,如:屈平字原、端木赐字子贡、冉耕字伯牛、曾点字皙、孔丘字仲尼。

号:可以自取,字数较自由。取号之风盛于唐宋及其以后。例如:陆游号放翁,丘处机号长春子,李白号青莲

居士、陶潜号五柳先生、辛弃疾号稼轩、王安石号半山、黄庭坚号涪翁又号山谷道人、王冕号会稽外史又号梅花屋主。

38.中国古代的避讳常识

避讳就是不能直接说出或写出君主或尊长的名字.方法有:

1、改字:父母之邦之讳;秀才改为茂才,避刘秀之讳;玄武改为神武、真武,避玄烨之讳;恒山改为常山,避刘恒之讳。

2、缺笔;例如,唐代世写作(无最下面”一“),宋代恒写作(无最下面”一“),清代玄写作(无最最后”、")。

历史基础 篇6

毛泽东和党中央将进军西藏的主要任务,交给第二野战军和西南军区。1950年1月24日,中共中央批准成立西南局上报的以张国华为书记的中国共产党西藏工作委员会(简称西藏工委),负责领导进军西藏和经营西藏。2月,十八军党委发出了《进军西藏工作指示》,要求进藏部队严格遵守“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团结各地藏族同胞,驱逐帝国主义势力出西藏,完成祖国统一大业。在进军西藏途中,毛泽东多次致电西南局及十八军,询问进藏部队的物质装备、后续供应、空军支援等情况,反映了中央对进藏部队的关心和对西藏问题的高度重视。

与此同时,中共中央提出了尽量以谈判的方式,和平解决西藏问题。为争取和谈,中共中央决定加大对藏宣传力度和派人进藏沟通交流。1950年5月17日,中共中央要求邓小平拟定一份中央与西藏地方和谈的条件,以完整地体现中央政府对和平解放西藏问题的态度和政策。随即,邓小平拟定了驱逐英美帝国主义势力出西藏,西藏人民回到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大家庭来,实行民族区域自治,西藏现行各种政治制度不变,宗教信仰自由,保护喇嘛寺庙,中国人民解放军进入西藏等10条政策,既是日后中央政府与西藏地方谈判的基础,也是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十七条协议”的最初蓝本。经中共中央批准后,该10条政策,作为对藏宣传的重要内容和解放军进藏政策、纪律教育的根本教材,并以此为基础开展争取和平解放西藏的活动。

但是,西藏地方政府不仅没有回应中央政府的和平呼吁,反而将之视为软弱可欺,坚持负隅顽抗,拒不进行和谈。中共中央鉴于西藏地方政府拒不和谈的态度,决定以战促和,发动昌都战役,迫使西藏地方政府派遣代表赴京和谈。1950年10月6日,昌都战役正式开始。10月12日便解放了昌都东南部的盐井、碧土、门工等地,10月19日解放了昌都城。21日,退至朱古寺的昌都总管阿沛·阿旺晋美,下令停止抵抗,并与解放军先头部队取得了联系,表示愿为藏汉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大业作出贡献。至此,届时两周的昌都战役胜利结束。人民解放军通过此役,几乎全歼了藏军主力部队,打开了通往拉萨的大门。

昌都战役的胜利,在拉萨产生了极大的震动,迫使十四世达赖喇嘛及西藏地方政府不得不尽快作出和谈决定。1951年1月27日,达赖喇嘛派人赴印度新德里,请中国驻印度大使袁仲贤,转达他致中央政府关于愿意进行和谈的信件。在信中,他向中央政府报告近日已通知阿沛及其随员迅速启程赴京。2月1日,袁仲贤大使复信达赖喇嘛,表示中央同意并欢迎西藏派代表经印度飞到香港,然后转广州赴京。2月28日,达赖喇嘛正式派出以阿沛·阿旺晋美为首席全权代表的西藏地方政府代表团前往北京和谈。

西藏地方政府代表团在前往北京和谈途中,受到了中国各地党政领导干部和人民群众的热烈欢迎。可见,中央政府对西藏地方政府代表团的高度重视与和平谈判的诚意。

中央政府做好了与西藏地方政府代表谈判的一切准备,并在谈判中事事商量,耐心解释,终于在1951年5月23日签署了《中央人民政府与西藏地方政府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即“十七条协议”)。

为做好与西藏地方政府代表的谈判工作,中央政府一方面通过周恩来总理约见印度驻华大使潘尼迦,劝告印度不要促使达赖离开西藏,并警告说:“如果达赖去了印度,就在中印关系上造成一种阴影。”获得了印度不鼓励达赖离开西藏的保证,阻止了达赖在美国和西藏民族分裂势力调唆下外逃的可能。另一方面,中央政府组建了以时任中共中央统战部部长、中央人民政府民族事务委员会主任委员李维汉为团长的和谈代表团,成员有全国政协常委、中央军委办公厅主任张经武,中共西藏工委书记、十八军军长张国华,西南军政委员会秘书长孙志远,翻译有中共西藏工委委员、十八军民运部部长平措旺阶和西藏工委政策研究室主任乐于泓。4月29日,中央人民政府和谈代表团与西藏地方政府代表团,围绕着人民解放进驻西藏、民族区域自治、西藏的现行政治制度及未来改革、班禅额尔德尼的固有地位与权限、宗教信仰自由与保护寺庙等问题,逐项进行了谈判。李维汉耐心地向西藏地方政府代表解释,人民解放军军纪严明,尊重西藏各族人民的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驻军西藏的主要目的是驱逐帝国主义在藏势力,保卫祖国的西南边疆,并不是要整某些人或某些政治派别,否则直接用武力征服的方式岂不是更好?经过李维汉与中央政府其他和谈代表的努力,5月21日,中央人民政府与西藏地方政府之间的和平谈判圆满结束。23日,在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朱德、李济深和政务院副总理陈云主持下,中央政府代表团诸位代表与西藏地方政府代表团各位代表,正式签署了和平解放西藏的“十七条

协议”。

“十七条协议”的签订,为祖国和平统一与和平进军西藏铺平了道路,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意义。该协议的主要内容,归纳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政治方面,肃清近代以来帝国主义在藏势力,团结西藏各族人民,实现祖国统一;从西藏历史和政治的实际出发,暂时维护西藏政教合一的政治制度和原有官员的既得利益;根据达赖和班禅的既有历史地位,维护其各自的职权和地位。

其次,经济方面,逐步发展西藏的农牧工商业,改善人民生活;采取协商的方式,由西藏地方政府自动进行改革。

第三,社会文化方面,逐步发展西藏民族的语言、文字和学校教育。

第四,民族方面,根据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的民族政策,在西藏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第五,宗教方面,实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规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尊重西藏人民的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保护喇嘛寺庙。

第六,外交方面,中央人民政府统一处理西藏地区的一切涉外事宜,并在平等、互利和互相尊重领土主权的基础上,与邻邦和平相处,建立和发展公平的通商贸易关系。

第七,军事方面,人民解放军进驻西藏,逐步改编近代藏军为人民解放军,在西藏设立军政委员会和军区司令部,所有军事经费由中央政府拨给,西藏地方政府协助人民解放军购买和运输粮秣及其他日用品等。

这七个方面,以历史上中央政府与西藏地方之间关系为依据,全面发展中央政府与西藏地方政府之间的新关系,并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今后中央政府与西藏地方政府之间关系的走向,具有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重要意义。

资产计价计量基础的历史发展研究 篇7

一、工业革命前的资产计价

从复记簿记产生到工业革命前, 是现代会计发展的早期阶段。这一时期经济发展的主要特点表现为商业经济占据着支配地位, 会计主要是短期流动资产的计价, 而这些短期资产, 在其存续时期内, 价格变动从总体上看是比较微小的, 还不足以引起会计对其计价问题进行充分关注。与当时的海上冒险活动相适应, 交易都带有短期投机和分散零碎的性质, 一次交易就是一个会计期间。从总体上看, 与这一时期强调受托责任的解脱相适应, 当时的资产计价主要使用盘存估价, 以期末盘存资产与期初资产比较, 计算资产增 (减) 值以确定损益, 这一惯例与经济学上一贯的损益确定不谋而合。这一过程一直持续到工业革命和股份公司大量出现以后。

二、工业革命到1900年间的资产计价

工业革命是资产计价的一个转折点。大批量生产的工厂制度使长期耐用资产得到普遍使用。在这一时期, 虽然资产计价仍然处于混乱的状态, 没有一种计量属性在资产计价中处于主导地位, 但是历史成本计价却随着固定资产的大量使用在固定资产会计中得到了广泛使用。在这种情况下, 资产计价 (尤其是固定资产的期末计价) 和折旧就成为当时不可回避的重要概念。在当时的资产计价实务中, 计量属性的选择仍然具有多样性, 很不一致。在系统的折旧方法形成之前, 会计界对折旧的确定有多种做法, 其中较为常见的有盘存法、维持费用法和重置成本法。到20世纪初, “按原始成本计价和采用百分率比以往所使用的定期重估资产价值的折旧方法更易于达到标准化。”自此, 建立在历史成本基础上的折旧法正式走上历史舞台。

