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教育特性论文

2024-09-21

思想政治教育特性论文(精选10篇)

思想政治教育特性论文 篇1

摘要:自古至今人类活动都是主体与客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才形成并发展起来的。要想让人类活动得到快速的发展, 就需要对思想政治的主体进行分析研究。这里的主体主要是指可以在人类活动中进行教育, 并对人类活动可以产生巨大影响的组织或者是个人。其中, 进行教育的组织或者个人就是思政政治教育的主体, 受教育的组织或者个人就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客体, 但是, 受教育的组织或者个人也可以在受教育的过程中进行自我教育, 这样来看, 受教育的组织或者个人以及教育者都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文章主要阐述了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构成和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特性。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特性,思考

一、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构成

( 一) 教育主体。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 通常是把教育者定义为主体, 把接受教育的定义为客体, 在教育者对受教育者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时候也存在一个问题, 就是受教育者的知识储备和理解能力不能满足教育者的教学要求, 在这里主要是体现了主体对于客体的影响作用。教育主体在思想政治的教育中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 教育者把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传输给受教育者, 帮助受教育者树立正确的思想政治观念, 对于受教育者的成长和发展都是至关重要的。教育主体在传输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一定要谨慎对待, 要根据受教育者能够接受教育的程度和限度进行教学。

( 二) 受教育主体。在思想政治教育中, 人们往往会把教育者定义为主体, 但是这样的说法遭到很多人的反对, 很多人把受教育者定义为主体。人们认为在思想政治的教育中, 应该从受教育者的角度出发进行教育, 要考虑到受教育者的感受, 思想政治教育是为了让受教育者从中有所收获, 因此受教育者才是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体。教育者的教学计划和方案是需要根据受教育者的需求来确定的, 所以, 认为受教育者才是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体。但是, 在这样的观点中全盘的否定了教育者的作用和地位也是不正确的, 也不符合实际情况。

( 三) 双主体。双主体主要是指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 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是互为主客体的, 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 教育者是教育的主体, 受教育者是教育的客体, 但是从接受的层面来看, 受教育者是接受教育的主体, 教育者是接受教育的客体。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的作用是相互的, 影响也是相互的。主客体之间是一个循环的关系, 是一个双主体。在教育者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 受教育者也不是被动的进行学习, 在教育的过程中, 受教育者也对思想政治教育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思想政治的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是一个互相作用, 不可分离的作用, 教育者离开了受教育者就没有了教育的对象, 受教育者如果不接受教育者的教育, 就少了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

( 四) 关系主体。在某种关系下, 主体和客体之间的关系可以是明确的, 也可以是不确定的, 只有在一定的关系下, 才可以比较明确的界定主体和客体, 在思想政治教育中, 主体和客体之间的关系就是相互的。主体离不开客体, 客体也离不开主体。

二、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特性

( 一) 承载性。教育主体的承载性主要是指主体肩负着很多责任, 需要把自己的使命承载下去。教育者体现出来的是国家的整体意愿, 并不是单一的某个人的意愿, 国家的意愿并不是无中生有的, 是要根据社会的现实情况以及人民的需求生成的。思想政治的教育者通过教育把国家统治者的意愿传达给受教育者, 教育者在教育的过程中就起到了一定的承载的作用, 承接着整个国家的意愿的表达。在这样的思想政治教育中, 其实真正的主体是国家, 教育者只是承载了国家的教育意愿, 传达给受教育者。

( 二) 传输性。教育主体的传输性就是把国家的思想传输给受教育的人, 教育者通过语言的交流表达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 通过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的交流, 增强共鸣, 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效率。教育者对受教育者进行思想政治的教育基础就是统一的文化背景, 如果一位中国的思想政治教育者对一位美国的受教育者传输中国的思想理念, 一定是没办法融合的, 因为中国和美国没有一个共同的文化背景, 达不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在教育者对受教育者进行思想政治的传输中, 一定要考虑到受教育者能接受的教育尺度, 要根据受教育者的需求进行调整, 要符合受教育者的发展特点, 要有规律的进行思想政治的教育。

( 三) 多样性。在对受教育者进行思想政治的教育主要可以分为几个阶段, 在每个阶段教育者的教育内容也不是相同的, 是具有多样性的。在受教育者还处在年纪比较小的时候, 主要起作用的就是家庭内部的教育, 每一位家庭成员的教育方式也是不一样的, 呈现出教育主体的多样性。受教育者随着年龄的增长除了受到学校的教育和家长的教育, 还会受到社会的教育, 这三种形式的教育对于受教育者的成长和发育都是很关键的。但是, 在学校、家庭和社会对受教育者进行教育的时候并没有形成一个很好的合力的作用, 这样的教育方式就会导致受教育者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出现比较混乱的现象, 对于受教育者进行统一的学习形成了干扰。

结语

思想政治教育在当代人们的教育中是至关重要的, 但是学界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一直存在不统一的意见, 其实在思想政治教育中主客体之间是有一个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作用存在。思想政治的教育者既是主体也是客体, 同样受教育者在某种层面上来看, 也同样既是主体也是客体。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还具有独特的特性, 可以更好的对受教育者进行思想政治的传输, 对受教育者起到很深刻的影响。在思想政治教育中主体和客体是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 主体和客体的必须同时存在的, 不可分离的。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要利用自己的特性, 发挥好自己的主体作用。

参考文献

[1]黄科.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性的再思考[D].西南大学, 2007.

[2]费萍.论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素质培养[D].西南大学, 2007.

[3]傅琳凯.中国古代思想政治教育史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 2011.

[4]蓝楠.思想政治教育视野下公民意识教育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 2012.

[5]张文学.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制度化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 2012.

思想政治教育特性论文 篇2

一、目标价值的人民性

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性质,决定了人民群众的主人翁地位,也决定了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目标指向即始终围绕“最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的实现与发展。“发展为了人民”与“发展依靠人民”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思想的基本要义,且更具化为普惠性、自主性和民主性。

普惠性。民生是人们生产生活最为普遍的基本需要,关切到人们的生存与发展,关乎整个社会主义事业的成败。因此,中国共产党历来把民主建设放在重要地位。党的十五大明确提出了要让“全国人民都过上殷实的小康生活”,并提出了不断改善人民群众“吃、穿、住、行、用的条件”。党的十八大报告进一步强调要使这些目标“持续取得新进展,努力让人民过上更好的生活。”“让每一个人都有尊严地活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思想的这一普惠性,继承和发展了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拓展了民生的基本内涵。

自主性。马克思曾经指出:“任何一种解放都是把人的世界和人的关系还给人自己。”在建设特色社会主义民生事业的征程中民群众是最大的动力,邓小平说:“中国的事情能不能办好,社会主义和改革开放能不能坚持,经济能不能快一点发展起来,国家能不能长治久安,从一定意义上说,关键在人。”在实现中国梦的前行中,习近平指出:“人民是我们力量的源泉。”“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事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决议》特别强调:“人民是改革的主体,要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建立社会参与机制,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实践中,也正是这一“自主性”,才激发和调动了我国全体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新性,才成就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事业的坚实基础。

民主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问题在本质上就是解决人民群众的生存权和发展权的问题。革命先行者孙中山曾经指出:“民生就是人民的生活,社会的生存,国民的生计,群众的生命便是。”民主这一政治范式,成为民生问题有效解决的不可或缺的内在要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思想坚持并发展了这一思想,民生问题说到底就是民主的实现与发展问题。因此,党的十六大再次强调了“社会主义民生政治”这一小康目标。党的十七大更是视“人民民生是社会主义的生命”。在促进民生发展具体的实践中,诚如习近平特别强调:“保障和改善民生,必须紧紧围绕人民群众所思所盼来进行。”“我们要随时随刻倾听人民呼声、回应人民期待,保证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而如何真正体现民生的民主基本特性,党是十八大报告做了较好的诠释,报告强调:要“保障人民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这不仅是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的基本要求,更是实现广大人民群众成为民生事业发展的决策者、参与者、监督者和受益者的根本保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事业的发展,正是依托这样的指导思想,才汇聚了浩大不竭发展动力。

二、发展理念的公正性

公正是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理念,它贯穿于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全领域和全过程。在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发展中,这一价值理念集中体现于发展权利的公平、发展规则的公平和发展结果的正义。从生产与生活的最基本保障和发展中体现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保障和改善民生体现出发展权利的公平。保障和改善民生始终是中国共产党人重要的历史任务。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强调的“发展是硬道理”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基本路径和方法。党的十六大报告从发展的目标上,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是小康民生的发展战略目标。党的十七大报告进一步指出:“要通过增加社会物质财富、不断改善人民生活,又要通过发展保障社会公平正义、不断促进社会和谐。”基于对中国国情与民生发展的深刻认识,习近平对保障和改善民主作出了精辟论述,他强调要“保证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持续取得新进展,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在这里,我们不难看到中国共产党人的民生本质:就是人的生活、生计、生产,就是人的生存与发展问题。值得关注的是,这是把发展权利公平作为了社会公正的底线,作为社会公正最基本的前提来认识和实践的。

