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选择

2024-09-22

幸福选择(精选8篇)

幸福选择 篇1

1982年金秋, 我带着美好的憧憬, 从幼儿师范学校跨入了幼儿园大门, 至今已在色彩斑斓的儿童世界里幸福了28个春秋。

每种职业都有自己的使命和价值, 但是没有一种职业像教育这样古老、崇高、受人关注和富有创新。工作中, 我们每多一个正确的引导, 多一个可行的纠正, 每将诚实、正直和善良多播种在一个幼小的心田, 就为现在和未来增添一些美好。我们执着地用真、善、美启迪了无数颗幼稚的童心, 帮助他们树起了第一块生命的里程碑。虽然, 年复一年, 青丝堆雪, 但我们的青春却在孩子们的身上得到了延续, 所以幸福才是我们内心的真实体验。

教育活动中我们与幼儿在幸福上是共同“感染”的, 共同受惠于幸福。我们老师既是幸福的创造者, 也是幸福的享受者。我们精心地用爱去拨动一根根娇嫩的心弦, 弹奏出美妙的乐章;用爱去滋润一株株纤柔的幼苗, 使其健康成长, 我们的精神就可以永远地融入孩子的心灵。孩子们是幸福的享受者, 也是幸福的创造者, 他们的成长中有我们的力量在起作用, 他们也给予了我们幸福。工作中, 还有什么比自我生命的增值更让人感觉幸福呢?

下辈子, 我还选择当幼儿教师!

摘要:又是一年教师节, 每到这个时候, 编辑部都会收到很多新老教师发来的职业感言。在他们用爱和经历写成的文字中, 出现最多的一个词就是“幸福”。也许有人会说, 这些只不过是为迎合主流媒体而写的应时颂歌而已。的确, 编者在阅读这些稿件之初也十分困惑, 跟幼儿教师打交道10年, 我深知他们的工资水平并不高, 在偏远地区民办幼儿教师最少的工资每月只有100多元, 这是一个令人惊讶的数字, 即使在南京这样的省会城市, 也有幼儿园教师的工资每月1000多元的, 但他们在工作中所付出的辛劳和承受的精神压力, 随着时代对早期教育要求的提高却日益增加。在以薪资水平和工作舒适度衡量职业幸福感的今天, 从事这份工作, 幸福感从何而来呢?读一读下面的文字, 也许你会感受到那份与物质无关的, 纯粹来自于职业本身的幸福情怀。

幸福选择 篇2

她一直是骄傲的公主,良好的家世,姣好的容貌,体面的工作,她像一条自在的小金鱼,姿态优美地游在美丽的荷塘。

这条耀眼的.小金鱼身后,追随者众多。一位IT界屈指可数的成功男人每天下午将宝马车停在她单位的楼下,只要她一下楼,车子立即启动。她对车里的主人摆摆手。

一位归国博士对她的恬淡一见倾心,每日请人送一束玫瑰给她。送花的人还未走远,娇艳欲滴的玫瑰便在垃圾桶里安身立命。

她的骄傲伤了多少人的心,有人愤愤道:“看她究竟能找什么样的!”

其实她也困惑,冥冥之中,牵手之人到底身处何方?

一日,在朋友家聚餐。他来了,高高瘦瘦的,她并没有在意。晚餐结束时,大家张罗着一起收拾碗筷,他指着眼前的盘子说,浪费了可惜,交给我吧。说着,端起盘子,全然不管别人有何目光。她的心里有一种别样的感觉,扭头看他,有一种喜悦在心里渐渐升起。

后来,朋友们问她:“为什么会选择他呢?”她说:“一个懂得珍惜的人,才会懂得生活,这样的人让人感觉踏实。”

婚后的日子,她过得平静而幸福。结婚10周年纪念日里,昔日朋友纷纷前来庆贺,她依然那样年轻与美丽,一份淡定从容更添加了她的魅力。朋友们终于相信,她是幸福的,她当初的选择是对的。

重新选择幸福 篇3

我从小就喜欢文学,单身的日子常以书报相伴。由于身份的原因,我开始注意杂志上刊登的征婚启事,在茫茫的人海里寻觅,盼望着有一天找到一个伴儿。我拿起笔写应征信,了解对方、介绍自己。我遭到过拒绝,可我没有灰心,不想认命,我要改变自己。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在一本杂志上看到一则丧偶男士的征婚启事,我勇敢应征,于是我们在人生的旅途上相识、相知、相恋了。我们相距千里,鸿雁传书,你来我往,写信是唯一的倾诉,读信给了我们精神上巨大的安慰和支持……通过一年的交往,在众多的应征者中他选择了我。

1993年9月25日,我们在西城月坛婚姻登记处工作人员的祝福中领取了结婚证。老伴儿学识渊博、有涵养,我则尽力做个好妻子,对家庭尽职尽责,对爱忠诚;作为母亲,无论是自己亲生的,还是老伴儿前妻留下的,我平等相待。

婚后一段时间,我们虽在两地,彼此思念的书信情意绵绵。天冷之前我日夜加班为丈夫赶织毛衣,把情和爱一针针织在里边。丈夫收到毛衣无比感动,以诗表达对我的谢意,我们心里时刻装着对方。

我提前办了病退来北京与丈夫团聚,我们在生活上互相照顾,过起了平淡、安详的晚年生活。他的学识让我崇拜,他生活能力强,感情细腻,对我更是体贴,使我享受到了家庭的温暖和夫妻之爱。孩子们陆续参加了工作,我们为儿女筹办婚事。现在他们都有自己的事业和家庭,生活得很好,孩子们对我们都很尊敬,逢年过节常买了礼物回来看望我们,彼此来往,团结和睦。

我常外出听课,老伴儿也很支持。2005年我参加了健康之星评选活动,除了健康知识答题,还有3分钟的主题演讲,我认真备稿,老伴儿耐心指导。最终我以最高分获得北京市第一名,最后参加全国决赛并获三等奖。