三、20世纪20年代的资产计价

迪克西是把资产计价从稳健主义观点转向资产价值取决于未来经营活动的第一人, 并开创了资产应坚持持续经营计价的先例, 使持续经营原则成为了20世纪30年代前资产计价的最重要基准。这一时期, 哈特·菲尔德尖锐地抨击了稳健主义原则。他认为历史成本原则不是绝对必要的, 主张在资产负债表中使用重置成本, 并支持加速折旧法。与迪克西一样, 他也认为持续经营基础是资产计价的关键。固定资产不是为销售而购进, 因而其销售价格是不相关的, 应以原始成本计价;与此相反, 为销售而存在的存货则应以销售价格进行反映。

佩顿和坎宁都是持续经营观点的追随者, 并且发展了其含义, 主张按资产的市场价值而不是按成本记录, 坎宁采用从经济学中移植计价理论, 如果资产的未来现金流量能可靠地加以预测, 对所有的资产间接进行计价是最好的, 如果无法直接估计, 就必须运用间接计价法。这些讨论似乎都是学术性的, 影响是间接缓慢的, 不过为二战后的会计基本概念的变迁奠定了基础。

四、20世纪30年代的资产计价

20世纪30年代, 会计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 更多的人认识到盈利能力比资产在物质上的价值更为重要。此时的稳健主义原则仍是一般性法则, 但由于经济危机、物价下跌、公司寿命不确定、股份常常易手等原因, 要求提供公司的数据应尽可能公正和客观。这一时期, 会计界正在进行系统整理会计理论、寻求标准化的最初尝试, 强调的是会计数据的客观公正、一致和可比。因此, 产生于实际交易、操作方便、易于验证的历史成本得到了权威部门的极大认可, 很多会计学家如利特尔顿、哈特菲尔德、科勒桑托斯、穆尔等也表示竭力支持。美国会计学会1936年、1946年 (以及1948年) 的公报中都赞同按历史成本进行资产计价, 强调“会计从本质上讲不是一个计价的过程, 而是历史成本和收入在当期和以后的会计期间进行分配的过程”。虽然这个时期的通货膨胀并不厉害, 但已经有一些会计学家开始关注稳定币值会计, 如享利斯威尼、肯尼恩麦克尼尔都开始探讨重置成本, 不过这些研究直到二战后才为人们所熟悉。

五、20世纪40年代至70年代的资产计价

20世纪40年代中期以后, 新一轮的通货膨胀开始。企业按历史成本计提的折旧, 已完全不足以弥补固定资产报废时的重置成本, 大幅度的通货膨胀损害了股东们的权益, 助长了秘密准备金的设置。在这一背景下, 30年代并未引起充分认识的物价变动会计重新焕发出勃勃生机。起初, 会计权威机构和实务界虽然仍支持历史成本,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 严峻的现实却使变更历史成本会计的呼声越来越高。相当多的会计学家在努力寻找着能够替代历史成本的计量属性和新的计价方法。

六、20世纪70年代中期的资产计价

这一时期有两件事对资产计价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一是源自70年代初、中期的“石油危机”, 引发了遍及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停滞膨胀”;二是1971年8月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崩溃, 导致了利率和汇率频繁而剧烈的波动。1976年, 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 (SEC) 发布第190号ASR, 要求一些大的注册公司应在年度报告中按规定的格式揭示重置成本资料, 从而表示了对重置成本的认可;在英国, 会计准则委员会 (ASB) 于1980年正式发布第16号“标准会计惯例”公告 (SSAP No.16) , 要求所有注册企业必须在财务报表上同时列示按现行成本表述的资料。

七、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资产计价

20世纪80年代以来, 通货膨胀虽然暂告平息, 但是科技和金融浪潮又开始威胁资产计价概念和模式。20世纪80年代, 全球金融创新浪潮就已开始, 衍生金融工具产生较晚, 人们对其概念界定尚无统一的看法, 但其品种繁多且不断组合变化, 显示出了强大的生命力和破坏力。基于经济环境的变化, 资产计价从80年代以来的变化主要表现为:人们秉承经济学和演绎会计学派初衷, 对价值计量的关键——现值技术的每个细节及计量结果的可靠性进行了持久深入的研究。人们发现, 由于现值相对更难计量, 所以纯粹的现值会计模式难以存在, 而现行成本、现行市价和短期的可变现净值 (这时折现的影响不重要) 可以是现值的良好替代, 因此, 首选它们, 仅当不存在同样或类似资产或负债的活跃市场上的市价时才用现值, 这些可替代现值的计量属性及现值本身就统称为“公允价值”。在系统修正概念框架之前, 为满足实务中的迫切需要, 各国和IASC自80年代末以来, 已颁布了越来越多的采用现值和公允价值的会计准则。据统计, 75%的现行国际会计准则运用了现值和公允价值。越是新近准则, 采用的比例越大, 如FASB从1990年12月到2002年10月 (1999年12月) 发布的42份 (32份) FAS中, 70% (35%) 以上直接涉及公允价值 (现值) 。实践和理论都表明, 传统财务报表内外的很多交易、事项和情况都有必要和可能运用公允价值计量。

八、结语

从资产计价的发展史, 可以看到在资产计价的发展过程中, 主要推动资产计价发展的是计量基础的变化。而企业产权结构的变迁和企业产权主体利益需求的变更与博弈成为会计计量属性变化的重要原因。亨德里克森提出资产计价的目标——即资产计量是确定收益的必要步骤, 是向投资者反映财务状况的重要手段, 为债权人和管理部门提供相关资产计价信息大致存在两种基本的目的:一种是资产计量反映经管责任, 另一种目的是资产计价应对决策有用。在前一种目标下, 要求资产计量的结果应尽可能客观可靠, 而采用历史成本计量模式能很好地达到这一目的;而后一种目标则要求资产计量结果与经营决策相关。因而, 在资产计量中倾向于采用公允价值 (包括现值) 模式。有了两权分离, 就有了资产计量的受托责任目标的出现, 这一点可以追溯到股份公司的出现, 甚至会计的产生。但决策有用性的出现则要晚得多。当然, 在美国, 真正提出财务会计的目标是决策有用性, 是在1953年斯朵伯斯的开拓性研究, 特别是FASB第2号概念公告发布后。当然, FASB的这种对相关性的倚重是有深层原因的, 在美国, 虽然其公司规模是其他任何国家无法企及的, 但其股权的分散度也相当高。同时, 美国资本市场也是世界上发育最成熟和最完善的市场, 市场价格能综合反映各种信息, 客观公正地体现资产的价值, 从而能够提供一个充分保护投资者权益的有效机制。因此, 企业向外提供财务信息是否对决策有用, 是否具有相关性就成为美国公司外部治理能否成功的一个关键因素。由此可以看出, 每一种计量基础的出现与运用都是适应一定企业产权结构而产生的, 是维护产权主体利益的工具。

摘要:从资产计价的发展史, 可知在资产计价的发展过程中, 推动资产计价发展的主要是计量基础的变化。以时间发展为主线, 通过对资产计价的发展历史进行系统研究, 分七个阶段探索计量基础的发展脉络, 发现一种计量基础的出现与运用都是适应一定企业产权结构而产生的, 是维护产权主体利益的工具。

关键词:资产计价,计量基础,历史发展

参考文献

[1]迈克尔·查特菲尔德.会计思想史[M].文硕, 童晓柏译.北京:中国商业出版社, 1989.

[2]葛家澍, 杜兴强.会计理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5.

[3]谢诗芬, 胡振国.公允价值国际研究动态综述[R].工作稿, 2004.

