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化+论文

2024-09-25

标准化+论文(精选11篇)

标准化+论文 篇1

在着主导作用经济转型升级, 和结构调整的进程中但是, 沿袭已久的传统, 标准化工作标准化发挥和标准化教育体制已经远不能适应经济的发展水平。随着全球经济市场化、节能减排的压力、技术贸易壁垒层出不穷等形势的发展, 日益暴露出我国在标准化工作和标准化教育方面的一些弊端, 标准化教育基础薄弱、人才结构失调、应对技术贸易措施的能力不强等, 这些问题的存在, 迫切需要我们重新审视标准化工作和标准化教育, 加快和国际标准化工作、标准化教育的接轨进程和速度。

标准化教育和标准化工作现状

1. 标准化教育基础薄弱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越来越多的人需要了解标准化, 在不同的层面、以不同的方式运用标准化知识, 因而标准化教育变得越来越重要。然而, 我国的标准化教育基础薄弱, 难以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主要表现在:教育资源投入相对不足, 标准化学科发展基础较弱, 中国计量学院是全国唯一设置标准化和质量管理学科的一所高校, 在教学条件、师资培训和配备等方面赶不上发展的速度;教育结构不完善和培养目标不明确, 长期缺乏标准的意识, 导致我国标准化教育无法形成系统的层次结构, 高等教育与高职教育发展不平衡;教学方法相对落后, 我国高校标准化教学手段比较单一, 案例教学无法落到实处, 学生被动接受知识, 忽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课程设置和教材建设存在严重不足, 教材内容缺乏稳定性和前瞻性, 还没形成完整的标准化教材体系;标准化教育评价体系有待完善, 我国的教育质量评价体系由政府主导, 忽视了社会对标准化教育质量评价的要求。

2.人才年龄断层和专业断层带来的问题和需求

我国的标准化专业人员总人数达到116 000余人, 其中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有42 558人, 占36.7%;具有中高级职称的人员17 535人, 占15%。就队伍年龄和专业结构而言, 年龄断层和专业断层现象非常突出。如何建立符合现代产业发展的标准化人才管理制度, 在高校和科研单位确立科学的标准化人才培养模式, 是目前面临的

3.在标准化基础研究、标准制修订等过程中产生的

标准化基础研究在社会经济发展中起着技术支撑作用, 但是, 我国在基础性、通用性和公益性等领域, 基础标准化的研究工作开展还不够深入, 特别是在标准化理论与政策研究、标准体系建设、标准研制、应用推广和标准化服务等方面需要不断加强;标准制修订工作应贴近实际并满足行业转型升级需求, 重点关注重要产品及高新技术产品标准的制定, 加快国际标准转化力度, 提高采标率和采标程度。努力使标准化工作形成一个良性循环发展的闭环。

4.随着产业转型升级, 在社会公共管理、节能减排、应对技术性贸易措施、公共平台建设等方面不断产生新的问题和需求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步入转型升级时期, 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 公共安全事件日渐上升, 影响到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进程。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领域标准体系建设已成为热点, 然而, 我国现有的公共安全标准不仅数量少, 而且覆盖范围窄。必须围绕建立健全公共安全基础标准体系, 加快制定急需的社会公共管理领域的标准, 抓好相关标准的宣贯实施以及加强国际交流合作等方面的工作。

目前, 全球气候变暖的趋势非常明显。标准化作为集现代科学技术和管理技术于一体的模式, 在应对气候变暖和节能减排中发挥着独一无二的巨大作用。因此, 应开展节能减排标准化研究, 为国家节能减排标准化政策研究与规划的制定提供技术支撑, 积极发挥标准化对节能减排的引领作用。

当今世界, 主要发达国家出于贸易保护、人身安全健康和环境保护的目的, 出台了各种标准法规和认证制度, 如美国的UL认证、欧盟的REACH法规和日本的肯定列表制度等, 都对生态环境提出了更高的准入标准。当前, 我国技术性贸易措施的相关组织规划、项目扶持、协同配合等工作还不够科学与合理, 企业对国外技术性贸易措施的危机意识薄弱, 综合应对能力和效率有待提高;技术创新与信息服务机制不够完善, 优势产业的技术标准和标准体系建设及其推广比较缓慢, 无法有效应对技术性贸易措施。

标准化工作人员需要具备的综合素质

标准化工作涉及面广, 专业性强, 需要标准化工作者具备较高的理论素养和知识水平。当前经济发展处在结构调整阶段, 对标准化工作者自身素质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一个优秀的标准化工作者应以服务社会实践为目的, 能把标准与标准化的理论和实践有效结合起来, 在标准化活动中具备较强的感知需求和创新意识。

1. 以服务社会实践为目的

标准化是实践性、操作性很强的领域和学科, 标准化工作者应该围绕当前社会经济发展面临的共同问题和所发生的重要事件, 利用标准化这一工具有效服务社会, 特别是在环境污染、能源危机、经济贸易措施以及公共安全管理等领域大力开展标准化社会实践活动。

2.具备将标准与标准化的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能力

标准化工作者不仅要有先进的标准与标准化理论支撑, 同时需要不断地通过实践来提高标准化工作水平。尤其是当今, 有人把标准称为国际贸易的基本要素, 国际贸易的商品质量通过标准来体现。因此, 标准化工作实际上就是调查研究的实践过程, 标准化工作者需要通过理论联系实际, 不断地解决问题和提升标准化工作的水平。

3.具备感知需求和创新意识

需求创新理论认为内生需求因素能够促进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需求是人们在生产、生活中对产品的物质和精神方面的需要, 其中兴趣型需求是产生技术创新的主要源动力。在经济快速发展的时期, 标准化工作者应该培养强烈的对标准化工作的兴趣, 不断地推动标准化领域的知识和技术创新, 推动经济结构转型升级。

标准化教育导向和具体举措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 高新技术发展使标准化工作出现许多新的特点, 外部条件的变化对标准化人才结构层次、培养方式和教育质量评价等诸多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 标准化教育和培养的不同环节与不同主体

在标准化人才培养目标的制定上要尊重人才成长的客观规律, 遵循人才供求的客观需要, 有计划地培养各类标准化人才, 做到各领域标准化人才协调发展。培养集技术、管理、标准化原理与方法于一体的复合型人才, 培养专业结构、层次结构、年龄结构和职称结构合理的人才群体, 以适应我国全方位的标准化人才需求。

培养主体及方式:

———抓好标准化专业基础培训, 对工程技术人员、管理人员、院校教师、经济工作者等进行标准化基础培训。

———从有实际经验的标准化技术人员中选取少量有培养前途的优秀人才进行培训, 让其成为标准化高级技术人才和骨干力量, 为标准化发展奠定基础。

———在更多的高等院校中增添标准化学科, 加强标准化人才培养力度;争取培育一所具有标准化学科的国际知名度综合性大学。

除此以外, 应大力加强标准化知识的普及和宣传工作, 提高标准化意识。利用质量月和世界标准日等机会, 广泛宣传标准化知识, 增进公众对标准化事业的了解, 提高全社会的标准化意识。

2. 大力开展职业教育、管理教育以及技术教育

标准化工作涉及技术、管理、操作等诸多方面, 因此需从多维度培养标准化人才, 以适应各个领域的工作。与此同时, 我国高等院校也有着不同的教育类型, 正好适应了标准化不同层次维度的培养需求。

首先是技术教育, 这类教育可以为技术型标准化人才服务。要培养技术型标准化人才扎实、全面的理论技术基础。其次是管理教育, 管理型标准化人才需要培养其决策能力、协调组织能力与客观全面分析问题的能力。最后, 高职院校, 主要培养社会技能型人才, 对于操作型标准化人才, 着重培养其理解标准的能力与严格执行标准的意识, 提高其操作的规范性、科学性。

3. 标准化教育质量的保证和绩效评价

应引入标准化工作的思想, 完善绩效考核标准, 确保持续改善教育质量。教育质量的绩效评价包括对教育服务的提供质量和接收质量两方面的评价, 从以教师为中心的评价体系转变为由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的学习过程和效果的评价体系, 从而真正提高标准化教学的有效性。