我外出老伴会叮咛“注意安全”,过马路时他会牵着我的手,我们一块散步、购物,闲暇时读书看报、听广播,各有各的爱好。老伴豁达幽默,我温顺贤良,两个人虽性格不同,但彼此包容,且互相赏析。他常说的一句话就是:“你快乐,我就高兴。”

情感沟通:幸福课堂的应然选择 篇4

幸福是一门学问, 教人幸福更是一门艺术, 幸福课堂是让育人者和学习者在课堂上建立起幸福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 教师在强烈的自我幸福感的基础上, 心情舒畅地投入教学之中, 促进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体验, 不断丰富学生的思想感情, 学生的学习悟性在沟通、交流的课堂氛围中自主地生发, 从根本上实现教师爱教、学生乐学的课堂理想。幸福课堂要达到这样的教学境界必须依赖于情感教育,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没有一条富有诗意的、感情的和审美的清泉, 就不可能有学生的全面的智力发展。”情感是认知发生的背景动力, 对认知的发生起着发动和导向作用;情感还是认知发生的即时动力, 对认知发生、发展起推动和整合作用。在构建幸福课堂的实践中, 我们注重寻找教育契机, 讲究情感沟通艺术, 创设了“亲、助、和”的师生人际情景 , 把学生带入“美、智、趣”的学习情境中, 缩小学生与教师、学生与教材之间的距离, 学生进入了自主体验、合作探究、享受快乐的最佳情绪状态, 课堂成为学生积极思考、主动展示、幸福成长的精神家园。因此, 注重情感沟通艺术是幸福课堂的应然选择。

一、情感沟通艺术的理性 思考

幸福课堂的情感沟通讲究“真”, 追求“美”, 注重“情”, 突出“思”。强调缩短课堂心理距离, 创设一种亲切和睦的人际环境, 以培养兴趣为前提, 诱发主动性;以指导观察为基础, 强化感受性;以发展思维为核心, 着眼创造性;以激发情感为动因, 渗透教育性;以训练学科能力为手段, 贯穿实践性。情境教学把学生的注意、观察、思维、想象以及非智力因素都调动起来, 重视学生的主体性, 在“师生之情”、“生生之情”交互中激起学生的学习情绪, 把认知活动与情感活动结合起来, 培养学生对知识的认识态度和价值观, 让学生在情境中自觉体验、自主学习, 从而更深刻地理解教材、掌握知识、获得情感的体验, 享受幸福教育。

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人际关系是课堂师生满足需要、协同活动, 实现目标的基础和保证, 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利于鼓舞学生的士气, 提高学习效率, 使不同层次学生的健康的、合理的心理需要得到程度不同的满足, 从而使学生产生心情舒畅的求知情绪和积极进取的学习状态, 师生围绕课堂的学习目标, 进行立体思维, 将“以学定教”、调控引导的过程与学生“顺己求学”、学习建构的过程融合在师生智慧对话、互动生成的情境之 中, 其灵动催生的动力既来自教师外部的助推力, 更依赖学生自身的内驱力, 在师生、生生互动中立足自身, 主动学习, 使学生自主、自动、自由地得到发展。

人际沟通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之间相互传递信息的交流过程。人际沟通不只是交流信息, 还要交流情感、思想、态度和观点。在这个过程中, 心理因素起着重要作用。人际沟通的渠道包括正式沟通和非正式沟通、单向沟通和双向沟通、直接沟通和间接沟通、口头沟通与书面沟通 等。要改善师生人际关系, 就必须进行课堂的有效沟通, 以减少不必要的冲突, 增进师生之间彼此了解, 达到目标的认同与情感上的融洽, 极大地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在沟通中促进学生可持续性发展。

幸福课堂中的人际沟通, 是一种畅通的师生情感交流, 它要求教师主动与学生坦诚相见, 达到相互理解、互通情感之目的。这种沟通不是简单的信息传递, 其中包含着复杂的心理因素与物理因素, 为了使课堂沟通过程减少各种障碍, 在课堂人际沟通中必须遵循和坚持四个方面的心理原则:

1. 换位原则。在师生交往中, 教师要善于把自己置于学生的位置, 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 以求得心理相通。

2. 互尊原则。在师生交往中, 应互相尊重对方的人格, 尤其要保护学生应有的自尊心。

3. 相容原则。教育者多与学生谈心接触, 把握学生的人性特征, 并注意个性的相容。

4. 理解原则。教育者及时把握学生的学习、生活的心理状况和生理特点, 给予充分的了解和谅解, 能有效地消除师生之间的隔阂与疏离, 架起通向学生心灵的桥梁。

总之, 注重课堂师生情感沟通艺术, 教育者和学习者就能和谐地相处, 在师生、生生、人与自然“对话式”学习中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斗志, 培养了学生的积极情感想象和注意、观察、记忆、思维、体验的学习能力, 实现了“激发兴趣、学会方法、培养能力、养好习惯、促进个性”的幸福课堂质量目标。

二、情感沟通艺术的现实 需要

心理学研究证明, 情感是一种高级的心理现象。在幸福课堂的教学中, 学生的情绪、情感、态度对于学习效果至关重要, 学习者只有情感和精神需要得到满足才能引起积极的肯定的情感反应, 只有当他们亲自感受到教育者教学意图的善, 内容的真与形式的美, 才会在情感深入交流的过程中与教学者产生趋同性, 产生心灵的共鸣和共震。沃尔特·皮特金在《学习的艺术》中指出:思维就像机动车, 要接受感情的燃料, 推动学习者在文明大道上前进;没有哪种单一的情绪足以促进学习过程的各个阶段。这种阶段由好几种情绪一起促进, 将以下三种情绪融合起来效果最好:其一, 对学科及其价值相当强烈的激情;其二, 坚信自己能完全领会所学内容;其三, 不仅主动地顺从老师和课本, 还主动探究与理解书本提出的主张。由此可见, 情感是课堂中调节师生人际关系的精神纽带, 是打开现代学生心灵的启动器。教育者的教学内容能否被学生接受, 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师生关系的融洽程度, 师生间搭起情感的桥梁, 经常保持愉快活泼、和谐融洽的气氛, 在相互尊重、理解、信任、团结合作的环境中, 教学的内容在通过情感的传输带方能顺利通过。如果师生间感情疏远, 心理距离大, 学生对老师就会产生一种敬而远之的回避心理, 那么教学的内容就难以被认同和理解。因此, 在幸福课堂教学中, 教师应具备进入学生心灵世界的本领, 尊重和发展学生的个性和人性, 使师生生活在健康的双向交流中, 从而使学生真正体验到做人的幸福感与自豪感, 提高学习效率, 形成高尚人格和优良品行, 以达到促进学习、改善学习、提升学习的根本目的。

