罚金策略

2024-07-30

罚金策略(共9篇)

罚金策略 篇1

摘要:当最终需求未知时,单一制造商和单一零售商确定了一个长期合同。通过研究影响制造商生产能力的合同因素,表明:如果没有奖励措施,零售商设定的目标生产能力将无法影响制造商创建生产能力的决策;当制造商生产能力大于目标生产能力时,长期合同更有利于制造商提高生产能力。

关键词:长期合同,罚金策略,目标生产能力,供应链协调

2003年初,国内汽车市场曾出现多款新车同时缺货的现象。一方面,由于过年前后,各汽车厂商均推出各自的新产品,并投放大量广告,努力迎合购车群体的消费需求,因此使这些车在未上市时就大受欢迎,接到大批订单;另一方面,由于汽车制造商对新车的市场前景持保守态度,因此造成新车的生产能力有限。由于这两方面的原因,结果造成十余款车刚一上市就供货不足,使汽车销售商遭受巨大销售损失。这种现象往往是由制造商的生产能力偏低、供货不足引起的。此时,零售商往往希望制造商提高生产能力,因为制造商作为零售商产品的唯一提供者,零售商要承担因制造商生产能力不足造成的收益损失风险;但当创造生产能力的成本较高时,制造商会承担过多的成本风险,所以制造商倾向于保持较低的生产能力。针对这类问题,本文将研究如何通过罚金策略来协调供应链的长期合作关系,促使制造商提高生产能力。

1 多周期罚金模型描述

该模型中供应链上仅存在两个节点的企业:一个零售商和一个制造商。在完全竞争市场下,某产品的零售价格为r,制造商对零售商的批发价格为ω,r>ω。Ck为制造商创造生产能力的成本,Cp为产品的单位生产成本,ω>Ck+Cp。该产品的需求为随机变量,且其分布函数为F(x),密度函数f(x)>0。设该产品为易逝品,不能以任何形式存储。

在最终需求未知的情况下,零售商向制造商提供一份n周期的长期合同(T,P0,p1,p2),其中T为零售商对制造商定出的目标生产能力,P0为零售商对其订单小于T的部分需支付给制造商的单位罚金,P1为零售商对制造商的供应量大于T的部分所给予的单位奖金,P2为制造商对其供应量小于T或实际需求的部分需支付的单位罚金;制造商接受该合同,将决定并创建其生产能力k使其在合同(T,p0,p1,p2)下的预期利润最大化。由于生产中存在设备的损耗,因此制造商为了保持稳定的生产能力,需翻修和替换设备。设各周期制造商的生产设备损耗比例为δ,0≤δ≤1。除上述提及的成本和损耗外,本文不考虑其他成本和费用。

由Mark和Farza (2008)中的单周期模型,易得到多周期情况下的供应链预期利润函数为:

由式对k的一阶条件可得,供应链的最优生产能力应满足:

在已知函数F的情况下,易从(2)式得出供应链的最优生产能力k*。下面分别在制造商生产能力小于等于目标生产能力和大于目标生产能力的情况下,研究制造商和零售商的利润函数。

1.1 制造商生产能力小于等于零售商的目标生产能力

基于长期合同(T,p0,p1,p2),将Mark和Farza (2008)中的单周期情况下的制造商利润函数修改为:

其对k求导得:

同理可得,零售商利润函数为:

1.2 制造商生产能力大于零售商的目标生产能力

基于长期合同(T,P0,F1,p2),可得制造商利润函数:

其对K求导得:

由(7)式等于零可得:

由(2)式和(8)式可知,要使ks2*=k*,应有r=ω+p1。此时,通过设定ω、p1可最大化供应链利润。

类似地,可知零售商利润函数为:

由(4)式和(8)式可知,制造商的最优生产能力取决于需求分布函数。下面将讨论需求服从具体分布函数——均匀分布时,采用罚金策略和设定目标生产能力来实现供应链的协调。

2 特例分析:需求函数服从均匀分布

在给出一般情况下的制造商和零售商的利润函数之后,这部分将分析最终需求服从均匀分布的情况。假设需求服从均匀分布F(x)=x/a x∈(0,a)。

2.1制造商生产能力小于等于零售商的目标生产能力

已知制造商利润函数对k的导式即式,可得:

由∏s1*=0,可得:

由(11)式可知,制造商生产能力小于等于目标生产能力时,制造商选择的生产能力与零售商设定的目标生产能力成递增关系,制造商的生产能力将随设定的目标生产能力的增加而增加。这是因为,如果零售商设定的目标生产能力越高,制造商因生产能力不足而支付的罚金就可能会越多,所以制造商将创建更高的生产能力。另外,在其他参数不变的情况下,如果合同中p0=0,那么零售商设定的目标生产能力将无法影响制造商决策生产能力的行为。并且,由式易知,ks1*为周期n的减函数。所以,过长的合同周期将可能不利于制造商提高生产能力。

2.2 制造商生产能力大于零售商的目标生产能力

由(8)式求得制造商确定最优生产能力时的函数关系,将F(x)=x/a带入可得:

由(12)式易知,ks2*为周期n和单位奖金P1的增函数。因此,较长的合同周期将较有利于促使制造商提高生产能力;更高的P1将促使制造商创建更高的生产能力。并且,在这种情况下,长期合同中的T、P0和p2与目标生产能力无关,只有P1能影响制造商的生产能力。

2.3 供应链协调分析

分布函数服从均匀分布时,由(2)式可得供应链的最优生产能力为:

由模型可知,只有当ks1,ks*2分别等于k*时才能达到供应链协调的目的,所以下面将从协调供应链的角度出发,分别对制造商的生产能力小于等于和大于目标生产能力的两种情况进行分析。

2.3.1 制造商生产能力小于等于零售商的目标生产能力

由(11)式和(13)式可知,在制造商的生产能力小于等于零售商的目标生产能力时,应有:

其中,(14.1)式由ks1*=+计算得出,(14.2)式通过ks1*≤T计算得出。根据(14)式,零售商可以调整各参数,实现供应链的协调。

2.3.2 制造商生产能力大于零售商的目标生产能力

由k>kδ>T,ks2*=k*,得出(15.1)和(15.2):

根据(15)式,零售商可以调整参数,协调供应链。由(15.2)可知,对于制造商的供应量大于T部分,如果零售商能将其边际收益作为奖金给予制造商,那么供应链将会得到协调。

3 结语

基于长期合同,本文在最终需求确定之前,研究了如何通过设定短缺供应罚金、短缺订货罚金、超产能奖金和目标生产能力来促使制造商提高生产能力、协调供应链的问题。通过分析需求函数为均匀分布的情况,表明:仅通过设定目标生产能力,零售商将无法影响制造商创建生产能力的决策,除非双方之间存在短缺订货罚金;当制造商的生产能力大于目标生产能力时,长期合同将有助于制造商提高生产能力。考虑制造商边际成本递增的情况可以作为以后的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1]何登峰.雅阁等十余款车缺货:供货不足有望缓解[EB/OL].http:// auto.tom.com/Archive/1440/1444/2003/2/19-51326.html.2003- 02-19.

[2]Cachon,GP.Supply Chain Coordination with Contracts[M].In: Graves S,Kok TD,eds.Handbooks in Operations Research and Management Science:Supply Chain Management.North-Holland, 2003.

罚金策略 篇2

申请人:XXX男,汉族,1976年11月20日生,身份证号码:XXX,户籍所在地:四川省高县文江镇和平街47号,现服刑于高县汉王山5监区。

申请事项:免除罚金10000元。事实与理由如下:

2010年我因犯诈骗罪,被高县法院判刑6年,罚金10000元,现服刑于高县汉王山5监区。

由于本人过去无正当固定职业,稳定收入,因此无积蓄,加之投入劳改后又患病,经济困难。

服刑前,我与家父吴明忠都是高县文江镇滨河社区低保户,2011年底去世,生母与家父早年离异,已无往来。

为此,请求免除罚金10000元。此致

高县司法局、民政局、文江派出所、滨河社区

罚金刑及其法律完善 篇3

关键词:罚金,制度,刑法

现行刑法关于罚金刑的种类、适用范围, 执行方法均有相关规定, 但是这些规定较为笼统, 缺乏可操作性, 与当前社会发展相比存在着一定的滞后性, 而且关于罚金刑的财产来源、司法机关对犯罪人财产采取强制措施的依据、罚金刑不执行的救济方法等方面, 尚无明确立法, 仅有司法解释, 下面笔者仅就个人浅见对罚金刑及其法律完善提出一些看法, 希望能够抛砖引玉, 引起司法界同仁对罚金刑相关制度的重视, 同时尽快通过立法来解决这些问题。

一、罚金刑的概念、历史沿革及种类

在我国, 罚金作为刑罚种类中附加刑的一种, 是指人民法院判处犯罪分子向国家缴纳一定数额金钱的刑罚方法。罚金作为附加刑的一种既可以附加于主刑使用, 作为主刑的补充;也可以独立于主刑使用, 作为惩治一些适用主刑过重的轻微刑事犯罪的刑罚手段。

