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购工作发展趋势(精选4篇)
采购工作发展趋势 篇1
随着科技和管理理论的发展, 一些新理论、新技术使采购工作呈现出新的发展趋势。认清这些发展趋势, 有助于企业降低成本、提高效率, 进而增强企业竞争能力。
一、E-采购
从全球的采购发展趋势来看, E-采购将越来越广泛地被企业管理者接受。而事实上, 许多跨国公司已通过电子采购方式获得了它们想采购的相当部分物品, 一些公司一年通过电子采购的金额就达数百亿美元之巨。实行了E-采购的企业认为E-采购比传统采购方式有更多的优点, 一方面互联网给采供双方提供了更广阔的选择余地, 另一方面在采购单价及采购管理费用上的开支也会降低甚至大幅度减少。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及ERP系统的日益普及, 计算机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越来越不容忽视。企业之间通过网络交易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在这种环境中, 采购作为企业生产经营的一个重要环节应加强管理, 充分利用外部环境条件, 逐步实现企业物资采购的网络化管理。
二、供应商数量减少
太多的供应商不仅让采购人员难以应付, 而且供应商的总体表现往往差强人意, 采购人员越来越强烈地意识到供应商的数量不在多而在于精。不难想象, 把一样多的精力放在200家供应商上和放在100家供应商上, 它们之间的效果差异。例如, 某公司在供应商的选择上采用了“资源市场”这种形式。通过企管法规、设备管理等职能部门对供应商的审核和考察, 在诸多的供应商中批准符合生产、供货要求的, 符合法律法规要求的供应商进入“资源市场库”。这样, 采购人员及其他相关人员就可以把更多精力放在“资源市场”范围内的供应商上, 选择品质优良价格公道的供应商参与投标, 从而节省了采购环节和时间。
三、采供关系转变
供应商管理作为供应链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日益成为工业生态化战略的重要环节之一。一些著名的跨国公司如通用汽车、惠普、宝洁等已经开始把供应商纳入企业的环境管理范围, 要求供应商不断评估和降低其环境成本, 并通过环保导向的采购政策来影响其环境行为和获利能力, 形成了迎合全球工业生态化趋势的生态型供应商管理新模式。
传统的供应商管理以压缩采购成本, 获得经济利益为主要目标, 因此企业和供应商之间是价格驱动下的竞争关系。生态型供应商管理在考虑经济效益的同时考虑生态效益, 即资源的使用效率和环境保护, 这种模式的核心思想认为好的环境管理很大程度是好的资源管理, 一个环境友好的供应商是有效率的供应商。
一般情况下的采供关系是双方在互惠互利的前提下开展合作, 采供双方能对对方产生较大的信任感并能把合作关系较长时间地维护下去。现代先进模式的采供关系是战略联盟关系, 这种关系把供应商的利益与企业自身利益紧密糅和在一起, 制定共同的长期发展规划, 开诚沟通, 信息共享。和供应商建立战略联盟关系固然可以让双方长期从中获利, 但要在采供双方之间建立起这种关系需要双方高层管理者的深层次沟通, 只有双方拥有相同或相近的经营理念及达成一致的长期发展目标, 才有可能走到一起。
四、采购业务外包
随着国内生产企业分工越来越细化, 企业的部分采购业务也倾向外包。在目前阶段, 大部分将采购业务外包的企业只是把一些相对于生产原材料不太重要的杂项采购外包给别的公司来经营, 主要物品的采购工作仍由企业自身的采购员工来操作。把采购业务外包的好处是承包公司有更强的采购能力、更多的采购渠道, 或者整合多个企业的相同需求来和供应商谈价, 从而获得价格折扣, 从而企业可以获得比自身采购更大的利益。
采购的发展趋势远远不止上述几方面,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及全球产业结构的进一步调整, 采购还会不断吸收新方法、新技术而引起采购方式上的更多变革, 把握有关发展趋势, 有助于做好采购工作, 从而最终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
参考文献
[1]于丹.采购的发展历程和趋势[J].科技视界, 2014.14.
[2]郭晨.关于国有企业实施现代化采购的探讨[J].企业改革与管理, 2014.14.
[3]李方方.浅谈供应链环境下如何提高企业的采购管理水平[J].中国包装工业, 2014.6.
[4]刘树人, 王娜.基于逆向拍卖的采购与定价管理[J].湘潭大学学报, 2013.4.
[5]刘陶然.浅谈采购成本的管理[J].市场周刊, 2013.10.
采购工作发展趋势 篇2
关键词:美国;读者决策采购;读者驱动采购;图书馆
中图分类号: G253.1;259.712 文献标识码: A DOI: 10.11968/tsygb.1003-6938.2015035
Analysis of“Reader Purchasing Decision”in America
Abstract PDA expierenced preliminary exploration, wide rangepracticeand rapid development.The PDA made closer cooperation between libraries and publishers. American libraries' expierences may be useful for the same work in China.