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体现出发展规则的公平。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是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邓小平以战略家的视角强调了按劳分配制度的地位和作用:“我们一定要坚持按劳分配的社会主义原则。”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党在十六大报告提出要“深化分配制度改革,确立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决议进一步强调了要完善分配制度要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概言之,我国的国情决定了我国民生发展道路选择和制度选择,这种制度选择体现了规则公平,从而夯实了社会公正的基础。

共同富裕的目标体现出发展结果的正义。结果公平是社会公正的必然要义,是社会公正的最终评判。邓小平强调,“社会主义财富属于人民,社会主义的致富是全民共同致富。”社会主义公正正义价值追求蕴含于社会主义的本质之中。共同富裕作为社会主义社会的奋斗目标,突出强调了结果公平。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要坚持“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党的十八大报告把这一目标实现具化为:“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共同富裕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与奋斗目标,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发展的核心目标要求,目的就是要“让一切创造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纵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发展过程,这一结果正义的价值取向,始终贯穿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领域和全过程。

三、内涵范畴的发展性

发展是世界永恒的主题。伴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的内涵不仅是对社会主义既有民生思想的继承,更是与时俱进不断丰富和发展的。是在继承上的发展,是在实践上的创新。由此彰显出其高度的实践性与效能性的统一。

继承上的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思想首先具有鲜明历史继承性,并紧紧伴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前进步伐。毛泽东“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基本思想,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思想的直接来源。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人坚持从中国实际国情出发,先后创造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系列重大战略思想,深刻揭示了社会主义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切实改善民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思想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对马克思主义民生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实践上的创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思想不仅具有继承性,更具有实践上的创新性。具体呈现为量的增长与质的提升。就量来说,主要是范围领域的扩大。回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思想的发展,从改革开放初期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都要硬”的“两个文明”建设到后来的政治、经济、文化建设“三位一体”布局。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将社会建设总体布局拓展为“四位一体”。党的十八大提出生态文明建设,总体布局进一步拓展为“五位一体”。“加快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先进文化、和谐社会、生态文明”成为时代新任务。从质来看,更强调了品质的提升与价值的追求,实现了价值主体的归位,即人民主体地位的价值观。不仅强调人民对国家的贡献,更注重国家对人民群众的保障和帮助;不仅关注国家和集体利益,更关注个人利益、整体协调地推进。另一方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思想侧重点日渐关注于人民群众需求的多样性和高层次性。特别是它不仅关注人民群众生存,更关注人的生活尊严;不仅强调物质生活的基本满足和保障,更重视人民作为社会意义上的人的价值和尊严。

四、战略路径的持续性

民生始终贯穿于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发展的全过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事业在发展中基于对经济社会发展的科学认识,凸显出了发展战略的系统考量与路径方法的可持续性要求。这,可以从发展观念的理性诉求、发展方式的集约选择、发展环境的天人合一等三个方面具体体现。

发展理念的理性诉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的发展,是日益走向理性、成熟,整体的通盘考量与统筹的协调推进是最为重要的观念。就整体的通盘考量来看,科学发展观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一个整体布局。内容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五位一体”密不可分;实现战略上,既有“三步走”的构想、“两个百年”的目标和“中国梦”,又有五年计划、西部大开发、东北振兴等战略决策等等;从实践力量,是党的领导与人民大众内在统一。从而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发展思想的独特个性。从统筹的协调推进来看,科学发展观强调:必须坚持统筹兼顾。统筹好发展中的城乡、区域、经济社会、人与自然以及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关系,统筹好中央和地方、个人和集体、局部和整体、当前和长远等利益利益关系,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理性的发展观念,保障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事业的有序发展。

发展环境的天人合一。良好的生态环境不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的基础条件,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事业发展的重要目标。党的十八大以来,生态文明建设已与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形成“五位一体”,并深深融入道他们的各方面和全过程。习近平指出:“我们的人民热爱生活,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期盼孩子们能成长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我们深信,这些目标定会在发展不断地良好实现。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443页。

[2]:《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3年3月18日。

[3]《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80、175页。

[4]《孙中山全集》第9卷,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355页。

[5] 习近平:《在党的十八届二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2013年2月28日。

思想政治教育特性论文 篇3

1. 应用性

大专院校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主要重点在于提升学生基础理论知识的深度、技术应用的强度以及知识面的宽度, 需要以应用为主旨和特征来构建课程和教学的内容体系[1]。因此, 跟一般性的高等教育相比较, 大专院校高职教育更加强调理论的应用, 同时更加注重学生实践技能和实践工作能力的培养。从实际困难出发, 注重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 突出大专院校高职思想政治教育“应用性”特征[2]。

2. 实践性

实践性是大专院校高职思想政治教育的另一个特征, 是构成大专院校高职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一定程度上来讲, 实践性是大专院校高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教学形式。为此, 大专院校高职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在实践中进行自我教育, 充分发挥出思想政治教育与实践教学的紧密融合[3]。

3. 开放性

开放性体现在大专院校高职教育面向市场设置专业, 依托企业、行业以及社会的力量进行办学当中[4]。其中, 广泛的社会参与开放了大专院校高职思想政治教育的活动空间, 同时也最大程度上扩大了大专院校高职思想政治教育的课程资源范围。因此, 全面开放的大专院校高职思想政治教育依靠多样的教学模式、多重的教育力量以及多渠道的教学活动, 一直处于一种具有广阔发展空间的模式中。

二、当前大专院校高职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困境分析

通过实践研究发现, 当前大专院校高职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困境主要包括实践工作的难度加大、力度的离散程度较高以及深度不够三个方面。其中, 大专院校高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难度加来源于多重生源类型和差异显著的生源素质上, 因而因材施教的难度大幅度提升[5]。不同文化层次、不同个性类型的学生在学习态度、动机等等方面具有非常大的差异, 造成大专院校高职思想政治教育的复杂程度进一步加深。

大专院校高职思想政治教育力度的离散程度较高是由于对大专院校高职教育目标和原则的曲解造成的。同时, 对于大专院校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内涵缺乏一个深层次的思考, 从而在课时安排、设置等等方面不断的压缩、删除, 严重忽视了内在修养的培养, 从而使大专院校高职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文性及科学性受到了冲击[6]。

大专院校高职思想政治教育的深入不够体现在当前思想政治教育“两课”为主要形式的专门德育课程设置上。另外, 部分大专院校高职思想政治教育也没有很好地将专业课程和基础课程渗透到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中。同时结合专业特性的思想政治针对性教育也是不足的, 从而极容易导致学生知能分离、行为脱节。

三、加强大专院校高职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改进策略

1. 有机地统一大专院校高职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教育

有机的统一大专院校高职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教育是提升学生道德素质、文化素质、心理素质以及身体素质的有效方法, 可以实现学生全面、协调、均衡的发展。大专院校高职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教育的相互渗透主要可以通过以下两种方式进行。一是大专院校高职专业课程的教师需要充分掌握好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 积极主动的在专业教育中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二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需要对大专院校高职教育的专业有所了解, 能够有效的结合专业教育特征来实施思想政治教育的渗透工作。另外, 在实践过程中, 教师还需要根据学生之间的差异性, 开发出不同课程的德育教育资源, 从而有效的落实“教书育人”的教育理念。

2. 坚持思想政治理论学习与实际应用相结合

坚持思想政治理论学习与实际应用相结合是理论联系实践的基本原则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体现。只有在不断强化理论学习才能够认清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性, 充分掌握时代的动向, 突出自己的理想信念。在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时, 需要进一步全面配合科学发展观, 以一种与时俱进的理念, 投入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队伍中。另外, 还需要密切关注社会的热点问题, 通过社会调查、实践活动等等方式提升学生对实际问题的理解能力, 从而增强学习的应用性。

3. 强化开放式的思想政治教育观念

只有不断的强化开放式的思想政治教育观念才能提升学生的法制观念。另外, 强化宣传教育工作需要积极引导学会知法守法懂法, 一切事情按照一定的法律程序进行, 学会维护好法律赋予自己的权利和义务。正确处理好个人与集体、民主与法治、义务与权利等等之间的矛盾。

参考文献

[1]郏雁赋.高职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职业伦理教育[J].教育与职业, 2013, 05:51-52.

[2]胡芝.校园文化视域下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效性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13, 08:84-85.

[3]张荣香.高职思想政治教育应立足于职业教育根本[J].教育与职业, 2012, 05:42-43.

[4]魏启晋.论高职思想政治教育与职业素养教育的融合[J].职业教育研究, 2012, 07:19-20.

[5]杨爱玲.高职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定位的再认识及实践[J].文史月刊, 2012, 08:138-139.

