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教学巧提问

2024-07-10

高中物理教学巧提问(精选7篇)

高中物理教学巧提问 篇1

提问人人都会, 但效果截然不同。有的课堂提问, 能使教学效率大大提高, 达到启发学生心智, 培养学生能力, 促进学生发展的目的。有的课堂提问, 会淡化教学的重难点, 分散学生的注意力, 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 浪费宝贵的课堂时间。只有通过恰如其分的课堂提问才能增强课堂教学效果。

新课程要求我们改变教学观念, 课堂上应以学生为主体, 发展学生的能力。而实践证明, 学生在学习中感到最困难的是不知道从哪里着手提出问题、分析问题, 这就要求我们研究教材, 研究学生的认知结构。教师要充分了解学情, 让学生逐渐掌握提问的技巧和分析问题的方法, 善于变换问题, 进行探究性学习, 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课堂提问作为一项教学技能, 是教师的核心素质之一。高中物理是一门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的学科, 根据新课改的要求,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能力是教学的重点。教师要转变教学思想和观念, 在教学过程中进行有效的课堂提问。把学生的思维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调动起来,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下面我就物理教学中课堂提问的一些技巧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问题设计要体现教学目的

在物理教学中巧妙设计的问题不仅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而且有助于培养他们的探索精神和思维能力。如何设计有效提问呢?

1. 联系实际设计问题。

科学探究教学因地区而异、因校而异、因学生而异。我们不能像导演排戏, 必须结合实际情况, 根据教材改编探究的具体细节, 达到课程标准的要求。所以, 设计问题时, 不能仅以课本或教参为准, 要考虑实际。

2. 突出重点设计问题。

影响某一事物发展变化的因素往往是多方面的, 我们要抓住问题的主要方面, 解决主要矛盾。如“电流、电压与电阻的关系”教学中, 如何改变电阻两端的电压和保持电阻两端的电压是教学的重点。

3. 突破难点设计问题。

突破教学难点是广大教师研究的重要课题, 设计突出难点的问题在教学中显得十分重要。例如在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教学中, 往往因“重力与压力的关系”及“摩擦力与接触面无关”这些难点没有突破, 带来许多教学盲区。为了突破难点, 教师在教学中就要针对这些难点或易混点提出问题。让学生围绕这些问题进行分析。最终将它们区分开或将复杂问题化解成几个简单问题。

二、转变提问方式, 有效提问

所谓变换问题方式是指教师引导学生抓住学习的主要内容和逻辑结构进行演变提问, 让学生学会循着概念、规律、联系实际的思路, 换角度思考问题, 提出问题。实践证明, 创造始于疑问, 不会提问就谈不上创造。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 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 必须从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开始。从“设疑、质疑、答疑”各个过程逐步深入, 提高能力。因此, 在物理课堂教学中, 我们要转变观念, 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 教给学生提出问题的方法, 变换问题方式对学生进行提问, 并引导他们提问, 学生提出不切实际的问题教师要加以引导回归正题, 同时应对学生大胆提问、积极探索的精神给予充分肯定或表扬, 鼓励他们提出问题, 并探索问题的解决方案, 让学生在探究活动中发现更多问题, 提出更多丰富多彩的有价值的问题。

如改平铺直叙为创设生活情境。来源于生活, 植根于生活的问题, 才是有生命力的问题。我们在讲解时, 经常是陈述相同的事实。从不同的层面切入, 便能产生不同的效果。所以, 在物理课堂教学中, 应设法把物理过程情境化, 把物理概念生活化, 或把新知识与已学过的知识进行对比提出问题。在教学中, 运用类比式提问的方法, 搭建新知与旧知的平台, 可使学生尽快地建构新的物理模型和物理情景。

对新问题进行研究。当然提出新问题有的是在原问题上变形, 有的是改变题设条件, 有的是进行知识的迁移, 改变物理情景这些新问题能有效激发学生探究学习的热情。为此, 在课堂教学中, 我们要结合教学内容, 发挥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作用, 创设和谐环境, 不断变换问题, 拓展学生思维, 使他们积极主动地探究知识的奥秘, 从而实现物理教学目标。

采用这种方法, 能有效地把学生带入积极讨论、探究的学习境界之中, 同时指导学生发散思维, 寻找多元解法, 无疑对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探索问题能力非常有益。

三、有目标地选择提问对象

教师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水平, 引导他们设计不同层次的问题 (由浅入深, 逐步推进) , 一步一个台阶地把问题引向深入, 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提高。新课程要求我们关注全体学生的发展, 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 特别是每个学生认知水平、思维方式都不尽相同, 而他们对问题的理解和解决的方法均有较大差异, 因此, 在课堂教学中, 要根据教材内容, 从思维的强度、深度和广度出发设计问题, 引导不同层次的学生发现问题、研究问题, 转变被动接受的学习方式, 竭力点燃学生思维火花, 使课堂充满活力。这样有利于提高课堂效率, 有利于学生有效提问, 有利于学生的智力开发。