Key words American; readers drive purchase decisions; procurement; library
一直以来,图书馆的馆藏补充只有理念、方法、技术都是与时俱进的。只有“图书馆员决策”的采购机制未曾变化。然而,近年来在美国图书馆界逐渐兴起,以至西方图书馆界纷纷效仿的“读者决策采购”(Patron Driven Acquisition,PDA,又称“用户驱动采购”)则颠覆了这项传统,实现了从以图书馆员为中心的“图书馆采购”向以用户为中心的“读者采购”的重大跨越。自从胡小菁的《PDA──读者决策采购》发表之后,国内图书馆界对PDA给予了愈来愈多的关注,研究活动涉及PDA的产生背景、原因、案例、模式、特点、优势、问题、争议、策略等方面,但也仅此而已。在我国,尚没有任何图书馆敢于品尝PDA的滋味。相比之下,作为PAD的开创者,美国图书馆界对PDA不仅形成了完整的理论体系,而且构建了配套的操作程序、技术平台、制度规范,积累了丰富的管理经验,值得我国图书馆界学习、思考和借鉴。
1 美国图书馆PDA的兴起与嬗变
1.1 初步探索期(20世纪90年代)
“图书馆决策采购”模式存在的“需求”、“采购”、“阅读”相互分离的弊端早就被图书馆界认识,为此曾做了诸种努力。比如在美国图书馆界曾试行的“及时制”(just in time)采购模式,就试图通过分析馆际互借数据来明确采购图书的学科范围、类型和特定资源。但是,“及时制”无法解决预付款、图书绝版、断版等问题[1]。真正意义上的PDA始于巴克尼尔大学图书馆于1990年启动的基于馆际互借申请的直接购买试验,并被其他图书馆借鉴。美国图书馆界之所以青睐PDA,是因为它们都面对着图书利用率不高、资产闲置、投资回报率低、图书馆经费紧缩等现实问题,而PDA对解决这些问题有独到之处。校方对图书馆提出的改革压力也推动了对PDA的研究与实践。比如,康奈尔大学要求图书馆“改善资源建设投资”、“评估图书馆服务项目”[2]。实践证明,PDA提高了图书采购的针对性、保证了资金投入效益、弥补了馆际互借缺陷、促进了馆藏建设理念和模式的重大转变,而不只是流通服务和纲目购书的创新。
1.2 广泛实践期(本世纪前10年)
进入新世纪,图书馆面临着更大的挑战。2002年,Anderson对普渡大学图书馆的PDA进行了总结,认为与传统采购方式相比,PDA具有明显优势[3]。这篇文章增强了其它图书馆实践PDA的信心。尤其需要提到的是,现代信息技术为PDA插上了翅膀,Web2.0奠定了PDA的技术基础。一方面,图书馆深入挖掘读者需求信息,准确把握个性化阅读倾向有了可能性。另一方面,技术的标准化、规范化、兼容化,使图书馆和出版商、书商原本独立的系统实现无缝链接,PDA运作效率明显提高。这一时期,PDA的局限性与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包括:馆藏失去系统性和特色、结构失衡;参数难以精确化;读者权力的无限性造成经费超支;图书馆员的选书能力无从发挥;图书质量得不到控制;对重点读者服务的弱化;出版商积极性不高等。
1.3 快速发展期(2011年以来)
2010年,ARCL在《学术图书馆十大趋势》中把PDA排在首位,认为图书馆藏的增长已经由读者驱动。2012年,ACRL在同名报告中指出,应将PDA作为图书馆藏可持续发展的一项原则[4]。据2010年Emilie Delquie对全美250家高校图书馆关于PDA的调查结果,“已经采用”、“一年内采用”、“三年内采用”PDA的图书馆数量分别是32、42、90,合计近2/3[5]。2010年以来,除大学图书馆外,一些中小型学术图书馆也加入到PDA的行例,比如威廉玛丽学院、威尔斯利女子学院等[6]。在美国,PDA已经成为图书馆战略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标准工作流程的必要环节。PDA 思潮还波及国际。目前全世界有约600家图书馆采用了PDA[7]。
2 美国图书馆PDA的特色
2.1 通过试验积累经验
PDA是一项新事物,先行试验,然后推广是美国图书馆实施PDA的普遍做法。2008年10月,德克萨斯大学达斯分校的尤金·麦克德莫特图书馆在未事先告知读者的情况下启动了PDA试验项目,然后在2009年扩大了PDA的范围和规模[8]。通过试验,发现了一些问题。如杜克大学图书馆于2009年启动PDA项目不久,就由于读者积极参与,采购欲望强烈,使预算用尽,不得不终止了项目[9]。试验还表明,没有书商的支持,不可能有可持续发展的PDA。寻求与书商的合作,是美国图书馆PDA项目的基础。与杜克大学图书馆、爱荷华大学图书馆、丹佛大学图书馆合作的书商分别是ebrary、YBP、EBL等公司。通过合作,共同探讨了PDA程序、规则、技术,以及互惠互利等方面的问题,增进了彼此的了解,夯实共信基础,扩大与深化了合作内涵,最终实现共赢。
nlc202309040951
2.2 采选模式异彩纷呈
PDA采购模式较为丰富。对纸质书的PDA,可以归纳为两种模式,即“馆际互借请求生成订单”(普渡大学图书馆等采用)、“读者通过检索OPAC生成订单”( 丹佛大学图书馆等采用)。相对而言,电子书的PDA可供选择的模式更多,取决于图书馆与书商的合作意向、系统触发机制和购买的资源类型。比如,加利福尼亚州立大学图书馆在与EBL的合作中,所有图书一次浏览5分钟或者若干页(10页以内)免费,超出时间或页数则提供三种选择:其一,短期租借24小时,按次付费。费用是电子书价格的10%~15%;其二,中介获取,浏览超过5分钟后,通过邮件发送请求,由图书馆批准后短期租借或者购买;其三,自动购买,根据读者提出短期租借的次数触发购买[10]。另有一些书商向图书馆提供纸质书与电子书结合的PDA采购模式,如亚利桑那州立大学图书馆采用的My Library系统。为了便于合作,许多书商正在征求、研究图书馆提出的建议,开发功能更全面的系统,满足不同读者的阅读需求。
2.3 详细设置采购参数
读者是PDA的中心,但缺乏选书的专业知识、技能和经验,也不知道图书馆的经费预算,更不可能把握图书馆藏书体系的合理结构。所以,如果无限度地开放读者的权限,将会造成采购失控。因此,图书馆事先需要详细设置PDA采购参数,即“预设文档”。比如,俄亥俄州立大学图书馆的预设文档内容包括:图书价格不得高于200美元;须为近2年内出版的图书;优先考虑学术著作;不能通过馆际互借得到的图书;可以购买补充本校教科类图书体系的教材;除班级或学术研究的目的,不得购买计算机指南、流行文学和小说类图书;若有例外情况,可根据现实情况处理[11]。参数设定的实质是图书馆对馆藏结构的设计和宏观控制,规定了读者的权限范围,只有符合参数要求的图书,才有可能通过PDA实现采购。
2.4 严格保证图书质量
