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主主义理论

2024-06-13

新民主主义理论(通用12篇)

新民主主义理论 篇1

后现代主义理论与女性主义理论同样来自于西方, 同样以对权威体制的挑战姿态出现。后现代主义理论对于那些试图建立独立的女性主义方法和认识论并推动女性主义运动的女性主义理论家来说有着强烈的影响, 就像重要的政治———文化潮流一样, 女性主义和后现代主义试图发展关于社会批判主义、不依赖于某些传统的哲学上的关于知识意义和产品的新范式。虽然两者有交汇的地方, 但是两者一直以来都进行着生动的争辩。那么, 两者间的异同点表现在哪些方面?女性主义理论、后现代主义理论有什么关系?两者都存在哪些缺陷?如何借鉴?本文拟进行比较分析。

一、理论产生的背景及特征

西方社会从20世纪60年代以来发生了一系列引人注目的变化, 这种变化遍布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领域, 以至于人们感觉到“确实生活在新时代里, 或更谨慎地说, 生活在一个断裂时期”。[1]一些更加激进的思想家则认为, 现代社会已经终结, 我们正在步入一个与现代社会彻底决裂的后现代社会。那些发生在社会生活、艺术、科学与理论方面的剧烈变化可称为后现代转向, 它指向一种考察世纪、解释世界的新范式, 也包括政治、经济、社会的新形态以及文化与技术的新格局。[2]

“后现代”并不是单纯的实践概念, 而是相对于“现代”和“前现代”而言的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后现代主义”既是对“现代主义”的反对, 也是对“现代主义”的超越, 甚至是“现代主义”的极端化的产物。现代主义与启蒙运动是一体两面, 启蒙运动的社会思想主要是关于人性的统一性、线性演进、科学的客观性、科学的解放作用以及西方的优越性等, 启蒙运动的崇高思想实际上遮蔽和论证了一种支配的历史———西方对东方、理性对非理性、主体对客体、男性对女性之支配。但是伴随着西方社会的发展, 这一启蒙或现代文化许多方面已失去其可靠性, 人们日益深知科学之阴暗的一面:纳粹主义、种族大屠杀、精神病院以及科学在使同性恋者、黑人和女性成为病变种群的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后现代主义理论正是抓住对启蒙文化关键性层面之幻想的日益破灭而兴起的, 在这个新的后现代时期, 最具重要意义的也许是占据西方人心灵两百年之久的现代性理念受到彻底质疑和抛弃。

“后现代主义”既是对“现代主义”的反对, 也是对“现代主义”的超越, 美国学者伯恩斯坦 (R.Bernstein) 对后现代的特征曾做过概括:“所谓后现代性的特征是:否定、解构、怀疑和揭露的不断更新的游戏精神”。[3]简而言之, 后现代主义理论的主要特征为:对主体主义传统的批判, 对工具理性主义的反驳, 对终极价值目标的存疑, 对僵硬的二元对立的消解。

女性主义作为一种源于欧美的重要思潮, 伴随着欧美社会发展的脉搏, 女性主义理论的形成和发展是在三次女性主义浪潮的背景下产生的。

第一次浪潮发生于19世纪中叶到20世纪20年代, 此时欧美各主要国家先后完成了资产阶级革命, 自由、平等、民主的观点广泛深入人心;另一方面, 资产阶级政权仍然以拒绝给予革命时期曾与男性并肩战斗的女性以平等的社会、政治、经济权利, 分享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果实, 于是引发了第一次女性主义浪潮。这一时期的女性主义运动深深的根置于国家的社会政治生活之中, 相信女性的价值能够在社会公共领域得到充分的展现, 鼓励女性进入社会公共领域, 要求女性的自由平等权, 其中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经济平等、政治平等和职业平等, 并为女性的选举权而斗争。

第二次浪潮发生于本世纪60年代, 在美国, 这一浪潮是与黑人解放运动、同性恋解放运动、学生运动相适应的新妇女解放运动, 在法国是和1968年的“五月风暴”联系一起的。这次浪潮源起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 从战场下来的男性又一次把女性挤出了战时亟需她们的工作岗位, 很多女性被迫回到家里。这引起了很多女性的不满, 她们提出了:“拒绝回家, 拒绝做母亲。”第二次女性主义浪潮是在女性已基本取得与男性一样的权利的前提下产生的, 这一时期的男性主义运动受马克思主义和新左派思想的影响, 强调差异和独特性, 矛头直指把女性置于劣势地位的社会意识形态, 对话语、法律、伦理学和哲学方面的性别偏见提出挑战, 试图以女性主义来补充、修正和重构西方文化。

第三次浪潮, 人们说法不一, 一般认为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 这时期的特点是女性主义内部呈现多样化发展, 如第三世纪的女性主义、生态女性主义、女同性恋主义等。第三次浪潮强调差异性和多样性:一是性别之间的差异, 作为区别于男性的群体, 女性可以联合起来;二是女性内部由于种族、阶级、和性倾向等因素导致的不一致性, 强调性别内的研究。

伴随着女性主义的浪潮分化出众多的流派, 依据其政治主张和哲学基础, 可将这些流派划分为自由主义女性主义、社会主义女性主义、后现代女性主义等派别。这些流派在理论建构、流变过程中对男性主义的起源、性质以及如何消除性属差异等问题的主张不尽相同, 但它们在本质上都是一致的, 即关注女性、解放女性、发展女性, 致力发展一个平等性别关系。

二、后现代主义理论与女性主义理论异同

20世纪70~80年代以来, 女性主义和后现代主义成为西方社会重要的理论派别。纵观理论的发展, 任何一种理论的起源和发展都不是凭空产生的, 而是具有历时性和共时性, 是对已有理论的借鉴和批判。探讨女性主义理论和后现代主义理论的异同将有助于我们更进一步的理解两者。

1、后现代主义理论与女性主义理论的共同点。后

现代主义理论和女性主义理论都以一种解构主义的方式进行理论化, 以谱系学分析生活现象。在去中心化、反对本质主义和普遍主义、反对二元对立、关注权力方面, 两者有着深刻的相似性。

首先, 放弃中心主义、本质主义, 也就放弃了普遍性和确定性。这些主题也以各种各样的方式包含在后现代主义理论中。后现代主义者哈桑主张“不确定性原则”, 杰弗里·哈特曼断言, “当代批评的宗旨是不确定的阐释学”[4]。法国后现代主义代表的德里达论证了差异的重要性, “延异 (differance) 就是差异和差异之踪迹的游戏, 在语言系统中, 只有差异。”[5]容忍差异, 就避免垄断真理。

利奥塔德后现代主义论述的关键之处在于他有关叙事、尤其是宏大叙事的思想。利奥塔德批判了启蒙运动中以解放为主题的宏大叙事, 对他来讲, 现代性以卓越的、宏大的叙事为特征。然而随着这些宏大叙事的方案的失败, 利奥塔德觉得, 现在应该是向这些总体观点发起“战争”的时候了———对那些曾经控制、界定和解释世界上所有不同形式的话语活动的普遍指导性原则的怀疑。女性主义者发现女性被边缘化, 并试图破坏、瓦解男性中心主义, 探索和论述边缘空间, 同时女性主义意识到本质主义、基础主义、普遍主义等现代理论是被边缘化、被排斥在中心之外的理论依据。因此在女性主义运动中不断完善的女性主义理论就是对传统智慧的一种颠覆。“妇女拥有一个不能与男性世界相提并论的自己的世界”。[6]主流文化认为男女差别是自然的, 好的、正常的同男性与男性气质相联系, 将相反的含义赋予女性。女性的天然状态造就了劳动力的分工和男性权威的体制, 体现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由此延伸出男性的统治也是自然的。女权主义者颠覆传统男性中心秩序, 女性主义理论认为两性差异并非是与生俱来的生理因素决定的, 而是社会生活的产物。现实中人们所认同的、有社会所接受的有关男性或女性的观念、言语、行为等都是一个社会历史、政治、经济、文化的范畴。如:朱利亚·科里斯蒂娃 (Julia Kristeva) 认为, 女性的社会性别是“父权社会给起名和分类的象征化”[7]。为此, 各种相对立的女性主义流派力图通过多种根深蒂固的社会过程, 诸如男性至上主义、父权制、资本主义和种族主义, 深刻的揭露男性传统和权威对女性的压制, 强调女性对社会秩序来说并非是有价值的“陌生人”。这些思想在女性主义的相关著作中进行了充分的论述。如:玛丽·沃斯通克拉夫 (Mary Wollstonecraft) 《女性辩护》、波伏娃 (Simone de Beauvior) 《第二性》、凯特·米利特 (Kate Millelt) 《性的政治》等。女性主义理论解释了一个组织清晰的性别等级制的根源, 同时进一步的反对认为性别关系是固定的和静止的观点, 相反, 相信性别关系是一个动态过程的结果, 因为相信性和性别是社会建构的。康奈尔认为, 个人和群体的行动能够带来性别秩序的改变, [8]而且女性主义者强烈要求赋予女性权利, 拒绝社会将女性边缘化。例如:自由主义的女性主义者提倡妇女在涉及到婚姻、家庭、职业、政治及教育等方面的选择权;激进女性主义者从生理学上提出“女性是优越的”口号, 她们肯定女性的本质, 赞美女性, 呼吁整个社会和男性重新评价和接受女性特征。后现代主义理论和女性主义理论去中心化的特点表明:两者都力图消解西方形而上学传统所制造的各种二元对立。两者在认识论上采取多元论立场, 认为不存在任何永久的、普遍的、稳定可靠的客观真理。

其次, 关注话语与权力。“话语”本来是一个现代语言学的概念, 指构成完整单位的、大于句子的语段。按照索绪尔的观点, 话语是言语活动的一部分, 是言语活动中由物质表现的那个部分。也就是说, 话语是一种语言实践。对话语的分析旨在说明话语如何影响社会再生产和社会变化, 激发对话语的批判, 认识现存的话语惯例如何成为权力关系和权力斗争的结果, 揭示使这些惯例自然化的社会机制和历史机制 (即这些机制是如何让这些惯例显得如此自然以致成为“常识”的) 。对“话语”概念作突出强调的是福柯。法国思想家米歇尔·福柯将话语置于社会环境中来分析, 福柯认为话语是人类科学 (包括医学、经济学、语言学等) 的知识体系。人类的一切知识都是通过话语而获得的。尼采说过, 知识是权力的一个工具, 是权力关系的固有之物。这种知识观念深刻地影响了福柯的话语权力分析。话语是福柯理解人类社会、政治、文化和经济空间各种机制的关键术语, 是福柯认识论所包含的三要素之一 (即经验、知识—权利和话语) 。福柯认为, 话语不仅仅是语言, 而是既包括可能性又具有强制性结构, 例如, 医学包括医学知识、实践和社会身份;医学话语定义了什么是健康, 什么是疾病;医学话语也决定了究竟谁有决定事物的权力。在福柯看来, 现代理性通过话语方式对个人实施统治, 通过建构系统的知识和话语体系来将一切个人经验和实践整合进社会秩序之中。现代世界的所谓“正统”知识和话语都是以科学客观的堂皇身份发展、传播和完善着权力技术。在这一权力运作制度中, 主体既可能由于统治或依赖关系而受治于他人, 也可能是由于良心或自我知识而受到自身认同的束缚。女性在话语中被定义和解释 (如被定义为母亲、妻子等) , 其他话语中被谈论或书写, 所谓的男性气质和女性气质的身份, 归根结底是话语实践的结果, 也在话语表述中得到强化, 从而也维护和加强了男性的统治。通过话语中的权力分析, 从侧面也反映了女性的社会地位不是与生俱来或静止不变的, 而是被建构出来的。女性主义者认为女性处于话语实践中, 亨尼西和英格汉姆 (Rosemary Hennessy and Chrys Ingraham) 在其所编的《唯物主义女性主义:关于阶级、差异和妇女生活的读物》提出了意识形态的话语理论, 把话语理解为意识形态, 并把意识形态同物质基础相联系。亨尼西认为, 在话语问题上必须根据种族、阶级、性别等各种差异来理解女性的话语构成, 要求解释差异的话语构成与剥削的社会安排之间的联系;打破西方知识与剥削再生产的共谋。