罚金的种类有两种划分方式, 如果按照缴纳数额的标准可分为三类, 一是无限额罚金, 如刑法第152条走私淫秽物品、走私废物罪规定对以牟利或传播为目的, 走私淫秽的影片、录像带、图书、书刊或其他淫秽物品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并处罚金, 此处的罚金没有具体数额限制;二是相对确定的罚金, 如刑法第171条第1款规定出售、购买伪造的货币或者明知是伪造的货币而运输, 数额较大的, 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此处的罚金有下限和上限;三是倍比罚金, 如刑法第148条第1款规定, 生产不符合卫生标准的化妆品, 或者销售明知是不符合卫生标准的化妆品, 造成严重后果的, 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并处或者单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 此处的罚金是犯罪金额的一定百分比或倍数。

如果按照罚金在具体案件中的适用方式又可分为三类, 一是选处罚金, 如刑法第277条第1款规定, 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的, 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罚金。在这里, 罚金作为一种选择的法定刑, 只能单独适用, 不能附加适用。二是并处罚金, 如刑法第268条规定;聚众哄抢公私财物, 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 对首要分子好积极参加的, 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并处罚金。在这里, 罚金只能附加适用, 不能独立适用。二是并处或单处罚金, 如刑法第266条规定, 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 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并处或者单处罚金。究竟是并处还是单处罚金, 应根据犯罪分子所犯罪行的情节轻重来确定。四是单处罚金, 如刑法第164条第2款规定单位对公司、企业人员行贿的, 对单位判处罚金, 这里的罚金是对单位犯罪的处罚方式。在我国新旧刑法中, 对罚金的判处均作了明确的规定。新旧刑法比较而言, 新刑法加大了罚金刑罚的处罚力度和广度。

二、现行刑法对罚金刑的规定及其弊端

与七九年刑法相比现行刑法及相关司法解释在罚金刑的规定上, 一是扩大了罚金刑的适用范围, 罚金刑的适用对象主要有两类:一是对单位犯罪适用, 即凡是实行双罚制的单位犯罪, 对单位一律适用罚金刑;二是对刑法分则第三章的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第五章侵犯财产罪、第六章妨碍社会管理秩序罪的第三至九节的大部分关于经济、财产类型条款均适用罚金刑。二是明确了罚金刑的种类和执行方式。三是加大了对罚金刑的执行力度, 增加了对于不能全部缴纳罚金的, 人民法院在任何时候均可以追缴被执行人罚金, 以及强制执行的规定, 明确了拒不执行罚金刑的相应刑事责任。应该说, 现行刑法关于设立的罚金刑制度较之旧刑法有相当大的进步。但是, 新刑法颁布以来的司法实践表明, 新刑法设立的罚金刑制度日益显示出不完善和落后于社会发展的缺陷, 亟待进一步完善。

具体来说, 现行刑法在罚金刑的规定上存在着如下弊端:一是规定处以罚金刑的法条过于宽泛, 标准过于笼统, 在罚金判处过程中存在着法官随意性较大, 不考虑嫌疑人经济、生理、生活状况而只是考虑法律规定或者法院经济利益的情况, 甚至对很多未成年人判处都判处高额罚金;二是罚金刑“空判”和“以罚金代替刑罚”严重, 一方面使罚金刑成为一种书面刑, 得不到真正的执行, 另一方面又导致同种罪行、相似情节在法律适用上因经济条件的不同而产生有钱者获得自由, 无钱者身陷牢狱的情况;三是存在法院执行罚金刑难和罚金刑执行无人监督的情况, 一方面执行罚金消耗了大量的国家财政收入与人力物力却收效甚微, 另一方面法院执行过程中缺乏相关机关的有效监督, 执行行为是否合法、执行标的是否恰当、执行效果如何评估均无法确定。

三、有关罚金刑法律完善的思考

笔者认为要完善罚金刑制度, 保证罚金刑规定合理、处分得当、执行有效、监督有力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是审慎研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罚金刑的具体使用范围。如对销售伪劣产品、走私等经济类犯罪, 应充分考虑犯罪分子通过违法活动获得收益的情况, 行为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危害性, 以及主刑对犯罪分子的惩罚性, 尽量采用收缴违法所得或者没收部分或全部财产的手段, 避免犯罪分子在已经倾家荡产, 接受主刑处罚, 无力再缴纳巨额罚金的情况下, 到处逃避罚金追缴, 无法在完成主刑改造后进入正常生活状态, 同时也尽量避免罚金刑空判现象。

二是明确罚金刑并处、选处和单处的范畴。笔者认为现行刑法对于罚金刑并处、选处的规定过于笼统, 有些是“应当”, 有些是“可以”, 这样给法官的自由裁量权过大, 对同种罪行有可能出现有的处以罚金, 有的没处以罚金的情况, 使罚金刑作为主刑附加刑, 威慑犯罪分子, 消除其继续作案破坏社会秩序能力的功效得不到充分发挥, 因此在以后的立法中应尽量减少“可以”、多使用“应当”。对于单处罚金案件要明确规定只适用于轻微财产 (经济) 犯罪、过失犯罪、偶犯、初犯、少年犯等情节较轻的犯罪, 不能把悔罪态度诚恳, 积极退赃等酌定情节作为使用单处罚金的理由。虽然最高人民法院对此已作了司法解释, 但该解释实际上是违反立法法关于刑罚问题只能由法律规定精神的。因此应通过立法对上述内容予以明确界定。

三、通过立法确定罚金刑的具体金额

笔者认为现行刑法关于罚金额设置的三种模式中无限额罚金、相对确定的罚金和倍比罚金, 应当取消或限制无限额罚金和倍比罚金制的适用, 多适用相对确定的罚金, 因为前者容易导致量刑畸高畸低, 缺乏切实依据, 有失公正;后者容易导致罚金数额居高不下, 难以执行到位, 即使转换为自由刑, 往往也可能成为“空判”。因此, 可以将现行刑法中的罚金刑基本设置为相对确定数额, 量刑时由法官根据其犯罪情节和并充分考虑不同地域、不同人群的不同经济状况, 确定一个切实可行的数额, 既惩罚了犯罪, 又维护了法律的尊严和人民法院判决的权威。

四、明确罚金刑的财产范围

实践中, 由于被判处罚金的犯罪分子很多都是被羁押者, 在被羁押期间无法与外界联系, 因此其所缴纳的罚金多为家属、亲戚、朋友代为缴纳, 因此人们对罚金的来源及范围存在着误解, 认为罚金的来源不仅是犯罪分子本人的财产, 同时也包括家庭共有财产。这无疑违背了我国刑法罪责自负, 反对株连的原则。刑事诉讼法对于没收财产刑规定其来源是犯罪分子自身的合法财产, 而与之相似的罚金刑却没有相关法律规定。司法实践中, 多数被判处罚金的犯罪分子及其家属都是以家庭共有财产来充抵罚金。因此, 笔者认为, 法律应明确规定, 罚金的财产来源应是犯罪人自己的合法财产, 但对于犯罪人亲属自愿以本人或家庭共有财产替犯罪人缴纳罚金的, 应当允许。这样既能让实践中的上述做法有法律依据, 又利于罚金的执行和刑罚目的的实现。

五、建立罚金刑易科制度

罚金刑易科制度是指犯罪分子因轻微刑事犯罪被判处短期自由刑时, 法官可以从犯罪分子的主观恶性、犯罪情节、经济状况等角度进行综合评估, 为犯罪分子提供选择一次性交纳罚金、按日缴纳罚金、以社区劳动或服务等方式来替代执行自由刑的刑罚执行方式。这种罚金刑易科制度, 目前在西方国家被广泛运用, 它一方面克服了短期自由刑对于轻微刑事犯罪分子家庭社会关系影响较大和改造意义不大的弊端, 另一方面有降低了诉讼成本, 为国家节省了大量财力物力, 同时又能使同等情节不同经济条件的犯罪分子都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刑罚执行方式, 避免了在当前比较普遍的两犯罪人一起盗窃有钱者接受缓刑与罚金, 无钱者只能接受实刑的情况。笔者建议我国立法机关也应借鉴这一制度的优点制定出适合我国国情的罚金刑易科制度。