思想政治教育特性论文 篇4

关键词:化学教育;职业教育;教育特性;培养作用

职业教育不同于学校教学,它主要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为教学目的,是人们获得职业技能和职工提高工作水平的主要途径之一,也是为社会快速输送人才的途径之一。作为一种教学形式,它具有独特的特点,职业教育的教职工只有熟练掌握这些特点,并在教学中全面运用,才能够更好地提高职业教育的效果,发挥其在教育体系中的作用。而化学教学作为职业教育中的较普遍的教学学科,只有在其教学过程中充分体现职业教育的教育特性,才能够更好地将化学教学为职业学生培养服务。

1 化学教学对职业学生能力的培养作用

1.1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发散学生思维

化学教学对职业学生能力的培养作用首先体现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发散学生思维方面。以实验为基础的化学课程教学,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方面具有极大的优势,其次化学中的模型、图表也能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发散学生思维[1]。例如物质的颜色、气味、状态等属于物理性质,在实验中颜色的变化、沉淀物的产生、状态的改变等属于化学变化,其次在教学过程中仪器的使用、教学方法的安排等都可以成为观察对象。

1.2 培养学生的独立能力,学会互相合作

培养学生的独立能力、学会互相合作也是化学教学对职业学生能力的培养作用之一。职业教育培养的人才必须是高要求、高素质、能够独立完成岗位要求的,因此必须具有一定的独立工作能力。在化学教学中,可以通过独立设计实验方案、解决实验问题、记录实验数据等方法来锻炼学生的独立工作能力[2]。同时工作不是一个人的工作,必须学会同事之间的相互合作,也可以通过将一个化学实验分为若干步骤由学生互相配合让学生学会互相合作。

1.3 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渗透人文教育

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渗透人文教育也是化学教学对职业学生能力的培养作用之一。化学产品在工作中是无可避免的,各种塑料、药品等都是人们工作常见的物品,通过化学课程的学习,可以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各种材料的特点、构成成份、以及使用其对环境带来的影响,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使其在工作中能够更好地选用工作材料,降低对环境的影响程度。

1.4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自学觉悟

化学教学对职业学生能力的培养作用还体现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自学觉悟方面。工作是一门实践艺术,必须具有极高的实践能力才可以胜任,因此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不可或缺。化学教学在职业教育中也承担着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重要任务,可以通过理论课程的学习让学生自主造成实验任务,在实验过程中多多锻炼动手操作能力。同时也要提高学生的自学觉悟,保证学生在工作中也能够积极学习,满足岗位能力的需求。

2 化学教学中体现职业教育的教育特性

2.1 职业教育对象的广泛性

化学教学中体现职业教育的教育特性主要是职业教育对象的广泛性。职业教育作为职业技能培训的主要途径,其教育对象十分广泛,可以是初、高中毕业的求学学生,可以是在岗要求提高和发展职业水平的职工,也可以是下岗想要再上岗的求职人员,也可以是针对某个公司或部门的一次专业性培训教育,因此我们的教育手段也应该是多种多样、满足社会要求的,化学教学的课程安排、实验设置、主要教学方向也针对教育对象的广泛性而有所区别。

2.2 职业培养目的的针对性

职业培养目的的针对性也是化学教学中体现职业教育的教育特性之一。职业教育的目的较之学校教育具有一定的拘束性和针对性,其主要是培养具有一定功能能力的生产、服务、建设、管理等专项人才,对职工能力的培养侧重于从业能力培养,要求职工能力必须满足工作岗位的需求。因此化学教学中的课程设计和安排主要以不同岗位的需求而有所不同,例如煤炭开采岗位主要以煤炭检测实验和深加工技术为主要教学内容[3]。

2.3 职业教育内容的技术性

化学教学中体现职业教育的教育特性还有职业教育内容的技术性。教学内容是为教学目的服务的,由于职业教育目的的针对性,因此职业教育内容必须以技术性教学为主,要求教学和培训对象熟练掌握和操作一项特定职业所需的知识技能和职业道德,其职业水平能够达到岗位的技术要求。因此在职业教育中化学课程的安排大多是实验和实践为主、理论教学为辅,旨在让学生多多掌握动手实践能力。

2.4 职业教育方法的多样性

化学教学中体现职业教育的教育特性还包括职业教育方法的多样性。教学方法为教学内容和教学目的所服务,由于职业教育对象的广泛性和教学内容的技术性要求,其教育方法也应该是多样多彩的,能够针对不同的职业教育对象来进行不同的转换,例如对与初、高中毕业学生的职业教学主要以学校教育和在岗培训为主,而社会专业培训则需要针对企业特点而组织在岗培训和室外培训两大内容。化学课程根据教育对象的特点,其安排则可以具有多样性,去演示教学课件、学生自主教学、立体图示实验过程等等。

3 结语

综上所述,化学教学对职业学生教学来说具有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发散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的独立能力、学会互相合作,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渗透人文教育,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自学觉悟的作用,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职业学生的综合能力,而化学教学中也能够体现职业教育对象的广泛性、职业培养目的的针对性、职业教育内容的技术性、职业教育方法的多样性等诸多教育特性,只有仅仅抓住这些职业教育的特性针对性布置教学方案。才能够全面性地提高职业教育效果。

参考文献:

[1]姜大源,黄文华.浅谈化学教学在职业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及发展前景[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3(26):136-137.

[2]张会军,朱国华,金鑫.关于化学教学中体现职业教育教育特性的特点[J].七台河职业学院学报,2015(03):42-44.

浅谈新形势下思想政治工作的特性 篇5

一、思想政治工作具有鲜明的党性

思想政治工作是党的工作重要部分, 它是用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理论体系来武装人的头脑, 调动人们劳动工作积极性, 是党实现政治领导的重要形式和手段, 这一属性就决定思想政治工作必须为党的中心工作服务, 接受党的绝对领导, 因此, 思想政治工作具有鲜明的党性, 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思想政治工作根本任务是宣传党的方针、政策、路线, 把党的意图化为群众的自觉行动。

2、思想政治工作主要内容就是紧紧围绕社会主义现代化建

设, 用党的基本理论, 基本钢领, 基本路线引导干部群众, 用爱国主义、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精神来凝聚人心, 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强有力的思想保证。

3、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根本保证是党的领导。

思想政治工作主要做宣传教育工作, 需要党组织支持、配合, 只有加强党的领导, 思想政治工作方向明确, 工作措施才能得到落实。比如, 有的地方单位思想政治工作经常处于“讲起来重要, 做起来次要, 忙起来不要”的状况, 单单靠政工部门和专职人员是不够的, 只有依靠党组织力量, 工作才能顺利开展。

当前, 思想政治工作党性不强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实际工作中同情多于说理, 迁就多于原则, 堵塞多疏导, 实惠多于教育。在研究解决现实思想时, 对解决实际问题想得多, 对提高基本觉悟想得少。这无形中就丢掉了思想政治工作的思想性, 表面上起来好象是解决了问题, 其实是隐藏着更大的矛盾。要解决这个问题, 思想工作者要多读马列、毛泽东和邓小平、江泽民著作, 用书阐明的革命道理, 做好思想政治工作, 理直气壮宣传马克思主义、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 批评政治方向、政治原则问题上的错误观点, 澄清和制止思想政治上对群众的误导。

二、思想政治工作具有不懈的经常性

思想政治工作是做人的思想工作, 由于人的思想受外界因素影响, 是不断变化的, 这就要求思想政治工作者不断适应新形势、新情况、新任务, 不断采取新的对策。所以说, 思想政治工作不是突击性工作, 而是持恒的经常性的工作。经常性是思想政治工作一大特性、, 当前,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 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 社会各种矛盾也日益凸显, 加之, 西方文化也乘机不断向我国渗透, 一些腐朽思想, 如拜金主义, 享乐主义和利已主义等也向我们头脑侵蚀, 在这种情况下, 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着新挑战、新考验, 这就要求我们思想政治工作者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

那么, 如何坚持思想政治工作的经常性呢?重点是加强思想工作者的“主动意识”。一是增强事业心。事业心不强, 工作就会出现“短期行为”, 就为降低思想工作标准, 结果势必离开“经常性”, “主动意识”也就会减弱。因此, 思想工作者必须以高度负责的精神, 坚持党性原则, 做到灌输工作经常抓, 发现苗头主动抓, 遇到矛盾及时抓, 棘手问题反复抓, 思想政治工作经常化。二要不怕艰苦。思想政治工作难题多、工作量大, 思想工作者要不怕艰苦, 不计名利, 为单位建设劳心费神, 为人的进步牵肠挂肚, 要有甘愿做出自我牺牲的精神。

三、思想政治工作具有坚强的战斗性

思想政治工作具有党性, 为无产阶级政党服务, 这一性质决定了它具有坚强的战斗性。思想政治工作根本任务是帮助人们树立无产阶级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这要求它必须同非马克思主义思想作针锋相对的斗争, 对腐朽思想、歪风邪气等, 要作出旗帜鲜明的反对和抵制, 对错误思想要作出不留情面的批评。对此, 思想政治工作者, 要具有战斗性的胆识, 自觉的摒弃庸欲俗关系的干扰和影响, 拿起批评与自我批评这个武器, 旗帜鲜明地反对个人主义、自由主义、好人主义等不良倾向, 强化思想政治工作的原则性和战斗性, 保持思想政治工作的纯洁性。例如:在新华书店, 有个别职工因贪图个人私利, 从小道进盗版书及不健康的书, 这是极大精神污染。对此, 我们要坚决查处, 决不姑息迁就。并用反面典型, 进行警示教育, 做到思想教育与严格组织纪律相结合。

四、思想政治工作具有突出的示范性

在职工中树立良好的形象是思想政治工作者必备的素质, 也是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前提条件。以身作则, 率先垂范是思想政治工作者的行为准则。凡是要求职工做到的, 自己首先必须做到, 凡是要求职工不能做的, 自己保证不做。有了这种人格的力量, 真理的力量才能发挥。如果你对职工讲艰苦奋斗、勤俭节约, 而职工看到你的行为却是挥霍浪费, 铺张排场, 职工又怎么能信服你, 教育又怎么能收到效果?

