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质选择

2024-08-10

工质选择(共7篇)

工质选择 篇1

摘要:为了消除现有热泵技术利用温度比较低, 对于高温的工业余热和地热尾水利用率低的问题, 指出中高温热泵工质技术替代常温热泵技术的必要性。介绍热泵系统的组成部分、中高温热泵工质的循环特性、热泵工质对环境的影响以及中高温热泵工质的研究现状。中高温热泵提高了热泵的工作温度, 扩大了低位热能资源的回收和供热范围。

关键词:中高温热泵,工质,性能,选择

引言

热泵技术利用空气、水、土壤、太阳能和工业废水等低位热能资源, 输出一定温度的热能以实现供热。热泵技术在北美、欧洲和日本等地发展比较成熟, 已实现了不同程度的产业化。近年来我国的热泵技术发展比较迅猛, 尤其是地源热泵系统。但目前国内生产的热泵机组主要用于住宅和商业建筑的空调, 大多为常温热泵, 利用的温度比较低, 对于大量温度稍高的工业余热和地热尾水等资源则作为不大, 特别是在产业上应用还很少。因此中高温热泵技术亟待研究开发。中高温热泵研究的关键是中高温工质选择的问题。

1 热泵工质的循环

1.1 热泵基本循环

压缩式热泵系统主要由蒸发器、压缩机、冷凝器、节流阀等4个部分组成。能量的转换和传递是通过热泵工质在系统中各部件间循环流动来实现的。热泵工质循环的4个基本过程是:热泵工质液体在低压 (低温) 下蒸发, 成为低压蒸汽;将该低压蒸汽压缩为高压蒸汽;将高压蒸汽冷凝, 使之成为高压液体;高压液体节流降压重新变为低压液体, 从而完成循环。

如果说压缩机是整个热泵机组的心脏, 那么热泵工质则是热泵机组的血液。如同热泵机组与制冷机组的热力学原理相同, 热泵工质与制冷剂在制冷系统中的功能也相同。从本质上说, 热泵工质就是制冷剂。但一般热泵工质的工作温度区间高于环境温度, 而制冷剂的工作温度区间低于环境温度, 两者可能产生一定的交错。

1.2 中高温热泵工质的循环特性

中高温热泵工质循环特性的基本要求与一般常温热泵工质是一致的, 但要求在更高的工作温度水平上满足。由于其蒸发温度以及冷凝温度均比较高, 要利用现有的通用制冷系统部件, 如压缩机、换热器等有一定的难度, 主要表现在高温高压和容积制热量的矛盾。如果要满足现有热泵系统部件压力标准 (大多数要求小于2.5MPa) , 需要采用低压的高温工质, 但是高温工质在降低压力的同时也减小了容积制热量, 如果要利用现有的压缩机, 必然造成制热量不够, 从而使系统效率降低。

对于现在常用的热泵工质R22、R134a等, 当冷凝温度为80℃时, 其饱和压力分别达到3.66 MPa和2.63 MPa。由于工质本身的这种性质和一些相关技术问题, 现有的采用R22的热泵机组的供热温度最高只能接近55℃, 采用R134a的热泵机组的供热温度最高可能达到70℃。

因此, 目前应用于常温热泵的工质 (主要是R22或其替代物, 如R407C、R410A等) , 在中高温工况下的压力水平过高、COP 过低, 不适用于中高温热泵系统。

2 中高温热泵工质的现状

2.1 热泵工质的环境影响

热泵工质的环境影响主要有2种, 即对臭氧层的破坏作用和温室效应。20世纪80年代以后, 氯氟烃类CFC和含氯氢氟烃类HCFC对大气臭氧层的破坏作用及其温室效应得以确认。从1987年的蒙特利尔议定书开始, 国际社会已多次召开会议, 提出淘汰和限制CFC和HCFC的具体日程及修正案。发展绿色环保工质已成为一项紧迫而重要的任务, 目前主要由HCFC向HFC过渡, 最终将回归到自然物质[1]。到目前为止, 国际上对CFC及HCFC物质限制日程表要点如表1所示。

2.2 中高温热泵工质的研究现状

早期的中高温热泵技术研究中, R11、R113、R114 等曾在某些温度范围作为工质, 由于属于CFC, 即将面临禁用。已有的主要替代物为 R123、R124、R142b等, 为 HCFC类工质, 属过渡性工质;而且, 其中的R123有一定的毒性, R124 只能用在冷凝温度小于 90℃的工况, R142b 虽然循环性能较好, 但可燃。

由于热力性能和环境影响双重限制, 中高温热泵工质面临着艰难的选择。近年来, 国内外一些专家学者为此做出了不懈的努力, 并取得一定的研究成果。这些探索鉴于能够同时满足中高温热泵工质各种要求的纯工质基本不存在, 本着优势互补的原则, 组合混合工质以逼近理想工质的特征, 提出了一些比较现实的解决方案。这种混合工质的组合, 为选择工质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如日本超级热泵计划中所研制的高效升温型热泵, 采用R123/R134a混合物, 将热水从 50℃升温到 85℃。又如天津大学利用R22/R142b/R21和R290/R600/R123等混合工质, 得到了热泵出口水温85℃、COP在3以上的实验结果[2]。

概括来说, 这些积极的探索为中高温热泵系统和工质的研究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但所涉及的物质主要为 HCFC类物质, 大都处于非共沸混合工质的简单热力学循环分析及初步实验验证阶段, 尚不足以为中高温热泵系统的实际运行提供充分的理论保障。对于ODP (破坏臭氧层潜值) 为0的新物质与混合物, 相关研究文献数量还不多, 循环性能方面的研究结果尚不足以给出适用物质或可靠的物质评价结论。

3 中高温热泵工质的选择

3.1 中高温水源热泵的开发意义

根据工质冷凝温度的不同, 热泵可分为常温热泵、中高温热泵和高温热泵等。冷凝温度的提高意味着热泵工作温度区域的上移。这无疑扩大了低位热能资源的回收和供热的范围。对于水源热泵来说, 可以处理以前难以利用的30~60℃范围的大量工业废水、低温地热水和地热尾水。

目前, 常温热泵已经比较成熟, 它的末端散热装置主要是风机盘管;中高温热泵可以将供水温度提高到70℃或者80℃以上, 末端散热装置可以是价格低廉的铸铁散热器, 因而该类热泵可以作为普通建筑的供热热源, 也可以用于老建筑的改造, 代替燃煤锅炉。