除了预设出版社、出版时间、图书价格、作者、学科类型、触发次数等参数,确保“不超范围”采书外,美国大学图书馆还着力培养和提高读者的选书能力。因为,读者选书能力的差异,对图书质量有直接的影响。比如,萨母休斯顿州立大学图书馆的学科馆员认为,通过PDA购买的图书只有30%是有必要的。而普渡大学图书馆的研究认为,85%的通过PDA购买的图书质量都是可以的[12]。美国图书馆还对读者进行分类,设置不同的权限。比如,教师、博硕士拥有选书优先权,而低年级学生的权限级别相对较低[13]。加强图书馆员对PDA的干预能有效保证图书质量。一方面,图书馆员对书商提供的目录事先甄别和筛选。另一方面,安排专人对读者的请求进行审核,判断是否符合本馆资源建设政策。以信誉、业绩、实力、模式、服务等为标准优选、精选书商,也是保障图书质量的重要方法。
3 美国图书馆PDA的发展趋势
3.1 与出版商的合作变得紧密
出版社处于图书产业链的上游,其与图书馆的合作态度决定着PDA能否顺利进行。但是PDA的副作用却让出版商对PDA望而却步。OCA的PDA项目组指出,出版社的消极是PDA的主要绊脚石[14]。其一,PDA将使出版商的打包销售、捆绑销售模式不再可行,图书销量减少;其二,出版商的资金回笼线拉长,库存积压风险增大;与图书馆的谈判要花费大量的时间、经费、人力成本。然而,PDA对出版商并非无利可图,关键是要找到共赢的商业模式。爱荷华大学图书馆PDA项目证实,出版社向图书馆提供的书目越多,图书销量就会越大。这些出版社包括牛津大学出版社、剑桥大学出版社等,美国许多大学图书馆都有与出版商扩大合作的计划和愿望,而Taylor、Emerald、Wiley等出版商也为PDA提供方便条件。
3.2 经费的倾斜力度将会加大
“耗尽图书馆的经费”曾是2008年在美国查尔斯顿召开的PDA专题会议上最有争议的话题。在PDA试验早期,许多图书馆都出现了超支和预算花尽,后续采购乏力的问题。但是,随着一系列管理措施的跟进,这种状况有了明显改观,经费使用效益大幅度提升。于是,一些图书馆加大了对PDA的经费投入。比如,普渡大学图书馆PDA试验费为总经费的5.5%,后期涨到10%。有的图书馆PDA经费已达全部资源采购费的50%,亚利桑那大学图书馆甚至达到80%[15]。电子书较纸质书PDA经费增加的比例更大。其一,与电子书的利用率高有关。据杨百翰大学图书馆的统计,PDA采购电子书比纸质书便宜26%,而使用次数却为纸质书的13.75倍甚至更多[16]。其二,与电子书经费绝对值增加有关。据统计,2000~2009年,美国(ARL)中的113所大学图书馆的电子资源经费增涨幅度达到528.66%[17]。
3.3 绩效评估的地位愈加突出
美国图书馆有绩效评估的传统,其系统成熟的评估理论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引入到PDA实践之中。通过对PDA的评估,发现问题,分析症结,提出措施,不断改进。比如,美国奥比斯图书馆联盟利用完善的评价机制对PDA项目效益进行整体评估,包括购买图书的质量;是否符合图书馆资源发展战略;采购图书的流通情况;读者使用报告;投资回报率等[18]。杨百翰大学图书馆通过记录成本、使用量、平均使用成本等指标,对各种模式绩效进行了定量评估,在认为PDA是性价比较高的采购模式之一的同时,提出对读者选书能力、资源体系平衡、资金保障等问题的担忧[19]。绩效评估还会收到其他意想不到的成果。普渡大学图书馆就从PDA评价中得出了交叉学科的发展趋势,为学校学科设置提供了参考。美国许多图书馆对PDA的评估已经实现了科学化、常态化、标准化、规范化、动态化,作用和地位越来越突出。
4.4 联盟采购将成为常态机制
在美国,基于PDA的图书馆联盟初现端倪,联盟模式主要有两种。其一,总分馆联盟。比如,纽约州立大学有64个学校,其中10所分校图书馆自愿加入了总馆发起的PDA合作馆藏建设项目,如果联盟内有馆藏,就直接传递给需要的读者。如果没有馆藏,则触发购买,费用由联盟共同承担[20]。其二,区域图书馆联盟。比如,美国奥比斯图书馆联盟由跨行业、跨区域的37个图书馆组成,于2011年成立“读者PDA试点实施小组”,联盟成员对PDA效果普遍感到满意[18]。PDA联盟取得了不少经验。比如,对于联盟内的较大规模、实力雄厚的图书馆,以采用收藏为主的馆藏模式,而对于较小的、实力弱的图书馆,则存取的馆藏模式更可取。图书馆PDA联盟也遇到了一些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比如,与书商、出版商的合作;读者培训;说服OCLC改进WorldCat目录;联盟内部的运行机制,等等。
nlc202309040951
3.5 读者个性化采购得到实现
PDA针对的是读者的个人需求,而非大众需求。从“长尾理论”(The Long Tail)的角度理解,PDA服务的是“小众市场”,而非“大众市场”,但是“小却有力量”,无数小的市场将汇聚成巨大的市场和服务空间,不仅为出版商、书商,而且为图书馆创造更多的发展机会。特别是基于数字出版的“按需印刷”技术的应用和商业模式的形成,将使PDA的个性化特征愈发明显。比如,美国密歇根大学图书馆、犹他大学马里奥特图书馆都安装了Espresso Book Maxhine(EBM)自动印书机,可以在7分钟内印一本300页的电子书,完成打印、装订、裁边,并呈现在读者面前[21]。从图书馆来讲,PDA与按需印刷、按需出版的结合,将使图书馆随时补充原本需要等待批量印刷才能得到的馆藏,特别是对短版书、绝版书、断版书的补充有重要价值。从出版社来讲,将会主动发现和挖掘读者的个性化需求,制定更加多元化的经营战略,增强市场竞争力。从读者来讲,其个性化需求将得到“即时满足”,甚至可以自己操控终端,过把“编辑瘾”,即便是同种内容的书,也可以只是“自己有而他人无”的全球唯一的一本完全个性化的图书。
4 结语
从本质上讲,PDA就是“还权于读者”,是保障读者权益的重要形式和途径。我国图书馆同样存在图书采购的针对性差、利用率不高,以及经费增加乏力等问题,把PDA引入我国图书馆领域,具有必要性。需要指出的是,我国图书馆与美国图书馆采购图书的招标政策、结算方式,以及必然涉及的版权法律等都存在着差异。我国图书馆的技术条件、出版社和书商的认知态度与现实能力、读者的采购素质等也都制约着PDA的应用。但是,美国图书馆的经验表明,许多问题通过不断的探索是可以得到解决的。我国图书馆对PDA不能排斥,不能望而却步,而应积极关注,精心规划,合理组织,选准突破口,开展实践。
参考文献:
[1]Perdue,J.etc.Borrow or buy?Cost-effective delivery of monographs[J].Journal of Interlibrary Loan,Document Delivery & Information Supply,1999(4):19-28.
