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科技与发展》

2024-10-24

《企业科技与发展》(精选12篇)

《企业科技与发展》 篇1

理事长

蒋和生广西贵港市人民政府副市长

奉明芳广西防城港市纪律检查委员会书记

副理事长

宋文学广西科学技术厅副巡视员

傅隆政广西南宁市科学技术局局长

邹节明桂林三金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姚佐平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刘保伟中国铝业股份有限公司广西分公司副总经理

李阳通柳州华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

邱毅勇中信大锰矿业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

赖可宾广西永凯糖纸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

常务理事

李斌中国-东盟经济园区管委会主任

孔庆友柳州科尔数字化制造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

刘耀宁南宁新技术创业者服务中心主任

张一新桂林科技创业服务中心主任

何焕全柳州高新区管委会主任

孙果宋广西壮族自治区化工研究院院长

彭朋桂林广陆数字测控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缪剑华广西壮族自治区药用植物园主任

何运保桂林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主任

李光劭北海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管理委员会主任

周刚广西柳州市科学技术局局长

李晓东南宁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主任

戴波龙滩水电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

理事

吴勋贤桂林市啄木鸟医疗器械有限公司董事长

张述宽广西玉美头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

于清武广西科学院应用物理研究所所长

赵俊广西北辰基业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

王涛广西华锑化工有限公司董事长

叶丽娜广西机械工业研究院院长

蓝庆江广西亚热带作物研究所试验站站长

覃建林广西柳城县亿博真空矿冶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

黄党源广西农垦金光乳业有限公司董事长

杨进明广西龙州方略制药有限公司董事长

曹绍亮柳州市通顺汽车部件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

蒋泰桂林瀚特信息产业有限公司董事长

虞惠雄柳州易舟汽车空调有限公司董事长

晏平广西玉柴重工有限公司董事长

张文玉柴华原机械(玉林)有限公司董事长

王世全北海国发海洋生物产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张晓钦广西南博国际信息有限公司董事长

钟悦北海东方创美生物工程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

赵唯皓广西强强碳素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潘瑞坚广西明阳生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梁东海广西安泰化工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

安汉民广西八一铁合金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

刘春广西广田冶炼有限公司董事长

吴伯增华锡集团车河选矿厂厂长

杨开沈广西方鑫技术中心有限公司董事长

廖华广西乐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

蒙永业广西万寿堂药业有限公司董事长

林小村广西博联信息通信技术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

黄雄伟北海市生产力促进中心主任

张良桂林瑞特试验机有限公司董事长

梁文广广西康华药业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

王远秋广西万德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刘新军广西智宇技防有限公司董事长

杨礼中广西玉林祥和源化工药业有限公司董事长

刘桂生广西凉亭禽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薛命雄北海生巴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

陈建勋柳州高新区欧亚自动化设备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

何桂华桂林机床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王福君靖西县龙共矿业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

张龙福广西都安密洛陀野生葡萄酒厂总经理

丁志坚桂林晖昂生化药业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

赵正江柳州高新区抗磨铸件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

刘慕仁梧州学院院长

过爱群广西柳州圣美康医疗器械有限公司董事长

覃灵军广西象州联壮化工有限公司董事长

毕贵索燕京啤酒(桂林漓泉)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温金长温氏集团广西分公司董事长

周保弟桂林橡胶机械厂厂长

劳武广西祥宁水电建设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

王文宇中国重汽集团柳州运力专用汽车有限公司董事长

杨洪铭桂林华诺威基因药业公司董事长

李锋广西壮族自治区国营博白林场场长

郑厚贵广西壮族自治区水力机械研究所所长

黄礼雄广西正五海洋产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刘一川广西丰林木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廖能成柳州化学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刘容在广西华力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曾阳庆广西有色金属集团金源稀土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曹绍亮柳州市通顺汽车部件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

曾志满广西钦州力顺机械有限公司董事长

何世纪柳州五菱柳机动力有限公司董事长

周传伟玉林市富英制革有限公司董事长

廖云峰南宁一举医疗电子有限公司董事长

苏晋衡柳州佳力新电机有限公司董事长

黄小珂柳州百韧先进材料有限公司董事长

廖昌瑾桂林正菱第二机床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

吴大奎广西百色银海铝业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

覃济清广西广维化工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

韩翊柳州市骏信金属制品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

王坚柳州乘龙专用车有限公司董事长

劳建铭广西湘桂糖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杨凌柳州高华机械有限公司董事长

曹绍瑜广西巴马县万力山茶籽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

赵石德广西有色金属集团汇元锰业有限公司董事长

高吉励南宁吉然糖业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

陈润秋广西水利电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梁咏城广西农垦糖业集团昌菱制糖有限公司董事长

莫世添广西凭祥市丰浩酒精有限公司董事长

苏家红广西佛子矿业有限公司董事长

谢光明柳州市乘帆电脑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

罗根传广西高速公路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

宋实勇柳州市桂人建材有限公司董事长

范达林广西开元机器制造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

韦宁广西鱼峰水泥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余昌文广西交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张永宁广西永鑫华糖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莫兆钦广西源安堂药业有限公司董事长

陈索文广西北海玉柴高级润滑油有限公司董事长

孔仕才梧州松脂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赵石德广西有色金属集团汇元锰业有限公司董事长

方常耀桂林中昊力创机电设备有限公司总经理

许淑清广西梧州制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卢文勇广西农垦永新畜牧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陈中贤柳州裕信方盛汽车饰件有限公司总经理

董英中柳州市中铨机械制造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

陈启东广西北海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创业服务中心主任

陈乐伍柳州市动力宝电源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

周晓广西壮族自治区粮油科学研究所所长

李春清桂林百坚汽车附件有限公司董事长

玉先强广西丰浩糖业有限公司董事长

支持单位

广西财经学院金融系

广西合浦县科学技术局

广西北海市康源生物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来宾市科学技术局

玉林市科学技术局

广西林业科学研究院

广西冶金研究院

广西科学院生物研究所

广西壮族自治区机械工业研究院

昭平县科学技术局

梧州市科学技术局

崇左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

玉林市中小企业科技创新孵化服务中心

梧州市生产力促进中心

钦州市生产力促进中心

南宁奥博斯检测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广西壮族自治区建筑材料科学研究设计院

南宁铁路局科学技术研究所

广西西能电气有限公司

柳州技术交流站

百色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

广西柳州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

北流市生产力促进中心

南宁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

南宁市嘉禾家具有限公司

贵港市科技情报研究所

钦州市环海蚝业有限公司

横县科技情报研究所

兴安县生产力促进中心

《企业科技与发展》 篇2

刘 瑛

长春软件与动漫服务外包产业园,130103,吉林省长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卓越大街881号,E-mil:zdcxyjscx@163.com

摘 要:本文简要描述了吉林省科技企业孵化器发展现状,针对当前存在的突出问题,并就如何加快推进我省科技企业孵化器转型发展,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孵化器 转型发展 对策建议 Liu Ying