历史基础 篇8

干旱地区,大约占到全球三分之一左右的面积,因其生态脆弱、气候极端、严重缺水,成为了人居环境较为恶劣,且生存生活面临诸多困难的区域。从古至今,人类并未放弃对于此类区域的开发可能性,因其大面积土地、丰富的资源能源和充足的太阳能,仍将城镇选址建设于该区域内,并孕育了大多数的早期城市文明。在干旱及半干旱区域人居环境建设的过程当中,人类用自身的智慧和能量对其极端气候予以对抗,并创造出一系列适合此区域的特殊规划设计方法及建筑设计方法和技术措施。

1.干旱地区概念及绿色基础设施的提出

干旱地区是指年均降水量不足以支撑旱作农业、湿度极低、平均蒸发量大于降水量,且昼夜温差较大、太阳辐射强烈的地区。世界的干旱地区分布,以一种绝对流变和相对稳定的状态呈现。从绝对数字来看,最大的干旱地区分布在非洲和亚洲,面积之和约占世界干旱区面积的64%。从历史发展来看,大部分干旱地区都曾是或仍是人类的聚居区。[1]

干旱地区存在着很多的问题,包括生态环境较为脆弱恶劣,水资源十分匮乏,降水量极少,且时空分布极不均衡,还有水土流失等问题。从古至今,居住于干旱地区的人们,都在通过各种与当地实际相适应的发明创造来改善本地区存在的诸多问题,其中包括了生态改善、植被培养、水资源循环利用以及径流水的收集与利用等。

绿色基础设施的概念最早于1999年由美国保护基金会和农业部森林管理局组织的“GI工作组”(Green Infrastructure Work Group)提出,该小组将绿色基础设施定义为“自然生命支撑系统”(nation’s natural life support system),即一个由水道、绿道、湿地、公园、森林、农场和其他保护区域等组成的维护生态环境与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的相互连接的网络。[2]

而早在这一概念及理论系统提出之前,中外历史上就已经存在各种各样的干旱地区GI系统设计经验,这些经验被记载于各类历史文献当中,本文以所发现的历史文献为基础,从中发掘中外干旱地区绿色基础设施历史经验及规划设计手法。

2.中国干旱地区绿色基础设施设计的历史经验

中国干旱地区主要位于西北地区,历史上对于该区域的绿色基础设施建设有诸多丰富的经验,其中包括坎儿井、坑塘景观、种树兴利等多个方面。

2.1坎儿井

坎儿井,是中国干旱沙漠地区所特有的、古老的水利技术工程,是绿洲冲积平原上的一种具有地方性特色的技术,至今仍在使用并发挥重要作用。[3]坎儿井分布在我国新疆吐鲁番、哈密、奇台、木垒、库车及和田、阿图什等地。

坎儿井由竖井、暗渠、明渠、蓄水池等4部分组成。竖井是开挖暗渠时,供工匠定位、上下、出土和通风的部分,也是用来检查维修坎儿井的设施。暗渠是坎儿井的主体。暗渠的首部为集水段,集水段以下的暗渠为输水部分,一般在潜水位上干土层内开挖。暗渠的长度,一般3至5公里,最长的超过10公里。暗渠的出口,称龙口,龙口以下接明渠。明渠是暗渠出水口至农田之间的水渠。明渠与暗渠交接处建有“涝坝”(即蓄水池),主要用于蓄水,提高水温,调节灌溉。[4]

坎儿井的历史,据《大清宣宗实录》道光十九年(1839)五月二十九日上谕所记:“据奏,乌鲁木齐都统廉敬奏……在牙木什(吐鲁番西一小地名)渔南地方,勘有可垦地八百余亩,因附近无水,必须挖卡引水,以资浇灌。”和瑛《三州辑略·赋锐》中的记载:“嘉庆十二年五月,乌鲁木齐都统和宁案据……民人魏良撤等十五家情愿认垦雅尔湖潮地一千三百四十亩,堪垦卡尔地二百五十一亩,潮地每亩交纳租银四钱,卡尔地每亩交纳租银六钱,交同知衙门存贮”。雅尔湖是地名,东距吐鲁番市约10公里。卡尔即坎儿井。坎儿井浇灌的土地必须交纳租税,并且比潮地多交三分之一,显然已经超过了试挖阶段。至此可以推论,吐鲁番的坎儿井建设最迟至1807年(嘉庆十二年)已经完全获得成功。[5]

此外,新疆哈密为解决灌溉用水的问题,将坎儿井的水利建设与屯田垦荒并举,并专置士兵对其兴修和管理,后经历多次建设而日趋完善。据清道光《哈密志》记载,哈密水利筑修依据屯田布局,因借地理形势引天山雪水,沿途建闸开渠,沿诸水渠两岸均植柳树等以固堤岸,并筑修拦水坝、聚水坝、激水坝等,形成一套相对完善的生态农业与城市生活用水系统。[6]

2.2坑塘景观

在中国古代,除少数大型城市的城区拥有一定规模的工程性排水设施外,绝大多数城镇依赖明沟、渗坑(井)、水塘湿地、河道沟渠等半自然的“绿色”基础设施。它们缺乏有效的传输能力,构成了以蓄留、下渗为主的传统城市排水模式。民居院内有渗坑(井),村庄内有众多积水坑塘,以及城内有河流湖泊等多处较大的坑塘洼地,形成不同层级的坑塘调蓄系统。[7]

清代甘肃金县总结了诸多利用坑塘“备旱”“蓄水”的宝贵经验。“惟有挑挖池水”,修筑“潦池”,才可保证水源充沛,“遇旱则引水以灌田,遇雨则用山坡余水以注池,即《周礼》以潴蓄水之法,亦足以备旱干”。此外,清代湖南石门更是提出了“忧旱甚于忧水”的理念,提出了“田以近泉为上,农以蓄水为急。或因谷凿池以储雨水,或沿溪截挡,雨则导以下流,晴则收以溉田。”[8]的抗旱方法。

2.3种树兴利

关于干旱地区的绿化种植,在清代宁夏固原地区有全面丰富的经验总结,光绪时陕甘总督陶模,在《种树兴利示》[9]中从七个方面论述了宁夏干旱地区针对不同地形的不同绿化种植方式及益处,对不同地理环境中植树绿化的方法与作用分别作了剖析与阐释,其中的阻挡风沙、消除内涝、改善土壤、净化环境以及利于防御等内容在今天看来仍然有其科学意义与借鉴价值。

此外,唐代贞元时,渭南县尉张造更是对长安城中人工所植街树的作用有明确认识:“恭维此树,其来久远。东西列植,南北成行。晖映秦中,光临关外。不惟用资行者,抑亦曾荫学徒。”并且认为对这些街树进行人为毁坏的行为不可取,“拔木塞源,虽有一时之利;深根固蒂,须存百代之规。”[10]

3.国外干旱地区绿色基础设施设计的历史经验

国外干旱区在历史上也有诸多有关绿色基础设施的设计和实践经验,其中主要包括了径流水的收集储存利用、功能性景观设计以及开敞空间的设计等方面。

3.1径流收集、储存与利用

通过降雨而产生的地表径流是远离河流湖泊的内陆干旱地区唯一的水源,历史上这些地区的人们已经面对这个问题很久了,并且找到了部分的解决方法。

历史上,美国西南部和墨西哥的一些原驻民找到了收集径流水形成小溪流的方法,并通过坝将水汇入大溪流中,最终流入储水池,收集雨水以供人类和动物所使用,同时他们还找到了利用这些水进行灌溉的方法。在3000年前的中东地区,人们也掌握了使用径流水的方法。例如,伊斯拉尔的内盖夫地区,是没有任何地表水或常流河的,在那个时代也没有任何从其他地区引水过来的方法,人口过万的古代城市完全保存了它的径流水,以满足人口的需要。[11在罗马和拜占庭时期的以色列纳巴提安,内盖夫地区的人们做了比简单收集自然径流更多的事情,他们到更远的地方去人工导引更多的径流,并且将这些水用于日常饮用和农业灌溉。[12]

径流收集与储存的意义在于,如果一个干旱地区的城市没有规划适当的绿色基础设施及水供给系统,那么就会发生历史上法特普希克里城(印度北部最宏伟的城市)的惨痛教训。这个城市的宫殿在建成几年之后就被遗弃,仅仅是因为缺水。这是干旱城市绿色基础设施规划方面多么惨痛的失败!

3.2功能性景观设计

干旱地区城市设计的诸多挑战之一,是利用植物作为城市景观的一个主要部分。这个挑战反映出了干旱城市,特别是在沙漠城市,与一般气候城市景观设计方向和目的的不同,它更强调其功能的重要性。

(1)街道的功能性景观

任何关于城市景观的讨论大都关注于街道景色,因为城市的视觉质量几乎全部来自于公共街道。城市街道设计首先是基于汽车交通的需求。除此之外,街道的延伸,包括了人行道,以及绿化景观区域。事实上,街道在视觉上持续延伸到建筑后退红线的位置。宽广荫凉的林荫道完美的回应了对于光、空气、宽敞空间和绿色植物的合理需求。在干旱地区,人们往往缩减绿化区域,有限制的使用植物,但同时利用城市绿色基础设施来提供荫凉。

(2)公园的功能性景观

公园,在传统的意识形态中,会被认为是与干旱地区对立的。广阔的草坪、树丛和一些池塘为城市聚居者加进了一个结构性聚集的信念,以及对于开敞乡下的回忆。这样的绿色基础设施在干旱地区毫无疑问是十分需要的。

(3)干涸河床的功能性景观

干旱地区干涸的河床在进行绿色基础设施设计时可以成为公园区域的选址所在。干旱地区的河流湖泊,在大多数时间是干涸的,只有在短暂的雨季会出现非常大的流量。选择适当的河床滞留区域,可以设计成获取收集径流的储水场所。

