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块化考核

2024-09-22

模块化考核(通用5篇)

模块化考核 篇1

摘要:模块化教学课程考核坚持以职业能力为本, 采用"德育模块考核方法、中药学基本知识和常用中药各论模块考核方法、常用120味中药饮片识别模块考核方法、常用中成药模块考核方法、中药调剂基本技能模块考核方法"的具体考核方法, 调动了学生们的学习热情, 激发了主动学习的内驱力, 意义十分重大。

关键词:模块化教学,课程考核,过程考核

《中药应用技术》这门课程是我校相关专业教师以原《中药学》课程为基础, 经过近四年课程改革的成果, 主要适应对象为中职阶段药学以及药学相关专业的学生群体, 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实际应用能力、岗位技能和全面素质为主要特色。培养模式以适应社会需求为目标, 以能力培养为中心, 以培养特色实用能力为主线, 以学生未来发展潜力为着眼点。近几年来, 本门课程在教学管理和考核方法上不断进行改革尝试, 改革主要围绕将"一张试卷定成败"的理论考核模式改革为教学过程考核, 强调以训练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理论运用能力和实践技能为重点, 取得了一些成效。

1《中药应用技术》模块化教学课程考核原则

1.1 坚持职业能力本位原则

在考核过程中要坚持体现学生的能力, 以职业能力强弱来衡量学生成绩的高低。能力本位主要体现在:坚持以职业能力考核为核心;知识能力考核为辅;注重对社会能力和方法能力的考核。

1.2 过程考核原则

模块化教学的考核方式与传统教学的考核方式不同, 采用过程考核方式。避免了在考核过程中期末一张试卷决定学生学习成绩的现象, 坚持从始至终进行全过程考核。

2《中药应用技术》模块化教学课程考核方式

模块化教学课程考核方法采用过程考核方式。包括德育模块考核方法、中药学基本知识和常用中药各论模块考核方法、常用120味中药饮片识别模块考核方法、常用中成药模块考核方法、中药调剂基本技能模块考核方法。

2.1 德育模块考核方法

德育模块考核主要考核学生职业品德素质、学习本门课程的学习态度、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以及学生的积极参与能力。考核项目为职业品德素质、作业笔记完成情况、小组内的表现等。成绩认定办法:该模块满分为20分, 具体分值分配为:职业品德素质10分、作业笔记完成情况5分、小组内的表现5分。

2.1.1 职业品德素质考核方法

职业品德素质考核办法为:能认真负责的完成小组任务占3分、做事能为小组整体利益考虑占3分、尊敬师长团结同学占2分;出勤情况占2分。总学时三分之一不到课者, 按照学校的学籍管理规定, 没有参加本门课程考核的资格, 成绩按零分处理。各个小组在课程结束后由各小组成员按上述分值分配内容投票表决该小组成员的职业品德素质考核成绩。

2.1.2 作业笔记完成情况考核方法

作业笔记是学生上课学习态度、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的良好反映, 共占5分, 成绩认定办法为:由教师考核, 优秀者5分, 良好者4分, 合格者3分, 不交者不得分, 学期末取每次上交作业或笔记成绩的平均值。作业有三分之一及以上未交者, 按照学校学籍管理规定, 没有参加本门课程考核的资格, 成绩按零分处理。

2.1.3 小组内的表现考核方法

小组内活动表现情况得分为几次小组活动表现得分的平均值, 其中每次分组活动得分的成绩认定办法为:各个小组在活动结束后由各小组成员按照优秀占30%、良好占40%、合格占30%的比例投票表决该小组成员的表现情况, 优秀者5分, 良好者4分, 合格者3分, 课程结束时取每次成绩平均值。

2.2 中药学基本知识和常用中药各论模块考核方法

该模块是理论性比较强的的一项考核, 要求学生通过认真学习, 掌握该门课程最基本的理论知识, 为今后的继续教育打下良好基础, 具体考核办法是:中药学基本知识阶段考核占5分, 开卷考核;常用中药各论阶段性考核占5分, 开卷考核;期末以上两项的内容总考核占20分, 闭卷考核。

2.3 常用120味中药饮片识别模块考核方法

该模块主要以培养学生实际应用能力为主, 属实训内容, 分为平时成绩考核和期末成绩考核两项, 分别占15分, 总共30分。具体考核办法如下:

2.3.1 常用120味中药饮片识别模块平时成绩考核方法

常用120味中药饮片识别平时成绩考核方法:学生按小组分六次学习, 每次识别20种饮片, 每次由教师从各小组内随机抽学生考核, 每次每组随机抽取15种饮片进行口试考核, 识别一种得1分, 该学生该次得分即为该组该次所有成员得分 (这种考核办法可激励学生互帮互助, 共同提高) , 取6次平均分即为该组所有成员平时成绩, 满分为15分。2.3.2常用120味中药饮片识别模块总评成绩考核方法常用120味中药饮片识别期末成绩考核方法:该模块课程结束后, 教师随机从120味饮片中抽取30味饮片进行笔试, 答对一种得0.5分, 有错别字不得分, 满分为15分。

2.4 常用中成药模块考核方法

该模块主要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理论运用能力为主, 学生在了解必要的中成药理论知识的前提下, 通过网络或书籍查阅资料, 并去药店进行实际调查中成药的使用情况, 完成书面作业并上交, 最后由教师考核, 优秀者10分, 良好者8分, 合格者6分, 满分为10分。

2.5 中药调剂基本技能模块考核方法

该模块主要以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为重点, 主要包括包蟹肚、斧头包的包法、中药药包的捆扎、以及戥秤的使用四项实训内容, 满分10分, 具体考核办法是:每个实训项目结束后, 由组内各小组成员按照"中药调剂基本技能评分细则"对组内成员的实训成果进行评分, 取所有参评者的平均分即为该学生该实训项目得分, 满分均为10分, 最后取四个实训项目的平均分即为该学生该模块的得分;整个考核过程由教师指导监督。

3《中药应用技术》模块化教学课程课程考核效果

通过这一系列模块化教学的课程考核, 一方面, 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 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激发了学生主动学习的内驱力;另一方面, 也增强了学生实际应用能力、岗位技能以及创新能力;另外, 在分组学习的过程中也培养了学生的情商, 增强了学生的责任心和相互协调配合能力。

参考文献

[1]郭麦成, 著.独立学院教学考核的改革与实践[J].长江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0, 02.

[2]蔡惠芳, 曹茂庆, 著.高职教育项目化教学课程考核标准的研究与探索[J].职业技术, 2010, 01.

模块化考核 篇2

一、系统应用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ERP系统设备模块整体应用情况来看,普遍存在以下共性问题:

1.用户使用系统积极性、主动性差。自今年7.5会议召开以后,虽然系统应用有了明显好转,但仍然存在不主动使用该系统的问题。比如为了提升ERP系统应用,临时采用每周给各单位安排创建工单的数量。其根本是为了引导各单位用户熟悉系统,形成工作习惯。结果相反,大家过于依赖数据分配,没有主动、积极地在系统创建工单。导致如果没有下达工单任务,则系统中几乎没有数据上载,工单数量波动很大。

2.对最终用户培训力度不够,知识普及传递范围太小。部分单位甚至只有1到2人会使用该系统,如果遇本单位系统操作人员出差、休假等情况时,导致该单位的系统应用明显下降甚至停滞不前。ERP项目是包括了人资、项目、财务、物资、设备等各方面庞大的系统工程,随着项目建设的逐步推进和系统的不断完善,今后我们所有的生产、工作任务都将会进入ERP系统开展相关业务,因此各单位应该高度重视,做好对本单位员工ERP系统的业务培训,至少保证目前申请的所有ERP系统用户都能掌握系统操作。

3.各单位主管领导重视不够。在全省公司ERP系统月度应用情况通报中,设备模块目前参与考核的项目只有4条。为了提升整体排名,公司项目办公室制定提升策略,通过各种方式督促各单位实施、落实。

但效果不是很理想。比如:从4月份就要求在PMS系统中创建的工单必须同时在ERP系统创建,但是截止目前各单位落实情况很不好。又比如设备资产对应率提升的问题:项目组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讨论确定了实施方案并以各种方式开展指导、宣讲。但是这个指标一直达不到百分之百对应。究其原因,主要是主管领导不重视,管理存在漏洞,执行力不佳。今后对ERP系统的应用应该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任务,纳入常态化管理。各单位应该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并将系统应用的重点内容作为关键绩效指标纳入月度绩效管理中参与考核。

