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具有成就感

2024-07-04

让学生具有成就感(共7篇)

让学生具有成就感 篇1

作为一名从教多年的语文教师,笔者在这些年的教学磨砺中,渐渐地发现,语文教学很重要的一点是让学生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获得成就感。

语文学习有些学生很有兴趣,他们都是些在语文学科有些成绩的学生。比如说基础知识扎实,或写作能力强,或有演讲才能。他们学语文有成就感,所以更有兴趣。而另一些学生,因为基础不好或其他原因,屡遭挫败,所以就更没有兴趣。所以,从获得成就感入手学语文,也是一个可行的办法。那如何让学生有成就感呢?

高一的学生,刚从中考的大军中冲出来,个个都很有成就感,这时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还是比较高的。而高一又是很重要的打基础的阶段,所以这时重要的是让他们保持这种学习的冲劲,并且培养良好的语文学习的习惯。高一学习相对轻松一些,这一阶段可以多搞一些活动,如课本剧情表演、朗诵比赛、演讲比赛等。形式不拘一格,重在培养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和语文学习的良好习惯。让学生实现从初中的依赖教师到高中的自主学习的状态转变。像会用工具书善用工具书就是一个很好的自主学习的表现。

高二是一个转型期,有些积极主动学习的学生渐渐地越学越顺,成就感也越来越强,形成良性循环。而一些没有一直保持自主学习状态的学生在一次次的失败打击之后,成就感相对降低,学习的兴趣也随之下降,渐渐形成恶性循环。这一时期对这些成就感很低的学生来说是一个很困难的阶段——不甘失败但又无力从不良的习惯中挣脱出来。这时更要注重让他们有成就感,同时也要让他们看到他们与其他同学之间的差距和差距产生的原因。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让他们产生可以信赖的成就感。这一阶段的工作比较难做。但即使这样,也要让这部分学生不失去信心,才有继续下去的可能。这一期间可以做一些特殊的工作,专门针对这部分学生。例如,我经常让学生上台听写,内容多是一些简单的基础知识,必背篇目里的句子。叫学生时要有层次,学得好的学生直接叫,学得不好的学生提前悄悄地告诉他今天要叫他听写,这样下来他的听写也会让他有成就感。同时课下也要让他继续学习好的学习习惯,一点一点提高他的语文学习能力,这样语文成就感也渐渐增加了。要想真正和学得好的同学相比,那自然也是有一段路要走的,但最终能否赶上或超过那些好的学生,这就要看个人的决心和努力了。这样的学生其实只要坚持,最终超过比他好的学生的可能性还是很大的。

到了高三,学生成绩起伏不会太大。好的学生只要坚持以前好的学习习惯,成绩就能保持在一个较好的水平;成绩不大好的学生,这时想要大幅度地提高不容易,但也可以提高一些,如从90分提高到100分以上。这一时期,语文成绩好的学生随时可以找到成就感,但高手之间的对决会让他们不敢松懈。而语文成绩不大好的学生就较难找到成就感了,但也要想办法让他们对语文有兴趣,也就是仍然让他们在其中找到成就感。这些学生中很多思维比较灵活,可以让他们多说出他们对一些问题的看法;其他的也可以找到他们的优点,专门“培养”。

要让学生爱上这门学科,让学生不断地发现在这门学科中有所得,教师也要乐在其中,才能感染学生。我的课堂基本上是很活跃的,也是让我很“头痛”的。因为我的学生时常会出其不意地提出不同的看法,随时质疑我的讲课内容,让我措手不及,“焦头烂额”。这样,他们也很有成就感。我经常告诉我的学生:“我未必就懂得比他们多多少;我只想让他们学会学习知识的方法,然后超过我”。学生的智慧是无穷的,学生的潜力是无穷的。只要他们愿意去学,愿意去找方法,他们就会在其中拥有越来越多的成就感。

让学生获得成就感 篇2

语文学习有些学生很有兴趣,他们都是些在语文学科有些成绩的学生。比如说基础知识扎实,或写作能力强,或有演讲才能。他们学语文有成就感,所以更有兴趣。而另一些学生,因为基础不好或其他原因,屡遭挫败,所以就更没有兴趣。所以,从获得成就感人手学语文,也是一个可行的办法。那如何让学生有成就感呢?