中高温热泵不仅可以用作采暖热源, 也可以应用于石油、化工、冶金、纺织、食品等各行业的生产工艺中。既充分利用其他方法较难利用的工业余热, 又以较高的效率提供工业所需热能。

由此可见, 中高温热泵系统大大提高了余热资源的利用率, 降低余热的排放温度, 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对降低温室效应也具有积极作用, 与燃煤锅炉相比, 通过节约燃料, 其CO2排放量可降低30%~50%。中高温热泵系统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应用前景良好, 所以成为近年国际热泵研究的一个基本方向。

3.2 中高温热泵工质的性能

中高温水源热泵需要采用相应的中高温工质。目前, 在中高温工质方面国外已有相当多的研究, 但是处于技术保密阶段。我国在这方面起步较晚, 国内主要有清华大学、天津大学和中科院广州能源研究所等少数几家单位有所研究[3]。根据笔者大量的文献检阅和市场调研, 决定采用清华大学研究的中高温热泵工质HTR01。该工质并不完善, 但就目前的技术现状而言, 热力和环保性能良好而实用。

中高温热泵工质HTR01是一种三元亚共沸混合物。这是对可能的纯工质的物理化学性质和热力学性质进行了深入探讨, 综合热工性能、材料相容性、油溶性、可燃性各方面因素的选择结果。其中一种组元的作用是降低在中高温时的运行压力, 另外一种组元是为了提高循环性能, 第三种组元是为了改善工质与R22矿物冷冻油的相溶性。

分析计算和性能实验的结果表明, HTR01无毒, 不燃, 对矿物冷冻油的油溶性、材料的相容性、循环性能和综合环保性良好[3]。

针对国内没有开发较大型压缩机能力的现状, HTR01以原R22的压缩机为适应对象, 并且可以与矿物冷冻油相溶, 以保证良好的系统耐久性和可靠性。通过计算可知, 在标准工况下, R22的冷凝压力为2.15MPa, 排气温度为99.6℃ (这两个参数是决定HTR01能否用于R22压缩机的重要热力学参数) ;而HTR01在标准工况下的冷凝压力为1.95MPa, 排气温度为99.5℃, 均低于R22的同类指标 (见表2) , 这表明从热力学性质来看HTR01是完全可以用于R22的压缩机。

4 结语

热泵工质是热泵系统中充满活力的工作流体, 中高温热泵工质要求在更高的工作温度水平上满足循环特性。

由于热力性能和环境影响双重限制, 中高温热泵工质面临着艰难的选择。近年来, 国内外一些专家学者提出的一些混合工质组合的解决方案, 为选择工质提供了更多的机会。但这些研究尚不充分, 大都处于非共沸混合工质的简单热力学循环分析及初步实验验证阶段, 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中高温热泵提高了热泵的工作温度区域, 扩大了低位热能资源的回收和供热的范围。由于热力和环保性能良好而实用, 选用中高温热泵工质HTR01来开发中高温水源热泵系统。随着工作的深入, 必将大大提高余热资源的利用率。

参考文献

[1]胡连营.地源热泵技术讲座 (二) —热泵循环与热泵机组[J].可再生能源, 2008, 26 (2) :114-116.

[2]李廷勋, 郭开华, 王如竹, 等.集中供暖用高温热泵工质研究[J].暖通空调, 2004, 34 (8) :21-24.

[3]史琳, 刘南希, 等.水源热泵机组高温工质的研究[J].工程建设与设计, 2004, (6) :3-4.

工质替代的发展概述 篇2

尽管制冷方式有许多种, 如吸收式制冷、吸附式制冷等, 但蒸气压缩式制冷仍是最主要的制冷方式。其有多种循环方式, 但无论采取何种循环方式, 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都需要制冷剂才能实现循环。

制冷剂, 也称为制冷工质, 是制冷机或热泵中的工作介质。制冷工质在制冷机或热泵中循环流动, 通过其热力状态的变化与外界发生能量交换, 从而实现制冷或制热的目的。无论制冷剂的回收工作做的多么好, 它们终将扩散到大气中去。一些制冷工质非常稳定, 在大气中不易分解, 其在大气中寿命可以达几十年, 甚至几百年。

1 制冷工质替代问题的提出

自20世纪30年代CFCs和HCFCs进入制冷空调领域后, 由于其不可燃、无毒、高效、安全等诸多优点, 迅速成为20世纪制冷工质的主要潮流。直到1974年, 美国学者S·Rowland和M·Molina提出了著名的CFCs破坏臭氧层的理论。

臭氧分布在离地面15~60km高度的大气平流层———臭氧层。臭氧能吸收太阳辐射波长在300nm以下的紫外线, 主要是一部分UV-B和全部UV-C。那些不易分解的制冷工质通过大气环流最终扩散到平流层。太阳紫外线促使这些物质化学分子破裂, 释放出氯原子, 与臭氧发生化学反应, 生成氧分子。臭氧本身在自然界可以被太阳紫外线破坏并产生氧气, 但这个过程和与之相反的反应 (从氧到臭氧) 在地球的整个历史中一直同时存在, 并处于平衡状态。所以在人工合成的化学品出现前大气中的臭氧量一直保持相对不变。

臭氧层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是人类赖以生存的“保护伞”。随着“臭氧空洞”的发现以及全球观测证实大气臭氧总量正在减少, 并主要发生在臭氧层。这一情况引起世界范围内学者和专家的高度重视。

对于生命来说, 温室效应是很重要的。但温室气体过量排放, 会使大气成分发生变化, 使全球气候变暖, 地球表面的平均温度升高。全球变暖将造成自然灾害频发、疾病横行、海平面上升、淡水供应紧张, 这些后果对地球来说将是灾难性的。

臭氧层破坏和全球气候变化, 是当前世界所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CFCs和HCFCs物质破坏臭氧层, 增加温室效应, 致使臭氧层减薄, 对全球气候变暖有一定作用, 引起了强烈的国际反响。削减和淘汰CFCs和HCFCs物质、保护大气资源成为世界各国和地区的共同责任。

为此世界各国先后签署了《关于破坏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和《京都议定书》。

2 国内外制冷工质替代的方向

国内外制冷空调行业均在探索如何总结历史经验, 寻求正确、科学地解决由于环保要求提出的制冷工质替代问题, 力争少走弯路。

为了应对环保要求的挑战, 在寻找、开发替代制冷工质的过程中, 逐渐形成了两种替代路线:即以美国、日本为首的国家仍主张使用HFCs, 包括开发纯组分的新一代制冷工质或二元、三元共沸和非共沸混合物;德国、瑞士等欧洲国家主张使用自然工质, 包括HCs、CO2等。