二、指标任务及考核策略(自2011年10月份开始实施):

1.设备资产对应率:生技部每月对ERP系统所有设备资产对应情况进行核查,将无资产编号的设备通知到各设备管理维护单位,各单位依据“28条”策略在ERP系统中补充填写资产编号,将本次填写的设备清册存档并发送给生技部设备资产专责备案。每月底生技部将在ERP系统中查询统计,对发现在用设备无资产号的情况,每发生一条在当月绩效考核中扣去设备维护单位0.1分。发现更改设备编码但未向资产专责传送相关信息的现象,每发生一次在当月绩效考核中扣去相应单位1分。

2.月工单总数:目前ERP系统中的7个生产单位(调度通信中心、变电运行工区、输电线路工区、变电检修工区、信息中心、客户服务中心、电能计量中心),每个单位每月必须在ERP系统中最少创建30条检修工单(不包括与PMS系统对应的工单),以后生技部将不再每周下达数据分配任务。其次,在PMS系统中开展的所有检修、巡视任务

(包括检修工单、巡视工单、不关联工单填用工作票),都必须在ERP系统创建相应的工单。以上指标按单位分别考核。要求固定创建的工单每差5条,扣该单位0.1分;PMS系统中开展的事务,未按要求在ERP系统中创建的,每缺少1条扣相应单位0.1分。(ERP系统与PMS系统工单的对应关系为以下四项内容在两个系统中必须相同:“工作地点”、“设备名称”、“工作任务”、“计划开始时间和计划结束时间”)

3.工单完成率:各单位每月28日以前,应该对本单位所创建的所有工单实施关闭(业务完成),对不能关闭或因账务处理需要暂时保留的已打开工单,必须进行统计并报送设备模块小组。由设备模块小组协调解决。生技部将对月末未关闭的工单进行统计,每遗留1条扣去责任人所在单位0.1分。

4.工单数量动态调整:生技部将参照其他地市公司在系统中创建的工单数量,动态调整各单位固定创建的工单数量以调整我公司工单总数。对于动态调整的数据分配,参照月工单总数的考核方式参与考核。

模块化考核 篇3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 》 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 , 课程的目标是完成计算机硬件的组装、 软件的安装和处理各种常见微机故障, 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1]。 根据以考促学的原则, 制定一套科学、 合理、 可操作性强的课程考核体系对于更好地开展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 课程教学就显得尤为重要。 李秀娟等人[2]根据多元评价的理论基础, 探讨了在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 课程中实施包含指定式评价 、 渐进式评 价 、自选式评价、 除错式评价和客观式评价的多元评价模式。 赵杰[3]提出了基于 “过程量化、 教证结合” 的考核改革指导思想和基于 “口说、 笔写、 手练” 三位一体的期末考核 新模式 。笔者在总结以往教学经验的基础上, 针对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 课程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丰富的特点, 将众多知识点整理分类为8大模块, 再对不同的知识模块有针对性地设计、应用相应的考核方法。

2 课程模块化教学内容设计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 》 课程内容十分丰富 , 通过对知识点的分类整理, 将其分为8大模块 (如图1所示)。

( 1) 硬件识别 。 介绍计算 机硬件设 备的功能 、 性能参数、 结构组成以及新技术的发展等内容 , 包括CPU、 主板 、内存、 显卡和显示器、 机箱、 电源、 外部存储设备中的硬盘等组件设备, 重点培养学生对计算机硬件各组成部件的识别能力。

( 2 ) 电脑配置 。 结合中关 村在线 、 太平洋电 脑网以及一 些电商网 站 , 介绍计算 机硬件各 组成部件 的市场行 情 、对比方法 和选购原 则 。 并且安排 学生走访 、 调研当地 电脑城, 收集电脑城各商家开具的电脑配置单, 在课堂中有针对性地分析电脑配置单的性价比和适用性。 重点培养学生能根据实际应用的场景, 合理利用网络资源和社会资源来配置电脑的能力。

(3) 电脑拆装 。 在计算机实训中 , 首先安排学生拆卸实验用的电脑设备, 完成拆卸之后, 结合硬件部件标签等信息,通过网上查询了解电脑的配置情况, 进一步巩固之前所学知识点。 之后重点介绍电脑安装的注意事项以及安装顺序, 示范并且指导学生完成电脑整机的安装, 重点培养学生的电脑组装实践能力。