2、后现代主义理论与女性主义理论的差异

女性主义理论与后现代主义有很多共识, 但两者在很多方面的主张也不尽相同, 具体表现在:

第一、后现代主义对主体进行批判, 特别是对统一主体进行批判, 这一点是女性主义反对的。显然, 尽管第三次女性主义浪潮正在兴起, 但多数女性主义理论家仍然是将妇女看作一个统一主体的。后现代主义不遗余力地解构人的中心性、绝对性、超验性等一系列传统人道主义之后, 宣告了被传统人本主义奉为神明的“人”的死亡。而女性主义者还需策略性地建立主体性, 争取作为一个“人”的权利, 利用本质主义女性的身份, 亦希望通过宏大叙事达到女性解放和自由的目标。

第二、后现代主义反对普遍、跨文化的范畴, 而女性主义理论家恰恰相反, 是赞成这一点的, 显然, 跨文化概念, 如性别和性别压迫等, 是女性主义理论的中心概念。

第三、虽然女性主义者总体上是赞同后现代主义对“没有立场的视角”的批判的, 但是后现代主义提出“立场无处不在的视角”来代替“没有立场的视角”, 女性主义者对此心存怀疑。如果过分关注差异, 将会使人们忽略压迫女性的那些超越历史的、集中性的源泉。女性主义理论是要在多元中把握统一, 而后现代主义则是要丢掉统一, 强调多元。

第四、女性主义者通常都怀疑后现代主义的观点是否能指导实际的政治批判行动。后现代主义倾向于关注有关女性的言论, 而不是关心女性的切身经历, 更重要的是, 他们并不关心如何解决实际问题。这主要是由于各自有不同的革命对象和目标, 后现代主义是西方思想理论发展的产物, 它的主要目标是颠覆西方启蒙运动以来的传统思想模式;而女性主义则是西方社会政治实践的产物, 它以改变现实社会中男女不平等状况, 解放女性为目标。

第五、就在女性主义发展的同时, 与之同步发展的后现代主义开始质疑女性主义的基石———对主题的关注、真理和解放等等概念。这就意味着后现代主义是另一种大男子主义, 它的存在将会使女性永远处于从属地位, 破坏新生的女性主义理论。

三、启示

去中心化、反对本质主义和普遍主义、反对二元对立, 对理论至少有两点的积极贡献。一方面, 它包括对所有现存理论的批判性分析、拆解和解构, 去中心化导致了对更加边缘的实体和趋向的关注。另一方面, 这种去中心化也可以被积极地认为是通过强烈的批判性甚至是来加强理论的一种努力。同样, 话语权力学说其矛头主要指向的是那些本质主义。话语与权力关系研究中, 为我们提供了如何看待既存理论的视角, 以及从权力作用的角度来分析他们的方法。但是否定在某种意义上是一种“辩证的否定”, 反对任何假定的“大前提”、“绝对的基础”、“惟一的中心”、“单一的视角”, 否则就会陷入虚无主义。要在差异性、多元性、片断性、异质性和总体性、系统性、共识性、理性创造并创造一个有利于理论与实践共同发展的空间。

总之, 后现代主义理论和女性主义理论仍然充满着分歧和疑义, 但对科学传统的批判和对发展新科学的努力是理论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让科学知识为人类的美好未来服务是学者不可推卸的责任。

摘要:后现代理论与女性主义理论两者有交汇的地方, 也存在着差异。共同点表现在两者都去中心化、反对本质主义, 关注话语与权力。不同之处表现在女性主义理论是要在多元中把握统一, 而后现代主义则是要丢掉统一, 强调多元。从两者的比较中得出理论的发展要辩证的看待多元与主体的关系。

关键词:去中心,话语,权力

参考文献

[1]Barry Smart.后现代性[M].李衣云、林文凯、郭玉群译.台北:巨流出版社, 1997.9;

[2]斯蒂芬·贝斯特、道格拉斯·科尔纳:后现代转向[M].陈刚等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2002.3;

[3]R.Bernstein, Philosophical, New York1988, P.59;

[4]王岳川:后现代主义文化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2.252-257;

[5] (德) 尼采.权力意志[M].张念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1996.240;

[6][美]乔纳森·特纳:《社会学理论的结构》 (下) , 邱泽奇译, 华夏出版社, 2001.262-262;

[7]苏红军、柏棣主编.西方后学语境中的女权主义[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221;

[8]Connell, R.W.1987:Gender and Power:Society, the Person and Sexual Polities (Cambridge:Polity) 。

新民主主义理论 篇2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体会

在马克思理论的指导下中国掀起了一场又一场的革命,也取得了一场又一场的胜利,国际马克思的思想深入人心,但是国际马克思的思想真的适用于中国的国情吗?这个并非如此,任何的真理也并不是适用于所有的情况,所以毛泽东为主的马克思革命主义者,开始思索着改进知道思想,创立了新民主主义理论,新民主主义是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的改进,从实际出发的新主义!

在20世纪中国革命的进程中,毛泽东正确分析了世界历史状况和中国国情,提出中国只有经过新民主主义,才能最终走向社会主义。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形态理论,对于经济文化落后国家选择适合自身的社会发展道路,对于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等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

一、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观的理论基础

1、马克思恩格斯的东方社会发展道路理论,是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的理论基础。19世纪70年代以后,马克思恩格斯在研究俄国公社的发展道路问题时指出,由于俄国公社不是脱离现代世界而孤立存在的,它处在现代劳动环境和文化较高的时代.和资本主义生产所统治的世界市场联系在一起,如果俄国农村公社通过俄国革命能够在西方社会义革命胜利以后得到及时帮助,实现先进文明成果和落后生产方的跨时空融合那么俄国就有可能不通过资本主义制度的卡夫丁峡谷,实现社会制度的跨越。虽然马克思恩格斯并没有提出俄国可以在农村公社的基础上直接进行社会主义革命,但他们关于俄国社会发展道路的思想是非常深刻的。那就是在世界历史发展进程中,东方经济文化落后国家只要得到代表人类社会发展水平的先进文明成果的灌输、并运用这种成果对内落后的生产方式进行根本改造,那么,它们就可以在世界历史的既有范围内实现社会制度的跨越。这是因为:随着巧世纪末以来世界历史的生成和发展.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不一定非要等到这种矛盾在某一国家发展到极端尖锐的地步。才导致这个国家内发生冲突。由广泛的国际交往所引起的同工业比较发达的国家的竞争,就足以使工业比较不发达的国家内产生类似的矛盾。也就是说,在世界历史时代,任何一个民族国家探讨适合自身的社会发展道路.不仅要从本国生产方式的实际出发,而且必须充分考虑到世界范围内生产方式的影响和制约。只有把两者结合起来,才能找到正确的社会发展道路。

2、列宁的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理论,是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的又一理论基拙。20世纪初,列宁在研究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俄国的社会发展道路时指出,随着资本主义由自由向垄断阶 段的发展,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成了绝对规律,帝国主义国家间的矛盾以及剥削民族和被剥削民族的矛盾构成了世界范围的主要矛盾,由此社会主义不能在所有国家内同时获得胜利,它将首先在一个或者几个国家内获得胜利。作为帝国主义“最薄弱环节”的俄国,资本主义虽然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但由于资产阶级统治比较薄弱,各种社会矛盾十尖锐。而无产阶级的组织程度和觉悟程度都比较高,因此可以首先爆发社会主义革命。在《论粮食税》中,列宁有一段十分精彩的论述:“德国和俄国在1918年最明显地分别体现了具体实现社会主义的两方面的条件:一方面是经济、生产、社会经济条件,另一方面是政治条件。乏针对第二国际的唯生产力者的论调,他深刻指出:“既然建立社会主义需要有一定的文化水平(虽然谁也说不出这个一定的‘文化水平’究竟是什么样的.因为这在各个西欧国家都是不同的)我们为什么不能首先用革命手段取得达到这个一定水平的前提,然后在工农政权和苏维埃制度的基础上赶上别国人民呢?这是因为:虽然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运动决定社会发展的方向,但是,“世界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不仅丝毫不排斥个别发展阶段在发展的形式和顺序上表现出特殊性,反而是以此为前提的。也就是说,在特定的世界历史背景下,某一民族国家可以首先通过革命手段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然后通过经济建设和文化技术达到社会主义社会的整体水平。

新民主主义理论 篇3

关键词:WELL模式;行为主义;认知主义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26-0245-02

语言学习的CALL(Computer Assisted Language Learning)

模式,即利用计算机辅助语言学习的模式,开始于20世纪50~60年代。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特别是互联网发展,CALL模式已发展为WELL(Web-enhanced Language Learning)模式,即利用网络辅助语言学习的新阶段。近年来,对WELL模式的教学实践研究成果比较丰富,但相对于实践研究,对其进行的理论基础研究却显得苍白和匮乏。理论是实践的基础,没有对WELL模式理论的探源就不可能用科学的理论去指导实践活动。文章将主要梳理、研究WELL模式的行为主义理论基础和认知主义理论基础。

一、WELL模式的行为主义理论基础

自从1959年美国IBM公司研制成功第一个计算机辅助教学系统以来,从计算机辅助教学到网络辅助教学的理论基础经历了一系列的发展和完善过程。以行为主义学习理论作为理论基础,是从20世纪60年代初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兴起开始的。

(一)行为主义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

行为主义是20世纪初起源于美国的一个心理学流派,其创始人是约翰·布鲁德斯·华生。华生认为,行为的所有方面,包括情感、情绪、思想等,都可以用客观的“刺激—反应”术语进行讨论。桑代克是联结主义心理学说的建立者和教育心理学体系的创始者。桑代克认为,学习的实质在于形成情景与反应之间的联结。桑代克根据其动物心理实验的发现,提出了有关人类学习的三条主要定律:效果律、练习律和准备律。效果律是指,在对同一情境所做的若干反应中,那些对学习者来说伴有满足的反应,或者紧跟着满足的反应,在其他条件相等的情况下,就会愈加牢固地与这种情境相联结。练习律是指,对一种情况的任何反应,在其他条件相等的情况下,将随着该反应与情境联结次数的增多,以及联结的平均强度的增大和延续时间的延长而加强。准备律是指学习现象受制于学习者的生理机制。学习离不开神经元的突触活动,神经元的突触随着练习而改变。斯金纳在华生等人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行为主义理论——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斯金纳认为,人类的习得行为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经由巴甫洛夫的条件反射过程建立起来的,服从巴甫洛夫的条件反射理论,是对一定刺激的应答反应,因此被称为“应答性条件反射”;另一类习得的行为开始出现的时候没有明显的刺激出现,或许只是一种自发的行为,因此被称为“操作性条件反射”。在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反射行为的形成过程中,刺激几乎不起任何作用,行为是“反应—强化”过程,也就是说在行为形成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是反应后得到何种强化,而不是反应前出现何种刺激。

(二)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由于经验的反复练习而引起的行为比较持久的变化。行为主义者只研究外在的、可观察行为,试图解释行为变化是如何发生的,认为行为变化的实质是“刺激—反应”联结的形成,行为变化的原因是当前行为的后果,即当前行为的后果改变了未来的行为。在行为主义学习理论中,强化是一个至关重要的概念,认为塑造行为的过程就是按照合乎要求的反应次数以及各次强化之间的时距进行适当组合而做出的各种强化安排,对强化的控制就意味着是对行为的控制。人的行为主要是由操作条件反射构成的,可以从对操作条件反射的研究中总结出学习规律。因此,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形成了学习与计算机相联系的思想,从而促进了教育技术的发展和20世纪60年代的早期CALL模式教学。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将学习者置于某种特定的环境里,给他某种特别的刺激,当他对刺激做出明确反应时学习就发生了。认为教学是知识传递的过程,学生是信息的接受者,教师则是信息的呈现者。这种理念和思想符合早期CALL模式的教学理念。

