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科学

2024-06-01

性科学(共11篇)

性科学 篇1

所谓探究性学习即从学科领域或现实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主题, 在教学中创设一种类似学术 (或科学) 研究的情境, 通过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实验、操作、调查、信息搜集与处理、表达与交流等探索活动, 获得知识与技能, 发展情感与态度, 特别是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发展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过程。

探究学习相对的是接受学习。接受学习将学习内容直接呈现给学习者, 而探究学习中学习内容是以问题的形式来呈现的, 和接受学习相比, 探究学习具有更强的问题性、实践性、参与性和开放性。经历探究过程以获得理智和情感体验、建构知识、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 这是探究学习要达到的三个目标。长期以来, 学生习惯于接受性学习, 习惯于由教材、教师把别人“已知”“已会”“已有”的东西传授给自己。这种接受性学习所带来的“被动性”、“强烈性”, 严重制约学生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发展。“记录在纸上的思想, 就如同某人留在沙上的脚印, 我们也许能看到他走过的路径, 但若想知道他在路上看见了什么东西, 就必须用我们自己的眼睛。”德国哲学家叔本华的这番话很好地道出了探究性学习的重要价值。探究性学习也有助于发展学生优秀的智慧品质, 如:热爱和珍惜学习的机会, 尊重事实, 客观、审慎地对待批判性思维, 理解、谦虚地接受自己的不足, 关注好的事物等。

探究性学习虽然能够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造能力, 但目前的探究性学习仍存在种种误区:

1.把探究性学习神秘化。认为探究性学习就是要和科研人员一样, 搞发明创造, 撰写论文论著。一些人谈探究性学习必提“课题”、“考察”、“论文”, 这部分老师实际上还是把探究性学习与教育科研等同起来, 认为自己没有搞科研的能力, 也搞不出什么成果, 于是畏首畏尾, 顾虑重重。

2.把探究性学习成果化。在一些学校里, 经常可看到这种现象, 由教师和少数学生组成的课题“攻关组”, 他们为了争取在探究性学习活动的评比中获奖, 却忽视大部分学生的存在。也有一些学校将探究性学习视为“研究性学习”和“综合性学习”, 大搞跨学科“研究”, 将大量的非语文元素引进语文课堂, 语文课成了“大杂烩”。更有一些学校或教师搞探究性学习的目的就是追求学生撰写论文的数量和质量, 津津乐道于我的学生研究了《鲁滨逊漂流记》中“孤岛文化”, 你的学生写出了“反说唐僧”, 陶醉于学生论文的结集出版。殊不知, 很大一部分学生只是从书上、网上、报上、杂志上把别人的东西剪下来, 拼成一篇篇的文章, 充当自己的“研究成果”, 压根儿没有一点自己的东西。其实, 对于中学生来说, 探究性学习固然需要成果, 但这种成果不一定是定性的结论, 可以是一种假设, 一种预测, 一种观点, 它亟待完善。总之, 探究性学习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养成科学态度, 掌握探究方法, 培养探索精神和合作意识。如果盲目追求“成果”, 这与应试教育追求分数又有何区别?

3.把探究性学习自由化。虽然有的教师把握了探究性学习的多样性, 但在操作的过程中仍存在“简单化”、“自由化”倾向, 甚至“放羊式”探究大有人存在。如有教师教《愚公移山》, 课文教完, 为了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精神, 于是出题探讨, 曰:“愚公愚不愚?你怎么看?”一时, 教室里人声鼎沸, 有说愚公不必要搬山, 应该成立王屋旅游公司, 有说愚公应有更聪明的做法, 可以开隧道……, 众说纷纭, 老师只做一个旁观者, 在总结时, 教师依据“答案是丰富多彩的”理论, 又一概给予肯定, 愚公的精神在自由化的探究中荡然无存!因此探究性学习切忌“自由化”, 教师务必把握探究性学习的控制性。只有控制范围, 把握学情, 及时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点拨、校正与督促, 才能落实教学目标, 激励教学双方的积极性。

4.把探究性学习与接受式学习完全对立化。探究性学习先进, 接受式学习落后, 因此在课堂上我们听不到教师大段精彩的讲解, 听不到学生发自内心的真实话语, 有教师或是三言两语开了个头, 抛出两三个问题, 然后让学生自己进行所谓的探究性学习。但是, 我们要知道, 学生的探究内容和方向需要教师“导讲”, 学生没有兴趣探究时需要教师“宣讲”, 学生遇上自己无法逾越的困难时, 需要教师的“解讲”, 学生的探究成果出来后需要教师的“评讲”……只要师与生关系存在, 就有“讲”与“受”的关系存在。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 理应让“探究性学习”、“接受式学习”结伴而行, 牵手渗透于我们语文学科的教学活动中。

新教材中蕴涵丰富的探究性课题, 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开拓教材的探究价值。

1.关注探究性学习的联系点。语文学科具有鲜明的综合性特点, 这决定了它与其它学科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 我们在引导学生确立语文探究性学习的主题时, 必须打破僵化的学科框架, 软化学科体系, 让学生从语文学科与其它学科的联系中发现语文探究性学习的主题。如, 可以将语文教材中的《赵州桥》, 美术教材中的《家乡的桥》《我为祖国造大桥》, 常识教材中的《桥》的教学有机结合起来, 确立“畅想桥”这个探究主题, 让学生了解赵州桥的历史与结构特点, 明白拱桥、拉索桥、引桥的力学道理, 用泥塑塑造想象中的大桥。通过对“桥”的多角度畅想, 让学生感受古代文明和现代文明, 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动手、动脑的创造能力。

2.把握探究性学习的切入点。新课程把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能力的目标, 摆在十分重要的位置, 有的实验教材设计了阅读专题, 要求学生进行多角度的有创意的探究性阅读, 有的还倡导比较阅读, 因此我们可把教材的探究性阅读作为探究性学习的切入点, 让学生自主性阅读。阅读主题的确定, 阅读的组织、途径、方法及阅读结果的总结、整理主要由学生自主完成。如教学《我的叔叔于勒》, 可指导学生把课文材料重组, 改编成课本剧。教学《孔乙己》, 可以引导学生从人性的角度深入思考, 我们今天还有没有“现代版的孔乙己”, 从而从新的角度全面审视孔乙己的社会意义。此外, 阅读的渠道既可以选择在课堂, 也可以选择在课外, 充分利用好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 让学生探究性学习的实践性得以完全释放。

3.用好探究性学习的结合点。新课程把语文与其他领域的学习结合起来, 把课内与课外有意识地沟通起来, 把有利于比较、有利于多元解读、有利于多角度思考, 有利于激发讨论、有利于师生对话的内容科学地组织了起来。因此, 抓住新教材这一特点, 进行单元探究性学习十分必要。比如, 初中实验教材将四篇写狼的材料组合在一起:蒲松龄笔下的狼“凶残”、“狡黠”;毕淑敏笔下的狼“聪明”、“神通”;《中国大百科全书》中狼的兽性, 《狼和鹿》中打狼引起的生态失衡。我们可以依据社会学、生物学、生态学等提出问题, 引导学生思索、质疑, 让学生自由讨论、研究、辩论, 再撰写小论文或简单的调查报告。这种探究性学习完全可打破传统的语文教学方法, 从多角度看都是精彩的。

4.找准探究性学习的着力点。课程中的练习设计、体验性活动及研究性专题设计应成为探究性学习的着力点。如义务教育实验教科书七年级《三峡》的课后练习:“阅读课文你联想到了李白的哪一首诗?还联想到了描写三峡的哪些作品?同学间互相谈谈。”这些练习既可巩固学习成果, 又可在探究中有所深化的拓展又如实验教材设计的专题性学习《荷花》《探索月球奥秘》《到民间采风去》《古诗苑漫步》等等, 都很有特色, 也很值得称道, 这些探究性学习既有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也有利于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的协调发展。面对丰富的课程资源, 我们的教育何必总是舍近求远?

