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不

2024-06-08

三不(共12篇)

三不 篇1

唐代名医孙思邈的《千金方》中说到:“凡欲治疗, 先以食疗, 食疗不愈, 后乃用药尔。”癌症病因研究中, 有人估计饮食约占35%, 吸烟占30%。如果饮食安排合理, 癌症危险可减少55%。50年前, 美国胃癌死亡率很高, 日本是世界胃癌发病率最高的国家, 现在都明显下降, 饮食控制是其中重要因素。上海近30年肉蛋摄入明显上升, 脂肪占总热量比例由20.1%上升至28%, 肿瘤死因由第7位上升至第1位。因此, 预防癌症, 在饮食上要遵循三个原则。

不要过咸。如果减少食盐、盐腌制品, 多吃新鲜蔬菜、水果, 那么胃癌发病率就会下降。亚硝酸盐是导致肿瘤的第一杀手。不新鲜的蔬菜、腌制的火腿、泡菜都含有这种致癌物。通常条件下膳食中的亚硝酸盐不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只有过量摄入亚硝酸盐, 体内又缺乏维生素C的情况下, 才会对人体引起危害。如果吃的过咸, 会破坏胃黏膜, 促使硝酸盐还原成亚硝酸盐。

不要过细。现代人吃的粮食过于精细, 使得纤维素的摄入量大大降低。纤维素能吸附大量水分, 促进肠蠕动, 加快粪便的排泄, 使致癌物质在肠道内的停留时间缩短, 对肠道的不良刺激减少, 从而可以预防肠癌发生。粗粮、麦片、芹菜、木耳等都是富含纤维素食品。但过量摄入纤维素会影响诸多营养素的吸收, 使体力下降, 故每天10-30克为宜。

不要过油。调查显示, 如果油、动物蛋白的摄入量增加, 大肠癌、乳腺癌、前列腺癌、胰腺癌的发病率就会上升。高温煎炸食物会产生苯并芘、杂环胺类化合物和丙烯酰胺, 与妇女肺腺癌可能相关, 而水煮及微波炉蒸则不发生。

世界卫生组织也曾提出通过合理的生活饮食习惯预防癌症的五条建议:1.限制动物脂肪;2.增加粗纤维;3.减少肉食;4.增加新鲜水果和蔬菜;5.避免肥胖。

在此我们还要向大家推荐一些防癌食品:1.十字花科植物, 包括包心菜、大白菜、白萝卜、菜花、油菜;2.百合科植物, 有洋葱、蒜、百合等, 但烹饪时, 不宜过热煎炒;3.水果:柑橘、猕猴桃、苹果、菠萝;4.真菌类:香菇、草菇、蘑菇、木耳, 注意不要反复漂洗;5.杂粮类:玉米、小米、番薯、燕麦、薏米, 注意切勿过度淘洗。此外, 还要适量摄入鱼、贝和肉类, 但烹饪时, 不要进行熏烤。

三不 篇2

【拼音】bù sān bù sì

【简拼】bsbs

【近义词】不伦不类、非僧非俗

【反义词】一本正经、正襟危坐、堂堂正正

【感情色彩】贬义词

【成语结构】联合式

【成语解释】形容不正派或不象样子、不伦不类

【成语出处】明・凌鞒酢抖刻拍案惊奇》第五卷:“可见元宵之夜,趁着喧闹丛中干那不三不四勾当的,不一而足。”

【成语用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补语;含贬义,形容人的品行不好

【例子】也该撒泡尿自己照照!不三不四,就想天鹅屁吃!(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三回)

【英文翻译】neither fish,flesh nor fowl

【歇后语】七尺布拦腰剪

【谜语】二除七;二分之七

【成语故事】梁山泊好汉鲁智深因救卖唱父女而拳打镇关西命案,被迫削发为僧,他到大相国寺去管理被地痞流氓霸占的菜园。这帮不三不四的人想方设法给鲁智深一个下马威,逼他离开,正设计围攻他,没想到鲁智深把他们全打入粪坑里求饶。

【成语正音】不,不能读作“bú”。

【成语辩形】四,不能写作“肆”。

【产生年代】古代

“一问三不知”是哪三不知 篇3

发表在最近一期美国《科学》杂志的一份研究报告说,蚂蚁在蚁穴里常常用腹部的刮器摩擦发声板发出声音,与同类“交谈”。在不干扰蚁群正常生活的情况下,牛津大学研究人员把微型话筒和扬声器放入蚁穴,录下蚂蚁“交谈”情况,这是人类首次录下蚂蚁的声音。研究人员把蚁后的声音“播放”给其他蚂蚁听,他们发现,听到蚁后的声音,所有蚂蚁立即“立正待命”。

牛津大学教授杰里米·托马斯估计,蚂蚁的“词汇量”可能大大超乎人们的想象。可是蚂蚁的这种交流方式不幸被其他生物利用了,研究发现,其他生物会模仿蚂蚁的声音,欺骗它们为自己干活。

为什么烫手之后要摸耳朵?