[2]Cornell University Library.Report of the collection development[EB/OL].[2014-12-09].http://staffweb.library.
cornell.edu/system/files/Collection UsageTF-Report Final
11-22-10.
[3]Kristine J.anderson Robert S.Freeman etalbuy don't borrow:Bibliographers analysis of academic library collection development through interlibrary loan requests[J].Collection Management,2002(3):1-10.
[4]ACRL.2012 top ten trends in academic libraries:A review of the trends and issues affecting academic libraries in higher education[J].College & Research Libraries News,2012(6):311-320.
[5]Dlenares.Patron Driven Acquisition-Librarian Survey.[EB/OL].[2014-12-13].http://www.libraries.wright.ed.
[6]刘华.以读者为主导的文献资源建设[J].图书情报工作,2012(5):89-93.
[7]蔡屏.PDA认识误区之解析与建议[J].图书情报工作,2013(16):65-70.
[8]Deboral L.Give the people what they want[EB/OL].[2014-12-09].http://www.pegplus.com/pdfs/pdasurvey.Pdf.
[9]Hadro J.patron-driven ebook model simmers as ebrary joins ranks[EB/OL].[2014-12-23].http://www.libraryjo
urnal.com/lj/communityacdemiclibraries/887246-419/patr
on-driven-ebook-model-simmers-ashtml.Csp.
[10]Macicak S,Schell LE.Patron-Driven,Librarin-Approved:Apayper-viewModel for E-books[J].Serials:“The Journal for the Serials Community,2009(3):31-38.
[11]Hodges D,Preston C,Hamilton M J.patron-initiated collection development:Progress of a parading[J].Collection Management,2010(3):208-221.
[12]Kristine J.Anderson,Robet S.freeman et.al.Liberal Arts Books on Demand:A Decade of Patron-Driven Collection Development,Part1[J].Collection Management,2010(3):125-141.
nlc202309040951
[13]Walters W H.patron-driven acquisition and the educational mission of the academic library[J].Library Resou
arces & Technical Services,2012(3):199-213.
[14]Doyle G,Tucker C.Patron-Driven Acquisition-Working Collaborativelyina Consortial Environment:An Interview with Greg Doyle[J]. Collaborative Librarianship,
2011(3):212-216.
[15]老玩童.读者服务新思考之一[EB/OL].[2014-12-09].http://oldlibrarian.blogspot.com/2011/08/blog-post.html.
[16]Rebecca Schroeder.When patrons call the shots:patron-driven acquisition at Brigham Young University[J].Collection Building,2012(1):11-14.
[17]彭陶,孙慧明.近十年美国ARL大学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探析[J].大学图书馆学报,2012(6):62-65.
[18]Wiley L,Clarage E.building on Success:Evolving Local and Consortium Purchase-on-Demand[J].Inter lnterlending & Document Supply,2012(2):105-110.
[19]Schroeder R.when patrons call the shots :Patrondriven acquisition at Brigham Young University[J].Collection Building,2012(1):11-14.
[20]胡芳.国外图书馆基于PDA的合作馆藏建设典型案例及启示[J].情报资料工作,2013(1):98-101.
[21]曾小英.图书馆按需打印的实践与未来[J].图书馆建设,2012(1):29-32.