一个令人心悦诚服的领导榜样, 是引领职工干部前进的最好向导师。为了充分发挥党员干部先锋模范作用, 促进单位思想政治教育顺利开展, 我们党支部每年都与每位党员签订目标责任状, 按照上级党委文件和党章要求, 明确每位党员责任目标, 制定奖惩制度, 并通过主题活动, 让广大党员干部在各项工作中率先做出样子, 增强思想教育工作的号召力和说服力。

如我们在“激情奋斗、无悔人生”的主题教育活动中, 充分发挥共产党先锋模范作用, 通过开展“党员传帮带”、“党员身边无事故、无落后”、“党员责任区”、“党员先锋岗”等一系列活动, 激发党员学业务, 钻技术的热情, 让党员在本职岗位和急难任务中勇挑重担, 做到关键时刻有党员、困难面前有党员, 突击攻关有党员, 以党员的实际行动带动和影响周围职工, 为单位的改革与发展作贡献。

摘要: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具有鲜明的思想性, 不懈的经常性, 坚强的战斗性和突出的示范性。

我国民族教育的基本特性 篇6

一、我国民族教育的教育共性

(一) 民族教育的形式多样性

民族教育并非狭义地理解为民族地区学校的教育或少数民族学生接受的教育, 而应是以广大的少数民族所在的文化社会、文化生活、文化场域中所实施的, 或传统的或现代的各类教育。因此, 民族教育并非局限于学校教育, 而是与普通教育一样, 包含了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等多样的教育形式。从社会、生活、文化这一宽泛的领域去认识民族教育, 将有助于加深教育与文化、社会的密切联系, 有助于消除对民族教育“落后文化”的片面认识, 重新挖掘少数民族传统的“地方性知识”, 加大对“他者”的倾听, 实现文化多元共生。

(二) 民族教育的内容再生性

民族教育内容是一个各族文明在现代化进程中动态发展的文化创造过程, 其不仅仅是传统文化的保留或传递, 更多是如何在国际化、信息化背景下实现本族文化的创新与发展, 强调的是“民族性与现代性”的统一。在网络信息带来的全球化改革背景中, 民族教育必然是走向多元的、全球的、共享的, 整个民族教育体系将一直处于一种不断相互融合与再生的过程。因此, 民族教育内容会随着全球各国、各族文化的相互交流中不断产生出新的特点与生机。

(三) 民族教育的功能规范性

“社会秩序是通过个体对社会生活中的正式和非正式的文化模式的遵从形成的。”与普通教育一样, 民族教育具有维护与矫正社会非常态运行, 增强成员的民族认同、社会认同、国家认同, 促进社会走向公平有序发展的教育功能。具体而言, 民族教育可以通过各类教育教学活动, 在民族成员的生活文化中逐渐渗透、影响乃至规范整个民族群体的价值观念与行为方式。可以说, 民族教育既具有普通教育在维护和规范社会制度总体秩序, 促进社会良性发展的稳定与发展功能外, 还可以协调少数民族文化与主体民族文化间的价值冲突, 消解因民族成员产生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出现差异而出现的各类矛盾。

二、我国民族教育的文化个性

(一) 民族教育的自然环境特性

不同的社会生产方式与产业结构规定了这一地区人们独特的生活方式与生活内容, 进而塑造了与众不同的地区传统与习俗, 并最终决定了人们对进行教育活动的需求与动机。少数民族在现实生产生活中因为其所处地域的独特自然地理环境在现代化进程发展较为缓慢, 生产方式与生活方式仍保留在以农耕、畜牧、渔猎等传统产业, 其民族教育表征与动机也因而停留在原始生产方式与技能的传递, 对于外来文化的吸纳与现代学校教育的内在驱动明显不足。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对民族间教育文化的传播与交流产生了一定的制约。文化的交流与文化的传播两者内涵各有侧重, 前者主要是在不同文化之间相互接触、了解、理解、认同并走向濡化与融合, 是一种平等的、文化融合取向的文化接触;后者则是强调通过各种媒介宣传的宣传, 主动将本族文化向他族进行扩散和输出, 并在文化转移中逐渐实现该族文化对他族文化的替代与涵化, 是一种不平等的、文化同化取向的文化影响。在具体实施过程中, 主体民族文化往往因为其更便利的宣传渠道和更广大的文化体而成为优势文化, 较其他非主体民族的亚文化影响更大和更广;而许多少数民族地区的自然环境特性极大限制了文化的输出, 而只能被动地接受主流文化的输入, 使得各族文化在相互的交流与传播中处于不平等的文化地位。

(二) 民族教育的经济环境特性

对于许多少数民族地区家庭来说, 经济因素是教育活动的主要影响因素, 包括:家庭为学生支付的教育费用、受教育期间缺失的劳动力收入以及接受教育后的产出回报。这些家庭接受教育的主要动机在于能在教育后获得一份更高收入更体面的职业, 即强调教育投资后的家庭效用而非受教育者个人完善的个体效用。然而, 由于少数民族地区在地理、文化以及经济等方面的历史性落后, 民族教育发展受到阻碍。一方面, 民族地区普遍面临教育个体投资的迟效性与家庭整体回报期望的矛盾。民族地区的家庭自身处于较为落后的教育与经济水平,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学而优则仕”的观念影响下, 一直将教育作为改变家庭经济水平的最快捷途径, 教育决策更多关注的是教育为家庭经济带来的整体效益, 而不注重受教育者个人在教育中得到的发展与效益。然而, 教育活动作为一种长期且持续的人力资本投入, 其产出回报通常是隐形的、作用于受教育者个体的。这就出现了全体家庭成员的整体投入与受教育者的个体收益之间出现了或急功近利或减少教育投资等非理性决策。另一方面, 教育水平薄弱与教育投机观念也造成了矛盾。从整体上看, 少数民族牧区、山区的教育文化意识、水平都比较弱, 实际的办学水平、办学条件也较落后, 脱离民族生活实践而片面为追求升学率的“应试教育”导致大批缺乏农牧区实践技术知识的中学生无法将其自身的教育投入转换为生产力, 造成大量的教育低回报和低转换, 进一步促使民族地区家长对教育抱有严重的投机观念, 若子女不能跳出“农门”, 走出牧区, 则不再继续接受学校教育。

(三) 民族教育的文化环境特性

各民族在漫长的历史演进中产生了独特的、完整的生存文化体系, 这一套具有民族特质的行为模式、价值观念时刻规范着该族全体成员的行为与思维, 并形成固定的民族文化生态环境。民族教育文化在这一生态环境中不断进行改造和发展并反映和传递该民族文化的基本价值取向与根本特征。以儒学文化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使我国主流教育具有世俗性与现实性的价值特性, 即, 强调教育为个人或家庭带来的经济价值、政治价值或是科技价值, 而常常忽视文化自身所具有的精神价值与文化价值。然而, 许多少数民族文化并未受到儒家学说过多影响, 而是通过共同的宗教信仰形成民族各成员普遍认可的价值规范, 表现出不同于普通教育的独特表征。如我国回族在与其他民族长期杂居过程中, 许多过去因地域、经济所形成的民族传统特征已经在现代化的文化变迁中逐渐消失, 但他们仍保留着鲜明的伊斯兰宗教文化信仰以及相应的宗教习俗, 这使其民族的文化价值、民族意识乃至生活习性都有鲜明特色。对于许多少数民族来说, 对宗教价值的认识往往是其民族文化的内核, 体现了这个群体的文化价值观念。此外, 民族教育的文化特殊性还体现在民族文化意识方面。民族文化意识主要是指本民族成员基于对本民族生活环境、方式、习俗等方面的文化依恋而自发产生对本族的民族认同, 以及当遭遇外族文化时自发出现的一种文化抗拒或防御心理, 这种文化意识的强弱程度决定了该民族与他族的文化张力。可以说, 民族成员所具有的民族文化意识决定了各民族自身对本族教育文化的维护和传递能力, 以及在进行跨文化交流时对他族教育文化的过滤与吸收能力。民族教育的过程正是不断认识本族文化在各族文化中地位, 形成正确民族文化意识, 从而传递和创生自身民族文化的过程。

参考文献

[1]马炜, 陈庆德.民族文化资本化[M].人民出版社, 2004.