高一的学生,刚从中考的大军中冲出来,个个都很有成就感,这时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还是比较高的。而高一又是很重要的打基础的阶段,所以这时重要的是让他们保持这种学习的冲劲,并且培养良好的语文学习的习惯。高一学习相对轻松一些,这一阶段可以多搞一些活动,如课本剧情表演、朗诵比赛、演讲比赛等。形式不拘一格,重在培养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和语文学习的良好习惯。让学生实现从初中的依赖教师到高中的自主学习的状态转变。像会用工具书善用工具书就是一个很好的自主学习的表现。

高二是一个转型期,有些积极主动学习的学生渐渐地越学越顺,成就感也越来越强,形成良性循环。而一些没有一直保持自主学习状态的学生在一次次的失败打击之后,成就感相对降低,学习的兴趣也随之下降,渐渐形成恶性循环。这一时期对这些成就感很低的学生来说是一个很困难的阶段——不甘失败但又无力从不良的习惯中挣脱出来。这时更要注重让他们有成就感,同时也要让他们看到他们与其他同学之间的差距和差距产生的原因。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让他们产生可以信赖的成就感。这一阶段的工作比较难做。但即使这样,也要让这部分学生不失去信心,才有继续下去的可能。这一期间可以做一些特殊的工作,专门针对这部分学生。例如,我经常让学生上台听写,内容多是一些简单的基础知识,必背篇目里的句子。叫学生时要有层次,学得好的学生直接叫,学得不好的学生提前悄悄地告诉他今天要叫他听写,这样下来他的听写也会让他有成就感。同时课下也要让他继续学习好的学习习惯,一点一点提高他的语文学习能力,这样语文成就感也渐渐增加了。要想真正和学得好的同学相比,那自然也是有一段路要走的,但最终能否赶上或超过那些好的学生,这就要看个人的决心和努力了。这样的学生其实只要坚持,最终超过比他好的学生的可能性还是很大的。

到了高三,学生成绩起伏不会太大。好的学生只要坚持以前好的学习习惯,成绩就能保持在一个较好的水平;成绩不大好的学生,这时想要大幅度地提高不容易,但也可以提高一些,如从90分提高到100分以上。这一时期,语文成绩好的学生随时可以找到成就感,但高手之间的对决会让他们不敢松懈。而语文成绩不大好的学生就较难找到成就感了,但也要想办法让他们对语文有兴趣,也就是仍然让他们在其中找到成就感。这些学生中很多思维比较灵活,可以让他们多说出他们对一些问题的看法;其他的也可以找到他们的优点,专门“培养”。

要让学生爱上这门学科,让学生不断地发现在这门学科中有所得,教师也要乐在其中,才能感染学生。我的课堂基本上是很活跃的,也是让我很“头痛”的。因为我的学生时常会出其不意地提出不同的看法,随时质疑我的讲课内容,让我措手不及,“焦头烂额”。这样,他们也很有成就感。我经常告诉我的学生:“我未必就懂得比他们多多少;我只想让他们学会学习知识的方法,然后超过我”。学生的智慧是无穷的,学生的潜力是无穷的。只要他们愿意去学,愿意去找方法,他们就会在其中拥有越来越多的成就感。

(作者单位:江西于都中学)

让高三学生拥有成就感 篇3

高三学生学习语文怎样获得成就感呢?我们需要的结果是学生获取优良的成绩, 但偏多、偏难、偏怪的训练正是学生获取优良成绩道路上的拦路虎。偏多的训练, 取缔的是学生必要的学习复习、消化吸收、补充整固;偏难的训练, 消耗的是师生的热情和信念, 给人以教师劳而无功, 学生学无所成的错觉。长此以往, 削弱的是向前的动力, 增长的是失败的情绪, 弱化的是学生自学的能力, 降低的是教学的质量, 浪费的是宝贵的时间。