二、WELL模式的认知主义理论基础

(一)认知主义理论和认知主义学习理论

以认知主义理论作为WELL模式的理论基础,是从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的。当认知心理学开始占统治地位,计算机辅助教学的理论基础也由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转向认知主义学习理论。在计算机辅助教学设计中,开始注意学习者的内部心理过程,研究并强调学习者的心理特征与认知规律。认知主义者认为学生的学习是在具有一定逻辑结构的客体(学习资料)与主体(学生)本身所具有的某种认知结构相互关联、相互作用的过程中进行的。学生的认识水平、认知特点、认知心理对学生的学习有重要影响。认知学习理论认为,人的知识不是由外部刺激直接给予的,而是外部刺激和认知主体的内部心理过程相互作用的结果,人的认知过程实际上是一个积极的信息加工过程。学习是大脑对外部信息进行主动选择和理解的过程,学习是由接收、短期存储、编码、长期存储及提取信息等几部分构成的。学习过程被理解为每个人根据自己的态度、爱好、兴趣和需要,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当前的外部刺激所提供的信息做出主动的、有选择的信息加工过程。学习的实质是在外部刺激和内部心理过程相互作用中,在反映客观现实的基础上,主体通过一系列的反应动作,在内部构建其调节行为的心理结构的过程。在认知主义理论看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是一个积极的信息加工者,积极做出选择、注意等反应,积极组织已经掌握的信息来实现信息的学习,学生已掌握的知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习效果,所以教学不是知识的传递,而是学生主动的获得。教师要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条件和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提供合理的学习策略,促进学生的学习。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再是知识的传递者,而是学习的促进者。这种理念和思想比较符合WELL模式的教学理念。

(二)认知主义学习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

布鲁纳、奥苏贝尔和安德逊等是认知主义学习理论的代表人物。布鲁纳是美国心理学家、教育家,他十分重视认知发展的研究。他认为:一个教学理论实际上就是关于怎样利用各种手段帮助人成长和发展的理论。他重视学科内容的组织,他强调说,任何概念、问题或知识,都可以用一种极其简单的形式来表示,以便使任何一个学习者都可以用某种可以认识的形式来理解它。他提出了“学科基本结构”的思想,认为每门学科都存在一系列的基本结构。所谓的“学科基本结构”就是指每门学科的基本原则和基本概念,学生掌握“学科基本结构”是学习知识方面的最低要求,也是可以更好地掌握整个学科的基础。

奥苏贝尔也是美国著名的教育心理学家,在对学习类型进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他将学习按照其效果划分为“有意义学习”与“机械学习”两种类型。所谓“有意义学习”是指:符号表示的观念,以非任意的方式和在实质上(而不是字面上)同学习者已经知道的内容联系在一起。要实现有意义学习,真正掌握知识的意义,关键是要在当前所学的新概念、新知识与学习者原有认知结构中的某个方面之间建立起非任意的实质性联系。只要能建立起这种联系就是有意义学习,否则就是死记硬背的机械学习。奥苏贝尔认为,能否建立起新旧知识之间的这种联系,是影响学习的唯一最重要因素。

将认知主义学习理论应用于计算机辅助教学的著名学者是安德逊。安德逊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根据认知学习理论提出一种思维适应控制方法(ACT,Adaptive Control of Thought),该方法强调高级思维的控制过程,试图揭示思维定向与思维转移的控制机制和控制原则,安德逊将这种方法应用于建造认知型学生模型,以实现对学生求解几何问题思维过程的自动跟踪与控制,并取得了很大的成功。他所研制的“高中几何智能辅助教学系统”是当时运用认知学习理论指导CALL模式的杰出代表作。

三、结语

通过对行为主义和认知主义及其主要代表人物及观点的梳理和研究可以看出,无论是计算机辅助语言的CALL模式还是网络辅助语言学习的WELL模式都可以从行为主义理论和认知主义理论中找到坚实的理论基础,通过对这些理论的研究可以更好地指导WELL模式教学实践活动。

参考文献:

[1]林筑英,林建勤.多媒体教学应用原理与开发技术[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5.

[2]董红斌,郑艳清,胡晶.现代教育技术教程[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5.

新民主主义理论 篇4

新民主主义经济理论的构建历经土地革命时期的萌芽、抗日战争时期形成体系、解放战争进一步发展三个阶段。

1. 萌芽阶段

新民主主义经济理论萌芽于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 即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可从毛泽东《反对本本主义》《中国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和《必须注意经济工作》等文章中反映出来。

毛泽东专门就革命战争期间是否开展经济建设工作展开论述。在《必须注意经济工作》中他提出:“现在我们的一切工作, 都应当为着革命战争的胜利, ……为着这一切, 就需要进行经济方面的建设工作。”[1]革命战争与经济建设相辅相成, 经济建设为革命战争提供物质保障, 革命战争的最终目标是为了给经济建设提供更好的环境。1934年, 针对当时国民党对根据地实行经济封锁的紧急状况, 毛泽东在《我们的经济政策》中提出:“我们的经济政策的原则, 是进行一切可能的和必须的经济方面的建设。”[2]“我们的经济建设的中心是发展农业生产, 发展工业生产, 发展对外贸易和发展合作社。”[3]虽然新民主主义经济概念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还未清晰提出, 但整体构架已初见雏形。

2. 形成阶段

新民主主义经济理论的形成是在抗日战争时期。1940年初, “新民主主义经济”这一崭新概念在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中被首次提及, 之后毛泽东所著《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论联合政府》《经济问题和财政问题》等文章或著作, 使新民主主义理论逐步形成。

这一时期, 毛泽东提出抗日根据地经济建设工作方针, 根据地机关、部队应尽可能自给自足, 不能不顾人民群众困难。在“发展经济, 保障供给”方针指导下, 各抗日根据地纷纷开展军民生产运动, 彻底粉碎了国民党的经济封锁。

毛泽东进一步确立了新民主主义经济形态:“必须由国家经营、私人经营和合作社经营三者组成, 以国营经济为领导、私营经济为主体, 多种形式并存。”[4]对新民主主义经济纲领的要点他总结为:“没收官僚垄断资本归新民主主义的国家所有;保护其它资本主义工商业;没收封建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4]抗战后期, 三大经济纲领的提出, 标志着新民主主义经济理论基本形成。

3. 成熟阶段

新民主主义经济理论是在解放战争时期不断发展成熟、进而形成体系的。1945年8月抗战胜利后, 国民党对解放区发起进攻。解放战争的进行使解放区不断扩大, 新民主主义经济由农村发展到城市。毛泽东更系统地思考革命胜利后该怎样发展新民主主义经济。

“1947年12月, 在《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中, 他明确指出:‘新中国的经济构成是: (1) 国营经济, 这是领导的成分; (2) 由个体逐步地向着集体方向发展的农业经济; (3) 独立小工商业者的经济和小的、中等的私人资本经济。’”[5]同时, 对新民主主义经济的三大纲领作了调整:“没收封建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 没收蒋介石、宋子文、孔祥熙、陈立夫为首的垄断资本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 保护民族工业。”[2]即剥夺四大家族的官僚垄断资本, 保护作为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民族工商业的存在和发展。1949年, 在七届二中全会报告中, 新民主主义经济形态的构成成分由三种扩展到五种, 包括“国营经济、合作社经济、私人资本主义、个体经济和国家资本主义经济”[4], 其中国营经济处于领导地位。

二、新民主主义经济理论的思想渊源

1.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东方社会发展道路的思考

19世纪50年代末, 马克思在对世界各国发展情况调查研究后, 提出社会主义是资本主义高度发展后的产物, 生产高度社会化是其形成的基本特征。他认为:“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 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 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 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 是决不会出现的。”[6]要实现社会主义社会, 发展生产力是必要条件。

此后, 俄国农村公社的发展引起马克思关注, 研究这一现象后, 他提出俄国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通过吸收资本主义发展的一切有益成果, 不经过资本主义的社会形态, 直接进入到社会主义的社会形态。将土地的社会主义公有制与资本主义私人生产相结合是跨越式发展的基础。

2. 列宁关于“新经济政策”的实践

十月革命胜利后, 俄国由革命转入建设阶段, 但此时, 由于战争原因, 俄国社会生产力处于较低水平, 如果仍实行战时经济制度调整国家产品生产和分配, 将遇到难以调和的问题。因此, 结合俄国实际情况, 列宁制定了“新经济政策”, 主张在社会生产力相对落后的国家, 在向社会主义过渡的过程中, 不可能直接实现过渡, 必须利用“商品、货币、市场等资本主义的元素来为无产阶级的社会主义建设服务”。[5]经济基础薄弱、精神文明落后的国家中, 农民占人口比例的大多数是其共有特征。保护农民利益, 提高农民经营土地积极性, 才能使工农联盟更稳固。列宁的“新经济政策”采用粮食税替代“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中的余粮征集制。“新经济政策”受到农民支持, 恢复了工农业之间的正常经济联系, 解除了对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束缚。

3. 孙中山关于“新三民主义”的主张

“新三民主义”是孙中山在1924年做出的适应潮流的新解释:在民族主义方面, 新三民主义明确了反对帝国主义的目标, 实行民族的独立解放;在民权主义方面, 新三民主义由过去抽象地提倡“自由、平等、博爱”转变为主张普遍平等的民权, 实行民主政治;在民生主义方面, 在“平均地权”的基础上增加了“节制资本”, 提出“耕者有其田”。

在对待民族工商业方面, 孙中山主张通过发展民族工商业振兴国家实业。他对“节制资本”解释为:“凡本国人及外国人之企业, 或有独占的性质, 或规模过大为私人之力所不能办者, 如银行、铁道、航路之属, 由国家经营管理之, 使私有资本制度不能操纵国民之生计, 此则节制资本之要旨也。”[7]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提出的“平均地权”“节制资本”的经济纲领, 以及在《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上提到的经济政策, 皆是对孙中山“新三民主义”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三、新民主主义经济理论的现实意义

1. 依据国情制定相应经济政策的启示

毛泽东从一开始就提出, 解决中国的一切社会问题和革命问题, 都要以正确认识中国近代以来的基本国情为着眼点。近代中国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人民受到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 国民经济命脉被帝国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所掌控。因此,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目标是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对人民的压迫, 解除对生产力发展的束缚, 最终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和人民的安居乐业。

我国落后的社会生产力、薄弱的经济基础决定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后不能立即进入社会主义社会, 还需经历一个过渡性阶段, 即新民主主义社会阶段。但由于种种原因, 原本需要数十年完成的新民主主义社会仅持续了七年, 就过渡到了社会主义社会。十一届三中全会后, 中国共产党人重新认识我国的基本国情, 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并制定了与初级阶段相对应的经济政策, 允许经济形式和经营形式多样化, 有力地促进了中国经济的腾飞。

2. 对新中国基本经济制度构建的启示

现阶段, “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起源于新民主主义经济理论中的“以国营经济为领导、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制度, 与之一脉相承。以公有制为主体, 是因为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 而在此基础上, 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 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

新民主主义革命刚取得胜利时, 根据当时生产力水平低下的实际情况, 毛泽东提出“公私兼顾、劳资两利”的经济政策。对我们的启示在于:非公有制经济成分是促进经济发展的一种形式, 在目前, 如果追求建立单一的公有制结构会限制生产力的发展, 所以应借鉴新民主主义经济理论中以国营经济的发展为主体、同时发展多种经济成分的做法, 在以发展公有制为主体的基础上, 同时发展其他非公有制经济, 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发展生产力, 提升我国的综合国力。

3. 对现阶段坚持独立自主发展道路的启示

在新民主主义经济理论创建与实践中, 我党始终坚持以“自力更生为主、争取外援为辅”的经济建设方针。虽然在建国初期, 独立自主探索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道路历经坎坷, 但为改革开放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从提升人民的生活水平入手抓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深刻的启示。

在信息时代、全球经济一体化时代背景下, 为防止西方垄断资本对我国经济的控制和支配, 我们仍然要继承新民主主义经济思想, 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方针, 以此为基础正确处理自力更生与对外开放的关系, 探索出符合我国国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

党在十八届五中全会上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首次提出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的五大发展理念。这五大发展理念正是中国共产党独立自主探索出的、适应当代中国国情的理论成果之一, 决定着中国未来的发展路径,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思想指引。

摘要:本文在梳理新民主主义经济理论发展过程基础上, 阐述了新民主主义经济理论思想来源和基本内容, 并从对依据国情制定相应经济政策的启示、对新中国基本经济制度构建的启示、对现阶段坚持独立自主发展道路的启示三方面探讨了新民主主义经济理论具有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新民主主义,经济理论,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田克勤, 石学峰.毛泽东的节约思想及其当代价值[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2 (7) .

