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负效应

2024-10-15

环境负效应(共12篇)

环境负效应 篇1

2003年, 成都市提出“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 建设西部重点物流中心”的目标。但随着现代物流产业的集聚, 其对城市及周边区域资源环境的负效应开始显现。

一、成都现代物流业资源环境负效应分析

1. 汽车运输方式的广泛使用对资源环境产生负效应

成都发展现代物流业, 增强对汽车的依赖程度。2 0 0 6年底, 成都市载货汽车达8.38万辆, 于此同时, 汽车运输对城市资源环境的负效应开始显现。

(1) 能源消耗量大。在各种运输方式中, 汽车的能源消耗量最大, 而且主要为石油产品。成都市自身能源供给相对匮乏, 原油自给率完全为零, 在成品油方面无生产能力, 所有用量需从市外调入。

(2) 噪声污染。噪声污染已被认为是当今世界三大公害之一, 给居民身心健康带来严重危害。成都作为我国特大城市, 2006年底, 市内五区人口密度高达6372人每平方公里, 但其交通干线附近的噪音却明显高于65分贝。在OECD国家, 这样的噪音水平已经被认为是无法承受。

(3) 空气污染。经过成都市环保局专家调查分析, 汽车尾气排放是影响成都空气质量的主要原因之一。汽车尾气中的有害物质会对居民身体健康和城市环境产生危害, 而且成都空气首要污染物——可吸入颗粒的主要来源之一就是汽车尾气的排放。

2. 现代物流对成都周边区域环境负效应分析

成都是西部重点城市, 其现代物流业的集聚, 能带动周围区域物资流转, 但同时, 也将物流中的环境负效应扩散出去。

(1) 占用沿线大量耕地资源。成都平原面积6200平方公里, 是西部乃至全国农产品高产地。然而, 现代物流基础设施的建设需占用大量土地资源 (如:铁路单线区间约占地4hm2/km~5.3hm2/km;高速公路约占地8hm2/km~10.7 hm2/km) , 对成都平原珍贵的耕地资源形成压力。

(2) 物流包装处理不当造成沿线环境污染。伴随物资的流转, 物流包装也分散转移到成都周边区域, 如果不能及时回收处理这些包装材料, 就会对沿线区域造成环境污染, 增加包装废弃物处理压力。

二、成都发展绿色物流的必然性

西部地区经济发展需要吸取发达国家及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的经验教训, 不能片面追求经济效益, 而严重破坏生态环境, 应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 兼顾经济发展和资源环境保护两方面要求, 既发挥现代物流业对经济的带动作用, 又要实施有效措施, 避免或减弱其对资源环境的危害。因此, 在成都地区发展绿色物流势在必行。

绿色物流是指为了实现顾客满意, 链接绿色供给主体和绿色需求主体, 克服空间和时间阻碍的有效、快速的绿色商品和服务流动的绿色经济管理活动过程。它是绿色化运动向物流领域渗透产生的成果, 其目的就是要减少现代物流运作中的能源消耗、环境污染, 发展生态环境友好型物流。

三、实施绿色物流的对策建议

在成都发展绿色物流初期, 需要政府主导。建议从干预物流运作、规划城市物流网络和协调区域物流管理这三方面来实施绿色物流策略:

1. 干预物流运作

(1) 收取排污费。根据企业物流活动产生的污染量收取排污费, 反映每单位排放物对人类健康或生态系统造成的损害, 将环境成本内部化到企业中, 从而消除企业与社会之间环境成本差, 推动其治理环境污染。

(2) “绿色补贴”政策。政府对企业物流活动中为减少环境影响而付出的代价, 给予一定经济补贴, 从而降低企业实施绿色物流策略的成本, 鼓励并支持企业进行减污改造。

2. 规划城市物流网络

(1) 组织规划城市物流结点。政府组织专家团, 进行城市物流结点规划。避免以往片面追求运输成本最低的规划方式, 将环境成本引入模型, 计算出更加合理的规划方案。

(2) 建设城市智能交通运输系统。智能交通运输系统是将出行者、道路和交通运输工具三者作为一个整体系统来考虑, 使运输基础设施得以发挥最大效能, 实现节约能源和保护环境的目的。

3. 协调区域物流管理

(1) 建立区域共同物流信息平台。西部各地方政府共同投资建设公用物流信息平台, 实现货物的合并运输、运输线路的合理规划, 从而有效利用资源、降低物流污染水平。

(2) 实施区域合作押金返还制。对企业实行首端——末端押金制, 在货物首发地对企业收取环境押金, 运输到达目的地后, 考察物流企业包装回收处理情况, 从而确定是否返还其押金。这种制度可以鼓励企业主动进行包装的回收处理并增加可回收材料的使用, 可以有效改善西部整个地区包装废弃物污染情况。

摘要:现代物流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动脉和基础, 其发展水平是衡量一个地区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作为西部大开发的领头羊, 成都也在积极发展现代物流产业, 但在谋求区域经济发展的同时, 现代物流业对资源环境的不利影响也开始显现。本文将在分析现代物流产业对成都及其周边区域产生的环境负效应的基础上, 引入绿色物流理念, 探讨如何由政府主导实现成都绿色物流管理。

关键词:现代物流,环境负效应,绿色物流

参考文献

[1]王长琼:绿色物流[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4

[2]陈柳钦:有关绿色物流的理论探讨[J].科技导报, 2003, (2)

[3]杨浩赵鹏:交通运输的可持续发展[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 2001

[4]谭静:成都整治大气污染汽车无绿标将被禁行[EB/OL]. (2006~03~06) http://news.sina.com.cn/c/2006~03~06/06178368952s.shtml

[5]杨静孟繁林:ITS与GPS在道路运输行业中的应用[EB/OL].河南交通科技信息网

环境负效应 篇2

它涉及到大气、水、噪声、生物(生态的)、文化的和社会经济的诸方面,它们共同构成了环境的整体效应。其次环境构成中的审美要素,其本身还需说明的是对美的认识,是基于一种美学原则,美学标准的审美认同。这在同一环境构成的条件下,不同文化内涵影响下的人,便有不同的审美标准要求于它。当前在生产力飞速发展的基础上,人们普遍追寻的是平实自然的精神创造了生活的内涵,倡导人们做出理智的、道德的、审美的表述,其中返璞归真,回归自然发展更是成为了新的美学意义。

当前城市中的居民们纷纷在节假口到公园或者近邻的乡间去度假体闲,既是为了满足景致上的审美的需要,又是一种情感的寄托,这种审美情感上的需要,同人类本身来自于动物界、依赖于大自然不无深层的联系。

当前人们对环境美学的重视 环境美学是人类文明进化历史中具有重要意义的文化价值,是人类渴望获得精神家园的一种美学境界,中华民族具有五千年余年的悠久历史,自古以来环境哲学家就强调“天人合一”的环境观,天即是自然环境,具备了人类可持续性发展的思想内涵。强调人与自然的相互和谐之美,有机之美,投入自然爱护自然。

当代人们更应该咯守发展既要满足当前人们的需要,又要以不破坏后代子孙的自然资源为前提,保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很多政府都出台了相应的措施如:规定人类生活的建筑空间必须有相适应的绿化设施;每天发布城市环境污染的警报;对一些破坏环境生态的企业进行制止和改造的工作;建设自然保护区等这些都为 关于生态园的定义

早在1982年我国著名的生态学家曲仲湘先生提出“生态农场”的概念。现在在国内对此比较统一的意见为:“是一种文化与生态的协同关系。需要根据各自的自然、经济、文化特点,把环境问题融入到整个社会经济系统综合考虑,充分考虑经济因素、社会因素以及生态因素之间的祸合关系。这种祸合关系建立的途径是建立经济和生态和谐的产业系统。

复杂电磁环境内涵及效应分析 篇3

关键词:复杂电磁环境;内涵;效应

最近几年,军用装备增添了现代性,获取显著进步。这种情形下,装备提升了固有的电磁敏锐特性,但却没能抵挡偏大范畴的电磁类干扰。日渐复杂的环境之下,发挥装备成效,是亟待化解的现有疑难。要识别危害源、明晰特性及成效。这样做,才可提升总体范畴的建造装备水准,提升军事的总水准。

一、解析根本的内涵

未来战争之中,遇有偏复杂的多样环境,都应着手予以化解。在复杂环境中,含有电磁环境。复杂电磁环境指代:特定战场之中,电磁环境干扰着平日作战,显示了明晰的干扰倾向。详细而言,它可被分成自然性的、人为性的环境。给定空间之中,布设着密集形态下的电磁类信号。它们交错布设,彼此显现了叠合的情形。这种叠合含有频域、时域以及能量[1]。信号动态交织,表征出来的样式也更为繁多。电磁干扰着装备、人员以及燃料,影响场地环境。

电磁环境特有的效应指代:多样构成要素、有着挥发性的原材、生物体及装备显现的总效应,它代表着作用成效。它密切关联着电磁类的机理,可分成兼容性、规避电磁骚扰、缩减易损耗性。此外,还涵盖了电子特有的防护、脉冲电磁防护。某些原材有着挥发的特性,含有沉积静电,它们也显现了多样的现象及关联效应,构成某一整体。

二、识别危害源头

电磁环境之中,复杂危害源含有如下:沉积性的静电、自然雷电威胁、脉冲及核电威胁、人为发出的电磁类辐射。此外,危害源还可分成军用类的、民用类的多样干扰。

(一)突发放电等干扰

作战之中常见多重的自然干扰,是不可规避的。例如累积着的静电放电、突发性的雷电、沉积情形下的放电干扰。静电放电时,常常带有瞬时态势下的突发电流,电位也十分高。电流附带着剧烈辐射,带来电磁脉冲。静电被看成近场类的干扰,构成电子干扰,很易引发油品爆炸、电源等的燃烧。此外,电容及电感类的耦合还会经由天线,将耦合能运送至装备[2]。

(二)多重的人为干扰

电磁危害涵盖了人為类的干扰,分成多样类别。人为危害显现了彼此的特性差异,构成机理不同。例如:核电磁关联的脉冲有着偏强的摧毁能力,也具备软杀伤,干扰常规作战。在人为干扰中,高空核爆显出了最大强度,覆盖范畴很大。核爆炸发生时,将释放更多的脉冲能,覆盖几千平米。从现状看,发达国家创设了偏小体积这样的武器,强化脉冲效应。定向能武器指代:超宽带特性的武器、微波性的高功率武器。电子战融汇了多重的干扰源,含有机载类的干扰机。识别它的性能,就要考量频率覆盖的范畴、干扰样式及显现出来的功率、响应耗费的时段。

三、探析多重效应

从根本上看,电磁环境表征出来的效应指代:传导电磁能量,经由辐射场来干扰燃油、场地内的人员及装备,显示多重影响。针对多重的效应,要预设如下的防控途径:

(一)规避剧烈的干扰

电磁能量可被传递至某一体系内,干扰电子元件。在电子配件上,显出了偏强的剧烈电场。雷电持续时段也较长,同时规模很大。对比常见放电,雷电脉冲显出偏低的总频率,然而能量很大。雷电脉冲还带有偏大的辐射能,瞬时带来偏强的电流。严重状态下,武器之中的电爆类配件将会着火,损伤不可估测。闪电及释放出来的静电附带着偏强的电流,电磁场也很强。针对于电磁场,屏蔽更为艰难[3]。剧烈电场击穿了电子类的配件,击穿氧化层及衔接的金属介质,电路因此短路。在剧烈电场下,器件表层附带的载流子常常会迁移,增添潜在损伤。为此,有必要规避缺陷性的迁移,保护敏感线路。

(二)有序调配频谱

复杂环境之下,装备将会自我扰动,或者彼此扰动。这种扰动密切关联着电磁类的多重干扰,含有干扰效应。辐射电磁能量,它被融汇于信息类的体系,这就添加了突发情形下的误动作,设备失掉性能。经由耦合的路径,电磁能量将被移转,干扰常规运转。为此,要慎重筛选最优的屏蔽类原材,提升信息水准。频谱资源是有限的,但聚集着的无线设备数目很多。这种情形下,就要有序去调配资源,确保设备都可获取足够的频谱。

(三)抗干扰及防识别

电磁作用于场地内的装备、人员以及燃油,它们彼此作用。电磁能被替换成热能,带来后续的热效应。复杂环境之下,微电子特有的配件将被损毁,敏感电路呈现出偏热的状态。这种效应之中,局部配件也将被伤害,恶化电路性能[4]。人为干扰来源很多,有序抵抗干扰,是首要解决的难题。增设防止识别类的技术,可以有效抵抗人为的干扰。

结语:

科技不断进展,武器体系添加了电爆类的、微电子特有的多重装置。这种情形之下,装备也更为敏锐。未来作战依托着信息管控,审慎查验场地、随时互通并传递信息。总指挥及操控、设定定位导航,都不可脱离更为致密的总部署。电磁辐射可查验的源头变得更多,双方常常会剧烈去对抗,场地现状偏复杂[5]。新时段的战争倾向于无形,凸显力量对比。辨别电磁环境,明晰它自身的潜藏规律,才能预设最适宜的作战路径,争夺最佳位置。要掌控主动权,接纳新颖的探测手段。

参考文献:

[1]刘尚合,孙国至. 复杂电磁环境内涵及效应分析[J]. 装备指挥技术学院学报,2012(01):1-5.