正确之举是尽快降低语文训练的难度, 让学生在学习中充分感受学习的成效, 而难度恰当的训练同样能让人发现问题。在这样的语文测试与训练中。我们才有条件大胆地承认, 学生的学习成绩是主流, 问题是枝叶;这不仅能激发学生的激情、兴趣, 稳固他们的信心, 也有助于对存在的问题的发现、思索、解决, 有助于富有针对性地展开新的复习。

正确之举在于尽快降低考查或训练的频率, 使师生均有反思过去、修正现实、规划未来的时间地带, 使教师拥有指导学生的机会, 使学生拥有知识储备的条件。把时间交给学生去使用, 而不是握在教师手上进行无价值的、不厌其烦的考查。养兵千日, 用兵一时, 不“养”, 何谈“用”?没有储备, 怎能应战?这不是一个简单而又深刻的道理吗?

让草稿成就学生发展 篇4

长期以来, 学生要“打草稿”一事上, 存在诸多不良现象。

1. 腹稿多, 草稿少。

低年级由于知识难度不大, 学生依据“心算”就能解答好数学题。可随着年级升高, 知识难度增大, 思维层次变多, 有相当一部分题光靠“心算”是不能正确解答的。可是, 有些学生却还在用低年级的方法, 试图一下子就把题解出, 以致出现了大量顾此失彼、丢三落四的错误。

2. 计算草稿多, 分析草稿少。

草稿一般有列竖式计算、验算、画图、列数量关系解应用题等内容。学生作业或考试结束后, 可以发现草稿上密密麻麻, 各种计算草稿很多, 而很少有分析的关系式、线段图等分析思考的草稿。

3. 随意打草稿的多, 有序规范的少。

草稿适当“草”些无妨, 但有些学生在做数学题摆草稿时乱写乱画, 字迹潦草, 甚至连自己也难以辨认;有的学生更是找不到自己刚刚摆的草稿在哪儿, 有的还形成了“围棋式”, 这里写一个, 那里写一个, 或在同一个地方反复打劫涂改, 写到后来满满一纸, 还见缝插针或在边缘地带打草稿;有些学生甚至连专门的草稿本都没有, 在书本边上随意一列, 更多的学生在废纸角上打草稿, 有的在橡皮上打草稿, 在书本的封面及页面上打草稿;有的学生在自己的手掌上, 更有的在桌面上打草稿, 等等。

产生以上问题的原因有很多, 主要是:

1. 不重视草稿作用, 不愿打草稿。

学生在思想上的不重视导致了其行为上的不规范。通过课间与学生的谈话, 我了解到学生不太愿意使用草稿本, 基本上是嫌太麻烦、浪费时间, 还有些学生则认为反正草稿纸不用交, 老师也不会检查, 用什么东西打草稿就无所谓了。

2. 打草稿的习惯不好, 不善用草稿。

大部分的学生、家长甚至老师都只重视对作业的要求, 认为草稿只不过是一种数学辅助行为, 没有深刻认识到正确使用草稿的习惯对学生学习的影响。殊不知, 草稿使用的习惯包含了大部分学习习惯, 对使用草稿随随便便的人, 在其他方面也不可能认真仔细。经观察发现, 不愿意打草稿的学生, 做题错误率很高, 草稿书写模糊、凌乱的学生, 思维也缺乏条理性。

3. 缺少对正确使用草稿本的指导, 不会用草稿。

由于教师自身在思想上对草稿本使用的重要性认识就是不太到位, 因而缺少对学生正确使用草稿本方法上的指导, 这也是学生打草稿习惯不好的原因。

通过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 我从学生对草稿的思想认识、习惯养成和方法指导三部曲来改变视“草”如“草”的现状, 和学生共同拾“草”变金, 挖“草”作宝, 让学生会打草稿, 打好草稿。

1.认识正确使用草稿的重要性。

有些学生认为这些作业都会做, 不用打草稿, 还有些学生本身对学习就厌烦, 就更厌烦打草稿了。所有一切归根结底是学生对使用草稿在思想上不够重视。如何才能让学生从思想上认识到打草稿的重要性, 改变对草稿无所谓的态度呢?一方面教师要严格要求, 如计算题, 凡是无法口算的题就必须有草稿;再如批改中遇到学生做错题, 就要求学生对照草稿分析自己出错的原因, 再订正。让学生明白不认真做作业, 其实就是浪费时间。另一方面教师示范, 言传身教。“身教重于言教”, 教师的表率作用比对学生下命令更具有教育作用。我在日常教学中, 把黑板固定一块区域作为的“草稿区”。这样, 当遇到稍复杂的计算就在那里摆竖式, 教学、讲解应用题时, 也可在那里画示意图进行分析。教师在教学中打草稿, 可以起到示范导向作用, 也能让学生认识到打草稿并不是一件麻烦事。