Nanguan District Technology Bureau, Changchun City 130041,Changchun city free road No.3388, E-mil:zdcxyjscx@163.com,***

Abstract: This paper briefly describes the Jilin provinc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usiness incubator development present situation, in view of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on how to accelerate the development ofincubator transformation technology enterprises in our province, put forward the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Keywords: incubator trans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Countermeasures

“十一五”以来,在国家火炬计划的指引下,我省各级政府的关心支持下,省科技厅实施了一系列发展孵化器、扶持科技创业的政策措施,体现了我省发展孵化器事业的战略导向;去年,省科技厅制定了2013-2020年科技企业孵化器发展规划(征求意见稿),确立了发展孵化器事业的政策举措和工作内容,引导社会力量加大对孵化器建设和发展的投入;在刚刚结束的2014年全省科技工作会议,明确提出实施“孵化器+中试中心+战略联盟+高新技术产业园”四位一体建设。实践证明:孵化器在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引导各类人才技术创业,培育科技型创新企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性作用已经得到共识,我省孵化器事业进入了历史上最快发展时期。

整体上看,我省孵化器服务水平、孵化功能和规模发展得到快速提升,经济和社会价值体现已初见成效。据省科技厅火炬办统计资料表明,截至2013年末,我省共有孵化器28家,其中:省级以上(含省级)19家,包括:国家级孵化器9家,国家大学科技园3家,省级孵化器7家;省级以上孵化器,其中:综合孵化器13家,专业孵化器6家。孵化器总面积80,75万平方米,累计孵化企业3230户,现有在孵企业1397户,累计毕业1050户。吸引了一大批海外留学生和各类高端人才在孵化器开展技术创业,培育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高、市场前景好的科技型创新企业,涌现出一批如奥普光电、希达电子、科英激光、迪瑞医疗、吉大小天鹅、百克生物等典型代表企业,带动了我省科技创新创业活动程度的进一步提高。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必须清醒的认识到,与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等经济发达地区的孵化器发展相比较,还存在很大差距。具体表现在:整体联动欠缺、宣传力度不够、政策导向不畅、投资机制不健全、服务功能偏弱、绩效管理不到位、资源整合匮乏等问题,这些问题必须用改革的意识、开放的思维、扎实的工作来加以解决。

鉴于上述情况,参考先进地区的经验与做法,结合我省科技与经济发展实际,就如何加快推进我省科技企业孵化器转型发展,提出如下对策与建议:

一、加强领导,整体联动,推进我省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与发展

加强组织领导,充分利用当前从中央到地方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创业的有利时机,把加快发展科技企业孵化器作为推进科技创新创业的基础环节,坚持整合资源、规范运作、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大力吸引官、行、产、学、研、金融、中介、贸易等创新要素或力量,积极投入到科技企业孵化器的建设和发展中来。进一步增强全省各级科技部门、孵化器(大学科技园)、高校院所(实验室)、企业(技术中心)、中介服务、金融机构等有关方面,加快建设好、发展好科技企业孵化器的紧迫感和责任感,深刻认识孵化器对满足科技创业需求和发展创新创业文化的重要意义,制定并切实落实好鼓励科技型创业企业、支撑保障孵化器发展的具体政策法规以及相关的扶持政策,在资金、土地、政策、人才、资源等方面支持孵化器的发展,更加满足我省科技创新创业者的需求,迅速壮大和提升我省科技企业孵化器的规模和质量。

二、加大我省科技企业孵化器宣传力度,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发展环境

大力开展多种形式的创新创业和孵化器建设与发展宣传活动,使我省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发展的优惠政策和扶持措施,在科技界、企业界、高校科研院所与社会各界广为人知;把科技企业孵化器发展和产学研合作、知识产权保护、人才智力引进、高新企业培育等方面有机结合起来,形成强大的集聚效应。集中在吉林省会展业,如“东北亚博会”、“汽博会”、“创博会”、“农博会”、“民博会”等展会举办创新创业论坛、孵化器建设与发展研讨会、孵化企业和投融资公司对接洽谈等活动。同时,坚持三个引导,一是舆论引导,通过各种宣传媒介等多种形式的宣传,把孵化器建设对外宣传的有声有色,人人知晓;二是典型引导,通过典型引路的方式,介绍典型孵化器的做法与经验,在全省推广;三是政策引导,通过广泛宣传各项配套政策,吸引高技术项目、高端人才和创新性企业,进一步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发展环境。

三、强化专项资金引导扶持,完善我省科技企业孵化器服务体系建设

一是制定和完善专项资金扶持计划,切实发挥政策促进和引导的功能。建议设立省级孵化器“创投专项资金”,构建“公益性引导”与“市场化运作”相结合的运营模式,实现与各孵化器自有“种子资金”的联动,加速推进全省孵化器创投资金业务的开展。二是加强科技企业孵化器的服务体系建设,建立健全包括:政策保障体系、投融资服务体系、中介服务体系、信息服务体系、技术服务体系、咨询服务体系等完整的孵化服务体系,将分散的服务功能体系集成,并形成相互联系的孵化器服务网络,实现全省信息和资源共享,全方位支持在孵企业健康成长。三是制定科技企业孵化器与产学研结合的配套政策,在审批各级政府科技经济发展计划的同时,将是否具有切实可行的成果转化途径作为考核的重要指标;其次建立大学及科研机构的技术成果转化率评价机制,评价结果与未来项目申请之间形成相互制约与促进关系。同时,更多的支持与关注技术成果转化项目,积极推动科技企业孵化器与产学研合作体系的建设。

四、建立风险投资机制,完善科我省技企业孵化器社会化投融资体系

一是要制定相关鼓励政策,引导风险投资向科技企业孵化器倾斜,促进风险投资和在孵企业的深度融合。二是不断完善政策法规体系,应当从立法上加强对风险投资的法律支持,将风险投资的优惠政策、机构设立条件、中介组织机构的创设等问题,以政策法规或法律形式加以明确,保证风险投资者和科技企业孵化器各方的利益。三是要大力发展资本中介机构,包括会计师(审计)事务所、律师事务所、资产评估机构、资信评估机构、信息咨询机构以及投资银行等,形成对风险投资的有效辅助和社会监督,理顺协作关系,提高协作效率。四是

要建立灵活的风险资金退出机制,可采取风险资金保证制、产权转让、股权交易等方式,建立合适的退出通道,保证资金的增值和安全,把风险降到最低。从而使我省科技企业孵化器的发展始终得到风险投资的强力参与和支持,促进在孵化企业快速成长和推动加速企业集聚发展壮大。

五、拓展服务功能,着力提升我省科技企业孵化器功能上的创新

一是以技术成果转化为目标,建立以科技企业孵化器为主体,以市场需求为载体,确立产业技术联盟发展战略,实现产学研共建实验室(技术中心)长期紧密的合作关系,促进项目研发、信息合作与交流,优化配置技术创新资源、提高科技企业孵化器的创新功能,增强在孵企业的持续研发能力。二是加强国际学术交流,开展国际技术合作,不断开拓各种渠道吸引国外中小企业、研发机构、社会中介机构、专家、留学人员来我省孵化器创新创业。同时,借鉴国外孵化器的成功经验,选择我省的优势产业与资源,确立专业孵化器的发展方向,(如光电子、汽车电子、生物农业、生物制造、生物医药、新材料、新能源、新能源汽车等技术领域)吸引国外孵化器来我省共建专业孵化器,提升我省科技企业孵化器发展的国际化程度,提高在孵科技企业的国际市场竞争能力。