标准化活动中产学研结合案例 (以浙江省标准化研究院为例)

浙江省标准化研究院以市场需求为导向, 通过创新平台建设、学生实践、重大课题合作、共同建立产业政策研究基地和服务业标准化研究中心等多种产学研合作模式, 积累了大量合作成果和经验。其中, 与中国计量学院和浙江商职院的合作被当作产学研合作的成功案例。

1.中国计量学院与浙江省标准化研究院建立全面战略合作关系

双方主要在平台建设、产业政策研究基地、学生实习、课题合作等领域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 并在此基础上, 进一步推进在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学术交流等方面的深层次合作。

在中国计量学院建立“标准化人才培养基地”, 进行包括本科生、研究生、在职人员继续教育等不同层次标准化专门人才的培养、培训, 编撰标准化系列教材, 推进标准化学科建设。

在平台建设方面, 合作共建“浙江省标准信息与质量安全公共科技创新服务平台”, 在质量强省的过程中, 真正发挥了平台的集聚共享、合作开放优势对全省标准化信息资源的引领作用, 将标准信息技术输送到地方、产业、园区, 推动了标准信息文献服务前移。

联合申报的“浙江省产业发展政策研究中心”被批准为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为提升标准化研究在社会科学领域的贡献率提供了技术支撑。

2.浙江商职院与浙江省标准化研究院合作成立现代服务业标准化研究中心

浙江省标准化研究院的专业化研究资源优势和浙江商职院所面向的现代服务业高等教育资源优势相结合, 进一步发挥了科研机构与高等院校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功能。

双方按照“满足需求, 服务经济”的要求, 合作成立现代服务业标准化研究中心, 有效推动浙江省现代服务业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 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结论和建议

1.着眼新的社会经济发展形势, 立足标准化实践建立符合现代标准化教育的导向目录, 建立健全我国标准化专业人才教育的管理制度

按照标准化工作中出现的新特点, 重新调整标准化教育发展规划, 建立符合现代标准化教育导向目录, 导向目录的确立要结合社会公共管理、节能减排、应对技术性贸易措施、低碳经济等领域内标准化工作实践, 规划符合产业经济转型升级需要的标准化教育体系。

做好与标准化教育质量监控评价体系相配套的制度建设。管理制度的设计总体上涵盖整个标准化教育过程的管理, 同时又能够分环节、分层次地对标准化教育过程各个要素进行具体的监控。尽快制订“中国标准化教育工作管理制度”, 形成统一的标准化教育机制是我国标准化教育今后工作的一个方向。

2.按照标准化工作实际, 进一步明确标准化教育培养的目标和方向, 建立标准化人才资源支撑体系, 努力形成完善的标准化人才梯级结构

制定浙江省标准化人才“百、千、万”培养计划, 力争在5年内, 全省形成拥有百名能在国际标准制定和国际标准化活动中代表国家发挥作用的复合型人才, 千名熟练从事标准化工作的管理型、专业型、服务型优秀人才, 万名具有大学本科以上学历的标准化后备人才队伍。

探索建立标准化工程师制度, 加快标准化专家库建设, 设立标准化人才培养专项基金, 在更多高校开设标准化专业, 并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制定标准化工作鼓励政策, 激励标准化人员主动承担或参与国际、国内标准制修订工作, 造就一支素质高、业务精的标准化人才队伍。

3. 通过产学研结合的模式推进标准化教育创新, 进

一步加强标准化工作实践与标准化教育之间的结合度, 形成一个实践与教育之间良好循环发展的系统

加强标准化教育创新体系建设, 完善产学研相结合的创新、应用、再创新循环机制, 形成主体明确、优势互补、良性互动的标准化教育创新格局。大力推进产学研结合, 加强高校、院所与企业的人才交流, 鼓励高校、院所与企业合作开展标准化教育创新。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和传统优势产业转型升级需要, 联合高校、科研院所建立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标准化教育创新战略联盟。

4. 优化标准化课程设置, 加强标准化教材建设, 努力形成完善的标准化教材体系

在突出“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高素质”的人才培养要求下, 大力推进标准化公共基础课程的教学改

综合标准化综合标准 篇2

北京市西城区的城市管理不仅面临了中国的城市管理具有的特殊性,还要面临西城区作为北京的首都职能核心区的特定问题。中国的城市管理的特殊性是指城市管理的外部环境,这是地方政府选择城市管理模式的基础条件。中国的城市特别是大城市是一个有城市有乡村的区域。行政建制的城市由中心城市、郊区城市、郊区城镇和周边农村组成。行政市的管理不是单独的城市管理,而是城市管理和乡村管理组合而成的区域管理,区域内的地方管理需要采取不同的方式和标准;而中国的城市现代化建设,并没有采取建筑生产工业化的模式,或者说城市建设没有采取全面产业化的模式。城市的建筑物、构筑物的设计标准化、生产的工业化、装配的现代化没有实现。这使城市的运行、维护和管理面临纷繁复杂的境况,带来各种各类的任务和较高的成本,管理精细化是个难题;再有我们国家的权力配置方式是通过“条条”来实现的,而城市区域管理的责任主体是落在条条末端的属地之“块”上。条条的法规、标准是面向全国或行政市的,位于末端的块,既要执行上边各个条条的要求,还要把林林总总的要求综合起来,形成符合该属地实际的管理服务方式,所以地方的管理的统筹也是个难题。

同时,西城区作为北京的首都职能核心区,承担着服务首都政务区的特有职能。同时,西城区也是著名旅游景点、大型公共服务设施集中的地区。西城区的城市管理者既要优先满足中央政务活动的特殊要求,为旅游者和各地来京办事人员提供管理服务,还要尽力满足城市基础运行的常规要求;西城区在自然地理和社会、经济区位上,具有得天独厚的先天和后天优势,形成了类型丰富的城市功能区域。区域内既有中央政务集中区、首都文化精华区、旧城文保区、金融商务功能区、中心商业区,还有极富特色的公园、风景休闲区、线性休闲带、城市广场等公共空间,这使城市管理服务长期因应对变化形成了多种管理方式。

在这样的前提和背景下,西城区自进入新世纪以来,不断探索在首都体制下的城市管理模式,经过长期探索、实践、总结固化、推广的过程,西城区形成了一套符合区域实际的管理方式。西城区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实践,从2010年开始推行分类分级的管理模式,近两年更在这一模式的基础上进一步推行标准化、精细化的作业、管理、监督方式,形成了具有西城区特色的综合标准化管理方式。

西城区分类分级综合标准化的管理方式,是由一个管理模式和一个实施方式构成的。管理模式可以称作分区分类的差别化综合管理;实施方式是分类分级的标准化流程管理。分区、分类、分级、分工是管理学的基本方式,是管理组织应对不同管理对象、处理不同管理问题、从事不同专业作业的基本方法,而标准化、流程化管理,是现代科学管理的基本原理。因此,西城的这一管理模式,其基本理念、原理、方法是对中国城市区域普遍适用的通用管理方式,同时,这种管理模式为地方管理预留了多种特色空间,为量身打造各具特色的地方管理方式,提供了模仿、学习的样板和方法。

西城区这次标准化的创新工作,不仅全面梳理了全国、北京市各类城市管理标准,构建了这一管理模式的体系构架、管理方法指南,还为城市管理的社会化、市场化创造了条件,是实现城市管理服务社会化的基础性的技术文件,为实现“条专块统”的城市管理机制奠定了基础,更是运行“条专块统”的城市管理机制的技术工具。

(摄影:胡世钦)

(责任编辑:李静敏)

标准化+论文 篇3

10月13日上午, 中国标准化协会举办的2013年世界标准日系列活动之“中国标准化知识科学讲堂”在王府井书店成功举办, 国家标准委总工程师殷明汉和中国标准化协会秘书长高建忠出席活动。

本次活动特请中国标准化协会理事、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国内著名的标准化专家赵祖明老师做了题为“回眸世界标准日, 年年主题讲人文——标准化给人和社会以希望”的专题讲座。讲座围绕世界标准日的来源以及每年的主题, 结合当下全球范围和我们身边的热点问题, 譬如环保、安全、旅游等, 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深入浅出地阐述了标准和标准化与国民经济、人民生活的密切关系。