谈科学探究性教学 篇2

关键词:教学 引导 探究

在探究性教学过程中,教师是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教师要充分发挥主体在学习过程中的作用。而学生主体作用发挥,教师的引导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充分利用引导,提高学生探究的乐趣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不仅仅是传道、授业、更重要的是诱导、点拨。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教师既要诱导学生进入主体角色,又不能代替学生去认识客观世界,更不能代替学生获得自身的全面发展。

1、设置疑问,引发学生的求知欲

古人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 有了疑问,才能促使人去探索去创新。可见设置疑问是最佳的导法,尤其是开始的设疑更是犹如磁铁吸铁一样,牢牢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把学生引入渴求知识的境界。

2、精心挑选素材,引发学生探究兴趣

精心选择,合理安排把握,最大限度的培养学生探究兴趣,激发学生参与欲望,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尤其在探究课题的选择上。

(1)根据学生的知识、能力实际,符合与满足学生差异发展的需要。不要脱离学生的实际,探究对他们来说太难的,不可能完成的问题。

(2)选择在生活中常见的、身边的实际问题,如:“普通饮用水和盐水哪一个结冰更快?”。这样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动力。

(3)尽可能使学生多发现一些问题。创设一种类似科学研究学习的情境,引发学生观察、思考兴趣,诱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4)形式上尽可能的突破常规,有创意,解决的方法、途径多样化,这样更有利于培育学生创意。

3 评价反馈,激发学生的成就感

在教学过程中,要针对低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通过各种途径满足学生兴趣,情感等心理需要,使其产生发展的动力。教师要善于抓住学生在整个探究活动上的闪光点,多给学生肯定。

二、合理的运用引导,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

1、引和导结合培养学生观察能力

科学探究离不开观察,科学上众多的概念、定理,定律的获得都得益于对自然现象和科学实验的观察和研究。引导学生善于观察,提高观察能力是科学探究的重要环节。

(1)引导启发,增强学生观察的全面性

通过不断的诱导、启发来引导学生逐步养成观察现象的全面性,认识事物的整体性。如探究“力和运动——牛顿第一定律”时,大多学生的观察会停留在小车在水平面上通过的距离不同。针对这一情况,教师要通过恰当的语言启发,适当的动作诱导学生,进一步注意观察三块板上有什么不同,小车原来在斜面上的高度是否一样等等,然后将所观察到各个现象与原有相关知识联系起来整体分析,思考。从而使学生对这一实验有个较整体,较为全面的认识。

(2)有序的引导,促使学生观察的逐步深化

注意循序渐进,逐步深入地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如在探究“水的电解实验”中,观察玻璃管内两极有什么现象产生?再逐步引导学生设问:玻璃管内的液面有什么变化?两玻璃管内产生的体积之比是多少?玻璃管内产生的是什么气体?让学生在问题的促使引导下进行观察、思考、回答。

2、捕捉引导的高效时机,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科学知识要转化为学生自己的东西,得靠自己的思考,教学过程中强化引导就是要促使学生积极思维,提高学生思维能力。

(1)营造探究氛围,排除障碍,提高学生的思维积级性

首先,初中学生的好奇心盛,求知欲强。教师要善于找准学生的“兴奋点”,运用各种手法精心设计出富有奇趣性、启发性的引导方案,引起学生的好奇、兴趣、诱学生深思。

其次,探究学习过程中的各种现象,常常会提出许多教师难以预想的问题,也会用教师想不到的思路进行思考,有时也会出现老师难以意料的错误想法。对于这些,老师都应热情鼓励,积极引导,千万不要抑制和埋没学生的这种创造性思维的萌芽。

再次,在学生对某些问题的理解出现困难时,思维受到抑制时教师要针对问题的结症所在.有的放矢的及时引导,帮助学生攻克难关。老师恰到好处的引导、点拨,能更好地发挥学生主观能动作用,促进了思维的活跃。

(2)精心组织材料,培养学生的抽象逻辑思维能力

初中学生的思维正处在由直观形象思维为主向抽象逻辑思维为主的过渡阶段。学生的探究学习中,常常需要进行抽象、概括,如探究对力的认识:通过对“人推箱子”,“马拉车”、“起重机吊起重物”等直现形象事物中,抽象概括出:“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这时老师的引导是否妥当很关键,可如下操作

人 推 箱子

马 拉 车

起重机 吊起 重物

它们的共同特点:物体 作用 物体

教师在教学中经常通过类似的引导,对学生掌握物理学研究的思想方法.提高逻辑思维能力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

(3)引伸变换,培养思维的深刻性和创造性。

学会科学地认识事物的方法和过程,在亲历探究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提高他们的创新思维能力。

例:探究“杠杆平衡条件”后,设问:有人说:“给我一根杠杆我能将地球撬起。你对这句话有什么样的看法?

探究“声音的发生”,遇到了有些发声的物体看不出振动,声音不是由于物体的振动发生的?有什么办法解决?

作为教师要善于捕捉这种时机,有组织,有步骤地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多侧面、多角度、多层次的思考分析,逐步养成从多方面、多角度,多途径认识事物,解决问题的习惯,提高创新意识。

三、在“引导”时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1、合乎学生生理、心理以及认知发展的实际

教师在引导时要注意“度”的把握,不要有意无意地把学生引向过难、过深的知识问题上。脱离学生实际来“拔苗助长”。必然造成学生思维紊乱,导致不良后果。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不是靠追求“难”,“深”所能达到的。

2、注意引导时层次感

循序渐进是人们认知的一般规律,因而引导时要注意层次感,渐进性,跳跃性跨度不能太大,这有利于学生思维主动性、积极性的发挥,有利于每一个学生的发展。

3、紧扣引导的“关键”所在

“引而不发、导而弗牵”是引导的关键。重视引导,就是要充分体现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作用,力求让学生有充分的观察、思维训练的时间和空间。故切不可把引导变成泛泛而谈,最终变成教师自己的满堂“引”。

总之,学习是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的能动的过程。在探究教学活动中,教师是引导者,学生是探索者,学习方式是发现式学习,目的是学生建构性地获取知识。对于许多学生来说,当他们需要解决一些感兴趣的又与他们的实际能力相适应的问题时,他们便发现需要科学知识,从而产生学习的积极性,并抓住学习的要点。

科学定位“情境”打造探究性课堂 篇3

简约而不简单

数学中创设的情境应当是简约的,不需要浓墨重彩,更不需要锣鼓喧天,只要让学生在这样的情境背景下能调动起相关的经验储备和认知基础即可,只要让学生在这样的情境中能激发出强烈的探究欲望就好。但是简约不等于简单,简约中要凸显出情境创设的效果,要对学生的学起到关键的作用,绽放出不简单的风采。

例如,教学《认识一个整体的几分之一》, 我创设的情境是:猴妈妈给4只小猴分1盒水蜜桃。我请学生来猜一猜盒子中可能装了几只桃,学生顺利地将1盒桃这个整体在脑海中分解为4只、8只这样的整数。以此为思维的发散点,学生找到了分配桃子的共同点:都要平均分成4份。所以尽管在不同设想下每只小猴分得桃子的个数不同,但是这些具体的个数对于原来的“1盒”来说都是其四分之一。这样的情境是简约的,但却成为整个教学的支点。首先,在这样的情境中勾起了学生对平均分一个物体的回忆,学生由平均分1盒桃出发,回忆出分数的产生建立在平均分的基础上。随后的情境又巧妙地将1盒桃替换成几只桃,学生顺利地由之前的学习经验迁移过来,构建了“每份的桃子是原来桃子总数的四分之一”的概念。在这样的转变中学生的认知向前跨越了一大步。当然这个情境的运用不止于此,之后我引导学生将两次分桃的过程和结果进行比较,学生发现其中的共同点:不管是平均分一个物体或者多个物体组成的整体,只需要看把这个对象平均分成了几份,分数的分母就是几,表示这样的几份,分数的分子就是几。这样的发现推动了学生对分数意义的理解,并进一步感知了单位“1”的多元性。

数学课堂上各个环节就像是一个机器的零部件,唯有互相咬合才能让机器运转得流畅。我们在创设情境的时候既要考虑情境的实效性,也要兼顾情境的精巧性。案例中这样的情境创设颇有“四两拨千斤”的功效,虽然短小却有实效,虽形式简约却有不简单的作用,这样的情境就是我们在数学教学中应当追求的。