六、强化增值服务,提高我省科技企业孵化器孵化服务水平

一是要加强管理者的选拔和培养。着力培养具备改革创新意识,熟悉科技研发规律,了解投融资业务,拥有企业管理实践经验的孵化器管理者。二是制定相应的引才与激励政策。吸引社会上高素质人才投身于孵化器管理工作,赋予孵化器体制与机制改革以及人事、财务、运营的权益,建立与孵化绩效挂钩的激励与约束机制,充分调动孵化器管理和服务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建议在驻长高等院校设置科技企业孵化器与技术创业专业,试行企业孵化器管理师资格认证办法等,使企业孵化器管理队伍进入专业管理人才系列,从根本上改善企业孵化器管理水平低的问题。三是要适度控制企业孵化器规模,重点拓宽服务面,挖掘服务深度。建立企业孵化经理制,根据在孵企业技术门类,选择不同技术能级的经理负责,切实做到企业孵化器与在孵企业共同发展。四是要大力发展专业孵化器,结合吉林省情,围绕装备制造业、生物产业(生物医药、生物农业、生物工业、生物环保)等,专门培育特定领域的高技术创新创业企业,提高企业孵化器的特色发展能力与水平,形成区域独特的竞争优势。四是进一步加强孵化器间及与社会各种资源的互动与交流,整合各方创业资源,搭建信息互动平台,通过合理布局,放大孵化器集群效应,体现优势互补,进而为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创业提供全方位的优质服务。

七、建立动态绩效机制,推进我省科技企业孵化器服务评价体系建设

我省科技企业孵化器经过近20年的发展历程,取得了一定成绩,也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但与科技部“创业服务专业化、服务平台标准化”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因此,应加强科技创业服务标准化的研究,及时推广相关研究成果,积极开展试点实验。为加强全省科技企业孵化器的绩效管理,引导科技企业孵化器良性健康的发展,还应研究与制定科技企业孵化器的考核指标体系,定期进行考核与评价,以便推动全省科技企业孵化器向提升孵化服务能力和孵化效率方向转变,即技术创业服务向标准化、专业化、国际化方向发展,最终形成科技企业孵化器可持续的、良性的发展机制,从而逐步形成企业孵化、产业链孵化与价值链孵化三位一体的创新创业产业集群。

八、创建孵化器行业机构,整合与共享全省创新创业要素资源

按照政府规划引导、协会运营资源、产学研市场主体、服务机构支撑的市场运作模式,组建我省科技企业孵化器行业协会或产业技术战略联盟组织。一是孵化器协会(联盟)的职能包括:制定孵化企业(项目)的入驻标准;制定孵化企业(项目)的毕业标准;制定孵化器管理规范;对各孵化器的绩效进行评估;制定协会会员的入会条件;协助政府落实优惠政策等。协会定期举办孵化器行业发展论坛,促进孵化器经验与信息交流、合作和发展。二是

扩大孵化器行业协会成员范围。将与孵化器相关的大学、科研院所、银行、风险投资机构和中介组织等吸引到协会中来,使协会真正成为资源配置的平台。三是细分孵化服务方式与内容。进一步加强对在孵企业的孵化服务力度,尤其在项目申报、技术鉴定、专利申请、融资担保、风险投资等方面开拓较深层次服务,有效推进孵化服务向更多、更广、更深层次发展。四是构建中介机构服务平台。鼓励国内外知名中介服务机构在孵化器设立分支机构,鼓励海外留学人员在孵化器内创办中介服务机构。对孵化器内按市场化运营,独立从事信息业、咨询业和技术服务业的创新服务机构及产业集群服务机构,给予一定的补助。在孵化器内的公共技术研发平台、检测试验平台、信息情报平台、技术转移平台和咨询服务平台,按市场化运营的,根据服务绩效考核结果,每年择优给予运营费用一定比例的资助。

九、制定规划建设与运营管理方案,促进我省科技企业孵化器可持续发展

根据全省科技企业孵化器发展规划的总体要求,结合吉林省科教与产业资源优势,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在此基础上,实施规划建设分类指导与运营管理转型升级。

一是创建以我省科技系统及市县(区)政府为主的各级科技创新创业服务中心等综合型孵化器发展组织形式,并科学规划建设规模与产业功能布局;创建以高校科技人员和大学生、留学人员为特定群体的孵化器(大学科技园、留学人员创业园),并强化商业策划、企业诊断、现代企业管理培训和人力资源合理配备等方面的配套服务;创建以科研院所人才、信息、仪器设备等科研和产业化优势,并与区县共建的孵化器,发展具有科研院所特色的高新技术产业,形成凝聚科研院所科技人员创业的公共平台;创建以专利持有人为主要服务对象的专利孵化器,形成自主知识产权的集聚和放大效应;创建以投资业主制、运行企业制、科技承包制和联产农户合同制等模式的农业科技园孵化器;创建以引导和鼓励有条件的综合型、面向特定群体的孵化器向专业型孵化器方向发展,促进孵化器之间的形成协同与竞争互动关系,实现共同发展的良行循环运行机制。

二是建议我省制定《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发展实施方案》,创造吉林科技创新创业全新格局,引领吉林优势产业健康持续发展。充分发挥和利用科技系统纵向与横向信息资源,以孵化器为创新创业载体,承担全省赋予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和培育科技创新创业企业的重任,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与有效对接,更专业化的为科技企业做好各项孵化服务工作,做强我省现有科技企业孵化器(大学科技园);建议成立“吉林省科技企业孵化器专家组”,就我省现有的科技企业孵化器及孵化企业,开展全面深入的工作调研,通过科学的咨询诊断和评价,横向学习兄弟城市孵化器建设发展的经验做法,制定出优化我省现有科技企业孵化器解决方案,以最大程度满足科技型创新创业企业的发展需求,促进我省“省级以上科技企业孵化器”的转型发展与优化升级。

《企业科技与发展》 篇3

[关键词]民营科技企业 困境 对策 江西省

民营科技企业是以技术创新为主要特征的,实现自筹资金、自愿组合、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科研、开发、生产、经营相结合的经济实体。近年来,江西民营科技企业实力进一步增强,但与周边地区相比,仍存在巨大差距,其总收入落后于湖南、湖北、安徽、河南、山西等五省。当前,江西省民营科技企业发展还面临许多困难和挑战,这需要我们认真思考和应对。