活动最后, 国家标准委总工程师殷明汉和中国标准化协会秘书长高建忠向在场观众赠送了世界标准日海报和质检出版社出版的《标准走进百姓家系列丛书》。

标准化建设——标准化班组建设 篇4

安全标准化班组建设是企业班组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安全标准化班组建设,就是以“事故为零”为目标,以加强班组安全全面管理、提高群体安全素质为主要内容,采取各种有效形式开展达标活动,实现个人无违章、岗位无隐患、班组无事故的目的。

标准化作业是以作业标准去规范生产活动中的行为,主要是控制个体行为问题,而安全标准化班组建设是控制群体行为、实现班组生产作业条件安全的问题。通过全面加强班组安全管理,提高班组成员的群体素质,提高班组生产作业条件的安全水平,既能保证标准化作业的落实、消除人的不安全行为,又能改善生产作业条件,消除物、环境的不安全因素。这样,同时抓好标准化作业和安全标准化班组,就能有效地控制事故的发生。

创新与标准化 篇5

极端而言,如果完全没有标准化或标准,就根本不会有“商品分类”。你到商店买一只水杯,可以见到许多形状不同的“水杯”,有些很细小,有些很粗大。你可以想象最细小的水杯其实是“试管”,而最粗大的水杯其实可演变为“酒桶”和“脸盆”。当然,你还可以将你个人的情感赋予它们,例如,你特别钟情于其中一只水杯,哪怕任何他人都无法感受到它与那里摆放的其他水杯的任何差异。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商品是有价格标签的物品。可是,巴泽尔观察到新鲜草莓分类标价的困难。新鲜草莓千差万别,几乎很难找到完全无差异的两颗草莓。如果定价是免费的,则草莓的价格就应千差万别,每一颗有一个价格标签。但由于定价不是免费的,草莓卖家只能为每一类草莓确定一个价格。这样,草莓买家就可能在标有同一价格的草莓里继续挑选更合意的草莓。如果挑选草莓是免费的,卖家当然不会干预买家的过分挑剔行为。由于天下没有“免费”这件事情,所以,卖家必须预先想象买家挑选草莓的通常标准,并根据这些标准将自己的草莓分类和标价。由于技能专业化,由卖家挑选草莓远比由买家挑选草莓损耗更小。因此,交易费用学派的经济学家当然建议由卖家预先挑选草莓(分类和标价)。也就是说,卖家根据买家可能有的标准,预先分类标价。

我们还可以将上述见解运用于学术领域,草莓卖家预先设想草莓买家可能有怎样的标准,类似地,学术的标准要由卖家预先替买家设想。这里,卖家是学术作者,而买家是包括其他学术作者在内的一切其他人。但学术毕竟不是草莓。一件学术作品,必须在特定的学术传统之内才有意义和价值。学术传统主要是由传统内的权威学者和权威之间的持续对话来维系和传承的。

谁是学术权威?这是一个问题,尤其在当代中国社会,在各种传统价值与各种现代价值错综复杂地互替与互补的时期。我们常将权威分类为二:其一是内在的,其二是外在的。人们心悦诚服地遵守的权威,是内在的。人们因为既定规则或强力威胁而遵守的权威,是外在的。根据韦伯的政治社会学论述,现实世界的任何权威,如同创新与标准化的关系一样,或多或少要依赖于内在的遵守(领袖感召力),也或多或少要依赖于外在的遵守(官僚化的制度力量)。

我们可以想象,这两种类型的权威依照不同比例组合,对应于学术繁荣的程度,呈现为一条彩虹曲线。中国目前如此普遍的学术腐败,首先意味着承担学术传统维护功能的权威们的失职,其次意味着中国学术标准的外在权威太强而内在权威太弱。最荒唐的是,由于研究经费多年以来由政府垄断,大多数学术权威要么是政府权威的代理人,要么干脆就是官僚。

何种品质构成内在学术权威?人格魅力当然重要,这是内在权威通有的要素;另一要素是学术判断力,学术权威必须能够判断学术传统未来可能的演化路径。凡能够准确预见未来10~20年学术发展方向的学者,常可在学术传统内确立权威地位。而在转型期中国社会,学者只要对未来几年的学术演变路径提出准确判断,就可确立自己的内在权威。

当然,在文明程度很低的社会,买家和卖家都很少为他人设想,那就根本不会有上述这些麻烦,卖家可以禁止买家挑选——爱买不买,即经济学教科书里的“All-or-None”交易方式。市场之所以重要,是因为不论你有何种文明程度,交易机会永远存在,只不过在文明程度太低的社会里只有最粗略的交易,而那些更精细的交易将无法实现。

测量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直观而言,就是看那里的人们是否相互之间更“Thoughtful”(顾及他人的利益和思想)。地球上有许多人类社会,它们之间有竞争。演化至今,我们看到的社会,多数是文明的。因为更精细的交易,其实有更大的利益,所以,更文明比更不文明要好。

标准化+论文 篇6

关键词:标准,标准化,现代企业,标准零部件,模块化,生产系统

1概述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日,现代企业标准化的重点并不在于企业内部是否要刻意比照标准化组织的方法把企业专有的技术方案都转化为企业标准,而且要解决如何把市场竞争作为企业标准化工作的着眼点,让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笔者认为有3个重要方面,第一是企业内部要大力推动执行国际通行的产业基础标准;第二是要重视企业内部标准零部件的正确应用、产品的模块化设计,以及建立标准化的生产系统或服务单元;第三是企业要走出去,紧密跟踪与企业产品有密切关系的标准化组织正在制定的标准动向,同时大力争取把本企业中对自己有利的专有技术方案推荐到标准化组织制定为国际标准。

本文重点回答现代企业标准化的几个问题,包括企业内部执行国家、国际以及协会层面的标准问题;产品零部件级的标准化,以及产品模块设计和标准化问题;企业建立标准化的生产系统和服务单元问题;企业参加各级标准化组织的问题;企业标准化部门的设置问题等

2执行国际通行的标准

对于绝大部分现代企业来说,执行通行的产业基础标准已经不是问题。因为在经济全球化的今日, 执行国际通行的产业基础标准已经成为了一种产业文化。

(1)在大学工科基础课中有很多都会把国际通行的标准写进教材。在典型的机械工程学教材和电工学教材中都能够找到ISO、IEC标准的有关内容。工科毕业生进入到企业之后自然会认为执行国际通行的标准是天经地义的事情。

(2)如果企业不执行国际通行的产业基础标准, 那么就无法融入产业,无法和其他企业交流。企业的技术负责人也会因此在技术部门里坚持采用国际通行的产业基础标准。当前市面上流行的产品设计、工艺规划、产品数据管理等企业软件都会把国际通行的工业标准纳入到软件当中。软件供应商如果不这样做的话,他们肯定会被市场淘汰。

然而即便如此,对于现代企业的技术部门和标准化部门来说,都应该把执行国际通行的标准作为一项重要任务。国际通行的标准已经把工业化过程中成熟技术解决方案固化在其中,让后来者只要采用拿来主义的做法,就可以轻松站在先人的肩膀上把眼光放在更高层次的技术创新。工业标准化发展到今日,国际标准和国家标准已经成为整个社会经济和产业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支撑着产业发展过程中的再创新。

当然,任何一个标准化组织制定的标准,如果它没有被政府的法规所引用,那么都是自愿性的。 企业作为市场经济中的主体,都有权自主决定是否采用某一项国际标准或国家标准。一旦企业决定采用某一项标准,那么在企业内部就会被强制执行。或者说,企业就会把一项自愿性的标准转化为企业内部强制执行的技术指令1。

