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虚拟学习社区

2024-05-15

移动虚拟学习社区(共10篇)

移动虚拟学习社区 篇1

摘要:提出了移动虚拟学习社区的概念,对移动虚拟学习社区的理论基础及特点进行了分析与探讨。

关键词:移动学习,虚拟学习社区,移动Web

0 引言

伴随着全球范围的无线技术和移动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移动学习作为一种新型的学习方式应运而生。移动学习是利用无线移动通信技术,通过手机、Pocket PC、PDA等移动终端设备随时随地获取学习信息、学习资源和学习服务的一种学习方式。基于移动学习的虚拟学习社区的实现,把人们从学习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中彻底解放出来,加强学习者之间的交流,激发学习者的参与性、主动性和积极性,促进远程教学中的协作学习,极大提高学习效率,满足终身学习的需求。

1 移动虚拟学习社区的概念

传统的虚拟学习社区是基于计算机和Internet技术支撑下的学习环境。而随着移动无线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虚拟学习社区产生了新的变化。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成熟,使数字化学习时代迈向了移动学习,同时也催生了新型的基于无线通信技术和移动终端设备支撑下的移动学习环境--移动虚拟学习社区。

从传统的虚拟学习社区的理解及移动学习的特征出发,我们不难把握移动虚拟学习社区的涵义。可以认为,移动虚拟学习社区就是以社会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理论基础,基于移动通信技术、互联网技术和移动终端设备技术的新型移动学习环境支撑平台。在这种学习环境支撑平台上,拥有共同学习目标、兴趣的学习者可以形成新型的学习组织,建立学习共同体,突破传统虚拟学习社区的时空限制,随时随地采用交流、讨论、互动、协作学习等多种方式进行移动学习。

2 移动虚拟学习社区的理论基础

2.1 学习型组织理论

“学习型组织”原应用在企业管理的领域,以组织绩效为出发点,强调的是一种有自我学习能力的智能型组织,能够快速地将智能与经验传播到整个组织。在学习型组织中,学习的动机是内驱的,人们充满了对未来美好憧憬,并且通过学习实现组织和个人目标。“学习型组织”不应只是新能力的发展,而应是本质上,个体与整体之心智思考的转变。组织学习与学习型组织理论为移动虚拟学习社区奠定了思想统一的基础,在移动虚拟学习社区中,强调学习者之间的信任以及对学习社区的认同。这种信任与认同有助于学习社区的和谐与发展,有利于社员个人的成长和集体的进步。

2.2 社会建构主义理论

社会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对以斯金纳为代表的行为主义和加涅等为代表的认知主义为基础的客观主义的有力批判和扬弃基础上,发展皮亚杰的认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从社会建构主义的最大共同点出发构建自己独特的知识观、学生观和学习观。它是基于建构性的认识论,在当代哲学思潮和维果茨基心理发展理论的相互融合中逐渐发展起来,并演化出社会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社会建构主义者主张:知识来源于社会的意义建构。

学习者应在社会情境中积极的相互作用;学习是知识的社会协商。社会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三部分主张不是各自独立,零乱组合,而是相互依存地有机统一在一起的,有一主导思想贯穿其中。这一主导思想是:承认社会性的客观知识存在并可被认知,个体通过与社会的协商(主客体间的互动),充分利用符号、语言、活动等中介或个体中介,来主动建构自己的意义学习,获得持续发展。社会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是移动虚拟学习社区的学习理论基础。学习强调知识经验的建构,移动学习更加强调基于社会、文化、情境的学习构建环境,而移动虚拟学习社区的构建正为这种社会建构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并为移动学习的有效开展提供了良好的社会虚拟情境。

2.3 非正式学习理论

学习有正式学习和非正式学习两种基本形式,正式学习主要是指在学校的学历教育和参加工作后的继续教育。非正式学习是相对于正规学校教育和培训而言的,指在工作、生活、社交等非正式学习时间和地点接受新知识的学习形式。非正式学习广泛存在,它满足了大部分的学习需要,具有如下特点:

(1)非正式学习由学习者自我发起、自我调控、自我负责、不依赖他人的学习。学习者是学习的主导和主体。产生的非正式学习是主动的、个性化的学习,学习者对自己的学习负全责。

(2)非正式学习是社会性的。非正式学习不像正式学习那样知识直接或间接地来源于教师,非正式学习的知识来源是多元化的,包括家人、朋友、同事、邻居以及电视、网络等大多媒体,是通过非教学性质的社会交往来获取的。

(3)非正式学习强调协作。在努力创造一种自我发展和探究氛围的同时,鼓励团队通对对话、反馈和问题解决等学习活动提高团队的集体智慧和绩效。因此,非正式学习更强调个体之间的协作,更强调交流共享。

移动学习的特点决定了移动学习的过程其实就是非正式学习的过程,移动虚拟学习社区为这种非正式学习提供多元化的学习资源与交互环境,为非正式学习提供保障,有利于非正式学习的有效开展。

3 移动虚拟学习社区的特点

3.1 突破时空的高度互动

教师与学生面对面的直接交流是最有效的交互方式,互动性也最高。在交流互动的时候,不存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差异。如果在师生地理位置分离的情况下,这种面对面的直接交互不复存在,一种方法就是通过Internet架设虚拟学习平台,组建虚拟学习社区,产生一定的交互,但是这种方式交互程度或多或少受到时空的限制,师生之间不能随时随地的产生交互。通过移动学习的方式,架构虚拟学习社区,可以完全突破时空的限制,师生之间、会员之间可以随时随地实现交流与互动。

3.2 个性化学习

移动虚拟学习社区可以实现学习者的个性化学习。学习者可以通过社区里的资源,通过与其他学习者的交流,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自由定制符合自己的学习内容,自由安排合理的学习时间和地点。通过移动终端学习设备,在移动虚拟学习社区里实现自主的个性化学习。

3.3 社会建构化知识共享

虚拟社区中的学习是建构在“虚拟世界”的环境中的,但是这种“虚拟世界”又是现实世界和真实情境的再现。由于移动学习所实现的时空突破,学习者可以在现实生活中随时随地的学习,通过特定的社会情境,将建构的知识和经验即时地在呈现在虚拟学习社区中,其他学习者可以在社区里分享这种真实的社会建构的知识,加深彼此间的交流和经验共享。

可以看出,移动虚拟学习社区是一个可以实现突破时空限制,随时随地进行个性化学习的平台,有利于社会建构的知识经验的产生和分享,实现会员个人能力和社区集体智慧的共同提升。

4 结束语

Web2.0应用的普及,移动与互联网跨平台应用的发展,特别是移动网络向3G的过渡,为移动学习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契机,构建移动虚拟学习社区,利用移动虚拟学习社区开展移动学习必将成为一种新兴的网络学习与交流方式。然而,如何设计开发有效的移动虚拟学习社区以促进移动学习的发展,成为一个必须面对的问题。

参考文献

[1]李玉斌,刘家勋.一种新的学习方式—移动学习[J].现代远距离教育,2005(1).

[2]刘柳.虚拟社区中的人际互动[J].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学科学版),2006(6).

[3]柴晋颖,王飞绒.虚拟社区研究现状及展望[J].情报杂志,2007 (5).

[4]鲍有斌.学习型组织与虚拟学习社区[J].远程教育杂志,2004(3).

论如何构建成功的虚拟学习社区 篇2

1 构建成功的虚拟学习社区

虚拟学习社区的社会性是成员建立凝聚力的关键。成员的交往是在某个场所进行的,而不是在某一空间。因此,构建虚拟学习社区,需考虑其组织性、目的性和规范性。

1.1 组织性:构建虚拟学习社区的蓝图为增强虚拟学习社区的组织性,构建社区前需制定一系列标准。首先,考虑哪种课程适合网上教学,网上教学是否利于学生交流?相比仅需要学科专家传授知识的课程,鼓励协作和问题解决的课程网上教学也许更好。其次,考虑参加网上学习的学生现状,是否在同一地区?能否进行面对面交流?如果不能,则选择网上学习。网上教学必须保证学生能够利用同步或异步通信手段及时沟通,使最多数量的学习者参与到讨论中。最后,考虑学生的设备条件和技术问题,能否轻松登录社区获得学习支持。

1.2 目的性:构建虚拟学习社区的基础构建虚拟学习社区的目的是为学生提供相互交流与协作的网上学习环境。因此,为实现该目的,须确定社区的目标和成员对象。网络课程的教学目标须细化并详细说明,不仅要保证学生明白自己的任务和评价标准,还要利于教师提供详细学习材料。

1.3 规范性:构建虚拟学习社区的框架虚拟学习社区的成功,不仅需要明确的组织性和目的性,还需要良好的规范性。在学生交互过程中,需制定规范守则保证学生交流的和谐稳定,使用语言应体现需要大家的共同努力来创建和维持社区的活跃性。对于新到的学习者,缺乏网上学习交流和协作经验,教师可以帮助其了解社区规范守则,培养“网络礼仪”。

2 维持成功的虚拟学习社区

持续有效的交流是维持虚拟学习社区活跃性的关键。无论虚拟学习社区或传统学习社区,如果学生无法持续有效交互,社区则无法生存。构建成功的虚拟学习社区,还需保证社区和学生人际关系的自然发展。

2.1 调解员:促进者和推动者虚拟学习社区的调解员是社区的促进者和推动者,需制定社区的讨论基调、议事规则和促进成员交流,处理社区中不文明行为。社区调解员很可能是学生进行网上学习时碰到的第一人,调解员有责任将学生介绍给其他人,并时刻关注其学习需求和期望,解答各种疑问。此外,调解员还应负责小组协作学习,组织成员交流讨论,促进学生的深层次互动;并为不能按时参加网上学习的学生提供材料,帮助他们获取信息和安排活动。

2.2 学习同步:参与者和互动者虚拟学习社区中学生彼此熟悉,可以保证讨论的积极性和活跃气氛。当学生参加同步学习活动时,应显示在线,并积极参与。当学生数量较少时,即使某些学生更喜欢做一个“潜水者”,仍需保证每个学生都参与到讨论中。当某些学生自愿承担学科专家时,说明学生找到自我价值的实现方式,愿意成为社区一份子。