一、江西省民营科技企业发展面临问题与困境

.区域性差异明显,分布聚集度大

江西省民营科技企业发展的区域性明显,呈北强南弱的格局,按发达程度可以划分为三个集群:第一集群是南昌市,属于全省民营科技产业发展的龙头;第二集群是景德镇市、九江市,同南昌市差距较大,但与其他地区比较,优势也较为明显;第三集群是赣州、萍乡等八个设区市。江西民营科技企业集中在南昌市,分布聚集度大,难以形成以点带线、以线带面的蓬勃发展之势。以软件业为例,全省2002年软件开发单位,仅有软件开发咨询和数据库服务两个,分布主要是在南昌92个,九江2个,宜春4个,赣州3个,其他地区各1个

2.民营科技企业技术含量偏低

江西省发展较好的南昌高新技术开发区至2006年底,南昌引进的1050家企业中,其中高新技术企业366家,比例也才不过30%,还没有完全发挥出民营科技企业在技术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化方面的独特优势。

3.民营科技企业自身障碍

江西省民营科技自身发展存在的障碍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第一,企业内部管理滞后。多数仍停留在作坊式的经营方式和业主式的管理方式,没有引入现代管理制度。第二,民营企业家队伍不够壮大。不少企业进入二次创业阶段后,仍采取家族式管理、作坊式经营,已很难适应现代市场的要求。第三,创新人才缺乏。民营科技企业全新的运行机制,尤其是激励机制,吸引了大批来自科研单位和高等院校的专业人才,形成企业技术创新的支柱力量。

4.江西省民营科技企业技术创新不足

江西省民营科技企业尤其是中小型民营科技企业创新不足。主要表现在:第一,创新动力不足。由于我国长期处于短缺经济时代,民营科技企业尽管生产工艺落后、设备陈旧、管理粗放,但日子依然过得去,并未到不进行技术创新就无法生存的危机状态。近几年,随着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转变,市场竞争日益加剧,虽然民营科技企业感到市场的巨大压力,但是由于种种条件限制,企业往往去寻求一些非经济或非正常的方式去解决一时的困难,而不是通过技术创新从根本上摆脱困难。第二,技术创新机制尚未形成。与国有大型企业相比,民营科技企业在技术创新的各个环节中没有真正的形成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机制,企业还不能主动领先技术创新来适应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第三,技术创新的整体素质不高。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民营科技企业缺乏高水平的技术人才。从技术开发能力看,我省科技力量大都集中在企业以外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企业中设立专门技术开发机构的只有50%左右。高水平技术人才的缺乏严重制约了企业的技术创新。二是基础技术、关键技术落后。江西民营科技企业的起点都比较低,使用的多为传统技术,产品的技术含量低、附加值低,而且关联度差。相对于国有大型企业,民营企业规模小,无法取得人才、技术上的优势,抵御市场风险能力差。第四,技术创新资金投入不足。江西民营科技企业大多数没有完成资本的原始积累,经济基础薄弱,自有资金普遍不足,而国家对民营科技企业技术创新的金融支撑体系又没有建立起来,民营企业融资困难的情况普遍存在。因此,大多数民营科技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因缺少必要的资金而无法进行,极大地阻碍了民营科技企业的技术进步。

二、江西民营企业高科技发展对策研究

1.完善人力资源管理,增强人才优势

民营科技企业需要关键人才的长期忠诚服务。与国有企业相比,除了高薪之外,民营科技企业缺乏吸引人才和留住人才的有力手段。民营科技企业不知道如何有效培养、吸引及留住关键人才是主要原因。因此,相关职能部门应该加强对民营科技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引导和帮助。主要包括:引导企业培育先进实用的企业文化、企业愿景及共同价值观,实施正确的招聘与沟通方法,制定并实施竞争性的薪酬及福利政策,对关键技术、管理岗位人才实施年薪制、股权、期权激励等,并帮助企业引进现代激励技术和方案以及提供实用的相应管理模版等。

2.创新江西省市场准入制度

目前,民营高科技企业的市场准入问题仍然存在歧视性差别待遇,这主要表现为:禁止民营高科技企业进入某些行业,例如:在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行业,使用稀有资源的工业,以及产品会带来公害的行业给予民营科技企业众多的限制(例如,金融、电信、电力、航空等)。因此,打破民营科技企业的身份歧视,允许、鼓励和吸引民营科技力量参加重大科技项目的攻坚。民营科技企业参与重大科技项目攻坚,锻炼和提升了研发能力,增加了企业发展机会,也增强了企业实力。

3.完善技术研发的宏观指导和调控,加强服务

政府可考虑对生产力促进中心的扶持,发挥其技术研发的导向作用,整合技术研发的需求和供给,更有效的匹配研发资源,提升企业研发能力,促进企业研发工作的开展。各级政府要大力推进政企分开、政事分开、政社分开,减少政府对民营企业微观经济活动的直接干预,积极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各级政府、各部门要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提高行政效率,降低办事成本,推行政务公开,实行“一站式”服务、“一条龙”审批。

4.创新民营高科技企业管理制度

民营企业要建立一套比较完备的,适合我国国情且与世界经济接轨的现代企业管理制度。企业管理要以财务管理为中心,财务管理要以资金管理为核心。民营企业管理不能企业家一个人说了算,不能以感情用事,要互相监督,要以人为本、以法改革。中国许多知名的民营大公司都只是昙花一现,沈阳飞龙、三株、巨人等纷纷陷入困境,管理上的落后是重要的原因。温州民营企业中至今还没有出现大公司倒闭的现象,这也与温州民营企业中的大公司相对说来比较重视管理创新有关。

5.大力发展民营科技中介服务机构

在我们对江西民营科技企业的调查访问中发现,江西目前对技术创新的鼓励措施不够,但更为欠缺的是缺乏鼓励技术孵化的措施。由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科技中介服务机构是知识和技术的流动、扩散和转化的桥梁。科技中介是国家和区域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各类创新主体的粘接剂和创新活动的催化剂。因此,要发挥行业协会、社团和民间组织对民营科技企业研发的服务作用。首先,在研发方面,行业协会可以整合协会内的研发资源去完成单个企业难以完成或风险很大的项目,从而获得1+1>2协同效果。其次,行业协会可以协调企业在研发方面的恶性竞争,避免研发资源浪费,降低研发成本。最后,行业协会可以协调企业研发项目和研发特色的合理分配,形成各具特色的研发成果和研发产品,增强行业特色和行业竞争力。

参考文献:

[1]李玉平:加强政策扶持大力推动民营科技企业技术创新[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1(1)

[2]朱晖:发展民营经济的困境与出路[J].企业经济.2003(1)

《企业科技与发展》理事会 篇4

蒋和生广西贵港市人民政府副市长

奉明芳广西防城港市纪律检查委员会书记

副理事长

宋文学广西科学技术厅副巡视员

傅隆政广西南宁市科学技术局局长

邹节明桂林三金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姚佐平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刘保伟中国铝业股份有限公司广西分公司副总经理

