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中国山水画感受

2024-07-09

学习中国山水画感受(精选9篇)

学习中国山水画感受 篇1

一、引言

随着电脑媒介交际 (Computer mediated communication) 日益普及, 有关在语言教学中使用电子邮件的研究也日益增多 (Barson et al.1993;Lewis et al.1997;Vinagre 2008;Hu et al.2009) 。Warschauer (2001:210) 在文中列举了一系列研究, 说明了电脑媒介交际对二语学习的积极意义, 认为网上交流是对常规课堂教学方法的一种有效补充, 指出:“电脑媒介交际既能够鼓励性格内向的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 又提供了除传统IRF (Initiation—Response—Follow-up) 谈话模式 (即大部分普通课堂所采用的教师发起、学生回应、教师反馈的模式) 以外的教学手段……电脑媒介交际可以促进这种非正式的、交际性的并有着一定语言复杂度的二语互动, 促进口头表达和写作的有机结合。”

Warschauer (1995) 的早期研究表明, 电子邮件虽然不能完全取代惯用的教学手段, 但它是与学生对话的有效途径。Ho (1997:26) 在一篇有关电子邮件在二语教学中的运用的文献综述中总结道:“电子邮件使真实、自然的交际成为可能。电子邮件的交际方式提供了使用目的语的真实场景, 能激发语言学习者使用语言的兴趣和独立学习的意识。此外, 通过电子邮件来沟通思想、分享资源有助于促成师生间的合作和研究的开展。”

简言之, 电子邮件交流方式具有以下几方面的长处: (1) 除学生的兴趣和二语能力的限制外, 师生对话基本不受限制; (2) 师生双方均可以针对特定话题进行持续的探索和交流; (3) 如学生不愿表明身份, 可以选择匿名身份 (Lewis et al.1997:98) ;4) 学生有时间对回复进行推敲, 不会因为句法或者语法错误而感到丢脸;5) 交流不受常规师生身份关系的羁绊 (Bloch 2002:119) 。

Karabell (1998:35) 认为现今高等教育亟待解决的问题是大学课堂上所教授的内容与现实脱节, 这一问题反映了大学教师与社会大环境之间的脱节, 是高校过度学术化的副产品。虽然当今世界正经历着激烈的变革, 高校这种过度学术化现象几十年来没有发生太大变化。电子邮件这种电脑媒介交际技术肩负着促进师生相互理解、减轻这种脱节情况的任务。

Copper是一位经验丰富的外籍教授1。他作为一名客座教授在一所中国大学任教。本文的两位作者与Copper有长期的交往, 且共同致力于职前教师的培养。双方相异的文化背景互为补充, 增进了彼此对英语课堂教学问题的理解。Copper经常和笔者分享他收到的来自学生和教师的邮件。自2001年他来到中国至今, Copper已收到大量邮件。这些邮件分别来自学生、听过他的课或者参加过他的讲座的教师。邮件中不乏赞美之词和求助之语, 但更多的是反映他们作为中国师生对英语教学的感受和困惑。其中的一封邮件尤为值得一提2:

坦白说, 我觉得我中学时的英语比现在好多了。怎么会这样呢?我现在的外教那么风趣, 而且他经常和我们分享他在美国的趣事。但我就是觉得在课堂上几乎没学到什么。我父母选择这所学校是因为它的外语教学实力。但其实能通过看美剧和英文字幕电影我可以学到更多的英文。我想我高中时的中国老师能教给我更多的东西, 尽管对他的口音真的不敢恭维……

这封邮件以及其他更多的邮件促使笔者去探索这些大学生怎样通过电子邮件对他们的英语学习进行反思。Copper的客座外教身份使他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了一个局外人, 所以学生们会更愿意向他透露心声。笔者期望通过这些写给外教的邮件来了解更多的真实故事或者“秘闻” (secret stories) (Crites1971:305) , 并对它们加以反思, 探索其在促进反思性教与学和英语教师专业发展上的价值。

二、研究方法

(一) 研究背景

需要说明的是, Copper在他任教的大学不仅是一位课程教师, 也兼任了职前教师培养项目的顾问。他经常和各个学院的英语学习者在课外进行非正式的交流。每当遇见学生在学习英语或者进行英语讨论, 他会停下来和学生交谈并鼓励他们用电子邮件继续和他交流。除此之外, 在演讲、上课或者英语角活动的结束之际, 他会向在场的人分发他的名片或者把邮箱地址写在黑板上, 告诉学生:“给我发邮件, 告诉我你的大学生活或者经历。”

(二) 研究问题

简言之, 这个研究的问题是:这所大学的学生对英语学习有何感受。

(三) 数据与研究方法

尽管多数学生写邮件的目的在于寻求“来自外籍专家的帮助”, 如想要了解“怎样提高我的发音”的方法, 还是有相当数量的学生选择继续通过邮件反思他们作为中国大学生的生活。本研究的数据由这些持续交流的邮件组成, 其内容聚焦于学生们对于英语学习的感受。

尽管Copper有意识地不去限制对话的内容, 但还是会提出一些问题, 比如“这周你在忙什么?”“你的课上得怎样?”“春节你会回家吗?”, 或者“你的舍友近来可好?”这种类型的问题能促使学生在回复邮件的过程中对他们的学习生活进行具体而细致的描述。

本研究中“持续的交流”指的是在这段交流中学生向Copper写了至少三封邮件, 并在其中至少一封回复邮件中讨论了他们在大学的生活和学习状况。研究运用NVivo软件对学生的电子邮件进行了量性和质性的分析。该软件允许研究者输入相关的文本信息, 以此生成具有结构体系的图谱, 这个图谱上反映主题的节点或分支则表现学生所提出的各方面话题。建立在非数值无组织性数据基础上的内容分析过程需要对关键词和其近义词进行反复检索。当输入更多的学生邮件时, 原有的节点就会发生扩展或解构, 得到一张有分层结构的可以进行反复编码和分析的数据图谱。软件带有的备忘录功能可用于记录研究者对一个具体节点的思考。

用作本研究数据的邮件由来源于Copper与中国师生在2006年到2010年间撰写的邮件构成。从2006年9月起, 总共有310名在校大学生给Copper写过电子邮件, 其中261名是Copper所在大学的学生, 其他则来自Copper做过演讲或者提供咨询时所访问过的大专院校。其中78位学生和他保持着如前文所述的“持续的交流”。

根据前文提到的研究课题, 笔者只筛选了在内容中具体谈论到在Copper所在大学有关课堂内外英语学习的邮件。满足这样条件的邮件撰写者人数为55人。和Copper的合作经历以及在中国大学讲授英语的工作经验使笔者能对数据进行“三角验证”, 并对研究结果进行深入讨论。为了阐明观点, 笔者在讨论中引用了一些教师写给Copper的邮件。

三、研究结果与讨论

数据分析显示与英语学习相关的邮件主要围绕五个节点或主题展开, 这类邮件的数量占邮件总数的20%以上。以下根据各个主题的出现频率从高到低依次对其进行说明和讨论。

(一) 对更多英语练习时间的需求

55名学生的邮件中, 有76%即42名学生表达了学生对英语练习时间不足的担忧, 例如:

每节课我都努力预习, 但我们专业课的任务实在太多了。尽管我在准备课程考试时需要用到教科书, 但其实它对我提高英语水平的作用不大。每当有机会参加英语活动, 我总发觉自己有太多其他任务要完成。你一定想象不到我们专业的任务量有多大, 任务量大到我经常没日没夜地在电脑前赶作业。[男, 大三, 非英语专业]

我们的精读课老师为了应付考试, 把课上时间都用在学习课文内容上。这样我们根本没时间练习口语。我和她讨论过这个问题, 但她说我们应该自己去练习口语, 因为她的课上没有时间顾及这个。[女, 大三, 英语专业]

我必须在足球和英语活动间做选择。我很惭愧地告诉您我选择了足球。我需要放松的时间, 踢足球有不少好处, 可以让我有更多的时间和朋友待在一起。[男, 大二, 非英语专业]

1993年, 香港教育署的Bird等人对上海、北京和另外9个省市的512名英语学习者进行了问卷调查。一个突出的问题是很多学生表示需要更多的英语练习时间和上课时间, 基于此, 该研究的作者认为有必要专门针对“需要更多时间”这一问题展开独立研究。许多其他研究也表明了学生“没时间”练习英语的问题。近期一项在非英语专业大二和大三学生中进行的问卷调查表明他们的主要担忧也是缺乏练习英语的时间 (Dong 2004) , 本研究也表明了类似的问题。