六、完善罚金刑执行的相关制度

首先罚金刑的执行需要以犯罪分子有财产为基础, 而大多数犯罪分子在被立案侦查之前或之后, 考虑到自己将来有可能被判处刑罚及执行罚金的后果, 一般会采用隐瞒、转移财产等方式逃避将来的执行。因此这就需要公检法机关通力配合, 在诉讼阶段的开始环节对有可能判处罚金刑的犯罪分子财产状况进行掌握, 摸清财产的具体数额、地点、权利归属情况, 以利于将来判处罚金后的执行, 同时借鉴民事诉讼以及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中关于可以对恶意转移财产行为采取查封、扣押、冻结、强制执行的规定, 通过立法对犯罪分子恶意转移财产行为进行制裁, 从而保证罚金刑的有效执行;其次罚金刑的具体执行机构在当前主要由法院执行部门负责, 也有的地区由刑庭负责, 这就造成了执行机构不明确, 两个机构有时争着执行。有时有互相推着不执行的现状, 而且上述两个机构的执行强制力均不强,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 笔者认为对于罚金刑的执行应根据刑事诉讼法有关规定由执行部门具体负责, 刑庭退出罚金执行领域, 同时参照没收财产的执行方式, 在必要时可以会同公安机关一起来执行罚金刑, 借助公安机关的强制力来保证罚金执行措施的到位;第三罚金刑最终属于国库收入, 法院判处罚金后的执行措施、执行过程、执行效果需要相关机关进行监督。笔者认为检察机关作为宪法规定的法律监督机关, 应当对罚金刑的执行进行有效监督, 可将对罚金刑的执行监督的业务交由检察机关的内设职能机构监察部门来承担具体监督职能。检察机关在行使法律监督职能时, 应加大对刑罚执行情况的监督。要将罚金刑执行纳入到检察机关监督的范围, 重点是要对执行罚金刑的执行措施、执行方法以及强制缴纳罚金、减免缴纳罚金执行的监督。对人民法院在执行罚金刑过程中不符合法律规定行为, 应及时提出书面纠正意见, 以督促法院依法执行罚金刑。

刑事裁定书(减、免罚金用) 篇4

××××人民法院

刑事裁定书

(××××)×刑×字第××号

罪犯……(写明姓名和案由)一案,已经本院审理终结,于××××年××月

××日作出(××××)×刑

×字第××号刑事判决(或裁定),已经发生法律效

力。其中判处被告人×××罚金人民币××元部分,在执行期间,由于……(写明

罪犯遭遇不能抗拒的灾祸等具体情况),缴纳罚金确有困难。经罪犯本人提出申请,本院查证属实。依照……(写明对罪犯×××减少或免除罚金的具体内容)。

本裁定送达后即发生法律效力。

审判长 ×××

审判员 ×××

审判员 ×××

××××年××月××日

(院印)

本件与原本核对无异

罚金刑缓刑设立之探析 篇5

一、对罚金刑适用缓刑符合缓刑制度设置的目的

反对对罚金刑适用缓刑的学者多主张的一个理由就是缓刑的目的。他们认为缓刑的目的是为了避免被判处短期自由刑的犯罪人在监狱中同其他犯人之间交叉感染, 而罚金刑则不需要对犯罪人予以关押, 没有交叉感染的可能, 故不必适用缓刑。笔者认为, 缓刑的最终目的是通过不实施监禁、避免罪犯交叉感染而达到改造罪犯的目的。而罚金刑是通过剥夺金钱、避免监禁而促使犯罪人的改造, 可见, 罚金刑同缓刑有着相同的目的和功能, 都体现了刑罚的人道化、谦抑化、个别化理念, 二者有着天然的联系, 完全可以相互吸收、相互补充。不实施监禁为了教育和感化犯罪人, 鼓励其改过自新, 既然对短期自由刑适用缓刑可以达到这一目的, 那么对轻于自由刑的罚金刑也一样可以达到这一目的。反之, 如果单纯地绝对否定对罚金刑适用缓刑, 则有可能适得其反。

二、对罚金刑适用缓刑符合罪责自负的原则

刑罚的适用在原则上是不得株连无辜的。对犯罪人适用罚金刑, 虽然只是针对犯罪人的罪行及其经济状况而确定罚金数额, 但是在司法实践中, 罚金刑的适用却常常使得无辜的人受到株连。因为犯罪人的亲友为了使犯罪人免受过大的经济压力, 使其安心改造、遵纪守法, 有可能用自己的财产为犯罪人缴纳罚金。这显然违背了罪责自负、罪责刑相适应的原则。对罚金刑适用缓刑则可以解决这方面的问题, 如果犯罪人在缓刑考察期内表现良好, 符合法律规定的要求, 则可以不再执行罚金刑。这样一方面, 可以减轻犯罪人亲友的经济压力和心理负担, 另一方面, 也可以起到对犯罪人教育、感化的作用。

三、对罚金刑适用缓刑符合刑罚衡平的要求

设立罚金刑的主要目的在于教育和改造犯罪分子, 而非增加国家财政收入。罚金刑的实施只能对犯罪人的财产权产生一定影响, 对其人格教育则作用有限。尤其是对于贫者和富者会造成两种截然不同的影响:对于富者, 罚金可能仅是其九牛之一毛, 犯罪人基本上感觉不到刑罚的惩罚作用, 受刑人往往认为缴了钱就万事皆休, 可以以钱赎罪、以钱代刑;对于贫者, 有可能因为缴纳罚金而更为贫困, 甚至会导致其再次犯罪。罚金刑适用缓刑对贫富不同的犯罪人产生的这两种不同的影响无法体现刑罚的衡平, 对罚金刑适用缓刑也可以起到顾及经济条件贫困的受刑人及其家属生活的作用。这样也可以更好地起到教育和感化犯罪人、维护社会稳定的效果。

四、对罚金刑适用缓刑有助于罚金刑自身的完善

我国对于罚金数额的确定主要考虑两个因素, 一个是行为人的犯罪事实、情节, 另一个是行为人的个人经济情况。但是这样做则有可能出现罪责刑的不相适应, 也可能出现刑罚执行上的困难。因此, 可以考虑全部缓刑或部分缓刑。

罚金刑在我国虽是附加刑, 但笔者认为对此附加刑也是可以适用缓刑的。缓刑可否使用不应该以该刑种的地位来决定, 而应当以犯罪人的犯罪情节、主观恶性以及其再犯的可能性来决定。只要罚金缓刑能够满足司法实践的需要、能够实现缓刑的目的, 我们就应当接受这一新鲜的事物, 不能墨守成规。因此, 有必要对我国刑法中的缓刑规定进行立法修改。

规定罚金刑可以适用缓刑的国家有两种立法例:一种是有条件地适用罚金缓刑, 如德国刑法典中规定对于判处180日额罚金的犯罪人可以适用缓刑;日本刑法典规定对被宣告50万元以下罚金的人, 可以暂缓刑罚的执行。另一种是只要符合缓刑适用的其他条件就可以适用缓刑, 对于罚金刑没有特殊的条件规定, 例如, 法国以及我国台湾刑法典的规定就是此类。笔者赞同, 对于罚金缓刑的适用, 无论是单处还是附加处罚罚金, 没有必要规定具体的数额限制。因为一般情况下被单处罚金的自然人或者单位, 他们的罪行都比较轻微, 社会危害程度不大。对于此类犯罪, 只要其符合缓刑的其他条件, 无论被判处的罚金数额是多大, 都可以宣告缓刑。而对于罚金同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的, 只要主刑符合缓刑的条件, 罚金刑就可以一并适用缓刑;如果主刑不能够适用缓刑, 则并处的罚金刑也不可以适用缓刑。如果对罚金刑适用缓刑, 那么, 我国刑法中的相应条款就应当予以修改。我国刑法第72条第2款的规定: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 如果被判处附加刑, 附加刑仍须执行。这款应当进行修改, 将罚金刑从此条规定的附加刑中予以排除。

摘要:现代世界刑罚发展的基本趋势之一, 就是通过扩大罚金刑的适用以达到刑罚轻缓化的目的。我国1997年刑法顺应世界刑罚轻缓化的发展趋势, 通过扩大罚金刑的适用范围和强化罚金刑的适用方式, 大大提高了罚金刑的适用率, 根据我国目前的司法实践, 建议设立罚金刑缓刑。

关键词:罚金刑,缓刑,完善

参考文献

[1]张姗川.浅谈罚金刑的缓刑[J].法学研究, 2006, (3) :7.

[2]马克昌, 杨春洗, 吕继贵.刑法学全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1993.679.

[3]周竟成.论罚金刑缓刑的设立[J].邵阳学院学报, 2006, (2) :27.

[4]周竟成.论罚金刑缓刑的设立[J].邵阳学院学报, 2006, (2) :28.

[5]张姗川.浅谈罚金刑的缓刑[J].法学研究, 2006, (3) :7.

[6]左坚卫.缓刑制度比较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4:111.

[7]唐前.略议缓刑制度[J].河北法学, 1994, (3) :40.

[8]周应德, 周海林.试论罚金刑的缓刑[J].现代法学, 1998, (3) :41.