关于企业需要实施的某些重要的国际标准,如ISO 9000、ISO 14000等问题,由于篇幅所限,本文不再赘述。

3标准零部件和产品模块化

工业标准化的发展,标准化组织已经制定出很多标准化和系列化的零件标准,例如:机械行业大量使用的螺钉、螺母等各种紧固件标准,电工行业大量使用的电阻、电容等标准,以供企业在产品设计中使用。在市场中也有很多非常成熟的企业负责供应高质量的标准零件。在传统制造企业的产品设计中,设计人员一般都会把机械设计手册或电工设计手册放在手边,随时查阅并选取其中的标准件应用到新产品设计当中。但是,对于企业来说如果任由设计人员随意选用也是错误的。这可能给企业采购和库存造成很大困难,造成企业资源的极大浪费。正确的方法是,企业要用国际标准ISO 3《优先数方法》,以及ISO 17《优先数和优先数系的应用指南》、ISO 497《优先数和优先数化整值系列的选用指南》作为基本原则,根据企业产品族的需求把企业产品设计所允许采用的标准零部件数量减少到最少,这样才能大大提高企业采购和库存以及装配的效率,降低生产成本。现代企业还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把允许设计人员选用的标准零部件建立成数据库,以方便设计人员查询并选用

产品的标准化模块设计现在已经成为现代产品设计的重要方法学,也是企业标准化的重要标准化方法之一。如果企业的产品模块设计得当,就可以很容易通过不同模块组合形成能够满足适用于不同用户需求的系列化产品。李春田认为,模块化是现代标准化的高级形式,其特征包括:现代模块化对象是更复杂的系统,而这个系统的子系统(模块)通常也是一个复杂系统;模块自身的复杂化是与信息技术共同进化发展的;模块化的整体系统是通过设计规则事先规划好的;(模块化是)自下而上的系统改进和整体创新;模块化系统是创造选择价值的系统;(模块化包括)开放式接口和决策分散化等。产品的模块化对产业结构有重要影响,成为形成产业集群的催化剂(李春田,2008)。

软件工业的发展从一开始就出现了软件模块化设计、接口设计方法,同样实现了复杂系统的快速实现和产品迭代。例如:安卓操作系统的模块化和标准化设计造就了千姿百态的智能手机。

一个现代企业产品模块化的案例:Intel公司在1991年开始研发并推动电脑行业采用PCI总线结构,从而确立了电脑的体系结构,让Intel公司能够一跃成为电脑行业的平台领导者。PCI2总线也成为了电脑所有功能模块的标准接口。换句话说,它可以让电脑的所有功能模块都能够通过PCI总线链接起来,也包括Intel公司自己生产的CPU等芯片。Intel公司的明智之处就在于它并没有通过PCI总线的创新进行垄断,而是把它拥有的专利全部贡献出来,让所有模块提供商的产品都能够免费与PCI总线相连接。Intel公司的创新极大推动了电脑产业的蓬勃发展,其结果也让Intel公司的芯片销售获得了极大利润 (Gawer, 2002)。

4标准化的生产系统或服务单元

现代企业有一种趋势,就是建立标准化可复制的机构单元,如标准化的生产系统,标准化的服务和销售单元等。这样做能够让企业大大提高效率和产能,快速满足市场的需求。在企业扩张的时候, 或者在布局企业生态系统的时候,能够轻而易举地复制出这种机构单元,达到在不同的地理位置快速占领市场的效果。

4.1标准化的生产系统

工业革命之后,以汽车工业为代表的流水装配线一直引领制造企业的标准化,带动了工业的规模化和高效率。在上个世纪初,美国福特汽车生产方式的出现被视为美国工业发展史上的奇迹。其流水线采用标准化的零部件、标准化的流程、标准化的操作方式,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成本。标准化的生产线极为容易复制,也能够加速企业的规模化扩张。但是,由于工人操作的标准化和简单化,使得工人无法具有本职工作的责任感和职业认同感, 再加上企业为了追求利润而想方设法让生产流程不断提速,工人和雇主的矛盾最终是不可避免的。

上世纪70年代,日本丰田方式崭露头角,描述标准化的丰田生产系统(TPS3)读物于1978年开始出版。到1985年已经是第35次印刷,跻身于日本畅销书行列。丰田生产系统成为了事实上的企业标准, 该读物也成为了丰田生产系统的标准范本。丰田生产系统的发展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即上个世纪80年代丰田生产系统在国外建立分厂和合资企业中的发展,90年代丰田生产系统在日本国内建立的工厂中的发展,以及丰田生产系统在合资伙伴通用汽车公司建立的工厂中的发展(Clarke , 2002)。

丰田生产系统在福特生产系统的基础上发展起来,又增加了日本人的创新。通过丰田生产系统改进成本、数量、质量以及对于人性的尊重,一方面在工作过程中让工人能够有某种程度的自动调节、介入和参与的互补性,另一方面基于复杂的社会融合和社会控制系统的互补性。丰田生产系统内部的标准被认为是不固定的,而是处于持续的改进过程中。标准的这种动态性质称为持续改进过程的基础,通过鼓励工人持续完善和改进标准而进行持续学习。因此,标准化、学习和持续改进过程(CIP4)是丰田生产系统的核心。丰田生产系统标准化的两个主要方面是,操作的标准化(标准操作程序和标准操作表)和“看板系统5”促进的生产流程的标准化(Clarke, 2002)。

Constanze A. Clarke认为,“当今汽车工业引入标准化的生产系统明显展现的趋势,是各家汽车公司纷纷基于丰田生产系统打造自己的生产系统。到目前为止,丰田生产系统似乎已经成为一个主要的参考模型。……被模式化了的丰田生产系统,实际上已经被认为是最佳方法,今天已经成为西方汽车制造商们建立标准化生产系统的参考模式(Clarke,2002)”。在上个世纪末,奔驰公司就开始研发梅赛德斯—奔驰生产系统(MPS),奥迪公司则研发了奥迪生产系统,而沃尔沃公司研发了乌德瓦拉思想型生产系统。笔者在参观西门子公司在上海的一家家用电器子公司的时候,发现这家公司的生产线上就应用了起源于丰田制造系统的看板管理系统。

现代半导体集成电路产业普遍出现了产品设计和组织生产相脱离的现象。例如:苹果公司把具有高度知识密集型和创新型的产品设计保留在美国的本土公司,而对于组织产品的生产则要寻找像富士康这样的公司进行代工。富士康公司在中国大陆显示出快速建立工厂,快速培训工人、快速产出产品,以及产能的快速扩张的能力。这种能力实际上也是建立在标准化可复制生产线的基础上,加之中国农村相对便宜的劳动力,同样可以让企业能够赚取可观的利润。

建立可复制的企业标准化生产系统,首先要对该系统进行详细的标准化描述,包括总的系统框架,各个分系统的功能和要素,生产流程,物流和信息流,各个岗位的操作,分系统之间以及功能和要素之间的互相联系,如何做到以人为本,发挥工人的能动性,做到持续性改等等。企业标准化的生产系统不可能是一成不变的,而是要在实践过程当中不断完善的。其次要提出对系统运行是否符合标准的评价方法,确保评价过程能够查明真实情况,发现系统运行当中与标准的差距,提出改进的方法,而且还要发现标准本身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纠正等。

标准化的生产系统也是一种工业社会系统,因为它必须依靠操作系统的工人在其中协调一致的工作才能够发挥作用。这种系统如何做到以人为本,确保能够激发工人的责任心和自我价值的实现,以及每一个人都能够促进系统持续改进都是极为重要的

4.2标准化的服务单元

经济全球化的今日,服务行业也可以发展出跨国型的巨无霸企业,所依靠的是建立标准化的生产服务单元。例如:麦当劳的各个分店就是这种标准化服务单元。从公司的LOGO、店铺的门面和装修风格、生产食品的设备、食品饮品分类、口味和价格、店员的服务等等,都是标准化的。当你走进无论是全球任何一个麦当劳店,所吃到的东西和得到的服务都是一样的(当然本土化的食品除外)。

沃尔玛零售业公司在最初成长壮大的过程中, 为了避开其他强势的零售业公司的竞争,首先在相对偏远地区布局“标准化的超市”,逐渐形成自己完整的商业生态系统,形成了“农村包围城市”的态势。 标准化的超市也能够有快速培养顾客消费习惯的效果。当沃尔玛的发展具有相当优势的时候再进军城市,最终打败了对手。本案例显示出,标准化可复制的超市是沃尔玛公司能够快速进行扩张,建立牢固的商业生态系统的一项有效手段(Moore , 1996)。