[2]王红霞.试述建国前毛泽东对新中国社会经济形态的探索[J].福建党史月刊, 2009 (5) .

[3]潘信林.毛泽东政府管理思想与服务型政府建设关系研究[D].湘潭:湘潭大学, 2011.

[4]张艳.毛泽东新民主主义经济思想的形成发展及当代价值[J].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4 (1) .

[5]赖亦明.毛泽东社会发展思想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 2004.

[6]王拓彬.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所有制理论上的探索传承与创新发展[J].福建党史月刊, 2014 (7) .

第8讲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篇5

——毛泽东思想最主要的理论

⒈近代中国社会的性质和基本特点是什么?近代中国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基本特点有:

①政治上帝国主义与封建主义相互勾结成为统治中国的决定性力量。式。

界罕见。

近代中国的国情:

Ⅰ.帝国主义列强通过政治的、经济的和文化的手段,使中国在很大程度上半殖民地化。

Ⅱ.帝国主义的侵略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封建社会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解体,客观上为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一定的条件,但并没有使中国发展成为资本主义国家。

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社会性质

↓ 的矛盾

↓ 中国革命任务: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从根本上推翻反动腐朽的政治上层建筑,变革阻碍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为建设富强民主的国家、改善人民的生活、确立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地位扫清障碍,创造必要的前提。⒉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和基本纲领的内容是什么?

⑴总路线: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

⑵基本纲领:包括政治、经济和文化上的具体目标和要求。

农联盟为基础的、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新民主主义共和国。②经济纲领即没收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农民阶级所有;没收官僚资产阶级 的垄断资本归新民主主义的国家所有;保护民族工商业。的文化。

⒊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动力和领导力量分别是什么?

①革命对象是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帝国主义是中国人民最凶恶的敌人,封建剥削制度是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主要支柱和军阀专制统治的社会基础,后来产生的官僚资本主义同帝国主义、封建地主阶级和国家政权相结合,具有买办性、封建性和垄断性,是中国生产力发展的障碍。总体上讲:中国革命的对象是压在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在不同的历史阶段,随着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集中反映的主要敌人有所不同。

②革命的主要动力是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工人阶级是基本动力,农民阶级是可靠的同盟军,城市小资产阶级是动力之一,民族政资产阶级具有两面性是可以争取的联合力量。

③无产阶级是领导阶级。此问题是中国革命的中心问题,也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核心问题。

中国无产阶级深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严重残酷压迫,具有最彻底的革命性。它与中国农民有天然的联系容易形成革命联盟。它人数虽少但分布集中容易组织起来进行革命。

⒋为什么要对民族资产阶级采取既联合又斗争的策略?

民族资产阶级具有两重性:

建的愿望要求。这是联合的依据。

和妥协性。这是斗争的依据。

斗争是为了联合,联合需要斗争。

⒌为什么五四运动后的革命属于新民主主义革命?

①革命的领导阶级是提出彻底反帝反封建纲领的无产阶级及其政党。②它发生在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之后属于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范畴。

③它的指导思想是作为无产阶级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马克思主义。④它的前途是经过新民主主义过渡到社会主义。

⒍毛泽东认为中国革命的两个步骤是什么? ①第一步: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形态,使中国成为一个独立的新民主主义社会。

②第二步:使革命向前发展,③关系:民主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社会主义革命是民主革命的必然趋势。

⒎新民主主义文化有什么特点?

新民主主义文化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文化。

华民族尊严和独立。③所谓科学的是指它反对一切封建思想和迷信思想,主张实事求是、客观真理、理论和实践统一。

最广大工农贫苦民众服务最终成为他们的文化,因而是最民主的文化。⒏中国红色政权存在和发展的原因与条件是什么?①近代中国的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及由此形成的中国特殊国情是红色政权能够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原因。②良好的群众基础是红色政权存在和发展的必备的客观条件。③向前发展的革命形势是红色政权存在和发展的客观条件。④相当力量的正式红军的存在是红色政权存在和发展的必要的客观条件。⑤共产党的正确领导是红色政权能够存在和发展的关键性的主观条件。⒐“工农武装割据”内容及其关系是什么?

①“工农武装割据”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以武装斗争为主要形式,以土地革命为中心内容,以革命根据地为战略阵地三者密切结合的红色政权建设的总概念。

1928年10月《中国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

1928年11月《井冈山的斗争》

1930年1月《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②武装斗争是主要斗争形式,是土地革命、根据地存在和发展的的保障。土地革命是中心内容,可以调动农民主体的革命积极性和对红军战争的支持。农村根据地是战略阵地,只有把农村建设成为先进的巩固的革命根据地,才能同占据中心城市的敌人作长期斗争。

⒑中国革命统一战线建立的必要性是什么?

①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两头小中间大”的阶级结构决定了工人阶级必须团结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等中间阶级才能战胜代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反革命阶级。②反革命力量相对强大,政治经济发展发展不平衡,革命的长期性、残酷性使得无产阶级必须尽可能团结可以团结的力量,才能从根本上改变敌强我弱态势,最终取得革命胜利。

⒒中国革命建立统一战线的可能性是什么? ①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是最主要的矛盾。这决定了无产阶级可以在中华民族范围内建立最广泛的统一战线。②中国的工人、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占人口多数,革命要求强烈,是统一战线的左派。③中华民族资产阶级具有两面性是统一战线中间派,是可以努力争取的力量。④中国大资产阶级在一定历史时期和特殊条件下可能成为无产阶级暂时的同盟军。

⒓统一战线中的两个联盟是什么?如何正确处理关系?①一个是劳动人民之间的联盟,即工人阶级同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和其他劳动人民的联盟,这是基本的、主要的。另一个是劳动人民与非劳动人民的联盟,主要是工人阶级同以民族资产阶级为主体(在一定历史条件下,还包括一部分大资产阶级)的联盟,这是非基本的,但又是重要的和不可缺少的。

②正确地处理两个联盟的关系:一是放手发展和加强工农联盟,使它真正成为统一战线的基础和依靠。二是尽可能扩大第二个联盟,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三是正确地发挥两个联盟之间的相互作用,使它们互相促进。

党在统一战线中必须坚持的原则、策略:

原则:独立自主。保持党在思想上、政治上和组织上的独立性。

策略:发展进步势力、争取中间势力、孤立顽固势力。

方法:利用矛盾,争取多数,反对少数,各个击破。

⒔中国革命为什么必须以长期的武装斗争为主要形式?

①中国处于外无独立、内无民主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境地,革命是以弱对强,必须是长期的。②反动统治阶级掌握庞大的反革命武装,异常残酷,革命只能以武装的革命反对反革命的武装。

③中国面临错综复杂的矛盾和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决定革命的武装斗争是长期曲折的过程。

⒕中国共产党战胜敌人的三大法宝及其相互关系是什么?

①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和党的建设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战胜敌人的三大法宝。

②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是战胜敌人的两个基本武器。统一战线,是实行武装斗争的统一战线。而党的组织,则是掌握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着两个武器以实行对敌冲锋陷阵的英勇战士。

⒖人民军队建设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①坚持中国共产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是最根本原则和建军的核心.②人民军队的唯一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③思想政治工作是人民军队的生命线和区别于旧军队的根本标志.④实行人民战争路线和正确的战略战术.⒗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自身建设的主要内容和经验是什么? ①把思想建设放在首位.②加强作风建设.③坚持民主集中制和集体领导.④正确认识和处理党内矛盾促进团结统一和增强战斗力.⒘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意义?

⑴历史意义: ①根据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创立了几个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新民主主义国家的新理论,从根本上解决了在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里如何进行革命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②根据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领导权的原理、暴力革命原则,从中国实际出发创立了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革命理论,实现了中华民族的独立。⑵实践意义:

①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解决革命、建设和改革重大实际问题。

②正确分析国情是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的出发点。

③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是指导实践的根本方法。

思考题

新民主主义理论 篇6

当今社会主义在一些国家出现严重曲折和当前面临的严峻挑战,科学社会主义作为社会主义实践运动与建设道路的行动指南,促使社会主义更好地同本国国情相结合,进一步探索各具本国特色社会主义。

科学社会主义论证了无产阶级埋葬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伟大历史使命。

(一)苏联的探索:

斯大林选择了一条高速度建设工业化的道路,在实现工业化的过程中,又优先发展重工业。同时又加速实现农业集体化。从而建立了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这种社会主义模式对于在短时间内能够迅速集中全国有限的人力、物力、财力进行重点建设,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巩固和发展的经济制度和物质基础,确实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这种模式,忽视了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客观规律,片面强调发展生产关系,导致在实践中片面追求公有化;过分强调计划经济,忽视发展商品经济;片面强调发展重工业,忽视发展农业和轻工业,使得经济结构不合理,消费资料不足,挫伤了人民的劳动积极性。

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国家大多是经济比较落后的国家,在经济恢复时期探索过适合本国的发展道路,以后由于特殊的国际国内原因,在社会主义改造中都走向了苏联模式社会主义。

(二)东欧各国之探索

半个多世纪以来越来越多的科学社会主义者逐步认识到了苏联模式的偏颇和弊端,越来越多的社会主义国家进行了社会主义制度的改革。20世纪中期南斯拉夫率先冲破斯大林模式的束缚,开始进行社会主义改革,提出“自治社会主义”。1956年波匈事件以后,“经互会”各国也先后开始改革。其改革在一定程度上修补了苏联模式,但由于未能从根本上触动苏联模式计划经济的两个基本特征——高度国有化和以行政手段为主配置资源,改革终于陷入困境。苏联社会主义模式政治经济体制僵化造成发展滞缓和西方的“和平演变”;导致20世纪80年代末苏东政局的动荡;使社会主义发展出现严重的曲折。

(三)越南的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苏东剧变后,越共为了防止在革新开放的进程中偏离社会主义方向,在提出“五项基本原则”的同时,发明了“社会主义定向”一词,以此来提醒人们时时刻刻明确革新开放的社会主义方向。越南的经济革新是社会主义国家改革的又一个比较成功的试验,已引起世界的瞩目。

(四)中国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建国初期,脱离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又违背了客观经济规律的“大跃进”与“文化大革命”,使我国经济濒临崩溃边缘。

面对时代的挑战,中国共产党率先成功地突破苏联模式。中国共产党人对各国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成功经验和重大失误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总结,从中国的国情出发,将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同本国实际结合起来,创造性地探索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为社会主义摆脱困境、向着健康方向发展提供了一个成功的范例。

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指导下,中国现代化建设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近30年来,我国经济保持年均9.7%的增速,人均GDP由1978年的226美元增加到2006年的2000多美元,人民生活实现了由温饱到总体小康的跨越。我国的综合国力也大幅度跃升。与此同时,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也全面推进,实现了社会的全面进步。

(五)结论

20世纪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资本主义较不发达的国家,不顾本国经济文化较不发达的具体国情,曲解马恩关于科学社会主义的论断,照抄照搬其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革命取胜以后的设想;并把它们硬套到本国实际上去。离开生产力发展的现实水平,致使社会主义建设再三遭遇挫折。

进入21世纪,世界社会主义进入了新的探索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持续稳定,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不断加强,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正在向着全面建设小康水平的目标加速发展。

以华为样板,越南、老挝、古巴、朝鲜等社会主义国家也在积极进行改革,扩大对外开放,努力探索适合本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社会主义事业在二十一世纪的伟大复兴大有希望。

[1]陈跃主编.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4).