2.1 HFCs替代

在美国, 几乎所有过去采用CFCs的制冷设备, 都改为采用HFCs。其中绝大多数的设备都把HFCs作为它们的长期替代品。

HFCs的臭氧耗损潜能值ODP为零, 但全球变暖潜能值GWP较高 (如HFC134a的GWP100高达1300) 。采用HFCs还需要生产专用的压缩机和采用与其相容的辅助材料, 从而使压缩机生产成本增加, 价格提高。空调设备生产厂家中用HFC混合工质替代HCFCs。一些HFCs混合工质是非共沸工质, 沸腾时有较大的温度滑移, 且制冷剂泄漏后成份发生改变, 难以控制, 影响循环效率。由于HFCs对矿物油的溶解能力极差, 系统润滑油需改用酯类油。酯类油吸水性和水解性强, 在系统中易造成冰堵。

2.2 自然工质替代

(1) 碳氢化合物 (HCs) 。目前作为制冷工质使用的碳氢化合物主要是丙烷 (HC290) 、丁烷 (HC600) 、异丁烷 (HC600a) 等。

碳氢化合物的优点是ODP为零, 对大气臭氧层没有破坏作用, GWP很小, 和所有常用的工程材料和润滑油都能兼容, 而且容易获取, 价格低廉。因为碳氢化合物在自然界中已经存在, 不会改变自然界碳氢化合物的含量, 所以对温室效应没有直接影响。但碳氢化合物做CFC及HCFC的替代物的致命缺点是它们均可燃, 而且与一定量的空气混合会爆炸, 一些国家对于HCs的应用仍持怀疑态度, 因此其应用也受到了极大的限制。

(2) 二氧化碳 (R744) 。由于二氧化碳的临界温度 (31.1℃) 较低, 当环境温度稍高时, 它的循环效率和制冷能力迅速下降, 直至氟利昂类制冷工质出现, 迅速被其替代。二氧化碳近年又一次引起了人们的重视, 并开展了二氧化碳在汽车空调、热泵及工业制冷上的应用研究。

虽然两种替代路线都各有优缺点, 但从长远考虑, 任何人工合成的化合物对自然环境都有一定的副作用, 用自然工质替代CFCs和HCFCs才是解决环境问题唯一正确的方式。

3 二氧化碳作为制冷工质的历史及研究现状

19世纪80年代至20世纪30年代, 二氧化碳作为制冷工质被广泛地应用于制冷空调系统中, 是当时最为常用的制冷工质之一。

人类第一次成功地将二氧化碳应用于商业制冷机, 1869年制造了一台制冰机, 同时还设计了一种船用制冷机器, 用于在墨西哥港运送冷冻肉。尽管在此之前二氧化碳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应用, 但是直到1886年, 德国人成功设计了二氧化碳专用压缩机以后, 二氧化碳制冷工质的使用才有了显著的发展, 他因此而获得了英国专利。1887年, 英国的J&E Hall公司购买了这项专利于1890年开始投入生产, 并在船上得到广泛的应用, 取代了原先使用的空气压缩机。

据统计, 1900年, 全世界范围内的356艘船舶中, 37%用空气循环制冷机, 37%用氨吸收式制冷机, 25%使用二氧化碳蒸气压缩式制冷机。发展到1930年, 80%的船舶采用二氧化碳制冷机, 其余的20%则用氨制冷机。

19世纪90年代, 美国开始将二氧化碳应用于制冷。1897年, Kroeschell Bros制冷机械公司开始生产二氧化碳压缩机、冷凝器、水和盐水冷却器、高压二氧化碳和冷藏系统的阀门及零件。1919年前后, 二氧化碳系统在剧院和百货商店的空调系统中得到应用;1925年, 干冰循环用于空气调节, 1927年, 在办公室的空调系统中得到使用;1930年, 在住宅的空调系统中得到使用;后来又被用于各种商业建筑和公共设施的空调制冷系统中。

早期制冷技术水平比较差, 二氧化碳较低的临界温度 (31.1℃) 和较高的临界压力 (73.8bar) , 使得二氧化碳系统的效率较低。加上其冷凝器的冷却介质多采用温度较低的地下水或海水, 基本属于亚临界循环。当水温较高时 (如热带海洋上行驶的轮船, 其冷却水的温度可接近30℃) , 其制冷效率会更加下降。1931年, 以CFC12为代表的CFC制冷工质一经开发, 便以其无毒、不可燃、不爆炸、无刺激性、适中的压力和较高的制冷效率, 很快取代了二氧化碳的位置。最后一艘使用二氧化碳制冷机的轮船在1950年停止了工作。

如前述, 由于CFC和HCFC对臭氧层和全球气候变化的不利影响, 保护环境, 实现CFC和HCFC替代成为全世界共同关注的问题。近年以二氧化碳为工质的二氧化碳跨临界循环在汽车空调、热泵领域的应用引起了广泛关注。

国内天津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也都开展了二氧化碳跨临界循环的研究。上海交通大学、上海易初通用机器有限公司于2003年成功联合研制了国内第一套二氧化碳汽车空调系统样机与实验台。欧盟已经制定相关法规, 将于2011年全面使用以二氧化碳为工质的汽车空调系统, 停止使用以HFC134a为工质的汽车空调系统。

摘要:主要对制冷、热泵工质替代的发展及国内外工质替代的发展方向进行了探讨, 并对二氧化碳做为工质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替代工质,自然工质,热泵

参考文献

如何构建下一代流体工质 篇3

1 流体工质分类

热力学领域较常应用的流体工质大致分为人工合成和天然工质两类。其中,人工合成工质包括R152a,R134a,R407C,R410A等;各种天然工质包括碳氢化合物,NH3、水、空气和CO2等。

随着国际社会对环境的愈加关注,近几年为了应对臭氧层破坏和全球变暖对人类社会造成的危害,国际社会先后制订和签署了《保护臭氧层维也纳公约》、《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京都议定书》等一系列国际公约。在现有流体工质的基础上,构建环境友好型工质渐成趋势。

2 有机工质的发展

流体工质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即1830~1930年,主要采用NH3、CO2、H2O等作为工质。这些工质基本具有有毒、可燃、效率低等特点;第二阶段,即1930~1990年,主要采用CFCs和HCFCs工质;第三阶段,即1990年至今,主要是以HFCs(含氟烃)为主流工质。