5参加各级标准化活动

现代标准化组织,特别是国际标准化组织ISO、 IEC、ITU以及一些协会或联盟性质的标准化组织已经成为协调企业技术的平台和竞争的场所。任何一个标准化组织都希望一个标准的制定都是经过利益相关方充分参与并且得到协调一致的结果。

产业链中有很多技术需要协调,如零部件之间、 部件整机之间的机械、电器接口和通信接口,电器零件的尺寸、外接引脚排列和电器特性及接口,软件的数据格式和接口、通信接口等等。由于微电子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发展,产业中各个领域的创新层出不穷,提交到标准化组织的提案也花样翻新, 而且很多都是传统标准化领域所始料不及的。

另一方面,在标准化组织中任何一个参加制定标准的企业都会认真考虑该标准与自己企业切身利益的关系。一个产品的具体技术问题的解决方案一般都不是唯一解。在没有制定标准之前,不同的企业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可能是不同的。如果某个企业已在产品中使用的技术方案没有被一个为解决相同技术问题的标准草案所采纳,这个企业肯定会极力反对该草案。这是因为,当这个标准草案将来成为了正式标准并在工业当中得到广泛应用的时候,该企业的利益就会受到损害,原来的技术投入就会付诸东流。

标准化组织中建立的机制在本质上是技术民主, 所以在国际标准化组织的会议中总会看到人们都在争先恐后发表见解,而且经常会出现互相争吵的情况。每个成员都要为自己代表的公司争取最大利益。 利益相关方在面对技术分歧的时候都不会礼貌相待。在会议休息期间也经常会有成员在私下里利用政治手腕互相拉票。欧洲国家之间在标准化会议之前总会进行协调,争取投票立场的一致。而美国就希望在亚洲国家之间互相支持,联合对抗欧洲国家。 利益相对一致的成员经常利用吃饭小聚的机会互相交流,既增进感情,还可能会讨论敏感的投票问题。 还有一种特殊情况,实力雄厚的跨国企业可能会积极参与到各个国家标准化组织中,并且极力争取代表该国参加与之利益相关的标准会议。结果就会出现在一个国际标准化会议中,各个国家派出的参会代表竟然其中若干人都来自同一个跨国企业,从而形成该企业在投票的时候能够占有相对较大权重。

面对市场中的各类标准化组织,企业如何跟踪和参与则需要很好斟酌。例如:与华为公司自身业务有关的标准化组织就有100多家,其中包括国际组织ITU,欧盟标准化组织ETSI,也有美国协会组织IEEE,以及联盟组织IETF、3GPP、W3C,等等。华为的策略是,把这些标准化组织与企业自身业务的技术相关性分为三类。对于第一类标准化组织,华为公司仅仅作为试探性参与的组织,能够做到及时了解情况就够了,例如:W3C、OASIS就属于这类组织。这类组织的标准化领域相对较窄,也不涉及企业的利益问题。企业只要及时了解情况,执行他们制定的标准就好。对于第二类标准化组织则是要阶段性重点参与,如Open IPTV Forum、MPEG-ORG等组织就属于这一类。这类组织的标准化领域相对较宽,它制定的标准中有一部分与华为的业务利益相关。所以只有当其制定的标准对于华为公司来说非常重要的时候才重点参与。 不仅仅要参加会议,在必要的时候还要把华为的专有技术提交到标准化组织,争取制定为该组织的标准。第三类标准化组织是华为公司需要长期重点参与的组织。这类组织的业务范围相对更宽,而且所制定的标准大都与华为公司的业务利益紧密相关。所以华为公司不但要把自己有核心竞争力的技术方案作为提案争取制定为国际标准,还要争取承担组织的领导职务,让自己的企业在其中能够占有更大的权重。例如ITU、IEEE、ETSI、ITEF、 3GPP等组织属于这一类6。

西门子标准部退休官员歌特勒认为(Guertler,2011),在一个产业当中,企业中的老大一般不会关注标准化,因为它在市场上已经占有了优势,所以没有必要把自己的技术再与标准扯上关系。而在市场中的弱势企业就会促成他们联合起来,在标准化组织中用制定技术标准的方式与老大竞争。一个有名的案例是(Wang, P., 2014),微软公司在市场中的强大造成它在开始的时候并不注意标准化,其桌面办公软件数据格式成为了行业中的事实标准。而美国Sun Microsystem、IBM、Google等多家软件公司为了与之竞争,提出了开放标准的概念,并且成功制定了与微软的办公软件数据格式竞争的国际标准ISO/IEC 26300。其实微软公司在开始的时候对此也是不屑一顾。但是,当很多国家的政府宣布了要把“符合ISO标准”作为政府采购软件产品的一个重要条件之后,微软公司才感受到了极大压力。它绝对不能忽视政府强大的采购能力。 如果它再置之不理的话其老大地位都可能受到影响。从此,微软公司改变了态度,积极推动把它的办公软件数据格式方案推荐到ISO/IEC JTC 1,最终制定成为了国际标准ISO/IEC 29500。

对于一个现代企业来说,如何参与外部标准化组织的标准化需要有自己的战略,要分析哪些标准化组织与自己企业的业务利益相关。对这些标准化组织要进行分类,确定哪些标准化组织是仅仅需要跟踪的,哪些是需要重点参与的。要学会在参与国际标准化的过程中最大限度为自己企业争取权益。企业要根据自身的标准化战略布局,积极争取把确实对自己有利的技术方案提交到标准化组织中制定为国际标准或国家标准,积极争取重要组织的领导位置,如技术委员会的主席、副主席职位,工作组的组长,以及标准主笔人等职位

企业要培养企业的标准化专门人才,要学会在标准化组织中进行周旋的技巧。企业派出参加国际标准化活动的人应该是既懂技术,又善于交际, 还能为企业争取利益的专才。如果经常换人,人家都不认识你,不同的人提出的想法也不一致,会议上的其他人也就不会理睬你。

6企业标准化部门

现代企业的标准化部门可以是一个专门的部门,也可以与专利部门或政府关系部门合并在一起。 企业的标准化部门应该首先是一个标准化的情报部门,其职责主要是密切注意有关标准化组织的动向,推动企业积极参与标准化组织的活动,参与社会上的各类标准化会议。这个部门要把企业外部有关的标准化信息及时准确反馈到企业内部的领导部门和有关的技术部门,为企业的标准化战略布局以及针对外部标准化重要动向企业如何做出反应提出建议方案,并且还可能负责为企业的技术部门采购各类必需的外部标准。

企业直接参与外部组织制定具体标准的人一般都不会指派标准化部门的人,而是让技术部门的工程师参加。这是因为技术部门的人对于企业自身的具体技术有深入的了解,他们对于外部组织正在制定标准的技术细节是否与自己企业的利益有冲突也会了如指掌。指派这样的人有利于在参与制定标准的过程中为企业争取利益。企业标准部门的人可能对具体的技术不会深入研究,但是他们所在的位置能够掌握技术发展的总体情况,掌握企业自身的总体技术现状和标准化战略布局,所以他们更适合在重要的标准化组织中争取承担其中的领导职务。

7结论

本文对现代企业标准化进行了深入探讨和分析,并得出如下结论。

(1)现代企业开展标准化要首先严格执行在产业中通行的国家标准、国际标准以及协会标准等; 企业要尽可能地减少标准化零部件的使用以提高企业效率,减少库存,降低成本;产品的模块化设计已经成为现代产品设计的重要方法之一,也是企业标准化的重要方法之一,并且对产业结构产生重要影响。

(2)现代企业标准化有一种趋势,就是建立一种标准化可复制的机构单元,如标准化的生产系统, 标准化的服务和销售单元等。这样企业能够大大提高效率,快速满足市场的需求。在企业扩张的时候,或者在布局企业生态系统的时候,能够轻而易举地复制出这种机构单元,达到在不同的地理位置快速占领市场的效果。

(3)企业应积极参加与自身业务紧密相关的, 包括国家、国际、专业协会等各个层面的标准化活动。一个现代企业参与外部组织的标准化活动需要有自己的战略布局,要分析哪些标准化组织与自己企业的业务利益相关。对这些标准化组织要进行分类,确定哪些标准化组织仅仅是需要跟踪的, 哪些是需要重点参与的。

(4)要学会在参与国际标准化的过程中最大限度为自己企业争取权益,积极争取把对自己有利的专有技术方案提交到标准化组织中制定为国际标准或国家标准,积极争取重要组织的领导位置。要特别注重培养参加国际标准化活动的专门人才。

参考文献

[1]李春田.模块化研究[J].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8,82.