1. 激发兴趣问题选择基础较弱的学生。

引入新课应激发学生兴趣, 这时提出的问题要符合全体学生的认知基础和心理要求, 应给较差的学生以启示, 让他们也能投入教学活动中, 所以我们要想法提出合理问题, 让他们能够回答。

2. 巩固知识的问题选择中等学生。

后进生往往学到的知识浮于表面, 他们对知识的掌握较差, 在复习提问时, 他们不能及时准确地回答。如果让他们回答, 则一方面可能挫伤他们的学习的积极性, 另一方面影响教学进度。所以, 在巩固知识时要请中等生回答。

3. 开放性和创造性问题选择学优生。

开放性和创造性的问题需要对所学的知识进行纵横联系, 并对某些知识提出新的看法, 一般学生难以做到。此类问题必须请优生回答。

这样通过有效提问, 引导学生分析问题、讨论问题, 才能暴露出似是而非的错误, 暴露问题、纠正错误恰是认识提高的过程。同时, 调动各个层次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使学生彻底弄清楚物理概念。

总之, 教师要重新审视课堂提问, 合理设计课堂问题, 使提问成为促进课堂交流、优化教学进程、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手段。每一位教师都要以新课程教学理念为宗旨, 优化课堂提问,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启发学生探索思维, 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在物理课堂中教师的有效提问不仅仅在于问, 更重要的在于采用合适的策略进行提问。真正有效的提问能引发学生提问, 能引导学生质疑问难, 能指导学生解决问题, 把深奥的道理形象化, 枯燥的知识趣味化。物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若能根据学生的实际采用上述相应的策略达到有效提问的目的, 则能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 启发学生积极主动地展开思维活动, 使物理课堂不断地动态生成新的问题。只有这样, 才能在教学中充分发挥有效提问的真正功效, 促进学生物理思维的发展与创新能力的培养。

高中物理教学巧提问 篇2

一、构建交流平台, 激发学习兴趣

新课标特别强调教师的指导角色和学生的主体地位, 而只有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才能激发学生在自主探究中浓厚兴趣。因此, 我们首先要构建师生互动交流的平台, 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 达到心里相约的美妙境界, 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其次, 我们要善于倾听学生的各种言之有理的质疑, 尊重和理解学生真挚感受, 通过提问逐步引出学生争议的话题, 使他们的注意力高度集中, 思维活跃。再次, 我们在提问中尽量创设物理理论知识的实用性平台, 努力构建平等和谐的教学氛围, 通过巧妙的点拨, 启发学生把学习的物理知识与生活实践紧密结合, 成功解决现实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和问题, 从而能使学生沉浸在合作探究快乐学习之中, 切实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挖掘教材资源, 达成释疑解惑

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过程中往往会遇到诸多认知问题, 但这些问题汇合在一起便成为学生学习的心理原动力和课堂教学的契机。一般而言, 高中生有很强的求知欲, 虽然往往表现为思想上的疑问和困惑, 但更能有效引导学生不断去探索科学知识的奥秘。而我们只有通过挖掘教材资源, 以精心设计问题为契机, 才能引导学生释疑解惑。譬如:我在执教在《自由落体运动》的一课时, 按照伽利略反驳亚里斯多德的观点进行了课堂提问:“如果越重的物体下落得越快, 越轻的物体下落得越慢, 那么将重物和轻物拴在一起, 快慢情况到底怎样?”学生通过热烈的讨论后产生如下答案:有些学生认为两物相加更重了, 理应下降得更快;有少数学生认为重物下降时也许会被轻物所牵制, 其下落速度明显放缓。最终在师生互动的过程中找到了学生正确的答案。

三、联系生活实际, 开启创新闸门

高中物理知识来源于生活, 因此, 我们在提出的问题时应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 突出应用性和实践性, 充分体现物理学在人类文明中的巨大功效, 从而开启学生创新思维的闸门。在课堂教学过程中, 我们一定要把握好实验环节, 并结合生活实际进行相应的提问。譬如, 当学生学完平抛运动规律后, 我就做了如下小实验:先拿起一支红色粉笔放在讲台的边缘, 然后再用直子敲击粉笔, 好像打高尔夫球一样把粉笔打出去, 使得粉笔水平方向飞出去, 并且在平坦的地面上留下了一段痕迹, 接着就展示了两个问题: (1) 假如用米尺, 我们能否求出粉笔沿平台面飞出时的速度? (2) 假如求出其速度需要测量哪些数据?学生紧紧围绕以上问题一边在草稿纸上计算, 一边思考其中的奥妙。类似通过实验提出的问题, 不仅掌握实验操作技能, 而且进一步感知新知识, 还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促进思维的进一步发展。