教师是情感沟通中的重要载体, 走入学生的心灵世界, 对教育者来说并不是一件易事。即将迈入成人行列的中学生, 他们的世界是充满梦想与渴求, 掺杂着幼稚与成熟, 交织着思考与冲动的。他们常常莫名其妙地烦燥不安, 同时又力图紧闭自己的内心世界。加之长期的师道尊严, 导致教师很少揣摩学生的活跃思想, 师生感情上的隔膜, 使课堂缺乏生机和活力。在长期的实践中, 我们深深感到, 融洽师生关系的秘诀是沟通师生情感, 即教育者与学习者心灵的沟通。学生的心灵就像一架多弦琴, 只要弹对和音的弦, 就会使其他弦一起振动, 发生共鸣, 协奏起美妙的音乐。但要找到这根弦, 必须善于沟通, 在课堂上关注学生感受、体验、理解学习的过程, 注重学生的情绪调控, 善于引用情景案例, 在创设中阐述道理、澄清世事, 引发学生情感共鸣, 激扬学生生命, 以其鲜活的、充实的和富有生命力的课程形态, 引领学生愉快生活、幸福成长。因此, 课堂的沟通需要教育者以心换心, 讲究沟通艺术, 从学生身上发现和捕捉闪光点, 摸清学生的学习现状, 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 真心实意地关心学生, 掌握交流的“火候”和时机, 与学生讲实话, 吐真言, 并设法调节学生心态, 拨动学生的心弦, 使每个学生在有效的师生沟通中看到自己的成长, 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和无穷的乐趣, 在沟通中树立教育者的威信, 融洽师生感情, 让师生在心灵的“交响乐”中共享幸福教育。

三、情感沟通艺术的方法 途径

幸福课堂中的师生情感沟通有两种情况:一是学习者原来就处在正向状态的态度, 沟通后, 其程度得到进一步提高, 我们称之为“顺向强化”; 二是受教育者原来处于逆向状态的态度, 沟通后, 改变了态度, 成了正向状态的态度, 我们称之为“逆向转化”。因此, 要沟通师生情感, 就必须提高人际沟通的心理水平, 改善人际沟通的办法和技巧, 最大限度地缩短师生的心理距离, 达到预期的目的。在近几年的课堂实践中, 我们注重寻找教学契机, 研究沟通技巧, 逐步积累了沟通师生情感的有效方法, 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1. 寻找动之以情的通道和连接点。情感沟通需要构建教学情景, 教学情景是在课堂教学中为落实教学目标所设定的, 作用于学习主体, 使其产生一定情感反应的学习环境。它不是完全原生态的社会环境, 而是经过教师“加工”后的微观教学环境。在构建微观教学环境中, 教师要捕捉时代活水与教材知识之间的通道和连接点, 使学生产生情感共鸣, 促进学生在自我建构中, 最大限度地调动相关旧知识来积极探究, 找到新知识的“生长点”, 从而实现学生的“现有水平”向“未来的发展水平”迁移。因此, 政治课堂中的动之以情的通道和连接点, 是让学生感到有新意、有特色、有启发、有灵感、有思辨的社会热点、焦点和亮点, 以此吸引学生注意力, 激发学生观察问题、参与探究的热情, 既调节了课堂气氛, 又让学生学会思考, 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笔者曾以“钓鱼岛事件”这一热点设置情境, 组织学生开展探究活动, 在展示这一时政热点背景的前提下, 设计了动之以情的通道和连接点:中国渔船船长被日方非法扣留之后, 国内爱国热情被迅速点燃, 有人在网上号召“砸别人的车子, 爱自己的国”, 并且付诸行动, 为此, 许多日本车车主惶惶不安。请问你对这一现象有何看法?如何理解爱国的血性与理性?学生经过激烈的辩论, 最后达成较为一致的意见:一是爱国需要血性, 需要热情, 但爱国也不能缺乏理性;二是在全球化进程逐渐加快, 各国间经济发展的依赖程度日益加深的背景下, 激进地抵制日货不但无效而且会伤及自身;三是爱国更应该表现为中华民族的自立、自强、自尊而努力工作与奉献, 更应该表现为每个中国公民的文明、成熟和理智, 通过社会的经济发展、政治稳定和社会和谐来昭示。学生的爱国热情在体验教师设计的通道和连接点中得到升华。

2. 捕捉来自学生的“第一信号”。课堂上的情感沟通是教师和学生借助各种中介进行的认知、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方面交流和相互作用的 过程, 整个课堂呈现为师生多边、多向、多种形式交互作用的交际关系, 意味着教师和学生在平等交流中要拉近彼此的心理距离, 实现心理顺畅沟通, 营造默契流畅的师生教学心理链。这就需要教师具有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的本领, 在课堂上与生为友, 倾听学生意见, 与学生开展思想深层次的交流, 有效地把握学生的思想脉搏, 准确把握学生的“第一信号”, 这对教师来讲是一种修炼, 需要从四个方面去努力:

第一, 真心诚意听其言。放下架子倾听学生呼声, 褒扬的、贬斥的、逆耳的都听, 尤其要听“牢骚”话, “牢骚”可能是学生想了很久的心里话, 对分析学生心理很有益处。这样从不同意见中能体验出学生的内心世界, 把握真实无误的“信号”。