3 结论和建议

移动虚拟学习社区 篇3

近年来, 随着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通信技术的发展, 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学习方式发生了重大变革, 移动学习已经成为一种新的学习方式。据《第3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调查统计报告》数据显示, 截至2012年6月底中国网民数量已经达到5.38亿, 其中手机网民达到了3.88亿, 相比之下台式电脑用户为3.80亿, 手机首次超越台式电脑成为第一大上网终端。从世界范围来看, 手机销售量也不断增加, 预计2012年底全球手机出货量将达到18.1亿部, 到2014年全球手机市场出货量将超过20亿部, 手机用户人数将远远超于PC用户。随着移动技术的进步, 移动终端设备价格将更低廉, 接入互联网更方便, 这为移动学习的发展提供了良好契机。

移动虚拟学习社区是随着移动学习和虚拟学习社区的发展而产生的一种新的学习时空。在这里, 学习者不仅可以自由选择时间、地点获取移动网络中的资源进行自主学习, 还可以将个人的观点、困惑等上传至移动虚拟学习社区中, 与其它学习者进行分享和讨论, 从而完成协作知识的构建。本文将根据知识转化SECI模型, 探讨移动虚拟学习社区中个体知识建构和协作知识建构的过程。

二、移动虚拟学习社区概述

(一) 相关概念

1. 移动学习

移动学习 (Mobile Learning) 是伴随着无线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和无线移动通讯设备 (如移动电话、PDA、Pocket PC等) 的普及, 在E-learning基础上出现的一种新型学习方式。

移动学习 (或移动教育) 在国内还是一个新的概念, 目前尚未形成统一的定义。北京大学现代教育技术中心移动教育实验室给移动教育做出了如下定义:“移动教育 (Mobile Education) 是指依托目前比较成熟的无线移动网络、国际互联网以及多媒体技术, 学生和教师通过使用移动设备 (如移动电话等) 来更为方便灵活地实现交互式教学活动”。通过对国内外移动学习定义的梳理, 笔者认为移动学习是指在无线移动网络支持下, 学习者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 采用移动计算设备获取教育信息、教育资源和教育服务, 实现学习交互的一种新型学习形式。

2. 移动虚拟学习社区

虚拟学习社区 (Virtual Learning Community) 是指在某一特定的网络空间中, 由学习者和助学者 (包括各类教师、组织管理人员等) 共同组成的, 具有持续的师生、生生互动关系的社会集合体及其网络活动区域 (马红亮, 2007) 。虚拟学习社区不仅是学习者学习过程的可视化空间, 还是学习者交流、分享价值观、情感等的学习家园。移动虚拟学习社区是随着移动学习和虚拟学习社区的发展而产生的一种新的学习时空, 是指以移动通信设备为承载平台, 学习者和助学者围绕共同的学习主题聚集在一起, 不受时间、地域限制的沟通、交流、分享信息资源, 共同完成一定的学习任务而形成的虚拟社会关系网络。

3. 知识建构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知识的获得不是学习者简单接受或复制的过程, 而是积极主动建构的过程。知识建构是个体在某特定社区中互相协作、共同参与某种有目的的活动 (如学习任务、问题解决等) , 最终形成某种观念、理论或假设等智慧产品 (赵建华, 2005) 。一个人对客观世界的理解, 是建立在其价值观、人生观和知识经验背景之上的, 在此基础上建构的知识意义并不能完全反应客观世界的真实写照。知识建构的过程需要个体与群体进行交流, 在不断的知识协商过程中才能实现知识的合理性。

(二) 移动虚拟学习社区的特征

1. 突破时空限制性

近年来, 我国建立了许多E-learning学习互动平台, 虽然使学习活动的时空局限性得到了初步的改善, 但是这些平台需要计算机或专用实验室支持才能进行异地交流。这使得在计算机和宽带网络没有得到广泛普及的农村地区学习者的学习和交流仍然存在着时空的局限性。移动学习作为一种新的学习方式, 第一次在人类学习活动历史上真正打破了学习的时空局限性。无论你是孩童还是老年学习者, 无论你身在何处 (如野外、地铁、公车等) , 只要拥有可上网的移动设备和学习的愿望, 你都可以充分利用琐碎的时间和模块时间获取移动网络中的资源进行自主学习, 或者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移动虚拟学习社区中, 与其他学习者进行沟通、交流, 互相分享各种情感和学习资源, 享受无处不在的学习和关怀。

2. 学习情境的随机性

在传统的学习活动过程中, 我们拥有安静的学习环境, 浓厚的学习气氛, 专门的学习场所和有效的学习时间, 这为我们开展各类学习活动创造了有利的条件。移动学习则不同, 学习时间是零碎的、模块化的, 学习情境是随机的、不可预测的 (如繁杂的地铁, 空旷的郊野, 人流攒动的博物馆等) , 知识是学习者通过利用移动终端设备与移动虚拟学习社区互动而获得的。

3. 交互的快捷性

移动虚拟学习社区的学习主要以个体探究和群体协作为主。在个体探究方面, 移动通讯技术可以为学习者提供Just-in-Time的学习内容, 如在户外进行学习或考察时遇到不懂的知识, 学习者可以通过手机上网方式查询相关的资料, 以满足当时当地的学习需求。借助于移动通讯设备快捷的交互功能, 学习者还可以与虚拟社区中的其它学习者进行交流, 分享经验、情感等, 与社区中的其他学习者开展协作学习, 从而增加个体的新知识, 改善个体已有的认知结构。

4. 知识的共享性

参与移动虚拟学习社区学习的成员一般都具有共同的学习目标, 有着相同或相近的价值取向和偏好, 他们除了共同遵守社区规则外, 会互相共享学习资源、情感、价值观等, 使社区形成一种积极的文化共享氛围。

三、移动虚拟学习社区的知识建构过程分析

(一) 知识转化SECI模型

知识是经过人的思维整理过的信息、数据、形象、意象、价值标准以及社会的其他符号化产物 (中国国家科技领导小组, 1998) 。按照知识的属性及其获取的难易程度, 可以把知识划分为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显性知识是指那些易于编码、度量、传播、交流和掌握的知识, 如事实知识、自然原理和规律等方面的知识;隐性知识是指那些难于用图文记录和传播的知识, 如经验、态度、动作技能等。

在学习的过程中, 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之间不断地进行互动和转化。一般来说, 知识转化包括社会化 (Socialization) 、外化 (Externalization) 、综合化 (Combination) 和内化 (Internalization) 四种基本过程, 即著名的知识转化的SECI模型 (如图1所示) 。

从野中郁次郎 (Ikujiro Nonaka) 知识转化的SECI模型可以看出, 知识的建构过程是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不断互动和螺旋上升、从量变到质变的动态过程。在移动虚拟学习社区中, 知识建构目标是通过基于情境的问题探究过程来建构群体的知识, 进而增加个体自身的新知识和改善个体自身已有的认知结构, 因此, 可以从个体知识建构和协作知识建构两个维度来理解。

(二) 个体知识建构

个体知识建构是指个体根据自身发展需要, 在原有知识经验基础上改组原有知识结构和创造新意义的过程。移动虚拟学习社区的个体知识建构是建立在移动通讯技术和学习社区服务上的个体知识创新过程, 笔者认为它应该包括知识获取、知识整合和知识传播三个阶段 (如图2所示) 。

1. 知识获取与知识传播

知识获取是指学习者通过移动终端设备获取移动虚拟学习社区中自己需要的或者感兴趣的知识的过程。知识传播是知识获取的相反过程, 是指通过移动终端设备将知识从源学习者向移动虚拟学习社区扩散, 实现知识共享的过程。知识获取与知识传播是移动虚拟学习社区个体知识建构的首尾衔接环节, 正是这两个环节的不断衔接, 个体知识建构和协同知识建构的循环才得以实现。当然, 这两者并不是一对一关系, 并非特定的源学习者对应着特定的终端学习者, 有可能是一对多、多对一或多对多的关系, 或者知识传播后通过一些知识建构才进入到知识获取的环节, 这都是根据具体的学习情境和学习需要进行动态的变化的。

2. 知识整合

知识整合是指学习者以头脑中已有的知识为基础, 针对具体的问题情境选择适当的新旧知识加以组织和吸收的过程。根据知识转化的SECI模型, 移动虚拟学习社区中个体知识的整合过程包括综合化、内化、社会化和外化四个阶段。

(1) 综合化 (Combination)

综合化是移动终端学习者将已有的知识 (显性知识或隐性知识) 与从移动虚拟学习社区 (如论坛、组群、即时交流软件、新闻组等) 中获取的显性知识 (只有显性知识才能够通过语言和文字传播) 进行结合, 并对已获得的信息和知识进行排序、增删、分类和综合, 从而使个体产生新的、更加系统化知识的过程。

(2) 内化 (Internalization)

内化是学习者将综合化阶段所获得的显性知识, 以思维模式或技术诀窍等形式内化为个人的隐性知识的过程。通过内化学习者自身的隐性知识, 系统得到进一步的拓宽、延伸和重构, 这些知识最终通过社会化或直接传播的方式被移动虚拟学习社区的其他学习成员所共享。

(3) 社会化 (Socialization)

社会化是一个经验分享的过程, 学习者从他人那里直接获得隐性知识, 进而创造个体的隐性知识。移动虚拟学习社区良好的时空跨越性、情境随机性、交互快捷性和知识共享性特征, 为学习者随时随地通过对话、头脑风暴、创建学习小组等方式实现隐性知识到隐性知识的转化创造了条件。学习者在社会化过程中所获得的隐性知识, 一方面可以通过有针对性地吸收内化为个体的隐性知识, 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外化实现隐性知识的共享。

(4) 外化 (Externalization)

在此阶段, 移动终端学习者将自己的知识、经验、诀窍等隐性知识进行归纳整合, 使其转化为可用语言、文字等形式表述的显性知识, 并通过移动终端设备将这些显性知识传播移动虚拟学习社区中, 为协作知识的建构做准备。