(二) 对非竞赛性课外英语活动的需求

和大部分中国大学一样, Copper所执教的大学也开展了各种各样的英语活动。从常见的英语角、演讲比赛、戏剧节、辩论赛到电影之夜, 从学校举办到学生自发组织的活动, 应有尽有。然而, 有27位学生, 即占总数49%的学生, 对这些活动有所担忧, 正如以下邮件所言:

我喜欢我们学校的英语活动, 但我一般只看不参与。我还不够自信, 不能很好地展现自己。您应该也留意到, 参加这类活动的几乎总是同样一群人。实际上, 有些参赛者还是由老师选送的, 其他人即使想参加也没办法。[女, 大二, 英语专业]

在上一封邮件中, 您鼓励我要走出去多做尝试。好吧, 我也愿意。但是能不能多组织一些非竞赛性的英语活动?我讨厌比赛!我只是想说说英语而已。我不在乎什么奖励或者其他人的艳羡。我只是想多练练英语。[女, 大三, 非英语专业]

在所选邮件中有15%即8名学生建议学校应在课余时间举办更多“非竞赛性”的英语活动。他们更喜欢非正式、低调、有趣的、能让他们最大程度参与、运用英语进行交流的活动。

(三) 对外籍教师的需求

有32%的学生认为缺乏通过与以英语为母语的人士交流来锻炼英语的机会, 其中一位学生写道:

很高兴今天能认识您。学校非常需要像您这样的以英语为母语的教师。您在今天的演讲中提到我们大学有超过50位的外籍教师, 他们在哪里?我只在英语教学楼见到过他们, 而且不是所有人的母语都是英语。或者您可以开设一个小班, 给像我这样热爱英语的学生上课。我想您应该很忙, 但您看周末可以吗?我知道很多朋友会愿意来的![女, 大三, 英语专业]

对于和同伴练习英语来提高口语的方法他们在邮件中做出了较低的评价:

上学期您让我们同学之间互相练习口语。我真的无法苟同, 因为这样意味着我可能犯错了而不自知。你甚至没法想象我的中国英语老师犯下了多少语法错误, 尽管他很平易近人, 带点英国口音, 但我广交会的客户大都是来自美国。[男, 大四, 非英语专业]

在这里总有很多的活动, 但要找到像您这样的外教进行交流却相当困难。这也是为什么我特别喜欢我们的电子邮件交流的原因。为什么我们学校就不能再多请一些外教呢?这是我第一次有英语外教, 而这对我来说确实很有帮助。[男, 大一, 非英语专业]

部分学生听取了Copper的建议尝试与同学练习口语却遇到了困难:

我听取您的建议, 试着和我的舍友说英语。我和我的学习伙伴这周试了两次, 两次都被其他室友阻止:“说广东话吧, 别炫耀了。你是不是觉得你比我们说得好?”我还要和这些女孩共处, 不想树敌。我尝试了, 但失败了, 很抱歉。[女, 大二, 非英语专业]

母语使用者和好的语言榜样的问题已在其他研究中被广泛提及 (Wu 2001;Ting 1987;Hui 1997;Li 1999) , 但是否有必要人人都操一口标准的英式或美式英语呢?不少二语教育者和研究人员认为中式英语已经被广泛接受, 甚至对于非英语国家的英语学习者而言更有可取之处 (Shen 2001) 。笔者认为, 学生不愿意操异国口音的现象与以考试为导向的学习文化有关, 对精确度和标准度的较高要求在一定程度上扼杀了学生的灵活性和创新性。

(四) “为生活学英语”与“为考试学英语”之间的矛盾

占总人数31%的17位学生在邮件中表达了对学习英语究竟是为了生活还是考试的困惑。这些邮件中的讨论通常源于对某位英语教师的评论:

谢谢您在周二时参与我们的课堂。您真有意思, 我很喜欢您课上的游戏和活动。遗憾的是, 我们现在必须为大学六级做准备了。[男, 大二, 非英语专业]

头两年的英语学习虽然辛苦但也乐趣十足。我现在是大三, 每天要做的事情除了学习还是学习。所有课都绕着考试转, 我又特别讨厌阅读理解。真希望我们能回去再学交际英语。[女, 大三, 英语专业]

谢谢您的回信。我坚信您会回信, 我的朋友却觉得我会收不到回复。现在看来我是对的。在听了您关于把握自己人生的演讲后, 我和我的朋友在宿舍里讨论了好久。我的舍友后来和他的老师说了这个想法, 他的老师居然把粉笔递给他, 很讽刺地说:“看来你比我还会教英语啊。你现在可以教我了。”他感到很羞愧, 现在他已经不和那个老师说话也不再参与我们晚上的英语讨论了。我很担心, 他并不是那种特别坚强的人。在中国, 我们有句话, 勇敢本身就是回报。但昨天, 勇气带给他的却是挫败感。[男, 大一, 非英语专业]

以上邮件虽然反映了一些教师身上存在的问题, 但更多的是学生对“在大学里学习英语究竟是为了什么?”这个问题的困惑与茫然。

很多研究讨论了英语教师在传统教学方式和交际型教学之间的挣扎 (Yu 2001;Littlewood 2000;Ng&Tang 1997) , Copper也收到了不少教师的邮件, 讨论了类似的困惑。本研究表明, 教师和学生都有类似的挣扎, 并且学生们可以感知到教师的挣扎:

我们的老师年轻可爱, 努力勤奋。她是我们学校的硕士毕业生, 所以她的同事都曾经是她的老师。很多老师都不赞成她使用这种先进的交际教学法, 也曾警告她如果她再浪费时间在游戏和合作学习上, 她的学生将无法应付考试。我们也很想支持她, 但觉得她自己也很迷惑。您可以和她谈谈吗?[女, 大三, 英语专业]

Lortie (1975) 指出, 刚进入教师行业的所有教师都受到过“见习”的熏陶, 从教后, 用自己受教育的方式去教育学生, 这样就会形成一个难以打破的恶性循环。一位年轻大专英语系主任在以下邮件中做了这样描述:

几乎所有行业入门都设有见习的过程, 以便新人能更快掌握所需技能。见习可以有效地减少错误, 也可以让后辈在前辈实践的基础上完成进一步的创新。教师行业也不例外。但是, 见习不是万灵丹。语言学习不仅仅和阅读相关, 它是一个更加复杂的过程。一直横亘在我们面前的哑巴英语已经不再能满足我们的需要。一个大专学生在八年的英语学习后还几乎无法写出一个完整的英文句子或者无法清楚说明自己的想法, 这对我们来说是不可接受的。这些都说明我们之前的教学方法是有问题的。

总体而言, 学生们对落后的教学方法批评尖锐, 对“死记硬背”和“枯燥的教科书”甚为反感, 对于他们的一些英语老师尤为不满:

请来教我们班吧。我们会是您所期望的积极的学生。我们的英语老师人还不错, 但她看上去像是上世纪的人, 连自己的电脑都没有![女, 大二, 非英语专业]

(五) 学习自主性缺乏

共有占总数22%的12名学生在邮件交流中涉及了学习自主性这一话题。大学一年级的学生报怨道:

我的老师期望我们自己完成所有的事情。高中时, 事无巨细, 我们都能获得很多的指导。但这里我们却被告知要自己解决问题。我们甚至要利用课余时间完成课本上的练习!我觉得中学时的英语教学比现在的好多了。[男, 大一, 非英语专业]

部分高年级学生则对利用课余时间进行小组讨论、协同完成任务感到反感。

我们的展示很成功但也花了我们很多时间。因为大部分时间都用在我们的小组项目上, 我已经有两周没见过我的朋友了。我知道这种项目活动对我们有用, 但为什么我们不能用课上时间去做呢?我和班里的同学见得够多的了, 我们就住同一个宿舍里。这样下去, 我一天24小时见的就都是班里的同学了。[男, 大二, 非英语专业]

大学和中学对学生的培养目标不同, 学生自主性的问题某种程度上与这个差异有关。在中学学习期间, 任课教师尤其是班主任对学生的生活起居进行全方位的管理, 考试成绩同时是衡量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的标准。不少学生在就读大学期间, 沿用原来的思维方式思考学习生活问题。多数学生受访者坚信帮学生应付考试是教师的工作。然而, 在英语作为外语 (简称EFL) 的课堂中, 这个问题牵涉到中西文化差异。Ho和Crookall (1995:238) 对此进行了阐述:

中国的教师和学生都默认了一种带等级制的师生关系。在这种关系中, 学生将教师视为权威, 教师给予学生惠及心灵的关爱。在这样的社会文化氛围中, 师生双方都需要遵从中国社会的道德规范。