当手不小心碰到烫的东西时,很多人会立马抓住耳朵来降温,因为耳朵在很热的天气里也只有29摄氏度左右——那为什么耳朵总是冷冷的,温度比较低呢?

其实和用大耳朵做散热器的大象和兔子一样,人类的耳朵也有散热降温的功能。体温是由新陈代谢、血液循环等产生的。因为耳廓内有许多血管通过,而且处在身体末梢部位,循环比较缓慢,容易散热,所以温度比较低。其实,被烫到的时候如果摸摸鼻尖,也是有同样作用的。

“一问三不知”是哪三不知?

“一问三不知”指的是不知事情的开始、发展和结果。其典故出自于《左传》。

相传公元前468年,晋国的荀瑶率大军攻打郑国。齐国害怕晋国强大对自己造成威胁,便派名将陈成子带兵暗中援郑。一日,属下一将报告陈成子:“有一个从晋军来的人说,晋军打算出动1000辆战车来袭击我军营门,要全部消灭我军。”陈成子听了大怒,骂道:“出发前国君有令,不要追赶零星的干卒,不要害怕大批的人马。晋军就是出动1000辆战车,我也不能避而不战。你刚才的话壮敌人威风、灭自己志气,回国后我要报告国君。”

其部将自知失言,于是感慨说:“君子之谋也,始中终皆举之,而后人焉。今我三不知而人之,不亦难乎?”意思是说,聪明人谋划一件事,对其开始、发展、结果三方面都要考虑到,然后才向上报告。而我对这三方面都不知道,就向上急忙报告,难怪拍马屁拍到蹄子上了,没有好结果。

食物还能制作名片?

日本一家创意公司最新发明了一些“可食下肚”的名片,花生、蚕豆、巧克力等食物都可以做成名片。花生变名片,全靠有二氧化碳激光雕刻技术,它可以在凹凸不平的表面上,清楚地刻上公司标志、姓名、地址、电话等信息资料,每秒钟居然可以刻700个字,不用油墨印刷,而是用天然食用色素印制而成的。这家公司还把豆子、米粒做成形形色色的心意卡,在上面刻上“感谢”、“爱你”等信息。据说每刻150粒花生收费5800日元,比一般名片稍贵,但肯定会令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这种名片不但新颖奇特,而且特别环保,记住对方的信息后,人们可以把这些食物吃掉。如果对别人印象不佳,转身就可以吃掉他的名片。

“不三不四”的由来 篇4

史料记载, 古人认为天为一, 地为二, 天地相加成三。“三”不仅作为一个数的概念, 还作为事物整体的象征, 所以称宇宙中有三才:天、地、人;天上有三光:日、月、星;帝王中有三皇:伏羲、神农、黄帝;还有夏禹, 商汤、周文王;人中有三曹和三苏等。曹操、曹丕、曹植被称为三曹;苏洵、苏轼、苏辙被称为三苏。此外, 古代还有奏曲之法叫“三叠”, 即古曲咏唱时将某句反复再三, 著名的《阳关三叠》为中国十大古琴曲之一。在古今文学作品中亦有许多“三部曲”;汉字组合则有三水成淼、三木成森、三口成品、三金成鑫、三日成晶、三石成磊等。名言中更不乏“三人行必有我师”、“三省吾身”、“三思而后行”等。

关于“四”这个数字, 古意则多含有周全、称心, 取事事 (四四) 如意之义。故有“四书”:《论语》《大学》《中庸》《孟子》;“四诗”:齐诗辕固、鲁诗申公、韩特韩婴、毛诗毛公。此外;战国四君”:益尝君、平原君、春由君、信陵君;传说有四美女:西施、王昭君、貂蝉、杨玉环;元曲有四大名门:关汉卿、郑光祖、白朴、马致远;文房有“四宝”:纸、墨、笔、砚;文人有“四艺”:琴、棋、书、画。总之, 古人多视“四”为吉祥和称心如意之义。

三不伤害原则 篇5

为保证人身安全,请全体员工切实遵守“不伤害自己,不伤害别人,不被别人伤害”的三不伤害原则。

一、不伤害自己:

你的安全是项目部正常运行的基础,也是家庭幸福的源泉,有安全,美好生活才有可能。

1、保持正确的工作态度及良好的身体心理状态,保护自己的责任主要靠自已。

2、掌握自己操作的设备或活动中的危险因素及控制方法,遵守安全规则,使用必要的防护用品,不违章作业。

3、任何活动或设备都可能是危险的,确认无伤害威胁后再实施,三思而后行。

4、杜绝侥幸、自大、省能、想当然心理,莫以患小而为之。

5、积极参加安全教育训练,提高识别和处理危险的能力。

6、虚心接受他人对自己不安全行为的纠正。

二、不伤害别人:

他人生命与你的一样宝贵,不应该被忽视,保护同事是你应尽的义务。

1、你的活动随时会影响他人安全,尊重他人生命,不制造安全隐患。

2、对不熟悉的活动、设备、环境多听、多看、多问,必要的沟通协商后再做。

3、操作设备尤其是启动、维修、清洁、保养时,要确保他人在免受影响的区域。

4、你所知、造成的危险及时告知受影响人员、加以消除或予以标识。

5、对所接受到的安全规定、标识、指令,认真理解后执行。

6、管理者对危害行为的默许纵容是对他人最严重的威胁,安全表率是其职责。

三、不被别人伤害:

人的生命是脆弱的,变化的环境蕴含多种可能失控的风险,你的生命安全不应该由他人来随意伤害。

1、提高自我防护意识,保持警惕,及时发现并报告危险。

2、你的安全知识及经验与同事共享,帮助他人提高事故预防技能。

3、不忽视已标识的/潜在危险并远离之,除非得到充足防护及安全许可。

4、纠正他人可能危害自己的不安全行为,不伤害生命比不伤害情面更重要。

5、冷静处理所遭遇的突发事件,正确应用所学安全技能。

6、拒绝他人的违章指挥,即使是你的主管所发出的,不被伤害是你的权利。

河北路桥集团有限公司邢衡高速邢台段LJSG-11项目经理部

老板境界:做到“三不” 篇6

在我打交道的很多老板中,大多数老板以自己的这些特征,而感到自豪。但我要说,老板要上到高一点的境界,要做到三“不”。

首先是看不见。

汉朝有个故事,说尽了管理者的特点。宰相丙吉,有一天在都城内走,忽然前面出现了两个打架的人,头破血流,还在继续斗殴。他没有出面处理打架的事情,而是绕道走了。走了不远,发现路边的牛在不停地喘气,于是停下来看牛为什么喘气。随从很奇怪,就问宰相,为什么不管人的事,而关心牛,难道牛比人更重要吗?丙吉说人打架的事情,我也看见了,但那是都城将军的事情,他会处理好的,如果他处理不好,我就撤他的职,这也是考验那个人是否称职的机会。而牛喘气,可能是天气出现了问题,可能有灾害,事关天下的收成,这是我的职责,所以分外关心。

也就是说老板在完善了管理体系以后,要真正把工作落实在每个人身上,不要随便干涉下属的权限,否则就会出现老板干活,员工看的现象,这样的公司也没有太大的发展。所以对于企业里的很多事情,老板知道就好了,要假装看不见,让下面的人处理为好,这是考察下面人能力的好机会。即便是下面的人失误了,给公司造成了损失,老板也要把这个损失当做是选人的成本。不要怪别人做错了,而要怪自己当初为什么把这个人放在那个岗位上,如果老板此时耐不住寂寞,出手挽回损失,那员工会形成依赖感,总盼望着“上帝之手”为他解忧,进而降低企业的效率,这比那些损失更可怕。

第二个要做到的就是要听不见。

如果老板听觉灵敏的话,小道消息很容易传到他耳朵中,那他是听还是不听呢,如果他听的话,公司的小道消息会更多,让正式的信息渠道出现瘫痪。

可悲的是,有的老板对小道消息乐此不疲,几天听不到,就感觉不舒服。甚至有的老板还挑拨,发动群众互相监督,他把一个员工叫进来听完工作汇报以后,问:“你的那个上司,最近怎么样?你觉得他怎么样?”这让这个做员工的如何来回答?做经理的总有些地方做得不好,如果照实说了,怕给经理造成负面的影响。如果只说好的,那就不全面,有说谎的嫌疑,真是左右为难。今后不管怎样,这个员工对经理的心态会不同,他会想:“原来在我们面前神气的经理,老板对他不信任,有看法。”那经理如何做管理呢?

还有就是上班时间听得见,下了班尽量不要和下属单独相处,要听不见才好。以前万科的王石有个故事,王石有一天晚上九点左右,听到有人按他家的门铃,他在上面问:谁呀?下面的人说:我是某某,来和您汇报一下工作。王石说:现在是下班时间,你要爬山,可以来找我,你要汇报工作,请明天到我的办公室找我。

如果王石同意了这个经理来汇报工作,别的经理会怎么想呢?于是大家纷纷在下班以后找王老板汇报工作,那他们上班做什么呢?上班就只好在办公室玩耍,想着如何在晚上汇报工作。企业哪里还有什么未来。所以王石的观点是对的,下班让工作走开!听不到才好,除非出了公司要倒闭的大事,否则不要找老板,经理们自己来处理,这才是考验经理们水平的时候。

第三个就是做不到了。

老板还要想不到,做不到。这样才能让下面的人多想,才能开启下面人的智慧,让下面的人多做,培养做事情的能力。才是在培养人才,即便老板想到了,也要说不知道,而要让下面拿出观点来。即便老板自己能做到,也要让下面的人来做,老板做更重要的事情。说起来这些道理都懂,但做到就难了。大多数老板是行业里的专家,大多数老板是外向的,他能看到很多问题,看到了更愿意动手搞定。让他袖手,让别人来完成,他觉得别人做得没有他好,觉得别人的效率太低了。突破自己是最难的!