( 4) 操作系统 安装 。 介绍BIOS与CMOS的区别 、 BIOS设置的方法、 硬盘分区工具以及使用方法, 重点介绍利用U盘制作操作系统启动盘的方法, 最后示范指导学生完成电脑操作系统的安装。 重点培养学生操作系统启动盘的制作能力和操作系统的安装能力。

(5) 驱动程序安装与维护 。 介绍驱动程序作用 、 功能和获取方法, 重点介绍主板和显卡驱动程序。 在实训环 节中 ,安排学生完成驱动程序的安装、 测试与维护实训。 重点培养学生对于计算机硬件驱动程序的选择、 安装和测试能力。

(6) 应用软件安装与维护 。 介绍常用 应用软件 的功能 ,根据笔者所在学院属于师范类院校的特点, 重点介绍360安全系列软件、 Office应用软件和极域电子教室应用软件的功能和安装方法。 在实训环节中, 要求学生在电脑中部署安装这3款软件, 掌握安装方法和应用技巧。 重点培养学生对于应用软件安装包的资源获取能力和安装设置能力。

(7) 故障诊断与处理 。 故障诊断与处理是 《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 课程的重点内容, 但又是教学难点。 电脑故障的随机性和偶 然性较强 , 造成难以 在真实的 环境中开 展案例教学。 为了规避这一难点, 在实训环节中, 通过安排模拟故障处理的实训 (比如模拟处理死机故障、 黑屏故障 ), 让学生熟练掌握故障处理的一般流程和注意事项。 然后通过人为设置一些故障点 (比如乱接信号线、 内存匹配错误、 CPU散热剂缺失等), 让学生在真实的环境中学会查找故障 、 处理故障。 重点培养和提升学生观察问题、 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8) 综合实训 。 综合实训 是模块化 教学的重 点和难点 ,这一环节实施的效果将直接影响整门课程的总体教 学质量 。综合实训分为校内实训和校外实训, 其中校内实训安排学生成立计算机维修协会, 解决校园中学生电脑出现的各类故障,并且填写好用户反馈单; 在校外实训中, 安排学生进入部分合作的实践教学基地, 调研以往出现的电脑故障, 处理已经存在的各类故障, 最后写好调研报告和用户反馈单。 重点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 以及调研报告的撰写能力。

3 课程模块化考核方法

3.1 考核方法

根据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 课程的模块化教学思想, 设计了5种考核模式 (如图2所示)。

(1) 卷宗考核 。 卷宗应用于教学考核评价上 , 则是强调有目的地搜集学生学习表现的各种信息[2]。 将要考核的知识点以卷宗的形式呈现, 包括选择题、 填空题、 判断题等在内的标准化考核。 优点就是可以增大考查面、 提高考核的可操作性、 能较准确地判断出学生对于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 缺点就是难以考查学生的实践应用水平。《计算机组装 与维护 》课程理论知识点丰富, 包括各组成部件的功能、 类型、 性能参数、 选购原则等, 采用卷宗考核是最佳的方式。

(2) 报告考核 。 报告种类很多 , 包括例行报告 、 总结报告和专题报告等, 可以很好地反应工作过程中的基 本情况 、存在的问题以及工作质量。 在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 课程的评价考核中, 针对相应的内容模块给学生布置调研报告是一项很好的考核方法, 通过对学生调研报告真实性 、 详细性 、逻辑性以及完整性的判断, 可以很好地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知识的盲点、 能力的不足以及对待任务的积极态度。

(3) 过程考核 。《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 》 课程的核心就是实训, 在8个知识模块中涉及到很多实训过程, 因此需要对学生的实训过程进行考核。 在过程考核中, 首先需要针对每一个实训内容制定标准的实训步骤, 通过课堂演示将标准步骤介绍给学生, 然后通过观察学生的实训过程, 将学生的完成步骤与标准步骤进行对比分析, 就能够评价出学生对于实训内容的掌握程度。

(4) 设问考核 。 课堂教学中需要通过提问的方式 , 及时判断学生 对于知识 点的掌握 情况 。 根据学生 听课认真 程度的观察 , 可以有针 对性地对 某些学生 进行设问 考核 。 为了有效地 实施设问 考核 , 指导老师 首先需要 针对每个 知识模块都 设置好相 应的问题 , 注意问题 的灵活性 、 启发性和 科学性。