[2]高斌,唐晓斌. 复杂电磁环境效应研究初探[J]. 中国电子科学研究院学报,2011(04):345-350.

[3]邱世锋. 复杂电磁环境效应的初步探讨[J]. 产业与科技论坛,2013(10):83-84.

[4]汪连栋,胡明明,高磊等. 电子信息系统复杂电磁环境效应研究初探[J]. 航天电子对抗,2013(05):23-25+50.

[5]汪连栋,郝晓军,韩慧. 复杂电磁环境效应分析及环境控制实现[J]. 电子信息对抗技术,2014(06):7-11.

环境负效应 篇4

一、金矿开采对环境的负效应

(一) 引发的生态环境负效应

金矿的开采无论是开采的过程中还是闲置的尾矿都会对土地资源进行严重的破坏, 通过调查显示, 我国因为采矿而造成的土地资源损失已经超过2万平方千米。同时金矿的开采还会产生大量的污水, 进而对矿区周围的水源和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 而且开采过程中不免会对周围的植被造成一定的破坏, 如果周围存在河道也会因为泥沙的大量流入而造成阻塞。除此之外, 自然景观也会因为矿区的开挖受到一定的破坏, 比如水库的干涸等。

(二) 引发的水环境负效应

金矿的开采中需要先对矿山进行排水疏干, 从而对当地的地下水以及渗流条件造成一定的影响, 降低水位线, 使当地的生活水源供应受到限制。同时金矿的开采还会使地下水的水质降低, 土壤和岩石的裸露使地表侵蚀的速度加快, 大量的泥沙流入到河流中, 造成河道堵塞, 而矿厂污水的排出也使得水源受到严重的污染。此外, 金矿进口会有大量的硫化物, 所以在开采的过程中这些硫化物会溶于水中, 蒸发后形成酸雨, 造成矿区周围的水质呈酸性, 对地表、建筑物以及植物等形成腐蚀。

(三) 引发地质环境负效应

在矿山的开采中必然会造成地面的塌陷和裂缝等问题, 根据相关调查显示我国采矿造成的地面塌陷面积已经达到8.9×105平方千米。同时矿坑一般都是地层和岩层之间, 在开采的过程中极容易出现岩石崩塌以及开裂的现象。而当矿山位于孤峰、突出山嘴等地方时, 极容易因为剥蚀卸荷的作用造成山体开裂, 进而引发岩石的崩塌等问题。此外, 剥离土岩以及尾矿库等是金矿开采中的主要废弃物, 对耕地造成浪费, 对当地的植被和地貌也会造成严重的影响, 同时还容易造成山体滑坡或者泥石流现象。而且深井注液抽水以及矿山压力塌陷等也会增大地震发生的可能性。

二、金矿开采的综合治理

(一) 对金矿开采废弃物的治理

首先对金矿开采废弃物进行无公害化治理, 对于采矿的废弃物需要通过土、树根以及石灰等物质的覆盖来避免风吹或者雨淋等污染周围的环境。同时利用化学物质将废弃物硬结成大规模的固体, 防止对环境造成污染, 此外还可以通过在废弃物上种植植被, 起到对废弃物的覆盖作用。

除了对废弃物的无公害处理外, 还可以通过对废弃物的综合利用来解决能源, 避免污染, 比如可以提取废弃物中有价值的金属铜、铅等, 并利用先进的技术对这些金属物质进行回收。同时金属尾矿中的金属经过提炼后还可以用于建筑材料的制作比如砖、水泥等。

(二) 对水资源环境的治理

为了防止金矿开采对水资源造成污染, 可以采用隔离水层的方式避免水污染, 对于矿井中的排水可以用于农田的灌溉。运用截流和阻水技术对进水通道进行封闭, 减少矿井中水资源的泄露, 维持矿区周边的供水。对于已经污染的水源要进行及时的治理和净化。同时, 对于污水的治理, 可以采用物理化学方式, 对污染的水进行分段治理, 使污水得到逐步的改善和净化。

(三) 对生态环境的综合治理

在金矿开采前需要先对矿区的矿岩进行研究和分析, 比如力学性质、产状、构造以及对矿山的影响等, 并预测出金矿开采会对环境造成的负效应, 防止在金矿开采中发生岩体改变。同时对于已经塌陷或者移动的岩体进行加固、填充处理, 防止其进一步扩大。在采矿完成后, 要对矿区的废弃地进行综合的治理, 使废弃地能够达到开垦和种植的标准, 恢复生态环境。

三、结语

综上所述, 金矿开采既是经济发展的需要, 也是提升国力的根本, 但是金矿的开采必然会产生一定的环境负效应。我们不能因为经济的发展而忽视了环境的问题, 同样也不能因为对环境问题的忌惮而放弃对金矿的开采。而是要保证金矿开采的合理性和科学性, 将金矿开采的环境负效应降到最低。通过对金矿开采对生态环境、水资源以及地质环境影响的具体原因分析, 探寻出降低这些方面负效应的策略, 使金矿开采和环境保护能够齐抓并进, 实现金矿开采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和谐共存、可持续发展。

摘要:经济的发展使得黄金的价值和利用率越来越高, 这也使得金矿的开采不断的扩大, 在利益的驱动下, 金矿开采的环境问题一度被忽视, 进而使得金矿开采区的环境受到严重的污染。随着人们对生态环境的关注以及绿色理念的提出, 金矿开采诱发的环境负效应也开始被人们重视起来。本文主要对金矿开采中引发的环境负效应进行分析, 并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

关键词:金矿开采,环境负效应,问题,对策

参考文献

[1]杨宏立, 欧丽.金矿开采引发的环境地质问题分析[J].商品与质量, 2016 (22) .

[2]葛勇.金矿开采引发的环境地质问题分析[J].科技风, 2013 (18) .

环境负效应 篇5

答:

一、温室效应的机理:大气下层的直接热源是水面、陆地、植被等下垫面和

云层向外发出的长波辐射,而不是太阳短波辐射。正是由于大气中的某些物质具有允许太阳短波辐射通向地表,而部分吸收地表长波辐射的特性,才使它具有与温室中玻璃相类似的温室效应。

温室效应的影响:①炎热。全球温度增长实际测量表明,全球总体温度的增长趋势十分明显。

②冰川消融。这就造成全球变暖在北极地区最为显著的影响:冰层加速融化。③洪水。在世界上的许多地区,全球变暖还提高了降雨在每年降水量(包括雨、雪等)中所占的百分比,从而使春天和初夏发生更多洪灾。

④飓风。现在大家普遍认为飓风日益强大的破坏力与全球变暖有关,这在一定程度上是因为研究表明四级和五级飓风的数量有了明显增多。

⑤干旱。干旱的土地将导致蔬菜水分减少,农作物减产,火灾次数增多。对经济的影响:气候变化将使我国主要作物品种的布局发生变化,并影响到种植

制度,种植界限北移西延的风险加大。

二、臭氧层破坏的机理: 人类活动排入大气中的一些物质进入平流层与那里的臭氧发生化学反应,导致臭氧耗损,使臭氧浓度减少的现象被称作臭氧层破坏或臭氧层损耗。臭氧层中的臭氧是在离地面较高的大气层中自然形成的,其形成机理是:O2 紫外辐射 O+O(高层大气中的氧气受阳光紫外辐射变成游离的氧原子)O2+O O3(有些游离的氧原子又与氧气 结合就生成了臭氧,大气中 90的臭氧是以这种方式形成 的)O3是不稳定分子,来自太阳的紫外辐射既能生成O3,也能使O3分解,产生O2分子和游离O原子,因此大气中臭氧的浓度取决于其生成与分解速度的动态平。

臭氧层破坏对环境、经济、社会的影响:

①威胁生态系统的安全

② 损害人体健康

③破坏水生生态系统

④ 危害人类生存环境

关于城市绿地的生态环境效应研究 篇6

关键词:城市绿地;生态环境;效应;研究

前言:在生态城市构建理念深入的背景下,城市绿地作为其中重要的内容,侧重于自身生态环保价值的实现。其中绿色植物的选用从功能角度不仅体现在吸附或吸收等作用方面,对于固碳释氧以及污染程度的降低也表现出极大的优势。这就要求在城市发展过程中注重绿地建设,分析其带来的生态环境效应,以此推动生态城市的构建。

一、固碳释氧方面城市绿地的作用机理分析

根据以往学者研究,固碳释氧过程中绿地作用主要表现在三方面。其一为植物生长全过程以及自身的光合作用可对CO2进行吸收。如McPherson在研究萨克拉门托市时证明,城市绿地利用光合作用所固定的CO2每年至少达1.2t hm-2a-1,充分说明对于吸收CO2城市绿地的作用极为明显。其二为在绿地蒸发作用以及树荫条件下,人类生产生活中CO2的排放量将因此较少。其三为绿地土壤与植被能够吸收CO2,如国外学者如Pataki以及Nowak等人结合美国十个城市,通过比较分析发现热量与温度的控制可通过绿荫面积的扩大而实现,同时绿地中土壤所吸收的CO2根据研究得出每年吸收量至少为2.9tCO2hm-2a-1。另外,关于固碳释氧中绿地作用的研究在国内也较为深入,主要研究内容多集中在:首先,绿地类型的不同对固碳释氧效应的影响程度,如研究中发现乔灌草型的应用使固碳释氧效应更为明显。其次,树种类型的不同对生态环境效应的影响,有学者研究中通过对广州地区的绿化树种进行试验,证明叶片层次较多且树干粗壮的树木所取得的固碳释氧能力极为明显。综合来看,目前关于生态环境效应方面城市绿地作用机理的分析,国外多以固碳释氧机理为主要研究方向,而国内侧重于绿地类型产生的生态环境效应差异。实际研究中应结合二者的优点,保证在机理分析过程中正确估算固碳释氧能力的价值,使固碳释氧效应在绿地作用下表现更为明显[1]。

二、降温过程中城市绿地的作用分析

城市绿地在降温方面的作用亦可称之为降温效应,尤其现阶段全球气候变暖的趋势要求利用植被蒸散与光合作用等使“热岛效应”得以减缓。国外现阶段在进行绿地降温效果研究方面,以Jauragui等人为典型代表,分别选取潮湿与干燥两个季节对墨西哥公园绿地降温作用分析,结果证明干燥季节绿地降温大约可在4℃左右,相比之下潮湿季节降温幅度仅为1℃,说明绿地降温效应一定程度受空气湿度影响。再如Kawashima等学者在研究绿地降温效应中发现东京地区城郊与室内降温效应存在一定的差异,城郊地区绿地主要以稀疏植被为主,降温效果表现极为明显。对此方面研究我国许多学者也分别选取不同城市如北京市、太原市等地做出同样降温效应的分析,所取得的研究结果基本相同。综合来看,城市绿地在降温效应方面可取得良好的效果,是改善当前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途径,但降温效应的程度受空间与空间的影响较为明显。

三、城市绿地的降噪效应分析

城市绿地在实现降噪目标方面往往受绿地树种类型的影响,通过研究分析,利用绿地进行降噪通常控制在5-10dB之间,其中10dB降噪效果的实现要求绿地在整体结构方面保持浓密,且宽度设计需保证在100m以上。国内许多学者根据不同类型绿地组合所获取的降噪效果分析,发现若采用草坪、灌木与乔木相结合的方式且使绿地结构以紧密型为主,可获得良好的降噪效果。另外,也有研究发现影响绿地降噪程度的除绿地结构、植被类型等方面外也包括如噪声的频率等因素,要求城市绿地建设过程中结合具体影响因素做好绿地结构的设置[2]。