第二, 潜心着意观其行。从宏观方面通过观察学生课堂心理状态变化, 从微观方面观察学生在课上的一举一动, 一颦一笑, 把握“信息源”和学生举动的“真谛”。

第三, 见微知著察其色。这里的“色”是学生的学习状态、神情、脾气、情绪的变化。准确地把握学生的喜与厌、欢与愁等表情变化, 就能明察秋毫, 洞察学生的内心世界, 掌握学生言行变化的晴雨表, 做沟通情感的有心人。

第四, 穷尽表象知其心。为了真正地把握学生的“第一信号”, 要善于从个性中找共性, 从正常中找异常, 从静态中找动态, 从表象中找真象, 才能提高课堂师生情感沟通的水平。

笔者在执教“多党合作的基本方针”时, 一学生突然站起来发问: “这种党派合作, 不就是社会上搞的江湖义气吗?”此言一出, 学生们立即议论纷纷。面对此情, 笔者先对这位学生的积极探索精神进行了肯定, 然后顺势利导, 引导学生围绕“江湖义气是什么, 持江湖义气的人还讲不讲政策原则”展开讨论。学生经过讨论后认为, 我国的政党关系是以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为合作的政治基础, 以遵守宪法和法律为根本的活动准则, 不同政党之间有其明确的合作政治基础和根本活动准则, 因此, 绝不是毫无原则的所谓“江湖义气”, 通过师生共同探究, 解开了学生的心结。

3. 建立“心桥簿”、“师生对话录”。在中学政治幸福课堂教学中, 我们有一个特殊的作业, 每周请学生把自己的心里话、悄悄话写在本子上, 作为一次作业交上来, 并给这本簿命名为“心桥簿”, 教者及时和学生进行书面对话, 表示自己的态度, 或认可、或赞同、或反对, 入情入理, 启发学生思考, 学生高兴地把师生以“对话”进行平等的思想交流称之为“师生对话录”。

“心桥簿”和“师生对话录”犹如谈心亭, 师生可以在这里倾心交流, 学生把政治教师当成知心朋友, 敞开多彩多梦的内心世界, 请我们出谋划策, 解难释疑, 教育者乐在其中, 师生之间处于亲近、信赖的积极情感状态中, 激发和调动了学生美好善良的情感, 也完善与充实了教育者。书面沟通有利于及时反馈信息, 全面了解学生思想动向;有利于消除师生隔阂和误解;有利于培养学生观察力和思维能力, 提高学生情感的稳定度。

4. 巧讲大道理。语言既是工具, 更是一门沟通艺术、科学、准确、亲切的讲解, 可起到“一语破的、一语解惑、一句激情”之效果。有专家曾这样说:教师在课堂上的语言应该是洗过的。笔者认为, 所谓洗过的语言, 就是要力求精简明晰, 就是要让课堂语言像沙砾中淘洗出来的金子一样富有魅力。在课堂情感交流中, 我们可以经常使用成语典故、比喻和穿插一些风趣的话语, 增强语言的感染力, 使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得到一种美的享受:①寓教于例, 以事物作依据, 化深奥为浅显, 化抽象为个体, 增强大道理的说服力。②角色转换, 在教学大舞台上每个人扮演一定的角色。当学生进入角色, 角色转换或被赋予某种角色, 就会产生相关的角色意识, 这就是角色效应。③旁征博引。对于一些难以正面讲清的大道理, 教师可举一些事例来揭示, 让学生意会, 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比如当学生讨论“废品收购站里的废品是不是商品”而看法不一时, 笔者只是提示学生:“成为商品有二个条件:一个是劳动产品, 一个是用于交换。”学生一下就明白了。再如在讲“法人”这一概念时笔者这样启发学生:“有人说法人就是法国人, 法人就是犯了法的人, 法人就是学了法术的人, 请同学们说, 法人是不是人?”一连串的荒唐解释和风趣幽默的语言, 令学生捧腹大笑, 精彩语言的魅力可见一斑。

关注学生的成长, 塑造学生完美的生命, 是新课改背景下课堂教学值得研究的重要课题。注重师生情感沟通是幸福课堂最幽香的一枝花。因为慈爱是洒向学生心灵的细雨, 信任是打开学生心灵的钥匙, 疏导是通向学生心灵的桥梁, 沟通是走进学生心田的道路。让我们探索更多、更有效的沟通艺术, 使幸福课堂的研究走上更科学的道路。

以培养兴趣为前提, 诱发主动性; 以指导观察为基础, 强化感受性; 以发展思维为核心, 着眼创造性; 以激发情感为动因, 渗透教育性; 以训练学科能力为手段, 贯穿实践性。

思维就像机动车, 要接受感情的燃料, 推动学习者在文明大道上前进; 没有哪种单一的情绪足以促进学习过程的各个阶段。

学生的心灵就像一架多弦琴, 只要弹对和音的弦, 就会使其他弦一起振动, 发生共鸣, 协奏起美妙的音乐。

选择幸福优秀作文 篇5

偶然经过曾经的学校,从远处看去的石头城,依旧原封不动地伫立在那里,仿若一座人迹罕至的空城。记忆中封存的画面,一瞬间就复活了,一幕幕在眼前重新上演。每一帧画面都闪现过我的身影。只是现在的我,俨然是一个安静的观众,饶有兴致地重复曾经是我出演的无声电影。我小心翼翼地走进学校,生怕身后的另一片天地花叶凋零,让回忆像突然间宣泄的`浪,然后不可遏制地滑过我的脸庞,似笑非笑的嘴角挂住一行清泪。

空空荡荡的楼层周围渐渐被杂草丛生所掩埋,枯萎的藤蔓缠绕着翘起的墙皮无限制地向上爬。旧日游踪,一池萍碎,半檐花落,荒草冷苔悄悄幽远了一层笑语欢言。地曾经属于我的一点一滴慢慢淡去。一别经年,而今已是人识物,物不识人。沿着满布灰尘的阶梯走上去,每每向前迈一步,就像往从前的世界倒回。曾经在这里,耳边有人说。你不禁意间的莞尔一笑,而我却觉得,已经为它等了很久很久……