四、把握知识重点, 以利削枝强干

每一堂三维教学目标中都有重点和难点, 而学生只有掌握重、难点, 才能促使学生能力得到不断提高和升华的契机, 因此, 我们在设计问题时务必注重的重、难点部分。譬如, LC回路电磁振荡是学习电磁场和电磁波的基础, 充、放电过程中的磁感强度、电流强度等物理量的变化情况就是这一节的重点和难点, 为了突破这个“堡垒”, 我就课堂上展示了如下问题: (1) 充电的实质意味着电容器的电量是如何变化的?电容器两极板间的电场强度和电场能分别是怎样变化的? (2) 充电是相对于通过电容器容纳电量的变化还是自感线圈电流的变化? (3) 若忽略线损和场漏, LC回路中的磁场能将发生怎样的变化?其原因是什么? (4) 当自感线圈中的电流产生磁感强度后会发生什么变化?如此层层深入的提问不仅有利于学生实现削枝强干———让学生的“劲”很好地使在“刀刃”上, 而且能拓宽学生的创新思维的空间。

五、注重难度适中, 实现循序渐进

我们在设计、提出课堂提问时, 一定要结合学生的生理、心理特征和已有的知识水平, 提出的问题要有一定的广度和深度, 给学生跳一跳就能摘果子的机会, 假如问题太难或者太简单失去了提问的意义。譬如, 我在执教“楞次定律”一课时, 先引导学生分组讨论:不管是原线圈中的电流发生变化, 还是磁铁与线圈发生相对运动, 为什么其实质都是穿过线圈的磁通量发生变化呢?接着, 派几个学生上讲台完成条形磁铁的N极插入和S极插入并分别抽出线圈的实验, 其他列表归纳上述每一个个实验中的原磁通的方向、磁通量的变化和感应电流的方向情况, 最后总结性提问:“上述小实验的表面现象各不相同, 但它们之间有何共同规律呢?从中能否找出感应电流与原磁通量的关系?”这样的提问, 学生探究的方向更明确, 更能有效感知科学的原理。

课堂提问千变万化, 因材施“问”不可缺少。我们在课堂提问时只有及时、准确地了解学生思考问题时的心理, 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才能以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独创性和灵活性, 才能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才能鼓励学生在积极主动的精神状态下学习, 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

摘要:课堂提问千变万化, 因材施“问”不可缺少。本文作者站在教学改革的最前沿阵地, 从构建交流平台、挖掘教材资源、联系生活实际、把握知识重点和注重难度适中等方面阐述了高中物理课堂高效提问艺术。

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巧提问” 篇3

适事, 即内容上的恰如其分。所抽出的问题紧扣学生心理和教学内容, 同时又略高于大纲要求, 让学生有思考、回味的余地, 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跳起来摘桃子”。如进行朱自清的《背影》一文, 开头谈到家境的颓唐衰败, 祖母去世, 父亲失业, “我”也要远走他乡求学等, 社会的阴暗, 世事的冷漠, 家庭的危机无不在作者笔下力透纸背, 给人以萧条, 凄残之感, 因而作者“眼泪止不住籁籁落下”。但就在这种情景下, 父亲对儿子的那种情愫仍然处处可见。有这么几句话:“好在天无绝人之路……”如何理解这几句话, 是表现父亲的乐观豁达, 还是另有他意, 读过这篇散文的人相信都不会忘记作者对其父“背影”的描写, 这幅“背影”正是一面镜子, 照出了父亲对儿子的满腔爱心, 对儿子的深沉的博大的难以言传的爱。由此看来, 父亲在家境衰败, 儿子流泪的情况下说出的这句话绝非是表现其乐观豁达, 而是忍着满心伤疼, 劝慰儿子, 以宽解儿子之忧虑。试想:自己的一腔愁绪, 万般无奈待人倾诉, 却要泪往心理流, 去安慰尚在年幼不谙世事的儿子, 那舐犊之情何等感人, 何等深沉。难怪一篇《背影》成了千千万万个儿女对父母的爱的颂歌。教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 绝不能游离于主题之外, 要有针对性, 提出的问题, 一般是文章的难点或关键性所在。经过巧提问, 妙点拨, 使学生对问题“心有灵犀一点通”, 有效促进课堂教学效果的提高, 在教书的同时, 也渗透做人的道理。

适人, 即对学生——客体的情况要做到了如指掌。哪些问题适合哪些学生回答, 哪些问题虽然一时答不好, 但会刺激他上进, 而不是一闷棍打死, 给他良好的心理促进等等这些细碎问题, 都是“巧提问”时要预料到的情况。

“巧提问”的适时, 适事, 适人说起来容易, 但在实践中要运用好, 也并非易事, 要求为教师者, 不仅要对教材钻研透彻、消化吸收, 还要灵活运用。对学生接受能力, 理解能力, 消化能力等做到心中有数, 有的放矢, 提出问题能让学生回忆、思索, 有话可说。要达到上述的效果, 提问还应遵守下列原则:

1 提问要有针对性

设计课堂提问要根据教学目标, 扣住重点, 抓住难点, 扣住重点引导点拨, 可谓事半功倍, 抓住难点, 则体现了教师以学生为本的教学思想。教师针对重点、难点设计问题, 犹如写文章开门见山, 直奔主题, 干脆利落。如教学《记承天寺夜游》, 文末的“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中的“闲人”一词是文章的文眼, 如何让学生正确理解是教学难点。注释为“清闲的人”, 但教师更应指导学生从中去领悟苏轼身遭贬谪仍有如此闲情雅致的情怀, “闲人”体现了其乐观旷达的胸襟这一深意。教学中教师提问:“从苏轼自比‘闲人’中我们读出了什么?”这样提问就可以让学生理解更深入。

2 提问要有启发性

学生学习一篇课文不是一开始就有兴趣的, 因此教师要针对学生的心理特点, 采用不同的方法调动他们思考的积极性。课堂上设计一些学生感兴趣的问题, 可使他们思维活跃, 思路开阔, 使其能根据自己的知识辐射开去。如教学《记承天寺夜游》, 文中对景物的描写只有“庭下如积水空明, 水中藻、荇交横, 盖竹柏影也”一句, 这正是作者惜墨如金的体现。假如只是单纯翻译理解语句, 一则学生不容易准确把握, 二则学生无法体会其意境。教学中教师采用增删法来指导学生理解: (1) 原句改成“庭下如积水空明, 水中藻、荇交横”行吗? (2) 在原句后加上“远处蝉鸣鹊啼, 近处蛙声阵阵”, 你以为合适吗?这样一来, 学生马上从问 (1) 明确了原句中比喻的妙处——把月光比做积水, 把竹柏影比做藻、荇;从问 (2) 体会到此句营造了一种幽远空明的意境。这就加深了学生对作品思想内容的理解。这样的提问有利于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 使他们自然地了解作品的内容与主题, 从而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3 提问要有曲折性

课堂提问如果只是一味地直来直去, 学生就会觉得索然无味, 并在一定程度上妨碍学生思维的发展。假如把问题以“曲问”“活问”的方式提出, 就能迫使学生开动脑筋。所谓“曲问”, 就是变换提问的角度, 让思路“拐一个弯”, 从问题的侧翼或者反面寻找思维的切入口。朱熹说:“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 有疑者却要无疑, 到这里方是长进。”语文教学中, 有时学生初读课文后就说“全懂了”, “没问题”。事实果真如此吗?此时就需教师提出出人意料的问题, 使教学平中见奇。如教学《走一步再走一步》, 学完全文, 教师提出了这样一问:“老师认为文中有一处交代不清——‘我’的父亲怎会知道‘我’被困小悬崖呢?”于是学生对当时的情形进行想象。接着教师又提出:“文中没有交代这些, 你认为是作者的失误吗?”学生思考后明白这是文章结构上的详略取舍。这样的提问与教师对文章详略得当的写法分析相比, 孰优孰劣, 其效果不言而喻。

总之, 教师只要能遵守上述原则, 灵活、有效的运用“巧提问”这个技巧, 对于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把语文课运用的得心应手, 研究者认为是非常有效的。

摘要:语文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 课堂提问则是艺术技巧的具体体现。提问的技巧不仅在于“巧”, 还要具有针对性、启发性、曲折性。才能使提问的作用发挥出最大的效能来。提问是语文课堂教学的常用手段之一。提问的艺术妙在于“巧”, 就是要适时、适事、适人。

关键词:语文教学,课堂提问,针对性,启发性

参考文献

[1]李光伟.关于小学语文课堂教师提问的误区分析[J].学生之友:小学版, 2012 (19) :15.

[2]何淑珍.小学语文教师课堂有效提问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 2012 (26) .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巧设提问 篇4

日常教学中, 常见到这样的现象, 学生在教师的组织下, 顺利的进行一些教学活动, 教师很满足这种“无疑”的状态, 便很快进入下一个预设的环节. 但在一次“有效教学”研讨活动中, 我在讲述《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一课时, 没有照本宣科, 做简单的比较和推导, 而是追问了两个问题: (1) 为什么沿着平行四边形的高剪? (2) 所有的平行四边形都能剪拼成长方形吗? 问题一提出, 学生们有的在比划, 有的在思考, 有的在交流. 传统的教法是目标直指公式的推导和应用, 极少有人去想为什么这么做, 对图形之间的内在联系及公式理解的必然肤浅. 而这两问促使学生将外在操作与抽象思维结合起来, 更为关注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和方法, 使其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 培养了学生的问题意识. 同时, 还渗透了一个重要的数学思想———归纳法.

二、在梗阻处引问

当学生的思维发生梗阻或进入狭长地段时, 教师的一句引问往往能使学生产生“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 我曾上了这么一节课, 课始, 我出示了这样两个数据:180 本书, 六 (1) 班和六 (2) 班的人数比是3:2, 要求学生们自己编一道按比例分配的应用题. 学生们很快出了几道题, 在反馈时我发现学生们都是把180 本书当作总数来编的便幽默的问道:“我们可不可以把180 本书换换角色呢? ”这一巧妙的问题, 立即激活了学生们的思维, 学生的思路一下子开阔起来, 有的把180当成部分数, 有的把180 当成了相差数.