四、城市绿地在生物多样性保护中的作用

在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绿地的作用突出体现在对动物与植物两方面的保护功能。结合Cornelis等人关于公园中动物多样性的研究,选取15各不同城区公园发现两牺动物大约在60%左右,哺乳鸟类也在50%以上,能够说明动物多样性保护中公园绿地的重要作用。在植物多样性保护方面,国许多学者多认为绿地系统的完善需从物种引进方面着手,但需注意的是不同区域土壤与气候条件会对植物多样性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通常草本植物的多樣性水平较低,而乔木林多样性表现却比较明显。综合来看,城市绿地可起到生物多样性保护效应,需注重结合区域实际情况合理规划设计城市绿地,做好物种的引进工作,发挥绿地保护生物多样性的作用[3]。

五、城市绿地在减轻环境污染方面的作用

该效应又可称为抗污染效应,集中体现在城区绿地对有害性气体的吸收与降尘方面。其中在有害气体吸收方面,多体现在氯气、氟化物以及二氧化硫等气体。通过研究发现绿地面积越大能够吸收的有害气体越多,且不同类型树木吸收有害气体能力也存在一定差异,如二氧化硫吸收过程中通常乔木林的作用较为突出,而能够对氟化物起到作用的主要依托于叶片气孔。另外氯气的吸收与净化通常需对植被自身机体进行破坏而实现,植物在吸收氯气后自身细胞液pH值将大幅度降低,其中的叶绿素成分被破坏,不利于植物的生长。此外,城市绿地除尘方面则体现在直接进行尘埃颗粒的吸收或利用空气流通实现降尘的目标。一般影响降尘效果的主要受叶片浓密度影响。由此可总结,绿地在吸收或净化有害气体方面的影响因素多集中在植被的类型以及绿地面积方面,而降尘效果的影响因素主要体现在叶片结构以及绿地构成等方面[4]。

结论:关于城市绿地所产生的生态效应是国内外许多学者研究的重要内容。结合以往学者研究以及文中的分析,发现城市绿地能够带来的生态环境效应多体现在降噪、降温、抗污染、保护生物多样性以及固碳释氧等方面,要求城市绿地规划设计过程中结合影响城市绿地作用的因素采取相应的完善措施,推动城市的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苏泳娴,黄光庆,陈修治,陈水森,李智山. 城市绿地的生态环境效应研究进展[J]. 生态学报,2011,23:302-315.

[2]李莹莹.城镇绿色空间时空演变及其生态环境效应研究[D].复旦大学,2012.

[3]王忠君.基于园林生态效益的圆明园公园游憩机会谱构建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3.

环境负效应 篇7

迄今为止, 人类在南极大陆还没有工业、农业或其他任何产业活动, 除去少量的流动人口, 也没有永久性的居民。从总体上来说, 人类在南极的活动范围仍十分有限, 对南极环境的影响还只限于局部地区。然而, 随着人类活动的日益加剧, 其影响的程度和性质正在发生范围的扩散和层次的转移, 并已经对南极环境及其附属的生态系统带来严重的负效应。例如, 人类在南极大量使用石油燃料, 年耗量达数十亿升, 造成南极土壤碳氢化合物 (hydrocarbon) 严重污染。其中, 约1%的燃料发生溢漏, 若溢漏发生在无冰区植被带, 则可能造成局部植被的萎缩和死亡;若溢漏发生在大陆冰原, 则不仅导致冰雪表层的污染, 而且可改变冰体对太阳辐射能的吸收, 甚至可能导致冰体结构的变化;当溢漏发生在海域时, 油污吸附在海洋浮游生物体表, 会直接伤害这些浮游生物的正常生理机能, 并最终导致机体的死亡甚至生态系统的局部伤害。

南极人类活动的环境负效应, 严重危及南极作为地球上唯一一块基本保留其自然原貌的大陆的特殊价值, 国际社会对南极自然环境保护予以了高度的重视和关注。不仅南极条约体系出台了一系列相应的南极环境保护法律文件, 而且各有关国家也制订了相应的南极环保法规和措施。但由于不同国家在南极国际事务方面的关注程度或文化传承的不同, 或出于各自国家利益等种种原因, 在南极环境保护方面的投入和管理成效存在显著差别。

本文汇集整理了多年来国内外南极考察实践中人类活动现状和环境影响的大量资料, 分析归纳了人类活动的基本类型及突出的环境问题, 提出了相应的管理对策, 以期对提升南极环境管理水平有所裨益, 有利于促进南极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二、人类南极活动的类型

迄今, 人类在南极地区的大量活动, 除了尚未普及的旅游观光之外, 频率最高、规模最大和人数最多的就是名目繁多的各类考察。围绕这些考察而展开的项目, 包括科学研究、基地建设、条件保证和后勤服务等工作, 均属完成整体考察任务所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而且绝大部分发生在室外或野外, 并采用各种力所能及的形式与手段, 都与南极环境发生着密切的联系。这些活动无论是使用器械, 或使用非南极本土动、植物制品与其他人造制品, 或排放废弃物, 其过程实质上是一种接触南极环境并直接向所及环境介质传递、释放能量的过程。我们可以把环境所依附的生态系统, 同样看成是构成环境的特殊介质的一部分。这时, 人类活动中能量传递与释放的直接对象就是生态系统的组成单元, 即动植物的个体、种群或生态群落。由于人类在南极的各类活动都有其各自的不同目的, 因而所接触的环境介质, 其能量释放的形式与程度、范围的大小及其产生的后果等就大不一样。例如, 同样使用车械, 对比基础设施工程施工和科考野外活动的不同需求, 车械作为交通工具的活动范围和车械产生的环境效应会完全不同。又如, 对比观光活动和科学考察对同一动物栖息群的不同需求, 可能会产生各自的干扰效应。发生在南极现场的各类活动, 从形式上有个体作业、车械作业、陆空海集群作业等, 从环境类型上, 可包括无冰陆地、冰雪区、大陆冰盖、海洋和湖泊水域、植被区、野生动物栖息地等等。本文为论述方便, 依据人类南极活动的目的与性质, 大致归纳为基地设施建设、废弃物排放、科学考察、物流与交通运输以及旅游观光等五类。

1. 基地设施建设

南极考察基地是人类在南极赖以生存的依托, 也是人类开展各类活动的大本营。因而, 除了一些远距离航空飞行或依托船舶进行的海洋考察活动, 南极考察基地的建设是无可替代和不可缺少的基本活动。

(1) 考察站基本功能结构

一个标准的常年南极考察站, 为了确保其正常运转, 其硬件设施通常具备生活、动力、作业和通讯4个基本功能区块组合。表1所示为考察站基本结构单元及其环境相关性, 其中的动力区块和作业区块两者与环境的关系最为密切。例如, 动力区块中的燃油储运和燃油使用单元通常是产生油污染的源头, 而车械活动可能给地面和植被造成伤害;又如, 作业区块中的环境设施和给排水系统的技术水准如何, 及其运作与维护的正常与否, 将直接影响到站区及邻近区域环境质量的好坏。

(2) 基础设施施工

迄今为止, 人类在南极地区设立了80多个考察站, 其中常年站47个。大部分国家的南极考察站选择在南极大陆边缘的无冰区, 例如, 我国的长城站和中山站, 另外一些考察站建在南极冰雪高原, 例如, 美国的阿蒙森-斯科特站位于南极大陆极点的冰盖上, 德国的冯-诺依梅尔站则建在冰架上, 我国未来的内陆站DOME-A将建在南极大陆冰盖的最高点。任何在陆地或冰雪环境条件下进行的基地建设和建筑工程实施, 都不可避免地会导致所及范围原始环境较大的永久性改变。考察站的规模大小、站区空间格局和建筑形式、设计风格等直接关系到基础设施工程规模、施工方式和强度, 并将直接决定其对所及环境产生负面效应的时空强度。

2. 废弃物处理

人类在生存与进行各项活动过程中, 不可避免地会产生一系列废弃物。废弃物污染是人类涉足南极之后最先遇到的环境问题。随着人类南极活动不断升级, 废弃物产量日趋增长, 对周围环境的压力日趋增大, 废弃物管理与处理已经成为南极环境管理中最重要的问题之一。《关于环境保护的南极条约议定书》附件3, 针对南极废弃物的分类与处理, 作出了详细的规定。表2所示为南极废弃物的一般分类以及根据不同废弃物的理化性状而确定的回收与处理方法。南极考察站严格按照南极条约系统有关废弃物管理的规定, 将不同性质的废弃物分别存放和集中处理。尤其对大型废弃物如废弃建筑材料、废弃金属零部件和有毒物质, 要求集中运出南极地区。南极废弃物的处理得当与否, 直接对所及环境及其所依附的生态系统造成多方面的负面影响。因而, 妥善处置和科学处理废弃物, 这是实现南极环境保护最重要的内容和最有效的途径之一。

3. 野外科学考察

南极野外科考活动涵盖发生在南极现场的以不同自然学科研究项目为任务的各种行为, 其活动形式与实施手段, 包括野外观察、样品采集、标本制作、实验分析、数据处理等一系列过程与结果。随着人类科学的迅猛发展, 现今南极科研已拓展到包括地球科学、空间科学、生命科学、天体物理等各个领域, 涉及物理、化学、海洋、地质、生物、生态、冰雪、环境、生物地球化学、医学、气象, 以及卫星遥感与信息技术等几乎所有现代科学技术层面。尽管到南极现场开展科考的项目众多, 但因学科不同, 研究对象与目标及其方法手段各异, 因而对南极环境的需求不尽相同。了解不同学科的环境需求, 有利于我们提高南极环境管理水平和环境质量。

表3展示了以自然科学为主的南极科考主要学科的环境需求。其中对南极环境具有较大需求并与南极野外环境接触较多的学科, 主要有生物地球化学、环境科学、地理信息、生态学、生物学、冰川学等。这些学科较多与南极生态系统尤其与南极植被和野生动物相接触, 因而, 这些学科的项目执行者, 较其他学科和其他南极活动者而言, 对南极环境生态保护负有更大和更为直接的责任。

表3中, 环境学科属于多学科交叉的综合学科。南极环境研究无论从全球变化的大尺度, 还是以南极局部环境角度进行探讨研究, 都需要在南极进行现场考察, 以获取必要的环境信息和环境背景资料, 以及样品采集与分析, 其野外观测几乎涉及所有不同类型的环境, 其环境需求为各学科之首。再有, 生物地球化学和地理信息等学科, 则涉及大多数的环境类型。在多数情况下, 即使属于同一学科的不同项目, 也会因具体研究内容和目标的不同, 对南极环境的需求也各有不同。例如, 海洋环境监测与陆地环境污染考察, 两者所关注的环境类型就不尽相同;海洋生物地球化学和湖泊生物地球化学, 其观测取样的环境类型和地点则相去甚远。又如, 生态学科需要采集生物样以及生态系统所依附的环境背景样, 地质学科主要采集岩石样品, 而环境化学学科需要的是海洋、湖泊等不同层次的水样以及冰雪和土壤的样品, 冰川学科则采集不同来源与成因的冰雪样品等。

4. 物流与交通

交通运输是人类一切活动的命脉, 南极考察也不例外。可以说, 人类进军南极从初期探险到实现现代化科学考察, 完全是依仗着人类文明与科技的飞速发展。从早期帆船和狗拉雪橇冒着死亡风险, 到现今钢铁巨轮破冰之旅和雪地车长龙纵横冰原, 乃至各种航空器南极大陆的远距离大面积飞越。现代交通工具和物流的便捷通畅, 为今日南极考察提供了可靠保证。

以南极乔治王岛为例, 该岛有9个国家建立了大小26个考察站点, 基地的年平均人员数约在400~500人, 使用的各类车械在56~65辆, 见表4, 主要有雪地摩托、雪地履带车、铲雪车、拖拉机、挖掘机、卡车及吉普等。大型车辆的使用主要在站区范围或基本沿公路线行驶, 小型车辆在冬季雪地扩大活动范围。近距离海上交通, 橡皮艇成为人员和物资接送的主要运载工具。比较2001—2005年南极夏季, 总的海运活动有所减少, 2004—2005年夏季航空器活动剧增。总体进入本地区的人员趋于增加, 夏季尤其2003—2005年夏季经航空途经进入本区人员的年增幅超过18.5%。增加的人员中, 主要属于非正常考察即带有访问观光性质的人员, 及过往本地区的人员有较大增加。事实上, 菲尔德斯半岛中部, 是整个乔治王岛地区人类活动的中心地带, 占85%以上的人员通过这一地带进出本岛, 或中转至其他地区。夏季的乔治王岛, 人丁兴旺, 车水马龙, 一片繁忙景象, 极大地改变了原有的宁静和环境原貌。