(三) 协作知识建构

在学习的过程中, 有时候仅仅依靠个体理解并不能使承担的任务或问题得以解决, 这时候就需要学习者之间互相协作、共同参与活动, 对知识意义进行共同建构, 才能最终形成某种观点、思想、方法等文化制品。协作知识建构是移动虚拟学习社区知识创新的一种重要形式, 一般经历知识分享、知识冲突、知识协同和知识收敛四个环节 (如图3所示) 。从图3中可以看出, 移动虚拟学习社区是该模型的中心, 移动终端是个体和群体相互连接的桥梁, 个体知识建构是协作知识建构的基础, 完整的协作知识建构是这四个环节相互支持而不断上升的过程。

1. 知识共享

协作知识建构的发生不仅需要先进的平台和技术的支持, 还需要学习者具有知识共享的精神。在此阶段学习者要积极地提出问题、抛砖引玉, 也可以针对特定的问题陈述观点, 表达思想, 并通过移动通讯设备将各自的想法发布到移动虚拟学习社区中与其他学习者 (或小组) 进行分析协商, 形成共享的知识。

2. 知识冲突

知识冲突是指由于知识的异质性而造成的知识主体之间在观点、意见和行为方式上的差异、碰撞乃至对抗及其结果。移动虚拟学习社区的学习者异质性现象严重, 每个个体原有的知识都各不相同, 且从虚拟学习社区中吸收的知识也不完全一致, 这就使得新获得知识与原有知识之间、群体中的不同个体之间产生知识冲突。知识冲突分为良性知识冲突与恶性知识冲突两种, 良性知识冲突能够给协作知识建构带来不同个体思维模式的彼此启迪和知识共享, 而恶性知识冲突则会给群体带来紧张、不安等负面影响, 甚至会削弱学习者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因此, 知识冲突产生后, 助学者 (或管理者) 应对知识冲突有正确的认识, 不断加强虚拟学习社区内部的沟通交流, 如通过主题讨论、意义协商等方式促使各种观点达成共识, 使冲突朝着良性方向发展。

3. 知识协同

知识协同是知识管理中的主体、客体 (知识) 、环境等达到的一种在时间、空间上有效协同的状态, 并实现在恰当的时间和空间, 将恰当的信息和知识传递给恰当的对象的“双向”或“多向” (也包含“单向”) 的多维的动态过程, 是知识管理的高级阶段。知识协同是协作知识建构的重要阶段, 协同可以促使各种观点达成共识, 形成团队的知识。

移动虚拟学习社区的时空突破性、学习情境的随机性和交互快捷性特征为移动学习者的知识协同提供良好的支持。学习者可以利用移动终端设备随时随地地针对某些论题发表自己的观点和见解, 并对别人的观点发表意见, 如同意或反对别人的观点等, 通过澄清、阐述、反思和组织自己或他人的观点和立场, 扩大彼此的共同点。各学习小组可以将本小组的学习成果 (或观点) 提交到虚拟学习社区进行集体讨论或评价, 通过对比各个小组的观点, 找出各自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进行反思或论证。在这个过程中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之间不断互动和螺旋上升, 社区中的共同理解逐步扩大, 各种分散的观点聚集成一个较大的观点, 个人的理解也在逐步加深, 逐渐汇聚成为团队的共同理解。

4. 知识收敛

知识收敛是学习者将原有知识和知识协同中获得的知识进行综合化、内化的过程, 是协作知识建构和集体智慧形成的关键。虚拟学习社区成员通过反复循环的对话过程, 将知识协同阶段形成的共同理解进行概括、总结, 并以语言、文字等形式表述出来, 使之形式化、规范化, 形成显性知识。这些知识最后以文档、知识库或其他文化制品的形式展示, 并最终被整个社区的成员所接受, 成为人们建构新知识的基础。

四、结束语

移动虚拟学习社区 篇4

关键词:社区居民;虚拟学习;自主学习;培育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674-2117(2015)13/14-0202-03

杜威在《明主主义与教育》中将学习共同体引入教学,认为学习是学习者之间通过思想情感交互活动而习得知识能力的过程,人的学习活动离不开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伴随着移动互联技术和智能设备的迅猛发展,人们的学习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接收信息的渠道更加丰富,越来越多的人通过网络虚拟学习平台,如MOOC、微信、QQ、博客等,走进虚拟学习社区,进行虚拟学习。

● 社区居民虚拟性自主学习相关概念

社区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单位,是一定地域空间内的人们的生活共同体;居住在社区范围内的人就叫社区居民。社区居民从成长到发展都离不开社区,又受制于社区环境。人生的各个发展阶段会接受形式多样的教育,既有学校教育,又有社会教育;既有正规教育,也有非正规教育。

虚拟学习是现代社会社区居民终身学习的重要手段,网络平台是其交互界面,其中的学习群体、交互环境和存在其中的各种关系构成一个个虚拟学习社区,学习群体在互联网上进行沟通、交流、分享各种学习资源。虚拟学习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帮助人们在更大范围内共建共享信息资源,促进了人类文化的传播和文明的交流,有力地推动了社会发展。

美国等发达国家在20世纪70年代时提出自主学习的概念,20世纪90年代美国学者B.J.齐莫曼综合了各学派的观点,将自主学习理论推向了新高度。自主学习是与传统的接受学习相对应的一种现代化学习方式,以学习者作为学习的主体,通过学习者独立的分析、探索、实践、质疑、创造等方法来实现学习目标。

● 社区居民虚拟学习的现状和问题分析

我们已经进入终身学习的时代,社区居民学习是研究终身教育的核心内容。伴随着网上学习资料日益丰富和社交网络的快速发展,人们愈加依赖网上学习。2014年,笔者调查了上海市5个典型的社区,结果统计显示人均上网时间每天超过3.2小时,假期学生上网时间更长。一些人上网是为了查找学习资料、观看网络教学视频或者在虚拟社区里学习、沟通、交流和分享学习资源;但为数不少的人却沉迷于游戏和影视娱乐。通过调查,我们还发现,社区居民的复杂构成情况容易使社区教育流于形式,居民的自主性学习是焦点问题。笔者将影响居民虚拟学习自主性的原因归纳如下。

1.海量信息的查找,常常使学习者丧失信心

大数据时代源于互联网中的海量信息及其数据的爆炸式增长,大数据的规模、速度、种类和复杂度远远超过了人脑的认知和反应能力。虚拟学习社区的人们并不能够随心所欲在学习过程中找到所需要的信息。

2.计算机智能系统并不能完全像人一样帮助人类思考、解决问题

人们若从海量信息中检索需要的信息,通常使用人工规则。但是,当数据积累到一定程度时,这种人工规则无法精确理解学习用户,不能提供个性化服务,效果有很大的局限性。

同时,认知系统在与人的智能互动中要为人们提供百科全书式的信息支持,必须分析大量结构化和非结构化的数据,处理数据中含义模糊不清的信息,发现内在的关联和趋势,等等。因此,认知系统不能再局限于专家预先定义的规则,而应主动从大数据中学习概念,分析概念并挖掘概念之间的关系,做出规模化、智能化的机器学习大数据模型。

另外,虚拟学习不仅要面对大数据认知的困难,而且要面对软硬件学习设备的障碍、学习资源的真实可靠性、语言文化的差异、社会和心理的认同、责任与义务的冲突等困难以及如何摆脱学习的低效率问题。因此,学习者要真正实现自主性虚拟学习,还有许多亟待克服的困扰。

● 社区居民虚拟学习自主性培育对策

1.建构主义的情境创设

建构主义理论是自主性学习的主要理论基础,认为学习是学习者主动地建构内部心里表征的过程,强调学习的自主性、情境性和社会性。而在移动互联时代,若要刺激社区居民学习的主动性,必须搭建能够自主学习的软硬件平台,进行自主性学习的情境创设。人们通常重视对学习软件资源——知识信息量的积累,而忽略了对学习平台的技术支撑的建设。

虚拟学习依赖于网络技术和电子通讯技术的发展,依赖于某些核心技术的成熟,如带宽、视频质量、在线分享工具的保障等。技术间的不兼容,也会击退居民学习的热情,如不支持Android系统的智能手机不能上微信;同样不支持Android系统的移动互联设备也无法登录支持Android系统的MOOC云课堂;不仅如此,即使使用搭载Android系统的手机,也面临着操作系统和用户安装的必要的应用程序的不兼容,核心功能的配置不能融合,而设备供应商又无升级策略,从而会造成移动学习客户的大量流失。因此,虚拟社区中的学习需要多媒体技术,将图、文、声、像等不同媒体信息整合;需要虚拟现实技术,将特殊的输入感知设备和一些多维特殊输出设备来完成人和环境之间的真实再现般地交互;需要网络通讯技术,实时高效采集学习用户终端信息,实现学习者间的沟通和交流;移动学习需要达到与PC平台一致的情境创设与学习体验,使得移动学习终端不仅具有视频播放功能,还可具有交流互动、分组讨论等功能,实现桌面系统和移动系统的无缝切换;需要承载大规模用户的网络社交平台,如微信等。另外,政府应该提供免费的社区WIFI供社区居民学习使用等,调动社区居民学习的主动性。

2.联通主义的资源整合

联通主义由加拿大学者西门思提出,是数字化网络时代的产物。联通主义认为学习不只是学习者内化的个人活动,而是“一个联结的过程”,是一种适应当前社会结构变化的学习模式。在网络时代,知识以指数级增长并以碎片化形态存在,个人知识储备、管理空间和知识爆炸性增长相矛盾,此时知识的获得途径比知识的掌握更重要。为了促进持续不断的学习,需要培育和保持联结。在大数据和移动互联的时代,社区居民要想保持学习的持续性,必须保持各个社会网络节点和信息源的互通与联结。

在虚拟学习的过程中,社区居民个人的知识和关系形成一个小网络,这种网络被编入各种组织与结构,各组织与结构的知识被联通、被改变壮大,进而再传递给个人网络,提供个人继续学习。因而社区居民学习的组织者应为社区居民提供必要的服务,如学习资源、学习平台工具和相关的联结服务。

资源的整合有三点:一是整合学习资源。一方面,提供适合社区居民自主学习发展需要的各种专业内容的学习资源。另一方面,针对国外好的学习资源,提供适合社区居民学习的中文在线学习服务。例如,世界MOOC三大巨头之一的Coursera,推出众包性质的全球翻译社区项目计划,同意合作者为其课程制作字幕,以帮助非英语国家的学习者更方便地使用他们的MOOC。二是提供学习工具平台。利用大数据时代的移动互联通信技术、多媒体技术和相关IT技术,通过MOOC、Facebook等,为社区居民提供网络学习联通平台和学习工具以及其他合适的软硬件学习设备。三是优化内外网络,加强联结服务。