(5) 反馈考核 。 对于课堂之外实训过程的考核 , 除了调研报告考核, 还可以采用一种反馈考核。 反馈考核的核心是客户反馈单据, 该反馈单据包括客户名称、 联系电话、 故障描述、 解决方法描述、 客户评价和客户签名等项目。 通过对学生的客户反馈单据进行分析, 可以很好地评价考核出学生在课堂外实训的工作量、 工作难度和工作真实性。

3.2 考核方法的实施

以上考核方法有的适用于多个内容模块, 而有的仅适用于单个内容模块; 有的适用于课堂教学过程中, 而有的适用于课堂外。 具体的实施方法为 (如图2所示): (1) 硬件识别模块采用卷宗考核和设问考核相结合的方式;(2) 电脑配置模块仅采用报告考核的方式;(3) 电脑拆装模块、 操作系统安装模块、 驱动程序安装与维护模块和应用软件安装与维护模块均采用过程考核;(4) 故障诊断与处理采用过程考核和设问考核相结合的方式;(5) 综合实训 模块采用 卷宗考核、 报告考核和反馈考核。

4 结语

模块化考核 篇4

目前国内电站汽轮机低压装置设计方法应遵循传统技术要求, 对于中、小型核电低压内、外汽缸质量和刚度按正常的汽缸设计和强度校核易得到保证。

基于大型百万级发电机组, 特别是百万核电, 由于参数相对较低、容量大、结构跨度大等特点, 导致低压模块刚度偏低。因此, 对设计方法、加工工艺、加工质量、吊装运输、安装调试都提出新的挑战。为提高整体产品质量, 常规的检测已经无法满足产品技术要求, 由于大型机组安全性要求非常高, 必须建立一套完整检验和考核体系对超大型机组低压模块整体加工质量和变形进行测试和考核[1]。

1 某核电机组低压模块初装及其测试

低压模块主要是由低压外缸、低压内缸及其内部其他部件 (蒸汽室、隔板套、隔板等) 组成。各模块刚度和支撑主要由低压内、外汽缸提供, 低压外缸底板直接与基础相连, 低压内缸采用落地结构, 也是直接支撑于基础上, 低压内缸变形受外缸影响较小, 蒸汽室、隔板套和低压隔板均安装在低压内缸上。基于低压内、外汽缸的结构特点 (均是大型焊接结构形式) , 考核要求 (热态) 工作过程中变形应在设计要求范围之内, 低压模块在 (冷态) 重力作用下, 应首先满足设计的变形要求。这就要求低压内、外缸必须有足够的刚度和装配到位后的变形在许可范围之内。同时还可以通过检测低压模块的变形及其恢复状况, 来考核低压内外缸的整体质量[2]。

测试设备和装置如图1, 测试主要以低压外缸和低压内缸在安装过程中的垂直变形和水平横向变形为考核重点。低压外缸中 (下半) 部水平中分面处均布6个测点 (GH1、GH2、GH3、GH4、GH5、GH6) , 用于测量低压外缸水平方向的变形;低压外缸中部 (下半) 3个筋板中间维持布置3个测点 (GV1、GV2、GV3) , 用于测量低压外缸垂直方向的变形。低压内缸下半水平中分面处分布6个测点 (NH1、NH2、NH3、NH4、NH5、NH6) , 用于测量低压内缸水平方向的变形;低压内缸下半中心线处分布5个测点 (NV1、NV2、NV3、NV4、NV5) , 具体位置如图2所示, 用于测量低压内缸垂直方向的变形。

该核电低压模块安装过程测试, 设定低压模块20个状态, 测试各个测点的变形值, 作为衡量低压内外汽缸整体质量的手段之一。本次测试的点为安装和拆卸过程中取20个状态:初始位置状态为外缸下半与内缸下半就位时的情况;内部部套下半就位状态;内部部套上半就位状态;千斤顶1 000 psi状态;千斤顶0 psi状态;内缸上半就位状态;千斤顶8 100 psi状态;内缸水平中分面螺栓拧紧状态;千斤顶0 psi状态;螺丝扣0 psi状态;螺丝扣3 500 psi状态;水平中分面螺栓拆卸状态;内缸上半拆卸状态;螺丝扣3 500 psi状态;螺丝扣0 psi状态;螺丝扣7 000 psi状态;螺丝扣0 psi状态;去掉内部部套上半状态;去掉内部部套下半状态。该核电低压模块安装变形随安装状态的变化曲线如图3所示。