李阳通柳州华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

邱毅勇中信大锰矿业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

赖可宾广西永凯糖纸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

常务理事

李斌中国-东盟经济园区管委会主任

孔庆友柳州科尔数字化制造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

刘耀宁南宁新技术创业者服务中心主任

张一新桂林科技创业服务中心主任

何焕全柳州高新区管委会主任

孙果宋广西壮族自治区化工研究院院长

彭朋桂林广陆数字测控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缪剑华广西壮族自治区药用植物园主任

何运保桂林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主任

李光劭北海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管理委员会主任

周刚广西柳州市科学技术局局长

李晓东南宁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主任

戴波龙滩水电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

理事

吴勋贤桂林市啄木鸟医疗器械有限公司董事长

张述宽广西玉美头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

于清武广西科学院应用物理研究所所长

赵俊广西北辰基业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

王涛广西华锑化工有限公司董事长

叶丽娜广西机械工业研究院院长

蓝庆江广西亚热带作物研究所试验站站长

覃建林广西柳城县亿博真空矿冶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

黄党源广西农垦金光乳业有限公司董事长

杨进明广西龙州方略制药有限公司董事长

曹绍亮柳州市通顺汽车部件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

蒋泰桂林瀚特信息产业有限公司董事长

虜惠雄柳州易舟汽车空调有限公司董事长

晏平广西玉柴重工有限公司董事长

张文玉柴华原机械(玉林)有限公司董事长

王世全北海国发海洋生物产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张晓钦广西南博国际信息有限公司董事长

钟悦北海东方创美生物工程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

赵唯皓广西强强碳素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潘瑞坚广西明阳生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梁东海广西安泰化工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

安汉民广西八一铁合金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

刘春广西广田冶炼有限公司董事长

吴伯增华锡集团车河选矿厂厂长

杨开沈广西方鑫技术中心有限公司董事长

廖华广西乐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

蒙永业广西万寿堂药业有限公司董事长

林小村广西博联信息通信技术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

黄雄伟北海市生产力促进中心主任

张良桂林瑞特试验机有限公司董事长

梁文广广西康华药业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

王远秋广西万德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刘新军广西智宇技防有限公司董事长

杨礼中广西玉林祥和源化工药业有限公司董事长

刘桂生广西凉亭禽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薛命雄北海生巴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

陈建勋柳州高新区欧亚自动化设备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

何桂华桂林机床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王福君靖西县龙共矿业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

张龙福广西都安密洛陀野生葡萄酒厂总经理

丁志坚桂林晖昂生化药业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

赵正江柳州高新区抗磨铸件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

刘慕仁梧州学院院长

过爱群广西柳州圣美康医疗器械有限公司董事长

覃灵军广西象州联壮化工有限公司董事长

毕贵索燕京啤酒(桂林漓泉)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温金长温氏集团广西分公司董事长

周保弟桂林橡胶机械厂厂长

劳武广西祥宁水电建设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

王文宇中国重汽集团柳州运力专用汽车有限公司董事长

杨洪铭桂林华诺威基因药业公司董事长

李锋广西壮族自治区国营博白林场场长

郑厚贵广西壮族自治区水力机械研究所所长

黄礼雄广西正五海洋产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刘一川广西丰林木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廖能成柳州化学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刘容在广西华力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董潮广西有色金属集团金源稀土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曾志满广西钦州力顺机械有限公司董事长

何世纪柳州五菱柳机动力有限公司董事长

周传伟玉林市富英制革有限公司董事长

廖云峰南宁一举医疗电子有限公司董事长

苏晋衡柳州佳力新电机有限公司董事长

黄小珂柳州百韧先进材料有限公司董事长

廖昌瑾桂林正菱第二机床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

吴大奎广西百色银海铝业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

覃济清广西广维化工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

韩翊柳州市骏信金属制品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

王坚柳州乘龙专用车有限公司董事长

劳建铭广西湘桂糖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杨凌柳州高华机械有限公司董事长

曹绍瑜广西巴马县万力山茶籽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

赵石德广西有色金属集团汇元锰业有限公司董事长

高吉励南宁吉然糖业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

陈润秋广西水利电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梁咏城广西农垦糖业集团昌菱制糖有限公司董事长

莫世添广西凭样市丰浩酒精有限公司董事长

苏家红广西佛子矿业有限公司董事长

谢光明柳州市乘帆电脑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

罗根传广西高速公路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

宋实勇柳州市桂人建材有限公司董事长

范达林广西开元机器制造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

韦宁广西鱼峰水泥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余昌文广西交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张永宁广西永鑫华糖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莫兆钦广西源安堂药业有限公司董事长

陈索文广西北海玉柴高级润滑油有限公司董事长

孔仕才梧州松脂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方常耀桂林中昊力创机电设备有限公司总经理

许淑清广西梧州制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卢文勇广西农垦永新畜牧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陈中贤柳州裕信方盛汽车饰件有限公司总经理

董英中柳州市中铨机械制造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

陈启东广西北海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创业服务中心主任

陈乐伍柳州市动力宝电源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

周晓广西壮族自治区粮油科学研究所所长

李春清桂林百坚汽车附件有限公司董事长

玉先强广西丰浩糖业有限公司董事长

旷林昌南宁燎旺车灯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

曾新胜广西西能电气有限公司总经理

陈家逸玉林市逸兴农业科技发展总公司董事长

李开达岑溪市外贸鸡场有限公司董事长

舒杨南宁(中国-东盟)商品交易所有限公司董事长

黄中良广西方元电力股份有限公司桥巩水电站分公司总经理

王东生广西地凯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

黄建平广西职业技术学院院长

支持单位

广西财经学院金融系

广西合浦县科学技术局

广西北海市康源生物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来宾市科学技术局

玉林市科学技术局

广西林业科学研究院

广西冶金研究院

广西科学院生物研究所

广西壮族自治区机械工业研究院

昭平县科学技术局

梧州市科学技术局

崇左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

玉林市中小企业科技创新孵化服务中心

梧州市生产力促进中心

钦州市生产力促进中心

南宁奥博斯检测科技有限赍任公司

广西壮族自治区建筑材料科学研究设计院

南宁铁路局科学技术研究所

柳州技术交流站

百色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

广西柳州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

北流市生产力促进中心

南宁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

南宁市嘉禾家具有限公司

贵港市科技情报研究所

钦州市环海蚝业有限公司

横县科技情报研究所

《企业科技与发展》 篇5

大家好!