5. 旅游观光活动

南极旅游观光大体分为有组织的活动和零散个体活动两类。前者如各国旅行社组团的商业性活动, 大多数乘船前往南极, 约占整个客流量的93%~97%, 其余少部分旅客选择乘飞机去南极。随着世界南极热的兴起, 南极旅游人数正成倍增长, 1980—1981年年游客仅780名, 1990—1991年跃增至4 840名, 2001年突破万人。此外, 国际民间团体的非商业南极活动日趋频繁, 突出的例子为2000年启动的《南极使命-2041》, 受国际财团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双重资助的国际青少年南极观察团组。与此同时, 每年数十名的南极自由散客也不可忽视。另外, 南极基地人员在工余进行野外以休闲为主要目的的自由行为, 也应视同旅游观光活动。

三、人类南极活动的环境负效应

所谓环境影响, 实际上是指对所及环境介质以某种程度和形式的能量释放与传递, 由此导致原始环境状况发生某种改变。例如, 南极野外现场采样过程可以描述为:以某种技术手段向所及环境介质的受力面通过能量的释放与传递, 达到剥离并提取其中的部分物质作为样品, 如获取一定量的海水、冰块、土壤或植被、动物个体等, 并由此造成原始环境单元的部分缺失, 或导致原始环境性状的改变。试比采用现场爆破方法和铁锤敲击方法, 改变原始岩石面而获取岩石样品, 两者对环境带来的后果会有天壤之别。由此可见, 面对同样的南极环境, 人类活动所产生的环境负效应直接取决于能量释放的性质、方式、频率和传递强度, 以及执行者的环境意识和综合素质。

人类活动的环境负面效应, 从属性上大体可以归结为行为硬性伤害 (物理) 和污染物质伤害 (化学) 两大类。而实际发生的许多环境事件, 往往是复合型和多重性的, 并集中表现在地质环境的恶化和生态系统的损害两大方面。

1. 地质环境的恶化

地质环境的恶化首先表现在地形地貌的变化。考察站基础设施建设施工作业和工程车械的使用是导致考察站和邻近地区地形地貌环境改变的主要因素 (图1) 。同时, 物流的需要致使陆上交通网的形成, 公路和桥梁的修建, 以及车辆的频繁使用等, 极大地改变了所及陆地原始地貌。不适当的地质采样, 包括非科研需要采挖岩石样品, 可能严重损害原始地形地貌的特有价值 (图2) 。

另外, 大型建筑物改变邻近土壤及其下伏永冻层造成物理性破坏 (或称机械性扰动, mechanical disturbance) 。考察站基础设施建设、道路机场修筑、交通工具等人类活动是造成土壤物理性扰动的主要因素。例如, 乔治王岛, 交通车械的频繁使用造成许多考察站周边地区地表状况的显著变化, 尤其是别林斯高晋站周围一些天然斜坡已被各种履带车辆夷平, 原本夏季排水良好的土壤已变成了烂泥沼泽。在麦克默多站附近土壤地表因遭受严重的机械扰动作用, 永冻层融化, 土壤收缩塌陷, 大量水分释放, 形成地表细小的溪流, 使土壤环境遭受到永久性的破坏。

地质环境的恶化的另一个不可忽视的表现是浅表地层土壤物理结构和化学成份的损害。南极麦克默多站人为遗留物如废电池、废金属以及建筑垃圾附近的土壤样品中, 检测出显著超正常水平的铅、锌、铜等金属离子造成土壤污染, 罗斯岛斯科特基地周边地区土壤遭受铝污染等早有报道;由于南极大量使用的石油燃料, 对采自东南极凯西站、南奥克尼群岛西格尼站, 以及位于南极半岛的帕尔默站多处土壤样品进行分析测定发现, 所有土壤样品中均含有不同水平的烯烃化合物 (n-alkenes) 与聚环芳香族碳氢化合物 (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 显示严重的人为有机物污染。这些有机和无机污染物以及重金属、碳氢化合物正在向土壤内部富集。

2. 生态系统损害

频繁的车械、船只和航空活动, 大大增加了燃油泄漏和油污染的几率。船舶油溢不仅污染了水域环境, 同时毒害海洋浮游生物, 甚至危及大型海洋动物的正常生态活动。车械不按正常路线行驶, 碾压陆地植被 (图3) ;航空器低空贴近动物栖息地飞行, 均会对本地动物造成惊扰, 甚至引发生理机能紊乱。凡此种种给南极生态系统安全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南极旅游者产生的大量废弃物对所及环境带来污染, 除了随意丢弃空瓶子、包装盒等废弃物, 密集人流造成对本地动、植物和生态系统的直接干扰。部分旅游散客包括基地人员工余休闲时间随意进出保护区鸟类栖息地惊扰动物的正常繁殖活动, 或肆无忌惮掇取动、植物和岩石样品的违规行为等, 威胁本地生态系统安全。这些人员的南极野外活动往往脱离正常的环境监督, 其环境影响不容忽视。

人类活动对南极本土动物的负面影响, 包括栖息地范围的缩小, 种群数量下降等多有报道。例如, 在乔治王岛, 随着考察站点的增加和人类活动日趋频繁, 极大地压缩了本地敏感鸟种南方巨鹱 (Macronectes giganteus) 的生存空间, 近20年中种群数量减少了90%。对罗斯岛西岸的阿德雷企鹅 (Pygoscelis adeliae) 栖息地的监测表明, 由于大量游客毫无限制的自由参观, 数年之后这里的阿德雷企鹅数量快速下降到极限。采取游客限额之后, 企鹅数量明显回升, 经过12~14年之后才恢复原有水平。生物学家研究证明, 原因在于企鹅繁殖期内遭受人为刺激造成其孵化率显著降低, 育雏率下降。研究还表明, 考察站区厨房垃圾为贼鸥提供了食物来源, 造成邻近区灰贼鸥 (Catharacta maccornicki) 种群数量的增加, 但是隨着时间的推移, 由于人为地扰乱了贼鸥的天然食物链, 导致贼鸥幼体发育不良而使幼鸟的非正常死亡和育雏率的下降。

关于南极外来生物入侵问题, 在自然条件下, 源自邻近其他大陆和岛屿的花粉、孢子体等借助风力与海鸟传入南极, 成为地球其他地区侵入南极的主要外来生物。人类活动伴随而至的外来生物入侵, 对南极土著生态系统的危害则要严重得多。人类引进植物与蔬菜, 种植花草和豢养宠物等, 不仅造成新的生物入侵, 而且人类自身及其向南极输送的肉类与禽类制品, 更可能成为各种致病微生物与病毒进入南极的有效载体。1979年在帕尔默站曾经爆发短暂的禽流感, 造成贼鸥等海鸟的死亡, 也可能与人类所传播的某种疾病有关。科学家已在阿德雷企鹅体内发现了外来纽卡斯尔病毒 (Newcastle virus) 。尽管迄今尚未查明南极野生动物发病的详细机制, 但显然与人类在南极地区的活动密切相关。

3. 科考活动的环境影响

由于“科学”的神圣 (尤其在南极) 与其“生来就有”的某种神秘感, 长期以来科考活动对南极环境生态的负面影响被人们所忽视。事实上, 不合理的科考项目, 或者项目设计存在严重缺陷, 或计划实施不当的现场活动, 都可能带来严重的甚至无可挽回的环境生态损害。通常情况下野外科考活动都会不同程度地产生所及环境的负面影响, 并随学科的不同和考察目的、内容与手段的不同而有很大差别。例如, 地理信息科学与生态学两者的环境生态考察, 其信息采集的内容、方式、手段均大不相同, 前者使用测绘仪器进行生态分布观测和数据采集, 而后者在生态分布观测之后, 还需要在现场进行生物样品采集, 并将直接改变所及环境生态现状。同时, 科考项目现场实施中, 执行者的科学素养和环境意识如何, 也直接关系到行为结果的南极环境效应。例如, 在南极植被生源气体研究中, 为了对标准方样与周围大面积植被进行对比观测, 白色标准框外的整片苔藓被遭铲除 (图4) , 原始植被无辜受损。又如, 跨专业项目的现场考察中因缺乏专业知识和技能训练而发生环境生态损害事件也绝非偶见 (图5) 。不恰当科考活动除了改变原始环境状态之外, 同时还存在改变所及环境内在科学价值的问题。南极不同类型环境与生境的现实存在, 是大自然经过亿万年演变而形成, 各个类型的环境都隐含着不同科学价值的时空变化信息。这就要求科考项目实施者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 尽量减少对环境的损害面, 切勿随意践踏现场作业周围环境。

四、环境管理对策

南极环境问题一直是ATCM会议的中心议题之一, 1998年《关于环境保护的南极条约议定书》正式生效, 随后, 各国政府相应出台了包括环境保护法规, 准入制度, 环境官员制度、环境评价等在内的一系列政策与措施, 并不断加大南极环保硬件设施和技术研究的投入。各国考察站环境质量有了较大改善。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 一贯重视南极环境生态保护, 环境科学被列为我国国家南极科考计划的重要研究专题之一, 在南极环境问题的处理上有相当的透明度, 并积极开展多国国际合作。在我国南极长城站和中山站专门开展了南极环境年活动, 多次对辖区环境进行清理整治和环境修复, 成绩显著。

表5所示为近年来南极部分考察站环境管理情况, 从表中可以看出以下三点: (1) 考察站站长负有环境管理直接领导责任。 (2) 各国南极环境工作内容、程序和技术要求, 基本遵照ATCM体系的统一要求;这两点表明普遍对南极环境保护的重视。 (3) 对环境问题的处理和要求, 各家掌握尺度不尽相同。废弃物处理和人类活动环境影响控制是解决南极环境问题的两大难题, 其中前者, 《议定书》和各国都有较为严格的硬性规定和技术措施, 而后者, 由于牵涉面广情况复杂, 因而各国在管理上以及解决问题的方式与松紧度差别较大。针对目前南极环境管理中实际存在的某些突出问题, 我们从管理的角度考虑, 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 实现环境管理规范化和制度化

根据我国南极考察站的实情, 将南极现场的环境工作包括基建工程、野外科考及废弃物处理等内容进行细化和条例化, 即将常见环境项目转变成具有可操作性的环境工作模块, 进一步分解为实施条目, 编制成适宜的环境手册 (详情另文介绍) , 这是实现环境管理规范化和制度化的关键。充分发挥环境官员的职能, 实行站长督察下的环境官员负责制。由环境官员对所有纳入环境监督的项目参照环境手册的规定内容, 逐项定期进行环境影响核查和评估。有利于改变目前考察站环境官员即卫生员的现状。

2. 对症下药解决突出问题

通常, 项目活动的环境影响评估需要专家进行专门的技术勘查后作出。从环境管理角度来说, 考察站并不可能对所有的项目进行环境影响评价, 但同时又要对计划中各项工程和科考项目的实施进行全程监督。在近年来的实践中, 我们曾尝试给所有施工、科考项目下发任务执行情况和环境影响报表, 在任务结束时由项目负责人填报。由于得到项目实施者的认真配合, 不仅掌握了各项任务过程中的环境动态, 也大大增强了人员的环境生态保护意识, 因而获得意外的好效果。建议将这一措施制度化, 列为正常环境工作内容。

日常废弃物处理量通常会与同期考察站人员数量、考察项目内容有关, 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考察站的废弃物管理水平。图6所示为乔治王岛部分考察站可燃性废弃物处理比较。图中阿根廷、波兰及中国站垃圾处理量较大。波兰站和阿根廷站垃圾总量增加与夏季科考项目与人员相对较多有关;同期长城站的人员并不多, 但厨房垃圾过多造成可燃固体废弃物的总量上升。长期以来, 我国南极两站均存在厨房垃圾量较多的情况, 其主要原因在于食品结构中有较多类容易产生垃圾的品种如猪爪、鸡爪之类。因而有必要考虑适当改变饮食习惯, 调整考察站食品供应, 以利减少厨房垃圾, 减轻垃圾焚烧工作劳动强度和延长设备使用寿命。

3. 准入制度落到实处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 科考活动可能远较其他后勤服务和旅游观光等活动对南极环境生态的影响更大。因而, 一些国家对本国南极科考项目的审批非常严格。例如, 德国所有南极科研项目一律需填写专门的申请表。表格绝大部分条款与环境生态有关, 包括项目执行人对考察现场环境状况的了解, 项目是否造成对南极动植物的伤害, 在南极现场是否使用任何有毒物质、爆炸物或任何有损环境的物质, 对南极样品采集要求详细填报样品属性、数量, 采样手段及可能的环境影响等, 最后经专家审批。严格的申请程序, 避免了那些不宜引入南极或者与南极环境不利的项目, 也使赴南极的科考人员受到一次深刻的南极环境教育。