同时,流体工质R22因破坏臭氧层,面临着被取代的局面。新型的替代工质主要包括人工合成型和天然型两大类。单一工质,主要有R134a,R152a。混合工质,混合工质又可分为共沸混合物、近共沸混合物和非共沸混合物三种。

目前各国都开展了替代R22工质的研究。国内外应用较普遍的空调制冷剂R22的替代物是R407C和R410A。R407C是由质量分数为23%的R32,25%的R125和52%的R134a组成的三元非共沸混合工质。R410A是R32 和R12 5 各占5 0%的二元近共沸混合物。R407C和R410A是R22的主要替代物,但它们的GWP值仍较高,对环境有一定的影响。因此,R407C和R410A只能作为R22的过渡流体工质来使用。

由于具有ODP为0、GWP<R410A等优越的环境性能,R32逐渐被认识到可以用于替代R410A。R32虽然具有一定的可燃性(A2L类,可燃性温和),但GWP值(约为675)较低,0DP为0,具有与R410A类似的良好循环性能,而且充注量小。对于R134a,欧洲国家提出了CO2作为替代工质,杜邦和霍尼韦尔公司于2009年提出了替代工质HFO-1234yf。其中,HFO-1234yf具有较小的温室气体排放,效率与R134a相当,但技术仍不够成熟(如密封技术等系列问题)。

在天然流体工质方面,氨、丙烷,CO2及其它烃的混合物最有可能成为R22的长期替代物。氨除了毒性大以外,是一种很好的流体工质。氨的最大优点是单位容积制冷能力大,蒸发压力和冷凝压力适中,制冷效率高。其ODP值为0,GWP<I。丙烷是一种在化工生产中已长期使用的非常廉价的天然流体工质。丙烷的成本低,可以从现有的液化气中直接获得,ODP值和GWP值均接近0。CO2是自然界天然存在的物质,ODP=0,GWP=1,且来源广泛、成本低廉、安全无毒、不可燃,适应各种润滑油常用机械部件材料,即便在高温下也不分解产生有害气体。同时,碳氢化合物的可燃性一直是研究时所需考虑的重点。

3 基团贡献法

流体工质的筛选大致分三种:纯流体工质进行比较分析法、两种或多种化合物混合法、分子设计法。前两种方法均是对流体工质进行宏观热物性分析,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分子设计法利用化合物分子基团对化合物各项热物性的贡献值不同,对分子进行重组,选择设计范围更广。基团贡献法即每个基团对流体工质分子结构和性能都有影响,也就是对宏观现象及特性的贡献,根据各个基团贡献值可以推算流体工质的热物理性质。

基团贡献法最早于19 8 3 年被G a n i等人提出,应用于芳香烃与石蜡烃分离的溶剂分子结构的设计,它是基于UNIFAC法原理。在1986年,基团贡献法用于溶剂分子设计过程被扩展及修正,应用更精确。1991年Gani等人将计算机辅助分子设计方法与基团贡献法结合,提高了基团贡献法的应用效率。随后,Constantinou等人在已有研究基础上提出计算机辅助产品设计方法,这种方法可以对大范围的问题进行解决。Derringer等人第一次提出利用基团贡献法与计算机辅助分子设计方法预测高聚物的性质,这种方法预测的性质与Krevelen利用经验公式的估计值吻合。为避免计算机辅助分子设计方法由于生成的分子结构限制,Gani提出一新的计算机辅助分子设计方法。这种方法结合了分子模拟技术与传统的计算机辅助分子设计方法。Pretel等人利用基团贡献法对湿法萃取的萃取剂进行选择。Marcoulaki等人结合基团贡献法与遗传算法搜索性能优异的化合物。Joback等人第一次利用基团贡献法对制冷剂分子结构进行了设计。Papadopoulos第一次应用基团贡献法对有机朗肯循环流体工质进行选择,此方法同样也结合了计算机辅助分子设计方法。这种应用较成熟的利用了基团贡献法,设计了多个目标函数,从经济性,安全性,环保性等方面对流体进行了设计。但从设计过程来看,仍存在不足,涉及到的流体主要是停留在验证分析方面,对工质的选择没有涉及。

4 典型案例

对一单级朗肯循环进行流体工质进行选择,如图1所示。以ODP值和GWP值为目标函数时,对其贡献值较大的基团如-S,=C=O,-Cl等不在入选范围。能够入选的基团包括-CH3,-CH2-等。流体工质基团数据库如表1所示。

本计算过程在计算机上利用模拟退火算法运行,运行结果有:CH3CH2CH3,CH3CH3,H2O,CH3CHF2,NH3-H2O。查物性参数可知,所得结果均为环境友好型工质。

5 结论

热泵工质替代物的研究 篇4

1 热泵原理及类型

热泵是一种能把“工质”由较低温度提高到较高温度的一种装置。它是由一种压缩机和热交换器结合而成的系统, 简而言之, 热泵是一个反过来使用的制冷机, 它是由蒸发器、冷凝器、压缩机及膨胀阀等几大部分组成的一个封闭回路。回路中存储一种安全、无毒可以在很低温度下“沸腾”的工质。当工质 (气液混合物) 流经蒸发器蛇形管时, 从周围的空气或水中吸收热量而蒸发为低温气体, 然后被抽入压缩机, 在压缩机中, 低温蒸汽受压而升温, 形成高温高压蒸汽, 再被送入加热设施, 释放出大量的恶热量, 以供应用;高温高压蒸汽经冷凝后温度迅速下降, 变成温热高压的液体, 当它流经膨胀阀时, 由于压力突然下降, 温度随之再次降低, 恢复到原来低温低压的气液混合物, 重新进入蒸发器, 如此不断循环。

热泵的热能主要取自热空气、水和土壤, 这种能是可再生的且用之不竭的, 特别是在工业集中区域及和其他低温热源中无法被利用的地区。热泵消耗少量电能把这些热能通过工质收集起来进行释放应用, 其“搬运”能力与投入热泵的电能之比称为能效比, 用COP值表示。

根据工作原理可将热泵分为压缩式热泵 (KWP) 和吸收式热泵 (AWP) 两大类;根据驱动方式又可将压缩式热泵分为电机驱动热泵 (EWP) 、煤气机驱动热泵 (GWP) 和柴油机驱动热泵 (DWP) ;若以热源/采暖介质划分, 用得较多的有:盐水/水, 空气/空气, 空气/水等。