依托而不依靠

情境的创设对于教学应该起到正向的促进作用,或引发学生的探究欲望,或衬托出学生的认知基础,让学生依托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储备来滋生更深入更广阔的知识,完善自身知识体系。但是教学不能完全依靠这样的情境“一条道走到黑”,而应当给学生留足探索的空间,让学生在宽松的氛围下高效地学习。

例如,教学《正比例的意义》,我从生活中的弹簧秤得到灵感,创设了一个用弹簧秤称糖的实验,并把此活动引入教学。学生通过研究弹簧秤的构造和称重原理发现随着重量的增多,弹簧的拉伸长度也相应增大。我们一起将实验数据做了记录,然后学生根据记录的数据研究、讨论、交流,得出结论:用两组对应数据可以写成比例,并且每组数据中的重量与弹簧的拉伸长度比值是一定的。在此情境的基础上,我向学生揭示了正比例的概念,要求学生到生活中和之前的数学学习中找一找有没有类似的例子,学生找出了许多成正比例关系的量,诸如单价一定时总价与数量成正比,速度一定时路程与时间成正比等等。这些累积推动了学生对正比例关系理解的逐步深入,形成了质变。在这个案例中,之所以选择这样的情境有两个考虑:一是弹簧秤来源于生活,更容易搬到教学中来;二是随着重量的增加弹簧的长度会增加,这是一个可以通过表象呈现的例子,学生可以更直观地感知这样的一组相关联的变量,为接下来的教学做准备。学生通过在情境中的感知,结合正比例的定义,就构建了一个完整的映射,顺利将生活中的其他例子带入正比例模式中。

可以说,这样的情境对于学生学习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课堂教学以情境为切入点,依托生活经验和情境表象层层突破,但是教学过程不全依靠这样的情境,在完成情境本身的使命后就功成身退了,避免了学生的思维过多地纠缠于此。

侧重而不失重

一个好的情境能够引发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甚至能够贯穿教学始终,所以,在教学中情境创设是我们应当侧重打造的环节。但是理性地思考一下,情境又不应当喧宾夺主,成为课堂教学的绝对重心。教学还是应当顺应学生的认知规律,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

例如,《倒推的策略》的教学中,我创设了一个“抢21点”的游戏并引入课堂教学,设计的目的是通过师生间的竞赛吸引学生揣摩教师总是获胜的原因,让学生在失败中反思,发现隐含在游戏中的“取胜之石”。果然,学生对这样的游戏非常感兴趣,一个个摩拳擦掌要跟教师较量一番。但是,令人失望的是,尽管经历了多次失败,学生还是没有从失败中沉下心来寻找其中的原因,而是一味地“求战”,当然这样的求战最终都演变为求败。当我示意学生安静下来,讨论一下获取胜利的关键,学生才心有不甘地展开交流,并通过思维接力找到了游戏获胜的关键所在。在倒推的策略走进学生视野之后,我改变了游戏的规则,从每次可以报一到两个数改成可以报一到三个数。很多学生不加思考,立刻举手示意要跟我玩一玩,这样的做法显示了学生没有意识到规则的更改意味着什么,他们十有八九还是要落败。所以,我引导学生先自己独立思考想要获胜必须怎么做,然后请学生在小组中交流经验,获得一致意见后再来较量,这样才将学生的注意力牵引到数学学习本身。

这个案例中的游戏情境是学生喜闻乐见的,但是,也许是因为学生情绪过于高涨,使得他们更多地去关注游戏的胜负而不是数学知识,导致了课堂重心有些倾斜。我及时地做了引导,让学生有时间、有机会去研讨数学问题本身,才让学生通过思维的交锋和彼此的合作顺利得出倒推的原理,理解了游戏的内涵。等到更改游戏规则,将情境做一个有益的延续时,学生又忽视了数学本身。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又一次将学生关注的目光转移到数学中来,让教学不至于失重。

小学科学探究性实验教学尝试 篇4

探究性实验是指探究研究对象的未知性质,了解它具有怎样的组成、有哪些属性和变化特征,以及与其他对象或现象的联系等的一种实验。这种实验一般都具有试探的性质,因此也称之为试验。探究性实验以学生获取知识和技能、发展科学探究能力、培养情感体验为教学目标,它不仅关注“正确的实验结果”,更重要的是使学生经历获得实验结果的探究过程,并在这样的过程中受到科学方法的训练,形成科学的态度、情感和价值观。实验探究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明确探究发现的主题,然后设计实验实施方案,在实验和探究的基础上,准确地获得正确的、符合实际的事实和现象,随之利用这些现象和数据,进行思维加工并得出科学结论。元素化合物知识,化学概念、定律、原理,有机化合物知识等在探究性实验中,教师对实验程序不作详细指定,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思考,选择实验材料,设计实验方案和步骤。一般的程序是:提出问题(教师创设问题情境,教师或学生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通过查阅书刊、浏览各种资料或上网等途径,筛选其中有用的信息,大胆提出自己的猜想假设);制订计划(根据猜想假设,设计合理的、详细的实验探究计划,并就猜想和假设设计出实验的方案,教师检查学生的方案,给予适当的指导);进行实验并收集证据(按实验步骤进行实验,收集、记录实验数据);解释与结论(对实验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得出结论,并与实验前的猜想假设进行对比,再对结论进行分析,进行小组或班级讨论,讨论收集的数据和对数据进行的解释,发现问题,提出进一步实验的建议);反思与评价(在教师的指导下或通过与他人讨论,对实验探究活动进行反思,发现自己与他人的长处及存在的不足,然后提出具体的建议改进自己的探究活动);表达与交流(用口头或书面等方式表达探究过程和结果,让各个小组进行交流和讨论,虚心倾听别人的意见,互相促进,进一步完善整个计划)。

当学生的科学探究欲望被激发时,才最有创造力,教师要善于挖掘科学课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小学科学是一门以观察、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实验教学无疑是科学学科的关键所在,在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验能力,以学生为主体,探究为核心,激发学生独立思考能力,激活学生创新性思维,如何在科学课中搞好探究性实验教学?下面就我在教学过程中的一点体会和大家分享。一探究性实验课的模式不唯一

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有“教无定法之”说,凡是能够很好的完成我们的教学任务,学生学起来轻松易懂的教学方法我认为我们都应该大胆地去尝试去探索,不断更新和完善自

己的教学理念,和经验。实验探究课与传统的课堂教学有着一定的区别。有着它自己的特点:

探究活动的地点不唯一。比如很多的探究实验内容可以在课堂上完成比如关于《风的形成》的一些小实验,气流问题实验器材简单已取得,用纸条等就可以,在课堂上可以完成。比如《关于气象的问题探究》一般需要在操场上进行。像《探究水的沸腾规律》一般需要在实验室进行。《小草和大树》问题的探究可以在田野里进行„„这样的不同的探究活动场所,给老师们组织教学带来一定的难度,我们要考虑学生的安全问题等。

探究活动的时间不固定。有的探究活动需要一节课,有的需要几节课完成如《生豆芽》和《做酸奶》的探究实验活动,需要一天以上的时间。探究“蚯蚓喜欢什么样的土壤?”我在讲台上铺了一张大纸,堆了一堆潮湿的土壤,和一堆很干燥的土壤,结果上午堆的,到了下午同学们吃了午饭回来上学,都惊奇地发现,蚯蚓们不约而同地钻到了潮湿的土壤里去,结论便不言而明了。那就是说连课余时间也要用上。探究《蛇卵的孵化》至少要60多天的时间。所以,这需要学生们和老师们花费一定的课余时间。

探究活动的内容有更多的延展性。探究某一个问题时候,有的学生呢捎带着探究了需要其他教材以外的知识。不一定在课堂上完成,在时间上也不是一节课或者几节课一定能够完成探究活动。每当学生们有了兴趣探究课本以外的知识,我都鼓励他们大胆去研究,当然有的时候时间上不是很允许。(延展实例)