[2]Clarke,Constanze A.,Forms and Functions of Standardization in Production System of the Automotive industry:The Case Study of Mercedes-Benz,Submitted for the Degree of“Doktor der Politikwissenschaften”(Dr.rer.pol)at the Freie Universitaet,Berlin,November 2002.http://www.diss.fu-berlin.de/diss/servlets/MCRFileN odeS ervlet/FUDISS_derivate_000000001108/?hosts,访问时间2014-01-19.

[3]Gawer,A.,Cusumano,M.,Platform Leadership:How Intel,Microsoft and Cisco Drive Industry Innovation,Boston,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ublishing,2002,26-30.

[4]Guertler,G.,Standardization—Challenge and Opportunity,Austrian Standards Publishing,2011,1st Edition,19.

[5]Moore,James F.,The Death of Competition:Leadership&Strategy in the Age of Business Ecosystems,New York,Harper Colins Publisher,Inc.,1996.

[6]Vries,J.de Henk,Standardization,Boston,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1999,155-157.

标准化+论文 篇7

加强标准化国际教育和培训是推进中国标准化事业迈向国际、深入发展的基础性工程。中欧标准化学院 (以下简称CESI) 是由北京市质监局、北京大陆航星质量认证中心、北京科技大学等中方联合单位与英方 (由威尔士政府外交部门负责牵头、大学联盟和相关大学配合) 共同设立的标准研究、教育和培训机构, 已经成功培育了世界上第一批“标准化硕士”, 第二批现正在英国学习中, 第三批即将在9月24日开学;组织和承办了多次国际标准化培训活动。CESI还针对国际标准发展动态、WTO/TBT技术领域进行追踪和学术研究、不断推进标准化教育和标准化职业发展培训, 积极培养高素质的从事国际标准化工作的人才。在此, 围绕CESI的创建情况和教育体系等方面, 本刊记者特采访了北京大陆航星质量认证中心 (HXQC) 国际教育负责人吕小华。

记者:请问中欧标准化学院 (CESI) 创建的基础和初衷有哪些?

吕小华:标准制定的主导权控制现已成为全球经济贸易竞争的焦点之一, 在国际标准化活动中话语权的竞争呈愈来愈激烈的态势, “中国标准国际化、国际标准中国化”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与考验。已经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的中国, 其国际标准化活动的影响力和地位与经济总量不相匹配, 北京作为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引领中国标准化发展的进程已成当务之急。

与此同时, 英国及其它发达国家的大量企业在进入我国市场的过程中, 我们迫切需要对所涉及的产品性能、技术规范、质量标准等方面进行了解和熟悉, 并通过加强中外双方的合作, 形成国际产业链, 以降低制造和研发成本, 增加竞争优势。鉴于英国在国际标准化活动中一直处于领先地位, 以及其拥有众多的人才和技术、经验的优势, 经过我们的考察与研究, 认为在英国威尔士斯旺西大学第二校园区 (也是欧洲最大的创新科技园) 筹建CESI, 是恰逢其时的。通过中英双方的共同努力, 将CESI打造成为中国标准化活动登陆欧洲以及世界标准领域的桥头堡, 是非常有意义的。

CESI是由北京市和威尔士政府、国内外高校、企业共建的一家以国际标准化人才培养为中心, 集教育、培训、研究、咨询等服务为一体的国际化研学机构。其根本宗旨是提升我国标准的国际竞争力, 加强实质性参与国际标准化活动的能力, 着力推动“将北京建设成为高端标准化人才的聚集区, 国际标准化活动的活跃区、先进标准创制的引领区、城市管理标准化的示范区”的标准化战略。

记者:CESI目前的业务规划是怎样的?

吕小华:CESI的业务规划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 紧跟国际标准发展动态

CESI将充分利用在英国本土注册的优势, 积极派出研究人员参加英国和欧洲的各种国际标准组织论坛和会议, 以建立广泛的业界联系。尤其是和各国标准组织保持紧密合作, 在新标准未正式发布之前, 就了解和掌握新标准的研发动态, 以供中国国内参考和做好先期准备。

(二) 研究解读国际标准

CESI可以担负深入解读相关国际标准的职能。利用地处英国的地理优势, CESI可以方便地聘请国际标准制定组织的相关工作组来本院解析标准制定的原因以及目的, 以帮助正确理解相关标准的内涵。

(三) 培养研发国际标准人才

积极参与国际标准研发项目, 积极培养和锤炼中国自己的研发队伍。通过招收本地员工和从中国选派员工结合形成中西文化融合的工作团队。邀请国际标准组织资深专家, 对员工进行各种强化培训;通过举办培训班对中国政府及相关社会组织选派的标准化人才进行短期培训;为中国的标准化主管部门和学术研究院所选拔和输送合格的国际标准化专业人才。将一些高端的国际化人才先吸引到CESI, 再从中选拔优秀的人才为中国和远东地区国际标准平台做国际人才储备, 为国际专家落户中国搭桥牵线。同时, 可以选拔一些优秀的英国本地毕业生到中国培养和实习, 创新中英间人文交流的新途径;与中国国内大学合作开展2+2本科和硕士学位的标准化专业课程, 培养国际标准的双向人才。高素质的专业人才是实现国际接轨的关键, 通过英国斯旺西大学与中国国内大学的合作, 联合招生和培养专门的国际标准化学位人才将是中国标准走向世界的关键, 也是CESI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四) 辅助国家 (区域经济体) 、地方标准体系的建立健全, 与国际接轨

利用本地资源和邀请国际标准组织一起采用国际规范、运用新思路, 进一步帮助完善中国国家和地方的标准体系, 从而使中国标准化的建立流程逐步纳入国际轨道。

(五) 承担国家标准、地方标准的咨询和研发

标准的制定和推广需要一定的时间和资金投入, 需要一个相对稳定的环境。要解决这两方面的矛盾, 就需要标准研究机构和相关方, 以相对准确的动态发展眼光去预测未来的趋势。在这个研究过程中, 比照国际相关标准的制定过程, 建立科学的预测模型, 尤为重要。一方面要避免急于求成, 期盼一步到位, 强行向国际标准靠拢而导致欲速而不达的不良后果, 另一方面要避免标准滞后, 阻碍经济和社会发展。要针对中国的特殊国情, 参照国际标准, 创造性地制定具有前瞻性的标准和阶段性的推广方案。

CESI可以承担对国家、地方和企业标准的研发与咨询, 对一些前沿的, 重大的标准的制定提出符合国际规范的案例参考, 以确保标准的建立符合国际化、地方化的目的和原则。

(六) 加强国内外标准组织的交流

通过定期组织峰会、论坛以及双方或多方互访等形式, 加强国内外标准组织以及各国工作组的交流, 从而加强中国与国际间的互动。

(七) 参与、影响国际标准的制定

加强和国际标准组织、各国标准工作组的合作, 加入、参与和影响国际标准的制定, 使中国在世界标准组织活动中更有实际意义的话语权。尤其要根据国内先进技术、服务以及人民需求, 引导和建议国际标准组织制定有效的符合世界标准体系的新型标准。

(八) 承担中英政府间合作项目

一方面CESI会积极申请中英政府间的一些合作项目, 如中英科技桥等;另一方面, CESI也会主动提出一些研究建议并寻求政府的支持, 如中欧和中英贸易技术性措施咨询、政府行政能力研究, 英国NHS系统研究等供中国政府决策参考。

记者:CESI的核心课程有哪些?师资力量及整个教育体系设置是怎样的?