一句话化成轻烟散去,往事在人去楼空后都烧成了灰烬。轻轻推开教室的门,在阳光下微尘飞扬,黑板上的字迹赫然在目,窗上的碎玻璃还在等待修补,墙角余留的字条边缘已微微泛黄。这里依旧有我们存在过的证据。或许破碎的情节才是完美。幸福与否,只在一念之间。

踱步在教室外,远远看见秦淮河。此岸是从前,彼岸是如今。一座桥的距离,把幸福抑或悲伤的我拴在一起。在窗口逗弄过的白鸽,在两岸徘徊。仰望过的风筝,跨越两岸飞翔。然而我只能够站在回忆的门外,再也不能走进去。

人事已去,时过境迁,我也只能站在对岸,寄梦相望。终究到了我与从前挥手作别的时候了。当我一步一步地从回忆的高潮撤退。当我身后的往昔渐渐虚化翕合的时候,我将会从不幸福的梦中醒来。未来,将会如期而至。选择,幸福便会出现在眼前。

霍站长的幸福选择 篇6

坚守着一份承诺

“我想让更多的人了解五禽戏。”这是霍瑞明多年来说得最多的心里话,也是他幸福人生所坚守的承诺。他承诺的这句话与他的事迹,写进了2008年6月《燕赵晚报》上,此时,正是在喜迎北京奥运会期间,在社会上引起了不小反响,省市诸多媒体从不同视角作了跟进报道。《中国医药报》也以《五禽戏在石家庄升温》为题叙述道:“记者在石太公园看到,演练健身气功?五禽戏的人群中既有身形敏捷的青年,也有白发苍苍的老人,还有意气风发的80后。”

石太公园健身气功活动站,是以推广健身气功?五禽戏为特长的,爱好该功法的习练者纷纷来找霍站长学习和交流。也许正是由于这一缘故,活动站发展的很快。从最初只有十几位中老年人学习,后来发展到150多人。附近前来学练的人员中,既有女儿为教老爸来学的,也有儿子为教老妈来学的,更有妻子为教丈夫来学的,还有全家总动员一起来学的。省内外的爱好者更是慕名而来学练健身气功?五禽戏。国内一家著名养生节目还在《养生正在流行》栏目中,就习练健身气功?五禽戏功法,与霍站长进行了一次跨越时空的直播热线采访。

2009年霍瑞明又与《燕赵老年报》合作,在全市深入社区进行了四次公益讲座。有一天上午,一位老人说:“我为了参加健身气功?五禽戏讲座学习,坐公交倒了三趟车才赶过来……”听到老人一席话,使霍瑞明感受到健身气功在老百姓中的学习热情和对气功养生文化的精神需求。霍瑞明拿出精心编创并发表的《五禽健身歌》诗书作品展示给大家,并一字一句地进行详细讲解,听讲学员点头称赞,认真地记录着。基层站点以众多中老年人为主体,其自身特点决定了,练功前一定要先系统热身,做到“安全有效健身,安全是中老年人运动的前提和保障”。为此,霍站长把多年积累的教学经验编创成《健身气功热身操》介绍给功友们。《燕赵老年报》总编亲身体验热身后,感觉到热身效果有助更好地习练健身气功,符合中老年人健身特点,该报社以《健身气功·五禽戏正在进行》为题,整版篇幅报道了霍瑞明传授健身气功·五禽戏的生动事迹。

有时候远道而来的学员,阶段学习结束后,提出强化熟练某一套功法,霍站长与石太公园百余功友总是满足其要求,往往是一连数日充当陪练,令即将离开的学员无不感叹“石家庄人真好!”迄今,在石太公园参与习练的人数已累计达数万人次。霍瑞明依然坚守着“我想让更多的人了解五禽戏”的承诺。

传播着千古一戏

自2006年习练气功,霍瑞明多次受邀走进河北电视台,他在《聊天》节目中叙述过五禽戏,在《健康宝典》节目中宣传过五禽戏,尤其是在《精武门》堂上,以12集300分钟的时间,主讲了气功养生文化和健身气功?五禽戏功法,赢得观众好评连连。2008年石家庄电视台对霍瑞明采访后,以“我的戏名叫五禽”为节目片名做了播出,从此,霍瑞明不论走到哪里就有了这个名号。

每次做节目,就像拍戏一样,不管内景和外景,霍瑞明都精心准备,而节目播出后,他总是有不满意的地方。为此,他在自学了国家推广的健身气功·五禽戏、六字诀、八段锦、易筋经等四套功法后,又潜心研读了儒、道、释等中华传统文化,并反复地品读《易经》、《黄帝内经》、《人体经络》、《五行学说》等书籍。他还学习了中医按摩,参加了省级气功培训,考取了国家高级按摩师、一级健身气功社会体育指导员资格证。他把学到的知识和教学体会,融会贯通在功法教学中,用老百姓的语言讲出来,让功友们理解人在气中,气在人中,健身气功就在人们的生活中的道理。

有一次,霍瑞明去河北省中医院肠胃科病房看病人。在交谈中,他与室内几位患者聊上了健身气功?五禽戏,患者听得津津有味。他在病房里的这“三个人的课堂”上,耐心地给患者串讲了健身气功?五禽戏功法,还针对患者的提问,着重讲解了五禽戏对身体的调理和康复作用,时至今日,这“三个人的课堂”至今传为佳话。还有一次,公园门卫耿师傅告诉霍瑞明“有外地人找,人家6点就来等你了。”话音刚落,门口旁一位穿白色羽绒服的年轻女士指着不远处的老人说:“我爸特崇拜你,要跟你学健身气功?五禽戏。”原来,老人是行唐县退休的康姓教师,时年64岁。他在“省会十大真情故事”报道中知到了霍瑞明的事迹,便揣着报纸专程来找霍瑞明求学。老人的学习精神也感动了活动站的习练者,百余功友热情帮助康老师的学练;集体习练时,他们还特意安排康老师站在队伍前列。