[2]钱民辉.民族教育三疑三议[J].西北民族研究, 2004 (3) .

思想政治教育特性论文 篇7

1. 网状传播———互动和反馈及时

作为一种新的网络应用模式, twitter很好的诠释了六度空间理论。1967年美国社会心理学家米尔格伦 (Stanley Milgram) 提出了“六度空间理论”, 他认为在人际交往的脉络中, 任何两个陌生人之间所间隔的人不会超过6个1, 也就是说, 最多通过5个人你就能够认识地球上任何一个陌生人, 这便是SNS社交网络建立的基础。按照社会化媒体分析和监控服务公司Sysomos2010年得出的数据, 52亿被监控的社交媒体人际关系的平均距离为4.672。

所以, 作为SNS社交媒体的一种, 所有的twitter用户可以以follow的形式关注某个人从而建立起一个“亲友的亲友”网络, 在这样的网络中, 绝少有单向传播的情况, 多数情况下大家都是相互follow, 构成了一个网状的传播结构。在这样的情境之下, twitter更像是一个开放的互动平台, 用户通过follow的方式, 选取自己感兴趣的人, 获得自己感兴趣的信息, 这些信息是为用户量身定做, 所以用户更加愿意在这个平台上交流和互动。

2. 把关人迷失, 人们不再沉默

twitter强大的技术和交流式互动使得把关人迷失, 人们在twitter上更容易用简单的语句说出自己的心声, 在信息中注入更多个人的真实情感与观点, 加强了信息的传播感染力, 满足了人们话唠的欲望。人们可以自由的表达自己的想法甚至成为意见领袖。

3. 议程设置草根化, 话语权从大众媒介的转移

伴随着twitter的发展, 用户们常常在twitter上发布自己的见闻, 用140字的微内容将最重要、最显著的信息以最鲜明的论点表达出来, 通过推送 (retweet) 而广为传播, 其时效性, 趣味性往往超过大众媒体。例如美国飞机迫降哈德逊的消息就是现场目击者最先在twitter上发出的。由此可以看出, 在新媒体时代, 记者的角色不再只是由大众传播媒体工作者担当, 每个人都可以参与信息的传播, 换句话说每个人都有可能成为记者, 这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媒体或者少数精英设置议程的局面, 信息的传播更加平民化。

二、新的传播模式使得美国政治社会化成为了可能

1. 大众媒介的传播模式导致“政治冷漠”

西方的政治民主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代。在古希腊城邦时期, 公民是城邦的主人, 可以直接参与城邦的管理活动, 称为“直接民主”, 不同于古希腊的“直接民主”, 美国实行的是“代议制民主”, 也就是人们选出信任的人来代表他们行使权力或者通过法案。事实上在今天, 即便是在最小的城镇实行“直接民主”都是不现实的3。但是这种“代议制民主”带来的一个问题就是政治不够平民化, 人们渐渐的不再关心政治甚至是表现出“政治冷漠”, 笔者认为主要原因之一就来自诸如电视之类的大众媒介。单向的传播模式使得人们很难积极的参与进政治事务。话语权被牢牢地掌握在媒体和少数政客的手中, 以致大众的沉默造成媒体意见的增势, 如此循环往复, 媒体的声音越来越强大, 大众的声音越来越小甚至政治冷漠。其中最典型的例子就是美国90年代的新闻娱乐化的现象, 世界上最自由的媒体, 由于受到最成熟的商业运作和最精湛的媒介管理, 反而丧失了选择的可能性, 政治新闻全部按照戏剧化、片段化进行处理, 于是克林顿与莱温斯基的丑闻之流便相继出现, 人们不再关心政治事务以及公共政策本身, 而是像一群乌合之众, 任由掌握话语权的一方摆布。

2. 新的传播模式将人们重新拉回到政治事务中

当SNS社交网络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 单向传播模式被打破。例如twitter网状的传播模式形成了一个开放的互动平台, 一个公共领域, 也就是“内容、观点、意见的交互网络”4。以奥巴马在2012年的总统竞选为例。截止目前, 奥巴马官方twitter的follower数为18, 578, 351。在这个奥巴马与follower共同搭建的网络中, 奥巴马每天retweet (推送和评论) 为19930条, 然而, 他7月上档的电视竞选广告“it’s a scary time to be a woman”在截至8月6日的14天之内单向的播放次数仅为7155次5, 很显然twitter的互动频率和传播广度要远远高于电视之类的其他大众媒介。因此, 在这样一个公共的社会空间中, twitter的互动从某种意义上实现了哈贝马斯所设想的“理想沟通情境”。

在twitter中, 曾经由精英阶层所掌握的话语权被很大程度的下放, 普通的公民也可表达自己的观点并设置议程6, 借助相互的围观和传播形成舆论的合力, 从而影响政府决策或政治事务。在奥巴马的官方twitter中随处可见转发量惊人的网友对其犀利的评论甚至是贬损, 可见网友不仅自由地表达了自己的心声, 也实现了与别人分享的传播目的, 如果内容十分具有感染力那么其传播影响力绝不低于任何一个权威报纸或电视, 或成为传统媒体争相关注的议题。在整个传播过程中, 人们会渐渐意识到自己被卷入信息的风暴之中, 即使在政治事务中, 他们的声音也会得到聆听。这样一来, 人们的政治热情就慢慢被带动起来, 更多的平民尤其是年轻人广泛地参与进政治事务中, 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来讲, 新的传播模式使得美国的政治社会化成为可能。

摘要:W兰斯·班尼特曾认为新闻来源多样性的缺乏, 正是政治家们战略性传播的起点。也就是说来自官方的政治新闻大都经过设计和突显, 并置于事先安排好的框架之中, 而多数“沉默的美国人”的声音则被忽略了。然而, 随着社交网络的大行其道, 越来越多的美国人不再选择沉默, 而是开始关注政治事务并参与其中, 笔者认为这与社交媒体的传播特性有很大的关系。本文就以twitter为例, 结合相关理论对其传播模式进行分析, 进一步揭示twitter对公民政治参与所产生的影响。

关键词:twitter,传播模式,政治社会化

参考文献

[1]罗实:《微博传播模式浅析——以twitter为例》[J].《青年科学》2010年第8期

[2]数据来源:社会化媒体分析和监控服务公司Sysomos, 2010年http://www.sysomos.com/insidetwitter/sixde grees/

[3]Magleby, David B.、Light, Paul C.、Nemacheck, Christine L.Longman“Government by the People2011Brief Edition”[M].2011

[4]陈家刚:《协商民主》[M].上海:三联书店, 2004.446

[5]数据来源:战略性广告和营销信息发布机构坎塔尔传媒 (Kantar Media) CMAG下属网站:http://kantarme diana.com/

思想政治教育特性论文 篇8

1. 肯定人求利求富的合理性思想

西汉时期,自从汉武帝听从了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后,儒家思想一直占官方统治地位。先圣孔子说“放于利而行,多怨”,“富与贵,于我如浮云”,一部《论语》“子罕言利”。孟子则曰“仁义而已,何必言利”。儒家在民众求利方面的观点是,鄙视富贵或采用回避的态度。儒家对于“利”的这种观点,在当时士人当中影响深远。但司马迁却不然,他主张民富,认为求利乃人之天性,是人性中的自然表现。他从人的自然本能出发,认为人人都有“趋吉好利”的本性。社会上人的一切活动,其目的就是在追求“利”,也就是追求物质财富。他在《货殖列传》中说“自天子至于庶人,好利之弊何以异哉”,“富者,人之性情,所不学而俱欲者也”。并进一步深刻地说:“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他没有被当时的主流社会思想所掩蔽,而是独立思考,勇敢地揭去了统治阶级长期蒙蔽于百姓头上“仁义”的面纱,肯定了普通民众求富的合理性,并举子贡富而使孔子名扬天下的事例,表述了自己在“民之求利”方面独到的见解,认为致富求利,是合乎人性的“道之所符”、“自然之验”。而正是这种“求利”思想,推动着个人及社会的向前发展。他的思想,表现了他朴素的唯物主义历史观和社会观。比西方亚当·斯密“经济人”的思想提出早了1800多年。