罚金刑立法背景与配置研究 篇6

(一) 罚金刑的概念

罚金刑是一种比较古老的概念, 中外比较有代表性的概念有如下几种: (1) 罚金刑乃令犯罪人缴纳一定数额金钱的刑罚。 (2) 罚金是法院判处犯罪人向国家缴纳一定数额金钱的刑罚。 (3) 罚金是法院依法强制犯罪人向国家缴纳一定数额金钱的刑罚。 (4) 罚金是法院判处犯罪人 (包括单位) 向国家缴纳其所有的一定数额金钱的刑罚。 (5) 罚金是人民法院依法判处犯罪分子向国家缴纳一定数额金钱的刑罚方法。上述五种定义是中外学界对于罚金刑的概念的不同认识, 我个人认为第二种定义是较为客观与切合实际的。首先应该明确罚金刑适用的对象是犯罪人, 在我国犯罪人是一个统称概念, 并不单单指的是个人并且包括单位, 其次就是实施主体是法院判令犯罪人向国家交纳一定数额的金钱。

(二) 罚金刑的特征

第一, 罚金刑是一种刑罚方法, 作为一种刑罚方法, 其本身就带有刑罚的本质特征, 此点明确了罚金刑在刑罚中的具体地位, 树立罚金刑在我国刑罚当中的地位, 可以树立罚金刑自身权威, 有效地打击以及防止犯罪。因此, 罚金刑是令犯罪人感受到痛苦的一种刑罚方式, 对于在具体情况适用不同的罚金刑方式, 完全是根据犯罪人本身所应该承受的刑事责任是相适应的。

第二, 罚金刑所剥夺的是犯罪人合法所拥有的财产。罚金刑以其自身所代表的意义中不难发现罚金刑根本出发点在于处罚行为人合法所有的财产权, 此点不仅将罚金刑同其他刑罚处罚方式区别开来, 也将其同没收犯罪违法所得相区别开来。在刑罚处罚方式中的罚金刑所具体的是, 罚金刑令犯罪人合法权益受到处罚。

第三, 罚金刑所剥夺的金钱所有权归属于国家。罚金刑的本质是通过刑罚判处犯罪人缴纳一定数额的金钱, 犯罪人所缴纳的金钱归属于国家, 此点是毋庸置疑的, 作为公民权利代表的国家有义务将犯罪人的金钱所有权归属于国家, 这也是区别于其他法律强制措施的。

二、我国法进行立法配置的状况及其立法评析

(一) 我国罚金刑立法配置的状况

1.罚金刑在我国刑罚配置中处于附加刑的地位

罚金刑的地位, 是指罚金在一国刑罚体系中所处的地位。从世界主要国家刑法典来看, 关于罚金刑在刑罚体系中地位的法律规定, 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1罚金刑为主刑。2罚金刑既作为主刑, 又作为附加刑。3无主刑、附加刑之分的罚金。4罚金刑为附加刑。

近年来, 刑法界对是否需要改变罚金刑的地位问题颇有争议, 主要有三种意见:一是主张罚金应上升为主刑, 并且可以和其他主刑并科。二是反对将罚金刑上升为主刑, 主张保持罚金在刑罚体系中的附加地位。三是认为罚金刑不应再作为附加刑, 但也不能作为我国刑法的主刑。从上述争论中反映出, 否定观点往往在技术上考虑的多一点, 认为罚金刑作为主刑则无法附加适用了, 反而会限制罚金刑的扩大适用。这种主张显然有些本末倒置。

笔者赞同第一种观点, 认为罚金刑应上升为主刑, 但可以并科适用。以从我国学界较为多数的观点来看, 将罚金刑定格为主刑, 已经成为一种较为普遍的呼声。

2.罚金刑主要适用于贪利性犯罪, 轻罪与过失犯罪配置较低

罚金刑在我国《刑法》分则的配置十分广泛, 在刑法各个章节中全部配置有罚金刑, 但从总体布局来看, 呈现出比较集中的态势, 即主要适用于贪利性犯罪。所谓贪利性犯罪, 是指从犯罪目的和犯罪动机来考虑, 主要是指经济犯罪、财产犯罪和其他主观上具有贪财图里目的或者动机的犯罪。

依据罪行相适应原则, 罚金刑主要应适用于一些轻罪, 这样才能更好的体现惩罚与预防犯罪的目的, 保证犯罪人不另起犯意。刑法是以三年有期徒刑作为重罪和轻罪的分界线, 针对于我国当前的实际情况而言, 我国法进行配置于轻罪的特点不明显, 不利于罚金刑功能的发挥。

3.罚金刑主要适用于故意犯罪

在我国, 罚金刑适用于过失犯罪的比例远远低于故意犯罪, 在我国《刑法》规定的54个过失犯罪里, 包括对法人单位判处罚金在内的罚金刑罪名只有8个, 这同故意犯罪的比例是远远不够的。

(二) 罚金刑适用方式之立法评价

1.以必并科为主的罚金刑又导致刑罚趋重之虞

从我国对罚金刑使用方式的规定来看, 我国罚金刑的适用范围较为广泛, 且绝代多数罪名采用自由刑与罚金刑必须并科的适用模式, 说明立法者的目的是扩大罚金刑的适用。

我国现状是以贪利性犯罪为主的罚金刑适用范围, 配之以罚金刑和自由刑的并科适用, 尤其是针对大量法定刑设置为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甚至是无期徒刑以及死刑的犯罪情节也规定了必并科罚金, 是将罚金作为自由刑的强化手段来增加刑罚的惩罚力度和威慑功能。但是会存在以下问题:第一, 难以实现罚金刑应有的价值目标。第二, 有悖于罪刑相适用原则。第三, 为增加刑法威慑效应设置必并科罚金反映了我国对罚金刑研究在立法目标方面的欠缺。

2.以必并科为主的罚金刑导致罚金刑空判现象严重

在我国贪利型犯罪中, 侵犯财产性犯罪占据大多数, 这类犯罪人往往经济生活困难, 法院去执行不会有其他个人财产可供, 往往就导致只有判决书而无法执行的情况出现, 不仅无法实现刑罚的惩罚功能, 而且严重损害司法权威和公信力。

三、我国罚金刑配置的立法完善

(一) 树立正确的罚金刑立法价值取向

1.转变重刑观念, 重视罚金刑的价值

转变重刑观念, 立法应具有适度的超前性, 尤其是像我国这样重刑主义观念根深蒂固的后发性法治国家, 立法的引领作用至关重要, 立法者应当树立起对犯罪规律的科学认识, 对影响我国的传统的重刑观念进行理性的反思与重构, 培育起支撑符合整个社会价值取向的刑罚观。

2.以实现刑罚轻缓化作为罚金刑配置的立法价值目标

作为罚金刑的立法配置, 其价值目标应当是指国家立法机关制定罚金刑所期望达到的效果, 完善我国罚金刑的立法配置, 实现这个价值目标, 可以使罚金刑立法有明确的指导思想, 具体的制度设计才能做到顶层设计, 可以在具体执行的时候, 做好本职工作, 作为一种为了满足主体需要的主观设定, 当刑罚的价值目标遵循客观规律时, 才可以保证罚金刑可以取得最好的刑罚效果。

(二) 将罚金刑上升为主刑

在一个国家罚金刑的适用率较高、适用范围较广泛, 可以将罚金刑取代短期自由刑的措施, 可以将罚金刑成为该国刑罚体现以人为本重要标志之一。当将罚金刑规定为主刑, 可进一步将罚金刑上升为中心刑, 同时在主刑中进一步区分中心刑种, 从而使主刑体系中的刑种相互具有主次性, 上升为主刑能使罚金刑真正成为短期自由刑的替代措施, 充分发挥其抑制轻罪的作用。短期自由刑的弊端越来越成为刑法学界的共识, 因为短期被监禁的犯罪人在入狱后会和其他各种类型的犯罪人接触, 这样不仅不会起到教育的作用还产生交叉感染的作用, 使其出狱后更具有社会危害性。它的适用往往导致异化现象, 罚金刑可以克服短期自由刑的弊端, 但要想使罚金刑真正成为代替短期自由刑的措施, 就必须使它摆脱对自由刑的依附地位, 从附加刑上升为主刑。

参考文献

[1]林山田.刑法学[M].台湾:台湾商务印书馆, 1983:277.

[2]马克昌.刑罚通论[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1999:191.

[3]孙力.罚金刑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1995:60.

[4]邵维国.罚金刑论[M].吉林:吉林人民出版社, 2004.6.

[5]何秉松.刑罚教科书[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 2000:588.

[6]邱兴隆, 许章润.刑罚学[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1999:85.

[7]赵国强.关于完善我国罚金刑立法比较研究[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 1990.