书写着古戏新曲

2011年春节过后,霍瑞明在北京小住。一次上网偶然看到一封邮件,“霍老师,我是一位研究生,正在做《五禽戏在下腰痛中预防作用》的课题,现在有些事情需要您的帮助,不知您是否愿意。”随后几天又来了数封邮件,并在博客中留言,期待着答复。

霍瑞明被一封封邮件所表达的真诚感动着。经过多渠道了解沟通,来件者是河北医科大学一位在第三医院从事骨科康复工作的研究生,这位研究生在导师建议下,正在积极选题研究健身气功·五禽戏在康复中的运用。这一选题与霍瑞明志在传承健身气功?五禽戏服务百姓健康的想法不谋而合。经过反复论证,霍瑞明坚定地支持了这位研究生的课题选题和研究方向。在随后的合作研究中,对常练五禽戏功法的部分人员,从虎扑前伸,鹿抵侧屈,熊晃腰肌,猿摘协调,鸟飞平衡等方面,进行了腰肌肌电数字测试和核磁影像分析。通过对测试内容设计的不断修正与气功指导,证明健身气功·五禽戏对人体腰肌多裂肌曲伸比值方面有明显作用,课题研究实验的结论是:“五禽戏可以有效改善腰部的多裂肌,可用于下腰痛的预防和治疗。”这一结论,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流传五千多年的中华传统气功养生术,在当今医疗保健和康复治疗中,仍独树一帜,惠顾于民,造福人类。河北科技大学纪烨、刘彦辉两位90后大学生,习练健身气功·五禽戏后感言道:“老祖宗留下来这么好的养生方法,在我们这一代一定要传承下来,用健康体魄报效祖国。”

幸福选择 篇7

关键词:《傲慢与偏见》,《玛丽·巴顿》,女主人公婚姻观

一、引言

在工业化的浪潮中, 许多妇女走向社会, 走进劳动力市场, 成为独立的雇佣劳动者, 从而扩大了眼界, 赢得了工作的权利。然而19世纪的英国社会和文化现实决定了婚姻中人们必然会考虑到其他的各方面的因素。当时的社会环境男人占据着统治地位, 无法做到基本的经济独立, 女人更没有权利担当重要的政治职务, 甚至找到一份体面的工作都困难。在生活中女人为男人所控制, 先是她的父亲、兄弟、男性的亲戚, 再就是她们的丈夫。尤其对于中产阶级的妇女来说就更是如此。本文通过对比《傲慢与偏见》中女主人公伊丽莎白与《玛丽·巴顿》中女主人公玛丽二人经过数次波折后对于自己的婚姻所作的抉择来加以阐释。由于受到当时社会环境的影响、自我认识的偏差, 她们在面临自己的真爱时, 都无法作出恰当的选择, 然而随着女性意识的觉醒, 她们及时发现了自己的错误并加以改正, 最终获得了幸福的婚姻。她们所选择的婚姻之路体现出的女性意识的觉醒, 以及对自由、真爱和自身人格独立与平等的坚持不懈的追求。

二、伊丽莎白·班纳特与玛丽·巴顿“最初的梦想”

《傲慢与偏见》中的女主人公伊丽莎白是一个聪慧、直率、思维敏捷、风趣的中产阶级小姐。在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英国, 女性不论在经济、社会还是家庭地位上都依附于男性, 社会等级制度森严, 婚姻讲究门当户对。像伊丽莎白这样一个中产阶级出身但又财产微薄的知识女性, 要想获得一种体面的生活和地位, 唯一的途径就是嫁给一个好男人。正如奥斯汀所写:“一个有钱的单身汉, 每年有四五千镑的收入真是女儿们的福气!”总之, 婚姻是人们寻求经济保障及社会地位的途径。因此伊丽莎白最初也认为人生最好的归宿在于结识一个有钱人家的子弟并与之结婚, 为此, 她常常参加一些舞会以结识有身份和地位的男子。伊丽莎白的第一个求婚者是柯林斯, 这是一个肤浅、乏味、自以为是的家伙, 在他的眼中, 婚姻如同一桩买卖。如果婚姻仅仅是生意的话, 那么他的自信就有道理了。因而当他向伊丽莎白求婚时提出的“有利”条件时, 伊丽莎白却毫不留情地拒绝了他, 因为当事实摆在眼前时, 与她的梦想相差竟是那么的遥远。这时候的她渴望拥有一份平等, 以爱情为基础的婚姻。然而由于偏见与自我认识的偏差, 伊丽莎白在面对达西的第一次求婚时, 坚决地拒绝了他。这在当时引起了轩然大波。仅仅是因为伊丽莎白无意中听到的达西关于她的评价及对她家庭的看法, 认为她的相貌一般和对她的家庭成员蔑视。这就引起了伊丽莎白与达西的情感的种种风波。

与伊丽莎白不同的是, 玛丽·巴顿出生在一个工人阶级的家庭里, 母亲早逝, 她与积极参与工会罢工的父亲相依为命。故事发生在19世纪30年代末40年代初的萧条时期, 它直接以当时的宪章运动和罢工斗争为背景。资本主义工业在这一时期得到了巨大的发展。然而当时的工人阶级的物质生活用品十分匮乏, 生活艰辛。资产阶级工厂主们为了增加自己的利润而不惜一切代价的压榨工人阶级, 使得他们的收入微薄, 不足以维持一家人的生活。所以这时期的妇女不得不走出“家庭”外出挣钱, 改善家里的经济状况。另一方面, 工人阶级妇女的生活条件非常恶劣, 她们不仅要承担起照顾家庭的责任, 而且要出去找工作挣钱, 增加家里的经济收入。这些妇女同男人一样承担着支撑家庭的重任。这个初涉社会、姿色出众的少女产生了幻想, 她对于父亲在工会从事的斗争不感兴趣, 而只是幻想将来有一天自己也能嫁入豪门, 当上阔太太。也因此当少东家小卡逊疯狂地追求她时, 她在心里还暗暗自喜, 想着自己离梦想已经不遥远了。而面对杰姆·威尔逊这个亲梅竹马的工人求婚时, 她回绝了他, 而继续做着自己能成为阔太太的荒唐之梦。这跟她当时所处的地位及认识分不开的, 资本家的女儿要的是名贵的香水和玫瑰花, 没有这些就活不下去, 而玛丽想的却是一旦嫁入豪门, 父亲就不用再挨饿。直到后来了解到小卡逊的追求只不过是玩弄一阵而已, 根本没有想到要结婚时, 她才恍然大悟, 回到了现实。