吕小华:国际标准化管理硕士课程致力于培养具备标准化管理能力的综合性人才。此专业目前是全球唯一定位于国际标准化人才培养的硕士专业。CESI课程的落实顺应了世界各专业领域从产业经济向知识经济转型的竞争趋势, 也符合中国政府对具有专业技术背景和国际标准化管理能力的复合型人才需求的战略规划。

英国标准协会 (BSI) 参与CESI的课程的策划, 并由BSI专家参与授课, 因而与企业和市场的需求联系更为紧密, 使学生直接对接国际标准制 (修) 订平台。CESI的课程不仅包括管理学的综合知识、标准化知识和理论, 更加注重通过实际操作模块培养学生实际应用能力。目前该专业隶属于斯旺西大学商法学院。

现阶段CESI共设置三个学期的课程。

第一学期重点学习管理的四门核心课程:市场营销、金融资源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和组织行为、管理理论和实践;

第二学期重点学习标准化知识, 包括标准化基础和术语、国际标准化、质量管理体系标准、环境管理体系标准及认证认可。

第三学期是毕业论文, 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两个报告。

记者:从您所了解到的, 国外的标准化教育情况是怎样的?有哪些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之处?

吕小华:根据我们对英国及欧洲教育领域的市场调研, 目前, 世界上尚无专门从事国际标准化培训的大学院校, 而仅有荷兰的鹿特丹大学和法国UTC大学设有与国际标准相关的少数专业课程。这也正是CESI选取的独特市场切入点, 选取在中国人才紧缺且教育培训领域还不够完善健全的国际标准化领域, 这既可以为CESI带来广阔的发展环境, 更是CESI所拥有的巨大的潜在市场。我们将致力于将标准化学院打造成国际一流的专业化培训研究机构, 成为国际标准化人才的顶尖培训机构。

而纵观国际标准化教育的发展态势, 当前呈现以下四个方面的特点:

世界各国特别是主要发达国家均已将标准化人才培养纳入国家战略任务, 教育的广度和深度都有明显推进;

针对不同目标对象的标准化分类教育成为主流, 同时针对不同教育类型进行课程的设置、教材的开发和教学方式的探索也将成为下一步标准化教育研究的重点;

政府、产业、教育界之间的广泛合作和交流将是未来标准化教育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

标准化教育的国际交流和合作不断加强, 标准化人才的国际流动日益频繁。

目前, 我国标准化人才培养乏力的问题非常突出, 在体系构建、专业建设、课程设置、教材开发、师资培养等方面均处于探索阶段。CESI在具体分析国际标准化教育经验的基础之上, 将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推进:

充分考虑标准化的跨学科特性, 强调学术研究与企业实践相结合, 形成本科教育、研究生教育、继续教育、在职培训等多层次的人才培养体系。

充分利用英国与欧盟政府的标准化教育资源优势, 培养高素质的国际标准化复合人才, 在必要的时候通过国际交流合作等方式引进更多海外高层次标准化人才。

借助产学研政一体化教育模式促进标准化人才能力提升。现阶段拟开展以下教育模式:一是与首都标准化组织机构和各级标准化中介服务机构共建标准化实习基地;二是以项目的形式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 加强课内与课外的互动;三是与国内外标准化研究机构和企业建立长期合作关系, 输送学生到企业进行专业实习;四是邀请国内外标准化机构、科研院所与企业的专家和高层管理者通过会议、论坛、和讲座等形式进行交流研讨, 实时把握国际标准发展动态。

链接:CESI核心课程内容摘录

国际标准模块

1、模块介绍/概述/了解学生对这个模块有什么样的理解/他们想要从中得到什么以及希望学到什么?

2、对国际标准进行介绍。

3、什么是标准?标准为什么是重要的——对商业和贸易而言。

4、标准的类型和政策, 国家的、国际的、强制性的、推荐性的等。怎样、何时和在哪里应用;

5、如何使用标准对合规性进行审核。认证、自我评定、验证、确认和适用标准的识别;

标准的应用

1、执行过程/评审和符合性/成本效益分析/战略/在安全关键系统中标准的应用/实例。

2、标准的开发 (包括与国际标准化专家进行的专题研讨)

3、开发过程及国际表示法/标准的国际分类 (ICS) /欧洲标准化委员会 (CEN) /欧洲标准 (EN ISO)

标准化+论文 篇8

根据“十一五”自行车行业标准化发展规划的要求, 本中心近阶段行业标准化工作的整体思路和工作重点是:

一、整体思路

突出做好市场消费热点的电动自行车产品系统配套标准的制修订工作, 以促进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引导电动自行车产业健康发展;

进一步贯彻落实有效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的方针, 以不断提高我国自行车行业的标准化水平;

积极开展对欧美等发达国家技术法规、标准及合格评定程序的跟踪研究, 以帮助企业跨越技术贸易壁垒, 扩大我国轻工产品的出口。

二、工作重点

1、突出“热点产品”电动自行车系统配套标准的制定

为规范行业行为, 促进行业发展, 将在修订的“GB17761电动自行车通用技术条件”整车国家标准 (已完成报批稿) 的基础上, 加速对电动自行车的专用电动机、蓄电池、控制器和充电器四项重要部件制定统一的行业标准, 以遏制各地方出现的无序竞争倾向。对电动自行车的其他各零部件也将按照标准间“协调一致、系统配套、结构合理、互为补充”的原则在相关的自行车零部件标准的修订工作中一起加以考虑。

2、贯彻落实有效“采标”方针

对自行车零部件的行业标准, 根据整车标准 (GB3565<自行车安全要求>等同采用ISO4210-1996第四版) 修订后标准中在强度项目等方面提出的更为严格的要求的变化, 参照欧洲共同体市场于2007年开始实施的欧洲自行车系列标准中的新要求, 结合我国自行车行业实际需要, 按照“协调统一、有效采标”的原则, 分轻重缓急, 分批予以修订。2008年考虑先对与强度项目密切相关的自行车车架, 自行车前叉和自行车车把三个主要部件, 按此要求进行第一批修订, 修订的主要内容是强度安全要求, 增加疲劳试验等条款。

3、加速标龄较长的自行车零部件标准的修订

标准化+论文 篇9

本刊讯标准作为科技创新实现的途径,对经济社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近日,“中国标准化杂志社合并重组五周年暨标准化改革创新论坛”在京召开,来自管理部门、科研单位、技术机构、企业以及各类媒体的140 余名代表齐聚一堂,共谋中国标准化事业改革创新。

来自国家标准委不同部门的主管领导分别就标准化发展与改革、国家标准化体系建设发展规划(2015-2020)、标准联通“一带一路”行动计划(2015-2017)、标准化科技创新等进行解读;中车青岛四方、海尔集团、闪联产业联盟、地方标协以及国际标准化组织ASTM等专家、学者就中国“高铁”的标准化历程、网络化战略下的标准创新、联盟组织的标准创新之路、企业创新与标准化、互联网+ 标准化教育等话题进行了主题演讲。

随着标准化在科技创新中的作用日益凸显,专业媒体在标准化科研及技术成果创新转化中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值中国标准化杂志社合并重组五周年之际,与会专家还就专业媒体在报道、传播和实质性参与标准化改革实践等方面进行了交流,专家们指出,专业媒体是行业舆论引导的主力军,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结合现代信息传播技术,构建发展传播体系,发挥专业媒体的引领作用,成为标准化发展的助推器。

终端软件安装标准化 篇10

关键词 计算机 规范 自动

中图分类号:TP3 文献标识码:A

1现状

计算机装机是一项耗时耗力的工作,特别是对初装系统的计算机来说,安装各种软件往往要花费装机人员少则几十分钟、多则几小时的时间。对计算机用户来说,选择软件安装路径、设置是否开机启动等安装过程都需要耗费很多精力。

在没有计算机终端自动装机软件以前,教培中心安装一台计算机的操作系统,系统软件都必须需要专业人员进行安装操作,不但对人员要求较高,而且不同的PC往往还需要区别对待,费时费力,我们经过统计调查,总结出传统安装方法的很多弊病。

2问题分析与解决

计算机终端维护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各类软件安装。如新计算机及故障计算机的软件安装、各种业务应用系统、相关补丁、客户端程序的安装下载等;(本单位计算机为品牌计算机都带有系统还原)。