2.规定草稿位置格式养成习惯。

第一招:让草稿定位。我从不要求学生另外准备专门的草稿本, 只要求学生将草稿打在所解答题附近。这样既可防止学生丢失草稿, 或抄袭他人作业, 又可随时发现学生解题思路, 如果学生解题有错则便于师生在最短时间发现错误, 改正错误, 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二招:让草稿定格。很多同学为了匆忙地完成数学作业, 拿出作业就做, 等到要打草稿再匆匆地去寻找草稿纸, 甚至于怕麻烦随手在书桌上或书上乱画。这样做既影响数学作业的正确性, 又造成书籍不整洁, 物品遭破坏。我一向要求草稿不草, 字、图、线都工整、整洁, 每人的作业本都是珍宝, 拿得出手, 入得了眼, 我班学生已养成认真打草稿的习惯。

3.合理细致指导打草稿。

打草稿不仅是用来计算的, 还可以用它来画一画、折一折、剪一剪、撕一撕, 等等。例如“把木条锯几段, 需要锯几次?”这样类似的问题。我们可以让学生充分利用手边的草稿纸画一画, 撕下一张纸条, 再剪一剪, 这个问题就会迎刃而解。随着年级的升高, 一些解题过程是越来越复杂。比如一些多步计算的应用题, 凭空想象很难想得通, 这时我们可鼓励学生利用草稿纸画出线段图, 定会对解题有很大的帮助。如一辆汽车已经行了全程的离中点还有140米, 问全程有几米?通过画线段图学生容易理解题意, 而且有多种解决方法。这些都有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和空间观念的培养。

正确打草稿是提高学生思维能力和转变学习方式的重要载体, 是提高解题能力的重要帮手。如果能从数学学科的特点出发, 让打草稿成为有效学习的方式, 指导学生打好草稿, 就可以进一步培养学生缜密的思维, 条理清晰的思考, 认真计算的习惯, 以及积极端正的学习态度, 就可以提高数学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瓯海教育网.草稿纸草不得.2006.5.

[2]棉花糖工作室.小学生数学草稿本的有效使用.2009.12.

让教育成就每一个学生 篇5

所以, 教师应该认识到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个性, 但不是每个学生都是优秀的, 要成就每个学生就应该根据学生的个性, 让他最大限度地发掘自身潜力, 成为全面发展的孩子。

一、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

要做学问, 先要学会做人。有了健全的人格, 为人处世才会通达方正, 日常的学习生活中有了困难, 才能平稳地去克服。那么怎样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呢?我认为可以多给孩子们机会, 让他们通过各种各样的活动来展现自己的长处, 树立基本的自信心。校运会上的竞技比赛, 让擅长体育运动的学生博得了同学的注意;校园艺术节上的才艺表演, 让善于表演的孩子品尝到了为班级争光的荣誉;各种学科竞赛中的奖励, 给学习上各有所长的孩子找到了自己学习的动力。总之, 教育是欣赏的艺术, 不以偏颇单一的眼光定位每个学生, 就会看到每个学生身上的优势, 找到培养他们的突破口。

二、尽量让每个学生“动”起来

俗话说:“既来之, 则安之。”组建一个班集体, 学生的心都向着这个班集体, 这个班集体才会越来越好, 而班集体日趋完善, 会正面影响每一个学生。就像居家过日子一样, “心”最关键。所以, 让每个学生感觉到他们对这个集体有用, 集体离不开他们, 集体的每一次发展都与他们有关。这就需要班主任经常调动学生的热情和参与意识。如, 每一轮的周一升旗仪式, 让没参与过的学生去参加, 让他们意识到在如此庄严神圣的时刻, 他们是主角。再如, 每周的班会总结, 都要表扬在纪律、卫生和学习中取得进步的同学, 让其发现他们身上的细微的亮点;每一期的板报展示, 都给各个学科的优秀习作留下位置, 让每个同学都有机会成为大家学习的榜样。在学生表现出良好行为, 取得一定进步时, 马上给予表扬, 及时强化。这样, 不仅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还能教育其他学生, 促使全班同学都产生积极向上的心理倾向。