由于探究实验与课堂教学的诸多不同而且探究的的课题多种多样样,决定了探究实验课的模式多种多样。很难拘泥于一种模式。

二 在探究实验过程中要注意的问题

1、教师在学生探究过程中要充当组织者和引导者,要全面考虑学生实验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问题,帮助学生理解他们所处的具体的问题情境。教师需要观察小组的合作情况,及时发现他们在认识上或操作上的错误,以便给予必要的指导或矫正,并及时回答一些问题,对表现好的学生给予及时的鼓励。学生动手能力,交流协作的能力各有不同,班级里不乏有不合群的孩子。他们大多学习成绩不好,学习习惯不好。有的自卑,有的自暴自弃。这样的学生一般全靠兴趣而参与探究活动。一旦失去了兴趣,就没有了持之以恒的决心把探究活动进行下去。所以教师还要肩负着把游离于小组之外的成员“拉进”小组中。

2、学生实验过程中需同一小组同学之间相互合作交流。所谓合作交流,是指在学生自主独立探究的基础上,让学生在小组内或班级集体范围内,充分展示自己的思维方法及过程,揭示知识间内在规律和解决问题的方法、途径,在合作交流中学会相互帮助,实现学习互补,增强合作意识,提高合作能力,分享探究性学习的成果。如果每小组都由个别学生

完成,获取每一个数据,课堂时间会明显不足,这样就造成45分钟内无法完成任务,因此学生实验过程,是教学生小组间的合作学习的一次很好的机会。通过小组合作既保证教学任务的完成,提高教学效率,又让学生真正体会到合作的意义。

3、当学生独立思考出现困难或问题解决的策略出现多样化时,需要小组合作与交流。课堂上需要学生解决的一些问题往往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学生在探索这些问题出现困难时可采取小组间合作学习,鼓励学生展开讨论,或与老师进行交流,教师适当时给予指导。例如:先明确分工再合作,使每个成员都可以发挥自己的所长,既快又好地完成任务;或先独立思考再合作讨论,达到开阔每个人思路的目的.同时,教师要注意合作内容的选择,例如:辨析概念性问题的合作;发现知识性规律的合作;优化解决问题策略的合作。这样能更有效地促进学生获取对物理知识的真正理解和掌握,同时学生的个性得到尊重和发挥。

4、学生对问题的认识仅靠个人的思考不够全面,需要小组合作,让小组成员充分发表意见,对现象进行分析,通过有意义的协商和共享,相互补充,并不断从别人的意见中受到启发,从而培养学生全面考虑问题,得到正确答案,扩展思维空间,全面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发展学生独立探究与合作的精神,通过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的积极的相互影响,来提高学习的有效性,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人际交往能力。

5.探究活动以小组为单位,我的班级里都是4人一个小组。其中有一名组长。不要小看了组长,组长的号召力探究的精神直接影响了整个小组的探究活动的质量。分组时候,多让一些积极向上的孩子当组长。

我注重了以下几个方面:

1、激发探究兴趣。兴趣是探究的起点。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里,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因而教师要营造好良好的探究氛围,来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使他们乐于探究。

2、提供探究材料。感知材料是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切入点。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因而在物质方面要给学生提供材料和时间,保证其活动的可能性。与此同时,还应该提供足够的实验用具,以此来激发探究和创造欲望。

3、指导探究方法。探究,是指学生运用以有的知识去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去发现规律的过程。但是小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还比较

在讲三年级科学上册《蚯蚓》一课时,采用感官和工具认识蚯蚓,用“差异法”引导学生独立设计实验,研究蚯蚓喜爱的环境,使科学探究训练,方法训练与知识情感的培养有机融为一体。

在教学中,我充分放手,让学生人人观察,人人动手,独立设计实验,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法验证蚯蚓生活的环境。在研究之前,让学生做出研究计划,包括怎样研究,用哪些工具观察,怎样分工等。首先把准备好的蚯蚓放在垫有白纸的钳子解剖盘内,借助我们感官看到蚯蚓的外形是圆筒形,一环一环的,还有一个大环,头离大环较近的一端,颜色是棕红色,有的地方较浅。用湿手沿蚯蚓腹面触摸,有粗糙感,指导学生说出这是刚毛。用放大镜观察蚯蚓前端,背面、腹面、辩认口、肛门、环节、体节,提醒学生怎样测量处于盘曲状态的蚯蚓的长度?先用线绳比着蚯蚓身体盘一下,再量线绳的长度就是蚯蚓长,蚯蚓长度是4厘米,然后把蚯蚓放在平滑的玻璃的上和粗糙的纸上,发现光滑玻璃上蚯蚓不能向前移动,把蚯蚓放在粗糙的纸上,能缓缓的向前运动。用放大镜观察发现,蚯蚓依靠环肌和纵肌的交替舒缩以及体表刚毛的配合进行运动。那么蚯蚓喜欢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中?大胆猜想,利用“差异法”引导学生实验。

科学对待幼儿的性启蒙 篇5

康康和芬芬是幼儿园的好伙伴。这一天,两人在康康家看起了康康小时候的照片。芬芬一边看康康小时候照片上光屁股的样子,一边好奇地说:“你下边有这东西真好玩,我们没有。”

“那你们下面是什么样呢?我从来没看过,让我看看好吗?”康康说。

“不给看。”

“那你为什么要看我的?”康康生气了。

他们是好朋友,双方父母又是同事,芬芬见康康生气了,忙说:“给你看,你也得脱下来给我看。”两个天真无邪的孩子就这样玩起来。

这时,正好康康的父母下班回家,一看两个孩子光屁股的情景,气得火冒三丈,抄起棍子便朝康康打去。两个孩子吓傻了,不知闯了什么大祸……

“马老师,您是心理咨询师,您说对这样的问题应该怎样看?”家长朋友讲过故事,怀着深深的思虑和困惑这样对我发问。

心理分析孩子需要科学的性启蒙

说来真是令人费解,迄今为止,我们的儿童性教育似乎就是要完成这样一个任务:尽早地在孩子心里,产生对性器官以及有关性问题的羞耻感、罪恶感。这是我们应努力摆脱的误区,因为这极不利于孩子们的性心理卫生。

心理学研究告诉我们,虽然有关性的错误观念及性反常行为,常出现在成年期,但其原因却常植根于童年和青少年期,比如对性的不洁感、神秘感、罪恶感和压抑感,便往往形成于早期而使人备受其害。

美国性信息和性教育理事会主席玛丽·考尔德博士认为:对于性教育可能特别紧要而有效的时期是15岁之前,尤其是5岁之前……这一时期所接受的有关“性”的培养和教育,无疑将决定儿童少年以至以后一生有关“性”的种种方面。所以,我们不应再谈“性”色变了,要及早对孩子开展科学的性启蒙。

“很有道理。”家长朋友赞同地说,“那么,您看到底该怎样对孩子说‘性’呢?”

心理对策对于性启蒙,可以这样做

孩子发现自己的性器官,大人怎么办?

为什么有些孩子对性器官有不健康的特殊关注心理呢?许多大人对孩子发现性器官的神经过敏、大惊小怪,不能不说是个重要的诱因。本来,孩子最初发现自己的性器官时,他们并不觉得这与耳朵、脚趾有什么两样。父母就该像看待孩子的其他发现一样,为他的新发现而高兴。这有助于孩子对性器官形成一种轻松正常的心理。

孩子玩弄自己的性器官,大人该怎么办?

孩子最初玩弄性器官,跟玩弄耳朵、脚趾一样,大人应该把它们一样看待。也许五六岁的孩子玩起来时,会有一种快感。这时怎么办?也无需大惊小怪严加斥责,最好视而不见,过不了多久他就会自然地转移到别的活动上去。如果坚决不肯让孩子玩,那最好的办法是,用有趣的活动把他的注意力引开。记住:大人一定要处之泰然,如果一看见就像着了火,那麻烦得很,也许孩子就会由此染上玩弄性器官的习惯。

另外,大人还要注意别引诱孩子玩弄性器官。有的家庭生了男孩,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姥姥姥爷,乃至亲朋好友,都喜欢拿孩子的“小鸡鸡”开玩笑,都喜欢揪一把“小鸡鸡”。太多人把注意力放在男孩的“小鸡鸡”上,慢慢地孩子会形成一种印象:人人都喜欢我的“小鸡鸡”。于是,孩子就会模仿大人开始这个好玩的游戏。所以,大人要注意别这样“引诱”孩子。

孩子发现男女性器官的差别时,大人怎么办?