3.分布式认知的去中心构成

20世纪80年代中期,加利福尼亚大学的赫钦斯(Hutchins)等人提出了“分布式认知”的概念,认为知识存在于不同的场所,并强调学习资源的“去中心化”或“泛中心化”。

虚拟学习社区是一个物理、社会和文化呈现分布式的学习共同体,其中的学习个体、个体学习时间、学习资源和环境都是分布式的,其知识传播符合社会学分布认知理论,它允许指导者、学习者和学习内容分布于不同的非中心的位置,使教与学可以独立于时空而发生。它使真正的开放教育、终身教育、全民教育成为可能,是促进学习型社会发展的有效途径。它强调资源的非集中化,消除了教师的绝对权威,将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改变为以学习者为主体,使学习者有更大的主动性和自主权。它着重于情境、建构、合作与交流,为学生提供个性化学习方案,使学习不再依赖于名师、教室。学习成员既是资源提供者又是接受者。在这种分布式学习中,学习者享有更多的主动权,促进了学习由“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是学习观念的更新。

4.人本主义的内容推送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源自马斯洛的自我实现和罗杰斯的人格自我心理学,倡导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自我实现教育。人本主义认为人具有与生俱来的学习潜能和自我实现的愿望,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引导学习者的自我实现,教育的关键是启迪学习者心灵,使其释放自我、发现自我、超越自我。

由于社区居民个体差异较大,尤其是学习能力、学习风格和学习策略的差异使得每个人的学习过程存在较大差异;另外,不同的社区居民有不同的学习需要,同一个学习者在不同的学习阶段也有不同的需要。因此,一刀切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不符合社区居民学习的客观规律。解决这一问题的途径之一就是社区居民的自主学习。因此,社区教育应该充分尊重学习者的人格和个性,学习内容的设计应该挖掘学生潜能、发展其个性,充分考虑学习者的心理感受和行为习惯,进一步完善新技术、新工具、新理念的引入,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资源。

5.社会认同和激励

(1)鼓励社区居民加入虚拟学习社区,进行免费教育

由于社区居民在认知度和知识基础方面存在差异性,而传统教育在录取、学费、学习周期等方面的门槛高,使得社区居民望而却步。以MOOC为代表的在线教育是不错的选择,因为网上的虚拟学习材料丰富、资料获取方便、价格低廉、时间自由度高,非常符合社区居民的自主学习。

(2)建立虚拟学习的考核和证书激励制度

社区居民网上虚拟学习,经过考核合格后应使其获得相应的学历证书和非学历培训证书,可激励社区居民虚拟学习的热情。例如,美国实行培训、考核、晋升一体化,刺激了民众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3)学以致用,增加社会认同感

我们的社会是由每一个社区居民组成,应让每一个社会成员充分感受到所学内容能有所用,增加他们的社会归属感和社会认同感。有了这种归属感和认同感,每个社区居民潜在的能力才可能内化为学习的自觉性。

● 结论

大数据时代,社交网络肆意滋长、智能感知日益增强,知识的更新周期越来越短,新观念、新知识层出不穷,虚拟学习以其能够为大脑快速充电的优势,为各年龄段、各层次的人们所喜爱,但是社区居民整体虚拟学习的自主能力还需培育。相信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社区居民的终身教育和自主学习将是永久的话题。

参考文献:

[1]李凤英,等.MOOC能耗问题与策略研究[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4(6):69-77.

[2]陈恩红,等.移动情景感知的个性化推荐技术[J].中国计算机学会通讯,2013(3):18-23.

虚拟学习社区的学习生态系统探究 篇5

关键词:虚拟学习社区,学习生态系统,学习共同体

1 学习生态系统基本理论

所谓“生态”, 本用于描述生物与自然环境的平衡、变化与发展的关系。它指一个开放的、多样化的、充满生机、相互依赖并具有适应性的体系。“生态学”是1866年由德国动物学家海克尔首次提出的。1979年, 美国教育家劳伦斯·克雷明在《公共教育》一书中提出“教育生态学”, 认为可以应运用生态学原理去研究教育在物质和精神环境中的发展规律。

随着教育理论的逐步发展, 新的学习理论的提出, 学习生态的观念慢慢出现, 而学习生态概念之所以晚于教育生态概念被提出, 原因主要是以下几方面:①教育理念的变化。当代的教育理念已经从“教师为中心”转移到“学生为中心”;②建构主义理论的提出并快速发展。建构主义强调以学习者为中心, 在一定的情境中进行意义的建构。

学习生态系统是指由学习共同体及其物理的和虚拟的学习环境构成的自成一体的实体。所以要研究学习生态系统就应该首先研究学习共同体。学习共同体是指一个由学习者及助学者共同组成的团体。成员彼此之间通常在学习过程中进行沟通、交流, 分享学习资源, 共同完成一项学习任务, 在成员之间形成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人际关系。

2 学习生态系统的构成及特征

2.1 虚拟学习社区的学习生态系统构成

虚拟学习社区既是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基础, 利用信息技术、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构建的新型远程教育网络教学平台, 同时也是一种新型学习组织。因此, 它不仅具有人机系统属性, 也具有社会学属性。虚拟学习社区学习生态系统是由学习共同体和虚拟学习环境构成的自成一体的实体。其中, 学习共同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2.1.1 学习者

随着建构主义理论的引入和发展, “学习者为中心”已经深入人心, 因此在虚拟学习社区中, 学习者的作用越来越得到重视。学习者日益增长的网上学习需求, 是网络技术发展的终极动因。在虚拟学习社区中, 学习者彼此之间的交互活动会对其认知活动产生促进作用。学习者之间的交流, 不仅可以丰富、扩充自己的知识, 并提高自己在学习解决问题活动中的自我效能感, 还可以深化学习者学习和反思活动的深度, 增强他们的学习需要以及学习活动的主人翁意识。

2.1.2 助学者

虚拟学习社区助学者包括教师、专家、学者等, 有的学习者经过学习或训练之后也可以成为助学者。在虚拟学习社区中, 教师可以为学生的学习活动提供反馈和引导, 促进他们的交流和反思活动。教师需要从单纯的“知识的提供者”变为“学习的促进者”, 与学习者开展深入的交互对话, 以此激发学习者对新旧知识的联系与反思, 促进知识在新情境中的迁移, 并建构新的知识。

2.1.3 信息流

虚拟学习社区中, 信息流主要包括结构化知识信息流和互动信息流两类, 其中结构化知识信息流是指虚拟学习社区中助学者提供的结构化的知识信息, 用于学习者自我理解学习。互动信息流则是指社区成员间交互学习的信息, 有助于加深学习者对特定知识或问题的理解和应用, 同时有助于加强社区成员间的情感交流和共同学习, 促进虚拟学习社区构建。

另一方面, 虚拟学习环境主要由物理环境和社会环境构成。物理环境是指虚拟学习社区中的各种学习资源, 主要由硬件资源、软件资源和信息资源构成。物理环境构成了网络学习环境的基本条件, 为网络学习提供了物质支持。社会环境是指虚拟学习社区中学习共同体各成员间形成的关系环境, 社会环境体现了学习者与学习同伴、助学者和管理者间的相互关系。

2.2 虚拟学习社区学习生态系统特征

2.2.1 整体性

整体性是系统最基本的性质。系统作为一个整体, 它所具有的性质和功能不同于它的元素或组成部分的性质和功能。虚拟学习社区学习生态系统是由人和学习环境共同组成的, 它作为一个整体按照一定的规律组织起来, 表现出系统整体性。

2.2.2 开放性

虚拟学习社区是由基于网络的学习平台, 所以其学习生态系统同生物生态系统一样都是开放系统。这个系统与外界每天都进行着信息的输入、输出。由于该系统的开放性, 所以虚拟学习社区具有比传统学习更大的资源优势, 使其能够满足多种类型学习者的学习需求。开放的学习社区使学习者方便地与他人交流沟通, 这样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的需求和动力。

2.2.3 交互性

学习是学习者之间以及学习者与学习环境之间不断交互的过程。虚拟学习社区中的交互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学习者与学习环境间的交互和学习者之间的交互。

(1) 学习者与学习环境间的交互。

学习环境为学习者提供任务和反馈, 学习者据此采取某种反应并调节自己的学习行为。

(2) 学习者之间的交互。

虚拟学习社区中发生的人际交互有利于学习的开展。成员间的交互可以促进成员间智慧和经验的交流与共享, 这种情况下1+1的结果可能会大于2, 因为在思想的撞击中会产生创造的灵感, 从而促进个人认知活动能力的提高。

3 虚拟学习社区的生态危机及化解策略

3.1 虚拟学习社区的生态危机

对于生态危机, 目前并没有严格意义上的确切概念, 专家学者的共识是, 生态危机可分为显性状态和隐性状态。隐形状态的危机可以理解为潜在的危机, 可能并未对生态系统产生可见的破坏作用, 却存在着安全隐患;显性危机指对生态系统产生了破坏作用, 亟需解决的危机。了解生态危机的不同特征、危害性, 可为人们干预生态危机的隐性状态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依据。

虚拟学习社区中, 生态危机是指其生态系统中潜在威胁或者正在威胁社区学习生态系统安全和稳定的各种因素的总和, 严重时会对社区学习生态系统的功能和结构产生破坏作用。在虚拟学习社区中, 生态危机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物理环境中的危机和社会环境中的危机。物理环境中的危机主要有信息资源环境危机和硬件软件资源危机;社会环境危机主要有情感缺失危机和网络伦理道德缺失危机。

3.2 解决策略

3.2.1 物理环境的设计

物理环境是虚拟学习社区存在的基础, 是虚拟学习活动得以开展的支撑条件。这就要求我们在设计物理环境时, 以网络学习者为中心, 根据学习者的需要选择适于学习者认知和情感发展的技术支持, 避免在物理环境的设计过程中采用将技术和学习者本末倒置的设计方法。对信息资源的设计是预防生态危机、保护社区生态环境的重要工作。在信息资源的设计上, 从总体上看应保持其内在的一致性和协调性。在一致性方面, 信息资源的设计应当和学习内容及学习活动的安排相一致, 互为支持, 注意整体功能的一致;在协调性方面, 应保持虚拟社区中信息资源的输入与输出协调。

3.2.2 社会环境的设计

社会环境设计的重点在于改变虚拟学习中只注重认知发展、知识掌握的传统观念, 加强网络学习设计的人文关怀。以“情感与认知交互层次塔”模型为理论指导, 将情感交互理论与“教学交互层次塔”理论二者合理融合, 如图1所示。借鉴此模型, 可以充分发挥助学者的作用, 使网络学习共同体情感交互的4个层次——本能层、行为层、会话层与反思层, 认知交互的3个层次——操作交互、信息交互、概念交互, 相互贯穿, 协同工作, 使认知和情感共同作用, 从而有效解决虚拟学习社区中的情感缺失危机, 促进学习者创新思维的发展和健康人格的塑造。

参考文献

[1]范国睿.教育生态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0.