三、培优不忘补差

虽然在任何一个班集体中都存在这种现象, 即好学生和差学生都最容易先让老师们记住他们的名字, 也最让老师们费心, 但久而久之, 老师们的情感容易偏向于好学生, 对差生产生放弃的念头。殊不知, 对于差生, 老师不能一味地严格要求他们, 反而更要持之以恒地去关注, 关注他们每一方面的进步, 才能坚定他们与缺点战斗的信念。对每个孩子我们都必须做到不抛弃, 不放弃!放弃一个差生就会产生更多的差生, 差生的队伍会随着年级的增长越来越壮大。所以, 与其死守统一标准要求全班的学生, 不如将学生分成各个层次, 对他们从听课、做作业到小测验、大考试, 都定下不同的标准, 进行不同的管理。这样做, 既缓和了师生矛盾, 也容易提高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 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感到心里温暖, 感到老师对他们人性化的教育和培养, 自己也就不会厌学和自暴自弃, 始终跟紧老师的步伐。

四、保持通畅的家校联系

如假期里每位学生的身体健康状况, 业余时间学生的娱乐内容和兴趣爱好, 他们所结交的朋友圈子等。只要不触及学生和家长的隐私, 多关心学生的内心, 学生和家长也会对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给予真诚的支持、配合。学生和家长都有自尊心, 用正确的态度与学生和家长进行情感沟通, 才能营造一种相互理解、相互关爱的和谐的学习氛围, 促使学生成长和成才。

孩子不爱学习, 往往是因为缺乏学习的动力, 这就需要老师给予学生学习的动力。老师不妨在平时学习生活中, 多认真观察学生的行为, 找寻他们做得好的一面, 激发他们的生活斗志, 从而带动他们各个方面的发展。总而言之, 提高学生的成绩, 不是只跟学生谈学习就能奏效的, 更不是靠老师们一己之力和一厢情愿就能完成的。全面地去做工作, 才能收到实效, 才能最大限度地成就每一个学生的潜质。

摘要:本文提倡对每个学生都要根据他们的个性来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 要注重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 也要让学生感觉到班级就像个大家庭一样温暖, 对待差生也不能放弃, 要一点一滴地帮助他们进步, 还要保持和学生家长良好的沟通, 让学生们有不断进步的动力和氛围。

关键词:学生个性,人格,班集体,学习动力

参考文献

[1]邵瑞珍主编.教育心理学 (修订本) [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1997.

让学生具有成就感 篇6

综合多年的观察和教学实践, 笔者发现学生英语阅读障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阅读速度过慢, 在有限的时间内无法理解主要内容, 抓住中心思想、将零散的阅读材料转化为有效信息的能力欠缺。二是阅读能力低下, 有的学生阅读时没有采用一定的方法, 盲目进行全篇的整体性阅读;有的学生在阅读中针对题目一一从原文中寻找答案, 以此来解决阅读理解中的问题, 这都是不科学的。

结合英语阅读的重要性以及学生在阅读中出现的一些障碍, 笔者认为可以从四个方面来综合提升阅读能力。

一、意志上的克服———养成良好阅读心理素质

笔者对于学生在阅读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综合调查, 发现约有三分之一的学生都不同程度地在心理上对阅读产生畏难情绪, 导致看到阅读材料的时候, 无法集中注意力。有的学生在阅读中看到不认识的单词就立刻跳过去, 一旦在一个自然段中出现多个生词, 学生就很可能读不懂这一段材料的大致内容, 甚至无法再继续阅读下去。还有的学生看见成段的阅读材料, 看着密密麻麻的单词就无法坚持读完, 仅将材料读到一半的时候, 就以为大概了解了阅读材料的整体内容, 后面的文字就不再进行细致阅读了。