男孩发现女孩没有“小鸡鸡”会觉得奇怪:她的“小鸡鸡”跑哪里去了?女孩发现男孩有“小鸡鸡”也会惊奇:我怎么没有?丢了,还是藏起来了?有些大人千方百计限制孩子的这一认识,既不开明,也不高明。由于当今家庭结构的特点,孩子认识到这一点往往较晚,又多是如开头的故事那样,是在与别人家的异性伙伴玩耍时获得的。

对此,大人更应该以孩子的眼光看问题,切莫总是联想到丑恶与罪过。开头故事中的康康、芬芬有机会了解这一点,实在是值得庆幸的;而大人对此视之为“洪水猛兽”,真不知这对两个孩子性心理健康会带来多么严重而深远的消极影响呢!

因此,对孩子这类问题,大人应顺其自然,巧加引导,告诉他们:“你是男孩,长大了跟爸爸一样”“你是女孩,长大了要当妈妈”“能看出男孩与女孩不一样,真聪明!”让孩子知道男女有别,知道“我是男孩”“我是女孩”,这是孩子形成健康的自我意识和健全的精神面貌的基础。

小学科学教学探究性学习的研究 篇6

小学科学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 也是提高学生科学素养,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课程,在小学教育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 全日制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 中提出了“ 科学学习应以科学探究为核心”的理念,并强调“ 教师应在科学教学中提供给学生充分的探究机会, 使他们体会到探究的乐趣,增强科学探究的能力。 ”可见,引导学生开展探究性学习的重要性。 这需要教师重视对学生的探究性教学,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实践能力。

二、什么是探究性学习

探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阅读、观察、实验等一系列的探究活动,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搜集证据、解决问题并合作交流的学习过程。 探究性学习颠覆了传统教学中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而是由学生自主实验操作、解决问题最后通过讨论和交流得出结论,是一种高效的学习方式。

三、小学科学教学中探究性学习的教学操作策略

探究性学习是一种学生学习方式的根本改变, 既是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又对于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提升教学效果,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那么,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怎样才能指导学生有效地开展探究性学习呢?笔者结合教学实践,谈一些自己的做法和体会

( 1) 问题情境 ,唤起学生探究动机 。 问题是探究性学习的起点,没有问题就不可能产生探究的动机。 因此,在教学之初,教师应着眼于学生探究兴趣的调动,要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教师应明确教学目标, 围绕目标设立疑问, 为学生创设适宜的情境,以疑铺垫,调动学生积极思维,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科学探究活动中。 例如,在“ 校园里的小动物”的教学中,我为学生设置了观察蜗牛的探究活动环节。 在探究之初, 我先提出了一连串问题:“ 蜗牛的身体分哪几个部分? 蜗牛有嘴巴吗? 蜗牛是怎么吃东西的? 它吃的是什么? ”学生初听这些问题,都会很困惑。于是,在学生的思维处于打开状态时,我继续引导:“ 下面我们就当一回小小的科学家,一同走近蜗牛的世界,探究看看蜗牛藏着怎样的秘密。 ”通过问题情境的创设,能一下子抓住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围绕着“ 问题串”积极参与思考,从而为学生搭建解决问题的平台,激发内心的探究欲望。

( 2) 巧设实验 ,指导学生探究方法 。 曾有人说 :21世纪的文盲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不会学习的人。 因此,教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 是一项重要的教学任务。 实验作为小学科学学习的有效方式, 也是开展探究性学习的关键。 只有通过有效的实践操作,学生才能深刻感知科学真谛,掌握操作技能,体会科学学习的乐趣。 这就需要教师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 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授手段,巧设实验,引导学生掌握探究方法。 例如,在“ 铁钉生锈了”的教学中,我首先出示了各种生锈的铁器,让学生观察铁锈与铁的区别。 而后准备实验器材,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敲击、 导电、磁铁的吸引等实验证明:铁锈不是铁。 接着,再让学生们以小组为单位,各自设计实验方案,统一汇报修改后,再由学生操作实验,观察铁锈与水、空气之间的关系,并做好记录。 最后再互相交流实验结论和实验心得。 通过有目的地指导学生参与实验,潜移默化中使学生学会了正确的实验探究的方法,也在自主设计、自主实验中发展了探究的能力。

( 3) 创造条件,培养合作探究能力。 探究就是努力运用已有的知识去解决问题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一定的实验条件必不可少。 而一个人的观察探究始终是有限的,多人的共同合作更有利于实验的顺利完成及实验结论的科学性。这就需要教师为学生创造合作探究的条件。 教师应从学生已有的认知经验出发,将其转化成可供操作、讨论、思考的实验材料,而后进行科学分组,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尝试、去探究,以此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能力。 例如,在“ 简单电路”的教学中,我设计了一个点亮小灯泡的实验环节。 我准备了一些电池、导线和小电灯泡,先让学生自主操作,用一节电池、一个小电灯泡和几根导线,把小电灯泡点亮。学生在操作中,既要设计电路图,又要观察现象,还要记录步骤,实验进度很慢。于是,我建议学生以4人为单位分成若干小组,每组分工进行实验,有的负责设计电路图,有的负责观察实验现象,有的记录实验步骤和数据,如此,实验进度增快了很多。 接下来,在点亮一个小电灯泡后,我又为学生增加了一节电池和一个开关,让学生们共同合作,使两个小灯泡同时亮起来。 通过为学生创造合作探究的条件,引导学生合作实验,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热情,更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和与人协作的精神。

四、结束语

总之,小学科学是一把开启学生科学知识的启蒙钥匙,如何去开启学生在科学方面的智慧之门,为未来打下良好的基础,这是教师所要重视的。 因此,作为小学科学教师,在教学中,应重视对学生的探究性教学,从学生的学情实际出发,科学设计,合理引导,提高探究性学习的效果,从而促进学生科学素养的提高,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摘要:小学科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学生只有通过实际操作和探究实验,才能明白其中的科学真谛,学到知识和技能。因此,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探究性学习,是学好科学的关键。文章在对探究性学习的认识的基础上,结合小学科学的教学实践,就如何引导学生开展探究性学习,提出了几点策略。

小学科学探究性实验教学策略 篇7

一、通过“玩”进行科学探究

根据儿童好奇、好动、好说的心里特点, 经过教师精心设计, 玩的过程就成为学生动脑、动口、动手探究科学的好机会。例如, 在教学《平面镜》一课时, 以往教学这一课时总是全面地以教材为“载体”、为“依据”, 主观地认为照镜子很简单, 是学生所熟悉的, 教学活动总是以“本”为本的向学生灌输课本上的几个知识点, 使学生活动时间少, 无法主动获取新知识。而再上这一课时, 针对儿童爱玩的特点, 我改变了以前的教学顺序:首先从镜子游戏着手, 游戏之前, 我先给学生讲了“爱迪生救母”的故事。为了激发学生研究的兴趣, 激发学生玩的欲望, 我故意设置了一个悬念:情况危急之下, 爱迪生是用什么办法协助医生为母亲动手术的呢?请同学们玩玩镜子, 看看能否找到答案?玩镜子可以小组玩或几个小组一起玩。玩的时间、地点不限, 看谁在“玩”中发现最多, 收获最多。

由于给了学生时间和空间, 还没等到下节科学课, 他们就陆续来汇报自己的发现。在路上、操场、办公室, 都有他们前来汇报的身影。望着一张张兴奋、激动的小脸, 我心里有说不出的高兴。我选择了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 坐在学生中间, 聆听着他们“玩”的收获, 分享着他们成功的愉悦。不仅学会了教材上的内容, 还拓宽了课本上没有的内容, 比如制作了“万花筒”———把三块条形镜子靠在一起做成柱形, 并把碎纸屑放在中间, 再用玻璃片封住上下口, 轻轻转动, 就会看到五颜六色、形状各异的“花瓣”;有的利用镜子和水做了分色光的实验, 并当众演示给同学看。当学生看到镜子把阳光分成七色光时, 他们都热烈地欢呼起来, 还有的学生对我说:“老师, 为了能让办公室里充满阳光, 我想用一面能转动的大镜子, 把太阳光反射到办公室里。这样, 老师在寒冷的冬天里改作业就不会太冷了!”有的说:“在漆黑的夜晚, 只要给我一点灯光和足够大的镜子, 就能把世界照亮。”———呵, 真有伟人的气魄!有的却问“:哈哈镜也是镜子, 为什么照出的人像是各种各样的呢?”“眼睛不也像一面镜子吗?为什么我在他们的眼睛里看到自己的像很小很小呢?”……