(4)城市轮廓外围的功能性景观

在干旱地区,不论任何地形,降低空气温度最有效的办法就是规划城市轮廓外围景观,功能性景观形成荫凉空间与太阳照射空间之比越大,空气温度就越低。例如,在许多古老的干旱城市,峡谷迂回曲折,绿荫成片,凉爽宜人。[13]

3.3开放空间设计

干旱地区开放空间的选址、在城市中的布局方式、尺度、与毗邻土地功能的相互关系都是非常重要的。干旱地区城市避免了出现消极的开放空间:预留用地多也作为活跃空间先加以利用。活跃性开放空间以小尺度的形式分散在城市各处,而不是集中的某个或几个大型空间。这种分散布局模式有利于与各种功能用地的交流,对环境温度有正面影响,能形成大面积荫凉,并减少干旱气候的压力。

干旱城市的开放空间设计的具体做法包括:将开放空间最小化,尤其是被动空间;分散城市中的开放空间,以避免产生冷、热风;用植被或铺装覆盖所有露天空地,以避免产生局部沙尘暴;给露天空地设置遮蔽设施,使其凉爽并尽量减少局部高温气流,避免反光并开发有用的空间。树木吸收辐射,进而最大限度地减少反射和反射率;干旱城市水资源稀缺并且昂贵,设计侧重喜干植物或者能耐受苦咸水的原生植物。

4.结语

历史基础 篇9

一、加拿大高等教育制度的基本特征

加拿大最早是印第安人、因纽特人生活的土地。15世纪末以来成为欧洲海外殖民扩张的目标。1534年受法王委派的法国探险家雅克·卡蒂埃首次抵达加拿大圣劳伦斯海湾, 在今魁北克省北部竖起木十字架, 以示他所“发现”的这片新土地属于法兰西王国所有。17世纪中叶, 英国就开始了与法国在加拿大的殖民地争夺。1763年10月, 英国政府颁布《皇室公告》, 希望以此促使这块殖民地尽快“英格兰化”。由于法裔居民的顽强抵抗和北美13个殖民地独立浪潮兴起, 19世纪60年代, 随着殖民地内部各省之间经济贸易联系的加强, 南北战争后美国领土扩张的外部威胁出现, 以及英帝国殖民地自治政策的流行, 殖民地各省联合建国的条件日趋成熟。1864年, 加拿大的“联邦之父”们三次在加拿大和英国召开联合会议, 经过协商和妥协, 达成了一系列协议。“联邦之父”们以这些协议为基础, 起草了《英属北美法案》, 并提交英国议会。1867年3月29日, 英国议会正式通过了这部法案, 同年7月1日, 法案正式生效。安大略省、魁北克省、新斯科舍省和新不伦瑞克省共同组成统一的加拿大自治领, 以约翰·麦克唐纳为总理的第一届自治领联邦政府同时宣布成立, 这标志着加拿大联邦制的正式确立。

自1867年联邦宪法从法律上赋予各省教育立法权和管理权, 至今未有改变。加拿大联邦政府和省政府是分权的。联邦政府负责外交、国防和国际贸易等, 省政府负责教育、健康、医疗和相关的社会服务等。因此, 加拿大联邦政府不设教育部, 没有全国性的统一教育政策和规章制度, 高等教育同其他教育层次一样由各省和地区负责。各省和地区共同关心的教育问题由“加拿大教育部长委员会”负责协调处理, 还就广泛的问题与联邦政府协商和合作。各省法律规定, 省政府直接负责高等教育, 根据本省立法审批设立公立大学和其他高等教育机构, 规范大学的名称使用标准, 批准授予学位, 监督大学依据法律设立董事会、评议会。省政府负责制定全省的高等教育方针、计划和向高校的拨款。高校实行自治管理模式, 学校的行政管理和教学事务由学校自行决定和实施, 各大学有高度的自治权和学术自由。

加拿大高校虽然分别隶属各省管理, 但大学的管理组织的基本架构大同小异, 一般分为决策机构、执行机构和“司法机构”, 三方面各有分工, 相互协作, 相互约制。加拿大大学依据各省政府制定的《高等院校办学法案》, 都设置了董事会、评议会 (校务委员会) 、学生会、研究生会、教师联合会、非教师联合会, 并且还有下属的许多专业委员会, 帮助一同处理学校的各类行政事务。决策机构为董事会和校务委员会。董事会负责处理战略性、预算性、管理方面的政策问题或对大学将产生重大影响的事务。校务委员会负责学术事务、学生事务以及任命和解雇教学人员和各级管理者, 下设学术计划委员会、大学奖励委员会、设施发展委员会、学习环境委员会、学习标准委员会等各种委员会。学校的执行机构即行政管理, 包括校长、兼管学术的常务副校长、主管科研的副校长、主管财务的副校长、主管外联的副校长、主管设施运行的副校长。学校的“司法机构”独立于行政及决策 (立法) 部门, 即学术会、研究生会、教师联合会和非教学人员联合会四大团体。除以上管理机制外, 学校运行中还有大学评议会、院长委员会、校长的系主任顾问委员会、校友会四个顾问团体。

各大学的预算和财务管理工作, 均按省政府《高等院校办学法案》要求独立进行。通常由校长和董事会预先制定预算总则, 另外根据大学章程, 由董事会委任审计师, 对学校的各学院 (系) 的支出进行定期审计。

加拿大高等教育的历史基础具有自己的鲜明特色,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加拿大联邦制度的确立、英国和法国对加拿大高等教育的影响、多元民族及文化的影响都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二、加拿大联邦制度形成的历史必然性

英属北美殖民地各省经济的发展的要求和分散的经济联系之间的矛盾是加拿大联邦制度形成的主要动力。19世纪上半叶, 英属北美殖民地各省已经形成了新的生产与贸易体系。加拿大省居民从事农业生产和森林砍伐, 小麦、面粉和木材成为主要的出口商品。然而过度依赖英国市场的出口型经济很快陷入窘境, 与美国的市场也不保险, 1854年加拿大与美国签订互惠条约, 但在1866年被取消。外部市场的不稳定性更显示出了内部市场的重要, 殖民地各省要想抵御英国采取的自由贸易政策和美国推行的进攻性策略, 就需要创造一种比各自为政时的经济更稳定、更集中的经济结构。另一个不容忽视推动联合的因素是铁路的建设。为弥合运河运输缺陷, 抵御美国铁路运输冲击, 修筑加拿大铁路势在必行, 但却碰到了区域性、地方主义的障碍。由此可见, 要统筹跨省的建设行动, 首要条件便是殖民地的联合。分散的经济联系难以统一也难以实现生产资料、财产和人口的集中, 更难以实现政治的集中和各部分居民的整合。而联邦制以其较大的包容性, 既能广泛代表整体利益又能最大限度地包容各地方差异性, 从而成为产业结构存在差异时构建统一的民族国家的一种务实选择。

法裔与英裔的分歧是加拿大之所以是一个联邦制而不是单一制国家的重要原因。政治文化是有关公民心理态度和观念倾向的一个综合概念。联邦制既可以建立一个中央政府而又能保留新斯科舍省、新不伦瑞克省、安大略省, 尤其是魁北克的特色。这里特别强调魁北克, 不仅因为它与其他各处一样代表了传统的政治单元, 而且它还代表一个迥异于其他各处的文化单元。在时而同化或安抚, 时而分化或合并的摇摆政策中, 法裔的民族意识非但没有减弱反而日渐增强。联邦制是必然的, 也是最佳的选择。

美国的入侵加推动了加拿大联邦制度形成。19世纪60年代开始美国的领土扩张、军事入侵和经济封锁等方面的威胁使英属北美殖民地各省普遍认为, 为了维护殖民地的生存, 共同抵御外来的侵扰, 必须联合起来以加强防卫力量。英国政府用自己的权力支持了“联邦之父”们的行动, 这种帮助在关键时刻是不可或缺的。

总之, 加拿大的联邦制在其反对殖民统治中萌芽, 在独立过程中发展, 在建国自治中形成的道路, 是由其国情和外部影响所决定的, 既体现了加拿大的独特性, 也深刻影响了加拿大高等教育制度建立的基础。