目前多数国家严格执行进入特别保护区的许可证和南极本土样品的带出许可证制度。按规定这两项许可证的申请, 均须在来南极之前办理。但在南极期间, 也可以由考察站临时审批。在我国南极两站因迄今尚未形成相应的规范程序, 容易出现管理上难以到位的情况。例如, 擅自登陆阿德雷岛保护区、非科研采集地衣石样品, 甚至随意采集孵化中的鸟卵, 以及企鹅血样采集中发生因采集过量导致动物长时间休克甚至个体死亡的情况。为此, 我们认为有必要尽快健全各项许可制度并落到实处。在样品采集方面, 可以参照一些国家的做法, 针对各学科特点和环境需求, 设计使用配套可操作性的规范技术文件, 方便管理, 提高质量。

4. 强化度夏环境教育

根据多年来我国两站环境管理的实际情况来看, 比较冬、夏两季, 度夏期间出现的环境问题明显高于冬季, 除了因为两季人员数量和任务性质等方面的差别之外, 这也和越冬人员经过组队和冬训, 接受包括南极环保知识在内的系统教育不无关系。在度夏期间, 客观上考察站任务繁忙, 工种多样, 人员组成复杂, 容易出现环境问题。本文前面所述的包括站区施工和野外科考所遇到的环境实例, 图1-5均为各考察站夏季发生的事件。但究其原因, 应该与度夏人员的环境教育缺失有一定的关系。

鉴于南极考察人员组成具有较大流动性和高替换率的特点, 环境教育是一项持续性和高重复率的工作。南极环境与生态系统完全区别于地球其他大陆, 南极环境的特殊性决定了南极环境保护的特殊性。也就是说具有一般环境知识和环保意识, 并不意味着可以免受或者少受南极环境教育, 这已为多年来的南极环境管理实践所证明。

五、结语

南极环境教育是提高考察人员环境意识和环保素质的重要途径, 环境法规和一系列规范性措施虽然带有一定的强制性, 但不失为确保南极环境安全不可缺少的有效手段, 都属于南极环境管理不可替代的主要内容, 应当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和完善。我们坚信, 通过环境保护教育和环境管理双管齐下、不懈努力 (图7) , 达到进一步提高南极人员的环境意识和环保素质的目的, 最大限度地降低人类活动对南极环境的负面效应, 促进人与南极自然的和谐, 实现人类活动和南极环境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陈杰, 等.人类活动对南极陆地生态系统的影响.极地研究, 2000, 12 (1) .

[2]赵烨, 等.人类活动对南极乔治王岛菲尔德斯半岛环境的影响.极地研究, 1998, 10 (4) .

[3]王自磐, HU Peter.南极菲尔德斯半岛海鸟与种群分布.极地研究, 2004, 16 (4) .

[4]王自磐, 姜梅.乔治王岛各国考察站垃圾分类处理及环境综述.中国第十九次南极考察队报告, 2003.

[5]王自磐.中国南极长城站2004年度环境现状与整治.中国第十九次南极考察队报告, 2004.

[6]王自磐.中国南极中山站环境现状.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报告, 2005.

[7]李占生, 等.南极条约体系.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 1997.

环境关税的贸易效应分析 篇8

环境关税是指以保护环境的名义对进出口商品所征收的关税。根据大卫·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 自由贸易政策能让具有不同资源禀赋的国家发挥其最大优势, 但这一政策无法将对环境有利的生产体现出来。随着环境保护运动在全球的兴起, 许多国家通过征收环境关税来达到环境保护的目的, 通过关税的形式把环境费用有效地分摊给污染者, 使环境成本内在化, 进而使环境费用包含在国际贸易商品价格中[1]。

环境关税通常包括进口环境关税和出口环境关税两种:

进口环境税是指对污染环境、影响生态的进口产品征收进口附加税。征收对象是进入境内的严重污染或预期污染环境但又难以治理的原材料、产品及大量消耗能源和自然资源的工艺、生产设备。主要包括两类:一是最终产品、中间产品和原材料在使用过程中会对环境产生污染, 如汽车、农药、清洁剂等;二是消费过程产生的残余物对环境有害, 如商品包装物、垃圾等。

出口环境税, 是对输往国外的产品所征收的关税。也包括两类:一是产品的生产过程或生产过程中的残余物对环境有害, 如工业生产中产生“三废”等;二是产品对输入国的污染极轻或几乎无污染, 但消耗了输出国国内的大量资源, 如资源出口税或出口产品环境附加税等, 包括原材料、初级产品或半制成品等[2]。

环境关税的产生是有深刻的贸易背景和环保背景的。二战后, 国际贸易得到快速发展, 在全球范围内消除了商品流通障碍, 繁荣发达国家的同时也为发展中国家提供发展的机遇。由于发展的不平衡, 发达国家尝到了“先污染后治理”的恶果, 率先制定了相关的环境法规和贸易规则。这些法规和规则的实施, 成功地避免了自然资源的进一步退化, 保护了其自身环境。但同时发达国家开始把一些重污染高消耗的工业渐渐转移到发展中国家, 并将国内停止使用的商品出口至发展中国家, 一些发达国家甚至打着“自由贸易”的幌子将废弃物转移到其他国家, 特别是发展中国家。

20世纪70年代起, 国际上开始出现“洋垃圾”越境转移现象。据联合国环境署统计, 工业发达国家产生的有害废弃物占全球产量的95%。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有毒废料输出国, 每年要向境外倾倒2万吨左右的有毒废料。美国的两个环保组织———巴塞尔行动网络 (BAN) 和硅谷防止有毒物质联盟 (SVTC) 在2002年发表联合撰写的长篇调查报告《输出危害:流向亚洲的高科技垃圾》中表明:美国国内收集的电子废物50%~80%没有在本国回收处理, 而是被迅速地装上货船运往亚洲, 而其中的90%则运到了中国。德国承认, 每年要运送600万吨以上的危险废物到国外。英国一家尼法略格技术集团向塞拉利昂提供2 500万美元, 换取把有毒废物运到该国处理的权利[3]。

发展中国家为了发展经济, 摆脱贫困, 不惜以牺牲环境为代价, 一方面出口原材料、初级产品或半成品, 换取外汇, 另一方面进口污染严重甚至已经淘汰的生产设备和商品, 造成资源严重消耗, 恶化环境。如发达国家为保护本国的森林资源, 纷纷向发展中国家购买木材, 美国进口的木材大部分来自中美洲国家, 欧洲国家则来自非洲, 日本的白皮书中承认, 日本在热带森林原木世界贸易总进口量中占52%, 这些原木都来自东南亚和拉丁美洲。从而形成了国际贸易中环境污染的转移和扩展[4]。

随着国际贸易范围的扩大和程度的加深, 对于贸易和环境之间复杂的关系和相互影响, 如何在不影响国际贸易正常发展的情况下有效地保护本国环境成为各国必须解决的一个难题。WTO协定中也就环境问题作出了规定, 不提倡各种非关税保护措施, 但肯定关税保护的地位和作用。因此, 20世纪80年代, 许多发达国家开始制定和实施有利于环境保护的关税政策措施, 环境关税应运而生。

二、环境关税的贸易效应分析

环境关税是重要的国际经济与贸易调控杠杆, 在保护环境方面可以发挥其独特的作用, 对国际贸易的发展也会产生多方面的影响。

(一) 贸易条件恶化效应

这里所说的贸易条件恶化效应是指大国对贸易国产品进口征收进口环境税会使贸易国的贸易条件恶化 (大国是指一国对其进口产品征收进口环境税会对该产品的国际价格产生影响的国家) 。普雷维什和辛格首先研究了发展中国家初级产品贸易条件的持续恶化问题, 后来又有经济学家对此进行基于不同样本和时间序列的计量分析, 结果发现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贸易条件恶化的现象。贸易条件恶化现象的产生和环境因素有很大的关系, 目前, 由于贸易保护主义抬头, 环境进口附加税常常被发达国家作为新贸易保护主义的工具, 用来限制发展中国家的贸易与发展, 使其消极影响占据重要位置。

下面以征收进口环境税为例分析这个问题。以大国情况为例, 用一般均衡分析的方法探讨一国征收进口环境税对贸易条件的影响。大国情况是指进口国政府对某种进口产品课征收进口环境税对该进口产品的国际价格有较大的影响。如图1, OA为自由贸易条件下A国的出口品X的贸易提供曲线 (提供曲线即相互需求曲线, 它反映的是一个国家为了进口其需要的某一数量的商品而愿意出口的商品数量) , OB为B国的产品Y的贸易提供曲线, OE为均衡的贸易条件。此时, A国的OC (X) 与B国的OD (Y) 交换, 两国福利水平最高, 因为两国的贸易无差异曲线U和K相切于P0点, 符合帕累托最优条件。设B国的Y物品价格由于能源或原材料枯竭上升t%时, Y物品的国内价格上涨, 国内价格比率为OE2。于是, A国对Y物品的需求下降, 并使国外供给减少。由于A国是大国, 需求减少, 导致国际市场Y物品供大于求。相反, 国际市场上X物品求大于供, X价格相对上升, Y物品相对下降, 于是改变了国际价格比率。假设外国提供曲线不变, A国提供曲线向左移动, 其移动的幅度等于对进口物品价格上涨的大小。假设提供曲线移至OA1, 交外国提供曲线OB于P1点。此时A国X物品与B国Y物品的交换由原来的OF的X与FN的Y相交换, 转变为OF的X与FP1的Y交换, 贸易条件改善。

A国征收进口环境税的效应简单归结如下:贸易量下降, A国贸易条件改善, B国贸易条件恶化。也就是说, 环境恶化的国家不但贸易量下降, 而且贸易条件恶化。而B国 (环境恶化的国家) 一般是发展中国家, 他们的环境恶化和贸易条件恶化相互加强, 使他们在国际分工中更为不利, 也不利于世界整体贸易的发展和环境的改善。

(二) 贸易歧视效应

在WTO体制下对于发展中国家, 一般均给予优惠关税, 使其利益受到了一定程度的照顾, WTO协定中也就环境问题作出了规定, 不提倡各种非关税保护措施, 但肯定关税保护的地位和作用。环境关税并不违背国际贸易协定的非歧视条款, 但是隐含歧视性。这种隐蔽的贸易歧视效应主要体现在:

1.有些发达国家根据自己和其他国家的具体贸易状况以及国家间不同的环保条件制定和实施环境关税, 特别是对其进口的商品采用很高的环境标准并征收高额环境关税, 使得环境关税的实施不利于进口产品在进口国市场的竞争。这种表面上的公平性, 实质上却隐含着由于发展中国家低环保水平使发展中国家处于一种受歧视的地位, 使其商品被排斥在发达国家市场之外, 从而产生针对进口产品的“隐含歧视”问题。

2.污染型产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在环境问题上, 发达国家采取了双向标准。一方面防止不符合环境标准的产品进入本国市场, 另一方面鼓励本国企业将污染较重和破坏环境的产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由于发展中国家与环保相关的法律法规很不健全, 并且环保标准很低, 这就使得发达国家有机会将一些高污染、高消耗的产业, 甚至将有毒废弃物和污染性产品转移到发展中国家。

3.许多国家采取的环境关税政策措施, 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促进或阻碍某些商品贸易的作用。环境关税的目的在于降低产品在进出口国消费和生产的环境影响, 目前存在的一些环境关税政策, 多是根据非歧视原则制定的。但由于目前环境关税还没有一个统一、权威的科学定义, 各国的相关部门、组织和产业界可能以环境关税的不同概念或内涵来反映其自身利益, 同时由于缺乏有效的国际协调, 从而对外国进口产品构成贸易歧视。这些环境关税政策的实施事实上构成了贸易歧视, 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正常的国际贸易的开展。

(三) 贸易结构效应

环境关税的贸易结构效应是指环境关税对国际贸易商品结构的影响。环境关税通过影响人们的消费需求、国际市场的效率和国际国内的资源配置, 改变国际贸易商品结构。

1.环境关税政策的实行引起人们消费结构的变化。为适应环境关税政策的要求, 高效的、低消耗的、清洁的生产技术及污染控制与处理等商品和技术的贸易将越来越多, 国际商品和技术贸易的结构也将更丰富。同时, 如治污设备类的环保产品的国际贸易量也将迅速上升。