学生的种种收获让我惊诧不已, 他们那种主动探索知识的韧劲, 那些大胆奇特的想象更让我惊异。根据实际, 大胆打破教材的束缚, 教师的小小改动却给了学生一番新的天地!收获的不只是学生的梦, 我也受益匪浅。

二、从“失败”出发, 进行科学探究

实验不可能每次都成功, 从“失败”中找出原因加以改进才是关键, 从失败中发现问题, 寻求解决的办法, 提高能力。而传统的教学方法就是怕实验失败, 教师做好圈套让学生根据要求按部就班地学。这种方法束缚了学生的手脚, 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不利于学生自己发现问题, 不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违背了让学生自行获取的原则。为了打破传统的教学方法, 我先让学生动手做实验, 从“失败”中找原因。例如, 在教学《指南针》一课时, 判断学生自制的磁针能不能指南北时, 我让学生运用过去已有的知识和能力去寻找原因。经过努力学生发现, 有的在摩擦钢针时是来回摩擦了, 有的是因为磁针太靠近铁架台, 与铁架台产生吸引作用, 造成指向失灵。有的学生通过观察研究发现, 他在实验时, 自制磁针不远处, 放了块大的强磁铁干扰了磁针的指向。

不要害怕实验的失败, 应把“失败”看作是学生获取和认识科学过程的重要方面, 引导学生在处理这些“失败”的过程中, 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和顽强意志, 从小训练学生崎岖小路上不断攀登的精神。

三、课外延伸, 继续科学探究

引导学生运用书本知识解决生活中常见的问题, 更能激发学生的探索热情, 主动把课内研究迁移到自己的课外生活去, 进一步锻炼学生独立探究问题和自行应用知识的能力, 培养持之以恒的探索精神, 使学生得到更全面的发展。

联系生活进行应用, 要以学生的兴趣和能力为前提, 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内容, 为学生的课外发展指引方向。例如, 在教学《简单电路》一课时, 我自制了一个台灯, 在课内学习的启示下, 学生课后也自制了台灯、袖珍手电筒等。学完《空气占据空间》一课后, 学生用注射器做“玩具小气枪”……这样课内学习课外应用, 课内课外有机结合起来, 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到处是科学, 生活即科学。

四、有序探究才能避免实验的盲目性

为了避免学生自主探究的随意性, 还必须做好探究过程的诱导设计, 使探究过程在可控的范围内活而不乱地朝着预定的实验目的迈进。三年级有一节课, 是比较液体的相同和不同, 教师在讲台上准备了各种实验材料, 有牛奶、蜂蜜、食用油、水、蜡光纸、玻璃片、木板等。实验之前, 教师提出一个问题:牛奶、蜂蜜、食用油、水有什么不同之处?有的说颜色不同, 有的说透明度不同, 有的说味道不同, 有的说稀稠度不同, 有的说喝下去的感觉不同, 有的说用途不同。接着, 就让学生选择需要的器材做实验, 学生一下子蜂拥到讲台上挤做一团, 很是热闹。活动中有的学生在喝牛奶蜂蜜, 有的组把几种液体混在一起……听课的教师问旁边一同学, 你们在研究什么呀?学生摇摇头。原本教师准备大量的工具和材料, 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实验发现各种液体更多的不同, 感受到探究的乐趣。由于实验之前没有明确实验目的、方法, 致使学生盲目地玩了一节课, 因此, 课堂要开放, 更要有序。

在探究性实验教学中, 需要教师采取恰当的措施为学生搭桥铺路, 实现环节之间的逻辑过渡, 这就要求教师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做到以下几方面。

1.在巡视过程中及时发现问题、有技巧地指导学生怎样观察、怎样思考、怎样分析、怎样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而不是教给他们观察什么、思考什么, 牵着他们的鼻子走。

2.既要“放得开”, 又要“收得拢”, 真正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

3.要善于捕捉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火花, 并爱护它、激励它、扶持它。

小学科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并通过实验探究教学来培养学生探究能力、实事求是和勇于创新的科学态度的一门学科, 努力营造一个生机盎然、师生气氛和谐、充满探究精神的绿色课堂是科学教师永恒的课题, 是我们不懈追求的核心目标。

摘要:以新课程标准为理论依据, 以实验教学为中心, 论述了在具体教学中科学探究的方法。

科学学科拓展性活动的设计与实施 篇8

一、拓展性活动设计

如何发掘小学科学教材的拓展点、空白处,设计让学生能运用已有的科学方法、技能、知识解决问题的课外实践活动是重点。拓展性活动的设计从活动的生成点来看,可以分为预设型的拓展性活动设计和生成型的拓展性活动设计。预设型的拓展性活动设计包括一堂课的拓展性活动设计、一单元的拓展性活动设计。

(一)一堂课的拓展性活动设计

一堂课的拓展性活动设计要能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培养大胆想象,敢于创新的科学思维,在“玩中学”“做中学”。

案例:模拟盐田晒盐

教材背景:教科版教材小学科学四上册《溶解》单元第七课《分离食盐和水的方法》

设计意图:教材安排了两个活动:食盐和水会一起蒸发吗?观察蒸发皿中的白色颗粒。笔者设计了一个模拟盐田晒盐的活动。

活动内容:

1.请学生课后通过书籍、网络等渠道收集关于盐田晒盐的信息。

2.学生自由分组设计模拟盐田晒盐的活动方案,特别是要确定所需材料,以便及时准备。如:画有刻度的大水盆、一定量的海水等。设计还应包括天气的记录、水温的测量、海水体积的观测、食盐结晶情况的观察,还有活动时的注意点,如雨天的防护措施、日常的分工管理等等。

3.教师、家长或学生收集所需材料,找好场地,做好活动的各种准备工作。

4.开始活动,学生做好活动中的日常管理工作,做好观察记录,教师全程指导,其间还可以进行加快蒸发的实验和组织学生观看盐场真实晒盐的录像活动。

5.活动结束,组织好活动小结和交流。撰写模拟盐田晒盐的活动总结,参加学校的科技节小论文评选。

活动反思:活动中要根据气温和光照特点控制水盆的大小和海水的量,以及加快蒸发的实验,使整个活动控制在2周以内。由于活动中穿插了多种加快蒸发的实验和观看盐场真实晒盐的录像活动,使活动显得生动有趣,学生的兴趣在整个活动中一直高涨。这能较好地锻炼学生收集信息、合作交流等综合能力,达到开展拓展性活动的目的。

(二)一单元的拓展性活动设计

一单元的拓展性活动设计一般是综合性的主题实践活动和科学环保活动。活动的涉及面较广,可以结合课程资源、当地的实际情况和一段时间里广泛关注的时事来设计。以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各学科知识、综合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主。

案例:马家路江现状调查

教材背景: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生物与环境》

设计意图:本单元教材侧重于保护生态环境的教育,笔者结合学校旁边受染污的马家路江,设计马家路江现状调查活动,找出污染的原因和马家路江污染的后果,让学生提出治理对策,还马家路江的“清白”,改善我们的生活环境。

活动内容:

1.师生合作设计活动方案。

2.对马家路江流域进行实地考察,分期、分段采集水样,进行实验分析。实验包括水样颜色、气味、PH值、水生植物分析和活鱼养殖实验。

3.通过对流域内的考察和对群众的调查访问,找出马家路江水质污染的原因。

4.通过整理分析,提出治理意见。

5.撰写实践活动总结。

活动反思:学生通过实验得出马家路江水质明显呈酸性,各段水的颜色变化较大,且都有异味。水中鱼虾类等水产绝迹,极少有常见的水生植物。河道内沉积物较多。通过活鱼实验发现,鱼类无法长时间在这样的水质条件下生存,水质污染较严重。学生通过对流域内的考察,和对群众的调查访问,得出马家路江水质污染的原因并提出治理马家路江的意见。整个活动历时一个月,学生亲自动手参与一个个实验、小调查,综合能力得到了提高。