三、英国征服对加拿大高等教育奠基的影响

英国征服对法国殖民统治带来巨大的挑战, 并对后来加拿大高等教育制度形成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基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政治基础方面, 英国征服推动了加拿大民主政治的发展, 为加拿大高等教育能够取得自治奠定了基础。法国被迫放弃加拿大之后, 英国征服者们引进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 1763年10月, 英国政府颁布了“皇室公告”, 规定在加拿大推行英国本土的代议制度, 实行传统的英国议会统治。其目的就是要尽快按照北美十三个殖民地的模式, 将采用落后封建专制制度的新法兰西改造成“英国化”的殖民地。根据公告, 罗马天主教徒不能获得政府职位, 实际上这就将信奉罗马天主教的法裔加拿大人全部排斥在新殖民地的政治生活之外。1774年, 英国议会颁布了“魁北克法案”, 这是英属加拿大宪法史上的第一个重要里程碑。法案规定, 取消在魁北克建立代议制度的规定, 代之以民事政府, 即除总督外, 成立一个由英裔和法裔加拿大人组成并由英国王室指定的立法委员会;继续实行魁北克原来的法国民法传统和其他制度, 但同时保留英国的刑法。“魁北克法案”在很大程度上起到了安抚法裔居民的根本作用, 使魁北克在美国独立革命中没有参与反抗英国的斗争, 从而巩固了英国在加拿大的统治地位, 也为后来加拿大高等教育发展的民主道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英国征服促进了宗教包容, 为加拿大高等教育对各种文化的包容性和多元化特色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英国征服者们在宗教问题上采取了容忍的态度, 并未禁止新殖民地的罗马天主教, 只是计划通过引入和发展英国教会以削弱罗马天主教对殖民地人民的控制和影响力, 因此禁止耶稣会之类的宗教机构再招募人员, 只有修女们例外, 因为她们主要从事一些医院和社会救助工作, 有利于社会生活的安定。这一措施大大减少了教会的办事人手。后来的“魁北克法案”明确保障魁北克法裔居民的宗教自由, 由此罗马天主教会从英国殖民地政府那里获得了自己的合法身份。

四、多元民族及文化对加拿大高等教育的影响

多元化是加拿大现代高等教育制度的主要特色之一。加拿大高等教育多元化是与加拿大国家历史上产生的多元化社会背景密不可分的。加拿大建国民族包括印第安人、英国人和法国人在为本民族求生存的前提下摸索出了多民族包容共发展之道, 奠定了加拿大高等教育多元化和民族包容的特点。同时, 作为一个移民国家, 来自各国和各民族的移民极大地推进了加拿大现代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进程。

加拿大本是印第安人和因纽特人 (即爱斯基摩人) 的生息之地, 在法英殖民者入侵之前已有相当长的文明史。随着殖民的扩张、铁路的修建及现代文明的侵入, 印第安人惨遭杀戮和迫害, 到了19世纪末叶, 土著文化濒临消失。保存自己的文化、繁衍自己的民族并适应越来越具竞争性的现代化社会一直是土著民族苦苦奋斗的目标。值得庆幸的是, 在长期的摸索过程中, 土著民族已逐步意识到了自身素质提高的重要性。1972年, 全国印第安人兄弟会向印第安人事务常务委员会提交由印第安人管理印第安学校的申请, 教学大纲视本民族、本地区的具体情况而定。1976年在萨斯喀彻温省成立的印第安联合学院就是很好的例证。它不但设置了“印第安研究”、“印第安艺术”、“印第安语言”、“印第安社会工作”、“印第安行政管理”、“印第安医疗保健职业”、“特殊案例”、“科学系”等专业和学科, 还和中南美、亚洲的土著民族院校签订了七个国际协定, 和澳洲的土著人建立了联系, 和许多国外的民族院校建立了学术交流, 接待了各国留学生, 在国际上享有越来越高的声望。与此同时, 土著民族也争取着政治上的权利。20世纪40~50年代, 分布在各省的印第安人先后获得选举权, 出现了印第安人政治组织。60~70年代, 他们的口号是保护土著文化遗产, 承认他们的土地所有权。80年代, 他们的目标又向更高层次迈进:自主和自治。经过长期努力, 他们终于被公认为“建国民族”之一而与英国、法国移民齐名, 并由此而获得政府资助的大批基金, 同时也赢得了法律意义上的平等地位, 有了自己的议员。

法裔加拿大人的民族忧患感和生存危机感促成了魁北克社会几乎长达一个世纪之久的社会价值观念:正视外部威胁, 保持团结, 求取生存。60年代的“平静革命”, 1976年魁北克人党省级大选的获胜及1977年的《101法案》、1987年的“米奇湖协议”、1992年的“厦洛特城协议”、1995年的魁北克人党仅以1%票失利的“全民公决”, 直到1998年11月31日魁北克人党在大选中获胜, 法裔加拿大人已逐步从文化地方主义转为政治民族文化, 从维护法语文化的生存转为要求政治上的解放, 魁北克问题正越来越棘手地摆在加拿大国家面前, 成为多元文化中最醒目的拼色。

19世纪90年代, 随着美国的边境关闭, 加拿大经济的改善及维尔费里德·劳里埃政府积极开展的移民运动, 大量移民开始涌入新开发的加拿大西部。1900—1920年间, 300万移民来到加拿大, 其中1/3来自中、南欧和东欧, 但因其文化同北欧不大一样, 不容易被英化或法化, 因此, 这些较早时期的移民普遍受到歧视。但二战以后, 人们对希特勒纳粹主义的反感减弱了人们头脑中的种族优劣观念, 更重要的是战后移民加拿大的人中有很大的比例是受过教育和有所专长的人, 他们正好弥补了当时加拿大对工业发展人才的需求。到了80年代, 亚洲移民占移民总数的41%, 成为第一大移民民族。随着这些移民经济和政治地位的不断提高, 自身力量的不断壮大, 他们的民族意识越来越强。在法裔加拿大人长期不懈的民族主义影响下, 他们充分意识到种族性能够在一个非人格的技术社会里为本民族的个人和文化提供一种根本性的鉴定。因此, 各民族都在为保持本民族的语言和文化做着不懈的努力, 加拿大文化呈现多元的拼色。但由此产生的种族极端主义也是多元文化政策实施中消极的一面。

综上所述, 加拿大联邦政治制度的建立为加拿大现代高等教育制度的民主与自治原则奠定了基础;作为最后殖民统治国的英国和前殖民统治国法国在经济、文化、宗教上的塑造, 进而深刻地影响了加拿大现代高等教育的格局;土著人、殖民者和移民在历史的进程中共同缔造的马赛克文化造就了加拿大高等教育多元化和包容性的显著特征。

参考文献

[1].Thomas Thorner."A Few Acres of Snow":Documents in Pre-Confederation Canadian History[M].Toronto:Broadview Press Ltd., 2003

[2].Desmord Morton.A Short History of Canada[M].Alberta:Hurting Publishers Ltd., 1983.16

[3].李剑鸣, 杨令侠.20世纪美国和加拿大社会发展研究[M].人民出版社, 2005

历史基础 篇10

关键词:阴道,胚胎期发育,发育异常

女性生殖器官发育异常在临床很常见, 女性人群中的总发生率为1%~5%[1,2,3], 出现症状者仅占50%, 故其实际发生率可能远比文献报道的要高[4,5]。现已明确, 胚胎早期苗勒管在形成、融合、再吸收的过程中, 若一个或多个环节受阻则可能导致相应子宫发育异常的发生。学者们基于对子宫胚胎发育的认识, 形成了现今普遍使用的美国生殖医学会 (American Society for Reproductive Medicine, ASRM) 1988年提出的女性生殖器官发育异常分类系统[6]。在各种女性生殖器官发育异常的分类中, 相比之下, 阴道发育异常的临床表现显得更纷繁复杂, 诊断亟待统一规范, 处理效果也常欠佳甚至误入歧途, 作者对阴道胚胎期发育临床及基础研究的历史及现状进行综述, 以明晰并熟悉阴道胚胎期的发育理论, 以助于临床上获得全面的诊断和治疗。

1 阴道胚胎期发育认识的普遍观点

一直以来关于阴道的胚胎期发育机制都存在很多争议, 多数学者根据各自总结的临床病例特点进行分析推论, 仅少数学者进行了相关的基础实验研究。迄今为止, 关于阴道起源的讨论集中在苗勒管 (副中肾管, müllerian duct) 起源、沃尔夫管 (中肾管, wolffian duct) 起源、泌尿生殖窦起源, 抑或这三种结构的不同组合。但每种理论都不能解释所有临床现象, 一些实验结果也不甚统一。

1.1 苗勒管-泌尿生殖窦起源

目前被广为接受也被众多教科书采用的假说是苗勒管-泌尿生殖窦起源 (经典理论) [6,7]。胚胎发育6周, 位于沃尔夫管外侧的苗勒管向尾端生长并越过沃尔夫管向内侧移行, 直至两侧苗勒管达尾端中线部相接并融合。融合后的苗勒管继续向尾端延伸直至到达并凸向泌尿生殖窦后壁, 形成苗勒管结节, 末端细胞团向尾端增生形成阴道索。与此同时, 泌尿生殖窦后方两侧内胚层细胞增生形成一对窦阴道球, 向头端生长, 阴道索和窦阴道球相接处细胞增生成为实性阴道板, 之后阴道板中央逐渐出现腔隙, 于17周末完成管腔化。见图1[8]。