其实老板是公司最贵的资源,一个企业年利润1000万,也就是说老板一年挣1000万,老板平均3万一天。如果老板整天做下属的事,是不是有点太贵了?本来你养了条狗,就是用来看家护院的,来了事情,是要那条狗叫的,不是要老板你叫的,否则还不如把狗吃了狗肉为好。

老板只有超脱才能客观、只有客观才能专注、只有专注才能超越。做老板是孤单的长跑,比赛马拉松。那些连个培训都不放心,要亲自和讲师谈,要全部听完课程,监督讲师,监督学员的老板,不是好老板。没有尽到做老板的责任。

老板要修炼到孔子说的“仁”的境界: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非礼勿听。看不见、听不到、做不到的老板才是好的大老板,否则就是小老板!

(慧聪网)

草根科研需“三要”“三不要” 篇7

草根科研要做到“课研”

草根科研的魅力就在于它“发生在学校、研究在学校、为了学校更好发展”,所以要想发挥它最大的功用,首先就应该立足于“课研”。尤其是作为科研的参与者———一线教师,他们近2/3的工作时间都在课堂,因此,教师进行科研的最佳阵地在课堂,“课研”是草根科研最重要的对象和方式。

首先,“课研”,即“课堂研究”。它包括教学语言、教学设计、学生表现、教学效果等所有发生在课堂上的和课前准备、课后反馈甚至班级文化等所有影响到课堂(教学)的(因素),这些与之相关的所有内容都应该成为课堂研究的对象。

其次,“课研”,即“课例研究”。课例研究,是关于一堂课的教与学的案例,是以教师的教学实践为基础,通过对一节课的全程描述或其中若干件教学事件的描述,使之形成个人反思的对象、理论研究的素材或他人学习的范例。相对而言,课堂研究是横向的,即研究的是几堂课中的某一类项目,课例研究是横向的,它更注重案例的整体性。

最后, “课研”, 即“课题研究”。这里的课题研究, 指的是在教学过程中所暴露的某一类问题, 据此进行的专项研究, 也就是问题研究。这样的科研切入口更小, 实施好了, 所产生的科研效益则更直接。

草根科研要做到“刻研”

科研从来就不是一件轻松容易的事,它需要研究者有持之以恒的耐心、甘于寂寞的决心和善于发现的苦心,尤其是忙碌于一线的教师,需要付出的要远远比单纯的科研工作者多。因此,草根科研需要做到“刻研”,“刻研”是草根研究最需要的态度和做法。

“刻研”,意味着要“刻苦研究”,这是一种态度。就如列宾所说:灵感不过是“顽强的劳动而获得的奖赏”。因此,只有刻苦的付出,才能有最后的硕果。于是,因为秉持“刻研”的态度,草根科研的追随者放弃更多的节假日,舍弃更多的休闲娱乐;也正因为秉持“刻研”的态度,教师才能摒弃浮躁的心态———沉得下去,才能把闹市化为幽谷———静得下来,才能将宏观与微观融会贯通———提炼得出来。

“刻研”,意味着要“刻意研究”,这是一种做法。既然是“刻意研究”,那么教师就应该时时处处留心,拿着“放大镜”去发现身边可供研究的问题,拿着“显微镜”去放大研究中出现的一些细节的现象,如此,才能真正实现“以小见大”,体现“草根科研”的“研究点细”的特性。

草根科研要做到“可言”

科研结果的呈现,最主要的方式之一便是课题总结、报告,有话可说、有话可写显得尤为重要,所以“可言”是草根研究最主要的依据和表现。

“可言”,需要以实践作为基础。科研最终结论的呈现,绝对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而这水的源头和这树的本根就是实践。只有经过实践的论证,科研才具有其真实性和可推广性。

“可言”,需要将理论进行提炼。理论对于科研,起着佐证、支撑、丰满的作用,因此,在提炼理论之后,科研成果才能更有说服力,更有广度和深度。

草根科研不要“言旧”

“言旧”即老话重提,它不同于“老树发新芽”,前者只是将原有成果改头换面而已,其成果是落后了的,而后者却是在原有基础上有新的生发,是全新的、有创造性的。因此,草根科研尽管研究的是日常的教学,但也一定要注意规避“言旧”。

草根科研不要“言就”

如今,由于种种原因,科研存在着“言就”的现象。

表现一:课题研究缺乏系统完整的、可操作性的实施方案计划,无操作过程,无检查评估,无阶段小结(就为了科研而科研)。

表现二:开题会、结题会虽然搞得声势浩大,而研究前期、中期和后期缺乏连续性、系统性和完整性,研究资料不全面。

表现三:教师几乎不开展研究活动,不系统思考研究的核心问题,仅仅是在结题前匆匆忙忙赶成果,由一些写手的“妙笔生花”形成所谓“丰富的科研成果”。而撰写研究报告时,什么概念流行就说什么,书上、网上、报上、杂志上,只要能用的,一概“拿来主义”,东拼西凑,不重视特色,有的甚至编造数据和案例,杜撰课题研究成果;还有的将主要精力放在核心“概念”的诠释上,从头到尾将“概念”分割,完成引入、诠释、复述的“三部曲”。

如上种种科研现象,都是缺乏或是模糊了过程后导致的结果,试问,这样“言就”的结果能有多少价值?