低压模块要测试其变形随安装状态的变化, 还须检测低压模块变形及其恢复情况, 这也是考核低压模块整体加工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在半实缸状态下, 拧紧水平中分面螺栓, 确保水平中分面全面接触后, 检测低压内缸NV1、NV2、NV3、NV4、NV5测点随千斤顶载荷变化时, 其垂直变形及其恢复情况, 千斤顶每变化104 N, 测试一个点, 测试结果如图4所示。

2 用三维数值模拟低压模块变形与恢复

通过测试的数据与三维数值仿真结果相比较, 可以互相验证。一是验证数值仿真的真实可靠性, 二是可以通过装配变形与设计值的差异结果了解整体加工质量及安全可靠性。

配合测试数据对三维模拟可做适当调整, 不包含低压外缸上半和低压排汽导流环。同时为便于计算和分析, 对一些细小特征在不影响结果的情况下进行了修改。三维模型及其部件的三维模型如图5所示, 为了使结果与实际更准确, 本次分析中采用全模型进行。

在ANSA中完成高质量的网格划分, 本次分析采用全协调六面体单元, 总单元数量为645 584, 其中六面体单元数量为629 616, 占总单元数的97.53%, 五面体单元数量为15 968, 占总单元数的2.47%, 具体如图5所示。在ABAQUS中完成非线性分析, 在ABAQUS/Standard模块中所有部件按装配关系, 部套之间力的传递关系通过接触Tie或者Contact来传递[3]。

边界条件:X向 (横向) 采用对称约束边界;Y向 (轴向) 也按对称约束边界;Z向 (垂直方向) 的约束在低压外缸底板下表面。

分析过程和载荷:重力载荷, 随装配过程变化的千斤顶载荷和螺丝扣载荷。不考虑工质工作状态下的温度和压力。数值分析内容主要有三个方面:装配全过程中的变形值分析;半实缸状态下, 垂直变形值分析;随千斤顶载荷变化的变形情况分析。

分析结果及其部分图表:低压模块半实缸垂直变形如图6所示, 最大变形为2.34 mm;最大垂直变形为1.86 mm。最大轴向变形为1.59 mm, 最大横向变形为0.75 mm。低压模块全实缸状态下随千斤顶载荷变化, 其垂直变形的变化如图7所示。

图7中:1) 数值模拟中只能采用绝对变形进行直接描述, 为实际绝对变形量。2) 纵坐标为垂直变形, 横坐标为载荷。3) 横坐标为加载时间点, 0~100为重力施加状态, 100~200为千斤顶施加作态。100~200分别对应为千斤顶0~106 N。

3 整体汽缸加工质量及其安装质量的考核标准

低压模块整体加工质量考核:通过半实缸状态下的垂直变形值和横向变形值来考核该低压模块加工质量水平, 测试变形小于三维数值模拟中的变形修正值, 说明该低压模块整体加工质量满足产品的安全运行需求。

式中:U试验为安装时变形测试值;[U]为安装状态三维数值分析模拟结果;ξ为修正系数。

低压模块整体安装的质量考核:半实缸状态下, 通过改变施加在低压内缸上的千斤顶载荷, 测试低压内缸垂直变形的变化情况。测试的垂直变形结果必须与三维数值分析结果一致, 同时变形变化趋势也必须与三维数值模拟结果一致。误差被控制在一定范围, 即可认为该低压模块整体安装质量合格。

4 结论

在引进的第三代百万核电技术同时, 提出建立大型汽轮机机组低压模块质量考核标准, 目的在于完善百万机组的产品设计体系, 特别是在产品设计过程中提高产品的可信度, 避免装置成型后纠偏, 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

采用三维数值分析手段与试验测试相结合, 可以控制产品质量问题和安装问题。对于核电汽轮机产品, 不但要严格按标准考核方法来考核其质量, 而且还必须要对过程进行控制, 包括加工、运输、吊装、安装调试过程中进行的综合检查和考核, 确保产品安全可靠运行。

参考文献

[1]丁有宇.汽轮机强度计算[M].北京:水力电力出版社, 1985.