作者简介:王淼(1977-),女,南阳市图书馆馆员。
化工企业采购管理发展趋势研究 篇3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深化改革, 现代企业制度也随之进行了不断的完善和成熟, 经济全球化和国际化的进程也在不断的加快, 企业的竞争压力也在不断增大。如何在这样的挑战下, 快速提升企业的国际竟争力, 打造国际品牌的企业, 成为当前企业亟待解决的问题。在这其中采购管理扮演了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 具有非常重要的功能。采购是要有很多的任务的, 最重要的任务是要做到合理的分配和管理, 主要包括合理分配供应商、采购资金、采购时间等, 使得企业的经济效益得到提高, 达到降低成本, 同时提高自己的市场竞争力的目的。
笔者的企业是从事化工医药的研究、生产与开发, 依靠自身强大的科研实力和科技创新能力, 不断提高和改进生产工艺, 采取顺应市场以及合理的营销手段和策略, 雄踞化工医药市场。但全国化工医药产量逐年增加, 已经长期处于供大于求的局面。行业竟争非常的残酷。因此, 对一个化工企业来说, 加强采购管理, 降低生产成本, 成为微利时代保证企业利润增长的最有效途径。对物资采购过程必须要进行有效的规范, 提升管理水平, 是减少资金占用, 降低生产成本, 提升企业核心竟争力的关键所在。
一、采购预算与计划
化工医药行业的原料市场具有很多特点, 例如品种多, 原料价格变化的快, 品种之间具有很大的联动性等, 根据以上的特点进行分析, 为了高效的完成采购工作, 化工企业的采购人员必须做好原料的信息收集工作, 充分做好市场调研, 灵活掌握市场的变化, 预测好产品和原料的价格走势。采购部门必须根据产品的销售情况进行合理的预测, 结合实际生产的存量, 生产的实际需要量, 以及市场的供应状况等多方面进行综合研究, 进而编制完善的采购计划, 有预见性地进行批量订货工作, 减小库存量和采购费用。
二、供应链管理模式下的采购管理
1. 建立采购管理模型
经过了多年的发展和探索, 在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中, 采购管理变得越来越关键, 是一个被引以为重视和关注的环节和过程, 已经受到越来越多的大企业的重视和青睐。供应链管理是采购管理未来发展的一个必然的趋势, 因此, 非常有必要根据化工企业的特点来进行采购管理模型的建立和完善工作, 在建立模型的整个过程中, 采购部门的组织、控制、协调作用要发挥好, 在整个采购过程的进行环节要起到支撑作用, 采购部门是要将自己的企业与供应商紧密的联系在一起, 起到一个纽带的作用。供应商要积极的处理企业传递的信息, 加强自身的管理能力和信息处理速度, 将企业的需求进行有效的预测和评估, 在订单确定后要及时的给企业发货, 货物要保证质量和档次, 不出现欺瞒企业的现象。
2. 供应商管理
供应商的管理也是非常关键的, 一定要做好供应商的管理和维护工作。对供应商的绩效评估要选择好一定的指标、考核内容, 产品质量、档次和价格以及供应实力、竞争力最为关键, 售后的服务态度和水平和稳定性也是至关重要的。选择供应商要看资格认证的情况和绩效评估最后得出的结果。对于供应链中合作伙伴的选择, 可以遵循以下的原则和方法:
(1) 合作伙伴必须具备强大的品牌效应和巨大的核心竞争力以及在行业的深度影响力。合作企业拥有了强大的品牌效应和巨大的核心竞争力以及在行业的深度影响力, 并使核心竞争力、深度影响力和自身的优势以及品牌效应相结合好, 才能将供应链的运作、实施的效果和服务效率得到较大程度上的提高, 从而为这个企业的发展和运营做出积极的贡献。
(2) 企业价值观以及发展战略和思想要有诸多的相同点。因为只有具备了上述的相同点才可以更好的合作, 不断地增进相互的了解, 进行有效的沟通和联系。
3. 零库存管理
零库存有很多的优势和特点, 零库存管理可以将资金周转的速度加快, 库存管理可以有效的降低成本, 在最大限度上减少市场变化对企业的影响, 还可以避免产品升级或者提升档次和质量引起降价等。这种拉动型的采购管理模式如果得到强化和实施, 会增加和改善企业间的合作、建立联盟的创新体系关系, 增强了企业对市场和政策变化的反应能力。
4. 供应链管理系统的实施
供应链管理系统的实施要解决好以下问题:
(1) 采购管理系统要有多方面的回报和效果反馈, 绝对不是单一的效果反馈, 要有效的解决一个企业在运营和经营过程中的成本等一系列的问题, 使成本得到有效的、合理的下降或减少, 运营效率和管理水平也要在整个实施的过程中得到显著的提高, 并且客户服务的水平和能力也要的到相应的提升, 除此之外, 采购人员的物流管理水平以及业务素质、能力也要得到加强和拓展。
(2) 对企业的采购、物流管理的工作程序以及运作流程要进行合理的策划, 进行精心的分析和细致的研究、探讨, 找出价值链方面所需要完善的内容。
(3) 确定物流管理发展的目标和定位, 如何进行物流管理模式、管理水平、管理流程的设置, 物流信息分享、信息决策的原则和机制等都需要很好的完成。
(4) 系统要具有安全性, 网络系统的安全要保护好, 杜绝因为网络安全对企业的采购造成不必要的损失。除此之外, 开放性和扩张性也要考虑到。
5. 采购管理的信息化
信息共享是一个很好的方法, 可以为实现和实施好供应链管理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 有效的供应链管理要在良好的信息技术系统环境下才能发挥良好的效果和作用, 而且信息技术系统必须是可靠的、稳定的运行, 否则供应链管理的作用是很难在实际的运用中发挥出来。
ERP可以给企业采购和采购管理以及有效的实施带来良好的经济和管理效益。ERP是一个提供管理和决策的信息平台, 主要的目的是为企业决策提供信息支持, 为管理好企业的员工, 做好管理工作提供有效的解决手段, 它是建立在信息技术的基础上并提出的一个经营、生产、管理等完整的计划体系和管理模式。ERP在1990年前后有美国人提出的, 此后不久被很多研究人员应用到诸多的领域和行业, 逐渐被越来越多的人使用和接受, 对企业的管理、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
四、化工企业采购案例分析
近年来, 化工生产原料的产品价格以及质量更是发生了巨大的市场变化, 化工企业的生产、建设、维护和维修等所用的材料、原料等种类非常广, 每种材料和原料的需求量、市场供应量也各不相同。而采购却没有真正的发挥应用的作用, 成为讨价和还价的工具, 无法与供应商建立一个良好的、长期的、稳定的战略合作关系和创新体系, 最终导致供应商出现了供货能力下降、抬高物价、互相推诿、以次充好等现象, 影响了化工企业的正常生产进度。
以上说明, 保证化工企业的正常生产进度和工程的工期, 表面看来要靠采购部门才可以完成, 实际上是供应商的高质量服务和持续的供货能力来完成的。化工企业的采购任务是非常明确的, 对于我们的企业实际来说, 我们根据原料市场的特点进行分析, 在供应链模式中, 为了高效的完成采购工作, 我们充分的做好市场调研, 灵活掌握市场的变化, 预测好产品和原料的价格走势。采购部门根据产品的销售情况进行合理的预测, 结合实际生产的存量, 生产的实际需要量, 以及市场的供应状况等多方面进行综合研究, 进而编制完善的采购计划, 有预见性地进行批量订货工作, 减小库存量和采购费用。经多年考核通过成为战略合作伙伴的供应商, 我们会签订一份战略协议, 战略协议后我们可以做到零库存。
结论
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关键在于选择合适的供应商, 以企业最低成本生产最想要的产品。化工企业要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上站稳脚跟, 就必须依据自身的发展现状和信息技术的更新状况, 适时调整企业采购管理策略。当前市场竞争日趋激烈, 化工企业对客户的需求能否快速反应, 建立供应链管理模式下的采购管理模型,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管理系统的优秀成果和良好的经验, 解决供应商和化工企业之间的合作和联系问题, 为客户提供良好的、周到的服务, 同时降低化工企业的采购物流成本, 为化工企业创造更大的收益和社会效应。
参考文献
[1]何海燕.基于供应链的企业采购管理研究[D].武汉:武汉理工大学管理学院, 2005.