1.2 支持沃尔夫管参与阴道发育理论的证据

对于以上苗勒管-泌尿生殖窦起源有学者提出不同看法, 认为阴道是由沃尔夫管和苗勒管结节发育形成的, 见图2。这种理论首先源于临床上发现的泌尿与生殖道发育异常密切关联的现象。Thompson等[9]报道一侧肾缺如的患者中有35%合并完全或不完全的双生殖道发育异常[9];Semmens[10]发现43%的双生殖道非对称发育异常患者存在一侧肾缺如;Li等[11]报道29.8%的苗勒管发育异常患者合并一侧肾缺如。最为特殊的是, 双子宫、双阴道伴一侧阴道闭锁患者几乎100%合并闭锁侧肾缺如, 1922年世界上首例此类畸形患者被报道, 国内于1985年由北京协和医院首次报道, 并提出阴道斜隔综合征这一命名, 现已被国内学者普遍采用。近年, 阴道斜隔综合征被越来越多的临床医生所了解, 联合超声、磁共振成像 (MRI) 、腹腔镜等检查手段, 诊断率不断提高。Li等[11]报道肾缺如合并苗勒管发育异常患者中阴道斜隔综合征占65%。Sheih等[12]对280000例学龄儿童的B超筛查发现, 215例一侧肾缺如的女童中, 16例为阴道斜隔综合征。此外, 还有报道双子宫一侧阴道闭锁伴同侧泌尿系其他畸形, 如输尿管异位、重复输尿管, 以及Gartner囊肿等[13,14,15]。还有报道双子宫一侧宫颈及阴道闭锁伴同侧肾缺如[16]。随着此类病例的积累, 越来越多地证明阴道闭锁与患侧肾脏和 (或) 输尿管发育异常相伴出现绝非偶然, 因而引发学者们从泌尿生殖道的胚胎发育学上解释这种临床现象[17,18,19]。

2 阴道胚胎期发育的研究现状

回顾泌尿系统的胚胎发育过程, 胚胎发育早期先后形成的前肾和中肾都逐渐退化。在胚胎发育5周, 在沃尔夫管末端即将进入尿生殖窦的部位生发出输尿管芽, 并向头侧生长至后肾原基, 之后其周围的生后肾组织包绕输尿管分化形成永久肾。而膀胱由尿生殖窦上段形成, 其中段发育成尿道, 下段则开口于会阴形成阴道前庭。中肾管远端携输尿管芽向前下方移行并整合入尿生殖窦上段后壁, 形成输尿管膀胱壁内段、膀胱三角和膀胱颈。而沃尔夫管进入尿生殖窦后壁的部位紧邻窦阴道球上方。

由于解剖上的临近关系, 胚胎发育时期某种致病因素同时作用于苗勒管末端和沃尔夫管末端使其发育停止, 而这两者分别是形成阴道上部和生发输尿管芽的部位。Grüenwald在鸡胚实验中也观察到, 破坏沃尔夫管的尾端会导致该侧肾脏和苗勒管发育异常。但问题在于沃尔夫管是通过分泌某些物质对苗勒管结节和 (或) 窦阴道球形成阴道起诱导作用 (inductor) , 还是直接参与阴道构成[8,20]。由此又回到阴道 (尤其是阴道上部) 的起源这个问题上。

早在1901年, Hart认为窦阴道球是残存的沃尔夫管上皮细胞团, 并由此称其为“沃尔夫球” (wolffian bulb) 。1933年, Koff[21]通过对人类胚胎 (卡内基标本, carnegie collection) 观察得出, 窦阴道球是源于尿生殖窦的内胚层细胞团, 它也因此而得名, 这种理论直到目前仍被广为接受。然而, Witschi[22]于1970年对Koff的胚胎标本重新研究后得出的结论却与Hart一致, 即窦阴道球即为沃尔夫管的末端。Bok于1983年报道体外培养小鼠胚胎生殖道的发育过程, 也支持以上结论, 并且证明沃尔夫管形成阴道的过程受雄激素的负调控。此外, 他们还观察到在尿生殖窦后壁苗勒管远端两侧窦阴道球之间有一个实性的上皮细胞结构, 认为是苗勒管结节。之后, Drews等[23] (2002年) 研究小鼠胚胎进一步观察到, 在沃尔夫管末端膨大部位 (即窦阴道球) 的间质细胞雄激素受体 (androgen receptor, AR) 强阳性, 而位于其内侧的苗勒管全层上皮细胞AR阴性;说明雄激素对阴道形成的负调节作用是通过沃尔夫管表达的AR受体起作用的。Sánchez-Ferrer等[8] (2006年) 观察了小鼠胚胎生殖道发育过程中沃尔夫管上皮特异性抗原GZ1和GZ2的表达情况, 结果再次证明了窦阴道球的沃尔夫管来源。他们还观察到, 两侧苗勒管融合后继续向尾端延伸的同时向外侧分离生长, 直到与外侧的沃尔夫管融合。而向外分离的两侧苗勒管之间并无空隙, 填充其内的实性细胞团为苗勒管结节, 这与Bok的结果相符。

由以上研究结果, Acien等逐渐形成了与苗勒管-泌尿生殖窦起源不同的沃尔夫管起源假说, 概述如下。胚胎发育早期在雄激素缺乏的环境中, 位于苗勒管外侧的沃尔夫管向尾端延伸, 即将到达尿生殖窦时, 其末端膨大形成窦阴道球。苗勒管向尾端延伸并逐渐内聚于体腔中线且两侧相遇, 但其尾端又立即向外侧分离生长, 直至与外侧的沃尔夫管会合并融合。Acien认为苗勒管融合后又外分的部分将发育成宫颈。两侧沃尔夫管末端形成的两个窦阴道球互相融合形成阴道板, 随后继续生长达会阴并完成管腔化, 最终形成阴道壁。在苗勒管尾端和窦阴道球头端之间的苗勒管结节, 最终发育成被覆于阴道黏膜层。它最初为立方状的苗勒管上皮, 会逐渐化生成鳞状上皮, 也可能是阴道口源于尿生殖窦的鳞状上皮向上迁移爬行, 最终取而代之。见图2[8]。简言之, 沃尔夫管末端发育成阴道壁, 苗勒管末端的苗勒管结节形成最初的阴道壁黏膜上皮, 后逐渐被鳞状上皮取代。

以上论述的两种主要假说各有依据, 亦各有缺陷。支持沃尔夫管起源理论的几个重要实验都是以小鼠胚胎为模型, 种属上的差异可能造成结论偏差。Koff研究使用的卡内基人胚胎标本库由Mall于1915年创建, 所收集标本由最初的813例达到后来的数千例[23], 其价值不言而喻 (现已被美国国立健康与医学博物馆收藏, 而相关资料均已数字化并可于互联网上获得) , 但一般研究者难于获得, 因此各种理论都仍需进一步探究和验证。从某种意义上来讲, 对临床病例本身的研究或许能为我们寻找答案指明方向甚至揭开谜底。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历史基础 篇11

摘 要:《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何以能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结合是思政教育中的现实问题。通过考察“史学危机”的挑战、社会发展的历史逻辑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统文化渊源,揭示了《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内在联系,得出了如下结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历史基础。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历史基础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6)11-0221-03

中共十八大之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已经成为高校思想政治课程的主要内容。《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则承担着培养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使命。正如当代学者曹景文所说:“《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承担对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的重任,它对大学生培育民族精神、凝聚共识、增强公民意识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1]这就意味着,《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间是相统一的。因此现代学者杨军建议要将“核心价值观与中国近现代历史文化载体相结合”[2]。然而,这种普遍流行的看法却无法解决二者之间何以能够结合的问题。

一、“史学危机”的理论挑战

事实上,《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内容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间具有内在的逻辑关系。要揭示二者之间的紧密关系,就需要考察《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史学理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中采用“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以及“社会主义社会”等概念,标识中国社会发展的不同历史进程,明确了中国近现代历史发展的趋势。然而,曾经作为普遍适用的历史规律在新时代也越来越面临严峻的理论挑战。1986年,何新明确批评五种社会形态学说,指出这一学说违背了马克思的学说。他认为五种社会形态线性演化模式歪曲了马克思理论的本意,是误植欧洲历史模式造成的“概念和术语的错乱”[3]。受这一观念的影响,史学研究中出现了与主流结论不同的观点,其中最突出的是封建社会的历史分期。在具体考察了“封建”“封建社会”和“封建主义”等概念后,冯天瑜、李慎之、黄敏兰、侯建新等学者指出,将秦朝至鸦片战争前的中国历史称为“封建社会”名不符实[4]。