2. 细密的社会分工思想

司马迁早在两千多年前,就充分认识到了社会分工和商品交换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他把西汉当时的社会分工粗略地分为“农、工、商、虞”四个部门,认为这四个部门是“民所衣食之源”,共同组成了国民经济的主体部分。他在《货殖列传》中说“农不出则乏其食,工不出则乏其事。商不出则三宝绝,虞不出则财匮少”。“农、工、商、虞”是他对当时社会最粗略的社会分工。在《货殖列传》中他又进一步列举了社会生活中各行各业细致的分工,例如农业、渔业、畜牧业、盐业、矿业、种植业等,并列举社会“末业”中从业于市井中的作酒、作酱、杀牛、造船、漆器、纺织、刺绣等行业,可谓各行齐备,包罗万象。司马迁的社会分工思想,反映了他对社会的细致观察和深入思考。

3. 重视商业,“素封论”的思想

司马迁所处的时代,是我国农耕文化浓郁的时代,国家政策明显有“重农抑商”的倾向,但司马迁对商业商人非常重视,他在《史记·货殖列传》中列举了很多致富的途径,例如他认为,做官久,就可以致富,无爵而有土地者可以吃“租税”致富,其他如猗顿经营盐业、郭纵冶铁、乌氏倮经营畜牧业、巴寡妇清开采矿石等,而从事“末业”的如陆地牧马、泽地养猪、水中养鱼、山中植树,齐鲁种麻、渭川植竹等亦可致富。市井手工业中特举例说有贩卖油脂的,虽为当时人所瞧不起小行当,而雍伯用它挣到了千金;卖水浆本是小本生意,而张氏用它赚了一千万钱;磨刀本是小手艺,而郅氏用它富到列鼎而食;卖羊肚儿本是微不足道的事,而浊氏用它富至车马成行;给马治病是浅薄的小术,而张里用它富到击钟佐食,并赞扬说这些人都是由于不耻微小、心志专一而致富的。而在他所举的各种行业中,尤重商业,他认为经商是致富的捷径。“夫用贫求富,农不如工,工不如商。”认为民间所产的各种农副产品及各种商品都要“待商而通之”,而“货殖”二字,即指“谋求财货繁殖生利”之道。他详细列举了从古到今成功商人的形象,如范蠡、白圭、猗顿、卓氏、孙氏、郑程等,并详细记录他们从事商业的事迹和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并自创“素封”一词,赞扬了他们虽不经皇帝敕封但却富可敌国的财富和地位。他认为这些商人通过自己的经商致富,富可列侯,同朝廷要员可享有同等地位。而这种“素封”思想,表明了他对商人、商业的重视,对商人、商业的高度赞扬和肯定,这在当时“重农抑商”的社会环境中尤显标新立异和难能可贵。

4. 因地制宜,以奇致富的思想

司马迁在《货殖列传》中,列举了全国各地不同的地方地形特征、民情风俗,主张民欲致富,要因地制宜,把求富思想和地方地形、地域和当地风俗民情特点结合起来,要智富、巧富、以奇致富。他列举了姜子牙被封营丘的事例,那里本来多是盐碱湿地,人烟稀少,因离西周都城遥远而显得荒凉偏僻。但姜子牙到此之后,因地制宜,鼓励当地的妇女致力于纺织、刺绣,提倡工艺技巧;又积极变废为宝,利用盐碱湿地和靠近大海的地形特点,积极发展渔业和晒盐业,再让商人把海盐和鱼类贩运到其他地区,结果别国的人和财物便纷纷流归齐地,齐国便慢慢富裕起来。到后来,齐桓公竟因此逐步积累,经几世奋斗而成霸业。又说关中地区沃野千里,宜种植农业,以农业致富。而齐、赵地区的居民聪明灵巧,善于投机求财利。燕、代地区的居民能种田、畜牧,并且养蚕等。又举白圭、猗顿、乌氏倮等成功致富的事迹。白圭、猗顿都是靠经商起家,乌氏倮依靠畜牧和丝绸贸易,大富,“秦始皇帝令倮比封君,以时与列臣朝请”,司马迁以此为例,主张智富、巧富、以奇致富。他认为商场如战场,商业竞争和战争一样,都有风险。他引用商祖白圭的话:“吾治生产,犹伊尹、吕尚之谋,孙吴用兵,商鞅行法是也。是故其智不足与权变,勇不足以决断,仁不能以取予,强不能有所守,虽欲学吾术,终告之矣。”认为经商致富之事,就像伊尹、吕尚筹划谋略,孙子、吴起用兵打仗,商鞅推行变法那样,一个人在经商的智慧上如不能随机应变,勇气上如不能果敢决断,仁德上如不能正确取舍,强健上如不能有所坚守,就不能取得成功。司马迁高度赞扬经商者“贵上极则反贱,贱下极则反贵”、“贵出如粪土,贱取如珠玉”的出奇制胜的经商智慧,主张致富时要因地制宜,要结合当地的世俗民风,智富、巧富、以奇致富,这是司马迁教民致富、发展经济又一思想体现。

5. 以利养义,反对奸富的思想

司马迁引用管子的话“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认为“礼生于有而废于无”,认为道德礼仪的建设离不开一定的物质基础,主张“以利养义”。司马迁在《货殖列传》中说:“本富为上,末富次之,奸富最下。”“本富”、“末富”、“奸富”这三个词是他的发明,这句话也是他的发明。所谓本富,就是人们从事农业生产而致富,在当时的社会中认为这样致富是最高尚的,应当受到褒奖和肯定。所谓末富,就是指从事商品交换、冶铁、畜牧、各种“末业”而致富。所谓奸富就是作奸犯科,冒着生命危险,靠攫取不义之财而获得财富。如司马迁所列举的拦路抢劫、盗掘坟墓、私铸钱币、私刻假印、伪造文书、贪污受贿等。他将奸富作为最下等来看,说明了他在致富路径选择上的价值倾向,要走正路,正当致富,不义之财不可得。否则,等待你的将是法律的严惩。这种思想,不仅对当时的求富者有着警醒和棒喝之意,就是对现世中的当代人,也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6.“善因论”自由经济论的思想

司马迁的国家经济管理政策中,“善因论”思想是他的核心,他在《史记·货值列传》中说:“故善者因之,其次利导之,其次教诲之,其次整齐之,最下者与之争。”“善因之”就是国家最好的经济政策是顺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自然,让私营者自己自由进行生产、产品加工和贸易活动,国家不加干预和控制,就是自由竞争的市场经济思想。而“利导之”就是国家根据市场发展趋势,顺势诱导生产者从事某项产业的经营或在形势不好的情况下,不要盲目从事某项事业的发展,以保护经营者的利益不受损失。“教诲之”就是国家教育民众进行培训教育,以便更加专业地从事某项事业的生产和发展。“整齐之”就是国家利用行政手段进行市场规范化管理,阻止市场垄断和混乱。“最下者与之争”就是说国家利用国家机器、行政权力、官办商业,打压私营经商者,与之争利。譬如实行国家垄断、专卖。司马迁坚决反对“与之争”,清楚地表明了遵循市场规律,自由竞争,反对国家与民争利的经济思想。可见他的“善因论”的经济思想,明显受汉初黄老道家思想“无为而治”治国思想的影响,也表现了对武帝时期实行盐铁专卖、均输平淮、酒类专卖政策的反对。“善因论”是司马迁关于国家经济管理政策的核心论述,体现了司马迁敏锐地观察到国家政策对商业发展的巨大影响和牵制作用,与西方亚当·斯密提出的“看不见的手”具有同工异曲的认识价值。

7. 对现实社会的影响和意义

综上所述:司马迁先进的不同于时代的经济思想主要表现在对人性求利求富本能的肯定;较早地提出了社会分工的理论;对商业的重视,素封论的思想;主张因地制宜,以奇致富的思想;对获得财富的路径取向,主张本富,反对奸富,号召人们在致富路上要走得端,行得正;“善因论”国家宏观管理与自由竞争的市场经济思想。他的经济思想,虽然不能和现代工业文明映照下的西方系统的经济思想相比较,但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无疑是非常大胆的、先进的,具有前瞻性的。对现实社会的启迪和意义主要表现在:首先,早在两千多年前,司马迁就提出较为系统的经济思想,这对一谈经济必称西方的某些中国人来说无疑是个响亮的回答;他从人性出发,肯定人追求财富的合理性,比西方“经济人”的概念提出要早1800多年;“善因论”国家经济管理思想与西方市场经济理论,有异曲同工之妙。其次,他主张本富,反对奸富的“义利”思想,对我们抓好市场经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有很大的启示作用。最后,他的“善因论”、“素封论”重视商业的经济思想,到现在也对我们国家的经济政策的制定、市场经济管理理论的制定,关于人生存的价值理论判断都有很大的借鉴和启示意义。