一个企业的发展亦与创新息息相关,无数事实证明任何一个企业的领导者只要高度重视“创新”,理解了创新的根本意义,不断在企业中实施创新的手段,企业就会不断产生出人们所需的新产品,从而企业也会产生新的经济增长点,展现新的面貌。

一、加深科技创新的理解

在企业中长期以来把创新单纯理解为小改小革、新技术推广或是技术革新或是技术改造,诚然不可以否认这些创新方式多年来为企业发展起到了一定的积极效果,但它的根本点也是其狭隘点,是仅仅将创造性的成果转化为好一点、更多一点的生产力,从而使企业产生一定限度的经济效益,当今创新的概念已大大超越了原有的境界,创新这个词已展延成创新工程的概念。它既包括传统的创新观念,更包含有对人类知识创新概念,创造企业文化的概念,创新不仅仅是某种技术方式方法的研究和探讨,而且已扩展到对人类传统的工作方式方法的研究和探讨,对人类的思维方式方法的探讨和研究,对人的创新能力提高的探讨和研究。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就十分重视创新,他曾经亲自提出“勇于创新,多作贡献”,可见国家对“创新”是何等重视,为了使企业更快更好地适应21世纪飞速科技发展的需要,企业更需要加深对创新的理解,以尽快健全创新工作,促使企业加快创新的步伐。

二、一个良好的机制是确保企业发展的基础

科技创新既然是作为即将进入2l世纪的主要指导新思想,首先这一思想要在企业结构中形成共识。作为企业的领导要成立专门班子去研究去实施。这种班子既不能隶属于过去总师技术系统,又不能隶属于一般管理系统。它在企业中的地位应当具有更高层次,作为主要厂领导来说,可以为他起到重要的参谋作用。作为企业的发展来说,他应当作为企业发展的总参谋部。他的功能既可以为企业发展拟订长远发展规划、设想、建议,也可以为企业现行生产服务,为提高企业的科技素质服务。

当然一旦建立创新思想的科技发展体制,企业内原有的科技、管理系统,其功能亦应调整,以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其实为了满足21世纪的高速发展的需要,我国企业原有的一些制度及体制早就应该进行脱胎换骨的转变,一成不变的企业管理体制是满足不了具有划时代高速发展的科技工业的要求。

三、创新与可持续发展

如何在太湖周边地区开展好企业创新活动呢?创新必须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紧紧结合在一起。探索这一地区创新的方法,从工业企业方面来看,必须引进高新技术,摒弃过去“五小”带来的危害,几是对自然生态环境有危害、哪怕是一点点影响的企业必须坚决彻底关、停、并、转,杜绝一切污染源,应把发展高新技术、无污染新技术作为太湖周边地区企业发展的唯一立足点。

四、创新工作方法的探讨

研讨科技创新的工作方法是每一个单位极需了解的,创新本身是一种开拓,其方法本身就是一个创新过程,然而不断总结和探索创新的方法是会有利于创新工作的深入展开,这里仅谈谈个人的一些肤浅的想法。

1.善于总结,不断提高。创新往往是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新的发展、发明、提高。因此对现有的科技基础不能忽略,要养成一个良好的习惯,不断总结已有成果,然而不能墨守成规,在总结基础上提出新的设想,新的建议,以利把原有的水平向上提高。

2.超常思考,不断开拓。创新在某种意义上讲要有科学幻想头脑,要具有超常规想法不断开拓的思想才能不断使创新达到新的境界。

3.博采众长,善于运用。创新本身要充分运用已获得的成功经验,因此横向之间,上下之间要多通气,多了解情况,充分利用已获得的成功经验,认真研究别人、别单位已取得的成果,勇于提高自己,扩展创新的思路。

五、高度重视人的创造力

首先要善于发现和培养创新人才,有独创性的人往往脑子灵活,转弯快,不循规蹈矩,作为领导,尤其是人事部门的人更要注意到这一点,应不拘一格选人才。人的才能不可能一下从天上掉下来,在企业内,要不断组织学习和进行培养。

第二,要善于运用好总结表彰的手段,对有创造力的同志要不惜重金聘用,对有成果的同志要不惜重金表彰,使之不断开拓,为企业更快更好更多地创造更新的产品。

《企业科技与发展》 篇6

该行主要采取以下四条措施:

其一:深入调查研究,建立工作机制

为了推进金融科技有效结合,保障创新工作顺利开展,人行凤县支行组织人员深入调查研究,多次深入科技企业和金融机构了解情况,同时加强同县科技局的交流沟通,成立了凤县科技和金融结合工作领导小组,建立了工作机制,协作推进科技和金融结合工作。

其二:制定实施方案,搭建服务平台

人行凤县支行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制定并同县科技局联合印发了《凤县科技和金融融合实施方案》,由县科技局提供缺少资金但又有研发项目的企业名单。凤县支行组织召开了凤县科技和金融结合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引导金融机构积极与企业对接,提供资金支持,助力企业发展。

其三:搭台对接发挥作用,信贷资金及时跟进

在科技金融服务平台牵线搭桥作用的引导下,凤县农村信用联社给陕雨润椒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凤县泓泽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和风县恒力农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分别发放贷款450万元,170万元和130万元,用于大鲵繁育和养殖及矮化核桃、苹果的培育和种植。凤县恒力农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在省市县85万元科技扶持资金和130万元信贷资金的支持下,筹建了冷藏库,引进了滴灌技术,研发的“强利特”矮化核桃新品种得到了市场认可,经济效益得到很大提升。凤县信用联社在省市县科技部门向陕西雨润椒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扶持70万元资金的基础上在,发放450万元贷款,帮助其研发推广花椒芽菜新品种。其中“一种”芽菜酱生产方法获得国家级发明专利。其产品畅销西北五省区、远销内蒙、天津等地。科技部门扶持资金结合信贷资金的支持,给企业发展提供了充足的资金,保障企业快速发展。截止2015年9月末,向辖区科技型企业发放贷款3户750万元,有效解决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资金短缺问题,为促进其发展壮大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其四:共同协作,实现双赢

科技与金融结合新模式,是金融机构协同科技部门为企业提供金融服务的有效尝试,是基层央行履行央行职责的体现。科技与金融结合为企业和金融机构有效对接架起了桥梁,使金融机构能够及时了解市场信贷需求,积极跟进,为企业提供信贷支持,同时也培养并积累一批科技型中小企业潜在客户,增加金融机构客户来源,实现了双赢。其中雨润椒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的“一种”芽菜酱生产方法获得国家级发明专利,今年截止目前营业收入120余万元。

《企业科技与发展》 篇7

本刊从2016年第1期改为月刊,杂志栏目设置有《科技对策与研究》《企业科技创新》《企业技术实践》《企业管理与发展》。为推动科技进步和学术创新,及时推广科技工作者的技术成果和先进的工作经验,本刊广泛征集论文稿件。欢迎各界人士踊跃投寄优秀论文。

●投稿说明:

1.稿件符合本刊范畴,选题新颖,论据真实可靠,具有一定学术水平。课题、基金项目论文优先刊登。

2.稿件要求用Word文档排版。若稿件中含有数字公式、表格、曲线图及其他图表,请用图文编排软件制作好相关内容,并务必保证其中的符号、数字、文字、图线清晰、规范。

3.稿件务必请作者认真校对,并按论文规范格式排版。篇幅要求为3 800~6 000字,文责自负。

4.请将稿件通过电子邮件发送到本刊编辑部邮箱(qykj333@126.com)。稿件应注明作者的真实姓名、详细通讯地址、联系电话(手机号码)及电子信箱,以便编辑部及时通知稿件录用、退修等相关事宜。