新民主主义理论 篇7

因为同是起源于对自我身份的抗争, 所以他们这种边缘对抗中心的特殊位置使他们可以在诸多方面使用公共资源。正是这种公共资源的使用, 使得他们的互融才成为可能。我们知道新理论的内核里, 或多或少都有一些旧理论的因素。这并不是因果论的嫁接, 而是理论发展的先天因素。当西方殖民者尤以拿破仑攻占埃及为标志, 掀起了殖民东方的狂潮, 男性和女性又一次成为权力关系中的角色象征, 种族、民族和阶级的范畴亦被纳入其中, 从此随着殖民扩张的进程, 欧洲中心的意识通过殖民化的规训力量潜移默化到殖民地人民的内心, 甚至烙印在他们的前历史记忆中。比如“东方是非理性的、堕落的、幼稚的、不正常的。而欧洲则是理性的、贞洁的、成熟的、正常的。”[2]这样一来, 欧洲和东方就成为了宏观意义上的男性和女性的对立, 而后殖民主义又是立足于解构主义的对这种二元对立的解构。就这样, 殖民者把他们对东方的统治类化为像男性统治女性一样的理所当然。这也就不奇怪为什么20世纪80年代以后, 女性主义会受到后殖民主义的影响, 把核心从最初的反抗男权压迫拓展到反对一切文化霸权, 从而与后殖民主义者结成了统一战线。这种拓展, 既是一种理论研究视野的扩展, 同时也是理论视野融合的体现。既然是一种互融, 那么它们肯定是一种双向的融合过程, 在后殖民的理论阵营里女权主义的理论家如斯皮瓦克、霍米·巴巴等的理论也是后殖民理论的来源。

他们的互溶还建立在这样的事实上, 即他们都是人为构造起来的。吉伯特和故芭说“as a creation‘penned’by man, moreover woman has been‘penned up’or‘penned in’”, 男人的一支笔创造了女人也禁锢了女人。真是因为意识到了这种禁锢, 女权主义者大胆的提出了女性写作和身体写作这样的先锋观念, 以寻求我们母亲的秘密花园。暂且不论这个花园是否存在, 单是这种认识到自身虚构性的自我了解, 就已把女权主义和后殖民主义连接到了一起。萨特有过这样一个假定:“东方并非一种自然的存在。它不仅仅存在于自然之中, 正如西方也不仅仅存在于自然之中一样。我们必须对维柯的精彩观点——人的历史是人自己创造出来的;他所知的是他已做的——进行认真的思考, 并将其扩展到地理的领域。作为一个地理和文化的——更不用说历史的实体, 东方和西方这样的地方和地理区域都是人为建构起来的。”[3]《东方学》里这样写道“东方人的世界之所以为人所理解, 之所以具有自己的特征却并非由于自己的努力, 而是因为有西方一整套有效的操作机制。通过这些操作机制东方才得以被西方所确认。关于东方的知识, 由于是从强力中产生的, 在某种意义上创造了东方、东方人、东方世界。用贝尔福和克罗默的表达方式来说, 东方被描述为一种供人评判的东西, 一种供人研究和评判的东西, 一种起惩戒作用的东西, 一种起图示作用的东西。”[4]真理成了对学术判断的功能性表述, 而不是对材料本身的表述, 最终甚至真理本身的存在似乎也必须依赖于东方学家。东方就是这样被构建出来的。而后殖民主义就是对这种建构的解构, 赛义德的东方学就是通过分析殖民宗主国怎样想象虚构“东方”进而贬义东方的作法, 进而试图弄清西方权力话语的的潜在运作方式, 从而揭示出帝国主义文化霸权在将东方“他者”化过程中的真正目的。而女权主义就是在试图摆脱对男权的认同中, 找到自身他者化的潜在权利机制, 勇敢杀死家中的天使, 超越粗糙的双性同体。

在这里我们还要认识到的是, 在女权主义和后殖民主义理论努力的背后, 他们所做的不仅是揭示出这种建构, 而是对造成这一建构性的真正主宰的呈现, 即福柯的话语权力理论。对福柯来说, 话语就是“建立客体领地的权利, 我们可以据此以真实性肯定一个命题, 也可以用虚假性否定一个命题”。[5]我们对生活的世界的一种确定性见解, 不管它是意在描述这个世界还是

从《哈利·波特》中的人名来源解析其性格特征

钱文文沈婷婷 (浙江湖州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313000)

摘要:人物的性格研究是文学作品分析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传统的研究方式中, 我们多以小说中人物的言行, 以及小说所表现出来的各种场景来推测人物的性格特征。然而, 人物的名字作为一种特殊的符号, 在一定程度上也能折射出人物的性格及其命运。通过文献资料法、数据分析、对比研究等方法, 对畅销魔法系列小说《哈利·波特》里很多性格鲜明的人物名字来源进行分析, 认为:他们的性格特征甚至人生命运很大程度上都和他们的名字来源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关键词:《哈利·波特》;人名;来源;性格

注:本文为校科研课题“从《哈利·波特》中的人名解读人物性格的研究”研究成果。

名字作为一种特殊的符号, 不仅是人与人之间相互区别的一种重要标识, 同时还打上了源于本民族的文化、社会特征的烙印。从Webster’s New Collegiate Dictionary中我们可以对名字有一个较全面的认识:“表达某种特点的一个或几个字, 这种特点被认为反映了某人某事的本质, 或描述了某人某事常表示嘉许或不赞成的意思。” (P763) 由这个定义我们不难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名字可以反映人或事物的本质特点。换句话说, 人物的名字可以反映一个人的性格特征。

《哈利·波特》系列魔法小说是有史以来最为畅销的儿童读物之一, 受到了全球范围内广大读者的喜爱。作者J·K罗琳不仅为我们创造了一个充满奇妙魔法的神奇巫师世界, 还在细节上推陈出新。为了让自己笔下的人物更有特色, 更加鲜活, 她煞费苦心的为他们取了一个个独具匠心, 不落窠臼的名字, 使人物的名字都有了特定的意义, 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该人物的性格特征。

1. 名字背后的神话故事

古希腊罗马神话是欧洲文明和世界文明的重要部分, 也是英语名字的来源之一。而且其中很多名字都有着鲜活的个性。所以罗琳在为她的人物取名字的时候, 也从神话故事中寻找灵感。

1.1 赫敏·格兰杰 (Hermione Granger)

在希腊神话中, Hermione是特洛伊的Helen和斯巴达的Menelaus的女儿, 她是智慧的象征。但因为太聪明, 太高傲, 她也常常被世人讨厌。而在《哈利·波特》中, 赫敏也确实是个聪敏、机智的角色。她来自麻瓜 (muggle, 不懂魔法的人) 家庭,

意在与这个世界同一。东方学中出现的东方是有许多表述组成的一个系统, 这些表述受制于将东方带进西方学术、西方意识、以后又带进西方帝国主义的之中的一整套力量。而这一整套力量, 实质上就是隐藏在帝国强权之后的权利。当然这个权利指的是广泛意义上的, 而不仅仅是政治或军事力量。理论要得到表述, 必须要被人了解, 了解的基本方式就是通过话语。但话语本身并不能随心所欲的表达任何事情, 它在本质上被限定在真实与虚假这两大区分当中, 并且与此同时它被迫去维护被当成真理的东西。“我们意识不到真理意志的庞大机构, 而真理意志的天职就是排除。”[6]除纳入到净化之下, 后者暗示了构成话语的控制力和限制力。在女权主义理论中, 女权主义者就认为男性正是凭借这样的话语权力, 使女性在他们的世界或隐或现。而这种呈现也不是为了真的表现或肯定女性的创造力, 而是为了表达他们的“厌女症”, 在那些看似是女性形象典型的背面掩藏的却是这样的事实;她们仅仅是男性所渴望的无言而不动情的对象。不是英雄崇拜美人, 而是英雄需要爱情。女权主义和后殖民主义的产生及其在当代的理论重要性, 就是因为男权中心话语和欧洲中心主义话语施行的结果。在我理解来, 菲勒斯中心主义和欧洲中心主义采取的是相同的策略, 即在表面上宣扬他们所做的仅仅是一种描但凭借自身不懈的努力, 她成为了霍格沃茨成绩最优异的学生。并且运用自己的聪明才智以及丰富的知识, 帮助哈利解决困难。就像在《哈利·波特与密室》中赫敏运用自己的聪明才智以及丰富的知识, 推测出藏在密室里的怪物可能是一条蛇, 并且利用下水道管道四处害人那样, 她的智慧使许多难解的哑谜迎刃而解。但是和希腊神话中的Hermione一样, 赫敏有时候也会因为自己的聪明而和他的好朋友哈利闹矛盾, 也让她对心中暗恋的对象罗恩·韦斯莱 (Ron Weasley) 不敢靠近。在莎士比亚的著作《冬天的故事》中, 也有一个叫Hermione的人物, 这个人物在故事中变成了一座雕像, 和《密室》中的赫敏被石化离奇的相似。

1.2 米勒娃·麦格 (Minerva Mcgonagall)

就是我们所知道的麦格教授, 格兰芬多的校长。Minerva源于罗马神话中智慧与勇气女神的名字, 即我们都很熟悉的希腊神话中的雅典娜 (Athena) (王铮:2008) 。在神话中女神虽然智勇双全, 却面无表情, 不苟言笑, 让人心生敬畏。这也正是罗琳在书中向我们展示的麦格教授的一贯形象。在书中, 严肃的麦格教授极少露出微笑, 一直都是板着脸, 一副拒人于千里之外的样子。但是她的公平和正义赢得了学生们的尊敬。在邓布利多死后, 危难来临霍格沃茨的时候, 也是她勇敢地站出来组织老师和学生们抵抗伏地魔和他的食死徒, 保卫霍格沃茨魔法学校。

1.3 纳西莎·马尔福 (Narcissa Malfoy)

也就是马尔福的妈妈。她的名字源自希腊神话中的Narcissus, 是一个美少年的名字, 因为爱上自己在水中的倒影而终日坐在水边, 最终化作水仙花。现在的narcissus就有水仙的意思, 很多时候我们也把它引申为自恋的意思。而书中马尔福的妈妈就是这样一个自恋的人物, 她自视甚高, 为自己的纯血统而骄傲, 除了自己和其他纯血统的人之外, 谁也看不起。

2. 名字中的英语涵义

身为英国人的罗琳, 对于英文人名的意义有自己独到的理解。罗琳也曾透露, 她这些奇妙的名字部分是平时收集所得, 部分是自己创造的。通过深入挖掘, 相信读者会对英文名有更加深刻的理解。

2.1 哈利·波特 (Harry Potter)

这是一个很普通的名字, 罗琳是根据一个住在温特伯恩人的名字给她的主角命名的, 这个名字还与19世纪一个钟表匠, 中世纪时期英国的军人同名。但是在这个普通名字的背后, 隐藏着很

述, 只是一种文学语言。这种描述是因为它先在于作家, 作家只是将它如实的描画出来, 这并不是作家的创造即虚构, 并试图让他的臣属相信:他们宣扬的是一种不产生效果的行为, 但事实上却生产着他们的结果。这就是女权主义和后殖民主义产生的深层来源, 也是它们可以进行进一步话语理论深层互融的基础。这在我看来是他们策略的纵向超越即, 方式不求同一但目标求相通。

摘要:政治性, 这是此二者理论可以互融的基本前提;此两者理论的互溶还建立在这样的事实上:即, 都是人为构造的;最后是福柯的话语权力理论对此两者理论融合努力的重释。

关键词:女权主义,后殖民主义,互融性

参考文献

[1] (美) 贝尔.胡克斯, 晓征、平林译.女权主义理论:从边缘到中心.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 2001