摘要:司马迁是我国西汉时期著名的史学家、文学家,同时也是一位杰出的经济思想家,以其鸿篇巨制《史记》名彰千古。但长期以来,关于司马迁及《史记》的研究多集中在他的生平、家世、交游、字词考证、思想精神等史学方面和文学方面,而关于他的经济思想研究较少。本文拟以司马迁《史记》中的《货殖列传》为主,兼顾《平淮书》、《河渠书》,主要论述他超越时代的、独特的经济思想及对现实社会的意义。

关键词:司马迁,《史记》,《货殖列传》,先进,经济思想

参考文献

[1]司马迁:《史记》,中华书局,1985。

[2]司马迁:《史记·货殖列传》,中华书局,1985。

[3]冯务中:《司马迁经济思想简论》,《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第5期。

[4]陈小赤:《论司马迁经济思想的先进性》,《理论导刊》2008年第2期。

高职艺术教育发展及其特性分析 篇9

关键词:高职艺术教育;发展,特性分析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5)07-0132-01

引言

为了推动文化教育的发展,我国相关的教育部门实施了两种有效方案:(1)扩大高职艺术教育的建设规模。(2)保证质量。在实施这两种方案的前,需要明确职业教育的特点,准确的掌握职业教育的发展规律。发展的规律与职业教育的特点是建设高职技术教育的基础条件,也是保证艺术教育建设的顺利进行。为了解决艺术教育和高等教育之间的问题,必须明确两种教育的发展目标,突出艺术教育的特点,才能有效的形成师范艺术教育与高等专业教育各自不同的特色特征,实现我国文化教育的可持续性的发展。

一、我国高职艺术教育发展的现状

1.普通艺术类高校扩招,对高职艺术教育的挑战。

在文化教育不断发展的形势下,普通的艺术学校开始制定大量招生计划[1]。普通本科艺术教育与高职艺术教育在考核方式、实践方式、教学方式、教学内容、课程体系和教学计划上都很大的不同。

受普通艺术类高校招生计划的影响,高职艺术学校在招生上受到了一定的影响。主要造成的影响可以从两方面分析:(1)从外表上看,优秀的考试都会选择本科类的大学,职业教育一般都是三年制,比本科教育少一年,主要是以专业为主的教育。随着在乎学历的企业越来越多,很多优秀的考试在选择院校使都会先考虑本科院校。(2) 从内部看,对职业艺术教育投入的人力、资金、学生的学费都要低于普通艺术类本科学生。在职业艺术院校中有许多的专业,让从职业艺术院校毕业后的学生不能得到及时的分配,给学生的就业带来很大的影响。

2.社会需求对高职艺术教育的挑战。

我国大力的提倡文化教育,主要是为了给社会提供优秀、能够为社会发展贡献自己一份力量的人才。在我国很多的企业中,对于实践操作的要求非常高,所要就业的学生不仅需要高文化还需要较高的实践动手能力,能够将理论联系实践。在职业教育中主要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让学生能够宏观联系微观,理论联系实践,所以这也是职业教育与本科院校区别之处。高职艺术教育有明确的发展方向和目标,所以在培育的专业人才素质要高于本科院校的学生。高职艺术教育专业的选择要都有很强的实用性和相关岗位职业性的训练。例如通俗演唱、钢琴调律这类专业的学生可以在毕业或实现阶段选择乐器制造的职业。

二、新形势下发展高职艺术教育的对策

1.定位准确,办出特色。

要提高高职艺术院校办学的成功率,要在所有的艺术类院校中脱颖而出,就需要将特色作为主打的教育和学校文化。所有,高职艺术院校要加强特色意识,融入更多专业的特性特征,让特色专业成为艺术院校中的一大亮点,从发掘特色达到高职艺术教育可持续性发展的目的。为了处理职业艺术教育与本科教育的关系,需要从现代教育发展规律为出发点,详细的分析新时期下两所院校的发展方向和目标。

2.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

高职院校在艺术教育师资方面存在严重的不足,导致艺术院校中许多专业课程都不能顺利到家进行和完成,师资不足是目前高中艺术院校常见的一种现象。一般情况下,在高职艺术院校任教的教师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和实用性的特点,这些任教艺术专业的教师拥有实用性的设计,但由于教学自身的专业较为单一,所以在授课的过程中,不能多层次和多角度的进行教学,只能担任一门专业课程的教师。所以,在建设高职院校时,要打造一支质量和数量都可以满足学校艺术教育的专职教师队伍[2]。专职且能涉及多项艺术专业的教师,是提高高职艺术教学质量的关键。除此之外,对于艺术专业教师的综合素质、创新精神、科学文化知识都有很高的要求,艺术教师只要具备这些条件才能在达成教育目标的同时,提高教学的质量。高职艺术院校在培养教师方面,可以将校内的师资和从外面邀请的师资进行有效的结合,让校内的艺术教师能够发现自己教学上的不足,从有效的教师身上学习到提高教学效率的方法。另外,高职院校可以在校内定期的举办为期两个礼拜的培训班,培训的内容有艺术教育所有的课程,让不同专业的艺术教师有更多得劲会沟通交流。

3.加强校园文化艺术建设。

在职业艺术校园内营造一个积极向上氛围,是树立学生正确审美观的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是实施审美教育的一个关键性环节。在健康且积极正面的艺术环境下,能够让学生的心理、审美意识得到净化和升华[3]。高职院校的艺术生在校园文化的影响下,积极的参与校园社团的活动,让学生成为活动的主人,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学生的自主独立于组织能力都得到了很大很大的提升。让学生积极的参与群众性的艺术活动,在活动中展示自己的各项,有利于形成学生健康的文化心理。除此之外,高职艺术院校,要向外聘请艺术教育专家,同时定期的邀请国内或国外的知名学者来校进行讲座和讲学,与一些社会艺术团地和艺术院校之间建立一个友好的合作关系,不断的整合校内和校外的艺术教育资源,唯有这样才能让校园环境形成良好的发展势态。

三、结语

总而言之,在我国文化教育不断发展的形势下,要提高高职艺术教育的竞争力,实现其 发展的目标,就必须以艺术院校的特色作为主打教育的理念和校园文化,唯有这样才能顺利的进行招生计划,提高艺术专业的实用性,是与普通本科艺术院校的最大区别。

参考文献:

[1]陈明轩,周鹏.高职艺术教育发展及其特性分析[J].现代阅读,2012,10(16):11-14.

[2]魏雄玲.高职艺术教育现状分析与思考[[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14,10(8):24-25.

[3]刘占.高校艺术教育现状分析与思考[J].高职艺术院校,2013,10(9):24-25.

作者简介:包睿,(1985.8.16 ) 女,汉族,黑龙江省哈尔滨师范大学硕士,讲师,研究方向:高职院校艺术修养教育课程体系构建研究。

思想政治教育特性论文 篇10

一本体域中的教学语言——存在的家

海德格尔在提出“语言是存在的家”时已经意识到, “语言之本质不可能是任何语言因素”, 因而“存在的家”这个说法就是探求语言本质的一次开辟道路的尝试。语言的本质是道说。那什么是道说呢?海德格尔说:“道说是本有说话的方式。”依照海德格尔的解释, 道说意味着说以及所说和未说, 道说与“让显现和让闪亮意义上的显示相同, 但让显现和让闪亮以暗示方式进行”。 (2) 也就是说, 道说的本质性显示方式是暗示。需要指出的是, 道说绝非任何语言因素, 更不是任何一种说, 而是“以暗示的方式显示、让显现”。笔者认为教育语言作为教师的说话方式, 其自身就是“说”, 被教师表达出来就是“所说”, 而通过教育语言可以营造出的良好教育环境就是“未说”。教育语言正式在说、所说与未说中显现其存在的意义, 显现教师存在的意义。

海德格尔对存在的认识和理解, 深受古希腊哲学的影响, 在其巨著《存在与时间》的开头, 海德格尔引用了柏拉图这样一段话:“请诸君明明白白告诉我们, 到底你们用‘存在’一词是何所指。当然你们自己一向是明白的, 但是我们以前自以为懂, 现在可糊涂了……” (3) 可见, 他在这里把探索存在作为从事哲学研究的最重要工作。海德格尔所理解的存在, 是指人的存在。那么存在又是如何展开的呢?为此他提到了“此在”, 提到了语言。关于“此在”, 海德格尔解释说:“这种存在者就是我们自己向来所是的存在者, 就是除了其他可能的存在方式外还能够对存在发问的存在者。我们用‘此在’这个术语来称呼这种存在者”。 (4) 实际上, 海德格尔理解的“此在”, 就是人类活动的一种方式。如果从现象学的角度来考查语言和存在的关系, 就必须抓住“显现”这个现象学的最根本的特征。“存在”的“显现”是从人追问存在的意义开始的, 而且这种追问又是必须通过语言来完成的。“存在”意义的“显现”, 其实就是语言的“显现”。这一过程就是“此在”具体活动的过程。