5.本刊编辑部稿件评审专家组对来稿进行评审,并帮助和指导作者撰写合乎要求的论文,评选优秀论文推荐刊用。

6.编辑部收到作者稿件后,1周内通过电子邮件回复审稿和录用情况。稿件通过专家和编辑部评审出刊后,按作者人数免费赠送样刊,每人1本。来稿一律不退,请作者自留底稿。

7.本刊谢绝一稿多投、剽窃和抄袭行为。

8.本刊不委托任何机构和个人代为组稿,请广大作者直接向本刊编辑部唯一邮箱投稿,请认准邮箱地址。

本刊联系方式:

电话:0771-5302014、5300045

投稿邮箱:qykj333@126.com

《企业科技与发展》 篇8

本刊以学术理论为主,是企业学术交流和探讨企业科技创新的重要载体。刊登论文内容涉及产业科技、技术应用、建筑工程、食品生物、化工材料、交通能源、机械电子、电脑网络、金融财务、经营管理、宣传营销等领域。为推动科技进步和学术创新,及时推广科技工作者的技术成果和先进的工作经验,本刊拟广泛征集论文稿件。欢迎各界人士踊跃向本刊投寄优秀论文。

●投稿说明:

1.稿件符合本刊范畴,选题新颖,论据真实可靠,具有一定学术水平。课题、基金项目论文优先刊登。

2.稿件要求用Word文档排版。若稿件中含有数字公式、表格、曲线图及其他图表,请用图文编排软件制作好相关内容,并务必保证其中的符号、数字、文字、图线清晰、规范。

3.稿件务必请作者认真校对,并按论文规范格式排版。篇幅要求为3 000~6 000字,文责自负。

4.请将稿件通过电子邮件发送到本刊编辑部邮箱(gykj333@126.com)。稿件应注明作者的真实姓名、详细通讯地址、联系电话(手机号码)及电子信箱,以便编辑部及时通知稿件录用、退修等相关事宜。

5.本刊编辑部稿件评审专家组对来稿进行评审,并帮助和指导作者撰写合乎要求的论文,评选优秀论文推荐刊用。

6.编辑部收到作者稿件后,1周内通过电子邮件回复审稿和录用情况。稿件通过专家和编辑部评审出刊后,按作者人数免费赠送样刊,每人1本。来稿一律不退,请作者自留底稿。

7.本刊谢绝一稿多投、剽窃和抄袭行为。

8.本刊不委托任何机构和个人代为组稿,请广大作者直接向本刊编辑部邮箱投稿。

本刊联系方式:

电话:(0771)5302014 5333829(传真)联系人:严红梅

《企业科技与发展》 篇9

本刊以学术理论为主,是企业学术交流和探讨企业科技创新的重要载体。刊登论文内容涉及产业科技、技术应用、建筑工程、食品生物、化工材料、交通能源、机械电子、电脑网络、金融财务、经营管理、宣传营销等领域。为推动科技进步和学术创新,及时推广科技工作者的技术成果和先进的工作经验,本刊拟广泛征集论文稿件。欢迎各界人士踊跃向本刊投寄优秀论文。

●投稿说明:

1.稿件符合本刊范畴,选题新颖,论据真实可靠,具有一定学术水平。课题、基金项目论文优先刊登。

2.稿件要求用Word文档排版。若稿件中含有数字公式、表格、曲线图及其他图表,请用图文编排软件制作好相关内容,并务必保证其中的符号、数字、文字、图线清晰、规范。

3.稿件务必请作者认真校对,并按论文规范格式排版。篇幅要求为3 000~6 000字,文责自负。

4.请将稿件通过电子邮件发送到本刊编辑部邮箱(qykj333@126.com)。稿件应注明作者的真实姓名、详细通讯地址、联系电话(手机号码)及电子信箱,以便编辑部及时通知稿件录用、退修等相关事宜。

5.本刊编辑部稿件评审专家组对来稿进行评审,并帮助和指导作者撰写合乎要求的论文,评选优秀论文推荐刊用。

6.编辑部收到作者稿件后,1周内通过电子邮件回复审稿和录用情况。稿件通过专家和编辑部评审出刊后,按作者人数免费赠送样刊,每人1本。来稿一律不退,请作者自留底稿。

7.本刊谢绝一稿多投、剽窃和抄袭行为。

8.本刊不委托任何机构和个人代为组稿,请广大作者直接向本刊编辑部邮箱投稿。

本刊联系方式:

电话:(0771)5302014 5333829(传真)联系人:严红梅

《企业科技与发展》 篇10

本刊以学术理论为主,是企业学术交流和探讨企业科技创新的重要载体。刊登论文内容涉及产业科技、技术应用、建筑工程、食品生物、化工材料、交通能源、机械电子、电脑网络、金融财务、经营管理、宣传营销等领域。为推动科技进步和学术创新,及时推广科技工作者的技术成果和先进的工作经验,本刊拟广泛征集论文稿件。欢迎各界人士踊跃向本刊投寄优秀论文。

●投稿说明:

1.稿件符合本刊范畴,选题新颖,论据真实可靠,具有一定学术水平。课题、基金项目论文优先刊登。

2.稿件要求用Word文档排版。若稿件中含有数字公式、表格、曲线图及其他图表,请用图文编排软件制作好相关内容,并务必保证其中的符号、数字、文字、图线清晰、规范。

3.稿件务必请作者认真校对,并按论文规范格式排版。篇幅要求为3 000~6 000字,文责自负。

4.请将稿件通过电子邮件发送到本刊编辑部邮箱(qykj333@126.com)。稿件应注明作者的真实姓名、详细通讯地址、联系电话(手机号码)及电子信箱,以便编辑部及时通知稿件录用、退修等相关事宜。

5.本刊编辑部稿件评审专家组对来稿进行评审,并帮助和指导作者撰写合乎要求的论文,评选优秀论文推荐刊用。

6.编辑部收到作者稿件后,1周内通过电子邮件回复审稿和录用情况。稿件通过专家和编辑部评审出刊后,按作者人数免费赠送样刊,每人1本。来稿一律不退,请作者自留底稿。

7.本刊谢绝一稿多投、剽窃和抄袭行为。

8.本刊不委托任何机构和个人代为组稿,请广大作者直接向本刊编辑部邮箱投稿。

本刊联系方式:

电话:(0771)5302014 5333829(传真)联系人:严红梅

探索高科技企业发展之路 篇11

福建新大陆科技集团是中国首家获准入台投资的企业。新大陆集团将利用台湾地区在市场上的便利条件和市场渠道,拓宽公司的技术产品在北亚、日本、东南亚乃至全球的市场占有率,推进海外市场的业务发展。新大陆集团依靠科技创新实现快速发展的经验,被称为中国现阶段高科技企业的一个成功范例。新大陆科技集团的成功经验值得借鉴和参考。

在今年的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期间,《经济》记者采访了王晶。

据王晶介绍,新大陆集团创立于1994年,主要从事电子信息、生物、科技环保等领域的产品研究、开发、制造、销售和服务,员工近千人,是一家在三大科技领域发展的民营高科技股份制企业集团,总部在中国福州。其中龙头企业新大陆电脑股份有限公司是2000年上市公司。目前,新大陆集团在电子信息领域中的计算机外设产品、系统集成、二维码系列产品;生物制药领域的癌症早期检测试剂;环保领域的紫外-C水消毒系列产品等都具有或达到世界及国内领先水平。