2.环境关税会约束产生外部性的产业的贸易效应。如限制可能造成森林退化、渔业资源破坏、大气和水污染、温室效应、生态破坏、物种灭绝、荒沙漠化等的商品贸易的发展, 还可限制有毒废物、危险化学品、濒危物种的跨国流动, 从而在一定时期内减少这些商品贸易的规模。

3.环境关税措施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生产资源在国民经济各产业间的配置, 引起产业部门的此消彼长并影响到产业结构的调整, 进而对国际贸易商品结构产生影响。显然, 当一国的产业结构是以高消耗、低技术和高污染型的加工业为主时, 较高的环境关税可以促使这些部门的萎缩, 在短期内会对本国经济利益产生不利影响。如果环境关税政策能引导和促进一国产业结构向以高技术、低污染的产业为主的产业结构转变, 则会增进本国经济的中长期利益。发达国家在处理环境问题时, 往往提出较高的环境政策和环境标准, 这是与他们的产业结构状况和自身经济利益紧密相关的[5]。

(四) 贸易优势效应

长期以来, 中国的对外贸易走的是一条高投入、高耗能、高污染、低效益的粗放经营型与数量扩张型的道路。而且, 在出口导向型的贸易模式影响下, 中国外贸结构呈现出非绿色产品及环境竞争力差的产品所占比重大, 绿色产品及环境竞争力强的产品所占比重低, 劳动密集型、低科技含量和低附加值的产品所占比重高, 高科技含量和高附加值的产品所占比重偏低的状况。环境成本内在化的实施将改善中国出口产品结构, 进而改善中国的国际贸易环境, 提升中国的国际贸易竞争能力。

1.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 人口不断的增加、社会需求的不断膨胀, 自然资源被过度开采, 环境日益恶化, 这从根本上制约了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贸易领域的可持续发展战略要求各国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而追求经济发展, 因此应当在经济成本核算时计入环境成本, 不能把环境视为免费物品。环境成本内在化能引导和监督企业通过一定的社会经济活动保护资源, 维护生态平衡, 促使中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走资源耗费少、低排放、少污染、效益高的工业发展模式。从长远看, 环境成本内在化将有利于中国贸易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2.环境成本内部化措施将引起比较优势在国家间转移, 这不仅有利于资源的合理配置, 促使国际贸易更加均衡有序、更加自由地发展, 而且有利于达到预防和治理环境污染的目标。目前, 各国的国际贸易比较优势基本都不考虑环境成本内部化。自由贸易的理论基础是李嘉图的比较成本理论, 但是李嘉图提出的比较成本并没有反映环境成本。只有将国际贸易商品的环境成本内部化后, 包含环境成本的比较成本才构成真正的国际贸易比较成本。因此, 国际贸易商品的环境成本内部化不仅可能改变某些国家比较优势的大小, 而且可使比较优势与比较劣势相互转化, 进而改变当前的国际贸易格局。一方面, 具有较低环境成本的国家将可能拥有新的比较优势;另一方面, 从资源禀赋来说, 同样的资源消耗可能会由于各国的资源禀赋和环境容量大小的不同而具有不同的环境成本, 那么资源相对丰富、环境容量相对较大的国家将具有更大的比较优势[6]。

三、中国建立环境关税制度以协调贸易与环境

加入WTO后中国的对外贸易一直处于不断快速增长的状态中。但是, 贸易增长的同时也带来了许多环境问题。20世纪90年代以来, 中国进口的商品主要是汽车、计算机、电子仪器、化工原料等, 这些商品在使用过程中均存在能耗大、资源消耗量大、污染严重等问题。此外, 许多发达国家和地区每年还向中国倾销大量的“洋垃圾”。目前, 中国每年都进口大量的ODS (臭氧层损耗物质) 和化肥、塑料薄膜等环境污染物。因此, 开展环境关税的研究并采取相关措施已非常迫切和必要。

(一) 中国应当制定和实施环境关税制度

环境关税是一种既不需要对现行税收体制进行很大改变, 又能实现社会、经济和环境目标的经济手段。因此, 它是一种“双赢”政策。对进出口的污染产品征收环境关税, 既能有效防止环境污染通过国际贸易方式转移, 又能利用关税这一手段增加政府税收, 加大环境治理投入。从而促使中国的整个税收体系朝着有助于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和鼓励环境良好的社会经济活动方向发展。

环境关税体现关税的环境保护职能。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 (OECD) 中的多数国家已确定环境保护思想在设计关税制度改革中的重要地位, 并把涉及环境关税的结构性调整作为21世纪关税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同时, 许多发展中国家也在积极探索可持续发展道路, 加快推行有关环境与资源保护方面的关税, 以配合其他方面的政府政策, 共同促进经济持续增长[2]。

迄今为止, 中国关税制度改革中还没有贯穿生态环境保护这一指导思想。在中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进程中, 需要发挥关税的环境保护职能。中国应从现在做起, 成立专门的部门开展这方面的调查研究。对国际贸易中的商品进行分类分级, 结合实际情况, 做好国内的研究和组织准备工作。同时应积极开展与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相协调的关税制度改革, 构建中国的环境关税制度, 促进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二) 环境关税应以环境成本内在化为目标

环境成本内在化是指对环境外部成本进行估价并将它们内化到生产和消费商品与服务的成本中, 从而体现资源的稀缺性, 消除其外部性。环境问题的特征在于其“外部不经济性”, “外部不经济”的实质是私人成本社会化。在出口贸易中, 必须把资源环境成本计入出口商品价格内, 坚决改变长期以来资源低价、环境无价的局面。这不但有助于发达国家生产和消费行为的外部成本内部化, 而且还会缓和发展中国家贸易条件日益恶化的趋势。有两种实现途径:

1.借鉴发达国家在环境管理方面已取得的经验, 利用政策、法规和标准实现环境成本内在化。主要经济手段有:环境费 (主要是排污收费) 制度、环境税收制度、污染权交易制度、签订自愿协议以及环境损害责任保险制度等。对于环境成本内在化程度不高、达不到既定标准的企业, 政府应当究其所引起的外在环境损失, 要求企业承担治理成本;对于尚未达到环保标准的企业, 政府将给予技术上的支持;对于环境成本已经内部化的企业, 政府应给予相应的优惠政策, 同时加大对这些企业的宣传, 以形成良好的环保风气。

另外, 通过发展中国家政府间可以通过协调以统一某些商品的出口价, 这主要适用于有多个发展中国家出口同类商品的各发展中国家的合作与共同努力。否则若只有其中一个或几个出口国提高出口商品价格, 那么发达国家可以从其他发展中国家进口该商品, 结果必然导致提高出口商品价格的那些发展中国家出口量大幅下降。从实践上看, 比较成功的是OPEC对石油价格的提高[7]。

2.向出口的资源密集型商品、污染残留型商品加征出口税, 从而迫使出口企业提高出口商品价格。这将减少资源密集型商品、污染残留型商品的出口, 从而减少发展中国家遭受“生态剥削”的程度。征收此类出口税, 在种类上, 一国可以择其主要的资源密集型商品和污染残留型商品征税;在量上, 征收的出口税应该相当于生产这些商品的生态环境成本。当然, 确定生态环境成本的量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 从而确定这种最优税率也会十分困难。

对资源密集型商品、污染残留型商品提高出口价格或征收出口税, 在短时期内可能会减少这类商品的出口, 甚至恶化国际收支, 但从长远看, 有利于发展中国家资源与环境保护, 有利于可持续发展。我们决不能贪求一时之近利而损害国家的长远利益[7]。

3.中国应积极参与制定有关环境关税的国际规范

环境关税政策措施对国际贸易发展的影响越来越大。环境关税政策可以影响国际贸易格局的调整, 改变国际贸易利益在不同国家间的分配。实际上, 国际上许多与贸易相关的环境问题的争端, 其产生根源就在于国家间在贸易利益分配上的冲突。对环境关税的认识, 不能仅仅停留在它是一种贸易政策创新的层次上, 更要从国家利益的战略高度来把握。从某种意义上讲, 国际贸易竞争是一场关于贸易规则的斗争。谁掌握了规则的制定权, 谁就成为潜在投资者的信心, 也有利于营造一个良好的投资氛围, 成为潜在的最大赢家。很明显, 制定规则的一方会制定有利于自身利益的贸易规则。中国应根据环境关税的经济性质和贸易效应, 积极参与关于环境关税的国际合作与谈判, 促进形成有利于中国的环境关税国际规则, 以有效维护中国的环境权益和国家经济利益[8]。

摘要:环境关税作为与环境有关的贸易措施被越来越多的国家使用, 其实质是借助价格机制使国际贸易商品的环境成本内部化, 从而实现利用关税手段达到环境保护的目的。环境关税的贸易效应主要包括贸易条件恶化效应、贸易歧视效应、贸易结构效应和贸易优势效应。当前中国应研究和制定环境关税制度, 既要加强环境关税的相关立法工作, 也要积极参与制定有关环境关税的国际规范, 加强与发展中国家的团结与合作。

关键词:环境关税,贸易效应,政策选择

参考文献

[1]曲如晓.论国际贸易中的环境关税[J].国际经贸探索, 2004, (4) :4-7.

[2]侯鲜明.试论国际贸易中的环境关税问题[J].国际经贸, 2007, (1) :23-24.

[3]鞠建林.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对环境保护的影响[J].环境污染与防治, 2000, (3) :1-3.

[4]尤立进, 闽毅梅.国际贸易中的环境关税初探[J].江海学刊, 1991, (1) :34-37.

[5]姚立新.环境关税的理论分析与政策选择[J].中共厦门特区党校学报, 2001, (4) :5-9.

[6]谷祖莎.绿色屏障——国际贸易中的环境问题与中国的选择[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 2005:76-78.

[7]俞海山.国际贸易外部效应的表现、特点及消减对策[J].国际贸易问题, 2004, (2) :5-10.

水利堤坝建设环境效应研究 篇9

1.1 对气候影响

首先其对降雨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1) 为增加了当地每年的降雨量, 非常容易引发, 当地某季度内降雨量骤然增加。 (2) 改变了该区域内原有的降雨区域分布, 直接的影响到这些区域的气候调价。 (3) 受到影响区域的降雨时间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出现该降雨时没雨, 不该降雨时, 下雨不停, 给这些区域气候带来的影响是较为显著的。

其次为对这些地区气温造成的影响, 当水利堤坝建设之后, 这些地区原有的陆地与空间之间的能量交换方式转变为水体与空气的能量交换方式, 由于水体的比热容相对于土地来说是较大的, 因此, 给这些地区原有的能量交换方式带来直接的影响, 导致这些地区气温的变化出现异常。

1.2 对生态环境影响

随着人民环境保护意识的逐渐增高, 逐步的认识到水利堤坝建设对整个生态环境有着较大影响, 但是由于受到经济发展中, 必须实现对水利资源开发的影响, 如何的协调好水利堤坝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成为现阶段的热点问题之一, 水利堤坝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如下两个方面。

首先为水利堤坝建设对自然环境带来的影响, 当水利堤坝建成之后, 该地区的水文地质情况相对于先前有了较大的变化, 水文地质情况变化之后, 直接的影响到该地区整体的地质构造的变化, 地质构造的变化过程中, 必然的引发能量的聚集与释放, 这就是水利堤坝建设引发地震的原因, 其次, 水利堤坝建成之后, 土壤内含水量增多, 地下水位上升, 对于该地区原有的生物造成直接的影响, 直接的影响到该地区原有的食物链的稳定性, 打乱了原有的生态平衡, 从而给该地区生态自然环境带来较为直接的影响, 容易埋下较多的不稳定的因素。

其次为对社会环境的影响。在水利堤坝建设的过程中, 必然会引起大量的人口迁移活动, 同时也会引发耕地的损失, 对于一些保存有较多历史文物的地区更会产生较大的影响。还有水利堤坝建设对当地的对于防洪、航运、发电以及灌溉和旅游等等方面都会产生较大的环境效益等所以, 在对堤坝工程进行规划设计之前, 要全面的了解堤坝对于环境各个方面产生的影响以及影响的大小, 这样比较方便对方案的比较以及对相关防治措施的总结并提出。

2 水利堤坝建设环境补偿措施分析

在降低水利堤坝建设对生态环境影响的分析过程中, 我们应树立生态经济系统的观念, 逐步的转变的传统的经济补偿的方式, 提升生态环境效益的补偿, 从而更好的保证水利堤坝建设区域生态环境的稳定性。在具体实施过程中, 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应当确立科学的水能资源开发目标, 全面得做到因地制宜, 转变的传统的百分之百开发的方式, 更多的将保护耕地与社会稳定因素纳入到整个水利堤坝建设评价当中。在规划的过程中, 如果水利堤坝建设造成的耕地淹没少、移民问题小生态环境影响小的, 可以进行百分之百的开发, 但是对于一些影响较大的区域, 应当从长远的角度进行综合性评价, 最大程度的降低该区域水能资源的开发率, 逐步的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丰收的效果。