草根科研不要“厌究”

孔子曾对天下学子提出“学而不厌”,而对于科研,教师需要“究而不厌”。“究”什么?追究理论,追究根源。现象的根源是本质,而很多本质往往都有相关的理论作为积淀,因此,教师只有对理论知识不“厌究”,才能看穿现象发现本质。

当然,很多学校的管理层也意识到了一线教师理论不足的缺陷,为了弥补这一缺陷,各校纷纷花大量财力、精力聘请专家和教授来校“指点迷津”“理论下嫁”,但是,光自上而下那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教师自下而上去研究枯燥理论,且不厌其烦,如此,广大普通教师才不会因为研究深度不够、理论高度不够被拒于教育科研的大门之外。

语文课堂教学三不可少 篇8

一、设计好导入语

“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 如何导入新课是一门需要教师精心设计的艺术。 教师应精心设计好开场白, 把学生的注意力由“下课”较快转移到“上课”中, 并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 顺利地进入本节课内容的教学。 下面是我在教学中遇到的两个例子:

1.用实物辅以提问, 导入新课。

如教学《犟龟》时, 我拿来事先准备好的教具:一个装半盆水的脸盆、一只乌龟。 首先, 我提出问题:谁给大家介绍这种动物叫什么?学生情绪高涨, 异口同声地回答:乌龟。 接着我把乌龟放入盆中, 并让学生观察它有哪些特点? 几十双眼睛一下子都关注在水盆里。 学生的回答如下:乌龟会游泳、会潜伏水中、会翻跟斗…… 答案各种各样, 此时我开始把话引入正题:同学们, 你们有没有发现, 这乌龟在盆中很不听话, 老想着从盆里爬出来, 虽一次又一次都失败了, 但它并不放弃机会。 从这里我们还可看出它具有什么特点呢? 这时一个学生站起来回答:老师, 这只乌龟它不怕失败, 有韧性, 持之以恒, 坚持到底。听到这样回答, 我心里很高兴, 赶紧导入本篇课文:对了,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犟龟》中乌龟的特点———犟。 下面我们看课文……

2.用音乐导入新课。

在学习小说《空城计》时, 我先播放杨洪基演唱的电视剧《三国演义 》主题曲:“滚滚长江东逝水, 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 青山依旧在, 几度夕阳红……”这雄壮有力、气势恢宏的旋律一下子把学生深深地吸引住, 甚至有几个学生跟着唱起来。 欣赏完歌曲, 我说:“同学们,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选自《三国演义》第九十五回的《空城计》, 下面谁愿意来给大家介绍一下这个故事的内容……”于是学生很快进入课堂教学中。

二、借助丰富情感, 演奏“主题曲”

导入新课后, 教师就进入课堂内容的教学。 但有一点值得注意, 语文教学不同于其他学科的教学, 它不仅是知识的认知活动, 更是丰富的情感活动。 特级教师于漪在谈语文教学时强调:民族的睿智沉淀在民族的语言中, 教母语也是在民族的思想和感情。 因此, 语文教师必须是课堂上的表演艺术家, 必须具有“兴奋豪迈之情, 崇敬赞美之情, 辛酸痛苦之情, 憎恶愤慨之情……”这样才能把课文《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的哀愁、《孔乙己》的悲凉、《南京大屠杀》的愤怒、《水调歌头》的豪放, 一一表现出来, 使学生有所感悟, 如此学生就能更深地理解文章的内涵, 并在习作中将这种感情释放出来。

例如在教学《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时, 我设置了师生互动的话题:这篇文章的主题是什么? 林冲的性格有哪些特点? 有怎样的发展变化? 为了让学生了解林冲思想性格的发展历程, 我介绍了高俅、林冲的为人, 以及他俩之间的矛盾冲突, 用激愤的语言讲述林冲的“冤”和“怨”, 使学生的思绪很快进入预设的思维空间, 将学生的思想感情引领到主人公的那种“有冤无处诉”的悲愤绝望感情氛围之中, 使大多数学生揣摩“官逼民反”的主题。 就在这个时候, “计划外”的异动出现了:部分学生对林冲表示不解, 林冲本是京城八十万禁军教头, 竟然对高俅一再忍让;有的学生甚至指责林冲辱没“豹子头”的绰号……对此, 我先肯定了学生思考的独立性和合理性, 然后同他们一起探究林冲性格的成因:作为京城八十万禁军的教头, 难免对统治者心存幻想, 为了维护既得利益, 难免一再想忍辱为安。 使学生了解到委曲求全、逆来顺受才是林冲原来性格的主流, 没有高俅一伙的一逼再逼, 林冲是不会主动同官府决裂的。 正是因为这样, 林冲之反, 就更能凸显主题。