人是语言符号的动物。就此而言, 只有语言才能充当人存在之独特性的标志。诚然, 教育语言承载着教师存在的独特性。以往教育者主要从工具和功能的角度看待教育语言对于教育的意义, 而没有自觉地把语言同存在联系起来研究。应当承认, 教育语言构成教师与学生这两大主体之间沟通和交流的媒介。然而, 教育语言往往被设定为教师的“工具”, 从而沦为教育的“手段”了。这种解释显然遮蔽了教育语言对于教师与学生及其存在所特有的本质意义。教师作为教育教学过程的主导者广泛地使用教育语言。他们以使用教育语言的方式存在着。通过教育语言展现的不是照本宣科的布道者, 不是毫无情感的知识传递者, 展现的是教师生存的方式。海德格尔对生存的认识是把它理解为一个行动, 理解为一个过程。海德格尔这样看重生存这个概念, 那么生存与此在与语言, 又是什么关系呢?海德格尔认为关系非常密切, 他认为:“语言这一现象在此在的展开状态这一生存论建构中有其根源”。教师的生存论决定了教学语言的存在, 在看似受教学内容制约的教学语言背后是教师丰富多彩的生存方式在起作用。 (5) 教师生存是因为与同样丰富多彩的教育语言相适应, 与千差万别的学生相交往而变得丰满。教师生存的意义与价值在教育语言中得以创造。

二方法域中的教育语言——苏式诘问

当然探讨“存在”的问题, 必然有方法问题, 而这其中就涉及语言的问题。海德格尔认为“存在”的意义问题的提出根本不可能有“循环论证”, 因为就这个问题的回答来说, 关键不在于用推导方式进行论证, 而在于用展示方式显露根据。他后期的语言研究集中体现了对本体语言的追问之路。海德格尔采用了一种苏格拉底式的诘问方法来追问本体语言。

苏格拉底式的诘问方法是通过苏格拉底与他人对话, 不断地揭露所设问题的矛盾, 从而使问题一步一步趋近于自己要求的目的。柏拉图的《国家篇》中, 当刻法卢斯认为“正义”是“讲真话和偿还宿债”时, 苏格拉底立即诘难说, 如果我们从一个神志清醒的朋友那里借来武器, 而当他在自己失去理智时向我们索还, 若这时我们予以偿还, 则很可能造成严重后果, 这时的偿还是“正义”的吗?这个诘问立刻宣告了刻法卢斯的“偿还宿债” (6) 定义不能成立;波勒马库认为“正义”是“以善酬友, 以恶对敌”。 (7) 苏格拉底诘问说:在战争中什么叫正义?波勒马库回答说, 正义是和朋友结成联盟共同对付敌人。苏格拉底接着说:在战争中, 军队里最好的战士也是最善于窃取敌人作战情报和部署的人, 那么正义的人既是聪明的士兵也是聪明的窃贼。显然, 波勒马库把正义定义为“讲真话”也不能成立;特刺叙马库继续提出“正义无非是强者的利益”, 而强者是通过制订法律来维护其利益的。苏格拉底反驳说, 要是强者犯了错误, 他制订的法律是否还能代表自己的利益, 是否还是正义的?

在对问题的探讨中, 苏格拉底成功地展示出了自己创造的一种问答方法, 即通过对话不断诘难, 推演出一系列自相矛盾的结果, 最终使对方放弃或修改自己原来的主张, 虽然不能给人以任何积极的知识, 但在排除了各种有偏误的答案之后, 我们就会一步步地被引导到趋近于真正的答案, 而这真正的答案却又是无法用语言来言说的, 只能靠对话者去领悟。海德格尔对语言的追问也正是这样, 他并不是想使人们获得某种关于语言的知识或观念, 而是为了使人经验那种作为语言的语言, 进而通达“存在”。笔者认为教育语言可以在教师对学生不断的追问中使学生经验教育语言的教育。在这种主体间性的碰撞中, 教师引导学生、学生完善自身, 从而达到教育的目的。这种追问可以缓解当前教育中学生能动性降低和教师职业倦怠的双重问题, 使师生双方在教育语言的追问中提升教育质量和教育成果, 并且展现其客观的存在。

三实践域中的教育语言——显现特性

每个教师都不会成为苏格拉底, 但是我们可以用他留给我们的方法。每个教师也都不能成为海德格尔, 但是我们可以让学生与自己一起在教育语言中经验教育语言。教师使用教育语言在常人看来是再平常不过的事情, 教育活动到处存在教育语言。不可否认, 教育语言是说出来的, 海德格尔认为“说”的观念作为关于语言的主导性观念, 具有无可动摇的正确性。但这种“说”的观点, 显然只关注了语言本质已经凝固的方面。作为“说”出的语言, 已经僵化变成了语言的木乃伊, 它全然忽视了语言的特性。对于教育语言的认识应该是, 教育语言就是教育语言本身, 它具有其自身的特性。

第一, 教育语言的存在表现为真实性。教育不是机械传授知识的工具, 而是教师与学生作为生命个体直接进行情感交流和精神沟通的生活方式。教育语言真实呈现了教师与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思维活动和情感变化。教育是动态生成的过程, 教育语言及时真实地展现了这一变化过程。教师使用诚恳亲切、明确简洁的语言, 对教育内容进行提炼与诠释。真实的教育语言在生成性的教育活动过程中树立鲜活的形象、传递真挚的情感、蕴藏丰富的内涵, 开辟令人回味的意境。教育语言的真实性显现出教师在教育工作中长期积累、精心酝酿、反复磨砺的教育实践成果, 反映了教师所具有的教育理念, 外化了教师个人的学识修养。

第二, 教育语言的动态表现为发展性。教育过程是不确定的动态过程, 这个过程具有生成性。这里所说的生成性不是指向学生在教育中的学习过程, 而是教师在通过教育语言显现自我存在的过程中具有不断发展的可能性。教师不仅使用教育语言开启学生的精神世界, 也在创造着自我的精神世界。教师在教育过程中与学生探讨问题、交换意见、教学相长。教育语言随着教师教育认识的丰富、教育智慧的增长、教育技能的娴熟而发展, 随着教师教育风格的形成而日臻完善。这种特性体现为教育语言的发展性。

第三, 教育语言的静态表现为情感性。教育活动是面向不同学生生命、为其提高生命质量而进行的社会活动, 在当今以人为本的社会中, 应该说教育活动是最体现生命关怀的一种事业。教育语言充分传递出这种生命关怀, 它在呈现教师自我完善中表达对学生的关切、对生活的热爱、对知识的追求、对世界的探索, 让教育充满生命的活力。教师通过教育语言反馈对学生学习成果的满意度, 这种反馈或赞扬或认可, 或指正或批评, 都带上了鲜明的主观情感。教育语言不仅仅传授知识, 更传递了教育中的情感思想, 隐含了教师对学生的情感、对工作的态度。因此, 教育语言具有情感性。

第四, 教育语言的宏观表现为思想性。教师表达教育语言、展现其所知所得、所思所感。教育语言中融入了教师对教育活动的理解和心得, 融入了教师对教育问题的思考和结论。在课堂中对知识的讲解, 必定会结合教师本人对事物的看法, 对真理的追求和对世界的理解。绝对客观的知识讲授是不存在的。教师的每一句话中都流露着个人的思想情感, 传递着教师的教育观念。学生通过教师的言语体味学习的乐趣。同样的教育活动对于不同的教师给学生施加的影响往往大相径庭, 原因不在教育活动本身, 而在教育活动中渗透的思想内涵。教育交往中的语言凝结着教师的人格力量, 师生在教育活动中体验着充满内涵、情感和智慧的生活, 并加以内在的理解和感悟, 赋予教育个性化的意义。因此, 教育语言渗透着深刻的思想性。

第五, 教育语言的微观表现为差异性。教师作为个体具有差异性, 这种差异性使教育活动增添了个性色彩。个性的重要特征是思想的差异性, 即个体对生活世界的独特思索。这种差异性外化于每个人则都是以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因此, 教师思想的差异性必然赋予教育语言千姿百态的方式:或是豪放, 或是优雅;或是热情, 或是温柔;或是沉静, 或是风趣。这些个体差异淋漓尽致地体现在语言中。教师应该让学生们从自己的教育语言里感受自身的意志, 感受自身的修养, 感受自身的个性。唯有个性的语言才是自己的语言。不同主体对世界意义的理解和建构有着巨大的差异。教育语言表达着这种有差异的知识建构, 从而使知识带有鲜明的个体再创造的特点。

参考文献

①苏霍姆林斯基.和青年校长的谈话[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1983

②海德格尔.在通向语言的途中 (孙周兴译) [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99

③柏拉图.泰阿泰德智术之师[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63

④⑤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M].北京:三联书店, 1999

上一篇:基础体系下一篇:太阳能空气采暖