[2]赛义德.王宇根译东方学[M]北京:三联书店, 2000

[3]张岩冰.女权主义文论[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 2005

[4]赛义德.王宇根译东方学[M]北京:三联书店, 2000

[5]福柯.《话语的秩序》.《语言与翻译的政治》许宝强、袁伟选编.中央编译出版社, 2000

新民主主义理论 篇8

近年来,随着我国教育研究与国外交流的日益频繁,许多国外教育理论和思潮相继进入我国,并迅速对我国的教育改革,乃至体育课程改革发生着重要影响。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是其中发展势头较迅猛的一支流派,它对我国当前体育课程与教学改革产生了重要的影响。笔者受《中国学校体育》编辑部之邀,就有关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与我国体育课程改革的有关问题,谈谈自己的认识与看法,与读者共同讨论,如有不当之处,欢迎批评指正。

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缘起

建构主义(constructivism)也可译作结构主义。建构主义的兴起虽然是近20年来的事情,但关于主体建构的思想并不是什么新鲜事物。在谈到“建构”的起源时,新西兰学者诺拉指出:“苏格拉底和柏拉图是教育上最早的建构主义者。”按照建构主义的观点,苏格拉底的“产婆术”,无疑是建构主义教学的成功范例。

近代建构主义最早的提出者是瑞士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J.Piaget)。皮亚杰认为:学习是一种“自我建构”,个体思维的发生过程就是儿童在不断成熟的基础上,在主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中获得个体经验与社会经验,从而使图式不断地协调、建构(即平衡)的过程。他还提出:儿童与环境的相互作用涉及两个基本过程,即“同化”与“顺应”。“同化”是指把外部环境中的有关信息吸收进来,并结合到儿童已有的认知结构(也称“图式”)中,即个体把外界刺激所提供的信息,整合到自己原有认知结构内的过程;“顺应”是指外部环境发生变化,而原有认知结构无法同化新环境提供的信息时所引起的儿童认知结构发生重组与改造的过程,即个体的认知结构因外部刺激的影响而发生改变的过程。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原理在儿童认知发展学说中可以说是构成了一个时代,他关于“建构”的思想是当代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重要基础之一。

其后,在皮亚杰的认知理论的基础上,科尔伯格对认知结构的性质与认知结构的发展条件等方面的进一步研究,斯腾伯格和卡茨等人对认知过程中如何发挥个体主动性的探索,维果茨基创立的强调认知过程中学习者所处的社会历史文化背景作用的“文化历史发展理论”,奥苏贝尔的有意义学习理论,布鲁纳的发现学习理论等研究成果,为当代建构主义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另外,自然科学哲学家库恩、拉卡托斯和费耶阿本德等人的科学哲学理论、科学社会学理论、后现代主义关于科学的观点,以及美国心理学家凯利的个人建构理论等,都对当代建构主义的形成产生了重大影响,是当代建构主义理论的重要思想源泉。

尽管建构主义由来已久,但它真正的兴盛却始于20世纪90年代以后。自70年代以来,随着认知心理学的兴起,学习心理学走出行为主义的理论框架,认知心理学成为90年代以前学习心理学的主要理论基础。该理论一方面吸收了信息加工理论的一些观点,但在研究方式上仍受到行为主义所采取的客观主义研究思路的影响;另一方面忽视了学习环境对学习的影响作用,与行为主义观点一样,视学习环境是静态的。因此,90年代的建构主义是伴随着对认知心理学的批判和发展而出现的,其核心是研究学习者知识建构的机制问题,它不仅关注知识表征和意义过程,同时还注意到构建学习环境以帮助学习者建构知识的意义。所以说,现代建构主义既是认知心理学的进一步完善,也是早期皮亚杰、维果茨基、布鲁纳等人的建构主义思想的发展。对此美国教育心理学家斯拉维因(R.Slavin1994)评论道:“当代教育心理学正在发生一场革命,人们对它叫法不一,但更多地把它称为建构主义(Constructivism)学习理论。”

90年代末,建构主义进入我国,并在越来越多的文献中被称为“我国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理论基础”。然而,作为尚处于发展与完善之中的建构主义理论,其自身的观点还非常零碎和不成熟,并有待统整,我们急于将其作为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理论基础,是否恰当,还需要理性和审慎的思考。

二、建构主义的主要流派及其基本观点

建构主义思想来源驳杂,流派纷呈。有人甚至说,有多少个建构主义者,就有多少种建构主义理论。关于建构主义的分类,由于方法和标准各异,所以分类也是多种多样的。一般来说,较为公认的分类是1989年来自建构主义研究领域的11位国际著名学者在美国乔治亚大学教育学院关于“教育中的新认识论”的座谈会中所讨论出的结论,认为建构主义可概括为六种主要的类型:(1)激进建构主义(radical constructivism);(2)社会建构主义(social constructivism);(3)社会建构论(social constructivism);(4)社会文化认知观点(social culture cognition)或称对待中介行为的社会文化观点(sociocultural approcaches to mediated action);(5)信息加工建构主义(information-processing constructivism);(6)控制系统论(cybernetic system)。

其中,激进建构主义和社会建构主义在我国的影响范围较广。激进建构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是冯·格拉塞斯菲尔德(Vo n Glasersfeld),他的思想来源主要受到皮亚杰等人的影响,它与长期以来占主导地位的客观主义认识论相对立。客观主义认为,实在(reality)具有一种内在的、独立于观察者的,因而是客观的结构。通过理性思维过程,人便能够获得“真实的”或客观的知识。激进建构主义对此不以为然。它提出,知识是由个体的心理建构而成,它不是对外在世界的某种真实的复制,而是个体的建构。知识的获得不是把“真理的金子”移交给个体,而是由个体自己去建构的。学习者不是被看成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而是知识的主动建构者。

社会建构主义是在修正激进建构主义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前)苏联著名心理学家维果茨基的“文化历史发展理论”是社会性建构主义的重要理论基础。社会建构主义虽然也对知识的确定性和客观性提出怀疑,认为所有的认识都是有问题的,没有绝对优胜的观点,但它又比激进建构主义稍温和。它认为,世界是客观存在的,对每个认识世界的个体来说是共通的。知识是在人类社会范围里建构起来的,又在不断地被改造。另外,它也把学习看成是个体建构自己的知识和理解的过程,但它更关心这一建构过程的社会的一面。因此,“协作”是社会建构主义所极力倡导的教学策略。

综观建构主义各家学派的观点,我们可将其基本观点归纳如下:

1. 建构主义的知识观:

建构主义的知识观反对认知心理学所坚持的客观主义,认为知识不可能以实体的形式存在于具体个体之外,知识只能由个体学习者基于自己的经验背景而建构起来,这取决于特定情境下的学习历程。所以说,外部信息在与学生的经验背景和原有知识联系以前,本身没有什么意义,意义是学习者通过新旧知识经验间反复的、双向的相互作用而建构成的。

2. 建构主义的课程观:

强调教学要解决学生现实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因此课程内容要选择真实性任务,在课程设计上要呈现给学生整体性的任务,让学生尝试完整的问题解决。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要自己发现完成整体任务所需要的各种知识技能。所谓课本知识,虽然包含着真理,但并非终极答案。因此,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仅要理解新知识,而且要对新知识进行分析、检验和批判。

3. 建构主义的教学观:

理想的学习环境应包括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四个要素。教学设计中必须创设有利于学习者对所学内容进行意义建构的情境;协作应该贯穿于整个学习活动中,主要指教师和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协作;会话是协作过程中最基本的方式,是师生、学生之间人际关系的具体表现;意义建构是教学活动的终结,也是教学活动的目标。所要建构的意义是指:事物的性质、规律以及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在学习过程中帮助学生建构意义就是要帮助学生对当前学习内容所反映的事物的性质、规律以及该事物与其他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达到较深刻的理解。

4. 建构主义的师生观:

既然教学不是知识的传递,而是学习者对知识的处理和转换,那么教师就不再是知识权威的象征。教学应在教师指导下以学习者为中心,教师的作用转变为学生学习的辅导者、伙伴和合作者。

三、对建构主义的批判性反思

反思之一:建构主义哲学立场的偏离

建构主义者为了标新立异,历来宣称自己的认识论纯粹是主观主义的。认知学习理论认为,人们的认识不单纯是外部刺激的产物,而是外部刺激与内部心理过程相互作用的结果;而内部心理过程是指认知主体的兴趣、爱好、态度、需要以及主体原有的认知结构。可见,认知主义的认识论是强调主观(内部心理过程)与客观(外部刺激)相统一的。而建构主义者为了将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与认知主义学习理论划清界线,以便独树一帜,则明确宣称自己的认识论属于主观主义,从而在哲学上陷入了另一个怪圈,即极端的主观主义,或称之为主观经验主义。建构主义的一些主张,如离开人脑的“真实世界”是不存在的,知识是因人而异的纯主观的东西,它不可能通过教师传授得到,客观世界是认识主体大脑的产物等等,无疑是片面地夸大了主观的作用,难免走入唯心主义的歧途。

反思之二:建构主义学生观的极端化

90年代初建构主义者提出的学习要“以学生为中心”,曾一度成为国际、国内教育界最为先进和引以为荣的理念。建构主义认为,学生是学习过程的主体,“教”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学”,教师应成为教学过程的组织者和指导者,学生学习的帮助者和促进者,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而不是“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若从这个意义上说,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并没有错。但事实上,建构主义者的“以学生为中心”是建立在纯主观主义认识论基础之上的,由于这种主观主义认识论完全否认知识的客观性,否认知识的可传授性,因而也就在很大程度上否定了教师的作用。本世纪之初,美国基础教育虽然大范围地实现了教育信息化,但其教育质量却没有呈现出预期的提升,反而在很大程度上出现了教育质量的滑坡。反思其原因,已有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将其归咎于建构主义理论对教育的误导,认为正是建构主义过分削弱教师的地位与作用、过分渲染学生的主观知识建构导致了基础教育质量的下滑。

反思之三:建构主义应用范畴的局限性

新民主主义理论 篇9

一、对无产阶级领导权思想的认识

中国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由谁来领导, 是关系中国革命成败的关键问题, 也是理解中国革命性质是否由旧民主主义飞跃到新民主主义的根本标志。李大钊是中国马克思主义者中最早提出无产阶级领导权的人之一。

“十月革命”前, 当李大钊还是一个革命民主主义者时, 他就已十分重视人民群众的作用, 反对“英雄人物创造历史”的唯心史观。成为马克思主义者之后, 他对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力量有了新的认识, 并特别强调无产阶级具有“雷霆万钧的力量”, 是最“有实力”者。他号召人民群众“要靠自己的力量”解放自己, 而绝不“仰赖那权威的恩典, 给我们把头上的铁锁解开”, 同时指出:“无论何人, 应该认识民众势力的伟大, 在民众本身, 尤应自觉其权威毅然张用之。”[6]强调无产阶级应该积极发挥自己的权威力量。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后, 李大钊进一步明确指出, 中国革命决不能再走一般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道路, 而要走“无产阶级的平民政治”的道路。而无产阶级的民主政治, 只有通过夺取政权, 建立无产阶级专政才能实现。这些认识为李大钊后来树立无产阶级领导权思想奠定了重要基础。

经过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的鼓舞与1923年“二七”惨案的教训, 李大钊对无产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彻底性和先锋性质有了明确认识:“现在中国是在资本帝国主义压迫之下, 试看全国的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知识阶级谁能反抗?只有无产阶级。在国民革命中当先锋的亦只有无产阶级。”[6]1924年7月, 在共产国际第五次代表大会第二十二次会议上, 李大钊不仅肯定了无产阶级的领导权, 而且明确提出了要在实际革命运动中争取领导权。在中国的民族解放运动中, “站在运动前列的是工人和知识青年。我们的同志在领导着这一运动”。并且“我们党认为, 在象中国这样的殖民地国家, 需要发起一个由集中的党所领导的民族革命运动, 这个党须能联合一切群众的运动”。因此, “我党党员和共青团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 其目的是为了改组它, 改变它的纲领, 并使它能够密切联系群众”, “唤起群众的革命精神, 引导他们反对国际帝国主义和国内的军阀……从而加速革命浪潮的高涨”。[1]1924年9月, 李大钊在苏联“不许干涉中国”协会组织的群众大会上喊出了最响亮的口号:“只有无产阶级才能当革命的领导者。”