三、在尝试后导问

在平时的课堂调研中, 常见到不少教师在组织学生完成某一学习任务前, 怕学生出错或思维不严密, 总喜欢暗示几句, 并美其名曰“防患于未然”. 其实, 这样做恰恰降低了思维难度, 不利于思维的发展. 受挫愈深, 得益愈丰. 我们可以先让学生独立思考, 尝试完成, 发现问题后再引导. 如二年级《认识直角 》一课, 我组织学生用三角板画一个直角, 巡视时发现学生画的直角是一条水平面而另一条边竖直时, 我风趣地问道:“直角都一定是这个姿势吗? ”学生在老师的启发下, 又画出了一些不同“姿势”的直角, 从而对直角这一概念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四、在初步时探问

学生初次接触某一知识或方法时, 适宜放慢速度, 不妨在难点处以探问来吸引他们的注意力. 如四年级教学 《解决问题的策略———画图》:梅山小学有一块花圃, 长8 米, 在修建校园时, 花圃的长增加了3 米, 这样花圃的面积就增加了18 平方米, 原来花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这是学生第一次正式学习用画图的策略来帮助解题, 初次体验数形结合的思想, 虽然只要画出草图, 但应该让他们意识到所在的草图能比较准确地反映出数量之间的关系, 对解题才有帮助. 所以, 画图时应依据题目中的数据确定所做线段的大致长度, 这是学生画图的难点, 也是纠正学生平时随意作图的良机. 怎样才能让学生注意到这一问题呢? 我在指导作图时, 小步前行, 试探地问:“长增加了3 米, 画多长呢? ”画这么长合适吗? 引导他们通过观察和比较, 得出结论:比8 米的一半短一点. 这样, 不仅吸引了他们的注意力, 而且培养了他们先想后画的严谨的学习态度.

五、在关键处点问

在小学教学内容中, 有些概念比较抽象, 加之学生缺乏生活体验, 所以理解起来比较困难或记忆力不够持久. 教学时, 我可在关键处进行提问, 以突出重点. 如“数对”的概念, 在学生初步掌握了用数对表示点的位置的方法后, 结合方格图, 我可提问:“数对 (2, 3) 和 (3, 2) , 表示的是同一点吗? ”还可以引导学生观察表示同一列或同一行或同一行的几个点的位置的数对, 提问他们从中发现了什么, 以加深对数对概念的理解, 同时还培养了学生观察、比较、抽象概括的能力.

六、结语

课堂提问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常用的一种教学方法, 同时也是一门教学艺术.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 教师采用课堂提问的教学策略, 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还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从而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摘要:提问在课堂教学中是必不可少的环节, 起着情趣、导思等重要作用.善教者, 必善问.教师何时何处问什么, 会直接影响教学的效果, 如何使课堂提问更有效呢?我曾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尝试.

参考文献

[1]徐妍.小学低年级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D].天津师范大学, 2013.

[2]陈璐.小学低年级学生数学批判性思维启蒙的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 2013.

[3]王爱光.初中数学课堂提问的有效性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 2010.

[4]张年逢.认知冲突策略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苏州大学, 2009.

[5]吴艳.教师对学生课堂提问的反馈[D].首都师范大学, 2009.

[6]汪贤国.初中数学学困生的非智力因素的实践研究[D].广州大学, 2012.

巧用心理效应设计课堂提问 篇5

带着问题,我采用问卷调查、个别谈话、观察记录等多种方法开始研究中学生学习心理。研究发现:学生获取新知识或形成新技能时,如果有一个积极的心理,其学习的效率明显高出不健康的心理许多倍,而畏难、厌倦、恐惧等不健康的心理状态,则严重影响学习的效果。

当我认识到把握学生的学习心理,为学生好学而设计教学,就能有利于学生潜能的唤醒、开掘与提升,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时,我开始在教学实践中巧用心理效应,设计有效提问,以此优化语文阅读教学,努力解决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具体做法如下:

1. 设计提问导入——运用“首因效应”

首因效应,是指个体在社会认知过程中,通过“第一印象”最先输入的信息对客体以后的认知产生的影响作用。第一印象作用最强,持续的时间也长,比以后得到的信息对于事物整个印象产生的作用更强。

在课堂导入中运用“首因效应”巧妙设问,引起学生的有意注意,就能激起学生的兴趣,以积极的心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记得那天我们学习《沙漠里的奇怪现象》,我利用多媒体展示了多幅“海市蜃楼”的图片,当学生啧啧惊叹的时候我顺势提问:“同学们,这些现象是真实存在的,你们知道它究竟是怎么形成的吗?”学生的好奇心一下子被调动起来了,当我要求同学们打开书本去查找答案的时候,他们一头埋进了文本中。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上课伊始,学生的注意力往往还处在比较分散的阶段,要想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就必须设计学生感兴趣的问题情境,一下子抓住学生的心。

2. 分解提问难度——巧用“沉锚效应”