(2)各种配置及设置。终端计算机的各种安装配置、保障各种业务应用系统运行的必须配置与设置。

(3)病毒、木马造成的问题。终端计算机由于病毒、木马等不良程序感染破坏而引起的终端计算机部能正常工作的问题。

这几个方面的问题占据了计算机终端维护工作80%以上,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不仅需要工作经验丰富的专业维护人员,还需要短时间迅速判断和解决问题所在的能力,一般维护人员素质,难以达到这个要求。

对于计算机终端维护困难的解决方法,目前较为先进的解决方案是采用一键自动安装,将各种业务应用系统及其补丁、客户端程序、各项配置以及各种品牌的计算机终端进行快速的恢复。

这种解决方案极大地减轻了维护人员的工作量,有效提高了计算机终端维护的服务质量及效率,其核心技术是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需将各种业务应用系统、相关补丁、客户端程序、防毒等各种复杂的终端配置一次性安装配置成功。

(2)安装配置时间一般在30分钟之内。

(3)根据不同的网络环境选择不同的安装策略。

(4)采用光盘、移动硬盘、U盘等移动介质存储。

这样在维护计算机时,先对计算机的故障进行评估,如果解决时间超过30分钟,就直接用恢复介质对终端计算机进行安装,以求高效地解决问题和处理故障

3配置策略

采用目前计算机终端windows操作系统研究,其步骤如下:

(1)品牌计算机还原系统。

(2)安装各种必需的业务应用系统、相关补丁、客户端程序、防毒、辅助工具等,并配置好所有配置、使终端计算机完全顺利的进行各项工作。一般集成如下程序及组件:

单位的业务应用系统

OFFICE 2003

WPS_2007

Sogou_pinyin_68g

Winrar

腾讯通客户端RTXClientSetup

国网协同办公Setup

方正字体安装

SAP_SapGuiSetup(ERP)

企业文化“电脑屏保”

Apabireader_4.3.01618

Office2007和2003文档兼容包

内网趋势安装包32位

内网趋势安装包64位

外网趋势安装包32位

外网趋势安装包64位

内网管理DeviceRegist

外网管理DeviceRegist

Xp-SP3补丁

4系统采用开发环境Delphi7,开发语言Object Pascals

4.1获取网络信息

(1)获取网卡列表:通过注册表操作类TRegistry查询注册表,获取本机所有网卡信息。

(2)获取网络对应网络信息:通过数据集组件TADOQuery连接信息模板,查询管理员设定的对应人员的网络分配信息。

4.2安装方案保存

使用Access数据库,通过数据库的增、删、改、查语句实现了对安装方案的保存与管理。

4.3脚本引擎命令与实现

为了实现安装程序的扩展性以及易用性,该程序内置了脚本引擎,通过解析算法分解字符串,区分脚本命令与参数,通过效验后执行对应的程序操作。考虑到易用性,该引擎支持纯中文的脚本语法,用户可以通过使用该模块,方便的自动扩展安装包。

实现方式:

(1)获取句柄:通过API函数FindWindow实现查找窗口句柄。

(2)获取子句柄:通过API函数FindWindowEx实现查找窗口子句柄。

(3)延时:通过API函数GetTickCount从操作系统启动到现在所经过的毫秒数,循环判断时间差是否大于等于需要延迟的秒数,在循环过程中采用Application.ProcessMessagess方法以响应程序的其它操作。

nlc202309021918

(4)点击:通过API函数PostMessage对指定窗口发送WM_LBUTTONDOWN(鼠标按下)消息与WM_LBUTTONUP(鼠标弹起) 消息。

(5)窗体隐藏:通过API函数ShowWindow传递SW_HIDE对指定窗口进行隐藏。

(6)设置文字:通过API函数PostMessage对指定窗口发送WM_SETTEXT(设置窗口标题)消息。

(7)等待:通过以上实现的获取句柄、获取子句柄、点击等方法实现对句柄、子句柄的状态及注册表项是否存在进行判断,通过传递的点击方法还可以在等待出现对应状态的过程中对窗口继续实行点击操作。

(8)注册表(只作为配合“等待”命令配套使用)。

(9)添加进程:通过一个List对象,保存添加的进程名称,在脚本发生异常或执行完成时,程序将通过API函数TerminateProcess函数终止指定进程及其所有线程。

(10)关闭窗口:通过API函数PostMessage对指定窗口发送WM_CLOSE(关闭窗口)消息。

(11)等待失效:通过API函数IsWindow判断指定的窗口句柄是否有效。

(12)追加文本:通过AssignFile方法打开文件,使用Append对已打开的文件指针执行追加操作,再使用Writeln对指定文件追加一行具体内容。

(13)设置网卡:通过注册表操作类TRegistry修改注册表中对应网卡的信息如:IP地址、网络掩码、网关、DNS等信息,然后利用NETCONLib_TLB类库的INetConnection类重启网卡。

(14)关闭IE:通过API函数TerminateProcess函数终止IE进程及其所有线程。

4.4计算机重启与关机

(1)重启:通过API函数ExitWindowsEx(EWX_REBOOT, $FFFF)实现重启计算机。

(2)关机:通过API函数ExitWindowsEx(EWX_SHUTDOWN + EWX_FORCE + EWX_POWEROFF, 0)实现关闭计算机。

5总结

用户操作简单化,可视化。自定义操作安装系统启动后,能自动检测IP,辨认出内外网信息,然后自动跳转到相应的安装界面,接着在用户需要的程序的选框中打勾确认后自动地进入安装过程,再不需要人员的操作,在安装过程中可以选择安装完成后自动进行:关闭程序、关机、重新启动、睡眠等多重选择从而大大的减少了人员的误操作可能。

标准化+论文 篇11

工信部奚国华副部长委派科技司闻库司长到会做了重要讲话。闻库表示, 近年来在政府引导、市场导向、技术推动、自主制定、企业主体的方针指引下, 电子信息产业标准化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针对“十二五”期间电子信息产业标准化工作的开展, 闻库提出五点意见:一是要把握信息技术发展的脉搏, 加强前瞻性的研究;二是以产业化应用为目标, 促使自主创新、知识产权标准和产业发展形成良性互动;三是进一步做好国际标准化的工作, 做好国内电子信息产业标准化工作的重要前提是做好国际标准化工作;四是要充分发挥协会的桥梁和纽带作用以及标准化研究机构的技术支撑作用;五是要逐步建立与国内其他标准化组织学会、协会和联盟等畅通的联系渠道和良好的合作关系。

国家标准委方向副主任、工信部科技司韩俊副司长、电子信息司肖华司长、软件服务业司陈伟司长分别从不同的角度阐述了标准化在经济、社会、产业工作中的重要地位与作用, 以及电子信息化产业、软件和信息服务业等专业领域的标准化格局与形式。

此次推动会根据“政策、规划、标准”成为工业和信息化部主要职责后的新形势, 结合国家“十二五”规划和工信部有关的标准化任务, 立足电子信息领域的标准化重点和热点, 以标准化十大新闻、单位、个人、媒体的评选、标准化热点技术主题研讨、标准化成果与应用展览展示等多种形式, 全方位、多角度展示了2009~2010年我国电子信息产业标准化领域的各项成果。推动会公布了2009~2010年度电子信息产业标准化十大新闻;评选出2010年度电子信息产业标准推动奖、领军企业奖、杰出人物奖、优秀会员奖。本刊记者李秋花、胡欣获得“2010电子信息产业标准推动奖”。

结合当前电子信息领域标准化的热点, 大会同期举行了四个技术分论坛:国际标准化、环境保护与节能、云计算技术与标准、中关村标准创新及标准化成果展示, 为大会注入了“电子技术标准化”的新内涵, 也为标准化技术相关各方提供了相互交流、研讨未来发展重要问题互动的平台。来自各部委、重点科研机构、骨干企业的专家围绕上述主题标准制定现状、未来发展趋势及相关技术领域的应用展开充分的交流。大会以舆论推动和技术推动两条主线, 扎实有效地推动我国电子信息产业的各种资源与力量, 共同推进标准化工作。

上一篇:逻辑实证主义下一篇:进入家庭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