王晶说,新大陆电脑公司刚创业时,仅有18名员工,150万元注册资金,经过5年多时间的快速发展,企业净资产已增至1.2亿元人民币。这个集团已发展为以电子信息、生物制药为支柱的高科技企业集团,1998年集团实现销售收入近6亿元,创利税5980万元。5年来,这家集团投放市场的创新产品达43项,其中6项被列入国家火炬计划,10项入列福建省火炬计划,3项成为国家“九五”计划重点攻关项目,7项获国家专利,6项填补国内空白。1998年,年方5岁的新大陆电脑公司就迈入了国家电子行业百强行列。

创业之初,新大陆人没有像当时的许多电脑公司一样,走靠卖电脑赚钱的捷径,而选择了一条走起来比较艰难的“以市场为导向、创自有品牌、走实业化道路”的发展道路。

王晶说,新大陆集团已成为国家科委首批认定的重点高新技术企业、电子工业部重点扶植企业、福州市“先进纳税企业”、工商银行“aaa级信誉企业”。

短短几年时间,新大陆集团共研制了磁卡终端、nl系列pos、快办事等30多种高科技产品,其中4项填补国内空白,2项被国家科委列为国家级火炬计划项目,3项为福建省新技术与火炬计划项目。目前,新大陆已成为国内三大终端生产厂家之一,nl-800pos通过了国家级成果鉴定,在系统集成方面也显示出雄厚实力。

新大陆集团始终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加速科研成果的转化,每一个科研项目都进行过充分的市场调查和可行性研究,捕捉市场需求,根据客户需求开发、设计产品,开发队伍与市场人员密切配合,深入市场,了解市场,科研成果的转化率达80%。

工业设计是产品从原理到生产必不可少的环节,是产品化的第一步。新大陆集团十分重视工业设计,成立了专门的工业设计室和cad中心,保证了科研成果的转化。高科技产品更应该是质量上乘的精品。新大陆集团建立了4000平方米的标准厂房,一条90年代国际先进水平的全自动表面贴装(smt)生产线,一条双波峰焊生产线,两条生产流水线及配套生产、测试设备。从设计开发、配套采购、生产、市场营销到售后服务,均严格按iso9002标准实施,建立了qc保证体系。

新大陆集团讲究营销策略,总是以快半拍的节奏抢占市场,在销售策略的制定和销售网点的设立上进行科学规划,并采取服务跟进的措施,从而保证了市场的拓展和巩固。目前已建立起以总部为中心、辐射国内18个大中城市的销售网络。

人是企业最大的财富,新大陆集团吸收了国外先进的管理经验和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提出了“以人为本”的管理哲学,尊重人、信任人、关心人、培养人。“容人之过、记人之功、用人之长”成为公司领导人的共识,“以身作则、严于律己”是公司干部的基本素质。制定中长期人才培养计划,定期输送员工参加培训学习、出国深造。任人唯贤、平等竞争、优胜劣汰。当一个新员工步入新大陆的第一天,听到的是这样一句关切的问候:“你觉得自己适合干什么?发展目标又是什么呢?”当你在新大陆稍作停留,你就会发现一大批二十来岁的业务主办和部门经理。

在此基础上,新大陆集团努力建设以共同价值观为核心的企业文化,要求“公司发展目标与个人奋斗目标和谐,公司团队精神与个人精神和谐,公司价值观与个人价值观和谐,企业行动准则与个人行为准则和谐。”形成这样一个价值观——“为社会贡献智慧,与大众共享利益。”营造宽松、和谐、合作的工作环境,增强企业凝聚力,使员工有安全感和归宿感。提倡社会责任感、道德自律意识、人格力量、探索与拼搏精神。采取科学的激励机制,重物质更重精神,满足员工自我实现的需要。

新大陆集团走高科技发展之路,壮大企业规模,树立大市场观念,抓质量,创名牌,成为全国最知名的高科技企业之一。作为一家在高科技领域屡有建树的企业,新大陆集团走出了一条成功的路子。其成功的关键,在于始终坚持把科研成果快速转化为商品作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从而使自身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

王晶说,为了加快使企业成为技术创新主体的步伐,需要从政府和企业两个方面一齐努力。政府方面,要加快转变职能,从重在颁行优惠政策转到促进企业制度变革和强化市场竞争环境上来,通过市场竞争,对企业产生技术创新的压力和诱导作用;企业方面,则要转变内部机制,转变企业领导观念,提高企业家素质。企业创新系统是国家创新系统的核心。唯有使企业成为创新主体,我们国家的创新体系建设才会有坚实的基础。

新大陆的成功,并不仅在于它有如此迅速成长的销售收入和利税额,也不仅在于它开发出了如此众多的高技术产品,更在于它探索出一种推动企业成为创新主体的机制,一种使科研成果从企业中源源产生、并迅速转化为面向市场的产品、从而取得可观效益又推进再创新的动力机制。

《企业科技与发展》 篇12

本刊以学术理论为主,是企业学术交流和探讨企业科技创新的重要载体。刊登论文内容涉及产业科技、技术应用、建筑工程、食品生物、化工材料、交通能源、机械电子、电脑网络、金融财务、经营管理、宣传营销等领域。为推动科技进步和学术创新,及时推广科技工作者的技术成果和先进的工作经验,本刊拟广泛征集论文稿件。欢迎各界人士踊跃向本刊投寄优秀论文。

●投稿说明:

1.稿件符合本刊范畴,选题新颖,论据真实可靠,具有一定学术水平。课题、基金项目论文优先刊登。

2.稿件要求用Word文档排版。若稿件中含有数字公式、表格、曲线图及其他图表,请用图文编排软件制作好相关内容,并务必保证其中的符号、数字、文字、图线清晰、规范。

3.稿件务必请作者认真校对,并按论文规范格式排版.篇幅要求为3 000~6 000字,文责自负。

4.请将稿件通过电子邮件发送到本刊编辑部邮箱(qykj333@126.com)。稿件应注明作者的真实姓名、详细通讯地址、联系电话(手机号码)及电子信箱,以便编辑部及时通知稿件录用、退修等相关事宜。

5.本刊编辑部稿件评审专家组对来稿进行评审,并帮助和指导作者撰写合乎要求的论文,评选优秀论文推荐刊用。

6.编辑部收到作者稿件后,1周内通过电子邮件回复审稿和录用情况。稿件通过专家和编辑部评审出刊后,按作者人数免费赠送样刊,每人1本。来稿一律不退,请作者自留底稿。

7.本刊谢绝一稿多投、剽窃和抄袭行为。

8.本刊不委托任何机构和个人代为组稿,请广大作者直接向本刊编辑部邮箱投稿。

本刊联系方式:

电话:(0771)5302014 5333829(传真)联系人:严红梅

上一篇:服装设计应用下一篇:中国市场理事会邀请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