[2]张豪锋, 卜彩丽.略论学习生态系统[J].学术论坛, 2007 (4) .

[3]裘伟廷.虚拟学习社会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6.

[4]王陆.虚拟学习社区的原理与应用[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

[5]张立新, 李世改.生态化虚拟学习环境及其设计[J].中国电化教育, 2008 (6) .

课外虚拟学习社区的推广应用 篇6

随着互联网应用越来越广泛,针对某些课程的虚拟学习社区也开始出现。在这种社区里,成员间有着共同的话题或相同的学习目标,彼此之间可以进行学习资源、学习经验乃至情感世界的交流。笔者多年来从事《单片机》课程的教学,近年来尝试通过建立以《单片机》课程学习为主题的虚拟学习社区来辅助教学,取得了一定效果。本文对课外虚拟学习社区在《单片机》课程中的应用进行了探索。

1 虚拟学习社区的构建

虚拟学习社区是一个为完成共同的目标而组成的学习团体,社区成员由各种不同类型的学习者及其助学者(同伴、专家、辅导者等)组成,强调组成人员知识和技能的分散性以及成员学习的主动性,社区成员的人数要达到一定的数量并利用社区提供的各种网络通信工具进行学习和交往,通过沟通、交流、共享信息、资源和彼此的思想、观点、创新和经历来获取知识,共同完成一定学习任务,促进自身的学习和发展,形成相互促进的人际关系,并产生对社区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形成共同的文化意识,并积极参与社区的建设,进而使得网络学习社区得以不断地发展。要建立一个针对某个课程的网络学习社区,必须有能够供师生自由交流的支撑平台,有丰富的与课程相关的技术资料共享,而且还必须有比较好的组织方式和管理体制。

1.1 选择支撑平台

国内研究虚拟学习社区比较成熟的有首都师范大学虚拟学习社区智能网络教学支撑平台、西南师范大学远程教育虚拟学习社区、北京师范大学WebCL网络教学平台等。以上学习社区一般是基于MOODLE平台构建的,属于具体课程学习和培训的正式学习社区,存在着权限与技术上的接入限制。笔者建立的虚拟学习社区不是一个在课堂上应用的正式教学平台,而是一个由教师主导的能促进师生之间及学生之间课外交流学习的辅助平台,因此笔者使用的平台是大家都普遍参与的公共平台而非专业的教学支持平台。这个平台应不依赖于专业的教学平台,具有接入自由,操作简单的特点。我们通过调查发现,几乎每个学生都有一个QQ号,很多学生上网的第一件事情就是登陆QQ。因此,从操作的易用性和受师生欢迎程度考虑,我们选用QQ软件系列中的工具QQ群、QQ邮箱、QQ空间来建立《单片机》课程的虚拟学习社区。

1.1.1 QQ群

是一个集聚一定数量QQ用户的长期稳定的公共聊天室。团队成员可以相互通过语音、文字、视频等方式互相交流信息。

1.1.2 QQ邮箱

向用户提供安全、稳定、快速、便捷的电子邮件服务。

1.1.3 QQ空间

具有博客(Blog)的功能。

1.2 虚拟学习社区的管理

在每次课程的开课前,教师向学生公布QQ群号,学生可以通过申请加入虚拟学习社区。在社区刚起步的时候要为学习者提供设计良好的学习资源。教师在虚拟学习社区中共享了大量与课程学习相关的资料,包括视频、课件、程序等,学生进入社区后就可以轻松下载到自己所需有的资料。笔者建立的是一个以《单片机》课程授课班级为中心,另外凡是对单片机课程感兴趣的学生经过申请都可以参与到这个学习社区里来,这样就扩大了交流范围,使得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更高,大家在相互交流的过程中就会获取更多的知识。在虚拟学习社区的管理上,教师可以亲自管理或委托课代表进行管理,但不管是那种方式,教师一定要经常光顾社区,切忌放任不管,教师定期光顾社区进行答疑或参与学生的讨论,会有力的促进社区健康发展。

2 课外虚拟学习社区的功能

课外虚拟学习社区相比于传统的课堂教学具有明显的优势,一是师生交流更加自由,二是信息与资源能够有效共享。正是课外虚拟学习社区有如此优势,所以在课外虚拟学习社区上有以下主要功能。

2.1 信息与资源发布

在虚拟学习社区里,教师和学生都可以发布自己的信息和资源。

2.2 虚拟学习社区答疑

在网络社区中学生往往更能畅所欲言,可以即时把自己疑惑的问题提出来,由老师和其他同学进行解答。对于一些非普遍性的问题,教师可以一对一答疑,比如有些学生在编程代码中遇到问题,可以通过QQ邮箱发给老师由老师解答,而对于一些学生遇到的普遍性问题,教师可以在QQ群进行一对多答疑。在网络学习社区中,教师通过答疑或观察学生在网络学习社区里的发言便可以比较准确的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从而调整教学进度。

2.3 课后交流

在虚拟学习社区里,有师生之间的交流,有学生之间的交流,而学生之间的交流是主体。在网络学习社区里,交流的方式可以是一对一、一对多、多对多,交流的内容可以就某一关注的论题进行讨论,或对某位同学的问题做出积极的回答,或对老师和同学的QQ空间内容进行点评,甚至也可以是与学习无关的人生观、价值观等内容的讨论。根据粗略统计,在《单片机》课程学习社区中课后交流的内容比重大体如下:针对某一论题或问题进行讨论和解答占40%,信息与作品发布与评论占20%,事务交流占30%,情感交流占30%。

2.4 学习经验与作品展示

由于《单片机》课程采用的是项目驱动式的教学模式,要求每个开发小组都要上交课程设计作品,这些作品的照片、电路图、源代码都发布到网络学习社区里来让同学们点评。在虚拟学习社区里上一届优秀的课程设计作品可以永久保留,把这些作品通过资源共享的方式展示出来,并附带电路图与源代码,这样学生在项目的开发上有了一个技术上的继承,并且激发了本届学生赶超上一届学生的斗志。

3 课外虚拟学习社区运行效果

虚拟学习社区作为课堂教学的有效补充,弥补了课堂教学的不足,通过调查问卷,具有以下效果。

3.1 虚拟社区为师生提供便利,对学生学习提供了帮助

92%的学生利用虚拟社区发布信息或下载资源,94%的学生认为虚拟学习社区对《单片机》的学习有帮助。在虚拟学习社区里,教师发布信息、资料以及答疑更加方便,学生下载资源、发布信息、提问、上交作业也更加便利。

3.2 师生的交流更加通畅,形成有利于教育活动的良好氛围

有90%的学生认为在虚拟学习社区里师生交流非常顺畅,通过网络社区,92%的学生认为能促进对教师课堂授课质量的提升,87%的学生认为在虚拟学习社区里老师的答疑效果好。由此可以认为虚拟学习社区对师生可以建立起良好的心理关系,形成有利于教育活动的心理环境。在网络学习社区上,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进度和学习情况掌握更加准确,学生能够提供一些教学的建议,从而有效调整授课内容,促进了教学质量提升。

3.3 学生的视野更加开阔,适应就业的能力得到提高

98%的学生认为虚拟学习社区拓宽了自己的视野,80%的学生认为通过虚拟学习社区有利于了解就业市场。在《单片机》课程网络学习社区里,主要社员是本班级的学生,一些已经毕业的学生因为从事相关行业的原因也会留在学习社区,他们会把在工作中遇到的一些问题拿来讨论,这对在校生了解用人单位对学生的要求非常有帮助。在这种实时充满了新知识、新信息的环境里,学生的视野更加开阔,在与别人交流的过程中更了解到自身知识的不足,从而明确自身技术提升的方向,从而学习的积极性更高,使自己适应就业的能力也得到提高。

3.4 学生的协作意识增强,团队协作能力的到提升

70%的学生在虚拟社区里获得同学帮助,虚拟社区里帮助同学解决问题,84%的学生认为在虚拟学习社区中提升了自己的协作意识?由此看出,在虚拟社区里,因为大家在寻求别人帮助以及帮助别人的过程中,团结协作意识得到了增强,也进一步提升了团队协作能力。

3.5 满足了学生的个性化学习

虚拟学习社区以其共享性、开放性等特点可以满足学习者的个性化学习。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能力和职业规划,制定自己的学习计划,他们就能够在网络学习社区里获取学习资源,寻求他人的帮助,使自己学习中遇到的难题得到解决,从而更顺利的开展自己的学习计划。根据调查得出,85%学生认为虚拟学习社区对个性化学习没有帮助,76%的学生认为虚拟学习社区里的资料和信息基本满足个性化学习需求。

4 结语

选择QQ平台作为辅助教学的虚拟学习社区存在着QQ群不能无限扩展人数的不足,普通群限人数100人,高级群限人数500人。但由于QQ平台应用广泛、操作简单,这种方式还是受到师生的广泛欢迎,取得了比较好的教学效果,具有广泛的适用性和推广价值。

摘要:虚拟学习社区作为一种新的网络学习支撑平台越来越被人们所熟悉和接受。文章针对目前常规虚拟学习社区的不足,提出了利用腾讯QQ作为辅助教学平台,阐述了由教师主导的课外虚拟学习社区的建立、功能与运行效果。通过教学实践与调查研究,得出课外虚拟学习社区有效的促进师生交流,拓展学生视野,增强学生协作意识,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课外虚拟学习社区作为课堂教学的一种辅助模式,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虚拟学习社区,教学,应用

参考文献

[1]齐香香,赵莎莎,张红艳等.虚拟学习社区学习共同体的构建[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07,47(1):122-124.