[2]马士华, 林勇, 陈士祥.供应链管理.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0.
[3]姚娟, 一体化的供应链.企业研究, 2002; (9) .
[4]陈鸿雁.中小企业采购管理现状解析及策略[J].中国商贸, 2011, (8) .
[5]覃汉松, 欧阳梓祥.供应链中信任关系的建立和发展.经济管理.2002, (16) .
采购工作发展趋势 篇4
一、撒哈拉以南非洲国家学校供餐项目的历史和现状
(一)历史
撒哈拉以南非洲国家开始大规模实施学校供餐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世界粮食计划署(WFP) 1961年的成立。20世纪60年代末至70年代,世界粮食计划署帮助该地区的34个国家建立了学校供餐项目。[2]其间因为战争、冲突、自然灾害等原因,该地区学校供餐的发展并不一帆风顺,有些国家甚至一度中断。直到20世纪末,撒哈拉以南地区整体趋势趋于缓和,国家的经济发展大幅提升之后,南非、纳米比亚、博茨瓦纳等国家陆续建立起国家主事的学校供餐项目。2000年,达喀尔世界教育论坛召开之后,一个良好的学校供餐项目在促进教育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得到越来越多的共识,撒哈拉以南非洲国家也越来越重视学校供餐项目的实施。从2005年开始,在非盟和非洲发展新伙伴关系的倡议下,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走上学校供餐与本土采购相结合的发展道路,在发展学校供餐项目的同时与国内粮食生产联系起来,实现双赢。
(二)现状
在学校供餐方面,撒哈拉以南非洲无疑是全球最依赖世界粮食计划署的地区。该署建立之初就为该地区那些最需要帮助的国家建立了学校供餐项目。截至2012年,该署仍然为该地区的38个国家提供资金和技术支持[3]
该地区各国对世界粮食计划署的依赖有利有弊。一方面,接受援助的国家可以从一开始就建立比较成熟的学校供餐项目运作机制。这表现在:第一,成熟的项目设计,包括供餐方式和营养科学搭配的膳食内容、采购与运输等;第二,完整的监督和评估体系,用于项目的实施与反馈工作;第三,广泛的社区参与,动员更多的社会力量共同实现学校供餐的目标。但从另个一方面看,过度依赖世界粮食计划署的援助,并不是学校供餐项目发展的长久之计。因此,近年来,部分国家开始逐步接收该署在本国的学校供餐项目,并建立国家主事的、覆盖全国的学校供餐项目,这些国家包括纳米比亚、博茨瓦纳、安哥拉、尼日利亚、佛得角、马里等国。
除了世界粮食计划署之外,学校供餐在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发展也离不开联合国粮农组织、世界银行、世界卫生组织、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等国际组织、世界宣明会和天主教救济服务等非政府组织同该地区各国政府的友好合作伙伴关系。在他们的共同努力下,2006年,该地区学校供餐项目的总受益人数为24,753,297人。[4]经过7年的快速发展,到2013年,该地区学校供餐受益人数增至3,000万。其中,南非的学校供餐项目的覆盖规模最大,受益人数超过500万。苏丹、南苏丹、肯尼亚、坦桑尼亚、赞比亚、刚果(金)、布基纳法索的供餐受益人数在100万至500万之间,塞内加尔、莱索托、利比里亚、埃塞俄比亚、马拉维的供餐受益人数在50万至100万之间,而其他大部分国家供餐项目的受益人数都在50万以下(领土大小问题忽略不计),[5]显然这些国家需要进一步扩大并完善学校供餐项目。
二、撒哈拉以南非洲国家学校供餐项目的发展趋势
撒哈拉以南非洲学校供餐项目的发展历程揭示了两个重要的发展趋势——国家主事与本土采购。国家主事是所有权的问题,本土采购是实施方式的问题,这两者并不冲突,并且相互联系,相辅相成。本文以博茨瓦纳和加纳这两个具有代表性的国家为例,分别阐述这两种趋势的基本情况。
(一)国家主事趋势—以博茨瓦纳为例
1. 国家主事趋势概述
绝大多数撒哈拉以南非洲国家都是在世界粮食计划署的资金和技术支持下开展学校供餐项目的,在这种情况之下,完全依靠有限的外部资源来普及学校供餐是不切实际的。只有将学校供餐纳入国家的主流政策和项目(特别是教育项目),明确它可获得的国家财政支持,并且提高国家的执行力,[6]学校供餐项目才有可能在政府主事的强力支持下获得良好的发展,从而使更多的儿童受益。
世界粮食计划署直接参与了28个国家将外援型学校供餐项目转化为国家主事项目的过程,并且对这些国家的经验进行了评估。评估表明,学校供餐项目的转化呈现出多阶段的发展过程:第一阶段,主要依赖外部资助和实施学校供餐;第二阶段,由政府和合作伙伴共同筹措项目所需资金,并由外部合作伙伴提供技术和项目执行方面的支持;第三阶段,和其他国家性项目一样,由国家来管理并提供预算。目前,马里、肯尼亚、加纳、埃塞俄比亚、卢旺达、科特迪瓦、莱索托、马拉维、毛里塔尼亚、马达加斯加、刚果(布)、塞内加尔等国家已经处于第二阶段。[6]除南非从未接受过世界粮食计划署援助并于1994年开展全国小学营养项目之外,纳米比亚(1997年)、博茨瓦纳(1998年)、尼日利亚(2005年)、佛得角(2010年)这几个国家目前已经成功转型,完全接管本国供餐项目。
2. 博茨瓦纳学校供餐项目