这些观点得到了历史学界的呼应,冲击了五种社会形态学说存在的合理性。这让一些主流历史学者倍感危机,出现了“史学危机”之说。龚书铎曾写道:“近年来,‘史学危机的说法颇为流行。”[5]“这一说法其来有自,部分主流历史学者僵化、教条地理解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脱离了中国历史发展的实情,以致难以引起社会的共鸣,突出了原有历史研究模式的弊病。何平指出,“史学危机”主要是历史叙事引发的传播危机,“‘叙事本位是中国史学的优良传统,然而近代以来的新史学,尤其是1949年以后的史学却日趋与中国固有的历史叙事传统渐行渐远,由此导致了史学的空框化”,“而所谓历史评价也往往表现为非叙事的当下意识形态评判或价值评判”[6]。“史学危机”使旧史学的宏达叙述研究模式逐渐淡出学术视野,历史逐渐回归学术——追求历史的真实性。

“史学危机”及其深远影响揭示了以往历史理论重结论而轻学术的问题,因此结论常常给自身带来困扰。《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材明确反对封建文化,认为封建社会的儒学已与近现代社会脱节,但这一说法无法解释魏源、徐继畬以及康有为、梁启超等儒者接受和传播近代西学现象。与之类似,教材批评北洋政府的崇儒政策,却也给自身增加了解释现实的困难。《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部分内容出现的理论困境影响了被接受的程度。调查显示,大学生普遍认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内容“论证没有新意”“一些结论缺乏说服力”[7]。

二、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逻辑

事实上,“五种社会形态”学说有其合理之处。在5种社会形态理论的框架下,封建社会已经落后于近代的资本主义以及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这种落后性表现为在中国与资本主义列强展开的各方面的竞争中都处在不利地位,令民族和国家长期处于被压制的处境。换而言之,五种社会形态理论能够清晰地解释近代中国落后的原因,同时也为中国未来提供了发展方向,最终迈向独立、自由、强盛以及人民的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以及共产主义。对于近代中国人而言,要实现这个目标,必须反对侵略中国的资本主义国家以及国内的封建主义力量,建立人民民主的现代国家。

要实现这一伟大目标,必须反思封建主义文化。如《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则将封建社会的意识形态称为“封建伦理纲常”“封建主义思想”[8]。它主要包括官方儒学以及佛教、道教。这些文化与现实文化的需求之间存在巨大的时代差距。为了突出这一观点,教材提出了3个相互联系的观点作为理解封建主义思想的内在条件。

第一个观点,封建主义思想不适宜近现代生活需要,这一观点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密切相关。按照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学说,人类从原始社会到共产主义社会是一个不断进化的历史过程。在这个历史发展过程中,社会总是朝着更高级、更文明的方向发展。人类历史发展的这一过程及趋势表明,封建社会落后于资本主义社会,更落后于社会主义社会。因此从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角度看,封建社会的文化落后于资本主义文化整整一个发展阶段。因此《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提出了这样一个文化判断,即作为封建文化的孔学、儒学已经落后于时代要求。

由于封建文化已经落后于时代需要,因此批判意识形态化的孔学是很合理的,这是《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提出的第二个观点。它特别称赞太平天国的反儒活动,认为太平天国运动推行的反儒政策合乎历史发展的趋势。教材非常坚持这一观点,它始终相信,以儒学为核心的政治上层建筑已经难以与近代的生产力相适应。这就决定了儒学被社会遗弃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在评价“中体西用”时,教材明确指出,作为政治上层建筑的“中学”(即儒学)已经阻碍了生产力的正常发展,成为中国社会发展的思想障碍。

对孔学的批评将人们的目光转向了西方近代文化,因此《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材提出第三个理论观点,即与世界同步,认同和接受近现代化理念才是中国的发展出路。教材在讲到维新派的文化主张时,将他们的思想主张称为“思想启蒙”。教材非常支持维新派的文化主张,明确指出,要反对儒学意识形态,必须引介西方近代的社会思想观念以及科学理论知识,运用西方近代的政治理念与学说(如天赋人权、平等、自由、进化等)批判中国传统社会存在的严格的等级观念、特权思想,进一步打开了中国人的思想世界。维新派的思想文化主张激发了中国人学习国外先进文化的热情,成为人们接受马克思主义的文化惯性。教材也明确指出,“十月革命”胜利的消息以及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快速传播,使不少中国知识分子接受了马克思主义,他们在批判意识形态化的儒学的同时,积极开展与非马克思主义的学派进行理论辩论,进一步突出了马克思主义在思想、文化和政治等方面的先进特征。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统文化渊源

尽管《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批评孔学已落后于时代,但它却又主张儒学并非一无是处。这一判断基于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对立统一规律,这一规律被毛泽东同志表述为“一分为二”,即矛盾具有同一性与斗争性两种属性,同一性是保持事物存在的重要力量,而斗争性则构成了事物发展的内在动力。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共同存在于事物之中。这种矛盾的观点是考察传统文化的重要哲学原理,毛泽东较早地运用这一原理考察传统文化。在20世纪30年代末,毛泽东就采用了“一分为二”的方法来看待儒学。他指出,孔孟有一部分真理,全部否定是非历史的看法。而在正确对待封建文化的态度上,毛泽东明确指提出“精华糟粕论”的观点:“剔除其封建性的糟粕,吸收其民主性的精华,是发展民族新文化、提高民族自信心的必要条件。”[9]毛泽东同志的这一观点被概括为“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著名论断。

这样的观点也被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其他教材接受。《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教材更将传统文化视为理解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文化基础。该教材第一章明确指出,作为一种外来的思想文化,传入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要转变为中国化的革命和建设的指导思想,必须能够被中国社会广泛认同。要达到这样的文化发展目标,马克思主义必须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变为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一文化发展的时代课题使人们回到传统文化中,重新建构新的历史文化脉络,成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文化依据。在这个过程中必然以马克思主义作为考察传统文化的根据,对传统文化开展拣择,即“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这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表达方式和中国老百姓喜闻乐见的语言形式,深入浅出地阐明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与精神广泛传播到人民群众中,使马克思主义随着中国的发展而不断地与时俱进[10]。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表明,认同和回归优秀传统文化是文化发展的大趋势。这与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社会的文化发展有关。当时传统文化在社会上的广泛传播,产生了深远的文化影响。在主张社会意识反映社会存在的主流哲学推动下,作为主流文化意识的思政理论必然反映社会文化现实。因此执政党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不断亲近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十七届六中全会上决议上,首次明确提出中国共产党“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这一文化主张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密切结合,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充分受到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文化滋养。这就意味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马克思主义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结合的产物,是时代发展的必然结果。

综合上述,《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历史基础,它以文化的历史变迁呈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和发展的逻辑关系。从这个意义上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反对封建主义文化过程中逐步建立起来的新时代文化,即以吸取近代以来的历史教训为基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导向,重新评估中国传统文化和欧美近现代文化在中国的时代价值,树立了中国文化发展的新目标。

这一结论对思想政教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作为具有历史底蕴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相关研究必须具有开放的心态,深刻反思当下思想政治教育面对的问题。有学者已经指出,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话语方式与现实社会生活脱节现象[11],主要表现在将政治教育代替思想政治教育,用政治话语、文件话语和权力话语代替思想政治教育话语[12]。事实上,这样的话语体系必然难以承载丰富而深刻的思想文化,因此思想文化的缺位使思政教育缺乏对现当代社会思潮和个人生活世界的关注和理解,以致于一元化意识形态权威受到多元文化的冲击和解构,社会上出现了价值失范的现实问题。正如当代学者许苏明所说,多元话语形态“消解了思想政治教育的话语霸权,旧的思想开始遭到普遍质疑,并指向传统话语的权威地位、思想内容、价值观念和话语方式等各个方面,传统话语认同危机加剧了人们精神迷失和信仰虚空”[13]。《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同样也面临相似的问题,尽管教材在很多内容的表述上已经明显与时俱进,但是部分内容却没有采纳历史学界最新的研究成果。这些没有及时更新的相关内容,对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一定的冲击作用。它会削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历史基础,应给予高度关注。

参考文献:

〔1〕曹景文.《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J].思想政治课研究,2014,(5):12—21.

〔2〕杨军.论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学的历史文化载体——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为例[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3,(7):87—90.

〔3〕何新.中国古代社会史的重新认识——从今年出版的两部史著看当代中国史学理论的危机[J].读书,1986,(11):40—51.

〔4〕叶宪.“封建”新辨——关于近年来中国秦汉以后是否属于“封建社会”争论的述评[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2):1—9.

〔5〕龚书铎.从“史学危机”想到的[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1987,(1):53—54.

〔6〕何平.历史叙事功能的退化与史学危机——兼论历史评价问题[J].探索与争鸣,2005,(2):11—13.

〔7〕游海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材局限评析[J].思想政治理论新探索,2010,(00):439—451.

〔8〕本书编写组.中国近现代史纲要[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49,54.

〔9〕刘西芳:略论毛泽东对传统文化的吸取[J].孔学研究,1999,(00):33—43.

〔10〕本书编写组.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理论体系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3—4.