通过这样师生的情感互动, 师生对“官逼民反”的主题体会就更深刻。

三、适当训练, 奏好“尾声曲”

语文课堂不是教师唱独角戏, 不是教师“满堂灌”, 教师应把较多时间留给学生, 真正体现“以学生为主, 教师为辅”的原则。 新课讲解后, 教师应围绕教学内容设计一系列习题让学生当堂练习, 这样既可活跃课堂气氛, 又可让学生“温故知新”。例如我在授完《骆驼寻宝记》, 给学生出了一道思考题:骆驼在寻到宝贝之后, 你认为它会如何利用自己千辛万苦找来的宝贝? 从此以后, 沙漠将发生怎样的变化? ———几分钟后, 学生各抒己见, 畅所欲言, 答案千奇百怪, 课堂气氛非常活跃, 学生的积极性得到大大提高。 教授完《忆读书》, 我给学生布置的任务是:作者冰心一生看过很多书, 这些书籍给她许多知识和人生道理, 学生除了在课内学到了文章外, 在课外肯定也看过许多, 现在请大家把自己看过的印象最深刻的一本书名及它的内容概括写出来, 并在后面写上读后的感受。 接下来, 我让学生在班里交流各自所写内容。 通过这场交流活动, 大家互相促进、互相补充, 有的听到以前没看到的, 有的则提高了以前没有的课外阅读兴趣。 又如教授完《孔乙己》课, 我让学生写一篇作文《孔乙己后续》, 让学生猜测, 想象孔乙己最后的结局究竟怎样。 学生在续写时就会以自己的感觉、知觉再次地触摸孔乙己的全部不幸—————那屡遭嘲讽的尴尬; 那在成人世界中的孤独凄凉;那只能在孩群中找到的些许宽慰……如此, 学生就能与孔乙己一同身受其苦, 心感其悲, 才会对孔乙己麻木不仁、 自欺欺人的性格感同身受, 才能更深刻地了解悲剧的根源, 最后学生对孔乙己的同情、批判等情感才能被激活, 从而达到教学目的。

三不 篇9

一、教学内容直观化, PPT教学用得巧

内容和形式是辩证统一的。同一内容, 可以有多种形式;同一形式也可以表现不同的内容。

对于学生而言, 初三思想品德的教学内容是相对固定的。但对于思想品德教师而言, 教学内容的预设形式却是多变的, 既可以是比较抽象的文字表述, 又可以利用电脑PPT (微软公司Power Point软件) 技术, 图文并茂地将课堂内容呈现出来。初三学生正处于由直观思维向抽象思维发展的关键时期。一方面, 他们的抽象思维能力慢慢发展, 逐步形成, 但还不成熟、不完善;另一方面, 他们的直观思维能力依然存在, 对于抽象思维难以理解的事物, 直观思维又起着辅助理解的功能。思想品德课程中, 抽象的知识和问题比较多, 如果只看文字表述, 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吃力, 但如果采用直观的呈现形式, 学生理解起来就方便了很多。

很多教师也许认为PPT教学比较适用于新授课的教学, 尤其是上公开课, PPT教学几乎可以从头至尾地展现教学内容, 学生看得真切热闹, 教师讲课也颇有精神。但对于初三第二学期的复习课, 由于容量大、复习节奏快, 一些教师往往认为复习课做PPT费时耗力, 还不如直接讲解加适当的板书来得快。这种做法方便了教师却不便了学生。对于复习课, 很多知识需要直观的图表、文字等作对比, 以便于学生加深对难点知识的理解;对于练习的讲评, 也可利用PPT的直观性暴露学生的错误认知, 用不同颜色的文字将“正误”认知展现出来更便于学生加深对不同知识的区别理解。

PPT教学在复习课上要用得巧, 不一定要从头展示到尾, 只需要将本课教学中的难点、重点问题做成PPT, 适时巧妙地展示出来。这样做既可以减轻教师课前备课的负担, 又可以提高学生课堂上的“抬头率”、“思考率”、“开口率”。

二、课堂参与全员化, 启发鼓励要记牢

“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当前深入人心的教育理念。可到了初三年级, 一些学习成绩糟糕的学生, 慢慢地就有了自我放弃的念头。一个班级一旦有了这么几个有放弃念头的学生, 往往会形成消极的“群体效应”。任课教师开始向班主任抱怨, “你们班不愿听课的学生怎么比以前又多了几个?”面对任课教师的抱怨, 班主任有时也是一脸无奈, 无言以对。