[2]陈国强等.虚拟学习社区的有效性反思及其发展思路[J].电化教育研究,2006,26(4):26-29.

[3]刘洋,刘冰等.虚拟学习社区中教学策略的研究[J].软件导刊,2010,(9):7-10.

小学语文虚拟学习社区的动态构建 篇7

一、人员的动态组合是构建成功的前提

语文学习社区的构建主体, 传统印象中大多是比较单一的对象。一般由计算机信息技术教师或语文教师完成构建。而我们在实践过程中, 力求使构建主体呈现多元化、立体化、动态化, 把更多的学生及家长也纳入到构建主体之中。学生主体的加入, 培养了他们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同时, 又增强了他们对学习社区的归属感及亲切感。家长主体的参与, 也增强了他们对学校、对孩子的关注, 进一步提升了责任感和使命感。

1.教师主体———搭建框架, 引领方向。

(1) 学校的信息技术教师负责搭建社区框架, 建立模块, 建构社区。对社区的主要成员设定权限, 并按社区成员的不同贡献, 制定出等级上升制度, 同时加强对社区成员的审核。

(2) 语文骨干教师担任各版的版主, 负责对社区的有关板块的管理。结合课文内容或学生实际情况, 发起针对性的讨论帖, 引领教师、学生及家长的关注与参与。

2.学生主体———自主参与, 体验成功。学生自主参与相关课程资料的收集。在学习新课文前, 学生通过前置性学习, 对课文的背景资料进行初步的了解, 将相关的文字、图片资料, 上传到相应主题帖中。

3.家长主体———关注学校, 共谋发展。家长的加入, 使他们更关心孩子的进步, 更关注学校的发展。在学习社区中, 首先, 他们增强了对自己孩子的了解, 并加以针对性的辅导。其次, 他们能合理利用社区资源, 发挥资源共享的功能, 协助孩子在自主学习社区中提供各项资源。第三, 家长们也积极为学校社区提供资源, 出谋划策;有的家长还利用自家的录像机, 拍摄春天、秋天的美景, 上传到社区, 把这一社区当作自己的另一个家园。

二、时空的动态拓展是构建成功的保证

新课标指出:语文课程要拓展学生学习的时空, 关注学生在各种语言实践活动中的“习得”, 要将语文课程活动和其他课程活动, 将课堂学习和课堂以外的语言实践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构建开放的课程体系。我们通过学习社区这一平台, 对教学时空加以拓展、延伸, 更注重培养学生自行掌握获取知识的方法, 使学生获得终身受用的发展性学力。

1.学校为主, 开放最大时空。我们在学校, 利用专门的综合性研究课程, 组织学生在学习社区中学习。有围绕某一专题进行学习, 也有学生根据爱好, 进行自主学习。他们在学习过程中, 提高了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学会了筛选材料、重组材料, 锻炼了语文的概括表达等诸方面的能力。在中午课余时间, 喜爱学习社区的同学们, 三三两两, 结伴而行, 他们来到社区, 侧重于习作的交流;他们会挑选出自己最满意的作文, 上传到学习社区, 供同学们学习和交流。

2.家庭为辅, 适当拓展时空。有条件的家庭, 学生在家庭中也可以和家长一起在学习社区中学习。在家长的指导下, 进行课外书的阅读, 上传交流习作的感悟, 也可以对某一主题帖, 跟上自己收集的材料。他们在学习社区中徜徉, 按自己的兴趣, 尽情浏览、学习, 与老师、同学进行互动, 既提高了他们的语文综合素养, 又培养了亲情和师生情谊。

三、内容的动态更新是构建成功的关键

虚拟学习社区的内容, 因教师、学生和家长的积极参与, 处于日益更新状态, 呈现出丰富性、综合性等一些特质。我们将学习社区内容划分为主题阅读、名著导读、习作分享、“网上中华行”等特定栏目。

1.主题阅读, 丰厚课文内容。主题阅读, 主要由语文教师和学生共同建构。一方面是对教材进行前置性学习, 了解课文背景及作家资料等, 一般从文字资料、照片、视频等方面进行收集。如在学习《秦兵马俑》一课时, 学生找了大量的资料, 包括秦兵马俑如何被发现、秦兵马俑如何制作、各俑坑的介绍, 以及秦始皇陵、后世影响等, 收集了丰富的照片及视频材料, 丰厚了课文内容, 拓展了学习视野。二是对教材内容的适当延伸。如在学习了《海伦·凯勒》后, 同学们上传了《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并在阅读后写上自己的阅读体会及感受, 对海伦·凯勒坚忍不拔的毅力有了更深的理解。

2.名著导读, 积淀文学素养。学习社区中的名著导读资源丰富, 也是由教师和学生, 根据课文内容的延伸及小学生必读书目, 选择搜集材料, 并不断丰富的。学生或独立或和家长一起, 在名著中徜徉。阅读学会会长曾祥芹教授曾从阅读的深度、广度和速度这三个层面上提出了阅读的三种方法:精读、略读和快读。学生自由选择适合自己的阅读方法, 进行快读或精读。名著导读的资源也极大地增强了学生的阅读兴趣, 拓宽了学生的阅读面, 提高了学生的阅读量。

3.习作分享, 提高习作水平。网络资源是开放的, 为了有效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我们注意从扶到放的过程。“扶”时, 我们按门类在相应专区向学生提供丰富的写作素材 (如四季景色的优美词句, 人物的外貌描写……) , 使学生能参考素材, 写出自己的习作。在佳作区, 学生的优秀范文附上教师的点评, 也在指导着学生在写作上的要求。“放”的过程更侧重于相互的分享与交流。教师、学生、家长对学生上传的作文进行点评。首先教师要作好点评指导, 点评的内容包括明确习作要求、纵观习作的结构、揣摩习作的遣词造句等方面。其次是学生在指导下的点评, 他们对欣赏的优美的字、词、句等做上记号, 在需要修改的地方进行批注。这样, 一篇文章, 多人阅读, 多人点评, 多人受益。以评促讲, 以评促写, 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在习作区, 我们还非常重视习作成长的过程———新手区, 这里都是第一次上传的文章, 未经修改, 还显得相对粗糙;进步区, 是在多人点评的基础上, 进行修改后的文章……这样, 激励学生不断学习, 不断交流, 不断修改, 从而使习作水平有较大的飞跃。

四、方式的动态变革是构建成功的本质

基于网络的学习社区活动中, 打破了传统课堂中的教师为主导型的教学模式, 表现为一种全新的、灵动的、有生命张力的学习形式。它着力倡导的是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

1.自主成就活力。在学习社区学习中, 学生不再是传统教育中被动的知识接受者, 而是主动的知识寻觅者和学习的参与者。每个学生都是自主学习、主动建构知识的个体。学生只要通过网上注册, 就可以进入一个适合自己个人特点的体系, 从社区的资源中满足自己的学习需求, 学习时间也更具弹性, 完全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新型的教学特点。

2.合作提升有效。《学记》中言:“独学而无友, 则孤陋而寡闻。”同学们在平等的交流过程中实现学习的互助合作。在虚拟学习社区中, 每人都有自己的专长, 经讨论、沟通, 使知识得以分享, 智慧得以撞击。学生在沟通和分享中藉由别人的观点促使自我反思, 并能逐步建立属于自己的知识体系。如在《新型武器》的教学中, 学生自发分成N个学习小组, 搜集各种不同的新型武器, 概括不同武器的特点和作用, 形成一个个系列, 不仅节约了搜索时间, 而且更多地分享到他人的学习成果, 从而对新型武器形成了更全面的认识和理解。

虚拟学习社区中的社会网络研究 篇8

互联网已深入到我们学习、生活和工作的各个方面, 而其根本用途就是将单一的个体连接起来进而形成各种具有不同功能和形态的网络虚拟社区, 其中必然也包含了大量具有良好知识共享环境的网络虚拟学习社区[1]。通过虚拟学习社区中的人际互动, 学习者之间可以建立多种协同学习关系。在虚拟社区知识共享机制的作用下, 个人知识转变成为学习社区的共同知识;而通过成员之间具体的协作, 这些知识又被结构化。因而, 虚拟社区内的人际关系对学习和共享的影响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它对远程教育平台的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2]。

虚拟学习社区内所有学习者共同构成了一个知识传播和信息交流的网络。按照社会网络分析思想, 行动者的任何行动都不是孤立的, 而是相互关联的, 他们之间所形成的关系纽带是信息和资源传递的渠道, 网络关系结构也决定着他们的行动机会及其结果[3]。本文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 针对某虚拟学习社区的社会网络进行了核心-边缘结构分析和成员的网络位置分析, 探讨了成员的网络位置与信息传播的关系, 以期促进虚拟学习社区内的知识交流与共享。

1 研究对象和方法

社会网络被认为是社会行动者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的集合。社会网络有节点和连线两个要素。节点表示社会网络中的一个社会单位或者社会实体, 连线表示社会行动者之间的关系。社会网络分析作为一种研究方法, 其基本的思路是把对行为的解释由个体属性转向限制行为主体的网络特征。社会网络分析关心的是不同行为主体之间的关系而不是将关系还原为其内在属性和本质特征的规则, 它认为社会结构决定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运作[4]。社会网络分析被用来建立社会关系的模型, 发现群体内行动者之间的社会关系, 描述社会关系的结构, 研究这种结构对群体功能或者群体内部个体的影响[5]。

本文以某虚拟学习社区为研究对象, 跟踪并记录了社区成员在社区内进行讨论和交流的学习过程, 对收集的数据运用UCINET软件进行了分析, 探讨了互动关系所构成的社会网络结构与信息传播的关系。