一般来说, 针对阅读的心理素质, 教师重在引导, 从而帮助学生克服畏难情绪。其次, 从情感上来说, 学生要树立起坚强的意志, 要对自己有信心, 而不是出现难题就产生厌倦情绪、自卑心理。例如, 在得到阅读材料的时候, 特别是在考试过程中, 由于时间紧迫, 就需要学生集中注意力, 以最快的速度了解文章的主旨, 并且结合阅读材料的相关题目, 在原文中做好标注。

二、技能上的提升———多项技能攻克阅读障碍

英语材料的阅读, 与我们的汉语阅读有共同之处, 但也有很多不一样的地方, 所以, 如何在阅读技能上进行提升, 也需要结合一定的技巧。英语作为一门语言学科, 与文化背景有着密切的联系。例如, 通过跨文化意识的渗透, 可以让学生在阅读材料的时候结合国外的文化背景进行综合理解。又如, 通过对文章的写作风格的把握也有助于学生深入理解英语阅读材料。所以说技能上的提升需要融入多项技能才能攻克学生的阅读障碍, 使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更加顺畅。

例如, 在中国, 如果邀请别人参加party (聚会) 一般被视为一种重视, 对方受到邀请会感到非常荣幸。但是在西方文化中, 如果很冒昧地邀请别人参加party则被视为一种不尊重、占用别人私人时间的行为, 会令对方很不满意。又如, 中国文化中夸赞别人一般对方会比较谦虚地否定, 但是在西方文化里, 得到赞美时对方会很直接地表达出喜悦之情, 并道谢。这些只是跨文化意识渗透的例子, 学生在具体的阅读中, 就要善于了解这些细节, 从细节之处着手, 攻克阅读上的障碍。此外, 笔者还会鼓励学生之间共同讨论阅读的方法与技巧, 通过他们自己的总结, 进行交流。一般教师讲的方法未必有效, 但是学生之间交流的方法却很“畅销”。

三、视野上的扩大———增加阅读面来扩大视野

阅读需要一定的积累。在阅读英语材料时, 学生需要积累一定的词汇量和语法知识, 逐渐形成英语语感。这个语感能很好地帮助学生在具体的阅读过程中, 对不熟悉的单词进行分析、猜测, 最终达到解惑的目的。所以说知识面、阅读量的增加是提升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必经之路, 同时, 通过课外阅读量的提升, 学生的视野也会不断扩大, 对国外的文化、跨文化意识也能有更全面的了解。

现在不少学生手头已经有不少阅读材料, 比如《新概念英语》、英语报纸等, 学生可以从手头现有的材料入手, 扩大阅读面。例如, 有的学生在英语阅读中容易出现一些误区, 认为扩大阅读面就是阅读大量的材料, 总是抱着“好读书不求甚解”的心态。其实这是不合理的, 学生完全可以基于手边现有的材料进行阅读, 做到细嚼慢咽, 体会阅读面的扩大带来的收获。再如, 有的学生在阅读新概念英语材料的过程中, 就用小本子记下很多不熟悉的单词, 通过手中的工具书进行强化记忆, 了解陌生词汇的用途、举例等。通过这样的方式, 学生做到凡是阅读过的材料, 都能从中吸取一定的精华和养分。

四、习惯上的培养———良好阅读习惯积淀素养

良好阅读习惯的养成, 对于学生来说有着积极的意义。不少学生之所以对阅读感到“头疼”, 还是由于平日没有养成勤于阅读的良好习惯, 仅仅通过教师布置的英语作业、课堂上的阅读材料, 来进行被动的阅读。而习惯是一种自发的行为, 让学生在阅读中感受到快乐与收获, 并且能够结合自己的作息时间、学习时间, 合理设定阅读时间。久而久之, 良好的阅读习惯也就养成了。

高中阶段, 学习压力较大, 但是依旧有学生能够轻松合理地安排业余的学习时间。例如, 为自己规定了每天的reading time (阅读时间) , 在这个时间里, 学生进行阅读, 也包括语文作文材料。还有的学生爱好阅读, 自己为一些语文作文中遇到的优美句子做翻译, 这种钻研、探索的精神着实让人感动, 也让我们体会到好的习惯对人的影响是很大的。习惯成自然, 长此以往, 学生就会形成一种能力、素养, 这远远比教师施压来得有效得多。