2 新工质技术

目前热泵研究和发展的主要方向为:a.提高功率系数;b.改善压缩效率, 如采用旋转式压缩机, 新型的换热器, 对吸收式热泵而言使用新型溶剂泵等;c.采用微机控制;d.不含氟氯碳氢化合物的工质及新的循环方式。e.开发廉价组件, 如新型土壤集热器等。

开发对环境无害的氟氯碳氢化合物的替代物是整个制冷工业的重要课题。如同在压缩机中一样, 在压缩机式热泵中通常也是采用氟氯碳氢化合物 (HCFCs) 作为“工质”的, 因为它具有理想的热力性质。但是由于它对大气的不良影响, 处于被取代的状态。根据蒙特利尔协议, 到2004年降低消费35%;到2010年降低消费65%;到2015年降低消费90%;到2020年降低消费99.5%;至2030年100%禁止生产和使用。因此经济实用的, 对大气不构成危害的“工质”替代物是紧迫的研究任务。

根据目前的研究成果, HCFCs工质的替代物可以分为三类:a.HFCs工质;b.氨和丙烷;c.其他工质。在这三类中, 第三类新工质能否在禁止使用HCFCs工质的规定年限内完成研究和开发, 并大规模投入实际应用目前尚不能确定。第二类氨和丙烷作为工质的技术已经成熟, 但是他们都是可燃物, 并且氨还具有毒性。为此HFCs工质是目前最可选的替代物。

在HFCs工质中, 五种工质与HCFCs工质的沸点相近, 它们是HFC32, HFC125, HFC134a, HFC143a和HFC152a。实验表明上述五种工质对人体的危害很小, 和HCFCs工质一样安全。

HFC32的优点是不易引起温室效应, 具有较高的制冷能力;其缺点是可燃, 冷凝压力较高, 排放温度较高。HFC125与HFC32相反, 其不可燃, 而且排放温度较低;其缺点是温室效应较高, COP较低, 冷凝温度较低。HFC134a的缺点主要是制冷能力较低。HFC143a的缺点主要是可燃和温室效应较高。HFC152a的优点是不容易产生温室效应, 而且COP较高;其缺点是可燃, 制冷能力较低。

以上介绍的是HFCs纯工质, 下面进一步介绍的HFCs混合物。目前已在应用的混合物是R500, 即CFC12与HFC152a的混合物。在R500中, HFC152a的可燃性受CFC12的制约, 而操作性能则因有HFC152a而得到提高。另外将60%的HFC32与40%的HFC125混合, 其沸点为52.5℃, HFC32所具有的可燃性和较高排放温度的缺陷得到改善。具有可燃性的HFC32, HFC143a和HFC152a与HFC125或HFC134a相混合, 可得到不具有可燃性的混合物。具有较强能引起全球变暖能力的HFC125和HFC143a可以通过与HFC32或HFC152相混合而得以改善。HFC32与HFC125混合可改进冷凝压力, 排放温度和操作性能。

由于纯工质往往不能满足作为热泵工质所需的各项条件, 可以考虑使用两种工质的混合物或多元工质的混合物, 有关混合物的研究正在进行之中。低工作压力下首选HFC134a。优点是易设计, 易维护, 但工质昂贵;与HCFC22工作压力相近下首选HFC32/125/143a (30/10/60%) 。它们具有便宜, 容易开发应用的优点, 但是一旦发生泄漏则操作性能受显著影响;在高工作压力下首选HFC32/125 (60/40%) 。该混合物的压力比HCFC22高50%, 是共沸混合物。

3 技术进展

高温热泵是热泵技术发展的重要方向, 缺乏适用于高温工况, 环境友好及循环性能优的新型工质是制约现阶段高温热泵技术发展的主因素。理想的高温热泵工质, 首先应满足工质的一般要求, 即环境性能好, 臭氧破坏势为零;无毒、不可燃、热稳定和化学稳定性好;具有尽可能高的单位容积制热量和性能系数、低的压比和排气温度等。此外, 还要求工质运行在较高冷凝温度上时 (冷凝温度达到100℃甚至更高) , 冷凝压力在系统可承受的范围内 (工程上一般要求在2.5MPa以下) 。考虑到多数工业热泵系统的冷热源均以显热流体 (如水、空气等) 为载热流体, 换热过程中的温度变化为5~10℃, 采用适宜的非共沸混合工质, 利用其相变过程中的温度滑移与载热流体的温度变化相匹配, 可有效地降低换热器中的温差传热不可逆损失, 提高可用能效率, 同时弥补纯工质某种性能上的不足。

高温热泵目前主要分为三种:a.蒸汽压缩式热泵;b.吸收式热泵和吸收式热变换器;c.压缩—吸收式热泵。

蒸汽压缩式热泵研究工作的重点在于开发新的工质, 以达到150℃左右的输出温度。以HCFC123为工质的一台热泵试验装置, 已达到135℃的输出蒸汽温度, 功率为45k W。以Trifeuoro-ethanol和水混合物为工质的一台大型装置, 利用50℃的热源, 产生150℃的高温热水。在蒸汽压缩式热泵工质替代物的研究中, 主要分为两种工况进行讨论。对于热源温度为55℃, 输出温度为90℃的工况, 最佳非可燃工质为HCFC133和E-134。可是这两种工质在市场上很难购买。在目前容易获取的替代物中, 非可燃工质可优先选择HCFC123和HCFC124。对于热源温度为75℃, 输出温度为120℃的工况, 非可燃工质的替代物首选HCFC123和HCFC133。对于以上两种工况, 易燃工质HFC152和HFC143可以达到较高的COP, 但是它们在市场上很难买到, 单一易燃工质的缺陷可以用混合工质来弥补。

吸收式热泵和吸收式热变换器的差别在于:前者利用少量的高温热源, 大量的中温有用热;后者利用大量的中温废热, 产生少量的高温有用热。目前工业上所用的吸收式热泵和吸收式热变换器都以LiBr-H2O或NH3-H2O为工质, 输出的最高温度不超过150℃, 以LiBr-H2O为工质的热变换器, 其最高温度 (输出温度与废热温度之差) 不超过40~50℃。日本一台热变换器以乙醇蒸馏塔塔顶蒸汽废热为热源 (78.6℃) , 塔底液体送到热变换器中蒸发, 产生111.7℃的有用蒸汽, 功率为7090k W, COP为0.475。该热泵每年可节约3万吨蒸汽的消耗量。吸收式热泵和吸收式热变换器研究工作的重点在于应用新的工作循环 (如多极循环) 和开发新的工质, 以克服Li Br-H2O和NH3-H2O工质所存在的缺点。