2 核心-边缘结构分析

核心-边缘结构是由若干元素相互联系构成的一种中心紧密相连, 外围稀疏分散的特殊结构。社区互动结构的核心-边缘分析是发现推动社区发展的主要成员以及限制社区发展的瓶颈, 并据此采取有针对性的应对措施的一种重要方法。核心-边缘结构是一种理想型的结构模式, 在具体分析时, 它把行和列都分为两类。在主对角线上的块是核心, 是密度高的块, 主对角线上的另外一块是边缘, 是密度低的块。当利用核心-边缘模型分析数据时, 该模型将区分出密度较高的成员 (核心) 和密度较低的成员 (边缘) , 核心成员在与边缘成员的交换关系中处于优势地位。样本社区的核心-边缘结构分析测量结果如图1所示。

通过对样本社区“核心-边缘结构分析”的测量发现:1号、8号、10号和12号等9位成员处于网络的核心, 其他成员则处于边缘;12号和15号成员还起着局部桥的作用, 他们的位置 (如图2) 将左右两则处于边缘位置的成员与核心成员之间更紧密的联系起来, 使信息在整个网络中更易于传播, 有利于知识的扩散;9号成员的位置与各成员的距离都较远, 与其他成员也没有太多的交流和沟通, 基本处于“半孤立”状态, 非常不利于其在网络中对知识的获取和共享。

3 结构洞分析

在本研究中, 采用的是结构洞理论来探讨网络位置问题。伯特用结构洞来表示非冗余的联系, 认为“非冗余的联系人被结构洞所连接, 一个结构洞是两个行动者之间的非冗余的联系”[6]。结构洞能够为其占据者获得“信息利益”和“控制利益”提供机会, 从而使其占据者比网络中其他位置上的成员更具有竞争优势。

结构洞的计算存在两类计算指标, 一类是伯特的结构洞指数;另一类是中间中心度指数。伯特的结构洞指数主要考虑4个方面: (1) 有效规模:一个行动者的有效规模等于该行动者的个体网络规模减去网络的冗余度, 即有效规模等于网络中的非冗余因素; (2) 效率:一个点的效率等于该点的有效规模与实际规模之比; (3) 限制度:一个行动者受到的“限制度”, 指的是该行动者在所处的网络中拥有的运用结构洞的能力; (4) 等级度:指的是限制性多大程度上集中在一个行动者身上。在这4个方面, 限制度最重要。本研究主要对伯特的结构洞指数进行了测量, 测量结果如图3所示。

通过对样本社区“结构洞指数”的测量发现:在网络中有14名成员的限制度指标小于0.2, 说明这14名成员在网络中掌握了较多的结构洞, 排在前3名的8号、1号和24号成员的限制度指标都小于0.15, 说明这3个成员占据了网络中的大部分结构洞, 是网络中的意见领袖;在网络中有16名成员的有效规模指标大于6, 排在前3名的仍然是8号、1号和24号成员, 充分证明了这3个成员占据了网络中的大部分结构洞, 控制着网络中信息的流动;一般来说, 限制度指标小的成员其有效规模指标就会大, 但通过比较发现, 网络中部分成员在限制度指标排序和有效规模指标排序中位置出现了变化, 分析其原因为:部分成员的有效规模指标虽然比其他成员的大, 但他们连接的一些成员之间彼此有联系, 产生了部分重复连接, 使其掌握的结构洞数量减少, 限制度指标反而大。

4 结语

本文应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和UCINET软件对样本虚拟学习社区的社会网络进行了核心-边缘结构分析和成员的网络位置分析, 找出了样本社区社会网络中的意见领袖、核心成员和边缘者, 有助于指导教师有效调整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 关心每一个成员, 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为学习交互活动创造更好的环境, 有利于网络虚拟学习社区的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陈淑洁, 叶新东, 邹文才.社会网络分析在网络课程评价中的应用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 2009 (3) .

[2]周涛.Wiki社群的社会网络分析[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 2005.

[3]林聚任.社会网络分析:理论、方法与应用[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9.

[4]马池珠, 任剑锋.现代教育技术前沿概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9.

[5]刘军.社会网络分析导论[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4.

移动虚拟学习社区 篇9

关键词:虚拟学习社区;网络互动;影响因素;社会网络分析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16)24-0009-05

一、引言

近年来,虚拟学习社区受到了广泛的关注,成了现代远程教育领域研究的热点。虚拟学习社区为学习者提供一个开放的学习环境,建立起了多向的社会互动关系,通过多位学习者的社会交换和合作而建构知识,学习者在这里交换观点、分享信息、倾吐情感、协作解决问题,促进知识的获取和共享。虚拟学习社区是在网络环境下,通过获取、产生、分析和合作建构知识的对话与被指导的学习过程所形成的人际团体与学习环境。[1]网络互动是虚拟学习社区的关键要素,也是学习者通过交流建构知识的重要条件。网络互动强调学习者以知识建构为目的,学习者与学习环境之间的相互交流与相互作用。[2]

网络互动具有超时空的特性,学习者通过网络完成传统方式不可能做到的交往与互动。国内外学者们针对网络交互开展了很多相关研究,譬如,陈丽在劳拉瑞特提出了学习过程的会话模型的基础上描述了远程教学的教学交互模型,认为交互应该分为三个层面:操作交互、信息交互和概念交互。[3]尚建新认为虚拟学习社区内的交往一般都是基于一定的主题背景;教师和学习动机对学习者的交互影响最大;组内交互和组间交互存在很大的不同。[4]在虚拟学习环境中,交互的质量被认为是衡量交互结果的一个最重要的指标。Gunawardena 认为对交互的分析不仅应该关注“量”而更应该关注“质”,这个“质”在交互中的具体体现就是意义协商与知识建构[5]。Moore(1989)认为,远程教育中主要有三种类型的交互方式:学习者与教师的交互、学习者与学习者的交互、学习者与学习内容的交互[6],目前,虚拟学习社区的研究大多还是只停留在概念、模型和交互方式上,深入研究并不多。虚拟学习社区中的网络互动有哪些影响因素,如何促进网络互动,如何提高网络互动的参与度和活跃度,如何让学习者的隐性知识更好地显性化,从而促进知识的建构。这些都是网络教育组织者最关心的问题,本研究试从这些问题着手,尝试不同的方法来研究问题,给出相应对策。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本研究以全国中小学教师继教网为平台,研究对象是2015年中小学教师“国培计划”中的33名小学语文教师,这些教师都是各学校的骨干教师,他们具有较好的上进心和自律性,学习欲望比较强、计算机操作能力和专业技能扎实等特点。研究方法主要采用了实证研究法、社会网络分析法和问卷调查法。“国培计划”是提高中小学教师特别是农村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重要举措,对于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促进基础教育改革,提高教育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通过对虚拟学习社区中的交互数据进行整理、统计,借用ucinet社会性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法来分析学习者的交互状况,同时对参与互动学习者开展问卷调查,分析虚拟学习社区网络互动的影响因素,提出促进虚拟学习社区中网络互动的活跃度的策略,为提高学习者网络互动参与度、知识建构效率,协作学习,网络学习评价机制等方面提供参考。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社会网络分析

1.网络密度分析

密度,描述了一个图中各个点之间关联的紧密程度。网络密度指的是一个网络实际存在的联结数目除以可能存在的最大联结数目的比值。各个点之间相关度越紧密,图的密度就越大。[7]经过计算,本研究所采用的样本的网络密度为0.2633。密度不大,说明该社群网络成员之间联系不是很紧密。这与虚拟学习社区中论坛主题较多、讨论话题相对分散有关系。

2.社群图分析

社会网格分析中的社群图用形式化的方式表征了群体成员之间的关系,它主要由点(代表社会行动者)和各点之间的连线(代表行动者之间的关系)组成。社群图可以直观地表达关系网络,显示社群内人际关系的亲疏,体现群体的结构特征。

本研究使用ucinet软件对被研究对象的回帖和被回帖的交互数据进行处理,描绘了社群图,以此来分析社群成员之间的网络关系,如图l所示,社群成员的连结关系用有向箭头表示。通过软件将该社群图旋转和放大,可以清楚地看出该虚拟学习社区网络的结构特征,有些成员处于网络结构中的核心地位,他们与其他成员的连接非常紧密,有些成员处于该网络的边缘位置,这些成员与其他成员连接比较稀疏。

3.网络中心性分析

网络中心性是计算一个行动者在一个社会网络中最主要的个体结构位置指针。它是用以反映行动者在社会网络中的所处地位,在网络中心的行动者是社会学中最有社会地位和最有权力的人。[8]因此,网络中的中心位置也被作为测量行动者的声望和权力的指针。[9]

由于不同的网络属性对个体的绩效影响是不同的,因此,本研究中,我们需要测量四种不同的中心性以描述网络的不同属性,包括点度中心度,接近中心度,中间中心度和特征向量中心度。

建立以人为本的虚拟学习社区 篇10

以人为本既是当代社会的基本理念,也是现代教育思想的重要内容。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了以人为本的思想,要求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1]透析这种思想,我们也可以将这一理念运用到网络学习环境的建设上,构建和谐的虚拟学习社区。这就要求,虚拟学习社区要以学习者为中心,以发展学习者素质为本,充分利用各种信息技术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不断满足学习者多方面需要,促使学习者积极主动地求得自身的完善,从而促进学习者素质的全面发展。

1.1 社区概念

社区,用英文可以表达为Community,它起源于拉丁语,意思是共同的东西和亲密的伙伴关系。最早提出社区这一概念的是德国社会学家费迪南德?滕尼斯,他将社区定义为“一个同类群体,其中个人与整体的社会特征是一致的,该社会群体具有共同的价值取向,成员具有强烈的归属感,彼此亲密无间。这样的社会群体产生于对亲属联结的依赖以及血缘关系的延伸,是超乎人们的选择而自然形成的。”[7]因此,通常我们所说的社区都是指在某一个地方,人们经常聚集在一起,为某一个活动或话题,共同作出决策。它比较常见的特点是:在每一个社区中,成员们有着共同的目的或兴趣,他们通过交流与合作,彼此逐渐了解,经过一定的时间后建立起一种亲密的关系;而且,社区是作为一个整体而存在,规模有大有小。