读到一个故事:两家卖粥的小店,每天顾客的数量和粥店的服务质量都差不多,但结算的时候,总是一家粥店的销售额高于另一家。探其究竟,原来效益好的那家粥店的服务员为客人盛好粥后,总问:“加一个鸡蛋还是两个?”而另一家粥店的服务员总问:“加不加鸡蛋?”接收到第一个问题的客人考虑的是加几个鸡蛋的问题,而接收到第二个问题的客人考虑的是加不加鸡蛋的问题。考虑的问题不同,答案自然也不同。运用“沉锚效应”,通过不同的提问方式,第一家粥店不知不觉地多卖了鸡蛋,增加了销售。

教师在上课的时候巧用这种“沉锚效应”,有时也会收获意想不到的效果。例如学生遇到难题解决不了,就需要给个“锚”,也就是分解难题,给出与这道难题相关的但又稍微容易解决的一些题,这样学生就容易找到正确的解题思路。

在进行《核舟记》教学时,理解了课文内容后,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课文第一段称赞王叔远手艺的奇巧,作者是如何来说明奇巧这个特点的?”一个问题抛出后,学生思路受阻,回答要么错误,要么较分散,时间用了不少,收效却甚微。在这个时候我想到了“沉锚效应”,把这个大问题分解成几个小问题:“从文中看,核舟的大小如何?”“在这上面刻有多少人和物?”“这些人物刻画得怎么样?”“这说明王叔远的雕刻技艺如何?”果然更换了提问方式后,学生能迅速而准确地在文中找到答案,效果明显好很多。

在课堂问答中,教师的提问就是“锚”,需要精心思考。教师提的问题关系到学生大脑中的活动,只有紧紧抓住学生的心理特点提问,才是有效的提问。

3. 关注提问态度——应用“南风效应”

法国作家拉封丹写过一则寓言:有一天,北风和南风比威力,看谁能把行人身上的大衣脱掉。北风自恃力大,先刮起了寒冷刺骨的北风。结果,为了抵御北风的侵袭,行人便把大衣裹得紧紧的。与北风不同的是,南风不慌不忙地徐徐吹动,顿时风和日丽,行人感到春暖惬意.始而解开衣扣,继而脱掉大衣。于是,南风获得了这场比赛的胜利。

这则故事形象地说明了一个道理:温暖胜于严寒。南风之所以能达到目的,是因为他顺应了人的内在需要,使人的行为变得自觉。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善用“南风”法则,懂得尊重和关心学生,以学生为本,多点人情味,就能使学生真正感觉到教师给予的温暖,从而去掉包袱,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在提问时要注意态度亲切,为学生营造一种和谐温馨的氛围,学生回答准确时及时肯定,作出积极的评价;学生回答思路受阻时耐心地启发引导。激励、赞扬的语言能使学生获得成功的满足感;耐心的启发引导能使学生消除恐惧紧张的心理,从而用积极的心态去讨论与思考问题。

记得一次在课堂上,一个成绩中等偏下的学生起来回答问题,回答到一半的时候支支吾吾说不下去了,这时我并没有请其他同学来帮忙,而是不断地鼓励他、启发他,耐心地等学生把问题回答完整。事后,学生在日记中写到:“当我感到彷徨、无助的时候,抬头看到老师淡淡的微笑,看到老师充满鼓励的眼神,我的心像拂过了一缕春风,是老师让我找到了回答问题的勇气和信心……”

一次温暖的教育,会照亮学生的一生!陶行知“四块糖”的故事就是最好的例证。一丝善意的微笑,一个鼓励的眼神,一次认可的点头,一句赞赏的语言……它们看起来平淡无奇,却能触及孩子的心灵,起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4. 促进提问生成——利用“头脑风暴”

陶行知先生说:“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阅读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要培养学生独立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这光靠课堂教学的几篇课文是远远不够的,只有学生能从课堂延伸到课外,主动去探究思考,我们才达到了教育的目的。因此在教学内容结束后,我还重视课堂的延伸提问,鼓励学生去发现问题,探究问题,促进提问生成。

例如,在学习了《沙漠里的奇怪现象》后,我要求学生探究沙漠形成的原因。当有同学回答说是由于远离大海干旱少雨,四周又有高山阻隔,于是形成了沙漠时,又有同学提出离海边不远也有沙漠,这又如何解释?更有同学提出:像撒哈拉沙漠、阿拉伯沙漠等大沙漠,分布在北纬30度难道是偶然吗?围绕问题,学生不断地查找资料,讨论交流。

又如在学习《枣核》一文后,围绕“爱国”这一主题,我要求学生谈谈在平时的生活中我们怎样做才是爱国,有同学提出一个问题:就如文中的主人公,有些人,国家培养其出国留学,可他们出国后却一去不复返,留在国外工作,这种行为还是爱国吗?一个问题抛出来,一石激起千层浪,同学们议论纷纷,学习的气氛一下子燃烧了起来。