压缩—吸收式热泵是将蒸汽压缩循环和吸收式循环合为一体。欧洲已经开发出该类型的热泵, 它们都是以NH3-H2O为工质。该类型热泵研究工作的重点在于应用新的工作循环以提高温度, 以及开发比NH3-H2O工质性能更优越的新工质。

4 展望

热泵的应用对降低温室效应起到积极的作用。比较燃煤锅炉二氧化碳排放量与用相同燃料发电驱动热泵所排放的二氧化碳量, 使用热泵平均减少30%的排放量, 在一些场合甚至可以减少50%的排放量。应用热驱动热泵, 二氧化碳排放量亦明显降低, 通过改善热泵性质, 降低工质泄漏与应用对环境无害的工质, 热泵将在降低温室效应中发挥根大的作用。

摘要:本文论述了热泵的工作原理, 介绍了热泵工质替代物的最新研究进展情况, 比较了各种替代物的优缺点, 对三种高温热泵在工业应用中的工质进行分析。

关键词:工质,高温热泵,HCFCs,HFCs

参考文献

[1]J.W.Reed Environmental overiew:CFC and HCFC Regulatory Update.

[2]J.W.J.Bouma Global Warming and Heat Pumps.

工质选择 篇5

1目前市政道路工程常见问题

1.1 回填土问题

对于回填土过程之中超厚度的回填以及倾斜碾压, 以及填土的土质不能符合实际的要求, 进行回填时, 在含水量方面的控制不够好等情况, 都会导致回填土的密实度达不到需要的要求, 从而出现路基以及路面的结构沉陷, 从而导致管体的上部破裂, 无筋管还可能被压扁[1]。其中的倾斜碾压可能导致碾压机械不能发挥其最大的碾压功效, 坡度越大, 实际损失的压实功就会越大, 在进行填土时, 如因为夹带一些大颗粒径块状物这会妨碍土体的颗粒之间进行挤压, 如图1所示。

1.2 路面问题

路面出现开裂以及起砂和蜂窝麻面等问题, 是市政施工建设常见的问题, 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主要是水泥在安定性放方面达不到标准的要求, 混凝土在进行搅拌时水灰比过大, 这样就降低了表面的强度, 在施工结束后一旦使用磨损就会出现起砂的情况[2]。在实际的施工之中, 收抹压光时间过早或者过迟, 或者是在混凝土的表面撒干水泥或者水, 没有按照要求进行养护或者是龄期没到就进行通车, 导致表皮出现开裂的情况或者是脱皮。对于砂和石以及水泥计量方面出现错误的情况或者是在水量方面使用不准确, 搅拌的时间过短, 整个拌合不够均匀, 就会导致混凝土出现离析的情况。

1.3 过路管沟处路面出现裂缝问题

在市政道路工程施工之中, 有很多的管道需要通过行车道, 比如设计的排水管以及过路的电力电缆, 还有些通讯电缆以及自来水管等。对于这些管道的施工需要在路床施工之前做好, 这样就不会出现压实度不够的情况, 这一点需要施工之中特别注意, 防止因为压实度不够出现路面裂缝的现象。

1.4 违规招投标

由于现行的招投标办法就是业主招标制, 业主评委的比例占到评标委员会组成的28%以上, 并由业主方评委担任评标委员会主任, 所以在评标时业主因素起到很大的决定性作用。有些施工企业联合多家企业去陪标或者借用多家建筑企业资质去投标, 其结果不能选出低价格高质量的施工企业。很多企业外借资质证书或挂靠施工资质, 企业的小包工头、小建筑公司虽然已中标, 但多数施工实力有限, 既无机械设备也无专业技术人员, 形成了中标公司不施工, 施工单位无能力的不良局面。这不仅影响了工程的施工进度, 而且直接影响了工程的整体质量。

2市政道路工程施工质量优化管理策略

2.1 加强施工前组织设计审核

在审查施工组织设计时, 需要看对审核工程的概况的描述是否足够齐全, 是否准确无误, 是否能满足施工需要的地形地貌等方面的要求。还需要看实际施工组织管理相关构架层次是否清晰, 相关的管理人员在资质方面是否能够符合工程的类别以及相关的要求, 是否是持证上岗, 对于职责的分工能否体现项目经理项目经理负责制以及责权一致的原则。还要做好审核施工部署在材料设备以及一些临时文件设计方面是否合理。还需要对于施工的进度进行审核, 审核施工的项目划分的合理性以及周全性, 还要对临时的水电等订立供应相关的可行性进行审核。对于施工项目的划分, 以及施工的安排要尽量做到均衡、科学以及合理。还审核审核施工现场实际的准备, 以及审核的部分是否找出了主要的施工项目的控制要点, 以及主要的项目施工的方法是否是现实条件允许的, 还要考虑降低成本和技术措施方面的可行性。最后需要做好的是审核质量方面的保证措施, 做好安全文明的保证措施, 让施工的进度能够得到保证。

2.2 施工企业质量管理手段

我们企业的管理人员对实际的施工建设进行管理的重要目标, 就是让施工企业能够争取经济效益, 并且保证施工质量合乎要求和规范。许多的道路施工的管理人员, 不能有效的把握好。施工的质量和成本之间的关系很密切, 随着成本的方面的提升, 施工的质量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得到提高, 但不一定会成正比。在成本方面提高到一定程度之后, 在质量方面的提高就会变得不够明显了。要在实际的施工建设之中实现人力资源以及物资资源的使用尽可能节省, 就需要知道和监督好施工的每一个环节, 把各项生产的费用控制在成本合理的范围之内。在项目实际实施之前, 还需要制定切实可行的计划, 在制定相关的计划时, 一定要具有预见性和前瞻性。让制定的计划尽量符合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 运用实际的观察, 是西安对项目进度和成本的有效控制。如果在实际的施工之中出现施工滞后以及出现成本超支的情况, 就需要采取适当的措施进行纠正, 保证整个项目实际的进度。在整个项目之中, 对于时间以及成本和质量这三个方面的有效管理是彼此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作为企业的管理者, 需要弄清楚这三者的关系, 依据实际的统计和进行科学的分析, 找到这三者之间是平衡点, 这是施工的企业进行施工管理的核心思路。