三、伊丽莎白和玛丽及时、正确的婚姻选择

达西的第一次求婚虽然出自真情实感, 但他傲慢的语言却伤了伊丽莎白的自尊心, 她绝不可能以牺牲自尊为代价来接受达西的爱, 她当面果断地拒绝了达西, 尽管达西非常恼怒, 但还是被伊丽莎白的勇气和坦诚所感动。于是达西意识到自己的缺点, 还有就是对伊丽莎白的好感依然如此之后, 决定改变自己。为了赢得伊丽莎白的好感, 达西邀请伊丽莎白和她的舅舅舅妈到他的彭伯利庄园去做客。这次达西比起以前更有礼貌, 对伊丽莎白更加温柔, 还询问了她的家人, 这都使伊丽莎白感到非常惊讶, 她从没见过他这样的举止, 一点没有贵族的架子。然而伊丽莎白也是个聪明、明智的女人, 她试着用自己的眼光和观察来发现达西的真正性格。随后, 她被邀请到达西的家, 彭伯利庄园。在那里, 伊丽莎白对达西的理解加深了。在得知了达西对莉迪娅和威克汉姆的慷慨帮助和威克汉姆的真实人品之后, 伊丽莎白的感情前所未有地倾向了达西一边。她已清楚地知道自己的幸福在什么方向。此后, 即使达西的姨妈凯瑟琳女士找到了伊丽莎白, 也没能使这个勇敢的女孩屈服, 她冷静地拒绝了不许她嫁给达西的要求。最终, 伊丽莎白嫁给了达西, 这是一桩成功的婚姻。伊丽莎白最终放弃了她对达西的偏见, 达西也不再傲慢, 这些都归因于他们之间的爱和共同的情感。

玛丽在得知了小卡逊的真正意图之后, 就下定了决心再也不和他来往。在小说的第十一章中, 小卡逊说:“我以前总想, 我们就是不正式结婚也能十分快乐。”[4]177这句话深深地刺伤了玛丽, 使她当头一棒, 如梦初醒, 决定再也不能和他纠缠下去。渐渐的, 玛丽意识到了“爱”的不同。当她想到杰姆时, 才发现原来内心深处一直挂念的人依然是他。她十分懊悔当初的决定, 竭尽全力地想要得到杰姆的原谅。而就在这个时候, 杰姆却成了枪杀案的嫌疑人。她东奔西走, 到处寻找证据, 为的就是救出自己心爱的人。但她知道案件的真相后, 一个人坐火车到利物浦去。这在当时的父权制社会中, 实属一个了不起的举动。然而, 为了自己的真爱, 玛丽却一点也不畏惧, 直到成功地救出恋人杰姆, 两个人终成眷属。玛丽之所以能这么坚定、执着于自己的选择, 是因为她认识到了什么是爱情, 它是建立在平等关系之上的相互尊重、理解与包容。这才能成就美满幸福的婚姻。

四、结语

社会环境及出身的不同导致了伊丽莎白的偏见, 公正的认识及坚持不懈的婚姻观帮助伊丽莎白得到了真正的幸福。她的婚姻既是理性的选择又有深厚的感情基础。伊丽莎白身上体现着婚姻的真正价值和时代追求。伊丽莎白对达西先后几次求婚的不同态度, 实际上反映了女性对人格独立和平等权利的追求, 而且敢于面对阻挠她的一切力量, 勇敢地捍卫自己高尚纯洁的爱情。玛丽·巴顿最初的少女梦使得她做出了一个后悔万分的决定, 而后面对现实, 她及时反省, 意识到了自己的冲动带来的后果。这也是受到了当时社会背景的影响, 以及女人在社会中隶属男人的社会地位的局限。值得欣慰的是, 当她清醒地面对这一切时, 果断地坚持对幸福婚姻的追求。这在当时妇女处于无权地位, 把婚姻当作唯一出路的社会是极具进步意义的。由于性格、家庭背景的不同, 两位女主人公的婚姻观也存在差异, 在观念上、行动上表现出了明显的不同。但这都不足以掩盖她们追寻幸福的决心与信心。

参考文献

[1]Copeland, Edward&McMaster, Juliet.The CambridgeCompanion to Jane Austen.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Education Press, 2001.

[2]Gaskell, Elizabeth.Mary Barton[M].London:Pen-guin Group, 1994.

[3][英]简·奥斯汀著.王科一译.傲慢与偏见[M].南京:译林出版社, 2000.

[4]盖斯凯尔夫人著.荀枚, 佘贵棠译.玛丽.巴顿.上海译文出版社, 1978.

[5]玛吉·莱恩著.郭静译.简.奥斯汀的世界.海南:海南出版社, 2004.

[6]王颖.重温《傲慢与偏见》——再议简.奥斯丁的理想婚姻观.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0, 11月, (30) , 11.

[7]赵振寰.真正幸福的婚姻——谈《傲慢与偏见》中的伊丽莎白和达西的婚姻.黑龙江:科技信息, 2009, 26.

选择最可能幸福的颜色 篇8

灾难来得太过突然。一场误会,丧心病狂的罪犯居然在丈夫下车时,伸出了罪恶的长刀。锦瑟年华的丈夫,瞬间与她阴阳两隔。

仿佛天塌地陷,她晕倒在了医院里。生命中的所有艳丽,从此化为漆黑。

哭,哭到心痛,哭到想随丈夫而去。可现实还是如墨,压抑黯淡。只有丈夫一个独子的公公婆婆,年已七旬;可爱的儿子,才3岁;丈夫死得不明不白,她怎能以死了结?可求死不能,求生又谈何容易?