[2]陈伯树, 杨凯利, 王洋, 等.第三代百万核电AP1000汽轮机低压模块数值分析[J].热力透平, 2011, 40 (3) :212-214, 224.

模块化考核 篇5

在中职学校蔬菜栽培课程教学中, 教师对教学方法进行改革是非常有必要的。通过将模块教学法等多种先进的教学方法应用到实际的教学中, 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调动学习积极性, 使学生获得更多的学习体验, 实现最佳的学习效果。此外, 中职学校蔬菜栽培课程考核方式也存在诸多问题, 考核方式非常滞后。在进行教学方法改革的同时还应该对考核方式进行改革, 通过科学实施, 确保学生学习的有效性。

1 中职学校蔬菜栽培课程教学方法及考核方式改革的必要性

在中职学校蔬菜栽培课程教学中, 对教学方法及考核方式进行改革是非常有必要的, 具体包括如下几个方面。就教学方法而言, 很多教师依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 对学生实施满堂灌、一言堂, 且注重理论课教学, 忽视实践教学, 长此以往, 会影响到学生学习的兴趣, 同时造成学生实践水平较低的问题, 影响到学生的就业。此外, 很多教师依然秉持着传统的教学理念, 认为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 但是, 蔬菜栽培课程有其自身的特殊性, 学生只有进行充分的实践, 才能够了解蔬菜栽培的具体过程, 涉及到哪些具体的问题以及如何解决等等。

由于有些教师所采用的教学方法不科学, 毋容置疑会影响到学生学习的质量。因此, 只有对中职学校蔬菜栽培课程教学方法进行充分、高效的教学改革, 才能进一步对该课程教学进行完善, 确保学生学习水平及实践能力的快速提高。[1]就考核方式而言, 考核方式的科学与否直接影响到蔬菜栽培课程教学的效率。如果教师采用的考核方式不科学, 将无法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也无法根据学生实际的学习情况调整教学对策, 势必对学生造成不利的影响。从目前中职学校蔬菜栽培课程考核方式来看, 主要采用笔试的方式, 此种考核方式单一、落后, 且与课程教学的实际情况严重不符, 对教学工作造成诸多影响。对考核方式进行改革势在必行。教师应结合中职学校蔬菜栽培课程教学的实际特点以及学生的学习情况, 采取多种先进的考核方式, 确保考核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2 中职学校蔬菜栽培课程教学方法及考核方式改革

2.1 改革教学方法, 充分利用先进的模块教学法开展教学工作

教师可以利用先进的模块教学法开展教学工作。模块教学法, 顾名思义, 就是将蔬菜栽培课程教学内容划分为多个模块, 对各个模块进行针对性教学。就蔬菜栽培课程教学而言, 可以将教学内容分为四大模块, 具体如下:

(1) 理论知识学习。教师主要结合教材系统地将蔬菜栽培课程的基本理论知识进行详细讲解, 使学生掌握基本的理论知识, 为后期的操作实践打下良好的理论基础。 (2) 感性认识。所谓的感性认识, 主要是对蔬菜的种类、形态、生育周期、常见病虫害、采收标准等进行充分认识和了解, 使学生能够快速了解蔬菜栽培, 确保蔬菜栽培教学的质量。[2]实际上, 感性认识非常重要, 这是学生对蔬菜栽培课程了解的最初阶段, 也是培养学习兴趣的重要阶段。教师应尽量增加本阶段教学的趣味性, 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确保学习的有效性。 (3) 实践技能培训。由于蔬菜栽培主要是在田地中进行栽种和培育, 因此, 需要对学生进行实践技能培训, 主要包括整地、作畦、播种、蔬菜设置基础、蔬菜育苗、果菜类蔬菜的定植技术、蔬菜田间管理等, 使学生能够对蔬菜栽培的具体过程进行全面了解, 并且掌握更多的实践技能, 提高学生学习的质量。 (4) 分类岗位技能培训。在分类岗位技能培训方面, 主要是针对性地对具体的蔬菜种类的栽培技术进行培训, 比如茄子栽培技术、绿叶菜栽培技术、芽菜栽培技术、葱蒜类蔬菜栽培技术等。在此教学模块中, 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的专业水平, 使学生能够真正掌握相关蔬菜栽培技术, 也能够独立完成蔬菜的栽培, 从而提高实践操作能力, 确保学习质量, 通过科学高效的实施, 促进学生学习水平的大幅度提高。通过将《蔬菜栽培》课程有效地分成四大模块, 并且进行针对性的教学, 能够有效提高蔬菜栽培教学的质量, 确保学生学习的有效性, 通过科学地实施, 使学生能够全面掌握蔬菜栽培技能, 提高学生的社会竞争力, 实现学生长远发展。