1966年独立之时,博茨瓦纳仍是撒哈拉以南非洲最贫穷的国家之一,面临着严重的饥饿和营养不良,粮食生产也不能自给自足。同年,像许多其他非洲国家一样,博茨瓦纳在世界粮食计划署的资金和技术支持下开展学校供餐项目。到了20世纪80年代末,它逐渐成为中等收入国家,这也意味着政府不再需要该署的帮助。[8]
1993~1997年是博茨瓦纳学校供餐项目由外部支持向国家主事的过渡阶段。这一时期,世界粮食计划署的资源和技术支持逐渐减少,博茨瓦纳政府不断增加对项目的资源投入,并逐渐掌握了对供餐项目的执行权。1997年,博茨瓦纳完全接收了本国的学校供餐项目。为了明确地方政府的所有权和责任,学校供餐项目成为该国粮食战略的一部分。[8]
博茨瓦纳学校供餐项目由政府全面接管以后,在设计和执行、采购和项目经费方面都有了一些改善(参见下表)。首先,国家经济的稳定增长为学校供餐项目提供了稳定的资金支持;其次,从中央政府到地方政府分工更加细致和明确,从资金的分配、食物的采购、质量监控和评估均有专门的机构跟进,保证了学校供餐项目在政策执行上的顺畅。最后,校餐更加注重营养和均衡搭配,保证了学生的营养需要。
值得一提的是,尽管博茨瓦纳供餐项目设计并没有加入本土采购的概念,但本土采购这一要素正慢慢地渗透到项目中去。2009年,政府颁布了关于采购本地农产品的指导方针。[10]
(二)本土采购趋势—以加纳为例
1. 本土采购趋势概述
在中高收入国家,卓有成效的学校供餐项目往往依赖于本地采购,而非洲国家却主要依赖外部的粮食援助。那么,这是不是意味着低收入国家可以充分利用项目的转化过程来为学校供餐项目构建可持续的食物来源,同时推动地方经济的发展?非洲各国政府基于这样的想法,在2003年将从本地获取食物的学校供餐项目纳入到“非洲全面发展计划”。同年,非洲发展新伙伴关系、联合国粮食计划署和“消除饥饿千年项目工作组”共同发起了“本土采购式学校供餐项目(HGSF)”,旨在通过购买和使用本地或本国生产的食物将学校供餐
资料来源:Isler,A.Botswana:The Transition to a National School Feeding Programme[R].2012.
世界粮食计划署、非洲发展新伙伴计划、世界银行和儿童发展伙伴之间强有力的伙伴关系已使包括科特迪瓦、加纳、肯尼亚、马拉维、马里、莫桑比克、尼日利亚、乌干达、赞比亚在内的许多国家开展了本土采购的国家学校供餐项目。这些国家正在越来越多地实施本地采购学校供餐项目,通过向当地小规模农户提供可靠的市场,将学校营养餐项目与农业生产挂钩。[12]
2. 加纳学校供餐项目
加纳于2005年9月开始实施本土采购式的全国学校供餐项目(Ghana School Feeding Program,简称GSFP)。它开启了非洲本土采购学校供餐项目的先河,是政府对国家学校营养餐项目做出承诺的范例。该项目的基本理念是使用本地生产的食物,为加纳贫困地区的公立小学和幼儿园的孩子们提供每日一次的营养餐。该项目的三大目标是:减少饥饿和营养不良;增加入学率、出勤率,将儿童留在学校;促进国内粮食生产。[13]
加纳学校供餐项目最初从10所试点学校(分别选自10个省区)开始,随后逐步扩大覆盖范围,2009~2010学年度其项目受益人数已达697,416人,在教育和农业生产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14]
教育方面:2007年底,加纳提供学校供餐的小学的入学率增加了12.8%,幼儿园入学率增加了23.1%,特别是北部省和上西部省,入学率的增长相对较高。当然人口增长也可能会导致入学率的增长。[15]
农业生产方面:加纳学校供餐项目指导文件明确规定,加纳学校供餐的食物应从本地的农民手中购买。2007年,世界粮食计划署对加纳学校供餐项目的案例评估显示,该项目对当地农民产生了积极作用。在布朗一阿哈福省的先尼地区,加纳学校供餐项目将当地的农民组织(FBOs)同学校供餐联系起来,[16]增加本土采购的比例,使该社区的农民平均土地面积从4~5英亩增加到6~8英亩。食品与农业部还帮助该社区的受益学校建立学校种植园,种植西红柿和辣椒。土伦和昆本古以及北部省的提邦社区(Tibung)等都取得了类似的成效。[17]
但从整体来看,类似成功的例子并不多。荷兰发展组织(SNV)对加纳供餐项目的评估报告指出,在2007年,只有东部省从本地农民采购的食物超过20%,其他的省份均少于20%。[15]也就是说,加纳学校供餐项目本土采购的比例并不高。这个问题也是撒哈拉以南非洲其他开展本土采购学校供餐项目的国家所面临的共同挑战,如肯尼亚、马里等。
对此,加纳学校供餐项目负责部门和国内外非政府组织一直坚持探索能够广泛推广的本土采购模式,努力加强本地采购同学校供餐之间的联系。比较典型的例子是,农业和农村可持续发展协会(ECASARD)[19]这种模式的优点是改变以往小规模农户同食品供应商之间的断层,方便农民卖出和供应商的采购,也保障了农民的集体利益,从而在地区层面加强了农民和学校供餐的联系。这种模式已经在大阿拉克省的3个县实施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这3个地区的学校供餐都实现了完全的本土采购(包括玉米、辣椒、黄豆),从而进一步巩固了食品供应商和农民的合作。[19]加纳学校供餐项目也有意将这种模式推广到更多的地区,并为这种模式提供有效的支持,[14]其实施效果有待进一步追踪调查。
三、撒哈拉以南非洲学校供餐项目发展所面临的挑战
在该地区实施并扩大学校供餐的努力中,我们看到了其减少饥饿、发展教育的决心,但由于该地区错综复杂的环境,学校供餐项目的实施还存在着诸多挑战。
(一)地区整体政治和经济环境较差