在儒家传统推崇师尊的基础上, 大学教师有必要鼓励学生逐步转变观念, 增强自我负责感, 为将来的竞争合作型工作方式做好必要的准备。团队合作是现今大部分企业的工作模式, 学生需要培养同他人合作共同完成任务的能力 (Peters&Robert 1982) 。已经有学生慢慢领会到了学习自主性的含义:

您关于做自己生活的主人的演讲让我受益匪浅。我们昨晚一整晚都在讨论这个话题。我们觉得您提出的问题比您回答的问题还要多。那是您的本意吗?我就读这所大学是想从我尊敬的老师身上寻找答案, 现在看来, 我也许应该发现更多的问题, 然后试图自己去找答案。是这样吗?还是有点迷惑。[男, 毕业生, 英语专业]

四、结论

通过分析部分中国大学生写给一位外籍教师的电子邮件, 本文考察了这些学生在中国大学学习英语的感受。邮件体现了学生对增加英语使用环境以及非竞赛性英语活动的诉求。相比与同伴搭档练习口语, 他们更倾向于与母语使用者练习。对于因循传统的教师和学习方法, 他们颇有微词, 他们也和部分年轻教师一样纠结于为生活学英语和为考试学英语之间。高等教育要求学生有高度自主性, 学生在进行探索性和建构性学习的同时开始意识到对自己负责的重要性。研究表明, 撰写电子邮件对所感知的学习状态进行反思已经成为学生应对这些问题的一种主要策略。Copper与他的教学团队长期以来定期展开集体备课, 对学生邮件中反映的问题共同进行探讨, 按学生的需求来设计和修改教案, 并撰写、互相交流教学反思日记。由此可见, 学生的电子邮件增进了教师对学生英语学习需求的了解, 也激发了教师本身对自己教学行为的反省, 从而建构起师生双向的反思型教与学, 推动了教师的专业性发展。

本研究试图丰富教师对中国英语学习者学习经历的认识。力求更深入地剖析中国大学生在进行EFL学习时产生的感知经验。然而, 正如Scove (1983:101) 所说, 师生间更好的相互理解不一定意味着EFL课堂中师生间容忍度的提高。EFL教学中产生的困难不会在一夜之间消失, 这是外国教育人员和中国教育人员共同面临的问题。正如Rao (2002:92) 所言, 在像中国这样的国家, EFL教师要做的是“现代化, 而不是西化”。

学生邮件中反映的其他不少问题虽未能在本文中悉数讨论却值得注意。这些问题包括:

(一) 因理想和现实中的大学生活之间的差距而产生失落感;

(二) 对未来职业目标的迷惘, 诸如“我为什么来这里?”“我为什么要学习市场营销专业?”等问题;

(三) 原来中学的佼佼者到大学后第一次与和自己有相似或更强能力的其他同学竞争时产生的紧张感;

(四) 自我约束力和合理学习习惯有待培养。

我们希望今后有研究能对上述问题进行探讨, 也乐见学界针对电子邮件在师生交流中的作用进行更深更广的讨论。

学习中国山水画感受 篇2

这个学期选了中国茶文化这门选修课,使我对我国的五千年的历史文化又多了一份了解,对中华文化多了一份热爱,对我们中华民族多了一份敬仰与骄傲。在品味中国茶文化中,我进一步体会到了我们中华文化的博大进深与源远流长。作为开门七件事之一的茶,饮茶在古代中国是非常普遍的。中华茶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不但包含物质文化层面,还包含深厚的精神文化层面。茶有健身、治疾之药物疗效,又富欣赏情趣,可陶冶情操。品茶、待客是中国人高雅的娱乐和社交活动,坐茶馆、茶话会则是中国人社会性群体茶艺活动,中国茶艺在世界享有盛誉。

茶叶是劳动生产物,是一种饮料。而茶文化指的是茶的人文科学,是茶与文化的有机融合,这包含和体现一定时期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我国既是茶树发源地,也是发现和利用茶叶最早的国家。历史悠久,茶文化源远流长。中国饮茶之久,茶区之广,茶艺之精,名茶之多,品质之好,堪称世界之最。中国茶文化有四千多年的历史,内容广泛,包括自然科学,人文科学,茶文化是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结合,代表高雅朴实的民族风尚。

中国茶文化的 文化内涵

茶文化是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组成部分,其内容十分丰富,涉及科技教育、文化艺术、医学保健、历史考古、经济贸易、餐饮旅游和新闻出版等学科与行业,包含茶叶专著、茶叶期刊、茶与诗词、茶与歌舞、茶与小说、茶与美术、茶与婚礼、茶与祭祀、茶与禅教、茶与楹联、茶与谚语、茶事掌故、茶与故事、饮茶习俗、茶艺表演、陶瓷茶具、茶馆茶楼、冲泡技艺、茶食茶疗、茶事博览和茶事旅游等二十一个方面。中国茶道

喝茶能静心、静神,有陶冶情操、去除杂念、修身养性之功效,“茶道”是一种以茶为主题的生活礼仪,也是一种修身养性的方式,它通过沏茶、赏茶、品茶,来修炼身心。

中国的茶道有悠远的历史渊源,茶道最早起源于中国。在唐宋年间,人们对饮茶的环境、礼节、操作方式等饮茶仪程都很讲究,有了一些约定俗称的规矩和仪式,茶宴已有宫庭茶宴、寺院茶宴、文人茶宴之分。茶道是把茶视为珍贵、高尚的饮料,因茶是一种精神上的享受,是一种艺术,或是一种修身养手段。中国茶道的基本精神为:廉、美、和、敬”,中国茶道包含茶艺、茶德、茶礼、茶理、茶情、茶学说、茶道引导七种义理,中国茶道精神的核心是和。

中国茶文化的作用

茶文化既是高雅文化也是大众文化,民众广为参与。茶文化复盖全民,影响到整个社会。茶文化对现代社会的作用主要有五个方面:

1.茶文化以德为中心,重视人的群体价值,倡导无私奉献。主张义重于利,注重协调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提倡对人尊敬,重视修生养德,有利于人的心态平衡,解决现代人的精神困惑,提高人的文化素质;

2.茶文化是应付人生挑战的益友。在激烈的社会竞争,市场竞争下。参与茶文化,可以使精神和身心放松一番,以应付人生的挑战,很多茶楼的这个作用十分显著;3.有利于社区文明建设。经济上去了,但文化不能落后,社会风气不能污浊,道德不能沦丧和丑恶。改革开放后茶文化的传播表明,茶文化是有改变社会不正当消费活动、创建精神文明、促进社会进步的作用; 4.对提高人们生活质量,丰富文化生活的作用明显。茶文化具有知识性、趣味性和康乐性,品尝名茶、茶具、茶点,观看茶俗茶艺,都给人一种美的享受; 5.促进开放,推进国际文化交流。国际茶文化的频繁交流,使茶文化跨越国界,广交天下成为人类文明的共同精神财富。

中国茶文化的社会功能

茶文化的社会功能主要表现在发扬传统美德、展示文化艺术、修身养性、陶冶情操、促进民族团结、表现社会进步和发展经济贸易等。

传统美德是经过几千年积淀下来的被历代人们所推崇的美好道德,是民族精神和社会风尚的体现。茶文化具有的传统主要有热爱祖国、无私奉献、坚韧不拔、谦虚礼貌、勤奋节俭和相敬互让等。陆羽《茶经》,是古代茶人勤奋读书、刻苦学习、潜心求索、百折不挠精神的结晶。“清茶一杯也醉人”就是中华民族珍惜劳动成果、勤奋节险的真实反映。茶是中国的骄傲、民族的自尊、自信和自豪。唐代《陆羽茶经》是世界第一部茶书。中国茶文化对世界影响功能显著。以茶会友是茶文化最广泛的社会功能之一。今天通过茶楼、茶艺馆品茗或茶艺,朋友聚在一起,互通信息,交流感情,增进了解,沟通友谊。朋友相聚在旧式茶馆里,随意说笑,回忆人生,重新享受到生命的乐趣。

以茶育人是新时期茶文化孕育出来的新的社会功能。通过学习茶科学,弘扬传统优秀文化,接受爱国主义教育。在敬茶中,展现出对老人、长辈的尊敬,对父母的孝敬,对同学的敬意。