在单位和亲人的帮助下,流着泪为丈夫处理好后事,她又开始踏上请律师打官司谈赔偿的漫漫征程。虽然故意杀人证据确凿,但对方律师抓住罪犯在当晚就自首的情节,拼命辩护。拉锯战拖了一年多,罪犯被判为无期徒刑。她不甘,她要的是杀人偿命。可律师说已经无能为力。她只能将仇恨埋进心底。

从此,在那套挂着丈夫照片的房间里,她和儿子孤独地活着。日子,没有一丝暖色。累了,她就靠在椅子上,对着丈夫的照片说话。病了,她就躺在床上,对着丈夫的照片哭。儿子调皮了,她就让儿子跪在照片前,向爸爸承认错误。

儿子渐渐长大,也算有个盼头。最难受的是门前是非多。有的人在背后指指点点,有的人惦念她的寂寞,有的人借着帮助她的由头,另有打算。一次,一个单身熟人,开始很是热情,对她言听计从,照顾无微不至。可她心里只装着丈夫,哪还能容下其他?熟人转身就变脸,说她一个寡妇还挑三拣四,说她守着丰厚遗产不知道过好日子,说她独自带个拖油瓶还不嫌累。原来,这熟人惦记的是丈夫的遗产。将那人赶出门以后,她抱着丈夫的照片大哭,哭自己的苦命,哭那永不见光明的未来。

一个人工作,带儿子,赡养老人,常常应顾不暇。她的身体本就不好,丈夫走了后,看病吃药更是家常便饭。不到40公斤的体重,让人以为一阵风会将她吹倒。

城市幼儿园的费用,像芝麻开花,节节高。那次开学,她去找小姑子借钱,可小姑子脸上像挂着冰霜。她突然明白,丈夫走了,官司也没打赢,婆家和她的联系仅仅只是儿子那根细线了。可怜的她,三年来,日子像泡在苦水里,除了苦味,就是酸涩。

再一次想到了死。是儿子拖着邻居把她送到医院里。儿子抱着她,哭得死去活来,说:不要妈妈走,不要妈妈走。

对着丈夫的照片,她一夜无眠。丈夫一直微笑地看着她,那笑里有无限爱怜,也有无限期待。她突然明白,她可以没有未来,可儿子不能没有未来;她的日子可以是灰暗的,但儿子的世界必须是彩色的。她是儿子生命的调色师,生命的调色盘在自己手上。

第二天,她早早起来,化了淡妆,穿上一件合身时尚的衣裳。儿子在旁边,拍手笑道:妈妈今天好漂亮。她转身亲吻儿子,说:从今后妈妈和儿子都要漂漂亮亮。儿子高兴地点头。她带着儿子,找到做生意的同学,求他帮助找个工作。

起步是艰难的,好在同学同情她的处境,耐心、细致地传、帮、带。她呢,为了爱,也为了仇恨,不辞辛苦地学。她总想,某一天能将罪犯送上断头台,以慰藉丈夫的冤魂。八小时之内,她是个敬业的好员工。八小时之外,她让儿子自己看书、看电视、听收音机讲故事,而她,奔波在谈价、拿货、送货的道路上。

儿子上小学了,她果断将儿子送到寄宿制的私立学校,虽然学费贵些,但这样她可以全身心地工作和兼职。周末,除了必须处理的生意,她不逛街,不打牌,不和朋友吃饭应酬,全身心陪伴儿子。她不能让儿子的世界里有爱的缺失。

之前,她对儿子隐瞒了丈夫的离去。儿子长大点了,她觉得应该让儿子面对现实。她告诉儿子,在他3岁那年,爸爸生病离开了。她不愿把血海深仇告诉儿子,不愿在童真的世界里种下仇恨的种子。她告诉儿子,他是家中的男子汉,男子汉不仅要保护好自己,还要保护好妈妈。儿子郑重地点了点头。她抱着儿子,将泪藏在心底,微笑着说:妈妈相信你。

因了她的勤劳和诚信,积攒了一些较固定的客户,生意逐渐上路。租不起门面,她就常常从供货商那里拿货,再送到需要的地方。无论寒风呼啸的冬日,还是烈日炎炎的酷暑,只要有业务,她都骑着自行车奔波在大街小巷。

在一次送货的路上,她突然看到了罪犯的母亲。这个当年法庭上针锋相对的仇人,50岁左右,却满头银丝,皱纹遍布,像个老太婆。她没跟对方打招呼,心里的冰山却轰然倒塌。那个家,罪犯也是唯一的儿子,日子又何曾有过暖调?

就在那次相遇之后,她放下了仇恨,突然发现内心好轻松。

后来,她买了车,这样拿货送货可以避免风吹雨打。再后来,她又买了小户型的房,将原来的大房子租出去,离开那伤心之地。

儿子已比她高出一个头。那个暑假,她带儿子到青岛旅游,一路都是儿子提包、照顾她。同行的人深为奇怪,问她怎么把儿子教育得如此有担当。她不知怎么回答。倒是儿子说:因为我是男子汉呀。瞬间,她热泪盈眶。是啊,儿子已如他所承诺,成绩优异,敢于承担,靠自己考上了免费的私立高中。这该是她最大的成就。

40岁生日那天,她邀请了亲人、同学、朋友,大家济济一堂。历经苦难和时光的磨练,大家看到她举手投足之间,无不显示出自信与优雅。有闺密悄悄问:大家都以为你会被那场意外打垮,怎么你反倒比很多人都过得活色生香?

她说:调色盘在自己手上,需要什么样的生命色彩,全靠自己主宰,我想要儿子拥有一个明媚的未来,所以,我在调色盘里添加的是温暖和明丽。

(编辑 赵莹 zhaoyingno.1@163.com)

上一篇:顶管工艺下一篇:医院经营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