罚金刑易科制度探析 篇7

关键词:罚金刑易科,制度,探析

我国1997年《刑法》颁布施行后, 罚金刑的适用率大为提高, 但由于罚金刑立法自身的不完善、执行力度不到位等问题, 出现诸如应判不判、判而不缴 (空判) 、以刑代罚、比例失衡等一系列问题。罚金刑执行难问题不仅困扰着我国司法界, 在一些罚金适用率较高的国家也同样存在。为此, 各国纷纷寻求相应对策, 其中法国、美国等国采取的罚金刑易科制, 已被实践证明是一种积极有效的救济措施。但罚金刑易科问题在我国法学理论界和司法界一直未有突破。

一、可资借鉴的罚金刑易科立法例

目前许多国家设立了罚金刑易科制度作为解决罚金刑执行难问题的主要办法, 其目的在于确保罚金刑的执行, 维护刑法的确定性。纵观这些国家的立法例, 其模式主要有:罚金刑易科自由刑、罚金刑易科劳役、罚金刑易科公益劳动、罚金刑易科训诫、罚金刑易科民事拘禁等几种。

上述各国罚金刑易科立法例带给我们的启迪:

第一, 采取罚金刑易科制度的国家基本上都是罚金刑适用率高的国家, 易科制度的施行有效地保证了这些国家刑罚的执行, 充分发挥了罚金刑的作用, 维护了国家刑法的尊严。

第二, 罚金刑易科既不是一个独立的刑种, 也不是本来意义的刑罚, 而只是作为执行罚金刑的一种手段, 因此, 其性质属于罚金刑执行的替代措施或是说变通措施, 其意旨在于使罚金刑得以执行[2]。

第三, 罚金刑易科自由刑带有明显的惩罚性, 它一般宜适用于主观恶性较重的被告人。罚金刑易科劳役与易科公益劳动的区别是, 易科劳役带有某种强制性, 易科公益劳动则是纯粹抵偿性。罚金刑易科训诫体现了刑法对明显轻罪者的人文关怀, 彰显的是刑罚的教育功能, 但这种易科的适用范围、训诫的内容、时间等难以规范性操作。罚金刑易科民事拘禁意在保证易科劳役或公益劳动的执行, 但若拘禁后便不再从事劳役或公益劳动似有刑民合一或刑转民之嫌, 与我国目前的法律体系殊不相称。

二、罚金刑易科在我国的适用价值

罚金刑易科制度则是指在犯罪人拒不缴纳或不能缴纳罚金的情况下, 法院裁定用其他刑罚或处罚措施代替罚金刑执行的制度。罚金易科既不是一个独立的刑种, 也不是本来意义的刑罚, 而只是作为执行罚金刑的一种手段, 因此其性质属于罚金刑执行的替代措施或者说变通措施, 其意旨在于使罚金刑得以执行。

当前我国刑法中虽然没有设立罚金刑易科的规定, 但随着我国政治、经济、文化进一步发展, 罚金刑易科制度的建立在我国也具有一定的适用价值。

第一, 我国历史上罚金刑易科制度对现代罚金刑易科制度有一定的参考意义。在中国封建社会, 罚金始终没有纳入正式的刑罚体系。在秦汉法律中, 有罚金的零散记载。例如秦律中称为赀, 有赀甲、赀盾、赀戎和赀徭之分。在汉律中才有罚金之称, 如《史记·张释之传》有“诸侯出入殿门, 公车司马门, 皆不如令, 罚金四两”的记载。这种罚金没有进入五刑, 在五刑中只有作为罚金变种的赎刑, 是一种对本刑的易科刑。

第二, 罚金刑易科与罚金刑本来设立的趣旨并不矛盾。罚金刑是世界刑罚走向轻缓化的表现之一。罚金刑易科是犯罪人没有缴纳罚金时才易科, 这是为补救罚金刑未能执行的最后手段, 是作为执行刑罚的手段而发挥作用, 而不是新的刑罚处罚, 并没有产生重复评价或数罪并罚的问题。易科的最终目的在于促使罚金刑的有效执行, 与不执行相比, 这种执行的替代解决方案所造成的不平等性和负面影响要小得多[3]。

第三, 罚金刑易科不影响我国刑罚功能的发挥。不能缴纳罚金的受刑人产生是因无钱缴纳罚金才易科的想法是很自然的。但也应看到这只是表面现象。国家设立罚金刑易科制度使受刑人完成其受刑义务, 为自己的罪行彻底赎罪, 刑罚的威慑功能才可能得以发挥, 国家的法律才得以一体遵守。

第四, 罚金刑易科并不违背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罚金易科作为一种刑罚执行制度, 其平等性表现在:首先, 罚金易科虽然对有钱人和无钱人是不平等的, 但这种不平等受到社会基本的平等观念的严格限制。从罚金裁量时就充分考虑到判刑人的经济状况。在执行的过程中, 又尽量考虑了延期执行、分期执行等, 易科只作为最后的手段, 限制在最小范围。其次, 罚金刑易科能保证一个国家所有罚金刑判决的执行。这是从宏观上保证国家整体刑罚制度公正地平等执行的最后保障。这种最小范围的不平等恰恰是保证全社会范围内的平等。最后这种不平等是向所有交纳罚金的人平等开放的。

第五, 罚金刑易科具有较强的威慑力。罚金刑易科能够威慑有支付能力而拒绝缴纳的犯罪人, 同时通过易科执行, 对于无力缴纳的犯罪人也是一种解脱措施[4]。罚金刑易科的目的不在于监禁犯罪人, 而是确保罚金刑的执行或维护罚金必须的原则上, 它是作为罚金刑的“压力刑”而存在的, 旨在使犯罪人在权衡利弊后能主动缴纳罚金[5]。罚金刑易科最大的价值是它对犯罪人的警示力、威慑力, 其次才是它的替代执行性。所以说罚金刑易科制度对罚金刑的顺利执行有着积极的促进意义, 绝对有设立的必要。

三、我国设立罚金刑易科制度的设想

目前, 许多国家对于罚金易科制度都进行了相关的立法, 我国在借鉴他国立法经验的同时, 必须注重我国的国情, 根据我国的自身特点和各种易科制度的可行性来进行立法。

(一) 罚金刑易科的适用条件

罚金刑易科是在罚金刑判决已经确定后, 确实无法执行的情况下采取的一种补救措施, 适用罚金刑易科必须符合以下条件:第一, 犯罪人被依法宣告罚金刑。即犯罪人在法院判决时即被宣告处以罚金刑;第二, 被判罚金刑的犯罪人未缴纳罚金。未缴纳罚金的原因可能有多种, 可能是有能力而故意不缴纳, 也可能是确实无力缴纳。无论是何种原因, 都属未缴纳罚金, 都可以适用罚金刑易科;第三, 必须是用尽其他方法依然执行不能时才适用罚金刑易科。罚金刑易科既然是作为威慑手段和最后的补救措施, 当然不能轻易适用, 否则就会失去其威慑力, 只有用尽了其他罚金刑执行方法, 依然不能执行时, 才拿出最后的“杀手锏”, 适用罚金刑易科。

(二) 罚金刑易科的限制性条件

第一, 犯罪种类的限制。对此可以作出一些排除性的规定, 可以规定对于严重破坏社会秩序的犯罪分子不适用罚金易科, 对有伤风化的犯罪 (如强奸罪、强制猥亵、侮辱妇女罪等之类的犯罪) ) 也不适用罚金易科, 甚至可以规定一切故意犯罪都不适用罚金易科等等[6];第二, 犯罪主体的限制。在单位犯罪的罚金刑情况下, 不仅对于单位犯罪的罚金刑由于单位的虚拟法律人的性质, 而无法易科为自由刑。而且, 如果没有代表单位意志的自然人的恶意对抗、拒绝缴纳罚金的行为, 则对单位整体的罚金刑, 也根本无法由已经替代自由刑的单位中的自然人, 再次替代单位整体由罚金而转换来的自由刑[7]。因此单位犯罪不得适用罚金刑易科。

(三) 罚金刑易科的种类

1.罚金刑易科自由刑。其适用的基本条件是:第一, 必须有未缴纳罚金的事实;第二, 必须是故意未缴纳罚金, 即恶意逃避缴纳罚金;第三, 必须有支付罚金的能力, 即被告在经济上有足够能力支付所科处的罚金, 却故意不缴纳;第四、已被判处剥夺自由刑。因为这类恶意逃避缴纳罚金者通常会采用花光吃尽、转移财产、抽逃资金等方式逃避处罚, 其法律意识淡薄, 主观恶性较大, 采取这种易科方式, 能够起到较好的威慑作用, 能保障罚金刑的实现

2.罚金刑易科劳役 (管制) 。其适用的基本条件是:第一, 有缴纳能力而故意不缴纳;第二, 已被判处管制刑或单处罚金。这类受刑人易服劳役 (管制) , 既可避免短期自由刑的弊端, 也可以使受刑人通过劳动, 给国家、社会带来了建设性成果, 使国家与社会公众受益。

3.罚金刑易科公益劳动。其适用的基本条件是:第一, 确无缴纳能力;第二, 仍有劳动能力且愿意用劳动来抵消罚金。这种劳动是为公共利益而作, 因此它具有经济效益, 同时具有较大的社会效益。

4.对于无缴纳罚金能力, 又经有权机构鉴定丧失劳动能力的, 裁定终结执行。

(四) 在我国设立罚金刑易科制度, 需注意的问题

第一, 规定转换自由刑的最高期限。罚金刑易科的剥夺自由应该确立一个最长期限, 即不论未得到执行的罚金有多少, 都不得超过特定的期限剥夺受刑人的自由。我国刑法学界一般以三年以下自由刑 (含拘役) 为轻罪, 所以可以规定罚金转换自由刑的最高期限为三年有期徒刑。

第二, 严格地将易科自由刑作为最后手段。罚金刑易科作为罚金刑执行的一种救济方法, 必须首先对犯罪实行限期缴纳、分期缴纳、减免缴纳、强制缴纳、随时缴纳等制度之后再考虑实行易科自由刑制度。

第三, 合理地规定罚金刑转换为自由刑的比例。我们可以借鉴外国一些国家的做法, 规定一定数额的罚金与1日自由刑对犯罪人的惩罚程序是等质的, 即规定日额罚金制来确定罚金刑与自由刑的比例关系。也可以根据我国的实际经济状况, 国民的收入水平来确定两者之间的换算标准。即根据我国的人均收入状况来确定该标准, 以人均收入除以360日, 以此作为确定换算标准的基础, 制定一个换算的幅度, 由法官根据各地的实际情况具体适用。

第四, 相关制度的建立与完善。建立个人财产登记管理制度, 便于司法机关及时掌握犯罪人及其家庭成员的财产状况;建立财产调查制。对可能判处罚金刑的案件, 公安检察机关在侦查、起诉阶段应及时调查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财产状况, 同时指定其近亲属作为财产保管义务人;建立违法财产保全制。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能被转移、隐匿、损毁的财产, 可以先行采取财产保全措施, 以保证罚金刑的执行。

综上所述, 罚金刑易科制度是众多解决罚金刑执行难问题的一种积极有效的措施, 因此在我国的刑事立法中应考虑增设罚金刑易科这种制度, 以更好地解决我国罚金刑执行难的问题, 充分发挥罚金刑的作用, 以维护国家法律的权威。

参考文献

[1]刘家琛.论刑罚适用及其价值取向.当代刑罚价值研究, 法律出版社, 2003, (11) :8.