李大钊的这些认识, 对全党于1925年1月“四大”上最终解决无产阶级领导权问题, 作出了重要贡献。

二、对农民同盟军问题的认识

农民问题是中国革命的根本问题, 也是无产阶级领导权问题的关键。李大钊对中国农民问题早已加以注意。还在“五四”运动前夕, 他就认识到“中国是一个农国”, 农民“若不解放, 就是我们国民全体的不解放”。他还揭露了中国农村的极端黑暗情况和地主对农民的残酷剥削。1925年至1926年初, 李大钊写了《土地与农民》、《鲁豫陕等省的红枪会》等一系列重要文章, 指出了农民运动对中国革命的重要作用, 并对如何开展农民运动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土地与农民》在运用大量资料对中国农民运动的历史及农民的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 提出:“估量革命动力时, 不能不注意到农民是其重要的成分。”“中国的浩大的农民群众, 如果能够组织起来, 参加国民革命, 中国国民革命的成功就不远了”。[1]在这篇文章中, 李大钊还明确提出了土地问题对于解决农民问题的重要性以及组织农民, 建立农民武装的问题, “国民革命政府成立后, 苟能按耕地农有的方针, 建立一种新土地政策, 使耕地尽归农民”, “历史上久久待决的农民问题, 当能谋一解决”;开展农民运动“第一要紧的工作, 是唤起贫农阶级组织农民协会”;“有组织农民自卫军的必要”。[1]在《鲁豫陕等省的红枪会》一文中, 李大钊总结了北方党组织教育改造农民武装自卫组织———红枪会的经验, 进而认为, 组织农民自卫武装, “才能真正地达到除暴安良, 守望相助, 阻御兵匪, 抗拒苛税, 抑制暴官污吏, 打倒劣绅土豪的目的”。[1]

通过这些论述, 可以看出, 李大钊在尽力设法把农民运动纳入无产阶级同盟军的轨道, 体现了无产阶级领导农民同盟军的思想。

三、对联合资产阶级民主派的认识

正确对待资产阶级民主派及其代表孙中山, 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一个重要问题。孙中山是中国革命民主派的一面旗帜。李大钊对孙中山及其领导的国民革命运动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在中华民族的解放运动中, 孙中山及其领导的国民革命运动, 在中国共产党出世前, “实据有中心的位置, 实为最重要的部分”。[6]并且“中山先生早已看清被压迫民族的革命运动及全世界的革命者, 均有互相联合的必要”。[6]后来“十月革命的成功, 使中山先生认中国国民革命为世界革命的一部的信念愈益坚确, 使中山先生把中国国民革命与世界无产阶级革命运动联接起来的努力愈益猛烈”。[6]正是孙中山的这种努力, 才使中国民族革命的潮流, “真正确定了他那接近世界革命潮流的倾向, 而完全汇合在一起”, “入了世界革命的正轨”。基于以上认识与估价, 李大钊认为, 我们党对国民党“再不可取旁观的态度”了, 而应“帮助他们”、“扶助他们”。“任何主义者, 我们以为都应该在这时抛弃一切武断的成见, 客观的考察中国的实际情形, 应该在此时共同认定一联合战线United Front, 用革命的手段, 以实现民主主义为前提”。[1]这就指明了与孙中山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必要性。

同时, 李大钊还认为, 要建立国共合作的统一战线, 必须对国民党进行改组。1923年2月, 在与苏联顾问鲍罗廷讨论国共合作问题时, 李大钊说, 当前的革命形势的发展, 要求发动广泛的反帝反封建的民族民主革命, 要求国共合作。但是, “这种革命任务, 不是现在那样的国民党所担当得了的, 必须加上新的血液, 就是无产阶级的力量”, “只要国民党有改造的可能, 孙中山有改造国民党的决心, 国共两党建立联合战线是有可能的”。另一方面, 李大钊又强调了在统一战线中保持“共产党的阶级性与纯洁性的重要”, 主张保持我党在统一战线中的独立性, 决不能因合作而丧失我党的无产阶级立场与特征。

李大钊上述的既要国共合作又要改组国民党, 并保持我党独立性的意见, 消除了我们党内一些同志在两党合作问题上的疑虑, 统一了认识, 大大促进了两党合作和统一战线的建立。

任何科学的发展都必然具有连续性和继承性;后人在前人成果的基础上才能达到新的科学高度。李大钊关于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思想, 不仅对指导当时的中国革命斗争起了重大作用, 而且对后来集中国革命经验之大成的毛泽东思想的产生与形成, 无疑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李大钊.李大钊文集:下[C].北京:人民出版社, 1984.

[2]李大钊.李大钊文集:上[C].北京:人民出版社, 1984.

[3]马克思, 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9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 1962.

[4]江泽民在1989年李大钊诞辰100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 1989, 10, 29.

[5]姚维斗, 李芹.李大钊遗文补编[M].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1987:39.

[6]李大钊.李大钊选集[C].北京:人民出版社, 1959:330.

新民主主义理论 篇10

1848年2月《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的形成。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是人类思想发展史上的伟大变革, 为普遍真理的发展做出了历史性的贡献。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历史实际相结合, 赋予马克思主义在中国这一特定背景下新的指导意义。而历史的实践证明, 这是中国共产党最为伟大的一次选择。

由于当时的中国处于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 农民占人口的绝大多数, 经济和文化都比较落后, 如果照抄照搬马克思主义一般原理和相关经验, 中国的革命就很难获得成功。同样的, “在中国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 也不能把马克思主义当作教条, 更无法照抄别人的经验。要正直运用马克思主义来指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 必紧密结合中国的国情和时代条件, 寻找适合中国实际的道路, 制定正确的方略。”[1] 因此, 我们以中国的实际问题为中心, 把马克思主义应用到中国具体环境中, 与中国国情相结合, 用具体的马克思主义来指导中国社会的发展。从经验中进行总结, 从而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进程及其理论成果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来解决中国的具体问题, 并且结合中国特有的历史文化, 从经验中进行总结, 从而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进程, 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成果的形成、成熟、发展和创新的过程。正如毛泽东指出:“中国共产党人只有在他们应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 善于应用列宁斯大林关于中国革命的学说, 进一步地从中国的历史实际和革命实际的认真研究中, 在各方面做出合乎中国需要的理论性创造, 才叫作理论和实际相联系。”[2]

自从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以来, 中国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 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 各族人民经过艰苦奋斗, 战胜了摆在中国人面前的种种困难, 取得了历史性的胜利。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 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列主义基本原则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 创造出了毛泽东思想, 第一次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毛泽东思想的指导下, 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 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 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发展了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和文化, 初步探索了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3]

1978年中国共产党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是我们党历史上的伟大转折点。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开始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理论化建设的伟大历史实践, 在这场伟大变革中, 以邓小平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始终注重历史和现实的经验教训, 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基本理论问题, 开辟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 形成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路线、方针和政策, 初步形成了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1989年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 以江泽民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 创造性地解决了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问题, 结合体制、科技和理论的创新, 围绕“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如何建设党的核心为主题”, 进一步丰富和发展邓小平理论, 不断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 推进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 创立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2002年党的十六大以来, 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 紧密结合新世纪、新阶段国际国内形势的发展变化, 准确把握时代特征和中国国情, 认真回答了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文化、政治和社会建设的重大问题, 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坚持“以人为本”构建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和重大战略思想的任务, 继续推动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几代中国共产党领导人带领人民不懈探索的智慧结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和论发展论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 是我们党最可宝贵政治和精神财富, 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在当代中国,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4]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两次历史性飞跃

首先, 毛泽东思想的形成是实践与理论结合的产物, 是与中华民族的优秀思想分不开的,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实践是毛泽东思想产生的实践基础。以毛泽东为代表的第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在创立和发展毛泽东思想过程中, 不仅系统研究了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 还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实现了把马列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 具有鲜明中国特色和民族特色的社会主义, 产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程的第一个伟大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

毛泽东思想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重大理论成果, 成为中国革命从胜利走向胜利的思想灵魂, 在毛泽东思想指导下, 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 取得了空前的成就, 使中国的面貌焕然一新。

其次, 自从党的“十七大”报告首次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个概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这三个重要理论是共产党人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开辟的新理论成果, 是继第一次历史性飞跃即毛泽东思想理论之后的又一大发展, 构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 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坚持和发展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 是几代中国共产党人与人民长期探索实践的结晶。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意义

党的十七大把改革开放以来党的最新理论成果概括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是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理论上的一个新突破和新贡献。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对马克思理论中国化进一步深化, 进一步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是继毛泽东思想之后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的一个新阶段, 作为一个相对完整地理论体系, 它在一系列重大理论观点上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做出了突破性的创新和发展, 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做出了新的贡献。”[5]从已有的研究看, 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1.理论上的创新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生产力落后, 经济不发达, 必须以基本国情为依据, 把发展经济、改善人民生活水平作为头等要务, 吸收和利用世界各国一切文明成果来促进社会主义的发展。只有全面集中精力谋建设和发展才是国家富裕、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根本保证。在世界科技革命的推动下, 科学技术已经是重要的生产力, 中国发展离不开科学技术。邓小平强调“过去搞民主革命, 要适合中国情况, 走毛泽东同志开辟的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现在搞建设, 也要适合中国情况, 走一条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6]这不仅是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贡献, 也是我们党对构建“和谐”世界的一大贡献。

中国共产党人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 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则同仿照俄国的发展以及探索社会主义革命和道路的问题作为理论、路线、方针和政策, 来指导中国革命的发展道路, 从而形成了与时代相适合的指导思想—毛泽东思想。随着形势的发展, 面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一系列新情况、新问题, 急需新的理论指导。因此,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围绕中国现代化建设的一系列重大问题, 在坚持马克思基本理论的基础上进行了一系列的理论创新, 以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为代表的几代领导人, 从中国的具体国情出发, 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则同我国新时期改革和建设的实际结合起来,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实践过程中, 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 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为主题进行探索, 形成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等重要思想。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不断走向深入。

2.实践价值

理论来自实践最终要应运到实践中,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改革开放30年的实践证明, 在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指导下, 取得了巨大成就, 全国基本实现了小康, 经济实力大幅提升, 人民生活有了根本性地改善, 综合国力大大提高, 国际地位也稳步上升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符合中国的实际国情, 是适合中国的发展。

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 世界的繁荣稳定也离不开中国。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 中国的前途命运日益紧密地同世界的前途命运联系在一起。中国共产党人高扬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旗帜, 向全世界人民昭告自己的理论创新成果, 所显示的是一份自信, 是一份社会主义的自信;所展示的是一个启示, 一个关于人类未来选择的启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功实践以铁一般的事实向全世界昭告:当今世界,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从来没有过时, 社会主义仍然是迄今为止人类社会最先进的社会制度, 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仍然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马克思主义这个科学理论必须有新的血液才能发挥出它的指导意义, 所以,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必须关注发展中所产生的一切问题, 必须抓住发展的新特点, 立足新的实践, 解决新问题, 与时代发展的潮流同步, 顺应世界进步的趋势, 这才是适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1]姚红.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高概论[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 2009.4.

[2]毛泽东选集 (第3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1.820.

[3]姚红.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高概论[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 2009.5.

[4]方燕, 王世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历史地位[J].科学社主义, 2011.2.

[5]顾海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8.340.