中国茶文化的特点

一、中国茶文化具有历史性 中国 茶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其历史非常悠久。茶的发现大约在公元前2697年,其历史可推到三皇五帝。武王伐纣,茶叶已作为贡品。原始公社后期,茶叶成为货物交换的物品。战国,茶叶已有一定规模。先秦《诗经》总集有茶的记载。汉朝,茶叶成为佛教“坐禅” 的专用滋补品。魏晋南北朝,已有饮茶之风。隋朝,全民普遍饮茶。唐代,茶业昌盛,茶叶成为“人家不可一日无”,出现茶馆、茶宴、茶会,提倡客来敬茶。780年陆羽著《茶经》,是唐代茶文化形成的标志。宋朝、流行斗茶,贡茶和赐茶。在明朝时期,茶文化得到了普及。此时已出现蒸青、炒青、烘青等各茶类,明代不少文人雅士留有传世之作,如唐伯虎的《烹茶画卷》,文微明的《品茶图》等。清朝曲艺进入茶馆,茶叶出口贸易已成为一种正式行业,茶书、茶事、茶诗不计其数。1959全国名茶评比会中评选出了‘中国十大名茶’,包括西湖龙井,洞庭碧螺春,黄山毛峰,庐山云雾茶,六安瓜片,君山银针,信阳毛尖,武夷岩茶,安溪铁观音,祁门红茶。

二,中国茶文化具有时代性:

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给茶文化注入了新的内涵和活力,新时期茶文化溶进现代科学技术、现代新闻媒体和市场经济精髓,使茶文化价值功能更加显著、对现代化社会的作用进一步增强。国际交往日益频繁。新时期茶文化传播方式形式,呈大型化、现代化、社会化和国际化趋势。其内涵迅速膨胀,影响扩大,为世人瞩目。

三、中国茶文化具有民族性

各民族酷爱饮茶,茶与民族文化生活相结合,形成各自民族特色的茶礼、茶艺、饮茶习俗及喜庆婚礼,以民族茶饮方式为基础,经艺术加工和锤炼而形成的各民族茶艺,更富有生活性和文化性,表现出饮茶的多样性和丰富多采的生活情趣。

四、中国茶文化具有地区性

名茶、名山、名水、名人、名胜、孕育出各具特色的地区茶文化。我国地区广阔,茶类花色繁多,饮茶习俗各异,加之各地历史、文化、生活及经济差异,形成各具地方特色的茶文化。在经济、文化中心的大城市,以其独特的自身优势和丰富的内涵,也形成独具特色的都市茶文化。

五、中国茶文化具有国际性

古老的中国传统茶文化同各国的历史、文化、经济及人文相结合,演变成英国茶文化、日本茶文化、韩国茶文化,俄罗斯茶 文化等。在英国,饮茶成为生活的一部分,是英国人表现绅士风格的一种礼仪,也是英国女王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程序和重大社会活动中必需的仪程。日本茶道源于中国。日本茶道具有浓郁的日本民族风情,并形成独特的茶道体系、流派和礼仪。韩国人认为茶是韩国民族文化的根,每年5月24日为全国茶日。中国茶文化是各国茶文化的摇篮。茶人不分国界、种族和信仰,茶文化可以把全世界茶人联合起来,切磋茶艺,学术交流和经贸洽谈。

中国茶的历史及其发展,不仅仅是形成简单的一种饮食文化的过程,而同样映射出一个具有上下五千年历史的民族的精神特质。

中国山水画“意境”说 篇3

清代恽南田称“有笔有墨谓之画”,即中国画是以笔墨造型;郑板桥说得更好,“意在笔先,定则也”,即中国画的笔墨不仅仅是造型,更必须传情达意,意随心生,情以景迁。“笔墨”源于使用中国的毛笔和水墨所产生的复合概念,它的内涵远超过其表面形式和某种技巧,骨子里是心性和灵性的表达,是对人本体的一种深层思考,是人心营构之象,传达出一种超越笔墨之象而具有某些精神性的东西。讲笔墨又不讲笔墨,是中国画的奇特现象。不同浓淡的玄色,摆脱世俗的繁芜,正应合了追求淡泊、虚静的人生态度,以及对艺术形而上的审美需求;以水作为调和剂的同时,也赋予它独特的审美意味。水载墨,其酣畅淋漓、潇洒神秘、一气呵成、顺势入形的速度感,是营造意境的绝佳材料,其所造成的晕染感有表达意境之美的优势,或聚散渗化、含蓄空灵,或流动冲涌、力道韵雅。山水画的笔墨技法,较人物画和花鸟画更为丰富多变,各种皴法和点苔法为其笔法之要素,而墨法则有染、擦、破墨、积墨等种种手段。笔墨交融,有力地促进其表达感情、状物写意的功能。是以东方的哲理和美学观念,与中国特有的毛笔以及不具色彩倾向的中国墨,加之宣纸、素绢等材质工具,共同构筑了单纯、雅致、古朴、飘逸的文化属性,所谓古意、幽情、笔趣也均为中国传统美学的表现。

中国山水画因其材质而善于对繁多复杂的形态进行归纳与简约,保持作品结构与形象的概括性,以写意之趣表现对客观世界的印象,展现东方平面化的美感形态。元朝饶自然论山水画时谈道:“或林下透见,而水脉复出,或巨石遮断,而山坳渐露,或隐坡垄,以人物点之,或近屋宇,以竹树藏之,庶几有不尽之境。”(见《绘综十二忌》)表面看,说的是如何处理峰峦岛屿、疏林淡影等画面问题,其实是讲如何造型,以达到相互映衬、对照的虚与实,从而营造意境的问题。虚是透气灵动之处,对实以至全画面的内涵、意蕴有丰富与深化的意味;简练而丰实的实景又约束着虚景,虚实相生,若聚若离。着眼处白,落墨处黑。墨的收与留、浓与淡形成了虚的位置、大小以及性格,从而决定了整个画面的质感,所以在水墨山水画中,任何色度的黑白灰都能成为虚像,同样也能成为实像。浓、淡、干、湿、轻、重、缓、急,虚虚实实,心底笔端,全依仗画家的修养和技艺的千锤百炼。如宋代马远的《寒江独钓图》,画中茫茫寒江上只一叶孤舟,渔翁独坐一端,全神贯注于随流水漂浮的钓丝,烟波浩淼、清空寥旷,大量的留白使人体会到一种含蓄飘逸、朦胧悠远而寒意萧瑟的意境;又如傅抱石、关山月的《江山如此多娇》,雪山层叠,云海茫茫,旭日初升,红霞闪耀,苍松葱茏,山泉倾泻,生发的却是一种欣欣向荣、浩瀚千里、气势磅礴的意境。正所谓,具象不忘抽象,写实不忘写意。

宗白华还说“艺术境界与哲理境界,是诞生于一个最自由最充沛的深心的自我”。康定斯基也坦言:“艺术的目的在于灵魂的表达,而非艺术家的技巧。”中国水墨画着重人格的向内拓展,人格表现更重于视觉感受,摒弃以造型为基础的直观体现,而代之以心智养性。从这一点上说,画家精神层面的修养至关重要。所谓“意奇则奇,意高则高,意远则远,意深则深,意古则古,庸则庸,俗则俗矣”。(清,方薰《山静居画论》)这里的“意”,指的就是画家的主观思想。同时由于尚意理论的引导,把生命人格的观照放在极为重要的地位,它们相互交错在画的表现和制作过程中,把审美层面从笔墨形式转换为个人人格的张扬,同时反过来对笔墨进行渗透,画外有意,意趣无穷。绘画者享受这种独特的情感抒发方式的同时,给读者以充分的回味与想象的审美感受余地。这不仅难在技术层面,更难在画家精神层面的自我修炼。

水墨语言是内省性很强的艺术语系,思维空间和容量远远超越视觉造型美学的极限。中国山水画受老庄思想及禅宗思想影响至深,尤以标榜恬淡、优雅、隽永的特征,如落花无言,含而不露。中国历代文人努力使自己的作品充满远离尘世的、高远的气息,力图通过心手合一的融会贯通,赋予物象以诗情画意的想象,因此其表述方式具有超越视觉极限,将思维层次推展至更加深广界域的特点。他们注重个体心灵的体悟,常常在静寂观照中,求返于自己内心深处的心灵节奏,以结合宇宙内部的生命节奏,使得山水画在构图上较人物画、花鸟画更重“势”与“开合起伏”的表达。“势”为具体形象间的联系,而“开合起伏”为这种联系中的节奏变化,这说明山水画在静态的画面和形象组合中,对于大自然内在联系的一种运动的、全面的观察与表现观念。

山水画是心灵化的艺术,它既不是一种写实性的自然场景,也不会极度抽象地让读者勉为其难去参悟画家想要表现的意境,而是通过画家主观感受的加入、提炼、夸张、升华,重新凝炼出有意境的形象,给观者一种形而上的心理暗示,激荡观者的情感涟漪,进而与画家达成和谐的共鸣,借物寄情,心物原一。着眼于这种心智深层的语言表述,或气势、或抒怀,于视觉之外另有一番心象天地。回望倪瓒的《渔庄秋霁图》,他便是运用简洁的线条创造孤傲、清高、苍凉、疏放的艺术境界;而观赏八大简之又简且不食人间烟火的花鸟虫鱼、山川河岳时,即能意识到他已真正摆脱了自然界客体的桎梏,在绢素上完美地尽情地展现其胸中化境,恰恰是摄人心魄的化境才得以深深打动观者的心灵。