其实有哪个学生不希望自己成绩优秀, 受到老师和家长的夸赞呢?造成今天这种尴尬的局面, 师生双方都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一些学生由于平时对自己放松要求, 听课并不认真, 不思考, 其回答问题时的答案往往错得离谱。几次下来, 老师也许就对他失去了耐心与信心, 有可能不再请他回答问题了, 而他也把握了老师的心理, 反正老师也不会再让我回答问题, 我课上听不听就更无所谓了。这样, 课堂就会出现“恶性循环”, “不抬头”、“不动脑”、“不开口”的学生就会出现, 尤其是到了初三可能会越来越多。

“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不能只作为一句口号, 作为教师, 我们有责任将它落实到教育教学的实处。课堂教学中可以尝试多种方式, 如“开火车”。“开火车”是一种传统的教学方式, 恰到好处地运用有时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具体的做法是:针对课堂教学中出现的知识再现再认或讲评课中的选择题等问题, 从坐在班级的第一位学生开始到坐在班级最后一位学生为止, 教师按照学生的座位顺序依次“开火车”要求其回答。如果问题足够多的话, 基本一节课每位学生都有机会来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再如“分层法”。教师可将班级的学生分为“好”、“中”、“弱”三个等级, 课堂教学中根据问题的难易度分层次, 要求等级相对应的学生来回答;同样, 课后的作业教师也可针对“好”、“中”、“弱”的三类学生分层布置。对于那些以前老想着老师不会请我回答问题的学生来说, 这时他也有了压力, 他也不得不认真听讲, 认真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去;而对于那些基本知识较为薄弱的学生, 或者那些遇到较难问题的学生, 我们作为教师则应多一份耐心加以启发和鼓励。这样, 学生“一个都不能少”, 全员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 以参与面带动思考面, 实现课堂质效的大幅提升。

三、思想工作经常化, 真心关爱不可少

歌德说:“我们的生活就像旅行, 思想是导游者;没有导游者, 一切都会停止。目标会丧失, 力量也会化为乌有。”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 我们才能帮助学生更加明确自己的奋斗目标, 才能激发学生自身的潜能和力量, 才能有利于解决思想品德课堂上的“三不”现象。

思想工作是个宝, 但思想工作不等于说教, 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也是一门艺术。

首先, 与学生做朋友。作为班级的任课教师, 要学会与学生做朋友, 要学会站在学生的立场上与学生进行心灵的沟通。初三学生自我意识明显增强, 渴望得到平等与尊重, 不希望老师和家长以“师者”或“长者”的身份对自己进行说教。相反, 能以“好朋友”的角色与他们沟通, 他们会很乐意接受意见和想法;同样, 在“好朋友”的课堂上, 学生也更能放得开, 更能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因为你是他们的“好朋友”, 学生们会很欢迎你的到来。

其次, 善于讲故事。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要学会讲故事。一个优秀的教师要学会在不同的情况下给学生讲故事。我们在课堂教学中, 有时为了能让学生理解一个知识需要讲故事;同样, 我们要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更要学会讲故事。讲故事的目的不是娱乐学生, 而是要把自己思想工作的道理融在故事里, 让学生听完故事后能够以事明理, 以此达到思想工作的目的。针对课堂教学中学生“不抬头”、“不动脑”、“不开口”的现象, 教师可以将往届学生中典型学生的表现和转变的事例说给学生听, 这样既可以让大家认识到“三不”现象问题的严重性, 又可以通过树立典型人物让大家找到转变的方向和方法。

环保部坚持节能减排“三不原则” 篇10

环境保护部污染排放总量控制司司长赵华林指出, 虽然上半年我国节能减排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但国际金融危机也对节能减排提出了挑战, 对此环保部节能减排目标不变、力度不减、标准不降的“三不原则”绝不会因此改变。

据了解, 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 我国节能减排工作也遇到严峻的挑战, 主要表现在:某些地方节能减排在工作力度、工作意识上都有放松和下降的现象;已经建成的污染减排设施运转不畅, 偷排和超标的现象比较多。环保部门在近期开展的建设项目专项执法检查中发现, 有20%的项目存在未批先建的环境违法问题, 25%的重点污染源治理设施不能正常运转;节能减排资金投入不足, 新开工项目数量减少, 部分已开工项目进展缓慢;有些已经列入淘汰名单, 或已经关停的企业又恢复生产;节能减排压力增大, 一些高污染、高能耗行业重复建设的现象比较突出, 钢铁、水泥、平板玻璃、煤化工设备等行业无序发展比较严重。

我国节能减排经过三年多的努力, 虽然成绩显著, 但要实现全年的节能减排任务和“十一五”节能减排的目标, 任务还十分艰巨。对此赵华林指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 环保部将坚持节能减排政策‘三不原则’:目标不变, 即‘十一五’期间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10%的目标必须完成;力度不减, 该怎么抓还要怎么抓;执行的标准也不会有丝毫降低。”