〔11〕任帅军.教育困境还是范式转换——思想政治教育范式生活化转换引出的探讨[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5):802—808.

〔12〕董世军,孙玉华,周立田.现代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及其困境分析[J].长春大学学报,2007,(1):85—88.

〔13〕许苏明.思想政治教育的话语转换[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2):5—9.

历史基础 篇12

关键词:城市,历史文化遗产,文化,符号,保护体系

0 引言

城市是人类文明的结晶,每个时期的人类都在城市的历史上留下了自己的印记。历史文化遗产便是其中不可磨灭的一笔。但是现在对历史文化遗产的理解和传统的概念已经有了天壤之别。在当代的社会意识中,人们将建筑性物证扩大到基地,从而将历史文化遗产发展到自然和环境遗产化,甚至还包括地方方言、传统技能、生活方式等等。

历史文化遗产可以分为物质性遗产(有形遗产)和非物质性遗产(无形遗产)两大类,而在物质性遗产中又分为不动产(自然和建成的)和动产(艺术品)两种。西方对历史文化遗产的理解经历了一个从物质到非物质的过渡,并且将遗产从精神的需求与现实的生活环境、生活品质相关。

1 当代中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现状

建国以来,中国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体系已经经历了从文物—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文化保护区的过程,保护范围扩大,这反映在遗产的数量上。但是登录制度不完善,在册的文物保护单位的数量偏少,国家级、省级、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加在一起不足10万处,历史风貌保护街区也只有上百处。与中国的历史年代和国土面积相差数倍的英格兰,其登录在册的历史建筑有50多万处,保护区8 000多处。在制度方面确立了法律制度的核心地位。

对我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认识,从中央到地方,从领导到群众都经历了一个曲折发展的历程,实施旧区改造式的大拆大建,破坏历史文化街区的行为还在继续,究其保护不力的原因,主要有:1)对于历史文化遗产不应当作经济实体看待。2)对历史文化遗产的文化认识不足——特别是无形(精神)遗产的保护相对有形遗产薄弱。3)现今的工作过多地注重理性思维和工程技术,但是精神的东西是隐性的,无法用效果图的方式进行表现。

由于城市遗产曾经有过辉煌的历史,对于其保护的研究则不能仅仅停留在片面的物质性的或技术性的研究上。历史文化遗产的文化知识价值是其价值的精髓,同时也是城市未来发展的积极因素,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要做到保护工作的成功就要重点把握文化,使其成为保护工作的基础。所以,该从何种方面去把握则是本文要重点强调的内容。

2 两个概念的解读

2.1 文化

文化广义上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实践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上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作为意识形态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又作用于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随着民族的产生和发展,文化具有民族性。每一种社会形态都有与其相适应的文化,每一种文化都随着社会物质生产的发展而发展。社会物质生产发展的连续性,决定文化的发展也具有连续性和历史继承性[1]。英文中的文化(culture)一词原意指对自然界生物的驯化、培育、耕种,进而演变为对人自身以及人与人之间的教化、培养、训练;中文的文化一词源自《易经》中的“人文化成”,和西方有所区别,其更偏重伦理道德教导,从而合乎礼仪规范[2]。

简而言之,历史文化指的是在历史的某个阶段反映当时当地的社会意识形态和社会关系的总和。

对于历史文化的理解,笔者认为只是将文化的前面加上了历史时段的范畴而已。但是从存在主义的角度理解,对于成为历史文化遗产的物质其历史性已经并不重要了,它已经超越了它原来的含义。所以对于遗产的关注,讨论其历史性并不是很重要,文化才是核心。

文化的构成:DAvid总结文化的要素主要为3个——符号、定义和价值观。这些是用于解释现实和确定好与坏,正确与错误的标准[3]。

文化的核心是其符号系统。不难理解,文化需要表达,符号是语言和实物组成的,文化通过符号语言表达出了它的价值和定义。明显的符号可以很容易感知文化,如各个地方的方言、建筑形式等等。

2.2 符号

研究符号学,首先要对符号概念本身有一个正确认识。我国学者对这个问题的研究和探讨尚不深入。目前,较为流行的界说来自于双重意义学派的思想,即把符号看作是“社会信息的物质载体”,并由此概括出符号的3个必备特征:1)符号必须是物质的;2)符号必须传递一种本质上不同于载体本身的信息,代表其他东西;3)符号必须传递一种社会信息,即社会习惯所约定的,而不是个人赋予的特殊意义。这一观点把符号的物质性和思想性有机地统一起来,因此得到了大多数学者的认可[4]。另外维基百科中将符号定义为“在一种认知体系中,符号是指代一定意义的意象,可以是图形图像、文字组合,也不妨是声音信号、建筑造型,甚至可以是一种思想文化、一个时事人物”。

由于文化的构中含有符号的因素,符号学便很容易与文化相结合,将更加突出文化符号的作用。

3 历史文化符号的诠释

当符号学与历史文化相结合时,文化的核心内容便会清晰的表达出来——隐性的意识形态遇到显性的社会信息的物质载体,便会以载体的形式表达在世人面前,这就是人所感知的文化的内容。由此,历史文化符号便可以作为历史文化的载体而反映。事实也确实如此,举个通俗的例子:大雁塔反映了盛唐和佛教文化,其建筑结构反映了当时的风格;羊肉泡馍是生活的反映;陕北民歌是独特的艺术形式。

从存在主义的角度讲,历史文化符号具有两种不同的概念:物质存在是表象的反映,是世人最先接收到的信息,虽然具有空间意义,但这仅仅是那时那刻的信息而已,不具有时间意义,其可读性比较狭窄,内涵也不丰富;物质已表达了原本就在那里的涵义,是时间和空间的统一。而历史文化符号则确切的表达了已在的涵义。

历史文化符号的重要性反映在其是超越历史文化遗产本身的精神存在。物质是一时的,但精神是永恒的。虽然不能说遗留下来的历史文化符号就反映了遗产的全部信息,但那是精髓的反映。诚然这种符号会在几千年的历史变迁中发生改变,如:地方口音。

那么,历史文化符号在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中则扮演着文化传承者的角色。

4 以历史文化符号保护为基础,完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体系

首先要加强符号学在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中的应用。确立了符号的核心地位才把握了文化。但是不可否认,在现在社会中,对符号的重视会有所偏差,比如为了达到某种利益而有意的作出一个迎合的举动是司空见惯的,且这种迎合往往伴随着商业利益的获得。当开发商把目光转移到历史文化符号上的时候,符号就成了不折不扣的卖点——充当了一般等价物而沾满了铜臭。其次,在保护的工作程序中,由于历史文化符号是历史文化的核心,在进行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之前,首先进行系统的历史文化符号的保护工作是非常必要的。历史文化符号是历史文化遗产的浓缩和抽象表达,认真解读并提出合理的措施可以使得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工作在正确的轨道上前行,并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第三,以历史文化符号为基础也包括了尽快完善历史文化符号保护的政策措施内容,使其成为隶属于《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法》的根本子法。众所周知,法律手段是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核心,其是否完善往往反映着名城保护的效果如何。我国现在只有一部《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法》,各个地方的保护实施除了这部法律外,还有一些相关的政策和规定。这些法规和政策其实形成了一个只有塔尖和塔基,而缺少丰厚的塔身的现状,换句话说,在保护法下的各种相关子法、专项规定还很少。建立完善的历史文化符号保护专项规定,既保证了历史文化符号的价值,又避免了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偏离正确的轨道。最后,历史文化符号的基础是否可以托起遗产保护的上层建筑,除了客观条件如政策措施的完善外,城市规划从业人员高素质的文化内涵及文脉解读能力也是做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前提和建立历史符号保护系统的重要一环。众所周知,规划从业人员的基本职业内容就是进行物质建设,但是,这其中往往太偏重于技术的过程,造成对于历史文化遗产理解的不到位,从而出现质量较低的规划成果。

5 结语

历史文化遗产由于其具有的特殊性,比如:形成原因复杂,规模结构巨大,对其的整体保护往往要面临很多棘手的问题。解决问题的关键是把握保护的核心,从核心出发去思考问题。历史文化符号保护作为基础,正是从核心出发,是完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体系的第一步。以此为指导,我们的保护工作才可以在有的放矢的情况下进行。

参考文献

[1]刘冬妮.知识分子的智慧与耿直——访古城保护专家阮仪三[J].理想空间——城市遗产研究与保护,2004(4):51-52.

[2]王铭玉,宋尧.城市符号学研究20年[J].外国语,2003(1):18-19.

[3]李宗桂.中国文化导论[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2.

[4]杨勇翔.城市更新与保护[J].现代城市研究,2002(3):18-19.

[5]任文喜,王志军.古城改造中历史文脉的延续——以安阳古城为例[J].规划师,2008,15(4):21-23.

上一篇:一体化膜生物反应器下一篇:植物组织培养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