(三)生成型的拓展性活动设计

生成型的拓展性活动设计指的是根据学生在课内外提出的问题设计活动,这类活动可以由提出问题的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小范围地开展活动。

案例:自制简易水质电解器研究全过程

活动背景:学生值周时去食堂检查卫生,看见有两个叔叔在修理食堂的净水器。叔叔说净水器净化后的水质达到矿泉水的标准,可以直接饮用,可自来水就不行了。叔叔从包里取出一个工具,接上电,把工具上的两根金属棒放入自来水。不一会儿,自来水里出现了好多黑糊糊的东西,叔叔说这水里有重金属,人长时间饮用会中毒。他又把工具放入了净化水,净化水慢慢变成淡黄色。叔叔说这水里含有矿物质,没有有害物质,喝了对人有好处。看完这一幕,学生心里有好多个疑问亟待解决:这个工具是什么、自来水水质到底好不好……

活动内容:

1.学生向教师提出问题,教师与学生共同设计活动方案。

2.制作简易水质电解器。

3.用自制简易水质电解器进行自来水水质研究。

4.上网查询资料,做出分析。

5.分析实验数据,得出结论。

6.撰写科学小论文。

活动反思:这是一个与学生学习内容无关的课题,但学生有兴趣、有解决问题的需求,因此这样的活动学生更喜欢、更有成就感,这更能反映学生的综合能力。本次活动由六年级的3个同学花了两个星期的时间完成,其间虽然有教师和家长的帮助,但学生的能力在这一活动中有了明显提高。活动后3人合作撰写的小论文《自制简易水质电解器研究全过程》,获宁波市科技节生物与环境实践活动评比二等奖。

二、拓展性活动的实施

拓展性活动的设计是为了实践,因此,在设计时就应该考虑实践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地方,以利于活动的正常开展,如安全、小组合作分工、校外场所联系等。在实践时还应做到以下三点。

(一)建立完善的活动评价机制

《科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学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而且更要关注学生参与科学探究的过程和体验,关注如何更好地促进学生进行有效探究,促进科学素养的形成和发展。”拓展性活动的评价既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要关注学生是否认真参与活动,还要关注学生有否得到成功的满足;同时要关注活动的过程性评价和成果性评价。过程性评价主要关注活动过程中学生的参与度、持久性,合作学习的有效性等;成果性评价主要关注活动成果的完善程度,如记录是否完整、数据分析是否合理、结论是否科学等。评价后要给学生明确的结论,提出合理的建议。

(二)教师要善于有效指导

拓展性活动是课外、校外的活动,在活动中往往会有意想不到的问题产生, 有的问题会使活动偏离目标, 导致失败, 让学生产生挫败感, 多次失败会让学生失去信心。因此, 设计的活动要由易到难, 教师的指导要由扶到放。活动前, 辅导教师应仔细研究活动方案, 思考活动中可能出现的问题, 预先做出指导;活动时, 辅导教师要全程参与活动, 对碰到的问题及时做出指导;活动后, 辅导教师要协助学生进行总结和反思, 力求每次活动都能取得成果。辅导教师对活动指导的“度”要把握好, 学生自己能解决的问题, 要放手让学生自主解决, 不要怕花时间;当碰到学生已有知识和技能无法解决的问题时, 也要引导学生通过上网查阅资料等方法解决, 让他们知道自己不是“万能”的。要逐步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 摆脱对教师、家长的依赖。

(三) 吸引家长的积极参与

科学小课题研究的“四性统一” 篇9

组织学生开展小课题研究活动要做到“四性统一”, 即生活性、趣味性、实践性和开放性相统一, 让小课题研究活动成为放飞学生潜能的天空。

一、贴近生活, “活”中发现

开展“小课题研究”的第一步是引导学生自主选择适合研究的小课题。我们遵循自主选择性、实践应用性、主体性、开放性的原则, 组织学生从平时的生活、学习、活动中, 提出自己最感兴趣的问题, 提出身边和周围环境中需要解决的问题。如:学科拓展方面———蚕宝宝存活率低的原因调查、家乡的植物种类调查研究;环境领域方面———关于家乡水质情况的调查研究;社会领域方面———社会调查活动“家乡的变化”等。

小课题研究要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线索, 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 近———贴近生活、贴近现实。

小课题研究的内容应该是真实的, 通过让学生参与真实的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来认识生活的本来面貌。教师要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中寻找探究课题, 找到科学研究与社会现实的最佳结合点, 让学生在亲身的体验中获得对生活中许多问题的正确认识。

2. 小———小事情、小现象、小问题。

日常生活中普普通通的小事情、小现象折射出的却是大问题、大观念。如, “农村百姓行为习惯的调查研究”看出人们文明礼貌、生活观念的转变;“关于家乡水质情况的调查研究”折射出的是环保问题。这些小问题、小现象清新自然, 往往使孩子童趣盎然, 符合孩子乐于观察、善于思考的天性。

3. 实———实在、具体、可操作。

小课题从内容上、研究策略上, 有很多操作的余地。只要很好地利用主客观条件, 就能得出研究结果。这往往能激发学生的自信心, 让参与研究的学生感到快乐。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 根据自己的爱好与特长自主选题。选题的过程, 是学生发散性、开放性思维得以充分展示的过程。需要注意的是, 学生提出的问题并非都是值得研究的, 所以还需要教师与学生一起进行筛选。

二、联系实际, “学”中设计

研究课题确定之后, 需要指导学生做好研究活动方案的设计和论证, 使学生在设计和论证过程中对整个探究活动有一个比较完整、清晰的了解。

1. 研究分工要实际。既要考虑每一个成员的兴趣, 又要考虑他在课题组内分工负责的研究任务。

2. 研究过程要严谨。

要考虑全面, 提高效率。在方案制订完成后要组织论证。通过论证, 可以继续完善方案, 还使课题组成员进一步把握了方案设计的要求, 提高了参与热情和关注程度。

3. 研究方法要科学。

要考虑参与学生的能力水平, 要联系小组成员的物质条件, 确保课题研究的顺利进行。

三、重视体验, “行”中探索

小课题研究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学习、进步。各研究小组依据自己的方案, 在课余按照预计的分工分头行动, 在活动中学习、探索。学生有的收集资料, 有的做实验, 有的开展社会调查……各负其责, 互相配合, 体现分工与合作的统一。充分发挥各自的潜能, 运用自己的创造想象, 解决实践中的问题。同时也注意积累资料, 随时记下数据或感受、体会等, 像记研究日记、写实验报告、写过程体会等, 提高了学生研究的效能。

如六 (1) 班吴双双等同学开展的“家乡水质情况调查”的小课题研究, 各成员去了工业开发区、居民生活区, 开展调查、访问、观测等实践活动, 回到学校后, 学生又上网、上图书馆进一步查工业污染、生活污染等资料, 相继开展了“这水能不能用来洗衣服”“这水能不能用来养鱼”“这水能不能用来灌溉农田”等实验, 学生在参观、调查、访问、实验的过程中, 懂得了许多关于水资源保护的知识, 从中深深感受到水资源保护的迫切性, 由衷地产生了要保护环境的强烈感情。

学生独立开展小课题研究活动, 开始时必然会遇到许多问题, 并成为活动深入进行的障碍, 加上科学实践活动重在过程与体验学习, 所以教师要加强过程指导和评价激励。在适当的时候“架”上“一个梯子”, 使学生多掌握一种探究的工具, 促使学生更加自觉地投身于探究实践。

四、创设平台, “乐”中交流

1. 在交流中进行思维碰撞。

小课题研究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实践与思维的空间, 学生在这里通过自身的尝试与体验, 不断地有所发现, 有所创新。在此基础上举行的交流活动, 能进一步激发起思维的火花。通过交流, 可以在资料的收集和在对研究问题的认识上相互补充, 加以丰富;通过补充, 可以激发学生在已有的基础上永不满足, 将正在研究的课题尽可能深入地进行下去;通过激烈的争论, 还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2. 在成果鉴定会中完善成果的表达。