加快生态环境补偿机制的构建。只要出现水利堤坝建设, 必然对当地的生态环境带来一定的影响, 因此, 全面的加快生态环境补偿机制的构建是较为关键的, 因为, 仅仅依靠生态环境自身的力量去弥补水利堤坝建设给生态环境带来的影响是较慢的, 同时也很难达到再次的生态平衡。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 应当首先明确出水利堤坝建设影响的范围, 明确出补偿的主体和范围, 设定科学合理的生态环境补偿资金, 同时保证资金落实到实处, 最大程度的帮助受到水利堤坝建设影响区域内生态环境的恢复, 更好的缓解水利堤坝建设给整个生态环境带来的影响, 同时也有利于这些地区经济的发展。

为针对湿地系统的生态需水量的计算, 全面的将湿地系统中蕴含的生态需水量计算出来, 对于水利堤坝建设过程中实现对湿地系统物种的保护是非常关键的。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 应首先计算出湿地系统植被需水量。其计算方法为:

式中:Wp为植被的需水量

At为湿地植被面积

ETm为湿地散发量

t为时间

同时也应当对湿地所含的物种进行识别, 同时由于湿地内所含物种较为丰富, 在进行植物需水计算时, 需进行代表性的选取, 认为推荐水利堤坝建成后湿地植被生态需水量为声華生态需水量的1.5 倍。

当有上表之后, 水利堤坝建成之后, 应根据上表中芦苇的需水量, 进行针对性的定量性放水, 从而更好的保证湿地系统中的用水量, 更好的保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3 结语

除了上述措施之外, 还应当逐步的完善相关的水利堤坝建设环境保护标准, 对于不宜进行水利堤坝建设的地区不能进行水利堤坝建设, 对于已经建设完成的水利堤坝工程, 应当进行重新的评估与审查, 然后根据评估的结果制定出针对性的降低水利堤坝给整个环境造成的影响。

参考文献

[1]陈岳.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地质环境 (LFGE) 效应的系统分析方法研究——以上海浦东新区为例[J].地质灾害与环境保护, 2015, S1:

中国服务贸易环境效应分析 篇10

关键词:中国,服务贸易出口,环境效应

一、引言

20 世纪70 年代,贸易与环境之间的关系问题开始备受关注,而在国际贸易的大环境下,这个论题也就被提上了关贸总协定(GATT)。1971 年,GATT成立了环境措施与国际贸易工作组,但在上世纪90 年代后该问题才被正式列为多边贸易谈判的议题。1995 年,WTO环境与贸易委员会的建立,标志着人们把与贸易有关的环境政策等纳入了WTO法律框架内。自此,针对服务贸易和环境问题的研究便蓬勃开展,现如今俨然成为国际经济学界研究的一个热点。

尽管“乌拉圭回合”谈判结束时签署的《服务贸易总协定》曾以附件形式关注到服务贸易与环境的关系,但此后的几乎全部文献都把注意力集中于货物贸易,对服务贸易的环境问题很少涉及。不难理解,传统观点普遍认为服务业不像工业那样容易产生“废气、废水、废渣”,但服务业的范围远比想象中复杂得多,服务产品本身的特殊属性也有助于掩盖服务业以间接和更隐蔽的方式对环境造成的破坏。例如,早期美国与墨西哥的金枪鱼事件,以及之前由于牙科诊所丢弃的大量水银废弃物造成的旧金山海湾中水银含量严重超标等。越来越多的事实表明,服务贸易与货物贸易一样能够产生不同程度的环境效应。

二、中国服务贸易发展的现状

1、整体上发展迅速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服务贸易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国内服务业水平也因此有了较大的提高。2013 年,我国服务进出口(按国际收支口径统计,不含政府服务)总额5396 亿美元,是中国服务贸易总额首破5000 亿美元,比2011 年同期增长14.7%。其中,服务出口2106 亿美元,同期增长10.6%、进口3291 亿美元,同期增长17.5%。全年服务进出口总额占对外贸易总额的比重为11.5%,较上年提高了约0.7 个百分点。在过去15 年中,我国服务贸易出口年均增长速度保持在9%以上,在2001 年,在全球服务贸易的发展普遍处于停滞不前的状态下,我国的服务贸易出口仍攀升9%。1982 至2005 年,中国服务贸易出口增长了20 多倍,出口世界排名也从1982 年的第28 位上升到第8 位。在2006 年我国服务出口年增长率达24%,服务贸易出口总量占世界比重的3.4%。近年来,我国服务贸易的世界排名以及占世界贸易的比重一直处于上升阶段。根据历年的《WTO年度报告》,2001 年至2013 年,中国服务贸易总额(不含政府服务)从719 亿美元增加到5396 亿美元,增长了7 倍多。中国服务贸易出口在世界服务贸易出口中的比重从2.4%提高到4.4%。

中国占世界服务贸易的份额从1990 年为0.73%一路爬升至2013 年的5.6%。同时,中国的服务贸易在世界中的地位也快速提高,服务贸易的产业结构也不断升级,技术密集型服务的出口也有所增加,金融、保险、技术贸易、人员培养等服务进出口也随之迅速发展起来。通过服务贸易,我国在出口服务的同时也引进国外先进的服务,如管理方法、技术经验等,这些高端的服务对中国的经济快速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我国在加入WTO后,服务贸易的范围也进一步扩大,2001—2013 年我国服务贸易进出口年均增长19.1%,在国际中的重要地位也日益凸显,世界排名由2001 年第12 位上升到2013 年的第3 位。

2、结构上不合理

一直以来,我国的服务贸易发展并不均衡,贸易结构也不够合理,形式过于单一。42.4%这类污染比较严重的劳动密集型部门和资源密集型的传统服务贸易为主,从2006 年至2013 年期间,我国出口服务贸易中光是旅游、运输这两项就占据我国当年出口服务贸易总额的绝大部分,所占比重从2006 年的60.1%降至2013 年的47.5%,虽然有所下降,但是所占比例依旧接近一半。而我国服务贸易中的其他的高新技术低污染产业,如金融、保险、专利技术等行业,一直发展十分缓慢,只占了很小的比例。看我国2013 年的数据可以发现,我国出口服务贸易中高附加值的新兴行业的所占比重不足30%,严重地阻碍了我国生产的专业化和社会化的进程,同时也制约了我国的服务贸易向知识、技术密集型的转变。因此,我国服务贸易发展带来的环境效应不同于西方发达国家尤其是美国。也正是由于我国服务贸易的结构化特征太过明显才导致我国服务贸易中的环境问题迟迟得不到根本上的解决。

三、我国服务贸易形势下的环境分析

我国的服务贸易是我国服务生产者向除我国以外的某一国服务消费者提供服务并取得外汇收入的过程。随着GATS的不断完善和实施,服务贸易在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极大的发展,从而引发的环境问题也越来越被关注。在以往的研究当中主要是针对货物贸易,特别是关注制造业带来的环境效应,在世界范围内一直认为服务业是无烟工业,不会像制造业那样会带来“废水”、“废气”、“废渣”,从而产生水污染、气体污染和固体废弃物污染。但当我们把服务贸易当作一种环境友好型贸易来对待,恰恰却忽略了服务贸易带来的环境效应。实际上服务贸易本身也存在着很大的环境效应,也会给环境带来不同程度的负面影响,有直接也有间接的。WTO成立以后进一步把服务贸易分为12 个行业143 个项目。其中12 行业主要是运输服务,旅游服务,建筑服务,环境服务,教育服务,金融服务,保险服务,电信服务等。根据中国服务贸易指南网的数据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出我国服务贸易主要集中于运输服务,建筑服务和旅游服务这些劳动密集度和自然资源密集度较高的传统服务部门,而在知识、技术和人力资本等能以低能耗高效率获取利益的现代服务部门,如电信服务,金融服务教育服务等比重较小。同时,在我国占服务贸易比重最大的运输服务的国际竞争力竟连年下降也凸显出我国服务贸易发展的不合理性。我国服务贸易这种结构性不合理的发展带来的环境效应这方面的研究很少有人研究。

根据服务业中CO2 的排放情况从而分析服务业的环境效应,可以看到服务业中的运输服务和旅游服务的污染尤为严重。由于我国服务贸易结构是以旅游服务,运输服务以及建筑服务等服务业为主的,基于这样不合理的贸易结构,我国服务贸易的环境效应会比其它国家更加严重,就更需要引起重视。加上服务贸易中的服务业的引力效应的作用所产生的间接碳排放即隐含碳排放,导致我国服务贸易中存在的环境污染问题就更为严重了。

服务业的流通不仅仅局限在服务商品的流通,更是信息的相互交换、观念和文化相互流通碰撞。因为服务业可以在生产和消费之间构筑起一座桥梁,是解决环境问题的关键和突破口。因此,环境观念的树立对防治整个服务贸易的污染显得尤为重要。在对我国服务环境影响分析之后,能提高人们对环境保护的意识和保护程度。

从全世界范围内来讲,服务业的快速发展对环境造成了很大的负担,各国对此都已经有所发现和逐步重视。随着世界各国进入后工业社会,服务业占GDP的比重越来越大,对国内环境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政府和决策者应该寻求解决服务业的环境污染问题。由于服务业的特殊性,对待服务业的环境管理不能像应用于制造业、采矿业、农业等的传统方法,需要新的不同的管理方法。

四、加快我国服务贸易发展的措施

服务贸易发展对一个国家来说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在世界经济的重心越来越偏向于服务型经济时,服务贸易俨然成了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新的经济增长点和焦点。一个国家的服务贸易简单来讲就是将本国所具有的生产服务消费品的能力作为商品输出到别国,从而获得利益增值这真正做到了利用较少资源来取得较大的收益。因此,大力发展服务贸易是我国走向贸易强国之路的关键点。为了合理引导服务业和服务贸易持续快速发展,需要对其进行有效的环境污染控制,在此基础上把握当前我国对外服务贸易结构决定的各服务行业污染状况,进一步通过合理规划服务业发展的发展战略,调整贸易结构上的不合理,从而逐步缩小各服务行业环境污染差异,改善我国服务贸易带来的环境问题,具体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更好地完善服务贸易机制

目前,我国还没有很好的服务贸易机制,在贸易与环境的问题上,也没有专门的机构对服务贸易进行指导、管理和监督。这就要求我们在原有的基础上对服务贸易内容进行细化、进一步完善服务贸易发展机制进而提出合理的指导方向,明确各行业新时期的发展重点并加以鼓励,同时不断调整服务贸易的结构完善结构升级,加大新兴资本技术密集型服务的比重,为突破绿色贸易壁垒和增强我国产品和服务业的环境竞争力提供研究、咨询和决策参考。

2、全力提升服务业工作效率

全要素生产率(TFP)越高,我国企业开拓海外市场和从事国际服务贸易的可能性越大。因此要解决服务贸易相对滞后与环境污染问题一个很重要的任务是提高服务业劳动生产率。而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关键是进一步加大教育投资力度,尤其是高等教育投资力度,加快培养高效率的劳动力;同时,顺应市场需求及时调整教育中专业设置和课程内容,着力培养实践型人才;此外,改革户籍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加快人才流动。

3、加速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

国家要鼓励服务领域的技术创新,建立一批技术研发中心和中介服务机构对产品进行研发设计、信息咨询、产品测试等。从多方面鼓励服务型企业增强自主创新能力,通过自身技术革新来提高企业的品牌影响力,通过不断的进行产品创新、服务创新等方式,形成网络化、品牌化经营,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国际影响力的大型服务贸易业集团,由此带动全国服务业和服务贸易企业的快速发展;同时,推动服务贸易体制和管理的创新,在服务贸易开放、金融合作和贸易投资便利化等方面加大自由化改革步伐。

4、抓住服务产业机遇,促进服务贸易与低碳经济发展共同发展

环境负效应 篇11

关键词:城市环境设计;形式美;视觉效应;研究

随着人类聚居规模不断扩大与社会生产力的不断提高,“城市”逐渐诞生,它为人们提供了舒适、文明的生活空间。人类传统文化的发展和城市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人们在了解一个城市时首要的关注点就是日常生活中行走的路线、看到的标志物、建筑以及城市边界等元素。城市在发展的过程中,必须要依靠当地文化来进行建设,城市文化的弘扬可以充分地体现出一个城市的生命力,保证城市能够健康可持续发展。眼下,怎样充分展现城市的文化特色,打造完美的城市环境视觉效应是当前城市发展中最主要的问题。因此,在城市建设的过程中,我们必须要做好环境设计,并保证建筑与周围环境协调共存。为城市建设和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1 视觉美的表现规律