[2][6]李根.论我国罚金易科之立法可行性.科学与管理, 2008, (5) :94.

[3]赵庆飞.罚金刑易科制度若干问题研究.行政与法, 2006, (S1) .

[4]邹晓翔.试论罚金刑易科制度.佛山法院网, 2004-4-22.

[5]张芳英.罚金刑易科制度探析.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2005, (3) .

我国未成年人罚金刑适用问题研究 篇8

一、未成年人适用罚金刑的三种观点

目前,我国理论界及司法实务界对未成年人犯罪适用罚金刑有三种不同的观点。

(一)肯定说

这种学说认为,刑法对未成年人犯罪施以罚金刑是正当的,应当予以肯定。持这种学说的学者认为,未成年人虽然绝大数没有收入但如果对其判处罚金,未成年人家长一般都会缴纳这笔费用,由此可以加强家长对未成年人的关注,加强家长管教孩子的责任感[2]。由于未成年人具有独特的身心特征,极易受身边环境的影响,明辨是非的能力较成年人欠缺,犯罪后通常不知自己行为的性质和后果,如果对未成年轻微犯罪适用自由刑,则难免使人产生刑罚过于严苛之感。如果适用罚金刑,则可以更好地保护未成年人,使“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方针落到实处。

(二)反对说

持这种观点的学者主要从司法实践着眼,他们认为,虽然刑法含有对未成年人适用罚金刑的规定,但在现实中,由于未成年人普遍没有独立的收入与财产,一旦被判处罚金,往往是未成年人的监护人(或亲属)代为缴纳,实际上仅仅是加重了其监护人的负担,而对该未成年人则起不到惩戒和教育的功能,有违罪责自负原则[3]。当未成年人犯罪时应当尽量不判处罚金,即使必需判处罚金,也应免于执行。这一举措旨在克服非责任自负带来的弊端,同时减少犯罪的未成年人因无力缴纳罚金而再次走向犯罪道路的可能性。

(三)折衷说(也称“限制适用说”)

这种学说认为,肯定说和反对说都有一定的道理,但又都有一定的局限性。持此种学说的学者认为,虽然罚金刑有缺陷(如穷人和富人对同处10万元的惩罚效果不同),但也有其价值,应当根据具体情况对未成年犯罪人区别对待。对于那些没有任何经济来源的未成年人罪犯施以罚金刑时,因其年龄小且大多没有实际的支付能力,应视具体情况予以减免,即“限制”适用。如果未成年犯罪人有可供执行的财产(如通过遗产、遗赠、或体力劳动而获得),则应判处罚金刑,以彰显罪责自负和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

上述“肯定说”和“反对说”之观点均有合理之处,但作者更倾向于“折衷说”。主要原因如下。

首先,从适用的主体来看,罚金刑代缴不仅存在于未成年人犯罪之中,在成年人犯罪中也较为普遍。实际上,成年人犯罪罚金刑的执行也存在一部分是通过其亲朋好友代缴实现的。如果说未成年人罚金刑代缴违反了罪责自负原则,那么成年人罚金刑的代缴也当然违反罪责刑相适应原则。而学者们从未对一个没有任何财产的成年人是否该适用罚金刑而产生跟未成年人犯罪是否应当适用罚金刑一样的疑惑。所以说,我们认为,“反对说”中的罚金刑的执行方式问题不应成为是否适用罚金刑的障碍,不能因为现实中罚金刑执行不力,而否定该罚金刑设计的初衷,执行不力可以通过变通执行的方法加以完善。

其次,未成年人年龄小,身心尚未成熟,受家庭因素的影响较大。一个幸福美满、和睦富裕的家庭环境会有利于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而一个家庭不睦、经济贫困的家庭环境往往不利于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如再加上往往处于青春逆反期,若此时家长没有给予及时正确的引导和教育,他们会较容易走上犯罪的道路。从某种意义上讲,缺乏良好教育的不良家庭环境是导致未成年人犯罪的重要因素之一,对这些缺乏良好家庭教育又缺少经济来源的未成年人,可以考虑限制适用罚金刑。

再次,国际经验借鉴。俄罗斯现行刑法明确规定,只有未成年人有可以追缴的独立工资或财产时,才可以判处罚金[4]。在德国,罚金同样对未成年人限制适用,成年人和未成年人犯罪得以区别。借鉴上述国家的相关规定,我们认为,对未成年人犯罪应该采取限制适用罚金刑原则,即未成年人有可以追缴的独立财产时,可以判处罚金。而对于大多没有可供追缴独立财产的未成年人犯罪,可以考虑以下两点:第一,社会危害性。即对社会造成较大危害的,诸如贩毒、抢劫等未成年人犯罪,应当根据法律判处或并处罚金刑。第二,家庭的代偿能力。对于有代缴能力的家庭可以判处或并处罚金;而对于那些缺乏代缴能力的家庭,如果根据情况确实无法适用罚金刑时,则应对罚金进行减免或寻求其他变通措施。

二、未成年人犯罪的罚金刑制度存在的问题

(一)罚金刑数额缺乏统一的幅度标准

我国刑法中,有80个罪名的所有情节必并科罚金(不包括单位犯罪),占罚金刑罪名总额的48%;基本情节选科罚金或得并罚金,加重情节变成必并科罚金的罪名有76个,占罚金刑罪名总额的45%;仅规定一个量刑幅度、且短期自由刑与单科罚金刑罪名的选科只有6个,占罚金刑罪名总额的4%[5]。从以上数据可知,大多犯罪必并科罚金的比例非常高。这种立法结构,意味着未成年犯罪跟成年人犯罪一样基本同时适用自由刑与罚金刑,刑罚总量明显超重,且没有体现对未成年人从宽处罚原则。不仅如此,我国罚金刑制度还多采用无限额罚金刑,相关罪名多达102个,约占挂罚金刑罪名总额的62%。未成年人常涉嫌的侵财型犯罪如盗窃、抢劫附加适用罚金刑时绝大多数适用无限额罚金刑。故而对未成年犯罪适用自由刑的同时还适用无限额罚金刑的情形是相当普遍的。因此,从这方面的立法情况来看并未体现出罚金刑对未成年人的限制适用。

(二)罚金刑空判问题严重

由于大多数未成年人自身没有独立的财产,在司法实践中往往产生“空判”的现象。究其原因,大致有以下两点:一是在刑事司法审判中,虽然有时法官明知判处罚金并不能得到执行,仍并处罚金刑。其原因在于根据法律的规定必须判处罚金。二是有相当一部分未成年人由于上学、打工等原因而异地作案,对这部分四处流动的未成年犯罪人科以罚金,同样无法执行,在实践中,有的甚至都无法查清未成年人户籍所在地,从而更没有办法去追缴罚金。此外,造成罚金刑“空判”的其他原因还有诸如缺乏相关部门的配合、执行程序不明确,强制性不够等等。但是,归根结底,未成年人罚金刑之所以会产生“空判”现象,还在于未成年人大多不具有自己独立的财产造成的。

(三)前科消灭制度的欠缺不利于未成年犯罪人的回归

我国虽然在《刑法修正案(八)》对犯罪的时候不满十八周岁、被判处五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人,免除前款规定的报告义务。但对于被判处五年以上的未成年人来说,其余生都要背负“罪人”标签,而失去一些择业机会。如《法官法》第十条规定,因犯罪受过刑事处罚的人员不得担任法官。《律师法》第七条第二款规定,对受过刑事处罚(过失犯罪的除外)的申请人不予颁发律师执业证书;《会计法》第40条明令禁止受到过刑事处罚、具有前科的主体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由于上述一些禁止性规定,造成部分人未成年人职业选择受限。