建构主义理论与数学教育实践 篇11

[关键词]建构主义意义建构学生学习理论

“在教育心理学中正在发生着一场革命,人们对它叫法不一,但更多的把它称为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20世纪90年代以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西方逐渐流行。建构主义是行为主义发展到认知主义以后的进一步发展,被誉为当代心理学中的一场革命。

建构主义的基本观点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获取知识的过程,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因此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情景”、“协作”、“会语”和“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

1情境:学习中的情境必须有利于学习者的意义建构。在教学设计中,不仅要考虑教学目标分析,还要考虑有利于学生建构意义的情景的创设问题,并把情景创设看做教学设计的最重要内容之一。

2协作:协作发生在学习过程的始终,协作对学习资料的搜集与分析、假设的提出与验证、学习成果的评价直至意义的建构均有重要作用。

3会话:是协作过程中最基本的环节。比如学习小组成员之间必须通过会话来商讨如何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达到意义建构的目标,怎样更多的获得教师指导和帮助等等。在这个过程中,每个学习者的想法都为整个学习群体所共享。

4意义建构:是教学过程的最终目标。在学习过程中帮助学生建构意义就是要帮助学生对学习的内容所反映事物的性质、规律以及该事物与其他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达到较深刻的理解。

对于学习过程,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学习者主动构建内部心里表征的过程,学习者不是被动的接受信息,而是主动的进行选择加工;学习者不是从同一背景出发,而是从不同的背景、角度出发;教师不是统一引导完成同样的加工活动,而是在教师和他人的协助下,通过有独特的信息加工活动,建构自己的意义的过程。

对于学习结果,建构主义认为知识并不是对现实的准确表征,它只是一种解释、一种假设,它并不是问题的最终答案,相反它会随着人类的进步而不断被革命掉,并出现新的假设。

建构主义教学观点

在学习理论的基础上,建构主义提出了系统的教学方法和模式,对以往的教学理论产生了巨大的冲击:

1支架式教学,它应当为学习者建构对知识的理解提供一种概念框架,这种框架概念是为发展学习者对问题的进一步理解所需要的,为此事先要把复杂的学习任务加以分解,以便于把学习者的理解逐步引向深入。

2抛锚式教学,它要求建立在有感染力的真实问题基础上。确定这类真实问题被比喻为“抛锚”,因为这类问题被确定了,整个教学内容和教学进程也就被确定了(就像轮船被锚固定一样)。

3随机进入教学,在教学中要注意对同一教学内容,要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情境下、为不同的教学目的、用不同的方式加以呈现。

4自上而下教学。首先呈现整体任务,同时提供用于更好理解和解决问题的工具,让学生尝试解决问题,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可以发现完成任务所需要的各种知识技能,在掌握了这些知识技能后,最终解决问题。

建构主义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认为学生是认知的主体。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教师只对学生的意义建构起帮助和促进作用。

我们在数学中采用建构主义教学方式也可以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例如在学习统计时,要使学生建立统计概念,最有效的方法是让他们真正投入到统计活动的全过程中去。统计过程可以看成一个包括四个阶段的架构。

(1)提出问题。就是明确统计的目标。例如,全班同学的平均体重、学生对统计课程的感受等就是典型的统计问题。

(2)收集数据。就是围绕要求解的问题采集必要的数据。如问题是全班同学的平均体重时,就要搞清楚每个同学的体重,

(3)分析数据。分析数据包括整理数据和呈现数据两个方面。整理数据是对原始数据进行数据筛检和分类标准的建立;呈现数据则是以表格、长条图、折线图等表现数据,以方便数据的理解和运用。

(4)判断并沟通。统计就是用数据回答我们面对的问题。一方面,收集和分析数据是为了通过数据求解问题;另一方面,数据本身没有价值,数据的价值在数据能说明的东西。所以,根据数据作出判断是统计最为重要的环节。之后。应该分享和沟通,这样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统计的精髓和价值,还可以帮助学生提升对统计的兴趣。

这个教学过程便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老师作为一个帮助者和引导者,创造出合适的学习情景,使学生构建出统计的概念,同時可以更好地体会统计的作用、把握统计的内涵、形成统计的观念。

总的来看,建构主义理论对于进一步推动学习和教学理论的发展有重要的意义,对于指导教育实践也具有积极的作用,然而建构主义的这种学习方式也存在着一些让人担心的问题:

(1)合作学习对某些学习不合适。例如数学中简单的加法运算就不适合合作学习。

(2)不利于低能学生和来自于其他文化背景下的学生学习。特别参与式的学习结构对他们的学习造成障碍,同时会增加学生学习时的心里负担。

(3)教师面对课堂内外的挑战容易产生精神负担。课堂外教师必须事先设计好符合教学内容的情景和针对问题提出思考的问题,课堂内教师还要掌握时机来参与教学。建构主义的这种教学要求教师具有建立一个具有智力标准并与意义建构相联系的讨论群体能力。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述评 篇12

1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概述

1.1 建构主义的知识观

建构主义认为知识是不确定的, 科学的知识包含真理性, 但是它不是对现实的纯粹客观的反映, 任何一种传载知识的符号系统也不是绝对真实的表征, 它只不过是人们对客观世界的比较可靠的一种解释、假设, 它不是绝对的、唯一正确的答案也不是问题的最终答案。知识必将随着人们认识程度的深入而不断地变革、升华, 出现新的解释和假设。同时认为知识运用具有情境性, 在解决具体问题的时候, 需要针对具体的问题情境对原有知识进行再加工和再创造。此外, 建构主义还强调对知识理解具有个体差异性, 尽管通过语言赋予了知识一定的外在形式, 并且获得了较为普遍的认同, 但这并不意味着不同的学习者对这种知识有同样的理解。

1.2 建构主义的学习观

建构主义者认为, 学习是知识的建构过程, 是学生主动地建构内部心理表征的过程。学习不是由教师把知识简单地传递给学生, 而需要学生自己建构才能获得知识。学生不是简单被动地接收信息, 而是主动地建构知识的意义。受皮亚杰认知结构发展理论影响, 建构主义者主张同化和顺应是学习者认知结构发展变化的两种途径或方式, 同化是认知结构的数量的扩充, 而顺应则是认知结构的性质的改变, 人的认知水平的发展, 就是一个同化—顺应—同化—顺应循环往复的不断丰富、提高和发展的过程。建构主义者认为学习环境是开放的、充满着意义解释和建构的情境, 该学习环境由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四大要素构成, 其中情境是意义建构的基本条件, 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协作和会话是意义建构的过程, 而意义建构则是建构主义学习的目的。在此基础上, 有学者提出建构主义学习观的六条核心特征, 即积极的学习、建构性的学习、累积性的学习、目标指引的学习、诊断性的学习与反思性的学习。

1.3 建构主义的学生观

建构主义强调, 学生具有广泛的知识和经验, 学习者并不是空着脑袋进入学习情境的。在日常生活和以往各种形式的学习中, 他们已经形成了广泛的知识和经验, 其中既包括与学习内容相关的知识, 也包括一般的日常经验;既包括与新知识相冲突的知识也包括与新知识相融合的知识。当问题呈现在他们面前时, 他们会根据以往的经验, 依靠他们的认知能力, 形成对问题的解释, 提出他们的假设。建构主义者认为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是新知识的生长点。教学应该重视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 引导学生从原有的知识经验中, 生长出新的知识经验。教师应该重视学生对各种现象的理解, 倾听他们的想法, 思考他们这些想法的由来, 并以此为据, 引导学生丰富或调整自己的解释。建构主义者主张学生的协作活动对意义建构起重要作用。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需要共同针对某些问题进行探索, 并在探索的过程中相互交流和质疑, 了解彼此的想法。建构主义虽然非常重视个体的自我发展, 但是它也不否认外部引导, 亦即教师的影响作用。

1.4 建构主义的教师观

建构主义者对传统的教师角色提出了挑战, 认为教师的职责不应该是“给予”, 教师不应该把自己视为“掌握知识和仲裁知识正确性的唯一权威”。极端建构主义的代表人物冯·格拉塞斯费尔德指出:“教师的作用将不再是讲授事实, 而是帮助和指导学生在特定领域中建构自己的经验。”建构主义者主张, “一个教师必须从信息演讲者转向知识教练, 他可以是某个角色模拟者, 可以是咨询者, 也可以是调解者, 或者是对话者, 或者是质问者。”教师不是知识的传授者与灌输者, 而应该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 是学生学习的辅导者、学习环境的设计者, 是学生学习过程的理解者和学生学习的合作者。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要创设与学习主体有关的尽可能真实的学习环境, 展示与现实生活中解决问题相类似的学习情境, 教师要组织和引导学生讨论并对学生的表现进行恰如其分的评价。

除了上述四种构建主义关于学习理论的主要观点之外, 建构主义还认为教育过程是教师和学生对世界的意义进行合作性建构的过程, 是教师指导和协助学生按自己的情况对新知识进行建构活动, 最后建构起关于知识的意义的过程。

2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之浅评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可谓是“当代教育心理心理学的一场革命”, 它的出现与发展给教育心理学带来了极为深远的影响, 向传统的教学和课程理论提出了巨大挑战, 引发了人们对学习与教育的新一轮思考, 具有不可低估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首先,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丰富和发展了教育心理学的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更为准确的把握了认识的再造性方面而不只局限于认识的发现性一面, 既吸收了以往学习理论的精华又提出了很多独创的见解, 在理论上具有其它学派无法匹及的优点。一方面, 这一理论的提出代表了一种从宏观到微观的研究视角的转换, 改变以往从宏观上描述问题的方式, 揭示了学习发生发展的微观机制, 更强调了学习的“具体”的一面, 同时, 该理论从认识论的高度揭示了学习的建构性原则, 强调了认识的能动性。认识不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直接的简单的反映, 而是人以原有知识为基础通过指向事物的活动在主客体相互作用中建构而成的。此外, 建构主义学习论揭示了学习的动态性和无限性, 把学习看作一个不断的连续建构和永恒发展的过程。在此过程中, 主体不断充实完善自身, 获得生命的能量。客观自然界的博大精深也在不断被人发掘, 人的发展与自然的演化使这种建构在两者的运动中、在两者的谐调中被确立。所以这种建构也可以看作是人与自然的一种和谐一致的发展进程。

其次,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科学的教育改革实践提供了重要借鉴。建构主义理论研究已涉及到具体的学科教学, 有一些学者对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的语文教学、数学教学、外语教学等进行了探索和研究。这些研究给教学实践和改进教学提出了许多指导性的启示。有许多研究者对在教学中活动中重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给学生创造良好的学生环境;改变过分注重知识传授的传统教学模式;注重学生哲学思维和元认知能力的培养都有相同的认识。学者高文对建构主义影响下的实际教学作了比较系统的总结。他强调学生“学”, 而非教师“教”;强调在学习过程中, 应该对学习有明确的目标定向;强调实验教学过程的生动性;强调学习情境的创设;并且建议进行互动式教学, 同时鼓励学生间的合作学习, 更重要的是他强调采用信息化的教学模式, 这对指导实际教学是很有意义的。

尽管如此, 建构主义理论也并不是尽善尽美的。建构主义拒绝任何对知识的直接确认, 强调主体是在不同的建构之间选择“正确的一个”, 强调真理的相对性, 造成了某些认识的片面性与极端性。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本身所独具的特点也造成了它的一个薄弱之处, 即过分关注学习的具体层面, 导致它最终都是以对微观学习过程的关注来建构宏观学习的框架, 试图消除认知发展的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之分, 努力将认知因素与社会因素结合起来的同时又带来了其理论的模糊性。同时对学习的具体建构过程的论述也存在许多模糊不清的地方, 可见, 社会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完善与发展, 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高文.建构主义学习的特征[J].外国教育资料, 1999 (1) .

[2]崔克忍, 刘俊琴.建构主义及其主要学习观点[J].教学与管理, 2002 (7) :3~4.

[3]潘玉进.建构主义理论在教育上的启示[J].东北师大学报, 2000 (4) :91~93.

[4]胡斌武、吴阶.建构主义教学论述评[J].电化教育研究, 2002 (7) :10~12.

上一篇:新闻舆论影响下一篇:农业机械的评估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