学习中国近现代史的感受与体验 篇4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当磨洗认前朝。”尽管岁月才过去了二百年不到,近代史似乎已离我们很遥远了。翻开尘封而沉重的历史,穿越时空,去看看近代中国的翻天覆地。当清朝统治者还做着“天朝上国”的美梦闭关自守时,英国开始工业革命,迅速崛起,成为了世界霸主。随着发展的需要,英国将魔爪伸向了古老而封建的中国—鸦片贸易开始在中国的土地上猖獗。1884年借助虎门销烟的借口,英国发动了鸦片战争。手持洋枪洋炮的英国人势如破竹,一路从广州打到南京,最终迫使清政府签订了第一个丧权辱国条约——《南京条约》,从此物产丰富的古老国家成为了西方列强任意分割的“美味蛋糕”。内焦外患的中国,从此在风雨中飘摇……

经过两次鸦片战争,封建清朝日渐衰退。一些开明的官僚开展了洋务运动和后来的维新运动,虽然给中国带来的一丝生气,可最终《辛丑条约》的签订使中国完全跌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深渊。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两座大山压得人民喘不过气来。孙中山,这位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带领革命党人发动了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封建皇朝,建立了中华民国,给人们的思想带来了解放。但由于革命的软弱性和妥协性,袁世凯篡夺了革命成果。辛亥革命最终没能让中国脱离困境。“革命尚未成功,同志还须努力,”人们还是在黑暗中徘徊。1921年7月23日,伟大的五四运动爆发,89年前“外争国权,内惩国贼”的怒吼已然淡去,但“振兴中华”的青春壮歌却一脉相传,回响不绝。89年来,“爱国、进步、科学、民主”,薪火相传,历久弥新,将五四铸成一枚徽章,戴在所有挺立时代潮头的中国青年胸前。

今天,我们仍要为德先生和赛先生呐喊。五四运动已成为历史,她的伟大之处就是一年一度地敲打一下我们的神经,就是借她的生日来强化我们崇尚科学和争取民主的信念。

至今我们仍然纪念、学习五四运动,目的在于弘扬五四精神,肩负历史使命,就是要树立理想,立志报国;要勤奋学习,勇于实践;要在实践中锻炼品格,磨练意志,在学习文化知识的同时学习做人;要守时守信,做文明的公民;既有理想,又要着眼于现实,从身边事、力所能及的事做起;要勇于奉献,尽管在知识经济时代,我们不再需要为追求光明和自由而抛头颅,洒热血,但“我为人人”的奉献精神,仍应得到弘扬。在大学,我们每个人都很容易失去自我。因为诱惑太多。所以今天我们每个人都应该问问自己“我是谁,我在干什么?”在做任何事情以前,应该先定定方向。这就好象航海远行的人,必先定个目的地,中途的指针,总是指着这个方向走,才能有达到那目的地的一天。若是方向不定,随风飘转,恐怕永无达到的日子。即使碰巧能够达到了,也是偶然的机会。靠着偶然机会所得的成功,毕竟没有多大的价值。

抚今追昔,我们更应该发扬光大“五四”精神,深刻反省“五四”历程。继往开来,依然任重道远。这应该是当代青年学子的使命.在五四运动之后的三个月,神州大地上闪出了一道耀眼的光芒—中国共产党诞生了。他带领广大的劳苦人民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八年抗战的胜利,解放战争的胜利,终于使中国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牢笼中解放出来成立了新中国,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在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四代领导核心的指导下,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改革开放,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社会,使中国逐渐走向四个现代化,昂首挺立于世界强国之林…… 回想整个中国近现代史,是那样的发人深省。

它时刻警醒我们,落后就要挨打,青年学生应勿忘国耻,振兴中华。

它告诉我们,中华民族是一个自强不息,不畏强暴的民族,中国人民具有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

它告诉我们,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它告诉我们,只要坚持共产党的领导,我们一定能走向光明和富强!

学习中国山水画感受 篇5

“天下山水之冠在蜀”,四川山川秀丽,拥有丰富的人文景观和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5·12”特大地震周年之后,为全面展现四川灾后重建,四川山水依然美丽。在国家文化部、四川省委和省政府的指导下,文化部艺术司,中国国家画院与四川省文化厅紧密合作,把四川的自然山水与中国的人文山水画精神作为一个可持续的文化项目进行开发,共同组织此项活动。

大展由四部分组成:1、组委会在全国范围内提名著名画家50位创作100幅作品,举办学术邀请展;2、组织提名画家深入四川采风写生,作品100幅参加写生展;3、面向全国公开征稿,评选出入选作品100幅参加入选作品展。整个展览共展出作品300幅;4、邀请全国著名理论家举行“中国山水文化高峰论坛”。活动拟定于2009年10月28日在成都举办。现将有关征稿事宜通知如下:

一、主办单位:中国国家画院四川省文化厅

二、承办单位:四川博物院

三、协办单位:成都文殊坊成都浓园国际艺术村

媒体支持单位:《美术》、《美术观察》、《中国书画》、《美术报》

四、展览、论坛组委会:

名誉主任:国家文化部党组成员、副部长王文章

中共四川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黄新初

四川省人民政府副省长黄彦蓉

主任:国家文化部艺术司司长董伟

原中国国家画院院长龙瑞

四川省文化厅厅长郑晓幸

中国国家画院院长杨晓阳

副主任:程大利王鲁湘卢禹舜胡继先钱来忠戴卫范扬

秘书长:曾来德范远泰

副秘书长:陈风新刘传曾祥庸管苠棡

组委会委员:赵川荣盛建武魏学峰唐明邓涛温世民 薛磊刘海波

艺术委员会:龙瑞郑晓幸周韶华尚辉王鲁湘程大利黄格胜卢禹舜吕品田钱来忠戴卫宋雨桂彭先诚薛豫川赵卫范扬曾来德梅墨生刘朴魏学峰(排名不分先后)

五、评审委员会:由艺术委员会专家组成

六、展出日期:2009年10月28日

七、展出地点:四川博物院

八、奖励:

1、本展览将从应征作品中评选出优秀作品奖。获奖作品由四川博物院永久收藏,四川博物院将给予适当收藏费并颁发收藏荣誉证书。(本展获奖名额由组委会视评选情况待定)

2、大展组委会向参展作者颁发提名、获奖、入选证书。

3、画展将出版精美画册和山水文化高峰论坛文献集,每位参展作者均可获赠一套。

九、作品征集:

1、面向全国征稿(含港、澳、台地区)。

2、作品必须是未发表的最新创作的山水画作品,内容健康向上、艺术性、学术性强。

3、应征作品于8月26日以前(以当地邮戳为准)向组委会提交8寸高清彩色照片参加初评,入围初评作品接组委会入围通知后寄送原作参加正式评选,作品尺寸高宽均不超过八尺整纸,统一格式为竖幅,不收超大超宽尺寸作品。送件照片、作品背面右下角请用正楷写清作者姓名(笔名无效)、标题(和画面相同)、尺寸(高×宽),以及详细联系地址、邮编、联系电话、身份证号码。

4、特邀作品由大展组委会统一装裱,应征作品自行装裱成绫片,不收挂轴和画框。

5、本展览不收取作品参评费、退件费。

6、作品请妥善包装,包装损坏概不受理,并用快递邮寄,以免遗失。

7、入选作品于9月内,由组委会办公室另行通知。

8、展出时间:2009年10月28日-11月18日

9、组委会办公室:四川博物院

10、联系人:谢丹张帆刘韵

联系电话:86 28 65521515

传真:86 28 65521509

11、收件地址:四川省成都市浣花南路251号四川博物院

邮编:610071

收件人:张帆刘韵

12、邮箱地址:zgssh2009@yahoo.com.cn

13、网址:www.SSHCHINA2009.com

十、主办权:主办单位对参展作品有展览、研究、摄影、录像、出版及宣传权。

十一、本展览结束两个月内将应征、入选作品退还作者。

十二、凡送作品参加展览的作者,应视为已确认本通知,并遵守征稿启事的各项规定。

(未尽事宜在本展网站上另行通知)

学习中国山水画感受 篇6

在郎士宁努力地调和西方观念与中国传统的绘画尝试时, 风靡中国画坛的是四王山水, 以王时敏、王鉴、王原祁、王石谷为代表的严格守法, 平和温润, 讲究笔墨的山水画样式。对于自己的艺术成就, 四王历来非常的自信。在“小四王”、“后四王”的风起云涌中, 这样的局面长期持续, 是什么力量使其如此坚定其艺术道路的正确性和“正统”地位, 而其他皆为“恶习”呢?