养生路上“三不走” 篇11

第一例患者是位退休不久的高级农艺师。他的身体看上去十分健康,自我感觉也相当好,平日很少去医院。几年前一次例行的健康体检发现血压很高,医生让他再继续测量几次,如确定为高血压病,一定要服降压药治疗。他对此很不以为然。老伴儿劝他去医院检查,他笑着说:“检查什么﹖我什么感觉都没有,身体壮得像头牛!”发病的前一天晚上,他与儿子生气,大发雷霆,一宿未合眼,凌晨4点多钟去厕所时,突然昏倒。家里人迅速把他送到医院,一测血压,竟高达200/130毫米汞柱。因血压过高,脑血管破裂,导致他出现出血性中风……

第二例患者是位退休已5年多的老工程师。他患高血压病20多年,过去一直服降压药治疗,一个月前,听信广告,买了一个“降压仪”。用上之后,他觉得效果不错,便擅自停用了降压药。后来,他又看到一则广告,说穿“神鞋”也能降压。他又买了一双“神鞋”。他以为自己既戴“降压仪”、又穿“降压鞋”,一定能治好高血压。想不到用“降压仪”不到一个月,穿“神鞋”不到7天,他便因血压极度升高而突发脑出血……

第三例患者是位退休3年多的女教师,患高血压病也20多年了。两个月前,一位老同事动员她参加秧歌队,并说天天晚上扭秧歌对老年人的身体最有益,还能降血压。她看邻里中有不少人扭秧歌,而且都说“扭”出了健康,自己也开始扭起秧歌来。开始扭时她感到很吃力,但还是咬牙坚持了下去。扭了七八天,由于秧歌队准备参加全市大赛,她们便加大了运动量,一个晚上扭2~3个小时。这天她扭着扭着,突然觉得上气不接下气,加上震耳的锣鼓声和喇叭声更使她感到头晕,最后竟晕倒在地上……到医院检查时,她的血压高得惊人。很显然,这都是由于她劳累过度和持续紧张引起的。

这三个病例,告诉我们三个十分重要又具有普遍意义的问题,那就是养生路上“三不走”。

一、不要跟着感觉走

人到老年,身体各系统、器官逐渐老化,机体的感觉也变得迟钝,尤以痛觉、味觉、嗅觉和体温变化最为明显。这种变化使老年人在患了严重疾病后自觉症状往往不那么明显,以致延误病情,失去及时诊治的时机。

疼痛是多种严重疾病的主要症状。急性心肌梗塞、阑尾炎、胆石症、胰腺炎等疾病几乎都是以某个部位出现剧痛为依据确诊的。但是,老年人患病后疼痛常表现得不那么剧烈,甚至没有疼痛,或者疼痛部位发生改变。如患心肌梗塞时,患者可以不出现持续而剧烈的胸痛,而表现为胃痛;患胆石症或阑尾炎时,也不表现为右上腹或右下腹疼痛。这就给诊断造成了很大的困难。

发热是疾病最常见、最重要的症状之一。可是,许多本应发热乃至高热的疾病,在不少老年患者身上的表现却并不明显。如老年人患肺炎、败血症及其它一些严重的感染性疾患时,并不出现高热,有的还会表现为低热,甚至体温低于正常。

当老年人患肺炎、心肌梗塞、低血压、低血糖、胃肠道出血、电解质紊乱和脱水等病症时,常常会出现意识障碍,以意识蒙目龙、嗜睡、谵语最为多见。此时家人切不可将其误认为是“老糊涂”而掉以轻心。

可见,老年人不要单凭感觉来衡量或判断自己的身体状况,必须定期去医院接受全面系统的健康检查,尤其要进行血压、血脂、血糖、尿糖、心电图、X线透视、血尿便常规等项目的检查,以便及早发现疾病。

二、不要跟着广告走

在商品经济的大潮中,由于利益的驱使,许多人不惜血本为其产品大做广告,而药品、保健品和保健器械更是其中的热点。翻开报纸、打开电视,这类广告便会闯入你的眼帘。有人做过专门的调查研究,在这类广告中,其中夸大和虚假的广告竟占半数以上。患者如果轻信广告,免不了上当受骗。那些身患严重器质性疾病的人则更不能轻信广告,必须在医生指导下合理用药,尤其是对那些吹得神乎其神的“包治”、“专治”、“祖传秘方”、“一用就灵”之类的广告,更不可轻信。

三、不要跟着别人走

三不 篇12

近日, 江西省发布公告, 启动2015年公务员招考工作, 计划招录3604人。其中, 六成以上乡镇基层公务员职位不限专业、工作年限和经历。

此次江西共计划招录公务员2789名, 参照公务员法管理单位工作人员815名。3月23日至4月1日进行网上报名, 4月25日进行公共科目笔试。

今年, 江西省公务员招录适当降低了进入门槛, 全省招考计划中有68%的乡镇基层公务员职位不限专业、工作年限和经历。同时, 招考计划中有21%的乡镇职位定向招录大学生村官等服务基层项目期满人员。为保持基层公务员队伍稳定, 解决基层“留人难”问题, 今年起, 江西还要求新录用的乡镇公务员在乡镇机关最低服务年限为5年 (含试用期) 。

上一篇:课堂教学与中学数学下一篇:接触网的含义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