1.2 虚拟学习社区的概念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作为一个虚拟的时空,给人们的学习方式带来了很大的变化。虚拟学习社区,作为一种新的学习方式,人们对其有各种不同的称呼,如虚拟课堂、虚拟校园、电子学习空间、在线学习社区、电子学习社区、网上学习社区或虚拟学习社区等。而在当前,广泛使用的是虚拟学习社区(Virtual Learning Community,简写VLC)或网上学习社区(Online Learning Community,简写OLC)。Kowch和Schwier(1997)明确定义虚拟学习社区是由自然意愿及共同的理念和理想而结合在一起的群体。Russell(1999)将网上学习社区定义为“一个采用某些技术手段来协调其成员和集体在学习方面需要的组织。”[2]

在国内教育技术界,有人这样定义虚拟学习社区:“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理论基础的,基于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计算机网络资源共享技术和多媒体信息展示技术的新型远程教育网络教学支持平台;同时虚拟学习社区也是一种新型的学习组织,因此它不仅具有社会学属性,也同时具有人机系统的基本属性特征;虚拟学习社区是解决当前一系列教育难题的有意义的尝试,是当代社会需求和科学技术及其学与教理论相结合的产物。”[8]但不管人们如何对虚拟学习社区进行定义,其总的特征就是:利用网络资源优势为正式和非正式的学习群体建立学习环境,使得社区中的学习成员享有自由、平等和共享资源的权力。但虚拟学习社区更多的意义则在于,它打破了传统学习的时空局限,给予学习者发展个性和协作探索的自由空间,并且,学习者可以按照自己的需求,实现随时随地学习。这对于学习受到限制的人来说是非常方便的,而对于处在教育资源比较匮乏的地区的学习者来,虚拟学习社区的这种优势已经远远超出了单纯意义上的教育范围,从而实现了教育机会公平。

1.3 问题分析

虚拟学习社区自出现以来,大约有近十年的时间。作为一种教学组织形式的补充,虚拟学习社区中的学习社群可以是各学习者群体自发组成,比如BBS,惟存教育,Wiki社区,国教育科研网上的“教育人博客”等,也可以由教师根据教学需求进行组织,比如,远程教学平台,e-learning等。现在,各个学校、教育组织机构以及学习自发组织基本上都建立有自己的网络学习社区或者平台,可以说,虚拟学习社区正在以各种形式遍地开花,而且近几年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通过对部分虚拟学习社区进行调查发现,虚拟学习社区开展的实际效果很多都不尽人意,对学习者所起的作用、影响并未显现出预先设计的效果,在实际的操作运行中,虚拟学习社区是存在一些问题的:

1.3.1 学习资源未满足个性化的学习者需求

丰富完善的学习资源是成员进行深入学习的物质基础。目前很多社区的学习资源质量普遍不高。比如,有些学校早在几年前就建立了网络教学平台,但现已成了无人问津的空白区。究其原因,首先是管理不善,平台所提供的资源陈旧,学习资源未能及时更新,造成学习者在进行自主学习时“无米可做”。另外,有些网络教学平台提供的学习资源未从学生实际需要出发。就拿一些地方的远程教学平台来说吧,资源内容大多与课本无异,基本上可以说是课本的电子板,不是为学生而制作。资源的内容也呈现出“堆砌式”,是一大堆材料的罗列,没有从中进行深入的加工,提炼出精华内容。也因此未为学生减负。另外,资源的表现方式对学生也没有吸引力,即资料就是资料,死板地放在那里,用就用,不用就拉倒。没有站在学习者或者使用者的角度去考虑,调动不起学习者的兴趣。[3]

1.3.2 缺乏个性化的交互功能

虚拟学习社区的一个重要的特性就是,交互性强,为学习者之间的沟通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目前,有些社区的建设还不成熟,不仅技术上还没达到较强的交互功能,而且,从设计思路来看,社区的规划也没考虑到学习群体的情感需要。以远程教育为例子,其网络交流功能大都局限于学习讨论与疑难解答。而学习者是人,人就有多方面的交流需求,是渴望彼此之间有除学习外的情感、思想、爱好等各方面的交流的。否则,学习可能就会失去很多乐趣,学习效率也就下降了。通过调查发现,现有的部分远程教学平台多是以传授知识为重点进行开发,表现为学习者利用其进行自主学习时像在观看电视课堂讲座,完全的知识灌输式。没有充分从学习者自身的需要出发,忽略了网上虚拟学习也是学习者之间的协作,效果也就不言而喻。

1.3.3 社区缺乏一种人文环境

由于虚拟学习社区中学生与学生、教师以及远程教育机构之间处于准永久性分离的状态,彼此间都是非面对面的交流,学习者在面对网络这个中间媒体可能会产生一些心里差异,造成个人负面的学习体验。而目前很多的虚拟学习平台大都只注重技术层面的考虑,对学习者的这种心理情感因素忽略了,使得部分学习者在利用虚拟学习社区进行于与他人沟通时失去活力,参与度不高,缺乏对社区的信任度,没有社区归属感。[4]

2 建立以人为本的虚拟学习社区思考

从以上几点问题来看,虚拟学习社区的建设不仅仅要注重物质、技术等方面,对学习者的人文因素方面的重视也是有必要的,否则,利用虚拟学习社区进行学习的效果就并非如想像中的那样有效。

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了以人为本的思想,要求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就是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就是要把不断满足人的全面需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发展的根本出发点。[9]作为一个提供人们学习的便利环境,虚拟学习社区的建设同样也可以围绕以人为本的理念(这里的人主要是指学习者),以学习者为中心,以发展学习者素质为本,从学习者的需要出发,建立教学资源共享机制,整合网络学习资源,设计系列的学习活动,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不断满足社区内不同学习者的各种学习需要。而且,以学习者为本,把学习者的潜能充分开发出来,才能使我们的教育充满活力,充满无限发展的生机。因此,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考虑虚拟学习社区的建设:

2.1 学习平台设计要遵循多样化原则

虚拟学习社区中的学习者,他们的年龄层次、认知水平可能是参次不齐,各不相同的。另外,部分学习者可能受时间限制,无法进行网络课堂的即时学习。因此,社区就要考虑各个学习者的个体因素,根据他们的具体学习需求,因人制宜,兼顾群体化与个体化,提供多种多样的学习方式,如个别化学习方式和协作化学习方式等,以满足不同类型的学习者的多元化学习需求。[5]从而给每个学习者提供均等的学习机会,提高学习者的学习质量。

2.2 从学习者的心理因素出发,学习平台应提供交互性强的功能

学习者在学习中,肯定需要进行即时的在线或者非在线的沟通和交流。因此,平台的交互性功能就显得特别重要。通过对网络课件的精心设计,使学习者可以进行很好的人-机对话,从而使得教师能很好地了解学习者的学习水平,对不同的学习者采用不同的学习路径,完成预定的学习目标。如,虚拟学习社区可以提供诸如BBS、讨论区和聊天室等,在师生、学生之间共同探讨一个主题,各抒己见,尽情发挥,进行虚拟交流。这将能真正体现学习者的个性特点,给他们以自由的学习空间,也将真正能实现学习方式从传统的“独学”变为“群学”,学习结构从“封闭”变为“开放”,教学方式从“知识传授”变为“知识建构”。

2.3 学习资源要丰富多样,要有吸引力,并及时更新

设计社区的学习资源时也要考虑学习者的兴趣爱好,学习目的与动机,以及不同的学习需求,提供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学习资源,以满足不同学习者的学习需求,使得学习更有效。另外,一些资源内容也要考虑到人对其的敏感度,尽量制作一些能够调动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资源,使学习者能产生学习兴趣,从而进行自主学习。

2.4 学习平台要有明显的主题内容

虚拟学习社区是一种学习目的性很强的社区。进入到某个学习社区的学习者,一般都渴望能够找到自己感兴趣的内容,或者能寻找到对自己的学习内容有共同研究的有志之士,从而与其探讨,交流。因此,虚拟学习社区要具有自己的特色,提供的内容要具有鲜明的主题,使得学习者一进来,就能迅速地找到自己的学习版块,提高了学习效率。

2.5 虚拟学习社区要建立一种社区归属感、社交真实感

虚拟学习社区是以网络为依托,是一种看到不摸不着的虚拟的学习空间,学习者通常以虚拟身份在社区中很容易在网络中迷失自己。虚拟学习社区要建立一种让学习者能在内心真正感觉到的社交真实感,使学习者能将自己作为一个真实的人展示自己的情感,与他人进行信息沟通,与他人进行学习上的合作,形成一种亲密的共存互助氛围。[6]比如,可以不定期地举行一些面对面的交流活动,帮助学习者营造社区意识,加强社区成员之间的社会联系、亲和性等。否则,如果虚拟学习社区缺乏一种社区归属感,很可能会导致学习者的学习挫折感和低效率。

3 结论

总之,虚拟学习社区是应网络的发展因运而生。作为一个新鲜事物,可以说,在目前能真正应用的比较成熟的虚拟学习社区还不多,虚拟学习社区还处在一个尝试性阶段。在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从学生的需要出发,以学习者为中心,设计合理的学习资源,为各个不同类型的学习者的提供平等的、终身受教育的学习机会,形成和谐的、高效的学习环境,将是虚拟学习社区发展的可选择的道路之一。

参考文献

[1]《科学发展观学习读本》连载:前言[EB/OL].人民网,理论专题下的内容连载栏.

[2]王海东,丁兴富.在网络虚拟环境中构建学习社区[J].中国电化教育,2004(11):29-32.

[3]孙迪.投入学习理论对于建构虚拟学习社区的启示[J].远程教育杂志,2005(6):22-25.

[4]奚晓霞,罗会棣,沈怡.建构虚拟学习社区的人文思考[C].第十届全球华人计算机教育应用会议论文集(GCCCE2006).

[5]胡钦太.关于虚拟学习社区的几个问题探讨[J].中国电化教育,2005,(6):26-29.

[6]张秀梅,杨改学.网络教育应在虚拟教学与真实交往之间平衡发展.中国电化教育[J].2001(9):28-30.

[7]王康.社会学词典[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88.

[8]http://www.openlearning.cn/oBlog31/user1/petre1198/archives/2006/296.html[EB/OL].

上一篇:神化的身体下一篇:生命化倾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