在这里, 不能不提到一个重要的人物——董其昌。董其昌的“南北宗论”在对中国绘画南北差异做出细心的对比分析之后, 也牵强地划分出了南北二宗, 贬北褒南。就这样, 中国美术史清晰地划分为两大脉络。由于“南北宗论”的巨大影响, 自此以后, 画家从事绘画之前, 选择一个怎样的风格成为一件重要的事情, 选择本身即具有特别的内涵, 因为风格的样式已经在作者动笔之前决定了其品格的高下。

四王的艺术承袭了董其昌的衣钵, 也自然地走上了“正统派”的绘画道路。从他们学画的开始, 自身就定位于这种单一的绘画传统之中, 并认为其为最佳的传统和唯一正确的道路, 并坚持一生, 从无偏离。在四王笔下, 气象万千的自然山水成了笔墨的载体, 除了笔墨语言的变化尝试而日趋精湛外, 其他一无创新。四王以得古人的“脚汗气”为荣, 并反复要求“与古人同鼻孔出气”的绘画观, “刻意师古”结果是越来越远离自然, 并对它无动于衷。保守没落、唯讲笔墨、无视自然是历来评论四王山水的一贯论调。长期以来, 将四王的摹古与对自然的疏离看成是保守无创新的主要依据, 其实, 中国绘画的发展最终走向对自然的疏离有其必然性, 四王只是这个过程的最后一站, 达到某种极致而已。

五代、宋初是山水画发展的成熟阶段, 也是高峰阶段。这一时期的画家们对自然的表达采取了尽可能接近视觉真实的手法, 他们相信无论是自然或是自然的神韵是可以被摹写的, 画家非凡的能力使绘画中出现了“逼真”的山水景观, 李成、关仝和范宽所代表的山水样式是“三家鼎峙百代, 标程千古”。这三种不同风格主要来自作者熟悉的自然地域环境的真实描绘, 一旦形成样式, 这种“经典”的传承力量总是那样强大。到了北宋中期, 已经形成了“齐鲁之士惟摹营丘, 关陕之士惟摹范宽”的局面。哲宗以后, 摹古成风, 经典古代作品完全代替了画家的自然感受, 精湛的技巧所描绘的只是一种山水的图像提示与象征。正如米芾所言:“山水古今相师, 少有出尘格者。”《千里江山图》的宏大与浩瀚已经表露出空泛, 可以说, 这幅画只是作者对“范本”概念的一次精彩的演绎, 是一种概念式的延续。元四家的山水则进一步转向了注重内心和笔墨呈现的道路, 在注重笔墨的干湿浓淡的变幻中, 画家笔下的山水逐渐走向了程式化的道路。在元代以后, 文人画逐渐占据了画坛主流, 霸占了话语系统而成为山水正宗。深深浸淫着儒释道思想的文人画家们更为忠实于实现宗炳“山水以形媚道”的准则, 在绘画中表现他们高逸的思想和笔墨趣味, 在董其昌的显赫影响下, 明代画家几乎失去了与自然的亲近, 他们对手中的杰作爱不释手, 好像仅仅临摹与学习就足够滋润了, 他们完全相信:前人画中的自然来自自然, 也许从这样的自然中可以更为准确的找到自然的精髓, 跟随其后不会误入歧途。

中国山水画自诞生之日起就处于景致和观念之间, 自始至终没有出现西方风景的那种纯粹赏阅性质的绘画。在绘画样式和笔墨语言之后, 是一部更为强大的知识系统, 它引领着画家的思想和感觉不断地被引向内心、修养、品德以及之高的“道”的追寻中, 使得绘画也越来越抛弃“形”的物质表面, 绘画是否表现了“象”之外的“意”成为品位、教养等的依据, 在文人画占据主流, 控制了经典的解释权而成为绘画品评标准的权威之后, 所谓的“正宗”山水观开始形成, 并向着有利于自身的方向发展, 并影响了几个世纪山水画的发展, 直至笔墨程式的完美无缺, 同时也宣告了其自身的衰微。

四王就是这种发展的极致, 他们的作品除了赏心悦目之外, 缺乏打动人心的力量。说到底, 艺术属于人文学科, 真正好的艺术要有好的人文情怀和精神容量, 作品来源于艺术家那颗火热的心灵, 四王山水在其千篇一律的形式中透露着它麻木而冰冷的情感。至于他们沾沾自喜的笔墨技巧, 更是孤芳自赏的表现, 笔墨, 只有当它内化为心灵的痕迹表露时才真正达到了高的境界, 徒具形式的笔墨只是悦人耳目而已。当然, 对于四王不能用太高的几乎苛刻的标准去评价其得失, 但是当王石谷被吹捧为“画圣”时, 是不是也有点太离谱呢?

意境——中国山水画的灵魂 篇7

一、关于意境

广为传颂的元代马志远的著名小令《天静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此小令前四句写景, 最后一句点题, 全诗传达出一种寂寞和哀愁, 孤苦惆怅的诗境。这种诗境的传达是通过“情”与“景”的交融因而化成一种崭新的心境, 这种心境就是所谓的意境。

《辞海》是这样给意境一词下定义的:“文艺作品中所描绘的生活图景和表现的思想感情融合一致而行成的一种艺术境界, 能使读者通过想象和联想, 如身入其境在思想上受到感染。”

李可染先生对意境的理解为:“意境是艺术的灵魂, 是客观事物精粹部分的集中, 加上人的思想感情的陶铸, 经过高度艺术加工, 达到情景交融, 借景抒情, 从而表现出来的艺术境界, 诗的境界, 就叫做意境。”

宗白华先生对境界的阐述为:“艺术境界的创成, 即须得屈原的缠绵悱恻, 又须得庄子的超旷空灵, 缠绵悱恻才能一网情深。深入万物的核心, 所谓得其‘环中’, 超旷空灵才能如镜中花, 水中月, 羚羊挂角, 无迹可寻, 所谓超以象外, 色既是空, 色不异空, 空不异色, 这不但是唐人的诗境也是宋元人的画镜。”

通过以上的定义和艺术先辈对意境的阐述我们便可把意境理解为意境是主观的意与客观的境相交融, 是造化与心源的合一, 是情与景的结晶。

二、如何表现出山水画的意境

1. 意境从现实中来, 以生活实践为基础

中国山水画所传达出的意境或沉雄或高古或荒寒或清旷, 这与画家长期对自然景色的观察密不可分。“心师造化”是关于以自然为师的最早提法, 以后的许多画家也在自己的画论中把这一观点加以阐述:

五代荆浩在《笔法记》中讲到“凡数万本, 方如其真”;明代李日华在《六研斋笔记》中讲到“黄子久终日只在荒山乱石丛林深筱中坐……”明代沈灏在《画》中有“董源以江南真山水为稿本, 黄公望隐虞山即写虞山……郭河阳至取真云惊涌作山势”北宋郭熙《林泉高致》中讲“身既山川而取之”“饱游饫看”清.石涛《石涛话语录》中“搜尽奇峰打草稿”;现代.黄宾虹“登山临水”等。

画家虽取诸自然, 却又并非对自然机械的照抄和临摹, 而是带着满腔热情去作画。“登山则情满于山, 观海则意溢于海”, 画家要通过笔下的山石树木, 真正深情而忠实的用笔墨诉说心中所感所想。黄公望因久居富春山, 日夜观望, 才会在画面上展现出富春山一带的峰峦起伏, 江水平静, 村居野舍, 渔翁垂钓超脱明净的境界, 世外桃源之景呈现于观者眼前。郭熙的《早春图》也是画家对家乡景色作了细致的观察, 对景色的描绘才会生动传神, 仿佛使人感到了山川从冬眠中醒来, 万木正要吐芽的一派蓬勃生机。

人心中的主观情思是变化万千的, 不是一个固定的物体所能够表现出来, 只有大自然生动的山川树木, 云烟明晦, 才能够表现出我们心中无限的灵感气韵, 走近自然, 观察自然, 热爱自然, 才能够更好的表现出山水画的境界。

2. 意境的创造与画家的人格内涵

中国山水画的最高境界为悠闲安静, 萧疏澹远, 高逸文雅, 冲和天真, 不食人间烟火, 绝无纵横之气。

愈剑华先生曾在他的一篇文章里提到什么样的人才能画出好的山水画:

“品德高尚, 性情高洁, 敝履富贵, 不慕名利

隐居山水, 辟召不就, 富贵人来, 闭门不纳

学问广博, 文学优长, 诗词文章, 兼善并能

真草篆隶, 无所不能, 题跋篆刻, 无所不善

名山大川, 美景胜地, 东南西北, 饱游饫看

既富收藏, 又精鉴赏, 源流派别, 了如指掌”

我国古代画家多为崇尚老庄思想之高人逸士, 忘情世俗, 于静中观万物之理趣, 寄情山水, 随性所致, 使自己思维想象, 感情的主观与山水物象的客观相结合, 达到物与神的交融。也就是宗炳所说的“万物融于神思”。这样就使他们的创作实践有如“独入无人之野”自由的表现自然, 忘却世间的烦扰, 使内心清静空灵。其中的代表就是元四家的倪瓒, 堪称前无古人, 后无来者。

作为一名山水画家, 还应读万卷书, 行万里路, “饱游饫看”, “历历罗列于心中”。如果一个画家缺乏传统文化的支撑, 即使他的技法精湛, 所画出的东西依然苍白无力。因为绘画的最终目的是表达生命感悟, 而并非简单的塑造形象, 描述色彩。简言之, 境界是画家人格的体现, 是画家综合素质的体现。

3. 意境的创造与笔墨技巧

“中国贻欲以水墨直取造化中无声的音乐, 得此无声之音乐, 谓之‘得意’。意在五色, 物象反乖, 此真画禅由色悟空, 色既是空, 空既是色”。

“造化入笔端, 笔端夺造化”。在近千年的发展中, 中国画在笔墨上既讲究密集, 又提倡淡清疏细。运笔上讲究淡、浓、破、宿、焦、渍。审慎而放松地用笔线、笔触、顺笔、逆笔、拖拉摁捺, 点皴擦染, 不求笔到, 而求意周。“大痴用墨浑融, 山樵用墨洒脱, 云林用墨缥缈, 仲圭用墨淋漓, 思翁用墨华润, 诸公用墨妙谛, 皆出自笔痕间, 至其凹处及晦暗之所, 亦犹夫人也。”

在用笔方面, 王蒙的复繁厚密、米氏的墨点淋漓、潘天寿的线条高古险劲、黄宾虹的浑厚沉重等, 不仅使我们对笔墨本身有了一定的认识, 更重要的是画面的意境也因此而展现。要想表现太行山铜墙铁壁非大小斧劈不可, 而江南水乡则可用折带或米点, 用斧劈则不妥。

其次, 笔墨成为画家情感律动的轨迹。画家在心情沉重时用笔则偏向滞涩, 沉着。在心情舒畅时则又会显得流畅飘逸。所有这些都在反映画家最自然的情感, 浑然天成, 毫不做作。

所以说, 绘画中对于不同境界的表现也必须要有与它相适应的笔墨形式才能充分表现, 才能达到内容与形式的高度统一。

4. 意境的创造与画面的“留白”

“留白”是中国山水画的意境表现方法之一。一块白, 可以把它当作云, 当作雾气, 也可以当作是水。正因为有了“留白”, 中国山水画才有了空间, 才有了奈人可寻的“味”。

其实, 绘画的姊妹艺术诗词、书法, 同样有着“留白”。诗词中有句“二十四桥仍在, 波心荡冷月无声”, 以空景衬实景, 无与伦比;张怀瑾形容王羲之的用笔“一点一画, 意态纵横, 崄亚中间, 绰有余裕, 然字俊秀, 类于生动, 幽若深远, 焕若神明, 以不测为量书, 书之妙也”;另有“既若笔墨所未到, 亦有灵气空中行”。虚空中传出动荡, “墨气所射, 四表无穷也”。

笪重光说:“虚实相生, 无画处皆成妙境”。正因为中国画家把心思放在无笔墨处, 无笔墨处才是最有看头的地方, 让人游离笔墨, 浮想联翩。在宋元的山水花鸟画中, 尤其是马远的《寒江独钓》堪称经典, 画面中没有一笔江水的描绘, 观者却能感到烟波浩荡的江水。正所谓“此时无声胜有声”。

因为山水画画面有了“留白”, 才会给读者提供了广阔的艺术想象天地, 使作品有了无限空间和形象的蕴涵, 体现大千世界的丰富。

结语

意境是中国画的灵魂, 也是山水画的要旨。“以追光摄影之笔, 写通天尽人之怀”这句话表现出中国艺术的最后理想和最高成就。一个成功山水画家应该从情感表达, 笔墨表现, 构图经营等方面不断探索, 创造出更高, 更新的山水画意境。

参考文献

[1]《中国画论类编.画山水序》.人民美术出版社.俞剑华主编.1998版.

[2]《画学集成》.河北美术出版社.王伯敏.任道斌.2002.6月版.

[3]《中国绘画断代史.宋代绘画》人民美术出版社.徐书城.1999版.

[4]《中国美术史》.齐鲁书社.徐建融.徐书城.2000.12月版.

[5]《宗白华文集》.安徽美术出版社.1988版.

学习中国山水画感受 篇8

1 散点透视与动态连续风景布局

透视是分析和定义空间, 处理景观形式的方法, 对描绘风景的方式产生直接的影响。山水画对景观的观察是从一侧到另一侧, 从一点到另一点, 称为散点透视。散点透视使得山水画中融入了“时空”概念, 不同瞬间的画面可以组合在同一画面中, 甚至有时会随着画家的情绪变化而跳动, 是一种极为自由自在的运动, 如宋代王希门的《千里江山图》。且这种时空运动并非是平均的, 在移动中往往有若干停驻, 画家在此作较为详细的描绘, 以便逐渐展开、丰富、深化。山水画的散点透视中产生的时空序列关系和理论, 对中国古典园林中景区的组织、园林季相的变换具有重要意义。

2 透视与构图形式

中国山水画在空间构图中, 包含了时间的艺术因素, 由开始和结束组成。对于山水画的构图, 宗炳以“竖划三寸, 当千初之高;橫墨数尺, 体百里之炯”提出远映法, 宋代郭熙则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三远”论:即高远、深远、平远。在园林空间构图方面, 宋代郭熙《林泉高致》中对开朗风景的评价为“旁边平远娇岭, 重叠钩连飘渺而去, 不厌其远, 所以级人目之旷望也”。对闭锁风景发评价为:“正面溪山林木, 盘折委曲铺设其景而来, 所以足以目之近寻也”。同一幅画中, 既要有开朗远景, 又要有闭锁近景, 二者不能偏废。这个论点对园林风景, 同样具有重要意义。在同一园林中, 既要有开朗的局部满足游人旷望的要求, 又要有闭锁的局部, 以满足游人近寻的要求。开朗风景与闭锁风景两者共存于同一园林之中, 相互对比、彼此烘托, 能够大大提高园林空间的艺术美。

3 写意

中国山水画和中国古典园林最为突出的共性便是借助作品所使用的客观材料表达和唤起情感的共鸣和联想, 即为“写意”。从总体来看, 写意的创作手法包含有2个方面:一是抽象、概括的艺术创作手段;二是立意。园林创作也是如此, 采用什么样的形式来表现园林, 营造出什么样的意境, 园林创作重在立意方面, 从山水画中吸收了丰富的营养。写意以抽象、概括的艺术创作手段应用在中国古典园林中, 如用一块奇石代表一座山峰, 一条小溪代表一条湍急的河流, 或者用具有抽象意味的岩石代表石狮进行布景。写意的手法反映出典型的中国式艺术境界, 以极其简约的形式超越空间的局限和介质的束缚, 含蓄地反映出艺术方法论的想象力。写意是中国园林从中国山水画吸收的重要内容, 并成为中国古典园林造景的重要特征。

4 叠山与皴法

山水画石法中勾、皴、擦、染、点5个步骤中, 皴法是表现景物特征的系统技法, 传达了客观世界的信息, “欲显其脉理及阴阳向背, 则用皴法”。皴法以提炼过的艺术形式将惯常的景色进行分类, 从而在现实和美学理想之间, 在抽象和现实主义之间找到了折衷的道路。山体的表现是中国山水画中非常重要的环节, 山体唤起创作者庄严雄伟的感受。对中国人来说, 雄奇的山体体现出人们对自热的崇拜, 寄托着高贵品质的象征。与此对应, 中国古典园林中叠山占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

园林中应用“峰与皴合, 皴自峰生”的理论。山水画的皴法和园林的叠石技法相互融合, 使得皴法成为了叠石的术语, 山水画中的山石和园林中的山石几乎合二为一, 且山水画中皴法对园林中置石或者是叠石的形式也产生了重要影响。宋代以后, 山水画描写山石质感的方法 (皴法) 逐渐一致化 (这应与写意画地位的逐渐提高相关联) , 表现远山和近石并无二致, 画山如画师, 使得中国文人更容易接受园林中叠石为山的概念。