此外, 随着教学工作的开展, 教师还应该与时俱进将模块教学法进行有效创新, 并积极分析目前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及时进行优化, 以实现最佳的教学效果, 为学生未来的发展打下扎实的基础。具体原因如下:蔬菜栽培技术是在不断发展中的, 教师只有结合蔬菜栽培技术发展情况对模块化教学法进行改革创新, 才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确保学生学习的有效性。

2.2 中职学校蔬菜栽培课程考核方式改革策略

鉴于目前中职学校蔬菜栽培课程考核方式不科学的问题, 应采取针对性的措施进行改革, 以确保考核方式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具体的改革策略包括将笔试与实践操作进行有机结合, 将学生平时的课堂表现及实操表现纳入到考核中。

2.2.1 将笔试与实践操作有机结合起来

教师应改变传统的单一笔试考核方式, 将笔试与实践操作有机结合起来。具体可以采取1:1的比例, 即:笔试考试占50分, 实践操作占50分, 通过此种方式, 既能够了解到学生理论学习的情况, 又能够了解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蔬菜栽培需要学生亲手实践才能够了解到具体的栽培过程以及掌握具体的栽培技术, 只有对学生进行实践操作考核, 才能确保学生学习的有效性, [3]才能培养更多实践型的人才。另外, 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 还应该设置相应的实践操作考核内容, 并进行随堂测试, 以便于及时了解到学生的实践操作情况, 确保学生的长远学习及未来发展。

2.2.2 将学生平时的课堂表现及实操表现纳入到考核中

教师应将学生平时的课堂表现纳入到考核中, 只有这样才能够使学生了解到自身在日常学习中存在着哪些问题, 通过及时的纠正, 确保学习的质量, 提高学习能力及学习水平。例如, 在日常教学中, 教师可以随堂进行一次小测试, 测试时间控制在10分钟内, 通过随机测试, 能了解到学生的学习情况。[4,5]此外, 教师还可以为学生布置相应的课外实践任务, 将其作为考核的一项重要内容, 要求学生每学期至少完成3个实践任务, 教师结合学生实践任务完成的情况给予相应的评价, 使学生了解到自身在蔬菜栽培学习中存在着哪些不足, 具体的原因以及具体的改正措施。通过科学的考核与评价, 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和学习效率, 确保学生蔬菜栽培学习水平的大幅度提高, 实现学生长远发展。

3 结语

我们结合中职学校蔬菜栽培课程教学的特点以及学生的发展需求, 采用模块教学及对考核方式进行了科学的改革, 进而比较全面地了解了学生的学习情况, 结合学生实际学习情况采取针对性的教学策略, 提高了中职学校蔬菜栽培课程教学的质量。

摘要:在中职学校蔬菜栽培课程教学中, 教师应采用现代化教学方法及现代化考核方法开展教学工作。笔者结合中职学校蔬菜栽培课程教学的实际情况, 对教学方法及考核方式进行有效的改革, 将模块教学法及多种先进的考核方式有效地应用到中职学校蔬菜栽培课程教学中, 以实现最佳的教学效果, 夯实学生的学习基础, 实现学生学习上不断的进步。

关键词:中职学校,蔬菜栽培课程,模块教学,考核方式

参考文献

[1]冯志红, 张慎好, 李晓丽, 闫立英, 王久兴.新就业形势下蔬菜栽培课程的教学改革[J].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9 (02) .

[2]贺桂欣, 王久兴, 齐永顺, 赵春芳.论创业教育视野下的园艺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J].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 2007 (02) .

[3]赵文博, 赵炳营.蔬菜栽培学田间化课堂教学实践探讨[J].现代农业科技, 2015 (10) .

[4]刘芳, 廉华, 高玉刚, 马光恕, 李丹丹.蔬菜栽培学实验课分层次教学改革[J].安徽农学通报, 2015 (10) .

上一篇:应用与管理的研究下一篇:法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