2.3 对于施工控制的策略建议

在对市政道路进行施工之前, 首先需要仔细阅读设计的文件, 对于实际需要施工的各段之间的地质情况做好了解和勘察, 对于实际需要填挖的情况做好详细的了解。对于施工之中可能遇到的重点和难点, 需要进行重点的勘察, 发现需要处理的文艺。在安排施工的阶段, 需要合理的安排好施工的工序, 明确先后的顺序。譬如, 我们在进行高填方路段的施工时, 需要优先进行安排。在实际的施工之前, 需要组织技术人员学习相关施工的技能, 对于一些施工项目而言, 人使决定施工好坏, 施工期限以及成本控制的关键因素。在工程施工时, 需要一批有经验的施工人员以及质检等技术方面的人员作为优质施工的保证。在进行实际的土方开挖时, 先依据设计进行放样, 然后用机械施工出作业面。对于开挖的实际方法, 一般有横挖方法和纵挖的方法, 在进行开挖时, 我们的施工人员需要依据施工项目具体的情况, 考虑好纵向排水以及机械行走的路线, 对于底面坡度较大的地方和坡面较陡路段, 需要设置截水沟。对于路基进行压实时, 施工的步骤是从路基的基底进行分层向上填和碾压。在进行压实时, 需要注意对路基的边缘开始, 具体的操作是从两边到中间, 对于采用大机械边缘地区压不实的情况, 可以采用小型机械进行配合压实。

严把工程质量进度管, 合理的安排好工期。一旦出现裂缝, 要从级配控制以及水泥用量和压实度方面进行控制。需要注意做好实际的养护工作。这样才从根本上减少水稳层出现裂缝的情况。对于路面的问题, 需要严格的控制好水灰比, 掌握好面层进行抹光的时间以及间隔的次数, 严禁在混凝土上撒干水泥或者水。对于混凝土的搅拌站需要做好水泥的存量。整个施工需要以质量为中心, 合理的安排好工期, 一旦质量和工期之间出现矛盾时, 要以质量为重。在保证施工质量的基础上, 寻找工期延误的原因, 及时的改进施工的措施, 让工程可以如期完工。

3结束语

对于市政道路的实际施工质量控制方面的问题, 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想要实现对施工质量方面的良好控制, 就需要在施工涉及的环节到施工后整个过程做好严格的审核, 这样才能游有效的控制施工的质量。实际施工之中, 要提高市政道路施工的质量, 需要规范施工的技术, 采用较好的机械设备, 还要提高企业人员的素质, 强化实际的施工, 这样才能有效的提高施工的质量。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城市市政道路的工程建设国模越来越大, 市政道路施工本身存在施工场地狭小, 交通流量大, 施工工艺复杂等特点, 在实际的施工中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和困难, 我们需要依据现实的情况, 做好对市政工程施工质量优化管理。本文分两个部分对市政道路工程施工质量优化管理策略进行分析, 首先从目前的市政道路施工之中常见的问题出发, 探讨市政道路工程施工质量优化管理策略。

关键词:市政道路,施工,质量管理,优化策略

参考文献

[1]宗福龙.市政道路工程质量控制需关注的几个问题[J].商品与质量·学术观察, 2011 (3)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优化管理探究 篇6

1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及其管理现状

从工程质量的责任体系可以看出, 作为质量控制的主体不同, 其质量控制的侧重点也不同。同样, 工程建设的不同阶段, 质量控制的侧重点也不同。工程质量的形成过程如下:

1.1 项目可行性研究:

在该阶段需要确定工程项目的质量要求, 并且与投资目标协调, 它直接影响着项目的决策质量和设计质量;

1.2 项目决策:项目决策阶段需要确定工程项目应达到的质量目标和水平;

1.3 工程勘察、设计:在这个阶段, 工程项目的质量目标和水平已被具体化, 并为施工提供直接依据;

1.4 工程施工:

工程施工阶段决定了设计意图能否真正体现, 工程的安全可靠、使用功能能否得到保证, 外表观感能否体现建筑设计的原有水平。因此在一定程度上, 工程施工是形成建设面目实体质量的一个决定性环节;

1.5 工程竣工验收:

该阶段的作用, 是保证工程项目实体质量的一个决定性环节。保证工程项目最终质量的形成。

一般情况下, 国内建设项目的质量管理与控制, 在工程质量成的前三个阶段已相当成熟规范, 而与前三者相比, 在工程施工阶段, 影响工程质量的可知和不可预知的因素最多, 但该阶段是工程设计意图最终实现形成工程实体的阶段, 是最终形成工程产品质量和工程项目使用价值的重要阶段。因此, 该阶段质量管理和控制, 需要引起极大的重视。建筑工程的施工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系统工程, 具有施工周期长, 施工工序多, 施工影响因素复杂等特点, 这就给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带来了不便与挑战。近年来,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以及对外开放政策的不断推进,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及其管理水平都有所改善和提高, 但不可避免仍存在很多问题。建筑工程施工中, 其质量的有效管理控制, 对现场项目管理的好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强有力的质量管理措施能杜绝施工中出现的种种质量问题, 能使工程质量达到预期相关指标。同时施工质量的有效监管, 能保证施工质量的进一步提高, 更有甚者, 可节约施工技术成本, 合理控制造价。当前建筑施工质量管理形势也不容乐观:在建筑工程施工中, 往往关键部位以及薄弱环节是最容易出现问题。所以对关键部位以及薄弱环节的控制, 应该是质量控制的重点。在框架结构中, 其关键部位即是梁和柱, 同理, 砌体和预制楼板安装必定是混合结构中的关键部位。所谓薄弱环节, 可从两方面来阐述:一是技术方面, 任何新技术的运用都存在着不可完全预料的质量隐患, 即使是成熟的技术也会因为客观因素造成质量事故;二是通病方面, 在建筑施工中, 容易发生质量问题的地方通常在钢筋、梁柱位置、混凝土裂缝等技术环节。通常这两方面综合起来便是薄弱环节。质量管理的核心是对关键部位和薄弱环节进行强有力的管理, 时刻重视项目质量管理, 贯穿质量管理于建筑施工全过程。