运用头脑风暴进行课堂提问往往能激发学生的思维,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在教学中,我们要激发学生生成新的问题,因为只有学生能因为老师的问题而产生新的问题时,他们的思维才会变得更活跃。

巧设有效提问引导文本对话 篇6

一、巧设提问———引导文本探究

教师的提问艺术应该体现在准确度的把握上, 过难和过于简单都是不利于调动学生的思维兴趣的。小学生具有很强的好奇心, 对于未知事物他们都会产生很强的探究欲望, 总想知道结果是怎样的。因此语文课堂上的提问必须做到难易恰当, 关注学生的兴趣, 引发学生主动探究文本的热情。

例如, 在教学《十里长街送总理》这一课时, 我引导孩子们进行朗读后, 问到:文中提到有一位老奶奶“焦急而又耐心地等待着”, 同学们你们觉得作者这样使用词语矛盾吗?这样的问题引起了学生的注意, 他们也发现了这两个意思相反的词语竟然出现在老奶奶的身上, 为什么会这样子呢?学生产生了探究的兴趣。然后通过仔细的品读, 同学们发现, 焦急是很急于看到总理的灵车经过, 跟敬爱的总理告别。而耐心是老奶奶不管等多久, 她都愿意, 就是为了与总理做最后的告别。两个词很好地把人们对总理的爱统一在了一起。

这节课的问题明白清晰地点出了很多同学都会产生疑问的地方, 这样引起了大家探讨的兴趣, 激发了学生的思维积极性。对于这一问题, 学生不能直接从字面上得出, 需要他们进入文本情境, 获得体验后, 才体会到作者用词的巧妙, 具有一定的思考价值。通过思考, 学生提高了阅读理解的能力, 实现了教学的目的。

二、巧设提问, 引导文本品读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 小学生阅读的过程是自主解读文本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不能以教师的讲解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实施新课程以来,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特别强调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对课文内容进行品读感悟, 在品读感悟的过程中不断积累语感。入选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课文, 都是语言优美, 意境深远的美文, 是学生进行有效的语言文字训练的重要载体。因此, 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抓准文本的“语言训练点”, 引导学生通过品读感悟的方式与文本进行深入对话, 从而让语文课堂焕发生命与活力。

例如, 《荷花》这一篇课文, 作者通过描写充分表现了荷花的美, 其中, 有的词句的描写是很精彩的。教学时, 我提问:“同学们, 在这一篇课文中作者通过描写给我们描绘出了一幅美丽的荷花图。那么, 作者在进行描写时, 哪一些句子特别能够打动你?”一石激起千层浪, 这个问题有效地引导学生进行了深入的课文解读, 几分钟以后, 他们都谈了自己认为描写得最精彩的句子。通过讨论, 大家都认为“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这个句子的描写最形象、最生动, 因为在这个句子中不仅体现了白荷花的静态美, 还表现出了白荷花的动态美。特别是这个句子中“冒”字的运用特别传神, 教学中, 我对学生进行了这样一番引领。

师:同学们, 你们觉得句子中的这个“冒”字能不能用其它字来代替?请你们试一试?

生: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钻出来。可以用“钻”字来代替。

生: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长出来。可以用“长”字来代替。

生: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露出来。可以用“露”字来代替。

……

师:同学们, 你们都换得很好。现在请你们再读一读这一些句子, 再来谈一谈自己的想法。

生:我觉得把句子中的“冒”字, 换与“钻”、“长”、“露”等字都不好。

生:是的。在这个句子中“冒”字不仅写出了白荷花的静态美, 还写出了白荷花的动态美。

生:“冒”字能够表现出荷花生长时生机勃勃的景象。

以上案例中, 教师以课文中的“冒”字为切入点, 引导学生进行品读, 学生在品读的过程中, 充分感受到了这个句子中“冒”字运用的巧妙。这样, 学生就在品读的过程中, 与文本语言进行了深入对话, 从而进行了有效的语言文字训练, 在语言文字训练的过程中生长了学生的语言智慧。

三、巧设提问, 拓展文本想象

《义务教育语文新课标》在总目标上提到, 要培养学生的思维力、想象力和创造力。那么如何实现这样的目标呢?教师可以通过有效的问题设计, 激发学生积极的思考, 启发学生的思维, 发挥他们的想象力, 拓展文本想象的空间, 推动他们敢于突破, 勇于创新。

例如, 在学习《夏天》这一课时, 文章围绕夏天进行描写, 但是全文并无一处写到夏天的热, 却使读者感受到夏天的热意。我从“热”的角度, 通过提问, 引导学生进行思考, 感受文本的描写方法。

师:小朋友们, 课文中你们有没有感觉到夏天的热啊。

生:有。

师:那又是从哪里读出来的呢?

学生品读课文。但是很久了还是不知道怎么回答。

师:大热天最需要的是什么呢?