在对探究成果进行评价时, 我们要求重点是对探究过程进行评价, 其中包括评价学生的参与程度、合作精神、收集信息与处理信息的能力及成果表达等, 大家可以提出看法或进行辩论, 而不是简单地用等第或分数来评价。必要时, 我们也组织“专家组”对成果进行鉴定, 具体做法是:先将成果发给“专家”, 在学生主持下, 由课题组组长介绍课题的研究意义、研究过程, 特别是介绍收集信息和整理信息的过程, 并要介绍研究态度、合作精神、研究结论、对策建议、研究体会等;之后由“专家组”对学生介绍的内容进行质疑, 同时学生进行答辩;最后由“专家组”代表对成果给予评价。这样, 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更加深刻, 技能的运用更加熟练, 情感也得到了升华。

科学解读流传多年的性谣言 篇10

谣言一:男人看A片能治阳痿 专家辟谣:出现阳痿的时候,看A片治疗非常不靠谱。大部分A片都是讲外国男人的性能力如何如何强,由此导致的结果,就是没有问题的人也开始操心自己的性爱表现,其实刻意的担心和关注反而会影响相关表现,久而久之可能会诱发一系列性功能障碍,甚至导致性冷淡。专家提醒,如果有阳痿,最好到医院进行正规的治疗。

谣言二:胸毛和性能力有关 专家辟谣:男性的喉结、胸毛,女性的乳房、脂肪分布等都被称为第二性征,这是指两性除生殖器以外的差异。它们是男女生理差异的表现,但不能和性能力画等号。拿胸毛来说,毛囊对雄激素的敏感程度决定了体毛的生长。有些人的毛囊非常敏感,即使雄激素浓度较低,其腋毛和耻骨下部的阴毛也会大量生长。而有些人胸部的毛囊对雄激素不敏感,所以就会出现胸毛少,甚至没有的情况。

谣言三:憋尿能提高性能力 专家辟谣:憋尿的危害不可小觑,最直接的就是会让细菌有机可乘。正常情况下,人的尿道下段有细菌存在,在排尿时,这些细菌会被冲刷掉。经常憋尿会减弱尿的冲刷作用,导致细菌增多,逆行到后尿道、膀胱、甚至生殖器官,从而引发多种问题。首先,会造成逆行性尿路感染,严重的还会引发膀胱炎和肾炎,导致性功能减退。其次,可能引发前列腺炎。前列腺炎常常会带来早泄、射精痛、血精等症状,影响性生活质量和性欲,给患者造成巨大心理压力,甚至还会影响男性勃起功能。

谣言四:一滴精十滴血 专家辟谣:“一滴精十滴血”,这种民间说法其实没有根据。精液由精子和精浆两部分组成,其中精浆占90%左右。精浆成分与血浆无差异,除绝大部分是水分外,其他是极少量的蛋白质、糖、胆固醇、酶类,宏量元素、微量元素及维生素等物质。藏精是排精的基础,排精也是藏精的生理功用之一。如果忍精不射,使性器官长期处于充血状态,细菌便会乘虚而入,引发前列腺炎,出现排尿滴沥不断,尿道口常常有白色浑浊液体滴出,出现尿道、会阴等处不适与腰酸背痛等症状。

谣言五:经期同房不会怀孕 专家辟谣:一般人认为,月经期行房不用担心怀孕。但事实是:确实有经期行房而怀孕的先例。这是因为不规则排卵造成的。大部分女性在月经开始后的第14天左右排卵,但如果排卵期提前,再加上精子生命力旺盛,则很可能造成怀孕。

性科学 篇11

一、列举生活中的典型事例, 唤起学生已有的感性认识, 初步了解概念

建构主义认为, 学生的前概念是极其重要的, 它能对学生概念的形成起促进和帮助的作用。一个概念的建立, 必须建立在学生自己原有的生活经验的基础上, 新概念必然是对生活中原有的概念进行重新组合、提升的一个过程。如“电压”概念较为抽象, 学生很难建构“电压”概念。教师教学前必须认真分析学生头脑中的前概念认知水平, 特别要分析小学自然课中已学过的电知识以及掌握的情况, 同时教师应分析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在观察自然现象中可能积累了哪些与电压有关的生活经验, 让概念“生活化”。如学生知道电压有大小之分:高压线、家庭照明电路电压高, 不能碰, 人一旦被高电压击中会被灼伤甚至危及生命;干电池的电压小, 安全。这时, 老师可以告诉学生其实人体的静电电压也很大, 但由于电流非常小, 没有危险。这无形中点拨了电流与电压存在联系。再如学生知道水流, 但不知水流的形成过程。教师用课件演示水流的形成过程, 可以使学生初步建立产生水流的条件是有水压, 提供水压的装置是抽水机, 再联系电流形成的过程, 可以得出“电压是电路产生电流的原因, 电源是提供电压的装置”的结论。这样, 学生对电压的概念就有了初步了解。

二、通过阅读材料分析, 开展探究活动, 构建基本概念

认知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 记忆中的种种概念是以概念的具体例子来表示的, 而不是以抽象的规则或一系列相关的特征来表示的。教材中的阅读材料具有语言简练、可读性强、涉及知识面广、趣味性强等特点, 是理解科学概念内涵和外延的良好连接点。但是课堂教学由于时空的限制, 大多数课后的阅读材料难以在课内让学生充分展开学习, 教师往往让学生回家自学。由于学生课外作业较多, 落实效果仅凭学生个人兴趣而定。对此, 课内外的结合是一个较好的选择。通过对阅读材料的分析, 利用学生已有生活经验和感知基础, 营造探究的课堂气氛, 使学生产生积极主动学习新知识的欲望, 是指导学生形成概念的前提。电压来自于客观现实, 又高于客观现实。要形成正确的电压概念、灵活地解决电压知识问题, 必须获得有关电压的足够多的感性材料, 这些感性材料是形成和掌握电压概念的必要条件。笔者在上《电压的测量》时, 就是由介绍身怀绝技的鱼———电鳗———的一段话来展开教学的。教学片段如下:

师:电鳗有水中“高压线”之称, 奥秘就在于它能发电。输出的电压达300~800伏, 因此身体的尾端为正极, 头部为负极, 电流是从尾部流向头部。当电鳗的头和尾触及敌体, 或受到刺激影响时即可发生强大的电流。在它的身体两侧的肌肉中, 分布着一些特殊的发电器官, 仿佛是活的伏打电堆。

师:读了这段话你想了解什么?

生1:什么叫电压? (由此引出电压概念)

生2:什么叫伏打电堆? (引出电源发展史内容)

生3:发电器官有何作用? (联系有关电源作用的知识)

生4:“300伏大吗?电压还有哪些单位? (解决电压单位、一节干电池电压、家庭电路电压、人的安全电压是多少伏等问题)

随着这些问题一个个被解决, 书上的知识点也都落实了, 电压的基本概念也就形成了。

三、对相关概念进行辨析比较, 充实科学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概念的抽象与概括要注意多层次地进行, 概念的形成也不是一次完成的, 而是要经过一个反复的过程, 经过多层次的比较、分析与综合, 才能真正发展学生的思维结构, 让学生真正理解概念。在学习科学概念时, 人们常常不能区分相邻、相近的科学概念, 这是相关概念干扰的表现之一。科学概念的学习如果能够与旧知识形成类比, 则能使学生快速掌握新的科学概念, 并能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 容易混淆的知识点也能得到澄清。如前一节已学习了电流的测量, 这一节学习电压的测量正好能进行类比。两者可以进行如下表所示的类比。

“电流表的测量”与“电压表的测量”是学生非常容易混淆的两个概念, 在教学中进行类比, 有助于区分、对比及找出两者的联系, 使学生正确、牢固地掌握知识。恰当地运用类比, 课堂会更有气氛, 学生的学习兴趣会很浓。更重要的是, 这样的学习学生对所学的知识不容易遗忘, 而且能学会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类比方法是符合学生认识事物的规律和教育学、心理学规律的, 应用类比方法, 可以把抽象的新知识纳入到已有知识系统中来, 变抽象为形象, 变难为易, 变繁为简, 同时又可激发学生联想, 具有启发思路、触类旁通的作用。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只有帮助学生建立清晰的概念, 才能使学生理解掌握科学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上一篇:建筑统计下一篇:康复机器人手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