2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优化管理

2.1 实现合同管理, 强化质量管理意识

工程的安全与质量目标要严格按照合同要求和相关规范标准来执行。企业要严格履行合同义务, 及时处理合同变更, 运用合同的法律约束手段, 把项目各方统一到项目目标和合同条款上来, 要按照确定的安全质量目标进行全面的安全质量规划与设计。一方面, 我们可以把安全、质量进行拆分, 然后结合技术难度, 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 合理设计出最优安全施工以及最优质量的施工方式, 即所谓的样板施工;在另一方面, 在样板施工取得成果的时候, 我们可结合施工前指出的可能发生安全以及质量事故的地方, 对比成功的样板施工, 才能真正的发现问题, 并控制问题于未然。质量意识是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 也是搞好质量管理的第一关。必须从根本上树质量意识, 使建设、施工单位意识到工程优质的重要性, 并通过教育提高全体职工的质量意识, 激发其质量责任感。建筑工程质量涉及到多个方面, 是一个由多部分、多层次、多因素组合的整体, 因此, 必须从筹建协调到具体施T全过程都采取行之有效的控制手段和措施, 从而保证建筑工程质量。

2.2 提升人员素质, 加强质量控制

基建管理人员的素质高低影响着工程质量的优劣。因此, 要建立一支政治素质高、业务技术强的基建队伍, 以适应形势的需要。高素质的建设管理人才, 不仅要具备一定的专业基础知识和实际管理经验, 而且还要具备一定的专业基础知识和实际管理经验, 而且还要具备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机制的应变能力, 掌握高科技知识和现代化管理手段。所以, 要从战略高度重视抓好人员的培训教育工作, 不断提高队伍的整体素质。特别是必须认真学习掌握施工及验收规范, 并且进行书面考试和实测, 考试合格后才能组织管理施工, 使人员达到优化配置。管理人员要勇于实践, 开拓进取, 总结实践经验和知识, 乐于接受新事物。这样就可以让管理人员突破过去单纯囿于验收签证和监视浇捣的狭隘范围, 扩大到参与全面管理、全盘指挥的领域。施工现场管理的核心是人与人、人与物的组合, 所以必须优化现场全员的素质。现场专业及工种和岗位复杂众多, 造成现场管理复杂, 而施工现场的一切施工活动和管理工作都是由现场人员去实现, 所以要依靠现场的所有职工的积极性, 创造性, 共同参与管理, 激发全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责任感。充分发挥其加强现场管理的主体作用, 重视现场员工的思想素质和技术素质的提高。

2.3 以质量管理计划编制为手段, 完善质量管理措施

只有严格管理, 严格按照建筑工程程序办事, 做到超前监督, 才能不断提高工程质量。应该认真严格地按照《建筑法》中规定的运作程序和行为规范进行质量监督和管理, 认真执行国家颁布的各项技术规范和有关规定。建筑工程质量, 涉及到多个环节, 包括立项与报建、招标与发包、设计与施工、材料选购、竣工验收等, 这些工作必须按照建筑工程程序进行, 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坚持谁施工谁负责质量, 谁指挥谁负责质量, 不给事故责任者推脱的借口。应以科学的态度做切实可行的计划。计划一旦下达, 要严格执行计划。每项工程开工前, 必须进行图纸会审, 使甲乙双方进一步熟悉图纸, 明确工程施工的各个环节和要注意的问题, 严格按图施工。施工人员是建设单位的工程现场代表, 从定位、放线到开工、竣工以及验收、交用, 对工程的组织实施和监督管理, 对工程的进度、质量和造价, 负有重大的责任, 施工规范是施工人员进行施工的准绳。有了保证质量的施工制度, 还要严格要求才能实现, 要搞好文明施工, 实现"环境清洁, 物料堆放有序, 设备整洁完好, 安全设施齐全, 道路平整畅通, 制度标准健全, 劳动纪律严格, 施工秩序井然"的目标。定期召开技术例会, 各工种监管人员反馈现场发展的问题及处理方法, 一旦出了问题, 也便于分清责任, 采取措施。

参考文献

[1]汪锡华.建筑施工中相关管理[J].研究科技信息, 2009, (21) :284-288.

[2]许会超, 张长兴, 刘长垠.浅谈建筑工程质量控制与管理[J].河南水利, 2006, (4) :26-27.

工质选择 篇7

1 软件算法流程

算法的基本流程是:当输入一个温度值时, 先将数值付给一个变量t, 然后进行第一次判断, 判断是否属于给定的区间, 如果不属于这个区间将会输出提示窗口, 提示窗口将会提醒只能输入某个区间的数值。如果数值属于这个区间将会进行第二次判断, 判断是否等于边缘值, 如果等于边缘值将会输出边缘值, 如果不等于边缘值将会进行计算p=p1 (t-t0) +p0 (t1-t) / (t1-t0) , 并且输出计算结果。致此算法流程结束 (见图1) 。

以上就是软件按温度查询压强的算法, 其他的查询算法原理与这个算法类似, 因此就不一一介绍了。

2 软件设计

下面是一段水蒸气按温度查询的代码, 该软件是使用Microsoft Visual Basic 6.0企业中文版编程的软件, 属于可视化软件, 界面简洁、条理、清楚, 使用起来也比较方便。

软件代码:

以上是一段按温度 (0℃~3℃) 查询水蒸气参数值的代码, 通过输入水蒸气的温度值, 软件就可以根据以上的代码执行查询命令, 然后会在以下的界面中显示出来相应的参数值。

当我们按压强查询R134a的其他参数值时, 通过菜单栏中的查询方式找到按压强查询, 就会出现工质选择界面, 找到要查询的工质R134a, 点击后就会出现按压强查询界面 (见图2) , 然后在输入压强值中输入要查询压强值, 然后点击“查询”按钮, 对应的参数值就会显示在相应的位置里, 然后就可以记录使用了。当查询下一个压强值的参数时点击“下一个”按钮, 数值就会自动清空, 然后就可以查询下一组数据了。

3 结语

这款软件还可以按温度或按压强查询水蒸气、二氧化碳、氨、乙烷、丙烷、丁烷、丙烯的参数值, 也可以查询各种氟利昂制冷工质如R11, R12, R13, R14, R22, R23, R32, R41, R113, R114, R115, R116, R123, R124, R125, R134a的相应参数值。软件数据的计算采用线性插值法, 对参数表中已有的数据采用插值法计算。该软件使用方便, 操作简单, 功能强大, 为工程计算提供了有力的帮助, 大大减少了计算工质热力性质时的计算。

参考文献

[1]廉乐明.工程热力学[M].第5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11.

[2]刘彬彬.Visual Basic从入门到精通[M].第2版.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2.

[3]朱明善.绿色环保工质的热物理性质[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10.

[4]沈志光.制冷工质热物理性质表和图[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9.

上一篇:皮瓣坏死下一篇:开采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