视觉美中涵盖了很多方面的内容,其中,包括事物的比例、尺寸、协调程度、节奏韵律等,主要表现为形式与视觉以及知觉的协调。视觉美要求在事物中风格、色彩、体量、线条必须要保持一定的协调性和一致性,这样才能给人以完美的视觉享受。

1.1 秩序法则

要想将事物的各部分统一在一起,最基本的法则就是保持一定的秩序,这样才能保证美感。一个完美的城市环境则是把很多不一样的秩序结合在了一起。

1.2 韵律法则

某个形态呈一定的节奏,不断重复就可以产生完美的韵律效果。然后,对其进行处理,韵律的表现形式就会更加富有层次,增强事物的审美价值以及感染力。

2 现代化城市中视觉美的表现形式

在一个城市中,打造环境视觉美的形式因素有很多,色彩和形态是其中表现最为强烈的两种。

2.1 形觉元素

第一,点。点是构成一个景观形象的最基本源头,在空间设计中占据着重要位置。一般点的主要表现形式为标志和节点。通常城市节点指的是某个汇聚处或是出发点,如车站、交叉路口等,点元素具有易识别、个性、易记忆的特性。城市标志通常指的是在一个城市中最醒目、最深刻的标志元素,具有明显的特征,十分引人注目,如自由女神像、故宫、东方明珠等都是典型的城市标志。

第二,线。线在一个城市环境中主要起着连接作用,不仅代表一个景观之间的交界,同时也是景观的边缘,是组成城市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城市中,线的主要表现形式为道路,极具主导性。不仅连接着城市中的各个通道,也是打造城市整体印象的重要元素。

第三,面。面在城市中主要由两部分组成,分别是建筑物和地理环境,极具多样性,充分体现了城市环境的艺术性和整体性。它是打造一个城市空间形象的基本元素,对于构建城市景观有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全面展现了一个城市的整体风貌。

2.2 地理环境

不同的地理环境形成了不同的地域特征,不同的地狱特征打造了不同的城市文化。我国占地面积960万平方公里,地大物博,地形多种多样,如丘陵、坡地、平原、洼地等。丘陵山区层次多变,使得城市空间更具艺术美。坡地山体地形变化大,高矮差异明显,使得城市景观更具趣味性,营造了一个独特的城市意象。平原地区地势辽阔平坦,使得城市景观的整体感增强,打造了一副壮丽的景观画面,最典型的代表就是首都北京。

2.3 建筑风格

一个城市的现象主要体现在城市建筑群和城市环境的形象上,建筑物本身的特点、建筑形态、建筑风格以及外表色彩都直接影响着整个城市的空间环境。要想将城市特色通过建筑展现出来,首先就需要全面地深入了解环境空间的特色,并牢牢掌握,最终通过设计作品,将其良好地展现。由此可见,建筑物不仅仅要有完美的外在形象,同时,还需要塑造完美的空间建筑风格。空间环境设计的最大作用就是为一个建筑空间整体中的各种建筑物起到纽带的作用,从而使得每个城市要素之间可以更好地相互渗透,加快空间整体的形成。建筑物在城市中是最引人瞩目的审美对象,一个建筑物的建筑风格、色彩应用、形态设计完全体现了城市景观的美学追求,并且在传达着不同城市的不同特征。

2.4 色彩应用

色彩的认知功能在城市环境景观设计中体现得十分强大。生活中的色彩是千变万化的,城市环境中的色彩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人们的感官、态度和思维。色彩是环境艺术设计与视觉效应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不同的色彩人们会形成不一样的视觉感受,产生不一样的心理变化。例如,红色、橙色会使人情绪激动,绿色会使人兴奋,蓝色和青色会使人心情平静。很多的科学实践也证明,鲜亮的颜色会加速血液流动,使人变得奔放,而黯淡的颜色则会减缓血液流动,使人情绪逐渐稳定。根据这种关系,人们往往会在不同的场合配以不同的颜色以渲染气氛。例如,中国的故宫、英国的泰晤士河两岸建筑、墨西哥土著建筑、意大利建筑等都是典型的代表。

3 城市环境设计中视觉效应的控制

3.1 提高空间和环境之间的协调性

在设计的过程中,必须要保证建筑本身和每个内部空间以及外部空间环境都要保持协调统一。例如,阳台的形状和空调机位以及城市空间景观三者之间必须要保持协调与共存。城市建筑空间属于一个复杂、繁琐的三维立体空间。在设计的过程中,树立良好的三维空间设计理念对城市环境设计与空间设计有很大的影响。例如,在规划城市街道和广场时,必须要提前考虑好建筑物的外挂形态以及高度。

3.2 把握好设计主体

要深入了解城市的历史文化以及地理位置特征,打造一个极具特色、可识别性高的本土环境形式,把握好设计主体,考虑好空间和地势,让城市拥有自己独特的风格。

3.3 以人为本

在设计城市环境时,一定要从人类的生理和心理出发,对其进行深入的了解,研究好人们的生活习惯,审美标准,尽量满足人们的精神和生活需求。注意一切设计都要“以人为本”,一个完美的城市环境设计不仅要满足人们视觉上的享受,同时,也要满足人们生活上的追求。

4 结语

一个城市的艺术形象充分体现了城市的外在形态美。因此,一个优秀的城市环境必须要具有独特的感染力和艺术魅力。在设计的过程中,坚持以人为本,同时,保证色彩、形态、空间等元素的和谐统一,营造良好的视觉效应,打造一个极具审美价值的和艺术魅力的城市环境。

参考文献:

[1]张海建.论建筑造型的形式美和精神内涵[J]. 2013(18).

[2]曹磊,魏广龙.现代审美观念与现代环境景观设计[J]. 2012(08).

[3]王丹.浅谈构成艺术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J] . 2011(03).

[4]郑泽锋.城市标志性建筑的布局与设计浅析——以秦皇岛为例[J].经营管理者,2011(18).

矿区绿化及环境效应浅谈 篇12

矿山环境是整个社会环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矿山环境问题与矿产资源的开发密切相关, 具有独特的性质与特点, 对整个社会环境有着特别重要的影响。因此说, 加强矿山环境的治理与环境保护工作是摆在矿山企业面前的一项重要的任务。煤矸石是我国目前年排放量和累计存量最大的工业废物, 被视为固、气、液三害俱全的“工业废料”。煤矸石堆积区的绿化是当前矿区和煤矸石堆积区最重要和最难解决的环境问题。在煤矸石堆积地上, 恢复植被, 建立稳定、高效的矸石地人工植被群落是矿区废弃地最经济、最可靠的复垦方式。本文重点研究绿化营造, 改善煤矸石堆放区的环境效益, 为矿区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做出贡献。

2 煤矸石对环境的影响

煤矸石是在采煤生产过程中排放出的固体废弃物之一, 是一种在成煤过程中与煤层伴生的一种含碳量较低、比煤坚硬的黑灰色岩石。目前煤矿的排矸量约占煤炭开采量的百分之八到百分之二十, 平均约为百分之十二;目前已经成为国累计堆积量和占用场地最多的工业废弃物。目前, 全国煤矸石的总积存量约45亿t, 而且仍在逐年增长, 矸石山几乎成为我国煤矿的标志。同时, 由于矸石中通常含有残煤、碳质泥岩、流铁矿、碎木材等可燃物质, 在长期露天堆积后, 往往会产生自燃现象, 并排放出大量的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硫化氢和氮气等有害气体, 给周围的环境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害。如果不能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对煤矿开采造成的欢迎污染给予整治, 必然会给矿井的发展带来严重的危害, 因此说必须对其绿化营造, 改善矿区周边的环境。

2.1 煤矸石对水体的污染

煤矸石一般是堆放在外面, 经过风吹日晒等风化腐蚀, 矿物颗粒可能随降水深入土壤, 对水环境和土壤造成二次污染。由矿物质、有机质和活的生物有机体及水、空气等组成的土壤, 矿山产生的煤矸石在堆放过程中通过扩散、降水、淋滤, 矿坑排出的水和选矿废液中常含有害物质, 如硫化物、氯化物、氰化物、重金属元素、砷、汞、石棉类以及放射性物质等造成对土壤的污染, 对人体、植物和动物的健康、生存构成危害。

2.2 煤矸石对空气的污染

大气污染是指矿山生产产生的灰尘和有害气体改变了大气自然状态的成分和性质, 其污染物的浓度达到了对人、生态和物构成危害。煤矸石在长期的存放过程中, 矸石表面会风化成粉尘在风力作用下, 便会尘土飞扬, 长期生活在这种环境中的居民, 很容易患呼吸道感染、鼻咽炎等疾病。煤矸石的自燃是较为普遍的一种现象, 自燃后形成热岛造成周边植被死亡, 释放出大量的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硫化氢等有害气体。这些有害气体还可能在空气中形成酸雨, 再进入土壤, 危害农作物和森林生态系统, 进入地表、地下水体, 破坏水生生态系统, 还可能导致建筑物中的某些金属和非金属材料部件受到缓慢的腐蚀, 直接影响矿区的职工和矿区附近居民的健康。

2.3 煤矸石对周边景观的影响

由于煤矸石大部分堆放在井口的周围, 离居民区比较近, 所以说煤矸石侵占了大量的耕地、林地和居民用地, 也严重破坏了周边的地质地貌。堆积如山的煤矸石, 高可达百余米。它们除了破坏生态系统、污染大气、水和土壤以外, 还改变了地面地形和造成巨大的颜色反差, 永久破坏了自然形成的地貌景观, 产生负面视觉影响。地面地形的变化还会改变地下水、地表水的补给和排泄条件, 可能引发水土流失以及泥石流等地质灾害。此外还可能涉及矿山闭坑后矿区土地能否科学有效的利用问题。地面地形较大的改变, 如果发生在山清水秀的风景区、城市、度假村或者交通沿线的绿色长廊中的可视范围之内, 其负面视觉影响效应会导致失掉巨大的经济效益和降低当地居民的生活质量, 并对矿区的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的危害。

3 煤矿绿化环境效应

绿化工程是治理矿山环境的重要工程之一, 它伴随着矿山建设和生产过程贯穿于预防和治理矿山环境的多项工程中, 利用矿区内外的物料回填采坑、塌陷区或垫入地表沟谷、凹地, 使之成为可以利用的土地。有效地利用矿山的废石和煤矸石, 是预防和治理地面塌陷, 同时还可以释放被占压的土地的双重效果, 是实现被占压土地复垦计划的第一步, 一般是在提取了重要的有用组分之后, 并不致形成新的污染源的情况下进行。绿化是控制空气污染, 实现土地复垦 (成为耕地、林地、草原、水塘或湿地等) , 水土保持、恢复或建设生态系统以及消除视觉影响的不可缺少的手段, 并包括土地复垦计划及其以外的办公区和生活区等全部矿区范围内的绿化设计。因此说在矿山环境保护设计中应对其有总体绿化设计内容。在矿区绿化工程中, 应尽量恢复或建造林地, 因为森林是最佳的恢复丰富五中的环境和环境保护中具有特殊的存在价值。因此, 绿化成林地对恢复、建设成适合人类和生物生存的环境都有着特殊的意义。人工造林可以有效地增加矸石地土壤有机质含量。

4 结论

总之, 对于煤矸石来说, 它是煤矿排放量最大的固体废弃物之一, 占有大量的土地和良田, 并给周边的环境带来严重的污染, 这就需要结合矿区实际情况对矿区实施绿化造林, 科学合理地选择树种和栽植技术与措施, 不仅达到美化矿区环境的作用, 而且对改善矿区的环境也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对于增强煤炭企业的竞争能力来说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选择对矿区实施绿化造林也能为矿区发展赢得更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环境效益, 为实现矿区的可持续发展做出重要的贡献。

摘要:本文重点介绍了煤矸石对矿区环境的影响, 基于营造植物对气候环境的适应性、功能以及美学不同, 科学合理选择树种和栽植技术与措施, 可以有效地修复土壤、美化环境、保护生态环境, 煤矿绿化对恢复、建设矿区环境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煤矿,煤矸石,污染,绿化,环境效应

参考文献

[1]喜荣.现代城市新景观[J].中国科技纵横, 2010, 10.

上一篇:学好函数的几点体会下一篇:二年级语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