三、完善我国未成年人罚金刑制度的建议

(一)对未成年人的罚金刑幅度作出明确规定

建议对未成年人罚金刑幅度作出具体明确规定,对罚金数额设定上限。我国刑法典没有明确规定罚金刑的幅度,尽管最高人民法院于2000年12月19日出台了《关于适用财产刑若干问题的规定》,对未成年犯罪人适用罚金刑作了500元下限规定,但却没有规定上限。这就导致了对未成年人判处的大部分罚金刑是无限额的,这样容易导致司法实践中未成年人罚金刑适用标准紊乱,法官自由裁量权过大,从而不利于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保护。因此,对未成年人罚金刑数额作出上限规定是十分必要的,可以在今后的立法或司法解释中做出有关方面的详细规定。

(二)建立未成年人罚金刑易科制度

罚金易科制度在世界许多国家的刑法条款中都有规定。罚金易科是指当法院所判决的罚金刑不能得到执行时,法律规定以其他刑罚来代替的刑罚制度。罚金易科制度的目的不在于改变刑罚而在于保障刑罚的实施。据英国内政部1973年的统计,被判处社区服务的犯罪人的累犯率和被判处监禁刑的犯罪人累犯率相似[6]。美国、瑞士、挪威等国家和地区也相继规定了罚金易科社区服务的刑罚措施,俄罗斯也规定了与社区服务相类似的“强制性劳动”措施。在实践中,罚金刑的易科有利于罚金刑的执行,有效解决了有损法律权威的“空判”状况。易科制度的亮点在于践行犯罪人罪责自负的原则。但遗憾地是,我国还未确立这项制度。

不过,可喜的是罚金刑易科社会服务令在我国还是有基础的,首先,《刑法修正案(八)》已将社区矫正纳入我国刑法,社区矫正的不断成熟和完善能为罚金刑易科服务令制度的引入铺平道路。其次,由于犯罪侵犯了一定的社会关系,对社会环境的安宁和社会关系的和睦造成了不良影响,因此,如果能通过将未成年犯罪人放在社会中进行改造,而使其逐渐减弱甚至消除其犯罪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将能更好地实现刑罚的目的。

(三)建立前科消灭制度

浅谈罚金刑执行中的问题及对策 篇9

一、罚金刑执行的意义及我国目前的现状

(一) 罚金刑执行的意义

刑罚的依法执行是惩治和预防犯罪的保障, 贝卡利亚曾指出:对于犯罪最强有力的约束力量不是刑罚的严酷性, 而是刑罚的必定性。因此刑罚的执行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具体就罚金刑而言, 罚金刑的执行可以使犯罪人感受到失去金钱的痛苦, 从而受到实际的惩罚。尤其对贪利性犯罪分子, 可以破其所图, 灭其所欲。使他们感到自己的犯罪行为不仅要付出刑事责任的代价, 而且在经济上无利可图, 不得不对自己的行为重新进行审视, 从而可以起到特殊预防的作用。另一方面, 对社会上那些企图通过犯罪途径谋取私利的人以警戒, 从而放弃贪利性犯罪的意图, 罚金刑的一般预防作用也得以发挥。同时, 罚金刑的有效执行还具有经济性意义。其执行方法简单, 由于是犯罪人无条件向国家缴纳金钱, 所以还可以增加国库收入。最后, 依据我国现行刑法的规定, 对单位犯罪只能处以罚金刑。如果对单位犯罪处以的罚金刑不能得到执行, 则国家的刑罚权也就不能最终实现, 有损法律的严肃性和公正性。总之, 只有使罚金刑得到执行, 才可能发挥罚金刑的威慑、教育、惩罚等功能, 达到维护正义、预防犯罪的目的。

(二) 我国罚金刑执行的现状

罚金刑执行难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索文特里调查材料就直观反映出了罚金刑执行难的事实:在受过三次以上的处罚的犯罪人中, 有46%的人是没有缴纳罚金的, 同时, 在被判处罚金100英镑以上的人中, 有55%在一年半后一直没有全部付清。[2]我国现行刑法虽然扩大了罚金刑的适用范围, 但执行情况却不乐观, 据不完全统计, 罚金刑执行率低于1%, 判决罚金刑的案件中止执行率达到90%左右, 有的人民法院甚至对罚金刑不移送执行机关执行。某中级人民法院就罚金刑的执行情况进行了一次调查活动, 其结果是刑庭的法官虽然依据法律对某些案件判处了罚金刑, 但如果犯罪人利用各种理由不缴纳, 法院一般也就不了了之, 而且要求执行庭执行的情况非常少, 执行庭法官更关注的是民事案件和行政案件的执行。

二、罚金刑执行难的原因

(一) 被告人的原因

具体又可分为三种情况:

1. 被告人确实无缴纳罚金的能力, 台湾著名刑法学者林山

田就认为“依据犯罪学的研究得知, 犯罪人口之经济状况较一般普通人口的平均水准为低, 故罚金刑常有难以执行或未能执行之事情发生”。[3]而实际调查中也显示, 这类犯罪人常常因为经济窘迫引发对金钱的过度追求而走上犯罪道路的, 落入法网后, 基本是一文不名。

2. 被告人转移财产, 不愿缴纳罚金。

有的被告人在犯罪过程中或被采取拘留或逮捕前, 就对自己的财产进行了周密的隐匿和转移, 有的甚至在被限制人身自由后, 还通过各种非正常的渠道, 遥控家人朋友等对自己的财产进行隐匿。

(二) 刑法规定的罚金刑的执行方式过于笼统, 缺乏操作性

根据我国《刑法》第53条、《刑事诉讼法》第219条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359条的规定:对被判处罚金的罪犯, 期满不缴纳的, 人民法院强制缴纳;犯罪分子由于遭遇不能抗拒的灾祸缴纳罚金确实有困难的, 人民法院可以裁定减少或免除。我国法律对如何强制缴纳以及对随时追缴的保障并无具体的规定。且“随时追缴”的规定与“如果遭遇不能抗拒的灾祸缴纳确实有困难的, 可以酌情减少或者免除”的规定又相互矛盾, 因为后者所列事项只是不能缴纳罚金的临时原因, 若这些原因消失后, 被判处罚金的人仍可能有财产可供执行, 又该如何?

(三) 罚金刑的执行缺乏法律保障措施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财产刑若干问题的规定》中规定了对应当判处财产刑的, 在审理过程中可以决定扣押或冻结被告人的财产。但这些措施并不能满足法院对罚金执行的需要, 对故意对抗或逃避缴纳罚金的罪犯, 特别是对有能力但故意拒不执行罚金的罪犯, 法律并没有作出相应的惩罚措施, 实践中追究刑事责任或其他制裁措施的也很少。人民法院面对罚金执行的种种困难, 变得无所适从。如果在判决执行前执行的, 一些犯罪人的家属认为“罚”了可能轻判或不判, 就想方设法筹钱代垫。而判后绝大部分罪犯已被投入监狱劳动改造, 这时罪犯考虑更多的是如何去服刑, 而根本不会主动去缴纳罚金, 加之因服刑已丧失了经济收入的能力, 使罚金刑不能执行。绝大多数罪犯在刑满释放后一般都外出谋生, 脱离了监控, 法院对其财产的状况不了解, 势必造成根本无法执行的局面。此时, 法院往往也很难运用法律赋予的扣押、冻结等强制措施。

(四) 罚金刑的执行缺乏必要的监督制度

从执行启动的程序来看, 一般的民事和行政案件都有申请执行人, 而判处罚金的案件, 罚金执行的启动却无人提起。从理论上讲, 罚金刑的申请执行人应是国家, 罚金的执行完全与否并不损失到任何一个执行人的利益。《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第四百三十四条规定了对罚金执行的监督权, “人民检察院发现人民法院对判处罚金、没收财产的罪犯没有依法予以执行或执行不当, 或者罚没财物未及时上缴国库的应当予以通知纠正”。实践证明, 人民检察院虽是法律监督机关, 但一方面要负责刑事案件的审查起诉, 一方面要实施司法监督, 若要对罚金刑的执行再进行有力的监督的话, 是相当困难的。于是出现了监督的“空档”, 使罚金刑是否执行无人问津。

三、改善罚金刑执行难状况的对策思考

基于上述罚金刑执行难的原因, 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完善我国的罚金刑执行制度。

(一) 建立罚金刑易科制度

罚金刑常有难以执行或未能执行之情形发生, 因此, 对于这两种情形应事先谋求救济的方法, 以求得罚金刑得以圆满地执行。目前罚金刑的执行, 可能会出现以下几种情况:一是在判决指定的期限内, 犯罪人一次或分次地缴纳了判决的罚金数额, 这是最好的执行结果;二是在指定的期限届满后, 犯罪人因遭遇不能抗拒的灾祸缴纳罚金全部或一部分确实有困难, 法院则可依法酌情减免, 这也是一种较好的执行结果;三是在指定的期满后, 犯罪人有能力支付却故意不缴纳罚金, 采取强制措施不足以奏效的, 这种情况即会发生执行难问题;四是在指定的期满后, 犯罪人无力或无法缴纳罚金, 又不能采取强制措施的, 这种情况下也会发生执行难问题。为克服罚金执行难问题, 据此, 应借鉴外国的经验, 实行罚金刑的易科制度。