首先,稳定的政治环境是学校供餐项目实施的重要前提。据非洲开发银行统计,1997~2002年间,全世界发生的暴力冲突中约一半都发生在非洲大陆。虽然近十年来,该地区的政治环境趋于稳定,但历史遗留问题导致局部动荡不断。这些问题都会为本国的教育带来致命打击,学校供餐项目更是一纸空谈。
其次,虽然撒哈拉以南非洲国家的经济正以比较快的速度增长,但对外资依赖性大,尤其是目前还不能实现粮食自给,农业发展滞后,贫困人口数目庞大。没有稳定的物质支持,各国的学校供餐项目便难以为继。
(二)政府的实施能力不足
首先,项目的政策体系建设不充分。将学校供餐项目纳入到国家的政策、预算和制度体系,能够使得学校供餐项目获得更多的资源,让政府部门承担更多的责任,促进学校供餐的全面普及。最完善的学校供餐项目往往都被高度政治化,如巴西将学校供餐项目写进了宪法,印度的学校供餐项目得到了最高法院的法令支持。[6]反观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虽然有越来越多的国家将学校供餐项目写进国家教育规划、减贫战略和农业发展战略中去,但却得不到政府在财政和制度上的有力支持。
其次,政府资助学校供餐项目的能力不足。对于仍然依赖国外援助的国家来说,其支持本国学校供餐项目的能力非常有限。在援助能够到位的情况下,这些国家还能维持学校供餐的正常运行,一旦援助国或援助组织资金短缺,就会严重影响到某些受援助国家的项目运行,受到直接伤害的还是学校的儿童。例如,2007年以来,随着粮食危机的蔓延,世界粮食计划署面临资金短缺,苏丹、科特迪瓦、毛里塔尼亚、尼日尔、贝宁、喀麦隆等国家受到的影响最大,他们或减少供餐学校或减少食物供应以维持原有的供餐规模。[23]
最后,政府设计和执行学校供餐项目的能力有限。对于学校供餐项目处于世界粮食计划署主导下的国家,其设计和执行能力往往比较依赖于外部的干预。对于那些已经实现本国主事的国家来说,政府往往需要重新设计该项目,在具体的管理和实施过程中,总会遇到各种问题。例如,博茨瓦纳在完全接收学校供餐项目后,对实施部门做了一些调整,但出现了权责不清、缺乏监督与评估的情况;在加纳、南非、纳米比亚等国家政府主导的学校供餐项目中都发现了不同程度的腐败问题。
(三)本土采购的比例仍然偏低
在对加纳、肯尼亚、马里等国的本土采购学校供餐项目的评估中发现,本土采购在食品采购中的比例偏低,对本地粮食生产的促进作用非常有限。原因在于:第一,大多数国家没有正式的、全面的政策文件去指导学校供餐本地采购的发展。加纳在全国学校供餐文件中明确规定了本土采购的相关事宜,但这些并没有清楚地传达到学校层面,此外,政策中关于“本地”的概念界定含糊不清,不利于本地采购的具体运作。[24]第二,大多数国家的本土采购学校供餐项目缺乏部门之间的通力合作。这些项目的多重目标,需要政府部门、国际组织和无政府组织的密切合作,特别是教育与农业部门的深入合作。[24]但是,在加纳、马里、肯尼亚、卢旺达等国,农业部门虽然表示对本地采购供餐项目的支持,但是他们却没有针对学校供餐项目制定具体或直接的政策去增加农产量。第三,小规模农户获得的资源有限,他们缺乏投入和设备,缺乏能力(知识、技能)从事高效生产、存储和粮食售卖,不能及时获得粮食价格、供餐项目的信息。[26]
而更重要、更深层的一个原因是非洲科研与教育的本土化严重不足。非洲培养的研究者和教育者在自己生长的周围社区不能起作用,但却能得心应手地工作于任何工业化国家的任何机构。有时候,图书馆塞得满满的图书在观点和内容上也许与非洲大陆的急迫问题和特异性没有任何关联。[27]这样,非洲的农业生产得到教育和科技支持的力度有限,校餐的本土供应能力也就受到很大限制。
四、几点思考
2011年11月,我国开始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为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的680个试点县、约2,300万在校生提供营养膳食补助。从整体上看,我国同撒哈拉以南非洲国家的学校供餐项目都存在着一些共同的问题,如项目缺乏明确的法律法规保障,各级政府和教育、卫生、财政等部门之间的责任分担不明,对项目实施的监督不力等。[28]
不过,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学校供餐实践对我国有一定启示。首先,要加强学校供餐的营养性和科学搭配。目前我国农村地区并没有严格按照科学食谱为学生提供营养餐,学生只是吃得饱,营养却跟不上。其次,要鼓励社区参与到学校供餐中去。社区参与包括家长、教师以及本地区的相关从业人员(厨师等)对学校供餐的支持。这种参与既明确了学校供餐的家庭责任和社会责任,促进了本地人员的就业,又可以发挥监督学校供餐的作用。显然,我国农村地区并没有深刻地意识到这一点。最后,鼓励学校供餐带动当地农业发展。我国学校供餐计划在当地采购的特征并不明显,也没有相关政策支持。由于我国供餐项目针对的是贫困地区,因此鼓励学校采取本地采购的方式,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带动这些地区农业经济的发展。[29]
【采购工作发展趋势】推荐阅读:
采购人员个人工作总结_采购人员工作总结11-21
机械采购工作工作计划07-08
采购工作自我评价08-12
采购管理工作指引07-02
后勤采购工作职责10-20
采购科长工作计划10-21
采购招标工作方案12-15
高校图书采购工作管理08-22
采购工作总结大全0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