这样学生受到了启发, 他们想到了从凉爽的绿颜色, 洒满绿荫等角度去感受夏天的热。体会到课文通过描写凉爽来衬托出夏天的热, 感受作者独特的写作手法。

从这一课的教学片断中可见, 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需要教师一定的教学技巧。通过提问的方式, 可以对学生思维不够深刻的地方、思维受阻的时候, 起到启发的效果, 引导他们的想象更加地丰富, 思维得到有效地延伸。

高中物理教学巧提问 篇7

●●利用启发性提问, 实施探究教学

提问不是填空式问答, 把一个完整的句子截成几段, 教师问上半句, 学生答下半句;也不是判断式发问, 学生无须作多少思考, 作“Y or N”的回答。启发性的提问要求教师提出的问题要能够激活学生的思维, 引导学生去探索、去发现。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怎样的提问才能启发学生思维呢?

1.发现问题的根源是情境的创设

情境设计能促使学生在更复杂的水平上深入浅出地理解问题, 所以教师要从教学内容和学生身边的实际出发, 挖掘教材, 创设好教学、学习情境, 提出明确的解决问题的思路。如在《数据处理与统计》教学中, 要求学生掌握用查找、排序、筛选、分类汇总等操作技能处理数据, 教材分别使用了兴趣小组统计、校园十佳歌手、调查问卷统计等范例。四个范例属于不同的情景, 又无任何联系, 学生是很难有兴趣的。根据“源于教材, 高于教材”的原则, 我以校园十佳歌手样表为基础, 增加“班级、性别”两个字段, 提出了颁发校园歌手奖的情境, 再用简明的语言提出了“校园十佳歌手奖” (排序) 、“最佳男女歌手奖” (筛选) 、“校园团体奖” (分类汇总) 、“查找是否获奖” (查找) 等问题任务, 在让学生明确任务的同时, 又充分发挥和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 达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目的。

2.启发性问题的发现是动手实践

颁发“校园十佳歌手奖”时, 学生根据总分进行排序, 发现两位选手总分相同, 学生就会提出“如何处理”的问题?此时教师要善于把教学内容本身的矛盾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间的矛盾作为设计问题的突破口, 引导学生解决问题要与生活相联系, 循序渐进地帮助学生引入主要关键字、次要关键字的概念, 从而把学生的认识逐步引向深化。

3.启发性问题的解决是知识的迁移

新知识总是从旧知识中引伸发展而来的。比如“查找”这一功能, 学生在Word中已经有很深的印象, 当在Excel再一次学习查找功能时, 教师只要提出“Excel中的查找功能是否和word中的一样吗?”的问题, 鼓励学生在实践尝试中找出与新知识有关的问题, 启发学生运用旧知识去获取新知识, 实现知识的迁移。

●●提问要突出重点, 注重精讲多练

有人认为教材的重点就是“课眼”之所在, “课眼”是一课的窗户, 打开这扇窗户, 就能窥见全课。运用提问的方式只要抓住了课眼就能带动对全课的理解, 也就是说要紧扣理解教材环节的关键性, 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教材的重点上, 这样才有利于完成教学任务。如在讲到筛选的这一环节中, 我一开始就提出了两个问题“获取最佳男歌手的要求是什么?”“对照排序的操作, 这一次我们的关键字又是什么呢?”, 这两个问题点出了筛选操作的关键问题, 有利于突出操作重点。同时第二个问题有些学生虽然不容易一下子说清楚, 然而又很想了解, 因此, 在学生脑海里形成了悬念, 引起了好奇心, 激发了求知欲。分析清楚这两个问题后, 就大胆放手让他们自主练习, 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做到了精讲多练。

●●提问要有层次, 突出探究式实践

层次性的提问要求教师紧扣教材重点、难点, 分析教材内容的内在联系和学生已有的知识、能力, 按照由具体到抽象、由感性到理性的认识规律, 设计一系列问题, 使学生的认识逐渐深入、提高。我的做法是:

1.通过先设问, 后反问, 再自主练习, 最后得出概括结论方法, 帮助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一般方法

“颁发的奖项对应着什么样的操作技能?”、“你能找到技能关键字, 说出操作思路吗?”这两个问题一直贯穿本节课的四个基本知识点。这样设计的目的就是让学生进行发散思维, 明确思维的方向及途径。随后, 通过问题的思路, 自主尝试练习, 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2.通过架设问题的坡度, 引导探究, 帮助学生掌握分析问题的能力

所谓坡度, 就是在教学过程中, 做到由易到难, 由浅入深, 由简到繁, 层层递进, 把学生的思维一步一个台阶引向深入。在分类汇总中, 学生往往会忽略排序, 此时老师不必点破, 而是提问:“你们的操作思路正确吗?我们先来验证。”, 当发现错误时, 教师再提出“为什么同一班级, 在不同的记录中得出各自的汇总呢?”, 当学生实践操作成功后, 再提出“总结出分类汇总的基本步骤了吗?”通过这样几个先小后大的问题组合, 构成了一个指向明确、体现教学的坡度, 从而打通了学生的思路, 分析问题的能力也得到了良性的迁移。

上一篇:农机农艺融合下一篇:科普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