1. 对确实无能力缴纳的犯罪人原则上均易科公益劳动。

这部分犯罪人, 既包括确无经济能力的, 也包括由于遭遇不能抗拒的灾祸缴纳确实有困难的。公益劳动的类型主要包括为社会福利机构服务、公共道路清扫、公共工程的修建与维修等公益性劳动。具体由法院执行部门牵头, 会同有关政府机关组织实施。整个劳动过程均无报酬, 也不被限制人身自由, 劳动时间依据具体的罚金金额折算。劳动原则上均在犯罪人原籍进行, 对于未在原籍被判处罚金的, 判处法院可委托犯罪人原籍所在地法院组织其参加公益劳动。社会服务的受益人或单位应对犯罪人的劳动情况进行监督。如果犯罪人认真参加劳动, 折算的天数到期后, 刑罚也就执行完毕。如果犯罪人不认真参加劳动, 执行部门应对其训诫, 并酌情延长劳动时间。在此情况下, 如果犯罪人仍然我行我素, 则完全可以以《刑法》313条“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对其定罪处罚, 依照《刑法》71条的规定, 实行数罪并罚。不过, 需要注意的是, 由于《刑法》313条的法定刑规定为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罚金的选科制方式, 而犯罪人又属无能力缴纳罚金者, 所以再行判处时, 应避免判处罚金。当然, 如果犯罪人的经济条件发生了变化, 又另当别论。对于年老体弱的犯罪人, 如果既无缴纳能力, 又不适宜参加劳动的, 可易科训诫。这能体现刑罚执行的人道性原则。对于未成年犯罪人, 如果无缴纳能力的, 首先应对其训诫, 然后安排与其身体条件相适宜的公益劳动, 在劳动时间、劳动条件、劳动强度等方面应体现刑罚执行的教育性原则和个别化原则。

2. 对有能力缴纳而拒不缴纳的犯罪人在法定期满后, 仍不

缴纳的, 执行机关能强制缴纳的应强制缴纳, 这有赖于已先行对犯罪人的财产进行了查封扣押等。如果犯罪人对财产进行了隐匿或转移, 使强制缴纳不能时, 应首先对其训诫, 如果犯罪人仍置若罔闻, 则完全可以以《刑法》313条“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对其定罪处罚, 依照《刑法》71条的规定, 实行数罪并罚。与上述无能力缴纳罚金的犯罪人不同的是, 在此情况下, 后罪仍可判处罚金刑。上述方式如果实行数罪并罚后, 使犯罪人在不能被执行罚金刑时, 体会了自由刑的痛苦, 得到了实际的处罚, 维护了法律的尊严。

(二) 完善相关立法

1. 确立执行机构。

从我国法院目前内部机构设置看, 执行庭作为财产执行的专业化机构, 在执行硬件条件及实际操作方面均具有法院其他机构无法比拟的优势, 罚金刑的执行宜由其进行。刑事审判庭虽有一定的便利条件, 但其主要任务是刑事案件的审理, 若列入罚金的执行工作, 势必对刑事审判工作有所影响, 因小失大。特别值得一提的是, 民诉法已将刑事裁判文书的财产部分的执行列入执行庭工作范围, 如将同时存有的财产和财产刑内容的案件分别由执行庭和刑事审判庭执行, 容易导致各行其事, 不利于执行力量的集中和统一调度。

2. 正确确定罚金的数额。

我国刑法规定罚金的数额确定有三种方式:无限额罚金制、限额罚金制、倍比罚金制, 在《关于适用财产刑若干问题的规定》的司法解释中第二条规定, 人民法院应当根据犯罪情节, 如违法所得数额、造成损失的大小等, 并综合考虑犯罪分子缴纳罚金的能力, 依法判处罚金;刑法没有明确规定罚金数额标准的, 罚金的最低数额不能少于一千元。由此可知, 我国刑法对罚金的数额只有最低限额的规定, 而无最高限额的规定, 而且无限额罚金制是一种不确定的法定刑, 这有可能导致某些地方的司法机关为追求经济效益而判处过高的罚金, 不能很好地对量刑起到规范作用, 不利于法制的统一, 为真正做到罪行法定, 防止自由裁量权的滥用, 避免罚金数额的倚轻倚重和犯罪情节相同的案件罚金数额相差悬殊的现象的发生, 应规定罚金的上限和下限, 采用相对确定的罚金制;若有犯罪数额或违法所得等类似可以用数量衡量的, 最好采用倍比罚金制的方式。

3. 扩大罚金刑的适用范围。

除贪财图利的犯罪外, 对较轻的犯罪也应多规定罚金刑。加大过失犯罪罚金刑适用的覆盖率, 对贪污贿赂罪规定相应的罚金刑。

(三) 完善罚金刑执行的强制措施, 使罚金刑的执行更加规范有效

针对现有的法律制度不完善的情况, 立法机关应该对罚金刑的启动、罚金刑的执行、罚金执行的监管等进行具体、明确的规定, 减少目前罚金刑执行的随意性, 确保罚金刑的实现, 维护法律的尊严。《刑事诉讼法》第三百一十九条规定:“被判处罚金的罪犯, 期满不缴纳的, 人民法院应当强制缴纳。”我国法律对罚金刑予以“强制追缴”, 但如何强制追缴, 除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财产刑若干问题的规定》中规定可以扣押、冻结被执行人的财产外, 再没有其他具体规定, 强制性并不能得到体现, 影响了罚金执行的效率。执行率高低, 也是衡量法律公正的另一个尺度。罚金刑是财产刑, 与民事对金钱给付、财产交付等财产执行有着相似之处, 所以对罚金刑的执行强制措施, 在刑诉法和司法解释没有规定的情况下, 可以司法解释的形式规定财产刑执行参照民事执行程序进行, 涉及财产执行的一些措施如查封、扣押、冻结等, 完全可以参照适用, 并相应地明确执行措施、妨碍执行的法律责任以及中止执行或终结执行等规定。只有充分保证了法院执行的强制手段, 才能更好地发挥执行员在执行中的作用而确保罚金执行到位。

(四) 强化职能监督, 有效设立罚金刑执行的监督机制

对罚金执行情况进行监督, 是为了确保罚金执行的正确实施和及时到位及防止对财产刑的滥用。法律赋予了检察机关对财产刑执行是否合法、罚没财物是否及时上缴国库进行法律监督, 检察机关应转变执法观念, 做到事后监督和同步监督并重, 把监督的着力点由事后的书面审查, 前移至案件审理环节。对法院预收罚金、同罪异罚等行为, 要敢于监督、善于监督, 充分运用法律赋予的检察建议、纠正违法、抗诉等监督权, 有效规范罚金刑的适用。在提出量刑建议时, 如果能把罚金刑纳入其中, 对遏制罚金刑的滥用将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人民检察院发现有履行能力的被执行人拒不交纳罚金的, 应催促人民法院依法采取冻结、查封、扣押的措施予以强制追缴。对人民法院的减免罚金的裁定进行全面审查, 对于不符合减免条件的裁定, 提出书面纠正意见。另外, 笔者认为在法院内部还应建立内部监督机制。根据法律规定, 法院既是罚金刑的判决机关, 也是罚金刑的执行机关, 所以罚金的提起人以法院刑事庭为宜。因为有期徒刑、拘役、管制等主刑的执行均由人民法院向公安部门发执行通知书交付执行, 罚金刑是一种附加刑, 也应由刑事庭代表法院提起。关于执行主体, 根据审执分立的原则和执行工作的特殊性, 建议在法院内部确定一个相对固定的专门机构负责财产刑的执行, 以规范执行程序、保障刑事法律文书的严肃性, 提高罚金刑的执结率。确定审判监督庭为罚金刑执行的监督部门, 因为审判监督庭是法院内部对审判和执行实施监督的机关, 故对罚金执行情况的监督纳入其职责范围, 可以对罚金刑的执行程序和措施是否合法进行监督, 定期或不定期地检查和督促罚金的执行。针对罚金刑的特殊性, 应设立罚金刑执行的专门管理账户, 法院在罚金刑执行款项的管理上应指定专门的管理部门, 完善罚金刑执行款的收缴和监管。只有成立了执行监督机制, 才能确保罚金刑执行按法定程序进行。

综上所述, 从司法实践看, 罚金刑的适用日益受到重视, 适用的频率越来越高, 这就要求我们对罚金刑的执行难的问题更加重视, 健全保障罚金刑执行的各项制度, 提高罚金刑的执行率。

摘要:罚金刑作为一种重要的财产刑, 对于惩治和预防经济性犯罪和贪利性犯罪具有重要作用, 罚金刑的执行是发挥罚金刑作用的重要保障, 但是在司法实践中罚金刑的执行是一大难题, 执行较为混乱, 效果不理想。文章试结合我国实际情况, 就我国罚金执行中存在的问题加以探讨, 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几点对策。

关键词:罚金刑,执行难,对策

参考文献

[1]张明楷.外国刑法纲要.清华大学出版社, 1999.

[2]高长富.论罚金刑的理论重构.吉首大学学报, 2006, (5) .

上一篇:演讲稿的写法论文下一篇:倾听内心的呼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