5 色彩

江南园林做为中国古典园林最典型的代表, 它的设计也受上述山水画美学思想的影响, 追求幽寂脱俗、自然雅致的风格。在色彩的应用上与之相呼应, 以自然、淡雅、平静为主, 以幽静淡雅为特色的江南园林, 其建筑轻巧纤细、玲珑剔透, 与其气质十分相称。无论是无锡的寄畅园, 还是苏州的留园、拙政园, 色彩也极尽清新淡雅之风, 梁坊柱头皆用栗色, 挂落用墨绿, 有些柱头也用颜色退光, 都为素冷色调, 与白色墙面形成强烈的对比。再以精美的漏窗沟通内外, 窗外一叶芭蕉, 几竿修竹、花影扶疏、若隐若现, 与泼墨写意山水画的色彩是一致的。

摘要:山水画与古典园林都有强烈的自然意境蕴涵, 都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山水文化”。两者在创作手法上有很多类同之处, 相互之间的影响非常广泛。本文就中国古典园林和中国山水画在创作手法上的互动展开讨论。

关键词:中国山水画,中国古典园林,创造手法,色彩,写意

参考文献

[1]周维权.中国古典园林[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1999

浅析中国雪景山水画的创新 篇9

一、中国雪景山水画的产生背景

任何事物的产生都会经历一个漫长的过程, 由雏形逐渐发展壮大。艺术的产生往往和所处的时代环境与思想观念有着密切的联系。自然环境激发人创作的欲望, 思想观念是艺术成长的环境。

(一) 自然环境的影响

在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 每到冬季大地就会被一望无际的白雪所覆盖, 皑皑白雪营造了一个冰清玉洁的世界, 当白雪与山水近距离接触直到融为一体时, 总能给人带去无限的遐想和灵感。诗人和画家通过对山水雪景的描述和观察, 开始进行自我的艺术创作。庄子在《逍遥游》道:“貌姑射之山, 有神人居焉, 肌肤若冰雪, 绰约若处子。”文征明道:“古之高人逸士, 往往喜弄笔, 作山水以自娱, 然多写雪景者, 盖与假此以寄其孤高拔俗之意耳……。”我国雪景山水画起源于晋代, 开始只是对山水雪景最直观的创作, 随着绘画经验的增多, 冰川、雪原、冰凌、树挂逐渐被呈现在了宣纸之上, 技法的不断开拓和发展使得雪景山水画逐渐上升到了一个新的境界和高度。

(二) 思想观念的影响

在中国人的思想观念中, 白色象征着纯洁干净、单纯美好, 中国人追求精神的高洁和思想的自由, 而雪又是晶莹剔透、一尘不染的, 雪景呈现的状态和人们的追求不谋而合, 因此文人雅客就将情感寄托于雪。“明月照积雪, 朔风劲且衰”不单单是对景物的描写, 深层次的情感才是诗人表达的核心。作品因情感得到升华, 情感因作品得以表现, 思想观念与雪景山水也是一种互相包容, 互相交融的存在关系。

二、中国雪景山水画的艺术特色

中国雪景山水画能够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得以生存和传承, 在于其自身明显的艺术特色和艺术魅力。以下主要从文化、载体、发展三方面分析其特色的形成和特点。

(一) 以精深的古代文化为根基, 赋予了作品深厚的内涵性

理论是艺术发展的支撑, 文化是艺术发展的基础。中国古代有着浓厚的文化氛围, 在《中国绘画美学史》上陈传席曾提出:“儒家思想影响艺术的主体, 道家思想影响艺术的本体。”正是由于文化的不同保证了雪景山水发展的多样性。1.儒家思想。儒家追求艺术的“人格比附”。“人格比附”是创作的一种思想境界, 孔子说:“智者乐水, 仁者乐山。”由于人思想境界的差异性才使作品呈现出千差万别的状态。因此在儒家思想的影响下, 雪景山水画往往是充满仁爱礼治, 洋溢着积极乐观精神的作品。比如《江行初雪图》, 表现的就是画家对高洁人格的追求和对生命的热爱。2.道家思想。道家崇尚艺术的“精神合一”。主张与世无争、修身养性的处事原则, 徐复观曾说:“老子与庄子的目的, 是要在精神上与道为体, 亦即所谓‘体道’。但若通过工夫在现实人生中加以体认, 则将发现他们之所谓道, 实际上是一种最高的艺术精神;这一直要到庄子而始为显著。”因此受道家文化影响的作品往往有种淡泊飘逸、孤高绝傲的风格。比如:雪景山水画作品《瑞雪》, 万物飘零, 冰雪古树, 整个画面以悲伤忧愁的基调为主。

(二) 以传统的水墨宣纸为载体, 体现了作品独特的民族性

雪景山水画主要依靠的是黑白两色, 水墨和宣纸是我国古代所特有的, 宣纸的白与水墨的黑相得益彰, 具有强烈的民族性。黑白两色在古代是正色, 受到众人的尊敬, 代表着地位和高贵。利用宣纸和水墨的关系展现墨色的变化, 深浅层次表现作品的独特美。比如《雪溪图》就是利于墨色的深浅关系, 使用浓墨冲淡墨的方式以达到墨色互相渗透的效果, 使之鲜活有层次。除此之外, 作品《寒江独钓图》, 整个画面寥寥数笔, 清旷简约, 但是空旷中的白雪却是真正的空灵之地, 宣纸的白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三) 以发展改革更新为特点, 展现了作品新鲜的时代性

我国雪景山水画的绘画技法在社会的发展中也是逐渐完善的, 正是不断的改革更新才做到了历久弥新的效果。两宋时期, 雪景山水画在技法上达到了顶峰状态, 王维独创的“泼墨法”, 北宋范宽的“渲染法”、“皴擦法”, 南宋梁楷的“淡墨法”等, 对我国古代雪景山水画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正是艺术家的不懈努力和对艺术生命的追求, 才使得每个时代的绘画都被赋予自己独特的时代性。

三、中国雪景山水画的传承创新

传承是对前人艺术精华的继承, 创新是对现有艺术的发展。传承是基础, 创新是需要。当代雪景山水的发展需要被注入新鲜的生命力, 只有创新才能获得发展的机会。

(一) 意境上——与时代的多样性融合

意境是作品的灵魂。古代雪景山水画尤为注重对意境的打造, 比如《寒江独钓图》, 在不见边际的大海中, 只有一只飘荡的小舟, 其余则是无尽的空白。画家打造的是一种苍凉与孤独的情怀, 突显了精神世界存在的唯一。而随着思想多元化的发展, 当代艺术家将生活的体验与创作进行结合, 比如张大千的《瑞士雪山》, 将中国的传统色彩作为主体, 营造了一种气势磅礴、浑然天成的意境, 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

(二) 技法上——与传统的优势性结合

在技法上创新的当属当代雪景山水画家于志学, 于志学开创了当代雪景山水的绘画技法的新风气。他以传统为基础, 开创的“泼白法”、“重叠法”、“雪皴法”、“滴白法”和“排笔法”对我国当代雪景山水创作技法产生了重要影响。于志学利用水与墨的多少调出了五种白色, 展现了冰雪不同的色彩。当代画家陈侃大、张大千也为中国雪景山水画的技法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陈侃大的《吉林雾凇》使用“泼雪法”营造雪的朦胧之感。张大千更是受西方绘画的影响, 在创作上具有自己独特的特色。每一位追求艺术的大家都是值得尊重的, 每一副作品都是智慧和心血的凝结。

结语

立足于中国传统的艺术根基, 继承千年华夏的艺术文明, 开拓创新中国雪景山水艺术的明天, 是每一个艺术家义不容辞的义务和责任。雪景山水画在当代受到了越来越多的人的关注, 艺术价值也在被不断的开发。技巧是绘画的基础, 内在是绘画的灵魂, 我们在追求创作技巧的同时, 更应该注重内在的提升和精神上的进步。将艺术与生命融为一体, 充分发挥人生的意义, 创作绘画艺术的高峰。

参考文献

[1]刘松和.试谈雪景山水画的渊源[J].陶瓷科学与艺术, 2012, 11:42-43.

[2]周尤美.浅谈中国水墨雪景山水画的发展[J].美术教育研究, 2013, 11:22-23.

[3]任保忠.中国古代雪景山水画造境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 2012.

[4]周尤美.古代和现代雪景山水画技法发展轨迹浅谈[J].艺术科技, 2013, 04:115.

上一篇:新生儿细菌感染性疾病下一篇:风险投资业产业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