综上所述, 对中学生来说, 英语阅读障碍几乎普遍存在。大部分学生对着生硬的阅读材料, 一方面心理上会有畏惧感;另一方面, 学生由于没有掌握一定的阅读技巧, 使得阅读时抓不住重点和中心思想。笔者认为阅读能力的提升需要学生花一定的功夫。只有具备坚强的意志和毅力, 具备阅读的技巧, 具备良好的习惯, 才能真正达到克服阅读障碍的目的。

摘要:高中英语阅读一直是摆在高中学生面前的一道难题, 如何提升阅读能力, 如何让阅读成“悦”读, 本文从四个方面进行了阐述:意志上的克服, 养成良好阅读心理素质;技能上的提升, 多项技能攻克阅读障碍;视野上的扩大, 增加阅读面来扩大视野;习惯上的培养, 良好阅读习惯积淀素养。

关键词:高中生,英语阅读,障碍,策略

参考文献

让学生具有成就感 篇7

生活中到处都有美, 而语文教材的内容又比较丰富, 优秀文章很多, 教师可在阅读理解的基础上, 充分发挥教材优势, 利用课本素材, 设计一些与实际紧密结合的课外练笔, 启发学生进行多种方式的想象训练, 引导学生去发现和体会生活中那些散发着魅力的人文素材, 督促他们做到勤动笔、多看书, 及时写自己的感受, 促进理解消化, 切实开展“教”致力于导、服务于“用”的教学活动。作业的布置要以学生为主体, 科学地选择或设计习题, 知识上课内外结合、理论与实践结合。这就要求老师要走出校门, 带头把孩子引向广阔的社会、丰富的大自然中, 带领孩子进行一些社会实践, 让他们从生活和社会实践中直接获取写作的素材。这类实践可以包括:看电影后的读后感, 参加社区公益劳动后的感受, 孩子们在学校中的事情, 孩子们在校外所发生的事情等。还可进行各种形式的演讲比赛、主题班会, 故事会, 校外考察、调查以及实验活动。让学生用课堂学到的知识去实践、去深入体验, 让孩子们形成一个良好的交流氛围, 实现经验分享。让学生在生活中轻松地学语文, 在语文作业中学生活、用生活、服务生活。

因此, 语文作业应该与学生的现实生活联系起来, 应以培养学生的实践为重点, 全面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让作业成为语文教学与社会生活的纽带。在语文作业布置时, 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 联系自然生活和人文景观。四季更替和天气阴晴雨雪的现象, 一草一木、一禽一兽等都可以成为语文作业资源。适时地抓住它们, 让学生感受它们, 获取第一手写作素材, 并与书籍中的相关描写相对照, 从而提高学生的认知及写作水平。如春天到了, 可带领学生游游公园, 泛泛舟, 到郊外走一走, 让学生在舒心惬意中寻找春的足迹, 感受春的气息, 或组织学生参观城市标志性建筑物、文化艺术馆、名胜古迹等人文景观, 领略家乡自然风景的美好, 让学生触摸时代的脉搏, 感受自己生活在新时代的骄傲和责任。

(2) 联系社会生活和校内外文化。让学生带着问题走入社会, 关注社会上发生的重大事件, 举办的重大活动, 观察社区文化风俗, 饮食生活习惯;也可以利用校园文化、班级文化, 让学生背诵楼道里张贴的名人名言, 感悟其深刻的哲理, 写一写保护校园草坪的标牌广告等, 这些都可以成为语文作业的资源。

(3) 联系社会热点和存在的问题。如让学生回家观看他们感兴趣的精彩赛事、大型活动的现场直播、每年的“感动中国”颁奖晚会, 跟踪某些热点新闻, 然后记录下自己的真实感受, 写一篇观后感;或介绍相关人物的事迹, 要求学生课外收集材料, 写一篇人物评论;或针对人们现在关注的环境问题、健康问题、教育问题开展社会小调查。

上一篇:ST类上市公司下一篇:战略合作伙伴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